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Abstract: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hazard ident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vironment,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compliance evaluation.
Office area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hazard identification exist many error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office area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hazard identifi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liance evaluation in the office area.
关键词: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
Key Words:Environmental factors; hazard; ident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的过程包括: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收集、整理及传递;评价输入材料的提供;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评价实施等。其中,每个过程均是针对办公区域现有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的。因此,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是进行合规性评价的前提和基础。
1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
首先按照组织机构、活动类型、产品类型划分作业类别,根据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全面辨识环境因素、危险源并评价,然后按作业活动类别列出清单。
2 办公区域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方法
2.1 分类过细
办公区域环境因素包括纸张、笔、复写纸、胶带、订书针、一次性茶杯、包装物、职工午餐泔水……等的使用或消耗,在识别的过程中不必分项列出,可以进行归类合并,例如规并为办公用品的使用、生活垃圾的排放等。
电脑、照明灯具漏电伤人;各类电气插座、插头、开关、线路老化、受潮、破损;用电线路、设备短路或过载;电源接线板随地拖放浸水;非电工人员自行安装修理用/带电器具等危险因素可归并为漏电保护设备失效。
2.2 列入不必要的环境因素、危险源
办域涉及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危害较少,影响后果也较小,不必为了追求篇幅而列入不必要的或发生可能性较小的环境因素、危险源。
例如:档案资料纸张散发有害气体、废纸丢弃、废日光灯管的排放、废笔的排放、废文件夹的排放等,造成的环境影响微乎其微。
在企业废弃物回收管理制度健全的情况下,旧计算器的废弃、废硒鼓的排放、废打印机的排放、废电脑显示器的排放等环境因素几乎不存在。
柜子松动、搬重物(书柜等)不稳、已知传染病未隔离、环境卫生不良、办公室照明灯坏了未及时更换等发生的概率较小或不会造成较大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后果。
2.3 错误区分环境因素、危险源
部分生产活动,即有环境影响、又有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就应根据其后果影响程序区分。例如:墨粉的污染、计算机房电磁辐射、变压器室电磁辐射、吸烟烟雾、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杀虫剂的使用等,环境影响较小,主要危害应是对人的健康损害,属于职业健康安全范畴。
3 针对环境因素、危险源的合规性评价输入材料
与企业环境因素、危险源有关的运行活动资料,如环境监测报告、平面消防疏散图、有害固废处置等数据,对不明确的及时进行调查。
员工工伤事故信息等资料、五险等福利制度的执行信息。
员工体检情况、意外伤害互助保险情况、女职工特殊问题保护等相关信息。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 注意事项
4.1 执行人员应提高认识,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与工作业务进行有机结合,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做到有效实施和监督执行。不断查找学习改进和持续发展的突破点。
4.2真实、及时、具体的收集记录和证据。日常工作记录、总结评价和考核应充分,证实证据的支撑性材料应完善。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中,详细的文字记录十分重要。
4.3 每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要连贯,必须进行有效封闭。管理制度中明确要求的事情需要追溯,有些不能完成的事情不应写入制度建设中。
5 结论
通过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规范制度的合规性评价,找出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制定的预防方案和纠正措施有的放矢,使预防工作高效实用。合规性评价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控制企业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参考文献:
[1] 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S].
[2] 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S].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e county economy has sustained rapid growth, and becoms an important force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due to the self-defects of county economy and error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and the selec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mean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ounty economy. As the county economy in our county has great difference in na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 bas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management mechanisms, policy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county economic need to take th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aco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stages.
关键词: 城市化;县域经济;发展策略选择
Key words: urbanization;county economy;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125-02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引起了理论界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诸多机遇、诸多选择,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探讨和创新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1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与区域经济有许多相同的属性,但是县域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区域经济,有其产业属性和地域属性以及阶段性规律的特殊属性。区域经济按其形成的直接缘由可粗分为两类:一类是“地缘型”的区域经济,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另一类是“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如在省域、市域、县域行政辖区内的经济活动,即构成了省域经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城市化(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一个共同的发展过程,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应该是同步的。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在工业化的中期,城市化水平应该在30%-70%。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对工业化进程作了6个时期和3个阶段的划分,即:人均收入水平280-560美元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收入560-112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收入1120-2100美元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2009年,我国县域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扣除统计方面存在的“水分”,这一数字可能要低于1500美元(2009年人均GDP为3736美)。即使如此,按照钱纳里对工业化时期和阶段的划分,我国县域发展总体上早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城镇化水平应该处在30-70%之间。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工业化和城市化人为地割裂开来,导致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特别对县域而言,工业化水平极度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也加剧了城镇化总体水平的滞后。我国现阶段城镇化水平比较乐观的数字在38%左右(主要是大规模撤县设市产生了虚假城市化现象,使县域总体城市化水平的统计数字过高),这与工业化中期应该达到的城市化水平均值(50%)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途径选择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我国正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阶段,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延伸,县域经济面临新一轮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县域还是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分散经营的农业和以农产品粗加工为主的企业生产成本高、生产标准落后,导致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较弱。面对残酷的竞争形势,迫使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农民和中小企业转变生产理念,变革生产方式,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规范生产行为。县域经济发展正在由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进入以现代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都将发将重大的改变。县域经济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县域城镇化的滞后,不仅制约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经营水平;同时也制约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使农村的有效需求不足。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强县城、小城镇的产业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使更多的农民离村离土,进入县城和小城镇生活,从而促进县域工业聚集和商贸业发展,为土地适度规模和集约经营创造前提条件。
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县域经济发展总的来说也是要完成工业化的历程。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所决定的。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产业属性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农业的弱质现状;地域属性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农村人口、产业分散的现状;阶段性规律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明确发展阶段的增长动力,这种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历程与区域经济的工业化历程有明显的区别。我国县域经济总体上是处在以民营经济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特殊地位。
3选择适宜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发展,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外部因素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拐点”,同时也使县域经济面临挑战和新机遇。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统筹本地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色区域经济。由于我国县域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地理条件、管理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千差万别。县域经济的发展策略主要有以区位资源禀赋为依托的“比较优势”和以产业基础为依托的“裂变与聚变”发展策略、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依托的“承接式”和以区域经济中心为依托的“一体化”发展策略和以县域开发为依托的“极化”发展策略。以区位资源禀赋为依托的“比较优势”和以产业基础为依托的“裂变与聚变”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是因根据所处地区的功能定位,突出比较优势,提升县域产业特色,从而获取差别利益;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依托的“承接式”和以区域经济中心为依托的“一体化”的发展策略是区域经济主动承接高梯度区域的产业转移,按照城市圈域经济理论以城市为中心,以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极化-扩散”效应网络发展县域经济,随着大城市的扩张,对周边地区的极化效应逐渐减弱,而辐射效应越来越强,这借力出海、借树遮阴,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成长、壮大;再就是以县域开发为依托的“极化”的发展策略,是按照增长极理论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把这些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选择一两个区位好或者产业基础好的地区,设立工业园区,集中财力开发,降低企业入驻成本,推进产业向园区聚集,把园区培育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形成增长轴线,从而带动更大范围区域的快速发展。因此,县域经济需要根据不同特点、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当然,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还应该消除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缺陷,消除“市压县”、“市卡县”、“市挤县”、“市吃县”或“市刮县”等严重束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迫切需要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的行政职能改革。如果各县(市)能够抓住当前的机遇,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发展速度也会更快一些;反之,就会丧失经济“转型”、发展“转段”的机遇期,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县,将被边缘化,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总之,县域经济不仅具有产业和地域的特殊属性,还具有阶段性发展规律,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主要增长动力是民营经济,必须采取坚持经济民营化、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途径,不同县(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各种要素,采用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9.12.
[2]郭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3]刘玉东.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10.
关键词:县域经济;空间差异;量图分析法;长春市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001-2
0 前言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枢纽,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的发达与否最能反映出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县域经济越发达,城乡二元结构越不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也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急需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区域概况
作为全国的大城市之一,长春市的城市发展方式已经由集聚型向扩散型转变,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展,大都市化地域的逐步形成,城市区域化的进程加快,并将逐步纳入全球城市体系,承担特定的国际产业地域分工职能。长春市的产业职能转向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使长春市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扩散源地。
2 研究方法与指标确定
2.1 研究方法
量图分析法也称加权指数法。1971年,德国曾采用此方法来划分贫困区,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本文中应用此方法来对长春市县域进行区域经济水平分区,并分析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从而判断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
2.1.1 选取指标 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量图分析法为了避免被选指标对于系统整体特性反映能力不强以及关键因子被屏蔽进而影响评价,通常选取反映区域经济水平的最基本指标,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操作性、可获性和可比性,并不构建复杂的因子体系。本文分析中选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j1)、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比率(%)(j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元)(j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j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j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j6)、医院、卫生院的床位数(张)(j7)、城镇化率(%)(j8)等8个指标。
2.1.2 确定各指标的中等组的数量变化范围计算 区域第j指标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公式1)
式中i=1,2,3……N,N―所研究的地区个数;j=1,2,3……M,M―所选取的指标个数;yij―第i地第j指标的权值;Yij―第i地第j指标的另一相应值;xj―区域第j指标的平均值。
第j指标的均方差计算公式为:
(公式2)
式中σj―均方差;xij―第i地第j指标的值。
计算第j指标的中等组的数值变化范围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3)
2.1.3 各指标划定 根据中等组的数值变化范围,将每一指标分成优、中、劣三等。一般,当第i地第j指标的数值位于该指标中等组上限和下限之间则为中等,高于中等组上限则为优等,低于中等组下限则为劣等;
2.1.4 各地各指标的等级评定 依据各个指标的优、中、劣等级的数值范围,对区域各地各指标的等级给予评定;
2.1.5 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评价 根据各地所得优、中、劣指标的数目,评价各地经济发展特征类型,分为三个层次:先进、中等和落后。凡是得优指标数大于或等于中和劣指标数之和者为先进;得优和中指标数之和仍大于或等于得劣指标数者为中等;凡是得劣指标数大于优与中指标数之和则为落后。
2.1.6 判断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评价的可靠性 判断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评价的可靠性,通常用判断系数来衡量,判断公式为:
(公式4)
式中 K―判断系数,当K85%,说明评价是可靠的,可以根据所选指标对各地经济发展特征进行评价、分类和区别;
2.2 分析与结论
根据各项指标及其对应的数值,来进行系统的计算,得出表1的结果,由于长春市所辖的市县数量较少,因此在指标分析时也带来一定的难度,综合各种计算结果,根据表2,其中K=86.23%>85%,即量化指标选取合理、有效,评价结果可靠、有意义。
资料来源:根据《吉林统计年鉴》2008 ,2009整理而得
按照量图分析方法,参照长春市域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将4个市县分为先进、中等、落后3大类型,即九台、德惠二市属于先进类型,农安、榆树二市属于落后类型。
农安县和榆树市在整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在八项指标中大部分处于劣势,而九台市和德惠市则处于先进状态,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的水平,经济呈稳固发展态势。
3 长春市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成因分析
农安县j1-―j6均处于劣势,j7处中等态势,j8则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农安县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发展速度和潜力相对较差,扩大再生产能力不理想,县区内居民生活水平不高,购买力差,与之相反的是基础设施情况良好,投资环境理想,乡村建设成绩显著。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农安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相对应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创造收益的能力相对较弱。
九台市的指标中除j6较低外,其他指标均较优秀。整体来看,九台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环境良好。这些现象一方面要归功于居民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九台市独特的区位条件。
榆树市则除j6较高外,其他指标均处于劣势。从上述指标来看,榆树市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潜力和速度上来说都极为落后,居民的生活水平相较于其他三市而言,处于一个不利的状态。
德惠市的j1―j6均处于中等,j7、j8则处于劣势。可以看出,德惠市的经济发展健康稳定,各项指标均呈向上的发展态势,居民生活条件良好,基础设施健全。德惠市是目前长春各县市中的发展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这又与其自然条件密不可分。
4 长春市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对策与建议
4.1 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从各县市的资源优势出发,形成特色的经济,并以此为基点,逐步形成区域经济的规模,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本地资源优势,发挥、创造潜在资源优势,优化潜在优势要素的配置,依托市场,推动县域经济的跳跃式、跨越式发展,利用城市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不断优化自身机制。充分利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效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资本扩张的有利契机,发挥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国际国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进入县域经济。
4.2 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引进外部生产要素
长春市各市县经济发展的落后,也是思想观念转换慢,改革开放不足的结果。为此,各市县要敏锐的发现经济发展的各种机遇,树立运用市场经济运作和管理经济的新观念;破除狭隘的地方观念,树立大开放的市场观念;主动出击,抓住良好发展机遇;树立人力资源愈丰厚、数值愈高,愈有利于吸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投资的观念;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制度,用更优惠的政策、更宽松的用人环境和更灵活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收高层次人才,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全面促进各市县经济的发展。
4.3 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教育事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推进农民从业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转变基层政府机制,稳定和发展农业科技队伍,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传授技术成熟、效益稳定的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培训体系,指导培训广大劳动农民获取农技知识,掌握科学务农技术,成为能工巧匠和生产经营的带头人。正确引导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事产品的储运、加工、销售及其他农业生产型以及城市生活型服务行业。与此同时,在充分发挥落后地区现有人才作用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爱娟,王小翠.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聚内分析[J].学术纵横,2009:104-105.
[2] 吴得文,汤小华,吴华,等.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4):387-392.
[3] 谭雪兰,刘觉明,朱红梅,等.城市化的区域发展效应研究[J].经济地理,2005:823-827.
[4] 罗迎新.梅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与开发[J].经济地理,2006,26(1):32-36.
[5] 杜鹏,刘睿文.宁夏回族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4,3(1):34-36.
[6] 罗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跨越式发展[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1):59-63.
[7] 袁建平,刘福科,王平,等.海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扶贫开发[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1(1),3:94-99.
目前,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相对比,县域经济的发展明显滞后。而国土和人口占绝大部分的县区,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县区,越来越跟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单元即县域经济,它包括县、乡、村经济,具有综合性、基石性和多重性等特点。因此,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但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现阶段财税政策如何支持“三农”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我国县域经济涉及的主要财税政策,并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分析总结出最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发展方式;财税政策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域是我国最基础的行政单位,是我国给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基层单位,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县域经济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会成为“无源之水”。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县域经济滞后且发展不平衡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地域特色功能且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主要包括县级市和县,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包括县城关镇,镇域经济和乡村经济。截止到2012年,我国共有286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县域内人口(常住人口)总数约8.6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4.32%. 近年来,中国的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整体发展不平衡、实力偏弱、财力严重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县域经济差别明显。首先,东中西区域不均衡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百强县90%在东部沿海地区,贫困县以中西部地区为主。其次,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的不平衡,差异性非常大。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最大达到435.9亿元,最小只有4.9亿元。三是资源禀赋导致的发展不平衡。有些山区县资源匮乏,山地多平地少,交通不便;有些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受资源价格上涨因素影响,从贫困县一跃成为百强县,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县市多数是探明资源储量和开发的结果。
(二)县乡财政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我国大多数县乡财政都存在入不敷出的问题:一是县乡财政负债问题突出,基层财政风险不断提升;二是东、中、西部的县乡财政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发工资问题;三是县乡财政用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资金非常有限。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个县赤字在一个亿,全国赤字县占全国县域的比重大约3/4,赤字总量占地方财政总量的80%,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有的县完全依靠中央转移支付。四是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土地财政容易导致盲目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一方面导致农民大量失地,另一方面导致了各县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无序竞争,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材项目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三)劳动力素质及县域经济产业层次较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依然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仍未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而且大多数县域的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益低。从事农业的主体以年龄大和能力差的农民为主,因此劳动力素质明显较低,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非常低。县域经济产业层次低,主要体现在东、中西部之间分布的不均衡。从财政收入上看,东部地区的比重较高,占全国的59%,中部和西部则分别占23%和18%;从可支配财力上看,东部地区占48%,中部和西部分别占27%和24%,约只占全国的一半。
二、发展县域经济中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短缺问题严重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基层政府财政资金强有力的支持,但基层财政资金短缺问题却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不足,资金缺口大;二是村级债务问题严重,解决难;三是地方配套建设资金缺乏。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放弃争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好政策,从而影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二)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发展投入不足
从农业教育投入角度看,国家对农业科研人员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基层农业科研人员的服务水平、整体素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从农业科技人员待遇角度看,乡镇等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普遍存在工资待遇水平低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农技人员的缺乏积极性,致使基层农技人员缺乏。从农业设施技术角度看。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少,农业设施简易,装备发展滞后,自动化程度低。
(三)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及农业发展支持不够
一是在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方面,国家财政供给支持不够。我国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已进行多年,但至今成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结构调整缺乏中央强大的财政支持;二是在县域经济的社会要素供给方面,国家财政支持不够,尤其是信息、技术、资本的供给不足。三是中央财政对农业基础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投资比重较低。建国后,与工业建设投入相比,我国农业基本建设投入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改革建议
(一)财税政策要充分考虑县乡财政现状
目前,县乡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税减免等政策使县乡财政支出大幅增加,收入确大大降低。中央在集中财力的同时,支出责任和职能却不断下放。目前,县乡政府除了要承担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治安、行政管理、义务教育等诸多责任,还要承担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责任。大多数下放的责任都是责任重、管理严、支出大,这就使县乡财政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上的资金投放量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二是专业项目需要配套资金。如国家或省级财政对基层的投入,一般都要求地方财政按比例配套资金,争取越多的项目,需要的配套资金也越多。而且越是贫困的县乡,对配套资金越难以保证,争取到项目的难度也越大。因此,国际及省级财政在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投资应该根据地方财力的实际状况,实行区别的财税政策,对于经济落后的贫困县可以要求其少配套、或者不配套。
(二)财税政策要有区分度
财税政策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和区域的不同而有区分度。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财税政策的重点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财税政策是以提高农业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为重点。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的提高,财税政策逐步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转移。目前,我国农业基础建设薄弱,生态环境和资源制约问题突出,再加上财政力量有限,因此现阶段我国应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财税政策的重点。随着我国财力不断提高,再逐步转向高收入补贴财政政策。
另外,针对不同地区环境,财税政策也应有所不同。我国地形地貌复杂,各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到当地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应结合农业产业布局和主体功能区划分,制定不同的财税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三)财税政策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支持要有选择性
国家财政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和经费投入,但是对其研发和创新的内容要有选择性。现在已经大量事实证明,“转基因农业”、“化学农业”都会极大的影响生态、环境、动物与人类的健康。配方施肥除了增加施肥的环节,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化肥问题;转基因生物技术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却污染了环境,影响地力,并不能让农民真正受益。因此,我国在发展现代农业时,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农业发展方式,确定正确的“现代农业”样板。比如,财政政策应优先考虑生态农药和生态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或以绿色肥料、良种培育为研发重点,大力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
与此同时,财政资金对发展基层科技服务应大力支持。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发展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站、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促进现代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等五大措施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通过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调动农业科技人才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四、结论
通过对县域经济的研究,我们不仅发现了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而且为合理规划县域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县域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也会更好的促进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梅.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12-13
[2]雷振扬,成艾华,李俊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均衡效应研究――兼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民族研究,2008,1:33-34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产业培育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根本标志,它体现县域经济的特色,代表了县域经济专业化生产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因为主导产业这种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选择、开发主导产业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导产业选对了、开发成功了,就能大大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迅速形成规模效益和分工效益,并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尤其要重视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一、主导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主导产业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在日本,主导产业又被称为战略产业。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前后左右关联作用大,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从量的方面看,主导产业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主导产业应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从而引起经济高涨的产业部门。
一般说来,区域主导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整个经济增长率。第三,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能广泛的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两者的联系是: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都是政府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而重点支持的产业;它们之间从动态上看,存在着发展中的替代现象,即大多数支柱产业都是由过去的主导产业演进而来的,因而可以说,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潜在的支柱产业。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支柱产业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提供大部分的国民收入,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反映了产业结构在演变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主导产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将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走向高度化;第二,所处产业生命周期不同:一般情况下,主导产业处于产业的幼稚期到成长期之间,而支柱产业则处于成熟期,有些则已经步入衰退期;第三,着眼点不同:支柱产业强调现在,着眼于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比重大的产业就是支柱产业,即便其比重呈下降的趋势,只要比重还较大,仍可称为支柱产业调整。主导产业看好不久的将来,着眼于它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它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更强调前瞻性;第四,设定的目标不同:支柱产业侧重于近期或中期目标,目的在于培育当前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产业,提高现实的经济效率和规模;主导产业侧重于长期目标,目的在于培育长期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塑造未来的产业结构。
二、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战略支撑。要发展县域经济,如果没有主导产业作支撑,也就没有县域经济优势。一个县(市)竞争能力强不强,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县(市)的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强不强。我国部分欠发达县(市)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增长速度放慢,分析原因,其实质就是没有充分认识主导产业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作用,对本县(市)的主导产业缺乏科学认识。在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绝大多数都与“农”字密切关联。农民要脱贫致富,农业再上新台阶,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小县向农业大县强县迈进,都必须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1.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应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这是经济学家们在总结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轨迹后得出的结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历史演变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产业总量由小到大的渐进的过程。产业结构的性质主要是由主导产业部门的性质所决定的,要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性质,首先要改变主导产业的性质。发展主导产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集约利用资源、增强发展后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整体实力,抢占新一轮科学跨越发展制高点。
2.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主导产业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原料生产和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即达到生产基地化、专业化,产品规模化、批量化。这有利于促进区域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生产能力,获取规模效益。同时,由于基地化、专业化生产的逐步形成,对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主导产业的经营者或龙头企业,很有必要,也有条件广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从品种、栽培、管理、加工、贮藏、运销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上引进和实施高新适用技术,这将较快的推广到生产经营者手中,对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3.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带动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由于主导产业的产品是面向国内外市场,这就要求从原料基地建设、选育品种、栽培管理、收获、深加工、包装到运销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配套产业,都必须重视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这种市场的拉力和内在推力的结合,将促进该产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必然带来产品量、加工量、运输量等量的膨胀;必然带来与之相关的加工业、运输业、能源、机械等第二产业的崛起;必然带来与之配套的餐饮、修理、咨询、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兴旺,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活跃县域经济。
4.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往,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明显的基础上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是以粗放经营为主来实现的,因而很难持续发展下去。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大量开发,可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靠有限的资源是无法支撑起持续的经济高增长的;粗放经营对资源的浪费非常惊人,对环境的恶化十分突出。通过培植主导产业,就能优化组织生产各要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选择县域主导产业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理论”,选择培育县域主导产业的主要依据是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和比较优势基准。所以,只有既具有明显的优势又具有较强关联效应并且成长性好的产业才应该被确定为县域主导产业。在确定县域主导产业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比较优势原则。优势是形成主导产业的基础。区域主导产业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引导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培植主导产业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要根据本地区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进步程度及相关产业的潜在能力,可以考虑选择在经济中已经占有较高的比重,具有一定的扩张力量,并且对其他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2.市场主体原则。市场需求是决定和影响一个产业产生、发展和衰退的根本性因素,没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就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这就要求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注重产业的市场需求,不但要有现实的需求,还要有较大的潜在需求。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必须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对那些资源消耗较大、环境破坏严重的行业,要坚决退出;对有一定产业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具备优势的资源型产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优化升级,稳妥发展;对发展势头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大力扶持,积极发展。
3.集约高效原则。一个产业具有良好的、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可以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具有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产业成为县域主导产业的重要条件。有的产业尽管当前效益比较好,但如果是夕阳产业,则不能选择作为主导产业。
4.产业关联原则。一个产业能否成为主导产业,除了看它的市场前景如何之外,还要看它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果如何。一个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
5.技术进步原则。当今世界竞争本质上是技术优势的竞争,技术进步快、技术水平高的产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选择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趋势。如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生物及医药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6.持续发展原则。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强调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突出“绿色产业”的重要性,要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选择和培育县域主导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关系到产业开发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大问题。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缘条件,不同资源状况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选择方向和重点,并非是资源富集的地方都能形成主导产业和经济效益。它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本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出发,循着市场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市场提供什么,应当怎样组织的思路去筛选和培植。
1.从发挥资源优势上选准。资源约束对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讲,市场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结构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摸清资源特点、分布、产量、潜力、前景、市场占有度等情况,在详细调查、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资源进行排序,选择出有地方特色、有开发前景的资源进行培育。这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又符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
2.从预测市场需求上定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表现出较高的需求弹性,较长的生命周期,较广的适应能力,需求系数大,增长率高,生命力旺盛,适应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可以作为主导产业进行优先考虑、重点培育。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超前性,一般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定型,如果跟着市场转,到时,也许会因市场的饱和而使主导产业陷入困境。因此,全面调查、科学预测、超前发展、注重特色,对于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3.从总结群众实践上吃准。某种资源或产品,在当地适应度、效益度,是否有较大的覆盖面和比重,是否具备条件发展,是否有能力发展,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尊重群众的意愿,瞄准市场,导入新技术,并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就能培育出具有发展前途的县域主导产业。
4.从获得经济效益上瞄准。经过论证选准的县域主导产业,必须是高产、优质、高效项目,生产的项目必须是技术吸收能力强,劳动生产率提高快,投入人力、物力最省,产出的效益最显著。
5.从产品的扩张能力上卡准。主导产业必须是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或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带动和推动作用,可以驱动其他产业的扩张,有明显的前推动、后拉动和旁侧联动效应,即主导产业不仅要有单个的经济优势,而且要有系列牵引带动优势,通过一个主导产业来带动一片经济开发。
参考文献:
[1]马晓燕,骆玲.基于支柱产业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05).
关键词: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62-02
1 概 述
自从我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发展对土地提出了大量需求,人地矛盾日益激烈,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县城边界不断外扩,建设用地总量逐步增加,但县城内部同时存在严重的土地浪费、粗放式利用的现象,土地利用不集约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县域经济和范围占我国的经济总量比例较大,县域土地粗放利用直接地导致我国整体土地的不集约利用。因此,亟需开展有关县域经济发展与土地高效利用的研究,在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李嘉图。整体而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尽量少占用耕地;
第二,强化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科学评估土地产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效率;
第三,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土地利用的整体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已有研究认为,土地节约集约区别于粗放式开发模式,其以单位面积内产出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通过调整投入产出,有效地控制土地利用规模,逐步提升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同时也改善土地资源的使用能力。
因此可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体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从广义上看,指的是通过规划和分类布局,实现区域内部最优的土地利用配置,通过创新管理,提升水平,盘活土地,提高利用率。从狭义上看,就是指单位面积内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产出。
2.2 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定区域内,按照这一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对所掌握的各类资源进行科学统筹的规划,明确经济发展目标,对资源进行整合,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短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2.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人类所有的剩余价值都来源于土地。对于县域发展而言,土地资源是保障经济发展的条件,尤其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对于要想获得更好发展的地区,就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原有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改变单纯依靠人力投入、消耗能源、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方法,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加值、增加工业附加值,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效益,与此同时,这种增长方式与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不谋而合。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开展对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不断提高土地投入,严格保护耕地数量,不断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保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密不可分。也只有保护将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好、开发好,才能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促进、耦合协调的关系。
土地是支撑各项经济活动的载体,土地利用将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目标,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县域范围内,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统一和协调,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
此外,土地可持续发展与土地集约发展有不同之处,首先,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求以高效效率、集约用地为基本利用方式,促进土地经济效率的最大化。其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出发点是实现土地资源的长期保护,所以必须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要求从区域的具体情况出发,开展科学、合理的调研,科学统筹规划现有的发展资源,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践行区域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和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静态的含义,它关注某一阶段,它的目标是短期内的土地利用效率。但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长期的发展和利用效率的提升。也就是说,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而土地节约利用并不能代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容。
3 协调县域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完善土地统一规划,优化用地布局
根据公共利益理论,干预市场、对企业进行监管是对市场失灵的调控,这一理论的前提假定是政府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改善社会福利,并假定政府管理者只追求这目标。因此,据此理论而言,县级政府对土地市场进行的监管是对公共需要的一种反应,它大体上都包含这样的前提,即政府干预与监管是针对私人行为和其他商业利益集团的公共行政政策,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政策,最终目的是控制市场失灵行为,纠正违背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县域范围内,为维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协调,政府应该充分全面的发挥政府的强制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在管控进入、协调价格、保障服务质量、违法违规治理措施及制度相应的规定方面加强管理,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对土地市场及土地利用、保护、开发机制等作出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3.2 发挥市场调节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市场遵循着同样的价值规律,并且以价值的评判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规律,对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市场开发进行调节。土地市场上,受限于供求关系,土地使用者需要根据自身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出计算土地使用者利用土地资源的分摊成本,一般情况下,土地拥有者会根据市场平均价值作为标准、并且结合土地地理位置等属性计算得到土地价格。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分摊成本与所用者的提出的土地价格运用价格杠杆在价值的上下波动,土地使用者不会选择超出自身实际经营所得和利润的土地,并且会最大化自身利益。而土地所有者不会选择明显低于土地成本的交易行为,并且会最大化自身收益。这就最终导致土地的使用者和所有者不断地较量,最终在价值、供求、竞争规律的互相作用下,促成一种最合理的而且符合两者最大利益化的交易价格。
为此,县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建立土地绿色信贷,在融资渠道间接地推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应该给予优惠性的低利率;对于浪费土地资源的企业要供应惩罚性高的利率,并且限制贷款额度。
在直接融资渠道方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行股票时,证券管理部门要研究制定针对两高企业的具体对策,如果企业保护土地措施不合理、执行标准不严格的企业要加大对其融资上市和再融资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反之,还要提供行之有效的便利。
3.3 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县级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控机制,建立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高效执法体系,发挥监管作用,主动提高服务职能,转变管理方式和运行方式。要明确土地利用管理的职能和权力区间,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统一的协调,全面做好具体的统筹安排。在明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监督管理责任的同时,彻底打破分割状态,不断理顺关系,建立统一的沟通协调体制机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法律和具体的监督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另外,监督还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外部力量可以有效监督政府管理部门的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土地管理部门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执行相关法律、依法行政执法,开展各种有效途径,保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处理群众根据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提出的违法违规案件,对申请人提请的申诉、控告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审议和批复,自觉主动的接受群众监督。对政府部门的内部监督,要求土地管理部门要根据合合法的程序开展行政管理活动、进行行政行为,全方位地监督政府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法律赋予的相关职权,科学合理履职,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执法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超.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太原:山西 财经大学,2015.
[2] 刘文俭,张传翔.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 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6,(5).
关键词:河北省;人力资本;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与本论文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人类进入新时期,经济增长已被赋予新的内涵。人力资本由于能使其他生产要素产生递增的收益,而被视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和主要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河北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知识、人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第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简称HR)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
资源和资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力资本可以看作所投入的物质资本在人身上所凝结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中。对于“资源”,人们多考虑寻求与拥有;而提到“资本”,人们会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其增值生利。人力资源是被开发、待开发的对象。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就不能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本,也无法可持续发展。
第二,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区域经济、块状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众多,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人力资本的发展才是影响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先天的不足可以后天弥补,缺少人力资本,县域经济活动将无从谈起,经济发展无法得到保证。至此,人力资本管理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人力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古典经济学早已出现人力资本概念,亚当・斯密明确指出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存量的一个部分,而且他认为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所得,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之父,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劳动者的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
近年来,众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人力资本是县域经济增长的引擎。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内生增长理论对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由认为正规教育开发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将产生“内生效应”,由专业知识积累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溢出效应”。落后县域要想缩小和发达县域的经济发展差距,不仅取决于县域物质资本的投入,还要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二、河北省人力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建国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河北省的人力资本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各个城市之间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存在很大的差距,进而影响了各县域间经济发展。
(一)河北省各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河北省把“一线两厢”作为协调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简言之,即抓“一线”,推“两厢”。抓“一线”,就是充分利用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五市经济基础比较雄厚的优势,发挥“领跑”作用;推“两厢”,就是积极推进南部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四市这一厢,大力扶持北部张家口、承德这一厢,逐步形成“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一格局逐渐形成,极大地促进了河北省各县域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如表1、表2所示。
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河北省近十年经济发展较为迅速,2010年GDP是2001年度的近四倍,这得益于河北省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家政策、人力资源。然而,2010年江苏省、山东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河北省的3.69倍和2.34倍;江苏省和山东省县域地方财政收入是河北省的8.9倍和3.5倍。2010年河北省GDP总量排名全国第六名,位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之后。这表明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它发达各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河北省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中“一线”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两厢”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中“一线”地区的GDP总量要比“两厢”地区多出3788.11亿元,高出“两厢”地区45.02%,这与河北省“一线两厢”的发展战略相一致。因此,我们要想促进河北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先促进各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县域差距,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二)河北省各县域人力资本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开展,河北省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各个地市之间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一状况不利于河北经济整体的发展。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一线”地区的人才资源总量普遍较高,其中,唐山市各县平均人才密度指数最高,达到13.32%。除保定外,其它地区各市县平均人才密度也均高于全省平均人才密度10.26%。而“两厢”地区的人才资源总量相对较少,其中,人才密度最低的是邢台市,只有7.75%,除沧州、邯郸外,其他地区县域的人才密度指数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说明了河北省各县域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不均衡。
地处京津冀地区的北京2010年的GDP总量达到14113.6亿元,全市各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达到617.8万人,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为31499人,第三产业从业人才比重达到74.4%,各类学校数量达到3330个,各类培训机构学校达到1491个。紧邻河北省的天津市2010年的GDP总量达到9224.6亿元,全市各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为226.16万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上升为17480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6.05%,净迁入人口300.44万人,各类学校数量为1728所。河北省2010年的GDP总量为20394.26亿元,全省各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达到178.11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29.76%,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0所,成人高等学校7所,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0个。仅从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来看,北京、天津分别是河北省的3.4倍和1.27倍。由此可见,河北省各市县无论是在人力资本数量、质量、结构,还是在人力资本教育设施、机构上,都跟北京、天津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综上所述,河北省人力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为:河北省人力资本发展较为迅速,但与京津发达地区比起来人力资本存量、质量、结构、吸引人力资本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与其它发达地区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省内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河北省内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各县域人力资本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三、人力资本因素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河北省人力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那么人力资本因素是否影响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各县域人力资本是否对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了影响?本部分主要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说
舒尔茨、贝克尔等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和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能增加产出而获得收益。80年代以后,罗默、卢卡斯等人已经建立了把人力资本作为内生变量的新经济增长模型,在更微观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证明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新增长理论指出人力资本不但作为投入要素对产出有直接作用,而且通过提高其他要素的生产率和更有效的要素组合增加产出。
由此可见,无论是新古典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都认为人力资本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人力资本因素促进了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假设二:河北省各地区人力资本因素对各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大影响。
(二)模型设计
当代研究人力资本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四种: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人力资本模型。本文对新古典模型进行了修正,设立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一:
lnGDPt=alnGDP(t-1)+blnLt+clnKt+u
模型二:lnGDPi=alnLi+blnKi+u
其中,GDP代表各市县域生产总值之和,L代表人力资本投入,K代表固定资产投资,u代表随机误差项,a、b、c代表常数,t代表年份,i代表河北省i市。
(三)数据选取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是面板数据,主要来自于2011年河北省统计年鉴。GDP为各市近十年的县域生产总值(表1、表2),L为各市县域近十年人力资本总量(见表3),K为河北省各市县域近十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据来自2011年河北省经计年鉴)。
(四)研究结论
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可得以下结果:
由此可得模型(其中P指的是各县域第t-1年的GDP):
lnGDPt=0.220524lnGDP(t-1)+0.363756
lnKt+0.436104lnLt+1.565171
lnGDPi=0.605296lnKi+0.422904lnLi+1.549006
1.模型经济意义检验:对于模型一来说,回归系数b的估计值为0.220524,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GDP会增加22.05%;c的估计值为0.363756,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GDP会增加36.37%。可见人力资本投资对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模型二来说,a的估计值为0.605296,说明河北省各市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GDP会增加60.529%;b的估计值为0.422904,说明河北省各个县域人力资本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GDP会增加42.29%。
2.拟合优度检验:第一个模型R2=0.995295,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99.52%,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第二个模型R2=0.907626,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90.76%。
3.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对于L而言,t=3.172408>t0.025(6)=2.447,说明人力资本因素对GDP的影响是显著的。
4.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模型一F=635.5703>F0.05(3,6)=4.7571,说明模型以现在的形式较好的反映了GDP的发展水平。模型二F=50.12779>F0.05(2,8)=4.459,说明模型以现在的形式较好地反映了GDP的发展水平。
(五)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说明人力资本因素是影响河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河北省各县域人力资本投资因素显著影响了各县域的经济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发展河北省人力资本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大影响。
四、河北省县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开发的建议及对策
通过对河北省人力资本开发与其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充分说明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对此,本文从人力资本数量、质量、结构、流动性等几个方面,对河北省人力资本开发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积极实施“科教兴冀、人才强冀”战略,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教育是民族振兴之基,人才又是发展教育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教兴冀”是河北省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实施科教兴冀战略,就是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先进的科技和发达的教育,以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加快县域提前实现现代化的步伐。这就要求河北省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过程中,一要政府应采取教育优先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包括义务教育支出,普通高等教育支出,成教支出,社会公共教育支出等。目前河北省虽然是教育大省,但是重点学府与北京、天津比起来却是很少,当务之急是扶植省内几所大学达到国家一流大学水平,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二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积极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能力、个性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上,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准备人力资本。
第二,创立吸引和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防止人力资本流失。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迁入人口183634人,迁出人口18862人;天津市迁入人口49240人,迁出人口8885人;河北省迁入人口76364人,迁出人口51816人。这表明北京迁入人口明显高于天津和河北地区,迁出人口则大大低于河北。为此河北省必须创造一个吸引和聚集人才的环境,争取留住本县域高素质人才同时,吸引县域外的优秀人才来本地落户,或者县域外高科技人才与本地人才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这个环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要积极创立一个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政府首先要制定一系列知识分子、科技人员的收入待遇和生活条件方面及其成果处理方面的规定,还要制定关于学术研究、学术争鸣方面的规定等等,使科研人员的成果得到尊重,使各种思想得到充分交流融合。二要建立一个吸引和聚集人才的良好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这就要求河北省集中大量资金,用于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强化社会治安,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创造一个“开放、流动、竞争、协作”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才能发挥的环境和机制,使高素质人才得以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从而促进新的一轮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第三,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市场配置机制,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河北省仅仅有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还不够,关键是如何利用好这些人力资本,使每名人才都能发挥作用。为此河北省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促进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力资本向第三产业流动。人力资本产业结构比重以第三产业为主,是人力资本结构变动的最终目标。二要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本市场,由它对人力资本进行统一的设计、规划、开发、协调与监督等管理工作。三要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库,储存人才供需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布人才供需的各种信息,并辅以一定的政策,从宏观上引导和控制人力资源的流动以减少资源流动的盲目性。
第四,加大企事业单位技术、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国外(如新加坡、德国)的经验表明,在职培训是低成本快速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目前河北省劳动状况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相对简单的劳动工具,知识含量低,劳动复杂程度不高的劳动。然而对于河北省内许多企业而言,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少企业不愿意在员工的技能培训上有过多的投入,这样往往易造成结构性失业。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必须帮助公司提升员工的技能,设立教育和培训基金,由政府适当资助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员工培训,部分培训经费由技能培训基金承担,企业事业单位承担主要部分,员工承担一部分,这样公司不会因为培训工人而负提过重,同时又可不断提高或更新员工的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更多更好专业技术人才。
第五,转变观念,合理规划人力资本的长中短期发展计划。京津冀区域中,河北人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对教育与人才的作用认识不够,导致政府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不足。为此河北省要树立“人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时,要将本县域的人力资本发展置于优先位置,要根据本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评估未来的发展态势,制定本县域的人力资本发展长、中、短规划,如一要改造以往“一线两厢”的人才布局,根据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四个一”战略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县域人力资本互补优势。如条件较好县域,应重点构筑全省科技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高地。条件较差县域,由于经济不够发达,大规模引进人才尚有较大难度,为此应在努力营造引才、引智良好氛围的同时,侧重做好现有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特别是注重围绕重点行业,培养与本县域产业结构相适宜的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型专门人才。二要给予经济落后县域人力资本发展更多的优惠性政策,特别在教育投入上,省级财政应注意向落后县域倾斜。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实现全省县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经济年鉴[Z].2011.
2.林光平.计算计量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孔宪香.人力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20).
4.彭宗平.县域人力资本和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5.陈亮.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中的人力资本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2006(4).
一、湖北县域经济已进入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
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县域工业化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速度加快,县(市、区)之间呈现出比学赶超的良好势头。2007年,全省76个县(市、区)完成生产总值4644亿元,比2002年增长72%,增长速度由2002年的7.95%提高到l3.85%;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分别比2002年增长171%和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由2002年的3992个增加到6295个,工业实现利税由91亿元增加到3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653亿元增加到1934亿元;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县市由l个增加到11个,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夷陵、枝江等地克难奋进,抓发展的决心,抓项目、干大事的气魄,真抓实干的作风,值得我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这些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证明省委、省政府抓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可以说,经过上一轮的发展,我省县域经济已进入提质增速、加快转型、迈向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虽然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风险,包括体制机制不活、产业结构不优、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开放度不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发展还不平衡,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认真解决。
二、处理好四大关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给我们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指明了方向。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高一些,所走的弯路就会少一些,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会好一些。在新的起点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速度还不够快、规模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一方面,如果县域经济不能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就业压力就难以有效缓解,农民收入就难以稳定提高,县乡财政实力就难以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就难以协调发展,因此,加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各地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决心解决存在的问题,主动向省内外的先进县市学习,制定学赶的目标和计划,使本地县域经济发展尽快有一个大的进步。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节能、节地、环保的要求,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
另一方面,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优化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把“好”与“快”统一起来,“好”是“快”的前提。同志最近强调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避免片面依赖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产业和“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等错误倾向,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做到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加快发展,在节约能源资源中加快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加快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紧紧抓住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重要位置,力争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镇化模式的发展新路。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不能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市县,一律实行“两停止两不准”。
2、要正确处理内生型发展与外源型发展的关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既要向内使劲,又要善借外力。向内使劲,就是要积极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形成内生型增长机制。内生型发展是一种发展模式,指主要依靠自身资源和内在发展动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道路,它与主要依靠外来资源和发展动力的外源发展模式有明显的区别。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要靠自己解决,所以今后的发展要注重向内使劲。我们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形成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创业的体制机制,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激活各类民间资本,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内生型发展绝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必须与外源型发展模式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善借外力,在发展内生型经济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提高开放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也不是县级经济,必须打破行政和区域界限,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要牢牢抓住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与当地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变潜在优势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优势。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质量和水平,积极主动地承接境外和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要加强与中心城市的联系和合作,大力引进中心城市转移或外溢的产业和企业,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大企业配套产品的生产。
3、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枝江市给我们提供了以工兴农、工农互动的经验。我们要重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最终还得靠工业化、城镇化来解决。实践证明,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为县域经济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县乡财政提供充足的财源。应进一步树立加快工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观念,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工业化发展路子,使县域工业按本地特色和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布局和分工,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要注重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同时支持中小企业成长,积极发展与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配套的企业和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规模、质量和效益。要努力办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促进产业、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使之成为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要注重引进品牌、培育品牌、形成品牌。
县域工业的发展,特别要注意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尤其要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既是县域工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也是县域工业与中心城市工业的区别与分工。河南的县域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农产品加工业十分发达,双汇集团就是典型代表。我省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各地一定要把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以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我省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既促进工业增效,又促进农民增收。要支持和引导城市企业和资本到农村开发农业资源,加大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力度,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步伐。
关键词: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经济;特色产业
一、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经济选择特色产业的原则
特色是一个事物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确定其选择的原则必须慎重,除考虑特色产业选择的一般原则外,还应结合河北省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
河北省欠发达县选择特色产业首先要满足经济效益原则。区域发展的首要目标是获取经济效益,只有那些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的产业才有可能成为特色产业。
在选择特色产业时还应考虑区域比较优势和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性。特色产业的选择应当有利于区域的比较优势,如资源优势、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劳动力优势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且特色产业应该与其他产业有很强的关联效应,如果它与其他产业的前向、后向和侧向的关联效应比较大,那么加速该产业的发展就会有力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应该把能够最大限度地诱发其他产业扩展的产业确定为特色产业。
由于河北省属于人口大省,因此在特色产业的选择上还应符合劳动力吸纳原则,并尽可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目前河北省的欠发达县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另外,生态环境的好坏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特色产业的确定一定要有利于县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近几年来,河北省县域经济逐渐趋强趋优,但与先进省份相比,仍存在经济基础偏弱、经济发展开放程度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2009年公布的全国贫困县名单中,河北省有39个贫困县上榜;2011年河北省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52个,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462万。这些县自然条件差,资源禀赋不足,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依据“木桶理论”,要想提升全省的整体经济实力,帮助这些欠发达地区尽快走出困境是重中之中。近几年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经济在脱贫致富中有些典型的成功经验。
二、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经验
(一)行唐县以“龙型经济”突破贫困县发展瓶颈
行唐县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河北省扶贫开发重点联系县。2007年,该县确立了以五大支柱产业(培育食品饮料、化工、机械加工及铸造、建材及矿产品和高新科技五大产业集群)为龙头,以煤炭物流、一村一品、劳务输出为龙身的龙型经济发展思路,打破贫困县发展瓶颈,为农民增收打开了新路。
行唐县是河北省粮食、油料重点生产地之一,畜牧养殖业兴旺发达。该县系中国大枣之乡,全县种植大枣树80万亩,年产优质红枣1亿公斤;建有红薯制品专业市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红薯制品集散地;奶牛养殖业已逐步走向规模化、良种化、产业化,2008年底奶牛存栏10万头,居全国排行第三。该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特色发展产业,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目前,全县330个行政村已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41个,专业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944元。
朔黄铁路西煤东运,为行唐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依托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交通优势,组建行唐煤炭营销集团(由神运、泰华、众城等煤炭购销公司联合经营),打造石家庄北部晋煤东运的煤炭物流基地。目前,全县煤炭年吞吐量900万吨,交易额36.2亿元,从事煤炭营运货车2000多辆,并初步形成了以煤炭营运业为主的物流货运行业,从业人员万余人。
行唐还通过整理规划万亩荒坡荒滩、搭建工业园区等创新招商方式留住大项目。2009年以来,该县续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47个,总投资超过80亿元。行唐县的发展历程让人们走出了“贫困县上不了大项目,落后地区引不来高科技项目”的认识误区。
2005-2010年五年是行唐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也是财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财政收支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全县全部财政收入由“十五”期末2005年的1.31亿元增加到2.48亿元,五年累计10.4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94倍,年均递增13.5%。2011年,全县全部财政收入安排2.90亿元,比上年完成增加0.42亿元,增长17%。
(二)滦平县活用区域战略迅猛发展
滦平县位于承德市西南部,2001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在这之前,该县财政增长缓慢、经济总量小、人民生活水平低、综合实力处在全市下游。
2002年以来,滦平的经济逐渐由起步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在“环京津贫困带”的众多县区中屹然崛起。究其原因,是滦平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重要有利契机,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科学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并且从发展的实践中提炼出了“三区一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建设东北部的冶金矿产工业区、西部的生态经济和畜禽养殖区、南部的设施农业和旅游观光区、县城及辐射周边的商贸中心。
建设东北部的冶金矿产工业区,打造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和初加工企业聚集及邻近承钢等比较优势,集中区域整体力量,着力建设钒钛钢铁初、中级产品加工基地。随着冶金矿产业的发展壮大,经济基础较好,资源优势明显的乡镇率先突破,形成了领跑全县经济的块状经济带。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积聚项目的重要平台。加快中小企业园建设,创新发展路径,与大企业联姻“筑巢引凤”上项目,实现项目、产业、土地集约化。扎实推进10大矿业集团整合工作,全面提升矿产资源规模开发效益;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各类重点项目132个,累计完成投资67.3亿元。
滦平县南部交通便利,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发展设施农业的市场前景广阔,于是把设施蔬菜视为重点扶持项目,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在把种植业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结合当地人文自然环境,大力开发当地旅游业,以服务型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当地财政收入的有效增幅,逐渐形成了旅游产业带。
有数据显示:滦平县财政收入在2000年的时候是0.47亿元;到了2003年提高到了0.88亿元;到2006年,突破了6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50强。2008年,滦平县财政收入达到15.5亿元;是2007年全部财政收入的1.62倍;2010年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2.06亿元。
(三)灵寿县凭借特色农、畜、渔打造精品县城
灵寿县地处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东麓,隶属石家庄市,是国家级贫困县。改革开放以来,灵寿县紧紧围绕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把关注民生民计作为首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农业资源丰富。200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3.7万吨,农业总产值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7元。按照标准化、系统化、产业化要求,着力培育了以食用菌为主的绿色无公害蔬菜、茶叶、烟叶等七条龙型经济,拓宽了山区农民致富的增收渠道,成为河北的独特产业。
县委、县政府在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畜产品,走优质高效发展之路。该县年均产可饲用秸秆19.4万吨,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物资保障,为发展优质安全畜牧畜禽养殖提供了优越条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8%,河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16家,农业部农产品认证企业6家,为提升畜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的实施使水产品的养殖效益年年提高。灵寿县现有各类型的水产养殖面积4万亩,其中包括大中小型水库28座,坑塘、塘坝不计其数。2008年全县水产品产量10500吨,渔业产值10120万元,占全县大农业产值的4%,渔民收入明显提高。
2008年,灵寿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41亿元,增长20.5%。2010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52亿元,同比增收1137万元,增长4.7%,比“十五”末增长1.20亿元,年均增长13.8%,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灵寿县预计今后五年继续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到2015年县财政收入力争达到6亿元,年均递增15%。
(四)平山县借“扩权强县”激活县域经济
平山县隶属石家庄市,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北省首批“扩权”试点县。2000年,全县生产总值30.5亿元,财政收入1.24亿元。
平山县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基础。近年依托资源优势,以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先后建成了种植、林果、畜禽、水产品基地。肉蛋奶产量逐步提高。
平山县工业独具特色,借助“扩权强县”契机,用足用活上级赋予的64项权限,激活了县域经济。目前已经形成以建材、冶金、陶瓷等产业为主体,布局比较合理的综合性工业结构,各类工业品达到200多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县乡个体工业企业发展到了400多家。
平山县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按照“做精景区、做靓品牌、做优环境、拉长产业链”的思路,形成了旅游四大体系。2008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亿元,成功入围“中国旅游强县”。此外,住房、餐饮、娱乐等服务业蓬勃发展,促进了社会消费的较快增长,全县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2008年完成生产总值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财政收入稳中有增,达到14.6亿元。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5.29亿元,同比增收2.69亿元,增长21.37%。
三、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河北省的县域特色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的竞争优势大多体现为成本和价格优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优势。短期内可以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而长期来看,很难在市场中生存。河北县域中小企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水平亟待提高,主要表现是数量少、规模小、多为传统特色或新兴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尚未建立起严格的等级标准、专业化水平低、工艺和管理落后、技术含量低、知名品牌少、行业壁垒不高、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使得县域经济发展缺少强有力的工业支撑。缺乏农业主导产业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粮食生产上,邢台的任县、保定的涞源、承德的平泉区位商最高,但因缺乏规模化的优质高效高产商品生产基地,尚未形成主导产业;而张家口多数县的粮食区位商最低,说明传统区位资源条件严重限制了其粮食产业发展。
第二,特色产业集群的规模还不大。在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中,年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只有4个。与浙江相比,在规模上还相差很远。县域经济之间的相互衔接、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县域经济发展各自为战,以县为界,条块分割。产业转移、扩张和升级往往独立行动,缺乏县域间的产业协作,导致产业经济发展缺乏“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由于各县域间的联系多是同类项的简单集聚,缺乏大的产业集群效应,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
第三,分工及产业链不完善。以纺织服装类集群为例,成熟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条可以很长,分工可以很细致,如可以包括展览业、模特业、设计业、面料辅料业、贸易业、信息咨询业、出版业等,而目前河北省产业集群内,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尽管行业特色明显,但行业内部却缺乏细致的分工,制约了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
第四,自主创新能力弱。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是“凭借优势,发挥特长,一县一业”的比较优势思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区位经济思想虽便于操作和执行,但它可能忽视经济发展中的创造力,滋养产品创新、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惰性。企业竞争和开放意识弱化,受小规模和本地化的思想支配很难走出去;小农意识依然存在,甚至有些地方还很严重;政策选择上,不能及时抓住并充分利用发展机遇,缺乏远见和创造性,致使经济缺乏内在活力;在财政体制、管理权限设置、市场监管等方面上,有时限制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存量大,但科技文化素质低,初级和中级教育为主,缺乏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流向大城市,使得河北省的县域人力资源质量下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不足,严重影响着县域农业的发展。
第五,特色产业集群缺乏名优品牌。虽然大部分县域越来越注重品牌所带来的市场效应,并出现了一些知名企业,但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创建的区位品牌尚未形成。大部分产业集群是因生产、购销相对集中及量多、价低而知名,真正靠质量、品牌而知名的还很少。河北省民营企业仅有10多个国家名牌,而广东省却拥有108个中国名牌产品。河北省有些产品虽然也出口海外,但多为商提供初级加工,这样就大大压缩了利润空间。
四、河北省欠发达县特产化发展政策建议
第一,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不同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不一样,发展条件各异,因而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但有一条原则是必须坚持的,即必须与本地的历史地理、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重要因素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从以上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来看,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其实有许多路径可选择:立足自身优势,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旅游则旅游,选择某些具有主导意义的产业领域,通过有关政策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逐渐形成特色经济的发展格局。
资源比较丰富的县,可借鉴行唐的“龙行经济”模式。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手段,充分发掘资源潜力,壮大支柱产业,把资源优势变成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走出一条符合县域实际的特色经济之路,推动产业化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的县,可借鉴滦平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区域为立足点,围绕专业市场、依托现有企业确定特色产业,建立在综合优势中成长起来的、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独特竞争潜力的经济体系,并挖掘潜在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有独特自然地理优势的县,可借鉴灵寿发展农、渔、畜产品及精深加工的模式,有效地拉长产业链,大力调整农业生产和品质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大批优质农畜产品脱颖而出;参与“扩权强县”运动的县,可借鉴平山的发展经验。抓住契机,用足用活下放的权限,清除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提供独具特色的公共产品(税收优惠、土地使用许可等)、设计经济发展战略、创造开放条件及理想的投资环境等,以摆脱资源的区位限制,吸引和留住资金、技术以及其他互补性要素。
第二,充分利用县域区位优势。近年来,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实施得最富有成效的是“两环开放带动战略”。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落实河北省的这一总体战略部署,要把统筹城乡经济和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作为战略重点,要抓住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契机,利用优越的交通、通信和市场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自己的县域经济发展终端。发展机遇特别给予了唐山、廊坊、秦皇岛、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等环京津的22个县(市)。同样,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县(市、区)具有参与沿海开发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明显优势。沿海开发可以带动周边县域经济加入港口经济建设,大力发展交通物流业和沿海城镇化以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和外向型经济。打破县行政区划界限,发挥曹妃甸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统筹唐、秦、承、沧等沿海各县建设冀东经济区。随着“铁、公、机、港”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运输能力提高,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必将为沿海各县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经济增长点。
第三,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对于大中城市的郊区或科技基础较好的县区,可以依托某个高科技实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重点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解决好融资方式问题。大力培育资本市场,分散市场风险,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对投资的需求。二是解决好人力资本问题。培养大量的技术创新者,并赋予他们一定的产权。三是解决好政府对科研的支持和对产权的保护问题。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政府对县域特色产业的扶持政策,在工商、税收、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制定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建立产业园区,引导企业走集约经营的道路,扩大产业规模。同时保护好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第四,提升产业发展的创新意识,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而河北省正是缺少这样一批企业家群体。一方面,政府或行业协会要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不断提高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可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部经营者加入,带动本地人开展创业活动。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选拔大学生村官,推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教育;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提高农民对无公害生产的认识程度和准确把握现代生产技术的能力,缩小产品品种数量、上市时令和产品内在营养成分上与消费需求存在的差距。造就一大批能够提高县域科技管理水平与经济管理水平的新型农民队伍,以满足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能力的人才需求。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首先要增加对科技研发和人才引进的投入,提高企业产学研开发度,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其次要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通过技术培训,使企业员工熟练掌握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重。最后要营造企业创新文化氛围,采用各种激励政策培养、留住人才。
第五,积极打造区域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区域品牌不仅包括企业的产品品牌,还包括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及共有品牌,共有品牌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同时,还要鼓励和扶持本地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创新实力的企业不断开发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此外,企业在建立知名品牌的同时,还要不断增加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
对于河北省的县域来说,要积极研究产业发展规律和当地优势资源,对于重点培养的特色产业有清醒的认识,依托当地优势,融入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与和谐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樊清.农业主导县政府经济职能的角色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2.宋效中,贾谋,骆宏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J].河北学刊.2010(3).
3.周航.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区域经济,2009(3).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县域经济;绩溪县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切经济活动离不开土地这一基本物质生产资料,县域经济发展是否可以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利用的科学合理与否。为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特别是城乡发展失衡这一突出问题,需要从宏观上对土地利用做出统筹安排。绩溪县要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突出“东向发展”、“一主两翼”和“三区一廊”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快速对接周边经济体,着力增强土地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促进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
一、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
1.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特点
(1)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
县级处于市级与乡(镇)级之间,是城乡的结合部,既是政策的落实者,也是具体措施的制定者;既是商品的集散地,也是能源的输出地;既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承接转移区,又是带动农村发展的科技示范区[1]。绩溪县位于安徽省的皖南山区,地处古老的宣州和徽州之间,俗称“宣徽之脊”,是全国科技先进县、农村电气化县和造林绿化百佳县,县域综合实力和经济地位不断增强和提高。
(2)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如受行政体制约束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投资理念薄弱,融资困难,科技落后,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等影响,呈现了“农村性与城市性并存、地域性与层次性并存和综合性与不平衡性并存”等特点。在发展县域经济中要立足本地优势,保护利用特色土地资源,依靠特色,培植壮大优势产业,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本县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立足山区资源优势,以茧丝绸、畜牧、经果林、徽菜原料、中药材等五大产业为基础,一方面以资源禀赋优势为依托,初步形成了以岭南为山核桃林基地,岭北为蚕桑基地和岭中为林木基地的区域性农业经济三板块的格局。同时,在华阳镇部分地区和瀛洲、扬溪等乡镇发展城郊农业,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特色旅游,把绩溪打造成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2.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性
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一级类用地的结构由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停地发生动态变化,这种变化若不加以科学引导和控制,就会使土地利用结构失衡。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绩溪县土地利用结构总体上呈现山地多、耕地少、分布不均匀等特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同时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土地利用结构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土地利用结构与县域经济发展要有效衔接
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制定调整,必须以县域的土地利用现状为根本依据,弄清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土地类型和具体用地类型的供给情况,要充分考虑国家大的分区环境和政策思想,切实保护耕地,严守上级政府下达的各类用地指标,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打造自身土地利用结构[2]。
(2)土地利用结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
土地利用结构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互为驱动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驱动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它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其次,它能够通过面积限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再次,它能够形成土地利用框架,对城市的不良扩张起到很好的抵御作用;最后,它能够使土地利用层次分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方向的形成特色经济[3]。
二、县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因素
1.县域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土地调查需要按照土地利用类型中的“三大类、十二小类”标准,对县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摸底。2005年绩溪县土地利用调查数据显示,全县土地总面积111637.08公顷。其中:农用地101769.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16%;建设用地2861.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6%;未利用地7006.3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28%。此三大类土地的变化依然呈现着农用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趋势。从“十二”小类土地面积变化统计来看,未利用地与农用地中的基本农田与园地减少的土地面积是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
2.县域生产与生活的需求预测
近年来,绩溪县三大产业产值稳步提升,二、三产业比例逐年提高。根据绩溪县的经济发展趋势与人口走向,未来的土地需求依然是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用于二、三产业的生产和城市人口居住。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是通过整合农村宅基地资源提高建设用地面积,并通过增减挂以及提高农业用地的质量与集约利用程度,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通过土地整治,盘活存量土地,进行土地储备以保证既能维持耕地面积不减少又能增加建设用地的效果。
3.县域自身与政策环境分析
绩溪县地处黄山、天目山山脉的结合带,县内地貌组合复杂,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兼有,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有利于实现土地差别化利用;作为宣城市面向长三角的南大门,绩溪县受惠于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带来的多重政策机遇,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另一方面,绩溪县被省政府命名为“旅游经济强县”,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徽菜之乡”称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绩溪县正以扩大开放和融入苏浙沪为主战略,以加快新型工业化为主体,以旅游经济和生态农业为两翼,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分区+指标+政策”的模式规划土地
绩溪县土地结构制定调整既要紧紧围绕宣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不超出约束性指标,另一方面要切合实际的给所辖乡镇下达具体指标。指标分解应根据不同土地类型有所区别,对临近城市边缘的乡镇要多给予建设用地指标,对离城市边缘较远的乡镇多给予农业用地指标,当然这其中需要因地制宜的调整,譬如城市郊区的肥沃土地就不能轻易的流转为建设用地,要考虑将其进行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搞生态观光农业[4]。
三、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维护
1.巩固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
新一轮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已经获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明确从2012年4月1日起,土地管理各项相关工作以经批准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数据库为依据,并就纲要的法律性做出强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这就进一步从法律层面巩固了规划的龙头作用。从而有效避免了行政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县域经济发展能够在规划期内,建立起有效的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有序发展[5]。
2.在科学的土地利用结构中寻求自身维护
县域土地同样稀缺,一旦耕地比例、交通用地比例和饮食住宿用地比例确定,就能够形成自身的土地利用结构框架,从而维护自身发展。绩溪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同时也是一个产粮大县,今后必须要保证有充足的耕地以确保其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的地位不动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粮食安全。因此绩溪县要对自身做准确而长远的定位,立足于第一产业的外延拓展与自主创新,为将第三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生态县”,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生态县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管理和优化技术调控,达成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相适应,建立资源节约和污染物自行消解的生态产业群落,从整体上构建一个结构、功能、形象崭新的生态经济运行模式,促进资源潜力强化和环境功能改善,确保县域生态安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绩溪县于2004年9月生态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此后被确定为安徽生态省建设首批综合示范基地。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绩溪县域的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的趋势和生态脆弱性得到了改变,生态功能有了一定的增强,山区的生态结构、功能和景观明显改善,生态稳定性正在恢复,涵养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多种功能有所增强,为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4.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监督体系
为了保障土地利用结构不被破坏和随意变更,就要将科技利用到土地利用的监督体系中。进行土地利用结构恶化的预警监测,运用“3S”技术,遥感于天空,定位于地上,管理于网络,做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进行土地利用状况监测,重点监测各类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减少和违法用地等情况,监测结果要向社会公开。对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风吹草动”做到有的放矢的现场勘查,既能节省人力物力,又能充分维护土地利用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12).
[2]於忠祥,樊骋.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J].中国集体经济,2006(6).
[3]袁丽丽,黄绿筠.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1).
[4]杨晓敏,刘爽.小城镇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
关键词:资源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因素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41-05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统称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有机体。资源型县域经济既是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类型,又兼具资源型城镇的特征,是我国经济发展若干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集合。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地级市79座,地级区盟7座;县级市100座,市属县级区25座,县城179座,建制镇36座。因此,就矿业城镇而言,资源型县域经济(县级市和县)共有279座,占矿业城镇总量的65.5%。可见,资源型县域经济大量存在,并且是资源型城镇的主要形式。因此,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基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逐步凸显,面临的各种矛盾突出。因此,应全面分析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面临的国际国内条件,从而寻求正确的发展道路。
一、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
长期以来,资源型县域经济一直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矿产开采、加工业上,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中心,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占据突出的地位。
(一)天然赋存的优势资源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天然赋存的优势资源直接导致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之所以冠之以“资源型”,是因为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在该城市产业构成中居支柱性或主导性的地位,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其兴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作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代表,为工业化的最终完成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金和人才。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出现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产业和经济发展依靠某种天然资源和人类对资源的特殊需要,它属于以输出能源和原材料为目的的资源型经济区。中国现有的426座矿业城镇中,按工业类型划分为8种类型,依次为煤城149座,有色金属城81座,建材城54座,钢城(铁城)38座,黄金城37座,化工城28座,油城25座,综合型(2种以上)矿业城镇14座。此外,全国还有21座森工城。这类县域经济职能单一,对外联系范围大,发展历史短、速度快,有较大的起伏性。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兴起,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而且成为现代工业体系和城市群体中的重要部分,构成一个新经济增长极,成为工业化发展的依托,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资源型城镇多是在偏僻落后地区兴起的,其中很多又是老、少、边、穷地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对于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政府的优惠政策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优惠政策,使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发展之初就具备特有的优势条件,走上超速发展的道路。这是一般的县域经济无法比拟的。一般说来,资源型县域经济都是在开发资源基础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并没有经过一个漫长的经济积累、准备阶段,而是有一个突发的启动模式,这是资源型城镇与一般自然形成的城镇的主要区别。在发现资源之后,由于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往往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资本,闪电般迅速注入,从而获取大量的能源、矿产品的输出。在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同时,资源型县域经济往往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为了满足国家对资源的需求而设立。其发展过程要受制于国家的统一计划,如城镇开发所需要的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等大多并非来自于本区域,城镇生产的产品(主要是资源产品)主要不是顾及本地区需求,而是考虑全国生产发展的统一要求,因此,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开发具有非地性特征。如沛县的大屯镇,就是典型的因煤而兴起的现代化城镇。
资源型县域经济迅速建立了工业体系,与此配套的第三产业也相应产生,农业比重下降,产业演进的速度加快。解放以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基本处于前列。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从建城条件看,由于我国是参照前苏联的“一矿一城”模式,因而在现有的资源型县城中均进行了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尽管不够完善甚至有些破旧,但总体上讲已具备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10.6%提高到1999年的31%,400多座矿山城镇的兴起可谓功不可没,这是矿业为我国城市化做出的特殊贡献。
二、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其天然赋存的优势资源及相应的国家和地方的优惠政策等,是其发展的有利因素,但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许多有利因素逐渐减少或消失,甚至会转化为不利因素。由于对资源的依赖性而受资源储量可耗竭性的制约,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储量和产量会日渐减少,开发成本将不断上升,同时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也会逐渐发生转变,因此,资源型产业也必将经历一个由兴盛、稳定到衰退的发展历程。如今的矿业、矿工、矿山和矿城,即“四矿”问题就像迟暮的英雄,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四矿”问题直接涉及的城镇人口有1亿之多。有人将“三农”、“四矿”并称,颇为中肯。诸多制约因素成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痼疾,严重阻碍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产业结构畸形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因资源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产业在整个县域的产业结构中占据支柱产业的地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说,第二产业是主体,第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第三产业也多为资源型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而第二产业则多以采掘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链条很短。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各个产业的关联度很低,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如沛县的资源型产业占其GDP的比重大于50%。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迟早会遇到资源枯竭的问题。此时,资源型县域经济便会面临两种选择――可持续发展或者消亡。要想摆脱“矿竭城衰”的命运就要寻求技术创新的道路。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矛盾中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型时期最突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科技含量决定产品的竞争力。资源型县域经济主要工业部门的产业技术基本处于全国的中下等水平,技术装备趋于老化,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技术进步速度较为缓慢,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尤其在一些煤炭城市的技术结构中,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由现代化开采设备所组成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另一方面则仍然由原始的开采方式来运作一些低效益、低产出的小企业。
2.产品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其产品结构表现为以初级产品和基础原材料为主的粗放性特征,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其次,随着资源型县域经济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其产业结构也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产业过渡,以原材料为主的产品也必然被新产品、新材料所替代。一些传统的消费产品中新功能的产品少,结构老化,这些产品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的发展而逐步被淘汰。由于资源型县域经济市场信息不够灵敏,调研时间长等原因,产品结构处于市场的被动状况,许多老产品在市场中也失去了竞争力。因此,面对市场的变化,如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3.产业结构布局的分散性。由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客观受资源赋存条件及地理因素的限制,企业大多数分散在远离城市的边远郊区,一方面城市大部分依山、依矿而建,空间布局比较分散;另一方面由于资源开采和加工对资源依赖的特殊性,使城市内部布局也较为分散,这就为城市集中发展和居民的交通、生活等带来诸多不便。所以资源型县域经济一般都是选取一些条件较好、位置适中的地区集中建设生活区,然后以一定的交通线路相连接,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分散辐射状结构。
4.产业结构调整效益比较低。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比较少,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比较多,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同时,大多数的资源型城市在进行项目选择和产业转型的时候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产业的成长对资源的依赖性依然很强,配套产业群难以形成规模。资源产品的加工深度不够,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附加值低,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
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资源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又影响和制约着资源型城镇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并且对资源型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二)体制束缚
当前,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环境因素、劳动力再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但最根本的还是体制的问题。体制束缚使技术开发受到严重制约,体制问题是当前资源型县域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城市职能上的二元结构。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城市职能上都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区域行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又是国家资源产品的生产基地;既承担一般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服务功能,又承担发展工业的产业支柱功能。由于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县域都是在先有企业后建城市的模式下建成的,又由于过去计划经济的原因,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要职能是资源的开采,从而导致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以地方社会经济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圈,城市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2.管理体制上的二元结构。我国的资源型县域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往往存在着条块分割的二元化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为政企不分、企业缺乏活力。长期以来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十分沉重,企业包揽了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入托、上学、就业问题,医院、学校、福利、治安等也由企业负担,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企业办社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体制问题,管理职能的错位对企业与城市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素。企业失去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功能,企业难以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更谈不上市场竞争力了。其次,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企业承担社会职能,这既严重地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也给产业调整带来沉重的负担。另外,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也经常因为资源的开采发生某些纠纷,从而激化了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从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资源型县域经济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资源型企业,资源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着地方财政收入。在资源型县域经济处于资源匮乏时期,资源型企业由于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低下,而导致地方财力不足,县域经济的投资环境难以改善,替代产业不易形成。
3.县域经济中的二元结构。资源型县域经济的构成可以分为以资源开采为中心的较为现代化的部门和农村以农业、手工业为主体的传统产业部门,其中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中心的部门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而农村的传统产业部门只是被动地起作用,从而形成经济上的二元结构。如沛县的城市发展居于全江苏省县域的前列,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二元结构十分明显。
(三)资金短缺
随着资源的逐步开发,资源型县域经济均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为此,一些资源型县域都相继做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但由于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金方面的困难,使得资源型县域经济调整的进程比较缓慢,经济形势没有明显的改善。其资金短缺的原因主要有:
1.产业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为上游基础性产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远低于下游加工产业,这是资源型县域经济财力乏力的根本原因。在目前的许多资源型县域经济中,除了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外,初级产品相对较低,产品的加工程度也相对较低,缺少在市场中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现有的产品结构本身不能满足城市长期发展的需要。另外,随着电子产品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加速了产品高附加值化的趋势,工业产品也逐渐向轻、小、精方向演化,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下降。在能源结构方面,随着核电与其他新能源的兴起,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会受到威胁。
2.价格体系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石油等资源产品的价格偏低,再加上各种增支因素的影响,使得成本上升,企业出现政策性亏损,资源型县域经济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又因为资源产品的价格变动波及面大,国家为保护下游产业,稳定整个价格体系,往往对资源产品价格实行行政性干预和管制,这使得资源产品价格难以反映其价值和市场供求变化,导致资源型县域经济利益大量外流。其次,由于煤炭等资源的价格过低,使生产企业的二次发展无法实现,资源型企业利润低,使得资源型县域经济总体财力下降,资金匮乏。再次,资源开采的成本升高,比较优势下降。不可再生资源多是埋藏在地下,一般的开采顺序是自上而下,由近而远,所以从总体上来看,资源开采的成本在不断地上升。另外由于技术进步的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还会出现相对的成本升高。勘探技术的进步使更多的优质资源被发现,运输技术的进步使原来不具有费用优势的资源具有了优势等原因,造成了资源型城市的区位优势下降,综合效益相对减少。
3.税收政策的影响。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渠道,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财政收入,1994年税收改革前,资源型城镇根据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出台了减免煤炭产品税的办法,但是它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困难,而且还使煤炭城市减少了收入,财政陷入了更加严重的困境,进一步恶化了煤炭城市的外部环境。1984年煤炭产品的税率由8%下降到3%以后,对城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很大,1987年煤炭工业部和税务总局又采取了免交为煤炭生产服务性产品税的办法,使当年地方税收又趋于减少。而与此同时,地方还要每年给矿区提供粮食、副食和蔬菜等政策性亏损补贴,形成不合理的逆差。资源型城镇每年向国家提供大量廉价的资源产品,地方政府要负担职工的各种生活补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遭破坏的自然环境,财政不堪重负。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应该对地方政府有所补偿,以利于地方政府的资金积累,为在资源枯竭时期进行经济转型创造必要的资金条件,从而不至于使资源型县域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发展之中。
4.国家体制的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是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体,也是城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这些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基本上缴上级主管部门,自身生产性发展资金所剩不多,自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也非常有限。使得资源型城市呈现出“资源丰富,经济贫困”的尴尬局面,城市自我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地方财力不足,收入来源较窄,往往对企业征收各种税费,又进一步加重企业的负担。一方面资源丰富,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城市却很穷,财政负担很重,资金短缺。
5.社会资金的外流。由于资源型县域经济大部分是以无依托的形式建设起来的,也就是说先有企业后形成城市。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产业结构畸形。再加上众多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资源型县域经济不够景气,商品经济不够发达,投资环境恶化,使得大量的社会资金外流。由于生产要素的大量外流影响了经济发展,生产要素报酬率下降,使县域内的生产要素外流,造成恶性循环。
(四)人才匮乏
人才匮乏,以及由人才的缺乏所引起的技术开发能力弱、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又一困难。资源型县域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转型。转型的科学实施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人才的匮乏是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和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瓶颈。
综观资源型城市人才状况,其主要特点有:人才综合素质相对偏低;人才文化结构不尽合理;教育基础薄弱;人才流失严重。随着中国加人WTO,资源型县域经济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人才匮乏成为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资源型县域人才的专业构成,年龄构成都难以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适应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
1.结构性人才匮乏,将影响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型县域经济普遍产业结构单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链被人为割断,没有真正向下游延伸,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产业及冶金、建材行业及相关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后,资源型县域也积极探索转型的路子。但股份制改造、承包经营等一系列搞活国有企业的举措并没有使大多数企业活起来。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才的专业构成单一,缺乏对外来资金的吸引;现有企业难以向其他产业扩张、延伸;难以吸引技术含量高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来资源型县城发展。
2.高新技术人才匮乏,使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无后劲。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的影响,资源型县城的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行业,其他专业技术人才也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和教育机构等,高新技术人才很少。由于人才的匮乏,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的匮乏将使资源型县域经济难以吸引资金用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当说,廉价的劳动力、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社会氛围、优惠的政策等都是构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但这些问题通过努力还可以解决,唯独缺乏高新技术领域人才这个问题不好办,它不仅影响现在,更影响将来。
3.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匮乏,使资源型县域经济难以在市场竞争中打胜仗。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企业抓住了良好的机遇而发展壮大起来。山东青岛造就了“海尔”、“海信”,四川造就了“长虹”,广东造就了“TCL”……资源型县域经济也不是没有好的机遇,但却总是与发展机遇擦肩而过,这与资源型县域经济人才匮乏特别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匮乏不无关系。资源型县域经济缺乏资金,缺乏人才,更缺的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长虹”有个倪润峰,“海尔”有个张瑞敏,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拥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企业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现代的企业管理,形成自己的管理哲学,并以其创造力和人格魅力,在市场经济中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活了,经济也就活了。企业能不能搞活、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领导者。资源型县域经济要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为传统产业注入活力,以此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资源型县域经济才能迈出新步伐。
4.高级技能型人才匮乏,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竞争乏力。高级技能型人才在各行各业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国,汽车工业、机械、电子等产品的造型和性能之所以跟不上世界潮流,其主要原因不是我们的工程师设计不出来,而是我们的工人生产不出来,因为我们缺乏高级技术工人。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术工人占35%以上,而我国仅为5%。当然,这和我国目前的教育、培训体制和社会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在发达国家,教育和培训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的,而在我国,教育和培训与企业的需求基本脱钩。从学校走向企业的人才大部分都需要企业重新进行培训才能走向工作岗位,又由于受社会地位、风气的影响,真正脚踏实地学技术的人少之又少。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缺乏,使得工程师们的设计意图难以实现,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再加上人才流失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资源型县域经济企业的产品更加缺乏市场竞争力。
总之,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所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如何培养、如何留住、如何利用高素质人才是资源型县域经济亟待解决的矛盾之一。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只有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资源型县域经济才能摆脱困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以更加雄厚的知识与人才积累来迎接新一轮市场经济的挑战。
(五)环境缺乏吸引力
当今时代,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三大问题,环境问题也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
1.区位因素。资源型县域经济是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多建于资源赋存地附近,资源的赋存及分布情况决定了资源型县域的地理位置。从国内外资源型城镇的发展历程来看,不同区位的城镇,其发展命运是有很大差异的。国外最终消亡的资源型城镇,大多数都位于偏远地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得以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镇普遍都在区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区位条件是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镇位于边远山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偏僻,交通运输不够发达,信息比较闭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远离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自我封闭的状况。资源型城镇的区位偏离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资源型城镇大多是在边远山区或内陆荒漠地区建立起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要高于一般城市。城市缘矿而建,依矿而兴,一切以生产为第一,一切为生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再加上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越来越多。这给资源型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困难。
2.环境因素。改革开放后,尽管环境问题是所有城镇面临的共同话题,但是资源型县域经济环境治理压力远比其他城镇要大得多。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又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尤其是一些煤炭资源型城镇。煤炭的开采不仅造成了大面积地表塌陷,矸石山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还造成严重的矿井水、洗煤水污染以及大气烟尘污染。
截至1995年底,我国国有煤矿因开采造成土地塌陷面积达3.5万公顷,平均开采万吨煤塌陷土地0.2公顷。2000年前,平均每年计划开采原煤12亿吨,塌陷土地面积2.4万公顷;2000年后,每年塌陷土地面积以4%~5%的速度递增。这些塌陷使地表和地下水泾流发生改变,平原矿区地表积水,受淹或盐渍化,耕地资源被破坏,矿区水土流失和沙化加剧。
3.城镇建设因素。在过去,资源型县域经济中企业在行使城市功能的同时也管理着城市。城镇的发展高度依赖企业,城镇的规划也以企业的需要为主,这使得城市的职能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的社会功能也无法体现,城市的布局也受到产业的影响而过于分散,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第一,城镇建设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薄弱。我国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城市的建设上基本是先生产后建设,先建矿后配套,这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更严重的是,资源开采也是先污染后治理。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因经济增长缓慢导致资金不足,环境治理进行不了,又使环境加速恶化,造成恶性循环。
第二,城镇布局的分散造成了聚集效益差。由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客观受资源赋存条件及地理因素的限制,所以大部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布局都比较分散,即使相对集中的地区也存在着企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也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
第三,城镇的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资源型县域经济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至今尚存;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依然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城市现代化建设还缺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县域经济战略转移的迫切需要。
可见,资源型县域经济在环境方面的种种劣势,极大地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绿色农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多数新兴行业的高新技术产品都需要特殊的环境来生产,如微电子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要求周围空气清新、湿度温度适中等,这是保证高新技术产品质量的环境前提。资源型县域经济严重的环境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已成为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六)劳动力再就业压力大
就业问题是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资源型县域经济这一特殊的城市类型也由于其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端而逐步走入困境。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富余对其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全面显现出来。据统计,全国有440多座矿山进入了资源枯竭期,300万矿工及其千万家属的工作与生活无着落。
资源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业岗位不足,就业空间狭窄。尤其在一些老的资源型县域经济中,资源濒临枯竭,大量工人需要转移到其他产业。但由于这些工人文化程度较低,吸收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能力较弱。因此,对这些工人进行产业转移、安置,引导再就业十分困难。况且一旦解决不好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下岗职工再就业已经成为资源型县域经济一个十分尖锐的社会问题,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压力。
(七)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和发展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但由于资源型企业历史欠账多,地方财政又十分困难,造成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这将直接影响转型的顺利进行。特别是随着转型的深入,这个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与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企业有计划地分流人员,在组织实施再就业计划期间要求有一定的生活保障;第二,对于失业人员,应在一定时期给予失业救济金;第三,提前退休人员,在到正式退休之前这段时间应给予略低于养老金的生活保障金;第四,对于自愿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的人员给予一次性补偿。
完善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经济上可以促进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为企业实现结构调整创造宽松的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缓解压力,为企业卸掉沉重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包袱,使企业轻装上阵,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对于下岗职工个人来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有保障,便于全身心投入再就业。实施资源型城市社会保障,是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搞好资源型县域经济社会保障工作,意义重大,十分紧迫。
因此,可以看出,在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繁荣的同时,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尤为突出,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资源型产业的制约,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影响了资源型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逐步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 刘粤湘.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资源・产业,2001,(11).
[2] 齐建珍,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关键词:县域银行;战略选择;政策建议
一、引言
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为我国县域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逐渐发展壮大,外国银行在全国各地的渗透,本土化进程越来越快,国内外环境的震荡不安以及中国银行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中国银行业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针对县域金融抑制现象较为明显,机构不断萎缩,资金外流严重,信贷投入不足,服务功能弱化,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撑和对接状况,各银行业机构紧紧抓住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认识到县域银行业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实行“眼睛向下”策略,规避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满足客户需求中提高自身效益。
本文从明确区域定位、银行业务拓展和创新、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平衡对员工的激励与约束阐述对县域银行发展建议。
二、明确战略定位
1、区域定位
县域银行在确立经营目标时,对各市县特殊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才能把握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确定各支行业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难点。因地制宜的定位策略立足于区域的特性,但是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具有风险与收益传导的特征,所以银行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不应割裂各市场间的关系。要积极构建以城区经济、开发区经济和农村经济三大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以区域的联动为杠杆,带动客户的发展、业务的扩充,加快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而反哺县域经济水平的提升,为县域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个良性循环的外部环境。
2、品牌定位
县域银行设立初期大都面临很多挑战,成长艰难,使得管理者更多地关注银行业绩,而忽略了品牌的塑造。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品牌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创造差别利润与价值。各大银行都以多样化的广告方式宣传自己的标识、行规,目的是推广自己的经营理念,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但县域银行的品牌意识还比较薄弱,有待建立立足本土的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因此,县域银行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银行品牌塑造和推广,有利于业务的拓展,尤其对开拓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和个人业务市场有着重大意义。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市场份额大,拥有一批成长性好的强势企业,银行积极树立在当地同行业中的优良形象,能吸引较多的优质客户,对全行业绩的提升做出贡献。
3、客户定位
现阶段在县域设立网点的银行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若市场定位、面向对象、服务方向完全一致,会造成银行机构间的盲目竞争,并不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地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各银行机构在客户定位时要结合自身优势,突显特色。农信社和邮政储蓄可以充分发挥在县域和农村建立的服务网络、产品体系、人脉资源上的优势,为农户、小微型企业提供定制的金融服务。
在继续做好城乡居民储蓄业务的同时,积极与其他银行机构开展合作,拓展中间业务。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营规模、市场竞争力上不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因而要走出一条有别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道路。首先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衔接,配合市政规划,服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努力打造精品社区银行,面向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在县域金融市场充分发挥主力军的骨干作用,大力支持县域内大中型企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新兴产业和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对象应该既包括重点扶植领域,又涵盖发展的薄弱环节。
三、银行业务拓展与创新
利率市场化是银行业全球化的最终趋势,所以为了保证银行业务的持续竞争能力,加强存款吸引力、贷款的保障力以及中间业务的比例显得至关重要。县域行在具体资产业务定价时,既要考虑成本因素,也要考虑风险情况和同业竞争情况,对纯情涉农产品,还要考虑政策因素,但对非涉农产品,就要本着市场化、收益最大化原则定价;对与农村或城市信用社竞争或同质的业务,在贷款利率定价时,本着不高于信用社的原则从高定价。而市场化定价,在利率政策执行上早就有空间。
县域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具体先天优势:一是有一大批相对专业的人员;二是有优势明显的系统做配套,不论传统的结算业务,还是新兴的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手机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社保、新农保、保险业务等,县域银行都有成熟的系统支持;三是县域银行银行在百姓心中相对较高的地位。强化三农县域信贷授权管理,严格按照授权管理办法,加大县域银行差异化、穿透式授权力度,强化县域银行转授权的动态管理。
优化“三农”信贷业务流程,结合“三农”业务覆盖面广、客户分散、管理难度大的特点,要着力优化“三农”信贷业务审批流程,完善专业审查审批团队,提升信贷审查审批效率和质量。建立高效的“三农”业务审查审批制度,对总、分行优势行业重点客户,经济资本占用低、综合回报高的重大项目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增强对好客户、大项目的市场竞争力。“三农”信贷业务运作流程实行限时办结制度,信贷审查、单项批复、放款审核等环节均规定办结时限,提高审查效率。
四、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县域银行关系借贷比例较高,所以风险信息比大型银行更不规范、不透明。所以县域银行风险监管方式不能照搬大型银行指标,应该针对县域银行现状和特点制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措施。
首先准确把握以风险为核心的监管理念,明确并衡量县域银行经营活动中的各项风险爆发点,采取相应的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措施,过程中一定区别对待不同等级的风险爆发点,对于容忍范围内的风险爆发点,可以适当告诫。其次加强县域银行操作的合规性管理,在合规的范围内展开关系型借贷业务,但必须将关系型借贷业务内部控制的机构、方式、程序等归于银行管理框架,降低县域银行的操作性风险。最后加强县域银行运营信息的公开披露管理,提高县域银行信息透明度,增加县域银行的社会认知度和信任程度。
相同的风险监管制度下,不同县域银行出现同种风险时最好能偶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力图将可能不良结果弱化到最低水平。如果县域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可以采用资金援助(人民银行再贷款或者县域银行资金变现得到资金援助)协同兼并收购或注资等手段解决存量资产沉淀难题面临严重资不抵债的县域银行,严格制定其退市流程,保证存款人资金安全,将对县域银行的社会公信力伤害降到最低。可以先接管,后清算,债务进行差别清偿,不良资产清收处置。
五、平衡对员工的激励与约束
员工是县域银行业务执行的保证,也是县域银行开拓市场的先锋力量,为了保证业务的顺利展开,可以吸纳县域地方人才,既保障了人员的稳定性,也提高了人员对当地情况的熟悉程度。吸纳当地人才,能够提高服务对象对县域银行的印象,被认为是当地人自己的银行,减少抵触情绪。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很大方面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为了更好的吸收优秀的人才到基层工作,必须配备相应的激励措施,例如优先晋升通道、前沿的培训计划、全面的福利保障制度以及家庭理财产品的优惠等。优化县域银行人才结构,招聘大学生,为县域银行业务注入新鲜血液和精神力;配备均衡的男女比例,对不同性别的客户提供更窝心的服务质量;明确员工年龄结构,不能为了一昧的适应基层工作,便选择年轻有干劲的工作队伍,年长的员工可以为年轻的员工提供良好的服务经验,减少错误的服务成本。(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孔德刚.中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分析和战略选择[J].经济学情报,1999,(2).
[2]尚福林.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方向[J].中国金融,2012,(3).
[3]牛瑞芳.中国农村手机银行发展问题研究[J].微型金融研究,2012,(2).
[4]胡召平.中国金融市场未来发展展望及商业银行的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2,(3).
[5]李敏.浙江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2,(2).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1 中国经济的梯度发展
1960年,J.弗里德曼提出著名的“中心一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区域经济将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等级规模功能单元的综合体。大多数人口及经济活动集中于都市区,中心区不仅增长迅速,而且还能够从较不发达地区吸取动力,由此其它地区成为次要地区或区。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东部和中西部在信息、交通、能源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中部地区近几年经济发展,交通条件也相对便利,土地价格相对低廉,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因城镇化而转移,根据经济人原则,转移目的地肯定是就近转移成本最小,收益最大,所以,内地便具有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优势。
2 中部地区经济比较优势
中部地区发展拥有明显优势。首先中部崛起战略早已成为国家战略,其次是交通区位优势,中部地区北抵北京,南近香港,东邻上海,西靠重庆,处于“十”字形架构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最重要的是,与东、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优势,能够作为资源利用的土地较少,而中部地区能作为资源利用的土地较为丰富;二是劳动力资源优势,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三是资本后发优势:中部地区有很多的产业等待开发,具有较高的资本预期收益,会吸引更多区域外资本进入。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现在提到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中国影响的拓展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序幕,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面临高新技术对接,中西部地区主要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主要做大做强制造业,壮大产业规模。宏观层面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调结构,扩内需,要创新;微观上讲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积累已经完成,能够有资金、有能力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任务是把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促进产业战略升级,开展高精尖技术研发工作。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转移到了中部地区。所以我们在思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要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有所区别。在国家的新一轮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作为中部地区,我们要给自己定准位置,把握东部地区产业战略调整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中部投资,形成产业规模,在规模形成过程中,人力的积聚、物的积聚、人才的积聚、资本的积聚逐渐形成,所以说做大产业才是中部地区的当务之急。
二、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面临的问题
1 经济结构低端化
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窘境。
2 县域财政十分困难
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虽然有财政转移支付,但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强,需要财政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
3 城镇化进程缓慢
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4 环境污染
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县域环境污染越来越明显。县域经济规模不足以对环境问题进行根本治理,再加上生活设施不便,导致社会精英不愿将人生发展定位在县域,这对县域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5 经济资源匮乏
经济资源中最关键的是资本和技术,这两大方面县域经济基本上都不具备,尤其是像中部这些县域。除去一些具有典型优势县域,大部分县域是一穷二白,在这样的条件下,内生型发展很难实现,必须要依靠外部力量。
三、中部县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任务
1 做好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很复杂,涉及方面很多,要抓重点。在立足优化招商环境的前提下,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理顺利益关系,关键在于部分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能否达成一致。要理顺关系,一方面要靠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在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同时,减少社会管理主体和层级,避免多头管理,打消一部分人获取法外超级利益的幻想。
2 加速推进城镇化
就全国而言要完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机制,走大都市圈和中小城市协调共进的综合城镇化发展道路。没有节制地让人口涌进大城市的后果难以想象。要改变这个问题,就需要在中西部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使县域成为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在发展中小城市的过程中间,鼓励农民工返乡就地创业和就业。一方面,要进行户籍改革,放开农民工入户的条件,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业,扩大城市就业容量,再次,鼓励农民工就地创业,多提供服务,少设置障碍。要形成县域较为强劲的就业吸纳力,让农民能留得住,安得下。
3 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应把做好公共服务放在第一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关键就在于党委和政府的服务、统筹和协调,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注重制度化和法治化环境建设,减少管理层级和主体,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4 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点的中小企业
本地企业的强劲发展才能有力助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开发内线和外线两个市场,要把本地市场做起来的基础上,稳步开拓外部市场。
5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注重内生型人才的发掘和外生型人才的引进。要明确政策和待遇,诚信立木,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有干劲有盼头。
财政部近日下发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这意味着我国省管县改革已经从各省自发进行上升到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进。
然而,从近些年来关于省管县的争论来看,谈优点多于谈不足。因此,在2012年全面推进省管县改革以前,必须要对省管县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论证,从而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目标较难实现”
省管县论者认为,由城乡合治走向城市自治、农村自治,是许多国家城乡治理的成功经验,也是世界行政史揭示的一个客观规律。省管县论者据此批驳市管县违背了城乡分治的惯例,认为城市和农村是有着质的差异的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城市居民因工作需要,经常迁徙流转,农民与土地结合,安土重迁。且不说在当前中国推行城乡分治是否会进一步固化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即便实行省管县后城乡分治的目标也仍然难以达到。
我国的县虽然属于广域型组织,但大部分县已经撤县设市,县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县,而是既包括城市又包括农村,而且同样是城市(市区)领导农村,城市与农村的功能同样是泾渭分明。如果不根除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不摒弃重工抑农、重城轻乡的体制观念,省管县同样无法改变城乡合治的客观事实,这与市管县下的城乡体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同时,倡导省管县、反对市管县,有一个潜在的前提和假设就是“市”本恶,“省”本善,认为市的本性从恶,市对县有一种本能的盘剥,是市压县,市卡县,市吃县,市挤县,市刮县;而省的本性从善,省对县会一视同仁、客观公正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省管县后,市卡县不再存在,省卡县、省刮县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显现?还有,实行省管县后,省级管理范围和幅度将扩大,对省级财政的调控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省级财政为了增强综合调控能力,做好县域间的收入再分配,无疑会比市管县体制下进一步加大省级财力集中程度――对县市而言,省管县并不是免费的午餐。
诚然,省管县后,县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被赋予更大的发展自,但自并不代表发展能力,自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发展能力的增强。对县实行“强县扩权”有可能在最初一段时期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使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阔的空间。但随着全国“省管县”体制的普遍实行,各县的相对优势逐渐消失,省管县的积极作用也就大大减弱。也就是说,首先实行省管县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先发优势”,但这一优势会随着省管县体制的广泛实行而回报递减。
省管县后,对部分较发达地市所辖困难县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从地市范围内部看这些困难县属于相对贫困县,会得到地市的大力帮扶,而在全省范围看,又属于中游偏下水平,基本得不到省级的财力扶持。因此,对这类县市而言,省管县后从上级得到的扶持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可能会大大减少。
“竞争难以避免”
市管县体制的一项“罪名”就是市县争利。一方面在产业分工、区域分工、资源配置、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保市压县:另一方面各县之间各自为政,自谋发展,重复建设、同构竞争现象严重。其实即便在省管县体制下,上述问题也将同样存在,有些问题可能还会更加严重。实行省管县后,省以下近百个地位平等的县市,出于加快发展的需要,在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省级政府将疲于协调应付,市与县、县与县之间的恶性竞争只会比市管县体制下更加严重,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进一步讲,省直管县后,区域经济的竞争主体和活动空间由地级市变为县,区域产业政策、资源配置职能的主体也由地级市缩小为县,在地方政府职能尚未转变、政府运作方式还很不规范、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行政干预还比较强的情况下,省管县体制并不能有效解决市管县体制下的市与县、县与县的恶性竞争问题,反而可能会将原来主要存在于市与市之间的贸易和行政壁垒演变为更加分散狭小的县与县之间的壁垒,重复建设、同构竞争现象将更加严重。
另外,省管县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的发展,但也会造成大中城市发展滞后和区域内缺乏有经济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等弊病。这一问题在最早实行省管县的浙江省就尤为明显。
有学者精确地计算了地级市的行政运行成本,一个中等地级市,一般地厅级干部20人,县处级干部200人,科级干部1000人,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一般在1万人以上,每年光工资就需要2亿左右,再加上后勤、办公经费等,一年一个市本级的财政支出要在5亿左右,而全国共有260多个地级市,匡算下来,每年全国仅地级市本级的财政支出就要在1300亿以上。
按照这位学者的想法,好像实行省管县后,国家财政支出就可以节省1300亿元。其实,省管县体制,不但不会减少财政支出,反而可能导致人员、机构以及财政支出规模的进一步膨胀。
这体现为三点:其一,实行省管县后,地级市只是不再管县,而不是被完全撤销。随着业务量的减少,地级市财政供养人员可能会略有减少,但考虑到经费支出的刚性,财政支出降幅不会很大。省级业务量剧增,人员及各项支出会随之增加。两者相抵,行政运行成本预计只会增加不能减少;其二,省管县后,虽然地级市与县、县级市均平等接受省的领导,但三者的政治地位和行政级别相差较大,县会谋求升格为县级市,县级市会进而要求享受地级市待遇,从而引发县级政府的扩张升格冲动,导致人员、机构和财政支出更加膨胀;其三,按照目前比较普遍的省管县设想,为了有效解决省管县幅度过大的问题,在“扩县”的同时必须要实行“缩省”,即增加省的数量,这不仅仅涉及地厅级干部,而是要增加省部级领导,行政成本还将进一步增加。
“模式值得商榷”
目前省管县的试点主要集中在财政领域,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可能导致的反向激励作用尚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负激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目前财政省管县的试点情况看,实行省管县后省对下财政体制调整的原则就是维持现行利益分配格局,保证各级财政现行体制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既得财力不受影响。也就是说,实行省管县体制前,如果市对县实行了比较多的转移支付和财政补助,那么省管县后将维持这一补助不能减少,而且有可能还被要求逐年增加;如果市从县里集中了大量财力,那么省管县后县级财政仍要向市财政上缴相应财力。在这种“鞭打快牛”政策的引导下,对尚未实行财政省管县的地市而言,为了将来在财政省管县改革中少受损失甚至增加收益,理性的做法就是现在多上收县级财力、少给予县级补助,从而对县市财政产生更大影响。
另一方面,当前财政省管县的试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微妙的影响。财政省管县体制的先行试点,会对市级政府发出一个信号,那就是随着财政省管县的实施,完全的省管县可能就难以避免。这就诱导市级政府在尚未实行省管县的其他领域和层面进行有利于市级的改革和调整,比如可能将争取的招商引资项目留在市区,将优势教育资源向市区引导等,从而对县市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