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建设美丽新农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该村领导班子是一个核心的领导班子。在党支部书记杨艳辉的带领下,坚持立场坚定,坚决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级领导的指示,积极做好行政村的各项工作。
当前,正是备耕之际,领导全体成员积极协助各农户做好春耕准备,协调引进优质粮种和化肥,帮助困难村民协调筹款,维修农业机械设备,翻整土地,做好前期大棚育苗T作。
该领导班子在做好春耕同时积极的抓好村里的其它工作,发挥村里党员带头作用,认真做好村民的普法教育,定期组织村民学习,落实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方针政策,提高村民的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水平,更好的改变通泉村,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以上情况,通泉村从领导到村民积极团结在一起,阔步走在新农村建设道路上,扎扎实实工作,永远向前迈进。
几年来,通泉村在书记杨艳辉和村主任于波带领下,在抓好主业情况下,积极的拓宽思路,进一步搞活村经济,不断发展副业如:养猪、养鸡、养鹅等,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同时鼓励剩余劳动力去省外和南韩劳务,在个人收入提高的同时,也带回来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理念。
为了建设新农村,村里广大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在搞环境整治工作,在村的四周,年年进行植树造林种花养草,绿化环境,美化家同。对村里的乡村土石路年年维修,对村文化站不断增添报刊杂志和科普书籍,丰富村民的文化业余生活。
据不少乡干部反映,计生工作是最令他们头痛的事情之一,问题不在于工作没有做到位,而是群众的传宗接代观念根深蒂固,例如多子多福、男尊女卑等,只要家里没添男丁誓不罢休,任乡干部怎样好说歹说、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即使被迫采用经济上的重罚都不怕。还有不少群众宗族、家族观念浓厚,每遇重大事故习惯性地总是由族长裁定。虽然家族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成员自觉形成团结和自律意识,但是决不能凌驾于国家政策、法规和法律等之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族群之间的大小纠纷因为罔国家政策、法规和法律等于不顾,最后变成大小规模不等的械斗,不断上演一幕幕的人间悲剧。另外,小富即安观念的作崇导致不少民族群众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种观念封建式的农耕时代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在现代化和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已远远不能适应时展大潮,进而使民族地区和群众各方面发展与外界相比日渐式微。民族地区群众如果不想方设法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社会观念,提高自身文明素质,那么建设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将难以实现。
(二)社会制度文明
社会制度文明包括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社会政策、社会法律等。客体是人为的、外在的、容易变化的。《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2]社会客体文明是社会主体——人进行社会实践的产物,说的再直接一点,诸如社会制度、体制、政策、法律等客体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只有它们为人服务才有现实意义。相应的社会客体制度、体制、政策、法律制定、颁布出来在特定的范围内针对相应的人群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促使人们去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如果越界就会受到制裁。在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建设中同样需要推行社会客体文明为其提供外在的保驾护航,把社会主体的社会实践约束在“客体的笼子里”。当前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在社会客体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加强。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系社会和谐、人心稳定的根本。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因为经济落后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出现缺失。例如柳州市近几年在所辖的几个县施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许多农民都参加了此项惠民工程,但是每个月领到的养老金还是不多,像经济基础较好的柳江县参保农民每月可以领到55元的养老金,如果是失地农民则可以像城镇居民一样缴纳养老保险,年满60岁以后每月领到数千元不等的养老金。但是失地农民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居住地基本上非常偏远根本不可能成为“失地人”,所以即使参加了养老保险,等到60岁以后领到的钱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医疗保险制度近几年来在桂中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农村实行得还是较好的,例如融水县从2012年9月起,实行新农合“50+0”住院医疗,即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下,参合农民在上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缴纳规定的起付线50元金额后,其基本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报销,实行免费治疗。但是,在一些政府财政收入较少的乡村有时候就有点困难了,民族群众一些小病还可以进入统筹,一遇到大病医疗费用报销就非常麻烦,经常要花不少钱,跑不少路,折腾很久都不一定能办下来。二是乡规民约制度有待完善。乡规民约是村民经过集体协商结合本村实际,自发制定的用于约束本村人员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临时制度,里面既有只适用于本村人的规约,还有一些则适用于外来人。规约从道德和行为上对乡民产生约束作用,保障了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乡村还没有制定出完善可行的规约,对于不少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紧紧根据过往的经验做出裁决,另外就是所制定实现的规约与国家政策、法规相抵触,往往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样一种矛盾状态。例如近几年少数不法分子窜入村里偷盗牛、狗等,如果被抓住,情绪激动的村民经常把盗贼殴打成重伤甚至死亡,等民警赶到现场已经来不及,这个时候要惩罚打人者也是非常棘手的案子,一些不懂法的村民通常会制定攻守同盟使办案人员无从下手,最后为了平息众怒只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社会客体文明,即加强社会制度文明建设是必须要求各方不断努力推进的。乡风文明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广大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上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因此只有把社会保障等制度切实搞好了,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大家才会安下心来投入到美丽新农村建设当中。另外,地方党委、政府和法律机构除了应该经常深入乡间开展普法宣传外,还应该在乡规民约的制定和实施上加强指导,要尽可能平衡法律和规约之间的关系,尽量不要制定出与国家法律矛盾冲突的规约。
(三)社会关系文明
社会关系文明主要是指民族群众之间以及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能够和谐融洽、和睦相处。当前少数民族群众内部以及其他民族的关系总体上是良好的,大杂居、小聚居,民族融合团结的安定友好局面能够长期稳定的保持下去。在大好的形势下有时也会出现某些不和谐影响各族群众团结的声音,表现在:一是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解放初期的一段时间本来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方之间的部分利益多样化、复杂化、尖锐化,根本上是经济利益的纠纷成为主要矛盾,本来一些被冷处理的历史遗留问题这时候又浮出水面,例如山林纠纷、土地纠纷、水源纠纷、矿产纠纷等。解决的根本出路还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好各方利益,不要把经济矛盾上升为民族矛盾。二是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民族地区干群关系的不和谐根源不在民族群众,而是少数党员干部出现了、形式主义等思想作风,不把群众利益冷暖放在心上,越来越脱离群众。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员干部应该时刻时刻坚持群众利益至上,事无巨细地深入到群众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水融,这样才能真正搞好党群、干群关系。
(四)社会行为文明
人们的行为可以分为合法的和非法的、文明的和不文明的等。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群众的日常行为还是比较良好的,主要是淳朴的民风熏陶,另外跟当地较为封闭,受外界不良风气影响小有很大关系。虽然经济不够发达,但是村民还是具有较高的守法意识,违法犯罪行为大大低于外面地区,普遍的轻微违法行为主要涉及买、赌博等,特别是在农闲时间,进到村里经常可以看到群众三五成群聚集在一块,十有八九与赌博有关。赌博风气的小范围蔓延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有很大关系。在“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中,遇到群众的不文明行为主要是乱扔乱放垃圾,导致村里村外垃圾成堆无人处理,臭气熏天众人捂鼻。政府在其中应该发挥领导、引导作用,加大各项投入,约束群众的乱扔乱放行为,清理卫生死角,还村民一个优美环境,还要形成长效机制,实现从清洁乡村向生态乡村升级版的转变。
(五)社会主客体文明统一是推动少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
一、 重组织、造氛围,凝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合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前提在统筹。针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难度大的工作实际,我们按照“县主导、乡组织、村自治、社会参与、村民唱主角”的工作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处处宣传引导,最大限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实现了城乡联动、统筹规划、梯次推进的工作态势。工作中,做到了“四动”:一是谋划先动。按照我市城乡做美战略安排,在农村环境建设上确定了“点上示范、面上推进”的总要求和“一年打点、两年连线、三年铺面”的工作思路,形成建点连线、以线促点、串线扩面的梯次推进模式。即:利用一年时间集中力量完成我市溪河镇、白旗镇、法特镇、开原镇、上营镇等区域节点镇环境整治,特别是着力打造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实现美丽乡村“典型化”;利用两年时间以点连线,集中力量整治国道、省道沿线乡镇村屯的环境,形成“远看有形象,近看有亮点”,实现美丽乡村“整齐化”;利用三年时间,以线带面,促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扩面、提升,实现美丽乡村“全面化”。二是责任推动。市委、市政府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摆上日程、抓在手上,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研究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逐级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制定了《舒兰市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市级领导包乡、部门包村、干部包屯、党员包户”的“四包”责任机制,形成市、乡、村三级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部门联动。建立了由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牵头,12个责任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优化整合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安排和项目实施,形成了推进环境整治的合力。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1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18个。四是群众主动。我们通过电视、网站、农村广播等媒体,采取建立宣传队、设立宣传栏、发放倡议书、悬挂宣传标语、开展科普讲座等方式,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强化宣传引导,增强村民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使村民“唱起主角”,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在溪河镇溪河村集中开展“清柴草”整治行动中,村民开始都不理解、不配合,全村124个柴草垛经村干部反复做工作才搬走43个。但随着砌边沟、植树绿化、修建文化墙、改厨改厕等工程的深入开展,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庭院成为绝大多数村民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支持村里的工作,81个柴草垛仅用一周的时间就搬到了村里指定的存放地点。溪河村在这些柴草垛的存放原址建设了一个村民休闲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补短板、强建设,配套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在建设。我们结合东中西三大产业带布局,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着力打造了节点型乡镇政府所在地和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有效示范带动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做到了“三个突出”:一是突出资金支撑。为了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难题,我们采取市里补资、村里出资、部门助资、社会筹资、农民自筹、向上争资的办法,有效整合了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农村道路、植树绿化等涉农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入,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资金保障。2016年,全市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7560万元,其中,用于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资金3750万元,用于其他乡镇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810余万元。资金来源,争取上级资金3570万元;农民筹资筹劳760万元;社会捐款捐物价值达到480万元;本级财政投入2750万元。二是突出规划引领。结合人文资源、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制定乡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等规划,努力形成建设有序、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风貌。在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规划设计上,我们坚持“一镇一特”和“一村一策”,充分聚合各种资源和发掘村庄元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着力打造溪河镇凤凰山乡村游、白旗镇农特产品集散中心、法特镇满族民俗小镇,提升美丽乡村的吸引力和发展力。三是突出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文化广场、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2016年,改建乡村公路101公里,铺设上下水管线12575延长米,新建文化广场20340平方米,安装路灯615盏。
三、抓整治、改方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关键在整治。我们在注重保持田园风貌,在不损毁乡土元素、不破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围绕“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开展“三大工程”,着力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一是开展生活环境整治工程。突出公路沿线,小城镇和农贸集市、畜禽养殖小区、乡村旅游区、卫生管理死角等“八个重点部位”,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集中力量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2016年,仅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就建设边沟34840延长米、围栏13320延长米,铺设条石彩砖27500平方米,绿化植树17000株、美化栽花90万株,喷绘墙体9200平方米,布置移动花箱180个。二是开展乡风文明营造工程。我们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强化文化营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讲文明、树新风、讲卫生、爱环境,持续提升农民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以文化墙建设为突破口,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突出村居风貌和地域文化,努力在文化特色上实现一村一“符号”。2016年,新建文化墙12860延长米,大型户外宣传牌7块。同时,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完善乡镇图书馆、村屯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设施,广泛开展全民阅读以及环境卫生星级户、“干净人家”和“美丽庭院”等特色评比活动,实现了以文化营造引领农村道德新风尚,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全面打造优美生活环境的同时,以大气改善、厨房改造、厕所革命为重点,积极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在工作中,积极推进实施秸秆“五化”利用项目。目前,聚烽生物质5万吨秸秆成型燃料、天众和8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等19个项目已落地实施。实施了生物质锅炉改燃试点工程和生物质粲寐具示范推广工程,全市已改燃吨位36.5蒸吨,改燃供热面积12.6万平方米。已试点整屯推广生物质户用炉具2000台,改造卫生厕所1900户。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广户用生物质炉具1万台,改造室内卫生厕所5000户以上。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65
1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居民点散、乱、规划不合理,存在无规划或不按规划建住宅现象
近年来,各地不断开展新农村和特色民居建设,农民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农村整体缺乏村庄布局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未能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导致农村住宅建设用地规模在一定程度上的失控。农民建房选址随意性大,乱圈乱占,乱搭乱建的现象严重,房屋座落散乱,朝向、高矮不一,既影响了村容村貌,又浪费了大量土地。
1.2土地违规违法占地现象仍比较普遍
一是农村一户多基现象还很普遍。有的农户异地拆旧换新申请建房,新房竣工后,老房不拆或改作它用或卖与他人。有的农户家庭人口多,为了多占用土地,竟多头立户,形成了批而不用,一户多基现象;二是未批先建。在少数地方,有的村民“先斩后奏”擅自建房;有的村民一边申请一边占用,手续还未到手,房屋已建成;三是少批多占。不少村民在批准的合法面积基础上擅自增加面积,造成批少占多、不好管理的局面;四是破坏耕地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农户为了节省工程量,又方便出入,建房纷纷选址于路边良田,造成建起住房一栋,破坏良田一片的现象。
1.3农村村民建房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村庄规划建设,规划建设实施难
《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应当按照乡(镇)村建设规划进行。但是有些村民建房随意性较大,在申请获得批准后,私自放线施工,房屋建成以后不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验收,造成村庄布局混乱,土地权属纠纷层出不穷。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建房往往选择区域位置好,交通比较方便,具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建房。而伴随着农村城市化,集镇规模化进程的加快,有关系、能力强的村民在新规划区选择优越的位置建房。而纯农户,经济弱的村民则希望在原地建房,这往往造成新规划实施难,老规划废止难。
1.4建房纠纷难以调处
由于建房造成通风、采光、排水等问题,成为老百姓邻里之间引发矛盾冲突的根源,而解决这些问题又往往不是国土管理部门自己能够解决的。有些即使通过司法诉讼途径来解决,但由于耗时颇长,建房户也常常被拖得筋疲力尽。据部门统记,近年来土地量呈上升态势,土地矛盾纠纷牵扯了基层干部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成为影响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1.5违法用地查处执法难
农民建房往往求大、求新、求洋,房子的建筑规模和装饰程度成为他们在周围老百姓心目中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建房户常突破规划范围或超面积建房。《土地管理法》只赋予了土地监察人员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制止权,他们不能及时实现强制执行,等到依照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后,违章建筑物大多已建成。处罚只设定拆除或者没收,拆除超占部分建筑不像切豆腐那样容易,会影响到建筑整体的安全稳定性,而没收非法占地建筑涉及到评估作价和资产处置,操作困难,建房违章执法难到位。
2促进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建议
2.1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要借助各种传媒面向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宣传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宣传土地基本国情、国策、国法,普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土地法制意识。尤其面向乡镇领导,要将《土地管理法》列入普法内容的重点进行宣传,不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土地法制素质。
2.2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定地位,合理搞好布局
要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公告,由人民群众来监督规划的实施,并且每年要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向同级人代会汇报,听取人大代表的建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修改活动,也需由同级人大代表表决通过,一般性的修改也需要提交人大常委会备案,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的严肃性,避免修改调整的随意性。同时,按照推进农村城市化,集镇规模化的要求,同步做好撤并后乡镇村规划的调整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微调工作,做到规划科学合理,操作简便易行。
2.3加强村民建房的综合管理
村民建房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加强管理,各乡镇应该建立由建管、规划、国土、环保、司法等部门组成的综合办公室,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合力做好村民建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好村民建房批前勘察,施工跟踪,竣工验收全程有效监管。各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密切联系协商一致处理建房中出现的矛盾。
2.4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功能定位;作用发挥;传媒
一、引 言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起,党和国家就不断努力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断努力。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发生了变化,因而有必要对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重新分析和定位研究。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闻媒介现状分析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起,新农村建设已经经历了将近7年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和作业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与社会主义新闻传媒的力量是分不开的。电视节目对于农村、农民来说,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随着网络在农村地区的不断普及,农民学习、娱乐有了新的途径,农民对于网络的认识由最初的排斥和盲目已经逐渐变成了对于网络的探究和学习,这些变化无疑是新闻媒体对于农村地区的重要贡献。
然而,相对于城市受众而言,农村受众目前依然处在某种程度的“传媒缺失”状态之中,各种“涉农传媒”依然处在边缘化的尴尬困境。目前来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涉农传媒数量比较匮乏。二是涉农的传媒本身就存在节目分配机制的先天性缺陷,涉农内容简单。 总体来说,涉农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积极为农民知晓国家惠农政策提供途径和学习的平台。
三、陕西关中地区新农村与传统农村媒介接触的对比调查分析
为了给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和功能的探究奠定实践基础,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典型代表和落后的农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象选择了陕西咸阳花马村与罗堡村。花马村是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示范村,而罗堡村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目前依然属于传统农村。两个村子同属第一产业,花马村从新农村建设中逐渐走上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新农村和传统农村村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知存在差异。花马村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较为了解,清楚本村的发展方向。罗堡村却对于新农村的概念了解不清晰。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传媒角度来分析,一个重要原因是接收信息、理解信息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决策的不同。两个存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知恰好验证了“媒介示范论”,即媒介对两个村村民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新农村和传统农村对于信息的需求产生较大差异。对花马村村民发放的问卷中,我们发现该村村民都对农业生产类信息和致富类信息关注度较高,而罗堡村对于该类信息的需求量较少。花马村村民对娱乐和法制教育这类信息的需求远远小于罗堡村的村民。这一对比可以看出在信息闭塞的环境中,环境以外的事物是无法影响到环境之内的事物的。正如罗堡村村民对娱乐和法制教育这类信息的需求度远远大于花马村一样。由于环境的影响,外界的声音传入这一地区的力度也是微乎其微的,罗堡村的村民接受到的新鲜事物还很缺乏,对法制教育的着重关注,说明他们自身并没有在这方面受到过信息的传递,在该方面属于轻度的闭塞。
四、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
(一)保障“受众权利”,实现下情上达
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基本权利有传播权、知晓权和传媒接近权[1]。新闻传媒作为保障受众权利的直接中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农民的该项权利,以实现下情上达,更好的为农民了解外界事物服务以及为国家做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然而面对长期城乡二元化的体制模式和大众传媒的商业化利益的驱使,农民、农村一向作为弱势群体的现实决定了他们在媒体世界中的弱势状态,农民由于信息的闭塞和知识的匮乏普遍缺乏参与传播活动的机会和途径,缺乏接近媒介的条件和能力,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经常处于“失语者”和“缺席者”的境况。新闻传媒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应该努力的丰富涉农新闻和信息,深入到基层和人民群众之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将信息进行反馈和交流,做到下情上达。以陕西咸阳花马村与罗堡村为例,作为新农村和传统农村的典型代表,同样在新闻传媒上的劣势不言而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沿,涉农传媒应该积极的深入农村,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现实生活状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宣传和报道。
(二)实现“信息滑板”,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随着社会的变迁,当前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十多年来,大量农民离家、离开土地奔赴中国东南部发达城市去打工的情形彻底改变,许多农民在打工的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新本领,掌握了许多新技术,许多农民不再单纯的去打工,而是积极回到家乡去自主创业 。面对新农村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新闻媒体应该在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上进行相应变革。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并不高,虽然他们在外打工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缺乏专业的技术和技能培训,加上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对于大城市来说远远较为落后,农民从城市回来后获取农业信息和科技知识的渠道非常稀少,当前媒介娱乐化现象普遍存在,涉及农村信息和信息的节目匮乏,这给农民创业带来了不少困难。因而,媒体首先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目前传媒的节目设置显然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该问题的基础便是积极的推动和实现“信息滑板”功能。在信息时代,凡可以随信息一起运动的区域发展与劳动力要素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成分等,都可以随现代信息传播跨地域、跨梯度地进行,从而使相关领域差别逐渐缩小。这便是新闻传媒的“信息滑板”功能[2]。在信息滑板价值下,新闻媒介应当积极的增加涉农媒体的数量,在宣传和报道的内容上积极增加农业科技和最新惠农政策等内容,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信息和政策支持。
(三)发挥“活血化瘀”作用,构建和谐新农村
当前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着重大变化,城乡之间、农民之间以及农民与政府机关之间的各种矛盾时有发生,现实中各种显现或者隐藏的矛盾时时刻刻有可能爆发出来,这一系列矛盾必然将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质量。新闻媒体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将隐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矛盾不断的寻找出来,为政府决策和农村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新闻传媒首先应该发挥自身预警功能,善于见微知著,捕捉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症状,并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受众认清其危害,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3]。不可否认,在新农村建设中也显现了不少问题,由于农村、农民群体的利益不被重视,他们的心声没有一个适当的发泄途径,这使得各种群体性事件以及上访等社会不和谐因素不断的显现出来。新闻媒介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不断的发挥其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功用,在对待“群体性事件”上,新闻媒体应当切实承担起营造和谐气氛、疏通渠道的职责,通过有效舆论的引导来不断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的稳定,预防“群体性事件”等不和谐因素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新农村,矛盾的发现比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更有难度,所以我们必须在媒体功能发挥上下重力气。花马村与罗堡村在村民矛盾的解决方式上还是存在着若干差异,花马村侧重对媒体力量的寻求来不断的加大对村民的宣传,以此来化解村民间存在的若干矛盾。而处在传统农村下的罗堡村对媒体的运用还很欠缺。
(四)推动“环境监测”,适时调整农村发展
环境监测被认为是大众传媒的首要功能。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信息丰富与触角广泛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向大多数人提供有用、能够作为决策依据的信息,使公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了解周围的环境,适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相应调整[4]。新闻媒介发挥监测环境的功能被施拉姆形象的比喻为“社会雷达”,它可以充分的了解农村地区的最新变化,为政府做出农村决策提供依据。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介可以多多报道农村地区建设的最新情况和趋势,及时发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信息支持,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新闻媒体在花马村中农业成就的宣传和报道可以增强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息,同时也能寻找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上级领导的战略决策提供启示。
五、结 语
探究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对于媒体价值的重新调整和整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固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通过对新农村与传统农村的对比分析以及传媒在建设中作用探究,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未来新农村发展的方向,据此来更加深入的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试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获得与维系[A].媒介的市场定位[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 吴信顺.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的失衡及其对策[J].新闻记者,2004(1).
[3] 汪三汉.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文化,营造方法
【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has had great develop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n the new rural landscape culture due to create not value, cause some landscape culture to sabotage, los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new rural landscape cultur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is article by "beautiful south" landscape design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ew rural landscape, combining the local landscape culture, 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south beautiful landscape method, make new rural landscape mor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Hope for the new rural landscape culture construction plays a certain reference.
【 key words 】 the new countryside, landscape culture, create method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新农村在发展的同时却受到城市化的冲击,使得新农村的景观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如何才能在新农村的建设下营造良好的景观文化,把原有的文化传承下来,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新农村建设追上了城市化的脚步,却在追逐中渐渐丢失了原有的文化特色,这样的现状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以“美丽南方”为例,共同探讨南方景观设计的方法,维护新农村景观文化的特色,使得新农村更具有文化韵味。
2.“美丽南方”景观设计的简述
“美丽南方”位于广西南宁西部地区,当地的自然田园风光十分的美丽,农业景观独具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美丽南方”是近几年新建起来的,经过大力投资建设,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体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它里面有农家乐、农具展区,让你体验农家人纯朴的生活。[2]百香果园、西红柿种植基地、草莓种植基地等建设,让你品尝到各种果蔬的香甜。多功能球馆、五人足球场等体育设施,让你在休闲中体会运动的乐趣。更有独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双忠庙”,让你感受浓厚的文化气息。“美丽南方”的景观文化设计非常的具有当地的特色文化。
3.新农村景观文化的特点
3.1新农村景观文化具有地域性
新农村景观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质,因为每个地方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及民族特色,所以新农村景观文化的营造必须从本土的文化出发,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使景观文化建设更具本土特色。由于地方不同,自然环境及地质地貌也有所不同,所以景观文化的设计就会形成一定的地域差别。比如“美丽南方”的景观就是依据当地的自然田园风光、文化古迹及农业特色进行设计的,使得新农村的景观文化充满浓郁的农村文化气息。
3.2新农村景观文化的传承性。
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新农村景观文化是依据当地的传统文化及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景观文化设计的时候,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及自然环境的结合。[3]在“美丽南方”景观设计中,依据当地的自然风光及纯朴民风 ,建设了农家乐、历史留痕展区、南方历史古建筑保护区、百果园区及百合花基地等景观,让观光者领略田园风光,品味果蔬香甜,体验农家乐趣。
3.3新农村景观文化要以人为本
景观的建设主要是为群众服务,所以在新农村景观文化的设计上必须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们对景观文化的需求,使景观文化的设计要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一切景观的设置都是为了服务大众。“美丽南方”景观设计在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人.自然.村落”的空间对话设计理念,凸显当地的农家乐休闲娱乐产业,让“美丽南方”充满恬静悠然的生活气息和清雅安逸的生活情趣,使人们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3.4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多样化
新农村景观文化由于地域及文化不同,景观文化就出现了多样化的情况。各个地方的新农村文化在形式、内容、功能及形态上都存在多样化,各有各的特色。例如西南的吊脚楼,北京的四合院,还有高原的蒙古包。这些景观都非常具有特色。而“美丽南方”的景观文化
主要是南方特有的前堂后院“香火房”古建筑保护和利用与是田园风光及南亚热带农业特色等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4. “美丽南方”景观文化的营造方法
4.1 充分利用当地的丰富资源
新农村景观文化要从当地的各色文化出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使其更具有本土特色。由于地域不同,可使用的资源也不同,不同的资源营造出来的景观文化自然也各具特色。“美丽南方”位于广西首府绿城南宁的西部,当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着广阔的农田,密集的原生态橄榄树,还有让人称奇的黄氏榕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地是著名作家陆地《美丽南方》作品的诞生地,这里有爱国名将梁云升的“双忠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让新农村景观凸显地方特色。
4.2 重视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新农村景观文化的设计一定要重视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体现的是一种绿化生态理念。一些新农村建设使得其自然景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住宅新楼代替了原本淳朴的农舍,本土特有的自然风景正在不断丢失。[5]在营造景观文化的时,我们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注重于自然环境的结合,这表现的是对绿色文化的维护,体现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美丽南方”景观在设计上重视与自然的结合,在原有的自然景观下进行景观文化设计,体现了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又不会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怀旧浪漫纯朴的农家景观,让人置身于田园里,享受农家人的那份纯朴的心情。
4.3 传承本土传统的文化特色
4.3.1对原有文化的升华
新农村景观文化设计要对其原有的文化进行提炼及升华。由于各地的文化不同,所以各地的标志性建筑、农村的形式等都不同。我们为了凸显各地的文化特色,选用当地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在原有的文化上进行创作,创造出新的文化景观。“美丽南方”的整个景观文化建设中具有浓郁的文化韵味,其主要的标志性的文化就是“双忠庙”。“双忠庙”是人们为了纪念明末清初的名将名臣杨禹甸和梁云升而建立的。双忠庙本来有三进两厢,很多的名人手迹碑石,这些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
4.3.2 对原有文化的延伸
我们可以对原有的文化进行延伸,延续其中的文化韵味,使得景观文化更加的丰富。“美丽南方”的景观文化设计中,据了解石埠美丽南方是著名作家陆地《美丽的南方》作品的诞生地。依据作品《美丽的南方》进行原有文化的延伸,简述《美丽的南方》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文化的延续。
4.3.3景观文化设计要与农村主题相结合
景观设计要与农村主题相结合,从而强化了农村主题的特色,丰富了景观文化的内涵。景观的设计在融进文化的时候,要充分加入丰富的农村元素。在“美丽南方”的景观文化营造上,我们融入了许多的农村元素,在农家乐、百果园等项目的基础上,还建立了新农村成就展示馆、土特产品展销一条街和农事村办公共服务中心等,更具有农村田园色彩的项目,使得景观文化,充满了浓浓的泥土气息及果蔬的芬芳。
5. 结语
新农村景观是自然环境及人类共同描绘的一件艺术品,不仅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更突出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新农村景观文化以历史文化作为背景,以自然环境作为辅助条件,进行景观文化的营造。[6]景观文化的营造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要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要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美丽南方”景观文化的设计依据了但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建设了一个休闲、娱乐、体育为一体的文化景观。由于这样一个具有农家特色,有具运动快乐的景观建设,使得“美丽南方”的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建设非常的重要,它体现着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宏.我国新农村环境景观规划理论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08):34-35.
[2]田密蜜,赵衡宇.探索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生态观[J].华中建筑.2010(04):56-57.
[3]陈言.新农村景观规划原则与实施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0(22):87-89.
[4]李增国.保护文化景观 扮靓新农村绿化[J].中国林业.2011(07):35-36.
关键词:美丽乡村;住宅设计;新农村建设
1.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协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千万”工程建设的深化和提升,而村镇住宅建设及改造正是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中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东阳市作为全国百强县市之一,是著名的建筑之乡,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行动中也走在了浙江省各县市的前列。根据市委提出的第二期目标:重点完成集镇规划区,东阳江、南江沿岸,甬金和诸永高速公路沿线的村庄建设,总体完成120个左右的美丽乡村创建,初步显现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
目前,已建成了中国十大名村之一的花园村,在村镇规划和住宅设计中积累了一定的设计经验,东阳江北街道、六石街道、城东街道和白云街道新农村改造已取得初步进展,巍山巍四小区改造、楼西宅、佐村等改造工程正大力推进农房改造建设,使新农村建设初步具备了理论指导,开始沿着规范合理的方向发展,值得在东阳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借鉴和推广。
2.东阳新农村住宅设计现状
中心镇、集镇、中心村是农村人口的主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东阳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打造精品”的要求,加快中心村和一般村建设,从抓点连线到成片,培育出一批中心村及特色村、示范村,不断提升东阳农村整体形象。在新农村住宅设计工程实际中我们发现,由于东阳本地建筑设计院缺少,大多数新农村改造项目设计均由外地设计院或本地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小型设计事务所完成。部分建筑师由于身处其他地域或本身缺乏农村生活经验,又对本地区农村现状、农民生活习惯、地方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不够了解或调研不够深入,只是盲目套用城市居住建筑和别墅的设计思路到农村住宅中,设计成果并不能满足本地区农民生活实际需要。
同时,发达的东阳建筑业带来的东阳经济的发展,返乡建筑从业人员建筑建造思潮的影响,使得其平面设计方案盲目追求品位化,不符合本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的实际要求;在立面设计中受业主的思想影响较大,一味追求独特、奇异、与周边不同等,使得建设不符合村镇规划的整体要求,造成了立面的另类和违规等现象,带来了极大的浪费,新农村住宅设计水平亟待提高,。因此,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中应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和农村居民对生产生活新的需求,重点研究住宅形式和住宅套型空间构成,以适应本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宜居生活环境。
3.设计思路与理念
3.1设计思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新农村住宅模仿城镇住宅建筑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失去了传统的农村住宅空间特色与韵味。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居住方式的不断变化,现代农村对居住的要求也随之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美丽乡村建设拟将现代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新农村住宅设计应满足“宜居、宜业、宜游”的整体要求,同时,要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本地区农村现状、农民生活习惯、各村文化传统和节能环保、生态要求的不同进行设计,使得住宅设计体现本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特色。
3.2设计理念
3.2.1因地制宜,探索多种住宅形式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规定,我国住宅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等。根据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和本地区农村的特点,低层住宅具有占地面积大、空间形态和建筑造型更趋近自然、平面和空间组合方式灵活等特点,更适宜本地区农村居民的居住实际需求,宜作为新农村住宅的主要设计形式。但是,由于低层住宅建筑密度较低,土地资源消耗较大。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心村培育,带动村庄布局的调整优化,城镇周边地区的农村土地资源紧张,再加上本地区耕地资源紧缺等问题,城市周边农村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考虑多层或高层住宅建设,以缓解土地资源压力,增加农村住宅形式的多样化。
3.2.2切合居住需求,研究适宜套型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进入了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和居住品位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逐渐向高层次的需求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农村生活中社交活动不断增多,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农村居民对住宅功能的分解和各功能空间的尺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新模式下,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产模式,东阳经济模式下,农村土地耕种大多处于出租状态,当地农民基本基于生物高科、基础材料、红木家具、建筑地产、食品服装等工业产业模式生存,物质条件充实,精神追求较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自然也与传统农村差异较大,需要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在住宅套型空间构成上进行研究,既结合本地区农民居住实际又不会是城市户型的照搬。
4.新农村住宅设计探索
4.1新农村住宅形式探索
东阳地区地理形势除南北东阳江和南江的两江平原,其他均为山地。根据东阳整体规划的要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区域基本在南乡与北乡的东阳江、南江沿岸,甬金和诸永高速公路沿线。这些地区是本地区经济主要来源地,居住建设用地资源相对紧张。同时,又存在着卢宅等古建筑较多的保护村落,且原有村落相对分散,而上世纪规划建设的村庄普遍存在着道路狭窄、单一的联排式建筑、间距过小等缺陷,已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居民对居住的要求。
根据地区特点,可借鉴东阳市花园村“以工富农、以工强村”的建设模式,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原有自然村落在实施行政撤并后,实行统一规划,并村建设。在离产业区相对距离较远的村庄,住宅类型主要以并联式住宅为主、独院式住宅为辅的低层住宅模式。而在离产业区较近的村庄,在规划的住宅用地区域,可根据发展要求和居民需求,在开发独院式、并联式低层住宅的同时,考虑发展多层和高层住宅区,以适应综合发展的需要。
4.2新农村住宅套型空间构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了精神追求。东阳产业经济的发展给现代化农村建设注入了经济血液,从而加快了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住宅的空间尺度及构成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村住宅从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型向舒适型转变,功能空间的尺度和构成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以独院式和并联式低层住宅设计为例,在设计实践中,人们对住宅的空间尺度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发生着较大变化,如在客厅设计中,传统的直接式顶棚向多形式的吊挂式顶棚的改变,从普通照明到多样式大型灯具的安装以及各类豪华家具的布置等,都要求客厅空间向着大而高的方向改变,因此在设计中往往与餐厅结合设计,采用错层的方式来实现客厅空间的大和高。
而在功能空间构成方面,传统的居住空间构成已不适应现代新农村的生活习惯,如厨房的使用方式已从传统的秸秆燃料转换为液化气燃料,秸秆的储存空间和大灶台模式被现代化厨房所取代。经济的发展使东阳农村家用汽车的数量急剧上升,因此,车库设计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中必不可少。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住宅的居住空间中的“卧室”也不在是传统的卧室,其私密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卧室中也融入了卫生间、衣帽间等的尺度空间。而传统的储物和农机具储存空间等则被省略或者移入到地下室的设计中。以上所述农村住宅功能空间的尺度变化和构成改变,体现了本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在实际设计中应予以综合考虑。
5.结语
住宅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新农村建设“宜居”环境的重要方面,设计是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区实际,通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实际工程设计积累,找出与本地区新农村改造相适应的住宅设计模式。实践证明,住宅形式随着农村所处地理位置如距离产业区域的远近等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规划形式,住宅套型空间设计应根据当地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习惯进行合理的尺度和空间构成设计,以适应不同的家庭需求。同时,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新材料、新技术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综合要求,从而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旋律奏响和谐音符。
参考文献:
[1]赵小龙.居住建筑设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2
[2]许耀波,厉文杰,庞杰 天台县农房改造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
[3]帅丽芳.做好“美丽”文章 打造魅力乡村――丽水市莲都区仙渡乡美丽乡村建设的个案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3,35(1)
[4]李英豪,郑宇军.基于综合发展规划理念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以东阳市花园村为例[J].规划师.2011.5(27)
作者简介:
培训班指出,美丽乡村的文化品牌建设,事关农业的强盛,直接关乎农村的美丽,更与农民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一是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生命力。放眼世界,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农产品加工业,文化品牌建设无不成为企业家们最为关注的核心元素之一,这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途径。同样的,农业的发展强大也一定要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打造是农业文化品牌的落脚点。我省的一些名特优产品、24节气农耕文化、农产品的地理标识、渔猎文化等,都是农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大概念,不能完全局限在环境建设上,更应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影响“三农”全局。
二是文化品牌建设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所在。文化品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失去了这个魂,根就会断,新生代人们就会出现对农村文化的传承断层。近年来,中央提出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同步推进,要各美其美,全面发展。人的新农村建设本质上就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法制建设和提高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就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当务之急。
三是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建设是农民增收致富重要源泉。2015年“十一”期间,我省旅游总收入为59.45亿元,排名全国第14位,同期的山东省排名第1,旅游总收入为392亿元,我省仅为山东省的15%,差距显而易见。有资料显示,我省乡村旅游在整个旅游收入中的占比也非常小。江苏、浙江两省,建设的美丽乡村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有江南十八怪景之一,有十里桂花长廊,有薰衣草基地,有茶山,有红楼稻香村、有孝村,有洋家乐等,每年每村接待的游客不下十几万,农民每户房产收入、经营收入都非常可观。我省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乡村旅游理应做大做强。由此可见,美丽乡村文化品牌的打造与挖掘,大有可为,理应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直接推动力。
在打造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的活动中,要特别大力宣传吉林特有文化,积极展示东北关东文化,注重挖掘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12类。一是吉林省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主要是我省特有的集安高句丽文化、叶赫和乌拉街等满族文化、延边州朝鲜族文化、松原伯都那文化、伊通萨满文化、前郭蒙古族文化、敦化渤海国、农安辽塔、珲春敬信镇土字牌晚清文化,梨树蔡家柳条边、伯都那乡2250年古井,还有松原古城、农安辽塔等。二是吉林省革命烈士和红色旅游文化。杨靖宇、马占山、陈瀚章、张笑天等一批抗日英雄和文化名人,四平战役纪念馆、临江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靖宇杨靖宇牺牲地纪念馆、通化杨靖宇烈士纪念馆、珲春张古峰战役纪念馆等。三是吉林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安好太王碑和将军坟、敦化六顶山古墓群、吉林文庙、长春文庙、四平叶赫部城址、梨树偏脸城城址、杨靖宇烈士陵园等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朝鲜族农乐舞、朝鲜族食品、朝鲜族跷跷板、荡秋千,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朝鲜族洞箫音乐、东丰农民画、东辽葫芦画、长白山根雕、白山石砚等。四是吉林省特有的关东文化。东北四大怪,吉林二人转、东北大秧歌、查干湖冬捕、长白山森林号子等。五是中华神话传说。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我省的辽河源头传说、长白山人参故事、于凤至家族故事、大布苏传说、卧龙泉传说等。六是国学精粹。比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千字文等。七是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画蛇添足、草船借箭、三顾茅庐、一诺千金、刻舟求剑、郑人置履、盲人摸象等。八是中华孝文化。新、旧二十四孝,家训、祖教、校风、家谱。九是世界和中国历史人物、伟人等。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一是自然知识、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科学知识等一些常识。十二是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警句和格言、漫画、图画,还有摄影书法等。上述这些,只是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打造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还能发现许许多多的科技、知识、文化、实践类的东西,供宣传和弘扬。总之,丰富农村文化,潜力巨大,空间巨大,可以大有作为。
挖掘和打造我省美丽乡村文化品牌,至少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强以后的工作。
一是要注重美丽乡村文化品牌的挖掘与保护。东北文化其实质就是一部农耕文化史,每一个美丽传说、历史故事、民俗,都没有离开这片黑土地,都凝聚着我们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的汗水与结晶,这些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可惜的是,有一些文化已经离我们越来越久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这些文化被丢弃、被失忆。各级新农村办和农民画家朋友们要多上心、多留意、多收集、多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把新农村文化建设搞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
二是要加大对美丽乡村文化品牌的宣传力度。对美丽乡村文化品牌的宣传,省新农村办在今后工作中要对各地进行调度,既要看宣传的次数,还要看宣传的平台,更要看宣传的效果。各地也可以与省新农村办积极合作,通过省办与省级和国家级媒体加强联系,对各地美丽乡村的文化品牌加大宣传。中央电视台在敦化市雁鸣湖镇小山村拍摄的《美丽乡村》,不日将在国家媒体播放,必将极大促进该地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年我省在国家媒体播放的电视剧《插树岭》、《种啥得啥》、《圣水湖畔》、《走在阳光路上》等,都极大的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也极大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要深入落实百名文化专家进百村打造文化品牌活动。今年,省新农村办下发了百名文化专家进百村打造文化品牌活动方案,要求省、市、县三级每个地方都要聘请学识渊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热爱新农村事业的文化专家3~5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3个美丽乡村,集中挖掘整理当地村落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现代文化建设,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内容,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全省集中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村100个。这项工作,经过各地积极努力工作,实际打造的文化品牌村就达到300多个,明年各地还计划打造文化品牌村300多个,同时还保护挖掘了一大批古井、古树和古迹。
四是要加强文化专家与新农村办工作联络和合作。这次培训班主要目标是发挥各位文化专家的聪明才智,丰富全省各地新农村建设文化内容,使全省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打造的更加深入、更加扎实、更富有成效。大家要继续努力,坚持不懈的把这一合作深入开展下去,为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培训班指出,要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审批工作。按照省里统一安排,2016年省里继续安排1.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建设435个省级新农村重点村。2015年12月1日,省农委制定了《吉林省201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指南》(吉农综发〔2015〕11号),并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地组织实施。
一、整合资金,加快建设步伐
近年来,公主岭市明确提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要转移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实现“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2014年由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2015年由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3000万元;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下,公主岭市“岭富集团”融资近5亿元(其中,农村道路建设3亿多元;精品线路专项资金1亿元),统一规划、统一招投标、统一建设;一事一议专项资金2300万元,省级18个重点村专项资金743万元。全部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农村道路建设580公里;新建围墙34500延长米,整修围墙5827延长米;大门387个;路边排水沟29600延长米;地下排水设施1874延长米;休闲文化广场11个;路灯905盏;绿化美化公路3条109公里。
二、科学规划,明确建设重点
一是2016年公主岭市出台了《公主岭市2016年-2017年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新农村建设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以省级新农村建设18个重点村为示范带动,以4条新农村精品线路为建设重点。2016年重点提升两条精品线路长平线与公放线,涉及20个重点建设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2017年重点提升公秦线与长郑线。到2020年,全市力争有100个行政村达到省级美丽乡村标准。二是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新农村建设帮扶意见》,市级领导包乡(镇),市直部门包村的新农村建设帮扶责任,采取资金、项目和物资等多形式、多举措进行帮扶。近几年,落实帮扶资金达1000多万元。
三、高位运作,创新建设机制
一是创新执法体制。积极抓住扩权强县改革、先行先试的有利契机,争得省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各乡(镇)设立城管执法中队,在全市形成了大城管、一盘棋的格局,为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
二是完善投入机制。资金不足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瓶颈。实施了扩权强镇财税体制改革,划定基数,超收自留,既提高了乡(镇)抓财税的积极性,又增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的财力。
关键词: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城乡协调;模式选择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推进城乡协同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按照中央部署,实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中,明确提出建设美丽特色新型小(城)镇,有机对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然而,保定市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仍面存在许多问题,如乡村优质人力资源外流、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问题无法得到改善。为此,如何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保定市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对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内在关系的正确认识,调查研究保定市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保定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程度,探究保定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以期对推进保定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保定市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关系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互动,共同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一是工业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工业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业支撑。工业化水平的高度发展,通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征收纳税来带农业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开拓空间。二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关系。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发展中小城镇,因而为新农村建设积聚生产要素,推动城市化建设重心下移,促进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高,虽然会在一定程度地增加农村返乡人口,但限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以及现代化农业水平的发展,必然农村人口中“出”的比例仍然很高,推动城市化发展。三是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互为我国现代化的两个方面,共同推进现代化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是指农村劳动力往城镇转移,而工业化是指农业劳动力往非农产业转移。新型城镇化支持工业化发展,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
2保定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保定市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城市化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1新农村建设欠缺职业农民
新农村的建设势必需要人力、财力的聚集,而城镇化的发展,又使人才等优质资源向城市聚拢。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才、资金的良性循环已近乎中断,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农民整体水平能力的欠缺是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虽然依靠政府的帮助,不断开展职业农民培训等相关活动,但是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为此,提高职业农民数量,提升农民的现代化技能水平成了当务之急,也是制约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
2.2新农村建设科技水平含量较低
农业科技含量低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要因素。科技水平不足,致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规模效益不够高,产业培育和形成滞后于全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发展缓慢,抗灾能力不强。
2.3城镇化发展未突出区位产业优势
一方面随着保定市不断在周边设立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建设使城市周边的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河北省旅发大会的开展,使得涞源、涞水、易县的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然而,保定市并未充分利用区位经济优势,发挥周围城镇群以及主干公路沿线的城镇特色产业。
2.4新型城镇化减少优质耕地资源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源,而保定市人多地少情况严重,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合理利用土地,保护优质耕地资源,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而近几年的城市化进程中,保定市的优质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深刻意识到土地资源锐减的严重性。
2.5城市化破坏农村生态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一直是所有人共同的美好愿景。然而,工业排放废水、居民生活垃圾、空气和土壤中的有害成分超标等现象将严重影响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部分村镇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生产流程中部分环节并未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操作,而村镇干部对该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相关配套措施又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而,农村的村容村貌并未达到新农村建设的标准。
3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协同促进。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依据保定市的区位、资源、产业特点,本文提出以下三种主要的模式选择。第一,发挥城市主导作用,利用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虽然保定市属于中小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市系统的辐射作用。但随着保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市区周边工业园区的开发,使得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延伸,城市的优势产业逐步发展。因此,城市的扩张辐射在带动周边郊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使了生产要素向周边村镇的聚集,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二,利用区位产业优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新农村建设。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但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也是弱质性产业,同时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保定市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市领导对农业的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农业产业园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精准农业。通过横向延伸产业链,纵向推进三产融合,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效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更是有利推动了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第三,以优质资源为抓手,发展当地经济,促进新农村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另一有效途径是通过开发地区优质资源,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地区经济。保定市县区拥有数量较多,而部分县区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如易县、顺平、阜平、涞源等。发挥农业多功能效应,以优质旅游资源为抓手,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以优质资源带动经济,以服务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4结语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是现实的迫切需求。如何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关键要做好规划,通过各种模式发展经济,消除城乡差距。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注重人力资本的提升,运用产业支撑,加快城乡建设。
参考文献
[1]曾燕南.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策略选择--以哈尔滨市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4):94-97.
[2]徐光平.“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东岳论丛,2011,32(8):156-160.
[3]张艳.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
[4]孙正林.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关系研究--日本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求是学刊,2008,35(1):66-70.
由农业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宁国)休闲农业与魅力乡村发展论坛暨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将于11月20日-22曰在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隆重举行。
据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程新元介绍,本次活动以发展休闲农业、传承农业文明、促进乡村旅游、弘扬民俗文化、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既是一次推动全国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工作的盛会,也是一次‘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推进会、2011中国(宁国)休闲农业与美丽和谐乡村建设高峰论坛、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等。
程新元强调,系列活动之所以选在安徽宁国,是因为宁国坚持生态立市,通过开展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大和谐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努力实现城乡共同、和谐发展,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宁国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形成了经济高效、环境优美、文化大的地区,探索在工业先期发展之后,如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实现农业的“接二连三”,并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安徽省宣城市委常委、宁国市委书记孙正东介绍说,宁国市地处皖东南,位居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区,处于著名的黄山、九华山旅游区结合部,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市之一,总面积248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2010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20.1亿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享有“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前胡之乡”的美誉。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市,被评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和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
“宁国模式”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五大生态体系:
相融的自然生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统筹规划城乡布局,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治理。以创建国家生态乡镇、生态村为抓手,深入推进“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和创评,积极倡导以节能减排和低碳循环为特征的清洁生产、绿色生活和消费模式。加强对原生态山林资源的保护,并匹配相应的财政支持和奖惩措施。
高效的经济生态。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效统一。构建企业家社会,提升农民企业家社会地位,充分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人居,推进生态创业,构建健康休闲绿色产业体系。
开放的文化生态。宁国新农村建设十分注重文化内涵,突出文化效能,把打造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放在重要地位。一方面,针对宁国特有的移民性城市的特征,打造特色鲜明的多元文化生态,塑造新时代“宁国翠竹”这一人文精神(即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感动宁国十佳人物”、“孝敬公婆好儿媳”等活动,营造鼓励创新、倡导美德的文化氛围。
协同的政治生态。着力营造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以远谋近施的发展愿景鼓舞人,以不拘一格的用人理念吸纳人,以科学发展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人,以协作共事的工作氛围感染人,以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信服人。
和谐的社会生态。宁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一个亮点是重视民生和社会和谐,将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通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宁国逐渐形成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五种主要类型:景区带动型、旧村改造型、项目领动型、生态依托型、城郊结合型。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乡村旅游有了新突破,新农村建设有了新面貌,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文明新风有了新气象,民主管理有了新机制。形成了生态与经济齐抓共管,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优美生态与富裕农村相映成趣的富裕文明、美丽和谐的新农村生态美景,主要表现在经济、环境、文化等五个方面。
经济更高效。形成了以山核桃、竹笋、茶叶、畜禽、种苗等特色产业为主体的生态农业立体化开发格局和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为导向的环保节能新型产业,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齐头并进,发展迅猛。截至目前,乡镇工业集中区共协议签约入区企业36家,开工建设25家,竣工投产19家,产值达1.4亿元。建立绿色农产品基地20万余亩,5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81个农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认证。形成乡村特色“农家乐”旅游148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0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4家。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75元,高出全省平均数3190元。
环境更宜人。森林覆盖率从2003年的67.3%提高到2011年74.9%,被誉为“安徽省园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最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首届文明城市”、“安徽农村卫生示范县(市)”。
产业更协调。依托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大力开发农业资源,努力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带动“以健康休闲为主的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依托生态资源、人文景观、乡村民俗,快速推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乡村旅游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来抓,形成了会展、物流、金融、商贸、休闲体验、创意产业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并与农业相互渗透的发展局面,促进了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
城乡更和谐。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推进“三化”同步,城乡发展更加和谐。深入推进以“三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的奉献精神,形成了协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出台了《宁国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制定了高危行业职工参保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
以点突破打造一个新亮点
从2012年下半年起,六枝特区郎岱镇阿乐村开始有了“名气”:青山环抱、绿树茵茵,一栋栋农家“小别墅”掩映其间,魅力阿乐吸引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农家乐、农家旅馆大受亲睐。
短短不到两年,阿乐村这个曾经落后、闭塞的小山村,摇身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新农村。
走进该村,超市、村民上网室、民俗陈列馆、腰鼓队、舞蹈队……眼前呈现的一切都让人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给阿乐村人带来的实惠。
去年初,六盘水掀起了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阿乐村成为美丽乡村的打造试点。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及六枝特区委、区政府要求把阿乐村打造成为六枝特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样板,从单纯的民居改造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升级。
于是,在规划建设中,六枝特区以阿乐村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借助黄果树瀑布及牂牁江等旅游资源,着力打造阿乐乡村旅游品牌。
随着阿乐村农民文化主题公园(湿地公园)、“阿乐泉”古井改造、农家乐样板示范户、停车场、农家旅馆、农业观光大道等旅游工程项目建设的推进,阿乐村观光旅游产业初显雏形。
同时,六枝特区在该村建起了2000亩油茶基地、500亩魔芋种植基地、500亩的中药材基地、400亩的精品水果基地和12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进一步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在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推动下,阿乐村迅速成为六枝特区乃至六盘水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张“烫金”名片,成为六枝特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一时间,前来考察、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串点成线打造一条示范带
六枝特区决策层并没有吧眼光仅仅盯在阿乐这个单纯的点上,他们在筹划着打造一个示范带,以示范点调动农户积极性,促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以示范带调动各方支持,积极促进规模效应形成,通过“双调动、双促进”推动全区美丽乡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六枝特区既抓村庄整治的外部硬件建设,又抓农业产业化实现增收致富,更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村民的素质提升,使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综合发展。
首先,成立专门机构,对示范带上的各个点进行规划指导,协调相关资金、项目,实现村庄整治与产业发展双结合。
其次,组建领导专班,由一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带领一个工作组点对点进行重点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积极整合资金捆绑建设,把危房改造与“四在农家”建设捆绑实施,给予每户农户6000元危房改造补助,并借助贷款三年贴息、“3个15万”等优惠政策,既实现了对农村危房的改造,又扩大了新农村的建设面。
六枝特区还积极进行生态移民整村推进以及工业园区拆违集中改造,把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村寨整体搬迁到公路沿线、街道,纳入美丽乡村打造范围。
此外,以地方特色文化为重点进行深度挖掘,提升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鼓励企业和农民主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六枝特区通过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自驾游客和散客深度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补雨村、阿乐村、西陵村、扁槽村等新农村不仅单独成为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而且还连接成了一条新的旅游路线。
截至目前,全区已形成“五线八点”的格局,即贵烟线、水黄线、六纳线、六六高速、六镇高速五线;牂牁江、梭戛生态博物馆、陇脚布依生态园、木贡温泉、黔中水利、懒龙桥水库、旧院水库、西戛八个自然风光及生态移民工程点。
由线及面打造一片新农村
据六枝特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去年至今,全区共投入资金数十亿元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包括民居改造、村寨道路硬化、乡村旅游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去年共改造、建设乡村民居1.5万余户;今年将要改造、建设民居3万户,打造美丽乡村206个,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全区共硬化通组公路209.75万平方米、串户路80.77万平方米、绿化58.68万平方米,修建垃圾池336个、公厕344所、排水沟667条,有力地改变了村寨“脏、乱、差”的情况。
目前,六枝特区已有75%以上的行政村基本建成通村水泥路,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促进农民增收,该区通过对“小农水”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进行整合,逐步形成了“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田园化生产格局。创新思维,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结合乡村旅游大力发展茶叶、魔芋、绿壳蛋鸡(鸭)、梅花鹿等特色产业,加快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步伐。
此外,六枝特区全面推进“村村通”、“户户通”等工程,为19个乡镇接通了数字电视,修建“农民文化家园” 40个、村级精神文明活动中心 17个,组建文艺队伍127支,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充实。陇脚乡补雨村党支部书记郭荣文说:“每逢喜事或节日,村民们都会相互邀约载歌载舞,共享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 F3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74-02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全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促进规模化、品牌化发展。2008年,作为黄浦江源头的浙江省安吉县出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处理发展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农村建设口号,并制订建成中国最美乡村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影响促成浙江省制定《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此时广东省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也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这种以整体化实施、品牌化经营的探索模式,不仅是新农村发展趋势,也是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
1 理论与现实意义
结合住建部2013年40号文提出关于开展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广东省2011年决定创建宜居城乡、打造具有鲜明广东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以及近期广东省提出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在广东全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 “美丽乡村”建设为区域协调发展延伸了内涵、拓展了空间
区域竞争是发展质量的竞争,区域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寻求到良好竞争合作之后产生的必然结果和发展趋势[1]。区域及其产业如何做到区域内外有效竞争与合作,如何通过区域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也是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所在。“美丽乡村”建设秉承这一战略理念,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高度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发展,不仅抓住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利契机,也为区域协调发展延伸了内涵、拓展了空间,更为粤北地区进一步落实该省关于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落到实处提供了有力抓手。
1.2 “美丽乡村”建设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诠释和实施
“环境提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也是广东省推进该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建设“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乡村,就要从生态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入手。“美丽乡村”建设正是从尊重自然的角度,保持乡土风格的原貌,尊重乡村文化和历史,从生活和生产2个方面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也是对十报告中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求的有效诠释和实施。
1.3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
“美丽中国”,既注重人们生存环境的宜居性,也体现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它是“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实现经济繁荣、制度完善、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社会”[2]的宏伟蓝图。要实现这一蓝图,就必须着手于规划、建设和发展基础生活单元――乡村,从源头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是广东省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行动和途径。
2 现有评价模式及优劣势分析
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研究内容主要分为3个部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建设实践研究[3]。其中,指标体系主要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新农村建设内涵挖掘或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等目标着手,基于地方实际,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依从定量、定性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思路,在建立指标体系基础上,对当地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最终获得当地乡村建设水平综合评价结果。“美丽乡村”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延伸,其评价模式既要继承以往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特征,更要突出“美丽”建设的核心要义。因此,总结目前广东省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及其特点,是客观衡量和评价地方“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步骤。
2.1 纵向模式:以行政体系为基础
2.1.1 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国家行政体系划分,从省级至村级存在各行政层面的评价模式。其中:评价指标体系,从下到上宏观指导性越来越强;从上到下微观操作性越来越强;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则;例如:省级层面,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管理民主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4];村级层面,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上,采用权重法、划分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相结合。
2.1.2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目标明确,工作易于推动,行政操作特点强。但若上级政府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不足,将导致建设目标脱离实际。同时,若基层政府对上级政策目标误读,将引起当地建设偏离中心路线问题。
2.2 横向模式:以市级及其以上行政区划为基础
2.2.1 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广东省区域发展存在差异性的事实,结合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制约因素,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如:珠三角地区农业产业化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城乡收入差距大;东翼地区村组织经济实力弱,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清洁能源使用率低;西翼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垃圾实施集中处理程度低;北部山区农民生活水平低,经济落后[5]。评价方法上,仍采用权重法、划分评价标准,获得综合得分。
2.2.2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充分考虑宏观发展与微观运作,有效结合地域差异性。既能客观反映各地现实发展水平,又利于不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与借鉴;既紧跟区域发展现实,又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但受地方发展定向思维影响,人为指标选取及划分不可避免,评价结果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
2.3 点状模式:以县级及其以下行政区划为基础
2.3.1 主要内容。评价模式基于以县(市、区)域为评价单元,通过选取不同建设目标,结合现实政策发展实际,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如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或“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某地可专门以“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为一级建设指标,通过二级建设指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个方面落实一级指标[6]。
2.3.2 优劣势分析。该模式基于单个县(市、区)域范围,评价体系特殊性强。评价的最终结果单纯为落实上级建设要求提供服务,或借此契机为创新地方建设途径服务。该评价一般仅适用于当地,或与当地情况类似的周边县(市、区)。实践性、微观性、局限性强,更高层次的宏观指导性较差。
3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研究
3.1 “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状模式
由上文可知,3种常用的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虽各有特色,但评价程序(指标体系选取和评价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纵向模式着重于行政指导性;横向模式着重于区域借鉴性;点状模式着重于可落实及特色性。基于上述分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内容,即以村民群众为主体,以村民基层组织为议事决策平台,以规划为龙头,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为内容,切实缩小农村与城市在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际生产中应该借鉴点状模式的特色性、纵向模式的行政性、横向模式的可比性,提出以区域交通干线为轴线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状模式,通过点的发展、线的辐射及面的整体提升,带动区域“美丽乡村”建设,既注重局部发展,又考虑到整体关系,有利于区域统筹。
3.2 注意的问题
3.2.1 指导思想。首先,近年来广东省注重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注重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辐射、服务和带动功能,形成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带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其次,为继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省注重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形成不同梯度与层次、相互配套、关联互补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第三,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东省为适应区域城乡协调发展需要,一直着力于拓展交通运输网络的覆盖深度和广度,着力于优化运输网络结构,进一步推进区域和城乡运输一体化。这些都突出了选择基于线状评价模式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选择线状评价模式成为必然。因此,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指导思想上必须注重以交通干线沿线建设为核心,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主线开展评价工作。
3.2.2 指标体系。以社会经济建设内容为选取范围,注重交通干道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以“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环境美、管理民主和谐美”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对交通干道沿线区域、村庄及其内陆辐射地进行评价。同时,依据村庄离交通干线的区位距离,将评价区域划分为优先建设区、主要建设区、农业建设区、保护建设区等4个区域,选取不同评价指标,进行差异评价,以满足不同发展条件村庄有区别的建设目标。其中:优先建设区和主要建设区一般包括了工农业比较发达、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建设比较成熟、经济条件好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农业建设区一般包括传统农业发展成熟、经济水平在当地发展适中,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加强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自然保护区一般包括开发较少、自然传统村落明显、区位条件差、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庄。
3.2.3 评价方法。着重不同类型评价区域指标权重选择和标准划分上的界定。其中,优先建设区、主要建设区以工农业/商贸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农业建设区以现代农业/农业保护区/传统文化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保护建设区以旅游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三者均需制定权重及标准。
3.2.4 综合评价。“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模式――线性模式,与其他评价模式评价思路相同,都是基于量化考核的评价模式。其特点就在于,结合了交通干道的线状辐射功能,对交通干道周边区域进行评价,是宏微观的结合。缺陷在于,因人为的划分,虽评价结果相对客观,却仍存在缺乏变通的可能性。基于正反两面考虑,定量考核后的定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线状模式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评价应基于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4 参考文献
[1] 孙海燕,王富喜.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探究[J].经济地理,2008(11):928-931.
[2] 王晓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9-25.
[3] 许可杰,刘喜波,马鑫.我国新农村建设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改革与战略,2013(3):77-79.
[4] 李大胜,余建斌,范文正.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南方农村,2008(2):32-36.
2011年以来,敦化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敦化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2016年是敦化市“十三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以创建美丽乡村为载体,突出强化重点村建设、美化绿化和农村环境清洁三项工程,着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品位。
一是突出重点村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敦化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工作思路,在推进样板村建设的同时,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选择20个基础条件相对落后,收入较低的贫困村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集中力量重点突破,逐步缩小村屯之间差距,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在重点村建设中,争取省级专项资金496万元,申请建设项目16个,对重点村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围墙10026延长米,安装大门439个,硬化边沟8200米,改建村部239平米;各项公益设施进一步完善,建设休闲文化广场8300平米,安装健身器材51套。
二是突出美化绿化工程,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开展美化绿化示范县建设,大力推进整县市、整片区、整村美化绿化工程,扮靓乡村美景。投入资金580万元,在雁鸣湖镇小山村等村庄打造花海景观点,在201国道、302国道、敦青线、高铁两侧播种花籽,形成花卉带。在城乡结合部、镇区及村屯周边、公共场所、农户庭院统一植树、栽花、种草,打造绿色生态家园。种植绿化树20万棵,栽花1000万株;种植草坪4万平方米,建设花海3.2万平方米,形成美化绿化线路800公里,美化绿化景观带3条,建设公路沿线花池5000个,构建出新时代农村的秀美画卷。
三是突出环境治理工程,打造清洁美丽新农村。农村垃圾整治一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敦化市坚持以卫生整治为重点,提升农村整体环境。召开全市春季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动员大会,投入资金300万元,清扫各类垃圾1.4万吨,清理边沟312公里,维修围栏1250米。持续开展废弃木耳段治理工作,通过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的方式,对废弃木耳段进行无害化处理,治理废弃木耳段2.5亿段。突出治理脏乱差的农户庭院,组织妇女开展庭院和室内卫生清洁工作,树立家家爱清洁,人人讲卫生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