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的显著成果范文

数字经济的显著成果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数字经济的显著成果,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数字经济的显著成果

篇1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创新,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成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各主要国家纷纷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重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并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取得的创新成果融合于实体经济各个领域,围绕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制高点展开积极竞合。

基于此,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依托中国电子学会的专业研究团队,深入分析全球各国数字经济主要战略,调研走访在数字经济领域具备领先水平和突出能力的典型企业,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顶尖学者的最新观点,以及权威智库和知名战略咨询公司的公开成果,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十点研判,具体如下:

一、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

人类生产、生活及治理的数据基础和信息环境正在得到大幅加强和显著改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持续普及部署,智能终端和传感器加速应用渗透,人、机、物逐步交互融合,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各项活动已启动全面数字化进程,呈现出从被动到主动、从碎片到连续、从单一分离到综合协同的三大转变,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的海量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和潜力。数据已成为与资本和土地相并列的关键生产要素,被不断地分析、挖掘、加工和运用,价值持续得到提升、叠加和倍增,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提升,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新动能。

图1 新摩尔定律主导下2015-2035年全球数据总量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IDC,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二、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是首要战略任务

全球经济仍处于相对稳定的复苏阶段,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将继续作为主要增长点,在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中不断焕发新的动力。下一阶段,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相关战略会陆续深入实施,普遍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先进制造业作为重要举措,积极推进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突破,持续催生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数字与实体深度交融、物质与信息耦合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效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图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三、平台化、共享化引领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趋势

企业之间的竞争重心正从技术竞争、产品竞争、供应链竞争逐步演进为平台化的生态体系竞争,一批用户基数庞大、技术积累丰富、资金实力雄厚的行业领军企业已率先启动,通过提供开源系统、营造开放环境、促进跨界融合、变革组织架构、重塑商业模式、孵化创新团队等多种方式,持续构建完善资源集聚、合作共赢的生态格局。同时,飞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科技,高频泛在的在线社交,以及渐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为大量未能得到完全有效配置的资源提供了成本趋近于零的共享平台和渠道,吸引了共享者数量的指数级集聚,弱化了生产生活资料的“所有权”而强调“使用权”,逐步创造出新的供给和需求,促使共享经济快速兴起。

图3 共享经济行业渗透趋势

数据来源:罗兰贝格,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四、全球创新体系以开放协同为导向加快重塑

创新仍是推动经济数字化发展的源动力,受技术开源化和组织方式去中心化的双重作用,知识传播壁垒开始显著消除,创新研发成本持续大幅降低,创造发明速度明显加快,群体性、链条化、跨领域创新成果屡见不鲜,颠覆性、革命性创新与迭代式、渐进式创新相并行。创新主体、机制、流程和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不再受到既定的组织边界束缚,资源运作方式和成果转化方式更多地依托互联网展开,跨地域、多元化、高效率的众筹、众包、众创、众智平台不断涌现,凸显出全球开放、高度协同的创新特质,支撑构造以数据增值为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

图4 具有典型意义的开放式协同化创新平台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五、基础设施加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持续提升数据获取的量级和频率,不断丰富数据传输的渠道和方式,以及扩大数据存储空间,强化数据加工能力,创新数据使用能力,都是数字经济能够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万物互联和人机物共融将会成为网络架构的基本形态,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部署都面临着扩域增量、共享协作、智能升级的迫切需求。同时,电网、水利、公路、铁路、港口等传统基础设施也正在逐步开展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向着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交通、智能港口转型升级,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调度能力,支撑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5 基础设施加速转型升级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六、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延伸至信息空间

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传统产业纷纷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广泛深入。人类社会、物理世界的二元结构正在转变为人类社会、物理世界、信息空间的三元结构,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和博弈的重心逐步从土地、人力、机器的数量质量转移至数字化发展水平,从物理空间延展到信息空间,并将很快呈现出以信息空间的竞争和博弈为主导与引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掌握信息空间核心竞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将在围绕新一轮国际分工态势展开的博弈中抢先占据价值链制高点。

图6 2016年主要国家数字经济规模

资料来源:《数字经济 迈向从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

七、数字技能和素养推动消费者能力升级

新兴的数字化产品、应用和服务大量涌现,已形成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不啻于是对消费者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需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能和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掘数据价值、使用数字化产品和享受数字化服务。消费者所具有的对数字化资源的获取、理解、处理和利用能力,将成为影响数字消费增长速率和水平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与效益。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将会愈益重视对公民数字素养的挖潜和培养,并将持续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上升到构建国家新兴战略竞争力的高度,作为推动数字消费、扩大内需市场、强化内生动能的重要举措。

图7 数字经济时代对公民素养提出新要求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八、社会福利水平依托数字化手段得到有效改善

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数字经济孕育、诞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及目标。大幅提升公共资源供给效率,显著增强公共服务效用,进一步推动教育、医疗、慈善等公共事业的便捷化、普惠化、均等化,是数字经济在创新变革生产方式、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之外的关键着力点和突破口。多种类型、多个领域的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被搭建,面向公众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互联网远程诊疗将成为高频次、低门槛、易得可选的常规医疗方式,并引入人工智能助手有效提升诊疗精准度,缓解全球性的医疗资源紧张难题。区块链技术将在慈善资金募集和捐赠过程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强化互信关系,减少交易成本,溯源资金去向,保障慈善事业的公正、透明、有效。

图8 数字化手段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九、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启动规划、建设和管理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扩张、功能升级和网络构建,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管理过程中广泛深入地推广应用,大量完整、连续、系统,具备一致性、关联性、价值性的城市数据将被持续获得,为构建与现实物理城市精准映射、智能交互、虚实融合的数字孪生城市提供了可行基础。全球一批形成技术、人才集聚发展,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较为突出,具备主动比特化条件的现代化城市将率先尝试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的同步规划,并逐渐上升为两者的同步建设和同步管理。为匹配真正海量数据的采取、传输、存储和计算,专门用于数字城市运行管理决策的系统级平台将得到持续的开发与完善,并逐渐形成可推广复制的标准体系。

图9 数字孪生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篇2

关键词:工程测量 测绘 技术

中图分类号:T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工程测量为基础应用领域学科,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建设发挥了重要贡献力量。其测量结果可服务于经济发展以及国防领域,同我国的经济腾飞、国家命脉密不可分。其核心特征在于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属于测绘学领域较为活跃的内容之一。工程测量发展历史悠久,经历改革开放30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1 工程测量数字化技术

工程测量中数字化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地图技术、成图数字化技术等。在创建GIS系统阶段中,对地图实施数字化处理,其建库任务工作量较大,测绘单位则需投入较多人力以及财力资源。对纸质地图,倘若现势性、比例以及精度符合要求,便可借助数字化设施录入至电脑之中,通过编辑与有效修补形成数字地图。目前包含手扶跟踪以及扫描工具,可就较大比例尺的资料地图进行多边形丰富信息的提取,并实施准确、真实、快速、高效的数字化操作处理。工程图以及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工程测量工作的传统项目,一般常规成图处理其需要进行较多野外工作,环境条件艰苦、且工作流程相对复杂,需进行繁杂的绘图以及内业处理,成图需要较长时间,相应产品种类较为单一,无法全面符合社会快速发展的综合需求。数字化成图处理技术则显现了高精密、作业劳动强度有限、更新便利、易于保管与实践应用、快速的特征。

2 工程测量GPS 技术应用

伴随GPS技术的开发与持续完善,令测绘技术产生了显著变革,并进一步为工程测量开发了全新技术方式与操作手段。传统应用测角、量测距离与水准为核心内容的地面定位手段,则逐步发展为一次明确三维坐标,高效精准的优质GPS应用技术。其定位范畴则由陆地以及近海发展为海洋甚至是宇宙空间。应用定位方式则由静态逐步发展为动态,提供的定位服务则由导航以及测绘延伸至国民经济范畴。石油勘探、地铁工程、隧道施工贯通、高速公路建设、大坝工程测量、地震灾害监测、海域测量等领域也逐步引用GPS定位技术。伴随查分定位以及实时查分技术体系的优化发展,令单点定位的具体精度水平持续提升。令GPS定位在全过程监管运载工具、石油探测、导航、勘察地质状况、测绘碎部点以及测量放样等体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与科学的应用优势价值。

3 工程测量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GIS为地理信息技术,属于计算机、信息科学、空间、遥感测绘、控制管理、环境科学等一脉集成的新兴领域。其属于多学科并用的基础工具以及地学领域空间信息呈现的基础工具。体现的技术优势为,可良好的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与全面存储、综合管理、科学研究、三维动态呈现,成果清晰输出,为一体化数据工作流程。同时还可实现空间提示、清晰的预报预测以及优质的辅助决策管理。当前,GIS技术已逐步发展为相对成熟的技术性学科以及新兴产业。其应用于测绘领域、地质矿产生产、水利农林建设、海洋气象预测、环境管理监督、城市建设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区域开发规划以及国防发展建设领域,体现了强大的功能与优势应用价值。应用GIS技术、系统数据库、外业以及内业集成测图、扫描矢量与数字化测量、观测摄影等实践技术,可谓专业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供给所需的全面、清晰、正确、快速、标准以及数字化丰富空间信息,进而构建全面信息体系,科学实现高效、现代化、信息化的综合管理、调控。

4 工程测量领域摄影测量技术应用

摄影测量技在城市建设以及工程测量工作中实现了广泛应用,基于优质高精密摄影器材的逐步推广,加之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令摄影测量可供给完整、全面、实时空间立体三维信息。测量阶段之中无需同实物近距离的接触,进而令外业总体工作量大大降低,体现了测量处理高效率、精密、获取成果种类丰富的优势特征。进行城市建设以及工程大比例度的测绘工作、公路工程建设、铁路项目、远距离联络通讯、电力线路选线、测量物体状况阐释描述、建筑工程变形水平监控测试、保护古迹文物、医学治疗异物定位工作中均发挥了一般工作测量无法形成的优质效用,体现了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基于全数字化测量摄影服务工作站的创建,进一步为摄影测量手段技术的推广创设了新型技术方式,该项实践技术目前在较多大型以及中型城市发展建设中以及工程勘测机构均实现的广泛的引进以及科学应用服务。摄影测量可形成数字化、丰富影响、清晰线划的多重模式地图信息成果,其最大比例可达到1比500。利用仪器设施除了高精密模拟应用测图设施、解析成图方式之外,还包括三维立体化的坐标测图设施,通过同电脑相连实施数据信息全面汇总采集,利用计算机进行高效数据处理,将其录入绘图仪器进行自动化的绘图。

5 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一些中等以及小比例范畴的地形图均可借助遥感影像实现信息的有效获取,进而为工程测量阶段中使用的城市建设基本数据地形图、各类地籍信息与丰富比例地形图的高效更新、数据补充,提供了较为便利以及高效的应用处理手段方式。为此,做好遥感技术的实践开发应用尤为重要,可基于其特征优势,为遥感测控管理提供优质保障。

6 3S集成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

3S集成技术主要包括GPS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遥感RS技术。通过三类技术的全面集成,有效连接、科学处理、整体系统应用,可基于不同技术手段水平科学实现优质测量控制。3S集成技术涵盖空基以及地基的集成应用,前者利用空对地的应用定位模式科学实现高效直接的对地实时观测,其主体目标在于不需要地面控制站,或仅需要较少设置地面控制点位,可科学进行航天航空各类遥感信息的快速对地观测定位、测量跟踪。地基集成则可进行车载以及舰载的准确定位导航和针对地面目标的快速跟踪定位、实时测量作业。利用3S技术可辅助各类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为其供给价值化信息数据,做好综合采集以及研究分析、高效处置,是一类良好的决策表达服务工具。

7 结语

信息时代,工程测量应用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也体现了一定的不均衡发展问题。为充分满足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进步的全面需求,我们应进一步推进工程测量应用技术、手段方式的良好更新发展,全面推广新技术服务应用。科学借助GPS、GIS、数字测绘、摄影测量、RS、3S技术,配备地面观测勘察优质设施仪器,将传统手工测量全面转变为电子信息化、数字自动化的高效测量,强化相关领域学科的开发研究,拓展工程测量全新服务领域,才能真正开创形成崭新的工程测量发展局面,创设显著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保护作品完整权:[2011年1月试题]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2012年1月试题]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2013年7月试题]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2020年7月试题]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不正当竞争:[2007年1月试题]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2009年1月试题]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2009年7月试题]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2011年7月试题]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2013年1月试题]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2016年1月试题]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2018年1月试题]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2018年7月试题]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驰名商标:[2007年7月试题]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驰名商标:[2008年1月试题]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驰名商标:[2012年7月试题]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驰名商标:[2016年1月试题]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驰名商标:[2017年6月试题]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驰名商标:[2019年7月试题]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地理标志:[2010年7月试题]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地理标志:[2017年6月试题]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独创性(专利):[2011年7月试题]是指外观设计与申请日以前的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或者在国外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近似。

独创性(专利):[2018年7月试题]是指外观设计与申请日以前的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或者在国外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近似。

独创性:[2009年1月试题]是指外观设计与申请日以前的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或者在国外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近似。

独占实施权:[补充]是指专利权人排他的利用和最终处分其专利权的权利。

对作品的合理使用:[2014年7月试题]

“合理使用”是国际著作权领域通用的术语,是指使用人依照法律规定,不经著作权人同意而无偿使用其作品的行为。

发明:[2008年1月试题]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2015年7月试题]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2016年7月试题]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反不正当竞争:[2010年1月试题]是指竞争者为维护其竞争利益所享有的禁止他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权利,主要体现为停止侵害请求权和赔偿损失请求权。

反不正当竞争:[2015年7月试题]是指竞争者为维护其竞争利益所享有的禁止他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权利,主要体现为停止侵害请求权和赔偿损失请求权。

反不正当竞争:[2016年7月试题]是指竞争者为维护其竞争利益所享有的禁止他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权利,主要体现为停止侵害请求权和赔偿损失请求权。

反不正当竞争:[2019年1月试题]是指竞争者为维护其竞争利益所享有的禁止他人的不正当竟争行为的权利,主要体现为停止侵害请求权和赔偿损失请求权。

反不正当竞争:[2020年1月试题]是指竞争者为维护其竞争利益所享有的禁止他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权利,主要体现为停止侵害请求权和赔偿损失请求权。

服务商标:[2017年1月试题]是指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在其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于区别于其他服务者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的显著性标志。

邻接权:[2007年1月试题]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的权利。

邻接权:[2009年1月试题]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的权利。

邻接权:[2011年7月试题]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的权利。

邻接权:[2013年1月试题]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的权利。

邻接权:[2016年1月试题]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的权利。

邻接权:[2018年1月试题]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的权利。

邻接权:[2018年7月试题]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的权利。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补充]是指为了竞争或个人目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商标:[2009年1月试题]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由显著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可视性标志。

商标:[2009年7月试题]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生产、制造、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有显著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位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可视性标志。

商标:[2011年7月试题]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由显著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可视性标志。

商标:[2013年1月试题]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由显著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可视性标志。

商标:[2014年1月试题]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由显著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可视性标志。

商标:[2015年1月试题]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由显著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可视性标志。

商标:[2017年6月试题]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由显著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可视性标志。

商标:[2018年7月试题]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由显著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可视性标志。

商标:[补充]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显著的可视性标志。

商标权:[2011年1月试题]也可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利。

商标权:[2012年1月试题]也可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利。

商标权:[2013年7月试题]也可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利。

商标权:[2014年7月试题]也可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利。

商标权:[2020年7月试题]也可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利。

商标权:[补充]也可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

商标注册:[2010年7月试题]是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商标注册:[补充]是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商品商标:[2018年1月试题]是指使用于商品之上的商标。

商业秘密:[2008年1月试题]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2008年7月试题]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2009年7月试题]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2012年7月试题]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2014年1月试题]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2015年1月试题]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2017年1月试题]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2019年7月试题]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补充]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实用新型:[2008年7月试题]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2017年1月试题]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补充]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2018年1月试题]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作出的富有美感的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信息网络传播权:[2007年7月试题]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2012年7月试题]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2014年1月试题]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2015年1月试题]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2019年7月试题]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知识产权:[2010年7月试题]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法律确认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补充]指的是知识产权只在授予其权利的国家或者确认其权利的国家产生,并且只能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2011年1月试题]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签订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方式,就缔约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协调和合作。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2012年1月试题]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签订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方式,就缔约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协调和合作。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2013年7月试题]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签订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方式,就缔约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协调和合作。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2014年7月试题]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签订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方式,就缔约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协调和合作。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2020年7月试题]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签订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方式,就缔约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协调和合作。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2008年7月试题]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权。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2017年1月试题]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权。

知识产权法:[2007年7月试题]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2010年1月试题]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2015年7月试题]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2016年7月试题]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2019年1月试题]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2020年1月试题]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补充]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补充]指的是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知识产权制度:[2007年1月试题]是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2011年1月试题]是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2012年1月试题]是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2013年7月试题]是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2014年7月试题]是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2018年1月试题]是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2020年7月试题]是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注册不当商标撤销制度:[2007年1月试题]也称为注册商标无效审定制度,是指对那些不具备注册条件而取得注册的商标,通过法定程序撤销其注册的制度。

注册商标争议:[2008年7月试题]是指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申请注册的商标与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而引发的商标专用权的争执。

著作权:[2010年1月试题]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2015年7月试题]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2016年7月试题]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2019年1月试题]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2020年1月试题]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补充]是指通过著作权人的集体组织授权使用者使用作品而获得报酬的管理行为。

专利权:[2007年7月试题]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专利权:[2009年7月试题]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专利权:[2012年7月试题]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专利权:[2014年1月试题]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专利权:[2015年1月试题]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专利权:[2019年7月试题]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专利权的无效:[2010年1月试题]是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使已经获准的专利权归于消灭的制度。

专利权的无效:[2013年1月试题]是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使已经获准的专利权归于消灭的制度。

专利权的无效:[2016年1月试题]是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使已经获准的专利权归于消灭的制度。

专利权的无效:[2019年1月试题]是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使已经获准的专利权归于消灭的制度。

专利权的无效:[2020年1月试题]是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使已经获准的专利权归于消灭的制度。

专利实施许可:[补充]是指专利权人将其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许可他人有偿使用。

专利制度:[2017年6月试题]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利用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确认发明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以保护和促进技术发明的制度。

专利制度:[补充]是依照专利法的规定,通过授予发明创造专利权来保护专利权人的独占使用权,并以此换取专利权人将发明创造的内容公之于众,以促进发明创造的推广使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法律制度。

作品:[2010年7月试题]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指文字、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作品:[2017年1月试题]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作品:[补充]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篇4

版权补偿金制度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术语,但可对其下一个初步的定义:版权补偿金制度指代的是由于某些作品通过私人复制被大量使用,版权人难以实现分别的授权许可使用以致其利益不能有效保护,而产生的法定的对于某些复制工具和存储介质进行统一付费,并通过一定方式支付给版权人的制度。[1]版权补偿金不同于版权许可使用费。补偿金的目的是为非商业目的的私人复制对版权人造成的损失进行一定的补偿,作品范围和费率都是事先规定的,计算方法也较为简单;而版权许可使用费是作品使用人出于各种目的为了对作品加以利用通过合同与权利人商定的具体数额。

利益平衡是版权补偿金制度的理论基础。作为一种私权的知识产权存在公权的渗透,知识产权法需要在知识产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达成利益平衡。[2]版权本质上是一种私权,但这种私权的保护不足和保护过度都会阻碍知识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保护不足,则创造者的热情将会随智力创造成果收入的减少而减少,保护过度,知识成果的传播受到阻碍,从而使创造者利用他人智力成果的成本增加,作品的使用者也会陷入动辄侵权、信息获取量严重不足的境地,同样不利于知识的生产,也不利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推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必要的,但是,同时必须重视权利人与相关民事主体以及其他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进入知识超速扩散、知识加速创新的网络技术背景下的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可期望利益和实际权益随着知识扩散速度和信息传播高密度而显著增加,同样的智力成果或者知识投入在网络环境下很可能收益倍增或者十倍增、百倍增。那么作为一种对等,应当对知识产权权利人之权利的专有性进一步加以限制和弱化。在网络技术背景下,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其可期望权益显著增加的同时,由于侵权行为的广地域性和侵权手段的高技术特点,使得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保护的实际效果往往被削弱,这也需要调整以维持新的利益平衡。

2 版权补偿金制度在我国实施之必要性

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面临着利益失衡的状况。在数字环境下,随着作品的数字化、非物质化、作品类型的多样化、作品使用方式的增加、版权的内容日益丰富多彩,版权保护的对象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传统的版权保护制度面临着冲击与挑战。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面临着失衡的状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版权人利益与版权产业商利益的失衡;公共利益与版权人利益的失衡;公共利益与版权产业商利益的失衡;精神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3]

版权补偿金制度是数字环境下保护版权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推动了版权制度的变革和发展。19世纪后半叶,尤其是20世纪初以来,录音录像技术、广播电影电视技术、传真技术、静电复印技术、电缆传输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出现,对版权制度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在新技术环境中,权利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相比受到的侵权威胁更大,并且逐渐有了权利人利益受到实质性损失的充分证据。利益平衡既是版权制度的基石,又是版权制度追求的目标。于是,各国立法与有关的国际版权保护条约都希望能建立一种新的法律制度对权利人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以维系利益机制的平衡。[4]德国在1965年率先在世界上实施版权补偿金制度,对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复印技术、录制技术的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征收版税。美国于1992年颁布了《家庭录像法》,按照其规定,版权补偿金制度从复印版税扩展到对数字化录音、录像的设备制造者、载体生产商和有关服务的从业者征税。日本于1992年和1999年颁布了《个人录音补偿金制度》和《个人录像补偿金制度》,主要针对个人数字录音录像行为。此外,法国、英国、瑞典等国家都建立了版权补偿金制度。

数字环境下我国版权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数字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知识产权的许多权利形同虚设,实施保护的成本愈来愈高,比如,对作品的复制权、传播权的控制。这种情况在我国现阶段的版权保护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随着录音录像机淡出人们的视线,DVD机、刻录机、电脑、网络等现代化复制工具愈来愈普及,对作品的复制在我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众化。不仅刻录机、空白光盘热销,网络用户更是日益增多。2005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同上一次调查相比,半年内增加了700万人,增长率为8%,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18.2%,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62万网民相比,目前上网人数已经是当初的151.6倍。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达到4280万。不可否认,网络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诸多有版权的作品的无偿利用。然而,在中国,即使为数众多的网站等商业机构对作品进行商业性的使用,都找出诸多借口不付使用费;对于几乎无法控制的私人复制,权利人似乎更加无暇一一顾及了。[1]

3 我国实施版权补偿金制度的可行性

篇5

摘 要:《中国制造2025》强调,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要重点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西安工业经济近年发展迅速,但工业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增加值率下滑等诸多新难题,坚持创新发展、两化融合、结构优化、绿色可持续,才能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工业;制造;效益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134-02

近年,西安工业经济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创新实力增强、劳动生产效率提升、治污减排成绩显著,但工业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增加值率下滑、研发投入强度回落、高端制造业和生产业发展滞后、工业节能空间压缩等诸多新难题。《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台,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总体要求,对西安工业向提质增效集约式发展转变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西安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情况

(一)总量增长,规模扩张

西安工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张,2015年工业增加值1 376.72亿元,比2010年954.38亿元增长44.3%,比2005年420亿元增长2.3倍,比2000年218.44亿元增长5.3倍。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23.7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8倍,西安工业增加值的增幅显著高于全国水平。

(二)比例调整,结构优化

西安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业结构重化特征日益明显,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轻重工业产值比例由2000年48.8%∶51.2%演变为2015年20%∶80%。西安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装备制造业基础支撑作用显著,高新技术制造业活力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西安规上装备制造业2015年增加值584.79亿元,比2000年增长8倍,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占比42.5%;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365.89亿元,比2010年增长72.8%,年均增长11.6%,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26.6%。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201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0.83亿元,较上年增长22.7%,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占比39%。

(三)投入增加,创新增强

西安工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技术创新实力增强,规上工业企业2015年研发经费内部支出92.48亿元,比2000年增长5.1倍;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由2011年166家增至316家,增长90.4%。伴随投入不断增加,研发成果显著,西安规上工业企业2015年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由2011年的2 774项、1 095项和1 547项,大幅提升至4 292项、1732项和4 877项。

(四)利润增长,效率提升

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动下,西安工业科技水平与产品附加值水平提升,企业利润持续增长。2015年,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 374.11亿元、利润206.88亿元、利税341.40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9.4倍、11.8倍、8.4倍。规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向好,2000-2015年企业资产负债率由65%降至57.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由每年1次加快至每年1.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由4.2%提高至4.8%,全员劳动生产率由年人均2.95万元增至每人26.82万元。

二、西安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质量与效益问题

(一)研发强度起伏明显,创新活跃度不足

近年来,西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总额虽持续增长,但经费投入强度起伏波动明显,研发覆盖率总体水平还偏低。2011-2015年,西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85%、2.09%、1.90%、1.96%、2.20%,虽高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目标,但还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目前2.5%-4%的水平。2015年,西安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27.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与沿海发达地区30%-40%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产品档次不高,工业增加值率下滑

2015年,西安规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仅227家,仅占规上工业企业的19.7%,大中型企业和行业领军型企业发展不足,导致工业知名品牌数量与东部发达城市差距较大。工业产品市场定价能力较弱,2000-2015年间,西安原材料、燃料购进价格涨幅显著高于产品出厂价格涨幅,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低于成本增幅,致使工业增加值率基本呈下降走势,由31.1%降至26.7%。发达国家制造业增加值率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日本超过45%,《中国制造2025》指出未来十年我国重化工业和加工贸易比重降低,制造业将逐步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增加值率规划2020年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2025年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按照这一目标西安还需尽快扭转工业增加值率下滑态势。

(三)能耗总量偏大,工业节能空间压缩

西安工业节能减排近年逐步取得成效,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结构导致资源能源消耗量依然巨大,工业能耗仍居各行业之首,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三成以上。2015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量中占比74.6%,每万元增加值能耗量1.469吨标准煤,是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的4.3倍。由于技术节能潜力不断挖掘,主要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基本完成,工业存量节能管理空间已十分有限,而《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5年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十二五”末比,2020年和2025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降低18%和34%、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2%和40%、用水量分别降低23%和41%,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73%和79%。

(四)结构不合理,高端制造业和生产业发展滞后

西安工业国有经济一直占据主导,非公经济虽稳步发展,但总量和比重依然偏低。2010年以来,西安规上工业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经济效益指标均呈持续下滑走势。西安重工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近年发展较快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规模相对偏小、集中度也不高,此外,生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停留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领域,阻碍工业经济向服务化方向转变。

三、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思考

《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业综合集成水平,为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也为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效益指明了方向。

(一)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提升工业经济质量与效益的核心位置

西安工业化已步入中后期阶段,以资源投入和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发展难以为继,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效益,必须坚持走创新驱动之路。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西安工业发展在向创新驱动转变过程中要突出两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通过体系建设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解决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回落和创新活跃度不足的问题,尽快将西安的工业创新水平推升至新层次。二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健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在具有优势的国防军工科研领域大力推进民技术应用,在大中型工业企业间推进联合科技开发和成果共享机制,解决西安工业科研成果转化利用率水平不高的问题。

(二)两化融合,以推进智能化作为提升工业经济质量与效益的主要抓手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是打造工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条件,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始步入制造业与信息技术全面综合集成,以数字化、网络化应用为特点的新阶段。西安大部分工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仍处于初级或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不同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间的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按照《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2020和2025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72%和8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50%和64%的要求,西安应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把工业领域的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发展工业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培育新型的工业生产方式。以工业智能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工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将显著增加工业经济运行的附加值,扭转西安工业增加值率下滑的势头,改善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效益。

(三)优化结构,以优势产业突破发展作为提升工业经济质量与效益的工作重点

调结构、促升级始终是西安工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提升西安工业经济质量与效益的工作重点。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西安应加快工业领域国企改革步伐,积极优化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要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传统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率;要进一步提高工业集聚的层次和质量,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工业制造企业集群;要大力发展生产业,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工业互动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向服务化方向转变。《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在十大重点制造领域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其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力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方面,西安具有一定的研发或生产优势,西安应集中力量在此类优势产业领域寻求突破,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解决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a业化瓶颈问题,抢占工业竞争的制高点,进而增强工业产业的发展素质。

篇6

数字娱乐狂潮正席卷着整个世界,并已成为当今信息产业中最具商业价值的新兴产业。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研究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数字娱乐产业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值点,西部地区如何缩小与我国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已成为政府部门所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于数字娱乐产业涉及的各个层面,以重庆直辖市为例,对西部地区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十一五”建设期间的数字娱乐产业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并对如何提升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1.数字娱乐产业与知识经济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着力发展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趋势。信息技术不仅是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推动力量,而且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先导和支柱,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综合实力的标志[1]。 随着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加速发展西部数字娱乐产业,是重庆和西部省区顺应时代潮流,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1.1精神文明需要发展数字娱乐产业

可持续的发展大局要求各个产业的发展更加有效、敏锐,其中也包括数字娱乐产业。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娱乐产业普遍存在着盲目性,大起大落的现象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其兴衰已经不仅仅是数字娱乐产业本身的、局部的、行业的事情,而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加速发展西部地区数字娱乐产业,是“十一五”建设中数字娱乐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有力推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助于确保重庆及西部省区城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施。

1.2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工业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因此传统经济的增长不具有持续性。而信息产业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依靠知识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是一个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可节约资源、实现持续发展的产业,具有可持续增长的特点。加之,其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节约资源,而且还能形成新的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势必大力加快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因此,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民族文化品牌

通过最大限度地追求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是现代产业区别于传统“行业”的一个本质特征[2]。正是在这种对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追求中,才使文化产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是数字娱乐技术发展结合最紧密的产业。当代数字娱乐业发展的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文化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中国正在掀起一场“创意文化产业”建设热潮,许多地区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纷纷提出了“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之都”等战略性的口号,“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兴建[3]。加快重庆及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建设步伐,有助于推动打造西部省区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提高西部省区的影响力。

2.重庆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2.1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

重庆市正面临世纪性的发展良机。设立直辖市后,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显著提高。“十一五”规划以来,重庆市不断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建设力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使其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目前重庆市已拥有较雄厚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实力,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精良的科研设备。如今数字娱乐产业作为新兴的一项科学技术与文化并进的产业,其发展的潜力很大。

2.2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随着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其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例如宏信软件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游戏开发平台及引擎,在游戏和动画制作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朝华数字娱乐有限公司,集数字娱乐和文化传播于一身,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引擎WHALE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天极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重庆市最大的SP运营商,先后推出了重庆复生记、天极夺宝奇兵等无线游戏,并通过天极无线平台投入运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4]。同时,重庆市拥有众多的高新软件园、电子工业园,目前在重庆大学城正在兴建重庆数字娱乐动漫基地,基地将建立产业孵化园,创办动漫杂志和专业网站,筛选塑造大众喜爱、具有商业价值潜力的动漫形象,开发动漫产品。可见,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加速发展的大环境已初步形成,并成为带动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2.3产业发展投资环境正在改善

重庆市具有良好的数字娱乐产业链基础。重庆市具有完整的出版发行机构,也有著名的信息类门户网站——天极网,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基础。在衍生产品设计和制作领域,重庆本地低廉的生产成本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库,为游戏和动画衍生产品提供了大规模生产的条件。重庆是长江中上游信息中心,凭借其通信和互联网发达的优势,为数字娱乐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如开发大量高水平的基于电信的增值服务[5]。另一方面,重庆与国际上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来渝投资的外商日益增加,客观上促进了重庆地区国际文化交流。因此,在数字娱乐领域可以较容易地与国际市场接轨,快速引进国际先进的营销理念和市场运作手段,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目前,重庆本地已有部分企业与国际著名游戏开发企业展开合作,这将促进国际产业界深入了解重庆,关注重庆经济发展,并为展开进一步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2.4高校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重庆是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高等院校云集。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每年将培养大量的信息类和艺术类专业人才,为数字娱乐业游戏和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满足数字娱乐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重庆市拥有的各类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科研经费收入及支出均为西部地区领先水平,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核心发展力,重庆市的人力成本相比北京、上海等地更为低廉,可人才质量毫不亚于东部发达地区。因此重庆完全具备大规模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的人才基础和智力资源。

2.5制约因素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紧密结合经济和智力资源优势,在发展数字娱乐产业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宏观区位中远离经济技术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不利于对人才的吸引;多数企业对数字娱乐高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还较差,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风气还有待进一步浓厚,数字娱乐产业兴起的宏观环境还有待改善;知识产权的观念较为陈旧,技术成果转化还比较困难,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企业普遍处于散、小、弱的状态,未能有效地采取大公司战略,强化产业链的优势作用,导致竞争力较弱。

3.发展战略与对策措施

3.1发展战略思考

针对上述情况,发展战略应立足于:以政府指导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新区、大学城、软件园及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大力提高数字娱乐企业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和民族文化品牌意识,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娱乐技术产品,发挥本土区域经济科技和生产力布局优势,因地制宜,构建重庆乃至西部省区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动力基地和示范基地,调整和优化当前经济结构,促进数字娱乐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3.2对策措施建议

3.2.1完善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数字娱乐企业集群化发展。数字娱乐产业主要是由数字娱乐企业和数字娱乐技术产品组成,而数字娱乐开发基地则是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6]。近年来,国内各地兴起了一股动漫热,许多地方都搞起了动漫产业基地或动漫园。重庆市正在建立沙区大学城数字娱乐动漫基地、九龙坡区美视动漫产业及教学基地等一系列的动漫基地。重庆市应在动漫业不断完善的同时,积极拓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途径,结合重庆本地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全国数字电视系统的建设。对数字娱乐产业基地提出以下两点措施:

(1) 目前重庆市的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主要放在招商引资上,大部分的开发区和技术城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该地区密集的高校资源和科研基础建设成果尚未很好的充分利用。今后应该在已有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开发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众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快数字娱乐科技园区的建立和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步伐,不断拓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途径。

(2)采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施“集群化战略”。目前重庆本地数字娱乐企业还基本处于散、小、弱的状态,没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数字娱乐产品,也还没有本土大型数字娱乐集团性企业。因此,应逐步扩大企业集团的范围,对成员企业进行整合,以资本为纽带、以数字娱乐园区为载体,逐步实现研发、运营的一体化机制。

3.2.2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如何完善城市形象是重庆市政府不断思考的一大问题。重庆市的形象宣传近几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巴渝文化”、“红岩精神”形象的树立,让“新重庆”这块投资热土持续升温。而企业作为城市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其企业品牌是城市形象的视觉窗口,实施“品牌战略”是塑造“新重庆”城市形象的必然手段。数字娱乐产业作为重庆市“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数字娱乐领域的孵化器,起着政府与企业沟通桥梁的作用。重庆市应采取城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与城市形象提升的互动模式。大力推动“十一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构想,抓住重庆本土特色,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选择“数字三峡”、“数字红岩”、“数字磁器口”等具有重庆历史文化特色的精品工程,树立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形象和品牌,为整个重庆的产业化进程增值,使数字娱乐产业成为重庆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3.2.3转变企业赢利模式,发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产业规模。数字娱乐企业作为数字娱乐产业重要的“孵化器”,风险投资尤其对地处西部的重庆来讲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重庆应该抓住本土人才智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加强政府对动漫及数字娱乐产业的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比如动漫业,应从高附加值的动漫延伸领域获利,积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本土原创作品,吸引外资,发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重庆市应尽快在香港、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与当地数字娱乐企业展开合作,并建立商业合作促进中心,逐步将重庆本地数字娱乐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当中;加深与国际产业巨头的合作,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承接国际游戏和动画制作的外包业务,并形成一定规模,带动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版权合作或者转让的形式,开始向海外市场出口自行开发或制作的游戏和动画产品,打造民族数字娱乐品牌。

3.2.4以科技为导向,以人为本,实现重庆及西部地区数字娱乐领域价值增值。以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为依托,在高校及企业生产研发基地的发展基础上,开展数字娱乐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基地环境和条件建设,将已有的制作研发机构进行统一规划与整合,初步建成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人才培训中心及体验实训中心,打造多层次、高水平的西部数字娱乐产业研发、培训一体化的基地,并在基地的建设中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数字娱乐产业开发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同时采取“产学研”合作的形式,争取国家“863”、“十一五”等攻关项目的立项研究。鼓励自主创新,使重庆成为数字娱乐领域的核心地区。

3.2.5完善数字娱乐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数字娱乐产业化实质上包含了两个层次的任务:第一层次是将数字娱乐技术成果商品化,数字娱乐商品产业化,数字娱乐产业国际化;第二层次是利用数字娱乐业的研究成果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实现产业信息化[6]。目前重庆市数字娱乐企业和产业化基地的发展,没有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很好的结合,数字娱乐产业的辐射和扩散作用远没有发挥。因此,今后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应该在继续抓好产业化基地,高新区、开发园以及数字娱乐企业和关键技术研究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数字娱乐产业链的结构优化。以数字娱乐产业化基地为中心,建立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链条,形成一条由数字娱乐产品的研发、生产到产品的市场营销,再到形成版权的授权,最后到衍生产品开发和营销的完整的产业链条模式。通过行业间穿插,使数字娱乐产业链条得以扩展和延伸,开拓数字娱乐产业市场。

3.2.6强化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在企业与文化间发挥调节作用。针对目前重庆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中,技术人才优势仍不明显,投资环境培育还不佳,产业链整合不尽完善等问题,政府应强化其导向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科研机构搞好转制工作,找准市场定位,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环境与金融环境的改善以及造就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家等途径着力营造有利于数字娱乐产业科技转化的社会环境。营造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的自主调节能力,必要的时候弥补市场缺陷,如给出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引导和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加快数字娱乐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工作,增强对数字娱乐技术成果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数字娱乐产业也属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必须以强大的文化资源为后盾,这就需要政府在企业与文化之间发挥适当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是没有优秀的产品导致中国的动漫不景气,实际上这与市场的开拓、策划也有一定的关系。企业和政府不重视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未能满足动漫受众审美心理和消费需要才是主要差距。例如,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动漫业,特别是动画片,说教味太浓,作品缺乏新颖的创意[7]。政府在这方面应该适当放开,让企业慢慢成长起来,积极鼓励民族文化数字娱乐的发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字品牌。

3.2.7构建数字娱乐公共技术服务及支撑平台。美国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平台化运作是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关键;产业平台建设与风险投资结合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加速器[8]。近年来,在市场巨大需求的牵引和政策的扶持下,重庆从事数字媒体产品开发的企业和团体迅速增加,但存在着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脱节,企业和市场脱节,技术与产业脱节的现象,无法支撑数字娱乐产业有效发展。对于高投入的数字娱乐产品开发而言,显然企业开发资金有限,若有标准化、高性能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供利用,则可把有限资金应用到产品的设计和创意中去。其次,通过平台的建设,可为重庆数字娱乐创业团队提供工作和发展环境,避免人才外流,也就保证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庆市应通过集成和开发数字娱乐产品生产流水线的软、硬件资源,打造该市的数字娱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重庆市数字媒体中小企业、创业团队软件平台租赁服务以及增值技术服务,通过资源共享,降低数字娱乐产业的进入门槛,以促进数字娱乐产业的繁荣;该平台还可利用自己所处“产学研”交集点的优势,为企业提供顾问咨询、技术指导和培训,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加快数字娱乐产业集群化,并推广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及高级产业人才培养。通过重庆数字媒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立,提高重庆数字娱乐产业的技术水平、开发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使重庆本土数字娱乐精品大幅增加,为重庆数字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重庆市沙坪坝区软科学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禹.科学的发展观和信息产业的地位及作用[J].通讯世界,2004,17:15-19。

[2] 王文博.发展高新技术促进西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兰州商学院报,1999,15(4):31-34.

[3] 李思屈.数字娱乐、营销传播与民族品牌[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32-33.

[4] 卓武扬.网络游戏产业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54-55.

[5] 叶绿.中国移动数字娱乐服务业现状分析[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4:2-4.

[6] 张素娟.数字娱乐产业新的“组合拳”[J].中国电子商务,2005,11:36-38.

篇7

【关键词】测绘制图信息化;趋势;对策

地理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的信息资源,它能够对现实世界各种目标的空间分布情况及相关信息进行描述。信息化技术则是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处理和利用来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从而为科学研究、经济增长提供可靠的参考,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社会各个领域均呈现出信息化的我发展趋势,测绘制图工作也不例外。测绘制图工作在历经了漫长的模拟时代后,仅过了数字化改造,如今正想着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在测绘制图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信息化测绘时代将迅速到来。

一、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发展概述

信息化时代下,人们对测绘制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绘制图工作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测绘成果更为多样性,测绘制图工作的服务领域更为广泛,测绘制图成果准确度要求更高,地理信息的涉及范围、涵盖内容更为广泛,现势性和精确程度更高。面对这样的要求,我们必须突进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准确、及时、可靠的测绘信息。

测绘工作信息化趋势在近年来的测绘制图工作中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测绘生产信息化,以信息的形式从事原始数据的采集;

(2)测绘成果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对测绘数据的审核与质量监督工作中;

(3)应用服务信息化,测绘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测绘产品和测绘服务实现了社会化;

(4)后台监管信息化。设置用户命令窗口,加强信息权限管理,满足客户对信息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时期测绘制图工作需要,适应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相关行政部门和科研单位应加强对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具体包括: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测绘技术,形成信息化测绘的技术体系,为测绘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建设地理信息资源,加快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为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3)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地理信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社会化应用,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4)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为地理信息采集、数据库建设、信息交换与共享、应用服务等提供技术规范和标准支撑。

二、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发展对策

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发展需要有关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及其他社会阶层的通力合作,具体应采取以下发展对策。

(一)测绘成果数字化

随着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测绘制图成果脱离了原先的纸质形式,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

(1)测绘成果信息更丰富。除了传统地图上所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外;

(2)测绘成果现势性。息社会具有变化快的特点,测绘成果必须准确反映现势性的地理信息,而数字化将确保这一要求的实现;

(3)测绘产品多样化。

随着测绘成果的数字化发展,逐渐派生出多种多样的测绘产品,如满足各种需要的数字地图、各种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各种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等。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测绘制图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测绘成果数字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此,相关部门应强化对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建立集成化的地理信息门户网站,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其需要的地理信息服务,使测绘成果得到更广泛的分布,使其为用户提供更为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提升测绘过程标准化程度

提升测绘制图工作的标准化程度是促进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此,相关部门应强化对测绘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测绘过程标准化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行政性较强的工作,它对于构建信息化测绘制图工作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回顾我国测绘制图工作近两几的发展情况,随着信息化建设已经引起了相关行政部门、主管单位的重视,但测绘制图信息化建设工作却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管理与测绘技术部门缺乏协调沟通,使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建设目标不统一,建设对策不明确。对于此,相关行政部门应联合测绘单位指定规范、明确的强制性工作标准, 将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建设纳入日常工作范围,提升测绘制图工作标准化程度,强化对信息化测绘制图工作的监督与检查,指定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测绘管理制度,促使测绘制图工作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三)测绘服务可视化

地理空间是动态的三位世界,而地图一般都是平面的和静态的,如果能用三位的方式再现地理空间,必能极大地提升测绘制图工作成效,并未客户提供更为可靠的决策支持。

信心化时代下,立体显示技术被运用到测绘制图工作中,观察者可通过佩带立体眼镜实现对地理空间的观察和研究。为了促使测绘服务向着可视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1)结合测绘制图工作需要,凭借PC和图形加速卡搭建起基于微机的VR环境,为可视化测绘服务奠定技术基础;

(2)构建企业级三位地理空间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可视化测绘服务,运用支持立体化显示的客户终端向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三、结语

近年来,测绘制图工作正由数字化向信息化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认清测绘制图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并就信息化测绘制图工作采取合理的发展对策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玛依努尔・米吉提.新时期下信息测绘技术的发展[J].商情,2012(45):182.

[2] 王洪涛,校莹.测绘强国必须用信息化测绘体系来保障[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7) :272.

[3] 袁建峰.数字化测绘至信息化测绘学科研究进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1) :259.

篇8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推进数字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应用,大力促进工程测量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换代,使工程测量技术向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迈进是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测绘

以测绘城市和区域地物、地貌为目的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最近若干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测绘方式的多样化和集成化、测绘过程的自动化和实时化、测绘成果的数字化和可视化是其最主要的特点。

一、控制测量技术

GPS 已成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常用手段。可以说,GP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本世纪测绘领域最辉煌的成就之一。随着差分GPS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是高等级的首级网和加密网,就连图根点和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测定也广泛采用了 GPS。在许多地形测量项目中,光电测距导线早已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测量方法。特别是当使用全站仪时,可以将低等级的图根控制与细部地形测量同步进行,从而提高总体作业效率。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电磁波测距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国内外在这方面均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论证工作,目前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已可以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大部分规范也已采纳了这些成果。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无疑是几何水准测量很好的补充手段。同时,随着GPS在平面控制测量上日益广泛的应用,关于 GPS 在高程控制测量领域的应用研究也掀起了热潮。GPS 拟合高程已可达到厘米级精度,许多单位已先后发表了相

应的生产或试验成果。

二、地形图测绘技术

大比例尺地形图主要指的是 1∶500~1∶10000 比例尺的地形图。传统的地形图一般均是指线划图,这里不仅指线划图,而且还包括另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图种: 影像图(DEM、DOM、DTM 等)。目前,数字地形图已取代传统的模拟地形图,成为地形测量的主要产品。

1. 全站仪野外数字测图

全站仪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到绘图过程的自动化和一体化。国内已研制和开发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大比例尺野外成图软件,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清华山维公司的 EPSW 系统、南方测绘公司的 CASS 系统、广州开思测绘软件有限公司的SCSG 系统。这些系统已在国内生产单位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测绘界提出的“高端全站仪”,要求它不仅能适用于各种测量工作,而且还能用作“单人全站仪”,即只需一人便可进行测图作业,而且在观测点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为获得高质量的观测成果,对仪器就要提出新的要求。

2. 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的应用

当测绘的面积较大或测区条件困难时,使用摄影测量技术(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摄影测量)进行地形测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最近若干年来,摄影测量技术有了两个重大突破,第一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趋于成熟并实际投入应用;第二是GPS的出现使得摄影测量的外业控制变得简单。它们都使得摄影测量方法的经济性和效率大大提高,竞争力和生命力进一步加强。数字摄影测量也称为软拷贝摄影测量,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摄影测量对价格昂贵、光机结构复杂的专门测图仪器的依赖,是摄影测量领域的一次革命。基于微机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目前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自动定向、空中三角测量、自动数字地面模型生成、自动正射影像图制作和交互式数字测图以及三维景观模型采集等一系列作业,精度与通常的解析测图仪相当。

3. 其它的地形测图技术

其它的地形测图技术主要是指将 GPS 与其它传感器集成于一定运载工具上而形成的数字测图技术及直接利用GPS测图的技术。主要包括:

(1)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激光雷达技术是近数十年来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最具革命性的成就之一,是目前最先进的对地摄影测量系统。在

DGPS、IMU 支持下,激光扫描系统通过激光扫描器和距离传感器,经由微计算机对测量资料进行内部处理,显示或存储、输出距离和角度等资料,并与距离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相匹配,经过相应软件进行一系列处理来获取被测目标的表面形态和三维坐标数据,从而进行各种量算或建立立体模型。该技术的最初目的主要是获取困难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在这些困难地区,例如森林,沙滩等,使用常规摄影测量方法费时、费力,很难获取高精度的地面高程模型数据。使用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可以高效、高精度地直接获取地面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2)水下测绘系统。该系统是一种移动测绘系统,主要由 GPS 接收机、自动测深仪、数据采集软件和通讯设备等组成,平面测绘精度取决

于GPS的作业方式和接收机的性能,高程精度则与测深仪有关。它们已在大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代表的产品有中海达水下测绘系统、南方水下测绘系统。

(3)RTK 数字测图技术。随着实时动态差分RTK 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人们提出了 RTK 测图的设想,就是将 RTK 当成全站仪,配置相应的支持软件直接用于测图,该方法在地物稀少、植被覆盖不厚的测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篇9

2012年3月14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2012年至2015年新一轮医改的规划和任务,并将医改的重心逐步从基层上移到公立医院,将更多涉及体制机制改革问题。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保人数超13亿,覆盖率达95%以上。这标志着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障网基本建成。

3年来,在17个国家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超过2000家公立医院开展了改革试点,2011年新增非公立医疗机构1.3万多个。

这是一组非常令人兴奋的数字。就是这些数字表明我国编织起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让8.32亿农民成为最大受益群体;就是这些数字标志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建立,老百姓的用药负担的得以减轻;就是这些数字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方便了百姓就医;就是这些数字让全国人民共享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亿万群众;就是这些数字使公立医院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百姓在双休日和节假日也可以看病就医。同样,就是这些数字奠定了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一个基础。

3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预期目标。3年前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病有所医”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

大事微评:

总体看,三年医改起步稳健、进展顺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和明显成效。全民基本医保初步实现,基层服务能力明显加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显著提高。特别是基层医改实现了“四提高、一降低”的显著成效,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本药物价格明显降低。人民群众得到了很大的实惠,对医改普遍比较满意。国际社会也给予积极评价,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认为,中国医改五项重点工作的主题,将引领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世界银行认为,为13亿人解决医保问题非常重要,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面;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认为,中国医改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是值得效仿的,中国在为全民提供平价且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实践证明,改革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巨大,有力推动了民生保障和改善,加强了社会事业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全社会的改革共识进一步扩大、信心更加坚定,形成了党和政府赢得了民心,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医务人员受到了鼓舞,卫生事业得到发展的多赢局面。

篇10

关键词: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222-01

1 基本情况

五年来,重大专项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领导、各市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共支持重大专项项目300项,其中后补助项目30项,2010年支持项目数是2006年的2.6倍;省财政投入资金8.98亿元,平均支持强度296万元,2010年省财政投入资金比2006年增长了47%。

2 实施效果

五年来,重大专项项目实施取得重大效果,在当地产出了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极大地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为优化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密切了产学研结合,促进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

重大专项的实施引导企业采取“开放联合、多策并举、广纳贤才”的产学研联合模式,共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引导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面向企业生产、解决生产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产学研多方密切合作共赢,缩短了成果转化的周期,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据统计,参与项目合作的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有220家,其中高校92家、科研院所89家、企业39家。

2.2 搭建了创新平台,凝聚了创新人才

重大专项的实施凝聚和培养一支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吸引了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高起点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据统计,参与的项目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数6021人,其中高级职称1907人,博士673人。支持了13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4个重点实验室和27个院士工作站。

2.3 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后劲

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使企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重大专项的实施,带动专利申请总数达1078项,专利授权达585项,其中发明专利达19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0项,获取技术标准156项。

2.4 优化了政府投入导向,建立了多元化投入体系

重大专项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宏观引导,使企业享受技术创新的成果、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巨大效益,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不断增加科研开发和新产品试制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重大专项的支持还带动了国家和地方各类计划的资金支持。据统计,项目总投资185.5亿元,省财政投入资金8.98亿元,占总投资的4.8%;带动地方匹配资金2.5亿元,占1.3%;银行贷款98.9亿元,占53.3%;企业自筹资金84.1亿元,占45.3%,其中企业自筹中用于项目研发的经费总支出59.4亿元。目前,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9.3亿元,新增利税29.3亿元,新增就业人员30816人。

2.5 突破了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大专项的实施突破了一批产业关键瓶颈技术,解决了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产品,培育壮大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中,新医药与生物技术产业占28.3%,新材料产业占17.2%,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占12.1%,新型数字化装备产业占10.4%,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占7.7%,其它占24.3%。在对新兴产业扶持资金中,新医药与生物技术产业占23.8%,新材料产业占17.6%,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占12.5%,新型数字化装备产业占9.5%,新能源占7.6%,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占7.5%,其它占21.5%。

2.6 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带动了产业集群发展

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了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带动了上中下游产品的协调持续发展,逐步形成由点带线、由线成片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莱芜市通过实施项目积极开展上下游协同创新,主动吸收外部智力支持,不断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创造了知名产品和品牌,带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莱芜粉末冶金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寿光市组织实施了7个成果转化项目,带动了寿光海洋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地方财力,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建议与对策

3.1 进一步加大重大专项资金强度

近年来,重大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单个项目平均支持强度达到400万元,但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重大专项支持面不大、显示度不高,与兄弟省市比差距很大。江苏省每年拿出20亿元用于重大专项,单项补助资金3000万元。建议进一步增加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大幅度提高资金数额,使更多的企业享受更多出创新成果。

3.2 进一步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培训

尽管已出台的各项管理办法对资金的使用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具体应用中仍存在问题,有的企业项目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财政资金不能做到单独立帐,资金流向不明确。建议研究出台科技经费会计核算指导性文件,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培训和指导,规范资金使用。

3.3 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与监督

定期对重大专项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通报资金拨付缓慢的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建立完善日常监管、信息调度和情况核查等管理制度,及时把握项目实施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顺利。

3.4 进一步加强项目实施效果宣传

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建议认真总结重大专项实施的好经验,挖掘重大专项实施的亮点和典型,以多种形式汇报宣传重大专项的实施效果,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篇11

中国改革基金会同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先生最近做了关于个人收入核算问题的研究,他的这项研究在学术界乃至全社会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他所计算出的中国个人收入比官方统计竟然高出了10万亿元,几乎是官方个人收入统计数字的一倍,这似乎意味着统计失真、税收监管失效与一些社会问题都已经达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我认识王小鲁很早,早就知道他是一个极为认真治学的人,所以尽管他的研究成果还没有被官方接受,我仍然认为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使我们可以拨开迷雾,走出许多认识与政策制定中的误区。也许因为他所在的单位是中国改革基金会,所以他的研究成果更偏向于体制方面,而我作为一个长期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人,则更多注重他的结论在中国经济基本数据与宏观运行方面的影响意义。

第一,如果王小鲁的研究成果被证实,则中国经济的GDP总量可能比目前的统计数字要大得多。因为社会总产值等于物耗+个人收入+盈利,目前我们所说的GDP就是在物耗中减去能源与原材料消耗后所余的部分,所以如果个人收入被放大,GDP总量也就会被同步放大按照王小鲁的计算,2008年中国个人收入的总额是23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高出了75%,如果把这个误差程度引申到其他数据上去,则中国当年的GDP总值有可能是54万亿元而不是31万亿元

如果总量数字改变,则按当年汇率计算中国的GDP就已经超过了8万亿美元,早就超过了日本而直追欧元区,当年人均收入则为6200美元,已进入上中等国家行列。

第二,宏观总量的改变将引起一系列比例关系的变化,从而改变我们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和出发点。因为许多比例关系都是以GDP作分母的,如果分母变大,分数值就会变小,宏观调控政策则往往要根据这些重要比例关系的变化而改变。

例如,中国的货币化率(M2/CIP)过高一直是个谜团,2008年末已达180%,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70%-100%这个范围。今年以来通胀抬头,更是有许多学者和官员把通胀与货币化率过高的现象联系起来,认为货币化率过高导致了流动性过大,由此造成了资产与实物价格高企,相应地认为只有紧缩货币才能压抑当前的通胀。

但是如果中国经济的实际总量比统计高出75%,2008年中国的货币化率就是88%而不是180%,这仍然处在一个正常范围,就将使我们对当前中国通胀的发生机制与治理措施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

为什么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后,都不能解释中国货币化率过高这个极为特殊的现象?如果不是货币的问题而是GDP统计不准,这个研究谜题就很容易解开,这也佐证了王小鲁研究结论的真实性。

第三,消费率的下降可能比统计显示的情况更为严重。比较个人收入统计来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统计失真情况应该会小得多,因为个人收入比较好隐瞒,商店和餐馆的营收就不那么好隐瞒。所以如果经济总量被放大,消费率就会相应下降,从2009年的49%下降到28%。一般国家都是消费占70%,储蓄与投资占30%,但是中国却成了“倒三七”,说明中国以增加消费为主要方向的扩大内需工作,已经到了极度迫切的时候。

另一方面,消费率的下降就是投资率的上升,但是投资统计相对也比较真实,所以如果GDP总值被放大,投资率反而应该是下降的。如果是这样,只能说明,按生产法统计的经济总量大而按支出法统计的经济总量小,这又从一个侧面更加说明了中国生产过剩矛盾的严重性。

此外,按生产法统计的经济总产出扣除了消费和出口后就是储蓄,如果储蓄大于投资除了会在现象上表现为生产过剩,在银行体系内也会有反映,即表现为不断扩大的存差(商业银行的存款数大于贷款数)。自2003年以来,中国年均在银行体系内生成的存差高达2.5万亿元,到去年底6年就累积了逾14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又新增了超过4万亿元,说明储蓄大于投资、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更加严重了。

第四,由于在当代中国,财富主要在城市创造,隐性收入也主要发生在城市经济中,所以个人收入统计失真的情况在城市就应该比农村严重得多。

如果我们假定农村个人收入统计比较真实而在城市严重失真,则目前统计所展示的城乡收入差距就比实际情况要小得多。1978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8倍,目前上升到3.33倍,看起来30年中似乎变化还不是特别猛烈,但是如果城市个人收入统计失真度高达75%。则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就接近6倍了。这就说明了通过推动城市化进程来改善分配结构从而释放内需的要求更加迫切。

最后,与总量相关的重要比例关系还有许多,在经济总量变大后,这些比例关系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的认识。比如贸易依赖率,日本号称贸易立国,但是在出口依赖率高峰时也只有16%,而中国近年来已达30%一线,这样高的比例以往只有小国才有,大国里面一个也没有。由此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外向型发展已达到尽头,出口对GDP的比率继续上升既不可能,也不安全。可是如果中国的经济总量被放大75%,出口依赖率也就相应下降到20%以内,也不是特别高了。

还有就是单位总产出的能耗,目前中国比发达国家要高出6-10倍,比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能耗也高。但是如果经济总量被放大,以目前能源消耗规模所支持的产出就要大得多,单位能耗也会下降。当然中国由于消耗能源所排放污染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但更有可能是与特殊的地理环境相关,因为中国的平原面积只有12%,而且90%集中在东部沿海,而只有在平原地带才能展开大规模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布局,而不像美、欧那样平原辽阔,工业化的污染也容易相对分散。

篇12

关键词:新媒体;科技创新;因素分析

一、 引言

“随着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生产力系统的出现,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生产领域”。①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创新型社会目标下,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知识形态生产力大量物化,人类认识资源、开发资源的能力不断加强,随着科技研发成果的不断涌现,使得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大大加快,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文化是科技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科技则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插上翅膀。两者的互动共进是现代人类文明演进的显著特点。“科技对文化产业种类、形式、格局始终产生着极为深刻、从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文化作为商品进行生产和消费古已有之。但文化产品成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文化产业的业态、种类和格局发生深刻的变革,则往往有赖于科技进步之功”。②技术的更新必然带来观念的革命,新媒体的建立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而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反映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渗透和影响,而这种渗透和影响正体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

二、 新媒体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新媒体是科技创新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1. 新媒体的概念特征。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一般认为,新媒体的定义从狭义而言为:基于数字基础的,非线性传播的,能够实现交互,具有互联传播特性的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以电视、电脑、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言数据服务、连系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

“无论是新型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其发展呈现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原生的新传媒形态不断涌现;二是是基于新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媒体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形态日益丰富”。③新媒体所谓的“新”字是主要体现在技术上和形式上的,新媒体的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有些新媒体的出现是前所未有的或者说崭新的,比如互联网等;其二,有些新媒体是在旧媒体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后,新旧结合的媒体形式,比如电子报纸等。

2. 科技创新的理论描述。“创新”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提出的。1912年,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引入新产品;引入新工艺;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从熊彼特的定义可以看出:创新首先强调的是一个“新”字。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提升,相继出现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等概念。科技创新一词常见于政府报告、规划与文件,主要从政府宏观管理的层面提出。钱学森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认为科技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它包括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三大体系。

3. 新媒体产业科技创新的社会作用机理。创新就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活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的国家竞争力模型认为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两者互为补充,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企业竞争力;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作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竞争力决定国家竞争力,同时,国家又通过“环境的塑造”来影响产业竞争力,而企业作为产业经济、国民经济的基本承担者、具体参与者,其竞争力决定产业竞争力,最终决定国家竞争力。体现新媒体特征的相关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和盈利,不仅具有强烈的自主创新要求和愿望,而且也具备相应的条件进行自主创新,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由这些企业涌现出的科技创新能力反映着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依靠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并带动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才能真正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 科技创新对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影响

在新兴的文化产业价值链中,新媒体最具创新性,其高科技依存度最高,对日常生活的覆盖、渗透最直接,并辐射到相关产业之中。

篇13

关键词:数字测绘技术 应用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P25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先进科技水平的发展,测绘技术逐渐完成了从模拟测绘技术向数字测绘技术的转变,并已经建立起以网络通信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的测绘体系。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数字测绘技术水平已逐渐步入世界的先进行列,下面就将结合数字测绘技术的相关特点,分析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策略。

一、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的进步发展,将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水平应用于测绘系统中,是我国的测绘技术成功实现了从模拟测绘技术向数字测绘技术的转变,测绘的技术和方法也实现了多样化,尤其是测量的精准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目前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字化测绘与地面测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几个方面,下面对其的应用做以详细的介绍。

1、数字测绘技术在全球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是一种全新的测绘手段, 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测绘当中, 为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测绘手段。GPS 是卫星授时测距导航或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它具有操作便捷、功能用途广、测量用时短、定位精度高的特点,应用 GPS 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连续的时间、速度、动态三维位置等信息。 在现代社会,GPS技术在数字测绘技术中的应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其主要的应用领域有:房屋地形测绘图及工程细部的测绘,工程调查工作的主要部分是工程细部测绘, 运用 GPS 技术可以使街坊及街坊内界址点间距的误差范围缩小,使测绘的准确度得到大大的提高,并且,对于一个区域内的地形的测定只需要一个人背着仪器就可以进行,并能够应用绘图软件进行地图的测绘,降低了测绘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进行测量施工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时, 如果采用传统的测绘技术测量,就有可能会导致出水准点距离较远,而如果采用 GPS 技术进行测量,会在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同时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2、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现代信息科学及其延伸的一部分, 它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简称为GIS,它主要利用了环境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测绘遥感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由于其运用了众多先进的科学与技术手段,它可以应用于地理数据的分析、采集、管理、三维显示、存储、成果的输出;地理空间的预测预报、提示、辅助决策等功能,所涉及的功能异常的强大,随着未来科技水平的发展,GIS系统,会向着应用社会化、系统智能化、平台网络化、系统集成化、数据标准化、数据多维化的方向发展。

3、数字测绘系统在地面测量技术中的应用

地面测量技术与数字化测绘技术指的是数字化成像技术与地图数字化技术。地图数字化技术是在对原有的地图进行数字化的处理的基础上,使已有的地图能够在精度、比例尺寸上都能满足数字化的要求。该技术应用于数字化转化仪器中,如扫描矢量化、手扶跟踪数字化等。 该数字化的成像技术是为了改善传统的成像技术绘图繁琐、数据处理繁复、程序复杂、作业艰苦等特点而出现的。 它具有便于保管、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精度高、易于等特点。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在很过工程建设领域都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其主要表现在:原图的数字化,该技术适用于一个没有完成数字地形图的地区需要完成数字地形图的绘制, 它能够充分的应用现有的地形图,再加上数字化仪、扫描仪、计算机等工具,再配备相应的数字化软件,即可以开展工作;应用于地面数字测图,如果在进行绘图时,没有可以参照的大比例尺寸的地图,就可以采用直接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进行测图,这样得到的地图的测量精度也很高,可以将误差范围控制在五厘米之内。 将此技术应用于数字地球,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统一加载于一个地理坐标框架中,然后以数字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

二、数字化测绘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

数字地球就是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信息,加载于一个统一的地理坐标框架中按数字的形式存贮于计算机,任何机构或个人均可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足不出户便获取所需的信息做到。数字地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涉及部门多,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或团体能单独承担,它需要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技术和众多应用部门的配合。测绘作为地学和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空间基础信息的获取、处理,向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货物等工作已历史地落在测绘工作者肩上。可以说,数字地球始于测绘。我国测绘部门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始,对传统测绘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字化改造。传统的光学定位技术已被光电技术、GPS 技术所取代,传统的白纸测图已被数字测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所取代,以地面测量为主向以卫星定做(GPS)、卫星遥感(RS)测绘等高技术为主的对地观测方面转变,被动的静态测量向动态的实时测量方面转变。测绘部门在数字地球基础框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了全国 A 级、B 级 GPS 网;完成了全国 1∶ 100 万、1∶ 25 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数据服务设施;建立了国情和省情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研制成功了从遥感立体影象自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研制成功了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字正射影像 ( 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等“D”产品生产线。数字地球的雏形已经形成。

三、数字测绘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测绘的技术手段及资源配置的方式也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更新换代,测绘部门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已经开始向着服务网络化、应用社会化、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测绘技术体系的核心逐渐发展成为融合 RS 遥感集成技、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PS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技术、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技术。 测绘服务已经从专业化、标准化的低于服务向网络化、数字化、高动态、全方位的地理信息服务的方向转变,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诞生是测绘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高精度的遥感影像扫描系统及激光扫描绘图机等技术的研制成功,使地理信息的显示、提取、输出等技术得到了彻底的革新,目前,测绘部分已经基本实现了测绘产品的数字化、 测绘工艺流程的系统化、测绘装备的现代化。 要想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加强空间数据采集、图形图像处理、空间查询等功能的自主软件的研发,在未来数字测绘技术的发展中,融入更多的仿生学技术、物理学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不断的创新思想,取得新的技术进步,使数字化测绘技术取得更大的发展。

结语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测绘技术也逐渐完成了模拟测绘技术向数字测绘技术的转变,数字测绘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测绘的成本大大的降低,测绘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数字测绘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要能够不断的探索创新,研发出新的技术及软件,使数字测绘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志寰,马琳.浅谈数字测绘技术的发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4).

篇14

[关键词]循环经济;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5-0028-03

一、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如何利用财政等经济工具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国际财政学界、环境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一个研究热潮,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外财政学界围绕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重大环境问题,在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一般均衡理论和实证分析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具体包括财政政策的设计与实施、财政政策的意义、财政政策的分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的使用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为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指导。

近几年,我国财政学界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一直比较关注,研究思路基本上分为:一是分析我国现行有关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李里、程瑜、张扬和朱锡平、梁劲、陶勇等。二是介绍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借鉴其先进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财政政策的措施。如钱易、叶太平、何炳光、韩宝平等。三是从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某一个角度切入,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其中较为集中的是对环境税收的研究。界定环境税收的概念,考察国外环境税政策,特别是OECD国家的成功做法,探讨在我国建设环境税制的思路。如安福仁和周生军、武亚军、付伯颖和齐海鹏、杨金田和葛察忠。总的看来,国内的研究多从政策层面展开,以定性分析为主,规范研究突出,而关于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实证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将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影响,评价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激励效应,为政府制订更为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二、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当前我国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市场作用在加强,政府职能在调整,财政职能在转换,环境状况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已经采取的有关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进行反思,以利于进一步完善。

(一)分析思路。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它所要求的物质循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多次重复利用;二是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可以为环境所同化,并且排放总量不超过自净能力。分析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激励效应,可以介入的角度有很多,但由于我国循环经济起步较晚,相关的统计数据不够完备,这为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本文确定了“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和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四个指标。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即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所取得的产值,揭示了企业废弃物利用的程度。从循环经济的理论来看,以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是循环经济实践中重要的数量指标,以其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将会从废弃物重复利用的角度反映出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实际情况。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既有民间投资的推动,又有财政资金的激励,因此,选择3个自变量,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和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指标代表了民间资本和财政资金对循环经济的双向推动,反映了在两方合力的作用下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效应。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即企业自身治理固体废物的投入,强调了民间资本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效应。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作为财政统计指标,突出了财政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效应。

(二)模型的建立。以“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GP)为被解释变量,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FT)、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PT)、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IT)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循环经济财政政策模型。

基本模型是:GP=βFIFT+βPIPT+βITIT

β是回归系数向量,表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和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对“三废”综合利用的“净影响”。当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时,两者是互补关系,意味着民间投资或财政政策对“三废”综合利用有正效应,即有助于激励“三废”综合利用,也就是有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回归系数为负且显著时,两者是替代关系,意味着在民间投资或财政政策的作用下,“三废”综合利用会减少,即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回归系数不显著时,无法判定民间投资和财政政策对“三废”综合利用的影响效果。

(三)数据说明。表1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公布的数据整理而得。检验的样本空间是2000~2006年的观测数据。

(四)回归的结果及分析

GP=5.43FF+0.12PT-9.57IT

T=5.44 2.12 -2.29

R2=0.97 adR2=0.95 dw=1.88

回归分析揭示了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FT)、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PT)、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IT)对“三废”综合利用的效应。括号内的数字为t统计量,S.E.是回归函数的标准差,R2是可决系数。R2=0.9697说明拟合情况很好,“三废”综合利用的相对变化可以由自变量给予96.97%的解释。回归结果显示,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FT)与“三废”综合利用具有正的相关性,且相关性显著。财政环境保护支出的弹性系数为5.43,表明财政政策对“三废”综合利用激励作用明显。财政每投入1%的环境保护资金,“三废”综合利用增加5.43%。环境污染治理投资(PT)对“三废”综合利用也具有促进作用,其弹性系数为0.12,表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增加1%,“三废”综合利用增加0.12%。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均通过10%的显著水平检验,而且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三废”综合利用的激励作用明显弱于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与

“三废”综合利用具有负的相关性,弹性系数为9.57。

“三废”综合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经济体系各部门联合并协调运作,实现在现有产业体系中,将一个部门的废弃物用作另一个部门的原材料,达到物质能源在体系中的循环利用。从物质的属性看,虽然大部分废弃物属于可再生的资源,但将废弃物还原成可用的一次性资源的成本很高,经济性相对较差。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以逐利为目的,由企业自觉地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广泛开展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一定的困难。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特点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决定了仅靠企业一己之力,“三废”综合利用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财政作为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政府激励制度之一,其内在规定性,如政府公共投资多少,税收措施的引导,对循环经济发展活动都会产生极为明显的激励效应。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安排会直接影响综合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市场主体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大小取决于通过该项活动所能取得的经济利益的大小。如果利用废弃物带来的利润水平过低,必然会严重影响发展循环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给予适当的财政投资或补贴,保证投资主体合理的经济利益,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是激励投资主体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安排会直接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力。循环经济能否得到有效激励,不仅取决于市场主体可追求的经济利益强度,而且还取决于市场主体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需要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能力,而适当的财政科技投入则是市场主体创新资金的一个重要保障。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整体上需要国家的财政政策进行扶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