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1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因子分析;发展评价

我国有众多学者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潘桔、郑红玲(2020)利用TOPSIS分析的方法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彭定赟,朱孟庭(202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加权因子分析法等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Muller(2000)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从产业方面进行,从产业的角度系统地概括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动态机制,认为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产业间的相互竞争力来提高的。张柔柔等(2019)运用SWOT分析法对郑州航空港进行了分析。由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的时间不长,很多研究还不够完善,河南省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严重的经验不足,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促进河南省经济的发展,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2019年18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析。

1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的选择,通过对国内众多学者的文献研究,从经济优化发展、创新能力发展、绿色环境发展、民生品质发展四个经济发展区进行了分析,本文运用了15个定量指标来构建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具体的数据是在《2019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获。

2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

利用SPSS软件对其降维处理后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利用KMO和巴特利特检验得知KMO值为0.614,大于0.5,巴特利特球形检验sig为0,表明因子间的相关性比较好,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2.1因子分析

通过所筛选的15个原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这3个主成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所建立的成分矩阵可用于对这3个因子的解释。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原始成分矩阵进行旋转,得出方差最大旋转成分矩阵,如表2所示。根据成分正交旋转矩阵,可以将评价指标分成3个公因子并进行命名。

2.2计算各个因子变量之间的得分

成分的分析系数矩阵如表3所示,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将各个公因子表达为各个变量的线性形式,由成分得分矩阵便可计算出主因子得分和总得分,如表4所示。

2.3分析结果

从综合排名看,郑州市、南阳市、洛阳市、周口市、信阳市在河南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中处于较高的地位;商丘市、新乡市、安阳市、平顶山市、许昌市、开封市、濮阳市在河南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适中;焦作市、三门峡市、漯河市、鹤壁市、济源市、驻马店市在河南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郑州市之所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主要源于它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教育经费、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比较多,资源也最为丰富,所以郑州市成为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快的城市是应当的。南阳市、洛阳市、周口市近年来发展很迅速,增加了很多旅游景点,提高了其经济发展质量排名。而三门峡市、焦作市、济源市等占地面积较小,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等原因都造成了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3提高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3.1政府政策的支持

政府应积极推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平衡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协同发展。比如,对于发展较弱的企业或地区设立专项扶持机制,避免各行业间的差距过大,帮助一些优质企业兴起;对于发展较为突出的企业和地区,提倡互帮互助的精神,使各行各业之间实现共同发展。

3.2重视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对于创新创业高度重视,创新是发展的源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创新,对于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个人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想要创业参与到发展创新中的企业或个人进行一定的免利息或者低利息的贷款支持,以鼓励优秀的物流人才参与其中。

3.3积极宣传绿色观念

现如今,河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人对绿色环境的观念还一无所知,想要发展绿色环境,人们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宣传绿色环境的观念,小到个人大到企业让他们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改变人们对绿色环境的认知,认识到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和绿色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3.4积极推进我省各个产业的协同发展

我国面临着制造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大的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这些产业。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各产业之间出现了很不平衡的局面。农业发展迅速、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却远不及大多数省份,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使我省各产业间协同发展,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4结语

篇2

关键词:高职职教育;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机制;

自1985年建校以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始终围绕服务业开展专业建设,服务面向明确,办学目标定位是立足湖北及武汉,面向现代服务业,以管理学为主体,突出服务业管理特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校学科专业建设优势明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已经成为行业的知名品牌,同时,顺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对接湖北及武汉的优势、支柱、新兴产业,该校及时设置了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专业,该校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院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中起到重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笔者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为例,就高职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问题谈点浅见。

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的走向

(一)酒店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从全国范围来看,截至2010年,我国星级旅游饭店共14639家,其中包括:五星级酒店535家、四星级酒店2057家、三星级酒店6215家。我国现有星级酒店14639家,比1999年的3856家激增280%,近11年来年均增幅25%,可谓增长速度迅猛,由于饭店总量的增大,近些年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维持在10%以上,但是每年新开酒店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尤以高档豪华饭店的投资升温为明显,如五星级酒店从1989年的3家、1999年的77家,再到如今的535家,预计2015年我国的五星级酒店将达到或超过1000家。从2000年到2011年,国内仅五星级酒店的投资额就增长了361%,四星级饭店投资额增长312%。

总体来说,全国酒店行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高星级酒店发展迅速;酒店集团化进程加快和规模不断扩大。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已经进入我国市场,40多家集团的70多个品牌进入中国,共管理近千家饭店。2010年中国国内饭店管理公司(集团)规模均实现了增长。其中,锦江国际、山东蓝海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94.5%、178.0%。锦江国际、港中旅维景、首旅建国客房数量均超过2万间,南京金陵客房数量也已逼近2万间,这4个集团共拥有客房151169间,占全国29家饭店集团客房总量的42.5%,在规模上较其他集团有一定优势,形成了我国本土饭店集团的第一阵营,规模向国际水平进一步靠近。

从湖北地域酒店行业来说,2009年全省星级饭店602家,其中包括:五星级饭店11家、四星级60家、三星级226家、总客房52586间,总床位96476张。由于全省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酒店行业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旅游酒店总量持续增长,高星级酒店继续增加。2011年全省星级酒店700多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6家,四星级80多家。我校所处的武汉市截止到2011年,现有酒店企业500多家,挂牌五星级酒店有12家;四星级酒店有26家,另有三星级酒店50家。高星级酒店中,香格里拉、华美达光谷、新世界、马哥孛罗、明珠豪生等5家年收入破亿元。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现状分析

从对武汉市酒店行业的调查来看,年龄结构上,21-30岁这一年龄段的员工最多,占36%;31-40岁的占25%;20岁以下的占17%,41-50岁占12%,50岁以上的最少只占6%,从业人员以青年为主,从性别结构上分析,女性占59%,男性占41%,整个中高级管理层以男性高学历者居多;从人员层次上来看,整体员工队伍中,高中或中专学历所占比例最高为28%,其次是大专占11%,初中居于第三占18%,本科占9%,其中50%以上著名本土酒店总经理、总监级管理人员和部门经理级管理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了50%以上;从人才类别上看,酒店行业需要经营部门的服务与管理人才、职能管理(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如厨师、财务人员)、营销策划人才、综合性营运管理人才(如酒店筹备、设计规划),其中职能管理人才(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如厨师、财务人员)、营销策划人才中80%是非酒店管理专业出身,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为酒店服务与基层管理人才,而综合性营运管理人才(如酒店筹备、设计规划)是十分匮乏。

(三)市场需求情况

篇3

基本情况

·自然条件

地貌特征本区域位于榆林市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黄土高原腹地,地形地貌从西到东依次为风沙草滩区、白于山区、黄土丘陵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区内地势高峻,沟壑纵横,土壤贫瘠,地表支离破碎,立地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

气候特征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0℃左右,无霜期平均在134—169天,四季分明。区域内年均降水量400毫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492立方米,属重度缺水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0年,片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23.64亿元和12.6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6490和4701元;城镇化率31.4%。红枣产业成为片区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和煤炭、岩盐开发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榆林吕梁片区七县,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2012年榆林市政府决定安排振南专项扶持资金总规模达3.9亿元,其中专项资金1.5亿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贷款贴息资金2.4亿元,优先安排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文化旅游项目及续建收尾工程。

贫困面大集中,返贫率高。区内7个县均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水平的79.1%。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农村常住人口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人口有56.5万人,贫困发生率达到36%,分布在18.7万个家庭中。贫困人口收入构成中转移性收入占63.3%,家庭经营性收入占23.6%,收入低而不稳。

金融支持连片区县域发展的瓶颈

·资金体制性外流严重

随着榆林市辖内吕梁片区七县经济发展,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明显,然而贷款增幅相形见绌,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不断下降,存贷差逐年扩大。县域资金净流量呈现“内循环、外输出”的特征,县域资金不仅得不到反哺,反而日益外流。

1、资金存量分析:以2011年末为例,榆林市特困连片区七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8.0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5.27亿元,有92.82亿元没有用于县域经济流转,占存款的49 %。将近一半的县域资金外流。

2、增量资金分析:2011年末,连片区七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0.3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2.68亿元,有7.63亿元新增存款没有参与县域经济循环流转。

·基层营业网点撤并,金融服务功能弱化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基层营业网点逐步从农村金融市场退出与县域经济多样化快速发展形成反差。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基层营业网点,致使县域金融机构逐步退化成为吸收储蓄的机构。

金融支持吕梁山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建立金融资源配置与县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

全方位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与金融机构长期科学、务实的联席会议制度,政府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立足优势、扬长避短,制定可持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时和反馈信息,为金融机构择优扶持,加大信贷投入提供依据。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抑制资金外流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是地方各资金主体与资金资源活性配置的基础,所以,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抑制资金外流的有效措施。深入贯彻人民银行指定的《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鼓励和支持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当年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

·提升信贷规模,做大信贷总量

篇4

现在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国际形势与国内环境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区域集团化、建设中心城市等概念应运而生,经济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而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任重而道远。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打造城市群要做到优势互补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解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以及创新能力、产品服务的集中性。

现在,一些特大城市、大城市正在从复杂的城市功能定位中分身出来,城市群也在一些地区发展起来。城市群对带动区域经济、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珠三角与长三角。这些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城市群的积极作用。类似的城市群越多越好,因此就有了东北、中原、成渝的城市群规划。

规划当然重要,但城市群的发展更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需要得到多方面因素的支持,比如,城市群有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成员之间是否可以优势互补与功能互补,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等等。造城简单,但是要维持这座城市、这个城市群的繁荣并不简单,很多问题在最初就需要理清楚。

以前,城市群的发展依靠了国家的政策扶持与政策优惠;现在,市场化不断深化,而且公平更受重视,政策倾斜度不大可能达到彼时的力度,那么,新兴城市群的发展将更多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

二、打造城市群要有利于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长的五大决定因素分别是资本、劳动力、资源、制度创新以及新技术创新,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已经褪去,环境资源约束力日益凸显,但我国的制度创新和新技术创新充满活力。

城市群发展好坏的标准是有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城市群的多中心一体化发展有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市场和投资的一体化与便利化,有助于产品、技术水平和包括劳动者工资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在不同地区之间趋同。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促进区域协调、缩减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机制。而多中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将进一步释放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当存在集聚优势时,要素和人口的空间集中一方面会导致高收入和高生产率相对集中于个别地理区域,并通过虹吸效应而自我强化这种高收入的地理集中和空间不平等,另一方面还会对集聚地点周围产生正面的溢出(辐射)效应。对于城市群而言,这种“个别区域”就是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单中心空间结构的城市群将更多的人口、要素(尤其是高质量的生产要素)投入在单一的中心城市,集聚优势和溢出效应只能在这个中心城市及其附近存在。而多中心城市群可以将人口和要素更为平衡地分布在不止一个中心城市中,这样可以让空间集聚带来的高收入和高生产率出现在更多地点,然后通过多个城市同时产生的溢出效应,惠及区域内的更多中小城市(镇),提高中小城市的收入水平,缩小它们与中心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通过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中小城市辐射周边乡村,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城市群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城市群要经历离散型、聚集型、扩散型以及最后的均衡型四个阶段,而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群正处于聚集型的阶段,因此向均衡型城市型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实现这一点需要走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世界级城市群的共同特点是对内联系紧密、对外高度开放,区域内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这就需要建设覆盖交通、能源以及公共服务的网络化基础设施。

建立健全有效合作机制。实现城市群内各城市协同发展,必须促进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区域一体化市场。为此,需要建立健全有效合作机制。

篇5

【关键词】“一带一路” 金融外语人才 需求

“一带一路”的英文全称译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简略翻译是The Belt and Road,缩写为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5年3月2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正式启动。它将充分利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途相关国家已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对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的定位是: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通过北线:珲春―吉林―长春―满洲里―俄罗斯―欧洲发挥作用。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睦史和现实看,“中东铁路”作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一条支线,100多年间从未间断过运营。以哈尔滨为中心的绥芬河至满洲里、哈尔滨至大连构成的“丁”字型干线铁路,已经成为联结亚欧的重要贸易大通道,在国家实施对俄沿边开放战略和我省开展对俄经贸合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4年4月,正式提出了构建“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体设想。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大气候下,黑龙江省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正在积极抓南联,促北开,开拓多元化市场,扩大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加快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黑龙江区域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对金融外语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双量需求日益凸显。在上世纪50年代末,舒尔茨等著名经济学家在深入研究教育以及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后提出,在经济进入比较发达或发达阶段以后,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源和人才的数量质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黑龙江要加快发展,必须注重对外语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大批量的培养和引进,注重外语人才的数量,另一方面又要注重提高质量,鼓励现有人员提高层次,积累经验,同时引进和培养高质量的金融外语人才。

黑龙江区域对外语人才需求的数量将大幅增加。跨国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势必需要更多的高层次口笔译人才,而高端外语人才正是我国当前严重缺乏的人才之一。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与推进,黑龙江省凭借地缘优势,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经贸合作日益加深,中俄在航天,国防等领域的经贸往来也会日益频繁。对外交流合作与沟通不可避免地需要外语人才起到桥梁的作用。在引进外资,学习外商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和国际市场信息中都离不开外语人才。

黑龙江区域经济腾飞不仅需要引进来,更需要走出去。黑龙江省具备沿边地理优势,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承接了多个对外承包工程。将来还要扩大对俄投资力度,根据能力、实事求是开展对俄投资,同时开展合作吸引国外企业共同参与对俄投资。在推进“龙江丝路带”建设中,黑龙江省着力构建哈俄欧铁路跨境运输体系、打造哈(满)俄欧通道、哈(绥)俄日韩陆海联运通道和哈连日韩陆海联运通道,完善黑龙江省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借着“一带一路”的春风,黑龙江走出去的步伐将会更加稳健。黑龙江区域对外经贸的拓展必然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外语人才。

旅游业是黑龙江区域的又一大特色产业,其作为无烟工业,在各地经济发展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涉外旅游,需要外语人才的有力支撑。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收入增长比例为1:43,旅游业增加一个就业人员,相关产业就会增加五个就业机会。黑龙江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业资源,四季分明,冬天有独具特色的滑冰滑雪项目,夏天清凉,松涛阵阵,秋天浩瀚林区呈现五花山色,大自然的美景有着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然而,外语人才的缺乏成为长久以来制约龙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上所述,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外语人才的助力,引进来,走出去,没有高质量的外语人才,都将是一句空话,外语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极大地影响着黑龙江经济腾飞的速度与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质量。

在外语人才有质和量双重需求的今天,外语人才市场却表现出尖锐的矛盾,一方面,企业对外语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大量外语专业毕业生求职饱受挫折,很多人不得不转专业,做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究其原因,很多外语专业求职者无法流畅表达,无法听懂稍快的语言材料,对其他专业一无所知,对国际贸易规则缺乏了解,这些都令用人单位抱怨不已,不可避免地在就业市场上遭遇寒流。时代呼唤高质量的外语人才,然而按照旧有教育模式所培养出的“外语人才”却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带一路战略要成功实施,需要的是有深厚语言功底,高素质的复合型的外语人才。

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外语功底深厚的高端外语人才。我国有数亿人有过外语学习的经历,但是真正掌握了一门或多门外语的人却如凤毛麟角,同声传译人才供不应求,高质量书面翻译人才严重缺乏。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全球化,企业在业务活动中对外语的应用和需求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有着前所未有的提高。不同于以往简单的E-mail交流,外文资料的解读,合同的翻译等这些较浅显的要求,现在和今后企业将参与常规化的贸易洽谈,经常性的客户回访,涉及长期的驻外合作等,这些都对外语人才提出较以往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读写,更要听说能力过硬,能够实实在在地担负起协助双方交流沟通的重任。

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但精通外语,而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对外经贸交流本身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与特定经贸活动相关的,所以只具备外语知识尚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既懂外语,又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双料”人才才能真正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外语人才的教育计划中,始终是将外语归为文科一类,重文史轻科技,外语人才的理科知识普遍薄弱,缺乏科技知识储备,对科技发展也缺乏应有的兴趣和关注,自然无法胜任各种专业勾连交错的实际经济贸易工作需要。

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既拥有外语知识,又了解外国文化,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传统,社交礼仪,交际习俗等,可以在国际交往活动中避免误会,增进感情,提高交流的效率和谈判的成功率。此外,外语人才在经贸活动中起着沟通作用,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外语人才能否顺畅地开展工作,推动双方合作,实现共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黑龙江省要振兴发展,不仅要依靠科学技术等硬实力,更要依靠包括外语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软实力。在“一带一路”的新的契机下,外语人才的重要性更为凸显,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经贸合作的展开,各类企业对高质量,高层次的外语人才的需求必将日益增长,相应地必将催生高等教育外语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职业和技工院校建设;就业质量;对策研究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在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论述中,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这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与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上发挥更大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衡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围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认真总结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存在问题,不断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使教育作用于人的素质提高这一功能,与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化统一起来,与改善民生,满足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高质量就业有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方向。

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内因是其作为生产力资源要素在参与生产分工中,作用得到合理配置,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成为现代产业经济发展各要素中最先进,最充沛和最灵活的资源组成部分,在市场调节就业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因此,劳动者作为生产力资源要素的质量本身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根本。另一方面,劳动环境、劳动报酬和各项劳动者权益要得到保障,劳动者居住、就医、求学和其它生活环境要不断得以改善,这也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目标不可缺少的外在因素。当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业难仍然是总量过大的矛盾,也是全球性的问题,这其中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困难人员、退休军人是这个总量的中弱势,但群体庞大,是我国就业压力的重点所在。要解决这个难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固然重要,但从内因上解决就业观念问题,提高就业素质问题更不可忽视。招工难问题则凸显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现代产业发展中许多岗位没人干的表象下,是大批劳动者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缺乏,最后导致就业无门、创业无路,并从另一方面加重了总量性的矛盾。面对劳动力市场两难命题,现代职业教育应如何作为?高质量就业目标如何在各类职业和技工院校的培养模式中接轨并体现出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挑战。

二、思考与对策

结合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工作实际,以及区域内职业和技工院校办学情况,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并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即职业和技工院校教育的目标定位,应从单纯的立德树人宏观层面,细化并落实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追求高质量就业上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着宏观特征。十报告中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要求,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任务揽括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过程,从人的成长规律看,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而每个学生接受更高一层教育阶段时,都应有一个细化并可落地的具体目标,在基础教育之后,如何将教育功能一头联结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联结素质提高民生改善,是各类专业院校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必须深思的。在当前,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只能在服务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为各类产业提供科技和技能人才支撑,才能为就业提供空间,消除总量压力。研究和跟踪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发展状况,与各类专业中最先进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在这些企业得到实训提高,才能迈开高质量就业的大步。不仅如此,追求高质量就业目标,还要在扎实开展技能实践和创业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认真研究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体系,探索教育与社会、专业与行业、教室与职场的无缝接轨机制,保证职业和技工院校的毕业生都能在最先进的现代产业中锻炼提高,并最终服务于最优质的企业,真正体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二)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在职业和技工院校启动和深化一项改革,即一体化教学改革。理实分离是中国历代教育的传统,也是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诟病。教育不了解职场,不了解学生;生产不了解教育者在教什么,课程体系是什么。因此,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很大一部分成为就业难的主体。随后中国教育也提出了理实一体化要求,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但是在缺少有力的保障机制和清晰的培养模式情况下,理实一体化仍然是概念化的口号,学生的实践实训和动手能力提高难以落地。在当前,以面向生产、面向职场,让每个人的价值得以发展,把人的职业化作为目标的理念指导下,启动和深化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非常迫切。教育要走向职场,分析研究专业发展规律;课改要深入职场,研究每项典型工作任务的组成和规律,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课堂要衔接职场,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主持和引导学生自我探索的领路人。目前,国家人社部在全国百所技工院校中选择了部分专业开展试点,北京和广州的部分院校已取得成功经验。杭州属于长三角经济区域,现代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和其它新兴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来说,应加快一体化课改这一职教理念的宣传落实,加强试点院校改革的规划,从专业研究团队、教学基础设施和场地建设,校企双制的互动机制以及一体化师资力量的培训等方面加快步伐。唯有如此,推动高质量就业才能保持底气,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三)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在职业和技工院校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就业服务体系要全面纳入政府促进就业的大框架进行,学校必须主动衔接,并要认真研究高质量就业指标体系,服务和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促进就业,创业是就业的组成部分,更是扩大就业的源头活水。从就业竞争的总体格局看,全世界80%的劳动者是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吸纳就业的,我国劳动年龄段从业人数也大多集聚在民企制造业、各种生产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国有大中企业从业人数只占劳动力总量的少数。因此,职业和技工院校不能单纯以就业率为质量目标,在创业驱动的背景下,任何一家企业都处在创业起点上,任何一个从业者,都应有创业立身的发展理念。在学生跨出校门走向职场之前,对他们实施好创业教育十分重要。要开展市场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市场规律和本质;要开展法律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职场规则和本质;要开展经营管理模式教育,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行模式;要开展产业和服务标准教育,使学生了解顾客如何成为上帝。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推荐和分析创业项目,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办报告会和成长历程教育,汇集和宣讲区域内创业促进政策等等,也应成为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愿意创业和成功创业的人员越多,高质量就业目标才有新的内涵;职业和技工院校办学才有活力。

(四)围绕高质量就业目标,必须深化一系列培训和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落实。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综合工程,职业和技工院校建设只是其中的基础环节,但是与职业能力建设各项政策相关互进;没有政策引领,或者政策落实不平衡,势必阻碍职业和技工院校的发展。当前应在以下四个政策体系的创新和完善中下功夫:一是技能人才激励政策体系。尽管目前国家级层面有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享受国务院津贴等3000多人,却严重偏少,落到地方的评选更少。要让职工愿学崇学职业技能,还必须在养老金待遇对高技能人才全面倾斜上加大力度,在建立行业技能工资指导线上有创新办法,在鼓励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中把技能人才指标列入刚性项目上有进一步突破,在劳动监察督促企业按规定提取并使用好培训费上下功夫。二是职工终身教育促进体系。企业转型升级是永恒的课题,职工的观念、技术和技能必须跟上升级的节奏,就业必须坚持终生学习,要通过技能准入制度,国有企业技能骨干的调训制度,企业升级考核中列入职工学分制度,企业与技工院校共同建立职业技能研修计划等办法,创新职工终生学习制度体系。在当前要切实提高就业者岗前培训、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晋级培训的质量,要完善培训工作的组织体系,利用院校资源,做好培训工作。三是职业教育政策的公平促进体系。技工院校不能享受教育部门的文凭由来已久,这种门户之见在当代中国存在实为奇观;大学生实训、就业和创业政策出自人社部门,但技工院校却享受不到,也是以文凭作为群体界定产生的。此外,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天地之别的招生政策等很不公平,急待协调解决。四是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目前,人社部1000多个工种标准在我国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过程中奠定了基础性、主体性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反映出工种数量偏少,与发达国家几千个工种标准相比缺口较大;一些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不被市场认可,而行业资格证书却是管用的;此外,职业技能资格与专业技术资格的转化全面脱节。管理层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力量不够加强,理念不够大胆,这种“资质碎片化”格局将越来越突出。下一步,应在坚持市场主导前提下,做好兼容并蓄、吸收应用工作,让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协调起来,行业认可与国家认可协调起来,国内认可与国际接轨协调起来。

三、 结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使职业和技工院校真正成为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基本素质的砥柱,是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职业和技工院校,应切实转变教育目标定位,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理顺各方关系,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基础工作,使技工教育真正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发源地和加油站。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

篇7

[关键词]人才管理;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的有效整合显得特别重要。人才管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具有较大的长远影响,而发展区域经济的根本途径也需要科学聘用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支持。当下在我国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重大进程中,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人才管理的方式,以促进区域经济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1.我国人才管理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人才数量在社会人才整体占比基数偏大,但是很多企业中具有高质量、高学历、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数量占比仍然处于较低的一个发展状态。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加速提供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增长的专业人才管理机构数量也过少,我国不同区域的人才种类分布也具有很大的差别,再加上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也导致具备高素质人才种类分布也在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发生着流动,多数高素质人才都愿意去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去发展,从而更加加剧了我国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两极分化。

2.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联系

2.1加强人才管理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各类人才支持才能有效推动,利用人才管理高效能的资源组合方式,能够直接使人才利用有效性大大提高,加强人才管理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要条件。人才管理服务质量高的发达地区,人才聚合度对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影响更加大。在大部分发达国家,这一点的影响程度可以直接占到50%左右,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专业人才资源集合度较为低,所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只有发达国家的1/3。当前人才管理已经固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区域中具有所含高专业技术,高学历、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资源的人员数量和服务质量,就成为这一地区经济能够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高质量人才多的区域,其经济发展也就快,如果反之其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较为缓慢。

2.2人才管理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效应

因为历史性原因以及经济发展原因,目前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配置一直是不平衡的。而人才管理具有不断积累驱动效应,通过不断地进行自我经济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调整、更新和不断积累,在自身经济能力不断提高增长的需要同时,还能为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驱动。人才管理通过开展价值驱动创造的定价活动,能帮助各类人才进行结构调整,使得各类人才能基本满足适应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基本要求,通过定价弥补市场效应活动增加各类人才的利用效能,来提升区域整体人才配置的科学合理性,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高效健康增长。

3.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3.1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人才管理的重要地位逐渐得到提升,区域经济要想实现健康发展,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区域人才管理。区域人才管理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成长期的发展也与其对区域实体经济的政策扶持息息相关。所以说在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应该具有互相帮助推进的互动关系。然而当前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之间依然存在很多不协调的影响因素。比如:当前有少地区不注重人才管理,而只注重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出来影响,但是长期这样下去,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这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要科学控制所有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人才管理。如果地方政府只重视不断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而完全忽视了人才管理的基本功能,这就必然会直接让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发生脱节。

3.2人才与区域结构分布不均衡

随着高校的专业招生覆盖范围的持续不断扩大,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的总数量也在持续逐年递增,但是真正能够拥有高科技高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却很少。有相关专家预测我国在高新技术开发应用以及产品开发应用方面,还可能会长期出现人才资源欠缺的严重现象,并且目前我国各区域中人才的资源分布也不均衡,经济发达区域的人才出现了剩余现象,而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却呈现出来人才短缺现象,尽管经济发达区域人才为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有力人才支持以及发展动力更加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这也直接导致了极大的区域人才资源的利用浪费。而部分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区域也很难吸引培养到一些优秀的各类高端专业人才,因为长期欠缺优秀专才人才有效补充,更加加剧了落后的经济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落后。

4.人才管理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进措施

4.1强化人才管理的基本专业技术教育

教育发展可以直接促进我国人才管理的人才培养,而我国人才管理又认为可以直接带动整个区域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于是说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对推动区域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非常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强化各类人才的专业教育与管理培养,现已变成学校加快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在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不但要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专业基础知识面的培养,同时还应该从社会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其相对应的人才教育,为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对于人才管理相关人才专业管理技术人员要求,组建专业人才教育实训机构以及进行人才实训管理,有利于目的性的对这些高技能的区域人才企业进行实训培养从而进一步大大提升其在区域内部的企业人才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更好地发展。

4.2制定就业方针,完善企业人才保障结构

如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其人才管理以及人才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还较为不足。对于这个特殊现象,我国政府可以进一步大力开发农村的人才管理与教育培养,在推动区域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要注重人才管理与培养。第一,可以利用网络与新闻报纸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宣传加大力度宣传涉及农村的创新就业政策信息,提供给乡村农民很多的创新就业机会。第二,创建乡村农民下岗就业基本技术的技能培训班,提升乡村农民的基本专业技能以及职业教育服务水平,增强乡村农民的基本就业技术竞争力。同时,要为落后区域的专业人才制定出相对应的就业优惠教育方针,吸引更多高技术专业人才直接融入落后工业区域的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未来,进一步解决改进我国人才分布不均的现实问题。

4.3凝聚先进教育知识,强化人才管理

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法规以及政策,鼓励学校以及社会人才培养机构,积极投入到人才培养当中,提高人才培养管理的质量。如:对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区域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人力物力资源保障,通过一些利好的人才引进政策,去鼓励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的人才去经济发展不好的区域去工作。通过凝聚各方的先进教育知识,不断强化人才管理,去弥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分布的不均衡现状,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以实现人才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发展。

5.结语

篇8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甚为密切,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同时,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因此,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还是对提升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研究的意义

纵观发达国家教育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之举。只有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背离的弊端,从而发挥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特征日益突显。一方面,当地政府成为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和管理者;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主要面对当地办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关系逐渐显现。因此,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还是对提高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1.地方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地方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经济建设中提供人力资源角色。地方高等教育能够发挥其自身优势,培养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各类人才,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此外,地方高等教育还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培训,为社会提供技术更新以及人员的技能提高,以间接形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援助。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基本具备知识密集、学术研究力量强等方面优势,对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生产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使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重视教育机构的科学孵化器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援助。

(3)地方高等教育可以改善区域经济软环境。地方高等教育可以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摒弃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带来清新的科学文明和现代思维理念,从而创新制度,形成高尚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经济软环境为区域发展创造先决条件。

2.区域经济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1)区域经济影响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愈来愈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地方政府支持程度有很大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快与慢,直接关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好与坏。

(2)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和层次。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地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十分重要的物质保障。实践证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的快速增长积极带动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我国中西部地区,虽然每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到这些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事实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推动地方高等教育优化学科结构。经济与高等教育联系的纽带是人才,而人才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层次和种类上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地方高等教育不断调整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优化学科结构。

三、促进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扶持力度要不断加大。一是中央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在政策和经费方面应给予积极支持;二是地方政府对发展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要有足够认识;三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积极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明确区域在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方面的权力、义务和责任;四是积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加大区域经济对地方高等教育的统筹权、决策权,理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

2.要适度控制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如果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那么地方经济发展中就会出现产品质量低下,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人才供给不足的弊端。如果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就会出现人才培养过剩的情况。继而不能使地方经济更好的发展。至此,地方高校应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去盲目的扩大招生,到今天重视培养学生的质量上来,力求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不断创新。

3.注重地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地方高等教育能否为区域经济服务,将高校优势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关键一点就是看地方高等教育结构是否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要使教育作用发挥最大化,就得努力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在培养大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同时,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不断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4.面向区域经济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地方高等教育的专业要依据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去设置,并以社会岗位及重点技术领域的需求而适度调整,特别在专业设置上要有超前意识,根据行业所需和科学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增设新专业。对原有专业,做好理论和实践技能方面内容的更新和补充,做好专业调查,对就业率较低社会需求少的专业应及时撤销。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应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支撑,带动地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进行共同建设。开拓出一条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依托,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的办学之路。事实证明只有这样,地方高等教育才能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5.地方高等教育要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适人才。地方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特点,重点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己任。地方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对人才需求方面相统一,根据所在区域的办学定位,搭建人才培养、输送和储备的合理平台。

6.探索产学合作的有效路径。首先地方高校应该积极走出去,做好社会调查,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将高校科研优势发挥出来,有针对性的对企业技术难题进行攻关。打开高校与企业的屏障,通过校企科技研发,带动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其次是校企间应创建产学联合的人才互补模式。当前,在高校中,即懂政策、又善经营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较少;而对企业来说,创新能力强、知识全面的研发型人才较少。因此,打破校企双方在科技人才交流上的壁垒,将有利于双方的协同发展,实现共赢。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2015年度鞍山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潘愁元.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1,(3)

[2] 王守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篇9

(新疆商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重点讲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从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两个方面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政府提出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言。

关键词 经济结构 人力资源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21 世纪,知识和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值最高的因素。在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对人力资源出现从未有过的重视。而这样的做法也得到了立竿见影的回报,经济增长与在人力资源反面的投入成明显正比关系。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发展中,我国的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相得益彰。

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

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单一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仅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人口众多、资源稀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但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那么人口优势就会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浙江为例,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省内土地面积10.55 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并不占优势,但浙江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据统计,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几十年来占全国首位,在独占鳌头的重要关口,如何保持目前经济态势和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并利用好省内5 000 多万的人口,将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

通过对GDP 常数,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做OLS回归性分析,得出DW值为0.14。DW值说明GDP的值与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对GDP的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同样,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出现增长,对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增加以后必然会导致高精尖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可谓存续相依,不可分割。这就是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最好的证明。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建议

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协调性关系,以区域经济健康良好发展为基础,以培养人才促进经济长效发展为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培养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注重本地高校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浙江省为例,在拥有全国知名的浙江大学的同时,也要发展其他985、211 等重点高校。这些高校是本区域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教育基础。政府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均衡人才就业机会,为本区域自培养的人力资源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减少人力资源流失。高校也应根据区域人力资源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人力资源能够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展所长。

2.加快吸引外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长效战略的形成,仅靠本地人力资源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受区域限制、学科限制、平台限制等,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可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外来人力资源的吸引,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发展平台是吸引外来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为外来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才能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聚和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各地区人力资源汇集必然对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人尽其才。

3.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传统重工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主要依靠资本投入作为产能增长和利润提高的方式。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优势。而第一产业的高能耗、低输出、高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各地政府缩减第一产业的决心。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把握发展关键,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各地区政府也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增加二、三产业比重,为优秀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注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是关系着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我国情况来看,各地区普遍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艰苦,就业岗位少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仅仅。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快速提高,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口问题。政府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适当帮扶,也可开设相关专技领域的“扶持计划项目”,制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引进的政策机制。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的培养是关系到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人力资源培养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是未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好统筹,加强对本地区人力资源和外来优秀人才的管理与利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要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适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增设扶持项目,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富丽平,于钦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人口学刊,2004.

[2]张耀辉.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特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 中国可持续反战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蒲婷婷,王家勋,王生林.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2,(2).

篇10

区域品牌即是对一个地区内包括名胜古迹品牌、自然景观品牌、文化品牌以及个别企业亦或是产业品牌在整体上的一个综合概括,是区域特征的重要体现。区域品牌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包括:视觉标识、品牌内涵以及最为重要的区域特征。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区域品牌多是从侠义的角度来看的,特指一个地区产业的特色化集群发展,是对该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历程、现状的重要反映。在法律层面上来看区域品牌多以“商标”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区域品牌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区域品牌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聚集能力。能够凭借自身特有的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相关企业经销商、供应商、专业技术人才、中介机构的关注,以为其大量发展资金、资源、人才的获取提供相应的便利,为区域经济的创新式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性保障。另一方面,区域品牌的树立能够通过品牌导向作用的发挥,来对当地企业的销售业绩起到一定的促进功能。就如同当今的“德国制造”一样,几乎已经成为了高精密度、高性能、高质量的代名词,在全球范围内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区域品牌是在区域政府部门以及各大实力企业的工作努力作用之下,所建立起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同样为当地区域品牌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因此,总体而言,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良性互助关系。并且又由于区域经济与该地区的资源含有、创新能力、产业布局规划等有着必然的联系,为此我们对于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究也必须结合这些因素来进行逐一分析。(一)区域品牌促进区域资源的有效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资源包括一个区域内的所有有形亦或是无形资源。包括自然矿产、水文资源,社会组织结构、建筑、人文资源以及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区域资源在数量、种类、质量方面的总和反映了一个地区资源的整体情况。对于区域资源来讲,当地区域品牌的构建,能够更好的发挥政府、企业对资源的调和作用,使当地资源无论贫乏、富饶与否都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规划与开发,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在区域品牌构建过程中,良好的区域资源保有情况无疑为当地特色区域品牌的建立增加了更多的可能,而特色区域品牌又能够有效的带动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如,苏杭刺绣、景德镇瓷器、杭州龙井茶等这些地区特色化的区域品牌就是建立在其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基础上而形成的,反过来这一区域品牌在当地的建立又无疑在市场上形成了一股“特色品牌化效应”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以资源特色建立起来的区域品牌也有助于当地产业化标识的建立,使人们在潜意识中形成对当地产业、产品高度的认同感,便于投资者对该地区龙头产业的了解,以快速的吸引市场投资,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内各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使区域经济形成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二)区域品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各种创新行为的综合体现,内含各项或大或小的创新,是在一种互相学习、协作过程中知识不断积累条件下所形成的必然结果。区域品牌的建立有效的保障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竞争、运营的有序化发展,这对于区域内知识的有效传播、积累以及产业化转换而言无疑构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当地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同时,区域品牌凭借自身资源聚集功能的发挥,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才、技术资源,而这些也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不仅有助于那些专业技术、成果等显性知识的传播,也有助于经验、教训等隐性知识的传播。总体来讲,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能力能够为区域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超额利润,使企业超前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

三、构建区域品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发挥政府在品牌培育中的主导作用。在区域品牌的规划与打造中,政府部门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与经济管理职能,为区域品牌的打造提供良好的服务。具体而言,首先,政府部门需要构建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如对品牌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与奖励、利用企业品牌基金扶持中小企业打造自身品牌、在品牌开发与打造过程中的技术引进给予政策优惠等;其次,政府部门需要重视潜力品牌的重点培育。在引导品牌企业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培育具有潜力的企业与品牌。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做出明确,对于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的企业和品牌,要加大培育力度,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二)发挥企业在品牌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区域品牌能够提供不容忽视的助力,而对于企业而言,自身品牌更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品牌的形成,与企业行为具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品牌的打造中,企业更是发挥着主体作用。因此,在区域品牌的打造中,企业应当在政府扶持下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完成品牌的构建。具体而言,企业品牌的打造与培育,要求政府与企业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品牌技术创新体系做出完善。技术创新是形成品牌、强化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在品牌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中,政府部门需要强化品牌基础建设,提升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强化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当对区域产业集群优势和市场需求做出认知,积极开展品牌研发与推广,从而构建起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优秀品牌;其次,完善区域品牌服务体系。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仅要具备品牌意识,而且需要重视为顾客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特别是在产品销售阶段,企业更是应当以提升自身的品牌服务、彰显自身的品牌价值为核心工作内容,通过售前服务、售后服务,实现品牌形象乃至区域经济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最后,对品牌营销体系的完善。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对于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品牌营销体系的完善时间中,企业需要对自身品牌做出合理的定位,并将品牌的内涵传递给目标受众。与此同时,企业需要以市场特征、市场需求为依据,合理的制定品牌营销策略,使用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三)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一方面,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其他地区具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也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发展资源作为支撑,而对经济发展资源做出充分的开发和整合,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资源价值得以最大化体现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在区域品牌的打造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打造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过程中,区域之间的不同地区应当加强合作,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战略的共同打造,通过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打造中,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一个成功且值得借鉴的案例。在京津冀一体化中,京津冀地区分别具有着清晰的职能定位,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和合理配置,这让三个地区所具有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实现了良好的互补,从而为区域品牌的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保障。在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打造实践中,首先,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需要得到调整,并且区域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发展进程应当加快。在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区域不同地区间需要强化协作与分工,从而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综合竞争力;其次,区域大中城市应当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实现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的共享,与其他地区形成共享共赢的局面,推动不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构建起具有特色的产业群体与对应的品牌。

总之,区域共同体的打造应当强化地区之间的合作,通过共创品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作者:隋玥 单位:牡丹江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式英,姚家万,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集群与区域文化品牌的关系及其“经济磁场效应”[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2]索红.区域品牌经济的战略竞争机制探析[J].学术探索,2012(01)

篇1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区域发展 协调发展 均衡性 对策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职业化教育形式,其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方向具有明显的差异,它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多地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生产服务到科研技术转化的技能管理型人才上,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这种人才培养方针指导下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很快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有效地减轻了企业在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而区域经济则以一定的地理区域为范围,在此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最终形成的生产综合体即为区域经济。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进一步发展深化,区域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日益紧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对推动地区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1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高职教育发展理念存在问题,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度不够,职业教育难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上,高职教育的服务能力和促进作用仍显不足,难以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结构不合理,难以实现教育的均衡分布与发展。目前,我国的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受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发展情况的制约,其组成结构的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配置失衡,存在局部多、局部少的情况。另外,在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和专业设置上,一些学校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坚持以地区发展为依据,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优化办学层次,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违背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初衷。②高等职业教育过分依赖外部制度环境,不重视自身发展潜力的挖掘。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时将其发展完全寄托在外部制度环境上,对外依赖性过强,没有充分挖掘其自身的优势资源,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想积极推动其高效发展,实现其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从自身建设实际出发,不断优化其内部管理结构,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计划,明确其发展方向。③高等职业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要想充分发挥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应用型职业人才,除了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要重视其他一些非正式制度方面的因素,即社会文化和社会观念。当前,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误区,将其片面理解为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教育,导致其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不利于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2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①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实用技能人才,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水平。另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客观上起到了调节经济结构的作用,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创收增收渠道。②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的利用效率。随着区域高职教育的发展,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逐步提升,资源利用率也相应提高,这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收效明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区域循环经济高效的发展。③加快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般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力资源结构联系紧密,二者的协调发展能够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可以进一步加快产能结构的优化升级,缓解产业供需矛盾。

3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未来发展的思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成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扩大高职教育的影响力,就必须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的教育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外,在课程设置上,高职教育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求,坚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同时深入研究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其中要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明确区域高职教育对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作用;第三,探索区域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4 小结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要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认识高度,把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经济工作日程,打造与区域经济联动的开放性。

参考文献:

[1]庞祥武.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理论界,2005(1).

篇12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regional industry;interac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8-0237-02

0 引言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和经济效益宏观上决定并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发展速度、教育质量,微观上影响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将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和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因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将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坚持产教深度融合,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良性互动。

1 高职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区域产业的发展

1.1 高职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区域产业发展 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区域产业所提供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发展高度受制于区域产业的发展需求。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向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宗旨、发展规划等。高职教育应理性分析和科学预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培养区域?a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2 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受制于区域产业劳动力结构 不同地区不同的产业结构分布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向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所在地区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所在地区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淮安地区的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十三五”期间淮安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现实状况,积极构建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实现对高职开设专业的动态调整。

1.3 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受制于区域产业技术结构 生产的现代化的程度决定了区域产业技术结构。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势必会带来区域产业技术结构的变动。而技术结构变动的的趋势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层次。苏南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为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上的需求,其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已开始延伸至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今后,随着苏北地区产业发展,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逐步增加,苏北地区的高职教育的主体层次相应高延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2 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

2.1 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技术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支柱,而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等教育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最重要阵地。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越来越呈现出本土化、特色化,因此,对于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追求的不再是华而不实的学历教育,而是提供适应各类产业结构提升优化而需要的具有针对性的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摇篮,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机制,实现了产业、科研及教育一体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中的新科技、新项目可以有效的转换为市场的经济实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产业的高效性发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区域企业的需求,积极配合企业进行专业项目的研究及资源的开发,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高职院校其本身的优势就是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企业与院校的紧密结合,在最终程度上实现相互渗透的发展模式,并为区域产业的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篇13

关键词: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举措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07-020引言

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国家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了超过1300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伴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张,专业数量的增加,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坚持就业导向,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设专业,加强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凝练专业品牌,彰显办学特色等内涵建设亟待加强。

1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深化高职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推进高职可持续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新一轮改革发展,全面部署未来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发展战略及发展任务,2010年9月13日至14日,在杭州专门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陈希副部长谈到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影响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主要问题:一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尚未形成;二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办学活力不足;三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不能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四是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我院开展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与举措

2010年12月我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考察评估,教育部专家组对我院教育教学建设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诊断性意见:一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发展不够平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尚需加大力度,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进一步深入构建;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需加大力度,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引进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平衡,各专业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差距较大,多数专业的教学仪器设备值偏低,实训工位偏少;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均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有待加强。

针对专家组的诊断性意见,我们重新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精神,并结合我院教育教学内涵的实际,就以下几个问题我们展开调研与思考:一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怎么样相对接、与社会和职业岗位需求怎么对接?二是专业建设与特色产业的如何有效联接?如何贴近市场,服务社会?三是专业特色与骨干企业或龙头企业怎么有机融合?如何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四是现有的教育资源与社会的产业资源(“猪、药、茶、菜、渔”五大产业)怎么样统筹整合,如何借力发展?五是专业设置雷同程度比较严重,专业结构欠合理,发展极不均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造如何进行?六是专业实习实训资源利用更新不均衡,有的资源紧缺、有的闲置浪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七是招生规模小,生源地域分布极不均衡,报考专业的人数差异大,完成计划的专业少,这些难题如何应对?八是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队伍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这种现状如何改善?

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提出了“发展特色专业,服务区域社会”的办学思路,为区域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实现学院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合作,力求与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就专业建设与改造提出“强优、改老、调困、育新”八字策略。强优——强化的优势专业,巩固规模和基础,做优做强,突显特色,引领发展;改老——改造老专业,寻求生机,拓展专业方向,激发活力,持续发展;调困——调整困难专业,依托行业产业,另辟新径,嫁接改造,借力发展;育新——培育新型专业,结合区域经济,搞好市场调研,灵活实用,合作办学,共同发展。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学院建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三年”(2005年-2008年)是建院初创、起步阶段,“中三年”(2009年-2011年)是学院整合、转型,完成新校区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阶段,“后四年”(2012年-2015年)是学院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突破发展阶段。在这样的阶段定位中,我们确定了“优化内涵、创建品牌、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三步走”战略,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①牢固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实现学院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合作,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尊师重教、统筹兼顾,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谋求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结合中、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我院发展态势,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坚持以办学思想为纲领,专业建设为龙头,课程建设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认真实施质量工程,全面落实“5432”工程①,始终不渝的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升我院教育教学水平。②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经济布局,稳步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我院是汉中唯一一所市属高职学院,我们要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乘职业教育改革之风、乘汉中发展战略之势,提高办学水平,实现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目标。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与企业开展合作,按职场化、实战化标准规范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建立以“厂中校”为主要模式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④以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的建设为抓手,推进内涵建设。坚持师资队伍建设与学院发展、专业建设相协调,立足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培并举,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的“师德建设工程”、“名校进修工程”、“名师与团队建设工程”、“双师素质工程”。根据专业、学科建设发展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师资培训,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安排教师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专业带头人,培育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面向社会聘用客座教授、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做好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全面推进各项质量工程建设。⑤搭建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畅通育人“出口”。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院不断加强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能,通过举办招聘会、用足用好国家促进毕业生就业政策、倡导“实习+就业”、鼓励毕业生考多证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多途径搭建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努力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逐步扩大学院的办学声誉。⑥拓展办学视野,彰显综合办学实力。我们要依托教育教学资源,高质量开展以成人函授、现代远程教育为主的继续教育。充分利用我院是首批“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的优势,举办好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培训、导游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中学教师上岗、中学校长岗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丰富学院办学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层次的技术人才,为学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3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体会与建议

3.1 抓内涵建设,务必紧紧依托地方政府,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我们是一所市属的地方高职学院,我们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我们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充分利用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借力登高;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搞好技术服务,为地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利。通过为区域社会服务,有效地带动自身的专业建设,让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势专业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让非优势专业得到相应的调整与改造。

3.2 抓内涵建设,务必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发展专业作为地方高职学院,我们为区域经济社会的服务,既要坚持从学院自身的办学基础、专业特点出发,孵化和发展具有竞争专业优势的特色产业,又要在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上,及时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方向,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设置专业和进行专业改造。只有这样,学院才能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3.3 抓内涵建设,找准办学定位,彰显办学特色作为地方高职学院,我们就是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扬长避短,针对本地区特有行业的特殊需要,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应用性专业,培养服务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努力为社会提供服务,持打好“地方牌”。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一起构成学院的办学特色,在办学特色上,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作为培育和建设特色专业的目标和方向,在办学实践中予以彰显。

注释:

①“5432”工程:每年划拨10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80万元用于专业建设,60万元用于课程建设,4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五年期间投入资金分别是50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和200万元,简称“5432”工程。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

篇14

关键词:人力资源 滨州市 贡献度 开发途径

依据现代经济学的最新理论,除了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外,人力资源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且现代经济发展的轨迹证明,在区域经济增长中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不仅可以替代自然资源,缓解资源短缺,而且能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新的物质资源以弥补原有的不足。另外,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可以发挥倍数效应。据美国经济学家测算,1900―1957 年,美国物质资本投资增加415倍,利润只增加315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15倍,利润却增加17155倍,利润增加是前者的5倍。由此可见,人力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和经济资源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自然资源、环境(自然和社会)条件相对固定的前提下,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实现增长的动力和源泉。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滨州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一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给滨州市带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要想抓住这次机遇,实现经济的腾飞,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滨州市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的影响

(一)测量办法

笔者依据滨州市统计年鉴,采用李若建提出的测算办法简单测算在业人口数量与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文中用在业人口数量表示人力资源的数量,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用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表示人力资源的质量,来比较滨州市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见表1),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o表示初期在业人口数,Lt表示末期在业人口数,Lr表示在业人口增长率,Eo表示初期人均受教育年限,Et代表末期人均受教育年限,Er代表人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率,Go表示初期国内生产总值,Gt表示末期国内生产总值,Gr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Cl表示在业人口数量变化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Ce为在业人口教育水平变化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Ct为在业人口数量与教育水平变化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

(二)测量结果

依据上面的数据和公式计算的在业人口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是由在业人口数量与教育水平两个方面构成。公式必须满足在计算期内的每一在业人口的劳动生产率不变的假设, 在该假设下, ΔL×Go / Lo就是在业人口变动引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对于教育水平的变化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的测算,是根据随着人均教育水平的增长会引起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与在业人口的总量的乘积就是在业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

依据上面的数据和公式得出的滨州市人力资源对经济的贡献度为:人力资源的数量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Cl=5.18%,人力资源的教育水平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Ce=15.24%,人力资源对滨州市区域经济的总贡献度Ct=20.42%。

(三)结论

测算结果表明,滨州市人力资源的数量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小于人力资源的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使滨州市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就必须要加大教育投资。

二、对滨州市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几点建议

(一)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事业

第一,增加教育投资。一方面,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方式、多样化的办学方式来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教育,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应把基础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作为教育投资的重点,把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作为教育的重心。从实际情况看,滨州市由于受着资源稀缺和资金短缺的约束,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重点应放在九年义务教育,而不是目前的高等教育。

第三,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特别要强化对农民的文化科技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滨州市应紧紧把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带来的大好机遇,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规范学校管理,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在项目研究中要把握滨州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现状、滨州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滨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地域优势,要把课题研究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突出为黄蓝经济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服务。

第四,滨州市高等院校应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前提下,主要负责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建立教育培养与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有效机制,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质量。

(二)努力完善人事管理机制

人力资本和其它资本一样,其流动遵循个人价值和利益最大化原则。目前,人才流动已经成为趋势,国家间的人才流动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总体趋势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较发达国家流向更发达国家,从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的国家流向社会相对稳定、政治气候宽松的国家。我国地区间人才流动的总体趋势是:中西部人才向东南部地区流动。人力资本在不同国家(地区)间的转移和流动完全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才流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大失败。人才流失意味着人力资源微观投入“血本无归”。尤其是那些优秀的管理人才,公司如果不留住,就要付出难以想象的昂贵代价。据测算,仅替换雇员的物质成本就高达辞职者工资的150%,而存在于员工头脑里的知识资本就更没法衡量。因此现代企业都在绞尽脑汁增加企业对员工流动的“粘滞度”,精心设计企业薪酬福利系统,就是增加这种“粘滞度”的重要举措。

无论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企业,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机制。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为人才创造一个舒心的、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人都是有情感的,如果你给人才提供的人际关系环境相当融洽,则无疑将会胜过增加数倍工资带来的效果。其次,要正确地做出选择,使每一个人才都能发挥其最大的长处,甚至是其潜在的能力。如果能做到人尽其才,将对人才流失产生有效的防范作用。第三,对人才给予信任。以诚相待,可以消除人们精神上的种种疑虑,使他们解放思想,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发挥创造力。最后,对人才进行适当的激励。实践证明,人才流失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激励问题。有资料表明,如果企业激励工作做到位的话,至少有90%以上的人才流失现象不会发生。当然,这里所说的激励问题,并不是单单指物质方面的激励,而是多种激励的总和。滨州市面临着历史发展的大机遇,更应该采取吸引人才的措施,留住人才,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到滨州来为滨州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①徐斌,马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人口学刊,2000(4)

② 高强.关于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moh.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