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乡镇政府债务现状
1、债务的规模等级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国家审计署对乡镇政府债务情况的报告中指出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0亿元,其中有偿债务67100亿元,占据了62%以上的比重;有担保债务数额23369亿元,占据了21%以上;承担救助责任的债务16695亿元,占据15%以上。按照国家级次划分,全国范围内的省级政府债务余额32111亿元、市级政府债务余额46630亿元、县级政府债务余额28430亿元,分别占据了30%、42%、28%的比例。根据国家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省和直辖市的政府债务余额53200亿元以上、中部地区的省和直辖市政府债务余额24710亿元以上、西部地区的省和直辖市政府债务月29250亿元,分别占据了49%、23%、28%的比例。
2、乡镇政府债务类型
生产性债务。乡镇政府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处于乡镇发展建设的需要,需要向地方或更高级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以保证发展过程中乡镇政府能够流畅运作。申请的贷款也大多用于兴办乡镇企业,提升乡镇的经济水平。基础性债务基础性债务也主要是乡镇政府用于乡镇建设而向金融机构申请的贷款债务,而这类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乡镇内的基础保障性设施,受益群体是乡镇的广大居民而不是独立的乡镇企业。公共产品债务。与基础保障性设施相对应,乡镇政府在运作过程中需要维持一系列基础的政策保障措施,包括乡镇内医疗保障政策、义务教育政策等等,在运作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的相应的债务。行政性债务。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乡镇政府办公所需要的贷款数额、政府工作中所需要的交通费等公款共同组成了政府行政性债务。
3、乡镇政府债务特点
(1)债务构成复杂
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债务是乡镇债务的初期阶段,随着乡镇不断发展的需求,单一的银行贷款已经无法满足政府的支出需求。而处于对政府运行状况的考虑,在银行贷款的基础上会以集体或个人的名义进行高息贷款,或以政府财政收入作为担保贷款。债务主体由单一的银行发展到了目前多方金融机构、企业或个人、农村信用社等多个层面与对象。同时政府债务中还涉及到了乡镇内基层干部工资、工程建设尾款等多方面,复杂的债务结构也导致了乡镇政府债务管理的高难度。
(2)历史性债务
乡镇政府庞大的债务数额经历了多年的积累而成,从盲目的初期建设阶段到乡镇内义务教育与医疗保障普及阶段都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性债务,另外还包括工程款项、拖部及民工工资等债务。乡镇政府债务一直是在旧债未还新债又添的情况下不断积累,因此债务不仅自身的数额庞大难以偿还,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利息,更加加大了乡镇政府的偿债难度。
(3)隐性赤字
隐性赤字包括了乡镇政府拖欠工资、工程款、挪用公款等违法操作所产生的债务数额。政府信息的不透明以及不披露机制导致了政府存在大量隐性赤字,乡镇政府在面对这类赤字问题是大多是模棱两可的态度,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使得乡镇债务的真实性一直很大得到保证与统一。
(二)债务的主要产生原因
1、发展乡镇经济
乡镇政府贷款的部分资金用于增加乡镇就业岗位,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日常生活水平,另一部分则用于购置农业基础设备设施、普及农业知识以提高乡镇的农业生产水平。乡镇政府债务在一定程度确实弥补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缓慢的经济发展情况,促进了农村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但由于建设与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与效仿,导致了盲目的企业兴办、不科学的发展管理以及不完善的市场调查,乡镇企业在经过蓬勃的发展阶段后没有后续的技术与管理支持纷纷破产或倒闭。而遗留下来的债务便成为了乡镇政府早期的债务主体,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不平衡是导致乡镇政府债务不断积累与恶化的主要原因。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各地的乡镇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交通相对闭塞,为了响应国家吸引外资的号召,兴修公路便成为了当时乡镇政府的首要目标。而由于资金的匮乏,政府在向银行借债的同时需要乡镇内居民分摊建设资金,同时为了保证上级组织的周期性验收,乡镇政府在接待方面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一步提升了政府债务情况。在乡镇发展的中期兴修的水利工程、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同样属于上述情况,逐渐积累成为了目前巨额的债务数目。
(一)积极核实债务
控制新债以及偿还旧债的前提是对现有债务进行核实,按照统一的分类方法对债务进行明细,明确各级政府在化解债务中的责任范围。具体的核实流程中需要对举债实践、用途、责任人等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将债务的具体款项落实到相应的负责人身上,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债务偿还情况加以监督控制。以逐步化解、妥善分类作为主要方针进行债务偿还以及债务控制。
(二)明确债务解决途径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对危害了农民群体切身利益的乡镇债务是需要进行优先解决的对象,包括了拖欠工资、个体群众债务等等都是债务化解的主要对象。而在乡镇进行债务化解的过程中,应明确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作为工作主导,妥善的利用国家所制定的相关政策,包括挂账停息政策、国家承担义务教育债务的政策等等。而对地方政府而言,应根据乡镇的负债情况给予没有偿债能力的乡镇政府相应的财政补贴和借款,并从债务减免、财政转移支付等多个方面帮助乡镇政府进行债务偿还。
(三)控制新债产生
在控制新债方面,应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制定:“各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乡镇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应尽可能的避免形象工程等一系列攀比性过程,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最优先对象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并且通过上级机构或民众监督的方式,杜绝政府向农民进行集资以及资金摊派的现象,最大程度保证乡镇居民的自身意愿。
(一)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有国家层面提供政策保障国家政策是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政策,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这些政策一方面为高职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支持与保障,引导高职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做更多贡献;另一方面也大力扶持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新农村不断发展,从而使新农村对人才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必将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这些都将为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政策保障。(二)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有学校层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模高职教育无论是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上,还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均围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理论知识来展开。同时,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还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设立农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或开设一些涉农专业,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因此,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急需人才。随着高职院校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也迅速增长。面对新农村建设初期需要大量高质量人才的现状,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才供给规模,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数量的要求。(三)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有市场层面驱动人才发展的空间选择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推动农村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不仅如此,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必将强力促进新农村和新农业的发展。这将给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培养出的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很多具有农村背景的大学生也将更加认识到在新农村大有可为。面对城市的高房价、高消费、高成本,理性的大学生一方面面对新农村的低生活成本、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面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急需一批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现状,那么在新农村就业和发展就成为市场条件下人才发展的最优空间选择。
二、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虽然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性歧视和制度性安排造成“非对接”性阻碍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相当多的人对高职教育的看法始终没有改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一方面,高职院校招生录取中的制度性安排导致生源质量较差且来源不足,因此,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对高职院校持有一种歧视的态度;另一方面,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而与脑力劳动者相比,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是低等的、不受重视的。这种对高职教育存在思想性歧视的传统观念以及录取生源的制度性安排,是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非对接”性阻碍。(二)财政投入不足产生“非对接”性制约虽然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高职教育,并从资金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得到的支持少很多,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实训基地、购买贵重实训设备等,教育成本比较高,这就与部分地方政府较低的财政投入形成了一定的矛盾,使得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质量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存在财政投入不足的“非对接”性制约。(三)传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求之间不相匹配长期以来,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传统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上都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是在办学定位上的失衡。新农村建设要求人才具有实用性技能,并且愿意为新农村服务。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几乎是“一刀切”地为城镇经济服务,没有考虑到农村发展的需要,具有农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数量过少。二是传统专业设置基本上忽略了农村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一味地追求热门专业,没有形成自身院校的专业特色,即便是一些设置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也偏少。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存在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理论学习时间过长,实践课程较少,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低,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四)师资队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之间存在落差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重视构建“三农”专家型师资队伍。现阶段来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首先,在师资队伍构成上,“三农”专家型教师过少,造成师资队伍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上存在短板;其次,部分专职教师没有足够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导致纯理论研究过多而实战性研究严重不足;最后,有的高职院校本身没有足够的资金对新农村建设师资队伍进行培养,无法进行相应的培训,也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用来鼓励教师自我发展。
三、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着力解决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是高职教育配合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舆论导向上树立观念转变的“对接”实现以对接新农村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加强舆论宣传,形成有利的舆论导向,从而改变传统高职教育观念和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为高职院校输送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优质生源,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政府层面,要充分利用宣传舆论阵地引导全社会改变观念,深刻认识到高职教育在地区发展中的贡献,从各方面提高高职教育的地位。首先,充分利用网络、社交软件、电视等现代化宣传渠道,加强国家有关高职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鼓励政策及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紧缺现状的宣传力度,从而引导高职院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采取树先进典型的“以点带面”的宣传策略,对先进高职院校、优秀高职毕业生进行表彰奖励,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认知地位,从而引导人们逐渐改变对高职教育的看法。在学校层面,要明确高职院校自身在本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的角色,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培养更多对接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方面,从思想观念上,高职院校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号召,重视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随时为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输送、技能培训、资源整合等各方面的支持。(二)外部保障上进行资金政策的“对接”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必须构建完善的全方位保障体系。1.在制度方面加强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加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保障新农村建设与高职教育对接的政策法规。在政策法规的制定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立法层面要保证相关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要能够切实有效地指导新农村建设与高职教育发展,并根据新农村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法律法规的细则。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招生录取制度上要进行改革,吸引优秀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在学费减免、奖学金和生活费补贴政策等方面不断优化现有的一些制度,并在毕业就业制度上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新农村工作岗位提供保障。三是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指导。完善相关监督机制,指导高职院校修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保证高职院校培养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在财政方面完善资金投入体系。新农村建设需要在各方面进行资源投入,而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之一。政府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通过各种渠道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资金需要,进而保障高职教育成为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基地。一方面,着力打造以农业为特色的重点高职院校,并在财政政策上给予倾斜。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规划不同特色的高职院校,尤其是农林大省要打造以农业为特色的重点高职院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财政倾斜政策,加大对相关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实验室,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双管齐下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对企业,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投入资金参与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对社会,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奖励性政策或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等,吸引各界人士、民营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等积极为高职教育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捐献资金、捐资助学、设立定向奖学金。3.在激励机制方面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政府与高职院校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一方面,在基础性激励措施上,建立具有吸引力的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人才的福利待遇政策。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人才的基本工资水平,同时根据各个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额外给予生活补贴;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另一方面,在特殊性激励措施上,设立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对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高职院校、重点专业、优秀人才进行专项资金安排,除用于科研应用外,也对物资采购、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资助;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政府以其为模范进行大力宣传,进而激励更多的人才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三)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上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科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衔接的重要保障。1.科学设置相应专业,培养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为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实际设置符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向的专业。在设置专业前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1)调研工作。相关教育部门及高职院校要委派专门人员深入调研,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需求,并整理出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现状及人才需求的报告,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借鉴;(2)评估工作。要组织相关人员对专业设置进行合理评估,参考领导、专家等的意见,保证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满足社会需要。(3)论证工作。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明确专业定位。组织相关专家对专业进行二级学科的细分,根据院校实际和区域特色,科学论证专业方向。2.在实践中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新农村是不断发展的,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党的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要有新发展,需要有创新型人才做支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调整专业教育管理设置,保证专业的前瞻性和前沿性,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新农村未来发展的要求。3.改革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改革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匹配度。对于理论课程体系,应以新农村建设目标、课程设计理论为依据,构建互动共促的课程生成机制和分层模块的课程设计形式(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应用课程模块三种形式),设置体现区域新农村发展需要的理论课程;对于实践课程体系,应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和相关选修实践课程,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改善实践课程的硬软件条件,保证实践设备的完备。另一方面,在“外延”建设上下功夫,构建政府、高职院校、农业科研机构、新农村四方合作平台,多方参与优化课程体系。政府、农业科研机构、新农村所掌握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动态资源是高职院校难以企及的,因此,构建四方合作平台,有利于高职院校针对理论或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在课程体系上做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师资队伍上打造专职教师与兼职专家的“对接”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及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党的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明了人才培养方向,更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专兼职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吸引知名企业、农业科研机构懂农业的专家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建设一支专兼职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同时,制定相关奖励政策,激励懂农业的专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2.提升师资队伍技能,健全培训学习机制。“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支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师资队伍,自身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也必须加强研究。因此,要健全培训学习机制,通过继续教育、专家讲座、在线交流、实践调研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促进师资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3.强化师资队伍的使命感、事业心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有激情、有动力投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中,并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形成示范效应。党的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新的契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不但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政策保障、培养质量和规模、人才发展空间选择等方面也是可行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促使高职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许世建,张丹,温玲玲.社会主义新农村下我国农村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6(24).
[2]柏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5).
[3]刘凤娟,郭胜大,王建.面向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11).
[4]王富平.陕西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评论,2010(4).
关键词:农业农村;财政收支;农业经济发展;关系
目前,中国已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而从实际出发,国家需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农村中财政支出情况的重视程度。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业农村建设力度,在党的领导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在农村建设中的部分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仍需提升对农业部门财政支出情况的重视程度,这要求相关政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发展领域,换言之,针对农村财政支出情况,应制定出相关方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一、财政农业支出及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财政农业支出简述
财政农业支出笼统的概念是:财政资金在农业农村生活中各领域的开支情况,其资金广泛用于农业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主要体现在农业部门日常事务开支,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部门中一些公共政务生活开支以及一些事务行政部门在进行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必要支出,该领域的基本原则是要求财政收支情况与国家现行的财务管理政策一致,即农业农村相关财政部门(特指)乡镇级及以上政府在开展政务工作中的行政管理费用以及日常政务生活中的各项指标资金都由国家财政部门进行详细预算,并进行资金的合理运作。第二,主要体现在将资金投入农业生活中公共设施建设方面。随着中国科技水平不断增强,国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农业部门作为国家发展重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更应得到重视,因此国家在完善农村电路网以及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而该领域也是资金支出数额最大的区域。此外,还包括对公共设施检测以及维修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其是财政农业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促进了财政农业收支的多元化。第三,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建设等农村素质教育方面,随着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实施,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小学建设,因此会逐渐增加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
(二)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就目前形势而言,农业农村各项设施基础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农业支出,因此财政农业支出在农村日常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通过财政农业支出概述不难看出,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受经济环境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国家农村经济结构不尽相同,但财政农业支出可以在经济发展层面进行有效调控,致力于农业经济增长环境建设,从而保证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领域进行深入稳定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农业方面基础设施,确保农业生产产业化的不断提升,致力于新时代高科技水平以及高生产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二、中国财政农业支出领域发展现状
(一)财政农业支出水平的总体发达程度较低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国家逐步重视财政农业支出发展问题,但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农业财政支出量不足、财务农业使用水平发达程度较低、资金管理问题较为分散、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以及无法有效提升资金凝聚力等,导致资金运用方向在不同部门之间略有差异,无法充分彰显其财政农业支出水平。自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国家不断加大财政农业支出方面投资力度,自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各地政府在农业农村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开始将社会主义建设重点逐步由城市转移到农业农村发展。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农村财政支出方面投资力度,但就当前现状而言,中国财政农业支出水平仍然无法达到国际统一标准,农业农村相关规定实施力度不够,财政农业支出增长量未达到预期目标,无法促进农业农村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财政农业支出问题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虽然政府在不断加大农业农村领域投资力度,但从当前现状不难看出,国家对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且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分析历年发展数据发现,第一,国家在财政农业支出领域中对行政方面的资金支出量较大,对其他农业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量不足,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度。各地政府需要意识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投入;第二,在财政农业支出问题中,相关政府对农业生产领域的支持力不够,换言之,财政农业支出在农业生产技术建设方面的资金支出力度不够,缺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中国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实际应用中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普遍需求,无法充分解放国家农村生产力;第三,财政资金支出途径较为单一,相关政府创新力度不够,资金投入往往过于随意,未按照相关标准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
(三)财政农业支出领域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
目前,国家在开展财政农业支出工作过程中主观性较强,无法有效规范资金支出,导致国家部分农村在资金管控方面缺乏相应力度。相关政府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方针时,由于对资金管控缺乏集体性要求,从而使整个资金管理区块较为分散。具体来说,在开展财政农业支出工作时,涉及部门较多,农业生产及管控的相关部门数量较多且标准不一,使各级政府之间开展工作较为独立,导致在实际资金投入中各部门之间开展工作的角度不同、力度不一,对工作效率造成负面影响,无法充分发挥财政农业支出工作职能,同时也会使财政工作出现较大漏洞,增加资金流动风险,而且由于资金流动数据庞大,给一些品行不端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增加腐败风险。
三、针对农业农村财政支出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一)加大对农业财政支出工作监管力度
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国家财政农业支出工作中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在保证工作正常开国家农业财政支出工作受政策的约束性较强,但在当下农业农村发展中,该领域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规范财政农业支出监督工作,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在财政农业支出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管,确保财政农业资金的投入能对农民生产生活产生实际效用;第二,加大财务支出力度,确保资金充足性,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从而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第三,在具有充分物质保障的前提下,注重相关方面的政策制定,明确发展目标。
(二)不断优化该领域产业结构
为确保财政农业支出能最大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要进行农业财政运用结构优化工作。目前,国家农业财政支出大多侧重于对行政事业的投入,忽略了农业农村实业经济发展,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相关政府在开展农业农村发展工作过程中,要将农业设施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交通设施亟待完善,否则将严重阻碍农产品进入市场,从而制约农业农村新发展,此外,由于交通不够便捷,使农村与外界的联系较为困难,对此,当地政府应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完善交通设施上来。总体来说,农业财政支出问题是一项覆盖范围极广的工作,因此相关政府要明确自身发展职责,立足于时展大局,从长期来看中国农业农村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相关工作人员要注重树立创新意识以及思想素质意识,拓宽发展渠道,开放创新型发展新格局。
(三)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为确保财政农业支出工作能有效地促进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第一,应不断健全相应管理机制,以制度手段开创中国农业农村新型发展格局,具体来说,在财务农业支出管理部门中,要杜绝政出多门的现象,统一管理部门的同时,要结合各地发展实际,不断完善农业农村管理机制,坚持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统一,避免财务资金区域化以及板块化,坚决避免资金重复投入以及发展要求不一等现象发生,提升资金流动性,保证财政农业支出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财务农业支出工作的优越性。第二,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督,建立明确的监管制度,相关管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能,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进程。
(四)建设国家层面的辅助政策
在当前时代下,虽然国家已提出明确的乡村振兴战略,但就中国农业农村长久持续发展而言,在政策方面仍需进一步的支持。具体来说,对部分发展条件适宜的地区可以进行现代化农业园建设,多方面带动新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农业农村多元化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
四、结语
目前,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也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国家推动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为推动中国农业农村新发展,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要注重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水平,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业农村建设也面临着转型挑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财政农业支出工作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保障城乡发展协调性,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协调以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序,陈盛伟.农业保险、农业信贷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38-44.
[2]王静.农业科研投资增收效应的空间溢出与阈值特征:以山西省市域面板数据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61-68.
[3]卢现祥,王素素.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测度、区域差异分解与动态演进: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21(1):37-63.
[4]张东玲,陈景帅,范伟丽.财政支农与普惠金融的减贫增收效应:基于整体性贫困治理视角的实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69-81.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 F3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74-02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全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促进规模化、品牌化发展。2008年,作为黄浦江源头的浙江省安吉县出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处理发展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农村建设口号,并制订建成中国最美乡村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影响促成浙江省制定《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此时广东省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也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这种以整体化实施、品牌化经营的探索模式,不仅是新农村发展趋势,也是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
1 理论与现实意义
结合住建部2013年40号文提出关于开展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广东省2011年决定创建宜居城乡、打造具有鲜明广东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以及近期广东省提出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在广东全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 “美丽乡村”建设为区域协调发展延伸了内涵、拓展了空间
区域竞争是发展质量的竞争,区域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寻求到良好竞争合作之后产生的必然结果和发展趋势[1]。区域及其产业如何做到区域内外有效竞争与合作,如何通过区域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也是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所在。“美丽乡村”建设秉承这一战略理念,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高度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不仅抓住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利契机,也为区域协调发展延伸了内涵、拓展了空间,更为粤北地区进一步落实该省关于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落到实处提供了有力抓手。
1.2 “美丽乡村”建设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诠释和实施
“环境提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也是广东省推进该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建设“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乡村,就要从生态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入手。“美丽乡村”建设正是从尊重自然的角度,保持乡土风格的原貌,尊重乡村文化和历史,从生活和生产2个方面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也是对十报告中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求的有效诠释和实施。
1.3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
“美丽中国”,既注重人们生存环境的宜居性,也体现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它是“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实现经济繁荣、制度完善、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社会”[2]的宏伟蓝图。要实现这一蓝图,就必须着手于规划、建设和发展基础生活单元――乡村,从源头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是广东省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行动和途径。
2 现有评价模式及优劣势分析
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研究内容主要分为3个部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建设实践研究[3]。其中,指标体系主要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新农村建设内涵挖掘或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等目标着手,基于地方实际,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依从定量、定性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思路,在建立指标体系基础上,对当地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最终获得当地乡村建设水平综合评价结果。“美丽乡村”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延伸,其评价模式既要继承以往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特征,更要突出“美丽”建设的核心要义。因此,总结目前广东省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及其特点,是客观衡量和评价地方“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步骤。
2.1 纵向模式:以行政体系为基础
2.1.1 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国家行政体系划分,从省级至村级存在各行政层面的评价模式。其中:评价指标体系,从下到上宏观指导性越来越强;从上到下微观操作性越来越强;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则;例如:省级层面,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管理民主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4];村级层面,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上,采用权重法、划分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相结合。
2.1.2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目标明确,工作易于推动,行政操作特点强。但若上级政府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不足,将导致建设目标脱离实际。同时,若基层政府对上级政策目标误读,将引起当地建设偏离中心路线问题。
2.2 横向模式:以市级及其以上行政区划为基础
2.2.1 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广东省区域发展存在差异性的事实,结合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制约因素,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如:珠三角地区农业产业化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城乡收入差距大;东翼地区村组织经济实力弱,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清洁能源使用率低;西翼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垃圾实施集中处理程度低;北部山区农民生活水平低,经济落后[5]。评价方法上,仍采用权重法、划分评价标准,获得综合得分。
2.2.2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充分考虑宏观发展与微观运作,有效结合地域差异性。既能客观反映各地现实发展水平,又利于不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与借鉴;既紧跟区域发展现实,又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但受地方发展定向思维影响,人为指标选取及划分不可避免,评价结果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
2.3 点状模式:以县级及其以下行政区划为基础
2.3.1 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以县(市、区)域为评价单元,通过选取不同建设目标,结合现实政策发展实际,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如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或“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某地可专门以“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为一级建设指标,通过二级建设指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个方面落实一级指标[6]。
2.3.2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基于单个县(市、区)域范围,评价体系特殊性强。评价的最终结果单纯为落实上级建设要求提供服务,或借此契机为创新地方建设途径服务。该评价一般仅适用于当地,或与当地情况类似的周边县(市、区)。实践性、微观性、局限性强,更高层次的宏观指导性较差。
3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研究
3.1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状模式
由上文可知,3种常用的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虽各有特色,但评价程序(指标体系选取和评价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纵向模式着重于行政指导性;横向模式着重于区域借鉴性;点状模式着重于可落实及特色性。基于上述分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内容,即以村民群众为主体,以村民基层组织为议事决策平台,以规划为龙头,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为内容,切实缩小农村与城市在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际生产中应该借鉴点状模式的特色性、纵向模式的行政性、横向模式的可比性,提出以区域交通干线为轴线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状模式,通过点的发展、线的辐射及面的整体提升,带动区域“美丽乡村”建设,既注重局部发展,又考虑到整体关系,有利于区域统筹。
3.2 注意的问题
3.2.1 指导思想。首先,近年来广东省注重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注重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辐射、服务和带动功能,形成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带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其次,为继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省注重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形成不同梯度与层次、相互配套、关联互补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第三,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东省为适应区域城乡协调发展需要,一直着力于拓展交通运输网络的覆盖深度和广度,着力于优化运输网络结构,进一步推进区域和城乡运输一体化。这些都突出了选择基于线状评价模式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选择线状评价模式成为必然。因此,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指导思想上必须注重以交通干线沿线建设为核心,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主线开展评价工作。
3.2.2 指标体系。以社会经济建设内容为选取范围,注重交通干道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以“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环境美、管理民主和谐美”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对交通干道沿线区域、村庄及其内陆辐射地进行评价。同时,依据村庄离交通干线的区位距离,将评价区域划分为优先建设区、主要建设区、农业建设区、保护建设区等4个区域,选取不同评价指标,进行差异评价,以满足不同发展条件村庄有区别的建设目标。其中:优先建设区和主要建设区一般包括了工农业比较发达、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建设比较成熟、经济条件好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农业建设区一般包括传统农业发展成熟、经济水平在当地发展适中,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加强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自然保护区一般包括开发较少、自然传统村落明显、区位条件差、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
3.2.3 评价方法。着重不同类型评价区域指标权重选择和标准划分上的界定。其中,优先建设区、主要建设区以工农业/商贸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农业建设区以现代农业/农业保护区/传统文化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保护建设区以旅游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三者均需制定权重及标准。
3.2.4 综合评价。“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性模式,与其他评价模式评价思路相同,都是基于量化考核的评价模式。其特点就在于,结合了交通干道的线状辐射功能,对交通干道周边区域进行评价,是宏微观的结合。缺陷在于,因人为的划分,虽评价结果相对客观,却仍存在缺乏变通的可能性。基于正反两面考虑,定量考核后的定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线状模式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应基于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4 参考文献
[1] 孙海燕,王富喜.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探究[J].经济地理,2008(11):928-931.
[2] 王晓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9-25.
[3] 许可杰,刘喜波,马鑫.我国新农村建设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改革与战略,2013(3):77-79.
[4] 李大胜,余建斌,范文正.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南方农村,2008(2):32-36.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化新农村
经过几年的发展,通化市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和民心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市新农村建设累计投资57.9亿元,启动各类项目8087项;粮食总产量年递增9%;农村经济总收入年递增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30元,增长11.7%,7个县(市、区)的GDP和财政收入都在20%以上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全部超过3亿元。
1 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地方财政有限,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建设新农村需要资金投入,没有资金投入作为保障,新农村建设很难发展。近年来,由于财力有限,多数县f市、区)财政收入仅能维持机关干部开资和一般公益性社会事业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能力和对乡镇财政的支持能力却十分有限。在资金不足的巨大压力下,乡村两级经济举步维艰,财政运转十分艰难,政府基本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功能下降,乡村债务链清理化解难的现实问题也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
1.2 农业产业化带动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通化市的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各家各户小规模生产经营普遍存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结构松散,管理体制不健全,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较少,庭院经济仍然是主流;农产品市场行情不稳,价格波动较大,部分粮食作物产品销路不畅,农产品买卖难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全市农民各项合作组织621个,农业产业化带动的农户仅占农户总数的50%。
1.3 农民增收渠道窄 通化市的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养殖、劳务等。目前,全市的农业生产尚未达到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一家一户经营模式仍然是主流,粗放经营管理仍然是主要手段。一方面是农业技术没有新的突破,粮食及经济作物的品种没有更新,虽然农产品在量上有所增加,但由于品质结构没有改善,优质农产品少,市场价格低,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等原因,造成了增产不增收现象;一方面是全市农民综合素质偏低,难以接受先进技术和方法,凡是文化程度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多数从事二、三产业致富,而从事纯农业的农民文化程度低,增收渠道窄,外出打工的机会少,家庭收入低;另外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时的了解市场供求信息,这也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2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通化市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坚定不移地紧紧围绕“二十字”方针总要求,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真正的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2.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产,通过市场调节,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加快发展订单农业、标准化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农业产业化道路是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县域范围内要有目的的建立、培育一批起点高、带动强、功能全、辐射面广、潜力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这些龙头企业吸纳广大农户的初级农产品,从而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形成一个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把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融为一体,从实现城乡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的集体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而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通化市发展中小药材产业、绿优米产业、鸭绿江鲤鱼养殖等项目,依托订单,依托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户均增收6000余元,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物质保障,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初级农产品,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2.2 加强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农村都建设成为城市和小城镇,而是为了改善农村的环境条件,提升农村的文化、文明素质,加强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方便农民生活是必要的。如果每一个村要搞成小城镇,不顾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势必造成极大浪费,得不偿失。这就需要以县域内的小城镇做载体,通过小城镇的建设来辐射周围乡村,来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要克服对“村容整洁”的理解偏差,“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体现,不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鼓励各类企业投入资金、物质帮助农村建设基础设施,有力地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
南依秦岭,县属西安市近郊县。北临渭水,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山区平原各半,辖11镇5乡2个旅游区管委会,518个行政村,总人口58.31万,其中农业人口47.7万。县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关中“一线两带”和“西咸经济圈”重要组成局部,中外闻名的中国民间绘画画乡”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教育、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县等10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决策实施以来,近年来。县紧紧围绕建设富有现代新区和山水人文魅力的中国第一画乡目标,坚持走“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名县、商贸富县”之路,资金、政策等方面,不时加大对农村的倾斜、支持力度,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时提高。2006年,县先后被列为中国社科院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全国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试点县、农业科技入示范工程农机化示范县、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试点县、以电代燃项目试点县、小额信贷组织试点县、农村电网改造重点县、奶牛养殖课题研究示范基地,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试点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县、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县以及全市整合支农资金试点县。这些都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发明了良好的条件。
县农业基础设施还较为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贫困人口还比较多、农民增收比较缓慢,但是由于临时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扭转城乡不平衡的现状,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全县还有294个村村内街道和345条出村路未硬化,从农村基础设施来看。8190亩土地无法灌溉,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由于农村经济基础单薄,从我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来看。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粮和外出打工,增收步伐缓慢,只能维持基本生活。2005年,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9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18元,前者是后者的2.62倍;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685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325元,前者是后者的2.61倍,二者差别仍然没有明显缩小。
县城教育资源明显优于农村,从乡村和农村教育资源分配来看。一方面表示在基础设施及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备上,另一方面表示在师资力量上。这些都间接影响到农民技能素质的提高,即使外出打工也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县城集中,从乡村和农村卫生资源分配来看。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只能看一些简单的病,农民得了稍微重一点的病,要到县城医院就医,或长途跋涉到市上医院就医,一定水平上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问题还较为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是影响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农村,有些群众得了大病看不起只能听天由命,有些家庭因一人得病而全家受穷,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和睦谐的现象,让人看了很心酸,也更让我看到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刻不容缓。
农村和城市的差异,由此可见。除了资金上的硬性差别外,更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证方面的差异。目前,县农业实用人才需求缺口最大,农技、教育、卫生等农村专业人才也面临着巨大缺口,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支持,为了切实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去年12月,市政府出台了西安市“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这次“三支一扶”工作,就是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局部,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解决临时以来我市农村,特别是涉农区县农村生产发展缓慢、基础教育单薄、农民就医困难和推动新农村重点村建设的现实选择,现实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乡村支援农村、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措施。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转变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这次远派到县的102名同志,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为我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好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全县各乡镇、相关部门和各村、学校、卫生院,以及参与“三支一扶”全体同志,都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积极主动地抓好这项工作,使之取得实效。
二、扎实做好“三支一扶”工作,精心组织。
市振兴办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这次“三支一扶”工作。县对相关工作也进行了具体布置。这里,再简单强调四点:
具体是省级负责制定政策和宏观调控,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三支一扶”工作的运行机制省实施办已经做了明确布置。市级负责指导协调,区县负责组织推进,乡镇负责实施落实。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确定一名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把“三支一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资金、人员、时间和其他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做到上下认识到位、贯彻执行到位。县振兴办要科学规划、统筹布置“三支一扶”阶段性工作,积极探索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聚集的长效机制,让各类人才感受到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大有前途、大有希望。县农业局、教育局、卫生局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各司其职、搞好协调,各乡镇要积极配合、抓好落实,共同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派出单位和负责接收的各村、学校、卫生院等单位的负责同志都在场,二要全力做好服务。今天。大家都要把“三支一扶”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为“三支一扶”人员开展工作发明必要的条件。今天把人员接回去后,要及时安排好食宿、介绍有关情况、安排好工作,使同志们尽快熟悉情况,进入工作。要关心派出同志,特别是从县外来的同志,要安排好他基本生活,协助他解决实际困难,并积极协调落实,确保派驻期间的各项待遇及时足额到位,解除同志们后顾之忧。县农业、教育、卫生、新农村建设办和各接收单位要大力支持派出人员在农村开展工作,定期了解“三支一扶”工作开展情况,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并经常深入农村、学校、医院调查指导,督促协助,确保工作取得效果。
县考评办要把“三支一扶”工作纳入县乡机关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之中,三要强化督促检查。今年。加强对目标任务的考核,确保这次活动不流于形式。县振兴计划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掌握和解决工作中存在困难及问题。县振兴办、各有关部门和接收单位要加强“三支一扶”人员的管理考核,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直接管理责任,多与抽派下去的同志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工作表示及成效。对表现优异、业绩显著的要进行表彰;对不履行组织选派决定、不到基层工作、未经批准中途返回原单位、私自回家或外出的选派人员,当年考核定为不称职,并进行批评教育。
大力宣传“三支一扶”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四要营造良好氛围。县电视台和新闻中心要唱响“农村去、基层去”主旋律。及时挖掘、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和树立一批真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典型,全县上下努力营造“三支一扶”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对参加“三支一扶”工作同志们几点希望。
全体“三支一扶”人员将奔赴我县农村基层工作第一线,三支一扶”一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惠民政策。今天会议之后。每一位同志肩上既有党和政府的重托,也有农村群众的期盼,任务重大,使命光荣。这里,对大家提几点希望:
深入调研,一是要加强学习。尽快进入角色。参与“三支一扶”工作,大家工作的环境、工作的对象、工作的要求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每一位同志都应该加强学习和调研,尽快进入角色,积极开展工作。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文件精神和农村工作基本知识的学习,善于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及时掌握实情,吃透现状,尽快熟悉情况。要把自身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解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解农村基层组织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分析研究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背景,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使自己成为熟悉农村工作的知情人”与农民群众肝胆相照的贴心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热心人”
1.1农机化是发展新产业的强大支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把产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发展农村经济,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化装备武装农业优势产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1.2农机化是培育新农民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建设新农村,还是发展农机化,都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机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强化人本观念,在普及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中,着力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3农机化是建设新村镇的有效措施 通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不仅解决了秸秆堆放甚至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消除了施肥不当造成的水源污染,还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1.4农机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方略。一方面,国家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既扶持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又有效拉动了农机市场需求,加快了农机工业振兴。另一方面,农机化的迅速发展,既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富裕了农民,又促进了我省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2.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2.1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机化发展的主体也是农民。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中,要给予农民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使农民既能从国家补贴政策中得实惠,又能从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添实惠,获得更低的机具价格,更好的售后服务。
2.2坚持走非均衡发展的路子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的方针,从不同乡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自然经济条件、产业特点、种植制度的实际出发,确定优先发展农机化的重点区域、重点村镇、优势产业和关键环节,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重点支持产业优势明显、群众积极性高的乡村,以及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发展农机化。
2.3坚持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要求,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化肥深施、农机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2.4坚持典型引路 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农民的意见,充分尊重基层和农民的首创精神,发现典型,树立样板,充分发挥典型和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解放思想,善于创新,积极探索发展农机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
3.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3.1 要继续提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 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契机,确保农机化在政策推动、效益驱动、需求拉动下,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引导农民自觉自愿购置农业机械。同时,要加大对农机化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农业装备项目和专项资金,引导农民及农村的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收获、植保、田间耕作、还田、青贮、粮食烘干、农副产品深加工、保护性耕作等机械技术;发展节水溉灌、设施农业等系列化机械作业,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全过程、全领域的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2要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的经济效益 首先要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改善农机装备结构,积极引导农民购置耗能少、作业率高、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发展多功能高级的复式作业机械,加快老旧机型的更新换代;其次要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加快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推进农机作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再次,要构建节约型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主要是节水、节肥、节药、节约种子、节约能源,真正使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提供节能增效的途径。
一、生态宜居、低碳生活——争建现代化新农村
2007年开始,振兴村实施了整体搬迁,整体新建,新建起别墅式住宅367套。同时进行生态绿化改造,共绿化荒山2000余亩,村内绿地面积覆盖率达到了38%。坚持集约利用和变废为宝相结合,全面树立低碳生活新理念。建立了秸秆气化站,积极倡导群众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全村实现了道路硬化、院内绿化、村中亮化;统一供热、统一供气、统一供水、统一供电;通网络宽带、通数字电视、通程控电话,新建了高标准的寄宿制学校、幼儿园、商场、超市、宾馆、卫生院;为了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振兴村还设立了文化广播站、电视转播台、监控录像台等,并办起了军乐队、锣鼓队、秧歌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重阳花卉艺术节”、“百姓根祖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了更大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新建了工人文化宫、农民艺术馆、槐荫寺、文体活动中心、振兴休闲山庄等一座座富有古典韵味的特色建筑景观予以配套,而且有倚根苑广场、红色文化广场、孝廉文化公园、红色收藏馆、村志收藏馆等人文景观。
二、土地流转、高效开发——争创现代化新农业
转变旧有生产模式。为了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成为合理流动的生产要素,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传统生产模式,振兴村于2010年12月,专门注册了振兴鑫源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既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生产要素,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就业率。
拓展农业发展新路。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实际,按照山区土地分布局势,针对山地沟渠,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制定了科学的种植模式,投资8170万元,大力发展干果、药材、小杂粮、花卉、蔬菜等优势产业,有效拓展了现代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
提升农业产业品质。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引导农民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目前,振兴村已实施了千亩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千亩干果经济林、千亩滴灌工程建设、21公里农田机耕道路工程、五百亩现代农业园、年产50000吨油葵深加工等快销食品项目,有力提升了农业的产业品质。
三、文化武装、技能培训——争当现代化新农民
关键词:农村旅游 新农村建设 农村文化 可持续发展
农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加拿大、澳大利亚、东欧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都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国家旅游局从2006年开始大力推介“中国乡村游”或“中国和谐城乡游”,旨在推动城市和农村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共同繁荣,这对促进城乡交流和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已建成的三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2亿元人民币。本文就这一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重视发挥好农村旅游的功能,解决好农村旅游目前所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农村融入到现代旅游大潮之中,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讨。
1 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众所周知,农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农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受惠者应该是农村,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1.1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农村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发展旅游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农村地区发展农村生产的重要内容。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农村生产的内容,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有些乡村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农民自愿退耕还林还草,治荒治污,出现田园风光与山水风光浑然一体的景象。有些乡村对农产品等资源进行深加工,生产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工艺品,还为城市宾馆直供绿色农产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同时照样发展种植业,但都产生了附加值,有力促进了生产发展,拓宽了传统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农民由种粮为主转向种养植业全面发展,由务农为主转向农商并举。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第一产业、推动了第二产业、拉动了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1.2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旅游开发可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每1美元的旅游收入可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2美元-3美元,旅游业1个直接就业岗位能带来5个间接就业机会。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不少地区土地贫瘠,耕地较少。发展旅游业是其脱贫致富的一种必然选择。同时农村旅游具有劳动密集、人员需求多层次性等特点,且投资较少,收效较快。这就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容易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如云南大理、丽江一些村镇的农民,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的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当地农村的就业人员比发展旅游业之前以前增加了8-10倍,实现了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就地市民化,旅游经营户的收入平均达40万元以上。
1.3 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旅游业属于现代服务业,乡村旅游同样需要对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配套发展,在产品运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进行产品设计、营销及规范化服务,搞好内部管理和经济核算,处理好各种分配关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现代管理概念的引入使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意识增强,一些农村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管理,加强了政治文明建设。
1.4 有利于农村形成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文明的重要手段。旅游不仅带来人流、资金流,还带来信息流、观念流,发展旅游业能促进农民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树立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促进农民参加各种培训、外出学习参观,参加技能比赛,从而使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促进农民主动学习旅游服务、礼仪礼节、科学种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使农民在与外来游客交往中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和旅游审美情趣;同时旅游者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文化知识,从而促进了乡村地区与城市的交流,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人们观念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农村良好的文明风尚。
1.5 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旅游使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增强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改变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乡镇,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
2.1统筹规划,政府引导。
发展旅游确实可以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发展旅游。为此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旅游,不能一哄而起,无序开发。同时政府应该认识到旅游业的重要作用,对城镇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引导:第一,通过宣传引导改变城镇居民落后的旅游消费意识,树立新的消费观念。第二,通过有关媒体的宣传,使人们全面了解旅游业,了解旅游产品的丰富性。第三,不断完善健全有关的旅游法规,规范旅游经营行为,以法治旅,为居民出游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第四,做好法定假期的落实工作,如条件允许,还可适当延长带薪假期。第五,联合组织编制辖区内的农业旅游开发规划,指导本地农业旅游健康发展,防止农业旅游开发的冒进现象发生。
2.2 整合资源,发挥优势。
有研究表明,旅游动机是一种寻求与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对异质文化的追求是旅游者的普遍心理。目前我国农村旅游多数景区景点基本都在开发程度较低、进入条件较差的老少边穷地区,同时农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就是周边城市的居民,因此农村旅游的开发首先要对客源市场进行研究。如果客源主体是当地城市居民,产品的开发要注意主题的创造与创新;如果客源主体是外地游客,产品的开发就要注意本地特色和民俗文化的体现。其次要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挖掘乡村最具有特色的产品,突出农村清新、古朴、绿色、生态的环境氛围,体现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增加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要树立品牌,以尽快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最大限度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2.3 加大宣传,整合营销。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在信息、资金及技术等方面不及城市地区,而且现有的旅游地宣传也存在很大的自发性和分散性,所以加大农村旅游的宣传促销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建议:首先要做好西部乡村旅游产品形象设计工作,各级旅游部门要齐心协力,指导和帮助做好农村旅游产品形象设计和包装工作,使农村旅游产品更具独特性和新颖性,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从而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其次要运用多种手段,形成强大宣传促销攻势,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渠道加大对农村旅游的公益性宣传,如开办乡村旅游网站、举办讨论、征文等活动来宣传农村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农村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以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4 强化素质,改善环境。
旅游市场学的有关研究也表明,在旅游者的意向中,农村旅游是文化品位极高的一类旅游产品。而经营者的文化素质提高了,他们就会自觉从农村资源的大处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发掘特色,在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中升华品牌。而且由于经营者环境意识的提高会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农村旅游环境,自然,同时也影响其他居民和游客。但现阶段,我国农村旅游经营者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服务意识差、不谙市场运作、只注重眼前利益、环境意识弱等方面。因此政府和旅游部门要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请专家定期对经营者进行培训,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和守法规的一代新型农民,拓宽乡村旅游就业渠道,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中来;同时,政府交通部门要将农村旅游景区景点道路建设纳入计划;此外,政府在金融等方面也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带动农民增加旅游开发投入,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2.5 协调关系,持续发展。
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应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的观念,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发展旅游与生态保护间的内在统一规律,先规划、后开发,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保护和开发并重,实现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要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简单粗暴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总之,农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尽快通过努力,不但使农村旅游成为广大农村的一个经济增长亮点,而且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推动。
参考文献:
[1]苏北春.乡村旅游业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J].乡镇经济,2007,(4):24-26.
[2]赵承华.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7,(3):28-29.
[3]冯维波.对我国旅游开发规划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4]罗明义.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推进农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农业经济管理作为我国农业改革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改革成效。需要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关注度,选择合适的着手点,合理规划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农业经济有序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经济持续运转的前提。必须科学发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发展农业经济的积极性,促使农业经济高水平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收益和农民收入。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在农业经济过程发展中,应当深入探究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剖析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与新状况,最大程度体现农业经济发展效果。农业经济管理应当与国家惠农措施相结合,构建出具备可行性的制度体系。
2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自然耕地非常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新农村建设能够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助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1]。
2.1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率
对于有限的自然资源而言,提升利用率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通过对农业生产污染源头的控制,合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资源的使用率,为后续农业发展提供力量,有助于提升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
2.2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农业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方案。就市场需求而言,要明确农业产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可以通过市场采集样本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确定适合本区域的农业发展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区域发展,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率,扩大农业生产效益[3]。
2.3建构多方投融资体系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符合时展需要的举措,为吸收外来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政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开辟相应的绿色通道,充分支持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加大农民的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发展不仅受到国内相关人员的关注,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外来投资者的青睐。这样一来,我国农业发展拓宽了市场,进一步巩固了局面,也从侧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前景。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财政扶持、降低税率以及设立绿色基金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4]。
2.4加速农业的整体发展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水平和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应用科学技术时,需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区域形成特色。根据内部环境的具体情况,结合农业发展方向,及时对生产方案进行调整,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应该充分分析外部环境,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积极吸收外部资金和资源,提升发展规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现代农业整体发展[5]。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3.1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就日常的农业生产而言,需要加强农民对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加强技术指导,针对性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需要充分挖掘各地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发展农业,既要保证生态效益,也要保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当前,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可以根据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积极开发农村生态旅游项目,通过开展绿色旅游满足人们的需求。从生态生产线扩展到生态旅游线,可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扩大经济效益。开发农业旅游,既能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发展农业经济,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2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应用新兴技术还是建立现代管理模式,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利用政策效应吸纳人才,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可以通过人才研讨会,结合民生、社会、农村、环境、文化及经济等方面研讨,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提出好的方案,更好地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建立并完善基层信息收集渠道。新农村建设工作势必会遇到各种问题。只有保证信息收集渠道畅通,才能及时接收农业工作人员提出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反馈,保证农业工作人员保持良好心态应对日常工作。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分工,确保行政工作及时、有效、公开、公正,提高工作透明度,有效避免贪污、腐败等行为滋生。在出现利益纠纷或者责任问题时,明确职责划分有助于找到相关负责人,了解事件经过,避免浪费时间导致问题扩大化。针对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机制,维护农业工作人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利益维护机制平稳、有效运行,在维护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提升其生活水平。
3.3联合当地企业,加强绿色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与企业的合作。由政府部门牵头,全面关注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停止高污染的工程项目,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积极推广宣传当地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吸纳社会资本,打造绿色品牌,助力企业绿色发展。严格把握生产流程,确保品质,杜绝破坏品牌形象的情况出现。企业与政府合作维护区域品牌形象,充分发挥区域品牌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信用贷款模式能解决传统信贷存在的问题,降低信贷过程中的风险。通过信用贷款,实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贷款人的诚信意识和守信能力,培养并引导信贷参与者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3.4提高农村内生驱动力
首先,要唤醒农民的主人翁意识。采取一系列惠农措施以及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激发农民对农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吸引农村年轻生力军主动回乡建设。其次,对于回乡建设以及留乡创业的有志青年,政府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搭建渠道,创建机会。只有让农民真正看到乡村发展的前景,农民才能鼓足干劲,继续奋斗。相关部门一定要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以推进农村发展、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着手点,实现增产增收。再次,新农村建设中一定不能缺少农民参与。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全面提升村民对农村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政府部门需要组织一批专业人士定期下乡,为农民提供知识普及、文化传播以及宣传表演等。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村民提升文化生活水平,使农民成为有理想、有素养、有目标的新型职业农民。
3.5做好普惠金融宣传
用户良好的金融素养是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的基础,也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根本途径。受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影响,普惠金融发展受限。乡村地区要提高金融教育供给,提高农村居民对普惠金融的认知。首先,合理规划农村地区金融教育,有序开展金融教育。乡村地区发展存在差异,居民金融知识掌握也存在差异。各地区需要主动摸查农民对金融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序、高效开展金融教育。其次,做好普及性金融知识教育。乡村地区要构建完整的金融教育体系,邀请专家开展金融知识宣讲,逐步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素养。适当增加基础教育中关于金融知识的比例,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金融素养,继而提高家庭金融素养。再次,全面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教育作用。信用合作社及乡镇银行要开展金融宣传及教育工作,利用各种宣传渠道与方式提高用户风险意识,夯实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坪头村;灾后重建;发展模式
凤仪镇坪头村位于阿坝州茂县县城西岸,距成都188公里,国道213线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该村90%以上的房屋严重受损或倒塌,通村道路全部毁损,农业收入几乎为零,直接经济损失达257万余元。在灾难面前,凤仪镇党委、政府及坪头村两委会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奋力爬坡,抢抓被列为全州城乡统筹发展试点村和精品旅游村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就近、就地、分散和原宅基地重建”的安置原则,按照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提高居民居住水平的村庄规划要求,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加快推进发展新跨越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可喜成绩,树立起了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一、坪头村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做法
坪头村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551户1824人,是一个典型的羌民族聚居村。现有耕地1200余亩,主产甜樱桃、枇杷、葡萄等特优水果和无公害蔬菜,2007年该村农业总产值为17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形成了独具羌民族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的村庄布局、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幽雅恬静的桃源风情的整体布局。
(一)理清思路,高起点谋划发展定位
“思路决定出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坪头村两委班子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打破简单原样复制的束缚,认真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思索长远发展的方向和路子。在考察学习了云南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等地城乡统筹、城乡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后,大家深深地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农业难以实现跨越发展的要求。坪头未来发展的优势有哪些?出路在哪里?几经反复,最终确立了依托毗邻茂县县城、国道213线横贯全境和九寨、黄龙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发展以乡村酒店、农家乐、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游的灾后经济发展模式,立足实际培育优势产业,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思路确定后,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就在于定位。茂县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谋划坪头村发展,倾力打造“集休闲、观光、中转、教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高地”。错位思考后的产业发展模式,高点定位后的跨越发展目标,引领灾后的坪头村在废墟上崛起,稳步迈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二)因地制宜,高标准规划发展布局
该村在重建中,始终坚持“科学重建”理念,切实做到整体推进。一是根据三个自然组的区域特点,合理布置产业发展结构,以离县城最近的坪头组为中心,辐射带动其他小组的发展。具体的规划是:坪头组全力打造以乡村酒店、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游目的地;波西组,根据县上羌城的打造,建设为以羌文化旅游为主的旅游和餐饮服务区;桥头组,根据其地处九环线公路要道和临近县城的优势,集中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在村庄建设中,突出羌民族的传统特色,把坪头组的每一处农房建设为精品民居,合理配置公共设施,运动场、卫生室、停车场、联户公路、人畜饮水管理、KTV、啤酒长廊等浑然一体,一个全新的坪头新农村在历经灾害后以更加秀美的姿颜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整合资源,高效率创新发展体制
坪头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建设“天下第一羌寨”最为匮乏的是资金和项目。茂县县委、政府和坪头村两委会大胆创新发展机制、体制,多管齐下,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走出了一条适合坪头的发展之路。一是勇于“走出去”、善于“引进来”,积极与外地实力雄厚的企业联姻,按照“村两委+公司+农户”的思路,组建“茂县水风羌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公司化的经营模式,全力打造坪头新村。二是通过“政府补贴一点、农户自筹一点、银行贷款一点”的方式,高效整合各方资金,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风貌改造、设备购置等资金不足的问题。该村风貌改造等资金主要依靠灾后村庄保护资金解决,而乡村酒店内装修及设备购置资金则由符合条件的村民委托茂县水风羌寨公司在县农行争取的每户50万元农村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予以解决,其他农村小额贷款主要满足从事农业及其他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重点扶持优势农产品种养殖大户、羌家乐经营户和农村流通领域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微型企业。这样,就彻底打破了制约发展的资金瓶颈,走出了一条符合各方利益的融资之路。
二、坪头村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成效
(一)立足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坪头村有着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基于这种优势,一方面,通过整合农业生产资源,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在解决了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的同时,又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探索出了新途径。另一方面,下大力气提升旅游档次,改善旅游产业结构。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充分挖掘、整合、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主动抢占市场,在体现羌民族特色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着眼长远发展,实现管理科学规范
硬件设施上去了,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软件提升。为了真正打响4A级乡村旅游品牌,该村由村两委牵头,全村农户以土地和住房自愿入股,公司统一租赁,再以相同的价格出租给茂县水风羌寨有限公司等经营商,由经营商将房屋改造成乡村旅游酒店,用于接待旅客。由公司支付房屋及门前果园每月每平方6元的租金,考虑到农户急需公司一次性将5年的租金支付给村民。入股后的农户按成本价在村集体统规统建的安居点购买房屋居住,购买房款使用已到手的租金即可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产权的资本化运作。对于未入股又具备经营条件的农户,则由农户先行在县工商局进行个体工商户注册,再向村两委会提出申请,两委会按其经营场所的硬件设施、接待能力统一规定经营价格,有效避免了村民之间为谋取个人利益而进行恶意竞争的现象发生。同时,符合条件的农户向公司提出申请,参与到经营活动中,领取相应的报酬。
(三)注重工作实效,实现群众根本利益
该村在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立足长远,注重实效,既解决了经营过程中有序竞争的问题,又让农户有长期的经济收益,较好地实现了带动群众快速致富和保持市场长期繁荣的有机统一,破解了后续管理的难题,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据统计,公司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正式营业,截至10月份,扣除213国道遭受泥石流冲毁等因素的影响,累计接待游客约2000多人次,经营性收入达200余万;今年前三季度该村农业总产值达212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180元,比2007年震前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8% 和6%,较上年度同期增加9%和12%。
三、坪头村灾后恢复重建的启示
(一)科学完善规划方案,有效的资金运作是推动各项建设工作的前提
坪头村之所以能在灾后重建中一跃成为全州新农村建设的尖兵,最根本的是该村充分利用了其地处城乡结合部和大九寨旅游环线的区位优势,坚持走城乡统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风貌改造为契机,合理规划村庄布局,积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庄公共服务功能和水平,成功将羌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设技术融为一体,倾力打造“水风羌城”,缩小了城乡差别。以星级标准装修的碉楼式样、精致的木栅栏围成的庭院、一扇扇张开犄角的羊头窗、古朴的木门,坪头发展的成功经验,再一次表明了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自身特色,找准发展定位,统一规划方案。
坪头“天下第一羌寨”的成功打造,得益于其创新发展机制体制,积极引进公司化经营模式,通过贷款、引资等方式加大融资力度,“借鸡下蛋”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有效解决了“无钱办事”的难题。同时,通过自愿入股、务工就业等方式,为广大村民找到灾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藏区跨越发展、扩大内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等一系列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更多的资金,只有有效地对各类项目、各种资金进行整合,发挥资金使用的叠加效应,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推动各项建设工作的基础
坪头村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大力振兴乡村旅游产业,用最短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关键在于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有一个好的领头人。该村两委班子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坚持不懈地发展村级经济,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探索出了适合坪头村发展的经济模式,实现了全村共同致富的梦想。坪头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切实发挥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其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人是社会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坪头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取“政府规划作引导、群众自主搞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统一思想、主动参与、自觉融入、形成合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携手共建和谐自然、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的新家园,携手共创坪头美好新明天。因此,要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真正把权力交给农民,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三)加大管理规范力度,创新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研究背景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基本要求。四川民族地区包括甘孜、阿坝、凉山三个自治州和马边、峨边、北川三个自治县,有人口578.6万人,约占四川省人口总数的7%,地域面积约30.12万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总面积的62.3%,这里居住着彝、藏、羌、苗、回、土家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比例为55.15%。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幅员面积、总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均列全国民族八省(区)第五位,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彝族聚居区和惟一的羌族聚居区。这些地区多分布在环境闭塞、基础设施差的边远地区。加之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四川少数民族山区仍然很贫穷落后,生态保护、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扶贫与致富是该地区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四川省实现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的工作难点和重点。
乡村经济是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正面临一系列发展机遇,四川省正在大力推进富民安康工程,在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等为代表的民族地区开始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同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旅游业发展振兴计划等也为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四川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特点而在国家或全省的“全局”中被赋予了维护社会稳定和进行生态保护的这一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区域功能。使得实际上已承担起长江中上游生态保护功能的四川民族地区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中陷于两难的境地,这已经成为四川民族地区不可回避又难以解决的一大战略难题。基于此,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吸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必须探索新的适宜的发展模式。
二、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根据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充分考虑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为导向,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统筹规划村镇建设、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民族文化建设,实现协调融合发展,形成全新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持续繁荣,从而奠定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其具体目标还应统筹考虑生态保护、扶贫与致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社会稳定等战略目标。
1.生态保护目标:以建设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以“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为原则,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文化多样性为灵魂,以环境友好为要求,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构建生态环境支撑系统,打造出以山水田园风光和民族风情为特点的乡村旅游聚集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共赢”,促进农业、旅游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2.扶贫与致富目标:以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为重点,通过牧民定居点建设和旅游村寨建设,对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发达地区的人们前来旅游和消费,使旅游资源产生效益,使旅游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在民族贫困地区同时发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逐步实现部分财富、经验、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大大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加‘造血功能’,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3.文化保护与传承目标:在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地社区的共同作用下,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积极发展民族文化观光旅游和乡村旅游,加强和复兴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申报和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强化文化资源对旅游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突出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
4.促进社会稳定目标:加快民族地区定居点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培育特色农牧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可持续增加农牧民的生产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推进民族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扩大对外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互信和友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具体思路与举措
(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基本思路
1.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农村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应该根据当地现有的资源条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实施区域发展的特色战略,充分利用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搞好农林牧副渔、矿、水、土地、生物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及产业链的延伸,开发特色产品,创造品牌,提升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要资源开发项目向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机遇,积极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发资源,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农村人才,努力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道路。
2.统筹城乡,科学制定各级新农村建设规划
搞好县乡村三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定位、分步实施;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牧民,围绕当地特色农牧业和支柱产业,以实用的农牧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培养种养能手和经营能人;为农牧业龙头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联结的紧密程度、专业化生产和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增值空间大,能够推动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的农牧产品深加工;鼓励发展专业村和专业户,大力推动规模扩张、整乡突破、大户经营的发展模式;积极鼓励和倡导农牧民发展各类跨区域的各种层次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牧产品行业协会,尤其是特色农牧产品生产销售合作组织建设。#p#分页标题#e#
3.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绝大多数地处大山边壤,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自然生态环境却十分脆弱,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持久投入,开展农村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优势农业、经济林果业、畜牧产业和水利产业,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小城镇化发展进程,充分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的功能,优化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和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加大力度培训农牧民,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城镇带动农村,工业、服务业促进农业,城镇乡村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
(二)大力加强民族地区新型村镇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新型村镇建设,是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其重点是牧民定居点建设和旅游村寨建设。牧民定居点建设既要给牧民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同时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定居行动中,要按照“住得下、留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要求,将解决群众长远生计和经济发展问题作为考虑重点,科学规划。对于从事畜牧业的地区,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牧户家庭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采取大集中和小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既做到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又尽可能方便群众生产需要,还能为将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要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现代种养业。要建设好果蔬药材生产基地,发展牛羊养殖户,稳步推进经营方式转变,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旅游线路和重要交通要道上,农房设计的户型和建筑色彩要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展示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独特的风貌,力争把村落建成乡村旅游景点,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旅游沿线地区要大力发展生态、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等各种类型的特色旅游经营,建成民族精品旅游村。
(三)强力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大发展
1.整体规划,集中发展
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应将四川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结合民族地区自然生态条件、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民族定居点建设、新农村建设、人口的集聚、旅游线路、景区开发模式等因素,实现民族乡村旅游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布局转变。统筹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落和旅游通道,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益,实现旅游生产要素向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落和旅游通道四个空间集中;休闲度假服务设施向旅游城镇集中;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向旅游村落和民族定居点集中,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乡村旅游精品村寨、乡村旅游精品带、乡村旅游聚集区的点、线、面统筹发展;整合旅游产品,旅游影响力向品牌集中。
2.创新组织运行机制
在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的系统工程中,应确立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体、村镇社区为载体的组织机制,建立以科技为支撑,投资为驱动,硬件建设为重点,观念创新与经营管理为突破口,政策支持为保证的运行机制。
3.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
可根据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重点发展以下五种模式的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类型:一是以农业资源生态链为依托的乡村休闲度假型发展模式;二是以农业活动为依托的乡村活动参与型发展模式;三是以农业产品为依托的绿色产品加工型发展模式;四是以民俗民族风情为依托的民俗民族文化体验型发展模式;五是以自然风光为依托的观赏型发展模式。
4.大力发展牧民定居点乡村旅游
紧密结合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以牧民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发展依托城镇客源,满足城镇居民旅游休闲度假需求的藏(羌、彝)家乐;发展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民族餐厅、民居客栈;建设以特色牧业、科技牧业、村寨风貌、生产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生态牧业景观;发展以民俗村寨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及各种传统节日为特色的牧区民俗旅游。引导兴办藏(羌、彝)家乐,开展牧牛羊体验、骑马(牦牛)、做民族餐、织帐篷、打酥油、剪羊毛、滑草、羌绣、彝族火把节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具有四川民族特色且优势明显的乡村旅游产品。
(四)搞好民族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深刻的精神价值,而且还蕴含重要的经济价值,特别是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发利用,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突出表现在民族文化观光旅游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上。应保护和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申报和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强化文化资源对旅游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藏、羌、彝等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开展民族地区民间传说和英雄故事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创作和推出一批反映四川民族地区文化风情的歌舞、影视、戏剧作品。做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和开发工作。重视开发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突出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和市场竞争力。规划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展示场馆、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策划包装一批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大型旅游商演剧目。将民俗、节庆活动打造为特色旅游产品,鼓励发展旅游演艺团体,打造旅游文艺演出品牌。除了旅游业,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形式还很多,需要大胆摸索。鉴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易变性,对它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坚决反对和制止过度或破坏性的开发。必须明确,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就是保护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一切开发利用的可持续进行,也是保持一个民族的血脉及其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彝区;乡风文明;关键环节
昭觉是全国最大少数民族聚居县,地处川滇黔结合部的乌蒙山片区,集革命老区、彝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封闭自守、不求进取、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生活态度,使区域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交织。昭觉县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昭觉县目前广大农民仍未脱离温饱线,如何加强民族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对实现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与管理民主”,道德建设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和动力。彝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的特殊性,其乡风文明建设的特点、内容、形式以及存在的制约因素不同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必须充分结合彝区实际,客观分析并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道德的提升的现实路径。
一、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由于经济条件、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存环境等不相同,形成了本民族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如尊老爱幼、互相帮助、扶贫济困等优良传统,其特点具有自发性、淳朴性、民族性和权威性。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如《论语》《道德经》《三字经》《弟子规》等在孩童启蒙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彝族也有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彝文典籍,如《玛牧特依》《勒俄特依》《尔比》《妈妈的女儿》等,作为彝族家庭教育启蒙性的传统教育经典,广泛传播于婚嫁场所、家支集会地等[2]。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认为:传统意味着许多事物,就其中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看,它的涵义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任何墓去延传至今的东西[3]。彝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要弘扬民族传统道德中所包含的文明、勤劳、善良、诚信、团结、和谐等精神,形成适应时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农村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创新,以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不断提高新时期农民的道德素养,创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乡村文明,挖掘道德资源,包括对家规家训的重释与对传统乡规民约的现代转换[4]。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民族传统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凉山彝区道德教育路径选择
(一)开启家庭教育的启蒙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传统道德教育首先要通过家庭教育的启蒙来实现,通过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共同活动、人际交往中,践行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礼让宽厚、互助友爱等传统道德元素的言传身教,使孩子感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同时,对孩子品格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5]。
(二)注重学校教育的实践性
学校教育是践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者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案例研究、辩论会、视频图像、故事会、课堂讨论等方法,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人文价值熏陶结合起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拓展、挖掘、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传授具有传统道德内涵的戏曲、谚语、歌谣、碑刻铭记、民间神话传说、风俗习惯和娱乐活动等口头故事,让受教育者在充分了解家乡传统风俗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乡土感情,以达到发扬传统道德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力求建立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德育教学体系。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熏陶氛围,在走廊、教室、宿舍、办公室等铭刻历代先贤们践行传统美德的华美诗篇或动人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教育者在乡村学校举办历史事件演讲、优秀古诗文朗诵、征文、歌咏、摄影等比赛以及民俗技艺训练、参观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组织电影和宣教片的观看等相应的以传统道德教育为旨的文体、社团或其他课外活动。其次,道德教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适应,将传统道德的继承与现代文明的渗入相结合,赋予忠诚勤劳、理解谦让、诚信和睦等传统道德元素新的内涵;最后,要发挥传统道德教育的世代延续性,在潜移默化地熏陶下使其深入人心。
(三)延续乡规民约的传承性
民间风俗如农谚、传说、民谣、地方乡村谚语、歌诀以歌谣谚语、民众读物等文学形式,乡规民约、风俗习惯、信仰文化等制度与非制度形式,民众娱乐、传统活动等系列活动形式,融于乡村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乡村德育的载体。乡规、村规、族规等道德规约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社会秩序的习惯法作用。村规民约在维护农村生产经营秩序、稳定公共秩序、移风易俗、推动乡村道德建设等方面都起到独特的作用[6]。
三、凉山彝区道德教育关键环节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品牌惠农”战略,突出转方式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有机化、品牌化、产业化为方向,以高端高质高效为目标,实施四大产业振兴计划;以基地化、园区化为重点,推进有机农业、都市农业、循环农业发展,拓展功能,拉长农业效益链,提升“”农业品牌综合效益;以股权化、股份化为方向,深化农村土地及集体产权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夯实基础,增加投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1、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持续增效,全县农业增加值增幅达到8%以上。
启动四大产业振兴计划,率先实施苹果产业振兴项目,示范带动10万亩苹果逐步达到园区农业水平,亩均收入12000元以上。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名优特新果品,建立新品种展示园。
规范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总面积达到15万亩,争创全国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打造一批有机农业、都市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全省循环农业示范县。
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创建,争创一批信誉好、美誉度高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名牌基地。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打造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料到成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条,在部分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
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2、拓宽增收渠道,提高经营性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增收14%以上。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科技致富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
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规模经营,增加经营性收入。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增加政策性收入。
依法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增加资产性收入。
3、夯实机制基础,实施“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保持全县农村和谐稳定。
完成全县30个新农村示范村和14个综合典型村建设任务,实现1年见成效、2年上档次。
落实监管制度,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颁证步伐,完善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纠纷调处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三、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实施10大提升工程:
1、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提升主导产业效益
坚持有机化、品牌化方向,完成四大产业振兴计划编制,牵头组织启动实施林果、畜牧、蔬菜、中药材四大产业振兴计划,推进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改造郁闭果园4000亩,建矮砧密植现代化栽培示范园600亩,发展循环农业示范基地600亩,示范带动10万亩;实施品牌畜产品产业化提升项目,规划建设黑山羊原种场1处、良种繁育基地5处,建设省级以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3处;实施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建设,实施精品园创建工程,打造悦庄韭菜、鲁村芹菜、西长旺藕、南麻佛手瓜、越夏萝卜、悦庄消水蒜黄等地方名产蔬菜;突出桔梗、丹参、黄芩、黄芪4个品种,抓好中药材标准化园区建设,完善加工营销网络,积极开发保健性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把引进新品种、改革栽培模式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认真研究我县所处纬度适宜发展的果品品种,积极引进名优特新果品,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中药材、黄烟、花卉等特色增收项目,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2、扩大有机基地规模,提升有机农业的引领作用
按照有机化、规模化、区域化的要求,集中抓好50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引导10个片区、20个行政村整建制推进有机生产,新发展有机农产品基地5万亩,全县有机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加强基地软、硬件综合配套建设,建立完善农事记录制度、质量追溯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生产管理控制制度,全面提升基地建设管理标准,争创全国有机农业(红富士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增强有机农业引领作用。
3、发展都市农业、循环农业,提升农业增收空间
实施农业精品园区创建工程,抓好都市农业示范园、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设。培育创意农业,规划建设1-2处农业主题公园和城乡果品长廊,配套提升6处都市农业示范园,新创建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2处以上。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打造农业旅游观光区2-3处,乡村旅游示范点1-2处,举办赏花节、采摘节等生态农业旅游活动,争创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点)。
以沼气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太阳能开发为抓手,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纵深发展,重点建设2处省级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实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扶持建设“小型养殖场沼气池标准化果园”为主导模式的生态农业示范户1万户,建设沼气池4000个,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争取1家沼气服务专业合作组织列入市级示范典型。实施阳光沐浴工程,开展“千户太阳能热水器进农家”活动,争创全省循环农业示范县。
4、加强品牌培育,提升品牌竞争力
建立完善农业品牌创建激励机制,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和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争创工作。力争新认证有机食品5个以上、争创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1个以上。建立完善农产品宣传推介激励机制,加强品牌宣传推介,积极参加高层次农业会展,组织办好农产品专题推介会、苹果节、大樱桃采摘节等活动。下大力气推进名牌企业、名牌产品进超市,在国内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在知名超市设立专柜100处以上,初步形成直供营销网络,品牌农产品在高端市场直供数量提高5个百分点,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品牌保护管理,规范使用“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大对盗用、冒用有机农产品标识行为的查处力度,树立农产品品牌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苹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成立“苹果”品牌产业发展协会,抓好“苹果”品牌的市场化运作。
5、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提升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银企合作机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动龙头企业资本运营和品牌运作。重点培育2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基地、订单、股份合作等途径,加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按照“突出重点、创新方式、示范带动、规范发展”的总体思路,继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新发展专业合作社30个以上,创建市级示范社5家以上。
6、强化科技服务,提升农业科技支撑力
完善网络。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好县、乡两级技术人员作用,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网络,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按照“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试验示范基地”的模式,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网络,发挥好1000名科技示范户带动作用,示范带动2万户。培育队伍。开展创业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干部学历教育,集中培育100名技术骨干、200名经济组织负责人、1.5万名农村实用人才,成立30人的农业讲师团,建立12支重大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队伍。抓专项技术推广。积极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重点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控害、郁闭果园改造、苹果矮砧集约栽培等10余项新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0万亩,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60万亩,推广绿色控害技术30万亩,推广统防统治技术6万亩。加大土壤墒情动态监测,定期监测报告,指导农业生产。抓教育培训。实施冬春、夏秋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和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举办百期主题培训班,年内培训农民5万人次以上。实施引智工程。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系,建立2处科研工作站或试验基地,实现产学研对接。全力抓好抗旱工作。以强化技术指导、工作督导、宣传发动、落实补助政策、推广旱作技术为重点,全力组织抗旱双保。
7、完善监测监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源头治理力度,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疏导力度。以有机农业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全县农产品质量提高。推广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及品牌运作,积极争创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绿色有机示范区县和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提升完善省级6万亩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县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60万亩。加大堵防力度。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具备覆盖全县大宗农产品常规检测能力。在“三品一标”认证基地和示范园区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抽检制度。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开展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农资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健全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积极开展春夏秋农资市场专项检查,严防违禁假劣农资进入市场,农资合格率提高5个百分点。加强植物检疫,对可能出现的疫情生物和重大病虫害及时预测预报,进行行之有效的跟踪控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提高我县品牌农产品信誉度。
8、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升政策保障能力
一是全面落实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足额到位。二是强化农民负担监管,严格实行“一票否决”,落实“四项制度”,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创新筹资机制,争取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三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开展农村“三资”管理试点。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推进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集中开展村级换届离任审计。四是严格落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工作,继续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换发补发工作,证书发放率达到95%以上。督促乡镇全部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完善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纠纷调处体系,依法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探索开展“土地股份制”试点,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9、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农业有效投入水平
实施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抓好郁闭密植园改造、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循环农业三大示范园建设,示范带动苹果产业振兴。实施农村能源项目,新发展沼气池4000个、发展村级服务网点45个、推广应用秸秆反应堆大棚334个、建大型秸秆青贮站2处,实现沼气建设、管理、服务同步推进,促进沼气产业健康发展。实施农业重大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体系建设项目,成立12支防治队伍,推广统防统治面积6万亩,提高农业专业化防治水平。继续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年内推广使用配方肥14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技术覆盖面积40万亩以上,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完成2010年项目,争取2011年续建项目。完成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行,提高检测能力,构建农产品质量检测长效机制。认真做好CDM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另外,争取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等项目,力争在项目争取上取得新突破,争取无偿资金2000万元以上。
10、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坚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住房改造、农村社区化建设相结合,引导资金向新农村建设倾斜,继续集中培育30个新农村示范村和14个新农村综合典型,带动新农村建设上水平。抓好骨干企业、重点部门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深化农村集体项目带动工程,不断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工作措施
1、完善政策扶持。发挥农业部门牵头作用,按照大农业发展思路,给合我县农业产业振兴规划和发展目标,建立完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奖励扶持政策,增强政策引导和支撑能力。积极对上争取项目,增加投入。
2、落实工作责任。落实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业务科室承办制,逐项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认真履行职责,创新性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服务“三农”先锋活动,组织实施“三联三抓”基层党建项目,全面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预防和监督。深入开展“五讲五提高”活动,提高机关作风效能,增强干部职工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能力。把“学政策、提建议,策项目、助发展”活动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策划好对上争取项目、谋划好工作项目,使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规范化,日常工作制度化,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