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文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一、基本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就 社区来说,当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理想观念模糊。不论是在入调查中,还是在座谈中,使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在走访的105户家庭中,有95个孩子对自己的将来没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啥,尤其是年龄较大的表现得更为突出。随遇而安、到时候再说、没想过是受访孩子和家长说得最多的。

2、是非观念淡化。在受访人群中,我们向所有的家长和孩子做了一个提问调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凶,恰巧被你看到,你会不会上前阻止?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几乎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选择了回避。除此之外,缺乏礼貌、不懂交往规则、善恶不分在这些孩子中都表现得十分突出。

3、法制观念不强。在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现象,法律边缘模糊。除了杀人、放火、盗窃、抢劫之外不清楚其它违法行为。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着违法行为。

4、自制能力差。突出表现在逃学上网吧、打游戏、看黄牒黄书、浏览黄色网站等方面。尽管学校和家长多方阻止,但成效不大。

三、给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鉴于青少年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了使这些未成年人能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在将来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大任。我们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

1、尽快开办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课。由于学校的当前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多学校都把德育教育课当作副科处理,甚至有些学校干脆就取消了德育课,使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极低,出现了荒漠化现象。所以,在社区开办德育教育课已成当务之急。通过与家长沟通,我们建议利用双休日成立社区德育教育班,集中未成年人学习,尽快补上这一课。

2、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未成人之所以出现这样问题,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与其监护人家长也有着直接责任。很多家长也痛苦地表示不会管孩子,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由于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在第一教师不称职的情况下,出现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荒也就不奇怪了。为此,加强家长教育也势在必行。

篇2

一、“三重三轻”

1.“重智育轻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对未成年人的评价多集中在分数上,于是学校、老师的工作中心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成天是作业与考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目的以及学生成长中心理教育、品德形成几乎不管,多年来三好学生的评选,往往也是以学生考试的分数来评定的,只要学生的分考得高就可以得到一切荣誉,老师也往往喜欢班上成绩好的学生。

2.“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许多学校对学生教育大多只停留在知识传授,往往忽略了能力的培养,道理懂得一大最,但却连一些应该自己做的小事也做不好,也不愿去做。

3.“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现在的学校教学,大多是在课堂完成的,老师为上好45分钟的课可以说是课前要备课,课后还要批改作业,老师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是很大的,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则很少或几乎没有,一是怕安全问题;二是怕课程无法完成。由此,许多学校就取消了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至学生走出校门时除了会做几道题外,对社会却一无所知。

二、“三个不适应”

1.“学校的德育方法不适应广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方法与用途上都比较简单,粗糙或象智育那样讲一些大道理,学生不爱听是因为不符合青少年喜欢活泼好动的特点。也不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

2.“学校的德育内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学校讲授的德育内容陈旧,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很远,离现代生活的实际也很远。比如“凿壁借光”,学生都不信,还有学生提问,凿别人的墙壁来借光,凿坏了墙头是不道德的呀,怎么要我们去学习这样的行为呢。

3.“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不适应全面摧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学校在对学生操行评价上往往只有热爱劳动与尊敬老师之类的简单又不规范的单向评价,缺乏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加之学生升学的是考试分数而不是德育,所以现行的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不适应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三个不能”

1.是“不能很好地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开展德育工作,存在成人化和倒挂现象”。青少年还处在认知水平都较低的状况,应该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要求学生,现在的做法是小学生大谈理想教育,而忽略了应该学的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2.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起来,只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为什么要去做和怎样去做却没有引导和实践,学生是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信”,更是“不行”,这也是为什么学校德育工作抓了半天,到头来学生没有任何行动的结果,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要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渐形成。

3.“不能很好地将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薄弱,许多家长不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缺乏预见性,往往是孩子出了问题,才采取改造式的工作,而缺少事前塑造,还有的家庭几乎不管孩子和管不了孩子,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问题孩子出在问题家庭,问题家庭往往产生问题孩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没有形成结合力。

四、“三个影响”

1.“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上学有小车接送,手机,电脑的普及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缺乏正确引导下,一些学生沉溺于网吧不能自拔而成绩下降,在家也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电视看个没完,缺乏自控力。社会要发展,但如何利用积极的因素教育学生,避开负面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2.“幼儿园、小学、中学延续教育的问题对教育的影响”。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各自为阵,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到底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学生教什么应该有一个分工,有层次之分。出了问题后小学教师怪幼儿园没教好,中学怪小学没教好,相互催卸责任。

3.“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成才”含义不同理解对教育的影响”。关于成才的问题,家长、学校、社会一般的认识是关注学习成绩,家长认为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就是成才,学校追求的是升学率、高分率、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往往是学校的升学率,家长为了让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往往是不惜一切代价,请家教、挤名校,车接车送,包办孩子的一切。高中生回家连臭袜子还要大人帮助洗,学校为出考试成绩,成天就是作业与测验。学生也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毫无学习兴趣,甚而厌学。家庭与学校都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认为成绩好才有出路,考上好学校就是成才,家长却忽略了孩子各方面素质的成长。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忽视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社会文明将无法传承,中华民族就失去了希望。以上几个问题要引起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从根本上解决。

[参考文献]

[1]《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总论》詹万生著.2003.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3

1.阶段性

在未成年人时期,人的成长发育最为迅速,跨度最大。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未成年人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历了六个重大时期: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在这六个时期中,品德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每个时期都有一个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乳儿期主要是适应时期,婴儿期为品德萌芽时期,学前期主要是情境性品德发展阶段,学龄初期是品德发展协调性阶段,少年期为动荡性品德发展阶段,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明显特点是成熟性。因此,针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积极探索分层次的德育教育,合理确定由低到高的阶段性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使目标切实可行、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直观性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直观性就是要从心理的浅层面入手,最终解决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的深层面的问题。这是由未成年人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在未成年人时期,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具体形象思维,假如用讲抽象理论的方法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低龄儿童),不会有好的效果。因为未成年人道德意识形成的过程,往往是从浅层次的心理感受层面,提升到思想体系和世界观层面的过程,未成年人还没有掌握那些高深的道德概念,当然也无法理解抽象的道德理论。思想道德教育要转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从具体浅层面的、活跃生动的心理感受人手,逐步达到解决深层思想体系方面的问题,所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直观性的教育。在教育内容的整体安排上,宜先安排较具体的内容,后安排较抽象的内容,不断根据教育对象的反应进行内容深化的调整,这是一个先易后难、逐渐推进的量化过程。在教育的形式上,多采取寓教育于活动、娱乐和其他教育教学中的形式,着眼于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亦即从思想不设防的心理感受层面人手,在不知不觉之中逐渐深入到解决思想体系层面的问题。

3.指导性

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他们感到这种模仿很有意思。但是由于未成年人还不能正确区分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他们的模仿往往带有表面性,在模仿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时,一般只是对理想人物的行为习惯和言谈方式等表面性的东西感兴趣,单纯地喜欢某些不重要的个性特点,盲目模仿。同时,未成年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往往很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化,看完“超级女声”他们想成为“超女”,看到“神六飞天”他们想成为宇航员,如此等等。因此,未成年人会经常给自己树立榜样,但他们并不善于选择正确的范例作为自己的理想,他们在模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偏差,甚至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悲剧。给未成年人树立正确恰当的榜样,对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更应该是一种指导性教育。作为教育者,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除了自身要做好未成年人的榜样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帮助未成年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理想范例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使他们认识到榜样人物的主要宝贵品质是什么,以及如何用榜样来加强自我修养。

4.平等性

当代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快,使他们的法制意识、民主、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要求老师平等待人,要求与家长平等相处,要求与自己交往的人尊重自己的人格等等。这些要求决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平等性,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与教育者之间形成的共同思考和交流的过程,它需要教育者以参谋者、探讨者、商量者的身份和未成年人平等相处,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多开展互动式教育,使其真正参与教育活动本身。教育中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说教和训导姿态,要彻底改变传统德育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改变“我说你听”的教育形式,使未成年人由教育过程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互动教育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只有他们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有所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升华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认识,产生道德动机,促成道德行为。

5.社会性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性,主要是指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所依托的社会资源、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的社会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是在真空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是在自己的家庭、社区及国家构成的多元背景中发展的。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过着社会生活。他们不但受到父母、同伴、亲戚及他们与之接触的其他成人的影响,受到学校及他们隶属其中的团体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媒体、他们成长于其中的文化、国家和社区的领导及世界大事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产物。未成年人的这一特点使未成年人德育不可能单纯依靠社会某一方面的力量来完成,而必须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即在国家政策的综合、统一协调下,实行“齐抓共管”。同时,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来说,也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即这种影响对于整个社会既是现实的、全面的,也是长远的、深刻的,将关系到一个民族、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因此,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必须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一个网络系统,齐心协力,才能真正担当起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责任。

篇4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定位及其根据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依笔者理解,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对未成年学生施加系统的思想道德影响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毋庸置疑,对于学校而言,它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课外活动的实践。在此,区别于成年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两种实践形式的活动不分主次、同等重要。课外的实践教育不仅仅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它本身就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正因如此,2004年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将“主渠道”定位在学校整个的教学、教育活动的。明确提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此,它既包括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又包括了课程体系之外学校开展的所有德育活动。把学校课外的实践教育视为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这是未成年人德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论语》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古代教育家朱熹在描述唐虞三代官学盛景时,就指出:“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可见,古人将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视为先于包含“礼”教在内的各门课程教育的必要内容(初入学堂的孩童尤为如此)。从国外看,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道德教育要达到应有的效果,必须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教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心悦诚服,效法追随;二是重在实行,儿童要从日常小事去实践道德行为,克服各种不良习惯;三是合理安排儿童的生活,使他忙碌于有益的事务,免于闲逸做坏事。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论断,认为道德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儿童的社会协作精神和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他要求学校社会生活化,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让儿童参与学校的一切社会活动。将学校课外实践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首先是“养成教育”理论。“养成教育”,指的是人们品德形成中,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品德结构整体发展的价值。它使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在平日生活实践中,通过反复锻炼,遵守和履行一定道德规范,从而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进行养成教育,这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生活实践是未成年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也是他们品德形成发展的来源。养成教育的过程,是未成年学生道德的践履过程。它通过学生对各种行为规范的履行及在履行过程的体验、评价等来丰富他们的道德感性经验,当感性经验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上升为对道德理性的认识。其次是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发展做出“三水平六阶段”的著名划分。其中0-9岁大致属于第一水平(前世俗水平),特征是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己利害;9-15岁属于第二水平(世俗水平),主要特征是满足社会的期望,较多地关心他人的需求;16岁以后向第三水平(后世俗水平)发展,这也是普遍性原则的道德水平。在这一水平上,社会契约取向和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将取代以往,接近于在道德的本质上考察问题。在这由低到高的三水平中,每一水平又可分为两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一步一步地无跳跃地进行的,不会出现倒退和逆转。柯尔伯格的这一理论,揭示了未成年人道德从具象到抽象、从关心自身到关心社会的发展逻辑。它为学校课外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证明。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将为未成年人提供与他人交往和接触社会的平台,这就能催化和促进他们道德水平由低到高的提升。总之,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的定位,我们必须遵循该群体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正像2004年中央8号文件所说“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②课堂教学渠道与课外教育渠道并存并重的观点,将打破以往对于“主渠道”认识的狭隘性,提升我们的认识视野。

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相对失衡现象的思考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从实效性看,总是存在课堂教学渠道弱、课外教育渠道强;课堂教学一腿短、课外教育一腿长的失衡现象。要扭转这种现象,必须解决几个问题:(一)精心打造优秀教材范本,增强教材的时代性、经典性、趣味性和可信度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前提。必须看到,自基础教育新课改以来,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打破了全国大一统的局面,开始了多样化建设的进程。与以往说教式、成人化、抽象化的特征相比,现有教材从内容到版面形式均有改进。然而它与时代要求、与未成年人的阅读习惯和生活储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表现在缺乏经典;缺乏未成年人视角、趣味;选材内容脱离他们的生活实际。究其原因,一是教材编写者难以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渗透与未成年人社会化规律的关系。二是教材编写者与未成年人的实际“代沟”,使他们难以了解和理解当代未成年人的生活诉求与心理诉求。这种状况下编写的教材显然激发不了未成年人阅读教材的热情,唤不起他们的感情共鸣。而依据这种教材进行的课堂教学就自然显得沉闷。该是到了彻底变革的时候了。(二)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既生动活泼又学有所得有了优秀的教材,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则是增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而目前在这一环节上,有两种倾向令人堪忧。一是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学校和教师不屑或不舍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上投放大量时间和精力;二是对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理解片面,追求花架子,搞形式主义。从前者看,由于小学阶段取消升学考试(但初中名校招生又十分看重学生语数英的主科成绩),中考科目中,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成绩又是按等级列入参考,不计总分。这就造成了在这种考试指挥棒下,中小学校不同程度上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忽视。一些教师应付教学、疏于对教学内容的钻研,教学方法按部就班,缺乏改进与创新的积极性。从后者看,一些教师虽有改革热情,但过于追求形式,课堂花花哨哨、热热闹闹,形式冲淡了内容,学生实际获益少。课堂教学中的这两种倾向都务必得到纠正。笔者以为,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和创新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中小学担任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根据未成年学生的不同年龄段,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形式,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此外要引导任课教师认清教学目的,坚持教学形式为课程内容服务,防止和避免过于注重形式的形式主义,使课堂教学呈现生动活泼又卓有成效的局面。(三)着力打造优秀师资队伍,力求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高素质和专业化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作为未成年学生成长中的思想道德引路人的中小学德育教师尤其如此。《说文解字》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对于初步社会化的未成年人来说,教师的举止言行,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们直接的效仿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往往是未成年人成长的一块磁铁。因此,强化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高素质,使得他们不仅用语言而且用行动来引导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促进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成效显著,而小学、初中相应的教师队伍的专业建设则因升学指挥棒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得到加强甚至有所削弱。一些学校将班主任(无论其专业背景)等同于思想品德教师,还有的将不胜任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师,充塞到该课程来。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我们呼唤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师资队伍的高素质和专业化,就是希望能塑造一大批政治坚定、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以他们既为“经师”又为“人师”的双重魅力,提升课堂“主渠道”对学生的影响力。

作者:陈桂蓉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习惯养成

长期的学校德育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不能只靠学校,而必须协同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功勇,“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也就是说要形成德育的正向合力,才能达到使学生形成优良德育品质的目的。对于未成年人,生长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变革及网络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环境的变化给传统道德教育带来的冲击,究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1]

一、营造通向成功的绿色通道

未成人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共同营造的良好、宽裕的环境,更离不开教师、家长的积极互动。

1.父母的表率作用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强,因此,做父母的在生活中应与人和睦相处,举止大方得体,勤俭节约,业余活动健康有益,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有的父母在家中说一些消极负性情绪的话,如对社会不满等,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感到不快乐,也会出现消极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感情冷淡甚至出现争吵等不良家庭氛围都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父母既是孩子的监护人,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应该是孩子无话不说的挚友。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教师对未成年人教育负有重要使命。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子女对父母的话不予理睬,对老师的话却视为真理,可见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和尊敬。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这一漫长的成长阶段,是孩子们从生理到思维的飞跃发展,从性格的成熟到人格基本定位的关键时刻,非常需要老师的重视和鼓励。所以说,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做到同志所说的:“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3.劳动实践是根治道德及行为问题的良药。马克思有句名言:“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不仅使我们获得了力量和智慧,还给了我们强健的体魄和生活能力。现在一到放学时间,校门口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家长们不辞劳苦接送孩子上学,是担心孩子过马路出问题。但这样的呵护备至,会扼制孩子潜能的发挥。作为父母,应当尽量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的劳动中,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品味生活的艰难,获得乐趣,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掌握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没有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良好的道德修养、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光有知识又有何用?

二、着力于因势利导

培养未成年人道德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能生搬硬套,强制灌输,只能积极引导。

1.习惯引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需要从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道德、习惯做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孩子的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不挑食偏食等;二是心理习惯。比如处理态度是否积极乐观,有没有爱心,肯不肯承担责任,能否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等;三是行为习惯。比如是否有集体和纪律认同感,是否合群等。对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知道一个道理更重要。[2]

2.观念引导。在传授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对未成年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要培养他们的“四有”,即一有开拓进取的能力,对于未知世界、未涉领域、未解课题,充满探索的欲望和进取的勇气;二有思维开阔的头脑,对“事物的结构”感兴趣,有很好的条理性;三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学习并持之以恒、百折不挠、越挫越坚强;四有健康和谐的心境,过重学习压力下的稚嫩心灵很容易发生心理扭曲,保持健康心态十分重要。“四要”,即一要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二要培养他们旺盛的创造兴趣和创新意识;三是正确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接纳和包容他人;四要培养他们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总之,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信息化产业突飞猛进,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未成年人所背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是我们所无法体会和想象的。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家庭必须遵循他们自身的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空间,做好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