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发现并思考目前我国中小学现存的道德教育问题是提升我国整体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现状作几点思考,以求发现问题引起共鸣,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
关键词: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思考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传承道德文明,重视道德教育的国家。如今,我国的教育方针依旧是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不过,处于重大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道德教育似乎并不令人拍手称赞。尤其是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所表露的矛盾更为突出,不容小觑。
一、中小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
(一)德育工作者角色上的矛盾
在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除思想政治课教师之外的其他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校内工作者,有意识到自身的德育职责并充当着德育工作者的角色。然而,其德育素养参差不齐,彼此之间也很少有相应的德育问题沟通,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施加着对学生的道德影响。这样便很可能导致学生在道德认知上的冲突,影响其道德阶段的提升。另一方面,上述除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外的其他学校工作者并不把德育作为自己的“份内事”,从而很容易忽视自身在学校工作中所表现的道德行为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从而,这种被忽视的道德影响便成为了原本就处于道德认知低水平的中小学生道德发展上的无形阻力。
(二)德育的理论内容泛化
中小学生的相关德育课程中,理论“占半边天”。在这里,笔者想表达两层含义。一方面,德育教师所传达的道德理论内容较多,而以实践的形式提升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较少。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道德表现,教师也很少作出评价或给予指导。“一切向分数看齐”是现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实际目标。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偏理论,带有较明显的政治倾向,缺少道德教育的本真生动性,不贴切生活现实,德育内容生硬刻板。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学习热情。以上两个方面都阻碍着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道德水平的评价滞后
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点对象。但在中小学里,其评价体系很单一,并不完善。受我国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小学更多地是关注思想品德课程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表现如何,并没有专门教务人员做跟踪调查并做出道德评判,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在实际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师也是把注意力放在德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相关道德内容是否内化到学生的德行中去,似乎并没有得到重视。这样的结果就是,无从把握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对德育课程的进一步实施相当不利。
二、对中小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德育工作者的角色澄清
在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或政治课程中,并无明确规定德育只是其直接任课老师的职责。在《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也提出了对其他学科的德育要求。因而德育并非是思想品德或政治课老师的“特权”,笔者认为所有中小学的校内工作者都是道德的影响者,都在无形中对中小学生起着道德方面的示范作用。班杜拉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以大量的实验材料突出强调人类的学习多数情况下实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是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进行的。道德教育也不例外。①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也不能把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具体到某个教职工。“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者的完善品格是书本及任何奖罚制度所不可比拟的力量。任何教育者都有责任对学生加以优秀的品格影响。从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促进中小学生的道德成长。
(二)在德育理论中容纳实践价值
针对德育内容理论化的倾向问题。首先,应从德育教师着手调整。要使德育工作者明白道德教育的重点不在于道德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内化和外行”。马克思认为,品德是一种实践的精神,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不是知识的单纯积累,而是来自人的实践。②柯尔伯格在他的《道德教育的哲学》中也表示,“纯粹认知性”的激励是道德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但它并不能直接引起道德的发展。个体参与社会团体或社会制度的程度越高,他必须领会他人社会认识机会越多,越有利于其道德水平的提升发展。③所以,中小学生正处于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道德教育不能再局限于道德认知,不能再因为应试教育忽视中小学生的道德实践。其次,德育内容本身的理论性知识偏多、泛政治化。对此,要对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整改。要使德育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加生活哲学的旨趣,把德育与日常生活有机联系,增强德育的实际需要,促进道德认知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行动。总之,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实践。
(三)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对于道德评价的低效单一情形,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整顿,建立科学的中小学生道德评价体系。道德评价不能再固守在考核上,不能只重结果而轻过程,道德目标要建立在动态的评价体系上,这样才能反映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及时得出评价结果,以便德育工作者参考,调整德育的教学进度,有的放矢的做出相应的对策。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开放式道德评价制度。在新加坡的道德教育考核中,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中的道德框架和条文,与中国的中小学生的考核方式恰恰相反,他们的考核并非以试卷文字的方式进行,而是对每个学生每一学年的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汇总整合进行综合性评价和等级的鉴定。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表现融入到评价系统中,才更具说服力和有效性,也更符合德育的特点。孟德斯鸠说,“有一种驱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少年强,则国强。中小学生就是这样的少年群体,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的青少年对我国的昌盛至关重要。
作者:张亚丽 单位:黑龙江大学学院
[注释]
①袁贵仁.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出版社,2005.
②王学俭,刘珂.融入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2015.2.
③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出版社,2005.
[2]王学俭,刘珂.融入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2015.2.
学校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吸性,坚决遏制“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倾向,不断增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要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和团5人组织的作用
学校要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首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德育为首”的思想。要构建以学校党支部、政教(德育)处、团队组织、年级组长、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为主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全方位拓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思路,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机制。要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引领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
2.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校要选派和吸引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要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制订班主任工作条例,完善班主任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加大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要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使班主任工作成为广大教师向往和社会尊重的岗位,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3.要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泛开展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要求广大教师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的要求,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进一步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始终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1.要进一步强化思想品德(政治)课的教学
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思想品德(政治)课程,选择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较高的老师任教思想品德(政治)学科,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深入开展校本教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抵制低级趣味,树立远大理想。
2.要全面贯彻落实班会课制度
班会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精心组织、认真策划每一节班会课。通过班会对社会、学校、班级以及同学之间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形成情感交融,实现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要不断提升学科教学的德育水平
广大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遵循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规律,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科学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双丰收。
三、注重环境建设,进一步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空间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愉悦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促进文明、催人奋进。学校要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多角度挖掘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全方位拓宽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和途径,充分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创建优美、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首先,要为学生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要十分重视校园自然环境的育人作用,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校园,精心设置景点,将中小学德育要求和内容加载其中,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独特功能。同时,要切实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其次,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做好事情的前提,第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心理环境。第二,要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以真诚的爱心为每位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无论是高矮贫穷、成绩好坏、城市或农村……广大教师都要给予同样的关怀,给每一个学生一份爱心与耐心,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再次,要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各学校要精心营造别具一格、温馨怡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校园处处充满浓郁的人文关怀和书香气息,以优雅的环境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校园内要因地制宜地设置宣传橱窗、手抄报栏、诗词文学长廊、书画长廊等:在校园醒目的位置悬挂校训、教育方针和办学理念等:在教室里张贴或悬挂国旗、学生守则、励志标语等,在校内公共场所悬挂伟人、名人画像和格言等。总之,要努力做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充满着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四、以节日活动为平台,进一步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
节庆日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目、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等,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将德育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之中,让广大中小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提升。如:结合有关节日和特殊纪念日,安排学校领导或老师在国旗下作主题讲话,弘扬正气、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外做个好公民。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重阳节期间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体验生活,帮助敬老院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培养学生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六一儿童节期间
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科普示范基地等参观学习,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良好品德。同时,学校要利用学生入队、入团、军训、成人宣誓、校园艺术节等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以主题队会、班会、演讲、朗诵、讲故事、征文等形式,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
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各种怡情益智的课外文艺体育活动中愉悦身心、增长知识。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和体育运动会等,充分发挥体育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展现青少年学生奋发努力和立志成才的精神风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以主题教育为手段,进一步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深入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是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1.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组织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活动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一点一滴抓起,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和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品德。邀请“五老”到学校开展讲座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用革命传统故事和“五老”年轻时的奋斗历程来激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常念感恩之人,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和品德。开展科普和法制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科学,遵纪守法。
2.要切实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德育老师,因此,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采取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家长培训班、上门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形成学校与家庭互动、互助、互补的良好局面,从而达到家校共建的思想道德教育平台。
3.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论文摘要:本文从自我教育的视角解析了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应有目标:面对虚拟世界需要自我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教育、面对繁杂信息需要自我辨别与选择能力培养、面对多样诱惑需要自我控制能力培养、面对潜在危险需要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培养、他人监督缺失则需要自我修养与自律能力培养。
网络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己不单在经济与生活方面,更在道德与情感领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有助于减小负面影响。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必须突出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即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的教育。”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道德教育的目标引领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实现道德教育价值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必须从自我教育的角度解析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针对网络环境虚拟、信息繁杂、诱惑多样、危险潜在、他人监督缺失等主要特点,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包含自我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教育、自我辨别与选择能力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培养及自我修养与自律能力培养等方面。
一、面对虚拟世界:自我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教育
自由、互动、匿名的虚拟世界必然对中小学生的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提出更高要求。中小学生好奇心强而辨别能力弱,如果缺乏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意识,很容易在虚拟世界中摆脱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束缚,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而在网上随意散布虚假信息、破坏网络系统、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甚至人身攻击等。这些不合伦理及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网络正常秩序,更不利用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因在网吧玩网络游戏或浏览黄色网站而直接导致犯罪的占33. 5%,从小学就涉足网络游戏或黄色网站占37. 7%,初中生占49. 2%”。“任何个人的网络行为不仅存在‘能不能’的技术操作规定,还存在‘该不该’的伦理道德要求。”面对网络形成的虚拟世界,中小学生要自我加强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教育,增强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克服网络虚拟世界的负面影响,遏制不道德行为发生,促进自身健康成长。他们可以通过学习现实社会的道德准则来增强伦理意识及道德责任感。绝大多数社会公德不仅适用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其它生活领域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上网时也同样适用。
二、面对繁杂信息:自我辨别与选择能力培养
据统计,网上的无益信息占50%以上,其中不健康信息随时可见。这些都可能让中小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身心健康受到侵害。
面对网络中繁杂的信息,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要求中小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应是自我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这里的选择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网络这一现代学习与生活方式的选择。即既要学会充分地利用网络,又要适时走出网络。二是上网目的与内容的选择。要弄清楚为什么要上网,为获取什么内容而上网。对辨别与判断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网络影响好坏的不是电脑而是人脑,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人怎样选择和利用电脑网络。中小学生要“更会用自己的头脑,而不是电脑,要经过教育能对世界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且“应该会提出问题,而不只是接受”。只有这样,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才会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才能择善而从、择善而用。面广量大的信息也就不是他们发展的精神污染和心理负担,而是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三、面对多样诱惑:自我控制能力培养
对于充满好奇且勇于探索的中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具有无限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对网络的眷恋和依赖,进而不能自拔以至上网成瘾。有些学生经常深夜躲在房间上网聊天、阅读小说,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注意力下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另外,中小学生也会在网络上遇上其他方面形形的诱惑。如受到网络上琳琅满目的广告引诱,某些中小学生常常背着父母胡乱使用信用卡网上购物。如缺乏自制能力,他们就会迷失在诱惑的丛林之中。
面对网络中形式多样的诱惑,中小学生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按照社会标准或自己的意愿,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活动等进行约束、管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境的行为方式”。对网络中的诱惑而言,自我控制能力即中小学生既要能够大胆走进并充分地利用网络,又要能够不沉溺于网络而适时走出。如果过分沉溺于网络,他们就会有脱离现实生活、成为网络奴隶危险。精神病专家托尼诺·坎泰尔米所指出:“长期在网上冲浪会渐渐失去自我,改变个性。”因此,中小学生应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特别是抗诱惑能力的培养,能够在形形的网上诱惑面前控制自己的行为。
四、面对潜在危险: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培养
虚拟网络确实隐藏着不安全因素,中小学生往往成为被侵害的对象。针对他们好奇性强、警惕性差的特点,某些道德卑劣、别有用心的人可能进入聊天室,试图在认识后伤害他们。他们受社会经验、客观认识等方面的限制,当危及安全的情况出现时,往往应变能力与处理能力较差。利用网络侵害中小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诸如某学生瞒着父母去约见网友后下落不明的报道常见于报纸和网络中。对中小学生的网上侵害行为以隐私权侵犯、情感骚扰居多。这些充分说明他们(尤其女学生)的网上安全并不乐观。
面对网络中潜在的危险,中小学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学会保护自己。中小学生不要在网上轻易暴露自己和家庭的真实情况,透露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和本人详情,更不要把学校、家庭有关资料输入搜索引擎。网上交友也要十分谨慎,不要轻易相信聊天室里的陌生人,更不能随随便便背着家长和老师独自去“约会”,特别是女学生碰到异常情况要向家长或老师汇报。
五、他人监督缺失:自我修养与自律能力培养
网络充斥着各种道德的、非道德的、反道德的信息,又是一个缺乏“他人监督”的社会。在毫无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人们的网络活动如何进行将完全取决于网络主体。如果缺乏道德自律,中小学生很可能会在网络中放纵自我,偏离道德的轨道。“从本质上来看,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慎独’是指在个人在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烙守道德准则的行为。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己部分失效,在网络社会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因此,在他人监督缺失的网络中,充满好奇又勇于探索的中小学生要学会慎独,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养成道德自律,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关键词:e环境;中小学生;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54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向多元化。网络不仅已成为德育的必要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已成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持久、深远影响的德育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完全打破了传统德育强行灌输的模式,学生成为道德自主构建的主体性存在;改变了传统德育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封闭状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道德实践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更能使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融为一体成为可能,有助于实现德育的人本回归。
一、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德育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这里的对话是指师生双方各自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和沟通。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师道尊严和教师中心等传统思想在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致使德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处在不对称、不平等的地位,师生间关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传递关系,平等“对话”缺乏应有的思想基础。此种师生关系反映到网络德育中,就会造成传统德育的“人灌”演变为网络环境下的“网灌”,网络资源建设和网络德育实施只是传统德育简单说教、强行灌输的翻版,网络技术的支撑难以产生应有的效果。
有不少德育工作者认为,网络德育更多地表现为学生与计算机的人机对话,师生双方处于准分离状态,实际上这并非网络本身所固有的缺陷,而是传统的物性化、非人性化德育理念在进入网络时代条件下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隐蔽性,可以为师生提供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进行心灵对话的互动平台。学生可以通过QQ、E-mail、网上心理咨询室等多种私密性较强的方式,在师生互不见面的情况下把自己在公开场合难以表露的心里话告诉教师,使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德育活动中透过学生表面的道德行为分析其隐藏于背后的深层的心理原因,包括学生正常的和正当的心理需求,从而使自己的德育工作更具有人情味、人性化,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也可以登陆班级博客、校园BBS深入到学生中,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通过与学生网上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消除心理隔阂,了解大多数学生思想动向和精神需求,从而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利用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
德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德育的目的应该是人,是需要关心、需要呵护的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别是在德育工作中,应彰显人文精神,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为学生创造充满真情、充满温暖的德育氛围。
在网络德育中,教师虽然不能直接面对学生,但由于网络的远程性、非线性及其交互的随机性,可以使人文关怀变得更为亲切、周到,含义变得更为广泛,网络给学生的不再是空幻的、虚无的感觉,而是变得温馨,富有人性化,成为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
网络在对学生人文关怀方面具有区别于其他德育手段和工具的独特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破时空限制。教育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校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二是贴近学生生活。方针政策和道德规范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都可以与学生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并以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数字化信息呈现在网页上,具有较强的情境性、趣味性,使师生双方都意识到德育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三是拓宽了服涨道。学校采取主动关心学生的姿态,在有关的网页上征求学生对学校各部门工作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学生的监督,及时进行决策更新和教育方式方法的改进。
三、网络环境下实现学生德育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德育活动中,教师拥有制度化的权力,规定着德育的内容、方法和步骤,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和接受教师的安排。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自主意识高度发挥。一方面,在网络中没有等级差别和上下级关系,有的只是设备和技术上的差距,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主体;另一方面,网络环境所带来的道德要求更多地取决于自主的约束,需要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尤其是网络让人们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面对丰富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网络信息,主要的还是依靠学生自己去辨别、去挑选、去占有,具备道德自主构建能力和自主免疫能力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不仅必要更显得重要。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德育工作提供机遇和条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为德育工作造成强有力的冲击,产生负面效应。网络环境下师生的准分离状态和在线网民身份的隐蔽性、不确定性,极易导致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从而引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异化。网络为实现学生德育的主体性创造了条件,但要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仍然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十分艰巨和迫切的问题。正面引导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德育工作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发展的人性化体现。教师要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主动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尽可能让学生接触积极、健康、向上、有益的信息;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包括恪守网络道德规范,培养有益的网络道德行为,进行健康的网络交往,养成自律精神,自觉避免沉迷于网络等。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与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取得联系,共同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道德教育 教师信念
2001年,国务院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旨在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中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提高中小学道德教育成效无疑是推进国家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举措。教师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其所持有的道德教育信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态度与做法,影响学校道德教育成效。因而,分析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教育信念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的道德教育信念及其构成
教师在能够高度认同或确信学校道德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体发展方面具有重要而独特价值的情况下,才会从内心重视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并将德育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自己教育能力的重要方面,这是教师道德教育信念发展的基础。为了有效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发展,教师需要明确不同阶段学生道德的发展特点与发展目标,能够准确判断学生群体或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并据此制定具体的道德引导措施,这是教师能够进行有效教育决策的前提;道德教育活动是否能够取得理想效果,还取决于教师所选择教育方式和策略的适恰程度。因而教师对于学校道德教育活动方式与策略的认识、选择和判断,也是教师道德教育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以上对教师道德教育信念内涵的分析可知,具备完善道德教育信念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科学认识:教师对学校道德教育活动之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认识与判断;教师对儿童道德发展规律、所教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及其成长目标的认识;教师对学校道德教育活动方法与策略的认识、选择和判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其中一个方面存在不足都会影响教师道德教育行为的针对性、力度与效果。理论上讲,所有对中小学生负有道德教育责任的教师,都应当具备包含以上三方面内容的完善而科学的道德教育信念。
二、当前教师道德教育信念存在的问题
1.教师道德教育信念状况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教育信念具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但其信念水平距离当前道德教育实践需求还存在不小差距,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普遍认可道德教育的方向与重要性,但对于道德教育之个体功能的认同度明显低于对其社会功能的认同度;
(2)部分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对于学校及自身在青少年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与重要责任认识不足,道德教育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相对偏低;
(3)大多数教师缺乏对不同发展阶段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及其发展目标的关注与清晰认识;
(4)很多教师对新型公民道德教育之意义与内涵、目标与任务缺乏充分的了解与理解,公民道德教育敏感性与教育意识不足;
(5)教师具备关于学校德育途径的基本知识,但对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与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道德水平发展的具体策略与方法缺乏足够知识;
(6)教师对提高自身德育水平有一定需求,但缺乏便捷而实用的学习资源。
总体而言,中小学教师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具备一定的直觉信念,高度认同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并表示愿意承担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但因其道德教育实践缺乏科学完善的理性信念作指导,道德教育成效不高、自我效能感偏低。在面临复杂的道德教育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时,教师便不自觉地将道德教育不力的原因完全归于家庭与社会,产生逃避心理。
2.教师道德教育信念问题成因
一般来讲,教师道德教育信念的形成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影响:一是所处国家和社会道德教育传统与个体职业经验影响,二是自身所受职前教育影响,三是其所接受的职后培训影响。教师所处国家和社会道德教育传统与个体从业经验会影响到教师相关直觉信念的形成,教师所接受的职前与职后教育会作用于其相关理性信念的形成。
(1)我国道德教育传统的影响。社会文化传统是影响道德教育活动内容与方式的重要因素。从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来看,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注重以个体德性修养为中心的“修身”教育,对一般公民只要求其能够“独善其身”的传统教育内容,弱化了以公民权责为核心的公民道德内容在包括学校教育者在内的民众心目中的普及与内化。尤其是五四之后,我国儒家文化传统经历了多种文化冲击,多元价值观交汇但并未形成能够对全体社会成员起到道德约束作用的公共良知。这种状况一方面影响了学校道德教育具体内容与评价标准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道德教育之个体功能的实现。家庭、社会中成人所奉行的道德与学校道德教育中所倡导的道德不完全一致,使得学校道德教育难以看到明显效果,对教师道德教育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的获得造成不利影响。
(2)教师所接受的职前教育影响。职前教育是塑造教师教育教学理性信念的起始阶段,对于教师专业信念发展有着奠基性意义。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帮助教师建立科学完善的道德教育信念,是教师教育不能推脱的责任。目前来看,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在此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
①职前教师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未给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理论知识。发展儿童的道德水平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能够胜任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首要责任。为学生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据研究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很多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学校,未将专门的德育原理及其实践方法开设为必修课。一般只是在《教育学》课程中包含一小部分德育基本知识,除此之外也未开设任何旨在提升学生道德教育能力的相关课程或组织相关活动。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初中教师对道德教育工作表现出相对明显的消极态度。这些教师将学生道德问题的成因完全归于家庭教育不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无力感与逃避心理。观察这些教师的教育过程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与科学规划,随机管理中的教育行为缺乏理性思考与科学策略,最终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此类问题的根源,正是在于教师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欠缺。
②职前教师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未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与反思指导。在目前学生的教育实践中,指导教师大都重视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提高,忽视对其道德教育技能的指导,使得职前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实践学习无法落实。与此同时,在引导中小学生道德发展方面,很多指导教师的教育示范作用不容乐观。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经历过实习之后,开始怀疑 “教育是爱的艺术”这一学校德育的重要理念,因为他们看到一些学生“只认能够对其产生威吓的老师,自己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起作用”。他们不懂得“讲道理”只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方法,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是在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观察与分析之后对方法进行慎重选择的结果。这些学生也没有对教师运用“恐吓”手段产生的教育后果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实践反思,学生道德教育的理性信念不足自然难以避免。
(3)教师职后从业经验与所受教育影响。
①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目标的系统化与具体化程度欠缺。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与教育目标的具体可测性,是完善成熟的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演变,不是通过建立德育目标系统,经由德育总体目标到课程目标,而是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1] 。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一直都开设有思想道德类的课程,但却长期缺乏可以用来测量其教育成效的系统化的具体目标。调查中发现,目前很多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活动并非自觉自发开展,而往往是为了完成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临时性任务。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份内之事,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当其活动内容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并要不时地顺应外界要求的话,势必会使学校和教师形成一种观念:道德教育活动不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政治形势下的额外任务。此种从业经验会消弱教师道德教育的责任意识,进而影响到其道德教育信念的正向发展。
②教师职后培训缺乏以提高教师道德教育知识技能为目标的专门课程。在职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建立在专业培训机构对教师实践需求进行全面准确评估的基础之上。很多教师反映,他们参加过的教师培训很少有旨在提高教师道德教育技能的专门课程。虽然在有关班级管理或班主任工作的培训中,有很多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推广与介绍,但一线教师的工作经验很难具备可以从根本上完善与提升教师道德教育理性信念所需的系统性与普遍适用性。上述状况一方面会造成教师“道德教育不重要”或者“道德教育不需要科学知识与方法”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教师道德教育理性信念缺乏的事实。中小学教师一方面在学校德育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另一方面却难以获得此方面的专业培训,此一矛盾的存在不容再被忽视。
三、对策与建议
1.重视教师道德素养提升
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人影响人的活动。教师自身道德素养的高度会直接影响其道德教育信念可以到达的高度。因此,建议教师教育机构重新审视道德素养在教师专业素质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与加强学生与在职教师的道德素养。
2.开设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
教师完善的理性信念建立在其对相关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基础之上。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对其职后相关理性信念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建议承担教师职前教育的学校增加专门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将其放在与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为“人师”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制定科学可行的系统化道德教育目标
相关研究机构依据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特点,制定与儿童生活相契合的具体、可测、系统化的道德教育目标,为中小学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导。教育目标的系统化程度决定了其对教育实践之连贯性与有效性的支持力度。教育目标越是具体、可测,其对于教育实践方向的指导就会越有力。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目标呈笼统与抽象,尤其是缺少可以直接衡量教育效果的可观测目标,它对于在职教师道德教育的理性信念发展极为不利。依据青少年儿童道德发展规律,制定与其日常生活相契合的具体、可测、系统化的道德教育阶段目标,应当成为相关教育研究机构的重要课题。
4.增设教师职后培训课程
目前,我国大多中小学教师在其接受职前教育期间,都缺乏足够的道德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因而必须在职后培训中为其补充相关教育。在教育实践过程当中学习教育理论,是教师职后学习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道德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应当成为教师职后培训机构重视开发的重要课程。
5. 增强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估的能力
学生的发展状况是教师工作成效的最终体现。教育管理部门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督促,必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或质性评价标准,依据标准要求,选择合适方式对相关工作进行成效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以评促教,提高教师的教育信念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孝道;孝道教育
传统的孝文化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促进国家发展、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始终流传着很多孝行事迹,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随着时代的变迁,“孝”的内容、实现形式及作用会有所变化,不变的是它作为道德准则存在的价值。“孝”始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尤其是现在家庭“4+2+1”的家庭模式中,中学生被赋予太多希望与宠爱,因此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要重视中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中孝道文明的继承与弘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一、加强中学生孝道教育的意义
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对促进家庭和谐、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当今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孝道教育在中学生的身上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因素。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传统道德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加强中学生孝道教育意义深刻:
(一)有利于和谐家庭的形成
家庭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中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对于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有积极作用。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家是人的依靠,是心灵的港湾,是可以让人栖息停靠的地方。对中学生进行孝道教育,使他们在父母因为养家而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自觉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与父母有矛盾的时候,可以和父母进行民主平等的沟通交流。在“4+2+1”的家庭模式中充分发挥核心纽带作用,促进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形成。
(二)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
儒家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对于一般人来说,修身、齐家显得尤为重要。而修身则要从孝道的培养开始。孔子说:“孝,德之本也。”也就是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一切道德都是从孝开始的。一个在家庭中有孝心的人,才能在学校、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的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做事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由此可以看出孝道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强中学生的孝道教育,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
(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与他人的联系。如果做到了与人和谐相处,就会得到支持和帮助,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中学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加强中学生的孝道教育,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在与同学相处中多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尊师重道,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有助于解决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子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的人是很少的。不触犯上级而喜欢造反的人是从来没有的。”这句话反映了孝道教育对于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家庭关系的和谐会促进社会更加稳定。对中学生加强孝道教育有利于和谐家庭的建立,有利于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为社会的稳定繁荣打下基础。
二、当前中学生孝道的缺失表现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包括初中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是:要使中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孝道是人的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道德的学生应该是有孝道的学生。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孝道状况不尽人意,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
1.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
孝敬父母是孝道最基本的要求。“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道的本义就是指子女能善事父母,说文解字称:“孝道,善事父母者也。”但在当代中学生当中孝道缺失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父母的不养、不尊、不顺。
赡养父母,这是做子女的基本义务。对于中学生来说目前还没有能力赡养父母,现在必须由父母来照顾。父母帮孩子包办一切,孩子几乎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孩子娇生惯养的生活习惯。好逸恶劳,不懂得勤俭节约,不会帮父母分担家务。更有甚者以不学习、离家出走、殴打父母来威胁。
尊亲就是从精神上对父母孝敬。曾子说:“孝道子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意思是说,子女要尊敬父母,必须做到侍奉父母,要和颜悦色,让父母身心愉悦,使父母心情快乐,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当今社会,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百般照顾,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却很少看到子女给父母长辈请安,嘘寒问暖。
孝道的另一重要表现就是无违,也就是顺亲,即按照父母的合理的意见办事,不违背父母的意愿,更不能忤逆父母。初中生正处于“危险期”或者“心理断乳期”,意味着这一时期,他们将从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不少学生认为自己进入中学就是大人了,可以不听父母的话,不受父母的约束。对父母的教诲置若罔闻,和父母意见不同时蛮横的坚持己见,不与父母沟通交流。这都是不顺亲的表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态道德教育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当今,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态道德。小学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效果更佳,所以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一、概述生态道德和生态道德教育
其实到目前为止,生态道德的具体定义还没有十分明确地提出来。但是实际上,“道德”一词在我国历史悠远,早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已经出现了“道德”一词。近代生态道德概念的提出,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人们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才在原有的道德基础上衍生出了生态道德的概念。而生态道德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它是在原有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新型的教育。人只有控制从自然中索取的量,才能够促进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
1.加强教师的认识
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首先教师要提高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点拨者,所以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功地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教师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安排教师学习,确保教师能够有足够的素养和知识胜任新的角色,满足新的任务要求。此外,学校还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分批次进行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知识量。
2.提高学生的识字量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学生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而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其中。简单来说,教师可以把生态道德的相关内容作为识字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教师可以把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等描绘自然美景的内容当作识字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感,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背歌词等方式进行识字教学,教会学生唱一些描绘自然美好风景的歌曲,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自然的态度和观念。
3.鼓励学生多阅读
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量,而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内容有很多,在选择阅读题材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阅读与生态道德有关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和大自然相关的文章。如《海上日出》《观潮》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起着积极的影响。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到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4.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还在注意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还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如河水的颜色、树林的面积等。
生态道德的意识要从小开始培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有生态道德的人。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网络资源 道德教育 建议 思考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广泛应用,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同时落后的思想文化和有害信息借机传播,对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交友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如何加强中小学生的网络分辨能力和道德教育,研究中小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方法,提高中小学校德育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原因
互联网以其独到的媒介优势,把多种大众传媒内容和方式嵌入其中,形成一个庞大的虚拟交往平台和信息平台。它既开放又隐匿,充满着虚拟性和无约束性,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小学生。作为一种综合的媒介,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成为德育的关键一环。网络的特殊性对未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中小学生认为在虚拟空间中就不需要遵守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这主要表现为言行肆无忌惮、价值观念模糊、人格矛盾冲突、沉迷网络中。
造成中小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为中小学生寻求个体的自我表现提供了空间。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必然带来了价值观和道德观评价的多样性,与现实社会脱节。学校的网络德育暂时还处于一种失控状态,个人的道德判断力并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使得中小学生的网络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再加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网络上的内容所吸引,而不是分析自己的内在道德标准,从而被深深地卷入其中,现实中的内在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对个体网络行为的监督管理显得无能为力,而大部分家庭无法承担起对孩子们的监督和指导责任。中小学生道德标准形成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学校,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的认识过于简单,导致网络道德教育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理念,使孩子们表现出了与自我现实身份不符的失范行为。
二、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他们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科学、安全利用互联网学习和娱乐,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进一步提高对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认识,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健康成长。
1.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指导广大中小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是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二是要指导学生正确掌握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正确利用网络信息学习和娱乐,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作为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资源与平台。三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在交友游戏以及虚拟世界中恪守公民道德,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的约束,遵守网络法规,文明上网。
2.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水平,整合校园网络等资源,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教师要不断挖掘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及具体案例,及时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及安全上网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和网络道德教育培训,提高其网络道德教育水平,有效指导学生获取网络信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配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及时解决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把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支持学校办好校园网络,实施“绿色上网”工程,开辟绿色网上空间,倡导健康的网络文化,广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开设校园网站、教师、学生个人主页等,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形成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风气。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网络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使用网络的实践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3.克服困难,组织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网络给中小学生提供的虚拟世界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未成年人的学习和娱乐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因此,必须让他们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种既丰富多彩,又寓教于乐的兴趣活动和文化活动中满足兴趣爱好,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和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与方法,把网络道德与安全上网教育贯穿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做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水平,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
关键词:日本;中小学校;道德教育;学生
一.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1.1.集体主义精神作为日本的传统民族精神而被重视
日本由于是四面环海的岛国,因此古代的日本对外交流比较闭塞,尤其是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日本更是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国策。然而日本却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地震在日本更是司空见惯,人们不得不共同努力来克服种种自然灾害的突袭。正因为上述原因,日本自古养成了一种“对外排斥,对内聚合”的传统民族性格,集体主义精神被日本尤为强调。在日本发动二战时,国家宣扬集体主义主义精神,要求国民以国家的利益为重,这虽然是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愚民思想,然而当时的日本国民却对这样的思想教育惟命是从,许多年轻人愿意为国家而奔赴战场,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由此可以看出,集体主义精神作为日本的传统民族精神之一被绝大对数的日本人所认同。
在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而经济严重受损,甚至许多人活活饿死。在驻日美军的帮助下,日本经济开始逐渐进入了正轨,大量符合时宜的经济改革措施催生了大批企业的诞生。造就日本企业创造商业神话的锦囊妙计是“年功序列工资制”与“终身雇佣制”。所谓“年功序列工资制”是指企业员工的工资高低由他们在企业正式工作的时间长短来决定。在企业员工的学历与实际工作能力不相上下的前提下,在公司就业时间越长的员工的工资更高,个人晋升空间越大。而“终身雇用制”是指在企业员工不犯严重的错误前提下,企业将对员工实施终身雇佣制,而不会解雇他们,消除了他们失业的风险。这两项策略是日本二战后众多企业所实施的企业经营策略,事实证明这两项策略使得日本的企业在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一跃而起,重新振奋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这两项策略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们促使员工团结一心,“年功序列工资制”使得企业员工人人都会有晋升的机会,而“终身雇佣制”确保企业员工不会因为来自外部的巨大市场竞争力而失业,所以这两项策略都有效地避免了企业员工们的不良竞争与明争暗斗,是企业员工充分发挥了集体主义精神,从而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将企业越办越大。
1.2.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为了使日本的中小学生从小就能继承日本的传统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日本特别关注对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可以分为爱国主义教育与团队合作教育。
1.2.1.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日本是一个土地面积较狭窄的国家,而国家总人口却上亿,所以日本的人口密度很大,尤其是大城市非常的拥挤,而且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国家,这种空间的狭小、人口的密集以及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给日本民族非常强烈危机感,而恰恰是这种独特的危机感促使日本民众愿意将自己的人生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充分投入国家的怀抱才会使日本国民体会到一丝安全感。正因为如此,日本中小学校极为重视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个人与国家之间紧密的关系,使学生们从小就养成了爱国的意识。
1.2.2.团队合作教育
日本古代以农业耕作为主要产业,而日本又处于全球地质最为活跃的地方,常常会发生地震、火山喷发等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到了农作物的正常收割。为了能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日本一个村里的村民大多都十分团结一心,一遇到自然灾害的突袭,大家都会互相帮助,不会袖手旁观,因为只有这样村子才能长久生存下去。久而久之,团队合作精神深入到日本的民族精神中,为了能使这一优良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并在当代的经济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日本中小学校会关注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要求学生们要以团队的利益为重,要能为团队无私地奉献。
2.从多方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
2.1中小学校多元化的道德教育模式
日本中小学校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专门开设了道德教育的课程,还十分关注在其它课程中融入道德教育的思想。例如,国文课中的课文不但要起到教会学生正确的日语书面表达能力,还要通过充满着道德教育以为的课文使孩子能明白追求高尚道德的重要性。数学等理论科学培养了学生们严谨的逻辑思维的同时,增强了学生们对道德的判断能力。
2.2学校联合家庭实施道德教育
传统的日本家庭非常关心对孩子们的教育,与中国家庭只关心孩子学习成绩不同,日本的家庭教育更加关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道德教育对树立中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很有帮助。所以,日本的中小学校往往会主动联系家长,给家长诸如孩子成长教育手册的东西,希望家长们能够配合学校,在家中时刻关注对孩子的家庭道德教育。
二.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虽然日本的中小学校尤其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但也面临着困境: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脱节。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学历社会,学生们因为面对着升学压力而不得不成天埋头苦学,造成很多学生心里非常压抑,他们在学校的课堂上接受道德教育,表现得非常积极。然而,在课下,许多学生为了排解学业压力而发生校园暴力与欺侮事件,造成了非常多的不良影响,使得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失去了原有的目标与意图,成为了单纯的课堂理论知识传授,学生们把道德教育只看作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却没有将道德教育真正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与人生价值观中,而这样的道德教育是失去其意义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道德缺失 健康成长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而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时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时效性越来越差,尤其是农村学生的道德意识正在逐渐退步。道德意识的缺失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现代教育要想改变现状,就要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把握住德育的发展方向,把农村学生的德育确实摆在教育的首位,帮助农村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缩小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因此,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同时这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一
道德意识的缺失既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又将严重影响他们以后走入社会后,由于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将产生恶劣的影响,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在我看来,农村中小学生道德意识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信息的全球化,中小学生受到来自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元化信息资源思想的严重冲击,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认知能力差,因此一部分思想活跃的、模仿能力强的中小学生模仿和追求这种时尚,使得很多中小学生受到多元化思想的负面影响,在学校才会出现打架、斗殴、酗酒等恶性事件。
(二)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严重滞后。时展到今天,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到目前为止,学校在社会评价机制的压力下,不管是校长还是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往往措施性不强,学校教育以发展智力教育为主,总是“重智轻德”,评价学生更多的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忽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三)不当的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即父母的教育动机、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对于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生来说,其父母大多在外务工,即“留守学生”。“远水解不了近渴”,祖辈的教育更体现在满足学生物质方面的要求,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掌握不好分寸,导致许多中小学生只求索取,不求上进,对很多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中小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还处在逐渐发展的阶段,在外界信息的强烈干扰下,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前提下,行为往往跟着外界的思想走,使得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严重偏差。
(五)教育工作者意识上的偏差。由于社会流行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而目前的中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不高,使得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也不高。
二
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一)加强学生的基础道德文明教育。学校要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文明人。道德教育要从规范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教室到宿舍,从上课到自习再到课外活动,教育工作者都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范的作用。从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开始,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方法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使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二)转变道德教育的方式。要让学生认识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服教育,而是要更好地利用课堂转变学生的道德意识,利用学生所遇到的道德问题和现象,组织学生讨论,可让学生观摩道德教育专题片,发表意见和见解。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丰富校园文化,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和了解所接受事情的是与非,学会辨析事情的错与对。德育内容才会更加容易接受,而且普及性更快,才能避免空泛的说教和理想化的道德规范。
(三)学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影响较大。对于农村中小学生来说,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给学生提供物质的支持是家长们的共识,而对学生精神方面的要求,往往被忽略。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与父母常取得联系,反映学生的思想动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让他们的思想影响学生的思想,让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才能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
关键词 创新 情境 提问 能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问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发现问题。
(一)找题眼
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
(二)抓中心词句
如《草船借箭》一课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学生由此提出:①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②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揭矛盾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四)比好坏
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五)抓感兴趣的部分
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除了上面的,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惭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三、让学生的问号延伸到课堂之外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能提出新的问题。能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才真正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可以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观潮》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引导生成
所谓“引导生成”,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思维、生成知识、习得能力、形成思想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生成是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关注和理解,是对学生学情的尊重和对学习资源的充分把握和利用,是对课堂真实性的执着追求。如何实现教学中的引导生成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
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以促使信息的动态生成。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和动情的语言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时入情入境,在亲历感悟中有效生成。可以构建多向互动的教学情境和互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兴趣,从而发挥自主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使课堂生成更为有效。可以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和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灵动思维,展示个性,从而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在教学《惊弓之鸟》时,为了营造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我设计了一段开场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名人的文章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去发现文章中的问题,同学们有这个信心找到这篇文章中的过失吗?我看到学生惊讶的表情,在听到我的提示之后积极主动思考问题。
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达到有效的生成。以上的案例就是在平等互动的氛围中,引发了学生童稚的想象和个性化的理解,而这些想象和理解正是通过合适的课堂氛围下的互动对话产生的,这就是生成。
二、捕捉有效信息
真实的课堂教学是灵活多变的教学。学习主体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经历必然在课堂参与中带来丰富多彩的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和利用这些有效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作为生成的资源,在处理应用这些资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有效的生成。教师要善于倾听,从学生的发言和讨论中捕捉有利于知识能力形成的亮点;教师要善于观察,从学生的表情、动作、言语中发掘学生的动情点,挖掘促使情感升华的闪光点。
在《触摸春天》的学习中,我从解读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解读课文,在解读过程中及时捕捉信息,引导生成。师:有谁知道,课题中“触摸”是什么意思?怎样解释“触摸春天”?
生1:应该是“接触”的意思,文章标题可解释为“接触春天”。生2:可以理解为“用手碰”,文章标题解释为“用手碰到了春天”(但这两个解释出来后,学生的脸上并没有释然,我想他们还是觉得不合适吧!我及时捕捉这一利于生成的有效信息。)师:用这两个词语解释这篇文章标题里的“触摸”合适吗?(学生都觉得不合适,包括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觉得不理想。我引导道:同学们先看看文章,先用自己的方式读读文章,再来回答这个词语的意思。全班同学认真地读课文,有的学生还边读边在书上圈画。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声音静下来了,我看时机成熟了。)师:现在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生3:触摸字面上的意思是接触,用手碰的意思,但用来解释文章标题似乎不很恰当,因为无法用手去碰春天呀!
课堂进行过程中,有很多能够引导生成的信息可供捕捉,它包括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甚至一个小小的动作,以上的案例就抓住学生疑惑的表情展开,引导学生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精彩生成。
三、延展运用
知识运用是教学的目标。学生只有将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才能体现知识的意义,才能拥有自己的发现。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延展运用,通过抓住学生的这种发现激活有效的生成。引导学生生成新的知识,习得新的能力,培养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思想。
学习《将相和》后,我设置了一个评价人物的延展活动:用不同的身份评价将相二人。学生稍做准备就踊跃发言了———
生1:假如我是赵王,我肯定会这样说:我赵王真的是三生有幸,遇着这样两位百里挑一的贤才,更可贵的是他们能处处为赵国的社稷安危着想,赵国强盛指日可待!
生2:赵国的百姓听说了“将相和”的故事后,纷纷夸奖道:我们赵国有一文一武两位深明大义的父母官,我们老百姓今后能过太平日子喽!
生3:我猜想此时秦王一定很羡慕赵王,他一定在暗暗地思索:要是我手下也能有这样两位以大局为重的左膀右臂,那我秦王不是如虎添翼了吗?
师: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并且评价中肯。
总之,语文教学中引导生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一致的。在这样的课堂里,质疑不是虚设,是自觉而灵动的建构;想象不再虚幻,是丰厚而深广的联系;对话不会成为学生揣摩教师心态的假性应答,而是情思交融的心灵碰撞。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市场营销;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46-01
营销专业在中职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教师依据市场学理论,对学生针对市场中的经济活动,进行市场行销等理论、技术的讲授,担负着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重任。随着国家对教育制度的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前中职教育的重点,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行之路。
一、对营销专业学生进行营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构成,正因为如此,使得中职教育在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上,更注重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忽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教育培养,使学生在当今以素质教育为主要背景的时代下,无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导致中职毕业的学生被社会淘汰。而营销专业相对于其他中职专业来说,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现阶段营销专业学生营销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
1. 固化的教学观念
市场营销主要是在与客户合作中产生巨大的价值活动,并以此展开行销的过程。现阶段中职教育面对市场营销的教育教学,主要是集中在教授学生市场营销理论基础上,力求学生熟练掌握营销技术,并在实际工作中有良好的应用。这种固化的教学观念,使得教师忽视对学生的营销道德教育培养,导致学生缺乏责任心,没有竞争意识,同时没有良好的职业习惯,面对挫折和失败容易放弃、屈服。
2. 教育模式单一
中职学校在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营销道德教育时,应当建立丰富的实践教育项目,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了解和学习营销道德。但是现阶段的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投入过少,使得教育模式极为单一,普遍的教学模式还是遵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导致营销道德教育课堂气氛沉闷,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不重视营销道德的学习,无法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 营销道德教育流于表面
为响应国家课程改革标准,中职学校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但是部分中职学校的营销道德教育课程开设不合理,缺乏科学的考评制度,使得营销道德教育流于表面。营销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始终贯穿在学生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中。但是部分中职学校仅仅是将营销道德课程安排在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初,同时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多数情况下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考试为单一的开卷考试或者干脆没有考试,导致营销专业学生将营销道德教育课程当作一门可以简单应付的课程,从而使中职学校的营销道德教育流于表面。
三、中职学校营销道德教育对策
1. 改变教育观念
中职学校要帮助营销专业学生树立营销道德教育观念,将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为教育教学任务的重点。市场营销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与客户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市场营销课程又与中职学校的其他课程培养目标一致,同样是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运用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应当在营销专业学生的教学课堂中,加强营销道德教育的培养,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树立营销职业道德,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
2. 更新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应当合理安排营销道德教育课程,使营销道德教育始终贯穿营销专业学生每一学期的学习活动中。同时,教师应当改变教学方法,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比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深刻了解营销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 提高教师队伍道德素质
教师在营销专业道德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应当加强对营销专业教师队伍的道德建设,使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对营销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中可以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是社会市场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刺激了各行各业对具备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加强对营销专业学生的营销道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惠芳.中职营销专业课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1).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激发主体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切实做好英语学法指导的前提。因为任何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都必须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去实践、去体验,才能将教师所教授的经验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方法,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合自己情况的有效学习方法。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他们的需求、爱好、兴趣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自觉地在学习实践中去学习方法,运用创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一些专家倡导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张文府教授提出的八环节学习外语的方法,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听讲—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又如教育家魏书生所提出的记忆习惯、演讲习惯、读的习惯、写的习惯、定计划的习惯、预习习惯、适应老师的习惯、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出考试题的习惯、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等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良好的方法和习惯均有助于学生的总结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法指导经常化、具体化、出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到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之中。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全过程,而不是一个支离破碎、杂乱无章、随意组合的复合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做导向,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此目的,就必须改革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导”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按此结构,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渗透学法指导:1.备课要明学情、备学法,即了解学生学习的实情,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2.预习设计要指点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本课预习法、单元预习法。3.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指导学法,为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提供借鉴和规范。4.教师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要示范学法和点拨学法。4.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自悟和总结学法。5.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科学法,学科迁移法。
三、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语言 英语教学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和课本上的有限篇章是不够的,所以可组织学生开展周末阅读。教师可以在周末安排一次集体阅读课,每次一课时,而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阅读材料应内容丰富,体裁广泛,比如原版小说、简易读物、科普知识、视听杂志、音像资料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扩大知识面。在长期的指导和训练下,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常用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从而真正提高其自身的阅读能力。不要把课堂作为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而应该把整个世界作为我们学习英语的课堂。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如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录像,读英语小说、英语刊物、英语报等。让学生给自己创建一个虚拟的英语世界。多问问自己熟悉的事物用英语怎么说,在这种场合下 “老外”会说些什么,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查资料,请教同学或者老师,多跟同学交流。有了这种意识,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学习英语,整个世界都是英语课堂。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点金术,它是开启学生智力的金钥匙。教师应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其更好地学,并在学习中掌握、运用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教师变得多余。进入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社会,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要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项重 要的目标。教师要为学生将来发展着想,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经常性地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思维,发展能力,开发潜能,把教的最优化最终落实到学的最优化,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好,改变目前的“花时较多收效较低”的教学状态为“花时较少收效较高”的教学状态,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