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市发展动力,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自民国中后期起,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交通,一个集兵工、机车厂为主体的株洲工业区开始崛起,一度要打造“东方的鲁尔区”。1953年,株洲被列为全国八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180多个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中国首台航空发动机,中国首台电力机车等诞生于此。
在一座工业重镇崛起和辉煌的背后,传统工业的弊病开始呈现。清水塘工业区成为中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头号挂牌地区。因工业而立的株洲,如同国内外所有老工业城市,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毛腾飞,株洲市委副书记、株洲市市长。身材高大,数学专业出身,熟谙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在同事眼中是个对工作追求完美的人。
《望东方周刊》近日专访了毛腾飞,在他看来,一个城市要想在转型过程中获得新发展,就须从环境、产业、空间、改革和民生这五个核心领域谋求可持续动力。
向环境要动力
《望东方周刊》:株洲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在环境保护、资源约束方面,面临什么样的考验?
毛腾飞:株洲因工业而兴,也因工业而困。株洲起步之初,重化工业特征明显,走的是一条传统工业的发展道路。直到近期,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曾经为之骄傲的产业,逐步衰落。
摆在株洲工业面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清水塘老工业区的治理。经过多年关停并转,仍然还有这类企业92家,2013年的产出还有200多亿元。
清水塘的污染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否则将严重危及湘江下游从湘潭市到岳阳市近1000万人的生命安全;严重损害城市形象,株洲曾经位列国内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严重制约城市发展,其所在的石峰区项目引进相对较难。
国家发改委一位司长说,清水塘工业区是一个集所有老工业基地复杂难题于一体的地方。
《望东方周刊》:解决工业污染,株洲市近年做了那些工作,治理思路有什么变化?
毛腾飞:株洲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一直强调一个理念,追求发展绿色GDP,不要黑色GDP,更不要带血的GDP。
为此,我们着力抓了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强湘江治理保护。这是省政府的一号工程。2013年起,计划用三年,基本关停污染企业、基本拆除城区烟囱、基本截流城区段排向湘江的污水。
2010年以来,全市已拆除烟囱200根;关停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和生产线共185家(条);去年以来,又关闭湘江两岸200米以内的养殖场189家,今年还要进一步关闭湘江两岸一公里范围内的养殖场。
另一个是抓好清水塘工业区的搬迁改造。
近年来,株洲市累计投入75亿元,用于清水塘老工业区污染企业关停、落后产能淘汰、历史遗留污染治理、企业搬迁改造等环境综合治理。对清水塘的环境治理,已经由以前的发展循环经济阶段,转变为实施搬迁改造阶段。
2014年3月,株洲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7月,我们彻底关闭了旗滨玻璃株洲城区生产基地,投资50亿元的醴陵旗滨玻璃产业项目第一条生产线正式点火投产。按照计划,该项目2015年五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将成为中国的节能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基地,湖南省最大的玻璃深加工中心。
我们提出打造“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就是要让“工业文明、生态宜居”成为人们对株洲记忆的“符号”,让绿色成为株洲的底色。
我们既要创造投资环境,也要创造生活环境。株洲通过努力,已成为了全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十大城市,创建成为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正在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还大力倡导和推动“1135”绿色出行,争取成为最具“两型”文化底蕴的城市。这样,让投资者有投资动力,外来人也有落户株洲和来旅游消费的动力,以此来增强株洲集聚产业与人口的能力。
打造“中国动力谷”
《望东方周刊》:株洲关停如此多落后、污染企业,怎么保证经济后续发展?
毛腾飞:关键是发展产业。以前来湖南看工业,必看株洲,现在就不一定了。
一是推进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主要是依托轨道交通、航空、汽车、风电等动力产业的比较优势,加快打造“中国动力谷”。
二是推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医药,引进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
2013年9月,我们与微软进行了连续三天的招商谈判,有一个晚上还谈了通宵,最终促成项目如期签约。此外,我们相继签约引进了北汽二工厂30万辆汽车、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还有一批大型央企、民企和跨国公司也都有意向到株洲发展。
三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同时,加快采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改造提升化工、建材、服饰、陶瓷等传统产业,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利用株洲交通枢纽优势、历史文化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职业教育、研发设计和商贸服务等服务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投资10亿元的南车物流、投资100亿元的方特欢乐世界、投资200亿元的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望东方周刊》:株洲打造“中国动力谷”,又是出于何种动机和基础呢?
毛腾飞:“中国”代表国家水平,“动力”代表株洲的产业特色,“谷”是一个产业区域,一个产业平台,是一种源于先进科技研发制造的区域。“中国动力谷”应是动力领域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我们提出打造“中国动力谷”,是有信心的。我们不但有技术优势,而且有人才支撑和市场支撑。
株洲是国家老工业基地,拥有“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三大动力产业的标志性名片,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天上飞的、公路上开的和铁路上跑的,其核心动力系统株洲有明显优势。
另外,株洲职教城办学规模规划为学历教育8万人,常年培训学生10万人,实现本地常住人口20万人,将成为“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同时,株洲拥有各类人才42万人,拥有在本地成长起来的院士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88名。这些都将为打造“中国动力谷”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类人才支撑。
《望东方周刊》:株洲的“动力”产业是否能够支撑起这座老工业城市重新找回光荣?
毛腾飞:株洲的轨道交通产业实力尤其雄厚,特别是高铁和动车,出口到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3月18日,南车株机与南非签订了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电力机车大单,这是目前我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整车最大的出口订单。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IGBT这项尖端技术,它被誉为功率变流装置的CPU、绿色经济的“核芯”。2014年6月,世界第二条、国内首条8英寸IGBT生产线在株洲全面建成投产,打破了国外公司在高端IGBT芯片技术上的垄断。我们将以此为龙头,打造IGBT牵引的千亿产业。
我们的航空产业来势也比较好,不但国内整机和零部件企业在这里集聚,而且法国、加拿大的一些航空企业也在与我们合作发展。
此外,株洲还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北京汽车、南车时代电动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整车生产企业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目前,株洲拥有160多家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加工企业,年产值已突破200亿元,预计到2017年,汽车产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
“中国动力谷”的战略产业定位提出之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方充分认同。我们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到2020年左右,形成4000亿元产业的规模。
建好湖南东大门
《望东方周刊》:株洲城市新发展,也需要新的地理空间,未来拓展的方向在哪里?
毛腾飞:株洲正好处在我国“一带一部”的战略交会点上,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金、技术转移中具有先天优势,建好湖南“东大门”,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市区空间调整,重在谋求加快南向、东向发展。株洲主城区居于市域北部,北接长沙市,西邻湘潭市,开发已到达边界,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向东连接醴陵、向南连接株洲县,就成了必然选择。
市域空间调整,重在加速县域崛起。株洲市辖区范围呈狭长形,南北距离超过200公里,市区发展对县域的辐射带动较弱,县域发展相对缓慢。现在,所辖各县的交通基础条件空前改善,今后既要加快市区的发展,市区也要如同火车头,带动“火车车厢”般的各县发展。
市外空间调整,重在谋求打开湖南“东大门”。过去,湖南更多强调打开“南大门”。而今,随着沪昆高铁、炎汝高速株洲段等建成通车,株洲在湘东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国际和我国东部沿海产业还在加速转移中,这一轮产业转移的黄金期还有三五年时间。
对企业要放,对政府要紧
《望东方周刊》:7月4日,国务院总理来株洲考察时,称赞了株洲的简政放权改革,你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毛腾飞:总理对株洲行政审批“并联审批”、“绿色通道”、“无偿代办”等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我们认真总结推广。
如株洲市攸县为确保政府性投资项目和新办企业项目开工建设,政务“绿色通道”一路畅通,总投资10亿元的旭日陶瓷项目从考察到签约不到一个月,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两个月,时限与以前类似项目比缩短了四个月。
下放权力,是对市场主体而言的;对政府性投资,我们则是要规范、约束权力。政府性投资项目,绝不能不论证、说搞就搞,绝不能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搞“三边工程”,绝不能既费资金,又坏风气。
一个市,大家以为市长的权力很大,现在我把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这些权限交给程序,大小项目都要经过严格的程序,最后才会到我这里,我唯一的权力就是否决权,但又不可能随意否定。我们只希望大家都谨慎和规范用权。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改革后,大大节省投资,大大优化方案,大大加快进度,大大遏制可能滋生的不正之风。
纳税人的钱,变成财政支出,牵涉公众切身利益,我们怎能不用好?我不怕得罪人,如果不敢得罪极少数人,就会得罪大多数人。
当然,改革远不止这些,今年我们重点推进的就包括投融资、土地、金融、国企等十大改革,我们希望通过每一项改革都能释放动力和红利。
让老百姓有认同感、归属感
《望东方周刊》:如何理解寻求城市动力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株洲在改善民生方面有哪些改革举措?
毛腾飞:我们追求城市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更美好。
2013年,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今年提出推进“民生100”工程建设。
今年截至6月底,全市用于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2%,其中科技、住房保障、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等支出增幅均达到30%以上。
关键词:动力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
基础设施系统的技术状态、功能负荷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外延上看,基础设施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通常包括能源系统建设、水源系统建设、交通系统建设、通信系统建设、环保系统建设和防灾系统建设六个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凸显,显然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一、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观念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的城市建设项目,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缺乏整体性和长远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在为各地经济发展铺平道路之后,往往被抛弃,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事实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和不同阶段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支柱
基础设施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从物质生产领域中分化出来的专业化产业部门,它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核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国家和各地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地开发城市土地资源,辅之以配套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不仅提高了城市的地价,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增强了城市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加快了城市的资本积累,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二)城市空间布局的导向标和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一般的产业,它不仅仅为社会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从事一切生产和生活的一般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城市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必须有合理的空间布局与之相配套。合理的空间布局主要包括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人口布局两个方面,它们都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有规划地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为城市各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同时能够引导产业迁移,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城市人口分布也将发生根本变化,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将会不断减缓,郊区和卫星城建设将会更加顺畅,这将有助于形成城市各区联动、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布局。
(三)城市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和护卫军
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而且能够保证基础设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反复扩建,这有利于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将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同时,城市在规划产业布局的同时,应注重加快污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能带来巨大的立竿见影的经济效应,但它却是城市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和守卫军,城市的环境得到保护,城市才有长远发展的可能,城市的各方面才能快速、和谐地发展。
(四)树立城市品牌的突破口和制高点
城市品牌就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核心概念。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品牌的建立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建设是树立城市品牌的突破口和制高点。
首先,合理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是城市的一个重要品牌,世界上著名的城市都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一个城市要想改变其城市面貌,往往要从加快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这样做既迅速又有效,于是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树立城市品牌的突破口;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树立城市品牌的制高点,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地不断完善,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城市的形象将焕然一新,城市的品牌也将随之树立起来。
二、新时期云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新的规划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云南各地积极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城市基本框架,改善了交通,美化了城市环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云南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云南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新时期云南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限制了城市核心作用的发挥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部,长期以来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缺乏能够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正是导致云南省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核心带动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昆明市是云南的省会城市,理应承担起拉动全省发展的职能,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却一直限制了昆明市的发展。当前昆明市的建成区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左右,这在我国大中城市中属于规模比较小的。同时,昆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性和长远规划,许多基础设施年代久远,现代化水平低,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城中村”现象,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也不利于昆明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维护。昆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云南省就失去了快速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制约了云南城市的整体发展
当前云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城区和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导致各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最终又限制了城市整体的发展。许多城市主要基础设施都布局在城区,大量的产业和人口也聚集在此,但是城区的发展面积有限,这必然会形成不合理的空间布局,加大城区的环境压力,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城市要不断向外扩展,但是目前郊区缺乏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必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低,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扩大。同时,各区之间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导致的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城市的产业调整和经济转移,不利于各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城市的整体发展受到影响。
(三)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云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比较有限。许多城市的旧城改造缺乏整体性和继承性,不利于旧城在发展旅游业、树立城市品牌方面发挥作用;新区建设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资金投入有限,出现了新建区分布散乱、数量多、规模小和土地利用率不高、工业用地空置、闲置较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无法显现。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时期、高投入的项目,同时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发展平衡的基础上,否则将付出巨大的物资成本和时间成本。
(四)交通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云南发展的一大瓶颈
云南省由于地貌、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交通建设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云南发展的一大瓶颈。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省的交通建设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云南省的交通建设仍比较落后,适应不了新时期云南省发展的需要。旅游业是云南省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业能够增加云南的财政收入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云南各旅游城市、各景区之间的交通不便利。各地之间的交通以公路为主,道路质量的低下导致旅游的满意度下降。同时,云南省仍有不少地方没有公路,人们出行仍靠步行和马驮。缺乏交通建设这一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必将缺乏充足的动力。
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云南城市新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往往反映着一个城市及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和观念也必须不断创新。我们必须站在推动经济发展、合理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的高度布局和发展云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一)统筹云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有大局观念,必须从整个城市和地区的利益出发进行规划和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限制了云南城市的协调发展。政府要着重加强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升级和人口迁移做好准备,促进城市协调发展。为此,云南省可以借鉴国内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厦门市是我国沿海著名港口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厦门市通过改善岛内、岛外交通,完善岛外和新建区的公共服务,实现了产业升级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目标。为此,云南省必须合理地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具有整体性和长远性,以便完成新时期云南省的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调整,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特色
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必须充分考虑所在城市的地理环境和区位因素,建设既有本地特色又与周围城市交相辉映的基础设施和城市风格,这样既能加快城市发展,又能与周围城市相配合,加强区域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大连依据其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特点和城市基础好、城市化水平高的条件,以经营城市作为突破口。本着“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原则,大力发展交通、通信、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和宣传,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大连的城市形象璀璨夺目,城市品牌和国际知名度日益提升。云南省的有关城市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也必须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定位加以规划。昆明及其周边地区是省内的优先开发区,为此应加快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聚集和人口聚集做好准备,承担起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职能。云南省的西北部和东南部是全省的限制发展地区,今后要加强绿化、退耕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产业和人口向省内其他地区迁移。省内的其他城市,要利用濒临东南亚的优势,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兴建工业园区,加快支柱产业建设,承接产业和人口的转移。
(三)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现代交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旅游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也是今后可以继续大力发展的绿色产业。云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许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重视相关资源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同时,加快旅游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这样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壮大,并拉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云南省要想有新发展,必须解决其交通问题,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铁路建设步伐,保持公路现有的快速发展势头,进一步完善民航机场布局,发挥水运补充作用,启动并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使游客往还于各景区之间时有多种快速的交通工具可以选择,同时,加快跨境交通设施的建设,为加强对外沟通,吸引外资打下坚实的基础。云南省各城市以新的观念看待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简本[Z].建设部专家审查组,2003.
2、关春玉.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创新与制度规划[J].管理,2008(1).
3、胡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城市政府合作机制创新[J].公共经济,2008(1).
4、吴永生,高珊,杨晨.江苏省城乡统筹空间格局动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
[关键词] 佳木斯;快乐舞步;群体休闲活动
一、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业余文化健身群体不断扩大,在佳木斯地区也是这样,在周末假期,在茶余饭后空闲时间,许多市民加入到了健身的行列,特别是快乐舞步健身操更成为了佳木斯市一个亮丽的城市标志,在江边、在广场、在社区,不论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加入进来,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道迷人风景线。快乐舞步健身操是佳木斯市退休干部于继承等根据运动负荷等人体生理规律将体操、舞蹈和一些保健动作配加明快的音乐编排而成,目前,佳木斯市约有5%的市民在清晨和傍晚参与该活动。快乐舞步健身操自2008年创立以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至今已发展成为佳木斯市城市休闲文化品牌,探究其产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社会影响,对于引导此类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有效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此,本文通过对快乐舞步健身操的参与者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对其负责人和参与者采用了访谈法进行调研。由于佳木斯有32个规范的快乐舞步健身操站点,抽取了佳木斯大学、杏林湖公园、火车头广场、沿江公园和知青广场等主要站点进行了调查,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并总结出影响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发展的几大动力因素。
二、快乐舞步健身操发展动力
(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是快乐舞步健身操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城市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经济竞争力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national related Science&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for reference,and connects with the Hangzhou Innovation Index,evaluate and study the Science&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of the 15 Vice-Province Cities through the aspects:Dynamic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ness,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cience&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 and Economy Competitiveness,etc.This study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cisionMaking so as to promoting Science&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accelerating the economy growth.
Keywords:City Science&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Index SystemEconomy Competitiveness
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科技资源与投入、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发展水平与潜力、产业科技竞争力形成的综合区域竞争优势体现。城市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是衡量科学技术对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找出差距,认清自身的过程,有助于城市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提高科技竞争力。
杭州是国内较早开展科技竞争力评价的城市之一。从2001年始,课题组设立指标体系对杭州年度科技竞争力进行跟踪研究,至今该研究已持续了7年。2008年,考虑时效性和数据可得性,课题组对前几年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研究对象确定为15个副省级城市。
本研究对2007年度深圳、广州、杭州等15个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发展进行跟踪研究,以期为各城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科技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指标体系设定
根据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参考科技部2003年新修订的科技进步监测体系和《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特别是实现和杭州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的衔接,课题组在沿用前几年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考虑时效性和数据可得性,对2007年度科技竞争力指标进行了修正,主要是舍弃了科技论文指标,增加了科技活动人员、发明专利和高新技术出口指标。
2.城市科技竞争力动态评价
2.1科技竞争力综合排名分析。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课题组对2004~2007年度15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
2.2科技竞争力进步速度分析。以15城市2004~2007年度科技竞争力各项指标年均增速反映科技竞争力进步速度。
对15城市各项指标2004~2007年年均增速打分,设年均增速列第1位的得15分,第2位得14分,第3位得13分……依次类推,第15位的得1分。最后以算术平均法得到各城市的指标年均增速综合得分。
统计显示,2004~2007年15城市科技进步得分超过15城市平均水平的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有宁波、武汉、济南、青岛、杭州、厦门,其中以宁波增长最为迅速,超过15城市平均水平将近30%。历年科技竞争力水平较低的济南、厦门年均增速较高,显示这些城市正在加大力度,加快发展。长春科技竞争力排名低,科技进步速度也排名落后,显示其科技竞争力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加快发展。深圳市、广州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远超过其他副省级城市,属于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城市,基数较大,增长速度虽然靠后,但创新能力的增长量依然很大,能遥遥领先于其他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科技创新能力的排名在第3名,而科技进步速度竟能排名第5,实属难能可贵。从表3可以看出,增长速度较快的大都属于科技竞争力不是很强的城市,而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城市如深圳则增长速度不高。而杭州的杭州科技创新能力和增长速度都排名靠前,显示杭州既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基数较大,同时还持续高速增长,科技竞争力提升空间极为广阔。
3.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的协调性分析
3.12007年度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为了进一步考察各城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程度情况,课题组选取一些指标对15城市的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在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中,借鉴《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 》中的做法,考虑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商品总值、出口商品总额占GDP比例四个方面的因素,定义地区经济竞争力指数(EPI) 如下:
EPI = 0.36 ×GDP 指数+ 0.24×人均GDP 指数+0.24 ×出口商品总额指数+0.16×出口商品总额占GDP比例指数
根据这一公式,测算出2007年度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排名。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分组分类 城市经济实力强 深圳、广州经济实力较强 宁波、杭州、青岛经济实力中等 厦门、大连、南京、沈阳经济实力较弱 武汉、济南、成都、哈尔滨经济实力弱 长春、西安3.215城市科技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角度来衡量,15城市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状况可以描述为4 种类型。
第一类,科技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型。如深圳、广州均属于经济、科技竞争力“双强”城市,杭州属于经济、科技竞争力均为较强城市,这些城市的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较好,科技对经济起到了足够的支撑作用,科技与经济比翼齐飞,其发展前景与潜力也较为看好。
15个城市中,除了深圳、广州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排名一致,沈阳2指标均排名第9。一方面说明沈阳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较好,另一方面则显示沈阳的科技经济竞争力水平还有待提高。
第二类,科技领先于经济发展型。如南京、大连、武汉、成都,其中尤其以南京、武汉为典型。南京的科技竞争力排名第4,属科技竞争力较强之列,其科技人员、科技潜力更是遥遥领先,但经济竞争力却排名第8;武汉2007年科技竞争力排名第6,但经济实力却处较弱地位,说明其深厚的科技潜力与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经济竞争力,其科技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态势说明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
第三类,科技滞后于经济发展型。如宁波、青岛、厦门,这些城市呈现科技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态势,说明这几个城市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外资加工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科技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3个城市中,青岛的情况相对较好,而厦门与宁波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更为严重,这意味着,如果不解决科技发展问题,其长远的经济发展可能受到限制。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经济增长积累的雄厚财力基础,实施科教强市战略,发展科教事业,提升科技竞争力,在保证科技投入的同时,着力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四类,科技与经济发展均呈弱势型。如济南、哈尔滨、西安、长春。这些城市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均有待提高,发展亟需加快。
4.结论
各个城市区域特点不同,经济结构、科技水平差别较大,但总体而言科技的进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竞争力,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经济越发达,其科技竞争力也比较高,反之亦然。
增长速度较快的大都属于科技竞争力不是很强的城市,而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城市如深圳则增长速度不高。当然也有些城市竞争力和增长速度都不高。如何启动一个科技竞争力薄弱城市的科技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少内陆城市科教资源丰富、科技研发实力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有必要加强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确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实力优势。
沿海外向型城市在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也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国有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以科技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马元三.区域科技统计与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J]. 商业时代 2008-22:10~12
[3]赵顺娣、孔玉生.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07/21:75~77
关键词:呼包鄂;城市群;发展;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1-0113-02
城市群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产物,其形成与发展会对其所在区域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群兴起,而在每个城市群发展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动力机制。
1、城市群概念
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都市带”的概念以来,’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城市群体组织。我国学者姚士谋认为: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纯属于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综合体”。崔功豪等认为:城市密集区是城市低级阶段,当城市密集区的城镇密度以及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一定阶段,出现一体化发展的状态时,城市,密集区便实现了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跨越,成为城市群。城市地区的空间序列的演化发展过程为:一般城市一都市区一城市密集区一都市圈与城市群一大都市圈一都市连绵区一都市带。由此可见都市群是城市地区发展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是由一个连续的空间范围内的若干不同等级的城镇,在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下形成,并具有便捷的内部及对外交通运输系统,社会经济联系密切,产业分工协调的一种复杂城镇体系。
2、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促进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政治因素。城市群作为一种复杂的巨系统,每个城市群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动力机制,而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1)集聚效应
在工业化的初、中期,一些铁矿、煤炭、石油等资源蕴藏量丰富的区域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发展重化TT业和能源工业,伴随着区域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发展了其上、下游产业及相应的服务性产业;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不同等级规模的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在某一区域大量集聚,区内城镇之间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产业关联或其他方式逐渐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形成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城市群。如德国的鲁尔区域城市群,我国的辽中南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2)扩散效应
随着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集聚效应的作用,城市规模不断膨胀,产业迅速集中,并进一步促发了人口的大量集中,从而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许多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城市产业扩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产业扩散的结果是在一个城市周围,形成联系若干个中小城镇,这些城镇之间由于存在着密切的产业联系(或劳动地域分工联系)而联系紧密,最终以这一特大(大)城市为核心形成城市群(或都市圈)。
(3)区域网络化组织发展
区域内的网络化组织包括由交通运输、通讯电力等物质性线路组成的物质性网络和由市场中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形成的非物质性网络两种。
物质性网络组织对城市群形成的促进作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形。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在一些交通运输业发达的港口城市,凭借其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如石油、化工、钢铁工业等相应的传统产业,大量的不同规模的产业包括其配套产业、前后相关联产业和服务产业受集聚效应的作用而在某一区域集聚,导致了区域大批城镇的迅速发展,这些城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最终形成城市群。
另外一种情形是相互邻近的城镇之间,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由铁路、公路、管道、通讯线路、电力等各种线路形成的物质性网络组织,借助现代化的网络组织各城市之间既可以沿相应的轴线进行产业布局又可以开展分工合作,增加区域城镇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各具特色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城市群。
3、呼包鄂城市群概况分析
3.1 区域背景分析
呼包鄂城市群位于中西部的核心区,是内蒙古的政治文化经济及工业中心。其形成与发展是内蒙古近几年取得飞速发展的最强动力,而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与内蒙古整体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000年至2008年,内蒙古经济增长了2.66倍,年均增长17.6%,增速快于同期全国水平7.4个百分点,并连续7年增速居全国第一。2008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7761.8亿元,位于全国第十六位,西部第二位。截至2008年底,全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2214元,按2008年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638美元,居全国第八位,连续6年保持西部第一位。2008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31元,位于全国第九位,西部第一位。2008年末全区城镇人口1248.26万人,城市化率达到5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并且城市化水平仍在稳步增长。
3.2 呼包鄂城市群发展现状
呼包鄂城市群位于中部,由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三个地级市组成,下辖9个市区、2个矿区、15个旗县、81个建制镇、223个乡镇苏木。三市总面积13.2万km2,总人口670万(20D8年),域市化率达到67.2%(2008年)。2009年,呼包鄂三市GDP总量达到5720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59%;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10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总量的58.8%,呼包鄂经济发展水平已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肩。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3项指标来看,呼包鄂大部分已经达到或接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水平;从衡量现代化主要标志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三组指标来看,无论是三市GDP、恩格尔系数还是人均居住面积都已经达到或接近基本现代化的水平。
4、呼包鄂城市群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城市群在起步阶段对自然因素的依赖较强,因此城市群往往形成于自然条件良好、地理位置优越、资源富集的地区。而在城市群的发展壮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地位,产业分工协作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将不断加强。城市群的人口规模,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国家方针政策,城市化水平等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城市群发展动力机制。城市群的形成离不开大量人口的集聚,而国家政策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引导等对城市群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受到多种动力机制的共同影响,而同一机制在不同城市群发展的阶段有不同的外在表现。
4.1 自然因素
4.1.1 区位条件
呼包鄂城市群位于内蒙古中部,是连接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西部开发出海通道。与京津塘和关中城市群相邻,靠近西北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北部与蒙古国接壤,有方便的对外贸易口岸。位于众多城市群和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是呼包鄂城市群最大的区位优势,与周边经济实体的相互作用也必将加快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速度,并提升呼包鄂城市群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
4.1.2 资源条件
呼包鄂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煤炭储量为1592亿吨。占自治区已探明储量的70%,拥有东胜、准格尔等我国著名的大型煤田。天然气总资源量4.57万亿m3,探明储量为7000亿m3,其中苏里格天然气探明储量已达6026亿m3,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整装气田。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白云鄂博稀土总储量就达1亿吨。约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50%以上,占全国储量的800以上。已探明铁矿保有储量17亿吨,占自治区保有储量的70%,其中以自云鄂博大型铁矿最为著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蕴藏极为丰富。主要非金属矿产储量为,天然碱6000万吨、芒硝70亿吨、高岭土65亿吨、石膏35亿吨、方沸石5000万吨,并且匹配条件好,靠近煤源、靠近黄河水源、靠近电网。黄河贯穿“金三角”腹地近千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50-350亿m3,土默川平原是优质富水区,相对充足的水源为呼包鄂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4.2 经济因素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呼包鄂城市群依托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方面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9年,三市GDP总量达到5720亿元,占全区GDP总量的59%: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10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总量的58.8%。虽然在经济总量上无法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群相比,但在人均水平上已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肩。呼包鄂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城市群起步阶段的原始积累,为城市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4.2.1 产业结构
目前呼包鄂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结构已经演进到4.0:52.1:43.9,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形式,按照C,克拉克和A.G.B,费希尔的区域产业机构理论的描述,呼包鄂城市群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的成熟阶段。三市主导产业各有偏重,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首府城市,是自治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艺术、文化中心,第三产业较其他两市更为发达。包头则是偏重工业的传统工业城市。鄂尔多斯偏重于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能源产业。在产业结构方面,呼包鄂三市之间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产业趋同,重复建设的现象,而是形成了优势互补、分工写作的良好局面。
4.2.2 特色产业
呼包鄂能源化工产业,在产业链方面不断延伸和拓展,在科技含量上不断提高创新。正逐步成为我国现在化能源基地。此外,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呼和浩特作为我国乳都,拥有伊利、蒙牛等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在乳制品加工制作方面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都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鄂尔多斯的羊绒制品加工行业在国内处于先进行列。包头拥有世界第一的稀土储量,稀土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另外,呼包鄂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正不断发展壮大,以蒙古族风情及草原文化作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4.3 社会政治因素
4.3.1 人口条件
呼包鄂城市群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广人稀,截止2008年,三市总人口达到690万人,其中呼和浩特260万人、包头251万人、鄂尔多斯159万人。三市总面积13.2万km2,城市化率达到67.2%。虽然人口规模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处于劣势,但在人均经济指标上已经达到国内发达城市水平。呼包鄂城市群人口素质相对较高,三市集中了全区60%以上的科研开发机构,75%的科技人员和大部分自治区重点高校。人口分布方面60的人口集中于市区。其中,呼和浩特市区人口为160万人,包头市区人口为180万人,鄂尔多斯市区人口为60万人。旗县人口分布较少,人口密度偏低。
4.3.2 政策条件
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一系列优惠政策及大量资金的投入,在加快呼包鄂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同时也加快了呼包鄂城市化的进程。呼包鄂城市群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结合自身优势,在短短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4.4 交通条件
呼包鄂城市通联系主要以公路铁路为主。公路方面,有G110、G109、G210、G209等交通干线与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地区及蒙古、俄罗斯等国相通。三市之间基本形成了便捷的高速公路环网,城市群内部实现了三小时内互通。铁路方面,京包、包兰线横穿呼和浩特和包头,包神线(包两线)、纵贯包头和鄂尔多斯。另外还有丰准线,集二线,集通线等铁路与自治区内其他盟市连通。航空客运方面,三市各有机场一座,分别有呼和浩特的白塔国际机场、包头的二里半机场和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机场,其中呼和浩特的自塔国际机场是首都机场的最大备用机场,开通国内国际70多条航线,可通达国内各主要城市和欧洲、亚洲主要城市。
5、总结
目前呼包鄂城市群已成为内蒙古最为发达的地区,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西部地区发展最快的经济板块和全国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呼包鄂地区虽然发展较快,但是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呼包鄂城市群总体实力还不强,与长三角、京津唐等城市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城市群内的中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还未形成完善的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另外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低水平的同构发展、恶性竞争现象却相对严重。
与国内其他大型城市群相比,呼包鄂城市群人口总数较少,且分布不均。约60%的人口集中于市区,旗县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低、发展动力不足。城市群首位度较高,城市群内中小城镇发展滞后。应着力发展人口较多,经济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加强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劳动就业岗位,加快中心镇人口的机械增长速度。将条件好的中心镇发展为县级市,并逐渐发展为城市群次中心,再利用次中心带动周边旗县发展,最终完善呼包鄂城市群的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可以将中心市区的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周边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镇,以带动中心市区周边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加大对于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的投入,一方面积极引进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为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提高流动人口数量,加快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另外还应注重高科技人才的引进,提升能源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提高产业附加值,拓展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
在呼包鄂城市通网络建设中,应加强城市群内支网建设,提高城市群网络密度,为城市群内各旗县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速条路的时机,建设连通包头至西安、呼和浩特至北京的高速铁路,形成京津唐城市群一呼包鄂城市群一关中城市群发展轴线,缩短三个城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与自治区内周边各盟市的交通联系,形成网络结构,为呼包鄂城市群发挥区域带动作用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姚士谋,中国的城市群[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2]崔功豪等,当代区域规划导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刘静玉,王发曾,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2004(6).
不可否认,房地产投资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组成部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经验已经充分证明房地产开发对城市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房地产开发不是城市化发展的全部,更不是唯一的动力。城市人口的多样性决定了就业的多样性、消费的多样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由此决定了城市产业的多元化,形成合力,以顺应城市的协调发展。当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历史、人为、资源、基础的不同,就应当有各自不同的产业规划和设计,必须战略思考、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思想切中时弊,应当坚定贯彻。
城市化必然带来人口涌向城市,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的人口。不可否认,城市化进程需要农村人口的加盟,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果蕴含着农民和城市新移民的辛劳和智慧,但是,农村和城市的差异客观存在,农民对城市是否具备必要了解,是否从物质上和心理上做好了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准备?城市是否准备了接纳农民的制度和管理上的准备?
每一个城市都有历史文化的沉淀和传承,也都有多年形成的规范和习惯,城市发展需要创新,但也不能过度稀释他的“精髓”。人口结构的不合理还是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的严重隐患。据此,城市人口应当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结构上的配置,并保持其主体部分的相当稳定。
城市需要严格管理的,必须承认,城市管理对于我们国家来讲是一门新课程,很多政府机构并不具备完善的管理机制,也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近年来,城市管理中乱象丛生,案件频发。急需解决的是官员腐败问题、权力制约问题、干部选拔问题、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建设问题、人浮于事问题等等。政府是城市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必须从制度上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其重点是“依法行政”。
2015年凤凰财经峰会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接受凤凰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国际惯例来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逆城市化”,比如大量的北京人一到周末就涌向周边农村,周日晚上再回去。“逆城市化”会给农村补充一些劳动要素、生产要素,促进城乡要素和资源的流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是城市人返璞归真、寻求自然、享受生活的一种必然选择。从社会现状来看,目前各类城市交通拥堵、雾霾涌现、食材低劣、运动场地短缺、物质欲望过重的冲击等等促使人们更加渴望真情与怀念曾经的乡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无论大小城市人们的综合生活成本普遍高于农村,比如连续多年的高房价。相反的是,农村大量出现的闲置房屋却在不停地“呼唤主人回家”;从健康养生角度来看,原汁原味原生态的食材、蓝天绿水清新的天然氧吧、凉风习习吹拂的自然惬意感受、无尾气无噪音的休闲空间等,无不让中老年群体乃至青年群体心生渴望。凡此种种,给足了“逆城市化”发展趋势的涵养沃土。
眼光决定未来,需求决定出路。在“三期”(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三性”(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双重叠加的严峻经济形势下,面对确保“十三五”顺利开局的当前,既需要科学有序地推进各地新型城镇化的前进步伐,又需要摆脱房地产畸形发展形成的经济泡沫,还需要正视“逆城市化”现象带来的经济战略思考,更需要以政治思维谋划契合“逆城市化”现象引发的经济深层次转型发展与融合。就全国各地不断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而言,不可小视人们在郊区大量买房、城里人去农村办农家乐、社会资本到山区兴办各种旅游项目、各类城市群体下乡从事种养殖业等经济新兴体带来的经济结构变化,一旦国家在宏观规划上重视、在项目实施上给力、在财经政策上扶持、在经济金融上助力、在投融资体制上支持,将会给我国发展经济提供不竭动能的新样本,将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带来强大的新生力。
回头来看,刚刚过去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无论是从经济增长、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改革、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扶贫等十大宏观方面分析,还是从城乡发展、社会文化、人民生活以及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等微观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透视,都强调了经济发展需要回归绿色生态环保这一主题。笔者认为,“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恰恰是印证了今后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运行轨迹。事实上,人口占比可达三分之二的中青群体及年轻人群体,大都有渴望在城市里发展、在广袤的农村大自然里休闲的心愿,如果把牢“逆城市化”引发的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真谛,开辟出无论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喜欢的农村消费新环境,那么以消费拉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理想就有实现的可能。
可以预言,倘若从国家层面形成发展“逆城市化”经济的共识,着力提高“逆城市化”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从源头打通城市和农村经济相互融通的“大动脉”,让人们自由舒畅地来往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建立起快捷、高效、安全运行的城市农村经济综合体,不仅城镇化发展道路会走得更顺,而且“逆城市化”发展路子亦会走得更稳健。
关键词: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前言
基于之前的研究,推进黔中城市群的动力因素可分为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力、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力和以农民为主体的推动力。[[]]各动力主体间需要形成系统性的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因此,本文就推进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动力主体间的机制构建进行研究。
一、动力机制构建
1.完善政府的政策机制
首先是制度的完善。城镇化建设增加城镇土地用地就免不了要征用农民的土地,而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因此最大的潜力来自于征用农民的宅基地,而征用农民的宅基地对农民的补偿安抚工作必须做到位。其次是社保制度的完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为了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社保服务、医疗服务,甚至是一视同仁的接受教育的机会。第三是财政扶持政策的完善和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块的投入力度需要加强。在城镇道路的修建、城镇化形象的提升改造、城镇居民居住环境方面都需要政府的财政资金的扶持才能有效实施。第四是奖惩制度的完善。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对于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应设立严格的惩罚制度;而对于有益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项目,应采取优惠扶持的政策。
2.加强政企间的合作机制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需要依靠企I的有效实施。要让一个地区的市场充满活力,必须依靠企业对当地进行投资经营。在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需要本土有实力的企业,比如老干妈、苗姑娘、黔五福、茅台、天刺力等这些企业与政府共同合作,激发黔中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地方市场经济活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因此,政企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3.向农民市民化后投入更多的关注
往往农民在向市民化身份转变过程中,因受失去土地、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首先在心理上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担心能否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能否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能否融入到社会中去等。其次是习惯上的改变。尽管政府提出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改造是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的,但是,由于过去一些农民过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突然没有了土地耕作,要换一种谋生的方式可能一时还不能够适应。因此,政府和社会应给予这类人群更多的帮助与关注。
二、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化策略
1.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策略
首先,要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特别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从而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身份的城镇化”。其次,力争城市常住人口公共服务的公平和均等化。社保方面,对于被排除在社保供给体系范围之外、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方面,实行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义务教育制度。第三,要革新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民的承包耕地实行确权制度,真正落实农民事实上的土地产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权利。第四,通过增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和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等加强对农村落后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将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实行有效的改革办法。第五,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与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2.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新型城镇化共同发展策略
在今天,人们渐渐意识到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意识到了一座城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提倡:一是企业要向低碳绿色转型,即要求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行“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的生产,依托新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二是向规模集中型转型,倡导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城镇各级中心集中;三是向高品质、高效率的方向提升,即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化的协同升级。黔中城市群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地高效农业、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以中草药种植为主大健康产业和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大数据产业。
3.实现人口与城镇化相协调的改革策略
人口问题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如今的城镇化率已不能简单的包含城市常住人口了,还应把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水平、人民素质水平等考虑在内。要真正实现农民工或失地农民向居民的角色转变,具体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社会组织、企业通过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比如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能培训班等,提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知识涵养,技能水平。二是给予失地农民更多的关注与帮助。一方面,因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原来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突然转变让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太适应;另一方面,失地农民因土地征拨获得的高额补偿款促使他们变得成天游手好闲,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变成了比城市中普通工薪阶层还有钱的“富人”,便在社会上横行霸道,实施一些恶劣行为,甚至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失地农民城镇化的问题,应通过社区加强对他们失去土地转向城市后的生活进行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帮助和鼓励他们多学技能,提升个人修养,寻找就业机会,改善他们如今的生活现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转变。
参考文献:
[1]董一丹.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J].经济,2017,1:128.
内容摘要:创意产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是推动城市进步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对创意产业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互动模型,最后得到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策略。
关键词:创意产业 城市发展 互动关系 系统动力学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一个城市对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城市是否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应对城市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自2005年以来,创意产业概念开始对我国各大城市产生影响;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首次将发展“创意产业”纳入规划的重要工作中;2007年以来,全国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城市纷纷建立了创意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伟大转变的重要举措。
创意产业的产生背景
创意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许多发达国家在后工业时代中城市的发展引擎,已经逐步成为城市财富的新来源,在多方面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政府提出,1998年英国政府的CITF,即创意产业工作组,在《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第一次提到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并在《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中对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根据定义阐述,创意产业是传统产业的升华,更强调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渗透和融合。创意产业大致包括软件开发、出版、广告、电影、电视、广播、设计、视觉艺术、工艺制造、博物馆、音乐、流行行业和表演艺术等十三项产业。
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前提,以文化、科技和资源为依托,以生产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高需求的消费品为目标,所形成的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高整合性和高创新度的产业。一个具体的创意产业包含了一条完整的创意产业链,在这条创意产业链中,既包括了生产活动,如设计、研发、制造等环节,也包括了服务活动,如信息、娱乐、咨询等环节。创意产业的理念就是要打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的界限壁垒,将积淀的文化底蕴、高新的科技力量以及现有的各方面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积极寻找产业的新的增长点,转变产业的增长方式,推动产业发展,进而带动城市全面进步,促进社会机制的改革创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因此,研究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就显得极为必要。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的模型构建
(一)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互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描述的是一个地域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中,包含了一定的人口和资源。城市作为一个包含人口的规模和密度、资源的多少和分布情况的复杂的系统,其子系统中包含的各个因素都在质量和数量上表现为一个可以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城市发展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全面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发展是在经济大力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地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建设,实现城市在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和谐发展是要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进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互相协调,进而推动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的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处,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最终实现具有产业、财富和人口集聚特征的城市的永恒发展。
为了全面地、科学地、客观地衡量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在选择用于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的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互动关系模型的评价指标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通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构建的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互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两个子系统,分别是经济发展子系统和社会文化子系统。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子系统主要从发展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市场化程度等方面来选取评价指标,具体包括政府对创意产业研发的投入、创意产业商品销售总额、创意产业利润、创意产业工资发放数量、创意产业人均工资增加量、城市创意产业投入占GDP比重、创意产业中的企业数量、创意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城市GDP比重、城市创意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城市创意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
社会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社会文化子系统主要从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等方面来选取评价指标,具体包括创意产业扩大规模的意愿、创意产业用工数量、城市就业率、城市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创意产业的研发效率、政府对创意资产的投资力度、政府对创意教育的投入、城市万人创意人员数、对创意人才的吸引程度、风险投资的青睐程度、城市创意文化发展、创意产业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和政府重视创意产业程度。
(二)系统动力学建模基本原理
为了分析生产管理及库存管理等企业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教授于1956年创造了系统动力学。随后,该分析方法被运用于几乎各个领域,并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新学科―系统动力学。系统动力学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用来认识系统问题,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解决系统问题。在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因果关系分析,作为研究系统结构的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方式,它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某一具体事物和局部之间存在的何种联系及其之间的关系,是系统整体研究的基础。假设变量A是原因,变量B是变量A可能引起的结果,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就说明存在着因果关系。
因果循环图可以用来描述因与果之间存在的互相作用和互相联系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定义为因产生了果,果同时产生了新的因,新产生的因通过反馈的方式循环作用于原来的因,进而产生新的果的一个过程。系统关系图可以用来观察当一个变量变化时,和它形成因果关系的那个变量是正向变化还是逆向变化,并得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
(三)模型构建
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互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主要由创意产业发展程度、评价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的各个指标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组成。在对系统整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以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主线,构建如图1所示的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互动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
由图1可以看出,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互动系统中主要有以下的因果关系链:
创意产业发展政府对创意产业研发的投入创意产业的研发效率城市创意产业投入占GDP比重创意产业中的企业数量创意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商品销售总额创意产业利润创意产业扩大规模的意愿创意产业用工数量城市就业率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商品销售总额创意产业利润创意产业工资发放数量创意产业人均工资增加量城市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商品销售总额创意产业利润创意产业工资发放数量创意产业人均工资增加量城市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支出比例第三产业占城市GDP比重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政府对创意资产的投资力度城市创意资产投资增长率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政府对创意教育的投入城市万人创意人员数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政府对创意教育的投入城市创意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创意人才的吸引程度/风险投资的青睐程度/城市创意文化发展/创意产业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政府重视创意产业程度创意产业发展。
除上述主要的因果链外,该系统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因果链,反映了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里不一一列举。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策略分析
(一) 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传统产业中的文化和知识含量,推动传统行业向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知识密集性强的高端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城市功能活力,进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第二,对创意产品的消费可以缩短消费者与城市之间的文化距离,增加城市的亲和度,提高消费者对城市的亲切感,使得城市的品牌在无形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城市形象也随之提升,进而使创意产品和城市品牌价值得到良性的互动增值。第三,创意产业的特征决定了该产业应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城市的宝贵遗产包括工业建筑、历史街区、传统风貌以及传统工艺,这样不仅可以对城市的宝贵遗产实现风貌保护和经济开发同时开展,也可以实现城市文脉的延续和发扬。
创意产业不但带动了传统产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还带动了其他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必然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用人岗位,进而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
为了适应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就要求政府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和吸引高技术人才这三个方面创造条件。城市旧的治理制度之中必然有不适应创意产业模式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治理制度的创新与创意产业的良性互促作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体现得更加明显。
(二)城市发展对创意产业的影响
第一,城市良好的发展,可以为居住其中的人们提供稳定的社会治安,舒适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公共设施,便捷的交通,快捷的通讯,而这些优越的城市生活条件,可以吸引优秀的创意人才来城市工作。充足的高素质创意人才是创意不竭的源泉,是创意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第二,城市发展过程中搭建的先进的媒体平台创意产业这种以信息收集和扩散为发展基础,以知识或技术创新为发展动力的产业部门强劲发展的必备条件。城市发达的媒体平台可以使创意产业通过平台吸收或者传播创意信息,还可以使创意产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衍生出新型的媒体来进行创意信息的交流活动。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创意信息的流动质量和数量,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三,城市发展的良好前景,可以使其更容易得到金融管理部门在金融支持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城市发展的良好前景,可以激发城市居民大力发展城市文化的积极性,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底蕴;城市发展的良好前景,可以吸引风险投资家的投资目光,得到风险投资家的青睐,为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创意项目注入风险投资基金,给其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进而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城市发展的良好前景,使得政府对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Howkins • John.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M]. London: Allen Lane, 2001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第三产业
1 经验事实与研究假设
笔者在对河南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注意到了如下两个基本事实:
其一,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河南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虽然1990年代以来河南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的年均增幅达到了1.20%,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却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河南城市化进程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目前,河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只有0.546,远远低于该值的合理范围。
其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与产值比重不协调,就业容量显著偏小、就业比重严重偏低。河南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85-2004年,河南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均呈缩小趋势,其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全国水平的平均离差为3.30个百分点,就业比重的平均离差为3.94个百分点,二者相差不大,这说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其产值比重基本相适应,二者处于相对协调状态。同期,河南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全国水平的平均离差为2.89个百分点,差距较小且呈下降趋势,但其就业比重与全国水平的平均离差高达7.24个百分点,差距较大且仍有扩大的态势。可见,与全国平均状态相比,相对于自身的产值比重,河南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严重偏低。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提出一个假设: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此假设是否成立,还需要借助适当的方法进行验证。
2 假设检验
上述假设成立,必须满足两项条件:其一,影响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是第三产业;其二,第三产业就业容量显著偏小、就业比重严重偏低的原因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
2.1 检验方法:构建劳动力转移模型
一般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和转移能力越强。此外,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越大以及转移的制度越小,就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笔者认为,影响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因素应当包括: ①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②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③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④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非国有部门就业比重;⑤制度因素。本文设定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市场化指数、非国有化率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度作为测定制度因素的指标。据此,可以建立如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其中Y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P表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W表示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I表示农民人均纯收入、H表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E表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T表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F表示非国有部门就业比重、S表示制度因素。
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即城镇从业人数减去城镇职工人数得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减去农业就业人数得到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二者之和就是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用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近似表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用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的比值表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计算公式为:
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采用GDP中由市场分配的比重近似地反映,其计算式为:(GDP-省财政收入)/GDP。市场化指数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其他投资”三项指标的比重来近似衡量。根据以上处理方式,采集全部因素1985―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历年的河南统计年鉴、河南农村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2.3 检验结果分析
由于变量之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所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变量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2个最大特征值所占比例达到了96.35%,这说明用2个主成分可以代表原来8个因素的96.35%的信息,即: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影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按弹性系数大小排序依次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制度因素、非国有部门就业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和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其中,反映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三个指标的弹性系数都比较大,分别为0.680、0.437和0.306,也就意味着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和非国有部门就业比重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将分别增加0.680%、0.437%和0.306%。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比较小,只有0.064,这说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起的作用不大,也说明目前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足的。从事非农劳动预期收入的弹性系数最小,只有0.020,这种情况最合理地解释是:虽然渴望获得更高的收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大动力,但是,这种动机能否转化为现实,则取决于能否获得相应的就业机会,由于受到第二、三产业有限的就业容量、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及城市政府对农民的歧视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在转移决策中最为敏感的因素是工作机会而不是预期收入。此外,由于年均增长率不同,各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贡献率也有所差异。各因素按影响率大小排序依次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非国有部门就业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制度因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和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可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转移空间(三个要素的贡献之和达到了60.86%),其中,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最大,达到了31.15%。由此可见,影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导因素是第三产业。河南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显著偏小、就业比重严重偏低,导致第三产业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
3 结论
本文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个“纽带”将河南城市化进程与第三产业发展关联起来,在考察城市化、第三产业发展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个假设。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型,对影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第三产业是影响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最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河南第三产业就业容量显著偏小、比重严重偏低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从而,验证了文章第一部分中提出的假设。由此可以获得如下关于科学发展第三产业,有效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启示。
(1)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导向必须兼顾产值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对第三产业的投资目标要从单一的促进产值增长,逐步过渡到实现产值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上来。换言之,作为人口和劳动力大省,第三产业产值增长不能单纯追求速度和效率,还应当有助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增加劳动密集程度及非公有制部门的比重。依据河南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目前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更要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增加劳动密集程度及非公有制部门的比重,以实现产值与就业的协调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J].农业经济问题,2004,(2).
[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中国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3).
[5]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
【关键词】长德新城;城市发展;动力因素
0.引 言
“新城”伴随社会发展其建设已呈多样模式,在不同社会背景环境下,有不同的动力发展轨迹。城市动力对推动一个新城建设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长德新城在兼具“长东北新区”、“长吉工业走廊”、“哈大经济带”等多方优势的前提下,探索其城市发展动因其意义重大。
1.长德新城发展概况
长德新城地处长春、德惠和九台三市交汇处,距长春22公里、德惠40公里、龙家机场45公里,是长东北发展核心区域,哈大经济走廊与长吉城市叉地带(图1-1)。总面积337平方千米,起步区40平方公里,辖区人口预计超过百万,区域内资源丰富,环境良好。城区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是新城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形成的工业发展体系有机械、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随着城市周边农业的迅速发展,逐步迈向农业现代化道路。
2.长德新城发展动因
2.1初始动力
(1)发展时机
长春作为东北地区重要城市之一,在近年城镇化建设中发展迅速,随着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扩张,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不断扩增,长德新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发展定位
长德新城发展定位不仅从区位入手,更应从区域整体环境出发,考虑其对城市和整个区域以至对全国的影响作用。未来发展中,将长德新城建设成以新型产业为主导、生态绿色智能为理念的生态科技新城。
(3)产业定位
按照城市性质我们将新城定性为:“一城三高地”,“三高地”即指新型产业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长德新城作为长东北发展的先行区,将延伸长春市产业发展,并与德惠市产业衔接,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利用优势互补建设三大新型产业,使新城未来在整个区域内更具竞争力。
2.2根本动力
(1)政策导向
近年来,国家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打造“长东北先导区”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制定为长德新城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其作为长春东部门户,在区域协调、空间结构、产业组织发展等方面更具便利条件。
(2)政府支持
政府是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在推动长德新区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长德新区主要是“属地承担社会事务,双方合作分成”的合作开发模式,长春高新区与德惠市双方合作区域由10个村、100平方公里调整为14个村、150平方公里;学校、医院等社会事务以德惠市为主管理;双方合作为25年。
(3)市场效益
城市建设离不开市场经济,为此,需要了解城市特定的供求关系,无利润企业是不会到新城参加建设,没有就业岗位、配套设施,就缺乏来此居住的动力,无需求,市场就不会运转。反之,长德新城要具备更大吸引力,就需同长春、德惠城市竞争中具有差异的地方进行扩充发展,在自身经济承载范围内进行整合,得出发展的最佳路径。
(4)交通发展
在交通发展迅速的今天,尤其高铁的建设,使得城市时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哈大高铁是国家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中京哈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城市哈尔滨、沈阳纷纷建设了自己的“高铁新城”,唯独长春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座“高铁新城”,如哈大高铁在长春站和德惠站中间位置设站点,长德新城将是首选,这无疑为长德新城的发展增添了另一重身份。
(5)空间发展
长德新城位于长春东北发展主轴线上,是长春“一廊、一脉、一带、四城”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图2-1),中心城区为中央服务功能带,东北地区为新兴产业区――长德新城,西南方向为国际汽车城,南部为具有现代魅力的南部新城。整个西北部成弧形包围中心城区,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发展为重点,促进新型产业向中心城区及周边组团集聚,引导传统产业向三座新城转移,优化了整个城市空间格局,从而提升了整个城镇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3后续动力――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劳动力的就业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等方面具重要作用。长德新城是在中心城市和周边村镇基础上建设,原有产业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新城的发展,新型产业将逐渐在城市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新城新型产业2015年和2020年生产总值进行分析汇总(图2-2),可以看出2020年各产业生产总值照比2015年增加数倍,未来的长德新区将在科技创新、新材料、物流产业等各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重要影响。由此,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长德新城今后发展的后续动力。
2.4各种动力互动与重合
长德新城发展并非单一因素推动,是内、外动力因素长期叠加作用的结果。这些动力不是均衡体现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城市发展初始阶段,很多城市盲目的“贪大仿洋”,因此在长德新城的建设发展中,应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在城市发展起步阶段,国家政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政策扶持下,新城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赢得了发展先机;在新城深入发展过程中,产业跨区发展,受到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的推动,使得新区发展更加高效化。总之,在全方位政策的支持下,会进一步激发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长德新城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
3.结语
通过对长德新城的研究,我们认为:新城的发展主要动因是其初始动力、根本动力和后续动力综合叠加作用的结果,同时,作为一个在三角形城市群中后发展崛起的新城,一定要注重其新型产业结构的构成和其发展的特色、优势所在。希望本研究探索能对其他新城建设起到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参考文献:
[1] 刘健.基于区域整体的郊区发展――巴黎的区域实践对北京的启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
[2] 李翅.走向理性之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新区发展与增长调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长春市规划局.长春规划十年2003――2012[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经济体制 转轨
一、序言
2010年8月26日深圳迎来了她30岁的生日。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深圳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的试验者和先行者。事实证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深圳已经由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大都市,经济总量正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飞速增长。在这里,不是要重复渲染深圳在过去三十年所取得的惊人成就,而是希望以小见大,从深圳巨变中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活力及其经济绩效。
由于各国的政治、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不同,世界存在多种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其中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等等。这些不同的模式对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我国是转轨国家,同其他转轨国家一样,曾经有过相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因此,其他转轨国家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政策选择和经验教训,对我国具有更加现实和直接的借鉴意义。尽管这些转轨国家借鉴了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模式和做法,但它们仍具有自身的特点。正如1996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从计划到市场》指出:“转轨与其他国家的改革和调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包含着系统性的变革,改革必须深入到基本的游戏规则之中,深入到规范行为及指导组织的体制之中。这使得它既成为一种经济转轨,也成为一种社会转轨。”转轨国家在经济制度、运行方式、国家职能、所有制结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既不同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也与西方国家现行的市场经济有很多区别。因而,“转轨国家经济既不同于转轨前的中央计划经济,也不是完全‘西化’了的经济,它已构成世界经济中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
二、市场化的内涵和类型
对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分析文献,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很丰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以自由化为主旨的市场化研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更多考虑经济体制的转轨进程。由于“转轨”这一体制演进现象在国际政治、经济视野中所具有的特殊性,转轨国家的市场化应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研究理念和思路,更多地反映转轨国家特殊的文化传统、体制影响、转轨目标和改革路径等。
内涵的合理界定是市场化研究的前提。基于对经济协调机制的分类,陈宗胜(1999)认为:“市场化就是市场机制在一个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持续地增大,经济对市场机制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和增强,市场体制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光(2000)在肯定陈宗胜将市场化作为一个演变过程的正确性的同时,指出了这一定义对市场化过程中内在联系的割裂性,指出:“所谓市场化,其实质就是经济自由化。” “市场化的过程就是消除一切特权与歧视,确立平等契约、平等参与、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的过程,市场化就是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合作范围不断扩展的过程”。尽管对市场化研究的不同角度是客观存在,这两种观点也可看作两个角度,但上述两种对市场化内涵的界定与其说是代表了对市场化研究的两个角度,毋宁说是反映了两种市场化类型的研究及国内对市场化道路与方式的不同认识。
考察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的市场化进程,综合我国理论界对市场化类型的研究,可以认为,“市场化,有两种理解:一是发展意义上的市场化;二是改革或者转轨意义上的市场化”。无疑,经济体制作为市场化研究的对象,其变化过程构成了不同研究视野中的市场化进程。对中国而言,对中国研究者而言,上述两种观点显然构成了两种研究模式:一是反映中国经济体制转变现状的实用性模式;二是强调中国经济体制演变目标的理想化模式。前者在忽略市场化进程中很多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制度和政策上的变化的同时,却较好地反映了中国改革以来所发生的体制变化,即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后者在借鉴国际经验准确判断中国市场化目标的同时,却忽略了对中国国情尤其是文化与传统对当前制度形成的影响,因而处于理想状态。
综合两种观点,在准确反映当前市场化进程的基础上,跳出对资源配置的具体分析,关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并以此作为指导和改进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理念,这是以市场化认识促进市场化改革应采取的有效路径。当然,以市场化内涵认识引致市场化路径差异从而市场化类型区别的研究不仅上述两种。有研究者将市场化划分为以英、美、法等先行市场化国家为代表的民间自发市场化,以原苏联、中国为代表的政府策动市场化和以德、日等国家为代表的民间和政府共同发动的市场化三种类型。循着该研究逻辑推理,“中国市场化道路应是一条政府策动和民间自发力相相结合,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统一,渐进式改革与突变式改革相交叉的道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合理的,与上述论断是一致的。
三、市场化研究的意义
对市场化研究意义的认识,在我国体现为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学者研究市场化程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但近年来,市场化程度研究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就是和全球贸易联系在一起”。可以将国内理论界对市场化研究意义的认识归纳为“制度改进”和“身份证明”。“制度改进”意义基于市场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存在,“身份证明”意义基于中国与不同类型国家及市场化通用标准的国际比较关系而存在,尽管有学者就制度改进意义下的中国市场化研究提出过批评,认为依照目前的研究,尤其是测度方法,运用同一指标体系衡量地区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必将形成一个悖论,即“在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中,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并不起决定作用”,也即市场化水平不能真实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这种批评实际上只能说明市场化研究的指标设置及测度方法尚需改进,丝毫无损中国市场化研究的制度改进意义事实上,市场化研究的学科意义与方法意义恰恰被国内学者忽略了。
四、市场化的动力机制
虽然现有研究成果在分析我国市场化进程时,无一例外地指出我国市场化进程在市场体系和区域分布中的不平衡性,但所有研究者都不否认,我国市场化程度与改革前相比所具有的显著性。这就迫使人们思考以下问题:(l)中国的市场化成就是如何取得的?(2)除转型意义外,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市场化具有什么特点?(3)中国将如何继续其市场化进程?上述问题与其说是市场化的方式问题不如说是市场化的动力问题。因为方式只是动力存在前提下的一种自愿或非自愿规定。
全球化语境下,无论哪种类型的国家,市场化主题总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甚至现代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市场化的落脚点,由于现代化所具有的抽象性,模糊性,在市场化分析中,从方法论意义上,市场与现代化的比较是可行的。贾明德(1996)在对人类经济史上业已发生过的两次经济革命的发生机理与演进过程进行分析时,提出近代史上西方国家是如何拉开市场化帷幕这一命题,指出:“在近代史上,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从其分析过程不难发现,论者虽认为这三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制度的确立,是产权演进中的一次革命,其直接后果就是引致了工业化”,“在这一时期与工业化相伴随的还有一个城市化浪潮”,而产权保护、产权制度确立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市场化的核心,产权制度的确立意味着一定形式的市场化的开始。所以,该论点的潜在用意是说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化是先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是市场化制度的确立引致了工业化、城市化。
就中国而言,市场化最显著的特征是转型――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集的变迁。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早于市场化推进战略。建国以来,基于西方国家围攻、封锁中国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及时确定了“赶超型”目标,实现赶超目标的主要方式就是推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战略,并相应选择了“国有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城市主要也是在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随产业发展扩展开来的,随着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和城市化的相应推进,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的不适应性逐渐暴露并达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这既是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的背景,也是市场化改革的动力所在。市场化改革最初表现为一种体制选择过程,但工业化及其企业组织形式产生的反向驱动力要求相应的市场体制,因此,市场化改革由一种模糊取向走向明确的体制取代就成为一种必然。市场化改革中,无论政府或是其他的经济主体所起的作用只是根据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的动力选择一种适宜的制度。由于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体制背景,政府在选择过程中具有较强力量,因而体现出较强的主动性。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化的动力不同,不仅体现在动力来源不同,也体现在其动力传导机制不同。西方国家的市场化动力主要是民间自发演进与积累的市场力量,其传导机制为:市场制度――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力量强化――新的市场化;中国市场化的动力来源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其传导机制为:工业化、城市化――需要市场制度――政府选择市场制度――转型意义上的市场化――市场力量增强。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运行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相互推动是不能置疑的。依上述逻辑推理,当中国转型意义上的市场化完成后,新的发展意义上的市场化的动力就不是主要源自工业化、城市化,而是源自于市场力量的积聚。因此,“要将市场化继续向前推进,就必然寻找新的推动力。这股力量现在已经逐渐壮大起来,并且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是市场力――市场经济自发地为自己发展开辟道路的力量”。今后市场化的动力机制将主要由新经济组织和地方政府等多元化社会经济力量的合力来构造。
参考文献
[1][美] 邹至庄.中国经济转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3~150
[2]陈宗胜. 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5~163
[3]冯瞬华,杨哲英,徐坡岭.经济转轨的国际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105
[4]贾明德.中国市场化理论大纲[M].山东: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20~53
[5]光.市场化及其测度――兼评“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J]. 经济研究.2000(10):73~77
[6]范新宇.转轨国家经济发展道路的思考[J].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2001
城市遗产作为城市鲜活的肌体广泛存在于日常街区巷道中,它的“社会性”彰显了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魅力,文章以舟山东极岛为例,探讨在城市遗产保护中发展经济,实现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遗产 利用 共荣共存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人类在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通过改造和利用自然创造的聚居地。城市遗产是指城市中建成的历史文化遗产,即能够体现一个城市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具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历史环境和历史建筑物等。它是一座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生活在其中人们的集体回忆,它的历史文化意义推动着经济效益,本文以对城市遗产的认识为锲入点,探讨保护和经济共同发展。
一、目前对城市遗产的认识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城市遗产保护的范畴不断发展,早年人们珍视遗产的艺术价值以满足精神和审美需求,受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具有历史、美学和科学价值的建筑物、考古遗迹。往往把城市遗产保护等同于文物保护,将资金技术都投入到了单体建筑中,忽视甚至无视作为环境背景的成片历史传统街区。街区因为大拆大建被换上了“现代”风貌,古风犹存的单体建筑失去了应有的历史文脉而孑立孤存,其本身意义和景观价值都受到了损害。
60年代以来,人们识别城市遗产的标准发生了改变。《西安宣言》的“环境思想”也延伸了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价值不仅在于遗产本身,也来自于背景环境之间的重要联系。
人们开始为了保护纪念建筑的完整性而保护其周边环境,一些教堂、宫殿等所在地段受到关注。而对特殊历史地段的关注,又逐渐促使人们认识到,虽然一些历史地区内的单体建筑不是每栋都有突出的文化价值,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秩序却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征和生活格局,显示了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从而又使单体建筑价值得到升华,故此一些由普通民居、传统店铺组成的历史地段逐渐受到了重视。
1972年《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实施守则》2.07则写到“与艺术品相反,文物保护最好的方法是继续使用它们”。
作为城市遗产的历史街区和建筑,是城市具有生命力的机体,它不仅有内在的历史和观赏价值,更有居住和使用功能,也就是说保护和利用并不矛盾,使用遗产才是最有效的保护遗产的方法。
目前对城市遗产的认识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认为保护和现代化是有冲突的,将保护遗产、保护传统风貌看做是城市现代化的阻碍,把传统特色看做落后的东西,采取摒弃态度。2、认为保护时是恢复历史遗迹,重建古建,热衷于盖面修塔,新建仿古传统特色街道,以至拆了真古董新建假古董,造成从东北到西南,从高原到滨海,千城一面,万屋一貌。3、认为保护遗产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出现开发过度和许多短期行为。
随着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旧貌换新颜”,许多农耕文明留下的古村落正逐渐消失在现代化的推土机前,带来不可修复的人文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在对城市遗产进行发开利用时,要正确认识遗产,并明确遗产利用的目标,即使遗产功能得到延续,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避免以上三方面的问题。
二、城市遗产保护对舟山东极岛项目的积极意义
东极岛位于舟山群岛最东端,地处世界著名渔场舟山渔场的中心——中街山列岛,拥有大小28个岛屿和108个岩礁,其中庙子湖、青浜、黄兴和东福山四岛有居民长期居住。
东极岛地理位置独特,远离舟山本岛,陆地可用面积少,人口老龄化及平困集居现象严重,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环境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主要以渔业为主,旅游业为辅,结构单一,发展形势严峻。
它硬件条件欠佳,却有难以比拟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
东极岛远离大陆,独处东海一隅,岛上奇山峻岩、洞险石秀,是冰川时代留下的遗迹;石阶古墙,粗狂写意,是垦荒者辛勤的佳作,这里有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照射点的东福山;有海上“布达拉宫”之称的青滨岛;有“菩萨穿笼裤”、“福如东海石”的美丽传说……这些都是悠久历史赋予这个岛屿的独特个性和人文内涵,是远离闹市、人员稀少、经济单一的东极岛最有利的发展资源。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古迹遗址胜多,却常常在发展中失去原本的神韵,成为商业化的对象。东极岛自然古朴,还保留着几乎原生态的景观风貌和城市遗产,要有效避免发开过度,保护和利用相辅相成才是长期的发展之道。
综上所述,我们将东极岛项目遗产资源利用目标设定为在保护中增强其综合吸引力,这种综合吸引力不仅针对外来游客,而且包括原来居民。通过城市遗产的多元化,实现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居民生活、提高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对东极岛遗产资源的利用作以下三个方面的项目分析。
1、 建筑遗产资源利用
东极岛民居多空置,岛上保存着传统石群民居、祠堂、庙宇、亭榭、牌坊、碑塔等公共建筑和构筑物。
(1)、延续原用途、为岛上居民修整住房。
目的是保护东极岛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遗产,为岛上居民改善住房条件,为居民自发维修民居提供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实际参考模式。整修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固建筑结构、增添厨卫设施等,维修时不破坏其传统材质,保持外立面结构。
建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仅以遗产保护为目标,同时关注和改善居住条件,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
(2)改变用途,注入动力。
东极岛到处都是冰川时代的遗迹,是进行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的绝佳之处;岛上包揽了真正意义上的阳光、碧海、岛礁,远离喧嚣、清宁怡人,几乎原生态的景观风貌是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人们难得的室外桃园;海面一年四季变化有常,静胜杭州西湖,一马平川,怒比钱塘秋潮,惊涛裂岸,是创造渔民画、写生地点的不二之选。
将岛上空置具有一定价值的历史建筑改造成民宿和青年旅社,为游人旅游、考察、作画提供短期(一周内)、中期(一个月内)和长期(一个月以上)的不同服务。
如果东极岛长期有一批人数相对固定、不断更替和流动的人资群体,不仅为东极岛的商业、服务业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同时也对东极岛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带来潜在的发展动力,可以将他们纳入东极岛常住人口的群体中,增加多样性和活力。
2、 渔岛风情传统民俗遗产利用
(1)人文景源,东极岛美丽传说
东极岛渊源神秘,流传和保留着许多古老传说和民间民俗,我们可以以传说故事为背景原型,保护和修建神话传说主题景区,如:断桥石流、八面金刚,徐福东渡等,吸引游资,增添东极岛的趣味性。
(2)渔家风情,体验海岛的渔家生活
凭借海岛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淳朴的民风民情,开展体验性的旅游活动,“吃渔家饭、享渔家乐”, 拉蟹笼,海钓……,度假疗养、休闲娱乐,领略东极人文之美。
(3)东海前哨,体验丰富而特色的军营文化
以东海第一哨为基础,建设战士第二故乡石刻群,突出海岛战士的爱国情怀,开辟军营文化园,提供军营生活体验。这是具有舟山特色的旅游资源,是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通过对东极岛项目的分析,我们认识到,遗产利用可以发展经济(促进旅游消费等),经济发展又涵养渔农村建设(美化村容、加强海上交通和空中航线等,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三者是相依相存的有机整体。
三、结束语
城市遗产保护利用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对遗产资源价值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与社会不断磨合的过程。在利用保护时,通过利益机制和制度机制的合理配置,确保正当利益的维护和制度的有效供给,既做出城市遗产的良好保护,又能促使城市化的正常发展,实现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东板块 房地产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地产业发展潜力
在我国,房地产业作为对国民经济有支柱意义的第三产业,有其自身特性。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与国家政策规划息息相关,具有可交易性,不可移动性,耐久性,为其他产业提供先导性,与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相关性等特性,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方式。因此,房地产发展的潜力点分布于多个方面:
土地区位的选择对房地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区位是指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以及该空间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经济联系。区位本身是具有价值的,土地自身的空间结构加之不断开发土地产生的附加值,逐渐形成了土地区位的经济差异。房地产的增值性在很大程度由土地的增值决定,而土地利用程度、增值能力都与区位密切相关,因此选择增值潜力大的区位是非常重要的。
区位对房地产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距离市中心的等距同心圆上的不同房产有着大致相当的价格,距离市中心越近,房地产价格越高。②对房地产类型、规模的影响。市中心范围内的地产类型多以商业地产为主,住宅以高层建筑为主;而郊区的土地价格较低,土地类型多为工业用地、低层建筑或别墅等。
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对房地产的发展有导向性作用
在城市中,功能区由城市中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而形成的。每种功能区都是以某种功能为主。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由于房地产的产业先导性,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能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潜在需求,以及明确的客户群体和项目定位。
人口因素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人口变动对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乡村人口的城镇化是推动房地产发展的两台“马力发动机”。人口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表现在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刚性需求指为了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而产生的购买房屋的需求,包括人因为时间和空间上的身份转换而产生的需求,通常不受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时间上的身份转换指人由未成年人变为成年人,父母眼中的“孩子”变为妻子(丈夫)眼中的丈夫(妻子)。中国传统的“分家”观念和过去一个时代家庭人口的“金字塔”结构,使得这种需求格外强烈。但伴随着家庭人口结构朝“4-2-1”的“倒金字塔”结构发展,该类需求可能会有所减弱。
空间上的身份转换指人由一地迁出而迁往另一地。目前主要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在城市中购房生存。
土地资源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命脉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土地资源不仅是房地产业的主要生产要素,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的合理需求,也要为后代人的生产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因此,土地资源在人口、环境等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地位。在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土地供应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息息相关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在一定年限内对城市市区、郊区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地区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对辖区内全部土地的利用以及土地开发、整治、保护所作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国家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将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规定土地用途,分配建设用地总量。
二者最终都落实在资源的分配上。通过合理配置房地产资源,将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土地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并通过多种手段对房地产发展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
城东板块房地产发展潜力
南昌城东板块,一江相临,三湖相间,青山湖、艾溪湖、瑶湖好似三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城东板块交通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随着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的建成,被誉为“江西第一路”的紫阳大道改造的完工以及瑶湖生态科技城概念的提出,一个集产业、生态、人居为一体“城市副中心”形象呼之欲出。
区位优势
城东板块的范围包括:青山湖大道以东、解放路以北、艾溪湖以西、赣江以南的区域。交通是城东板块与生俱来的优势,作为南昌东部的门户型板块,城东有着相当便捷的市内交通,在《南昌市城东片区CD5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里列出了本区将拥有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类型的12条道路纵横交错。
随着艾溪湖大桥将城东和城市中心连成一片。北京路和南京路拉近了城东板块与市中心的距离,紫阳大道的改建和在建的地铁一号线进一步凸显了其交通优势。
2、产业优势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风向标,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东板块既是产业区,也是城区。伴随以艾溪湖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区和以瑶湖为中心的南昌(瑶湖)科技创新城的建成,凭借其与生俱来的交通优势、高水准的服务设施、生态化的优美环境,城东板块汇聚了美国微软、瑞士ABB、中兴通讯等大量企业,带来了大量经营性房地产的需求。
目前,信息技术和服务外包产业目前是南昌市集中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城东板块高新区的软件及服务外包、通信、光电显示等新兴产业均呈现迅猛发展势头。
3、人口优势
工业企业的聚集,为城东板块带来了大批长驻人口:据统计,目前已有1800多家企业入驻高新区,而跟随企业进驻城东板块的高管人才、科技人才、白领阶层,积聚了较为丰富的财富实力;同时随着城东板块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也会往高端延伸,形成新的置业群体。
基于政府部门有意识的引导、扶持和工业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未来城东板块人口还将有更大的涨幅空间,刺激商、住市场发展。
4、土地资源优势
土地储备是房地产最宝贵的资源,《南昌市城区201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明确规定,2012年度南昌市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1476.30公顷以内,供应新增建设用地475.77公顷以内。从供应结构看,全市商服用地175.57公顷,住宅用地298.74公顷。从供应总量看,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553.52公顷,占供应总量的37.49%。
目前城东板块土地储备及供应量都相对充足,为城东板块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政府规划及政策扶持优势
在南昌市“十二五”规划图中,高新区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区域。规划中提出完成洪都机场建设及航空城的对外联系交通;完成紫阳大道瑶湖东节点的城市建设(游艇俱乐部)和景观建设;完成艾溪湖东西两岸城区的建设和改造。
总结
目前在城东板块已有绿地地产、保利地产、恒大地产以及城泰地产等品牌房地产企业入驻,绿地新都会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保利东湾国际的高尚国际社区、恒大地产着力打造的恒大名都、城泰为改善型置业倾力打造的湖韵天城以及南昌唯一的游艇社区的凡尔赛宫。这些项目的入市都掀起了整个城市的置业,整个城市的财富有东涌转移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城东板块发展的桎梏也逐渐凸显,相比发展较为成熟的红谷滩板块,城东板块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商业中心及金融机构发展的落后。
综合而言,城东板块有便捷的区域交通优势、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充足的土地供应及相应的政策扶持,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落实中,城东板块房地产价值的整体发展潜力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