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口腔科临床上制取口腔印模时,经常存在患者发生呕吐反射如恶心、唾液分泌增加甚至呕吐等情况,并往往导致印模不准确,甚至不能取出印模。针对这种情况,医生一般采取取模前安抚患者、取模中令患者大口哈气或者分散患者注意力等措施,但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对3种治疗口腔取模恶心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09年12月在山东铝业公司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32例经一般取模方法失败的患者,男性96例,女性136例,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39.2岁。
1.2治疗方法采取一般的处理方法,如果患者自述曾有取模恶心或者平日比较容易恶心,或发现患者比较紧张,在取模前给予一定的言语安慰,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打开诊室音乐,舒缓患者情绪。在患者准备好后,调取稍稠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取模过程中,通过言语或让患者做动作分散患者注意力,或让患者大口向外哈气,使软腭紧张,减轻恶心感。同时,放入印模材料后,让患者坐起低头,防止印模材料向后流,防止刺激呕吐反射感受器。对于仍然存在明显呕吐反射、不能准确取模或完全不能取模的患者,随机采取以下3种方法:(1)A组:在采用一般处理方法基础上,采用地卡因涂抹上颌穹窿后部。以麻醉呕吐反射感受器的神经末梢,阻断恶心和呕吐反射。(2)B组:在采用一般处理方法基础上,取模前让护士站立于患者左侧,用双手拇指腹面开始稍轻按压患者位于腕横纹上二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内关穴,使患者有酸、麻、胀感觉即可。在取模时,稍加大按压力度和频率。(3)c组:结合A、B两组的方法,在采用一般处理方法基础上,在患者腭部涂抹地卡因,同时应用内关穴按摩方法。
1.3观察项目及指标良好:患者恶心感消失,软腭没有紧张颤动,能较好配合完成取模。有效:患者仍然有恶心,但比较轻微,能够忍受,软腭动度不大,可以完成取模。失败:患者恶心或呕吐剧烈,软腭动度过大,取模变形;或不能耐受,取模失败。
1.4结果A组的失败率最高,而良好率低于B组和c组;c组良好率+有效率最高(100.0%),见表1。
2 讨论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方法 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3-105-02
近年来对高血压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1~4]。本文通过对用不同方法治疗的97例高血压病人心理状况及个性进行比较,探讨心理、个性与高血压病的关系,为寻求良好而有较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高血压病组,选自2007年8月~2008年2月间在医院门诊的高血压病人共97例(男58例、女39例),平均54.±5.3岁,全部病例符合WHO原发性高血压病Ⅰ~Ⅱ级的诊断标准[5],排除肝、肾、脑疾病及继发性高血压。设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共40例(男23例,女17例)。两组在年龄、文化、职业、婚姻等社会人口学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6]对全部受试自评心理状况,用龚氏修订艾森克人格问卷(EPQ)[7]了解受试的个性特征。全部病人分三组:其中31例很少或没有参加气功、太级、放松及其他体育活动,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称单药组),29例没有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系统治疗,而积极参各类体育运动(称运动组),另有37例既服用抗高血压病药物也参加各类体育运动(称综合治疗组)。
2 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P
2.2高血压组与对照组EPQ评分比较
3 讨论
有人认为高血压病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等[1]。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人SCL-90中9个症状因子分均高于健康人群,说明高血压病人存在较多的不健康心理,与文献报道一致。
这些不健康心理状况究竟是引起高血压病的心理原因,还是患病后对疾病的必理反映,目前研究者看法不一。有的认为:不稳定人格的人易紧张,常焦虑、情绪波动,可导致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紊乱,外周血管收缩,肾素与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2]。本研究组中高血压病人比健康人更内向,情绪不稳定,同时还发现:病人中内向不稳定者较外向稳定者的较多的心理障碍,提示个性心理特征和状况与高血压病人有一定的关系。然而另一观点则认为: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QOL)较差,是疾病本身造成,与心理社会因素无关,是由于被诊断为高血压病后出现的“标签反应” [3]。心理障碍是高血压病的病因还是结果或兼而有之尚需深入研究。
鉴于高血压病人的不良心理状况是客观存在的,临床医师们主张对高血压病除采用取药物治疗外还应综合治疗,如生物反馈、健康教育(低盐、低脂、减体重、增运动等),放松训练,认知疗法,社会支持等[4]。本研究还显示:综合治疗病人的心理障碍少于单一治疗组病人、运动治疗组病人心理问题少于单药物组。因此认为:运用综合治疗可以改善病人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宁,朱昌明.集中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与个性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2):60-63,69.
[2]Burke V, Beilin L, German R, et al. Association of Life Style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Wish blood Pressure and Hypertnsion :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in the eldenly[J]. J-Clin Epidemiol. 1992; 45:1061.
[3]张苏范,栾建安.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初步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1):6-7,5.
[4]张苏范,王成轻.综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三年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6):241-243.
[5]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7.
关键词 因人而异 心理疗法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Choose Suitable Psychotherapy for Various Person
LONG Lan
(Sichu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Abstract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known for many modern people, but how many people know the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should be varied from person to person? However, why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choice should differ from man to man? How to choose the suitable therapist for patients? A series of problems with us, if the treatm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roblems of psychological therapy using different, it will play a multiplier effe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kes a simple overview, combined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summed up a few Chinese therapist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sychological therapy.
Key word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psychotherapy; precautions
1 为什么心理疗法的选择须因人而异?
治疗现代心理疾病中发现,某些心理疗法的确做到了因人而异。很多心理学家认为,由于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都出现了无法回避的局限性,一些病例中,一般的治疗方法无法满足来访者的需求,因此,很多心理医生都面临着治疗方式窘困的现象,不得不打破原有的治疗方式,试着把一些不同的疗法相互的融合和渗透,发挥相互间的优势效应,为一些特殊的病例所服务,这也是当代心理治疗的一种新的、更适应发展需求的新趋势。我们现在会借用到行为疗法来针对恐怖症,家庭疗法来针对厌食症,这是以往大家所不能想到的,但是为什么现在能这样运用呢?也是根据来访者的需求而出现的,所以这也体现出,无论是什么心理问题,只有对症施治才是根本。
比如,两个具有同一心理问题的人,一个我们称为甲,另一个称为乙,他们两个除了心理问题相同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发掘各自的成长过程的时候是有很大差异的,不同人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也对于我们选择治疗方式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不能光看他们的心理问题一样,我们就说能对他们使用同一治疗方法。
又比如,患有环境恐怖症的人,我们在治疗的时候还要因人而异地选择治疗的环境;对于有家庭冲突的人,我们还要接受人际关系的调节,有些还要进行感觉训练;夫妻冲突,可以一起接受咨询家庭治疗,也可以分别咨询;可以先尝试短期治疗,在一两个月内解决某个小问题,也可以转成长期深入的治疗,探索内心,化解情结,改善内在性格。
各种疗法都有其利弊的一端,我们应极力发挥其优势效应,帮助人们变得更好,找到更真实、更好的自己,所以心理治疗中也要针对于治疗个体进行全面分析,适当调整治疗方式,而是治疗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人而异很有必要。
2 如何选择心理治疗师?
心理学家李孟潮认为选择心理治疗师须注意的几个问题,说得很有道理:
(1)来访者口碑和同行口碑。这是最稳妥的判断方法。有些机构会统计治疗师的复约率、客户满意度、初约/复约比等指标,这会是更加量化的口碑指标。通常来说,一个不错的咨询师,复约率会在50%以上,一年内客户总体满意度60%以上,初约/复约比率大约是1:2到1:4,每周面接个案工作量在8~12个小时以上。
(2)自身感觉。在1~4次的访谈中,你对治疗师的第一印象和主观体验往往是准确的。你的主观体验往往说明你和治疗师的个性匹配程度。
(3)专业培训。治疗师所受的训练、会使用的心理治疗技术、所受的基础教育、从业经历等。
同时,一个人在接受心理治疗前面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如预留固定的时间、做好经济准备、准备好承受治疗和改变过程中的痛苦等。
3 现代中国常用心理疗法
3.1 人本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是所有心理治疗中的基本态度,人自身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只要心理治疗师在治疗的时候,能使用适当的环境并使个体本性认知得到改善,那么最终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2 认知-行为疗法
目前针对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康复有较多研究证据证明有效的疗法。与传统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相似,增加了通过家庭作业、恐惧情境实地暴露等方法不断贯彻这些方案达到治愈心理疾患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可以帮助来访者改变有害的行为模式,使其建立新的、更全面的认知行为模式。
3.3 家庭治疗
在中国,家庭文化浓厚的中国人似乎特别适合家庭治疗。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成员需要整个家庭合作来共同处理和面对心理障碍和家庭关系的相互影响。NLP的创始人就受惠于系统式家庭治疗。
3.4 NLP
也叫身心语言程序疗法,是一种特别的沟通技术。它的某些技巧,也能帮助个体在交流中更好地了解对话者的精神状态。在控制情绪方面有不错的效果。
3.5 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以长期治疗为主,也有一些短期治疗。
以下的30名患者均是本院2010年到2011年全年的糜烂性胃炎的患者。且都经过纤维胃镜的检查,最终确诊为糜烂性胃炎。在临床症状上,一般都表现为胃部有明显的不适感觉,并伴有腹胀,暖气,一部分患者消化道有局部血现象,但是不很严重,能够自止,严重者胃部有轻度溃烂的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病原因多为病灶性或弥漫性。
在30名患者当中,包括18名男性患者,12名女性患者,24岁到30岁的患者有7名,30岁到四十岁的患者有10名,四十岁到五十岁的患者有9名,50岁以上的患者有4名。其中有胃炎病史的有23名,病史大于9年的由10例,小于9年的有13例。
2 治疗方法
在对糜烂性胃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应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物理治疗方法与心理治疗的双重方法进行,现将具体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2.1 中西医结合的物理治疗方法
在中药上主要应用的是柴胡舒肝散。主要药材是:柴胡、陈皮、香附、白芍、枳壳等几味各10g。根据不同的并发症状,再辅以其他的药材,如在发病的过程中呕吐清水的患者,我们一般加入吴茱萸3g,胃局部有灼热感的患者,我们则加入了牡丹,黄连各10g,胃部疼痛严重的患者,我们加入蒲黄5g,五灵脂5g服用。
在西药的使用上,主要服用加舒氨西林3g,并在服用此药物的同时,口服珠得乐冲剂,硫糖铝冲剂等
2.2 心理治疗
对于任何病症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态度,都会加速病症康复的速度。这一点尤其适用于糜烂性胃炎的患者。对于不少患者来说,糜烂性胃炎都是一种极为难以纠缠与康复的病症,而在病发之后,有的病人担心长时间康复不了,因而内心抑郁悲观,这样的情绪,反而会加重肝气,而肝气郁结,又会反过来加重病情。因此,在发病初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健康的态度,对于慢性咽炎的治疗也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在对糜烂性胃炎患者的心理治疗上虽然是作为物理治疗的辅助出现,但是因为以往对于这种治疗方法介绍的并不详细,因此,在此对于心理治疗有着更多的介绍。
对糜烂性胃炎患者的心理治疗主要在发病的初期,这个时期,患者一方面身体经受着巨大的痛苦,在精神上,也会因为糜烂性胃炎的难以治愈而容易郁闷,压抑的情感。所以,心理治疗,首要的便是对患者进行细心地开导,耐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通过对自己病情,以及医生治疗方法的了解而获得一种心理的安全感,从而减轻患者的压抑郁闷的心理。
心理治疗的另一个阶段是在治疗的中期,这个治疗阶段,因为治疗的时间过程较长,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焦虑,所以在这个时期的心理治疗,主要目的就是以平复患者因治疗时间长而产生的焦虑心态,使患者能够好好地配合治疗。主要方法是耐心的知道患者,讲解治疗过程的必要性,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能够配合的完成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初期与中期两个阶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疗过程是伴随着整个物理治疗过程始终的,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物理治疗的同时,是重要保持耐心,温和的态度,使患者获得一种温馨,安全的感觉。
3 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结束之后,症状消失,经过胃镜检查,胃粘膜也由病变转为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整体30人当中,有23例彻底康复,6例明显好转,1例无效,治愈率达97%。
4 讨论
从糜烂性胃炎发作的原因看,大多以患者自身长期内心郁结,情志不畅,或者由于患者大动肝火,此二者,往往会引起患者饮食不节,饮食无规律,或者肝气犯脾胃,从而导致胃部病发。由此看,糜烂性胃炎的发作从来便与心理情绪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除了传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外,还同样应该辅助以心理治疗同步进行。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分析心理治疗;满意度评价;叙事分析;过程-疗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055,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5-0370-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5.014
心理治疗的来访者满意度是指来访者对心理治疗的主观评价,积极的治疗效果常与较高程度的来访者治疗满意度密切相关[1]。面谈评价问卷(Session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SEQ)[2]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治疗满意度评价问卷[1]。来访者可以使用SEQ对每一次的治疗面谈进行评估,从而反映治疗过程中来访者治疗体验的动态变化,所以SEQ也常用于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3]。
心理治疗可以被视为一项叙事任务,通过心理治疗的叙事过程,来访者的生活故事得到清晰系统的表达。对心理治疗过程进行叙事模式分析,可以描述和识别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过程的叙事特征。Levitt等[4]和Angus 等[5]提出的叙事过程模型(the Narrative Process Model)将心理治疗视为讲述故事,表达伴随故事的发生所感受到的和被唤起的情绪,以及反思在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个人意义的混合过程。基于这一模型所发展出的叙事过程编码系统(the Narrative Process Coding System,NPCS)[4-5]作为过程研究的探索性工具,能够依据叙事过程对心理治疗的文本进行统一划分和归类,用于评估不同心理治疗方法的治疗取向。
分析心理治疗以卡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是一种试图通过演绎象征意义来建立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联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本文运用SEQ对3个个体分析心理治疗过程进行来访者满意度评价,运用NPCS对治疗过程进行叙事分析,以探索分析心理治疗不同技术方法之间叙事模式的异同,以及叙事模式与来访者满意度评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过程-疗效研究(process-outcome research)的初步尝试。
1 对象与方法
1.1 心理治疗参与者
治疗师:3位治疗师均采用分析心理学取向的治疗方法。其中,2位男性治疗师在心理治疗方面有20余年的从业经验,分别采用积极想象和联想分析技术;另1位女性治疗师为正在接受分析心理治疗方法培训的学员,采用积极想象与联想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
来访者:3位来访者均为女性,年龄25~35岁,均自愿接受个体分析心理治疗。在治疗开始时来访者陈述的困扰主要为工作学习压力与恋爱婚姻问题,过往均无神经症、脑损伤、精神病史或自杀倾向,均未服用精神药物。3位来访者分别接受积极想象法、联想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的治疗,分别进行了4、5、5次面谈。每次面谈治疗时间均为1小时。
1.2 分析心理治疗方法
1.2.1 积极想象法
在每次治疗中,来访者陈述一个梦境,治疗师以梦境所呈现的意象(image)为工作重点,引导来访者感受并描述整个意境与其中的细节所激发的不同的情绪反应、身体反应与感觉,引导来访者对多极的感受与体验进行整合,最终获得新的感受或意象。在积极想象法中,以来访者的体验与感受为主导。
1.2.2 联想分析法
在每次治疗中,来访者陈述一个梦境,治疗师引导来访者针对梦境中的内容展开自由联想,治疗师对来访者的梦境与所联想到的内容进行解释分析,使得来访者理解其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在联想分析法中,以治疗师的解释与分析为主导。
1.2.3 综合分析法
在每次治疗中,来访者陈述一个梦境,治疗师对来访者所陈述的梦境首先进行积极想象工作,继而对同一梦境进行联想分析。
1.3 来访者满意度的评价
使用SEQ测量来访者满意度[2]。该问卷共24个题目,分为2个分量表:(1)面谈评估,直接对面谈的好坏进行评价,包括深度性(depth)与顺畅性(smoothness)2个维度;(2)情绪感受评估,包括正向性(positivity)和激动性(arousal)2个维度。各项目采用1~7点计分,正向问题正向计分,反项问题反向计分。得分越高,则各维度的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深度性、顺畅性、正向性与激动性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91,0.86,0.89与0.88。
在每次面谈前由来访者使用SEQ的情绪感受评估分量表(正向性和激动性)对面谈前的情绪状态进行自我评估,在每次面谈后由来访者使用SEQ对面谈深度性、顺畅性、正向性、激动性进行评估。
1.4叙事分析
记录:对3个治疗过程的所有面谈均进行录音,然后进行完整的文字转录,共有14份面谈的谈话记录,运用NPCS对面谈记录进行叙事分析。
NPCS:依据3种叙事过程的模式类型――外倾型(external)、内倾型(internal)和反思型(reflexive),对叙事内容进行序列划分,分别计数各次面谈的3种叙事过程序列数[4-5]。外倾型叙事过程序列是对生活事件(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的;实际发生的或想象的)进行描述与说明;内倾型叙事过程序列是对与生活事件相关联的主观感受、反应和情绪进行描述,包括事件发生当时的感受和面谈治疗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反思型叙事过程序列是对伴随事件的发生和感受的体验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与解释。
评分者信度:从3个治疗过程的面谈记录中随机各抽取1份记录,由研究者和协助分析者对所抽取的3份记录(约占总记录样本的21.4%)同时进行叙事分析,评分者间信度为0.82~0.88;在4周后,由协助分析者对所抽取的3份面谈记录进行第二次叙事分析,评分者内信度为0.89~0.91。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for Windows 11.5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Kappa一致性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一般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来访者满意度评价
2.1.1 面谈深度性与顺畅性
3位来访者对治疗过程中的面谈深度性与顺畅性得分见表1。经多元方差分析表明3个治疗过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84,P
2.1.2面谈前后的正向性与激动性变化
3位来访者面谈前后的正向性与激动性得分见表1。两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表明:来访者的正向性在面谈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89,P
2.1.3来访者评价之间的相关分析
面谈前正向性与面谈后正向性之间呈正相关(r=0.54,P
2.2叙事分析
2.2.1叙事序列
3个治疗过程的叙事序列分析数据见表2。取各治疗过程叙事序列的合计项进行χ2检验和一般对数线性模型分析,χ2检验表明3个治疗过程叙事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37,df=4,P
2.2.2 叙事模式与来访者满意度评价之间的相关分析
分别将积极想象法、联想分析法与综合分析法各次面谈的叙事序列比率与来访者满意度评价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积极想象法治疗中,内倾型叙事序列与面谈后激动性呈正相关(r=0.99,P
3 讨 论
孟莉等认为心理咨询在中国内地的实践已经进行了若干年,有关心理咨询的多数研究基本上属于疗效研究的范畴,心理咨询的过程研究有待开展[6]。张倩等认为:“在国内,心理治疗业本身不够成熟,对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更是十分缺乏。在倡导心理治疗本土化的今天,进行过程研究是非常必要的。”[7]受上述研究启发,本文尝试在个体分析心理治疗方面开展了治疗过程研究与质化研究。
美国《治疗工作指南》(A Guide to Treatments Work)中提出了研究治疗效果时的6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类型I是研究设计最严谨的研究类型,是所谓符合“金标准”的研究;类型III是仅有方法学的思考,研究中没有严格的控制,是开放式的研究,具有某种观察的主观倾向,其所得到的结果只适用于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8]。在本文中,所选取的研究素材均是在自然的心理治疗情境下发生的治疗过程,没有设立严谨的对照与控制,应属于类型III的研究范畴。
Rice和Greenber[9]指出在过程――疗效研究中的疗效变量有三类:立即效果、中间效果和最终效果,过程变量可分为有三类:语言行为、情节和关系。Lambert和Hill[10]提出了过程――疗效研究的三种途径:研究过程变量重复出现的频次或比率与效果评估之间的相关性;使用连续分析研究过程变量的立即效果;观察过程变量较长时间的变化模式。
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叙事序列比率(过程变量)与来访者满意度(立即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对分析心理治疗进行过程-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所选择的3个治疗过程中,积极想象法和综合分析法的治疗过程以外倾型与内倾型叙事序列为主,联想分析法以外倾型与反思型叙事序列为主。来访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满意度体验,其中积极想象法治疗后来访者的正向性感受提高最为显著,联想分析法次之,综合分析法治疗的来访者正向性感受提高最少。采用积极想象法与联想分析法的2位男性治疗师在心理治疗方面已有20余年的从业经验,而采用综合分析法的女性治疗师是正在接受分析心理治疗方法培训的学员,治疗师的性别、年龄与从业经验是影响心理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叙事序列比率与来访者治疗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叙事序列与来访者的正向性感受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关系,本文所选用的叙事模式分析仅仅是依据面谈内容这一维度进行划分,没有涉及面谈中的情绪反应类型与强度,在以后的过程-疗效研究中可以尝试增加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反应维度。
来访者满意度等心理治疗体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治疗技术等治疗组分、治疗师的人格与治疗经验等治疗师变量、来访者的人格与生活经历等来访者变量、治疗关系的建立等。本文仅选取了3个短期的分析心理治疗过程,从叙事分析与来访者满意度评价方面进行了过程-疗效研究的初步尝试,还有待于搜集更丰富的样本,从多个角度开展心理治疗的过程与疗效研究,为分析心理治疗的实践、督导与培训提供借鉴。
致谢:对本文中的3位来访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是他们的勇气与经历使得本研究获得了必要的研究素材!感谢William B.Stiles博士无偿提供面谈评价问卷!
参考文献
[1]Green SM.Clien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predict satisfaction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J].J Clin Psychol,2008,64(1):40-51.
[2]Stile WB,Gordon LE,Lani JA.Session evaluation and the Session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M]∥Tryon GS.eds.Counseling based on process research:Applying what we know.Boston,MA:Allyn & Bacon,2002:325-343.
[3]Llewelyn S.Process research in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psychological therapies[J].Br JClin Psychol,2001,10:1-21.
[4]Levitt H,Angus L.Psychotherapy process measure research and the evaluation of psychotherapy orientation:A narrative analysis[J].J Psychother Integrat,1999,9(3):279-300.
[5]Angus L,Levitt H,Hardtke K.The narrative processes coding system:research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sychotherapy practice[J].J Clin Psychol,1999,55(10):1255-1270.
[6]孟莉,侯志瑾,张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64-68.
[7]张倩,郑涌.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766-773.
[8]Pawlik K,Rosenzweig MR.国际心理学手册[M].张厚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22.
[9]Rice L,Greenberg LS.Patterns of change:Intensive analysis of psychotherapy process[M].New York:Guilford pres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