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能源节能减排范文

新能源节能减排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能源节能减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新能源节能减排

篇1

采用车用燃料生命周期分析法,对北京市推广的电动出租车、公交车、环卫车和租赁电动车的节能效应和减排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北京市电动车的运行情况对新能源电动车的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果预测,并据此提出一定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北京市现行推广的电动出租车、公交车、环卫车和租赁电动车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发电结构、车用燃料类型等影响因素对电动车的减排效果影响较大;预计到2020年,推广的新能源电动车将节能154769万千瓦时、减排CO239.4万吨。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车用燃料生命周期;“十三五”

随着节能减排标准日益严厉(或成全球最严的京六标准拟于2017年实施),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成为各车企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各大车企公布的“十三五”规划也均把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重点。中国工信部官方数据显示,仅2015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0.69万辆,同比增长3倍。但是,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从企业的关注程度来看,已推广的新能源汽车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特别是为北京这类容易拥堵的特大城市缓解空气污染的效果如何,都直接影响“十三五”期间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1-2]。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3]是一种对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环境和资源评价方法,国外很早就开展了相关研究及应用。WTW(WellToWheel)分析法是LCA专用于评价交通机动工具燃料的一种方法[4],包括原料的开采、原料的运输、燃料的生产、燃料的运输与加注及燃料的使用等5个环节。WTW分析法将这5个环节划分为油井到油箱(Wellto-Tank,WTT)和油箱到车轮(Tank-to-Wheel,TTW)两个过程,给出了包括WTT和TTW两过程中各环节相关的能量效率及CO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5]。本文使用该方法,对北京市开始推广的电动出租车、公交车、环卫车和租赁电动车的节能效应和减排效应进行量化分析,核算出自2012年起至今北京市推广的电动汽车累计的节能减排效果。交通运输是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为通过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传统汽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是一项重要的举措[6],其中电动汽车因其节能减排的优势将在这次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全面总结北京市电动汽车节能减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电动汽车的减排因素,并结合北京市电动汽车的使用情况[7],分析了电动汽车的碳排放及其减排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果预测,据此进行一定的发展路径分析。

一、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果评估

本文以北京市全部在运的电动出租车、电动公交车、电动环卫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的部分汽车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市发电能源结构,在相同行驶里程的统一核算口径下,对以上几种车型的节能和碳减排效应进行分析,探寻影响新能源汽车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在《北京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14—2017年)》①等规划情景下,对北京市“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果进行模拟,并提出政策建议。“北京市电动汽车监控与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监控中心”)对北京电动出租车、电动公交车、电动环卫车、电动汽车租赁等分别从2012年7月、2014年1月、2013年1月、2015年6月开始实施监控。与2012年7月监控中心初始录入电动车辆总计290辆相比,截至2015年11月,监控中心录入电动车辆总计已达4229辆,增长了13.6倍。监控车辆共计3771辆,监控比例达89.2%,北京市新能源电动车的推广和实施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以下研究依托于该监控数据平成。

(一)北京市出租车的节能减排分析1.2012年7月—2015年11月,北京电动出租车总计节能5781.4万千瓦时。2011年,首批北汽福田“迷笛”纯电动出租车在延庆县示范运行。从2012年4月开始,陆续在延庆、房山、密云、平谷、大兴、昌平、怀柔、通州、顺义等区县推广,按规划至2017年在全市10个郊区县运行车辆总数达5000辆以上。截至2015年11月,监控中心录入电动出租车辆总计2479辆,监控车辆数为2298辆,监控比例92.7%,累计行驶里程12793万公里。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7月—2015年11月,电动出租车总计节能5781.4万千瓦时,折合为482.8万吨汽油。电动出租车对燃油出租车有明显的节能替代效应,但近5年电动出租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导致出租车能耗总量快速上涨。2.2012年7月—2015年11月北京电动出租车总计减排5369.5吨。基于车用燃料全生命周期对电动出租车的CO2排放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2012年7月—2015年11月电动出租车总计减排5369.54吨,具有减排优势。在控制出租车总量的前提下,加之北京相比其他城市发电结构更优,所以大力推广电动出租车,对北京这类特大城市而言减排效果将更明显。

(二)北京市公交车的节能减排分析1.2014年1月—2015年11月电动公交车总计节能380.9万千瓦时。截至2015年11月,监控中心录入电动车辆总计391辆,比2014年1月增长了39.6%,累计行驶里程为316.3万公里。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1月到2015年11月电动公交车总计节能380.9万千瓦时,折合为31.8万吨汽油。2.电动公交车的CO2排放量仅为燃油公交车的79.3%。2014年1月—2015年11月电动公交车总计减少排放625.9吨,电动公交车的CO2排放量仅为燃油公交车的79.3%,“十三五”期间增加公交车的运营数量,特别是增加电动公交车的运营数量,具有较大的减排优势。

(三)北京市环卫车的节能减排分析2013年1月电动环卫车辆总计871辆,其中2吨环卫车807辆、8吨环卫车33辆、16吨环卫车31辆。截至2015年11月,电动环卫车辆总计1324辆,2吨和8吨的环卫车数量分别增长51.1%和139.4%,16吨环卫车数量降低16%,总量增长52%。1.电动环卫车能耗仅为燃油环卫车的77.1%。2013年1月—2015年11月电动环卫车总计节能53.6万千瓦时,折合为4.3万吨汽油,电动环卫车能耗为燃油环卫车的77.1%。北京市环卫集团推广使用新开发的纯电动环卫车续航里程可以达到360公里、连续作业时间达7小时,作业效率相当于20个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可以节省80%以上的劳动量,但使用和维护成本还不到传统环卫车的三分之一,节能和成本节约效果明显。2.电动环卫车碳排放量为燃油公交车的92.3%。基于2013年1月—2015年11月环卫车运营数据,电动环卫车总计减少排放48.53吨,碳排放量为燃油公交车的92.3%。相比公交车和出租车,电动环卫车的减排优势并非特别突出,究其原因,电动环卫车的电力系统除了需要供给车辆本身的驱动之外,还需要满足环卫车本身的清洁作业需求,而传统燃油环卫车的清洁作业工序能耗则不计入百公里油耗。如果采用统一计算口径,电动环卫车的减排效果更乐观。

(四)北京市汽车租赁的节能减排分析2015年6月电动汽车租赁服务的部分汽车纳入监控中心监测系统,监控车辆数从6月的17辆上升到11月的35辆,数量有限。1.新能源电动汽车租赁市场占有率仍然很低。2015年6月—2015年11月,租赁电动车节能5.23万千瓦时,折合为4227.7吨汽油。但是35辆监控车辆显示的市场占有率太有限。2.消费者接受意愿和程度影响租赁商业模式推广。2015年6月—2015年11月,电动汽车租赁减少CO2排放量为4.86吨。新能源电动汽车租赁服务推广、实施力度以及消费者的接受意愿和程度,依然极大地影响着这一商业模式的推广。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比传统燃油汽车高出46%以上,并具有13%~68%的CO2减排潜力[7],但其减排潜力受诸多因素影响[8]。本研究从发电能源结构、车用燃料类型(单位燃料的CO2排放系数)、汽车类型(百公里能耗)、城市交通状况(时速)、煤电技术供电路线、电池类型(重量、能效)等6个因素对电动汽车燃料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影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一)北京市发电能源结构的影响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建设规划》①、《北京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14年②、2020年全国的发电结构和2015年北京市的发电能源结构中[9-10],发电能源结构如表1所示。选取监控中心2012年7月—2015年11月北京市电动出租车为研究对象,在车辆总数、累计行驶里程、百公里能耗等参数不变的情景下,纯电动出租车在2014年全国发电结构下减排了5370吨;在2020年全国发电结构下预计减排空间为8475吨;在北京2015年电网能源发电结构下减排10245吨,是2014年全国发电结构下排放的48.5%。由此可见,不同的发电结构能够很大程度影响电动出租车的CO2排放量,而且以北京2015年电网能源发电结构进行计算,车辆的减排效应甚至高于全国2020年发电结构情景下的减排量。主要因为北京市电网中火力发电比例较低,且有部分电力从外省调入,因而较全国电网能源结构更清洁。

(二)车用燃料类型(单位燃料的CO2排放系数)的影响在累计行驶里程、累计车辆总数等参数不变的情景下,空调能耗不计,依据2015年北京电网公布的发电能源结构,在耗电行驶生命周期阶段,纯电动公交车减排893吨、燃气公交车减排400吨,占比分别为70.5%、81.2%。可见,车用燃料类型直接影响单位燃料的CO2排放系数,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3种车型中,电力驱动的公交车减排效果最好。

(三)汽车类型(百公里能耗)的影响在年均行驶里程、CO2排放系数等参数不变的情景下,对不同车型碳排放进行比较分析③。图1显示,公交车的排放水平最高,环卫车其次,最低排放的车型是出租车。环卫车的排放水平约为公交车的47.6%,而出租车的排放水平约为公交车的16.7%。

(四)北京市城市交通状况(时速)的影响目前北京市车速为20千米每小时的拥堵时间为日均1.75小时,畅通时速约50~60千米每小时,行驶距离为35千米。在累计车辆、累计形式里程以及CO2排放系数、效率等参数不变的情景下,计算2012年7月—2015年11年燃油出租车和电动出租车行驶过程中由拥堵到畅通的碳排放量。核算结果表明,当车速由60千米每小时降低到20千米每小时时,燃油出租车的碳排放是低速的29.4%,纯电动出租车的CO2排放则是低速的36%。畅通情景下,电动出租车的碳排放为燃油出租车的75.9%;而拥堵情景下,电动出租车的碳排放更低,仅为燃油出租车的62%。随着车速的降低,电动汽车相对于燃油车减排优势愈发明显。

(五)不同煤电技术供电路线的影响以监控中心北京市电动出租车为研究对象,在运营汽车数量、百公里能耗、累计行驶里程等参数不变的情景下,对比分析不同煤电技术供电路线与汽油车路线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应用IGCC(IntergratedGasificationCombinedCycle)与CCS(CarbonCaptureandStorage)组合技术减排效果最显著,相比网电技术,有高达36%的减排空间,应用此技术既降低供电煤耗,还能对CO2进行捕捉和收集,和IPCC报告提出的“煤电IGCC工厂应用CCS技术能降低约20%的电力输出,同时捕捉85%~95%的CO2。”结论一致。煤电技术对减排效果起关键作用。

(六)电池类型(重量、能效)的影响假定北汽“EV200”纯电动出租车分别以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铅酸电池为动力行驶,在耗电行驶生命周期下,磷酸铁锂电池CO2排放量是锰酸锂电池的87.4%、铅酸蓄电池的88.5%。磷酸铁锂电池驱动电动车碳减排性能明显优于锰酸锂电池、铅酸蓄电池驱动车。

三、“十三五”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果预测

“十二五”期间电动车保有量占全部车辆的4.9%,但能耗仅占总能耗的2%,CO2排放量仅占全部车辆排放量的2.86%,燃油车仍占很大比重。“十三五”期间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占比,有很大的节能减排空间。根据2010—2014年5年间北京市出租车、公交车、环卫车的数据的平均增长率,以及《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①、《北京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14—2017年)》等规划要求,“2017年北京市电动环卫车数量占总环卫车数量的50%;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新增或更新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5%。”综合预测出2020年底出租车、公交车和环卫车的保有量分别为68648辆、45295辆和15817辆。预测结果表明,至2020年底,3种车型合计能耗为154769万千万时。其中,出租车总能耗为61691万千万时,新能源出租车能耗占44.8%;公交车的总能耗为91832万千万时,新能源公交车的能耗占总能耗的63.64%;环卫车的总能耗为1245万千万时,新能源环卫车的能耗占总能耗的43.2%。至2020年底,3种车型合计排放CO2量为39.4万吨。其中出租车总排放为6.6万吨,新能源出租车排放占总排放的57.5%;公交车总排放23.4万吨,新能源公交车排放占比61.5%;环卫车总排放为0.43万吨,新能源环卫车排放占比为56.1%。2020年出租车保有量较2015年增加了0.9%,公交车增加了8.8%,环卫车增加了47%,但3种车型总能耗却减少4.6%,CO2的总排放仅增加了7.1%,减排效果较明显。按车辆燃料全生命周期核算,能源的开采、运输以及电网发电结构仍然对结果有较大影响,因而在未来5年中,提高能源的开车运输效率以及调整电网发电结构依然是重要的发展目标。

四、主要结论与“十三五”政策建议

篇2

率,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已是企业刻不容缓的战略课题。

关键词:能源管理;节能减排;能源计量

水泥行业是国家能源管理的重点行业,国家对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水平的建材行业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实施了相应的产业政策与法规,对能源计量、能源统计、能源绩效等方面也规定了最低标准。青松建化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创新能源管理,建立完善节能降耗管理体系,形成节能降耗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1、科学建立能源管理组织网络

青松建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责。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制定公司节能减排目标;审定公司节能规划及落实措施;对主要节能项目进行效果评定。办公室的职责是拟定公司节能减排规划;将公司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对各部门节能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对各部门节能工作提出考核意见。

2、建立健全各种能源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抓节能。

在原有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基础上,公司依据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24851《建筑材料行业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以及GB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等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完善了能源管理的条例、制度,形成了全方位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下发了《新疆青松建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化工行业能效对标达标实施办法》、《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能源管理工作考核细则》、《运行控制管理程序》、《测量与评价管理程序》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下发和实施,明确了公司内部各部门、单位在节能工作上的职责,细化了能源管理工作的内容,提出了公司能源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

3、能源计量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保证

新《节约能源法》强化了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的监管,而且将监管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列为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企业也必须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按照国家和企业能源计量标准文件,以及计量、标准化工作体系,公司配备并逐步完善了生产过程必备的衡器、电度表、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表等能源计量器具,计量装置和器具的数量、规格和溯源情况等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公司能源计量、数据统计网络由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组成,有效保证了能源计量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做到原始记录清楚,统计台账健全,档案保存完好。并聘请有资质的能源审计机构对各生产线进行强行能源审计,认真编制能源审计报告。

4、依靠科技进步,改造落后工艺设备

2011年青松建化以新疆大建设、大发展、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企业为目标,采取硬件投入与软件提升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增产增效工作。

4.1采用先进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采用“两辊拖一磨”、高效燃烧器、使用低热煤等生产工艺,对6000吨熟料生产线3.8m×13m水泥磨实施提产技术改造,增加一台HFCG150-100辊压机,改造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台产达到95t/h以上(改造前55t/h)、复合硅酸盐水泥32.5达到125t/h以上(改造前75t/h),提产幅度达到40.0%以上,科比综合电耗降低30%。通过对窑头排风机、磨机磨头、尾排风机、辊压机进行技术改造,使物料经过V型选粉机时分选、辊压机挤压、V型选粉机分选,粗物料全部循环进入辊压机,细物料就是半成品,其中含有50%-80%的成品。辊压机利用高压挤压力粉碎物料,使台产量提高46.7%,混合材掺加量增加,吨水泥电耗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通过使用低热沫煤,调整燃烧器拢烟罩,加大一次风量,在配料时提高石灰石的配比,采用高SiO2砂岩,将煤粉细度控制在3%以下,水分

4.2利用余热发电,降低生产耗能

通过改造、新建等方式公司配备装机容量55.5MW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全年节约标煤4.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2万吨。

4.3应用变频设备、节能电机,降低生产能耗

通过对高温风机1000KW高压电机、窑头引风机185KW电机、水泥磨系统引风机220KW电机进行变频调速,辊压机循环风机450KW高压电机改造为内斩波调速,生产线一年可节约电能267120KWh。

5、强化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

节能工作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无时不在的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是作好能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企业多年来坚持把节能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利用“节能宣传周”、“低碳日”、“地球一小时”等大型活动,在公司范围内举办节能知识讲座、抢答赛、演讲比赛及黑板报巡展等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组织相关领导和相关业务人员听取节能知识讲座和经验交流,提高员工的节能法律、政策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配套制度,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6、结束语

通过学习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制定能源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技术,企业各部门和能源管理部门能够定期对能耗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专业技术分析,对能耗指标进行监视、测量和评价,进而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改进能源管理方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质量协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篇3

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移民大县――重庆市云阳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同时又是国家贫困县。全县辖40个乡镇、2个街道,509个村(社区)。幅员面积3649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区域面积占99.4%;总人口134.2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1.04%。在云阳,如何开发广大农村新能源,促进节能减排,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课题。

云阳的定位之一就是创建生态经济强县。云阳生态经济县应是以发展经济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县域经济。要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生态技术创新为手段,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目标,以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以保护饮用水源和长江三峡库区水质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在我县,随着农村社会发展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新能源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大。云阳县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卫生综合治理需要等实际情况,制定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农村沼气、太阳能、小型水能、小型风能、沼气发电、液化气、生物质能以及省柴节煤炉灶在内的农村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及产品,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清洁、方便的能源,而且对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都极为有利,是一项有助于健康和扶贫的公益事业等。推广使用农村新能源,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农村沼气

在农村大力推进户用沼气池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生态家园建设的突破口。从农村能源不合理的消费角度出发,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发展户用沼气池确属最好的方式。

发展农村沼气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沼气是一项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新能源。发展沼气,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美化家园、减少污染,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支增效,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能推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沼气将会作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抓手,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发展农村沼气的必要性显而易见。沼气作为绿色能源,对农村生产生活是一项重大变革。沼气建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一是节约能源,减轻经济压力。据了解,一户四口之家建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如果管理得当,原料充足,所产沼气可解决常年的做饭、烧水和照明用能。二是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向农民推广使用沼气,以减少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薪柴等而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和眼疾、肺病的发病率。沼气池密闭发酵,对粪便、农作物秸秆和生活有机垃圾等生物质能资源,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和清洁化的集中处理,阻断了疾病传染源,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三是保护生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村发展沼气,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减少了秸杆焚烧和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沼液沼渣作为良好的有机肥料,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土壤的破坏,能够促进“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种植业(优质农作物)”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建立农业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模式,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

坚持“小沼气、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沼气建设构建生态家园。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二是要因地制宜地创建一批各具特色的沼气示范村;三是抓规范化、标准化建池技术推广,完善建、用、管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四是不仅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政策和资金扶持,还需要农民的自觉行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云阳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全县沼气入户率为12.28%。全县“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在42个乡镇(街道)全面建设沼气工程,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完成户用建设3.8万户。2009年完成项目建设总投资7200万元,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3个、联户及户用沼气池1.5万口。近年来,我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涌现出一批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的饲养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为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利用沼气工程对饲养场产生的有机废物进行综合治理,实现节能减排。我县发展农村沼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程序,阳光操作;实施培训,建设队伍;执行制度,确保质量。

目前尚存在的问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建设经费不充足,客观条件受限制,建设模式较单一,服务体系不健全。

从全县沼气入户率来看,广阔的农村发展潜力巨大,任重道远,故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全面推进生态家园建设。采取的对策应是,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完善投入机制,拓展融资渠道;统筹规划,综合推进;丰富建设模式,提高综合效益;建立用户档案,健全服务体系。

二、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技术在农村得到推广应用,为缓解农村能源短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并收到了实效。

太阳能热水器。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家庭室内热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潜力巨大。

我县农村已有太阳能热水器利用,但不尚普遍。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本较低,简便易行,可加大力度予以普及。

太阳能温室。主要用于蔬菜大棚、花卉大棚、温室育秧、地膜覆盖农作物等。在我县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高山玉米地膜肥球育苗效果明显。

三、小型水能

云阳幅员广阔。水系发达。水能丰富。有长江一级支流4条,为水电资源大县,现已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应进一步充分开发水能资源,发展小水电,实行梯级开发,很有潜力。

四、小型风能

云阳山大坡陡,山上风速很快,风力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清水乡歧山风电场已作前期可行性论证,还可在农坝镇云峰等地进行规划。

五、沼气发电

农村沼气发电,意义重大,好处很多。能有效地解决农村普遍缺电的困难;可以扩大肥源,提高肥效,促进农业生产和养猪事业的发展;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疾病传染,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可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减轻了大电网负担,可以支援工业;有了电,可以丰富社员群众的文化生活。如果大办沼气发电和家庭沼气结合起来,其效益将更加显著。对发展农业和养猪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水平,保护森林,保持水土,改良气候,加速农业现代化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十分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云阳沼气发电具备条件,有大型沼气池3个,中型20个,其中云阳县明惠公司年产沼气43.8万立方米,29.2万立方米用于发电,沼气发电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论证。

篇4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减排;光伏新能源;措施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164-02

0 引言

目前,世界建筑电气的能源消耗量很大,已经占据了整个社会能耗总量的40%,所以实现全球的气候目标,关键是降低建筑电气能源消耗。应用大规模的节能减排措施,使建筑电气节约的能源总量和全球运输行业使用的能源总量持平。节能与减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近年来,由于对建筑电气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太阳能光伏发电被广泛的用于现代化建筑中。下面主要对建筑电气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和光伏新能源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这对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有重要意义,在国内的建筑电气节能减排、应用光伏新能源的发展潜力巨大。

1 建筑电气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介绍

1.1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该简单可靠,且配电的级数不要过多。根据用电负荷等级、容量以及分布,使变压器进入到负荷的中心,而且配电系统宜采用环式的,以减少电能损耗,提高供电的质量。

1.2电压等级的选择

根据供电距离、用电设备的特性、计算容量及当地的用电现状等因素总和考虑用电单位的供电电压。一般情况下,高压的配电电压采用10kv,而低压的配电电压采用220/380v比较适宜。

1.3变压器的选择

建筑电气在使用上会产生季节性负荷。季节性负荷是冬天取暖,夏天空调用电量大导致的。在设计时,如果季节性负荷大,则应使用专用的变压器。

1.4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自然功率因数是在供配电系统没有放入无功补偿装置时,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的比值。用电设备具有电感,通电以后易产生滞后的无功,这时需要引进超前的无功与其抵消,使得有功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低。

在负荷的有功功率维持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减少负荷电流与无功功率,降低线路损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达到节能的目的,只是减少了被电力部门罚款。

1.5降低电能在线路的传输中的损耗

首先导线要选择电导率比较小的材质;其次线路要避免迂回供电,尽可能是直线,使损失在线路上的电能最少,变压器离负荷中心也要近些;最后是电线电缆的使用规格,要合理选择。

1.6照明部分的节能

在过去,普遍使用的是白炽灯,因为它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易于安装,但是发光率比较低。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提高,照明技术也日渐完善起来,LED逐渐被人们接受,其具有寿命长、低消耗以及高效率的优点,在很多领域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建筑物内,用自然采光比较好,但应考虑采光度,而在照明设计中,采用高效的光源和高效的灯具,设计成自动控制开和关的方式,实现照明节能的母的。

2 光伏新能源的应用

2.1光伏新能源发电技术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现代的建筑对石油、天然气等天然能源过于依赖,耗能高且效率低的建筑不仅使能源消耗增加,而且严重的污染了环境。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又可再生的洁净能源,资源丰富,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是世界各个国家竞相开发的一种新型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由于其无污染、无噪声、易于维护等有点,在城市建筑、美化工程等领域广泛应用。

光伏新能源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太阳电池板、控制器以及逆变器三个主要部分。

2.2光伏新能源发电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

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的电能通过逆变器把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再由控制器对电能进行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光电效应产生电能。在光照条件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电动势,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到了晚上则由蓄电池组在逆变器的作用下,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再由配电柜的切换作用进行供电。

2.3光伏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特点

1)调整电网峰值,提高电网末端电压稳定性,有效地消除电网杂波;

2)有效减少蓄电池组的使用费用;

3)光伏电池与建筑完美结合,使资源充分利用。

2.4光伏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

2.4.1安装和维护安装

安装要求在周围无高大物体遮挡阳光和光照比较好的地方,如果是较大面积工程,要适当拓宽安装场地,这样有利于避免太阳电池板遭遇碰损。太阳电池板应朝向赤道,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最好按倾斜角度放置,这样使得使太阳电池板能给比较均匀地接受全年太阳辐射量。

2.4.2安装过程中主要的注意事项

1)光伏板前不能有高大建筑物等遮蔽阳光,最好用指南针确定方位;

2)光伏幕墙都能有效防雷、防火等措施;

3)严禁碰撞、敲击,以免损坏其元器件;

4)每年至少检查两次做常规性检查含光伏幕墙、屋顶,时间最好安排于春、秋季;

5)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如遇到狂风、暴雨、冰雹和大雪等天气。

3结论

一份关于建筑电气能源效率的报告曾指出,到2050年,减少60%的建筑电气能源使用量,是全球的气候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应用大规模的节能减排措施,使建筑电气节约的能源总量和全球运输行业使用的能源总量持平,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节能与减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国内,建筑电气节能减排、应用光伏新能源的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梁贵才,陈浩,何纯涛.单晶体太阳能光伏发电幕墙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9.

[2]赵春江,杨金焕,陈中华,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现状及发展[J].节能技术,2007.

篇5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减排;光伏;能源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节能与减排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衡量的两种重要指标。尤其是近几年,社会对于建筑电气节能要求的提高,使得一种新能源也被广泛也应用于建筑中,即光伏,这种能源具有无污染、便于维护且无噪声等优势,所得到的节能效果较为显著和良好。

2 建筑电气节能减排方法

2.1 电气设计

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电气设计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获得的效益,基于建筑结构自身的特点和其使用功能来进行设计,比如新风量、照明亮度、空调温度以及显色指数等。同时还应合理进行电力负荷的计算,优先选用具备节能减排功效的电气设备,确保其设计符合建筑节能使用需求。其中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应尽量简单且可靠,同时配电级数不要过多,可按照建筑用电负荷等级、分布以及容量等将变压器装入至负荷中心,尽量采用环式配电系统,从而达到降低电能损耗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供电质量得到提高。

在建筑电气总能耗中,所产生的损耗主要为磁性材料和电气导体电阻,而这些损耗一般表现在电动机、电缆线路以及照明设备这三个方面,对此,在实施建筑电气节能减排工作时,笔者建议可从这几个方面来着手实施该项工作,即电动机、电缆线路与照明设备。

2.2 电气节能减排之电动机

第一,在建筑的建设与使用中,基于建筑基本要求的符合,尽量选用工作效率比较高的电动机,同时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合理改善设备功率因素,比如降低无功功率或者负荷电流等。若资金相对较为充裕,应该优先选用具备环保节能功能的电动机设备,且根据设备自身实际运行的要求以及运行维护所需的费用来明确电动机容量以及荷载。

第二,由于在启动与制动电能时,其所产生的损耗非常大。对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减少电动机设备启动次数和制动次数。同时对于建筑结构中借助于电动机带动的这些设备,也应采取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比如在电梯运行中,可采取并联控制法,以此来降低单台电梯行程,达到节能的目的。

第三,在电动机的运行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其出现空载运行或者轻载运行情况的频率,可借助于变频调速的方式来进行电动机设备的控制,使其在负载量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自动进行转速的调节,以此确保其适应负载变化,达到节能与提升运行效率的目的。

2.3 电气节能减排之照明设备与电缆线路

第一,照明设备。首先在设计照明设备时,应结合建筑附近环境与用户的实际照需求,基于基础照明需求的保障,尽量选择高效且耐用的节能性照明设备,比如LED灯、太阳能节能灯具、细管径的荧光灯等。其次对于照明度需求相对比较高的建筑场所,应适当地提升其照明率,且用高效照明设备;而照明度需求相对较低的建筑场所,可适当地将其照明度降低。此外,还可按照实际要求采取集中照明、自动照明或者分组照明的方式来对照明进行有效地控制。

第二,电缆线路。在进行电缆线路的设计时,应采用规格合理且导电率比较小的电线电缆,从而使电流大小得降低。基于电缆温升与热效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可适当地增加线路横截面积,同时在敷设电缆线路时,要注意迂回问题,尽量采取曲线的方式,从而减少传输距离。此外,变压器的位置也应该接近于负荷中心。

3 新能源应用―光伏

从当前所有的这些能源来看,太阳能是众多能源中最为理想的一种洁净能源,其不仅具备零碳优势,不会产生噪音与污染,同时建设周期相对较短,故障流较低,便于维护等。目前我国对于太阳能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即光热应用和光电应用,其中光热应用为将太阳能用作为建筑物供热热源,以此来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中所需的热水以及采暖等,如太阳能空调。而光电应用则是借助于半导体光生伏打效应来获得电能,这种电能能够为建筑供于试验用电、公共区域照明、生产用电以及应急照明灯等。

太阳能光伏系统为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板、放电控制器、充电控制器、用电负荷以及蓄电池等各元件所构成,在该系统中电源系统为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保护与控制系统为充电控制器、逆变器以及放电控制器。在建筑中该系统的应用方式一般为独立系统、并网混合、混合系统、并网系统与群控系统。在太阳能发电的应用中,光伏建筑一体化为新概念,即通过在建筑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安装相应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来提供相应的电力。按照光伏方阵和建筑结合方式所存在的差异,可将光伏建筑一体化划分为两种:第一,光伏方阵和建筑结合,即把建筑看作光伏方阵应用的载体,将其依附在建筑上,从而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第二,光伏方阵和建筑集成,即将光伏组件表现为某种具体的建筑材料,比如光电采光顶、光电瓦屋顶或者光电幕墙等,使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中应用光伏所具备的优势主要如下:第一,只需要把光伏阵列安装于建筑墙面或者屋顶就可,占地面积较少,这一优势也是目前在城市建筑与土地资源比较稀缺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第二,借助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由于太阳能和公共电网所产生的这些电能都可以提供于负载用电,对此,建筑系统就能随时在电网中进行电能的输入以及取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电能的消耗量,同时还可借助于光伏系统把所产生的多余电能及时馈入至电网中,发挥出一定的调峰作用,强化供电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第三,所用这种建筑材料为太阳能电池板,在减少安装成本与整体造价的同时,也美化了建筑的结构外观,降低了二氧化排放,适应建筑节能减排的需求。

在应用光伏这种新能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安装时,要注意在光伏板前不可有高大建筑物,以免将阳光遮挡住,可事先利用指南针来明确具体方位。第二,光伏幕墙必须要可以有效防火与防雷,同时还要避免膨胀与敲击等,以免使其元器件受到影响与损坏。第三,定期实施常规性检查,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其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受到损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建筑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还应加大建筑电气节能减排的探索以及研究力度,充分利用各种高效新能源,继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建设质量,为人们的居住创设一个更为健康且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永强,朱甫泉.建筑电气节能减排措施和光伏新能源的应用[C].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篇6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n energy consevation and pollution red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empircal result of UIBE. It discusse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and possiablities of energy-saving , then tables the proposals respectively in water supply,heating system and solar energy system. It also proposes new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pollution reduction practice.

关键词:高等院校;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nergy conservation and pollution reduction;performanc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47 TK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003-04

0引言

能源、和平和发展是新世纪全球问题的三大主题。当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忧虑和关注。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共识。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偏低、资源短缺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与此同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环境现状令人堪忧。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我国政府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明确了“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关于节能和环保问题。“节能减排”由此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目标。

高等院校作为城市主体的重要部分,人口集中,能源消耗大。特别是自1999年扩招之后,高校整体的水、电、煤、油等能源费用支出都出现了大幅增加。探索和落实高校节能减排的可行措施对推进节能减排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节能减排的意义及常见措施

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钢铁、电力等产业纷纷出台有力措施保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高等院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节能减排目标除了具备经济价值外,更具备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示范作用。一旦节约型校园的理念深入学生思想,将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甚至可能影响其个人能源观念,为长远推动节能型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全面、深入的进行高校节能减排活动意义远大,值得重视和研究。

节能减排可以通过细节落实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总结起来,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首先,树立节能观念。增强节能意识,强化个人社会责任感,认识到爱护环境珍惜能源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注意能源节约。从点滴做起。在高校中,加强对学生资源节约观念的思想教育。

其次,引进先进技术,确立节能目标。根据现有客观条件,引入先进设备,结合自身能源利用现状,制定合理节能目标,并通过执行体制确保目标实现。目前,高校引入的中水处理系统、太阳能节电系统等先进装置都是利用科技设备节约能源的方式。

第三,建立管理机制,落实责任。从管理体制上杜绝粗放型资源使用的现象,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违规浪费能源现象予以必要惩罚,确保能源使用控制责任落实到人。高校应当确立后勤、基建等相关部门的责任分担,从管理机制上确保能源合理利用。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行节能减排项目效益分析

2.1 背景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阳区。自2000年以来,学校的在校学生数量、校园建筑面积和校园绿化面积一直在增长,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具体的分析如下:

2.1.1 2000-2007年在校学生数量趋势分析在校学生数量在2000年至2003年间有着持续的增长,此后几年,学生的数量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具体数据见图1。

2.1.2 2000-2007年校园建筑面积趋势分析从2000组成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至2004年,虽然学生的数量有了持续的增长,但是在校区建筑面积上并没有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学校扩招以来的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对校区建筑面积造成的压力,学校在2005年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单体宿舍楼(虹远楼),同时也在积极开发其他的建筑,拓展校区建筑面积,具体数据见图2。

2.1.3 2000-2007年校园绿化面积趋势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直致力于实现“无黄土露天,有林荫大道,三季开鲜花,四季见绿色”的目标,被誉为“花园式校园”。校区的绿化面积持续稳定增长,具体数据见图3。

2.1.4 2000-2007年用水量趋势分析从2000至2007年这几年间,校区的用水量除了在2001和2002年消耗比较多以外,在其他年份均保持平稳。具体数据见图4。

2.1.5 2000-2005年用电量趋势分析见图5。

2.1.6 2003-2007年用气量趋势分析见图6。

2.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节能减排效益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根据自身学生数量、建筑面积不断增长的特点,针对水处理系统、供暖系统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积极探索可行途径,力求减轻校园能源损耗,减轻学校压力。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初步获得一定经验,在此加以分析研究,以为高等院校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有所参考。

2.2.1 水处理系统的改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水处理系统改进主要通过中水处理站建设和雨水回收系统建设实现。

2.2.1.1 中水处理站一期、二期的建设中水处理回收站,将校内的洗澡水、雨水、暖气沟和人防工程地下渗水、以及部分生活污水收集起来进行中水处理。污水来源主要是收集学生公共浴室的洗澡水,以及部分宿舍楼盥洗室的废水和管网污水。为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学校采取了“物理+生化”的方法处理中水原水,主要处理环节采用的是复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工艺,集澄清、生物氧化、生物吸附及截留悬浮物固体等功能于一体,不仅避免了对水的二次污染,同时也避免了化学剂品可能引起的系列危害。经现场考察和抽样测评,各项指标均符合甚至优于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水质标准,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认证。随着中水二期工程的完工,校办公楼、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的中水管线已全部铺设完毕,70%的建筑使用上了中水冲厕,全校绿地面积30%(约30,000平方米)日常的浇灌,以及广场喷泉、人工湖、水池等校园景观等,全都使用上了中水。目前北京市自来水价格为5.4元/吨,而中水处理费仅为1.25元/吨,按日处理1,000吨计算,每年可节约用水36.5万吨,节省经费150万元。

2.2.1.2 雨水回收系统的建设回收雨水作为二次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建立蓄水池进行储存和调剂。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充分利用废弃的暖沟和地下小室, 精心规划,同步进行,在校园内先后建成了四个蓄水池投入使用。回收雨水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建筑物屋顶“平改坡”工程。从2007年4月份开始,学校大部分学生公寓及图书馆、计算中心、电教中心等建筑陆续全部完成了“平改坡”改造。建造斜坡,不仅改变了屋面防水能力,提高保温能力,延长使用寿命,最重要的是雨水能通过斜坡直接进入地下水管道,被输送到蓄水池进行二次处理,避免了蒸发和流失。这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建成了一个完整的雨水、废水回收网络,充分利用宝贵的天然水资源,避免了再生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对于中水处理而言,雨水是优质杂排水来源,对调剂中水水源不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近几年该校平均年回收雨水4.5万吨,依照北京市自来水价格5.4元/吨计算,每年可节约经费将近25万元。

2.2.2 供暖系统改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供暖系统改进主要采取了改造供暖水平衡、有效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引进太阳能加热系统、水源热泵系统等方式完成。

2.2.2.1 改造供暖水平衡,节约用气量2001年,学校按照北京市要求把四台燃煤锅炉更换为燃气蒸气锅炉。依据一般标准计算①,产生1立方米蒸气需烧煤150公斤,费用为36.4元;烧天然气78立方米,平均费用为144.3元。即设备更换后,每产生1立方米蒸气,学校需多支付近108元,为燃煤的三倍。照此计算,该校每年的供暖费用将由400万元左右提升至高达1,200万元。但通过供暖中心的实践节省,当年的实际供暖供热费用仅为585万元。这源于该校供暖中心总结出的一套节能窍门:① 看炉压烧火。即把锅炉的蒸气压力定到一个值,当锅炉压力达到一定临界值时炉膛火就不再增大,而此时锅炉产生的蒸气量刚好满足供热供暖的要求。② 看天气烧火,即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随时调整供暖换热器出水的水温温度和回水温度。③ 随时掌握锅炉外网运行情况,注意细节变化,从锅炉碱度的增长快慢大致可以判断出锅炉的补水量是多少吨、冷凝水回收的好坏以及外管线有无破损等问题,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④ 加强数据统计分析、做到心中有数。2005年暑假,学校又进行了“供暖管网水平衡节能”改造,利用教学区和宿舍区之间的取暖需求时间差来实现节能的想法和措施。学校供暖区域分为三大部分:家属区、校内宿舍区和教学楼区。除去家属区(约8.5万平方米)外,利用学校内特有的作息规律进行分时分区供暖:①早上7点把宿舍区的供暖温度提高;②晚自习结束前半个小时下调教学楼内的供暖温度;③根据气候情况,对不同的教学楼或宿舍楼采取不同时段的供暖。通过对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多次测试,室内温度均达到北京市政府规定的16-20度之间。在2005至2006年供暖季节中,校区供暖面积随新教学楼和学生公寓的启用从27万平方米增加到40万平方米,增幅接近50%,供暖费实际开支为718万元,较之上个年度的585万元仅增加了22.7%,节约效果明显。

2.2.2.2 有效利用锅炉烟气余热燃气供暖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排放大量的污染物。供暖中心在实践中发现,将燃气锅炉改造为冷凝余热回收锅炉,采用先进的热管式冷凝器设备,可以将烟气中的热量回收一部分,既提高锅炉的利用效率,又有减排效应。学校锅炉的排烟温度在150度以上,经过热管冷凝器后,温度降低到70度左右,每小时可释放出72万大卡热量,供暖回水利用这部分热量后,温度可升到48度,再度进入给水系统,极大地减少了天然气损耗。供暖期间锅炉为两用一备状态,平均每天满负荷运行16小时,共产蒸汽640吨,以每吨蒸汽可回收余热3.6万大卡热量计算,每天可回收2,304万大卡。按一个供暖季125天计算,可以回收热量288,000万大卡,相当于35万立方米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按现行费用标准平均2.00元/立方米计算,每年可节约70万元燃料费。

2.2.2.3 引进太阳能加热系统长期以来,原中国金融学院校区开水房热源提供,一直是通过直径350毫米、长600米的管道长距离蒸汽输送,能源损耗非常大。有鉴于此,经多方论证,学校引进了太阳能加热系统。太阳能可以先将自来水加热到70-80度,然后再用电加热至沸腾,经卫生部门检验,水质完全符合北京市饮用水标准。加热一箱水平均耗时约为1.5小时左右(天气晴朗时只需45分钟,日照不足时最多2.5小时)。每天加热两箱水耗电729度,较之先前的纯电动加热耗电2,916度,节约用电2,187度。按每度电0.7元计算,目前每天电费支出仅510.3元,节约了1,530.9元,每月即可节约45,927元。如按一年两个学期共九个月计算供应开水,每年即可节约资金413,343元。学校对澡堂用水的改造也保证了太阳能节能减排的效果进一步体现。使用太阳能加热系统,每天至少可产生200吨热水,温度至少在60度以上,这就意味着如日照充足,浴室洗澡水完全不用再烧天然气。原先供应浴室洗澡水(包含管道热源损耗)每月需消耗天然气41,300立方米左右,按现行夏季费用标准2.05元/立方米计算折合费用84,665元;每年按八个月计算,可节燃气约330,400立方,折合人民币677,320元。两项合计,预计学校年可节约资金近110万元。

2.2.2.4 采用先进的水源热泵技术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通过热泵机组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将水体和地层蓄能分别在冬、夏季作为供暖的热源和空调的冷源。与传统冷热源方案相比,水源热泵技术节能特性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且利用的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机组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近五年来,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瑞士、瑞典等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我国,水源热泵市场也日趋活跃。2006年,学校在新建图书信息中心(新图书馆, 建筑面积为25,000平方米)项目及原北京市外贸学校(2005年迁移,土地划拨学校, 教学楼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校园整体改造中,引进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浅地层地下水源解决建筑供冷、供暖的冷热源,按照使用功能和负荷量的不同,分别选择不同的水-风式水源热泵机组,通过除砂器等水处理设备,将地下井水引入水源热泵机组进行能量转换,夏季将建筑物内的多余热量排给地下水,冬季吸取地下水中的热能为建筑物供暖解决冬天采暖、夏季制冷问题。水源热泵技术属于间接节约,这种技术在用气量上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在用电量上比电锅炉节省三分之二。这项技术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刚刚投入使用,目前还没有详细的数据支持。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节能减排项目现存问题及潜力分析

尽管学校在供水系统、供暖系统的改进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使用成本,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改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改造成本为分类标准,进行潜力分析。希望对高校深入节能减排工作进程有所启示。

3.1 无、低成本改造节能潜力研究此类项目无、低成本改造潜力,主要集中在管理节能、行为节能及技术节能方面。

3.1.1 管理节能提高运行管理人员的运行管理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先进的运行管理技术手段,以国际标准为参照进行改进。

3.1.2 行为节能行为节能的重点是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可以参照有关规范、规定、文件等,制定相应节能制度,并加强宣传教育,以倡导使用者主动节约能源。以空调使用为例,建议大房间分区设置机组,并采用人体红外线感应开关,人去停机,以减少能量浪费。

3.1.3 技术节能进行一些技术上的无、低成本改进,如:尽量多地使用自然采光;照明控制方式改为沿外窗方向的分区控制或单独控制;普通办公室在满足照度的情况下减少灯管数量;对耗能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节约能源。

3.2 中成本改造节能潜力研究本项目中成本改造主要体现在在现有情况的基础上增加适当节能设施。具体改造潜力主要为部分建筑增加楼宇自控系统、增设计量系统、部分建筑增加遮阳设施、改进空调、供暖系统、增加太阳能的使用、增加节水措施等。

3.2.1 增设楼宇自控系统增设楼宇自控系统主要是对电梯及公共部位普通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控,可以起到经济运行、节约能源的目的。

3.2.2 增设计量系统计量按用能系统分为电力计量、燃气计量、热力计量。

3.2.2.1 电力计量学校应该逐步安装计量装置,实现对各楼和分系统的分项计量,便于掌握能耗的动态信息,调整运行策略。

3.2.2.2 热力计量采暖系统由校锅炉房供热,分功能区设置热量计量装置,逐步安装计量装置,完善计量管理。

3.2.2.3 燃气计量天然气主要使用于锅炉房以及餐厅,虽然都安装有计量仪表,建议进一步加强计量仪表的校验及管理。

3.2.3 增设内外遮阳设施增加活动内外遮阳装置,以便根据室内外热环境变化灵活调节,从而在夏季遮挡太阳辐射,在冬季对太阳辐射加以利用,减少空调能源使用量。

3.2.4 改进空调系统设立分体空调的房间,可以增加新风系统,并在排风与新风之间增加热回收系统,避免冬、夏季随意开窗的情况,达到节约能源、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目标。

3.2.5 改进供暖系统供暖楼中常存在房间冷热不均、温差较大的现象,除改进管理外,建议重新做水力平衡,条件允许时增加动态和静态平衡阀,还可节省循环水泵的电耗。

3.2.6 增加太阳能的使用继续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改造,达到全校使用太阳能供应热水。路灯及其他景观灯可以尽量使用太阳能照明。

3.2.7 增加节水措施目前学校已经建立了1000吨的中水处理站,但是只能处理洗浴污水,可采用先进的中水处理技术,增大中水处理站处理原水的范围。建议校内的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可逐步在室外地面装设渗水砖,雨水就地回渗,屋面雨水排至散水坡,经渗水砖及渗水井渗入地下,以补充日益减少的地下水资源。

3.3 高成本改造节能潜力研究本项目高成本改造主要体现在更换现有设施为节能设施方面。具体改造潜力主要为提高护结构热工性能、改造供暖系统及部分节电改造等方面。

3.3.1 围护结构校园内建筑除虹远楼的外墙及屋顶增设了外保温层外,其他建筑均无保温层。外墙及屋顶的传热系数均较大,建议增加外保温层,使其传热系数达到要求。

除留学生公寓为镀膜玻璃外,其余均为普通玻璃,而且除虹远楼的窗框为塑钢窗框外,其余均为铝合金窗框,一号宿舍楼的窗框仍为钢窗。按照现行的节能技术要求,可以采用比较先进的镀膜玻璃,塑钢窗框或者断桥铝合金窗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房间的隔热保温效果。上述节能方案,外窗改造费用70~100元/m2,外墙保温改造费用90~150元/m2,屋面保温改造费用30~50元/m2,实施后预计可达到节能20%~30%的标准。

3.3.2 改造供暖系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目前设一个锅炉房,锅炉房内置三台20吨,一台10吨的锅炉为校内的各建筑供暖。根据测试结果发现部分建筑的室内温度偏高,远远超出温度要求的上限20℃,根据此种现象,可增加气候补偿器,增加末端循环水泵的变频功能,而且还可以对校区的供热管网进行改造。校区的供热管网可以按现有建筑状况调整到最合理状态,各支路安装动态压力平衡阀,以二次水出水温度控制一次水的流量,一次水的流量变化由变频泵调节,当送水量减小,送水温度提高时,则减少锅炉的燃气量,以保证送水温度不变,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3.3.3 改进电气系统

3.3.3.1 更新变压器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节能的变压器也越来越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经贸大学可以逐步考虑更换成节能环保变压器产品S11系列。

3.3.3.2 加装照明节电器在各功能区加装适当的照明节电器,通过调压、稳压等节电措施,从电源侧实现照明节能。

3.3.3.3 更换节能灯逐步淘汰旧日光灯,并逐步更换成较好的节能灯。

3.3.3.4 空调节电器外经贸大学的大部分楼采用分体空调,应该采用空调节电保护器,实现空调节电的目标。

3.3.3.5 电机节电器应该在锅炉房的电机上加安专用节电器,实现动力节电的目标。

3.3.4 设备维护大修①中水回用系统。目前,全校大部分冲厕和浇灌用水都是由中水站提供,经过三年的使用,效率也大幅下降,设备损耗严重,应尽快大修 ,确保中水项目的正常运行。②配电室改造维护。学校的第一分配室及原金融配电已使用了近30年,设备及线路老化现象严重,存在重大用电安全隐患,应进行更换。

4结束语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节约型校园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型和资源节约型校园已是大势所趋。总结近几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工作,有助于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节约型校园,在为国家节约大量能源,产生巨大节约环保效益的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学校办学费用的支出,更能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能源的良好习惯,因此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

注释:①1公斤煤发热量为5,600大卡,1立方米天然气为8,300大卡;1吨煤价格240元左右,1立方米天然气为夏季1.9元(2007年1月已统一上涨至2.05元)、冬季1.8元(2007年1月已统一上涨至1.95元)。

参考文献:

[1]高沛峻.中国高校节能和节约型校园建设[J].建设科技,2008,(15).

[2]桂毅.高校节能工作的价值及其途径的探索[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夏春燕,罗秀山.高校节能降耗工作的研究[J].节能与环保,2007,(9).

篇7

何小明,53岁,电气工程师,2006年7月到公司参加3.5米落地式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直流电气安装调试运行,任天湖矿山电气主管;2009年技改矿山“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节电效果明显;2010年到深圳参加矿山电气节能减排论坛,并在《新疆经济和信息化》杂志发表《新疆大明矿山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一文;2011年6月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节能减排管理经理岗位培训考试。

公司自创业以来,从经营思想、管理方式和项目实施等各方面部体现着争先节能减排的理念,例如:为客户创造价值、全要素管理、清洁制造、精益生产、价值流管理、“两化”融合、创建一级安全标准化等,这些理念和价值观已被越来越多的员工理解并深入人心。何小明作为矿山企业的一名员工,他深深感觉到节能减排要身体力行、敢于人先。多年来,在企业一直倡导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创造创新,在企业节能减排、低碳绿色环保方面做到了知难而进、率先垂范。

自2006年以来,公司陆续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模式加强引进,先后开展60~100万吨选矿节水项目、二期技改总体工程、主副井控制变压器数字稳压改造、高压电缆热补修复再利用、变频技术节能等工作。在这些重大的变化中,都留下了何小明的身影,他在矿山电气节能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企业也因这些变化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产生了深远影响。充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社会能源消耗负担

天湖矿山现有供配电容量负荷能力为6300kVA,实际装机容量负荷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大达到10000kVA以上,这种违反常规设计的装机容量大于供电容量的现象正是通过何小明提出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节能节电设备、合理调配设备的使用等手段才得以实现的。

提高供电网路自然功率因数

一般矿山用电的自然功率因数均偏低,“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主要是原有的设计理念选用的富裕系数较大,再加上矿山生产的粗放模式使得生产效率低,设备大多数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导致供电网路的自然功率因数自然偏低。天湖铁矿通过何小明提出的有效管理、技术改造、新技术引用等建议将电网的自然功率因数由原先的0.8提高到0.95。

优化井下供电系统,提高电压等级

电能传输过程中产生能耗,通常占用电量的5%~7%左右。减少传输能耗是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何小明通过研究提出了以下方法。

通过合理的方法,优化供电同路

合理设置变、配电所的位置(如靠近负荷中心),将迂回供电线路改为直达线路,以减小传输距离;合理选择供电线路导线截面,以减小传输能耗等节电的基本原理充分进行应用,就产生了积少成多的节能效果。

提高电压等级、改变原有规范

输电能力与电压是成正比的,当传输同样的功率,电压越高,可减少传输电流,从而减少线路损耗,节电效果十分明显。天湖铁矿改造前,井下电压6.3kV,由35kV/6.3kV变电所提供。6.3kV馈出电缆经主副井到水仓变电所再到采区变电所,经井下变压器以6.3/0.4kV变压后,供给采矿设备。正常运行时电压降为13.45%,启动时压降高达39.6%。改造后,35kV直接下井供电,采矿工作面供电系统升为660V电压,正常运行时电压降为4.32%,启动时压降为21.9%。采矿设备的供电升为660V后,电耗不仅降低了15%,还解决了由于供电线路长而造成的电动启动难的问题。目前,他又提出了将采矿设备的供电压由660V再升至1000V的方案,这种改造不但会进一步降低电路损耗,同时对电缆的线径要求也有了下降,不管是作为设计时的主电缆,还是作为消耗品的供电支路电缆,其固定资产投资和生产成本均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这种打破行业用电规范的成功应用,不但树立了新的行业设计规范,其广泛应用后的节电成效意义更为重大。

对天湖铁矿二期工程实施稳压改造

天湖铁矿二期工程在初期实际运行后发现变压器损耗较大,于是将井口变压器更换为数字稳压器,便减少了变压器“大马拉小车”的自身损耗,实现年节电44064kWh,同时也提高了提升机控制系统电源的稳定性,并动态保证了产量不断提升,产能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将变压器用于通风、井下生产减少投入10万元。

通过新技术应用实现高压电缆的热补修复

将一期用过的旧35m2铠装铜电缆450米热补修复后在二期空压机配电上使用,随即节约投入资金6万元。

利用变频技术,实现节电目标

篇8

关键词:节能减排;新能源;金融支持

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肆意迫害自然环境、利用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主要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理念下,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矛盾日趋激化,资源危机将引发新的世界经济危机,环境质量日益恶化,人类幸福指数下降,单纯的GDP提升并不能带动社会成员满意程度的提升。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金融财政支持,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和新型能源行业发展进步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正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行业金融问题和现状

(一)国家对新能源行业加大了投资力度,新能源行业孕育巨大机遇。根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达到30%,与可开发的的资源相比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的新能源,只占据了极其微小的比重。直线上升的高昂石油价格和严峻的环境污染现实下,对节能减排行业和新能源开发产业的投资价值有目共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在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发电、光伏(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三大项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可再生能源行业。除此之外水利发电的规模和技术也趋向成熟、成本投入上也较低。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的估测和初步规划,在对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规模上,2006年到2020年,我国投入资金一万亿元购置水电装机;投入两千亿元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投资一千九百亿元新增风电装机;投资一千三百亿元新增太阳能发电。此外还会在农村居民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地热资源、生物质燃料生产和太阳能发电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整个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合计共需总资金两万亿元。可见新能源行业孕育着巨大的潜在机遇。

(二)新能源行业仍然面临严峻的资金缺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节能和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新能源投资额从2006年的600亿人民币仅经过一年时间便上升到760亿人民币。占用资金比例和资金投入规模从高到低依次是风能发电、小型水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工程和生物质发电。纵观全世界来看,2007年中国对新能源行业的资金项目支持总额仅次于德国的14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就目前而言,我国已经成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最大的国家。从金融财政的投入规模上看我国已位于世界最前沿,但是弊端和瓶颈不能忽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节能与新能源行业出现时间晚、发展速度缓、发展规模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科研成果少,仍处在世界新能源行业的初始阶段。与资金投入的总额相比,新能源行业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支持成本过高。节能减排和新型能源的开发面临巨大的资金危机和技术缺口。按目前我国市场对新能源的需求程度和世界新能源市场的发展速度来看,我国节能和新能源行业共面临两万亿元的金融缺口。

(三)新能源行业出现新问题。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在社会舆论监督、政府宏观指导、市场自主调节和国际论坛的多重作用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新能源产业已毫无疑问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但由于严峻的资金缺漏出现了许多与初衷背道而驰的现象。风电、多晶硅等部分新兴行业产能过剩,出现重复建设倾向。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准入标准,很多地方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也造成了产能过剩的泡沫现象。地方政府不能真正落实、贯彻执行中央文件,对节能工作思想认识单薄,责任感差。

二、节能和新能源产业面临资金缺口的原因

(一)节能意识单薄,对新能源行业的资金投入认识不到位。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人员和金融机构人员对节能行业缺乏信心,眼观狭隘,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在实际操作中新能源金融支持制度不健全、支持措施不坚定、支持力度不够大。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集中于大项目、大企业,信贷权限上调,信贷额度增加,信贷门槛变高,信贷体系变复杂,节能项目面临信贷困难。

(二)新能源项目资金投入的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对节能和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也不是高枕无忧的,投资背后还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比如,国家政策不明朗,对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工作缺乏有效的长期规划和有力的宏观指导,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低下,新能源科技无法充分地为生产力服务;节能和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以至少十年为一个小周期,利润获得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节能和新能源行业在研发初期成本投入大,高投入带来高机遇的同时也必然伴随高风险和高挑战。缺乏稳健有力的风险保障机制是当前新能源行业望而却步、止步不前的重要羁绊。

(三)节能减排和新能源行业融资机制体制不完善。我国各金融机构目前对节能减排项目和新能源行业开发的支持模式非常粗糙单一,主要依靠的是银行对节能减排、绿色经济、环境污染治理的信贷投入。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融资、扶持优惠政策等没有充分运用和实施。还缺乏专门用于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的产业投资基金和政策性、开发性的金融信贷措施。此外,国家对节能和新能源企业给予的金融支持和财政补贴优惠政策,主要通过电价补贴的政策集中在风力发电上,而对于风能以外的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其它新型能源,尚缺少系统的支持政策。

(四)财税调节手段单一。虽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与新能源行业,对新能源行业的投入力度和投入规模加大,但政府在引导市场资金的宏观调控上仍存在不足。我国节能与新能源建设项目还没有正式纳入各级财政的预算和计划。在新能源的科研开发上财政工具单一,缺乏如加速折旧、税前还贷、物价补贴、财政贴息等方便灵活的政策。环保、税务等部门对循环经济的支持普遍在于返还费用、降低税率、增值税免征等方式。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和开发新能源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后期金融信贷缺位。

三、新形势下促进节能和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措施

(一)金融业要提高节能认识,加大对新能源行业和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各个地方银行和金融机构要贯彻中央银行《关于做好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认真领悟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对地方的新能源开发项目、节能减排低碳项目给予贷款高规模、贷款长期限和贷款低利率等全方位的鼓励支持。

(二)创新探索建立金融协调机制。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研发为中心,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创新金融协调机制体制是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行业顺应潮流提高自身发展水平的需要。新能源行业要想全面辉煌离不开金融行业的鼎力相助,反过来新能源行业的长足发展又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所以金融协调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首先要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省级地方政府、地方银行和地方金融监管为主导的金融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并在该制度的指引下对事关新能源安全与发展的问题作出具体规划和详尽的配备。其次要建立依托政策性研究组织,搞好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最后,要通过高级论坛加强同国内外新能源金融支持问题的交流借鉴,创造出具有大国风范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低碳金融理论。

(三)资金来源渠道要拓宽,投资主体要多元化。首先,要放宽限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流向节能减排项目和新能源行业,搞活新能源市场,提高各类企业进行新能源探索开发的自。国家要针对新能源市场作出统一的空间布局和具体的项目规划。各市场主体有权利通过社会公开招投标,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基础上竞争;各所有制企业对节能和新能源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比例应当降低;社会公共资源、国有企业和多种所有制企业应通过资金融合、项目联营、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对新型能源的开发进行建设和经营。对参与低碳金融项目的民营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要采取税收优惠、投资补贴、贷款贴息、部分资本金注入、提供投资担保和发行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引导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勇敢地参与投资项目建设和经营活动。最后,要放眼境外,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密切联系,创造条件吸引境外资金、新进技术流入和大型能源项目引进。“引进来”的同时要“走出去”,要富有挑战精神,鼓励国内能源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四)高度重视信贷风险,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净化金融生态环境,维护金融债权,警惕金融信贷风险是金融系统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的一环。地方政府、各个银行、金融调控监管部门要协调一致,动态持续地把握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信息。金融机构要做好债权维护和清偿的具体法案,确保债权清偿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谨防节能项目实施的失败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影响,阻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勇.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选择[J].西部金融.2010,(04).

篇9

内容摘要:广西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的财政预算政策、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绿色采购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政策措施协同欠缺、手段运用不充分、绿色采购无法落实等不足。因此,笔者认为需从提高政策措施协同性、丰富政策手段、加强政府绿色采购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低碳经济 公共财政 政策 广西

广西与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公共财政政策现状

(一)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的财政预算政策

1.广西支持节能减排的财政预算政策。主要包括增加节能减排的财政支出、整合现有涉及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倾斜安排用于支持节能减排项目、创新财政补贴方式等政策手段。一是增加节能减排财政支出。自治区本级财政用于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2008年2.1亿,2009年达到3.5亿,增幅66.7%;二是整合有关专项资金向节能减排倾斜。广西整合自治区本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环保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生态广西建设引导资金、水资源费等各项资金,倾斜安排用于支持节能减排项目。节能减排资金重点支持工业企业技改节能、淘汰落后产能、建筑节能、二氧化硫减排、化学需氧量减排以及节能减排监测能力建设等;三是创新财政补贴方式。2008年,自治区财政厅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提出主要采取以奖代补,实行财政奖励资金量与节能减排量挂钩的方式。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的2.1亿元节能减排奖励资金与全区当年的节能减排目标挂钩,重点支持60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和317个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建设。对部分节能减排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或前期经费补助方式予以支持。

2.发展新能源的财政预算政策。《广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0年要实现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超过620亿元,建设全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省(区)。为支持新能源发展,广西自治区积极争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同时,积极出台扶持性优惠政策,增加政府资金投入,重点支持新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能源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关键技术,以及核能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城市太阳能利用工程建设的支持等。具体财政支持措施主要包括:加大农村沼气建设财政投资和补助。2001-2006年,广西自治区财政安排用于沼气池建设的补助资金每年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4.7%。2006年广西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用于农村沼气池建设的补助资金达9800万元。2008年又投入资金1.1亿元,新建20万座沼气池;对非粮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木薯生产,依照国家有关原料基地补贴和示范基地补贴的规定每亩补贴180元。

(二)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

2010年,广西自治区地方税务局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税收征管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下列税收优惠:对自治区级以上(含本级)主管部门确认为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在2010年底前,可以享受西部大开发国家鼓励类税收优惠政策;对纳税人为节能减排而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运用高新技术和环保技术、推广节能设备和产品等原因,导致自用房产应缴纳的房产税和自用土地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按照税收管理权限,经地方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酌情给予减免照顾。另外,为支持新能源发展,自治区积极向国家申请优惠的税收减免政策。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以非粮作物木薯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批准,自2008年3月1日起享受以下税收优惠:免征消费税,已征的消费税予以退还;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

(三)政府绿色采购政策

2004年底,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出台了《节能环保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成为我国第一个政府采购促进节能与环保的具体政策规定。广西也出台了一系列政府绿色采购的地方政策,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内部制定了鼓励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政策,从招标文件的制定以及评标环节对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分,鼓励采购人购买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为了规范节能产品采购,广西还实施了一系列地方节能标准,如《通风与空调系统性能检测规范》、《路灯节能装置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

当前公共财政政策的成效与不足

(一)支持广西低碳经济发展的成效

广西自治区财政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支持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发展,包括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淘汰“两高一次”落后产能、推进城乡建筑节能、鼓励高效节能产品使用、加快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等方面。得益于上述财政政策与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广西发展低碳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节能减排方面,“十一五”前四年广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3.4%,完成“十一五”目标的89.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累计下降13%,完成“十一五”目标的130%;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累计下降8.76%,完成“十一五”目标的72.1%,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2010年10月29日,广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消息,2010年1-9月,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1%。全区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416户重点耗能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为1.23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93%,累计节约能源116.89万吨标准煤。自治区财政2010年安排节能、清洁生产专项奖励资金9500万元,支持了全区实施重点工程的节能、清洁生产项目124项,这些项目和去年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广西自治区重点耗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3.93%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二是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目前沼气池入户率已超过40%,为全国沼气池入户率最高的省区;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利用,全区规划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00多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核电开发也进入实施阶段。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已经投产。三是政府绿色采购方面,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2008年广西区本级节能产品采购占到同类产品采购比例的25%以上。而在2007年,广西区本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规模为770万,仅占到同类产品采购金额的13%,节能空调占同类产品采购金额比重仅为2%,只有5.4万元。

(二)与低碳经济有关的公共财政政策的不足

1.政策措施协同性欠缺。使公共财政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成效最大化的关键是最大化相关政策的协同作用,最小化相关政策的制约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运用公共财政政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经验欠缺,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从广西当前采取的一些支持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来看,各项政策措施相对孤立,措施间缺乏相应的协同促进能力,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发展低碳经济公共财政政策体系,导致政策措施结构断层和功能失衡,抑制了低碳经济政策整体功能的发挥,难以实现“1+1>2”的政策效果。

2.政策手段运用不充分。我国低碳政策工具主要以“命令-控制”类的行政手段为主,与发达国家以市场为主的政策工具有较大的区别。这也造成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对以市场为导向的财税政策运用较单一。广西同样也存在财政政策手段较单一的问题。譬如,对新能源的税收优惠形式过于单一,以减税和免税为主,没有将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应用于新能源税收优惠中。

3.政府绿色采购无法真正落实。虽然广西制订了一系列旨在增加对节能环保产品采购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绿色采购成本过高、采购人员绿色采购意识不到位,以及采购人员不能有效的获取环保产品的信息等原因,无法做到真正的绿色采购。

优化当前公共财政政策的建议

(一)提高公共财政政策措施协同性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争取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模式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具有经济形态的网络性和发展的互动性。因此,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也必须适应这种新经济模式的内在要求,要注意政策的纵向上下衔接、横向相互协调。

从广西当前公共财政政策情况来看,要提高政策协调性,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征企业排碳费。碳税是国外发展低碳经济重要的约束性财政政策手段,并取得良好效果。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征碳税,建议先开征企业排碳费,对高耗能企业征收排碳费,如高耗能企业能完成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则对其免征。王金南等的研究成果表明,征收碳税对GDP的影响有限,最高只有0.45%左右,同样,开征企业排碳费对GDP影响也是有限的。但对“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发展会形成制约,对抑制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作用较明显。二是完善低碳财政补贴结构,增加对居民低碳消费补贴。为促进低碳消费,国外对居民低碳消费补贴较普遍。广西应采取对居民低碳消费财政补贴的方式,来鼓励节能环保产品使用和消费。可以对居民安装太阳能设备等低碳消费给予适度的地方财政直接补贴。三是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通过上述措施提高广西公共财政政策协调性,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效用。

(二)丰富公共财政政策手段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预算政策手段,如预算拨款、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税收政策手段,碳税或类似税收、低碳税收优惠等;基金收费政策手段,如专项基金、排放费等。丰富广西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财政政策手段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设立支持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财政专项资金。建议在整合各项与节能减排相关的资金项目的基础上,专门设置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项目,各级财政应当将其作为重点项目专门立项,并且要保证每年一定的增长速度。在具体预算安排过程中,应当将每年财政收入增量的一定比例用于该项目。该项目资金具体用于: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研发支出;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支出;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宣传与服务支出。支持核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应用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二是扩大低碳地方税收优惠。对从事低碳技术开发的企业,除享受自治区高科技企业所享受的全部税收减免优惠之外,还应允许这些企业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对企业用于购置低碳设备的投资,可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并对设备实行加速折旧,从而鼓励企业对先进低碳设备的购置与使用;另外,对低碳技术开发投资实行投资退税。对于节能服务产业,要落实2010年4月发改委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中规定的税收扶持政策,暂免征收营业税、减免所得税。另外,还应将节能服务企业认定为高科技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建立自治区政府投资的碳金融公司,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加强政府绿色采购

首先,要严格执行国家《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等绿色采购相关文件精神,提高采购人员环保意识;其次,要落实好优购政策、首购政策和订购政策,敦促采购人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应建全绿色采购标准,建立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统计体系,绿色采购清单,公开绿色采购信息等措施;第三,自治区应采取一些减税措施来降低“绿色产品”采购成本,各级政府应支持建立采购信息数据库,成立绿色采购网络组织,推动成立各地绿色采购团。

参考文献:

1.王金南等.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碳税政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

篇10

【关键字】暖通空调;节能减排;设计原则;优化设计;新能源;设计参数;

前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暖通空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当大的能源消耗,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应运而生,做好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能够有效降低整个建筑的能源消耗,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实行可持续发展。因此暖通空调需采取节能减排的优化设计,重点在暖通空调运行的过程中实现节能降耗,避免暖通空调的资源消耗过度,强调节能减排优化设计在暖通空调中的重要性。

一、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设计原则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节能,在节能设计过程中,热舒适指标是实际应用的指导。对于热舒适指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劳动强度以及辐射温度。对上述因素进行合适比例的探索和组合,对舒适和节能进行现实协调。并且对建筑物的导热性进行适当的围护,对室外的气候变化进行应对,保证室内的舒适性。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1 动态性原则

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优化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多项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优化设计中提出动态性原则,利用动态性的方法,不断改进节能减排的设计,促使暖通空调达到节能减排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利用动态性原则控制暖通空调的设计,保障其与建筑工程的和谐相处。暖通空调的动态设计决定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促进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发展。

1.2 技术性原则

技术性原则是暖通空调节能减排优化设计的根本,通过技术改进暖通空调的设计,促使其具有最大化的节能效益。暖通空调设计中的技术性原则,可以在根本上找出设计中消耗比较大的点,进而依照节能减排的要求,优化改进设计方式,发挥技术性原则的指导性。

1.3控制室内空气品质

通风量大是暖通节能空调的设计趋势,解决空气质量是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对室内气流进行合理的排风、进气,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提高,不仅保障了室内空气质量,而且达到了节能目的。

1.4重视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方面,建筑的节能应充分考虑当地特有的自然调节,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在考虑当地的风向,地形,辐射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发出适合当地气候特色的空调方式,这是空调节能的绿色思路。

二、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优化设计

2.1改进暖通空调的运行方式

随着节能减排的发展,暖通空调优化设计中引入了变频技术,其可根据室内的需要,自主调节暖通空调的运行方式。例如在办公楼、商务类建筑内,暖通空调对变频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因为变频运行状态的暖通空调,实际消耗的功率远低于传统运行方式,可以节约30%~50%的能耗,所以变频技术普遍应用在公共区域比较大的建筑工程内,目前逐渐推行到民用建筑工程内,目的是通过变频式的运行方式,控制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2 积极推进新能源的应用

新能源是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投入到工程项目中,如太阳能、地热等,而且此类新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暖通空调节能减排设计中应该积极落实新能源的应用,采取新能源优化暖通空调的设计。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中,比较常见的新能源是太阳能,例如:利用太阳能构建热泵系统,用于降低暖通空调对传统电能供热的依赖性,同时体现太阳能资源清洁、无污染的优点,改善暖通空调的运行环境,既可以优化暖通空调的消耗,又可以减少运行中的污染,遵循节能减排的思想。

2.3合理的选择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

室内温度取值的高低与建造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密切相关,经调查研究表明夏季制冷条件下,室内温度每升高1℃,能耗将会降低10%左右; 冬季制热的情况下,温度每降低1℃,能耗可减少8%左右。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室内温度计算取值能够有效地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一般民用建筑室内供暖和制冷设计计算温度的取值标准进行了科学合理严格的规定,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制冷不应低于25℃,居民建筑和办公室室内冬季采暖温度不得高于20℃。

2.4控制暖通空调的新风环节

暖通空调的新风供应是能源消耗比较大的环节,如果暖通空调的新风量较大,直接加重了空调运行的负担,促使大量的电能负荷投入运行,但是不能全部转化成新风供应,由此增加了暖通空调的运行电量。暖通空调节能减排优化设计中,应该控制暖通空调的新风环节,主动调整新风与送风的比重,合理安排暖通空调的新风量,避免新风量供应中消耗过度的能源。

2.5 推进热能回收再利用理念

暖通空调节能减排优化设计中可以发现,暖通空调的热能可以实现再利用,提高热能资源的利用效率。暖通空调运行中散发出诸多热量,针对此部分热能资源实行再回收设计,重新利用暖通空调的消耗热能,避免暖通空调的热能过度损失.

三、结束语

节能减排应注重能源节约和排放标准降低的双重效益,注重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暖通空调节能减排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并且是建筑工程的重点项目,也是能源消耗较大的工程内容,其与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此外,这还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业,因此,暖通空调设计的从业人员应本着以用户的切身利益的服务原则,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

参考文献:

[1]王东升.建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2]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空气调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黄光平,曾小磊.暖通空调节能减排优化设计[J].科技风,2012

篇11

没有空调却照样冬暖夏凉,没有热水器照样全天候热水不断,没有电源照样灯火通明……

不久的将来,如果你在合肥徽园看到这样一栋独特的建筑,你一定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就是正在紧张筹建中的首家“安徽低碳节能科普馆”。

据了解,建成后的“安徽低碳节能科普馆”将汇集国内外大量最新的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集地热能、风能、水能、太阳能、光伏光电、区域系统供暖供冷等先进节能系统于一体,一举树立节能建筑的新标杆。而借助其示范意义,低碳节能科普馆的建造方安徽日源集团亦将触角伸向地热等太阳能以外的新能源领域,抢占中国城市建筑节能减排商机。日源集团剑指中国第一家城市减排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宏伟梦想正日益照进现实。

节能新标杆

6月13日,接受《徽商》杂志独家专访时,安徽日源新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张明军表示,当前低碳经济方兴未艾,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如何做好城市化节能工作亦已成为各级政府不得不面对的紧迫课题。

“我们投资建设安徽首家低碳节能科普馆除了要体现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外,更重要的是想进一步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

当前,随着石油、矿产、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枯竭,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将越来越少,节能、降耗、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

公开资料显示,安徽日源新能源科技集团是集科、工、贸、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民营环保科技型企业,安徽日源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团母体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及项目的研究、开发与利用,资产总额超过15000万元。

自1998年成立以来,日源集团现已发展拥有年产1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500万支真空管的生产能力,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日源品牌”和产品技术;公司全面通过ISO14000: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2008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日源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成为安徽市场的领导品牌之一。

张明军介绍,安徽低碳节能科普馆总投资约3500万元,建筑总面积2000平方米。科普馆将集中展示未来城市现代化的节能建筑形式模型以及先进的节能环保建筑技术产品的系统节能、低碳、生态、智能技术在公共建筑中的示范应用,通过沙盘、动漫、荧屏等现代化的声光手段,充分展示建筑的节能技术和模式,并在其中诠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徽商文化,演绎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普馆最大的亮点是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完全实现零碳排放。张明军告诉《徽商》,我们利用风光互补发电技术实现场馆电力完全自给;利用太阳能与浅层地热互补技术实现三供一体(供冷、供暖、供热水)。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从地热资源、地下水资源攫取能量并通过热泵技术得到高位能源,地源热泵技术已经被无数国家和地区证实,是一种有效的节能减排方式。其中我公司太阳能地热平衡技术,实现浅层地热可持续利用。

“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一种可再生新能源技术,地源热泵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内涵和节能使命。

“安徽低碳节能科普馆”的建设,就是希望搭建起节能、低碳、环保的推广平台,为公众、机构、企业甚至地方政府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节能新创意、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的窗口,凸显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说白了,我们就是要把大家口头上的节能减排具体化。”

和市长对话

“建成后,安徽低碳节能科普馆内展示的建筑节能项目技术质量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仍在图纸襁褓中的安徽低碳节能科普馆,张明军颇为自信。

在他的战略规划中,日源集团的转型发展远不是建一座科普馆那么简单。

“众所周知,节能减排目标已经写入‘十二五’期间的国家发展战略。但直到目前,我国城市建筑的系统节能减排可量化的标准还没有制定,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引领这个产业发挥技术创新和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建筑节能技术的系统化、标准化。一旦我们这套城市建筑节能减排可量化系统的标准模式成熟,我们就可利用这项再生能源管理模式,全面加速城市化节能减排推广进程,实现和城市对话、和市长对话。”

为了实现这一蓝图,张明军向《徽商》记者透露,除了建好“安徽低碳节能科普馆”外,下一步,日源还将建设一个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示范小区。在这个示范小区中,日源将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三供一体(供冷、供暖、供热水);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照明,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届时,这个示范小区内的道路、草皮,都将成为节能减排系统设备的组成部分。”

调查显示,建筑能耗目前占到全社会总能耗27%左右,其中建筑物供热制冷的能耗大概占到整个建筑能耗的60%左右。地源热泵作为一种建筑物供热制冷新技术,可以通过消耗少量的电能或热能来达到目的,数据显示,通常制取相同的热量,地源热泵的耗电量只有电热耗电量的1/4到1/5。

这不过是新能源、新技术在城市建筑节能减排系统中应用的一个范例。

张明军认为,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不仅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在城市建筑领域。他估计,未来国内城市建筑节能减排的产业空间将达到百亿元以上。

正是看到了城市节能减排中蕴藏的无限商机,张明军旗下的日源集团正从传统的新能源产品制造商加速向新型城市节能减排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角色转变。

“当前,政府要求的城市建筑节能标准一般为17%,而我们可开发的地热加太阳能等多种方式的解决方案,初步测算可以为城市建筑节能50%以上。同时,我们正在对相关环节的节能降耗数据进行进一步的量化分析,一旦模式成熟,我们会很快在国内各个城市间推广。”

张明军坦言,未来,日源集团将引入类似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不单单推销自己的节能产品或技术,更推销一种节能降耗、减少能源成本的系统解决方案。而基于这种机制运作,日源集团也将华丽转身为专业化的“城市建筑节能服务公司”,并有望成为安徽第一家碳指标交易商。

篇12

关键词:污染源;能源消耗;节能减排措施

收稿日期:2011-04-15

作者简介:王春梅(1981―),女,重庆垫江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机电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199-02

1 引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础之一。材料和能源一样,是支撑当今人类文明和保障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资源大量消耗,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环境急剧恶化,发展与自然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处理好社会发展、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事关人类文明还能持续多久,人类能否在这个地球上长盛不衰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目前,中国的能源形势最为严峻,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少。近几年来,每到夏天缺电、缺水、缺能源的现象困扰着我国的许多地方,接踵而来的“煤荒”、“电荒”、“水荒”和“油荒”,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品尝到资源短缺的苦涩。水价、电价、油价等一涨再涨,但都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大自然已经向人类发出严重警告,节能降耗刻不容缓,节能减排已经进入临战状态。

2 寻求突破,应对挑战――构建全民统一战线

2007年以来,节能减排开始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强力推进的重大举措,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的强制实施,将大大缓解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为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推动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开展了《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研究。该研究选取了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6个方面的36项日常行为,研究了每一项日常行为指标的节能减排潜力。研究的结果表明,个人生活点滴中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如果大家都积极参与,36项日常生活行为的年节能总量约为7 700万t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2亿t,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3 统筹全局,高瞻远瞩――战略与战术同步推进

1978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33届大会第148号决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共包括14种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海水温度能、波浪能、木柴、泥炭、生物质转化、畜力、油页岩、焦油砂及水能。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唯有开发出绿色清洁、可循环利用的能源。世界各国应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并积极推广新能源的使用。此外,各地区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利用各种新能源。

3.1 太阳能开发

我国大部分地区地面接收的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辐射总量为3 340~8 400(MJ/m2)/年,平均值为5 852(kJ/m2)/年,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和福建东南部、海南东部和台湾西南部等地区。太阳能的特点是覆盖面广、无害性;其缺点是能量密度较低(约1kW/m2)、分散、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存在随机性,而且只有白天才有。但是作为地球能源的根本,太阳能必将会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这将给我们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带来机会。但是就目前而言,如何实现经济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依然是一项挑战。

3.2 新能源应用于供电系统

能源在电力方面的消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用电、生活用电等大都依靠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又几乎是依靠传统能源作为燃料,不仅大量消耗了资源,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社会发展、生活起居等带来诸多威胁和不便。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找到至少一种可循环使用,相对而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的地位。如在多风的高原上修建大型的并网风力发电厂,在地热充足的地区修建大型的并网地热发电厂及太阳能发电群等。

3.3 太阳能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扩大建筑及建筑群的能量来源自给自足,在城镇郊区以及农村等相对空旷的地方,修建的别墅或者小平房的房顶和向阳面的外墙上安装或装饰太阳能集热器,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将热能转换成为电能,并存储起来,以供自给自足,甚至还可向外界提供多余的电能。

3.4 新能源与交通工具的珠联璧合

如今,很多发达城市的公交车都已摆脱了传统能源的束缚,或利用空架电线的电车,或利用新型清洁能源公交车即混合动力公交车,或利用液态天然气清洁燃料的新能源公交车。在一些耗能较大的大型舰艇上也已经将核动力技术引入其中。但就绝大多数交通工具而言,太阳能才是既方便又可靠的动力来源。因此,太阳能与交通工具的结合必将引领一场可移动动力的革命。虽然,现在已有少数太阳能汽车相继问世,但都未能全面推广使用。不过,近年来,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似乎开启了新能源动力汽车的过渡期。众所周知,汽车在光照充足的时候,不论停放与行驶,车厢内的温度通常高得令人窒息。特别是夏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也必须开空调。可见,汽车的外壳,特别是顶篷,是极好的热量来源,若能充分利用好这些能量,将其转换为电能,用于调节车厢内的温度,甚至可以用来提供汽车本身的动力能源。按《BP世界能源统计2009》的统计来看,2008年全球每天消耗石油42万桶,如果太阳能汽车得以在全球推广,这将每年为全世界节约15 330万桶石油。

4 结语

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将已开发的新能源尽可能地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必将为节能减排建立卓越的功勋。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础之一。随着常规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大量利用化石能源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人类必须寻找可持续的能源道路,开发利用新能源无疑是出路之一。

参考文献:

[1] 廖 波.节能减排中的创新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8.

[2] 李宏伟.节能减排的意义、障碍及实施路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11):17~18.

[3] 王革华.新能源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Analysis of Energy-saving Measures in China

Wang Chunmei1,Liu Caizhang1,Zhou Shiqiang2

(1.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china,550014,China;2.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ranch of Sinohydro Bureau 9 Co., Ltd.

Guiyang, 550008, China)

篇13

放眼望去,北京东二环聚集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神化等大型能源央企总部和产业金融部门。

“这些大型能源企业对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投入,它们是目前新能源经济重要的投资主体,也是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交易的重要参与者。央企优势资源的发挥,对引入新能源投融资主体,打造中关村雍和园低碳示范园,实现绿色金融的聚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东城区区长杨艺文在2009年中关村论坛表示。

利用总部企业聚集、低碳能源央企及投资机构汇聚、产业金融发展迅猛等优势,东城区将打造低碳金融产业功能区,建设低碳经济总部基地。2009年年底东城区政府在“区能源和低碳产业研讨会”也表达了同样的结论。

据悉,东城“绿色行动计划”2010年将完成编订,东城区将推出“区域碳排放标准”,建设“低碳城区”。地处东城的雍和园无疑是最大的受益方。

东城区两会期间,杨艺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低碳城区”概念,东城将推行企业绿色准入标准,以建筑节能为先导,探索合作能源管理等模式,利用跨国合作模式实施低碳示范区项目。

区情决定 布局低碳经济

东城区地处北京中心城区,区内没有工业、农业。区情特点决定了不能发展相关的制造业,这就决定了雍和园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结构优势,但适合聚集支持低碳产业的投融资机构和节能环保高端服务业。截至2008年末,东城区第三产业已占到经济总量的94.7%,位居全市第一。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其四大主导产业,金融服务业发展尤其迅速。

杨艺文说,雍和园新能源投资节能环保服务业呈聚集态势。以国华投资等为代表的100家新能源投资,节能环保服务业已汇聚东城,产业聚集态势初显。

东城区有170多栋商业楼宇。主要污染排放源就是区内越来越密集的办公写字楼宇。东城区金融办负责人介绍,未来东城区将要打造成低碳城区,首先要对楼宇碳排放进行监管,未来将对区内所有写字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统一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碳排放较高的楼宇可向低排放企业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一方面鼓励写字楼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同时也将是北京首个碳交易试点城区,对废气资源进行再利用。

杨艺文说,目前我们也正在进行一些市场调查,包括最近我们去了发改委推荐的节能环保服务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如西门子、法国电力、Intel,来研究寻找实施区域的节能减排的合作伙伴。

搭建平台 聚集低碳产业

“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我们还尝试要通过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这样的方式,来形成政府、金融机构、节能环保企业和楼宇业主共同投资、共同负责、共同受益的楼宇节能减排的运行和激励机制,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为雍和园低碳经济示范园的建设奠定基础。”

杨艺文强调:一是,要发挥央企的资源优势,聚集低碳相关的产业。能源央企总部是东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依托,我们将抓住这个能源央企大规模投资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来引导新能源投资基金的建立、新能源企业总部的引进,来深入了解能源央企对节能减排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需求,采取积极的措施,搭建平台,吸引围绕着央企能源总部的新能源投资和节能环保的发展,来形成相关的低碳产业的聚集。

二是,搭建绿色市场平台,促进要素资源交易。目前我们考虑要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来逐步建设专业的交易平台,这里边主要是要聚集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投融资市场交易、技术集成和人力资源市场要素的聚集,为我们低碳经济相关的产品、产权和技术项目的交易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是,积极引入各类人才及专业研究机构,提供智力资源保障。在整个研究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深深的认识到,人才是我们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撑,因此当前我们要重点的帮助企业引入低碳城区建设领域的高端科技人才,别是从事碳金融交易的核心人才,从事碳中介的高端市场人才,以及从事碳排放评估和认证的高端人才。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东城区在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过程当中,重点研究把发展低碳经济、绿色金融作为一个总体的目标,研究作这个区域历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布局,研究出台一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具体的措施,进一步来明确整个区域低碳发展战略。同时要引进高水平的发展机构,推进雍和园的建设,包括监测的标准、分布组织实施。

雍和园将建“碳金融”基地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在创造节能减排环境、建设能源和低碳产业金融功能区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目前,除传统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业态,产业金融发展非常迅速。这些大型能源企业对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投入。挖掘这些产业资源优势,对于扩大新能源投资力量,提高产业融资功能,建立新能源聚集地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东城区已将东二环金融区定位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金融产业基地,除了启动区内楼宇碳交易外,东城区将抓住能源央企大举进入低碳产业的有利时机,在东二环沿线形成高端新能源、节能减排产业的聚集效应。通过建设低碳城区营造产业环境,在东城聚集碳金融产业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雍和园低碳金融产业功能区。

截至2008年末,东城区驻区金融机构379家,1997年到2008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了八倍,2008年实现增加值113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7.4%。同比增长30.6%,已经成为东城区第一大产业。

“东城的金融业发展要找到自己独特的地位,就是错位发展。西城是总部金融聚集地,海淀是科技金融、朝阳是外资金融。东城区第一是产业金融比较聚集,所以我们要着重发展产业金融,把央企的金融板块聚集到这个地方。”

目前,央企的新能源投资、碳交易的机构都在逐步地往区域聚集,区里面有超过100家节能环保和碳交易方面的企业,为未来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机会,会形成一个产业聚集区。

能源央企恰恰是低碳经济的主要投资人和交易者。雍和园也在传统金融和产业金融的基础上向着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服务业的绿色金融。

为了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以及东二环作为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的优势地位,在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低碳经济示范园中来加速绿色金融中心的建设,杨艺文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措施:

篇14

一、江苏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农业农村的节能减排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环境环境压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率低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中存在很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利用率很低。比如说农村有很多自用水井和水库,管道存在很多滴水漏水现象,设施管理低效以及浇灌技术不成熟,大水漫灌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这导致中国的水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二)农村新能源规模小

农村新能源使用主要包括:日常供热能源、交通工具燃料和节能减排设备情况。江苏地区对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微水能、以及光伏电源的投入使用相当有限,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并且从事农村能源的专业技术人员十分有限,这对一些能源设施的建造、维护和保养的技术水平并不是很高,这些对发挥能源基础设备的使用和功能产生了影响。

(三)农业科学技术相对落后

发展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关键的一步就是发展循环农业。而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科技为基础、是高度集约化和适度规模化结合的多元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在江苏省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技术储备也比较薄弱,污染治理技术、利用废物技术等先进循环农业技术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学技术有待进一步创新和突破。

二、妨碍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政策落实的主要因素

(一)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度不够

想要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政策,首先要对节能减排有一个比较全面完善的认识。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发展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全社会也还没有形成积极支持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现实中,农村地区很少有人对节能减排政策有所了解。基层政府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明显不足,有待加强。

(二)设备补助体系不完善

充足的设备补助体系是提高农民积极性的要素之一,是贯彻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政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本次调研中,村民们在节能设备方面的投入几乎全部是自掏腰包形式,得到政府的补助少之又少。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并且政府的社会补助机制不够完善透明。很多村民表示:如果政府在节能设备方面提供更多的补助,他们会更乐意安装节能设备的。

(三)创新度不够

现阶段,江苏省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技术的科技创新力度不够,缺乏各种先进、实用的新设备和新技术。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存在着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对于能源的利用方式单一且较为原始,对一些新能源虽然有初步的研究开发但是还没有进行普及。很多地区还存在很多高耗能农业机械和老旧装备,并且因此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为此我们要提高农业机械化的作业质量,提高它的工作效率。推广高效、节约、环保的养殖技术,发展可循环经济。

(四)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的重心仍旧在城市,政府为此出台了很多有关城市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节能减排而言,没有相对应得法律法规去贯彻落实,其只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没有针对性。所以政府关于农村农业节能减排的法律规定不健全。

三、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建议

(一)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科普宣传可以以两种方式展开,第一种方法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公共媒体,把政策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好节能减排的有关宣传工作。第二种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村庄面对面为村民们讲解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措施。以上两种方式都可以让村民更好的了解节能减排政策的具体内容。在这样良好环保意识之下,当政府再去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时,村民的配合度会大大提高。

(二)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支持力度

节能减排的投资巨大,单凭各家各户自讨腰包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支持力度。针对实际情况,对农村农业不同的方面投入资金。各级政府要积极出台各种优惠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减轻农民负担。并且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的投入机制。提高农村新能源、废物、废水等利用率并且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在政府的扶持下,农业农村的节能减排事业必将事半功倍。

(三)鼓励科研开发,推进技术创新

鼓励和扶持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新能源、新技术。同时要鼓励和引导各大院校、企业将科研目光转向农村,既提高企业价值又提高农村资源的高效利用率。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支持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不断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在源头创新、工程化技术研发与推广等方面,加大投入,为农业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