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能源节能减排范文

新能源节能减排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55

新能源节能减排

篇1

随着供暖季的来临,这一话题又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冬季供暖锅炉是空气中污染物的重要“贡献”者。北方城市每年供暖季所消耗的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有310多万吨,粉尘12000多吨,这些有害气体和粉尘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不过,现在有这样一种供暖方式,不用烧煤、不用烧天然气,也不用烧电,而且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供暖形式?

这就是地源热泵系统,实际上,不仅是冬天供暖,同时还兼具夏季制冷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这个系统具备数量巨大、可再生和不污染环境三大要素和清洁、环保、就地取用等优势。

近年来,随着地热能源开发的深入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相关技术产品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开发系统开始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业内人士预计,地热能源开发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日前,《新财经》记者专访了空调制冷市场专家杨建强,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深入了解。

无污染的供暖制冷技术

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成部分,是一种清洁能源。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具备数量巨大、可再生和不污染环境三大要素和清洁、环保、就地取用等优势。

地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在冬天,把浅层地温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和加温的地方,达到供暖的效果;在夏天,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和制冷的目的。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来讲,分为土壤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四大类。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其中水源热泵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式和水—空气式。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这两种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水源热泵与地能之间的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之间的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

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蒸发将由风机盘管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凝器内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地水、地下水或土壤里。在室内热量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风机盘管,以13℃以下的冷风形式为房间供冷。

在供暖状态下,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换向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由地下的水路循环吸收地表水、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冷凝器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冷凝,由风机盘管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在地下的热量不断转移至室内的过程中,以35℃以上热风的形式向室内供?暖。

“首先就是高效节能、稳定可靠。”杨建强表示,地能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土壤与空气温差一般为17℃,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要高40%?60%,因此可以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50%左右。以一栋1万多平方米的普通办公楼为例,传统中央空调一年运行下来,要花90多万元的运行费用,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只需要50万元。“最重要的是它集供暖、制冷、生活热水于一身,只需要一套设备,就可以同时在冬季供暖、在夏季制冷。”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无环境污染。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与空气源热泵相比,相当于减少40%以上,与电供暖相比,相当于减少70%以上,真正地实现了节能减排。

“地源热泵系统的能量来源于自然能源。它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空调’,被认为是目前可使用的对环境最友好和最有效的供热、供冷系统。”据杨建强介绍,该系统无论严寒地区或热带地区均可应用,可广泛应用在办公楼、宾馆、学校、宿舍、医院、饭店、商场、别墅、住宅等领域。

上海虹桥火车站是全国第一个大面积使用深井式地源热泵机组制冷的火车站。热泵机组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原理是以电为动力源,以水为媒介,进行冷热交换。虹桥站7台热泵制冷机组中,有3台是地源热泵制冷机制,与其他4台冷却塔热泵制冷机组相比,地源热泵制冷机组用电量较少,后者功率是800千瓦,比前者省电30%以上。

据相关数据统计,虹桥站今年7月份的单位客运建筑面积能耗只有2千克标准煤/平方米,旅客人均能耗是0.126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均仅为上海火车站的一半左右。

千亿市场投资

地热资源具备数量巨大、可再生和不污染环境三大要素以及清洁、环保、就地取用等优势,近年来,其开发、利用受到全球的青睐。据数据显示,在世界地热大会上,参加报告地源热泵利用的国家,从2000年的26国增加到2010年的43个国家。

Navigant研究机构最新报告称,地热源热泵系统全球总收入将从2013年的65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72亿美元。杨建强认为,热泵将成为直接使用地热的主要形式,将占到整个应用量的84%,其他应用包括生活用热水、泳池和区域供暖。

中国最初的地源热泵工程应用,以北京起步最早、发展最快。伴随地源热泵工程应用的快速增长,中国地源热泵生产企业迅速发展。截至2012年,中国生产热泵机组的厂商已发展至超过200家,分布在山东、北京、深圳、大连、杭州、苏州、广州等地。

除热泵主机外,热泵相关配件和PE管线等的生产厂家还有100多家。国外知名品牌的热泵公司也陆续登陆中国,建立生产基地或合资企业,产品就地供应中国市场。

目前,我国地源热泵技术的建筑应用面积已超过1.4亿平方米,全国地源热泵系统的年销售额超过80亿元,并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单体地源热泵系统应用面积高达80万平方米。

从地源热泵主机市场来看,2010年,我国地源热泵主机市场规模约为25亿元,同比增长31%左右,增幅为近年来最大;到2011年,市场规模达到31亿元,同比增长23%左右;2012年,市场规模增加至33亿元左右。

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地热能已纳入“十二五”能源规划。国家初步计划在未来5年,完成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面积3.5亿平方米,按每平方米200?300元的投资强度,总投资金额可达700?1050亿元。

杨建强告诉记者,近年以来,我国政府对此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是政策性的支持,如《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中都对行业扶持有所规定,有具体给予补助的实施条例,还有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目标。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土部和住建部联合了《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给地热能这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拓宽了政策空间。另一方面是公益性的扶持,例如,国土资源部布置各地开展浅层地热能的资源评价,划出地源热泵的适宜开发区和较适宜开发区,以避免用户的风险损失。

篇2

关键词:农村新能源;建设;节能减排;意义

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涵盖包括农业在内的诸多领域。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强农村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的研究,对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保护农村生态意义重大。

1农村新能源建设对节能减排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由此也带来了较为严峻的环境问题,各种恶劣气候的出现,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响应节能减排号召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对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做好农村新能源建设不仅对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而且能很好的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农村新能源的建设对促进节能减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促进清洁优质能源的供应

农村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诸如家畜家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具有较高的可利用价值。在农村稳步推进新能源建设,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尤其注重普及太阳能、生物能源利用知识,建设相关的能源运用设施,在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使村民用上清洁优质的能源。例如,部分农村利用家畜家禽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照明,取得了良好节能减排效果。

1.2可有效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部分农村不注重对新能源的利用,焚烧秸秆、人畜粪便随意堆放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农村环境带来较大污染。而注重新能源的建设与利用,尤其发酵人畜粪便,在利用产生沼气能源的同时,能够除去粪便中的有害病菌。另外,积极推广生物质炉,减少焚烧造成的能源浪费的同时,有效降低因此给农村环境带来的污染。

1.3促进农村生态的良性循环

在农村中加强新能源的建设与利用可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例如,利用人畜粪便发酵后的沼液、沼渣不仅可以重新喂养家畜家禽,而且还能用作肥料,实现农作物种植、家畜养殖、沼气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农村生产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问题分析

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无论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还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农村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的实现并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激励机制落实困难

众所周知,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需要相关政策、激励机制支撑,为推动农村新能源发展国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制定促进农村新能源发展的相关举措。然而受各种综合因素影响,实际落实时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利用的太阳能产品并未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其他新能源产品的开发更是如此。这种激励机制落实性差,无法很好的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新能源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

2.2新能源开发投资少

农村新能源的开发需大量资金投入,一些新的技术开发周期较长,产品的商业化进程缓慢,长期资金的缺乏导致农村新能源开发与建设工作缓慢。另外,新能源开发完成后,还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宣传、培训等工作,见到成效的时间较为漫长,一定程度上阻碍新能源开发在农村区域的推广。

3农村新能源建设和节能减排优化对策

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现实意义重大,利国利民,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相关部门应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在农村实施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工作的意义,结合辖区农村新能源利用状况,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优化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

3.1认真落实相关激励机制

农村新能源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实现需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以及新能源产品提供商的积极性,尤其围绕国家出台的政策,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完善与落实相关激励机制。加强国家新能源利用政策的学习。国家出台的新能源利用政策,高瞻远瞩,是对能源利用的长远规划,因此,要求基层相关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悟政策精神,为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更好的实施,制定相关对策,尤其在可行性上加以充分论证。分析激励机制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农村调查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状况,掌握一手资料,及时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农村新能源建设工作会议,分析农村新能源建设存在的问题,鼓励各负责人积极发言,找到阻碍农村新能源推进工作的因素,加强对后期工作的科学部署。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相关补贴政策。补贴政策关系着村民及新能源产品提供商的切身利益,因此,应与其他部门积极协调,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制定完善的补贴方案,明确补贴政策实施的主要部门及相关负责人,确定补贴政策监督目标,定期召开农村新能源补贴落实总结会议,督促相关责任人认真落实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村新能源建设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为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基础。

3.2增加农村新能源的开发投入

为促进农村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国家应重视在新能源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农村新能源利用不断提供新的技术,以满足农村各种新能源利用率。增加农村新能源利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国家相关部门在全面部署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应付出实际行动,成立专门的农村新能源技术研发机构,拨付专门款项支持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学习发达国家在新能源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增加农村新能源利用宣传投入。为提高农村村民利用农村新能源意识,做好新能源宣传工作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广大村民充分认识到新能源利用的重大意义,积极配合新能源的推广。

3.3注重农村新能源建设人才培养

毋庸置疑,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需要人才支撑,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做好新能源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为新能源在农村中的普及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成立专门的新能源建设工作小组。相关部门应以村为单位,组织村中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员,成立新能源建设工作小组,定期下派专业技术人员为其进行新能源利用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新能源运用技术,以点带面,逐渐在整个村中推广新能源建设工作。同时,还可定期评选出村中新能源利用先进个人,给以相关的表彰,调动农村新能源利用工作积极性;加强新能源建设人才的引进。相关部门还应注重农村新能源建设人才的引进,通过严格的选拔、培训,使其掌握农村新能源利用的专业知识,定期下派到各村开展技术指导工作,解决农村新能源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农村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现。

4结论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对农村新能源的建设与节能减排的意义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农村新能源建设有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尤其可为农村提供更为清洁的新能源,减少农村环境污染、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存在激励机制落实不足、新能源开发投入少等问题,要求相关部门结合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实际,从激励机制、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任务的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倪慎军,张国强,王海兵,罗诗峰,于乐.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8(4):22-26.

[2]李玉贵.浅析现阶段农村新能源的建设及节能减排[J].科技与企业,2014(22):75.

篇3

本期主持人:刘勇

本期论坛嘉宾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邢敏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动力电池实验室主任 王子冬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刘凌

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 雷洪钧

金龙联合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 陈立建

主持人:补贴新政出台后,各客车生产企业纷纷推出相应的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传统的无轨电车也被重新“武装”和技术升级后变成纯电动客车从而获得了财政补贴,贵公司在此方面有哪些新产品和新技术?

刘凌:2002年至今,南车共承担了20余项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课题,形成了南车特色的纯电驱动关键技术。控股子公司——株洲电动汽车示范运营有限公司,连续承担了“十五”及“十一五”“863”电动汽车示范运营课题,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研究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

2005年,南车研制出国内首套网电充电客车的交流传动系统,从此开始了网电充电方面的市场探索,先后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地实现了批量推广应用。2011年研制成功具有车载充电功能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及整车,该系统及整车产品迅速推向市场,目前在昆明、成都、上海等地累计应用200台(套)左右。

南车对在线充电进行了深入研究,所谓在线充电是指为了使新能源公交客车续驶里程满足一定的运营需求,在车辆运营过程中对其车载储能系统进行充电。主要有三种基本在线充电方式:网电在线充电、车载在线充电、站点在线充电。

网电在线充电是指在有线网路段,采用线网供电,同时对车载储能系统进行充电,在无线网路段,采用车载储能系统给车辆提供电能,其特点是需要架设线网,初期建设投入较大,但车辆可部分脱网运行,无需全线路架设线网。车载储能系统可根据线路特点和线网条件灵活匹配,其体积和成本相比普通纯电动客车大幅下降。

车载在线充电是在车辆上配备APU系统,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APU对车载储能系统充电,在收班后由地面充电站充电。它的特点是车辆续驶里程与传统燃油客车相当,相比普通纯电动客车,其车载储能系统的容量和成本较小,但缺点是不能实现零排放。

站点在线充电则是在起(终)点站对储能系统进行快速充电,所充的电量满足车辆单趟往返运营的需要。它的储能系统可根据线路长短进行适用性匹配,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储能系统的容量,但它要求储能系统具备快速充电的能力,对储能系统性能要求较高,需配备大功率快速充电设备。

南车时代对国内一线及二三线城市的公交运行特点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公交的运营情况为:平均单趟往返里程30公里左右,平均时速16公里左右,线路车辆配置平均每公里1台。

结合上述三类在线充电的优缺点经分析后,我们得出结论:线网建设是推广网电在线充电的最大困难,但对于已有线网的城市,推广网电在线充电是非常经济的选择。在新建线网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线网建设投入和电池维护成本等因素,采用部分线路无线网纯电动运行的模式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车载在线充电方式适合于单趟里程较长,或在站点不便建设充电设施的城市线路。它的适应性强,在各种城市公交线路中均可应用,而且燃气车载充电式的经济性、节能环保效果明显优于燃油的车载充电式车辆。

站点在线充电则适用于单趟运营里程较短,有条件在公交站点建设充电设施的线路。它要求储能系统具备5C以上的充放电能力,储能系统的成组寿命需达到一万次以上,如钛酸锂电池,站点需配备大功率充电设备,在6—10分钟内需充满总容量的80%左右。

实际上,将三种在线充电方式进行结合也是很好的模式,比如复合在线充电就是结合了站点充电和车载充电的优点,既可在站点进行快速充电,又可在运营过程中通过APU充电。相对于单纯的站点充电,其运行线路适应性更广,运营模式更加灵活,它可以配置更少的储能系统,综合经济性较高。

我们由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已有线网基础的地方,网电充电式经济性最好,且能实现零排放;复合充电式虽然无法实现零排放,但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全寿命周期内的投入是目前普通纯电动的一半;站点充电式是最具前景的零排放新能源车解决方案。

雷洪钧:东风扬子江5台在线充纯电动公交车在武汉公交集团电车7路线上试运行了10个多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线充纯电动公交车是在充换电式纯电动车的基础上,融合无轨电车技术优势后的创新产品。

目前,纯电动公交车受充电难、电池技术解决难、续航里程不能满足需求等问题束缚,推广遭遇困境。在线充纯电动公交车融合了无轨电车电能供给技术,有效解决了车载电池充补电量的问题。在线充纯电动公交车的工作模式有两种:一是在线模式即外挂线网行驶,二是离线模式即直接由车载电池提供电能行驶,这种切换由驾驶员一键操作即可完成,执行过程由车载的自动控制系统负责。扬子江的在线充纯电动公交车已列入国家工信部公告和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其行驶里程可达140公里,可获补贴50万元。

主持人: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内燃机产品社会保有量为3亿台,已成为世界内燃机制造大国。中国内燃机工业在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也加快了在技术和环保法规方面与国际接轨的进程。然而,当前我国内燃机产品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等主要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内燃机技术水平的落后是导致排放不达标的最主要因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提升传统内燃机的节能环保水平与推广新能源汽车同等重要,请介绍一下我国内燃机工业的现状和前景。

邢敏:除了推广新能源客车之外,降低传统车辆的节能减排也至关重要。传统车辆上的内燃机使用量大、范围广、热效率高,是目前人类所能掌握的热效率最高的移动动力机械,但内燃机发展面临节能、减排的巨大挑战。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201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约2.08亿辆,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中国1/5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机动车排放是主因。由于内燃机行业量大面广,决定了内燃机节能减排在我国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内燃机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动力,因此能源供应是内燃机的命脉。石油资源是内燃机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内燃机行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燃机是我国石油消耗的最大主体,同时也是节能减排的最大主体。

随着汽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各种配套机械节能排放法规的实施,对内燃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内燃机整机和零部件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内燃机企业积极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方针战略,充分调动企业的社会责任心和科技、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在实施内燃机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体上来看,中国内燃机节能减排的技术开发成果能够及时应用,提升产品的技术性能水平,及时满足了法规升级和市场用户的需求。尤其是一批内燃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自主开发的成果也能及时转化成产品,对内燃机节能产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认为,解决我国内燃机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是要做好四个方面的任务:着力解决提升内燃机能效水平共性关键问题,着力降低内燃机产品从生产到终端使用全过程能源资源消耗,着力推动替代能源内燃机产品发展,着力完善政策法规。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制造业在产品研发体系不完善、缺少核心技术这一环节需要弥补。欧美制造商在日益严格的政府法规压力下,不得不努力开发节能减排核心技术,使内燃机的平均油耗和排放不断下降。国内企业在理解、掌握和发展内燃机产品节能减排核心技术方面同国外厂商有很大差距,使得国产内燃机的平均油耗和排放高于国外同类产品。国产内燃机的油耗和排放要达到国外水平,必须使国内制造商在理解、掌握和开发内燃机节能减排核心技术方面达到国外厂商的水平。

从国际上来看,内燃机节能减排发展趋势呈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主要发达国家在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仍把以化石能源为燃料的内燃机作为未来几十年各种机械装备的主导动力,是主要的投资产业。二是加大内燃机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提高内燃机产品全球市场竞争力。三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把控制内燃机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中明确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即到2015年,节能型内燃机产品占全社会内燃机产品保有量的60%,内燃机燃油消耗率比2010年降低6%—10%,实现节约商品燃油2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0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采用替代燃料节约商品燃油1500万吨。

推进内燃机节能减排工作,必须立足于我国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内燃机产业竞争力的要求,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主线,以降低燃油消耗为总体目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重点突破,加快内燃机节能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加快推进内燃机替代能源多元化应用,加快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

主持人:电池水平不过关被普遍认为是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在纯电动汽车三大核心技术中的电控和电机技术被逐步突破之后,电池技术是否能突破成为新能源汽车快速推广的关键,我国的电池技术已经发展到哪个阶段,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去重点攻关?

王子冬:新能源汽车面临机遇和挑战,机遇大家都看到了,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压力,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及企业都在积极支持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研究,我国也不甘落后,近10年的连续投入和财政补贴,已经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舞台搭建起来了,现在需要国内的汽车生产和关键零部件企业上台唱戏,摆在企业面前的是唱什么戏才能赢得喝彩?所谓挑战,是指储能电池和车用动力电池技术已成为我国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电池研发和生产企业众多,但总体实力不强,产业链条不完整,面临这样一个形势,我们需要对前进中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思考。有关科研力量需共同努力,以支撑动力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产业链还处在发展中,目前仍有一些缺失的环节需要补充和完善。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研发和生产企业众多,有超过200家的企业投入到动力电池的开发和生产的队伍中,除个别企业技术和资金实力较强以外,其它企业的总体实力不强,产量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无法与国外企业竞争。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中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在于缺少一套系统化的制造理念。大量的低端技术重复性制造,加上业内充斥着各种出于不同目的盲目投资者,导致不少企业往往难以看到行业问题的全部。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需要电池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努力,对动力电池产业化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思考,采取整体和联动措施稳步推进,寻找和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之发展道路。

动力电池的安全对于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各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和实际运营数量的增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事故的分布从纵向看,在加工、制造、化成、搁置、运输、测试、使用、充电、维护、回收各个环节上,都出现过问题。从横向看,国内外在手机、电脑、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轿车、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车等领域应用过程中,也都出现过问题。如何提高动力电池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焦点。

我认为,电动车在使用中要考虑七个因素。一是道路条件:水泥路、柏油路、泥泞路、沙土路、涉水路、冰雪路、上下长坡路、石子路、扭曲路、搓板路。二是气候条件:春、夏、秋、冬交替,短时间里的温度变化率,雨水、冰雪、风沙、霜冻、高温、湿热。三是运行工况:需要的功率、能量,载荷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夏天堵车、冬天堵车、能够行走的距离。四是车辆使用的时间:如每天都用、间隔使用、维修,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性能逐渐下降,闲置期间电池性能也会下降。五是功率和能量的下降:满电态和低电态不同、冬天和夏天的不同、新的和旧的不同。六是可以接受的性价比:有传统燃油车的对比、有第一次购买时的价高(不包括租赁电池)、是否存在一定安全性问题、行驶距离降低的影响、补充能量的时间长短和及时性问题、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七是使用过程中的成本:维修成本的不确定性、更换零部件的及时性、换第二套电池的不确定性。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化过程中的瓶颈有很多,比如:各种关键材料的开发、生产方式、性能、成本以及稳定性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电池单体和电池组的设计理念需要改进,由于缺少电池模块及电池组的指标体系和测试评价体系,整车企业的使用要求不够明确,动力电池设计的针对性不强;对动力电池存在安全性问题的机理认识不深,在保证动力电池安全性方面的材料、工艺和结构设计方面有欠缺;电池模块热、电、结构仿真设计及验证技术比较落后,使得我国动力电池单体性能与电池组的性能差异比较大,特别是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比较低;动力电池模块的标准化、系列化体系没有建立,使得动力电池的规格、品种杂乱无章,生产的规模和质量徘徊不前;缺少动力电池大批量生产和使用的经验和装备,动力电池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一致性控制能力比较低。

我认为,开展电池组测试评价体系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动力电池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能量系统,涉及面非常广,除了电池本身有关电化学、材料、结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外,动力电池系统还涉及电池箱结构、能量管理系统、散热系统、组合筛选、系统匹配、各种传感器、安全保护系统、系统一体化设计、系统可靠性、测试技术、试验技术、成本等诸多方面,属于典型的多学科协调作战攻关项目。

建立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国家的动力电池评价体系,是一件必须做、又非常难做的事情。必须做是指它的重要性,非常难做是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人力才能完成,一般的企业是难以承受的。这方面我们应该向美国、日本和欧洲学习。目前国内的企业对于测试评价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单体电池的测试和电池模块的测试层面上,对于如何评价动力电池系统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或者不知道怎么去评价,所以我们的电池模块水平从整体上讲就落后很多,这也是我们与国外在对动力电池是否能用的判别条件方面的差异,我们的企业比较注重是否满足国家标准,而国外企业注重是否满足用户评价标准。我们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属于门槛性质的标准,通过了这个标准,也只能说明电池基本可以使用,不表示电池能够满足整车的使用要求。

主持人:有些纯电动客车上搭载的电池重达几吨,大大影响了车辆的载客能力,因此,纯电动客车的轻量化也是各企业都在努力做的工作,苏州金龙海格客车在此方面有哪些技术成果?

陈立建:海格客车在新能源车的轻量化方面,主要有三项技术创新。第一是在纯电动车能源补给方式上做到最大优化,以10米公交车为例,满足运行8圈共180公里,开空调时需蓄电270度的电池,重约3吨;不开空调时需180度,重约2吨;车辆按180度电安装电池,满足一般情况下运行;开空调运行时,在车辆进站后以0.5C补电8分钟,1次可补电12度,7次补电84度;完全满足运行要求。比充电式减轻车辆自重1吨,电池少装90度,成本降低30万元—40万元。

第二是改善纯电动车的驱动方式,在同样采用异步电机的情况下,电机直驱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是重量较重,不利于轻量化。

篇4

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移民大县――重庆市云阳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同时又是国家贫困县。全县辖40个乡镇、2个街道,509个村(社区)。幅员面积3649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区域面积占99.4%;总人口134.2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1.04%。在云阳,如何开发广大农村新能源,促进节能减排,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课题。

云阳的定位之一就是创建生态经济强县。云阳生态经济县应是以发展经济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县域经济。要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生态技术创新为手段,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目标,以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以保护饮用水源和长江三峡库区水质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在我县,随着农村社会发展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新能源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大。云阳县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卫生综合治理需要等实际情况,制定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农村沼气、太阳能、小型水能、小型风能、沼气发电、液化气、生物质能以及省柴节煤炉灶在内的农村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及产品,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清洁、方便的能源,而且对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都极为有利,是一项有助于健康和扶贫的公益事业等。推广使用农村新能源,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农村沼气

在农村大力推进户用沼气池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生态家园建设的突破口。从农村能源不合理的消费角度出发,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发展户用沼气池确属最好的方式。

发展农村沼气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沼气是一项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新能源。发展沼气,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美化家园、减少污染,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支增效,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能推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沼气将会作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抓手,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发展农村沼气的必要性显而易见。沼气作为绿色能源,对农村生产生活是一项重大变革。沼气建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一是节约能源,减轻经济压力。据了解,一户四口之家建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如果管理得当,原料充足,所产沼气可解决常年的做饭、烧水和照明用能。二是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向农民推广使用沼气,以减少低效率炉灶直接燃烧方式利用秸秆、薪柴等而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和眼疾、肺病的发病率。沼气池密闭发酵,对粪便、农作物秸秆和生活有机垃圾等生物质能资源,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和清洁化的集中处理,阻断了疾病传染源,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三是保护生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村发展沼气,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减少了秸杆焚烧和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沼液沼渣作为良好的有机肥料,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土壤的破坏,能够促进“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种植业(优质农作物)”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建立农业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模式,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

坚持“小沼气、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沼气建设构建生态家园。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二是要因地制宜地创建一批各具特色的沼气示范村;三是抓规范化、标准化建池技术推广,完善建、用、管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四是不仅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政策和资金扶持,还需要农民的自觉行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云阳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全县沼气入户率为12.28%。全县“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在42个乡镇(街道)全面建设沼气工程,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完成户用建设3.8万户。2009年完成项目建设总投资7200万元,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3个、联户及户用沼气池1.5万口。近年来,我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涌现出一批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的饲养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为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利用沼气工程对饲养场产生的有机废物进行综合治理,实现节能减排。我县发展农村沼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程序,阳光操作;实施培训,建设队伍;执行制度,确保质量。

目前尚存在的问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建设经费不充足,客观条件受限制,建设模式较单一,服务体系不健全。

从全县沼气入户率来看,广阔的农村发展潜力巨大,任重道远,故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全面推进生态家园建设。采取的对策应是,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完善投入机制,拓展融资渠道;统筹规划,综合推进;丰富建设模式,提高综合效益;建立用户档案,健全服务体系。

二、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技术在农村得到推广应用,为缓解农村能源短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并收到了实效。

太阳能热水器。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家庭室内热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潜力巨大。

我县农村已有太阳能热水器利用,但不尚普遍。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本较低,简便易行,可加大力度予以普及。

太阳能温室。主要用于蔬菜大棚、花卉大棚、温室育秧、地膜覆盖农作物等。在我县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高山玉米地膜肥球育苗效果明显。

三、小型水能

云阳幅员广阔。水系发达。水能丰富。有长江一级支流4条,为水电资源大县,现已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应进一步充分开发水能资源,发展小水电,实行梯级开发,很有潜力。

四、小型风能

云阳山大坡陡,山上风速很快,风力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清水乡歧山风电场已作前期可行性论证,还可在农坝镇云峰等地进行规划。

五、沼气发电

农村沼气发电,意义重大,好处很多。能有效地解决农村普遍缺电的困难;可以扩大肥源,提高肥效,促进农业生产和养猪事业的发展;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疾病传染,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可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减轻了大电网负担,可以支援工业;有了电,可以丰富社员群众的文化生活。如果大办沼气发电和家庭沼气结合起来,其效益将更加显著。对发展农业和养猪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水平,保护森林,保持水土,改良气候,加速农业现代化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十分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云阳沼气发电具备条件,有大型沼气池3个,中型20个,其中云阳县明惠公司年产沼气43.8万立方米,29.2万立方米用于发电,沼气发电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论证。

篇5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减排;光伏新能源;措施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164-02

0 引言

目前,世界建筑电气的能源消耗量很大,已经占据了整个社会能耗总量的40%,所以实现全球的气候目标,关键是降低建筑电气能源消耗。应用大规模的节能减排措施,使建筑电气节约的能源总量和全球运输行业使用的能源总量持平。节能与减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近年来,由于对建筑电气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太阳能光伏发电被广泛的用于现代化建筑中。下面主要对建筑电气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和光伏新能源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这对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有重要意义,在国内的建筑电气节能减排、应用光伏新能源的发展潜力巨大。

1 建筑电气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介绍

1.1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该简单可靠,且配电的级数不要过多。根据用电负荷等级、容量以及分布,使变压器进入到负荷的中心,而且配电系统宜采用环式的,以减少电能损耗,提高供电的质量。

1.2电压等级的选择

根据供电距离、用电设备的特性、计算容量及当地的用电现状等因素总和考虑用电单位的供电电压。一般情况下,高压的配电电压采用10kv,而低压的配电电压采用220/380v比较适宜。

1.3变压器的选择

建筑电气在使用上会产生季节性负荷。季节性负荷是冬天取暖,夏天空调用电量大导致的。在设计时,如果季节性负荷大,则应使用专用的变压器。

1.4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自然功率因数是在供配电系统没有放入无功补偿装置时,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的比值。用电设备具有电感,通电以后易产生滞后的无功,这时需要引进超前的无功与其抵消,使得有功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低。

在负荷的有功功率维持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减少负荷电流与无功功率,降低线路损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达到节能的目的,只是减少了被电力部门罚款。

1.5降低电能在线路的传输中的损耗

首先导线要选择电导率比较小的材质;其次线路要避免迂回供电,尽可能是直线,使损失在线路上的电能最少,变压器离负荷中心也要近些;最后是电线电缆的使用规格,要合理选择。

1.6照明部分的节能

在过去,普遍使用的是白炽灯,因为它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易于安装,但是发光率比较低。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提高,照明技术也日渐完善起来,LED逐渐被人们接受,其具有寿命长、低消耗以及高效率的优点,在很多领域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建筑物内,用自然采光比较好,但应考虑采光度,而在照明设计中,采用高效的光源和高效的灯具,设计成自动控制开和关的方式,实现照明节能的母的。

2 光伏新能源的应用

2.1光伏新能源发电技术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现代的建筑对石油、天然气等天然能源过于依赖,耗能高且效率低的建筑不仅使能源消耗增加,而且严重的污染了环境。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又可再生的洁净能源,资源丰富,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是世界各个国家竞相开发的一种新型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由于其无污染、无噪声、易于维护等有点,在城市建筑、美化工程等领域广泛应用。

光伏新能源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太阳电池板、控制器以及逆变器三个主要部分。

2.2光伏新能源发电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

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的电能通过逆变器把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再由控制器对电能进行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光电效应产生电能。在光照条件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电动势,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到了晚上则由蓄电池组在逆变器的作用下,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再由配电柜的切换作用进行供电。

2.3光伏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特点

1)调整电网峰值,提高电网末端电压稳定性,有效地消除电网杂波;

2)有效减少蓄电池组的使用费用;

3)光伏电池与建筑完美结合,使资源充分利用。

2.4光伏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

2.4.1安装和维护安装

安装要求在周围无高大物体遮挡阳光和光照比较好的地方,如果是较大面积工程,要适当拓宽安装场地,这样有利于避免太阳电池板遭遇碰损。太阳电池板应朝向赤道,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最好按倾斜角度放置,这样使得使太阳电池板能给比较均匀地接受全年太阳辐射量。

2.4.2安装过程中主要的注意事项

1)光伏板前不能有高大建筑物等遮蔽阳光,最好用指南针确定方位;

2)光伏幕墙都能有效防雷、防火等措施;

3)严禁碰撞、敲击,以免损坏其元器件;

4)每年至少检查两次做常规性检查含光伏幕墙、屋顶,时间最好安排于春、秋季;

5)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如遇到狂风、暴雨、冰雹和大雪等天气。

3结论

一份关于建筑电气能源效率的报告曾指出,到2050年,减少60%的建筑电气能源使用量,是全球的气候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应用大规模的节能减排措施,使建筑电气节约的能源总量和全球运输行业使用的能源总量持平,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节能与减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国内,建筑电气节能减排、应用光伏新能源的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梁贵才,陈浩,何纯涛.单晶体太阳能光伏发电幕墙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9.

[2]赵春江,杨金焕,陈中华,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现状及发展[J].节能技术,2007.

篇6

车天下·2009环保年鉴 随着被誉为“最后一次拯救人类的机会”的哥本哈根全球大会日前落幕,这不仅是一场“群英盛会”,更是一场“江湖恶斗”,各国首脑为了同一个目标聚在一起,却又因为各自的利益斤斤计较。不过大家的初衷是好的──为了拯救越来越热的地球,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户的汽车工业在2009年为环保做了些什么?未来的风向标又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回顾总结。 国际车展新方向: “绿色”“清洁” 综观近两年来国际车展的主题,无外乎是“绿色”“环保”“清洁”这几个字眼,“环保风”也是越刮越劲。 今年1月的北美车展,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十分萧条,底特律三大车企穷困潦倒,只能在“绿色”环保车型上做文章,通用展出的“Volt”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型,被誉为是“底特律复兴之作”,预计将在明年率先在美国上市销售,后年便会来到中国;而3月份的日内瓦车展,同样没能逃过金融危机,此次车展上主要是流行简约风,各大厂商都带来了其在环保领域的力作,但电动车依然是主打。 4月份,环保风刮到中国,上海车展以“科技”为主题,虽然没有北美车展、日内瓦车展那么多“绿色”概念车,但厂商们──尤其是国内的合资企业带来了在现有车型上更清洁的技术;来到9月份的法兰克福车展,减排是第一要素,64%的车型都标注了减排的数量,让人感到清风扑面;而10月份的东京车展,显然被中国的上海车展和广州车展抢去了风头,基本上只是日本厂商的“独角戏”,以“乐趣”和“环保”为主题的东京车展,依然是个人移动工具的天堂,今年日本厂商为大家展示了更多对未来移动工具的思考;而广州车展虽然是个地域性车展,在中国的地位却举足轻重,虽然不似北京、上海车展那般新车、概念车扎堆,但各大厂商也是带来了旗下的先锋产品,今年的广州车展主打“节能牌”,混合动力占尽先机,例如广汽丰田就带来了混合动力凯美瑞,明年将国产上市。 发展新趋势:电动车是主打 2008年各大厂商还在对未来车用能源的形式争论不休,2009年大家似乎已经默默达成共识──混合动力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形式,而电动车是最有效最易实现的解决方案。在这个领域,日本车一直走在前头。丰田混合动力车型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200万辆;2月份上市的本田Insight也正式跟普瑞斯叫板。而靠电池技术发家的中国车企比亚迪,今年由于股神巴菲特的入股而变得名声大噪,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比亚迪CEO王传福的一举一动。去年年底,F3DM在深圳上市,今年年底,比亚迪第二款纯电动车e6也将上市,这意味着中国至少在量产车型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头。 而以前一直专注在其他新能源领域的厂商,今年也悄然地将注意力投放在电动车领域上。例如一直致力于研究清洁柴油技术的大众,今年12月牵手日本铃木,欲联手打造混合动力及电动的小型车。有类似动作的,还有同样来自欧洲的标致雪铁龙,今年年底,法国人正酝酿与日本三菱签署合作协议,未来或通过收购三菱股份的形式来联手开发电动车。而在氢动能领域颇有建树的宝马,在2009年12月份却向媒体透露,宝马公司不会再开发新的氢动能汽车试验车型,同时,宝马首席执行官罗伯特·雷瑟夫在9月份曾暗示过,“电力驱动是未来的希望之星。”对于现阶段宝马认可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华晨宝马高级副总裁戴雷介绍,“宝马认为电动技术将是中期的新能源解决方案,宝马目前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大的投资,现在我们已经在国外推出了MINI E电动车,将来我们也会将这款产品引进到中国来。” 不过,目前最困扰厂商的,还是电动车的续航问题。在目前这种环境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充电站还需要政府部门的配合,建电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明年,是否会成为新能源车的元年? 今年,主要发达国家都已进入欧五标准,即氮氧化物排放量必须在当前排放量的基础上降低四分之一。汽油引擎汽车的排放量不得高于60 mg/km,而柴油引擎的排放量必须降低28%,达到180 mg/km。对于排放的颗粒物而言,当前实行的EURO4标准规定的临界值必须降低80%,从25mg/km降至5mg/km。

篇7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减排;光伏;能源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节能与减排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衡量的两种重要指标。尤其是近几年,社会对于建筑电气节能要求的提高,使得一种新能源也被广泛也应用于建筑中,即光伏,这种能源具有无污染、便于维护且无噪声等优势,所得到的节能效果较为显著和良好。

2 建筑电气节能减排方法

2.1 电气设计

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电气设计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获得的效益,基于建筑结构自身的特点和其使用功能来进行设计,比如新风量、照明亮度、空调温度以及显色指数等。同时还应合理进行电力负荷的计算,优先选用具备节能减排功效的电气设备,确保其设计符合建筑节能使用需求。其中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应尽量简单且可靠,同时配电级数不要过多,可按照建筑用电负荷等级、分布以及容量等将变压器装入至负荷中心,尽量采用环式配电系统,从而达到降低电能损耗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供电质量得到提高。

在建筑电气总能耗中,所产生的损耗主要为磁性材料和电气导体电阻,而这些损耗一般表现在电动机、电缆线路以及照明设备这三个方面,对此,在实施建筑电气节能减排工作时,笔者建议可从这几个方面来着手实施该项工作,即电动机、电缆线路与照明设备。

2.2 电气节能减排之电动机

第一,在建筑的建设与使用中,基于建筑基本要求的符合,尽量选用工作效率比较高的电动机,同时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合理改善设备功率因素,比如降低无功功率或者负荷电流等。若资金相对较为充裕,应该优先选用具备环保节能功能的电动机设备,且根据设备自身实际运行的要求以及运行维护所需的费用来明确电动机容量以及荷载。

第二,由于在启动与制动电能时,其所产生的损耗非常大。对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减少电动机设备启动次数和制动次数。同时对于建筑结构中借助于电动机带动的这些设备,也应采取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比如在电梯运行中,可采取并联控制法,以此来降低单台电梯行程,达到节能的目的。

第三,在电动机的运行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其出现空载运行或者轻载运行情况的频率,可借助于变频调速的方式来进行电动机设备的控制,使其在负载量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自动进行转速的调节,以此确保其适应负载变化,达到节能与提升运行效率的目的。

2.3 电气节能减排之照明设备与电缆线路

第一,照明设备。首先在设计照明设备时,应结合建筑附近环境与用户的实际照需求,基于基础照明需求的保障,尽量选择高效且耐用的节能性照明设备,比如LED灯、太阳能节能灯具、细管径的荧光灯等。其次对于照明度需求相对比较高的建筑场所,应适当地提升其照明率,且用高效照明设备;而照明度需求相对较低的建筑场所,可适当地将其照明度降低。此外,还可按照实际要求采取集中照明、自动照明或者分组照明的方式来对照明进行有效地控制。

第二,电缆线路。在进行电缆线路的设计时,应采用规格合理且导电率比较小的电线电缆,从而使电流大小得降低。基于电缆温升与热效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可适当地增加线路横截面积,同时在敷设电缆线路时,要注意迂回问题,尽量采取曲线的方式,从而减少传输距离。此外,变压器的位置也应该接近于负荷中心。

3 新能源应用―光伏

从当前所有的这些能源来看,太阳能是众多能源中最为理想的一种洁净能源,其不仅具备零碳优势,不会产生噪音与污染,同时建设周期相对较短,故障流较低,便于维护等。目前我国对于太阳能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即光热应用和光电应用,其中光热应用为将太阳能用作为建筑物供热热源,以此来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中所需的热水以及采暖等,如太阳能空调。而光电应用则是借助于半导体光生伏打效应来获得电能,这种电能能够为建筑供于试验用电、公共区域照明、生产用电以及应急照明灯等。

太阳能光伏系统为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板、放电控制器、充电控制器、用电负荷以及蓄电池等各元件所构成,在该系统中电源系统为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保护与控制系统为充电控制器、逆变器以及放电控制器。在建筑中该系统的应用方式一般为独立系统、并网混合、混合系统、并网系统与群控系统。在太阳能发电的应用中,光伏建筑一体化为新概念,即通过在建筑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安装相应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来提供相应的电力。按照光伏方阵和建筑结合方式所存在的差异,可将光伏建筑一体化划分为两种:第一,光伏方阵和建筑结合,即把建筑看作光伏方阵应用的载体,将其依附在建筑上,从而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第二,光伏方阵和建筑集成,即将光伏组件表现为某种具体的建筑材料,比如光电采光顶、光电瓦屋顶或者光电幕墙等,使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中应用光伏所具备的优势主要如下:第一,只需要把光伏阵列安装于建筑墙面或者屋顶就可,占地面积较少,这一优势也是目前在城市建筑与土地资源比较稀缺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第二,借助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由于太阳能和公共电网所产生的这些电能都可以提供于负载用电,对此,建筑系统就能随时在电网中进行电能的输入以及取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电能的消耗量,同时还可借助于光伏系统把所产生的多余电能及时馈入至电网中,发挥出一定的调峰作用,强化供电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第三,所用这种建筑材料为太阳能电池板,在减少安装成本与整体造价的同时,也美化了建筑的结构外观,降低了二氧化排放,适应建筑节能减排的需求。

在应用光伏这种新能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安装时,要注意在光伏板前不可有高大建筑物,以免将阳光遮挡住,可事先利用指南针来明确具体方位。第二,光伏幕墙必须要可以有效防火与防雷,同时还要避免膨胀与敲击等,以免使其元器件受到影响与损坏。第三,定期实施常规性检查,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其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受到损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建筑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还应加大建筑电气节能减排的探索以及研究力度,充分利用各种高效新能源,继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建设质量,为人们的居住创设一个更为健康且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永强,朱甫泉.建筑电气节能减排措施和光伏新能源的应用[C].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篇8

众所周知,我国人均自然资源、能源占有水平较低,科技创新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主要出路和有力支撑。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将生产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要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要加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可以说,党和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是明确的,信念是坚定的。今天这个大会,就是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具体落实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指导思想的关键性步骤的探讨,是具有重大意义与价值的。 无可置疑,由于有党和国家的政策引导,有市场广泛的需求,节能减排这个产业的前景是广大而光明的。但是,在节能减排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市场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首先:为什么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并不缺少优秀的节能减排技术?而在产业化方面,很多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又举步维艰?比如这几年,我中心考察过很多节能减排技术比如,我在多年前了解到多级旋流燃烧系统,它能使我们电厂燃油锅炉、水煤浆锅炉、煤粉锅炉节约能耗6-15%,比国际上先进的二级旋流燃烧系统燃烧的更彻底,使用更可靠,这也是我国科学家发明的。我还参与论证并进行了省级鉴定的世界上首台高压大功率自启动永磁电机,在南钢中试成功并通过了省级鉴定,当时我们邀请了国家原航天航空部部长林宗堂老前辈参加了鉴定会,林老对这个新技术赞不绝口。还有航天林泉研发生产的世界第一台塔式抽油机,与传统游梁式抽油机相比,因为去除了所有的传动变速装置,节能率达50%以上。 但是,这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有些已经产业化成功,但是还都没有大规模普遍使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一定会在工作中听说过这样或那样的节能减排新技术,听起来激动人心。 然而可惜的是,这些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起来却少得可怜。很多技术因为没有得到重视,而最终夭折。中关村有一个胡晖现象,前几年被炒作的很热。胡晖是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年轻的硅谷科学家,以15万美元积蓄研发出远程医疗系统。胡晖拿着自己研发的产品,四处推销,可惜,我国医疗界没有一个看上这样的技术,我国的金融业也没有一个向他伸出援手。这时候,一个美国公司找到他,花了1800万美元,买下了这项技术。现在,我国如果要使用这项中国人发明的远程医疗技术,要给这家美国公司若干使用费,通过这项技术,这家美国公司的资产增长了10倍。是不是我国的先进技术,都要通过卖给国外才有可能焕发生命力?面对这样的现象,有人总结的比较好,他把这种现象叫做“缺医不少药”。 在节能减排领域,我们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局面,好的药材有,但是能开好药方的大夫,却非常少见。因此就造成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无法产业化,没地方中试,得不到必要的金融支持,找不到合适的市场;而耗能企业找不到有效的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系统化节能减排是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的重要方向。 说到系统化节能,首先要谈谈协作经济。 举个例子,改革开放后,温州已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产业链,温州的低压电器、五金制品、汽摩配件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产业链对温州后期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笔巨大财富。一个企业在接到一个订单,可能是生产车载电子冰箱,于是,村里的磨具厂、电子芯片生产厂、保温材料厂马上就行动起来,开始加班生产各种元器件,然后由其组装,交单拿钱,

篇9

如果你2008年炒股,或者2009年炒房,亦或者2010年开团购网站,你现在一定是富翁。因为这是几次财富浪潮的高峰!2012年,新能源顺应节能减排政策,生物醇油谁投资谁赚钱,早投资,利更大。

能源紧缺、环境恶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国家大力号召开发节能环保产品,开发新的替代能源,并给予财政和税收方面的支持。借鉴国际领先技术,国内专家学者合力研发燃料甲醇。可再生能源种类繁多,但可以替代石油液化气做民用却少之又少。生物醇油是目前惟一进入市场,可替代石油液化气做民用新型环保液体燃料,是人类对能量转化原理的伟大实践,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最重要的,这是一条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节能环保政策支持 生物醇油供不应求

西安朗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新能源及生产高效节能、环保产品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西北最大的专利技术文献数据库、硕研优秀论文库、重点大学校报期刊数据库。为加强公司科研及人才储备,与西安华西大学院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学术项目交流、技术研发等方面强强联合,打造全国一流的技术项目平台。

新型生物醇油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燃料,在常温常压下储存、运输、使用,无压钢瓶存储,只用普通金属或塑料容器存储。成本仅为柴油的1/3左右,让接产客户享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热值可高达8600到10000大卡/千克,与石油液化气的热值相当,配制原料易购在各地化工市场均可购置。该燃料用途广,尤其适合销往饭店、学校食堂、工厂食堂、工业窑炉或锅炉等场所,市场十分广阔。

西安朗博的生物醇油系列产品一经投放市场,立即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低价位、高品质,质优价廉,深受用户欢迎。 对于柴油用户来说以前用柴油不只贵买不到,并且环保每次检查都不达标。更有甚者炒菜时一不小心炒出的菜经常会带柴油味,客户投诉不断。西安几十家柴油客户改用醇油后一致认为 “以前使用柴油,用不了多久锅底、烟道全是污垢,半个月就要清洗一次,烟尘大了附近住户也有意见。现在,2-3个月都没清洗过烟道了。环保部门再也不天天催着让停业整顿,客户也再没投诉菜里有柴油味。更让老板们高兴的是餐厅以前每个月要烧7000多元的柴油,改用生物醇油后费用不到5000元。”

赢在技术胜在创新 首创醇基燃气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醇油灶具技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的液体直烧灶具技术由于火力小,已基本被淘汰;第二类即为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雾化燃烧灶具技术,它是把醇油经油管送入灶芯,并采用高压风机雾化燃烧,由于有一部分液体燃料被吹离灶芯,造成浪费,再加上强冷风气流,降低了火焰温度,消耗了部分能量,所以火力疲软,耗量较大。由我公司首创的第三代气化燃烧灶具技术——100﹪高效气化燃烧,不用风机,采用原子碰撞,旋风气流,强压输料等设计原理,燃料耗量低,火力强劲猛于液化气。醇油先通过自身系统转化为气体,再经多个喷射孔高压喷射燃烧,没有油损耗,没有热损耗,燃烧温度更高,所以节能效果更显著,可节约燃料30-50%。并成功开发低压灌注技术,完全可以液化气罐低压存储、成本只有液化气的三分之一,解决了醇油需要高位储存的难题,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现已开发了系列灶具产品:家用灶、猛火灶、商用灶、锅炉燃烧机、无风机酒店大灶等数十个种类几十种型号的产品,同时甲醇柴油、车用甲醇汽油均已上市。

甲醇柴油是国标轻柴油中加入一定比例(15%,30%)的变性甲醇配制而成的一种环保节能燃料。1.动力强:甲醇柴油助溶剂在配制过程中增加了提高热值、增强动力的组分,使“M15甲醇柴油”与同类产品比较动力更强。2.排污少:明显降低CO、HC和NOX排放,排烟下降幅度超过80%。 3.滤点降低:比同标号柴油降低7-9个单位。4.通用性好:无需改发动机,直接使用、稳定运行,与同标号柴油有等同的适用范围和效果。可与柴油任意混溶,存放不分层不乳化。5.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机动车辆;(M50)适用于工业窑炉;(M90)适用于灶炉。6.保持期长:在标准环境内,稳定保持3个月以上,可以解决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各环节所需的时间长的问题。最新开发的三元复合添加剂更具市场竞争力。闪点、十六烷值完全可以达到国标要求,拒水性好、与水不分层、不乳化,利润达1000元以上。

甲醇汽油升级最新推出—甲基汽油。经过多年市场检验开发出新一代高效添加剂,和传统甲醇汽油相比较其优点:1、无毒性,甲基汽油的毒性比甲醇汽油的小10倍。2、甲基汽油对金属完全无腐蚀性。3、拒水不分层、低温(-25℃)易启动、高温(40℃)无气阻,全面解决了甲醇汽油、乙醇汽油尚未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排除了甲醇汽油、乙醇汽油在储存、运输、使用上大量的困难。4、动力性强。辛烷值增加,和国标汽油动力性一致甚至优于国标汽油。5、油耗与国标汽油持平。6、尾气排放更环保,废气含量下降。7、成本低,利润高。8、无需改车,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

全程化的培训系列化的产品 实体化的经营是成功的保障

规范化、标准化、专业细致服务流程是投资者成功的保障。西安朗博欢迎投资者实地考察,免费参观生产基地,效果满意后再合作!来人可免费参观灶具样品、燃烧效果,查看相关证件,也可以自己到市场购买原料,当场试验、核算成本。车用燃料可自选原料现场配置,当场试车,也可带车实际测试。朗博人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客户提供客观公正的技术信息,并为客户做好完善的售后技术服务,长期一如既往的把技术升级改进工作落得实处,永葆市场领先地位,不断的增强客户的市场竞争能力! 背靠权威机构合作百分百放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欢迎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西安朗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实力强大,值得信赖!衷心提醒读者投资前多咨询、多考察、多实地参观,如有需要可免费赠送人工合成液化气配方!

西安朗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雁塔路南段99号(省科技大院)北四楼

西安火车站:5、30、41、500路到大雁塔站下车即到

电话:029-85525023 85538283 15891738148

免费咨询电话: 4006029135 传真:029-85525023

篇10

当前,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已达到空前的程度。在“十一五”初期,国务院做出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重大决策,并将节能减排作为“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和约束性考核指标。近几年相继发生的松花江、太湖、滇池及巢湖水污染事件,造成的哈尔滨、无锡等城市饮水困难,已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国务院的主要领导多次提出要加强和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工作,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 一、环境保护标准在节能减排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期,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09年上半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的考核工作。结果表明,2009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57.6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2.4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47.8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5.40%,污染减排继续保持双下降的良好态势。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2009年各地方政府和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建立组织体系,完善制度措施,健全考核机制,通过科技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等多项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与设备,全面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有4235万千瓦燃煤脱硫机组建成投产,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568万吨/日,淘汰小火电机组装机容量1989万千瓦,钢铁、水泥、焦化及造纸、酒精、味精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结构调整也取得重要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减排工作。 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在当前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截止2005年底,各类现行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841项,其中,涉及水、气、声、渣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仅84项标准。2005年以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每年发布的标准均在100项以上。目前,现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数量已经突破1000项。“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行业排放标准的制定力度,完成了钢铁、煤炭、火力发电、农药、有色金属、建材、制药、石化、化工、石油天然气、机械、纺织印染、电镀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增加了行业型标准的覆盖面,缩小了通用型标准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水平。 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包括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或提高,其效力高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是依法制定和实施的规范性技术文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保护技术法规,特点是(1)依法具有强制力;(2)属于技术性文件,标准内容的技术性强,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业工作背景才能够理解和掌握;(3)标准以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如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排放控制要求的确定,是以生产工艺排放水平和可行的排放控制技术为依据的,同时,具有引领性和前瞻性。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数量不断增加,体系日益完善,地位显著提高。同时,标准在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制定“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规范环保管理和执法行为等方面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工业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涉及到的国家环保标准与要求 以兵器工业为例,兵器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工业的基础。根据兵器工业所承担的国防任务,根据生产企业专业特点,兵器工业分为车辆及火炮、弹药、火炸药、军用光电等四大专业领域和重型机械、普通机械、精密机械、光学电子、火炸药化工等行业以及丰富的民品领域。面对生产跨度如此大、产品种类如此多,除了新改扩建项目中严格执行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外,作为企业要执行的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炸药》(GB14770.1-2002)、《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工药剂》(GB14770.2-2002)、《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

篇11

一、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资源相对不足,许多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污染排放较严重,单位产值能耗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场规模扩大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和消费仍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为此,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的道路,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缓解人口资源矛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事关中华民族振兴与发展的长远利益。

(二)全民参与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根本要求。

节能减排是一项惠及全民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全民共同参与的事业。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动员全民参与节能减排,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入手,从生活点滴做起,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多重效益。根据对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六大类36项全民节能减排行为潜力测算,全国年节能可达7700万吨标准煤,可用来创造GDP约6400亿元,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硫和COD排放,相应减少约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涉及生产、生活、建设、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关系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和公众的切身利益,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企业、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

(三)科学技术是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支撑。

我国仍处于工业高速增长阶段,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重。我国企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仍然较低,已有的技术成果没有得到有效地推广和应用。因此,必须开展高效节能与污染控制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研发,大力推广、普及和应用节能减排科技成果,为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上过度消费、铺张浪费的不良社会风气有蔓延的趋势;不爱惜资源、不爱护环境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因此,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支撑,宣传普及节能减排科学知识和方法,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提高全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转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倡崇尚节约、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

二、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紧紧围绕“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每天做起,从周边做起”这一主题,按照“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科技支撑,普惠于民;分类指导,综合示范;创新机制,务求实效”的原则,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

1、政府引导,全民参与。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将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列为政府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社会公众是行动的参与主体,要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去。

2、科技支撑,普惠于民。

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瓶颈和城镇、农村节能减排的重点技术问题,开展节能减排高新技术、适用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面向全社会普及节能减排科技知识,推广应用节能减排科技成果和方法,提高全民节能减排的科学素质和能力,让科学技术惠及普通民众。

3、分类指导,综合示范。

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对象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村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节能减排科技综合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其区域辐射和示范作用,把各类科技综合试点作为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的落脚点。

4、创新机制,务求实效。

要以提高全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为重点,创新推动机制,创新工作方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样、切实可行的方法,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二)行动目标

到2010年末,全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和科学素质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成效,能耗和污染排放明显降低,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能力得到增强;社会公众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更加科学文明;节能减排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依靠科学技术,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具体目标如下:

1、发动社会公众参与节能减排,围绕衣、食、住、行、用等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切实将节能减排的要求落实到社会公众日常的生活、消费行为中去。

2、以高能耗、重污染企业的节能减排为重点,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节能减排潜力大、应用面广的关键技术,建设一批节能减排科技试点企业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3、建设培育一批城市社区、村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4、建设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基地;建立节能减排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体系。

5、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政策研究,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研究制订科学、可行的全民节能减排成效评估指标和方法。

三、行动内容

(一)制订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

反映社会公众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36项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开发、推广和普及基于互联网的全民节能减排计算软件,提高社会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发掘公民节能减排的潜力和积极性。

(二)开展全民节能减排宣传。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民节能减排科技宣传工作,将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要求,转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1、开展全民节能减排媒体宣传,联合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大力宣传各地节能减排的先进典型,及时反映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2、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减排常识宣传,开展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科技宣传周和宣传日活动,推广节能减排先进做法和经验,揭露和曝光浪费能源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树立崇尚节约环保、反对污染浪费的社会风气。

(三)全民节能减排科技教育与普及。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科普与教育工作,全面提升我国公民节能减排的科学素质和能力。

1、广泛动员青少年参与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在中小学校内开设节能减排课外科普课程,开展“节能减排小专家”科技进校园活动,提高青少年的节能减排科技意识,让中小学生把节能减排科学知识从课堂传播到千家万户。

2、编写《全民节能减排手册》、《全民节能减排技巧汇编》等科普材料,组织专家队伍,普及节能减排科学知识,推广国内外生活节能减排小窍门和实用方法,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村镇开展节能减排活动。

3、选择节能减排先进企业、机关、学校、社区典型,作为节能减排科技教育基地,面向全社会开放。

(四)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发。

加强对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降耗技术、控污减排关键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为全民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

1、围绕节能降耗,组织实施工业余热余能梯级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技术、节能新材料开发利用、照明节能技术、循环经济共性技术等研发项目,攻克一批节能降耗关键和共性技术,为节能降耗提供技术支撑。

2、围绕控污减排,组织实施矿产资源加工清洁工艺与深度综合利用技术、重点耗水行业节水减污技术、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工业废气控制与资源化回收利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项目,攻克一批减排治污共性和关键技术,为控污减排提供技术支撑。

3、围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组织开展新能源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生物柴油、乙醇等环保替代能源开发应用等技术研发项目,加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应用示范,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五)节能减排适用技术成果的集成、推广和应用。

针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和城镇、农村的节能减排的技术需求,推广普及节能减排适用技术、设备和产品。

1、对国内外节能减排适用技术成果,特别是对已实施的各类科技计划取得的节能减排技术成果进行汇总与筛选,建立“全民节能减排适用技术成果库”。

2、开展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针对机关、单位、社区、家庭对节能减排适用技术的需求,推广普及适用技术、知识和窍门。面向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推广、应用清洁生产、高效能源利用、污染控制等适用技术。

3、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推广普及鼓励政策的研究,为技术推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建设技术推广网络平台,大力开辟节能减排技术成果信息化服务的新途径。

(六)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节能减排专家队伍建设,促进节能减排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促进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1、按照企事业单位、机关、社区、农村居民节能减排的需求和特点,在政府引导下建设节能减排公共技术服务队伍,为企事业单位、机关、社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指导,为农村居民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援助;开通节能减排技术专家咨询热线,为社会公众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2、促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扶植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机构,培育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市场,为企业、单位和社区节能减排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的专业化技术服务。

3、结合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的实施,加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建立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为节能减排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撑服务。

(七)节能减排综合科技示范工程

依托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星火密集区等各类科技示范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节能减排综合科技示范工程。选择其中的典型试点作为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全社会开放。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在奥运会场馆、设施中的应用与示范。

1、社区节能减排综合科技示范。开展节能型社区、废物最小排放型社区科技示范,集成、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产品,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设备;开展社区节能减排科技普及和宣传活动,将节能减排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中。

2、企业节能减排综合科技示范。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重点,开展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包括产品生态设计、高耗能高污染工艺及设备改造、地方支柱性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示范等。

3、村镇节能减排科技示范。开展村镇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应用示范,节能建筑技术示范,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示范,垃圾堆肥技术应用示范等节能减排科技示范。

4、节能型机关综合科技示范。鼓励各机关和单位推广应用节能减排适用技术和设备,普及节能减排科学知识。

(八)节能减排综合成效评估与社会监督。

要发挥社会监督特别是舆论监督的作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氛围,通过全民的参与、公众的监督来促进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实现。

1、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节能减排成效评估办法,科学客观地开展节能减排成效评估考核工作。

2、建立有效的节能减排公众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开设畅通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渠道,便于民众反映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相关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配合。

加强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的组织领导,多部门密切配合,部省联动,全面深入地推动行动的实施。要将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落实具体措施和任务,分工配合,协同推进。各地要加强对本地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订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实施方案,配套支持条件,确保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支持投入力度。

将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的有关工作纳入各类科技计划并给予重点支持,同时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社会资金,增加投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大对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相关技术研发工作的投入;积极利用金融及资本市场,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节能减排领域;积极鼓励国内社会各界为节能减排公益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三)加强节能减排科技政策、法规的研究工作。

加强对全民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措施和推进机制的研究;加强政策研究成果的转化,为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提供指导,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技术转化的政策环境。

(四)充分发挥各类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

通过政府引导,鼓励各类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面向社会公众开展节能减排培训、宣传,为社会公众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开展节能减排社会监督,为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志愿者等活动。

篇12

关键词:节能减排;内涵发展;建议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节能减排工作的微观主体是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要顺利实现,必须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对节能减排重要紧迫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已成为制约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实践中必须引导企业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企业内涵发展的根本要求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是促进节能减排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我国立足于当前发展现状和提升未来竞争力做出的经济发展战略新选择。节能减排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是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一方面,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把过高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来。另一方面,抓好节能减排,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中科院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是全世界自然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59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排名第56位。另据统计,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虽然我国近几年一直重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但是按照国际上判断发展可持续性的标准,我国的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还大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率;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还大于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对环境的污染排放速率,还大于环境对污染的吸收速率。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因此,推进节能减排迫在眉睫,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由此可见,推进节能减排,是解决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经之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 我国资源匮乏状况决定了未来企业内涵发展的突破口是促进节能减排

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资源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赞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和4.5%,铁矿石、铜和铝土矿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从发展阶段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的时期,资源消耗强度增大;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也必然加大国内资源的供给压力;资源需求上升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土地、能源的“倒逼”,迫使企业不得不舍弃原先消耗土地、能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开始转向更新改造、升级换代、注重效益及节能降耗减排的集约化发展模式。同时,随着土地、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提升,环保、能源、市场准入门槛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企业仅仅依靠传统的产业模式难以再发展,而改变命运唯一的出路就是要依靠内涵式发展,把自主创新放在首位,有效促进节能减排,这样才能加速传统产业升级,拓展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当前制约企业节能减排积极性的因素剖析

1 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片面地认为节能减排意味着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谈节能减排,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谁节能减排、谁成本太高,节能减排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并且会在特定时期内暂时消除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虽然国家加大了节能减排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但是仍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对此必要性和急迫性认识程度不够,企业发展中重外延,轻内涵,发展思路还没有转到通过存量调整,挖潜改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在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方面能拖就拖,甚至阻挠政策的实施。同时,有些地方政府特别是一些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仍想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思路,甚至为了地方短期利益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行地方保护。

2 成本投入价格不菲,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

据了解,当前在我国,对企业节能减排的制约因素主要在于费用与技术两个环节,节能减排资金投入不足,绝大多数企业融资困难,顺利地进行能效融资将为企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扫除一大关键障碍。目前,国内节能减排至少存在着上千亿规模的融资需求,而对于推动节能减排的项目,所能提供的金融支持却几乎是一片空白。各级政府对节能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以严重制约了企业节能减排积极性的提高。

3 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匮乏,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

一些企业工艺装备落后,有些落后生产能力在产业转移中没有依法淘汰;节能减排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措施缺乏,违规排放现象时有发生;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应用不够,节能减排中介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污染治理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产业集聚区内还难以做到统一排放、集中治理等。

4 缺乏有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的外部环境

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中务虚多,落实少,“资源意识”、“节约意识”有待加强;法规政策不完善,缺乏促进企业节能的激励政策,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在某些地区难以落实;部分能源产品价格扭曲,企业缺乏竞争压力,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内在动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0-15年;技术成果转化困难,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着力加以解决。

三、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的几点建议

1 对企业的建议

(1)引导全体员工从企业发展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人人为节能多做贡献”的良好氛围,从我做起,从点滴入手,要“小题大做”,以确保“十一五”期间阶段性节能目标的实现。

(2)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建立全方位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长效机制。企业是

节能减排的主体,职工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将节能减排指标层层分解,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完善企业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积极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积极帮助职工掌握节能减排技能,不断提高职工节能减排能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3)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增加技术创新投入,鼓励生产研发部门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步伐;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整合社会力量为节能减排提供智力支撑;立足长远发展,积极淘汰落后的设备,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促进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提升企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水平。

2 对政府的建议

(1)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资金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实施节能减排、自主创新提供相互协调、配套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对重大节能成果和自主创新成果给予高额奖励,在IFC首期中国能效融资项目下,允许向企业提供5年以内中长期贷款;改变以往强调通过抵押和担保的方式,适当降低担保条件;根据企业现金流情况,能效融资还可以采用灵活的分期付款方式。

(2)及时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和技术信息,帮助企业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加快建立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和情报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信息资源,搞好信息交流,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信息,促进企业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上水平、上台阶;组织好每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努力提高宣传效果。加大经常性宣传和培训教育力度,增强全民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和总结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及时组织交流和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3)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认真贯彻落实《节能法》,加快制定《节能法》配套法规,引导和规范用能行为;完善企业的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质量、技术等市场准入标准,健全项目、规划和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能源、资源消耗审核制度,从建设、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管,加大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的惩处力度,不断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指导,不断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切实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个地方和重点企业,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篇13

思想观念的“破”与“立”。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和深刻变革,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从传统的发展理念中解放出来,在节能减排中实现“发展观念、绩效评价、责任意识”上的思想观念大转变显得至关重要。在发展观念上,要破除不计能源消耗、不顾生态环境、粗放型的“生产发展优先论”的传统发展观念,真正树立起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标准的科学发展新观念。在绩效评价上,要破除以发展速度论英雄的传统政绩观,真正建立起统筹节能减排在内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绩效观。在责任落实上,要破除以往存在的节能减排指标“硬约束”、责任“软落实”的错误做法,真正树立起节能减排首位责任制、第一责任人的管理新理念。

结构调整的“进”与“退”。节能减排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要有“进”有“退”,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一是依靠科技进步“汰劣促强”。现有企业要通过引入清洁生产技术和标准,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淘汰“两高一资”的落实生产能力,促进企业全面形成清洁生产的运行机制。二是节能减排,人才为本。要不断加大企业人力资本投入,通过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在企业内部全面建立起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以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推动节能减排。三是加强管理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在企业内部工艺流程间和上下游企业间,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回收、再利用,形成能源节约和污染减排“双赢”的运营模式。

发展规划的“远”与“近”。节能减排既是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又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应注重把握好节能减排在“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中的“远”和“近”。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建立起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规划有机结合、目标相配套、任务相衔接的现代产业规划体系。在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根据地域资源分布情况和环境承载能力,突出做好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避免生产要素“舍近求远”的无序流动和产业趋同造成的市场无序竞争。在社会发展规划中,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从发展规划入手,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职能定位的“分”与“合”。节能与减排是实现低碳发展的一项整体性战略任务,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支撑。作为各级政府要处理好部门职能与整体任务的“分”与“合”。其一,合力保大局,分口抓落实,做到“三个一起”和“三个分口”。即:节能减排“两套规划”一起制定,“两套指标”一起下达,“两项责任”一起承担,“两项任务”分口落实,“两项职能”分口监控,“两项奖惩”分口兑现。其二,加快信息化建设,健全地区节能减排监控网络,保证两大部门对节能减排监控的协调性和服务的整体性。其三,政府要搞好两部门协调联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政策激励的新途径、兑现奖惩的新措施,确保节能减排一体化推进。

工作推进的“点”与“面”。节能减排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突出抓好“点”,又要兼顾抓好“面”。一要突出抓好重点。要根据实际确定省、市、县的节能和减排的重点企业,实行“指标重点下达、责任重点落实、运行重点监控”,扭住“牛鼻子”,拉动节能减排总体推进。二要推动“面”上的工作。要制定“面”上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和总体工作目标,通过层层分解,在工作安排和任务落实上要做到“一个企业都不能少”。三要搞好以“点”带“面”。发挥重点企业人才、技术、资金优势,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第四,要大力推广产业集聚区的节能减排模式,实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排污集合处理”。以集聚区的“点”,吸纳“面”上的企业,实现高效率的节能减排。

能源节约的“新”与“旧”。要按照“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要求,以发展新能源和新技术为主攻方向,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新”代“旧”推动能源节约。一是在能源生产上,突出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新能源比重。二是节能新技术应用上,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现有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新技术应用和节能产品开发。三是在节能科技攻关上,以市场为导向,创建行业能源节约“科技联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面向企业搞好重大节能项目的科研攻关,提升行业节能水平。

污染治理的“收”与“放”。“收紧排污的入口与出口、放开搞活治污的体制与机制”是生产领域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收紧排污的入口与出口,一要收紧新上项目准入关,严格项目环评“一票否决制”;二要全面推进CDM清洁发展机制,收紧排放关;三要加强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打好污染监控的“组合拳”。放开搞活治理污染的体制与机制,一要放活治污体制,二要放活政策。

项目引进的“量”与“质”。在世界性的产业转移中,一部分“两高一资”项目往往用“投资大”做诱饵粉墨登场,成为一些急功近利地区的招商引资对象,造成了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为此,在项目引进中应认真处理好项目引进的“量”与“质”的关系,坚持节能、环保的“三项否决”制度,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

评价体系的“增”与“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节能减排量大面广、任务繁重,规范和完善考评指标和评价体系则成为节能减排的关键一环。从宏观层面上,鉴于能耗和排放的增长是GDP增长的函数,在节能减排考评体系中,应增大对政府节能减排考评指标的权重,逐步减小GDP相关指数的权重;增加政府部门节能减排监控类考核指标,减少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评比类干预性指标。在微观层面上,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承担着绿色发展的历史使命,对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履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效益考评指标,逐步减少和淡化产值类投入产出比的考评指标,真正建立起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篇14

关键词:节能减排 环保 低碳

引 言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节能减排工作势在必行。所谓“节能减排”,即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1]。这是在资源短缺和环境承载力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1.我国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形势非常严峻。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作为检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使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开始实行节能减排,有了一定成效。但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很大代价,节能减排工作依然严峻。综合减排措施与项目投资并未完全展开,激励减排的政策有待完善。此外,部分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还没有落到实处,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个别地区、个别行业的能耗指标、排放指标不降反升。

2.我国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2.1建立节能减排法律管理体系,但相关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建立了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及管理体系。但节能标准、标志的制定和修订较为缓慢,能效标准没有考虑未来的技术发展;《节能产品目录》尚未制定,无法对相关企业实施政策补贴或税收优惠;能耗和污染物统计指标、监测与考核体系仍不够完整。

2.2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初步建立,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近年来,我国不断探索建立推动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机制,重点推广了合同能源和清洁发展机制,但和我国庞大的节能市场相比,这两种新机制的市场规模还相对较小。由于税率错位、融资困难和相应行业标准缺乏,阻碍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发展壮大;由于对最新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的研究相对滞后,相关跨学科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制约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

2.3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

目前,高耗能企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仍在建设,这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且我国小企业数量较多,如果简单地大量关停小企业,将会对社会安定以及生产供应稳定带来许多问题。

2.4节能措施薄弱,优质能源不足,现有能源结构不利于节能

目前,我国的能源主要以煤为主,煤炭消费比例大,优质能源消费比例小,这是造成我国能源效率低下原因之一。加上生产工艺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产品的能耗较高。

2.5新能源及节能新技术投入力度较大,但其推广应用相对缓慢

为了推动新能源的研发,我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新技术的投入。由于新能源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市场规模较小;我国大多数节能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较大差距,且研发推广缺乏有效组织,节能技术发挥的作用相对不足[3]。

3.节能减排的对策措施

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并做好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3.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力度

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使政策体系、制度体系、管理体系等形成合力,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做好。把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要求具体化,体现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规划、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等方面,实现节能优先[4]。

3.2优化能源结构,加大节能新技术引进、吸收、研发的扶持力度

积极发展光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并采取政策倾斜等措施推动中西部地区的新能源建设;进一步加快引入包括生产制造技术、组织管理技术和市场营销技术在内的复合式技术结构;加大研发创新的政策支持,尽快制定并完善节能新技术的各级标准及相关认证体系[5]。

3.3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发展

通过经济手段,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加大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为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应逐步提高环保收费标准,并把环保收费通过税收的形式确定下来。

3.4制定并完善节能减排的税收制度

抓紧通过出台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完善节能减排的税收体制。充分运用税收政策缓解环境污染,保护紧缺资源和能源,从源头上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通过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实行鼓励节能环保新技术设备进口的优惠政策。

3.5加强节能环保领域的资金支持

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项目的金融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建立环境信息通报制度,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从而控制企业盲目投资行为,确保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完成。

3.6借助法律手段推动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

借助于法律手段健全节能各级标准体系,并从源头上控制高能耗行为;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明确国家实行促进节能的税收、价格、信贷政策。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将严格查处各类违法问题,如违规审批、越权审批、降低环评等级等,进一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与公平性。

4.小结

我国的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目前,各职能部门应对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从体制入手,积极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这是遵循自然规律与顺应时代潮流的战略措施。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节能减排理念,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晶莹.对节能减排问题的重新审视[j]. 有色冶金节能,2008,1:18~19

[2]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n].石油商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