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发展策略范文

城市发展策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市发展策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市发展策略

篇1

关键词:城市发展;公共艺术;发展现状;策略

一、引言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正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方向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城市发展过程中加强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整体形象的提升才能保证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居住需求。公共艺术作为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艺术,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对改善城市整体面貌、提升城市活力以及凸显城市个性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比如说邯郸、北京等具有文化底蕴的文化名城,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最佳的载体,通过公共艺术将城市的文化形象以及魅力展现在人们眼前。

二、公共艺术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艺术实际上就是指在公共场所用来向人们传递艺术内涵的一些艺术品,公共艺术所包含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说雕像、喷泉、城市标志、纪念碑以及美术作品等。除此之外,一些现代化的媒体作品,如摄影、装饰品、观赏物、拼图等也可以作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最先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在起始阶段,人们主要将相关的艺术品放置在美术馆中进行展览,然后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才开始在公共空地上进行展示,长久发展下去就逐渐形成了公共艺术。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公共艺术同样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视觉盛宴,通过其本身的艺术形态使人们的艺术内涵在潜意识中得到升华。但是当下许多人单纯地认为公共艺术只是一种装饰品或者艺术展览品,这种观点明显是不全面的,公共艺术除了能够作为装饰物以及艺术展览品,同时还可以依靠其优美的物质形态进行人文艺术的表达。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应用和发展主要用来进行城市文化的宣传以及公共精神、集体合作精神的传播,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与城市的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城市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公共艺术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及从粗到精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研究和开发自身独特的公共艺术,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自身的艺术特色以及城市魅力。相对于之前公共艺术只是作为个人行为的现状,现阶段城市发展中的公共艺术逐渐被大众人民接受和传承,公共艺术中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其性质逐渐由早期的商业性和实用性转变为人文性以及文化性。公众群众通过对公共艺术的分析和研究,其审美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及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们在认识到公共艺术带来的优点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虽然公共艺术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其发展速度以及形式都得到极大地改善与转变,但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粗制滥造、抄袭模仿的公共艺术开始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低劣公共艺术产品的出现与城市的文化发展不相协调,从而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建设。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建设不协调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经济水平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会阻滞公共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对公共艺术建设及发展的意识不够清晰也会成为公共艺术发展的阻碍。城市规划者对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意识不足容易造成城市发展中所使用的公共艺术大多是模仿以及复制所得的,城市居民对公共艺术的形成及发展没有参与权,造成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滞后的现状。

三、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均衡的状态

通过工作人员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其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状态,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不均衡可以分为地域发展不均衡、自身发展不均衡两个方面。城市公共艺术地域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指各个城市之间的公共艺术在经济水平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比较新颖和时尚,能够作为城市的亮点体现城市的特色及艺术魅力,而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的发展程度却比较薄弱,对城市本身的文化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难以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公共艺术的地域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其主要在地级市中推广和发展,在一些县城或者乡镇渗入和发展程度都比较小。第二,城市公共艺术自身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现阶段的公共艺术建设主要通过环境建设来实现,对公厕、城市标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性和全面性。

(二)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规范性以及系统的规划和指导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需要有科学规范的规划和指导,通过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等的确立来逐步实现公共艺术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但同时要注意其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共同目的都是实现城市公共艺术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城市领导者并没有对其进行规范系统的规划和指导,造成其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公共艺术发展及建设的过程中艺术性和科学性严重缺乏。即使一些城市建立了相应的体系作为公共艺术发展的指导,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贯彻实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缺少规范系统的规划和指导也造成了粗制滥造、抄袭模仿现象的出现,使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存在种种不足。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并且其与大众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息息相关。但是目前城市的大众在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对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再加上部分群众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修养不足,即使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四、如何促进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一)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当地的人才资源

一个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就是具有充足的人才资源,这也是实现公共艺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从我国整体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目前优秀的公共艺术人才相对于国外来说并不充分,在实现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阻碍。因此,城市文化建设者在进行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当地的人才资源。首先,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或者艺术培训的方式为众多的公共艺术人才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对当地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起到完善和推动的作用,并且还应该鼓励当地公共艺术人才加强对其他城市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相互之间的切磋完善自身的创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公共艺术的发展。其次,城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艺术人才的培养,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给他们提供锻炼和提升的机会。比如说一些城市的艺术学院中专门培养公共艺术的人才,对于这些在校学习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设计比赛的形式锻炼学生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能力,比赛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可以直接在实际的公共艺术发展中进行推广和应用。这种策略不仅能够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之在以后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本地的学生对自身文化了解更深的优势也决定了其公共艺术的设计更能与本地文化相结合,设计出的公共艺术更能体现城市的艺术特色,彰显城市的文化魅力。

(二)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应与城市的规划相结合

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与城市的规划相结合能够保证公共艺术实现与城市生活的紧密结合,更能体现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艺术特色。比如说在河北邯郸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其主要就是在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通过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形成了一套“六区、九带、多节点”的发展布局。相对于普通的公共艺术发展格局而言,这种发展局部更加全面地实现了邯郸公共艺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城市的公共艺术。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其本身的传统文化

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深入挖掘本身的传统文化并与之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对其本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快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的文化古城,其传承的文化精神和气息一直为人们所熟悉,公共艺术与其相结合能够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时可以通过与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结合进行新景观的规划,建设更多的景观节点,使公共艺术逐渐渗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五、结语综上所述,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对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城市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公共艺术更加贴近于人们生活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更能体现当地的人文气息,能够向外界更加形象地展示城市的文化气息和底蕴,对建设一个极具艺术特色以及人格魅力的城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张磊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欢.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实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

[2]吴嘉振.论城市文化建设和公共艺术策略[J].建筑与文化,2011,08:112-114.

[3]李枝秀.关于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探讨[D].南昌大学,2005.

[4]睢建环.公共艺术初论[D].天津大学,2005.

篇2

1.成都市城市旅游品牌的发展情况

成都早有城市旅游品牌意识。从最早的“天府之国”、“熊猫故乡”,到前些年的“美食之都”、“东方伊甸园”,再到最近与重庆沸沸扬扬的“中国第四城”之争,或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急于树立自身的旅游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争取国内乃至国际地位的心情表露无疑。可是,这些定位或太陈旧,或太片面,或太空泛,使旅游者们不知所云。城市定位不准确,城市品牌不明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成都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目前成都市城市旅游品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成都拥有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如大熊猫基地、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等令游客耳熟能详的经典景区,“金沙”、“三国文化”、“美食文化”等引人入胜的文化资源,还有大量的古镇与民俗旅游区。但是这些景点往往各自为阵,品味定性低,缺乏一个统一的主题和鲜明的特色形象,无法形成城市品牌的规模效应。使得成都在旅游业日趋同质化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

成都作为西部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与集散地,本应具有丰富的旅游客源优势。但是由于成都品牌定位模糊,缺乏重点特色,大多数旅客仅仅把成都作为中转站而不是目的地在这种趋势下,成都周边强势的精品旅游线路的大力发展不但不会为成都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源,反而会形成“虹吸现象”,抑制成都旅游业的发展。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品牌消费需求日增。要想经营好城市旅游,必然要经营好城市品牌。城市未来的核心竞争,就是城市品牌的竞争。尽早定位城市品牌,营销城市品牌,才能使成都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二、对成都打造城市旅游品牌的策略研究

1.明确“休闲”品牌,充实品牌内涵

最近,《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出台,明确提出打造成都“休闲之都”的城市品牌。在“休闲”的定位之下,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餐饮美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三大旅游品牌。

(1)继续发展熊猫生态文化、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三国文化三大传统文化旅游品牌。成都应当抓住大熊猫基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契机,竭力为成都品牌形象作宣传;继续推广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以此凸显成都的底蕴与渊源,平添历史厚重感。

(2)积极推广金沙古蜀文化新兴文化旅游品牌。金沙古蜀文明的重大考古发现将弥补成都在古文明方面的空白。伴随着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图案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音乐剧《金沙》在全国乃至世界巡回演出赢得了巨大的赞誉、金沙遗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金沙独一无二古蜀国之旅必然会给成都带来神秘、不可替代的气质。

(3)大力弘扬成都的餐饮美食旅游品牌。加快整合美食旅游片区,如锦里、文殊坊、羊西线“一品天下”美食旅游商业街等,加大对这些美食旅游区的卫生检查力度和服务质量考核,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努力弘扬成都包罗万象的饮食文化。

(4)加快建设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品牌。打造以天府广场为中心的中心游憩区,打造环城城市观光游憩休闲带,整合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与洛带等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区;兴建现代休闲娱乐措施,如大型主题公园、酒吧文化等,迎合都市文化需求。

2.依托休闲文化,发展会展旅游品牌。

会展旅游通常是把会议或展览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充分利用两者的对游客的吸引力,大量吸引游客。会展旅游具有人均花费高、停留时间长、季节性弱、回头率高等特点。成都已建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更应当积极承办大型会展活动,吸引更多有消费能力的游客,形成扩散效应,提升成都的国际化水平。

3.创造旅游休闲吸引物,迎合体验式需求

城市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体验型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成都的“休闲”品牌,并不仅仅是游客所看见的、所听见的,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休闲理念、一种休闲氛围、一种休闲文化,特别是一种休闲方式。对于本地居民而言,这是一种休闲生活;对于旅游者而言,则是一种休闲生活体验游。成都应当尽快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体现成都休闲品牌精髓,迎合大众们日益浓厚的体验式旅游需求。

4.城市的综合实力才是品牌最好的背书。

旅游业载体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行业,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涉及餐饮﹑娱乐﹑交通﹑金融﹑消费﹑商业﹑卫生﹑环保等行业,是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的全面展现。

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城市旅游品牌的本质和基础,城市旅游品牌的显著特征就是能快速提升公众对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认知度。只有日益雄厚的城市综合实力才能将城市旅游品牌持续经营下去,得到公众的认可。因此我们说,城市的综合实力才是品牌最好的背书,切忌舍本逐末,使品牌变成一句空口号。

篇3

【关键词】城市文化;旅游模式;发展策略

城市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化是城市文化旅游的不竭动力,在促进了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坚固城市自身的文化建设。通过根据城市文化的基本特点,达到培养出良好的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出良好的城市文化旅游形象,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目的。根据城市自身文化类型,文化旅游可分为:文化主题公园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节庆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遗迹遗址旅游等。此外,城市文化旅游者在参观遗产地、画展、观赏艺术表演、博物馆等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关注和参访某区域人群生活方式、习俗、服饰、烹饪、语言、信仰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产品。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旅游

(一)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指的是城市居民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精神及物质财富的总和。广义的城市文化包括了整个城市区域中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大至居民素质、政府综合形象、企业管理模式等隐性条件,小至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雕塑装饰、街景美化、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及公共广场的设计与规划等物质实体。它综合了一个城市在各方面因素相互作品和影响。狭义的城市文化则是单纯的指城市区域内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精神意识形态,主要侧重于艺术、科技、语言、文学、教育等精神理念方面的构建。

(二)城市文化旅游。城市文化旅游是在城市旅游的基础上,依据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科学水平等方面所开展的文化性旅游活动。作为城市旅游的分支,城市文化旅游是与城市会展旅游、购物旅游、商务旅游相并列的一项旅游模式,其旅游活动的主要是展开于城市区域之内,作为立足于城市文化的旅游中心的,城市文化旅游与乡村文化旅游存在相对立的关系。

二、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依据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城市文化是随着人类文化发展所衍生出的结果,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文化形态,它具有形式多样的不同层面,例如旅游文化、商业文化、闲暇文化、社区文化、市民文化等,每个层面都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不同城市也有不同层面的发展趋向。城市形象指的是一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精神理念、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从不同认知形态和传播方式上让人们形成的感观认知和综合印象。一座城市的形象能够集中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一些城市已经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塑造起游客耳熟能详的城市形象,例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人间天堂杭州等。这些城市形象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游客的参观到访,深入人心的城市形象带动着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根据资源类型进行统筹规划。作为人类文明的集中发展区域,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在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的之前,必须要合理的挖掘和整理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资源,并在资源开发后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根据自身的城市文化资源类型和特点进行合理适量的开发,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实现城市的文化与经济效益。根据的文化资源类型可以将开发模式分为直接利用型、主题附会型、原地浓缩型、复原历史型以及整合提升型,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文化资源类型以及游客需求进行不同模式的开发与发展。

(三)根据游客需求优化旅游结构。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城市文化旅游日渐从以往的标准化过渡个性化、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城市文化旅游若要在日渐细化的旅游环境中长久发展,就必须根据文化旅游者的消费偏好、职业性质、收入水平、教育背景等因素对游结构进行优化,针对性的推出旅游产品以便提高游客兴趣,例如针对中老年人所进行的养生旅游、针对年轻人所进行的冒险旅游以及针对学生所进行的科普旅游。通过优化旅游结构的方式,能够针对性的开展旅游活动,达到提高文化旅游者兴趣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发展城市内民俗文化和历史古迹的同时,加大对宗教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和节庆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丰富文化旅游产业结构,确保城市文化旅游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四)根据旅游模式完善旅游线路。根据城市文化旅游形式的多样性特点,应该充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和完善旅游线路,合理规划文化旅游事业。一般来说,旅游线路可以根据不同的旅游模式发展不同线路。一种是对相关主题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完善,并联合面向旅游市场。这种旅游线路大多以城市旅游资源为主体,能够突出文化旅游的重点,但在线路安排上具有局限性的特点。另一种是以文化旅游者活动为基础的旅游线路模式,它是随着背包游和自驾游等旅游模式的发展而进行的旅游线路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但线路形式较为松散,缺乏统一标准。

三、结语

城市文化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根基,而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城市文化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同时也相互促进。因此,在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城市文化底蕴,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市在地域、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地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努力构建起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市。

参考文献

篇4

会展经济对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会展业的强劲增长势头也给举办地带来了诸多益处,因此许多地方都希望通过会展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为加快会展产业发展,使其尽快成为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导行业,城市在硬件建设、工作体制机制、政策配套等方面的健全和完善显得尤其重要。一些地方政府将会展业列为支柱产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场馆设施建设,以期实现“会展兴市”的目标。但一个城市能否发展成为会展中心,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一、会展城市的形成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

会展城市一般都具有会展中心和旅游城市的双重功能,一般的会展城市都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或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或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可观赏性,这些城市本身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加上其他硬件设施及人才优势等要素,使其很容易培育品牌会展、知名会展,进而成为会展中心;对一些原来默默无闻的城市来讲,如果希望通过会展发展地方经济,独特的旅游资源环境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例如海南的博鳌这个小渔村,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旖旎的风光,因博鳌亚洲论坛在这里举办使其一夜成名,并跻身著名会展中心之列。

2.优越的地理位置

大型国际会议或展览会涉及参展商品、客商以及观众的运送和传输,大量的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汇集在极为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需要迅速扩散到广泛的群体中。同时会展城市要具备集聚市场的能力,即交易市场应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形成对周围区域市场的覆盖。因为会展活动特别是展览会在频度较高的贸易基础上才可能产生和发育,才有可能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影响参加会展活动企业的营销效率。因此会展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至关重要。

3.相对发达的第三产业

会展经济与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商业、电信等行业有较强的关联性,需要这些行业提供完善的服务,满足参展客商的多样化需求。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会展城市的两个要素。特色产业优势愈明显,品牌效应愈强,展会愈容易吸引参展企业和客户,从而赢得声誉,扩大影响。因此,会展一般都会选择在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举办。

4.市场条件好,开放度高,拥有优势产业

会展活动辐射性广、相关性强、规模大。要求会展城市达到较大的市场规模、较高产业发展水平与开放度。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会展设施条件越完善,产业优势愈明显,品牌效应愈大,展会愈容易吸引参展企业和客户,从而扩大影响力,如德国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法国巴黎的时装展等。会展业目前已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根据各地的经济文化特点来举办展会。当然,在会展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作用不可或缺,而且在某些条件下甚至不可替代。

5.完备的场馆设施

举办会展活动还要求有符合一定标准的展览场所,并需要举办地具有住宿、餐饮方面的接待能力以及交通、通讯方面的设施保障。否则对参展商也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

二、会展城市的发展策略

1.做好市场调查和会展城市的策略定位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会展业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商品流、人才流和物资流,对区域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成为会展经济的主角,不做市场调查,不惜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直接策划主办、旨在宣传本地形象、扩大本地影响、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各种综合性会展活动。结果导致重复办展,主题模糊,资源浪费。因此,市场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在确定会展项目以前,要洞悉该地区经济、地理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一方面要确定有参展需求的参展商,摸清他们的需求所在。另一方面,会展的定位必须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必须明确是走综合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还是走专业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综合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是指举办由各个产业、行业与内外贸相结合的大型交易会、博览会或国际会议,如广州的“广交会”;专业性的会展城市发展道路是指以某一个产业或者行业为依托举办的规模不等的交易会、博览会或大型会议,如顺德的“家博会”等。目前,由综合性向专业性发展已是国际会展业的大趋势。

2.要着力打造品牌会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一个会展公司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很难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目前,我国会展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行业缺乏品牌企业和品牌会展,从而导致盲目办展、重复办展,会展内容混乱、受众对象不明确,举办会展的中介公司良莠不齐,缺乏品牌会展企业等现象发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强化会展业的服务功能

服务是会展业的生命所在,没有一流的服务就不可能有一流的会展。因此,从立项、招展、办展到会展结束,始终都要做好服务工作。如要做好展前的信息,帮助参展商做好展馆展台的布置工作和展场企业的广告宣传工作;做好展场的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的各类咨询服务工作;举办各种洽谈会、主题研讨会,交流信息,创造商机;设立海关、商检的绿色通道,为参展商提供便利;提供运输、保险、翻译等各方面的服务等。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会展结束后的后续服务问题,这需要建立参展商、观展商的资料库,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便于日后改进工作。

4.制定网络营销策略

会展的首要作用是传播信息,网络技术对信息和数据的传递、交换和处理等提供了极大方便,克服了会展时空方面的有限性。其次,会展属于商务活动,网上会展则是将会展商务活动的电子化。而展览活动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展览组织者在运作过程中采用网络技术,具有节约、高效、快捷、方便等优点。因此开辟网上会展则可以突破这些限制,除了在会展举办期间作为主场的有利补充之外,它还可以提供全天候、跨地域、跨国界的会展环境,为各国贸易商提供一个丰富、开放、全息的信息交流场所。如今的电子商务会展已经具备了一些传统会展所不具备的功能和手段,不再仅仅是传统会展的宣传手段,而是日益成为一个新的会展形式。

5.做好会展营销与旅游资源的对接

随着会展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对会展活动的支持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批旅游企业开始涉足会展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会展活动和旅游业能够而且必须实现有效对接已成为会展界和旅游界的共识。可见,会展与旅游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会展参加者向来是旅游业的重要客源,开发会展地旅游资源对会展的成功举足轻重。

小结

篇5

关键词: 南阳;城市发展;策略研究

Abstract: the city is certain region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i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ity departments and elements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old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it to a regional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nanyang in henan province, henan province, one of the regional central citie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nyang city, and discuss the nanyang city development of some of the strategy.

Keywords: nanyang;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1 城市发展现状

1.1 南阳城市化进程慢,城镇体系不健全。

2010年南阳市城镇化水平仅为34.9%,城镇化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大量的农业人口仍需要转化为城市人口,城镇职能也缺乏合理分工,空间分布不合理,整体城镇建设水平较低,集聚效应和扩散能力差,无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进行转移。

1.2 中小企业发展不完善,城市经济结构亟需调整。

南阳市目前有大中型企业百余家,天冠酒精集团、金冠电气集团、南阳纺织集团、河南油田、乐凯胶片厂等企业已进入全国主要企业行列,但是大中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不能掩饰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由于在政策、地位、经济的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南阳市急需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企业类型,为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3 城市大而不强,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南阳市目前农业生产率尚低下,工业基础较薄弱,服务业发展落后,城市整体实力不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尚处于较低阶段,城市急需通过一系列发展措施提高城市在整个区域乃至国家内的竞争力,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 城市发展策略

2.1 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是目前中国发展的趋势之一,顺应这一潮流推进城市化发展,以城市的快速发展来减轻、减缓农村地区的发展压力,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策略。

因此,应鼓励和促进农民向城市的迁移,在一定的条件下做到“离土离乡”,并以此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压力的重要举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应放在城市,以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地区整体的发展。政府要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高城市化水平。

要加快农民向城市的迁移,首先要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发挥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作用,而且还需要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是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其次,应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促进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满足以知识和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产业结构变化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再者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农村人口迁移提供较好的劳动及生活环境,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

2.2 推进城市产业制度创新,积极发展中小企业。

在推进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在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对于南阳而言,在今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就是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以此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完善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依赖企业内部自身的管理能力以外,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外部环境的状态,这里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中小企业发展所依赖的产业区域的类型。在政府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这在当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2.3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城市建设增长方式。

南阳市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大城市,首先需要广开门路,积极扩大招商引资,尤其要注重吸引旧区向新区转移的工业项目,同时也要注重在新区发展一些无污染或污染程度较轻、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一方面对传统行业进行知识化改造,促进能源工业的后续加工,另一方面培植化工、机电、电力、纺织、冶金、食品、建材等新的支柱产业,增强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城市建设增长方式。

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工业园区为核心创建产业集聚,明确园区的功能地位,在发展骨干企业的基础上,促进与这些骨干企业有关联的企业和机构的集中,完善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分工基础之上的网络联系,提高工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根据产业园区的分布,明确各产业区的主导功能和主要发展方向,根据产业特性集中投资建设专门化的基础设施。

城市应通过区域产业支持设施的建设来促进企业不断创业,提高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推动规格化生产,保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

围绕城市的主导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劳动力的教育和再教育,以此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劳动力的专业化、职业化。新的产业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否向新产业提供它所需要的劳动力,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

2.4 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城市的发展在于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与提升城市竞争力。 加大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和结构升级,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与城市化相适应的新型经济,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第一产业要按照市场需求,大力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重点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开发和建设。

第二产业要加快工业改组改造的步伐,按照市场导向、竞争定位的要求,提高轻工业比重,并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用最先进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产业重点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提高水平,完善和发挥中心城市的基本功能。

在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基础上,南阳市应加强吸引区外物质、人力、资本、技术、信息、服务等资源要素向区内集聚,通过各资源要素的重组、整合来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和扩充,并形成和扩大竞争能力向周边和外界扩张和辐射,在资源要素高效、规范、快速、有序的流动中实现价值,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扩大规模和持续增长,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

南阳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要着力构建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的格局,依托完善的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区域商贸流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的功能,同时要完善服务功能,为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自由流动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条件。

3 结语

通过推动城市化发展,加大城市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推进城市产业制度创新,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城市建设增长方式等举措应能缓解南阳市存在的一些现状问题,相信将这些措施制定为可实施的政策会让南阳市未来的发展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赵义华,陈德福,曹荣林,李吉霞.南阳市宜居城市建设发展策略研究[J].河南科学,2008(7)

2 .李迅. 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J]. 城市. 2008(11)

3.何一民,范瑛,付春.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01)

4. 潘允康.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中的理论问题[J]. 河北学刊. 2006(06)

5.段进军.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思考[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篇6

关键词:会展经济 城市经营 第三产业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208-02

会展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一般落地于经济较为集中的城市,城市的硬件设施、软件服务成为了会展经济的载体,而会展经济作为一种热点经济现象和社会活动,其发展程度已成为国际社会对各城市的城市功能完善程度和经济开放程度等指标衡量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成为国内众多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在城市经营、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宣传等方面发展的重要策略。

1 基本概念界定

会展,在国际上公认的“会展”指“MICE industry”,含义广泛,包含公司业务会议(Meeting)、奖励旅游(Incentive and program)、协会/团体组织会议(Convention)和展览(Exhibition)四个部分;随着会展形式的不断发展,节事活动(Event)也被纳入“MICE”中,因此,广义的会展可以理解为会议、展览、奖励旅游及节事活动的统称,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节事庆典、赛事活动等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1]。会展经济,就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展活动,给区域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城市经营的英文是“Urban management”,也常译为城市管理,始见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学者威廉姆(Willian,1978年)提出“城市经营的本质是明确城市的性质、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明确城市运营主体的权力关系,即城市经营是由政府包揽还是应包括广泛的参与者”[2]。城市经营,是指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等行业管理与市场运营主体,遵循市场经济手段,依托某产业或行业,对城市在该产业或行业中的发展、建设进行开拓创新,形成产业和行业的自我积累与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城市管理整体进步的宏观发展思路和管理措施。

2 会展经济与城市经营的互动式发展

会展经济与城市经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经营规划决定了会展经济的发展层次,而会展经济的发展层次也决定了城市经营在城市功能与配套服务完善程度的表现;纵观现代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均以会展经济作为城市经营的主导产业之一。

2.1 会展经济对城市经营的重要作用

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把会展业列为“产业”,一方面表明会展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作用已得到国家的认可;另一方面,以会展项目为载体,能带动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文化流,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完善城市功能的直接推动力。近年来,国内会展活动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会展经济与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一起被称为新世纪“三大绿色、无烟产业”;会展经济对城市经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增强城市总体经济的作用。纵观国内外会展经济发达城市,会展经济在城市经济构成中占重要地位,如德国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美国纽约,法国巴黎,亚洲的新加坡,国内的广州、香港、上海等这些世界著名的会展城市,城市的支柱产业无一例外都是会展业,会展经济促进了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2)完善城市第三产业消费链。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总量的占有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很多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所在。会展经济能直接或间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及带动集服务、交通、旅游、广告、金融、贸易、海关、餐饮、通信和住宿为一体的“第三产业消费链”的发展[3]。

(3)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一些会展名城,构建了一个城市会展和城市优势产业互动发展的循环链,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对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城市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了城市会展和区域产业互动发展的循环链,使得城市经济快速发展[4]。

(4)联动城市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展经济的关联带动性强,其关联带动包括产业联动和主体联动。由于会展经济涉及贸易、金融、旅游和商务服务等多个领域,借助现代会展的展示功能和产业关联带动作用,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而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带动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5)实现城市信息平台效应。信息化背景下,对于城市产业的发展,一方是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另一方面有效地向外传递自身信息;是决定城市经济主体能否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因素。城市营销以充分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为立足点,通过会展活动打造城市独特形象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城市抢占先机,促进发展;同时有利于企业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有关产品和技术的革新,学习发达国家、地区的管理经验,促进了先进技术的传播、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2.2 城市经营对会展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城市经营是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城市经营规划决定会展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度的加快,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如何加速城市现代化发展,实现对城市的有效经营成为当今国内各城市发展规划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会展经济作为城市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经济的产物,只有在城市经济具备基本条件的基础上,会展经济才能形成规模基础,成为城市经营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2)城市发展程度制约会展经济的发展。只有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具备会展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城市在硬件基础设施、软件服务功能等方面,无不制约着会展经济的发展和壮大;而会展经济的产生和壮大将促使城市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使得两者在发展序列上首尾相连,呈现螺旋形互促发展态势。

(3)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身效应牵制会展经济的发展。城市是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集聚组合体,是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集聚与扩散辐身的过程与结果,是处于集聚力与辐射力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一方面集聚经济作为空间集聚的吸引力推动着城市会展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集聚不经济则作为排斥力限制着会展经济的进一步集聚和规模扩大[5]。

3 城市经营中会展经济发展的策略

3.1 城市管理者对会展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世界闻名的汉诺威、法兰克福、香港、伦敦等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受益于城市管理者将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不仅兴建了规模庞大的展览馆,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展会项目、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前来参展。同样,我国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区域政府的大力引导及政策支持;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要根据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做出有利的规划和安排,逐步完善城市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配套服务建设。

3.2 完善会展经济的市场运营管理体系建设

会展经济是市场经济运营的产物,其市场运营要求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运营环境,而市场运营的基本要素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组织、市场法规等。我国的市场经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现有市场经济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型而来,直至现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主导位置。政府必须加强对会展业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秩序,完善市场法律法规、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运营管理体系。按国外会展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会展经济的市场运营主体必须须走向市场,实施产业化发展之路;要靠市场竞争发展壮大,并在竞争中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市场运营主体之间通过兼并、收购或联合来组建新的市场运营主体,提高组织规模,增加竞争实力,促进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3.3 加强城市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满足更深、更广与国际合作的需要,进一步对外开放是迫在眉睫的。首先,按照市场运行规则和国际惯例,鼓励外商投资城市会展业,吸引国际大型会展公司、著名会展服务公司以及会展业协会前来设立分公司或办事机构,举办各种类型高品质的展览会;其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比肩国际展览业的运作标准,从整体上提高区域会展业的层次和水平;最后,加强与国内会展同行业的交流合作,发挥区域城市的优势,通过交流合作,更好地整合资源,促进展览业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形成在协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有序发展的格局。

3.4 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会展品牌项目

增强城市会展经济的竞争力,就必须培育一批符合城市产业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展览和专业性会展品牌项目,树立会展业的品牌形象。首先,坚持扶持具有城市特色会展项目和品牌项目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会展品牌项目效应和独特优势,继续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其次,注重区域会展品牌项目的调研与发展。会展经济的培育和开发应从城市的旅游资源、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人才优势、环境气候、人文景观、历史风貌、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6]。再次,鼓励同类型的会展项目进行整合,坚持多途径办展,吸引国内外政府、组织和企业举办各种类型的招商会、研讨会、产品(技术)展览会,聚集一批名牌展会,依托城市优势,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会展品牌项目。

3.5 建设会展专业人才保障体系

人才是会展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人才的获取的方式是引进和培养。一是发挥城市集聚效应,广纳贤才,通过招聘吸引大量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同时设立人才库,做好档案管理和交流,建立一支与城市会展经济相适应的会展工作队伍。二是发挥高校培育人才的作用,重视后备力量,培养一支熟悉会展业务,富有管理经验的专业队伍。在区域大专院校开设专门的会展专业,培育专业人才;同时,由会展行业管理协会组织经常性短期培训,对现有会展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提高,为加快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4 结语

会展经济是城市现代服务功能直接和间接催生的产物,会展经济在城市中的地位与功能是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张与职能演变而发展的;而现代经济条件下,会展经济的发达程度又是判别一个城市服务与辐射功能大小的重要标志,城市会展经济越发达,则其融汇信息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功能就越强,就越能加强该城市经营在全球城市网络分工中的地位。会展经济凭借其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推动城市其他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提升了城市的服务功能,能强化了城市的对外辐射能力,使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极化作用得到加强,最终为更好地经营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 莫志明.会展项目管理实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4-5.

[2] 谢文蕙.城市经营的理念与模式[C]//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文集,2003.

[3] 刘松萍.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32-136.

[4] Zheng Xiang,Sandro Formica.Mapp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ourism:A Study of the Incentive Travel Industry[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5):1193-1202.

篇7

关键词:新时期;低碳城市发展;策略思考

低碳城市,就是在确保城市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降低城市能源消耗,减少城市对环境的破坏,以达到生活低碳化、生产低碳化、社会低碳化的良好城市模式。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居民生活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为保证人类正常活动的开展,就必须减少能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使城市发展符合低碳化要求,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 低碳化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我国低碳化城市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为全球低碳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目前、天津、伤害、保定等地区都已经相继开展低碳化城市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城市低碳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性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低碳化城市整体现状来说,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限制着低碳化城市的发展。

(一) 城市交通方面

城市交通是确保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城市交通的尾气排放对于生态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是导致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低碳化城市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城市交通的分类管理,城市交通的限制性措施,以及对城市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监控,都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保证了我国低碳化城市的有效发展。但是,由于低碳交通宣传力度不够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仍然使得低碳化交通的发展效率较低,大多数居民对低碳化交通理解不足,私家交通工具数量的快速提高,使得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道路依旧十分漫长。

(二) 城市建筑方面

城市建筑能源消耗对于低碳化城市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目前,许多低碳化城市都在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依靠先进的管理和科技技术,减少建筑自身的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可以说,绿色建筑的推广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城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了低碳化城市发展,但是,绿色建筑在城市中的推广和建设也并非一帆风顺。首先,城市中许多绿色建筑存在建筑工艺不合格的问题,使得绿色建筑运行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无法进行有效的能源节约,造成绿色建筑的意义缺失;同时,由于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严、施工技术人员自身素质等原因,造成了绿色建筑质量不过关,既浪费了自然资源,而且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这是城市建筑方面所存在的重要问题。

(三) 城市工业方面

城市工业发展是确保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因此,城市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城市工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城市工业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大量废气的排放和资源的消耗,对于城市低碳化发展造成非常大的阻碍。目前,我国低碳化实践城市大多会在城市工业能源利用率方面大做文章,要求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企业并不会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要求进行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生产技术的改革,使得城市工业低碳化发展大大受到限制,导致低碳化城市理念无法很好的落实下去。

二、 新时期强化低碳城市发展的有效策略

低碳城市的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强化城市低碳化管理工作,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促进低碳化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所提出了的几点促进低碳城市发展的有效建议:

(一) 加强部门监管力度,做好低碳生活宣传力度

对于相关环保部门来说,应该加强低碳管理工作落实,做好碳排监督工作,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完善相关节能保障体系,从而促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效率。目前,我国城市相关管理条例还存在着非常大的缺陷,管理标准也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没有随着社会发展进行相应的改善和提高,进而影响到了低碳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从低碳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法可依,保证相关部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低碳生活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低碳意识,促进城市低碳工作的全面发展。城市居民是城市重要组成部门,城市居民在城市低碳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必须要极强宣传力度,提倡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私家车数量,对于低碳城市建设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二)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力度

首先,应该加强交通车辆的审核力度,对于污染气体排放量较大的车辆进行严格的限制,从而减少交通污染;要加强低碳节能环保车辆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使用环保性能良好的车辆;加强处罚力度,对于逃避车辆检查审核的重污染车辆进行严厉处罚,保证城市交通低碳管理工作的有有效性开展,起到警示作用;加强公共交通工具数量,大力提倡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减少私家车数量,减少污染气体的整体排放量。

(三) 提倡绿色建筑,加强绿色建筑审核工作

在城市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要积极采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绿色环保材料具有质量优、性能好、环保效果好以及可回收等优点,非常适合绿色建筑建设需求,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建筑自身的保温隔热、防水防潮性能。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绿色建筑施工设计环节的审核力度,绿色建筑必须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能够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要保证绿色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又能够保证建筑自身的良好运行,这些都是建筑设计中所必须体现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相关方面的审核力度,从而确保绿色建筑能够真正行使相关功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的消耗。

(四) 提倡低碳工业,促进工业改革

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危害是最大的,也是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首先,要加强工业企业的审核力度,对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工业生产产能较低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或依法进行取缔;其次,应该加强工业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革,加大先进环保工艺和生产技术的引进工作,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促进低碳工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关福利政策,对于整改效果良好,低碳改革进度较快的企业实施一定奖励,比如降低企业的相关税率,播发科研资金用以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等等,对于工业低碳化改革和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结:

低碳城市和低碳城市战略的提出,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在坚持低碳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坚持城市经济发展,而不能应为盲目低碳城市建设而导致了城市经济的衰退,必须要寻求一个良好的发展平衡点,促进城市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的快速腾飞,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探索,为我国低碳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光婷, 甘卫星, 杨绍安. 构建我国低碳城市之思考[J]. 前沿, 2011,(11)

[2] 李慧明, 杨娜. 低碳经济及碳排放评价方法探究[J]. 学术交流, 2010,(04)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文化发展;策略

城市规划包括了内容有很多方面,比如区域层次、城市层次、社区层次方面的规划,因此文化发展策略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运用,实际上就是在区域层次、城市层次、社区层次等方面的运用。现如今,世界各国城市规划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渗透文化发展策略,我国在这方面也应该加以重视。

1 文化策略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运用

城市规划是每一个城市依据自身的情况采取的发展措施,通常情况下,城市规划也受到法律体系、行政体系以及国家政体的影响。文化策略在城市规划体系中运用的侧重点,能够直接体现出城市规划的侧重点。

1.1 区域层次

文化策略在城市区域层次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凸显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联系,从而挖掘出城市发展潜力,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城市规划人员利用区域之中的文化资源,达到文化相互协作,互相分工的目的,进而有效的防止城市之间由于文化的同质性,而产生不必要竞争。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使得区域经济、文化更具竞争力以及影响力。

1.2 城市层次

城市层次运用文化发展策略十分频繁。在城市层次方面,文化发展策略主要是为了城市公共服务设备提供相应的标准以及合理的规范。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几乎都会应用到文化发展策略,这不仅利于提升城市整体文化竞争实力,同时也能够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最为重要的是利于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区、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等。文化发展策略的渗入,有效的融合了城市空间的硬环境以及软环境,使得城市整体发展更区域合理性。此外,文化发展策略的融入,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水平越高,越利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同时也利于城市凝聚力的形成。城市规划建设者也会将城市发展重点偏向公共文化艺术,进而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

1.3 社区层次

社区层次运用文化发展策略能够更加具体的反映出从下到上的城市规划设计。文化发展策略在社区层次中的运用过程中,要求每个社区成员能够参与其中,制定每一项行动规划,并且监督规划的实施。这样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建设者就能够充分的了解到每个社区的具体需求,利于唤起每个社区共同体意识。城市规划人员可以在社区中建设多一些的公共文化设备,社区人员可以自发的组织各项文化活动,久而久之,社区就会形成自主能力,来维护社区发展起来的文化花产业,从而实现地方团体与社区团体的有效合作。随着社区中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越来越多,而重复的设施加以整合之后,社区空间将会得到美化,再加之,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社区活动会充分的彰显出来,由此社区居民幸福指数将会大大提升,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区文化意义重大。

1.4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不可缺少的要素就是城市设计,良好的城市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城市特色。城市设计也可以算作是文化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城市设计与文化发展策略息息相关。现今很多城市设计中,都有效的运用了文化发展策略,对城市中所拥有的文化空间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布局。比如城市设计者依照文化资源的服务范围来进行城市功能区的设计,将服务范围法、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与城市中心区联系起来,以此能够带动整个城市的文化发展。

2 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发展策略

2.1 我们要正确处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已经有了融合、协调发展的趋势。在城市规划中的特色文化的建设中,我们不要过度的排斥外国文化,更不要提起外国文化就产生厌恶感,这样只会使得本国文化难以进步,难以继续发展;此外,我们要不要过度的崇拜外国文化,看到外国文化就觉得是好的、是可贵的,我们一定要明白外来的和尚不一定会念经,在面对外国文化时既不能过度的保护本土文化、限制本土文化,也不能过分的吸收、运用外国文化,我们要控制值一个度,是彼此之间达到平衡和协调。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期间更是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习俗,可谓是异常丰满的存在于世间,我国的文化有强大的融合力和复原力,所以我们要让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接触、交流和融合,使两者之间形成和谐的存在。

2.2 培育城市文化,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城市文化的限制,而同时,一个城市的文化形式也会制约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和经济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城市规划中要注重城市文化的培育,以文化大发展促进经济大发展。城市文化的差异性造就了不同城市的文化,并构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地制宜、和谐发展、培育城市特色文化、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卓有成效。

2.3 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挖掘城市内在潜力

一个城市的建筑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记忆和印象多半会是特色的建筑形式,或者是建筑所含有的特色文化。就像是北京的建筑多多半呈现威武、霸气的样式,苏杭的建筑则会给人们小桥流水的细腻美感,广州深圳的作为国家化的都市,建筑多半让人们感到现代化的活跃气息,所以只有注重保持与维护城市文化特色,努力挖掘城市内在潜力,突出文化传统的沿袭,才能不割断城市的文化根基和文脉,才能使城市文化特色传承下来。

2.4 结合历史文化规划城市定位

历史文化的沉积是一个城市的永远财富,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所在。大力开发运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历史文物所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准确规划城市定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保证。我国的历史非常的悠久,其中历史名城也非常的多:多朝的古都、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别具风情的民族都邑,所以,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历史遗产,结合具有现代意识的世界观,重新认识和挖掘各具特色的本土文化,以城市文化指导城市的定位与规划,从而塑造城市的个性和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城市规划中运用文化发展策略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我国在这方面还不够成熟,但是城市规划者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再结合我国城市特有的优势,我国城市规划中文化发展策略定会发挥突出的作用。实际上,文化发展策略不仅仅可以应用到城市规划中,还可以应用到其他方面,这一点就需要相关学者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伟伟.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2.

[2]黄瓴.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0.

[3]郑皓.北京新城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

篇9

关键词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行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9-0069-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9.012

城市化既是人类科技进步、改造自然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一国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更是衡量工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1]。经历了三百年的高速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外延式增长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城市发展模式面临转型抉择[2]。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许多国家的大都市将建设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关注和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资源能源安全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逐步演变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模式,成为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单元,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低碳发展的关注重点[3]。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快速城市化阶段,预计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可能突破70%。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又能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而低碳城市是我国城市化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决定中长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成效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低碳城市的实践和概念拓展成为低碳发展的新兴领域。低碳城市不仅解决了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4]。国内许多城市如天津、保定、日照、深圳、杭州等都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绿色建筑、可持续交通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现象阿布扎比“零排放”生态城那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城市,亦未能深刻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城市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无论在世界还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低碳城市建设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和路径选择。

1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愿景与目标设计

1.1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愿景设计的前提

城市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从碳排放来讲,城市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城市中的工业、交通和建筑每天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我国有600多个城市,2万多个集镇,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的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55.48%,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我国总排放量的58.84%。如果考虑其余城市和集镇,能耗和碳排放量至少占社会总能耗的80%以上[5]。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无论是能源消耗还是碳排放量,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都将明显上升,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教训以及全球面临的资源能源挑战为我国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尝试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经济、环境和能源协调发展问题,把节能减排看作城市发展的机遇、重点和核心,走低碳城市之路。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我国推进可持续城市化的关键和必然选择。因此,我国的低碳城市发展不能遵循国外的路子,不是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代的低碳发展,必须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协调发展。这是设计和构想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愿景的重要前提。

1.2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愿景设计

低碳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是生态文明意识和低碳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体现。结合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明确城市发展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目标要求,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在努力降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碳足迹”、实现可持续城市化的同时,尽量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生态文明及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

基于此,本文概括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愿景:城市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目标和蓝图。倡导利用低碳技术改变生产生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加速从“碳基能源”向“低碳能源”和“氢基能源”转变,构建可持续能源生态体系。最大限度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以及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三低)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高)为特征的低碳城市,最终实现城市清洁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发展)。

具体说来,通过实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资源、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合理化,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升,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比重逐步增加,新能源及其低碳装备制造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较为完善的低碳发展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和法规保障体系;建成若干以低碳发展方式和低碳消费方式为特征的低碳经济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1.3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目标

实践证明,以节能和低碳为导向是城市实施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低碳城市发展道路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遵循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参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3)和李迅(2010)提出的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目标,确定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为:2035年,实现温室排放“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零增长”,提早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四倍跃进”目标[6];争取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5%左右,城市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90%。

短期(2010-2020年):注重挖掘节能潜力,提高城市能源使用效率;在城市区域内采用新兴的碳交易手段开展碳冲抵,促进减排意愿;大力发展和推广建筑节能等低碳发展技术以及清洁能源技术,不断提高综合能效;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开展低碳城市试点。

中长期(2021-2050年):从源头着手,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代之以清洁能源使用,调整优化城市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将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捕获到贮存设施中或者固化,争取实现零排放。总结低碳城市试点示范经验,并将成功模式推广应用,分层次、有重点、分阶段实现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构想。

2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构想

2.1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总体模式

2.1.1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纵观国内外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自由放任式的城市化发展“A模式”;众多国际组织和权威专家推崇的城市化进程的“B模式”;“C模式”是对A、B模式改进、创新和超越的新模式,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A模式”(American model)。以美国为代表,主要特征是:城市低密度蔓延、私人轿车为主导、化石燃料为基础、一次性产品泛滥等,导致资源能源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在该种模式下,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大部分能源,并且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5]。显然,“A”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B模式”(Brown model)。又称“反增长计划”,由美国学者布朗提出。其核心是为了补偿“A模式”造成的资源枯竭和大气污染,把世界领出通向衰落和崩溃的老路,转而踏上使生态安全得以重建、人类文明得以长久维系的新途。主要措施是采取消极城市化、机动化、工业化,让发展中国家减缓发展速度补偿“A模式”造成的损失。“B”模式从追求更多的增长到追求更好的发展,属于绿色发展道路。但是,该模式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时适用,并且过多的考虑发达国家的利益,从道义上是不公平的,在实践和行动上亦非常困难。

“C模式”(Chinese model)。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整合性思考后找到的适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从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不但充分利用高效的市场机制,而且可以低成本地补偿其负面影响,这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化模式,是从传统的粗放型扩张模式转向低碳能源技术、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社会消费的新型模式。

2.1.2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总体模式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是在科学实践中以城市空间为发展载体,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把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具体说来,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应该选择“C”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主导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为主要方法,以国家出台的低碳发展政策为引导,以低碳技术为支撑,以与低碳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和制度规章为保障,是一种科学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见图1)。

2.2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指导理念与基本原则

2.2.1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指导理念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按照“立足长远,创新模式,示范先行”的思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实现低碳发展、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构建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工作主线,坚持政府推动、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公众参与,重点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多中心、紧凑型、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着力培育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努力完善管理体制、政策机制等支撑体系建设,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

2.2.2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与公众参与相结合。政府充分运用规划指导功能和政策扶持手段,引领和推动低碳城市发展。强化企业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建立符合低碳城市发展要求的生产体系和开发模式;通过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低碳意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夯实低碳城市发展的群众基础。

(2)理念引导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理念思维的改变是低碳城市发展的源泉,制度创新是低碳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通过舆论宣传,培训教育和典型引路,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树立以节能减排为主导的低碳经济理念。推动建立与低碳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利激励约束机制,以及碳排放监测、管理及交易体系。通过制度、法律和政策创新,规范和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引导、激励、规范各类经济活动,促进低碳城市发展。

(3)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技术创新是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紧跟世界低碳技术发展潮流,通过积极引进低碳发展相关技术,加快我国低碳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竞争能力。同时,加紧自身创新能力修炼,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和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提高关键领域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占领未来全球低碳技术制高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依靠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快低碳城市发展步伐。

(4)示范带动与科学推进相结合。立足中国国情,确立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循序推进低碳城市发展。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践,重点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先行试点,同时开展低碳城市发展试点区的组织工作。本着“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城市和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并及时向相关领域利相似区域推广应用。

2.3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

建设低碳城市,一方面,注意控源、减碳,重点在于“碳源”上的替代、减少和提高能源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输入端的高碳能耗,大力推广实施低碳型、循环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关注碳增汇,重点在于碳吸收和碳冲抵,通过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率吸收高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控源:调整资源能源利用结构,减少对能源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的化石燃料的依赖,鼓励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建设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切实加强控源截污,确保空气和环境持续改善。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技术进步以及科学合理的方式减少对资源能源的需求。

减碳: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使用的能源的碳含量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通过加强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政策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在城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和管理,减少碳排放。

增汇:通过增加自然碳汇抵消短期内无法避免的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即在城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管理,增加城市碳汇,充分发挥城市的碳汇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植树造林、节能、改善农业管理和征收碳税等措施增加碳汇,冲抵碳排放。

2.4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主要领域

低碳城市发展的主要领域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节能降耗型产业体系;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的低碳能源体系;推动政府、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推广低碳技术,倡导低碳生活。

2.4.1 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英国商业企业和改革部2009年在《低碳产业战略远景》(Low Carbon Industrial Strategy:A vision)中提到:包含提高能源效率、重视在产业发展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生产低碳汽车以及建设低碳研发中心等方面的内容[7]。重视对传统产业进行节能减排等低碳化改造,实施关、停、并、转等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积极调整城市工业结构、加快推动城市服务业发展,构建节能降耗型产业体系。

(1)低碳农业。农业低碳化主要强调植树造林、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在培育和发展低碳农业上做文章。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力发展低碳有机农业、牧业、林果业,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

(2)低碳工业。工业低碳化主要发展节能工业,重视绿色制造,鼓励循环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努力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效率,限制和淘汰高碳行业和产品。

(3)低碳服务业。低碳服务业体现为着力发展绿色服务、低碳物流等方面。绿色服务要求从服务流程设计、服务耗材、服务产品、服务营销等环节着手节约资源和能源,防污、降排和减污。低碳物流注重物流业与低碳经济互动支持,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施行标准化等措施促进节能减排,运用先进的物流方式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方式的顺利推行。

2.4.2 低碳能源

低碳能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核电等;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低碳化。首先,在立足各城市实际的基础上,紧跟未来世界能源发展方向,把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作为城市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替代能源要按照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其次,加强低碳能源技术研发,近期应把节能和煤炭清洁利用作为重点,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和固碳技术研发。最后,加强低碳能源推广和使用,从实践上有重点分层次推进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园区、新型社区、大型公共建筑示范项目建设等。

2.4.3 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几乎包括所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业和部门,主要有交通、电力、化工、冶金、建筑等。在煤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油气资源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开发低碳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一是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适当储备的原则,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提升产业低碳化水平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逐步建立节能减排、清洁能源、自然碳汇等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体系。二是注重低碳发展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在加大对低碳技术投入和扶持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品牌,尤其是在我国起步较早、有一定基础的低碳技术,以期介入新的全球低碳产业链的上游技术开发、下游产品销售服务等附加值高的产业环节,提高低碳技术国际竞争力。三是集成政府、社会和企业力量,加强低碳技术平台建设与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低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低碳技术开发利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城市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4.4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要求树立低碳理念,建设低碳社会;开发低碳生活空间,倡导居住低碳;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等低碳交通方式;倡导可持续消费方式,实施绿色消费。

(1)绿色建筑和低碳居住。绿色建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需要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资源能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实现人及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充分利用节能建筑,减少采暖和空调使用。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选择过程中,应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加强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等研究。大力推广建筑节能,促进政府部门、生产企业、房地产企业、设计单位等就低碳城市发展进行有效沟通。另外,绿色建筑外部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2)低碳交通。在交通规划方面,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优化公交出行方式,保留和扩展城市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减少交通碳排放和城市空气污染。倡导发展电动汽车、混合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以实现城市运行的低碳化目标[8]。在交通方式上,改变单纯依靠城市道路、节能型汽车推广等技术措施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观念,注重从思想观念转变、技术改进、政策执行等方面加强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实现传统性对策向系统性战略转变,通过系统化的战略手段,构建以公共交通和快速轨道交通为主的低碳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3)低碳消费。城市生活低碳化首先体现在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上要积极向低碳化方向转变,形成政府引领、企业主导、社会组织推进、公众参与的低碳消费方式与模式。政府向社会公众广泛传达和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和采购模式,引领低碳消费方式。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提倡采购低碳产品并影响产品的上游生产链。社会组织积极宣传、实践和推广低碳消费方式。提倡和实施可持续消费模式,在维持一定生活标准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耗资源能源多的产品。培育全民低碳意识,营造低碳消费文化氛围,让全社会逐步告别“一次性消费”、“过度性消费”和“便利性消费”等消费陋习。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推行低碳标志计划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以此鼓励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政府部门、工业企业、消费者通过积极参与低碳标志计划,有利于全方位构建一道低碳生产、低碳营销、低碳消费和低碳贸易的立体防线。

3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行动策略部署

3.1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实施步骤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资源能源持续增长。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妥善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我国低碳城市发展之路应该是既与快速城市化趋势要求相适应又能最大限度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实路径,是一条产业支撑力强、资源集约度高、全体居民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可持续城市化道路[6]。根据低碳城市发展愿景和模式构想,在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统筹兼顾,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体制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示范推广,分步骤、分阶段推进低碳城市发展战略(见图2)。

第一阶段,政策引导低碳城市发展。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与目标,为低碳城市推进提供依据;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示范,探索可行的推进路径与方式;出台政策措施促进高能耗行业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市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阶段,制度规范低碳城市发展。出台支持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提升能源结构的政策制度;建立碳交易市场制度和规则,为碳冲抵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途径和渠道;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低碳城市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制度完善和规范,促使全社会范围内低碳城市转型目标的初步实现。

第三阶段,意识、理念创新推动低碳城市发展。在有效实现碳排放量减少的目标下,低碳城市发展的成功模式在全社会推广应用;低碳社会文化蓬勃发展,低碳发展意识和理念在社会扎根并广泛传播,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3.2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行动策略

(1)立足国情,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大力倡导“低碳化”和“生态化”理念,把低碳城市发展作为国家推行节能减排任务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作为长期优先坚持的战略。低碳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逐步纳入到国家发展规划中。在产业布局和政策支持上,对低碳城市及其产业发展予以倾斜。作为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先试先行,待试验成功、条件成熟后逐步进行全面推广。在低碳城市建设探索阶段,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示范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推进。国家发改委已确定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这是低碳城市建设的良好开端。

(2)构建适合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框架,推动城市规划发展创新。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应该承担起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角色[9]。目前国内许多城市虽然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构想,但大多停留在宏观目标上,缺乏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与推行措施。加强对低碳城市规划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框架,明确低碳城市内涵、发展定位、目标等,建立一套可操作、可考量、可推广的低碳城市规划实施指标体系,揭示我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藕合机理,解析低碳城市―低碳社会―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联接,为国家建立应对和减缓快速城市化过程对全球化影响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提供科学依据[10]。将低碳城市规划融入法定城市规划编制规范要求,真正将低碳理念贯彻到城市规划建设实际中,推动城市规划发展创新。

(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引导低碳城市发展。构建一套符合客观实际的低碳城市评价标准和体系,将各项指标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落实到空间层面,充分体现低碳、生态的原则和目标。建议评价标准和体系包括碳产出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低碳政策指标等方面。运用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标准和体系进行政绩考核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并把低碳指标作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方面。定期对区域内低碳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与评价,必要时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修正,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简便易操作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4)加快政策规章与制度建设,完善低碳城市发展制度。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把握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动向,与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战略新兴产业等发展规划和政策相衔接,对低碳城市发展作出制度性安排和法律性规范,推动形成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尽快出台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明确低碳城市发展权责。在现有城市管理体系与政策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把有助于促进低碳城市发展的思想理念、产业政策、技术规范、决策方式等纳入到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政策框架之中,形成低碳城市发展的长效机制和体制保障。此外,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参与低碳城市发展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低碳城市、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消费等观念成为社会价值取向的“风向标”。

(5)开展城市碳交易试点工作,运用经济手段降低碳排放。充分发挥碳汇潜力,尽快完善碳汇、碳源测算方法与评价标准,积极推动碳排放信息统计和测算,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碳排放数据库。实施碳排放限额制度,设立碳排放交易所,构建城市碳汇交易平台。保护与增加森林和绿地资源,促进碳汇交易。加快实施森林工程建设,提升森林覆盖率,增加碳汇,弥补城市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界造成的损失。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碳减排经济政策,根据碳交易的规律和特点,采用碳税及其它经济手段降低碳排放,优先考虑对高耗能行业及其产品征收碳税,促使企业减少碳排放。

(6)加强监督指导,创新低碳城市发展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类主体的作用,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低碳城市发展目标实现。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公益性组织、社会公众等构成的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种机制在低碳城市建设上的有机整合[10]。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起领导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理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关系。加强社会公众和公益性组织的监督力度,由政府主导或借助“中间力量”,促进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力量参与和合作,促进企业决策者和公众转变观念,发动全民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4 结 语

在“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内,低碳城市发展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形成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战略举措。低碳城市发展表面上看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质上是一场涉及能源消耗、经济发展、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全新变革。低碳城市建设将催生新的能源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我国各城市在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为主要方法,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构建相应的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以及低碳生活等体系,将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文宗川,郝晓燕,巩芳,等.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J].城市问题,2008,(2):24-25.[Wen Zongchuan,Hao Xiaoyan,Gong Fang,et al.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Ecocity [J]. Urban Problems, 2008,(2):24-25.]

[2]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8):1-3.[Qiu Baoxing. The Transformation Trends of Urban Development Model in China:Lowcarbon Ecocity [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09,(8):1-3.]

[3]夏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33-35.[Xia Kunbao.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8,(2A):33-35.]

[4]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12-13.[Dai Yixin. The Necessity and Governance Model of Developing Low Carbon City in China[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3):12-13.]

[5]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09,(15):12-14.[Qiu Baoxing. The General Idea of Lowcarbon Ecocity Development [J].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15):12-14.]

[6]李迅,曹广忠,徐文珍,等.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1):32-35.[Li Xun,Cao Guangzhong,Xu Wenzhen,et al. China’s Lowcarbon Eco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J].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2010,(1):32-35.]

[7]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Regulatory Reform,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HM Government. Low Carbon Industrial Strategy: A Vision[R].UK.2009.

[8]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76-77.[Chen Fei, Zhu Dajian. Theory of Research on Lowcarbon City and Shanghai Empirical Analysis [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2009,(10):76-77.]

[9]张泉,叶兴平,陈国伟.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城市规划,2010,(2):13-18.[Zhang Quan, Ye Xingping, Chen Guowei.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A New Vision [J].City Planning Review,2010,(2):13-18. ]

[10]顾朝林.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J].城乡建设,2009,(11):71-72.[Gu Chaolin. The Model of Lowcarbon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J].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2009,(11):71-72.]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Action Strategies of Lowcarbon City in China

TAN Zhixiong1 CHEN Demin2

(1.School of Trade and Administr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

2.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 China)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实际规划设计中,要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利用科学方法来进行规划设计,使城市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实际需要。随着社会进步,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也将会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二、制定城市规划发展的目标

城市规划要寻求人类新的居住模式,需要在不影响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在满足现代化城市居住环境要求的同时,注重自然环境自我发展的健康性,譬如土地资源的退化恢复能力,尊重生物区域的相关参量,提高开发模式和景观形式的适应能力,防止过度开发而超出土地的承载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在自然绿化带范围内,划出永久性的绿化带范围,并合理规划人类居住的密度,以及优化现有的能源,降低能源的损耗,譬如太阳能、地热、风能等的开发利用,创造出安全健康的城市居住环境。 在社区建设方面,要以“社会平等”、“经济结构合理”等原则,对现有历史遗产进行保护,譬如近期济南琵琶山为开发商业住宅,将“万人坑”遗址土地公然掩埋,这种行为违背了城市规划在精神理念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道德,是不值得提倡,甚至需要强烈抵制的。 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应该是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于一体的城市发展,讲究的是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绝不能够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盲目规划。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思路

生态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前提,着力于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的提高,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相结合最佳效益。基于此,生态城市规划要切实负起未来环境和社会责任,才可能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建立和实施各种方法、体系和政策,保障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态城市规划各个环节中得到充分的落实。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应该具有对未来发展的导向性。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城市发展目标尤其是长远目标给予充分预测,城市发展的远景目标一旦确定下来,它就会对城市未来的建设起到引导作用,以努力实现规划中确定的远景目标。要科学确定城市发展的远景目标,必须要在目标确定前,充分研究城市所在区域的资源水平、特点及承受能力,使城市各方面的利益得到综合平衡同时,要保持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协调,在扎实完成近期目标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应对近期规划进行不断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趋向于长远发展目标,从而保证城市的整体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应该具有对生态环境的导向性。所谓城市规划的环境导向性,即将城市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城市规划,注重对城市的环境与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并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保护,使城市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地利用资源与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要保证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导向的实现,就应该确保制定城市规划与实施战略环境评价同步运行,使二者有机结合互为反馈从而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对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

四、城市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策略

(一) 建构连续的城市总体山水格局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应维护区域自然山水格局,并主动补充构建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自然山水地貌。建构连续的城市总体山水格局具有“环境”、“生活”、“意象”三个方面的意义,它以地形地貌三维空间为基础,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二) 城市绿地系统设计

1) 城市绿表皮设计。城市景观物质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欣赏建筑美为主的城市硬质景观和以植物等自然景物为主的城市软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不仅能美化城市,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将硬质的景观进行“软化”、“绿化”,如对城市建筑物表皮进行改造,通过建筑立面绿化、屋顶绿化、桥梁设施绿化等措施来提高绿化率。

2) 城市平面绿地设计。不同地域的城市绿化应有自己的特色,通过绿化来彰显城市个性,重视建群种的筛选、引种,以使城市绿化更接近自然,保持其稳定性,提高生态效益,体现城市特色。具体可从广植乔木、巧植灌木、普植花卉、草坪这三个方面来完成。

(三) 城市水系统设计策略水体系统不仅能美化市容,还具有生态调节作用。在滨水区开发中应保护其自然格局的完整性,还应保护水体不受污染。滨水绿化应多采用自然化设计,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还可设计河岸绿色通道,打造城市慢速交通系统,创造宜人的开放空间。

(四) 节能与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广场设计广场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应针对城市的气候条件,提高广场的舒适性,降低广场的能源消耗,改善广场周围的微气候。在炎热地区的广场,可增强周围建筑界面围合度,以减少广场的夏季太阳辐射。广场设施的材料、色彩和布局也要根据具体城市的气候来选定。广场的地面铺装应从节能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来提高其低反射率、渗水性等相关的物理性能。

五、城市广义通风道设计策略

建构城市广义通风道

沿城市主要道路、河流、湖泊等规划一定宽度的绿带,不仅可美化环境,还能有效地将郊区和城市湖泊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改善城市局部气候,真正起到通风道的作用。从城市尺度通风降温的角度看,城市通风道主要起到传输作用(传输新鲜空气)、切割作用(通过绿廊、水廊切割城市热场) 和散热作用。所以在城市的绿化通风道上还需要整合市内和近郊的河流、湖泊和森林大型生态资源,使他们成为城市通风道的放大器和中转站,起到通风道枢纽的作用。

控制和保护城市广义通风道

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前面提到的通风道容易受到改变或侵蚀,影响通风排热效果。所以应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和保护通风道及其降温和清凉风产生的节点、源头,从而保证广义通风道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城市森林、公园、江河湖泊水体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可结合城市整体景观设计策略来保护,如编制城市生态绿线规划,控制绿线范围内的建设。而对于广义通风道,由于道路和街道是结合生态资源和城市夏季主导风来进行规划的,所以不可随意更改,此外,通风道上的绿化植被和开敞空间也应予以控制和保护。

六、建筑布局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不同的地域气候,其建筑的朝向、间距和群体布局等适宜的城市建筑布局也是不同的,合理的建筑布局有利于缓减气候条件带来的不适。

街道、建筑群体的合理布局

街道方位决定了两侧建筑物的朝向,从而决定其日照条件,并影响到地面行人的舒适性。一般狭窄的街道能使其两侧建筑物为行人提供良好的遮荫效果,所以在满通需求的条件下,炎热地区南北走向的街道宜狭窄,有大量行人的商业街当以南北向为主,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东西方向的太阳辐射,西边建筑可稍比东边高。而寒冷地区则相反。并且街道方位应与主导风向成30°~60°,取得最佳的城市总体通风条件和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条件。

高层建筑的合理布局

高层建筑的选址、布局会对城市局部地区乃至整体环境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避免将大量高层建筑布置在城市上风向,以免阻碍空气的正常流通,从而影响市区的空气交换频率。高层建筑的高度还应控制好,相邻高层建筑之间的高差也应协调好。

结语

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必将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而且其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突出,同时城市规划的作用也必将越发的重要。在城市规划中要做到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须突出城市的生态化,重视资源和环境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作用,积极推进生态化城市建设,使城市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得到协调发展,这不仅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的覆辙。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中国城市;配送需求特征;配送发展形势;配送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1 优先推进城市共同配送

(1)构建共同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城市物流配送应探索新的合作机制,尤其是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充分发挥物流企业和企业的资源互补优势,在城市物流配送中形成资源和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在发展中提升物流和商贸企业的合作深度。同时,在城市物流配送中加强资源服务整合,在城市建立服务网络,能够通过合理布点来优化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共享力度,在信息化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城市物流配送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和低成本的物流资源。

(2)建设商圈企业共同配送工程

在城市物流配送中英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尤其是在物流节点布局和建设中,通过资源的合理分布来提升物流支持,在商业集群、批发市场以及中小商业企业搭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出具体特色的商圈企业共同配送示范工程。逐步增加共同配送业务量的比重,最大限度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共同化、集约化与效率化水平。

(3)完善连锁商业企业共同配送

在共同配送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共同持股、联盟等方式开展物流和商贸合作,并且采用技术创新的方式促进网络和连锁营销,从而使城市配送呈现新的发展特征,并且积极地构建组织化建设模式,加强物流配送模式及集约模式的建设,保证连锁商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效率,提升城市资源的周转效率,在物流配送中优化工作体系。

2 鼓励商圈企业夜间配送尝试

在国家政府扶持政策方面,交通部门出台的限行限制了配送的发展。目前,为提升城市之间的物流配送能力,城市配送模式作为全新的服务发挥相应的作用,尤其是通过夜间配送能够有效地缓解交通运输压力,实现夜间送货、夜间收货,能够提升商圈之间的物流配送能力,从而缩短送货时间和周期,提升物流配送的发展能力。

3 推动社区配送快速发展

(1)促进社区商业共同配送工程建设

当前,在社区商业配送中呈现较为复杂的流程特点,这就涉及到冷冻、保鲜和拆装等服务,整个流程繁琐,导致了在社区商业配送中无法提供较高的效率,严重限制了社区配送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所以,在物流配送中可以通过构建第三方服务平台的方法,为社区的各种专业店、便利店以及超市提供物流配送支持,能够集中社区的所有物流配送需求,从而形成集约式的配送体系,方便物流企业实现共同调拨,将社区配送搭建成 “一刻钟服务圈”。

(2)鼓励社区私人定制化商品直供发展

在促进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发展中,通过构建菜篮子工程来确保物流配送价格,从而让农产品能够稳定的转入到社区,并且按照社区内居民对商品的需求制定物流配送计划,从而让第三方物流配送机构能够将符合需求的产品直接输送到小区。此外,通过借助我国社区蔬菜直通车的方式,能够通过信息服务平台拓展采购商品种类,向社区输送更多的商品,保证居民获得相应的生活服务服务,并且设定私人定制化商品直供品类,确保“保供稳价惠民”工作全面落实。

4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配送

(1)在电子物流商务配送发展中,应构建产品和服务销售平台,实现传统批发、分销和直销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从而提升全网商务模式的发展,并且借助商务发展体系,信用支付体系以及物流配送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出信息资源共享,能够及时车辆、仓储以及商品交易等信息的服务模式,保证信息系统能够为结算支付提供至此后,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物流资源集中发展优势,最终实现电子商务调配和整合的一体化模式。

(2)促进线上线下(O2O)模式快速发展

通过物流企业、网上营销平台和收发室、便利店以及物业等构件合作关系,能够将网购商品分拣搭载于门店日常配送货物中,将零售终端打造成电子商务配送的全天候实物交付基站,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包裹快件收寄服务,方便消费者自取自送,满足消费者对收发货便利性及时间的个性化要求,使之成为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实现者,逐步实现城市末端配送的社会化,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及满意程度。

(3)加快快递智能便民柜项目建设

在建设快递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末端配送平台中,根据自助化、智能化以及共同化的方式,进行落实城市快递末端手法业务,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配送服务。同时,还可以选择人口密集和商业繁荣聚集区设定自助收件便民柜,利用有效地缩短物流配送的流程,从而让收件人参与到物流配送,从而能够提升整个配送的效率,并且起到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目的。

5 规范涉及民生安全的专业配送

我国城市人口较为聚集,并且消费也较为集中,在物流配送中就需要综合考虑民生安全,构建相应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在食品安全、卫生医药以及其他农副产品中,需要关注产品安全的可靠性,通过构建供销配送机制来提升整个配送体系的安全性。在物流配送中还可以提供过提升产品存储技术,例如,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完善产地预冷、销地冷藏以及保鲜运输、保鲜加工等设施,加强温度监控和追溯体系建设,从而保证食品在整个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都采用可控性的安全技术,提升产品的安全保证技术,将现代化的生产和运输技术融入到民生安全配送系统中。

参考文献

[1] http:///zfxxgk/szfxx gkml/ywgz/6895526.shtml.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Z].

[2]华光,姜彩良,董娜.我国城市配送发展的瓶颈和应对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06):74-75.

篇12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策略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的建设像“摊大饼”一样迅速铺开,我们在惊叹城市不断“长高、长大”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城市文化的发展似乎跟不上城市建设的脚步。近年来,许多城市也意识到了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城市才能走向真正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经历了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之后,我国城市正在走向文化建设的道路上来。

1.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1.1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文化、科技、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也出现了跨国交流、碰撞和融合,城市的文化趋同,城市特色正在消失。幸运的是,我们正意识到这种城市特色缺失的危机,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城市特色的塑造。城市的特色归根到底是城市文化的特色,独特的文化塑造了城市独特的建筑形式、独特的街区形态、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独特的语言、独特的生活习惯等等。只有保护城市文化,延续城市文脉,才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

1.2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文化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当前,欧盟各国以文化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占GDP的70―80%,美国则达到了80 %以上[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纷纷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产业。

1.3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质,建设文明城市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市民的文明程度。市民素质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城市的文化塑造了市民的言语谈吐、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会使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使人们在精神上产生归属感,能让更多的市民自觉维护城市的发展。

2.阆中市概况及城市文化构成的分析

2.1阆中市概况

阆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属南充市管辖。1986年阆中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和四川省重点旅游城市,2004年被国务院评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阆中坐落于嘉陵江西岸,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自然环境十分优越,素有“阆苑仙境”、“中国风水第一古城”之美誉。

阆中历史文化悠久,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名胜古迹众多,是至今保存较为完好县级四大古城之一。阆中古城仍保存着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古巷,全市有220多处人文景观,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

2.2阆中市城市文化构成的分析

阆中文化底蕴深厚,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着阆中城市的发展。在阆中丰富多元的文化体系中,其中“风水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的影响最广、最大。

(1)风水文化。风水理论在民间虽然影响很大,但真正典型的风水景观并不多见,阆中是难得的一例,曾引起民间和专家的广泛关注[2]。阆中古城的选址及建设以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为基础, 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城”。

(2)三国文化。阆中是三国时期重镇,三国文化对阆中的影响深远。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驻阆中达7年之久,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今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三国蜀汉名仕周群、谯周、程畿,镇北将军黄权,镇南大将军马忠等都是阆中人士。

(3)宗教文化。自汉唐以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先后传入阆中,之后基督教、天主教又相继而来,多元宗教文化并存是阆中又一重要的文化特色。当前,伊斯兰教的圣地清真寺、巴巴寺,天主教遗迹天主堂,西南最大的基督教堂―阆中福音堂,以及道教的云台观、吕祖祠、八仙洞,佛教的大佛寺、观音寺、永安寺等等宗教建筑遍布阆中。

3.阆中城市发展中的文化策略

3.1保护古城历史风貌

3.1.1保护古城建筑和街巷格局

古建筑、古街巷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阆中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是城市的宝贵财富。阆中市能够保存如此之丰富的古建筑、古街巷十分不易,在城市特色普遍缺失,城市历史文化趋于消失的今天,保护好古建筑、古街巷,对展现阆中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城市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十分重要。

3.1.2保护古城自然环境

阆中自然环境优美,四面环山、三面环水,汹涌澎湃的嘉陵江绕城而过,葱郁秀美的锦屏山与古城隔江相望。独特的自然环境塑造了独特的古城风貌,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古城街巷一同构成了阆中的城市风貌特色。对阆中自然环境的保护同古建筑、古街巷的保护一样重要,它们都是古城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

3.2发展文化旅游,促进经济发展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给阆中市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9年,阆中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有效地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目前,阆中市共有各级文物古迹200多处。气势辉宏的张飞庙、张飞墓冢以及蜀汉遗址文物,是三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台观、大佛寺、永安寺、天宫院、巴巴寺、清真寺、福音堂、天主堂等遗迹,使阆中成为宗教文化旅游圣地。阆中市应加快整合这些文化资源,推出特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业成为阆中市的主导产业,推动阆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3.3发掘文化底蕴,塑造城市品牌

所谓城市品牌,是指城市管理者利用所属城市具有的独特的要素禀赋、历史文化沉淀、产业优势等差异化品牌要素,向目标受众提供持续的、值得信赖的、有关联的特别承诺,以提高受众对城市的反应效用,增强城市的聚集效益、规模效益和辐射效应[3]。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充分发掘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城市品牌,有利于增强城市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吸引力、扩散力。

阆中市历史悠久、文化多元,“风水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具有很强的阆色。在阆中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深入挖掘这些文化的内涵,提高阆中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才能树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风水第一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名特小吃之乡”等美誉和称号,形成了阆中的城市品牌,体现了阆中独特的城市文化。

篇13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和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进一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园林部门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定位及原则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作为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承担着生态环保、休闲游憩、景观营造、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促进两型社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城市园林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切实加强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二是推动园林绿化从重数量向量质并举转变,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重建设向建管并重、管养并重转变,实现城乡绿化面积的拓展、绿地质量的提高和管养水平的提升,促进城市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应遵循生态优先、科学发展,量质并举、功能完善,因地制宜、资源节约,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时代特色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步伐日新月异,怎样才能按照十的要求,与时俱进,在闹中求静,体现出时代特色、园林美和自然美,是我们从事园林工作者必需去探讨的课题。它需要我们开发思维,对植物的美进行重新认识,分析美的本质,将美呈现在现代之中,让美的线条和美的色彩带给人们心灵、感观上的愉悦。 1、植物色叶树与色彩美的应用。植物色叶树如果搭配适当,固然是一种美。我们知道美是构成现代园林城市美的主要角色,它的品类繁多,有木本、草本,木本中又有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的各种乔木和灌木。草本中又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植物。一年四季呈现出各种奇丽的色彩和香味,表现出各种体形和线条,植物美的贡献是享不尽的。像春季银杏和乌桕的叶子为绿色,到了秋季则银杏叶为黄色,乌桕叶为红色;柳树初发叶时由黄绿逐渐变为淡绿,夏秋季为浓绿;鸡爪槭叶子在春天先红后绿,到秋季又变成红色,这些色叶树木随季节的不同,变化复杂的色彩。这就要求我们园艺工作者不但要掌握园林种植物要有科学性,而且要注重发挥它的生物学特性,运用它最佳色彩稳定规律,实现科学配植是完全可行的。2、常用的植物色彩体现出的园林艺术美。园林植物色彩表现的形式一般以对比色、邻补色、协调色体现较多。对比色相配的景物能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给人强烈醒目的美感,而邻补色就较为缓和给人以淡雅和谐的感觉。如具有点睛之笔的芜湖市迎宾阁水面一角的荷叶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夏季雨后天晴,迎宾阁水面一角的绿色荷叶上雨水欲滴欲止时,正值粉红色荷花相继怒放时,犹如一幅天然水墨画,给人一种自然可爱的含蓄色彩美。而同样在九华山路分车带曾有市民说:“芜湖最成功的景观大道非九华山路莫属。”此话并不夸张。九华山路两侧不仅有赭山公园、九莲塘公园可观可玩,更吸引人的是道路两边密布的银杏树。从1987年种植银杏树至今,九华山路上的银杏树已有1724株。其中,九华中路(五一广场至中江桥段)有467株,九华南路(中江桥南至马饮大桥段)有1257株。金秋十月是九华山路最美的时期,渐渐变成金黄色的银杏叶,简直像是一幅油画。整条路在秋季银杏树叶变黄时,被芜湖市民称作“黄金大道”。“阳光照射下的银杏树绚烂而夺目,层层摇曳。不必羡慕北京的香山红叶、南京的栖霞红枫,芜湖有这一片璀璨的银杏足矣”。这句话道出了芜湖人自豪的心声。九华山路两旁的行道树是高杆冬青,分车带内的小龙柏、金叶瓜子等模纹小苗。金秋时节,把银杏的金黄衬托得更加眩目。

总之,夏季树木、草坪深深浅浅的绿色,虽无花朵,也感到清新宜人和谐可爱。秋季银杏叶色变黄,秋风阵阵,黄叶凋落在绿色的草坪上,黄绿色彩的交相辉映,既壮观又协调,给人一种深刻的赏心悦目的喜爱。三、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策略

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要体现公益性。城市园林绿化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不能将城市公园绿地片面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内容,违背其公益性质进行经营性开发。

现代城市园林发展要科学规划设计。现代城市要《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并把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时严格把好城市绿地设计方案审查、论证关。要将节约型、生态型、功能完善型园林绿化的具体要求落实到设计方案审查要求中。

现代城市园林发展要提升绿地建设品质。现代城市要《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拓展绿化空间;均衡城市绿地分布,加强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等绿化薄弱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加快公园绿地建设,提高公园文化品位和内涵,打造精品公园;加强城乡大环境绿化,县、镇园林绿化建设不能简单模仿城市,要充分体现对县、镇自然山水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现代城市园林发展要规范市场监管。一是加强从业单位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的管理,完善工程建设程序,严格招投标管理,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二是对城市绿线内的用地进行严格管理,对侵占绿地、擅自改变绿地性质等违法行为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加强公园绿地监管,禁止借改造、搬迁等名义侵占公园绿地,禁止将公园用地或园内设施以租赁、承包、买断等形式转交给营利性组织或个人经营;加快培养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养护资金投入。

篇14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而产生的跨专业新兴应用系统。这一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其所涵盖的各专业学科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相促进,其中城市规划理论和GIS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本文从研究城市规划理论及GIS技术的发展历史人手,揭示了建立与发展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一、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回顾

人类对自身生活环境的选择,从远古时代的穴居、树居到固定的居民点直至阶级社会的城市,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逐渐产生了规划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的出发点就是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安全的需要。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城市布局以中轴线对称为主要手法。

古希腊城邦时期,在城市建设中有希波丹姆模式,提出了方格形的道路系统和广场设在城市中心的建设原则。而古罗马建筑设计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是世界上保留至今惟一最完备的西方古典建筑典籍,书中提出了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等方面的论述。

欧洲中世纪城市多为自发成长,很少按规划建造,虽然14~15世纪的新兴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有高度建筑艺术的建筑组群;16―17世纪产生了以巴黎凡尔赛宫为代表的轴线对称放射布局形态,成为当时城市建设竞相模仿的典范,但这些设计思想及理论内涵还是从属于古典建筑艺术,未形成近代的城市规划学。

近代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伴随着工业化而有很大的发展,城市中的多种矛盾也日益尖锐。因此从全社会的需要出发,就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城市规划理论。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各种社会改良主义者和一些从事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者和学者,都提出了种种设想。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形成了有特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系统的现代城市规划学,如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与“田园城市”理论、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及有机疏散理论等,这里不再赘述。

二次大战后至今,城市规划学科有了新的发展,学科内涵有了很大更新。从其发展看,由城市形体规划到社会、经济等宏观规划;从学科看,由建筑学和工程技术学伸展到人文科学。显然,城市规划学已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形体规划范畴内,它已经涉及到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心理与行为科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行政管理学等等。

进入20世纪后期,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开始吸收诸如系统工程、控制论、信息论以及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的一些理论概念,逐步引进应用现代技术,如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遥感遥测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二、我国城市规划现状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

城市规划学发展到今天,其理论和实践――规划编制、规划管理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各方面情况越来越复杂、关系越来越密切的状况下,加强管理就更加重要。宏观控制要靠科学管理,微观规划实施调整也要靠科学管理。同时,规划实践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下面仅就我国城市规划制定方面的几个突出问题简述之:

1.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严重脱节

一方面,规划编制多是规划局委托规划设计院完成,而规划设计院是企业化管理,城市规划对他们来讲更多的是一项“编制任务”。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主要仍是从规划本身的理念出发,对于社会需求考虑很少;对城市建设的运作过程及其决定因素缺乏研究,与规划管理的实际要求相距甚远。另一方面,由于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缺少定期的交流使很多非常好的规划方案难以实施,或者实施效果不佳;规划用地难以控制等等。

2.缺少城市规划动态更新机制

我国仍采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方式,每5年进行―次总体规划的全面修订。定期的规划修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规划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增加了一定的弹性,但依然是被动的、间断式的,而不是一个主动的、连续的,是由专业人员、管理人员、使用者直到政府决策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工作。城市规划不仅包括理想蓝图的绘制,也应包括一种动态的、有法定程序的调整、完善过程。

3.缺乏规范化的质量审批标准和公众参与机制

4.规划管理调控手段有限,全国各地城市的实际开况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吻合不好

5.批后监督存在漏洞

在规划审批后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实施规划监督,是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规划审批工作与规划监督工作的脱节,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没有批后监督,规划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

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密不可分的,这中间的纽带就是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而规划管理科学性、有效性的保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本文后面要论及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发展回顾

“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兴起及它在航空测量和地图制图学中的应用,使人们有可能用计算机来收集、存储和处理各种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图形和属性数据,并希望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分析来直接为管理和决策服务,这样就导致了地理信息系统的问世。

国外地理信息系统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术语;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二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稍后,美国哈佛大学研制出SYMAP软件。受当时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此时的G1S更 多的是辅助制图,当然也能实现手扶跟踪数字化地图,进行地图数据的拓扑编辑,分幅数据的拼接,并发展了基于栅格的操作方法。

进人7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硬、软件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和图形显示功能,促使GIS向实用方向迅猛发展。这一时期,不仅是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许多商业公司也开始活跃起来,GIS软件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开始重视GIS软件设计和应用的研究,高水平的实验室不在少数。此时,GIS已经逐渐由技术而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

80年代是GIS普及和推广应用阶段。图形工作站的性价比大大提高的新一代PC机的出现,使计算机和空间信息系统在许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稍后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更使地理信息的传输时效得到极大提高。GIS的应用,从解决基础设施的规划转向更复杂的区域开发,从CAD DATABASE转向ARC/INFO。从局域问题转向应用于全球性问题(同卫星遥感技术的结合)。如果说GIS诞生于60年代,那么,其成熟于80年代。

我军GIS发展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尽管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起步晚了20年,但在世纪末的20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不论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研机构还是商业实体均有很大的发展并取得明显效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进入90年代后,Internet/Intranet对全球科技发起强烈冲击,GIS自然也不会置身事外。随着WebGIS的出现,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逐步普及,GIS深入各行各业的趋势已不可避免。

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存在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从80年代末开始,迄今已有近十年的历史,硕果累累,但经验教训也不少,现简要论述如下:

1.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从国内若干城市的成果来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1)以建设项目申请、审批案卷的登记、流转、批注、查询和统计为基础,再发展相互平行的图形数据的查询和显示(如北京、青岛)。

(2)将图形的查询、显示和案卷的处理结合在二起(如广州、常州)。

(3)跨机构、跨部门的数据传递与共享。如上海在市、区二级分权管理体制下,统一用地、工程许可证的统计口径和数据标准,实现区级机构向市级机构的数据传递。

(4)以规划审批流程为依据,以项目档案的流转为基础。自项目报建开始,直至审批结束向甲方公布结果,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窗口服务制,在案卷“进机”的同时实现图形数据的查询和显示;同时在各区级规划管理机构建立相应模式的子系统,统一数据标准,应用计算机城域网技术,实观横向和纵向的数据传递和共享(如武汉)。

(5)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技术、人员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在摸索合适的技术途径时,不走弯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2.全国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各地各自为政,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红火展开,随着国有土地有偿批租使用和旧城改造、新城扩建的逐步升温(甚至一段时期的不可抑制),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这一变化迫使规划管理人员开始思考并寻找提高办事效率的法宝。于是从沿海到内地、从南到北,全国许多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有很多是在规划设计和勘测设计单位率先)引进计算机硬软件设备和CIS软件。其中经费较充足的地区不惜投入巨资使硬软件一步到位。经费较缺乏的地区则想方设法积极申请各方面的资助,有的找地方政府,有的利用世行贷款大量引进设备,纷纷上马。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或其中部分功能子系统建设)工作蓬勃发展。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由于此时国产软件尚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而引进的国外商业软件又多不符合中国国情,有些软件功能过于庞杂,而我们使用的仅是其中极少的部分,既造成浪费,又不利于使用和开发。因此经费雄厚或技术力量较强的地区,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就较快,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而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也就相对迟缓一些。

3.信息更新不及时,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受到限制

近二十年来,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的改变令人目不暇接。受目前我国技术手段的限制,这些改变不能及时地在信息系统中得到反映,一方面大部分的资料还没有数字化,即使更新的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大都没有相互提供业务资料的习惯,需要较长的过程,这些都使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和现实性大打折扣。这大大影响了人们对信息系统的信心和使用热情,这对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是极为有害的。

五、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策略

城市规划要做到符合客观实际,就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要做到对城市发展有比较准确的预测,需要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不同阶段的城市规划方案及图纸,需要加以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优化和决策。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数据反馈,以便不断对规划方案加以调整。要做到这些,要使这些工作准确、及时,必须依靠计算机技术,依靠日益完善的CIS技术,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1.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应以面向21世纪,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立足点也应该以此为根,高起点、高标准、目标明确。国家有关部门应从大系统的观点出发,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逐步消除各地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使先进地区能够早日赶上并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使相对落后地区能大步前进,让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能更好地为城市规划、为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涵盖的技术面很广泛,因此要做好标准化工作,力争同国际接轨。要做好规划业务的规范化和信息的规范化工作。有的城市长期不见效果,其原因是规划业务规范化程度低,或者业务人员抵制职责、权利的调整。信息的规范化也是推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其规范化应从业务词汇、专业术语、统计口径;统计报表、信息分类和编码做起,逐步地延伸到图形输出、数据交换、数据结构等方面。

3.要注意发展步骤,如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急用先行、滚动发展的思想。要注意处理好几大关系,如事务管理与图文建库的关系、普查建库与动态更新的关系、辅助设计与磁盘报建的关系、规划建模与辅助决策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