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1: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道德教育 道德实践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精神却越来越匮乏,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处处可见,比如:旅游时,在拥有几千年历史的遗迹上随处留名;在喷泉里泡脚;在公共场合为一丁点事而大打出手;这些行为的产生我认为都是道德认识上出了问题,所以,要杜绝这些行为必须进行道德教育。很多行为都是从小就养成的,长大后很难更正,由此,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针对如何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说说我的一点看法:

1.应认识道德教育的本质。新的课程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了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简而言之,就是把学生放在优先和突出地位。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中,应重视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让学生做道德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快乐、感悟做人的道理,如礼貌教育,同学、师生间的相互问候和彼此关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体谅。

2.关注道德实践,正确认识教师的作用。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还是道德教育的实施者,是道德实践的营造者,其教育智慧的展现主要在于对学生的细腻洞察和灵动的教育策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时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具体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知识观。这样,教师才能理解教育为什么因真实而生动、因自由而鲜活,才会体验与学生智慧互助而成长,与学生生命交往而幸福,才能在朴素的生活中享受到快乐,其心灵与眼界才会变得愈来愈敞亮和明丽,也才会在道德实践中去“读懂学生”,进而创造美妙的教育境界。

3.道德教育需要鲜活的“教育场”。所谓“鲜活”,就是真的生活、真的世界、真的经历,甚至真的痛苦。不管是什么样的经历我们都要好好的体验,认真地体味。我们应正视不同价值观的冲突,因为有绿才有红、有黑才有白、有丑才有美,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涉入到不同个性和眼界所构成的“精神场”。应多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真实事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4.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等方式促进同学间的互助学习,让他们互相进行审视,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进行更正。课余时间带学生参观革命圣地,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进而感悟人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篇2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18-0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些论述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

1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及道德修养等,是指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锻炼、改造和提高,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以及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

2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在教育领域,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学识、能力、宝贵时间无私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无私奉献的好教师。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行为与教师的基本道德大相径庭。

首先,事业心不强,敬业奉献精神不够。主要表现在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等,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

第二,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主要表现在不接受新事物,不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只是一味地用老一套的观念和方法来教育学生,有的甚至用一本教案教一辈子,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可以说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

第三,以教谋私,搞“有偿家教”。有些教师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开办各样的辅导班,此举本应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本是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却变成了教师课外辅导获取经济收入的手段,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3 新时期合格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忠于职守、献身教育的信念。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决不能为金钱所动,为名利所惑,为地位所诱。忠于职守是一切职业首先的共同要求,甘于献身又是教师的崇高职业道德境界。教师只有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二,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的感情,教师只有把这种感情带到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但是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热爱与严格要求是并行不悖的,“严师出高徒”正是这个道理。

4 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一,强化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发挥表率作用。这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领导干部是师德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起示范作用的实践者。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科学的法制化管理相结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保证。

篇3

关键词: 道德教育 知识教育 大学教育

一、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教育功利化。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教育过分注重教育的经济价值,而对教育的人文价值重视不足;着重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却轻视了道德素质教育。目前,各个院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从专业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落实,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缺少创造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其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有缺失的、不完整的。

在科学主义占有中心地位的大学教育中,对教师的管理以其发表的文章数量、科研产出、教学工作量为重心,对学生的管理是看他们获得的各项证书、考试分数,这种管理模式助长了大学校园里的功利主义思潮,形成了大学对利益裸的追求,因此抄袭成风,论文也形成产业,造成功利扩大化影响。

2.道德教育的低效性和边缘性。

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日益强化,道德教育逐渐衰弱,被置于边缘化地带,尤其在科技至上、物质至上、消费至上的社会潮流下,大学的教育目标缺乏对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重视。在我国大学教育目标上,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专业课考试获得真正的重视,而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处于被冷落的边缘位置。现在大学教育的侧重点是学科建设、教学评估、科研产出、学生就业率、考研率等,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最直接的检验杠杆是各类证书和各门专业的考试分数,对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敬业精神、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工作态度和能力等缺乏有机的评价和考核机制。现有的评价体制造成了对学生道德生活、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忽视,从而使道德教育日益被冷落,并日益走向边缘化地带。

二、解决大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培育民族精神。

如今,“90后”学生成为大学生的主流。由于受到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他们崇拜追捧“非主流”,理想主义逐渐缺失,实用主义渐显声势,在思想分化的潮流下,他们对社会、对时代的担当意识比较淡漠。当代大学生对政治、对历史也不够关注,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视野,更影响他们今后对社会的实践行动。大学要培养出对国家、对民族负有责任、有抱负的具有广博知识和独立个性的学生。

民族文化传统是进行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根基,大学不仅是知识之城堡,同时是思想文化之源头,大学要扮演它作为文化保留和文化品位提升的角色。大学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教学和研究、服务的场所,还在于它是人类社会永远不可缺少的精神和文化象征。在全球化进程中,守护文化传统就是要守护民族国家自身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始终蕴藏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

世界各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无一例外地把进行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作为最终的核心目标。民族精神特别是千百年中华民族所形成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始终凝聚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也蕴含在知识体系和中国人的道德生活中,道德教育使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在人类社会步入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各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也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加强学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发挥积极示范作用。

高素质的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以丰富的学识、优良的思想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为本、德为先”,然后才是“业精于勤”。针对当今一些大学老师为了追求功利,而忽视了对学生关注的现象,要加强对老师的德育评价。对老师的评价不但要求有学术上的评价,更应该有德育评价,德育评价中更要密切关注老师对学生的人格、道德情操等的培养。大学教育中如果忽略了对学生“德”的培养,无疑是教学上的一大失败。古往今来,成才者皆为有德之人。我们培养学生,目的是为了能够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那么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道德情操,只有才,没有德,很难想象我们培养出来的是能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人”还是危害社会的害群之“马”。

“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大学既要成为创新知识的堡垒,又应该遵循道德准则,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如果大学只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没有成功地培养学生如何“做人”,那么这种教育就不是成功的,如果大学培养的学生缺乏道德意识,乃至成为道德的漠视者,学生的专业学得再好,这种教育也是失败的,“忘了人的灵魂,教育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大学教育的目的及任务在于培养出具有广博的知识、独立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个体。

参考文献:

[1]袁青川.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网络科技时代,2007,2:77-79.

[2]孙峰.大学教育的追求:知识与道德的整合.西北师大学报,2008,45(1):41-45.

[3]徐莉炜.大学教育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成都大学学报,2007,21(2):7-9.

[4]姚海燕,范文亮.大学教育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教育教学论坛,2014,25:4-6.

篇4

当今时代,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造就一大批高等级技术人才,而且还要培养一大批中初级实用技术人才,不仅要使他们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而且还要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作为培养中初级实用技术人才的基地——中职学校,必须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就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建立一个职业道德教育网络体系,制定一套完整的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由于近几年社会上对中职教育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种应有的高度,对学校的生源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不少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偏低,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有一定思想素质的实用人才,学校建立以党支为龙头,教务科、学生科为主体,班主任、德育课教师为骨干的德育工作队伍,采取了“三个结合”的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教育活力。

一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严格要求自己,讲究师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二是校内理论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在课堂内教育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职业道德的意义及要求,在定岗实习时则教育学生从实践中真正体会到讲究职业道德的意义与作用,做到知行统一;三是一般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整个职业道德教育也应采用这一方法,整个职业道德教育网络体系中的每一个部门都应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那些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家庭和社会应密切配合,重点帮教,让他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作为一个中职学校学生注重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对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效率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来,我校毕业生都以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和动手能力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无一人因职业道德问题被用人单位辞退,在社会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其次,要抓住一根职业道德教育主线教育引导,促使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学校工作是一种科学性、综合性很强的社会工作,各部门不仅要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而且还要有一条工作主线,把学校的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世界观正逐步形成,学校应该通过一种教育活动及时教育引导,管理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开设了20个专业,80个教学班级,3000多名在校学生。近几年来,学校就是通过开展学生个人和班级的量化考核活动这条教育工作主线,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行为习惯逐步规范化,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校制定了《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量化考核管理条例》和《宿舍管理条例》,每周一小结,一月一汇总,分别将达到标准的班级和宿舍评为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名额不限),除授予流动红旗,还对班主任实行经济奖励,以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平时学校长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对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刻苦学习的行为习惯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既成人又成才。

篇5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写作障碍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笔者很疑惑:我们的校园还是净土吗?回顾几年来的工作经历,笔者认为暴力频发的隐患内外兼有,所以笔者就加强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谈一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情况调查――现阶段高中学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笔者曾对某校学生做过一个调查,本文就以此调查为蓝本。

在校学生二千四百多人,主要来自城区和农村,经调查:城区学生约占78.5%、农村学生约占21.5%。留守学生(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约占28.9%,住宿学生约占5.4%,在外租房(家长陪读)学生约占68.6%。为了能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笔者多次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多次召开班主任、任课老师座谈会,内容主要是“学生思想教育状况”,会上老师们踊跃发言,谈话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独生子女较多,以“自我为中心”现象较严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2. 对人和事的识别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差,易受他人影响;

3. 高中课务多,学习压力大,厌学情绪普遍;

4. 家长外出务工多,直接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和关爱不够;

5. 由于父母溺爱,对一些不良习惯,不以为然;

6. 集体荣誉感不强等等。

虽然是一所学校的调查结果,但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这样现象的存在值得深思。

结果分析――对造成学生不健康思想状况的分析。

一、社会因素

首先,让学生在多种声音中判定是非,接受主旋律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严峻的挑战;其次,就业方式多样化导致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一定找到合适工作,而表现一般的学生,凭家长社会关系而占据好的岗位,这个结局显然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教育不利;再次,利益关系引发追求方向的差异,更加强调自身利益,淡化社会责任;最后,分配方式多样化拉大了贫富差距,最大的利益获得者不一定是诚实劳动致富的人,这也严重冲击了学生的理想信念。

所以,以上诸多因素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修养、学识、人品、阅历对子女的思想、习惯产生巨大影响。曾看到一家长在办公室当着孩子的面公然对老师说:“我家小孩即使将来走上犯罪道路我也不怪他。”试问有这样无知的家长,孩子还能教育好吗?

三、个体因素

学生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因素;而将失败归咎于外在因素所造成的。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做人习惯不一,这就造成不同年龄、知识结构层次、思想行为习惯的学生共同存在。城区学生家境较好,但家长缺乏教育的经验;农村学生、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因父母无暇顾及,使得一些孩子养成了对自己前途漠不关心、厌学、自私等现象,给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正常开展带来压力。

通过这次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我第一次真正地理解了“学校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句话的内涵。

解决方法――建立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一度被我们认为知是非、懂感情、明事理的高中生反而更需要对他们进行思想价值取向的纠正。现在的高中生普遍都是感情脆弱、性情偏激,经不起外部的诱惑。高中学校应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1. 坚持平易近人・互动平等的教育理念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共同思考和交流的过程。要达到这种交流,老师要做好一个参谋者、询问者和倾听者,用一种和谐的姿态和学生平等对话。在交流过程中,还要尊重和吸收学生思想的合理成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2. 固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思想教育要从心理的浅层面入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要转变他们的思想意识,也应该跟随他们的思想轨迹。在教育手段上,可寓教育于活动进行渗透教育,从不知不觉中逐渐深入到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亲情教育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3. 做好学科渗透・坚守思想教育主阵地

为了突出重点,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内容,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可以发挥主阵地作用,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思路。同时,通过举行“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和英语节”等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参予的学生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施展才华,教育学生摒弃庸俗的陋习、养成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志趣。

4. 寻求家校联合・推陈出新教育新模式

要在思想教育上取得突破,就必须有创新精神,寻求新的教育模式,而家校联合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定期让学校与家庭联动,共同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真正体现“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5. 摒弃陈词滥调・用爱心呼唤道德良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