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关于德育教育的话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作为学校的教师,今天能有机会与家长共同探讨关于教育学生的话题,我感到非常高兴,请允许我代表学校的全体教师对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本次家长会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的到来是对我校教师做好工作的最大鞭策,也是对自己子女全面关心的具体表现。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孩子”,这是我们的共同出发点,我希望并坚信,从这个原点出发,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成功!
今天我主要想对家长朋友们说:你们把孩子送到阳江,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这里有一群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老师。学校的老师素以认真钻研教学而闻名。从备课、讲课、批阅、辅导、测试,每个环节都有专人严格检查、认真把关。
备课时,老师不仅备课本,更要备学生,而且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每一个环节都精雕细琢,每一道习题都精挑细选。课堂上,老师们发挥各自的优势,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精讲多练,从而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有的老师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知识的养分,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有的老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让自己的课堂新鲜、生动、多彩;还有的老师引进“课堂竞赛”模式,让学生在争先恐后的比赛中完成学习任务;还有不少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融入了德育教育,教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集体、爱护环境、努力学习,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对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老师们苦口婆心,耐心讲解。学校还成立了推门听课小组,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当堂知识的落实情况,另外还有每周每门各一次的检测,以及月考,这些都能给学生造成一种紧张的学习气氛。这些措施让老师随时知道每个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这样更加有针对性并且起到了狠抓落实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实实在在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坚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关键词 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教学 关系
一、前言
校园体育文化通过自身作用,影响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不断的反作用于周围的环境,利用校园体育文化来促进自身科学、有序的进行。
二、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教学的涵义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校园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各类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校园体育文化物质。二是校园体育文化制。三是校园体育文化教学[2]。
(二)体育教学涵义
教学是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的一种活动[3]。潘绍伟教授强调体育教学的双边性和体育教学的教育性[4]。体育教学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环境组成,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并需要借助一定的环境来促进自己教育目的的有序完成。这为校园体育文化对体育教学产生作用提供了可能。
三、校园体育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体育运动欲望,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构成的体育物质文化,以及由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文化节等构成的行为文化和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体育教师队伍构成的校园体育文化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欲望,从而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使学生形成正确体育文化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能促进学生形成具有时代性、正确性的体育文化观。构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多种多样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也是多样化的[5]。学生的体育思想观念与学校的体育文化开始时不可能完全一致,从而带来“个人与周围环境在体育文化观念上的冲击[6]”,学生会将别人的体育态度、行为和能力与自己比较,来矫正自身的体育文化观念。因此校园的体育文化就会以它特有的渗透方式来影响甚至很大程度上的决定学生的体育文化观的形成,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指导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文化属于意识范畴,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随着这种稳定性时间的延伸与范围的扩大,人们就会对其产生心理认同感,这为校园体育文化对人们的体育教学行为起指导作用提供了可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7],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人文及制度资源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当然必须以师生共同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四、优化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发展
(一)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体育的本质是传播[8]”,“体育既是传播媒介,同时又是传播内容[9]”。体育教学作为体育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也需要载体来完成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就是其一:一方面,要解决的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这是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所在;另一方面,校园体育文化有自身的特征:教育性和可塑性、长期性和系统性以及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适应性。这些特征说明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承载体育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可以为体育教学活动所用。这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化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必要性与可能性,决定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促进体育教学不断发展的载体,从而优化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
只有当校园体育文化载体得到了硬件与软件的综合优化,才能更有利于我们去充分的利用。
1.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修养和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0]”。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丰富的体育经验,还必须具有组织管理能力、动作操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此外,体育教师作为传播者应注意言行举止,以身作则。
2.优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
由于经济、学校政策等种种原因,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总是跟不上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11],优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成为一种必然。这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一,扩大体育物资设备,要资金合理分配、资源合理利用;二,优化现有的体育物质文化,即对现有的体育物质环境资源进行合理规划,营造出良好的体育物质文化氛围[12]。
3.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制度
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对整个校园体育文化起着全局意义上的规划与引导作用,因而,校园优化体育文化制度有其现实的必要性。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一方面,它要从属学校大的制度;另一方面它又与学校其他工作相互交叉、融合。我们在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制度时要从宏观把握,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才能真正的达到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制度,促进体育教学科学、有序发展的目的。
五、小结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校园体育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文化因素、体育因素在校园这个空间的综合结果。所以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对体育教学产生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二,体育教学可以通过优化校园体育文化来促进体育教学科学、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2][6][11][12]章罗庚.校园体育文化导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14,75,85,86.
[3][10]蔡澄.基础教育学[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8,175.
[4][7]潘绍伟.中学体育新课程教材教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7,152.
关键词: 体育“差生” 心理特点 进化教育
1.成因分析
体育“差生”的形成原因较多较复杂,有心理智能、生理智能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习惯因素。从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主要是由先天、后天和环境因素决定的。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发现,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心理障碍。因此,关爱、转化“差生”的关键,应从剖析“差生”心理入手,弄清“差生”的心理特点,使其摆脱心理压力。“差生”的心理现象主要有:自卑、厌烦、恐惧。
2.其心理特点
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情绪偏激、有成就感,但不勤奋、努力;有创新意识,缺乏拼搏精神;希望学有所成,但缺乏实干精神。体育“差生”除了具有同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缺乏学习动机;缺乏自主;意志品质弱;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理矛盾,情绪不稳。
3.进化教育探研
3.1尊重信任、正面引导。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差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成为“差生”的知心朋友,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授体育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更要多鼓励、表扬、肯定。
3.2适时激励、关心爱护。“差生”在学习掌握技术动作时,往往付出极大努力却收效甚微,从而产生失落感。此时教师切忌损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差生”的教育应宽容又不放纵;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适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并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努力方向。
3.3团结协作、激发个性。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建立合适的师生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差生”,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自主性,促使他们“个性”地发展,使之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要让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锻炼成长,陶冶情操,发挥个性和潜在能力,充分体验体育的乐趣。
3.4耐心指导、对症下药。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病症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4.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意“差生”的“病”源所在,尤其注意“差生”的教育和转化方法。
4.1强调进步,合理评价,降低期望。“差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与一般学生相比的确存在差异,与学优生相比就愈发不如人,久而久之,“差生”就会认为自己无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不能作出任何有意义的贡献的,从而对自己丧失学习信心,不做任何努力。教师应该根据“差生”的原有水平,确定他所能达到的目标。并善于发现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对他们身上不起眼的变化要有意地扩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4.2把握时机,化解矛盾,避免冲突。教师有时往往为了“差生”的某些不足,穷追猛打,期望他马上就能改进提高,致使大家注意力都对准“差生”不足的方面,这给他们很大伤害,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再也不想有好的表现,于是我行我素。每当教师在冲动下训斥学生时,应提醒自己是否给学生以伤害,是否另有途径?其实,退让一步海阔天空,冷静撤离避开冲突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一段冷却期后,掌握时机,再行教育。
4.3营造关爱氛围,多方配合,真正关爱“差生”。爱护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也是依法执教自我保护的好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服务的,这对弱势群体尤为重要。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爱是促进学生成功的动力,只有当他们真正信赖教师、爱戴教师时,才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才会听从教师的教育指导,而友爱的氛围、真诚的情感能够温暖“差生”的心,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为此要告诫同学,对“差生”不能歧视,不能冷嘲热讽,而应积极热情地关心、耐心帮助。
总之,“差生”的转化是可以做到的,只要营造良好氛围,领导重视,班主任严格管理,家长配合,社会协同,自己积极努力,科任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关爱,树立信心,把工作做深做细,会卓有成效的。
关键词 高职 教材情境化 教材立体化
我国的高职教育兴办于1980年代初,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目前高职教育发展正处于从规模扩张期向内涵提升期转变的转型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目标是培养出的高质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批人才。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职教材却出现了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导向、与实际职业脱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训练等问题,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教材的情境化与立体化理念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推广价值。高职教材的情境化是指以就业为导向,运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设置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高职教材的立体化是指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的采用,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和仿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加强了就业的竞争力。
一、高职教材的情境化设计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也就是说,学习中的建构过程总是与知识赖以产生意义的背景及环境关联在一起的,即知识与学是具有情境性的。遵循这样的认识逻辑,当前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理论,对学习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基于知识、学习、理解的情境性认识之上的新视角。情境认知的重要特点在于“把个人认知放在更大的物理和社会的情境脉络中”。
(一)不同类型课程教材对情境设计的要求不同
一类是课程教材内容偏向专业实践,针对性较强,可以直接用实验或应用实例加以验证,如我院开设的电力系统分析、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等都属于这类课程。这类课程的教材要求设计出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其中应包括各种典型工作任务,利用任务驱动法,培养以实际就业岗位需求为目标,针对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另一类是课程教材内容偏向基础理论学习,渗透性较强,许多后续课程需要,但很难直接用实践环节去加以验证,如:数学、外语等都属于这类课程。这类课程要求设有丰富的学习情境,创造出接近工作、生活的仿真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类课程教材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避免大而全。因此这类课程教材要以增强人才的素质教育为导向,培养适应多种不同工作岗位的适用性人才。
(二)高职教材的情境化设计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习情景的设计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的意义建构过程。高职教材的编写者在情景创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考虑学习者的年龄和发理发展特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创设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情景,创设适合不同学习者特征的多样情景。用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注意高职教材的情境化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关系
高职教材的情景设计必须遵循本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本课程设置的课程标准,高职教材的编写者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习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要求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情景对于不同目标的内容教学上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提供学习资源的学习情景宜用于知识的学习,渲染气氛的情景适用于角色扮演,仿真学习情景可以用于体验式的问题解决教学等。
(四)高职教材的情景设计必须与真实学习任务相融合
应杜绝重形式不求实质的情境化设计。情境设置应该是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体现学习本质的,意在引发学生思考的东西,而不是那些脱离学生实际的东西。根据笔者近几年所接触到的一些情况看,那些贴标签式的、主观生造与实际相悖的情境设计不是课堂需要的。此外,以现实背景为素材的情境设置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不能处于分离或勉强合成的状态,学习情景中要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二、高职教材的立体化设计
(一)高职教材体系的立体化设计应该具有系统、丰富的教学资源
立体化教材建设过程中,首先是主教材的建设,使教学落实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上。在进行充分企业调研和行业专家论证后,对主教材进行编写或选定。在主教材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并做出相应的习题库和试卷库,满足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辅导需要。把课件和教学录像、习题解析上传到校园网,不但方便于学生们课后复习和练习,同时也减少了教师的课后辅导工作量。为了课程更好地融入实践环节,教师应该制定立体化教材中的实验、实训指导方案,编写高质量的实训指导书,为本门课程的技能培养提出了基本的目标和方向,能够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体育教学 赏识教育 转化差生
前言
在学校的教育中,差生现象始终是存在的。差生问题在教师中似乎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虽然一些教育理论对此做过一定的研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对差生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地更新观念和对策,探索差生现象的因果关系,才有助于我们解决差生问题。特别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体育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如何体现“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差生现象就是一个重要的阻力。因此,只有转变差生观念,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平等地对待差生,对差生进行保护性“倾斜”,对差生的进步给予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转化差生,赏识教育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 差生现象与分析
1.1 差生现象的认识
对差生这个概念是很难下定义的,他以一些现象表现出来,很多教师、家长及社会上对此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有的认为学习差就是差生,这是一种较典型的看法。然而有的学生只是学习好,其品行没有达到学生行为规范的,甚至思想品质较差的学生,似乎并不把他们列为差生。其实,很多学生的文化课或其他方面较差,体育课成绩和运动成绩很好的也不少或在其它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也是有的,以此而论,他们应该是体育课的优生或其它方面的优生。这种以成绩衡量优劣,以智力论好坏的观点和标准是极端错误的。于学生不公平,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于教师是危险的,有害于教育事业和人才的培养。
对于差生的标准问题,我们应该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理解和看待,它是衡量学校教育工作与学生的重要尺度和依据。国务院在1999年6月13日《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可能就是对合格学生的一个很好的定义和标准。因此,从以上几方面来衡量学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对差生作出一个初步的定义:差生是指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差或者某些方面相当差的学生。从外延方面看,可以包括形态、生理、心理、品德等水平的差异。
1.2 差生现象分析
在学校教育中,差生现象始终是存在的,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某些品质上的差异或缺陷,或智力缺陷、或品德差、或形态、生理、心理等水平低下及障碍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学习成绩好却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或表现较差;有的学习成绩差,却表现出较好的品质,有的在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等等。因此,差生具有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有共性,也有个性,只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全面衡量和考察学生,我们才能科学地作出判断与评价。那么,造成差生现象的原因是怎样的呢?这是我们了解差生现象的重要线索。在主观方面我们重点从心理方面去了解和把握,因为差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够,或者说较多的处于一种“亚健康心理”,医学上认为这种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健康状态和非健康状态之间,如果“教育策略”得当,就可能回到健康状态;在客观方面重点从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师自身水平上了解,从而把握差生“差”的原因,以确定教育对策。而在实践中我们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才能真正把握问题的本质。
2. 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差生
正确理解赏识教育的内涵,把握其内在价值,是我们实施赏识教育,积极转化差生的关键。
2.1 对赏识教育的理解
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有人理解为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父母都曾用过的方法。父母在教自己的孩子说话、走路时,心态最好,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会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扬。即使学得慢一点,父母也很有耐心,并给予最大的支持,而且,父母总是以欣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在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时,孩子们已开始充满自信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这说明了孩子是在父母的关爱、帮助和欣赏中成长的;从《现代汉语词典》对“赏识”一词的解释看:“赏识是指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 这说明了“赏识”具有 对某种“才能与价值”的重视和赞扬;有的认为:“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注重后进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对成功的体验,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从以上意思可以归纳为: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可见,它面向的是不同层面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的起点开始,去体验成功,实现自我。
2.2 赏识教育的价值
价值概念源于西方(value),是“值得希求的或美好的事物的概念。价值反映的是每个人所需求的东西:目标、爱好、希求、的最终地位,或者反映的是人们心中关于美好的和正确事物的观念,价值是内在的主观的概念,它所提出的是道德的、伦理的、美学的、和个人喜好的标准。”因而,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和美好的事物就是有价值的,人格尊严、平等、受到重视、赞扬与尊重等都是人们所希求的东西,应是价值的存在形态。那么,赏识教育就是为了保障其价值在教育教学中的实现,特别是让差生,他们受到的伤害可能最多,如有来自教师的、同学的、家长的,甚至有时是自己的(有时连自己也瞧不起自己),因此,他们更需要受到公平的对待,也希望自己受到重视与赞扬,找回自我价值,这也正是赏识教育的价值目标所在。
2.3 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赏识教育去正确地看待学生,转化差生,对我们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
2.3.1 树立赏识教育的意识
教师树立赏识教育意识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开端,只有这种意识的形成才有利于这种观念的形成以及升华,对教育教学才有指导意义。体育教师理解和把握赏识教育及其内涵,从心理上接受和重视差生,让差生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这种转化工作才具有实质意义。
2.3.2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不只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那么,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将受到破坏,基本的教学秩序就难以维持。尊重与被尊重是相互的,社会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互动行为,即引起他人行为的行为。”因而,教学中教师的意识、言行和态度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是指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管学生是优生还是差生,教师都应当同样地给予关爱、理解和重视,这是一个待人公平与否的问题,也是对人的权利的尊重。中、美、日三国联合对“初中生喜爱的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六个测试项目中,“待人公平”平均得分率居第二,分别为:中国77%、日本92%、美国93%,可见,学生的心理有惊人的相似。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平等地对待他们是转化的必要条件,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这个道理。
2.3.3 重视差生的存在,给予必要的“倾斜”
在教学中,优生和差生往往是教师最敏感的话题,说到无不认识,涛涛不绝,然而对差生往往缺乏深入的了解,多以轻视的目光对待或者忽略其存在,这种被“忽略和轻视感”让学生受到无形的打击,好像自己在教师的心目中缺乏地位或不存在似的,自信心受到挑战,而心理上的体验更强烈。因为“轻视与忽略”给人以歧视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平等教育”或“歧视教育”的表现,与现代教育思想相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而,我们应当对其成长给予积极地关注。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各种差异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可以适当地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手段给差生以某种合乎情理的“倾斜”。国家在这方面已作出了一些倾斜性规定,如:《体育合格标准》、《中招体育考试》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因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的降标、免于执行或者免试等,它衡量的标准只是“医院体检或证明”、“维尔维克指数。”《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考核制度中,考虑了个体差异,增加了自评、互评等办法。但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形态、生理、心理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及其差异是多方面的,因而,其保护作用仍是有限的,其实际意义和公平性也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差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多方面的“倾斜”,这对转化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3.4 消除威胁,体验成功
消除学习上的威胁因素,创设生动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差生体验成功的重要条件。第一,差生需要建立成功感与成就感。心理学认为:“成功使人愉悦,充满信心”。差生尤其需要成功,这是因为他们所体验到的失败多于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所需要的“成功感”较其他学生更强烈。多给差生取得成功的机会,充分展示其优势,让他们在同学中得到肯定性的评价;第二,避免学习上的威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会有效学习。”这对于差生具有一定意义。由于差生受到的批评、指责较一般学生多,或者成绩、象貌不如人等,产生自卑、丧失自信心等。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给差生创造一个没有“威胁”的友善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积极为其创设教学情境,因材施教,个别对待,寓教于乐,减少阻力与挫折,帮助其建立“成就感”与自信,这对差生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
2.3.5 运用赏识手段激励自我教育,培养优良品质
专家认为:“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激励学生的自我教育对我们转化差生及德育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赏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是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激励作用具有显著性和多样性,一是可以运用舆论力量进行价值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作出肯定性和否定性评价,教师要作好舆论导向,以肯定性评价为主,特别是对差生的重视与中肯适度的评价,使之感到自我价值的回归。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本人的经验与别人(特别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人)对他的行为评价相结合时,便可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念。”这一点对差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中,对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品德的进步的肯定,对学生的优势和长处正确评价,能积极地引导“他们形成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自己教育自己。”二是利用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集体与个人的荣誉、成功、快乐、失败等的分享达到精神上的激励,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积极营造一种激励氛围,特别是对差生的赞扬、肯定和欣赏以及分享其成功,帮助他们最终形成和掌握自我教育的能力。
主观化的核心是主体意识和语言
体育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体育事实的报道,它既是一种叙事性的言语行为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叙事性的言语成品。常见的体育新闻有赛事报道、人物专访、述评、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从典型性来说,赛事报道是各类体育新闻中最符合客观性原则的形式,也是大部分体育媒体报道的基础。《体育周报》、央视体育频道的《体育新闻》、新浪网的《新浪竞技风暴》等体育媒体的新闻报道,都是基于在一定规模赛事上所建立起来的言语成品合集。
对这些叙事性的言语行为过程进行分析,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就是叙事视角的分析。叙事视角既反映了记者对某一体育事件的角度和立足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众对一则体育新闻报道的接受态度,而受众的接受态度直接影响着媒介新闻传播意图和商业价值的有效实现。新闻理论界有一种观点是将叙事视角与意向性结合起来。所谓意向性,是指对某物的意识。可能是一种知觉、一种判断或者一种评价。在一次意向活动中,包括意向主体、意向客体和意向方式三个要素。意向活动的过程就是意向主体通过某种或几种意向方式将意向客体纳入自己的意识中。将这种理论套用到体育新闻报道中就是,体育新闻的传者(意向主体)借助于语言叙述才能将意识中对某一体育事件(意向客体)的体验转化为实体的新闻报道语篇。
应该说,上述的过程和结果都会体现出意向主体的意识,但很多情况下这个过程只可能被意向主体在大脑中体验,且仅仅保留在意向主体的意识中。那么,意向主体是如何让受众感知到自己的体验呢?这就体现出语言的重要性了。特别是新闻语言。
对新闻话语的主观性分析,比较传统的主要是从词汇、句子和修辞三个层面。笔者从日常体育新闻报道中摘取了一些例子来逐一说明。
先来看看词汇。例:火箭的习惯性崩溃。这是2007年NBA火箭队陷入低谷时不少媒体采用的标题和语句。“习惯性”一词不仅表达了火箭队的“再一次,又一次”失利,同时体现了作者的戏谑和讽刺。词汇的选择,为作者表达主观性提供了最常用也是最简洁的途径。新闻标题中的形容词和副词常常最能体现作者的主观性倾向,读者往往能够通过一两字的点睛之笔。很快地抓住一条新闻的主要态度和立场。同样,定语、状语位置上的形容词、副词使得被它修饰的中心词词语意义更加具体生动,它们承担着表达作者主观态度的重要语用意义。
再来看看句子。作者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句式的选择和运用方面。“足坛扫赌的未来还会有什么‘惊天巨变’?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或许现在只能是耐心地等待,等待或大快人心,或痛心疾首。等待或平地惊雷。或原来如此……”(2010年1月25日《体育周报》1版《更大意外酝酿之中》一文结尾)这样的排比句式,表达出作者对于中国足坛扫赌风暴的复杂情感,从而引起读者对中国足坛目前环境的深层次思考。
最后再来看看修辞。新闻报道虽然不同于文学作品,更倾向于依靠客观事实,但若新闻只是死板地堆积字符连接和数字堆积,不但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更无法使读者获得有效信息。因此。新闻话语也会运用适当的修辞技巧,在报道客观事件的同时,传达作者潜藏的主观判断。体育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段有比喻、拟人、拟物、设问与反问等等。大家都知道的“药罐子”一词就是用的比喻。运动员因药检呈阳性而被取消参赛资格,“尿检”换作“尿罐子”不仅幽默戏谑。而且轻松表达了作者的不认同。
其实,目前体育新闻报道的手段多种多样,能够体现出主观性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词汇、句子和修辞三种传统方式,一幅图画、一张照片、一个镜头、一段视频。都可以在直陈体育事件的同时,传递出作者的主观意图。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其他媒体正织就一张传播的大网,将各类信息打捞殆尽,由受众来自主选择。
所以。突破传统新闻叙事视角的限制,叙事者既做运动赛事的旁观者,同时又主动地对体育比赛过程、结果和背景等做出评议。并且不掩饰叙事视角的主观性,应当是当代体育新闻叙事的主要手段之一。
合理运用才能锦上添花
论文关键词:原语文化;目标语载体;双向交流;交际能力
一、语言交际能力与原语文化
美国社会学家Hymes根据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并指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规则知识,还包括在交际中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Canale和Swain又将交际能力更进一步地描述为语法能力、语篇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交际功能体现在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上。交际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交际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的缺失意味着交际过程受阻。
原语文化在此是指学习者的母语文化,是他们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体系是语言、文化和言语(即语言交流)三者结合的有机体,语言交际的社会背景是目标语文化和原语文化的交融。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英语课堂上的原语文化内容可以用目标语作为传送载体。大学英语学习中师生双方的文化身份都为中国,原语文化的丧失意味着学习者的语言交际中整体社会背景支持的残缺。
二、单向文化输入与原语文化意识缺失的后果
多元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不同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一个永不枯竭的文化源泉,带来了文化革新,成就了今天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在此大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开始关注语言与文化间的密切联系,教材中欧美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习俗等被大量输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相关目标语文化背景。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意识的缺失。亦有人错误地将“多元”等同于英美文化的“单向”输入。
笔者曾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大学英语2~3级)中进行过一次包括口试、笔试、填写问卷、面谈等几项内容的调查,结果发现,80%左右的学生了解并且可以用英语简单地介绍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汉堡包、皮萨等西方食品,莎士比亚、马克·吐温等英美作家及其代表作,摇滚歌手、英国女王等英美国家的明星人物。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用英语如何表述和介绍最起码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四大发明、文房四宝、灯谜对联、京剧武术等,有些甚至不知道怎样说孔夫子、道教、故宫和中秋节等。原语文化缺失现象直接导致学习者在语言交际中整体社会背景支持的残缺。隐含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民族文化信息差异如不加以沟通,是不可能进行顺畅的交际的。
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友人、教师等进行直接交流的场合,本应是交际主体的学生们多数情况下只能充当“客体”的角色:用英语提出问题、倾听、接受、再提问——一个看似主动而实则被动的过程。以“问”代“谈”实属无奈,因为要想用英语说出使受众感兴趣的、负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内容就意味着要同时兼备三项能力:一是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二是要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三是要具备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而第三点恰恰是许多学生的弱项,即缺乏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造成口语和书面表达的重大阻碍和心理障碍。
三、原语文化意识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Gardner和Lambert把学习者的动机区分为融合性(integrative)和工具性(instrumenta1)两大类。持融合性动机的人倾向于认可和接受目标语言文化,准备采纳并融入该文化的生活。而持工具性动机的人学习目标语言是为了某种较具体的实用目的,如研读论文、谋求职业、项目交流合作等。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持融合性动机的学习者要比持工具性动机的第二语言学得好。
如果完全套用这一理论,那大学英语教学中似乎没有必要融人原语文化,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笔者对本年级英语考试成绩排在前30名的学生的问卷调查及面谈的结果表明,只有三名学生(10%)在英语学习中持融合性动机,其余27名学生(90%)都明确表示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实用的目的,也希望能同目标语使用者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但是他们并无对目标语文化的依附心理,也并不准备采纳该文化的生活方式。尽管所有学生都同意“对所学语言及其文化是否持开放、肯定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语言学习效果”,他们也无一例外地认为“无法用英语介绍、宣传祖国文化直接导致他们语言交际中的挫败感、被动感”。
依照对于学习者情感分析的框图,可以设置出如下推论:如果能使学生在英语的双向文化交流中以主体身份添加进本土文化内容,进而看到祖国文化得到了客体的认可与赞美,他们会获得成就感并进入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如图1所示。
这一关系在对30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的以下三项中亦可略见一斑,如表1所示。
这一调查结果基本验证了笔者的设想,即学生们学习目标语文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正理解和掌握其语言。无法用英语进行双向文化交流会使学生们的自信性、自尊心和积极性受到打击,继而影响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原语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回归途径
造成英语教学中原语文化意识的缺失以及由此产生的交际能力,即语言、交际、本土文化综合知识能力的薄弱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如下三点:
1.教与学中原语文化意识的淡漠
某些英语教师过于注重外语语言知识和西方国家文化知识的讲授,而不是从整体视角去解读语言背后的多元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使用英语传播本土文化能力的培养。
2。英语考试引起的应试学习
各级各类的英语考试中几乎没有本土文化能力方面的测试项目,凡是涉及到文化背景的考查概不涉猎原语文化信息。英语考试的这种“异化了的功能也迫使学生不得不抛开英语中的原语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
3.英语教材内容输入比例不合理
很多英语教材忽略了在中国本土进行的英语教学背景下师生双方的文化身份,在知识点的编排、文章的选取、词汇的释义、语法的讲解以及习题的编制等方面仅局限于目标语文化与背景知识的导入。
要想唤起学生们的原语文化意识,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英语教师必须具有传播多元文化的意识
教学目标、内容和整个过程都应该渗透着多元文化交际意识。英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和手段,找出授课内容可以映射到的原语文化信息。在向学生介绍、解读课文时,适时地向学生输出相应的原语文化,使学生在比较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异同的同时,学会使用英语表达原语文化信息(如对西方特有典故进行讲解时,可引入意义相似的中国成语典故)。
2.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原语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首先要强化学生热爱本土文化,渴望输出本土文化的意识。不应当妄自菲薄,抛弃母语文化。文化是多样性的,也是多元化的,其内在价值的平等性决定了文化无所谓高低之分。每种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思想和智慧的沉淀,它与本民族有着根和生命的意义。学生需要以宽容、理性、欣赏与平和的心态,去鉴别文化之间的差异,认识语言中的文化意蕴,并在已有的文化知识基础上,获取自己的文化判断力和文化敏感性。
3.教材输入内容的合理分配
Hutchinson和Waters将教材设计中的“输入(Input)”分为两大方面:一是语言知识(Language),二是主题内容(Content)如图2所示。
教材中作为载体的语言Language无疑是目标语,但是从主题内容Content上完全可以使目标语文化与原语文化双向输入各占一定的比例。如在介绍奥斯卡奖、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节”及苏格兰传统舞蹈目标语文化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同时介绍中国戏剧、民乐、曲艺等舞台艺术。在涉及某些对中国学生来说较为陌生的、具有地域色彩的中华民俗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实物展示。之后,在Language和Content输入的基础上设计出双向交流的Task。在对目标语文化和本土语文化这两种东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参照和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英语语言现象,更恰当得体地使用英语,同时也能介绍、宣传中国文化。在这样双向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以良好的心态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
4.开设ESP中国文化课
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开一门以介绍祖国文化为主线的特殊用途英语(ESP)课程。文化学家通常把文化分为三个层面:表层,即器物文化;中层,即制度文化;深层,即观念文化。在以提高双向文化交流能力为目的的中国文化课上,教师可以以第一个文化层面为主,同时结合时事及学生们的兴趣热点兼顾其他两个深层面。课程内容应当是有代表性、民族性和趣味性的主题,如传统舞台艺术(戏剧,民乐等)、笔墨艺术(书法、国画等)、文学艺术(唐诗宋词等)、饮食文化(小吃、茶艺等)、服装饰品(旗袍、蜡染等)、修身养性(太极、武术等)、传统思想意识(儒、道、佛教)等。
中国文化课用英语为载体介绍中国本土文化,这一奇妙的组合将使以往在外语课堂上学生们习惯的角色从被动的西学接受者转化为积极的东学弘扬者,在对目标语文化和原语文化的对比、对照、学习、借鉴和宣传中,在双向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英语的实用能力。
关键词: 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 文化氛围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32-02
一、课堂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课堂是英语教与学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英语课堂上应进行介绍中西方的日常用语,由于中外两种文化对礼貌称呼的习惯存在着差异,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进行简单的阐述。
1. 打招呼。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如:问对方:”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您好!)”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How are you doing?”(你最近好吗?)。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有鉴于此,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师可适时向学生传授英美人谈话的禁忌。
2. 称呼。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比如:Mr. Smith、Mrs.Smith、MissAlice等。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g(张老师),”engineer 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而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3. 寒暄。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喧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或“It's raining hard,isn’tit?”或“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喧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生气。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其自觉又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二、教学教材传播文化意识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也渗透了文化意识。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教材的每一个细节,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一些文化知识,例如介绍国家,人民和职业等,借这个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世界地图把学生带到London,New York,Tokyo,Beijing,and Sydney等地。每到一处,就扮作导游说说对当地的了解,向全班介绍这些地区的主要建筑和标志,如:Big Ben(英国的大本钟),the Liberty Statue(美国的自由女神像),Fuji Mountains(日本的富土山),the Great Wall(中国的长城)!Terra Cotta Worries(兵马俑),悉尼的Opera House(歌剧院)等等,这些标志物通常是该国的民族象征和骄傲,这些国家的人民常常引以为豪。通过介绍这个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让学生从了解这些方面中更好地理解英语中常出现的习语。教师也可以从教材中出现的英语习语,介绍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地理相关的习语: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一个用水一个用土,原因是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与历史典故相关的习语:如汉语的“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而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广、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裹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与宗教相关的习语:如中国大多数人信奉佛教就出现“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的习语,而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分寸,适当点拨。
三、节日习俗培养文化意识
现在,过外国人的节成了社会上的一种时尚,学生们受父母和周围同伴的影响,也对各种洋人节津津乐道。我们教师不妨顺水推舟,在庆贺节日的同时,让学生们感受一下中西方的节日文化。比如在学习到Halloween(万圣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的由来,万圣节是纪念教徒的基督教节日,现在成为儿童纵情玩闹的时节,万圣节当天在美国纽约会有大型的游行,人们穿着奇装异服参加游行,小孩子化装后以恶作剧相威胁挨门索要糖果礼品,见面便说“Trick or treat?”(等着瞧还是请客?),邻居便拿出东西来招待他们,还会用南瓜灯笼挖成鬼用灯,用来吓唬人。万圣节到来时教师可以联合几个班一起庆祝,让学生自己设计鬼衣、鬼面具、制造南瓜灯笼等,班与班之间进行互相串门并用上该节日的专门用语进行交流。或者播放相应的美国人庆祝万圣节的片段,让学生感受这个节日的气氛。到了Thanksgiving(感恩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有关感恩节的信息,从而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感恩节是在每年十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这一天是一个欢庆的节日,不同的美国人都在这一天团聚,通常有一顿丰盛的感恩宴,人们见面时互相问候:HappyThanksgiving to you(to your family),火鸡(turkey)是感恩节宴会上最具有传统特色的一道菜,感恩节宴后,一家人一般围坐下来看感恩节橄榄球赛。节日狂欢游行和大学橄榄球赛是感恩节发展到现在的两项主要活动,这使感恩节更加丰富多彩。尔后,再向学生介绍感恩节的由来,而且在感恩节宴前,一般要进行感恩祷告。在圣诞节来临之际,给学生们讲讲圣诞故事和圣诞习俗,制作圣诞卡片、圣诞礼物互相赠送,圣诞前夕,我提前让学生到商场、广场去感受节日气氛。在上课前,我将黑板、玻璃窗、教室的四周分别贴上圣诞老人,圣诞树,铃铛,拉花等,并在教室中央放了一棵大大的圣诞树。课堂上,我用录音机播放悠扬的圣诞歌曲,运用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西方圣诞夜人们欢乐的场面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我让学生运用自己查找的资料,上来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及圣诞老人的故事等。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孩子们对圣诞节的有关知识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不妨再将之与中国的春节比较一下。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得到文化的熏陶。
四、信息渠道收集文化知识
关键词:中学体育;生活化;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教条化、单一化、模式化、机械化等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体育教学环境下,所收获的教学成果往往不尽如意。由于教学内容远离实际生活,学生对其缺乏兴趣,从而对体育课程“爱不起来”。为改变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应转变思想,改革教学内容,以充分发挥体育的娱乐、健身、保健等功能。
1.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内涵和作用
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健身效果,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活动。但受体育竞技的影响,学校过分注重体育的竞技性,或过分强调利用体育活动锻炼人的各种精神,如吃苦精神、拼搏精神,而往往忽视了体育活动的娱乐性。致使体育课堂失去了该有的吸引力,很多学生也因此对体育课“望而生畏”。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则是在传统体育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设置人性化的课程,使教学内容更贴近日常生活。教师可适当增加体育内容的生活化教学,使学生不自觉地提起兴趣,并尝试进行活动实践。从而有利于学生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并有助于增强体质。
2.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原则
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健康第一”的原则。这是体育活动的初衷,也是体育活动最重要的指导思想。要求优选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日常体育教学内容。所选的内容应大众化,能够面向全体学生。②“目标指向性多”的原则。所选的体育内容应具有多种目标指向性,以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力达到要求。③“符合时展需求”的原则。所选内容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即紧跟时代脉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内容。④“操作难度不大”的原则。结合学校提供的条件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操作难度不大、能普遍使用的内容,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⑤“延续性”原则。教学内容应注意延续性,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
3.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学结构
以往的体育教学内容结构主要以体育项目为主,并以掌握运动项目技巧为主线。在这种内容结构下,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一定影响,且体育的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的发挥也受到一定的抑制。构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以娱乐、健身、保健以及竞技为主干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再将内容进行划分:基础性内容、提高性内容、专项性内容。根据教材情况,又可将教材内容划分为重点教材内容、一般性教材内容两种。通过以上多元化的内容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育能力。
4.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要求
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要求:①应符合学生的体育需求、使其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并主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②制定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使其真正走进中学体育课堂,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总目标。唯有将体育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并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发挥其健身娱乐的效果。
5.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1)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在以往的体育内容教学中,过多强调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或直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难以形成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而模拟生活化的情境,能使学生更放松、更自然地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同时还能达到思想交流的目的。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然后将其扩展到日常生活,选择与之相近或相似的内容,但要注意在创设情境时,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例如在学习“前翻滚”项目时,教师可将学生的思绪拉倒动物园或马戏团的表演中,创设处于热闹的动物园或马戏团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动物的翻滚动作,如可爱的熊猫是如何翻滚的,棕熊又是如何进行翻滚表演的……让学生对翻滚这一项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娱乐性与竞技性有效结合,吸引学生注意。注重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并非抛开体育教材内容,独自选取具有很强娱乐性或健身性的体育活动。而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本认为“死板”“无趣”“消耗大”的体育项目,加入“娱乐性”的东西,或使体育内容“娱乐性”延伸。但若只注重娱乐性,则可能造成自由散漫的体育教学氛围,若将内容的娱乐性与竞技性完美结合,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羽毛球”项目教学时,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最基本的羽毛球技巧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林丹与李宗伟的比赛视频,在热血沸腾的比赛中,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比赛,其他没有轮到上场的同学可作为观众在旁边观看,并为其加油助威。在这种模拟比赛现场的环境下,羽毛球的娱乐性及竞技性展现无遗。对于赢得比赛的选手教师可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输的一方,可鼓励其再接再厉,争取下次获得成功。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和网络社会的兴起,学术在范围和方向上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知识经济的纵深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不可阻拦的趋势。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们应对当前发生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一、什么是教育国际化
所谓的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说到底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数量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二、我国加入WTO后在教育方面所作的承诺
加入WTO后,我国对教育承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两个不包括——不包括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服务(如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教育等)。一个不承诺——对跨境交付方式下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均未做承诺。因此,对外国机构通过远程教育等向我国公民提供教育服务,我国可以完全自主地决定开放尺度,不受WTO协议的约束。跨境交付的教育服务是指,教育提供者和学生分别在各自国家,通过国际互联网或远距离课程实现教育和培训。三个允许——(1)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外方可获得多数拥有权,但不承诺国民待遇;(2)允许境外消费;(3)允许自然人流动,有条件地承诺国民待遇。一个定价——对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服务实行政府定价。一个没有——教育没有过渡期。
三、应对教育国际化的对策
(一)切实更新教育观念,强化教育的国际意识
强化国际意识,首先要强化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意识。我们不仅要关注人才的国际性流动,信息资料的国际共享和最新国际发展动态,还要努力参与国际教育市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接受留学生制度,加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广泛性。比如我国应充分利用中医、传统工艺、武术等教育资源,吸引外国留学生,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同时,也注意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在国外设立分校,交换培养学生,学分互换的方式与外国高水平大学进行各种合作办学,为我国培养人才。并且,通过互派访问学者、开展项目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学习国际上先进科技知识;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在思想观念上我们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积极主动地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文化,借鉴他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在知识、人才、技术、观念各方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要合理摆正课程的全球目标与国家目标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学会对地球负责、获得全球竞争能力,课程目标中必须要有全球取向;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具有中华传统美德和爱国品质、民族自豪感,课程目标中又少不了国家取向。其实,全球目标与国家目标之间的关系像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一样,既具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我们应该按照“和而不同”的原则去寻求两者之间的整合,同时也要警惕商业主义和霸权主义倾向对全球目标的侵害。
(三)高校教师和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培养高素质国际型、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开发课程资源,使教育内容科学化,在有限内容内达到减轻负担、加强基祀、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熟练运用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实现教育现代化;大学管理者要转变管理观念,建立国际化教育目标,增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科渗透,培养更多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在国际化环境中积极开拓办学市场,树立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观念,通过继续教育、攻读在职学,位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自身的外语水平、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技术操作能力;并且,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要制订和完善相关的大学章程、规章制度,以保证高等教育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大学管理机制。另外,教师和大学管理者首先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在积极吸收外国优秀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运用到实际的同时,还要时刻对学生进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教育。
四、结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院校应转变教育观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制定出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战略计划,采取可行的政策和有力的措施,具体地讲,包括应加强对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观念,确立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构建国际化教学体系,建立一支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广泛开展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高等教育法规与WTO准则衔接与融合,进一步扩大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自,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主体作用等。尽早对跨入21世纪后的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造成的原因及危害
虽然教育管理部门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控制,要求小幼儿园不可以向小学化发展,但日常办学中,这种现象并没有完全杜绝。幼儿园中教育管理条例落实不足,工作人员完全按照家长的期许来设置教学内容,甚至还会设置一些特长班,打着提升孩子综合素质的旗号,家长与幼儿园达成共识,幼儿便要学习相关的内容,这期间并没有考虑孩子的喜好与感受。幼儿园期间的学习难度已经达到了一年级水平,这种现象在私立幼儿园中尤为明显。幼儿在此阶段学习了小学的知识,小学期间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凭借幼儿园时的基础,仍然能够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可一旦养成了不会听讲的习惯,对越来越难的知识点就不能透彻理解。由此可见,幼儿园学习难度过大的知识存在很多危害。引发原因中,家长的攀比心理也不可忽视,为了使孩子全面发展,幼儿园推出兴趣班,家长考虑到孩子日后发展,会盲目选取,并没有遵从孩子的意愿与喜好,虽然称之为兴趣班,但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学习过程中也不能感受到快乐。
幼儿园是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应该教育孩子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生长环境,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国内外的学者均认为,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在长大成人后才更具有创造力,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因此增强。这也是幼儿园教育阶段需要改进的主体方向,应得到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一)加大对幼儿园教育的督导,要健全幼教监督机制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宣传的方式来培养家长掌握正确教育理念。如开展不定期抽查工作,在此期间如果发现有幼儿园违规办学,要加大处罚力度,整顿后经检查合格才可以继续办学。针对一些私立幼儿园,更要严格监管,一些借助设置兴趣班违规收费的现象要及时处理,不具备办学能力的幼儿园,一经发现要做出停办处理。其次,想要彻底杜绝小学化问题,要从改变家长与教育者的主观思想来进行,增大对小学化危害的宣传力度,家长了解到弊端问题后,在选择幼儿园时也更理性,行业竞争因此更规范。监管制度的完善能够对幼儿园起到约束作用,使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童年。
(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家长对孩子的期许都很高,但也正是这种期许,使孩子的童年生活在压力中。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各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孩子在游戏中也同样可以学习到知识,智力发育达到理想状况。在幼儿园的学习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胜过知识内容本身,经过这一过渡时期,进入到真正的小学学习中,学生也可以快速适应学习环境。幼儿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幼儿园期间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在小学学习中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要帮助家长认识到,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动作思维进行的,幼儿要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通过听、说、唱、画、做等多种活动学习。培养幼儿持久的学习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自然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讲座的形式,将家长组织在一起,针对启蒙教育阶段小学化问题严重的现象展开探讨。可以整理一些真实存在的例子,引导家长在主观思想中做出改变,选择合理的幼儿园,减轻这一阶段孩子的学习压力。家长思想意识改变后,也能对幼儿园进行监督,发现违规现象及时向教育部门举报,幼儿园方面也应该这对家长意识引导做出努力,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形式。充分利用家长会来提高家长的认识,如邀请具有正确教育思想的家长介绍经验,开展交流;邀请家长畅谈教育孩子的不同观念、不同做法,相互启发,进一步澄清认识。这对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克服“小学化”倾向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三)尊重孩子的天性,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面对日益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时,幼儿园应坚持“玩中学、学中玩,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在游戏中构建自身发展”的办园宗旨,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基础。只有充分释放孩子的想象力,才有可能为他们的创造性学习和今后的小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根据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世界,开拓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将固化的知识灌输给孩子。
参考文献:
[1] 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3).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14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2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发展以及推动高校不断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和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已成为高校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教育信息化管理是为了适应教育发展趋势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助于整合教育信息资源,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对高校培养人才及今后的发展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当前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993年,我国开始了中国教育与科研网的建设,并陆续实施了高速主干网和中高速地区网络的建设和改造工作,直到现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已建设了不同层次的校园网络,并开始实施了网络教学活动,无论是在教育办公管理还是在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应用了网络科技,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即使网络科技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优势和便利,但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还是会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教育信息化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硬”强“软”不强
网络体系的完整是通过设备的硬件和软件体现出来的,但目前我国的高校在建设校园网络中,大多呈现出过度重视硬件而忽视了软件和信息管理的问题,这种现象导致了高校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只能提供一些比较基础的服务功能,而不能呈现一个完整、简便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信息系统管理中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自身的一些相关软件的建设还不完善,而市面上出售的一些商业软件又不利于引入到学校内部管理系统中,因此,造成了高校在信息系统管理水平上一直停滞不前,处于徘徊阶段,信息在收集、处理、交互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困难。
1.2 “形”合“神”不合
目前,各高校的所有系统都建设在一个网页上,看上去貌似整个系统是一个整体,在管理上会很容易进行系统化管理,但实际上这些系统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桥梁,每个系统都有属于自己的用户认证授权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造成信息不统一的情况,导致资源重复,各自为战。例如,一些高校不同的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同部分所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都不一样,无论是财务部、教务部还是组织部,虽然其工作职能和内容各有不同,但相互之间的信息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学校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应该兼顾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通畅,但实际情况却是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互不兼容,信息资源没有实现共享。高校各部门之间要想进行信息共享还得依靠传统的手段去复制拷贝,然后再传递给一些下属部门进行信息的传递,这种模式根本没有体现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不具有合力,并没有将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充分展现出来。
1.3 “点”通“面”不通
很多高校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时都是根据不同部门的需要而分开进行的,由于建设的时间及技术路线不一致,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就出现了自成一体的用户管理、授权及认证系统,使同一个用户在进入不同管理信息系统时需要使用不同的账号的情况。由于在高校是不同部门根据自身的需求在不同时期建设的信息管理系统,因此,针对同一系y中的同一信息,其定义、类型、名称都存在不同,造成了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和共享的困难。而各部门在开发信息系统时,并不是在同一时间且在开发过程中也没有考虑数据共享的问题,因此信息系统使用的公共接口没有实现,导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处于独立运行的状态,相互之间不能实现信息互通,形成“信息孤岛”的现状。
1.4 “建”多“用”不多
各高校都发现了信息系统的建设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影响,都纷纷开始进行高校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但在具体的实施和应用时却没有过多的去重视,出现这种大力投入建设网络信息系统,却没有将这些建设具体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现象,导致众多的信息系统建设都流于形式化,失去了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最初意义。高校很多的教育信息系统是因为当时需要而仓促建设起来的,并没有重视后期的维护和使用,因此,很多建设系统在最后都成为了一种“摆设”,很少将其投入使用。类似于这种的问题和现象不仅造成了高校内部资源的浪费,还不利于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最终影响了高校的长久发展。
2 加强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2.1 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理念
观念的转变是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向前发展的思想前提。信息技术的提升是属于物质层面,在实际操作中相对比较好处理,但观念的更新则是来源于精神层面,而观念一般都比较根深蒂固,难以转变,但是如果观念不进行更新,与时俱进,高校内部的信息化管理也将成为空谈。而观念上的转变主要通过三种形式体现出来。
一是大系统观,充分吸取信息化建设初期各部门之间信息不流通的教训,树立大系统、大联合和大协作的新理念,突破传统的固定式思维,让有需要的信息能够正常的流通到有需要的单元,形成资源、信息共享的局面。
二是现代教育观,未来教育的发展必然会与现代化网络科技紧密相关,因此要想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今后的教育管理必然会依靠信息化系统进行,而相应的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平,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完善信息化管理的过程。
三是科学管理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速度更加快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高校管理人员在对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一种平等、民主的态度,正确地对待被管理人员提出的有用的建议。管理人员要对高校在日常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发展形势进行分析,结合当前高校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管理的新思想,善于应用信息技术,不断转变管理观念,实现高校内部信息系统的科学管理,走符合自身实际发展的信息化之路。
2.2 着力打造坚实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坚实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实现管理水平提升的物质基础,因此,打造高校坚实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平台的打造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统筹规划,总体设计。信息化最难的并不是规划网络工程,而是规划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实现资源共享需要克服各自为战的局面,确保信息资源建设科学、健康的发展。
二是明确责任,注重质量。各高校在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时,要注重质量的建设,在构建过程中要分清责权,避免出现责权不清的情况,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利于质量的保障。
三是健全机制,共享资源。资源是能够给各部门工作提供便利的捷径,而不是单一的存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需要完善相关机制,积极改善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为高校教育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的平台。
2.3 注重建设一支具有信息素质的管理队伍
面对今后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高校的管理人员必须要与时俱进,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适应未来高校管理的形势。对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对其意识加以培养,意识能够带动行为,信息是客观存在的,需要人去感知和发现,进而灵活运用信息化意识作出有效的管理,避免出现决策错误的情况。其次就是提高其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升成正比例关系,掌握相关的信息知识和技能是实现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前提。最后就是掌握信息方法,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人员,因此这些对象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方式决定了信息水平的高低,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培训班、外出进修等各种途径去创新信息管理方式,寻求适合高校信息化管理的最佳方式。
3 结 语
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必然会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何在不断变换的社会形势中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达到最佳的信息化管理状态是当前高校在信息化管理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蒲善荣.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动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1).
[2]胡小勇.路径依赖视角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
摘 要 体育舞蹈作为体育教学的范畴,由于体育舞蹈的运动性、艺术性、娱乐性和社交性等功能,不仅能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等目的,而且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体育舞蹈运动有着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独特而多重的教育功能,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当中,进行体育舞蹈的融合和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体育舞蹈 教学优化
一、综述
在教学大纲当中,开展体育舞蹈具有深刻的意义。体育舞蹈实质上不仅是体育运动的一种,更是美学范畴的延伸,参与这项运动不仅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更能够深化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体育舞蹈的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开拓知识领域,不断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借助对于体育舞蹈教学的开展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端庄大方的习惯和言行举止文明礼貌的行为,遵循体育舞蹈的礼仪、舞风和舞德的良好品质。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因此,开展体育舞蹈课堂,无论对于学生外表还有内在都有诸多的积极意义。
二、体育舞蹈教学开展的意义
(一)协调学生身心发展
体育舞蹈是新时代、新内容、新气息的体育活动形式。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从人的整体发展过程看,是人生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和易变期,也是形体可塑期,这一时期学生生理机能与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将影响今后的一生,加之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如果焦虑过多,心理冲突过大,往往会引起心理疾病。体育舞蹈把健身和健心融为一体,能增强体质,塑造形体,增进健康,娱乐身心,促进个性发展,陶冶情趣,调节生活,缓解压力。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舞蹈实质上是美的表现形式。中学生处于身体心理的发育时期,追求美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内容,是中学生的心理需求。集形体美、运动美、音乐美、服装美、礼仪美于一体的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效应,通过对美的享受、美的领略来提学生的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审美能力。
(三)更好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在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在早期对于学生而言极为重要。中学生学习体育舞蹈,有助于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在学生步入社会后,还可带动全民健身的开展,能终身受益。
三、体育舞蹈教学的重点与优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中学体育舞蹈师资力量普遍匮乏,学校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使他们不断充电,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型的动作趋势。在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师个人的形象魅力。
(二)培养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
在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中,突出音乐节奏和旋律内涵,提高舞蹈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是体育舞蹈教学的关键所在。而体育舞蹈动作与音乐要素配合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音乐节奏问题。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师选择一些乐曲,让学生听音乐,熟悉、分辨各种舞曲的节拍和音乐节奏。良好的节奏感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对舞曲结构的认识,对舞种节奏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体育舞蹈教学的最后阶段,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舞蹈动作和套路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讲解、提示学生理解乐曲旋律的内涵和舞种的风格特点,体会音乐的韵律,以使学生在舞中的思想情感和表现力升华,充分表现旋律的主题,展示艺术表现力。
(三)重视形体和基本功训练
体育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形体训练。在形体训练中要注重脚背的绷直,在动作训练过程中,对初学者要经常强调双肩平正、下沉、提颈、双目平视、收腹、挺胸,保持一种挺拔、舒展的姿势,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使学生具有优美的身体形态、良好的气质和表现力。体育舞蹈的舞步由基本步、花样步、高难舞步等组成。基本步是体育舞蹈最基本的步型,是构成花样步和高难舞步的基础,各种花样步和高难舞是在基本步的基础演变产生的。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基本步练习,规范动作,尽量使基本步动作准确、规范、到位。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掌握各种花样步和高难舞步就容易多了。
四、结语
体育舞蹈是一项高雅的运动,是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理想教学内容。体育舞蹈这颗璀璨的新星在中学得到健康的、科学的发展。因此,在中学开设体育舞蹈课,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是必要的、可行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民健身热潮的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在教学开展体育舞蹈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 王月芝.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健美操课的学习兴趣[J].中国科技信息. 2005(22).
[2] 张静茹,李鑫,刘小红,罗艳.健美操教学方法的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3] 黄淑萍,任继祖.大学生体育舞蹈课教学方法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4(05).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
作者简介:梅俊涛(1955-),男,湖南省石门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04-02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
从就业导向的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也是反映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体现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目前,我们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立,主要是借鉴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建立起来的专业学科式课程体系,又称单科分段式或三段式,其特点是课程结构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的三段式进行,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又划分为专业技术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两部分。各类课程按照学科知识内容的顺序分阶段递进排列,组成一个各门课程相互衔接又各自为政的结构庞大的体系。这种模式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专业理论分析能力的考核,强调重视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课程以验证性为主并单独设课自成系统。这种学科式课程体系带有明显普教的特点,其优点在于:传授的知识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最有效地掌握所学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专业学科知识系统性强,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继承和接受现代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学科课程多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学校易于组织教学和进行课程评价。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都对专业学科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尝试。吸收引进了一些国外职教合作项目,如德国的“双元制”课程模式、世界劳工组织的“MES”课程模式和加拿大的“CBE”课程模式。同时,在学习和借鉴国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许多学校也根据我国国情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近几年比较有影响的如:模块化综合课程(将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等三种不同性质课程的某些理论课程适当合并,设置成模块化综合课程);多元统合型课程(建立由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组成的“四元一体”的课程结构,构成所谓“多元统合型”课程模式);集群式模块课程(将整个课程体系结构分为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第一阶段称“宽基础阶段”;第二阶段称“活模块阶段”。构成所谓“宽基础活模块[有称KH]”课程模式)。
但是,由于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存在偏差,办学理念不够明确,对高等职业教育所界定的“职业技术应用”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使得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中仍然沿用专业学科式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教学中,仍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课程的核心,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中专延长”和“本科压缩”的影子挥之不去;在课程设置上,还在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和权威性,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际工作技能和经验。“双师型”教师的缺乏,也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难以适应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问题与薄弱环节
首先,各高等职业院校在对待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创新上,还是比较重视的,认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学科专业与就业之间“服务”与“导向”关系的具体体现。
问题是学校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会自然地认为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机制是传授知识,那么在他的教学机制中,考虑课程“知识点”是重中之重。在每一教学课程或教学活动的课程标准上,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等,课程标准不仅要从纷繁浩瀚的职业学科课程知识中析离出一个个可供传授的“知识点”来,而且还要将这些“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构建起“知识点”体系。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均等地将“知识点”分摊至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学习单元和每节课,然后要求教师逐一讲授、分析、巩固、考核,并据此考核教学任务完成与否。这种职业教育中“知识点”循序渐进式的累加,构成职业教育学习的全部。这就造成学生入校确定所要学的专业(工种)后,一般同一专业(工种)的学生所学的课程都是一样的。教学中不分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个人特长、潜在能力大小,学生经过课程学习后一律统一要求达到同一水平,这种职业教育显然是存在着弊端的,它不利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课程学习对潜能大、认知能力强、有进一步学习愿望的学生来说感到容易学习和掌握,学校还可以给其进一步的学习发展提供条件;而对于潜能不大、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学习这些课程就感到困难,费时费力,难以完成。
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力框架的内涵尚不明确。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应包括些什么,基本的框架还不清晰,没有形成共识基础上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方略,造成各个职业院校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实施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真正提升难以考量。同时,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是普通院校的教师,他们有的虽然学历很高,但大多没有实际工作经历,从书本到书本,缺乏职业实际工作技能和经验,致使教学中只能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教学中由于强调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专业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职业能力;在教学形式上,重课堂教学轻视现场实操,在教学方法上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不利于因材施教;课堂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能力培养,这就难以避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也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第三,职业知识课程与专业技术工作能力割裂是职教课程的又一个老大难问题。职教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部地专业技术学科理论知识,但无法提供最受企业关注的“专业技术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职业技术学习机会与实际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关系是间接的。例如,我们学校就出现过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了三年后仍然不会。因此,在法律法规上来讲,我国高职教育由高等教育的补充地位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主渠道组成部分的今天,高职毕业生还是存在从根本上难以满足企业和劳动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要求的现象。
由此看来,职教课程构建的关键不是弄清课程的宏观结构,而是在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如何使学习内容的搭建与编排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职教课程改革与尝试只有从本质上跳过这道藩篱,而不仅仅是在原有学科课程上的修补与改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1],对此,大家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因此,在尊重我国高职教育现有课程体系现状的情况下,学校在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推进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工作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了。
三、课程体系的优化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配备、场地设施、教学计划等方面都应当是围绕着培养某一特定岗位、特定专业,具有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一目标展开。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这种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自主择业和多工种择业的能力,再就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和新岗位的出现等,都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安排应具有动态、服务和岗位定向的特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必须依据人才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调整的课程体系优化工作。
如何去做好课程体系的优化呢?对学校而言其核心就在于推进学校教学课程的变革。关键是教学创新,转变教育理念、思维方式,重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推进职业教育课程变革,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健康发展。
(一)在我们的以往教育中,习惯于“缺什么教什么”、“差什么补什么”的线性思维方式,失之于辩证地分析教育或教学问题,常常陷于“治标不治本”的窘境,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居高不下。从教学评价的角度来看,诸如学生学业成绩不佳这样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因为教师没有“传授”好知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教学上仅仅靠增加教学内容是难以奏效的。“兴趣”和“信心”应该同样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两个核心元素,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张目之纲。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知识的复述者。独立思考是教师身上核心的东西。课堂上,教师要使学生有认知的体验,也要有情感的体验,好的教育应该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求知后的愉悦,不断地挑战自我的亢奋感。因此,“兴趣”和“信心”也是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两个“基本点”。一旦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被有效地激发起来,学生才能走向“乐”学之路,教学才能走进高效之道,教育才能走入幸福之门。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是学生主体的知识、能力、品格等价值的具体实现过程。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的活动对教学价值得以实现起决定性作用,教学内容从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主要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教师为这一转化过程创造条件,指出转化的路径,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这种转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师应根据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要尽量开展“项目教学”。通过设计开发合适的专业教学项目和多种辅助手段(如多媒体、引导内容等“学材”)帮助学生学习制定工作和学习计划、实施计划并进行评价。项目教学法能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角色转变成引导、咨询、解惑的服务型角色。让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经历接受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相互关联的职业知识。学生在具体项目任务的完成中来获得必需的知识并主动构建自己的职业知识体系。
(三)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尝试打破原有的职业课程体系,给予学生对所学课程的选择性。课程的选择性,是关注学生在掌握核心职业知识基础上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将课程学习与自身感兴趣领域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内在发展动力。这里要关注两点:一是通过开设选修课来提高选择性,重点在于把握时展的需求、科技发展的概貌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思考。对选修课程的考核实行学分制,学生除完成必修课程任务外,还应完成规定学分的选修课程才能毕业。二是逐步提升必修职业课程的选择性。如果必修课程的选择性不能在所学职业课程中取得突破,就很难突破学生具有相同知识基础的现状。这种推进可以通过对现有必修课划分为不同层次、类型来实现选择学习。
(四)创新观念,超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难的抉择,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于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职业教育应该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动性的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为达到职业教育实现创新的目的,应抛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的探讨,将各自特长发挥出来,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创建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既发挥培养“逻辑—演绎”能力为特点的理论教学特长,又能兼顾培养“实践—探索”能力为特点的实践教学,二者互不偏废的新型职业教育。
(五)教学思维素质是教师的一个重要素质,教师的教学思维方法直接影响着职教的教育教学效果。高等职业教育工作是处在动态变化中的发展性事业,它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杠杆,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因此,课程教学教师要教得有效,必须要学得先进。一个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学习的内容和范围要有所扩展和深化:一是职业教育要求学生要有实践能力。要学会生存和做事,因此,教师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有实践能力的人学习,不仅要会讲知识,更要会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不仅要会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而且要会在实践活动中亲自示范、指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二是教师必须善于对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也就是要有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教师要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掌握教研、科研规律与治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教研、科研,可以站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本学科处于领先地位,从而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的改造。三是对于本学科知识的学习,不能局限于所教内容的知识更新,更要对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交叉知识加强学习力度,提高自身综合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优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需要各高等职业院校努力研究与实践,惟有如此,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成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柔性接口,使适合社会的职业技能人才的学校培养与企业技能人才使用之间真正实现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