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德教育方法范文

道德教育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道德教育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道德教育方法

篇1

宗教与道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艾米丽.杜尔凯姆将宗教定义为是与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实践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和实践将所有的信奉者团结到一个称为教会的道德的共同体中。康德认为宗教来自每个人的道德理性,他说:“我们关于上帝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从道德意识中衍生出来的。”宗教总是与同一时期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西方国家有信仰宗教的传统,甚至在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占据了国家政治的统治地位,基督教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因而使得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将宗教教育作为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1.西方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认为,宗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一种意识形态。宗教与道德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古希腊就已被人们认识到。宗教之本文由收集整理所以被人们信仰,就在于它宣扬正义、摒除邪恶的教义,从这一点来说,宗教就自然地具有了道德教化的功能。可以说,道德使宗教具有了持久、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同时宗教客观上使其所宣扬的道德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长久普遍的维持。宗教的道德作用,是以教徒的宗教信仰为基础,以宗教情感体验为中介的。西方国家普遍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它所宣扬的是对上帝的爱和信仰,也正是这种爱的教义使基督教成为西方人们心中的信仰,也使上帝成为能够监管其行为的内在约束力。

1.1以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

基督教宣扬爱,认为爱是一切宗教的伦理基础。有一次,犹太经师们问了耶稣一个问题:哪一诫命为最大。在回答中耶稣列出了一条最伟大的诫命—爱主与爱人,这条诫命因此而成为基督教伦理观的最显著特征。“‘你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的的天主。’这是最大也是最首要的诫命。第二条与此相似: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系于这两条诫命”。这两条诫命互相完善互相补充,爱主是第一重要的,但如果独立看待这条诫命,它会显得很抽象并且会太过于出世。爱近人这条诫命给了爱天主诫命实质内容,简单得足以使每个人能理解和遵循,但是它反过来需要爱主诫命作为最后导向和衡量标准,如果没有爱主这条诫命,爱人便成了漫无目的的行为,也就很难决定它的价值。[1]中世纪最伟大的基督教哲学家之一奥古斯丁认为,只有通过上帝,人才能获救,他不仅强调对上帝的爱,同时也强调人们在现世所做的善功。他认为,想要进入上帝之城的人必须先在自己的内心建造起上帝的殿堂,也就是说要以宗教的教义为指导,行为善之事,这样才能获得救赎。奥古斯丁还认为,信仰、希望和仁慈是道德转化的三个阶段,而爱是最高的。“只要爱得正确,信仰和希望无疑也是正确的。没有爱,信仰就无所作为;没有希望,就没有爱;没有爱,也就没有希望;没有信仰,爱和希望都不会有。”[2]

1.2原罪说

基督教认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受到了蛇的诱惑,违背上帝的意志,偷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而犯了原罪,他们将这种原罪传给后代,因此使人的子孙在一出生都带有罪恶,这就是人类的原罪。正是由于这种生来就有的原罪,使基督教徒专注于现世的赎罪,他们认为只有按照上帝的指引行善事,帮助别人,爱自己的友人,才能洗清自己的罪责,才能在来世通向天堂。正是由于这种教义的引导,使基督徒的内心构筑起强大的宗教城墙,这一宗教城墙也可以看作是道德的城墙,它不依赖于法律和舆论等外在力量的约束,它所形成的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不仅能够稳定人们的思想,唤起人们内心的精神力量,还能使人们不顾外界条件和个人得失而去维护他们所认知的善。正是由于基督教要求人们谦虚、正直、真诚、信任、拥有同情心和宽容之心,才使得西方的人们乃至思想家都信仰宗教,把宗教作为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认为:道德神学不仅使我们相信上帝存在的确定性,信仰宗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它把神和道德紧密的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成为更有道德的人。

2.西方宗教道德教育方法

宗教道德教育以基督教教义为基础,在宣讲教义的同时将宗教教条灌输到人们的思想中,久而久之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这一过程不免以灌输作为其重要的道德教育方法。但是与我们目前的课堂教育相比,宗教性的道德教育方法有着许多富有特色的形式。

2.1举行丰富的宗教仪式

通过仪式和圣事,基督徒对教会的信仰会不断的得到强化。这些礼仪对于信徒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白舍客认为,“那些具体的道德训导是需要的,但它们的影响不会太深厚;更深入地影响我们思想的是一些具体的人的榜样和形象。我们的观看方式、判断方式和行动方式都受思想的影响,而我们的思想来自于我们的团体以及我们的团体所尊敬的那些价值和榜样。教会对于人的想象力的影响广泛得多。因为教会有礼仪和宗教形象的丰富遗产,她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使人们获得一个基督徒的人格,并作出道德决定。”虽然这种影响力有不同的渠道,但礼仪仍然是其中最突出的机会,信徒们在那里能够接触基督宗教的种种形象。在礼仪中,基督宗教的团体承认上主的主权,成为一个效法耶稣榜样的团体。[1]p69

基督教有各种各样的仪式,基督教中的受洗是一个人确认并了解自己的信仰,愿意归向基督,成为基督的一份子,并按照圣经的指引行事,因此,洗礼可以说是一个人确认信仰的开端,从此之后,他的所思所行都不可违背自己的信仰。洗礼意味着一个人的重生,他可以告别过去的种种罪恶,以一种新的信仰、新的生命去生活,它意味着个体加入了拥有共同信仰的团体中。虽然洗礼仅仅是一种仪式,但这种仪式所具有的象征符号确实非常重大的,它象征着一个团体对个人的接纳,标志着个体的群体化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密切联结,我们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以及入党宣誓等仪式也具有这样的意义。此外,基督徒每周日还要到教堂进行礼拜,在礼拜的过程中会经历讲道、唱诗、祈祷等过程。基督教的讲道与我们道德上的授课是不一样的,讲道的内容是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是耶稣如何救人、如何为善的事例,这些故事非常具体,并不是大而无用的条条框框,接受过讲道之后,信徒

会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且觉得这些事情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因此他成为了富有说服力的榜样。唱诗的过程更是营造出了强大的宗教氛围,使基督徒拥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基督教非常注重这种归属感教育,教会为基督徒的信仰提供了一个大环境,使信仰者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奥古斯丁曾将教会看作是人们通达幸福的保证。在个人之外,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但对于基督教信仰者而言,教会则成为他们最依赖的组织。人类具有求同性,不愿做特立独行的人,教会中的人有共同的信仰,遵从同样的行为准则,这就使信仰者有了心理认同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心理信念,特别是当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信仰能带给人某种力量,这种相同的信仰会使他迅速地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从而融入这一大环境中。

2.2提倡禁欲式的生活方式

奥古斯丁认为,人类内心所求以及所向往的必须是完美的善,必须符合神的旨意,其道德行为要以戒律为准绳。他教导人们不可荒宴酗酒,不可好色邪荡,应当爱主耶稣嫉妒,勿纵肉体私欲。同时他还认为想要获得与上帝交流和沟通,需要经过祈祷、忏悔以及德性上的谦虚。在这里,他所要表达的是对人类内心精神领域的关注,抛开物质的枷锁,在禁欲、安贫、听命的生活方式下,只关注内心的修养,使自身构筑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是基督教并不否认财产的获得,马克思韦伯曾指出,基督教肯定人们对获利的追求,同时也使人们富有拼搏精神,他们将世俗的活动看作是自己信仰的实现,在听从上帝的指引努力工作、与人为善从而不断接近上帝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的道德教育是具体的、可行的,它将上帝的终极目的与人类的目标一致起来,在人们走近上帝的同时也实现对自我的完善。

3.西方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的现代价值

当今西方国家仍然将宗教道德教育方法作为其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一宗教性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具有当代价值的,对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1建立道德信仰体系

目前我国出现的一系列道德滑坡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民众没有基本的道德信仰。无信仰就意味着无所畏惧。如果说基督教的上帝是西方人内心的法官的话,我们的国民内心是没有法官的。或许我们需要一个“上帝”,让我们的内心有所畏惧,也让我们在内心形成一道道德的栅栏,拥有内心的审判法庭。宗教教育中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团体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力,使人们在面对外界的诱惑时拥有坚强的后盾,这个后盾可以看做是人类心灵的净化器,当人们进入所属的道德团体中,就自觉地遵守团体中的道德规范,这就是道德团体的力量,每一个道德团体都会有它特定的道德信仰体系,正是这种道德信仰将道德团体中的人们凝聚起来,遵守道德约束,同样,也正是由于道德团体本身带给人们的强烈归属感,使道德信仰得以在人们心中扎根,从而外化为日常的道德行为。

3.2强化道德教育的礼仪

我们的道德教育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而且多为条条框框的规范。或许一些人认为,道德教育礼仪是多余的,是形式主义,但是不得不说,宗教仪式对于培养信仰者的宗教情感、巩固宗教信仰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杜尔科目说,基督教的洗礼、驱邪仪式、进餐仪式等似乎纯粹是崇拜动作,但其实是宗教能量的来源。在宗教仪式的整个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强大的精神信念的支撑。因此,我们也应当开展各式各样的“仪式”,营造出特殊的教育氛围,使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还应该将大道理式的课本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形式,做到寓教于乐,以利于受教育者的理解和接受。

篇2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崇尚民主、平等、自由,乐于奉献,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由于受社会上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当前未成年人的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其具体表现为:公德心的普遍缺乏;正义感责任感的淡化;荣辱观是非观的混淆;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等。这种现象,值得引起我们全社会和家庭的重视。

"有才无德,行不远。"这是古人对于道德重要性认识的一句至理名言。一个人的品德往往是儿童时期形成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教育摇篮。作为肩负孩子第一任教师和终生教师的父母,对孩子道德情操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有关新时期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研究教育的内容,从而找到更合适的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几种误区

1、过分溺爱型。孩子是家庭的"

小太阳",在当今6 1模式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围着一个孩子转,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面对着这么一个孩子,连一句重话都舍不得讲,哪里还谈得上教训?于是便对孩子百般迁就,过分溺爱,日复一日,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孩子骄横、无理、任性、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个性。

2、只重学习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过高的期望,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的唯一评判标准,也作为衡量好孩子与坏孩子的唯一标准。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教育出来的孩子,成绩突出的,许多孩子便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超过自己。成年后,一旦碰上不顺心的事,便往往想不开,经受不住挫折。

3、

放任自流型。父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任孩子自由发展,缺少约束。由于放松了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孩子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和习惯,长大后纪律涣散,缺少责任感。

二、家庭教育内容

船靠舵正,人靠德行。人生,好比在大海中航船,道德是方向盘,能力是燃/!/料动力,没有正确方向的航船,无论有多么充足的动力,都只能在大海中乱转乱闯,始终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未成年人是品德形成的最重要时期,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高尚情操的人,是家长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家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恩教育

感恩,这是做人的最基本品德,是一切爱和善的基础。在我国目前大量独生子女存在的当代,感恩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许多孩子只知道无限地索取父母的爱,却不能很好地爱自己的父母,这不能不令天下的父母悲哀。更有甚者,长大后虐待父母的不乏其人。感恩是需要学习的,学会感恩,就是让孩子意识到别人为你所有的付出,包括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都需要回报。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爱自己的父母,感谢一切为他付出的人,珍惜别人对他的爱,回报别人对他的爱,并学会表达爱的情感。我们要反复告诉孩子,父母对他的爱,同时也要求他同样的爱父母。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这样的人也谈不上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师长。

2、荣辱教育

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非常丰富,这其实也是一项很好的家庭德育内容。知荣耻,辨善恶,是做人的基本德性。荣辱观的教育,是一个滴水穿石、积铢累寸的过程,家长要结合事例正面宣传荣、善、美、好,也要利用反面教材让孩子分辨耻、恶、丑、坏,从面自觉地趋荣避害,分清是非,为善去恶,有所不为。

3、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并不是大话、空话,想使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从小就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家长要从小教育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4、劳动教育

要向孩子灌输"劳动光荣"的意识,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不断的锻炼中,进行磨练,从小培养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家庭责任感,有条件的,在假期里也可感受打工挣钱的生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知道珍惜,学会珍惜,知道许多东西的来之不易,也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性。

5、良好的人格教育,包括诚实、正直、善良、宽容、合作、谦虚、毅力等教育。良好的人格,就是美德,它们必将受益于孩子的终身。

三、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

1、以身作则,身教言行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和德行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一个对别人冷酷无情、对亲人无情无义的父亲,要想教育孩子拥有爱心是天方夜谭;一个专拣小便宜、爱财如命的母亲,要想教育孩子拾金不昧是痴心妄想;一个撒谎成性、反复无常的人,要想教育孩子诚实守信,是无稽之谈。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必须以身作则,严以律已,品行端正。教育专家蔡蔚老是曾告诫过各位家长:作为家长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和修养,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的行为,才能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2、和谐环境,民主平等

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每个孩子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里。无数实践证明,家中充满暴力的孩子,长大后也崇尚暴力;家中不平等的家庭,长大后也非常武断。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靠父母双方努力创造的,父母应该精心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温馨、民主的家庭气氛

中,形成平等、民主、宽容、爱心的个性,愉快地接受来自父母的教育。如有抽时间与孩子一起谈天说地,以平等的姿态来倾听孩子的心里话,也可以用文明礼貌语来驾起平等的桥梁。父母错怪了孩子或做了错事,应放下架子,主动向孩子道歉或承认错误。

3、家校沟通,互相促进

孩子良好道德习惯的形成,家庭教育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家庭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应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相互协助、相互补充。孩子的各种个性尚未定型,许多人往往是在校一种表现,在家又是另一种表现。作为父母,应当经常与学校做好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孩子校内外的各种表现,才能对孩子的道德水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针对不同情况正确施教。

4、因势利导,持之以恒

篇3

论文摘要:加强时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指导其自觉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是搞好网络文明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在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修养的过程中,若要使人们对网络道德规范做到理性认知,并进而转化为指导自己网络实践的行为准则,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还应该讲究科学的方法。因此,探讨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修养的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民”的队伍迅速扩大,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的问题也随之突出。加强对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并指导其自觉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是搞好网络文明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在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修养的过程中,若要使人们对网络道德规范做到理性认知,并进而转化为指导自己网络实践的行为准则,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还应该讲究科学的方法。因此,探讨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修养的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道德教育与修养的紧迫性

在网络社会,违规行为和犯罪行为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是出于利益驱动而实施,有的可能出于无政府状态而实施。但如果追根求源,它与人的道德素质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那么必定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网络社会,充斥着大量的违规行为和犯罪行为,说明了伦理道德的失范。如果我们继续寻找原因的话,会得出如下结论。

1、网络交往方式对传统道德观念形成了严峻挑战

人们在网络新型的交往方式中,形成了新的道德意识和观念,尽管其中的某些意识和观念不是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不仅对传统道德观念形成了严峻挑战,而且已经部分的改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它可能会促进网络道德规范的形成,促进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也可能会破坏网络道德规范的形成,阻碍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与修养,让人们尽快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已经成了一个十分严肃的、无法回避的、巫待解决的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2青少年身心特点引发了网络道德失范

有资料显示,在网络违规和犯罪的人群中,青少年古8o%。这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青少年的生理成熟超前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由于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道德失范及道德失范后的一系列问题。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所造成损失,也只有通过对他们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学会网络道德修养来弥补。

3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的现象使德育陷入尴尬局面

伦理学告诉我们,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青少年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青少年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道德教育基本上是“只说不练”。使得道德教育陷人了尴尬的局面。毫无疑问,要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与修养。

4.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着缺陷,削弱了德育实效性

现在,我们的一些道德教育形式单一,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色彩浓厚,很容易让学生反感,因此削弱了德育实效性。我们的道德教育缺乏对个体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个体缺乏足够的重视,使青少年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

从道德实施主体上看,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与现实社会所要求的道德相比,它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慎独”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格守道德准则。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由此可见,要使每个人都能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则需要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修养来完成。

5,学校网络道德规范教育不仅薄弱,而且冷淡

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学的是理论和技能,基本不探讨网络道德问题。即使教材中有所涉及,往往也会被教师所忽视。思品课所讲内容同样很少涉及网络道德这一道德研究的新领域。因此,学校网络道德规范教育不仅薄弱,而且冷淡。所以网络道德对学生而言基本处于“道德任意”的状态。多数学生只认识到了网络的使用存在知识技术问题,而没有意识到计算机网络与道德问题的关联。只知道网络技术的“行”与“不行”,而不懂网络技术中还包含着“应该”与“不应该”。那么,“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完全应该把网络道德教育列人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切实抓好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科学方法

虚拟的网络社会的道德与现实社会的道德毕竟有所不同,其道德教育方法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根据网络社会道德的状况、特点和性质以及道德教育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以下几种道德教育的方法要给予特别重视。

一是立体、多面、交付式网络道德教育方法。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只专注于其中某一方面,要从总体上给受教育者以良好的、系统的、全面的网络道德教育。在这里,传授道德知识和总结受教育者的经验、多重身份的体验、网上多媒体的直观感受、音乐艺术的感化等方法都是适用的。

二是个人示范和典型诱导方法。网络社会个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需要的是人们在道德上的觉悟。我们要认识到,这种觉悟常常是伴随着对他人的模仿而完成的。在网络道德教育时,可以选择历史和现实、现实和虚拟中的一些典型形象供人们效仿。只要道德典型选择得真实、合宜、感人、高大、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影响,必然能起到有效的道德教育作用。

三是良好的社会风气影响方法。社会风气或社会风尚的好坏,是网络社会违规和犯罪行为发生与否的社会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让人们在这个氛围中,相互激励、感染、监督和指正,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也就使真善美得到赞誉和发扬,假恶丑得到斥责和抑制,从而促使人们自觉地去恶向善。所以,提倡、引导现存的社会风气,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使之向好的社会风气发展,不失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网络道德修养的方法

在网络社会,要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除了道德教育的途径外,加强道德修养也是一条重要的、内在的途径。在网络社会的道德修养与实践相联系这个根本前提下,我们可以不断发现和总结具体的道德修养方法。也可以继承发扬古人的修养方法。历史和现实中许多人的道德修养实践表明,下列几种道德修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第一,学习的方法。文明、理智、高尚总是同知识、文化相联系的。粗俗、野蛮、不明事理总是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相联系的。然而,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这里所说的学习,既包括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也包括伦理道德知识。学习伦理道德知识,自然有助于道德修养的提高,而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也无疑有助于修养美德。当然,学习不只限于书本上知识,还应包括在实践中的学习。实践中的道德榜样或典型,比书本上的道德知识更直接、更生动。

第二,“省察克治”的方法。重视网络主体自我塑造、自我约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网络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实现这一过程,关键在于使人人从我做起,通过反省、发现,克服自己的恶习,并在实践中改造自身,躬行、履行道德规范,达到道德的自律。

篇4

一、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思想不重视。

1.学校管理者不重视。由于职业院校学生来源复杂,文化基础较差,为了能够尽快提高学生们的技能,使其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的需要,职业院校都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足、流于形式。很多职业院校在学科建设、招生就业、专业建设等方面舍得投入,但对于德育工作却显得捉襟见肘。这使得部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知水平低、公德意识不足等。同时,学校在德育工作的师资、管理人员的配备等方面也存在不足,缺乏全员参与德育教育的意识,德育工作显得单薄无力。

2.学校教师不重视。职业学校的很多专业教师,在技术技能方面都很擅长,但却在心理学、教育学方面比较欠缺。更有甚者,有一些专业教师总认为自己只要完成上课任务就好,至于管学生是班主任的事儿,所以,存在着对于学生在校园、甚至在课堂上的违纪情况都不闻不问,高高挂起。学生们便更加不以为然,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给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很大阻力。

(二)方法不得当。

1.理论为主,实践不足。目前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仍然存在以德育课为主的形式,课堂上德育老师主要以宣讲道德规范理论为主,却并不在意学生们道德能力和行为文明的培养。所以,学生们在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后,往往说起来一套一套,做起来却明知故犯,造成了学生在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行不一,带来德育的低效。

2.言教为主,漠视身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校训,也是众多老师们的座右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些老师存在着职业倦怠,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厌教”现象,表现为不想备课、不愿写教案、上课走过场、对学生缺乏耐心、工作敷衍等,更难以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师职业倦怠不但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状态,更可怕的是任其发展下去最终就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培养质量。美国学者德沃肯(Dorkin)曾说过:“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和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

3.德育形式创新不足。在很多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中,德育课教学常常是照本宣科,所以呈现出教学思路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的现象。很多学校把开会、搞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这没有错,但是,如果开会天天都是高谈阔论而忽视了学生们的需求、不能被他们接受和信服;如果活动天天都是老样子,缺少研究和探索,缺乏新意,就会渐渐失去吸引力。

(三)内容不恰当。思想道德教育,大多数职业院校仍停留在总体要求上,使德育目标过于政治化、理想化、看上去高大上的要求和目标却很难回答学生们真正关心的实际问题,很难贴近他们的生活,这便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这些思想教育内容的认同和信服,从而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特别是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应该具有其特殊性和针对性,应该结合其教育内容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法律法规教育、行业规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业观甚至创业观。但在实际工作中,在这些方面,很多职业院校做的不够。

二、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探索

通过分析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要想跟得上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就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与教学相融合。长期的应试教育致使很多学校往往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其素养的提高却流于形式。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靠班主任,团委、学工处等来完成是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的。认为德育是职能部门、班主任以及德育课任课教师等的专职工作,是错误的。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所以说学校德育教育应该是一项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参与、需要与理论或实习教学相互融合和渗透的系统工程。建立一体化德育机制,就是要使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树立“人人有责”的德育观念,积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任课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德育教育的内容、建立“一师一生”帮扶结对等。

1.发挥课程教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发挥课程教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一是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首先要保证德育教师的师资水平;二是要保证德育课时量的充足;三是要不断创新教法;四是要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吸引力。与此同时,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实际需求,要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敬业爱岗、诚实守信教育;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等的教育,体现在各学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

2.发挥实习实训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实习实训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学生用于实习实训的时间不应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所以,学校如果能在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等的职业道德教育、劳动纪律及职业安全规程等教育,将会极大增强学生讲安全、守纪律、求效率、重质量的现代企业观念。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被重视。职业院校同样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们冷静地面对现实,提升其团结协作精神。如: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开展“5.25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以后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德育与环境育人相统一。

1.校园。校园是学生们生活学习的地方,职业院校大部分是寄宿类学校,学生们长期在校园里生活,校园便是最好的道德教育的场所。环境改变人,在一个健康整洁、催人奋进的环境中,学生们时时感受到校园的美丽、自然的馈赠,潜移默化之中便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校园的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的美化、绿化以及环境卫生工作,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校园内学校教育理念的张贴,用来教育、警示和激励全体师生,增强其认同感;校园内设置宣传画廊、标语牌等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2.教室和宿舍。教室和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其环境对于学生们的影响不可小觑。比如可以在教室中张贴校训、班级公约、名人名言;在教室门口设计装订班级名片;设计健康新颖的黑板报;设计悬挂学习竞赛栏、好人好事栏等;时刻保持教室的整洁卫生并适当美化,使学生时刻沐浴在整洁的氛围中,培养其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学生宿舍德育场景的设计,可以是宿舍名字的征集与文化氛围布置、保持整洁的内务环境等,都会提高学生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学生维护内务环境和遵守宿舍纪律的自觉性。

3.实习车间。实习实践是职业院校中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作为实习实训的主要场所,实习车间也同样应该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实训车间的布置和场景设计应与工厂车间的布置接轨,使学生们提前体验和适应工厂的需求。所以在实习车间布置场景时,应特别注意:安全教育标识设置、质量效率口号设置、操作规程标识设置等,让学生们一走进实训室就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树立牢固的安全、质量、信誉意识。

(四)建立专职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第一人,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一般较差,所以班主任的工作愈显繁重和艰巨,这就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心和爱心;具有较强的独立解决学生思想、生活等问题的能力。实际工作中,职业院校可以探索建立专职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专职班主任是以班主任工作为职业,在学校全职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教育者,他们可以全天候在校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能够很好地适应职业院校住校学生多、难于管理等实际情况需求,真正从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出发,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家长,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作者:徐欣 单位: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9

[2]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2):56~58

[3](德)赫尔巴特;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张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与自我调适[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

[5]杨仲明,罗妍妍,路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及克服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2(20)

[6]文豪.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析[J].价值工程,2011,9(8)

[7]旷丽华,刘硕.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10(25)

[8]余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5)

[9]覃兵.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审视与思考[J].职教通讯,2005,9(30)

[10]陈康,易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9(25)

[11]胡英芹.农村职中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应对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25)

[12]陆晓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3(15)

篇5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过程中,形成了有教无类、师道尊严、身教重于言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人才。

1 有教无类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其在《论语?述而》里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后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又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他认为人性都是皆善,但由于每人所禀气质和习俗的不同而有善类和恶类之分,而且不论善恶,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使其复于善,所以接受学生可以不分善恶的不同。

“当前,不同地区间教育差距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显示出我国高校在招生上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依然不能做到对贫富家庭的子女一视同仁,这依然有碍于我们实现“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所以,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中有教无类思想对当前中国教育现状仍具有指导意义。

2 师道尊严

《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可见,尊敬师长是尊师重道的体现。荀子说:“有师法者,人之大宝;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可见,这时荀子已把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

然而,当今轻视教育、轻视教师的思想依然存在,但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所以“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3 身教重于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这一教育方法始终也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教师这一职业的地位可谓被提到了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如《周礼》中说:“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

时至当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在旧有的体制还未完全打破,新的体制还未完全建立的过渡期,导致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所以在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必须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秉持严格的师道,自尊自励,刻苦钻研,务必要养成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务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及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

4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这是孔子教学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据《论语?先进》记载,冉求胆小怯懦,而仲由则胆大冒失,对于两个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孔子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冉求,孔子教育他做事要果断,不能畏首畏尾;对仲由,孔子则教育他做事时要三思而后行,万事不能贸然行事。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众多,而且每个人又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和个性特征,再加上每个人的能力、志向、品德也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5 循序渐进

孔子的学生颜渊感叹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循序渐进式的教育是孔子施教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一方法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果“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亦即如果杂乱地进行教学而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教学秩序而不可整饬。之后,南宋朱熹和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等都发展了孔子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其实,要培养一个内圣外王的大学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并且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其目标,这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普遍的教学规律,是古代先贤教学经验的总结,教育者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教学原则。

6 启发诱导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据《论语?述而》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聚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时,老师如果加以诱导,使学生能够用一隅推出其他三隅的话,那么到最后就能够完全弄清楚问题的本质了。在《礼记?学记》中又对孔子的这一启发诱导之法进一步发挥:“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亦即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明白道理。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引导、鼓励,而不应该强迫或压制,教育者只能起引路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教育教学中,受教育者是具有思维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启发诱导式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受教育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教育方法,坚决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7 寓教于乐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168-02

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能否胜任就业后的工作岗位,并且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不仅要看其对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程度,更需要其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对待工作组织的诚信度等一系列的职业道德素养。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应该被作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当中的一个重点环节。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教学时间里,教学者总是将职业道德定义为一种知识灌输性质教育,并辅之以实际教学,随之而来出现诸多弊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职业道德方面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实际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教学过程中相关课堂教育手段与途径相对单一,“职业道德”四字不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对此,探索具有可操作性与实际有效性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是解决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之加强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

职业道德行为训练,即在职业工作进行过程中,根据职业道德的统一基本规范以及行业间的特殊需求,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顺序的行为训练以及实际活动训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养成优良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动态行为习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想要通过行为训练取得预想的效果,重点要处理好以下两个环节的任务:

其一,课堂教学模式要做到灵活切实。首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少讲那些理论思想内容,应该将更多课堂教学时间应用于对学生的实际职业道德行为训练上。其次,在学院级别的实训处进行相关训练很有必要的。实训处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训练的过程中,无论是基础技能、专业知识技能还是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能力训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学生处与学校团委等学生组织,在进行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训练时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这些单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多有关联,其工作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除去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各学院、团支部、学生会等组织机构的日常督促检查,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也十分关键。应该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学生干部的作用,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规范其思想道德规范,从而培养其职业道德素养。

其二,实践训练方式要做到新颖实用。职业素养教育训练方式需根据学校实际环境、学生的际情况以及具体职业所需进行具体安排。总体而言,训练方式既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又要本着灵活多样,大胆创新的原则设计出切实有效的具体方式。例如,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及进行实际工作训练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善于观察并且发现学生在职业道德行为方面所存在着的种种问题,并且随时进行指正,定期对其进行相应有针对性的行为活动训练。又如,在进行模拟训练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亲力扮演各种训练任务所规定的职业角色,使其通过亲身体验该角色所存在的社会价值、预期心理以及行为要求,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加以改正。

二、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之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引入

职业道德源自于工作者对于其本职工作的责任心理。很显然,对本职工作的细致了解是实现对其负有充分责任心的有效前提。行为导向教学是一种针对完成某一项职业活动所包括的各项具体行动以及各项具体行动的完成过程中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和操作者本身所存在的内部调节机制来进行的设计、操作以及评价这个职业教育体系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有目的、系统化的学习模式,在实际任务或者模拟专业环境当中,参与任务设计、操作、检验以及评价职业活动等行动过程,最后获得能够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掌握的一系列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实际工作任务的接触,发现问题并且设计处理问题方案,学习到实际的能力技巧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这一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根据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对此行为,你有怎样的评价?”“如果你对此提出反对意见,那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坚持这么做,那么你支持自己行为的观点是什么?”等等。此教学方法重在引导学生对自身所处的职业环境有着更加细致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全面地对自己的工作富有责任意识,从职业技能的角度培养起职业道德素养。

三、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之结合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开放,当代大学生主体个性也随之不断地张扬化,价值取向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个性张扬使得他们养成了只有通过实际经历过的事情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认同与内化的思维模式。职业道德教育想要取得实际效率,使得学生由心理至行为的整体教育收到效果,不组织开展各类职业道德相关的实践活动,是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的。

至于具体的实践活动项目,则可以采取各种新颖易行的活动方案。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活动,充分利用当地的相关职业机构资源进行实际工作环节的参观学习,通过实践参观,使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环境,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参观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相关优秀职业机构的参观考察活动总结出相应的考察报告。该项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服务态度、工作礼仪等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道德素养。

又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服务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通过对自己专业知识技能的运用,为有着相关需求的群众提供一系列无偿的帮助。这种无偿社会服务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变相检验,通过无偿服务不但可以体会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还可以能够充分培养社会责任感。

除此之外,也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集体工作意识与社会奉献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秩序的社会调查走访。调查对象主要为与学生职业相关的一些当地企业机构。教师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提供调查目的、过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详细要求,其余工作由学生自行完成。这项活动有助于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要想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取得成绩与突破,必须结合实际,除了在教学中联系实际职业工作进行经验教学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者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必将使学生对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的认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活动过程中逐渐提升高度责任心、诚信待人、与人为善等道德素养,从而逐渐具备起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广庭,周玉甲.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企业文化的探讨[J].大家,2010,(16).

[2]刘尚莲等.构建一个核心、两个阵地、三个途径的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框架[J].大家,2011,(17).

篇7

关键词:建模; 杜威; 柯尔伯格; 道德教育方法; 探析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129-04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在道德教育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他们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研究,极具借鉴意义,而用模式的方法研究,更能体现这一目的。

一、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建模

杜威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主张按照社会的实际生活进行道德教育,反对知行脱节、与社会脱离的传统灌输。他认为,道德教育应该遵循儿童自身德行发展规律、结合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行。按照杜威道德教育方法的传统提法,赋予对应的模型名称,见表1。

1.探究式讨论提高法和探究讨论型

下面我们对探究式讨论提高法进行结构性模式化描述,以便确立模型。

(1)结构性模式化描述 探究式讨论提高法是主张以对道德问题的“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的道德教育方法。杜威反对教师把自己的观念和某种道德原则强加给学生,他认为,“外部强制的禁止和通过个人本身的反省和判断的禁止是互不相容的”。

对此强调三点。一是,从教育目的上,探究式讨论并不是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或知道去做什么,而是使学生“如何决定去做什么”,这是答案无正误化;二是,从问题设计上,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大到足以激发思想,小到加上新奇因素自然地带来的疑难,足以使学生得到一些富于启发性的立足点,从此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这是问题难度精细化;三是,从教育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把道德原则直接提供给学生,也不能保持沉默,要作为一名学习者参与其中,这是教育者参与化。

通过以上探究式讨论提高法结构性模式化描述如下,见表2。

(2)通过结构性模式化描述进行建模 对于教师设计的疑难问题或道德两难问题,建立模型如下:

Q=Qs+?驻q

说明:

Q是疑难问题或道德两难问题;Qs是标准化的基本故事;?驻q是增加的故事成份。

且a≤?驻q≤b;a为新奇因素自然地带来的疑难;b为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

如此,探究式讨论型模型建立如下:

设计两难问题探究商量讨论如何决定去做

2.活动式训练教学法和活动训练型

下面我们对活动式训练教学法进行结构性模式化描述,以便确立模型。

(1)结构性模式化描述 活动式训练教学法是一种以精心设计的情景活动方式代替让学生静听学习的训练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从具体实践中学、从经验中学。杜威认为,从根本上说道德源于经验,只有在经验中获得并检验的知识才具有道德意义。传统的灌输方法没能使学生从经验中获得道德,给予学生的是从课程中学来的或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这种知识没有道德价值。他说:“在一个有目的、而且需要和别人合作的作业中所学到的和应用的知识,乃是道德知识,不管有意把它视为道德知识还是无意把它视为道德知识。”

对此强调六点。一是经验原则性,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应符合经验的原则性,并不是所有的活动经验都有教育意义,那些任性活动和不具有开拓性的活动就没有教育意义;二是发展连续性,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需要投入智慧和情感,要具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连续性;三是参与主动性,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由经验成熟的教育者引领,参与者具有积极主动性;四是设计情景性,教育者应懂得利用自然和社会环境包括设备、书籍、仪器、玩具和游戏等去创设有利于经验成长的情景;五是管理宽容性,教师不能对学生管得太严太细,允许学生犯错,不限制学生首创精神,不把兴趣局限在直接活动上;六是“三位一体”性,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是学校道德的三位一体,“教材和教法的任务在于使特定的个人在特定的时间产生出有教育价值的经验”。

通过以上,活动式训练教学法结构性模式化描述如下,见表3。

(2)通过结构性模式化描述进行建模 通过以上结构性描述,活动训练型模型建立如下:情景活动设计参与活动训练获得道德经验

3.社会式学校育人法和社会育人型

下面我们对社会式学校育人法进行结构性模式化描述,以便确立模型。

(1)结构性模式化描述 社会式学校育人法是通过具有社会性的学校生活,对参与活动性课程教学的学生进行道德训练的方法,或是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活动而进行道德训练的方法。杜威认为社会生活及环境具有明显的教育作用,在人们道德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他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认为,“不能有两套伦理学原则,一套为校内生活,另一套为校外生活。因为行为是一个,因此行为的原则也只是一个。”他强调,“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到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得来的”。

对此强调两点。一是社会式学校育人法对病态教育的规避,二是社会式学校育人法对形式教育的规避。杜威认为,没有把重心放在品格的积极培养上,而是放在对犯规行为的处罚和不道德行为的矫正上,这种道德训练是病态的;只为维护校纪校规,便于学校管理,而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毫无关联,这种道德训练是形式的。所以他强调学校应是雏形的、典型的社会生活。

通过以上,社会式学校育人法的结构性模式化描述如下,见表4。

(2)通过结构性模式化描述进行建模 通过以上结构性模式化描述,社会育人型模型建立如下:学校环境社会化设计活动课程进行道德训练或直接参加社会活动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建模

柯尔伯格对个体道德发展进行研究,创建了完整的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他重视学校管理体制、学生间伙伴关系以及整个道德环境对儿童道德成长的影响,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主要是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和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

按照柯尔伯格道德教育方法的传统提法,赋予对应的模型名称,见表5。

1.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和道德两难型

下面我们对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进行结构性模式化描述,以便确立模型。

(1)结构性模式化描述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又称“新苏格拉底法”,是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柯尔伯格把促进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定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他认为,“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作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在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中,年龄不是决定因素,发展阶段不可跳跃,方向不可逆转,但发展速度快慢有个体差异。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也可称为“三级六段”论,见表6。

对此强调以下七点。一是,教师一定要使学生能真正明确道德两难问题中矛盾冲突;二是,教师一定要提出相关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三是,可先分小组然后集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四是,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就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辩论,引起道德认知上的冲突,并引发更深的思考和逻辑推理;五是,教师要让道德发展阶段相邻的同学进行相互交流,才能使较低水平的同学学到较高阶段的道德推理;六是,讨论不要追求意见一致,提高道德推理能力和认知水平才是目的;七是,讨论结束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继续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通过以上,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结构性模式化描述如下,见表7。

(2)通过结构性模式化描述进行建模 如此,道德两难型模型建立如下:测量阶段分组选择两难故事进行分组讨论诱发认知冲突促进能力发展

2.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和公正团体型

下面我们对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进行结构性模式化描述,以便确立模型。

(1)结构性模式化描述 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是指将一个能体现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精神的“公正团体”作为教育单位,使其中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共同制定、共同执行并共同遵守各种行为规范,使其成员在这种生活方式和道德气氛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道德教育的方法称为公正团体培养法。柯尔伯格的这种方法注重社会环境和道德氛围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他认为通过改变传统的学校领导及管理方式,营造具有民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气氛,形成公正团体,能更好地改变学生的个体行为,以适应民主社会的需要。

对此强调两点。一是,该方法要求学校要有民主管理的结构、环境和气氛,要使民主成为学校的生活方式;二是,该方法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既作为“公正团体”中的普通成员,又“必须是一个社会教化者”。

通过以上,公正团体行为培养法结构性模式化描述如下,见表8。

(2)通过结构性模式化描述进行建模 通过以上结构性描述,公正团体型模型建立如下:组建公正团体参与决策管理认知转化行为

三、杜威和柯尔伯格道德教育方法的借鉴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柯尔伯格被称为“现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著名的人物”。通过对杜威和柯尔伯格道德教育方法的剖析,不难发现,杜威和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方法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在师生关系上,杜威基于传统中过度强调“教师中心”的观点,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目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柯尔伯格则通过实验发现,有教师指导的学生道德发展幅度远大于没有指导的道德发展,强调在“公正团体”中,教师即是成员又是社会教化者。在道德教育方法效度上,杜威侧重宏观的教育方法描述,侧重理论研究,重视道德行为训练;柯尔伯格则侧重微观的教育方法描述,侧重实证研究,重视道德认知转化。

撇开以上不同点,下面仅就杜威和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教育方法的共同点探讨可供借鉴之处。

1.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关于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杜威和柯尔伯格都认为,教师应具备道德能力与专业素养,他们肯定教师指导的地位与作用,并反对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这里有两点值得借鉴。

一是加强教师的道德能力和专业素养。我国一直强调加强教师的道德品质修养,把师德建设放在一定的高度。然而,教师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教师的道德能力是两个概念,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具有合理的价值观,具有社会认可的品质,具有自主意识和较强的道德责任感,能独立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道德活动、道德行为,由此形成复杂的道德关系。道德能力是因,品质修养是果。目前我们道德教育教师的道德能力亟需加强,这是真正形成教师的道德品质修养的基石。

二是反对教师的绝对权威的地位。教师的绝对权威体现在课堂教育的各个过程中,要弱化这种权威,使教师以平等主体的身份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2.道德教育方法的效度

关于道德教育方法的效度,杜威和柯尔伯格都反对灌输,重视“道德两难问题”,重视集体作用,重视学生道德接受水平,重视隐蔽课程作用。这里有四点值得借鉴。一是改变教育方式。由于受列宁的灌输理论的影响,我国道德教育中一直以灌输法为主,而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要注重教育对象对灌输的抵触,加大“非灌输”的成份。二是重视道德两难教育法。这一点在我国道德教育学界研究比较弱,目前还没有比较成体系的中国化的道德两难故事。三是重视学生道德接受水平。从儿童到中学生再到大学生,我们还没有明确地划分学生的道德接受阶段,开展教育时,“摸石头过河”的现象经常出现。需要郑重提出的是,在我国,儿童期间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由家长进行的,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尚未形成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仅这一点的提升就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四是重视隐蔽课程作用。在道德教育方面我国一直比较重视显性教育,而实际上隐蔽课程更具有实践性。

参考文献

[1] 吴红慧,叶志锋.杜威与柯尔伯格的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思想比较[J].学理论,2009(29):204-205.

[2] 邱 燕.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9(11):288-289.

[3] 王玄武.比较道德教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 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5] 杜 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闽,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83.

[6] 杜 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8]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篇8

关键词: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途径;方法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公民道德教育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实施“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中小学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如何在学生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这是广大中小学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德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道德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一、充分利用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建设道德教育阵地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取的道德教育模式是将公民道德教育贯穿于《社会》课、《政治》课或者《思想品德》课之中,依赖课堂开展理论教育,同时通过升旗仪式、晨会、班会等常规德育阵地进行教育。课堂教育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甚至演变成单纯的试卷评估,而不能与常规德育阵地较好地形成合力,以致影响了教育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很多学校已经在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编写方面探索出了丰硕的成果,但其中大多数仍然属于教学研究范围,德育类校本课程和教材较少,其实充分实现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重要阵地,因为我国地大物博,地方风土人情和民族、社会习俗各异,其中处处渗透着道德教育的文化因素,是千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智慧的结晶,对道德教育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所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将公民道德规范与地方特色传统习俗、民族礼仪和社会风俗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实现有机结合,开发出独具特色且适合学生特点及发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课程和教材,并将其作为新的道德教育阵地。

二、切实发挥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

开展活动有利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已经形成了共识,现在各地中小学除常规德育阵地之外,基本上都围绕重大节日、纪念日、典型事件(例如好人好事或支援灾区)开展道德教育,但对于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养成以及社会实践往往重视不够,结果造成一部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对于学生来说,公民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既包括承认价值观,也包括获取知识和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还必须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实现知行合一才是所期望的德育效果,因此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强化实践,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唤起对道德的追求,引导他们用正确的道德标准去体验、判断和选择,促进思想道德从他律向自律转化,形成健康的道德规范理念并以之指导自己的生活方式。新课程改革将“校外社会实践”作为重点内容,说明了国家希望通过改革引导学生投入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去,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外社会实践不能是走过场或简单地去工厂、企业看一看,如果是这样那仅仅是理解了“实践”的字面含义。通过校外社会实践更应注重的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按照公民道德的具体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参与社会公益奉献的观念,并把国家、学校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己一贯的自觉行为,以此作为中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践活动的效能,切实促进公民道德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找准家校共建工作的德育落脚点

篇9

论文摘要:加强时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指导其自觉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是搞好网络文明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在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修养的过程中,若要使人们对网络道德规范做到理性认知,并进而转化为指导自己网络实践的行为准则,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还应该讲究科学的方法。因此,探讨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修养的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民”的队伍迅速扩大,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的问题也随之突出。加强对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并指导其自觉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是搞好网络文明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在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修养的过程中,若要使人们对网络道德规范做到理性认知,并进而转化为指导自己网络实践的行为准则,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还应该讲究科学的方法。因此,探讨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修养的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道德教育与修养的紧迫性

在网络社会,违规行为和犯罪行为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是出于利益驱动而实施,有的可能出于无政府状态而实施。但如果追根求源,它与人的道德素质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那么必定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网络社会,充斥着大量的违规行为和犯罪行为,说明了伦理道德的失范。如果我们继续寻找原因的话,会得出如下结论。

1、网络交往方式对传统道德观念形成了严峻挑战

人们在网络新型的交往方式中,形成了新的道德意识和观念,尽管其中的某些意识和观念不是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不仅对传统道德观念形成了严峻挑战,而且已经部分的改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它可能会促进网络道德规范的形成,促进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也可能会破坏网络道德规范的形成,阻碍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与修养,让人们尽快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已经成了一个十分严肃的、无法回避的、巫待解决的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2青少年身心特点引发了网络道德失范

有资料显示,在网络违规和犯罪的人群中,青少年古8o%。这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青少年的生理成熟超前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由于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道德失范及道德失范后的一系列问题。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所造成损失,也只有通过对他们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学会网络道德修养来弥补。

3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的现象使德育陷入尴尬局面

伦理学告诉我们,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青少年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青少年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道德教育基本上是“只说不练”。使得道德教育陷人了尴尬的局面。毫无疑问,要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与修养。

4.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着缺陷,削弱了德育实效性

现在,我们的一些道德教育形式单一,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色彩浓厚,很容易让学生反感,因此削弱了德育实效性。我们的道德教育缺乏对个体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个体缺乏足够的重视,使青少年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

从道德实施主体上看,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与现实社会所要求的道德相比,它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慎独”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格守道德准则。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由此可见,要使每个人都能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则需要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修养来完成。

5,学校网络道德规范教育不仅薄弱,而且冷淡

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学的是理论和技能,基本不探讨网络道德问题。即使教材中有所涉及,往往也会被教师所忽视。思品课所讲内容同样很少涉及网络道德这一道德研究的新领域。因此,学校网络道德规范教育不仅薄弱,而且冷淡。所以网络道德对学生而言基本处于“道德任意”的状态。多数学生只认识到了网络的使用存在知识技术问题,而没有意识到计算机网络与道德问题的关联。只知道网络技术的“行”与“不行”,而不懂网络技术中还包含着“应该”与“不应该”。那么,“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完全应该把网络道德教育列人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切实抓好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科学方法

虚拟的网络社会的道德与现实社会的道德毕竟有所不同,其道德教育方法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根据网络社会道德的状况、特点和性质以及道德教育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以下几种道德教育的方法要给予特别重视。

一是立体、多面、交付式网络道德教育方法。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只专注于其中某一方面,要从总体上给受教育者以良好的、系统的、全面的网络道德教育。在这里,传授道德知识和总结受教育者的经验、多重身份的体验、网上多媒体的直观感受、音乐艺术的感化等方法都是适用的。 二是个人示范和典型诱导方法。网络社会个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需要的是人们在道德上的觉悟。我们要认识到,这种觉悟常常是伴随着对他人的模仿而完成的。在网络道德教育时,可以选择历史和现实、现实和虚拟中的一些典型形象供人们效仿。只要道德典型选择得真实、合宜、感人、高大、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影响,必然能起到有效的道德教育作用。

三是良好的社会风气影响方法。社会风气或社会风尚的好坏,是网络社会违规和犯罪行为发生与否的社会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让人们在这个氛围中,相互激励、感染、监督和指正,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也就使真善美得到赞誉和发扬,假恶丑得到斥责和抑制,从而促使人们自觉地去恶向善。所以,提倡、引导现存的社会风气,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使之向好的社会风气发展,不失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网络道德修养的方法

在网络社会,要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除了道德教育的途径外,加强道德修养也是一条重要的、内在的途径。在网络社会的道德修养与实践相联系这个根本前提下,我们可以不断发现和总结具体的道德修养方法。也可以继承发扬古人的修养方法。历史和现实中许多人的道德修养实践表明,下列几种道德修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第一,学习的方法。文明、理智、高尚总是同知识、文化相联系的。粗俗、野蛮、不明事理总是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相联系的。然而,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这里所说的学习,既包括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也包括伦理道德知识。学习伦理道德知识,自然有助于道德修养的提高,而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也无疑有助于修养美德。当然,学习不只限于书本上知识,还应包括在实践中的学习。实践中的道德榜样或典型,比书本上的道德知识更直接、更生动。

第二,“省察克治”的方法。重视网络主体自我塑造、自我约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网络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实现这一过程,关键在于使人人从我做起,通过反省、发现,克服自己的恶习,并在实践中改造自身,躬行、履行道德规范,达到道德的自律。

篇10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246-01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职业特色不突出,缺乏针对性

现在的德育教材,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理想,道德情操等,而对生活中最普遍的最基本的首先要求有所忽视,忽视了“90后”职校生的主观需求个性特征,教材内容条条框框较多,要求多,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对职业教育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很少涉及,职业特色不突出,缺乏行业的针对性。

(二)单方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题性作用

目前,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多是通过课堂进行的。教学方式上,大多采取过去台上教师讲授,学生台下听课的传统模式,只把职业道德看成是一门课程,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管理,完成教学任务及考试。很少与学生进行讨论,课堂上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从而导致学生对职业道德内容缺乏理解和内化,缺乏实践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参加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有限。

(三)很多高职学校对职业教育不过重视,普遍存在轻视德育工作,认为谁都可以上课的倾向,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德育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

当前,高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在不断进行完善,发展。我们应继续加大研究力度,不断锐意创新,探索新方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理解思路,增强责任感,促进高职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成熟,取得成就。

二、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职业道德是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职业道德教育要与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相结合

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层层把关,形成全过程的教育和管理。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在校期间的教学,实习等各项工作,都要以职业道德规范的践行作为检验学生素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自把关,又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贯穿教学的全过程。(1)在课堂教学方面,要通过“两课“教育。“两课“教学在培养高职生道德及职业道德修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传授和马克思中国化的基本原理,一方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要把各行各业的道德规范和典型事例融入教学内容中,注重在各学科中渗透职业道德内容,挖掘和提炼各门学科中的道德因素,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2)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只单单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而应贯穿学生各项活动之中。高职院校要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责任感。(3)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加大,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实行办年或一年的顶岗实习,这为进行职业道德的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高职院校应把握这一机会,方面聘请顶岗实习基地的管理人员或行业劳动模范担任兼职老师,在现场介绍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由教师指导学生到实际操作的现场感受和体会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内涵,其效果是事半功倍。

(二)利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做好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

要使高职学生形成较好的职业素质,就必须关注企业文化。重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和企业文化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把先进的健康的企业文化寓与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养的了解,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升华。

(三)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在职业道德培养中的主体性作用

应重视发挥学生自身的自主性,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开展典型教育,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学生参与度,使学生自觉能动地参与到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过程中,精心设计和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和为社会献爱心,为师生义务服务等活动。通过在这些活动,锤炼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思想品质和团结自强向上的奋斗精神,从而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总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对高职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冠名班;职业道德教育;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8

0 前言

当今社会,一味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教育的职业教育,已很难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探索一条新的职业教育道路,不仅是学校办学和生存的需要,更是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校企合作办学应运而生,冠名班的建立,进一步凸显了校企合作的内涵,职业院校利用企业各类资源解决办学条件、学生就业、资金设备等问题;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以冠名班模式培养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冠名班模式下学生的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但是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心等必须经过学校严格教育培养才能逐步形成的基本素质是否也跟上了企业的脚步呢?“先做人,后做事”、“德才兼备、德技并重”等等标语深刻揭示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职业道德的高要求,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应当从全新的视角全面认识冠名班模式下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冠名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1 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道德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是学生求知的楷模,更是学生做人的表率。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甚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决定了学生所能接受到的道德教育程度,“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了,培养的学生才能受到企业的青睐”,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刻不容缓,尤其是在冠名班模式下教师更应该认真研究相关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价值等,避免对企业生产和岗位技能缺乏感性认识。

如此,教师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一是利用业余时间下企业锻炼。专业教师下到冠名企业锻炼不仅可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加可以让专业教师在日常点滴中切实把握冠名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以及相关政策和纪律等,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实时地灌输给学生;二是编制校本教材。校本教材不仅可以让学生感觉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所用,还可以起到隐性德育教育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无形中接受了教材中蕴含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冠名企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亲近感。编写冠名班校本教材可以以冠名企业生产、生活中的常用设备或具体案例为主要素材,为完成编写任务,教材编写者必须充分挖掘企业教育资源,并将其与学校资源有机结合,一方面校企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挖掘、利用,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者的知识也得到了拓展,对企业的认识得到了深入,有利于教师的德育教学工作。

2 建立校企合作的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2.1 学校适当调整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普通班的职业道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主线,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而冠名班既然是联合企业办学,那么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加以变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适当引进企业的道德规范来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帮企业培养德技并重的人才”才是关键,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岗位技能教育,还要加强企业文化和职业规范教育,使学生做好吃得起苦、受得起累、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的思想准备,克服心高气傲的状态和不良行为习惯。职业学校学生表现出来的纪律性差、标榜个性、过于追求物质生活而缺乏实干精神等问题也值得职业道德教育者警惕,对此可以利用冠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道德规范作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如“甘为南国顶烈日,笑向大漠迎风雪”的胜动之歌唱出了胜动人不畏条件艰苦,势做百年胜动的决心,如果不能安下心来真刀真枪的干如何能成就百年基业?冠名企业的文化精神能够鼓励学生增强为事业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端正职业态度,强化职业道德修养。

冠名班的学生毕业之后要到冠名企业工作一定时期,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毕业之后都可以进入该企业工作,因此冠名班学生都会具有较强的自我警戒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在职业道德、人际关系、专业技能等各方面都会努力学习,以全方位提升自己。

2.2引进企业化管理模式培养和教育学生

“学校如企业,教室如车间,学习如生产,出勤如出工”,依据公司对员工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管理。为了使学生尽早适应企业的工作和作息习惯、适应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实训基地可以实行与企业一致的作息时间,实现五个合一,即“教室和车间合一,教师和师傅合一,学生和学徒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作业与作品合一”,增强学生对冠名企业的认同感、归宿感、集体荣誉感和主人公感。

按企业的要求实施管理,将企业的要求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工厂需要什么样的人,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凸显个性,金毛狮王、黄头发的比比皆是,教师可以告知学生企业不准留长发,只要黑头发、白头发的中国人,不要黄头发的“外国人”,虽是玩笑话,学生却能按照企业要求解决头发问题;告知学生冠名企业对卫生很重视,只有工作环境好了,心情舒畅了,工作效率才会高,效率高了收入也就高了;告知学生冠名企业要打卡上班,迟到会扣钱,迟到次数多了可能会被开除,因此要求他们在学校就养成不迟到的良好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将学校德育与企业实际结合,学生不反感还易接受。

对冠名班学生的考核制度还可以采用淘汰制,淘汰的标准不仅是各门功课的排名在末位的,职业道德的评分具有“一票否决制”。每个学生的职业道德初始分数为满分,实行加/减分制,学校将冠名企业的文化要求、职业态度、职业规范等落实到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随时给学生打分,学期末职业道德分数在规定分数线下者将被淘汰。若有违反有关纪律和规定者,立即取消冠名班学生资格。

2.3 校企交流互动的职业道德形成模式

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掌握着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培训和教育职工,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浓厚的学习精神对企业学习氛围的形成也大有益处。相反,企业文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可以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指引方向。企业老总可以给冠名班学生上第一堂德育教育课,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历程,指明学生专业发展前景及具体的素质要求,如此一来学生对企业认识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信心也更加坚定;企业的能工巧匠和劳动模范人物也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鲜活教材,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成功之路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可以聘请劳动模范人物现身说法,指引学生领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优秀职工在工作中认真严谨,对企业和社会负责……这些本身就是一种职业道德要求,是值得学生学习的优良品格;企业负责人在人事管理、质量监控上的要求,也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现实案例,可以定期邀请他们到学校举行讲座。

同时可以联合企业举办多种活动,如参观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和企业文化理念;一对一互帮互助(一个优秀的员工与一个学生结成对子)可以使每个学生真切领悟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及一名优秀员工应该具有的品质;联合举办文艺晚会可以增加学生对冠名企业的荣誉感和主人公感;围绕企业文化展开的辩论赛(学生与员工)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在辩论的过程中还能辨别自己对企业的理解是否正确,其他人是如何理解的。

2.4 以实习、实践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当代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不能满足企业和时代的要求,主要问题不在理论学习上,而在行为能力上。因为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和实践中才得以实现。职业院校学生也只有通过真刀真枪的顶岗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和感受到职业道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顶岗实习中“教、学、做”的统一使学生学会沟通、讲团队、服从管理的大局意识,切身感受到职责、纪律等职业规范,从而增强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同,逐步形成职业道德的自我选择、自我养成、自我完善良性发展态势。

然而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之前要进行思想教育和动员,因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所从事的岗位一般都是基层一线,需要他们静下心来、吃苦耐劳、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注意生产生活的安全等问题,让学生明白实习就是为就业奠定基础;再者在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要定期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稳定学生;帮助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鼓励学生加入公司社团、工会活动,积极参加文艺活动,引领学生快速融入企业;最后,学校要做好跟企业的协商工作,为学生争取到实习补贴,保证学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如此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更加增强。

3 结论

诚然,冠名班模式下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蕴含很多,通过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与企业道德等内容的交叉渗透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还有待于我们在实际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创新和提炼。但不管内容如何丰富,方法如何多样,“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永远适用,管住人不如管住心,只有学生真心的愿意做,德育工作才能做好,才能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 高尚荣,陈霞.高职企业化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4):33-34.

[2] 韩伟平.充实校企何须哦内涵,打造冠名班品牌[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14(2):21-23.

[3] 雷敏.中职企业冠名班语文课程校本教材开发价值刍议[J].大众科技,2009,(1):149-150.

[4] 安霞.深化校企合作,共创育人新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8,(33):153.

[5] 李大成.高等职教怎么办——来自港、台资企业家的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06,(8):48-49.

篇12

摘 要: 文章从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四个方面对《弟子规》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其当代价值,旨在改进完善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良性发展。

关键词: 《弟子规》 思想道德教育综合方法 当代价值

《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由李毓秀所著,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后经清朝贾存仁重新修订,更名为《弟子规》。“弟子”是古代对学生、少儿等类人的统称,“规”指的是规范、制度、准则等。作为“开蒙养正最乘”的读物,《弟子规》将“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封建政治思想道德行为准则规范化、具体化,其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综合方法,对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所谓思想道德教育综合方法,是教育主体在把握各种教育方法各自特点及共同取向的基础上,通过协调整合,形成为共同目标服务,同时或先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育的措施和手段。面对信息化时代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青少年思想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等特征,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已经难以解决青少年复杂多变的思想道德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多管齐下,积极探索适应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综合方法。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弟子规》的思想道德教育综合方法,挖掘其当代价值,改进完善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有效解决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

一、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以血缘关系和感情联系为基础,主要是指父母通过个人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指学校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计划,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正规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最核心的教育。社会教育是人们通过社会舆论、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等途径接受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有其各自形成的基础,地位和功能各不相同,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

《弟子规》蕴含着丰富的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弟子规》推崇“百善孝橄取钡拇统思想,认为孝悌是“为仁之本”。以“长者先,幼者后”为例,《弟子规》在与长辈相处、起居洗漱、衣冠摆放、饮食嗜好等家庭生活各方面,均对青少年提出细致规定,以求其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孝悌品德。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通过权衡“不力行,但学文”与“但力行,不学文”的弊端,告诫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具有警醒意义。再次,在社会教育方面,以“凡出言,信为先”教育青少年但凡开口说话,必须以诚信为先。《弟子规》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为切入点,通过对青少年行为规范的矫正,使其潜移默化地认同接受儒家“仁”与“礼”的思想,如此既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稳定,又能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基于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家庭、学校及社会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家庭和学校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内容均来源于一定的社会,并为实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目标服务。但当前我国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家庭、学校、社会严重脱节的现象,一方面部分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忽视自身言行对子女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另一方面某些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倾向,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青少年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态度,从而导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人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形成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借鉴《弟子规》中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综合教育的精华,一方面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要求具体化,便于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树立整体教育思想,重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努力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以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良性运行为出发点,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合力。

二、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

所谓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就是根据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同时或先后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以达到最好教育效果的方式。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分为纵向综合与横向综合。纵向综合是指在受教育者发展的不同阶段先后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而横向综合则指的是在同一时期内对受教育者同时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弟子规》中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纵横两方面。在纵向综合方面,《弟子规》主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先后使用实践锻炼法和理论教育法,即“力行”与“学文”。幼年时期,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对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弟子规》将其具化到生活学习中的细微层面,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与封建思想道德规范相一致的良好习惯。在青少年成长的同时,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逐渐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教育,即“学文”,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对封建思想道德的认同感和践行度。在横向综合方面,《弟子规》在青少年发展的每一阶段综合运用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主要有环境熏陶法,如“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即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在仁人志士的正面影响下不断提升自我;榜样示范法,如“见人善,即思齐”,主张青少年树立正确榜样并主动见贤思齐;激励教育法,如“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以圣贤为例,激励青少年朝着正确目标不懈努力,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总之,《弟子规》倾向于使用多种教育方法,全方位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相对单一,目前仍以理论教育法为最常用的方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内涵,当前经济、政治、文化及科技的发展使青少年思想道德环境错综复杂,导致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层出不穷。此外,青少年思想可塑性极大,青少年思想内部各要素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因此,综合使用多种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既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又是由青少年思想状况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一方面,教育者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有意识地在教育过程中融入多种教育方法,注重引导青少年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者需全面深刻地掌握各种教育方法的特征、适用范围和运用条件等,综合考虑青少年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情况,选择最佳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吸引力,有效预防和解决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

三、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

德育指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而智育则指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指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德育和智育本质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二者相互独立、相辅相成,以求协调受教育者智育和德育之间的发展冲突,达到最佳效果的教育方法。

在《弟子规》中,德育与智育相互渗透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弟子规》将德育渗透到青少年的读书教育中。一方面,“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向青少年传授正确的读书方法。另一方面,以“非圣书,屏勿视,蔽明,坏心志”教育青少年多看圣贤书籍,所谓“圣书”,实际上指符合儒家思想道德标准的典籍、著作。《弟子规》教育青少年不仅要“会读书”,更要“读好书”,目的是使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自觉接受封建思想道德。二是《弟子规》将德育渗透到青少年的识字教育中。识字是青少年阶段智育的重要内容,《弟子规》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让青少年在识字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封建思想道德,这样既符合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又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成效。三是《弟子规》将德育渗透到青少年的生活常识教育中。从“入则孝,出则悌”到“心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通篇向青少年讲述了在尊敬长辈、为人处事等生活方面的基本常识,而这些生活常识制定的依据便是封建政治思想道德,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即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效果。

《弟子规》始终将做人摆在第一位,将求知摆在第二位,认为“孝悌”是做人的基本,“谨言慎行”、“诚信有礼”是做人的必备美德,“亲仁”、“博爱”是人生更高层次的追求,至于“学文”则是“行有余力”所做之事。在当代社会,教育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倾向,学校教育的“智育化”及家长的认知偏差导致青少年德育和智育的不平衡。德育本应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则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处境。借鉴《弟子规》及当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到启发:经济越是发展、科技越是进步,就越需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简单说就是要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协调发展,将德育和智育统一于人的发展过程中。因此,一方面,我们应从青少年的学习需要出发,根据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任务及性质选择合适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在不同学科的教育过程中渗透德育。另一方面,德育应密切联系实际生活,采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渗透式综合教育方法,对其实施“生活教育”和“习惯教育”,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亲和力。

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合作的方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按照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内容传授给青少年。另一方面则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活动,即青少年主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认识及纠正自身思想行为的不良倾向。自我教育并非先天自发产生,教育对自我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矛盾统一体中,教育处于主导地位,决定自我教育的方向、内容和性质;自我教育则处于被指导地位,促进思想矛盾内部转化,强化教育成效。教育和自我教育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

《弟子规》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方法,其中以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辅。《弟子规》中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根据教育内容可以将划分为孝老爱亲、为人处事及与人相处等方面。首先,在孝老爱亲方面,《弟子规》开篇便提出若干条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行为准则,如“晨则省,昏则定”教育青少年早起要问候父母,睡前要道晚安……孝悌是儒家封建伦理思想的基础,对青少年而言,孝悌品德的培养应当从日常生活做起。其次,在为人处事方面,《弟子规》坚持“谨而信”的原则。“谨”是指寡言,强调“少说多做”,要求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具体细化到起居洗漱、衣冠摆放、饮食习惯、行走坐卧及敲门应答等各方面。如“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教育青少年穿衣贵在整洁,不必追求华贵,衣着要合身份,还要考虑家境。“信”是指诚信,《弟子规》不仅直接提出“凡出言,信为先”的言行规范,而且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为例,教育青少年如何规范自身言行,树立诚信。如“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借人物,及时还”告诫青少年借东西前需请求应允,借东西后需及时归还。再次,在与人相处方面,《弟子规》主张“泛爱众而亲仁”,继承了儒家“仁”的核心思想。“泛爱众”意味着有宽容博大的心胸,“亲仁”即与人为善,坚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针对现实社会中“以貌取人”的问题,《弟子规》以“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教育青少年德行比容貌更重要。教育贯穿《弟子规》全文,其中涉及一些自我教育的方法。慎独是古人自我修身的方法,“入虚室,如有人”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体现出青少年坚定的自制、自律品质;“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与孔子所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同小异,体现出克己自律的自我修养的方法;而“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则表现出见贤思齐、反求诸己的自省方法。

以理论灌输为主要教育方法,自我教育被忽视是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由于青少年涉世未深,心智发展尚未成熟;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在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上面临着多元选择,在一定意义上导致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者的话语权被削弱,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新的发展难题。针对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借鉴《弟子规》中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法的精髓,践行新课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教育者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教育者正确地“导”是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学”,将思想道德规范融入实际生活中,在对青少年进行“生活教育”和“习惯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应充分重视自我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促进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基础上有效进行自我教育,发挥教育对自我教育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13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政治老师或班主任的职责。卫生类职业学校开设有德育实践课、职业规划等课程专门对学生施以职业道德教育。但是目前的相关课程重视理论灌输,忽视学生道德体验与实践,忽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远离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需要,而且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无法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有效解疑答惑,导致学校德育实效性差,针对性弱,体验性浅的问题。② 

笔者发现,在护理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讨论教学等方法,将护士职业道德素质及相关德育内容渗透融合入专业课中,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相关的教育,其效果良好。 

1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朱小蔓认为:“德育不仅仅存在于专设的品德课程中,而是同时存在于各个学科课程中。因为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学科内容与方法都蕴含着特定的道德价值”。③因此,在专业课中适当穿插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非常必要。在坚持职业道德课堂主阵地的同时,应把握教育时机,利用各专业课教学渗透、融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职类卫生学校的护理教育工作者,应该肩负起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任,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讨如下。 

1.1 直接渗透 

教师在“护理伦理学”、“护理学基础”及“护理心理学”等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医院、家庭、社区、社会中报道的真实病案、伦理、医患纠纷等内容,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分析,在潜移默化中灌输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爱伤观念。比如在讲解《护理学基础》第十二章时,护士给女病人测量体温,没有让男家属离开病室或者屏风遮挡病人,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患者,隐私暴露,就医体验差,感到羞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希望医护人员如何对待?笔者发现,在教学中信手拈来的案例引发的思考比简单的道德说教要有效得多。又比如在临床操作中,护士在给病人进行肌内注射时,病人常常感到很疼痛。因此我们在进行肌内注射等相关教学时,要重点教会学生无痛技术,比如分散注意力、松弛肌肉、绷紧皮肤等。 

1.2 间接渗透 

教师通过介绍“护理学基础”、“护理伦理学”等科目的发展历程,介绍护理前辈们艰苦奋斗、忘我服务的工作态度,阐述前辈们的奉献精神、职业追求,从而达到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在“5.12”护士节等特殊节日中,邀请本市三甲医院的临床护理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心路历程、人生感悟、专业思考、案例分享等内容,让学生们感悟专业思想,深化职业情感,逐渐培养职业道德素质,让榜样在学生们心中树立起来,加深职业理解,内化职业情感。在讲授“老年护理学”时,通过特殊的“家庭作业”。比如:每周给远在外地的父母打电话、周末帮助年迈的婆婆爷爷做家务,为他们按摩、洗脚等;在特殊的节日给家里的老人购买小礼物或者送上温馨的祝福等,让学生转变原有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学会与人分享,学会关心、照顾、帮助身边的人,感受到“给予”的快乐的职业的崇高。 

1.3 随机渗透 

专业课的重要性在于通过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专业,熟悉专业,掌握“三基”。在教学中贯穿职业道德的理念,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非常重要。比如在学生在刚接触护理专业时,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护理专业要学习的理论知识有哪些,在临床上做什么样的工作,这些工作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比如在“内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课程的讲授中,我们要随时强调护士对患者施以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要将对特殊人群的关爱、帮助表现出来,将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随机贯穿,通过随时引导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1.4 时事渗透 

护理教师要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卫生行业护理专业以及护理工作者的新闻,捕捉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新闻时事让学生们感知到职业特点,形成职业认知,内化职业道德,树立职业行为。如果所有专业教师都将职业道德教育当成自己的一份责任,并将教育内容穿插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借助专业课教学丰富多彩的教育途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PPT教学、微情景教学等方法,多学科教学渗透必将对职业道德教育带来巨大的助推作用。比如杭州一实习护士在其微博上多张虐待婴儿照片,她拼命摇晃婴儿脆弱的头部,还称“2B孩纸”“小孩装死”,并在熟睡婴儿鼻头贴猪鼻子。可以把这种事件作为反面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们的职业道德素质。 

1.5 苏格拉底式诘问 

在临床实践中,会遇到有的护士服务态度很差。因此可以根据她们的行为提问。比如:她们的行为有违护理职业道德吗?如果有违,哪些地方不对?你以后在临床实践中会怎么做?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诘问中环环相扣,让学生自己边思考边找出正确答案。在潜移默化中同时完成了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2 小结 

德育(思想道德)描述的是“大德育”,护士职业道德描述的是护士应具备的专业领域里的“小德育”。“大德育”包含“小德育”,“大德育”是基础,是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能力。“小德育”是“大德育”的延伸和特殊化领域的具体表现。可以这样说,一个思想品德不好的护生,是不可能具备良好的护士职业道德的;反之,一个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护生,也一定会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二者呈正相关。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两者融合在一起。 

渗透的基本意思为渗入、透过,指液体渗透多孔物体。延伸意义比喻某种思想、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⑤笔者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将德育与职业教育的内容以多种方式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对稳固学生的职业思想,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注释 

①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 

② 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的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7. 

③ 钟晓琳,朱小蔓.德育的知识化与德育的生活化:困境及其“精神性”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5:76. 

篇14

本文由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YJSCX2016-112HLJU。

【摘要】

近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十分丰富,是基于解决社会道德问题而产生的。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道德教育模式及特点与其道德教育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本文阐述了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大概分为三个典型的时期: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转型期、现代道德教育方法的萌芽发展期、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回归兴盛期,并简要分析了当时出现的主要流派和西方道德教育流派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

【关键词】

西方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理论;发展时期

二十世纪西方国家在道德教育理论方面,无论是理论流派或者理论研究的成果都非常丰富,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和运用越来越科学话并且具有实践性。但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西方道德教育又出现了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回归与复兴现象。纵观近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传统道德教育转型、现代道德教育萌芽与发展、传统道德教育回归与兴盛这三个代表性的时期。

一、传统道德教育的转型

这一时期主要是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现代道德教育方法渐渐替代了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传统道德教育比较注重培养道德习惯的和品格训练。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以灌输为主要教育手段,在传统的宗教或权威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而现代道德教育方法则是强调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尊重其主体性的民主的教育方法。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到二十年代左右,这一时期西方道德教育方法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这一时期,西方旨在进行一种有科学精神的教育。这段时期宗教仍然影响着道德教育方法,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即使在现代,信仰宗教也是一种虔诚的表现。上世纪初的道德教育,人们对于“灌输”这一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概念认识上还似乎未有转变。涂尔干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认为儿童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人的前提条件就是对其灌输,在培养儿童纪律精神上,奖励和惩罚方法的方式起着重要作用。这一时期,西方道德教育方法虽然出现了向民主教育方法转变的趋势,但仍是以灌输为主,不过,这为后来的现代道德教育方法的发展做了比较重要铺垫。

二、现代道德教育的萌芽与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西方道德教育者们建立了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方法。他们批判传统道德教育,个体的主体性开始凸显,道德教育不是灌输一系列的社会准则,而是促进学生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通过理智的思考并且对现实有意义的,并尖锐地批判了传统道德教育方法。最先发起的人是现代道德教育方法的创始人杜威,他非常不赞同在传统道德教育课程中,过分重视传播、灌输知识的倾向,杜威倡导实用主义哲学,他认为教育是在生活当中体现的,并且提出了社会实践教育法。杜威提出的道德教育方法体对于美国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理论具有现代道德教育的根本特征。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西方道德教育荒凉期。因为在这个时期,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变成了国家需要、国家意志而非个人教养。在这种情况下,道德教育逐渐让位,于是出现了道德教育的空缺。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于是道德教育顺势复兴。当时社会道德比较混乱、社会问题也出现得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西方道德教育复兴了,西方国家涌现了众多的理论学说。在美国,出现了科尔伯格创立公正团体法和道德讨论法,还有价值澄清学派提出的价值澄清法等一系列的新学说。道德教育方法在六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与前时期相比得到了改良。

三、传统道德教育的回归兴盛

接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这期间出现了美国的品格教育流派倡导的新品格教育时期。新品格教育是对之前传统品格教育方法的回归与复兴。品格教育研究者认为道德教育理论的侧重方向不正确,应注重培养道德习惯和道德情感,而不是道德判断能力,因此传统品格训练的方法应以榜样示范、行为实践、阅读文学作品等方法为主要来训练学生。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教育方法是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个体在多元价值状况下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当然前提是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基础上。新品格教育方法有故事法、示范法、纪律奖惩法等,是传统改良之后的延续。除了教育方法之外,新品格教育也在课程之外的方面加以体现,来开展道德教育,例如学校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课余活动内容的多样性,甚至学校的相关制度中也渗透一些道德教育的因素来培养学生,使学生即使不是在课堂中也能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学校还与家庭、社区相互配合来培养学生具有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通过上述阐述分析与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西方道德教育方法的发展情况,即每一次的转变都是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并且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来借鉴西方道德教育发展的优秀之处。

作者:王牧笛 单位:黑龙江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8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