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思想道德教育专业范文

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思想道德教育专业

篇1

关键词:法学;专业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一、加强法学专业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培养新世纪合格法律人才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培养大量合格的社会主义法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合格的法律人才必须德才兼备,除了掌握特定的法学知识与法律视角、有足够的审慎判断力与理性思维,更要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必要的社会良知。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合格法律人才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高校的法学教育让广大法学学生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为祖国、为人民提供法律服务,进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远大理想。所以,高等法学教育绝不能是单纯的法律技术型教育,还必须加强学生的法律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

2.培养法律职业道德是保障国家司法公正的需要

我国法学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国外被称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法律职业道德是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追求真理、维护正义、崇尚法律、捍卫法律,是法律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法律人员的法律职业道德是国家司法公正的重要支撑。因此,高等法学教育应当加强法学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崇尚正义、追求真理和捍卫法律的观念,逐步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公平正义的理念和崇高的理想。只有具有良好法律职业道德的法学学生,才能在将来的法律执业中坚持正义、尊重法律,最终保障国家司法的公正。

3.提高法学教育有效性的需要

法律不能背离道德的支持。法律是从外部对人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而道德则是从人的内心对其行为作出导向。高等法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哪些是法律规定的可作为行为,哪些是法律禁止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与信任法律,能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维护法律。思想道德教育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高等法学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法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整个法律教育体系的灵魂。注重高等法学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学会运用道德和法律两个标尺来衡量个体行为。这种对照反思比单纯的法学理论灌输更为深入和有效,容易使学生形成自身内在的道德信念、崇尚法律的意识,更能提升法学教育的有效性。

二、法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1.树立法律信仰

树立法律信仰是法学专业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所谓法律信仰,是指人们基于对法律的正义性、权威性,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而产生的法律崇敬,并以之作为行为最高准则的理念。对法律的尊重、忠诚和信念是成为法律人才的关键。具有完备的法律知识却没有法律信仰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忠于法律的,甚至会玩弄法律于股掌之间,成为高智商的犯罪主体。法学学生所具有的法律信仰是其日后从事法律工作所遵从的法律职业道德的基点。法律职业道德的核心,就是法律工作者用自己的专长致力于社会福祉、为社会服务。法律工作者比一般社会成员有更强的正义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能运用法律知识主动服务于社会,不计较个人得失去追求和实现社会正义,正是缘于他们拥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因此,法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树立法律信仰、增强法制观念。只有在学生时代就树立相信法律、尊重法律的理念,胸怀对法律的崇敬之情,才可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2.公德与私德并重

公德与私德是人同时具备的两种道德。所谓公德,是指维持社会存在所必需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它构成了法律道德的底线。国家法律依靠人来实施,如果法律的立法者、执法者和适法者没有公德,那么法律实施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就得不到保证,社会法治的根基就会动摇。没有公德的社会根本不可能有法制秩序。所以,法学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公德建设上。

相对于公德来说,私德体现为个人品德的修养。作为一个法律人,既要具有公德意识,能够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还要有私德的自我修养与完善,从来没有一个人是私德恶劣而公德高尚的。私德是公德的价值源点,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私德,才能正确实施道德行为。因而法学教育也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私德教育,在公德教育的指导下发展私德教育,用私德教育推动公德教育,最终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增强。

3.加强法律伦理修养

伦理教育特别是法律伦理的教育是法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法律职业体现了对公平、正义、秩序等基本价值理念的追求,这要求法律职业者必须具有理性与宽容的精神、刚正与廉洁的品格,还要拥有较强的伦理价值思维和伦理道德修养,才能代表公道和正义,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在法学教育中强化法律伦理教育,可以使法学学生在接受法学教育之初,就了解司法公正的社会重要性,了解司法腐败对社会的危害,从而促使他们自觉提高道德素质。在未来工作中,他们能面对各种复杂情况,秉持公正之剑,守卫法律的尊严。

三、加强法学专业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篇2

一、“两课”是其他各类教育的前提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两课”的重要性,并不以人们的态度为转移。大学生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并不是说“两课”教育较其他各类教育高人一等,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在“两课”教育实践中,一方面,要加强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细致的集中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热情,充分发挥德、智、体、美、劳诸教育的德育功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工作。

二、高校“两课”教育的现状

学生学习“两课”的激情消失,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对“两课”学习的意义产生怀疑,对“两课”不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不强,兴趣不浓,以致流失了大量学生,这让“两课”教育处于尴尬境地。

造成大学生对“两课”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总的来说有如下几点:

1.高期望的心理负荷。

高校是精英荟萃的文化群落,大学生头脑聪颖,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大多数学生在科学知识的广博与专深上有较高的要求。肩负方方面面的期望,当他们为期望努力奋斗却在残酷的现实中碰壁时,当与同伴相比处于弱势状态时,就会产生挫败感。难以负载的压力无形中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使其产生心理焦虑、失去学习信心。

2.务实性心理。

择业、就业的务实性考虑,使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远远没有对专业课那么重视。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严重。择业行为本身属于一种社会活动,而人们进行每一种社会活动无不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3.人格亲和力的缺失。

苏霍姆李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而在“两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鲜活的个性及他们生活的多样性和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大多被禁锢在教师给定的一套“善意”和“论道”之中。教育本身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行为,在这个双边活动中,只有学生信任、尊敬和爱戴老师,老师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彼此情感和谐、顺畅,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无视学生的尊严、人格,无视其需要和个性的教育模式,无形中就使师者的形象大打折扣,失去人格的亲和力,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最后陷入“两课”学习情绪倦怠的恶性循环之中。

4.社会环境因素。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特殊经历和社会历史环境,很容易使学生对马克思理论产生冷淡和逆反心理。首先,他们没有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对为什么要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知之甚少,因而缺乏对理论的深厚感情。其次,社会上多少年来在理论教育中存在教条化和实用主义倾向。第三,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利益观念不断强化,易诱发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冲击了的阵地。于是,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动摇了,并逐渐形成了对“两课”的否定的心理趋势。

三、高校“两课”教育的改革和出路

1.创新“两课”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两课”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两课”的教学内容理论色彩太浓重,抽象的原理和概念太多;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参与,这种单调被动的教学方式不受学生欢迎。因此,“两课”教学在内容与形式上必须创新。首先,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从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深层次思想实际出发,提高课程内容对他们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贴近学生的专业实际,使“两课”教学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历史事实、典型事例和现实的新鲜内容阐明“两课”理论,有组织、有计划地采取课堂讨论、演讲答辩、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实施教学。

2.把学生的“两课”教育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因为这些学生的困难原因和情况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方法解决。千方百计地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并不仅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扶植。在给予他们物质帮助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学风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以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心理咨询,以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进一步扩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和信息源,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此外,关注学生的实际困难,要特别注意精神鼓励和人格培训。物质的帮助是暂时的,而精神的力量却是长久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传统人文精神应当成为广大学生的支撑性理念。唯有如此,所有困难才有希望根本解决。要教育大学生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消沉,不能怨天尤人,应该积极地面对困难,承担主体责任,学习成功楷模。

3.高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彰显“两课”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篇3

关键词 学业导师制 专业思想教育 动物科学 心理学

0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率先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随后国内很多高校均对“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新兴教育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动物科学专业是传统的农业类专业,专业实用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具备良好环境条件,而且需要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牢固的专业思想。学业导师制的出现,改善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二元培养体系,实现了本科生从“粗放经营”走向针对培养的管理目标。因此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制定学业导师制,有效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是更好开展学业导师制的首要任务。

1本科生学业导师专业思想教育的意义

1.1学业导师制促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心

学业导师制是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导学”关系,为迷茫的学生答疑解惑,从专业的角度告诉学生为什么学,如何学。针对农业类学生对专业了解局限性而导致的专业意识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和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导师通过畜牧学知识的介绍,让学生看到动物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端正专业学习思想,这对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专业信心的树立至关重要。

1.2学业导师制促进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部分高校仍把目光聚焦在教学和科研的时候,我们更应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的实施要求教师了解他们在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等方面所面临的困惑,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导师制运用人本主义的教育方法,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出发,强调师生平等、人际关系和谐,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引导。教学和学工两条线的合二为一,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学生打造成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

1.3学业导师制使学生更好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中不可忽视,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后有比较清晰的学业规划,但只是短期计划且不具体;部分学生甚至没有规划,还停留在只求考试不挂科的阶段,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学业导师是经过学院遴选出来的教师,一般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课题,与企事业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指导学生职业规划方面比较有经验。能够针对本专业学生片面的就业想法及时纠正,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强大学生的成才主动性。学业导师可凭借个人阅历、专业知识、工作经历和社会能力,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

1.4学业导师制促进学生调整心态,保持身心健康

导师在生活方面可以是辅导员工作的一种补充,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调整学习心态,学会人际交往。小到维系舍友关系,大到社会的人际交往,导师都可以言传身教,帮助学生解决心里的困惑,摆脱不良的心态,以便积极健康地学习生活。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与中学阶段截然不同,大学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诱惑的多样化,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质量不佳,学业导师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了排解压力的一种途径。导师不但是良师,更是益友,能够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使其在大学里健康成长。

2本科生学业导师专业思想教育的方法

思想指导行动,学业导师制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意识到学业导师具备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从意识形态上将“知、情、意、行”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1)“知”。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知”的培养,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结构、行业现状、发展动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及时制订和不断修订学习计划,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开展专业知识教育。

(2)“情”。导师可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与学生相处。对于刚入学的本科生来说,接触动物科学这样一个陌生的专业领域,难免会有些心理障碍,加之部分学生对传统动物生产理解片面,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学业导师应适时与指导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结合自己的大学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在紧张而又活泼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一些科研工作,以提高他们的专业兴趣,熏陶他们的科研思维,培养他们的专业思想。

(3)“意”。这里的“意”可以理解学业导师身上折射出的意志,而这种意志是导师人格魅力的显现。这需要学业导师在孜孜不倦的育人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境界。增强自我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优秀的人格品质。在生活上更应勤勉踏实、淡泊名利,在研究工作中严谨治学、爱岗敬业,以自身的实际行为诠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内涵。让学生在与导师的交往中感受到师范的尊严,为学生在成长与成才的道路上树立一面榜样的旗帜。

(4)“行”。“行”是指学业导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行动”指导,让学生在不同时期尽早摆脱迷茫期,尽快融入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中去。针对学生出现“迷恋网络”、“沉溺游戏”和“荒废学业”等不良现象,定期组织本科生召开会议,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对大学生活的感受等。学业导师还可以借助QQ、微博和微信等W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适时进行必要的思想指导和心理疏导。

3小结

篇4

汽修专业学生兴趣汽车专业的学生走入社会后,面对的是激烈的行业竞争,面对的是更新换代非常快的科技含量非常高的汽车产品。不但要有传统的维修技能,还要会使用新式检测仪器,特别是利用检测的数据,结合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故障的机理,最终排除故障。而来上中职的学生,大多底子薄、基础差,学习能力不高,对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我们技校教师,面对是这样的学生,不可能采用中学的教学方法,更不能采用中学的那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而应适时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情趣,完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课教学效率。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兴致

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讲解发动机维护类别的时候,并不是从汽修保养这方面入手,而是从学生日常的护肤说起。现在的技校生,对自我的打扮是尤其关注,也很感兴趣。将学生内心的那种活跃的情绪调动起来,大家纷纷谈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建议。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引入课题“发动机维护作业的类别”:分为预防性维护和非预防性维护两大类。又针对预防性维护进行详解,它又分为定期维护、磨合维护和换季维护。其中定期维护又有三种: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在讲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时候,可以结合人体的汗腺。热会出汗,冷会起鸡皮疙瘩。讲解发动机机体,可以结合我们人体的骨架,支撑定位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切入点,探索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二、借助手段,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在专业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将抽象事物形象化。在实际教学中,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PPT的广泛应用。但是这些素材都是课下准备的,课堂却不是教师想象的那样,一层不变的。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甚至不同的时段会引发不同的教学需求,而这时候,准备的素材可能不能满足需求,甚至有些精彩的瞬间无法再现。

利用网络提升现有的教学设备的教学能力。把网络引入课堂,充分发挥网络这个平台――知识面广、量大的功能。譬如,在讲解发动机工作过程的时候,会搜索一些发动机广告,汽车广告。上面会有模拟动画,清晰地展现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在讲解发动机气缸的排列形式的时候,会从百度中搜索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V型缸体图片、W型缸体图片等。让学生有一种更为直观的感受。不但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了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困难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更容易理解、掌握。

三、理实一体,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实效性

汽车教学一定要提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而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是最为头痛的问题。专家和学者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方法。而笔者认为,在汽车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时间分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在讲解课程过程中,也并非先理后实,或者是先实后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夺。例如,在讲解发动机配缸间隙的理论时候,应在讲解什么是配缸间隙后,进入如何进行测量气缸和活塞,在测量过程中涉及的测量理论应随时进行解说。在实际的教学中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最终学生能在实践中充分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有效地指导工作,配缸间隙所要体现的工作技能是根据测量和理想间隙来选配合理的活塞,使发动机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四、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针对性

很多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人数为最多”。教师的课程安排,是以中间层次的学生为依据。这样,对优等生、落后生时极为不公平的。好的学生感觉教师所讲的知识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而落后生则跟不上教学进度,失去学习动力,厌学情绪加重。如此的情况下,想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从何谈起。

面对这样的局面,笔者认为,汽车专业的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进行第二次分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3个层次。处于中间的学生人数最多,这类学生还是按照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学速度、模式最为适宜。而对一头一尾的学生,则进行小班化教学,分别制定新的课程体系。对优等生的课程体系,要适应他们的需求,不但要提高教学进度、增加知识量、扩宽知识面,而且知识的体系还要不断的变化,要适应他们的自由发展的需求。对于落后生,不但可以放慢教学进度,而且还可以加大复习次数,缩小知识面,让他们充分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如果教学条件允许,可以每年成立技能兴趣班,汽修专业分为“二级维护班”“汽车钣金班”“汽车喷涂班”,就是把有兴趣的、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重新组班。增加知识,扩充知识面,让这些尖子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力争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

篇5

[关键词]编导专业 项目驱动 培养模式

广播影视媒介作为社会主体媒介,是我国最为普及、最为便捷的宣传工具、信息工具和娱乐工具,影视传媒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态势强劲,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收入已连续五年保持20%的速度增长,电影市场也保持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广播影视加快转变、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国由广播影视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对编导人才的需求相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广播影视及新兴媒体的深度合作成为影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相应地对未来编导专门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影视编导不仅要具备传播者所应有的人文品格和文化底蕴,还应具有突出的策划创意与实践执行等复合能力。面对行业发展对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编导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应努力深化“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和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以项目为驱动教学的培养模式,构建学、研、产、用一体化教育教学平台,以实现行业对应用型创新编导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

一、以课题和项目带动教学,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

编导专业作为一门“技术的艺术”、“文科中的理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教学内容中缺一不可的两翼,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结合成为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此,编导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打破以往重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轻社会需求;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局面,积极探索“项目驱动教学、学研产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项目运作带动和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效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强化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编导专业教学中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对接。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采用项目调研——项目申请——项目委员会考核批准——项目执行——项目验收——项目总结的完整工作流程,采取虚拟课题和实际项目双线并举的方式,通过由教师带领学生组建团队,设置课程群组,组织多名教师集体授课,围绕作品创作中的各个环节来组织教学内容,并以实际工作环境和创作机制要求作品水准,使学生在自主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实现调研能力、创意能力、实践能力及沟通协作等专业能力的提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首先要注重课题和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需要在结合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注重人文基础与人格培养,根据不同阶段专业教学应实现和完成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的进行设置,使课程之间有效衔接。按照课题、项目任务来组织学习内容,改变原来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互分离的情况,以课题、项目任务为纽带把这两类知识进行整合,将热点话题、社会关怀、文化情怀、人生信仰等渗透到课程体系内,人格培养为先,人文基础为核,为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全面训练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如通过对项目资料的整理、研究和前期市场分析来提升学生的调研能力;然后在了解掌握市场和行业前沿信息及受众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创意和前期创作,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最后在完成各个创作环节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执行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等。

二、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

在行业快速发展和战略转型的背景下加强行业亟需的多元化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为社会培养艺术方面的普适性人才,另一方面也要为行业输送高端编导专门人才。对于特长突出、发展潜质较大的学生,组织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项目组,用适合学生特长发挥和发展的项目、课题,将有潜质的学生集中培养。另一方面,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个性化、多样化的虚拟课题或承接实际项目,在项目、课题的实施中进一步激发其创作潜能。

在项目驱动教学灵活的开放式双向选择机制中,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进入不同项目组,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的专业潜能,实行编导人才的分层次教育和分方向发展。教师针对学生承担不同的工作环节,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实现编导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主要以教师作为传播者单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教学过程在课题、项目实施运作中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知识互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对课题、项目的探究,在教学中体现出平等沟通、合作的特点。影视编导专业的实践课程具有实际问题多、解决方案多等特点,根据学生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准确判断学生的知识盲点,随机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对知识难点进行学习分析,对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解决方案进行论证比较,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学会质疑分析,发挥创作个性和特长,扩大知识辐射面。同时,完成课题和项目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补充前沿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和行业发展相融契。以“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创新”为特点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把被动的“传授—接受”转变为主动的“阐释—理解—知识建构”,教师和学生同是教育者和求知者。通过平等互动共同完成项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专业特长得以发挥,专业潜能发掘成为可能,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实现分层次教学,分方向培养,为行业输送多元化编导专业人才。

三、以市场检验教学,构建科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科学的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艺术、人文与技术,可以看做是影视教育发展的三个支点”[1],针对编导专业自身特点,在项目驱动教学的评价中,需构建人文品格、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的三维立体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首先要把学生人文品格的提升作为衡量教学的一个基础指标,虚拟课题和实际项目的运作实施均强调学生的人文基础与人格培养,使学生的创作和实践始终注重社会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其次,项目实施运作注重过程管理。针对学生个性、兴趣,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意能力的学习过程。教师将项目任务分解为实践的各个具体环节,对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进行评估,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准确和人性化;同时带动学生对项目运作的每一个阶段都主动重视、积极参与,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增强实践动手能力;过程管理中,把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与人沟通交流能力也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使学生在“做中学”中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塑造合格的编导人才。此外,在结果管理方面采取内外结合机制,强调课题、项目成果的水准评价。内部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实现学生交流和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外部评价则以实际工作环境和创作机制要求项目水准,将作品带入市场,邀请企业或一线创作人员评价的方法,切实提高课题与项目与市场对接的契合度。

编导专业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意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注重社会责任和人文品格的高素质编导专门人才为目标,依托虚拟课题和实际项目运作,积极追踪行业发展趋势,使课堂的涵义得以延伸。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项目驱动教学可以使编导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实现具有媒体融合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编导人才专业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青少年;思想道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71-02

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手机网民增势良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占网民人数的一半以上,网民中10-29岁的人数占比达54.4%,10-39岁占79.7%,青少年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处于高位,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是网民的主力军,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受网络环境的冲击日益突出,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很强的迫切性。

一、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

青少年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现实,一般来看有如下原因: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缺乏精通网络的专业人才,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缺乏深入,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激励机制动力不足等。

(一)精通网络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才缺乏

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网络环境对思想道德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尤其要精通网络技术,了解网络环境,熟悉网络知识及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掌握多媒体、网络通讯、微博微信等。然而,目前各个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中,精通相关能力的人不多,思想道德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加强。因此,学校应注重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建立长效机制,使思想道德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二)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互动性使得教育对象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的主体意识更强,更喜欢主动发挥,自我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关注何种内容完全由他们自已决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在利用网络开展思想工作时存在内容和方法单一的问题。例如,一些思想道德教师仅仅是单纯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微博上,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目前,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仍沿用传统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仅仅是单方面的说教,没有新意,灌输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得不到青少年的认可。因此,思想道德工作者应该在使用网络过程中,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使思想道德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缺乏深入

虽然有关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但研究仍比较肤浅,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和内容很多。例如,对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认识模糊。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比有很大不同,大多理论研究对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这势必影响广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造成工作内容和方法单一等问题。其次,广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许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开展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够重视。

(四)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奖惩激励机制动力不足

要调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开展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我国从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者包括以下几种人群,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相关专业的教师,他们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骨干力量。这些群体既要进行有针对的思想道德教育,又要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每天面对众多的学生,耗费大量精力,使一些他们的工作量超负荷、疲于应付。同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缺乏相应考核和有效奖惩机制,部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认识不足,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说法。有效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是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主动性的重要保证,教育管理部门应对于那些积极探索工作新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五)政府对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各级政府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体落实政策和制度过程中存在的落实不到位、认识不深刻,投入力度不够的现实问题。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需要资金的保障,许多学校在此方面存在缺少资金投入、硬件设施不足、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专业人才短缺、缺少培训经费等诸多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提高认识,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关注,加大投入,使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开展。

二、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网络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时空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这容易使青少年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状态。在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挑战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创造有利条件。

(一)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

能否做好青少年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取决于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素质。网络环境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积极学习网络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网络技能,要多从网上搜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资料定期推荐给学生。统计显示微博用户持续增长、用户逐渐移动化,微博用户在2012年达到3.09亿人,思想道德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微博这一工具,开设各种形式的思想道德官方微博,要讲求工作方法的艺术性,在网络上做一个好的聆听者、讨论者、询问者、解答者、整理者、服务者、建设者和联系网络与现实的沟通者。只有建设一支既懂业务,又懂网络技术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才能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二)思想道德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网络环境下,思想道德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应把自上而下改为自下而上的教育方式,教师应该了解青少年的思维动态,把握青少年价值观,与青少年平等对话,要充分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思想道德教育者要占据网络阵地,对于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进行积极的引导;对错误言论、思潮要及时批评,纠正错误信息,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抵制各种模糊地带的信息内容和错误的价值观。教师要充分认识网络阵地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思想道德工作者要在网络条件下努力宣传基本理论的教育,寓理于网,寓情于人。

(三)引导青少年注意力、多渠道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注意力是一种固有的稀缺资源,尤其是进入网络环境后。网络中黄、赌、游戏等信息的确更容易吸取他们的注意力,由于未受到正规的教育,他们在网上所接触的一些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信息就会侵蚀青少年原有的价值观,家庭学校多年的教育内容在短至一天内就土崩瓦解。因此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创建一些青少年喜闻乐见、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网站,开发多样式的电影电视纪录片等,让青少年了解主流思想和正确的社会准则与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政治性价值观生活化,贴近青少年实际,内化为道德价值观。

(四)形成社会合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健康网络环境

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优化网络环境,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才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学校,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网络阵地,在网络上以多种形式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最新理论观点、热点、难点问题解析,吸引广大青少年浏览学习,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党政管理干部和后勤服务人员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让他们全面育人过程中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功能,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环境;作为家庭,要为孩子建造良好的网络平台,让青少年在父母的关注下使用网络,减少孩子对网络的不正确使用及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绝不进行违反道德规范和违反法律的网络活动。搜索行业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对搜索结果进行清理和整顿,减少不安全链接、谣言等信息对青少年网民的影响。

(五)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自律

网络环境对传统的道德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环境,学校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首先,网络道德教育应该纳入正规教育轨道,开设相关系列课程。其次,学校要组织学生学习、宣传、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网络环境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再次,加强青少年全面素质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意识和民族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培养他们的道德自我完善能力,包括道德自觉与自律、自我教育,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能力,是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

课题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资助青年专项课题《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生活习惯与方式的改变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调查研究》(课题编号:110700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蒋宏大.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学校与党建,2010,(8).

[2]刘柳.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

篇7

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分析

1.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观念上的错误认识。在笔者调查的学校中,发现很多学校把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当成一门学科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教育手段。思想道德教育应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国家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只注重学生考试、升学而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是面向社会的,学校与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迅猛发展,农村的生活也逐步富裕起来,与此同时,一些错误的思潮也涌入农村,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拜金主义,非法暴力等等一些社会陋习对于农村学校教育和正在成长中的农村中学生影响巨大。

3.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但由于农村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一些封建思想残余还遗留在农村,另外学生家长的个人素质不高,观念不明确,认为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一方的事,跟家庭、家长无关,这种思潮导致学校-家庭教育脱节,后果严重。

4.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个人职业道德和道德修养不达标,而且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育教学水平不高,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也不会很高,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首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

5.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生评价机制不健全。在笔者调查的农村学校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形式单一化,评价内容不科学、不全面。很多学校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由教师一人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如果评价不好,会有伤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观念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先导,教育活动也不例外,也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如果教育观念不够科学,那么教育成效也不会显著。我们要改变以往家庭把思想道德教育当成学校的事,学校把思想道德教育当成一门学科的错误观念。建立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网络,学校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明确德育处和教师职责,家庭和学校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社会、家庭要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地方政府要兴办一些农民学校,定期给农民进行讲座,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农民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制定村民道德行为规范,用道德行为规范来约束农民的不良言行;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监管力度,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等等。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给农村中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3.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在我国家庭承担了大部分的教育功能,尤其是伦理道德教育方面,家庭是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直接经济支柱。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更具亲切感和权威性,一般地说较好为子女所接受,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更具针对性和耐性,较易避免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训斥。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更具示范性和长期性,较易对着子女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经久打上家庭风尚的烙印”。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家长作为自己孩子的学习榜样,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潜移默化,所以广大学生家长应该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4.重视课堂教育,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课堂教育是一个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重视和加强课堂教育一定不能被忽视,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听课意识,同时各科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要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课堂中,遇到学生有不良道德行为要及时纠正并加以引导。

篇8

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人们以及国家对于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也不断提高, 我国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上升。但是, 我国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漏洞问题变得越发明显, 学生思想道德偏低的情况比较严重, 这引起了人们对于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深度思考。网络上也曾报道过一些与思想道德想违背的真实案例, 这些案例也不得不引起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1]。这也充分说明, 加强高校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十分重要, 也势在必行。文章的研究便是以此为背景, 对我国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进行相关的探讨, 希望能对我国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教育中, 学校并没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 因此使得一些学生缺乏接受正规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机会。当前高等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缺失和不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高等院校将所有的精力均用在了人才的专业培养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上, 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深入教育, 使得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知识、就业能力完全脱节,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其二, 高等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学的形式比较简单、途径也很单一, 大多数是依靠各个班级辅导员的说教形式, 部分学校也采取大一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公共课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其教育的成效较低。教育的不足使得大学生的真实的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从而出现道德素质与社会需求相脱离的情况。

由于当前的高等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足的问题, 使得人们对于高等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有不少学校均逐渐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也收获了较好的效果。一些学校利用计算机教育开展信息思想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犯罪性质的认识, 加强学生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从而正确认识信息的归属权问题;也有部分学校通过对学生的专业教学中引入道德伦理教学, 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的同时, 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2]。学校自发性地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为促进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出路。

三、民商法案例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措施

(一) 开展生命思想道德教育

我国的生命伦理学是三十年前从西方国家引入的一门新兴学科, 且经过我国一些研究人士的不断研究与突破, 使得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得到了新的发展。生命伦理属于人类伦理精神中的本体性内容, 重在强调人们对于生命的正确认识和对待, 而生命伦理教育是通过引导学生从道德、伦理、理性等多方面来认识生命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从而能够积极地提高自身生命的质量与价值。

民商法案例教学中开展生命伦理教育, 增强大学生对生命伦理的正确理解与认识, 提高学生的尊重、爱惜、敬畏生命的意识, 逐渐将这种意识由内深化, 再由外释放, 从而使得这种人文精神得到较好的巩固。教学中, 不仅应引导学生正确地品味生活、热爱生活, 更需要帮助学生以正确的心理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和挫折, 建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仁慈的人文情怀[3]。采取实例应用和课堂讨论的方式, 及时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取向, 并对学生的错误认识进行修正, 增强学生对生命价值、质量的正确认识, 并正确理解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在开展民商法案例教学中, 可采取课堂观看或推荐学生观看《道德观察》、《经济与法》、《今日说法》等电视栏目, 加强学生对相关法律的理解与认识。也许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这些节目, 了解其中的受害者或家属的悲伤心理, 从而引发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与挫折的思考, 提高学生对生命的重视, 告诫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的正确处理方式。此外, 还可以多利用其他渠道来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 例如在法院旁听的方式, 参加一些实际的法律援助活动或宣传活动等。

(二) 开展家庭思想道德教育

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 家庭伦理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目前的高效思想道德教育中, 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存在明显的被忽视的现象。其实, 一个家庭思想道德较好的人, 其社会道德与职业道德也会明显较好。例如, 比较和谐稳定的婚姻家庭, 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不少婚外恋情、家庭暴力、亲情淡漠以及重婚等情况不断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使得人们的道德底线受到了严重挑战。

民商法课程的开展中, 积极应用一些家庭和谐与不和谐的对比案例, 正确引导学生的责任意识、家庭观念以及思想道德。通常情况下, 在校大学生均为年满18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从法律角度考虑, 其父母不会再对其具有承担抚养的义务, 对于孙辈来说更是不应该继续承担抚养义务, 那么, 在校大学生应对父母的无偿付出的关怀持以感恩的心态。在我国的婚姻法中对夫妻关系的双方的财产分配与人身地位关系做了平等对待的规定, 并规定夫妻双方应彼此尊重、互相忠诚、禁止暴力行为等。而对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父母应在子女未成年之前尽抚养与教育的义务, 而子女也应该对父母具有赡养的义务, 不能相互遗弃和虐待。民商法案例教学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 应加强对大学生独立、尊重、平等、宽容精神的培养, 帮助学生不断渗透自主原则、平等原则、社会责任原则、人道原则等, 将反对家庭暴力、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等思想道德根植于学生的意识中[4]。

(三) 开展经济思想道德教育

近年来, 我国的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有所提高。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时, 应积极应用对市场经济秩序具有破坏性与促进性的案例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正确的经济理想与道德情感, 将课堂变成培养学生正确义利观的重要场所。此外, 在关于合同法的教学活动开展中, 应重视学生重合同守信用, 有约必守的合同观念, 并重视对学生诚实守信观念的培养, 让学生由内而外均具有诚信的意识[5]。还可以采取列举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案件, 提高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质量意识以及法制意识等, 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经济思想道德观, 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市场的发展需要。

(四) 开展信息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的传递与使用的安全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信息思想道德也是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肉搜索的利弊, 从而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以及不侵犯他人信息安全的意识[6]。通过对一些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引发的犯罪与人生伤害类案例的列举教育, 培养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养成较好的上网习惯。

在民商法教学课程中不断渗透信息思想道德的教育,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筛选能力、是非与善恶的判断能力, 使得学生的信息思想道德自律水平得到提高, 引导学生在资源的获取上应采用合理的方式, 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知识产权, 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不侵犯和伤害他人信息安全, 要对自己的网络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结语

如今, 教育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教育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已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更是要加强对人格健康的锻造与陶冶。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时, 需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水平。民商法课程教学中, 也应该积极采用多种渠道和手段,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力度, 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程远凤.民商法案例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J].教育评论, 2013, (01) :102-104.

[2]程远凤.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民商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大学教育, 2013, (06) :70-71+73.

[3]齐倩.民商法案例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 (04) :56-58.

[4]赵文婧.案例教学在民商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法制博览, 2017, (17) :298.

篇9

关键词: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在教育领域中,思想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目的是能培养出更多思想道德好、素质高的人才,使其能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目前,大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学校应积极分析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

一、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和方式方法等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更加满足大专学生的价值取向,信息传递更加便捷、高效,更容易获得大专学生的欢迎,为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是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大专学生的心理、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都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专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对思想道德教育存有偏见,将思想道德教育看作是单纯的说教,与将来的工作没有联系,没有认识到成人与成才之间的关系。

大专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于本科学生还比较薄弱,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不强,思想认识比较肤浅,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此外,大专学生心理上的自卑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大专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发展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就业时,相对于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容易受到“歧视”,这会给大专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大专学生不能科学、冷静地处理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过激、极端的行为,与道德理性相背离。

二、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1.建立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为了更好地加强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建立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与社会以及家庭之间的联系,为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当前的德育教育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共同努力。在注重学校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争取得到家庭教育的配合。通过电话、网络等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交换彼此的意见,发挥学校以及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对于社会,应严厉打击一些犯罪行为,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大专学生的影响,积极宣传典型事迹,传递正能量,为大专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大环境。

2.加强课堂的德育作用

在对大专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还应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对于不同的专业,需要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策略。根据大专学生学习的特点,简化不必要的课程,降低一些课程的难度,使其满足大专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规律。同时,需要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思想道德好的教师队伍来辅助大专学生的成长。由于大专阶段的学生在思想、心智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教师除了要传授知识给大专学生外,还需要为大专学生指明人生的方向。教师在与大专学生沟通过程中需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能够认真反思,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大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为了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努力为大专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大专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环境建设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就是学校要注重为大专学生打造富有特点和个性的校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软环境上,学校应提倡文化理念,注重校园文化的沉淀。通过完善各项规整制度,引导大专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弘扬良好的校园风气,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在整洁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促进大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4.加强优秀大专学生的带头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专院校的学生在思想认识、行为等方面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主体意识不强,同龄人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大专学生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十分相近,并且彼此间容易产生认同感。因此,教师应善于培养和发现优秀的大专学生,通过这些优秀大专学生的榜样作用,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大专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当前,大专院校应注重大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大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充分发挥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教育作用,引导大专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璐.关于五年制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5,(23):207.

篇1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下社会对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如何提高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高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构成来看,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我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立体模型,在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意义;立体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高校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改革,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找出适合当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起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措施,构建起思想道德教育的立体模式。本文就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构建思想道德教育立体模型的办法。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利用传统的文化、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教导,让学生明白社会的道德标准和社会法律法规的道德标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大学生处于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思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以后工作中的行为和表现,决定了大学生在步入职业生涯以后的工作的态度、人际交往态度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高校是大学生的重要生活场所和学习场所,也是大学生进行道德学习和建设的重要场所。如果在这一时期中,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高校没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有效的引导,不但不能达成预期的目标,可能还会导致大学生脱离正常的轨道,倒行逆施。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将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性和时代性结合,实现动态教学,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时代培养人才的需求。

其次,在新的历史形态下,高校必须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现代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他们生活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以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90后这一代生活在大好的时期,泡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这一代人的特点是接受新鲜事务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但是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辨别是非,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错误的思想,理解党的方针和路线,树立整体意识。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高校面临的重要工作。但是就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来说,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高校德育教育方法落后。受到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训大多数都是采用的说服教育,将知识生硬的灌输给学生。现今高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的学生,他们对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抵触心理。新课改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置。但是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置,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提不起兴趣,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高校忽略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都是理论上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社会教育。如今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思想上比较的活跃,他们对于这种传统的理论教育并不感兴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空间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高校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明确。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不明确,重要表现在,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物质利益的教育,淡化了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例如当前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最先考虑的都是热门的专业,没有从国家需要的角度出发。另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重视生活理想,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理想教育,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除此以外,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存在重视个人理想教育,忽略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使得大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观念,在做事中首先考虑的就是个人利益,不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第四,高校思想道德评价体制不健全。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注重对学生智力和成绩的评价,没当学生学习完一门课程之后,都会拥有一张相应的成绩单。并没有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思想道德素质进行评价,是一种不健全的评价机制。

以上所阐述的问题,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高校没有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立体模式,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培训。本文重在构建出一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立体模式,从社会影响教育、学校引导教育以及学生自我教育角度出发,用一种立体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让三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具科学性。

首先,高校要以社会环境为主旋律,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社会环境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因素。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激励、规范以及引导的作用,社会环境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前提。社会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一,加强媒体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教育。第二、扩大社会资源参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力量。第三、强化互联网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积极教育的作用。

其次,高校要从正面引导教育。高校是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核心,高校就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坚持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层次性,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层次教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同时,高校还要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除了要重视学生智力和成绩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

最后,学生要加强自身教育。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素质教育,就要认识到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对自身的重要性,培养和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加强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搭建起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桥梁。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目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认识,从社会角度、高校角度以及学生自我角度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立体模型,提高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高敏真.提高职业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232-233.

[2]徐秀玲.浅析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4,21:184.

篇11

关键词:师范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搞好我国的教育事业是治国之本。要搞好教育,就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而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要抓好现任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外,同时还要重视教师队伍的源头培养――即要重视高校师范类学生的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切实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培养师范类学生的重中之重。

一、师范类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目前,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比较欠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有些学生思想觉悟差,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低,如课内外不讲礼貌、不尊重教师、污言秽语的人比比皆是;有些人经常上课迟到、早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聊天、睡觉、吃零食;破坏校园绿化带的现象随处可见;谈恋爱的学生在教学区搂搂抱抱,做出一些有损大学生形象的事。校园内存在太多不文明、不符合大学生身份的现象。因此,提高师范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二、原因分析

首先,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学习

一方面,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不感兴趣,他们觉得这是空洞的大道理,跟自己距离很遥远;另一方面,很多思政课教师也只是单纯注重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忽视了思政课应有的实际效果和意义。

2.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存在误解

多数人认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只是思政课相关教师的责任,与其他教师无关。事实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全体教师及各职能部门共同的责任。

3.有关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也没有尽其责

职能部门不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很少开展有关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没有真正落实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其次,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面,学校缺乏创新,没有采取新颖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90后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精力充沛,而我们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却没有跟上时代步伐,使用的还是以前的方法,教育效果不好。而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也都只是讲授自己的专业知识,几乎很少会涉及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

再次,有关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活动很少。虽然我们校区每学期会举办不少社团活动,但大多数活动都没有上升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层面上来。我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非常狭窄。

三、解决对策

针对目前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出现的诸多不足,结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尽快找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案,而且全体教职员工及各职能部门都应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首先,高校教师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搞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前提就是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知识素养。

1.学校领导管理层和后勤服务部门

要明确和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保证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优质齐全;专门设立心理辅导机构、就业指导机构、社会实践等课外教学机构为学生服务;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学校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2.教学辅助机构

图书馆、食堂、体育中心等教学辅助机构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思想作风、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会直接或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工作人员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之外,也要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倾向,要把严于律己、提高整体素养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之一。

3.辅导员、班主任

要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和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把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效果;支持和配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做好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班级各类组织和团体,充分调动各个组织和团体的积极性,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其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力求取得实际效果。思政课理论教师要始终保持教学的热情、师生的友情和愉悦的心情。这是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效率的前提。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例如:教师在讲授“哲学的基本问题”时,讲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讲解,以此来引出学生对自身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关系的探讨,引导学生认识到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学习方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讲授“价值与价值观”的内容时,要让学生真正明白,“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探讨,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共同探讨式的课堂教学,能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践证明,这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是很不错的。

此外,其他学科教师虽然不直接传授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但其举手投足会影响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实现。事实上,其他学科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例如:语文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时,就可以利用中国的古典文化来教育学生明孝道、懂事理。像《三字经》中就有一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意思是: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就是要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知识丰富了,学问渊博了,就会少说错话,少做错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学科教师可以找到很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契机。教师在讲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能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起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相关职能部门要致力于提升社团活动的实际思想教育意义,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寓于学生社团活动中。例如:书法协会可以定期举办书法展,书写内容可以是关于学生文明礼仪的语句;在举行每周的英语角时,负责人也可以选择一些有关公民道德素质方面的话题进行交流;广播站每周可以专设一天,播报“讲文明、树新风,争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的主题内容,鼓励学生踊跃投稿。只要积极思考,我们一定能策划出很多诸如此类的活动,这将大大提高社团活动的实际思想教育意义。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忽视,搞好师范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教师除了要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精湛的现代教学技法,还要有高尚的师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使思想道德教育更有说服力。同时,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全面提高师范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只有搞好了师范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使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我国的教师队伍素质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中国的教育事业才能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毕洪东.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8).

篇12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经验启示;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1

一、引言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梁启超有云:“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一、二岁至十六七岁之间,社会阅历有限,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逆反心理的出现以及成长环境影响使他们容易产生一系列的思想道德问题。毋庸置疑,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和谐。当前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关口,中学生的成长环境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虽然总体上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宏观环境,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与全球一体化接轨,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文化繁荣自由,尖端技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但也不乏诚信缺失、假冒瘟印⑵燮欺诈、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并且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多元化的信息如滚雪球一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蔓延。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给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虽然总体上当今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1]。根据2015年7月1日《检察日报》的报道,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这个数字令人吃惊。郑航和王清平(2011)基于对典型地区的调查也发现,现阶段中小学生存在诸多问题:爱国认识模糊,理想信念淡漠;自我关注过多,团队意识不强;道德观念上情理相混,道德选择上知行分离;生活满意度低,心理素质较差;劳动意识淡漠,爱攀比、不节俭;行为习惯不佳,品行问题较多等[2]。而2015年发生的两起骇人听闻、震动全国的湖南邵东弑师案则更深刻地警示着我们:如果对当代中学生放松了思想道德教育,他们就容易误入歧途,人生的航船就会迷失方向。毫不夸张的说,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在中学生初涉人生、刚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意义重大。而研究国外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外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启示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对中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一项教育内容。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探索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和思想道德教育规律,创新出以隐性渗透为特征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方面,西方各国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将家庭、学校、社会的功能联结起来,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承担起各自的思想教育职责,从而形成辐射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例如,对于一个处于中等教育一年级的苏格兰学生,除了在家接受父母的思想引导之外,还应完成学校规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并且还需耗费 12 天时间参加包括文化参观、研习会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每次体验都有相应的公共部门组织和参与[3]。西方国家还非常注重宗教团体等民间组织的教育导向作用,这样能避免政府灌输教育的直接性和说教性。

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所理解的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伦理道德原则规范,而是紧扣中学生政治、社会生活的主题,内容相当广泛。例如,英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为出发点,主要包括安全教育、个人理财教育、情感健康教育、营养与体育教育、两性关系教育以及、酗酒、吸烟教育等。而美国及法国等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则是关于“生存方式”的教育,包括伦理教育、政治教育、宪法、法律、和平、民主、协调、人权等。

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西方国家不仅开设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性质的公民教育课程,还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文学、历史、地理以及课外实践等非政治课程中,发挥 “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例如,美国学校要求学生在每门专业课学习中都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即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很多专业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职业道德考试。而加拿大奥兹农学院所开设的“学生管理农场”课程,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评估商业活动的成效提高决策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文化传统和经济环境与其它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西方国家关于强化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做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给我国的启示是:第一,思想道德教育实施主体层面,应建构综合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应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等教育资源,注重营造思想道德教育氛围,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并且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第二,在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层面,应强化隐性教育。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渗透性”、“隐蔽性”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法凭借其隐蔽性,能有效避免受教育者产生逆反情绪。第三,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层面,应适度扩大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外延,不仅仅局限于伦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还应教会中学生更多有关适应社会的知识,强化对学生意志品格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三、强化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现代社会环境多样性的特点日益突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日趋扩大和丰富。强化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应仅依靠学校的德育工作来完成,而是需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多种途径、三教协同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优化中学生成长的环境,为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校层面,应发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体阵地作用,把“以德育人”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观。第一,应建立各种督导和考核机制,例如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每学年对综合素质评价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单项奖,并将之作为升学的参考依据之一。以此引导中学生立足真实生活,积极进行道德体验。第二,要改变传统观念,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把思想道德教育寓于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同时也应开展各种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课外活动,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寓于活动之中。在教育的内容上,不仅应不遗余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应加强对中学生意志品格、审美情趣的培养。 第三,应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此应充分利用班会、晨会、国旗下讲话等载体,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充分利用橱窗、标语牌、黑板报、广播、文体活动、自办刊物等宣传阵地促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征文、演讲等各类比赛以启发人、陶冶人。

家庭方面,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子女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第一,应以身作则,严格检点自己的言行,加强道德修养,注重自身形象,优化自身道德人格。第二,除了正确引导外,父母还应针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第三,家庭和谐相处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可忽视。因此,父母要有平等民主意识,不搞一言堂;要尊重孩子,时常与孩子互动,不可随意打骂;要学会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乐观、开朗、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

社会方面,第一,各级政府应完善推动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保障机制以及督导机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第二,大众传媒机构要积极履行社会职责,正面宣传报道社会的主流和积极进步的东西,要坚决抵制消极落后、腐朽内容的传播。第三,公检法等部门应加强信息网络法规道德的建设和管理,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网吧”专项整治等清理整顿行动,努力净化中学生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苟兆国.对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W政治教学参考,2012,(12):57-58.

[2]郑航,王清平.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及教育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1,(03):38-43.

篇13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化工专业;德育模式

引言

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在“互联网+”背景下,应该对以前的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现在的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给每个行业都带来改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培育思想道德意识,应该将网络技术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相结合,使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教育成效。

1中职化工专业以前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信息技术一直在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也有所改变,让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受距离束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造成了影响,需要进行改革。以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方法伴随着时展,很多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这些不足会对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方面造成很大影响。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所以这些不足最终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也将影响,而对中职的化工专业方面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不足主要还在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

1.1中职学校方面对化工专业的学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信息化,人们的观念、看法也有所改变,对于学校思想教育的方法也有了不同看法,时代改变,教育方式却没有改革,中职的一部分学校对于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显得敷衍以及功利,而中职学校一般都还是初中刚刚毕业的孩子们,这对于学生道德意识的培育有很大影响。

1.1.1学校的教育方面的观念过于片面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就是在社会上大家需要什么品质就是对这个方面的品质进行教育,用一些道德方面的知识强行灌输,不与现实生活中关联起来,关于德育的知识繁多复杂,内容不条理,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念,这对于才刚初中毕业的孩子们来说是很难构建出自己的一个道德观体系。学校在对孩子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整个过程都是简单而敷衍,化工专业的教育本身就是比较注重技术的发展,而不重视思想方面,对于道德方面的教育,可能就是课堂上直接强行灌输相关的知识,还有就是将现实的实践过于简单化,最后也变成了灌输道德意识[1]。

1.1.2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不是很看重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是尤为重要的,帮助学生们可以拥有良好的素质。中职学校本身也比较重视对于技术方面的教育,但是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却显得薄弱,而化工专业因为其行业对于技术的高要求,更尤其重视技术方面的教育,这种重视技术教育的,忽略思想道德的教育的理念会对学生的思想也造成影响,孩子们对于道德方面也不会怎么看重。学校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之下,安排课程的时候,都是先对技术方面的课安排,然后再看道德教育课,并且很多道德教育课也没有落实下去[2]。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的老师在人员安排上并不是专门思想道德教育课老师,而是其他技术课的老师同时也安排了思想道德教育课程,都不是专业的老师,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高。还有就是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理念问题,化工专业一般是比较看重技术方面的教育情况,有的也还会落实到思想道德教育,但是思想道德教育又一般只有对于爱国方面、集体方面的教育,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这些理念是不足的。除此之外,应该有更多的其他方面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既要原有的理念,同时对于其他方面也要自己看法,这样才能形成自己一个思想道德体系。

1.1.3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老师的专业水平不足学校对于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的,而中职学校的进行道德教育的老师是由进行技术教育的老师兼顾的,自身的水平可能会存在不足,业务能力也可能不高。化工专业因为是一个比较重视技术的行业,老师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也不是很重视,再加上进行德育的老师可能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觉得这个并不是需要教育的,就会很容易对这个产生一个敷衍的态度。还有就是学生的思想素养不够,老师教育的时候就会更加困难,然后老师就会对这个产生疲倦,这就会导致教师只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对于孩子们的思想发展情况毫不在意,最终影响道德教育。

1.2家庭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影响

家庭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和家长的素养有着很大关系,家长的整个素质水平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方法都会产生影响。有些学生的家长,就是自身道德素养不高,不讲道理,道德素质低,在这种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下,孩子也会变得慢慢和父母一样,还有就是家长管教孩子的时候经常没有耐心,方式粗暴,让孩子最后心里也有了逆反心理,没有办法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家庭的各种具体状况都会有影响,单亲、离异等对其心理都会影响,从而影响思想道德。

2“互联网+”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一定改变

一般来讲,“互联网+”其实就是将网络和其他行业融合,具体怎样结合是根据其他行业特点来定的,不同的行业方法不同,利用网络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可以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改变它以前的形式,让新的形式更适合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2.1网络与思想道德教育会对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知识,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像以前一样统治,而是需要平等的交流,在网络上每个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加平等、开放,老师会变得更加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彼此之间的关系平等、健康,这对于课堂上也会有好的改善,也会形成一个比较良性的循环[3]。老师不再是一味地灌输,不再对学生严格控制,而是引导学生努力探究,自己主动学习,老师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以前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者,现在主要是参与其中,以学生为主,然后引导其对于思想道德方面进行具体学习。

2.2“互联网+”会让学生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时的兴趣增高

化工专业重技术教育,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是会多有忽视,有时候可能是落实不到位,有的时候则是教育的整个过程是简单的、敷衍的,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是枯燥且无聊的,精神上自然不会有所提高。但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将其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就是让网络设施在课堂上发挥作用,这就改变了以往的形式,使得整个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变得形象生动,充满趣味性,也可以将知识更联系现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学生也就自然会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兴趣大大增加,老师也能减缓教育过程中的压力,授课方式也更加多变。课堂的具体模式也会发生一些巨大变化,以前是学生听,老师直接讲的形式,现在是要以学生为主要,让整个过程充满活力。

3“互联网+”背景下落实中职化工专业德育教育的路径选择

3.1转变中职化工专业德育教育理念

中职化工专业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认识到与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引起思想上的重视,才能在课程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正,从而达到落实的育教育的目的。首先要做好课程建设,加强课程设置思政的构建,围绕德育教学的目标,结合中职化工专业的特点,深入挖掘德育元素进行教学,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丰富中职化工专业的课程教学资源,更能使德育的渗透更加彻底。其次,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以落实德育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策划,关注学生在德育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且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只有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才会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收获,从而达到落实德育教育的目的。最后,教师要加强课程实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不断优化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化工专业德育教育,能够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更加科学的教学设计以及课程实施,教师依托信息技术能够对授课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将学生的学习情况组合成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能发现学生关注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落实德育教育才能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3.2优化中职化工专业德育教学方法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化工专业教学拥有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在落实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能够创新德育教学的方法。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教学,通过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掌握知识。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将德育教学贯穿于微课教学中,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受潜移默化影响,感受德育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基于信息技术的微课教学构建中职化工专业翻转课堂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落实德育教育。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且有意识的进行情感教育,以微课的方式,能够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视频化,使其更加生动灵活。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加深情感体验,以此感受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在课后复习阶段,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并且将德育教育落实于实践中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以德育元素培养职业素养。这样的方式不仅落实德育教育,更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4结语

中职学校会培养大批的技术人才,这对于我国的行业发展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化工专业也是一个尤其重视技术培养的一个专业,在现在“互联网+”的情况之下,不是单纯需要一个技术优越的人才,而是需要一个思想道德良好的高技术人才,这也会给道德教育带来极大的形式改变。老师也更应该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自身的素养水平,增强专业性,对于网络的一些相关技术都要熟练掌握,也同时在学生使用网络的时候,对其正确引导使用。

参考文献:

[1]黄诗媛.“课程思政”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的思考[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10(11):198-199.

[2]赵永兵.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2):146-147.

篇14

高职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主力军,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被更多的中国民众认可。但由于高职学院处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底层,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学院的学生的复杂多样性,接下来就对当前高职学院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简单的总结。

1、成分多样,参差不齐由于高职学生是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属于最后批次录取的考生,因此会出现高职院校的生源成分多样,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学生是因为本科落榜了,降录到了高职;有的学生是因为成绩不好,只能选择高职;有的学生是因为专业调剂,调剂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有的学生只求有一个高校就读,因此选择了一个水平较低的高职院校,……。诸如此情况,成就了高职学院的大学生成分多样,参差不齐。

2、学习能力不一由于高职学生成分多样,有来自发达地区的,有来自贫困山区的,因此由于基础教育的不同,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培养的学习能力各有千秋,学习意识也大不一样,接收知识的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3、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进入高职院校的考生,一般来说都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及文化熏陶,都有待在高职院校提高。目前,中国的高考大军主要是90年代的考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溺爱教养方式,导致了进入高职校的考生自私心理较重,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团队意识薄弱。这些现状都势必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困难。

二、加强高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分析,再加之对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剖析,结合多年来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针对高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提出如下的建议:

1、加强高职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做好高职学院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首先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施者,这个实施者就是辅导员。只有大力加强辅导员的师资队伍,对辅导员进行相应的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才能让辅导员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游刃有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交心朋友”,“沟通大师”,“良师益友”。通过对多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经验发现,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可以帮助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方向快速成长,也可以帮助学生洗涤心灵,指明方向,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一个不合格的辅导员,不仅不能好好的教导学生,更可能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导致与学生之间沟通困难,交流不畅,最后出现“学生不好管,学生管不了”的尴尬局面。由此看来,加强高职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对加强高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势必放在高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的首位。

2、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仅仅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里开设了思想政治修养课,制定了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的评分制度,这些方式只能从初级层次完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对于自身约束力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这些思想道德教育都不能起较大的作用。因此,建议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从本质上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如何能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符合实际需要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改善思想道德的教育模式目前,在多数高职院校里思想道德教育的模式单一,采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评比思想道德优秀学生等方式,这样的教育模式单一,而且所能受用的学生范围也较小,对于自身约束力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模式收效甚微。因此,应从当代学生的特点入手,改变思想道德的教育模式,让思想道德的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能提供更加适应当代学生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增设诸如开创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周,设计一系列宣传思想道德的FLASH动画,听取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意见后制定思想道德的教育方式,……。改善思想道德的教育模式,让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地深入学生的心中,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