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情况范文

区域经济情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情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情况

篇1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考察组在外期间,先后拜访了苏黎世金融投资公司英国分公司、法国欧中贸易及文化交流协会,与当地投资公司基金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投资基金的运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英国和法国是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也是较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这两个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历史较早、积累的经验较多、政策的制定比较成功,区域政策的运作也比较规范,成效明显。通过考察,我们对欧盟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以及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政策,有了一定了解,学习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于研究和制定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苏北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英国、法国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英国、法国一直把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不同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统计,从1987年到2001年,英国和法国通过参与欧盟地区发展基金、社会基金、农业指导保障基金等方式对欧洲欠发达地区进行了援助和帮扶,使生活在欧洲最不发达地区的10%的人口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国内生产总值从占欧盟平均水平的67%上升到79%,初步达到了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他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合理划定扶持地区,使各欠发达国家普遍受益。英国和法国作为欧盟经济较发达国家,不是简单地按照国家确定扶持对象,而是根据欧盟的统一规划,积极参加欧盟区域经济合作。欧盟按照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有关指标分为250个地区,再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自然、人文等条件分成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最不发达的地区、相对劣势的地区、发展滞后地区、特别不利的地区等等,以此确定扶持对象和扶持的先后秩序。这样就确保了对欠发达区扶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得欠发达地区能够真正受益。

(二)建立专项经费,确保帮扶资金到位。欧盟每年拿出超过35%的预算,建立结构基金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2000-2006年结构基金的总额为1950亿欧元,平均每年约280亿欧元。结构基金对欠发达地区的帮助效果极为明显,也得到了受惠国的普遍欢迎。

(三)明确目标,突出帮扶重点。英国和法国对本国及欧盟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持目标和定位十分明确。主要是三个方向。一是基础建设。重点扶持欧盟欠发达地区的道路、机场等基础项目建设。二是重点扶持农业。他们每年要拔出专款帮助本国和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的国家发展农业,尤其是帮助他们克服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英国2000/2001年度对农业的公共支出高达31.82亿英镑,主要是对农业和农场主的直接补贴,以2000年种植业为例,按播种面积计算,小麦和大麦的补贴金额均高达222英镑/平方千米,油菜子和亚麻子分别高达337英镑/平方千米和422英镑/平方千米。另外就是重点帮助欠发达地区扩大就业。通过多种途径,主要是劳务培训和输出,帮助欠发达地区提高劳动就业率,从而增加收入。

(四)加强培训,提高受教育程度。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始终坚持的区域经济合作政策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政策。他们的政府积极要求欧盟将更多的资金投向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文化、高新技术等领域。通过提高欠发达地区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受教育程度,来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创造力,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英国和法国普遍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技术推广、进修深造,都有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英国于1982年颁布了《农业培训局法》,1989年改组了农业培训局,在全国成立了16个地区培训中心。目前,每年约有30%的农业劳动者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农业培训活动,并有不少农学院毕业生加入农业劳动者行列。法国也有900多所农业院校,在校学生17万多人,此外,每年还有10多万农民接受职业培训。

(五)强化责任,完善对扶持资金的监督。英国和法国等国家把资金交给欧盟后并不是甩手不管,而是通过资金运作程序,强化监督,加强对扶持经费的管理,以对纳税人的资金负责。一是严格审查欠发达国家提供的扶持项目。在欧盟会议上,英国和法国等成员每年都要派专人,主要是经济专家负责对援助国项目的分析、评估和审定。一旦认为所申请项目不符合援助计划,就提出调整或否决。二是通过成立监督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跟踪。欧盟为了使区域发展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任务就是确保扶持资金使用的质量与有效性。英国和法国以成员国的身份参加该委员会,并通过技术、财务和成果评估对扶持资金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三是利用激励机制,保障资金高效使用。英国和法国等国家为了鼓励各成员国高效、成功地使用扶持基金,采取资金提留的办法,即从分配给各成员国的扶持资金中提留4%,对效果优异的项目进行奖励,从而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者的积极性,确保资金高效使用。

三、加快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省虽然是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客观存在,苏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小康的基础还不牢,以2003年为例,苏北地区人均gdp为848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7%;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1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1%;人均本外币居民储蓄额440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27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80%。“十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宽裕的小康社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苏北的发展在我省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全省“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江苏在新世纪的地位和形象,直接关系到我省富民强省和实现“两个率先”的进程。因此,必须加快推进苏北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学习和借鉴英、法等发达国家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苏北地区跨越式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发达国家科学发展的理念,主动迎接苏南等发达地区的辐射。从发展的角度看,越是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的地区,越要增强加快发展的愿望和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较快的发展,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因此,苏北地区要加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确立跨越式发展的思想,主动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发展的理念,主动迎接苏南等发达地区的辐射。一方面,苏北地区的广大干群必须要有一种自力更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立足点必须首先要放在自力更生上,尽力把优势发挥好、条件利用好,不要“等、靠、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加强北南经济合作,营造有利于对外开发的良好氛围,树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意识,重点向苏南等发达地区全面开放,使得苏南、苏北在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等诸多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加快苏南、苏北共同发展步伐。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扶贫开发力度。

(二)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骨干企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快苏北经济发展,关键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形成支柱产业。因此,苏北地区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为指导,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现实基础,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和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临海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积极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建立新的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部门,退出和淘汰已丧失优势和没有市场的落后企业;另一方面,要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能够体现苏北群体优势和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骨干企业,全面振兴支柱产业,积极推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比较合理和有利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区域经济结构,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经济优势,加速实现工业经济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三)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农业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苏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农业优势,而工业化刚刚起步。因此,在构建产业结构时必须从区域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追赶发达地区,更不能照搬苏南的模式,而应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充分发挥农业优势。一方面要以家庭经营承包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纽带,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通过相对集中开发某种农副产品的区域性规模方式,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区域化的特色生产;另一方面要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龙头,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加大财政对苏北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发展“公司+农户”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合理配置、利用和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利用农产品加工业的前后关联的连锁反应,可进一步带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形成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工农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一、二、三产业结构协调和优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根据现阶段我省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苏北地区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方面,要加快和完善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革和改制,积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组织体系和竞争有序的市场流通秩序,采取更加宽松的政策、更加灵活的方式、更加有效的措施,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五)推进城乡经济联合,建设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城镇化水平有利于转移农村人口,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苏北地区正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城市化也仅处在发展初期,因此,必须加快建设卫星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建设步伐,扩大城市规模,重点培植中心城镇,积极发展农村小城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以小城镇为连接点,推进城乡经济联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六)加快发展科教事业,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科技和人才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推进苏北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苏北地区必须大力发展科教事业,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抓好基础教育,大力发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加强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各级人才运作市场,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和人事关系上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篇2

一、龙港经济发展概况

⒈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龙港依托先发的市场机制优势和快速的技术进步,十九年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印刷、礼品、纺织、塑编等为特色产业的块状经济。××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美元,工业总产值亿元,人均收入元,民间资金雄厚,至××年年底,全镇各项存款余额达亿元。目前全镇共有股份合作企业家、私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家,年产值万以上的企业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家,超千万元的企业家。

⒉产业特色明显。我镇印刷、礼品、塑编等特色产业已形成规模,特别是印刷业已形成了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生产服务体系,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去年被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授予“中国印刷城”称号。全镇共有印刷企业多家,年,实现产值亿元,占全省印刷业总产值近。同时,近年来,我镇礼品业依托温州礼品城这一平台得到了迅猛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品牌逐步打响。目前,我镇正在积极申报“中国礼品之都”。

⒊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日益完善。近年来,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完善,龙金大道、温州礼品城、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一批与促进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工程相继建成。随着高速公路、温福铁路、世纪大道、瓯南大桥等建设的加快,我镇对外大交通框架正在形成,区位优势将大大增强。目前,全镇共有个省级农业园区、个工业园区、多个专业市场,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服务功能齐全。

⒋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当前,国内大中城市的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为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龙港的城市发展定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和温州市“十五”规划已明确把龙港定位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目前,国家正在修订设市标准,准备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去年以来,我镇投资信心明显增强,房地产逐步升温,资金出现了回流现象,新一轮投资热正在形成,个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的启动建设,促进了我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我镇今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龙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是现有体制阻碍经济的发展。虽然我镇在年被国家十一个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在政府职能、机构设置及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城镇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协调,现有的城镇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陷入了“小马拉大车”的困境。二是经济发展不快,产业集聚度不够。投资环境不尽人意,企业外流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三是用地指标严重不足。龙港是工业大镇、经济强镇,按照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要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工业园区等。由于受用地指标的限制,使一些项目无法安排或时效性不强。四是财政运行困难。建设项目和可用资金矛盾十分突出,影响了一些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今后的经济发展思路

龙港发展总体上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小渔村发展成为“农民城”,第二阶段由“农民城”向产业城发展,第三阶段最终发展成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目前,我镇已基本完成第一、二阶段,正在实施第三阶段发展战略。今后几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抓住国家准备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和国内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和升级,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城镇建设,构筑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化与产业化良性互动,尽快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必备的经济内涵和城市空间,积极争取龙港进入全国首批撤镇设市的行列,发展成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

(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是实现我镇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只有产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跨越。同时,产业支撑是城市化的基石,没有比较发达的产业,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今后几年,我镇要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实现新的突破。

⒈建平台。抓好产业布局规划,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示范印刷工业园区、 城东工业园区、塑编工业园区建设,做好入园企业的跟踪服务,特别要抓好金田集团、瑞田钢业不锈钢生产线等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的落实和服务工作,帮助它们早日建成投产,在龙金大道规划建设平方公里的印刷、礼品产业基地。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启动温州礼品城二期、家居装饰材料市场、劳务市场等建设,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使龙港大道两侧尽快形成商贸区。建立水产养殖和大棚蔬菜基地,完善农业科技、资金、信息服务体系,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⒉重招商。龙港的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在激发内力的同时,大力吸引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重点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主动承接温州及其他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的文章,通过加强对龙港的投资环境的宣传,经常性地到温州及其他大中城市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千方百计地做好接收产业转移工作。要加强对在外苍南人、龙港人和周边地区的招商,将在外苍南人经济转化为龙港经济。积极探索工业园区业主制成片开发的机制,有选择性地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带动与之配套企业的引进,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效果。

⒊打品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开拓市场,拓展产品领域,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保持龙港印刷业的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各类有影响力的印刷会展和产品交易会,建立“中国印刷城”商务网站,办好中国(龙港)印刷文化节,进一步扩大龙港印刷业的影响力,全力打造“中国印刷城”区域品牌。充分利用温州礼品城的优势,建设礼品加工园,促进礼品城由单一的市场销售转变为产、销、研并举的格局,实现产业和市场的联动,办好每一年一届中国轻博会礼品展,积极争取“中国礼品之都”落户龙港,进一步打响龙港礼品业的区域品牌。

⒋求创新。加快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和技术改造。积极引导企业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企业新产品研制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引导企业实行管理和体制创新,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⒌优环境。积极做好吸引企业投资的各项前期工作,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哪里建设”、“什么用地价格”、“什么时候能动工”等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对入园区的企业实行“一条龙”跟踪服务,简化各种审批手续,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适当降低企业进入园区的门槛,全面整顿搬运装卸业,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

城市化不是人口的简单集聚,重要的是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有效整合。城市化构筑产业化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产业化的发展。加快龙港城市化进程,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不是简单的谋求行政体制上的突破,而是为了解决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制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⒈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尽快构筑城市框架

一要高起点搞好规划。规划是城市的灵魂。要站在鳌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抓好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继续抓好城市中心区详规和工业园区规划、龙港商贸区规划、夜景规划等,完成通讯、绿化等专项规划。二要构筑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龙港要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必须搞好道路网络建设,构筑城市框架。因为,道路网络是整个城市的骨架,是城市建设中见效最快的建设工程。它可以规范城市的用地性质与布局,促进土地增值,就位城市的各种管线,带动整个市容市貌、交通状况的改善。我们要构筑的城市框架是“一心”(城市中心区),“二轴”(世纪大道和中央大道),“六纵六横”(六纵:东海大通道、彩虹大道、龙翔路、人民路、中央大道、龙金大道,六横:龙港大道、西城路、白河路、站港路、海港路、世纪大道)。城市框架拉开后,城区面积将由原来的平方公里扩大到平方公里。今后几年,要加快高速公路、温福铁路、瓯南大桥、世纪大道、康居工程、白河输变电工程、电力调度中心、龙八中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为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三要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强化城市交通、卫生等管理,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强化城市的特色,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四要做好经营城市文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把经营城市的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全过程,对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重组和经营:⒈土地资源市场化。采用政府垄断、市场运作的方法,对规划区内除工业用地和公建项目用地外一律实行公开招投标。⒉投资主体多元化。把专业市场、宾馆等公共配套设施推向社会,吸引民间投资,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⒊基础设施效益化。将广告经营权、停车场(点)、公交线路营运权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实现收益型项目效益最大化,支出型项目节约化。⒋政府投入产出最大化。把政府的资金重点用于规划、道路、广场、绿化等能使城市资产整体升值的建设项目,使政府投入成为带动社会投入的导向者,成为激发再投入的源投入,实现城市建设的有效扩展。

⒉深化改革,创造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龙港于年被国家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在行政管理、财政管理、工业管理、计划管理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龙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人口、城市规模、经济总量的不断膨胀,龙港面临着政府管理职能滞后、财政运行困难、企业融资渠道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小城镇综合改革,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深化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向龙港集聚。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按照市场机制和国际惯例的要求,推进观念、体制等创新,大胆突破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目前,国家正在修订设市标准,新的设市标准将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龙港进入全国首批撤镇设市的行列。

三、关于加快鳌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⒈要加快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大小和实力的强弱,与其内部的中心城市的实力和辐射力直接相关。鳌江是温州市三大水系之一,其流域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瓯江和飞云江两大流域,而且距离正 在不断拉大。鳌江流域苍南、平阳、文成、泰顺等个县总人口近万,占全市近,而财政收入仅为全市的。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鳌江流域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一些小城镇缺乏对自身的合理定位,盲目地争夺区域的制高点,相互之间存在“功能重复”的浪费性损耗,一直以来缺乏一个足够号召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缺乏龙头带动。而无论从区位优势或城镇规模和经济总量以及城市的总体布局来看,龙港、鳌江在鳌江流域的龙头地位是不可置疑的。温州市“十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市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出加快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但到目前还没有具体的举措。因此,市委、市政府应尽快成立组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的专门机构,开展各项实质性的工作。

篇3

20__年5月18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区政协会同区中小企业局、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等有关部门,于3月23日至4月底,采取实地考察、组织座谈、听取汇报、现场提问解答等形式,对乡镇(办事处)、开发区等13个单位和31家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就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开展了跟踪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紧紧围绕“工业立区、振兴__”战略目标和“12345”、“两带三抓”发展思路,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全区工作的“三大重点”之一,聚力猛抓,强化措施,优化服务,全区民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明显增加本文来自517878秘书网。今年,1---4份全区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74.26亿元,占年计划的37.8,同比增长40.7;完成增加值22.79亿元,占年计划的39.8,同比增长34.1。截止4月底,全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分别达到1042家和12186户。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截止4月底,全区规模企业特别是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50家,比年初增加31家;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81家,1000万元以上的达到21家。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6家民营企业、83种产品通过了ISO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填补市级、省级和全国空白的产品分别达到53、21和13个,有3个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分别有15、3和2个产品获得市级、省级和全国名牌。社会贡献不断增加。20__年全区民营经济实交税金1.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今年1—4月份实交税金已达到9105万元,占年计划的41.1,同比增长50.3;为社会创造和提供就业岗位46063个。发展环境逐步优化。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主对我区制定的鼓励和支持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及在优化发展环境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示满意,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构建的良好发展环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查中也了解到民营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思想观念仍显滞后。我区民营经济尽管有了长足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受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思想和认识上仍存有不少偏见,导致了对民营经济的融资服务、市场进入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与外来客商相比,有些地方难以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和待遇。从民营企业本身来看,多数存在“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干大事业、闯大市场、当大老板和敢为人先的气魄及雄心,缺乏企业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应具有的奉献精神。(二)发展环境仍是制约民营经济的重要因素。有些单位主动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少,以检查代管理、以罚款代服务的多,甚至又出现了强行收费、搭车收费、动辄罚款和违规罚款的现象,企业不堪重负;有些部门的检查活动,不是以指导教育和整改问题为目的,而是带着罚款和收费任务去检查;有的地方市场管理混乱,欺行霸市,损害民营企业利益的治安案件时有发生,社会安全感不强,加之打击力度不够,极大地挫伤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优化发展环境的任务仍很繁重和紧迫。(三)企业管理水平低。多数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投入不足,“商标”、“品牌”意识淡薄,缺乏自主研发机制的建设,致使企业经营上只是从事一般性的初级加工型生产,规模小,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不少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会计资料不全,财务核算不实,更是有的造假帐、偷逃税费,现场管理和安全生产无章可循;有的因传统家族式管理的制约,致使企业发展慢、效率低、社会贡献少、外向度不高;部分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层素质低,忽视学习“充电”,加之企业改革不彻底,特别是土地、房产出让不全面、不到位,影响了企业发展;有的民营企业主缺乏社会责任感,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不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也不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有的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资低、随意辞退员工,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企业招工难,个别企业不能正常生产经营。( 四)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几年来,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商业银行相继设立了中小企业的信贷部,但是无论从自身机制还是运行操作上,都无法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融资的市场严重滞后,民营企业缺少获得银行信贷的正规渠道。加之担保和信用体系等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企业生产和经营透明度低,企业寻保难,融资难,迫切需要加快担保和信用体系建设,尽快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五)服务水平还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随着政府提速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尽管有了根本性突破,但传统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痕迹仍然很深,导致有些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工作规范落实不到位,缺乏用足、用活和用好,甚至出现了因政策制约和服务不周企业外流的现象;有的对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服务承诺多,实际落实少,想民营经济之所想,谋民营经济之所需的合力不强,“多头管理、都管都不管”的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尽管成立了区行政审批中心,但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有些有收费项目的行政执法单位的管理和服务内容,一直没有纳入审批中心来办理。

二、加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齐心协力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浓厚氛围。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思想解放,哪个地方的民营经济发展就快、经济总量就大。振兴__经济,实现强区富民发展战略,必须加快我区民营经济的飞跃式发展。为此,全区上下必须克服认识上的各种偏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当前要认真学习、领会和理解《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决贯彻落实和用足、用活、用好党和政府制定、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真正把民营经济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一项发展区域经济和富民、强区的重大战略来抓,彻底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放胆地推进民营经济的新发展和大发展;坚持一视同仁的政策和服务,放手地为民营经济发展制造优良的竞争环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大力推进各项审批制度的改革,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应放开民营经济的生产经营范围,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环境的更优化,推动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水平。一是加快技术应用步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__机械有限公司就是由于注重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在近三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全国行业标准起草单位。20__年销售规模达到9526万元,20__年可望达到1.5亿元以上。因此,要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或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有科技实力的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协作、合作,或高薪聘请技术专家,或购买技术专利,或让技术人员以技术入股,或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创办民营企业,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对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鼓励、支持他们自主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努力做到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更新一代,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品产业升级换代。二是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一个品牌就是一面旗帜。__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几年内,之所以从白手起家的作坊式小企业发展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吊管机生产企业。其成功之道就是始终注重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品牌产品的培育工作,使“__牌”吊管机成为__省著名商标,产品行销全国各地乃至国际市场。政府有关部门要立足我区民营企业和产品的实际,制定品牌经济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区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区暨名牌战略工作意见》,努力培植民营经济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业,并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通过品牌合作、贴牌生产等多种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引导民营企业从分散小规模经营向规模集约化经营转变。三是打造企业管理新体制。要引导民营企业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管理,逐步从个体业主制、合伙制,转向股份合作制、公司制,实现由单体型向产权多元化的混合型转变。对已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引导他们学习借鉴吉利饲料有限公司推行聘请职业经理的做法,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准,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努力构筑现代企业管理新机制。要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好企业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他们的劳动工资、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用事业、感情和待遇留住人才,同时要拓宽视野,借鉴__锅炉厂的做法,舍得花钱培养人才,不惜重金引进人才,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三)强化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一是树立和坚持诚实守信的信用理念。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兴业之基。名不见经传的__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通过自身努力,先后被评定为省级“诚信守法企业”和__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诚信供应商”。它们能够成为*柴、__集团等全国知名大企业的供货商,其经验就在于他们始终做到产品过硬,守信兴业。因此,在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在做到政务诚信的同时,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树立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思想和意识,增强信用理念,使“不做假帐”、“不制假售假”、“不偷逃税款”、“不逃废债务”成为企业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说话守信、做人诚实、做事诚信,努力赢得大发展、快发展的广阔空间。二是探索建立担保机制。尽管各级有关文件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在流动资金和项目配套资金贷款方面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的扶持政策和待遇,但是民营企业贷款难度大是不争的现实。要拿到贷款,必须要有担保。因此,应当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和尽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解决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和融资难问题创造条件。三是建立银企联谊制度。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因素,我区企业与金融部门的联系尚不密切,互信程度偏低,企业特别是新建企业迫切要求有关职能部门要有所作为。调查认为,当前要把继续建立健全银企联谊制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通过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恳谈会、项目推介会、信贷供需对接会,加强银企沟通和彼此诚信,努力争取银行贷款的支持和倾斜。

篇4

一、工业生产减速,增长进入放缓通道

规模工业销售产值 2011 年后同比增速逐月下滑,工业生产进入紧缩通道。季节调整后的增速环比趋势在2011 年6 月之后下行态势明显,且有提示未来短期内加速下行的风险。至少,从季节调整后的环比趋势看,2012 年第一个季度之前,工业增长不会有加速增长的可能。季节调整后的温州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如图 1 所示。工业生产同比数据指标短期内快速回落表现的技术性原因是,对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的敏感反映。2010年 2 月工业增长开始进入两位数的加速增长通道,是超常规的外生性经济刺激政策所致,不是正常周期性增长效应的影响结果。

2011 年10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结束了2009 年11 月以来24 个月的两位数以上增长小周期。而10 月单月下挫5.2 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同比增长9.8%,轻工业同比增长仅9.4%,较年初2 月增长37.2%,出现了27.8 个百分点的大幅回落,工业生产状况不容乐观①。另外,工业用电量变动也能够帮助研判工业部门运行趋势。2011 年1 —10 月温州工业用电量为182.55 亿kWh,同比增长7%,低于去年同期增速16.8% 近9.8 个百分点①。工业用电量数据的绝对值和增幅与工业产值变动基本匹配,验证了工业生产的下滑态势。虽然工业数据显示工业的紧缩调整仍然在持续进行中,但预计工业经济继续下行趋势最快将于2012 年4 月底之前结束。2011 年10 月温州工业实际用电量为17.2 亿kWh,单月环比小幅下滑1.1%,较8、9 月高达-10.7%、-16.3% 的环比剧烈下行势头已经出现缓和迹象①。其中夏季工业用电量剧烈下行是由短期政策性限电造成的。尽管环比增速未能转负为正,但自 8 月开始两位数环比滑落的趋向得到了遏制。温州市工业用电量增幅如图 2 所示。未来累计同比数据有望得到收敛,并出现方向性调转,2012 年温州全年用电增速将预期稳定在10% 左右的水平。其理由为:一是温州高能耗行业比例不高,拉低工业用电产量的力量有限[ 4 ]。意识到这种工业内部结构就容易理解2011 年8 月工业增速与工业用电量增长之间出现的明显非对应性差异,即工业增速仅下降了3 . 4 个百分点,而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却下降了9 . 7 个百分点;二是根据若干先行指标反映,工业用电需求将趋于平稳。一个重要的技术性因素是,累计同比数据将会因为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影响的弱化而得到改善。从地区间横向比较来看,2011 年1 —10 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增速较同期浙江省增速平均低 7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加速度大大落后于同期省内平均水平,较2010 年同期增速下降4.14 个百分点②。

浙江省和温州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如图 3 所示。图2 温州市工业用电量增幅资料来源:温州统计月报(2011),温州市统计局。从工业经济增速来看,进入2011 年第二季度后明显“失速”,但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长水平表现平稳,对应此前大力度宏观应急性扩张效应在 18 个月后的终结及工业生产回归对内生性动力的依赖,增长水平恢复常态。依据月季度数据反映,温州工业的减速调整要领先浙江省工业整体增长平均水平回落一个季度。对于密集于工业下游的温州工业企业来说,感知形势冷暖,观察到并确认市场需求低迷态势在时间上相对超前,但由于资本深化程度不深,压减存货和收缩产能以响应外部变化的时间却相对较短。2011 年第四季度工业产出水平所呈现的会是调整小周期的底部。随着物价指数回落后,2012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指标会更清晰地反映经济的周期性特征。相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波澜不惊的表现,更值得关注的应是深度调控之下的中小型工业企业,信贷资源紧张构成反向向下的拉力,因而不能排除部分工业企业因为财务指标恶化而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二、内外需求不振,工业投资收缩明显

需求状况是企业决定生产规模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反映工业生产同比增速走势,以及决定固定资产投资的意愿。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走势与需求状况相关性更为密切。2011 年11 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4 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自2009 年3 月以来首次降至临界点50% 以下,并低于历史同期均值2.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国内外市场需求趋缓。其中新订单指数为 47.8%①,为2009 年2 月以来新低,并首次跌落至临界点以下。这显示制造业新订单数量减少,说明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紧缩正在进行。

外需疲软,工业出口形势低迷。2011 年前10 个月,工业出货值累计增速始终落后于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增速约3 ~4 个百分点。月季度工业出货值实际增速始终落后于整体工业销售产值的增长生产,而且缺口不断扩大。进入第三季度后工业出口增长的同比水平快速下降,1 0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货值创年内新低,同比增长仅有1.7%,增速较上月回落了4.3 个百分点,预示着工业出口增速面临负增长的巨大压力②。

2011 年11 月出口订单指数为45.6%,不仅在临界点50% 以下,而且较10 月大幅下降3 个百分点,订单需求确定持续回落①。这表明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以及欧美市场需求进入下行通道对出口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随着同步全球经济下行周期的制造业去库存调整加速,包括内外需求在内的下游需求继续放缓,在信贷偏紧的情况下,对外部市场依赖比较强,以非资源型、低附加值为特征的温州中小型工业企业处境会较为艰难。

PMI 出口订单不景气预示未来出口下滑,考虑到温州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仅为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8%,出口规模对订单紧缩的反应更为直接,外需减少对于温州工业的压力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内会表现得更为明显。从行业情况看,2011 年1 —10 月温州主要行业累计出口的增速均出现回落,仅阀门制造行业增速略有1.65 个百分点的提高。从几大主要行业的工业出口增速来看,服装、鞋、通断保护电路装置和机电产品较 9 月均出现回落,因而9 月环比出现下降②。未来3 ~6 个月内工业产品出口总体表现应为一个出口产值增速连续小幅回落的过程。温州市工业出口增速如图 4 所示。宏观经济持续下滑预期不断升温,影响了厂商未来产能调整的方向和力度。2011 年 11 月构成制造业P M I 的 5 个分类指数全部回落,说明国内总需求增速处于回落态势,当下实体经济正在着陆,所带来的紧缩是全方面的。企业对未来不乐观经济预期,使整个制造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正在进行防御式收缩。温州工业企业对于疲弱收缩的信号更为敏感。依据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显示,收缩正在由需求端向生产端传导,并且迭加了生产端当下温州金融环境恶化的制约因素,其速度与幅度都较需求端更快更深,生产供给端可能会有超调的风险。从2011 年6 月开始,工业投资环比增速已经连续 6 个月下滑,工业产能缩减态势确定无疑,不过从投资逐月环比收缩幅度的缩小情况看,向下节奏应趋于缓和。2011 年1 —10 月温州工业投资累计增速高开后剧烈缩减十分明显。尽管仅看单月的同比数据发现,工业投资完成的单月增速已经处在一个相对较高平台。

但从地方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内部结构比较看,温州市限额以上工业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 21.1%,远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累计增速101.3%,如图5 所示。从2011 年 1 — 10 月温州市限额以上工业投资规模为258.63 亿元看,确定无法达到2011 全年工业3 6 0 亿的年初预定目标。需要说明的是,全社会限额以上投资数据的高位走势受温州区域性因素驱动,如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温州地方政府正在主推“大项目、大平台、大投入”的“百项千亿”工程,以及此前房地产投资的惯性等因素。影响工业投资的因素很多,从制造业企业看,资金紧缺仍是最大的问题,而且生产经营性融资困境正随着紧缩式货币政策的持续在制造业企业中蔓延。同时,工业投资减速也说明市场不确定性在放大,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悲观、信心不足。由于工业投资直接决定未来产能规模,如果工业投资延续下跌趋势的话,工业生产能力止跌企稳的压力会不断加大。

三、去库存速度不一,企业效益承压缩减

2011 年初,受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预期影响,企业库存水平迅速上升。2011 年 6 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速 28.1% ,处于年内第二次高位,也是近年来的历史高位①。6 月之后,需求乏力显现,企业景气状况不佳,一季度末产成品库存曾经同样达到28.1% 的高位水平,而后经过2 个月下行后再次攀升,说明销售端承受了很大压力。一般产成品库存与工业同比增速基本上呈现反向关系,且有约 3 个月的领先,产成品的去库存化不力将拉低工业同比增速。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入2011 年7 月后已经开始主动缩减产成品库存,企业正在试图主动平衡生产与采购活动,调低生产增速,降低增补库存频率和规模,如图 6 所示。随着目前企业被动的产成品去库存化的深入,前端要素资源和原材料对生产回落会作出适应性反应,原材料库存跟进进入调整期。在此阶段,企业成本压力将有所缓解,但价格回落也必然会带来企业盈利水平的下滑。一方面,生产端需求表现较弱,企业生产意愿不强。工业产品的产销率到2011 年 10 月从未超过 9 7 . 4 % 以上的水平①,说明产销衔接不理想积压较多,产品端需求不旺,库存去化不快,价格有着较强的向下压力。而下游需求回落叠加劳动力及其它经营成本上升、信贷紧缩,PPI 将加速回落。另一方面,由于上游资源品价格回调存在时间上的粘滞,且调整幅度不同步,因而从传导路径来看,P P I 在上游资源与下游需求的夹击下,未来向上的空间有限。工业企业盈利增速将出现放缓。从2011 年第四季度开始,温州工业企业正在经历的库存调整已经主要不是企业被动的产成品库存调整,而是主动性的原材料去库存。通胀和资金状况会构成此后工业企业库存向下调整的主要决定因素。一般认为,在通胀下行阶段工业企业往往倾向于减少库存,当资金紧张时企业经常会快速去库存或者推迟库存补充。从价格角度来看,PPI 明显下降与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的高位水平呈现剪刀状分叉持续加重资金面紧张的企业的去库存压力,而原材料库存与工业同比增速有着较稳定的正相关,且同步性较好,如图7 所示。可见,两大库存去化现状均指向未来工业增速放缓的趋势。据此可以判断,未来企业去库存过程仍将延续。其主要原因是,从经验上说,原材料下降在 3~5 个月内是大概率事件。如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幅度已明显超过经济需求,将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企业在预期原材料价格下降情况下,会降低增加库存的需求,尤其在目前面临较严重资金压力情况下,将会减少补充库存的行为。另外,2011 年7 月CPI 达到高位后快速下行,企业原材料采购意愿也随之降低。工业企业面对的状况是,需求疲软而原材料成本高企。需求回落将直接带来企业产能利用率的下降,并且库存水平越高则对产品价格越不利,存在比较明显的拉低价格水平的向下力量。部分库存偏高,或资金压力较大的工业企业为了增加企业销量,可能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降低企业库存。收入增速减缓和成本高导致工业利润增速下滑。

2 0 1 1 年 1 — 9 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 905.29 亿元,同比增长14.7%,较1 —8 月下降0 . 1 个百分点,为近7 个月以来最低点,较全国水平低 14.9 个百分点①。但近期主营业务成本未见同步下降,成本和费用粘滞下行及人力成本、财务费用将保持在高位运行,抑制了利润增长。随着工业企业去库存化现象的扩散,价格回落迹象显现。2011 年10 月工业品购进价格环比持平,出厂价格环比回落了0 . 1 个百分点,名义同比增速分别回落到6.8% 和2.1%①。企业生产与市场销售的不对应是压制产品价格的最主要因素,而原材料价格指数的相对坚挺暗示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受到挤压,如图 8 所示。第四季度生产资料价格开始向下小幅调整,虽然从历史数据看,由于温州工业企业所在的中下游行业居多,价格变动从上游向中下游的传导都存在一定的时滞,但去库存阶段的价格竞争会迫使PPI 回落速度加快。企业效益增长同时隐忧显现。2011 年1 —9 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5.4%,较上一年同期降低 0 . 3 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以现价计算的利润水平背后需要扣除的高位物价因素,净利润水平可以堪称“惨淡”,如图9 所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逐月累计同比水平持续下降,从2011 年3 月的18.7% 递减至9 月末的14.7%,回落了4个百分点(见图 8 )。工业企业利润和营业收入增速下降的同时,应收账款上升到不对称的高位水平。2011 年9 月末,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 905.29 亿元,同比增长14.7%,而应收账款779.37 亿元,同比增长21.2%①。这不仅反映当前企业经营中库存上升过快,企业后续经营或面临较大的消化库存压力,更重要的是,应收账款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1 / 4 强,而且增幅远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说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质量和盈利状况恶化。而利润总额中账面利润所占的比例过高会形成对企业运营资金的商业信用性实际占用。资金周转速度越慢,企业潜在坏账损失风险越高。尤其在当前货币政策紧缩环境中,企业流动资金营运效率的低下可能会引发财务风险的失控。事实上,局部行业已经出现此前所提示的“工业产品链条中的众多的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资金占押压力,回款账期拉长背后可能引发的是整个资金信用链的系统风险。”[ 1 ]预计短期产成品和回款资金占用仍将处在高位,2012年春节后这部分资金占用增速将有明显回落,利润增速二季度有望企稳。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现处在半山腰,仍将下降,但跌至负增长的可能性较小。受融资环境趋紧、用工成本上升、利率汇率调整、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要素供应紧张等多重因素冲击,一些企业成本上升较快,由于不少商品价格的快速调整,虽然2011 年9 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维持平稳,但第四季度工业实体经济存在去库存压力,工业经济数据探底速度加快局面正在形成。

企业盈利增速最低点可能出现在 2 0 1 1 年最后一个月或2012 年第一季度。从结构因素看,价量将对利润走势出现不同的影响。其逻辑是产量增速下降确定,但不会完全失速,随着库存减少,价格经历短期下滑后会趋于稳定。总体观察,2012 年工业企业利润有望相对较快增长的行业集中在下游。从静态来看,虽然行业的成本转嫁能力依然呈现上游好于中游、中游好于下游,消费品好于投资品,必需品好于耐用品的格局[5];从动态来看,中上游行业成本转嫁能力会有所弱化。究其主要原因是,受下游需求低迷的影响,大部分前期转嫁能力较强的中游行业,面临终端需求始终走弱,同时能源价格却跌幅有限两头承压的困境,而之前成本转移困难的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随着整体物价水平的下降会逐步得到缓解。从利润具体行业动态分配的情况看,考虑库存调整在产业链传导中节奏存在差异,前期生产率先放慢的下游投资品率先开始提速,如工业中的投资品行业中的专用设备、通信电子设备行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虽然也在承压去库存过程,但调整力度较浅且相对滞后,生产缩胀幅度不大,毕竟消费属于非周期性经济部类。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及皮毛羽绒制品业则会企稳,或有所上升。大多数前期生产更为积极的行业,会出现较明显增速放缓,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周期性行业不景气状况开始显现。而基建类投资下滑或将拉低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利润水平。此外,因为采购活动的减少,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回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等行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回落显著,会有较为明显的收产收缩,利润增长下滑。

四、工业经济驱动及方向:实业行为与政策预调、微调

2011 年 11 月汇丰公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8%,较10 月终值51% 下滑3 个百分点,创32 个月以来的最低值,并下跌至50% 这一临界点之下,产出指数从10 月的51.4% 大幅下滑至46.7%,同样创 3 2 个月以来最低①。这表明厂商对中国经济下滑预期升温,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加大,采购经理对未来市场预期信心不足。中国制造业形势严峻,实体经济增速可能还有进一步回落的空间。较长时间的银根紧缩,已经让企业资金问题开始大面积暴露,有些已开工项目资金跟不上。由2011 年前三季度可知,不仅温州,且类似地区积极进行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地区都出现资金捉襟见肘的问题。从温州的情况看,目前,制造业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紧缺,未来工业投资的下行速度很可能会加快,这会是2012 年温州实体经济一个重要的风险点。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进入观察期,2012 年的前三个月将迎来关键的政策调整“时间窗口”。随着物价得到控制,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回调,为政策的预调、微调打开了通道。行业未来景气度或积极性的格局,或将在2012 年下半年出现变化。国内政策在方向和力度上超预期变动将会是最有可能对上下游的价格和产量水平暂时造成均衡冲击的外生力量,未来何去何从关键还是看国内政策的方向、力度和时间点。

篇5

一、20__年工业集中发展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工业集中发展区基本情况

1、工业集中发展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已日趋完善。到目前为止,工业集中发展区内新建道路21公里,雨污管网0.82公里,供水管网2.5公里,供电线路10.74公里,供气管网5.34公里,铺设通讯线路6公里。

2、工业集中发展区共入驻企业156家(其中,9月签约制鞋企业50家,11月签约制鞋企业54家),总投资39.5亿元。其中,已建成投产企业34家(含原金鸡老企业10家),投资额20.47亿元;在建企业16家,投资额12.83亿元;待建企业106家,投资额19.76亿元。

(二)20__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__年,工业集中发展区实现工业产值12.29亿元,同比增长57.56%;工业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67.73%;销售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62.22%;税收3419万元,同比增长95.37%。固定资产投资额全年达到5.5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额达到1.1亿元。20__年全年工业集中发展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将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15.2%,即实现工业集中度15.2%。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征地拆迁工作相对滞后

按___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征地拆迁由市国土局、崇阳镇政府负责拆迁完毕后交付企业。但一方面征地拆迁无明确时间表,导致与企业签订的交地时间不能得到落实,影响了企业投资建设安排。另一方面,在交付用地时,项目用地内沟、桥、路、线等迁改工作,农民的资金分配等往往滞后,企业进场时,常发生农民阻扰事件。

针对这一问题,工业集中发展区拟成立专门的征地拆迁领导小组,负责工业集中发展区内土地征用和地上所有附着物的拆迁工作。同时,把沟、桥、路、线等的迁改工作统一纳入拆迁工作中,交付项目用地时交付净地。

(二)建设资金问题

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所得、财政投入、银行贷款和其它形式。由于目前土地开发成本与土地出让价格倒挂,因此,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投入实际只有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和其它形式的资金。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工业集中发展区将着重打造“中国女鞋之都___生产基地”,预计所需征地拆迁成本约4.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约2亿元。要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必须加大财政拨款和拓展资金筹集渠道。由于资金困难,导致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污水管网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业次干道建设等动工迟缓,从而制约了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和企业发展。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承载能力亟待继续加大建设和完善力度。

针对这一问题,工业集中发展区拟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并努力拓宽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解决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及时用于工业集中发展区内水、电、气、道路和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上,不断提高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的正常生产需要。

(三)国有土地使用证办理指标较少

目前,工业集中发展区内已办理国土证的只有四家企业(金麒麟生物科技、川龙动科、汇源通信、华源医药)。投产企业因没有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而不能进行融资,影响了企业的做大做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对外招商引资形象。

针对这一问题,我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将努力请示市委市政府支持,加大清理闲置土地的力度,对全市的土地指标统一调剂使用,扶优限劣,优先安排一部分指标给工业园区的优质企业,缓解园区用地指标紧张的矛盾;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工业区内符合办证条件的,税收较好的企业每年逐步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20__年工业集中区工作思路

(一)抓招商引资,提高引进项目质量

20__年,___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产业导向和定位,严把招商质量,适当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档次。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国女鞋之都___生产基地”和家具产业园的建设目标,制定相应的招商引资规划,积极探索更加高效合理的招商模式。重点引进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产业链和供应链长的核心项目;积极探索“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链招商模式,充分发挥以商招商的作用,在来崇投资成功的企业中发展招商代表,把招商视野向其生产上下游产业延伸,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积聚产业基础。

(二)抓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一是重点打造“中国女鞋之都___生产基地”,力争按照目标规划顺利启动和建设。我们将积极按照“在手的鞋业项目抓到资;待建的鞋业项目抓启动”,快速推进鞋业项目用地的征地拆迁工作,尽快交付“七通一平”项目用地,力争早日启动鞋业产业园的施工建设。同时,积极探索鞋业产业园的发展模式,为鞋业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完善的支持平台,力争早日建成中国西部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鞋业开发、生产、销售基地。二是继续狠抓在建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推动工作,如全友家私产业园、丰丰鸭业、柯世达集团等投资项目,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实现龙头企业拉动产业集群发展。

(三)抓项目增资,助企业做大做强

工业集中发展区将继续推进融资平台建设,助企业顺利融资,做大做强。20__年,我们将积极协助___市中小企业局等相关部门,着手为工业集中发展区内企业建立企业信用 档案,减轻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实物资产抵押、担保的压力,也为有良好信用的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和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工业集中发展区还将加大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力度,为园区内工业企业与相关金融部门、民间资金投资、上级部门政策支持资金项目做好更进一步的沟通,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篇6

同志们:

刚才,X个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简要汇报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情况,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有关意见建议。

从汇报情况看,上半年各县(市、区)都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扎实推动工作落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都实现了由负转正,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回升态势。一是在脱贫攻坚方面,各县(市、区)以扶贫项目为载体,有力推动扶贫资金拨付,加快扶贫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是在复工复产方面,各县(市、区)积极抓好疫情防控下的复工复产工作,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三是在破解发展难题方面,各县(市、区)都能动脑筋、想办法,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措施,尤其是一些县(市、区)在拓展发展空间、促进转型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在谋划争取项目和资金方面,各县(市、区)都做了大量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体上讲,各县(市、区)在谋划推进工作中能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不断提升发展思路,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在发展改革中不只追求发展速度,更加重视发展质量,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但各县(市、区)在谋划下半年工作上还存在思路不够清晰、问题找得不够准、重点不够突出、措施不够具体、提的建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会前,我们就会议汇报内容专门下发了通知,这些内容都是当前市委市政府着力推动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也是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必须解决好的重点问题和主要矛盾。希望大家进一步深入研究、深入思考,抓住重点、突出亮点,强化措施、加快落实。下面,就做好下半年工作,我再讲以下两点意见。

一方面,要着力补齐短板

做好下半年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发展目标,抓住主要矛盾,加快制定措施,尽快补齐短板。

一是高度重视上半年各县(市、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上半年我市生产总值增速-X%,低于全省平均增速,居全省倒数第三。其中原因之一是我市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较快,尤其是三区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较多。如果这项指标增速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我市生产总值增速就能增加X%。这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从统计数据看,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示范区-X%、X县-X%、X县-X%、X县-X%;

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X市X%、X阳区X%、X县X%、X县-X%、X区-X%、X县-X%。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其中增长最慢的是示范区-X%。固定资产投资唯一一个负增长的是X县-X%。工业用电量下降幅度较大的是X市-X%、X县-X%、X县-X%、X县-X%。X市工业用电量降幅较大,主要是神火电解铝停产导致的,但工业用电量下降并没有给X市带来较大影响,上半年X市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这里我们要明确一个目标:建筑业、农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较慢的县(市、区)要确保第三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或由负转正,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相关县(市、区)要开展专题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三区要对建筑业增长较慢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尤其是示范区要拿出具体举措,力争建筑业增速第三季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目前,农业的主要问题是畜牧业项目很多,但增加值增速较低。工业的主要问题是规上工业企业入库项目数较少,上半年我市入库规上工业企业X家,在全省排位靠后。其中,X市X家,X县X家,其他县(区)新增企业数是零。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全市下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和生产总值增速。希望这几个县(区)要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原因,主动适应统计方式新变化,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引导企业做好直报工作。

二是高度重视创新中心建设。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今后的发展一定是创新引领的发展。如果我们现在不重视创新引领,就一定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质量。近年来,郑州和武汉的快速发展,主要就得益于创新载体的打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创新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可能立马见效。因此,我们一定要落实好市里制定的“创新十条”,加快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引进弹性创新团队,真正实现创新引领发展。

三是做好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工作。一要促进产业集聚区集约发展,破解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次产业集聚区规划修编,不是简单增加产业集聚区的面积,而是要转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对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哪些是激励发展的、哪些是保护发展的、哪些是限制发展的、哪些是应该淘汰的。

二要坚持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各县(市、区)要围绕X-X个主导产业,进一步细化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同时,要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培育X个战略新兴产业。市商务局要抓紧研究“飞地经济”等招商引资激励办法,在主导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绩效考核、收益分配等方面拿出具体措施,鼓励引导各县(市、区)遇到与自身主导产业不符的好项目、大项目,积极推动项目在其他县(市、区)落地发展。三要推进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通过改革释放活力。

四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各县(市、区)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都面临着人才紧缺等难题。市发改委要加强业务指导。希望各县(市、区)进一步找到发展短板、分析影响因素,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定位,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切实积蓄发展基础。在昨天的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我列举了X市发展煤化工产业的例子。我以前提出让X市沿着煤化工资源往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力争尽早实现X-X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X市认真研究,狠抓落实,目前煤化工产业发展效果已经显现。希望各县(市、区)都要静下心来研究“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要统筹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工作。

另一方面,要做好几项具体工作

一要加大政策落地和企业帮扶力度,切实保住市场主体。一是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问题。希望市金融工作局持续在金融政策落地方面创造条件,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各项金融政策落到实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要引导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要做好企业信息平台对接工作,多管齐下,务求实效。二是发挥好风险抵押金和贷款周转金的作用。目前,市级资金已经到位,但各县(市、区)风险抵押金和贷款周转金都没有到位,希望各县(市、区)抓紧推动资金到位。

三是加大对外贸外资企业支持力度。在疫情冲击下,X健峰帽业、大洋纱线等外贸型企业转得很好,实现了逆势上扬。但有些外贸外资企业仍面临很多困难,有些困难还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市商务局要围绕外贸外资企业退税、国家政策落地以及外贸外资企业供应链金融等问题抓紧组织开展调研,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要加大对外贸外资企业扶持力度,对面临的问题不回避,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看待,真正把问题症结找出来,认真加以解决。

二要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二是紧盯竣工项目,力争早日建成投产。三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三要抓住发展机遇,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工作中,各县(市、区)围绕XG产业发展,谋划了一批项目,但整体上来讲比较乱、比较杂。希望各县(市、区)抢抓发展机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把握主导产业发展规律,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落实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要求,对XG产业等项目再研究、再谋划,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多项目资金。

四要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确保实现发展目标。当前,正在进行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注重质量,抓住机遇,把所有补短板的项目实施好。要做好金融扶贫工作。从X月份通报的扶贫项目实施情况看,我市大部分工作都位居全省前列,但金融扶贫工作在全省排名靠后。希望各县(市、区)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用好金融扶贫政策,把金融贷款利好政策用好,认真谋划推进好项目建设。五要做好违法占用耕地整治工作。各(市、区)要高度重视,按照省、市会议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六要做好全市加油站税控机安装工作。各县(市、区)要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抓紧将有关资金拨付到位,由市税务局统一招标,按要求加快推进,坚决打击“黑加油站”和劣质油销售等,切实通过税收杠杆控制油价、提升油质,防止税收跑冒滴漏。七要做好三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三区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金支出慢。目前,已经到位老旧小区改造资金X亿元,除X区支出X万元外,其他两个区都还没有支出。希望大家认真研究,找准问题症结所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把国家专项资金尽快拨付到位,确保如期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篇7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质量的高低。目前,新疆高校少?得褡逶た坪河锝萄а芯恳丫?开展得较为全面,近几年疆内有不少学者就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如《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教材体系研究》(李曙光,2004:1),《对新疆维吾尔族汉语教学的教材研究》(王洋,2010:1),《对新疆高校预科汉语教学中的三套精读教材的比较分析》(陈光友,2013:10)。但这些研究大多是着眼于教材体例、课文素材选取的思路和原则,而对教材本体与《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统计比较研究仍显欠缺。《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对教材的编写有制约作用,而不仅仅是作为参照。为了明确《大纲》与目前新疆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材在词汇方面的差异大小,我们调查了目前在新疆高校普遍认可并广泛使用的汉语精读教材,并选取其中两套作为调查对象,以研究《大纲》词汇在教材生词表中的覆盖情况。

二、调查使用的文本概况

1.《大学汉语精读(维文版)》(1、2、3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以下简称《大学》)。

该教材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和疆内主要高校的数十名一线教师通力协作,历时五年完成,它结合MHK考试,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该教材分5册,分别对应HSK等级(旧)标准的1~11级,以适应不同水平阶段的教学。为满足MHK三级考试的需求,我区高校预科汉语精读教学基本使用的是1~3册。例如:新疆农业大学初级班使用1、2册,高级班使用2、3册;新疆教育学院使用1、2册。本次调查我们选取1、2、3册,适用于HSK4~7级的学生。

2.《发展汉语(民族版)》(中、高级),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每个级别分上下两册(以下简称《发展》)。中级(上、下)适用于词汇量不少于2500个,且掌握《大纲》甲、乙级字和词汇的学生;高级(上、下)适用于词汇量在3500个以上,且掌握《大纲》甲、乙、部分丙级字和词汇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

3.《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大纲(三级)》(以下简称《MHK大纲(三级)》),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MHK考试是在HSK考试的模式下产生的。作为考试依据的大纲,《MHK大纲》也是以《HSK大纲》作为参照编制而成,且二者在收字、选词等方面同多异少。

三、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以人工录入、检索、比对为主,采用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实验中心开发的CIPP中文自动分词、全文检索、统计工具(GBK版)作为辅助分析软件。

四、调查结果

(一)两套教材中所含生词数(以生词表列出为准,不含专有名词)

其中《发展汉语》包含课后对话部分的生词。

从表1可以看出,两套教材的单册生词量基本都在1000词左右,《发展》较《大学》更为均衡。《大学》单册的生词量随着教材级别的升高而逐级下降。

(二)《大纲》词汇在教材生词中的分布情况

我们先将两套教材的课后生词逐个录入,再与《MHK大纲(三级)》中的常用词汇表逐级比对,并计算出每套教材单册生词量在《MHK大纲(三级)》中的覆盖率。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两套教材对于大纲规定的2869个汉字,都没有完全收录,如《大学1》对大纲所规定的794个甲级字覆盖不到10%。《大学》和《发展》的编写均在《大纲》制定之后,且两套教材在编写时都强调“参照MHK和HSK的有关标准”。例如“难度以丙级语法和丙级词汇为主,根据选文内容和学习规律的需要,一方面重现、扩展部分甲乙级词汇和语法点,另一方面,注意吸收一定数量的丁级词、超纲词”(参见《发展(中)》编写说明)。表2显示,《发展(中)》上下册共计收录丙级词780个,占教材生词75%左右,但对于《大纲》的2285个丙级词而言,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另外,丁级词和超纲词的比重明显偏高,达到了67%,而且对甲、乙级词的重现率过低,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发展(高)》中。但就整体而言,《发展》还是较为严格地按照其编写说明所强调的,做到了承前启后、稳步提高。尽可能地合理分配新旧生词的比例,保证大纲词汇在等级上的顺利过渡衔接。从这一点上看,《大学》的生词收录情况不如《发展》合理,特别是超纲词比例过高,平均每册为59%左右。例如《大学1》中超纲词比例达到35.7%,甚至高于教材中乙级词的比例,且对甲级词的重现率过低,仅为8%左右,对于预科新生来说,这无疑是有难度的。

总而言之,两套教材中的超纲词比例平均在40%以上,并且每册教材的超纲词数量和其在教材中的比例,随教材适用对象水平等级的提高而增长。我们认为,从对学习者认、读能力的培养方面来看,教材对《大纲》词汇的覆盖率越高,越有利于学习。

(三)两套教材的用字情况分析

1.两套教材分册用字情况统计

我们将两套教材的课文部分作为语料进行统计,包括主课文、副课文及课后对话部分。

字种数:指全部语料中字形不同的汉字。

字符总数:指全部语料(包含阅读)中汉字、标点、符号的总量。

表3:两套教材中的汉字使用概况

教材 册数 课文篇数 总字符数 平均每课字符数 单字总计 平均每课生字数 共用字种数

《大学》 1 30 17803 593 1504 50.1 1247

2 30 23069 769 1793 59.8

3 30 29819 994 2100 70

《发展》 中上 30 16161 538 1308 43.6 1373

中下 30 19785 659 1131 37.7

高上 28 35054 1251 1905 68

高下 28 46146 1648 2240 80

?挠锪狭坷纯矗?《发展》总体高于《大学》。一般而言,学生的正确输出有赖于一定量的语料输入。从表3来看,两套教材在语料的输入上都呈现阶梯上升式,即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无论是字符总数还是单课生字数也都显示出了同比增长的关系。且数据显示,两套教材都没有出现断层式激增或骤减,体现出编者对于教材相邻级别间衔接性的重视。但是每个阶段的单课字符数和生字数多少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

《大学》的共用字种数为1247个,《发展》的共用字种数为1373个。这从侧面说明,掌握1300个左右的汉字,差不多可以认识中高级教材上的90%以上的文字。当然,这不代表掌握如此数量的汉字就能理解教材所有语料的内容,因为还要牵涉到词汇量、语言文化背景等因素。但是,这一调查也为我们带来一条新思路,对照《MHK大纲(三级)》常用字表收录的2910个字,选出使用频率高的1300个,对于进入预科学习,特别是汉语基础薄弱的学生,集中并有针对性地掌握这1300个高频字,在保证对教材语料覆盖率的基础上,有利于听、说、读、写训练的全面展开。

2.两套教材教材词汇表与《大纲》字表失收情况统计

篇8

关键词: 物联网视觉; 旅游景区; 异常情况识别; 图像识别系统

中图分类号: TN711?34; 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4?0124?04

Design of IOT vision based imag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tourist attraction abnormalities

LI Hexia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vision is an emerging information perception technology, which can guarantee th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imag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 abnormalities. An IOT vision based imag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tourist attraction abnormalities was designed. The IOT smart camera PIPER in image acquisition pre?processing platform is adopted in the system to acquire the image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 and the image splitting method is used to screen out the abnormal image. The IOT?base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echnology is employed in the image recognition platform to screen out the abnormal image for the image acquisition pre?processing platform, and provide the unique encoding. The location of the abnormalities i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the encoding and a processing suggestion is given by the system. The system target function is split according to the image of the image acquisition pre?processing platform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running of the image splitting work. Th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system can identify the abnormalities image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vision; tourist attraction; abnormality recognition; image recognition system

0 引 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遣项目。旅游景区游客日益增多为旅游业带来了不小的管理难度,能够及时发现旅游景区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准确处理,是游客和业主共同关注的话题[1?4]。由于旅游景区面积较大、游客较多,业主不得不通过机器进行其异常情况的识别工作,传统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准确性和效率不高,人们期待着更加有效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出现[5?6]。

文献[7]提出的基于OpenCV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方法,其利用OpenCV人脸识别技术,对进入旅游景区游客的行踪进行全方位监控。这种方法的出现令游客能够更加安心的游玩,但其只能应用于游客较少的博物馆、演艺厅等室内景区,对识别工作较大的室外景区无法进行合理管控。文献[8]提出的基于Android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方法能够较好地利用Android操作系统传输效率高的特点,实现了该方法对大型旅游景区异常情况的高效识别。但这种方法的安全性不高,图像在传输过程中易被盗取;文献[9]提出基于IEC 61970标准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方法,IEC 61970标准作为能量管理程序APP接口,其在使用最小能量的同时,也实现了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的高速识别和传输。但这种方法过于注重效率和能耗,识别准确性较低。文献[10]提出的基于路径轨迹空间特征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为旅游景区构建虚拟模型,通过监视游客行走路线图像,查找异常情况。这种方法的识别准确性较高,但忽略了游客行走路线之外的范围,无法全面保障景区游客安全。

为了解决以上缺陷,实现旅游景区异常情况的准确、高效识别,设计出基于物联网视觉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经实验验证可知,所设计的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设计初衷。

1 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设计

物联网视觉是新兴的信息感知技术,其能够实现人、车、物三者间的有效连接,可保证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的准确、高效识别。

1.1 图像采集预处理平台设计

图像采集预处理平台能够基于物联网视觉进行旅游景区图像的采集工作,并对其中的异常图像进行预处理和传输,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图像采集预处理平台由图像开采端、图像处理端和显示端组成,三端相辅相成,将图像开采端摄像头拍摄到的二维旅游景区图像,压缩变换为三维的物联网视觉,共同构建出旅游景区虚拟模型。图像采集预处理平台所选用的摄像头为PIPER物联网智能摄像头。该摄像头在传统摄像头的基础上,纳入了物联网视觉特性,并配备多种智能传感器,能够准确且高效地拍摄出旅游景区图像。PIPER物联网智能摄像头的镜头视角为180°,可与多种类型终端直接相连。在旅游景区中,应将4个PIPER物联网智能摄像头背对背捆绑相连,以对旅游景区进行360°无死角拍摄。

图像开采端将PIPER物联网智能摄像头开采到的图像进行A/D转换后传递到图像处理端,经由图像处理端进行二维画面向三维图像的转换,该过程称为逆向映射。逆向映射首先进行图像增强操作,再将旅游景区异常情况目标图像与配景拆分,经由显示端的显示器进行显示,并将预处理指令传输到图像识别平台。

图像采集预处理平台的设计汇集了计算机、模拟数字技术和图像控制等领域的技术成果,其可与基于物联网视觉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中的其他平台单独拆分开来,并应用于军事、工农业、医疗以及建筑等领域。图2是图像采集预处理平台的原理框图。

由图2可知:对图像采集预处理平台来说,旅游景区异常图像目标物体的准确捕获是重中之重。基于物联网视觉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给予了图像预处理平台捕获标准,经由PIPER物联网智能摄像头采集到的旅游景区画面转换为三维的物联网视觉后,就要接受该标准的管控。图像预处理平台的捕获标准受输入指令控制,输入指令是系统根据旅游行业特定景区异常情况定义所构建的,其规定了旅游景区画面的异常位置、颜色、比例等。图像采集预处理平台经由人工智能、模糊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物联网视觉与捕获标准的比对,找寻到旅游景区异常情况,构建异常图像数据档案并输出异常情况图像到图像识别平台。

1.2 图像识别平台设计

基于物联网视觉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图像识别平台是基于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构建的,其能够进行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的自动识别。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能够在无人为操作下,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物体异常识别的非触碰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的抗干扰能力极强,在任何天气状态和辐射环境下均有较高的识别精度,且其效率高、操作简单。射频识别技术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图3中的射频识别技术硬件由电子标签、天线和读写器组成。电子标签的核心原件是识别芯片和耦合器。识别芯片为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编码,每个异常图像均有惟一编码;耦合器则帮助图像识别平台缓解电路传输压力,其能将功率合理分配,保护电路元件不受损伤。

天线是连接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信号的传输“纽带”。基于物联网视觉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对天线的传输效率和安全稳定性要求较高,故选择了性能较好且价格适中的433 m射频天线。

读写器能够读取电子标签分配的旅游景区异常图像编码,并及时调用旅游景区的广播系统为异常情况播报。根据读写器的携带方式,一般将其分为便携式和安装式。基于物联网视觉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选用安装式读写器,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天线将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编码直接传输给安装式读写器中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著编码的读取工作,并调用旅游景区异常情况相应区域的广播系统,提醒游客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旅游景区的防卫人员也将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异常情况图像,以及异常情况的位置和处理意见,并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

2 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实现

图像采集预处理平台中图像拆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着图像识别平台的工作质量,以及基于物联网视觉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输出结果。因此,系统利用软件给出图像拆分目标函数,保障图像拆分工作的高品质运行。

基于物联网视觉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软件所提供的图像拆分方法主要有阈值拆分法、特定范围拆分法和对比拆分法,以阈值拆分法为例,构建图像拆分目标函数。

当异常情况图像中目标物体与配景相接面的颜色和形状差别较大,可采用阈值拆分法进行图像拆分。在上述条件下,由于目标物体与配景的像素边缘较为明显,因而可以将两者的阈值与灰度分别提取出来,并按大小加以归类,进而将目标物体与配景拆分开。将拆分后的阈值纳入到直方图中,则阈值的最小点应满足。

为尽可能地降低图像拆分误差,应求取异常情况图像的最佳阈值。假设异常情况图像的阈值为,异常情况图像中配景灰度值的概率密度为,配景灰度值分布密度为,异常情况图像中目标物体占配景率为,将目标物体拆分为配景的概率,将配景拆分为目标物体的概率密度,则有:

3 实 验

为验证所设计的基于物联网视觉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能否准确、高效地识别出旅游景区的异常情况图像,现进行实验。

3.1 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识别准确性验证

利用对比基于Android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和本文系统识别准确性的方法,验证本文系统的识别准确性是否满足设计初衷。

实验在某景区湖面塑造了一个虚拟监控模型,模型包括木船、三个划桨者和一些干扰因素(花草树木),如图5所示。

实验在特定时间随机消除了两个划桨者,如图6所示。图6为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的配景,消失的两个划桨者则为目标物体。利用基于Android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和本文系统同时对该虚拟监控模型进行自动识别,其结果如图7和图8所示。

图7和图8中框内的目标物体能够清晰地反应出两个系统的准确性。由于实验中的两个目标物体距离较近,图7中的基于Android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将其识别为一个目标物体,准确性较低;本文系统则能准确地识别出目标物体。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本文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2 图像自动识别系统效率验证

我国一些旅游景区的地质较为复杂,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缩短识别和传输时间是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所需考虑的首要问题。实验利用对比基于Android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和本文系统识别时间和传输的方法,验证本文系统的效率是否满足设计初衷。

实验在某旅游景区的复杂山地,利用基于Android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和本文系统进行山体滑坡情况的识别,其识别用时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两系统识别山体滑坡情况用时统计表 ms

由表1可知,本文系统对山体滑坡情况的预处理时间和识别时间均低于基于Android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而两系统的传输时间持平。整体来说,本文系统的效率更高。该结果能够验证本文系统具有较高效率。

4 结 论

本文设计基于物联网视觉的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采用图像采集预处理平台中的PIPER物联网智能摄像头采集旅游景区图像,并利用图像拆分方法筛选出异常情况图像。图像识别平台利用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为图像采集预处理平台筛选出的异常情况图像,并提供惟一编码。系统通过编码确定异常情况位置,并给出处理意见。系统通过图像采集预处理平台的图像拆分目标函数,实现图像拆分工作的高品质运行。经实验验证可知,所设计的系统能够对旅游景区异常情况图像进行准确、高效识别。

参考文献

[1] 何翼.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在仓库自动识别管理系统中的运用[J].物流技术,2015,34(2):301?302.

[2] 陆海虹.基于OpenCV的手势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23(5):1649?1652.

[3] 刘持标,林金发,孙丽丽,等.基于Android图像识别技术的失踪人员管理系统开发[J].三明学院学报,2014,31(4):17?23.

[4] 杨兴柱,蒋锴,陆林.南京市游客路径轨迹空间特征研究:以地理标记照片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1):181?187.

[5] 李佳,陈佳,杨新军.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以西安市上王村为例[J].地理研究,2015,34(5):977?990.

[6] 辛存林,董凯,孟健,等.中天山乌拉斯台地区矿化异常提取及评价[J].地质与勘探,2014,50(2):382?390.

[7] 辛存林,廖建栋,董凯,等.新疆和静如努屋特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5):781?788.

[8] 李淑娟,王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2):235?238.

篇9

[关键词]拉陵灶火 成矿地质背景 矿产分布规律 找矿远景区 勘查模型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95-1

1地质环境背景

拉陵灶火地区位于东昆仑西段北坡,柴达木盆地南缘,大地构造单元属祁漫塔格蛇绿混杂岩带,区内构造单元划分著名的东昆北深大断裂横贯测区中部,控制了区域构造-地层、构造-岩浆带及矿产的分布格局。以东昆北断裂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个构造-地层区。断裂以北:地层主体为中奥陶世-志留纪滩间山群 (O2ST),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岩组,其中火山岩岩组 (O2ST)是区域主要含矿层位,譬如该构造带北西端肯德可克铁多金属矿床就位于此层位,是早古生代裂陷环境之物。据张雪亭等,滩间山群为浅海相沉积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沉积厚度大,伴随中基性火山喷发活动和基性-超基性-中酸性岩浆侵入,中浅变质,反映了该区处于地壳活动强烈、沉降速度快的环境 (洋盆-岛弧),为灰绿-暗绿色及基性熔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发育热水沉积岩系,具备形成喷流沉积型铁多金属矿产的地层-岩石条件。晚泥盆世牦牛山组 (D3m)为典型的陆相沉积碎屑岩-火山岩建造,至今未见矿化产出。早石炭世 (C1)上部石拐子组 (C1S)和下部大干沟组 (C1dg),为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局部发育矽卡岩型矿化。晚三叠世鄂拉山组(T3e),为一套陆相喷发火山岩建造,断裂以南: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 (Pt1b),主要为一套有层无序的中高级变质岩系,岩性主要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白云石大理岩、条带状混合岩、片岩等,构成区域结晶基底岩系。在2010年以前,矿产地质工作者均认为该套地层中不可能形成矿化,但通过近年来的勘查工作,作者亦经历整个勘查过程,认为该套地层中存在与岩浆侵位机制有关的两种矿化类型,即与岩浆侵位机制有关的斑岩型及岩浆热液侵入远景效应的矽卡岩型。

拉陵灶火地区构造形迹主要以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主要见于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地层中,构成区内基底褶皱,样式为北西―近东西向复式向斜,较为单一,褶皱轴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被一系列北东向平移断层交切,构造形迹显得杂乱;区域以近东西向、北西―南东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最为发育,北东向、近南北向和北北西向断裂次之,总体上看,前者多被后者交切呈 “X”型,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和北西―南东向断裂是区域性断裂,控制区内地层、层间构造及岩浆侵入活动与演化。这些特征均表明区域

自晚华力西期开始造山运动以来,持续的区域构造应力方向主要以北东―南西向为主,致使形成区域性北西―南东向压性断裂;至晚印支期转换为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为主,并伴随着局部规模的陆相火山活动、岩浆侵入活动及北东―北北西斜向剪切活动。因此可以认为:区域成矿分布规律无不与区域构造应力状态、既而产生的构造-岩浆侵入世代、赋矿地层体的控制等有直接关系,局部矿化几乎呈 “线状”与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和北西-南东向断裂构造相伴,表现出极为有利的成矿控制体系。

2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拉陵灶火地区航磁异常主要集中分布于南侧的早二叠世 (大山)岩体中和北东侧 (黑沙山)牦牛山组地层中。总体上,这两者地质背景因地质工作程度低至今未见明显矿化,引起磁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岩体或地层中磁性矿物含量较高所致;而矿化和异常相伴出现主要集中于白沙河岩组和早石炭世地层与早二叠世、晚三叠世花岗岩体接触带上,滩涧山群地层与断裂构造接触部位也是磁异常与已知矿化较集中产出部位,均可能存在(磁性)矿化体,总体上航磁异常产出部位与已知矿化的分布呈反 “C”字型格局。从青海省1∶50万航磁异常图上看,拉陵灶火地区航磁正异常主要分布于北、东、南三个方向,中部与西部均呈负异常,正负梯级带呈反 “C”字型。区域上,与拉陵灶火地区同处同一构造带的已有矿床多集中分布于正负异常梯度带及异常局部扭曲部位,主要有肯得克可铁矿床、野马泉铁矿床等。

3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拉陵灶火地区2008年开展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共圈出元素综合异常34处,区域以东昆北断裂为界,并结合1/20万区域化探资料,大致可划 分 三 个 不 同 地 球 化 学 块 体:北 异 常 带(拉陵高里西―拉陵灶火下游异常带),以滩间山群地层为主体,Cu、Pb、Zn、Cr等元素异常明显,有喷流-沉积型铁多金属矿化形成背景,该异常带是寻找铁、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化的有利地段;中异常带 (开木棋-苏海图异常带),以早二叠世岩浆侵入围岩 (白沙河岩组)或断裂构造叠加部位的地质环境,W、Mo、Sn等元素异常为主,表明异常区内可能产出热液交代蚀变型 (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化,该 异常带是寻找铜、钼、钨等多金属矿化的有利地段,1/20万化探异常开木棋-拉陵高里异常群及拉陵灶火-苏海图异常群与之对应,说明该异常重现性较好;南异常带主要分布于布伦台一带,为1/20万区域化探异常,区内主要地质背景为变质岩系,断裂发育,后期热液活动强烈,很有可能存在变质岩型、石英脉型或构造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化,W、Au、Hg、Ag等元素异常为主,局部伴有Bi元素异常,总体上分析,自北向南,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组合从北部的多金属组合-中部的高温元素组合-南部的中低温贵金属组合,呈带状分布,这种分带性说明,不同的地质背景区存在不同的成矿类型和矿种。

篇10

中图分类号:R749.7,R74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7-0509-04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7.015

本文介绍ICD-10中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及躯体形式障碍3个诊断系统在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应用情况。

1 三个诊断系统在中国的应用情况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采用检索词:“神经症+CCMD”,“神经症+ DSM-IV”,“神经症+ ICD-10”和“应激+CCMD”,“应激+ DSM-IV”,“应激+ ICD-10”年限2003~2007年对论文中使用的分类诊断系统进行统计(见表1)。

2 ICD-10(V)与CCMD-3的症状分类比较

ICD-10这一节包括3组障碍:神经症,与应激相关联的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相应的CCMD-3这一节称为:癔症、应激相关障碍和神经症。具体分类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1) CCMD-3将编号40癔症[F44解离(转换)障碍]从原来的神经症中分出来单列,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保留癔症的名称。其亚型分类,先将癔症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再进一步分亚型。通过将癔症从神经症中解离出来,使神经症的概念与涵盖内容更趋完善[1]。其中的“转换性癔症”在美国的DSM-IV中仍被列入“躯体形式障碍”,如癔症性瘫痪、失明、失音等;而在ICD-10中,则被称为“分离” ,因此,我国的CCMD-3的标准更接近于ICD-10。(2)CCMD-3将编号42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F43.8 其他严重应激和适应障碍]单独列出来,而不像ICD-10笼统的将其作为F43:严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的一个亚型。(3)CCMD-3仍保留了神经症这一名词,并将F40:恐怖性焦虑障碍;F41:其他焦虑障碍;F42:强迫;F45:躯体形式障碍;F48:其他神经症等归于其名下。

3 ICD-10(V)与CCMD-3诊断系统的比较与分析

3.1神经症的概念

在ICD-l0中将神经症与应激障碍合为一类,称之为“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不再有“神经症”这一术语,代之以“神经症性”,并保留了神经症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但并未给神经症(实际就是神经症)下一个描述性定义,甚至根本未给予描述及编码。不仅如此,在所有3位字符的类别中,如,F40,F40.0,F40.2,F40.8,F40.9的正式命名和“包含”项都没有神经症一语,只有“F40.1社交恐怖症”的“包含”项有“社交神经症”一语。又如,F43是一组与应激直接相关联的障碍,显然不是“神经症”,但是,其下一级分类F43.1却是一种神经症(“包含”项有“创伤性神经症”一语)[2]。

我国精神病学工作者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在CCMD-3中继续使用神经症一词,因此中国分类系统CCMD-3中保留了神经症的基本类别。

3.2 恐怖症与焦虑症的问题(F40,F41)

DSM、ICD以及CCMD都曾相继将恐怖症作为一个独立诊断类别加以描述。ICD-10将恐怖症称为恐怖性焦虑障碍,ICD-10认为要诊断某一心理疾病(焦虑症)是否为恐怖症,同样必须符合DSM-IV的3项诊断标准。在ICD-10中,虽然仍然将广场恐怖放在恐怖症项下,但提出在诊断时要指明是伴有还是不伴惊恐发作,于是,ICD-10中惊恐障碍在诊断上不像DSM-IV一样单独分类,而似乎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于病程的规定方面,在诊断时没有明确的病期限制。在特定恐怖症的亚型方面,它则与DSM-IV的特定恐怖症基本类似。

CCMD-3仍将恐怖症作为神经症的一个诊断类别加以描述,将广场恐怖与其他恐怖症归为一类,合称为恐怖症。CCMD-3将恐怖症分为:场所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和特定恐怖症3种。CCMD-3强调引起患者惧怕的客体或处境是外在的(病人身体以外的),若非外在的,则应将其归属于其他神经症或其他精神障碍。此外,将场所恐怖症中的公共场所扩大至包括高处、幽闭及黑暗的场所,并称为场所恐怖症;而在DSM-IV中对高处、幽闭及黑暗场所的恐怖则分属于特殊恐怖症中的自然环境型或情境型。因此,CCMD-3中关于场所恐怖症的诊断概念与ICD-10及DSM-IV中的广场恐怖症有所不同。同时,它强调恐怖症的诊断至少需要有3个月的病期。它忽略惊恐障碍在场所恐怖症中的诊断意义,而强调恐怖症不能与其他神经症并列诊断。

3.3 强迫的问题(F42)

ICD-10将强迫症归入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CCMD-3将强迫症归入神经症。有的强迫症病人在随访期间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主要表现听幻觉和视幻觉。按照DSM-Ⅳ的诊断标准,强迫症可以和轴Ⅰ其他诊断并存,那么这些病人可以继续诊断为强迫症,而在ICD-10和CCMD-3中,这些病人出现的强迫症状应该属于精神分裂症的一部分。

ICD-10将强迫症的病程标准定为2周,CCMD-3定为3个月。近来有研究发现,强迫症病人在随访期间会出现变化,而且强迫症的病程主要是持续性、不易缓解。如将病程时间定得过短,容易造成误诊[3]。

3.4 严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F43)

ICD-10对于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F23)与急性应激反应的编排比较乱,会使临床医生感到困难。例如患者因爱女被汽车撞死而急骤发病,呈现伴有幻觉、妄想的重症抑郁症,经亲友劝慰、疏导,在两周内症状逐渐消失,恢复正常,那么,患者的精神障碍是应归于F23.9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未特定,还是F23.0不伴有精神分裂症状的急性多形型精神病,或归于F43.0急性应激反应?根据ICD-10对上述3种疾病的诊断要点,此患者完全可以采用三者中任何一种诊断和编码。

两种诊断系统在对PTSD的编码、分类,及对病程标准、起病时间、症状等方面的表述有所区别。(1)分类:PTSD在ICD-10中,被归入“严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部分;在CCMD-3中归入“应激相关障碍”。(2)病程:ICD-10中未明确指出,提到“病程有波动”;而在CCMD-3中亦未明确指出,但提到“精神障碍延迟发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而在DSM-IV中对病程做了明确规定,指出符合B、C、D标准(创伤性体验的重现、持续的回避和惊觉性增高)超过1个月,其中3个月之内为急性,3个月以上为慢性。(3)起病时间:在对PTSD起病时间描述时,分别如下: ICD-10:潜伏期从几周到数月不等(但很少超过6个月);如果临床表现典型,又无其他适宜诊断(如焦虑或强迫障碍,或抑郁)可供选择,即使事件与起病的间隔超过6个月,给予“可能”诊断也是可行的。CCMD-3:未明确指出,只提到“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数年。” DSM-IV:创伤事件后6个月内起病,如症状在应激后至少6月才发生,是延迟起病。(4)ICD-10对PTSD的定义、易感因素、共病情况及诊断要点等的介绍,使得诊断较为灵活,但对使用者的要求相对提高。在ICD-10中还提到PTSD包含“创伤性神经症”,并提到应激性事件过后几十年才表现出来的“迟发的灾难性应激的慢性后遗效应”(归于F62.0)。CCMD-3参照了前二者,与DSM-IV、ICD-10具有一致性,并且提出了排除标准,并且提到排除神经症,这与ICD-10不同。(5)在适应障碍中,ICD-10分为:F43.20短暂抑郁性反应:持续不超过1个月的短暂的轻度抑郁状态。F43.21长期的抑郁性反应:轻度抑郁状态,发生于处在长期的应激性情境中,但持续时间不超过2年。CCMD-3:短期抑郁反应:抑郁为主的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尚不足1个月。

中期抑郁反应:抑郁为主的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1个月,但持续不到半年。长期抑郁反应:抑郁为主的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半年,但持续不到2年。

在与应激反应有关系的问题上,ICD-10暴露出了一个矛盾,即在临床表现中把分离性木僵列入其中。这就是说,分离性木僵既可以是急性应激反应,也可以是分离。

3.5 分离(转换)(F44)

“F44分离(转换)障碍”究竟是一种神经症,一种与应激相关联的障碍,还是一种躯体形式障碍?ICD-10描述的较含糊。

ICD-10有关分离的诊断前提是“有证据表明特征性症状的发作与应激事件、问题或需要之间有令人信服的时间联系”。按照此标准,难以鉴别急性应激障碍和分离。这是在制定新的诊断标准时应注意的问题。急性应激反应的精神或躯体刺激的强度很大,而分离不应在第一次发作时就做出诊断,必须把反复发作作为诊断的必需条件。在ICD-10中,关于分离心理致病的证据,缺乏可操作的诊断标准,这个缺陷也应引起注意[4-5]。

3.6 躯体形式障碍(F45)

ICD-10将躯体形式障碍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单独列出,并细分为:躯体化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躯体形式的植物功能紊乱、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其他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未特定等。而在DSM-Ⅳ中,无躯体形式障碍这一名称,而是在焦虑障碍下,包括了躯体化障碍和疑病症。

对于“躯体形式障碍”的分类,CCMD-3更接近于ICD-10,在ICD-10中,躯体形式障碍共5种类型,而在CCMD-3中,共分成6种类型,不同的是增加了“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其特征是躯体症状的主诉具有多样性、变异性的特点,但构成躯体化障碍的典型性不够,且病程短于2年者。

目前根据我国使用CCMD-3的情况,学者们针对CCMD-3躯体形式障碍这一章节提出了如下意见:(一)关于“躯体形式障碍”,临床最常见的躯体症状为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代谢和皮肤的症状,上述症状在ICD-10中未详细列出,而在CCMD-3中列举了一些有关常见的各系统症状,但或者太简单,或者缺项。如:(1)神经系统完全缺项,常见的躯体症状为:偏头痛、失眠、面部麻木、面肌痉挛、头部晕厥感、慢性疲劳等。(2)心血管系统宜单列,CCMD-3中只列了一个“胸痛”是不够的,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观察,常见症状为:胸痛、胸闷、心悸、气急、心前区紧束感、间歇性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以及雷诺氏症。(3)呼吸系统,CCMD-3只列了“气短”一项是不够的,有许多呼吸系统的躯体化症状,如过度换气、心因性哮喘、心因性气促、心因性咳嗽、喉头痉挛等多种症状。(4)泌尿生殖系统只列了尿路症状,其实,在心理门诊患者中普遍存在着主诉减退、阳痿、,或者并无外伤或炎症的生殖器疼痛。(5)代谢系统缺项:其中以多种神经症样障碍伴有一过性高血糖或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为主。(6)眼科常见眼睑痉挛、心因性泪溢、心因性飞蚊症、心因性眼压一过性增高等。(7)耳鼻喉科常见咽部紧束感、咽部异物感、心因性打嚏、鼻塞、心因性失音、神经性耳鸣等。(8)口腔科常见心因性颞颌关节痉挛、心因性牙痛、心因性舌痛、心因性三叉神经痛等。(9)外科或骨科常见手术后疼痛综合征(如截肢后仍感患肢疼痛不止),或心因性腹痛、肛周痛等。

(二)关于“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的诊断标准,在CCMD-3中描述的定义:“是一种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呼吸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从CCMD-3所罗列的躯体症状来看,似乎与“躯体化障碍”罗列的症状有较大的重叠,两者较难区别;因此,临床医师操作时是有相当难度的[6-8]。有作者总结国内多年临床实践的体会,提出修改意见如下。(1)患者的主诉症状具有自主神经兴奋的特征:①心悸;②面部发热或潮红;③出汗;④口干;⑤恶心;⑥头晕或胀痛,伴有收缩压上升。上述6项症状中至少具备3项。(2)“自主神经紊乱”,应指主诉的症状属于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器官或部位,应包含对心率、血压、血管舒缩、呼吸、皮温、出汗、食管和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贲门或幽门括约肌、膀胱或括约肌以及心电、脑电、皮电等的自动调节,“自主神经紊乱”即指以上范围内的器官或部位的功能失调,因此,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除CCMD-3中罗列的8项之外,尚应补充:⑨咽部紧束感;⑩胸闷;B11胸部紧束感;B12心前区受压感。在上述12项症状中至少具备3项。(3)可排除主诉症状涉及的器官或部位存在的任何结构性的疾患。(4)关于病程问题,应与“神经症”和“躯体形式障碍”的标准相同,症状达3个月以上者即可诊断,反复发作达2年以上者称为“反复发作型”。作者以为不符合上述标准(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如有关症状典型,应归于“躯体化障碍”的范畴;如症状不典型,或暂时难以分类者,应归之于“躯体形式障碍”中的“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的类型。

4 ICD-10(V)诊断标准结构与内容上的问题及今后修订的建议

(1)明确神经症(神经症)的取舍,如果保留,希望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分类和编码。(2)恐怖性焦虑障碍F40与其他焦虑障碍F41,是同属于一个焦虑障碍,还是两个并列的疾病,即:恐怖症和焦虑症,希望能加以明确。(3) ICD-10将强迫症的病程标准定为2周,将病程时间定得过短,容易造成误诊,是否考虑延长至3个月。(4)建议在适应障碍中加入中期抑郁反应这一亚型。(5)ICD-10将躯体形式障碍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DSM-Ⅳ将其归为焦虑障碍。二者的关系如何,如何能更好地鉴别,中国目前缺乏实证研究,希望能参考他国经验对该问题进行明确。(6)ICD-10中对于躯体化障碍诊断的条目过于笼统,建议详细列出常见的各系统症状,使标准更加细化,便于临床医生操作。

参考文献

[1]陈彦方.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研究进展(二)[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2):83-85.

[2]许又新.关于ICD-10[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4):224-226.

[3]张樱樱,方必基,童辉杰.强迫症的诊断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6(4):308-310.

[4]罗小年.精神疾病分类中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J].上海精神医学,2002,14(3):189.

[5]罗小年,黄永兰,程自立,等.精神疾病分类中与癔症有关的几个问题[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33(4):253-254.

[6]梅,王勤.应用《CCMD-3》后的几点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4,16(7):451.

[7]杨菊贤,陈启稚.CCMD-3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1,4(11):879-881.

篇11

一、进一步构建各民族互嵌式居住格局

(一)国土空间上引领

一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有关工作,确保上级部门的规划全面落地。二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按时解决问题。

(二)公共服务上引导

教育方面:一是我乡共有XX所学校,共有XX名汉族老师,落实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实施教师包联学生机制、陪餐制度,增进民族团结成效每个老师按照强包联学生不得少于XX名学生的要求,XX名老师共包联XXX名学生;二是我乡合理调配师资力量,对教师队伍进行摸底排查,对没有汉族教师的班级进行科学调配,确保每个班级都至少有一名汉族教师,促进民汉交融;三是将干部子女、一般户子女、贫困户子女进行打乱分组,做到混班分配,杜绝出现区别对待,出现歧视现象;四是为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我乡XX名汉族老师与XX名少数民族老师共同居住在同一栋楼,生活上互帮互助、互相学习。

文化方面:目前我乡有文化站XX个、村文化室XX个。乡文化站有专门的办公、文化活动场所,做到了“六有”:即有固定办公室、有牌子、有章子、有电脑、有工作人员、有活动场所,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县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乡文化站配齐了音响、灯光、书柜等设施,村内办起了农家书屋,藏书XXXX册以上。特别是在县文旅局的大力支持下,XXX个村完成了村村通工程,使XXXX户群众看上了卫星转播的电视节目。

(三)住房建设上推动

一是提前谋划好方案,全乡结合实际提高互联式居住比例。二是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公租房,不断提升各民族群众入住比例。三是乡政府机关院内周转房、乡政府对面教师周转房均已实现各单元各楼层民汉互嵌式居住,共同推进民族团结工作。

(四)土地供应上促进

一是强化全乡各族干部群众互联式居住引导,利用合理安排住。二是加大措施保障,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实施,积极形成推动互联式居住工作合力。三是全乡通过土地平整、饲草基地项目建设,全方面引进投资企业,截至目前XXXXXXXXXXXXXX在经营,同时广泛招聘了全乡各村群众在其公司就业,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二、稳步推进互嵌式市场、互嵌式经济街区建设

(一)规划上互嵌

乡党委投入资金优化完善乡巴扎、农贸市场绿化、硬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营造干净整洁舒适良好的商业环境。同时积极为各族同胞协调,提供便利,引进了XX名汉族、XXX回族同胞开店营商,创造了在XXXX乡安心做生意增收入的环境。

(二)街区上互嵌

为了培育适应各民族的消费业态,XXX家回族饭馆、XX家汉族饭馆为各民族的不同消费需求在服务,计划在新盖周转房门面房引进汉族群众的大型综合超市,给群众购物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优质的服务。

篇12

关键词: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发展 适应性 品牌专业 专业规模

一、引言

高职专业的设置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使他们毕业之后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文章重点探讨分析了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并就高职专业设置为了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不同的区域,都会有相应的位置、资源、政策、人才优势,都会利用这方面的优势来发展当地经济。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对劳动力素质和人才需求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结构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最基本的就是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种类的调整。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各类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加快专业设置的调整,以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高职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

1、高职专业设置现状。高职院校办学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在专业的设置上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的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各类人才。比如,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开设计算机类课程;根据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开设汽车销售、维修等专业;根据对外投资的情况开设英语专业等等。专业的设置适应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输送大量的人才。

2、高职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尽管高职专业设置比较合理,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大量的人才,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专业分散,没有形成办学规模;特色专业少,开设的专业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一些专业的软件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实训基地太少,影响了学生的实习和训练;专业的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存在和脱节现象。

四、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1、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情况。尽管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经过对某学校的调查显示,高职专业设置大体上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表现为:与第一产业相匹配的专业没有;与第二产业相匹配的有七个,与第三产业相匹配的有十六个。每年学校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了不少的人才。

2、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存在的差距。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所需要的就业人口迅速增加。但是,高职院校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与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差距,制造业的人才缺乏,而服务业的人才过多,学生就业困难,专业的设置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五、高职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

为了使高职专业的设置能够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今后在专业设置的时候,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树立品牌专业。树立品牌专业,是高职专业设置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重要保障。比如,加大对某一专业,如移动通信技术的师资配备、推动教学改革工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办学, 不断提高该专业的影响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此外,为了继续保持品牌专业的优势,围绕区域通信产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建立通信技术、通信网络、通信运行、通信服务专业群。

2、培养骨干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骨干专业。比如,某区的电子产业、汽车制造业、生物工程技术比较发达。因此,高职专业设置的时候,可以优先发展电子技术、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专业,加强这方面的教学设施、师资、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成本校的骨干专业,提高这些专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开辟新兴专业。主要是某些区域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而新兴的一些专业,比如发展微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等。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建立新兴专业,比如航空电子专业,以适应当地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4、激活原有专业。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使当地人才的需求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必须激活原有的专业,加快专业的调整,以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比如,围绕通信专业群的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调整为手机软件方向;影视动画专业调整为动漫方向;应用英语调整为商务英语和旅游英语方向,等等。

5、调整专业规模。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相关的专业规模,以增进对市场的适应性。目前,会计、文秘、电子商务等专业在市场上已经供大于求,很多的单位对这方面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所以,应该严格控制这些专业的规模,在不同的专业之间进行相应的规模调整,以提高对市场的适应性。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专业的设置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胡家秀.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切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

[2]包红霞.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3)

篇13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策;影响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能有效对每一个区域的经济进行调控。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制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更需要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控。若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区域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概述

(一)税收政策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等。就某一个区域而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制定出适合区域发展的更加细化的税收政策十分重要。比如,针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部门,对其征收高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发展,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对中小企业积极扶持,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减小对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压力等等。区域税收政策是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强有力的手段,能快速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二)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包括投资领域投资领域、投资方式、投资质量标准、投资财务标准等问题。政府的投资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基础实施和对企业的投资上,但是对于不同的地区,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区域政府要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完善其水电供应系统,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还要加强对公园对娱乐场所的投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为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对企业的投资,要合理分配其投资的区域,政府应首先考虑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拉动其经济发展;还要确定对区域的投资项目,要依据区域的资源情况,包括人力资源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投资项目;对于区域不发达的产业类型,对于区域的投资可以首先考虑发展该区域的该类产业,让区域的产业类型能够多样化。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减小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手段。包括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等。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一是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二是横向转移支付,三是纵向和横向混合使用。在纵向上,一级政府针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转移支付的力度也不尽相同。对于区域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充足的财政支持,让区域经济发展有充足资金作为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有足够的动力;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其有一定的财政基础,可以减小对那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否则过多的财政资金容易让经济发达区域滋生懒惰情绪,没有足够的生产积极性。在横向上,可以由经济发达的富裕地区向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纵向和横向结合的模式就要综合各区域的具体经济情况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二、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收入分配和经济结构都具有调整作用。首先,区域税收政策直接影响投资,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区域政府通过对外来投资者实行税收优惠,降低其投资成本,获得更多收益,能够有效吸引投资者对本区域进行投资,促进该区域的企业产生发展;对本区域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减小它们的发展压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达区域,各类企业密集,有许多高污染的区域,区域政府应适当提高对其的税收,控制这些污染环境企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的环境,给区域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经济、区域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投资能有效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投资,可以逐步使其经济实力加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让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区域投资政策是对生产要素的一种分配,它可以改善生产要素不足区域的要素拥有量,使要素过剩区域的要素重新分配以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对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对交通运输的投资,便捷的交通使得各区域的经济交流更加方便频繁,用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去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完善,可以吸引投资者这对本区域经济投资,带动区域的经济逐步发展。对区域工业企业的合理分配投资,即加大对区域落后地区的企业投资,减少对发达地区的企业投资,能有效改善落后区域的工业发展状况,增加该区域的就业量,促进经济发展,避免发达地区对工业和经济的垄断,缩小收入水平差距,维持社会稳定。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缩小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先富区域带动其他区域后富,实现经济发展的公平机制,包括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公平,经济发展机会的公平,还有各区域人们收入的公平。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保证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对区域的转移支付带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拥有雄厚的财政基础,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各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特别是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进行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区域间流通,发挥其更大的效用。

三、结束语

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某些地区经济的发展繁荣,而是全国地区均衡和共同的经济发展。区域政府根据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域经济政策,才能对各区域的资源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随着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实践完善,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不仅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对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兰翔 王少锋 朱振宇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于诗琦.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4,(28):165-166.

篇14

【关键词】区域经济;对外贸易;相关策略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越来越稳定的状态,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出现了不平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与协调,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并且深入总结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外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要想使区域经济朝着快速、平稳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构建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促使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活力得以调动,使对外贸易作用充分发挥。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两者间的关系

就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对外贸易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方面,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的产生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较大变化。

1.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对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因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差异,极易受全球经济市场的影响,容易出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两者的产业结构有明显差异,导致两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区域对外贸易可能会发生两级分化。在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活动所占比例较大,然而发展中国家则大多使用高耗能能源,伴随时间的延长,高能耗产品会严重破坏区域环境,对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良影响。

2.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对外贸易可分为两种,分别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在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时,需综合评判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们必须意识到,对外贸易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外部市场的扩张,本区域经济能够得以带动,不仅能够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而且能够改造、升级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朝着科学、稳定的方向发展。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进口贸易也占据了较重比例,市场需求对进口贸易具有刺激作用,可增加进口贸易,对新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另外,进口贸易有利于引入外国先进技术,促使相关项目研发费用减少,使产品生产效率提升。利用进口贸易,能够同本区域经济产生竞争关系,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使区域产品尽快更新换代,促使产品设备变得越来越完善。通过制定合理、完善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推动,对本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刺激作用,可使经济转型加速。

二、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

要想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明确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

1.促使人力资本投入增加

目前,我国信息化进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且工业发展迅速,若单纯凭借资金投入与劳动力,则难以使现代经济增长需求得以满足。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企业不仅要重视投入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还需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合理应用新技术,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政府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方针,以科教兴国作为发展目标,加大力度培养优秀人才,促使资金利用率提升。就区域教学而言,需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条件。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素养,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使医疗保险制度变得更加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

因受到地域特征的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政府在相关政策上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所倾斜,基础条件较好,然而西部地区的发展却不够理想。上述原因的产生与政府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关联,目前,各地区的政府都已经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开始采取措施,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使农村机械化水平提升,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工业化进程加速。

3.促使对外贸易机会变得更加均衡、平等化

目前,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各区域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过从实际发展情况上看,也存在差异。各区域在相关政策法规、基础设施上有明显差异,这会致使区域间贸易机会出现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约束。为此,区域政府要采取措施对区域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制定合理方案使相关法规变得更加完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在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活动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然而每个国家的不同区域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差异,区域政府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完善措施,制定合理、科学的政策法规,使这种差异缩小。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机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政府必须制定协调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