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

城乡一体化规划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乡一体化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乡一体化规划

篇1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这是基于以下的认识所给出的:

(一)、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可以用空间来刻画的地域范围。

(三)城乡结合部是打破行政界限,并因城市与乡村的本质性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因此,地域范围是一种模糊性的。

(四)城乡结合部不是城市部分与乡村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空间范围。

(五)城乡结合部既可以是一定地域,又可以是一个地带,也可以是其它形态,这要看反映城乡结合的关联度依据是如何界定的。

(六)城乡结合部既然是一种空间范围,相应也便有了各种物质载体,也有一些诸如文化等领域的精神载体。因此,同样需要用系统学的原理与方法作为理论指导。

(七)城乡一体化归根结底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规划形式。它与其它各类规划应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纳入规划法律体系之中。

二、问题的提出

近一、二十年来,我国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在自身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形成了庞大的独特体系。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统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业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即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综观规划层次体系,(见表1)可以看出,还有一定地域范围内规划没有纳入进去。或者说是没有明确地纳入进去,这便是实践中可以看到的突出性矛盾问题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地域(地带)。广义上看,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聚落,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聚落。而城市(城镇)与乡村的交融地带便客观上产生了一种特定涵义上的“城乡结合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

笔者在近十余年规划实践中,参加了区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规划以及各类课题的研究,深感城乡结合部是最具有活力、但矛盾又比较突出,亟需作为一项专题性、独立性的规划类型给以确定。本文试就城乡结合部规划的一些重要的原则性问题进行探索,希同仁位给以斧正。

三、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二)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三)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四)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最深。

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在黑龙江省讷河市、甘南县、延寿县、五常市等地参编市县域城镇体系和总体规划过程中,即感受到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矛盾无法用城镇体系规划或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来解决。

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再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的,而没有以“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诸如: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的特点。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确立都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应用。本文仅就城乡一体化规划前述的内容根据长期实践的认识加以理论框架的建构,以期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正确发展能有所遵循与指导。

(一)根基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走向二十一世纪时提出的,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再次赋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便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根基性理论。

(二)基础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个变种,因此,区域规划理论的某些原理与方法便是它所应遵循的。

(三)方法学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地域系统,因此,系统学理论必须引入,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区域的总体部署,是唯一解决地域上存在各种问题的一把钥匙。

(四)技术学理论:因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是冲破现行的行政体制界限的。所以,在进行各种要素的配置上须综观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肩负双重的协调性的任务。它应该着重发展意义上的规划、在布局规划上更应注重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步调一致。

(五)相关性理论:由于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处在城乡交叉地带,是同一种地带或向城市,或向农村过渡的两个方向性的战略研究。因此,诸如,边缘学理论,交叉学理论、门槛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技术学理论都应该成为指导规划实践的理论。

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和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二)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

并严格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的结合:

(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定位与模糊、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现实与理想、总体与阶段)。

参考文献

1、《经济地理》1997年第17卷第4期

2、《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3、《城市规划》1997年第4期

4、《城市规划管理概况》刘鲲

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规划;内涵;途径;认识;内容与方法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既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1]。

1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2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2]。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笔者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2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并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做出明确性的展开研究。因为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所以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须早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而没有从“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相比,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应该及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3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一是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二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3],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三是基于上述2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4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4]。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定位与模糊、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现实与理想、总体与阶段)。

5参考文献

[1] 王洪跃,张雄.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6):397-398.

[2] 梁永平.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与教育发展模式的构建[J].现代教育论丛,2001(5):33-36,50.

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规划 滨城区

1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城乡关系历来是影响我国发展和稳定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城乡互助”的思想作为基本经济纲领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共同纲领》中就已经被提及(武力,2007)。但在实践中,出于对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追求,在20世纪中叶后的漫长岁月中,城乡关系的实质基本上是农业和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差异化的制度设计,形成并强化了城乡的二元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普遍性倾向”;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直到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标志着国家在战略层面真正进入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阶段。

2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是一种城乡关系进入以互补、融合、协同发展为基本标志的理想状态的目标模式;是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过程,表达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高度协调的结果。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在于彻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促进城乡互动,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城乡一体化其本质就是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重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

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认识

3.1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

将城乡作为统一体进行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作出具体的布局安排。因此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质上是在综合考虑城乡关系基础上的空间整体协调发展规划。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研究,突破了以前以城镇为中心的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思维局限,体现了区域整体性的综合思想,是规划观念与手段的重大革新。

3.2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理念

3.2.1 由分离规划向统筹规划转变

打破城乡分离,城乡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城市和农村统筹资源配置、空间布局和建设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建设互动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共同提升;

打破体制分割,实现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的三位一体;

打破行政区划,将产业发展、功能区划、镇区发展建设、城市空间布局有机结合,使其系统化、科学化。

体现规划的整体性和各部门规划的衔接性,力求规划一张图,空间全覆盖。使地区之间相衔接,部门之间相协调。

3.2.2 由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转变

体现规划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将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夯实近期、衔接中期、前瞻远期。

体现规划的时效性,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对规划进行局部和实时修改。

3.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3.1 核心任务

解决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3.3.2 主要任务

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体系,使各项建设在空间地域上相互协调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3.3.3 城乡一体化规划主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进行城乡发展现状和条件评价,指出其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②制定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③在科学预测城乡总人口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发展战略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居民点体系;④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按照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对城乡空间进行全覆盖性的安排,并对重点地区(地段)进一步规划;⑤统筹规划区域性的交通、能源、水利、给水排水、邮电等基础设施,使之成为城乡空间良性运作的有力支撑,并对城乡空间优化起到促进与引导作用;⑥制定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并结合地方特点,制定专项或综合的防灾规划;⑦提出分阶段实施目标和重点,安排好近期开发建设,规划研究切实可行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操作机制。

4 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践

4.1 滨城区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滨城区地处山东省北部,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面积696.99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一镇2乡,户籍总人口46.72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

2009年,全区城镇人口27.46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城镇化水平63.8%。人均GDP45267元,折合6900美元左右。城乡统筹处于中度一体化阶段。

2009年滨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55.28元,城乡收入比2.71,山东省(2.89)和全国(3.33)的平均水平。

虽然从发展指标上来看,滨城区已经处于城乡一体化的中期阶段,但从城乡协调发展来看,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乡收入差逐年扩大。(2)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差距较大。 (3)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均等。(4)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悬殊。从农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来看,2009年滨城区规模以上固定投资96.8亿元,其中用于农业的只有0.4亿元。

4.2 总体发展战略

4.2.1 基本思路

目前滨城区在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规划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城乡空间布局的调整、产业空间的整合、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用地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保障政策上向农村倾斜等措施,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重视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农村的发展。具体包含四方面内容:①强调集聚――改变分散状态,促使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市、乡镇驻地集中,实行合理撤并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形成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和组织全市发展。②强调分工――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城镇功能合理分工,区域产业各具特色,从而形成全市整体实力,“整体大于局部之和”。③强调统一――实行水、土资源的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城乡配套,统一规划、建设、使用,发挥资源和资金的最大效益。

4.2.2 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

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壮大三产,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农业走产业化、特色化与效益化农业发展之路,打造服务于中心城的绿色都市农业区,发展绿色种植、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进行土地认养,农业园区旅游。

工业走园区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工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以滨州工业园为核心,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乡镇驻地设置与农副食品加工等农业产业相关、生态环保无污染的小型生态产业园。加强工业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社区服务业。将滨城区打造成服务于黄河三角洲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

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三大目标,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产业布局,在城区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依托德大、黄大、滨港铁路发展现代陆港物流,在大型交通枢纽站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城区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依托沿黄风光和人文古迹,发展都市旅游、沿黄生态观光旅游;在集中的工业园区发展先进制造业。

4.2.3 城乡空间一体化战略

科学预测滨城区人口,并在地域空间上进行合理分配。完善区域内“中心城区――城镇组团―――农村社区“三级结构的居民点体系,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4.2.4 生态环境和空间管制一体化战略

保护滨城区良好的生态本底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强化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源治理、居民点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公路主干线两侧、河流两侧、水库径流区的生态建设工程,以良好的生态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以农田为基质,沿主要河流和区域重要交通线构成生态廊道网络,连通区域内各生态斑块,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安全格局。

4.2.5 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一体化

科学配置农村水、电、路、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需求,合理引导资金和项目投向,统筹面向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及河流良性发展。统筹区域内防洪标准,建设安全协调的一体化防洪体系。

按照城乡一体的标准,设置消防责任分区,在全区范围内,实现消防安全。

4.2.6 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建设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消除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上的差别,在政策上,对城乡居民同等对待,在农村推行和城市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报销比例和城镇同等。建立起城乡居民同等的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和拆迁补偿的保障。

推动农民充分就业,为农民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就业机会,进行城乡居民劳动力机能培训,促进非农就业。

4.3 推动机制

结合城乡统筹的本质与滨城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动机制为:三化联动,即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整合,相互促进。

4.3.1 新型工业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

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城乡一体化首先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是是重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动力。通过推进滨城区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展第三产业,以园区为载体,促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通过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先决条件。

4.3.2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持

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增强中心城市和各个镇区的经济实力,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和镇区集中。对农村进行整合合并,扩大农村规模,并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射设施,使农村与城镇共同发展。

4.3.3 农业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滨城区本身是平原,有条件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依托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以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的建设,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4.4 实施路径

规划从两个层面考虑实施路径:

4.4.1 从大区域角度

考虑滨城区是滨州市主要的市辖区,滨州市的行政办公等主要功能都集中在滨城区,因此首先要考虑滨州市在整个区域中的地位以及和的联系,提升整个滨州市以及滨城区的整体实力。

4.4.1.1承接天津滨海新区与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对接。

通过滨海新区的建设,打开滨州对接京津冀地区的北大门。与天津滨海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优势相结合,重点发展石油及盐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与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对接,发展新兴产业和物流业、海洋产业,实施以开发整理盐碱荒地换资金、换项目的“飞地政策”,积极承接滨海新区和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4.4.1.2强化与济南都市圈的联系。

重点发展纺织、油盐化工、高新技术等产业,实现农产品资源与省会经济圈市场的对接。通过220国道、即将建设的济滨城际铁路、济南-滨州高速公路融入济南都市圈,以建设省会都市圈内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为目标,吸引圈内城市和大型企业物流向滨州流动。

4.4.1.3加强与德东滨发展带的协作。

利用规划的德大铁路、黄河大桥和城际轨道,加强滨州、东营、德州之间的联系。

在产业发展方面,滨州主城区与东营主城区加强产业合作,联动发展。

4.4.2 从滨城区内部

4.4.2.1 促进公共设施在全区(城乡)均衡布局

建立城乡统一的供水系统,改造城乡电网,城乡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等。

在文化、娱乐、通讯、广电、公交、教育、金融、医院、市场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上采取城乡并重、共同发展的办法,促进市辖区内各个乡镇(街道)相互借势,相辅相承,共同发展。

4.4.2.2 促进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土地)在全区自由流动

土地上:将全区城乡土地纳入统一管理,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实现土地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资金上:鼓励工商资本进入集镇和农村社区,投资生态农业,兴办农村商业超市;鼓励农民进城经商、进企业务工、进工业集中区办厂,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

劳动力上:消除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促进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4.5 城乡空间协调规划

4.5.1 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结合滨城区作为市辖区的特点,从滨州市域统一考虑,根据有机疏散理论,采取组团发展模式。

滨城区城乡空间格局,以“活力、绿色、魅力”为目标,突出区域水系景观和防护林带的大环境绿化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加强对中心城区的改造提升。同时,遵循城市有机生长的理论,以跨越式、组团化的形式向周围地区拓展空间,向北大力发展滨州工业园区,向东连接梁才组团,向西纳入三河湖生态风景区,构建“三心、一轴、四带、四区”的空间布局,建立覆盖全域,统筹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1)三心:指一个主中心,两个副中心。

主中心:西城区行政文化中心

副中心:东城区商业服务中心和三河湖绿心。

(2)一轴:指沿205国道形成的产业聚集发展轴。

(3)四带:即四条主要生态廊道,分别是北部沿220国道生态隔离带、南部沿黄河生态保护带、东部沿朝阳河生态隔离带、中部沿小开河生态景观带。

(4)四区:即产业与城镇集聚发展区、沿黄生态休闲观光区、西北部都市农业旅游区、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①城镇与产业集聚发展区

即由中心城区、滨州工业园组成的以公共服务、生活居住和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重点发展区。

②沿黄生态农业观光区

沿黄河形成宽度1000-1500米的生态保护区,重点以生态保护和培育、水源涵养为主。并以服务市民和城市生活为发展导向,以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和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发展绿色种植业、休闲林果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渔业。形成滨城区南部的天然绿色屏障和城市居民的后花园。

③西北部都市休闲旅游农业区

以三河湖镇、杨柳雪镇为主,结合三河湖生态湿地开发,重点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有机农业,形成主要服务于主城区的都市旅游农业区。

④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以秦皇台乡、滨北街道为主体,重点发展粮棉种植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形成生态化的农业生产区。

4.5.2 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针对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主要针对各城镇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①用地规模的确定,发展方向的选择(明确城镇建设用地的外缘界限);②与大交通等区域性设施的处理;③其他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

4.5.3 乡村居民点空间规划

根据滨城区村庄分布现状及区位特征,将辖区内的村庄规划形成两种类型:城镇社区、农村社区。

4.5.3.1 社区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安置房和保障性用房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60平方米。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

4.5.3.2 社区建设模式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其居住建筑以适合与城市开发的多层楼房为主,处于城市高容积率地区的村庄在改造时亦可由开发商建设高层住宅。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农村社区建设以带有院落的二、三层联排住宅为主。

4.5.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城镇社区:其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规范设置,与城市居住区统一规划。

农村社区: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小型商业网点、小型农机服务、农资服务、储蓄所、邮政所、中小型集贸市场等。

4.6 支撑体系区域共享规划

支撑系统规划涉及交通、水资源、电力电讯、教育、文化、卫生等诸多方面,其核心、关键是体现区域整体协调和区域共享的原则,实现基础设施的最优配置。

4.7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是城乡一体化规划利执行的重要保证。改变财政和信贷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加大对农村的各项投入力度及政策倾斜。通过计划、规划、政理等行政机制,以及追求效率、资源合理配置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施。

五、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延伸的一系列城乡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在这种体制下,人为割裂了城乡的有机联系。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也是按地域尺度划分的层次状结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反映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纵向思维特征,缺乏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考虑和城乡空间的协调安排。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传统的规划模式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继进行了“城乡一体化规划”或类似的规划实践。这些探索为我国城市规划的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总体而言,目前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仍然,缺乏统一认同的标准,各地规划在编制理念、空间尺度、内容深度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明确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确定相应的编制办法、技术规范和审批程序,从而有效指导新形势下的城乡健康发展。

A DISCUSSION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AND PLANNING PRATICE-A CASE STUDY OF BIN CHENG OF BINZHOU CITY

Xu wenjieXia mingxiao

(Shando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jinan ,250014)

篇4

[关键词]城乡网络;连接度;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规划框架

从历史角度看,城乡关系的发展具有阶段性[1]。不同时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存在差异性。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新形势下,我国将逐渐步入一种公正、平等的区域城乡关系模式。赵群毅提出城市化发展的不同模式及特点,如城市带动发展模式、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和网络化发展模式,并指出网络化发展模式是强调区域内城、镇、乡共生的网络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区域城乡关系模式,体现了高水平的均衡发展[1]。正如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中指出:“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新形势下城乡发展模式应充分认识城与乡的内在依存关系,不是生搬硬套地结合,而是有机地结合。依据城乡一体化的内涵①,为实现城乡有机结合,首先,要识别出城乡人口、技术、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相互流通的路径,这是城乡有机结合的方式;其次,为促进城乡要素流通,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新的城乡互动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功能结构,这是实现城乡有机结合的载体。因此,城乡一体化规划必须具有科学的规划理念、指导思想和技术手段,以便打破城乡界限,将城、乡整合为一个有机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统一的分析和评价、确定规划目标和切入点,进而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以上内容的关键在于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框架体系指引城乡内部生产要素的流通与城乡外部社会功能结构的有序协调发展,基于网络连接度构建的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框架是连接以上问题的桥梁。国外学者从城乡对立[2]、城乡互动[3]和城乡互助[4]等方面定性描述及研究城乡关系,包括城乡社会问题、健康卫生、政策体制与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人口迁移、产业联系、资源和资本转移等方面的城乡关系问题[5]。国内学者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6-7]、生态效益整合[8]与基础设施网络建设[6]等视角提出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城乡统筹建设的方向。仇保兴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与政策等方面叙述了城乡统筹规划的原则、方法及途径,强调城乡统筹规划应具备系统性、预警性、整合性与可操作性[9]。此外,国内学者以苏州[10]、山东[11]、重庆[12-13]和成都[14]等为例对城乡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制体系与实施机制进行研究,以问题为导向规划,侧重于对城乡一体化内涵中的某些方面作定性分析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互联网、移动通信和物流产业等的迅猛发展不仅提升了人们的信息沟通能力,扩展了民众的社会交往范围,而且引起人们交往方式、经验基础、社会时空及权力结构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15],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对信息网络体系建设[16]、交通网络配置研究[17]和物流网络布局[18]提出了新要求,促使城乡之间人流、物流与信息流可以自由合理地流动。由以上学术成果可知,虽然国内外学者鲜有基于城乡生产要素空间流动视角对城乡一体化形成机制和构建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框架进行探讨,但相关规划研究逐步在思维和学术框架上整合城乡两大系统,旨在缩小城乡差别,建立新型城乡网络关系。本文首先提出城乡一体化网络和城乡网络连接度的理论依据;其次,从城乡要素流动空间视角,探讨城乡一体化形成的内部机制,识别并构建城乡一体化网络结构;再次,基于城乡网络连接度对城乡一体化网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框架体系。这一框架是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的具体技术路径,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可计量性,使得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定量评价、科学编制和规划结果验收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1城乡一体化网络与城乡网络连接度的提出

借鉴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生态网络和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城乡一体化网络和城乡网络连接度是运用学术理论嫁接的方法,将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生态网络、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理论研究应用到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当中,景观生态网络与城乡一体化网络均是依据研究对象在过程和功能上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网络结构;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与城乡网络连接度都是强调研究对象内部要素在网络结构中的连接程度;二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因此,景观生态网络相关理论研究可以运用到城乡一体化网络理论研究中来,基于城乡网络连接度评价的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是编制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的基础,对于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与未来走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1景观生态网络与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

在复杂的人工城市景观系统中,为维持城市居住、生活、生产空间与城市自然、城市社会属性间的平衡与协调,建立城市景观生态网络[19]。该网络研究对象是景观中的生态源彼此之间进行物质转换、能量传递或物种迁徙的过程[20],在对这一过程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廊道,景观生态网络是将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在生态功能与过程上建立起联系的一种结构模型[21]。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是描述物质、能量或物种在景观生态网络中流动情况的评价指标[22]。

1.2城乡一体化网络与城乡网络连接度

城乡一体化网络的构建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重点是实现城乡之间劳动力、土地、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技术、企业家才能与信息等生产要素相互流通。城乡一体化网络则是以城乡生产要素动态流通路径识别为视角,将市、县、镇、乡、村、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空间上抽象表达为由节点和连线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体系模型。城乡网络连接度研究对象是城乡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一体化网络结构中流通程度的评价指标(表1)。

1.3城乡网络连接度对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的意义

城乡网络连接度是描述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社会功能结构中整体流通情况的指标,以此来判断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的方向和任务。衍生于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的城乡网络连接度概念除了具有一般意义的网络连接度特征之外,还具有其他鲜明的特色,使其对于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1)城乡网络连接度作为一种理论和观点,不仅强调城乡生态系统网络的连接性,同时兼顾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空间与政策等各个子系统层面相关要素流通的连接性,拓展了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的内涵。城乡网络连接度是衡量和评价各类要素在城乡间流通情况及当前形成的城乡一体化网络是否完整的关键性判断标准。(2)城乡网络连接度具备明显的空间可计量性,使其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和城乡一体化规划方案评价的方法之一,对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无障碍流通进行有效的衡量和直接的把握。(3)城乡网络连接度对于城乡一体化目标达成还具有一定的预警性,它可以充分显示地区内部城乡间生产要素流通的情况,对于未建立起连接或连接性弱的地区之间应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与政策6个层面上构建适宜的社会功能结构,以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4)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可计量性和城乡生产要素流通程度的可比较性,在使其具有能够将城乡一体化目标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衡量手段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而城乡网络连接度评价及分析使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可操作性得到提高。

2城乡一体化网络结构识别与构建

2.1源地的识别

景观生态学中将能够促进景观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称为“源地”。源地景观具有维持景观功能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及空间拓展性[23]。在城乡一体化网络模型中,城乡生产要素流通源地为各个市、县、镇、乡、村、屯,它们不断提供各类生产要素并维持其流通,因此市、县、镇、乡、村、屯的存在是各类生产要素流通的物质空间基础。

2.2生产要素流通路径的识别

借鉴景观生态学中的“源—汇”理论[24],在城乡一体化网络中,“源”是对城乡间各类生产要素相互流通产生促进作用的因子,“汇”是对城乡间各类生产要素相互流通产生抑制作用的因子。首先,在空间上对各类因子的分布情况进行空间表达,构建生产要素流通阻力面,各类生产要素需要克服来自不同因子的阻力方可实现流通。其次,分别综合考虑研究区域范围内当前促成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资本转移、技术溢出、信息与企业家才能溢出的影响因子,在空间上进行强度评价和分布分析,根据评价和分布结果确定生产要素流通过程中的“源”与“汇”。影响因子的识别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运用相关关系计算分别算出与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资本转移、技术溢出、信息与企业家才能溢出有关的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系数,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由P值表征,P值小于0.05时;显示两变量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程度由R值判断,R的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高,以此来筛选影响因子。由于本文的重点在于探讨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框架,故对于各类生产要素流通的影响因子暂不作详细探讨。最小累积耗费距离是指从“源地”经过不同阻力的空间表面所耗费的费用或克服阻力所做的功[25-26]。基于ArcGSI平台的空间分析代价距离模块,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来识别当前各源地间(即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通情况,主要考虑的因子为源地、距离和阻力,公式为:式中,为第个单元到源地的最小累积耗费值;是第个单元到源地的实地距离(或加权距离,根据影响不同生产要素流通的不同阻力面选择不同距离计算方法);是空间上某一单元的阻力值;是基本单元总数,为源地到第个单元所经过的单元个数。

2.3城乡一体化网络结构模型的构建运用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并进行适当的修正,通过识别城乡各类生产要素流通影响因子,确定扩散阻力面,寻找城乡间生产要素扩散最小阻力通道(即流通路径),进而构建基于市、县、镇、乡、村、屯的源地和基于生产要素流通路径的城乡一体化网络结构模型(图1)。

3基于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城乡一体化网络评价

3.1基于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城乡一体化网络总体状态评价

基于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城乡一体化网络总体状态评价方法是运用网络连接度评价表达通式,计算上述城乡一体化网络结构中城乡间各类生产要素的流通情况,并根据城乡网络连接度大小情况对城乡一体化网络总体状态作出评价(图2)。根据以下公式的计算结果,并权衡各类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可获取城乡一体化网络连接度总体状态的评价结果,具有直观性、可比较等特点。(1)源地重要性指数—源地度数():该指数用来度量每个源地所具有的连接线数量,即与之相连接的路径数量。源地度数越大,表示该源地对外连接程度越高,在城乡一体化网络结构中往往成为主要的战略点或源地。(2)城乡生产要素流通程度指数—、、指数:主要揭示城乡一体化网络结构中源地与路径连接数量的关系,表示城乡间生产要素流通的程度,反映城乡一体化网络结构的完整性情况。

3.2城乡一体化网络发展协调性评价

通过上文的分析,判断出城乡一体化网络连接度情况和总体状态,如果城乡间仅仅建立了联系,却在发展中逐渐表现为不协调,即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则难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因此,需要进一步判断城乡一体化网络发展协调性,协调性是城乡发展中的首要问题,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应当着力解决的要点。城乡一体化网络发展协调性分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图3)。(1)根据城乡一体化网络概念及共生概念的契合性,依据源地间所具有的连接线数量和方向(即与之相连接的生产要素扩散路径的数量和方向),提出如下城乡关系的共生性定性分析内容:城乡之间可能属于共生关系,也可能属于非共生关系。城乡非共生关系指双方独立存在,城乡之间没有连接关系;城乡共生关系一般可以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损害共生3种类型。互利共生的判断依据是城乡之间形成双向联系,均从对方获益,如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不能获益;偏利共生的判断依据是城乡之间形成单向联系,其中一方因联合而得益,另一方虽未得益也未受害[7];损害共生的判断依据是城乡之间形成单向联系,其中一方因联合而得益,但另一方却因联合而受害。(2)选取反映城乡差距的对比指数,如根据城乡恩格尔系数、城乡劳动生产率、城乡交通通信支出比、城乡文教娱乐支出比、城乡收入水平及城乡环境质量指数等参数的对比,从若干侧面衡量城乡间的差距。(3)根据以上两个步骤,就可以得到城乡一体化网络发展协调性情况:一种情况是城乡一体化网络发展相协调,另一种情况是城乡一体化网络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相协调的判定标准为城乡间建立了互利共生关系,且城乡差距较小;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判定标准为城乡建立了偏利共生关系或损害共生关系或非共生关系,且城乡差距较大。协调性分析是认识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调整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工具之一。

4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框架

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框架包括如下几个主要环节:(1)城乡一体化网络的构建,由识别出的源地和生产要素扩散路径构成,是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的基础。(2)基于城乡网络连接度的计算,诊断出当前城乡网络连接度状态,进一步进行城乡一体化网络之间关系的共生性和发展协调性分析,得出连接度与协调关系情况的不同组合,根据不同组合结果,确定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的侧重点。(3)根据以上分析结果,确定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目标,以实现劳动力转移路径优化、土地流转路径优化、资本转移路径优化、技术溢出路径优化、信息传播路径优化和企业家才能溢出路径优化为最终目标。(4)为促进城乡间各生产要素流通,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新的城乡之间互动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功能结构,需要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与政策六维度上构建市、县、镇、乡、村、屯联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系统,即进行“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分别进行城乡经济一体化网络规划、城乡社会一体化网络规划、城乡文化一体化网络规划、城乡生态一体化网络规划、城乡空间利用规划及相应的政策实施规划,提高城乡一体化网络连接强度,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公平、合理流通。(5)规划方案评估,即通过城乡网络连接度计算结果,评估优化后的城乡一体化网络连接度,若评估通过,进行最终的规划方案实施;若未通过,则需要反复重复第二、第三和第四环节。可以发现,在以上规划框架中,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环节皆与城乡网络连接度密切关联(图4)。

5结语

篇5

【关键词】建设;规划设计;城乡一体化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进入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规模逐渐扩大。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在这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从36.22%提升至49.95%,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之快[1]。与此同时,农村人口迁移现象严重,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在城镇人口巨大变化的形势下,要想满足城镇人口的增长需求,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2]。因此,需要建设产业园区和居住区,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并对其进行规划设计。下文主要分析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的作用

(一)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

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本五年末,需加强城镇化建设,其人口总数要达到总人口的51.5%。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为农村人口的发展谋福利,逐步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的共同发展、繁荣和富裕。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需将着力点放在城乡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局面[3]。

(二)加快现代化新城乡

随着农村机械化生产力的发展,目前的农村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节省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且向城市服务行业转移,进而改变了产业结构。为了推动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建设现代化新城乡,对城镇、乡村建设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实现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

(三)满足农村人民物质文化需求

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城镇建设具有高标准、高质量;各项基础服务齐全等,可以拥有良好的生活空间和生存环境。要想满足农村人民在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前提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并按照方案来建设。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公共设施配套日渐完善,生存环境宜人且吸引大量人口等。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良好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序建设依然存在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有些乡村依然存在无序建设情况,表现为村民个人自建、随意圈占耕地等;还有一部分村民虽已经迁至其他地方居住,但仍占用宅地,既不上交,又不允许别人使用;在建设物堆积方面,为了图方便、节省时间。大多将它们堆积在街道上,给交通带来不便。

(二)建筑物建设不符合要求

在城镇化建设中,有一部分建筑没有经过专业人员的勘测、规划,大多依靠经验来施工,建设的建筑物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不符合要求,比如功能单一、不符合节能标准、环境污染、抗震性能低下等,甚至还有一部分建筑物呈危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大大降低了城镇化建设的水平。

(三)绿化建设不合理

据调查显示,在目前的城镇化建设中,乡村的绿化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没有公共绿地、湿地等[4]。与此同时,在处理人们的日常污水中,由于缺乏排水管线,造成污水横流,严重污染环境。在电线安装中,出现“蜘蛛网”,且将强电荷弱电绑在一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此外,有些地区的政府管理力度不够,对于一些不报建的情况没有进行监理等。

三、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

要想保障城镇化建设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工作。

(一)加大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视度

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对其重视度,确保城乡一体化建设具备良好的思想保障。第一,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派专门人员进行宣讲来加大宣传,让广大农村人民认识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作用、目标等,取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促使他们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做到“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第二,培养专业骨干队伍,各级领导需要通过参观学习、培训等途径,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培养出一批骨干队伍,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城乡建设注入科技力量。

(二)合理规划设计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城乡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其建设方案,以县城为基础,同时综合考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导致城市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给未来发展留下空间;对于一些较小的乡村,可以采用逐渐合并的方法,形成新的乡镇建设,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效率。在乡镇规划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1)为了便于管理,需充分考虑行政区域的划分问题;(2)考虑农村人民的生计,确保乡镇规划便于农业发展;(3)城乡之间的交通要便利,方便人们的出行;(4)在选择地理位置时,要确保其环境宜人,空气清新,避免选在环境污染的地方[5]。

(四)合理编制规划设计

在编制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时,满足以下各方面的要求:(1)交通要求。严格按照“十二五”的要求,城镇之间、乡镇之间、乡村之间分别有高速公路、二级公路、硬化公路,并且根据实际的车流量和人流量,城、乡、村之间有互通公交车。(2)公共服务功能要求。要求配套齐全,所有建设均按照一体化标准进行建设,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活动场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有邮政、通讯等服务网点等。(3)环境要求。保证有足够的湿地、绿地,在道路的两旁均有植物和树木等。(4)管线要求。做好统一规划工作,水、电、通气、暖气等各种管线均进入每栋建筑,为了安全和城镇化的外观,需将管线暗设于地下。在布设采暖地区时,需要建设集中供热站;对于污水雨水区,需要先将它们集中在一起,对其进行排污处理,然后再合理利用,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政府加强管理

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成立专门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做好调查工作,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城乡工程建设管理条例,并以此为依据,规范工程建设行为,与此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节约用地,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此外,还要加强监督,禁止乱占土地、不可自行修建房屋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做好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工作,可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加快现代化新城乡、满足农村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正视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门丽君.谈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13(03):31-33.

[2]王俊芳.乡村发展视角下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问题思考[J].城市建筑,2013(10):9.

[3]郭晶晶.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与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0):44+112.

篇6

Abstract: Now city planners are paying a good deal of attention to town-country integration and its planning. The concepts of town-country integration and its planning, the goal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wn-country integration are approached. Then, the framework of town-country integration planning, such as planning range, level,deadline, goals, principles, tasks and contents is emphatically discussed.

1 我国城乡一体化及其规划的提出

与城市相区别,乡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严格地说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空间地域系统[1].城乡两个地域的人口分布、职能、景观、土地利用特征及相对隔离程度等背景差异,引起了城乡之间的差异性发展.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城乡关系必然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2].第一阶段,乡村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和人力资源,这是乡村支援城市,城市的扩大再生产有赖于乡村生产剩余的阶段;第二阶段,城市与乡村各自独立发展,这是城乡矛盾已现端倪且日趋扩大的阶段;第三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活动开始超越城乡两个相对隔离的单元而相互渗透,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城乡界限模糊,城市与乡村融合的时代[3],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城乡一体化”.

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已进入第三阶段.而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目前多数地区已进入第二阶段(少数地区正在向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城乡矛盾日益成为当今中国的社会问题之一:其一,城乡三大差别有重新扩大的趋势;其二,城乡经济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化;其三,城乡建设无序,生态环境恶化;其四,城乡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其五,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其六,城乡结合部矛盾突出.

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借鉴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我国城乡的不同优势与作用,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通过城带乡、乡促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持续、稳定且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乡融合、共同繁荣的目的.在我国,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从提出到现在已持续了10多年(发达国家关于城乡一体化研究则持续了50年),正值城乡一体化研究方兴未艾之时,“城乡一体化规划”又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城乡一体化规划主要是结合城市规划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调控城乡土地的使用,使城乡发展相互衔接;或通过把农田、水体和森林作为绿地景观引入城市,并建立区域基础设施,使城乡融为一体.有学者认为,诸如此类的规划,“事实上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而编制的一种区域发展和建设规划,将其直接称为‘城乡一体化规划’似乎不甚妥当”[4].的确,这两种规划均有其必要,亦均有其局限.城乡一体化本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包括城乡社会、经济及自然等大系统,涉及城乡社会制度、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物质环境建设及城镇体系等20多个子系统.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规划起码应该从城乡政治、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生态、环境、技术、信息、住房和土地空间等角度出发,进行综合的、整体的、动态的且开放的规划.但鉴于城市规划人员的精力和知识面之局限性及其专业特长,目前只能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或迫切需要,希望通过城乡物质环境建设规划对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作用与调配能力,来引导城乡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有序发展,达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目的.目前一些地方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其内容过于简略,除简单地描述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之外,仅从地域空间形态上分出城镇密集区、开敞区和生态敏感区,或分为城镇建设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农业风景区及山林保护区,达不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目的.

2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体系

无论是作为过程还是结果,城乡一体化都应建立其长远而明确的目标体系.

a.城乡空间布局的高度融合.即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一个连续统一的、网络状的、多节点的、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Regional entity).

b.城乡功能结构的高度互补.“一体化并不等于中心———外围经济的消失,仅意味着二者高度相互依赖”[3].首先,在功能上,城市向乡村传输商品、资金、技术与信息,并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乡村则分担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以及风景旅游基地等部分职能;其二,在产业上,乡村围绕城市的主导产业而发展配套工业或直接为城市服务的交通运输、仓储修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其三,在市场上,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乡村是城市的生产资料、技术、资金、工业品市场,而城市则是乡村农副产品、郊野旅游、建筑材料与劳动力的广阔市场.这种互补性关系,既使乡村可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直接参与城市的经济运转,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也使城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免相互争夺资源.

c.城乡生态环境的高度协调.通过建立前述的区域综合体,统筹安排有污染工业的布局,协调城乡环境保护与整治,并在各城镇之间以大片的农田保护区、观光农业和绿化带相间隔,既明晰城镇建设的用地范围,又为整个综合体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的“田园城市”.

d.城乡基础设施的高度共享.主要是建立快速便捷的城乡交通体系,通过全天候的交通线路、舒适的交通工具、廉价的收费及周到的服务,使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5];同时,也建立高度灵敏的网络信息服务,把现代通信技术普及到乡村的各个角落,实现城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城乡空间以及人口、经济的融合.

e.城乡人口流动的高度通畅.我国以往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模式作为一种封闭的、限制性的户口管理方式,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工业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但它阻碍了城乡合理的、必要的人口迁移与流动.而人口流动通过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宏观经济运行效益;从长远来看,它还可以缩小城乡差别、扩大社会交往、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要尽快进行全面的、实质性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农民向县城以上的城市转移,实现城乡人口流动的高度畅通.

f.城乡政治文化的平等.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村居民都是社会大家庭的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文化权利.因此,要尽快消除我国工业化初期所形成的城乡社会分化及伴生的城乡对立状态,建立公平合理的城乡关系,通过各种社会扶助活动和义务教育渠道,培养乡村居民参与社会活动的素质与能力,尽快消除城乡居民在参与政府决策方面的差别.要使乡村居民从“乡下人”的阴影中走出来,真正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大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真正融入社会大家庭.此外,还要大力保护和继承广大乡村地区的优良传统文化,以保持其发展的延续性.

g.城乡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促进乡村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的不断改善,使乡村基本达到城市生活状态且共同提高,也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之一.它主要表现为:乡村居民在收入水平与就业机会方面达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程度;乡村居民接受与城市居民相等的教育;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医疗保健、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障;拥有同样的文化娱乐条件.

3 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框架内容

3.1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范围、层次与期限

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目的在于改变过去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分割的规划观念,把城乡居民点、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区域整体来进行统一规划,从城乡全局来协调与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因此,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突破地域界限,覆盖城乡所有土地.具体而言,其规划范围应该包括中心城市建成区、郊区以及市行政管辖的广大乡村地区与小城镇,使城乡人口、土地、空间、水源、能源、信息、景观与基础设施等城乡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与控制保护.为此,其规划层次当属宏观或中观层次.

与此同时,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性工作,它可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或以单个或多个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区规划或城市郊区规划范畴(可以作为专项规划单列).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城乡一体化规划要求,城乡一体化规划也要与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以便及时反馈彼此的要求.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期限上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它是对未来长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战略规划及原则性指导,因此,它有发展时序,但没有具体年限,既可以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时修编,又可根据动态需要因时修编.

此外,它与城市经济区规划(一种按经济区域属性分类的区域规划)的区别,除了它的规划范围

通常小于城市经济区(可能等于以单个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区)以外,其目标追求也有所不同,城乡一体化规划还特别关注城乡政治文化的平等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它与郊区规划的区别也有一些类似,郊区规划所追求的是其与市区的双向互补和互为依存的关系,通常建立在农副产品、生态环境、土地空间等方面为市区所提供的支持,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把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目标及相关内容纳入城市郊区规划,则可以大大弥补当前城市郊区规划之不足.

3.2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理应以前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体系为目标,尽管不一定能全面实现,但如下规划原则仍应注意.

a.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涉及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谐文明的新的发展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乡一体化规划应保持规划结构的弹性和灵活性,使城乡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最大可能的节约,并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延续和发展优秀的乡土文化,避免城乡社会空间的分割与对立,使城乡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持续、有序且协调发展,并实现良性循环.

b.共同进步的原则.即充分重视乡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跳出传统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树立城乡共同进步的发展观,确立城乡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建立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c.长期性、整体性与地域性的原则.即立足于长期渐进的发展,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避免短期行为,注重各城乡地域的特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地提出城乡物质环境建设的整体框架.

d.动态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即根据动态需要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同时采用系统方法区分轻重缓急,着重研究经过选择的关键问题,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3.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鉴于当前城乡规划的重点仍在于物质环境建设规划以及规划人员的精力和知识面的局限,作者拟从城乡物质环境建设角度选取下述可操作的主要规划内容.

a.城乡规划结构.积极调整城乡布局形态,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网络状、连续式、疏密相间的、相互渗透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综合体.其中,各城镇可作为大小不等的“点”,各种交通轴线、林带水系、电力电信走廊可作为“线”,而广大的乡村地区则为“面”.

b.城乡用地布局.在明确城乡功能结构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把县、市域所有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进行统一的区分和原则性的布局,使城乡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和最大的节约,真正体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建设用地中,着重进行各级城镇及开发区的用地布局,应将所有的用地规划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确定合理的人口密度和用地强度.要在全面统筹的基础上,通过用地布局积极引导与宏观调控城乡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行业选择和拓展方向,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和区域内耗,同时也防止城市的无限蔓延.

此外,还要相应确定电厂、变电站、高压走廊、大型水厂、污水厂、煤气厂、垃圾填埋场及墓地等区域性市政设施的位置.在不可建设用地中,又可分出永久不可建设用地(包括所有的一级保护高产农田、生态绿地、水源地、隔离绿带、防护林地、风景林地、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农田水利建设用地等)和规划期内的不可建设用地(一般农业区,含二级保护农田、菜地、副食品基地、林地、园地、水产基地等),在重点保护前者的同时作好后者的保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c.城乡交通体系、基础设施及防灾抗灾规划.在城乡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交通体系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强化了城乡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促进了城乡空间网络的发展,使城乡一体化结构形态得以完善.城乡交通体系主要包括公路、水运及铁路,其中与城乡一体化关系最直接的是公路网络,它可分为联系中心城市与各城镇的干线公路、连接各城镇间的支线公路以及村级路网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有机高效的公路路网,可大大便利城乡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出行.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它包括城乡联网供水(建立村级管网,将自来水分送到各村),污水相对集中、分片处理(每镇或几个镇建一个污水处理厂,经兼村并点后的乡村居民点可建立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镇一变,一村一线”的供电网路,杆线电缆到村的电讯网络,水利工程以及学校、公园、运动场等设施建设[6].这样,按城乡一体化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联网,既能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又可避免设施不配套或分布不均匀的状况.深入研究城乡各种致灾因素,合理规划城乡生活空间,建立城乡防灾体系,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提高城乡抗御灾害的能力,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d.城乡环境保护与景观生态规划.环境污染是影响未来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当前,第一,要根据城乡环境的合理容量制定污染物排放指标,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第二,要优化城乡工业用地布局,把同类污染源集中到同一工业小区进行集中整治,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排污大、能耗多的企业发展,使城乡企业向高效、低耗、无污染方向发展;第三,为防止各级城镇出现失去控制的、摊大饼式的用地蔓延现象,要制定合理的绿色空间指标,严格保护和大力建设城区周围的环状或楔形生态绿地,并使其与城区内的绿地相互融通,共同形成完整的城乡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第四,开展农业景观建设,在保护山林水体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坡洼地、路网水系进行普遍的大地绿化和林网化,使多样化的农业景观既作为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而发挥生态效益,同时也成为重要的城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资源.

e.兼村并点规划.村庄兼并是我国农业集约化、乡村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手段.因此,要按照既有超前意识,又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的原则,选择一批交通方便,靠近区域基础设施网络且具有较好发展条件的中心村,兼并其周围零散的自然村落,以彻底扭转目前我国乡村居民点密度大而规模小、土地浪费严重、服务对象分散、现代化程度不高的局面,为乡村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

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政管理、经济手段、政策体系等调控机制的作用.因此,城乡一体化规划还要注重关于体制改革、政策法规、财税金融、宏观管理、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发展时序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关于动力因素、发展时序和资金投入等问题的研究,并提出合乎实际的规划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4):52-55.

[2]陆学艺等.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杨荣南.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7,(5):41-43.

[4]薛德升等.有关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等几个概念的辨析[J].城市问题,1998,(1):2-4.

篇7

1、消防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统计,2006年至今,津南区共发生火灾514起,死亡10人,受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670余万元。目前,区内有3个消防站,分别位于八里台镇、咸水沽镇、葛沽镇。消火栓673个,其中,地上消火栓608个,地下消火栓65个。

津南区的消防工作,在保障社会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城镇的飞速发展,消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保障安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1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工作监管力度不够

许多地方存在重经济发展,轻基础设施建设的现象,尤其是看似与百姓日常生活无直接关联的消防设施,大部分居民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匮乏、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违反消防规范的现象,如一些建设项目任意挤掉消防设施资金,减少消防设备投入或对已有消防设施维护不力,甚至拆除破坏。

1.2 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

消防供水是消防设施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到目前为止,很多城镇仍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城郊结合部和农村自来水管网仍不完善。市政消火栓缺乏统一规划,数量少,保护半径大。许多市政消火栓间距达不到消防规范的要求,消火栓保护半径远远超过150米。有的新建开发小区,市政消火栓没有与工程同步建设,新区主要道路形成了,建筑工程林立而起,而道路两边的市政室外消火栓却迟迟不见踪影。另外,整个区仅有三座消防站,与《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严重不符。

1.3 消防通道不畅

道路建设滞后,城市交通发展速度,特别是老城区,由于以前道路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道路普遍狭窄,部分道路交通拥挤经常堵塞,特别是上下班的高峰时期,如红旗路、津沽大街、津歧路等,这将影响消防车快速抵达火场而贻误时机;此外,占道经营、以市为街是消防通道不畅的另一主要原因。

2、规划要点

2.1 消防水源的建设

大力加强城市水厂、加压站等供水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能力,保证消防供水压力,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力度,保证24小时供水。对有自来水管网的乡镇、街道、村居,应在供水干线上建设消火栓,自来水无法到达的地区,要修建消防水池或者利用池塘等消防水源,设置消防取水口,以增强这些偏僻地区抵御火灾的能力。

2.2 消防通道的建设

新规划的消防站选址都至少位于次干路上,平时与其他车道合并使用,遇有紧急状态时通过加强交通管理,专供消防车使用。对经常拥堵的路段,短期内通过交警协助疏散的方式,防止形成大面积的交通拥堵,长远应逐步拓宽相应的道路并通过修建其他的道路分流车流。对道路两侧的“马路市场”和乱停乱放现象进行规范清理,以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2.3 消防站的建设

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并结合各镇的实际情况,此次规划共新建消防站19座。再加上现状3座,区内将共有22座消防站。

津南区面积387.84平方公里,农田206154亩[1],按照普通消防站不宜大于7平方公里,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15平方公里[2],地广人稀的农村地区在消防站接到报警后5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的布置原则,规划的22座消防站能够覆盖整个津南区。此外,在消防站选址过程中,与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对接,这对消防站的准确定位提供保障。

3、特色与创新

3.1 严格按照津南区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一个区域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是实施区域建设、区域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规划区域进行的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都应服从区域总体规划。消防规划作为专项规划,是对总体规划的补充和完善,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总体规划,起到相互保障、相互促进,共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3.2 统筹考虑城镇和农村

以往我们只注重城市消防规划,如有专门针对城市编制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也经常看到很多城市的专项规划,而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被忽略的对象。如今,“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发展的一种基本理念。因此,编制专门针对城乡的消防规划也是此次的重要内容。此次规划将城镇和农村统筹考虑,本着城市与农村同等对待的思路,对于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及城市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和城乡之间对立意识消失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个镇的条件

编制消防规划,归根到底还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在编制的过程中,根据各个镇的自身条件编制符合实际需要的消防规划,也是在编制过程中始终秉承的重要原则之一。能改造的尽量在现状基础上进行改造,不能改造的详细说明原因,以消除因为修建公共基础设施、减少土地出让量而影响当地财政收入的基层领导干部的抵触心理。

消防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仅需要一个完善而可行的规划,还需要各基层单位的支持、财政的投入、广泛的宣传、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真正能够落到实处,切实起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土地资源;集约发展;常州;思路与对策;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各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呈现了粗放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长江三角洲这样一个发达地区,集聚了大量的人口与建设,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这些因素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阻碍。

近10年来常州东部地区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在常州市乃至长三角城镇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多中心、自下而上”的增长模式导致群体发展无序,工业企业遍地开花、工业污染四处扩散、产业低层次同构以及内部恶性竞争等问题。本文试图以矛盾突出的常州东部为例,通过深入剖析发展中的优势禀赋与现实约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发展的相关思路与对策,探讨集约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规划。

2常州市东部地区发展优势禀赋与现实约束

2.1区域条件优越,自然文化资源丰富

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沿沪、沿江、沿湖、滨海以及沿基础设施通道等都成为了地方政府藉以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些城市集体显示出“沪-宁轴线城市” 的“上海指向”发展态势。常州市东部地处接轨区域经济的门户地带,拥有铁、公、水等便捷的交通条件,区位优势明显。

东部范围内保留了一些极具特色的生态文化资源――山、水、田、址等,其中主要有宋剑湖生态湿地、北塘河生态旅游区、黄天荡生态休闲区、芳茂山风貌区、圩墩遗址、寺墩遗址、焦溪古镇等资源。

2.2城市框架已经拉开,乡镇经济强势发展

常州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高速度增长,2001 -2005年GDP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33%,超过了的中心城区18.81%的平均增速,地区与中心城区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断缩小。常州东部一区四镇2008年GDP达248亿元,占全市比重达16.7%,与常州北部和常州中心区接近,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优势经济板块。

2.3土地利用破碎化,资源配置效率低

常州东部受到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行政区划的双重分割,用地空间分割较为严重.当地蓬勃的自发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低质量的城镇化进程,拼资源、拼能源、拼劳动力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盛行,出于自身眼前利益的考虑,多头招商,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导致一些建设成本较高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投资不足而无法兴建。

2.4城镇面貌不佳,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对称

近20年来常州东部都未能被列入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常州东部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催生了发展第三产业的需求,但这一初露端倪的需求却没有有效的载体。常州东部地区的“现代制作业与现代服务业”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对称性越来越显著。

3常州市东部地区整合发展对策

3.1构筑功能完善的“东部服务中心”

城市的势力圈即为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起着主导作用的地域,城镇势力圈划分是城镇体系规划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对分析现状和未来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划分城市经济区,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具有基础性指导意义。通过“城市势力圈研究”的方法来分析和预测构建常州东部服务中心CSD的可能性(图1)。

图1城市势力圈模型分析

因此,构建东部服务中心CSD的意义在于重构常州市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的空间格局,将东部一区四镇(甚至可能是更大范围)的第三产业需求聚集于东部几何中心(含各行政单元用地),并配合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建设,构筑新型常州东部经济板块的核心区,带动整个常州东部地区的整合发展。

东部服务中心CSD的功能构成包括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服务业、职业教育、专业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旅游休闲、房地产业、轨道交通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包括动漫)、医疗卫生服务、社区服务业、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业。

3.2打造“低碳城市”示范区

低碳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形式,建设“低碳城市”是新时期的主旋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常州东部的发展布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东部地区层面应做到区域公交网络(BRT和轨道交通系统等)与本地区的空间布局相适应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引导本地就业与居住的协调发展,减少不必要的钟摆交通和过多的小汽车使用;根据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水平来确定城市开发的强度,真正实现“公共交通引导开发”的低碳发展模式。

其次,东部各级城镇组团层面应提倡:以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避免单一城市功能分区的传统规划策略,通过功能的多样性和多种功能的混合来实现短出行的城市;设计适合人与自行车使用的地块尺度,在此基础上提倡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优先顺序为:POD(步行导向发展) > BOD(公交导向发展) > TOD(交通导向发展) > COD(小汽车导向发展),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

最后,在社区规划层面应注意:避免形成大型低密度居住区和巨型单一功能居住组团,从而导致“只见楼盘不见城”的问题,在当前发展阶段下,采取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熟地开发的策略,控制居住用地出让的合理规模。

3.3科学引导产业发展与转型

为了科学引导产业发展与转型,通过分析城市产业结构,确定合理的优势发展方向,借助于区位商分析、行业比重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等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地区产业结构进行了大量探讨,从不同角度建立了多种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从而进行产业的组织和引导。

3.5.1基于本地优势产业规模积聚的产业集群

按照区位条件及产业园特点不同,未来东部产业主要向轨道交通产业园、钢铁建材产业园和横郑工业集中区集中,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的产业链,对现状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的产业进行转型。

围绕转变农村发展方式,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农村生产率发展水平、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按照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相结合、与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结合、与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推动农村居民集中区建设相结合的总体思路,通过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建设,着力推动农村“三集中”,努力实施农村资源有效集聚与合理利用。

3.5.2综合社会、经济、环境目标,合理设定产业准入门槛

常州东部要摆脱粗放型的发展路径,就必须综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综合绩效评价,优先引进“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产业,而对“高消耗―低产出―高排放”的产业设置准入门槛,对清洁能源等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设置绿色通道,使本地的产业发展逐渐走上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3.4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郊旅游胜地

常州东部地区的几何中心位于沪宁高速和沿江高速的交汇处,是常州市对外展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成就的门户,这一地区具有构建常州“东大门”――东部地标的潜能,可对外展示新时期常州城市发展的独特理念和形象,其中的现代、高效、时尚等都将成为常州城市营销的有力途径。

同时,立足于东部现有旅游资源(芳茂山、宋剑湖、寺墩公园等),以东部区域整合发展为契机,提升资源优势,全力开发以“文化、生态、农耕、产业”为主体的旅游活动,打造地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并有可能纳入长三角的旅游度假及休闲观光目的网络。

4结语

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必然是快速城市化地区,这些地区大多因循“多中心、自下而上”的增长模式,具有用地粗放扩张、工业企业遍地开花、污染治理困难、产业低层次同构等问题,并由此导致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群体发展无序,内部恶性竞争等。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集约利用土地,有必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的束缚,实行一定的自上而下的“干涉”,改变各自为政的小而全行政区经济,在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等方面实现统筹和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海啸,吴锦瑜.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

[2]徐东辉,卢卡梅.城市转型的土地集约发展策略[J].建材与装饰2007.(9).

篇9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水源置换;城乡一体化;管理吴桥县

自2005年至201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共建设农村联村集中供水工程(以下简称农村水厂)25处,1000m3/d以上(千吨万人)农村水厂14处,供水规模1.825万m3/d;200~1000m3/d农村水厂11处,供水规模0.60万m3/d;总投资937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356万元,地方投资4023万元,解决了23.5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并安装一户一表,按表收费标准。

1供水工程

1.1城区与农村供水区别

1.1.1城区供水工程现状吴桥县现有地下水厂设计供水能力1.0万m3/d,供水点3处,深井8眼,深400~600m,现日供水量7500m3/d。城区供水管网直接延伸到桑园镇及宋门乡、曹洼乡、安陵镇的部分行政村,入户水为合格的饮用水。城区地表水厂在建规模近期为3.0万m3/d,包括城区、桑园镇,还有宋门乡、曹洼乡、安陵镇的部分行政村。远期为6.0万m3/d。1.1.2农村供水现状吴桥县现有农村水厂25处。供水主管道均通至各村村口,与村内管网相连,管道水直接入户。但入户水为地下水,含氟量高,只能作为洗衣、洗菜等日常生活用水,不能直接做为饮用水。目前村民日常饮用水为经过降氟处理后水质合格的桶装水。

1.2水污染现状

吴桥县境内主要河流为宣惠河和南运河。宣惠河为水功能区,现状水质为水质劣Ⅴ类水体,目标为Ⅳ类。地表水不符合工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标准,不能作为饮用水水源。地下水主要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浅(50m左右),与当地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潜水或弱承压水。由于其埋层浅,未经深层岩石过滤,水体极易被工厂排放的污水和农田残留的农药污染,不适合饮用。深层地下水(埋藏150m以上),其水质较好,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但含氟量较高,需进行降氟处理。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

吴桥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水源置换为重点,在加强现有供水工程管护、维修、扩建,保障供水能力的基础上,将南水北调地表水厂与农村水厂连通;充分利用优质地表水源,替代高氟水、苦咸水等劣质水源,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群众饮用高氟水、苦咸水问题。考虑当地乡(镇)村及人口分布状况、城镇化发展趋势、区域内外可利用水源、地形条件等因素,与当地城镇发展和水资源中长期规划等相协调;结合南水北调水、黄河水,规划到2020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2.1水源置换工程

2.1.1水量供需分析2.1.1.1供水水源吴桥县现状地表水供水水源:①南水北调水,每年供水628万m3;②引黄水,每年购买2000万m3灌溉用水及500万m3生活用水,用来弥补农业和生活用水不足。2.1.1.2城区需水量预测根据吴桥县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参照我国类似城市给水设施概略性需水指标,依照GB50013—20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按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管网漏损水量、消防用水量,对城区需水量进行分项预测。(1)综合生活用水为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河北省地区中小城市最高日生活综合用水定额为150~240L/人•d。据统计城区每年实际用水量437万m3,实际用水人口8.4万人(城区、常住、部分村镇),实际每天平均用水量143L/人•d,故确定综合用水指标现状150L/人•d。(2)由于各行各业用水定额比较复杂,根据SL429—2008《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需水预测采用预测工业增加值乘以工业万元增加值需水定额计算。考虑工业生产工艺逐年完善和改进,工业用水量预测可按每年耗水定额下降1%~5%计算。根据(2013~2030)《吴桥城乡规划》国民经济发展目标,2020年年均工业增长增加值率8.5%、2030年均工业增长增加值率7.0%。(3)除城区地表水厂主要供给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企业用水外,浇洒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由吴桥县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供给。(4)管网漏损水量按综合生活用水和工业企业用水量之和10%计算。(5)未预见水量按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和管网漏损水量之和10%计算。(6)结合县城具体情况,按同时发生2起火灾考虑,一次灭火用水量35L/s,火灾延续时间2h。则消防1次用水量504m3/d。消防用水应存储于清水池中,一般情况下应保证不被动用。消防用水不计入总用水量。综合以上,城区需水量,2015基准年为2.033万m3/d,2020年为3.659万m3/d,2030年5.916万m3/d。2.1.1.3农村需水量预测农村人均最高日生活用水指标按80L/人•d计算,则现状农村人口需水量1.65万m3/d。依据(2013~2030)《吴桥县城乡总体规划》,2020年,城乡总人口33.2万人,城区中心人口达到14.0万人,则农村人口19.2万人,需水量1.538万m3/d。2030年,城乡总人口39万人,城区中心人口达21.7万人,则农村人口17.3万人,需水量1.384万m3/d。另宋门工业园区生活用水0.3万m3/d,则农村饮水安全需水量现状1.95万m3/d,2020年1.836万m3/d,2030年1.684万m3/d。2.1.1.4供需平衡分析吴桥县已建城区地表水厂近期规模为3.0万m3/d,远期规模扩建到6.0万m3/d。水量供需平衡如表1。通过表1可知,现状城区地表水厂水量供水能力有富余,但也只能满足部分农村需求;近期2020年加上原有地下水厂的1.0万m3/d,满足城区用水要求;远期2030年6.0万m3/d的规模,仅满足城区用水要求。为提升农村供水质量,实现供水城乡一体化,故农村饮水安全需扩建城区地表水厂1.6万m3/d。2.1.2城区地表水厂扩建规模通过对城区和农村饮水安全水量供需平衡分析,2020年需水量差额1.495万m3/d,2030年需水量差额1.6万m3/d。按远期农村饮水安全需水量考虑,城区地表水厂扩建规模1.6万m3/d。2.1.3管线连通工程规划吴桥县现状农村饮水安全为城乡结合,其中县城自来水管网延伸覆盖行政村数50个。本次规划将25处农村水厂统一由城区地表水厂供水。为实现供水城乡一体化,现有水厂管线连通工程数25处,连通管线长112.28km,投资7340万元,新增受益人口20.66万人。

2.2城区地表水厂扩建工程

吴桥县农村饮水安全水源置换工程需扩建城区地表水厂,扩建规模1.6万m3/d。扩建水厂工程占地面积1.76hm2。水厂供水工艺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常规处理方法。厂区扩建工程由净水车间、清水池、送水泵房、污泥处理设施、加药间等附属建筑物组成,建筑物面积3800m2。

2.3管线连通工程管材选择

目前我国生产使用的大口径输水管材主要有钢管(S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球墨铸铁管(DIP)和PE复合管(PE)。2.3.1钢管(SP)钢管虽然具有管材重量轻、强度高、管道接口精度高、供水安全性好、对各种地形和地质条件适应性强、运输及施工相对较容易的优点。在采用适当的内、外防腐和电化学保护措施以后,管道使用寿命亦可达40年以上,其缺点是该管材综合费用较高。2.3.2预应力钢筒混凝土压力管(PCC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压力管(PCCP)同时兼有钢管和混凝土管的优点,管道承插口采用钢板冷加工成型、公差配合,加工精度高;插口密封采用双胶圈,密闭性能好;可随安装、随试压,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其缺点是管材自重较大。2.3.3球墨铸铁管(DIP)球墨铸铁管是选用优质生铁,采用水冷金属型模离心浇注技术,并经退火处理,获得稳定均匀的金相组织,能保持较高的延伸率,故亦称可延性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均采用柔性接口。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而且具有较好的韧性、耐腐蚀性、抗氧化性、耐高压等优良性能,故被广泛运行于有压输水、输气等。其功能与价格比是其他管材无法替代的理想管材。2.3.4PE复合管PE管近年来发展很快,是典型的柔性管。具有内壁光滑不结垢,水头损失小,耐腐蚀,重量轻,加工和接口方便等特性。易于施工,减少开槽土方量,可不设刚性基础,而以碎石、黄沙代替。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工时和施工费用。综上所述,本输水工程设计的推荐管材为球墨铸铁管与PE复合管组合的形式,即正常敷设段管径d>DN300采用球墨铸铁管,管径d≤DN300采用PE复合管。

2.4管网水力

2.4.1管道糙率在输水管道计算中,对管径计算影响较大的是管道糙率系数的取值。2.4.1.1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内壁采用了与焊接钢管内防腐相同的水泥砂浆衬里方式,其管道内壁糙率与钢筒混凝土管内壁糙率相近。根据CECS10:89《埋地给水钢管道水泥砂浆衬里技术标准》中规定,钢管采用水泥砂浆衬里后粗糙系数n值应不大于0.012。由于本输水线路局部阻力损失按照沿程阻力损失10%进行计算,则粗糙系数取值确定为n=0.0122。2.4.1.2PE复合管由于PE管材水力条件好、内壁光滑,不结垢,水流阻力小,其糙率系数在0.008~0.01。本次计算n=0.010。2.4.2水力计算管道总水头损失应该等于沿程水头损失及局部水头损失之和,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10%计算。管线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式中Hi为沿程水头损失(m);L为管道长度(m);V为均流速(m/s);C为谢才系数;R为水力半径(m);n为粗糙系数;Q为设计流量(m3/s)。根据计算,最不利管线城区地表水厂~陈扬农村水厂损失25.3m,最不利点末端预留水头5m。

2.5管道埋深的确定

本工程区域最大冻土深度44cm。管顶覆土深度主要取决于冰冻厚度、外部荷载、管材强度、管道交叉及土壤地基等因素。根据穿越工程的具体情况,经综合考虑并计算,输水管道最小覆土深度不小于1.5m。

2.6水质化验室

按照“县级统筹、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依托县自来水公司水质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建立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在地表水厂配套水质化验室1处,以提升工程水质检测水平和检测能力,满足农村供水工程的常规水质检测需求。日常水质检测项目为42项,频率为半年1次。为保证饮水水源长期运用,进一步健全水质卫生常规监测制度,完善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网络,在有条件的村镇供水厂开展水质自检工作。每个供水站需配套6参数常规水质(pH、色度、嗅和味、混浊度、肉眼可见物、余氯(CLO2)检测设备。对于专项检测供水调度中心与卫生部门配合进行水质检测,做到资源共享。

3结语

(1)该工程规划实施后,吴桥县实现供水城乡一体化,解决473个村、23.55万人的饮水水质问题。(2)通过规划实施,建立县、乡镇两级水质检测网络。(3)通过水源置换,地下水开采大幅度减少,每年压采地下水521.4万m3,逐渐缓解吴桥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省吴桥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R].2016.

[2]戴乙,王立明.海河流域农村地下饮用水源污染研究[J].海河水利,2007(4).

[3]岳恒.农村饮水安全基本现状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6(8).

[4]罗华,赵天荣,付荣生,等.农村集中式供水状况及饮用水质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8).

[5]戴梅,郑树森,杨凤栋,等.海兴县饮水安全规划与设计[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1).

[6]刘建强,金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技术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5(11).

[7]徐瑛丽,俞双恩,王建文,等.滨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5).

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其主旨在于通过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1、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

城乡一体化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初,目前发达国家已形成完整的城乡一体化理论,代表性论述主要有空想社会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城市规划角度的田园城市理论、城市发展视角的分散造城思想、二元结构理论、东南亚城乡一体化模式实证研究等。

从国外的相关理论研究来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质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同步发展。从发展实践看,国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同,均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选择了适合的路径。从中国发展实际看,城乡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包括

第一,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了一元结构制度,城市和农村实现了协调发展目标。

第二,城市和农村建立了一元结构制度,但是两者之间由于规模、环境、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差别不可能完全消除,正因为有这种差别,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一致,共同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反过来可以促进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第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强调全面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关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文章认为,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城镇化发展才能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最高阶段,城镇化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

3、存在的问题

3.1、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不够高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相差很大。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突出。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城镇建设用地开发粗放低效,与世界上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城镇化总体滞后于工业化,且区域差异较大。

3.2、城乡发展形态、空间布局和城镇结构体系亟待调整优化

一些城市边界扩张速度过快,部分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逐步加剧。城市发展定位趋同,城市群内部功能互补性不强,集群效应不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较弱,潜力尚未充分发掘。城乡建设个性不够鲜明,建设性破坏城乡自然环境和古街区、古村落等文化传承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存在。

3.3、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仍然艰巨

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工业的1/4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尚待加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仍存在制度。农村的投入机制有待健全,城乡交通及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差距仍然明显,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3.4、社会治理体制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及人口流动激增的新形势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职能存在缺位、越位等问题,城乡公共服务功能需要加强,公共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和城市社会创造活力提升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社会治理创新能力需要加强。

3.5、城乡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总体上仍处在高污染、高风险阶段,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较高,流域性水污染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区域性灰霾污染呈加重趋势。能源消耗总量较大,节能减排任务繁重。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加大。

4、对策

4.1、统筹规划布局

优化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统筹城镇和新农村一盘棋,合理规划未来城镇人口和新农村社区人口空间布局,促进各类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4.2、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充分释放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潜力,这需要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区划等方面的改革。

4.3、加大财政投入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对镇村的财政预算安排,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4.4、产业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的一、二、三产业,都应打破城乡界线,努力营造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组织。这样才能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牢固基础。例如,以当地的某些农产品为龙头,组成生产、加工、收购和销售一条龙,组建农工商联合企业。或者,以某些工业品为龙头,或以农产品为原料,或以对农业生产服务为主,组成供、产、销的联合企业。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天地,无论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科学技术服务,还是农副产品收购,都需考虑农业生产全过程的需要,把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贯穿始终。

4.5、公共服务一体化

新型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如交通、信息、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等公共服务设施,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鉴于农村交通、信息、教育、医疗、文化服务等方面落后于城镇的现实,需要特别重视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上,除国家投资不足外,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农村公共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低于城镇职工。例如,农村小学教师工作辛苦,待遇微薄,这种状况是需要改变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无论进城的农民,还是仍居村庄的农民以及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职工,都应同城镇职工和居民一样获得平等的待遇和公共服务。

4.6、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尽快制定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制定农民工转为市民的制度,创造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环境与条件,解决农民工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建立合理的农民工市民化支撑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施融居住登记和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计生等多种服务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居住证制度,让“一证通”助力实现农民工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技能培训、公共卫生、养老等方面的待遇均等。要积极探索允许农民进城落户后依法自由处置承包地和宅基地等的有效形式,要根据优化城镇布局和促进农民市民化的要求,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提高耕地占用成本,鼓励农民工向市民转化。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城镇化发展的差异,符合各地的市情,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实现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差异化。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现代城市本身的发展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周边体系的发展,而为了能够使得农业现代化发展得到有利的推动,使得城乡之间的发展距离能够大幅度拉筋,就必须要针对城乡统筹规划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城乡经济体系来往越发密切,那么一体化发展必然会成为未来城乡发展的趋势。下文主要针对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关于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发展的新认识

在我国当前新时期阶段,为了能够让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得以更好的落实,就必须要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出发,进而以一个全新的规划理念来对于城乡发展加以认识和分析,在意识观念之中,必须要将城乡两者之间看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通过一体化的方式来对于各个领域加以整合、优化,而对于城乡有限土地资源所执行的利用措施,对于城乡产业体系之间的协调性有着极大的影响。

1.1关于城乡规划体系与规划范围的变革

要使得城乡管理一体化的模式得到推动,首先就需要针对规划体系加以改变。以往在进行城乡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将规划重点直接放在了城区的规划体系之中,而城镇体系本身的规划发展深入程度远不如城区发展程度深入,某些方面甚至仅仅只是在规模预测以及职能分工等方面加以规划,对于整体性的统一规划却没有较多的设计。一般情况下,土地本身所涉及到的规划工作就是在整个领域体系之中所进行的总体规划,其规划工作必须要基于土地本身的类型来加以预测、划分,如此一来,最终土地呈现出的规划管理力度和土地利用率也就远远不足。因此,城乡规划体系本身必须要采取更加完善的措施来加以创新,保证将规划工作涵盖到整个行政领域之上,达到总体规划的目的。此外,在规划的过程中还必须要为乡镇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工作,这对于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土地所有权与土地规划利用的变革

既然是城乡管理一体化工作,就需要落实到具体领域中来切实进行。我国城乡土地所有权归属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这个因素,真正执行一体化规划管理的实际操作并不强。因此城乡规划中,使用权与土地权需要分离,并且要保障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大前提下,根据城乡总体规划对土地的具体使用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利用。

1.3引导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链接

在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推行过程中,必须对城乡交通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考虑,如何推进城乡发展需要构建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与顺畅的要素流通渠道。传统规划中重视城区交通建设,要改变这个现象建立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最大限度保障基础设施的合理利用与有效衔接,让广大乡镇能够及时享受到现代化成果。与新农村主义建设的理念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对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进行改善,营造良好的人文发展环境与居住环境。关于公共服务设施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这样才能保障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

2.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实施的主要方式与手段

2.1培训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

就目前来说,大量的规划管理人员实际上都是集中在了城市体系之中,在乡镇地区或者是小城市中,所拥有的专业规划管理人员数量却是严重不足,并且普遍还呈现出专业素质低的情况,无法有效的承担起城乡规划一体化工作的责任。首先,要针对各个地区的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中的相关规划专业人员执行培训强化工作,让专业规划管理人员能够接受到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和社会呈现出的需求,尤其是要让规划管理人员本身明白在规划标准之中所存在的差异性,让专业人才本身能够真正实现城乡规划发展。其次,部分管理部分也必须要为招贤纳才提供更好的政策、条件,进而吸引大量的优秀城乡规划管理人员,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一体化发展作出贡献。

2.2整合当前规划体系

就目前来说,在针对规划体系采取整合措施的过程中,必须要构建起一个能够对全乡地区加以规划的管理系统。在规划的过程中,要以大中小城市体系本身与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作为最为基本的发展理念,进而使得发展规划理念得以完善。可以从城乡规划编制的办法入手,从规划上将农村与城市发展综合考虑。对当前规划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尤其是侧重城市建设的习惯必须得到改善,在制度上加强创新,尽快构建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而执行管理权由城市政府统一实施,对整个行政地区的统筹规划进行统一安排,将整个行政地区当作一个互相联系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对城乡各种资源与生产要素进行充分开放与利用,实现土地集约化高效利用。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需要深入研究与制定,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得到村镇的重视,进而进行规划与引导。与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针对建设中心存要加强规划,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要做好空心村的改造工作,其中需要关注城乡之间的交通衔接与基础设施共享,力求尽快打造城乡快速通道。

2.3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对城乡规划管理的动态监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城市建设的规模较大,对土地要求非常强烈。并且部分乡村地区的规划管理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农民自身圈地乱用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使用、处理信息大部分都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建设,从动态管理到服务社会,对现状研究到规划决策,都与空间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RS与GIS技术为城市规划提供方便快捷,通过地图化与空间分析可视化的形势,为城乡规划管理所需要的分析、统计、查询、动态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手段。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新时期环境之下,城乡要做到统筹规划的发展模式,就必须要做到信息渠道畅通、资源丰富、劳动力流动完善等多个方面的建设,并且要最大限度的强化城乡运作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协作以及互补,如此一来,才能够让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带动农村地区进行发展。城乡规划个一体化的根本目的,实际上就是要让城乡规划管理的领域之中原本所出现的城乡二元结构被完全打破。但是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再次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必须要在发生之前就有所预判,如此以来才能够更加全面的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字:城乡一体化 村庄整治 布局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成为了影响与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与城市偏向发展的战略是引发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根源之一。在这制度与战略下,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到城市之中,导致城乡人口萎缩,其人力资源逐渐薄弱,进一步限制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进行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通过整治与规划,将乡村规模较小、人口较为分散的村庄向中心村或重点村进行整合,从而集中乡村人口,推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协调。

一、新形势下乡村人口迁移的特征

(一)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对乡村人口迁移的影响

在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人口的迁移主要包括整合与集聚两种状态。其中整合指的是以政府为主体,在国家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乡村人口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整,其主要方式是将乡村分散居民点与偏远地区的人口通过调整与合并,实现乡村人口的集中。集聚指的是为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质量,推动处于乡村偏远地区的居民,逐渐向环境较好、设施较为完善的城镇或居民点进行集中。以城镇及居民点为核心,进行乡村人口的聚合,可以节约社会资本并发挥规模效益,推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能否顺利进行,与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规划、区域人口发展及居民意愿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系。

通过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对乡村人口迁移的方向与规模进行引导,推动规模较小、较为分散的居民点,向环境较好、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居民点进行迁移,最终将乡村人口进行聚合,从而形成大中型居民点,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

(二)新形势下乡村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从整体来看,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依然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随着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大量乡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之中,而城市向农村流动的人口较少,这就导致了城市人口问题,激化了城市人口与土地矛盾,同时,由于大量人口离开乡村,导致乡村出现空壳化现象,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城乡一体化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并调整乡村人口流动方向与规模,实现区域人口有机分散与有序集中。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形势下,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变化,向城市方向流动的乡村人口减少,向乡村内部流动的人口逐渐增加;在地域的角度来观察,可以发现,乡村人口逐渐向乡镇或大型居民点迁移,形成了乡村辅助城市发展,城市支持乡村建设的局面,实现了区域内人口的有机分散与有序集中。

(三)新形势下乡村人口迁移的渠道

为有效落实城乡一体化战略,需要通过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引导乡村人口迁移。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为乡村人口迁移提供了较多的渠道,如:确定区域内重点村与中心居民点,完善基础设施引导乡村人口迁移;建立区域基础设施,调整乡镇体系的等级与规模,引导乡村人口迁移;加强现有村庄的整治与改造,整合发展条件较差的村庄,推动村庄集约式发展等。

二、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

村庄规模较小,村庄分布较为分散,制约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共享,进行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集中乡村人口,是共享公共服务设施与缩小城镇差距的必然要求。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整治乡村居民点,通过布局规划,引导规模较小、较为分散的村庄向重点乡镇或大型居民点进行集中。结合新形势下乡村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并按照区域人口调整有机分散与有序结合的宗旨,对村庄的规模体系与空间分布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综合考虑规模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尊重居民迁移意愿;比较优势原则;量力而行原则。

进行村庄布局规划,引导与控制乡村村镇体系,推动乡村集约式发展,建立乡村聚落体系,并与区域城乡发展相协调。在进行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时,需要做好总体安排,做好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设施、环境保护措施、产业结构等的规划与安排,明确乡村聚落体系的规模等级与空间组合,在此基础上,编制村庄搬迁、合并等的总体方案与具体措施。

在进行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特殊性,因地制宜地进行整治与布局规划工作。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的技术线路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的技术线路示意图

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需要制定出针对不同发展区域的措施,确保分区整治,杜绝盲目建设与发展;在配置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时,需要结合近郊、远郊、郊区等实际情况,重点改善人居环境;居民点建设,需要体现出城乡一体化独特的景观风貌,打造出地域特色。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到城市之中,在引起城市人口问题的同时,导致乡村人力资源逐渐薄弱,严重制约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的战略,引导乡村区域人口迁移,实现乡村区域人口的有机分散与有序结合,走乡村集约式发展道路,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乡村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推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石培基,李得发,李巍,王录仓. 城乡一体化导向的村庄整治与布局规划[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4:147-152.

[2] 张素红,李志,吕金嵘. 浅谈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整治规划[J]. 价值工程,2011,24:71-72.

篇13

Abstract :Management of 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 is the weak part of planning a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s concerned insufficiently.But planning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urban一rural composition in China. Impact of the urban一rural composition upon management of 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 is researched,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tivity to the urban一rural composition is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the suggestions of management of 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 are indicated.

城乡一体化是在城市同乡村所构成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在内外开放的条件下,城乡之间协同作用日益加强,城乡经济日益交融,系统的整体功能日益提高的过程。而城乡之间的这种经济和空间融为一体,肯定不是一个良性的、自发的、协调的过程,它必须要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作为保证。因此,十四届五中全会决议中有“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十六大同样把“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写进了大会报告,可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对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人,城乡经济不断发展和壮大,探索一个有效、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了。

1.城乡一体化使村镇规划管理肩负了重要使命

自城市从农业兴旺中诞生出来就一直作为与农村相对立的一方存在和发展,“农业革命使城市诞生于世界,工业革命使城市主宰了世界”。人类对物质需求的不断提高,刺激工业的无限发展,而城市不停的恶性膨胀,使人类越来越脱离自然、影响自然,越来越感到难以生存。于是有霍华得的“田园城市”、斯坦因的“区域城市”等理论的相继产生。同样,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繁荣,工业的日新月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城乡结合、改善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已越来越被当今社会普遍接受。然而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把它提高到与城市规划管理同等的地位上来。如果说,城市环境恶化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那么大量农村建设规划管理失控,农业生态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就必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缺乏一个有力、有效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城乡一体化这个最终结果将很难圆满实现。

2.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现阶段村镇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口的持续增长。在我国,农村人口仍占了绝大多数,城市不但每年要吸收几百万适龄劳动人口,还要吸收将近2000万下岗工人,它肯定不会再有更大的空间来接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村镇将是最大的据点和最大的载体。而随着人口迁移流动的广度、深度、自由度日益增加,人口的空间再分布将成为未来的一大社会问题。而目前我们农村的人口管理、城镇的户籍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系统来有效的对之进行分流和截流。

(2)村镇吸引力偏小。我国幅员广阔,村镇的地域条件相差很大。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乡镇企业不甚发达,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中,村镇所具有的职业转变优势和地区转移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村镇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剩余劳动力不能就地再就业,“民工潮”的形成不仅给社会各行业产生了巨大压力,同时也影响了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更替的速度。村镇对资金吸引力不足,就只能使农业经济继续维持粗放经营,无法产生出积聚效应。

(3)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措施不严。尽管九三年国务院颁布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但由于缺乏专门机构管理执行,内容上又太过粗糙,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使之无法很好贯彻执行。因此,几年来大部分地方农民建房仍然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安排,自留地甚至农田随意报建,面积不限,产生一户多栋住房、单家独户住房现象普遍。同时“农转非”户、进城就业户,所闲置的农村住房没有及时清理,土地浪费严重。同时国土与城建部门分工不清,一些地方互争管理权也影响了村镇的建设管理和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

(4)对乡镇企业环境影响问题、任意占用耕地问题没有足够重视。目前农村的许多乡镇企业特别是内地经济不发达地区很多是由于缺乏科学冷静的可行性分析,仓促上马形成,即没有进行市场调查,又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劳动生产率低下,污染问题严重,往往整体损失大于局部收益。而部分行政领导为了完成任期办企业数量的行政指标任务以获得政绩,到处占地办企业,而实际上烟囱不冒烟,工厂杂草生,闲置了许多土地,也破坏了植被

(5)村镇建设盲目攀比。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不是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而许多村镇建设的试点又往往给人误导:整齐宽阔的道路,装饰气派的建筑,而建成后往往因不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而冷冷清清。如果村镇建设试点都是靠外部资金的投人,而不强调内部潜力的挖掘,管理上的经验总结,盲目模仿城市的做法,那么我国许许多多的村镇何来如此庞大的建设资金?这样的试点又如何起得到引导、推广作用?

3.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村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1>加强村镇建设的领导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村镇建设的成败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和水平,加强村镇建设的领导力度及法制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尽快培养一批有一定管理能力,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村镇规划管理工作者,将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而对村镇规划管理各项措施的执行,要有具体部署和安排,并应将结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内容,以保证工作开展的力度和速度。

(2)加强村镇体系及村镇规划的编制,促进中心村的建设。村镇体系规划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集聚效益的精神,有目的、有步骤地培育中心村,将部分自然村合并,取消一些交通和自然条件差的村落,统一安排建设用地。这样就有利于村镇建设的配套和服务,使中心村很快形成一定规模,增强吸引力。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它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政策相结合,否则难以实现。

(3)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搞好土地调整和农村行政区划的调整。控制村镇农户住房建设面积,提倡统一开发,禁止独门独户,农村住房设计在满足农户基本生活要求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建房占地,制定专门措施管理农房建筑设计和施工,及时清理废置、空置的建筑用地返土归田,并结合农村旧房改造,做好搬迁、土地调整及中心村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使农户搬得来、住得好、稳得住。

(4)加强村镇用地分区。村镇用地坚持分区,特别是工业用地,应独立于居住区外,不得任意安排。对挖土、打石采石区应统一安排,集中进行。对有农副特产的村镇,坚持规模经营,并多渠道集资设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品批发市场,并加强信息的获得及反馈,与城市市场联成一体。划出农业生态区、生活区、工业、商业区。农业生态区内严禁非农业项目建设,其它各项建设用地应以不占农田菜地为原则,充分利用荒山、废地,注意防灾抗震,保护农田水利设施。

(5)研究各地风土人情,利用自然地貌创造出各种不同特色的村镇田园风光。我国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区,不同村庄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村镇规划管理部门有责任发挥自身专业、行政等特长,潜心研究,探索传统村庄特有的结构,积极利用本的的自然建材,挖掘各地的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施工技术创造出不同于城市的村镇建筑风格。

(6)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也是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级行政部门应充分重视、积极配合,通过技术支援、自筹资金、自备劳力等手段积极探索一套简易,安全的村镇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系统、保证服务质量,简化管理层次,切实减少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为创造现代化的新农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戎等.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机制〔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沙吉才.改革开放中的人口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姚士谋.中国的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大出版社,1996.

[4林炳耀.城市化与城镇布局「J〕城市规划汇刊,1994 (6).

篇14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城乡一体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

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包括布局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等,其顺利实施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作为与之联系较为紧密的国土管理部门,需发挥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当中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通过城乡用地结构及布局的有效优化来引导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

本文主要从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系分析入手,提出新一轮规划修编创新的思路和主要目标,并就如何在新一轮规划修编当中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一、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系

(一)土地利用规划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引导城乡合理布局。作为统筹区域范围内土地资源利用的综合性规划,土地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指导,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城乡各项建设占地都需要符合规划,通过各项用地审批程序。土地规划对各类用地均有布局和指标安排,一方面通过用途管制使得各类用地用得其所;另一方面在年度计划中给予用地指标安排。把城乡建设中涉及到的拆旧建新、各项基础设施用地一一进行合理布局,节约利用,尽量安排不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保护双赢。土地利用规划是城乡建设发展的前提,对区域土地利用起到了不同的指导效果,也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体现了优化布局、集约用地的规划指导思想。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目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为新农村建设。在国土资源部出台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六项措施当中,也把“加强农村用地规划和管理,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放在了第一位。用地布局优化和集约用地是新一轮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建设用地布局讲求集中集聚,建设用地需求注重内部潜力挖掘。新农村建设内容之一就是将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通过集中生产生活建设为农民增收,同时也改善农民生活的环境。因此,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充分体现了新一轮规划布局优化、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

综上,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则将规划落实到实处。

二、创新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合理安排城乡建设各项用地指标。在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中,地方建设用地指标高度集中在城市,以城市为重点层层预留指标,真正落实给农村的指标就寥寥无几、甚至没有。这样,一方面阻碍乃至限制了农村各项非农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部分农户建新住宅用地不足,导致违法乱建现象相对严重。

在新一轮规划修编中可改变原来指标过于向城镇倾斜的局面,考虑在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块指标专项用于新农村建设,切实保障新农村建设的用地需求,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用地,即农村的饮水安全、农田水利、乡村道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和卫生等公共事业用地,在规划中应予以重点保障。此外,在预留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时,应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护耕地、村容整洁、方便生活等方面出发,通过全面了解、仔细盘算,对新农村建设将来用地数量与类型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避免重走铺摊子的老路,以体现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

(二)引导新农村建设合理有序布局。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镇总体规划通常着重考虑城镇规划区范围的用地,而对农村土地的具体利用布局无详细的规划,只有一个概略的规模控制。由于村庄土地规划的缺位,农民往往在老宅附近或自家承包地中选址建房,这也是造成村庄用地盲目无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一轮规划修编可合理安排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规模,改善村庄内部环境,引导村民合理建房,避免村庄的不合理扩张。对于不同类型的村庄改造与建设采用不同的控制手段:(1)对于现有村庄的改造,要在指标上给予适度倾斜,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保证其顺利实施,布局上要符合镇村布局规划,尽量向中心村庄集中;(2)对于新建设的居民点,要严格控制其规模,布局以集约节约、交通便捷等为原则;(3)对于规模较小的村庄,要考虑划入村镇建设控制区逐步拆并,远期规划复垦为农用地,区内建筑物在拆除前只能维持现状,不得改建和扩建,需要更新时,应集中到村镇建设用地区建设。通过以上因地制宜的村庄规划模式,引导新村镇建设合理布局。

(三)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的各专项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开发整理、复垦整治、保护等许多方面,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规划,将会更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土地整理的规模与布局等内容,具体明确农村居民点用地保留与拆旧的范围,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能够落到实处。

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面,可以针对各地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点现状特点的不同相应采用不同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模式:(1)靠近镇区的地方,可以采用城镇化模式,即结合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选择靠近镇区且有条件的地区对分散的自然村实行整体搬迁,有步骤、有计划地向城镇聚集;(2)远离镇区的僻远区域,可以采用中心村模式,即结合农民新建住宅、拆除旧住宅等需要,使农民逐步搬迁到中心村。通过不同类型的整理模式,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土地规划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规划本身也需要与其他一些规划进行“无缝对接”,才能灵活运用,真正发挥其引导作用,妥善处理好城乡发展与用地的问题。一是与主体功能区划相衔接。在用地布局上符合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分区;二是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规划当中建新区应该安排在城镇和村镇规划区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分配可有所倾向,确保“两规”中村镇建设规模协调一致,从而有效促地进城乡发展建设;三是镇村布局规划相衔接。对于农村建设用地区的安排要充分考虑镇村布局规划,在空间布局上遵循镇村布局规划的布局要求。同时,在规模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拆迁户数、人口数、土地利用条件、建设强度等,科学合理地确定保留和新建的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一轮规划修编当中可以积极从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的指标和布局、不同类型规划的引导作用以及不同类型规划之间的衔接进行考虑,尝试新的思路与做法,为真正实现“交通便捷、居住集中、用地集约”的城乡一体化风貌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1.南京地铁房地产开发分公司;2.无锡市房冠房地产评估交易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优化城乡布局,促进新农村建设[J].浙江经济,2007.12.

[2]纪昌品,陈荣清.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相关问题的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5.

[3]郭熙,赵小敏,孙华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思路探讨[J].国土资源,2004.

[4]杨继瑞.城乡一体化:推进路径的战略抉择[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5]王碧峰.城乡一体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

[6]于淑娥.和谐社会建设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以山东省青岛市城乡一体化实践为例[J].环域在线,2005.

[7]陈玮.试论城乡用地一体化规划[J].规划管理,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