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城市的起源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市的起源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市的起源发展

篇1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远期发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th his work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city traffic planning i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ning and city planning of city traffic has carried on the preliminary inquiry.

Key words: city traffic planning; long-ter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城市不断扩张,导致了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产生,而城市交通堵塞和拥挤则是其中最为突出也是最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并且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了较解决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交通问题,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化战略,关键要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

所谓城市交通规划就是对城市范围内各种交通做出长期的全面合理安排的计划。城市规划则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以及具体安排。

总的来说,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它决定了城市的交通源、交通量以及交通方式,而且还从宏观上约束了城市交通的结构和基础。换而言之,城市的实际土地利用状况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模式。在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实际运行水平,往往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乃至城市的发展规模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可能改变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

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分析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循环作用与相互反馈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城市交通的发展关键在于城市规划的创新

城市土地利用即所谓的城市规划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决定了城市交通源、通量及交通方式,从宏观上规定了城市交通的结构与基础,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要求建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模式。对此,为了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其一,创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在老城区,进行城市交通规划要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疏导作用,充分结合建成区的人流、物流、商流的特点等进行线路布设,以便于充分疏导交通,形成通达、畅顺的交通骨架,进而改变老城区的交通状况。在新城区,则要注重和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布局和结构的引导作用,关键是要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新城区的规划和发展有机结合,使每个站点周围形成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集散中心,以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开发, 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城市交通的规划要体现社会性、经济性以及可达性。所谓社会性就是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要适应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性即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要坚持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并将其贯穿于整体路网规划的始终。顾名思义,可达性就是用最短的时间通达城市的各主要功能区、商贸区,贯穿城市的中心区和次中心区。为居民出行提供良好的服务。

其二,规划效益、好建好用、适度超前以及整体协调

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要坚持这四个理念的指导。规划效益理念就是坚持从规划入手,贯彻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尽快形成一定的网络规模的观念,充分发挥其“规模效益”的特性,从而尽快形成规模、产业效益。所谓好建好用理念,就是规划要充分实现既好建设又好运营,以尽可能节约投资,加快建设速度,实现良好的运营条件,最终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度超前理念则要求在满足未来城市需求的前提下,提前做好近中期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而整体协调理念就是要保证各线路之间、城市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之间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开发之间的整体协调与配合。

其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必须要根据其具有独特的属性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坚持规划、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四位一体。

2.城市交通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的来说,城市交通系统所具有的实际运行水平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的发展规模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特别是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市经济、商业和文化活动用地的空间分布具有决定作用。

城市的交通系统,对改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用地布局优化提供了一个前提性条件,有了重新调整土地利用的机会,利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合理地使用土地,增加土地的附加值。通过对土地的使用的分布进行重新规划,使之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交通可达性,沿着走廊沿线拓展新的城市片区。

其一,影响城市发展历程

现代交通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包括速度、方便及舒适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交通已经跟城市规划融为一体。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的规划决定了交通发展的前提、依据、环境和条件,但是现代交通又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形态、布局、网络和动脉。

其二,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态

为了避免我国城市出现住宅郊区化现象,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发展利用现代化交通系统对城市人口与就业离心化的强大推动力,推动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就业的转移,围绕轨道交通车站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次中心和边缘城市组团,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也从单中心转向多中心。这也就是说,城市轨道交通促进了城市中心、次中心的重新分布,使得城市空间结构及组织更加合理化,充分发挥了各圈层土地的区位优势,极大的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了城市用地布局。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都有着指导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使之成为发展城市经济、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3.正确处理和协调二者关系

城市土地利用即城市规划和交通系统规划是城市发展内部的一对至关重要的矛盾体,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把城市土地开发与交通发展、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及规划制定中充分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特征。

其次,必须拓宽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路, 提出应以交通可达性为核心的新观念,科学制定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的城市交通规划。与此同时,应在市场经济下引入市场调节观念,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这一杠杆来调控交通系统的供需关系,进而促进城市土地和交通系统关系的协调发展。

目前,针对我国大城市高密度集中开发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出行规模大及道路设施不足等特点,又部分学者提出应采用交通需求管理技术调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交通管理体系,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及建立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等一系列交通政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循环作用与相互反馈关系。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加以有机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所遇到的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过秀成;城市集约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关系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1

篇2

关键词:农业大省;二元结构;现代农业;中原崛起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支撑中原崛起的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2004DJJ015)的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关付新(1965―),男,河南长葛人,管理学博士,河南财经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综合发展、农业组织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4.5;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6―0043―04

收稿日期:2006-07-21

一、农业问题是制约中原崛起的瓶颈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中部传统农业大省,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突出,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中原崛起发展目标,在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存在着资源约束、制度约束、市场约束和技术约束等。只有突破这些因素的约束,资源要素才能在产业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优化结构,快速推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发展目标。当前制约中原崛起的瓶颈存在于河南农业。

1.庞大的农业人口所需要的经济活动空间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形成制约中原崛起的资源约束

2004年,河南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82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3倍,人地矛盾突出。河南占全国1.7%的土地承载着全国7.5%的人口,人均土地资源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河南省乡村人口比重大,乡村从业人员多,农业从业人员占有耕地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2004年河南乡村人口比重为71.1%,比全国平均水平58.2%高13个百分点,而乡村从业人员比重为84.4%,比全国平均水平64.8%高出19个百分点。考虑到河南乡村人口和乡村从业人员在全国总量中所占比重大这一因素,剔除全国平均水平中河南自身的作用,河南省乡村人口和从业人员比重比其他省区的平均水平更高。河南省农业用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4.3%,而全国农业用地只占国土面积的69.1%,但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1.52亩,仍低于全国平均2.00亩,表明河南省农地资源和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即使在人多地少的中部地区,也处于最低水平。农业的特点是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必须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承载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人口。河南省耕地面积减少和乡村从业人员增加的逆向变化,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再加上农村居住建设用地扩张及发展工业和城镇建设对土地“农转非”的需求,工农用地的冲突和城乡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土地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瓶颈。

2.过去的农业政策及相关政策所导致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成为制约中原崛起的制度约束

在交易的社会中,制度安排有三种方式,一是企业制度,二是市场制度,三是政府制度。政府制度和市场制度共同造成了河南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并制约现代农业企业制度的建立。

第一,政府和市场造成河南省二元特征显著的社会经济制度。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的二元结构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造成的二元结构,在河南省的叠加和强化,突出了河南省二元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国家长期对农业实行“多取、少予、管死”政策,以剪刀差形式获取农业利益,支持工业和城市优先发展。与此相关的影响城乡不平衡发展的土地征用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卫生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加剧了河南的城乡分化。在计划经济奠定的城乡割离和工农利益失衡条件下,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土地和资金等要素趋利而动,流向城市和工业,形成河南省突出的二元结构特征。

第二,全国农业市场化削弱了河南传统优势,而国家的农业政策制约了河南的市场进程。在传统农业阶段的产品经济条件下,河南土沃粮丰,优势明显,而当农产品长期短缺问题得以解决后,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优势衰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河南省棉花、烟叶等传统经济作物的优势被严重削弱,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下降(见图1)。在我国粮食生产向北方转移的同时,棉花主产区向以新疆为中心的西北棉区转移,最大的烟叶产区转向西南地区。河南农业传统优势在全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丧失,而国家农业政策却制约了河南的市场化进程。政府制度长期主导河南农业发展,而市场制度落后,作用较弱。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进程中,国家对粮棉生产和购销的计划控制时间最长,市场化改革最晚。河南作为粮、棉、油、烟、肉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对这些计划政策产生了突出的响应效果,市场化进程迟缓。2002年河南省的市场化程度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列第18位,农业生产商品化、农村市场发育程度和农村市场化程度都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河南省的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化农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第三,由于资源条件和制度约束,河南现代农业企业制度的建立面临着较大困难。在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制度创新的重点是农业组织企业化的制度创新,塑造现代农业发展主体。由于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条件的限制,落后的市场制度和滞后的农村土地制度与金融制度的约束,河南农户在企业化进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其一,小农数量有增无减。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般呈现出农户数量减少、家庭经营规模扩大的规律,而河南省的农户数量从1990年的1734.8万户增加到2004年的2015.6万户,户均耕地面积由5.99亩减少到5.43亩,表现出逆现代化趋势,相悖于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经济组织发育。其二,小农性质难以改变。在农业市场化进程中,

二、农业发展是中原崛起的基础

农业的特征决定了农业活动是协调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关系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业发展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改善。

1.农业发展能够巩固中原崛起的经济基础

根据《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到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1.07亿以内,城镇人口达到50%,非农业劳动力达到60%,人均GDP在2010年的1.2万元的基础上翻番,二、三产业GDP占90%。农业发展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结构优化的条件,也只有农业现代化,才有条件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一,农业发展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粮食安全保障。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必须具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本省的粮食安全,并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通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以更少的农业从业人员,满足日益增多的非农业人口的食

河南小规模粮食生产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凸现。以粮食生产为保障手段的小农大量兼业,“拐杖农户”成为河南农业生产的主体。传统农民缺乏机会和能力从市场获利,家庭经营收入的比例降低,收益增长缓慢。农民既不愿种地又严重依赖土地的情况较为普遍。在当前资源条件和制度的约束下,兼业户不断增加,并且以农业收入为主的一兼户比例高于以非农收入为主的二兼户。这样的格局难以形成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组织,制约农业企业制度的建立。

3.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任务艰巨,全面制约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约束

发展现代化农业,要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以现代组织形式经营农业,全面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竞争力表现为有着递进关系的四个层次,即农产品竞争力、农业资源要素竞争力、农业经营组织竞争力和农业产业竞争环境持续力。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建立在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而比较优势的发挥是以农业经营组织能够根据资源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进行决策为条件的。最终能将比较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的条件是,通过农业组织的竞争与合作,营造和健全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农业产业环境。河南传统农业在人地关系紧张条件下,农户小规模粮食生产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小规模经营还弱化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努力,再加上市场环境的影响,强化了河南改造传统农业的困局。所以,河南农业的“小规模”和“剩余劳动”排斥现代技术的“过密化”小农特征比全国突出。在全国农业发展格局中,正处于沉降态势的以河南为代表的中部农业,相对于东部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农业、东北部土地密集的资源型农业和西部资源依托型的特色农业的发展,形成盆地态势。物需求。这样为农业发展提出的要求是,由2003年的每个农业劳动力为2.9人供给食物,到2020年提高到4.4人。考虑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减小,再加食物结构中肉、蛋、奶比例的增加,对农业劳动力供给食物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更高。第二,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为服务业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在河南省的兴起得益于既有的传统农业基础,其持续发展需要发达农业来支撑。农业从过去温饱水平下满足人们粮、油、肉食物需要和棉、烟、麻工业原料需要,扩展到满足小康阶段的饮、药、赏等新的需求。因此,我们一是要推动健康饮用品、现代中药等新兴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二是拉动一、三产业一体化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第三,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劳动资源。推算静态绝对量,到2020年,不仅新增1033万总人口中的乡村人口全部转移到城镇,而且还需要从现有的乡村人口中转移出1687万,这要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第四,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包括新增农资需求、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服务需求等。2004年河南省城乡消费水平之比为3.3:1,占总人口71.1%的乡村人口,消费只占总额的43.7%。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高全省市场购买力。第五,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土地。到2020年实现河南省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城镇人口相当于在2003年城镇人口基础上翻番,必然带来建设用地的大量增长,尤其是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必然有更高的建设用地需求。这要求从现有的农地中腾出空间用于城镇扩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农业发展能够强化中原崛起的社会基础

第一,农业发展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河南省社会稳定的根本,是中原崛起的基础。在中原崛起进程中,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不同经济组织之间、市场主体之间发生流转和重新配置,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其中对传统农民影响和冲击最为严重。一是要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二是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农民要完成向市民的转变;三是要面临观念、知识更新和传统习俗改变的冲击。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打好农民完成这些转变的基础,相对降低农民进人新环境和新职业的门槛,减轻农民的压力;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在政府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进行利益调节的基础上,再增进农民利益,减少利益冲突;只有农业的发展,改变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才能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第二,农业发展是协调城乡关系的条件。2004年河南省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0:1,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3.3:1。形成这些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控制农业、优先城市工业政策的影响。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要求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0000元和8000元,其比为2.5:1。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途径就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3.农业发展能够改善中原崛起的生态环境

中原崛起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但河南省人地矛盾突出,造成的人口压力、粮食压力、环境压力和资源压力等,威胁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城市的扩张、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空间的扩展,一方面对生态基础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威胁更大。河南省人均资源数量的不足,需要以更高的质量来补偿,但目前面临的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双重压力,削弱了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基础。黄河缺水和淮河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的工农业生产和城镇用水,农村“逢河必干,遇水必污”对农业和农民生活危害极大,全省森林覆盖率偏低导致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恶化了农村环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重要途径就是在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实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步增长,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在平原农区,通过采取政策措施、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控制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过度使用,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同时利用作物秸秆发展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工程,解决面源污染问题,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冲突。通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作物品种改良,解决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丘陵和山区,通过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用材林、名特优经济林、生态林,形成生态保护与山区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发展山区特色农业,打破山区生态贫困、经济贫困和知识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只有通过发展能够强化生态功能的现代农业,才会全面实现中原崛起目标。

三、发展现代农业,支撑中原崛起

中原崛起是国家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先后实施的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依托不同的背景和条件。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精华所在的粮食主产区,区别于其他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在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中具有基础作用和特殊意义。农业和人口使河南省成为中国的“老大”,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就会使河南成为中国发展的

“老大难”。所以,中部崛起看河南,中原崛起看农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发展农业,则是加快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1.发展农业,加快河南工业化进程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农业大省工业化的根基在农业,这不仅表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对河南省工业化的发展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首先,在现有的工业结构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企业数量、工业增加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分别占全省轻工业的74.2%、78.5%和78.6%,占全省工业的33.3%、22.9%和26.2%。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工业增加值、资产和利润总额,分别占河南省工业的15.3%、9.1%、6.2%和lO%,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的8.1%、5.1%、3.8%和3.4%。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企业数量所占工业企业比重,也高于河南省1999年的14.8%。农业发展还与河南省具有优势的烟草加工业、纺织业和木材加工业等高度相关。其次,在河南工业化的战略中,农业的作用依然突出。发挥河南省劳动力和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资源的精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继续支持乡镇企业和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加快农区工业化步伐,这是河南省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与农业相关的食品医药和轻纺是河南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生物工程和现代中药是要培育的新支柱产业。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是河南省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

2.发展农业,加快河南城镇化进程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繁荣城乡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必然要求。《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要求,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发展协调有序的现代城镇体系,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农业发展是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发达的农业是中原城市群健康崛起的基础。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非农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80%左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0%以上。2003年中原城市群所包括的9市,非农业劳动力比重为43.7%,比全省平均水平仅高4.3个百分点,以农村统计资料计算出的乡村人口比重只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4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5.3%。而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非农业劳动力比重要比全省平均水平60%高出20个百分点,城镇化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要占全省的60%。对照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发展目标,压力最大的是当前非农业劳动力比重过低。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不仅需要提高非农产业的容纳能力,还需要通过农业的发展,更快释放农业劳动力。还有中原城市群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压力。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中原城市群的第二、三产业产值已经分别占到全省的58.4%和60.5%,差距最大的是第一产业,只占全省的37.2%,其中农业占全省的36.6%,农业成为中原城市群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短腿”。所以,农业是中原城市群发育成长的基础。只有发展农业,才能打破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瓶颈。其次,农业是产业兴市、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实现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搞活县域经济,增加县(区)和乡镇财政收入,不断增强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要依托农业区域专业化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以水果、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畜禽等农产品的生产、批发、加工、贮运、专用农资供应为基础,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业兴城荣。这是一条农民循序入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和谐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3.发展农业,加快河南现代化进程

在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既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又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难点。河南与全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和农村。面对经营规模小、专业性差、商品率低、生产手段落后和竞争力不强等特征的传统农业,我们需要从四个层次加快河南现代化农业发展。

首先,按照先进标准管理农业,树立河南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和管理,推进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保证河南农产品的安全、优质信誉。其次,用现代生产要素发展农业,发挥河南比较优势,提高河南农业资源要素的竞争优势。通过改革,加快对农业的资金和技术等现代要素的供给,满足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同时,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调整,发挥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优势,形成区域专业化格局,促进社会化分工和生产规模扩大。再次,以现代农业组织经营农业,塑造现代农业发展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能力。把以生存为目标的传统农户塑造成以发展为目标的合格的市场主体,从独立弱小的生产和生活单位转变成为积极吸纳现代要素、广泛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组织。最后,培育完善的产业体系支撑农业,市场竞争与产业集聚互动,营造支持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环境。要为河南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完善的制度体系,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利用和升级换代,积聚人力资本和先进基础设施等专业型的高级要素,形成河南农业更具有决定性和持续力的竞争优势基础。

篇3

关键词: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特色;功能;借鉴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中,社区学院是一个伟大创举。从二十世纪初创立以来,社区学院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劳动力,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前总统克林D评价“社区大学是美国的最佳特色”。社区学院因灵活实用的专业设置、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出口多元等众多优势赢得了广大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成人学习者的热爱。

一、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

(一)莫雷尔法案与增地学院的建立

1862年7月2日,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也称为“赠地大学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向各州划拨公有土地,作为各个州兴办农业学校和机械工艺学校的补贴和基金。为培养工农业专门人才而建立起来的学院通常被称为“增地学院”。《莫雷尔法案》开创了在高等教育中开展职业教育的先河,虽然社区学院在当时还不存在,但是该法案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法案都对后来的社区学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初级学院运动和社区学院的建立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中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形成巨大的压力,要求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逐日增多。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初级学院运动对美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影响。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把4年制大学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称作初级学院,后两年称作高级学院。1901年,Joliet镇立高中校长Stanley Brown和芝加哥大学校长在伊利诺伊州联合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社区学院-乔利埃特初级学院,该校是美国首家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初级学院。它是一种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为学生提供高中程度以上的大专教育。1920年美国初级学院协会正式成立,后来易名为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社区学院开始提供就业培训来缓解广泛的失业压力。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学院的发展与改革

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是战后职业教育的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1944年美国国会通过《退伍军人议案》,为了帮助战后的军人得到教育及在职培训的机会,该法案规定由政府提供贷款,鼓励军人重返校园,使得更多职业培训的课程兴起。最终,220多万退伍军人,其中包括6万多名妇女和约7万黑人在该法案的帮助下进入了社区学院。1947年,联邦政府任命报告表明需要建立学费较为低廉的公共社区学院网络,无数公共两年制学院因此易名为社区学院。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旨在追求“社会公正和公平”。1963年美国出台《职业教育法》,促使联邦政府在经费上给予职业教育很大的支持,从而帮助职业教育变成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各年龄组的教育。同时力求把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此背景下社区学院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办学网络。

第三阶段从80年代初到1990年,崇尚“有效性和效率性”。8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以讲究效率为核心的《职业训练合作法》和《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化训练法》,从而使得美国职业教育理念从“职业教育训练”转换为“劳动力教育训练”。这一时期的社区学院专注于开展职业教育,满足人们对职业培训的需要。

第四阶段从90年代至今,着重强调学习的质量和标准。1990年,为了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颁布了《卡尔?帕金斯职业与应用技术法案》。美国联邦政府积极推进社区学院的发展,制定相关法律,提供财政资助。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给予社区学院高度评价,提出已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大胆的议案,计划将社区学校的学费全部减免并进一步提高社区学院的质量,强调未来美国两年制社区大学将像美国今天的中学那样是免费和普遍的,以确保美国继续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劳动力。

二、社区学院的功能与办学特色

(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健全的法律保障

在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都有政府颁布的相应职业教育法律法案作为有力支撑。美国政府通过联邦法律规定,教育基金纳入政府预算,由各个州议会通过税法筹措,为包含职业教育在内的社区教育提供了财政上有力的资金保障。

同时,社区学院的经费资助多种多样,包括政府预算经费、地方税收、学费收入,还有社会和校友捐赠的发展基金。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14年的统计,社区学院资金来源主要有联邦政府14.1%、州政府29.8%、地方政府18.1%、学费29.5%、其他来源8.5%。

(二)专设的协会组织AACC

美国社区大学协会(A A C C:A m e r i c a 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成立于1920年,专门为美国两年制的大学提供交流平台。美国社区大学协会是美国1300多所两年制副学士学位社区大学和1300万名学生的代表,也是美国社区大学的首要推广组织。协会主要在以下五个战略行动领域推广社区大学:社区大学认可与倡导;学生录取、学习与成功;社区大学领导力发展;经济发展与从业人数发展;全球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

协会总部位于华盛顿全国高等教育中心,协会与各州办事处负责人紧密合作,传达政策并影响各州政策的制定。同时与高校组织开展广泛合作,监督并影响联邦政策的制定。协会致力于通过政策措施、创新项目、科学研究、信息分享和战略推广支持成员单位并将成员单位向商业、工业和全国媒体进行推广。作为非营利组织,AACC致力于努力实现其“通过推广美国的社区大学建设一个学习者国度”的最终使命。在社区大学的发展中社区大学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公平开放,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

社区学院的入学机会对所有人开放,实行“开放招生”政策,社区学院学生的入学门槛低,质高价廉。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16年公布的最新数据,2014至2015学年就读社区学院的学生种族比例为白人49%,西班牙人22%,黑人14%,亚洲/太平洋岛屿6%,印第安人1%,两个或以上种族3%,非居民外国人1%,其它4%;学生平均年龄28岁,其中21岁以下37%,22-39岁49%,40岁以上14%,招收的学生在类型上覆盖面宽广。2015-2016学年公立社区学院的平均学费为3430美元,相对应的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为9410美元(如表1)。此外,学生大多可以住在家里,这样可以减少住宿的支出。

(四)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多样

转学课程和职业课程是社区学院提供的两大核心类课程。转学课程是针对两年后想继续攻读四年制大学的学生设计的,学生通常选择在社区学院上大学前两年的通识课程,毕业时,学校颁发副学士学位给学生,学生在社区学院所修的学分被四年制大学承认,学生可以转读四年制大学,继续后两年的大学课程,取得学士学位。根据加州社区学院的资料显示,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系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28.4%的学生是由社区学院转读;而同年加州州立大学系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高达58.2%的学生是由社区学院转读而来的。

职业课程的课程设置是根据社会需要所设置的,课程设置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市场的需求,满足了学生将来的就业要求。社区学院实行人性化管理,设有顾问为学生在选学课程方面提供建议和帮助,对于无论是希望通过较长时间学习培训后从事理想职业的人员,还是渴望得到迅速帮助就业的学生,都可以在社区学院选到合适的课程。

AACC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230万总注册学生中,学分制学生730万人,占60%,非学分制学学生500万人,占40%;其中全职学生占38%,兼职学生占62%。

(五)服务社区和地方,与地方企业强强合作。

美国社区学院将为社会提供优质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努力椭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鼓励个人追求创新,寻求高成长性的职业生涯。

为了实现社区学院与产业界的结盟,奥巴马政府力推了“职业和技术教育计划”(CET)和“未来技能计划”“职业和技术教育计划”强调给学生提供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机会,许多社区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关项目和课程,包括学位授予课程和认证培训课程。“未来技能计划”将公司与社区学院联合起来,创建工商业和社区学院的伙伴关系,通过加强50个州的企业、工会、培训单位和社区学院之间的合作来大幅提高美国工人的劳动技能,实现到2020年拥有500多万社区学院毕业生的宏伟目标。

三、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些举措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特色来开创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独特的办学模式。

(一)提高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教育观

虽然国家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与普通教育同级、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远远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国职业教育在层次和类型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普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正统、主流的教育,处于主体的强势地位,职业教育处于明显的弱势状态。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体现在教育结构的严重失衡,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在美国,政府对社区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社区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为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努力实现健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加强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健全法律和资金保障

美国社区大学的成功依赖于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通过立法保证了社区大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应该学习借鉴美国在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中的经验,通过立法保证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费保障。通过立法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通过立法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年提升。同时,多渠道拓展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

(三)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沟通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普通教育的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的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很难获得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的机会。尽管国家明文规定,中专、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但是由于受到教学内容,高考制度和高考内容等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实际上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校,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的比例是被严格控制的,可供选择的高校数量也非常少,中职教育实际上成为“终止教育”。

我国目前主要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缺乏继续深造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缺乏与普通高等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应该努力实现与普通教育各个层次之间的沟通,在制度和政策上应该允许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或者大学继续深造,给予高职学生多条出路的选择。应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出口多元化,努力建设纵向衔接中等职业教育,横向连接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体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四)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高素质人才

美国社区学院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典范。社区学院基本实行董事会管理体制,社区企业是董事会成员,同时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是由学校、行业、企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讨论确定的,学生的实践课程大多在社区企业进行,社区学院充分利用社区企业的资源,发挥校企优势,将企业引入学校。

我国职业院校一般都属于象牙塔式的类型,容易造成教学内容和方法脱离实际,应该充分学习美国社区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成熟技术应用和运作,实践能力强,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人才。注重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采取各种形式与企业、公司合作办学,聘请有技术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实践教学的教师。努力构建与企业联合,与技术市场衔接的新型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英英,张俊.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2011(2).

[2]赵红亚.美国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

篇4

[关键词] 工业工程 人力资源管理 系统性 柔性 趋势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工业工程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在管理学门类中,人力资源管理与工业工程同为二级学科,分属于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大一级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经营决策和实践活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工程则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它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以数学、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和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现代制造工程学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如图1所示。当以工业工程为研究主体时,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即成为构成工业工程学科完整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按照工业工程各种技术特点和功能划分,工业工程的支撑技术可分为三大类:设计与改善类、分析与决策类、控制类 。在工业工程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与作为其基础理论的行为科学密切相关,又是工业工程的重要基础支撑。其主要目标是解决人力资源的招聘、任用、评价及考核等,从而使任免、调职、晋升、培训等工作公平合理,增强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图 工业工程学科体系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工业工程应用中的作用

工业工程的核心与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和预期的实际效益,其功能是设计、规划、评价和创新。当今社会,知识和智力资源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使得人成为现代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的核心要素,并在这一复杂系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现代工业工程十分重视人这一生产因素的作用。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经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工业工程的应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准确的员工的招聘与选择是工业工程应用的基础

在工业工程的应用过程中,人是最具活力也是最具有不确定性的资源。为了实现工业工程应用的目标,现代生产系统必须首先拥有一批素质高、合作能力强并且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员。在实践中,企业要首先应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通过工作分析和设计,合理地确定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而招聘选择录用。一方面,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包括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在内的基本知识的考核。另一方面,注重技能的考核,并运用工业心理学、人因工程等知识,对招聘者进行心理、个性测试,特别考察其胜任将来工作以及塑造和支持企业价值观的潜力和能力。通过专业性的招聘与选择,可以确保录用者完全符合其岗位的工作要求,保证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效果。

2.持续的员工教育与培训是工业工程应用的智力支持

持续改进是工业工程的重要理念。工业工程的应用就是要使企业在实现其战略目标过程中,采用更有效的整体化管理方法,更加有远见地、适时地改变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系统和技术手段,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想要进行全面的创新,关键在于员工能否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角色。这就要求企业在不断改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面前,对员工进行持续的教育与培训,使员工有足够的力量对付外部的各种挑战。实际上现代工业工程把员工的教育与培训也当作生产经营系统中的一个工艺过程,而且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的投资回报是巨大的。

3.完善的员工考核制度是工业工程应用的组织保障

工业工程要对现存的各种系统、各种规划、计划和设计方案以及个人与组织的业绩做出是否符合既定目标或准则的评审与鉴定活动。包括各种评价指标和规程的制订以及评价工作的实施。从而分清孰优孰劣,明确问题和差距,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是系统评价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其对企业的贡献与合作能力等。现代生产经营系统对每一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员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必须绝对胜任,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绩效管理系统。通过对员工进行全面、客观及时地考核,明确工业工程应用的目标与方法,保证一系列改进的稳步推行。

4.恰当的薪酬与激励是工业工程应用的动力

工资是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也是最基本的激励形式。现代企业对员工素质有较高要求,员工的劳动成果及效果与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紧密相关,因此劳动报酬的形式主要将是按知识技能付酬形式。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它激发人的动机和心理,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维持积极兴奋的状态,在需要、动机与目标的驱动下,产生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综合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可以使员工增强工业工程意识,自觉地理解和履行职责,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工业工程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全球经济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的作用在财富创造过程中原来越显著。知识投入代替物质投入,使得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推动力。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工程的应用为包括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了成本更低、效益更高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拓展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企业竞争力,催生了新的人力资源需求。另一方面也使旧的格局被打破,一批经营管理落后、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被淘汰,改变了旧有的人力资源需求局面。在现代工业工程的应用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在理论和实务上都面临新的挑战。概括地看,在工业工程视角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系统性要求

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工程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等领域的支撑技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技术建立起诸如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智能性制造系统等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和生产系统,并以此为平台,通过完善的信息网络,及时、迅速的传递和反馈信息,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达到强化企业竞争力或者削弱对手竞争优势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系统科学与工程的思想成为工业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如今,工业工程已扩展到整个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行各业。工业工程不仅在制造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灵捷制造、MRP―Ⅱ、ERP等,在服务性行业、运输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金融工程、物流业,供应链等方面的应用,通过Internet和Intranet等通讯技术,把生产商、供应商、经销商、银行和用户联结成一个网络,作为一个统一的大系统来研究。

工业工程强调对人、事以及人事配合的系统分析,力求使每一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在新的条件下,新的先进生产系统模式和创新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布局从原来的以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多层递阶结构被扁平网络结构所取代,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需要开发并实施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人员选聘、考核与评价以及薪酬奖励等内容全部纳入这一系统,并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系统对接,形成企业整体最优。

2.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柔性化与快速反应

柔性的概念最早应用生产制造领域,也是工业工程在现代制造系统中着重解决的问题,它强调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柔性反应了企业的整体柔性,不仅包括市场柔性、研发柔性、制造柔性,更包括组织柔性。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人的创造性的活动在提高企业柔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柔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柔性。

柔性管理是新经济时代的管理产物。因为只有到了新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因素,知识工作者作为知识的载体被提到了高于其他一切的地位上,才产生了围绕如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区别以传统的依靠外力的管理方式,柔性管理的优势在于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通过对管理对象施加的软控制,使员工成为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从本质上说,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用“柔性”的方式去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 。因而如何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应的授权方式、柔性的工作分析、柔性的培训考核方式、柔性的激励机制等,鼓励全员参与管理,把组织的意志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卢井岚齐二石:工业工程――企业成功之术[A].IEMp98 Transformational Strategy Towards the 21stCentury(C).Hong Kong,1998

[2]代颖武振业马祖军:工业工程学科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3]金勇:工业工程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湖北工学院学,1997,(01)

[4]李峰平付培红:基于现代工业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时代,2004,(36)

[5]龚代华:企业柔性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管理工程学报,1999,(1)

篇5

关键词:诗言志;诗缘情;志;情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3

“诗缘情”是西晋著名文论家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重要文学理论观点。他在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体分八体四类的基础上,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其风格:“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1](99页)陆机在对当时最重要的纯文学诗与赋的特征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重要文学主张,具有开一代风气的意义。这一主张揭示了诗歌的抒情性特征,成为与传统“诗言志”的观念并行的两大诗歌理论的范畴,对后世影响极大。许多学者认为从儒家传统角度看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是一种对儒家诗教的背叛。他们认为“诗缘情”与“诗言志”是完全对立的文学观念。但本文以为:“诗缘情”与“诗言志”并非完全对立的,“诗缘情”是由“诗言志” 发展衍变而来。在对从“诗言志” 到“诗缘情”的发展历程的分析中可看到它们的渊源与差异。

一 “诗言志”的发展历程

在上古时代,诗、乐、舞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先秦时代对文艺本质的基本认识就是“诗言志”。“诗言志”作为一个理论观念最早是在《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说:“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2](595页)而其后的《尚书・尧典》也提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3](1页)在战国时期,“诗言志”的说法已经比较普遍了。《庄子・天下》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志”究竟是指什么?孔颖达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诗言志”指的是诗歌是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体现,也是人的思想,心灵的外在呈现。诗其实和人的情感思维密切联系的,《诗三百》的作者对这一点也是有所体现的,在他们许多诗例中,如“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4](405页)(《大雅・崧高》)“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4](373页)(《小雅・四月》)“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4](326页)(《魏风・园有桃》)“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4](338页)(《陈风・墓门》)等等。这些诗歌均表达了作者的喜怒哀乐情绪。从这一层面而言,诗歌的“志”也蕴涵了“情”的成分。但是,“志”毕竟不同于“情”, “志”更侧重于一种意向性的心理,带有鲜明的理性思维的痕迹,特别与政治道德人伦相联系。“志”中蕴涵的“情”,是受到政治伦理道德规范束缚的,“情”在其中仅处次要位置。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赋诗言志,通过“断章取义”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志意,常常忽略情感的因素。到战国后期以及秦汉时期,“诗言志”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是向汉代儒家诗说正统发展,延续了“志”的路线;另一条路线则是由屈原楚骚开辟而在两汉古诗与乐府中得到发展衍生,体现了“情”逐渐地从“志”的统治下分离出来走向独立。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条路线的发展,上古时期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这一传统延续到周代。是故,诗教与乐教是密不可分的,但它们又有差别。诗依靠语言表达思想志意,乐则靠曲调表达思想情感;诗歌更多地突出理性思维,乐则更倾向于情感因素。因此,乐教比诗教更注重情感的作用。《荀子・乐论》中曾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3](52页)《礼记・乐记》也指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3](61页)由此可见,音乐源于人的情感需要,而情感则是音乐产生的源泉。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情感因素逐渐淡化的同时,乐教却一直保持着情感的中心地位,并且对诗歌中情感因素地位的保持也有一定的作用。《毛诗序》就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63页)显然受《礼记・乐记》的影响。但是儒家的乐论一方面肯定情感因素作用,另一方面这种情感要受到政治伦理道德的规范,必须服从于礼教的统治。这一传统在汉代诗学中得到继承,《毛诗序》一面肯定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一面强调必须“发乎情,止乎礼仪”。“情”并没有独立的地位。

另一条由屈原楚骚开辟的路线则是保留了诗歌的情感因素,并走上一条由“情”激化而逐渐远离“志”的道路。《离骚》中说“屈心而抑志”,此志是以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为主,但也包含了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奸佞小人痛恨之情。“发愤以抒情”可概括为屈原的诗歌创作宗旨。一方面,“发愤”的内在旨归是揭忠尽智以事其君,并未走出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发愤”又是诗人个体精神的体现,带有强烈的个体色彩。“抒情”表现了诗人充满牢骚不平之气的情怀。此时诗歌抒情已经从抒发群体之情向抒发个人之情转移。此后的宋玉之流的诗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其诗歌虽然没有超过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但已经逐渐向抒发一己之情过渡。到了两汉时期,除了正统的《诗》之外,又兴起了乐府和文人五言诗。《汉书・艺文志》提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3](141页)从中可以明显看出“言志”的逐渐淡化,“缘情”的逐渐彰显。尤其是文人五言诗,缘情的色彩更加鲜明,多是下层文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他们任性自然,不受约束的人生情怀。由屈原楚骚开辟的“缘情”观念逐渐发展成熟,但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观点。

由此可见,“诗缘情”这一文学观念是经过漫长的酝酿阶段的,它的正式确立是以西晋陆机的《文赋》为标志,从酝酿到确立这段时间,魏晋社会、时代的变迁,各种思潮及建安时代的个性自觉等各方面因素都对促成“诗缘情”文学观念的出现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 “诗缘情”的产生渊源

在第一部分里,我们着重分析了作为诗论“开山纲领”的“诗言志”的发展渊源及其与“诗缘情”文学观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将从魏晋文化思潮和文风变化等方面来考察“诗缘情”文学观是如何产生发展的。

东汉到魏晋时期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社会思想产生重大转变。汉武帝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黄老刑名思想再兴,建安时期个性意识的觉醒,进而促成魏晋玄学思潮的产生,在这些社会时代的重大变革下,在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推动下,“诗缘情”的文学观随之而产生。

首先我们看看社会思想,哲学思潮的转变。众所周知,汉代儒家经学思想在所有思想中处于主导地位。就其实质而言,儒学是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哲学。儒学所提倡的“仁”,是要求将人置身于君臣与父子这个社会与家庭的严格秩序之中,个体必须服从于社会。这样的要求自然就会限制个体个性的发展,用儒家伦理道德约束个体性情,强调服从社会秩序的理性精神。不仅如此,汉代儒学还是一个杂糅谶纬神学思想的儒学体系,这就造成了士人的思想和人性发展双重的压迫,士人苦不堪言。再加上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人们对君权神授产生怀疑。到了东汉后期,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士人向不可动摇的儒家经学发起改造,直到建安时期,儒学走向衰微,而黄老刑名思想兴起,由此形成建安士人思想开放,个性解放的局面。而其后的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也有深刻的历史渊源,汉末儒家经学思想的改造,清议之风的产生,更重要的是老庄思想的流行都为玄学思想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尽管玄学思想较为复杂,但老庄思想却是玄学的核心。玄学虽欲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越名教任自然,但其最终旨归在自然。这就为个人寻找安身立命提供了保证,也促成了个性自觉,个性解放的思潮的产生。而玄学中的任情思想,情性观念源自老庄。老子主张“无知”,“无欲”,旨在“无情”。庄子则在《庄子・德充符》中说:“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5](84页)要求人们超越好恶之情,从而返回自然本性。玄学在最初继承了老庄这一观点,并有所发展。王弼承认圣人有情,但圣人能做到不为情动,这些是来自老庄思想。不过,后来他的思想又有所发展。他在《戏答荀融书》说:“夫明足以寻极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颜子之量,孔父之所豫在,然遇之不能无乐,丧之不能无哀。又常狭斯人,以为未能以情从理者也,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革”。这说明人的喜怒哀乐发自自然本性,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由此,玄学思想就把庄子超越好恶之情而返回自然的思想改造成了“情性本于自然”,为“任情”说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诗缘情”的文学观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

其次,在这些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想影响下,魏晋士人出现纵情任性的作风。这其实是魏晋士人重视个性发展,人性自然的表现。这些在史书和小说中有很多的记载,举一个例子,在《世说新语・任诞》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6](410页)表面看来,阮籍居丧而饮酒,显然是越礼教的行为,但他内心十分痛苦,故一号吐血。由此可见,情在士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纵浪情性之风在士人之中颇为盛行。这种作风自然影响到当时的诗歌风格,也出现抒情的潮流。

最后,我们看看文学的抒情化发展。早在东汉末期,就有一些批判现实的抒情短赋的出现。这些短赋突破汉大赋体物的传统。如蔡邕的《述行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而后的建安之风继承《古诗》的传统,并在散文、辞赋中也形成了一种任情任性的风格。如曹植《洛神赋》,《赠白马王彪》,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曹丕《燕歌行》,王粲《七哀诗》等都是优秀的抒情作品。到了正始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是嵇康和阮籍,他们面对严酷的现实,心里充满了深沉的苦闷。他们通过诗歌来抒发这一情怀,表现了他们渴望追求自然的生活,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以及面对现实的一些焦灼和不满情绪。阮籍的诗就如同钟嵘所说:“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7](41页)并且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成为一种固定的抒情诗体。到了西晋太康时期,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说,虽然诗的价值及对现实的关注不如之前的诗,但诗歌的抒情性依然很强烈。

“诗缘情”的文学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在陆机及其后的南朝时期,文学观念基本上完成了由“诗言志”到“诗缘情”的转变。

三 “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内在渊源与差别

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从“诗言志”到“诗缘情”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其实可以从中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内在的发展渊源。那么“诗缘情”的提出是否是针对“诗言志”的传统并予以颠覆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诗缘情”中的“情”的内涵为何。后世有的论者认为“诗缘情”主要是儿女私情的抒发,还指责其导致了后来宫体诗的泛滥。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情”在陆机的时代其实是包罗万象的,泛指人生的喜怒哀乐各种感情,而不是局限于男女私情,并且,要“诗缘情”为两百年后出现的宫体诗完全负责也是不客观的。在陆机那里,“缘情”是对诗的表达情感的特征的概括,对古已有之的诗歌主情传统的发展延伸。

其次,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而绮靡”其实是在将作为文学体裁的诗歌与其他文体做对比时提出的。诗歌与其他文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优势,但这并不是认为诗歌没有其他的功能了。其实所有文体都有一个共同性,《文赋》中是这样描述的:“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1](60页)“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1](99页)由此可见,“理”仍然是一切文体要表现的基本内容,而“文”与“辞”则是文体的外在形式。诗歌也不例外。陆机认为诗歌在抒发感情之外仍然应该将说理作为其基本内容。

再次,值得注意的是陆机《文赋》中有对“诗缘情”的肯定:“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 [1](183页)彰显了诗歌中情感因素的动人之处,同时也对“或奔放以谐合,务嘈zan而妖冶。徒悦目而偶俗,固声高而曲下” [1](183页)的倾向加以批评指责,指出“悲而不雅”也是不可取的。在陆机看来,诗歌的较高境界是达到“情”与“理”的和谐统一。可见,陆机虽然尽量淡化诗歌的政治教化功用,但对诗歌的说理教化的作用并非完全否定的。他提出“诗缘情”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主张,其实是希望将诗歌作为纯文学作品的特征显现出来,而不把诗歌作为纯粹政治教化的工具,但这并非是对诗的“言志”维度的否定。

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诗言志”与“诗缘情”作为两种文学主张其实有密切的联系和内在的渊源的,“诗缘情”的提出并非是针对“诗言志”的传统对其进行完全颠覆。当然,它们之间也有很多区别。

陆机的“诗缘情”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第一次明确提出诗歌是来自于人的情感宣泄与体验。“情”是诗歌的生命源泉,“诗缘情”已经超越了文体论的范畴,揭示了诗歌的本质,这是对传统的“诗言志”理论的发展和超越。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第一,“情”与“志”在“诗缘情”和“诗言志”中具有不同地位。传统“诗言志”中并不乏情感因素,在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诗经》本身是具有言志和抒情两大内容。但诗歌的抒情功能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在春秋战国时期,只有屈原和荀子等人涉及此方面的内容。社会广泛认同的是诗歌的言志功能,诗作为表达人的思想意志的工具,甚至是为政治伦理教化服务的工具长期占主导地位。汉代经学也是固守诗歌的言志传统,到了《毛诗序》才增加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内容。“诗言志”的“志”是包含“情”的,但“志”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情”仅是次要的补充。“诗缘情”则是“情”中含“志”。“情”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而“志”则相对处于次要地位。往往在诗人抒情之中含有说理言志的成分。陆机在《文赋》中谈到文思的由来:“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1](20页)可见作文之由既来自于外在的物感,也源自对古代书籍知识的领悟,以获得创作的启发。这两个来源各有侧重,物感的文思更多侧重情感,而典籍的文思则侧重于理性。“诗缘情”中也不乏“言志”成分。但在陆机的文论观中,“志”并不具有独立地位,它必须伴随一定的情感抒发而产生。

第二,“诗缘情”和“诗言志”中“情”的内涵有所差异,各有侧重。《毛诗序》有这样的表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此志也包含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歌,言志也含有抒情。但是,《毛诗序》中的情多是世情,指公众的感情,并带有强烈的政治伦理道德的色彩。“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3](63页)这些“情”与群体大众联系,与政治兴衰相关。再来看看陆机的“诗缘情”的“情”内涵。与“诗言志”的“情”不同,“诗缘情”多是指诗人的个人之情,物感之情,是个人细腻的情感的抒写,更加具有纯文学性。陆机有名的《赴洛道中作》:“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8](417页)这首诗描述了陆机在沦落为亡国羁臣时,由江南迁至中原他乡,离别家园,远行洛阳的缠绵忧苦的情怀。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个人哀愁与亡国之痛。另外他的《悲哉行》,《董逃行》等作品又抒发了一种伤春悲秋的情怀,这种个体情怀是诗人生命意识觉醒的表现,是个人独特的感性直观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的体现。可见,“诗缘情”更加强调个人个性张扬与感性的生命体验。多是抒发个人的生活感悟,个体之情。

第三,“诗言志”中的“情”多是受到伦理道德规范和限制的“情” 。《毛诗序》提出:“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仪,先王之泽也”。 [3](63页)感情的抒发不能超过一般的礼仪的限度。而陆机《文赋》中的“情”并没有如此严格的限定,除了“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讲文之为用之外,全文都没有对“情”进行具体的限制和诗歌教化作用的论述。在陆机看来,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功能。他认为作为抒情与体物的纯文学的诗与赋不应该成为伦理道德说教的附庸,而伦理说教的任务应该由其他实用性文体承担。

经过上面的分析和论述,我们发现“诗言志”与“诗缘情”具有内在渊源,也有各自的侧重和差异,需要具体的区分,而不能笼统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完全颠覆和反叛。

综上所述,“诗言志”和“诗缘情”作为中国文学理论中先后出现的理论观念,是前后承接又具有差异性的。“诗言志”是先人最早对诗的本质的界定,它侧重于诗歌在表达群体意识中的作用,虽然蕴涵了情感因素,但更多的是受到理性道德规范的制约,在我国这个宗法伦理社会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诗缘情”则是在人的个体生命意识觉醒之后,文人创作发展到成熟阶段对诗的本质的重新界定,强调诗歌的感性体验,弱化了理性说教色彩,更加具有文学性与审美性,也更加贴近文学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与本质。但是,个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的,理性道德因素对情感的引导作用也不能完全抹杀。由此可见,“诗缘情”并非对“诗言志”的完全颠覆,而是对它的修正和完善。“志”与“情”构成诗歌内在的不可或缺的两个元素,具有内在的张力性,又在碰撞与融合中向前发展。

注释:

[1] 陆机.文赋集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春秋左传诂[M].洪亮吉撰.中华书局,2004.

[3] 载《历代文论》[C]第一卷.郭绍虞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 四书五经[C].陈戍国点校.岳麓书社,1995.

[5] 曹础基.庄子浅注[M].中华书局,2002.

[6] 刘义庆.世说新语新校[M].李天华著.岳麓书社,2004.

篇6

关键词:成都;田园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引言

成都市是成渝经济圈中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具备了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条件。且成都市位于的四川盆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交通的枢纽,而且从整个亚洲的角度看又正好位于亚洲中部,无论在亚洲中还是在国际中都具有重要的交通及政治地位。为了规划成都市未来的经济发展蓝图和宜居的人文环境。2009年底,成都市委、市政府总结城乡统筹实践,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好“十二五”以及更长时期发展的高度,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

“田园城市”的概念,最早由19世纪末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在该书中霍华德提出建立一种包含传统意义上城市和乡村的优点的理想城市即田园城市。现在,成都市将建设一座着力于展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大城市。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具有“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田园城市”四大基本要素。

然而,在现代超大型城市发展中,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这对矛盾问题,关系到成都市的未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成败。因此,需要讨论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问题的协调关系。

一、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从2005—2010年,成都市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明显增长(见图1)。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3%以上的增长。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425个,完成投资680亿元。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成都经开区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1 150亿元,增长25%。

在过去几年中,成都市的工农业发展取得新跨越。成都市坚持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和提速增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7∶42.5∶49.8调整优化为2009年的5.9∶44.5∶49.6。

成都市的城乡建设成就显著。五年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聚集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根据成都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预测,成都市在“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大约保持在12%年增长,能源消耗年增长率大约为8%。

二、成都市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一个城市的大气环境的清洁程度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经济的发展和大气环境治理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

(一)成都市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

经过对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分析,确定成都市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为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过去几年中,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呈稳中转好的趋势。成都市的全年空气质量以良为主,优良率为80.3%~86.3%。空气污染特征表现为扬尘、机动车排气、煤烟混合型污染。

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浓度近几年呈缓慢上升趋势,成为次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是成都市环境空气中的重要污染物,近几年随着大气排放治理,二氧化硫的污染形势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二)城市发展中机动车排放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物问题

随着成都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至2007年,成都市的轻型车达724 654辆,中型车达94 790辆,重型车达22 353辆,摩托车达937 659辆。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迅速上升,其总排放量已接近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并将持续增加。

根据环境监测数据,2009年成都市的二氧化氮首次超过二氧化硫成为次要污染物,这与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加重密切相关。

机动车排气及道路扬尘污染成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能源消耗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

成都市在近十年来能源消耗总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见图2),尤其是从2005—2009年间,能量消费总量更是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从2001—2009年,成都市能源消耗年平均增长率达8.15%。

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成都市消耗电力305.28亿千瓦时,天然气38.61亿立方米,成品油358.25万吨,煤炭1 325.78万吨,分别占能源消耗总量比重的46.26%、14.83%、11.31%、27.6%。成都市能源消耗构成中,电力所占的比重最大,煤炭所占比重次之,天然气和成品油所占比重最小。

由于天然气相对于其他能源价格偏低,导致天然气市场需求过快增长,消耗总量年均增幅超过20%。虽然成都市近几年始终把能源保障列为重点,使成都能源供需总量趋于平衡,基本能够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但是,成都市的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还是呈现加剧趋势。

成都市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能源消耗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能有效地解决能源消耗中的污染物排放,将加剧成都市大气环境的恶化。

(四)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1.大气承载力分析原理。人类在开发活动中,要做到经济发展与大气保护环境相协调,就要保证污染物的排放不能超过大气环境承载力。所谓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大气承载力的量化方法主要利用承载率评价法。承载率是指某区域环境承载量与该区域环境承载量阈值的比值。

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用承载率分析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承载能力,大气环境承载率的表达式:

CC=

式中,CC是大气环境承载率,VT是大气环境总量,VE是某一时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1)当大气环境承载率在0~1之间,说明大气环境承载力强。经济发展导致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处于可控范围内。(2)当大气环境承载率小于1时,说明区域的大气环境承载力超负荷严重。经济发展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产生的累积效应明显,需要加大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措施。

2.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为了同时保证城市经济增长和大气环境质量能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必须使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小于大气环境容量。

若规划区分为n个分区、m个环境功能区,各个分区、功能区面积为Sij,则各分区允许排放总量为:

Qi=A (Cij-Cb)

式中,Cij ——各分区、功能区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Cb——各分区、功能区的大气污染物的背景值,mg·m-3;Qi——各分区允许排放总量,104t/a;A——总量控制系数,是根据地区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变化的一个数值。

利用成都市的气象条件,计算了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物的容量数为二氧化硫20.11万吨,二氧化氮28.41万吨,颗粒物为33.57万吨。大气环境容量是随季节变化的量,成都市冬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小(见图3);在不考虑降雨条件的情况下,成都春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大。在考虑降水条件下,成都夏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大。

图3成都市大气环境容量季节变化图

转贴于

3.成都市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随着成都市经济总量的增加,能源消耗和机动车都将快速增长,使得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成倍增加。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手段主要是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大气污染物治理水平的提高。2009年成都市的平均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70%。依据这个原理,设计了成都市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治理情景案例。

设计情景1:成都市经济以其 “十二五”的12%增长和能源弹性系数0.67的情景,二氧化硫治理情景为脱硫率为85%、90%和95%;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为脱销率为70%、80%和90%。这是根据成都市“十二五”的经济和能源发展计划设计的情景(见表1和表2)。

表1 情景1的脱硫情景分析

设计情景2:在经济以7%增长和能源弹性系数0.5情况下的污染减排情景设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与情景1一致。这是根据全国“十二五”的平均经济发展速度和优化的能源发展速度设计的情景(见下页表3和下页表4)。

通过大气承载力的计算分析。成都市的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随能耗的增长而急剧增大。尤其以成都市“十二五”的能源消耗增长率计算(情景1),到2050年,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85%的情况下,大气承载力指标仍然达到-1.5。只有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95%的情况下,二氧化硫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才能小于大气环境容量。二氧化氮在情景1的情况下是超出大气环境容量。在情景2的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情况下,2050年,二氧化硫排放可以符合大气承载力指数的要求。但是,二氧化氮必须满足工业脱硝达到90%,汽车的新能源替换达到70%的条件下,二氧化氮排放量才能符合大气承载力指数的要求。

大气承载力指数说明,在现有的大气环境治理水平下,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发展,大气环境状况将趋于恶化。经济发展必须重视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治理。

三、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与大气环境协调问题讨论

1.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发展要走绿色经济的道路。成都市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始终坚持低碳、环保、生态的理念,强化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2.实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调整应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心,通过引进和发展清洁能源,采取以天然气、轻柴油、液化石油气、电等各种优质能源并举的措施,广开渠道,实现优质能源替煤战略。实施节能强企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废物利用能源替代,落实国家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3.实行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城市空间优化和产业持续发展策略。受到大气容量的限制,大气污染企业过度集中,会造成大气污染物的严重超标。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大气容量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过度集中的污染企业要分散布局。建议在工业园区发展中,实行大气污染排放企业布局要合理集中、适度分散的原则。

在城市空间优化和土地合理利用中,要注意大气污染物的累积效应的影响,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避免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加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5):22-23.

[2]姜启亮,吴勇.低碳经济的实施路径——基于技术创新与政策规制的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91-192.

[3]王胜洲.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63-164.

篇7

关键词:并购后 外部性内部化 决策结构 长期与短期

在如今的国际能源市场上,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通过市场并购在海外获得了新的油气开发资源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段,这种模式缩短了企业扩展周期,降低扩张成本,实现规模效益。然而,这种模式也具有潜在的风险性,成功的并购并不一定可以转化为成功的运营,一旦运营不成功,利润将无从谈起,能源企业并购后的运作模式成为本文的关注点。

并购以及其带来的问题

能源企业与一般商业在性质上有很多相同的方面,虽然其往往由于能源对一国民生的重要性而带有些许政治性,但仍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规模生产和能源市场占有是这类企业很核心的两个方面,如何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中很重要的方面。在规划发展战略时,企业往往希望可以在尽量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收益,在海外建立直接的生产基地往往会消耗更多的时间与资源,有时候还涉及到市场准入等问题,相比之下,海外并购则具有了资本周期短、规避准入限制等优点,从而成为大型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所偏爱路径。不过,假设去除并购操作性的部分不谈,并购是有效的并可达到既定目的,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运营问题,而不是市场问题,那么这种过程往往就要考验一个公司的将外部性内化的能力了。这其中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在于子公司运营过程中新的领导班子的组成问题,就目前来看,并购成功后,主导并购策略的原公司市场部或类似部门的人员被抬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地位,甚至直接掌舵新的公司,而技术人员由于没有这样的“功绩”而在子公司决策圈中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对于企业来说,其领导的价值取向往往影响该企业的行为与价值判断。这样的前提下,子公司对绝对收益的追逐势必成为主旋律,资本总是具有逐利性,这种对利益的追逐有时候甚至以牺牲技术支持的基础之上,而这其中对安全问题的忽视成为极为致命的一点,这样的运营模式在对安全强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的确顺风顺水,进一步扩大了资本收益,可是一旦其所依赖的环境出现不利的变化,对安全隐患的漠视往往导致了其无法对小概率的事故做出基本的应对,而这种应对一旦无法得以建立,能源化工原料以及制成品对环境造成的伤害是很直接的,比如说石油的泄露,而且这种损害往往是难以恢复的,是长久的,这对于母公司来说不仅造成了直观的财政损失,不能维持生产还要赔巨额的资产,同时对公司名誉与形象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

典例分析——BP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作为国际数一数二的大型石油公司,BP公司是通过海外并购达到拓展市场、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典例,一定程度上,正是市场并购让BP公司完成了对壳牌公司的超越,成为首屈一指的公司,可是10年发生的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无疑给BP的发展添上了一道抹不去的伤疤。

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11人死亡,该平台为BP公司所租赁。该平台底部石油从4月24日起漏油不止,相关方尽管才去了各种方式,半个月的时间仍不见好转,其后虽然采取了一些看似有效地方法,可仍然出现了事故的反复,直到07年7月中旬该状况才得到有效地控制,在此之前,漏油量大约为5000桶/天。据BP公司内部调查显示,该爆炸是由一个甲烷气泡引起的,另外,漏油最后一道防线“防喷阀”先前发生过失效的情况,不过也有的德国学者威廉·多米尼克指出美国过早开放深海开采以及英国公司赶忙工期是导致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暂且放下事故的原因,该次漏油造成了2000平方英里的污染区,墨西哥湾可能将在长达10年地时间里成为一片荒废的海域,损失将达到数千亿。

该次事件对BP公司造成的损失可以说是巨大,除了拿出200亿美元做救灾基金以及石油产量的直接减少外,这次事件对BP公司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巨大的,其他合作方以及潜在合作方对BP公司的态度会变得更加审慎,不利于BP进一步发展甚至维持其现有的规模,可以说,BP公司的这一次扩张虽然在市场操作上获得了全面地成功,但是在其后运营中却犯下了重大的错误,对利益的追逐与对技术细节的忽略对公司的战略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从商业模式(体制)来看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在BP公司所发生的这起石油泄漏事件中,诚然可以归咎于BP公司技术上的疏忽与失误,可以归咎为深海采油技术的某个方面不成熟,但在笔者眼里,如果从商业模式的这一制度视角出发也许可以得到另一种答案。

可以说,BP作为国际顶尖的能源企业,其技术上应该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那么,这种事情发生应该并非是技术上存在困而难造成的,反而,很有可能是体制上的缺失造成的。有效的并购的确能为母公司带来显著的经济利润,这对于主管并购的部门成员来说无疑具备了晋升的资本,而这种关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未来高层的构成,市场部很可能在新并购过来的公司中占有主导地位,甚至成为子公司的直接领导者与决策者,那么,子公司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笔者在这里有这样一个观点,领导的价值观往往可以左右公司的运作与价值取向。由于市场部的职员通过并购中的业绩在子公司中获得了更大的影响与权力,他们在母公司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是公司利益最大化,其出发点很少关注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的限制,虽来到了子公司,其价值取向不可能瞬间就转换过来,这就很可能导致其对部分安全隐患的松懈和放任。一定意义上,安全上的防备往往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投资,简而言之,它近似为一种保险,而新的领导者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将这种安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降低,过分相信技术以及技术的日臻成熟让他们放松了警惕,利润增长率与资本的贪婪为运营隐患埋下了伏笔。子公司决策体系中,技术人员所要求的安全预防措施一旦被新领导认为是多余的,那么将往往会被忽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固然不大,但一旦发生,其影响以及所造成的伤害都是极大地,甚至是具有毁灭性的。

反思与借鉴意义

从上文的分析逻辑来看,子公司与母公司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相比母公司来说,子公司更偏重于经济利益,而母公司则更加稳重、偏好于循序渐进的发展,这种背离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母公司对子公司内部化过程的困难。母公司运营的稳定性不仅在于其多年来的企业文化,还在于其部门权力分配的成熟,从而使得决策机制与信息传递过程均较为完整,信息吸收的充分可以让分析变得更为准确,对潜在患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判断更为全面,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市场政策。相比之下,由于子公司人员配置的不均衡,往往导致其决策过程难以与母公司在较短时间内达成一致,而其欠缺的公司文化更是难以在短期内培养与建立起来的,这种公司制度与文化的传递是公司扩张过程中内部化的重要领域,也是母公司维持其增长势头的重要方面。同时,母公司在最初进行并购之初,由于不同区域的认知性差异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有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内部化过程中对子公司的定位问题,而是仅仅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子公司下一步行动的迷茫,这种缺失往往是难以准确预估却又对运营产生极大影响的。

经过以上的分析,能源企业在海外的并购战略有时候就像一盘棋,看到一步好棋仅仅是一个起点,而看到这步棋的下几部才是下好一盘棋的关键。笔者经过分析与思考,希望可以对我国的能源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提供相关的建议:

首先,并购方的选择极为重要,这不仅仅关乎并购的成功性,对其后运营的影响同样是显著的。在并购前,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与相对准确的资产评估是很重要的,这里,由于石油的稀缺性,即时的可获得性可能占有的分量可能较大,可是,对于我国能源企业来说,其整体战略以及形象塑造可能在长期来说更有裨益,也许当选取敏感地区作为“扩张点”可以减少介入的成本,但是其风险性很值得我们去反思。

其次,在并购成功后的运营过程中,要尽快使得子公司的决策机制与母公司同步,尽快减小其带来的外部性效应。这里,笔者认为,母公司平时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员工个人能力的培训上,也要适当地提升其团队决策能力,在并购前培养出合格的运作团队,使得该团队内权利与责任分配较为均衡,这样才会在并购后的运作上节约内部化的成本,在长期创造更多的价值,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经过以上分析,中国能源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不仅应该把握住大方向,选择正确的投资商,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中找到一种平衡,还要从人员与制度建设上使得子公司尽快实现内部化,这样才能在使得公司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宋滨、李红霞.《黑龙江对外经贸》No.1,2011

篇8

【关键词】草坪;城市园林绿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草坪是指天然或人工建植、管理的具有使用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作用的草本植被。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沙化严重、气候变劣、温度变暖、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是当前世界环境问题的核心,地球的可居住性日益下降。而草坪正在深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对生存环境起着美化、保护和改善的良好作用。它可以净化空气、吸滞尘土、杀菌防病,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绿色的草坪能减缓太阳的辐射,保护人们的视力,并能防止噪音、净化水源、保持水土、调节环境小气候。此外,各类运动场草坪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场地草坪。

1. 草坪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1.1调节一定范围内的小气候。对气候的影响天然草坪的坪床是泥沙混合体,结构中有充分的孔隙可以在灌溉和降水过程中积累水分,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气候炎热时,草坪草用根系吸收深处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带走周围环境的大量热量,有效降低地面温度,调节一定范围内的小气候。

1.2草坪在城市绿化中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其覆盖功能。草坪草根系发达,分布在0―30era的土壤中,对固着土壤,防止风蚀、水蚀效果十分明显。

1.3草坪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这一生理代谢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氢、氨气、氯气等有毒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天然草坪对尘埃有明显的阻滞作用,测定数据表明,在刮三四级风时,裸地上空中的粉尘浓度为草坪上空的13倍。研究表明,25平方米的草坪可将一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转化为氧气,满足人体呼吸过程中所需的氧气。进行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具有调节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1.4草坪在城市绿化中起着一种背景的作用,而总体应当是乔木,这种认识来源于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的观念;:草坪可以在城市绿化起主导作用,而乔木是处于配角的地位,而这观念则来源于西方的园林设计观念。

3.草坪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3.1草坪的水分消耗问题

草坪草器官组织有80%-95%的水分组成,如果水分含量下降就会引起草坪草萎蔫,当含水量下降到60%时,草坪草就会死亡,因此,草坪的灌溉所需水量是个较大的问题。

3.2草坪的常绿问题

草坪草的常绿问题是一个对公众认识的导向问题。绿色是生命之颜色,在一年四季中都能看到绿色是人类自身想往。在自然界中,颜色是随季节而变化,我们看到的是春季的嫩绿,夏季的浓绿,秋季的金黄和冬季的银白。植被的季相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一味地追求常绿就有悖于自然规律。草坪是一岁一枯荣的草本植被,在其季相的变化中就有枯黄的阶段。然而,当草坪枯黄的时候,其覆盖地表减少扬沙,吸滞尘埃的生态功能仍在发挥作用,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当接受黄色的草坪也是一种自然景观,有着其内在的韵味。当我们对落叶树种在秋季树叶变黄调落习以为常时,更应当接受枯黄的草坪。

4. 草坪业的发展

4.1草坪面积增加快、城市绿化率提高

我国草坪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草坪不仅建植面积增加,质量也有较大提高。至1999年全国已有草坪足球场1 000余个,高尔夫球场100余个。其他类型的草坪绿地,如高速公路、铁路沿线、飞机场,草坪绿地覆盖面积也不断增大。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全国近500个城市中,草坪面积已达6万hm2以上,草坪生产企业已有上千家,并研究开发了一系列草坪专用肥、农药、机械。据统计,我国的绿化率由1986年的16.89%上升到1990年的19.2%,5年间就增长了2.31%。如大连市草坪面积超过300万m2,城市绿化覆盖率高达57%,超过部分发达国家。

4.2出现了一批草业一体化经营典型

草业多元化、一体化、规模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草坪业与畜牧业等行业相结合可有效地扩大资金来源,加速发展。将修剪的鲜草喂牛、羊、猪等家畜或晒干后加工成饲料出售。湖北省利川市1984年建立了牧业经济开发区,按照“贷畜还畜、增值分成,产品回收,滚动发展”的原则,由市畜牧局为农户提供建设草地、种畜及饲料和防疫技术[5]。并创办了畜产品加工厂和饲料公司,形成了集饲料、饲料加工、草畜产品加工一体化的综合实体,为草坪业资金来源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刘峰,赵潮,牛金保;喀什市三种草坪草的病虫害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3期

篇9

[关键词]学位起源 西方引入论 科举学位说

[作者简介]郑晓坤(1977-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外教育史和特殊教育。(吉林 长春 1301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对现代学位制度改革的启示”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吉教科文合字[2012]220号)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71-02

学位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术机构或高等院校,根据学习者的专业知识,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称号,表明学习者曾受过的教育水平,或已达到的学术水平等级的称号。近代意义上的学位及学位制度无疑源自西方,但作为代表学术修养以及侧重研究学术的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我国早已有之。中国学位教育的产生可追溯到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国学位教育的历史已达1300多年。中国的学位制度最主要还是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科举制,在传统科举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渐本土化、中国化的结果。

一、“西方引入论”的提出

关于我国学位的产生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认为,学位最早是作为一种“任教资格”,并且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中国的学位实则为“舶来品”。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学位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旧中国的学位制度是伴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 是学习外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结果。①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学位制度最早起源于西欧中世纪大学,中国现行的学位制度是在近代从西方传入并伴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孕育、起步并逐渐完善起来的。”②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举人和进士教育只相当于近现代学制中的中等教育和大学本科教育,并非学士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国学位教育产生于近代,它是西学东渐的产物。”③这些学者的说法虽然不一样,但都隐含着一个共同观点,即中国学位制来源于西方,是在近代受益于“西学东渐”才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但笔者认为这种“西方引入论”的观点是片面的。笔者根据史料的整理与分析,认为我国最初学位产生于选举制之中,学位的真面目只不过被选举制所遮蔽。就进士功名而言,后世有“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之分。虽然都称为进士,但其中的差别,不仅表明了学术水平的不同,而且更决定了授官高低与迟缓。即使同一级别的进士,也有状元、榜眼、探花三种不同层次的划分,其代表的学术水平也各不相同。我国清末以前通过科举所授予的科第名位就是中国古代学位,许多早期来华的传教士对中国的科举印象深刻,并将科举所获得的“科第名位”与西方学位相提并论。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作者将科举的三种功名(秀才、举人、进士)视同于西方的三级学位(学士、硕士、博士)。④在现代,许多西方学者在谈到中国的科第名位时仍沿用学位的提法。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曾指出:“绝大多数法国学者认定生员、秀才为‘学士’,举人为‘博士以下学士以上的资格’(即硕士学位),而进士为‘博士’”。

二、“科举学位说”产生过程与重要历史意义

1.“科举学位说”的内涵。科举制最基本的特征是以学术水平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来授予称号。只不过科举制所考量的“学历水平”,主要是儒家经学,即“五经”“六经”“九经”“十三经”“四书”之类的儒家经典。学位代表了某一领域所获得的知识水平的等级,所以科举重视学术的本质可谓毋庸讳言。从历史渊源上,我国最初学位的形成是从东汉太学时期的“儒经课试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经课试”,最后发展到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已初具规模,国家或皇帝通过设立逐级考试选拔机制,分科对士人文化知识进行考察,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筛选出合格的人才,分别授予不同等级的科名,即秀才、举人、进士三级,这些获得称号的士子具有崇高的学问和不同等级的文化学术水平,得到社会的公认并享有很高的声誉。只不过西方学位的获得者与科举制的科名获得者最终的人才培养目的不同,西方学位获得者经历读书、考试,最后获得学位,目的是从事科研,而科举制的科名获得者通过读书、考试最后获得科名,目的是做官。正是由于这种差别,导致了科举制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作用,使获得科名者所具有的学位授予的性质被选举制所笼罩。

2.“科举学位说”的表征。科名学位性质具体表现在,获取科名者虽然代表了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文化学术水平,但科名只是任职资格,并不是实际官位,所以即使获得了科名也不一定能入仕。学生在古代即使经历科举获得科名以后,仍需参加任职考试才能入仕。例如,在唐代,进士、明经等出身者若要得到官职还需参加吏部的铨选考试,经过身、言、书、判的考察,合格者才能得到官位。从历史作用上来看,科名和学位本质特征都具有终身不可移的特点,科名和学位代表着崇高的学问和荣誉,一旦拥有,便终生受用,都不会因为官职的升降或职称的变动而随意改变,具有不可剥夺性的特点。

3.“科举学位说”的重要意义。“科举学位说”观点的确立在学位及学位制度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1904年至1911年间曾采用科举学位体系,在1905年科举制本身被废除之后,科名的学位性质更加凸现出来。随着新式高等教育发展和新式学堂的建立,科举制度高度程式化,考试内容刻板、空疏的弊端日益凸显,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变通科举制来仿效西方学位体系,建立规范的培养人才模式,构建合理的学位体制是时展的主旋律。为了推动新式教育机构的发展,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状况,我国创建了“奖励科名出身”制,“奖励科名出身”制是科举制度向学位制度演进过程中的过渡。“1904年1月颁布的《各学堂奖励章程》中规定,大学堂和高等专门学堂奖给进士、举人出身,并直接授予相应的实官。分科大学毕业给予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检讨、庶吉士及各部主事;大学堂预科、高等学堂、法政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及其他程度相等学堂毕业给予举人出身,并授予内阁中书、中书科中书、各部司务、七品小京官、知州、州同、通判等职。”⑤所以中国学位及学位制度的产生是科举制中“奖励科名出身”制与传入的学位制度两者冲突与融合的一种变相表现,科举制是新式高等教育的基点,中国学位制度的形成是在科举制和新式高等教育对接过程中,逐渐实现本土化的结果。

三、我国学位制度产生与确立的历史思考

1.我国学位及学位制度的演进。自1840年爆发后,中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被迫打开国门,中国原有的教育机构、教育制度以及所形成的价值观逐渐开始动摇。大量基督传教士涌入中国,在中国仿照西方大学开办了很多教会大学,中国最早的教会大学,当推北京燕京大学前身之一的潞河书院。西方的学位授予制度也开始同步引入中国,近代中国学位及学位制度便在他们的办学活动中开始孕育。在学位制度建设方面,留学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由于留学生出国潮流的走向不同,导致他们回国后学位及学位制度的引入,不是采取单一的模式,呈现出最初仿日本,之后仿德法两国,最后借鉴美国多元化办学的特点。因此,中国学位制度的发轫最初是以本国的科举制度为基础,之后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学位制度的结果。

2.我国学位及学位制度的正式确立。科举制度在1905年废除后,传统书院和官学陆续改办为新式学堂,但是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位及学位制度仍然知之甚少,依然把“奖励出身”看作科举和任用官员的标准。自1906年起,学部先后主持或审核了国内3所大学堂及各类高等专科学堂毕业奖励考试,并授予56名进士出身, 1885名举人出身。⑥高等教育机构毕业生获取“进士”“举人”的人数以及归国留学生通过考试被赏予的“进士”“举人”越来越多,而“官缺之增设有限,学生得官以后仍复置之闲散”。⑦1912年之后,教育部颁行的《大学令》中规定,大学各科毕业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授予毕业证书,“得称学士”,“大学院生在院研究,有新发明之学理或重要之著述,经大学评议会及该生所属某科之教授会认为合格者,得遵照学位令授予学位”。⑧此后,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应运而生,并逐渐丰富与完善,推动了我国学位制度走上了体系化的轨道。从我国学位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来看,我国学位的产生是对中国科举学位的吸收和继承,对现实社会需求的考虑,以及对国外教育经验的借鉴共同形成的。

3.我国学位本土化的重要意义。欧洲意、法、英、德等国的高等教育和学位体系与学位制度是属于早发内生型,是在大学里缓慢孕育成熟的结果。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学位体系及学位制度则属于后发外生型,是在欧洲影响下通过颁布有关条例而建立的。作为一种后发的、外缘性的现代化过程,最深层的矛盾就是制度变革与文化传统之间的裂痕,特别是在“西优中劣”的社会氛围和思维定式下,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科举功名学位说也予以否定,忽略了我国在传统文化教育下所形成的科举功名学位体系,没有考虑到我国学位自身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由于盲目崇拜西式的教育体制和学位制度,使我们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学位体系和学位制度过程中,出现食古不化的局面,否定我国传统儒学人文通识教育的传承,人才培养过度专业化、狭隘化和功利化,在人才培养上付出高昂的社会代价,使人们精神视野缺失和残障,使我国学位价值内涵不能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片面化发展,从而降低了科学教育的育人效果。显然中国学位制度的变革与发展是在历史的渐进积淀中对自身扬弃的过程,中国学位制度的产生与变革是以中摄西,而不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纵观我国学位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的曲折历程,虽然借鉴外国先进的学位教育制度和办学经验,是近代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和时代进步与发展的结果,但这种借鉴只有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制度相结合,经过本土化转换,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学位制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我国学位及学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本土的文化土壤和社会发展水平,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国学位及学位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学位的产生是以科举制度为基础,吸收和借鉴国外学位及学位制度经验的结果。深入剖析我国学位及其学位制度产生的历史,批判地继承我国自身学位及学位制度发展的优良传统,是我国今后学位及学位制度改革必须予以重视的基地。

[注释]

①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

②周谷平,吴静.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演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2(7):97.

③李胜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4.

④⑤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9,181.

篇10

4.8.19违反其它规定,情节尚属轻微者。

4.9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者给予记过处分,同时给予200元经济处罚,如造成损失并负赔偿责任。记过通报全公司。

4.9.1对上级交待的任务,执行不力或处理不当者。版权所有

4.9.2不服从上级领导工作安排及合理指导者。

4.9.3办事拖拉、积压文件、影响工作处理不当者。

4.9.4未经许可擅自带人入厂者。

4.9.5在禁烟区内吸烟者。

4.9.6擅自利用公司电话打私人电话者。

4.9.7在工作时间睡觉,阅读书报或处理其它私人事务。

4.9.8因造成公司损失但不大者。

4.9.9对同事恶意攻击或诬害、伪证,制造事端者。

4.9.10培训无故旷考者。

4.9.10培训考试作弊者及为作弊提供方便者。

4.9.12连续旷工二天(含)以上,或一季度内累计旷工四天(含)以上者。

4.9.13被指派加班,加点,借故推脱不办理请假手续者。

4.9.14连续3次不参加公司重要活动。

4.9.15非机械故障或原料不足因素,故意降低产量标准者。

4.9.16言行失检、态度傲慢、经劝导仍不服从者。

4.9.17在工作场所喧哗、嘻戏、吵闹,妨碍他人工作情节严重者。

4.9.18对能够预防的事故不与和不积极采取措施,致使公司利益受到2000元以内经济损失者。

4.9.19虚报业绩、瞒报事故者。

4.9.20年度内累计警告三次者。

4.9.21属警告事项,但拒绝认错者。

4.10员工有下列事件之一者给予记大过处分,同时给予500元经济处罚,如造成损失并负赔偿责任。记大过通报全公司。

4.10.1上班时间擅离岗位,影响本职工作者。

4.10.2对下属正常申诉打击报复经查属实但情节轻微者。

4.10.3一个月内迟到、早退累计超过六次(含)以上者。

4.10.4伪造病假单证明或无病谎开病假证明者。

4.10.5因个人原因致工作失误造成2万元(含)以上,5万元(不含)以下损失者。

4.10.6违反技术操作规程,严重影响生产或产品质量,使公司蒙受经济损失者。

4.10.7工作精神散漫又是故意不按规定时间完成生产或工作任务者,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者。

4.10.8故意撕毁或删除公司公告、重要文件或损坏公司财物者。

4.10.9遗失重要公文者(物品)者或故意泄漏商业秘密者。

4.10.10造谣生事,散播流言,使公司蒙受重大损失者。

4.10.11故意造成同事失和或造成领导失察责任或致使他人工作受阻,公司利益直接或间接接受受到损害者。

4.10.12携带公安管制刀具或危险、违禁物品进入工作场所者。

4.10.13殴打同事或相互殴打者。

4.10.14在职期间受治安拘留,经查确有违法行为者。

4.10.15未经许可擅自进入管制区域者。

4.10.16职务下所保险的公司财物短少、损坏版权所有私用或擅送他人使用,造成损失较小者。

4.10.17虚报业绩、瞒报事故者而蓄意妄取成绩、荣誉和个人私利者。

4.10.18对能够预防的事故不与和不积极采取措施,致使公司受到2千~1万元的经济损失者。

4.10.19年度内累计记过三次者。

4.10.20有记过行为之一,经记过处分仍不知悔改且重犯错误者。

4.10.21有本条款行为一,如情节较轻,且事后知道悔改的可减为记过处分。

4.11员工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予以辞退或开除并扣除当月工资,同时通报全公司,并视情节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11.1无正当理由拒不听从主管指挥监督,与主管发生冲突者。

4.11.2故意破坏设备、工具原材料、产品或其它公物者。

4.11.3连续旷工三天(含)以上,或一年内累计旷工十天(含)以上者。

4.11.4,致公司蒙受1万元(含)以上经济损失者,并负赔偿责任。

4.11.5伪造工作证或借用他人的工作证或将工作证借给他人蒙混入厂者。

4.11.6在公司内煽动怠工或罢工者。

4.11.7造谣惑众诋毁公司形象者。

4.11.8在公司内酗酒滋事造成恶劣影响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11.9在公司内聚赌或重大伤风败俗之行为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11.10对下属正常申诉打击报复经查事实情节严重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11.11对上级领导及其家属或其它职工施加暴行或有重大侮辱威胁行为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11.12伪造、变造、盗用公司印信、帐单、文件或其他利用公司名义招摇撞骗,使公司蒙受名誉或经济损害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11.13订立劳动合同时使用虚假证件,或用虚伪意思表示,使公司遭受损失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11.14偷盗、侵占同事或公司财物经查事实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11.15,恣意挥霍公司财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11.16损公肥私、故意泄密或出卖公司秘密造成较大损害者(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11.17未经许可擅自翻阅、抄录、影印资料者。

4.11.18第二次故意撕毁或删除公司公告、重要文件或损坏公司财物者。

4.11.19在职期间经公检法部门给予劳教、叛刑处理者。

4.11.20参加非法组织,经劝告不改者。

4.11.21.在外从事第二职业或其它也非法经营活动者。

4.11.22年度内累计记大过三次者。

4.11.23有记大过各款行为之一,经记大过处分后,仍不知悔改并重犯错误。

4.11.24有本条各条款行为之一,如情节较轻,且事后尚知悔改的商议处分。

4.12员工造成公司财物损坏和丢失的,由有关部门对责任人进行调查认定,根据具体的情况,酌情处理。

4.13员工被处罚时,根据其直接上级领导责任大小,给予该直接上级连带责任处罚。

4.13.1被警告员工的直接上级处以50元罚款。

4.13.2被记过员工的直接上级处以100元罚款。

4.13.3被记大过员工的直接上级给予警告处分。

4.13.4被辞退、开除员工的直接上级给予记过处分。

4.14管理人员年度被记大过,职工在年度累计有二个大过(含)以上者,将并处以降级、降职或撤职处分,由人力资源部重新考核定岗。

4.15惩戒的提出人可以是任何有权发现问题的人,落实人必须是其直接上级,核实人一定是人力资源部。对人力资源部人员的惩戒,核实人为行政经理。惩戒的办理见员工一般处分处理程序与员工重大处分处理程序。

4.16对当事人的经济处罚,当事人应在指定时间内上缴财会室,否则将在当事人工资中双倍扣除。

4.17对记大过(不含)以上的惩戒和对人事部经理的所有惩戒,批准人为总经理,但对财务总监的惩戒除外,要由董事会批准。

5奖惩案件的公告提报

5.1受奖励或被惩罚的职工,应当按上列标准调整发当月份的工资。

5.2以功抵过。员工违纪受罚后,若获得奖励,本人可提出申请,以奖励抵处罚;相抵后,该奖励不现享受待遇,也不再进行累计。

5.3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职工,应当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

5.4对于,利用处分职工进行打击,报复或对应处分的职工包庇的人员,应当从严处置。

5.5本制度与其它办法合并执行(出勤状态等)。

5.6本制度未涵盖的方面,由管理部根据情节之轻重适当处理。

5.7所有奖惩处理按相关层级核准,并经管理部正式公告。

5.8奖惩案件者须由人事登记录入个人档案。

5.9员工在受处罚之日起的一定时间内表现良好,可撤销处罚。

5.10本制度如与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国家法规为准。

5.11职工违反《治安管理条例》或其它法律法规的,送当地执法部门处理。

6员工年度绩效考评结果奖惩

6.1依据员工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的不同等级,给予员工相应的奖惩,具体内容如下:

a(超群级):奖励1000元;

b(优良级):奖励500元;

c(较好级):奖励200元;

d(尚可级):不奖不罚;

e(稍差级):罚款500元;

f(很差级):管理人员降职或撤职,员工给予辞退。

7附则

7.1公司各部门应依据本制度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报执行经理审核,由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7.2本制度由公司人事部制订并负责解释,员工奖惩的核实及手续办理由人事部负责。

篇11

多年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连续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之一,加大了实施力度。以沼气为主的新能源建设已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农村能源短缺,资源浪费及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的重要举措。

为了加快发展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沼气工程曾是我市市政府“农字一号”工程、也是我区为民所办的实事之一。2007年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为我区发展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区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在我国已有70多年的建设历史,在我区以往历史上也有农户自建沼气池,但规模化系统化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却是近十年内的事。尤其是07年以后我区沼气秸秆气工程建设快速稳步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截止目前,我区沼气及秸秆气建成2047户,(不包括在建的丰安悟能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其中北石店镇722户、钟家庄办事处614户、西上庄办事处711户。

发展户用沼气242户,其中北石店镇17户、钟家庄办74户、西上庄办151户。主要分布在散户养殖基础比较好、农户居住相对分散的地方。

发展秸秆气化工程一处,可供气510户。西上庄办事处山西底村利用其耕地面积较多,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800m3秸秆气化站,可解决山西底、南掩、东掩三村燃气问题。

在有规模养殖场的北石店镇小车渠村、西王台村,重点发展中温发酵大中型沼气工程二处,可供385户用气。其中小车渠的200m3沼气工程可供120户,西王台的沼气工程设计供气能力为265户。

发展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19个,可为910农户供气,其中钟家庄办12个(金匠5个、东田石2个、寺底4个、耿窑1个);北石店镇6个(七岭店2个、孙村2个,太平1个、窑头1个);西上庄办1个(坡底村)。该类工程主要以养殖小区为依托,可为多户连片集中供气,既很好地解决了我区大多村因规划整齐,无散养条件及无空地建池之难,又摆脱了户户管理之苦,且造价较低,非常适合我区城郊型的农业生态建设。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问题

由于宣传推广不到位,一些干部及农户对以沼气为主的新型能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认为沼气仅仅解决点灯做饭问题,有煤有电沼气就不需要了。据我站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户在建设前没听说过沼气,而70%的基层干部只知道沼气能做饭。

2、资金问题

一口10m3的沼气池建设需要一次投资2000元左右(近两年达到3000多元),如果配套进行“一池三改”需要投资4500元以上。养殖小区联户沼气一处需要投资20~30万元,大型沼气秸秆气工程则需要200~300万元。

按最新补助标准,户用沼气项目享受中部政策的县中央投资1200元,省级配套600元,市级配套300元,补助标准为2100元,农户自筹最少2400元。

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享受中部政策的项目每处中央补助项目总投资的35%,总额不超过150万元,地方配套总投资的30%(其中:省级配套20%,市级配套10%),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也就是说企业自筹35%,自筹资金在70万~105万左右。因此由于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资金困难是限制大规模发展及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单纯依靠国债资金投资的局面并没有打破,并且在项目投资中地方财力困难,配套资金跟不上,企业效益不好,农户自筹资金也比较困难,投资主体单一。资金缺乏是根本问题。

3、管护问题

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中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相当突出,工程一经建成,其效益发挥的好坏,使用年限寿命与后期管护密切相关,是谓三分建七分管。后继管理跟不上,造成部分工程停用。

大部分地区已建成的项目建后维修管理虽然每村确定了管护人员,但是由于没有实行物业化管理并形成产业规模,管护人员报酬无法得到保障,技工流失严重。

虽然村级服务网点也有,但由于服务体系没有形成,服务质量、接受程度及乡里乡亲的关系,维护服务网点正常运转和养家糊口就有点捉襟见肘,用户必需的零配件没有地方购买,致使形成坏了就坏了,就放弃不管,造成工程停用、报废。

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陪读、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也是造成停用和报废的原因之一。因此,建后管理问题仍是影响农村清洁能源推广的关键问题之一。

4、综合利用技术问题

篇12

从指导方针上看,欧盟和德国认为,为履行防止全球气候变暖义务,并且要为全球其他经济体做出榜样,欧盟和德国有必要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欧盟一直发言高调、姿态积极,并以提议和先锋者自居。2007年6月,由德国主持的G8峰会原则同意,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相比1990年将下降50%。由于《京都议定书》于2012年到期,欧盟2009年一直在积极呼吁,国际会一定要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延续《京都议定书》的实质协议;欧盟愿意适度承担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义务。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德国认为,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均能减少室气体排放,但只有发展可再生能源才是长久之策。另外,欧盟和德国在指导思想上还认为,除减少室气体排放之外,可再生能源产业还能增加就业、促进关联高技术产业发展。

欧盟为各成员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设定目标和规划路线图,并持续开展各种支持计划。欧洲议会2007年3月规定,将202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在全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目标设定为20%;将所有成员国生物燃料占全部欧盟运输用汽、柴油消费的最低比率设定为10%。欧盟根据全欧总体目标为各成员国设置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202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中占比设定为18%。按照欧委会(2007年10月)《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在欧盟层面,将从法规建设、工作框架和促进措施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一)欧盟法规建设。将主要着眼于协调成员国策,改善可再生能源入网条件;推动公共采购中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一体化。

(二)欧盟工作框架。包括(信息讨论平台)“阿姆斯特丹论坛”、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规划(SET- Plan)、生物质规划(Biomass Action Plan)、欧洲智能能源(Intelligent Energy for Europe)以及多项欧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都能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支持。根据2008年9月欧委会欧洲智能能源工作报告《可再生能源:转变》(Renewable:Make theswitch),2005年以来,仅在“欧洲智能能源”工作框架下,就有诸如“清洁欧洲能源网(CLEAN-E)”等22个与可再生能源有关的工作项目得到开展,每个工作项目资金投入约100万欧元,其中来自欧盟预算资金占50%。

(三)欧盟促进措施。欧盟将充分利用欧盟的融资策工具,包括体制与团结基金、农村发展基金和各项欧盟国际合作项目所能提供的融资机会;欧盟还将通过征收能源税,使传统化石能源的室气体排放成本内部化;同时,欧盟还会督促成员国在费率补贴、奖励制度、绿色证书、税收减免、公共采购、技术研发等方面拓展政策手段。

二、德国以《可再生能源优先法》为核心,形成联邦促进法规体系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优先法》,在德国可再生能源法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优惠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则是所有与能源使用相关法律法规的普遍原则。

德国《可再生能源优先法》(EEG)最早于2000年4月生效,曾经两次修订并分别于2004年8月、2009年1月生效。其前身是1991年生效的《强制输电法案》(StrEG)。2009年新EEG设定,202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目标为30%。德国《可再生能源优先法》的基本政策方针是可再生能源优先以固定费率入网,即电网运营商必须以法律规定的固定费率,收购可再生能源供应商的电力。同时,供电商再根据全部入网的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成本状况,厘定电价。这样,尽管可再生能源目前成本还高于传统能源,但EEG为可再生能源提供和传统能源一道“吃大锅饭”的机会;再加上可再生能源还有其他方面优惠,其发展风险得以大大降低。

2009年EEG所修订重要内容包括:1、以提升价格为主,调整可再生能源补贴性价格标准。如将最低档可再生能源入网价格由每千瓦时7 87欧分提高到9.30欧分,其他重要调整包括,陆地风电价从每千瓦时8.03欧分上调至9.2欧分,海洋风电价从每千瓦时8.92欧分上调至13至15欧分,以后每年调低5%;光伏(PV)能电价调降至33~43欧分,2010年下降8%至10%,以后每年降低9%。2、调低对新项目入网价格每年递减速度。新项目入网价格之所以每年递减,其原因是随着生产量增加、技术进步和学习效应取得,可再生能源供应成本会下降。2009年,德国将大部分新项目价格入网每年递减的速度由原来每年规定的2%降低为1%(做出特别规定的除外)。3、对供电质量和技术要求规定奖惩机制。

2007、2008年,德国依照《可再生能源优先法》补贴电量分别为670、720亿度,补贴电销售总额分别约76亿和90亿欧元。补贴负担最终落在消费者身上。

除《可再生能源优先法》之外,德国主要促进和规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联邦法规包括:(1)《生物质发电条例(BiomasseV)》,2001年6月生效,2005年8月修订。(2)《能源投资补贴清单2009》,该法规于每年初修订,用于说明在府“能源投资补贴(EIA)”安排下,每年可获补贴的投资项目清单及其补贴金额。(3)《能源供应电网接入法(StromNZV)》、《能源行业法(EnWG)》,都是2005年7月颁布,2008年10月修订,前者规范供电市场参与者行为,后者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做出相关补充规定。(4)《促进可再生能源生产令(SDE)》(2008年4月生效,2009年3月修订),《可再生能源分类规则2009(RAC 2009)》(2009年3月生效)。前者规定规范联邦府对可再生能源生产的补贴;后者提供可再生能源产品分类信息,并规范依SDE法开展府补贴时,金额计算方法。(5)《能源补贴分配总规则no.1313/2007》(2008年1月生效),该法规相关条款规定对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和科研项目予以资助,以促进技术提升;《太阳能电池府补贴规则no.2009:689》(2008年7月生效),规定在太阳能光伏系统投资将部分获得政府补贴。

另外,德国所有和能源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近年的立法或修订中,都设立相关优惠和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条款。比如,德国早在1999年4月1日开始征收生态税;税费标准在2002年曾经调整;征收对象是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产品;这实际也有利于提升可再生能源产品竞争力。再如,德国近年修订和推出《建筑节能法(EnEG)》、《德国可再生能源取暖法》等,都有优惠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条款。

三、联邦府开展研究课题和工作计划

(一)研究课题。从1977年至今,德国联邦府先后出台5期能源研究计划,最近一期计划从2005年开始

实施。据德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BMU,简称德国环境部)所《德国可再生能源研究资金报告2008》,2008年,通过联邦环境部拨付的可再生能源研究资金总额9740万欧元;通过联邦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拨付资金总额1940万欧元;通过联邦教研部拨款1400万欧元,通过联邦教研部和联邦经济和技术部联合拨款3040万欧元;所有来自德联邦府部门资金总额为1.612亿欧元;当年,德所有(来自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可再生能源研究资金支出总额为9.7358亿欧元,联邦政府部门资金占16.6%。

(二)工作计划和项目。以下是若干项相对典型的政府工作计划或工作项目。

1、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在欧盟1998年9月推出的欧洲“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战略框架下,德国政府宣布从1999年1月起实施“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德国经济部为“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提供总计约4.6亿欧元的财政预算。该计划于2004年结束。此后,德国可再生能源法规体系和促进措施渐趋稳定。

2、生物质能计划。2005年12月,欧委会宣布在全欧盟范围实施生物质能计划,并要求各成员国制定本国计划。德国生物质能计划的基本目标是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持续提高生物质能在能源供应中的比率。所采取具体措施依托现有法规体系和促进措施而展开,具体举措涵盖产量、农地、供热、发电、燃油和其他方面。

3、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可再生能源贷款项目。作为银行,KfW在贷款项目号270、271、281、272和282下,为光伏产品、生物质能、沼气、风能、水能、地热和可再生能源提供优惠贷款。

(三)倡议

1、“可再生能源出口倡议”(Renewalbe Energy Export Initiative)。德国经济技术部于2002年规划,2003年发起该倡议,目的在于帮助德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出口,并对全球气候保护做出贡献。该倡议具体促进主要依托现有机构部门、法规框架而展开;德经济部每年提供约500万欧元预算资金,通过举办专业报告会、组织企业参加专业展会、赴国外商业考察、对口洽谈会等活动,帮助企业与国外企业建立联系。具体执行单位是德海外商会或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与对方发展援助项目相结合。

2、国际气候(International Climate Initiative)。由德国环境部于2008年初发起,基本操作方式是通过德国政府(环境部)出售CO2排放许可权所筹集资金,为全球范围气候变化应对项目提供资金,以推动提高能源效率、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降低碳排放。2008年,该动用资金总额1.12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发起近百个改善项目,涉及49个合作国家。有些项目的开展,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在配套资金和联络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这些项目绝大部分都是由德国公司执行,采用的是德国技术和产品,因此。该实际上促进了德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

四、专门机构和地方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促进相关,以下专门机构和各级政府都起到重要作用。

(一)联邦政府部门。联邦环境部(BMU)和联邦经济部(BMWi)在推动立法和发起项目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包括其子公司德国投资开发公司(DEG)在内,KfW为起步阶段的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KfW大部分面向可再生能源企业发放的利率优惠程度一般在50%左右。据KfW数据,1998年至2002年间,KfW和DEG总共向可再生能源提供资金总额6.5亿欧元,这大致相当于所有德国能源项目融资总额的60%、占KfW融资业务的27%。从2003至2006年,KfW和DEG面向可再生部门融资年均总额约1.3亿欧元。2008年,KfW在全球范围可再生能源部门融资总额3.4亿欧元(还不包括对大型水电站融资),远超过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2.8亿美元的融资总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融资机构。

(三)德国能源署(dena)。是联邦政府、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安联股份公司、德意志银行和德国联邦银行共同控股的一家公司,公司在操作上通过公共私人伙伴关系,为项目提供咨询和资金。在组织架构上分为通讯和服务两个板块,业务活动是围绕能源有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策划和组织宣传活动;为能源项目提供咨询和支持;通过创新、明智的理念,前瞻性地推动企业项目规划。德国能源署网站还提供欧盟和德国可再生能源政府信息。

(四)地方政府。德国州政府可能出台在本州范围使用的优惠性法规或政策,同时也会根据需要,发起某一领域可再生能源促进。如图林根州政府2007年4月颁布《2007年出租房屋现代化和维修补贴条例》;北威州2008年9月开始对住房使用太阳能实施补贴,并在2008年以法规形式颁布《合理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计划》;巴符州于2008年9月发起“环境保护和节能促进计划”。

五、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如表1所示,2008年,德国可再生能源生产总量在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占比9.5%;其中,来源于水电、风电、生物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比率分别占0.9%、1.6%、6.6%、0.4%。这一占比是1998年的3倍多,已相当于2020年目标的一半多。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最终热能、最终燃料消费中占比情况类似,都是2008年比率相比1998年有大幅提升。

(二)近年部分可再生能源产品和设施总量高速增长。如表2选取若干近年产量增长速度较快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列举其产量在2000~2008年的变化情况,2000~2008年,风能、生物质、(太阳能)光伏发电总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3.3%、33.2%、67.7%,地热发电则在2004年之后,实现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飞跃。同时,生物质、太阳能供热总量也分别实现7.7%、16.1%的高速增长。当然,支持产量高速增长的是可再生能源设施数量的高速增长。比如,(德环境部数据)1990年年末已安装风电装机容量为56兆瓦,到2000年末增加到6112兆瓦,截至2008年末达到了23895兆瓦;而德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则从1990年的2兆瓦增加到2000年的100兆瓦,2008到达5311兆瓦。

(三)部分可再生能源产品形成强势国际竞争力。在风电和光伏太阳能领域,德国不论在产量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风电装机总容量上看,据《全球风能协会》所《全球风能报告2008》,到2008年底,全球总计风电装机容量120798兆瓦,德国为23903兆瓦,占19.8%,居全球第二位,

稍低于美国(占20.8%);在2008年新装容量中,德国以1665兆瓦位居第四,占6.2%;排在美国、中国、印度之后。再看2008年全球光伏太阳能新装机总容量,据欧洲光伏太阳能行业协会(EPIA)数据,德国以1500兆瓦排名第二,仅次于西班牙(2511兆瓦),远高于位居第三的美国(342兆瓦),占当年全球光伏太阳能装机总容量的27.4%。德国光伏产业和光伏技术的优势竞争力还体现在单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化发展上。比如,德国SMA太阳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逆变器生产商;公司逆变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40%;年销售收入约12亿美元;2009年,该公司已开始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

(四)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实现室气体减排。据德国环境部计算,2008年,德国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总量7160万吨,通过可再生能源取暖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总量2910万吨,通过可再生能源燃料实现减排总量830万吨,总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总量1.09亿吨,相当于德当年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1.5%。如果按可再生能源方式分类减排总量,则生物质、风能、水电、生物燃油、光伏太阳能、太阳能供热、地热分别占到44.6%、27.9%、16.6%、7.6%、2.2%、0.8%、0.2%。2008年,德国室气体排放总量9.45亿吨,已提前实现《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可再生能源发展对此做出重要贡献。

(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形成新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内需和就业。据计算,2008年德国各类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工程实际投资总额131亿欧元,相当于德国GDP的0.54%;其中光伏、风电、生物质取暖、太阳能取暖、地热、生物质发电、水电分别在工程总量中分别占47.3%、17.5%、11.4%、11.1%、8.4%、3.8%、0.5%。而各类可再生能源设施营业(能源销售)总额为157亿欧元,相当于德GDP的0.65%。其中,生物燃油、生物质发电、风电、光伏太阳能、生物固体燃料取暖、水电分别占到营业总额的22.3%、22.2%、20.4%、13.4%、13.4%、8.3%。所有由可再生能源部门运营和投资产生的营业总额为288亿欧元,相当于当年德国GDP的1.2%。200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部门雇员总数为16.05万人,2008年上升到27.80万人。

篇13

关键词:主题;规划设计;城市;发展趋势

森林公园,就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1 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当地森林公园的建设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经过整合,这些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主题不突出

主题是森林公园灵魂,主题是森林公园的符号。主题往往是森林公园优势风景资源或垄断资源或地域文化的升华。森林公园主题要与公园提供的旅游产品或服务配套吻合。森林公园主题要与附近其他风景区主题相互补充。问题表现一,主题不明确,不明晰,主题雷同;问题表现二,主题与附近其他风景区主题完全重叠,游览项目重叠;问题表现三,主题不符合现代游客的游览诉求。

1.2 特色不明显

特色是森林公园的生命力,特色是对优势风景资源或垄断资源或地域文化的强化和升华。问题表现一,没有森林公园特色(绿色、自然、生态、野趣);问题表现二,缺少本森林公园的优势风景资源或垄断资源或地域文化;问题表现三,建设项目设置雷同;问题表现四;景点建设和建设项目风格缺泛地域性或民族性特色。

1.3 旅游功能定位不明晰

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主要有:观光游览、休闲游憩、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问题表现一,不切实际的占全旅游功能,吃、住、行、游、娱、购占全,功能设置雷同;问题表现二,重视观光游览、休闲游憩、休闲度假功能,轻视科普功能;问题表现三,旅游功能与附近其他风景区重叠。

1.4 规范性问题

森林公园现有规程、规范、标准尚未形成体系化、专业化,导致规划设计的随意性较强,规划设计成果不规范。规划设计成果专业性不强,规划设计深度不一致,规划设计方案基本不考虑投资回报,规划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建设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单位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轻视详细规划,一是造成建设方案未能落实总体规划,二是浪费建设资金。

2 总体规划工作

从实际工作的步骤来看,森林公园规划工作分为资源调查分析、编制可行性研究文件、总体规划、方案决策、管理实施规划编制五个阶段。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该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游览、生产、服务等诸方面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合理地利用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森林公园的多种功能需求,使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森林公园专项规划

3.1 森林公园景观系统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山峰、水流、林地等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采用特殊的设计方式,突出森林景观的优美。因此在进行森林景观规划时,首要的问题是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林木植被资源,对现有林木进行合理地改造和加工,使原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适应森林游憩的需求,突出其森林景观。

3.2 森林公园游览系统

森林公园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该配有适当规模的游戏设施,比如结合当地森林公园的基本景观特点开展森林野营、野餐、森林浴等项目,满足城镇居民的娱乐需求。当然也要考虑本地投入的资金多少,森林公园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并且可行的游憩项目,为森林公园带来最大效益。

4 森林公园道路交通系统

森林公园除了主要客源建立在便捷的外部交通联系外,其内部道路交通必须满足森林旅游、护林防火、环境保护、以及森林公园职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森林公园道路系统规划中,要考虑到游客游览道路的选线、走向和引导作用,开发符合大众的道路。还可以结合森林公园的具体环境特点,开发独具情调和特色的交通工具。以下是经过资料查询到的我国大部分森林公园规划中道路规划的要求:

1)主干道是森林公园与国家或地方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园内的环行主道。其宽度为5~7m,纵坡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m。

2)次路是森林公园内通往各功能区、景区的道路。宽度为3~5m,纵坡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m。

3)游步道是森林公园内通往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观光的道路,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宽度为1~3m,纵坡宜小于18%。

5 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系统

森林公园内的水、电、通信、燃气等布置,不得破坏、影响景观,同时应符合安全、卫生、节约和便于维修的要求。电气、上下水工程的配套设施应设在隐蔽的地带。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工程应尽量与附近城镇联网,如经论证确有困难,可部分联网或自成体系,并为今后联网创造条件。

6 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规划

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主要包括餐饮、住宿、购物、医疗、导游标志等。休憩、服务性建筑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等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统一协调。建筑高度应服从景观需要,一般以不越过林木高度为宜,休憩服务性建筑用地不应超过森林公园陆地面积的2%.宾馆、饭店,休、疗养院,游乐场等大型永久性建筑,必须建立在游览观光区的地带,不得破坏、影响景观。

7 发展趋势

7.1 突出森林公园的特色和功能

重点保护哪些风景资源,重点保护哪些脆弱环境,突出观光游览、休闲游憩、休闲度假、科普中的哪些功能,弘扬森林文化中的哪部分文化。

7.2 强调风景资源的原生性和生态环境的自然性

让游客能够在森林公园内,体验到风景资源的“本底性、无人为干扰状态的本来面貌”。维护好风景资源的原生性和生态环境的自然性,森林公园才能真正可持续性经营,才能真正突出野趣,才能真正形成人与自然谐共处的场境。

7.3 提高便捷性和安全性

强调便捷性和安全性,是人性关怀的具体体现。针对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的特点,森林公园需要做到能够快进快出。

7.4 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在增强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现行条文规定和发展趋势,赋予总体规划更强的法律效力。

篇14

关键词:多元化;核心能力;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1―0089―07

20世纪50年代,战略学家安索夫首次提出多元化发展战略概念,随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大企业纷纷走上多元化之路,以期能够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在经历了7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之后,到了80年代,企业参与竞争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些企业的过度不相关多元化非但没有分散风险,反而由于进入了完全不熟悉的经营领域而增大了经营风险。多元化发展战略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多元化浪潮有所回落。特别是1990年,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更是加剧了这种势头,很多企业开始降低多元化程度,追求“本业回归”。

我国企业虽然对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认识相对较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已经开始自主参与市场竞争,受国际风潮的影响,它们中很多也在进行着多元化扩张的努力。时至今日,那些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中,虽然不乏成功者,但大多数却在多元化道路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巨人集团”的倒闭、“秦池特曲”的萧条就是鲜明的例子。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说的,从事多元化经营以后,“管理者发现他们完全不能管理野兽”。于是出现了多元化是“陷阱”还是“馅饼”的争论。

本文认为,基于核心能力的适度多元化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方向。

一、企业成长发展的多元化回归

(一)企业专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走向多元化

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于专业化战略而言的,专业化是企业经营的基本方式,即使在多元化经营迅速发展的时代,具体企业的建立和经营一般仍以专业化经营为始点,少有企业在一开始就投资很大的规模,产品业务覆盖多个领域、多国市场。

相比多元化经营,专业化经营产生的时间要早得多,其主要产生于劳动分工。就企业而言,资本主义经济孕育和成长过程中的手工工场可以看作是企业专业化经营的最初形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工场手工业企业当时即已经显现出专业化经营的主要特征和专业化生产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扩大企业规模等方面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专业化经营能够带来生产经营的经济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稳定人力资源结构,降低人力资源费用;提高管理效率;产生技能创新;利用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等等。

尽管专业化经营具有上述很多优势,但是,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是:速度成为竞争的基础,知识更新加快,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从事专业化经营不免会面临很大的风险。首先,企业发展规模受单一产品市场规模的制约,长期发展将难以实现。其次,对单一产品种类的依赖使企业市场刚性较强,柔性不足,对市场适应能力较差,一旦市场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当出现了新的更好的技术或消费需求偏好发生了变化,企业会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而且,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产品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那种“one size fits all”①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备受欢迎的产品,明天可能会遭到冷落。所以,企业如果专注于单一产品的生产,其风险无疑是非常大的。当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不能驾驭上述风险的时候,多元化成为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说,多元化是专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内部分工是对专业化经营内部分工的一种放大,一种组合。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在容纳了不同的技术或技术体系基础上的不同种类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经营,是对不同的企业专业化经营的组合。②

(二)经济全球化与网络经济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

如今,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企业。

一方面,企业专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原产品市场规模受到限制,市场开拓困难性增大;分工和专业化的深化引起企业内部部门间信息不对称,协调费用增加;企业规模扩大和层次增多使问题突出,监督和激励成本上升等问题,使企业进一步追求规模经济的边际成本上升,边际收益下降。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降低了上述不利影响,同时,使管理手段不断现代化和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企业发展受到的管理限制降低。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边际成本下降,边际收益上升,边际成本曲线向下移动,边际收益曲线向上移动,从而使企业开始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时间推迟。如图1所示。实线MR1scl、MC1scl分别代表经济全球化前企业追求规模经济所产生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虚线MR2scl、MC2scl为经济全球化后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Q1、Q2为经济全球化前后企业专业化发展的规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Q1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使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首先,互联网减少了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同时使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现象大大减少,使市场竞争更趋于公平。其次,互联网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强了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使企业能够在更大规模上进行经营管理,使得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优势减小。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集中所有的资源与能力,进行集中式生产经营和市场开发,对同一业务的深层次开发将使得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减少,多元化将成为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的经营方式。

尽管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多元化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更是如此。

二、基于核心能力的适度多元化

企业发展最终会回归到多元化,但是,现实中,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业绩相差却非常大,有的企业通过多元化获得了更大的发展,而有的企业却被深深套牢其中不能自拔。那些多元化扩张的失败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仅仅拥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或市场上出现了诱人的发展机会,不一定适合进行多元化扩张。多元化是有前提的,首先,企业的主业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培育出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其次,企业多元化的程度要适中,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进行。核心能力与企业多元化经营之间关系密切,只有基于核心能力的适度多元化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

(一)核心能力与企业多元化经营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

企业多元化与核心能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核心能力是企业进行多元化扩张的基础和平台,企业多元化运作又能够使核心能力得到发挥和加强。

1.核心能力的储备状况决定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范围、广度和深度

核心能力的发散作用能够将能量不断地扩展到最终产品上,而且,核心能力作为一个“技能源”,其储备的能源越多,辐射的范围就越广,支撑的领域就越多。此外,核心能力通过其生产力和弹性对多元化经营发生作用,核心能力的生产力是指企业能够有效处理多个同一性质的行为活动的能力,以及企业可以增加处理类似活动数量的能力。核心能力的弹性是指企业能够有效处理不同性质的活动的能力。核心能力的生产力决定了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深度,而核心能力的弹性则决定了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广度。①

2.核心能力的识别及运用要靠多元化经营来实现

核心能力不同于企业的一般的能力,它是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的识别,要通过企业在不同的领域内经营来完成。同时,企业在不同领域内的经营运作又是对核心能力这种宝贵资源的最有效运用。

(1)企业核心能力的存在要靠多元化经营来验证。对于那些已经在某一领域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应当适时对自身的核心能力进行识别和利用。核心能力的识别要通过三个方面:首先,企业由该种能力形成的竞争性是竞争对手所难以模仿的。其次,该种能力具有顾客可感知的价值。再次,该种能力的影响覆盖企业多个部门或产品,能为进入多个潜在市场提供支持。而企业要想识别一种能力是否符合上述三个方面,只能通过多元化经营。

(2)核心能力要通过多元化经营才能得到有效利用。核心能力是一种无形资产,拥有强大核心能力的企业会表现出很强的研发与创新能力,若是企业经营仅仅局限在单一的领域,是对核心能力这种无形资源的极大浪费。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必须适时、适度地进行多元化经营,以提高核心能力的利用效率,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取得巨大收益。①

3.核心能力能使多元化经营更有效地分散风险和获得范围经济

核心能力是企业的根基,在根基扎实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在不同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益的多元化经营。核心能力的延展性在多元化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溢出效应,能使企业更有效地分散风险并获得范围经济的好处。

(二)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适度多元化

核心能力是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是说只要培育出了核心能力,企业就可以毫无顾忌的进行多元化扩张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过犹不及”,多元化经营也不例外。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要把握“度”,在核心能力基础上进行适度扩张,这样才不至于过度分散企业的资源。

1. 多元化扩张前的核心能力基础

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前提是必须在原有领域内已经站稳脚跟,如果企业原有的经营领域都不能守住,再开辟一个市场,就会“腹背受敌”,疲于拼命。②企业在进行多元化扩张前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要识别自身所拥有的核心能力。自己在现有市场中哪些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好,自己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存在于管理、技术、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还是其他方面,然后才能将核心能力用于竞争以获得竞争优势。其中,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重要的核心能力,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是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重要基础,核心技术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是企业顺利开展多元化经营的重要前提。③

其次,分析要进入的新业务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需求情况。企业多元化进入一个新领域,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不同的业务对企业核心能力的需求是不同的,一些业务需要相近的核心能力,而另一些业务则需要完全不同的核心能力。而且,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会同时争夺企业的资源。因此,企业应当分析要进入业务对企业资源及核心能力的需求,以及企业是否拥有该种资源及核心能力。在企业拥有剩余资源时开展多元化经营成功率较高。

第三,企业要分析自己所缺少的资源和能力,对于这些能力企业是要自行开发、从其他企业中获得,还是通过制定新的行业竞争规则而跳过该种资源或能力。同时,企业要考虑新业务的发展是否会使企业的战略资源和能力受到削弱。

第四,企业在新业务中能否获得竞争优势,该种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如何。企业应当考虑,在新市场中,在与竞争对手的游戏中,企业能否赶超它们。

第五,企业是否具有进入新业务所必需的管理能力。由于不同的业务所要求的技术手段和营销手段不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的要求也不同,在管理模式上企业不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企业要分析是否具有在新领域进行经营的管理能力,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企业达不到相应的管理水平,企业多元化经营将会导致管理混乱,甚至会出现管理失控。

第六,企业应当考虑多元化是否会破坏原本一体化的战略资源。许多企业在将其战略资源引入到新市场中后却遭到失败,主要是因为多元化将企业原本一体化的战略资源拆散了,破坏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中很多资源只有相互依赖才能发挥出其效力,如果多元化需要拆散本该集中在一起的战略资源,那多元化往往会使企业原本具有的竞争优势丧失殆尽,这样的多元化是不可取的。

2.多元化经营要“适度”

由微观经济学边际分析理论可知,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点位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处。即:MR=MC

由此受到启发,多元化经营最优程度位于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边际收益与所产生的边际成本相等的点。

(1)多元化经营的边际收益。多元化经营的边际收益(MR)是指企业由于进行多元化经营而带来的整体收益的变化。多元化能使企业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费用、充分利用剩余资源、抓住诱人的发展机会、获得范围经济性等等,这些都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但是,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增大,边际收益呈下降趋势。正如蒙特格利所说的,打算多元化的企业开始时将其剩余资源用于它可进入的最近市场,如果资源仍有剩余,企业会进入更远的市场领域,但是,当这些资源用于更远的领域时,他们将失去竞争优势而获得较低的租金,这意味着随着企业多元化发展,其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将趋于减少,即多元化的边际收益与多元化程度之间是反向关系①。而且,随着多元化水平的提高,企业非系统风险会随之提高,导致企业整体经营风险提高。

(2)多元化经营的边际成本。多元化经营的边际成本(MC)来自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能力的需要与企业能力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首先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滞后所产生的成本。企业多元化经营对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家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还应当具有相应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家或决策者能尽快弥补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能力的需要与能力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使企业顺利进入多元化领域。②其次,由组织结构的变化所产生的成本。企业多元化经营要求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要进行适当的分权,以增加组织的灵活性。但是,分权管理模式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而且,分权式管理中存在更多的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企业的监管成本会相应提高。再次,随着多元化水平的提高,高层管理者做决策所需信息的获取将更加困难。多元化水平增加将使来自于基层的信息不足或扭曲,从而产生经营成本。以上所说成本会随着多元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多元化边际成本与多元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3)多元化经营的“度”。1995年,马其茨(C.C.Markides)通过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研究证实,任何企业都存在一个最优的多元化水平,他通过边际分析指出,企业最优的多元化水平是企业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之处,企业只有达到最优的多元化水平,才能取得最好的经营绩效。为使企业多元化经营产生的利润最大,企业应当在MR=MC处进行经营。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最优多元化水平位于B点,在0―B之间,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通过提高多元化水平能使企业利润增加,当多元化水平大于B点时,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通过降低多元化水平能使企业利润增加。不同企业由于具有不同内部条件,最优多元化水平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企业,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其多元化水平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当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不断增强,利用范围不断扩大时,MR曲线将向右移动,企业的最优多元化水平会相应提高。此外,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企业通过多元化对剩余能力的内部转移获得的收益将减少,企业多元化的边际收益曲线将向左移动,最优多元化水平降低。

企业基于自身核心能力进行适度多元化发展,才能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抓住机遇,规避风险,获得多元化扩张的成功,赢得竞争优势。

三、克服核心能力刚性以支持企业多元化发展

只有基于核心能力的适度多元化才是企业扩张的成功之路,但由于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具有路径依赖性,这使其容易产生“刚性”。“刚性”本是物理学的概念,指外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物体保持不变的特性。核心能力刚性是指由于受企业以往惯例所影响,企业的核心能力日趋强化,企业行为模式难以改变的一种性质,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这种性质将长期存在下去。核心能力刚性一定程度解释了为何一些历史上曾经非常具有核心能力的公司却中途夭折,如1972年名列世界前20位的企业,20年后只剩下3个(EXXON、AT&T、GE)①。核心能力刚性存在于企业的一切资产之中,往往以隐性知识作为表现形式,一般很难发现,等到发现时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刚度。而且,它具有内生性和自我强化性,核心能力产生后,其力量越强,刚度就越强,克服难度就越大。企业家以往决策历史习惯、组织结构、战略、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均加强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刚性。②

核心能力刚性使企业过于重视组织的惯例,严重削弱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应当努力防范及克服核心能力刚性,以支持企业多元化发展。

1.从制度上防范核心能力刚性

现代公司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容易产生问题与道德风险,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忽视长远发展,容易产生核心能力刚性问题。通过企业制度的改进(如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着手,实行股票期权等“金手铐”制度),使企业经营者的做法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兼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均衡,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企业核心能力刚性。

2.营造企业内部创新的氛围

企业要在内部营造一种危机感,激发企业内部创新的活力。同时,不要形成短视行为,不要仅“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要鼓励员工进行大胆创新,要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特别是要允许下属员工犯错误。

3.创建有利于不同价值观共存的企业文化

同质价值观容易导致核心能力刚性,因为同质价值观把异质价值观拒之于门外,从而使企业在一个方向上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刚性。所以,企业要鼓励异质价值观的存在,要克服人力资本固定的心智模式,同时,要正视组织内部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并加以适当引导,使得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在企业内部能够和谐共处。

4.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特征: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双向的沟通、联合的团队精神、信息的共享。因此,学习型组织能够使企业始终保持在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使全员参与,促进组织内部信息的共享,并及时更新核心能力,克服核心能力刚性。

5.与外部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企业核心能力刚性往往是自身“恶性循环”的结果,是企业本身固有的特征,有时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将难以克服,所以,企业通过与外部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与联盟企业形成信息共享,能够有效地克服核心能力刚性。①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邹统钎.战略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尹义省.适度多角化――企业成长与业务重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李敬.多元化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4]周三多.战略管理新思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孟宪昌.企业扩张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金守清.解析多元化经营和核心竞争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J].商业研究,2004,(2).

[7]刘海建,陈松涛,陈传明.企业核心能力的刚性特征及其超越[J].工业企业管理,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