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城市的起源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54

城市的起源发展

篇1

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是城市问题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城市文化》(1938年)和《城市发展史》(1962年)两部著作,不但具有里程碑般的象征意义,而且也是学界公认的对城市问题的权威表述。如果以《城市文化》的面世为参照系,那么中国大陆在城市文化领域内的探讨,比欧美发达国家滞后近70年。因为起步晚,所以,中国既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权威学者。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来自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念上的掣肘;二是源自学养水平和思维方式上的羁绊。严格地说,中国的城市文化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从事这一命题研究的学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一、城市起源的生态地利足迹

叶:刘易斯?芒福德是城市问题研究的巨擘,但我对芒福德关于城市起源的论述有点不解。比如,他认为“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其实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神刺激。所以,城市最初首先是作为一个‘磁体’而不是一个(居住的)容器存在。村落的存在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

王:城市源于祭祀活动,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佐证这个观点,需要极为深厚的史学功底,我辈不敢妄言与否,即便名声更大的专家学者,我看也不会轻言是非。但学术研讨无,提出看法和观点,应是学者的权利,从某种角度上看,还应该是学者优良素质的体现,拾人牙慧、人云亦云,是难以称其为学者的。

据我所知,现在学术界对城市起源一般持三种观点:一是防御说,即建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二是集市说,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多余的农畜产品需要有个场所进行交换;三是社会分工说,因为生产力不断发展,各类社会从业人员需要有个地方集中起来开展分门别类的产品生产。

叶:除了上述三种观点,最近社会上还有人增加了三种城市起源说:一是私有制说,即城市是私有制的产物,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二是阶级说,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三是地利说,城市的兴起与河川、港湾交通运输汇聚的特性,以及某些地域自然资源丰富、地势平缓交叉等优越条件有关。

王:因为不知私有制说和阶级说是建立在什么样的证据基础之上,所以我不能轻率地表示认同,但我赞成地利说。

据考古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西亚两河流域,稍晚便是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再晚就是黄河流域的城市,年代约为公元前2?100年。这些早期的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坐落在河畔,这是人类生存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有意识地选择,也可理解为人类建城兴市的自然情结。水是生命的源泉,是颠扑不破的定理,所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河流边上亦属一种必然。不过我臆测人类最早的聚集地应在小河小溪旁,因为,仅会使用独木舟的早期人类,还缺乏驾驭大江大河的能力。随着适应和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的聚集地,从小河小溪边延伸到大江大河旁;同理,伴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城市又从大江大河旁拓展至大海边。从上述城市地理位置的变迁中可以看出,人类对聚集地的选择,是和人类科技水平和能力提高同步的。

叶:你这个猜测很有意思,不管是否成立,至少从两个方面证明了城市起源地利说:一是当今国内外一线城市都与江河相伴,哈德逊河和纽约、泰晤士河与伦敦、塞纳河与巴黎、隅川荒川与东京、黄浦江与上海、海河与天津、珠江与广州等;二是纵观500年以来的世界史,那几个一度执世界牛耳的国家,西班牙、荷兰、英国,直至今日的美国,都崛起于大海之滨。

由此可见,人类聚集地从小河小溪边迁徙到大江大河旁,再延伸到大海边,确实是与人类能力与科技水平提升过程同步的。

王:从这个意义上说,流通技术水平的高低,是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风向标。人类发展到现代,江河航运正被大规模发展的铁路和高速公路所替代,但作为流通领域主力军之一的现代海洋航运,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上海之所以要花大力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关键也在于此。据权威资料显示,全球现在大约有3?000个左右沿海和海岛城市,其中70%是中等发达城市,30%是高度发达城市,而且70%以上的财富集中在各国的沿海城市里。

叶:依山傍水,这不但是人类建造城市的自然情结,也是一种原则。春秋时管仲就说过,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管子?乘马》)

王:这也是我认同城市起源地利说的原因。

二、城市文化的历史地缘情愫

叶:以城市起源地利说引申至目前的社会形态看,沿海、沿江、沿河的城市,社会的开放程度、经济的发展水平、居民的思想理念等普遍高于内陆城市。这不仅仅是我们中国,全世界都一样。这样说不是褒李贬桃,而是基于一种历史和现实的状况。沿海、沿江、沿河城市因具有地理上便于交流的优势,所以在社会进步上总是处于“先手”(围棋术语)。

王:从目前世界城市的发展状况看的确如此。这也许部分符合城市起源地利说的道理。

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在这一点上,与较为固定的、内向的、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形式完全相反。”刘易斯比较的参照物体是城市与农村,但同样适用于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因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落后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闭塞或流通条件差、流通技术水平低却是同一病灶。

王:如果以城市文化的内涵作比较,我觉得海派文化更能比较直观地说明城市地理位置对城市文化的深刻影响。因为上海位于江海之滨,交通便利,又被强行半殖民化了近一个世纪,世界各色人等、各种思潮每每交会于此,所以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成为了海派文化的特点。

叶:说到城市文化中的殖民地元素,当今学术界的有些话题是很有意思的。在泛政治化年代,殖民地文化是被定性为“反面教材”的。现在时代进步了,人们的思想水平也提高了,殖民地文化中的一些正面价值得到了朝野各界的首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殖民地文化虽有强加屈从的基因,但更有不同民族文化交融、出新的成果。如上海的外滩建筑、香港的城市管理、新加坡的社会约束等,既是“洋为中用”的经典,也是“他山之石”的案例。

王:从宏观角度来说,城市管理属于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受意识形态思维的影响,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有点“不靠谱”,为此曾付出不小的代价。今天,人们认识到殖民地文化中有正面价值,但有点晚了。早在80年前,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就对“洋为中用”作了精确的诠释,只是大多数国人对他老人家的教诲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已;或者是嘴上说一套,干起来是另一套。比如,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一些地方政府,各级职能部门,每年派往港澳和国外考察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人员何止成千上万,花费也是天文数字,但真正能学到人家管理精髓的有多少?真正学以致用和洋为中用的又有多少?

叶:当然,认真考察还是会有所收益的。我第一次到香港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感到香港的马路并不比上海的宽敞,但路上机动车的车速却远比上海快。据我所知,香港的道路面积仅为上海的三分之一,但机动车保有量和上海相当,都是170万辆多一点,包括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等,但为什么上海的交通拥堵状况要远甚于香港呢?也许有人能说出几个、几十个原因,但我觉得说一千道一万,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香港的城市管理水平比我们上海高。而这个高水平的城市管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更不是靠搞运动、喊口号实现的,而是一百多年来,香港的城市管理者通过实践得来的真知。

王:沪港的交通状况虽然是城市管理的一个点,但由点及面,由此及彼,我们就可看清两地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既有城市文明程度方面的,也有受城市文化浸淫形成的。文明和文化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文明体现着价值,文化表现为方式。文明是由价值观支撑的,违背了这种价值观,就会被视为不文明;但文化是一种精神积淀,是千百年传承的结果,是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的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及根之所在。

叶:你的话有点像列宁对“爱国主义”的论述——“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王:列宁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千百年”,二是“极其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如此,文化也是如此,所以,不管海派文化还是其他地方或国度文化,都属于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从一个宽泛的角度上去审视,城市文化不但陶冶市民的性情,还培育市民的精神风貌,并深深地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继而把市民的文明行为提升到相应的程度上。这个逻辑演绎和城市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而城市管理也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事实证明,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这座城市的文化水准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城市文化不是靠搞运动式的突击就能得到提升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一种点滴的精神积累。一个地区的进步,不会背离本地区的文化传统,一座城市的发展,也不能背弃城市的文化传统去制订形而上或大而无当的规划。因为,任何一座城市,人们对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都有“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这是城市形成中的文化情结,是任何人和力量都抹不掉的。

叶:历史上曾有一些妄自尊大或不自量力的人,总喜欢挑战这种“城市文化情结”,即使在一段时间内靠权力或威势暂时得逞,但最后都归于徒劳。实际上道理很简单,因为城市文化情结是“千百年中形成的”,人们对它怀有“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但是有的人不懂,或故意不懂这个简单的道理。

三、生态与文化的城市学理悖论

嘉宾甲:从历史上看,无论中外,城市文化始终是处于被教化的地位。对于城市文化的批判,在西方可算是源远流长。里克沃特就曾说过,“城市的恶名一直是人们城市情感的一部分”。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更是长期存在着一种反城市化的倾向。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足见赞美山水田园的文字汗牛充栋,但赞誉自己所居城市的词句却是凤毛麟角。探其缘由,我个人觉得主要是受三大情愫困扰:其一,农业文明对田园风光和自然山水的依恋情结;其二,因科举落第或官场险恶而厌烦城市繁杂的人际交往;其三,因生活坎坷而背井离乡,但进入城市后又不如意。所以,在中国文化和文学史上,对“世外桃源”、“农家乐”等社会模式的褒扬,始终居于主流地位,而城市生活,就是声色犬马、歌舞升平的代名词,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

嘉宾乙:但也不乏例外,如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邵雍可算中国城市文学的一个标志性人物。“物外洞天三十六,都疑布在洛阳中”;“予家洛城里,况复在天津。……时光优化国,景物厚幽人”。像这样赞誉自己所居城市的诗句,邵雍写过好几首,而在他之前,似乎还没有人花如此多的笔墨赞美城市生活。当然,古人描写洛阳城、长安城的文字不少,但称颂城居生活的凤毛麟角。邵雍通过在城市中漫步、游览、观赏后认识到,城市是可以让生活更美好的。

虽然邵雍被人尊为北宋五子之一(作者注:另四子是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但因长期“大隐隐于市”,所以鲜为人知。

嘉宾丙:人类社会经历了早期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在正向生态文明迈进。但迄今为止无人否认,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风向标。在古希腊时期,人们甚至还以城市和农村的划分来区别文明人与野蛮人。所以,现代社会公认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最高代表。

篇2

资源型城市是随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由于资源种类的不同,资源型城市又可分为石油工业城市、煤矿城市、锡矿城市、森林工业城市等等多种类型。这些城市在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面虽然遵循着普通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一般轨迹(即存在一切城市发展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其城市兴起的条件和背景的不同,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又有其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集中表现在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两个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上,因此要认识资源型城市,寻求其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从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入手。

一、资源型城市现状特点

1. 资源型城市发展历史较短 

一般说来,资源型城市都是在开发资源基础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时间较短,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兴起的城市和一般城市相比必然缺少历史的积淀和文化内涵,其城市建设也往往是粗线条的,仅仅是为了开发而开发,这样就使资源型城市很难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和风貌景观。 

2. 资源型城市建设速度较快 

由于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往往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这就导制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以油都大庆为例,本世纪五十年代大庆地域总人口不足2万人,到了九十年代,短短的四十几年的时间,大庆已成为人口近百万的举世瞩目的大城市,不仅大庆如此,其它资源型城市如鸡西、鹤岗、伊春等,其城市建设也存在类似情况,虽然超常规的城市建设速度,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生产服务基地,但这样的建设速度在当时的建设条件下,必然使城市建设缺少全面的规划和统筹安排,从而使生产和生活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冲突和矛盾(仍以大庆为例,在其市城内64%的城镇分布于油田内,尤以萨尔图地域最为突出,其生产和生活的冲突十分尖锐。)

3. 资源型城市建设主要以资源开发为核心 

由于资源型城市本身就是由于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因而城市建设很难体现其个性特征,“点多、线长、面广”往往是资源型城市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造成缺少现代化城市应有的聚集效应,难以形成城市精神生活氛围的状况,同时也给市政设施建设与合理利用带来诸多问题。 

从资源型城市以上几个主要现状特点来看,要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必须从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其矛盾所在,从而探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分析

1. 资源开发的各个历史阶段的现实要求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的过程,往往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一般来说,在资源开发前期即创业期,条件较为艰苦,城镇建设主要为生产服务,其特征往往是资源生产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布局分散的小集镇形式,其城市形态是较为模糊的,虽然有些城市在此阶段也曾进行统一规划(如大庆的工农村规划)但这种规划往往是粗线条的短期行为的,因此很少遵循城市规划的一般准则,这必然与城市的长远发展产生一定的冲突。 

在资源开发中期,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资源型城市在此阶段一方面为国家提供了石油、煤炭等生产资源,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为城市建设带来了机遇,因此其城市建设的力度也开始加大,大型居住区,商业区逐渐形成,但由于城市初期所形成的分散式布局的弊端,随着城市生活性的增强而逐渐显露出来,生产和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协调这两方面关系,直接关系到资源型城市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而到了资源开发的末期,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的矛盾更加尖锐,主要因为这个时期随着资源的减少,经济下滑,城市建设需要的资金相对减少,这必然影响和限制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原来仅靠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单一产业结构,面临着向多元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若不能顺利进行,城市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就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切断,城市建设便无法顺利进行,其后果可能直接导致城市的萎缩乃至荒废。 

2. 资源开发的分散性与城市建设的集中性之间的矛盾 

任何一个资源型城市其资源分布都不可能是均衡的集中的,开发资源过程也是分散的,这就容易使城市发展与布局形成“点多、线长、面广”过于分散的态势,这种城市形态相对于资源开发来说,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有利的,因为其便于生产服务,但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这种城市形态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首先,“点多”使城市空间布局过于分散,无法形成城市中心的聚集效应,建设重点不突出,无法突出城市形象和风貌特色;其次,“线长”必然造成城市交通的混乱和水、暖、电等基础设施的浪费;第三“面广”使城市建设的摊子辅的过大,建设资金分流严重,不便管理且缺少城市应有的生活氛围,因此,这种空间布局是不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 

3. 资源开发与城市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对资源型城市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资源开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生产和生活分区并不十分明确的城市,因为在资源型城市中,工业生产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较大,在某些城镇中甚至达到50%以上,大面积的工业用地在城市中若得不到合理规划,长远安排,它所造成的空气嗓声,水质等方面的污染必然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从而对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4.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管理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行政管理部门是不同的,双方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又互有交叉,各部分往往从各自利益出发,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协调和统一,从而给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之间带来人为的矛盾。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立足于资源型城市现状,充分认识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矛盾特点,才能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从而使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得以协调发展。

三、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对策

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说到底仍然是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因此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根据生态学家理斯(william rees) 提出的“生态脚印”(ecological footprint)理论,“要保持一定地区现有的消费水平,一定会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生产用地和水域,才能支持该地区长期生存下去,他把包括这些生产用地和水域在内的相关地域叫做‘生态脚印’”也就是说一定地域内所能提供的资源只能维持一定限度的人口长期生存下去,超过这个限度,该地域的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任何一个城市(包括市域)它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城市的发展必须在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达到发展的可持续性。 

用理斯的这种理论来分析资源型城市,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的“承载能力”是相当大的,它现有的人口数并没有超过它的“承载能力”但由于其它地域对资源的需求,资源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开发的过程成为了输出“承载能力”的过程,这就使资源型城市的“承载能力”不断下降,因此要使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相协调,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使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结束后,仍能维持当时人口的长期生存,这就要求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与城市建设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同时要适时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经济发展,协调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为其长运发展提供条件。 

协调发展对策1:建立密集型城市 

从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理斯的“生态脚印”概念分析,建立密集型城市是减少资源与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 

纵观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其城市建设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均衡发展的道路,资源开发到哪里,城市建设就跟到哪里,从而形成了分散式布局的现状特点,使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各方面的矛盾,建立密集型城市则不同。首先,城市布局相对集中,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其次,密集型城市使生产与生活相对分开,减少相互干扰,安全性提高,使生产与生活起到相互促进作用;第三,便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从而解决了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众多矛盾。 

但是,从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现状特点来看,分散式布局已基本形成,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密集型城市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市域内选择重点城镇集中发展形成密集型城市中心,重点城镇的选择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应具备市域核心的地位。这里所指的核心并不一定是地域内的中心,关键在于它 在市域内起到与其它城镇协调发展的作用。 

应避开资源开发区,这样才能使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相对分开,避免为保证生产而进行的重复建设,同时可保证生活环境不受污染。 

应具有便利交通条件。交通的顺畅一方面可保证市域内部联系(包括生产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可与城市外地域联系紧密,从而保证资源的输出与利用。 

对策2:建立分散布局的卫星小城镇 

建立密集型城市,并不是放弃现有的与生产相结合的小城镇,由于资源开发的需要,这些小城镇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这些小城镇的建设重点和方向应有所转变。首先,小城镇的发展应以满足资源开发为目的,集中发展生产服务基地;其次,应避免建设大型生活设施,这样可避免城市建设的浪费;第三,要充分作好转产的准备,从而为资源开发结束后的长远发展提供条件,转产方向可根据现有条件综合选择,资源开发结束后,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小城镇。 

对策3:以大生态、大绿化观念建设的城市边缘区 

密集型城市中心(生活性)与分散型卫星城镇(生产性),并不能孤立地存在,它们的结合部,即城市边缘区,也应统一规划,建立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和绿化系统工程,从而形成现代化田园式生态城,改变以往资源型城市景观乏味,环境质量差的状况,同时考虑资源型城市文化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只要充分认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点,找出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所在,并以整体的、长远的观点进行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是完全可以协调发展的,从而使资源型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资源型城市是随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由于资源种类的不同,资源型城市又可分为石油工业城市、煤矿城市、锡矿城市、森林工业城市等等多种类型。这些城市在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面虽然遵循着普通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一般轨迹(即存在一切城市发展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其城市兴起的条件和背景的不同,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又有其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集中表现在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两个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上,因此要认识资源型城市,寻求其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从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入手。

一、资源型城市现状特点

1. 资源型城市发展历史较短

一般说来,资源型城市都是在开发资源基础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时间较短,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兴起的城市和一般城市相比必然缺少历史的积淀和文化内涵,其城市建设也往往是粗线条的,仅仅是为了开发而开发,这样就使资源型城市很难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和风貌景观。

2. 资源型城市建设速度较快

由于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往往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这就导制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以油都大庆为例,本世纪五十年代大庆地域总人口不足2万人,到了九十年代,短短的四十几年的时间,大庆已成为人口近百万的举世瞩目的大城市,不仅大庆如此,其它资源型城市如鸡西、鹤岗、伊春等,其城市建设也存在类似情况,虽然超常规的城市建设速度,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生产服务基地,但这样的建设速度在当时的建设条件下,必然使城市建设缺少全面的规划和统筹安排,从而使生产和生活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冲突和矛盾(仍以大庆为例,在其市城内64%的城镇分布于油田内,尤以萨尔图地域最为突出,其生产和生活的冲突十分尖锐。)

3. 资源型城市建设主要以资源开发为核心

由于资源型城市本身就是由于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因而城市建设很难体现其个性特征,“点多、线长、面广”往往是资源型城市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造成缺少现代化城市应有的聚集效应,难以形成城市精神生活氛围的状况,同时也给市政设施建设与合理利用带来诸多问题。

从资源型城市以上几个主要现状特点来看,要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必须从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其矛盾所在,从而探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分析

1. 资源开发的各个历史阶段的现实要求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的过程,往往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一般来说,在资源开发前期即创业期,条件较为艰苦,城镇建设主要为生产服务,其特征往往是资源生产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布局分散的小集镇形式,其城市形态是较为模糊的,虽然有些城市在此阶段也曾进行统一规划(如大庆的工农村规划)但这种规划往往是粗线条的短期行为的,因此很少遵循城市规划的一般准则,这必然与城市的长远发展产生一定的冲突。

在资源开发中期,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资源型城市在此阶段一方面为国家提供了石油、煤炭等生产资源,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为城市建设带来了机遇,因此其城市建设的力度也开始加大,大型居住区,商业区逐渐形成,但由于城市初期所形成的分散式布局的弊端,随着城市生活性的增强而逐渐显露出来,生产和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协调这两方面关系,直接关系到资源型城市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而到了资源开发的末期,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的矛盾更加尖锐,主要因为这个时期随着资源的减少,经济下滑,城市建设需要的资金相对减少,这必然影响和限制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原来仅靠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单一产业结构,面临着向多元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若不能顺利进行,城市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就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切断,城市建设便无法顺利进行,其后果可能直接导致城市的萎缩乃至荒废。

2. 资源开发的分散性与城市建设的集中性之间的矛盾

任何一个资源型城市其资源分布都不可能是均衡的集中的,开发资源过程也是分散的,这就容易使城市发展与布局形成“点多、线长、面广”过于分散的态势,这种城市形态相对于资源开发来说,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有利的,因为其便于生产服务,但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这种城市形态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首先,“点多”使城市空间布局过于分散,无法形成城市中心的聚集效应,建设重点不突出,无法突出城市形象和风貌特色;其次,“线长”必然造成城市交通的混乱和水、暖、电等基础设施的浪费;第三“面广”使城市建设的摊子辅的过大,建设资金分流严重,不便管理且缺少城市应有的生活氛围,因此,这种空间布局是不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

3. 资源开发与城市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对资源型城市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资源开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生产和生活分区并不十分明确的城市,因为在资源型城市中,工业生产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较大,在某些城镇中甚至达到50%以上,大面积的工业用地在城市中若得不到合理规划,长远安排,它所造成的空气嗓声,水质等方面的污染必然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从而对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4.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管理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行政管理部门是不同的,双方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又互有交叉,各部分往往从各自利益出发,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协调和统一,从而给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之间带来人为的矛盾。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立足于资源型城市现状,充分认识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矛盾特点,才能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从而使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得以协调发展。

三、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对策

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说到底仍然是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因此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根据生态学家理斯(William Rees) 提出的“生态脚印”(Ecological Footprint)理论,“要保持一定地区现有的消费水平,一定会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生产用地和水域,才能支持该地区长期生存下去,他把包括这些生产用地和水域在内的相关地域叫做‘生态脚印’”也就是说一定地域内所能提供的资源只能维持一定限度的人口长期生存下去,超过这个限度,该地域的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任何一个城市(包括市域)它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城市的发展必须在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达到发展的可持续性。

用理斯的这种理论来分析资源型城市,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的“承载能力”是相当大的,它现有的人口数并没有超过它的“承载能力”但由于其它地域对资源的需求,资源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开发的过程成为了输出“承载能力”的过程,这就使资源型城市的“承载能力”不断下降,因此要使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相协调,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使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结束后,仍能维持当时人口的长期生存,这就要求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与城市建设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同时要适时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经济发展,协调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为其长运发展提供条件。

协调发展对策1:建立密集型城市

从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理斯的“生态脚印”概念分析,建立密集型城市是减少资源与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

纵观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其城市建设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均衡发展的道路,资源开发到哪里,城市建设就跟到哪里,从而形成了分散式布局的现状特点,使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各方面的矛盾,建立密集型城市则不同。首先,城市布局相对集中,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其次,密集型城市使生产与生活相对分开,减少相互干扰,安全性提高,使生产与生活起到相互促进作用;第三,便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从而解决了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众多矛盾。

但是,从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现状特点来看,分散式布局已基本形成,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密集型城市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市域内选择重点城镇集中发展形成密集型城市中心,重点城镇的选择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应具备市域核心的地位。这里所指的核心并不一定是地域内的中心,关键在于它 在市域内起到与其它城镇协调发展的作用。

应避开资源开发区,这样才能使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相对分开,避免为保证生产而进行的重复建设,同时可保证生活环境不受污染。

应具有便利交通条件。交通的顺畅一方面可保证市域内部联系(包括生产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可与城市外地域联系紧密,从而保证资源的输出与利用。

对策2:建立分散布局的卫星小城镇

建立密集型城市,并不是放弃现有的与生产相结合的小城镇,由于资源开发的需要,这些小城镇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这些小城镇的建设重点和方向应有所转变。首先,小城镇的发展应以满足资源开发为目的,集中发展生产服务基地;其次,应避免建设大型生活设施,这样可避免城市建设的浪费;第三,要充分作好转产的准备,从而为资源开发结束后的长远发展提供条件,转产方向可根据现有条件综合选择,资源开发结束后,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小城镇。

对策3:以大生态、大绿化观念建设的城市边缘区

密集型城市中心(生活性)与分散型卫星城镇(生产性),并不能孤立地存在,它们的结合部,即城市边缘区,也应统一规划,建立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和绿化系统工程,从而形成现代化田园式生态城,改变以往资源型城市景观乏味,环境质量差的状况,同时考虑资源型城市文化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只要充分认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点,找出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所在,并以整体的、长远的观点进行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是完全可以协调发展的,从而使资源型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民国时期;资源型城市;城市产业结构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5-071-03

马克思曾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生产技术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生产技术,与近代相适应的就是机器生产,即工业生产。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制定了各项刺激工矿业发展的政策,同时营造了良好投资环境,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被运用于资源的开发,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传统资源型城市逐步向以机器生产为主的现代资源型城市演变。在演变过程中,一些原有资源型城市得到了较大发展,比如自贡、唐山等;一些城市则因资源枯竭而衰落或者转型。比如个旧、佛山等。同时,随着煤、铁、石油等资源的开发和发展,出-现了新兴的资源型城市,比如淮安、玉门等。

一、继续发展的资源型城市研究

民国时期,由于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被运用于铁、煤、石油等资源的开发以及积极矿业政策的实施等原因,一部分资源型城市继续发展,例如唐山、自贡。在近代工业的推动下,资源产业的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商业繁荣,交通、邮电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新建设。促使民国时期资源型城市继续发展的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资金、技术和人力因素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依赖于资源产业的发展,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掌握先进技术的人力。民国资源委员会、建设委员会等机构为资源型城市的继续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力的保证。谭备战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营煤矿事业经营的典型――以建设委员会与淮南煤矿为例的考察》就介绍了民国建设委员会在淮南的大量人、财、物得投入,使安徽中北部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直接促成了淮南这座皖北新兴工业城市的形成。除了国民政府的投入,帝国主义在华投资也对民国时期资源产业和资源型城市的继续发展起到了作用。陈慈玉的《战时经济统制下的台湾煤矿业(1937-1945)》、姜良芹的《试论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以矿产投资为例》等文章就提到了帝国主义对台湾、东北等地区资源产业的投入和取得的客观效果。

(二) 政策因素

中华民国成立后,不论那个集团当政,无一例外地鼓励发展实业,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实业发展,一部分资源型城市也得到了继续发展。李洪超的《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矿业政策》指出,张骞出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1913年9月-1915年4月),促使北洋政府颁了一系列经济法规,实施了诸多振兴T-商业的经济政策。其中,矿业方面的措施是:(1)有限度地利用外资的开放主义矿业政策;(2)设立维持矿务监督署;(3)体恤矿商,降低矿税,(4)改革官办矿业体制。严海建在《民国资源委员会与中国的重工业建设》别提到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根据数年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全国各种资源的供需状况,制订了一份全面的互相协调的《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由于资源委员会得到国民政府的大量的政策支持。以及自身在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筹设了中央钢铁厂江西钨铁厂、彭县铜矿、湘潭煤矿、四川油矿、灵乡铁矿、水口山铅锌矿等21家企业,从而使得这些资源型城市的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衰落的资源型城市研究

城市与一切客观事物一样都会经历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城市衰落是城市运动变化过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关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的研究已有成果出现,何一民先生主编的《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就是至今最全面介绍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的专著。城市类型不同,其衰落原因也就不同。就资源型城市而言,其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和资源产业,一旦资源枯竭,就会导致这类城市经济支柱产业衰退,进而导致城市衰落。民国时期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演变处于“新旧交替、传统与现代、战争与矛盾”相互交织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其衰落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 因为资源枯竭而出现衰落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往往单一,其城市兴衰与资源的可开采量有密切相关,城市经济严重依赖于资源产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类城市大都是因矿而建或因矿而兴,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而带来人口聚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随着矿产资源的继续开采而繁荣,主导城市发展的资源一旦出现枯竭,城市经济发展就会缺乏后劲,并出现人口迁移和城市衰落。云南个旧、山西大同、安徽淮安等都属于这类城市。

(二) 因战争破坏而出现阶段性衰落

城市衰落还存在阶段性衰落,即由于战争或者自然灾害破坏给城市带来一定阶段内人口和城市功能发展停滞甚至倒退,资源型城市也是如此。例如,《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中就提到徐州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现了阶段性衰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徐州均是战役的中心,这使徐州城市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日军占领徐州后,利用傀儡政权疯狂掠夺徐州煤铁矿产资源,使“沦陷区全部煤铁矿业,炼铁、炼焦业被掠一空。”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以徐州为中心展开淮海大决战,徐州再次遭受劫难。到1948年徐州解放,徐州城市面积仍然与1927年的12平方公里大致相等,固定人口不足十万。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这为徐州城市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从此徐州又焕发了往日的光彩。

(三) 因其他原因而出现的阶段性衰落

四川是我国主要产盐区之一,位于四川南部的自贡在东汉章帝时期便开凿首批盐井,享有“千年盐都”之美誉。然而从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自贡却出现了阶段性衰落。自贡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因“川盐济楚”而获得了巨大发展。民国成立后的二十余年间,由于时局动荡,盐业政策朝令夕改,军阀割据。交通阻塞,销岸缩减,运商怯步,盐业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抗战爆发后,由于沿海产海盐产区相继沦陷,大后75-各省的用盐,都依赖川盐接济。国民政府极其重视四川盐务,国家盐务总局迁入四川,同时给予四川盐业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积极支持,“富荣(自贡)盐场由300万担增产为650万担。”

三、转型的资源型城市研究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分为两个阶段,即近代转型和现代转型。民国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属于近代转型,所谓资源型城市近代转型是指“发端于清末民初完成于新中国建国以后,实现了以传统手工业为基础的资源型城市向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资源型

城市的转型。”这一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表现:

(一) 生产方式的转变

清末民初随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引入,特别是机器等生产技术的引入,资源开发从传统的手工生产转型为现代机器生产,这标志着传统资源型城市向现代资源型城市转变。自贡享有“千年盐都”的美誉,自东汉章帝时期开凿首批盐井开始,历经一千多年的变迁,到清中后期因“川盐济楚”而迅速发展,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手工工场和四川盐业生产的中心。据曾仰丰的《自贡盐场简述及其展望》记载:自贡盐场蒸汽汲卤开始于1895年,到1938年1月,全场由蒸汽机车汲卤的盐井有32眼,月产卤水约32万担,1943年,机推井增加到72眼,月产卤水约74万担,占全场卤水产量的91%。城市产业结构、社会阶级、城市职能等也随之变化。

(二) 城市产业结构方面

自贡盐业迅速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迁,例如盐化工的起步与发展。伍培基在《自贡盐化工发展简史》中提到,自贡在产盐过程中对制盐后的母液,一直当作废液处理。1939年,随久大公司迁入四川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从利成井黑卤化验分析中发现钠、钾、硼、碘、钙等丰富的化学元素。1941年12月1日成立的久大自贡制盐厂副产部,经过反复试验,先后从母液中提制生产出氯化钾、硼酸与演素等11种产品。随后,自贡盐商纷纷效仿,争相建厂,先后建立了恒丰灶副产部、三一化学制品厂等十几家盐化工厂。盐化工的兴起,打破了自贡盐业只有食盐生产的传统,食盐生产与盐化工生产并举,形成了新的生产格局。钟长永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盐业经济》等文章中也提到自贡盐化工的发展。

(三) 在阶级结构方面

随着近代生产方式的引入,在资源型城市阶的级结构由原来的多阶级相互斗争日益转变为两大新兴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刘吕红在《传统资源型城市近现代转型探析》中对四川自贡地区阶级阶层结构变化做了较详细的论述。

四、新兴的资源型城市研究

民国时期,随着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发展,加之战争对资源的巨大需求,使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由此推动了一些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安徽淮南就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在安徽北部自主开发经营淮南煤矿而慢慢崛起的一座资源型城市。另外,鞍山、包头等城市也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民国时期新兴资源型城市的建立归结起来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 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

一座城市的兴建是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的,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则还需要有足量足质的资源。民国时期那些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资源储备充足且质量高的地方往往会随着资源的开采而兴建其城市。例如淮南。(1)淮南地理位置优越。淮南位于淮河中游,安徽中部偏北,距京沪杭较近,供应方便。当时华东一代能源供应紧张,而政府资源丰富的山西、山东及东北地区又鞭长莫及,迫使政府开发距离京沪杭较近的淮南煤矿。(2)淮南煤炭储量足,质量好。“1932年,经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叶良辅、喻德渊两人的调查,估计储量约为5400万吨。”至于质-量,其“灰分在18%以下,间有在10%以下者,固我国市场上第一等煤也。经过民国政府的苦心经营,不仅使淮南煤矿得到了巨大发展,而且促使淮南这座近代新兴工矿业城市兴起。

篇5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经济;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

一、大学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大学是一座城市文化中最先进的部分,是最具有创新意识的群体。大学作为人才的集聚地,吸纳人才、知识、信息。同时为城市文化输入高素质人才,高层次文明的基因。

大学精神在城市文化发展中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培育市民精神,建设高素质市民文化。大学文化建设能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为城市建设提供丰富的创新元素。大学文化所塑造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及由此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是城市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有了这些精神,城市才有生气,才能灵动,才能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大学文化体现人类文化成果的意向和进步状态,因此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有推动作用。

以南开大学为例,说明大学对城市文化的引领、辐射和提升作用

创建于1919年的南开大学,不论是私立时还是国立时,不论是战火中还是“学府北辰”里,她始终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坚持“求精求强、注重特色”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一批批杰出人才,增强创新精神,引领天津文化的发展。确立了天津文化名城的地位。

南开大学推动塑造天津精神。“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是天津精神的最好概括,反映了天津精神的主要内容,而南开大学的校训和光荣传统是现代南开精神的精髓。这正是天津精神的中心体现。

南开大学作为天津市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传播的中心,整合天津历史文化、人力、科技、教育培训等资源。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做到了发展城市文化、培育市民理念、提高市民素质、升华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塑造天津城市精神,推进城市文明进程。

(二)大学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大学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大学逐渐从传统的职能发展成为科技成果转让、孵化、企业咨询和培训等多方面功能的统一体,并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如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科技园、北京的中关村,都是依托大学建立起来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为例,说明大学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1920年斯坦福大学还只是一所乡村大学,二战结束后,有一定规模的斯坦福大学为满足财务需求,同时为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将闲置的土地出租给从事高科技产业公司,允许其作为办公用地。这就是斯坦福工业园区雏形。60年代中期后,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的微电子工业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硅谷”。由于斯坦福大学发展成了全美名列前茅的大学。她的崛起为硅谷微电子工业创造了条件,硅谷成为世界最先进人才和最尖端技术的聚集地,可以说,硅谷是当时美国经济的助推器。硅谷取得的这些骄人业绩,都离不开斯坦福大学这个孵化器。

所以说,大学本身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高度的促进作用。大学的文化产业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增长反过来使城市对大学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大学生产和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研究开发的新技术成果及部分实现转化的活动,无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催化作用。大学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

(三)大学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大学的核心是高等教育,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的基地。城市与大学走到一起,相互促进,合作共荣,大学的集聚、辐射、互动效应,可以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源的支撑,并且能够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城市对大学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促进大学的发展。这样的互动互利使大学与所在城市共同繁荣发展。

以英国牛津大学为例说明大学与城市互动的发展

牛津市原来是英格兰的一个小镇,由于牛津大学在此成立而发展起来的。建校于1167年的牛津大学,现已发展成39个学院,拥有104个独立的图书馆,牛津大学的博物馆和收藏品是世界闻名的,为全球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每年到牛津大学的参观者达100万多人。此项也促进牛津市旅游业的发展。同时牛津大学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促使高科技企业迅速发展。牛津大学与牛津市无分明界限,为密不可分一个融体,她们相伴、互动、互利、共荣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牛津大学成为世界顶级大学,牛津市也成为泰晤士河谷地区的主要城市,乃至成为世界现代化城市。

由此看来,大学在城市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城市的发展必须注重大学的发展。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离不开大学的发展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的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并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它具有城市一切基本功能。

资源型城市一般要经历开发建设――繁荣――鼎盛――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一)国外大学的发展促使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

以德国鲁尔工业区和美国休斯顿市为例,说明资源型城市转型离不开大学的发展

鲁尔是德国采矿业和重工业基地,是德国的一个工业区,也是一个资源型城市的合体。70年代后,随着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衰退,鲁尔区面临着结构性危机。还好鲁尔注重文教发展,这里原来没有一所大学。1961年,北威州州议会决定在波鸿建立第一所大学,定名为波鸿鲁尔大学。经过四十年的发展,鲁尔区产生了更多的大学(多特蒙德大学、艾森大学等),而且波鸿鲁尔大学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大学的发展,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推进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了经济发展。鲁尔工业区经过多年的改造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目前,鲁尔工业区已经从德国的煤炭及钢铁制造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是因石油开采而兴起的城市,70年代的“世界能源之都”,80年代的经济衰退,失业率一度高达10%。但是休斯顿没有出现“鬼城”现象,因为休斯顿产业结构调整早,也与休斯顿注重教育密不可分的。休斯敦完善了良好的教育体系。使38所大学应运而起,迅速壮大,在校学生23万余人。最大的大学是休斯敦大学,最有名的是莱斯大学,被誉为南方的哈佛。众多大学中,石油大学推动了石油、石化科研的开发,带动了为石油开采、化工的发展和加工业服务的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粮食、交通运输等多种产业的发展。医学院和医科大学使医疗业和生物技术业得以迅速发展。电子学院和工程学院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约翰逊宇航中心。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基座。由于大学的发展和联邦政府支持,只短短二十多年,休斯顿就从石油化工产业为主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为具备现代化综合产业体系的城市。休斯敦是美国第四大城市,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二)中国资源型城市现状

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研究员胡魁统计,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地级市79座,地级区盟7座;县级市100座,市属县级区25座,县城179座,建制镇36座。其中,处于成长期的84座,鼎盛期的291座,衰退期的51座。而国家发改委确定我国共有煤炭、有色金属、石油、森工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座,其中煤炭城市63座、有色金属城市12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石油城市9座。森工城市21座、其他城市5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涉及总人口1.54亿。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12座。2009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共44个城市,占总数的37.3%。我国资源型城市也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以大庆市为例,说明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离不开大学的发展

大庆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一座以石油资源的开发而兴建的城市,有中国第一、亚洲第三、世界第十的大油田。五十多年,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20亿吨,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1.7万亿。目前,大庆油田已过了鼎盛期,产量逐年递减。大庆已经开始准备这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大庆首先考虑的是大学的发展。90年代,大庆没有一所大学,2000年,大庆由安达、密山分别迁入东北石油大学(原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之后又与哈尔滨医科大学达成协议,建设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分院,而后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又入驻大庆。2010年,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庆分院、大庆惠普学院又挂牌成立,之后黑龙江旅游学院大庆分院又再次签约。此时大庆大学城已形成规模。大学城内除了大学还有很多其他文化设施,博物馆、书苑、歌剧院分布于此。大学城内目前还在建影视城、动漫基地、市规划馆等一系列吸纳高端人才的基地,此外黑龙江第一家的服务外包园已经渐渐成为黑龙江省经济支柱之一,国家级高新区内已经形成“依托大学发展企业”的良性循环模式。

目前,大庆拥有八所国家高等院校,汇集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了城市产业结构。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这座城市的迅速崛起。

大庆现在是一座以石油、石化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以旅游、物流、信息、金融、农产品深加工等为辅助的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她是中国北方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等殊荣。荣获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范例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中国唯一同时获得这两项奖项的城市。

综上所述,资源型城市转型不可急功近利,更要注重大学的发展,培养良好的文化氛围,弘扬城市文化、加强文化创新、提升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发挥文化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并抓好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的结合,使资源型城市稳健转型、健康发展,这样资源型城市才能永续辉煌。

参考文献:

[1]赵日刚.大学要成为城市创新的“动力源”.2010.

[2]肖岳峰.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评价模型探讨.2008.

[3]何党生.论文化因素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2007.

[4]宋旭光.加强文化建设 促进城市发展.2010.

篇6

关键词:中世纪;城市;西欧

国外学术界关于中世纪城市起源问题的探讨,早在十八世纪末即已开始。最先流行的是罗马起源说。该学术观点出现于18世纪,并在19世纪前半期得到史学界较高的评价。该学派主要认为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从罗马帝国城市直接继承而来的。该主张是从中世纪城市的城市机构和政治制度的沿袭角度对罗马帝国城市进行分析的。

随着批评的不断增加,最终罗马城市起源说的大厦被卡尔・黑格尔所。他在《意大利城市史》中,指出“如果中世纪的城市起源于罗马的学说是正确的话,那么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就更应该如此,但是他没有发现一个意大利的中世纪城市有起源于罗马时代的足够证据”。[1]伴随着罗马起源学说的破产,许多新的学说相继出现,在学术界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1816年,卡尔・埃希霍恩提出封建领地起源说。该学说主张中世纪西欧许多城市是从封建领地里产生的。威廉・尼茨施在《十一和十二世纪的王公大臣和平民阶级》一书中指出,中世纪的许多城市是从封建领地里产生的,德国的许多城市是这样。该书认为封建王国是一个领地,而城市居民和城市机构是在王室领地或贵族领地上产生的。

基尔特起源说。1831年德国学者威尔达在他出版的《中世纪的基尔特组织》一书中指出,互基尔特是中世纪城市的核心组织。基尔特是西欧中世纪城市经济活动中的行会组织,而其中早期基尔特又可划分为商人基尔特和手工业基尔特。无论是商人基尔特还是手工业基尔特都不可能成为城市产生的原因。正如马克思说:“行会是手工业劳动发展的特殊形态,它的形成是以劳动的、手工业的城市发展到一定高度为前提”。[2]

马尔克起源说。毛勒尔在其著作《德意志城市制度史》中论述到中世纪城市是从古代日耳曼自由农村公社即马尔克公社演变而来,并指出在马尔克公社的早期,社员的财产和社会地位都是平等的。只是在土地私有制产生之后他们才失去自由。早期城市中有许多城市制度可以从马尔克公社中找到相关根源。他的观点被后来德国经济史学家丰・柏罗所赞同,但其城市起源很有问题,因为他只是从制度角度进行分析,并没有看到社会斗争的作用。

特权说从微观的层面分析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特权说是由威廉・阿诺德在其《德意志自由城市制度史》著作中指出的。“奥托一世即位后,他想方设法笼络教会,册封大批主教,授予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行政和司法独立权力,史称奥托特权”。[3]主教们在领地上经营工商业,因而许多工商业城市相继在这些地方兴起。如德国中世纪城市科伦、斯特拉斯堡等城。

不可否认,西欧城市的兴起途径是相异的。尽管19世纪历史学家们对中世纪城市起源有以上的研究,但没有一种学说能为人们所接受。进入20世纪以来,史学界形成了两种主流城市起源说。

在西方主要流行商业起源说,它是由亨利・皮雷纳提出的。他认为城市生活的发展都必须依靠工商业,并且城市是商人围绕聚居地发展起来的。“商业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而地中海商业贸易的起伏直接影响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衰”。[4]客观地说皮雷纳的商业起源说在西方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他描述的中世纪城市兴起,也具有一定的弊病。其中之一就是,皮雷纳将城市的兴起归因于长途贸易。

手工业起源论认为,11世纪社会生产力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使农业有了剩余的农产品,而手工业则是技术日趋专业化。该学说强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用在西欧城市兴起中的地位。以原苏联史学家波梁斯基等人为主要代表,但该学说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中世纪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缓慢的渐近的过程,很难看出在11世纪前后有很显著的变化”。[5]

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起源问题,国内的吴于廑、朱寰、马克等学者看法各异。马克先生认为“城市兴起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6]西欧中世纪在数百年的衰落之后,随着经济的高涨,贸易的兴盛,10世纪起城市兴起成为一个大的浪潮,历经12、13世纪而继续发展。朱寰教授认为,“中世纪城市是在经济发展,农村能提供更多剩余粮食和食品的基础上兴起的,然而导致某个城市兴起的具体原因则各不相同”。[7]吴于廑教授在其《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的论文中提出“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为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创造了条件”。[8]国内关于西欧城市起源的研究不仅仅限于以上几位学者。沈芝教授在其《行会与市民社会》一书中总结到,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多元性结构特征为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国内关于中世纪城市方面的专著,近年来有刘景华的《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和金志霖教授的《英国行会史》。刘景华教授从“生产不足”出发,认为“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不同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物质生产上不能满足自我需要,因而必须寻求系统以外的经济养分来填补需求缺口,利用外部经济因素来满足内部需要,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便是这种寻求展开的必然产物”。[9]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起源,是一个复杂而又颇具争议的问题。通过上文论述,只能初步了解国内及部分外国学者研究概况。由于受到历史文献资料的限制以及当时时代的局限性,导致各种学说迄今尚无一致定论,但仍值得史学界不断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秉莹.欧洲近代史学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周乾.世界历史名人传略[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1993.

[4]李安敏.论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5]刘景华.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6]马克.西欧封建城市初论[J].历史研究,1985(1).

[7]朱寰.西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J].历史研究,1984(1).

篇7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180-02

资源型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旅游业因其低消耗、污染少等优点往往成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优先发展产业。资源型城市应立足旅游资源,面向市场需求,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和区域发展方向,推动旅游产业素质提升,为地区经济成功转型创造良好条件,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成功转型,研究旅游业如何助推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成功转型,为中国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一、资源型城市及转型含义

资源型城市就是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因资源的开采开发向社会提供矿业初级加工品,并且逐渐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并最终因自然资源的枯竭而必然转型的城市。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产业而兴起,又因对自然资源产业的过分依赖而衰亡,所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应是对城市的产业进行转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将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开采和粗加工产业转向其他产业,使城市的发展不依赖原自然资源型产业,规避经济发展衰退风险,实现城市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其他系统和谐发展,但城市转型会引发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很多方面的系统转变。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资源取向的转化和资源结构的调整;二是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再选择、再配置;三是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市场取向的调整;四是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与安置;五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转型伴随着产业转移和制度创新,必然也是经济战略和政策的再调整过程。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资源型城市转型涉及经济、资源等系统的共同变革,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考虑其发展现状和转型存在的现实问题。

1.发展现状。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不容乐观,正面临着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危机。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僵化单一的问题。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形成的特殊机制导致第二产业是产业结构中的主体,能源、原材料工业与配套产业成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形成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在产业关联度方面,城市产业之间发展脱节,产业结构聚合质量难以提高。在产业技术水平方面,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技术装备趋于老化,主要工业部门和生产技术结构基本处于中下等水平。在产业组织方面,资源型城市产业组织存在着单调性。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较多,而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较小;在企业的规模上表现为大、中型企业较多,而小型企业较少;在人才结构上也表现为单一化,资源型产业人才济济,其他产业科技力量不足,创新人才匮乏。

2.现存问题。资源型城市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资源的持续开采,一些城市出现了“矿竭城衰”的现象。据统计,中国有典型的资源型城市60余座,其中有1/3处于资源衰竭的困境之中。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发现而立,随资源开采而盛,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自身留下了“累累伤痕”。资源枯竭随之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以采掘业为单一主导产业的衰退,导致大量闲置失业人员,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原来从事资源开采的职工难以适应其他工作岗位的需要,从而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就业压力。相对一般城市而言,从产业上说,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依赖更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较为严重。矿业开采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而且给矿区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隐患。资源型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对城市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不同类型的资源城市,其对城市生态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如以石油煤炭为主的城市,采矿遗弃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对城市生态平衡和生物繁衍,以及人类生存都会带来巨大的威胁。

三、旅游业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环保的旅游发展进一步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改变资源型城市的形象,促进资源型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与其他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1.发展旅游促进城市形象转型。资源型城市具有依赖不可再生资源的原有城市功能属性,资源型城市已经树立原有资源城市形象,其发展旅游产业与当前游客心理承受不相适应,游客难以从当前状态转变过来,这样资源型城市中发展旅游产业必将带来极大的负面效果。因此,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首先需要实施城市形象转型,通过设计积极的旅游形象,积极发展资源型城市旅游产品,改变原有资源城市形象,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知名度。

2.发展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型城市旅游的发展属于非国有经济,其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属于引爆产业,可以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旅游经营者必须为游客提供食、宿、行、游、购、娱等一体化的服务,必然相应发展餐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商业、工艺美术等行业,构成经济发展系统产业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参与,促使资源型城市所有制结构的合理化,实现产业多元化,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3.发展旅游促进区域交流合作。旅游是游览观光的过程,旅游的开发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和迅捷的信息,旅游本身就是国内外、区域间信息交汇的过程,是与外界其他区域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通过与其他综合型旅游城市进行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共同发展旅游业,可以相互引进技术、设备、人力、管理经验和资金,起到互补互助技术革新的作用,还可以使一些竞争力不够强的当地土特产、工艺品等商品因旅游者的广泛宣传提高知名度,这样进一步引起良性循环,进而步入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因此,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强资源型城市与其他区域间的交流,共同提高资源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稳定发展。

4.发展旅游提供居民就业机会。中国旅游及旅行业的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将创造1 36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和5 41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共6 700万个就业机会。到2013年就业年增长率达3.8%。提供的就业岗位除直面接触旅游者岗位外,如航空公司、餐馆、娱乐业等,还包括相关行业供应商类,如洗衣服务、食品供应等以及政府机构和钢铁制造类,如旅游业的制造和建设等。转型期的资源型城市存在比较严重的劳动力失业问题,因此,发展资源城市旅游,挖掘当地旅游资源,不仅能使自身就业人员增加,还能促进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增加,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

四、焦作市成功转型实证分析

焦作发展旅游业具有很多优势,焦作市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成为其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依托,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创新的运作管理机制,独特的区域自然资源,优美的城市形象成为游客赴焦作旅游难以抗拒的吸引力。焦作市是在煤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旅游城市,它之所以能够成功实现经济转型,主要得益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焦作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精焦作旅游业,制定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旅游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及优良的发展环境。抓好城市建设和旅游宣传,完善服务标准,增强焦作市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焦作市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已经给焦作市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他们在城市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可以值得骄傲的厚报。一是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已初步形成。二是旅游业已成为焦作市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焦作市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三是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四是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提高了焦作的知名度,提高了城市品位,美化了城市形象。五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全市人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变化。通过旅游业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全市人民不仅对自身旅游资源认识了,而且把旅游作为一个大产业积极踊跃参与开发建设,推动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 刘金友.中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理论前沿,2000,(14):15-16.

[2] 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经济评论,2001,(6):25-28.

篇8

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伴随着煤炭、森林、油田的开发而崛起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大庆等6个煤城、林城、油城,其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城市体系的近1/3,占全省的1/4,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

(一)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6个资源型城市主要资源型产品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平均62.6%,其中最高为92.6%(七台河),最低为32.6%(伊春);加上资源加工型产品,平均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为75.9%,最高为96.5%(大庆),最低为为58.4%(鸡西)。从中可见自然资源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缺乏足够弹性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表1)。资源型城市“三危”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乎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几十年一贯制地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进入市场的自极小。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使资源型城市缺乏足够的再生产及产品结构更新换代能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型城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一旦自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城市必然出现“三危”现象。可见,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既“不持续”也“难发展”的粗放式的发展之路。

表1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问题/三危>总体表现具体表现

油城煤城森林城

资源危机资源存量状况恶化,石油资源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森林蓄积量锐减,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后续夫资源严重不足,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稳产难度逐年增加煤炭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可开采森林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缺乏危机问题,森林质量也争剧下降,蓄积量树龄比极不合理

经济危困原有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适应不了资源渐于枯竭的局面,经济增长和效益大滑坡,资源生产量难以维系甚至大幅度下调,销售收入锐减,留利减少,但固定成本逐年增加,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就业岗位不足,待业青年和部分老职工退休,逐年增加社会负担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工业就业压力沉重,产业单一化,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过重,城市产业结构过重,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发展仍然停留在计划产品经济阶段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差

生态危机空气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破坏,噪音污染也较严重,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偏高,地表层损坏严重,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加重,草原退化、碱化、沙化加剧煤炭开采后,水源受损,建筑物构筑遭到破坏,城市环境受煤矿石、粉煤灰污染,郊区农田大面积塌陷森林过度采伐,年降水日数减少,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大风天数增加,火险等级上升,旱、水灾年份增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附近地区农业失去了绿色屏障

(二)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

(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

(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

当前资源型城市市域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渡的进程。

(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氙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

(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

资源型城市是长期按“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及基本建设“三边”政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投资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一直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是顺应全球城市化浪潮,贯彻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共识,并尽快实现从概念到行动的迫切需求。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因此只有城镇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而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亟待关注。

其次,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是资源型城市自身克服“三危”困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二次创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眼光的发展之路。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方针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贯彻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实现观念的更新。必须将充分利用资源的观念更新为适度利用观念,把片面追求资源利用观念更新为资源再生、保护的观念;把保证单一经济需求的观念更新为生态需求、经济需求的观念,进而从根本上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在新形势之下,对于一直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由总理在60年代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的“十六字方针”应当重新认识并且给予崭新的时代含义(表2)

表2不同体制下资源城市发展方针的含义的比较

项目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一发展规模

十六字方针工农结合男工女耕资源综合开发与现代生态大农业系统,工程互补建设

城乡结合乡村式居民点现代化田园生态城

有利生产居住点接近生产点布局,主要为开采资源服务既为资源深加工服务还为城市多元经济服务,形成优化组合聚集效益的城市空间

方便生活职工就近上班,家属就近参加农业生产既要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其精神生活的新需要,形成具有人情味的生机的城市化空间

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大分散式的村镇本系分片组合,相对集中的核心边缘式城镇体系

重点建设小城镇及村庄中等城市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1.更新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

计划经济条件下过于片面强调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分工,忽视了资源产地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完善,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难以应付市场风险的冲击,其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旦资源开采进入后期或市场发生波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马上会随产生巨大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更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多元经济。

2.优化城市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框架

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而宜采用不均衡增长。现代均衡发展理论的主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它不是一开始就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的再在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的协同。这对建设资源型城镇体系非常适用,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多部门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

生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程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重点应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因此,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过去那种分散的以解决职工居住为主的矿区建设方式与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由分散的以解决职工生活居住为主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3.构筑一系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资源型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资源型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资源型城市战略工程的实施,其目的的在于把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表3)

表3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

体制/内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重点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建设目的国民经济计划的落实与深化在宏观计划指导下创造性地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

建设背景影响因素单一封闭型复杂性、开放型

把握因素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

建设资金渠道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贷(渠道多元化)

建设措施行政手段为主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

建设功能与意义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基地起到骨干和保证作用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和的现代化城市,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跨世纪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具体要求是:①要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②要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商饮服务等设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③要配套进行城市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系统建设;④要加强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环境(表4)

表4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想举例

时段/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目的与作用

经济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地方经济发展工程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社会文化产业文化主题公园,资源为主题的节日弘扬产业文化精神,创造高品位文化氛围

环境生态河湖水系治理工程,污染源根治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宜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

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快速交通运输工程,充沛的给水工程体系,城市美化工程改善、创造可持续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其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进而促进其快速稳步发展,使资源型城市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实现我国区际间的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建强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城市规划,1995.4

篇9

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伴随着煤炭、森林、油田的开发而崛起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大庆等6个煤城、林城、油城,其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城市体系的近1/3,占全省的1/4,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

(一)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6个资源型城市主要资源型产品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平均62.6%,其中最高为92.6%(七台河),最低为32.6%(伊春);加上资源加工型产品,平均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为75.9%,最高为96.5%(大庆),最低为为58.4%(鸡西)。从中可见自然资源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缺乏足够弹性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表1)。资源型城市“三危”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乎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几十年一贯制地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进入市场的自主权极小。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使资源型城市缺乏足够的再生产及产品结构更新换代能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型城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一旦自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城市必然出现“三危”现象。可见,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既“不持续”也“难发展”的粗放式的发展之路。

表1 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 问题/三危>总体表现具体表现油城煤城森林城资源危机资源存量状况恶化,石油资源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森林蓄积量锐减,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后续夫资源严重不足,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稳产难度逐年增加煤炭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可开采森林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缺乏危机问题,森林质量也争剧下降,蓄积量树龄比极不合理经济危困原有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适应不了资源渐于枯竭的局面,经济增长和效益大滑坡,资源生产量难以维系甚至大幅度下调,销售收入锐减,留利减少,但固定成本逐年增加,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就业岗位不足,待业青年和部分老职工退休,逐年增加社会负担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工业就业压力沉重,产业单一化,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过重,城市产业结构过重,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发展仍然停留在计划产品经济阶段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差生态危机空气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破坏,噪音污染也较严重,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偏高,地表层损坏严重,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加重,草原退化、碱化、沙化加剧煤炭开采后,水源受损,建筑物构筑遭到破坏,城市环境受煤矿石、粉煤灰污染,郊区农田大面积塌陷森林过度采伐,年降水日数减少,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大风天数增加,火险等级上升,旱、水灾年份增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附近地区农业失去了绿色屏障

(二)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

(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

(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

当前资源型城市市域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渡的进程。

(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氙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

(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

资源型城市是长期按“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及基本建设“三边”政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投资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一直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是顺应全球城市化浪潮,贯彻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共识,并尽快实现从概念到行动的迫切需求。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因此只有城镇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而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亟待关注。

其次,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是资源型城市自身克服“三危”困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二次创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眼光的发展之路。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方针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贯彻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实现观念的更新。必须将充分利用资源的观念更新为适度利用观念,把片面追求资源利用观念更新为资源再生、保护的观念;把保证单一经济需求的观念更新为生态需求、经济需求的观念,进而从根本上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在新形势之下,对于一直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由周恩来总理在60年代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的“十六字方针”应当重新认识并且给予崭新的时代含义(表2)

表2   不同体制下资源城市发展方针的含义的比较

项目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一发展规模十六字方针工农结合男工女耕资源综合开发与现代生态大农业系统,工程互补建设城乡结合乡村式居民点现代化田园生态城有利生产居住点接近生产点布局,主要为开采资源服务既为资源深加工服务还为城市多元经济服务,形成优化组合聚集效益的城市空间方便生活职工就近上班,家属就近参加农业生产既要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其精神生活的新需要,形成具有人情味的生机的城市化空间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大分散式的村镇本系分片组合,相对集中的核心边缘式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小城镇及村庄中等城市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1.更新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

计划经济条件下过于片面强调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分工,忽视了资源产地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完善,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难以应付市场风险的冲击,其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旦资源开采进入后期或市场发生波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马上会随产生巨大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更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多元经济。

2.优化城市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框架

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而宜采用不均衡增长。现代均衡发展理论的主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它不是一开始就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的再在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的协同。这对建设资源型城镇体系非常适用,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多部门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

生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程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重点应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因此,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过去那种分散的以解决职工居住为主的矿区建设方式与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由分散的以解决职工生活居住为主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3.构筑一系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资源型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资源型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资源型城市战略工程的实施,其目的的在于把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表3)

表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

体制/内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重点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建设目的国民经济计划的落实与深化在宏观计划指导下创造性地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建设背景影响因素单一封闭型复杂性、开放型把握因素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建设资金渠道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贷(渠道多元化)建设措施行政手段为主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建设功能与意义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基地起到骨干和保证作用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和的现代化城市,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跨世纪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具体要求是:①要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②要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商饮服务等设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③要配套进行城市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系统建设;④要加强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环境(表4)

表4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想举例

时段/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目的与作用经  济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地方经济发展工程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社会文化产业文化主题公园,资源为主题的节日弘扬产业文化精神,创造高品位文化氛围环境生态河湖水系治理工程,污染源根治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宜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快速交通运输工程,充沛的给水工程体系,城市美化工程改善、创造可持续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其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进而促进其快速稳步发展,使资源型城市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实现我国区际间的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建强 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城市规划,1995.4

篇10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

1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分析

1.1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定位

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资源按其分类标准的不同又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辐射资源、风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等等。不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煤矿、天然气、核燃料、石油、化石燃料等。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的是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依托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资源型城市是在建国后出现的,那个时候的政府为了恢复因为连年战争而导致的经济衰退和国防建设崩溃的现状,利用区域内资源的比较优势,用指令手段快速的聚集大量的劳动力,并让劳动力投入到资源的开采过程中,是伴随着资源大规模开采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这段时间内,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区域增长极的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1.2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含义是: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类发展的理想模式,它既要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和谐发展,有要求在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占有和财产分配上,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统一起来。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发展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这样使得资源型城市不能长期依赖于资源来保持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城市必须在资源枯竭之前就开始准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的产业来代替原有的衰退产业。如果原有主导资源产业进入衰退阶段,这些新产业就能代替原来的主导产业成为资源型城市的新主导产业。

2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主导产业衰退,产业衔接出现问题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源开发利用基础之上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城市内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就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使用一定量,资源存储量就会减少一定量。这种情况下,资源型城市会重点发展对自身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导向型产业。资源导向型的产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面临原材料的供应不足现象,进而影响资源导向型产业的发展,随之也会影响政府的税收收入。资源导向型产业的衰退必然需要其他产业的衔接,但是资源型城市在没有真实面对这种状况下,是不会放弃资源导向型产业所带来的高速利润。

2.2失业及贫困人口较多,社会不稳定因素激增

在前文中已经提出,资源型城市的出现的原因。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政府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大力支持资源的开采并且鼓励城市居民从事资源开采类的工作。但是,资源主导型产业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资源型产业的衰退会导致一些经营主导产业的企业面临倒闭和破产的情况。这样的状况下,一些从城市建立之初就在资源型企业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员工就会面临失业的可能。资源型城市从建立到现在的发展,一些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员工也已经成家生子,他们变成了小家庭里面的主要劳动力,承担着家庭的生活负担,这些员工的失业就会使家庭失去生活来源。如果,政府不出台相关政策来解决各项问题,可能会使失业员工愤怒不平,增加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

3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3.1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协调枯竭产业转型从世界其他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移成功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确立具有法律效力的领导机构。因为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所以政策的下达都有法律的保障。资源型城市一旦开始进行转型,可能会使来中央各部门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这样的情况下,领导机构的创立有助于调和各方矛盾。因为具有法律效力的领导机构,具有权利的同时还得承担义务。领导机构成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领域的专家,这样能够在学习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经验的同时,又能联系本地区的具体实际,提出确切可行的转型方案战略方法。总结这些城市的成功成长经验,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环境治理的同时地方领导的关注和措施的得当,使得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越来越好的贯彻和实施。

3.2国家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资源型城市自出现之日起就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资源型城市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针对资源型城市的这种状况,国家应该制订相关的法规政策,指导和促进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国家可以设立专门为以资源为主导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专项使用资金,使资源型企业方便变革,转型为高新技术产业。国家一方面可以利用积极的宏观调控手段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国家还可以引导一些其他产业主导的企业向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转移,最起码成本较其他城市相比比较低。

3.3完善我国资源法制建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有权利制定国家的基本法。在我国,资源型城市根据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发展状况和资源存储量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各具特色的。在此基础下,虽然国家制定统一的基本大法,但是各个资源型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在不违背国家大法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法律法规。资源型城市的行政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资源基本大法相得益彰。从各个发展较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史来看,资源型城市在本区域因为资源而发展成熟后,不仅仅会制定转型的发展战略还会制定具有特色性的本区域内部的资源行政法规。

参考文献

[1]李永峰,乔丽娜,张洪.可持续发展概论[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7.

[2]李明.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枣庄为例[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3.

篇11

关键词 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产业演进;城市化;太原市

中图分类号 F2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2-0121-06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构变革过程。其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不同类型的区域或者城市,其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不相同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国选择了一条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一批重工业城市迅速成长、发展,但在改革开放后,它们又经历了一次变革。因此,目前加强对严重依赖矿产资源的重工业城市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中国城市发展的特色、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1 问题的提出

1.1 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研究简述

产业演进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关联,主要内容和观点有:①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数量上的相关关系,如以劳动力就业的部门构成来表示的工业化率、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之间基本上是正相关关系,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1]。②产业结构演进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之一,不仅如此,产业空间布局特征、产业组织方式都会对城市化发展产生影响,这一方面顾朝林[2]、叶裕民[3]、杨荣南等人[4]均有研究。③产业结构变化影响人口区域分布和城市化模式,如钟水映等[5]通过研究美国20世纪产业结构变化,发现人口区域分布经历了“非都市转折”和“再城市化”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兴衰的决定性因素。④工业内部结构演变及其空间布局方式,分别对城市化速度、规模产生影响,如辜胜阻等[6]认为,工业化轻重程度、工业化集中程度分别会对城市化速度、规模产生影响。⑤产业结构的演进,具体表现为主导产业的变化,主导产业特征不同,城市化发展速度不同,如杨治等人[7]通过分析发现,在工业化不同阶段,主导产业经历了从纺织工业为主向以钢铁、化工、机械、汽车、耐用消费品等重化工业为主的变化过程,城市化发展速度经历了加速到缓慢的过程。⑥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关联性研究,如葛立成[8]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产业集聚的指向、类型与城市化推进方式、扩张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李清娟[9]以产业开发区为例,研究了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提出产业与城市化联动发展。

综上所述,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主导产业演变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存在的对应关系;产业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的空间关联性等。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宏观或者中观的角度,即从国家或者某一个区域的角度,研究二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很少从一个城市的角度,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1.2 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的界定

目前对资源型城市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角度定义,如“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的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10];还有一种是从城市的功能来定义,如资源型城市指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11]。本文认为,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的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资源型产品在城市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据此观点,无论城市起初的发展是否依托资源开发,凡采掘工业产品在工业产值中比重达到10%及以上,即被认定为资源型城市[12]。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又可以将资源型城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生产功能为主、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城市;另类是以综合服务功能为主、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小的城市,如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

2 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

根据已有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对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做出理论假设。理论假设的前提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经历了计划经济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历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实施、乡镇企业兴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等阶段。

2.1 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相互作用

2.1.1 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界定

产业演进内涵丰富,围绕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带来产业横向扩张与纵向延伸,引起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产业组织、经济增长方式等发生变化,构成产业演进的主要内容。其中产业结构包括三次产业结构变迁、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变迁;产业空间布局包括集中布局与分散布局;产业组织包括企业组织、产业之间的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产业以及企业的联系方式;产业增长方式体现了生产要素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程度,尤其是技术与知识对产业增长贡献份额的提升。

城市化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是非农产业发展引起人口、资本、企业等人类以及经济活动在空间的集聚。从“量”的角度衡量,城市化发展包括城市经济总量提高、就业规模扩大、人口总量增加、空间地域不断向周边延伸;从“质”的角度理解,城市化发展包括城市功能提升、空间布局优化、腹地范围扩大、城市生产与服务一体化程度加强等。

2.1.2 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

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产业演进包括由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演进所带来的产业结构演进、产业布局方式演进、产业组织方式演进、产业增长方式演进。其中主导产业及其所决定的产业结构演进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结构、地域扩张等方面,进而决定城市的经济、就业、地域规模。

产业演进与城市功能提升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功能之间具有直接相关性,如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引起城市功能从生产功能向服务功能转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变,也显示了城市服务功能的细化与主要功能的变化。反过来,城市功能的确定,通过影响产业选择,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变迁。产业增长方式决定了其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需求,促使不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如资本市场、技术市场,进而促进城市功能的变化;反过来,如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城市功能的形成,也会从生产要素供给的角度,影响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组织方式对城市功能的影响,主要是企业服务功能与城市服务功能的竞争,如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办社会,弱化了城市服务功能。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功能是不完全相同的,城市主要功能的确定,决定了城市用地特征以及地价变化,进而影响城市空间布局。产业演进对城市周边城市以及腹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与区域的产业联系、生产要素联系、贸易联系,以及城市文明的扩散,城市与区域的一体化程度。

2.2 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特征

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快速起步、缓慢成长、多元化跨越发展、稳定成熟。这四个时期主要是围绕主导产业演进,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功能改变、城市规模扩张而展开的,各个时期的特征如表1所示。

资源型产业体系与以生产功能为主的城市初步形成之后,在一段时期内产业演进速度相对缓慢,产业增长与城市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的生活或者为当地生产提供一些简易的产品或者服务,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得到发展,一般情况下,是以街道为单位的集体企业,它们的布局方式以分散为主,主要是为了生产生活方便,零星布局在主城区,生产与生活混杂。

作为上游产品,资源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难以与下游产品抗衡,并且伴随城市产业发展,城市所依赖的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枯竭,危机感迫使城市选择新的产业来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新主导产业选择一般有几个思路:一是选择高科技产业;二是延伸原有产业,发展深加工,加强产业的纵向扩展;三是以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四是发挥城市作为市场中心、服务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带动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然后带动城市发展。在这个时期,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往往面临一个多元化跨越发展时期,企业组织形式以股份制为主,布局以集中为主,如园区化布局,生产要素投入中加大了技术比重,增加了人力资本以及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加快了城市经济、人口、地域的扩张速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地价分布规律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与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空间布局的调整,加强了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产业与贸易联系,城市的服务功能突出。

随着城市发展的逐步成熟,城市的生产功能逐渐退缩,向周边小城市、城镇和农村腹地扩散,形成总部经济与生产基地的关系,城市的主导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为主,主城区的企业基本上是属于大型企业集团的研发基地或者总部,其具体的生产车间或者生产基地以飞地的形式布局在城市边缘区或者更远的城市腹地,城市与周边腹地的联系相对紧密。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以及生产职能的退缩,使城市人居环境改善。

2.3 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不同模式

根据主导产业演进路径,产业空间扩展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城市化模式:从产业演进路径看,有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生活服务业,形成重工业型城市化模式;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生活服务业,形成轻工业型城市化模式;资源密集性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生产生活服务业,形成综合型城市化模式;资源密集型产业生产生活服务业,形成专业型城市化模式。由于演进路径不同,导致城市化速度、规模以及城市影响范围是不相同的。

对于重工业型城市化模式,由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挤压,能够吸纳的非农劳动力非常有限,城市经济总量与地域规模相对较大,城市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城市化演进速度与产业扩张速度相伴随,城市以生产功能为主。相反,轻工业型城市化模式,对非农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强,城市人口规模相对较大,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型城市化模式,在城市化速度、规模、空间布局、城市职能等方面相对比较理想,与周围腹地的联系相对紧密,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专业型城市化模式,对资源型产业过分依赖,城市的区域中心服务职能相对弱小,随着资源量的减少,城市发展面临挑战。

从产业空间扩展方向看,有沿交通线路布局然后向外延伸,形成轴向扩展模式,城市的扩展往往是沿着城市的几条主干道发展,以及沿着城市对外交通干道向外延伸,形成“指状”或“锯齿状”空间结构形态。也有相对比较均衡地发展,摊大饼式地向外扩张,呈“圈层状”向外延伸,也有两种方式并存,即轴向扩展与圈层扩展并存。

3 实证分析

3.1 太原市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特征

太原是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据点,是一个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依据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特征,将太原市经济发展大致划分为工业化起步、波动发展、“适应性”结构调整和“升级性”结构调整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特征、互动机制如表2所示。

3.1.1 工业化起步阶段(1949-1957年)

解放初期太原市在一些包括煤、钢、水泥等小型工业加工厂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与新建,初步形成以冶金、电力、化工、燃料、机械五大产业为主的重化工业体系。其生产布局的原则主要是借鉴了苏联工业布局方式――地域生产综合体。工业企业成组团状布局,围绕某一核心企业,根据产业之间的联系在某一地域集中布局;同时坚持平衡布局原则,如男女劳动力平衡,发展一定的轻工业企业,如纺织工业;兼顾生产与生活,在工厂建设的同时,家属区、学校、医院、服务中心等生活区相应建立起来。“一五期末”大致形成城北钢铁、机械,北郊国防工业,河西北部重型机械,河西南部化工、能源四大工业区;也形成了太原市空间布局框架:中间为居住区,由河西、河东及新城地区三大片组成;为四大工业区(如图2所示)。以重化工业生产为主的四大工业区的建立,从数量上迅速推动了城市化规模的扩张,包括人口规模、地域规模以及经济规模;从空间布局上推动了城市化的演进方向,由当时的城市中心区向北、向西扩展(如图2所示)。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化增长速度非常迅速。1949年底,太原市常住人口67.7万人,市区人口38.9万人。到1954年,太原市常住人口达到106.1万人,首次突破百万大关;非农业人口54.5万人,首次超过农业人口;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53.3万人,跨入全国大城市行列。但工矿区在生产与生活上的相对独立,与主城区的微弱联系,决定了城市化质量水平不高。

3.1.2 工业化波动发展阶段(1958-1977年)

这一阶段,受全国大气候的影响,经济增长,尤其是工业发展,开始出现大起大落。经济发展总体上仍在重工业优先的战略指引下发展,冶金、电力、化工、燃料、机械五大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强,城市第三产业基本上在控制中缓慢增长。1971年5大产业比重达到历史最高值84%。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波动的工业发展、比重不断下降的第三产业,减弱了城市化发展动力。城市化总体发展缓慢,并伴有波动现象。1959年城市非农业人口达到101.3万人,首次跨入全国特大城市行列,城市化水平达到64.4%。其后城市化水平开始下降,1965年有所回升,至1977年,城市化率降至“一五”期末的水平。此外,从1958年开始,以生活用具、鞋袜服装、文化用品、小型农具、针织缝纫、电器修配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街道工业迅速发展,这些街道工业,见缝插针,打破了原有生产与生活分离的城市布局状态,并沿着道路交通轴,向东、南扩展,布局混乱、松散(如图2所示)。

3.1.3 “适应性”结构调整阶段(1978-1998年)

改革开放以后,太原市进入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新时期。具体而言,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1978-1991年。由于城市定位的影响,重化工业生产功能依然突出。从冶金、电力、化工、燃料、机械五大产业的比重来看,一直在70%左右徘徊。轻工业比重相对有所提高,1978年为轻重工业比为1∶3.3,1985年降为1∶2.9,1990年为1∶3.0。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显著加强,第三产业发展开始加速,1978-1991年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0.5%,远远超过同期GDP14.2%的增长速度。城市化动力的增强促进了城市经济与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人口密度与产值密度增加。

第二个时期为1992-1998年,是一个历史性转折时期。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四大老工业区不同程度地出现市场制约、生产停滞、企业亏损、职工下岗的现象。与此相对应,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以太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郝庄民营经济园区等的兴起和发展为标志,为太原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济重心从北面、西面的老工业区向南面、东面的新工业区转移(如图2所示)。原有的工业结构体系被打破,一些新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位置,五大产业比重从1992年的70%迅速下降到1998年的53%。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型逐步转变为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型,城市功能逐步由单一的工业基地转变为综合性的区域中心。

3.1.4 “升级性”结构调整阶段(1999年以后)

从20世纪末期开始,随着太原市成长阶段以及城市定位的变化,即生产功能向服务、消费功能转化,以及市政府实施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推动了太原市产业结构升级:一是原料型工业向深加工产业转变,原有的一些技术水平落后、附加价值相对较低的污染性产业外迁;二是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正在成为新的优势产业;三是随着生产职能向外迁移,老工业区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生产为主转向研发、服务、总部行政驻地为主。市区产业结构升级与初级产业外迁,加强了市区经济与市域经济、腹地经济的联系与一体化程度;市区范围内的老工业区的职能变化,以及工业企业服务职能的剥离,加强了企业与城市之间的分工与联系,城市与工矿区的一体化程度加强,城市化质量特征显现。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在市区层次上,单中心填充式空间结构调整方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要求,随着“南移西进,扩容提质”的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空间结构走向核心区功能扩散与新区(晋源新区、小店新区、柴村新区)建设协调推进的新阶段(如图2所示)。

3.2 太原市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的阶段判定,太原市经历了快速起步期(1949-1957年)、缓慢增长期(1958-1998年),目前正处于第三个阶段(1999年至今),即多元化发展时期。

从产业演进的角度看,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服务业的产业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型、粗放型产业向高加工、集约型转变,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流动,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加工程度向深度发展;伴随工业的深化与高加工度化,未来一段时间太原市的科研、技术开发投入将会逐步增加,中介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等生产业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未来发展看,集团化、集群化和网络化将成为太原企业组织的发展趋势;省内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太原市将更突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加工度产业等知识型、高效节能型产业的发展,与省内其他城市之间形成总部与车间、服务与生产、加工与原料等分工与协作关系,在提升自身产业水平的同时,增强对省内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

产业演进的变化,带来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改变,从生产功能向服务功能、消费功能转化,从生产基地向总部基地、研发基地、市场基地转化,从适宜企业生存、发展的以生产功能为主的工矿区向适宜人口居住、生活、消费、工作的以消费功能为主的良好的人居环境转化,从生产、经济中心向文化、教育、娱乐、商业、金融、旅游、市场等具有综合的中心转化。动力机制的改变,对城市化推动最明显的变化特征为:从城市化数量特征向城市化质量特征转变。未来一段时期,伴随人口、地域、经济规模等数量城市化扩张的同时,其城市化质量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区一体化,城市生产、生活一体化,城市市区、市域、腹地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用地合理化,地价分布规律决定城市产业、居住的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的优化美化提高了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66.[ Cai Xiaozhen.Urban Economics[M].Tianjin:Nankai University Press,1997,66.]

[2] 顾朝林等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70~172.[ Gu Caolin.Economy Globalization and Chinese Urban Development[M].Shangwu Press,2000,170~172.]

[3] 叶裕.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7.[Ye Yu,The Way to Chinese Urbanization―[JX-+0.5mm]Economic Support and Institution Innovation[M].Beijing:Shangwu Press,2001,47.]

[4] 杨荣南,张雪莲.台湾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初探[J].经济地理,1996,(3):62~67.[ Yang Rennan,Zhang Xuelian,A Study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aiwan[J].Economic Geography,1996,(3):62~67.]

[5] 钟水映,李晶,刘孟芳.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美国的"去工业化"和"再城市化"现象及其启示[J].人口与经济,2003,(2):8~14.[Zhong Shuiyin,Li Jing,Liu Menfang,.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rbanization:“De-industrialization" and “Re-urbanization" Phenomena in USA and Its Apocalypse[J].Population and Economy,2003,(2):8~14.]

[6] 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244~250.[ Gu Shenzhu,Jian Xinhua.Population Movement and Urban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M].Wuhan:Wuhan University Press,1994,244~250.]

篇12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制约因素 对策

Obstacle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Our Country

Abstract: Most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our country arosed in the planned economy era.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was restricted to the rigid economic structure, the remote location, scarce talent and serious pollu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the government must identify the city position and plan early to develop substitute industries. In the meanwhile, they should increase system reform to develop middle-and-small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In addition, they should effort to increa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ake the talent advantage to advan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y.

Keywords: Resource-based city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Restrict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源型城市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如何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如何摆脱资源有限性或资源枯竭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个世界性问题。

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有40%以上的劳动力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如石油、煤炭、钢铁)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城市。可以说,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盛起来的城市,其出现是工业化进程中一种普遍的现象。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约有200多个,在整个城市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这些城市中的大部分又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按照一厂一市的苏联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般是先有企业再有城市,比如大庆油田(大庆)、胜利油田(东营)、辽河油田(盘锦)、鞍钢(鞍山)、马钢(马鞍山)等等。

资源的自然禀赋是导致资源型城市产生的初始动因,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任何矿产资源都有一定的开采年限,都要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所组成的生命周期[2]。以矿业为基础的城市同样也会出现相应的兴衰过程。大多数矿城由于过分依赖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通常都会出现资源开发程度不足和“矿竭城衰”、“煤竭城废”、“油竭城亡”的现象。因而,这些城市在资源尚未枯竭的情况下主动实现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要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化的、以信息科技资源为主的发展模式的转变,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并且由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

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面临的障碍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目标是从以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城市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演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是计划配置资源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2.1 原有经济结构僵化制约了产业转型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格局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产业结构上,城市自身各个产业由于资源配置的巨大差异而关联度极低,互相支持能力弱。大型企业主要同国家工业体系相联系,而与地方中小企业无联系或联系很小,形成资源开采业和初级加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及服务业并存,技术先进、人员高素质、规模巨大的国有企业与落后的地方中小企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自身的调整弹性很小,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能力极低。在所有制结构上,国有工业企业在各种经济成分中占绝对优势,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少。在企业规模结构上,大中型企业多,小型企业少。在企业组织结构上,“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群体、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少。同时,由于城市投资环境和投资条件的欠缺,难以形成有效吸引外来资金的氛围,因而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薄弱。这样的经济结构格局,构成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巨大障碍。

2.2 地理位置偏远加大了产业转型的成本

资源的禀赋及分布状况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地理位置。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约80%分布在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这些资源型城市,如大庆、大同、玉门、克拉玛依、六盘水等深处内陆或边远的荒漠地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和国际国内市场,大多是在穷乡僻壤或戈壁荒滩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一般城市高;[3]同时城市缘矿而建,也难以进行科学的规划;在以往“先生产,后生活”思想的指导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生产发展。这些都导致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投资环境差,在吸引资金和人才方面难以与东部城市竞争。

2.3 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功能萎缩,不利于产业转型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水快流”的急功近利的掠夺式开发,不仅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加剧了我国后备资源供给不足的危机。据权威预测,我国于50年代开始建设的矿山到本世纪初,大多数将进入闭坑期。另外,资源型城市的大气污染是普遍现象,“处处冒黑烟,沟沟流污水”即是其生动写照。资源型城市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城市的兴衰与资源的可开采储量以及资源型产业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市场地位密切相关。资源型城市所依赖的石油、煤炭、金属矿山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资源走向枯竭,资源开采收益下降,或者遭遇产品市场不景气,城市的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巨大的波动。如果这一现象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那么资源型城市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2.4 人员素质相对低下,产业转型缺乏人才资源

我国资源型城市除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部分技术工人从外部迁入以外,大多数劳动力来自周边农村,文化教育水准低,技能单一;即使是科技、管理人员也存在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的现象。同时,资源型城市的教育基础薄弱,难以自主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工作、生活环境明显劣于沿海开放城市,在人才自主择业、自主流动的条件下,不但难以从外界吸引人才,还出现大批本地人才外流的现象,导致产业转型所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奇缺。

3.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3.1 政府主导,及早进行规划,并协调城市产业转型

从国外情况看,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资源发生枯竭、经济出现衰退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自然人文环境不良,缺乏聚集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产业转型,往往难度很大,即使产业转型能够实现也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缺乏规划,或者仅仅将其定位为专业化工矿城市甚至采掘城市,不鼓励甚至限制城市经济基础的多元化,中国多数资源型城市都出现过这种问题,其产业转型难度自然加大。因此,必须及早进行规划,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化。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通过立法成立专门转型的领导机构是转型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统一的规划机构和规划措施的实施不论对城市群还是单个城市都是十分必要。产业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政府主导并加强协调工作,必须通过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协调转型工作。这种机构,即要有一定的权力又承担相当的责任,其组成成员能够代表全局利益,又能同各方进行交流。机构成员要包含各方专家,他们应该能够借鉴其它地区的转型经验,又能结合本地区的具体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案。这样的领导机构能够保证转型工作顺利完成。

3.2 找准城市转型定位,发展替代产业

找准城市转型定位就是综合分析城市资源、区位、要素等各方面优势,确立新的主导产业和替代产业,做出城市转型定位,这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把原先的资源型城市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新的城市,加工制造业城市、旅游城市,还是交通贸易城市。应该说,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转型前都有明确的城市定位,如石油城、煤城、钢城等,然而恰恰是这种狭窄的定位限制了城市以后的发展,也为资源枯竭后城市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资源型城市原有的支柱产业开始衰弱时就要及早形成和发展新的替代产业。替代产业主要选择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发展有潜力的产业,是中心城市的资源型城市应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位于城市群中的大中型资源型城市应根据城市群中城市职能的分工选择替代产业,一般资源型城市应选择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产业。由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经济的主体是传统第二产业,这种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不能一概地抛开原有的产业,而应当从实际出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以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而不是完全取代。

3.3 加大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国内资源型城市主要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带有十分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条块分割,企业办社会,观念陈旧,改革滞后等,这些都是造成产业转型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资源型城市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制度创新,释放被原有体制所束缚的经济潜能。[4]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为城市经济注入活力。

3.4 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改善投资环境,包括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环境治理,提高政府的服务功能、服务效率等,这是吸引外来投资、促使企业进入和建立的先决条件。政府应该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给于大力支持,以改善投资环境。但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仅靠自身积累和国家投入是不现实的,吸引外来投资是一条捷径,吸引外来投资,包括国外投资和国内其他地方投资。外来投资不仅仅带来资金,还伴随着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理念,这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同样重要。

3.5 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以人才优势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变化的牵动作用日益明显。因而,科技和人才是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必备条件。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无论是老企业的改造还是新企业的建立发展以及对多种经济成分的引导,都必须把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科技产业放在第一位,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与大企业合作等形式,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壮大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应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这既包括创造环境吸引高学历人才,也包括通过转岗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武春友.叶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朱铁臻.资源型城市如何实施转型战略[J].资源产业,2003,(6).

[3]刘玉宝.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4).

篇1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1.科学发展观和资源型城市之间的关系分析

1.1科学发展观提出现实要求资源型城市转型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每一个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急需解决的困境,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需要走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就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道路。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政府提出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以来,传统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模式就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了,资源型城市在长期发展以来一直积累的问题也都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转型中应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确保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1.2资源型城市转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宗旨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系统性的整体过程,需要兼顾综合发展,如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等,实现在发展中求稳定,在稳定中促进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彻底改变传统的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协调物质和精神的发展,以科学技术为指导实现能源高利用、生态环保工作,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也要开发新兴产业,努力挖掘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要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多元化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还应该注重对社会发展的投入,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强化对社会效益的发展,做大做强社会事业,解决社会大众现实生活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大众全面自由发展。

1.3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指导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顺转型中涉及到的所有关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向,解决转型问题,实现转型的顺利进展。如,在产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产业开发中要同时注重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利用,坚持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开发和利用产业资源,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为代价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促使资源型城市转型良性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新型经济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2.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遵循的原则

2.1生态平衡原则

资源型城市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很多都是依靠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发展起来的,致使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破坏,打破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现阶段我国很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困境。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以此为戒,积极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在产业发展中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和经济效益的调整增长,在经济发展中引进治理环境的新技术,取缔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产业,以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进行管制。另外,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还需要加大对环保的宣传教育,只有每位公民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对环保负责,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态平衡。

2.2实事求是原则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要结合每个城市的优缺点,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本城市的转型道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其他成功城市的经验,不能实行一刀切的转型策略,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本城市的发展目标,正确评估本城市的发展资源,综合考虑本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交通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等,参考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有效结合本城市内外部条件,积极探索适合本城市经济转型的道路。

2.3政府参与原则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看出,政府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可能以主导形式促进城市转型,起到了主导转型的作用,也可能只是为城市转型提供政策扶持,促进城市自行转型,在城市转型中起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建设初期,政府主要以主导形式促进城市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和产业的发展逐渐分离,不再以直接领导的形式参与城市发展,更多的是以无形的、宏观调控的手段指导城市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时间还较短,政府只是通过采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宏观层面对城市的转型实施引导调控作用,以为城市转型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2.4市场规律原则

我国资源型城市通常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很多都是政府主导的国有大型资源企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资源型城市已经不再适应经济体制的要求。如,国有大型资源企业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政府会提供较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这类型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比之民营企业具有绝对的发展优势,存在较大的竞争差异,导致市场经济发展不公平性,不利于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必须秉承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才能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率。我国政府扶持的国有大型资源企业,与国内同类企业产品服务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长期发展的话势必会落后于市场竞争企业。因此,在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原则,实行优胜劣汰的规律,对市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3.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

3.1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是一次理论创新,是一次思想解放,是城市发展中制定战略、编制规划和提出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过度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依靠资源优势带动城市产业发展,没有以正确的发展思想作为指导,以持续性的战略作为调控,造成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经济发展中资源的消耗往往是经济发展的数倍之多。因此,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应以正确的理念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经济转型带动科学发展。

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第一,针对资源型城市现有资源状况,正确判断产业发展优势,精准产业发展方向。资源型城市应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创新自身的发展优势,在政府提出的城市持续发展的机遇下,立足本地实情,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实现产业精深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第二,延伸资源产业链,精深加工资源产业产品服务。资源型城市面临发展困境,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式经营方式造成的,因此需要在产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加强对产业产品的综合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工程,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升级;第三,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附加值较低和高新技术欠缺两方面,因此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对传统产业技术进行创新变革,提高产业附加值,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

3.2培育集群发展优势

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科学发展观实践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工作方法,要在发展中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解决,解决矛盾,实现发展。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就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针对工业经济大力培育集群发展优势,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企业集群化战略和品牌集群化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培育集群发展优势:第一,产业集群化战略。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是有资源优势的,因此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就需要资源型城市立足本地实情,寻求本地发展的比较优势,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的主体作用,发展具有潜力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产品服务,发挥产业优势,以产业集群的形式促进城市发展;第二,企业集群化战略。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内,联系紧密的企业之间形成的在空间上的聚集现象,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需要以原有资源为基础,寻求带头企业,拉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企业集群,优化配置市场资源;第三,名牌集群化战略。品牌集群优势可以为企业发展,甚至产业发展带来比较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精深企业产品服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统筹品牌发展,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质的品牌,以品牌集群形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3.3创新政府管理职能

科学发展观是系统整体的发展观,需要在整体发展中统一协调各个要素,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物质、精神和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创新政府管理职能,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弥补政府无法管制的领域,克服市场失灵现象。

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创新政府管理职能:第一,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和市场各自发挥作用,实现政企分开管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应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管理范围,实施政府的宏观调控,减少政府行政管理,规范市场环境,创建正常的市场秩序;第二,政府加快实现公共管理,发挥公共管理职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应转变过去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实施以公共需求为中心的管理,注重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制;第三,构建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体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应转变过去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创新管理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互动体系,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树德.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J].经济研究,2009(3)

[2]何永珍.科学发展观在城市转型中的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1)

[3]孟韬.资源型城市的集群创新与战略取向[J].改革,2007(11)

[4]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概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篇14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统称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有机体。由于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所以也称“矿业城市”。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森林资源虽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可再生的时间过长,从这个意义将其视为不可再生资源,森工城市则列为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之所以冠之以“资源型”,是因为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在该城市产业构成中居支柱性或主导性的地位,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其兴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般而言,对资源开采依赖性较强的资源型区域,在资源开采逐步减少甚至枯竭后,可能出现两种结局:一种是如果没有发展相应的产业来弥补资源型产业的萎缩,那么该区域就可能逐步走向衰落。假如资源型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的份额非常大(比如90%以上),那么随着资源的不断枯竭,其县区内的城镇将不复存在,即出现所谓的“矿竭城亡”。另一种结局是由于资源枯竭或市场形势的变化等原因,在资源开采减少的同时,该区域逐步发展了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接续产业是资源型产业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替代产业则是新产业对于资源型产业的更新和取代。如果这些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增量足以弥补资源型产业的减少量,城市不但不会出现衰退,而且将随着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壮大而日益兴盛起来。这种结局是世界相当多的资源型城市已经现实的目标,也是我国几乎所有的资源型城市要努力追求的目标。因此,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国际国内条件,对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条件

(一)高技术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以往,技术的发明及其向商品生产能力转化大都是偶然发生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之后,技术创新活动在多方面力量的推动之下很快走上了组织系统化、机构建制化、重大项目工程化、支撑举措制度化的轨道,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已全面展开。

从世界范围看,大中型企业已普遍建立起了自己独具特长的试验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尤其在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跨国公司中,拥有必要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其控制局面的核心力量之一。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的同时,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及其相应的社会建制体系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独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所、科研型战略工程、产学研合作网络等,早已遍布世界各地。再加上各种形式的技术开发中心、高新技术开发区、现代科学技术园区和技术创新孵化器等,当代高技术产业化正在处于一派蓬勃发展态势之中。

国家力量的投入、适时调整的战略和政策、创造最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已经成为决定当代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水平最关键的因素。当代世界,由国家政策倾斜支持的科研型战略工程、科学技术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试验基地等,已经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发生脱胎换骨式的变革,进而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首先使贸易全球化获得了长足发展;此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服务全球化也得到了全面发展。而与此相适应的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完善与跨国性经济协调组织机构的建立则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从生产力发展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要求,具体表现为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经济上相互依赖关系的不断加深。

(三)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已基本转型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进一步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资源型城镇和区域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重新走上了繁荣之路。

最典型的是德国鲁尔区。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矿业城市。1957年鲁尔区共有141家煤矿,雇用了50万以上的矿工。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从此,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至1996年已减至7万人,炼钢业失去了4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的就业人数减少2/3。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因此,为了与失业做斗争,市政府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建立技术园区;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此外,鲁尔区在替代产业、环境治理和企业转制等方面,也做得非常成功。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重新走上了繁荣之路。

国外其它一些资源型城镇和区域如美国匹兹堡(钢城)、休斯敦和洛杉矶(油城)、法国洛林(煤钢城)、欧洲萨尔区(产煤地域)都通过不同途径走上了新生。

美国的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采取了“再开发”战略,如匹兹堡在抵抗衰落过程中,既改造传统产业,又开辟新路,表现出强大的产业转换能力和创新意识。匹兹堡是根据“钟摆运输”布局原理,在大型铁矿、煤矿开发基础上而兴起的城市,美国的钢铁市场曾以它为中心,实行“匹兹堡基点加价制”。但这座实力雄厚的矿城,在20世纪70年代,因资源枯竭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到了80年代,市政府开始采用一系列政策性措施,吸引外资投资和建厂,其产业结构逐步由重型转向轻型和服务型,经济才开始复苏。美国休斯敦是油城走向持续繁荣的典型模式之一。休斯敦原是“牛仔(牧人)”集聚的农牧区村镇。1901年得克萨斯油田开发后,城市随之兴起和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各大石油公司总部迁移至此,形成了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在6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开始整体下滑时,休斯敦按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加速了石油科研的开发,油气资源产业群也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同时相应带动了为其服务的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粮食、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多种产业的发展。休斯敦的模式是按照“发展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完善基础产业”顺序展开的。美国另一个油城洛杉矶也是采用这一模式实现转型的。20世纪20―40年代洛杉矶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油田开发直接促进了炼油和石化工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农业的开发,使原本是靠近沙漠的季节性牧场变成粮、棉、蔬菜、水果生产基地;陆、海、空运输发达;此外,飞机制造业、军械工业也迅速兴起,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现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工业中心、文化中心和太平洋东岸著名的现代化城市,即使石油资源枯竭,该市也能依托替代产业群来实现持续发展。

法国洛林(煤钢城)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类似于我国现在的辽宁。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一是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二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转型与国际接轨。自1979年起,为了解决转型中的重大问题,创立了受影响工业专项基金(30亿法郎补助金和贷款)。洛林转型大约花了30多年时间,尽管其转型成本巨大,但成效显著,使得原来让人很难睁开眼睛的工业污染地,变成了蓝天绿地、环境优美的工业新区,整个地区由衰退走向了新生,今日的洛林已成为法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

欧洲萨尔区和英国蒂斯区(产煤地域)与我国煤炭型城市具有许多类似特征,20世纪50年代因煤炭产业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危机,区域经济经历了重大的重构;70年代和80年代因全球和欧洲钢铁工业发生重大危机,再次引发类似于目前我国东北煤城的结构性矛盾和困难。在过去150多年来,经历了几次重大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货币、成本和价格等条件。煤、钢危机实质上成为整个区域经济危机的根源。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摆脱了资源型产业的制约,经济重新得到了振兴。

(四)发展中国家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态势

发展中国家资源型城市发展遇到了同我国相同的问题。由于很多国家长期以来是发达国家的殖民地,发展单一资源型产业,其经济发展模式多是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虽然近年来致力于发展多种产业来努力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但对优势资源的依赖性仍然很强。数量众多的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态势,如矿竭城衰的威胁;产业结构单一、序次低、经济效益差;交通、通信及房屋建设水准低,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差;环境污染和环境灾害相当突出;矿业城市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工作滞后,社会就业压力比较大,等等。目前发展中国家资源型城市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成功的案例较少。

二、国内条件

(一)机遇:经济结构大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发达国家和地区鉴于资源枯渴、污染严重、劳动成本升高,传统产品失去竞争力等因素的考虑,更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附加值、市场前景乐观,为了争夺21世纪高新科技制高点,加快了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速度。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迅速融入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来。

(二)挑战:资源型城市发展诸多问题

一般而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遵循开发建设―中兴鼎盛―经济衰退―产业调整―繁荣发展的过程。在前两个阶段,资源型城市问题并不突出,但发展到中兴鼎盛之后将会出现较多问题。

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地级市79座,地级区盟7座;县级市100个,市属县级区25座;县城179座,建制镇36座。在这426座矿业城镇中,处于成长期的84个,鼎盛期的291个,衰退期的51个。从建城条件看,由于我国是参照前苏联的“一矿一城”模式,因而在现有的资源型城市中均进行了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尽管不够完善甚至有些破旧,但总体上讲已具备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10.6%提高到1999年的31%,400多座矿山城镇的兴起可谓功不可没,这是矿业为我国城市化作出的特殊贡献。由于矿业城市多是在荒无人烟或人烟稀少的穷乡僻壤,都是在偏僻落后地区兴起的,其中很多又是老、少、边、穷地区。因此,矿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经济格局,对于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这些昔日的辉煌渐成历史,如今的矿业、矿工、矿山和矿城,即“四矿”问题就像迟暮的英雄,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如:原有机器设备的闲置和再利用问题、原有劳动者的再就业问题、区域及行业产量、利润下降及经济萧条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破坏问题等。“四矿”问题直接涉及的城镇人口有1亿之多。有人将“三农”、“四矿”并称,颇为中肯。因此,高度重视和解决“四矿”问题,有着非常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此外,我国相当多的资源型城市是建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些城市的兴起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的已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如果因资源产业的衰退而放弃这些城市,定会对该区域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三)走出一片天: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

我国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泛关注,许多资源型城镇正在努力探寻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之路。目前,出现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

1、煤炭型城市――阜新

煤城在我国矿业城市中是数量最多的。我国煤炭城市产业结构普遍单一且粗放,城市经济和就业对煤炭资源和煤矿高度依赖;由煤炭资源开发阶段性决定着的城市发展有着鲜明阶段性,资源枯竭对城市持续稳定发展带来的压力更大;企业和城市文化具有明显的资源指向性,吃苦耐劳但安于现状,封闭思想和恋煤情结严重。在转型过程中,阜新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产业转型方案;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吸纳下岗职工,从而走出了一条“退工进农”的有效解决持续发展的路子。政府除了积极引导、破除“等靠要”思想外,通过建立农业园区和技能培训等科技服务和科技创业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带动下岗职工自主创业。

2、钢铁型城市――鞍山

钢铁城市是目前我国资源城市转型潜在问题最严重的一类城市。钢铁城市一般分为钢城和矿城,两者在空间上多表现为组团式或钟摆式结构。近年来,受钢铁需求过热的影响,钢城仍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扩大钢铁工业规模上,并寄希望于更多的矿产资源进口,所以,转型的紧迫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钢铁规模的膨胀,钢城潜在的结构性矛盾和持续发展问题将日益突出。相比之下,目前已经暴露出来的资源枯竭问题,突出表现在铁矿城镇比钢铁城市面临更加严峻的转型压力。因此,钢城转型中应及早制定转型规划;确定适度开发规模,为产业和城市转型争取时间;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部挖潜,提高资源保障程度;植树造林,土地复垦,治理生态环境。

3、油气型城市――东营

我国油气城市一般分布在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油城现代化面貌同周围落后区域形成极大的反差;石油部门在资源型产业中相对经济效益比较好,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和支撑能力也都比较大。但近年来石油探明程度和采出程度不断提高,产量逐年递减,成本攀升。如胜利油田资源探明程度已达48%,近10年来原油产量以每年60万吨的速度递减;因此,城市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受到威胁。东营产业转型工作起步早,收效大。在石油开采兴旺时期,地方政府就开始关注接替产业的培育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和科学论证,明确了东营的发展目标,即以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为依托,努力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区和国际知名的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绿色产业示范区。为此,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和观光农业;延伸石油石化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盐化工等替代产业。在企业与城市共同努力推进产业转型方面,东营走在了我国矿业城市的前列。

4、有色金属型城市――铜陵和个旧

我国有色金属型城市为数不多,城市规模小,“一矿一城”特征突出;多数城市处于开发晚期,自然和区位条件差,城市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铜陵是有色金属型城市产业转型步伐较快的一个典型。2002年,铜陵市采掘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2%,采掘业从业人员1.6万人,不足全部职工数的10%,按国际通行标准,基本上从矿业城市蝉变而出。在转型过程中,铜陵的经验是:多元发展,形成特色;科教兴市,结构升级。逐步形成了铜基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并努力培育机电一体化、环保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了特色产业群。个旧市是典型的因锡矿开发而兴起的矿业城市。2002年采选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高达75%,全市近60%的从业人员分布在矿产资源采选冶加工业。近年来,以锡为主的矿产资源面临枯竭,锡金属资源保障年限不足10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个旧一方面加快矿山找矿勘查,延长矿山寿命,为产业和城市转型赢得时间;另一方面,加快由最大的锡基材料供应基地向最大的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基地的转变,争取国家产业布局调整的支持,加快现代锡工业基地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把城市经济发展同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加强个旧、开远、蒙自等城市群的联系,进行产业多元化布局,强化个旧在滇东南的加工制造业中心地位。

从国际国内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过程来看,由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随着资源的不断耗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势在必行。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国际国内条件,为我国诸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参考文献:

1、齐建珍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黄本笑.技术进步与区域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胡魁.中国矿业城市基本问题[J].资源・产业,2001(5).

4、刘粤湘.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资源・产业,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