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篇1

关键词: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资源型城市是随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国际国内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指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

二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

三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曾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巨额利润和税金的资源型城市面对世纪之交资源短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的新态势,其生存与发展不仅面临新挑战,而且直接关系到城市体系乃至区域和国家的持续发展大局。因此,及时研讨资源型城市要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伴随着煤炭、森林、油田的开发而崛起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大庆等6个煤城、林城、油城,其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城市体系的近1/3,占全省的1/4,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

(一)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6个资源型城市主要资源型产品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平均62 6%,其中最高为92.6%(七台河),最低为32.6%(伊春);加上资源加工型产品,平均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为75.9%,最高为96.5%(大庆),最低为58.4%(鸡西)。从中可见自然资源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缺乏足够弹性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资源型城市“三危”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乎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几十年一贯制地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进入市场的自极小。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使资源型城市缺乏足够的再生产及产品结构更新换代能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型城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一旦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城市必然出现“三危”现象。

可见,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既“不持续”也“难发展”的粗放式的发展之路。资源危机资源存量状况恶化,石油资源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森林蓄积量锐减,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后续夫资源严重不足,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稳产难度逐年增加煤炭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可开采森林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缺乏危机问题,森林质量也争剧下降,蓄积量树龄比极不合理。

经济危困,原有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适应不了资源渐于枯竭的局面,经济增长和效益大滑坡,资源生产量难以维系甚至大幅度下调,销售收入锐减,留利减少,但固定成本逐年增加,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就业岗位不足,待业青年和部分老职工退休,逐年增加社会负担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工业就业压力沉重,产业单一化,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过重,城市产业结构过重,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发展仍然停留在计划产品经济阶段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差。

生态危机,空气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破坏,噪音污染也较严重,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偏高,地表层损坏严重,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加重,草原退化、碱化、沙化加剧。煤炭开采后,水源受损,建筑物构筑遭到破坏,城市环境受煤矿石、粉煤灰污染,郊区农田大面积塌陷森林过度采伐,年降水日数减少,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大风天数增加,火险等级上升,旱、水灾年份增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附近地区农业失去了绿色屏障。

(二)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困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

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

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

当前资源型城市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渡的进程。

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氙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

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

资源型城市是长期按“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及基本建设“三边”政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投资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一直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顺应全球城市化浪潮,贯彻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共识,并尽快实现从概念到行动的迫切需求。

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因此只有城镇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而对2l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亟待关注。

其次,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资源型城市自身克服“三危”困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二次创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迫切需要。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眼光的发展之路。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方针

在国外资源型城市基地改造的成功范例中,比较典型的是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型”范例、美国匹兹堡“复兴型”范例和法国洛林地区的“告别型”范例。本文通过介绍国外资源型城市从危机中成功转型的案例,意在为国内困难重重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转型型”经济转型。

德国的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它位于德国西北部,是一个以煤炭开采为基础的工业基地。鲁尔区煤田面积为6200km2,煤炭地质储量达652亿t,煤层厚、开采条件好、煤的品种多。20世纪50.60年代,这一地区扮演着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高速增长的“发电机”角色,其钢铁产量占全国70%,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经济总量曾占到德国内生产总值的1/3。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和传统产业受到严重挑战,过度开采造成资源趋于枯竭,生产成本直线上升,产品市场萎缩,工人大量失业。德国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鲁尔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共同参与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2.改造传统产业,完善基础设施。

3.吸引资金和技术,大力扶持新兴产业。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1.更新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

计划经济条件下过于片面强调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分工,忽视了资源产地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完善,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难以应付市场风险的冲击,其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旦资源开采进入后期或市场发生波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马上会产生巨大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更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多元经济。

2.优化城市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框架。

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程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重点应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树正确的思想模式,把握城市自身的特点,创造出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框架,才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再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钟茂初.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2

[2]阳建强.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城市规划,1995,4

[3]杨宏烈,罗春钦.略论石油城市的改造.城市规划汇刊,1993,9

篇2

【关键词】现代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研究

前 言

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公认的长久发展战略,对于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国家能够尽早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一味的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的结果虽然经济取得了进步,但代价太过惨重。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才能取得长久发展。

1.现代城市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念

1.1 我国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耕地面积则相对较少,加之我国人口众多的现状,造成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处于世界落后水平。再者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价值不断降低。城市建筑用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耕地面积的保护工作。因此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现代城市要提高城市建筑的紧凑度。深入城市建设紧凑度是综合实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占地面积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的必然选择。

1.2 可持续发展理念还要求现代城市建筑向着多样化特征发展。紧凑型是城市外在表现形式,多样性则是城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表现。多样性城市建设理念主要是通过提升现代城市自身的活力,提升城市的综合价值及竞争力,解决我国现存的失业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有两层含义,其中一层就是现代城市不以剥夺后代资源来进行发展,另一层意义就是留给后代的机会要等同于当代,甚至是超过当代。构建多样性城市就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第二层意义,城市特征的多样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文化及经济发展产业的多样性,使城市自身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2.如何利用城市建筑推动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2.1 结合构建紧凑型城市的思想,现代城市在建设规划中应注意构建多种功能中心。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是用区域发展代替整体发展,城市合作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注重城市经济体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利共赢,现代城市要努力创设自身特色产业,并且依据特色产业为纽带开拓其他产业,比如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城市购物产业等。形成城市经济发展向着互补型发展模式进行。在发展潜力较大的二三线城市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分步骤建立购物中心及生活服务中心合体的综合多功能城市中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还能减少建筑用地提高城市的紧凑度,而且便于城市管理。

2.2 发达的交通体系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多样性及紧凑型城市发展的共同要求。结合我国现有的交通网络现状,以建设紧凑型城市为目标,完善高密度居民区内的基本服务设施,减少城市中不必要的跨区交通建设,并且在各发展区域之间主要建设公共交通。城市规划者应优先规划高效又环保的交通项目。对于中小型城市可能暂时无法承担建设地铁的财政支出。但是可以发展公交线路及电动车。鼓励市民乘坐公交或者是购买电动车,政府可以推出相关购买补贴政策。这也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我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思想。积极优化交通结构及道路网络,城市交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用地的布局。城市交通建设要有意识的将城市密集人口向城市周边发展。此外交通沿线部分发展较其他地方较为迅速,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建设城市时要注意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加强城市交通网络的作用体现,努力实现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平衡发展。

2.3 基于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上,努力建设职能化城市,将现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远程控制技术融入到现代城市的建设中。智能化现代建筑是现代技术高度集成的建筑模式。比如现代自动化办公系统等,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实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目标。智能化城市建设是构建多样化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重要体现。

2.4 现代城市发展要紧随当今全球经济转变发展模式的大浪潮,尤其是大型城市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为集约型发展方式。集约型发展方式更注重于提高单位产品的价值及使用效率。发展目标也由粗放型的暂时的经济效益转变为长远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管理者要努力建设城市内部集约型企业,利用高科技代替传统依靠浪费资源换取经济收益的发展模式,彻底改变城市发展过于依赖自然资源的现状。

3.总结

二十一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也会构建全球生态平衡的时代。现代城市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现代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时刻保持可持续发展思想,注重资源节约,努力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城市特色化;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城市规划及建设部门一直没有放弃过对建设城市特色或特色城市的努力。然而,受制于快速城市化的影响,一度使得城市建设淡化了对特色与个性的真实关注。在效率为先的城市化模式下,城市建设既欣欣向荣、硕果累累,又造成大量的平庸城市。现在,无论是规划界还是实务界,都重新张扬起城市特色这面大旗。特色城市固然美好,但不是城市常态。能否建成特色城市,需要因材谋划、因材施治。看待当下又热闹起来的城市特色追求,需要一种全新思维。

1 特色城市建设进程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城市特色或者特色城市固然重要,但建设特色城市未必是所有的城市能够依凭自身综合性的禀赋条件能够实现的。城市特色的建设不仅涉及多个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和人为影响,而且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即使是对于那些具备建设成与众不同的特色城市的候选城市来说,人为谋划的因素虽会发挥作用,但一定要避免急躁病,即建设特色城市,不仅是一个社会过程,从中体现了谋划者的主观意志,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缓慢的结果实现。忽略城市特色是由于曾经行走得过于匆匆。在过去约三十年的暴风骤雨式的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忽视了对城市个性的打造,以至于本来应有的城市特色都逐渐丧失殆尽。然而,如果无视各个城市的客观条件,不顾城市特色是否可能而一味“打造”城市特色或特色城市,就有可能以形害意,甚至会制造出若干奇怪的城市或城市现象来。所以,对于能否以及如何建设特色城市,尚需要继续深化认识。

2把握好历史文脉,合理规划特色城市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每个时代人类都在城市的建设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并逐渐积淀、凝聚成为各个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一个城市的文化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就越有个性,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鲜明。只有把握好城市的历史文脉,才能在不同的历史地段整体、全面而又有针对性地实现特色的延续和发扬,避免城市特色的流失。基于特色城市的合理规划,必须要准确地提炼城市或地区的特色。城市风貌特色不可能仅靠一两幢单体文物建筑体现,而是由自然景观环境、历史格局、成片的历史地段和地方文化传统共同支撑。形成城市传统风貌的物质载体包括自然环境、街道格局、城市总体轮廓线、建筑风格、高度、色调,以及街道小品等细节特征;精神载体包括生活方式、、民风习俗、文化精神等方面。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完整的分析,形成成熟的特色评价体系,才能抓住重点,准确地萃取城市特色。我国各个地区风格各异,各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特色,北方和南方各有自己的特色,山地和水乡各有自己的特色,平原和高原也各有自己的特色,就连每个地区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有“江南第一水乡”美誉的周庄以繁荣的街市闻名,前街后河,前店后宅,体现出一派富庶繁华的江南盛景;南浔自古崇文重教,学风浩然,曾是拥有大小12 座花园的著名园林之镇;乌镇错落有致的水阁凌空挑出水面,精巧别致,让人眼前一亮;西塘河面宽阔,沿河绵长的长廊,灰瓦蜿蜒,廊柱罗列,更是别处鲜有的风景。

3 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特殊历史区域的保护与改造

城市就像是一个具有遗传性的有机体,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而历史建筑、历史区域就是承担了遗传功能的细胞。传统历史区域保存了生活的整体,它所延续与表达的城市特色是最为生动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必将走向衰亡。这种保护应该立足于注入活力的方式,将旧的历史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对于城市的重要历史遗迹,应规划出重点保护地段,对老城区的环境进行治理和控制,并严格地把握使用者,对城市道路系统根据交通性质和功能规划出互不干扰的道路系统,在保留原有格局特点的基础上,寻求合理发展,使老城区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于新城区的落后区域。

3.2特色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中国的“山水文化”强调了山水等自然景观作为城市布局的重要因素,讲究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因此,对于一个城市特色与风貌的塑造,特色自然景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一定地域内,应对城市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借助城市周围地区的自然山水等景观要素,将城市与景观资源之间连成一体,通过景观带或景观廊道进行联系。人们对城市特色和风貌的感知往往离不开对地理、环境、气候的感受,而这些印象的形成与源于这些自然地理特色而形成的城市形态紧密相关,不可分割。比如湿热地区的竹楼,水边的吊脚楼,寒冷地区的窑洞等等。使城市道路系统充分结合地形、地貌的要求,在保持功能的前提下,迎合自然景观的走向,借用自然山水景观中的元素,使用借景、对景的手法,使城市与山体、水体建立对应关系,建筑布局留出景观视觉通道,强化山水形态的特征。

3.3城市整体特色的塑造与形成

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一定的空间区域中,需要统一的形象特征。若建筑全部是雷同的,必然引发单调的问题,然而一味追求变异,没有一个整体性的原则,也会使城市变得支离破碎,缺乏整体的特色与美感。对城市色彩的控制,要在研究城市地域文化和自然景观特色的基础之上,结合城市性质和发展需求,确定整体基调,并对不同功能区域的色彩进行规划。对于建筑而言,建筑材料即能很好地反应色彩,因此可以从城市所处地就地取材,并从中提取色彩主题反映在城市之中。色彩控制应该充分考虑到城市自然地理地貌对建筑的影响

和要求,如在山区城市,建筑参差错落,可营造出色彩感丰富的效果;在滨水地区,以山水主题为特色的城市,城市建筑色彩应该充分配合自然景观。

3.4城市地域特色的凸显与提炼

城市早期的历史环境是文化差异较大时期的产物,因此城市风貌各不相同。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继承了城市历史特点和景观的特殊历史区域,可以是一个地区、一条街道甚至是一道古城墙。而城市中类似这样的历史性区域常常由于城市功能的变化等原因,由原来的繁荣衰败,变得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对于这样的历史区域,应对其进行有机的更新,使它能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城市的地域特色。对于那些已经形成的具有乡土地域特征的城市传统空间,最重要的问题是使它们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空间,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重新注入活力。

4结束语

城市特色的塑造是全球一体化以及文化趋同化时代的要求,更是城市获得新鲜发展动力的基础需要。基于城市设计的城市特色及风貌塑造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明确中小城市在城市结构中的地位及性质是更好地研究、实施对城市特色及风貌塑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城市特色及风貌,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建筑遗产、地域特色的载体;更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4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是面向未来,具有精心的组织、系统的规划、科学的指导和优良装备的城市,并且是一个已为可持续发展制定了相应发展计划的城市,它包括了:城市管理的精心到位、城市对资源的节约高效使用、城市发展的全球性战略眼光、城市的生态系统规划和建设。进入21世纪,伴随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在全球各个国家广泛传播,学者的研究已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念研究深入到实践研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正是得益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广泛传播。据《2013-2017年中国生态城市规划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表明,从1996年开始,全国各地城市推出各具特色的一系列生态城市的建设方案,对直接推动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80%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目标。生态城市(英文:ECO-City),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伟大创新之处是深刻反思、扬弃了传统的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是人类自觉寻求克服“城市病”、并引导人类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思想和行动指导,体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其本质上遵循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增长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有机融合的多元发展模式的转变。它体现了城市发展理念中传统的人本主义向理性的人本主义的转变,反映出城市发展在认识与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上取得新的突破,使城市发展不再是仅仅简单地追求物质形态上的发展,更是关注到精神和文化上的进步,即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生态城市的建设,其特点和目标是基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标准的生态城市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高效性、区域性、整体性、持续性、和谐性和结构合理、关系协调。

2厦门市构建生态体育城市的基本路径

国家级生态城市要求厦门市的80%的区必须达到国家生态区建设指标并获得命名,区下辖80%的镇必须达到国家生态镇建设指标并获得命名,辖区80%的行政村必须通过市级以上生态村命名。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岛外的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涉农区已全部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区考核验收,岛外辖区的14个涉农镇已全部获得国家级生态镇的命名,另厦门辖区156个村(社区)中已有146个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生态文明为生态体育建设提供了指导和依据。生态体育是厦门市建设生态城市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体育与生态城市的建设密切相关,是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促使深刻的体育发展变革,它涉及自然环境的生态建设、体育发展观念、生活方式等多层面的变革。生态环境与体育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体育活动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时时刻刻受到生态环境影响与制约,体育活动也无时不刻在的改变着城市生活中自然环境的面貌,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作用。体育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永恒主题。调查表明,厦门市为实施构建生态体育城市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保障

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建立,离不开政府持久和坚定的支持。厦门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文明兴市,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的理念。

2.2生态与体育发展空间规划的融合

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以最少的空间开发区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城市规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调控。规划生态体育运动的场地设施,应该加强城市、街道、社区中的体育区域合理布局,不仅能让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位居民充分享有绿色户外运动空间,且能进一步每一位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的基础保障。最终实现与城市的人口分布、功能规划布局和生态环境条件互相协调发展,确保体育场地设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更大程度地提高。调查显示,从2011—2014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到全民健身经费共达6.24亿元,年均投入超过了1.5亿元。现有各类体育设施5501个,体育场地总面积74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2平方米(数据来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位列福建省第一位,已初步构建了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以上的大型体育设施规划。目前已着手组织各界有关专家对《厦门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进行修编,将为构建厦门市提出的市民“十五分钟健身圈”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在调查中了解到,厦门市在规划城市体育生活圈、布置体育资源时,充分考虑到城市文化的特点、背景及其对体育项目开展的影响,着重发展一些符合或突出本地地域城市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设施。目前,已形成较具特色和影响力的项目有:厦门国际马拉松、国际沙滩排球、沙滩足球、国际帆船、国际自行车等赛事。厦门是典型的山、水、城空间相融合的城市,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与厦门岛是辅城与主城的关系。水面、山体和绿地既是四个辅城内的有效分割,也是有效串联,对城市生态系统网络的构建提供了天然的帮助,同时对特色鲜明的组团城市建构创造了有利条件。2011年4月,厦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之一提出“开设绿道—打造厦门城市建设的一条新道”。同期,就开展了厦门市绿道与慢行系统总体规划建设,建设以结合新城、小城镇建设及溪流整治重点全面展开。2012年初,国家住建部正式下文把厦门市列为全国第二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项目示范城市。厦门市以示范项目建设为契机,依托厦门岛山体、环岛、湾区等资源,已逐步形成高品质、完善的绿道与慢行系统,最具代表性的是厦门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2.3宣传全民健身生态保护意识和组织活动

调查了解到,厦门市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正式出版了《厦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知识读本》,定期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环保活动,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90%以上。厦门市市委、市政府把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全市各中小学每年坚持开展不同形式、不同载体、不同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弘扬生态文化,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使创建生态市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实现城市生态体育的发展,必须在社会中广泛宣传和普及生态意识,倡导城市发展的生态价值和提升城市发展的健康发展理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厦门市为实现城市生态体育的发展,在宣传方式上,通过宣传册、电视、电台、报纸和互联网等进行宣传普及;在宣传形式上,通过日常教育、学校与社区教育等形式进行宣传,使生态教育、全民教育与终身体育融为一体;在宣传手段上,通过富有特色的生态体育节、生态教育行动计划与生态体育示范工程等活动来进一步普及生态体育意识。调查得知,截止到2015年7月,市、区两级的体育职能部门通过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群众体育组织,强化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使得全市90%的社区(村)已建有社区文化体育协会,这些协会广泛开展适合社区特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群众广泛参与的文艺表演、知识竞赛、体育健身、科普宣传等文体活动,让社区能充分发挥城市与社区生态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场地的作用。

3拓宽城市生态体育空间,加强生态体育城市的建设

3.1依托赛事,生态体育城市的起步

厦门从2003年起连续12年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该赛事连续五年获得“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的称号。厦门的赛道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赛道之一,沿海的环岛路依山傍海,风光优美,景点星罗棋布,道路平坦宽阔。厦门市历年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元素聚焦赛事,不断注入新理念,确定以旅游,生态为基点的宣传元素,吸引了国内外知名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参与。同时进行的市长论坛、国际路跑大会的年会、赛事的摄影大赛、拉拉队大赛、化妆马拉松、花车巡游等一系列的配套活动,让全体市民都能参与其中,提升了市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该赛事从2003年的1.2万人的参赛运动员发展到2014年的7.7万人(数据来源: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民的全民健身的参与度持续升温,在环岛路上时时看到市民们健步走和跑步,骑行的身影,美丽的赛道是对生态的保护和体育的完美融合,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美景,还有锻炼时愉快的心情。毫无疑问,马拉松赛掀起了新一轮“环境革命”,最终受益者是老百姓,因为市民将拥有更优美的生活环境,但马拉松赛带来更重要的效应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因为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使得厦门多了一张城市名片,这张名片需要通过不懈改善各种软硬环境去呵护――这种巨大的压力,将成为推动城市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调查表明,厦门国际马拉松的赛道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该赛道的设计是与城市道路的有机融合,使得体育赛事向城市空间扩展,向城市生活场所延伸,以此形成以自然环境和广阔城市空间为体育竞赛舞台背景的“景观赛事”。赛事在吸引更多市民参与赛事活动的同时,也展示了厦门的城市形象和生态体育文化。

3.2公共自行车系统—构筑全民生态体育理念

调查显示,2014年7月25日,厦门市岛内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使用;截止到2015年7月,岛内的思明区和湖里区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工程共建有355个站点,7000辆自行车投用,通过对旧系统的升级改造,让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线路和站点不断向社区延伸,为市民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可以预见,未来的厦门市岛内将形成与公交、地铁有效衔接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与此同时,2013年7月中旬,厦门市岛外的海沧区政府率先投建公共自行车系统,并在2013年9月1日,第一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公共自行车系统已覆盖全区的海沧、新阳和东孚三大片区,累计建成绿道总长163公里,建成公共自行车道163公里、设立站点130个、配备自行车3200辆、办卡3.6万张,有18%的生活区市民办理了公共自行车易通卡,锁柱的使用率高达每天6次,部分站点最高超过每天30次,累计骑行总量约344万人次,日均骑行约6056人次。调查中了解到,海沧区政府计划在2016年5月建成150个站点,公共自行车增加至6000辆,重点打造富有特色的景点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一日游游玩线路,该线路不仅可以让游客和市民利用公共自行车系统出行,还可享受到城市景观和乡村田园风光。生态环境是公共自行车运营源源不竭的生命力,海沧区利用独特的海湾,规划与建设了首条公共自行车系统,使海沧湾公园、市民公园和乡村景点得到有效地串联,吸引了广大市民和骑行爱好者走进海沧。在对海沧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访谈中了解到,海沧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营将组织社会力量来探索其运营模式,从单纯的骑行自行车,提升到与运动休闲、旅游和便民服务等相关业务联动起来,借此带动旅游观光自行车服务业、户外运动休闲、自行车户外用品、海沧湖游船和广告等相关配套服务产业。调查表明,厦门市所倡导“公共交通为主导+步行与自行车共衔接”的绿色低碳出行模式,是厦门市列为缓解“行路难”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程,作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部署的实践与行动项目,厦门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已经进入建设发展阶段。它不仅为厦门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大便利的同时,也提供一种健康休闲的运动方式。

4结语

篇5

【关键词】土地财政 城市扩张 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财政的形成

按照产权经济学和法学理论,土地所有权可分解为若干具体权利: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处置权、抵押权等。地方政府从这些权利中,依靠土地运作取得财政收入。

土地财政已成为我国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被称为“第二财政”。土地财政这一强大的机制,为地方政府提供资源的同时,也为城市化建设提供资源。如今,大中城市,包括小城市在内,地方政府将卖地作为一个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方法,土地财政在我国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不可持续时,地方政府的一些支出项目将被迫中断或压缩,引发当地居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数量的下降,这种可能性被称为“土地财政风险”。

地方政府获得较高的土地出让金和相关行业税费收入的基础是较为繁荣的土地市场,特别是国有土地出让市场。然而,土地出让市场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土地出让金收入、土地出让量的市场起伏不定,时高时低,由此引发的土地财政风险对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财政行为均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土地财政风险成因分析

(1)财力与事权的不对等。分税制改革采取的是中央与省级较为完善的分税制,而省以下地方政府却没有进行规范化和彻底的分税制改革,其导致的结果是市县、镇乡等基层政府财政收入不足、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小、转移制度不规范。基层政府是与居民接触最多的一级政府,负债提供最广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由于分税制改革的不完善导致基层政府财力不足,不能提供一些较高层次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事权层层下移、财权层层上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必然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

(2)管理机制存在弊端。征地制度的缺陷,行政执法的力度不够,使得违规操作成本很低,造成地方政府敢于冒险,进行土地违法违规操作,进而导致土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土地流转主要由政府和开发商进行直接交易,缺乏权威有效的第三方进行监督。政府既做交易者又做裁决者,因此很容易出现违规交易及腐败现象。

(3)财政支出压力大.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公共产品及服务的数量、质量要求也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任务的加重和公共管理职能的增加;基层政府机构庞大,行政运行成本过高,均为刚性支出,同时,加上“三公支出”等非生产性支出,加大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

(4)以GDP 为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我国主要是从政绩的角度政府考核官员,其中政绩的重心是当地经济总量。所以地方上高投资、规模大、成本大的项目层出不穷,这些项目对构成地方政府的经济总量意义重大。

三、破解“土地财政”的建议

要破解“土地财政”的困局,必须从完善土地制度人手,消除“土地财政”产生的内在根源。

(1)完善土地所有权制度。国有土地实行政府分级所有,明确划分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职权,使土地产权明晰到各级政府、集体和农民个人名下,在法律上得到确认与规范。同时,允许集体土地进入市场,使得土地增值所带来的收益渗透至地方各级政府、集体及农民。

(2)完善土地征收制度。通过法律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基于“公共工程”和“紧急需要”。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土地开发均非公共利益,避免政府将“公共利益”作为大肆征地的工具与借口。对于政府的征地行为,要通过法律设定程序与步骤,进行严格规范,如征地前要召开听证会;使利益涉及者均能公平参与征地活动的全过程等。另外,要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切实保护被征用土地所有者的权益。

(3)完善土地收支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收支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弱化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冲动,从法律和体制层面消除“土地财政”的负外部效应。

改土地批租制为年租制,实行土地出让金逐年收取,避免在任领导通过大量卖地迅速增加财政收入、新上任者通过卖地大干快上,从而遏制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卖地行为;重新划定出让金的分成比例,减少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留成,避免地方政府非理性地抬高地价。另外,要完善土地增值分享机制,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集体和农民作为土地所有者,分享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

将土地出让金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避免地方政府无节制无标准支出,同时,提高土地出让金用于补偿农民的支出比例。

从美国土地财政的演化规律中,借鉴其成功经验。扩展地方政府财源,积极探索其财政收入渠道,设计历届政府均可常年分享的财产税,使地方政府拥有与事权相匹配的永续的收入来源。进一步解决地方财政收入难题,同时,遏制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土地收益的短期行为。

(4)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政府机构,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分离政府经营土地的职能,使其主要行使国有土地管理权;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行使监督权;成立国有土地开发公司,作为市场主体,接受政府的调控和监管,按照市场规则经营国有土地,并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改变政府多角色同饰局面,强化政府的土地监管职能。

在加强对土地宏观调控的同时,改变管理方式,强化其法律内涵,变指标管制为规划管理。加强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分级规划的要求,使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不能突破与随意修改规划。依靠规划的总量控制、中央与省政府对土地用途变更的严格审批,使土地滥征滥用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土地财政研究中,单纯考虑收入太过片面,容易产生土地财政收入与支出脱节,不能充分使用财政资金。要在国家财政之下,把收入、支出以及支出绩效评价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一个完整的机制来约束、激励该体系中的参与者。土地财政的功能不仅仅是筹集资金,要将重点放在如何更有效的运用这些资金,最大化公共产品的提供,推动城市化进程,并保障我国的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议

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城市公交体系,会发现它不仅是一个如何达到高效、便捷、安全地输送人流、物流的问题,还是一个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协调好城市系统与自然系统关系,实现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当前城市公交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公共交通能力相对退化

近些年,社会人口流动频率和人均拥有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对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城市公交体系取得了一定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全国公交车辆数量和线路长度分别增长了2.5倍和2.8倍。但由于“优先发展公交”的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贯彻,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也不高,相对交通能力反而逐年下降。例如,70年代大城市公共汽车平均行驶速度为30km/h,80年代降为20km/h,90年代更降到10~13km/h,导致新投入车辆数量的效果,被运输速度下降所抵消,居民日常出行变得越来越困难。

1.2公交体系结构单一

现有城市公交体系以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出租车为主,地下轨道(地铁)只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占很小的比例。以北京为例,自行车约占客流量的50%,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出租车总计约占35%,地铁只占到5%。上下班高峰时,大量自行车与机动车抢道,导致交通拥堵更加严重,公共交通的客运效率下降,反过来又促使人们借助自行车出行。

1.3公交体系自身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公共汽车等公交方式客运量小、速度慢、舒适度低,已无法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但在原有的道路和配套设施水平下,扩大运载能力只能通过进一步增加车辆投入,而这又进一步造成道路阻塞,车辆行驶速度下降,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除了增加车辆之外,各大城市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拓宽道路、改善交通设施,但始终跟不上城市公交需求的增长。单项交通设施改善只能缓解某些“点”和“线”上的矛盾,无法根本上缓解整个“面”上的交通拥堵状况。

1.4城市中心与边缘地区,城市带内部交通薄弱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各地区城市化的步伐也在加速。但城市公交体系却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由于缺乏大容量、快速的交通方式,大城市中心区与郊区间、郊区与郊区间、城市中心区与卫星城镇、大城市与大城市之间交通不便。

2现有公交体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

现有城市公交体系不仅造成了诸如交通阻塞、能源过耗、生态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还导致宝贵的城市土地、空间资源扭曲配置和城市整体功能的低效率发挥,严重阻碍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资源过度消耗

城市道路和配套设施占据了市中心的大面积土地资源,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能源,随着私人轿车的普及,城市交通运输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2.2环境污染严重

很多大城市机动车尾气对多项大气污染指标的贡献率超过60%,例如,北京市大气污染39.1%的一氧化碳、74.8%的碳氢化合物和46.2%的氮氧化合物由机动车尾气排放。城市道路沿线的噪声污染也日趋严重,全国80%以上大城市交通干线噪声超标(大于70dB),严重影响了道路两侧居民的生活质量。

2.3城市功能分区的混乱,土地资源配置扭曲

由于缺乏高效、便捷的公交体系,城市中心区与边缘区之间交通不便,大城市的功能分区无法合理实现。大量的工业企业聚集在中心区,工厂、住宅与办公楼混杂在一起,严重浪费了中心区的土地资源,忽视了大城市作为物流与人流的交汇点、在实现各种市场交易机会方面的服务功能。尽管远郊区土地资源丰富,但城区的扩张更多地以中心区为圆心,机械地向四面铺开的方式进行。

2.4城市辐射功能受到限制

城市中心区在行政、医疗、文化、商业等方面具有综合功能。这种功能向城市边缘地区扩散,是实现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前提。但由于受到公交能力的限制,目前中心区功能的辐射还只能局限于城市近郊区,交通不便严重影响着人流、物流向远郊区有秩序地扩散。

3世界地下轨道交通体系发展状况

自1863年伦敦修建第一条地铁以来,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纷纷建立了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布达佩斯在1896年开通了地铁;波士顿在1897年,巴黎在1900年,纽约在1904年也都先后开通了地铁;1915年,伦敦的地铁就形成了一个大网络。各大城市仍然秉承“公交优先”的理念,地铁在城市公交系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目前世界上有115个城市建成了总长约7000km的地铁,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通的城市有80多个。柏林地铁线全长152km,共有170个车站,70km范围内的乘客可在1h内到达市中心,年客流量为4亿人次,占全市年客流总量的45%。西班牙从仅几十万人的小城市,到300万人的马德里都建有地铁,运行总里程310km。仅马德里就有11条线,总长176km,运送乘客占总客流量的50%。

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在大力发展地铁。墨西哥城地铁于1966年动工兴建,目前已有10条线路,总长为178km,日均客运量为450万人次。汉城地铁自1971年开始兴建,目前已建成7条线路,总长度为285km。香港地铁开通了5条线路,总长超过87km,有49个车站,其中地下车站36个。

4建设地下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我国地铁建设有近40a的历史。第一阶段以“战备为主,兼顾交通”的原则,于1965年建设了北京地铁;第二阶段以“以交通为主,兼顾人防”的原则,建设了上海和广州地铁;第三阶段以“建设标准、车辆和设备国产化”的原则,开始筹备并建设十几个城市的地铁。但由于我国对地铁项目限制过严,地铁建设的规模和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目前只有5个城市建有地铁,作为世界大都会城市的上海, 截止2004年底仅有82km地铁投入运营,人均道路不及伦敦的1/3,不及纽约的1/6。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预计到2020年城市人口数量将占全国人口的50%,现有城市公交体系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通行需要。世界各国城市交通一百多年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大城市必须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各种交通工具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4.1载客量大、速度快,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地铁交通在载客量、速度、占地面积等指标上都较其他交通工具有明显优势。平均载客量分别是小轿车和公共汽车的23.3倍和3.2倍;平均速度分别是小轿车和公共汽车的1.4倍和2倍;单位动态占地面积分别是小轿车和公共汽车的1/320和1/10(比较情况见表1)。此外,和公共汽车相比,轨道交通专行车道保证了列车高密度、准点运行,既减少乘客候车时间,还免去了道路沿途的停车场地等辅助设施建设。

转贴于 4.2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交通事故率低

地铁交通每人每公里的能耗小于公共汽车的1/3,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目前对能源的膨胀式需求。地铁交通还能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其中,对全球气候造成严重危害的二氧化碳,地铁交通的单位排放量仅为汽车排放量的3.7%;而且地铁能明显降低噪声污染,人均噪声污染约为公共汽车的1/2。此外,由于地铁具备独立的车道,行使和维修都是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通事故率远远低于公共汽车(比较情况见表2)。

4.3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

地铁通过综合开发地下空间,能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巴黎的地铁站设有商业点800家,包括百货店、饮食店、书店等,每年的利润超过1300万欧元。

4.4地铁沿线土地综合性开发

由于地铁大大改善了交通状况,沿线各站形成一系列繁华地区,会提升周边的房地产价格。国外研究表明,在半径1~3km内,地铁路线对房地产价格存在明显影响。地铁公司应该把地铁运输与房地产、物业开发结合起来,在车站周围300~500m人口相对密集的范围内,对地铁出入口、人行通道、站厅进行综合开发,使站点周围形成集公交枢纽、住宅、商业和娱乐设施为一体的综合区。

4.5强化城市中心辐射功能

有了发达的地铁网络,有利于实现边缘区与城市中心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协调发展。在城市中心区的持续辐射之下,边缘区的人口和工商业会发生聚集效应,形成城市次中心区和卫星镇。

4.6加速商务区和居住区的分离

在地铁网络支撑下,城区居民会沿着轨道逐步迁移到城市边缘区,加速居住区与中心商务区的分离。中心城区人口密集的降低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抑制城市生态恶化,从而更好地发挥作为商务中心的功能。居住区迁移到边缘区有助于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避免城市“摊大饼”式平面扩张。例如,在发达的东京地铁网的带动下,距离东京西南方向15~35km,一处人烟稀少的丘陵被开发成“多摩田园都市”,该项目占地5000hm2,可容纳50万人居住。

4.7改善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在地铁轨道网络的依托下,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将会全面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劳动力、土地密集型以及高能耗、高污染、高噪声的产业将加速向城市边缘区转移,金融、贸易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及服务业则会向中心区聚集。轨道交通在加快郊区城市化的同时,也将大量农业劳动力释放出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推动郊区产业结构升级。

5发展地下铁路交通体系的原则

5.1考虑城市经济实际发展水平

现阶段,由于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很大,地铁建设绝不能按照统一模式进行。各城市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经济水平、历史情况、地理条件等因素,制定出不同的地铁交通建设标准。对一些财政相对紧张的城市来说,应严格控制建设投资,降低建造成本,突出节俭、适用原则,提倡建设“经济型”地铁。

5.2改革地铁投资体系

地铁建设耗资巨大,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筹资。例如,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资金筹措主要有政府补助、利用者负担、收益者负担、发行债券、贷款五种途径。考虑到我国具体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渠道综合筹措建设资金:

1)采取“建设—经营—转让方式”(BOT)进行项目融资,政府在税收、土地租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但经营期内将设施运营纳入政府统一监管。

2)通过发行专项长期建设债券筹资。

3)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外国政府或组织、国际金融机构,多渠道提供长期、低利率贷款。

5.3探索新的地铁管理模式

近年来,国外基础设施领域兴起了一种项目运作方式———PPP模式(公共民营合作制)。PPP模式通常将公用事业的大部分甚至整个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交给民营机构。其核心是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最佳投资商、建设商和运营商,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营等环节的成本,引进专业化管理,从而保证公共事业的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利益。

5.4政府优惠政策扶持

目前,我国地铁公司都在亏本运作,严重依赖政府财政补贴,主要原因是地铁公司经营方式单一,对地铁资源综合开发不足。建议政府扶持地铁公司应采取“政策优惠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的导向,通过多种政策优惠,转变地铁企业传统的经营运作机制,使之成为以地铁运输为主业,房地产、物业、广告、商贸等多种行业为辅的跨行业集团。通过地铁资源综合开发,形成以地上养地下,副业养主业的局面,使地铁公司成为自我发展的公交运营主体。

5.5建立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

篇7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资源要素;内生增长模型

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消耗,一方面为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但是另一方面,随着资源基础的削弱和退化,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困境,本文依托对资源型城市——延安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研究,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现有的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主要采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但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经济的持续增长归因于无法解释的技术进步,因此不能揭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机制。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不足,以Romer、、Grossman and Helpman等一批经济学家为代表,通过运用“干中学”模型、人力资本积累、R&D理论等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由此揭示出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机制。如果将资源变量加入内生模型,是否可以探讨出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找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

资源型城市顾名思义就是依托于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张秀成(1999)认为资源型城市是指其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张米尔(2002)认为资源型城市是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以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总之,在资源型城市中资源产业必然是其支柱产业,例如延安市,其石油和煤炭化工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其总体生产总值的80%左右,其经济几乎完全依托于资源产业而发展。

由于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型城市的兴衰是由资源储量决定的,其发展呈现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可以说资源型城市是因资源而兴,也因资源而败。当资源储量丰裕时,资源的开采难度小,开发利润高,资源型城市就处在生命周期的成长和成熟阶段,资源产业边际收益也处在递增阶段。而随着开采时间的延续,资源的储量也会与日俱减,资源的开采难度逐渐增大甚至面临资源枯竭,大部分资源产业的生产成本增加,边际收益递减,以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产业均会处于停产临界点甚至停产状态,资源型城市也处在了生命周期中的衰退阶段,主体产业停滞,城市经济困难,因此如何降低经济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并在模型中考虑到资源要素与经济产出的关系,以理论推演的方式试图找出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为延安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模型分析

在资源型城市中,自然资源的投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可假设在此类地区资源的投入对经济产出是必需的,S为资源的存量,Y为经济产出若:s>o则Y>0;若s=0,则有:Y=0。资源要素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同其他要素与经济产出的关系相同,即经济产出是资源要素的增函数,且资源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设R为生产中使用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济必须逐渐摆脱对自然资源投入的依赖,即在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R的增长率应当随时间递减。为了研究如何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可以利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以下模型:

由此可得出:为了降低gR必须提高技术的产出弹性γ,通俗的说就是要提高科技水平才能保证经济逐渐摆脱对资源的依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论

由模型分析可知,提高技术的产出弹性(γ)可以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使用率(gR),当 γ无限大时,gR就会无限趋于0,此时经济就摆脱了对资源的依赖。这可以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即提高经济体的科技含量,降低资源使用率,走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

但现实问题是,资源型城市实际的经济增长方式恰恰是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量大的粗放型增长。这也是由于资源产业技术结构普遍偏低,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技术进步速度较为缓慢,因此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不可能拥有较高的技术产出弹性。另外,资源部门扩张又导致了传统制造业萎缩,新型制造业发展不足。而制造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沃土,其萎缩必然也会阻碍资源型城市提高本地经济体的科技水平,不得不继续依赖过度开采资源发展经济。

因此,资源型城市应适当的升级产业结构,改变单一依赖资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增加产业多元化,同时,在资源红利期就应该考虑利用资源产业高速发展提供的资金优势,为发展有成长潜力,技术含量高,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做准备。

本文的结论为延安市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证检验和具体优化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霞,王育红.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 王海建,耗竭性资源、R&D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J].系统理论工程方法应用,1999(8).

[3] 刘海洋.资源禀赋、干中学效应与经济增长[J].经济经纬,2008(1).

[4] 陶磊.能源要素与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5.46-49.

篇8

【关键词】中心城市 城市化 路径 可持续发展

探究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的涓滴效应,发挥其对周边中小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对于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四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和协调发展,显得必要且迫切。西安作为西北地区和陇海―兰新线最大的中心城市,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从国家层面提出的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之一。因此,研究西安作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路径及可持续发展,对于以城市经济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以西安为例

本文研究西安城市化的时间维度起始自建国以后,作为计划经济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后西安以其雄厚的经济社会基础成为西部地区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处内陆,西安的城市化不同于外资推动的外向型城市化(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也不同于小城镇推动的农村城市化(如苏南地区),更不同于弱中心城市的温州模式,而是带有鲜明西部特色的城市化类型。其城市化的演进历程如下:

工业化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在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指导下,西安的城市化是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为动力推进的。早在“一五”时期,随着一批大型航空机械、电力仪表、纺织项目的落户,以及与此相关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迁入,形成了西安基本的城市产业格局,奠定了城市的工业和科教基础,形成了各具功能的五大城市片区,即东、西、南、北、中部的军工纺织区、电力仪表工业区、科教文化区、文物保护区和行政中心区,完成了一个特大城市的基本形态布局。但总体而言,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战略的影响,从1952年到1979年西安城市化水平仅从22.8%增长到33%左右,呈现出驻足不前的发展格局。

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1979~2009年)。八十年代以后,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全面激发了城市化的发展潜能,西安进入到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时期。“五区一港两基地”形成了以开发区为先导驱动区域整体城市化的西安模式。这一时期,开发区作为西安城市化发展的先导区域,逐渐成为产业优化聚集、城市功能完善以及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了城市版图的拓展、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从1980年到2009年,西安的城市化水平从33.8%增长到68.9%,推动西安的城市化水平居于中西部领先地位。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0年以来)。2010年以来,西安的城市化思路发生了从量的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化,进入到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阶段。经过前期的快速城市化发展,西安的主城区作为增长极核(产业聚集及城市功能的完善)达到了较高的规模和水平,由此带来的涓滴效应日益显著,因此逐步转向传统城区的区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通过部分城市功能的转移,逐步构建由核心城市、组团城市、卫星城等不同层级构成以及梯度分布合理的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进而拉大城市骨架、优化资源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西安市城市化的实施路径

从国内外的主要经验来看,实现城市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工业化的推动、城市交通体系的引导、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经济与政治中心的分离、区域的整体开发等。严格来说,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城市现象,如亦城亦乡的“灰色区域”的出现、大城市的扩展辐射与农村自身城镇化的双向运动,等等。地处西部内陆的西安具有西部城市典型的“大城市和大农村”特征,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西安市城乡统筹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或者说都市里的村庄,其改造将成为西部城市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对我国城市化建设健康、有序和良性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城中村改造拓展了西安的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同时对城市建设管理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也产生了积极作用。由于城中村改造用地性质基本上以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改造后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城中村改造还为政府在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无建设用地,推动全市的城市道路设施、排水设施和供暖、供气、供水、绿地、公厕等多项城市功能的建立健全。

开发区建设。开发区依靠其强大的体制机制优势和技术创新力,成为各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载体,而“开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路径成为许多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道路。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开发区是西安的产业核心区。“五区一港两基地”的拓展,构建了西安新的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了新的以开发区带动城市发展的“西安模式”和独特的开发区文化。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讲,开发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先导区,是撬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从地域空间来看,开发区则是对城市的扩大和再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原为工业飞地和孤岛的开发区逐步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向综合性新城演变的趋势十分明显。

新型城镇化与组团开发。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快建设的历史机遇下,西安市也在以“大西安”建设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西安市1996年开始进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城镇化道路。在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在西安市中心选择不同层级、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的城镇作为中心城区的延伸,承担人口疏散及产业承接等部分中心城市的功能。

对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以中心城市为增长极,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这是重大的战略问题。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区域内部各省区在自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西部各省份依据自身比较优势,选择辐射带动效应强的城市,促使其成长为所在区域的发展极核,充分利用资源的溢出效应或外部效应带动相邻地区的联动发展,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的互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西部区域整体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具有显著带动效应的经济增长极。应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建设和完善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大城市和区域城市体系,并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

从“孤岛”走向“市区合一”,实现开发区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不同阶段,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内容、方式和强度是不同的。在开发区发展初期,由于开发区与城市在空间上分离,在体制上割裂,开发区是城市的“孤岛”和“飞地”;而在现阶段,开发区面临二次转型和城市服务业快速发展时期,开发区与城市必然步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推动开发区从“孤岛”到“区市合一”的动态发展,以及与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培育、聚集产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以及转变发展方式、带动城市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围绕新时期开发区与城市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应从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城市建设与管理等三个层面,促进所在城市的产业转型、城市空间分布优化、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城市更新与新区建设。

以中心城市带动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形成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是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向。这也正是西安提出建设以中心城市―“大西安”带动小城镇战略规划的现实选择。从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形成梯次合理、层次分明的城镇空间结构来说,应将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与组团、卫星城建设以及周边城镇和整个区域联系起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共同承接主城区未来外溢的人口和产业。西部地区城镇化应以整体战略规划为基础,包括产业规划和城镇功能规划、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等的协调一致。城市化模式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城市化的实现是市场主导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原则,综合配置各类资源,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选择符合发展阶段与比较优势的“多元城市化道路”战略,形成中心市区、中心城镇和镇的城镇体系。

从“农”到“工”,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生活空间迁移、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演变,是城市化在微观层面的具体表现。由于“城中村”主要分布在城市建成区的边缘地带和城乡结合部,具有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征。随着西部地区城中村改造的加速推进,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之产生,如何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谋划和解决“人的城市化”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前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共同课题。

篇9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结构调整 油地共建

随着各种资源的多年开采,储量减少,质量降低,开采难度加大,成本提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多方向和措施,如产业结构调整、国家政策援助、城市布局变化和招商引资等,本文侧重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探讨。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对主导产业依赖性强,非国有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虽然资源型城市有很多的共同特征和问题,但各地有自身的特点,应当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选择因地制宜的产业调整途径和方法。

一、主导产业的发展

作为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的成效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决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城市发展必须遵循资源开发规律。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石油资源的开发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发展期、鼎盛期和衰退期。不同的资源开发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任务各有差异,其发展模式和任务也有所不同。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都必须完成城市的转型,即由单一的资源型城市转变为综合型城市。从经济成长的角度看,无论资源何时枯竭,都不应影响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否则,如果产业结构长期失调,产业成长呆滞,即使资源不枯竭,也不能排除经济增长的衰退和落后,进而经济在资源衰竭之前即失去活力。

然而,在实地调研时我们发现,政府、企业和研究三方并没有对这个问题有足够重视,目光不够长远。因此,要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成功,各方都应重视并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尽早做好准备。

从当前石油探明储量来看,主要的问题并不是总储量减少而是可采储量的减少。因此,就主导产业而言,提高开采技术,降低开采成本是解决发展瓶颈的关键措施。胜利油田目前还没有处于衰退期,并且成长性主导产业还没有成熟,因此,石油产业还不能退出。提高资源开采和产出效率仍不能放松。

二、主导产业转移

产业转型主要有产业链延伸和发展新产业两种模式。根据半岛城市群对东营市的定位,东营市将以石油化工和生物制药为主导。由此看出,两种模式相结合更有利于降低风险和城市多元化发展。

资料来源: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2006年

从表中看出,将主导产业转移到石油化工既有基础设施基础又有经济基础。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产业链延伸以很好的势头发展着,但仍然有一定的问题。

由于石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原材料产品,属于国家垄断经营, 创造的财富在国家和本地之间的分配由国家计划调拨决定,大型企业主要是跟国家工业体系连在一起的,而跟地方的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很少有紧密的联系,使当地的资源和财富双重流失,造成“长期对外输血而导致自身贫血”现象,制约了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与地方财力增长不相匹配。胜利油田同样面临这样的情况,当地化工制造大量依靠进口石油,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并易形成因过分依赖进口而产生的问题。依赖进口石油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并且对港口要求较高。经过调研,在建的东营港将成为当地化工制造飞跃发展的契机,既提供便利的港口运输又提供广阔的腹地临港建厂。

三、油地共建

实现企地融合,需要企地双方联手培育支柱产业和替代产业,进行资产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推动化工产业的发展必定要胜利油田和市政府的合作。油地共建目前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为道路和城市建筑建设,但两地产业发展上的合作进程并不乐观。除所有权配置的原因外,还表现在资源和资金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油地共建首先要从上到下进行观念的转变。胜利油田的定位应该既属于国有企业的一部分又属于东营市的一部分,应当为城市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而作为市政府,不应只把胜利油田当作单纯的财源,应当各抒己见,各成利弊,规划良好和谐的城市发展。

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因此既要在理论研究中关注更多,同时不断实践,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道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

一、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城市规划《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强调要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1)如何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2)在规划环节怎样才能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如何体现“科教兴市”从总体上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4)资源、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通过何种形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得到有效反映。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更好地适应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为现代城市,其规划应具有如下特点:(1)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2)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3)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上述规划思路充分考虑到客观条件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及科技进步对城市发展的能动作用,以之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将有助于从规划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的内涵型、集约式发展以及“科教兴市”战略的贯彻实施。

篇11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问题矛盾;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1.1 可持续发展概念诠释

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很多方面,这里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1.1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保证了资源和能量的可持续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再生离不开完整的生态系统。人们应该积极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地球能承受人们的生活。

1.1.2经济的可持续。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强调经济质量的提高,而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污染和消耗,充分节约和利用资源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1.1.3社会的可持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它对社会公平公正、文明和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控制人口数量在地球的承受范围并且提高人口质量,消除两极分化、失业等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着重点。最终将大幅度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和人文素质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社会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它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的。

1.2 城市规划内涵分析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是与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都有联系的综合性学科,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规划不仅是对城市物质环境的规划,而且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很多方面的设想,是综合性的、有预见性的规划。

城市规划的意义是用来预见并指引城市发展方向,它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乃至城市的性质和规模都有一个综合的部署,使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更加符合人们的居住和生活,保证城市的发展更加有序、协调。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是保证城市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

2. 现阶段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

2.1 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人们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过度,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这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基础,因此需要对城市的发展重新进行合理的规划。

2.2 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遗产的冲突

城市的发展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它是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载体,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当前中国一些城市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破坏了一些传统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城市的特色,这样的行为对城市来说是一种破坏。

3. 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促机制

将城市规划仅仅对城市的建设的意义提升到投向更广阔的区域。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不仅仅注重城市现实发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注重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对规划区域的配置不仅要安排合理,同时还要维持甚至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的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规划的促进。

城市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口、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问题,也就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规划,更是在城市工业化、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引,同时要保证我们现在对城市的开发利用不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即实现发展的连续性。在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工程中,要正确地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要注意现在一些城市犯的错误,不能只注重当前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十分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城市规划十分重要,应该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从城市总体规划来看,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城市人口的可持续性

合适的城市人口规模会对城市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要合理确定城市的人口规模,对城市的人口增长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城市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任由城市人口无控制地增长,城市的土地将远远不够人类的使用,过多的人口将导致人们无立足之地,那时将导致混乱甚至是人类的灭亡。控制人口数量在城市的承受范围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城市人口规模的预估和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3.2 城市土地使用中的可持续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城市规划的基础部分。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但必须把握一个度,不能超过土地的承载范围,既要满足当前发展的用地需求,同时又不破坏土地,子孙后代仍然能对其利用和开发。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在对土地的利用时一定要以节约和合理的开发利用为前提,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要特别注意不能为了当前利益对土地进行过度开垦,破坏土地是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威胁。要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类的居住区域进行规划,保证在建设的同时不破坏生态,实现生态的可持续性。要从生态的角度对城市进行规划来保证人类居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3 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空气和阳光等能源,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总的来说是南方雨水充沛而北方雨水稀缺,而且不同季节不同年际的降水量也不同。在很多大城市都出现用水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城市规划解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

3.4 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

当前地球的污染已相当严重,人类排放废弃物和对能源开发的力度已经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地球将不堪负荷,最终将导致人类的灭亡。实现环境的良性发展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就是生态系统的潜力将一直保持,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源的开采而出现衰退。

4. 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解决以上问题方法和措施

4.1 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控制城市的人口数量并着力提高人口的素质,保证城市人口数量不超过城市规划的人口限度。具体方法是一要继续普及义务教育,并鼓励人民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着力改善和提高人口的素质;二要坚持计划生育的政策,对人口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宣传和推广其中的意义。提高人口的基本素质,把人口的数量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是实现人口可持续,人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对现在城市规划的要求和现代城市规划的内在需要。

4.2 城市用地的可持续概念延续

4.2.1 必须节约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珍惜每一寸土地。要坚持高效合理地处理土地配置的问题,解决土地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要充分体现出每一寸土地的价值。

4.2.2要保护耕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不能因为当前的经济效益或者业绩而对土地进行过度开垦。要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不能开发的土地坚决不能动。

4.2.3要制定法律对土地进行强制性保护。

4.3 可持续在城市人类住区中的体现

总的来说要采用生态学的方法科学规划可持续的人类住区。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是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城市是人类聚集生活的居民点,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往往是一种文明的集中体现。现在的城市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和消费的不可持续性,为了建造建筑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

4.3.1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解决人类住区问题。建设城市人类住区时,要努力做到实现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建设成条件舒适,配套齐全同时不对土地造成过度开垦。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对人们住区的建设进行新的探索。

4.3.2采用生态学的方法,规划建设可持续的人类住区。要充分利用生态学的方法对住宅区进行规划建设,保证生态的可持续性,使水、能源和废物回收等都有一定的解决,体现出对环境的爱护。同时要减少交通堵塞,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效清洁的能源。

4.3.3持续拉动住房建设,实现有效供给的机制。要继续加大城市住房的建设,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并且逐渐提升住房的环境和条件,保证住房的可持续性。

4.4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

构建城市生态圈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法。主要通过加速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走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工业生产道路,同时工业生产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补偿;构筑城市框架,要进行合理的城市生态设计,使城市的环境和动植物相适宜。

篇1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

一、概述

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定义也越来越广泛。从现阶段的认知水平来看,其内涵大体体现为下列几方面:1)从地域范围上分析,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城市,并非封闭地区,而是与周边腹地密切联系的开放区域,是城市化区域或城乡综合体,可形成城一乡网络结构,它与传统城市、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存在根本上区别。2)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上分析,我们应综合利用并保护生态城市中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使其能拥有姣好的环境质量与合理的容量,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形成相对合理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建筑格局,从而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完美融合。3)从城市经济角度上分析,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应以维护经济增长速度及质量为基础,努力构建和谐的城市发展局面,应尽可能采用节能措施及生产方式,建立起投入相对少、产出比较高、污染程度低的城市生产控制系统。

二、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1、理性发展原则

从根本上看,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提倡实现城市的理性发展。这其中涉及两项基本原则,一种是需要性,而另一种则为限制性。前者主要是为了满足居民的生存及发展需求;后者则是因发展系统(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和能力系统(如技术、体制、观念等)的约束,在发展中应做到适度。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不仅要求人类不可抑制发展,同时也不能盲目去发展,它同抑制增长论、盲目增长轮有着本质上区别,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种反驳。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要求以较少的生态与社会代价来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使其保持在生态、社会可承受范围内,该种理性发展原则对我国当前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以人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主要是为了适应城市居民(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全部居民)的基本需求,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一点为,此处提及的以人为本思想,并非传统的以争夺和征服自然为特征的极端人类主义,也不是将利益与自然界草木禽兽完全等同起来的极端自然主义。从某种层面上看,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可被认为是一种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维护人类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该种观点认为,人本主义是以城市地区、国家及世界全人类为核心,而并非局部意义上的人本位。

3、能力建设原则

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需以科技、观念及体制等各方面能力为一体的社会支撑系统的构建与变革为支撑。假如社会、生态和经济等方面协调可形成生态城市的目标系统,则科技、教育、体制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则可形成其保障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实现,只靠技术进步与调整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推动整个社会体制与思想观念的全面变革。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案

1、生态分区规划

生态分区规划前,应先分析目标城市形态和规模演变的基本规律,科学预测出城市的极限规模(人口、用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1)自然生态保育区。在整座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保育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维持城市自然生态平衡和形成生态安全格局的核心因素。2)人文生态保育区,具体是指风景名胜区、历史遗迹等有历史纪念价值的区域。3)生态提升区,通常是指建成区中还不符合生态城市要求的区域。4)生态重建区,城市将来的重点开发区域,它是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核心。5)生态控制区,其规划方案为:以城市功能的评价指标与考核标准体系为引导,按照各个区域的特征,提出相应的生态建设指标,并对其展开综合评价、考核与实施规划(含建设目标、规划重点与方法等在内),明确各分区的生态建设要点。

2、生态单元建设规划

生态单元建设应以合理规划为前提,其划分依据如下:①生态敏感性差异,应对脆弱生态系统(灾害多发区、地质敏感区等)和特殊生态功能区进行重点识别;②生态服务功能划分,应明确自然生态功能、当前及未来社会经济功能的基本生态空间;③确保行政区能规划完整,生态单元应同区级行政边界相同,以便政府各职能合垂直部门能将建设任务分解与落实。应明确生态单元的规划方案,要以城市功能指标为前提,按照生态单元各自的特点来编制生态单元建设指标体系,而后评价、规划生态建设单元,确立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应分析生态单元的基本状况、开发强度(如建筑密度、建筑间距、道路间隔)等;明确各个生态单元的建设目标,并采取必要的生态控制措施。

3、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应充分实现城市建设、耕地与生态用地三者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在数量比例和空间布局上,都应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形成相对安定的空间格局。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应以生态分与单元划分为前提,以人文生态保育和自然生态保育区为起点,广泛辐射山川河流、沿海绿化隔离带等生态廊道网。应站在景观与区域生态安全的视角,深入分析城市的生态空间结构特点,并形成相应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其核心内容为:①合理规划、建设斑块和源:针对城市中某些重要的山、海洋及湿地等自然斑块,应进行合理规划并确定景观与生态安全格局的源。②合理规划和设计廊道、辐射道,以逐步形成斑块和源共存的区域生态安全辐射道与网络,明确相应的景观生态格局。

结论:

总之,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应立足于城市自身实际,把握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对城市各个单元及功能区进行调整,以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数字城市; 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协调性; 可变性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型中,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促使全球迅速迈向信息社会。城市作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就是人们在信息时代认识和把握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的崭新探索。数字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的崭新探索,使人们越来越多的探求数字城市和城市持续性发展的相互关系。

1 数字城市与城市持续性发展

1. 1 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作为数字地球在城市区域的具体化和扩展,现已成为各国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关于数字城市的研究,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尚处在探索阶段。数字城市源于数字地球的战略构想。自从1998 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以来。在国内“, 数字北京”、 “数字武汉”、“数字辽宁”等发展计划也纷纷出台。到2002 年,我国668 个城市中已有120 个建立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并有40个大中城市启动了数字城市的规划建设工作,根据我国学术界的综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数字城市的内涵应该是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数字化工程、城市3S 应用和城市整体信息化的有机综合,最终形成智能、敏捷的城市数字神经系统

运用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如数据挖掘、知识提取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城市中广泛的、多源的空间信息的有效集成和管理。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数字家庭等子系统,其实质是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和虚拟化。数字城市提供给公众和企业的将不仅是虚拟的用户界面,以实现所谓的“数字生存”,更重要的是它将辅助政府制定城市管理的综合决策,如城市规划,市政运作,社区管理和紧急事故响应等,实现城市的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的框架基础含三项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宽带网络、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二是数据,特别是空间数据。因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 %与空间数据有关。海量数据是数字城市运行的基本元素,离开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就成为虚有其表的空架子;三是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建设高度发达的城市数字神经系统和数字文明,将从根本上变革城市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推动社会进步。

1.2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城市能源的利用效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生态质量,其核心是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其中,社会发展是目的,经济发展是基础,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框架下加以讨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资源角度看,是一个城市不断追求其内在的自然潜力得以实现的过程,从而达到资源的保护、再生和开发的平衡;从环境角度看,强调利用环境生态规律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实现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的环境资源共享,社会发展以富有生机、稳定和公平为标志,从而减少贫困和犯罪等。《21 世纪议程》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是:改善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和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中国21 世纪议程》也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目标,即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快速和持续增长,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使城市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2 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

数字城市指的是信息化城市,是现实城市的虚拟对照体,是对实体城市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的功能。可持续发展对应的是现实世界,尤其是人类居住的实体城市。如何解决城市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数字城市的建立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始终贯穿其中,两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通过实体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

2. 1 数字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动力

数字城市建设是遥感、计算机、空间技术、通信等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当今最先进的生产力,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动力。数字城市正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等新的经济模式在城市的具体体现,数字城市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虚拟化。数字城市可以通过仿真技术和预测模型较准确地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由于城市地域的广阔性和城市发展的不可重复性,许多不可能实际进行的发展实验,可以在数字城市的虚拟实验室中,通过仿真技术和虚拟模型来完成。例如城市经济发展仿真模型、城市社会发展仿真模型、城市生态环境虚拟模型、城市设计虚拟模型等等。在数字城市的各种信息系统中,本身就包含了决策支持系统。数字城市的决策模型可以在众多的决策方案中,选择实现城市决策的最优化。

2. 2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坚实基础

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最基础的支持。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城市就会陷于停滞状态,从而使数字城市建设失去实体基础和动力来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将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首先,城市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强大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持。目前,我国推行数字城市战略的不少中心城市,相继开展的“人才高地”建设,就是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其次,数字城市战略需要大量的投资,这只有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方可顺利实施,一个没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城市是不可能支撑数字城市的建设的。再次,高度文明、稳定、进步的社会,生态平衡、环境优化、美化的城市,是数字城市建立和健康运行的环境基础。

3 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变性

3. 1 城市发展的部分旧有动力失效,可引发可持续发展危机

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其管理模式,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中,这些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工业社会“规模即实力”的论断在信息时代变得不那么准确,一些曾在城市发展中起过支撑作用的大型企业,由于不能实现信息化转型而丧失竞争力,一些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也会因为落后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而陷于边缘化状态。这种“信息差距”现象导致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危机,表现为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明显冲击。这种冲击对目前仍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影响尤为严重。由于城市经济从规模经济向速度经济转化,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化,城市人口的显形失业和隐形失业都会相对上升,部分产业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从而导致社会的“信息贫困”现象。动摇社会的稳定,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信息差距”和“信息贫困”造成的“信息化鸿沟”,将进一步扩大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富人和穷人的现有差距,造成更大程度的发展失衡,从而广泛影响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3. 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停滞将导致数字城市建设丧失根基

数字城市作为人类城市的崭新形态,它本身就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现象。因此,它不可能脱离城市实体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现实基础。一个毫无生机的城市是不可能建成所谓数字城市的,一个生态灾难严重的城市即使实现了数字化,对于人类来说也毫无意义。如果数字城市的盲目建设导致对城市社会的严重冲击,造成所谓断裂性发展,从而中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过程,这将是数字城市的最大悲剧。所以,是推动还是阻滞城市发展可持续性,就成为衡量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个根本标准。离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建设就失去了实际依托,丧失了根基,成为真正的“数字泡沫”,毫无现实意义。

4 结束语

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其强大的影响力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它将积极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也会带来一些冲击和负面影响。克服这些冲击,将开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完善数字城市的研究工作和建设工作。在我国,数字城市刚刚起步,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会有很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数字城市是时代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我只是对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的肤浅分析,更深入系统的研究需要大家的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新,程国栋. 空间内插方法比较〔J〕. 地球科学进展,2000 ,15

篇14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由人、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组成的,它是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的有机整体,亦可被称为城市系统;可续发展是指在不危害子孙后代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目的就是通过规划等手段引导城市向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深入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之中,提出一些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方面的思路和措施。

1.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分析

近年来,我国正在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脚步,这就对相应的城市规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现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在许多方面还有不足,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1城市规划模式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模式较为单一,一般都是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的。首先是收集和分析该城市社会经济方面等资料,然后确定该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并以此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并将目标细化;然后参考前面的工作提出和分析不同的规划方案,确定总体规划方案并细化;最后制定近期规划方案并进行相关管理。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城市规划的重点关注是否有利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对经济、人和资源的和谐发展,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上关注较。下图是西方某著名城市与国内某城市的城市规划效率的对比图,其中灰色部分代表城市规划模式完善的西方城市,白色代表城市规划模式凌乱的国内城市,1为城市规划用地的总体效率,2为城市自然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3为环境污染的有效面积,4则为城市规划的总体效率,从图可知采取完整的城市规划发案势必成功。 图一

1.2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城市的生态环境可以体现出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更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的好坏与否,不仅取决于城市的布局如何,规模大小怎样,更取决于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好坏,是否适宜人类居住。然而,现代社会对城市的规划虽然给城市带来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现代化的风貌,但是这样的规划很多时候是以破坏城市的生态坏境作为代价的。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了扩大城市的范围和面积,很多城市大量地开垦城市周围的山林,小河等,以破坏城市周围的生态坏境为代价扩大城市的面积;第二,由于我国很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面积较少,所有很多城市的居住小区不断减少绿化用地,将其用于停放汽车等;第三,虽然国家法律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对大型建设项目及时进行相关大的环境影响评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相关部门对其重视不够,实行不到位,没有使法律法规得到落实。

1.3城市规划缺乏连贯性

城市规划需要规划的包括城市广场,城市绿地,社区街道等,其在整个城市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省事的城市规划没有连贯性,经常出现城市规划随意改变的现象,例如去年做好的城市规划方案,可能今年就会,然后实行新的城市规划方案。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等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4文化遗产缺乏保护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城市从形成、发展直至灭亡,在这样一个长久的历史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宝贵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然后我国现在的城市规划中,比如一些城市的旧城区改造,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十分淡薄,导致大量宝贵的文化遭到破坏,对城市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如图所示为某城市的近十年前后的文物保护情况,它很好地说明了文化遗产极度欠缺保护的现状。

图二

文物保护情况

文物出土时间分期 城市出土文物保护率 农村出土文物保护率

10年前文物 30% 40%

近10年文物 20% 30%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思路和措施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做好常规的城市规划,还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即城市发展水平和起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另外,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工作中,我们还要考虑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承载能力是指城市生态环境对环境污染的恢复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是指城市的资源能够给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为了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分考虑到这两者的的能力限度,切不可过度使用。城市规划是一个不断平衡的过程,规划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平衡城市发展水平、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的过程。

2.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特点

第一,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不在是单一的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目的,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资源关的系为重点,而是开始强调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之间的平衡。

第二,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范围显著增加,不在仅限于城市社会的发展,还要考虑城市中居住的人、资源和环境等,平衡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探求最佳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规划的方案从制定到实行,整个过程都会进行相关的环境影响分析,并综合考虑城市资源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

第三,城市资源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作为两项指标引入城市规划之中。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超过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会相应增加,但是其始终具有一个界限。毫无疑问,引入这样的指标,更加有利于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具体体现。

2.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思路的具体措施

第一,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城市规划必须要明确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利用本地资源和环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支柱产业。同时,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环境和资源的能力界限,不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

第二,生态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城市是由人、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组成的,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城市的发展受制于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因此,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该城市现在活着未来的发展水平。合理规划利用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可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不断提高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考虑:一是提倡低碳生活,不断宣传低碳生活理念,从根本上强化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比如提倡城市居民搭乘公交车或者地铁,减少私家车出行,节能减排;二是加强对城市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视,增加公园绿化带等的建设;三是加强监督和管理。面对一些企业、单位或者个人破坏或者污染环境和资源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予以严厉的处罚,坚决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城市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发展城市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其包括人口、教育、文化、健康、价值观和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提出如下措施:一是加强城市规划的连贯性,应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城市规划,注意城市规划的连贯性,避免出现城市规划无意义地频繁变动;二是加强城市规划的严肃性,面对破坏城市文化遗产的行为要进行处罚。在这里笔者以城市用地面积为例来说明该如何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使用土地便是严格地使控制用地面积与预留用地面积间达到一种平衡。

图三

结语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主题。因此,城市规划有必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资源的关系,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甄峰,万绪才,张越.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