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区域性经济在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并且逐渐成为核心经济的支撑单位。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格局,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是我国四大主要的经济发展区域,由于四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人口基数、自然环境等一些因素都有所差异,因此导致四大区域经济出现了偏斜状态,并且逐渐拉大了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距离。
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主要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问题与一般的社会经济问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由于区域经济会出现空间、时间上的倾斜,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要将区域性经济单独列举出来,并且称之为区域经济问题。落后病、萧条病、膨胀病、迟滞病是我国区域经济最为主要的四个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区域性经济。
(一)落后病
落后病就是指一个区域的经济从未有发达过的区域性问题,这种问题的主要特点就是区域内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过低,当地经济产业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均落后全国其他区域,当地的科学、教育、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人民收入和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较低,这种问题主要会出现在我国西部地区。
(二)萧条病
萧条病是指一个区域中的经济曾经辉煌过一段时间,但近期经济却陷入困境所患的区域病。其主要的表现为当地主体经济的地位逐渐下滑或者被取代,整体的经济框架设计不合理,经济增长速度较为乏力,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主要的发病区域在我国东部区域的经济带。
(三)膨胀病
当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到瓶颈阶段时就会出现这种病症。病症的主要表现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过度集中,地区经济产业的规模逐渐膨胀,生产与生活的人均成本直线上升,从而导致区域内的综合竞争力直线下降。从我国的经济整体上来看,这种病症主要出现在我国东部地区或一些国内经济发展大省。
(四)迟滞病
迟滞病的主要表现为区域内的经济、科学、生产、教育等上升空间受到阻碍,当地现有的产业机构不适合目前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效果不明显。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我国一些区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种病症主要发生在我国的中部六省。从我国经济的整体上来看,主要的问题就是我国四大区域经济的差距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被拉大,区域经济之间缺乏互动性和交流性。
二、协调我国经济全局,优化我国区域经济问题
纵观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经济类型都会出现相应的经济发展问题,各国面对经济发展问题都提出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有的提出经济改革、有的完善该国的经济体制,有的建设成熟的经济发展框架。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多种经济协调方案,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让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已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状况较为复杂,区域经济的协调措施只不过是为区域经济确定了发展方向,要想改变目前的经济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建政府区域经济管理机制,增强国家政府对区域经济的控制力
1、设立区域经济相应的管理机构,在区域经济层面的基础之上为了保障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从而建立相应的管理单位,主要的工作就是为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方案,提出具有建设性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和经济布局,调整行业、企业、区域之间的经济格局,协调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纠纷,从而保证让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2、在区域内划分出标准经济的位置和问题经济的位置,我国的区域经济没有准确的标准经济和问题经济的划分,并且缺少一种目标较为长远的经济发展框架,区域经济的划分非常的笼统和简单,再加上多种要素长时间的变动,很难保证国家相关政策落实到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对于问题区域经济划分的问题,国家政府主要确定了贫困地区的界定,不存在经济萧条区域、膨胀区域和迟滞区域,因此区域倾斜政策很难制定相应的条款和真正落实到实际当中去。
(二)统筹规划问题经济区域,协调我国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根据我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我国四大区域经济进行发展联动,从而制定以下发展战略:
1、创建区域经济内官方协商沟通机制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想要得到创新和重组,仅凭单一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需要其他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综合联动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够让本地区域经济和全国整体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创建区域经济内官方协商机制,就是通过沟通的形式,让区域内的各个经济个体协同发展,从而让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在确定了单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和自身的优势后,确定经济个体的层次,结合周边的产业分工,实现区域经济互帮互助,创建经济错位发展的机会。
2、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内的合作模式根据我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和经济现状的实际情况,可以创建一些极为松散的经济合作区域,在我国已经有一些较为成功的合作典范,例如: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域。泛珠三角区域以“珠三角”为区域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逐渐向周边进行辐射式的扩散,整个覆盖范围几乎覆盖了半个中国。这种松散式的合作区域的建立,我国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进一步得到加强,从而实现经济上的优劣互补,全面促进各区域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运输经济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59-02
1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是较为复杂的关系。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存在不同结论,但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这三种观点也成为了当前制定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第一种观点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则综合了前两种观点的结论,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虽然上述两种观点都部分地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笔者更同意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1.1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形成工业聚集效应。随着该区域供给水平的不断增长以及扩大辐射范围所带来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反过来又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城市交通运输自身加快发展和完善。运输发展满足了产品输出以实现比较利益的要求,而追求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将推动更为发达的城市交通运输提供支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为城市交通运输的良性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使得城市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两者可以相互制约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不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区域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为交通运输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及雄厚的资金支持,那么就会阻碍交通运输的发展。而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反过来又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影响当地的消费和需求,同时也会使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应减少。落后的经济不能为当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也制约了交通的发展。而且政府也没有认识到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往往在城市整体规划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交通基础设施也不完备,不能给交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运输经济问题
2.1 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不相协调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同是社会经济系统中两个密切相关的子系统。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提供重要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又是决定交通运输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不相协调,主要表现为交通规划水平不高,应变能力和整体协调性也相应缺失,不能使交通道路的建设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规划相协调,导致当地城市不能更好地全面的发展;交通堵塞的情况也愈发严峻,究其原因就是,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跟不上需求。交通堵塞必然影响到客货运输、商业洽谈等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道路建设规划的延后,严重阻隔了这些区域和外部地区的联系,不能使外界了解当地的有利资源状况,就更不谈不上资源的开发了,相应地,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就更加延缓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重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2 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运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1)在国家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增加导致原材料、产品、人员的流动增长和位移的增加,从而使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呈现出急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如此,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致使我国当前对交通运输方面的资金投入量相对于其他方面较为有限。
(2)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我国各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情况参差不齐,造成各地区间存在很大差距。尽管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在经济规划中加大了对交通运输设施的投入,但是政府总体上对交通建设还是缺乏资金支持,从而导致交通运输建设不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3 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导致运输成本过高
在区域经济落后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和周边地区难以形成产业高度集聚,物质高度集聚,资金高度集聚,技术高度集聚,人才高度集聚的经济优势,因此缺乏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得地区间的运输难度增大,运输成本提高。另外,影响运输成本高低的因素较多,其中运输工具的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若运输工具的效率较低,也会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
3 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运输经济问题的措施
3.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相协调
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指:交通运输与经济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协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称为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形成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首先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强化区域经济系统内外的经济联系,加大和提升系统开放的程度和效率,而且随着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主导产业得到加强,反过来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增大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增强地区规模经济效益,加强区域经济子系统间既有的联系,促使区域主导产业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扩大。同样地,区域经济水平的增强,可以促进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因为经济水平的增强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这又导致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并且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加大对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会进一步构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多环正反馈系统。
3.2 增加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区域经济发展阻碍交通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只有提高政府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扩大交通网络,大力拓展城市内部交通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才能实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3.3 加快建设交通运输设施,推进交通运输整体发展
(1)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畅通的运输网络,可以缩短运输相对距离,压缩企业的运输成本,特别对以交通运输作为大量成本发生点的企业,压缩这方面成本的要求就更迫切了。
(2)在规划方面要注重协调性、综合性,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助力。
(3)针对不同的区域,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计划。例如,对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度超前建设交通设施,以适应快速增长的运输需求;而对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则要更加重视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为这些地区以后的经济发展,做好最基本的交通保障。
一、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史研究是在一定时空坐标中,描述出一地方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归纳,以使我们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史现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目前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内容主要关注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中心南移问题。所谓经济中心南移,是指唐宋以来全国经济中心自北向南的转移,使得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这个论题最初由张家驹先生在40年代提出,并由他本人在50年代进一步扩充(注:张家驹:1942年,《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上)》,商务印书馆;1957年,《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70年代末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一定发展,郑学檬的著作可为代表(注:郑学檬:1995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近来有关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诸如经济中心南移的阶段性以及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等问题。(2)地区性的个案综合研究。地区性个案研究自80年代起进入,选题范围多集中在当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杨德泉、荀西平对北宋关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专门论述(注:杨德泉、荀西平:1987年,《北宋关中社会经济试探》,《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斯波义信对宋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对高技术与高生产、高技术的传播对生产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注:斯波义信:1988年,《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译本。)。以及对不同经济部门的个案研究,如关履权的《宋代广州香药贸易史述》,指出宋代广州的香药贸易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贩运性的商业活动,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是变态的繁荣(注:关履权:1982年,《宋代广州香药贸易述论》,《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龙登高的《宋代东南市场研究》,认为在宋代两浙区域市场,产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商品生产比重小,区域内的专业分工,更多地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与外地市场的联系稀疏,缺乏全国性市场的配合(注:龙登高:1988年,《宋代东南市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吴旭霞的《宋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认为宋代江西农村中农作物大量投入市场,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注:吴旭霞:《宋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韩茂莉的《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通过对宋代川峡地区人口密度和土地垦殖率两项指标的考察,指出宋代是川峡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时期(注:韩茂莉:《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有关论著数量不少。(3)对全国经济区域性不平衡现象的分析。80年代,漆侠最早通过对宋代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考察,得出“北不如南,西不如东”的结论(注:漆侠:1987、1988年,《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程民生的《宋代地域经济研究》具体阐述了漆侠的这一论述。包伟民的《宋代赋税征发区域不平衡性略论》则从宋代国家财政制度存在的区域性差异的角度,来分析由此造成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注:包伟民:2000年,《宋代赋税征发区域不平衡性略论》,张其凡编等《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
上述学者都对宋代区域经济作了相当深入的探讨,大大超迈了前人的研究水平,也反映了他们在史识上的独具慧眼,但也应该看到,在区域经济史领域仍有一定的学术空间可供拓展。在新世纪之初,对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内容进行反思与改进是必要的,尽可能地拓宽区域经济史研究的领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任务。
如何划分区域经济史的“区域”,进而确定具体的研究范围,是从事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对此,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地理学家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都分别立足于自己的学科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过各自的划分标准。归纳而言,经济史学界曾提出了三种不同意见:(1)传统上以行政区划为主要标准,理由主要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也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便于使研究成果的借鉴作用得到发挥。”(2)按自然经济条件划分,“因为经济的发展往往不是行政命令或者行政区域硬性划分所能割裂开的”。如冀朝鼎在其著作《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依据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条件的优劣提出了“基本经济区”这一重要概念。施坚雅在《的城市发展》一文中,按分水岭将中国划分为地区,颇有见地,但此说的着眼点是市场系统理论(市场系统与河川流域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于市场系统相对成熟的清代中国来说,比较适宜,但对于处在10至13世纪的宋代而言,情况就未必如此了。(3)80年代开始,学者们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多元标准,既可以按行政区划,也可以按山脉走向、江河流域、市场网络和人文风俗的不同来确定(注:以上参见宋元强:《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59页。
关于冀朝鼎的论述,参见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关于施竖雅的论述,参见李伯重《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评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148页。)。如:粟冠昌的《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注:粟冠昌:《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广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陈伟民的《宋代岭南主粮与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注:陈伟民:《宋代岭南主粮与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中国农史》,1990年第1期。)、雷家宏的《宋代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注:雷家宏:《宋代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龙登高的《宋代东南市场研究》、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注:程民生:《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等论著,都持这种观点。另外,80年代末,斯波义信在施坚雅“地文地域”说的基础上,提出“地文—生态地域”新说,即将生态环境的概念纳入中国古代经济区域划分工作之中,使之更为全面。当然,区域的划分也是与不同社会的不同背景相适应的。原始社会以山川自然的形势进行划分:夏商周时期,总体上按民族分布和自然区域进行划分;秦代以后的帝制时期,在中原以郡县(后为州县)划分,并逐渐地推广到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个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划分的内容越来越充实。
区域经济史研究应关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问题。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生态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都应予吸收。这种跨学科的新史学的最早尝试可追溯到法国史学家H·贝尔在1900年创办的《综合历史评论》。但使这一方法赢得学术声望的是L·费弗尔和M·布洛赫1929年共同创办的《经济社会史年鉴》和由此得名的“年鉴”学派。他们反对西方传统史学专注于政治史的作法,提倡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总体历史”;反对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主张运用跨学科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年鉴”学派对我们的启发是应该从多个角度、立体地考察区域经济。
检讨近几十年来的国内区域经济史研究,本文以为一个显著的弱点是缺少概念的创新。相比之下,西方学者在研究中的“概念化”或“模式化”倾向明显。从表面上看,“社会科学化”色彩过于强烈,大量的相关社科词汇的借用,似乎给人以流行时尚的感觉。但新概念的提出极有可能标志着一次方法论转换的完成,并为下一步的转换积累了讨论的前提,尽管这种转换和积累的幅度不尽相同(注:参见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历史学》,2001年第3期。)。任何研究都须时刻处于运动和发展之中,它需要史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与探索,同时还需要信心和勇气。如在研究区域经济史的过程中,可引入经济学中用以描述区域间的经济扩散和极化效应问题的“发展极理论”(注:参见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用以研究区域专业化问题的“禀赋优势理论”(注:参见周起业等著:《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以及像“专业化产业区”、“集聚效应”(注:“专业化产业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专业化地生产其具有优势的产品的区域。“集聚效应”指由于要素(主要是人口)的集中而产生的联合需求,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中介组织的兴起。)等一系列在区域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新概念,有助于更加富有逻辑性地分析区域经济变化进程。当然,新概念的提出有时可以带来深入探讨之效,有时却未必,只是产生新瓶装旧酒式的作品。故新概念的出现,决非易事,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上。
应该说,迄今为止的区域经济史研究基本上以对大量史实的考察作为依据,就不同经济类型的个案研究结论而言,有相当的科学性。但大多数学者或是仅仅停留在个案结论的阶段,或是在试图将其上升为普遍性规律时往往出现一个逻辑断档,即在由个别到普遍的扩展过程中,缺乏逻辑的必然性。如施坚雅根据中心地理论,在其对长江上游区域经济结构的研究中提出,由于商业竞争、运输效能等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各商业中心互相间处于相对均衡的距离中,因而形成一个近似六角形的市场结构模式。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六角形模式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向我们展示了理论模式与历史实际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注:包伟民:1998年,《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第44页。)。
要切实把握区域特征,勾勒区域经济发展概貌,需要进行不同区域间广泛的互比,即通过横的观照与纵的比较两条线索的梳理。前者是基于各地因自然气候、物产资源、交通条件等差异,造成地方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事实,对地方经济的区域性显著特点有相互比较的研究需要。如斯波义信的《末代商业史研究》(注:斯波义信:1968年,《宋代商业史研究》,(日)风间书房。),通过对西北和东南两大区域市场的经济的详细比较,说明两宋商业发展的层次性。后者是由于时段不同,区域经济具体的发展状况也不同。一般来说,时段愈短,区域经济变化就愈小:时段愈长,区域经济变化愈大,所呈现的“历史学”的特征更为浓厚。如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各章研究所涉及的时间上限,远者上溯至秦汉,近者亦至唐代;下限则近者及于明代,远者延至民国,在这样的时间范围里,宋代的特点才显现得比较清楚(注:参见前引李伯重文第150页。)。当然比较研究要注意客观与辩证性的统一,防止扬此抑彼。
目前,对区域特征动因的分析既是薄弱环节又是难点、热点。它包括经济的,也包括超经济的因素,如地理、人文因素等等。前者从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辩证的关系。这不仅体现了对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命运的关怀,而且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空间异同的关心。因为地理、气候、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社会运动起着隐蔽的支配作用。如斯波义信的论文《宁波及其腹地》注意到由于钱塘江河口航道恶化对于宁波港所起的影响,并指出这是在地理环境上宁波港能够获得发展的关键性条件之一(注:参见斯波又信:2000年,《宁波及其腹地》,《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第470页。)。后者包括家族关系、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历史上长期起作用的要素,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某个要素的分析,缺乏对地理空间内各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交互影响的总体认识。另外,区域经济特别是小区域经济,一方面是社会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不能完整地“代表”社会经济发展现实,最多只能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认识”。近年来,不少学者试图以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描述来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动因。但是,这种尝试可否用来体现分化鲜明、类型多样的社会经济,引人深思。
二、关于方法论
任何科学的研究都涉及方法论问题,可惜在区域经济史的分析框架中,关于方法论问题的学术积累显然不够丰富。
目前看来,至少就宋代区域经济史的研究而言,虽然其研究对象是跨学科的,但是分析方法仍然停留在历史学的框架里面,主要是历史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本身具有一些不可克服的局限性:(1)叙事与论理。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白描,试图复原历史,理论创新不多,而且即使有所谓的“理论”也只是在一系列的现象陈述之后的归纳与总结,缺少逻辑的检验。如漆侠的《宋代经济史》,认为宋代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表现在精耕细作的地区几乎达到封建时代的最高水平,新的资本主义因素在这些地区脱颖而出是完全可能的。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以河北与陕西两地经济顽强的发展为例及人口增长率高的现象,试图说明该时期北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南方,因此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这些都只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某一侧面的叙述,从而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却缺乏整体的逻辑检验。例如对应该如何界定封建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并未见有理论性的讨论:又程民生的论说,显然只是就北方而论北方,未能从南北方整体比较出发来看问题。(2)具体与一般。没有抽象就没有科学,任何历史首先都是具体的,但是作为历史科学,在力图描述历史的具体性的同时,必须要有一般的抽象含义,否则,历史分析将永远沉沦于叙述过去的陷阱中。尤其是区域经济史,其研究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重新展示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更要抽象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现实启示以及在更大区域范围上的解释能力。(3)假设与实证。历史学的研究传统一直排斥假设,直至20世纪初,人文科学在方法论上开始青睐于实用主义。从一定的假设条件出发构建逻辑自洽的理论,再从历史中寻找实证,比起在没有任何框架下只作对历史时间的复原性描述而言更显理论的魅力。在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中,应该通过借鉴实用主义方法论,为研究提供分析框架,克服因史实的具体性而无法一般化阐述比较的困境。
在具体的研究方式上,近年来由于受新经济史学的影响,为摆脱旧史学模式的束缚,区域经济史研究开始主张用科学主义来规范史学的分析。如区域人口消长、生产增减、税赋变化等许多问题,可采用数理统计,抛弃举例式研究,以提高历史结论的科学性、说服力。然而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这种计量史学的方法并不能包罗一切,尽管在形式上由于数理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摆脱历史分析中的过分主观的判断,但事实上由于受资料的限制,统计通常很难达到高度精确的水平,只能对历史运动做出粗略的度量。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区域经济的考察不约而同的走入了过分依赖统计数字的误区,忽略了对历史本身演进逻辑的思考,以至认识上有失偏颇。新经济史家要想尽可能掌握历史复杂的真实情况,就不能过份依赖他们的几何学。
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场革命,实际上它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法学、政治学和史学等一系列相关的社会科学领域。制度经济学强调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引导人们将制度因素作为考察经济行为和绩效的重要变量。如新经济史学家R·托玛斯和D·诺斯在研究欧洲从14世纪到18世纪的产业革命的四百多年兴盛史时发现,不同的国家(地区)面对相同的经济问题时,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制度而导致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最为典型的是当面对战争所需的财政问题时,英国、荷兰采取了不同于法国、西班牙的制度而导致了后来长达几个世纪的兴盛。制度经济学的从制度层面寻找经济发展根源的研究方法无疑对研究区域经济史有巨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方法论的意义在于较好的结合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具体分析和一般抽象分析,而这正是区域经济史研究中所缺乏的。制度经济学强调案例研究的重要性,是寻找“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这同时也是历史学所要完成的事。而在理解和解释“真实世界”的时候,必须运用一定的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和解释,并从中抽象出一般的可检验的理论来(注:参见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春季号。)。因此,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就是要在历史的“真实世界”中寻找研究素材,并在充分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事实作一般化的抽象,由此提出可检验的理论来。
三、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区域经济史的学科性质,涉及到区域经济史与区域经济学、历史学的关系问题。区域经济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理应具有区域经济学与历史学的双重特征,即把区域经济学侧重研究经济的“共时态”与历史学侧重研究经济的“历时态”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不应是机械地拼凑,必须根据学科的根本属性有所侧重,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特征。区域经济史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只能立足于历史学,着眼于从历史看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史与单纯的地方经济史研究不同。地方经济史一般关注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而区域经济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地方经济特色,而是经济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因为即使在前近代时期,一个区域内的经济也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而是或多或少交织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之中。前人的一些研究,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画地为牢”,就地方谈地方经济,视野集中于一处,围绕该区域的内部发展进行研究,这是需要加以提高的。区域经济史研究类似于自然科学,只是寻找一个实验室(区域),据此去研究那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具体到宋代区域经济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一些较成功的典范,如张熙惟的《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作者在对唐宋间山东经济发展概述及水平评估基础上,指出学界提出的“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五代基本完成’,‘南方的经济全面超过北方’以及宋代已是‘北不如南’”等观点,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注:参见张熙惟:《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3期,第84-90页。)。这种通过区域“小经济”窥视社会“大经济”的研究方法,正是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特点所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施坚雅(C.W.Skinner)指出不管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单元小到何种程度,它总是处于不均衡状态,在空间上永远存在中心地和区的差异。他的“区域——中心”研究理论,宣称通过对具体区域的分析研究,可以中国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观点,在史学界一度引起巨大反响。当然,一个区域性的范式可否在不同区域反复运用,进而推广为普遍性的范式,仍需要认真推敲。
区域经济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未形成多数史学家认可的一致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规范。首先,学科体系的指导思想尚有待进一步明确。国内史学工作者,包括著作等身的大家在内,不少人习惯于把马克思从西欧经济史研究中得出的某些结论,奉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这种歪曲历史和把马克思理论庸俗化的主观主义倾向,曾使区域经济史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使得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差距无法弥补。以宋代区域经济研究为例,就有许多学者按照马克思描述的西欧社会演变历程,坚持“资本主义萌芽”的传统理论框架,并殚精竭虑地阐述我国古代经济“典型”如何在宋生“变态”。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研究,仍未能使问题得到解决。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工场手工业和雇佣劳动生产关系几乎出现于中国每一王朝的商业繁荣时期。
其次,学科渗透的困境。不同学科理论的引进往往会带来一场变革,但是由于理论来源复杂多样,也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部分理论尚未形成可操作的方法,与传统理论不能相互衔接等。因为在相关学科尚没有很好沟通的情况下,对问题的理解、研究思路甚至阐释语言,都往往难以提供很好的可对话的渠道。经济学家热衷于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和模型框架分析区域经济问题,历史学家则沉迷于对史料考证的精雕细啄。目前,离跨学科的融合仍然相距甚远。
再次,学科发展的盲目性,这些年来,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研究得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研究得少;乡村经济研究得多,城镇经济研究得少;自然经济研究得多,交换经济研究得少;生产领域研究得多,流通领域研究得少;发达地区、汉族经济研究得多,经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得少;古代及近代前期研究得多,近代后期和现代经济研究得少等等,学科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常常使得对区域经济作出科学的理论归纳的努力,得不到成功。
最后,区域经济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应承担一般历史学所具有的为后人提供资政经验的功能。因此,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一般经济问题的描述,而应着重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总结历史上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史研究者而言,有意义的论题不是历史上经济区域社会地位的“上升”或者“下降”,而是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去认识经济区域实际社会角色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如朱瑞熙、徐建华的《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在肯定湖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基础上,对湘北、湘中、湘南、湘西四个地理区的开发水平作了具体分析与比较,并客观地指出:“与全国发达经济区相比,这一时期湖南的开发程度还不可过高估计,但毕竟为十三世纪以后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注:朱瑞熙、徐建华:1995年,《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徐规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第181-197页。)类似的着眼点,的确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
四、现实意义
作为历史学发展趋向的一种重大变化,区域经济史的兴起决不是学者在史学探寻之路上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一代史家在史学绝路上的刻意追求。区域经济史源于时代的需求,源于史学本身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史的研究,虽然纯粹是一个历史课题,但在当前却富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多样化已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必然,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兴起,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根据“后现代主义”的看法,当现代人用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意识形态状况去“写历史”时可能会面临一种困境,即理性解释模式不具有普遍意义。这使得我们研究历史十分注意典型学方法,避免追求普遍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区域经济史研究逐渐受到多数历史工作者重视的原因。一个自称普遍性的模式,如无法在一个简单的个案中得以证实,便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区域经济虽不能称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缩影”,但它具有一定的说明意义,且是现实关怀的投影。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源;人才;政策;支柱产业;文化差异
前言
2015年各省“GDP成绩单”已经完全公布,此次公布成绩最好不仅排名引人注意,同时各省的“GDP增速”也是受到关注。在这次成绩单中排名位于前三的分别是经济总量为7.28万亿的广东省,7.06万亿的江苏省以及6.3万亿的山东省。并且在此次统计中,可以看出,受重工业的拖累,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下滑,特别是辽宁省已经从2014年的经济第七大省滑落到排名第十位。同时,四川经济崛起,经济总量再度回到1978年的全国第六位。从各省“GDP成绩单”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区域经济学出现了日益加强的马太效应。
大从世界的角度,小从国内来看。不同的历史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区域经济问题,总的来说,区域经济问题的产生与4个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与区域的地理因素有关。可能受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地的经济滞后或者经济总量高于其他省份。例如,上世纪,安徽省蚌埠市因为受其明显的交通优势,其经济发展位于同省甚至全国的前列。但近些年,因交通的普遍快速发展,蚌埠的交通条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导致其经济发展也失去了明显的竞争优势。2:与区域的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这些流动性与可变性较强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前段时间掀起的 “蒜你狠”中,大量的安徽,河南廉价劳动力涌入山东金乡县为山东金乡县创造了经济奇迹。3:受各区域的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在我国内,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因受其特殊的宗教文化的影响,近几年来引入与阿拉伯国家合作项目。为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并为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4:适合的体制与适宜的经济发展阶段。例如,在改革开放期间,许多民营企业赶上了好时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综合上述说法,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影响因素可以总结为五个大的方面。现从5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经济问题。
一、区域地理差距问题
因为其地区的不同,区域经济也就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地区差距问题也是研究区域经济学的核心为题。通过各省的“GDP成绩单”可以看出 ,位于榜首的广州省,其地处沿海,并且在早年的经济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就选择广东省作为优先发展的省份。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北面依靠南岭,东北面是武夷山,南面面临南海,海上运输极为发达。因此,交通的便利不仅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同时也为文化走出去奠定了一定强有力的基础。从各省的“GDP成绩单”中不难看出,排名第二的江苏省和排名第四的浙江省位于我国长江出海口,连接内陆。不仅有利于经济走出去,也有利于技术引进来。同时,江浙地区位于沿海地区,有利于经济贸易的往来,可以极大地促销商品的出口。由广东省和江浙地区的例子可以看出,地理位置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二、区域支柱产业的差距问题
支柱产业决定地区经济来源,同时也决定地区总体“GDP成绩”。支柱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2015年各省 “GDP成绩单”中也可以看出,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广东省的支柱产业为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比东北地区的以重工业为支柱产业,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更具有创新性和价值性。由于石油业总量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大幅下降,对黑龙江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其经济总量大幅下降。
三、区域资源利用问题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丰富才能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财富,经济也才能得以发展。地区要想发展经济,就要了解其优势与劣势,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短板”。使其资源发挥得到最大化。例如,我国宁夏省回族自治区有具有保健、养生等多重作用的枸杞,地方应该主要到其优势。可以发展特色作物种植产业,让其枸杞种植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例如,可以利用政府的“脱贫移民”工程,推出专门的特色作物种植移民村。让枸杞种植成为宁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我国安徽省黄山市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并且基于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茶的需求日益增大。所以,当地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这一点,并且试图利于旅游业带动当地茶文化,形成以“旅游带动茶文化”的模式,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对于现在日益发展起来的休闲生活方式现也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我国云南省,自然资源很丰富,充分利用其旅游业将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的产业。将其旅游业规范化、品牌化将会为经济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同时,也有利于文化走出去。利用媒体或者其他多方面社交平台进行宣传,让旅游业先从网络走出去。然后,规范的旅游业从口碑中走出去。
四、人才培养与人才流入问题
人才的培养对于当地经济与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在历史的舞台中,不乏有人才带动发展的例子,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就足以说明人才的培养与人才留住的重要性。例如,我国陕西省在2015年“GDP成绩单”中位于中下地位,但是陕西省在每年的教育中属于人才培养大省,问题就出在人才流失上。这也足以说明要想当地经济得到发展不但要求能够培养出人才,还要求当地能有足够的优势留住人才。人才的流失不仅造成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同时就大方面而言,还造成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住房压力、环境压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留住人才方面,当地应该发展特有的优势,例如舒适的居住环境,便利的交通等。同时,政府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上的补助,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留住人才,适量控制贫困边远地区的人才外流如一线城市。
五、政府政策支持问题
政策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影响着经济的基础建设、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于政策采取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例如我国政府在高考方面对于贫困地区采取的鼓励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不仅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学生走出去,为当地的经济往来注入新的元素,同时在某一些方面能够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贫富差距。对于实现公平化和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政策支持方面,同时还表现在我国政府对于移民村的建设问题上,近几年来大面积的生态移民不仅发展了特色种植产业,同时也为移民搬迁户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六、区域文化差异问题
区域文化差异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决定因素,能够在精神层面上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区域文化差异,又是历史问题。对于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当地特色文化,应该做到继承和发扬。例如,在我国贵州等地区存在的苗族文化应将其作为特有文化继承,并让其成为经济发展过程有的“吸睛点”。旅游业、宗教文化等都会成为当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将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想象的作用。
在各省“GDP成绩单”中可以看出,不同区域同一时期,经济发展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资源利用,交通,地理环境等多个因素均对其产生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同一区域在不同时期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盲目发展经济,避免出现环境中的“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应该将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结合起来,发展经济快速型、环境友好型经济体制。
同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符合当地文化与宗教的要求。让经济与宗教、文化和谐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尊重当地的传统习俗与宗教文化。
各省“GDP成绩单”对研究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同时对于研究区域性经济差距问题也具有十分重大的研究意义。对于当代大学生,应当立足于现在,将目光放长远为地区经济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为自然条件复杂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包括生态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问题。故此,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但受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诸多因素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拉大亦是不争的事实。
对我国区域经济总态势可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和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相反,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看是东高、西低、中部居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是鹤立鸡群的三大经济高地,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前行的“三驾马车”,据2003年工业增加贡献率分析,粤、苏、浙、鲁、沪5省(市)占6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亦存在一些病灶。西部地区重点表现在“欠发达”上;东北三省突出表现在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负其重,双重约束已显端倪;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需要说明的是,三类病灶在不同地区重点有所不同,但不排除其它病灶,如广东、福建属发达省份,但粤北、闽西、闽北一些地区至今还处于相当欠发达的状态。
从区域经济现状与问题出发,经过怎样的路径,才能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各地区间的共同繁荣。国内外经验表明,这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又需要宏观调控与政策扶持。为有效运用两种手段,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空间组织架构。
首先是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现在是4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关内沿海10省(市)。
其次是,“区域政策点击区”,上述政策覆盖区,广义地说,亦是按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相同或类似的原则划分,但面积大,小则近百万平方公里,大则数百万平方公里。了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力度,有必要在发展不同阶将一些问题突出的地区单独划出。例如资源型城市,特别是矿竭城衰的城市;产业严重衰退、就业问题非常突出的某些老工业基地;再如入口严重超载的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等等。以上两类区域,都有相应配套的区域政策,是直接为区域政策服务的。例如针对四大板块的宏观区域政策是: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另一类区域体系是为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区域(城市)合作服务的。它按照自愿参与原则,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要素整合、集成优势,实现合作各方互利共赢。根据合作的地域范围和性质,大体有如下类型:
――中心腹地型和大都市圈。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贯通城乡经济,发挥城市“中心地”功能,许多省会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都与周边中小城市以及县域联合组成中心腹地型经济区。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的,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大城市的联合为核心,包括周边中小城市和县域的大都市圈,作用更为彰显,如长扛三角洲大都市圈、珠三角大都市圈、京津冀大都市圈等等。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128-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际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及相关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已经有103所高校设置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近30所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博士点,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南开、厦大等著名高校都发展了区域经济学博士点或硕士点,其中,区域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有南开大学、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区域经济学正成为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领域,区域经济研究正为国家的发展和区域协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学教学现状
若想全面认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必须搞清楚中国区域经济学的来龙去脉,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的设置不仅在经济学院(系),而且存在于公共管理学院(系),地理学院(系)。总的来说,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队伍主要有三大部分:
1.经济学院系统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主要存在于经济学院系,如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另外,在经济学院系统里面,有些专业的研究人员也在从事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如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等。这一方面说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科之间越来越交叉。
2.地理学院系统
这类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由经济地理学演化而来,与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类学校有南京大学的区域经济学,设置在南京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也是如此,也将区域经济学设置在地理学系。我们发现,中科院地理所也在开设区域经济学的有关学位点。
3.公共管理学院系统
这类院校包括东北财经大学,其区域经济学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设置在政府管理学院、人民大学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应该指出,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区域经济学多是新近迁入,如北大的区域经济学原来在城市与环境学系即地理系,而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也是从经济地理和生产力布局学转化而来,他们的课程设置多少留有原来的痕迹。
大量教科书的出版也显示了区域经济学的繁荣景象,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学教学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区域经济学类的教课书有数十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教学书有南开大学翻译出版的《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手册》3卷,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系列教材等。
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有两个学术机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二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两个委员会自新世纪成立以来每年均召开一次或多次学科建设的发展工作,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参与会议,相互交流切磋教学,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网络的作用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提升,有两个著名的网站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和人大经济评论网均作出了贡献。
三、存在问题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类:其一,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其二,学科的多重血统带来课程设置的参差不齐;其三,课程体系等没有和国际接轨;其四,学科教学落后于实践发展。
1.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尤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近年来发展迅速,学生数量激增,教师资源紧张,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加之部分高校研究生学制的缩短,研究生往往是第一年应付理论上学习,第二年忙于找工作,必要的研究性教学大量缺失。另外,由于部分高校盲目上马区域经济学硕士点,导致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有55%的被调查院校认为教材和教学大纲建设是目前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学科的多重血统带来课程设置的参差不齐
如上文所述,我国的区域经济学教学点分布于不同的单位,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是,区域经济学课程设置差异很大,如地理学系的区域经济学设置都是区域经济规划之类,经济学系的设置缺乏空间分析的基本课程,公共管理学院的课程设置呈现出公管特点。这一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上,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人人都想自己建个区域经济学的大厦,这样的后果导致了众多大厦没有建成,反而影响全国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3.课程体系等没有和国际接轨
我国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远没有和国际接轨,很多高校处于自我发展、自我欣赏阶段。国际上著名的区域经济学著作很少被国内采纳,如藤田昌久的《城市经济学》是研究生的极佳教材,但是,我们的调研发现国内高校几乎对此漠视。这种课程体系的自我封闭性质很大原因是来源于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的偏差。国际上,往往将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并列,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JEL分类将此称为城市、农村与区域经济学,我国台湾地区则称之为都市与区域经济学,而我国学位评定时则将城市经济学去掉并变成了区域经济学下属二级学科。这种舍弃城市经济学的做法无疑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造成影响,因为作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部分,城市经济学的作用没有被正确的认识。
4.学科教学落后于实践的发展
学科教学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很好的案例教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本专业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清。
四、改革方向
区域经济学教学应该按照顶天立地的要求全面进行改革,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和适应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的需求。顶天就是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立地就是发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区域问题的特有优势,研究中国的区域经济现实问题,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努力。
1.区域经济学教学要面向国际化与现代化
国际化和现代化就是要求全面与国际接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优秀教材。一是系统引进并翻译国外的区域经济学优秀教材,如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新经济地理、空间计量等;二是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外著名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大家来国内讲学,并且大规模选派优秀的中青年区域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到国外进修或攻读相应的博士学位;三是建议将二级学科区域经济学改成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并相对重视城市经济学的教学工作。
2.构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合适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
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但是,它的发展又和地理学尤其是经济地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现代空间分析技术与GIS大规模在空间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使得这些更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们认为,一个合适的区域经济教学体系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经济学基础,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空间经济分析、城市经济学、地方政府经济、空间计量与GIS技术等;第三部分内容则为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教学。
3.撰写丰富多彩的案例
区域经济学的特点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都为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案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撰写区域经济学的案例,利用案例教学应该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学教学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楠.区域学科建设发展迅速,仍亟待开拓创新[D].经济中国网,2007-10-13 省略.cn/xueshudongtai/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生态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一、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人口问题
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发展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使我国经济发展养老保障的负担更加沉重,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人口素质有待提升。虽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水平及年限相对较低,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再次,我国人口的就业压力较大,失业率仍呈上升趋势;最后,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较慢,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资源问题
首先,水资源问题严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用水量大幅增加。而我国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保障程度不断下降。虽然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却不高,有些地区出现矿产资源短缺的现象,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再次,我国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许多地区缺乏经济用地,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3.生态问题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水土流失问题,而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物污;其次,我国荒漠化形势严峻,部分地区的荒漠化缺乏治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再次,植物被破坏,我国部分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减少。严肃的生态问题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4.经济社会问题
首先,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比重过高,但是却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同时,我国农村人口较多,而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农产品收入不高,导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其次,我国的工业仍然不够发达,工业总量相对较低,经济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生产活力不足,导致我国工业效益不佳;再次,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其他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服务业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效率和附加值太低。同时,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在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而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科技开发等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二、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1.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制度和体制创新,积极转变职能为区域经济可持m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同时,政府应建立公平竞争秩序良好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政府应加强人文建设,实施诚信教育和文明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最后,政府应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序性和合法性,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区域合作
首先,应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朝一体化方向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应按照区域经济现状合理规划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加强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进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其次,积极加快共同市场建设,推动区域市场朝一体化方向发展,建立同意开放的经济市场,并积极维护市场秩序;最后,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强路网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运输条件。
3.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政府应积极拓宽投资来源,实施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模式,积极争取国际财团、民间资金、金融机构及外国政府的资金支持,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投资结构,为此,我国应加大招商力度,建设多元化的招商项目,提高投资份额。同时,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确保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加快项目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重视项目建设的质量,使区域经济的项目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创新发展模式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推动清洁生产,鼓励生态经济的发展,创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其次,我国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突破环境和资源的约束。为此,区域经济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政府应重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监管,提高经济效益。
5.重视人才培养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高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培养专业化特色人才,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其次,区域经济发展应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为此,相关企业应组织员工定期参加技能培训,完善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志刚.浅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的理念[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2]梁强,王文杰.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1).
[3]张磊,高志刚.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冲突――有关新疆生态经济问题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8(8).
【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 指导思想与目标 规划
一、引言
生态系统功能是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在人类对自然利用和改造过程中,往往只重视自然资源的直接消费价值,而忽略了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服务效益价值。人们在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有过无数次的深刻教训。此时人们意识到了经济发展不应该建立在牺牲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因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观,它一方面已成为区域的战略目标选择,另一方面也成为诊断区域开发及其是否健康运行的标准。要使区域经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必须构建合理的区域生态经济体系,进而使区域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区。
区域生态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生态经济,是指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效法自然,获得主观能动性,把传统生产力的经济社会转移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轨道上来。良性循环的生态整体,可实现自我增殖、再生。同时,投入现代技术完善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自然物,使区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态经济体系,是指在区域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理论指导下,区域内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序、立体、网络关系的生态经济社会结构。
二、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
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系统和生态理论为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即以系统的整体观点和生态理论的生态控制理论、生态创新理论为指导,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只有将区域经济建设成生态经济区,才能形成经济高效、产业结构健全、制度健康公平、生态意识浓厚、社会安康、自然与人造资本融通,实现生态经济、生态服务、生态文化相统一的经济区。
2、区域生态经济体系构建的目的
前苏联学者E.D 基鲁索夫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合。”所以要发展生态经济,首先就必须树立生态意识,从宏观上根本转变以前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为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目标。同时,发展生态产业,必须有大批掌握高科技、具有生态知识的人才。不仅生态产品的生产者需要高科技人才,而且经营者也需要高科技的知识。
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业系统。产业生态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循环性。区域中各企业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技术应用中,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用生态学的思维指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把生态技术重新置入与自然有机统一的整体中进行清洁生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使现代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转移到良性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使人、社会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最后才能使整个区域形成生态经济区。
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从传统的工业文明社会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向新的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生态经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生态化与知识化的时代潮流,在经济发展中必须使工业化与生态渗透发展,走工业化、生态化与知识化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面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和采用清洁工艺,提高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努力减少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占用和产生新的污染。在排放阶段,首先应考虑的是废弃物的资源转化工艺,其次才是部分利用自然净化条件下的污染治理措施,转变高消耗、重污染的传统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有利于绿色管理的实施。绿色管理是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风行而萌生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它是将生态环境管理纳入到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在管理目标上由过去的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转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轨道上来。它不仅强调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原则,而且还强调遵循生态规律办事,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有利于绿色管理的实施。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消费领域的本质表现,它从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观点出发,坚持消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思想是指人们在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时,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坚持购买和消耗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
三、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基本内容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对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对全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态环境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实现宏观效益和部门效益,长远和当前利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1、区域生态经济状况调查与评价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状况,是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工作的第一步。区域生态经济状况调查和评价应包括:区位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及其评价;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经济现状分析与评价。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达到下述目的:明确规划区域内各种资源在地域上的组合状况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明确影响规划区域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有利因素、制约因素及相互关系,并明确哪些是关键因素,哪些是一般因素;明确规划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2、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目标选择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目标是指规划期内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在确定各项发展指标时,要紧密结合当地情况,并参照上一级国民经济计划和规划目标,提出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发展指标。对不同层次、不同规划阶段的指标,应提出数种发展方案。指标既要先进,又要切实可行,定性定量结合,定量为主。
3、区域生态经济分区与规划布局
区域生态经济分区是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出发,根据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把特定的空间划分为不同功能的区域单元,也就是说对生态经济要素和生态经济活动在空间存在状态的分类。其理论依据主要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地域差异性、区内相似性和发展阶段性。生态经济分区的指标设计必须满足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适用性和完整性原则。
区域生态经济分区指标体系主要有:生态经济成本底指标,包括地形地貌指标、气候指标、土地类型及利用状况指标、人口指标、产业结构指标、人均GDP指标、人均收入指标、森林覆盖率指标等;生态经济平衡指标,有能量投入产出指标、成本费用指标、森林蓄采比指标、矿藏储采比指标等;生态经济效益指标,它包括:森林覆盖变化率、土地退化治理率、土地利用率、环境治理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
通过上述三类指标衡量、对比、分析和综合,就可将水平相似或大体接近的地区划为同类型生态经济区。在生态经济分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合理地配置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生态经济的布局规划。
4、区域生态经济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建设任务规划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中,包含着许多重要建设领域,如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改善能源结构和住区环境,保护耕地、保护脆弱生态经济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防灾能力建设等,以上各领域(因具体情况不同可有增有减或个别交叉合并)都应规划重点建设任务并安排具体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领域应制定专题规划。
5、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经费概算应包括两部分:一是部门规划预算和总体预算,二是经费渠道。合理安排经费预算,并确保经费来源,是保证区域生态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效益分析要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进行。
经济效益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分析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物质、能量的利用水平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系统价值产投比、总产值、总利润、产业结构、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等。
生态效益分析,主要分析系统结构是否合理,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率、光能利用率、能量产比等),系统绿色植被覆盖率及对环境污染的降解和自净能力,环境优美舒适度等。
社会效益分析,主要看规划后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人员素质的提高;生态意识是否增强,是否有利于区域的科技进步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区域是否具备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和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
6、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保障措施
根据规划目标的要求和生态经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与规划、主要建设领域及重点建设任务相适应的对策与措施。通常包括经济措施、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市场措施、以及能力建设、资金筹措、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到方面,尤以能力建设(科教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等)、政府和生态经济政策调整最为重要。
四、结束语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生态环境差异大,不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有利于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人类应平等善待其他生命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人类的开发活动要遵循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管理和绿色消费的模式。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要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与修复的投入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世界银行的国民财富指标已在发达国家逐步纠正国民经济账户的指标体系,即在传统的国民经济账户中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的信息,这是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原有的国民经济账户进行调整而建立环境国民经济账户,能进行国内产品和财富的绿色衡量。我国在这方面应从区域生态环境人手积极开展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对区域和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工业出版社,1999.
[2] 吴人坚:生态经济区建设原理初探[J].生态经济,2001(1).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不平衡 民族发展问题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进步。然而,作为一个以汉族为主、拥有55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大国,各民族、各地区现代化启动的起点、机遇、社会环境、发展态势不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不平衡性,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缓慢,并逐渐拉大了与东部沿海地区(汉族聚居区)的差距。民族地区,这里主要指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中西部10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省区;东部沿海地区则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东部沿海11个省市。
以经济、教育、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例进行分析,少数民族及中西部民族地区与汉族及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导致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发展、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态势。
一是从国内生产总值(GDP)看,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其总和高达117010亿元,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则只有26613亿元,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4.40倍。中西部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低的只有250亿元,东部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广东省达21701亿元,两者相差21451亿元,仅为广东省的1.15%;即使中西部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四川与广东相比,也相差14316亿元,是广东省的34.03%。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4.18%和14.60%。
二是从财政收入看,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的总和高达7458.1679亿元,其中,最高的广东省多达1418.5056亿元;而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的总和却只有1567.3096亿元,与东部沿海地区相差5890.8583亿元,仅是东部沿海地区的21.01%。
三是从高等院校数以及在校学生人数看,全国共有高等学校1731所,在校学生13334969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有770所,在校学生6105952人;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有312所,在校学生1962324人。东部沿海地区高等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分别占全国的44.48%和45.79%,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2.47倍和3.11倍。
四是从科学技术发展指标看,全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1739699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有7667168人,中西部民族地区有4241255人,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1.81倍。
五是从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看,东部沿海地区11省市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2428个,中西部民族地区10省区有1991个;东部沿海地区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1.22倍。
六是从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看,全国卫生机构共有从业人员535.3628万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有230.9565万人,中西部民族地区有106.088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占全国的43.14%,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2.18倍;中西部民族地区只占全国的19.28%。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族发展,这里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的发展,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与体现。
一般来说,民族关系体现为一种利益关系,市场机制的运转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民族间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民族利益不断分化和重组,结构由单一转为多元,以前在国家计划经济支配下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再仅仅服从中央的安排,而是有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竞争权利。在这一过程中,新的利益分化很容易产生分配上的不公平,从而引发民族矛盾,使民族发展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已由过去民族间不平等、不团结的问题,转化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以及由此造成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发展面临的政治问题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会造成不平衡心理,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正常的差距有利于竞争,调动积极性,但差距过大且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极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产生“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感。同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之际,原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也在这一过程中或取消、或名存实亡,使民族地区的一些利益在改革中受损,这些地区人民的不平衡心理由此产生。民族地区的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若长期落后,发展缓慢,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能力,它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这种强烈的反差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民族团结,成为阻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还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良性循环,进而也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发展面临的经济问题
首先,市场体系不健全,竞争力弱。民族地区自建国起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了依赖性较强的补贴型经济,主要依赖外部的资金补贴和物质投资维持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在民族地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补贴型经济带来的惰性已经使这些地区的自身发展能力变弱。同时地方工业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技术、设备、管理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地方财政不足,支柱产业形成时间短等因素,都直接导致民族地区的市场发育不佳,市场体系不健全,竞争力弱,成为这些地区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次,市场经济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建立、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市场经济不仅给民族地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更以公平、开放、自由的发展模式将民族地区的经济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给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加大与民族地区承受力的矛盾;市场竞争激烈与民族地区商品经济起点低的矛盾;资源丰富与民族地区市场发育滞后的矛盾;沿海地区飞速发展、差距拉大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自身发展的矛盾;民族自治地方企业与国家企业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在土地、森林、矿山、草场等资源方面不同利益而引起的新的矛盾和冲突等。
再次,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产业化水平偏低。要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必须确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并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转换。但我国的民族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康目标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再如,由于民族地区的工业属于重工业型结构,资金密集程度高,原材料、初级产品的深度加工不发达,使得工业企业的产业关联弱,经济带动作用不强,也不能很好地吸收和扩大当地人民就业。2004年,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为579.4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为3248.6万人,其中最多的江苏省达562.1万人,是民族地区私营企业就业人数最多的四川省188.4万人的2.98倍。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
中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储藏面积大,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国家迫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进程不断加快。另一方面,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推行“模仿或照搬汉族发展模式”的追赶战略,形成了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体系。以“九五”计划发展思路为例,民族地区都把重点放在了实施发展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资源导向型战略上;与此同时,各省区也将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如甘肃是石油化工、建材,宁夏是冶金、煤化工,青海是电力、盐化石油和天然气化工。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加重了民族地区的生态负担,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更使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隐患。
(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下民族地区国企改革的问题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被视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从总体上看,国企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中西部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一问题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具体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少企业已经相继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也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断调整和优化了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相比较而言,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国有企业比重大,亏损面高,国企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就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由国企改革引发的银行的不良债务、社会就业与下岗问题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M].民族出版社,2004:256.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人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在WTO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民经济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2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以上,人均GDP达1700美元。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4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五大标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出现可喜发展的势头。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推进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遇。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4、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尽管国家在前几年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西部经济增长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民间资本不足,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快,投资效益不高。因此,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以西部的GDP增长速度为1相比较,1998年东西部比为1.43:1,2002年扩大为1.57:1。人均GDP,2002年西部约600美元,东部则为1700美元,东部约为西部的3倍。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2、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3、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4、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5、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6、“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2、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3、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4、理顺资源价格体系。现在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主要阻力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产品相对低价、工业制成品相对高价的不等价交换,二是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因此,协调区域市场需要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其中最为关键是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2004(15)
企业核心能力不足。在冀中南地区县域经济中,民营经济占据大多数,且这些民营企业多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成,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实力弱,市场影响力小,产品竞争优势平淡,核心能力不明显。
产业集群程度低。在冀中南县(市)中,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产品门类广泛,但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在行业中的影响较小,且各企业单打独斗,缺乏必要的协同与合作,产业集群程度低。同时,缺少大企业、大项目的引领与带动,出色的地方龙头企业较少。
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冀中南地区中,各县域经济总量悬殊较大。沙河市拥有48万人,2008年实现总产值115亿元,增长速度12%;南宫市拥有46万人,2008年实现总产值55.38亿元,增长速度10.6%。
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在冀中南地区各县(市)中,绝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处于落后局面。技术老化、设备落后,产品更新缓慢,忽视新产品研发等问题较为突出,多数企业技术素质低下,产品缺乏竞争力;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处于落后状态;企业产权单一,集权控制,激励措施不到位,企业文化建设落后等现象普遍存在。
企业开放程度低。在冀中南地区,绝大多数企业以满足国内市场为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数量偏少。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偏低,难以有效利用国外的技术、资金、管理、信息等管理资源。
劳动力素质偏低。在冀中南地区的企业中,企业员工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偏低,制约着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创新。
二、冀中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实施开放与创新战略
1、营造开放与创新的文化环境
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证明,文化的创新与观念的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支撑。冀中南地区各县(市)应摒弃落后的文化理念和思想束缚,坚持“走出去,领回来”的方针,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经验,把先进的技术、经验引进来,并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对当地居民及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宣传、灌输先进的文化理念,进一步营造开放、时尚、科学的区域文化环境。
2、利用国内外产业发展机遇,壮大县域经济规模
一方面,冀中南地区要利用国内不同区域产业调整及转移的机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如在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因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带来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导致这两个地区的部分产业及资金、技术、人才等向内地转移,各县(市)要积极承接沿海地区的相关产业和企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引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县域经济跨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冀中南地区毗邻京津,应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时机,找准在产业分工与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努力实现县域经济与京津经济的对接。另一方面,冀中南地区实力较强的企业应通过交流与合作,大胆吸引国际资本、技术、管理等经营要素,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文化观念,促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二)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提高产业集聚程度
1、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
在目前的冀中南地区县域工业园区中,企业制度落后是制约其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工业园区内企业应发挥区域和行业龙头带动作用,根据企业成长的规律及社会发展形势,使现有企业逐步向产权多元化、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的现代企业运行模式转化,稳步推进企业制度改革。
2、建设优秀企业文化
冀中南地区县域企业绝大多数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比较落后,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因此,各企业应吸收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中的经营理念,结合地方及企业实际,加以整合提炼,形成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及核心能力的形成。
3、构建研发平台,提高园区创新能力
目前冀中南地区县域工业园区内企业在产品研发环节存在研发实力弱,投入不足,各自为政,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难以形成工业园区及区域研发优势。因此,园区内相关企业应在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与有关科研机构、高校及分销商间的合作,努力探索和构建服务于园区企业的统一大型研发中心,以满足园区内或县域企业的需要,全面提升区内企业的创新能力。
4、构建沟通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冀中南地区县域工业园区内企业应本着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构建区内乃至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的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流动与共享,探索在采购、生产、技术、销售、服务等环节的联合与合作,提高企业专业化水平,降低产品成本,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规模效益。
5、组建企业集团
冀中南地区县域工业园区内的优势产业应在构建战略联盟的基础上,由龙头企业牵头,通过产权交易、产权参与、契约合同的形式,向多层次、多法人、产权多元化的企业集团模式发展,促使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实施人才战略
1、多渠道开发人才
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冀中南地区各县(市)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和高素质人才,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应加强本地人才培养。本地人才熟悉环境,经验丰富,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县(市)可以构建有利于企业内部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平台,选拔具有较大潜力和较强可塑性的优秀员工通过岗位锻炼、专业培训、进修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尽快成为企业的有用人才。
2、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针对县域内企业数量众多,青年员工居多且学历层次偏低、技能薄弱等现象,各县(市)应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机构,重点强调职业技能培训和现代化管理培训,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四)整合地方优势,打造区域品牌
1、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提高县域经济知名度
第一,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现代化媒体加强对县(市)特色优势的宣传和报道,提高县域社会经济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第二,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种形式与层次的展览会、博览会、经贸洽谈会、招商会,让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了解县域特色优势。第三,充分利用县域特色文化,以文化艺术为桥梁和纽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实施文化营销工程,宣传县域文化特色,提高县域经济的文化品位,加强区域品牌对外渗透和辐射作用。
2、提高县域产品的知名度
冀中南地区各县域企业要根据县域经济特色及产业优势,积极实施品牌战略,规范企业品牌和企业标志,完善产品结构,培育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开拓新的市场,扩大产品市场份额,设计出既反映企业产品特色又富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企业标志和产品品牌。企业要利用各种渠道及手段大力宣传推介企业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努力使企业品牌成为行业市场中的著名品牌、驰名品牌。
3、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形象
相关管理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服务设施、服务队伍,全面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态度,完善服务模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县域服务体系。同时,也要大胆探索和借鉴国内外服务新模式,注重服务创新,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县域服务形象。
(五)倡导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冀中南地区各县(市)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重点加强对大气、土壤和水污染的治理,企业应推行清洁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模式,美化工作环境,大幅度降低生产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促使企业实现由资源能耗型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应协调好生态安全、社会公平与经济繁荣三者间的平衡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本文作者:宋健彭圣堂工作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体育部
深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在对关于竞技体育管理机构存在问题的调查中,大部分(74.2%)认为科学化管理水平低是安徽省目前管理机构的最主要的问题。体制是对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执行决策的一套组织安排,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一直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举国体制”。不可否认,我国的“举国体制”对竞技体育辉煌成就的取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新的时代背景下,其暴露出的日益尖锐的矛盾和问题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必须把完全的“举国体制”改革为“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市场自主”的新型“举国体制”。要针对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同问题,建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式,发挥二者的优势,实现功能上的互补,唯有这样,才能使竞技体育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宏观管理上,在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形成内部和谐竞争的良好机制,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各部门发展的竞争活力。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不仅要重视常规管理,还要对部门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各管理部门的思想工作。还应建立合理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各项工作的进展要及时定期监督评定。调整项目结构,保障优势项目,优化项目布局安徽省竞技体育实行的是坚持“竞技体育集约化”的发展路子,围绕“奥运夺金,全运突破”战略,以奥运带全运,以全运促奥运。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和与总局优势项目对口的原则,调整项目结构布局,突出重点,提高效益,注意与我国奥运优势项目接轨,集中力量把现有的奥运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做强,形成一批具有明显优势的项目群。要想使安徽省的竞技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对全省运动项目的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同时在设计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时,也要重点考虑运动项目的布局情况。巩固和加强摔跤、拳击、柔道、武术、射击、手球等具有安徽特色的传统优势项目,进一步加大投入,挖掘潜力,扩大优势;对跆拳道、体操、击剑、举重、田径、游泳(含跳水)、自行车、划船等优势和潜优势项目,要着眼长远、精心布局、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以培养尖子选手为重点,带动整个项目的发展;加快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等项目的社会化步伐,走产业化的道路;积极开展中国式摔跤、技巧、保龄球、棋类、台球、健美等非奥运会项目。
加强优秀教练员队伍建设教练员和运动员是运动训练系统中的主体和核心,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事实上是竞技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水平的教练和运动员人才的竞争。优秀的教练在一个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教练员能力不够,影响的将是几代运动员。在关于影响教练员水平因素调查中,绝大部分的教练员认为科学知识与实践经验一样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科学知识的掌握与更新,就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自学与参加培训是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被调查的教练员中,经常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占70%,说明教练员还是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完善的;85%的教练员认为参加岗位培训是重要的,但却有53%的教练员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这说明大部分的教练员是有参加培训学习的愿望,但竞技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满足教练员这方面的需要。现代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徽省急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坚持实行教练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健全和完善任期目标责任制。改善教练员队伍结构,加强教练员特别是中青年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在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上,应经常通过培训班、学习班以及比赛实践的锻炼,不断提高教练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体育运动理论水平的能力,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按年度或阶段对教练员进行考核,把业绩与教练员的薪资待遇挂钩;实行有效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体育人才,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推进“体教结合”,完善后备运动员人才培养体系竞技体育事业要取得进步与发展,必须要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制胜的规律,对实现竞技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根据“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要求,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加快构建和完善安徽省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以优秀运动队为“龙头”,以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和各体育运动学校为“龙身”,以市(县、区)业余体校、省级体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龙尾”的高、中、初相衔接的“一条龙”训练体系。加快“体教结合”步伐,积极与教育部门合作,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专项特色学校建设。通过目标导向和竞赛杠杆,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青少年体育训练组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加强青少年训练激励政策的研究,以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全省青少年训练的健康发展。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调查显示,2/3的管理人员表示其地区的运动员退役就业率不到20%,说明大部分地区的运动员退役就业率并不理想;在就业分配情况的调查中,管理人员认为运动员改行的占38%,分配到体育对口专业单位的占32%,有近20%的管理人员认为运动员大多数没找到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关系到全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竞技体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运动员不可能将其作为终生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运动员再就业的保障制度是否完善是关系到我国奥运争光战略的实施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运动员在役时期的文化学习保障、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和社会福利与优抚等几个部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运动员安心训练的前提,只有得到家庭与社会的共同支持,才能促进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发掘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消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健全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整个社会相适应的相关法规,使优秀运动员在就业安置、医疗、保险、福利等方面能与整个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相适应。重视提高运动员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切实保障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实施优秀运动员伤残保险和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全面提升安徽省竞技体育总体实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坚持以“奥运夺金”为最高目标的同时,加强群众喜爱、影响力大(如篮球、足球等)的运动队建设,深化竞技体育改革,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竞技体育多元功能和综合效益,为竞技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加强竞技体育规律研究,进行项目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利用全省体育资源,发挥举省体制优势,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巩固和发展现有奥运会、全运会优势项目,迅速提高潜优势项目的实力,实现安徽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