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范文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

篇1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云南省

一、引言

云南省有着自己的历史、文明、传统和生产方式,这些因素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影响着当地人的思维和生活,进而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不仅能够为一个地区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同时也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基础因素。因此,将传统文化因素纳入经济研究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文化模式对区域特色经济形成的影响机制。一个地区能够形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是区域社会对生活与发展方式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能够与当地文化相契合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当地文化的价值认同与技术支持上,还是在组织系统、技术系统上,都有一定的关联。技术系统是所有产业都要具备的,如果所选择的技术系统与该区域的文化不能够协调统一,该区域的人就无法更好的摒弃原有的模式而去接受和适应它。文化模式下的技术系统不仅是特指的生产工具,更是生产工艺,即使人们使用的工具改变了,工艺还是会继续延续下来。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要与文化水平保持一致,本土文化正式这一环节的内在基础。区域文化对于本地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间接和广泛的影响。文化对产业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影响都是直接性的,但是对劳动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是间接性的。本文借助经济分析工具,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将正式制度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区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2)区域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区域的社会群体意愿、利益等形成了一个文化氛围和环境,能够起到调节社会关系和支配行为的作用。当今占主体地位的发展模式是市场经济,有助于促进生产,但同时也遇到了自然与人类对立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的结果。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道德、不健康的观念也影响着正常的消费途径。只有通过提高文化水平、加强文化建设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才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正常健康的致富手段才能够营造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

(3)区域文化建设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模式也由功能性消费向审美性消费转变。产品不再仅仅是一个实体,更多的代表了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从产品的设计、包装到产品营销,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各种文化因素形成了无形资产,是企业经济竞争的核心力量,可以说,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文化价值,随着经济的文化取向日益增加,二者之间也呈现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状态。因此,可以使区域文化和经济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2.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的影响

(1)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选择的影响。制度的制定是建立在约束主体福利的基础上的,本文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前者是成员要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例如法律规章等,后者是源自于价值的文化遗传,后者先于前者产生,二者都对人的行为有着规范作用。格雷夫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热那亚人和马格里布人的两种社会价值体系决定了不同的制度路径。热那亚人建立了能够支撑现代市场经济圆形的制度,主要是由无限连带责任、提货单制度、永久合伙性质、保险制度等形成的,同时建立了有效而完善的法律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不同的文化价值能够形成不同的正式制度,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正式制度体系。

(2)区域文化对地方正式制度变迁的影响。一种制度形成后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迁,变迁是制度创立之后被打破,被新的制度替代的方式。正式制度的变迁也会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如同初始制度安排一样,非正式制度对制度变迁会产生很大影响,是一种诱致性、强制性变迁,不同于正式制度的变迁,这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非正式制度变迁速度都赶不上正式制度,所以前者延长了地区制度变迁、阻碍了制度创新。

(3)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实施的影响。意识形态能够提高人们遵循制度的自觉性,减少了制度安排服务费用成本,大大减少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摩擦和冲突。由诱致性制度变迁而来的正式制度易于执行,而强制性制度变迁而来的正式制度则难以执行,前者具有一致性,而后者则相冲突。正式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安排、正式制度执行和正式制度变迁,正式制度会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所以本文用正式制度代表区域文化程度。

综上所述,区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制度的选择、执行和变迁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当正式制度和文化一致时,就能够推动制度向良性方向发展,但相冲突时,就会阻碍制度的发展变迁。所以当文化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绩效,不一致时阻碍制度的执行而影响经济发展,这种作用是双重的。

三、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1.模型与假设

为了研究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和制度等区域文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假设二:区域文化主要通过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观点,正式制度安排可能是从外引进的新制度,也可能是从初始制度演化而来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要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因此我们把制度定义为区域文化的函数:

LNY=LNA+aLNK+bLNL+cLNI

其中Y表示经济发展程度,A表示技术进步,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力,I表示正式制度安排。

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云南省2010年的数据,区域文化程度采用经济性观念、经营性观念和制度性观念三个一级指标来衡量,这三个一级指标下含有17个二级指标,以此来判断云南省的文化程度,如果得分高,则说明该地区的文化程度高,反之较低。正式制度主要通过非国有化率(FGYH)、市场化程度(SCH)、分配格局变化程度(FPGJ)和对外开放程度(DWKF)的加权平均值来衡量。本文选择的计量软件是EVIEW5.0。

3.回归分析

可以看到,调整后的R方为0.883047,F值为227.5141,因此模型拟合较好,假设成立,即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有所影响。主要是因为正式制度的执行有赖于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后者能够有效的提高前者的执行效率,但是当二者有冲突的时候,后者就会阻碍前者的执行效果。另一方面,非正式制度是优先于正式制度而存在的,地区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制度安排的差异。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非正式制度会影响正式制度的变迁进程,有引导作用。所以,区域文化是通过对正式制度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对云南省正式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见表2)。

可以看出,调整后的R方为0.781643,因此模型拟合较好,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地区经济的发展受资本、技术、劳动力和制度等文化的影响,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有三方面的作用:首先,正式制度能够减低经济的不确定性,通过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构成一种固定模式,激发人们的积极性,降低行为的不稳定性;其次,正式制度能够节约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减少人们行为选择的信息成本,降低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最后,正式制度能够促进形成一种激励结构,使个人与社会收益达成一致,有效的统一人们的权利和责任。

四、结论

关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至今都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但是随着经济学和文化变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二者的关系也不断的被验证。本文利用云南省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和制度等区域文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区域文化主要通过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这样的结论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第一,除了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外,改变传统落后的文化观念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创建一种先进的文化氛围,提升区域竞争力。文化是多种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提高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制度的创新和减低制度的实施成本有赖于该地区文化发展水平,从而有力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云南是传统文化水平很高的地区,虽然传统文化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传统陈旧的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使其更好的融入市场经济,这也是保证区域经济能够得到更好发展的基础。

第三,文化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内在驱动力之一,我国还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封建社会思想较为严重,文化观念落后,而东部地区则较容易接受新鲜文化,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理念。要加强落后地区的文化,创建先进的文化,减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初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87-89.

[2]游细斌,魏清泉,汤放华.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路径探析[J].热带地理,2008,28(2):139-143.

篇2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文化 资源整合 经济一体化发展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制度趋同的今天,文化差异是导致社会和经济差异的决定因素。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它在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情感抒发等方面潜移默化地规范或影响着人们,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深入研究和充分认识区域文化,重视发挥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的优势,找准发展特色经济的基准点,是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正确认识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对于弘扬区域文化优势,促进区域文化的整合与认同,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经历了数代人的公共选择、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所最终构成的具有民族特质的地区文化底色,是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它营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激发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因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总是体现出受不同类型地域文化影响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由于受“亲经济”的吴越文化影响,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和江苏为两翼的著名“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所形成的崇尚规范、开放开拓、重商观念深入民心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区域经济契合的一种内在必然;又如珠江三角洲,在悠久的岭南文化传统、秀美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政策优势和多种外来文化的整合下,形成以广东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并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的文化根源。

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随着知识型社会的建立,文化与经济越来越相互交融、越来越一体化。如果把区域经济比作是“硬实力”,区域文化则是“软实力”,它倍增或递减区域综合国力,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经济产品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利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如北京的故宫、长城,陕西的兵马俑和羊肉泡馍,山东“三孔”文化,云南的丽江古城,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安徽的黄山,苏州园林和丝绸等都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档化、消费品位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有利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如“风雨少林”就是传统文化、现代元素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

有人说,“硅谷的空气里飘着的是创意”,而温州人“头发是空心的,里面藏着抓市场商机的智慧”。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地域性和嵌入的互动过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烙印。经济文化能够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形成创新模式与创业意识,并通过“企业家精神”这一载体对区域经济发挥促进作用。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通过有效整合和转化劳动与资本等物质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制约

1.文化的交互性导致一些重复建设和资源争夺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区域经济整体的一体化发展

如长三角区域2002年5月浙江宁波与江苏宜兴的“ 梁祝文化争夺战”,表明了文化资源整合的无序性;浙江省为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举办,新建20个场馆,并翻新20个场馆,整个花费高达30亿。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2.落后、消极的文化往往导致落后的经济

(1)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东西部差距问题,这固然是由诸多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造成的,但其中区域文化的差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2)经济落后地区常常存在小富即安观念。如云南人小得而安、商人们则小富即乐;海南人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等等。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思想不开放、思维保守的文化因素所致。(3)儒文化中的“义利之辩”使人轻视经济;现实生活中吃喝风盛行现象,以及各种黑恶势力逐渐抬头现象,越是在欠发达地区越是严重,这些是跟当地绿林好汉式的侠文化分不开的。

三、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文化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将是一个多赢的战略选择。通过日益广泛的交流、融合与协作,达到资源共有、市场共占、利益共享的目的。通过文化整合与共享,进一步促进管理理念、科研人才等文化认同感。反之,要充分运用文化认同上的力量,整合资源,降低成本,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

为了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当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打破行政体制的障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共同认可的规则和机制;其次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深文化认同;最后构建经济文化圈,建设经济、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如中国现在正在着手打造世界第六大都市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就是为了整合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文化等各种资源,加快融合、形成合力,带动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一体化发展。总之,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才是必由之路。

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首先,要把区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经济领域,结合区域的资源和经济优势,科学地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形象。其次,要适应区域文化特点,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形成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并围绕这一主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具有特色的经济格局。

3.文化建设要走产业化道路

文化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综合地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作为主体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而盈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的企业与行业的总称,它是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文化产业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助推器。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 经济竞争正逐渐成为文化竞争。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当今全球金融风暴提出的必然要求,对于振兴服务业、拉动内需、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说明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要充分运用产业理念,依靠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增强先进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助推动力,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其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6

篇3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探讨;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44-01

文化在人类不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信息载体的角色,它是人类发展的缩影。长期以来,由于生活在辽阔的中华大地的人们处于不同地域,而且各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民俗风情习惯、历史发展的历程不同,导致了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各具特色。这些使得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因此,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文化、经济的发展,更能够全面推动该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反过来,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后又能够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各项经济活动都已经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变成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传统自然、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一项社会活动。这种新型“文化经济”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经济发展的面貌,提高了生产力。这表明和文化的结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文章就地域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起到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社会学上是指人们在长期适应社会环境中所积累的必然产物。由于不相同的地域人群面对的是不同的地理环境,因而不同地区相比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就是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社会习俗、历史遗存、文化状态、生产生活方式等等的不断积累,地域文化就随之而形成。正是由于地域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再加上中华民族经历了上千年的漫长的发展历史,这些都造就了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它也呈多样性和独立性,比如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就存在着许多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像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在内容上不仅广泛,而且能够相互渗透和包容,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都与众不同。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人类发展史上的文化现象,它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文化交流、行政区划等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会展现多样性,但是在本质内容上应该是保持一致的;这是因为它是民族文化中精神价值的体现载体,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故而它能够赋予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群体一个不同于其它文化环境下的特殊意义。这些从地域性文化的三个明显的特征就能够反映出来。首先是地域文化具有漫长演化史和深厚留存性,能够在文化上留下历史的痕迹,与其它地域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其次,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它仅仅是局限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之内,对外来文化有着较强的抗拒性;最后,地域文化具有较弱的规范性,在内容的发展上不具备足够的自觉性,这是因为它是一种比较自然的文化形态。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政治经济学中,经济被定义为基础,文化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现实中,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定义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活动;反过来,文化又可以渗透到经济活动中,起到推进剂的作用。那么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又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呢?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地域的文化发展,其次是地域文化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地域的文化发展

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地域的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基础,它对地域的文化的发展水平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过程还与地域的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息息相关。以山东省的齐鲁文化为例,近年来随着山东省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供给都有大量的资金的注入,这就为山东省的地域文化发展打下了夯实的物质基础,使得山东省的地域文化的不断趋于结构复杂化、类型多样化,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齐鲁文化。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具备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要前提;其次是要有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这就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譬如山东的泰安就利用自身的文化遗产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该地区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最后是要根据具体类型的地域文化,倡导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例如山东的齐、鲁文化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把发展地域经济和建设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努力让地域文化不断地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去,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对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经济是一个地区的发展,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才,使其互相作用互相帮扶,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可以一步一个台阶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高文香.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职业圈,2007(14):16-17.

篇4

(新化县洋溪镇政府,湖南 新化 417600)

摘 要:区域文化指的是一个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区域特色的思想意识的总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区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区域文化的内涵、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能产生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区域文化;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68-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张笛风(1985-),男,湖南新化人,在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常言道:“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而“一方文化”往往也会对一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区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区域文化通常包括文化理念、文化网络、文化习俗以及知识人力资本四个文化因子,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底蕴,也是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形成概述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形成

所谓区域文化,指的是生活于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或者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心态以及民族艺术的总和。[1] 一般来讲,区域文化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与经济生产方式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区域经济决定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反过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具体来讲,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区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当今社会,区域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例如文化教育、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及文化基础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且区域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消费和需求来拉动和促进,无一例外都需要经济的支撑。

2.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二战之后,亚洲资源丰富的菲律宾、印度等国的经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欠缺资源的一些小国和区域的经济却获得了腾飞,像“亚洲四小龙”。不可否认,区域文化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区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1. 文化价值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例如“延安精神”“温州精神”“大庆精神”以及“南泥湾精神”等都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有利于帮助人们把握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实现文化观念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2] 例如华北地区至今仍然深受区域文化——“燕赵文化”的影响,“燕赵文化”以人为本、开拓进取、精忠报国以及团结向上等一些精神品质影响着该区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之相反,我国中西部地区缺少区域文化的支撑,文化观念落后,市场经济观念缺乏,封建社会的农耕思想根深蒂固,严重束缚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区域文化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

区域文化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区域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形式而言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区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特性,区域文化犹如一种文化产业,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可以作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以此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如当前许多地方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景观,打造“古城游”“古镇游”,以此来吸引外资、吸引合作商家,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户。

3. 区域文化提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纽带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纽带,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依然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贸易的窗口,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贸易发达,较早地接触了西方文化,因此思想文化观念开放,逐渐形成了开放、合作、进取的区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有效地推动了区域之间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在这种情况下,“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经济区先后崛起。与东南沿海不同,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对外往来较少,区域文化接纳能力弱,而且对外来文化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保守、僵化、排外的思维观念,于是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封闭性,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重视和推动区域文化发展,又要在发展区域文化的过程中强化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J]. 现代营销( 学苑版),2014,(5).

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区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了一个地区的群体意识、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管理方法以及价值观念等各种非物质性因素。对内,区域文化拥有共性;对外,则具有鲜明的个性,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特点,对于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昨天的文化成就今天的经济,今天的区域经济则是弘扬昨天的文化。江苏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文化传统,江苏凭借着沿海、沿江、沿湖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其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创造出了良好的物质文明。同时又凭借其所拥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文化的定义有很多中,英国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含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做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整体。”而哈耶克则认为文化是一宗通过习得的行为规则所形成的传统,这些规则可能是起源于人类所拥有的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情况下知道应该做什么或者是不应该做什么的能力。虽然对于文化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却有共识,那就是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以及精神等多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文化的内容不加价是包括有生产、生活用具以及其他的物质产品,同时还包括有最为基本的价值理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在一个国家的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以及历史发展进程等促进了不同特色的区域文化的形成,并形成了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各地的政治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不断的进行演变,不同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以及频度也存在不同,同时不同地方在长期以来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促使处于不同地域内的人们具有各自不同却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与风土人情,同时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在部分地理区域中出现了相似或者是相同的文化特质,处于这个地理区域中的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等很多方面都出现了一致性,而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在在某个区域内所形成的思想意识的综合,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对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进行了反映,同时也是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殊,与其他地区的区域文化存在有区别。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相互约束。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不加价是相互促进的,同时还是相互约束的统一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与经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社会系统中的两大子系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都是人为了维持与繁衍自身生产所必须要具备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出的结果。在很多时候,一些交通条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差异不是很大的区域,其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会表现出不相同的情况,有的时候甚至是大相径庭,这其中的原因在很多时候不仅仅是经济因素方面的。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其他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中主要的就是文化因素的作用,从文化方面来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奇迹”与“欠发达”的现象。明白落后的文化难以带来先进的经济,同样滞后的经济也难以产生先进的文化意识。

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文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区域文化的发展进行支撑,同时也决定了区域文化的结构、类型,并促进了不同特质的区域文化的产生。区域经济的高低也决定了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但是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却呈现出推动或者制约的作用。优秀的区域文化能够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基础,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振兴,强大的经济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文化的力量也不能够被小觑。文化与精神是民族和国家的精神与灵魂所在,能够对民族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影响,甚至是会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区域文化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使得我们在竞争、追求物质与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对价值观的认同产生出了很多的分歧。而文化则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紧紧的把握住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能够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科学的价值观,使得市场经济在利润有限的前提下可以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党的以来,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苏南在改革开发的过程中首先开办乡镇企业发展,快速发展开放型经济,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无论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都取得骄人成绩。“十二五”期间,江苏省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体,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江苏区域经济的快速、正确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文化对区域间经济的融合产生影响

区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其形成过程中因为其特殊行使得其超越了个体存在的价值观念,并且有着相当强烈的地域性。这就使得区域文化可以拥有良好的稳定性,不能够使得处于这种文化氛围内的社会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受到其影响,共同遵循相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这样就会使得区域在形成了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模式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得到改变,因此可以长时间的向外地人展示出自己的特色。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因为区域文化所具有的那种稳定性,会使得其对外界的美好事物产生一定的抵制,会让整个区域范围内的人都习惯于用区域内形成的风俗习惯、制度以及思想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容易使得在区域文化与客体文化在和其他区域文化进行碰撞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否定,而不能取其精华,或者是仅仅从自身的主观思想上去选择性的吸收融合,而不能够进行客观的接纳,为我所用。江苏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长期收到各种先进思想观念的影响和熏陶,同时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文化具有良好的包容性,这就使得其在经济发展上也能够做到对各种先进思想观念的理解和吸收,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融合。

(三)区域文化之间的差别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影响

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是存在着中部、东部、西部之间的差距问题,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来自于很多方面,其中不能够否认的一个原因就是区域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别,这些差别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南、苏北、苏中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从改革开放以后,差距又进一步扩大,有着相当明显的梯度特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苏中的扬州、泰州与南通三市处于江苏的平均水平。苏北几个市当前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仍然不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正是因为文化建设的不到位。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十二五计划中,江苏省将进一步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同时,江苏省计划到2015年时构建起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这不仅仅是对其区域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有效的促进其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茂林.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模式的影响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01).

篇6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识码: A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1.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2.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3.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

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

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篇7

一、区域文化认同的概念及其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历史、生活方式、军事等各方面的差别,在各个地域上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心理、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情感认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角度,我们称其为区域文化。如果将中国文化看作是根文化的话,各个区域文化则是其枝文化。人们早已经注意到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别。譬如,在哲学思想上:有“南老北孔”之说;在思维和性格上:有北人厚重、南人机灵之说;在生活方式上:则有“南米北面、南甜北咸、南船北马、南经北政、南拳北腿、南骗北抢”之说。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详细描述了中国各地不同特色的文化,对饮食文化有如下描述:“海南人食鱼虾,北人厌其腥;塞北人食乳酪,南人厌其膻;河北食胡葱蒜韭,江南畏其辛辣,而深不自觉。此皆水土积习,不能强同。”中国的各个区域文化共同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建构,他们是中国文化统一的精神特质下不同的表现形式,既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的辉煌,又分担了它的风风雨雨。

如果我们考察并对比一下世界各国或者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状况,我们就会看到,相同的经济制度与发展模式在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中可能会产生极为不同的结果。非洲的尼日利亚实行的是与欧洲相同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上的民主制度,然而经济发展的结果却差之千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实行了西方经济学家主要是芝加哥学派开出的自由主义的药方,却都没得到想要的结果。观察中国内部的不同城市区域就会发现,但凡区域文化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合作较好的地区。比如:长三角有吴越文化,珠三角有岭南文化,京津冀有燕赵文化和京派文化,胶东半岛有齐文化,川渝有巴蜀文化,湖北有楚文化,河南有中原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不同的区域文化还造成中国不同地域间巨大的发展差异。比如:浙江温州和广东汕头,都是位于中国东部的小城市,汕头还是中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自然地理条件也优于温州,现在的状况是汕头由于出现诚信等问题在日益沉沦,温州却迅速走出假冒伪劣的阴影而蒸蒸日上。对比一下京津冀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城市区域,后者发展神速、合作日益深入,前者发展较缓、貌合神离,都有文化的因素在里面作怪。

认同(identity)一词在本源上是指同一性,指在三段论中两个或多个元素之间可以彼此替换而不改变其真值的一种关系。心理学中则将之理解为一种心理机制,一个人据此有意或无意地将另一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归属于自己。认同也是一个识别象征体系,用于界定“自我”的特征以示与他者的不同。特定的文化认同,成为个人或集体界定自我、区别他者,加强彼此的同一感以凝聚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一个人可以从属于不同的社会共同体,小到家庭,大到国家,因而文化认同也是复合型的,族群、地域、阶层、宗教、阶级等都可以成为文化认同的载体。人们对一个较小单位认同的同时并不妨碍对较大的单位认同,比如一个人可以宣称他是上海人,并不妨碍他宣称自己是长三角人或者中国人。

区域文化认同对城市区域合作可能产生很大影响。据有关专家估计,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只有30%的经济合作是由于技术、财务或者战略方面出现的问题而搁浅,与之相对,大约有70%的失败是由于跨文化沟通方面的问题造成的[1]。塞缪尔•亨廷顿对区域合作的经验研究表明,欧盟在一体化道路上走得最远,能够建立起区域共同市场和经济政治联盟,就是因为欧盟区域内以基督教文化和新教伦理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认同和人文基础;而多元文化的区域组织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几乎都在区域合作的道路上步履蹒跚,就因为其缺少文化的认同基础。正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认同,才使欧洲从低层次的自由贸易区逐步发展到更高层次的机制协调并上升到货币联盟[2]。从欧盟内部的例子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与瑞典南部的马尔莫市在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上更为接近(注:马尔莫地区原属于丹麦,1657—1660年被瑞典吞并),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趋同的大趋势,使得丹麦和瑞典的官方边界逐渐消隐,结果马尔莫地区与哥本哈根(而不是与本国的斯德哥尔摩)形成了一个经济合作区。反过来,不能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感也可能导致区域合作的失败。土耳其在1988年即已提出加入当时的欧共体,至今未能如愿,一个不言自明的原因是欧洲人无法认同信仰不同宗教的土耳其人为其同类。土耳其人要如愿成为欧洲人,就要获得欧洲人的文化认同,要跨越文化的、心理的、历史的障碍。2005年5月29日法国公民投票对《欧盟宪法条约》说不,6月1日荷兰更以63%的反对票否决了该宪法,显示两国人民还没有形成对于欧盟政治统一进程的认同。这说明欧洲人虽然在宗教上和基本的价值观上能够找到基本的共同点,然而欧洲各国人民对于本国民族文化或者区域文化的认同可能会超过对于统一的欧洲文化的认同,各国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加上有关就业机会等其他非文化的因素,完全可能成为欧洲进一步实现一体化的障碍。因此早期欧洲一体化的设计者法国人让•莫内(JeanMonnet)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预见到将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于是有如下的名言:“如果我们可以重新开始的话(注:指欧洲一体化),让我们从文化开始吧。”[3]

二、以区域文化认同促进城市区域合作与发展

城市区域合作,从经济目标来讲,无非是要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合理的城市体系及城市间有效的产业分工体系,从城市政府的角度来说,无非是城市间共同合作来解决一些单靠一个城市无法解决的问题,如环境问题和交通、通讯问题。但是,城市区域合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现实中的人并非纯粹的理性经济人,他还是一个“社会人”或者说是“文化人”。其决策受到制度的制约和文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有时甚至超过对于经济因素的考虑。比如,香港与广东山水相连,具有相似的区域文化认同,因而在改革开放之初,便有大批香港人携带自己的资金、技术回到珠三角地区投资创业,前店后厂,粤港合作进行得轰轰烈烈,极大地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并最终促成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形成。这种现象并不能仅仅用国内的劳动力低成本来解释,因为东南亚一些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而在中国各大区域的相互比较中珠三角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在劳动力的成本和质量上均不占优势,而惟一的解释就是粤港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以及双方人民基于亲缘与地缘关系的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就京津冀城市区域而言,北京作为数百年中国政治中心而形成的京派文化与主要是津冀地区草根阶层精神特质反映的燕赵文化的显著差别,使得三地之间难以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感,城市区域合作难以取得进展。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北京与津冀之间尽管地理上非常接近,但北京流向上海的资金远远高于流向津冀的资金。可见,区域合作中,无论是中观层次的城市合作,还是微观层次的企业合作,都无疑受到区域文化认同的巨大影响。人们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促进城市区域合作,反之,如果一种区域文化无法取得区域内人民的认同,城市区域的经济合作必定受到阻碍。

同质的区域文化比异质文化更能促进区域形成共同信念、价值观、道德伦理以及共同的生活习俗,因为它都有助于个人、企业家、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企业家之间以及与政府间的合作,减少交易成本。事实上,城市区域合作的模式、进程、性质和特征都受到区域文化的极大制约。城市区域合作的成功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基础、广阔的文化背景和较大领域内的区域文化认同。区域文化认同是城市区域合作得以成功的内在逻辑与基本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区域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合作的风险与交易成本。首先,当一个区域内形成一套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将会降低人们相互沟通、理解的难度,增强合作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信任感和对于交易成功的信心,降低签订契约的成本。其次,由于合作双方都有相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双方都能够对合作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估,并将这种评估在契约(或协议)中反映出来,实际上降低了合作可能面临的风险。第二,区域文化认同促进城市区域的要素流动。对于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流动来讲,投资者对于区域文化的认同感会使投资者减少对于要素流动的顾虑因而愿意在区域内投资。投资者本能地寻找自己熟悉的文明与生活方式,饮食、语言、习俗、宗教、价值观,等等,这是沉淀在血液中的东西,是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时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人力资源来讲,区域文化认同也有助于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因为它导致人们在区域内能够获得一种近似于家乡的亲近感,因而这是人们在择业时的一个重要考虑。比如长三角城市区域具有一种“务实、开放、宽容和个人主义”的大致相同的区域文化传统,上海浦东一开放,便有大量浙商进入,或者举厂迁移,或者在上海设立总部,前厂后店进行生产,而上海的技术、资金、人才也在向浙江流动。相反地,我们看到,尽管珠三角的农民工工资比之于西部要高,但大量西部农民工还是宁愿留在本市或本省工作,珠三角的民工荒多年未解。对于跨文化的经济合作,譬如投资行为,往往会由于双方文化上的差别而难以进行沟通和了解,并且由于这种文化差别,一方很难理解另一方的一些行为,从而形成对于要素自由流动的看不见的障碍。江苏省昆山市虽然是一个县级市,但是台商在那里投资踊跃,年投资几十亿美元,台资企业成为昆山经济的重要支撑。除却政策上的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文化认同感。就如昆山市台商联谊会会长所言,“那里的环境和文化使台商觉得与在家乡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文化认同的魅力所在。[4]第三,区域文化认同提升城市区域的凝聚力。当一个区域形成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优良文化时,实际上等于营造了一个和谐、积极的社会规范,从而形成整体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的形成可以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提高生产效率,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区域文化认同的现代重建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区域文化认同本身是其自身在历史过程中演变的产物,它因人的创造而发展,因不同文化的碰撞而融合,因时代的变化而变革,因科技的进步而演进,因而区域文化认同本身就是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的。以长三角文化为例,长三角地区在战国时代属吴越之地,“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崇尚勇武,多斗将战士、侠客兵家,他们“好相攻击”、“轻死易发”,被中原人认为是南方荆蛮之地,这种文化被称为吴越文化。到六朝以后,大量北人南迁,江浙地区大规模开发,这一带风景秀丽,人民生活稳定、富足,文化上也发生明显转变,“家家礼乐,人人诗书”,人们由尚武转为尚文,由勇武转为温文儒雅,灵活、纤巧、文雅、开放、刚柔相济。这一时期江浙地区的文化被称为江南文化。江南文化中商人地位的提高、市民文化的发达、人们追求新奇和偏离正统是其重要特色,以苏州为中心的吴文化还具有崇尚闲情、求适宜,讲适意,不激不随,外柔内刚,精巧雅致等特点。到上海开埠,逐渐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重视工商、弘扬人性、敬业、精致、不过激和讲求适意的近代长三角区域文化,也被称为海派文化[5]。也有人将海派文化总结为: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新”、文化的市民化[6]。

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并能够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下的区域文化认同是城市区域建设与合作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区域文化认同的重建离不开先进思想的指导。从历史来看,江南文化的最终形成与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有很大关系。王阳明主张“破心中之贼”重于“破山中贼”,即是强调了中国人应当人人都成为道德自律的自由个人,人人要自己能做大英雄,“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的学说在江浙一带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中间大受欢迎,成为江浙浓厚的商业文化的理论基础。温州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形成则与1600多年前永嘉文化有关,永嘉文化主张“功利并举”、“农商并重”,即功名和利益同等、农业和商业并重,这种“事功”的文化传统成为温州文化重视商业经营重视个人奋斗的文化基础。可见区域文化认同的形成与思想上的解放、新思想和新理念的提出并发扬光大很有关系。今天我们要实现区域文化认同的现代重建,同样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先进思想的引导。

区域文化认同的现代重建,简单地说就是要实现区域文化的现代化。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区域文化,它们既有反映其区域文化特点的特殊性,又要有反映现代文化和区域合作要求的共性,区域文化即是这种特殊性与共性的统一。这种共性我们概括为: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新型的市民文化、竞争文化与合作文化的平衡。

首先,现代区域文化一定要具有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即对世界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要素,要能够兼容并蓄,要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世界上一切适合自己的先进文化为我所用。只有区域文化具有了这种包容性和开放性,才能具有对于外来人才、投资者或者移民的亲和力、吸引力。有的时候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不能相互理解,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却能够彼此理解和尊重,这其中的重要差别就在于文化是否具有包容性。当然这种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的根基,也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本土文化都能和谐共生、取长补短,而佛家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是中国历尽万难“西天取经”而引入的,并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当前中国各城市区域文化都面临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中也确实存在着众多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成份,如何保留传统文化中主流的有益的成份、吸收西方文化及其他区域文化中合理的、有益的成份,抛弃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消极的成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篇8

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近年来,山东省的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统计,201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94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在农业方面,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919.3亿斤,比上年增长1.5%,连续第十二年实现增产。在工业方面,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其中,重工业增长10.1%,轻工业增长8.5%。从收入指标来看,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4元,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

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对齐鲁文化的决定作用

(一)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对齐鲁文化的积极作用

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为地域文化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使政府有足够的财政实力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组织和传播齐鲁文化,有力的促进了社会文化消费需求,如参加文化旅游等,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齐鲁文化发展起到一定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对齐鲁文化的消极作用

在肯定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对齐鲁文化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消极弱化的一面,近年来,随着山东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社会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如热衷西方节日和对韩剧的追捧等,对我国传统的齐鲁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直接导致齐鲁文化建设的弱化。

(三)齐鲁文化在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独立性

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非总是保持同一步调,地域文化在沿袭、发展过程中经常表现出自身的独立性。正如经济发达并不意味着文化的繁荣,齐鲁文化的发展除了受制于山东的经济基础之外,还会受到山东各地的地形地貌、人文积淀、传统习俗、河流山脉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从历史发展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山东有些曾经经济上很是繁荣的地区尽管出现了衰落,但其地域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惯性仍然保持着应有的影响。

三、齐鲁文化对山东区域经济的反作用

美国知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在当今社会生产中,具有决定作用的要素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文化的本质和属性决定了它不但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齐鲁文化对山东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齐鲁文化重视道德人格的塑造,重人才,重教育,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为山东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以此孕育出的文化生产力摆脱了资源稀缺的问题,催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的推动了山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地域文化创新内在地推动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祭孔大典、在全球开办孔子学院等,带动文化产业创新,随之不断衍生新的产业门类,从而催生新的市场需求,同样的,齐鲁文化的创新也转化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作为,成为山东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二)齐鲁文化对山东区域经济的阻碍作用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G124;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59-02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内涵

文化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最终产物。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国家由于自然地域各要素的差异,使人们的生产实践各具特色,不同地域的生产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及不同的生活习性,并由此形成不同的体制、观念和价值体系。经过历史的积淀,构成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即区域文化。

关于区域文化的概念,学术理论界仍然是“百家争鸣”。但笔者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就其所实现的载体来说,一般包括三种情况:第一是物质文化,这是通过实物来展现的文化,是文化最基础的层面;第二是制度文化,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及宗教体制等;第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指人们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心理积淀以及价值体系等,这是文化最为核心的部分。在本文中所研究的文化是以地理区域为载体的区域文化概念,是指古往今来中华范围内不同的区域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一切文化遗产的总称。这种文化由于受到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活习俗和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影响,必然会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内涵和特点,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分析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

从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类型。畜牧经济滋养了畜牧文化,农业经济孕育了农耕文化,工业经济昌盛了工业文化。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文化的发展水平,并深刻影响区域文化的类型与构成、形式和内容等。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刚刚引进我国时,美国的小学都已接入了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经济实力远远不及美国,文化方面的财力和物力投入(信息文化)就低于美国。另外,发达的文化往往伴随着繁荣的经济而存在。经济落后的区域与经济发达的区域相比,由于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工业化基础薄弱,改造自然及自我改造的能力较差,封闭性特征突出,其文化本身的可塑性及对外的文化交融性特征不明显,所以较多地保留了旧时代的文化而受现代文化的影响不足,但更能保有文化的传统继承性和原生态性。

(二)区域文化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1世纪的今天,经济和文化呈现一体化趋势,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每个经济活动的主体都要受到区域文化背景的影响。一方面,积极文化背景可以为人们提供力量和灵感;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受到消极文化带来的惰性。不同的地域文化类型使文化观念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譬如,我国现有巴蜀文化、齐鲁文化、闽南文化、吴越文化、臧佛文化等多种区域文化模式,这是该区域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对外交流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区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其影响,所以发挥了强大的塑造作用和调整控制作用。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打上了区域文化的烙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农业发展观、工业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伴随着这几种观念的转变,经济发展也经历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与自然关系比较协调,但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的阶段;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人对自然的过分索取和掠夺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及加深的阶段;强调平衡人的需求、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可持续发展理念支配下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往往开始于文化观念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最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区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应同步发展

对区域文化进行分类,更有助于对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对策的理解。具体地说,区域文化其实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即企业文化、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的目标、信念、道德和价值等的总和。商业文化是商业运行的理念,也是商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反映出的观念,可以概括为是商品流动领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消费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一定的收入水平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在消费理念和消费对象等方面趋同性意识文化的总称。

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更能够脱颖而出,打造优秀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在三者之中处于基础地位。商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延伸和有效补充。企业必须注重研究营销环境和市场定位,而且建立营销组织体系和评价标准,才能把商品更好地推向市场,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使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完美结合。

(二)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理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区域文化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文化资源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所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资源,既可以发展教育、文艺、体育、民间工艺等传统的文化产业,又可以发展旅游、科技、工艺服务等现代文化产业, 从而为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是“朝阳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演艺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业、文化娱乐业、会展业等出现,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区际差距拉大等问题,我国文化产业已开始进入体制和区域双重驱动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实现文化产业的产值逐年递增,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促进东、中、西部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我国东、中、西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其文化在本质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中西部以农耕文化为主,而东部商业文化比较发达。在一定程度上讲,这是中西部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和东部地理环境的相对开放长期影响的结果。文化的区域差异是一把双刃剑,从更深层次上影响着其区域经济能否良性发展。不同文化类型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相互承认、认同和进一步的合作,从而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剂的角色,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互补互利,并实现各自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兴胜.区域民族经济与区域民族文化的依从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22-125.

[2] 胡晓明,肖春晔.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海舰,王松.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9):5-14.

[4] 高文香.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职业圈,2007,(14):16-17.

[5] 曹连平.青海区域特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思考[J].新西部,2009,(4):44-45.

[6] 赵冰,金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力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90-492.

篇10

关键词:文化认同 区域经济 价值 重要性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认同的涵义。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它是指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成员对其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实践的文化心态,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它体现着区域成员的共同利益,并在心理上、情感上形成对区域共同体的归宿感、依赖感,由此而焕发出牢固的内聚力。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区域认同的基础。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个人的社会化,即对社会所创造和拥有的文化的学习与接受。人们之间在文化上的认同,主要表现为双方相同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或对对方文化的承认与接受。它的目的在于用共同拥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更好地生活在所在的集体当中,并为集体的团结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

(一)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二)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

(三)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文化认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及重要性。

(一)文化认同是区域凝聚力的基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共同的文化把人们凝聚在一起,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文化认同可以对区域内不同的成员形成吸引力、感召力。这种力量促使区域成员紧密地团结起来,自觉维护共同体的利益,增强成员之间的协调性、整合性,从而保持整体的稳定,促进共同的发展。特定区域文化的文化认同,能产生普遍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认同带来的这种精神力量,有利于区域动员一切经济和社会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尤其对于一个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来讲,文化认同整合经济资源凝聚力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各地区之间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等方面各不相同,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就难免会产生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摩擦与矛盾。因此,为了避免或将这些摩擦和矛盾最小化,实现共赢。构建文化认同极其重要。文化认同代表着一种力量,代表着一种情感,因此,它是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黏合剂。它有助于消除地方性壁垒,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融合与发展。它具有把人们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从而使经济合作具有了整合资源的凝聚力和增强经济合作的信任感。

(二)文化认同可增强区域竞争力区域文化竞争力是衡量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区域经济竞争是不可或缺的深层力量。

全球化时代是文化创新和文化竞争的时代。文化竞争首先是文化产业竞争。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生产、交换、消费进入市场体系,由市场调节的产物,包括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发展文化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战略举措和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竞争的背后是区域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区域向心力、凝聚力的支撑点。一个区域的特色文化是该地区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淀,这种积淀需要概括。需要传播,从而形成共识,发展文化产业可强化这种认同,形成文化传播和认同的物质支撑体系,从而有助干进一步增强区域竞争力。任何经济活动的背后,总有某种文化因素在起作用,因为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模式是由人创造的。不同地域的民众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包括价值观、劳动技能、教育水平和实践经验等。这种建立在认同基础上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能增强区域竞争力。

(三)文化认同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与经济发展有内在的联系,文化环境所孕育出的人文精神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精神支撑。.地域文化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文化认同营造了区域发展的文化环境。在经济运行中,每一个活动主体都将感受到文化背景的巨大力量。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往往是从文化观念的更新开始的。一般来说,先进的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将伴随贫困的经济。就算是相同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实施在不同的文化区域中都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在沿海地区的区域文化中所具有的敢为人先、兼蓄并收、求真务实、重商重义的精神,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得沿海地区的人们在改革开放中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及江浙地区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在其经济增长的原因中,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科技等地域文化因素是重要的方面。该地区的文化水平高,商品意识浓厚,为地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共同的文化氛围。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使区域经济具有了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文化认同是寻求某种文化的一致性或同一性,离开了群体成员对共同文化的确认,就难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很多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都与观念封闭、保守有关。

(四)文化认同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相毗邻的几个行政区域,为了共同的发展,比较容易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在跨文化经济合作交流中,由于对彼此的文化背景缺乏全面认识,因此,必要的磨合成本是必须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不利。文化认同促进了彼此的沟通、理解,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这方面的成本。伴随着资本进入到一个区域中,投资的人也会本能的寻找自己熟悉的文明与生活方式,这是沉淀在血液中的东西。饮食、语言、习俗乃至宗教等,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也是降低磨合成本的一种体现。对于经济合作或者异地投资而言,文化认同心理意味着法制风险、经济风险与经营风险等的降低。这种风险成本的降低,一方面要靠政府的相关制度与行政能力,而另一方面就是要靠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跨行政的区域合作,彼此文化的认同与信任心理是至关重要的。

(五)文化认同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空间,任何制度创新的行动都会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学习、借鉴并运用先进的制度必须考虑植根社会的文化因素,否则移植的制度难以存活,改革原有制度而实施的制度创新或创立新制度同样要考虑所处区域的文化特质,否则会加大制度创新的摩擦成本。然而环境既限制变化又为变化提供机会,由于任何一个地域文化特质都具有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可塑性。因此,地域文化特质既对制度创新形成制约,又给制度创新提供了空间。关键是要寻找实施制度创新的摩擦成本最小化的切入点。恰当的切人点就是制度创新的现实起点,也是制度创新的可行的通道。寻找制度创新的摩擦成本最小的切入点,需要从制度创新动力源上加以分析,制度创新可分为诱致性创新和强制性创新。诱致性制度创新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强制性制创新则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

参考文献:

[1]何频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生产力[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庆松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J].前沿;2004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篇11

文化如果与产业结合可使产业富有灵性,为产业的竞争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从而促进区域发展。长沙县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体会,近年来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其中就有文化产业的卓越贡献。

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要素,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把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素,定位于区位交通优势,政府投资力度和财税政策的倾斜程度,因而人们往往只注重于上述问题的研究和环境的改造。其实,上述条件不可或缺,但还须着眼于对文化产业的挖掘和积累。

湖南省长沙县在区域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日益美化,2004年突破20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评估中已位列百强县的第53位。长沙县的成功在于她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同时又高度重视文化对产业的支撑,文化渗透层面较深。如湖南星沙湘绣城是2003年初经艺术家倡议并组织“星沙湘绣文化产业发展论证会”后筹建起来的,他们的所属企业2003年产值才2000万元,2004年一跃到4800万元,2005年l至10月达1.6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00万元。

区域经济与文化共荣

火药是战争的专利品,湖南浏阳人却把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与光彩、造型、声响、节奏、韵律和纸张文化与工艺融合,构成了情境、意象与市场广褒无垠的花炮文化产业。如今它成为年产值逾50亿元、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奇观。浏阳花炮不仅成为主宰浏阳县域经济的产业,还催生出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和文化科研成果。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沙人就以针当笔,以线润色,将传统的绘画、书法、金石等多种艺术与刺绣工艺融为一体,创造了绣艺精湛、手法传神、图案精巧的湘绣工艺美术,并把工艺美术品开发为人们欣赏和生活消费的商品。如今湘绣产品远销国外,成为长沙文化产业出口的“拳头”产品。精明的台湾儒商何国庆先生和韩国高丽会社林起大社长都掷巨资来长沙开发这一工艺美术产业。

长沙人善于种茶,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到长沙品味当地产的绿茶,见形态、汤色、味感神奇,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朝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长沙县人一直追求茶叶的经营和效益,近年来,长沙县提出茶文化与产业的嫁接,2003年首次成功举办“茶节”;2004年转办为“星沙茶集和茶文化艺术节”;2005年组织作家、书画家到产地茶艺风。金井的“金茶”、“湘丰茶”相继获得了国家生态有机茶和农博会金奖等殊荣。2003年全县茶叶产值达5000万元,2004年达1.2亿元,2005年将达2.8亿元,其产值连年翻番,其品质不断优化,正朝着到2010年产值过10亿元台阶的目标迈进。

打造文化产业平台

文化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低成本、无生态污染,可重复开发的相对独立的产业,又是一门由众多产业多元组合的整合性产业。它把文化生产系列化、标准化,精细化。把文化消费大众化、市场化、经济化。让文化产业化就必须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构筑发展平台与教体。

为此,长沙县在“一区带六园,园区带全县”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规划中,规划了12平方公里的“黄丰”轻工文化产业区,用以发展轻工工艺美术和文化产品加工业,同时还规划了东八线以东3000亩用地的群众文化艺术馆等四馆四中心和生态公园;规划了滨湖路以北,捞刀河以南2万亩松稚胡民俗风景文化区;规划了用地300亩的星沙湘绣城;用地500亩的卡通,茶艺产业基地。在安沙、开慧、北山发展民间湘绣基地,在春华,高桥、会井打造茶园,茶艺走廊,在跳马、黄兴、干杉建设花木园艺和衣家乐基地,实行政府组织,市场运作,分期开发,梯度推进,为文化产业发展拓展有形的空间。

湖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亦是多民族的省份。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湖湘子民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创造丫极富内涵的湖湘文化体系,创作了商周青铜器“四羊方尊”(宁乡)、“人面鼎”(亍乡),汉代帛画、漆器、陶瓷,创作了1919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的“浏阳石雕”,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湘绣绣像,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1986年在摩纳哥、1992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数次艺压群芳,连连夺魁的浏阳花炮,还有瑶族桃花裙、龙山土家织锦、江永女书、民族山歌、花鼓戏、目莲戏、棕编、抽纱、蜡染,木竹雕刻、剪纸、卡通动漫等等。每一个工艺都浸润着文化与创造,每一类产品都可以开发出一个红红火火的大产业,每一位艺人都应当找到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为此,在星沙湘绣城内,筹建一座省内民间艺术博物馆,拟以此为载体,作为湖南省内民间工艺美术家们切磋技艺,展示才华、留存业绩、鼓励后人和联谊活动之家,成为工艺美术节和民间工艺美术论坛的稳定场所。

湖南省内外的工艺美术专家、经营业主凡来长沙县投资开发文化产业,都将按照对外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凡到“黄丰”轻工工艺美术小区办厂的,土地价格按照工业用地和协议供地方式子以优惠优先;凡到星沙湘绣城投资兴业的均享受政府已经出台的龙头市场的税收扶持政策;凡生产在外地、经营公司来长沙县注册办公的,可享受政府已经出台的楼宇经济的优惠政策。

篇12

关键词:甘肃省;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增长;关系

1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文化产业发展产值

“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实现高位持续快速增长,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从1.26%增长到2.3%,资产总量从227.5亿元增长到578.45亿元,法人单位数从3855户增长到1.1万户,法人单位从业人数从8.84万人增长到20.25万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项目1319个,落地932个,项目落地率为70.66%;签约合同金额达5893.43亿元,到位资金1216.88亿元,资金到位率为21.64%。建立了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园区、23个省级示范基地。新建数字影院109家,实现县级以上城市数字影院全覆盖。

1.2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功获批,日前,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采取有力措施,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切实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彰显甘肃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文化管理体制充满活力,文化产业体系健全完善,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富有效率,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全省文化产业年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甘肃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的新高地。《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着力构建传统优势产业体系、新兴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等三大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陇东南文化历史产业区等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区;着力加强骨干文化企业、市场体系、人才队伍、文化品牌、开放合作等五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完成“五个一百”目标,重点建设10~2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 甘肃省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世界上,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是现代新兴的朝阳产业,同时文化产业也是现代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兴产业,是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经济价值没有完全被开发、实现出来,产业下游化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美国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增长主导产业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的作用逐渐衰减,现在提出文化知识产业的概念,将知识产业实现科学合理化的分支,促使知识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比逐渐提高,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文化产业逐渐由文化知识产业扩展为文化产品,大众文化产品类型日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2.2 文化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传统的产业结构。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知识产业,其中包括多种文化产业类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包括娱乐性文化产业、工业文化产业以及学术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类型,各种类型的产业的经济价值不断被扩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其中工业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产品的文化价值,工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区域产业升级。在甘肃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到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具有母企鹅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一定程度上,这两种元素的基本界限比较模糊。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关键点。

3 促进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3.1 培养文化产业所需的人才

甘肃文化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表示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塑造本土的骨干文化产业,甘肃在进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坚持“重质不重量”的原则,重视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文化人才。在文化人员的投入上,政府加强与文化企业的联系,了解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优惠、可靠的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2 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

在结构的调整上,文化产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充分分析当地的产业结构,能够发展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发展历史文化产业(莫高窟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兰州)、生态文化(河西走廊)等,根据本地的特色,不断扩充地域产业的类型,促进传统的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首先要将当地的文化产业的品牌优势发挥出来,发挥品牌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人进行文化消费,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建设特色文化消费市场,并且将文化产业市场集中起来,扩大市场的规模,提高城市人民文化消费的能力,增加文化产值,进一步的促进甘肃经济增长。

4 结语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投入人员、资金不断增多,文章产业的总产值不断增多,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企业与政府共同支持,快速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组建文化产业基金,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员的质量。政府应该制定一些文化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入人才,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最大化的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提高文化产业市场集中度,在甘肃省培育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提高地域文化消费力,提高文化产业的产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黄倩倩.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64+468.

[2] 邬连东.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5(6):785-791.

篇13

[关键词] 福建;文化强省战略;区域特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5-0114-03

[基金项目] 2006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对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打造特色区域经济,实现效益双赢的研究”(批准号:

2006B214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钱立洁,泉州师范学院马列部主任、经济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福建 泉州 362000)

在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广泛兴起的时代,创新经济增长点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条件。当前世界各国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创建特色经济方面各有特色,都从不同角度带动了经济、贸易、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经久不衰的生产、服务领域,获取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经济社会全面繁荣,新成就进一步展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8000元。届时将为建成海峡西岸三大城市群打下良好基础,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城市为核心,并辐射和带动区域的中小城市加快发展,有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步伐。要实现福建省确定的“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只有加快发展地区优势,才能做到经济结构规模合理有序,发展功能定位优势互补,产业布局科学合理,资源要素有效集聚,才能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福建省根据本省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资源,制定了《福建省建设文化强省发展纲要》,谋划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战略,提出了发展文化事业的新思路。这一举措,有利于大力整合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模式和多元投入形式,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加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制定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为加速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现代化旅游城市创造优越条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随着经济贸易的迅速扩展,一些深层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成为阻碍福建落实文化强省战略,建设海峡西岸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的制约因素。

为此,应当以落实文化强省战略,实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的目标为基点,对当前福建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自身优势与缺陷进行分析,以寻求和创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最优契合点。

一、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是打造特色区域经济的基础条件

福建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文化强省战略,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省内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海峡西岸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定位,充分运用和开拓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是建设特色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条件。

1.福建省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打造现代化旅游港口城市,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基础。

(1)福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福建省枕山面海,景色绚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灿若繁星。福建拥有众多的国家级风光名胜和自然保护区。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厦门鼓浪屿、湄洲岛妈祖文化、泉州全国最大的道教石刻老君岩像。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净寺和世界唯一的摩尼教佛像石刻,此外,还有被台湾人民称为“开台烈祖”的郑成功陵墓和史迹,以及在台湾民间有着广泛影响的厦门南菩陀寺、安溪清水岩祖师庙、泉州妈祖庙等。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上杭古田会址、昙石山古文化遗址、宁德白水洋奇观等旅游品牌影响日益扩大。

(2)福建省拥有诸多奇特秀丽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蕴涵着全国乃至国际的旅游文化胜地的丰富资源。闽南独特的文学和艺术以及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是福建的骄傲和珍贵的智力宝库。如南音、木偶戏、高甲戏以及教育家朱熹,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等,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世界各地来到福建旅游或参加宗教文化交流活动的人逐年增加,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境界。

2.福建省具有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和优势,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打造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生产力基础。

(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跃居内地省区前列。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总量跃居内地省区前列,成为全国发展较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6.37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7501亿元。

(2)省财政实力不断攀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建省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06年全省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11亿元。情况表明,福建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有利于为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坚实的经济条件。

3.福建省拥有发达的区域特色产业,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打造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文化和产业条件。

(1)全省已初步培植、形成了全方位的产业链群。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以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着力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延伸特色产业链,引导“块状”经济向“链状”经济方向升级。全省已初步培植形成了全方位的产业链群:石化产业链;信息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链;鞋业产业链;建材陶瓷产业链;食品饮料产业链。

(2)打响了晋江“中国鞋都”、石狮“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丰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惠安“中国石雕之乡”、永春“中国芦柑之乡”、安溪“中国乌龙茶之乡”、德化“中国工艺陶瓷之乡”等众多全国级品牌,提高了福建商品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经济区发展稳步上升,东、西沿岸经济区注重发展特色产业取得重大进展。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60多家在福建投资了近90个项目,其中包括柯达、波音、通用电气、戴尔、松下、西门子、诺基亚等著名跨国公司。经济区发展稳步上升,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台经贸、纺织服装、建材玻璃、玩具石材等东、西沿岸经济区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商品粮、茶果、林竹和建材、煤炭、水电、陶瓷等生产加工基地,均取得重大进展。福建各城市都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打造现代化港口城市,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打造特色区域经济的制约因素

1.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弘扬民族文化尚待整体推进。福建拥有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如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孕育了多元而开放的大泉州文化,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存,是福建突出的人文精神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也要看到,近几年来,福建虽已开始有意识地、系统地对分散的古文明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并提出了“弘扬福建民族文化”的工作思路,但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2.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福建省山区众多,尽管许多山区乡镇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群众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文化事业投入不足,文化设施建设薄弱;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缓慢;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不强,文化产业规模小,文化市场还不完善;文化人才队伍不稳定,素质偏低。在文化各领域,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文化人才比较缺乏,文化人才队伍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缺乏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稳定政策。根据省委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有关精神,结合福建的经济发展状况,应尽快制定、完善和实施《福建省建设文化强省发展纲要》,明确发展文化事业的新思路,谋划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战略,大力整合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模式和多元投入形式,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加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制定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搞好“福建大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是打造特色区域经济提供政策保证。

三、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打造特色区域经济的措施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福建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1)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健全覆盖全省的、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10年,建成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要求的设施先进配套、市场繁荣有序、区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发展新格局。(2)加强文物、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使福建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3)加大高山发射台站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实现全省城区有线数字化整体转换。要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大剧院、省广播电视中心等重大工程,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创建基础条件。(4)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和重点开发一批历史文物、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一批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打造一批代表福建形象的文化品牌,形成富有浓郁特色的八闽文化,彰显福建文化特色,不断提高海峡西岸文化影响力。

2.强化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扶持、引导力度。加强文物、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等的投入。加快建设社区、乡镇文化设施,整合社区、乡镇的文化资源,形成基层文化合力,活跃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中心城市综合性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凸显城市文化品位。

3.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改造。到2010年,全省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80%的街道(乡镇)有文化中心或文化站,60%以上的社区和建制村有文化室(文化俱乐部),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各建制村各月放映一场电影。

4.树立文化经济观念,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使文化产业成为福建省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1)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规模效益较好的文化产业集团。(2)积极发展各类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型文化企业,加强文化资源重组,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龙头、各类中小文化企业互补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3)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支持多种投资主体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重点建设海峡西岸印刷基地、出版物(版权)交易中心、网络出版工程等项目。到2010年,全省建成50个有影响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

5.加强全方位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打造特色区域经济创建高素质的人文环境。(1)充分发挥福建省民间戏曲、民间信仰、民俗文化文物谱牒、工艺美术、艺术教育等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2)充分利用福建省承办的“世界友城大会”和“世界闽商大会”,扩大与重点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扩大福建对外文化贸易,结合各类外事活动,主动推介福建文化艺术产品,增加福建文化艺术产品在对外商业演出、会展、市场交易中的市场份额,拓展国际文化市场。(3)办好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国际南音大会、国际木偶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福建民间工艺美术展、福建民俗文化展等主题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实施文化强省战略,集中展示福建省民间艺术精品和民俗文物,使其成为福建文化风采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6.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法制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化。(1)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2)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法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扶持健康向上文化,抵制腐朽文化。(3)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繁荣文化市场。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4)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市场主体的资质审查,把好资质、产品、资金、人员、技术等准入关。(5)严厉打击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供可靠的法律保证。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打造特色区域经济,有利于运用文化特色资源,带动经济、贸易、旅游等行业的发展,从而为做大做强福建区域特色经济,创新区域特色经济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双赢创建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对策

一、引言

河南省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出台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的发展目标。虽然国务院、河南省都非常重视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乐观,面临着整体实力不强、文化资源开发不够、产业附加值较低、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1]为此,文章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期望能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及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一)文化创意产业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在我国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快速发展。诸如,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甚至已发展成为这些地区与城市的亮点。另外,成都、南京、杭州、青岛等城市也纷纷凭借各自的区位资源、文化资源以及人才资源等优势,创建充满特色与个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示范园区,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文化创意产业是以经济迅速发展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更是适应知识经济的创新型产业形式,其主要包括视觉艺术、书刊、表演艺术、出版业、电视电影、设计策划、文物古董、计算机等行业。这些行业既包括传统艺术部门与数字化经济部门,也含有商业化传媒部门。

(三)区域经济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

一是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和规划会对文化创意产业要素供给产生影响;二是政府制定的文化创意产业法律法规等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战略与竞争结构产生影响;三是政府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作为文化创意行业的运行标准,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条件。总之,文化产业政策直接影响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成效。

三、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含量

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其重点在于抓住了消费群众的内在需要,极大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文化与精神等方面的诸多需要,并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满足消费者的各方面需要,重要举措是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含量。[2]因此,强化文化创意产品物理形态的制造技术,丰富文化创意产品种类,积极利用计算机、手机等新型媒介终端设备,采用视频、通讯等数字化标准终端的符合功能,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含量,实现河南省区域经济的高质高效发展。

(二)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

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河南省可以从自身独有的中原优势出发,打造充满特色的中原文化创意品牌,从各方面着手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例如,依托功夫文化、中华姓氏、甲骨文、轩辕故里、禹州钧瓷、朱仙镇木板年画等丰富的中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民间演艺、民间工艺等,将其融入到文化创意产品中。只有不断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才能真正增强增大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效促进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三)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效应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功能。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增强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这些企业进行大力创新,实现龙头企业与骨干企业引导示范功能的最大化,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水平。同时还要有效打破地区和行业壁垒,促进跨行业、跨地区的整合重组,推动大规模、集约化的管理。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鼓励个人企业与个人资本的深度对接等。通过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贸易组织的中介作用,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大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