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教育的反思范文

德育教育的反思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德育教育的反思,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德育教育的反思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学生;德育

道德、智慧、身体、审美、劳动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对当今社会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其中,德育占据着首要地位。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当今青年学子的立身之本。反之,抛弃道德底线、缺乏基本社会责任心的学生哪怕他“才高八斗”、“鹤立鸡群”也不可能在当今世界立足。因此,当今青年学子在校期间都应该重视德育培养的机会,完成德育培养目标。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大学生德育状况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仍旧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各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拿出具体有效的措施加强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大学生德育状况

(一)德育教育发展缓慢,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利益吸引力的增大,很多高职院校开始一味地扩大学校规模、增加招生量,忽视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在有些高职院校管理者的思想中,德育教育并不能短期内让学生有所收获,也就无法体现他们的教学成果,因此,他们认为德育教育可有可无,并不需要格外重视。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即使高职大学生有学习进步思想、提升道德水平的意愿,也很难找到适当的途径。毕竟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们获取各方面知识最有效的方式仍旧是课堂学习。

(二)德育教育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负责德育教育工作的是党委副书记,校长并不直接参与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这样的领导体制导致德育教育体制的构建不够完善,毕竟党委副书记建立德育班子的能力和权利不够,进行德育管理的时间不够。德育教育变成了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空话,这种体制的形成直接导致了德育教育停滞不前。

(三)经费投入不足,德育教育开展困难

“没钱”,这句话虽然会被认为是一些高职院校德育教师的推托之词,但其实恰恰反映了高职大学生德育教育确实存在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主要的经济来源仍旧是学生上缴的学费,这些资金要承担着整个学校的各方面支出,总体来说并不是特别充裕。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德育教育财政倾斜程度上都远远不够,甚至在不断减少。由于没有资金的注入,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设施无法及时更新、德育教育活动无法得到实施,对德育教育的效果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四)德育工作者梯队建设不够

环视高职德育教育的整体状况,师资队伍薄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编制、待遇问题的影响,大部分优秀的德育教育工作者会选择重点大学等高校去任职,最终进入高职院校任职的德育教师通常是本科院校没有录用的。这些教师有的资历较浅、经验不足,有的学历偏低、水平有限,有的责任意识不强、素质偏低。由这些教师组成的高职德育教师队伍教学力量必然不够,无法实施强有力的德育教育。在他们的课堂上,教师应付的教、学生应付的学,最终导致高职大学生的德育状况一塌糊涂。

(五)德育教育方法落后,学生厌学严重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无论是德育教学管理者还是德育教学实施者,都没有进行专门的深入的德育教学理论研究,没有进行具体的实际的德育教学实践探索。因此,他们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大多选择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完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单纯完成教学任务,却不顾及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如此的德育教育方法,很难适应当今的德育教育要求,更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六)高职大学生德育学习配合度较低,德育教育难度增加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职大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并不差,只是由于他们并不是完全出于自愿,而是由于成绩不够好才被迫来到高职院校,所以在学校里他们很难对正常的学习产生兴趣,更不要说是德育教育的学习。他们抵制德育理论的灌输,他们并不认为德育教育会对他们的人生和生活产生作用和价值。高职学生对待德育教育的消极态度使德育教育的难度不断增加。

二、高职德育教育的反思

(一)加强学生德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高职院校发展至今,体制改革、教育改革发展迅猛,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是单独存在的,也是唯一的利益获取者。因此,学生主动去学习,要比他们被动去接受的教学效果好上无数倍。所以,高职院校想要真正增强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从学生这一主体入手,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宣传德育学习的重要性,强化校园德育教育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明白德育学习虽然不会立即生效,但它会成为每个人一辈子的财富,会让每个人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无穷,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德育学习中去。

(二)完善德育教育体制,搭建科学合理德育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搭建科学、合理、实用的德育教育体系。首先遵循实效性、整体性、主体性、发展性等原则创建德育教育基本框架,再根据现代德育课程设置具体的教学课程,并明确开设德育活动课,给德育教师实践教学的平台,给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理解和享受德育教育给其带来的乐趣与成果。

(三)加强德育工作者能力培养,增加资金投入

在招聘德育教师时,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提高准入门槛,保证加入德育教学团队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提高德育教师的福利待遇,使优秀德育教师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使得更多优秀的一线教师自发加入到德育工作者这个大家庭中。德育教师入职之后,各类高职院校应该主动地为他们规划职业未来,建立充满吸引力的平台,让他们充满干劲地去工作。更重要的是,学院要不断增加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机会,提升德育教育培训的工作效果,完善德育教育的师资队伍。

(四)改革创新,建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新途径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世界带入了科技和信息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开始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改革和新的探索,力求在新时代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社会新鲜血液,高职院校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不断寻找充分的教学材料,进行德育教学方法的探索,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例如,高职德育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上开展心理活动、与学生进行民主对话等,弱化学生对德育学习的抵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尝试校企合作,借助企业的资金和资源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机会。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德育状况存在很多隐忧,首先,高职大学生本身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对纪律的抵抗性过强,缺乏接收德育的意识。其次,目前高职院校在德育资金、梯队培养、体制完善,重视程度上还明显不足。面对种种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刻地反思高职德育教育,树立正确德育观念,探索科学德育方法,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观念,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改革夯实基础,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作者:王万众 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涌.加入WTO与新世纪的中国教育〔J〕.教育研究,2001(06).

〔2〕李雄舟.经济全球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鄂州大学学报,2002(04).

篇2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反思;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22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46

当代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发挥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在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和饱满的学习激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教师必须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德育观,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经验及反思,提出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一、 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 德育与各学科衔接不紧密,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但是,当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却并非如此,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进展缓慢,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作用,导致德育缺乏完整性。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号施令,不顾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构建的道德底线瞬间被冲破,从而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要想切实改变德育教育的现状,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能够给德育教育留出时间和空间。

(二) 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规定

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分析,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受挫的主要原因。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可有可无的,完全靠学生自己的约束能力,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也不见得能够发挥作用,这样错误的想法使德育陷入僵局。同时,有些学生不重视德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就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中小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上缺乏有效的规定和指导方案,使德育工作完全被扭曲,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 德育方式不科学,只注重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的,因为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和总结,也容易让领导和家长看到德育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只是表面的现象,无法真正引导学生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检查,需要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也需要教师的情感感化。现在有一些学校依旧认为德育就是严格管理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限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作用,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中小学生需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 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策略

(一)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集体意识,让校园文化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行为健康地发展。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学校可以在教室、教学楼、校园等醒目的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或者道德故事等,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学校的食堂里摆放珍惜粮食和节约用水的警示牌,告诫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珍惜身边的资源;还可以在学校的草坪上做出禁止践踏的提示,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理念,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师可以用“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等故事教育学生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和音符等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尊重师长。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在德育教育上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情况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用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不放过每一名德育上的“差生”。

(三)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不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在新时期,教师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将德育与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比如,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纪念日,教师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到纪念馆或者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的精神。还可以号召学生到敬老院去帮忙打扫卫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还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走入社会铺平道路。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探索,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做出调整,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反思;德育教育

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在德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讨,认为反思能有效地优化班主任工作。

一、借助《班务日记》,反思德育途径

反思,首先应有第一手材料,而《班务日记》则是我们班主任积极探索,并能调动学生热情参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的教育途径。《班务日记》是由学生直接参与轮流负责日班级工作的评价量分的记录。学生可以在《班务日记》上毫无顾忌地表露自己的认识、建议与感想,例如:“某某同学对练习时有点枯燥,想睡觉,但是我挺佩服那些仍然全神贯注,认真听讲的同学。”有对同学的评价的,例如:“某某同学上课听流行音乐,目无师长。”有对教师情感的流露的,例如“某某老师咳嗽厉害,但仍然坚持上课,我们很感动。希望老师注意身体!”有对班级事务的处理建议的,例如:“老师,我认为班干部任用终身制不好。采用班干部轮换制,聘用一日班长和一日班主任,可以给我们提供均等的机会,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等等。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评判者,而且使学生在评判中获得教益,也体现出管理上的民主。班主任借助《班务日记》这一信息反馈,能在第一时间里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了解学生的反应,知道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情况,洞悉他们的思想道德状态。这种发自学生内心的东西正是我们班主任加强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通过对话交流。反思德育教育

班主任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可以通过课内交流和课外交流来实现。课内交流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班会活动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动态与能力表现等。一次班会课上,一学生说:“老师,你不如原来的班主任好,你经常不同意我的请假,其实我每次请假的理由纯属真实!”面对学生如此出言不逊,我感到惊讶。作为班主任,要以理智战胜情感,冷静处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课外交流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学生容易流露内心世界,也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学生小陈平时学习认真,一日三餐主要以面包或方便面为食,但是他脱离、回避班集体生活,忽略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到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家庭暴力。这个例子,提醒班主任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思想觉悟、心理状态、学习方法和实际能力的提高上,于细微处见真情,因材施教,以达到“育人为本”的根本目的。

三、捕捉教学机智。反思德育技巧

乌申斯基曾经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了教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讲课,教室里突然响起打呼噜的声音,有学生笑了起来,我不得不停下来,看了看睡觉的学生后,突转话题:“……像写文章一样,要想生动,就要使用象声词,绘声绘色地描写事物的声音形状。绘声,就是用象声词模仿声音。比如,鼾睡可以用这位同学的鼾声来描摹,请你们注意倾听。”我作出倾听状,同学们全都笑了起来,这位学生也被笑醒了。这个例子,我始终没有正面批评这位上课睡觉的学生,而是利用旁敲侧击的教学机智,使自己摆脱窘境,这样,既没有影响上课,也达到了教育目的,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客观事物千变万化,学生性格千差万别,教育工作也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对待不同的情况,班主任也要采取不同的技巧,用最短的时间捕捉教学机智,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使德育工作更加完善和充满开放性。

四、剖析教育案例,反思德育策略

班主任及时剖析典型教育现象,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与研究,揭示其内在的规律,也是反思的一种重要策略。有这样一个案例,学生小潘常有轻生的念头,为取消她这种想法,我给她讲了很多名人挫折的故事,但都无济于事。本学期她发生轻生未遂的行为之后,我带领班干部去医院看望她,平时对她更加关心与呵护,她才渐渐回心转意。其实,造成这位学生轻生的主要原因是意志薄弱与缺少温暖。现在,这个学生坚强起来了,性格开朗了,学习也进步了。班主任平时要经常剖析记录这些教育案例,作为以后指导自己育人工作的参考素材,并不断从典型案例中获得信息,借鉴和吸收经验,在互补共生中进行反思,在互补合作中进行反思,才会少走弯路。

五、查找教育“败笔”。反思德育得失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德育教育 必要性 重要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从古到今,一直很注重后辈的德育教育。如今学校的德育教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社会品德、积极主动投身社会实践,成为高素质人才是素质教育的一大目标。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简称德育教育。然而,我国现在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离素质教育还有一段距离。处于应试阶段的教育,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考试能力,往往忽略了德育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值得反思的地方。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以史实为基础的学科教育,主要的教育目的是以史为戒,以史育德。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知我国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

一、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新世纪的青少年,有更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因此,表现出与其父辈们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但在这些条件下也会对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1)自我意识的膨胀。一些青少年自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的过分溺爱以及纵容,致使孩子自我意识的膨胀。表现为自私自利、我行我素、容易冲动、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关爱等,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态度。这种自我意识的膨胀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2)民族意识缺乏或偏激的爱国思想。社会多元化发展,青少年容易受一些不良行为或思想的影响,对社会对他人存在不理智的认识,缺乏民族意识或存在狭隘的偏激的爱国思想,表现为对国家和他人漠不关心,或对社会不满、存在偏激的爱国行为,如暴力打砸泄愤等。民族意识的缺乏或偏激的爱国思想都是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3)极强的功利意识。处于青春时期的孩子,思想还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社会风气或他人的不良影响,形成极端的个人主义,如金钱至上、名利至上等不良思想充斥于心,变得极具功利性。

2.德育教育势在必行。根据青少年存在的的上述问题,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历史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从历史事件中折射出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品德情操等,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增强民族意识和激发爱国热情。学习历史,了解我国古代的兴衰历程和近现代的改革发展,从中吸取教训和总结规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激发爱国热情,从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2.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历史教学的德育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的方法

1.科学渗透德育教育。教师的教学目标都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制定的,不同的章节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尽相同。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并将其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才能真正实现历史的德育教育。

2.多样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历史内容的差异性,教学条件的差异性等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采取多样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多媒体的应用、表演式教学、角色互换、演讲式教学等。另外,讲解内容的多样化也是多样教学的重要方面。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善于将乡土历史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联系起来,不但丰富了课堂教育,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乡土历史教育中,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3.注重情感价值观教育。做事先做人,所谓的“做人”就是要有良好的价值观,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师是学生情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引导者,而课堂教育又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重要平台。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都有重要影响。例如,在讲解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历史事件时,教师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对林则徐大无畏的民族主义精神进行评价,学生受教师情感价值观的影响,同样会高度认同林则徐的高尚品质,并心生崇拜,以此为榜样,从而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综上所述,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思想品德还未定性,这决定了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德育教育是可以灵活运用到历史教学中的,教师应把握好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并注重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去感染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品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继续教育;教育目的;学分制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学习贯彻十精神,对大学教育教学中诸如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继续教育、教育目的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等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期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把握,从而正确引导教育教学实践。

1. 关于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有两种代表性模式[1]:一种是欧洲模式(也叫博雅教育),目的是培养绅士;另一种是美国模式(也叫普通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我国许多高校在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但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目的。有的将它看成是通用平台知识教育,有的将它看成是素质教育,有的将它看成是常识教育。其实,通识教育体现的是教育价值理性,目的是将人(自然人)培养成“人”(社会人);专业教育体现的是教育的工具理性,目的是将人培养成“人力”。通识教育是对功利化的专业教育的一种纠正,更能体现教育本质[2]。它是关于人的“品质”的教育,对人才培养举足轻重。欧洲和美国的通识教育已基本定型,基本上反映了他们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观。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缺乏系统思考与科学规划,只停留在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层面。有的盲目照搬美国大学的通识课程,造成水土不服;有的将一些常识性的课程简单堆砌,形成一批“水”课。应该高度重视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形成核心课程,使其成为最能代表学校水平的课程。

2. 关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我国推行了多年,但始终没有成为一种公认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搞清楚素质教育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以致产生了一些概念上的混乱或歧义。素质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拓展至方方面面。德、智、体、美等,这是一种说法;知识、能力、素质,这又是一种说法。特别是后一种说法在高校内部或战线内比较常见,似乎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其实,正是这种说法,使得素质教育成了空中楼阁。一个人心智方面的素质,至少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境界,也就是知、行、思、德。素质怎么能和知识、能力成并列关系?教育本身就是文化活动,它包括知识教育、思维教育、方法教育和精神教育四个方面。与这四方面相对应,就是知识、思想、能力和境界四方面素质的提升。如果教育里还包括了素质教育,那教育本身是什么?这岂不是悖论?时下的素质教育被简单化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被简单化为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知识教育被简单化为人文常识教育。素质教育的路越走越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但不应该是一种教育模式。

3. 关于德育教育

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实效问题一直是备受关切的问题,似乎始终没有找到“良方”。当然,这一问题很复杂,关系到方方面面。但从高校内部来说,德育教育的“三化”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德育教育简单化。将德育教育简单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化为“两课”教育。这反映了我们德育教育急于求成的心态。“吃到第8个馒头就饱”和“只吃第8个馒头”的效果截然不同。二是德育教育知识化。我们强调 “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但进了教材、进了课堂,就能进头脑吗?德靠养成,焉能教会?“昔孟母,择邻处”,这就是朴素的德育教育。三是德育教育孤立化。为了加强德育教育,我们不断强化“德育教育体系”建设:专职队伍、专门机构、专用载体等。形式上这是一种强化,其实是一种弱化,因为这使它从教育的主渠道孤立出来了。因为有专职队伍、专门机构,所以广大的非专职人员和非专门机构,可以心安理得地“只教书、不育人”了。无论你如何强化,在学生心目中“专职人员”的地位无论如何不能高于专业教授的地位,德育教育的课程总量也无法与专业课程相比拟。不克服“三化”倾向,德育教育的现状的确很难改变。

4. 关于继续教育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继续教育这一层次发育得很不成熟,特别是大学后教育和职前培训体系很不完善。缺乏专门的社会培训机构,国内企业缺乏承担培训责任的积极性。这样,将大学的“出口”直接与企业的“入口”相对接,将职前培训的职责直接转入了大学。如今的大学实在是太辛苦了!既要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务,同时要填补继续教育的缺失,还要弥补基础教育的缺陷(例如素质教育)。在人们一味指责大学培养出的人与用人单位的期望不一致时,有没想过大学的职责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大学不是机器制造厂,也不是职前培训机构。大学关心的不只是能上岗,更主要的是人的职业发展;大学关心的不只是能做好第一份职业,更关心能否迅速转入第二份、第三份职业。总之,大学不可能按照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来“量身定做”。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需要岗位培训来弥补,但我们恰恰缺乏这个环节。

继续教育被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得以保障。例如,早在1971年,法国对继续工程教育制定了法规,规定10人以上的企业必须拿出工资总额的1.1%作为职业培训费(目前,有的大企业实际上已达到了6%左右);美国政府于1982年制定了职业训练合作法案,其后又颁布了成人教育法,使继续教育有了法律保障。我国应尽快完善继续教育体系,给大学减负,让大学集中精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5. 关于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支配和指导着整个教育过程。它为教育者提供了教育依据,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应然的教育目的,教育实践中所体现的是实然的教育目的。应然的教育目的和实然的教育目的分别反映了教育目的的外在性和内在性,二者一般不完全契合。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实然的教育目的与国家教育方针确定的应然的教育目的并不很好契合,甚至存在相悖之处,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即我国的教育目的除了其本身太概括、太笼统外,重要的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没有形成与之相应的教育目标体系。

我国目前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界定和系统设计。我国的教育目的应该理解为教育的总目标或终极目标,它应该分解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目标(权且称之为分级目标),例如基础教育目标、高等教育目标等,或者更加细化为幼儿教育目标、义务教育目标、普通高中教育目标、大学教育目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高职高专教育目标、继续教育目标等。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的教育目标的区别是:前者是国家对教育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总规定,后者是各级各类教育对要培养的人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分级目标,各种教育机构制定出相应的培养目标。这种培养目标是特定教育机构对要培养人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它还可细化到具体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由国家的教育总目标(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分级目标、各教育机构和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国家教育目的的实现,有赖于各分级目标和各培养目标的达成。显然,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缺乏这样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尤其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分级目标很不完善。由于国家的教育目的太宏观,如不具体分解,就失去了指导意义,而且还存在这样的悖论:如果说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统一的最终结果,那么,低层级的学校教育就没有达到教育目的,或者说没有完全达到教育目的,这是对低层级教育实践的否定;如果说低层级的学校教育已经达到了教育目的,那么高层级的教育岂不是没有必要存在,这同样也是对教育实践的否定。如果说各级各类学校都达到了教育目的,那就只能说不同层级的教育活动有不同的教育目的,这实际上又是对育目的的否定。

6. 关于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一件衣服,别人穿着很好看,但穿在自己身上可能会失色,因为其效果不只在于衣服本身的式样、质地、做工,还要看穿者的体型、肤色、气质。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体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是件“好衣服”,西方的许多大学穿着很“光彩”,但如果将它原原本本的“套”在我国的一些高校的身上,恐怕就要出问题。

学分制的核心是“自主学习”,“自主”的途径是“自选”,其特征是“四自”:自选专业、自选课程、自选上课老师、自选学习进程等。选的前提是供大于求,如果货架上的商品只能“凭票供应”,何言“选购”?

选课不仅仅是要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能选;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可选。也就是说,必须具备足够的课程总量和课程容量。就课程总量而言,学校要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设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课程;就课程容量而言,学校的课程要按选修学生的数量,能够多头开设和循环开设。也就是说,每一门课(如果需要)能够在同一学期的不同时段进行多头排课,同时能够在每一学期进行循环排课。这对于课程资源已经捉襟见肘、课堂规模已达二三百人的学校,恐怕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师生比在1:20以上,许多专业课只有一名主讲唱“独角戏”,课程主讲临时有点事,连个“打替班”的都没有,怎么可能让学生选教师呢?实施学分制的学校,都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自主修业年限。但事实上很不乐观,一所数万名学生的高校,每年能在3年内完成学业而“提前毕业”者只是个位数,总体效果是延长修业年限而“推迟毕业”。要给乘客提前下车的机会,就要多设一些“站点”。课程必须每学期重复开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等实践性环节必须适时进行,实验必须随时开放。如果学生为选某个教学环节需要等一学期甚至一年,他如何提前毕业?为此,必须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师、教室、实验室等)作保障。如果“批量生产”都捉襟见肘,怎能搞“单件加工”?

我国传统教育以“填鸭式”为基本特征,我们的学生在幼儿园时被抱着走,在小学和中学时被牵着走,在大学时如果突然一撒手,他们中的许多人恐怕就得摔大跤。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体现的是“目标管理”的思想,实现学习过程的“自主”。也就是说,学什么,要自己选择;学多少,要自己确定;什么时间学,要自己安排。按照学分制的要求,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这对一些学生恐怕就会出问题。增大选修课比例,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学什么,但实际上,一些不用花多少精力、容易获得学分的课门庭若市,而一些非常重要、高水平的专业选修课却门可罗雀;压缩课内学时,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但实际上,许多学生不上课就不知道干什么了,甚至出了课堂,走入了网吧。目前,学分制实行越“彻底”的学校,学生的学业问题越严重,有些学生被提前淘汰,有些学生滞留在学校不能毕业。这种后果,难道让高等学校来“买单”吗?难道让这些学生作“牺牲品”吗?恐怕都不应该。给主动性较强的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给主动性较差的学生制定必要的规则,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可能是解决此类问题一种选择。

我国市场经济正在发展,人才市场尚不完善,市场信息还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才供需双方的客观情况。媒体误导和不正当竞争手段往往会起较大作用,导致学生在选专业和用人单位选用人才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盲从性。另一方面,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例如4年),而我国目前的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尚不具备预测功能,只是直接映射。根据这种信息,学生在校期间选择了某一“热门”专业,毕业时恐怕就成了“冷门”专业了。这种不理智的“自选专业”,会使一些“热门”专业急剧人才过剩,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上属种种情况,并不是说学分制本身有问题,也不是说我们思想不开放,实施力度不够强,而是说我们目前的“体态”(国情与校情)与学分制“精彩”的外衣有一些不般配。时下,一些人士大力推崇学分制,提出要“全面”实行学分制,要实施“完全”学分制,要与国际“接轨”。正是这些盲目的“全面”、“完全”和“接轨”,使学分制在我国走入了困境。在国外,并不是所有大学在“全面”实施学分制,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教学管理制度本质上属于学年学分制模式,学校明确宣布:“MIT不适合打算通过延期或利用业余时间来接受本科教育的人。”由于学校传统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等不同,国外学校所实行的学分制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例如,英国剑桥大学不允许学生随意调换专业。与国外“接轨”,“轨”在哪里?比方说,国外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是“宽”轨,跑的是“宽体”车,国内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是“窄”轨,跑的是“窄体”车,这两个轨怎么接?如果强行将他们“接”在一起,那“车”怎么办?岂不是接上了“轨”而翻倒了“车”。我们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轨”,还是为了“车”?

当然,国内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情况并不一样,有一些高校的实施效果比较好,这些高校大都“体态”比较好,而且会“量体裁衣”。而另一些高校却陷入了困境,且越陷越深。有的高校为了吸引考生,大力宣扬“学分制”,声称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可以提前毕业;有的学校为了缓解扩招后教学资源的供与求以及教学质量与学苗质量之间的矛盾,推出“学分制”,将学生不能按期毕业归结于学生的“自主”和“自愿”;有的学校为了“突破收费瓶颈”,推出了“学分制”,将原来“不合理”的收费合法化。学分制不是一剂万能药,岂能包治百病?我国高校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不是变革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就能解决的,它涉及教育投入、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认真分析,认真解决。学分制就像一面哈哈镜,对于体态丰润者,显示的是美;对于体态干瘪着,显示的是丑。学分制不是越“完全”、越“彻底”、越“全面”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越好。

7. 结束语

上述一些观点只是一孔之见,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应该高度重视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与质量。(2)素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宽泛的内容。作为一个教育理念,可以指导教育实践;将其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来推进,难免会产生很多歧义。(3)德育在人才培养中居首要地位。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克服目前教育实践中的“三化”倾向。(4)应尽快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尽快结束将大学“出口”与用人单位“入口”直接对接的局面,让大学集中精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5)要尽快完善我国教育目标体系,使各级各类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与职责,将党的教育方针真正落到实处。(6)学分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以及其他配套改革。如果教育资源不充足、其他配套改革跟不上,学分制只会带来负效应。学分制不是越“完全”越好,而是越“适合”越好。

参考文献:

篇6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完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所以,语文课从来都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重要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虽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倡导德育教育,但不能远离根本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但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修辞方式的运用等等,而忽视了语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传达的思想、精神、人生观、心理状态等,以及对于学生应该从中借鉴什么,学习什么、批判什么……

新课程则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更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成长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三、倡导合作探究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其重点,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有: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篇7

关键词:高一政治教育; 叙事研究; 策略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10-001

教育叙事研究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关于质的研究方法,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下面就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谈谈我的想法。

一、开展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

我校属于县普通高中,学生来源为县中统招后的生源,主要有三类:统招、扩招、增招,属于县中等偏下的生源,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文明礼仪的缺失、感恩意识的缺乏、团队精神不强以及存在着心理问题等现状,政治课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教育叙事是政治德育的一种有力形式。通过教育叙事研究,让学生懂得并践行文明礼仪,学会感恩、学会团结协作等,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为此在高一阶段开展政治教育叙事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政治课任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感情、人性以及主动性和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叙事这种方式可以使老师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多地与学生对话、沟通、交流,体现对学生生命的关注。这样才能构建属于师生共同的教育世界。

2.教育叙事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

政治课任教师通过对原有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经历进行回顾和反思,对本来模糊的理论、假设、信念和自己的实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经过日常教育活动洗礼、升华的教育思想又进一步指导以后的教育行为,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教育哲学。

3.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增强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政治课任教师通过对政治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回顾与反思,使他们从教师、家长、学生的经验和感受出发,透过他们的眼光观察世界,多角度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在叙事活动中塑造自己,在行为中成就自己,增强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界定

高一政治:主要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之《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两本教科书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另一种是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

高一政治教育叙事:主要指通过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通过记录一个个的教育故事,让同行分享、体验,寻求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规律,探索高一学生德育的新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

通过一年的研究,在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

1.自然情境性。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从班级实际出发,从真实教学过程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我们教师在高一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的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教学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教学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如我的教育叙事:《爱是教育的全部》。

2.故事情节性。政治教学叙事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叙事一样,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教学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冲突和事件发展等情节。每个叙事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的“意外事件”或冲突,冲突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3.反思性。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在叙事研究中教师要善于积累一个个的教学故事,然后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从而找寻政治教学的规律,提升政治教学的水平。离开了反思,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失去了它的目的和意义。

四、开展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是研究的主体,一个个的叙事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境、真实全貌,强调教学活动中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重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与情感活动的研究。在对叙事的反思时,往往会受到研究者自身的教学经验、理论水平等的制约,需要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教育叙事的研究水平。所以我们要做到:

1.明确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目的

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理论,强调回归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事件中,通过观察与反思,归纳出解释性的理论与结论。

2.掌握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

高一政治教育叙事研究采用的是“从实践到解释性理论”的自下而上的归纳法,教育叙事强调故事的自然情境性,一般没有事先的安排与设计,主要是事后的感悟与反思。

篇8

 

关键词:情感教育 认知教育 反思 感情智力 智商 

 

一、在进行认知教育的同时,绝不可以忽略了情感教育 

一般来说,认识教育都以教育学生认清道理为主,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记得当学生违反了宿舍纪律时,我曾当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指出和批评这种行为是如何地损害了班级其他同学的利益,直到看到违纪的学生把头低下来为止。事后此学生找到我忧怨地说“老师,你怎么可以当着全班同学把宿舍违规这事连说了三遍啊,弄得我在同学中的面子全都没了”。当时我还想:就得这样啊,效果多好,本人认识反省得够彻底,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然而今天回想起来,真得好好地进行反思:如此做法是多么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呀,帮助学生认清道理固然没错,但如果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感受,是毫无益处的。面对违规了的学生,教师在说理的同时能否也顾及学生的感受,从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加以扩展从而缩小其存在的缺点呢?反思: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情感的需要。这样,才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兼顾,下面两点非常重要: 

1.教师要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在通过各种事情来体验以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本无对错之分,作为师者,去欣赏、信赖和尊重你的学生,同时给出相应的规矩就行了。给学生“规矩”、进行认知教育是必需的。在认知教育的同时,教师只有本着“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心态,才会对学生的感受感同身受,才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站在老师、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其本身的违规行为,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用教师尊重、信赖与欣赏的眼光陪伴着学生,使学生自觉屏蔽粗野、轻浮、急躁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信、谦虚、勇敢、进取、尊重他人的情感。这样师生双方都心情舒畅,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2.情感教育的准确实施需要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 

淡泊名利、不为“文明班”或“先进班”等荣誉所诱惑;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看到学生灿烂的笑容、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听到学生学有所成为满足。教育者不被名利所左右后,能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做到关心、热爱学生,准确地解读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能够去控制其变化。上例学生违反宿舍规定的案例中,我当时就是只考虑到因此班级中被扣了十分从而弄丢了“先进班”,只顾让名利占有着大脑,心中窝着火,批评学生的语气与态度已经相当地重,再加上只顾着自己生气而没看到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学生自尊心的挫伤。今天回想,实感惭愧。反思:做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让智慧引领着师者控制好交往中的情绪变化。老师需要的是引导学生用自我的优点与自我的缺点进行斗争,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老师成长的必需。 

二、对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智商英文缩写iq,用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包含了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包括记忆力、词汇量、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视觉驱动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构成智商的“一般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先决性条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智商一直被确立为判定一个学生聪明与否的标准。一般认为,智商高的孩子聪明。然而,一个学生智商高低与成绩的好坏、工作的成败并不成正比。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越是聪明的学生、往往也就是问题最多的学生,如果他们的感情智力不能同步发展的话,他们往往会成为令家庭和学校头疼的问题学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对待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1.高智商又低“情商”的学生容易走上毁人或自毁的道路 

1991年的11月1日,被公派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留学的原北大高材生卢刚,在拿到了博士学位后,却因为妒忌自己的中国同伴山林华、对自己的博导戈尔咨教授和史密斯教授误会以及对副校长安妮克黎利(anne cleary)女土的误解而将他们有目的、有预谋的进行了枪杀,最后自己也举枪自杀,制造了震惊全美的校园枪击事件。卢刚在学

有所成时毁人和自毁,其实他的智商高乎常人,同时,他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感情智力的低能儿,高智商和低“情商”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悲剧、惨剧的发生。

2.高智商而低情商孩子的教育反思 

作为家长,面对你的特别聪明的孩子时,要万分地呵护其心灵,你对孩子的心灵满足比你物质上的给予更为重要,要常与你的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让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为其制定适当的“规矩”;作为老师,遇到这些智力特别不一般的学生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尽可能快地获取到其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协同家长一起共同制定出这类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方式与方法,绝不可以被他们的“好成绩”所蒙骗。引导这些智商很高的学生正确与其他同学相处,赞赏这类学生把他们的“智慧”分享给别的同学的做法,全然地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本身有足够强的能力把把事情做好,同时给予他们适时适度的帮助,让他们融进班集体中,让这类学生成为其他学生的“小老师”,帮助这些特别聪明的学生享受到班集体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三、通过情感教育来加强和巩固认知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培养学生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道理,其实就是进行认知教育。要提高认知教育的效果,最好先确保学生能够乐意主动地去“认知道理”,或起码不对“道理的认知”产生反感情绪,其所谓“亲其师,信其行”。 

1.教师用充满情感的激励,使学生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情感得到张显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方面,教师善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创造性的劳动,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造就学生良好的人格特质。教师对自己所教科目、所教知识充满着热情,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课堂中的每个环节处处显露着对知识本身的热爱、体验着知识带给人类的积极良好的感受,这样的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喜爱去认知与学习。反思:当教师本身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充满反感时,对学生说的 “要遵守学校的xxx规章制度”是毫无说服力的,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认知效果将会极差。有如家长自己在麻将桌中“乐不思蜀”时,却对旁边的小家伙说“你好好读书、好好完成你的作业”,这种孩子的作业肯定写得不好,书也读得不好。另一方面,教师善于把握学生中出现的良好品质,及时地、充满情感地进行激励,能使认知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很好地遵守了“规章制度”的那个时刻,及时给予充满情感的激励,认知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好。相反,如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某某同学不随意踩踏草地,遵守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对于“不随意踩踏草地”的认知会随风飘过脑边一样,老师说完也就吹走了,没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认知”。可见,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认知教育,而认知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教育的途径,能把认知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2.教师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 

“轻声细语”体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情感流露,显现着教师在认知教育过程中的个人修养与教育智慧。“轻声细语”即以学生能够接受、乐意参与的教育方式,开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特征的认知教育。“说重话”:对于学生某些屡教不改的不良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教师决不姑息与放纵不管,而是严格要求与纠正。现在的学校需要学生认知的规章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很多,学生必需共同遵守团体中的这些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并得到很好的发展。反思:在进行这些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尤其重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是教师智慧体现的一个过程,教师用智慧使法律法规、行为规范深深地印留在学生的大脑深处,这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一门需要教育者不断提升的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的学习、就业、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对应的是人对于情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学生的德育工作过程中,认知教育固然必需,情感教育同等地重要,甚至影响着认知教育。因而,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过程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让我们都善用情感教育这个法宝吧,以助认知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塔尔沙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涛老师的讲座课件. 

篇9

我有幸参加了全县半日开放示范课的研讨,活动的主题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一课是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4 Grammar (the Simple Past Tense)部分的教学,下面是教学过程简介、目的或理论依据:

语法课教学一般都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本课大多采用归纳法,第一步:用学习目标把一般过去时的用法、构成和常用时间用幻灯片呈现出来,接着用图片展示两周前的运动会导入,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第二步:从描述图片的句子来归纳一般过去时的定义、构成、用法。根据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呈现真实的语言情景。根据任务型教学的激励性原则,不可因任务过于简单而失去挑战性,否则学生就会失去活动中应有的动力。第三步:呈现be动词构成、用法,让学生总结规律和常用时间。重视对学生完成任务进行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第四步:小试牛刀的三种练习,让学生练习be动词的变化规律。含be动词句子的句型转换,巩固前面的内容。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五步:用图片比较现在进行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变化,突出行为动词的过去式,然后呈现许多动词的过去式,由学生读、感悟不规则动词和规则动词变化规律以及含有行为动词的一般过去时句子的句型转换。第六步:练习巩固所讲的内容。灵活巧妙地处理教材,通过游戏创新教材,使语法更实用。第七步:学生课堂小结,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第八步:综合练习,巩固本课所学内容。根据艾滨浩斯的遗忘曲线,应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九步:用谚语No one can call back yesterday. 昨日不会重现。Yesterday is never going to get better.昨天从来都不会变得更好 寓意:我们无法改变昨天,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要着眼于未来从而进步。Don’t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should be done today.今日事,今日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昨天不会再现,也不可能变得更好,我们要珍惜现在,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今日事,今日毕。第十步:家庭作业:1. 背书上120不规则动词过去式。2. 用一般过去时和所给的动词(jump, run, swim, play basketball and play football)写一短文。根据教学巩固性原则,布置家庭作业是为了更好地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扩展学生的能力。背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和用一般过去时和所给的动词写一短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自觉的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加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本课既注意了语法形式,又注意了语法的实用性功能,从语言应用出发,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语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该语法的表意功能。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应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其有效性的突破口, 它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使教学过程民主化、互动化、科学化,教学内容充实、课堂活动现实、教学目标落实。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了解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灵活处理教材,创新教材;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有效策略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有激情。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用全部心血和智慧去教书育人,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的座右铭。

其次,教师要有幽默感。适当地运用幽默,能够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体验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教师的教学就有了个性魅力和智慧的光芒,就能把一些抽象的、复杂的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用幽默作为批评教育的手段,也能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之在笑声中认识、成熟,改正错误。

第三,教师要会倾听。倾听同行的声音;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倾听自己的声音。

第四,教师要有智慧。语言简练、明确、有弹性。把握好学生学习兴趣和英语知识学习的切入点,创设适合知识学习的情景,使英语课堂教学永远保持一种清新的感觉,让学生丝毫觉察不到教师人为的痕迹。

第五,教师要会表扬。适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扬他们,使他们产生积极而愉悦的心理。

有效策略二:了解学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英语基础、学习动力、兴趣爱好及教学期望等。针对不同的内容和学生来选择教法。

在导入新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就是用学校两周前运动会上的图片导入,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积极地描述,他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即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时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学生主要活动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活动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在活动前老师应明确这次活动的任务,这些任务体现出学习的实效,要求所有的学生通过活动来完成所给的任务。活动中人人认真准备,出谋划策,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组织比赛,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竞争意识。组内交流,锻炼能力。沟通交流,培养开放型、交际型人才。轮流当组长,提高组织能力。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进行具体的成果展示(组内和全班汇报所给的任务)。新课标要求注重语言的输入更注重语言的输出,语言就应该是在“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习得”与“学得”结合,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其在学习中,更加集中精力,更好的感知、记忆、思考。

赞扬能回答出较难度的问题学生、表扬表现得比较出色或学习有所进步的学生、对回答不完整的同学要多加鼓励,引导学生把问题回答完整。即使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不能伤害他的自信心,鼓励他重新思考。拿起表扬的武器,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有效策略三:要灵活处理教材,创新教材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本课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用图片制作课件、学生表演、使用多媒体来组织课堂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当地增补、调整教学内容,使其符合现实、有趣和富有挑战性。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真实性、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有效性,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书本知识交际化,课堂活动生活化。大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有效策略四: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学好英语知识,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育人的宗旨。英语新教材寓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在实际教学中,我一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巩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篇10

【关键词】法制教育;缺失;实效性

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因此高校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方略中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理想、法律信念和法律价值观,成为知法、守法、护法的理性社会公民。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呈明显增长趋势,大学生权益遭侵害现象频发,这也反映了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欠缺。由此,不得不让人们对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产生质疑,也迫使人们对现行法制教育的认识进行深刻反思,进而探索更为有效的教育选择。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高校的法制教育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它究竟是侧重智育还是德育;是侧重法学知识灌输还是法律素质培养等等诸多问题,人们还没完全明确。

(一)高校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

根据我国官方的有关文件精神及实践做法,高校的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并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尤其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法制教育内容仅占教材篇幅的1/4,导致法制教育的地位无法凸显。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均属于社会价值教育范畴,二者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公民。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法制教育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我们说提升人的品质,应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塑造,宜采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不存在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谁从属于谁的问题。

(二)高校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学教育

法学教育是通过特定的法学教育机构进行的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讲授的是法律的系统知识、原理和制度以及相关的人文科学,是法律职业者必备的技能、素质以及法律职业者独特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法律思维;法制教育是指对高等院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法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教育,使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提高法律素质,自觉树立法律权威。

从培养目标上看,法学教育侧重培养职业技能和法律人才,法制教育侧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从教育内容上看,法学教育系统学习法学知识、原理和制度,法制教育侧重培养法制观念和素质。

二、对高校法制教育的重新审视

良好的、全面的法制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制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对高校法制教育必须厘清认识,正确对待。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长期性

高校法制教育要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不能因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结束而停止。要顺应大学生活的阶段性特征,每一学年制订不同的法制教育计划。大学一年级和二年接可侧重进行法律基础理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可侧重进行宪法、民法、刑法等实体法教育。有条件的高校可根据不同年级和专业设置一些相应的法律选修课程,将专业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例如,中文、外语、社会学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可重点开设“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行政处罚法”等选修课;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可重点开设“知识产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专利法”等选修课。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客观性

高校要将法制教育覆盖到大学生整个学习生活范围之中,包括教室、宿舍、食堂、超市、校园网络等,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可以运用高校的主要传播媒体,如: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橱窗展板等,开设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制专题栏目,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宣传和教育,使法律深入人心,并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使其感到“我们生活在法律之中,并以法律为准绳”。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高校法制教育还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做好校园与社会的衔接和过渡,为大学生踏上社会做好基本的法律知识准备。

三、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尤其是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结合大学生教育的实践,建议如下:

(一)加强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的学习

法律基础课应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课程。通过法制教育,让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观点,在思想上树立起法律权威。

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法制教育贴近学生,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有关的法律规范、事实材料及其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模拟法庭,让大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模拟案件审判,让更多的同学通过观察、评论、角色转换和辩论等方式,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将法制教育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没有经过法律实践是无法真正学好法律的,实践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最佳途径。通过实践,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成对法律的信仰,从而自觉地去遵法、守法、维法、用法。

大学生将学过的法律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走出校门,到农村、街道、积极参加法律实践,为人民群众服务,学会用所学知识解答他们提出的有关继承法、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社会治安管理、邻里纠纷等问题。遇到问题就回来请教老师,然后再解答,既帮助了别人,又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另外,采用讲座、报告会、发宣传单、文艺演出、个别谈心等方式积极宣传法律、法规。

(三)学校要优化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环境

大学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学校要贯彻“依法治校”、“以法育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在校规校纪方面应做到“有法可循”,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照章处理。

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不完善,监督制度不健全,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和谐因素。如:诈骗、假冒伪劣、偷税漏税、走私等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时有发生,、或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也影响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形成。如果学校不及时给予正确教育、引导,极有可能导致学生违纪、违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要不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

学校的工作人员在管理中能否严格按照法律和制度办事,关系到依法治校的实施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的效果。学校里的年轻人的法律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他们是依法治校的根本,学生的榜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形象。因此,每一个教师和管理者应该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积极依法办事,做学法、守法、护法、用法的模范。自觉地按照法律和制度来管理学校事务,熟悉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具备依法办事的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对培养其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尤其对未来中国法治社会的最终形成不容忽视。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能够适应法治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其实效性,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优秀人才,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丽,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J].商业经济,2009(4).

篇11

其实数学是开启科学知识的一把钥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提高学生智力的关键。数学好的同学,自然科学一般都学得好,科学及综合科好的同学数学不好的几乎没有。既然这么重要,但我调查后的结果其令人沉思,好多学生都不喜欢数学,怕学数学,但不得不学数学,造成讨厌数学,甚至有好多学生考学后发誓不再学数学,甚至有好多人不喜欢做数学老师,这是为什么呢?怎么做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用好数学,培养好学生的智力,用这把钥匙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数学教育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是我对数学新教材的教学经历谈点体会。

开放教学观念 搞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评定一个学生的优劣,也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再以考分为唯一的指标。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以文载道、文道合一不是文课的专利,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爱国的热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做事作风。如统计图选择这一节中,要求从某家报纸公布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中获得信息,其中从1959年人口从30亿到2050年预测达90亿,还有预测2050亚洲人口妇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从中对他们进行基本国策的教育,计划生育是我们的国策,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否则人口太多,中国土地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口了。

又如这节课后有一练习,分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将所收集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正好学校组织了一次法制教育,去看少年犯的演出,我要求他们去法院了解一下最近几年犯罪类型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的数量的变化作一调查,制作成适当的统计图,完成后许多学生感悟到学会做人的重要性,成绩优秀的学生没有正常健康心态,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不能不说是教学者的失败,不能不是整个教学的悲哀,反之有正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健全的人格,成绩稍逊一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多鼓励,多与他们谈心,以信任的眼光去看等他们,会发现他们身上的许多耀眼的闪光点。学生也会报之以信赖努力学,给老师以意外的惊喜。如我们班有一学生从私利学校转到了,又从转到了我们学校,学生厌学非常严重,到了我们学校后,我很关心他,平时一般不批评,而是经常鼓励,即使是简单的有理数运算错了,不仅不横加指责,轻松地说:没有关系,陈景润这么伟大一个数学家一生才研究了1+2等于3的问题,你现在才知道你比他要棒多了,有时回答错了,不仅批评反而赞许其自己的见解;碰到一言不发的时候轻松地调侃“沉默是金,金子可不能对别人说的”。

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融洽了师生关系,我慢慢发现他数学课渐渐也听了,而且经常举手,作业也做了。教师什么时候和学生处于同行地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那么教学观念的更新、转变就不只是停口头上了。

传统的数学课的教法,往往是老师讲例题、分析过程、讲完后让学生练习巩固,往复循环,按部就班形成了一个“套路”。学生的练习无非是例题的再版,这样成了知识点的供给,使数学学习乏味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

第一方面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之家用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初中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数学知识的学习力求人生活实例出发,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例如平行线了引入从你喜欢滑雪运动吗?开始引入到滑雪运动关键的是要保持两只雪橇板的平行,还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城市学生乘自动手扶电梯经验,体育课上玩双杠的引入课题平行线,以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第二方面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例如:一根钢管,截成甲30cm和乙(50cm)两种用材,如果甲乙两种用材的根数之比1:2,则不锈钢管刚好用完(不计截割损失);如果甲种材料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材料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的根数一样多,而且不锈钢管有剩余,那么不锈钢管的长度为多少,按后一种截法,并假设没有一段损失5cm,求最后剩余段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由于是实例信息是多而杂,如何分析获取自己所需的东西成为问题的关键,要透过现象抓到本质的东西,如果甲种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相等,故只要先求出每种用材,第一截法几根就可,这种题目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三方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记忆深、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对知识也这样,以前往往注重强调知识的讲解,知识的落实巩固,住忽视了知识的获得地过程,不只向学生提供的是一个被成人社会所以所认同的、客观的数学知识,传递一些以成定论的成熟的数学,学生从事数学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模仿,或把知识复印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故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方法更有效,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地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受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留于表面,、留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传统的课堂纪律,反对过分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和纪律性,在教育中努力创设民主、平行的教育氛围,有得学生情境,特别是教学教育本身讲究严密性,不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故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特别是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时更应如此,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崭新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允许学生有错误,其实错误也是美丽,只有在错误中才能使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在课堂上要成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才能使学生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

篇12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教学

现在社会处于信息时代,学生平时在生活中获得信息量也相当大而快,而初中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求知欲望较强,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接受快,但不喜欢抽象的乏味的计算、严密而难于理解的推理,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学习。现代教学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教学手段五花八门,教学的对象个性迥异,教学的观念也层出不穷,一线教师作为新课标的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在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面对学生的变化、教学形式的变化应不断总结、善于反思。

开放教学观念 搞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评定一个学生的优劣,也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再以考分为唯一的指标。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以文载道、文道合一不是文课的专利,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爱国的热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做事作风。

传统的数学课的教法,往往是老师讲例题、分析过程、讲完后让学生练习巩固,往复循环,按部就班形成了一个“套路”。学生的练习无非是例题的再版,这样成了知识点的供给,使数学学习乏味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

首先要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之及用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走进生活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数学知识的学习力求从生活实例出发,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习惯。

其次要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新课标更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传统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教学中就更应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才是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记忆深、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对知识也这样,以前往往注重强调知识的讲解,知识的落实巩固,而忽视了知识获得的过程,不只向学生提供的是一个被成人社会所认同的、客观的数学知识,传递一些已成定论的成熟的数学,学生从事数学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模仿,或把知识复印到学生的头脑里,新课标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故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方法更有效,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地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受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留于表面、留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篇13

点;系统化;实践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3—0048—01

教学反思不是课堂内容的重复,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升华。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循序渐进,量变引起质变,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以后的教学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它能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向性,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

为了写好教学反思之再反思,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再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多数处于实践的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准“再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再反思”明确自己“再反思”的目标、方向;其次,“再反思”要结合实际教育资源,如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再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二、注意“再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每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再反思”不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者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活力。因此,要做好“再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再反思、再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

三、注意“再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根源,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四、注意“再反思”的“发展性”

传统的教学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教师需要对教学不断学习、探索和改进。在探索中求发展,在运行中找规律,把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运行中形成的规律,通过“再反思”后课堂教学的实践,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风格和发展方向。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把握了“再反思”的注意点,下面就教学反思后的再反思谈几点意见:

1. 再反思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情境创设中突显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设计的情境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改进,就变得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条理性。

2. 再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果,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学生奇思妙想的引导与探究。教学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迸发出许多思维的火花——新颖的观点,巧妙的构思,多样的解法,问题的延伸,也会产生一些认识的错误,这些往往又是教师始料未及的突发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珍惜,利用这些思维的火花及认识的错误,因势利导加以探究,从科学性、严谨性及学科的意义等方面再反思,然后加以整理记录,使以后的教学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篇14

关键词:医学 教学 思维训练

教学简单地说是指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是教育活动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是对知识、经验、方法、能力的传授过程。它的内涵是充实、壮大一个人的内涵。

一、教学辩证

教与学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教,是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方面;教学设计控制着教学节奏、教学方向、教学过程、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是教学中的次要方面;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在被动一方。但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学生来完成,因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要求逐步实现从重视“教”到重视“学”的转变,从重视“评教”到重视“评学”的转变,从重视“督教”到“督学”的转变。为实现这种转变,必须从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入手。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1.具体的教学方法,从属于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

2.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3.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

教学手段是只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具等,包括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像幻灯片、收录机、小黑板、多媒体、实物展示台等。

教学方式是在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如网络、观看视频课件、通过BBS、聊天室等多种手段,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等。

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可以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教、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所以,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设计应当在促进矛盾转化上下功夫。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关系,不能孤立起来,也不能割裂开来。只有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尽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相长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也有人说:“教一次等于学十次。”

教是一门学问,教师不仅要掌握所讲授或传习的内容,还要具有海涵斗授的准备。另外对学生也须认真研究,应该作为授业的专题内容。对其生理、心理、学习目的等方面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此方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凸显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然后知困”应该是一种促发剂,是促发执教者健康成长的补剂,常取而服之,必能促进教学水平,不断随学之高而高,随学之精而精。

“教”与“学”之间矛盾对立统一,相互促进;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研习的一道教学理论上的数学题;必须完成二者间从“减法”到“加法”的换算,最终实现“乘法”的运算,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维训练

一直以来,人们只重视改变教师的教授方法,忽视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很少有人去研究,其实如果大家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教学效果会有明显改善。

现代教育推崇的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医学生也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不断变化的概念。目前认为它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征,即:①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理论视野;②增强学生对文化和社会的体察能力;③使学生辨别和反思其思想观念中基础的、未确定的设想。

怎样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怎样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素质的养成,首先要创建一支思维创新、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其次,构建一个有利于批判性思维教学实施的氛围;同时,选择合理的教学法以及开设“医学学习方法论”方面的课程,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开设医学学习学课程的院校,学生收获很大。

一是提高了对学习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同学们认识到,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不断增加和学科趋于溶合渗透的今天,仅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掌握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因为最重要的知识是学习科学的知识。

二是扩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了思路,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外指导,很多学生对思维科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不断在学习过程中拓展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空间。

三是提高了对个体潜在能力的认识,通过调整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发展自己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特别是挖掘人脑的智慧和潜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是开始注意研究各门具体课程的学习规律和方法,研究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是在学习观念上发生了变化,逐步认识和树立了自主学习观、创造学习观、科学学习观、终生学习观,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飞跃。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和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评估与专业认证所强调的从“评教”到“评学”、“督教”到“督学”的转变,达到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