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范文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

篇1

【Key words】Space、Environment、Children needs

1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内涵

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是图书馆设计的重要一项,它既具有室内设计的一般属性,也具有其作为公众阅读空间的独特性。

1.1室内设计的内涵

室内设计是指人们根据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运用色彩、材质、灯光等技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1.2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基础

读者是图书馆生存价值的体现,所以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就是要如何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而要做到优良的设计,必要的基础就是对读者阅读行为和图书馆业务流程有足够的了解,并能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当中。

2“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

依照设计的步骤,室内设计可分为空间规划、空间环境设计、家具的选择与陈设三大部分。

2.1开放、流畅的空间格局

空间规划是室内设计的第一步,“是指依据室内空间的功能需求对空间进行的划分、分区和组合”。在做空间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图书馆的受众和服务,然后设计出一个能兼顾不同年龄读者群、不同资源类型和不同活动的区域划分方案,而每个区域的规模和位置,则要依据图书馆的具体情况而定。

2.1.1开放性

开放的空间规划主要以虚拟空间的形态呈现。主要是依靠非实体墙的虚拟分割来实现,如通过列柱、灯具、书架、的排列,色彩和材质的变化等,对空间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切割感。这样的虚拟分割使图书馆呈现一种开放的形态,符合图书馆公众阅读环境的开放属性,同时又便于图书馆功能区域的重置与增减,预留了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

2.1.2流畅性

流畅性是图书馆开放性空间规划的一种体现,具体有以下要求。(1)视野的通透,通透的空间能够让读者快速概览馆内的全景;(2)功能的贯穿性是指读者随时可能产生的服务需求都能得到高效、高质的满足。

对于初次借阅的读者,可以通过导览图快速了解图书馆的布局,从而决定从哪里或去哪层。图书馆入口处区域是设置“读者自助服务设施”和“快速选择区”的必要区域。快速选择区是为了满足时间紧凑的读者的需求。设置在每层楼梯转角处的服务内容导览图,儿童阅览区的自助借还机,人工咨询和流通服务台,这些服务设施都属于图书馆的快速服务体系,方便读者更加便捷地获取服务。

2.2空间性格的创造

“空间性格是空间环境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反应的人格化”。不同的空间元素排序,形成不同的空间环境;不同的空间环境,造就出不同的空间性格。构建与图书、读者性格相协调的空间环境,既有助于提升读者阅读的心理舒适度,也有助于增强图书馆对受众的吸引力。

2.2.1空间环境的营造

图书馆的空间环境设计比较复杂,要有主次之分。首先要确定整个空间的主格调。是典雅古朴的还是时尚现代的,是沉静稳重的还是开放灵动的。主格调的清晰度严重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要突出但过于突出反而会淹没图书馆的其他主题,所以空间格调要表现的内隐。其次是子空间环境的营造。子空间环境其实是对不同功能区内容和目标受众的一种映射。子空间展现自己的性格,可以通过部分用具、元素的改变来实现。

2.2.2元素设计

空间环境是由空间元素的排列构成,每种空间元素有其独特的属性和空间构造力。

(1)色彩、照明设计

通过对色彩和照明的合理设计,可以更好地展现图书馆的视觉效果,引导读者,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和缓解疲劳。例如儿童阅览区可以用些鲜艳的颜色,既能醒目地吸引儿童读者,也符合儿童的视觉心理特点。

(2)标识设计

对于初次借阅的读者,清晰的标识设计格外重要。设计合理的标识要综合考虑到馆内建筑风格、空间规模、目标受众、装修色系等因素。标识主要包括:服务布局图、导向标识、区域标识、资源分类标识。服务布局图,一般设置在图书馆的入口处及楼层拐角处。导向标识包括馆外的位置导引标识和馆内的服务、资源导引标识等。区域标识,是对子空间的功能界定,如“儿童阅览区”、“自主服务区”、等。资源分类标识,包括主题标识、分类号标识,其中主题标识可以是文字标识,也可以是图案标识。

2.3家具的设计与陈列

家具的选择与陈设,关系到读者在图书馆阅读的舒适性,同时也影响到图书馆空间环境的装饰效果。图书馆的家具主要包括书架和桌椅。家具的摆放和尺度关系到图书的利用率。 开卷的书架,对顶层的图书有较好的展示,每层置书的隔板都是略略上倾的,方便读者获取书名和查找。二是书架的可活动性。开卷书架可拆卸、重组,方便图书馆布局调整变化。桌椅的作用:一是供读者歇息。二是分割和装饰空间。环曲排列的桌椅,既可分隔成一个独立的区域,也可形成一条读者阅览引导线;通过桌椅色彩、造型的变化,起到区分空间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3“以儿童为中心”的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

空间环境对儿童智力的开发与人格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空间的设计是否能符合孩子们的行为及心理特点。儿童的所思所想,能否达到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的作用。怎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正确引导他们,这些才是少儿图书空间设计的重点。近几年的儿童阅读空间设计中能看到宽敞的活动空间、良好的绿化环境、协调柔和的灯光和无障碍设施;丰富的色彩;大开间、灵活的隔断设计,藏、借、阅一体化,但是其设计表达的形式和布局上还是存在不足的。

儿童借阅区书架、桌椅的布置要灵活便于儿童活动;阅读区采用明亮而温和的颜色使得空间的氛围变得十分轻松且具有活力。给儿童带来快乐与有趣的心理感受。

篇2

Abstract: The outer spa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s relative to the internal space.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library. It's the "no roof building". In the elements of the library outer space, interface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forming space, and als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decide and influence outer space.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要素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outer space;elements

中图分类号:TU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096-01

0引言

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空间是相对于内部空间而言的,这个空间是图书馆的一部分,是“没有屋顶的建筑”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图书馆外部空间的设计对图书馆自身及整个大学校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主要包含界面和环境两个方面。对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设计要素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系统和深入地了解影响外部空间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提高我们对外部空间的认识,从而提高对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空间的设计水平。

1界面

在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空间中,界面是形成空间的必要条件,也是决定和影响外部空间的重要因素。外部空间界面可分为环境界面和建筑界面。

1.1 环境界面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的环境界面指各类路面,广场,绿化,水景等对外部空间起界定作用,同时影响外部空间形态和空间质量的界面。

1.1.1 硬质界面图书馆的广场是最重要硬质界面。广场是大量人流穿越、聚集、交汇的场所,它直接影响读者对图书馆外部空间的感受。广场应该有适合的尺度,过大的广场会使人失去尺度感,使读者与图书馆产生疏远感;过小的尺度会使空间局促,使读者产生压迫感,同样影响对图书馆的使用。适合的广场尺度应当具有围合感,同时有足够的观察和使用的空间。广场的铺底也十分重要,铺地的材质、铺装的图案也会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外部空间的感受。明快的色彩,细腻的材质,简洁的铺装,可以体现大学图书馆严谨、宁静、儒雅的氛围,同时能够突出图书馆的建筑形象,使内外空间协调统一。道路作为硬质界面起到引导人流,组织交通的作用。不同形式的道路对人流有不同的作用:直线式的宽敞的道路起到快速引导人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曲折的园林小道吸引少量人流散步休憩,没有特定的目的性。机动车道及停车场则将机动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对图书馆读者的影响。

1.1.2 软质界面图书馆的外部空间的软质界面主要包括绿地和水景。软质界面具有场所功能。广场的场所功能在于组织交通,进行仪式性的公共活动等,而软质界面的场所功能偏于休憩和交流。读者在图书馆读书之余可以在草坪或水边进行休憩交流。同时软质界面具有景观功能。大学图书馆周边的绿地和水景可以形成舒适宜人的外部空间环境,吸引读者进入。此外,软质界面还具有生态功能。绿地和水景有助于改善图书馆建筑外的小气候。植被可以热岛效应。同时还可产生氧气,提高周边空气质量。水体可以吸收热量,调节室外温度,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建筑通风,降低建筑能耗。用原有的地形条件,将硬质界面和软质界面结合布置。同时利用高差变化,精心设计外部空间界面,可以创造出大学图书馆丰富的外部空间。①仪式性外部空间。②自由性外部空间。③复合性外部空间。

1.2 建筑界面图书馆建筑界面在其外部空间中起着控制和统领的作用。同时,大学图书馆建筑界面又必须与其在校园中所处的位置和周边的环境相协调。①图书馆位于校园核心区的中轴位置,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图书馆的建筑界面常常被设计为对称式的:强调外部空间的礼仪性,强调建筑的中轴位置。②图书馆位于校园核心区,且校园内需要一个制高点来统领整个空间。图书馆的建筑界面常常被设计为高层塔楼式:强调建筑形式的高耸突出,以及对其外部空间和其他建筑的统领作用。③图书馆位于多条流线的交汇处,且不需要图书馆有高度上的统领作用。图书馆的建筑界面则常为非对称的多层独立式:形式的相对独立,可强调个性,也可强调与周边建筑的协调。④当图书馆以多层院落式来适应地形环境或校园风格时:其强调的是空间的层次和组合。⑤图书馆位于校园核心区,不处于中心位置,且与其他建筑结合,结合式:不强调个性,强调共性与协调。

2环境设施

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环境设施主要包括:

2.1 休憩设施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的休憩设施为读者提供了读书、休憩、交流的设施。体现了图书馆对读者室外活动的关怀,也是外部空间环境功能性的重要体现。

2.2 景观设施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环境中的主要艺术景观设施包括雕塑、壁画及各类艺术小品。它们能够点缀和烘托外部空间环境气氛,给外部空间以鲜明的标志;能够增添大学图书馆的文化气息,强化图书馆在校园中的可识别性。

2.3 照明设施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照明设施主要是利用环境灯光的效果,创造夜间图书馆宜人的外部空间。照明设施的设计包括基本照明和艺术照明。基本照明是保证读者正常的夜间室外活动,防止事故和犯罪发生。艺术照明是在基本照明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外部空间特征,利用各种灯光渲染环境气氛,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外部空间环境的再创造。

2.4 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是大学图书馆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图书馆开放性的表现。图书馆外部空间的无障碍设施主要包括盲道、残疾人坡道、视残标识等。

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空间设计还特别要重视吸收地域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并融会到空间设计中去,才能够创作出有文化品味的外部空间。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英]杰奥弗里・勃罗德彭特.乐民成等译.符号・象征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鲍家声主编.图书馆建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4]钱健,宋雷.建筑外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5]何镜堂.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建筑学报,2002.9.

篇3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与更新,高校图书馆作为当代高校的地标性建筑、高校教育“硬件”象征之一,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图书馆承载的是高校几十年历史文化的发展,无论从选址、设计还是气势,都是其他建筑所无法比拟的。

本文主要从当代高校图书馆的复合型功能出发,结合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从建筑功能和使用功能两个方面浅析高校图书馆的设计布局,从中找出可供其他高校图书馆参考的长处及不足之处以待改进。

1图书馆的建筑功能

11一般高校图书馆的自然采光方式

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建筑中的一种,拥有开馆时间早、闭馆时间晚、使用频率高等显著特点。其每年开馆时间在10个月以上,开馆时间一般从早上八点一直持续到晚上九、十点,长达14个小时以上。

为了保证图书馆苛刻的采光需求与阅读环境要求,图书馆建筑的采光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主要采用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在自然采光方式中,一般主要采用的是被动式自然采光。

建筑的采光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效果最好,同时又最节约能源的就是自然采光。自然采光,顾名思义就是将自然光引入建筑内部,并且将其按一定的方式分配,以提供比人工光源更加理想、质量更好的照明效果。建筑的自然采光方式分为被动式采光方式与主动式采光方式两种。两者的被动与主动关系是相对而言的。

(1)被动式采光:被动式采光就是利用不同的采光窗进行采光,其采光原理简单,自然光线通过建筑上的孔洞直接射入建筑内部,起到照明的作用。

(2)主动式采光:主动式采光是利用集光、传光等设备与控制系统将自然光传递到需要照明的部位。

鉴于主动式采光方式对建筑设计本身的要求,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一般主要采用被动式自然采光方式。在这种采光方式下,传统的图书馆阅览空间为了节省电能同时满足采光的要求,将采光窗开大,层高也较高,这样一来,虽然满足了阅览空间采光的要求,却无法在阅览室内放置大量的图书;同样地,传统的藏书室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对图书造成的损伤,会减小开窗面积或采用窗帘遮挡阳光,层高也不需要特别高,这样的环境是不适合读者阅览的。但是,新型高校图书馆的复合型功能将阅览空间与藏书空间有机结合。这样一来,不但满足了读者阅览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增加藏书量,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这种新形式的阅览空间,其采光需求是非常严格甚至苛刻的。不但要创造出满足阅览需要的光环境,还要避免过多的阳光直射损伤图书,难点就在于“量”的控制。因此,对于新建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其建筑的自然采光设计是需要经过慎重推敲的。

12青岛理工大学的采光空间设计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图书馆结合建筑自身情况,主要采用的被动式自然采光方式。校区图书馆位于校区正东方,坐东朝西。从建筑朝向来讲,图书馆大厅的缓冲设计避免了最大的影响“西晒”,夏季午后的炎热对读者的阅览环境影响不大。同时,校区图书馆将大厅内西墙拔高,采用“高开窗”,既有效阻挡日光直射,又能最大限度地采光。

规避“西晒”的同时,校区图书馆主要采用南向与东向及部分北向的自然采光方式,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增加采光质量并有效保护藏书。

(1)图书阅览区内藏外阅。将较矮的阅览桌椅布置在采光窗直射区域,保证采光与通风;藏书架远离光线直射区域布置在中庭区域,这样,一来可以增加采光质量,二来避免光线照射高大的藏书架而产生大面积阴影影响读者阅览,三来可以有效保护图书。

(2)期刊阅览区交叉布置。基本同图书阅览区一致,同时,中庭区域阅览桌椅与期刊展示架交错布置,这样读者与期刊获得最大接触面积,避免空间死角。我馆采用110cm左右高度的期刊展示架,基本与读者坐高持平,这样既不会影响读者视线,又兼顾了领域感和私密性。

(3)阅读桌椅的摆放方向。阅览桌椅与采光窗成90°,避免读者的朝向正对着采光窗口产生眩光。

(4)南向及东向双层中空采光窗。这样的采光窗既能保证采光,又能保证夏季隔热与冬季的保温。

(5)采光窗结构的内表面和周围的内墙面及地面装饰,大部分采用浅色饰面,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览环境的亮度。

当然,我校图书馆在自然采光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1)我校区因朝向问题,大厅内西墙拔高虽有效规避了西晒,但高开窗及中厅高大的藏书架不可避免地导致室内空气的不流通,夏季容易闷热。

(2)阅览空间仅仅采用被动式自然采光,夏季的遮阳方式只有窗帘,如此一来,夏季摄入的光线虽然减少,但其亮度不可避免的降低。同时,夏季拉上窗帘就减少了室内的通风,严重影响室内的阅读环境。

(3)我校图书馆为了出于造型、采光等多方面考虑,将南墙、西墙设置为有色玻璃幕墙,有色玻璃确实能够阻挡部分光线的高强度摄入,但是摄入的绿色光线却极大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被动式自然采光方式下,我校图书馆因自然采光带来的不足就需要人工照明进行辅助,同时因兼顾采光质量所带来的室温问题需要大功率空调调节,这都不利于能源的节能减排。

总体来讲,我校区图书馆结合建筑朝向及功能划分选择综合的采光方式,比较好地兼顾了室内采光质量,比较好地满足了读者的使用感受。

2图书馆的使用功能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师生课程教学的支持和补充,因此图书馆中的各类学习或非学习活动,均与教学存在联系,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强调开放式、协同式、无缝式学习,提倡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与阅览相结合的模式,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要求图书馆的设计跳脱出单一阅览空间的枷锁。图书馆传统的阅览空间、学习空间、交流空间、休息空间等空间界限被消解,各功能场所没有了明确的边界,最重要的部分――阅览空间也不再单纯按空间划分,整个图书馆都成为广泛意义上的阅览学习场所,阅览、交流行为无处不在。

结合美国人Demas在《大学图书馆的变化》一文中提出的关于美国大学生在图书馆中的行为,将当代大学生的图书馆行为总结如下。

21在安静的氛围中阅读

图书馆拥有让人安静学习的独特氛围,读者们通常十分享受“独自”在这个“看与被看”的公众场所学习的感觉,有时甚至连其他读者使用电脑的声音都比较厌烦。

22个性化的学习

读者学习行为既有个人的一面也有社会化的一面,图书馆扮演着仅次于教室的角色。不同于教室、办公室、寝室等嘈杂的地方,图书馆是一个舒适的可以适合各种学术活动的地方,可以让人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23非图书馆行为

阅读、学习、研究是大学图书馆传统的活动,其他与图书馆的功能和角色不太相符的行为,常常不被讨论和提及,被视为不务正业的表现。事实上,这些行为在学生读者群体中更为普遍。

会面和社交行为:许多学生愿意花时间在图书馆享受社会交往的氛围。

饮食体闲:学习行为的间隙需要咖啡、水甚至食品来支持和补充;因此,图书馆有必要改变管理模式,适应这种人性化需求。

其他活动:参与文化活动如“世界读书日”,看展览等。

当然,读者在图书馆发生的各种行为仍然以阅览学习为核心,这个核心贯穿于其他活动之中,最终表现出与各种相关行为融为一体的多样化阅览活动。因此,图书馆在空间布局设计上就要打破传统固定空间的模式,在方便读者多样化阅览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我校图书馆占据图书馆大楼二、三、四层,二楼、三楼为图书阅览区,四楼为期刊阅览区,各个分区融传统的“藏、借、阅”功能于一体,充分考虑读者的多样化阅览行为,将内部空间进行了契合建筑造型及复合型功能的设计。现以三楼科技图书阅览区为例进行说明(见下图)。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图书馆科技图书阅览区空间布局平面示意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校图书阅览区结合建筑造型及采光要求内藏外阅,又将藏书、阅览、学习、交流、休闲等区域有机融合,既方便了读者多样化的阅览行为,又高质量地保证了读者的阅览学习等行为。

篇4

摘要: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日益涌动的人文主义思潮对图书馆建设的影响巨大。读者开始注重和强调图书馆建筑的多元化、环保、节能舒适、精神需求以及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的多样化,更多地关注环境、人文层面上的因素等,希望图书馆是大开间、超市型的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0-0105-03

1图书馆发展的动态观

由封闭到开放、由对部分人开放到对全社会开放、由被动服务到主动推送服务,图书馆经历了藏书楼、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型图书馆、云服务和移动图书馆的发展。从技术层面上看,其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结点化、特色化”的智慧型图书馆。

1.1图书馆建筑发展的演变

图书馆建设模式历经了传统模式、模数式、后模数式等过程。如:20世纪60年代的模数式建筑物是以按固定间距设计的柱子做支撑,除掉柱子,在建筑物内就没有任何支撑重量的东西,提倡“统一柱网、统一层高和统一荷载”的三统一。

1.1.1图书馆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图书馆建筑职能的变化。②图书馆建筑管理方式的变化。③图书馆建筑空间形态的变化。④图书馆建筑建设方式的变化。

1.1.2图书馆环境品质新要求。未来的图书馆仍由图书馆建筑、书和人组成。同时,图书馆会随着读者对高科技的需求和应用而改变,主要表现在文化的拓展、元素的应用和理念的传承方面:①生态宜人的阅读环境。②浓郁的文化氛围。③个性化的阅读环境。④休闲交流的自由空间。⑤可供选择的学研场所。⑥自由灵活的弹性空间。

1.2图书馆空间的功能变迁

空间与环境既是图书馆服务的载体,也是图书馆服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空间在其定位、功能和作用已不能和十几年前同日而语了。2008年9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主席Julie Beth Todaro博士曾在发表的《21st Century Academic Libraries》报告中指出:“我们正在提供新的或是改建的空间吗?我们为用户提供公共学习空间、小组学习室、会议室吗?我们能为那些缺乏学术资源的用户提供远距离的、分布式的、无缝的学习环境吗?我们能通过合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节约服务成本吗?”因此,信息共享空间、学习空间的兴起,表明了图书馆界对图书馆功能与角色的重新认识。

1.2.1图书馆空间的新认识。未来图书馆的空间将注重使用者、学习活动、空间场所、共享资源伙伴等4元素的循环互动与关联,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学习中心、信息资源枢纽、学术交流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娱乐中心。过去,图书馆利用“黄金”空间储存馆藏;现在,不常用的书刊从馆内书库迁移到校外密集书库或馆内密集书库。过去,图书馆空间以年度书刊购置量规划,很多图书馆随着馆藏增加占用而不断蚕食着读者的使用空间;现在,有些图书馆以书刊零增长来规划,围绕读者需求来设计,将馆藏空间改变为读者空间。

1.2.2图书馆空间的新需求。对于现代图书馆,封闭式书库、独立的阅览室已不再适应发展,需要营造一个现代复合式的多元化空间,以满足信息时代读者的多层次需求:①空间智能化。扩大信息空间、更换阅览桌椅、改变环境氛围、提供团体讨论、设置多媒体制作区、设立咖啡休闲区等。②图书馆要发展具有弹性的模组家具。③新的图书馆空间将逐渐进入到“海量信息的科技体验和美妙空间的艺术体验融为一体”的新阶段。

1.3信息共享空间的兴起

信息共享空间(IC空间)是一种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环境,是一个由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共同构成、拥有最新技术设备、提供一站式的专业的信息服务、培养用户信息能力和计算机能力、注重协作、供用户共享信息资源和原创作品并进行学术交流的崭新的空间和平台。

1.3.1全新的服务模式。作为一种全新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综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共同支持下,为读者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和艺术修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

1.3.2丰富的时代内涵。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建筑实体中减少了存储书刊的空间,将所有新旧媒体兼收并蓄,将实体空间的特质与虚拟空间的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关系,彼此成为镜像,并将更多的空间用于展览、阅读和读者团队学习,使信息时代的读者多样化的文化行为得以实现。

2信息共享空间与“七大群块”

这里提出的“七大群块”的概念是指:总服务大厅现代化的体验、密集型书库建设、信息共享空间的布局、休闲中心的体现、学术沙龙氛围的营造、图书馆关键技术的应用、三维虚拟智慧平台的构建等。“七大群块”与新建馆或改扩建馆及其与原建筑体的融会贯通,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统筹考虑。

2.1服务大厅的现代化体验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日益涌动的人文主义思潮对图书馆建设的影响巨大,读者开始注重和强调图书馆建筑的多元化、环保、节能舒适、精神需求以及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的多样化。新建图书馆可以把图书馆一楼大厅(或某楼层)打造成一个文化、文明的窗口,一个以凸显“服务立馆”的窗口,使广大读者“流连忘返”,设计、营造一座充满欢迎意味的图书馆。

2.1.1核心型交汇空间的建构。图书馆一楼大厅可建构成多功能型、核心式的服务大厅,使之成为核心交汇空间:①大厅应具备人流聚散、导向、书目查询等功能,设计时应考虑大厅的大小、形态等具体的要求。②功能的多意性和不定性。图书馆大厅要适当满足不同层次、规模的交往、休闲、展览等灵活要求。③空间应具备精神感染力和认知性,使得图书馆大厅空间的形态和设计要素应具有多变性和灵活性。

2.1.2阅览环境。图书馆可在大厅内多摆放沙发,为学生提供更为舒适的学习环境,并提供造型各异的椅子,满足不同学生需求;考虑到馆内一层部分区域灯光较弱,在一层所有阅览座位增加LED照明灯,满足阅读需求。另外,一些调研表明,读者不只需要安静的阅读空间,更需要有声的讨论空间。

2.2密集型书库建设

现代图书馆馆藏、阅览、交流的空间比例发生逆转,图书馆的建筑实体减少了存储书刊的空间,纸质书刊大量进入密集书库,将更多、更舒适、更便利的空间提供给读者用于展览、阅读。这就要求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在全面开放的基础上,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重视密集型书库的建设。传统书库建设有“一线书库”“三线书库”之分。目前,建设“密集型书库”“高密度仓储书库”,就是把一些“低质书”“剔旧书”分门别类放进密集书库。这样做不仅节约了馆员及读者查询的时间并减轻了劳动强度,也有效地实施了资产保护。

2.2.1图书流通量呈下降趋势。国外专家曾预计,印刷资源占图书馆全部馆藏的比例会越来越小,图书流通量年均下降约8%。另外,清华大学图书馆、香港和台湾地区图书馆的调研表明,图书外借量大都呈下降趋势。

2.2.2到馆人数增加。在图书馆馆舍新建或扩建的趋势下,读者入馆量呈上升趋势。到馆人数的增长提醒我们:设计良好、装备先进、与时俱进的图书馆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在大学的舞台上发挥着它们的中心作用。大学图书馆空间“人满为患”的境况,在某种角度上也反映出图书馆在学校培养具有竞争力人才中的作用,折射出现代图书馆空间和图书馆服务的魅力。

2.3信息共享空间布局

未来的图书馆将是弹性组织,弹性空间是永恒的真理。新的需求,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导致了图书馆空间布局的调整,重点应放在信息资源共享空间的优化与设置上,以构建有大学图书馆特色的共享空间布局。

2.3.1空间特性。图书馆利用建筑物理空间勾勒共享空间时,应考虑6个方面的特性:①有主题特色。即不同地方有不同特色。②组织性、秩序性。空间组织严谨,但有活力。③活泼、趣味性。即具有吸引人潮特性的图书馆。④内部空间开阔、穿透、层次性。即空间具有丰富美感,有内涵。⑤方向性。出入、上下动线,简约、清楚。⑥前瞻性、弹性。空间可弹性变动使用。

2.3.2“自助”理念。现代图书馆空间的理念转变了传统图书馆的视角,它从服务和管理的角度提出“自助”的理念。读者的自主性、自由性和选择性大大增强,图书馆空间最大限度地自由开放,各楼层之间彼此联通,管理者的位置彻底改变,整个场所仅设置总服务台和咨询及引导服务的基本人员,其他与读者相关的管理则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完成。这样既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同时又大大减少图书馆管理人员数量,节省人力资源,真正使读者成为图书馆的主人。

刘二灿:基于IC空间图书馆顶层设计的基本理念*2.3.3建筑空间的利用。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空间的构建来说,硬件是基础,软装是美化,品质是内涵,生态、和谐是目标。图书馆要在坚守理念的前提下,完善设计,实现功能,进而体现其价值,使之成为永恒主题、时代轨迹、文明象征。

2.4休闲中心的体现

大学新建图书馆或改扩建后的图书馆可规划某楼层,布设成休闲、娱乐中心,构建读者自习、交流区域,提供简餐、茶水、咖啡、文化超市等服务,营造出“悦读”新境界,吸引读者进入图书馆。空间和新增内容兼容了许多新的功能。另外,大开间的布局,挑空设计,宽敞明亮的空间会令人耳目一新。

2.5学术沙龙的营造

图书馆已从管理阅览型向综合的信息开放型发展,图书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变化,在资金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设置视听、研究、交流、自习、讨论、会议厅、展厅等不同的空间。

2.5.1大开放、小封闭的空间设计。大开放是指阅览室具有多种功能,融查、阅、藏、管、参等于一体。小封闭是相对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一些辅助功能和管理空间的相对封闭性、多样性空间的创造,如:设立各种类型的研究室、辅导室、交流室、休闲阅览区以及类型多样的小组研讨室等。

2.5.2“创客空间”的构建。“创客空间”目前已经嵌入大学、社区中心、成人教育等机构中。所谓的“创客空间”,具体地讲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物理场所,一个具有加工车间、工作室功能的,开放交流的实验室、工作室、机械加工室。读者在创客空间里共享资源和知识,合作进行创造,最终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其“潜能”和发展空间巨大。

2.6图书馆六大关键技术的应用

2.6.1WiFi覆盖。这里所谓的图书馆WiFi覆盖与国内几大公司如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的WiFi覆盖有所不同。图书馆的无线网络是指图书馆购进的商品化数据库、馆藏书目数据等具有产权保护的电子资源,在校园网或者在图书馆所覆盖的一定区域内能够为师生提供查询、浏览或者下载使用,为教学、科研服务等。如:师生可以利用手机或者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远程查询馆藏图书信息,可以网上预约、续借等。全区域的WiFi网络覆盖,是实现“智能化数字图书馆”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WiFi覆盖面已经由原来的几米拓展到了6.5KM左右。

2.6.2一卡通技术。近几年迅速普及的“校园一卡通”技术以智能卡为载体,结合微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诸多高新科技。“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6.3网络隔离与协同。虚拟网通道和专用物理通道保证各层次网络连接和信息传输的安全,并实现专网、虚拟网、校园网的隔离与协同。

2.6.4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身份认证是信息化校园的基础平台,为校园的各种应用服务提供了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平台。

2.6.5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技术。它是基于一卡通技术的数字校园管理技术。它通过完整的密钥体系,在权限分配、登录控制、身份验证、密码控制、日志跟踪等方面实行严格管理,并对每个业务的关键点都实施了安全措施,构成了完整的安全体系。

2.6.6Web Services技术。Web Services作为一种动态整合现有计算机系统的工具,具有创造效率、提供新功能的优势,已成为近年来技术领域中的主流,并被广泛使用。

2.7三维虚拟智慧平台

三维虚拟智慧平台采用最前端U3D虚拟化场景搭设技术,真实采集现实场景,以高模拟三维制作,以其独特的交互性及多感知性,构建一个集智能导航、智能管理学习、智能管理、智能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虚拟平台。如:虚拟翻书系统就是虚拟电子书,又叫感应翻书、电子翻书、互动翻书、魔幻书等。虚拟电子书犹如一本打开的书籍,书内记载丰富,包括动画、视频、图片等,读者可以自左向右或者自右向左用手翻阅,就像在看一本普通的杂志一样。这种虚拟翻书形式新颖,视觉冲击力强,给人以神奇感,而且可以展示的信息量更大。

3建议与思考

对于大学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布局来说,目前有两种情况:一是新建图书馆,二是改扩建图书馆。改扩建图书馆就存在一个“三位一体(原馆舍、改扩建主体、‘七大群块’的融会贯通)”的实施,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这里仅提一些朴素的、基本的想法,供设计部门、领导决策参考。

3.1设计师与馆方参与

成功的图书馆必须有好的业主和好的设计师。建筑师注重造型,张扬个性。国内的模式仅仅是做“毛坯”建筑设计;而业主则强调实用,体现功能的要求。这就需要两方面的沟通,馆方应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做人文设计,其结果会完全不同。早参与比迟参与好,迟参与比不参与好。

3.2避免“二次”投入

图书馆在规划方案、基建中要综合考虑环境建设:①融会贯通问题。即原建筑与改扩建主体,各楼层的桥接,存在安全、协调和美观问题。②动力配电系统。图书馆强电统一供给,有冗余。③综合布线系统。如:强弱电布线、信息系统、综合布线及读者出入等问题。④综合利用。原建筑看起来“不合理”“多余”的空间,可以稍加改造,综合利用,如复印室、照相室等。

3.3理论联系实际

在诸多前瞻性理念的指导下,图书馆应综合考虑学校存在的多种因素和图书馆目前的实际情况,有问题及时与校方、建筑方沟通,取得信任,得到最大支持。

3.4量力而行

环境建设要量力而行,实施先有后优策略。跟踪建设项目,是对图书馆人的理念、技术、功能和发展的理解程度的考验,也是一种学习,要在学习中成长、提升,努力打造一个以人为本,一站式、协同式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东来,刘锦山.城市图书馆新馆建设[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675.

[2]於维樱编译.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新发展计划[J].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11(6):1-2.

篇5

关键词:资源利用 图书馆 占座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传递和积累,其发生和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图书馆从最初的以藏书为主要职能的私人藏书状态发展到封建时期以中央藏书和地方藏书,国家藏书和私人藏书同步发展的状态,再到现在以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开放型社会机构的存在,更注重以人为本。在资源高度匮乏的今天,如何集中各种资源、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及如何协调和分配各种资源是图书馆主要的职能。

随着借阅体制的改革、扩大招生和社会读者的增加,高校图书馆资源与学生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每逢考试期间,图书馆的座位更是异常的紧张,有些学生往往难以做到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定,一人占多位或者长时间离开座位的情况常有发生,出现了高校图书馆特有的带有普遍性的占位现象,损害了其他同学的利益,大大降低了公共资源的使用率,形成了不良的风气。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文明有序的学习环境,维护图书馆良好的阅读秩序,保证阅览室座位有效公平地使用,我们利用指纹系统、感应系统和数据库技术来完成对图书馆座位的自动分配和监测以杜绝图书馆占座现象的发生。

1.系统总体设计

我们把图书馆分为阅览室和自习室。阅览室里不准带外来的书籍进入,而自习室可以带外来的书籍进入。读者进入图书馆之后可选择是进入阅览室读书、借书还是进入自习室进行学习。本系统分为两个大的模块:一是门禁系统,另外一个是座位实时监测系统。其中门禁系统中又包含了终端系统。本系统可以自动分配和预约自习室的座位,实时监测恶意占位现象,对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减轻管理员的负担有着很大的帮助。

2.门禁系统的设计

自习室的门禁是带有指纹识别系统的自动门,外面配有终端多媒体设备。我们首先要对全校的师生进行指纹采样,建立一个全校师生的指纹数据库。

2.1指纹系统门

当要进门时把手指放入指纹检验器上,门禁系统会自动分配给空闲的座位号,同时门打开。

门禁指纹程序流程图:

输入指纹、调出数据库的数据是否有匹配信息、如若没有则不分配座位号;如若有则分配空闲座位号,如若没有空闲座位号则不分配。

2.2门禁系统终端

终端系统是带有查询座位、预约座位、查询书籍、预约借书、借书为一体的多媒体机,简单便捷的界面操作可以提供读者更自由地空间和时间进行阅读。

2.2.1预约座位

首先使用图书证件放在多媒体的证件扫面口进行红外线扫描,多媒体会调出证件的信息,主页会显示“欢迎***光临”,主面上有多个选择按钮,点击进入预约座位,选择读者想要预约的自习室,系统会出现已选自习室的座位图,其中有空闲的座位显示的是绿色,非空闲的座位显示的是红色,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座位(如靠窗的),并记住座位号,对号入座。

2.2.2预约借书

在主页面上点击进入查询书籍,会出现书号查询、关键字查询、作者查询、主题查询等搜索手段。所有满足查询条件的书籍会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显示的还有书籍的信息(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书籍的存放地点、书籍的现有藏书数目等。

在所有的搜索结果中如有读者想要借阅的书籍读者可以预约借书。此时读者在每个搜索结果中的书籍的最后有预约按钮,读者可以点击预约,被预约的书籍将会为该读者保留2个小时。

3.座位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

自习室的每个桌子配备带有传感器的感应系统,能更好地实时地管理座位。

以图书馆桌子为基台,被分配出去的桌子的座位实时监测系统的电源开关被打开,通过热式红外线传感器感知座位上是否有人的信息给系统[1]。若感应到没有人在座位上,则单片机开始计时,如果一段时间内(如30min)该座位一直无人,则该系统反馈给门禁系统,该座位号则显示空闲状态,可以接受其他读者的预约或者使用;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有人回来,则系统恢复该座位状态为有人使用状态,重新查询。

4.结束语

图书馆从以书为本位的时展到现在以人为本位的时代,充分地体现了知识共享、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该系统恰好能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和资源的匮乏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更好地传承精神和积累知识,使图书馆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本系统不仅仅可以用于图书馆自习室座位的管理,还可以广泛地运用到资源相对紧缺但是利用率很高的公共设施,对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可能因资源使用而引发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倪江生,东南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技术报告院系项目,2009

篇6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工具日益盛行,文章通过调查,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微博的建设情况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今后的服务空间拓展提出建议和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3-0036-03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具有集成化和开放化的特点,微博作者无须长篇大论,可以将一段文字、或者图片、或者视频公开,实现即时分享,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至他(或她)所有的“粉丝”,并通过这些“粉丝”进行发散性网状传播。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3G的到来,使微博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当前,微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性媒体,渗透进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外图书馆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内图书馆的微博建设也具有了一定规模,影响力日益加深。作为科研和教学重要辅助工具的高校图书馆,其微博的应用状况和发展水平尤其值得深入研究。笔者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微博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以系统地了解其现状,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1高校图书馆微博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内的微博平台主要有新浪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等,由于新浪微博在所有微博平台中人气最旺,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国内官方机构基本都是选择新浪微博进行“驻扎”。本文选择新浪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为便于调研,笔者选择了较为权威的“认证用户”进行调研分析:

11注册情况

2009年,厦门大学和重庆大学率先在新浪微博注册帐号。2010年,又有7所高校启用新浪微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12月30日,搜索“新浪微博”中的“认证用户”图书馆,以“图书馆”为名称的微博超过500多个,其中“认证用户”大约有300个,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民间图书馆以及图书馆学人等等。笔者在其中通过标签、简介等进一步筛选,最终检索出高校图书馆官方微博数为126个,从数字上看较之其他性质的图书馆略占优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当中,可见随着微博应用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正在加入微博用户行列。

12地域分析

经过检索,高校图书馆微博用户大部分集中在华南、华东及北京、武汉等高校云集的地区。这些区域除了重点高校之外,还有众多的二级学院及大专院校也开设了图书馆微博,西南、西北等地方高校开设微博的用户有限,且多为国内重点高校,这种分布主要受到各区域高校质量、当地经济水平和高校本身影响力的影响。

13粉丝情况

由于微博的传播是裂变传播,其信息波及的范围大小与其“粉丝”多少有直接联系。虽然高校图书馆微博地处高校,在发展“粉丝”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实际上,高校图书馆微博的影响力较之公共图书馆微博尚有一定的差距,如著名的民间文艺沙龙“单向街图书馆”粉丝数破80,000,公共图书馆“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粉丝数量20,000,而国内高校图书馆微博粉丝最高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粉丝数30,000,其他过万的微博用户仅有广外图书馆粉丝数10,000,厦门大学图书馆粉丝数10,000,其余高校图书馆的粉丝量从几千到几十不等。目前,图书馆微博的关注度不高,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①是高校图书馆微博处于起始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②是图书馆没有充分认识到微博的作用,更新滞后,内容呆板,吸引不了读者的“眼球”。

2高校图书馆微博的主要内容

21新闻公告

这是高校图书馆微博最主要的功能,微博因其内容简短、传播迅捷,因此提供这类主题服务的微博数量很多。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微博的举办讲座信息、广外图书馆的数据库试用通知、厦门大学图书馆微博的“移动图书馆”注册有礼活动等等。

22资源推送

这类服务包括了图书馆的一些重要业务,如数字资源推荐、科技查新、新书书目、代查代检等业务推荐。利用微博进行宣传,可以让用户第一时间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将用户反馈信息收集起来,加以参考利用,如重庆大学图书馆利用微博推荐一些免费学术期刊库,如开通试用台湾人文社会学期刊全文库,并给出访问地址。

23服务咨询

现代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手段多种多样,但微博的加入无疑会给参考咨询服务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如清华大学学生通过微博质疑清华大学图书馆内无厕纸,轰动一时,还引起了传统媒体的报道。有些高校图书馆甚至专门开设馆员个人微博,专门解决读者疑问,人气颇旺。读者通过这种渠道,针对图书馆日常服务工作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自由咨询,并得到迅速回复。

24读者互动

这是图书馆微博中最容易引起读者回应的一部分内容,高校图书馆在学生的心目中总是高高在上、严肃呆板,但微博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距离感,在一些高校图书馆微博,除了官方信息之外,还能经常看到一些或轻松、或活跃、或励志的信息,如“图书馆为有你们这样勤奋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同学们,天冷了,多加件衣服哦”等等。

25业界交流

这类微博内容不多,且多为转发,但不可忽视,显示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同行业交流的积极性,如转发一些业内最新消息、发展动态等等,不仅使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信息,并且通过微博的评论、转发等功能,使感兴趣的读者能及时得到消息。如12月28日,“中国广州”微博的“广图新馆开放”的消息,在当日就被广州各大高校图书馆微博广泛转发。

3图书馆微博的服务拓展

随着微博应用热情的高涨,图书馆信息服务时效性、互动性、影响力都得以大大提升。然而,调研显示,虽然国内图书馆微博的发展势头迅猛,与国外图书馆微博甚至国内公共图书馆微博相比,建设和维护都显得不足,其服务内容仍有待深入,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拓展的空间。

31服务推广

随着图书馆技术的进步,馆藏的完善以及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图书馆也在不断推出新型服务,这些新型服务在利用微博进行推广的同时,也可以与国内外其他图书馆或图书情报界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学习。另外,读者在使用这些新型服务时遇到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向图书馆微博进行咨询,有利于新型服务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32深度推送

由于微博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读者只能大致了解某类知识,对一些系统化的专业知识,读者很难“以管窥豹”。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官方微博、馆员个人微博四个层次的相互深度融合,对有需要的读者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推送”;同时,还可以“关注”全国各地图书馆业内专家的微博,形成更为宽泛意义上的传播平台。

33学科微博

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科研和教学服务,由于读者专业不同,对于读者感兴趣的知识信息,图书馆可以鼓励学科馆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在不同的学科范围建立主题微博,以微博的形式推荐阅读书目和资源链接,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关注”相应的学科主题微博。这样,既扩大了图书馆自身的影响力,读者也可以更好地利用相关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

34线下活动

到目前为止,高校图书馆微博大多数都停留在线上进行运营,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这方面,可以参考民间图书馆微博的运作,如利用地域集中的微博“粉丝”群,在微博发起活动,比如组织本校学生为贫困地区孩子义务送书、图书漂流活动、书友会等等,并利用微博进行“图片直播”等等,吸引读者参与,加强图书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4高校图书馆应用微博的注意事项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微博尚处于发展阶段,伴随着图书馆微博的兴起和发展,一系列新挑战、新问题亦逐步显现,逐渐成为图书馆微博能否积极、健康、有序发展的考验。

41建立微博管理机制,高校图书馆微博应有专人管理,保持微博的活跃程度

一旦建立微博,就应保持及时更新,有价值的信息,保持用户的忠诚度,吸引潜在用户,减少用户流失,部分内容还可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或其他领域的专家支持。针对高校的不同情况,应形成专业人员——馆员——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团队,针对读者的咨询、建议、需求、评价,图书馆应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复。

42增加微博技术支持

微博管理团队应留意微博网站上提供的服务更新或小工具,如参照博客建立的分类导航系统,在微博时,即可根据信息内容分类归纳,便于读者的再次检索。另外,的微博中不仅要提供新闻消息、链接等内容,还要尽可能利用微博的主要特性,及时开通RSS提要聚合和同复评论等功能。

43加强微博互动管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微博仅起到一个网站的作用,而不太注意与读者的互动管理。图书馆微博不仅应该及时有价值信息,吸引潜在客户的关注,还应该选择一些有见解、对图书馆工作有推动作用的用户,关注用户的信息动态,形成良好互动,从而提高图书馆微博的关注度和满意度。

44规范微博内容

由于微博信息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很容易造成始料不及的负面影响,在这方面,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强微博内容的规范管理。例如:微博内容不能涉及政治、等敏感话题,不随意转发和评论易引起争议的时事新闻、名人言论等等,对微博的错误、过期信息和其他造谣、诽谤等不良评论信息,要及时发现和疏导,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5结语

微博在中国的影响力已经日益增强,在当前技术即是服务的环境下,作为科研前线的高校图书馆,要具有前瞻意识,要充分了解微博发展的重要性,针对本馆的办馆特色和实际情况,利用好微博这个交流工具,发挥其推广图书馆服务、加强影响力和关注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丽纳微博客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4):32-36

[2]袁纳宇图书馆应用微博客的价值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0(3):104-106

篇7

1.1开放化趋势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大多采用大开间设计,不同功能区域间使用软隔断加以区分,如使用低矮屏风、植物、透明物等半隔断不同的使用空间,或是通过赋予不同功能空间相异的色彩基调进行空间的软隔断。

1.2一体化趋势

一体化主要是指空间功能的一体化。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相近或相类似的空间功能进行合并,通过综合服务台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二是在相关空间布局过程需要考虑读者具体活动的规划,如读者在展开小组讨论的同时需要检索或独立思考时,希望能够迅速位移至相关区域。图书馆应在考虑到读者具体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相关区域,以模块化形式呈现,以此来提高用户的空间使用率。

1.3灵活化趋势

灵活化是指图书馆空间布局及使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用户可以根据其使用情境的需要,对空间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其当下的需要。为实现用户空间使用的弹性化,图书馆通常配备一些可移动桌椅、可调节家具等,方便用户通过桌椅、家具的排列组合设计相应的使用情境。

1.4多元化的趋势

多元化是读者空间需求的必然结果。调查表明,读者需要图书馆提供多元化的空间,包括自习空间、小组协作化学习讨论空间、高科技网络交流平台、娱乐休闲空间等。

2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原则和流程

2.1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原则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交流学习的殿堂,必须是一个能够让读者产生轻松感、愉悦感,激发学习兴趣及创意热忱的空间,因此图书馆空间设计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2.1.1亲近感

图书馆空间能够让身处其中的用户体会到自己是空间的主人,徜徉在图书馆空间内,用户能够全身心放松,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开展阅读、交流、学习活动,从而找寻到感官体验、心灵体验的内在归属。

2.1.2便捷性

图书馆空间设计布局合理、运作高效,一站式服务便是图书馆空间便捷性的最好体现,用户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基本的综合服务,免去了奔波的劳碌和束缚。便捷性的另一体现便是自助式服务的开启和普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开展书籍借阅、归还,方便快捷地使用图书馆内的各类资源。

2.1.3人性化

我们应将读者需求作为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评判图书馆空间设计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在采光设计中,尽量使用自然光,室内放置多种绿色植物,让读者感受与大自然的贴近。此外,还可通过一些卡通装饰的迎接牌、标语牌或温馨提示牌,让用户感受到图书馆空间设计细节处的人性化。

2.2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流程

图书馆空间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同于一般简单的建筑物空间设计。用户群构成的复杂性及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图书馆空间设计必须遵循相应的科学流程。首先,图书馆空间设计必须有严格缜密的规划过程,即用户空间需求调研活动。图书馆应通过问卷调查、馆内实地观察、小组访谈、一对一访谈形式,收集用户使用图书馆空间的相关数据,开展分析,深度挖掘用户各类空间需求。其次,规划者应该以图书馆用户需求调查分析结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与建筑师的合作,将新技术的预期影响融入至馆舍规划设计中,形成若干空间规划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在用户群中公布,邀请用户对不同方案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决策。以宁波市图书馆为例,其“第三空间”项目规划设计了6个方案邀请市民朋友参与现场评选。该方案竞赛评选由市民投票评选和专家会议评选两部分组成,其中市民投票评选权重为20%。最后,图书馆还应根据用户的评价及反馈意见对所选定的设计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即使是在规划设计实施过程及项目完工后,图书馆仍应积极地收集用户对于空间的反馈意见,通过适时的持续性评估,不断完善和发展图书馆空间功能。

3图书馆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近年来,国内图书馆纷纷通过实施空间再造及服务转型,积极为用户打造无可替代的具有时代元素、充满活力的空间。以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其空间再造工程始于2009年,经过3年的规划设计,浙江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正式对外开放,形成多媒体空间、知识空间、学习空间、研究空间、文化空间、系统体验空间、创新空间及社交空间等功能区域,为用户营造了一种分享的文化和分享的环境。它既是一个用户的信息社区,又是一个打通的空间,将图书馆过去传统的一对一服务模式变革成为双向的、互动的空间服务模式。在公共图书馆空间设计领域,上海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别具特色。上海图书馆的“创•新空间”为未来图书馆空间定义了一种新可能。“创•新空间”像一个充满现代设计元素的创意工作室,为读者提供智能化、全媒体的专题信息服务,为创客及专业设计人员搭建主题服务的知识平台和体验艺术创意的智能化空间,体现了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使图书馆突破了从前只提供书籍、资讯、信息的传统空间角色,通过为用户提供创造工具,激发其创意灵感,引发其思维变革,而真正成为了学习、探索以及开创思维的场所。

4结束语

篇8

关键词 空间设计 空间分割 Hunt图书馆

分类号 G258.91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4.022

Abstract This pap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space design of Hunt Library, and describes the spatial layout, the use of color, the choice and the display of furnitur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Hunt Library’s smooth space layout, intelligent service environment and intimate details of service are worth studying.

Keywords Space design. Space division. Hunt Library.

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是根据图书馆的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宜人的阅读环境,以满足用户的阅读和休闲需求的空间创造活动[1]。传统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主要围绕着藏书展开,在功能上也以书刊借阅为主。现代图书馆秉持平等开放的服务原则,在功能上突破了文献的藏与用,更多关注图书馆知识与信息中心功能的实现。因此,图书馆空间的功能开始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发展方向,力图通过平衡与协调来创造一个提供成长的智慧环境。2013年2月,美国Hunt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作为现代智慧型图书馆的典型,Hunt图书馆从诞生起就备受瞩目[2]。本文通过分析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特点,以期为我国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1 Hunt图书馆简介

美国Hunt图书馆2013年获得图书馆建筑奖(AIA/ALA Library Building Award),定位为单位的智囊心脏。这座以北卡罗莱纳州前州长詹姆斯・B・亨特(James B.Hunt)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共七层,地下两层地上五层,总面积205 00平方米,藏书150万册,能容纳1700名读者[3-4]。Hunt图书馆由Snohetta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本着低碳环保的原则,31%的建筑材料来源于回收资源,馆内采光注重自然光的使用,避免照明的浪费。Hunt图书馆在屋顶安装太阳能辐射板,利用太阳能为图书馆提供冷气和暖气。此外,还利用屋顶花园和雨水花园帮助进行有效的雨水管理,美化环境的同r还能调节馆内温度湿度[5]。正如图书馆馆长Susan Nutter所说,Hunt图书馆是一个对未来而不是过去负责的图书馆,需要为用户提供的不仅是一个阅读学习场所,更是一个集学习、研究、实验和合作的互动式交流的地方,将利用科技的进步推动学校科研和学术的成长[6]。

2 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分析

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设计应该以满足并提升用户的图书馆体验为原则。Hunt图书馆从用户需求出发,注重细节服务,采用开放流畅的空间布局及性格鲜明的空间元素,设计、营造出独有的图书馆风格。其便捷智能的科技运用及人性化的家具设计,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的智慧化和个性化。

2.1 开放流畅的空间设置

Hunt图书馆建在一个斜坡上,平面简洁,依地形坡度略有些偏转[7]。为了能够将馆内空间进行合理流畅地划分,设计师采用色彩、绿色植物及玻璃来营造出多变的空间布局。Hunt图书馆除了常规的学习区域和阅读区域,还增设了研习室、学术办公室、游戏实验室、创客空间、新生代学习共享空间及一个礼堂。为了保证采光,在地面的五层中,每一层都拥有开阔明亮的中庭空间设计,利用开放式的楼梯联系上下,不仅淡化了完全自由的立面,而且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相遇和交流的机会。楼梯间、设备间、复印室、自动售卖机等自由地布置在每一层中,突破了柱网的局限,以方便用户使用为第一原则。

Hunt图书馆的阅览区域共有两种,一是传统阅览区,二是雨庭阅览区[8]。传统的阅览区域被放置在Hunt图书馆的南端,三面环绕书架,另外一面朝向湖面,大片的幕墙玻璃带来充足的自然光线,保证阅览区域的照明。雨庭阅览区没有成排的书架和古板的座椅,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状各种摆放的舒适座椅。三个半圆的书架穿插在沙发、巴塞罗那椅、天鹅椅和高脚桌中,用户既可以在雨庭阅览区中自由阅读,也可以和同伴在此讨论问题,甚至还可以在沙发上晒太阳打盹。

为了最大程度地拓展用户学习空间,Hunt图书馆设计了仓储式书库,以配合传统书库的使用。传统书库仍然采用开放式书架的方式,存储近年来出版的近三万册图书。仓储式书库名为“书虫(BookBot)”,利用机器人存取系统自动分拣图书,用户只需要在交互设备上的检索目录系统中挑选好需要借的图书,系统就会指使机器人找到图书所在的位置,将图书传递到取书台,用户凭有效证件借阅即可。

Hunt图书馆重新定义了图书馆的学习区域,为用户提供了研习室、创客空间、实验室以及共享空间。Hunt图书馆设置了100多间大小不同的研习室,除了配备视频会议所需要的传讯设备和笔记本外,室内的三面墙壁均设置为可供书写的面板[3]。Hunt图书馆三层设置了新生代学习共享空间,共享空间里既有开阔的阅览区,也有游戏实验室、视觉实验室、创意工坊及各种数字媒体的制作场所。新生代学习共享空间各实验室之间没有围墙的阻隔,整个共享空间呈现出开放一体化的格局,方便用户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转换。

2.2 性格鲜明的空间元素设计

对于图书馆而言,不同的空间元素营造出不同的空间环境,而不同的空间环境就容易形成不同的空间性格[9]。图书馆在空间布局与设计时,需要考虑运用不同的空间元素,构建出与用户相协调的空间环境以提升用户舒适度。Hunt图书馆注重运用特点鲜明的空间元素装饰内部空间,给予读者美好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放松。

首先,在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上,Hunt图书馆大胆并且富有个性化。黄色为楼梯的专用色彩,楼梯的扶手和阶梯都涂上了鲜艳的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电梯间为蓝灰色,大厅为银白色,多媒体展示厅和临时工作人员用房则采用紫色。不同功能区采用不同的颜色既摆脱了传统图书馆呆板的形象,而且还能增加图书馆各功能区的辨识度,醒目地吸引目标用户。其次,Hunt图书馆对地面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利用地面色彩和纹理的起伏变化来分割和连接不同的功能空间,如位于南端的传统阅览空间地毯选择黄色,与楼梯的黄色相连接,增加空间的开阔感和一体感;二是利用地面上的各种标语来标识区域和进行读者引导。再者,在图案的设计和选择上,Hunt图书馆秉持一贯的大胆创新风格,根据不同的空间选择不同的装饰图案。例如在阅览区,图案的选择以平和优雅风格为主,辅之以一些标识性的图案。在共享空间、实验室和创客空间中,图案的选择则以幽默搞怪风格为主,注重利用色彩和投影增加空间的动态感和创造性。

2.3 便捷智能的科技运用

Hunt图书馆以计算机科技的运用为基础,力图通过科技的力量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进步。便捷智能的科技运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智慧场所[10]。Hunt图书馆对科技的运用首先体现在自动化存取系统“书虫”上。“书虫”系统拥有18 000个书箱,依靠人机交互系统自动分拣和存储200万册实体图书。用户既可以在图书馆局域网中借阅“书虫”的图书,也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借阅。除了自动化存取系统,Hunt图书馆还拥有高性能的研究系统及大规模的可视化“云”。图书馆内随处可见各种高清显示屏,研究人员可以进行云计算和云存储。Hunt图书馆在正门的入口处设置了一个组合型的大屏幕墙,用户可以以触摸的形式使用屏幕上的维基有声百科。研习室内设置视频会议传讯设施,让用户能够远程参加各种会议,或者邀请其他人员参与讨论之中,实现与世界各地同行同步交流。除此之外,Hunt图书馆还采用了很多其他的先进技术,如创客空间内的3D打印技术、原型建模设备、数字媒体生产设备及投影仪和便携式移动设备等。

2.4 人性化的家具设计与陈设

家具的设计与陈列,不仅关系到用户在图书馆的阅读体验,而且也影响了图书馆空间环境的整体风格。图书馆的家具主要包括了图书馆的桌椅和书架,这些家具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可以调节图书馆内部空间关系,转换图书馆空间功能,从而提高图书馆空间利用率[11]。从形态上看,Hunt图书馆的书架总共有三种,一种是在雨庭阅览区的半圆书架,一种是普通阅览区的完全封闭式书架,还有一种是仓储式书库的密集书架。在雨庭预览区中,半圆书架穿插在各桌椅中,看似随意的布局却能带来一种放松自由的感觉。完全封闭式书架即传统的上下封顶书架,分布在普通阅览区中,配合普通阅览区方方正正的桌椅,摆放在靠墙的位置。密集书架位于仓储式书库中,由一个个金属箱组成,高度超过十米,排列紧密。

丰富多样的各类桌椅是Hunt图书馆的重要特色,全馆共有75种不同形态的1750张座椅,分布于全馆的各个角落[3]。Hunt图书馆的座椅不仅具有多种形状,在颜色上也非常丰富。如位于雨庭预览区的沙发有黄色、紫色还有蓝色,天鹅椅以红色为主,巴塞罗那椅则是蓝色的。再如休闲区的弧形沙发,蓝色黄色交错,不仅视觉上给予用户强烈的冲击,而且还能够给予空间流畅的弧度感,起到空间分割的作用。

3 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带来的启示

Hunt图书馆运用巧妙的空g设计和智能化的新技术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智慧型图书馆。总结Hunt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其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视角、流畅的空间布局、智能化的服务环境以及贴心的细节服务都值得我国图书馆学习。

3.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视角

一般而言,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又决定了图书馆的空间设计[12]。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是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原则之一。从空间功能的划分到空间元素的布置,从空间家具的设计和陈列到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Hunt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视角。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图书馆改变了藏与用的服务模式,更多地向智慧服务方向发展。因此,传统的尽量收藏更多的书刊和实物资料的设计原则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我国图书馆要转变片面追求大馆舍、大空间的思想,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空间功能的划分和空间元素的布置,为用户营造出更加舒适、智能的服务环境,增强用户对图书馆的使用好感。

3.2 创新图书馆空间布局,提供社交化服务空间

图书馆的建筑空间体积庞大,服务距离、阅览效果、活动空间布局等诸多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13]。Hunt图书馆在进行空间功能划分时注重整体空间的流畅性和连接性,各个功能分区突破了柱网的限制,巧妙地运用了色彩、植物和玻璃进行空间划分和连接。再者,将图书馆打造成集学习、研究、实验和合作的互动式交流场所是Hunt图书馆的服务愿景。因此,在空间功能布局上,Hunt图书馆更加注重学习和交流场所的设置,为用户提供具有社交属性的服务空间。作为承担着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上要注重分割出群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设置研习室、会议场所、讨论室及实验室等,让用户能够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开展沙龙、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等活动。同时,图书馆在空间设计时还应该设置足够的绿化和休闲空间,利用这些元素巧妙地连接各个功能分区,增加图书馆空间的流畅性和整体性,为用户营造出轻松休闲的阅读环境。

3.3 营造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图书馆的科技感,还能够将图书馆打造成学术科研平台,吸引更多的用户利用图书馆资源。作为用户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图书馆在进行空间设计时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用户营造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环境。以Hunt图书馆为例,自动存取系统的使用让Hunt图书馆成为一个“看不到书”的图书馆。各种高清显示屏的运用,让用户能够在图书馆内自由地进行云计算和云存储。还有游戏实验室和创客空间内的设备,实现用户从创意构想到成品展示的过程。除了对一些信息技术进行运用外,图书馆还应该注重对节能新技术的运用,如太阳能技术、自然水冷系统、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等。利用这些新技术不仅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节约图书馆建设成本,为图书馆带来良性循环。

3.4 注重人文关怀,关注细节设计

注重人文关怀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原则之一,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图书馆提供的平等公平服务上,还体现在图书馆的一些细节服务上。为了给用户营造出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Hunt图书馆给用户提供75种不同形态的座椅。在研习室中,Hunt图书馆用懒人沙发代替了传统的方正型桌椅,用户可以更加放松地讨论和学习。再者,为了避免书架太高用户拿不到最顶层的图书,Hunt图书馆严格控制阅览室中的开放式书架高度,避免因为书架的高度给用户带来麻烦。我国图书馆在一些空间元素的设计和选择上,也要注重人文关怀,将细节服务发挥到最佳状态。如在标识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空间规模、地理位置和色系字号等因素,做到标识清晰醒目。在图书馆家具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家具,让用户能够在更舒适的环境中阅读。此外,图书馆还应该设置一定数量的无障碍服务设施,为特殊用户群体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4 结语

Hunt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其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本文以Hunt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Hunt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色彩的运用、家具的选择与摆放及高科技的运用。经过分析可知,Hunt图书馆流畅的空间布局、智能化的服务环境及贴心的细节服务都值得我国图书馆学习。国内图书馆在进行空间设计时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创新图书馆空间布局,提供社交化服务空间,利用高新技术营造出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环境,注重人文关怀和细节服务。

参考文献:

[ 1 ] 丁娜.英国开卷公司“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J].图书馆建设,2014(5):61-67.

[ 2 ] 徐越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空间和服务设计应用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5):114-120.

[ 3 ] 陈格理.展向未来的大学图书馆:Hunt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15(2):102-106,112.

[ 4 ] JAMES B. Hunt Jr. Library[EB/OL].(2013-01-02)[2016-04-20].https:///wiki/en:James%20B.%20Hunt%20Jr.%20Library?uselang=zh-CN.

[ 5 ] Sustainable side of hunt library[EB/OL].(2013-03-05)[2016-04-20].https://sustainability.ncsu.edu/the-sustainable-side-of-hunt-library/.

[ 6 ] 王燕.现代技术成就杰出大学图书馆[EB/OL].(2015-12-25)[2016-04-20].http:///20151225/n432563108.shtml.

[ 7 ] 武云霞,夏明.图书馆的未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侧记[J].新建筑,2014(2):108-111.

[ 8 ] 田阳.学习的剧场: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J].住区,2015(2):91-103.

[ 9 ] 朱钟炎,王耀仁,王邦雄.室内环境设计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65.

[10] 张丽娟,陈越,李丽萍.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带来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2):26-29.

[11] 朱淳,周昕涛.现代室内设计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29.

篇9

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要生存下去必须转变思路,改变纸质文献为主,学生自习为辅的空间布置,重塑图书馆空间提升图书馆服务。美国社会学家R•Olden-burg提出了人们活动有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和图书馆等休闲娱乐第三空间,即以舒适的空间提供社交和活动机会,达到聚集人气、凝聚智慧和交流思想的目的所在。也有学者将“创客空间”的理念引入图书馆建设中来,如2013年上海图书馆创客空间包含五大区域:阅读空间、共享空间、专利标准服务空间、设计展览空间和全媒体交流体验空间,五大空间可以相互利用,集图书馆传统服务、数字化新媒体服务以及各类展示、讲座、共享、交流活动于一体,使得图书馆空间具备阅读、教学、休闲、展示、互动及开发创造等多元功能。近些年,图书馆界相关人士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探索馆内空间设计和构建,纷纷在建筑设计、功能规划上动足脑子,希望将图书馆打造成为生活空间、学习空间之外的最佳活动空间。

2图书馆空间的新功能定位

传统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以馆藏为主,在功能划分上紧紧围绕印本图书、图书数量和收藏方式、相关书报刊的借阅服务来展开,一切服务也都围绕着印本资源借阅及服务。因此,传统图书馆的空间设置重点是藏书空间、借阅空间和图书采访加工布局的内部工作空间。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空间设计逐步以用户为核心,一切从用户角度来考虑。在功能空间设计上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方面,图书馆要坚持纸本文献重要职能,尊重图书馆传统,保存藏书和为藏书开展各项服务的空间,但要对这类空间进行布局和改造,以适应泛在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图书馆的空间要增加文化休闲区域,比如咖啡吧、展览区、学习研究室、交流空间、创意空间等。这些空间表面上看跟图书馆联系不大,但能启发读者学习和思考,属于文化场所,是未来图书馆空间发展的趋势。

3图书馆新空间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是方便、灵活、便捷的分层布局。图书馆是知识存储的空间,是读者获取信息寻求知识的场所,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传播信息,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方便的形式获得所需的知识。图书馆大多数有4~6层,一般人们把第一、二层作为主层。在功能分区上,应该把读者使用最频繁的检索区、咨询台、借阅台等设置在一层,以方便读者使用,而使用较少的服务,如科技查新室、研讨室、影像播放室等放在楼层最高的区域。此外,现代图书馆注重为读者服务,可以参照营销学中的理念,将图书馆向读者宣传的新服务放置在主层,如图书漂流室、新书(好书)推荐台等。

二是处理好藏书空间与阅览、休闲空间的关系。目前,纸质资源仍然作为图书馆主要资源而存在,特别是人文社科类图书使用频率还是很高,外文图书和各类特藏书籍也因稀缺性而成为馆藏必备,图书馆要处理好贮藏空间和阅览、休闲空间的关系。有学者研究表明,目前馆藏建设中,近20年库馆面积比从29%降至24%,预计未来会降至20%左右,书库空间的相对减少使得其他公共空间和学习空间相对增加。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流大学均在所在城市的远郊建设贮存密集书库,以减轻馆舍的馆藏压力,适当增加读者可用空间;也有一些大型图书馆用馆内或者周边地下空间建设密集书库,对原有馆舍进行重新布局,以适应现代社会读者需求。

三是采用模块化设计,空间既有灵活性又有前瞻性。传统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一般分为:馆藏空间、借阅空间以及图书编目加工等内部工作空间。现在的图书馆强调开放、平等,读者至上的服务原则,追求将图书馆建设成为开放的信息中心,在服务上做到尽量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与此相适应的是新时代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以适应用户对纸质资源不断减少的需求和对学习、休闲空间不断增长的新需要。这种动态发展要求新时代的图书馆分区在满足现有职能的同时也要兼具灵活性和自主性,例如各种隔层可以自由移动,馆内家具和摆设可以灵活移动和重新组合,平面布局更是可以随着图书馆功能的需求随机调整等,为未来的发展留下余地。

4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新布局

现代图书馆在空间功能划分上既要保留图书馆传统服务机构的地位,又要顺应泛在知识环境的背景,增加大量单纯用于服务的空间。具体来讲,现代图书馆的空间可以分为:公共空间、典藏空间、学习空间和馆内工作空间。

4.1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一般包括入口区、总服务台、展示空间。入口区作为图书馆人流交通的枢纽,主要设置在一楼处,入口区可以看到提供咨询和指引的总服务台,以及自助存包柜、自助借还区、检索区、休息等候区等空间。有些图书馆为了增加文化氛围,会在入口空旷地点设置展示空间,用来给学校举办各种展览,如书画展、摄影展、手工作品展等。

4.2典藏空间

作为传统图书馆重要的组成的部分,典藏空间在新时代图书馆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典藏空间又可以分为封闭式藏书架和开放式藏书架,前者主要针对特藏文献,古籍等一类珍贵文献,后者主要针对馆内一般文献。典藏空间也可以按照使用频率划分为一、二、三线书库,也可以按学科专业来设置书库,还有些图书馆以文献语种来划分书库。总的来说要视各馆服务对象和馆藏定位来决定。

4.3学习空间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学习场所,是教师学生进行科研、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学习空间对馆内的硬件设施有着更高的要求。学习空间不仅要求获取纸质资源方便快捷,还要将电子资源、各种资讯等动态资源整合在一起。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设置了小型学习室、中型研讨室和专家研讨室,并配有家具、无线网络、电脑等设备[;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图书馆规划了休闲读吧,与期刊报刊阅览区、新书展示区相邻,书吧设置有休闲座位并提供茶水,无线网络覆盖。

4.4馆内工作空间

馆内空间包括馆内业务空间、行政空间和技术设备空间。业务办公区一般位于顶楼,采光和通风条件要求高,独立于读者使用空间;技术设备空间为图书馆开展服务提供技术环境,一般位于负一楼或者地下室,包括服务器机房、空调机房、监控室和能源管理室等。

5结语

篇10

(一)室内设计风格

首先,应倾向于室内表现、空间概念和室内空间的各界面与整体建筑形成有机结合的几何关系与空间构图,用以体现从建筑空间到室内空间的体积化表现。其表现手段则要突出空间构成的层次感和比例感,这就要充分运用多种对比手段,如:材料、构造、光影,在适当的部位可以结合装饰手法。其次,室内空间设计风格要体现整体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包括室内形式与建筑形式的统一,室内各空间之间设计风格的统一,单一室内空间各部位设计的统一。特殊性则指重视体现|主题的空间形象设计,将各空间原有的建筑设计形态融入图书馆元素的针对性设计。图书馆公共空间的设计要以满足读者到馆需求、文献阅读需求、信息传递交流需求、文献资源整合需求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多方面的需求,在次基础上,图书馆室内设计的风格应体现出简洁、明快、典雅、大方,从而衬托出图书馆空间的主题。

(二)体现地方特色

岳西县图书馆新馆是功能齐全、内容较丰富的县级公共性文化建筑,它面向广大民众和农村基层百姓。在总体设计和造型设计中,要反映岳西文化的特色底蕴。可以通过广场、构架、绿地、铺地、雕塑等以简洁新颖的造型及细部设计,有时代特征和浓郁文化氛围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创作,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基础。岳西县图书馆新馆室内设计的立意应当是岳西当代的图书馆文化建筑。总目标、总环境与建筑造型等设计一脉相承,协调呼应,力求格调品格的高雅和简洁明朗。体现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藏。生动反映岳西的文化历史渊源和特点。建筑设计的理念是山水新韵、红色基石、文化方舟,再加上司空山深邃而丰厚的禅宗文化,它是岳西历史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瑰宝之一。并将这一理念和立意始终贯彻在室内设计的全过程。

二、室内设计布局

岳西县图书馆新馆主体空间为三层设计。一层空间设有主入口大厅、次入口和儿童入口,围合大厅依次设置综合、亲子、儿童、残障各专门阅览室和图书库房、文献检索区、图书借还区,大厅中间设有展览展示区。具有读书阅览、图书借还、证件办理、人员聚散导向、馆藏资源检索和展览展示的功能,是整个空间的核心与纽带。二层空间设有视听、多媒体演示、专题研究特色阅览室、读者俱乐部、读者报告厅和文献数据数字网络主控机房及室内休闲庭院。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以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技术为手段,向读者提供现代化、数字化的文献资源信息服务。室内休闲区是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的体现,为民众创造轻松优雅的学习读书阅览和交流沟通的休闲环境。专题研究室是为特定读者提供特殊的专门的服务,为其创造一个独特学习阅览之地,满足从事深层学习与研究工作的需要。三层空间为典藏、地方文献、文献保护与研究和行政办公区域。地方文献和文献保护工作属于图书馆特藏区,具有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传递地方文化内涵,保护地方文化精粹的作用。

三、室内阅览设计功能和手法

(一)阅览空间设计

阅览空间应明亮、简洁,能调节精神状态,艺化阅读环境,抽象与具象、含蓄与刺激结合。现代信息社会的人们工作环境和学习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在图书馆室内设计上对工作和学习阅读环境进行艺化,调节精神状态,用审美活动激发工作和学习阅读热情,增强自信心,提高效率。新馆阅览空间建筑的柱网荷载能满足现代阅览室开架书库的任意布局,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运用建筑设计理念,把岳西地方特色引入室内设计中,在创意上通过对山水意化增添自然情趣,可以创作出极佳的艺术效果。学习阅读环境创造不但要有抽象性、识别性和艺术性,还要对疏散和引导人流提供方便与标识作用。阅览空间设计力求简洁明亮,安静舒适,通往各阅览室空间走廊应宽敞,便于人流的疏散,导引标志要醒目。阅览空间电器用材和灯光,选用低耗节能用具,墙面饰面用料要绿色环保,无污染安全,提高阅览环境质量。

(二)儿童和残障人群阅览空间设计

儿童阅览空间设计要以少年儿童阅读学习为设计对象,融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使孩子们在轻松阅览、愉快学习的同时得到思想教育、知识启迪和文化传承。儿童阅读空间设计可采用简洁且形态各异的几何形体,仿佛是儿童游戏的积木世界,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及身体功能学的需要,运用儿童语言、儿童色彩,营造儿童喜爱的阅读空间环境。将每一细部的处理,寓教于整个空间环境中,打造一个具有童心的阅览空间,成为儿童的乐园和学习的世界。岳西新馆室内设计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特别是残障读者来到图书馆要得到真正的尊重。为方便残障人士走进和利用图书馆,根据残障人群的生理、生活、学习和阅读的需要,设计出完善的残障人士阅读空间,供其学习交流和文化娱乐。同时应设计专门的残疾人通道和盲道,方便残障读者在馆内通行无障碍。在卫生间内附设残疾人专用配套的特殊设施设备。

四、特殊和特色空间设计

(一)特殊空间设计

主入口和大厅设计。大厅呈长方形空间,是建筑空间序列的起点,是水平延伸的纵向空间。设计应致力于建立有节奏感的纵深空间序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长长的时空遂道,读者从这里走入漫漫的历史长河和知识海洋。从空间设想入手,结合空间序列的排列相向而立,加强空间的纵深感和层次感,具有一种交替变化的韵律和无声的动力感。大厅是读者学习阅览和交流沟通活动的核心,是引导人们进入图书馆的起点,也是组织人流、疏散读者的枢纽,同时对又担负着其他多种功能。大厅设计是空间的重心,进入大厅空间给创作意念以表现机会,可将空间的意义和人的理性感知推向顶点。厅内展览展示空间创意成为点晴和写意之笔,是对岳西地方文化的感悟、展示与传递。作为公共交流空间,厅内设置书目检索、图书借还、书刊阅览、多媒体视听、展览展示区和休息区。利用空间为人的交流互动、读书阅览、倾诉心得、调整情绪、放松视觉提供良好空间环境。

(二)特色阅览、展示空间和读者报告厅设计

篇11

[关键词] 图书馆 公共空间 社会价值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广泛地应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就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参与公共事务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图书馆作为担负着保护人类文化文明遗产的重任、民众信息资源主要提供者的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图书馆应提升、丰富其内涵,提高服务能力,加快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广播电视数字平台、智能移动终端平台及网站平台进行跨域合作,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升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

1 图书馆可定位为公共空间

1.1 图书馆空间结构分析

“研究系统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次序和方式的方法,就是空间结构方法。”系统的空间结构,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等级结构,第二种类型是并列结构,第三种类型是等级—并列综合结构。因此,空间结构方法也有三种,即等级结构方法、并列结构方法和等级—并列结构方法。”[1]然而,这只是一种较为单纯的空间结构分析,在现实中,空间与时间是不可分,按以上的三种分析,图书馆空间结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图书馆分布。主要研究某一时间点上图书馆的空间排列状况,这种空间排列实质上是图书馆在时间结构中发展的积淀。(2)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以图书馆分布为依据,综合用户信息需求分布,对图书馆的空间排列实施调整和优化,其实质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空间结构分析。(3)图书馆网络规划。以资源配置为前提,以资源共享为目的,以现代化信息设施为手段,链接所有的图书馆,其实质是在理论认识的指导下自主自觉地参与图书馆变迁,改变图书馆现状。

1.2 图书馆可定位为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public sphere) ,亦称公共领域,其概念最早是由德国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她认为,公共空间实际上对应着一种独特的人类活动,即作为共同体而不是私人领域(指家庭、谋生等领域) 的成员,对公共事务进行公开的对话和讨论[2]。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指出,在现代社会,咖啡馆、图书馆、书店等是公民自由讨论公共问题的公共领域与公共空间[3]。公共空间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公共平等交流的地方,人们可以自由、宽松地释放自我。图书馆定位为城市公共空间,更要合理布置图书馆空间结构,使得图书馆的内涵和功能突破传统向纵深发展,使图书馆在信息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2 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

2.1 图书馆具有平等性的社会价值

在当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造成了很多权利的不平等性,知识、信息的获取与占有也存在着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加剧了社会团体的分化,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了负面影响作用,图书馆是一个信息及知识的重要集散地,以公益为基本原则,免费对读者开放,其宗旨是为全民服务,它平等对待所有的公民,解决了人们在经济、社会自然条件上的差距所造成的不便,解决了人们在信息、知识获取和占有上的不平等性,在促进社会和平发展,减少纠纷,保障人民群众对信息知识追求的权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体现出了社会的信息公平化。

2.2 图书馆的文化价值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产品的理性组织形式,是公共空间的理想形态。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图书馆,不仅要满足公众的阅读、信息、知识、文化、教育、娱乐等需求,也对促进社会教育、道德提高、思想进步、技术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图书馆是免费对读者开放的,全体民众都能享受到免费的平等教育,增强了人们在政治、经济、法律、学术等方面的意识,并得到了文化熏陶。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文化休闲职能,使人们自觉利用图书知识进行休闲、娱乐等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知识文化秩序的构建。

2.3 促进社会包容,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 以守护现实世界的私人价值、审视和批判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为价值取向,以文化教化、观念传播和理性论辩等形式整合社会,并由此建立一个和谐与包容的社会,而不是单纯依靠物理强制力来达到目的[4]。图书馆是一个公共资源(信息资源)的配置机构,它因社会的和谐、稳定、协作和发展而得以发展,同样也因其精神、品性和功能的发挥而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对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与价值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视频技术的发展,人与人直接交流的空间性模糊了,个人在现实社会中逐渐呈现出“原子化”状态①。图书馆的特殊之处体现在它的“公共性”,是一个为渴望沟通和交流的大众服务的场所,人们来到图书馆,并不一定是为了查询信息、借一些书或阅读某些杂志,也有可能只是来这里寻找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或者寻求某些帮助。想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与人交流、共享经验和知识。这样公众之间就可以加深相互理解与沟通,使公众结成互惠关系网络,进一步促进社会融合和增强社会凝聚力,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篇12

关键词:新媒质转型;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艺术设计

20世纪80年代新媒体技术问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更快,应用水平也越来越广。随着媒体性能的新变化,室内设计开始逐步扩大元素,从原来的静态设计到现在的动态设计,从单层次的设计到多层次的设计转变。新媒体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是一个重大突破。

一、新媒体在室内环境上的作用

回顾传统媒体,我们发现,新媒体产生是与时间、进步和科技发展相关的创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本身的意义越来越丰富,许多公司由于大量实际应用,正在采用新媒体技术传播公共信息和建立企业文化。传统媒体主要指电视、电话、报纸等,在传统媒体的影响下,绘画等表达方式本质上是静态的,新媒体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处理技术,加强了声、电、胶片等专业信息的使用,并展示了多种技能。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我们可以改善现代人类生活,并提供及时的信息互动。在媒体的新时代,传统的设计流程和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而图书馆共享的所有空间都因习惯和行为的变化而改变形状。目前,许多图书馆设计多是采用信息技术,其技术之一即为新媒体。新媒体技术应用于许多公共图书馆的作品,如分类、恢复、索引、目录、分发、管理等。设计人员必须创建具有高质量面向磁盘空间优化的现代库。为了实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室内空间分为知识服务空间、虚拟空间、学习与交流空间、空间功能(文化体验)与娱乐空间的空间集。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和公共空间功能,是图书馆必须利用新的媒体技术实现空间功能的新发展。具体来说,其实现途径是:在空间中创建开放空间,集成是空间最重要的功能,是图书馆空间可视化中的开放空间,没有视觉锁。为了提高信息共享领域的灵活性,需要一个具有广泛用户需求和个人学习领域、多用户研究领域、非正式学习的空间。除了为各种功能提供空间外,读者还需要一个通过灵活的空间布局和可调节的家具来改变不同的学习环境。图书馆可以整合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通过增加虚拟服务的数量和在室内设计中使用新媒体技术来满足读者的需求,通过结合声音、电、阴影和其他技术,为室内设计元素增加更多的可能性。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技术相比,在科技指导下消费者普遍认识到,新媒体在表达方式多样、信息存储和传输量上具有多种优势,利用强大的计算机功能满足设计需要。在内部环境设计过程中,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同时传输各种信息,对有效传播信息的新媒体技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室内空间的整体特征

1.新媒体空间的多样性新媒体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室内设计通过设备控制和照明以多种方式显示各种材料和物品,因此备受关注。例如,在照明设计中,投机性反射和玻璃反射对与计算机光交互的各种应用使用精确计算,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并不断丰富与人的精神互动。2.新媒体空间与客户的互动性新媒体技术正被用于使室内显示器多样化,并产生更令人震惊的视觉冲击,使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使室内环境多样化。通过与客户互动,我们实现了视频和音频的有机结合,从传统独特的设计框架中实现室内设计的动态设计,达到空间的多样性,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丰富客户的感官体验,满足视觉和触觉需求。

三、新媒体环境室内空间的设计在视觉导向上的体现

构图是用户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视觉对象和工具的主要单元。视觉方向是文本和图形的组合排列,可快速规划整个复杂区域。目前,图书馆定位系统的构建与设计存在诸多差距,如方向标记模糊、视觉混乱、色彩混淆、功能不完善等。在知识时代,读者对视觉导向设计和视觉导向技术有着深度的需求,有趣、文化、互动、巨大的LED幕墙、指纹识别、图像识别等传统装置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视觉导向系统技术与技术、文化、喜欢互动等。交互式电子视觉和交互式视觉查询设备。图书馆必须提供独特的视觉设计方法,以帮助读者使用最新的技术。这不仅承认了定向系统的现代化,而且现代图书馆的整体装饰打破了独特的图书馆装饰的原始无聊风格,融合了现代设计元素和新的设计材料。视觉定位系统是现代图书馆建设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图书馆的开放性和区域多样性,为普通受众提供直接指导系统,设计者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和视觉领导系统创建未来的图书馆、清洁结构和同步视觉教学系统。现代和传统元素必须组合在一起。与传统的静态识别发射器不同,智能技术为设计库导引系统提供了新的方向,可用于手势、物理交互等技术,而智能指南徽标为用户提供了比传统图像下载符号更好的用户体验。图书馆可以在走廊、电梯和固定空间等关键位置安装人工智能定位栏杆。它可以连接到系统的指纹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等。在询问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路线时,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机器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选择路线,显示2D平面路线图和测量空间数据图。不仅如此,用户还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一条路线,以便获得完整的空间理解,方便查看其环境,为用户提供可通过蓝牙或面向机器人工智能连接的移动设备服务。智能技术是升级指导系统,创造一个未来图书馆共享空间,融合现代设计元素和新的设计材料,打破图书馆整体装修原有的风格及装饰。1.室内空间由现实转向虚拟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室内空间的设计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独特设计的墙体到彩绘墙的转换,空间的优越性得到了提高,空间互动体验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在光电等尖端技术的帮助下,新媒体使用全息投影在真实场景中创建虚拟空间的真实呈现,从而带来梦幻般的视觉和触觉体验。在工业时代,室内设计给人一种不小的视觉冲击力,具有不同的视觉和空间显示效果,主要通过界面进行静态显示。现如今图书馆的室内设计正朝着虚拟化方向发展,虚拟室内设计采用3D可视化技术,用于图书馆室内和其他模拟不同室内环境和效果的复杂内部结构。展示性能可节省空间和精力,节省资金,并利用空间优化为读者提供前所未有的体验。设计虚拟场景等逼真的场景也是当今室内设计的一种趋势。2.空间布置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动态设计是室内设计概念的主要方向,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在展示环境内部空间时,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最逼真的公共体验。静态的平面设计已不能满足当前内部环境设计的要求,二维乃至三维的动态发展成为主要趋势。3.空间设计为人们提供强烈的互动体验感新媒体技术使空间设计能够克服传统区域的局限性,让人们参与热爱艺术的过程,大大缩短了人与艺术的距离,使艺术更接近生活,新媒体虚拟艺术作为一种可见的表达形式,引领艺术设计在生活中的发展。互动设计促进艺术与观赏者之间的互动体验,将生活发展为互动式设计表演底板,为室内设计的发展取得最佳的观赏效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体验者可以使用此交互式方法使自己的体验更上一层楼。4.空间设计增强传递性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变了内部空间模式,信息传播方式和广告效果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通过新媒体技术的空间表现,提高新媒体传输效率,给体验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实现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发展,引发观众的共鸣。

四、智能技术在图书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为满足人们的心理、身体等不同层次的需求,展示空间的功能表明区域需要的空间划分,整体而言,显示、娱乐、通信、营销等服务是多样化的,取决于区域的特点。在通过新的智能技术设计图书馆的显示空间时,有意识地营造出特定的氛围,捕捉人们微妙的情感变化,实现更高效的传输,显示空间设计在其他领域继续发挥作用,从展示最原始的静态物体到捕捉人们深刻的情感变化。旨在创建不同的空间组合,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展览。空间的风格和基调不仅取决于室内设计,还取决于不同的照明设计,使展示区设计成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并增加了多媒体、性能和环境的构成。换句话说,展览空间的设计是艺术设计、虚拟技术和信息的结合。经验丰富的显示空间不是专注于特定区域或技术手段对显示空间设计的贡献,而是从用户的角度重建现有的显示格式,从而产生信息传输,而不是在一个方向上被动。因此,在公共图书馆显示空间的设计施工中,在虚拟现实屏幕的视觉图像中,在大表面投影中可以集成到新的智能技术中,创造新的体验,将清晰的图像投射到具有出色视觉效果的表面屏幕投影中,并引导体验者使用虚拟技术。同时,设计者必须智能调整显示速度,以防止变得太快或太慢,以至于用户在体验中读得太快或太慢,产生不好的体验感。在智能交互式显示区,利用网络通信识别技术构建的平台可以实时共享和传输数据。显示区设计也可以集成到LED触摸屏中,使用户能够轻松、快速地了解相关信息。

五、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探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信息交流空间逐步成熟和完善,成为众多高校图书馆关注的焦点。通过公开信息交流,打破图书馆原有封闭服务结构,适应独立科研理念,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1.信息共享空间的总体架构根据图书馆科研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实际需要,为信息交换中心提供数据备份、软件安装、病毒杀灭、信息统计服务是图书馆网络运营商和校园网络中心共同管理的技术支持领域。提供信息技术课程,帮助读者解决常见的技术问题。在发展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等服务,供学生阅读期刊。主题区是一个所谓的娱乐区而图书馆的主楼则设有一个中心区域,提供包括获取信息资源、参考咨询、传播文献资料等在内的服务,以及大量的网络计算机,为许多人提供同时学习和互动的机会。其中,获取信息资源将信息恢复与传统借阅服务相结合,帮助读者在线查询信息,并支持远程网络服务。学习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习,二是研究。共享学习空间可以提供数据库的访问权限,网络信息中心的信息恢复等服务也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好地方。研究共享空间侧重于创造一个科学研究的环境,并配备了设备齐全的科学研究设施,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设施。2.信息共享空间的运作机制设计为确保信息交换空间的正常运行,图书馆分可为外部支持层、信息服务层和内部支持层三部分,调整了原有的人员结构和部门参数。其中一个核心部分是信息服务层,这是维持信息交换空间正常运作的关键。该层主要负责解决和反馈用户问题,不仅包括专业领域和信息技术人员,还包括多媒体专业人员,并在整合和建设信息资源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内部支持层主要包括图书馆技术部、信息资源部、参考服务部等,主要功能是维护和导航各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信息内容的可视显示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各种直观的信息,而且有助于用户直观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感知,改变单调的文件信息服务模式,实现用户弱势群体获取信息资源的目标。3.需要分析和决策做辅助和支撑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发现资源之间重要而必然的关系,即同时。当用户分析特定信息时,他们可以从图书馆的终端或服务器获得技术支持,并使用大数据技术协助分析或协助用户信息,以从复杂数据中获取简单、众所周知的分析结果,以便高效使用繁杂的信息。

六、结语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碰撞的结果,其功能基于各种技术的支持,是艺术美学与物质交流的完美结合。设计中使用的艺术工具跟踪用于探索、理性的发现美的艺术感知和美学特征。技术改进为设计的艺术特性和审美价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在设计图书馆中创造空间,在整合新的智能技术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投资负担,提高了图书馆的效率,使用户能够得到舒适、互动、实用、丰富的视觉体验,使整个阅读过程充满欢乐和美感。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的建设将更加完整和完善。所以,我们可以对图书馆进行一个从内到外的了解,将图书馆内的各个空间都合理设置,为读者建立一个比较安逸的场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胡志翔.新媒体艺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运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6

[2]邓思然.新媒体艺术在商业空间室内中的运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

篇13

随着现代图书馆职能的变化,文献资源多样化、共享化,技术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重点化、多元化、个性化,管理科学化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主要特点。我们认为,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也随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开放性现代化图书馆读者希望能最快、最方便和最直接地接触到文献资源,尽量减少通过第三者———馆员的服务才能接触到读物。因此呼唤图书馆的管理和图书馆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像超市一样实行开架管理。图书馆的管理历史经历了开架闭架开架的发展过程,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也随之不断变化。早期西欧出现的一些公共图书馆就是开架管理,藏、阅不分,两者设在一个空间内,读者直接接触读物。19世纪中叶,随着印刷术的进步,文化教育的发展,读物和读者大量增加,为了便于管理将藏、阅分开,读者必须经过出纳才能借阅读物,导致藏、阅两个部分分开管理。20世纪以来,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有了新的变化,强调要节约读者时间,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方便读者,图书馆以“藏”为主转为以“用”为主,采用开架借阅的方式,把开架管理视为20世纪图书馆现代化的鲜明标志,又重新采用藏、借、阅结合在一个空间中的布局方式,藏、借、阅一体化服务与管理模式,成为现代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模式。因此,图书馆建筑设计应遵循开放性的原则,立足于开架管理来设计。

2灵活性图书馆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内外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例如,书库、阅览室的多少与大小的调整,开架范围的变化,藏阅兼容或互换,设备的更新和相应空间要求的变化等等,都依赖于空间转换是否具有灵活性。实践表明,传统图书馆所采有的固定式的空间布局必然不能适应今后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建筑使用的灵活性是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生命。为了获得空间的灵活性,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应走向开放、灵活、富有弹性。

3舒适性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阅读的场所,而要为读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因此要提高图书馆室内外的环境空间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方面舒适性要求也普遍提高。另外,随着图书馆的现代化,自动化设备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手工操作方式,读者和文献,读者与馆员之间增加了信息设备或电子设备作为中介,阅读环境追求视觉、听觉、触觉及心理感觉的舒适性。要提供舒适宜人的声、光、空气、温度及湿度的环境条件,以减少读者和馆员成天面对高效率的高科技设备所产生的心理压力,而能愉快有效地工作。当代社会也非常注重人的个性化。图书馆的设计也要创造富有个性的阅览空间环境。使读者据其所好,有选择的余地,减少光、声及视觉的相互干扰,个人阅览室、个人研究室的比重将要增加。

4综合性传统图书馆的功能比较单一,即以文献资料为中心。现代图书馆已成为多功能的信息中心。除了传统的功能外,许多图书馆为了充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吸引更多读者,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还开辟了展示、讲演、视听、培训及商店、快餐等服务设施,甚至还为读者提供休闲场所,让阅读成为一种休闲,一种时尚,并开展一些社会公共活动。高校图书馆逐渐向社会开放,培养技术人才,举办技术展销,从事就业指导,这些综合性的趋向,一方面是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使图书馆受益,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高效率的需要,在同一单元时间内能同时就近完成几件工作,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5高效性现代图书馆是高效图书馆,要求图书馆的设计和管理都要遵循节约读者时间的原则,读者要能方便地到达和便于停车、取车。到馆后通往各个工作区的流线要简捷明确,各项服务要简便高效,同时也要有效利用空间,采用集约化的高效设计,平面紧凑,空间使用合理,提高建筑面积使用率,避免高、大、空的空间设计而造成浪费。

6社会性图书馆被公众认为是一个提供文献和参考咨询的信息中心,是支持终生教育场所。图书馆的大众性要求图书馆设计要适应不同类型读者的要求:为残疾人要考虑无障碍设计,使他们能方便到达馆藏各处,要提供馆的专用通道和馆内载人电梯,甚至设置专门的阅读空间和盲文阅览室。要提供更多的室内外的交往空间。此外,随着社会步入老年化,老年读者也日益增多,图书馆作为终生教育场所,要为老年读者设置相应的活动项目及活动空间,在环境规划设计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身体条件。

图书馆设计要适应信息网络化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图书馆的概念。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使得信息的存贮、处理和传播获得了革命性的进步。电子信息取代了传统的纸介质文献信息,逐渐成为信息管理的主角。这已不是传统图书馆的内涵和外延所容纳的。现代图书馆必定是以一种崭新的模式来容纳新技术产生的新的现代化图书馆的外延与内涵。采用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之后,整个图书馆通过电脑中介形成高度整合的网络,传统的专业化分工部门变为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只承担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的某项主要功能。而整个网络系统功能的发挥和系统的正常运转则是图书馆工作开展的关键。因此建筑设计不仅包括传统的物流(文献)和人流(读者、馆员)的设计,而且包括信息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实体的建筑空间的设计,同时要考虑图书馆网络系统的设计,我们可以称之为虚拟网络空间设计。一个好的现代化图书馆设计,无疑是“虚”“、实”的有机结合。虚拟的网络空间设计,应根据图书馆的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和各功能“空间”的拓朴关系确定网络的综合布线,以及选择性能匹配的硬件及适应的软件,并考虑整个网络系统发展的可能,这一般是计算机工程师与图书馆工作者合作完成。对于建筑师来讲,比起传统图书馆馆舍设计,除进行建筑空间设计外,还应考虑建筑空间与网络空间的整合设计。进行图书馆空间组织时,传统图书馆是根据各部门空间的功能关系进行组织的,而现代图书馆各部门的关系更主要的是在计算机工作网络中通过通讯线路联系,也就是说在网络空间中,图书馆各功能空间可以实现“零距离”。这样图书馆设计就可以从传统固定而又划分琐碎的空间中解放出来,采用一种开放的、灵活的布局方式。使其适应可能的发展以及进行技术改造的可能,要有极高的灵活性。目前我国图书馆在使用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方面还刚刚起步。一般图书馆内的弱电(电子)设施很少,往往只是电话通讯。新馆设计必须考虑通讯线路的预装。在现代化图书馆中,馆内各部门之间的通讯线路必须予以考虑,除了电话线路之外,十分重要的是各计算机终端之间的专用连线。如果计算机系统未确定或正在扩展中,必须考虑管线的预埋,以便于日后的发展。

结语

篇14

摘 要:在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图书馆事业,同时大量大学新校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图书馆的设计和功能规划显得非常重要。本案图书馆是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回”字形七层建筑,采用统一负载设计,各个书库可以在各楼层之间任意布局,无需考虑承重问题。本方案本着将图书馆建成师生的知识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甚至娱乐教育中心的指导思想,拟采用“集中管理”的方案。该方案详细统计出书架、阅览桌及阅览座位的使用数量,指明了信息点总数及具体分布。通过对新区图书馆功能布局、信息点设置原则、图书设备供应等共性问题的阐述,为其他新馆在设计规划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图书馆设计;功能分区;集中管理

引言

图书馆功能区域分布的设计是图书馆服务的物理表现,它既具有室内设计的一般属性,也具有其作为公众阅读空间的独特性。依照设计的步骤,室内设计可分为空间规划、空间环境设计、家具的选择与陈设三大部分。下面,笔者将依照这个顺序对开卷的图书馆功能区域分布的设计做详细解读。

1开放、流畅的空间布局

空间规划是室内设计的首要步骤,“是指根据不同室内空间的功能需求对室内空间进行的区域划分、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做空间规划时,设计者会充分考虑到图书馆的优先受众和服务,然后设计出一个能兼顾不同年龄读者群、不同资源类型和不同图书馆活动的区域划分方案,而每个区域的规模和位置,则要依据图书馆的具体情况而定。概括图书馆空间规划设计,其设计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2空间性格的创造

图书承载着作者的性格,阅读承载着读者的性格,空间承载着身处其中的图书、读者的性格。“空间性格是空间环境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反应的人格化”。不同的空间元素排序,形成不同的空g环境;不同的空间环境,映射出不同的空间性格。构建与图书、读者性格相协调的空间环境,既有助于提升读者阅读的心理舒适度,也有助于增强图书对目标受众的吸引力。

2.1空间环境的营造

图书馆的空间环境设计如同书的写作,既要有内隐的“统一主题”,又要有外显的“情节起落”,如此方能引人入胜。首先要确定整个空间的主格调。例如,是典雅古朴的还是时尚现代的;是沉静稳重的还是开放灵动的;是温暖的还是寒冷的;是人文的还是科技的等等。主格调的清晰度与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紧密相关,主题格调越模糊、越复杂,读者对图书馆的感知和记忆就越肤浅,但主格调越清晰却并不意味着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就越深入,因为有时过于突出的单一格调可能会湮没了图书馆多主题的馆藏实况,所以空间主格调的表现手法要内隐。

2.2元素设计

空间环境是由空间元素的排列构成,每种空间元素有其独特的属性和空间构造力。通过对色彩与照明的合理设计与规划,可以更好地展现图书馆空间的视觉效果,营造出特定的空间氛围来引导读者的浏览,调节读者的阅读情绪和阅读疲劳。

许多初入图书馆的读者,因为不熟悉图书馆的馆藏布局而找不到自己想去的区域,所以这时候清晰的标识设计就会显得非常重要。设计合理的标识要综合考虑到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空间规模、照明设计、馆藏目录及标识的地理位置、目标受众、色系等因素。图书馆标识主要包括:服务布局图、导向标识、区域标识、资源分类标识。相对来说,分类号标识利于图书馆的图书排架,而主题标识则利于读者的浏览、查找。

2.3家具的设计与陈列

家具的选择与陈设,关系到读者在图书馆阅读的舒适性,同时也影响到图书馆空间环境的装饰效果。图书馆的家具主要指书架和桌椅。这些家具在空间中除了有实用功能外,还“充当着各种空间关系的特定构件,来调节内部空间关系,变换空间使用功能,或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3关于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思考

当下,很多图书馆存在着老馆搬迁新馆重建的现象,除了城市发展的外部原因外,一个重要的内部原因就是老馆有限、僵硬的空间服务力。而在新馆的建设当中,又存在着追求大馆舍、大空间的风气,然而“大”是否就真的符合读者的需求呢?在信息剧增的时代,对有着信息选择困难的读者来说,是“大”更能满足读者信息需求,还是“快”与“准”更能满足需求?而对于我们正在迈进的知识时代,读者又有怎样的需求变化呢?这些,也许才是图书馆空间设计中该思考的元问题。

4结语

阅读是图书生命价值的体现,而读者则是图书馆生存价值的体现,所以图书馆功能区域分布的设计的原功能需求就是如何更好地满足并提升读者的图书馆体验,以鼓励读者的阅读行为。而要实现这点,一个必要的基础就是对读者阅读行为和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深入体察,并能将这些调研成果很好地运用在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当中。

参考文献:

[1]莫祖英.近三年来报纸媒体对公共图书馆报道统计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01:81-84.

[2]魏蜀华,钱波,陈华.智能检索体在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杂志,2004,08:97-9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