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范文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篇1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经典作家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并且根据实际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为的是达到合理、充分地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这表明,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这就不难看出,“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依靠“社会的理智”通过事先的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这应该是计划经济的本来含意。它与“市场经济”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表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立,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表现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这是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篇2

    关键词: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 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 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 梢匀我庋竦模??侨【鲇谌死喽宰匀唤绲娜鲜冻潭群透脑炷芰Γ?瓷??Φ姆⒄顾?健5鄙??Φ姆⒄故?值拖率保?死嘀荒芤揽俊叭说囊览倒叵怠崩凑绞ぷ匀唬??阕陨淼男枰??饩褪侨擞胱匀恢?涞摹白匀痪?谩笔逼冢坏鄙??Φ姆⒄钩鱿至松缁岱止ぃ??卑樗胬投?晒?辛耸S喽???接兄埔院螅?擞胱匀坏奈镏时浠还叵稻鸵??⒃凇耙晕锏囊览敌晕??〉娜说亩懒⑿浴毙问缴希?慈嗣峭ü?吧唐方换弧钡男问嚼词迪致?阕陨淼男枰??嬷?死嗌缁峋?没疃?男问揭簿徒?肓恕吧唐肪?谩狈⒄故逼冢坏鄙缁嵘??Φ母叨确⒄梗?股缁岵聘坏囊磺性慈?汲浞钟苛髦?螅?投??晌?死嗌?畹牡谝恍枰??接兄埔菜嬷??觯?鋈说玫饺?娣⒄梗?鞘比死嗌缁峋?没疃?问骄筒恍枰?ü?敖换弧钡男问嚼词迪郑?簿筒恍枰?凹壑怠辈迨制浼洌??且浴案骶∷?埽?葱璺峙洹钡男问嚼绰?阕陨淼男枰??佣??搿安?肪?谩钡姆⒄菇锥巍?/P>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 。“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 “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 。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 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 沼诒蝗鲜读说谋拘岳炊源?庵稚??Φ氖焙颍?缁岬纳??拚??刺?腿梦挥诎凑丈缁嶙芴搴兔扛龀稍钡男枰?陨???械纳缁岬挠屑苹?牡鹘凇!盵9] 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 。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 。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官僚主义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官僚主义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 。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经典作家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并且根据实际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为的是达到合理、充分地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这表明,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这就不难看出,“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依靠“社会的理智”通过事先的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这应该是计划经济的本来含意。它与“市场经济”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表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立,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表现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这是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篇3

关键词:经济 全球化 市场 结构 国际化

一、经济全球化为规模经济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经济全球化可以是企业采用更加先进的工艺、设备,实现大批量生产,可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和设备投资,降低能耗和原材料的消耗,突破一国资源利用和市场销售方面的限制,从而实现长期平均成本的降低。全球化对加速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吸引并利用外资。据统计,流入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初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年底,累计达到4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自1993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

2.引进和利用外国先进技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众多技术领域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一些技术应用方面能够与世界同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济全球化以及公司的全球性科技活动加速发展,使国家之间的科技性活动不断深入,使全球性科技交流得以加强。

3.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更多引进世界先进管理并实现管理创新的机遇。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的涌动过程,我国能够引进、吸引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事实上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借鉴。

4.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使我国能更快地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

5.资源利用的全球化。

6.开拓国外市场。有利于企业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 拓展海外市场。一方面,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是全球性的,为世界范围的消费者所认同,有助于我国“借船出海”;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能够影响和刺激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尽快走出国门并形成基于全球经营实绩的真正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国际市场进入壁垒的多层次性

冷战后,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单凭一国力量已无法应对各个领域的挑战,于是普遍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取得集团优势增强自身实力。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区域集团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当前,全球区域性的双边、多边经济组织和经济合作协定已超过100个,其中70%以上是20 世纪90年代后建立的。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贸易保护主义,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据独立监测机构“全球贸易警报”2010年年初发表的一份报告,自2009年11月二十国集团华盛顿金融峰会以来,仅集团成员就实施了 121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另有134项在酝酿过程中,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关税、补贴出口、限制移民及其他特别救济措施等,全球90%的商品贸易不同程度地受到保护主义的限制。

三、生产集中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动作的载体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现象就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和运作。现在5万个大的跨国公司,加上他们50万个大的子公司在全球运作,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可能。所以,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实行的全球经营战略促进资源优化组织。

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正是通过跨国公司实行全球经济战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需要,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立足全球, 对生产经营实行全球性战略安排,把别国的市场和资源纳入其全球性的安排中。为了实现其全球经营战略,许多跨国公司把本国的跨国公司变为世界范围的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篇4

【关键词】 质量化 经济化 反应时间 运行时率

作为研究对象的污水处理站投产于1988年,2003年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实现水质改性工艺,现日处理污水量在8000m3左右。

水质改性工艺的简介:

实现污水改性。通过投加碱性药剂将原水的PH值由6.3提高到7.8~8.1;投加的污水处理剂有三种:复合碱、助凝剂、混凝剂。要求达到的水质指标:机械杂质

污水处理剂的管理及使用直接影响到处理后水质的指标以及水处理的经济性,在油田污水处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既要保证水质达标,完成水质达标率,同时又要控制药剂成本不超的攻关难题。如能善加把握,不仅可为水质达标提供重要保障,还可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1 解决问题的途径

以笔者所在的污水处理站为例,全年根据加药配方(表1)该站全年药剂费需2360200元(表2),而因控制成本实际批示全年药剂费210万元,缺口26万余元,但处理水量却不降反增。

浓度按每天处理水量6500m3算得,实际增为7000m3左右。

药剂费削减,必然造成日平均加药量下降,而处理水量却逐渐增加,如何才能化解矛盾,完成当年的水处理任务?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达成共识:利用现有条件,解决或增强关键的薄弱影响水质处理节点,实现高层次的“质量加药、经济加药”。

2 解决问题措施的探讨

2.1 改善反应环境、增加反应时间

为保证降药不降效,首先增加药剂的反应时间,改变原先采用的“双罐并联、一罐备用”模式为目前的“三罐并联模式”。通过增加一次除油罐提高一次后水质,减轻二次沉降罐负荷,并同时降低悬浮固体及含油对之后加入药剂的吸附作用,减轻对药效的负面影响;通过增加二次沉降罐使污水在二次罐中的流动更加缓慢,药剂反应场所相对更加稳定,并同时延长药剂的停留反应时间及悬浮固体、含油的沉降分离时间(由3.6小时延长至5.4小时),达到提高药剂效能的目的。

2.2 延长污水罐清渣周期,提高处理流程的正常运行时率

污水处理罐在罐底沉渣累计到一定厚度时必须予以清除,以保障污水在罐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在该站实际生产运行中,污水罐的清渣处理表现为清渣周期短、工期长。清渣周期为3个月,主要的药剂反应场所为3座二次混凝沉降罐,3罐清完一遍工期需24天,全年清渣作业4次,累计占时96天。在此期间,由于少了三分之一的药剂反应时间,严重影响着污水处理剂的反应效果。

因此必须做到控制沉渣厚度,延长二次混凝沉降罐的清渣周期(减少清渣次数)。

(1)合理利用相关流程,提高二次沉降罐的排泥能力。利用排泥管进行冲泥作业,解决冲泥效果差的问题,应用于自压式排泥的二次沉降罐。如图1所示。

利用排泥管冲泥可有效达到使附近沉渣疏松的目的,且不会引起沉渣上扬,冲泥完毕后可立刻转入正常排泥操作。

(2)变盲目排泥为可视排泥,提高有效排泥率:

如图所示,由于原排泥管口绝大部分时间沉没于泥浆池液面以下,无法观察到排泥阀开启后从有效排放转变到无效排放的过程,仅凭开启时间开关排泥阀,十分盲目且效率低下。经过长时间现场调研论证,如果从泥浆池入口处的排泥管加一段同管径复线,可实现排泥的全程目测,并且经济可行(如图2)。

施工后的效果:所有排泥阀的排出液都可经复线进入泥浆池,这样就可实现排泥过程的全程目测,此时操作工人就完全可以根据排出液的外观判断含泥量,然后控制排泥阀,实现全程有效排泥。达到提高有效排泥率、减少回收水量的双重目的。

经过上述2项措施,清渣周期由3个月增加至4个月,全年减少1次清渣作业及24天施工占用时间,使该站二次沉降混凝罐的正常运行时率得到明显提高。

2.3 动态调节按需加药

根据处理水量、质量的变化以及对加药后的水质化验结果,在出站水质达标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加药方案,通过人工变频调节或冲击投加等手段,保障药剂按需投加。不拘泥于固有的加药配方,也不盲目追求过高的水质指标,已达标为准,从而避免药剂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了成本。

3 所做工作取得的效果

经过上述所做的工作,该站逐步提升了药剂管理使用的质量化和经济化。在药剂费短缺的不利形势下,通过提高药剂反应质量弥补了药剂数量的不足,不但在水质指标方面超额完成任务,并且在控制药剂成本方面,也取得可观收益,深刻体现了 “质量加药、经济加药”理念。水质指标平均符合率达到95.5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22个百分点。在显著提高水质指标的基础上,药剂费与去年同期比减少了124057.6元收益可观。

4 巩固措施

为了巩固目前成效,进一步提高“质量加药、经济加药”的水平,需要跟进的措施及管理内容如下:

4.1 降低污水处理负荷

严格来水监测制度,严格本站事故罐、泥浆池、回收罐、溢流池等各类污水回收制度避免加药前来水过脏,处理困难。

4.2 专人负责进站药剂数量、质量的监督检测

由当值岗位人员监督卸药数量,由技术员对进站药剂进行药品外观、比重等方面的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鉴定,追回不合格的药剂费用,落实水质指标与药品质量挂钩的承包机制。

篇5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规则经济,同时也是诚信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来保障,而一定市场经济秩序的培育、建立和完善又必须以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以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秩序为依托、为支撑。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要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秩序,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秩序其核心价值就在于“诚实守信”。然而,近年来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音符。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不仅颠覆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要求,破坏了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扰乱和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秩序,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如偷税漏税、走私套汇、假冒仿冒(侵犯商标权专利权)、制假贩假、坑蒙拐骗、生产和销售滥加各种添加剂或有毒物质的商品、虚假商业信息、制造虚假广告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市场经济本身有其负面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但它也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配置资源必然存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利益的驱动会引起一些企业出现违约、失信和欺诈等现象。其次,社会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样化的客观存在。由于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在我国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多样化了,一些人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甚至信仰缺失、是非莫辨、荣辱不分,因而在义利面前出现重利轻义、见利忘义行为在所难免。再次,社会转型期的衍生物。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折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企业诚信的监督机制和处罚机制都还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些企业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为了眼前的利益投机钻营,逐名逐利,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最后,互联网技术被一些人恶意地加以利用。目前在我国,互联网+的概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和营销方式,但互联网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也为一些企业和个人违约、失信和欺诈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整体出发,用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失信问题,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然后再逐一解决各种次要的矛盾和问题。当然,在诸多因素中,道德要求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但社会意识并不是消极的,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并积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而有序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诚信建设、诚信教育。一个诚实守信的企业,才可能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安定有序、稳定和谐的社会。因此,在当代中国加强诚信建设,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文化的对策研究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发达、不完善的体现。只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规范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才能保证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为广大人民所共享。但是,任何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都会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因而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加强国家调控和国家干预,合理调整不同阶层间的利益关系,注重在制度安排、顶层设计方面彰显社会公平与正义,努力实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诚信失范现象,最大可能地化解社会信任危机。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因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能操之过急。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市场经济具有两面性,它的进步性在于它强调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的意义和价值,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认识和对待世界各民族的普遍联系和普遍交往;其局限性在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衍生出一些负面的效应。如:利润至上盛行,短视行为随处可见;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不断蔓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形层出不穷等等。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让诚实守信深入人心,外化于行,才有可能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限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上和尽可能小的范围里。由于当前我国社会价值取向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灌输,应让诚信教育植根于实践。因为,对一个制度完善的社会经济体系而言,诚信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需要长期精心呵护的稀缺资源和精神财富,它不仅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提供保证,而且还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创造持久的价值、提供精神营养。

3.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法律、法规。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诚信是一个企业、一个社会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这是被实践不断证明过的真理。可见,诚实守信对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障,仅仅有道德要求是不能奏效的。在我国,诚信缺失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应的制度、法律和法规相对滞后,监督机制、处罚机制不够完善,违约、失信的成本和风险过低。因此,必须要完善信用制度、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制定并保证执行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法律、法规,健全惩治制度,加大对违约、失信的处罚力度,用制度来约束人们、用法律和法规教育人们做到诚实守信。

三、结语

篇6

2009年10月,交通部联合长江干线八省二市启动了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日,经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列入拆解计划的船舶已达3742艘,拆改完工船舶3105艘,核准使用中央补贴资金3.85亿元,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京杭运河和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程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沿线各省市的做法,是统筹推进、组织到位、创新服务的最具代表性的诠释,也为珠江船型标准化工程的推进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组织有力 以服务赢得认同

2003年12月,交通部和五省一市人民政府联合颁布了《关于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行动方案的公告》,在京杭运河和长江三角洲主要内河航道实施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决定用4年时间实现挂桨机船退出京杭运河航运市场,到2010年航行于京杭运河的船舶80%以上达到标准化。

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均成立了由宣传、财务、综计、海事(船检)、航道、运管等部门参加的船型标准化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参与部门各派一名工作人员参加办公室工作,集中办公、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组织领导体系和办事机构,为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参与示范工程的五省一市相关部门,在不同方面为船民提供着服务、全力保障着示范工程的推进进度,这些积极的努力不仅得到了船民的认同,同时也为示范效应的体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山东省通过把好船舶建造前的源头管理关,标准化工作事半功倍。该省将标准船型尺度审核工作渗入到《登记证明书》的发放过程中,把《登记证明书》作为建造标准船型船舶的第一道关口,严把船舶建造关,凡是不符合标准船型尺度的船舶,坚决不予办理国内水路运输登记,不发《登记证明书》,从而基本杜绝了非标准尺度船舶进入京杭运河山东段水运市场。

挂桨机船的拆改工作是整个示范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据了解,五省一市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各自省(市)挂桨机船拆解改造政府资金管理办法。江苏、浙江两省组织了多期专业人员培训,并组织开发了挂桨机船拆解改造管理信息系统,对挂桨机船拆解改造和政府补贴资金的发放,实行实时监控和网上审批。江苏省兴化市是挂桨机船大户,当地管理部门在实施挂桨机船拆解过程中,发明了“两次监督、一次到位”的现场监管方法,既保证了监督到位,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管理成本。同时对规范政府补贴资金的管理十分重视,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增强工作的透明度,防止违规使用补贴资金,确保政府补贴如数发放到船民手中。据了解,江苏省在2004年中央补贴资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省交通厅设法调剂了3000万元并贷款5000万元,保证船民能够及时领取补贴,维护了政府的信誉,使示范工程真正成为群众拥护、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统筹推进 组织到位

长江水系八省二市启动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以来,长江航务管理局及各省市交通主管部门以推进船型标准化为切入点,加强对外宣传,开展专题研究,推行便民措施,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据有关数据显示,长江干线推进船型标准化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尤其是采取行政限制手段和经济鼓励政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极大,关系到广大船东的切身利益。如果实施不力,将直接关系到推进工作的成败,影响到长江航运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此过程中,作为八省二市交通部门的统领者――长江航务管理局所发挥的统筹、协调及推动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长江航务管理局会同长江水系各省市港航管理部门以及中国船级社、长江海事局、江苏海事局、上海海事局等单位,牵头组织成立了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执行领导小组,负责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的统筹协调工作。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制定了《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工作宣传方案》,编制了《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宣传册公用内容》,组织了领导访谈,了宣传标语和致船东公开信。制定推进工作方案,在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方案》。在组织开展该方案的同时,会同重庆市、湖北省港航管理部门,成功实施三峡库区非标准滚装船退出市场,三峡库区滚装船标准化率从38%提高到了51%,成为“政府引导、行政调控、企业协商,市场运作”推进船型标准化的成功案例。同时为船民解忧,了解船东意愿,组织开展了船型标准化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15次,听取意见,开展专题研究。并制定下发了《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档案管理规定》、《长江干线船舶拆改施工现场监督办法》、研发启用了《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创新管理模式 提升服务品质

在长江航务管理局的统筹领导下,各省市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特别是有些省市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品质,亮点纷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为方便基层组织与航运企业,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江苏省升级改造船型标准化三级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运财两部门“一网通”。同时通过一线窗口单位,把政府的关怀、诚意及时传递到每个船公司,为航运公司提供“一门式服务”,应船民要求推行“上门服务”、“异地拆解服务”,实行“AB角”工作制,做到了船民有难能解、有求必应,极大地提高了船东、船民的参与度。

安徽省注重推进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船东参与的积极性。安徽省共有4437艘老旧船舶需要拆解,占长江八省二市的三分之一强。他们组织人员,帮助解决船东、船厂遇到的实际问题,主动上门服务,提供方便措施,推行船检、海事、运政等部门一站式服务。在资金支付上,做到以人为本,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与安徽省财政积极协调,财政将补贴款直接拨付到各市港航局,由港航局统一审核、直接支付,极大地缩短了资金支付周期,解船东燃眉之急。

江西省自筹资金200余万元,完成了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的研究制定,于2009年12月了省内普通货物、集装箱、化学品船、油船四类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其中普通货物船主尺度系列14个,覆盖100吨至5000吨货船;集装箱船主尺度系列4个,覆盖33TEU至202TEU集装箱船;化学品船主尺度系列6个,覆盖200吨至1500吨化学品船;油船主尺度系列7个,覆盖100吨至1500吨油船。并组织研发了部分标准船型的技术方案,尽力为本省船型标准化工作“开好前门”。

篇7

关键词:烟厂花园;设计;垃圾;绿化

1 项目背景

众所周知从京广铁路西侧到京广铁路东侧,明显能感觉到环境的差异,这一方面是因为召陵区是漯河市的工业区特别是银鸽集团(造纸企业)、漯河泰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化工企业)、漯河兴茂钛白粉有限公司(化工企业)3大企业排除的废烟气使整个铁东蒙上了一层灰,另一方面召陵区公共绿地面积特别是游园面积偏少,环境净化能力不足。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介绍

随着漯河市城市化发展,召陵区城市居民越来越多,人们的健身、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原有烟厂花园已不能满足人们休闲锻炼的要求。2009年,应市民要求政府对原烟厂花园进行了升级改造,本院承接了烟厂花园升级改造的设计工作。

2.2 问题分析

2.2.1 空间问题。由于召陵区缺少公共活动空间,不少市民晚饭后站在马路上跳舞锻炼,这样既影响了交通,又不安全,许多市名纷纷反映希望增大烟厂花园的硬化面积。

2.2.2 植物问题。由于烟厂花园下面全是垃圾,污染较严重,一般绿化树种难以生存。经现场调查枫杨、栾树等乔木长势不错,花灌木死亡较严重。

2.2.3 分析及对策。在保留原有较好的景观效果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硬化面积,及附属设施。保留长势较好的乔木,地被长势不好处覆30~50cm厚土层后再种植地被植物。

3 设计原则

(1) “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2) “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设计中主要采用保留原有长势好的乔木主,绿地中配置茂密的灌木和草皮,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3) “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

3.4 “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4 指导思想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周围居民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2)植物配置以乡土抗污染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3)花园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环境相适应。

5 设计内容

5.1 主入口景区

在双汇路与解放路交叉口处设主入口,在原有花坛中增加景石、色块,更换花坛面层,扩大硬化面积,主入口东侧在原有乔木周围做树池坐凳,使其形成林荫。树阵广场建成后常常有老人在此弹琴、唱戏、下棋,增加木亭,方便游人休息,又可遮阳。主入口南侧,扩大硬化后增加健身器材,供人们在茶余饭后休闲健身。

5.2 次入口景区

在花园的东侧设次入口,与主入口风格相近,也是在原有花坛中加花置石,保留原有树木形成林荫广场。

5.3 山包绿化

由于是垃圾堆山,保留原有已成活龙柏、构树,重新覆盖种植土后铺设矮天堂草皮。

篇8

一、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度分散之间的矛盾

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进程中,银行的商业化体制改革要求银行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判断其经营行为,从金融部门看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从中国农村发展的需求看则应该另外评价。因为,商业化的正规金融机构是不可能适应农户由于高度分散并且兼业经营而提出的资金信用需求的,商业银行和小农经济这两方面的对接有问题。我认为,农户经营高度化分散是其根本特点,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也确实要求其追逐利润,规避风险。所以,银行和农户任何一方都没有对错之分。

目前的问题是,农村资金的短缺使之成为极度稀缺要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问题不是农户资金需求不足,也不是政府不想加大农业资金投入,而是市场化取向的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要求其退出农业。

农户的资金需求一般具有分散、小额化、周期长、风险高、不易监督的特点,银行如对其贷款,利润比较低。而任何银行所追求的利润只能来源于相对有规模效益的贷款。因此,这就导致了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不对称。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没有办法了解农户的贷款需求,农户也不可能拿出详尽的贷款报告给银行,不可能走目前的金融程序向银行申请贷款。此外,农户没有资产抵押条件,即使可以用土地抵押,银行也难以收回这种隐含农民社会保障的抵押品。实际上如果不使用特殊的或暴力的手段,就连高利贷者也难以收回农户借款时的抵押品。

从近几年对农户的整体调查情况来看,农户的存款增长幅度大于其贷款增长幅度,因此有大量资金从农村流出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表面形式就是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吸纳农村的资金有所增加,银行给农户的贷款却是减少的。农民的信用需求能够从银行和信用社得到满足的只占到24%,连1/4都不到,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假设:市场化导向的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是其退出农村信用领域,银行的资金供给与农户高度分散的、自给自足和半自给自足的、生活性需求与生产性需求混合在一起的、小额的、周期长的、风险高的、监督不易的资金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体制不对称,其严重结果是导致农村资金要素匮乏。

作为龙头要素和最具组织作用的要素---资金,它如果退出农业,就会导致任何力图加大农业投入的政策措施都不能落实,增加农民收入的良好愿望只能落空。这就会引出一个问题:在整个国家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同时,农业经济无法实现市场经济。这怎么来解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调控的是什么?它是在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作用之下调控那些递减的要素,使那些边际收益可能递增的要素替代那些边际收益递减的要素。

那么什么要素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呢?很明显,是劳动力要素,而资金要素是过度稀缺的。因此就必然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在农村搞高利贷是最赚钱的。资金要素的边际效益是上涨的,但由于银行资金供给与农户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资金没法通过国家金融部门进入农村,因此农村成为资金要素过度稀缺的一个领域。土地要素也不能增加,因为它是人均占有的,而且由于土地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所以土地要素的流转比例低。因此,尽管劳动力要素的边际效益降为零,甚至是负值,它也当然不能被替代。

因此,我们说,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发调控资源,在农业生产领域很难发挥作用,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农业结构更有可能会出问题。当我们的政策取向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思路上的时候,农业、农村经济所遇到的困难与这种政策取向的善良愿望之间似乎就出现了不相一致。

二、中国的农村经济问题不能靠外资来解决

九十年代后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外资不断增加来维持的。

那么,农业经济的发展能不能靠外资呢?我的回答是不可能。因为,外资是不会投向高度分散的、自给自足和半自给自足的、生活性需求与生产性需求混合在一起的、小规模的、周期长的、风险高的农业经济的。因此可以说,既不能按照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路来解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也不能靠外部市场来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

简单地强调用市场化的路子来调整农业结构可能走不通,因为单纯开展“农业”的结构调整已经走到头了,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导致农业主产品的成本在“天花板”价格(国际价格)之上,此后小农经济条件下唯一能够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的内在机制,是农民在家庭经营内部自己把劳动力的收益降为零,甚至是负值。在这种情况下,对农业的一切政策设计,包括政府对农民直接进行补贴,其效果都不可能明显。版权所有

三、农村政策研究应该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以往的经验看,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市场化的制度最早是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被借鉴的,那时候的城市仍然在维持计划经济;并且由于政府对农村采取休养生息的让步政策,放开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因此,农村的市场经济制度并不是被设计好、被推行下去的,实际上是农民作为利益主体的条件下,自发地与农村传统制度结合,才发挥了市场的作用。

另一方面,后来农村发展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则与城市改革从原来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部门垄断体制、以及在国家大规模对外开放进程中部门垄断与国际资本结合有关。这显然已经导致农村经济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改变。以往的教训表明,再单纯地强调农业的市场化改革解决不了农村经济的复杂矛盾。如果政府真的想扶持农业,必须从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放开某些垄断领域,让农民合作经济参与进来。

四、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的深入讨论

第一,中国农村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必须用适宜小农经济的思路来解决农业问题。

首先要看到,我国的小农经济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其投入产出比下降为负值其实是个必然的过程。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就不能照搬西方,而东亚小农经济社会模式的基本政策安排---日韩台模式---是更值得我们借鉴的。日韩台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对农民合作社采取特殊政策放开农业外部规模经营。因为纯粹的农业生产没有规模效益,政府对农民进行补贴又由于交易费用太高而不可能补到每个单一的农民头上,因此,只能靠农业外部规模来补充农业内部收益下降的损失,政府只能是放开与农业相关的领域,让农民合作经济进入。与农业相关的这些领域包括:农村信用、保险、生产资料购销、农产品的加工,以及农副产品的批发等。所有这些农业生产外部经营领域都能形成规模、产生利润,而唯独种植业产生不了利润。外部合作经营所产生的收益必须通过合作社内部收益分配补贴到种植业上去,否则东亚小农经济从事的农业就很难持续下去。

其次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要针对那些有组织的合作社,而不是直接投给农户。这还是由于政府与单个农户的交易成本过高。近年来提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税费改革等政策都是以为政府可以与9亿农民进行直接交易,其实50年的经验教训证明这是做不到的。政府能做的是,对农村的投入和补贴不是用于部门或者部门下设的企业,而是直接用于农村基层合作经济组织。比如,政府对合作社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投入,政府投入可以计股(政府股权甚至可以占到50%以上,保证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被私人占有),但不能拿回收益。政府股权收益只能通过合作社内部分配用于农业生产补贴和农村公益事业开支。

不过,即使我们采纳了日韩台的合作经济模式,也仅仅意味着我们其实将小农经济条件下必然不断推高的农业生产成本消化在其他涉农行业领域返还的利润之中,而这并没有解决农业规模不足的根本问题(美国劳均土地面积为800多亩,中国仅为4亩多,相差200倍),中国的农业依然无法与国际上的规模农业去抗争。

第二,现在必须尽快启动城市化,否则就很难解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也难以带动国民经济整个一盘棋的发展。

这已经是被政策理论界自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谈了15年的老话题。按说已经没有再讨论的必要,当务之急似乎只是如何操作的问题。但是,如果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放眼全球”,如果考虑到21世纪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我所做过的关于加快农村城市化一切分析,就变得几乎没有意义。因为进一步的分析是,如果按照199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义的将来在21世纪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中,中国所能够扮演的,只能是以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生产最低价格的一般制成品的角色的话,其结果可能要求我们只能象当年搞工业化的资本积累那样维持城乡二元结构,才能保证劳动力的低成本,否则追求高增长的中国经济就走不下去了。

篇9

关键词:经济师 市场规律 理论依据 促销手段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师负担着节约项目成本,为企业开源节流的重要责任,但目前许多大中型企业的经济师并没有能够真正成为企业领导的得力助手。经济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制定一套从获取、部署、实施、售后为一体的经营战略部署,从而达到引导抓住前导市场,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下面,结合实际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前导市场策略师市场需求必然存在的理论依据

前导市场一块有待开发的市场,它是一种通过技术引导,系统为主导的市场。同时,在售后服务以及质量信誉保证方面,绝大程度的决定着企业产品的存活度问题,所以,经济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制定一套从获取、部署、实施、售后为一体的经营战略部署,从而达到引导抓住前导市场,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市场需求还处于潜在状态时,就必须去开发和引导市场,是这个潜在的市场逐步的成为现实生活需求。一是处于市场限制,客户已经意识到却由于多种原因而不能购买使用的市场需求。二是在市场运行上已经存在,但是客户和大众还没有意识到去购买的市场需求。三是特别是优势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创新,客户和商家的市场需求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着,用户的希求不断的向尖端层次发展,希望有技术更新的新产品问世。四是不断的对新老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升级,不断去开发新的使用领域,给客户和商家更多更新更方便更具有一定效益的市场需求空间。五是将建在的需求与必然的现实需求变成一个整体,利用交替更新换代,其引导市场,所以,经济师要做的不是去适应市场改变市场,二十让市场逐步的完善并且去适应经济师发展规划。

二、前导市场的首要战略条件是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变化规律

一是在现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也日益扩大,市场的需求链以及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更是临时多遍,一个聪明的企业必须要抓住先机,在经营上率先迈出制胜的关键步骤,这一步骤就是捕捉市场信息,将那些即将要发生挥着未发生的信息统一规划。通过对视察过需求的变化规律进行有条理有节奏的分析,已达到准确预测市场发展前景和方向的目的。二是任何的市场运作和行为规范都有着本质上的发展过程,终究有它的变化规律和行为运动轨迹。由于这种轨迹本身不是一个固定等速的直线行运动,因此这个发展轨迹有很多的突破点可以寻找,通过对突破点的攻击到打破,最终就能取得签到市场的占据效果。三是通过纵向的延伸的方法,让用户或者商家对现实需求的商品在使用过程中,对其商品进行有价值的评价,从而使市场很直观的反映出商品价值,以及商品中的不足也能从这种评价中展现出来,这种展现的方式就是一种潜在的需求反应,顺着这种纵向延伸,就能找到潜在的市场,并以此为企业的前导市场战略目标进行市场的开发利用。四是通过横向拓展计划,让任何推出的商品都有一种预测的需求对象和满足范围,这就要从更宽更广的领域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目标需求,这种拓展计划只需要产品稍加改进,就可以满足另外一种需求,从而促使一种甚至多种新事物新市场的出现。只要将这些市场把握住,经营好,企业的前导市场战略也相应的完成了。五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去开发推出更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高科技产品,用来诱发潜在的消费市场,这就是技术革新诱惑方法。六是复古,这是一个在市场上消失多年又反复出现却经久不衰的一个销售模式。这也反映出简单的市场需求往往是以一种简单反复的模式重复出现的,也是一种大众化的前导市场获取方式。现代企业如果能将某种产品利用复古的方式抓住市场,也一定能让企业无往不利。

三、经营战略决定着前导市场的成功与否

即使企业经济师及时准确的捕捉到了潜在市场的需求空间与变化趋势,最终的还是完美的经营战略。经营战略就是为实现一定的经营利益,对多种方案进行审核权衡评估,最终选择和使用最佳方案的过程。这种战略也称之为前导市场战略部署计划。

1. 经营战略部署的准确性。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以市场发展空间为前提,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推断这种经营战略的可行性几率。对经营战略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战略风险,并拟定各种可行性方案,决策的准确度越大战略市场部署计划产生的积极效应就越大。

2. 经营战略部署的适时性 。当一个经营战略部署出现时,要及时的掌握信息,当机立断进行部署,以免错过抓住前导市场的最佳时机。无论什么样的新产品新事物都要做到因势利导而不是盲目的投放。

3. 经营战略部署的可行性。任何商品的推出,都有其预测的需求的满足对象和范围,聪明的经营者如能在更宽的领域和范围内找到相近似的需求,只需将产品稍加改进,并采用新的营销策略,就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开拓出一个或多个新的市场。通过战略决策的企划捕捉对环境选择的最佳时机,不光要符合外部市场的竞争换几个,更要用一种引导的功能将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要符合企业内部条件,将企业本身经营能力做出一个定义,使企业自身通过不间断的努力就能达到战略部署的最终目的。

4. 经营战略部署的科学性。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研究,通过仿真精益求精的综合分析,准确的把握住信息和市场变化规律,从而引导潜在的消费需求并准确的采用新技术新的的营销策略。

四、前导市场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强有力的促销手段

在现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也日益扩大,市场的需求链以及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更是临时多遍,一个聪明的企业必须要抓住先机,在经营上率先迈出制胜的关键步骤,这一步骤就是捕捉市场信息,将那些即将要发生挥着未发生的信息统一规划。通过对视察过需求的变化规律进行有条理有节奏的分析,已达到准确预测市场发展前景和方向的目的。因此,经济师有必要研究和把握签到市场的策略。争夺消费者的竞争就是当今社会的市场竞争,顾客越多,获得成功的希望就越大,而促销最终成为 竞争能力中的必要手段和策略,更是引导市场潜在需求更广阔发展手段和策略。

1. 加大宣传力度,是企业将自己即将打入前导市场的产品经营有条理的包装策划,如,新闻广告、知识技术介绍、公关以及明星代言等灵活多变的形式,从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 真实的测试手段,将企业的产品免费提供给一些有影响力的用户使用,在对使用过程进行生动形象的宣传推广,也可以将产品免费投放给国家权威机构进行科学检测,从而使消费者加大购买的决心,同时在使用时还能做到安心、放心不揪心。

总之,前导市场一块有待开发的市场,它是一种通过技术引导,系统为主导的市场。同时,在售后服务以及质量信誉保证方面,绝大程度的决定着企业产品的存活度问题,所以,经济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制定一套从获取、部署、实施、售后为一体的经营战略部署,从而达到引导抓住前导市场,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

参考文献:

[1] 刘力.经济师的职责、地位与权力[J]. 经济师,2005,(11).

[2] 徐念勤.对大中型企业经济师地位作用的探讨[J].经济师,2006,(11).

篇10

近期,国内量化对冲基金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对冲工具――股指期货正在面临严格的管控。

如果说中金所在8月底上调非套保持仓保证金的举措只是为了抑制股指期货的过度投机,那么9月2日的四条“狠招”就相当于掐住了股指期货的七寸要害,将对期指投资者产生极其致命的影响。首先,股指期货的短期投机者(包括套利交易者)已经几乎被宣判了死刑,当日开仓又平仓收取万分之二十三的手续费意味着日内交易成本的急剧上升,而单日开仓10手的限制则能够显著压缩期指策略的运行容量;其次,尽管套保账户除保证金上调外并没有受到中金所的其他交易限制,但因为期指多头的交易受限,套保账户很可能面临没有交易对手的尴尬局面,亦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套保策略的执行造成影响。从9月7日开始至今的期指成交量就是最好的证据,日均1.87万手的IF主力合约成交量已不足历史的二十分之一。

回到国内的量化对冲基金,如果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继续运行,首先要将仓位降低到7成以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留存足够的现金以支付40%的期货保证金;其次,为了可以在3天内将对冲的仓位从零加至7成,产品的规模就必须控制在4300万以内,因为每天的股指期货开仓限制为10手,而如今的IF合约价值约在100万左右,3天内最多也只能够卖出3000万的IF合约;最后,我们还不能够一次性卖出10张期指合约,因为当前的期指已无法提供相应的流动性支持,从盘口数据来看,买一的实时挂单往往在3手以内,而买卖价差的波动也十分频繁,所以我们需要将10张期指合约分5次甚至10次进行交易,并逐一盯盘操作,但即使这样,也难以有效降低流动性缺失所带来的额外成本。

毋庸置疑,阿尔法策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已是步履维艰,加之股指期货长期大幅贴水,量化对冲基金已经不得不去寻找新的交易机会,以满足管理资产的增值需求。所幸市场依然不乏此类机会,比如商品期货的CTA策略、分级基金的套利策略、个股的事件驱动策略,以及基于海外期指的对冲策略等。不管怎样,量化对冲基金仍将始终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严格控制策略的收益回撤比,而这也是量化对冲基金区别于其他投资基金的主要特征。

篇11

此次拍卖,是荣宝与江苏御风联合举办的一场小型的精品拍卖会,虽然整场拍卖没有上千万元的“扛鼎”大作,但在拍品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荣宝一贯坚持的精品战略,拍卖组织者在拍品的鉴定上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

本场拍卖,中国书画(一)总成交767.7万元,成交率63.58%:中国书画(二)成交1951.2万元,成交率45.3%。从拍品成交情况看,精品的成交率较高,成交价也高于市场行情,行家认为,这说明中国艺术市场正日益趋于理性,这一结论的得出并非空穴来风,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中国艺术市场起步之初,艺术品特别是中国书画艺术品,购买者中虽然不乏收藏家,但其购买主流仍然是艺术品投资者和艺术市场的投机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有能力购买中国书画艺术品的购买者,本身并不具备较高的艺术欣赏力和鉴赏力,在购买艺术品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投机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成为新一代的艺术品收藏家和投资人,他们具备较高的素质和非常高的智商,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掌握艺术品的鉴赏知识,具有较高的艺术品欣赏水准,他们的出现,推动了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前几年的“井喷”行情的出现与他们有着较大的关系。但“井喷”行情的出现,也使大量艺术“垃圾”甚至有一定数量的赝品充斥艺术市场,这是非常致命的。行家认为,艺术市场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艺术“垃圾”的淘汰过程,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艺术市场进入目前的调整期,正是艺术市场趋于理性的一种表现,调整意味着什么,我们认为,意味着清除艺术“垃圾”,意味着对艺术精品的价值认同,意味着一种真正的理性回归。

本场拍卖,虽然受目前艺术市场大气候影响,成交率不高,但其中的精品都受到了买家的追捧:如310号拍品徐悲鸿《马》,画面用笔纵放淋漓,结构造型严谨洒脱,同时画有柏树背景,虽然仅3.3平尺,成交价人民币159.5万元:第319号拍品傅抱石《湘夫人》,也是傅抱石先生的人物画精品之作,画中人物气息高古清逸,笔力遒劲,线条轻灵,生动传神地刻划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1.9平尺,以1 43万元人民币成交;第333号林风眠《裸女》以75.8万元成交;第314号齐白石《桃花图》以71.5万元成交:第300号《丽人行》是陆俨少最精的人物化作品,以71.575元成交。

本场拍卖,当代名家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成交情况也较好。应当说,当代画家的作品除了其与近现代名家相比拥有的价格优势外,还有其他一些优点,那就是真伪鉴定相对容易,作品的审美取向更适合目前以及今后的市场需求。本场拍卖,当代名家的作品成交情况值得重视。如第42号拍品喻继高《瑞鹤迎春》以8835元成交:第l 36号拍品范曾《牵牯图》以38.5万元成交;第87号拍品杨明义《小镇新荷》以19.8Z元成交。

篇12

[关键词]本土化;社会责任;品牌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07-02

1 引 言

联合利华公司创始于19世纪末,迄今已跨越三个世纪,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联合利华作为世界上生产快速消费品的主要企业之一,在财富500强中排名前列。1999年,联合利华对其在中国原有的十四家合资企业进行资产重组。

联合利华在中国企业一片盲目建设所谓“大而全”巨型企业的浪潮中,逆流而动,迅速而果断的退出了非主营业务,突出主业。本次重组意义重大,不仅加强了中国市场在联合利华全球经营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使公司的产品销售得以统一,品牌推广更有力,而且降低了子公司的内部竞争,提高了竞争效率。

2 联合利华开拓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

2.1 大力推进本地化战略

(1)人力资源的本地化

现代营销理论认为,成功的本地化不可能离开人力资源的本地化。本地化的优秀员工队伍及管理层更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更能帮助跨国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和主流社会,从而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联合利华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外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比例一度相当之高,这种情况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经过思考,联合利华制定了坚持人力资源本地化的方针,不断优化公司中外籍人员比例。如今中国籍各层次管理人员已占公司管理人员总数的95%。与此同时,联合利华每年均从国内各知名高等院校招聘相当数量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并对其进行全面培训,以满足公司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要。

(2)物料采购的本土化

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联合利华却深深扎根于中国,并于2002年在上海成立了全球采购中心,依托中国丰富的资源,向联合利华全球出口原料及成品。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其对中草药、传统天然植物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走在了业界的前列。例如,天然草本系列的“夏士莲”洗发水和香皂,其原料采购几乎全部在中国完成,在竞争激烈的护理品市场上异军突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原材料的本地化策略极大的降低了采购和运输成本,使联合利华在生产链的开始阶段即具备了与中国本土企业同样的竞争优势。

(3)科研开发的本土化

按照市场营销学理论,一个产品自诞生之后要经过几个阶段,而真正创造超额利润的则是在产品进入成熟期之前。一个企业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开发新产品,以保持在业界的领先地位。联合利华每年花在研发新产品的费用就高达10亿美元。2000年2月在上海成立了其全球第六个研发中心――联合利华中国研究发展中心。该中心着重于产品配方的研究,并注重将中国传统科学所倡导的天然成分引合利华的产品中,以不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2.2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管理学理论认为,企业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做只顾谋利的“经济公民”,同时也应该是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的“社会公民”,如此,才可以真正获取企业与社会的“双赢”甚至“多赢”。在中国,联合利华基于公司对当地社会发展的承诺,希望成为一个为中国社会发展作贡献的现代公民,这种贡献往往并不注重短期的商业回报,而是在人们最需要的地方提供帮助。联合利华在复旦大学等高校设立多项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联合利华资助了中国地质大学“和路雪杯”湖北省高校大学生足球邀请赛;2004年,联合利华在全国范围发起“中华”护齿宣传的系列活动;2005年,联合利华向合肥的30名小学生提供资助,支付其小学期间的全部学费;2000年,联合利华启动了公益性的“绿水青山”行动。活动遍及全国十多个地区,旨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并开展植树活动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这一策略的实施,无疑获得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好评,提高了联合利华的知名度,也间接的加强了消费者的认同感,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

2.3 积极有效的广告战略

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联合利华没有大规模推进某一种模式,而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市场的特点和文化、政治环境,相对独立自主的经营自己的广告策略。联合利华的成功无疑是一个信号,即要想真正的开拓国际市场,就不能忽视广告的巨大作用。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时候,要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舍得在广告上投入精力和资本,如此才可以扎根当地市场,实现长远发展。

篇13

论文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代国际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普遍趋向,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势必期待教师能力的提高。这其中教师自我努力的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以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为案例,阐述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合唱指挥教师的能力构成及自我培育途径。

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任何教师都迫切需要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进行反思。目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已经逐渐从片面追求教师群体的专业地位转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人角色实践,从关注教师的认知能力和技术化教学转向对教师极富人文气息的文化层面的整体关怀,从机械地要求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整体接受转到鼓励教师进行个人反思,从短期的、集中的学习培训转向教师持续、终身、多样化和多途径的学习与发展。作为高校合唱指挥专业教师,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及舞台艺术实践经验,直接关系到合唱指挥课程教学质量,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合唱指挥师资及人才,也将关系到我国合唱指挥事业的泉性发展。随着国内外合唱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合唱艺术以其高雅、专业的艺术形式受到人们及社会的关注和喜爱。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层面广,知识结构较为复杂,指挥技能技巧专业性强,因此,迫切需要对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对教学能力与职业发展的自我提高进行深思。正是基于这种背景,笔者本文主要探讨自我在反思过程中积累的观点,以期与同行们交流。133229.coM

一、教学能力反思是教师自我培养与发展的必要途径

教师专业能力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国际潮流的出现、对教育活动复杂性的认识发展及对教育价值功能的重新评估而产生的一个专门性术语。同时,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内涵一般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发展等。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在专业化过程中,既有一般普通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也有自身合唱指挥专业学科教育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从教的专业能力和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专业教师的自我能力反思成了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指的是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和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张建伟对教师反思的认识较为客观全面:“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重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合唱指挥”是高校音乐教育学科中一门重要教学课程,也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创作、审美、实践于一体,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课程。由于合唱指挥学科是集理论、创作、表演于一身的综合艺术,这就要求合唱指挥专业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自身专业结构,在专业方面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高校合唱指挥教师的专业能力反思过程是在当前教育专业化背景下,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构成及提高的方法、途径

高校合唱指挥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研究发现音乐合唱指挥艺术学科中教育教学的新规律、新特点,使自身专业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还要重视教学方法及科研能力的提升,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勤于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坚持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之路。此外,合唱指挥学科也是一门表演艺术,因此还要讲究舞台表演及艺术实践。本文中笔者就高校合唱指挥专业教师所应该具有的专业能力,具体探讨在教学、科研和表演方面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培养和发展。

1、教学能力的发展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内容

在高等教育职能体系中,培养人才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因此,教学能力的发展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内容。合唱指挥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合唱指挥方面的人才,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合唱学”与“指挥法”方面的知识,二者既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又是同属音乐范畴的不同分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进行合唱与指挥技巧的学习,另一方面则要从演唱者与指挥者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各种合唱作品的音乐形象、音乐内涵、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风格特点及处理要求,把合唱与指挥的技巧训练和教学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从而体现教学的实用性及专业性。

合唱指挥专业教师既是指挥角色,更是高校教师身份。高校合唱指挥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观、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教育观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是教师根据学科的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中遵循高校学生成长的特殊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指导自己教学工作的教育思想。在合唱指挥课程教学中所需的专业学科知识既包括了教师所教学科知识,也包括教学技能知识,是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理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的有机统一。合唱指挥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是提升教学能力的基石,充分认识合唱指挥专业的学科特点是增强教学能力的保障,而运用科学的学法,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推进教学专业化,则将进一步展现合唱指挥教师的教学能力。

只有在教学内容及形式上,突破常规的合唱教学模式,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合唱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教学规范,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参与具有教学实践性质的课堂教学活动;始终贯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把教学重点放在具体作品的训练和指挥技巧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结合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合唱指挥人才。

2、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高校合唱指挥教师而言,既是指挥,但却区别于一般合唱团的指挥。高校合唱指挥教师无疑是承担培养音乐教育合唱指挥专业师资的主体力量。在长期的教学、排练实践中,绝大部分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与研究相辅相成,特别是对于高校教师,这两者更是不可或缺。但仍有部分教师认为,艺术教育研究只要在艺术学科领域里进行就可以了;合唱指挥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学科,讲究个性,无须太多的理论和规则;只要把专业理论和技能教授好,就是好老师;把衡量标准侧重在教师现有的专业技能以及是否有耐心、有讲解能力等方面。这种种片面性现象抑制了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教学创新、科研出新的主观愿望。

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增强科研意识,重视科研能力培养迫在眉睫。近年来,“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同,因此要求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加以反思、研究和改进。目前,人们几乎把高校教师和研究者当成教师专业化的同义词,而是否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又成为区分一个教师是否专业的根本标志。不少合唱指挥教师在教学上、在排练中很有办法及经验,无论他们的口才或者教学的智慧都出类拔萃,所培养的学生也有出色的表现。但如果不注重进行研究并提炼成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未能上升到理论层次,当然也就不便于推广他们的经验。不可否认,合唱艺术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较,其有特殊性。所以,无论是在教学组织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允许存在相对的自由度和个性化。但是,恰恰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统一本身就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是最基本的教育理论和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称职的合唱指挥教师首先应是音乐教育工作者,而不是单纯的专业音乐工作者,这就必须强调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强调教育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的探索。根据自身实际与研究能力,自主选择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教学中的诸多具体问题应被统整到课题研究中进行系统研究。教师在课题方案的拟定到实施的过程中,既是一位学习者,又是一位研究者,需要分析、审视个人的教学观念和技巧知识、教学方式的运用情况,这对教师是一个重新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可以不断地发展个人的教学思想和反思教学的能力,促进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笔者认为,合唱指挥的教学和实践,必须超越经验阶段,必须与其他的艺术和科学一样,以一种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而不是纯粹凭借经验和模仿。正如王次绍先生所说:“一门学科或一种艺术门类的建设与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或形态学层次,只有把它上升到理论和观念的高度才能使其发生质变,并推动其发展。音乐艺术,从实践的意义上看,它充满着经验和技能;但音乐历史的发展,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理论的创新和观念的变革。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说:“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而教师教学研究应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这种方式是一种“系统的,持续的,有计划的和自我批判的探究”,而不是零碎的或偶然的思考。因此,作为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在从事教学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学精神,并遵守一定的科学研究规范。研究意味着探求新的知识,其本质是追求现实和真理。只要我们能深刻地反思问题、提出问题,就点燃了我们研究问题连串反映的第一个火花,而研究活动就是由此开始的。

3、舞台表演的能力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艺术展现

合唱指挥学科的特殊性,使合唱指挥教师与其他艺术学科的教师不同。虽然声乐、钢琴、舞蹈等专业课也是讲究舞台实践,但只有合唱指挥专业是最体现师生集体创造的特性。以广东省高校为例,在省教育厅及团省委主办下,几乎每年都会组织全省高校合唱比赛,如“广东省百歌颂中华歌咏比赛”、“广东省南粤杯大学生合唱大赛”、“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合唱比赛”等,全省性大型合唱赛事得到了各高校积极参与,促进了各校校园合唱艺术交流,也为高校合唱指挥学科建设及专业展现提供平台,更是很好地检验了各校合唱指挥教师及音乐学科学生的专业水准。此外,各类国家级、国际级合唱比赛、合唱演出也倍受关注。在舞台表演中,合唱指挥教师要带领学生或全体队员,相互配合,共同演绎,把课堂授课的知识及排练的成果通过舞台表演充分地展现在评委和观众面前,接受检验和考查。

因此,合唱指挥教师要讲究舞台形象气质,要大方、得体,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当合唱指挥教师走上舞台时,同时也是一位演员,要通过自身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沉着、稳重而得体的动态,稳定、感染和调动演唱和伴奏者,努力通过演出让演出前的所有工作成果能够得到充分展现。在舞台上,合唱指挥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舞台表演风范外,更要展现准确、协调、得体的肢体语言。指挥动作是无词的语言、无声的表演,表达了指挥对作品的阐释和对合唱队员的演唱要求。因此,在表演过程中指挥动作应当做到科学化、美观、灵动、有感染力。具体说,指挥在指挥任何一部作品时,其拍子图式不可能是一成不变,而必须结合作品的情感内容变化,在图式及指挥动作上相应变化。此外,在舞台上的所有表现,都要服从于音乐内容表达、细节刻画需要和整体调动的需要。指挥教师的指挥动作要讲究省、准、美原则,要与音乐进行和发展保持一致,任何表现自我、哗众取宠的动作和行为都是不适宜的。舞台表演的能力是高校合唱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艺术展现,是体现指挥的综合素质和审美价值取向的一部分,是指挥内在素质的外延。

篇14

棉花收购检验必须适应市场、服务企业

1.棉花收购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当今的市场经济,籽棉收购从市场准入制到现在的全面放开大流通,籽棉交售从集体农村合作社统一交售到目前各路棉商、棉贩、棉农批零交售,籽棉质量从分等分级到眼前“大杂烩”……这就是市场,作为一名棉花收购检验从业者,切忌抱怨!市场没有对与错,市场的变化自有它的道理,适者生存!所以,我们必须适应,不适者要自我剖析、让自己适应,只有真正适应了当今市场,才具备棉检执业的基础。

2.一名称职的棉检执业者,必须始终牢记自己所做的工作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企业。没有“我为企业、企业为我”的理念,一切工作都是墙上芦苇。

怎样才能适应市场

要做到真正适应市场,必须要不断地学习、苦练内功、更新理念、调整心态。首先,要做好调研,掌握政策、了解市场;第二,吃透政策精髓,合理规避政策限制,让政策为企业服务;第三,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不断更新市场信息,及时综合分析,让市场为企业服务;第四,时刻记住市场永远都是对的,善于从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及时调整收购方法,只要不违背大的政策,以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指整体综合效益)为中心,重点抓住一年收购季节中的几个最佳波段,不折不扣地完成企业交给的任务。

如何进行收购检验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

1.“一试五定”是老一辈棉检专家总结出来的宝贝,我认为这是我们这一代棉检从业者的法宝,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时代如何变迁,“一试五定”都是棉花收购检验的根本,如脱离它,我们将会迷失方向。因此,我们只有结合当今市场、融会贯通地运用“一试五定”来进行收购检验,才能更好地服务自己的企业。

2.根据现在籽棉市场现实状况,机械地套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籽棉收购“一试五定”显然已不合时宜,我们要汲取精髓,按质论价进行收购。目的就是要鼓励分等分级、优质优价,合理制定收购方式、价格与检验程序,把效益最大化的籽棉收进来。

3.检验程序:①厂大门前初检(水分、主体品级),初步合格的抽样测试衣分(随机抽验品级、长度、马克隆值、水分);②进厂称重;③进仓检验,要求包包空包检验;④回皮称重;⑤财务根据企业籽棉收购定价表,凭衣分、品级、过磅单结算付款。

4.收购方式、定价由企业老总确定(不得干预具体收购检验),检验、财务各负其责,检验必须重点把握籽棉一致性、主体品级、水分、衣分、长度,检验员要做到每车籽棉质量心中有数、到底值多少钱,尤其大车籽棉一致性要把握好。遇到一年收购季节中的几个最佳波段,收购人员要及时请示企业老总,在把握好质量的情况下可以简化收购程序,实行抽检制,价格由主检与助检商议后确定,但不能超出企业定价外划价,对长期籽棉供应商或优质客户可以按量约定一定的奖励,以稳定资源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