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物理好的教学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引言
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来说,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是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学习新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物理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于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学会从物理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理解与掌握物理概念、原理、定律的同时,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物理教学提问中的误区与应该处理的关系
(一)物理教学提问中的主要误区
虽然很多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都会使用提问的方式,但是有些教师在提问上还存在一些误区:第一,一些教师认为提问浪费时间,因此整堂课只管知识的传输,却忽视学生的接受;第二,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低级、无意义;第三,有些问题的提出与课堂内容距离较远,与课堂教学不相符;第四,有些教师只是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有时还会对后进生进行惩罚性提问,逐渐导致学生厌学;第五,有些教师的提问并没有难易的层次性;第六,有些提问的表达不明确,导致学生根本听不懂问题,不知该怎样回答;第七,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予理睬,使学生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与自尊心;第八,有些提问过于随意,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问题离教学内容越来越远;第九,有些教师对于提问不能够灵活变通,不能够根据课堂气氛、学生的反应等做出具体改变,使提问效果大打折扣。
(二)物理教学提问应该处理好的关系
初中物理教师如果能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就能够更好地优化课堂提问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一,教师的提问应该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提出的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既需要培养优等生,又要转化学困生,通过由点到面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物理水平;第二,教师的提问应该处理好难与易的关系,因为教学的内容难易不同,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在这个阶段能够接受的能力与认知水平,在提问一些较难的问题时,可以简化一些,避免出现因为问题太难而造成冷场的现象;第三,教师的提问应该处理好曲与直的关系,教师在提问时不能够只注重为什么与对不对,而应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增强课堂提问的多样性;第四,教师的提问应该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因为对于教师的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提问一些具有思考意义和启发意义的问题。如果教师的课堂提问过多,就会导致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如果提出的问题过少,就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削弱教学效果。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增强提问的趣味性
托尔斯泰曾说:“教学上的努力应该把强制当做手段,主要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在物理知识学习方面也不例外,只有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建立起来才能调动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自身兴趣出发学习物理知识会让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感到身心愉悦,学生在放松状态下进行积极学习,学习效率也会有相应的提高。所以,物理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备相应的趣味性提问,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这些趣味性问题抛向学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想和广泛讨论。这样一来,轻松的课堂氛围就会不知不觉地营造出来,在进一步的课堂教学中会表露出对于物理知识的渴求,注意力会相当集中。在进行“纸锅烧水”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相关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烧水可以用铁锅、铜锅和铝锅等,但是你们见过用纸锅烧水吗?你们觉得纸锅能烧水吗?”这类提问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投入到学习中。
(二)增强提问的探究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差。所以我们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一定要摒弃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心策划,充分挖掘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有创意性的假设,教师不能急着告诉学生答案,而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效提问,走出提问的误区,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提问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高提问的趣味性与探究性,多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意义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学明.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219.
[2]孙振国.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学周刊,2012,31:70-71.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高效课堂 探讨研究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表示在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作为新课改教学背景下的讨论中心问题,构建初中高效的物料教学课堂,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比如新型的教学理念、成功的教学规律、随机的课堂教学环境及高效的教学方法等。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地引导者,必须正确地引导、激励学生高效率地接受教学内容,学会自我学习、自我进步。
1.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的随机性一直是教师苦恼的教学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构建高效率课堂,课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备课工作是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灵活教学、高效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所以要充分的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一方面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标出教学重点,找出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整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课堂提问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从课堂的教学环境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随机地提出一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有充分准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做出相应的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学设备出发,合理利用教学设备,整理好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或者教学工具等,这样才能够整体地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高效的教学方法
要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首先要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科的科学理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和累积教学经验,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实践,了解应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同时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网上教学、它班听课等,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创造出适应本班学生的高效教学方法。
3.搞好师生关系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影响,也可以说课堂教学质量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有直接联系,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对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发挥促进作用。所以老师一定要注意师生关系的培养,首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给学生以尊重与关心,不断给予激励和夸奖,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给予更多的帮助,建立起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其次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老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果学生出现消极的学习态度,就要及时地与其沟通,帮其重拾学习信心。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则要给予足够的帮助,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亲切,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中积极发言,积极学习,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4.培养学生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所以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方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不仅要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步需要学生能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提问,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以良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能够使学生改变以往的等待问题、回答问题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等。
5.精心设计作业,抓好作业落实
作业的设计应该包括三个部分:预习作业、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对于预习作业,教师除了要把课堂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知识单元的常规任务外,还应该把这些知识单元设计成“台阶形式”,让预习内容有难度与梯度。与此同时应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或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预习内容,让学生带着这些思考和兴趣开展预习,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重点和难点的时间就会更加充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对于随堂作业,既可以设计成独立思考型的、小组讨论型的,又可以设计成训练和检测型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注意学法的指导。
对于课后作业,在布置训练型作业时应注意分层布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布置基础题目,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需布置拓展型作业。此外,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还要注意训练型作业和自主梳理型作业的关系。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知识梳理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不断健全,为了响应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必经之路。要想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师要认真对待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课后进行总结,累积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同时要不断学习,接受各种教学理念,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的高效性、有效性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我国古代的圣贤非常重视“亲其师,信其道”的理念。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也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反观以往所带班级,不难发现,只要你尊重学生,对学生充满关爱,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学生必然也会以积极的情感作为回应,热爱老师,团结同学,敢于和善于跟老师说心里话,在学习上也更积极主动。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必然“爱屋及乌”,即喜欢老师,进而爱上他所教的学科。由此看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
二、加强物理课堂的秩序管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课改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则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秩序作为基础,故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也要体贴爱护,公平公正实施奖励与惩罚。教师一方面要真诚关怀和信任学生,但如果他们违反纪律,则必须坚决给予严肃的批评;另一方面要正确运用奖励的手段来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给予学生的奖励应以多次奖励为主,奖励也不能光是物质上的,还要有精神上的,而且要适时、及时,不宜延搁太久。
第二,引导学生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因此,首先要净化环境,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其次是要掌握学生的学情,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充分挖掘有用资源用以辅助教学;再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展示初中物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重视教育机智的利用。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因势利导,适时、合理地利用教育机智,避免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管理好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
在日常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希望其课堂能吸引学生,都希望学生爱学、乐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切实提高自身教学艺术,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调控。
首先,要提高语言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还要有真情实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但是,必须坚决杜绝课堂哗众取宠,故弄玄虚。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锻炼其语言艺术,练好课堂基本功。
其次,要重视板书艺术。板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板书对课堂教学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努力练出一幅好的板书板画,让学生专心致志,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教学安排要合理有序,教法要灵活有效。初中生好动、贪玩,注意力不易集中,却对一些智力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备课,认真运用好教材,加强重点、难点研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充满活力。
四、注重教学手段的优化,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在每个学科中,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那么一部分所谓的后进生,他们在课堂上时常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笔者认为,这主要源于课堂的枯燥乏味。随着义务教育的开展,很多教师仍旧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依旧陈旧不更新,这必然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受打击,对学习毫无兴趣,索性伏台睡觉。
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保证学生能够不断的对自然科学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在新课程标准体系下,初中物理教学应该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从而切实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物理教学设计逐渐成为了教学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设计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培养。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清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知识体系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靠课本的知识进行讲授,而是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突破。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并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当今物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应用地位;其次,重点培养好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自己分析和理解并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社会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点,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态度,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还要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辩证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教学要因材施教,分析好学生的主体区域特色,用当地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教育,并且还要保证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全面突出教学的主体。
二、学习条件设计
初中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义务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面的素质而设立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的主体,需要我们从教学主体发展资源和处理好教学主体学习环境两方面问题上出发进行教学条件设计。对教学主体发展资源进行处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选择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教师,应该添加与物理现象相关的知识,尤其是要保证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做好实验教学设计,合理的使用现代科学技术,补充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教学主体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我们摆脱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全面体现出教学活动的参与性,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多样的教学情境。
三、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针对教学主体活动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保证学生都能够有效的参与其中。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采取引导和启发的教学模式,从教学主体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出发,以典型的案例代替传统的说教。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对知识的掌握应该准确,课堂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使用鼓励教育和赏识教育。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教师要对教学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有解决的对策,通过与学生及时的进行沟通获取学生的信息反馈,从而对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正,保证教学设计能够充分的展现其应有的作用。
一、学习目标设计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培养。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清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知识体系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靠课本的知识进行讲授,而是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突破。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并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当今物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应用地位;其次,重点培养好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自己分析和理解并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社会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点,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态度,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还要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辩证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教学要因材施教,分析好学生的主体区域特色,用当地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教育,并且还要保证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全面突出教学的主体。
二、学习条件设计
初中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义务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面的素质而设立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的主体,需要我们从教学主体发展资源和处理好教学主体学习环境两方面问题上出发进行教学条件设计。对教学主体发展资源进行处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选择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教师,应该添加与物理现象相关的知识,尤其是要保证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做好实验教学设计,合理的使用现代科学技术,补充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教学主体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我们摆脱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全面体现出教学活动的参与性,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多样的教学情境。
三、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针对教学主体活动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保证学生都能够有效的参与其中。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采取引导和启发的教学模式,从教学主体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出发,以典型的案例代替传统的说教。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对知识的掌握应该准确,课堂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使用鼓励教育和赏识教育。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教师要对教学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有解决的对策,通过与学生及时的进行沟通获取学生的信息反馈,从而对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正,保证教学设计能够充分的展现其应有的作用。
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课堂教学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中心,看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技能,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得到较高的考试分数,就代表着拥有较强的物理逻辑能力.而新课程改革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相应地得到发展.审视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欲想而无时间,欲说而无平台,欲做而无时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学生习惯了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不去思考而直接从教师那里得到答案,不去实践而直接从教师那里得到结果,不去主动学习而等教师布置作业.整个学习过程呆板机械,缺乏互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发展,教学效果低下.因此物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就成为物理有效教学的前提.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创新物理教学方法重要的一点是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使物理课堂教学从枯燥乏味、波澜不惊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变得生动活泼,激情四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体,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机会.这样,既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使学生学习不再墨守成规,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应正确定位,促进学生创新学习.教学的实践性和探究性是初中物理教学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和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创新性物理学习中,学生能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进一步提高.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扮演好教学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分析思路及方向,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中解放出来,主动思考问题,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知识,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处理好教师讲解与学生动手实验的关系.教师不可过度偏重于对知识点的讲解,而要重视学生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都会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习效率
知识抽象是初中物理的一个显著特征.物理的这些抽象的知识却大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在讲“运动的相对性”时,教师首先拿着课本由教室的门口走向讲台,然后提问:老师是否在运动?由此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再以实验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根据参照物的位置进行判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列举学生所认知的生活实例,如火车相对于路边的树,或者人相对于地球,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存在,促使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物理课堂变得趣味盎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初中物理虽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但还是偏重于理性思维,教师教学的重点则是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逐渐发展变化成理性认识,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同时,还“知其所以然”.众所周知,在考试时,试题不会问学生杠杆的定义是什么,而是会问撬石头、撬瓶盖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举出例子,根据例子发现规律,通过思考得出定义,发现定理,学习的过程就变成了探索的过程,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充满兴趣而又不知结果的前提下,经常会有意外发现,学生就会自觉地去探索,去创新,课堂目标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轻而易举地完成.陶行知说:“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物理是一门从实验中发现规律的自然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找寻物理规律,探求人类未知的奥秘.
四、结语
关键词:物理课堂; 师生互动;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14-002
物理教学本应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爱好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形成科学的共识,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新课标下应该如何处理好师生互动这一重要的环节,这是摆在中学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难题。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内涵及意义
1.师生互动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师生互动就是上课时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师生互动又是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当前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和促进师生关系,建立以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2.师生互动的基本意义
(1)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把学生和教师放在一个对等的天平之上,学生可以自由的发展。在和谐的教学互动氛围中,不但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更加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心与心的沟通,从而使学习成为一个快乐的游戏。
(2)有利于“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学课堂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是分离的,不是没有任何联系的独立体,二者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师生互动正是维系“教”与“学”和谐统一的纽带。
(3)有利于师生间信息的及时反馈。在物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最基本的形式,师生间只有常常进行信息的交流,师生互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师上课一方面是在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能更健康,更轻松,更愉快的学习和成长。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师生互动是摆在中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而常见的师生互动理解误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问一答的机械互动
在师生互动积极推动的今天,仍然有教师把师生互动理解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机械的一问一答,认为所谓互动就是教师提出问题以后,请几位同学回答而已。没有真正理解师生互动的内涵是学生与教师之间情感与知识的交流,是一个和谐的,双向的过程。
2.以点代面的形式互动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受升学率的压制,有些初中物理教师把师生互动纯粹作为一个形式执行而已。大部分时间教师自己一个人把知识“煮成稀饭”,而同学们只要“张口吞下”而已,连咀嚼的过程也省了。
3.机械生硬的无效互动
一些教师对于师生互动的真正含义理解的并不是那么透彻,他们认为师生互动就是师生之间机械的一问一答,甚至有些问题根本就不需要学生回答,只需要学生回答“是”就可以。
三、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应遵循的原则
初中学生与小学学生相比较,随着年级的升高,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也逐步加强,但仍缺乏自我分析、自我调节和宽慰的能力。因而在师生互动过程当中应该遵循一些特定的原则。
1.平等性原则
教师应该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从而使学生能在宽松的、愉悦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
2.体验性原则
初中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对周围很多事情都缺少信心,而如果让他们能够去亲身体验收获知识的乐趣,这无疑能够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
3.空白性原则
如果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放置于一个广阔宽松的社会生活背景中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或是相互之间的探讨与交流,从而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无疑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最佳方式。
4.创造性原则
教师要好好设计自己的互动环节,最好设计开放性问题。开放式且答案丰富多样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交流,这样才有可能使课堂精彩迭出。因而作为教师,要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双向互动、充满激情的教育教学,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学习的快乐,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②
5.民主性原则
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特别是教师能与学生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善于理解学生,是解决师生之间矛盾的关键所在。
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
初中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所以此时特别要注重师生互动的策略。
1.创设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流于形式,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来解决。
2.创设“对话式”课堂教学的模式
所谓“对话式教学”,就是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的对话式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潜质的过程。
3.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一、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加强实验教学。
1、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动手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凡是实验性较强的教材,教师要采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设法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增加课外小实验,对于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要做,而且还要认真做好。总之,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动眼看、动手做、动嘴讲、动脑想,从而掌握物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实验能力。
2、实验教学还要着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启发、引导、示范,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观察方法的培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实验思想、实验方法等科学方法教育(如放大法、对比法、代替法、转换法、比较法、平衡法和模型法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培养实验能力,开拓创造性思维。
二、从物理教学内容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到教材内容的制约,教材内容决定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决定着教师与学生的具体双边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必须突出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我们选择教法应从教材内容实际出发,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经过优化选择的教学方法。一堂成功的物理课,通常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而不是几种教法的随意凑合,一定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灵活地、科学地、创造性地进行优化选择、认真实施的结果。
第二,还要改革教师在课堂的讲解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必须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启发性和综合性,在课堂讲解,可随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不同方式:如对教材内容从知识结构、逻辑关系推理论证方法等作完整、全面的讲解;对实验性较强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作启发式的讲解;对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或学生容易发生差错的问题,作点拨式讲解;在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或进行练习之前,作提示性讲解;根据学生在预习、自学或复习中所提疑点,作释疑性讲解。
总之,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学性,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活动。
三、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能力基础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兴趣倾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性比强,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堂中常希望独立思考求解,学习气氛比较沉闷。这给教师了解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一般可采取下列方法:加强讲解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特别是讲解时要注意反馈系统运用,如作业、讨论、考试中的反馈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学活动结合起来;将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讨论、回答问题等结合起来,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的共同活动;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口头的、书面的练习。
四、从教学关系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因此,必须加强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交流活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是交流的主导一方,其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最优学习情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但教师的活动不能离开学生这个主体,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信息,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再次成为教育工作者议论和探索的焦点。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要实现物理有效教学,则应根据物理教学现状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农村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
1农村初中物理面临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1.1教学观念滞后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简单、机械,认为学习物理与文科一样死记硬背即可;受数学学科影响,有畏难情绪,认为学习物理很烦,很难,对学习物理不感兴趣;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升学率而实施题海战术,造成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压力大、忽略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心理发展规律,忽略物理学科的特点,从而扭曲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人们说的是素质教育,做的是应试教育,绝大多数教师过分强调的主导作用,淡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陈旧,抑制学生的发展,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忽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1.2重视教材的内容,轻视课表标准的要求
教材是知识的承载者,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是为了实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服务的。但一部分教师仍然以教材为中心,按照教材的顺序、内容设计教学目标、采取教学方法和确定教学进度,而忽略了《物理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设计死板,教学效果不理想。《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内容标准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并且两者同样重要。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仍十分重视知识教学,这也无可厚非,但对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却无从下手,淡然处之,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尤其是对广大农村初中物理老师来说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农村初中学生具有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窄、反应能力较差、厌学情绪较严重等特征。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生活常见的现象缺少分析和知晓。
1.3重视实验结论,轻视实验操作过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大量的物理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可以说,物理实验是物理理论的源泉、学科的根本,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实验课只是教师备课中分量极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最薄弱的环节。对一些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处理、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等不是通过实验做出来,而是教师讲解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出来,时间节省了,但是学生没有经历体验,是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枯燥无味。
1.4实验时自控能力较差
由于大多数农村实验设备较差,没有配备专职的实验教师,很多应做的分组实验,甚至演示实验都无法开设,实验只是“纸上谈兵”,学生的实验素质低。当他们进入实验室后就觉得非常稀奇:这是什么仪器?议论纷纷,大声喧哗,随意摆弄实验器材,甚至破坏器材。况且换一个环境,他们觉得很新鲜,就东看西瞧,和旁边的同学大声讨论,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相互干扰、思维混乱、观察、记忆、应变能力减弱,更谈不上分析、推理,试验后几乎一无所获。
1.5教师评价方式单一,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虽然素质教育实施多年了,但是绝大多数教师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以分数来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大搞题海战术,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忽略学生能力的发展,大纲所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均给以淡化。叫学生做笔记、记结果,没有让学生认真细致的研究,从而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意义,淡化了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
2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相连的一种教学活动,二者紧紧扣连在一起。因此,要实现农村初中物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从处理好“教”与“学”二者的关系入手。在“教”方面,新课标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传统教学的“教书匠”、“讲解者”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的合作者”。因而,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所以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彻底摒弃过去“以师为本”的陈旧教育观念,树立“以人(学生)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更多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为实现此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2.1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是最先被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无形课程资源,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摆脱了那种在老师威严下学习的压力,无疑会(下转第75页)(上接第63页)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交往论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由于社会地位、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此,要想实现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应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那种“教师绝对权威”的认识,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尊重班上的每一名同学,努力地融入班级中,增加对班上学生的了解,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罗杰斯早就在他的“非指导性教学”八原则中提出,要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一个好的班级、好的课堂,应该充满真实、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心理氛围。这种气氛最初来自“促进者”(即教师),随着学习过程的进行,学生会越来越多地、并且是很自然地流溢出这方面的情感和态度。当我们教学的班级达到这样的境界时,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定会得到较好的提升。
2.2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
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教师要真正做到却相当的困难,因为一个班上不可能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处于拔尖水平,有些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或多或少的忽略了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这样做会给这些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使他们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关心和帮助。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2.3根据农村学生情况精心备好课
(1)要备教材:所谓备教材,是指教师要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教材、钻研教材,明确物理教学的具体要求。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学校的教学计划制订的,对当前物理教学规定了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如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生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必须熟练地使用哪些量度仪器,必做或选做哪些实验,实验技能达到什么程度,教师必须至少做哪些演示实验,学生要进行哪些练习等等。教师备课,首先就是要学习课程标准,熟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2)要备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农村中学的学生基础较差,思维能力较差,学生平时很少观察,也不善于动手,学习物理知识就缺乏感性认识的基础,形成难点。因此我们教师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尽可能创造条件做实验,以基础知识为主,所讲授的内容要与农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趣味性;非智力因素
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成为所有物理教师探讨的热点。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束缚着教学手段的改进,最终也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措施
1.1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
1.1.1通过教学方式的变化,提高物理课程的趣味性
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先对物理知识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师应该提高物理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从被动地学习物理知识变为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把学生感兴趣的魔术表演等物理现象引入到课堂,把其中的相关物理现象给学生讲解,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好动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1.2通过挖掘教材内涵,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物理课程教学的特点是教学中穿插着很多物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实验使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和触觉等途径加深其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从而避免了枯燥无味的教学。
例如,在进行“功率和串并联电路”知识的学习时,教师拿出15w和50w的两个灯泡,问学生哪个更亮,通常情况下同学们都会认为是50w的灯泡相对更亮一些。然后进行实验,把两个灯泡串联接入到电路中,同学们会发现15w的灯泡更亮,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教学情况的分析,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分析等。新的课程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注意把握课堂内容,最大程度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如果把握不好则可能会出现学生目瞪口呆的现象。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所学知识进行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在短时间内培养成的,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注意持之以恒。
1.3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决定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不仅仅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情绪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非智力环境条件。而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放下架子,不能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则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进而对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厌倦情绪。相反情况下,如果教师和学生有着融洽的关系,作为青少年的初中生一般都会通过努力学习物理知识以博得教师的喜爱。
1.4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情况下,物理教材的编排已经十分出色,通常在章节的前面通过故事或现象引出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点的思考。对于章节后的思考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达到提高学生表述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教材,长期积累下去,就会使学生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厌恶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最终还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在“液体压强”知识点的教学时,液体压强的概念比较抽象且不易掌握。如果通过学生身边的现象把课题引入课堂,则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通过引入洗澡时如果水齐胸,则会感到胸闷的现象,说明产生胸闷的原因是液体的压强,则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思考液体的压强。一般情况下,学生缺乏对液体压强变化规律的认识,在教学时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变化规律进行思考。可以对学生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液体对容器壁是否存在压强·2.液体的压强具有什么特点·对于这两个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和猜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及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改革中,如何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及对物理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物理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物理教学创新的关键。
1、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学技术主要是指多媒体技术,借助网络载体,其具有信息量丰富、内容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并结合声音、图像等教学方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物理概念与表现之间的联系,减轻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现代教学技术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改革方法和措施。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推动物理实验教学、突破实验条件的制约、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营造轻松越快的教学气氛等显著效果。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任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教学中由于选材的不当,造成展示的内容过于繁多,而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中过于追求“量”的变化,而忽视了“质”的改善。同时,对于教师来讲,由于相关课件的缺乏,因此,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课件,搜索素材,这就降低了教师在备课上的精力。因此,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要紧紧的以学生为主体,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将多媒体的内容做到精简化,并且大力度的发展初中物理多媒体的优秀素材,降低教师制作课件的难度,使教师能够给学生带来一节生动高效的初中物理课。
2、实验教学的增强
物理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与规律的发现都需要物理实验来证实。初中生有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所以,在物理教学的创新改革中,应相应的增加一些具有探索性、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兴趣,如通过引入阳光在教室内人工制作彩虹引出光的散射现象,利用实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的与众不同。但是,对于现在的物理教学来讲,其有教学任务重、课时分配量少的特点,这就阻碍了物理实验课程的进行。虽然一些学校也相应的增加了物理实验的课时,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杯水车薪。因此,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应该增加物理课时,合理分配教学与实验的课时比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物理实验,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或者通过令学生运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生活中设计一些小的仪器,如根据闭合电路原理手工制作简易的小手电、利用凹凸镜制作小型望远镜等,将物理实验从课堂搬到学生的生活之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素质教育的提升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物理是一门趣味性、科学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一些发散性问题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在物理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和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题,转变教学上讲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做法,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但是,从目前物理教学的状况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还是难以做到学生积极主动的回答和提出问题,大部分学生还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消除课堂上的“官本位思想”,建立一个“亦师亦友”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令学生在课堂之上能够无所顾忌的交流提问,塑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
4、教学理念的转变
中国传统物理教学方法是严谨认真、按部就班的,与国外相比缺少了渗透性与跳跃性。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以人为本”,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因此,这就需要驾驭观念与教学模式发生转变。在我国传统的物理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渗透式的教学方法,作一定程度的跳跃,可使学生不过分地依赖教师,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同时,物理教学还要把重视给学生传授知识向重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变,从理论知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掌握相应的知识的基础上,又提高了相应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做好学校内的教学任务外,还应秉承“走出去”的方针,带领学生更多的贴近自然、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主动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小孔成像时,通过令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实验仪器,让学生能够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体验这些现象。总之,转变教育理念,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国外教育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在现代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正确的处理好主客体关系,有机结合教学关系,实现物理教学的优化,最终到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手能力,达到育才育人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潘辉.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初中物理创新教学探究[J].才智,2010,02:122
[2]陈朝勇.初中物理创新学习方法指导[J].人民教育,2000,08:19-20
一、教学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手段应用中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连续的兴趣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教学方法的趣味性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实施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共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方法、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其中,能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互动的新教学方法更应被提倡。
在学习完常规的测量方法后,我向学生提出:如何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测量一个啤酒瓶的容积?在学生思考讨论后,请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讲解自己的方案。结果,学生出乎意料的踊跃,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有同学主张直接读取商标上的啤酒体积;有同学提议用已知体积的可乐瓶代替量筒;也有同学提出用几何方法:V总=V酒+V空。并且,在大家的互相纠错及补充下,我们找到了一致的最佳方案。然而,课后仍然有很多学生围在一起讨论,甚至到我的办公室里来阐述他不同的意见和方法。
(二)现代教学设施的趣味性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普及化,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可延滞再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扩展了教学外延。那么,有个好的教学软件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必备条件。
二、教学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服务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在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
(一)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完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也是如此。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经过几次改编后,内容更加新颖。值得一提的是,新的教材中添加了大量的卡通插图、和信息链接。这样的教材更加有趣味性,进一步使初中物理教材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更显示出科学可行、生动有趣的特点来,让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成为初中生一本爱不释手的通俗科学读物,也使善于使用这套教材的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
(二)教学手段的趣味性
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诱发学生思考,调节学生思维节奏。
三、教学评价
对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成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创新精神。对学生评价的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摸索过程。目前,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作业的设置
作业是检验和巩固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作业的设置应考虑到全班同学的学习状态,既要巩固基础,也要有所提高。但是,如果作业形式单一,学生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那做作业只是一种机械运动,检验和巩固的效果不会太好,不能达到检查和巩固的目的。所以,适当的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调整是有必要的。在学习了“测量”和“直方图”,我要求学生收集全班同学的步长,绘制成直方图,并加以分析;学习了“压强的计算”后,我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估测自己对地面的压强;在复习课上,我请学生例举与内容相关的物理现象并加以解释。对于这类不同形式的作业时,无论成绩如何的学生,都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比常规练习题的作业效果要好。
(二)坚持评价的激励性原则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教学;策略探究;问题;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结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以后物理知识的学习,因此重视初中物理的教学是各初中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如何有效的处理好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任课教师应从自身着手,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吸收和掌握物理知识
物理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很难使学生吸收和消化知识,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初中生在刚刚接触物理之际,会有很大的抵触心理,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再加上初学生的分辨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完善,难免会处处碰壁。所以,针对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压力及其他种种因素,应提倡合作创新,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学习和巩固物理知识和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不仅包括力学还有电力学,同时也有各种发明制作的原理,可谓是包罗万象。学生要想学好物理这一学科,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学会物理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并通过实验活动进行知识巩固,在不断进行的实验活动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前提。
二、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硬件跟不上,实验室设备陈旧且数量少
在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知识过程中,进行物理实验是物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直观的表达出语言无法描述的现象,更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这门课程的兴趣。但是从目前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因经济状况或思想守旧,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投入到教学用具方面的资金不足,使得物理实验设备不充足,从而导致物理实验课进行的较少。除此之晚,有的物理教师对物理实验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只要学好理论知识、考试能得高分就可以,做不做试验无所谓。教师的这种想法使得本没有多少的实验课进一步减少,从而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更难学懂,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对初中物理的重视不够,课业多学时少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决定,初中物理这门课在中考中分值比例不高,因而在升学率决定学校好坏的环境中,学校对物理的重视程度难免的会低于语文、数学和英语这几门高分学科,甚至于有的学校会把物理边缘化。正是由于学校的这种轻视物理的态度,使得一些任课教师也对物理产生了轻视,从而导致学生对物理的轻视。这也是导致初中物理课业多却课时少主要原因。
3.教师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落后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物理这门学科的教材增加了新的内容,因此对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了新的要求。一部分教师不能透彻理解新课改的要求,对新的知识的教授方法也不熟练,还是采取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边记边听的老旧教学模式。但这种方法却不能有效的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更使一部分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丧失信心,从而造成学生的成绩下降等一系列不良问题。
三、初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明确整合方向,对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反思,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互联网的应用、教学课件的制作等。对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营造学习氛围找到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初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探讨,实现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主要是将对知识的侧重转化为对知识的研究,将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实现对初中学生创新思想、科学探讨以及实事求是能力的培养。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初中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根据教学目的及内容等实际情况,形成与教学内容相统一的问题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初中学生求知的兴趣。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他们通过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观察找到问题。
四、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
2.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物理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往往给出实验方案且方法单一,无探索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我在教学中,以常见实验知识为生长点,进行引申,让学生发掘其内涵和外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创新分析,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如:测定盐水的密度。
方案一:(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2)用量筒量出5ml盐水;(3)把盐水倒入烧杯中称出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4)求出密度ρ=。
方案二:(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2)倒入量筒中5ml盐水;(3)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4)求出密度ρ=。比较两种方案,方案二最佳。因为方案一中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质量减少了。因为玻璃对盐水来说是浸润的,一部分盐水附着在量筒的筒壁上,没有倒入烧杯中,所以选择方案二。
这样,让学生去设计问题,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在实验中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在初中物理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当前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器具构建一些小型实验,将那些可以实现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实地的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物理思维和素养,提高动手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例如,讲解"声音的传播"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些与声音有关的小物品,比如"土电话"等。学生根据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是振动以及固体传播声音等知识,结合教材中"土电话"的制作过程,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土电话",在他们用自己的作品进行"通话"后,他们会深深感受成功的乐趣。又如,学习"光的折射"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同学布置一个课下动手实践任务,让学生借助光的折射原理制作出人工彩虹。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有的同学会用三棱镜折射出彩虹,也有的同学用装有水的杯子折射阳光等。通过这些简单的生活实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初中物理创新教学的策略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积极性
要想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就要首先从学生入手,因为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我们可以将学生推上讲台,将一些不是很复杂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课下来“备课”,然后上课时将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做“小老师”,将自己对该节内容的认识通过各种方法表达出来。这样不但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学习不是老师的事,而是自己的事,也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充满了新鲜感。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把一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搜集资料,对于一些“为什么”,自己去解答,去思考。若是不会,则可以问家长,可以去网络上寻找答案,也可以小组之间讨论交流研究。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对于新课的学习首先要学会预习,学会自己找到问题,质疑释疑,然后在老师上课时得以解决。很多方法都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看教师敢不敢放开手,有没有摆正师生角色地位了。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物理学习中,学生的学情和个性特点是不同的,对于物理知识的领悟和理解也会不同,所以我们就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才能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高效性。我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了三个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按照教学课标将教学目的进行了分层,着重关注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降低对他们的教学目标的要求,立足中等生,照顾后进生,提高优等生。其次,在教学时我也进行了分层教学,对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多找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督促他们锦上添花;对那些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以鼓励为主,鼓励他们追赶优等生;对于后进生则给他们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表扬和赞赏,让他们体验成功,表现自我。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我也采取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将作业按照难度分给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做硬性要求。这样一来,每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范围内的提升,整体教学效率就会得以提升。
3.教师应更新理念,把握物理学习的实质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初中物理课堂要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我们物理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尽快把握物理学习的实质。我们可以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学习活动,采用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自主学习、生本教育”等理念,从意识形态上转变教育理念,促进教师实现由师本到生本的最大转变,从而大大提高物理课堂的学习质量。
4.激发学生预习兴趣,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足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知识感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如果学生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够灵活地运用。如在讲述“杠杆”一课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杠杆,看谁想得多。如跷跷板、抽水机的摇柄、缝纫机的踏板、吃饭时用的筷子、开瓶时用的起子、人体的前臂骨等,课堂交流预习结果时,可以先让一个同学来回答,由其他同学来补充。搜集得多的同学,在补充答案时,就会充满自信,就有成功的体验。
六、总结
总之,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就是创新,教学策略的创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的整合,不断地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不再受制于呆板的教学模式,而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磨练了学生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的积极进取,从而不断地进行突破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冯海燕. 论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开展[J]. 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 2009,(02) .
[2]朱长华.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宿州学院学报, 2005,(04) .
摘要:为了贯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以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近几年中小学教育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这改革的浪潮中,笔者不断的总结先进的经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注重物理能力的培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把自己总结的一些看法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物理能力 施用 观察 萌生
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1 物理能力及其包括的方面
广义的说物理能力就是顺利进行并完成物理学研究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狭义的说物理能力就是物理学习中必然获得发展的、直接影响个人完成相应物理学习任务的心理特征。物理能力主要包括物理观察能力、物理实验能力和物理思维能力。
2 初中物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策略
2.1 划分初中物理能力培养层次及目标。
根据目前初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初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完成:
2.1.1 萌生阶段――学生个体与外界接触中初步产生的物理能力外显。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由于小学时候没有开设这门学科,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实验课、科学探究、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1.2 运用阶段――学生无把握完成某一具体任务对物理能力外显的运用。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中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所以,在教学中,在提高力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物理思维能力。
2.1.3 施用阶段――指学生有把握地运用物理能力外显去实际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根据近年来物理中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2.1.4 评价阶段――指学生对任务完成情况的判断。主要包涵两个层次目标⑴审核:将施用物理能力外显后的具体成果与欲完成的任务本身进行比较,做出判断。⑵补充:提出与所完成任务相关的建议。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对物理能力的各种测试(主要是各种模拟、考试),然后通过讲评和自己的反馈后,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做出科学的评价并提出无法完成某种任务的原因论证,以及由其联想到得某些其他事物。
2.2 物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和教法、学法有关。
不同的教法和学法,有利于培养或不利于培养某种物理能力。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①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力措施;②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③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④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物理思维能力。⑤加强学法指导是物理能力提高的催化剂;⑥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展示学生成功作品,发挥学生创新能力,也是提高物理能力的有效措施。
2.3 物理能力培养和发展与教学内容有关。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3 检验物理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用考试或考查的方法及时检验本阶段的能力培养结果。着重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命好考查试题,尽可能多地覆盖各知识点中的能力要求内容。可采用个别或部分抽查和全体考查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又可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习和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抽查或考查结果,认真分析卷面,总结经验。对未达标的个别同学,可通过耐心细致地辅导达到能力要求。普遍问题,可通过评析卷面加以解决,使绝大部分同学达到本阶段的能力要求。对不完善的措施和方法,及时加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