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

道德教育的本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道德教育的本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道德教育的本质

篇1

论文摘要:实践性是道德教育本质特征。实践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实践性道德教育的实施应有助于学生道德的持续发展和道德生活的不断完善,在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同时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必须注意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讲需要实践活动,实践性是道德教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教育课程的主要特征。

一、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个亘古至今的主题。在中国,道德从来就是实践“做人”的学问。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导价值观的传统伦理思想和强烈的处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道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行动践行人伦关系的要求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人格的磨练最终落实在人生或现实生活中。所以,中国古代人之圣贤都是因其在人生道路上体现了至高无上的仁德,或在行动上创造了丰功伟绩才达人成圣。可见,在道德教育上知性化育固然重要,躬身实践更不可少。

在西方,道德哲学或伦理学就是“实践哲学”。道德哲学之所以称为实践哲学,就因为它研究实践或行为。在西方古代和近代伦理思想史上占统治地位的“规范伦理学”,它以研究道德与人的现实生活,与人生、个人需要、礼仪、幸福的关系为基本特征,以确定道德准则、道德原则为基本宗旨。在伦理学的开山始祖亚历士多德那里,伦理学就是根据实践来定性的。他认为伦理学“这门科学的目的,不是知识而是实践”。而“在实践的事务中,目的并不在于对每一课题的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实践。对德性只知道是不够的,还要力求应用或者以某种办法使我们变得善良。”在目前社会转型期,由于个人贪欲的急剧膨胀,道德情感普遍淡漠,道德意志先天脆弱,道德行为知行分离,所以肯定或凸现道德的实践本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从教育目的看,它与智育不同,道德教育主要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要使学生过一种良好的、健康的道德生活。虽然知识的获得、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这种生活的理解和质量有重要影响,但其本身还不是道德生活,其对道德生活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道德生活的改进,因为过一种好的道德生活意味着现实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信念。从教育的过程和手段来看,智育过程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它更多的是要突出学生的理智活动。道德教育则不同,它不仅要求学生积极的理智参与,而且更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得和实现道德价值。事实上,对于活动、实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没有人能像加世纪的教育家这样清楚,20世纪的教育家更加觉察到,由于人们不禁要思考,也要行动和关心,教育过程必须超出智力的训练,帮助青年学习如何有效地和负责地行动。在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导的智育中,直接的讲授甚至是灌输的方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在道德教育中,灌输的方法是错误的。因为无论从道德教育概念本身,还是从一个完善得到的主题来讲,都要求一个人能够独立的思维。灌输,由于试图生产一个封闭的头脑,而与这种要求格格不人。

二、实践活动对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意义

首先,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依据。任何道德都以一定的规则、原则的方式客观地呈现着,它蕴含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有的关系、人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的基本要求,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个人的欲求,只有在实践中,只有在体现这些要求的社会关系中并通过实际地处理这些关系才能实现。同时,在实践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没有实践,没有合作,没有交往,人既不能产生真正的责任意识,也没有履行道德的义务和责任。此外,实践特别是合作的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在实践和交往中,每个实践的参与者不仅对活动中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的关系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有较充分的认识。他一方面可以较深地感受到团体活动的成果有赖于每个成员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团体合作对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既能懂得规则和纪律对个人、团体的约束、规范利用,也能体会到对个人发展、个人利益的保证和促进作用。这样,他们对集体规章的遵守就不是被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或者说服从集体利益成了他们的内部需要。这显然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有效得多。

其次,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虽然儿童已经表现了积极地在道德教育上进行自我教育的因素,如观察、模仿等。然而,严格来说,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是较晚才出现的,其间经历了一个较长或是曲折的过程。儿童的自我教育是从认识别人,是从把自己和同伴比较开始的,是从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评价的对比中开始的。从分析、评价他人行为到分析、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到自我立法、自我司法、自我履行,构成了自我教育的完整过程。其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关键。“只有当一个人了解自己时,他才能够进行自我教育”。没有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便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那么,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又是如何获得发展的呢?笔者认为,促进儿童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从而为自我的道德教育提供基础的,只能是儿童本人的实践,只能是儿童间的交往。认识和评价自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主体必须走出自身,把自我当做与主体“对立”的客体来加以认识。这只能在主体的对象化实践活动中,在主体间的交往中才能实现。并且主体正是在交往中,在相互作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通过相互比较逐渐认同别人对自己的较客观的评价,在比较中逐渐加深对自我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实践,没有交往,就没有发展,儿童道德的正常发展无疑取决于他在道德生活领域自我认识、 自我评价的准确性和深刻性达到什么程度。离开主体的实践活动或交往,要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只能是异想天开。

第三,实践活动是其他学科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道德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任何一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道德教育方式要想发挥作用,最终达到影响个体德性的目的,都务必化为主体的活动或实践,通过活动或实践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所以,不仅道德教育的理论课程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实现其价值,而且其他各学科的“教育性”、“思想性”也只能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除非在给学生提供科学知识和道德讲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道德原理的机会,否则,教学的“教育性”、“思想性”就会成为一句空洞而无用的口号。

三、实践性道德教育的实施

(一)实践课程应有助于学生道德的持续发展和学生道德生活的不断改善

这就是说,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活动课程必须服务于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其存在价值也要基于它在实现道德教育目的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实践活动课程对道德教育的独特贡献在于,它为学生的道德启蒙与品德发展提供了一个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充满了各种道德冲突与挑战的、现实的、优化的成长环境。通过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的道德意识才可能真正地生成道德信念,道德情意才可能升华为精神人格,道德行为才可能闪现出人生的光辉。

(二)实践性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主体性原则

强调活动、强调道德的实践特征,事实上是突出了道德教育领域强烈的主体性特征。无论从道德的实践主体本质,还是从教育要培养能独立思维,培养有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的个体来讲,主体性都应当是道德教育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有感于目前学校教育实践中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的反主体、蔑视主体尊严的现象,通过强调实践活动突出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的主体特征也是对目前这种“机械主义”或“权威主义”道德教育的一种冲击。在实践性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活动应该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而不是仅仅按已经安排好的严格要求去做的、形式化的行为操练和机械重复。用卢梭的话来说就是,让儿童“始终是按照他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思想进行活动”。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把学生当做教育过程的主体,当做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和责任主体来看待。而在以往学校开展的活动中,往往由学校或教师事先确定要达到的目的、组织方式、活动程序,明确活动纪律和具体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生的这种活动通常是不得不做的一种程式化、履行公事式的机械表演。由于学生对活动的参与不是自觉自愿的,仅仅把它当做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甚至个别学生根本就把这当做儿戏,所以,往往既无智慧力量的发掘,也无情感的真诚投人,也就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这些活动不可能指望有什么真实的教育价值。

(三)实践性道德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虽然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总的来说只是反映某种“事实”,不能决定教育应当如何的实践,但是,我们仍不得不把满足)L童的兴趣和需要作为实践性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舍此,便谈不上儿童主体性的发挥。有人认为,强调兴趣和需要会鼓励儿童的自私行为,我们认为,强调兴趣,让儿童根据兴趣、需要来行动本身还只是一处事实,还没有什么问题,只有当根据兴趣去行动并产生了利己或利他的结果,才有了道德的意义。事实上,兴趣就是自我对某一对象的主动的认同。但坚持兴趣原则并不是任由儿童做任何他想做、他愿意做的事情,也不是把学生引导到无政府状态的个人主义,而是要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履行责任。

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有些事情、有些教育的内容是儿童不感兴趣或不甚感兴趣的,但对他们的发展来说却是重要的因而是必须学的,这里涉及师生合作、教师的责任及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问题。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我们认为,儿童对活动的兴趣,就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活动产生的。在实践活动中,在具体解决问题,具体操作中基于主体对实践、活动意义不断加深理解所产生的兴趣,其道德教育作用是非同寻常的。

(四)实践性道德教育必须注意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通过实践活动沟通校内、校外生活,使学生在实际地参与社会道德生活中形成道德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社会生活较学校道德教育和某项具体的道德教育活动具有更基础的、更普遍的意义,有意识开展的各种活动必须奠基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之上,不能割裂它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否则,脱离现实生活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活动将失去生命力,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之中的,道德教育活动也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并且,从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上看,学校在道德教育上的全部努力不外是改善学生的道德生活从而使他们真正能够参与社会实践。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的是要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篇2

一、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个亘古至今的主题。在中国,道德从来就是实践“做人”的学问。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导价值观的传统伦理思想和强烈的处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道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行动践行人伦关系的要求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人格的磨练最终要落实在人生或现实生活中。所以,中国古代人之圣贤都是因其在人生道路上体现了至高无上的仁德,或在行动上创造了丰功伟绩才达人成圣。可见,在道德教育上智性化育固然重要,躬身实践更不可少。

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从教育目的看,它与智育不同,道德教育主要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要使学生过一种良好的、健康的道德生活。虽然知识的获得、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这种生活的理解和质量有重要影响,但其本身还不是道德生活,其对道德生活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道德生活的改进,因为过一种好的道德生活意味着现实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信念。从教育的过程和手段来看,智育过程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它更多的是要突出学生的理智活动。道德教育则不同,它不仅要求学生积极的理智参与,而且更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得和实现道德价值。

二、实践活动对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意义

首先,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

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依据。任何道德都以一定的规则、原则的方式客观地呈现着,它蕴含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有的关系、人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的基本要求。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个人的欲求,只有在实践中,只有在体现这些要求的社会关系中并通过实际地处理这些关系才能实现。同时,在实践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没有实践,没有合作,没有交往,人既不能产生真正的责任意识,也没有履行道德的义务和责任。此外,实践特别是合作的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在实践和交往中,每个实践的参与者不仅对活动中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的关系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有较充分的认识。

然后,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学龄初期,学生已经表现出积极地在道德教育上进行自我教育的因素,如观察、模仿等。“只有当一个人了解自己时,他才能够进行自我教育。”没有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便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那么,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又是如何获得发展的呢?笔者认为,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从而为自我的道德教育提供基础的,只能是学生本人的实践,只能是他们之间的交往。认识和评价自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主体必须走出自身,把自我当做与主体“对立”的客体来加以认识。这只有在主体的对象化实践活动中、在主体间的交往中才能实现。

其次,实践活动是其他学科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

道德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任何一种知识性或理论性的道德教育方式要想发挥作用,最终达到影响个体德性的目的,都务必化为主体的活动或实践,通过活动或实践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所以,不仅道德教育的理论课程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实现其价值,而且其他各学科的“教育性”、“思想性”也只能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除非在给学生提供科学知识和道德讲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道德原理的机会,否则,教学的“教育性”、“思想性”就会成为一句空洞而无用的口号。

三、实践性道德教育的实施

1、实践课程应有助于学生道德的持续发展和学生道德生活的不断改善

这就是说,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活动课程必须服务于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其存在价值也要基于它在实现道德教育目的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实践活动课程对道德教育的独特贡献在于,它为学生的道德启蒙与品德发展提供了一个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充满了各种道德冲突与挑战的、现实的、优化的成长环境。通过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的道德意识才可能真正地生成道德信念,道德情意才可能升华为精神人格,道德行为才可能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2、实践性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主体性原则

强调活动、强调道德的实践特征,事实上是突出了道德教育领域强烈的主体性特征。无论从道德的实践主体本质,还是从教育要培养能独立思维、培养有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的个体来讲,主体性都应当是道德教育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有感于目前学校教育实践中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的反主体、蔑视主体尊严的现象,通过强调实践活动突出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的主体特征也是对目前这种“机械主义”或“权威主义”道德教育的一种冲击。在实践性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活动应该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而不是仅仅按已经安排好的严格要求去做的、形式化的行为操练和机械重复。

3、实践性道德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虽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总的来说只是反映某种“事实”,不能决定教育应当如何实践,但是,我们仍不得不把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作为实践性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舍此,便谈不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人认为,强调兴趣和需要会鼓励学生的自私行为,我们认为,强调兴趣、让他们根据兴趣和需要来行动本身还只是一处事实,还没有什么问题,只有当根据兴趣去行动并产生了利己或利他的结果,才有了道德的意义。事实上,兴趣就是自我对某一对象的主动认同。但坚持兴趣原则并不是任由学生做任何他想做、他愿意做的事情,也不是把学生引导到无政府状态的个人主义,而是要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努力学习、履行责任。

4、实践性道德教育必须注意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篇3

[关键词]荀子;道德教育;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72-03

在中国道德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中,先秦诸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遗产,而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又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在战国末期社会大变革的形势下,荀子不仅继承了孔子、孟子的思想,还在融合诸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育思想的新观点,实现了理论创新。荀子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身后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正如谭嗣同所说:“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①荀子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道德教育思想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仁义至上,以礼为纲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一系列道德教育内容,其中有属于道德情操方面的,如“仁”,旨在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意识;还有属于道德行为方面的,如“礼”,旨在给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准则。孔子的道德教育内容,可以说是围绕“仁”和“礼”扩展开来的。更具体地说,他视“仁”是“礼”的本质内容,“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为此,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反映“仁”的道德范畴。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仁义”观。在他看来,“仁”是人们心中应当有的道德情操,是人之为人应当归宿的“安宅”,而“义”则是人们应当行走的正确道路。

荀子继承儒家传统,在孔子“仁”、“礼”和孟子“仁”、“义”的基础上,着重发挥了“礼”这一道德范畴,把“礼”放在更主要的位置。据郭沫若考证,在《荀子》32篇中,没有涉及“礼”的仅为两篇②。荀子生活于战国末年,他从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希望借助“礼”打破奴隶旧秩序,重新规范封建新秩序。荀子明确提出“隆礼”的主张,把“礼”看成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准则,视礼为修身和治国的根本。荀子确立了以“礼”为纲的道德教育内容,同时并不排斥其他诸方面的道德教育内容,诸如“信”、“义”、“忠”、“孝”、“仁”、“诚”、“慈”、“惠”等,认为这些内容对人的道德教育同样不可缺少。要追寻仁义的根本,只有把握礼,才能得其正确门径,而知礼尤为诸德之纲领。这也是荀子继承儒家道德教育传统的充分见证。

(二)兼容各家,注重实用

战国末期,随着这一国家统一局面的渐趋实现,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也接近尾声。先秦诸子虽异说纷呈,但却有着共同的学术源头,且都着眼和服务于现实,彼此间在学术内容、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通之处,这就为他们在对立斗争中互相借鉴、彼此渗透并适时走向融合奠定了基础。荀子在《致士》中说:“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如何对思想文化进行融合,从而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提供理论论证,便成为思想家们亟待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为此,荀子适应这一社会大变革的客观形势需要,在与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在解诸子之蔽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其长处,援诸子之学入儒,从而综合百家之学,提出了一套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和策略,初步完成了这一伟大历史任务。

荀子对诸子百家的融合,目的在于扬其所“见”,弃其所“蔽”,建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思想体系。首先,荀子吸取百家之学的原则,是看其是否有功用。即是否与改造社会、促进统一的目的相适应以及是否有利于充实自己的学说。其次,荀子认为,吸取也是一种改造。荀子对于诸家之学的吸取并非照搬照抄,而是作了一番改造,经过自己的消化,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荀子自觉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百家学说的批判、吸取与改造,成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关乎人性,与时俱进

战国末期,秦国逐步吞并了其他诸侯强国,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即将建立。荀子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趋势,开始致力于如何将道德教育落实到现实中来,即服务于稳定社会秩序、实现国家统一和巩固封建政权的现实需要。荀子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强化儒学适应历史发展的能力,从强调人性恶到论证礼义的合理性,完成了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从“内圣”到“外王”的过渡,从而体现出了创新性特征。

1.提出了道德教育起源于人的社会性需要的观点

荀子坚持“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如果放纵本能,而不加节制,各种罪恶将随之而生。认为“善”是人们后天接受“礼义道德”教育的结果。另外,荀子还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特点是“能群”,合群在于定分。在荀子看来,“分”只有作为这样一种等级,与伦理关系之“定分”才意味着一种息争合群之道。

2.提出了道德教育内容的新观点

荀子在“隆礼”的前提下,结合孔子、孟子关于“仁”、“义”、“礼”的思想,提出了一个以“礼”为核心的“仁”、“义”、“礼”三者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成为荀子“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所说的“仁”,也指“爱人”;所谓“义”,是使君臣上下各安其分有所节制,而“仁”和“义”都必须以“礼”为最高准则。这是荀子对先秦儒家所提出的宗法等级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结,是对孔子“仁”、“礼”说和孟子“仁”、“义”论的突破性发展。③

关于道德教育内容,荀子认为,首先要分清善和恶、荣和辱的界限。

“正理平治”即礼义法度,“偏险悖乱”,指破坏社会秩序。在荀子看来合于礼义法度、遵守社会秩序的行为和品德,则谓“善”;而破坏、背离社会统治秩序的行为,则谓“恶”。荀子把维护还是损害国家的制度作为区分善恶的标准,把善恶同治国安邦的大事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局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范围,反映了他对道德在社会治乱中作用的高度重视。荀子认为,人之善恶,不在长相,而在内心。荀子对善恶的评价,是以区分善恶的标准为尺度的,而不是以内心为标准的。

何为荣,何为辱,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思想家,有着不同的观点,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④ 荀子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提出了自己的荣辱观。荀子明确指出:“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他认为,荣与辱的根本区别是安与危,利与害的恒常规律是以仁义为先。以利益为后的人将得到荣耀,以利益为先而以仁义为后的人将得到耻辱。得到荣耀的人永远都会通达,得到耻辱的人永远都会穷困。通达的人永远制服别人,穷困的人永远被别人制服,这就是荣与辱的根本区别。

荀子认为,礼是最高层次的道德,也是根本的客观规律,因此是“公义”。而个人和不同群体的物质欲望则是“私欲”。要教育人们树立“公义”,“以公义胜私欲”,即以地主阶级国家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原则,个人或局部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注重德操的培养和训练,是荀子道德教育的特点。荀子认为,德操是一种尽全尽粹、尽善尽美的道德境界,具有德操的人才是成人。成人具有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能应付一切,万无一失,无不成就。德操不是人所固有的,而是后天努力学习、思考、修养,经过长期艰苦磨炼的结果。培养德操是“以心知道”、“心合于道”的过程,即学习客观外在的“道”,并使之内化为个体道德情操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内求所能获得的。荀子所说的“道”,包括“天道”、“人道”,指的都是客观规律性的东西。

二、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是当时各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礼法”思想因其阶级性带有陈腐与消极的内容,但在目前,认真研究荀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具有生命力的精粹内容,并加以改造升华,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教育必须以树立荣辱观为起点

认真研究荀子的荣辱观,摒弃其消极因素,挖掘其合理、积极内核,对于我们今天深入地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荀子荣辱观有利于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荀子·不苟》中强调:“惟仁义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荀子看重的是那种道义上的“荣”,而不是势力上的“荣”,这种重“义”轻“势”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荣辱的自我评价标准:那种表面上风光的“荣”有时固然值得追求,但决不能“唯利无义”,不择手段地追求,否则必然堕落为令人鄙夷的势利小人;荣辱有大小之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和一己私利,只有追求道义上的光荣,并将自己的光荣和国家的、民族的利益紧密相连,那才是最大的光荣。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今天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有利于我们传承以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总之,荀子的荣辱观有利于我们正确树立“两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荀子荣辱观要求我们要言行一致

荀子的实践观和知行观启示我们,确立和践行荣辱观不仅要“坐而言”还要“起而行”,一定要把培养个人的荣辱观与日常修身处世结合起来。首先,要激发人们的知耻之心,“人不知羞耻,乃不知成人”,引导人们反省内求、自我评价,使人们在内心深处自觉产生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渴望,进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其次,行高于知,要通过反复实践巩固已有的正确的荣辱意识和荣辱观念,最终化为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我们要自觉“明荣辱之事、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个人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

3.荀子荣辱观告诫干部必修官德课

荀子在《荀子·正论》中主张“仁人在上”,“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重品行,修官德”乃是从政者的生存修身之本,为官者只有具有良好的“官德”和“品行”,才能摒弃私心杂念,踏踏实实为民服务,从而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从政者要成为清官廉吏,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积极加强自身修养,注重官德的养成,把握正确的道德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更应注重加强官德的修养,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格,始终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自己工作成绩的检验标尺。因此,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官德作为必修课,不折不扣地践行荣辱观。

(二)道德教育必须以树立义利观为核心内容

苟子认为,欲望是人的生理需求,本无善、恶之分,只是因为顺着这种本性发展下去,就会破坏社会整体的利益,所以它就变成了恶。因此,他提出“明分”,并确立“先义后利的”基本原则,用来处理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或集团利益之间的矛盾。从社会整体利益来讲,荀子既反对孟子“言不及刑”的思想,也反对墨子“寡欲”和道家“去欲”思想,认为只要人们按照“先义后利”的原则行事,也就能得到应得的利益,也就是说,取财获利必须经过正当的途径,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反对“不义之财”、“取利无迫”。这其中包含的“取利有义”思想、“利民”思想、“见利思义”思想等,无论是作为一种人格理论,还是一种经济政策和立法的指导原则,都有其积极的正面价值。

如何在发展中做到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对双重效应作此合理的调适。而指导这一调适的根本点在于社会成员对“义”和“利”关系的道德认识上。合法有道地求“利”才叫“利”,利益的合理分配叫“义”。这就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规范要维护利益主体的“利”;同时又要求利益主体不仅要遵守法纪,还要在道德认识上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三)道德教育必须走德法并举之路

荀子认为,统治者只有隆礼重法,方能治理好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并正确处理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相互关系,既重视加强法制建设,又不放松思想道德建设,发挥伦理精神和道德规范对社会秩序的调整和保障作用;发挥二者对社会个人的内在约束作用;发挥道德教育的引导、教育、评价等功能对法制建设的影响和补充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价值的功能,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道德调整的广泛性、非强制性以及对人的内在约束性,决定了道德必然会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要求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从而建立一个法律他律体系和道德自律体系相协调的和谐社会。当然,我们今天强调的德治,是对包括荀子在内的我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在这样的德治基础上,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创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我们必然需要加大气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尽力做到“有法可依”,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把依法治国与之相结合,可谓是全新的意义的“隆礼重法”。

[注 释]

①陶师承:《荀子研究》,大东书局1926年版。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篇4

1.感知读

即整体感知的初读。在课文开讲前,先安排一定的课外时间,让学生借助有关材料复习,利用工具书、课后注音,把课文读通顺,感知全文内容,迅速捉捕文章中心。这一步要完成的任务是扫清语音以及重点字、疑难字的字形、字义障碍。同时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提出疑问和学习重点等。

2.激情读

学生在初读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文字特色,准确掌握某些朗读技巧。此时,教师应及时施以真情实感,富有表情的激情范读。把“读”作为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进入文中体味、品尝。教师融声音、表情、姿势、手势于一体,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营造情感氛围,作用学生行为,激发学生学习情绪,产生课堂情感效应,使学生对作品中的人和事、景和物及蕴含的情感有真切的感受,从中陶冶情操。

3.释疑读

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结合课后思考题,教师提出一些紧密结合课文中心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任然是通过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探索答案,循疑而读,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学习上的一个个问题,克服对老师的依赖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揣摩读

这是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学生通过读,能对课文中的重点句、段进行揣摩、比较、体会、品味,从而发掘课文的蕴涵,体会感情、进入“角色”,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篇5

关键词:Flash;倒计时;动作脚本

在Flash的交互设计中,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时间控制,这里所说的时间控制是指持续时间,即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得到的时间差.在Flash时间函数中没有日期、时间的加减功能,对于需要用到“倒计时”时没法直接求两时间差,需要借助于其他函数来完成.本文共介绍了三种用动作脚本制作倒计时器的方法。

1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1.1程序的设计

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整个倒计时过程中剩余时间是以秒为单位进行倒计时,而倒计时剩余时间的显示则是由时、分、秒三部分组成,我们需要把倒计时剩余总秒数转换成相对应的时、分、秒.如一个3位整数456,百位4:INT(456/100),十位5:INT((456%100)/10),个位6:456%10,Flash中是用相同的方法提取时、分、秒,只是时间单位进制是60。

1.2程序的实现

(1)方法一的实现过程

此方法是在系统的时间轴上截取一个倒计时起始时间timestart,再截取一个倒计时终点时间timeend,seconds用于记录当前系统的最新更新时间刚开始seconds的值与timestart的值相等,随着系统时间值一秒一秒增加,seconds中的值也在逐渐加1变化,timeend-seconds便是倒计时剩余时间.各时间点的关系如下图1。

选中第一帧关键帧,打开动作面板输入以下代码:

var time;

time=new TextField();//生成文本域

time.defauhTextFormat=new TextFormat(黑体”,20,Oxff0000)设置文本格式

time.x=200;time.y=200;//设置文本在舞台上的位置

vat startt:Date=new Date();//截取系统时间轴上某点作为倒计时起始时间

此方法是在系统时间轴上截取倒计时时间段,程序不能保证在任意时间点上都能正常运行.以系统时间是24小时制为例,倒计时取得的计时起点和终点不能是横跨在凌晨00:00两边的时间点,可以在seconds取得新值前加一条判断语句,if(nowt.hours

(2)方法二的实现过程

此方法是在getTimer()函数时间轴上截取时间段.getTimer()函数是获取从Flash开始运行到现在所经过的时间值,以毫秒为单位,getTimer()中的值会随着程序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方法二不是在系统时间轴上截取时间段,因此没有方法一的

此方法中需要用Math.ceil()函数取得倒计时剩余总时间,否则整个倒计时会少计时1秒.

(3)方法三的现过程

此方法是创建一ClockFun()函数,在ClockFun()函数中倒计时总时间逐一减少,再利用setInterval()函数每隔1000毫秒即1秒执行一次ClockFun()函数

选中第一帧关键帧,打开动作面板输入以下代码:

篇6

生本教育因其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获得无穷的生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我校英语教学实际,提出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的若干实施建议。

【关键词】

高职英语;生本理念;教学实践

一、引言

高职英语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较少,再加上他们英语基础普遍差、底子比较弱,不能将课堂所授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很多学生想学却无从下手,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教学模式的陈旧迫切要求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生本教育理念正是能改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的教育理念,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生本理念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是指在职业生涯的引领下,将英语教学活动置于专业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并从中产生兴趣,使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自主行动、自主学习,同时将英语课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与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生本理念的内涵及原则

生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在学校育人实践中的具体化,其根本所在就是“以学生为尊,以学生为重,以学生为先”。对高职教育来说,生本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从理念上来说,生本就是应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实践上说,生本就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个性特点等,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开发学生具备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创造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最佳情境。其原则如下:

(一)适应学生。英语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应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二)贴近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任务的设置等,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今后职业岗位的需要。

(三)为了学生。坚持以学定教、以学评教,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体验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学成效要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及其收获作为衡量和评价依据。

(四)依靠学生。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教要以学为归依,让学生自己行动。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和依靠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

三、生本理念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

(一)确定教学内容

课堂是知识学习的重要阵地和主战场。知识传授和双基培养主要是在课堂内完成的。所以如何进行课堂内的内容编排,让四十五分钟发挥最大限度的效用,是教师需要花大气力考虑的问题。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的,任课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具有较大的自。教师可以根据所教班级的专业特点,与学生一同进行讨论,商定所要学习的内容,共同收集整理学习素材,教师再对素材进行加工设计,最终形成便于学生有效学习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和具体学习任务。

(二)创设学习环境。

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用英语授课,并带动学生用英语对话,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境,还要尽量与学生及相关老师一起,按照教学内容来布置教学场景,力求呈现真实的生活或工作情景,激发学生体验与学习的热情,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英语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技能。教师可以取消讲台的设置。教师站在讲台之上,给学生以高高在上的感觉,不如取消讲台,将教师的座位安排在教室中央,学生以教师为圆心,围成一个个圆环。这样,教师就真正来到了学生中间,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这种做法可以在心理上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程度,使得他们减少对教师的畏惧感与依赖感,创设平等的学习环境。

(三)组织合作学习

生本理念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应实施合作学习。合作并非仅仅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还包括师生、师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在课堂小组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合作还贯穿于开发课程、实施学习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小组之间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竞争。如单词接龙比赛、口语朗读比赛、问题抢答比赛、对话表演比赛、英语书法比赛等,评选出最佳小组,排出小组名次。由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面更广,竞争更激烈,获胜人数也更多,后进生也有了获奖的机会,能体会到成就感。

(四)改变评价模式

教师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英语水平,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尝试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形式从多方面进行评价,然后综合以上评价,给学生一个总体的评价分,作为学生一学期内英语学习的总体评价。教师评价可依靠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作业记录、小测验记录等。课堂表现记录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记录,如在问答、朗读、游戏、比赛、表演、讨论、调查、采访中获得的分值、等级等。学生自评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评价和认识。小组之间可以互评,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学生通过相互的评价体会到了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从中受到启发。

四、结语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引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应当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谆谆教导中、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培养起学生独立的人格与完善的道德素养。新的时代给教育界提出了新的要求,唯有深入学习并贯彻生本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从而为我们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董宁函.改进高职英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2]蒋柏明.浅谈教育心理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3]侯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几点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篇7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

2009年6月28至7月10,我有幸到广州参加西宁市教育局指派的为期12天的生本教育培训,在此期间我收获颇丰。培训结束归来我刚好带初一两个班的是英语,担任普通班的班主任,而另一个班是生本实验班。自从在生本实验班授课以来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我的课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先的死气沉沉变成了生动活泼,由原来无人举手到争先恐后地举手。加之各小组之间面红耳赤的竞争辩论及小组长们的认真劲,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动不已,哪一张张急于表现的面孔是多么的可爱啊。见到这么可喜的变化,于是我就尝试着把生本理念应用到班级管理上,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每一个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班主任如何使班级管理艺术化,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班主任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班级的办法后,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工作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寓教于乐,自己的学生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我在平日的班主任工作中用生本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慢慢地去渗透、去实现“无为而为”的教育理想境界,让自己轻松地做班主任,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这样也就真正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得到教育、得到提升。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不成熟的想法,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建立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生本班级

我们学校学生的起点较低,学生的自控能力、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如果一开始就用生本理念让学生去自主管理也有点不太现实。因为学生完全没接触过生本,一旦完全放手会使一部分学生失去自控能力,还会使另一部分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甚至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学生就会在学习方面、班级管理方面钻空子。因而,起初的引导工作也很重要,可先给学生慢慢地渗透生本理念,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先学后教”、“先会后学”为原则,我把全班分为8个大讨论组,上课时前后座位为一个讨论组,这样既有利于上“师本”课,也便于上生本课。

为了给后进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我在课下组成了10个课外互动学习小组,每组7-8人,学习能力上、中、下三个层次自由搭配,使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建立团结有威信的班级领导班子

做好调整后应进行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是班干部,优秀的班干部是教师的左膀右臂。本班的班干部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产生:采用自由竞选方式。每个同学都有权竞争自己心仪的职位,选好后再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做竞选演说,回答同学、老师的提问,最后由全体学生和老师共同投票选出自己心仪的班委。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班委一般是比较优秀的,在班级同学中也有着比较高的威信。

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让他们在竞选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这也是生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一个侧面的体现。

三、确立有正确舆论导向的班级座右铭

选定了班委并不表明班级事务仅仅是班委的事情,因此很有必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班级的机会,供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要有适合自己班级学生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座右铭,这就可以使每个学生都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为实现自我价值而付诸行动。比如将“勤奋学习,健美团结,争创第一”、“我学习,我快乐,我成长”等作为班级努力的目标和格言。

四、制定行之有效的班规

班规可由学生集体讨论制定。班规校纪是让全班所有的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目标的保证,它们具有强制性,必须学会尊重它们。为了制订班规,在班会课上,我做了这样的引导:“如果我们渴望自己生活在一个优秀的集体里,这个优秀的集体需要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克服自身的缺点才能形成。那么为了我们集体的利益,我们需不需要一个班规?如果这个班规维护着集体利益——42个学生加11个老师的利益——那么能否为了一己私利而影响其余52个人的利益?”后来我通过学生的周记了解到,即使十分散漫、不热爱学习的学生也真诚地希望能生活在一个班风学风良好的集体中。班规制定以后,我实行了学生轮值制,每天进行小结,由值日的班干部在第二天早自习前宣读头一天的纪律、学习、卫生等各方面的情况,让每个学生认识到维护纪律、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最后我用郭思乐教授的一句精彩的话结束本篇文章:“用老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精彩。”静待花开,我相信,生本教育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篇8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 导师制

民办教育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2002年,《中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后,中国民办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办高校本科教育在师资建设、管理制度与教学条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笔者认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民办高校的长期任务,也是目前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建立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我国民办高校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笔者将从本科生专业导师的内涵出发,分析应如何定位本科生导师及民办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民办高校如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本科生专业导师的内涵

“导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指导个体学习、进修、写作论文的人员。导师制主要应用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在某一学术领域学习、研究和论文写作。本科生专业导师就是指导本科生学习的导师。导师向学生真实地、无私地传递知识,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这个影响、感染学生的效果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本科生导师要在本科四年的较长的时间中,不仅要对本科生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对学生的选课、自学等方面进行引导,还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专业素养、人生观和道德观。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各个大学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招生面临巨大的挑战。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既是民办高校目前的燃眉之急,也是长远的规划。只有培养出出色的学生,学校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本科生导师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情感关怀,发挥学生个性,实现人人成才。这应是民办高校探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内容之一。

二、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做好专业规划,建立平等、人性化的师生关系,将学习指导融入生活。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

(一)是指导专业规划的需要

在目前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大学任课教师只需要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负责,对学生的专业规划没有直接责任。虽然有些学校设立了专业指导部门,但其行政机构的形式难以实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所以,对学生的专业规划指导存在着管理上的不足。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发现,少数学生对所选专业有一定认识,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造成的后果就是,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学生学习没有长远的目标,缺乏学习动力,没有学习兴趣,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所以,本科生导师应从大一开始,为学生做好专业规划,帮助学生建立目标导向激励方案,正确认识学习的价值和学生的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激励教育;立足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他们确定适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从而帮助学生做好本科四年的专业规划,使学生怀揣希望上路,不懈地尝试和持久地努力。

(二)是实行学分制的保障

哈佛大学曾强调,学校要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学生只有成为学习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和无限的潜力才会被充分激活,才能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学分制特别强调突出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课程进度,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等。为了使学习任务安排得井然有序,需要学生自主拟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进度。但民办高校的一部分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的依赖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趋于弱化,习惯于接受老师的统一安排,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检查。根据调查,约80%的民办高校实行了学分制,但碍于各种客观原因,其学分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实现学分制的宗旨――选择性和自由性①。而为学生配备导师之后,学生选课、学习就有了有力的保障。

(三)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目前,民办高校中除了少数几所学校外,大部分学校都侧重于文科专业,理工科专业较弱。特别是软件人才培养面临一定的困境,与众多的培训机构存在激烈竞争。这一现象的存在,师资是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引进人才以外,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内部增强师资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提高理工科人才培养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实行导师制后,可以参考国家的“大学生创新型实验”,由专业导师自主设立学生的实验项目,尽早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这一措施可从大二开始,约每个学期设立一个小项目,到了大四时,可直接和国家的“大学生创新型实验”及毕业设计接轨。这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创新型实验”的受众面,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类似于“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而这一模式在实践中已得到证明:这是学习技能的好方法。高校也不妨借鉴这一模式,优化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大学里,任课教师往往“踩着铃声上课,踩着铃声下课”,学生在课外与老师交流的机会较少。导师与学生接触主要是在课外进行,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空缺。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但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马上适应任课教师的教学,有时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会出现一些学生学习落后的情况。此时,需要专业导师以第三人的身份,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促使学生与任课教师相互沟通,并针对学生的个性,提出合理可行的学习改进建议。

另外,目前大学生兼职已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存在着不少误区,但学校对这一领域尚没有专门的管理和指导。专业导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方向,指导学生选择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兼职和实习工作。并且导师可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尽量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尽可能地得到社会锻炼。这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在毕业前统一实习的压力。

三、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

根据已经实行导师制的学校的情况反映出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难题主要集中在师资不够、机制不健全、场地有限等方面。所以,民办高校要实行导师,必须先建设和解决以上问题,才能使本科生导师制落到实处。

在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析这些问题时,民办高校同样存在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这需要学校在师资建设中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实行导师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民办高校的薪酬制度比较灵活,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量可以课时等方式直接计算入工资内,这对激励导师的工作热情有一定作用。虽然为本科生设立专业导师似乎增加了学校的教学成本,但是如果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样的投入将获得更为长期和有意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民办院校建立本科生导师制,需要针对自身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制度。在考核时有具体的制度和标准,这是全面实施导师制的关键。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导师制度,就要从制度上确立导师制的地位和重要性,确定导师的选派程序和原则,明确导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使导师制切实可行,达到应有的效果,最终提高民办高校的本科生人才质量,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注释:

①郭红.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VOL20,(1):132-136.

②任成印.关于深化本科生导师制改革的几点构想[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6,VOL8,(2):100-103.

参考文献:

[1]刘道玉.从大学的起源看西方教育的精髓[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VOL9,(1):1-6.

[2]蒋琼.导师制―本科教育人文管理的基本模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2):171-173.

[3]张家勇,张家智.哈佛大学本科生住宿制和导师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9,VOL8,(5):80-85.

[4]王建平.论导师制是提高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VOL28(增刊):50-54

[5]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73-74,88.

[6]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VOL11,(3):97-103.

篇9

1 “导师制”是加强学风建设,营造优良学风的有效手段

加强学风建设,营造优良学风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由于我校实行立体排课制度,学生上课地点分散,较难管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使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与互动从课上延伸到了课下,更加突出了专业教师的育人功能。

(1)“导师制”的实施,使学生的专业教育由原来的阶段性变成了经常性。由于我院是工科学院,专业性强、专业学习难度较大,学生思想容易出现波动,经常性地开展专业教育,调动学生积极性尤为重要。但是由于课程设置、管理模式等客观原因,以往的专业教育只是阶段性的、临时性的,表现出教育滞后、实效性不强的特点。实行“导师制”后,专业教师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专业教育变得经常性。学生导师课上传授知识,课下通过深入学生自习、开展课下辅导、组建课外活动小组等形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用领域、发展方向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也随之增强,专业自豪感和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2)“导师制”的实施,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获取知识。在经常性的专业教育过程中,导师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展现,他们课上课下主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通过深入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学生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深入学生思想,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和学习需求,积极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不断向学生渗透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信息,开扩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教师“育人”功能实现的过程中,也不断增强了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强。

2 “导师制”是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成才意识的重要途径

成才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意识、观念、道德、情感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导师制”的实行,弥补了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上的不足。我院现有三名专职辅导员均不是学材料专业的,事务性工作又多,因此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创新培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导师制”的实行,使一些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专业教师以一名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充实到思想政治者的队伍中,不仅壮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力量,而且能使学生产生较强的信任感和依附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说服力也随之增强。

(2)“导师制”的实行,丰富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传统的、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数采取报告、讲座、会议等形式,影响力小、效果不明显,易流于形式。“导师制”的实行,使专业教师以一名思想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工作中,在导师与专职学生工作干部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开展专业知识竞赛、技能训练大赛、课外辅导、科技创新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将单纯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50页)作中融入了科学的、前沿的、创新的思维和元素,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增强了教育的效果。

3 “导师制”是巩固学生创新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保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学院办学的宗旨。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为基本对象,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为核心,以不断孵化创新人才、创新思想、创新理念等创新教育成果为目标,在学校的支持下先后投入2千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建成总面积为5000余平方米的开放性教学实验室,并组建了材料表面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铸造应用技术、生物医学材料四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聘任导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指导教师,并与学院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相结合,成立了本科生创新教育导师团。导师团向全院学生公示公开科研情况,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个人特点和专业方向选择指导教师,并以创新基地为依托,全面开展创新和创业活动。近三年来,有八十余名学生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有50余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并完成了课题研究,学生独立发表和参与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7项;在全国 “永冠杯”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和全国焊接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在荣誉的激励下,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极大增强,有近3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我院学生的创新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4 “导师制”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培养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

篇10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叫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区别于传统的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教育实践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之一,自产生以来在西方逐渐流行。在我国,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正在深刻地影响教育工作者对学习、教学和课程的认识,因而有可能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革命性理论之一。

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在本科教育中,学习并研究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实践,进行以提高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三)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来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四)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五)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六)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等。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本科财会专业会计专业课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本科财会专业的培育目标是熟练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和分析方法处理会计具体业务的应用型人才。从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确定课程设置,精选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是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财会专业基本设置了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为主干专业课,辅之以会计模拟实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但是,在课程的建设上,基本上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应当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会计学基础,它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会计专业课,这门课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对这门课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以下以该门课程为例,详细说明如何在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下对课程进行设计。

(一)分析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但是在当前存在一种倾向,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不需要进行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目标完全应该被意义建构所替代。这种观点是极其片面的。实际上每门课程都是由若干知识单元(知识点)组成的,而各个知识单元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有的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有的属于一般的知识(教学目标要求“了解”的),而对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进行意义建构(即达到教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是不适当的。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弄清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而能够独立地进行操作演算。根据该教学目标,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会计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账务处理程序等内容。从目前出版的本科会计学教材看,所有教材无一例外地包括了上述内容,而且顺序也是这样。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把知识点割裂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会计学基础课程应该打破教材的固定顺序,将记账原理同凭证、账簿、报表同时进行,即按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进行账务处理。

(二)进行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应该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情境创设开始于教学过程的起点。在传统的会计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开始不是从会计的情境开始,而是从理论上的记账原理开始。学生首先接触较为抽象的记账原理、会计分录,然后要学习如何将记账原理应用到工业企业的资金筹集过程、生产准备过程、产品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过程和财务成果的核算。这样的学习过程完全靠老师讲授、学生想象。比如,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100千克,价值5000元,学生在学习记账原理后,会做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5000 贷:原材料 5000),至于这笔业务怎样发生,涉及哪些部门,需要填制哪些凭证都没有涉及。记账原理专讲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专讲凭证,会计账簿专讲账簿,前后的知识是割裂的。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会计学基础课程中,教师在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首先接触到生产过程,即实物流转过程,然后接触各过程的原始凭证。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情境创设对于学生学习会计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会计专业课基本上以工业企业为例,而且在各种会计主体中,工业企业所占的比重最大。另外,工业企业会计又是比较复杂的,工业企业的业务熟练掌握了,对其它企业的业务核算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在会计学基础开课之初,应该组织一次对工业企业的参观。选择一个中型工业企业,由教师和厂方人员带领,认真参观每一个生产过程,切忌走马观花。因为现在的本科学生,生源在城市的,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生源在农村的,对农村生活比较了解,但缺乏对工业企业的了解。在参观时,首先选择一个原材料库,请保管员讲解原材料入库的流程,讲解以后,教师给学生讲一下“入库单”的填写内容,并把保管员填写的“入库单”在学生手中传阅,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原始凭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选择一个生产车间进行参观,在车间学生主要了解生产过程,特别注意成品的转移,在这个过程,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看“生产任务单”,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始凭证;最后,选择一个成品库参观,在讲解的同时,让学生传阅“成品入库单”。通过生产过程的参观,学生比较近的接触了实际,见到了“原材料入库单”等重要的原始凭证,为接受课程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情境创设的另一个方面是情境创设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生产过程参观后,回到课堂上进行会计学基础的讲授时,情境的创设可以自由选择。教师可以将账簿、凭证、报表放在讲台上,也可以带学生去会计模拟实验室。近几年,各院校基本上都建立起比较规范的模拟实验室,实验室基本上都是按照实际工作场景设计的,比较接近实际。如果有条件,建议会计学基础课可以完全在会计模拟实验室中进行。

(三)协作学习环境的创设

会计课程的实务操作性较强,由于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会计实务有关的内容接受较慢。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一方面通过实际业务情境的创设,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的图表使学生对会计业务过程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创设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法。在会计的案例教学中,授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比如可以事先设计案例,先由各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讨论时间可以是几分钟,也可以是整节课。现在许多出版社出版了较多会计模拟实验教程,教程的设计都尽量地接近实际。建议教师在运用教程时,不要让学生独自进行,而是让学生组成固定的会计小组,进行角色分工,各个小组进行教程的操作,考核时以小组为单位,真正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在协作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贡献。

(四)提高本科会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篇11

一、创设情境,建构立体概念

如果学生对于课堂的教学开始产生厌烦感后,教师应该去选取新颖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状况,以此让学生能够尽快的找寻学习状态。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使用情景教学,立足凸显学生主体,建构起他们的立体概念。

在讲《让人三尺又何妨》时,我希望学生能理解宽容的含义,学生秉持着一颗宽容的心态,才能从他人那里获取尊重。清代第一任状元傅以渐,因为在书信中劝解家人不要为了争抢土地和邻居交恶,这才有了三尺巷的美谈。为了能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我事先召集几个学生进行情景再现,几个学生用事先编排过的台词在讲台上进行表演。这个表演是为了能让学生明白“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深意,在自家让出三尺后,邻居家也让出三尺,这就成了一个六尺巷。表演是要比陈述更具有感染力,其表现形式也会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其所传达的情感也能得到学生的共鸣。这样能给学生带来立体的价值取向,在观看的同时,学生也能进行判断是非。这节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平时与人为善,尊重他人,这样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

情景中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他们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接受德育,这样的方式能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组织活动,提升适应能力

在其他课堂上,学生之间很少会有情感交流的机会。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很多事物都还保持着新鲜感,并且大部分学生在适应新事物上有一些障碍。为了能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新环境,笔者通过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去熟悉这些新事物,从而在未来迎接挑战时能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在学习《我是中学生了》这节课时,我通过组织多项活动,来帮助学生尽快的去了解初中生活。第一节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尽快的适应初中学习的节奏,平稳的转化角色,我首先让学生去了解学校的“教训”和“学风”,以此来给他们认知上增添使命感。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熟悉新鲜事物、新的学习环境,认真笃行《中小学生守则》能帮助他们尽快的转换角色。课堂上的一个小活动是,我让学生去分享自己曾经入到过的挑战,然后谈谈经历过的自身感受,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其他的学生受到这些学生的感染,进而塑造起坚强的性格,进而正视初中的学习。在学生已经开始初中生活一段时间后,我让学生去列举他们现在所遇到的一些挑战,比如说在人际关系方面、宿舍生活方面、学习方面等等。进而我才能去有方面的来给他们提供帮助,当学生刚进入到初中时,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挫折,如果不能很好的去适应新环境,那么很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教师的及时疏导,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性认知,进而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们会更快的敞开心扉、与人有情感的交流。如果长期让学生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不去尝试新事物,那么他们在以后的社会中会很难立足,很难去正确看待生活所给予他们的挑战。

三、家校一致,引导正确认知

如果说课堂上所传授的是一些公共的道德法治常识,那么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学生有独特性和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思想教育了。父母给学生引导的价值取向要比教师的谆谆教诲更加有说服力,所以家庭与学校共同助力,才能更大程度上引导学生的正确认知。

在讲《人不能选择父母》时,我想传达给学生孝敬、感恩父母的情感。有些学生可能与父母很少会有情感上的对话,这样的情况很容易让学生进入到叛逆期,并且产生“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情况。在初中阶段,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会很容易叛逆,所以我在讲课的时候,不能让学生产生厌烦感。我会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多和自己的孩子平等沟通,这样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都得到感化,他们会逐步产生对父母感恩的情愫,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渐渐缺失了幼年时期的宠爱,往往会为了博取关注而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情况不仅会伤害他们自己,更重要的会让父母伤心。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才能引导学生产生正确认知。

有些家长对学生的成绩非常看重,而忽略了他们人格的塑造。学生自身的精神素养提高,这要比成绩的提高更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所以让学生有正确的道德法律认知是对他们之后的人生成长负责任的。

篇12

关键词:本科生指导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32-02 高校设置的本科生导师制,目的是通过本科生指导教师个人高尚的师德、丰富的学识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学生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本科生指导教师首要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在高校中,不仅指导员、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而且本科生指导教师也同样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课堂传授、党团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环境熏陶、现代科技、典型示范、自我教育、寓教于管以及齐抓共管的方法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往往忽略了本科生指导教师的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齐抓共管,形成管理教育的合力。本科生指导教师的作用如果能够发挥好,将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点,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新情况,把握新特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新台阶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导教师工作具备的优势

1.做好指导教师工作有利于解决教育者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问题。高校任课教师大多数担任指导教师工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了解要远远胜过指导员,而且指导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在教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头脑当中。当代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也不再是天真幼稚的孩子,他们具有旺盛的精力和积极敏锐的思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地增强,能够对社会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辨知是非。“知识是构建的,不是灌输的”[1],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讲授和教育,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将知识内化于心。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成为一种呆板的说教、沉闷的灌输和刚性的约束,通过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痛苦不堪的传统教育。

2.做好本科生指导教师工作有利于避免教育方法忽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问题。本科生指导教师不再像大学班主任负责一个或几个自然班的学生,教师指导的学生往往是一个自然班的一部分,这使得教师指导的针对性更强。不必像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一样,进行无差别的流水线式的教育。当然,高校采取的工业化流水线式的教育,虽然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但是却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也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然而,这种流水线式的培养模式却是以忽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为代价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的指导教师责无旁贷。做好指导教师工作可以有利于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德能方面的不同,尊重学生选择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提高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防止在教育方法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

3.做好本科生指导教师工作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情商教育问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以教育者为中心,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教育内容都是教育者确定,而且更多地停留于政治理论、行为规范等教育,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更加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情感教育的内容和环节上长期缺乏。因此,“仅仅凭借优雅的仪表、良好的愿望、悦耳洪亮的嗓音、一只大功率的麦克风、热情的目光交流——无论它们多么有用,还没有谁能达到教学的顶峰”[2]而高校中的指导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方面是最擅长的,指导教师会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观察现象、分析事实、寻找规律。在传播知识和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的情感培养,为我们更深入地进行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和民族优秀传统及民族责任感的教育提供可能。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本科生指导教师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必须严格按照高校的德育教育方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这是高校本科生指导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高校本科生指导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实际,最好结合所学专业的实际,对学生进行世情、国情、党情、校情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自身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情理并叙,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大学生真正意识到谈国家的未来,就是谈个人的未来;谈个人的未来就是谈国家的未来,二者并不冲突。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让大学生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指导大学生在选择和确定个人价值目标时,必须从集体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教育大学生要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发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精神。再次,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明确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途径和基本内容,加深对社会主义的了解,坚定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为此,要经常地深入学生当中,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为学生及时地解答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保证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最后,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要求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和革命传统,将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和行为准则赋予时代内涵,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内化。在实践中体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深刻内涵。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学生适应时展要求的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加强荣辱观的教育。当然,在进行指导教师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地完善自身,“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3]

三、新形势下本科生指导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发挥指导教师的“政治保证”作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思想文化阵地,不去占领,非甚至反的东西就会占领。本科生指导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实际需要,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引导,使他们的思想、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沟通和化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们领会党的基本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领学生走出去,走到社会大课堂当中来,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取得这些成果的艰辛,使学生们加深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解和认识。协助学生们组织各种讨论会、座谈会,帮助学生们把握讨论的主题、主线,及时指出问题所在。并且鼓励学生们写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学术论文。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去写,并帮助学生修改论文、推荐论文。进而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2.发挥指导教师的“目标教育”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接受走向思考、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很不成熟走向比较成熟的成长过程。将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体系、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这是指导教师的重要任务。应该说,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学生思想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社会影响是极其复杂的,既包含有积极的因素,又有消极因素,而且这种影响缺乏计划性、系统性,指导教师可以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向有利于形成良好思想品质方面转化,在学生思想品质形成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实际,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自身情况,鼓励大学生勤于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理智、冷静、全面、系统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发挥指导教师的“网络教育”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我们必须重视指导教师的网上教育阵地,坚持在网上有指导教师的声音,建立指导教师网站、博客,随时随地与学生保持联系,为学生答疑解惑,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向导。例如大学生沉迷电脑、网络的现象,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分析,启发,比较,辨别。首先让学生懂得选择什么,使“选择什么”的问题转化为把握“度”的能力。二是知道如何选择。人在网络,有时身不由己地受网络虚拟世界的规则、情感支配,而不能做出清醒的判断。人总要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所谓“有利有害”都应当以社会实践为标准。所以,要告诫学生,与网络的虚拟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做出正确选择的必要条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外,还要发挥指导教师特长,创建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网站,例如“青年志愿者”、“普法园地”、“文史哲经”、“意识形态”等主流版块,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上网活动中,将主流思想和正确的社会准则与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实现“灌输式”教育向“渗透式”教育转化。

4.发挥指导教师的“心理辅导”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据调查,一些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有些同学由于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即使心理存在问题也不愿轻易对别人讲,不愿打开心扉,压抑在心中,得不到释放和解决。而指导教师的特殊身份可以为这部分同学进行心理疏导、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吐露出来,寻求帮助的对象就是指导教师。通过师生双向沟通,可以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对于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和各种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还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指导教师心理服务网站,虽然不能面对面,但却可以心贴心,通过沟通感情,建立相互信任,使学生毫无顾虑地倾诉平时难以启齿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走出心理困惑,帮助他们打开“心锁”,克服心理障碍,消除自卑,放下包袱,建立自信,优化心境,从而养成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人格,其效果是以往面对面谈心所不能比拟的。

参考文献:

[1][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6.

篇13

关键词:英语教学;交际法教学;生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59-1

英语交际法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教师的“从旁指导”。所谓“从旁指导”,就是基于学生需要启发诱导学生大胆地说英语,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操练机会。“从旁指导”与“讲─听—练”传统的教学模式针锋相对,绝不意味降低了教师的作用或对教师的要求。虽然教师讲授的时间减少了,但是他们组织课堂教学的任务增大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具体地说,教师如何“从旁指导”呢?

一、解决思想上的问题

语言是一门技能,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掌握。教师在采用生本“交际法”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这种方法,以后的课堂上他们都会更好地配合教师。因此,新生的第一堂英语课或新接手的班级时,对学生说:不要把英语看作象历史、地理、政治这样的学科,而要把它看作象骑车、游泳等这样的技能。犹如《卖油翁》反复练习,达到“无他,唯熟尔”,滴油不撒的境地;通过跌倒爬起学会骑车,通过跳到水里游才学会游泳。学会讲一种外语则要通过反复重复其基本句型和词汇项目直到它们变得脱口而出。不要厌烦重复、背诵、操练。对学生是如此要求,我自己在思想上更把英语当作为语言习惯,就像培养其他习惯一样,通过慢慢地、经常不断的重复来培养学生的英语习惯。鉴于公认言语句型是语言的基础的理念,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口语句型。

二、课堂上用英语就是“普通话”

英语教学中,“普通话”就是英语,教师要让学生控制使用母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创设的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不受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尽快地习惯于听陌生的英语语音。英语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一般可以做到:

1.组织教学用英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使用英语课堂用语。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的高低、英语语言能力强弱的特点,教师使用的语言应简洁明了、简单易懂。

2.直观表达用英语。如实物、图片、教师的体态语、表情和课文情景等。让学生避开母语转接,直接把英语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

3.解释新知用英语。只要教师用的都是学生学过的词句、表达,循序渐进,适当重复,加之学生的踊跃参与,学生是不难听懂英语的。

三、不失时机不断重复和使用

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C·E·Eckersley)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只是实现“学”的一种服务手段,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说,教师在操练课(如学习口语)上讲的比例最多不应超过25%,而应允许学生讲75%,即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想方设法以学生的操练代替讲授,使学生通过操练掌握语言点。这种做法可体现在让学生背诵对话、有用的文章段落,做大量的替换练习,从句型练习到交际等。

多数学生都喜欢用英语问问题,在提问过程中,他们就将外语当作交际工具来使用。学生有一定基础后,可做较高层次的练习,根据指定情景自编对话。

四、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交际法”教学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学习英语,抑或学习任何科目,都是师生共同合作的工作。教师情感、态度、认知,使师生双方都能发挥各自的长处。纪律必须要有,但纪律应建立在友善的严格要求的基础上。生本“交际法”英语课堂是探究与交流的课堂。要求学习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开放,而且包括课外的开放;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自主实践,既要独立学习和整合学科知识、对学习问题及任务独立探索,又要积极与其他个体协作交流;要求教师不要轻易将问题和任务的结果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过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与伙伴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出。中学生生理上、心理上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自尊心很强,对外界反应十分敏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进取精神,多鼓励学生。“怕错、出丑”,是学生学习英语对心理上的主要障碍之一,年龄越大,怕错心理越明显,教师要通过表扬他们练得好和他们的进步来帮助他们。对较好的学生提问较难问题,如果学生练习中出错了,一般不纠正,教师只需把正确的答案说一遍,或让几个学生再问答同样的问题,使出错的学生意识到正确的说法。对于学习差的学生,通过耐心和鼓励让他感觉到自己也正在前进,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对那些胆怯、内向型的学生,教师要特别鼓励。

篇14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014-01

众所周知,日本的企业文化做的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他们的员工对自己的企业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因此日本的职业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是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一、日本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

1、开展职业道德课程学习提高职业道德

日本学校开设了道德必修课,发给道德教科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希望家庭、社会和学校一起进行综合道德教育。

2、在校企合作中培养职业道德

在校企合作中,日本职业高中的学生需要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基本的实习和培训,他们在实习中将由专门工作人员对于他们进行培训和企业文化的宣讲。

3、以行业道德准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

在日本进入各个工作各位之前,会开设相应的职业道德课程,并且通过职业的考试才可以进入各个行业进行工作。

4、以传统文化和道德实践推动学生职业道德

日本的国民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的日本教育,并且结合了武士道精神,坚持把学校中的职业教育和企业中的职业教育相结合,使每一个人都有着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并且把这种观念随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二、日本企业内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保障

1、注重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双重培养

日本的企业内的专业技能培养是根据每个企业的基本现实情况对于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培训。入职培训大概分为三种培训:普通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类。日本学校教育通过考试制度塑造出的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也得到了雇主的欣赏,同时也为日本企业形成孜孜以求的精神文化奠定了基础。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十分强调精神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强调人品教育和情操培养,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日本企业都非常重视建立一种潜在的企业内教育力量,即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实现企业对员工的内化控制。

2、职业道德教育的伦理化

日本企业正是把这种伦理化的概念运用到了企业精神和企业认同感的培养上。他用了感化教育和耐力训练等不同的具体内容,使得每个员工都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感、因此这样充分的减少了企业内组织内耗的情况,降低了跳槽的可能性,使每一个员工都以企业为自己人生实现的最终理想,把自我的发展也都寄情与本企业中。

3、终身的雇佣制

长期的雇佣关系可以让员工有着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和安全感。使员工意识到企业是自己唯一所已依靠的,否认自我的个人主义,更加注重企业整个的集体利益,尊重整个企业的集团价值。当企业的集体利益与员工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员工就要控制自己的私欲和约束自己的欲望,服从整个企业集团的意志行为,这样才可以更有利于为企业的发展和昌盛。

4、灵活性的工种结构

所谓的“灵活性工种结构”其具体的内容就是,雇员进入企业之后,其工种并不细分固定,而是通过职场训练来学习掌握相关工种的技能技术,从而使雇员的经验不断地积累,最后成为能从事自己本职工作以外的相关工作的“多面手”。

三、日本职业教育道德培养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显示出了与西方企业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也为日本创造了经济上的奇迹。而这些正是中国现如今最缺乏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于日本的职业教育中的精髓借鉴。

1、加强学校教育和企业内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密切联系

学校职业教育和后期职业教育构成了日本职业教育的基本体系。这两部分又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学校期间所接受的职业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素质,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为进入企业所接受的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企业内的道德教育,不但要对学校内的职业道德教做一个基本的补充而且还要根据自己企业文化的基本特色,让员工树立对于本企业的基本认同感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2、成立企业自身的培训体系

需要建立每个员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他们带有民族危机感面对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从而不断使企业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完善,如:建立完善的企业培养体系,加强各流水线的基本激流与合作;职工可以在企业内选择自己感兴趣或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课程学习,提高员工的自主性,鼓励员工创造性的发挥,全面知识技能的培养,改变单一传统的学徒制的授课方式,从而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3、建立与我国文化相关的企业文化

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宣扬自己良好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是需要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有着自己企业的基本特色。在确立好自己的企业文化后,就应该把企业文化渗入到每一个企业领域,不仅仅是在入职前培训,而更应该深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让员工深刻体会到企业的认同感。这些企业文化育应该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只有重视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培养基础上的职业技术教育,员工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发展方向,忠诚于企业的事业并乐于奉献。

4、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企业应该对于员工设立长期的雇佣关系,这些长期的雇佣体制需要有详细而系统的规章制度这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可以对于保持企业内部和谐发展和促进员工长期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