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服务地摊经济范文

服务地摊经济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服务地摊经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服务地摊经济

篇1

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承诺。要达到这一目标,挑战不言而喻,为此,中国政府在过去倡导节能的基础上,更是把低碳经济提升到了国家的战略高度。其中,如何让IT更加绿色,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本刊也特别开设了相关专栏,与大家共同推动低碳IT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发展低碳经济,节能降耗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IT设备的节能降耗不容忽视。根据气候组织代表全球电子可持续性倡议(GESI)的报告:《Smart 2020:实现信息时代的低碳经济》,目前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碳排放占全球的2%,而这一比例到2020年将翻番。而据了解,在能耗上,从机房用电分配看,服务器设备占电能总能耗的52%。显然,在机房当中,服务器的节能是实现绿色IT的主力。

在数据中心实现节能降耗,一方面是服务器自身的节能降耗,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应用整合,节约大量的物理服务器,从而避免了额外的能耗支出。在实现绿色IT方面,HP ProLiant DL785G6服务器就是这样节能降耗的高手――该产品非常适合于不断增长的企业级数据库或用于整合及虚拟化环境,帮助客户提高服务器利用率,有效缓解服务器数量激增的问题。

整合应用节能忙

在传统的数据中心,大部分x86服务器的利用率都在10~15%之间。从节能的角度考虑,这意味着有大部分电能并不是用在了计算或者事物处理上,而是白白当做热量被消耗了――这又进一步加重了数据中心的散热负担和成本。显然,通过虚拟化进行集中化整合是节约电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如果按照旧有的IT应用,4台服务器分别运行4个应用,每台服务器功耗为2KW,但每台服务器的资源占用率只有10%,总功耗为8KW;在引入虚拟化技术以后,将4个应用部署在例如ProLiant DL785G6等这类更强壮的服务器上,这样可能让服务器的资源占用率上升至70%,但总功耗仅为4KW――这意味着着50%的电能节省。实际上,目前在数据中心比较常见的整合比例是5:1,这意味着多数企业至少可以节省80%的物理服务器所消耗的电力和冷却资源。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整合,整合的比例越高,企业就越能享受到节能的巨大效益―_这也难怪第三方专家会建议,如果企业服务器虚拟化后的物理基础平台性能够高,那么最好将所有的基本应用都全部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上。作为x86服务器领域的虚拟化性能王者,HP ProLiantDL785G6最高可以支持210个标准虚拟机,这意味着他可以整合更多应用,这对于那些服务器应用大户,IT预算吃紧或者能源供应紧张的企业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绿色节能服务器典范

即使不作为虚拟机的整合平台,像ProLiant DL785 G6这样的新一代服务器当做核心应用平台时,其绿色特性也可以随手拈来。作为绿色节能服务器的典范,新一代服务器从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产品的在能耗上的严格控制:从处理器开始,再到每一个服务器部件的设计都集成了绿色理念,比如ProLiant DL785 G6:采用更小的2.5英寸硬盘比3.5英寸的硬盘可节省50%以上的电源;惠普内置于BIOS中的功率调节器(Power Regulator)能让服务器根据使用情况自动调节功率,Dynamic Core技术以及AMD Cool Core技术能通过控制每颗处理器子系统的功率消耗减少能源等等……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些特别的节能技术正在为x86服务器贡献着力量,如HPProLiant G6服务器的惠普海洋式传感器技术,该技术由32个功能强大的智能传感器组成,可自动跟踪整个服务器的热量信息。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风扇、内存和处理器,进而优化系统散热并提升能源效率。

而通用电源插槽设计则允许客户根据自身独特的工作负载需求从四款功率不同、但电源转换效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的电源中进行选择,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能耗。采用不同的实际配置的客户均可实现92%的电源效率。

此外,动态功率封顶(DynamicPowerCapping)技术还可动态进行设置或限定服务器功率,从而帮助客户在数据中心内重新分配电力和冷却资源。这样,企业就能使能源容量提高两倍并延长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

总结

在政府越来越重视绿色IT的今天,政府的IT越来越具有标杆及象征意义。最新一代的服务器通过应用集中,可以将多个服务器应用整合到一台服务器上,同时通过本身的节能技术,从而把整体能耗降低到一个新阶段,必将成为政府绿色服务器及绿色IT的一个新亮点。

华硕ESC1000成就绿色科学计算

日前,为了将计算性能与绿色节能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华硕最新推出的个人超级计算机ESS1000。

华硕ESC1000专门搭载Cool&Ouiet散热系统,CPU部分采用华硕大口径纯铜导管散热器,散热面积达8500平方厘米;而独特的散热导管设计可有效将主板芯片组产生的热量引导至后端I/O接口处的散热片上,这样,从CPU风扇产生的气流可将主板产生的热空气及时排出,不需要其它辅助散热装置,达到“冷”与“静”的统一。

不止如此,华硕ESC1000还引入了OFAN智能温控风扇技术,采用硬件保护监控芯片。根据CPU温度变化即时调控风扇转速,当CPU温度较低时,低转速可有效削减系统噪音。并延长风扇使用寿命。而针对ESC1000支持的四CUDA卡并联方案(3张Tesla C1060+1张Quadro FX5800),借助华硕优化设计的热空气导流架构和机箱上120mm大口径静音风扇,用户无需为噪音和散热的问题而担心。

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3—0083—05

地方高校能否赢得地方政府、企业和人民的赞誉,关键在于是否立足本地、办出特色。探索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策略与途径,拓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空间与渠道,对提升地方高校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现状及成因

(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分析

1. 高校服务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受计划经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地方高校仍然是“关门”办学,缺乏主动服务与合作互惠意识。在管理机构设置上,只考虑与上级主管部门相对应,在职能与功能定位上,只考虑满足自身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的需要,尚未设置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组织机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难以发挥。

2. 校企合作缺乏良好环境。个别地方政府对校企合作不重视,不少高校与地方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而这些书面协议大多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作秀凭据,既无实质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更无合作共享的核心技术和经济共同体。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缺乏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企业缺乏与高校合作的动力机制。

(二)影响地方高校服务能力的外部原因

1. 高校服务社会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地方政府对国家有关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贯彻落实的不够,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在进行社会服务时无章可循,不仅影响了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顺利开展。地方政府没有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列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导向不够清楚、不够明确,对如何开展社会服务缺少实质性规定。地方政府财政扶持产学研的政策很难到位,缺乏鼓励企业支持高校的激励措施,产学研结合的社会环境与高校服务地方的诉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2. 企业对地方高校缺乏了解和信任。由于企业对高校了解渠道不通畅,许多企业对地方高校科技服务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缺乏信赖感,加之受“品牌”意识的影响,宁愿花高价、舍近求远去寻求大城市或外省高校,也不愿意接受本地高校“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的技术服务。一般大型企业科技研发力量较强,都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接纳技术服务的外需量较少,“屏蔽”了与外界的科研协作。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研发与创新需求小,加之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缺乏与高校合作的期望与项目。由于校企双方需求信息不畅、资金缺乏、中试风险大而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制约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导致高校科研与产业的脱节,影响科技成果推广的产业化与商品化。

3. 现行地方高校的评估指标欠科学。就地方高校来说,上级评估主要考核有多少立项课题、与地方企业签订了多少合作协议、开办了多少“订单班”,而合作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却无具体评价指标;所签订的合作协议是否具有真实性却不进行实地考察;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程度与校企融合的深度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对高校教师而言,以主持或完成项目的多少、级别、成果获奖和数量等指标作为评职称的硬件。因此,校企合作只是在玩弄花架子,只看重项目对职称评审的作用以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至于经济效益与社会需求则放在其次,存在明显的功利性。

(三)影响地方高校服务能力的内部原因

1. 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地方高校大多设有教务处、科研处、学工处、财务处、人事处等二三十个管理机构,却缺少行使服务地方职能、推进校企合作、广泛联系社会和争取社会资源的职能部门,社会服务还没有上升到高校的组织目标上来,没有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列入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有些高校社会服务仅仅注重表面,重计划、轻落实,有口号、无行动,为应付检查和评估而“做材料”。也有些高校社会服务队伍缺乏组织领导,集体合作攻关少、单兵散兵作战多,教师的个人行为还没有上升为高校的社会职能,致使社会服务的能力不强,客观上造成社会服务难以有效开展。

2. 缺乏激励服务的政策。有些高校没有出台规范社会服务的政策和配套措施,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分配政策。考核教师参加社会服务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只对教师的授课课时、科研成果进行量化,而教师是否进行了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质量的好坏、创造的经济效益、受益者的评价等,都没有列入绩效评价指标而给予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与奖励,伤害了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3. 高校办学定位不准确。不少高校存在“攀高”、“求全”“贪大”,以追求升格、发展为综合性大学或教学科研型大学为目标,丢弃了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依托的办学特色。地方高校的定位准确与否,能否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不考虑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造成教学与就业的脱节,从而影响地方高校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之策略

篇3

高校是一个地方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承担着为地方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供科技支撑服务的重要使命。高校图书馆,做为高校的情报信息职能中心,在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为所在地区提供一定的文献信息服务,这不仅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1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可行性

1.1 规章制度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大学图书馆是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也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①明确指出了高校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实现。

1.2 服务地方经济是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需求

首先,地方高校在行政关系上是隶属于当地政府部门的,它的办学经费来源于当地政府并由当地财政划拔,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它有责任服务于社会。其次,随着近年来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学校的招生、就业等竞争也越加激烈,如何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是高校的当务之急。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依托,开展社会化服务就是十分有益的举措:第一,它能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可以使更多的人对高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提高高校的社会声望。第二,可以提高图书馆的馆藏利用率,并通过对社会范围内的信息反馈,有针对性的补充图书资料,提高藏书质量,形成优势特色藏书。第三,社会化服务的开展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单一性经费来源的不足,提高馆藏的质与量。

1.3 高校图书馆具有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优势

相对于公共图书馆和其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图书馆有很多优势。(1)资源优势,我国高校图书馆拥有馆藏6.6亿多册,而公共图书馆藏书为4亿多册,馆藏量低于高校图书馆。(2)人才优势,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3)技术服务优势,高校图书馆普遍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建设了馆藏书目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为方便读者检索图书馆资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障碍性

2.1 思想观念障碍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最大的障碍是思想观念。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是其主要职责。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长期实行着封闭式的服务方式,而忽略了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高校图书馆资源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2.2 管理制度障碍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都是围绕本校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制定的,组织结构也围绕着校内服务而设置,没有专门的社会服务部门,一旦向社会开放,必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工作人员紧缺、工作量增加、校外人员不熟悉馆内的规章制度及借阅流程造成的种种不便等,都会给管理增加难度,从而抵消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经济的积极性。

2.3 文献资源与资金障碍

介于经费问题,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复本量一般不会很大,本校师生的需求基本可以满足,但是,一旦面向社会服务,资源的紧缺立即就会显现出来。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也就谈不上什么服务了。再加上对社会服务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封闭的校内服务,仅仅依靠原来简单的服务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或与其它信息机构开展协作服务,或引进国外成型的社会化信息系统等,但这都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

3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措施及途径

3.1 加快法制化建设,完善服务体制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服务要有统一的制度,要积极寻求图书馆立法,这样才能确保在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开放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种种问题,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顺利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正确的处理好服务校内和服务社会的关系,建立协调的平衡机制,以保障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不会给校内服务带来障碍,而是可以促进高校及图书馆的发展。

3.2 转变服务观念,拓展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要想做好社会化服务,就必须先要转变观念,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实际情况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除了传统服务外,还可以根据地方特色,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文献信息需求,以便为政府和地方企、事业单位搭建起一座信息的平台,为企、事业单位和学院相关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让与转化等提供中介服务,从而体现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经济价值。

3.3 与政府共建共享

单纯依靠高校本身的资金力量,很难达到图书馆社会化的硬件要求,但是,高校在办学时往往也考虑到了要培养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人才,这样一来,高校在教学、科研与当地政府部门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上就有了共同的需求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和当地政府部门就可以达成共建共享的协议,依托双方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建立一个有能力,有条件为社会开展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使高校与当地的政治经济都能从中受益,得到长远发展。

3.4 开展有偿服务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必然导致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强度加大以及工作难度的加深,图书馆原有的工作人员在面对新的工作要求时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引进新的工作人员则又面临经费问题,社会服务很容易因此变成空谈。如果能开展有偿服务,根据服务所包含的知识信息量成果的多少,收取一定的费用,使图书馆的经费问题得到部分解决,人员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同时,经费的增加也可以促进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以更好的开展社会化服务。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社会是为社会经济和高校图书馆带来“双赢” 局面的文化盛事。只要高校、社会、政府部门三方能够共同努力,循序渐进,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社会化就不会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将切切实实为高校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长远贡献。

参考文献

[1] 舒炎祥,钱薇.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4):98~102.

[2] 刘宇.汪徽志.王玉玲.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可行性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9(9):42~59.

[3] 帕提曼.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障碍举要[J].图书与情报,2007(6):21~49.

篇4

关键词:中职院校 服务 地方经济 途径和机制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高低不仅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标准,更是衡量一所中职院校办学水平质量的标志。中职院校应最大程度发挥中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促使中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一、服务地方经济是中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是目前公认的中职院校的三项基本职能。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中职院校要在办学理念中牢固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把握好中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以理性的态度,遵循方向性、科学性、现实性的原则,各自逐步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地方办学特色的名校。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职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与持续升级。中职院校的人才和科学实验设备设施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服务。地方中职院校存在的主要作用也就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是地方政府举办中职教育、扶持中职教育的根本动力。

职业院校发展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事实上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和地方经济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职业院校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主动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反过来,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坏境,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和学校自身的双赢。

二、中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和机制

1.要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产学研结合作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发挥中职院校的科研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无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中职院校,应该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活动,促进校企合作,建立实验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文化传承工作。一般中职院校,由于科技力量弱,应该更多的把目光瞄准本地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小型项目上。有条件和实力的学校还可以借助自己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发挥整合作用,上引下联,将政府、企业商户吸引到自己周围,建立技工贸、产学研联合体,为知识、技术的利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中职院校通过搭建这种产学研平台,使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倍增、放大的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将产业、工学结合落到了实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中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世界中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中职院校要树立主动适应发展的服务观,主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和走向。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当前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下,为职业院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双赢。

2.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做到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照用人单位需求培养人才。要通过探索建立“校中企”、“企中校”等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善实训实习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努力改善办学环境,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空间,打造和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市场需要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

3.创建中职院校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机制和平台。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可以利用各自的资源,合作共享、优势互补,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搭建良好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中职教育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走到经济建设的前沿,了解经济建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企业、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中职院校要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服务,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联姻。学校有先进的科学试验仪器,企业有生产实践车间;教师理论水平高,企业的科研人员实践能力强;学校可以建立科技创新团队,企业能够捕捉市场的需求和科技攻关的方向。学校与社会之间,中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多渠道、全方位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像各中职院校的图书馆、体育场都是当地的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面向社会开放,可以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提高社区人民的体质。同时,中职院校还可以利用优质的师资和设备,对社会和企业进行各种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开展科技服务等。这些,都将强化社会与中职院校的联系,增强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对中职院校的好感,成为中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4.注重职业中职院校的地方特色。地方中职院校办学特色应主要体现地方特色,即体现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鼓励行业办学、部门办学。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紧密围绕地方重点行业发展。要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重点打造地方特色专业,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设置、调整专业的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发展,不断开发改造新专业,淘汰落后的老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专业建设一定要突出地方性,建设一批定位明确、社会适应性较强、就业前景良好的品牌特色专业,逐步形成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链和专业群。

结束语

中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既是中职院校的办学使命,也是时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职院校必须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效用和功能,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发展方向,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校 服务 地方经济 问题 对策

随着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与科技的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作为现代大学三大职能之一的社会服务出现了明显强化的趋势,甚至成为衡量现代大学的存在价值、决定其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办学理念以及高校综合实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数量庞大的各类高校,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一般地方高校仍习惯于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为主的传统运作模式,为地方经济服务还停留在人才培养这一间接服务的层面上,高校与地方之间缺乏一个“对接”的机制和“对接”的平台,制约了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地方院校而言,必须充分利用人才、科研优势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积极创建服务社会的动力机制,在参与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来提高教育质量。

一、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存在的问题

1.地方高校缺乏服务的意识且缺乏机制的保障

地区高校服务地方观念的淡薄,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在学校管理者身上,尤其是较高层次的管理者,只注重教师的校内教学科研,不允许教师把精力分散于校外,甚至用行政处罚来控制教师的校外教学科研行为,这极大限制了教师主动联系校外的积极性。

2.地方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区域高校一般包括中央直属或中央地方共建或地方院校三种形式, 对前二者区域政府因不为所管,也较少过问,更无从把有限的资金给以投入, 对于地方政府也因财力所限, 不能够很好地为地区高校提供经费和物质支持, 从而使区域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地区政府长期多关注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对地区高校也较少过问和关注, 导致区域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对地区高校的协调管理、引导功能滞后, 不善于利用经济杠杆、行政手段等多种途径引导、激励当地高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地方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区域高校一般包括中央直属或中央地方共建或地方院校三种形式,对前二者区域政府因不为所管,也较少过问,更无从把有限的资金给以投入,对于地方政府也因财力所限,不能够很好地为地区高校提供经费和物质支持,从而使区域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地区政府长期多关注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对地区高校也较少过问和关注,导致区域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对地区高校的协调管理、引导功能滞后,不善于利用经济杠杆、行政手段等多种途径引导、激励当地高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高校服务地区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1.高校应建立运行机制, 提高服务地方经济水平

高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高校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首先, 构筑具有高校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要通过对学校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产业化开发, 开发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和技术, 实现对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可通过高校与科技园共建、共享公共技术平台, 推动成果转化。其次, 以市场运行机制为手段, 合理布局高校科技资源, 促进大学科技园快速发展。大学科技园在运营管理上必须引入了市场机制, 利用大学的经营性资产与政府、社会企业联合组建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 以负责大学科技园的开发、建设、经营与管理。大学科技园要依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合理布局人才、技术、信息及文化资源,实现快速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想和完善机制

高校要切实转变过去那种认为高校工作仅仅是教学与科研的观念,要强化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 把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高校要促使科研人员更新观念,增强科研人员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其从事科技开发的积极性, 逐步树立服务地方经济主战场的思想,高校科研不仅出成果,更要注意发挥科技潜力。由于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涉及社会和学校的方方面面, 为了使高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建立一套与其相适应的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高校内部的管理与运行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要建立健全专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组织机构。其次,高校根据市场的“晴雨表”,随时调整学校科研方向和重点, 使学校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并与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建立联系,从资金市场获得资金帮助。

3.地方政府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地方高校服务的地方建设平台

发挥政府的协调领导作用, 促进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建立高校与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直接联系的机制,促使高校充分发挥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地方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抓住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关键环节, 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帮助高校成立科研开发平台。

4.企业要树立依靠高效的观念,吸纳高科技的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企业要树立依靠高校的观念,增强吸纳科技人才的能力。企业的竞争、产品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企业要主动依靠高校联合开展科技活动,企业应拿出措施,吸引高校科技人才到企业共同搞产品开发,搞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企业应主动与高校联合承担“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项目,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究,共同开发科技成果。

三、结论

研究高校参与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无论是对加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建立高校与地区社会良性互动关系,还是对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泽芳,张继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07,(3):2-4.

[2]周本祖.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6,(7):48-49.

篇6

关键词 房地产 经济服务业 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发展

一、引言

我国的房地产经济行业起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房地产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到现在不过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周期。但我们不应妄自菲薄,我们应努力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然而我国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是,每个城市之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差距较大,无法适应房地产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积极融入中国加入WTO和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中,深入探索、研究我国房地产经济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把握时机,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这对于促进与加快我国房地产行业这一经济支柱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房地产经济行业现存问题

我国的房地产经济行业起步时间相较其他国家晚了很长时间,就现在的发展情况而言,其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然而这个阶段是很不成熟的,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房地产经济市场和公司大多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现有法律法规的宽度和深度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

第二,政府各个部门间管理工作分配不协调,对行业监管无法达到一体化,我们的市场和行业监管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具体管理经济服务公司的发展方向。我国法律制度建设滞后,政府管理责任不明确,导致当前房地产经济服务机构乱办理、乱管理、乱执业、无序竞争、信用缺失等问题特别突出,严重扰乱了房地产经济服务机构的市场秩序,给正规经营的经济企业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失,甚至还引发了不少经济案件。

第三,企业违规现象多,公司经营服务水平不规范,房地产行业声誉不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少数公司受经济利益驱动,以及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不规范,导致低价竞争、虚假评估、利用合同欺诈等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

第四,房地产经济企业的问题是公司普遍规模小,企业结构与管理制度不完善,提供的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较低,技术和服务较为落后。行业现状是大中型房地产经济公司数量较少,大多为实力较弱的小型经济公司,甚至有些为独自一家店面的“作坊”式企业,一个门面、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一个记录本,装备极为落后,国家要靠这类企业的发展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极不现实的。

第五,行业员工的培训方式主要是由1~2年从业经验的“老员工”言传身教,以自己的经验给新员工做“榜样”,好一些的企业会用1周左右的时间向新员工传授一些简单的行业形势和销售技巧。加之前述招聘门槛低,更加重了员工素质不一的问题。而正规的新员工培训计划至少应该包含企业文化培训、技术类培训、行业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及各种管理技巧培训。

三、房地产经济服务行业大体分类

第一,房地产评估。其内容包括:一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和挂牌土地使用权的价格评估;二是企业改制、上市、资产重组、联营、兼并、合并、破产清算等各种经济活动中涉及的房地产估价;三是房地产抵押价值评估;四是专业仲裁及司法诉讼中有关的房地产价格评估;五是征地和房屋拆迁补偿评估;六是房地产转让价格评估;七是房地产租赁价格评估;八是房地产分割、合并估价;九是房地产拍卖底价评估;十是房地产课税价格评估;十一是房地产保险评估。

第二,律师事务所。内容有:一是房地产买卖纠纷;二是为BOT等特许经营项目提供法律咨询以及为相关项目有法律问题时提供服务;三是为有资金需求的房地产开发商提供投融资服务;四是为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法律论证,出具《项目投资法律意见》,协助企业起草文件或具体代为办理申报项目立项等行政审批事项;五是通过起草文件、合同,参与谈判、投标和拍卖,获得土地使用权;六是审查、起草征地、拆迁安置与补偿合同订立、裁定等事宜;七是审查获得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条件并协助获得;八是设计建筑施工图。

第三,政府服务职能部门。一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使房地产经济管理制度漏洞越来越少;二是明确谁是房地产经济行业的唯一主管部门;三是在行业监管方面,政府起主要监管作用,同时相关的行业协会也在行业形为管理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四是加强规范从业人员和机构的从业资格,从源头杜绝不规范形为;五是对于经济违法违规行为坚决进行查处,从行为上净化经济行业。

四、房地产经济行业规范的对策

第一,对房地产经济实行内部改革,建设创新行业和优秀的企业机制。对于需要依靠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而兴办起来的企业,我们要尽最大力量使其与挂办单位脱钩,政府应宣扬企业创新机制,重组企业内部结构,用创新的奖励方法激励员工。同时,对于那些不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我们要予以淘汰,对那些违反行业规定的企业坚决予以清出。使我国的行业做到有进有出,对那些给国家作出贡献的企业进行表扬奖励。

第二,行业自律是行业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支柱,转变行业自律组织不仅仅应该建立在官办层次上,我们更应让其自觉发挥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这要求我们转变思想,可以将其由政府“依附”机构转变为代表会员企业利益的民间组织,两者相结合,相互协调,共同监督,做好行业自律,维护公平竞争,查处违规。我国还可以出台相关法律,出台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用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等方式进行企业内部的信用评估,互相交流经验、业务及互相监督等。同时,将先进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模式在企业之间推广开来,加快全行业整体的进步。此外,建立行业自律组织还有其他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进行行业内信息的共享,研究行业内遇到的重大问题,在房地产经济机构方面进行协调,使房地产经济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

第三,首先,进行结构调整,提升行业的竞争力,让市场变得市场化和专业化,优化行业服务业的整体结构;其次,我们要优先鼓励龙头企业发展起来并使其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使其扩大规模,提高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行业内部互相合作,与中介机构以联合、重组的方式优胜劣汰,使人员配置最优化,达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找出那些规模小、人员老化、业务素质较差、执业资格单一的经济机构并进行合并,净化整个行业市场;最后,需要提升经济机构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我们要引进优秀人才,并使其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才能,为企业作贡献。同时,定期对整个机构的从业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从中选择优秀的管理人才到国内或国外优秀的大学进行学习,逐步提升行业人员的管理能力,为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加大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和引导力度。政府各相关部门都有为经济机构提供帮助的义务。当需要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时,政府是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来开展工作的。政府要统筹规划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引导企业良好发展,使企业间公平竞争,精简办事程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经济机构提供优质的服务。在经济服务机构市场准入和登记条件上面严格把关,对出现的违规行为坚决制止,政府还要在经济机构创业需要资金支持和担保贴息时给予大力支持。例如,对于吸纳下岗和失业人员的经济机构以及刚刚起步的小企业,政府应根据情况给予经费贴息。

(作者单位为北京兴庆房地产土地评估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董露,女,中国人民大学房地产经济学专业研究生。]

篇7

关键词:江苏;高校;服务社会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63-03

一、 江苏省高校服务社会的优势分析

教育为国家服务、造福于人民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思想。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是高校共同研究、力图破解的难题。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大学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根本路径。作为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大学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2010年,高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比例均超过70%,涉及农业和粮食安全、医疗和生物技术、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这表明,高校在带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科技与成果的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培养新经济增长点以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全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为36.1万人,两院院士41%来自高校;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38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13个。由此看来,高校有能力,也有优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历程充分证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仅体现了大学的责任与使命,也已成为衡量大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江苏省的高校也应在改革发展中,心系大局,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根据江苏教育官方网站的统计资料显示,江苏全省高校总数为128所,全省综合性高校占4%,理工科院校占17%,师范类占6%,艺术类占4%,财经类占5%,医药类5%,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约占59%。在区域上,全省高校分布相对均衡,其中以南京市为最多,苏州市居第二。江苏省拥有如此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服务社会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另外,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苏南地区作为近代工业的摇篮,有着优良的地缘优势;苏北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科技和服务需求旺盛。这些都为江苏高校服务地方多元化,丰富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校科学研究只有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知识和智力密集的优势。因此,江苏省高校在重视基础研究、基础学科建设的同时,还应以地方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服务社会,实现江苏省高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对接,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

二、江苏省高校服务地方的瓶颈问题

(一)高校资源难以向社会辐射

众所周知,高校基础设施投入非常大,体育场馆、实验中心、图书馆等资源丰富,但仅供学生和教师使用,利用率并不高。高校的资源向社会辐射,是大学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让大学在文化引领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丰富周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民众的素养。纵观江苏省各高校,能真正做到学校资源向公众开放的寥寥无几。当然,高校在向社会开放的操作过程也困难重重。第一,资源与民众共享后,学校的管理成本势必增加,比如体育场馆、图书馆、实验室的开放,就需要增加人力成本、维护成本,有的高校就因为成本上升的问题,在开放一段时间后又关闭,缺乏持续性。第二,学生的安全很难保证。如果校园完全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出入校园,有可能会打破宁静的校园环境、干扰学校正常、有序的教学活动。开放校园必定会增加校园安全隐患和管理难度。第三,高校与周围环境信息不对称,很难让民众享受到高校的资源。一些高校定期会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来学校做讲座,但这更多的是封闭在校园的内部信息,外界很难了解,更不要说参与共享了,缺乏便捷的了解渠道,这也就降低了周围民众分享大学资源的积极性。

(二)与企业的合作缺乏深度

近年来,江苏省各大高校已经有意识的跟当地一些企业合作,结合高校的技术、专业优势与企业的生产、市场优势,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宗旨,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及共同承担成果转化等科技计划项目方面合作。例如,三一重机在与河海大学成功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与东南大学联合申报“教育实践中心”后,又一次与江苏省大学在产学研方面进行合作,但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不乏一些高校流于形式,在签订合作协议后,很难见到成果。部分高校在发展社会服务活动中能直接运用、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并不多。一些高校的科研人员辛苦研究几年的成果,在项目结题或是评审以后就束之高阁,没有主动的与相关企业接触,或是在合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临阵退缩,缺乏深入合作。优秀的成果没能为当地的经济社会服务,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因此,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要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出发,必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能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才能真正的创造效益,达成终极目标。但现今能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成果并不多,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三)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特色、创新能力

随着大学扩招以来,一些学校盲目扩张,江苏省的高校也不例外,虽然开设了一些时髦的新专业,但师资和办学条件还不成熟,部分高校专业设置陈旧、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能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调整,不能按照区域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高校入学人数持续增长,而高校的办学条件滞后,二者发展不协调,普遍存在教学质量滑坡现象。因此,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过硬,专业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势必对就业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具备应有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就必然会影响高校服务企业的水平。另外,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阵地之一,如果科研团队缺乏创新能力,则会影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质量和效果。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科研水平高,科技实力的提升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内容。江苏省现阶段的科技成就与其密集的高校数量还不成比例,与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也不相匹配。因此,江苏省高校只有在深入思考自身办学方向和目标、办学类型和层次、办学水平和特色等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服务体系,才能真正成为自主创新、造福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部分高校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

高校是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江苏省高校数量众多,科技人才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但还缺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典型。大学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社会的变化必然引起大学功能的改变,必须顺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应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倒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种种隐性壁垒,促进学校向社会开放,主动走出“象牙塔”,在高校围墙之外,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提升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但事实是,真正愿意或者有动力与社会密切接触的教师并不多,更多的是埋头于自己的教学与科研,科研成果也大都停留在论文和实验室,满足于纸上谈兵,研发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定位不准确,高校缺乏合理的引导。教授们不屑也不善于与市场打交道,对校外大千世界漠不关心,孤芳自赏,不能够主动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到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去,把自己和外界封闭起来了,缺乏面向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动力。

三、江苏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探索

(一)突出高校专业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

地方高校的特色是指地方高校特有的个别强项或优势。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特色,二是建设特色。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寻求特色,找准高校服务社会的结合点。例如,淮安市大学科技园正式落户淮阴工学院,该院在园区内就可以直接为企业提供研发、成果转化等系列配套服务。目前已有淮安市雅华电子有限公司、世盟风力发电机公司等多家企业入驻。另外,由江苏省科技厅投资300万元兴建的“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日前也刚刚通过了中期验收,该实验室主要是围绕淮安特别是盱眙特有的凹土资源开展研究,有效提高了凹土的附加值,也拓宽了应用领域。因此,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确立服务重点,突出服务特色,强化自己的服务优势。就江苏省而言,各高校应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地方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相关的服务。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学科结构、科研力量、地方历史文化传统及社会需求打造自己的教学、科研特色,寻求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更好的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

(二)打造科研团队,助力校友企业转型发展

高校的科研人员更多的是各自为政、散兵游勇,这样为企业服务,很难向纵深发展。江苏省不乏一些全国知名的高等院校,比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这些名校会设立一些高端继续教育机构,学生更多的是一些企业家或管理人员。几年后,高校就会拥有一批又一批的校友,帮助有需求的校友企业转型升级,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因为彼此更加了解,所以合作的成功率会更高。这类高校的科研人员应该形成合力,打造科研团队,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高校可以发挥自己广泛联系校友的优势,组织“项目路演会”、“校友企业成果展”以及组织招商引资活动等,为校友企业发展提供多方位服务。这些有益的尝试可以发展成为常态,并沿着纵深的方向发展。另外,高校可以成立校友服务中心,内容可以涉及技术、财务咨询、管理采购等方面,为校友提供免费和贴心的服务,助力校友企业转型发展。其中,技术服务主要是聘请各领域的专家、教授为校友企业遇到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财务咨询主要是借助学校资源,为校友企业提供各式各样的财务方面的服务,包括融资、资金管理、公司上市等方面,为校友提供一个全面金融服务的平台。管理采购联盟分中心则可以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为企业寻找上下游及供应链的支持,让校友间互相发现彼此最好的合作伙伴,在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能给予指导。这将成为高校服务企业不断创新和实践的模式。

(三)设计科学评估体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过去高校的考核评估主要集中在的数量和质量,科研项目的论证、结题,但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所需要的中介及成果转化后的利益分享并不明晰,缺乏激励措施。因此,针对“产学研”一体化问题,高校还应重视在成果转化阶段的一系列考核、评估、激励体系,为科研工作者扫除障碍,最大限度的调动其积极性,全面推进高校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主动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特别是针对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和开展科技攻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学研用的结合。同时,高校要根据江苏省社会环境的需求变化,调整自己服务的内容、模式。比如,对于江苏省很多制造型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新农村如何建设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和知识的双向交流,使高校自身始终处于调整和变革中,增强科技创新的针对性、实效性,站在科技前沿,为社会提供技术成熟的、科技水平高的、可转化的实用技术,直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团创建品牌,建立长效机制

大学生是高校中活跃、具有潜质并具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江苏省高校大学生数量居全国之首,截至2011年底,江苏高校共有19.79万党员,占大学生总量的11.63%。2011年,由江苏大学组织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系列援助服务活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已经发展了20多年,但能够坚持做公益,创品牌,并建立长效机制的学校并不多。将公益服务列为必修课,并非只有中国的高校。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大学,中学、小学里都设有公民服务课,目的是推动学生与社会接触,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把公益当作一门必修课,关键是使高校中的大学生们真正养成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创建出志愿者服务的品牌。通过设置不同志愿者服务模块,满足不同特长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要求。为了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高校一是要注重整体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设置不同志愿服务模块,充分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要求;二是要搭建好平台,组建立体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形成高校网状立体的志愿服务平台;三是规范认证。各级负责志愿服务的组织,要及时公布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认证学分和学时,让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能够获得学校的认可,让大学生服务地方经济成为一种常态。

(五)明确高校内部客户,扩大服务功能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内部客户,服务好内部客户,也是服务好社会的一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也是间接提高服务社会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 “教育超市”自创立10年来,以自身独特的商业模式服务教育,不断创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江苏“教育超市”由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创立。目前,门店总数已发展到103家,网点覆盖50多个校区,为50多万名师生提供便捷、舒适的服务。商品销售规模上升到5亿元,10年增长了近10倍。 “教育超市”根系校园,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爱心资助或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为近4000人次提供了助学机会。除了服务师生生活,“教育超市”还承担了服务教学的任务。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超市”作为江苏省示范实训基地的一部分,承担了学校经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连锁经营、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实训任务,为学生提供了收银、理货、防损等实训岗位。学院还依靠“教育超市”,建立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发了“商品零售”实训课程。因此,依托教育超市,高校可以不断创新,扩大丰富其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 邹友峰,等.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育,2010,(5).

[3] 齐艳苓.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9,(5).

[4] 杨德山.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7).

[5] 王立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6] 蔡泽伟.姚奇富.高职教育要为现代制造业培训技能型人才[J].高等教育,2007,(1).

篇8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服务社会

一、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内涵

1、专业设置合理:要适应区域和行业的发展,招生、就业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区域、行业特色;

2、培养目标明确:培养面向服务第一线的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办学模式开放:校研企合作,开放式办学,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创新办学途径和人才培养模式;

4、课程体系规范:整合课程内容,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架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体现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的科学统一;

5、注重培养过程:注重实践环节的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的层次和质量;

6、加强师资队伍:要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双师型结构”教师队伍;

7、创新学习方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造自主选择、多样选择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发展和就业服务。

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科技大学的要求

一是对人才的需求。当前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现象:毕业生就业难,而企业招聘也难,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理论与实践不相符,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无法满足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这就要求应用科技大学要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要好高骛远,以培养生产服务等基层一线工作的本科层次人才为重点,根植地方,服务地方,重点培养到基层的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对科研支持的需求。伴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充分发挥应用技术大学的智力优势和科研优势,为地方行业提供技术指导、技术支持,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将创造的科技和知识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成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积累的重要平台。

三、黑龙江东方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一些举措

(一)办学定位准确,注重办学特色

作为一所办学时间不长的民办高校来说,按照公办院校的常规模式发展下去是不可能形成特色的,实现特色发展就要在尊重办学规律、坚持传统办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扬长避短,走新型发展之路。我院在专业设置上,突破传统的专业设置束缚,构建立足地方、面向行业的专业结构体系,并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尺度,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调整专业设置,构建七大专业群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学院对现有32个专业调整和优化,构建了食品、“大土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贸易、艺术设计、旅游管理七个专业群,使每一个专业群都有主体服务面和立足点,每一个专业群都力争与地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领域和紧缺急需人才紧密衔接,为黑龙江省“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服务输送了生产一线紧缺急需人才。

(三)优化学科布局,深化校企合作

根据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我院通过凝练学科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学科专业覆盖面,逐步打造学科方向明晰、优势能力突出的应用型学科结构体系。[6]我院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同时,继续巩固并逐步扩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建立联合育人平台。

(四)坚持“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我院在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把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学业评价,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实践教学环节比例等方面更加细化,使2013版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更加科学和完整,更加符合市场的人才需求。

构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是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院除了聘请行业、企业中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担任专业课或实践课教师之外,还不定期的聘请企业专家、知名学者来我院进行讲座,让学院师生更加了解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使我们的教育更加接地气。同时,我院有计划安排青年教师深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到企业“挂职”学习,了解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生产管理的流程,与行业、企业合作承担科研项目,增加实际工作经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黑龙江东方学院从建校之初的“办社会之所需,补公办之所缺”的办学理念,到“二次创业”总结提出的“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将继续按着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内涵,不断提升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好的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三次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徐州工程学院. 2011

篇9

关键词:京津;商务服务业;波特钻石体系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176-05

引言

商务服务业是生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其他产业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和拉动作用,因此不仅能推动生产企业的进步,促进服务业的升级改造,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在整个经济区域内实现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按照我国2002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 754-2002),商务服务业主要包括五大门类: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会展服务等其他商务服务。

商务服务业集聚是在商务服务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表现为大量相互关联的商务服务业与其支撑机构,在某一地理区域内高密度分布。商务服务业企业在集聚过程中,由于知识外部性、公共基础设施共用、风险分担的作用,平均成本下降,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实行集中交易、集中生产,促进创新技术的扩散,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近年来,我国的商务服务业迅速壮大,2005年全国商务服务业与租赁业就业人口为198.8万人,同期增长22.5万人。2007年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24.02亿美元,9月企业景气指数为139.0,较上季度上升2.1;同年1至12月,我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城镇投资864.81亿元,同比增长30.5%。国内的经济热点区域,如环渤海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等,商务服务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中,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北京、天津,商务服务业尤其发达。

一、京津地区商务服务业集聚发展状况

目前,京津两地商务服务业发展良好,并出现了集中分布的现象。北京商务服务业以信息咨询业、商业经纪与业为主,其中信息咨询业主要分布在朝阳区近郊区内沿,商业经纪与业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朝阳区近郊区内沿以及丰台区、石景山区部分。天津商务服务业主要分布在河西区小白楼、南京路商圈、河东区十一路商圈,以及南开区鞍山西道商圈,以企业管理、咨询与调查、广告业为主,2004年其单位数均高于其他行业单位数,这三个行业单位数综合为3 216,占商务服务业总数的62.55%。同时,天津的会展服务业蓬勃兴盛,2004年共举办国际大型展览会、洽谈会14个,累计展位6 385个,成交总额达76亿元。

从单位面积就业人数上看,2005年北京商务服务业单位面积就业人数达25.17人/平方公里,天津该值为3.98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0.21人/平方公里。而在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上,北京商务服务业为20.70万元/平方公里,仅次于上海24.60万元/平方公里,天津也达到5.31万元/平方公里,领先于周边省市,全国范围内平均水平仅为0.59万元/平方公里(见表1)。

从商务服务业实现的年产值中,可看出2004―2005年,全国范围内商务服务业均在迅速发展,增长速度为47.12%,而京津两地的整体年增长率为69.09%。同时,我们看到,尽管该地区占国土面积仅为0.3%,但对全国商务服务业的贡献率长年高于7%,且重要地位越加明显,已由2004年的7.72%升至8.88%(见表2)。

通过对2005年全国各主要省市该行业区位商的计算,北京市商务服务业区位商为5.15,位居全国之首,天津市该值为1.44,高于其他经济圈内的主要地区(见表3)。根据判定原则,当区位商大于1时,表明研究区域在该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高于其较高层次区域平均水平,是研究区域的专门化部门和产品输出部门。

由以上分析可知,商务服务业在京津地区分布密集,就业、投资密度较高,集聚经济效益也已显现。同时结合区位商的判定方法,可推断商务服务业集聚已在京津地区初步形成。

二、京津地区商务服务业集聚形成机理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的竞争优势》中提出了影响和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体系“钻石”体系模型,其整个理论分析框架包括四个方面:(1)需求状况;(2)要素条件;(3)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4)产业群(或者说相关及支持性的产业)。除此之外还存在政府与机会两大因素,它们是无法控制的,但影响却不可漠视(模型如下页图所示)。

当代生产力水平飞速提高,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普遍面临转型、优化的挑战,全球经济复杂性、多元性的特点进一步呈现。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再单纯考虑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而具体研究对象也由企业、个体产业,逐步向特定区域内产业集聚的发展程度转变。同一产业及其相关行业在一定区域中高密度分布,不仅使产业群内的企业因集聚经济、外部经济效应受益,同时,也成为了地区科技创新的一股动力,加快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世界范围内,产业集聚已成为地区经济核心增长极和地区竞争优势的源泉。地区竞争优势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集聚的现象。通过分析区域竞争优势的产生原因,可以明确该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环境、经济政策等,这些条件直接或间接反映出该地区产业集聚的最初选择过程。因此,考虑到京津地区商务服务业集聚属起步阶段,以波特钻石体系模型为模版,研究该地区商务服务业竞争优势产生条件的同时,梳理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

(一)需求状况

京津两市是京津翼都市圈的核心,该都市圈内工业、制造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其中北京、天津两地电子产品、高新产品制造业连年位居全国领先水平,腹地河北更是传统工业重地。众多的工业制造业企业无疑形成了商务服务业的强大市场。近年来考虑到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对部分产业的地理分布,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如将北京的工业向东部和南部外移,与津翼两地工业布局相匹配的地区对接,大大提高了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有力的推动了相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外资企业不断进入,对商务服务业提出更高更广的要求,而其中国外优秀企业在营销管理上形成的竞争优势,更是唤醒了本土企业的相关意识,对商务服务业的需求螺旋上升,如北京朝阳区内云集了17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信息咨询业高度集聚。

(二)要素条件

商务服务业是高技术、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的产业,因此相比较传统的工业制造业,专业、高素质的人才是商务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关键要素。京津地区拥有一大批国内顶尖高校,技术园区、研发中心的建设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在人才的可获取性上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同时,京津经济圈内外便捷的交通网络、先进的现代通讯设施、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等,成为了商务服务业企业择址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根据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地租理论,商务服务业的高收益性使其能够支付大都市甚至是其中心腹地的高额地租,这种支付地租的能力限制了许多行业自由进行区位选择,满足了商务服务企业对于高档次企业形象的需求。2006年底,天津南京路商圈以国际大厦、世贸广场、津汇写字楼为代表的写字楼,基本以租赁为主,平均租金为6元/平方米・天,又如高端场所的集散地小白楼商圈,写字楼平均售价8 033元/平方米。

(三)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突起、高端制造业研发环节的国际转移以及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业务的承接,各类商务服务业企业迅速崛起。天津市商务服务业单位由2000年的2 285个增加至2004年的5 141个。2005年仅北京一地,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总数已达44 120。同时,如麦肯锡、普华永道、德勤等众多世界著名商务服务企业,也纷纷以京津地区为进军中国市场的重要点,建立跨国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京津两地的商业功能圈,更是吸引了大量外资,商业服务业亦是投资热点。外资商务服务企业具有成熟的市场化、国际化的经营经验和管理技能,这一方面给当地的内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带来示范效应和规模扩张效应,促进内资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挖掘新的本土市场,最终改善区域内商务服务业的内在结构。

(四)产业群

随着北京用地成本、环境污染等条件的变化,传统制造业部门不断迁出,留下的企业总部集中了研发、营销、资本运作、管理决策等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环节,北京的总部经济现象逐渐显现。众多企业总部的聚集,带动了会计、律师、咨询、评估等一系列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北京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信息服务及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与天津的制造业企业形成良好的互生关系。天津的商务服务业,与工业联系紧密,逐步形成北方贸易中心和外向型经济中心。另一方面,天津弥补了北京受政治因素影响而限制发展部分高风险行业的劣势,大力发展期货、证券等,两者优势互补,联手打造中国金融中心,为区域内的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京津在交通运输等多方面地合作,也形成了各种要素流动的综合枢纽。京津地区由于通信业的发达,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内分布了大量的通信电子行业,便捷的交流手段使商务服务业企业可及时与上下游服务企业联系,同时商务服务业不同行业的合作,也使得其“一条龙”服务更加规范,刺激外在市场,从而又反作用到产业集聚的加强。

(五)机遇

经济圈内,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一方面给北京的工业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为整个京津地区商务服务扩大了市场需求。区域外,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际商务服务的转移,是以良好的商务环境、卓越的商务资源为前提的,这将促进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变动,而其中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商务服务业,将是发展的重点。WTO的成功加入、2008奥运会的举办,势必为商务服务业带来无限商机,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六)政府政策

城市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更为直接和关键,尤其是独特的产业导向政策、特定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都能有效地引导现代服务业企业集群发展。京津两地纷纷在颁布实施相关政策法规,强调优先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并加强打造服务业专用区域,如天津六大商业功能区、北京朝阳金融商务中心等,为商务服务业的进一步集聚做好准备。

三、京津商务服务业集聚现存问题

京津地区商务服务业的集聚,对于区域内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为全国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然而,能否客观全面的看待这一现象,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集聚优势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一定区域内某一产业高密度分布,使得企业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集聚优势,进而带动整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当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集聚不经济的现象也会发生。尽管京津地区的商务服务业集聚目前只是初步形成,其集聚程度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受该集聚形成因素及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潜在的集聚发展风险已暴露出来。

(一)集聚形成的根基“需求条件”有待夯实

腹地河北的大量工业、制造业是京津商务服务业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河北发展商务服务业的基础与北京、天津两地相比,明显较弱。2003年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北京是河北的14.9倍,天津是河北的2.8倍;在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北京为5.5%,天津为2.3%,河北为1.9%。同时,由于京津两市对其的极化效应,河北商务服务业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近年北京将部分工业外迁,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河北与北京在商务服务业上存在的极差。河北省在商务服务业上的跛足,无疑会削弱其对新兴工业制造业的吸引力。长远看来,这将直接减少对京津地区配套服务业的需求,从而阻碍商务服务业在京津集聚的进一步加强。

(二)要素优势不再明显

目前,全国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绩,京津地区在运输、通信、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正一步步削弱。同时,大城市房地产泡沫现象严重,2007年1至7月,北京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累计为109.4%,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而政府的政策多针对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商务办公用房的租金、售价已不再是商务服务业企业档次形象的象征,更多的成为了企业沉重的营运负担。

(三)产业结构、企业战略尚待明确

近观商务服务业内部,虽然内资企业在商务服务单位的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在企业收益、人员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却远不及外资企业。相对比的是,外资企业提供国际标准服务的同时,积极实现本土化,多角度满足客户的发展需求,已基本垄断了区域内高端市场。内资商务服务业企业一般规模小,注册资金少,融资能力弱,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截至2004年底,北京商务服务业的法人单位数为30 333,而2005年前9个月,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单位有2 168家。小型的商务服务企业无力承担服务创新的费用,寄希望于大型企业创新后的知识溢出,多在传统商务服务业领域聚集,服务性质趋同严重,加之缺乏长远的企业发展观念,不注重品牌的树立,生存严重依赖于短线客户,很快遭遇淘汰。产业内部企业规模大小、内外资性质上的种种不平衡,将成为未来京津地区商务服务业稳定的隐患。

(四)产业群受宏观经济影响严重

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发生重大调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加一揽子货币进行调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近年来人民币一直保持着稳定升值的走势。汇率的变化,决定着本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值,直接通过收入效应、成本效应等决定了一个国家对于外国资本的吸引力。人民币升值带来的FDI下降,将直接影响外资企业在我国的经营。而北京、天津一带是外资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通信、贸易等行业中的外资企业构成了商务服务业产业群中的关键一环,其数量的减少、发展的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将破坏京津商务服务业集聚的生态环境。

(五)现存市场机制难以应对未来挑战

商务服务业高科技的特点在京津地区的集聚中未能体现,市场进入壁垒低,缺乏行业准入标准的限制,滋生了一系列非正规的操作运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大环境。政府在企业认定上以个人执业资格审核为主,而对于该行业的监管机制不够严密,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若不及时健全,入世、奥运等机遇将演变成摧毁商务服务业集聚的致命一击。

四、推进京津商务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针对以上京津商务服务业在需求状况、要素条件、产业结构及企业战略、产业群、政府与机遇(市场机制)五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推进集聚良性发展的角度,拟提出以下建议:

(一)拉动河北商务服务业,防止服务业需求下降

在河北地区,从唐山、保定着手,考虑当地工业部门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扶持部分商务服务企业,通过个别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企业的良好示范,鼓励更多投资者的进入,促进河北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强与京津高校间的沟通协作,考虑通过课题、项目的联合攻关,培养河北地区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京津翼经济圈内保持先进制造业的现有优势,通过园区的划分,在区位上给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合作创造条件,促进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融合,形成交互集群,发挥扩散效应。

(二)加强各项基础建设,保持要素优势

有效利用天津地理位置,参照国际枢纽港标准,努力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打通京津与西部的骨干铁路的连接,促进现代交通网络的形成。定向培养专向人才,增加通讯服务的技术含量,为商务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做好准备。大力发展办公楼经济,优化商务办公环境,同时驱赶房地产经济泡沫,稳定房价,考虑召开业主代表听证会,在充分了解意见后,确定价位。

(三)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企业发展战略理念

充分发挥京津两地北方金融中心的地位,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切实提高本土商务服务企业资本水平,为今后业务的深化、拓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考虑到对小型服务企业在壮大过程中的保护,因此,必要时利用法规、税率等宏观手段,甄别外资服务企业的进入,鼓励外商投资创办合资企业,便于国外优秀经验技术的传入。加快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促进企业间经验技术的交流,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企业内部普及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文件的存储使用,注意与客户长期友好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坚持科技创新,加大服务产品研发力度,挖掘潜在市场,突破传统商务服务概念,提供差异化的优质服务,注重品牌树立。引入管理人才,讲求长远利益,培养团队战略眼光。

(四)稳定投资环境,科学保护相关产业群

运用有力的货币政策,结合财政收支调节,使汇率浮动趋于平稳,减轻其对外商投资的不利影响。在商务服务业上下游产业方面,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及长远规划,有侧重地建设园区,进一步优化区域内各方面条件,吸引外资企业,特别是世界知名企业,以求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从而保证产业链的完整坚固。

(五)明确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在商务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先进科技的应用、研发能力的提高,从而帮助提高行业进入壁垒,避免盲目进入者带来的市场紊乱。健全法律法规,使之与国际接轨,规范服务行业的商务行为,维护市场的有序发展,积极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同时,建立京津区域管理委员会,对该地区行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研究,随时纠正不良倾向,确保其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廉水,Roger R.Stough等.都市圈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6.

[2]蒋三庚.现代服务业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沈晓静,等.北京市商务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6,(3).

篇10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服务能力 地方经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高职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这为高职会计专业指明了方向:会计专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紧密联系地方经济,把为地方经济服务作为重点,提高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能力。

一、高职会计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必要性

国家高职教育提出的发展规划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且将服务作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宗旨,因此高职教育更强调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逐步开进,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地方经济要发展,必须要取得高职教育提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反过来,高职教育要良好发展,必须要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二、地方经济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需求

(一)对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理论,我们黄冈市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向现代化产业发展,必须要有一大批技能型人才的支撑,这样不仅要培养初级会计人员,更要培养适应我们黄冈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特别是会计师人才。

(二)企业职工再教育的需求

在现代化的今天,增强员工归属感是企业赢得员工的重要决策。增强员工归属感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有很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接受职业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对于会计人员而言,知识的更新更快,所以会计人员也必须不断学习会计法规,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获得发展的机会,因此也就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提出了拓展办学的新需求。

(三)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需求

根据统计,我市中小企业居多,占据企业的80%左右。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人力、物力、财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技术和科研方面比较弱势,因此就需要借助其他组织来弥补。高职会计专业就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为企业处理一些基本的财务问题,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软件,利用教授、讲师的专业优势,成立讲师团队,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向企业提供财务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服务,更好地推动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三、高职会计专业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措施

高职会计专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要想实现良性互动,关键是要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综合能力。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只有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如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为企业培训职工、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等,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会计专业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高职会计专业要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首先就要为企业提供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人才。因此我们要在了解市场、企业、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构建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着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到“三个结合”即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校内实训与生产实习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相结合;要实施“三个环节”“四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要发展现代学徒制度,推行“双导师”制和“三证”制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与发展。

(三)重视“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要加强会计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会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改变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业绩考核与职称晋升过于注重论文、论著创作方面的成果,而忽视教学研究实际水平和能力状况,同时要引进行业人才,充实会计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力量。从一年一度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角度看,会计专业教师的教育培训内容应当突出真实性、针对性、实效性,可根据教学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安排不同的教师进行专业锻炼,从而提升教师教书育人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

(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成立社会服务机构

在目前的模式下,要强化校企合作,扩展校企合作的内涵,扩大校企合作的渠道,扩充校企合作的途经。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培养职业能力的环境,给老师提供实践锻炼的场所;另一方面校企之间实现强强联合,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发挥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势,企业提供物力资源,提供服务设施,将企业的“产”与学校的“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向社会提供技术咨询与开发等服务。

高职会计专业要加大社会服务力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好、更快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职业教育,2009(5).

[2]周建松.探索和建立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生态[J].高职教育阵线,2009(9).

[3]李建求.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篇11

关键词:低碳旅游 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机制

旅游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在旅游领域的延伸,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仅反映现阶段接待国(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同时也是影响其未来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规模的迅速增加以及游客出游方式、消费层次的变化,公众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高速增长,加强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已成为我国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祝善忠,2010)。同时,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也要求旅游业必须采用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此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必须关注水平与效率。

文献回顾

(一)低碳经济的关注日益增多,“低碳旅游”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

在ScienceDirect Online全文数据库和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分别以“low-carbon economy”、“低碳经济”为题目或关键词检索国内外近20年文献,共找到近1000条相关记录,成果内容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对低碳经济内涵、低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个体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二是对不同行业(主要是高能耗、高碳行业)实现低碳化发展途径的研究,如航运业、林业、钢铁业等;三是对低碳经济的几个核心即技术创新、新材料开发、政策体系建立的探讨;四是对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国内外对比。

针对低碳旅游的研究虽也有一定的成果,但在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蔡萌、汪宇明(2010)认为,较之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的可操作性更强,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主要实现路径。石培华等(2010)认为,旅游业仍有很大节能减排空间,旅游景区、酒店、旅游城市、旅游企业的低碳化发展是低碳旅游业应瞄准的四大领域,并应形成扶持奖励等四大机制。黄文胜借鉴台湾坪林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经验,分析了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研究成绩显著

公共服务应实现多元化供给的观点在学界已达成共识。例如ERNST J.等(1995)认为,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私人提供服务可以并存;Christopher Hood (2000)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和其他部门签署契约(PSBs)来解决公共管理改革中的矛盾;E.S.萨瓦斯(2002)认为民营化(即市场化)有助于降低政府成本且能够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作为“服务者”,除关注市场、制定法律法规和职业标准外,还应积极引导科学的社区价值观,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有关政府职能的研究和实践也逐步深化。如张文礼等认为,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引进市场与社会力量可以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孙春霞(2010)认为城市公共服务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多种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并对美国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进行了详细研究与介绍。

但也有学者认为,受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也会因契约失灵而降低公共服务的绩效,从而出现公共服务市场化失灵(魏伟、卢少云,2010)。典型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应用工具包括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用者付费、内部市场、产权交易、凭单制、放松管制,等等。这些成果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成果较少

因国内外研究与行文习惯的差异,在ScienceDirect Online全文数据库检索未找到直接以“tourism public service”为题目或关键词进行研究的文献,但有学者对旅游服务质量(Arie Reichel、Oded Lowengart、Ady Milman,2000)、旅游交通(Wemer Gronau、Andreas Kagermeier,2007)、旅游政策等进行了相关研究。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关键词”=“旅游公共服务”进行跨库检索,仅有记录15条且均在2008年以后发表,相关理论探讨明显不足。

代表性观点如成荫等(2005)(2007)(2010)认为,远在南宋时期,地方官府便积极为西湖风景区的旅游活动提供公共服务;李爽(2008)认为旅游公共服务的对象从广义来看,不仅包括最终受益的旅游者,还包括政府、旅游企业、社区等作为公共服务主体存在的中间受益者;张泰城等(2009)认为旅游公共服务是基于国情和旅游业发展需要而衍生出来的公共服务,随着旅游公共需求的变化而应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刘小军(2007)、刘德谦(2010)、李爽等(2010)分别对旅游公共服务内容进行了体系划分。

此外,关于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李武武于2004年提出“三层次城市旅游管理模式”;杨大明(2006)主张通过差别服务提高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李爽(2008)提出构建旅游公共服务复合供给机制;李庆雷等(2010)则认为,在新公共服务思潮的影响下,第三方力量(the Third Sector)因其具有的民间性、志愿性、公益性和灵活性特征,在治理“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契约失灵”的困境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应该成为除政府、市场(企业)外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四)其它相关研究与实践

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以“题名”=“旅游服务体系”跨库检索共有记录12条,其中约半数研究集中在对自驾车及自助游客公共服务的需求上(如邱丹,2002;朱生东,2005;王文玉,2005)。部分学者对节事活动中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进行研究(如郭胜,2008;吴源、郭盛晖,2010);另有学者如张广瑞(2008)、李爽(2008)、李爽和甘巧林(2010)、黄燕玲(2010)等分别提出北京、厦门、广州、桂林等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策。这些研究成果对构建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机制均有一定借鉴意义。

在实践中,2006年,上海提出就城市举办重大节事进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2007年12月,我国首个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厦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通过专家评审;2010年1月,我国首家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构――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处挂牌成立;2010年底,由国家旅游局组织编制的《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开始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我国已经开始全面、系统地进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综上所述,近年来理论界和业界均已开始关注旅游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其中对旅游信息服务、旅游交通等子系统以及散客等细分客源市场关注较多,系统性、整体性研究相对较少;在供给模式上,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格局基本已成共识,但具体协作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同时对供给效率问题也开始给予关注,但基于资源环境约束所做的系统性研究还较薄弱,且科学的供给评价机制缺位;增加旅游公共服务投入的呼声高而对投入产出比(尤其是增加资源环境因子后)的关注较少。当前,低碳旅游对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故基于低碳的前提衡量旅游公共服务绩效,研究成果对解决科学供给机制缺位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低、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以及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意义。

低碳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内涵

(一)旅游公共服务范畴的界定

关于旅游公共服务的范畴,李爽等(2010)认为旅游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以满足旅游者共同需求为核心,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明显公共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具体包括旅游基础设施类服务、旅游公共信息类服务、旅游行业指导类服务以及旅游公共安全监测类服务4个子系统。刘小军(2007)将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划分为基础性、市场性和管理性三大类。刘德谦(2010)认为,旅游公共服务除了对公共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的提供外,还包括旅游公共信息系统、旅游安全救助系统、民众旅游科普系统、旅游专业教育系统、旅游公益事业系统(这些正成为新型公共服务的主要环节),以及旅游公共服务监管系统,其中的非市场供给部分也应由政府主管部门来主导。

本文认为,旅游公共服务应由多元化主体协作提供,其核心职能是服务于旅游消费者(现实的和潜在的)在游前、游中、游后的公共利益诉求。与低碳经济密切相关的旅游公共服务包括基础设施类服务、低碳旅游信息类服务、技术创新类服务、低碳旅游科普类服务、政策管理类服务等(见图1)。

(二) 有效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但面对快速增长的需求,我国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还存在种种困境,既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又加剧了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低碳旅游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低碳旅游产业的形成对公共服务有着特殊的需求,如在影响低碳旅游产业形成的诸因素中,游客低碳消费理念和旅游供给者低碳经营理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政部门的引导和有关政策制度的约束。

此外,低碳旅游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低碳技术创新的需求、低碳景区信息传播渠道的建立等等,这些均属于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范畴,同时又对其供给机制与模式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旅游业刚刚开始向低碳化转型,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碳约束下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内涵

碳排放约束下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受多重要素制约,建设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和谐社会,就必须考虑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绩效和成本问题。通过合理的机构设置、科学的供给与考评模式达到在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旅游经营与消费中碳排放的目的,从而实现旅游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旅游业以其相对低污染、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而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平衡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而在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旅游业又与环境密切相关的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的提供不仅要关注消费者满意度,专注于满足社会需求,还应关注资源和环境需求,通过发展低碳旅游,对其他产业实现良性替代,形成产业补偿,从而实现供给的可持续。

因此,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水平,首先亦应确定合理的供给目标。即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既增加旅游公共服务的投入和供给量,又通过资源环境的有效配置降低消耗,节约成本,提高供给效率(见图2)。

建立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对策

(一)建立复合评价体系,提高供给水平

低碳背景下对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评价除关注现实与潜在消费者因子外,还应加强对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比的衡量,确定“游客满意+社区满意+资源环境配置最优”为供给有效性评价的基本标准,进而通过需求感知干预和供给干预,提高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如图3所示。

(二)干预需求,培养低碳消费理念

旅游消费者(现实的和潜在的)是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参与者与旅游公共服务的受益者,其主观意愿和行为模式都与低碳旅游息息相关。只有旅游者对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推动低碳旅游业的发展。而游客自身价值观、消费经验等主观因素导致其对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判断呈现差异化特征。游客对低碳旅游认知度高,则其对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后供给的旅游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就相应会较高,二者呈正相关。其中,消费者满意度(物质和心理两方面的满足程度)是评价供给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资源环境约束下仅关注供给本身无法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必须通过需求感知干预培养科学的社区价值观。

需求感知干预的渠道:

一是消费渠道,即政府、环保公益组织与社区合作对社区居民科学价值观的培养。社区居委会、服务站等是直接与消费者接触、与居民关系最密切的基层组织。社区应在宣传低碳经济、树立居民低碳消费理念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社区既可以与相关环保组织、协会合作,举办各种与环境、资源、低碳经济相关的知识讲座,也可以组织居民进行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竞赛,组织低碳生活经验交流会;或为居民提供低碳旅游信息,组织居民参与低碳旅游活动。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低碳消费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二是供给渠道,即在旅游景区,企业在供给产品时通过营造碳汇景观、采用低碳技术、以及设立低碳解说和标识系统强化游客认知。

(三)干预供给,强化旅游企业社会责任

从事旅游工作的各旅游企业是推进低碳旅游的主体,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与核心,以此对供给的干预主要针对市场主体即旅游企业,旅游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采取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组织方式和适用技术,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向低碳化经营转变。通过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政策约束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使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资源、环境成本。如成立“旅游消费者协会”,接待投诉、监督服务、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建议并作为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之一;对供给过程中的碳排放、能耗结构等指标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控,以达资源环境最优配置等。

(四)灵活的供给模式,明确的协作机制

发展低碳旅游,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业和旅行者共同参与的行动,是一个牵扯到旅游服务、加工制造、种植养殖等多产业的活动,仅仅依靠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很难有效实现低碳旅游业的发展。除政府需要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行业规划、政策引导、技术标准等方面加强工作,加强对发展低碳旅游业的宏观指导外,还需要多管齐下,系统推进。如旅游交通运输和旅游景区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节能设备的应用,需要加工制造等相关行业的支撑;在增加旅游景区碳汇方面,需要在草地、林地、水面等相关建设方面有更合理的搭配与更好的技术支撑,等等。

因此,低碳背景下提供旅游公共服务的各主体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协作、互相补充,通过制度约束形成明确的协作机制可以大大促进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水平。其中行业协会、社区、消费者组织等第三方作为政府和市场供给主体的补充,应成为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力量(见图4)。

例如,加强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鼓励低碳经营需要政府和市场协作(G-T1);进行低碳技术研发需要政府通过资金、政策、行政组织力等对企业进行支持(G-M);对社区居民进行需求感知干预、培育民众的低碳消费理念更需要政府、协会、社区等不同层次主体的共同协作(G-T2-T4);在宣传促销、安全保障等领域通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企业合作,把一些专业性的服务外包,通过政府招标采购,实现公共服务。

(五)明确的技术创新协作机制

提供创新的低碳技术支持是低碳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应采用何种模式发展?如何减少旅游活动中的碳排放?应用何种低碳技术能够更好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游客的满意度?目前对于这些问题还都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技术可资借鉴或应用,都需要加强研究,增强这方面的理论储备和技术支撑。

因此,要结合国际上对碳排放的整体研究趋势,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基于“碳源、碳汇、碳流”属性及其可测性量度、构建、考核旅游业绩效和发展低碳旅游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我国旅游业碳排放现状、减排潜力、减排的技术政策支撑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并尽可能与国家所确立的2005年基准年挂钩,目标瞄准2020年,按照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旅游交通、旅游酒店、旅游餐饮、旅游景区等旅游者最集中的环节或空间,先行研究发展低碳旅游的核心环节和突破口,同时按照发展低碳旅游的要求,探索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完善碳中和等方面的技术途径。

(六)推广“低碳旅游志愿者”项目

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消费者需要养成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基本理念与习惯。旅游信息服务是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将志愿者服务植入旅游服务,不仅丰富了志愿服务的内容,同时也是旅游服务供给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增益双方。组织、招募“低碳旅游志愿者”并对其进行相应引导与管理,使其形成长期的制度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协作(M-T)。例如,高等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的北京市,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资源优势,通过各种招募形成较为稳定的低碳旅游志愿者队伍。

低碳旅游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包括:进行低碳旅游产品信息传播并提供信息咨询;日常低碳旅游及低碳生活方式宣传;节假日等旅游旺季及热点景区秩序维护,低碳旅游宣传员;低碳景区经营活动监督员,监督并评价景区经营行为,等等。通过“一增一减”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即通过志愿者的旅游服务,增加旅游消费者的低碳旅游行为,从而减少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碳源,并使相应的管理成本降低。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国民休闲的重要方式与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旅游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而旅游活动常态化、大众化、散客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又使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旅游整体服务质量的优劣,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低碳旅游与我国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相吻合,是一种符合时展需要的旅游模式。在此背景下所提供的旅游公共服务也应有其特殊性。只有建立明确的供给主体协作机制、灵活的供给模式、科学的供给评价体系、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尽最大可能降低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成本,这也是最终真正实现低碳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 (1)

2.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

3.Ernst J., Whose utility? The social impact of public utility privatization and regulation in Britain [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5

4. Christopher Hood, Paradoxes of public-sector managerialism, old public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rvices [J].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3)

5. 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司部门的伙伴关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

7.张文礼,吴光芸.论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8.孙春霞.美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江汉论坛,2010(9)

9.魏伟,卢少云.公共服务市场化失灵的风险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10.成荫,王曦.官方公共服务与南宋西湖旅游[J].宜宾学院学报,2005(8)

11.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

12.张泰城,王伟年.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中州学刊,2009(4)

13.刘小军.对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思考[J].旅游调研,2007(9)

14.刘德谦.北京旅游公共服务坚持以人为本[N].北京日报,2010-7-8

15李爽,甘巧林,刘望保.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16.李庆雷,陈英,明庆忠.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国家公园发展中的第三部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7)

17.Arie Reichel, Oded Lowengart, Ady Milman, Rural tourism in Israel: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2000

18. Ricard Rigall-l-Torr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ourism municipalities: The role of public goods, Tourism Management, 2008

19.张广瑞.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完善与北京的对策[M].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2008 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20.黄燕玲,罗盛锋,丁培毅.供需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研究――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0(7)

21.石培华,冯凌,吴普.解读:低碳旅游瞄准四大领域,建设四大保障体系.中国网省略/travel/txt/2010-04/04/27/content_19920041.htm,2010-4-27

22.杨大明.明理识途,尽心履职,切实加强旅游公共服务[N],绍兴旅游电子报,2006年第4期. sxtour.省略/tour_netpaperview.asp?id=55[2006-5-10]

作者简介:

篇12

Zhang Heliang;Zhang Zhaoqin;Li Yakui; Zhao Yueping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 075131,China)

摘要:通过近几年对猪生产学课程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探索与实践,创建了“一个优化,两个依托,三个结合”的优良模式,即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高校教科活动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通过此模式的运行,完善了专业课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在地方转化,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良好效果。

Abstract: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ervices of combination involving production, teaching & research to the local economy of pig production course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created the good model of "one optimization, two relying on, three combination", namely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methods, relying on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and off-campus practice bases, to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college textbooks activities and local economic services. Through operation of this mode, it improved the specialized teaching system, strengthened the university as a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of students;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eachers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re enhanced, and the local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s promote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s improved, and the good results of the both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and local economic are achieved.

关键词: 猪生产学 产学研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 服务地方经济

Key words:pig production study;combination involving production, teaching & research;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serve the local economy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78-02

0引言

《猪生产学》是畜牧类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学生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以后所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主干专业课。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规模化猪场管理和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培养好生产一线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成为高校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为此,我们结合猪生产学精品课程建设,深入开展了猪生产学产学研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的研究。通过贯彻“学研结合,学产结合[1],学用结合”的教学思想,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目标,全面优化了猪生产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和社会技术服务体系,为社会培养出了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促进了地方养猪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优化猪生产学课程的教学环节

1.1 更新教学内容猪生产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养猪生产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不断有新技术涌现并应用于生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往往内容陈旧,与现代化养猪生产距离很大,师生专业技能水平不能与时俱进,学生难以学习到最新技术成果。因此,教学内容的更新成为主要的研究课题。本课程组采用以下办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一是搜集国内外养猪科学研究的最新资料;二是把实际养猪生产中采用的最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三是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充实授课内容,让学生了解畜牧生产发展的动态;四是借鉴国内外养殖、饲料、育种企业交流的最新技术资料。多种来源新技术新成果整合,既更新了教师的知识,也把最新的科技成果传授给学生。要做好这一点,要求教师多与实践结合,多与生产企业结合,多参加畜牧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活动,广泛涉猎行业内技术和管理领域最新动态。

1.2 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法等,提高教学效果。采用这些方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为此,课程组多方筹集资金,争取来自社会、学校、企业等各方面的支持,在校内建立了猪生产学实践教学训练基地。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能够亲自进行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治疗的实践。学生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就可进入基地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大四第一学期上猪生产学课程,同时在基地进行饲养管理和科研实践。这样学生对养猪生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法,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1.3 培养专业化思想,既教书又育人首先要学生树立劳动观点。养猪是一个相对艰苦的工作。必须具有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在老师身先士卒的带动和老生的榜样作用下,即使是在家很少劳动的独生子女,也能积极投入到养猪生产的劳动锻炼中,这样即陶冶了情操又增强了专业化思想。二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比如在实训基地做猪全收粪收尿法消化代谢试验过程中,要进行准确的采食量、排粪量、排尿量测定,饲料、粪尿的一点点损失、粪尿采样的代表性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学生们经过科研实践的锻炼和摸索,写出了《猪消化代谢试验操作规程和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等论文,他们经过生产和科研实践锻炼后,对工作的认真程度大大增强。三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通过在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生产科研实践,学生们独立或合作进行不同的试验,从试验设计、材料准备到试验操作及最后数据分析,都能够圆满完成。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工作负责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2抓好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猪生产学教学必须与养猪生产实际相结合。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是猪生产学课程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依托和平台。

2.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目前的课程设置,国内绝大部分农业院校都是在大四第一学期开设猪生产学理论课,到大四第二学期进行毕业生产实习。而毕业实习期间,一部分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养猪生产。因此学生对猪生产学的认知还是停留在书本知识阶段。因此建立校内猪生产学实践训练基地非常有必要。尽管实训基地无论从规模还是从生产管理方面都比不上正规大规模猪场,但它设在校园内,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入实训基地亲自操作,进行饲养管理的生产实践和小型课题研究的科研实践,先实践后上课或一边实践一边上课。猪生产学教学的实验课也可以在基地进行,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教学实验课只能在教室里模拟操作或只能看录像的难题(规模化猪场防疫严格,难以接收整个班上实验课)。比如猪品种的识别与外貌鉴定、饲养管理实验、体尺测量实验,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制实验等,有效解决了养猪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脱节、黑板上养猪的问题。

实训基地建设费用需要多方筹集,例如使用教师部分科研费争取企业支持,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设施等。本实训基地先后承担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子课题一项、校内课题四项、省厅课题二项。基地管理由本课程组青年教师和学生组长负责。动物科学专业学生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进入基地参加饲养管理实践和科研项目,为期一年。每5个学生为一个小组,同一时期有2个小组在基地实践。每个实践期为20天。第一个实践期结束后留下1个小组带动指导新加入的小组,老手带新手,如此循环,使更多的同学都有进入基地实践的机会。

2.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课程组积极进行校外实习和科研基地建设。截止2010年已经建设了4个稳定的校外猪生产学实习基地。其中有3个位于学校附近,即河北怀安县顺达养猪有限公司、河北怀来长福养猪有限公司和河北宣化恒利养猪有限公司等,每年可接收实习生30多人;另外一个为国内著名的养猪企业北京华都种猪繁育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可接收毕业实习生50多人。学校附近的三个基地都是在我校教师多年的指导和帮助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是学校教师对实习基地长期给予技术支持,无论从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疾病防疫等技术管理方面还是从定岗定编、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人员管理方面都为基地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帮助基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显著提高了生产水平,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是帮助基地引资金、引项目。几年来为基地引进科研项目资金100多万元,建设资金200多万元。三是帮助基地培养人才,几年来为基地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50多次,培训人员120余人,提高了干部职工技术水平,更新了现代化猪场管理的理念。

在课程组老师和基地的共同努力下,基地存栏母猪4000余头。目前怀来长福养猪有限公司实习基地投资100多万元,建成国内先进的具有数字化计量系统的科学研究型养猪企业,并承担了大量的试验任务,为师生从事科研、实习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3.1 优化教学实验内容,增加新的实验项目,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根据国内外养猪业的发展和生产实际,我们课程组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优化调整和创新,修改完善了教学实习和生产实纲,新编了《猪生产学实验实习指导》一书。新开设了母猪饲料原料利用与配方技术、种猪预混料配制技术等实验,增加了规模化猪场规划设计、猪的饲养实验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实习项目。通过这种新型实用实验项目的操作,与养猪生产实际接轨,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受到规模化猪场等用人单位的好评。

3.2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院倡导对本科学生施行导师制。学生从大三开始,根据自己的科研爱好和老师们的研究方向自选导师。课程组教师将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及实训实习基地进行的科研项目与学生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完成论文选题、背景资料的搜集整理、试验设计、材料准备、试验操作、数据记录、统计分析和论文写作等,老师随时对试验各个关键环节和学生的综述报告、开题报告、试验报告等进行指导。学生们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与老师共同进行科研工作,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几年来课程组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论文均达到院级优秀水平,校级优秀论文比率达到60%。

4做好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服务工作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2],为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国家和地方办高校的主旨。优化教学环节、抓好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都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高校培养人才,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从而间接实现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而实现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另一个途径就是高校直接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3-4],高校教师的科研教学活动直接与社会生产实践和地方经济建设对接,教师直接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技术服务工作中[5]。

本课程组响应学校号召,积极与张家口市区域经济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对接活动。在市委市政府、学校领导和各县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实现了与宣化县30万头生猪项目、省教育厅万全县养猪扶贫项目、张北县大河乡规模化猪场技术支持项目、怀安、怀来等县的规模化猪场标准化建设项目等的科研与生产对接。目前围绕当地养猪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课程组与地方企业单位联合开展的科研项目有“猪的环保型饲料研究与示范”、“冀西北坝下养猪及猪病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饲料原料营养素含量与猪消化能代谢能数学模型”等。在学院领导和课程组老师的努力及地方政府和养殖企业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多次在张家口电视台、张家口日报开展养猪技术讲座,在各区县开展了技术讲座50多场,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为企业降低了养殖成本,猪的生产水平提高,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取得的成效

5.1 学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实践,通过实训实习的锻炼,学生们能独立进行饲料的配制、猪的饲养管理、预防注射和消毒、猪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等。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另外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吃苦耐劳的品德,扭转了个别学生眼高手低,瞧不起本专业的思想,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养猪企业的中坚力量。

5.2 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得以提高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利用实训实习基地平台,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等措施,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09年猪生产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课程组教师多次获得教学优秀奖、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等奖励。近年来课程组教师出版专著及全国统编教材十余部,在《Animal Science》等国外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四篇,在《畜牧兽医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五十多篇。在与地方经济对接,服务当地养殖业的活动中,教师们通过科技下乡、下场,进一步了解了我省、我区的养殖业现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3 促进了科技成果在地方转化,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产学研结合,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对接,大大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近年来本课程组的十余项成果在地方已经成功实现了转化。其中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的猪用母子预混剂研究成果已在多家养殖和饲料企业转化,企业的饲料成本显著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5.4 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通过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本模式初步实现了良性循环。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场所和实践环境,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奠定了基础。师生通过在基地的实践,其技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不但为基地解决了很多生产技术问题,通过与地方经济对接,还为区域内养殖业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技术支持,如预混料配制技术、低蛋白日粮技术等的应用。这些都增加了当地养殖企业的技术含量,显著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基地和区域养殖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相应的也促进了当地养殖行业对学校专家教授的认可和技术依赖,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几年来通过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探索与实践,猪生产学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科研成果及成果转化率得到加强,区域内养猪业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企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强。当然我们只是作为推进产业发展的教学科研产业大军的一个分子,对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后还需进一步在产学研结合模式、完善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对接体系等方面深入探索研究。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探索与实践是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把教学科研生产和服务地方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发挥高校的三大职能。

参考文献:

[1]王彩云,包满珠,胡惠蓉等.花卉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8(4):83-85.

[2]陈立栋.对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66-67.

[3]彭省临,湛毅青,周鹤林等.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08,(1):80-85.

篇13

关键词:经济发展;职教师资;培养

作者简介:杨同华(1978-),男,江西丰城人,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教师,硕士,教育技术学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丁菲(1969-),女,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导,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江西职教师资培养研究”(编号:11YB246)的成果之一,主持人:杨国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5-0070-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指出,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1]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作为培养职教师资的高校就理应承担输送合格的职业教育人才的重任。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高校在职教师资专业设置、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及不足,从而影响职教师资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本文拟对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相关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职教师资本科专业设置合理性问题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输送合格人才,是高校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层面的职教师资培养专业也更多服务于区域内职业教育行业。因此,开设的职教师资本科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为本区域的职业教育的建设发展服务将是申报专业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以江西省为例,从江西省尤其是国家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定位来看,今后需要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因此,职业技术类招生专业目录里的涉农、涉工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就有开设的必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设相关专业,才能确保毕业的学生有用武之地。所以,选择合适的职业技术教育类的招生专业是高校首先要考虑的,而不是为了办专业而任意选择专业进行申报和设置。

(二)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1.忽视教师业务发展。当前,在高校中重教师学历、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多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侧重对教师业绩的考核、评聘、晋升、选优等,而忽视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教师个性化的专业发展。由于重学历,当前许多教师不顾专业发展避难就易,不管什么专业先完成学历达标。由于重行政管理,在师资建设过程中只强调学历达标、人数达标、培训率达标,而忽视每个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而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授课老师既需要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在相应岗位的操作能力,这种老师我们称之为“双师型”师资。如果教师只是注重学历的提升,不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这样的师资就难以肩负培养职教师资本科人才的重任。

2.企业人才担任课程主讲老师面临障碍。鉴于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的职业性、技术性,相应行业的技术人员可能更适合担任某些课程的实践指导老师。但是,现在高校外聘人员担任课程主讲老师的准入制度相对较苛刻,在职称上要求偏高,且待遇上不够有吸引力,时间安排也不够灵活,因此,制约了这些技术人员在职教师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三)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到位,学术性、师范性、技术性有待整合。职教师资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这种老师的基本质量规格就是“双师型”,即教师+专业工程师,而实际培养中这一目标基本没能落实到位。职教教师相对于普教教师而言,其专业素质构成更具复杂性。除需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教育教学方法,还必须有本专业的实践经验,了解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现状,能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为此,有的职技高师提出毕业生必须拥有三证,即毕业证、教师资格证、专业技能等级证,以此来达到学术性、师范性、技术性的统一。然而,在实践中,这三者常有偏重,尤其是学术性与技术性,由于教师、学制、生源、培养机制、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两者很难实现共同发展。而师范性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完善及培养方式的局限性,也常常受到削弱。

2.培养模式不科学,职业性、实践性、情境性有待强化。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仍然沿用普通师资的培养模式,即学校本位培养模式,在大学课堂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到企业、学校实习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从普通高校来的毕业生则缺少学校见习和实习,很多新教师上岗前对自己即将工作的环境、工作性质一无所知,缺少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训练,不仅从教后适应期较长,且对新教师的心理也会产生影响。

篇14

关键词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地方经济建设;社会服务;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81-02

Agriculture and Forest Specialty Serving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U Qing-fang CHENG Zhen JIANG Zi-hong JIANG Sheng-quan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uzhou Anhui 239000)

Abstract Social service is one of the du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peciality i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such as do not closely contact with industry,service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the service ability is insufficient,social service operational mechanism is imperfect.Thus,it can serv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way such as defining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deep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carrying out vocational training,etc.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pecialty;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social services;approach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责。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立足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和生命力的体现。随着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推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1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1.1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1]。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体现了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1.2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价值所在

高职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职院校,通过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提高地方人口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标志,是政府举办高职院校的意义所在,也是高职院校自身价值的所在[2]。如果不能够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难以得到政府的长期支持。

1.3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定会带来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大力发展。这样,高职院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就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共同发展与进步。由于办学成本高,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只有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3]。没有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失去了政府、企业等的支持,高职院校将失去应有的活力。因此,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 高职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

2.1 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不够紧密

目前,农林类专业主要包括农学、林学、园林、园艺、茶学、植物保护、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野生植物资源等。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之前,并没有对当地的产业和市场需求展开必要的调研,而是根据自身的师资、部分领导及教师的意愿等来设专业,使得开设的专业不能很好地对接地方产业的需求。这就造成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用武之地,而公司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2.2 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

很多农林类的高职院校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同时,紧抓教研、科研工作,将教学、科研成果等作为教师考核与评价的标准。而服务地方经济的这项职能往往被学校和教师忽略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

2.3 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能力薄弱

高职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工作往往需要长期在实验室或试验田进行大量的试验才能有所结果。不少高职院校r林类专业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科研。再加上一些学校的科研条件有限,科研经费不足,科研激励体制不成熟,都制约了高职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工作。

2.4 服务地方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和灵活

从高职院校的运行机制来看,很多学校并没有设置组织和管理社会服务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缺乏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服务机制,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和灵活。即使有教师有参与社会服务的想法,也感觉无从下手。同时,很多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时,没有制定长远的计划,使得社会服务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影响服务效果和服务品牌[4]。另外,很多社会服务的成果无法量化、难以度量,也给社会服务的考核和评价造成困难。这些都需要学校制定并完善相关的运行机制。

3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

3.1 深入农村基层,服务“三农”

高职农林类专业教师可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与带动下,参与各种类型的服务“三农”的活动,如百名技术专家下农村、一村一名农业技术专家、农业项目一对一技术帮扶等。专业教师作为技术指导人员,深入农村基层第一线,走进农村、服务农业,根据农村生产与发展需要,利于发挥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增强工作经验,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办法。另外,也可以和农村生产大户联合,创办示范性种苗繁育基地、花木栽培示范基地、果园、生态园等,形成了示范性产业联合体[1]。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专业所长,将科学转化为生产力,还能使专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提高,真正培养双师型教师。

3.2 专业教师联系农林类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除了直接服务农村、农民、农业之外,高职农林类教师还可以联系当地农林类企业,深入企业,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帮助解决公司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当地的农业产业园、园林绿化工程公司、优质苗木生产公司、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公司、植物组织培养公司、茶生产及制作公司等。在为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在公司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校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场地与机会。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取科研项目带动方式服务社会。即专业教师主动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根据基本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引进或自主设计开发科研项目,并在实施生产项目的过程中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然后将科研项目研究的成果交与农林类企业开展合作,并及时转化成生产力。

3.3 通过校企合作、校办工厂等途径服务社会

高职农林类专业可以和当地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农林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另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发展校办产业,支持科研实力强、科研成果多的农林类专业创办经济实体,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产、学、研紧密结合,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以各类培训为契机,服务社会

高职农林类专业教师可以根据政府或市场需要,给各类人员开展培训,如农林类企业员工专业技术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前培训、农民提高劳动技能及创业培训、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等。根据学员特点,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趣味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在达到良好培训效果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5 成立科技小组,开设专业技术咨询室

高职农林类专业教师可以组建科技小组,开设专业技术咨询室,为需要的公司和个人提供农林类技术资料;同时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现场答疑等多种灵活的方式,进行社会服务,同时也锻炼了专业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

4.1 明确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强化服务意识

办学定位内涵丰富,涉及层次定位、类型定位、学科定位、人才定位、面向定位和规模定位[2]。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突出办学特色,尤其是突出“地方性”“高等性”“职业性”的特点。农林类专业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建设、课程安排、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方法选用等都要围绕办学定位来进行。

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对接。地方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必须将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地方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判断职业与岗位需求,从而进行相关专业的设置,直接对接当地产业,为产业的发展壮大服务。

4.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教师是高职院校正常开展工作和培养学生的基础,高职农林类专业的实践性均较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学历均较高,但是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指导水平较弱,不仅影响了对高技能型学生的培养效果,而且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也有所欠缺,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关键。具体可通过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进行锻炼、教师到企业参与培训、从企业引进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从企业聘请高职称及高技能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等途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4.3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应该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推行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质量控制。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实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这需要高职院校做到育人理念与用人理念对接、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质量标准对接。

4.4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正在发展建设中,实践教学条件简陋,资金不足,设备设施不完善,影响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高职农林类专业要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为提高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能力奠定基础。

4.5 产、学、研相结合,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资金的限制,大多未建成独立、完善的实训教学基地。企业由于生产需要,往往设备齐全且先进,但缺乏全面掌握系统性理论知识的人员。因此,可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环境和生产设备,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而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以及教师的科研成果解决技术难题,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生产力。另外,学校也可以和企业开发企业所需的专业和课程,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校企还可以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学校接受企业委托,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及人才相互渗透,推动校企共同发展,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目标。高职农林类专业只有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拓宽办学思路,树立服务意识,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职业教育中彰显吸引力和竞争力。

4.6 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工作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广泛参与职业培训工作,为当地的农林类企业员工、下岗工人等提供职业培训,丰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在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同时,扩大学校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5 结语

总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与发展动力,是地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标志。高职农林类专业教师和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在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林类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6 参考文献

[1] 梁继华.高职涉农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教育研究,2015,82(1):24-26.

[2] 杜祥培.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