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Abstract: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hazard ident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vironment,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compliance evaluation.
Office area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hazard identification exist many error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office area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hazard identifi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liance evaluation in the office area.
关键词: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
Key Words:Environmental factors; hazard; ident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的过程包括: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收集、整理及传递;评价输入材料的提供;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评价实施等。其中,每个过程均是针对办公区域现有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的。因此,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是进行合规性评价的前提和基础。
1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
首先按照组织机构、活动类型、产品类型划分作业类别,根据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全面辨识环境因素、危险源并评价,然后按作业活动类别列出清单。
2 办公区域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方法
2.1 分类过细
办公区域环境因素包括纸张、笔、复写纸、胶带、订书针、一次性茶杯、包装物、职工午餐泔水……等的使用或消耗,在识别的过程中不必分项列出,可以进行归类合并,例如规并为办公用品的使用、生活垃圾的排放等。
电脑、照明灯具漏电伤人;各类电气插座、插头、开关、线路老化、受潮、破损;用电线路、设备短路或过载;电源接线板随地拖放浸水;非电工人员自行安装修理用/带电器具等危险因素可归并为漏电保护设备失效。
2.2 列入不必要的环境因素、危险源
办域涉及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危害较少,影响后果也较小,不必为了追求篇幅而列入不必要的或发生可能性较小的环境因素、危险源。
例如:档案资料纸张散发有害气体、废纸丢弃、废日光灯管的排放、废笔的排放、废文件夹的排放等,造成的环境影响微乎其微。
在企业废弃物回收管理制度健全的情况下,旧计算器的废弃、废硒鼓的排放、废打印机的排放、废电脑显示器的排放等环境因素几乎不存在。
柜子松动、搬重物(书柜等)不稳、已知传染病未隔离、环境卫生不良、办公室照明灯坏了未及时更换等发生的概率较小或不会造成较大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后果。
2.3 错误区分环境因素、危险源
部分生产活动,即有环境影响、又有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就应根据其后果影响程序区分。例如:墨粉的污染、计算机房电磁辐射、变压器室电磁辐射、吸烟烟雾、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杀虫剂的使用等,环境影响较小,主要危害应是对人的健康损害,属于职业健康安全范畴。
3 针对环境因素、危险源的合规性评价输入材料
与企业环境因素、危险源有关的运行活动资料,如环境监测报告、平面消防疏散图、有害固废处置等数据,对不明确的及时进行调查。
员工工伤事故信息等资料、五险等福利制度的执行信息。
员工体检情况、意外伤害互助保险情况、女职工特殊问题保护等相关信息。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 注意事项
4.1 执行人员应提高认识,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与工作业务进行有机结合,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做到有效实施和监督执行。不断查找学习改进和持续发展的突破点。
4.2真实、及时、具体的收集记录和证据。日常工作记录、总结评价和考核应充分,证实证据的支撑性材料应完善。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中,详细的文字记录十分重要。
4.3 每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要连贯,必须进行有效封闭。管理制度中明确要求的事情需要追溯,有些不能完成的事情不应写入制度建设中。
5 结论
通过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规范制度的合规性评价,找出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制定的预防方案和纠正措施有的放矢,使预防工作高效实用。合规性评价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控制企业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参考文献:
[1] 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S].
[2] 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S].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e county economy has sustained rapid growth, and becoms an important force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due to the self-defects of county economy and error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and the selec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mean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ounty economy. As the county economy in our county has great difference in na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 bas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management mechanisms, policy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county economic need to take th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aco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stages.
关键词: 城市化;县域经济;发展策略选择
Key words: urbanization;county economy;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125-02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引起了理论界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诸多机遇、诸多选择,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探讨和创新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1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与区域经济有许多相同的属性,但是县域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区域经济,有其产业属性和地域属性以及阶段性规律的特殊属性。区域经济按其形成的直接缘由可粗分为两类:一类是“地缘型”的区域经济,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另一类是“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如在省域、市域、县域行政辖区内的经济活动,即构成了省域经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城市化(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一个共同的发展过程,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应该是同步的。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在工业化的中期,城市化水平应该在30%-70%。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对工业化进程作了6个时期和3个阶段的划分,即:人均收入水平280-560美元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收入560-112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收入1120-2100美元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2009年,我国县域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扣除统计方面存在的“水分”,这一数字可能要低于1500美元(2009年人均GDP为3736美)。即使如此,按照钱纳里对工业化时期和阶段的划分,我国县域发展总体上早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城镇化水平应该处在30-70%之间。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工业化和城市化人为地割裂开来,导致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特别对县域而言,工业化水平极度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也加剧了城镇化总体水平的滞后。我国现阶段城镇化水平比较乐观的数字在38%左右(主要是大规模撤县设市产生了虚假城市化现象,使县域总体城市化水平的统计数字过高),这与工业化中期应该达到的城市化水平均值(50%)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途径选择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我国正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阶段,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延伸,县域经济面临新一轮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县域还是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分散经营的农业和以农产品粗加工为主的企业生产成本高、生产标准落后,导致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较弱。面对残酷的竞争形势,迫使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农民和中小企业转变生产理念,变革生产方式,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规范生产行为。县域经济发展正在由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进入以现代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都将发将重大的改变。县域经济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县域城镇化的滞后,不仅制约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经营水平;同时也制约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使农村的有效需求不足。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强县城、小城镇的产业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使更多的农民离村离土,进入县城和小城镇生活,从而促进县域工业聚集和商贸业发展,为土地适度规模和集约经营创造前提条件。
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县域经济发展总的来说也是要完成工业化的历程。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所决定的。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产业属性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农业的弱质现状;地域属性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农村人口、产业分散的现状;阶段性规律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明确发展阶段的增长动力,这种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历程与区域经济的工业化历程有明显的区别。我国县域经济总体上是处在以民营经济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特殊地位。
3选择适宜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发展,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外部因素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拐点”,同时也使县域经济面临挑战和新机遇。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统筹本地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色区域经济。由于我国县域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地理条件、管理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千差万别。县域经济的发展策略主要有以区位资源禀赋为依托的“比较优势”和以产业基础为依托的“裂变与聚变”发展策略、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依托的“承接式”和以区域经济中心为依托的“一体化”发展策略和以县域开发为依托的“极化”发展策略。以区位资源禀赋为依托的“比较优势”和以产业基础为依托的“裂变与聚变”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是因根据所处地区的功能定位,突出比较优势,提升县域产业特色,从而获取差别利益;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依托的“承接式”和以区域经济中心为依托的“一体化”的发展策略是区域经济主动承接高梯度区域的产业转移,按照城市圈域经济理论以城市为中心,以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极化-扩散”效应网络发展县域经济,随着大城市的扩张,对周边地区的极化效应逐渐减弱,而辐射效应越来越强,这借力出海、借树遮阴,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成长、壮大;再就是以县域开发为依托的“极化”的发展策略,是按照增长极理论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把这些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选择一两个区位好或者产业基础好的地区,设立工业园区,集中财力开发,降低企业入驻成本,推进产业向园区聚集,把园区培育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形成增长轴线,从而带动更大范围区域的快速发展。因此,县域经济需要根据不同特点、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当然,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还应该消除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缺陷,消除“市压县”、“市卡县”、“市挤县”、“市吃县”或“市刮县”等严重束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迫切需要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的行政职能改革。如果各县(市)能够抓住当前的机遇,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发展速度也会更快一些;反之,就会丧失经济“转型”、发展“转段”的机遇期,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县,将被边缘化,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总之,县域经济不仅具有产业和地域的特殊属性,还具有阶段性发展规律,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主要增长动力是民营经济,必须采取坚持经济民营化、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途径,不同县(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各种要素,采用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9.12.
[2]郭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3]刘玉东.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10.
关键词:县域经济;空间差异;量图分析法;长春市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001-2
0 前言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枢纽,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的发达与否最能反映出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县域经济越发达,城乡二元结构越不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也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急需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区域概况
作为全国的大城市之一,长春市的城市发展方式已经由集聚型向扩散型转变,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展,大都市化地域的逐步形成,城市区域化的进程加快,并将逐步纳入全球城市体系,承担特定的国际产业地域分工职能。长春市的产业职能转向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使长春市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扩散源地。
2 研究方法与指标确定
2.1 研究方法
量图分析法也称加权指数法。1971年,德国曾采用此方法来划分贫困区,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本文中应用此方法来对长春市县域进行区域经济水平分区,并分析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从而判断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
2.1.1 选取指标 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量图分析法为了避免被选指标对于系统整体特性反映能力不强以及关键因子被屏蔽进而影响评价,通常选取反映区域经济水平的最基本指标,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操作性、可获性和可比性,并不构建复杂的因子体系。本文分析中选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j1)、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比率(%)(j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元)(j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j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j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j6)、医院、卫生院的床位数(张)(j7)、城镇化率(%)(j8)等8个指标。
2.1.2 确定各指标的中等组的数量变化范围计算 区域第j指标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公式1)
式中i=1,2,3……N,N―所研究的地区个数;j=1,2,3……M,M―所选取的指标个数;yij―第i地第j指标的权值;Yij―第i地第j指标的另一相应值;xj―区域第j指标的平均值。
第j指标的均方差计算公式为:
(公式2)
式中σj―均方差;xij―第i地第j指标的值。
计算第j指标的中等组的数值变化范围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3)
2.1.3 各指标划定 根据中等组的数值变化范围,将每一指标分成优、中、劣三等。一般,当第i地第j指标的数值位于该指标中等组上限和下限之间则为中等,高于中等组上限则为优等,低于中等组下限则为劣等;
2.1.4 各地各指标的等级评定 依据各个指标的优、中、劣等级的数值范围,对区域各地各指标的等级给予评定;
2.1.5 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评价 根据各地所得优、中、劣指标的数目,评价各地经济发展特征类型,分为三个层次:先进、中等和落后。凡是得优指标数大于或等于中和劣指标数之和者为先进;得优和中指标数之和仍大于或等于得劣指标数者为中等;凡是得劣指标数大于优与中指标数之和则为落后。
2.1.6 判断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评价的可靠性 判断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评价的可靠性,通常用判断系数来衡量,判断公式为:
(公式4)
式中 K―判断系数,当K85%,说明评价是可靠的,可以根据所选指标对各地经济发展特征进行评价、分类和区别;
2.2 分析与结论
根据各项指标及其对应的数值,来进行系统的计算,得出表1的结果,由于长春市所辖的市县数量较少,因此在指标分析时也带来一定的难度,综合各种计算结果,根据表2,其中K=86.23%>85%,即量化指标选取合理、有效,评价结果可靠、有意义。
资料来源:根据《吉林统计年鉴》2008 ,2009整理而得
按照量图分析方法,参照长春市域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将4个市县分为先进、中等、落后3大类型,即九台、德惠二市属于先进类型,农安、榆树二市属于落后类型。
农安县和榆树市在整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在八项指标中大部分处于劣势,而九台市和德惠市则处于先进状态,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的水平,经济呈稳固发展态势。
3 长春市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成因分析
农安县j1-―j6均处于劣势,j7处中等态势,j8则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农安县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发展速度和潜力相对较差,扩大再生产能力不理想,县区内居民生活水平不高,购买力差,与之相反的是基础设施情况良好,投资环境理想,乡村建设成绩显著。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农安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相对应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创造收益的能力相对较弱。
九台市的指标中除j6较低外,其他指标均较优秀。整体来看,九台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环境良好。这些现象一方面要归功于居民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九台市独特的区位条件。
榆树市则除j6较高外,其他指标均处于劣势。从上述指标来看,榆树市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潜力和速度上来说都极为落后,居民的生活水平相较于其他三市而言,处于一个不利的状态。
德惠市的j1―j6均处于中等,j7、j8则处于劣势。可以看出,德惠市的经济发展健康稳定,各项指标均呈向上的发展态势,居民生活条件良好,基础设施健全。德惠市是目前长春各县市中的发展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这又与其自然条件密不可分。
4 长春市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对策与建议
4.1 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从各县市的资源优势出发,形成特色的经济,并以此为基点,逐步形成区域经济的规模,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本地资源优势,发挥、创造潜在资源优势,优化潜在优势要素的配置,依托市场,推动县域经济的跳跃式、跨越式发展,利用城市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不断优化自身机制。充分利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效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资本扩张的有利契机,发挥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国际国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进入县域经济。
4.2 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引进外部生产要素
长春市各市县经济发展的落后,也是思想观念转换慢,改革开放不足的结果。为此,各市县要敏锐的发现经济发展的各种机遇,树立运用市场经济运作和管理经济的新观念;破除狭隘的地方观念,树立大开放的市场观念;主动出击,抓住良好发展机遇;树立人力资源愈丰厚、数值愈高,愈有利于吸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投资的观念;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制度,用更优惠的政策、更宽松的用人环境和更灵活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收高层次人才,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全面促进各市县经济的发展。
4.3 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教育事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推进农民从业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转变基层政府机制,稳定和发展农业科技队伍,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传授技术成熟、效益稳定的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培训体系,指导培训广大劳动农民获取农技知识,掌握科学务农技术,成为能工巧匠和生产经营的带头人。正确引导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事产品的储运、加工、销售及其他农业生产型以及城市生活型服务行业。与此同时,在充分发挥落后地区现有人才作用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爱娟,王小翠.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聚内分析[J].学术纵横,2009:104-105.
[2] 吴得文,汤小华,吴华,等.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4):387-392.
[3] 谭雪兰,刘觉明,朱红梅,等.城市化的区域发展效应研究[J].经济地理,2005:823-827.
[4] 罗迎新.梅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与开发[J].经济地理,2006,26(1):32-36.
[5] 杜鹏,刘睿文.宁夏回族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4,3(1):34-36.
[6] 罗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跨越式发展[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1):59-63.
[7] 袁建平,刘福科,王平,等.海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扶贫开发[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1(1),3:94-99.
目前,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相对比,县域经济的发展明显滞后。而国土和人口占绝大部分的县区,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县区,越来越跟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单元即县域经济,它包括县、乡、村经济,具有综合性、基石性和多重性等特点。因此,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但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现阶段财税政策如何支持“三农”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我国县域经济涉及的主要财税政策,并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分析总结出最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发展方式;财税政策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域是我国最基础的行政单位,是我国给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基层单位,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县域经济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会成为“无源之水”。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县域经济滞后且发展不平衡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地域特色功能且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主要包括县级市和县,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包括县城关镇,镇域经济和乡村经济。截止到2012年,我国共有286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县域内人口(常住人口)总数约8.6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4.32%. 近年来,中国的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整体发展不平衡、实力偏弱、财力严重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县域经济差别明显。首先,东中西区域不均衡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百强县90%在东部沿海地区,贫困县以中西部地区为主。其次,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的不平衡,差异性非常大。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最大达到435.9亿元,最小只有4.9亿元。三是资源禀赋导致的发展不平衡。有些山区县资源匮乏,山地多平地少,交通不便;有些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受资源价格上涨因素影响,从贫困县一跃成为百强县,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县市多数是探明资源储量和开发的结果。
(二)县乡财政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我国大多数县乡财政都存在入不敷出的问题:一是县乡财政负债问题突出,基层财政风险不断提升;二是东、中、西部的县乡财政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发工资问题;三是县乡财政用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资金非常有限。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个县赤字在一个亿,全国赤字县占全国县域的比重大约3/4,赤字总量占地方财政总量的80%,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有的县完全依靠中央转移支付。四是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土地财政容易导致盲目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一方面导致农民大量失地,另一方面导致了各县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无序竞争,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材项目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三)劳动力素质及县域经济产业层次较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依然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仍未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而且大多数县域的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益低。从事农业的主体以年龄大和能力差的农民为主,因此劳动力素质明显较低,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非常低。县域经济产业层次低,主要体现在东、中西部之间分布的不均衡。从财政收入上看,东部地区的比重较高,占全国的59%,中部和西部则分别占23%和18%;从可支配财力上看,东部地区占48%,中部和西部分别占27%和24%,约只占全国的一半。
二、发展县域经济中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短缺问题严重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基层政府财政资金强有力的支持,但基层财政资金短缺问题却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不足,资金缺口大;二是村级债务问题严重,解决难;三是地方配套建设资金缺乏。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放弃争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好政策,从而影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二)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发展投入不足
从农业教育投入角度看,国家对农业科研人员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基层农业科研人员的服务水平、整体素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从农业科技人员待遇角度看,乡镇等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普遍存在工资待遇水平低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农技人员的缺乏积极性,致使基层农技人员缺乏。从农业设施技术角度看。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少,农业设施简易,装备发展滞后,自动化程度低。
(三)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及农业发展支持不够
一是在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方面,国家财政供给支持不够。我国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已进行多年,但至今成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结构调整缺乏中央强大的财政支持;二是在县域经济的社会要素供给方面,国家财政支持不够,尤其是信息、技术、资本的供给不足。三是中央财政对农业基础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投资比重较低。建国后,与工业建设投入相比,我国农业基本建设投入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改革建议
(一)财税政策要充分考虑县乡财政现状
目前,县乡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税减免等政策使县乡财政支出大幅增加,收入确大大降低。中央在集中财力的同时,支出责任和职能却不断下放。目前,县乡政府除了要承担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治安、行政管理、义务教育等诸多责任,还要承担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责任。大多数下放的责任都是责任重、管理严、支出大,这就使县乡财政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上的资金投放量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二是专业项目需要配套资金。如国家或省级财政对基层的投入,一般都要求地方财政按比例配套资金,争取越多的项目,需要的配套资金也越多。而且越是贫困的县乡,对配套资金越难以保证,争取到项目的难度也越大。因此,国际及省级财政在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投资应该根据地方财力的实际状况,实行区别的财税政策,对于经济落后的贫困县可以要求其少配套、或者不配套。
(二)财税政策要有区分度
财税政策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和区域的不同而有区分度。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财税政策的重点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财税政策是以提高农业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为重点。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的提高,财税政策逐步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转移。目前,我国农业基础建设薄弱,生态环境和资源制约问题突出,再加上财政力量有限,因此现阶段我国应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财税政策的重点。随着我国财力不断提高,再逐步转向高收入补贴财政政策。
另外,针对不同地区环境,财税政策也应有所不同。我国地形地貌复杂,各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到当地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应结合农业产业布局和主体功能区划分,制定不同的财税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三)财税政策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支持要有选择性
国家财政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和经费投入,但是对其研发和创新的内容要有选择性。现在已经大量事实证明,“转基因农业”、“化学农业”都会极大的影响生态、环境、动物与人类的健康。配方施肥除了增加施肥的环节,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化肥问题;转基因生物技术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却污染了环境,影响地力,并不能让农民真正受益。因此,我国在发展现代农业时,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农业发展方式,确定正确的“现代农业”样板。比如,财政政策应优先考虑生态农药和生态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或以绿色肥料、良种培育为研发重点,大力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
与此同时,财政资金对发展基层科技服务应大力支持。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发展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站、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促进现代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等五大措施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通过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调动农业科技人才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四、结论
通过对县域经济的研究,我们不仅发现了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而且为合理规划县域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县域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也会更好的促进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梅.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12-13
[2]雷振扬,成艾华,李俊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均衡效应研究――兼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民族研究,2008,1:33-34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产业培育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根本标志,它体现县域经济的特色,代表了县域经济专业化生产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因为主导产业这种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选择、开发主导产业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导产业选对了、开发成功了,就能大大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迅速形成规模效益和分工效益,并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尤其要重视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一、主导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主导产业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在日本,主导产业又被称为战略产业。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前后左右关联作用大,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从量的方面看,主导产业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主导产业应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从而引起经济高涨的产业部门。
一般说来,区域主导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整个经济增长率。第三,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能广泛的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两者的联系是: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都是政府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而重点支持的产业;它们之间从动态上看,存在着发展中的替代现象,即大多数支柱产业都是由过去的主导产业演进而来的,因而可以说,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潜在的支柱产业。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第一,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支柱产业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提供大部分的国民收入,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反映了产业结构在演变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主导产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将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走向高度化;第二,所处产业生命周期不同:一般情况下,主导产业处于产业的幼稚期到成长期之间,而支柱产业则处于成熟期,有些则已经步入衰退期;第三,着眼点不同:支柱产业强调现在,着眼于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比重大的产业就是支柱产业,即便其比重呈下降的趋势,只要比重还较大,仍可称为支柱产业调整。主导产业看好不久的将来,着眼于它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它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更强调前瞻性;第四,设定的目标不同:支柱产业侧重于近期或中期目标,目的在于培育当前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产业,提高现实的经济效率和规模;主导产业侧重于长期目标,目的在于培育长期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塑造未来的产业结构。
二、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战略支撑。要发展县域经济,如果没有主导产业作支撑,也就没有县域经济优势。一个县(市)竞争能力强不强,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县(市)的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强不强。我国部分欠发达县(市)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增长速度放慢,分析原因,其实质就是没有充分认识主导产业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作用,对本县(市)的主导产业缺乏科学认识。在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绝大多数都与“农”字密切关联。农民要脱贫致富,农业再上新台阶,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小县向农业大县强县迈进,都必须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1.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应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这是经济学家们在总结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轨迹后得出的结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历史演变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产业总量由小到大的渐进的过程。产业结构的性质主要是由主导产业部门的性质所决定的,要改变整个产业结构的性质,首先要改变主导产业的性质。发展主导产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集约利用资源、增强发展后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整体实力,抢占新一轮科学跨越发展制高点。
2.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主导产业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原料生产和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即达到生产基地化、专业化,产品规模化、批量化。这有利于促进区域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生产能力,获取规模效益。同时,由于基地化、专业化生产的逐步形成,对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主导产业的经营者或龙头企业,很有必要,也有条件广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从品种、栽培、管理、加工、贮藏、运销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上引进和实施高新适用技术,这将较快的推广到生产经营者手中,对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3.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带动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由于主导产业的产品是面向国内外市场,这就要求从原料基地建设、选育品种、栽培管理、收获、深加工、包装到运销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配套产业,都必须重视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这种市场的拉力和内在推力的结合,将促进该产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必然带来产品量、加工量、运输量等量的膨胀;必然带来与之相关的加工业、运输业、能源、机械等第二产业的崛起;必然带来与之配套的餐饮、修理、咨询、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兴旺,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活跃县域经济。
4.发展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往,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不明显的基础上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是以粗放经营为主来实现的,因而很难持续发展下去。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大量开发,可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靠有限的资源是无法支撑起持续的经济高增长的;粗放经营对资源的浪费非常惊人,对环境的恶化十分突出。通过培植主导产业,就能优化组织生产各要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选择县域主导产业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理论”,选择培育县域主导产业的主要依据是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和比较优势基准。所以,只有既具有明显的优势又具有较强关联效应并且成长性好的产业才应该被确定为县域主导产业。在确定县域主导产业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比较优势原则。优势是形成主导产业的基础。区域主导产业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引导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培植主导产业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要根据本地区自然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进步程度及相关产业的潜在能力,可以考虑选择在经济中已经占有较高的比重,具有一定的扩张力量,并且对其他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2.市场主体原则。市场需求是决定和影响一个产业产生、发展和衰退的根本性因素,没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就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这就要求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注重产业的市场需求,不但要有现实的需求,还要有较大的潜在需求。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必须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对那些资源消耗较大、环境破坏严重的行业,要坚决退出;对有一定产业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具备优势的资源型产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优化升级,稳妥发展;对发展势头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大力扶持,积极发展。
3.集约高效原则。一个产业具有良好的、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可以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具有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产业成为县域主导产业的重要条件。有的产业尽管当前效益比较好,但如果是夕阳产业,则不能选择作为主导产业。
4.产业关联原则。一个产业能否成为主导产业,除了看它的市场前景如何之外,还要看它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果如何。一个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
5.技术进步原则。当今世界竞争本质上是技术优势的竞争,技术进步快、技术水平高的产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选择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趋势。如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生物及医药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6.持续发展原则。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强调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突出“绿色产业”的重要性,要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选择和培育县域主导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关系到产业开发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大问题。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缘条件,不同资源状况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选择方向和重点,并非是资源富集的地方都能形成主导产业和经济效益。它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本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出发,循着市场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市场提供什么,应当怎样组织的思路去筛选和培植。
1.从发挥资源优势上选准。资源约束对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讲,市场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结构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摸清资源特点、分布、产量、潜力、前景、市场占有度等情况,在详细调查、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资源进行排序,选择出有地方特色、有开发前景的资源进行培育。这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又符合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
2.从预测市场需求上定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表现出较高的需求弹性,较长的生命周期,较广的适应能力,需求系数大,增长率高,生命力旺盛,适应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可以作为主导产业进行优先考虑、重点培育。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超前性,一般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能定型,如果跟着市场转,到时,也许会因市场的饱和而使主导产业陷入困境。因此,全面调查、科学预测、超前发展、注重特色,对于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3.从总结群众实践上吃准。某种资源或产品,在当地适应度、效益度,是否有较大的覆盖面和比重,是否具备条件发展,是否有能力发展,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尊重群众的意愿,瞄准市场,导入新技术,并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就能培育出具有发展前途的县域主导产业。
4.从获得经济效益上瞄准。经过论证选准的县域主导产业,必须是高产、优质、高效项目,生产的项目必须是技术吸收能力强,劳动生产率提高快,投入人力、物力最省,产出的效益最显著。
5.从产品的扩张能力上卡准。主导产业必须是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或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带动和推动作用,可以驱动其他产业的扩张,有明显的前推动、后拉动和旁侧联动效应,即主导产业不仅要有单个的经济优势,而且要有系列牵引带动优势,通过一个主导产业来带动一片经济开发。
参考文献:
[1]马晓燕,骆玲.基于支柱产业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