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物理教师个人总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即将结束,现在对这阶段专业发展总结如下:
道德修养方面: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知识。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与学生以心换心是作为一位教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教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满口教训口吻,而要用朋友的道义去规劝学生,用亲人的情怀去关爱学生,用教师的严厉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
业务方面: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等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手段应用中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连续的兴趣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从初中物理新教材中我们不难看出,能激发学生产生好奇的趣味性实验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多。在前不久我听了刘炳升教授的讲座,他展示了很多有趣的实验,甚至是物理魔术的表演,这些都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突出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我们班目前就有一个突出事例是:在初二时,我班同学因物理实验的妙趣而产生了浓厚的物理兴趣,积极大量地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了物理基本知识。到目前为止,在每次物理测试中,他都能保证在班级物理单科前十名的优良成绩,而他的其它成绩都在七十分以下,甚至个别学科是“红灯”。
2.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我们开明中学物理组的周同仕就是这么一位教师,上课的语言特别有趣,学生上课感到很“有劲”,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周同仕老师语言表达上很有特点,尽管是很地道的淮安普通话,可趣味性特强,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上课时还充满了激情,善于同学生沟通,因而其教学效果非常的好。
3.教材整合中的趣味性
对于教材,教师只能是用教材,而不能教教材。所谓的用,就是要求老师首先去学教材,分析教材,然后再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自己会用还要引导学生也会用;而教教材只能说是照本宣科。
教材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我们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其实也就是一种资源的整合,在整合中也可巧妙的以顺口溜为载体,将物理知识融入其中从而增强了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如我在讲大气压强这一节中的水的沸点和压强的关系时,就编写了如下顺口溜:
沸压关系怎么看,想想你家做米饭。
不盖锅,煮得慢,而且还会很麻烦。
底下糊,上面烂,中间还做夹生饭。
这个顺口溜既融入了物理知识,又完全符合现实的情况,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便于同学们的记忆。
在一节课最后的总结中,也可借助于类似上述的形式。又如我在上汽化和液化这节课的最后总结中,先是让学生自己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然后老师以一种独特的形式进行总结。总结如下:
汽化/液化很重要,知识无穷显奥妙,
汽化方式有两种,蒸发/沸腾要知道。
温度/面积/空气流,影响蒸发效果好,
沸腾效果更显著,气压大来沸点高。
汽化学得正,液化却来唱反调,
你来吸热我放热,降温/加压凑热闹。
4.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 ,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可延滞再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函,也扩展了教学外延。那么,有个好的教学软件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必备条件。
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为此他们可以废寝忘食。为什么?你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一原因就是游戏软件本身设计制作非常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具有青少年所喜爱的趣味性。加拿大的一个小学语言学习软件就制作得宛如游戏软件,非常有趣,小孩都喜欢。这说明教育辅助软件的趣味性是激发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我们的软件设计师们尚须努力,各位教育工作者还得继续学习。
二、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设置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完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也是比较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进一步使初中物理教材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更显示出科学可行、生动有趣的特点来,让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成为初中生一本爱不释手的通俗科学读物,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为此,我认为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可在趣味性上更富有特点。
1.插图卡通化
Cartoon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图画表达形式,Disney那些著名卡通人物往往使人们终身难忘,而国产卡通《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更让少年儿童们出神入化,这种与初中生心理特点非常吻合的表达方式何乐不为?在初中物理教材的插图中能否创作和引用卡通形式,使得学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对物理产生高度兴趣,使初中物理教材能更好地为青少年学习服务。
2.实验游戏化
“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许多实践活动,添了不少学生实验与小实验。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个人认为,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我也自行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若条件允许的话,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问题;对策
引言
这些年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育理念也随着不断更新,教学当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实践,情境创设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凸显它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在实际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很好地进行解决,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
1.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1.1情境创设缺乏目的性
目前,在初中的教学中,对于情境教学这种方法还没有把目的性明确化,由于传统观念一直在思想中,教师们还是把学生的成绩放在了第一位了,把考试作为教学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怎样解题上,在教授新课程时,很多时候都是由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几乎没有自主思考问题的时间,更不会分组进行讨论,当进行公开课时,教师经常会使用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用来作为示范教学之用,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却很少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1.2情境创设不够新颖
情境创设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对物理的认识程度。可是,实际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情境创设不够新颖,常常沿用着已经用了好多年的教学情境。如,在进行教授电能在怎样转化成热能时,教师常常用白炽灯来举例子,即当给白炽灯进行通电后,它就会变热。这是生活常识,很多学生已经了解了,教师总是以此为例子,便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觉得物理总是老一套,于是产生了厌倦感。
1.3情境创设能力不够强
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意识到了情境创设教学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很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的水平有限,在选取素材的时候有些茫然,或者所取的素材不够生动、形象、不够具有代表性,所以,使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初中物理情境创设问题解决的对策
2.1情境创设目的要明确
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要明确教学目的,树立正确观念,其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独立思考、能够自主创新,而不是把考试和成绩作为教学的目的,用科学的观念引导教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习惯于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而并非只是在公开课的时候作为示范而用。在日常教学中,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情境创设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兴趣提高上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2.2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增加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整个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而是师生共同享有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变传统的但一化的教学模式,变为互动式的气氛活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常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找答案,这就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去思考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要营造一种活跃的气氛,使整个课堂教学变成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的课堂,从而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并非枯燥的,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的学生中来,吸收新知识,探索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新课标的要求。
2.3情境创设要新颖,紧贴教学大纲
物理情境创设离不开实验,如果完全都是理论,那么物理教学将变得枯燥无味。但是,创设的情境不能总是老一套,不能是沿用了多年的老例子,教师要举出新的例子,摈弃老套,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物理成绩。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要选择比较新颖的例子,但不要与教学大纲相悖,不要与课本的知识相脱节,所选择的素材一定要活泼、生动、有趣、典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点的论证,然后进行总结,能够对新知识深入了解。比如,在教授摩擦力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教学:在教学前,让学生做一个游戏,游戏所需要的物品有,筷子两双;黄豆若干。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进行用筷子夹黄豆的比赛。时间限制在1分钟,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夹的黄豆最多。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总结一下,借用这个实验操作说明物体具有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关系。再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提前准备好的情境创设:一位行人拉着带有小轮子的行李箱前行;教师可以提问,箱子的移动,是什么力量的作用?在一个广场上屹立着一座高大的雕像;教师提问:这座雕像为什么不动呢?一辆正在行驶的车突然一个急刹车;教师提问,为什么急刹车,车子会停下来呢?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对于学生的讨论,教师要进行指导,然后让学生们发言,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最后,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各种实验证明,摩擦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只要合理的科学的运用,它便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发现情境创设教学的问题所在,然后针对各种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在选取情境创设时,要与教学大纲和教材相符,要科学、新颖、生活化、典型化,促进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昌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艺术科技,2016.02.394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物理;重要性;开展;策略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一个物理问题,在互动中养成思考与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落实合作学习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教学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目标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物理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构建。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课中应用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创新。在过去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利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只重视物理课本知识的传递,用自己的精细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物理课堂中只能接受教师传递出来的信息,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实践中肯定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初中物理课堂学习中来,更能让初中物理教学实现创新,促进物理教学改革。
第二,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学生的感受与想法。合作学习活动,是以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活动。在物理课堂中,学生需要就合作的主题进行自主思考,与他人交换意见。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在物理课堂中展示自己的价值,感受自己的学习能力。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肯定,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课中开展的策略
(一)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开展,大多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第一步。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应当从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材料的数量等角度规划小组数量与小组人数。提高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科学度,教师要深入了解全班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档案以及学生物理课堂中的表现确定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将不同水平的学生组建成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在分组时,教师要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让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的综合实力相当,从而保障小组竞争活动实施的公平性。除此之外,每一个小组的人数最好控制在四到六之间,人数过少不利于小组成员分工,人数过多会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涣散。只有组建了科学的合作小组,才能让合作学习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得以实施。
(二)重视学生合作学习技能培养。受到初中学生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物理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初中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一些学生知道自己在合作学习中应当做什么,一些学生则显得有些迷茫。在分组之后,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流程或者规范进行介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合作学习技能。只有有序的合作学习活动,才能促进教学氛围的轻松化,提高物理问题的解决效率。合作学习技能包括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分享与吸引能力、总结能力、观察能力等多个方面。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认可合作学习的价值,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提升。
比如在讲解《生活中的透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总结几个生活中透镜的实例。一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只顾着自己表达观点,不给其他成员开口的机会。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用肢体语言告诉他们要多听别人说。一些学生过于沉默,缺少物理学习信心,认为自己无法参与到其中。教师要给予他们鼓励,暗示其他小组成员给他信心。明确小组学习的规则,规定每一位学生必须发言与聆听,需要给出意见,帮助归纳,有利于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加强合作学习问题设计。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明确一个重心,那就是合作学习的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分析物理课本,找到最能激活学生思维,且具有开放性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同时,合作学习问题应当与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相符,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以此来保证合作学习活动发挥积极的教学作用。
比如在讲解《质量》知识时,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完成,就不必为了合作学习活动的应用而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在讲解《测量物质密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个设计与实施实验,测量物质密切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这一任务实践性强,步骤明确,适合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也会反作用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是物理学科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表现,也是让物理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个人学习需求的手段。教师要正视自己的物理教学职责,更新教学活动的设计观念,从教学内容中寻求值得合作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分析与解决问题,会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苍萃.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品牌,2015,03:214.
【关键词】素质教育 农村初中物理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30-02
物理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相连的一种教学活动,二者紧紧扣连在一起。正因为如此,要实现农村初中物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从处理好“教”与“学”二者的关系入手,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人(学生)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更多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需要,始终坚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为实现此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是最先被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无形课程资源,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摆脱了那种在老师威严下学习的压力,无疑会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一个好的班级、好的课堂,应该充满真实、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心理氛围。这种气氛最初来自“促进者”(即教师),随着学习过程的进行,学生会越来越多地、并且是很自然地流溢出这方面的情感和态度。当我们教学的班级达到这样的境界时,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定会得到较好的提升。
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教师要真正做到却相当的困难,因为一个班上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可能都处于拔尖水平,有些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或多或少地忽略了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这样做会给这些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使他们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
三、教师要努力做好物理教育研究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类脑力大解放、大开发的时代。而物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一块重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主体创新是当代教育的主题,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动力,是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做相关的教育研究,多做正确的、深入的、对农村学生发展适用的研究。以农村学生为研究对象,制定有效的研究计划,从根本上了解和认识农村中学生特殊的发展历程。最后,从学生的特殊性出发,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物理教学工作,逐渐实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四、做好物理课堂教学的诊断和观察,积极开展物理教学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物理教学课堂观察与诊断有显著的功能与作用,集中体现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改进师生的生存状态等方面。 物理教学课堂观察与诊断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镜子,通过观察诊断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课堂观察与诊断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因此,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十分必要。
新课程下的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是在物理课堂教学观察和诊断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检查性、总结性的教育工作,其目的是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检查物理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检查学生能否主动学习,检查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检查教师教学是否符合农村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如果能很好的达到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那么实现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我们就更近了一步。
关键词: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42-02
一、前言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将知识、自身经验、思路等统统灌输给学生,这样看似是学生学习的捷径,实际上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习的热情、教学的效率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为此就需要对传统的物理教学进行优化,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基于自身的经验,提出了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对初中学校和物理教师有所帮助。
二、教学改革有效性与创新研究
1.有效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是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然界和了解与认识自然界规律的一个平台。人格培养不仅是德育工作的起点,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一样能够实现。人格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个人的尊严、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心理学意义上是指个人的信念、兴趣、动机、气质、能力、意志、情感和性格等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的整合反映了一个人总的精冲面貌体现,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中学生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还处于了解和萌芽阶段,由于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导致中学生的人格尚处于形成阶段。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实验,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实现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在学生充分的了解客观世界的同时,掌握与其自身认知特点相符合的客观世界发展的现象与规律。通过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可以使学生确立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可以让学生在探索自然界规律,了解和认识自然规律的同时,更加健康的成长与进步,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目标。通过初中物理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不仅要让他们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规律,更要让他们从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客观世界的现实存在,要让他们从现实世界出发,有规律的成长和进步。
2.有效的教学改革就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探究型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只有发挥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动性,才能提升其物理学习的效果。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或是自主探究的深度不够,或是自主探究变性,相较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并没有很大的改善。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自主探究型学习的内涵理解不是很深刻,操作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从而影响物理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予以改善:其一,分组探究,预留空间。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探究的主题,而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探究实践,小组内部进行相互交流、探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被调动起来,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更深刻,同时也实现了优势互补。其二,适当的引导。教师并不是“完全的自由人”,若是教师对学生的探究不进行什么干预的话,学生探究的方向、逐次、目标等多方面都会产生问题,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引导者,对学生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的环节进行督导,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模式,增强自主探究能力,提升物理学习的水平。
3.有效的教学改革就要以问题促思维。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质疑提问、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好的问题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欲望,这样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同时提高物理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效地呈现每个问题。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开放的问题,给学生营造思维的空间,不能只给学生简单的模仿解决问题的机会,而是要引导积极主动地解决有意义和有挑战的问题。例如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节课时,我首先提出:“洗过的衣服干了,这里的物态变化是什么?根据你的经验怎样才能干的最快?由此你认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什么?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吗?请展示出来大家分享。”这些问题一抛出来,学生就积极思考、结合以往的知识经验,大胆猜想并想方设法验证自己的猜想,不同的学生之间就形成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就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有效的教学改革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引导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很多教师已经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理念,逐渐以学生为主体考虑问题,也在课堂中更多地激励学生回答问题或提出见解。但一些学生由于知识积累的欠缺。使得其在自我的肯定及信心的养成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以至于不敢举起手回答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及知识的认知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的有效开导及知识的定向讲解,让其树立学习的潜在信念,形成物理思维的同时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其物理学习能力。
三、总结
物理是初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将知识、自身经验、思路等统统灌输给学生,这样看似是学生学习的捷径,实际上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习的热情、教学的效率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为此就需要对传统的物理教学进行优化,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提出了提升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综合能力 提高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30-01
现代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竞争日趋激烈,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被逐步取代。就个人而言,缺乏个人综合能力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很难生存下去。从长远来看,能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大贡献的人,必然是在综合方面很有能力的人,可以说,个人综合能力已成为一个优秀现代人最重要的标志。
1 动手实验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般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有效的教学手段。从教育学上来说,启发可以分为简答式提问和探索性点拨。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不采用简答式的提问,而是能通过实验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让学生真正的亲自动手做实验,然后自己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对实验的规律也是自己亲自去总结。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点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课堂讲评小实验、小制作,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
2 创新思维的能力
事实证明,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就必须充分体现出实践的魅力。中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在课堂之外,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安排地各种物理教学活动,是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极其丰富,且与现代生活、科学技术有密切的联系。它要求面向大多数学生,却不要求每个学生从事一样的活动,而是从各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机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活动,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创造出新的产品。
比如在讲授“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时,笔者拿出几根铁丝向学生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使铁丝的温度升高?看谁的方法多”。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可以提出很多方法:放在火上烧,用太阳晒,放在开水里烫,用石头磨,用砂纸擦,用铁锤反复敲打等,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最后总结出结论:一是外界传热给它,二是外界对它做功,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第三,在习题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练习指导,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创新能力。
3 独立思考的能力
自学的过程,往往也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用处的。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会像之前那样把所要学习的东西都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而是可以先卖个关子,事先准备几个问题,并且留点时间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有了这个思考的过程,接下来,教师再给出相应的答案,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这种探究式教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引导者,这样的改变之后,就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学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安全用电知识内容时,笔者问学生:为什么人靠近高压电源会有危险,而小鸟停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有的说小鸟的脚是绝缘的,有的说小鸟是不怕电的,有的说高压线是没电的。虽然他们的回答不尽如人意,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有趣又值得思考、值得探索的问题,学生主动参与,印象深刻,理解得透。课堂上恰当的设疑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创造性思维的浪花,使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乐趣.
4 大胆质疑的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初中物理担负着传播物理基础知识,发掘培养物理科研后备人才的重任。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是物理基础知识,其特点是知识点较散,有些内容又很抽象。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纲教材,弄清本学科的知识网络及知识特点,努力学习中学物理教学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中,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质疑,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如在教授“水的沸腾”时,可采用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分组实验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景:水不断被加热,那么水的温度是不是升高,或一直升高上去,结合以前的经验,让学生对“给水一直加热,温度是否也一直升高上去”产生质疑。接着让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认真观察加热过程中水温的变化,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与学生的质疑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探究过程中只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温度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在整个探究过程只发挥辅导作用。
对初中学生来说,综合能力极其重要,而物理综合能力并非仅仅是应付考试一个方面,和物理解题能力有着本质区别。其间还涵盖了实验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物理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宏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探析[J].数理化学习(综合版),2008年第12期.
初中物理是初中教育阶段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初中生对物理学习尚存在一定的因难,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那么,如何解决初中生学习物理困难这一问题呢?
一、初中生学习物理困难的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大量分析发现,当前导致初中生学习物理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普遍对新奇的、趣味性强的事物有很高的探究热情。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这种被动的、枯燥的、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并且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久而久之,使得他们失去了
学习
物理的兴趣。二是课后练习量大且不精。当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普遍认为在讲完教材知识之后应让学生及时做大量的习题,以更好地巩固教材理论知识。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他们习惯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练习,借助“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中有很多重复的题型,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训练负担,而且有限的题型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的提升。在这种疲劳战术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渐被打击掉,学生极易对物理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从而陷入学习困境。
二、初中生学习物理困难的解决策略
结合上述分析总结的初中生学习物理困难的原因,笔者依据个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就有效解决初中生学习物理困难这一问题的策略进行探讨。
1.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师应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理念,积极将全新的、生动的、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为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心理特点、学习需求及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案。物理是一门生活性和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材中收录的大部分内容都源自于生活现象,大多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性内容。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深度解读教材,从学生的生活中摘选出适合用于教学活动的内容,使得学生在分析有趣的、熟悉的生活现象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出蕴含在生活中的物理理论与物理规律。
例如,在学习沪教版初中物理《家庭用电》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与组成进行回忆,并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验,从而掌握测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用电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突破学习困境。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高效课堂;建议;有效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渐深入,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开始逐渐向国外发达国家靠拢。因此,很多老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需要在教学中剔除,并合理的吸收和借鉴适合我国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以更高的标准审视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进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育中存在的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第一,我国的初中物理课堂教育,沿用多年来陈旧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一个人独自的教授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枯燥乏味,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单人堂是初中物理教育的一个弊端,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教学有效性也会降低。
第二,初中物理课堂教育只注重应试性,不注重对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物理课堂教学还仅仅停留在考试顺利通过这个层次,忽略了对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应用能力上缺乏锻炼,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三,初中物理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如果物理老师自身素质没有达到一个相应的高度,而且经验欠缺的话,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很难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建立高效课堂,物理教师的自身素质方面必须得到充分的改善。
第四,我国初中物理教材内容有待改善。物理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参照标准,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教材内容单调,侧重于书面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遵循这样的教材教出来的学生,必然只会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考试中,而很难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考试成绩虽然高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能力方面就显得能力有限了。
第五,初中物理的教学评估制度需要改革。目前,把考试的成绩情况作为判定初中物理课堂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势必影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和教师均被成绩所累。偏激的教育评估体系,只能限制物理课堂教学,而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只能给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带来桎梏。
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第一,初中物理课堂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师一人堂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有展示自己内心所想的舞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增加物理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课堂沟通和交流中得到了发展,学习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自然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
第二,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的改变是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也是达到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乐于去主动学习,提高对物理的热爱程度,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物理知识。
第三,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需要注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初中物理教学应当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理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物理这门基础学科,初中物理最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其作为教材发展的大方向,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知识,必备知识,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四,初中物理教学评估手段要有顺应时展的需求。在过去的日子年里,初中物理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判断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被沿用至今,但是,现阶段,物理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并不意味着拥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因此,考试成绩不能是判断物理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机制中,还需要设立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符合的新标准,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五,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初中物理教师的知识变得充实,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学校需对在校物理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借以改善物理教师知识匮乏的现状,同时也应该鼓励初中物理教师在工作之余,参加有利于自身素质提高的社会活动和培训课程,补充自己的知识同时,努力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上得以提高,为自己的教师道路增添新的色彩,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总结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除了要依赖于初中物理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制的改革之外,还要依赖于初中物理教师素质的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育方法的改进,更重要的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配合。
参考文献:
[1]马涛晖.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中学时代,2014,19:65-66.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方法 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98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是符合新课标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也是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实验的积极作用,对相关的物理理论中所提及的物理现象和形态进行展示,从而更加准确地总结出相关规律。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很好地实现了抽象转化为具体的过程,是进行启发式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本文结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总结了相关的教学经验,重点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路,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来看,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加直观的经验和感受,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物理知识和相关规律,为进一步地深化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实验教学还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模式得以转变,学生逐渐成为了自主探究的主体。在进行多样化的物理实验中,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理实验的现象来理解其中的理论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为学生的知识运用提供了平台。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得到了培养。
学生是教学的首要主体,这是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成为教学的引导者,构建新的高效科学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模式的改进和优化,教学活动将会更加富有活力和趣味性,也就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不仅如此,学生通过参与物理实验教学,其动手能力也会得到增强,这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思路
(一)探索式实验的教学方法
从我国的教育发展历程来看,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长期限制着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并且已经形成了教师掌控教学的模式,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另外,由于学生的被动学习,其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针对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转化教学方式,主动地引进实验课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提供良好的平台,进而使得学生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例如,在讲解“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时,要结合研究浮力大小的关联因素时,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对浮力的相关因素进行思考,并且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相应的实验教学,依靠实验的开展来验证猜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拓展实验的种类和范围
从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出发,物理知识的讲解并非要完全依靠教材,尤其是物理实验方面,不仅如此,教材内容本身并不能够完全覆盖所有的知识面,在某些物理实验内容上都存在缺失。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适当地拓展实验的种类和范围,丰富物理实验教学的多样性,构建起相对完全的物理教学体系,这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开拓,也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物理知识。
因此,在选择教材以外的物理实验时,教师要遵循趣味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尽可能地选择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实验内容。同时,教师要主动收集相关的器材和教学资源,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开发,亩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动手能力,选择操作可行性较高和操作难度较低的实验,从而确保实验教学的拓展能够达成目标。
(三)增强实验教学的自主性
在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的内在潜力,通过积极的引导和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实践,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观察和理解物理现象,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根据实验开展的进程给予恰当的启发和指导。同时,要保障学生的自由操作空间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更加直接地体会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通过成功的物理实验操作,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能够得以培养。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实现各方面能力的成长。
(四)强化创新思维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地把握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的情况,遵循教学目标的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个人成长与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启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表达,尤其是针对物理现象的思考和理解,要能够根据多样化的物理现象来认识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这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的动力。所以,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物理实验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带有鲜明的启蒙特性,随着初中物理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教师不但扮演物理学知识的传授者角色,更肩负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基本物理素养的重任,这就需要学习指导的适当加强。
一、初中物理开展学习指导的内容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习指导”主要指给学物理的广大学生,在物理思维的形成、学习规律的总结、学习方法的创新以及学习心理的调整等方面所指出的带有规律性办法及手段,其在教学中包含以下内容:
1.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难度较大、思考性较强的学科,如若学习习惯欠佳,则往往会丧失正确的学习导向,不利于学生尽快掌握和消化所学知识,也必定感到愈发困难。为此,教师需在教学全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规范解题、科学发问和思考、做好笔记、课后温习和复习相结合、有疑惑必解决、独立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要求开展指导
物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问,其原因主要在于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需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物理、思考物理,学会运用所具备的物理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光的传播速度”时,可首先以问题的形式引入:雷雨时,闪电同雷声是同步出现的,但为何总是先见闪电,后听到打雷声?学生们结合生活阅历,就会明白光传播速度快于声音。
3.指导学生增强物理意识
物理意识主要指学生在面对物理学问题时,对个人行为的有效选择。为数不少的学生对物理十分感兴趣,也有攻坚克难的学习品格,但考分并不高,原因在于物理意识相对淡薄。另外,对知识的掌握不牢。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须强化物理意识的教学,以意识带动基础知识点的领会,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物理意识。
4.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物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毋庸置疑,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提升物理学习的效率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在指导物理学习时,要促使学生在预习、听讲、温习功课、实际应用、思考、发问、观察、探讨和总结等方面进行科学对待,着力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初中物理学习指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讨
1.在习题教学中加强学习指导,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物理学习离不开“题海战术”,但做题也要讲求正确、科学、合理的方法。教师在指导习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帮助养成规范化解题习惯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科学的思考行为,进而逐步增强学生解题的技巧。从这个角度看,教师须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尝试采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联想等多种灵活的物理习题解决办法。例如,在接触电磁知识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如何判断一根钢棒的磁性?同时,教师指导大家结合磁性判定的准则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便想到用磁铁或铁钉靠近钢棒,根据磁铁的指向性、相互作用的规律、吸铁性加以判断,另外,还可借助于磁极的磁性最强原则来判断。用四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有助于培养发散思维和物理创新意识。
2.在实验教学中做好学习指导
作为物理学习和钻研的主要办法,实验历来是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需在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还需教会其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运用物理方法归纳总结实验结果的技巧,进而使学生养成科学求实、严谨细致的物理学习态度。例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实验”中,教师在准备好实验用品后,试着让学生在不同条件下,探究阻力对物理运动所带来的影响,并提醒学生们根据每次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学生们便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阻力小,运距越长。得出结论后,教师还可提问:小车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怎样?学生们根据实验启发,便知其会作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教师耐心、正确的指导,学生逐步培养起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物理原理的能力。
3.在推行自主探究学习中进行辅学习指导
新课改倡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质量和密度”时,教师先提问:为什么一立方米的铁比一立方米的海绵质量大,以此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学生们便依靠群体智慧,得到体积一定时,质量越大的,说明密度也越大,进而成功引出“密度”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4.通过联系相关学科深化学习指导
初中物理具有系统严密的知识概念体系,还同数学等相关理工学科密切联系,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需深刻地认清物理同其他学科的关联点,进而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学。例如,在物理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公式以及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公式都离不开数学中的等式表达,数学中的极值探讨、分数小数的混合计算等也常被贯穿到物理计算中。另外,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中,通常也少不了物理模型的建立,例如,探究光路时可构建光线模型,研究磁体时可建立磁感线。为此,学生们学好相关学科,有助于为教师指导物理教学打下根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形势下,初中物理的学习指导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自身的物理学习水平,灵活地运用多种指导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高泽.一个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J\].物理教学探讨,2012,(5).
\[2\]陈涛.浅谈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3\]夏文忠,景卫东.突出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J\].黑龙江教育,2010,(Z2).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合作学习 引入对策
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健全人格的素质教育方法。实践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参与性,使学生在体验物理科学探究中掌握探究和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协作能力。
1.合作学习引入的基本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分组,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划分极为重要,教师应在全面、系统了解学生物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等基础上,基于异质同组和隐性分层原则,将学生分成优、中及低三个层次,每个小组控制在4到6人。(2)统一课堂,合作学习的落实要求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性发挥要做到统一。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效用,能激发学生表达自我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小组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另外,也要平衡及协调各个学习小组[1]。(3)机会均等,在学习小组内部,应让不同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学习小组间,要为每个小组提供均等参与和成功机会,并要积极优化评价方式,将小组成员的情感、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
2.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引入对策
2.1明确合作学习教学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非所有章节内容均可开展合作学习,比如知识背景、基础理论等知识就不宜开展合作学习。再如速度、路程等基本物理知识只需要学生通过思考理解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没必要开展合作学习。所以,物理教学必须对教材进行足够的研究,深入挖掘教学资源,选择学生通过思考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及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和探究的内容开展课堂合作学习。比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中,让学生对浮力概念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显然难以取得良好效果,这些内容在教材上是找到的,无法锻炼学生的发生思维和实践能力。若教师引导学生对“下沉物体会不会受到浮力影响”进行合作学习,在学生会先进行猜测,再进行交流讨论,课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他们会积极地合作交流,并一同完成实验找到答案。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及目标,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及目标,课堂上有序引导学生打成小组和个人学习任务。
2.2教授学生合作学习技能
首先,应指导学生掌握分工技巧。要让全体学生都明确在合作学习中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教师要指导各小组组长正确掌握组员分工方法,根据组员实际情况分配合理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学习活动。比如:通过合作学习开展物理实验时,必须明确各组员的分工。《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操作步骤,告知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记录蜡烛的熔化、凝固中物体的温度、形状变化等。在此实验中,学生分工明确,有负责观察温度变化的、有准备实验器具的、有动手操作等,通力协作顺利完成实验,不仅保证实验教学的开展,还激发学生的热情。
其次,锻炼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每个学习小组对于同一内容的学习方法是有所差异的,不同学习方法具有其优势[2]。教师应指导每组成员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看法,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从中得到启迪,并要善于总结和归纳。
2.3准确掌握合作学习开展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生开展的时机把握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一方面,在学生出现“卡顿”时,教师要适时进行合作学习。初中物理中有较多抽象性的概念知识,通常教师向学生进行基本物理概念提问时,学生无法准确答出。此时,如果教师采取知识直接灌输,则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物理概念,可实施合作学习。首先向学生给予典型的物理现象,再引导每组学生讨论,在互动交流中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进而优化学习效果。比如在短路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先向学生列出实际生活中的短路情况,再让学生对短路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了解短路发生原因,最后阐述短路概念。这样就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在学生疲于思考时可进行合作学习。初中物理中大部分实验需要动手探究,仅仅思考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将演示性的物理实验转变成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的设计、记录实验操作步骤、详细阐述实验结论。特别是在学生疲于思考时,应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去理解知识,比如:小孔成像、灯泡功率测定等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
2.4重视课后合作拓展学习
教师应重视课后合作学习,以延伸和强化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可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课后物理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比如:在《电阻》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在未安装电压表的状况下,如何知道未知电阻物体的阻值。各学习小组会自觉进行讨论,每组会设计具体的测定方法,甚至提出多种测定法。通过此种开放式、探究式合作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3.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是符合教学发展要求的,不仅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培养。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并应用好合作学习,实现优质、高效的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杨鹏俊.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讨[J].中学生数理,2014,20(6):144-146.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初中物理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从合作学习引入原则出发,系统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合作学习;引入对策
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健全人格的素质教育方法。实践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参与性,使学生在体验物理科学探究中掌握探究和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协作能力。
1.合作学习引入的基本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分组,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划分极为重要,教师应在全面、系统了解学生物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等基础上,基于异质同组和隐性分层原则,将学生分成优、中及低三个层次,每个小组控制在4到6人。(2)统一课堂,合作学习的落实要求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性发挥要做到统一。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效用,能激发学生表达自我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小组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另外,也要平衡及协调各个学习小组[1]。(3)机会均等,在学习小组内部,应让不同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学习小组间,要为每个小组提供均等参与和成功机会,并要积极优化评价方式,将小组成员的情感、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
2.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引入对策
2.1明确合作学习教学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非所有章节内容均可开展合作学习,比如知识背景、基础理论等知识就不宜开展合作学习。再如速度、路程等基本物理知识只需要学生通过思考理解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没必要开展合作学习。所以,物理教学必须对教材进行足够的研究,深入挖掘教学资源,选择学生通过思考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及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和探究的内容开展课堂合作学习。比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中,让学生对浮力概念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显然难以取得良好效果,这些内容在教材上是找到的,无法锻炼学生的发生思维和实践能力。若教师引导学生对“下沉物体会不会受到浮力影响”进行合作学习,在学生会先进行猜测,再进行交流讨论,课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他们会积极地合作交流,并一同完成实验找到答案。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及目标,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及目标,课堂上有序引导学生打成小组和个人学习任务。
2.2教授学生合作学习技能首先,应指导学生掌握分工技巧。要让全体学生都明确在合作学习中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教师要指导各小组组长正确掌握组员分工方法,根据组员实际情况分配合理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学习活动。比如:通过合作学习开展物理实验时,必须明确各组员的分工。《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操作步骤,告知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记录蜡烛的熔化、凝固中物体的温度、形状变化等。在此实验中,学生分工明确,有负责观察温度变化的、有准备实验器具的、有动手操作等,通力协作顺利完成实验,不仅保证实验教学的开展,还激发学生的热情。其次,锻炼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每个学习小组对于同一内容的学习方法是有所差异的,不同学习方法具有其优势[2]。教师应指导每组成员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看法,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从中得到启迪,并要善于总结和归纳。
2.3准确掌握合作学习开展时机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生开展的时机把握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一方面,在学生出现“卡顿”时,教师要适时进行合作学习。初中物理中有较多抽象性的概念知识,通常教师向学生进行基本物理概念提问时,学生无法准确答出。此时,如果教师采取知识直接灌输,则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物理概念,可实施合作学习。首先向学生给予典型的物理现象,再引导每组学生讨论,在互动交流中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进而优化学习效果。比如在短路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先向学生列出实际生活中的短路情况,再让学生对短路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了解短路发生原因,最后阐述短路概念。这样就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在学生疲于思考时可进行合作学习。初中物理中大部分实验需要动手探究,仅仅思考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将演示性的物理实验转变成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的设计、记录实验操作步骤、详细阐述实验结论。特别是在学生疲于思考时,应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去理解知识,比如:小孔成像、灯泡功率测定等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
2.4重视课后合作拓展学习教师应重视课后合作学习,以延伸和强化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可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课后物理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比如:在《电阻》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在未安装电压表的状况下,如何知道未知电阻物体的阻值。各学习小组会自觉进行讨论,每组会设计具体的测定方法,甚至提出多种测定法。通过此种开放式、探究式合作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3.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是符合教学发展要求的,不仅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培养。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并应用好合作学习,实现优质、高效的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杨鹏俊.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讨[J].中学生数理,2014,20(6):144-146.
[2]王海英.浅议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合作探究式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9,11(7):201-202.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育教学 实验 意义 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74-01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物理教学倡导的是自主性的教学,其根本任务是探索发现事物存在的物理规律。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实验可以直观的再现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规律。通过实验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以及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作为沭阳县南洋学校的一名物理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物理实验方面教育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深刻认识物理实验教学之于物理教育的意义
物理是一门极其严谨的学科,教学中主要以观察和实验为主。具体来说初中物理实验在物理教育方面占据很大作用。新时期,作为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加大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投入。那么物理实验到底有哪些意义呢?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初中物理实验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物理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就是以实验为主的,是物理教学的精髓所在,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物理实验的演示和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启发学生去探求其规律,努力思考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本质。在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实验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本身的思考最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当然,物理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物理规律的总结一般是在大量的事实的基础上总结而来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陌生的、难以理解的、表示怀疑的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其物理规律,通过观察分析从而理解和掌握。在某些课程中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来设计参与实验或者验证实验,来使物理规律呈现在眼前,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初中阶段物理实验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难点就是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在初中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的现象和数据的分析,主动地养成分析归纳的习惯,分析归纳的能力也逐步得到了提高。实验室物理教学是一个根本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可以充分地发挥实验的作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物理教学由抽象变形象,让本质通过实验产生具体现象来揭示。因此,初中物理实验在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物理实验教学之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意义还有很多很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希望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作用,并加大投入,合理的进行实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 合理的设疑,注重学生实验过程体验
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物理实验课程多半应该由学生自主完成。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实验课程和学生思维的发展。设置实验探究问题。在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体验前,提出准确的问题,再将问题转化为实验,要力求简单,重点突出,现象明显。要让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教师要设置好思考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共同主动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思索、归纳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动脑、动手探究实验的能力。比如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学生制作出电磁铁后,继续进行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探究。这时教师提出“清想办法增大电磁铁的磁性,使之能吸引更多大头针。”教师并没有限定学生对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与线圈匝数两个因素进行探究。在这个开放式探究性实验中,能力强的小组能根据书本的提示进行多角度地探究,能力一般的小组或许只能探究其中一个因素。但即便学生只能通过改变学生电源的输出电压得出“电压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的结论,不能得出电磁铁磁性强弱本质是与电流的关系,也是成功的。学生一旦真正的见证实验现象,学生才能充分理解物理知识,这才是当前教育的目的。
3 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解释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