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和谐与稳定范文

社会和谐与稳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和谐与稳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和谐与稳定

篇1

湖北省贫困现状

湖北省的贫困特点一是群体贫困突出。1、贫困人口多、规模大。依据新的扶贫标准,2012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为819.61万人,占全省乡村人口的20.2%。2、贫困程度深。主要表现为收入和消费水平低、财产贫困。根据对大悟县、保康县百户调查,2008年百户贫困户家庭总收入为429599元,人均1263元,扣除生产成本,人均纯收入908元。由于贫困户收入水平低,没有财产积累,连基本的住房等条件都不完全具备。如恩施州农村C级和D级危房户分别占农村总户数的11.4%和5%。3、贫困分布广。全省89.5%的贫困人口集中在边远高寒的深山区、干旱缺水的石山区、资源匮乏的水库移民区和血吸虫等地方病高发区等特殊地区。同时,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趋势,全省819.61万贫困人口分布在17个市州的29个重点县、58个插花贫困县。

二是区域贫困凸显。1、经济发展水平低。2012年,全省29个重点县生产总值为2125.44亿元,财政收入为140.93亿元,仅占全省的9.56、7.73%、5.19%;农民人均纯收入4883元,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62.19%。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截至2011年底,全省有4839个撤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有1300万农村居民存在饮水不安全的问题,40%的大型灌区、50―60%的中小型灌区和50%的小型农田水利社会不配套、老化失修,大型排灌站设备完好率不足60%。3、公共服务、社会事业落后。如恩施州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布局不合理,小学服务半径超过4公里的学校占一半以上,初中服务半径一般在50公里左右;卫生服务能力较弱,每千人执业医师1.14,比全省低0.41,有358个行政村没有卫生室。

三是发展差距大。1、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全省29个重点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份额,由2005年的10.6%下降到2012年的9.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的差距,分别由6382元扩大到16299元、由1323元扩大到2968元。2、城乡发展差距扩大。2001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2:1,差距4507.44元;201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5:1,差距达12987元。从农村内部情况看,2002年最高家庭的收入是最低家庭收入的6.9倍,到2012年扩大到7.5倍。

同时,湖北的贫困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一是贫困类型多样化。1、收入贫困。据对大悟县被调查的50户贫困户测算,恩格尔系数最低的为70%,最高的达到90%。2、消费贫困。对于教育、医疗等刚性消费支出,贫困户不得不举债支出、“透支”消费,陷入“贫困沼泽地”。贫困户消费结构不合理,不仅仅反映在教育、医疗、建房等举债消费上,还反映在极少数贫困户打牌、酗酒等陋习上。3、能力贫困。全省常住人口57237740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67.07%。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直接引起能力贫困。4、精神贫困。贫困人口落后的心态和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形成一种顽固的文化习俗、意识形态,陷入精神贫困。其具有内在根生性,极易生成“物质经济贫困-文化精神贫困-物质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圈。

二是贫困成因复杂化。1、因环境致贫。区域增长与群体减贫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湖北省的贫困地区大多处于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的地区,恶劣的环境导致贫困。2、因教致贫。目前一个高中生一年的学杂费、生活费等最少要3000元,贫困家庭要供孩子读高中只能举债,上大学更是负债累累。3、因病致贫。尽管贫困户参加了新农合,但由于标准低,遇上大病无力负担,往往一人得大病,全家致贫。4、因灾致贫。全省每年因灾害约造成近2000万人受灾,常年需政府救济的有200万人以上,返贫人口50万人左右。5、因市场致贫。由于贫困地区农户发展现代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科技水平偏低、信息不畅以及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每年有大量农户因市场因素致贫。

贫困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

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反映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表明,贫困和贫富差距过大,是造成社会动荡和“富人不安心、穷人没希望、中产阶级不努力”紧张人际关系和自然关系失衡的重要根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穷人的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为主要特点的“拉美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第一,贫富差距的长期存在,会造成社会失衡,影响公平正义社会的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需要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一个发展机遇均等、资源分配相近、社会保障相同、话语权一致的生存环境。由于现行体制影响,富人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具有更多的利益诉求、意见表达渠道,拥有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优势,财富积累能力更强;穷人则会出现缺乏发展机遇、发展权力,缺少良好的教育、先进的医疗、就业平台、住房和养老保障体系等,导致生存尊严湮灭,话语权缺失,贫困代际传递。因此,贫困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贫富差距扩大趋势会愈演愈烈,出现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怪圈,最终导致社会公平正义的局面打破。

第二,贫富差距的长期存在,会形成新的社会阶层,影响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贫富差距过大已形成两极化的社会阶层,上端是拥有大量财富的强势群体,下端是人口庞大的弱势群体。这种阶层分布是最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哑铃”形。处于“哑铃”两极的群体安全感都很差。前者的不安全感来自权力认同危机和急速膨胀的财产;后者的不安全感则来自教育、医疗等最基本的生存威胁和紧张的劳资关系,出现自卑、失落心态和伦理困惑,容易产生攻击性。据全国总工会统计,2012年1至8月,全国共发生规模在100人以上的工资纠纷的集体停工事件120多起,规模在30人以上的270多起。《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在就业、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等方面,仍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近年来,每年因这些社会矛盾而发生的刑事案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这充分表明,中国已经形成了新的贫富两极,两极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许多时候一触即发,对民主法制建设带来严重的威胁。

第三,贫富差距的长期存在,会加剧仇富心理,影响诚信友爱社会风气的形成。从人性的特点看,产生仇富的深层原因是个人对财富所具有的强烈占有欲。贫富差距扩大容易使贫困人口产生强烈的“社会剥夺感”和仇富心理。如果贫困人口不能获得公平的发展权利和机会,就会让社会其他阶层陷入对贫困的恐慌,导致人们参与竞争的方式就会更加激烈,使得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睦相处。这也反映出当今经济活动中出现恶性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使富人对穷人缺乏信任,穷人则加剧仇恨富人。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处于社会下层的农民和城市下岗职工集体上访、示威、骚乱,常有发生的自焚、投毒、爆炸、纵火以及民营企业家被伤害等事件,也说明中国因为贫富差距扩大对社会和谐稳定形成了较大影响,对诚信友爱的社会风气构建形成严重影响。

第四,贫富差距扩大,会挫伤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影响充满活力社会的建立。由于收入严重的集中化,从物质和心理上阻碍着贫困群体对社会发展参与的热情,形成了自卑心理,损害了他们工作的意愿和能力,对国家经济建设的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减弱,助长无责任化,使国家凝聚力下降。在他们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时,会将自身不满转化为对政府的不满,对党和国家丧失信任。长此以往,将导致社会发展失去活力。

第五,贫富差距的长期存在,会造成社会失衡,影响安定和谐社会的构建。收入差距引发人们心理上的失衡,心理失衡引发社会行为失范。贫穷也是暴力犯罪产生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但经济指标、基尼系数则与罪案率互相对应,社会矛盾和犯罪率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攀升。2009年,全国刑事立案数5579915件,是1978年的10.4倍,比2008年增长14%,其中以获取财产为中心的犯罪上升最快。胡联合研究组《贫富差距对违法犯罪活动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文中,分别就治安、盗窃及侵财案件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率与基尼系数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它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3、0.93、0.81。因此,违法犯罪活动与基尼系数有密切的关系。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路径分析

当前,湖北省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缓解农村贫困,增加贫困人口收入,逐步缩小发展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的扶贫开发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民生工作,更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因此,要把扶贫开发作为缩小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作为改善民生的德政工程,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确定直面贫困人口的减贫战略。

第一,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程度,减少贫困代际传递。大力开展“雨露计划”培训,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逐步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减少因贫致病、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扶持贫困地区农村兴建文化体育综合站、农家书屋。坚持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控制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

第二,扶持贫困人口发展基本当家产业。帮助贫困农户发展增收效果显著的产业项目,积极支持他们发展畜牧养殖等短期增收产业和林果特等长效致富产业。加快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产业化扶贫,多途径增加贫困人口收入。通过3―5年的扶持,使贫困农户力争达到人均1亩高效经济林园,或户均有一项稳定增收项目。

第三,改善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对贫困人口居住集中的乡村,以整村推进、片区开发为载体,实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综合配套开发,促进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快实施小流域、小片区的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巩固提高通村公路成果,将水泥路(油路)延伸到村组、自然湾。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切实解决贫困农户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农村电网进村入户改造升级,实施广播、电视、通信“户户通”工程。加大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扶持贫困农户“一建三改”,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四,维护贫困人口基本尊严。增强贫困人口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尊重贫困人口在社区发展、村民自治、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农村扶贫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机制,充分考虑贫困人口的需求。凡是到户的产业开发、小额信贷、农村公共服务等,必须为贫困人口提供共建共享、公平发展机会,使其克服自卑心理,在自强自立、发奋图强中体现个人尊严。

(二)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减贫战略实施。

第一,扎实推进专项扶贫。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的原则,瞄准贫困村,锁定贫困户,认真实施专项扶贫,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整体脱贫。1、整村推进。全省每年启动重点县3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实施特色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改善、素质能力提高等项目,实现贫困村全面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2、产业发展。继续采取扶贫贴息方式,重点扶持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继续做好小额贴息贷款工作,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问题。3、能力建设。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为雨露计划培训对象,引导其积极参训,提高其转岗就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实现转移增收脱贫;开展科普助力实用技术培训,实施老区贫困地区人才支持计划。4、扶贫搬迁。整合资金资源,创新安置模式,锁定扶贫对象,认真做好扶贫搬迁工作,切实解决好搬迁贫困户的稳定脱贫与长远发展问题。5、扶贫到户。落实贫困户分类扶持政策,实现扶贫与低保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采取项目直补、产业发展、技能培训、贷款贴息、资金互助等专项扶贫措施,使扶贫对象得到直接有效扶持。对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长年困难的农村人口,通过低保、救助等保障其基本生存。

第二,积极推进行业扶贫,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的素质与能力。要把培植特色支柱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行业扶贫的重点,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发展。1、加快教育发展。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落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提高贫困户子女能力素质,减少因教育返贫的现象。抓好贫困地区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培训,加快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力度,严格控制贫困人口的过快增长。2、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各级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施条件和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村卫生室初级达标建设,消灭无村卫生室空白村。3、推进科技扶贫。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培育一批科技型扶贫龙头企业;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继续选派科技扶贫团、科技副县(市)长和科技副乡(镇)长、科技特派员到重点县工作。4、加大社会保障力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水平;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完善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政策;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进程,实现全覆盖;加强社区建设,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帮助贫困户解决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完善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政策。

第三,推进社会扶贫,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开展联县、带乡、驻村的对口帮扶活动;进一步推动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扶贫开发;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做到不脱贫不脱钩;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开展村企共建,组织国有、民营企业对口帮扶贫困村,实现帮扶全覆盖。

第四,实行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促进贫困人口共享改革成果。坚持“提低、扩中、调高”的思路,打造“橄榄型”稳定的社会结构。充分发挥政府指导作用,逐步扩大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加强对弱势群体劳动力定额收入的管理和指导,建立最低工资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和税收制度,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强针对高收入者的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开征物业税、遗产税等主要由高收入者承担的新税种,鼓励高收入者发展慈善事业,调整不合理的高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打击非法收入。

有关政策措施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1、加大扶贫专项投入力度。湖北省2012年专项财政扶贫资金为106154万元,贫困人口人均不到129.61元。若全部用于当年实施整村推进的村,村平均不足353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基层实施扶贫开发规划的需要和贫困人口发展的需求,建议国家和省进一步加大扶贫专项投入力度。2、加大到户政策资金投入力度。国家投入到大别山、秦巴山片区的教育卫生社保的资金,大别山片区人均为767.4元,秦巴山片区为1113.2元。建议国家和省级加大贫困地区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对贫困人口的保障水平。

第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1、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加大县域信贷资金投入力度,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服务力度,鼓励商业性银行在贫困地区建立分支机构;鼓励重点县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尽快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全覆盖。2、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要鼓励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层服务网点;完善省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业保险。3、继续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要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贴息资金,降低贷款门槛,加大对贫困地区信贷扶贫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小额信贷,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

第三,推进教育扶贫。1、开展“9+3”教育模式试点。在义务教育之外,建议贫困地区率先试点义务高中教育全面覆盖,即“9+3”教育模式,由财政进行补贴。2、实施教育救助。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措施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为贫困群体免费提供给就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教育,通过多种方式让贫困人口的子女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避免产生代际贫困问题。

第四,建立留守群体关爱平台。1、完善养老服务,为“留守老人”增添亲情。建立农村老年人互助组织,逐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兴办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2、政策多支撑,为“留守妇女”减压力增能力。加大培训力度,使农村留守妇女能够就近上岗;出台农村妇女创业的政策,增设农民创业贷款项目,放宽限制,减化贷款手续;加强对留守妇女维权知识培训。3、关心“留守儿童”,营造家的氛围。加大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投入力度,改善其办学条件、寄宿设施和容纳能力;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社会参与关爱行动网络。

第五,完善法律救助体系。1、开展法制教育。定期开办农村法律讲堂,举办农民法律学校,组织法律巡回宣讲,对贫困人口进行法制教育。2、实施法律援助。要为贫困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保护社会弱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贫困群体权益。

篇2

关键词:教育;和谐;专业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73-03

总书记曾说过:“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关系到千家万户。”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针对这个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总理也曾说过,我们要把大学生的就业放在首位,其实你们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如果说你们心里忧虑,我的心里比你们还忧虑。既然就业关系到家庭是否和谐,社会能否和谐,国家能否稳定,高校课堂的专业教学(以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为例)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深化改革。所谓就业,就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则需要把就业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就业条件,指一定的年龄;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正是根据这种认识,大学对就业的理解分为三部分:考研、求职与创业。所以,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以“考研、求职、创业”为导向。英语专业课堂教学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深化改革。

一、以考研为导向,深化专业课堂教学

多年来,社会用人单位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很稳定的国企、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由于蜂拥而至的研究生吊高了他们的胃口。不管是否合适,一般好一点的用人单位都是非硕士不可,甚至有的单位还非博士不予考虑。这就给大学教育提出了新问题,考研率成了各大学的硬指标。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考研率。

1.明确考研方向。对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加强考研教育,指明考研的方向。教师在上课时,要及时把有关考研的基本知识以各种方式告知学生。比如:考核科目:政治(分值100分)、基础英语(分值150分)、综合英语或专业课(分值150分)以及第二外语(分值100)共四门。专业学科门类: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商务英语等。具体的方向很多,有的大的综合类院校在招生考试中,以研究方向来考第二门专业课。比如:英美文学;或者分的更细——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等;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笔译、同声传译、典籍翻译、词典编纂等);语言学(语义学,文体学等);英语教学法研究。打开一些设有英语专业硕士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会看到更仔细的介绍,包括各个方向的考试科目、导师、复试科目、参考书目等。

篇3

社会稳定是保证现代社会秩序有条不紊进行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转型时期决定国家最终走向的重要因素。只有实现社会稳定,才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全心全意地建设与发展。可以说,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及品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观。稳定的核心在于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这是我党全心全意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诠释和具体体现。可见,就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稳定问题展开探析,对于在非常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1 社会稳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社会稳定问题“脱颖而出”,成为了阻碍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法制意识在此过程也得到增强,同时各种社会稳定问题也不断显现,利益诉求表达更加多元化。由此聚集的社会矛盾更是引发了各种不同的突发性事件,如:群众上访、群众堵塞交通要道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发展。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但会影响到建设和谐社会的进度,更有甚者还会引发社会危机。对此,国家应加大对社会所存在问题的研究力度,注重社会稳定的维护。另外,社会稳定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自由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相信只有确保社会的稳定性,才能够把社会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才能更好地缓解社会矛盾。除此以外,确保社会稳定性,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还有利于避免社会政治秩序陷入混乱。

2 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应对社会稳定问题的对策

2.1 切实加强领导队伍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党要脱离传统维护工作观念的束缚,牢固树立符合时展潮流的“稳定也是政绩”观念,并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主义社会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其次,严格实行人员责任制,明确各人员、各领导的责任,对社会稳定问题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严格考核维护稳定成果,并予以一定的奖惩。除此以外,为了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党还可以实行挂牌督办和领导包案制度,对一些因为工作失职、渎职而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单位、领导和个人,追究其有关职责,并施以一定的惩戒。如此一来,在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干部队伍带领下,再辅以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势必能够形成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终极目标。

2.2 协调和维护利益主体合法权益

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进行分析,我国所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此背景影响下,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中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毋庸置疑,不同的利益群体与社会阶层自然会有着其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利益诉求等。面对着种种的不同,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深入其中研究,并用一种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式去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忌出现偏袒某一方利益、某一群体的行为。只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协调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不仅能够获取人民群众的认可,还能够实现社会稳定。

2.3 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法制意识

公民是构成社会的主体单位之一,无论是建设和谐社会还是维护社会稳定,都有赖于公民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如前所述,当前环境下,社会群众的法制意识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总是习惯用一种因循守旧的逆向表现抗拒时代潮流,这无疑影响到社会的长久稳定性。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制、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一旦他们在经济领域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参与到社会政治活动中,试图从政治领域获得相应的利益满足。显而易见,提高社会公民的法制意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2.4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近年来,党政府坚持把综合治理工作放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各地区、各单位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第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综合治理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建档工作,确保综合治理工作基础牢固。第二,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着力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第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群众身边的一些案例为主线,以案例讲法规,教育社会群众用正规的法律途径来表达自身的诉求;引导执法队伍依法行政,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第四,还要加强社会治安的防控体系,积极开展针对各类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工作,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

2.5 构建社会公平的保障体系

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构建一个公平的保障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缓解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在构建保障体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人力投入,尤其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保障弱势群体能够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其次,重视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医疗服务设备的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最后,还要完善住房保障管理体系,切实落实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引导房地产商合理发展以及购房者合理消费。

篇4

一、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协会工作的向心力

抓好协会组织建设,做好职工群众的计划生育工作,始终是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决定了计划生育协会这个群众组织的重要性和长期存在性,也是计划生育协会有所作为的基础。计划生育协会只有经常不断地组织职工、群众开展一些喜闻乐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起到组织、宣传、服务的作用,才能增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小浪底建管局系统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活动,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学知识,引导职工树立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的晚育新风尚。

各计生协会组织积极主动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如在网上开辟计划生育宣传栏,组织群众深入开展“五期教育”活动,制作板报宣传“一法三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识,积极组织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参加计生知识答卷活动等。

常抓性工作主要有三点:一是要坚持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让职工能够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做计划生育的模范带头人。二是做好落实工作,不留死角。重点单位重点抓,重点人经常抓。防止个别人违反政策和法规,防止偏远分散单位和封建思想严重的职工发生违反计划生育的问题。三要服务上门,工作到家。把政策法规送给职工,切实做好落实工作,使协会成为职工的温暖之家。

二、经常开展活动,增强协会工作的生命力

计划生育协会是群众组织,在围绕计划生育做群众思想工作时,必然有着自己的优势。第一是群众优势。协会会员只要积极组织开展一些有益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时地将党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传达下去,就能在群众中形成以“多数人带动少数人”的良好工作局面,不但可以推动计划生育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而且还可有效地解决一些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第二是知心交心优势。协会会员是职工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与群众相互接触、了解的机会自然比较多,对每一位职工群众的计划生育情况都比较了解。另外,协会会员与职工群众地位平等,不存在“管与被管”的关系,由他们去做工作最易于交心沟通,可随时随地把工作做好,“大矛盾化小,小矛盾化了”。第三是奉献精神优势。协会会员只讲服务,不讲报酬,无私奉献,助人为乐。不但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帮,而且能带动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例如,为流动人口开展生产、生活、生育服务,累计上门送避孕药具280余次,联系医院为流动人口子女打预防针累计300余人次,联系幼儿园和小学解决流动人口的子女入托、入学19人次,为流动人口介绍工作提供就业机会82次。深入流动人口家中访谈指导新婚生活,给孕妇进行围产保健,传授育儿知识,介绍节育措施200余人次。每年为已婚育龄妇女组织四次孕检,进行查环、查孕及妇科病普查,还组织文艺团体深入辖区的一些工地为民工兄弟演出计划生育文艺节目。真诚的服务温暖了流动人口群众的心,受到了流动人口育龄群众的欢迎,增强了他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

多年的计生协会工作实践证明:计划生育协会的生命在于活动。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水平的高低、作用大小,主要看协会是否能经常组织开展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优势和特长。

三、发挥带头作用,增强协会工作的感召力

计划生育协会会员首先应该是以身作则的积极分子,然后再去带动和感召他人,形成模范带头作用,使广大职工群众自觉地效仿,把计划生育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

计划生育协会应是职工生育问题的科学指导站、后勤服务站、思想政治工作站、夫妻矛盾的调解站。要使计划生育协会会员成为一专多能的行家里手,既要有严谨负责、热情相助的工作热忱,又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还能主动为年轻育龄夫妇提供生育保健和生育咨询服务,同时还会调解家庭矛盾,善于做家庭问题的说服劝解工作。

例如,在开展知情选择初期,不少已婚育龄妇女意外怀孕较多,人工流产率上升,综合避孕率降低,给计生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为此,我们开展了大规模问卷调查,积极研究对策,建立了周密的随访机制。并与定期负责妇科检查、体检的医生协调推出了“三大后续服务”。一是健康服务。育龄职工群众意外怀孕流产后,可得到一份术后指导资料,以助其尽快恢复。指导资料内容有:手术后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处理、术后避孕指导和营养生活指南。二是预约服务。育龄职工群众可根据自己情况进行预约服务,及时了解相关生殖健康知识。三是跟踪随访服务。第一时间掌握育龄群众情况,提供避孕指导。这种“后续服务”有效地确保了知情选择的顺利推行。

实践证明,计生干部只要在思想上贴近职工群众,生活上关心职工群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及时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问题,以文明执法、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去工作,就会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四、开展“三生服务”,增强协会工作的凝聚力

篇5

一、社会和谐与法制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它首先离不开法制的和谐。同表现形式的法制的和谐,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法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石,对社会和谐具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与法律保障功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必须依靠法制的和谐。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是法治社会的升华和最高境界。它既需要道德对人们操守的示范与约束,更需要法律对人们行为和相互矛盾、多维利益冲突的规制与调整。

二、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

笔者认为,和谐社会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上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费尔巴哈曾将“以人为本”视作为人道主义的核心,而总书记则将“以人为本”提高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因此,社会要和谐、要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并应当将它作为国家和社会的终极目标来追求。

三、“以人为本”与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以人为本”既是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更是和谐法制必须坚持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司法领域强调并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在具体要求上就是要使法律讲人性,使法律成为广大人民利益特别是弱者和弱势群体利益的保障,使法律成为约束公权力、化解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增加和谐因素等调节社会关系的有效手段,使人们不仅在行动上服从统一的法律,而且在思想上发自内心地认同统一的法律。从这个意义上看,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提出,由于它进一步突出了法律“以人为本”的内在属性,顺应了世界刑事政策变革的潮流,并适合中国国情和本土法治文化,因而它具有以法制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与功能。

四、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笔者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检察机关正确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充分发挥其重要功能与作用,应当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必须进一步树立依法适用观念。即:一是要在现有法律的框架范围内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必须首先带头执行好国家法律,并确保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因此,在实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过程中,必须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在现有法律的框架内去正确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或进行必要的改革探索,而绝对不能超越现有法律去创制程序,更不能离开法律规定去进行改革或探索。二是要做到宽严适用均于法有据。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中的宽与严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既不能有所偏废,为宽而忽视严,为严而忽视宽;也不能矫枉过正,以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使宽失之于过宽,严失之于过严。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加以平衡、调节,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才能真正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修复社会关系、增加和谐因素的法律手段,才能真正达到为社会和谐服务的目的;否则,如果宽严无据或宽严不当,则可能引起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为社会带来新的不和谐因素。

其次,必须准确界定不同犯罪的宽严标准。自20世纪后半期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两极化趋势,即对轻罪实行更轻缓的处理,对重罪进行更严厉的打击。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与国际上的这种“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有必要根据高检院制定和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要求,通过认真审视不同犯罪类别,综合考量法律规定、犯罪行为的主观恶性与社会危害程度、实行刑罚的最终效益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界定宽严标准,使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适用中的宽与严有机统一,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之有“限”,严之有“度”,宽严结合,宽严互补,从而既有效防止适用中的随意性,保证公正、妥善地处理各类刑事犯罪案件,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又使法律的严肃性和人性化得到充分体现。如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应充分考虑其人身危险性和现实危害性,坚决予以严处,绝不能以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为借口网开一面。对于某些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虽然应属严惩之列,但如果单从量刑上予以严处,不仅刑罚成本很高,而且并不一定能够达到刑罚的最大效果;如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在量刑上予以一定的宽处,在罚金上坚决予以严处,则既能降低司法成本,又能使行为人处于无法再犯之境地,从而有利于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篇6

公平正义在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与基础。社会和谐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创造条件。一个缺乏基本公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的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没有正义理念和正义保障的社会,也不可能建立起良好、和谐的秩序。只有公平得以实现、正义得到伸张,社会和谐才有基本条件。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特征与标志。社会和谐不是抽象的,而必须有具体的标志。从社会和谐的实质和要义来看,在诸多要素中,公平正义构成了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处于和谐社会重要标志的地位。社会的和谐程度,与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密切相关。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尺度与标准。社会是否和谐以及和谐的程度,是可以用一定标准来衡量的,而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准。用公平正义来衡量和判断社会和谐状况,就是要看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是否得到正确处理。

加强制度建设对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根本保证作用

在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诸多手段中,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各方面的制度建设,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也是根本保证。

制度建设能够促进公平正义理念的形成。制度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好的制度必须体现和遵循社会进步要求和公众价值取向,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按照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原则要求进行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既能取得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广泛支持,又能促进全社会树立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

制度建设能够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维护,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由各种规则和法律构成的制度体系,对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科学合理的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按照公平正义的要求得到正确调整和处理,社会才能在公平正义的轨道上正常有序地运转,崇尚、维护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才能形成。

制度建设能够促进公平正义的社会实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度既是基本遵循和规范,又是巨大的推动力量。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妥善化解利益矛盾,从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制度建设能够保护和巩固公平正义的成果。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相对的、渐进的,所取得的成果也是不断累积的。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以制度的形式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成果,需要把社会公平正义的成果升华为理念、原则、规范,并使之凝结于制度之中。

大力推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并从六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在推进这些方面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工作的着力点。

努力形成制度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复杂而艰巨,需要建立起较为全面系统的制度体系。因此,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各种具体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层面上,而应着眼于构建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使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使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得到维护和实现。

篇7

关键词:群众文化 社会和谐 和谐发展

文化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活中的方式、地方习俗、行为规范、价值观等的体现。群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来自于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其中包含着人们期待美好生活的心情也蕴含着深刻的和谐精神。顾名思义,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而社会的和谐是需要全民的配合和支持的。群众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的觉悟、认识、以及思想等的提高和改变,直接影响这社会的和谐发展,两者是息息相关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针对群众文化的特征,和社会和谐的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群众文化的发展的前提和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更深一步了解群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和谐

群众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和谐,和谐就是以人为基础。人类活动的和谐就是社会的和谐。人们常说的“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地利人和”等无不昭示着“和”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社会上起到的作用。和谐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代代相传的美好传统。诸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中国传统的节日,那种喜庆和谐的气氛,全民同贺的快乐,无不体现着和谐的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群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共同携手建设的结果。群众具有强大的力量,是宣传和继承文化的基础。它能够促进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和谐不仅是中国群众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新时代群众文化的时代精神。因此,群众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的提高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

群众文化和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只有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涵养及素质,社会才能和谐进步,才能看到和谐快乐的场面。试想曾经的远古时期为什么人都是野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用最粗暴的方式,那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没有文化的教育和规范,更没有一定的制约,一切都是混乱的,也就没有和谐之说。所以群众的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所提炼出的生活模式,是一种生活的规范准则。群众的文化越高,认识越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就会越高。社会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群众组合起来的。群众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群众文化发展了,那社会和谐也就会进步了。社会的和谐进步更加快带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进步的,是互利互惠的,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要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步,就必须要以群众文化的发展作为指导的方向,找好群众整理文化发展的重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以最有效的方法达到最直接的效果。譬如可以发动政府重视起群众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积极的倡导群众学习的热情,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也认识其重要性,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建设公共的文化学习体系,尤其在农村或偏远的地区,发展和健全这种体系措施,组织群众积极学习,让整个社会能够平衡稳定的前进,不能让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认识落在最后,否则也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进步发展。

三、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保障和前提

社会和谐的进步不是一步到位的工程,它需要漫长的路程,是长期的工作。群众文化的提高也是漫长的过程。群众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进步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逐步的加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的进步。群众文化的教育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群众有很强的传播信息的作用,文化在人民群众之间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所以我们要广泛的建立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成立文化中心、休闲驿站、文化馆等等,让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发扬,让社会和谐的进步的精神能够深入人心,得到全民的认可和支持。通过文化活动的传播和发扬,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丰富了人民大众的生活精神内涵,塑造了他们美好的灵魂,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社会风貌就会因为群众文化风貌的改变而改变,社会和谐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

四、提高群众文化,创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随着社会的高速迅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明显、人们的心理变化,矛盾的扩大和激化,社会现象越来越复杂,人与人之间变得不信任,相互猜忌指责,

篇8

关键词:群众文化;和谐发展;作用

文化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活中的方式、地方习俗、行为规范、价值观等的体现。群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来自于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其中包含着人们期待美好生活的心情也蕴含着深刻的和谐精神。顾名思义,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群众的觉悟、认识、以及思想等的提高和改变,直接影响这社会的和谐发展,两者是息息相关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针对群众文化的特征,和社会和谐的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和谐是群众文化的特征

和谐是群众文化的特征,人类活动的和谐就是社会的和谐。人们常说“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地利人和”等说明了“和”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社会上起到的作用。和谐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代代相传的美好传统。诸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中国传统的节日,那种喜庆和谐的气氛,全民同贺的快乐,无不体现着和谐的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群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共同携手建设的结果。群众具有强大的力量,是宣传和继承文化的基础。它能够促进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和谐不仅是中国群众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新时代群众文化的时代精神。因此,群众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的提高与社会和谐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群众文化和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只有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涵养及素质,社会才能和谐进步,才能看到和谐快乐的场面。可以想象,远古时期人都是野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粗暴的,因为那时人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没有文化的教育和规范,一切都是混乱的,因此,群众的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所提炼出的生活模式,是一种生活的规范准则。群众的文化越高,认识越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就会越高。社会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群众组合起来的。群众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群众文化发展了,那社会和谐也就会进步了。社会的和谐进步更加快带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进步。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要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步,就必须要以群众文化的发展作为指导的方向,找好群众整理文化发展的重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以最有效的方法达到最直接的效果。譬如可以发动政府重视起群众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积极的倡导群众学习的热情,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也认识其重要性,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建设公共的文化学习体系,尤其在农村或偏远的地区,发展和健全这种体系措施,组织群众积极学习,让整个社会能够平衡稳定的前进,不能让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认识落在最后,否则也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进步发展。

三、强化群众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社会和谐的进步不是一步到位的工程,它需要漫长的路程,是长期的工作。群众文化的提高也是漫长的过程。群众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进步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逐步的加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的进步。群众文化的教育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群众有很强的传播信息的作用,文化在人民群众之间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所以我们要广泛的建立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成立文化中心、休闲驿站、文化馆等等,让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发扬,让社会和谐的进步的精神能够深入人心,得到全民的认可和支持。通过文化活动的传播和发扬,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丰富了人民大众的生活精神内涵,塑造了他们美好的灵魂,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社会风貌就会因为群众文化风貌的改变而改变,社会和谐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

四、充分认识群众文化的意义

篇9

本文分析了海南农垦区治安防控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农垦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农垦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措施。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治安问题,切实做好职工群众工作,全面落实领导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海南农垦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稳定

农垦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的组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海南农垦特点鲜明,以橡胶、农业垦殖为主,始终秉承着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在垦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毋庸置疑的会出现这样或是哪样的问题,面对垦区所出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需要国家和政府,以及各界给予关注,综合重视垦区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有效办法。面对着农垦区治安问题,社会各界同样需要给予支持和关注,通过社会的支持和关注,促使海南农垦治安问题得到解决,帮助农垦治安问题得到落实,使农垦区和谐发展。

一、海南农垦区治安防控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今海南农垦治安的实际情况出发,垦区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垦区的治安问题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在社会和谐稳定的进程中,更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的进程。

第一,农垦治安防控体系不到位、组织不得力。治安防控体系工作需要严密的计划和详细的规划,通过对垦区治安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使垦区治安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但是,从目前来看,海南垦区的治安防控体系在管理、组织上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严密的管理和精心组织,在对治安问题进行防控的过程中,没有严密的组织是无法确保治安的稳定。因此,分析垦区的治安问题,首先要解决治安防控体系管理和组织建设问题,构建符合客观实际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治安防控体系,使治安防控体系在规定的计划下进行工作的安排和部署,体现积极向上的治安防控精神面貌。

第二,垦区职工群众对治安认识不实际,同时,对于治安问题的防控意识不健全。在治安防控的工作中,离不开职工群众的密切配合,职工群众在农垦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群防群治是治安防控的的关键所在。但是,从目前来看,垦区职工群众对于治安问题的防御能力不高,缺乏安全意识。在垦区,许多家庭的组成都离不开身体强壮的劳动力,他们在劳作的过程中是主力,在日常的防护工作中也是主力,但是,从实质上来看,他们并没有发挥主力的作用,反而在治安防控的过程中受其道德阻碍,没有发挥在治安防控中应有的作用。

第三,垦区治安防控力量薄弱。垦区许多农场都忽视了治安队伍的建设,治安队伍的组成人员社会情况复杂、政审不严,让他们去搞治安防控工作无疑是一个问题。在治安防控体系过程中,他们不但没有充当和平的护卫,反而上演了地痞的形象,将这样的人搞治安防控工作与一些社会不良行为相结合,导致治安防控不利。

最后,缺乏正确的领导机制。在垦区的治安防控体系工作中,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这是导致垦区治安问题发生的根源。垦区的政法部门在进行治安防控的指挥和部署的时候,缺乏严密的计划,只是口头阐述,在进行部署防控工作的时候,语言的力量往往大于实际行动的力量,促使安全防控问题难以落实,最终使得农垦的治安问题成为了一个难点问题。

二、加强农垦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意义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和社会其他因素都十分复杂,各种不良因素都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所以和谐社会显得尤为必要,更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流思想,可以说,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必要,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能达到和谐进步的源泉思想,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在新时期,要切实落实和谐社会的思想,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进步。农垦治安问题作为影响农垦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引起广泛注意。只有通过不断的进行垦区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而服务于社会发展,立足当代,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根源上解决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农垦治安防控体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和谐社会,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和谐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才能够得到保证。在垦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显得尤为必要。从本质上来说,农垦区实质上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处理,通过对大自然的利用去获取利益。大自然有其客观性,我们可以在遵循大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加以利用,向自然进行合理的索取。同时,农垦区的治安问题也是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垦治安防控工作是促进和谐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保障。

2、农垦治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保证

做好海南农垦的治安工作不仅仅能够惠及当地的职工群众,对于我国治安问题来说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既是一种借鉴,也是一种规范。在垦区,社会生活相对简单,对于自然地利用也相对简单,没有城市的复杂就意味着淳朴民风的出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农垦治安的防控体系工作做到位就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一个和谐共进的环境,为社会和谐稳定的构建提供积极的动力和保障。

3、农垦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动力

社会和谐稳定不仅仅表现在大城市或者是各种大型单位,亦或是大型的社会活动中的和谐,和谐的氛围应该体现在整个社会环境中。解决好垦区的治安问题,就是为和谐社会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同时,农垦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促进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的保障,使和谐社会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加强农垦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措施

加强农垦治安的防控工作需要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从双重角度去进行治安防控,要在切实了解农垦地区发展现状和治安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深层的防控工作,使农垦的治安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从而满足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为农垦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提供支持和动力。

1、有针对性的解决治安问题

面对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纠纷,要切实的给予解决,从矛盾的根源着手,按照事情发展的本质规律,做好从排查到解决的全过程,做好垦区的治安防控体系工作。垦区的环境和组成部分与城市相比,比较单一,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单一的组成人员并不代表社会治安的完善,在农垦社会治安的管理和防控体系工作上,更加需要深入调查和分析。首先,从治安问题发生的根源来看,治安问题大多是由于利益而引起的,这种由于利益而引起的矛盾和纠纷,往往在外化的过程中就体现为治安问题。因此,在进行治安防控的过程中,第一点就要做到解决利益冲突。面对农垦的利益问题,要从基层着手,了解职工群众的现实困难和需要解决的困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除利益之外的因素进行分析。利益问题是农垦治安问题的一个导火索,同时也是农垦地区的一个关键所在,但是,这并不代表只有利益问题才会引起纠纷,才会导致治安不和谐,除利益问题外,还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解决和面对。针对利益之外的因素分析对于农垦治安的防控问题来说也非常重要。

其次,要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解决问题不仅仅是需要对问题的分析,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对问题进行解决,使问题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最终促成问题的化解,简化矛盾和纠纷。建立健全“多元化”的问题解决机制是首要任务,由于农垦区的治安问题不是一种因素导致的,而是由多种复杂的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面对农垦治安所需要解决的一系列复杂因素,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面对农垦的治安防控问题,要积极做好垦区职工群众的思想工作,积极主动与职工群众相沟通,了解实际情况,保证农垦治安问题通过多元化的角度去解决。

第三,做好治安排查工作。治安的排查是解决治安问题的一个关键所在,排查治安是垦区治安防控体系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不断分析治安问题的基础上,要有重点的进行治安的排查工作,使治安排查成为一种规范和制度工作,将治安问题的解决与治安问题的发现结合起来,切实解决治安问题。

2、切实做好职工群众工作

农垦治安防控工作是垦区领导应该关心的问题,更是群众应该重视的问题,因为治安不稳定和治安问题的发生最直接的受影响者就是群众,因此,要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做好职工群众工作。从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角度来说,职工群众要有分析安全问题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意识,面对安全隐患要及时的进行防范,在面对安全问题的时候,要有根据的进行解决。群众的安全意识在治安防控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同时,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协助治安管理人员进行治安的管理和监控。垦区的治安问题一直是一个关注的重点,治安防控工作紧紧依靠数量有限的治安人员去维持是不够的,还需要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通过职工群众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扩大安全防控的范围,增强安全防控的力度。第三,加强职工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面对治安问题所导致的安全隐患需要职工群众主动积极的进行自我保护,当安全问题发生的时候,人民群众要具有保护群众利益和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将群众的利益和自身安全问题作为一项责任,使治安防控成为每一个人所必备的能力,增强安全防控意识。

3、全面落实领导责任

在农垦安全防控工作中,领导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加强领导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领导指挥安全防控的能力是农垦区安全防控问题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垦区,领导要有责任感,有视安全防控和保护职工群众的财产和安全为己任的责任感,使这种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有所落实,保证领导能够从责任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切实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同时,提升领导进行安全防控问题的指挥和辨别能力。安全问题无大小,无论是怎样的安全隐患对于领导来说都需要理性对待,不能对职工群众的安全问题置之不理,有所取舍。因此,提升领导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在治安问题发生的时候,需要领导保持冷静的思维,进行问题的分析,并集中力量进行解决,使社会治安良好,保证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

总之,在当今社会,农垦的重要性地位不言而喻,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农垦治安问题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我们不断的挑战困难,从实际出发,切实了解垦区的安全和防控问题,使农垦治安的维护和防控与社会和谐稳定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最终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干方洲.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问题初探[J].江东论坛,2011(03).

篇10

针对群众文化的特征,和社会和谐的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群众文化的发展的前提和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更深一步了解群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和谐

群众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和谐,和谐就是以人为基础。人类活动的和谐就是社会的和谐。人们常说的“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地利人和”等无不昭示着“和”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社会上起到的作用。和谐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代代相传的美好传统。诸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中国传统的节日,那种喜庆和谐的气氛,全民同贺的快乐,无不体现着和谐的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群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共同携手建设的结果。群众具有强大的力量,是宣传和继承文化的基础。它能够促进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和谐不仅是中国群众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新时代群众文化的时代精神。因此,群众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的提高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

群众文化和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只有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涵养及素质,社会才能和谐进步,才能看到和谐快乐的场面。试想曾经的远古时期为什么人都是野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用最粗暴的方式,那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没有文化的教育和规范,更没有一定的制约,一切都是混乱的,也就没有和谐之说。所以群众的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所提炼出的生活模式,是一种生活的规范准则。群众的文化越高,认识越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就会越高。社会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群众组合起来的。群众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群众文化发展了,那社会和谐也就会进步了。社会的和谐进步更加快带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进步的,是互利互惠的,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要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步,就必须要以群众文化的发展作为指导的方向,找好群众文化发展的重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以最有效的方法达到最直接的效果。譬如可以发动政府重视起群众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积极的倡导群众学习的热情,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也认识其重要性,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建设公共的文化学习体系,尤其在农村或偏远的地区,发展和健全这种体系措施,组织群众积极学习,让整个社会能够平衡稳定的前进,不能让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认识落在最后,否则也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进步发展。

三、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保障和前提

社会和谐的进步不是一步到位的工程,它需要漫长的路程,是长期的工作。群众文化的提高也是漫长的过程。群众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进步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逐步的加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的进步。群众文化的教育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群众有很强的传播信息的作用,文化在人民群众之间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所以我们要广泛的建立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成立文化中心、休闲驿站、文化馆等等,让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发扬,让社会和谐的进步的精神能够深入人心,得到全民的认可和支持。通过文化活动的传播和发扬,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丰富了人民大众的生活精神内涵,塑造了他们美好的灵魂,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社会风貌就会因为群众文化风貌的改变而改变,社会和谐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

四、提高群众文化,创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篇11

关键词:道家;社会和谐;儒道互补;刚柔相济模式;现代转化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道家的社会和谐理念别具一格,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不过,要正确理解道家的社会和谐理念及其现代化空间,离不开儒、道比较的视角。

一、道家与儒家社会和谐理念的互补性

与儒家、墨家、法家一样,“天下大乱”之时,道家也追求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社会有变动,也有稳定。变动而乱,必然求治;稳定至极,就会寻求变法甚至革命。一个社会的动、静,体现为政治哲学上的秩序与自由、权威与自治的变奏。不过,与儒、墨、法相比,道家明确主张自发性秩序,追求社会自治,与法家、墨家主张的命令式秩序以及对服从的强调明显不同。儒家式秩序虽然将政、刑这些强制性制度置于礼乐教化之后,但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教化性权威特点,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命令式秩序,未摆脱权威性质。

道、墨、法都缺乏儒家思想的家族色彩。儒家思想是基于血缘、家族的,孔子的“仁爱”、孟子的“五常”、荀子的“礼法”,都未远离“家”这一根基。儒家思想以“家”为单位设计其社会政治思想,主张爱有等差,以孝悌为本,形成由内到外的修、齐、治、平理想,主张内圣开出外王,构建了德治思想体系。而道家的社会态度、墨家的团体立场、法家的国家意识,都与儒家的家、国同构思路有着质的区别。但是,道家思想也没有墨家的外在权威信仰以及法家对法制体系的迷信,而主张“道法自然”的无为而治,将“我无为而民自化”式的自治作为基本原则,追求自然主义式的社会和谐。换句话说,道家思想中既没有儒家的血缘伦理,也没有墨、法家的外在伦理形式。道家主张的社会和谐,是相对松散的、自发性的,与墨、法家的权威型和谐观不同,与儒家的伦理型也有区别。

大一统体制的迅速形成和儒术的被独尊,使墨家消逝,法家隐身,儒、道两家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主体,儒道互补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结构和主线。道家的社会和谐理念虽未能与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并驾齐驱,但在历史上时隐时现并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社会和谐理念与儒家形成了错综的互补关系。准确地说,道家从未离开过儒道互补这一基本结构,而且是在这一结构中不断发展深化的。

道家思想特别重视社会政治的天道依据。老子反复申明“天之道”“人之道”,尤其高度肯定“天之道”,明确以“天之道”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在老子看来,“天之道”在均平,而“人之道”是不公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公平之道,才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在老子看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取法于地、天、道之自然,以宇宙的和合为依据,追求社会政治和谐。庄子也认为阴阳“交通成和而物生焉”,而人与天的合一是社会的最高境界。在道家的进一步发展中,无论是稷下黄老道家还是《淮南子》等,无不把和、合作为万物运行生长的基本特征,并进而寻求人类社会的和谐秩序。在这一点上,主张仁民爱物的儒家,与道家是非常相近的。孔子对天道自然运行的描述,与道家极为相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生地长,不言而行,和穆静肃,一派祥和气象。孔子也充分肯定大舜的“无为而治”。孟子相信,天人以德相通,社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荀子也强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庸》将这些思想进而概括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中、和为天下之大本、达道。儒、道两家都将社会和谐理念与天地之道联系在一起,有其共同背景。早在西周末年,周太史伯阳父以“阴阳失序”解释地震并预言“周将亡”,史伯认为“和实生物”,晏子也认为“和如羹焉”,以天地之道论社会政治,成为道家与儒家社会和谐理念的共同思想来源。天地有和合之道,社会有和谐追求,这为道、儒社会和谐观念的互补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尽管道家的社会和谐理念是自然型的,儒家是伦理型的,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天道观的接近,为道家与儒家社会和谐理念的互补性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道家的社会和谐理念,在许多方面与儒家是相通的:第一,道家肯定忠信、“诚”的社会规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是道家也认可的社会规范。老子认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老子看来,丧失了道德仁义而后有礼,礼的施行得不到社会的响应,在上者“则攘臂而扔之”,即挽起袖子伸出胳膊去强拽别人,这种缺乏忠信之“礼”,只会导致表里不一、言行相背,成为“乱之首”。庄子严厉批判礼乐文明的虚伪与勉强,向往“至德之世”,期望“信矣而不期”,推崇“建德之国”,认为“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构建了一个典型的忠信社会。儒家也特别强调忠信,孔子甚至认为“民无信不立”。儒家更注重“惟义所在”的大忠、大信,即“诚”――“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天地为大,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忠信”“诚”是道与儒家直接认同的准则。第二,道家明确主张“守中”。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家文献郭店楚简本《老子》亦言:“至虚,恒也;守中,笃也。”有学者指出:“‘守中’即‘守和’之意。”老子的“守中”,被庄子提升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并与“天籁”“天乐”联系起来。孔子的“和为贵”,孟子的“人和”,显然也是对“中”“和”的追求。第三,道家主张“公”的秩序。老子认为“公乃王”,庄子甚至主张至德之世“恶乎知君子小人哉”。这些观念都接近于儒家《礼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论。第四,道家有民本思想。老子反对以死恐吓人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庄子认为“民有常性”,都与孟子的“民为贵”的民本思想相通。第五,道家强调公序良俗。道家与儒家一样,都寻求风俗的淳美、人际的和谐。第六、自律、自治是道家社会和谐的重要观特点。老子主张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揭示了无为而治的关键。而孔子主张“为仁由己”,也寄希望于道德自治。另外,道家的慈爱说与儒家的仁爱说,也有相近之处。这些都是道家与儒家社会和谐理念互补性的重要标志。

道家的社会和谐理念是自然型的,它强调自然主义价值的重要性。不过,这种自然主义,正如刘笑敢所指出的,本质上仍是一种“人文自然”主张,它与儒家的社会和谐特征有许多相通之处。

二、道家的柔性“治道”与儒家教化模式的互补并济

社会与自然不同,尽管它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却是通过有目的的人的行动形成和体现的。因此,人类社会的形成,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自然发生的方面,也有人为构成的方面。政治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秩序理论。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人不过“辅万物之自然”。因此,道家推崇自生自发的秩序或来自社会内部动力而形成的内部秩序,反对“攘臂而扔之”式的强制和控制,主张放任和不干涉。在老子看来,何以在上者无为而治,反而能取得“无不为”的效果?关键就在于民的自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民众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天下自相治理,便会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界;道家的无为而治,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追求。在老子看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社会与万物一样,是自生自长的,人为的干涉与控制,只会扰乱社会的发展,为天下添乱。庄子甚至将“蒿目而忧世”者视为“不祥之人”。在道家看来,民众自会过好自己的生活,统治者只是辅助者,这样的社会秩序,是一种来自内部力量形成的自发秩序,与来自外部权威力量主宰形成的秩序,有着质的区别。用哈耶克的话说,这种自发性秩序是不同于“外部秩序”的“内部秩序”。

不过,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浓厚的宗法特点,家国同构即其一端。儒家思想的形成与迅速发展,与这一社会基础有着直接的关系。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道德的示范、榜样的影响这些教化力量能使民众逐渐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史学家司马谈描述这种教化性秩序时说,儒家让人主成为天下的仪表,其一言一行成为社会的指南,发挥引导社会风尚的风向标作用。儒家虽然批评法家崇尚刑、政的治道,但其重引导、教化的作为,在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法家、墨家的强制力量;礼乐秩序的同化作用超过暴力,政、刑往往仅成为礼乐秩序的补充。不过,儒家将外在的强制内化成自觉的行动,与道家的思路倒有相通之处。

认识不同,对策各异。道家以社会为一种自然的、自发的秩序,故而主张无为而治,其“治道”不是通过政、刑,也不是通过教化的引导,而是施行放任政策。自发的秩序不需要刻意的强制,只须顺任自然,任民众自治自富。老子通过几种“治道”的比较突出了道家放任之治的重要:“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侮之、畏之、亲而誉之,这些方式不是强制就是劝诱,忽视了民众的自发力量,故皆非理想的“治道”。而道家的“治道”是柔性的、宽松的。汉代初期的“与民休息”政策及其成功实践,有力地证明了盖公所说的“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的合理性。汉初任用的忠厚长者大多无为无事,却推动了天下走向大治大富,成为道家柔性“治道”的实践典范。

儒家的教化性秩序,严格说来是刚性的,但这种刚性秩序中也有柔性的一面,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秩序结构。如果严格按照哈耶克的理论,这两种秩序是很难合而为一的。但在现实社会中,政治秩序却很少是单一的。

理想的社会秩序,有柔性的也有刚性的,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明理想。儒家式秩序观是礼乐文明型的,主张以礼乐政教引导民众,君子通过道德垂范化民成俗,达成社会的和谐。要言之,儒家的社会和谐是人文式的。

道家的理想社会秩序则是自然型的。老子注重自然价值,但其“自然”不是实体性的自然界,而是事物自然而然的存在方式,即万物自然而然,一切顺任自然。在道家看来,儒家的礼乐仁义是虚伪的、褊狭的、外在的,是对个体生命的扭曲和伤残,而道家的“治道”有着天道和人性的自然依据。不过,在进一步发展中,黄老道家更多地吸收了儒家甚至法家的一些观念,稀释了道家的自然观念,使道家的“治道”也走向了某种综合,带有了人文主义的一些特点。

总的说来,道家主张自发式秩序,其“治道”是柔性的,与儒家的教化性权威秩序形成了对比。但是,道家的进一步发展又逐渐吸收了儒家、法家的一些理念,形成了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和谐理念,并在汉初的政治实践中有所发展。这为道家社会和谐理念的现代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三、道家自然主义社会和谐理念的现代转化

为什么要在儒、道比较中探讨道家的社会和谐理念?盖因道家是在与儒家的比较甚至冲突中不断发展的,而后人也只有在与儒家的对比中才能对道家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并通过梳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走向互补的趋势,以深入把握道家“治道”的内在结构。

探讨道家的社会和谐理念传统,意在回答传统思想究竟是以要素还是以结构影响当代的。一方面,人创造传统;另一方面,传统创造人。长时段看,传统是非对象性的,我们不过是传统的更新者。某种思想要素偶尔会对后世发挥某种作用,但总体上看,传统思想的后世影响无疑是结构性的。道家的社会和谐理念与儒家一起形成了相反而又相成的动态互补性结构和刚柔并济模式,为我们面临复杂而特殊的现代情境时,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经验,也为传统的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适应空间。

道家社会和谐理念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的长远利益,与民众的利益根本上是相近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统治集团有从事实际事务的政治家,他们关注目前利益,而思想家则考虑长远利益;处于上升阶段的统治阶级,其利益往往与其他阶级阶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看成普遍的利益,并以普遍性的思想形式表现出来。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典型的思想家或“议者”,他们具有战略眼光,着眼于长远利益,以普遍性的思想形式,提出社会和谐蓝图,其民本性和超越时代限制的特点非常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打破各种束缚、简政放权,中国社会更加多样化。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对社会和谐有着迫切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表明,我们需要一种开放的宽容精神、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更需要和谐社会文化。道家社会和谐理念,其影响超出了它所产生的时代,其柔性社会管理模式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弹性,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那么,道家社会和谐理念传统如何走向当代而复兴呢?

笔者以为,道家社会和谐理念传统需要不断实现自我更新。一方面,社会和谐理念已成为一种“遗产”,只能供当代人选择。另一方面,从长时段看,不是我们塑造传统,而是传统在塑造当代。历史的发展,不过是传统本身的不断更新而已。道家社会和谐传统要在应对现实社会、政治问题中不断进行自我扬弃,形成新的文化传统,从而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在传统与现实的互释中,促进儒、道社会和谐理念传统的自我更新。道家社会和谐理念的现代化,要从传统这一“现有材料”出发,立足现实社会,不断揭示其内在意义,实现其互释功能。

篇12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和谐;和谐发展

文化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活中的方式、地方习俗、行为规范、价值观等的体现。群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来自于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其中包含着人们期待美好生活的心情也蕴含着深刻的和谐精神。顾名思义,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而社会的和谐是需要全民的配合和支持的。群众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的觉悟、认识、以及思想等的提高和改变,直接影响这社会的和谐发展,两者是息息相关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针对群众文化的特征,和社会和谐的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群众文化的发展的前提和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更深一步了解群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和谐

群众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和谐,和谐就是以人为基础。人类活动的和谐就是社会的和谐。人们常说的“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地利人和”等无不昭示着“和”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社会上起到的作用。和谐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代代相传的美好传统。诸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中国传统的节日,那种喜庆和谐的气氛,全民同贺的快乐,无不体现着和谐的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群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共同携手建设的结果。群众具有强大的力量,是宣传和继承文化的基础。它能够促进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相处之道。和谐不仅是中国群众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新时代群众文化的时代精神。因此,群众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的提高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

群众文化和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只有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涵养及素质,社会才能和谐进步,才能看到和谐快乐的场面。试想曾经的远古时期为什么人都是野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用最粗暴的方式,那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没有文化的教育和规范,更没有一定的制约,一切都是混乱的,也就没有和谐之说。所以群众的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所提炼出的生活模式,是一种生活的规范准则。群众的文化越高,认识越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就会越高。社会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群众组合起来的。群众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群众文化发展了,那社会和谐也就会进步了。社会的和谐进步更加快带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进步的,是互利互惠的,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要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步,就必须要以群众文化的发展作为指导的方向,找好群众整理文化发展的重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以最有效的方法达到最直接的效果。譬如可以发动政府重视起群众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积极的倡导群众学习的热情,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也认识其重要性,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建设公共的文化学习体系,尤其在农村或偏远的地区,发展和健全这种体系措施,组织群众积极学习,让整个社会能够平衡稳定的前进,不能让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认识落在最后,否则也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进步发展。

三、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保障和前提

社会和谐的进步不是一步到位的工程,它需要漫长的路程,是长期的工作。群众文化的提高也是漫长的过程。群众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进步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逐步的加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的进步。群众文化的教育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群众有很强的传播信息的作用,文化在人民群众之间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所以我们要广泛的建立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成立文化中心、休闲驿站、文化馆等等,让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发扬,让社会和谐的进步的精神能够深入人心,得到全民的认可和支持。通过文化活动的传播和发扬,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丰富了人民大众的生活精神内涵,塑造了他们美好的灵魂,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社会风貌就会因为群众文化风貌的改变而改变,社会和谐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

四、提高群众文化,创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要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随着社会的高速迅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明显、人们的心理变化,矛盾的扩大和激化,社会现象越来越复杂,人与人之间变得不信任,相互猜忌指责,抨击,所以人们在长期生活工作上的压力日益加大,心态开始变得浮躁。在社会体制的影响下,金融危机、住房危机、事业危机等等都可能激化矛盾。群众都存在不安的情绪和心理的不平衡。面对社会的现象,需要宣泄一种不满的压力,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的时有发生。基层群众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发挥了丰富群众生活及活跃群众思维的巨大作用。它关系乡镇和城市社区的千家万户,关系基层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基本任务。但由于历史、地域、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依然十分贫乏,封建迷信、赌博等活动蔓延,也有一定市场,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基层政权建设。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取决于民智的开发和人文的开发。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基层文化工作者当仁不让,要把基层文化内容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文化活动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改善这种社会矛盾的计划,提高群众的认识,正常、公平、客观的看待面临的问题,妥善的处理所面对的困难,社会才能和谐的发展,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可见群众文化提高,创建和谐社会意义远大,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奋斗。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提高意义远大。群众文化以其独有的和谐的特征,影响着社会和谐的发展;社会和谐的发展直接制约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群众文化的提高和社会和谐的发展是无法分割的整体,两者的进步和发展是相互的。社会和谐是一切事业发展之基本,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谐是前提,群众是基础。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群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生活的安居乐业。社会由群众组成,群众来自社会的大家庭。加强群众文化的教育,社会和谐也必然就随之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妮.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J].大众文艺(理论), 2009(08).

[2]张良.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建设对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建设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01).

[3]虞敏.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2009(08).

[4]王红星.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05).

篇13

【关键词】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企业要发展,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努力构建和谐企业,不断推进企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正确处理构建和谐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以构建和谐推进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讲和谐,不是放弃原则,搞“一团和气”。而是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凑兼顾。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实现社会发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又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主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以胜利发展为例,和谐与发展相辅相承,互相促进,互为因果,共融共生,相得益彰。胜利人凭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高度主人翁责任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展石油开发大会战。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战胜了重重困难,在恒古荒原上建成世界瞩目的胜利油田,并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胜利精神、铁人精神。凭着胜利精神、铁人精神的巨大凝聚力,内动力,凭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与时俱进、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引导胜利油田企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支撑起共和国石油工业半壁江山,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正确认识、处理构建和谐与深化改革的关系,以构建和谐保证改革稳定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是物质发展的客观规律。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发现和解决各种矛盾中发展前进的。胜利的发展实践有力地证明,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胜利科学发展,改革不断深化,构建和谐责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大力推进创建百年油田的伟大实践,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艰巨任务,努力开创油田整体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按照集团公司的部署,迈出改革新步伐。在此关键时期,出现许多新矛盾需研究,许多新问题需解决。

要搞好油田重组整合,必须在“和谐”二字上大做文章。要通过构建和谐企业,化解和消除企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确保整合积极稳妥地进行,做到在整合过程中干部员工思想不散、工作不松、作风不软、运行不断、秩序不乱,油田企业整体协调发展。为此,一是油田党委决定,在各级领导干部中,以“解决思想,谋划发展”为主题,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在油田形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群策群力谋划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以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为核心,广泛开展形势教育,做好油田干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势任务宣传要到位,要做到三个讲清,讲清企业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讲清重组整合给油田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讲清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引导广大员工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建百年油田上来,统一到集团公司整体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油田整体协调发展上来。做到三个“坚定不移”: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坚定不移的维护稳定。

正确认识、处理构建和谐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以构建和谐加强基层建设,奠定和谐企业的坚实基础

胜利油田基层企业,是胜利持续发展的基础。基层企业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油田整体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局深化改革,重组整合,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各项战略任务的落实。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加强基层建设,促进基层企业的科学管理。

树立全局观念,与上级保持同频共振,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内外上下和谐的良好环境。如果说胜利油田是一台大型机器,要想运转自如,基层都要和谐运转,否则就会影响“功率”油田基层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只有服从油田整体协调大局不偏离轨道,才能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谐有力的运转能力、旺盛持久的企业活力。胜利油田重组整合、实现原油2750万吨持续稳产,是油田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这关系到国家石油供给安全,关系到集团公司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关系到胜利油田的整体发展,集中发展主营业务,协调发展相关业务的战略思想。依托这个大局,紧紧围绕原油2750万吨持续稳产来谋划和推进基层企业各项,工作努力 为2750万吨持续稳产做贡献。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努力提高企业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胜利精神,铁人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胜利创建百年油田,整体协调发展的巨大动力。是胜利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灵魂。要大力弘扬胜利精神、铁人精神,坚持用胜利精神建队育人,用“三老四严”锤炼作风,打造铁人式的员工,筑牢创建百年油田的坚强基石。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充满活力的和谐的人文环境。打造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企业精英团队。搞好员工培训,组织员工学文化、学技术,鼓励自学成才促进科技创新,用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对员工及严格要求,又运用情感激励、沟通疏导等柔性管理方法,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员工群众利益,为员工排难解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篇14

社会有序、社会有效、社会有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序的社会

在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展的历史上,以法律和道德为主的任何行为规范调节方式都根源于社会劳动活动的某种客观需要和社会历史条件,并以此来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和谐需要一套符合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律和制度来维护和保证。稳定有序的社会不一定是和谐的社会,但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有序首先体现在民主法治和社会安全稳定两个方面的内容上。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制度是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法治作为一种现实的法律秩序状态,是社会和谐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使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充分反映了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表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最重要的规则就是法律,依法治理社会,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其次,有序体现在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的制度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终极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立包括民利保障、法律、司法、公共财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在内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完整的、具体的制度体系。要坚持把落实责任和加强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制度执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要正确处理动力与平衡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动力与平衡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调节运行机制体系,包括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以及权益保障机制等。

第三,有序还体现在社会成员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的实现上。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和谐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有序协调的共存状态,是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序就是要努力使每个成员或群体都按照一定的规范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得其所、各享其成,就是要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能力与他们所获得的岗位相匹配,能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做好本职工作,能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又能普遍分享增长和发展的收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整个社会始终保持有序和稳定的状态。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效的社会

社会有效主要是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有效首先体现在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增强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上。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同志明确指出,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且,解决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只有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和动力。

其次,社会有效也体现在改革开放上,体现在通过竞争而充满活力上。发展求和谐,竞争促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通过竞争,通过改革开放,使社会充满活力,焕发蓬勃生机。要坚决破除各种障碍,鼓励竞争,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第三,社会有效还体现在共同发展上,体现在发展的科学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上。经济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社会更加和谐又能保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管理,正确处理和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为和谐社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外部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情的社会

和谐社会不仅包括利益层面的和谐,也包括价值观念层面的和谐。社会有情实质上是在协调利益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价值观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内含着文化、精神和道德建设,以构建文化和谐和主体精神世界的和谐,即既要建设以社会主义道德和价值为支撑的和谐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又要关照主体的意义和价值,建设和谐的精神家园。

社会有情首先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和谐社会不但要使人们安居乐业、事业有成、心情舒畅,还要形成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形成有利于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