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农村生态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建设的规划中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和成败。科学的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本身就是效率和生产力,是统筹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前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科学确立生态新农村建设的近景和远景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具体标准,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确保生态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循序持续地向前推进。因此,探索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容是一项战略性研究课题。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点以及各种媒体、杂志的宣传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和村庄的环境整治、建筑风格上,治标不治本。“加快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成‘新农居’新农村在好也是农村,绝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旧房盖新房实现新农村”。
二、生态建设与建设新农村关系
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的连年增长,掩盖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农村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显而易见,农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非常强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见新农村”这是几年来农民最大的抱怨,由于过去注重于城市化,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多数村庄垃圾乱倒,污水乱排。许多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处理靠洪水,污水处理靠蒸发”的现象。所以,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处置系统,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目前一项迫切的任务。
2005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包括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既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针对具体的考核标准,开展“四化、四改、双清、双治”活动,既四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四改(改坟、改厕、改圈、改路);双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双治(治理黄、赌、毒,治理歪风邪气)。村庄基本做到无物品乱堆,无露天粪坑,无乱张贴,房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场地平整,社会风气良好,家畜家禽圈养,庭院栽树植绿,绿化养护,创建文明的、优美的生存空间,形成人人讲卫生、讲文明、讲环境的社会氛围。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变农村环境面貌,也使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质量。通过村民守则公约,创建农村生态示范户,宣传生态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农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呈现一片新农村景象。通过三年来生态示范村镇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村镇生态建设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切入点。
三、生态建设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广袤的乡村,是亿万农民的家园,直至今天,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同城市相比,广大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环境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要建设新农村,各地千差万别,从那里入手,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然而生态建设,从这几年创建的实践来看,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对于大多数乡镇都是迫切需要的。不管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或者是百村整治示范工程。在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上,是一致的,是异曲同工的。都以创建活动载体——农村清洁大行动开始,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一般说,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那对于有条件的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村是可行的,但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村,只能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打“生态牌”。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的过程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脚踏实地,走有特色创建之路。因村制宜营造良好的生态和区域特色生活居住环境。
在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中,单单靠上级政府资金。很难有足够创建资金。只有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以主人公精神,自力更生、积极引导富裕了农民参与,多方筹措资金。
新农村建设,需要管理民主,创建生态示范村镇也需要管理民主,只要民主管理到位了,才能有序、整体推进和谐乡村的建设进程中的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让民间组织、资金有效地参与生态示范村建设、让农村先富起来经济能人发挥出更大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并分享生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生态村镇建设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警示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了解环保、认识生态、参与生态建设。
四、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目前**没有做规划的村庄占到总调查数的72%,即使做了规划的村庄,也是不完全符合《村庄规划标准》,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有些是平房,有些是楼房,有些是普通砖瓦房,有些是砖混结构房,参差不齐。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庄卫生较差,秩序较乱,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村庄建设过程中通常没有涉及到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消防设施的安排、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畜分离等。
在对某个设区市的调查中发现,那里的市领导和建设规划部门极为重视村庄建设,已对部分村进行了规划。但是,规划者们一是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在这些规划中遗漏了关键的安全项目,没有考虑建设中心村,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类条件;二是测量底图也十分粗糙,以致不可能考虑污水对水井的影响;三是多数规划通过改变那里的地形地貌,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以致基本上丧失掉了那里的地方风格。即使这样,许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完善,如下水设施、消防设施等等,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生态新农村所必须的。
五、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的必要性
5.1生态理念的内涵
生态理念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其本质主要强调: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生态伦理道德观。因此,生态理念就是运用生态规律,在实践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5.2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其中,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
5.3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理念结合乃客观之必要
新农村的建设如果不结合生态理念,必将步城市发展的后尘。目前在城市,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困扰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生态理念。也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体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6.1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态新农村发展模式,是基于农村发展现状而又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思考,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现代生态学、生态工程原理、景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对农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态化设计,使农村建设成为一个整体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其结构、功能最优化,能流、物流最畅通,调节、控制最自如,村庄布局合理,人口规模适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宜人,既有传统农村特色又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农村。其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
6.2生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征
生态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想模式,与一般农村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以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二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三是生态新农村是一个广大区域的集合体。
七、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是调控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局。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1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深入而广泛,而且许多效应是无法用货币来计算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能够满足农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二是有助于在农民中间传播环境保护观念;三是有利于生态技术的推广和传播。超级秘书网
7.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用新的增长方式与新的生产体系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相互统一发展,实现环境支持系统的重新繁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便成为人类共同的必然选择。把生态新理念融入农村规划中,实现农村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的目的,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目的。
7.3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种强调保护当地资源的发展形式,其对环境的正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它负有环境保护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双重使命。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有助于培育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二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人们提高回归自然的意识,体验自然,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三是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四是在传统农村建设中注入生态理念,能促进地区村镇布局的合理化,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动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JonRodoek.Protectingecosystemsandopenspacesinurbanizingenvironment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4):3—6.
[2]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43-57.
[3]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8-74.
【关键词】生态环境;林业建设;新农村
引言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生态环境却越来越差,现如今雾霾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老百姓越来越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建设,渴望生活在碧水蓝天下。因此我们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强林业建设,使我们的新农村山清水秀,绿荫环绕,鸟语花香。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间天堂。
1.林业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生态林业建设是建设现代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新农村的建设强调环保,那么林业生态建设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家园的美化,环境的优化,最重要的是进行林业建设,因为首先林业建设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水土沙化,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村的土质,利于植被的生长。其次,林业建设可以净化空气,还给人民一个蓝天白云,再次林业建设可以抵御风沙,改善气候。通过构建农田林网,搞好乡村四方的绿化,庭院的绿化,使人们的生活环境优美,同时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形成自觉爱林,护林的新风尚。
1.2生态林业建设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发展生产,而生态林业建设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首先,建设林业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因为林业有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环境的作业,好的环境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为农民增收。其次,林业发展好,改善了生态环境,可以发展旅游业,现如今很多农家院都在农忙时搞农业生产,农闲时,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再次,还可以发展果园,不但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质量,饮食结构,还可以通过外销改善生活。因此,生态林业的建设为农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推进新农村发展
2.1基础先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林业的发展需要走向林业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当中。应当在当前市场的需求和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寻求林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于林业生态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首先,要对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第一:要强化对天然林的管理和保护,第二:重点建设丰产林,提高林产品的质量,第三:加强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更具有竞争优势。其次,要打造核心生产项目,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产品。最后,要提高林产加工业的素质,对于林产品的加工,要让人们吃的放心,安全无害。只有这样,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才能更美,更强。
2.2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观念
要想发展林业,就离不开生态环境和资源,在进行林业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解决好生产与投入的比例,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要不断研发新品种,促进林业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发展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影响生态循环。我们要用科技来维护环境,创造利益,让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更加美好。
2.3统筹规划,提升生态建设力度
在进行生态林业建设,建设新农村时,要统筹规划,从全局出发,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既要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又要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要考察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生长的树木和植被,改善整个生态模式,对于当地不良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和规划,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改善,并且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使整个农村的建设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将生态环境中各个方面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促进结构的多样化,加强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等,提升生态建设的力度。
2.4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领导者,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生态建设服务。各级政府要大力宣传林业生态建设,为老百姓制定生态建设的方案,建立完善的目标。政府各部门要对林业生态建设不断的监督和管理,列为考核政绩,明确每个部门的责任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通过这种形式,让老百姓意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高生态意识。制订和出台一系列的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措施,为林业生态化在新农村的建设保驾护航,为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和环境提供最有利的政策保障。
2.5大力推行林业文化的发展
将林业纳入生态文化建设,发展如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文化等,为人们提供各种各具特色的文化林副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林业作为生态文化基础建设,对繁荣生态文化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播起到引领作用。
结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大有作为,大有可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强调,经济和生态。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要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生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林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可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发挥林业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建设一个蓝天白云的幸福天堂。
参考文献
[1]陈承.构建林业资源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J].林业研究,2011(11).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指向标, 引领着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上的宗旨是提倡高度重视保护环境, 重视生态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使广大农民共享社会主义国家所创造的美好幸福生活。
( 一) 有利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现代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 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这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即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不谋而合的,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途径, 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现代高效农业的支撑, 二者相互作用, 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二)有利于加强民生工程建设,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是要惠及民生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排灌设施, 发展节水灌溉,消除水库隐患, 扩大防洪库容。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使农民生活更加便利更有保障, 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实到满足农民需要、实现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这是农民的新期待, 党和政府工作的新目标, 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新希望。
( 三)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 城市和工业的污染向农村转移, 加之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耕地大量减少,灾害频发, 致使我国广大农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环境恶化。广大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严重有悖于以人为本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把弘扬生态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大力搞好文明生态村建设,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倡导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农民生态意识现状
(一)生态主体意识淡薄
(1)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为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大多数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尚未达到富裕级别,处于温饱问题稍有解决,有一定文化教育经历,但是仍热衷如何快速致富,对于长远生态效益没有概念,对于经济处罚也不会像以往那样畏惧。或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有了教育经历,潜意识里可以接受环保教育。远远没有达到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乐于接受环保知识,主动参与生态投资阶段。
(2)教育水平与人口结构导致环保知识匮乏。农村居民缺乏环境保护知识,认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既是受教育程度低造成的,也是目前农村留守人口结构造成的。青壮年是农村中接受过教育的一小部分群体,他们与农村的脱离便将仅有的环保知识一同带离农村。
(3)受传统思想和道德习俗影响公共意识薄弱。受根深蒂固小农思想影响农民往往因循守旧、狭隘自私。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对于新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以为意。公共道德意识薄弱、大局意识空洞抽象,很少关注公共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当一些破坏环境行为与自身存在利益关系时就更容易听之任之。
(二)环保基础设施不健全
(1)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总体上环保法律法规在农村落实不到位,有关组织机构在审批农村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立项报告时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存在审批漏洞,加之环保部门监督不严,致使群众对环保事业的参与热情受到压抑。
(2)组织机构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生态保护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做后盾。然而目前农村的生态事业管理体制机制尚处萌芽状态,还需进一步完善,而且由于资金投入不够、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农村的民间环保组织有很大的缺失,村一级环保宣传组织机构缺乏资源匮乏,组织协调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农民接受环保教育机会进一步减少。
(3)环保知识获取渠道单一。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村民获取生态知识的渠道十分单一,原有的村里的广播小喇叭等可以用来宣传的工具已由于种种原因销声匿迹,周围亲友邻居等的环保知识十分有限,电视网络上的宣传知识只是在被动的碰到时偶尔看一下,印象并不会深刻。城市里的环保知识普及活动辐射范围限于城市,乡村难覆盖。
(4)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脱节。一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生态意识,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顾环境代价或者是出于熟人道德而惯于忍耐,另一方面环保法律知识宣传不力,在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时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缺乏生态保护激励作用
(1)所有权稳定性影响农地生态投入。我国目前的农地和林地的承包年限分别是30年和50年,但这对于满足改善农地生态状况来说仍然有些短,农民在有限的承包期限内会按照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进行生产,而不会考虑其所带来的长远生态后果。农民对土地收益的预期受到所有权稳定性的影响,如果农民预期土地所有权有不确定的转变就不会增加对土地的投入。
(2)环保行为具有公益性。环保行为比其他任何法律行为都更具有公共性,自己本身并不能在短期内享有生态行为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在潜意识中会阻碍农民生态行为,经济理性通常会超越生态道德伦理占据农民价值判断的主导层面。
三.新时期农民生态意识培养对策
1.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和激励机制作用强化农民生态意识。农民的生态环保知识亟待丰富,农村的生态经济发展势在必行。要培养有着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农民,使农民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知识,让农民有看得见的经济利益,让农民从保护生态中获利。通过诸如公告栏、定期广播之类的开放信息平台公开村内环境事件,褒扬先进批评落后奖优罚劣,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村内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要长期深入有效的开展生态知识宣传,就必须政府高度重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从上到下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形成体系,同时配备专业宣传人员,责任到人严格考核,保证宣传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关键词:生态优化工程;固原生态型;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48-02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目标相一致,要求生态文明和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统筹建设、协调发展。生态型新农村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能够促进广大农村生产更发展、乡风更文明、村容更整洁、管理更民主。因此,建设生态型新农村模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生态型新农村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生态型新农村的基本内涵。生态型新农村,是基于农村发展现状而又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一种战略思考,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应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现代生态学、生态工程原理、景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
(二) 生态型新农村的特征。生态型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比较理想的模式,与一般农村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型新农村以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二是生态型新农村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三是生态型新农村是一个广大区域的集合体。
二、固原市生态型新农村建设成功的经验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的支持力度,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充分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原州区河川乡的上黄就是其中典型的例证。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区。1983年建县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先天脆弱,植被普遍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 33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92%,农民人均收入只有70多元,地方财政年收入只有70多万元,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2006年,全县林木保存面积由建县初的17.6万亩增加到190.6万亩,林木覆盖率由3%提高到20.3%,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1%提高到61%,水平梯田由3万亩增加到89万多亩,完成地方生产总值6.72亿元,比建县之初的1983年增长了27倍;地方财政收入1 3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4元;农村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在宁夏南部山区率先实现了脱贫目标,并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建设、水土保持、造林绿化等先进县。今年4月份,总书记在视察宁夏工作时对彭阳生态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的上黄村,与彭阳县相似,生态先天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落后,群众生活极端贫困。1979年,固原县(现原州区)被列为全国5个农业现代化基地县之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保中心开始对宁南山区调查研究,并于1982年在河川乡上黄村建立了科研基点。经过百余位专家20余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和相互配套技术体系,形成了“宜林荒山绿化,坡地梯田化,川台地高效集约化,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三化两提高”的上黄经验。尤其是总结提出的“果菜型”、“果苗型”、“果畜型”等多种生态庭院经济模式,创立了农林牧结合的高效、集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农村模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到2002年,上黄村的林草覆盖率已由治理前的2.1%提高到51.3%,土壤侵蚀模数已由5 000吨下降到1200吨以下,水土保持治理度达到85%,粮食亩产由35公斤提高到21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 300元,比东八乡等平均水平高出290元。
“彭阳经验”和“上黄经验”以无可辩驳的科学理论和实实在在的样板证明:在全市、全区乃至全国与彭阳县、原州区的上黄村同类地区,要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实施生态优化工程,坚持不懈地建设生态型新农村,就一定能够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奔上小康之路。
三、大力实施生态优化工程 建设固原生态型新农村
(一)坚持生态和安居理念,进行村庄规划建设。科学规划是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固原市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保证。各县(区)在进行生态型新农村规划时,一要体现“生态”主题,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引导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种养加和“农家乐”开发,提升生态建设品位,打造绿色加工和生态旅游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二要把 “安居”作为基础,村庄和住宅规划上按照“主干街道硬面化、周边环境洁美化、农民娱乐场所化、住房新型节能化”的目标,对人居环境进行人性化设计;三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承受能力,既要适当超前,又不能标准过高。要避免重复建设、铺张浪费、劳民伤财。要统筹兼顾、互相配套、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到位,扎实稳步地推进。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律化,不搞强迫命令;四要加强村庄规划,解决农民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困难,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使农村村庄更加规范化、特色化、生态化、休闲化,道路林网化、硬质化、明亮化,庭院经济化、景观化、人文化,设备现代化、电气化、信息化,卫生清洁化,排污洁净化,饮水安全化,能源沼气化、清洁化,要让人在花园中,村在绿荫里。
(二)实施生存环境生态化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开展重点区域和生态敏感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区域性的污染问题,也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优化生存环境。一是加大对村庄周边河道和生活水渠的整治力度,保证生活生产废水排灌通畅;二是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三是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和生态种养技术,普及沼气、太阳能和液化气,减少燃料对大气污染量;实施人畜分离,加强畜禽养殖业对人居环境的污染治理;改造好农村厕所,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四是各县(区)乡村大力开展以绿化、美化、亮化为主题的生态环境建设,集中整治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五是由乡镇党委牵头,对村级管理以外的公路沿线、景区周边、公共绿地和公共设施周边等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并形成制度;六是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抚育等工程,加强禁牧、护林、防火等工作。
(三)实施生产条件生态化工程,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生态本身就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生态与生产良性互动,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图强、励精图治,虽然固原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有的地区仍然生态脆弱、经济滞后。因此,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风沙源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不仅能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防风固沙、防灾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且使农村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引言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林业主要是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用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业产品,以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来发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采使之没法及时更新,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会对林业资源的匾乏和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生态环境保护是大家日益关注的重点间题,生态绿色林业建设实在必行。
1.生态林业及其建设的重要性
1.1生态林业的内涵
所谓生态林业,就是在自然发展和生态和谐的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林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生态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生态林业是在不破坏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往林业系统中投入能量、物质等,来提高生态林业系统的输出,让生态林业系统具有较强的能量转换率和生产力。生态林业能够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构建出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系统。
1.2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
实施生态林业是解除当前环境危机的唯一有效途径。森林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森林不仅为人们提供各种木材和林副产品,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防止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等重要的生态效能,对改善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改变日趋恶化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全面加快生态林业建设,使我国有足够数量的森林资源,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因此,开展生态林业建设是防御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牧业稳定高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和保证。
2.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林业建设的存在问题
2.1生态环保的意识不浓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林业生态化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以及现实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从整体和全局上来看,农民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等相对比较低,对林业生态建设的知识知之甚少,技术管理人才匮乏,意识比较单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保守意识导致广大对农民对新知识的接受热情不高,对互联网关于农业信息表现出默然的态度;不善于利用现代化网络通讯的方式进行农产品信息和交流,也没有利用现代化网络通讯进行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搜索,这种情况不仅削弱了林业信息化建设者的积极性,而且无法形成农业信息化主体的力量;农民掌握林业基本信息技术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农村网络硬件设施的投入速度,缺乏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条件,不利于整个生态建设的整体发展。
2.2整体建设的生态质量不高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化林业管理中,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还存在不高的现象。例如树种单一,重人工造林轻封山育林;林种、树种结构配置不合理;纯林多、混交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同时,治理措施的质量较差,重造林轻经营等,还有一些地区在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上不够科学。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了植树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态效益不明显,造成新农建设与生态环保林业发展的脱节,不利于整个生态环境的构成。
3.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的措施
3.1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绿色林业建设发展的观念
发展林业离不开资源和生态环境,在满足人类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方面,要大力发展林业,要解决好林业发展与林业生态保护的关系。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念,解决好生产和投人的比例关系,当代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要杜绝过度使用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培育出新的优良的林木品种,促进森林资源的良胜循环发展模式的。为了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以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林业生态状况,更好的推进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努力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和生产方式,为构建新型生态文明社会多做有益的探索。
3.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是生态林业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生态林业建设的实践中,各级政府要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要增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对生态林业建设的认识,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度,把生态林业建设任务明确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主要考核政绩。要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形成全社会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生态林业建设的氛围。制订和出台一系列的生态林业建设的政策措施,以确保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加快发展。
3.3统筹规划,提升生态建设力度
在新农建设的环境下,要结合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从整个农村发展规划进行深入思考,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蓝图中,通过适宜林业树木生长的分析,改善整个绿色生态模式,恢复或者理顺林业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适宜的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并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自然、和谐的科学统筹方式,并通过具体的综合规划,将生态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突出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适应,并实现更多的目标,能有效的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立地生产潜能,促进结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实现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并加强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等,提升生态建设的力度。
3.4基础先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林业,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全面跟进,在推动基础设施改进的同时,融入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化主题,全面实现与周边村庄的道路交通网络;坚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广“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以实现一村一品或产业连片村一品种的目标,确立扶贫产业开发的整体思路,在条件可以的地方,种植高山种金银花,平地育香菇,草地变牧场,栎树养天蚕,拓展有机茶的发展思路,实现在种植、畜牧包括有羊、天蚕、有机茶、冬枣、金银花、香菇、灵芝、楠竹、高山寒水鱼等方面的生态林业发展。
3.5优化服务,提升生态林业管理机制
为满足不同条件、内容和层次的林业技术要求,在通过传统传媒手段宣传地同时,突出抓好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工程管理,通过无线电波传递节目,结合林业技术培训的事宜,普及到各家各户,解决林业信息技术面向服务大众的问题,做好各项服务保障体制。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林业、水利、农办、科技、广电等智能部门为成员,建立相应的协调组织。建立与升级专家的非正式求助机制,加强对粮油面、经济特产、蔬菜食用菌、园林花卉、病虫防治、林业生态环境、市场信息分析等管理。
**县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总面积144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6%,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懈的山区建设,治水整地、植树造林,形成了“山顶青松戴帽、山腰花果梨桃、山脚绿水缠绕”的立体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9.2%,呈现出“春天一山花、夏天一山绿、秋天一山果、四季有景观”的生态效果,成为全县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立足这一实际,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生态建县战略,进一步加大了造林绿化、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成为**的一个品牌和优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旅游实验示范基地,农民也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多元。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座座新瓦房盖起来,一批批小康楼建起来,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农村的整体环境却不尽人意,陈规陋习积重难返。有的村庄规划建起了新房,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的村内柴草乱垛,垃圾乱堆,禽畜乱跑,污水乱倒;红白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温饱问题已总体解决、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这个“临界点”上,农民对改变陈旧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如何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课题。在深入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县决定把创建生态文明村镇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生态优化”为目标,通过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通过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村文明程度;通过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一经提出就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一场以全面建设绿色、文明、富裕、和谐新农村的运动在全县农村广泛展开。
二、科学规划,典型示范,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地理条件、工作基础的不平衡,和创建工作本身所涉及内容的多样性,决定着创建工作必须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对此,我们坚持抓规划、抓示范、抓投入,推动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抓好规划实施。县文明委出台了《关于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意见》,制定了详细的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八化”标准和实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分阶段实施、分层次推进和注重实效的原则,针对农村的群众基础、经济实力、干部素质状况确立了示范、普及和过渡三类标准,按试点、全面建设和重点提高三步实施。确定,力争到2006年底在每个乡镇抓出12个达到示范标准的村;2010年使全县80%以上的村建成示范标准的生态文明村,使全县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1年开始逐步使全县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加强对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文明委主任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文明委各主任实行了包乡镇、包村责任制,各成员单位落实了工作分工,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和创建村召开调度会,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各乡镇、村也普遍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摸底子,搞规划,定方案,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针,组织创建活动。每个乡镇先抓出3-5个试点村,再逐步推开。到目前,全县已经完成60个生态文明村的创建试点,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全面建设积累了经验。
二是搞好示范引导。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是一件新生事物,由于地理环境、基础条件不同,各村的创建重点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县文明委重点抓了示范引导。选取了一部分经济基础比较好的近城区、镇驻地和沿国道、省道、县道的村镇以及规模较大的中心村,按示范标准建设,通过建设“文明长廊”和“文明片区”,逐步辐射带动其他村庄。去年以来按照示范标准先后建成了许家庄、大尧、梁家庄子、林泉等10余处高标准的生态文明村,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洪凝镇大尧居是一个临近县城的村居,虽然村民过上了富裕生活,但“院内现代化、院外脏乱差”。开展创建活动后,村“两委”带领村民硬化道路,整修河道,清理垃圾,植花种草,美化街道,使村庄由乱到治、由脏到洁,许多居住在县城的村民又搬回了村里。潮河镇林泉村针对村庄实际,开展“搞规划、建新村”运动,加大旧村改造步伐,去年活动开展一个月就拆迁了50户旧房,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新建,农民尝到甜头,今年一开春又有170户农民自发拆迁旧房,重建新房,村里及时出台优惠政策,加强规划设计,使新村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圈、改灶,绿化、美化、亮化同步进行,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示范点出现的新气象,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群众中蕴藏的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20个示范村初步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目标,参与创建村基本消除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粪土乱堆、禽畜乱跑的“五乱”现象。
三是确保资金投入。针对创建工作投入大,而村级经济又比较薄弱的实际,县里采取了“几个一点”的投入模式,即“政府投一点、社会筹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拿一点、共建帮一点”。全县以农、林、水等部门为主,积极争引资金项目,向创建村倾斜。组织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协调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机关与创建村结成共建对子,发挥资金、信息等优势进行扶持,两年来投入资金320多万元。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进行支持。民营企业永昌建筑公司一次投资20余万元,为莫家庄子居修建了一条硬化、绿化、亮化的文明街。两年来,全县生态文明村创建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已形成了以沿222省道的街头、洪凝、高泽的11个村居和沿334省道的潮河、户部、叩官、松柏、中至、于里的9个村庄为重点的两条“文明长廊”,辐射带动起了80个生态文明村,建成了8个文明片区,1100多条文明街,在全县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文明村镇创建网络。
三、突出特色,创新内容,不断提升创建水平
在创建过程中,全县立足以生态促环境改善、以环境促进素质提高,积极实施了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明生活创建、生态环境优化和生态经济发展“五大工程”。
一是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把清理农村“三大堆”、治理村庄“脏乱差”作为首要任务,修垃圾池、建排水沟、拆违章建筑,成立卫生清洁队,净化村庄环境。潮河镇将驻地周围的12个村庄全部纳入小城镇管理,成立了镇容监察中队,对辖区内每条街道都拿出专人进行管理。街头镇设立了小城镇管理办公室,成立了由41名队员组成的镇容监察大队,加强对镇区各类市场、环境卫生的管理。在各村成立了卫生保洁队,在镇区农户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今年以来,全县硬化街道120余条,清理街道1000余条,设置垃圾箱2000多个。8个乡镇建立了环卫大队,130多个村成立了卫生清扫队,垃圾全部实行定点填埋处理。人改善了环境,环境也改造了人。前旋子村过去垃圾粪便都堆在路旁,排水沟7年未清理,臭气熏天,现在治理了街道,净化了环境,村民的卫生意识也提高了,今年麦收时节,没有一户村民在村内的街道上打场晒粮。
二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是造成城乡差别大,农民生活质量差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把通自来水、通硬化路、通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改善村庄基础设施,作为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大了投入。先后实施了农村自来水、硬化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村村通”工程。全县投资7000多万元,硬化道路500公里,今年全县12处乡镇将全部完成硬化道路村村通。投资2000多万元使173个村吃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用户实现大幅度增长,全县343个山区村、5.4万农户看上有线电视。全县电话户均占有率增加到55%以上。街头镇仅今年就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全镇达到1万户,成为全市第一镇。在改善农民生活设施的同时,我们特别注重精神文化设施的建设。根据农民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的需求修建了健身小广场(路径)、农民小公园,篮球场、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建立了阅报栏、宣传栏和文明学校,村村建起了文化大院,为农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开展文明教育提供了场所。
三是实施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围绕建设“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新农村,县里组织创建村科学地绿化、美化街道,建设环村绿化带,打造村庄绿化圈,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松柏乡窦家台子村去年投资20万元进行街道硬化,今年又聘请县园林处专业人员对街道进行了规划,投资3.5万元对文明街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在街路两侧栽植绿化观赏树木1400余株。叩官镇翰林沟村投资10万元建设了20米宽的环村绿化带。仅今年全县就栽植环村和街道绿化树木20余万株,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小环境。同时,县里还注重大环境的生态建设,坚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护林、管林护林一起抓,成立了封山护林领导小组、执法大队,乡镇成立了护林巡逻队,村级配备了吃“皇粮”护林员,县内所有山场都得到了有效保护,营造了良好的县域生态环境。
为了把生态文明村建设成环保型、节约型村居,我们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改水、改厕、改圈、改灶,加大技术扶持力度,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灶等生态节能技术。松柏乡后长城岭村建起部分沼气池示范户后,原来许多没有列入建设的农户看到后,纷纷要求列入建设名单,仅一个月全村就有80多户建起了沼气池,有的户觉得一个不够用,一次建设了两个池子。沼气池的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为农民带来了实惠,每户年可节省化肥、农药、燃气开支800元。仅今年以来,全县就改水、改厕、改圈、改灶、建起沼气池2600个、太阳能灶3000个,在节约柴草、保护山林的同时,还与养殖业、种植业实现了有机结合。
四是实施农民文明生活创建工程。结合环境的改善广泛开展了“先进文化、党的政策、文明习惯、致富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进农家”活动。在村里设立了“四进农家”宣传栏,及时进行“四进”内容的宣传。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和村民文明学校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农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态文明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有的村还建起了民间杂耍队、业余戏剧团,吸引农民参与活动。街头镇代吉子村经常聘请电影放映队和小剧团进村演出,利用演出前对农民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既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了解决农民外出打工,家庭生活不便的问题,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把建立义务帮工队、科技服务队、农机服务队等服务组织作为重要内容,把创建活动和办实事结合起来,增强了创建活动的吸引力。为了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倡导道德新风,还建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等村级服务组织。许家庄居自从建立了道德评议会后,村里的“大事小情”基本不出村就能解决,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道德小法庭”。红白理事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红白事由村干部主持,既文明大方,农户又少花钱,很受群众欢迎。
意,因此,建设新农村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
一、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农民的居住环境有所改观,但农村环境形势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乡镇企业的污染不断加重。有些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淡薄,偷排、超排现象时有发生。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三废”(废渣、废液、废气)排放量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果不能对乡镇企业进行科学规划,严格依法管理,其污染将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
二是农业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首先是化肥、农药污染。近年来,农民群众为了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大量地使用农药、化肥,由于缺少农业科技知识,使用不当,使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很低。大部分残留在土壤、水体、农作物及大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给人与牲畜造成了危害。其次是养殖业污染。随着家庭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随意露天堆积,导致有害病毒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直接威胁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是日常生活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长期以来村寨建设无规划,村寨中无公厕、道路缺少硬化、畜禽散养、农家肥和废弃物乱堆乱放、人畜居住混杂、生产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等问题依然普遍。农村水体污染表现尤为突出,有些村庄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和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村民身体健康和农作物安全。
四是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在我国农村很多地方,能源利用主要是薪材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这样既浪费木材,破坏植被,也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同时,随意焚烧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现象屡禁不止,很好的农作物资源就这样付之一举,丝毫没有充分利用,相反却污染环境,造成事故。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受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二是广大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有差距;三是农村环保投入不足。
二、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遵循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一)要遵循“三同步、三统一”的原则。做到经济建设、村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要遵循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原则。健全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统筹考虑各种利益关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三)要遵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对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区域开发、城镇规划、新农村建设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事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做到既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又超前防治污染,促进协调发展。
(四)要遵循符合环境承载力的原则。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本身的环境容量,切实控制并逐步削减各类污染物直接排放的总量,逐步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质量。
(五)要遵循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生活污染物的处治,一手抓传统生活习惯的改变,真正达到生活既宽裕,村容又整洁的生态文明。
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对策措施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结合县情、乡情、村情及时做好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应把保护农村环境作为重要内容。
(一)开展环境宣传,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氛围。针对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可采用一些农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素材,比如科教片、宣传图板等,或者结合文艺宣传、科技扶农等内容,开展环保知识下乡活动,编写适合在农村中小学、城市流动人口中使用的环境和生态乡土教材,在农村中小学中广泛普及。
(二)做好村镇建设规划,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应以村镇的布局、建设规模、发展方向等方面对村镇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避免盲目建设过程中因忽略环境因素而造成灾难性后果,保持环境规划与村镇规划、环境建设与村镇建设、环境管理与村镇管理同步进行,把小城镇环保工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
(三)加强环境管理,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必须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制度,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认真落实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禁止高耗能、重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马,杜绝污染向农村转移。对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十五小”企业,要坚决取缔。同时,要加强和完善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加大对环保部门的投入,为环保部门配备必要的执法和监测设备。
(四)发展生态农业,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动力。以生态产业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根据区域农村资源特点,通过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调整生态链条中的农业结构,对人们从事生态建设中零星的、分散的经济活动进行优化组合,将建设“生态家园”和“区域生态产业”结合起来,培植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富民农业产业群、产业带、产业区和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支撑作用。
(五)生态移民和补贴维护生态制度创新。在有些生态极度脆弱的农村地区,如果不发展经济,财政收入、农民收入就无法解决;如果要发展经济,就得破土垦荒或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无形中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这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要换一种角度去考虑,引入“不发展就是发展”的新理念,沿两种思路展开:
一种是继续推行生态移民。在自然环境极度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地区,应继续推进生态移民,通过向区外迁移农村人口,杜绝人类在生态脆弱区的开发经营性活动。但是生态移民成本高,农民改行择业空间狭小,移民安置难度也大,有时候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加强科学论证和工作协调。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具体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明确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并把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又将生态文明这一崭新亮点写进党的报告中,文明生态村已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创建载体。因此,无论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来说,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自然观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
生态伦理思想是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的产生、繁衍与进化都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渐完成的。第二,人类应该尊重和善待自然。劳动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手段,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和善待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注重可持续发展。第三,人类应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随着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以及自然界的恩赐的同时,彼此的矛盾和不协调因素会逐渐显现。人只有遵循客观生态规律,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凭借人类的聪明才智来逐步消除这些矛盾。第四,应坚持制度、科技进步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马克思认为,从表象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出现异化现象,但从本质来看,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异化的反应,要解决这个困扰全人类的难题,唯有解放人类,消除人与社会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观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核。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是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要充分尊重自然、珍爱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代际利益,把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主要利益和次要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人与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是与马克思自然观一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思想精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明的综合体。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步经历了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回归过程。其中,如何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尺。按照人的需求理论,人类生存首先要解决饮食男女等物质生活的需求,当这些条件满足后,人们必然有更高层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例如,环境优美的宜居环境,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喜闻乐见的生态文化,等等。其中,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影响居民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幸福指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生态道德体系,必将极大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体来说,生态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公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和生态美学观念等三个方面。所谓生态公德意识就是要求公民积极树立起保护环境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生态保护要摆脱狭隘的自我意识和地方保护主义,要着眼于人类整体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生态道德规范即是指建立起从生态道德认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行为等三位一体的道德约束、监管与奖惩机制,以规范环境个人行为、环境集体行为、环境职业行为、环境决策行为等。生态美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视角,感受生态美的愉悦性,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坚持“三同步”(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原则和“三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发展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3.农村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农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构想,是人类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核心思想强调,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最佳组合与可持续发展。在农村,某些地方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代际效益,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有助于加强农民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唤醒农民的危机意识,树立起生态意识,从而有效制止破坏生态道德的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加强农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一。生态道德教育从塑造理性生态农民的方面来展开,把农民培养成具备生态道德修养的劳动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就可持续发展人才。从根本上说,就是造就具有优良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新型农民,使他们具有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具有把开发、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的意识,具有为维护生态平衡而献身的精神。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主要原则。
1.平等和谐原则。
生态环境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自然环境的价值并非是无限的,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就要遵循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只有顺应了这种规律,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才能不断进步。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道德的形成,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都是直接在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所以更应尊重和顺应生态环境的内在规律,树立与生态环境平等和谐的观念。这种与生态环境平等和谐的观念,并非是农民对其所处的环境毫无干涉,而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农村生态环境的内在规律,并按照这种规律去生产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状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解,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公正原则。
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实行利益公正,具体而言,生态道德范畴的“利益公正”原则主要涉及人与天地自然间的关系,人与人在共同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过程中权益与义务关系以及基于长远利益考虑的当代与后代的关系。首先是人地公正,即人类和自然应保持一种公正关系,人类要理性地对待自然,合理节制自身欲望,有效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次是代内公正,即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权限明晰、机会均等、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其目的是强调社会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要公平享有和保护自然资源,要公平拥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更要求先进富裕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上要承担比落后贫穷地区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最后是代际公正,主要是指地球上有限资源在不同代与代之间的合理分配和补偿。
3.适度原则。
适度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性原则。第一,适度发展。要彻底扭转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重增长不重结构的粗放式农村经营模式,适度发展传统农村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型和环保型农业,将生态环境作为潜在物质财富和潜在生产力保护起来。第二,适度消费。要积极倡导消费文明化、消费生态化和消费适量化。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包装、流通、消费都要环保化,要在全社会树立消费的生态良心;同时要积极调整消费结构,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浪费资源的高消费。第三,生育节制。从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角度分析,控制人口是重中之重。农村人口的增加会加剧代内矛盾冲突,势必影响代与代之间的利益平等,这就要求树立自觉节制生育的道德观念,控制农村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将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结合起来,与社会文明进步结合起来,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4.统筹兼顾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要坚持德治和法制相结合,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首先,生态道德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培养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公众,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进而培养广大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其次,应加大环保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包括加大执法频次和处罚力度,使农民感受到国家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形成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利舆论氛围。最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公众环境意识,要通过农村素质教育培养农民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提高其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能力。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路径。
1.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生态道德认知。
生态道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广大农民是否能够受到全面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形成清晰的生态道德认知。首先,我们要积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的自然观以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使生态道德观念成为广大农民深层次的道德认识,并使这种道德意识渗入到农村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环保长远教育规划,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依靠县农干校、党校、职业培训学校、村委会等农村教育平台,以农村领导干部、中小学学生和农村居民为受众重点,以环保常识、环保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开展不同层次的生态教育。最后,要特别注重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完善干部考级制度,将环保工作列入考核范围,使他们正确处理环保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改变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模式。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信息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农村进行广泛调研,增加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报道频次,树立典型,推广经验。环保部门要经常性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帮助农民排忧解难,要大力普及环保知识,利用图片、乡土教材、乡村短剧、村头板报、科普报告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知识性与趣味性,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环保理念,树立起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念。农村生态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农民具备环保能力的基础上,因此,有关部门还应加大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生态技术的宣传与培训的力度,如沼气使用技术、合理施肥和施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珍稀动植物的繁殖和保护技术以及防污、排污、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等。
2.发展生态农业,培养生态道德情感。
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有理念的树立,还要有情感的培养。生态情感的萌生主要根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会油然而生对自然的敬重和爱惜之情;二是因为自然界是满足人生存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始基础,对此有深刻认识的人们会对自然产生出一种认同、依恋、感恩和爱护之情。因此,我们要重视从审美需要和生存需要的角度去培育农民的生态情感,培育农民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的生态情感,唤起人们的生态良知。生态道德教育要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发展新产业。当前,重点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层面。生态道德教育要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激发农民学习生态知识、运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同时,生态道德教育还要与改变农民生存环境相结合。当前,生态道德教育重点要与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农村的规划中来,建设新人居,使“三清”(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强化管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
强化管理是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机制运行的保障。要综合运用法律、新闻舆论、经济奖惩、技术检测、行政处罚等多种手段,加大生态环境的监控力度,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明确责任。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一,彻底转变资源部门管理体制。目前,我国资源部门担负着资源保护执法监督、生态建设、资源经营和开发等多重角色,政企不分,严重制约了其生态保护的主要职能的发挥,因此,实行资源管理政企分开,明确各自责任,已迫在眉睫。第二,建立并逐步完善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展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监测,建立生态监测和预警网络,提高生态系统监测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优先建立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监控系统,建立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系统。第三,制定有关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土壤污染等方面的法律,制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矿山生态恢复、生态脆弱区评估、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生态旅游管理等法规和标准。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加大对重点区域和流域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第四,建立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纳入政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导社会经济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上来,建立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下游对上游、开发区域对保护区域、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受益人群对受损人群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积极探索建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机制。
4.监督反馈,科学设计生态道德评价体系。
设计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反馈系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推动和强大约束。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提供了途径,反映出绩效。所谓提供了途径,就是明确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寻求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重点和关键,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其他各项社会事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相互作用及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应立足践行科学发展观,设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环境友好和运行效率五个方面并兼顾其他因素,能体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能否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是否分享了发展的成果,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的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不仅要体现经济增长,更体现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作用。所谓反映出绩效,就是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判,体现出各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差距及出现的问题。通过社会评判和公众监督,形成强大的约束力,督促各级地方政府不断纠正偏差,使公共决策和执政行为更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决定着制度设计、政绩考核,影响着公众评判和舆论导向,唯有科学设计、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对其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果做出全面准确的评判。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林业发展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必须根据张掖市林业产业实际,结合本地区农村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因地而异,一些地区着力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一些地区则重点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一些地区需优化和改进林业产业结构。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需要依照当地情况,明确发展前景,统筹规划。在规划前要实地调研,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农民、社会的实际需求,让农民参与进来。同时,明确规划和发展的目标:一是推进多样化林业建设,使土地、空间得以充分利用,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最大限度保护适地适树林业生产潜能;三是实现森林物种多样性,建立生态环境系统,积极改善自然和居住环境,真正造福百姓;四是物种保护和林业生产密切结合,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保证经济建设;五是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结合,使林业发展人文性充分展现出来。
2强化管理,保护资源
张掖市南连祁连山,北靠合黎山、龙首山,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张掖市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林业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当前,在一些农村地区社会建设中,仍存在非法使用林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土地整理、开发建设等名义,将林地的用途随意改变;随意挖、移植树木,毁林造地;过度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造成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基于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林业资源保护在推进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文明乡村构建方面的意义,科学处理经济建设和林业资源、生态保护的关系,严格按照规划,审查社会建设用地,有效控制用地规模,必须守住林地红线。首先,要积极建立省、市、县(区)各级林业资源监管和检查系统,创建并完善各地区的林业资源档案。其次,推进林业资源立法建设,持续完善林业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最后,需要积极创新林业资源管理机制,通过政府预算购买服务路径,使社会企业组织参与到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资源保护等工作中,全面提升林业资源的管理水平和保护力度。
3应用科技,推进建设
要充分结合林业科研和生产,使林业科研组织的专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依靠林业科研组织及林业高校的专业技术,选择适宜区域,创建林业科技建设示范区。通过示范去激励、引导广大林农,把先进的林业科技、发展信息及时地传授于林农。此外,重视GPRS、卫星遥感、红外监测等先进技术在林业发展规划、监测、控制、护林防火、濒危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紧紧围绕祁连山的生态问题,制定科学的恢复治理方案,做到分类整治,推进基于“3s”技术的数字林业建设。同时,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林业发展必须基于社会需求,重视创新,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加快智慧林业的创建,建立林业产品电商平台、林业资源实时监测系统、林业建设金融平台以及农村林业政务平台。
4提升意识,加快发展
现阶段,环境治理形势日益严峻,必须让全民建立可持续发展和林业保护意识,强化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发展理念,进而提升全民综合素质,促进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基于此,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宣传,让广大农民能充分认识到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建立正确、科学的林业发展观和生态观。张掖市农村人口比仍较高,土地资源丰富,农田、山地不单单是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受人们生活、生产影响的重要污染源。应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方式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宣传,引导农民建立人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林业建设和发展中践行。
5重视创新,特色发展
张掖市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不尽相同,在文化上也不同,基于多元文化背景农村的习俗也是多种形态。所以,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对于特色农村,尤其是离城市近的农村地区,应充分结合乡村风光、农村文化,重点建设观光林业、生态旅游林业。如此不但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的去处,还是新时期林业产业发展创新的重要路径,有助于生态环境建设,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
6加大投入,灵活融资
为实现农村林业可持续发展,应加大投入,适度开展规模经营,构建家庭林场,培育新时期职业林农,引导广大农民通过股份制、转包、转租、互换等方式,实现林地、林权的合法转让。基于此,需要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广大农民提供林业金融服务,进一步扩大林业建设保险范围及类型,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的利益。同时,应创建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积极探讨排污交易权、资源利用权等补偿方式。此外,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积极组织碳汇造林工作。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部分,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农村景观面貌得到改善。为了更好的指导新农村建设,在规划设计中采用景观生态系统的概念。文章从景观生态的概念、意义、目标和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表达景观生态系统在新农村建设中指导意义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景观、廊道、斑块、规划目标、规划意义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正 文
1.新农村景观生态的概念和意义
新农村景观可称为乡村景观,它不同于城市景观,又不同于其他的自然景观。它具有特定的景观行为、形态、内涵,是区域格局中的一小部分,是聚落形态的一种表现。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广大的乡村就是一个大的、完整的乡村景观生态系统。
它是以广袤的农田,呈斑块状的村庄,呈廊道状的河流、溪谷、道路、农渠等功能为主体的乡村景观。乡村景观是一种格局,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自然干扰的记录,既能反映人类对环境的干扰的痕迹,又能反映人类活动的轨迹,是景观遗产中的历史价值的内容体现。
从地域范围上看,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相关活动行为的景观空间,由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及自然景观构成,是一个综合体。
从特征上看,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强度低,自然景观的属性就强。区别于其他景观的主要特点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是乡村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的表现。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区域内的景观结构,、文化内涵。要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切入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景观单元进行改造、建设、重塑。将自然景观和社会文化最合理的融为一体,在新农村建设中优化景观格局,从山水自然环境、乡村聚落空间肌理等方面入手,从乡村文化景观及草根社会生活等方面切入。
2.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生态空间的规划和目标
乡村景观生态很复杂,地形地貌的突变,地表土层的厚薄不一,森林的覆盖率差异化严重,景观生态格局不同,分析景观生态格局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乡村景观生态内部,将一个区域科学的划分为若干个“景观”和若干个斑块,大致定位乡村景观的范围大小。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斑块和廊道的位置。通常是通过建立起斑块和廊道,把农村中的每一块林地,绿地、村庄、河流、池塘、山地均纳入景观结构中,同时根据地形地貌,恰当的确定斑块的位置,建立斑块恰当的边界,将廊道补充到中间,最终建立一个丰富的、有效的、可行的、能自我支撑的动态景观结构。合理的安排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并为人类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乡村环境。
其主要目标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景观格局,优化和美化乡村生态系统,从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去创造一个融技术和自然景观与一体的,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后环境。以维持景观生态平衡,满足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的要求,保障人们生活和生产。建设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景观。
3.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规划和原则
进行新农村景观规划和建设应通过改变景观差异性来创造新的景观格局,或是改变原有的景观基质。可通过营造新的廊道,水景、或者改变斑块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方式,形成分散式或集中式的景观格局,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就是对自然的保护,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保护。景观的实质是异质性的,在对原有的自然景观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添补,完善。
(2)、相关性原则:景观不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均有相连性,以时间为纽带,将属于同一地域的景观元素通过时间顺序整合在一起,形成历史文化的教育网络。根据功能的使用要求,将不同的功能交流聚会在一起,例如通风、日照等。
(3)、地方性原则: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多样化,文化多样化,建筑风格和人文景观多样性较为突出,农村景观生态规划建设,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承文化脉络,消除和避免景观的塑造与村民的生活方式、心理所产生的排斥效应。在生态系统薄弱处避免重复建设,因地制宜,做到生态规划建设和当地的生活方式、文化脉络相协调。
(4)、整体性原则:生态规划建设必须从整体出发,对整个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在保持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协调景观结构、格局、比例、尺度等自然特征,努力做到社会、生态、经济、文化等和谐统一,最终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5)、特色性原则: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造就不用的景观生态格局。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景观生态规划的时候要立足当地的文化和特色。按照农村的景观格局、功能要求等客观因素,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设计,彰显农村景观个性。
(6)、综合性原则:通过对规划与建设、管理和施工等综合研究。全面分析社会的、人文的、经济的、政治的、科学的各个因素。并建立对规划方案从生态、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评价体系。对如何合理的利用土地,保护集中农田斑块,控制建筑的斑块扩张进行积极的探索。科学的、实用的、前瞻性的建设新农村生态景观。
4.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生态建设方法和途径
通过对上述的研究,在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在对新农村的建设中,要以小尺度的农村景观生态系统优化为目标,在综合分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优化农村景观生态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结构模式和管理模式。
保证景观生态结构的完善和景观功能的发挥,确定农村生态景观的廊道、斑块的位置。分析廊道、斑块的属性。将乡村中的每一处林地、绿地、河流、村庄、山地等均纳入景观结构之中,同时根据乡村的功能和现状确定板块和廊道的最佳位置和最恰当的边界,最终建立一个丰富的、有效的、可以自我发展的、自我支撑的动态景观系统。
4.1重建新农村的景观廊道
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货带状结构,在乡村生态景观中通常以田间小路、河流、峡谷、分隔林等形式出现,是物质和能量传递的通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尤其是移民建设中,要重视对原有的自然廊道系统保护和利用。哪怕是在重建是也要分析原有的廊道功能。在村镇建设时,将周边的自然景观、小区的景观、和庭院景观有机的联系起来。构建林带、村落、水域、田园相互融合的、错落有致的,富有乡村情调的山水田园景观。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廊道的打造是一个要点也是亮点,将修建的道路等带状特征的廊道作为物质运输、人员流动、生物流动、气流交换的场地和纽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规划中本着方便的、绿化、硬化的原则,建立有效的道路网络。增加廊道的连通性,注意两边道路的绿化,树种的搭配。以乡土树种为主,采用常绿、落叶的结合,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以及草地的搭配形成立体的绿化景观。是一个景观系统,也是一个有效的防护系统。
4.2重建新农村的斑块系统
斑块在新农村景观生态系统中泛指农田、村落、草地、池塘等。在新农村建设时,因地制宜的将农村居住斑块和特色的农林生产区斑块和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区斑块有机的结合起来。
改善和优化原有的农村生活居住区的斑块的结构形式。将原有的分布散乱、新老建设混乱,绿地系统杂乱的进行整理改造。在新的斑块建设中,采用集中统一、分布均匀的设计原则来进行规划布局,合理的布置绿地景观、环境小品景观、居民活动广场。建设优美的居住区环境,将居民点有机的联系起来。
特色农林生产和农业旅游观光斑块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建设旅游观光农业能改善周边的居民生活条件。利用原有的农林资源在进行产业发展的同时,结合观光旅游开发,形成特色的农林生产观光旅游示范斑块。
4.3枫香大寨的实例的分析
图1、枫香大寨鸟瞰图2枫香大寨平面
枫香大寨项目项目用地位于万州区罗田镇,结合该镇的文化历史传统以及该项目肩负的历史传承责任。设计中追求和谐的人居环境,要紧贴“田园风光、自然和谐、文物古迹、鱼米之乡”文化理念。将项目打造成一座美丽幽静的山乡小村,为罗田镇营造有一个旅游景点和文化交流聚会地
项目中廊道主要体现在形成环形车道的小区消防到道路和各个建筑单体之间相互相联系宅间小道。中途中间的景观大道和小区的景观水体也是廊道的一部分。廊道在项目中起到联系的作用,是和外部联系的纽带,物质能量的传输桥梁。
项目中斑块主要体现在建筑单体设计,入口广场、中间居民活动广场,景观观光广场等。是居民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娱乐休闲的主要去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到的场所。
图1、枫香大寨观景平台图2枫香大寨入口广场
项目中的斑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小区的地形地貌和功能特点,在小区出入口设置入口广场,在景观中轴线的端头设置观景台,有效的将功能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
进入小区便映入眼帘的入口景观水景,碧水绿地与建筑楼宇交相呼应,近水楼台似在眼前,更有一番曲径通幽的意境。观景台能鸟瞰罗田镇的场镇的全貌,观美景,看日出日落,享受生活的安静与美好,以上两个地方是居民休闲的好地方。
图1、枫香大寨躬耕园图2枫香大寨景观节点
项目用地位于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选址用地,结合居民的生活习惯,设计躬耕园和“水上”村落,有效的还原农村的生活气息。
小区设计躬耕园,到田间享受采摘的乐趣,是人们释放心情、减轻压力的最好办法。小区设计增添了由水体分割而成的“水上”村落。结合小区为北高南低的缓坡地形,考虑水体环流及观赏视角的综合需求,我们在适当的地方进行了适当的水体的设计,从而开阔视野,使得整体景观看起来更为自然,让生活在此的居民轻松感受水流的恬静与柔美。
项目结合景观呢生态的特点,将一部分的景观生态的要求融入其中,在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的同时,有将原有的地域特色融入其中。
结 语
农村生态景观系统的设计重要性,体现山村的保护当地的景观资源和景观特色维护生态平衡。将新农村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农村旅游观光农林示范区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农村村落的聚落形态、山水格局、环境保护、乡土文化景观的继承与发扬以及有利生产生活的规划思想等多层面的问题,以理论为基础,尊重自然,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库区人居环境,使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更加符合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乡村可持续发展[D].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164~ 183.
[2]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l999.89~ 95.
[2]邬建国. 景观生态学! ! ! 概念与理论[ J] . 生态学杂志, 2000, 19( 1) : 42- 52.
[3]刘黎明等 著.《乡村景观规划》.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8
[4]李文华,等. 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刘滨谊; 中国乡村景观园林初探4O6;城市规划汇编,2000(6),46-48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具体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明确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并把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又将生态文明这一崭新亮点写进党的报告中,文明生态村已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创建载体。因此,无论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来说,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自然观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
生态伦理思想是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的产生、繁衍与进化都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渐完成的。第二,人类应该尊重和善待自然。劳动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手段,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和善待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注重可持续发展。第三,人类应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随着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以及自然界的恩赐的同时,彼此的矛盾和不协调因素会逐渐显现。人只有遵循客观生态规律,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凭借人类的聪明才智来逐步消除这些矛盾。第四,应坚持制度、科技进步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马克思认为,从表象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出现异化现象,但从本质来看,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异化的反应,要解决这个困扰全人类的难题,唯有解放人类,消除人与社会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观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核。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是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要充分尊重自然、珍爱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代际利益,把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主要利益和次要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人与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是与马克思自然观一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思想精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明的综合体。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步经历了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回归过程。其中,如何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尺。按照人的需求理论,人类生存首先要解决饮食男女等物质生活的需求,当这些条件满足后,人们必然有更高层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例如,环境优美的宜居环境,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喜闻乐见的生态文化,等等。其中,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影响居民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幸福指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生态道德体系,必将极大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体来说,生态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公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和生态美学观念等三个方面。所谓生态公德意识就是要求公民积极树立起保护环境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生态保护要摆脱狭隘的自我意识和地方保护主义,要着眼于人类整体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生态道德规范即是指建立起从生态道德认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行为等三位一体的道德约束、监管与奖惩机制,以规范环境个人行为、环境集体行为、环境职业行为、环境决策行为等。生态美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视角,感受生态美的愉悦性,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坚持“三同步”(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原则和“三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发展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3.农村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农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构想,是人类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核心思想强调,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最佳组合与可持续发展。在农村,某些地方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代际效益,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有助于加强农民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唤醒农民的危机意识,树立起生态意识,从而有效制止破坏生态道德的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加强农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一。生态道德教育从塑造理性生态农民的方面来展开,把农民培养成具备生态道德修养的劳动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就可持续发展人才。从根本上说,就是造就具有优良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新型农民,使他们具有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具有把开发、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的意识,具有为维护生态平衡而献身的精神。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主要原则。
1.平等和谐原则。
生态环境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自然环境的价值并非是无限的,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就要遵循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只有顺应了这种规律,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才能不断进步。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道德的形成,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都是直接在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所以更应尊重和顺应生态环境的内在规律,树立与生态环境平等和谐的观念。这种与生态环境平等和谐的观念,并非是农民对其所处的环境毫无干涉,而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农村生态环境的内在规律,并按照这种规律去生产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状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解,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转贴于 2.公正原则。
新农村生态伦理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实行利益公正,具体而言,生态道德范畴的“利益公正”原则主要涉及人与天地自然间的关系,人与人在共同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过程中权益与义务关系以及基于长远利益考虑的当代与后代的关系。首先是人地公正,即人类和自然应保持一种公正关系,人类要理性地对待自然,合理节制自身欲望,有效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次是代内公正,即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做到权限明晰、机会均等、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其目的是强调社会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要公平享有和保护自然资源,要公平拥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更要求先进富裕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上要承担比落后贫穷地区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最后是代际公正,主要是指地球上有限资源在不同代与代之间的合理分配和补偿。
3.适度原则。
适度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性原则。第一,适度发展。要彻底扭转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重增长不重结构的粗放式农村经营模式,适度发展传统农村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型和环保型农业,将生态环境作为潜在物质财富和潜在生产力保护起来。第二,适度消费。要积极倡导消费文明化、消费生态化和消费适量化。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包装、流通、消费都要环保化,要在全社会树立消费的生态良心;同时要积极调整消费结构,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浪费资源的高消费。第三,生育节制。从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角度分析,控制人口是重中之重。农村人口的增加会加剧代内矛盾冲突,势必影响代与代之间的利益平等,这就要求树立自觉节制生育的道德观念,控制农村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将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结合起来,与社会文明进步结合起来,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4.统筹兼顾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要坚持德治和法制相结合,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首先,生态道德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培养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公众,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进而培养广大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其次,应加大环保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包括加大执法频次和处罚力度,使农民感受到国家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形成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利舆论氛围。最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公众环境意识,要通过农村素质教育培养农民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提高其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能力。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路径。
1.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生态道德认知。
生态道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广大农民是否能够受到全面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形成清晰的生态道德认知。首先,我们要积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的自然观以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使生态道德观念成为广大农民深层次的道德认识,并使这种道德意识渗入到农村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环保长远教育规划,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依靠县农干校、党校、职业培训学校、村委会等农村教育平台,以农村领导干部、中小学学生和农村居民为受众重点,以环保常识、环保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开展不同层次的生态教育。最后,要特别注重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完善干部考级制度,将环保工作列入考核范围,使他们正确处理环保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改变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模式。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信息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农村进行广泛调研,增加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报道频次,树立典型,推广经验。环保部门要经常性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帮助农民排忧解难,要大力普及环保知识,利用图片、乡土教材、乡村短剧、村头板报、科普报告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知识性与趣味性,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环保理念,树立起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念。农村生态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农民具备环保能力的基础上,因此,有关部门还应加大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生态技术的宣传与培训的力度,如沼气使用技术、合理施肥和施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珍稀动植物的繁殖和保护技术以及防污、排污、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等。
2.发展生态农业,培养生态道德情感。
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有理念的树立,还要有情感的培养。生态情感的萌生主要根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会油然而生对自然的敬重和爱惜之情;二是因为自然界是满足人生存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始基础,对此有深刻认识的人们会对自然产生出一种认同、依恋、感恩和爱护之情。因此,我们要重视从审美需要和生存需要的角度去培育农民的生态情感,培育农民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的生态情感,唤起人们的生态良知。生态道德教育要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发展新产业。当前,重点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层面。生态道德教育要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激发农民学习生态知识、运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同时,生态道德教育还要与改变农民生存环境相结合。当前,生态道德教育重点要与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农村的规划中来,建设新人居,使“三清”(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强化管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
强化管理是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机制运行的保障。要综合运用法律、新闻舆论、经济奖惩、技术检测、行政处罚等多种手段,加大生态环境的监控力度,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明确责任。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一,彻底转变资源部门管理体制。目前,我国资源部门担负着资源保护执法监督、生态建设、资源经营和开发等多重角色,政企不分,严重制约了其生态保护的主要职能的发挥,因此,实行资源管理政企分开,明确各自责任,已迫在眉睫。第二,建立并逐步完善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展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监测,建立生态监测和预警网络,提高生态系统监测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优先建立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监控系统,建立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系统。第三,制定有关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土壤污染等方面的法律,制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矿山生态恢复、生态脆弱区评估、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生态旅游管理等法规和标准。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加大对重点区域和流域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第四,建立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纳入政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导社会经济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上来,建立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下游对上游、开发区域对保护区域、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受益人群对受损人群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积极探索建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机制。
4.监督反馈,科学设计生态道德评价体系。
设计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反馈系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推动和强大约束。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提供了途径,反映出绩效。所谓提供了途径,就是明确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寻求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重点和关键,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其他各项社会事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相互作用及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应立足践行科学发展观,设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环境友好和运行效率五个方面并兼顾其他因素,能体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能否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是否分享了发展的成果,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的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不仅要体现经济增长,更体现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作用。所谓反映出绩效,就是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判,体现出各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差距及出现的问题。通过社会评判和公众监督,形成强大的约束力,督促各级地方政府不断纠正偏差,使公共决策和执政行为更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决定着制度设计、政绩考核,影响着公众评判和舆论导向,唯有科学设计、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对其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果做出全面准确的评判。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巴彦淖尔 新农村新牧区 生态环境
巴彦淖尔市是的农业大市,也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油基地,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营造祖国北方生态防线,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过程中,滞后的农村生态文明,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基本情况
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首批启动的50个示范点,在2012年基本建成46个的基础上,2013年又有2个示范点开工建设。当前,正在抓好房屋装修、基础设施、环境绿化等工作。第二批启动的67个示范点,已有43个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各地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合理选择适宜的建设类型,其中集镇发展型试点4个,中心村聚集型试点14个,旧村改造型试点24个,移民搬迁型试点1个。
各旗县在总结多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进一步完善措施,全力推进建设。
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不搞统一模式,不搞整齐划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设计多种建设方案,供农民选择,该集中新建的就集中新建,该整治修善的就整治修善,尽可能遵循河套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特点和民俗文化,重点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上下功夫。五原县选择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居住相对集中的响导、红赛村,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结合危房改造项目,重点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农民的生活环境。用村民的话说,现在是“村庄不见柴草堆,汽车进村不起尘,住房院墙不见泥,下雪下雨不积水。”环境好了,心情愉快了,发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杭锦后旗选择居住分散、房屋质量差、复垦潜力大的蛮会一社,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建设集中居住的中心村,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耕地质量。磴口县永胜村示范点,在保留河套农民喜欢的“一砖到顶”红砖房的基础上,集中整治农村垃圾乱堆、污水乱泼、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畜禽乱跑的现象,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乌前旗公田村在园区内开辟集农耕文化和河套民俗的风情区域,提升了示范点的品味。乌拉特后旗在新居建设上重点突出蒙古游牧民族“蓝天白云”的传统特色。
在2013年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各乡镇认真贯彻巴彦淖尔市委提出的“1359”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工程,切实解决“脏、乱、差”的问题。针对巴彦淖尔市农村普遍存在的“五乱”(垃圾乱堆、污水乱泼、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畜禽乱跑)现象,集中开展了以“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活动。对村庄内废弃的旧房、旱厕、棚圈、禽舍等进行了彻底拆除;将柴草在远离农舍、公路的地方集中堆放,消除安全隐患;整修硬化村庄道路,并保持通畅;配备垃圾收集池(桶),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旗区)处理”的处置机制;在村庄周围、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大量植绿补绿,责成专人负责管护。通过集中整治,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环境保护意识淡漠
受传统观念影响,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之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随意处置垃圾、排放污水现象非常普遍,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村容整洁的要求相差很远。一部分人认为,农村车辆少,各种工业废料少,而面积又广大,污染情况并不是很严重。特别是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盲目引进项目,较少考虑污染问题。
各级政府对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产品质量,营造和谐环境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上科技文化知识欠缺,对工业污染转移和农村自身污染问题普遍认识不足。
(二)农村环境政策法规、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国有关农村生态环境的立法很不健全,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塑料薄膜污染、引用水源保护、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
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意义不大;对规模普遍减小、分布较为分散的乡镇企业的污染排放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
(三)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不协调
许多地方只注重经济建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甚至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谋求经济发展,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当前,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退化与自然资源短缺导致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粗放型增长方式与有限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实际监管能力滞后的矛盾。
(四)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
一些高污染企业正在向农村转移,农村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必须从城市工业污染、沿海工业污染中吸取教训,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环境保护下进行。大部分乡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应对污染的能力不强。随着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不仅造成环境的破坏,而且严重影响农民的身心健康,后果不堪设想。同时,农村环境一旦遭到严重破坏,治理起来的难度非常大。不但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巨大投入。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途径
(一)深入开展乡村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减少乡村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将其变成新的可利用资源。比如乡村的秸秆,直接焚烧就是污染源,而综合利用后就能成为新的资源。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开发出设备,将秸秆压实成型,以实现对秸秆的再利用。这一措施既减少了乡村环境污染,又开辟了乡村获取新能源的渠道,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扶植政策,鼓励农户科学处理作物秸秆,以实现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可避免堆放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另外,对于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其他废弃有机物,也要鼓励农民综合利用。比如,废弃的菜叶可以当做畜禽饲料或用于积肥,对于废弃的农用薄膜也可通过适当的补贴政策尽可能地集中回收,以避免薄膜带来的污染,并使土地肥力不受影响。
(二)宣传科学养殖技术,减少养殖业的污染
要向农民宣传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逐渐实现乡村养殖集中化,规划建立乡村养殖小区。当农户养殖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就必须实行畜禽养殖环境与人居住环境严格分开的措施,这样才能避免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养殖小区有利于集中处理畜禽粪污,集中堆肥,也能使人居环境不受养殖区域不良气味的影响,还能避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污染。
通过发展科学养殖,鼓励建设集中养殖小区,集中将畜禽粪污通过堆肥转化成有机肥料,可以有效地净化乡村人居住环境,也有利于发展乡村有机农业,培肥土地,促进养殖业和种植业和谐发展,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的和谐美好。
已有的种植经验表明,施用有机肥来种植作物,作物的抗病力强,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的喷洒量,这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利好因素。
(三)加大乡村公共设施投入,有效减少乡村的生活污染
要加大对乡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有关乡村垃圾的清运和处理设施的投入,以及乡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必须把城乡看做一个整体,统筹城乡生态环境的治理,使之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必须切实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同时鼓励和引导推动农民投工投劳,有效地减少乡村的生活污染,推进美好的乡村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美好的乡村,不仅关系到乡村居民,也关系到城市居民。乡村是城市居民的食品来源地,只有乡村生态环境改善了,食品安全的状况才会有根本的保证,城市人的食品消费才会有真正的安全保障,这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事。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保障,因此必须要完善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本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乡村工业发展的基本评价体系之中。如果企业经营危害到乡村生态环境,那么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就要限制其发展,甚至要令其停产关门。
各地区都要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要建立乡村土地开发保护制度,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要加强乡村环境监管,健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乡村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乡村居民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意识,营造爱护乡村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内涵及特点。农村生态旅游在我国发展较晚,是农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二者的有效结合,是以农村田园风光、自然资源、风俗风貌、地方饮食等为特色,以生态文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为宗旨,以都市旅游者为主体,以观光、游览、娱乐、休闲、购物等方式,覆盖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一种短期短程旅游活动。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之所以短时间内突飞猛进,主要原因是其即拥有旅程短、消费低的特点,又能真正让来自都市的旅游者达到放松、休闲的目的。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生产、生活、风气、环境、管理五个方面对农村建设提出了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的要求,这五个方面既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农村生态旅游发展要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顺利稳步推进。
3.农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二者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发展路径,积极带动了农村生态旅游地区农民就业创业,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保驾护航,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和发展空间,为农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的重要性
1.农村生态旅游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近年来,各农村生态旅游地区地方政府积极鼓励支持当地农村生态旅游,各相关旅游公司和企业积极热情参与农村生态旅游的建设,农村生态旅游所在地的农民作为经营者也在积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虽然农村生态旅游起步晚了一些,但在各方共同努力配合下,很多地区已经通过农村生态旅游脱贫致富。可以说,农村生态旅游带动了农村各类型产业的发展,不仅直接推动了交通、电力、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更涉及到餐饮业、食品加工业、运输业、住宿业等第三产业。可以说,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整体提升了农村经济的实力,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了新农村经济建设。
2.农村生态旅游利用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产业可以吸纳大量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的人群就近就业,使他们不需离开家乡就可以实现本地就业和创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这既能有效缓解城镇人口的负担,又能让当地农民从生态旅游发展中获得实惠。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是收入增加,改善了农民的家庭收支情况,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3.农村生态旅游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还间接减轻了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使政府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反过来再促进农村生态旅游发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道路、桥梁、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使农村生态旅游有了基础保障。同时,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也将会在旅游者的需求下,逐渐改善和建设生态文明引导下的绿色环保循环低碳的服务设施、活动和居住场所。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1.农村生态旅游认识度和重视度不够。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绿色、自然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观来吸引旅游者的,所以必须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效应,不能借着“打造与众不同的农村生态旅游模式”而不顾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过度开发。若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村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恢复其原本状态将是极其漫长的。由于我国农村生态旅游起步比较晚,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不够及时和完善,再加上地方政府、当地旅游管理相关部门、农村生态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明显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度和重视度不够,导致出现了以短期盈利为目的的行为导致其在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出现了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秩序的竞争,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这些情形都对当地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遏制了农村生态旅游长期稳定的发展,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
2.农村生态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滞后。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既需要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相关旅游部门的科学规划,更需要具有一定生态知识、旅游知识、管理知识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只有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当前各地农村生态旅游实际经营者和管理者多为当地农民,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旅游从业者、生态文明知识、相关管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因此,在他们开发和经营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时,并不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考虑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等因素,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这从根源上影响了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3.农村生态旅游投入资金不足。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具备长远发展目光,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既要在道路、桥梁、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大力气,又要在服务、管理方面提高水平。当然,这些都要充足的资金予以保障。而实际上,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者主要是当地农民,当地农民资金投入有限,仅能根据部分需求来建造必要设施,并不能进行长期有效规划,更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去进行硬件设施建设。由于农村生态旅游投入资金不足,导致出现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卫生脏乱差,影响和破坏旅游者感受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心情,往往出现难以有回头客的现象,阻碍了农村生态旅游的长期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1.农村生态旅游中加强地方政府主导功能。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中要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在农村生态旅游规划、建设、改造、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使农村生态旅游能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健康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旅游所在地方政府政主导功能主要包括:一是加强规范管理。针对当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盲目开发、无序竞争、破坏生态平衡、污染自然环境等问题和现象,加大管理和处罚力度,规范开发者和经营者行为,为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加强服务监督。通过持续不间断密集的监督检查,确保农村生态旅游开发者有序开发、经营者守法经营、旅游者环保旅游,进而增强农村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农村生态旅游相关部门加强合理规划。农村生态旅游不是单纯的农村旅游,而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的新农村旅游,强调的是以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新农村旅游。因此,在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只有进行统一、合理、有序的规划,才能有效推动和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必须要坚持规划先行,以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根据各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来制定具体的农村生态旅游规划。同时,还要很好地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以特色风光、独特景点为依托,融民俗体验、特色农业园等方式,以维护当地生态平衡为前提,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制定各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真真正正促进农村生态旅游长期繁荣发展。
3.新农村建设中给予农村生态旅游更多优惠政策。农村生态旅游是农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完美结合,来源于二者又高于二者。农村生态旅游不仅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更为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提供了平台支撑。因此,新农村建设中应给予农村生态旅游更多的优惠政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政策支持,对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安全的生态旅游项目应给予政策性的鼓励。同时,大力解决当前农村生态旅游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其次是资金支持,尤其是帮助农村生态旅游地区的当地农民在开发和建设生态旅游设施的过程中获得优惠贷款。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应给予那些拥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农村更多的资金扶持,解决交通运输、通讯、水电、卫生等问题,促进其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关键词:环保农村;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包括新农民、新设施、新房舍、新风尚和新设施五个方面。它们是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要改变我国农村现有的面貌,强化生态农业建设可以更好的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优化。环保农村必须坚持高效、科学、循环发展的理念,要不断强化环境治理,优化废物利用方案,发展生态能源,扩大生态种植以及养殖。加强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绿化面积,提升生态能源实际使用率;不断提升农村生态建筑的数量,起到示范效应,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生态种植以及养殖的水平,实现高效发展。因此,开展新农村建设时,要重点加强安全用水、村屯绿化、道路整治、垃圾处理及住房改造等方面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活环境,以满足我国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一、新农村环境卫生建设
环境卫生建设,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环境卫生建设单位以自然村为中心,主体是农村,每一个村庄需要建筑垃圾堆放场、垃圾晾晒池、垃圾焚烧炉及废品储存房,并安排一名保洁员。每户居民,应配备垃圾分类存放桶两个、有机垃圾沤肥窖、废品回收袋,各一个。保洁员的设备也要配备齐全。焚烧炉的建设,不仅要美观大方,还要经济实用。农户把果皮、菜叶菜根、剩菜剩饭等垃圾倒入沤肥窖;把纸张、可回收塑料等垃圾放入废品存放袋,由保洁员统一回收。保洁员在焚烧每日收集的垃圾前,要对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分类出的非有机垃圾直接入炉焚烧,医疗垃圾、废油漆桶、废电池、过期药品及腐蚀性系调剂等有害垃圾,实施统一存放、处理。
二、村容村貌建设
村容村貌建设,包括多个方面,如为旧房屋改造、村庄道路建设、沼气池建设及饮用水整治等。改造旧房屋过程中,要使用可回收建筑材料,减少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的使用。要充分利用建筑材料,以免房屋建设完成后,大量建筑材料随意丢弃。把农民建筑房屋剩余的建筑材料和煤渣煤灰等,统一回收,以用于道路修建和平地填塘。新农村建设时,要加强道路建设,充分利用建筑材料及煤渣煤灰,为农村建设油路。道路建设过程中,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这样可以实现农村绿化建设。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积极鼓励农户退耕还林,使农村恢复原有生态。鼓励农民修建沼气池。家禽和牲畜的粪便,经过长期发酵可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可燃气体,故可作为农民取暖的原材料,又可进行照明。通过修建沼气池,能够有效解决粪便污染环境问题,还可推动农民的生产生活,真正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举措。人们生产生活中污水及垃圾,要采取集中处理的方法。可在农村兴建污水处理厂,把农民生产生活中的污水进行再次处理,以循环利用。做好饮用水整治工作,抽样饮用水,并送至相关单位进行检测,确定饮用水是否污染,以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对人们乱搭乱建的建筑物要及时清除,使农村建设更加趋于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村容村貌的建设,还要改造农村电网,规范用电管理。每户居民要有独立的电表,供电管理人员要定期抄表、收费,对电网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偷电问题,以降低电能消耗。
三、信息通讯建设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新农村信息通讯建设。使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尽最大力度开扩农产品市场。加强农村信息通讯建设的重点,是建设互联网。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户利用互联网,可以查找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变动信息以及国内外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了解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构建预测预报系统,规定时间内向农户推送与农业有关的信息,把国内外市场状况与农民农业发展紧密连接,从而使农产品生产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把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实现网络销售,并积极鼓励国内大型营销企业,开通网络销售渠道,从而带动农户经济发展。构建专业农民经纪人队伍,让他们有机会可以参加专业组织行业交流活动中,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培养良好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意识,积极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不断对农资市场进行整顿,以确保农资市场规范化,从而保障农产品及农业生产安全。
四、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合理模式
1.推动生态建筑建设,达成建设环保农村的共识
在新农村建设中,宅基地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看,推动生态建筑的时机日渐成熟。应以政府为主导,引导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可回收建材应该更多的应用于生态建筑的建设中,科学使用保温、环保建材。
2.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其主要模式就是生态种植和养殖。利用微生物技术发展轮作制是生态种植的主要模式,通过生物肥料的培养更好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推进绿色种植,生态农业可以更好的利用无污染的方法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也改善了农村环境。同时利用天然饵料以及无污染水域开展养殖,实现无公害饲养,最大限度的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
五、总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治理和恢复好农村生态环境。利用生态农业技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推进环保农村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调整思路,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我国广大农村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智伟.浅谈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J].资源节约与环境,201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