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学内容
认识杠杆
授课时间
6月18日
教学目标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2、经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出结论;3、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分析及准备
重点:1、平衡状态;2、平衡状态的条件;3、二力平衡条件及推导;4、二力平衡条件应用。难点:1、平衡状态的条件的说明;2、二力平衡条件的推导。
本节课是力和运动关系的延伸及应用,应该是初中力学的一个核心环节,学好本节课可以加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同时为以后的受力分析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分析出“物体受到力还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因是讲好本节课的关键,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探究教学及实验教学,实验器材由学生准备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内容预设
情景预设
效果预设
1、讲解中,举例时仅探讨了静止情况,而未谈到匀速直线运动情况,需改正。
2、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学生设计基本分两种情况:(1)课本20页图8.2-2,但没有定滑轮;实验时受摩擦力影响大,经分析拿出课本方案更合理,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2)设计成杠杆平衡条件的验证,尽管不合理,但要肯定学生的设计,对实验的设计分析需另案处理,不宜在本节课展开。
一、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二、 平衡状态的条件:F合=0
三、 二力平衡:
(1) 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2)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作业:1、总结本节课知识;2、动手动脑学物理。
1、提问: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提问: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内容在实际当中会不会存在?
3、提问:实际当中有无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并举例
4、讨论:物体受到了力为什么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引导:物体之所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受到了平衡力作用的缘故。
6、讲解:平衡状态
7、提问:物体怎样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8、例证:平衡状态条件: F合=0
10、提问:二力平衡条件?
11、实验: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学生分组实验,按自己设计验证二力平衡条件)
12、提问:二力平衡条件有什么应用?
13、延伸:受力分析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3)确定物体运动状态;(4)列方程求解
1、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3、使学生理解平衡状态及其原因。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平衡状态的条件。
5、在平衡状态的基础上理解二力平衡,使问题得到简化,再提出二力平衡条件,水到渠成。
6、使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7、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7、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8、拓展学生视野,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二力平衡
一、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二、平衡状态的条件:F合=0
三、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因而,加强形象直观的物理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认识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的重要实施方法。学生实验能帮助学生总结和验证物理规律,更好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我在讲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就带学生到水边看倒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他们看到在平静的水边,只有一个方向能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影,即光线平行射入水面,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射出,形成镜面反射。这时我让一个学生将小石子投入水塘中,激起一阵微波,水面的平静被破坏了,倒影就乱了。但这时却发现在其它方向也看到了紊乱的倒影。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平静的水面变得凹凸不平,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通过这个生动而直观的学生现场实验,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
二、加强对比性实验的训练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近几年我常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设计一些对比性的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比性实验可促进学生导出物理规律。对于学生易于形成片面认识的物理规律,设计针对性强的对比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初中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觉得很简单,似乎没有什么困难,但又往往形成片面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从日常生活中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放在桌子上的书籍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实例引发,进而做“二力平衡条件”的演示实验(课本安排的),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读出小车保持静止时两边吊盘里砝码的重力,并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二力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平衡?”学生往往得出片面的结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时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如下两个有针对性的对比实验:①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即用两个小车拼合在一起代替原来的小车实验);②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小车)上,但两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自己否定了原先的片面论断,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平衡。”另外,运用对比性实验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还可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等。
关键词:初中物理;试卷讲评;问题及对策
试卷讲评主要指的是,在测试之后,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对试卷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进而发现学生在解题方面的漏洞,从而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审题与解题的能力,以及掌握学习技巧的教学活动。可见,科学合理的讲评试卷对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试卷的讲评不当,使得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改善传统的讲评模式成为了重要的课题。那么我将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浅谈试卷讲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就题论题,缺乏方法指导
对初中物理试卷的讲评,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重要的习题作全方位的讲解,从解题思路到具体的计算,都要有精准的涉及,并且要引导学生对一类特殊的题型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模型。而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总是就题论题,把题目作为单独的个体来讨论,缺乏对这一类题目的方法指导,以至于学生很难实现对一类题型的真正掌握。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能够在试卷讲评中能够实现有效整合,对一类体型作针对性的方法指导。比如教师在进行电学计算题的讲解时,教师先从教材内容入手,把教材中设计的欧姆电路、串并联定律作简要的概述,然后引导学生对电路图进行全面的讲解,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电路,适合用哪个定律来解题,最后再让学生熟记公式,直接代入数据来计算。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做好这类题的模型,在以后的测试中以不变应f变。
二、教师主导,缺乏主动参与
试卷讲评实际上是一个总结反思的过程,而学生作为参与测试的主角,是最具有发言权的,然而在实际讲评中,教师却占有着主导权,学生缺乏主动地参与。这样的讲评模式不能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真正认识到自己在解题中有怎样的漏洞。所以为了提升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初中物理教师要适当地将主动权教学给学生,让学生来主动分析自己的错误,以避免以后重蹈覆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错题整理,切实分析错题原因,总结正确解题方法,从实际弥补一个漏洞。比如学生在运用“二力平衡”原理解题时,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二力平衡指的是一个物体承受两个大小相同、反向相反的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有一类题型则是画出一个物体,上面标示两个方向和大小都相通的力,问学生这样的物体是否处于平衡。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看清题,不假思索地回答处于平衡状态。那么针对这样的错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来反思这种错误,找到错误的原因,到底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好二力平衡的条件,还是在考试中没有认真审题。同时把反思的结果以及正确的思路记录在一旁,这样一来每次复习时就能看见自己曾经的错误,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模式固定,缺乏后期巩固
试卷讲评是一个发现错误、解决错误与防止错误再次发生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希望学生在下次测试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要实现这一个目标,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加强后期的巩固,让原本掌握不牢的知识不再成为阻碍自己前进的绊脚石。但是在实际中,教师似乎过于重视讲解的过程,而忽略了后期的巩固训练,使得学生在某些知识点面前总是难以避免地再犯错误。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错题之后,要注重对学生的巩固训练。就以设计电路图的实验题为例,教师往往讲解实验题时都缺乏后期有效的巩固训练,那么现在教师要先从测试中遇到的这道题出发,比如题设中要求元件A与元件B以并联的形式连接,同时使电路符合安全要求,那么教师就可以按照解题的思路,结合题设的要求,逐步地把一个元件作初步的连接,当所有的电线连接好之后再来进行复核,让学生先解决这个题的正确解法。那么为了帮助学生弥补好这个漏洞,教师可以变换题目中的要求,比如现在要求元件A与元件B以串联的形式来连接,让学生尝试自己来解答好这道题,从而再遇到这类题型的时候能够有效地找到突破口,顺利且正确地解出题目。
四、结语
以上是本人的浅薄见解,总而言之,尽管应试教育在当前的教学中饱受争议,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适当地测试对学生发展是有利的,并且有效的试卷讲评能够显著完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审题与解题能力。并且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明确要求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综合能力,而试卷讲评也是实现前期准备、中期强化、后期巩固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切不可放过任何有价值的试卷,要全面分析其中的有效知识,促进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力与运动》的这一章节中,新课程标准和苏科版教材的要求是理解二力平衡条件,知道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理解物体具有惯性,知道牛顿第一定律.这位老师的复习是改编了一道中考题,在例题的层层推进下,逐渐达成目标,突破重点难点.例题以简易流程如下:
完成好以后进行课堂总结,即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板书:一审(审视物体的运动状态),二画(画出物体的受力情况)三寻(寻求相应的理论依据).最后通过课堂检测来检测本节课学生对复习情况的掌握情况,以便对学生的复习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巩固和反馈.
这样一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完成预先设计的复习任务,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能对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作一定的点拨和指导,这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应试能力.所以从很大程度上分析,这节还是很成功的,但是再仔细从我们的物理复习的目的和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去分析,我们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的如何?我们每个学生是否在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还是只在教师划定的一条目标线,跳过去就算完成教学目标呢?或者是老师给学生画了一个圈,每个学生能在这个圈中自由活动,就是高效呢?
在中考一轮复习中,我们教师如何使用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效率.我们的复习不能单纯的为高中选拔高分“人才”服务,我们的复习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温故原有知识的前提下,充分提升对原有知识的认识,以便能更灵活、更熟练地运用原有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最好能把这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转化为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这对我们物理教师的主导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导”学生所想.我们教师的导并不能单凭教师的经验和“想当然”来导,你教师觉得重要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学生所需要克服的问题,或者是学生所存在的必要问题;也许你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却不思其解.所以,我们物理课堂上的“导”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在本环节中真正想获知什么?这就要我们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从检测课前预习作业完成的质量,到学生整体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再从学生个体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等方面,方法如:从学生原有基础中去获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去了解学生自我感觉困惑的地方,也可以从和学生交流中了解,方法是多样化的,但是目的是明确的.根据了解我的学生情况来决定我们的导,就拿《力与运动》这一课的复习来讲,我们上面的这位老师这样的“导”比较适合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群体,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这样的引导,只会使学生越“导”越糊涂.因为题目中考查的知识点,如二力平衡的条件,他们根本不理解什么是二力平衡,什么样的两个力就是二力平衡,它们满足什么条件等,那又如何从题目中归纳出知识点,并要突破难点和重点呢?
其次,“导”学生所长.“长”是长进,提升之意,也就是我们教师引导的东西能真正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我们的导必须让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以及解决物理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如,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反思的能力十分重要,在导的过程中我们要采用多种导入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升.如《力与运动》中,我们可以仅板书“运动状态不变”和“运动状态不变”,左右剩下空间的留给学生来板书形成知识框架,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的导是短暂的,却能给学生把关键区分开来,这样留给学生的是自己的思维和分析,对于基础不一的学生,我们留给学生的分析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独立思考,也可以是分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举手回答补充.方式的多样化是由授课班级的整体情况决定的.但最终的目的是明确的,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能力.
最后,“主导”“主体”相协调.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
1 引 言
新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包括物质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4个方面。加强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石,同时也是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在教学现实中,由于学生实验能力、思维水平的不足,造成实验教学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如何才能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一直是摆在初中物理教师面前的课题,也是初中物理教师一直努力突破的教学难题之一。只有提升了实验教学效率,实验的物理教学基础性地位方能体现出来,也才能够为物理教学服务。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可以有很多改善的方法,比如: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增加生生和师生合作互动等,但实验教学难点突破的关键在于学生要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即清楚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等背后的原因。为此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任务驱动,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投入课堂,通过思考搞清楚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背后隐藏的道理,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发展思维能力,从而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文以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例,从问题引导猜想、理解原理、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与实验结论分析、改良实验等多个方面说明问题引导下的实验探究教学。
2 问题引导理解原理培养物理观念发展思维能力
实验原理的理解对于实验教学而言十分重要,只有理解了实验原理学生才可能掌握实验,才能做到实验原理的迁移和融会贯通。实验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改变了填鸭式灌输实验原理的做法,有利于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以问题为驱动,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能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实验原理,明白“是什么”,更清楚“为什么”,理清了实验的逻辑,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可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本实验中如何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利用了什么原理?实验操作的关键点在哪里?通过这几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明白实验中,要测摩擦力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但是摩擦力不能直接测量,所以需要让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把摩擦力的测量转化为拉力的测量。实验中最关键的操作是要让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 问题驱动引导实验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方面的要素。具体指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3.1 问题引导猜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方法的习得对学生的影响,远超过物理知识本身,若干年后,学生忘记了物理知识,但是物理方法却依然在不经意之间就用到,即学生所习得的物理方法将会成为学生的缄默知识。故而,实验教学中应该抓住一切契机向学生渗透科学方法。猜想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物理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猜想不是胡思乱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设计合理的物理情景,并在此基础上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猜想。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首先学生要知道需要探究摩擦力与哪些量之间的关系,这就要需要学生进行猜想。为了不让学生胡思乱想,可设计如下情景:
1.到了小组换座位的时候,当你推桌子时,桌子越重,推桌子感觉越费劲还是越轻松?
2.推着箱子在水平地面上走,地面越粗糙感觉越费劲还是越轻松?
接着追问,通过以上例子,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梳理学生的猜想,分析后确定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2 问题引导实验器材选择
实验器材的合理选择是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前提。实验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要学生思考需要什么器材,为什么要用这个器材,还可以用什么器材?问题驱动下的思考避免死记硬背实验器材的机械学习,对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落实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学生通过猜想已经知道摩擦力与接触面的?毫Υ笮 ⒔哟ッ娴拇植诔潭扔泄亍K?以,实验中需要测出摩擦力、需要改变压力、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实验器材的选取环节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测摩擦力的大小需要什么器材?如何增大物体与接触面的压力?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通过思考,学生知道:要测摩擦力需要弹簧测力计,要改变压力大小需要有配重的物体(如:钩码),需要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需要有不同的接触面(具体做法是在长木板上垫毛巾、玻璃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后实验器材的选择便水到渠成。
3.3 问题引导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如果只是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步机械地往后做,不清楚为何要这样做,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是短暂的,即使记住了学生也不会融会贯通,更不能把实验中的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探究中,这样的实验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通过问题驱动思考,让学生明白实验操作背后的道理、逻辑,可以促进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实验方法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可通过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操作步骤。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得出控制变量法后,可追问如下问题: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的压力等于多少?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改变什么?如何改变?保持什么不变?要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P系,应该改变什么?如何改变?保持什么不变?通过问题的思考后,引导学生得出如下操作步骤:
1.测量摩擦力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使其在水平木板上沿水平方向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所示。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二力平衡容易得出: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保持接触面不变,改变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将钩码添加到木块上,重复步骤1。添加不同质量的钩码,多做几次。
3.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保持正压力不变(不增加或减少木块上的钩码质量),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将毛巾铺放到木板上,再重复步骤1。
(2)将玻璃铺放到木板上,再重复步骤1。
3.4 问题引导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结论分析
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分析得出结论,是一个探究实验的收官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实验教学中,不能做完实验之后教师包办代替分析得出结论。只有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的探究实验才算成功,也才能在数据分析中习得数据处理的方法,也会对实验结论记忆深刻,这样实验探究才算有意义。在这一环节,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留白,把思考、分析的机会和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智慧。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乐意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可设置如下问题:请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并与你的小伙伴分享交流,看看各自的优劣,并改善。经过学生的独立设计、同伴交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最终呈现如下记录数据的表格(如表1)。
4 问题引导改良实验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一、 “形式运算”是初中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人从出生到青年的认知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的过程,而是分为几个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每个阶段出现的新的认知能力表明个体发展出新的适应环境的方式。他把认知发展分为4个大的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在11~15岁期间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这时,“心理运算可被运用于真实的情境,也能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能用于当前的情境,也能用于将来的情境,以及运用于单纯言语或逻辑的陈述”[1]。初中学生认知发展正处于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发展的关键期。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得到或计算浮力大小的途径有3种: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二力平衡法。如果是单一的用某种途径去求解浮力还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学习也比较有兴趣,然而困扰学生的是复杂的综合题型,这些综合题往往是用某种途径先求出浮力,然后把浮力作为已知量用另一种计算浮力的途径去求解其他物理量。说白了,这是把浮力作为中间变量的多元一次方程问题。另外,实现物体的浮沉也有3条路径,这就需要学生有更强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原来的部编教材中,浮力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是放在初三的,新课改后的省编教材将其上移到了初二。初二学生的认知发展刚刚由具体运算阶段进入形式运算阶段,部分初二学生尚未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比较成熟的形式运算能力。所以,原先部编教材将浮力放在初三学习是有道理的,它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所需要的逻辑运算水平与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匹配。然而,教材安排不是一线教师能够决定的,学生的认知发展又有其阶段性,那么,浮力这个教学难点就无法突破了吗?
认知发展的研究者认为,我们在应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从事学科教学时,并不是要去机械地套用与被动地迎合认知的那4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而是要重视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精神内涵——促进儿童思维水平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科教学实践中,不囿于学生心智发展的阶段性所表现的特征,主动有意识地适度超越学生认知发展的现状,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把其认知水平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高度,而形式运算就是初中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二、 对运算进行“形式运算”,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案例所呈现的现象中跳出来,挣脱具体问题的束缚,努力去寻求现象背后的规律性认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当前学习所要求的思维水平之间就出现了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状态的产生酝酿了心智发展的可能”[2],学生正是在解决这种不平衡的过程中,其思维水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实际上,学生学习越是困难的地方,教师越有教学作为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运算进行“形式运算”促进认知发展,即让学生除了能思考具体事物、具体问题外,也能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形成适用于更大范围的高一级的运算。在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中,笔者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索,对浮力的教学进程做了如下设计:
第1课时,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第2课时,阿基米德原理的简单应用及计算;
第3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及简单运用;
第4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密度计、轮船、潜水艇;
第5课时,浮力的复习课。
在这里,笔者重点剖析浮力复习课,因为前面4课时的教学任务相对单一,而复习课必须综合运用浮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它在帮助学生突破浮力难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复习课中,笔者重点达成了如下几个教学任务:
(一) 遵循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发现3种计算浮力的途径
课堂上,笔者给出了以下3个习题:
(1) 一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32牛,当全部浸在水中称量时,读数是12牛。铁块受到的浮力是
。
(2) 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当体积为500立方厘米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牛。
(3) ①(漂浮问题)一个体积为1000立方厘米、密度是0.8×103千克/米3的物体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多少?画出这个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②(沉底问题)在海水中游泳的人要上岸,从深水处向浅水处行走的过程中(
)
A. 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变小
B. 人所受的重力逐渐变大
C. 海底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小
D. 海底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分别应用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二力平衡法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只点明了第一题所使用的方法——“称重法”,后面每一题则提醒学生自己说出所使用的方法。学生说出所应用的方法在这里不是浮力知识点教学的直接目的,而是一个引导学生“对运算进行运算”的过程,即让学生除了能思考具体题目外,也能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明确自己是具体运用了什么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做完运算浮力的单一途径的例题之后,再以类似题目练习巩固,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熟练。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得到浮力大小的途径”,可以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及时小结出如下3种“得到或计算浮力”的方法:
1. 称重法
F浮=G物-F拉
2. 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 ρ液gV排
3. 二力平衡法
漂浮悬浮时,F浮=G物;
下沉在底部时,F浮+N=G物(N为容器底对物体的支持力)。
在这里,及时地小结非常重要。它在形式思维的水平上进行,让学生将一系列具体的习题按其相似度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一类相似的习题中抽取出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再把相同的东西用同一个概念予以表达,从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事实上,还有一种途径可以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即:因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存在压力差,所以F浮=F向上-F向下。但是,教参中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不作要求”,所以这里没有归纳进去。其实,“称重法”的本质也是二力平衡,初学时为降低理解难度而两者归为一种方法,到了小结时可以引导学生重新进行归类。
(二) 尝试对运算进行“运算”,引导学生发现计算浮力复杂问题的路径
笔者用以下3个习题为例引导学生解题、思考:
(1) 有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得重3.8牛,当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有50毫升的水从溢水杯中流入量筒。求:①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②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③金属块的体积是多少?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它可能是什么金属?
【解题思路】根据已知条件,用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直接求出浮力,以浮力为已知量用方法1“称重法”求出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方法2+方法1)
(2) 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货物共重
N,受到河水的浮力是
N,如果河水密度为1.0×103kg/m3,船排开的河水的体积是
m3。(取g=10N/kg)
【解题思路】从排水量定义出发,利用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求出浮力和排开河水的体积,再根据方法3“二力平衡法”得出船和货总重等于浮力。(方法2+方法3)
(3)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冰融化后,会出现下列哪一种现象?
A. 水面没有变化
B. 水面下降
C. 有水溢出
【解题思路】F浮=G冰=G水=ρ水gV水(冰融化前后质量守恒),F浮=G排= ρ水gV排,所以ρ水gV水= ρ水gV排,V水=V排,答案为A。(方法3+方法2)
解上述题目需要应用阿基米德定律、排水量定义、质量守恒定律等科学概念。笔者先让学生探求这些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自己尝试解题,然而引导他们说出自己思考的路径。这时,需要引导学生站在超越了具体问题的思维层面去思考知识与知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终于通过两道例题的小结找到计算浮力复杂问题的路径,那就是:用一种途径求出浮力,然后用浮力作为已知量,利用另一种途径求解其他未知量。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再用这种思想为指导让学生巩固练习,并要求学生在每解一道题之前先说出哪几种途径结合求解。
(三) 促进认知发展,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实现浮沉的3条途径
在经过浮力综合计算问题的思维训练之后,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对运算进行“运算”的意识和能力,这时需要趁热打铁,由量变到质变,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实现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事例让学生了解浮沉问题的关键,浮沉问题的关键是调节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以下实现物体浮沉的途径:
(1) 若不能改变浮力,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如浸没水中的潜水艇,由于浮力不能改变,只能通过排水储水来改变自重,从而实现浮沉。
(2) 若不能改变重力,可改变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途径改变浮力来实现沉浮。如轮船、鱼泡和气球。也可以改变液体密度的途径改变浮力来实现沉浮。例如鸡蛋在不同浓度盐水(密度不同)中的沉浮。
(3) 若既不能改变自重也不能改变浮力的时候,可以通过改变密度来实现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例如密度计,轮船从江河到大海。
对初二学生来说,初学“浮力”犹如进入了一个丛林,如果不知道出路的方向,很容易不停地在原地绕,直到精疲力竭丧失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解题中的思维过程,学会“对运算进行‘运算’”,掌握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学习的难度,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高形式运算能力,让他们既获得具体的知识性认知,又提高思维水平,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参考文献:
1关于探究性教学
探究式教学的意义: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科学结论的形成过程;掌握探究科学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形成积极合作的精神理念与良好的沟通机制;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促进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科学的思维能力。
2探究性教学视角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心得
第一,观察实验,探究科学定理
任何一个科学定理都是科学家们通过反复实验观察得出的,学习者,不妨重走科学家走过的道路,在新课前,教师先不要直接将定理公布给学生,而是先为学生做一些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进行积极思考,再展开相互之间的讨论,来总结其中的科学道理。例如:
在学习“惯性定律”时,教师在没有将惯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前,可以先做一个小小的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猜测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将一摞象棋放在桌子上,然后用一只尺子打掉最上面的象棋,让学生猜测这个象棋最终会落在哪里,学生根据平常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猜测实验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可以列举生活中实例,例如:用手旋转陀螺,手松开一段时间后,陀螺依然在转动;在平时做公交车的时候,当司机刹车时,乘客的身体向前倾倒――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探究其中的科学道理,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第二,设立情境,提出问题,做实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平时比较常见的例子,例如:挂在墙上的物体为何处于静止状态;为什么飘舞在平衡木上的芭蕾演员能够保持平衡;为什么自动扶梯上的人们能够平稳上升;天空中的飞机怎样才能平稳飞翔?通过这些生活常见的例子,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关于共点受力平衡方面的思考,向学生提出问题:在什么条件下能够确保物体受力的平衡?提出问题以后,先不要用实验去检验,也不要立即说出对应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问题的答案,例如:以飞机的飞行的全过程为例,分析飞机在哪一个阶段是平衡的阶段,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曾经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总结得出:
首先,飞机起飞时,做加速运动,此时,v≠0,此时飞机受力处于非平衡状态;其次,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做匀速运动,v≠0,此时飞机受力处于平衡状态;再次,飞机从空中降落时,做减速运动,此时v≠0,飞机受力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最后,飞机降落在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v=0,此时飞机受平衡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学生已经学过了关于二力平衡的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懂得:当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继续分析,当飞机处于平衡的飞行状态时,要受到多少个力的作用?学生经过思考会得出:要受到四个力的作用,以此探究: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而且这些力作用于同一点,他们又成一定角度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呢?是否依然是合力为零呢?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就会自觉地借助于实验,这时,教师不要直接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为学生做这个实验,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验证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以此逐步深入引出实验器材和步骤。在明确了实验的步骤和器材后,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把一个物体用弹簧秤来拉,要同时从三个方向来拉,在每一个方向观看弹簧秤的数值变化,以及作用力的方向,经过深层次的观察和探究,学生就会自然得出,物体在二力作用下的平衡也适用于多力作用下的平衡,也就是:当物体受到n个力作用时,任何(n-1)个力的合力与第n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通过运用探究性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一,学生喜欢实验。但是同时他们认为物理分组实验却不是很重要,原因是对考分的影响与实验做的怎样没有必然联系。
第二,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作法,出现了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不做实验的现象。
第三,学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专业的实验教师更是没有,一般安排年龄大的教师挂个名,管管仪器室的钥匙而已;即使有实验室,也很少对学生开放,除教师取器材和做必要的实验外,实验室一般不开门。
第四,实验室器材短缺,调查发现: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专门仪器没有,需教师自己组装;有的实验室的电池早已过了有效期等等。
第五,只动手不动脑。有的学校为了完成中考实验又舍不得在实验上花时间,于是在中考实验的前几天让学生盲目地照课本或教师讲的步骤机械操作,更有部分学校预先印发实验报告让学生照“实验报告”逐条操作,填写数据。
但与此同时,调查也有了一些积极的发现:
其一,从学校方面看,各初级中学对学生实验较已往重视多了,并加强了对学校教师实验开展的要求。
其二,绝大部分教师都对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其三,下列实验多数学校都确实做过: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实验。
物理教学中的分组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形成技能,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进行分组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分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因此,把握好分组实验课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物理教学的关键自于实验。通过物理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原创过程,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师资条件、生源质量和实验教学设备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分组实验课效率低,一节课根本完不成实验内容,有时即使完成了,效率也很低。
在农村从教将近十年,对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提高进行了总结,现将具体的培养途径、实施方法归纳如下:
一是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实际能力有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合理选择实验方法:
(1)教师应在实验前两天给学生设计好实验预习作业,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熟知实验中所需的实验器材,通过教材知道实验原理。
(2)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教师应按照学校现有的资源和设备,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人,并且按好中差对学生进行分组,同时,对每个小组的4个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3)针对实验教学,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即选择科学探究的课题,既激发兴趣,又明确了目的,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后,如何解答问题?在物理上人们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怎样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呢?师生共同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合理装置,采取巧妙的方法和合理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二是指导学生在试验中恰当运用观察方法,调动各种感官,通过看、听、摸、闻等方法观察实验过程,随时做好观察记录;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实验中正确操作,组织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作一些典型错误操作,让学生查找,使学生领悟到错误所在。把此示范演示放在教室进行,因为学生早已适应了教师在教室讲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装置和演示实验过程,能静下心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然后进入实验室,他们就能有目的、有条不紊的亲自动手操作,边操作,边观察,边记录,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把探究的自由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总结,体验。由于实验是学生亲自参与的,因而对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能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样通过以上的分析,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不回避实验失误,找出失误的原因,不仅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三是提倡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多提出猜想和假设,并由猜想和假设自己设计实验的训练。由于现行教材对物理实验方法、过程、结果已全部告诉了学生,这样造成学生把实验结果早已知道,也就无心思进行猜想,从而也就失去了动脑设计实验的能力。所以实验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能使学生观察发现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有观察、思考和应用知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应有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四是由于我校地处农村,许多教学仪器在实验室没有,即使有在当地根本无法使用,所以我结合当地的实际让同学们和我共同自制仪器。从而更好地完成实验。
一、深入考纲考点,把握复习方向
考纲考点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更是出题老师命题的依据无论是什么样的物理题型,考纲考点中总能找到其原型在研习初中物理考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将考点按照重要性进行分类,对不用重要程度的考点实施针对性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握复习方向,突出重点,提高复习课效率其次,在考纲中常常会给出一些例题与样卷,这些资料是教师进行复习备课的关键,也是历年中考题型的模板针对物理复习的选择、填空、计算等题型,教师不妨尝试专题复习,针对不同题型制定合适的解题方法利用一些常见的物理规律来简化选择题的计算,将选择题的常见考点和疑难点进行罗列,提高教学效率最后,针对中考物理的难度比例分配,教师必须明确一点:物理基础才是物理复习的关键绝大多数的物理题都是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真正的难题很少教师需要做到有的放矢,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考什么就教什么;考多难就教多难但同时,教师必须突破应试教学的误区,强调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一些较偏的考点可以适当减小教学比重,着重对学生物理基础、物理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强化复习尤其在近些年,中考不断提高物理实验题和创新题的比例,突出学生对教材插图、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的考察,需要师生格外注意
二、注重系统复习,联系章节知识
物理学科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个物理知识点之间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教师进行初三物理复习课的教学时,必须按照既定的知识点顺序递进教学,能够妥善的将各个章节之间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物理知识网络,提高物理复习课效率例如,教师进行光学原理的教学时,首先需要将光的概念与性质展示给学生;其次再进行光的直线传播理论、光的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知识点的教学;最后才是实践应用的环节教师在深入分析考纲考点后,应该遵循考试大纲,围绕物理教材实施复习工作进行物理复习时,教师首先需要对物理概念、现象、规律进行复习回顾,明确该章节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教师必须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标注出来,对教材中的黑体部分着重复习在概念复习完成之后,教师需要结合教材中的配图,帮助学生理解图形语言物理教材中的常见图形包括:装置图、实验图、受力图、光路图、电路图等,教师需要将这些图形中所蕴含的实验原理、物理概念诠释给学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器材、原理、步骤等内容对于各个章节的重点图形,教师必须进行重点讲解,同时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锻炼学生的扩散性思维从概念、图形到原理、应用,初中物理的教学安排一直都是按照这样的顺[HJ145mm]序进行的,进行物理复习也同样应该如此
三、突出重点内容,实施各个击破
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初中物理的整体难度相对较低,只要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概念,就可以解决大多数的物理问题笔者归纳了一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包括:光学知识、受力分析、电路原理、电磁感应这几个方面,教师不妨针对这些知识点实施专项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各个击破对此,我们以受力分析的复习为例,从初三物理复习的各个层次出发,探究其中的高效复习策略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中的概念以及相关原理力的三要素、力的分类、受力图的形式、二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的使用等,这些都是初中物理力学复习的重要知识点其次,教师需要实施受力分析的原理教学,帮助学生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确定物体受力状态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物体的运动状态对待平衡状态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采取不同的受力分析方法,为学生建立受力分析的模板例如,学生常常认为在斜坡上匀速下滑的物体会受到一个下滑力的作用,其实这个力并不存在,因为找不到其施力物体最后,教师可以适当选取几个例题,从平衡到非平衡状态,帮助学生加深对物体受力分析的理解进行其他相关难点的教学时,教师同样可以采取类似的做法,实施专项教学同时,教师必须注意合理划分专项复习知识点,可以根据教学经验,也可以结合学生需求,不断为学生们开设高效的物理复习课
四、做好复习反馈,实施查漏补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80-01
本文所说的“潜力生”,指的是目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初中学生物理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不喜欢上物理课。本文探讨如何让后进生喜欢上初中物理课。
一、让学生体验物理学习的乐趣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形式,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中物理教材上专门设置了“想想做做”和“动手动脑学物理”这些栏目,让学生开展课内外的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做实验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之外,还能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兴趣。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他们才能深切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快乐有趣,从而能引发他们学习物理的欲望。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创造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随堂实验;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选器材,自拟实验步骤,自己设计数据记录表格等,独立完成实验的各个环节。如要求初二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小孔照相机、水瓶琴等;初三学生自己学习制作指南针、水果电池、电动机等。实践表明,那些平时物理检测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对完成这些任务很感兴趣,做得很认真,在实验过程中同样可以获得很强的成就感。
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初一学生刚上初中时一下子接触很多新的学习科目,物理是其中一科。如果学生对物理学习认识不足,就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在短暂的学习之后,没能获得预期的成绩,就容易对物理学习失去信心。所以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在备课中做好“备学生”的环节,为学生搭建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
对于潜力生来说,要使他们树立起学习信心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课堂上,不要向潜力生提问太深太难的问题,不要使他们难堪;相反,有时要有意地向他们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及时对他们说一些鼓励的话语。对他们的作业、试卷要特别认真地批改,写上中肯的意见和带有鼓励性的批语。测验、考试之后,不在全班公布成绩,不进行成绩排名,只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鼓励他们不怕挫折、努力前进;对于取得进步和暂时落后的学生,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三、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
潜力生不喜欢物理课,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物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没有认识到物理知识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及现代科学技术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教师备课时若能充分挖掘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将一些和学习内容有关,学生又能理解的趣题、趣事引入课堂,就能让学生大大提高对物理学科的认识,从而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连通器”时,给学生讲2003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故事,分析香港“SARS病毒”大面积传播的原因之一是当地很多家庭不喜欢使用地漏排除地面上的污水,造成与卫生间地漏相连的U型存水弯头内没有足够的水,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教学“密度与物体温度的关系”时,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冷风空调应装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而北方用的暖气则需装在离地面较低的地方。
四、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困生 错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56-01
长期以来,课堂学习过于重视学习内容而忽视学习行为,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又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这些往往导致他们成为物理的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错误的成因,找出解决对策。
1 初中物理学困生错题原因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有几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错误,主要是对物理概念、物质特性理解不深,以及忽视题目给出的隐含条件而造成的。现就这几类型的错题简单分析如下:
(1)对概念理解不深刻,受思维习惯的影响,导致错误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没有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解析:物体没有对外界做功,即内能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并且又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选项A正确。晶体(如冰)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它吸收了热量,但是温度却是保持不变,因此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也可能升高,选项B错误。改变物体内能有两条途径,即做功和热传递,因此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C、D均错。故答案应为A。
(2)对物理规律理解不透彻,缺乏灵活运用、综合分析的能力,也是造成错题的原因
例:某人用10N的力去拉一张桌子但没有拉动,由此可推断桌子受到的摩擦力f大小为( )
A. f=10N B. f>10N C. f
解析:很多同学易受生活经验的影响,认为拉不动即为拉力小,这种说法本身并不错,但同学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拉力小于了摩擦力,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C。没有弄清这个拉力只是小于某个数值而已,并不是小于摩擦力f。同时也忘了物体平衡的规律,没有考虑到物体既然处于静止这种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应当相等。该题正确答案为A。
(3)不注意发掘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不会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创设的物理情景进行解答
例:容器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情况中,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的是( )
A.保持体积不变,使温度升高
B.保持体积不变,使温度降低
C.使体积减小,同时温度降低
D.使体积增大,同时温度升高
解析:部分同学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认为选择A,事实上做功和传热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且效果是相当的。而D中体积增大,必对外做功,而温度升高时动能大,但内能是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和,这样不知是吸热多还是对外做功多而陷于不能确定的局面,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气体分子间距都比较大,一般可认为r>r0,因此体积增大,间距r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而温度升高时动能大,故内能一定增大,由此可知A、D正确。
3 转变学困生的策略
3.1采取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训练方法,使其较容易掌握基础知识
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在教学生学习一些十分抽象地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可以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且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如讲电压时,将电压与水压进行类比,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电压变得通俗易懂,电流的形成和电压的作用是通过已熟悉的水流的形成和水压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的结论。另外在作业和练习中针对学困生,适当的降低要求,出现问题,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以便及时反馈。
3.2采取环扣式训练方法,提高学困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学困生对于错题,往往只是把答案改正过来,也就自我满足了,下次再考到同类型问题时,依然是做不正确,这就是典型的一看就懂,一做就错。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一反三,使问题得到最终的解决。如,在学生学过二力平衡后,遇到这样的题目:“起重机将重为5000N的物体在匀速提起、匀速下降、静止空中三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分别为多少?”学生多次遇到这道题时总认为,“匀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这是由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找到问题症结后,我提出:“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将如何运动?”从而解开了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所以让学生在解题中理清物理规律极为重要。
3.3加强学困生的思维训练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物理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突破思维障碍,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目标。
关键词 实效性 做钻研型教师 重点 难点 注重探究 课后反思
一、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追求课堂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学的时间和学生学习的时间都在缩短,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呢?那就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即课堂的有效教学。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物理课堂中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规律教学、知识的应用、仪器的使用和概念教学。在课程标准中提到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于不同的学生,难点也许有所变化,教师不能唯课程标准是瞻。那怎样才能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
1.仔细钻研教材,明确重点、难点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师要了解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教材编者为什么把某些教材内容安排在某单元,明确一个单元只能有一个重点,每一课时都要为该重点服务,所有的教学内容,能突出的留,无关紧要的、与重点相悖的一律舍弃。“提炼”教学重难点,才能确保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以学生为本,确定重难点
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有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从学生那里得来的。所谓从学生那里得来,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水平,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情绪状态,这是教学重难点落实的平台。各个班级的生源、班风、学风、学生学习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等差异,要求我们老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3.立足课堂,获取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还是应该从课堂实践而来的。教学的重点是逐渐生成的,它是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从课堂上来就是说它是来自于前一节课的问题,来自于从前课堂上曾经遇到的疑难困惑,来自与其他教师的课堂(听课)。我们在教授新课的时候遇到了预想不到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不能当堂解决,这就成了下节课的教学重点。我们平时课后应及时作好教学后记,认真所记录的教学问题。前次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如何避免,以前课堂教学重点设置的偏差如何纠正,以前课堂上的得意之笔如何巧妙运用于当前课堂,这都可以成为进行新一轮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对于搜集到的教学难点如何突破,就应该先进行问题诊断,分析造成这个概念和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可从规律和概念的本身出发进行分析,再从学生学习的层面进行分析为什么这个问题学生难于接受,是思维受限,还是没有必要的经验。最后从教师的层面进行分析,是教学设计脱离学生实际?是教学策略不当?这就是教师反思。
因此,有心积累教学经验的教师几轮下来,对教材的教学重难点非常清楚,对学生的学习难点的突破也有了许多好的做法。学生变化教学难点变化不会很大,几年的积累你所教授的课程也就全在你的掌控之下。当然如果不去积累,跟着感觉走的教师他自己的经验是盲目的,不系统。我经常问自己初中物理有哪些难点?应该如何突破让学生学习容易起来?在初中物理中我校学生的难点概念类最多:密度、压强、功、功率、比热容、电压、电阻、力、摩擦力、热值、短路等共15个。其次是应用类:运用杠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二力平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在本书中现场写真中提到的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对物理兴趣有所增加但仍不明显。在问题诊断中是这样分析的:初中学生的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学生判断分析事物习惯于用经验材料,不善于用理论进行推导。心理学表明:初中生认识事物存在着知觉优先的倾向。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与活动的机会较少,给学生提供有强烈探究兴趣的任务极少,老师都是按部就班的用教材进行教学,按书本的安排做实验,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和实验任务,为实验而实验,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三、做钻研型的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很多教育改革实践家的成长经历,清晰的告诉了我们如何由一个普通的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思考、研究。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积极进行自我反思。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的著名教育实践家李镇西对教师教研有独到的见解,他说,学习、工作、思考是教师教研的三大法宝。一线教师不同于专门从事教育科研的人员,搞研究不一定要“立项”,关键是要有问题意识,要结合教学实践对优秀教育理论进行创造性运用。
一、从“做”中发现问题,激发热情
物理的学习离不开科学探究,而探究的前提就是发现问题。以往常采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由于条件限制一般借助于语言或文字。而初中生将抽象的文字语言直观化的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同学不能进入情景,难于发现问题。
读新课标后不禁反思:物理本是从生活中来,为何还要创设情景?为什么不让学生直接走进生活做一做,发现问题?于是,在“杠杆”的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方法:将组内6个学生平均分成两组,方法不限,将木板上的十枚图钉取出,比较哪组快?学生在拔图钉的过程中,发现使用直尺、笔、圆规等学习用品撬动图钉比用手直接拔图钉省力、省时间。学生“做”得争分夺秒,互相交流,在“做”中思考,发现了问题,此时,教师提出:“为什么借助直尺、笔等能省力呢?它们使用时有什么共性?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工具?”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很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去。
二、从“做”中探究问题,获得知识
(一)学生实验,“做”要贯穿始终
学生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关系到结论能否得出,学生对知识点是否有信服度。
1.会设计实验
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容易一手包办,让学生“照方抓药”,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设计的方法,让学生自行设计。例如,在探究某一研究对象的影响因素这类问题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就要围绕这一思想进行。
2.会“做”实验
设计好实验后,学生热情高涨,可以依照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做实验了。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容易忽视细节造成实验的偏差。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求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法拉动水平放置的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学生在操作时难以做到使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对实验的结果难免有些影响。
3.会分析实验收集到的证据
实验操作过程获得的数据需进行处理才能得出实验结论。例如,要得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例的关系,要思考怎样的数据关系才是正比例关系。因此,在教学时,通过画图像的方法和求比值的方法从数学的角度能论证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例。有理有据地“做”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一个结论的得出必须要尊重客观数据,严谨处理实验信息。
从“做”中教实验,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某个实验及实验过程,而是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思想,符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同时,“做”中进行学生实验,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与精神。
(二)演示实验,“做”到互相配合
演示实验时,尽可能让学生当老师的助手,尽可能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让学生获得实验的第一手资料,尽可能让学生对实验进行思考和交流。
例如,《苏科版八年级下物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教学中,让师生配合,将实验进行改进:先让学生把小卡片处于平衡状态,猜想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再通过反证法验证。这样,由教师的“做”变为学生的“做”,通过信息快递,理解小卡片此时只受两个力,且容易得出需要满足的条件。结合陶行知的“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的教育思想,当用反证法验证“共线”这一条件时,学生演示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在教师引导下,指明学生画出此时的旋转后小卡片的受力情况,经过与原来小卡片的受力情况对比,学生很快发现,要使小卡片平衡必须满足“共线”。
(三)小实验,“做”中情感升华
物理来源于生活,可以利用日常用品进行物理实验,感受科学的真实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自制天平、测力计,能感慨人类的聪明才智;鸡蛋的浮沉,能感觉到物理的神奇;自制电动机,能体会到知识的力量……
学生手脑并用,从“做”中获得了知识,实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同时,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充满着乐趣,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三、从“做”中解决问题,应用知识
新课标要求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一)会用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密度的知识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分析土豆的出粉率,家庭电路的知识安全用电、分析电路故障等。
(二)会用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
如,刻度尺测量长度、量筒测量体积、秒表测量时间、天平测量质量等。
(三)会对实验进行评估
如,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不可以避免误差,但可以减小。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评估,得到减小误差的方法等
一、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完美、成功的提问在物理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控制课堂秩序和气氛,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针对这些特点,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注意以下方面:1.问题要难易有度、具体明确。问题太深、太难,没有或仅有个别学生有所反应,会导致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问题太浅显,则会造成课堂表面上活跃,实际上没有效果的局面。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同时问题必须具体明确,表达清楚,为学生理解。如果问题不具体、不明确、含糊其辞、模棱两可,那么学生不是答非所问就是不知所措。2.问题要有创新性。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答案,需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就像摘苹果一样,只有“跳一跳”,才有可能“摘得到”,这样才利于学生开阔思路,培养创新能力。3.问题要有梯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难理解的问题进行分解,然后经过层层深入的提问,逐步搭建问题桥梁,让学生能顺藤摸瓜,自主寻求答案,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利用认知冲突,纵横联系,深化比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知识之前,已经在生活中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形成了一系列物理概念,但这些观念往往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且具有一定的顽固性,与物理科学概念的形成相抵触,这时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很难使学生掌握并正确使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实例或现场实验来解决。在初中物理中,许多知识间既有本质的不同的一面,又有内在联系的一面,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某一知识点本身,又要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纵横联系、深化比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区别异同,防止概念间的模糊,多角度、多渠道地掌握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例如“蒸发和沸腾”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一:发生的条件。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而沸腾只有在一定气压、温度下发生。二是发生的部位不同: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三是剧烈程度不同:蒸发比较缓慢,而沸腾则比较剧烈。四是变化不同。蒸发时会降低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温度,而沸腾却保持沸点温度不变。它们的联系是:都要吸热,都是汽化现象。还如:实像与虚像、压力与重力、电动机与发电机,等等。要让学生掌握这种联系比较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积极创新、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三、教会学生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