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城市的起源发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城市的起源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市的起源发展

篇1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远期发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th his work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city traffic planning i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ning and city planning of city traffic has carried on the preliminary inquiry.

Key words: city traffic planning; long-ter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城市不断扩张,导致了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产生,而城市交通堵塞和拥挤则是其中最为突出也是最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并且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了较解决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交通问题,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化战略,关键要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

所谓城市交通规划就是对城市范围内各种交通做出长期的全面合理安排的计划。城市规划则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以及具体安排。

总的来说,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它决定了城市的交通源、交通量以及交通方式,而且还从宏观上约束了城市交通的结构和基础。换而言之,城市的实际土地利用状况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模式。在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实际运行水平,往往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乃至城市的发展规模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可能改变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

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分析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循环作用与相互反馈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城市交通的发展关键在于城市规划的创新

城市土地利用即所谓的城市规划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决定了城市交通源、通量及交通方式,从宏观上规定了城市交通的结构与基础,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要求建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模式。对此,为了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其一,创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在老城区,进行城市交通规划要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疏导作用,充分结合建成区的人流、物流、商流的特点等进行线路布设,以便于充分疏导交通,形成通达、畅顺的交通骨架,进而改变老城区的交通状况。在新城区,则要注重和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布局和结构的引导作用,关键是要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新城区的规划和发展有机结合,使每个站点周围形成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集散中心,以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开发, 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城市交通的规划要体现社会性、经济性以及可达性。所谓社会性就是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要适应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性即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要坚持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并将其贯穿于整体路网规划的始终。顾名思义,可达性就是用最短的时间通达城市的各主要功能区、商贸区,贯穿城市的中心区和次中心区。为居民出行提供良好的服务。

其二,规划效益、好建好用、适度超前以及整体协调

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要坚持这四个理念的指导。规划效益理念就是坚持从规划入手,贯彻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尽快形成一定的网络规模的观念,充分发挥其“规模效益”的特性,从而尽快形成规模、产业效益。所谓好建好用理念,就是规划要充分实现既好建设又好运营,以尽可能节约投资,加快建设速度,实现良好的运营条件,最终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度超前理念则要求在满足未来城市需求的前提下,提前做好近中期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而整体协调理念就是要保证各线路之间、城市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之间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开发之间的整体协调与配合。

其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体制创新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必须要根据其具有独特的属性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坚持规划、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四位一体。

2.城市交通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的来说,城市交通系统所具有的实际运行水平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的发展规模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特别是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市经济、商业和文化活动用地的空间分布具有决定作用。

城市的交通系统,对改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用地布局优化提供了一个前提性条件,有了重新调整土地利用的机会,利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合理地使用土地,增加土地的附加值。通过对土地的使用的分布进行重新规划,使之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交通可达性,沿着走廊沿线拓展新的城市片区。

其一,影响城市发展历程

现代交通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包括速度、方便及舒适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交通已经跟城市规划融为一体。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的规划决定了交通发展的前提、依据、环境和条件,但是现代交通又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形态、布局、网络和动脉。

其二,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态

为了避免我国城市出现住宅郊区化现象,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发展利用现代化交通系统对城市人口与就业离心化的强大推动力,推动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就业的转移,围绕轨道交通车站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次中心和边缘城市组团,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也从单中心转向多中心。这也就是说,城市轨道交通促进了城市中心、次中心的重新分布,使得城市空间结构及组织更加合理化,充分发挥了各圈层土地的区位优势,极大的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了城市用地布局。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都有着指导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使之成为发展城市经济、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3.正确处理和协调二者关系

城市土地利用即城市规划和交通系统规划是城市发展内部的一对至关重要的矛盾体,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把城市土地开发与交通发展、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及规划制定中充分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特征。

其次,必须拓宽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路, 提出应以交通可达性为核心的新观念,科学制定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的城市交通规划。与此同时,应在市场经济下引入市场调节观念,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这一杠杆来调控交通系统的供需关系,进而促进城市土地和交通系统关系的协调发展。

目前,针对我国大城市高密度集中开发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出行规模大及道路设施不足等特点,又部分学者提出应采用交通需求管理技术调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交通管理体系,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及建立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等一系列交通政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循环作用与相互反馈关系。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加以有机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所遇到的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过秀成;城市集约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关系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1

篇2

关健词:员工忠诚度 地位作用 影响因素 培植举措

中图分类号:F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294-01

一、员工忠诚度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对于员工忠诚度目前学术界缺乏统一的定义,但是员工忠诚度离不开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员工的忠诚度必须通过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加以考察。所谓员工诚度是指员工对企业真诚的态度,员工把自己同企业融为一体,爱厂如家,员工同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愿意与企业同甘共苦,对工作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实现企业目标奉献自身的聪明才智,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大事。从实践来看,员工忠诚度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员工忠诚度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员工的高忠诚度意味着员工热爱企业,愿意在企业中积极努力工作,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因而有力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第一资本是人心,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办企业成功的决窍就在得人心。办企业靠厂长、经理一个人是办不好的,要靠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关爱员工就是关爱自己。员工在企业经营者心目中的份量有多少,决定企业经营者在员工心目中有多少份量;你尊重员工有几分,员工就会尊重你几分;你服务员工有几成,员工就会有几成回报企业;企业经营者把员工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员工就会倍加看重企业。

2.员工忠诚度与员工在企业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紧密联系。具有高忠诚度的员工他们在生产经营中有高度主人翁责任感,自觉学知识、学技术,全身心投入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冲锋陷阵。他们在面临外单位比本单位有更好的经济待遇时,仍然会选择续续坚持留在本单位工作,且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企业有困难时,员工能自觉积极相助企业,愿意与企业共创未来,共渡难关。

3.员工忠诚度是企业团队精神和企业执行力的基础。企业的和谐来源企业内部关系的融洽,内部关系融洽就有利发挥团队精神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决定企业的兴衰。企业执行力是企业的科学决策转变为成果的力量,企业有了必胜无疑的决定,员工的忠诚度和执行力,就成了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主要是员工自身因素,企业因素和外部因素。

1.员工自身因素对忠诚度的影响。员工个性及品质因素、职业及技术因素、员工年龄与婚姻状况、员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和公平感、员工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安全感以及员工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满意度都对员工忠诚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员工的满意度、成就感、公平感、安全感等因素在员工忠诚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当员工能够对企业的各项制度感到满意时,他们才会对企业表示认同,从而表现出对企业忠诚,为企业作贡献。

2.企业因素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企业内部各种因素也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企业制度因素、企业发展因素、企业领导因素、企业文化因素等方面。

企业首先要有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制度;要努力致力于企业的发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发展希望;企业领导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信任员工;要打造有利于员工忠诚度培育的企业文化。唯有如此,员工的忠诚度在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员工愿意长期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高度的忠诚始终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3.企业外部因素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员工忠诚度体现在面临外单位比本单位有更好的经济待遇时,仍然会选择继续坚持留在本单位工作,且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在的诱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检验着员工的忠诚度。丰厚的薪酬和优越的物质工作环境,较为轻松的发展空间以及“感情式”的管理都可能成为影响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外部诱因。

三、培植员工忠诚度的主要举措

1.建立良好的企业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要从工作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着手考虑。工作硬环境是指企业应该给予员工更为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如灵活的弹性工作制度,舒适、卫生的工作环境,幽雅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交通、通讯及办公设备等。工作软环境包括工作任务的设计是否富有挑战性。工作设计丰富化,是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的改变,也是对工作责任的垂直深化,旨在为核心员工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使得核心员工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企业组建各种自主性团队,鼓励创新和合作,为员工提供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空间,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忠诚度。

2.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着手提高员工忠诚度,搞好企业的招聘、培训与晋升发展、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度建设。成功的招聘可以使组织从众多候选人中选出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目标趋于一致的,并愿与组织共同发展的员工。招聘是培养员工忠诚度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应采取预防措施,有鉴别、有选择地招聘忠诚度高的员工。企业应该通过严格的招聘活动来提高员工忠诚度。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员工的薪酬问题始终是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关键问题。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在提高员工忠诚度方面有积极作用。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员工的所得相对于组织内部的同事的所得而言是公平的;员工的所得相对于其他同行业人员所得而言是公平的;员工的所得公平地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投入。建立科学严谨、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员工薪酬只有与其绩效挂钩才能有效发挥激励作用,这就要求企业有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应该将定量与定性指标结合起来,建立科学严谨、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健全奖惩制度。同时,还要建立上诉制度,当员工对考核结果不满意时,可以有地方申诉。

因此,把握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员工忠诚度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并没有一种能够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同企业的类型、规模,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恰当的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

篇3

关键词: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特色;功能;借鉴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中,社区学院是一个伟大创举。从二十世纪初创立以来,社区学院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劳动力,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前总统克林D评价“社区大学是美国的最佳特色”。社区学院因灵活实用的专业设置、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出口多元等众多优势赢得了广大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成人学习者的热爱。

一、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

(一)莫雷尔法案与增地学院的建立

1862年7月2日,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也称为“赠地大学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向各州划拨公有土地,作为各个州兴办农业学校和机械工艺学校的补贴和基金。为培养工农业专门人才而建立起来的学院通常被称为“增地学院”。《莫雷尔法案》开创了在高等教育中开展职业教育的先河,虽然社区学院在当时还不存在,但是该法案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法案都对后来的社区学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初级学院运动和社区学院的建立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中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形成巨大的压力,要求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逐日增多。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初级学院运动对美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影响。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把4年制大学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称作初级学院,后两年称作高级学院。1901年,Joliet镇立高中校长Stanley Brown和芝加哥大学校长在伊利诺伊州联合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社区学院-乔利埃特初级学院,该校是美国首家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初级学院。它是一种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为学生提供高中程度以上的大专教育。1920年美国初级学院协会正式成立,后来易名为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社区学院开始提供就业培训来缓解广泛的失业压力。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学院的发展与改革

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是战后职业教育的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1944年美国国会通过《退伍军人议案》,为了帮助战后的军人得到教育及在职培训的机会,该法案规定由政府提供贷款,鼓励军人重返校园,使得更多职业培训的课程兴起。最终,220多万退伍军人,其中包括6万多名妇女和约7万黑人在该法案的帮助下进入了社区学院。1947年,联邦政府任命报告表明需要建立学费较为低廉的公共社区学院网络,无数公共两年制学院因此易名为社区学院。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旨在追求“社会公正和公平”。1963年美国出台《职业教育法》,促使联邦政府在经费上给予职业教育很大的支持,从而帮助职业教育变成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各年龄组的教育。同时力求把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此背景下社区学院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办学网络。

第三阶段从80年代初到1990年,崇尚“有效性和效率性”。8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以讲究效率为核心的《职业训练合作法》和《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化训练法》,从而使得美国职业教育理念从“职业教育训练”转换为“劳动力教育训练”。这一时期的社区学院专注于开展职业教育,满足人们对职业培训的需要。

第四阶段从90年代至今,着重强调学习的质量和标准。1990年,为了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颁布了《卡尔?帕金斯职业与应用技术法案》。美国联邦政府积极推进社区学院的发展,制定相关法律,提供财政资助。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给予社区学院高度评价,提出已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大胆的议案,计划将社区学校的学费全部减免并进一步提高社区学院的质量,强调未来美国两年制社区大学将像美国今天的中学那样是免费和普遍的,以确保美国继续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劳动力。

二、社区学院的功能与办学特色

(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健全的法律保障

在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都有政府颁布的相应职业教育法律法案作为有力支撑。美国政府通过联邦法律规定,教育基金纳入政府预算,由各个州议会通过税法筹措,为包含职业教育在内的社区教育提供了财政上有力的资金保障。

同时,社区学院的经费资助多种多样,包括政府预算经费、地方税收、学费收入,还有社会和校友捐赠的发展基金。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14年的统计,社区学院资金来源主要有联邦政府14.1%、州政府29.8%、地方政府18.1%、学费29.5%、其他来源8.5%。

(二)专设的协会组织AACC

美国社区大学协会(A A C C:A m e r i c a 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成立于1920年,专门为美国两年制的大学提供交流平台。美国社区大学协会是美国1300多所两年制副学士学位社区大学和1300万名学生的代表,也是美国社区大学的首要推广组织。协会主要在以下五个战略行动领域推广社区大学:社区大学认可与倡导;学生录取、学习与成功;社区大学领导力发展;经济发展与从业人数发展;全球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

协会总部位于华盛顿全国高等教育中心,协会与各州办事处负责人紧密合作,传达政策并影响各州政策的制定。同时与高校组织开展广泛合作,监督并影响联邦政策的制定。协会致力于通过政策措施、创新项目、科学研究、信息分享和战略推广支持成员单位并将成员单位向商业、工业和全国媒体进行推广。作为非营利组织,AACC致力于努力实现其“通过推广美国的社区大学建设一个学习者国度”的最终使命。在社区大学的发展中社区大学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公平开放,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

社区学院的入学机会对所有人开放,实行“开放招生”政策,社区学院学生的入学门槛低,质高价廉。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16年公布的最新数据,2014至2015学年就读社区学院的学生种族比例为白人49%,西班牙人22%,黑人14%,亚洲/太平洋岛屿6%,印第安人1%,两个或以上种族3%,非居民外国人1%,其它4%;学生平均年龄28岁,其中21岁以下37%,22-39岁49%,40岁以上14%,招收的学生在类型上覆盖面宽广。2015-2016学年公立社区学院的平均学费为3430美元,相对应的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为9410美元(如表1)。此外,学生大多可以住在家里,这样可以减少住宿的支出。

(四)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多样

转学课程和职业课程是社区学院提供的两大核心类课程。转学课程是针对两年后想继续攻读四年制大学的学生设计的,学生通常选择在社区学院上大学前两年的通识课程,毕业时,学校颁发副学士学位给学生,学生在社区学院所修的学分被四年制大学承认,学生可以转读四年制大学,继续后两年的大学课程,取得学士学位。根据加州社区学院的资料显示,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系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28.4%的学生是由社区学院转读;而同年加州州立大学系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高达58.2%的学生是由社区学院转读而来的。

职业课程的课程设置是根据社会需要所设置的,课程设置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市场的需求,满足了学生将来的就业要求。社区学院实行人性化管理,设有顾问为学生在选学课程方面提供建议和帮助,对于无论是希望通过较长时间学习培训后从事理想职业的人员,还是渴望得到迅速帮助就业的学生,都可以在社区学院选到合适的课程。

AACC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230万总注册学生中,学分制学生730万人,占60%,非学分制学学生500万人,占40%;其中全职学生占38%,兼职学生占62%。

(五)服务社区和地方,与地方企业强强合作。

美国社区学院将为社会提供优质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努力椭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鼓励个人追求创新,寻求高成长性的职业生涯。

为了实现社区学院与产业界的结盟,奥巴马政府力推了“职业和技术教育计划”(CET)和“未来技能计划”“职业和技术教育计划”强调给学生提供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机会,许多社区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关项目和课程,包括学位授予课程和认证培训课程。“未来技能计划”将公司与社区学院联合起来,创建工商业和社区学院的伙伴关系,通过加强50个州的企业、工会、培训单位和社区学院之间的合作来大幅提高美国工人的劳动技能,实现到2020年拥有500多万社区学院毕业生的宏伟目标。

三、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些举措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特色来开创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独特的办学模式。

(一)提高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教育观

虽然国家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与普通教育同级、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远远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国职业教育在层次和类型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普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正统、主流的教育,处于主体的强势地位,职业教育处于明显的弱势状态。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体现在教育结构的严重失衡,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在美国,政府对社区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社区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为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努力实现健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加强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健全法律和资金保障

美国社区大学的成功依赖于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通过立法保证了社区大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应该学习借鉴美国在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中的经验,通过立法保证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费保障。通过立法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通过立法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年提升。同时,多渠道拓展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

(三)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沟通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普通教育的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的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很难获得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的机会。尽管国家明文规定,中专、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但是由于受到教学内容,高考制度和高考内容等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实际上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校,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的比例是被严格控制的,可供选择的高校数量也非常少,中职教育实际上成为“终止教育”。

我国目前主要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缺乏继续深造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缺乏与普通高等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应该努力实现与普通教育各个层次之间的沟通,在制度和政策上应该允许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或者大学继续深造,给予高职学生多条出路的选择。应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出口多元化,努力建设纵向衔接中等职业教育,横向连接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体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四)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高素质人才

美国社区学院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典范。社区学院基本实行董事会管理体制,社区企业是董事会成员,同时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是由学校、行业、企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讨论确定的,学生的实践课程大多在社区企业进行,社区学院充分利用社区企业的资源,发挥校企优势,将企业引入学校。

我国职业院校一般都属于象牙塔式的类型,容易造成教学内容和方法脱离实际,应该充分学习美国社区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成熟技术应用和运作,实践能力强,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人才。注重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采取各种形式与企业、公司合作办学,聘请有技术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实践教学的教师。努力构建与企业联合,与技术市场衔接的新型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英英,张俊.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2011(2).

[2]赵红亚.美国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

篇4

[关键词] 工业工程 人力资源管理 系统性 柔性 趋势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工业工程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在管理学门类中,人力资源管理与工业工程同为二级学科,分属于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大一级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经营决策和实践活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工程则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它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以数学、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和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现代制造工程学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如图1所示。当以工业工程为研究主体时,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即成为构成工业工程学科完整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按照工业工程各种技术特点和功能划分,工业工程的支撑技术可分为三大类:设计与改善类、分析与决策类、控制类 。在工业工程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与作为其基础理论的行为科学密切相关,又是工业工程的重要基础支撑。其主要目标是解决人力资源的招聘、任用、评价及考核等,从而使任免、调职、晋升、培训等工作公平合理,增强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图 工业工程学科体系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工业工程应用中的作用

工业工程的核心与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和预期的实际效益,其功能是设计、规划、评价和创新。当今社会,知识和智力资源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使得人成为现代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的核心要素,并在这一复杂系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现代工业工程十分重视人这一生产因素的作用。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经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工业工程的应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准确的员工的招聘与选择是工业工程应用的基础

在工业工程的应用过程中,人是最具活力也是最具有不确定性的资源。为了实现工业工程应用的目标,现代生产系统必须首先拥有一批素质高、合作能力强并且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员。在实践中,企业要首先应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通过工作分析和设计,合理地确定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而招聘选择录用。一方面,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包括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在内的基本知识的考核。另一方面,注重技能的考核,并运用工业心理学、人因工程等知识,对招聘者进行心理、个性测试,特别考察其胜任将来工作以及塑造和支持企业价值观的潜力和能力。通过专业性的招聘与选择,可以确保录用者完全符合其岗位的工作要求,保证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效果。

2.持续的员工教育与培训是工业工程应用的智力支持

持续改进是工业工程的重要理念。工业工程的应用就是要使企业在实现其战略目标过程中,采用更有效的整体化管理方法,更加有远见地、适时地改变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系统和技术手段,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想要进行全面的创新,关键在于员工能否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角色。这就要求企业在不断改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面前,对员工进行持续的教育与培训,使员工有足够的力量对付外部的各种挑战。实际上现代工业工程把员工的教育与培训也当作生产经营系统中的一个工艺过程,而且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的投资回报是巨大的。

3.完善的员工考核制度是工业工程应用的组织保障

工业工程要对现存的各种系统、各种规划、计划和设计方案以及个人与组织的业绩做出是否符合既定目标或准则的评审与鉴定活动。包括各种评价指标和规程的制订以及评价工作的实施。从而分清孰优孰劣,明确问题和差距,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是系统评价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其对企业的贡献与合作能力等。现代生产经营系统对每一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员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必须绝对胜任,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绩效管理系统。通过对员工进行全面、客观及时地考核,明确工业工程应用的目标与方法,保证一系列改进的稳步推行。

4.恰当的薪酬与激励是工业工程应用的动力

工资是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也是最基本的激励形式。现代企业对员工素质有较高要求,员工的劳动成果及效果与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紧密相关,因此劳动报酬的形式主要将是按知识技能付酬形式。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它激发人的动机和心理,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维持积极兴奋的状态,在需要、动机与目标的驱动下,产生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综合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可以使员工增强工业工程意识,自觉地理解和履行职责,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工业工程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全球经济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的作用在财富创造过程中原来越显著。知识投入代替物质投入,使得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推动力。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工程的应用为包括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了成本更低、效益更高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拓展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企业竞争力,催生了新的人力资源需求。另一方面也使旧的格局被打破,一批经营管理落后、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被淘汰,改变了旧有的人力资源需求局面。在现代工业工程的应用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在理论和实务上都面临新的挑战。概括地看,在工业工程视角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系统性要求

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工程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等领域的支撑技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技术建立起诸如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智能性制造系统等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和生产系统,并以此为平台,通过完善的信息网络,及时、迅速的传递和反馈信息,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达到强化企业竞争力或者削弱对手竞争优势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系统科学与工程的思想成为工业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如今,工业工程已扩展到整个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行各业。工业工程不仅在制造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灵捷制造、MRP―Ⅱ、ERP等,在服务性行业、运输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金融工程、物流业,供应链等方面的应用,通过Internet和Intranet等通讯技术,把生产商、供应商、经销商、银行和用户联结成一个网络,作为一个统一的大系统来研究。

工业工程强调对人、事以及人事配合的系统分析,力求使每一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在新的条件下,新的先进生产系统模式和创新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布局从原来的以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多层递阶结构被扁平网络结构所取代,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需要开发并实施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人员选聘、考核与评价以及薪酬奖励等内容全部纳入这一系统,并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系统对接,形成企业整体最优。

2.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柔性化与快速反应

柔性的概念最早应用生产制造领域,也是工业工程在现代制造系统中着重解决的问题,它强调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柔性反应了企业的整体柔性,不仅包括市场柔性、研发柔性、制造柔性,更包括组织柔性。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人的创造性的活动在提高企业柔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柔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柔性。

柔性管理是新经济时代的管理产物。因为只有到了新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因素,知识工作者作为知识的载体被提到了高于其他一切的地位上,才产生了围绕如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区别以传统的依靠外力的管理方式,柔性管理的优势在于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通过对管理对象施加的软控制,使员工成为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从本质上说,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用“柔性”的方式去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 。因而如何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应的授权方式、柔性的工作分析、柔性的培训考核方式、柔性的激励机制等,鼓励全员参与管理,把组织的意志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卢井岚齐二石:工业工程――企业成功之术[A].IEMp98 Transformational Strategy Towards the 21stCentury(C).Hong Kong,1998

[2]代颖武振业马祖军:工业工程学科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3]金勇:工业工程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湖北工学院学,1997,(01)

[4]李峰平付培红:基于现代工业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时代,2004,(36)

[5]龚代华:企业柔性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管理工程学报,1999,(1)

篇5

关键词:诗言志;诗缘情;志;情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3

“诗缘情”是西晋著名文论家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重要文学理论观点。他在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体分八体四类的基础上,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其风格:“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1](99页)陆机在对当时最重要的纯文学诗与赋的特征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重要文学主张,具有开一代风气的意义。这一主张揭示了诗歌的抒情性特征,成为与传统“诗言志”的观念并行的两大诗歌理论的范畴,对后世影响极大。许多学者认为从儒家传统角度看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是一种对儒家诗教的背叛。他们认为“诗缘情”与“诗言志”是完全对立的文学观念。但本文以为:“诗缘情”与“诗言志”并非完全对立的,“诗缘情”是由“诗言志” 发展衍变而来。在对从“诗言志” 到“诗缘情”的发展历程的分析中可看到它们的渊源与差异。

一 “诗言志”的发展历程

在上古时代,诗、乐、舞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先秦时代对文艺本质的基本认识就是“诗言志”。“诗言志”作为一个理论观念最早是在《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说:“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2](595页)而其后的《尚书・尧典》也提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3](1页)在战国时期,“诗言志”的说法已经比较普遍了。《庄子・天下》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志”究竟是指什么?孔颖达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诗言志”指的是诗歌是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体现,也是人的思想,心灵的外在呈现。诗其实和人的情感思维密切联系的,《诗三百》的作者对这一点也是有所体现的,在他们许多诗例中,如“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4](405页)(《大雅・崧高》)“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4](373页)(《小雅・四月》)“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4](326页)(《魏风・园有桃》)“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4](338页)(《陈风・墓门》)等等。这些诗歌均表达了作者的喜怒哀乐情绪。从这一层面而言,诗歌的“志”也蕴涵了“情”的成分。但是,“志”毕竟不同于“情”, “志”更侧重于一种意向性的心理,带有鲜明的理性思维的痕迹,特别与政治道德人伦相联系。“志”中蕴涵的“情”,是受到政治伦理道德规范束缚的,“情”在其中仅处次要位置。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赋诗言志,通过“断章取义”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志意,常常忽略情感的因素。到战国后期以及秦汉时期,“诗言志”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是向汉代儒家诗说正统发展,延续了“志”的路线;另一条路线则是由屈原楚骚开辟而在两汉古诗与乐府中得到发展衍生,体现了“情”逐渐地从“志”的统治下分离出来走向独立。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条路线的发展,上古时期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这一传统延续到周代。是故,诗教与乐教是密不可分的,但它们又有差别。诗依靠语言表达思想志意,乐则靠曲调表达思想情感;诗歌更多地突出理性思维,乐则更倾向于情感因素。因此,乐教比诗教更注重情感的作用。《荀子・乐论》中曾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3](52页)《礼记・乐记》也指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3](61页)由此可见,音乐源于人的情感需要,而情感则是音乐产生的源泉。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情感因素逐渐淡化的同时,乐教却一直保持着情感的中心地位,并且对诗歌中情感因素地位的保持也有一定的作用。《毛诗序》就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63页)显然受《礼记・乐记》的影响。但是儒家的乐论一方面肯定情感因素作用,另一方面这种情感要受到政治伦理道德的规范,必须服从于礼教的统治。这一传统在汉代诗学中得到继承,《毛诗序》一面肯定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一面强调必须“发乎情,止乎礼仪”。“情”并没有独立的地位。

另一条由屈原楚骚开辟的路线则是保留了诗歌的情感因素,并走上一条由“情”激化而逐渐远离“志”的道路。《离骚》中说“屈心而抑志”,此志是以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为主,但也包含了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奸佞小人痛恨之情。“发愤以抒情”可概括为屈原的诗歌创作宗旨。一方面,“发愤”的内在旨归是揭忠尽智以事其君,并未走出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发愤”又是诗人个体精神的体现,带有强烈的个体色彩。“抒情”表现了诗人充满牢骚不平之气的情怀。此时诗歌抒情已经从抒发群体之情向抒发个人之情转移。此后的宋玉之流的诗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其诗歌虽然没有超过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但已经逐渐向抒发一己之情过渡。到了两汉时期,除了正统的《诗》之外,又兴起了乐府和文人五言诗。《汉书・艺文志》提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3](141页)从中可以明显看出“言志”的逐渐淡化,“缘情”的逐渐彰显。尤其是文人五言诗,缘情的色彩更加鲜明,多是下层文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他们任性自然,不受约束的人生情怀。由屈原楚骚开辟的“缘情”观念逐渐发展成熟,但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观点。

由此可见,“诗缘情”这一文学观念是经过漫长的酝酿阶段的,它的正式确立是以西晋陆机的《文赋》为标志,从酝酿到确立这段时间,魏晋社会、时代的变迁,各种思潮及建安时代的个性自觉等各方面因素都对促成“诗缘情”文学观念的出现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 “诗缘情”的产生渊源

在第一部分里,我们着重分析了作为诗论“开山纲领”的“诗言志”的发展渊源及其与“诗缘情”文学观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将从魏晋文化思潮和文风变化等方面来考察“诗缘情”文学观是如何产生发展的。

东汉到魏晋时期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社会思想产生重大转变。汉武帝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黄老刑名思想再兴,建安时期个性意识的觉醒,进而促成魏晋玄学思潮的产生,在这些社会时代的重大变革下,在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推动下,“诗缘情”的文学观随之而产生。

首先我们看看社会思想,哲学思潮的转变。众所周知,汉代儒家经学思想在所有思想中处于主导地位。就其实质而言,儒学是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哲学。儒学所提倡的“仁”,是要求将人置身于君臣与父子这个社会与家庭的严格秩序之中,个体必须服从于社会。这样的要求自然就会限制个体个性的发展,用儒家伦理道德约束个体性情,强调服从社会秩序的理性精神。不仅如此,汉代儒学还是一个杂糅谶纬神学思想的儒学体系,这就造成了士人的思想和人性发展双重的压迫,士人苦不堪言。再加上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人们对君权神授产生怀疑。到了东汉后期,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士人向不可动摇的儒家经学发起改造,直到建安时期,儒学走向衰微,而黄老刑名思想兴起,由此形成建安士人思想开放,个性解放的局面。而其后的魏晋玄学思想的形成也有深刻的历史渊源,汉末儒家经学思想的改造,清议之风的产生,更重要的是老庄思想的流行都为玄学思想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尽管玄学思想较为复杂,但老庄思想却是玄学的核心。玄学虽欲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越名教任自然,但其最终旨归在自然。这就为个人寻找安身立命提供了保证,也促成了个性自觉,个性解放的思潮的产生。而玄学中的任情思想,情性观念源自老庄。老子主张“无知”,“无欲”,旨在“无情”。庄子则在《庄子・德充符》中说:“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5](84页)要求人们超越好恶之情,从而返回自然本性。玄学在最初继承了老庄这一观点,并有所发展。王弼承认圣人有情,但圣人能做到不为情动,这些是来自老庄思想。不过,后来他的思想又有所发展。他在《戏答荀融书》说:“夫明足以寻极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颜子之量,孔父之所豫在,然遇之不能无乐,丧之不能无哀。又常狭斯人,以为未能以情从理者也,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革”。这说明人的喜怒哀乐发自自然本性,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由此,玄学思想就把庄子超越好恶之情而返回自然的思想改造成了“情性本于自然”,为“任情”说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诗缘情”的文学观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

其次,在这些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想影响下,魏晋士人出现纵情任性的作风。这其实是魏晋士人重视个性发展,人性自然的表现。这些在史书和小说中有很多的记载,举一个例子,在《世说新语・任诞》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6](410页)表面看来,阮籍居丧而饮酒,显然是越礼教的行为,但他内心十分痛苦,故一号吐血。由此可见,情在士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纵浪情性之风在士人之中颇为盛行。这种作风自然影响到当时的诗歌风格,也出现抒情的潮流。

最后,我们看看文学的抒情化发展。早在东汉末期,就有一些批判现实的抒情短赋的出现。这些短赋突破汉大赋体物的传统。如蔡邕的《述行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而后的建安之风继承《古诗》的传统,并在散文、辞赋中也形成了一种任情任性的风格。如曹植《洛神赋》,《赠白马王彪》,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曹丕《燕歌行》,王粲《七哀诗》等都是优秀的抒情作品。到了正始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是嵇康和阮籍,他们面对严酷的现实,心里充满了深沉的苦闷。他们通过诗歌来抒发这一情怀,表现了他们渴望追求自然的生活,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以及面对现实的一些焦灼和不满情绪。阮籍的诗就如同钟嵘所说:“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7](41页)并且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成为一种固定的抒情诗体。到了西晋太康时期,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说,虽然诗的价值及对现实的关注不如之前的诗,但诗歌的抒情性依然很强烈。

“诗缘情”的文学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在陆机及其后的南朝时期,文学观念基本上完成了由“诗言志”到“诗缘情”的转变。

三 “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内在渊源与差别

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从“诗言志”到“诗缘情”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其实可以从中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内在的发展渊源。那么“诗缘情”的提出是否是针对“诗言志”的传统并予以颠覆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诗缘情”中的“情”的内涵为何。后世有的论者认为“诗缘情”主要是儿女私情的抒发,还指责其导致了后来宫体诗的泛滥。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情”在陆机的时代其实是包罗万象的,泛指人生的喜怒哀乐各种感情,而不是局限于男女私情,并且,要“诗缘情”为两百年后出现的宫体诗完全负责也是不客观的。在陆机那里,“缘情”是对诗的表达情感的特征的概括,对古已有之的诗歌主情传统的发展延伸。

其次,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而绮靡”其实是在将作为文学体裁的诗歌与其他文体做对比时提出的。诗歌与其他文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优势,但这并不是认为诗歌没有其他的功能了。其实所有文体都有一个共同性,《文赋》中是这样描述的:“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1](60页)“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1](99页)由此可见,“理”仍然是一切文体要表现的基本内容,而“文”与“辞”则是文体的外在形式。诗歌也不例外。陆机认为诗歌在抒发感情之外仍然应该将说理作为其基本内容。

再次,值得注意的是陆机《文赋》中有对“诗缘情”的肯定:“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 [1](183页)彰显了诗歌中情感因素的动人之处,同时也对“或奔放以谐合,务嘈zan而妖冶。徒悦目而偶俗,固声高而曲下” [1](183页)的倾向加以批评指责,指出“悲而不雅”也是不可取的。在陆机看来,诗歌的较高境界是达到“情”与“理”的和谐统一。可见,陆机虽然尽量淡化诗歌的政治教化功用,但对诗歌的说理教化的作用并非完全否定的。他提出“诗缘情”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主张,其实是希望将诗歌作为纯文学作品的特征显现出来,而不把诗歌作为纯粹政治教化的工具,但这并非是对诗的“言志”维度的否定。

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诗言志”与“诗缘情”作为两种文学主张其实有密切的联系和内在的渊源的,“诗缘情”的提出并非是针对“诗言志”的传统对其进行完全颠覆。当然,它们之间也有很多区别。

陆机的“诗缘情”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第一次明确提出诗歌是来自于人的情感宣泄与体验。“情”是诗歌的生命源泉,“诗缘情”已经超越了文体论的范畴,揭示了诗歌的本质,这是对传统的“诗言志”理论的发展和超越。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第一,“情”与“志”在“诗缘情”和“诗言志”中具有不同地位。传统“诗言志”中并不乏情感因素,在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诗经》本身是具有言志和抒情两大内容。但诗歌的抒情功能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在春秋战国时期,只有屈原和荀子等人涉及此方面的内容。社会广泛认同的是诗歌的言志功能,诗作为表达人的思想意志的工具,甚至是为政治伦理教化服务的工具长期占主导地位。汉代经学也是固守诗歌的言志传统,到了《毛诗序》才增加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内容。“诗言志”的“志”是包含“情”的,但“志”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情”仅是次要的补充。“诗缘情”则是“情”中含“志”。“情”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而“志”则相对处于次要地位。往往在诗人抒情之中含有说理言志的成分。陆机在《文赋》中谈到文思的由来:“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1](20页)可见作文之由既来自于外在的物感,也源自对古代书籍知识的领悟,以获得创作的启发。这两个来源各有侧重,物感的文思更多侧重情感,而典籍的文思则侧重于理性。“诗缘情”中也不乏“言志”成分。但在陆机的文论观中,“志”并不具有独立地位,它必须伴随一定的情感抒发而产生。

第二,“诗缘情”和“诗言志”中“情”的内涵有所差异,各有侧重。《毛诗序》有这样的表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此志也包含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歌,言志也含有抒情。但是,《毛诗序》中的情多是世情,指公众的感情,并带有强烈的政治伦理道德的色彩。“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3](63页)这些“情”与群体大众联系,与政治兴衰相关。再来看看陆机的“诗缘情”的“情”内涵。与“诗言志”的“情”不同,“诗缘情”多是指诗人的个人之情,物感之情,是个人细腻的情感的抒写,更加具有纯文学性。陆机有名的《赴洛道中作》:“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8](417页)这首诗描述了陆机在沦落为亡国羁臣时,由江南迁至中原他乡,离别家园,远行洛阳的缠绵忧苦的情怀。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个人哀愁与亡国之痛。另外他的《悲哉行》,《董逃行》等作品又抒发了一种伤春悲秋的情怀,这种个体情怀是诗人生命意识觉醒的表现,是个人独特的感性直观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的体现。可见,“诗缘情”更加强调个人个性张扬与感性的生命体验。多是抒发个人的生活感悟,个体之情。

第三,“诗言志”中的“情”多是受到伦理道德规范和限制的“情” 。《毛诗序》提出:“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仪,先王之泽也”。 [3](63页)感情的抒发不能超过一般的礼仪的限度。而陆机《文赋》中的“情”并没有如此严格的限定,除了“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讲文之为用之外,全文都没有对“情”进行具体的限制和诗歌教化作用的论述。在陆机看来,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功能。他认为作为抒情与体物的纯文学的诗与赋不应该成为伦理道德说教的附庸,而伦理说教的任务应该由其他实用性文体承担。

经过上面的分析和论述,我们发现“诗言志”与“诗缘情”具有内在渊源,也有各自的侧重和差异,需要具体的区分,而不能笼统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完全颠覆和反叛。

综上所述,“诗言志”和“诗缘情”作为中国文学理论中先后出现的理论观念,是前后承接又具有差异性的。“诗言志”是先人最早对诗的本质的界定,它侧重于诗歌在表达群体意识中的作用,虽然蕴涵了情感因素,但更多的是受到理性道德规范的制约,在我国这个宗法伦理社会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诗缘情”则是在人的个体生命意识觉醒之后,文人创作发展到成熟阶段对诗的本质的重新界定,强调诗歌的感性体验,弱化了理性说教色彩,更加具有文学性与审美性,也更加贴近文学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与本质。但是,个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的,理性道德因素对情感的引导作用也不能完全抹杀。由此可见,“诗缘情”并非对“诗言志”的完全颠覆,而是对它的修正和完善。“志”与“情”构成诗歌内在的不可或缺的两个元素,具有内在的张力性,又在碰撞与融合中向前发展。

注释:

[1] 陆机.文赋集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春秋左传诂[M].洪亮吉撰.中华书局,2004.

[3] 载《历代文论》[C]第一卷.郭绍虞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 四书五经[C].陈戍国点校.岳麓书社,1995.

[5] 曹础基.庄子浅注[M].中华书局,2002.

[6] 刘义庆.世说新语新校[M].李天华著.岳麓书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