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范文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篇1

第一,关于学思结合的道德教育方法。

孔子在道德教育时强调要学思结合,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掌握道德知识、进行道德修养的条件和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提出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孔子教育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告诉学生:虽然学和思都很重要,但两者比较起来,学是主要的,如果不努力学习有关的道德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康德曾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学习,不思考,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更无法去开拓创新。思考,不学习,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可能有所创新。学与思,是学习道德知识的两把钥匙。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求大学生做到学与思相结合,既要掌握道德知识和道德标准,又要具有判断道德是非的思考能力。

第二,关于言行一致的道德教育方法。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道德认识与信念和道德情感付诸于实践,这就是言行一致。在孔子看来,道德修养的目的不仅仅是“学”或通过“学”而获得“知”,更重要的是“行”,是具体的道德实践。实际上,如果不能把人的道德认识与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失败。他十分强调言行一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在孔子的眼里,“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更反对“言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为了防止言行脱节,他主张“慎言”,他说:“古者言之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仁者,其言也”(《颜渊》)。孔子认为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能只凭他说的,而要看他做。孔子特别欣赏在道德实践方面身体力行的人,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的要求,强调“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的观点。

德育工作者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停留在口头的空洞说教上,道德修养的水平主要通过受教育者的行为来体现和检验,应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应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应重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

第三,关于因材施教的道德教育方法。

面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学生在年龄、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多层次的差异性,孔子认为只能从道德教育主体──学生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来进行,甚至根据某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不同表现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孔子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为政》篇中,同是问孔子孝,孟懿子问时,答曰:“无违”;孟武伯问时,答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时,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时,答曰:“色难”,同一问题,答案不同,程子解释说:“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人,孔子的说法不同,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中国现代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也提出,教育的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在年龄、心理、智力等方面,肯定要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针对不同的情况,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性格特征来进行道德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

第四,关于启发式的道德教育方法。

所谓启发诱导,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道德教育的时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逐步地引导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发展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培养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孔子认为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循循善诱,以促进学生去主动思考和钻研道德的内容,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意即不到学生很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很想讲出来而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一解释科学地揭示了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其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因为三年之丧本来就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 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此,孔子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学而》)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公冶长》)以强烈的求知进取精神启迪学生。孔子在强调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己!”(《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德育工作者应实行启发诱导的教育,注意循序渐进,用“循循然诱人”的方法来教育、引导学生,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而且在培养学生情志上,使学生通过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五,关于以身作则的道德教育方法。

孔子注意在德育实践时以身作则,他认为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对被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这些话,充分说明德育工作者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教育方法的实践者。例如,孔子要求学生“不耻下问”,自己就“每事问”,虚心求教;他要求学生好学乐学,自己就“好古敏学”,“学而不厌”;他要求学生要有理想,自己就“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通过教育者的暗示或榜样去教育学生。正是因为孔子能以自己的人格感化学生,所以他在弟子中享有非常高的威信,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无数事实证明,德育工作者做到了以身作则,具有人格的力量,受教育者才会真正敬仰教育者,以教育者为榜样,在实践中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第六,关于持之以恒的道德教育方法。

有了完善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还得有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来克服不正确的情感、欲望和纠正错误,所以孔子特别强调道德意志的培养,他认为一个人先要有为实现自己的志向、理想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才能为学、修德。孔子认为只有能经得住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坚强道德意志、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孔子还强调恒心的重要性,他引用南人的话:“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先进》),指出缺乏恒心的人,连巫医都做不成。他发挥《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观点,用“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进也”(《宪问》)来比喻完善道德修养必须勇往直前,有恒心与毅力才能获得成功;同时也为那些不能坚持到底,半途而废的人惋惜,他批评意志薄弱缺乏恒心的人。要求学生要经得起艰苦的磨练与捶打,加强意志锻炼,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不薄,染不黑)(《述而》)。后来孟子发挥了孔子这一思想,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任何一种道德行为的完成,都是克服各种障碍、挫折与困难的结果,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绝不会做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的。

篇2

[关键词] 孔子 道德 教育思想 现代 幼师生 教育 启示

近年来,幼师教育迅速发展,就业前景广阔。然而,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想背景的冲击下,道德教育正日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幼师生作为未来幼儿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水准将对幼儿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如今,幼师生的道德教育已存在的多重困境,面对其道德现状,笔者试图从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寻求些许解决问题的启示。

一、当代幼师生道德现状

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幼师教育逐渐失去往日的竞争力,很多上幼师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我约束能力差,思想意识淡薄,他们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传统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

1.责任感缺失

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很多幼师生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对他人的要求十分苛刻。他们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生活在优裕的环境里,正是家长的过分疼爱,使他们养成了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习惯,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不融洽,甚至与老师作对,在家中漠视家长的关爱,缺乏感恩意识,集体主义意识淡薄。

2.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于幼师生的年龄偏小,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出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脱节现象。如虚荣心强、经不住诱惑、行为过于偏激等问题频频出现。

3.理想信念意识不强

很多幼师生在求学期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学生行为散漫,有的甚至染上不良嗜好,出现了打架斗殴、贪图玩乐、追求时尚、厌学早恋、铺张浪费等严重现象。

二、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师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成功而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思想既包括爱国情感、伦理观念、包容意识、道德标准,还包含仁爱、诚信、感恩等传统美德。借鉴孔子的思想,尤其是关于他“仁”、“义”、“信”的道德教育内容,对重构当前幼师生的思想教育模式起着特殊的作用。

1.借鉴孔子的“仁爱”的道德品质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把“仁”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准则。《论语•颜渊》中对“仁”的解释,曰:“爱人”。“爱人”二字可看作是孔子眼中“仁”的基本含义。“爱人”即是说人要有仁德之心,要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可见,“爱人”是仁德的情感基础。具体来说就是“推己及人”。他提倡的“爱人”不是指特定的群体,而是说爱一切人,而这种爱是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应以孝悌为本,以“爱亲”为起点,即对父母兄弟的爱;并推而广之,“爱人”的终点便是爱众,即天下之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事实上,孔子所说的“仁”不仅包括了对人类的爱,还包括了对自然的爱。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讲,“仁”已经成为了一种博爱。孔子还认为仁者要尊重别人,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要尊重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鉴于当前幼师生的种种道德表现,我们要用孔子的“仁爱”精神来塑造幼师生的博爱情怀,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和谐精神,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健康人格。

2.借鉴孔子的“律己修身”的道德标准

孔子是最早提出修养理论的人,他根据“为仁由己”的思想设计一整套自我修养的理论和方法,他用“修德”、“克己”、“正身”、“慎独”等词语概括了他对个人修养的主张。子曰:“吾一日而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是说要通过自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方面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意思说每个人需要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要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事实上,孔子“为仁由己”这种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事业成就有巨大的影响,而道德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情感、性格等因素,能否具有端正的心志、高尚的心灵对人德行的修养和事业的成败都有直接影响。

今天的幼师生正缺乏孔子的那种“吾一日而三省吾身”的做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经不住物质诱惑。而孔子的个人修养的主张能最大限度的将社会公德转化为人的内心信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借鉴孔子“义与利”的道德情操

儒家看待义与利,一直是重义轻利。孔子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其中所体现的是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寻求精神富足的心态,强调道德上的幸福感。儒家即便讲利也要落到义上。子曰:“见危授命,见利思义”《论语•宪问》。所谓见利思义,就是主张以义制利,对于迎面而来的物质利益,合乎义则取,不合乎义则不取。

孔子这一原则对幼师生在生活中正确处理道德与金钱的关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腐朽的思想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同时,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也要引起极大的重视。

4.借鉴孔子“诚实守信”的处事之道

诚实守信是交往之道,它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的精神纽带。子曰:“民无信而不立。”(《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诚信是立人之道,是处事的基石,是“君子”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和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强调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诚信的品质,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要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认为“信则任焉”。这些都表明孔子对人际交往中诚信的高度重视。孔子还认为君子对于事业应当是“义以为质,礼以成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在以道义为原则的基础上,靠诚信来完成。

在现实生活中,幼师生缺乏诚信的现象比比皆是,如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朋友相处缺乏诚信、人际关系淡漠等。因此,教育中要增强幼师生的诚信教育,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使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结束语

总之,在幼师教育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的条件下,认真探究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发掘其合理价值,剔除其糟粕因素,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也利于促进幼师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雪峰等.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西华大学学报,2004,(2).

[2]张文惠.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1,(6).

[3]于丹.论语心得 [M].中华书局,2006.

篇3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篇4

关键词:论语;教育思想;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11-02

两千多年来,《论语》一直在封建社会的治国安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其中所涉及教育的主张、思想和理念等是孔子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本文就《论语》一书中所所体现出的教育主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教育主张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提倡不分长幼,不论贵贱,不分种族,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对受教育者不规定年龄,他认为学无止境,年长者也可以学习,教育可以是一种终身教育。

这一教育主张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仁人君子为教育目标的,目的是通过他们去传播“仁爱”思想。作为最早的老师,孔子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他还对仁人君子的“德”与“才”提出了“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标准要求,这就把教育主张具体化了。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回望孔老夫子的这些教育主张时,仍然不得不感慨这些观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二、德才兼备、学行并重的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思想还体现在教育内容的完备性和科学性方面。概而言之就是德才兼备、学行并重,使道德修养、书本知识、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一)道德教育

孔子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其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论语》中有许多章节论述了人格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他的教导下,弟子曾参提倡道德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弟子颜回、曾参、闵子骞等都成为道德的楷模。

(二)知识教育

孔子以“四教”作为教育内容的总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确定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简称“六艺”。六门课程各有明确的内容,完成不同的培养目的:分别完成道德的修养、知识的传承、体能的训练三大任务,是完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仁人君子的德才标准为依据的,对学生做人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三)实践教育

孔子把教学过程分为4个阶段:学、思、习、行。“习”与“行”就是实践过程,提倡学以致用、学行统一。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它使所学的知识技能得以巩固,体现出知识的实用价值。他教导弟子学《诗》关键要会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在培养射、驭等技能方面,孔子更主张亲自动手去实践练习。后来儒家学派把孔子学行统一的主张引申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统观这三大类教学内容,和现今中学教育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大体也还是一致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现今教育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不论是从师资条件还是学校硬件设备和信息传播等而言都是如此。可是,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却不得不多加反思,关于道德教育,老师需要完成的到底有多少,又实现了多少,这应该是每位老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孔子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注重探索和研究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他认为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教学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差异,抓住时机有的放矢,教学要联系实际操作演练。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因材施教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因材施教”,就体现在此中。在《论语》里,记录了弟子们问仁、问政、问学、问孝的内容,孔子都有针对性地做出不同回答。据《先进篇》记载,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闻斯行诸”的问题,而孔子对冉有说“闻斯行之”,对子路却说“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为何一问两答呢?教法因人而异之故。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材施教以对学生的深刻了解为基础,孔子熟悉教育对象,对弟子的品评都很中肯,故能对症下药,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已经成为了教育方法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二)教学相长

孔子提出了“当仁,不让于师”的论调,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能各有长进。《论语》里记载的多是孔子师生问答,再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授课情景,如《学而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很不错了,孔子进而提出“贫而乐,富而好礼”的标准,表示学问道德都要提高一步看。子贡受到启发,认为在德行学识上应该精益求精。孔子表扬子贡的“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不失时机地赞扬弟子的聪明才智或进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无疑是语文教学中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孔子的这一教学方法对现今课堂教学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三)情感教育

孔子的教育方法几乎处处闪烁着情感教育的光芒: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教育内容的情感渗透、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渲染。如《先进篇》“侍坐”章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次谈话式教学。孔子教态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在优美的音乐中,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畅所欲言各述其志,毫不拘束,教学气氛轻松和谐。无意于用世的曾皙很犹豫,孔子鼓励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于是曾皙说想在太平治世潇洒为民,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善于顺应学生的性情,沟通师生情感,极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师生关系融洽。情感教育的结果使得弟子们对孔子感情深厚,孔子逝世后,弟子“哭各尽哀”,“皆服孝三年”,而“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

当然,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还可以有更多更深刻的探讨,以上只是罗列出其中几点进行相关的阐释。中学语文课堂要实现良性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有效教学,探求出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与平衡。孔子教育方法中的诸多观点,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愤不启、以身作则等等,都可以被教师采纳进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实现真正良性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56.

篇5

《论语》 孝 感恩教育 道德教育

德育领域非常重视感恩教育活动及其研究。大多学者将感恩教育归入学校道德教育,从感恩教育的价值、内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但笔者从几年的任教工作及多次的学校实习中感受到,目前学校感恩教育方式仍有不当之处。其实,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留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思想资源,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继承。当然,在孔子时代,还没有“感恩”一词。那时与“感恩”近义的词是“孝”,但是“孝”的内涵其实比“感恩”更加丰富。据统计,《论语》中出现“孝”字近20次;虽未出现“孝”,但与“孝”有关的论述达10多处。可见,感恩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下面主要依据《论语》中孔子与其学生有关“孝”教育的论述,来探讨其感恩教育思想。

一、“孝”是孔子道德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孝”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论语・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提出了五项道德行为规范,他把德行修养放在文化知识修养之前,教育弟子先“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以此为本,以余力学文。孔子视“孝弟”为“修德”之重要方面。

《论语》中关于“孝”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孝”的回答来表达的。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如孟懿子问孔子何者为“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二、孔子孝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外延

1.子女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体谅、理解和关心父母即谓之“孝”

孟武伯问孝时,孔子说:“父母为其疾之忧。”这一句话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认为孝子为父母的疾病而忧虑。第二种,认为孝子不应生病,孝子生病会引起父母的忧虑。第三种,认为孝子不为非作歹,唯有疾病使父母忧虑苦恼。笔者倾向于把这句话理解为,子女要做到让父母不为自己的疾病担忧,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父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整日担惊受怕,这样就做到了“孝”。古人有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子女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发生在子女身上的每一件事都牵动着父母的心,做子女的孝敬父母,要深深体会这种心思。一方面,要努力做到爱惜自身的身体,不因健康为父母添忧。正如《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健康快乐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也是孝道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要遵行为人之道,做合法、合礼、合情、合理的事。普天之下,唯有父母对子女全身心地关怀,而不图回报。唯恐其饥,唯恐其疾,唯恐其困,殷殷牵挂,不能释怀。反观子女,对父母的孝行,则难能如此。故“孝”就是体悟父母之心,以父母之心为心,以父母之忧为忧,萦系挂念。

2.孝的本质在于对父母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

孔子认为,对父母亲不能只是在礼节或者一般社会规范或者风俗习惯的约束下的敬,而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爱。子夏问孝时,孔子曰:“色难”。所谓“色难”,是指承欢膝下最难。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让父母休息和吃喝就够了,孝的关键是子女要时时刻刻讨父母欢喜,在父母面前和谐可亲,笑脸相迎,喜悦相从,婉容相待,这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有了这种情感,内心诚恳,才能对父母心平气和,和颜悦色,才能使父母得到满意的精神享受。“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从父母的角度:父母需要人格上的尊敬,感情上的慰藉。从自身的角度:孝敬父母,乃是出于一种自然的亲情,是我们自身的心理需要,是我们自身情感的自然表现,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看看我们当今的社会,把年老力衰又无退休金的父母,看做自己小家庭生活的负担、累赘,除了每月只给父母最低基本生活费之外,谈的上爱的又有多少呢?有人拿条件不同来为自己的不孝表现――对父母粗暴无礼开脱,辩护,但是难道爱之情和表现这情也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吗?也有人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挣钱,寄给父母很多钱,他们就快乐了,自己就尽孝了。孝不是四海为家打拼积累财富,更不是向银行里为父母存上大把的钱,它需要的是用谦恭温和的态度对待父母,发自内心地去爱父母。对年迈唠叨的父母动辄呵斥反驳,甚至连饭都不愿给父母吃,他们的爱在哪呢?

3.孝不仅仅是奉养父母,更重要的是严肃的孝顺、尊敬父母

在子游问“孝”时孔子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意思是说,现在的人说孝敬,认为只要能供饮食之物,使父母能活命在人世,就算是尽了孝道,也正像家中养狗养猫养马,使成为你们的守门捕鼠代劳或观赏的宠物,你对它们都有养食有爱惜,但毫无尊敬的心理,那生身的父母与猫狗有何区别!这是孔子对一种错误的观念的批判,即“孝”为对父母的物质赡养。孔子认为,对父母的物质赡养最多只能算是“孝”的低层次内容和最起码的要求,供养父母而没有尊敬之心,算不得是真正的“孝”。孔子强调的是对父母的“敬”,即儿女对于父母在感情上的真情投入,真实的尊敬爱戴之心正是“孝”不同于“犬马之养”的地方。可见,孔子把“敬”看得比养更为重要。但重敬不是轻养,而是说光有养而没有敬,还达不到孝的最高境界。对此,曾子有正确的理解:“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敬父母是人类社会应该普遍怀有的一种感情。我国古代最早的孝亲诗歌亦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昊天罔极。”

4.尽孝最起码要做到不让父母孤独

孔子期望子女能够尽量膝下承欢,床前尽孝,把孝行落实在日常的听命侍奉上,关心父母的衣食冷暖,关注父母的健康状况。《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然而当今社会,为了求学,为了生活,我们无法不远游,我们四处奔波,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也因为生活的种种压力而忽视了他们。而他们对我们的牵挂与关怀却从未丝毫减少。儿女不在的丰盛酒宴,比不上儿女相伴的粗茶淡饭;儿女不在的舒适别墅,比不上儿女相伴的简陋房舍。作为子女常回家看看,多抽点时间陪陪父母,多给点关怀,哪怕是一个电话,一个简单的问候,可以消除老年人心情抑郁、惆怅孤寞、心理失落、自悲自怜等情绪,使“空巢”不常空,这也是子女应尽的精神赡养义务。

三、《论语》中感恩教育对当代之道德教育的若干启示

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孔子的“孝”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它的历史局限性。例如,为了不违背“孝”,孔子倡导“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思想,等等。但是《论语》的孝思想,亦即现代意义下孔子的感恩教育思想也包含着许多光辉的地方,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第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家语》讲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仁于己,然后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璞。”从基本的孝悌、礼义廉耻到政策法令的遵守,只要居上位的统治者或教育者做到了,必定对他人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因材施教。学生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如盂懿问孔子怎么才算孝?孔子答:“无违。”盂武伯问怎么才算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

第三,学校道德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在现代制度化教育下,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基本分离。在孔子那里,情况却不一样。孔子言“《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第四,有教无类。即实施道德教育要公平公正。孔子主张人不论贵贱、贫富、长幼、华夷、智愚,均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孝教育方面亦是如此。

第五,启发诱导,注重民主,尽快转变教育方式。即使德育过程从教育者单向灌输到与被教育者平等交流转变。当前,在德育方法上,普遍存在着重传递,轻思考,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这一点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给我们了很大启示。例如,孟鼓子问孝,孔子只答“无违”。对方就不问,孔子也不继续讲。后来,樊迟替孔子驾车,追间何谓“无违”时,孔子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总之,孔子的孝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对当代道德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5,(07):32-36.

[2]张正江.论德育学的范式[J].教育导刊,2010,(09):10-13.

[3]张正江.论道德教育的多重内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9):25-29.

[4]周凯.儒家感恩思想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借鉴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中):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