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竞争力,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综合分析
一、引言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发展,各国政府都更加注重如何提高自身对国际资源的吸引力及区域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指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把提升区域竞争力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国家或政府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和措施前所要考核的重要因素。由于安徽省位于中国的东南部,长江下游,居全国华东腹地,是中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过渡地带,安徽又是中国的大省之一,安徽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
二、文献综述
关于区域经济竞争力概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竞争力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定义:吴玉鸣等(2004)认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区域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各个地区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经济发展与增长不断提高的能力;夏智伦(2006)认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更广泛的市场上创造财富的能力;王纤纤认为(2013)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一种相对性综合能力,表现为该区域在市场上创造财富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把区域经济竞争力界定为是支撑一个区域持久发展的力量,是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吸引、拥有、控制和高效利用资源的能力,是经济指标的综合体现。
徐绮阳(2013)运用因子分析对安徽17个地级市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影响区域经济竞争力增长趋势和幅度的主要因素,为安徽省提升经济实力和区域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价值。周涛涛(2012)从经济总量、人均经济量等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将安徽省17个市分成四类,对促进安徽省区域经济良好发展提出了对策。叶丽丽(2007)采用主成分分析将安徽省的78个县分为五大类,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在不降低经济效率的条件下加快落后地区发展,把区域经济差异控制在一定水平之内,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学者们研究区域经济竞争力大都对省内市域、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研究,较少与周围的省份进行比较分析。本文选取浙江、江苏、湖南、河北作为安徽省比较分析的对象。一方面,这些省份与安徽省毗邻,处于相似的环境和邻近的地理位置,便于比较分析;另一方面,浙江省、江苏省、湖南省、河北省在某些方面比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借鉴性较强。本文依据相关的经济竞争力指标及指标值,运用对比分析与综合分析,对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竞争力进行分析,为安徽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
三、安徽省经济竞争力的比较情况
本文以2014年国家及这五省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进行整理得表1。
由表1可知:安徽省与其毗邻的四个省份相比,在第二产业增加值,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这二个指标上取值较大;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处于中间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就业率,批发和零售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餐饮和住宿增加值,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这些指标值相对较低。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安徽省与其毗邻的省份相比在一些经济竞争力指标上较低,经济竞争力较弱。地区生产总值与其毗邻的省份相比处于最低的水平,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城镇人口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批发和零售增加额及居民受教育水平这些指标是相互影响的;第三产业,餐饮和住宿业,交通运输业等也是相互作用的。通过比较、综合分析,得出下列结论:
第一,与其毗邻的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即服务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扩大就业以及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安徽省城镇人口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批发和零售增加额均处于较低的水平或者较低的规模,说明了安徽省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消费能力不足。这些经济竞争力指标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就业率能够缓解社会压力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
第三,安徽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低,固定资产投资额能够折射出一个区域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度,基础设施越完善越能拉动经济的增长,安徽省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较小,说明了安徽省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第四,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说明了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情况,对外贸易能够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利互惠,调剂稀缺与过剩,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安徽省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额处于五省中的中间水平,说明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不足,对外贸易经济市场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第五,工业增加值能够说明该区域的工业发展水平,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安徽省的工业增加值相对较低,说明了工业不够发达。
第六,技术市场是科技与经济之间的桥梁,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提高科技事业的发展能力、加快科技的传播与科技人才的流动、发展商品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安徽省技术市场成交额处于中间水平,说明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安徽省的教育普及度较低与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给国家提供多专多能的人才,创造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和人类发展,因此教育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很重要。
五、对策及建议
安徽省的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要继续保持;第一产业、对外经济贸易、技术市场发展处于中间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而在其他经济指标发展水平较低,可以借鉴毗邻省份具有优势的发展模式,同时发挥本省的优势与特色。
第一,安徽省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可以借鉴浙江省以提高旅游综合竞争力为中心,在旅游收益、投资规划、人才培养和区域旅游合作等方面积极努力,在旅游产品上发挥本地区旅游特色,提高国际旅游竞争力。安徽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如合肥、黄山、池州等市有着许多5A级4A级风景区,应充分利用本身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旅游交通建设,实现由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综合型旅游转变的发展模式。
第二,对于城镇人口就业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低的情况,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采取相关的政策,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再者发挥本省的特色,利用本地剩余劳动力和丰富自然资源引进企业;其次,拓宽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销售量的增长带动了产量的增加,提供了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就业机会,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此外,安徽省社会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较低,应向江苏学习加大零售业资产投资,提高增长力水平;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者素质等策略提升本省零售业竞争力。
第三,安徽省的固定资产投资较低,应借鉴江苏省优化调整政府投资重点,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三次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力度,完善对口帮扶机制,加快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等发展策略。
第四,安徽省进出口贸易水平与浙江省、江苏省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应学习浙江外贸转型应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发展传统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挖掘新的竞争优势;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鼓励内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方面;努力提高外贸竞争优势,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不断增长有效机制的形成。
第五,安徽省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学习江苏省的工业转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促进工业的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发展产业集群应依据区域经济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建设专业化开发园区为突破口,着力于制定规划、开拓国际化经营、提升技术水平;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以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为重点,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培育特色产业。
第六,安徽省各行业的发展水平都折射出人才的短缺,与教育普及度及受教育程度较低也相对应。首先应该学习毗邻省份吸收机制,提供人才支撑。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提高薪资水平及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以吸引优秀毕业生与发达地区人才,以培养具有优势的经济竞争力。其次应向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通过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培养并积累了人才。再者政府应扩大县乡教育规模和增加义务教育投资,保障乡村居民受到基础教育。
最后,安徽省应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与沟通,学习借鉴外省有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本省可与周边省份互相免费开放旅游景点,可以刺激消费,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业等的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的增长;将本省和邻省的原材料或其他资源进行捆绑销售给有需要的第三方,销售时再给予折扣,这种方式给第三方提供了更加便利及优惠的价格,从而提高了对外销售的竞争力;定期去周边省市实地考察一些发展好的企业、工厂等,借鉴其具有优势的经营模式、策略等。
参考文献:
[1]万蓉蓉.江苏省城市经济竞争力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3.
[2]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联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4(01).
[3]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
[4]王纤纤.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5]周涛涛.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6]徐绮阳.安徽省区域间经济竞争力评价[D].兰州商学院,2013.
[关键词]琼粤区域合作;区域经济竞争力;资源互补;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018-03
海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在旅游业、热带农业和油气资源开发产业方面竞争优势突出。自1989年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积极融入世界竞争与合作,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实现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重大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型工业省雏形日益形成,热带高效农业基地不断壮大。生态省建设成效显著,已成为国内旅游度假胜地,并着力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型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直至2010年全省GDP总量由1989年的91.32亿元跃升至1052.43亿元(数据为剔除通货膨胀率后的GDP平减指数),约是建省初期的11.5倍,经济与社会发展迅猛。
广东省是我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区之一。毗邻香港、澳门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自从经济特区设立以来,广东省在金融财政事务、对外贸易投资、商业流通、物资调配、劳动制度和价格等方面拥有更广泛的自,在产出和外汇收入上,也比其他省份占有更大份额;各项体制的率先改革使得作为经济特区的广东在金融投资、价格、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体制得到不断完善,教、科、文、卫事业得到明显促进。高速的经济增长也让广东经济尤其是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2012广东省全省GDP总量达57067.92万亿元,总量继续居全国首位,具有明显优势地位。
从两省悬殊的GDP看来,较之广东,海南仍是“欠发达地区”。比较二者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发现,两地的较大差距主要由两省资源禀赋、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初期对发展工业的类型重视程度、经济定位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的较大不同所致。
1 两省资源禀赋不同
海南省土地面积35354平方千米,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人均土地约0.47公顷。地处热带边缘,热带季风气候使得海南冬季温暖,升温快,全年无霜冻,水稻一年三熟,是发展热带农业的理想基地。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是海南的三大河流,集水面积均超过3000平方千米,水库面积5.6万公顷。海南省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主要包括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等。另外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有山丘有热带原始森林,有颇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具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除物质资源外,人力资源以及文化政策方面两省也有所不同。截至2010年,海南省人口数量为867万。拥有普通中学100多所,高校数量15所。海南省还积极推出五项政策着力培养符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在海南举办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大型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文化产业,优先保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用地。而广东省全省面积17.98万平方千米,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内陆,南邻南海、珠江三角洲,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全省已找到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以及水汽矿产共148种。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夏秋易洪涝,冬春常干旱。不少河流中下游河段由于城市污水排入,水质性缺水威胁加剧。广东是大陆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动植物种类繁多,并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此外广东还积极开展对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除以上自然资源外,广东还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省内有高校121所,科研机构众多,是各类型人才的聚集地。因此结合两省GDP数据和以上对两省的资源对比可以看出,广东资本利用率高,市场体系相对发达,市场引导下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体系良好,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良好的弥补作用。
2 改革开放初期,两省经济运行机制不同
广东省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党的后启动的,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僵化体制造成的长期落后的经济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广东省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随着广东继续扩大对外开放,1989年起工业已开始成为广东的支柱产业。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协定后,更加扩大了广东在海外市场发展的机遇,新兴的经济体制不断取代着原本落后陈旧的经济体制,广东省积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协定的新机遇,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发展,使得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境外加工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进一步拓展。与港澳台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其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抗危机性也在不断加强。截至2006年,广东省人均GDP翻了一番,广东省已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同时,网络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12月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利润总额达365.2亿元。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成就显著,但同时诸如对外依赖程度加深之类的问题也日益明显,2008年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130%,调整不合理的生产结构促使广东率先进入工业转型期。而海南自1988年建省以来,过度依赖旅游业发展经济,忽略工业发展,造成工业发展短板。加之20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经济”以及接踵而至的金融信用危机等使海南经济陷入困境之中,但是缺乏产业支撑和最终消费需求的房地产热使得海南经济增长率跌入全国倒数。1996年海南提出“一省两地”发展战略,即: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新兴工业省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海南经济由此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大,第一产业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劳动力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较大,说明海南不仅产业格局还处于较低的阶段而且经济受劳动力因素影响仍然较大。相对全国而言,海南省是人才欠发达的地区,人才资源匮乏、创新能力低,也是造成海南科技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第一产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低,与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产业布局不相适应,支柱产业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制约着海南工业结构的调整。
3 经济发展初期,对发展工业的类型重视程度不同
海南建省较晚,经济总量低,工业基础薄弱。建省初期,海南更加着眼于生态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短期消费产业的发展使得投资纷纷涌入,短期经济迅速繁荣,长期来看造成了海南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外来投资力度大大降低。但随着一些工业省份的迅速崛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现,海南在发展消耗少量资源的绿色工业方面具备一定条件。而广东积极发展“三来一补”和轻工业,同时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重工业项目的投资和布局力度,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广东将刺激经济的资金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化工业、民生工程,日益突出了工业程度适度重型。近年来,广东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收效甚好。这也为广东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 两省对外向型经济定位不同
海南省在旅游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但由于开辟为特区时间较短,发展外向型经济起点低,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存在较大障碍。近几年虽有所努力,对外贸易发展缓慢的局面有所改善,但外资企业数量仍然较少,对外资的利用力度仍显不够,对外贸易发展依旧缓慢,海南经济进步陷入困境。与海南相比,广东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积极发挥自身各方面优势,深化粗加工贸易,并把对外开放区域由经济特区逐渐向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及山区推进,形成多层次开放格局。外贸主体以外资企业为主力军,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外贸出口连续十多年来一直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3以上。
5 两省产业结构不同
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比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高是海南非常独特的产业结构。从海南的自然条件看,作为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变化,趋向于产业高级化,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而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第二、第三产业在调整中快速发展。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促进了广东经济显著增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持续降低,在第二、第三产业持续上升。随着耕地的减少,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其从业人员比重直线下降,从农业中退出的劳动力大部分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而且不同经济所有制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2004年年末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共236530个,占全部投资主体的54.4%,广东的产业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纷纷在广东投资、发展。直至目前,制造业仍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基础,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广东经济支柱,民营经济在广东产业结构优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就广东省目前的情形来看,首先产业结构比重仍是“二三一”,仍处于工业化中期。为适应广东飞速发展的经济,必须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达到“三二一”比重分布;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大多从事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产品附加值低,支柱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低端。
从更大的区域来看,实现琼粤融合发展,对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1 优势资源互补
分析对比之后不难看出,琼粤两区域间虽然存在诸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但经济互补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通过区域间的协作,大力实施两地人才互补战略。拓宽人才渠道,促进人才流动,鼓励企业、团体等积极对外交流、办学培养人才,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加快人才市场培育和信息流通,适时储备人才。加强两地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工业化步伐,提升两地整体竞争力以实现两地共同繁荣,最终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海南省劳动力充裕,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远离内陆省份,虽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其优势不够突出,旅游业尚待大力开发,促使其形成支柱型产业。广东具有临近海南,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市场广阔,政策优惠,外向型的经济道路使得其贸易环境不断优化,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较强,加之本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需要,两区域在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既有利于广东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也有利于海南第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5.2 建立琼粤两地共同发展协作机制
建立健全两地协同发展机制,相互协作由点到线到面完善各方面政策法规,尽快建立琼粤两地共同协作发展机制,关乎琼粤两地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范行政体制,形成统一协调的行政意志,至关重要。广东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应用收益的主体,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和机制。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琼粤合作奠定良好的保障。加快海南与广东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方面的流动,促进两地共同发展。
5.3 核心技术
大力巩固核心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广东省工业转型和工业结构升级,加快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内地转移;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琼粤协作。发展绿色生态的国际旅游岛与低污染低消耗的清洁工业并非对立关系,二者是可以做到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因此,海南应积极创新发展清洁工业,减少物料消耗,同时实现废物减料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推进两地共同发展。
5.4 加快两地融合速度,着力培养特色产业
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配套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突出特色产业,树立品牌效应,促进与其他产业,如旅游业的融合,最终实现利益联动。
但从新罗区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看,总体上品牌数量还比较少,高档次品牌的比例不大,企业品牌意识不强,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重内力,轻外力,创品牌意识不强。不少企业谋求发展,重心往往放在挖潜企业内力促进发展壮大,对品牌的促动作用重视不够。企业资金的投入投在添设备、上项目、搞技改的多,投在争创、宣传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上的比例偏少。
二是重数量,轻结构,创品牌潜力不足。从数量上看,新罗区品牌在全市比重较大,但主要集中在建材产业,机械、化工产业品牌较少,一些优势企业没有注意按照国家评价标准加强品牌培育,够创品牌条件的产品和企业为数不多,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影响了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发展后劲,导致争创品牌的市场潜力不足。
三是重表象,轻实质,创品牌不重内涵。一些企业对品牌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具体表现为:把金牌等同名牌,把博览会上颁发的“金奖”、“银奖”等同名牌;把高质量等同名牌,把高科技混同名牌,把高档产品等同名牌。一些企业产品经过权威机构检测符合某一标准,甚至达到国际标准,便认为创出了名牌,忽视名牌的重要特征是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众多消费者的认同度。
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要求;品牌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品牌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的影响力,它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成正比,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成正比。因此,推进新罗区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鼓励和支持产品质量好、信誉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以形成新罗区经济的整体品牌,并依托品牌效应提升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如何实施品牌战略,从新罗区实际看,必须做到以下六点:
一、规划先行。实施品牌战略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近期目标。实践证明,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准确、适时,决定了一个区域发展经济力量的集中方向和经济发展的导向。要通过创立一批名牌产品,形成一批支柱产业,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以名牌带动新罗区经济快速发展。新罗区工业经济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新罗区提出“品牌兴区”新战略,有利于引导全区优势和特色企业关注品牌,争创品牌,力争3~5年内以机械环保、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为主体培育出3~5个国家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8~10件,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20~30件,市内有实力知名品牌达50件以上。以此来推动全区企业优化升级,扩大品牌效应,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全区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市场占有量,实现规模经济与品牌经济的互相促进。
二、政策推动。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与调控职能,把创品牌和保品牌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服务职能。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和奖励、优惠政策,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拟每年从区财政安排一定资金,建立品牌发展专项经费,给予有关企业一定的奖励。对培育发展品牌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的,优先列入区技改计划,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对培育对象,实行分类指导,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培育、扶持和规范,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在培育国家名牌、省名牌上下功夫。要加大“品牌兴区”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界的品牌意识。
三、重点培育。对已有的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及企业进行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进行培育,是现阶段新罗区实施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要突出扶持和培育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具有新罗区经济“优势”的行业,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环保机械等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二是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将花生、茶叶、肉制品深加工等已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的农产品,作为扶持和培育对象,争创福建省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三是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省级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促其升级为国家级品牌。
四、强化服务。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对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工作的引领与服务,使各有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加快推进品牌战略工作。一是向企业宣传各类品牌的国家标准和申报程序,帮助企业制定短、中、长期创品牌战略。二是引导和帮助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这方面,部门既要依法规范,更要扶持、指导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加强生产技术和营销管理。三是加大新罗民营科技园区张白土、雁石、小池等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力度,构筑产业集聚平台,深化完善产业分工,拉长扩粗产业链。四是支持名牌企业以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优势明显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大企业集团。五是引导一批成长型企业组建规范股份公司,帮助企业培育上市,促进企业技术、品牌与资金的有机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激活主体。品牌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创建、成长、壮大的,最终是由市场、消费者来决定的。培育创建名牌,要以市场占有率为核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广告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制定品牌战略实施方案,规范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行为,始终把创造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员工要自觉地、持之以恒地用一流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来创品牌、保品牌。为创名牌、保名牌,企业必须增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新的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引导企业重视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创新发展的灵魂,不断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要不断开发同一品牌的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要突出重点,避免分散品牌资源,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要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培育品牌信誉,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当前世界产业发展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产业集群已成为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如何发展产业集群,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一个地区产业综合竞争优势,集中反映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发展壮大一个地区产业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纺织、建材、林竹等产业已有相当的规模,也具备产业集群的一些特征,但如何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加快纺织、建材、林竹等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征 产业集群的内涵,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新产业的企业,在相对狭小的地理位置上的集中。集群的对象,包括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研究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以及配套的其它中介组织。产业集群并非大量企业的简单聚集,是在一个相对狭小区域内,通过某个附加值的生产链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企业网络。国内外产业集群现象大量存在,如在广东东莞聚集了一批计算机生产加工企业,计算机整机所需的95%以上零部件均可在方圆5公里范围内的生产企业获得。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具有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协同环境。集群内的单个企业没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但所有的企业都按专业化原则构建核心竞争力,将这些核心竞争力进行整合后,就形成了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特有的协同环境。二是企业间关联性高。集群区内企业,包括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它们不是简单的集中,而是以某种附加值的生产链关联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共同体。三是区域竞争力强。集群内的企业既分工又协作,既竞争又合作,分工与合作互为条件,促进了整个区域内的服务能力、基础设施、信息交换、创新精神、市场机制、交通运输、信用等级等竞争力的提高。四是生产要素流动快。产业化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因为具备“超流动性”特征。集群区内要素快速流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聚集并组合起来,使产业化的效率随时按照市场的需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五是中小企业密集。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是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重要发展模式。中小企业具有需求波动适应性和经营战略灵活性的特点,比大企业更依赖于这种创新和分散的环境,从而在集群区内形成了中小企业密集现象。六是供应渠道畅通。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快速物色到符合自己意图的雇员;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市场信息;容易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达到行业信息、买者意向和配套机构与设施的相对集中。 二、我市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依托资源求发展、依托城市求发展、依托大企业求发展的“三个依托”,实现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联动、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联动、地方经济与驻永企业联动的“三个联动”,壮大纺织、林竹、旅游“三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使我市的纺织、林竹、建材三大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据统计,2003年全市共有纺织、建材、林竹企业21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一半以上。纺织、建材、林竹三大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0.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2%。 ——纺织业。2003年全市纺织业实现产值12.7亿元,比增33.6%;年产纱23100吨、布3468万米,分别比增34.4%和28.5%。目前,全市各类纺织企业达70家,从业人员6767人,年纱锭生产能力达20万锭,居全省第五位,各种织布机2247台,针织机37台。主要产品有棉纱、涤棉纱、涤纶纱、无纺布、涤纶布、PU革、牛仔布、梭织布及针织布等。拥有福建化纤纺织集团、升汇公司、宝华林公司、兴发公司、方圆公司、田龙工贸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的纺织企业;京朋纺织、中珂纺织、英汉纺织、锦辉纺织、川龙纺织等一批纺织企业正在筹建之中,预计到2008年全市纺织业产值将超过3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林竹业。2003年全市林竹业实现产值15.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8亿元,比增16.1%;年产强化木地板150万平方米、中纤板12万立方米、木胶合板3万立方米、竹地板44万平方米、竹胶板4万立方米。目前,全市各类林竹企业106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拥有永林股份公司、吉通公司、亨雅公司、永欣公司等一批上规模的林竹加工企业,其中永林股份公司为全国首家以森工资源为主的上市公司。今后随着我市的“两个百万亩”(百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和百万亩毛竹林基地)和“两个中心”(全省的木材人造板生产中心和竹材高效利用生产中心)的建设,预计到2008年全市林竹总产值将超过30亿元,年产中纤板50万立方米、强化木地板500万平方米、竹地板150万平方米。 ——建材业。2003年全市建材工业实现产值8.7亿元,比增12.3%;年产水泥336万吨,商品熟料62万吨。目前,我市建材工业主要以水泥生产企业为主,共有水泥企业38家,其中建福水泥股份公司为上市公司,水泥企业从业人员6630人。去年来,我市按照上大挤小,整合提升水泥工业水平的思路,加大旋窑水泥建设力度。两个年产100万吨水泥的谋诚旋窑水泥和金银湖新旋窑水泥已相继动工兴建,年产150万吨水泥的柯埔水泥磨粉厂和年产200万吨安砂旋窑水泥正在做前期工作,预计到2008年全市旋窑水泥生产能力将超过500万吨,建材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 由于我市产业集群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在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许多乡镇在创办企业时遵循的仍然是“就地办厂”、“离土不离乡”的布局原则,使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处于离散状态。如我市纺织产业只有20多家纺织企业布局在尼葛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周围,其它大量的纺织企业都分布于各乡镇。二是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由于各企业间的专业协作差,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均,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情况。如地处我市的福建化纤纺织集团生产的纺织原料不能为我市的纺纱企业所用,主要销往江渐和我省的沿海地区,而我市的纺纱企业却从江渐一带购买原料;三是各产业的产业链太短。我市各企业的产品基本都是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产品,终端产品少。四是园区规模太小。我市最大的尼葛园已开发的面积尚不足1000亩,其它园区可想而知,这样就难以做到企业的大规模聚集。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较差。一是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企业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以纺纱企业为例,我市企业税收约为4元/锭·月,而沿海企业仅为2元/锭·月。过高的税赋,既制约企业进一步积累做大,又阻碍民间资本再投入。二是中介机构等职能发育不全。我市纺织、建材、林竹等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但是这些行业协会由于行政色彩过浓,所起的作用不大。三是中小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我市在包装、仓储、物流、信息、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服务企业还相当少,而且服务能力很有限,如我市仅有的一家担保公司注册资金只有362万元,仅能提供总额为1810万元的担保额度。四是市场服务体系不配套。 (三)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一是能够牵动整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本薄弱、人才缺乏、经营粗放、抗风险能力低。二是技术装备水平低。许多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大部分为中低档设备或已近淘汰的设备,如整个水泥行业目前只有一条日产1600吨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其它皆为已近淘汰的立窑或半干法旋窑生产线。三是企业产品比较单一、档次低。虽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但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优势而言。四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大多数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应用、市场开拓、市场预测等方面工作比较薄弱,只求产量而忽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大路货多、仿制品多;五是品牌意识不强。全市只有“双轮”牌聚乙烯醇、“双轮”牌短纤、“双轮”版绦纶长丝、“宝华林”牌无纺布,“永林蓝豹”强化复合地板、“企鹅”牌木质胶合板、“建福”牌水泥、“一支花”尿素等9个省级名牌产品。 三、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和建议 1.与时俱进,整合资源,调整好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没有与时俱进的规划,就不可能有产业的持续发展。要正确估价##在全省经济乃至全国经济价值链中的作用,要以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根据##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调整好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并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有利于”:一是要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利于构筑本区域的产业体系;二是要改善投资环境,通过企业聚集,带动技术、产品和服务等的配套,有利于形成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产业链;三是要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四是要有利于形成比较优势明显、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与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态势。尼葛高新技术园区等##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纺织工业,曹远、大湖乡镇工业小区等##西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建材工业,吉山和洪田乡镇工业小区等##西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林产工业,桃源洞、天宝岩、安贞堡等##东部地带着重发展旅游产业。要加快速度做大我市各类园区特别是尼葛高新工业园区的规模,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专业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 2.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改善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要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策干预力度,制止产业发展资源的进一步分散化趋势,以非均衡的市场化手段为主推动产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通过筛选和规划,确定一批高成长性的项目,从资金、用地、政策和服务等多方面重点扶持,创造产业链上下配套的产业环境。我市纺织业目前已经具备产业链条化的条件,要积极开发纺织后续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力争突破服装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和各类产业集群。强化市场运作力度,产业集群是环境的造化和市场的产物,并不是人为造成的,它还需要利用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3.围绕大企业进行配套,加快中小企业向集聚式方向发展。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往往依赖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围绕大公司配套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要鼓励大企业将关联的中小企业纳入整体发展体系中。大企业要对为其配套的小企业给予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网络等支持,使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竞争中得到稳定发展。我市纺织工业要充分发挥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升汇公司、宝华林公司、田龙工贸公司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建材工业要以福建水泥股份公司为龙头,林产工业要以永林股份为龙头,机械工业要围绕##机械厂、##轴承公司作好配套工作。
4.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改善产业集群环境。从企业集群到产业集群的过程,就是从资源投入的增加转向对现有的资源运用能力进行整合的过程。要想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协同效应,需要与产业集群活动相关的各种中介自律机构,特别的行业协会的服务和协调。为适应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通过纺织、建材、林竹等行业协会,统一规范、统一价格,反对不正当竞争等,不断解决自身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改善产业集群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集群竞争能力。 5.加快融资步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发展产业集群需要大量的资金。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要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实现融资多元化,特别要利用好永林股份上市公司资源,加快发展林竹产业集群。要放宽眼界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好沿海企业、转移上下游产业的机会,围绕主导产业,选好项目,“重拳”出击,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本地,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新优势。 作者为##市人民政府市长
大力培育产业集群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国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在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现代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对现代物流的促进作用,进而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机理。
关键词:现代物流 区域经济 竞争力
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内涵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特点
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建立在现代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基础之上,突破了传统物流的技术边界,不再是以运力作为发展的唯一凭借,而是具有现代特征,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诸多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一条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为相关企业或客户提供综合性、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从现代物流的含义可以看出,现代物流的特点集中表现在综合化、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柔性化、自动智能化、快速化、电子化、专业规模化、网络集成化等方面。
(二)区域经济和区域竞争力
区域经济主要是依托地理位置、自然资源、风俗文化、交通运输、经济基础和人才技术条件等各种因素而自然形成的生产、流通、贸易、消费等经济要素的综合,是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和。区域经济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开放性等方面的特征。
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地区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其创造的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优势,即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该区域所拥有的在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对资源的吸引力、市场的争夺力、周边辐射度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从区域经济的内涵出发,可以把其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基础竞争力,即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科学技术等基础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指区域内的产业在本区域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政策条件下, 所具有的综合发展实力及其未来发展潜力;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的集聚能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
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发展现代物流, 可以促进企业专业分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节省经济费用,改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的辐射和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
(一)促进企业专业分工并提高企业经济效率
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亚当·斯密认为,专业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然而,当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内部结构过于复杂,分工层次过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难以抵消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致使企业的经济效率降低或停滞不前。现代物流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出现,增加了市场分工层次,减少了企业内部分工,从而大大减轻了非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压力,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此外,现代物流的发展使这些企业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有限的资源和人力,开发具有自身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向行业的“高、精、尖”发展方向跃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绩效和行业竞争力。
(二)降低经济成本并节约交易费用
首先,从集约化的角度看,现代物流的发展使得物流资源不断集中,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不断专业化,通过合理有效的物流资源规划和配置,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大大降低采购、运输、装卸、仓储、整理、配送等方面的成本,其成本可远远低于以前单个企业或单位自行组织物流活动产生的成本;其次,从交易过程来看,区域内物流服务经常化、稳定化,一方面使得物流服务双方通过经常沟通和合作,交易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另一方面使得双方相互之间的互信关系更为稳定,承诺和合约的有效性得到良好保证,各种履约风险大大减少,经济纠纷和交易摩擦更加容易解决,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再次,从交易主体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将促进合作伙伴间的“组织学习”,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认识能力,从而减少盲目交易,提高交易决策的正确性,降低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
(三)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基础设施是指在供应链的整体服务功能上和供应链的某些环节上,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的、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统称。物流基础设施的内容涵盖范围很广,其外延可以延伸到交通、通讯、建筑、信息等各方面,仅从供应链的构成来看,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仓储设施,即为物流服务提供仓储的设施总和,主要是公共仓库、私有仓库、营业仓库、保税仓库以及保税堆货物等;运输设施,包括装卸搬运机械和运输机械;计算机和通讯设施,主要是指电话、电报、电子商务、无线电装置等。
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作业平台,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物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率提出了更高的层次要求,其发展必然会促进仓储、运输、通讯等方面的设施完善,从而带来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我国现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物流业从本质上说属于服务的范畴,现代物流的发展可以有力促进服务业在经济总体中的比重,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现代物流的发展进一步带来了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区域内的集聚,促进了商贸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是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样大大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五)增强区域聚集和辐射能力
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是均衡增长,而是首先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增长极,然后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能吸引大量的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的汇集,这些“汇集点”是最容易形成“增长极”的地区。这些资源在“汇集点”形成强大的增长力量,起到先导和示范作用,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此外,现代物流使得部分核心企业掌握关键的物流与信息,其他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协作,这种“主导—协作”模式可以促进企业群的形成,进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系统。因此,现代物流的发展增强了区域的聚集和辐射能力, 增强了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 从而提升区域的主导竞争能力。
区域经济竞争力对现代物流发展的作用
现代物流的兴起和发展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间经济一体化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竞争力的增强产生了对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的需要,为其提供基础平台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撑。同时,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现实要求也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如表1所示。
(一)经济发展产生对现代物流的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放性,随着本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传统的物流业已经无法满足商品、人员、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需求,物流需求得不到满足是现代物流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物流资源的短缺情况都十分严重,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物流过程消耗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国外水平相比都比较落后。因此,各区域亟须发展现代物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二)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设施、信息和技术支撑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现代物流发展水平越高。这是因为一方面,海港、空港、高速公路、铁路以及仓储、装卸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本,只有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能力为现代物流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另一方面,现代物流是一个综合体系,它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是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物流信息系统作为基本动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包括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域内信息、科技方面的进步可以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条件,从而可以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区域内非物流企业为了增强自身在本行业内部或销售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将自身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少数几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业务上来,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业务,而非核心业务就会进行转包,由专业的企业来承做这些业务。这些非核心业务大多数属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范畴,这就为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机。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相互作用机制
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现代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促进区域内企业的专业分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节省经济成本、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增强区域的聚集和辐射能力来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同时, 区域经济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载体和推动器, 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现代物流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从信息、技术上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
因此,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是紧密联系的,一方的发展会带动另一方的发展变化,现代物流发展的加快能加强各区域间联系,促进科学分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会增加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两者构成多环正反馈系统,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环节功能的发展都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促进它的功能增强, 如此逐次传递,形成了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关系网,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田源,徐寿波,宋伯慧等.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
2.詹国华.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企业经济,2004(10)
3.孟宪玲.物流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J].中国城市经济,2002(4)
4.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02(1)
5.王焰.一体化的供应链:战略、设计与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6.卢仁山,赵海峰.现代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J].北方经贸,2006(3)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8)-0063-06
一、引言
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本,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一个城市集散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及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人民素质等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快,产品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区域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城市的中心作用、枢纽作用和媒介作用日显突出。竞争力区位理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随后,竞争力研究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并从空间、领域和深度等方面衍生出了各种类型。
一般意义上讲,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4个层次)与其他行为主体相比较,获取某种稀缺性市场资源的能力。以行政管理为基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市),是我国区域宏观调控的对象,本文所指的区域特指“市(地区)”。区域城市竞争力是指具有某种显著标识性特征(经济的或非经济的)的经济地理区域内的城市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区域内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而直接关系到其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的地位。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青海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也应看到,在青海省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分析青海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差异,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城市排名,而是为了能较清楚、客观地认识各城市的优势、劣势以及现状、发展潜力,找到缩小城市间差距、协调各城市间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提升青海省整体经济竞争力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2011年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的经济竞争力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综合得分对8个地区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别进行具体分析。
二、青海省区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指标体系构建
进行区域城市竞争力评价,首先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指标的代表性非常重要。本着系统性、科学性、目的性、可行性的原则并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资料的权威性和可获得性方面考虑,结合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新形势以及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指标、基础设施指标、国民素质指标、城市环境指标、政府管理指标共6大类22个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见表1)。
(二)因子分析原理
1、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于1931年由Thurstone首次提出,其目的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描述的变量一般都是能实际观测的随机变量。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把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归为同一类别,而不同类别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在同一个类别内的变量,可以想象是受到了某个共同因素的影响才彼此高度相关的,这个共同因素也称之为公共因子,它是潜在的并且不可观测的。因子分析反映了一种降维的思想,通过降维将相关性高的变量聚在一起,不仅便于提取容易解释的特征,而且降低了需要分析的变量数目和问题分析的复杂性。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以相关性为基础,从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矩阵入手把大部分变异归结为少数几个公因子所为,把剩余的变异称为特殊因子。至此,每一类的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公共因子(基本特征),因子分析就是用来寻找和确定这些基本特征的模型。
2、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因子分析的一般模型为:
X1=α11F1+α12F2+…α1nFn
X2=α21F1+α22F2+…α2nFn
………………………
Xm=αm1F1+αm2F2+…+αmnFn
其中:X1,X2,L,Xm是实测变量;aij是第i个变量在第j个主因子上的载荷。载荷越大,则说明第i个变量与第j个因子的关系越密切;载荷越小,则说明第i个变量与第j个因子的关系越疏远。
3、因子分析步骤
(1)指标的同趋化处理。在参与综合评价的指标中,有些是正指标,有些是逆指标,有些是适度指标,需要将它们统一转换成正指标,方向具有可比性。
(2)无量纲化。使处理后的样本指标服从标准正态分布,这样既消除了量纲的影响,又消除了指标间的差异,使得各指标间具有可比性。
(三)实证分析
数据选自2012年《青海省统计年鉴》,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1、描述性统计输出。如表2所示是关于22个初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包括均值、标准差和分析用到的取值个数(N)。
2、初始变量相关性检验。如表3所示,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sig
3、方差解释表及特征值碎石图。如表4所示,“解释的总方差”表格给出了每个公因子所解释的方差及其累积和。观察“初始特征值”一栏下的“累积%”列,前四个公因子解释的累积方差已经达到85%以上,故而提取这四个公因子就能够比较好地解释原有变量所包含的信息。
如图1所示,第四个公因子后的特征值变化趋缓,故而选取四个公因子是比较恰当的。
4、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已知因子载荷矩阵是变量与公因子的相关系数,对一个变量来说,载荷绝对值较大的因子与它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更能代表这个变量。如表5所示,第一公因子更能代表医院卫生院病床数、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部财政收入、教育事业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这几个变量因素;第二公因子更能代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工业烟尘排放量、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用电总量这几个变量;第三个公因子更能代表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这一变量;第四个公因子则较好地代表了人均GDP这个变量。
进一步分析,根据各个变量的特点,结合各个因子的具体含义可以把第一个公因子解释为经济发展动力因子;第二个公因子解释为经济基础实力因子;第三个公因子解释为政府影响能力因子;第四个公因子解释为生活水平因子。
5、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如表6所示是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由此可得最终的因子得分公式为:
F1=-0.123*人均GDP+0.076*GDP总量+…+0.010*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F2=0.056*人均GDP+0.056*GDP总量+…-0.006*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F3=0.007*人均GDP+0.005*GDP总量+…+0.233*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F4=0.549*人均GDP-0.075*GDP总量+…-0.071*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6、综合得分排名。参考表4中“旋转平方和载入”栏里的“合计”(方差值)和“方差的%”(方差贡献率),四个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依次为43.004%、24.768%、16.305%、9.165%,采用其作为权重,运用计算公式得到的综合排名如下:
三、结论与建议
(一)竞争力水平类型划分
根据计算的结果,可以将青海省8个地市和自治州、自治区进行划分:强竞争力的城市――西宁(F>1);竞争力一般的城市――海族蒙古族自治州、海东地区(0
(二)城市竞争力状况分析
1、竞争力强的城市:西宁前三个因子得分均在0分以上,且前两个因子得分处于领先地位。表明作为省会的西宁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发展较全面,城市竞争力较强。西宁经过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步入了崭新阶段。目前,西宁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财政收入、社会零售总额各占50%以上。全省90%的调入商品和80%的调出商品经西宁中转,对全省其他州、地、市、县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西宁工业已形成以机械、轻纺、化工、建材、冶金、皮革皮毛、食品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机械工业技术力量雄厚;纺织品工业发展完善;化学工业逐步形成支柱产业;建材工业制品多样、充分开发利用地方资源;冶金工业拥有全国最大的电解铝厂――青海铝厂和列入全国500强的西钢厂及生产硅铁出名的青海山川铁合金厂;食品工业在坚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乳制品系列、虫草系列等保健食品,蜚声国内外;西宁能源、电力充裕;农村经济有一定基础;对外贸易持续发展;西宁是全省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西宁的教育事业发展良好,有一批实力较强的高校科研院所。
但需要指出的是,西宁在第三因子政府影响能力因子和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的得分排名均在第五位,与其他因子的排名是不相称的,同时也表明西宁的财政收支能力较弱,政府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能力较低。
2、竞争力一般的城市:海族蒙古族自治州、海东地区。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综合排名第二,在第二因子经济基础实力因子排名第一,第三因子政府影响能力因子排名第二,表明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经济基础实力过硬、经济发展迅速,政府对竞争力影响力高。以来,海族蒙古族自治州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经济结构由过去的以农牧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工农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以青海石油管理局、青海油田公司、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公司、西部矿业公司、青海盐业有限公司、滩涧山金矿和内蒙古西联化工公司德令哈纯碱厂为主的工业企业成为海西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两区建设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工业形成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炭化工和有色金属、特色生物、新能源为主导的六大产业体系。农村牧区水利、“四配套”建设步伐加快,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格尔木和德令哈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西部工矿区和东部绿洲农业区的城镇建设也有了一定规模。城镇地区二、三产业发展迅速,非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人口和经济的城市化特征日益明显,海族蒙古族自治州已基本形成以工业为主的工农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但其在第一因子经济发展动力因子、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排名最末,表明海族蒙古族自治州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还有待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文化、教育、医疗、环境等事业建设还有待提高。
海东地区综合排名第三,第一因子经济发展动力因子、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均排名第二,表明海东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良好,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均衡,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海东是青海省最主要的农业区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是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互助、乐都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平安富硒农业示范园区及民和、化隆、循化农业示范园区。近年来,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核心,海东全辖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质提效、农民不断增收。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海东工业也在痛苦的蜕变中化蛹成蝶。海东按照“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节能减排、提量增效”的要求,加快现有产业升级与集中,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工业集中区和特色产业成为海东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考量。虽然海东地区在第二因子经济基础实力因子排名第四,但不能否定其在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工业发展方面做出的尝试与探索。在此基础上,鉴于海东在第三因子政府影响能力因子排名居中,还应加强政府财政收支,提升政府对竞争力的影响。
3、竞争力较弱的城市: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这些城市的各项指标都有待提高,经济基础较差,经济结构单一,各项社会事业都有待完善,但是还应该看到这几个城市发展还是较快的。其中,海北藏族自治州第四因子生活水平因子排名第一,表明其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人均收入高;果洛藏族自治州第三因子政府影响能力因子排名第一,说明其政府收支能力强,对竞争力影响大。同时,海北、黄南、果洛、玉树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挖掘内外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注重教育和科技创新,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三)提升青海省城市竞争力建议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统一。加快特色产业园区、示范区建设,形成“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新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加对西宁所辖县和海东城镇建设的投入,支持东部城市群优先发展,着力打造以西宁为中心的经济圈;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发展惠民生、促民生事业,重视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努力解决好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相关制度,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科技投入,重视并提高与城市科技竞争力有关的城市软、硬环境建设;调整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在岗教育的规模,大力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完善教育结构,保证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3、充分利用资源、能源优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特色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建设一批生态农牧业种养殖基地,重点发展十大特色产业,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争取建成海东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海北现代生态畜牧业、海南生态畜牧业、黄南有机畜牧业“四大示范区”建设。
4、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大美青海旅游品牌。构建以西宁为中心的夏都旅游圈,以三江源生态旅游线、青藏铁路观光旅游线为主的“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格局;加快青海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南国家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海南贵德高原旅游示范区“三大品牌”建设。着力打造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5、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通过经济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立科学的管理、决策体系,克服,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秩序,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新疆等西部口岸,扩大对外贸易,推动“向西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对外宣传,精心组织好青洽会、藏毯国际展览会、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览会等大型经贸会展活动;取消地方保护壁垒,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开放各类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地区的经济活力。
参考文献
[1]郭志博,徐晓明,金浩,薛明华.河北省11个省辖市竞争力的因子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8),53-57。
[2]倪鹏飞.城市竞争力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青海省统计局.2012年青海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时立文.SPSS19.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苏志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以山西省为例.生产力研究,2013,(8):105-107。
The Research on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in Qinghai Province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BAI Ru
(Haidong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Haidong Qinghai 810600)
关键词:竞争力;发展比较;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2)02-0095-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日益引起了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所研究的三个区域即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都地处东南沿海地带。改革开放以来,这三大区域都充分享受到我国早期实施对外开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三个重要增长极。
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一直是我国大陆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经济最富朝气、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区域合作相对成熟,发展经验丰富。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处于加快发展之中,在区域合作和协调方面还需借鉴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成功之处,而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受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发展带来的压力,三者之间将是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的关系。鉴于此,适应国内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着力构建有利于加强三地之间的联动协调机制,这对推动中国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经济竞争力比较
本文选取人口规模与土地面积、经济基础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国内消费、外向型经济、地方财政、金融、科技、就业、收入等11个方面,对“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在人口规模与土地面积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土地面积最广,人口密度最小,总人口远高于珠三角经济区,但略低于长三角经济区。从土地面积来看(表1),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土地面积最广,为270180平方公里,珠三角经济区的土地面积最小,为41515平方公里。从人口规模和密度来看,“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口总数一直处于中等水平,略低于长三角经济区,远高于珠三角经济区,而人口密度最低,约为300人/平方公里,仅约为长三角经济区的1/3,约为珠三角的1/4。
2、在经济基础与发展速度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小,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差距较大,但增长十分迅速,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从经济基础来看(表2),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比较低,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约为长三角经济区的1/3,珠三角经济区的2/3;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是三个区域中最小的,远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且差距在逐年扩大,2010年与长三角经济区相差达40355,97元,与珠三角经济区相差达42788.25元。根据钱纳里等人对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20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250.19美元,处于工业化后期(2912-5460美元),而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均已处于发达经济阶段(8736-13104美元)。考虑到钱纳里的划分标准是按1982年美元计算,而多年来价格不断上涨、美元持续走低,三个地区的工业化实际进程可能要迟缓一些,海峡西岸经济区可能刚刚跨入工业化后期,长三角经济区可能处于工业现代化阶段(5460-8736美元),而珠三角经济区可能刚好跨入经济发达阶段。但尽管如此,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它们相比至少还差一个发展阶段,差距仍然较大。
虽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水平上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有较大差距,但在发展速度上,海峡西岸经济区表现不俗,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除2009年外,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均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2007年高达20.8%。虽然在2009年,增长速度略低于长三角经济区0.04个百分点,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能达到10.92%的增长已经不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也类似,除2006年和2010年外,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在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均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总的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差距较大,但增长十分迅速,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3、在产业结构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产规模和比重过大,二产和三产的规模和比重过小,产业结构水平较低。表3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情况。从三次产业所占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产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在10%左右,远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它们的一产比重均小于4%;二产比重约为51%,略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三产比重约为40%,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从三次产业的规模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产增加值总量在三个区域中最大,二产和三产增加值总量均最小,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并且差距在逐年扩大。总的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第一产业规模和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规模和比重过小,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差距较大,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4、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投资规模处于中等水平,略高于珠三角经济区,远低于长三角经济区,但增长极为迅速。表4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规模来看,除2006年外,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均略大于珠三角经济区,但是一直仅约为长三角经济区的1/3,差距还很大。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投资增长非常迅速,除2009年外,其他各年的增长率均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2007年高达30.56%。总的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投资规模处于中等水平,且增长非常迅速。这可能是由于2004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2005年《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的批准实施,以及2006年中央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出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由此产生的巨大“海西效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建设海西的热情,推动投资快速增长。
5、在国内消费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消费规模远小于长三角经济区,也略小于珠三角经济区,但增长很快。表5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国内消费情况。从消费规模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
消费规模比较小,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差距明显,并且差距在逐年扩大,至2010年,分别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15365.51亿元和4022.22亿元。从消费的增长速度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消费增长速度保持快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2008年高达20.72%。总的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整体消费规模较小,增长迅速。在当前外需不振的情况下,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该进一步扩大内需,千方百计刺激国内消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6、在外向型经济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规模都很小,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而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最低。表6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外向型经济情况。从对外贸易的规模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外贸易规模很小,远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20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进出口总额仅约为长三角的1/7,约为珠三角的1/5;出口总额约为长三角的1/6,约为珠三角的1/4。这也显示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作为我国出口基地的潜能与优势。从对外贸易依存度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都在逐年降低,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最小,2010年仅为40.70%,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一方面,这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较低,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这也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和贸易一体化程度还不够高,发展将受到限制。从实际利用外资情况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利用外资的规模非常小,2010年仅为82.96亿美元,约为长三角的1/5、珠三角的2/5,差距非常明显。
总的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规模都很小,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而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最低。今后,应该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和利用外资规模,同时保持合理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7、在地方财政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方财政收支规模较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地方财政赤字较大。表7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地方财政情况。从地方财政收支的规模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财政规模远小于长三角,也略小于珠三角。三个地区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小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财政赤字规模最大,而且增长十分迅速,2010年的财政赤字已接近财政收入。从地方财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小,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一直介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2010年达到11.91%,略低于长三角经济区0.01个百分点。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财政收支占GDP比重都保持很高的水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财政收支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反映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方政府利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要注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的比重,减小消费性财政支出的比重。
总的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方财政收支规模较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财政赤字较大,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通过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的能力。
8、在金融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和储蓄存款规模较小,远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表8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金融情况。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规模和居民储蓄规模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存贷款规模和居民储蓄存款规模逐年扩大,但仍是三个地区中最小的,存贷款余额约为长三角的1/4,珠三角的1/2。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银行信贷规模较小,反映出海峡西岸经济区通过金融手段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同时应该加快以资本市场为基础、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
9、在科技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专利授权数量很小,远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差距尤为巨大。从专利授权的总量来看(表9),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专利授权总量非常小,2010年仅为41559项,不到长三角的1/6,约为珠三角的1/2,差距非常巨大。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专利授权量较小,反映出海西的科学技术水平仍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应该进一步加强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积极引导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快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10、在就业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水平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与珠三角经济区差距明显。表10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就业情况。从城镇登记失业率水平来看,“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均在3.2%以上,2008年至2010年均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而珠三角经济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维持在约2,3%的水平,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高于珠三角经济区,但低于4%,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整体就业状况仍比较稳定,经济运行良好。
11、在收入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差距很大。表11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西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收入情况。从收入情况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仅约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2/3,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是最低的,约为长三角的1/2、珠三角的5/8。这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居民收入水平与长三角和珠三角还有很大差距,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经济竞争力发展
比较中应吸取的经验与启示通过以上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经济竞争力发展比较中可以看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劣势,从这些劣势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积极吸取借鉴这些区域的有益经验,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1、亟需扩大规模,实现跨越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面积是三个地区中最广的,人口也只是略低于长三角,远高于珠三角,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总体规模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差距很大,在地区生产总值、投资、消费、出口、利用外资、地方财政收支、金融机构存贷款等各个方面都远远不如它们,与长三角的差距尤为明显。海西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在“十一五”期间都增长得非常迅速,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只有投资略高于珠三角,消费和出口都是三个地区中最小的,远低于长三角经济区。今后,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该充分发挥海西效应,不断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努力扩大经济发展规模,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实现跨越式发展。
2、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经济学把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由实物经济转向服务经济作为产业提升和转型的标志。珠三角经济区在2009年已经率先完成了转
型,呈“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而海峡西岸经济区仍呈“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而且第一产业比重严重偏高,超过10%,第二产业比重约为50%,第三产业比重仅约为40%,这一方面说明第一产业比重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而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当然,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均GDP只有大约4250美元,还处于工业化后期,仍需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但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变大、国内劳动力成本升高、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已显得刻不容缓。
3、加大科技基础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对比可以看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科技实力比较弱,科技水平和创新水平比较低,还需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花大力气将科学技术水平提上去,培养科技拔尖人才,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4、统筹城乡收入差距,切实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居民收入水平比较低,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收入水平是决定居民消费的根本因素,收入水平过低,将极大地限制居民的消费范围和水平,对刺激消费需求、扩大内需产生不良影响。今后,海西应该积极改善居民就业环境,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优化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切实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三、“十二五”时期加强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探讨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这意味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将在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服务周边地区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很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既可以向广大内陆延伸从而带动内陆的纵深发展,又可以作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连接枢纽,实现整个东南沿海经济带的联动协调发展。而要实现东南沿海经济带的协调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三者之间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互补互助,加强合作,健全和完善“以区域市场机制为基础,利益协调机制为前提,区域协作机制为核心,政府调控机制为手段,区域互助机制为补充”的区域联动协调机制(如图1所示),形成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新型合作区。区域联动协调机制的完善,将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体制和制度保障,也是今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着力加强的工作重点。
1、健全和完善区域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区域互动协调机制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市场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遵循比较优势原理,自觉引导资源要素、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流动,通过资源互补、产品互补和产业互补链条,实现区域的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内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市场化程度不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这也是海西区之所以逊于它们的重要原因。在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合作的过程中,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学习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市场经济建设,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紧密对接,打破区域壁垒和市场分割,加快构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大市场,制定统一的区域性商品市场法规和标准,创造公开、透明、稳定、和谐的市场环境,真正建立区域市场机制,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
2、健全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互惠互利、利益共享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区域互动协调机制只有建立在利益均等的基础上,才有存在的可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区域的经济分工是在市场的自动支配下进行的,必然导致不同区域的收益不同,不可避免地将会引起区域利益的冲突。受益大的区域希望能够加强分工合作,扩大分工的领域和规模,受益小的区域希望能够采取保护措施,阻碍分工和合作,最终必将导致区域分工协作的破裂。因此,必须要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有效维护各区域利益的协调,收益均沾、利益共享,才能充分调动区域协作的积极性。
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是从区域的整体利益出发,对区域内各次区域的分工合作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进行协调的机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营造平等的发展环境。区域内要统一规则,规范各类政策法规,比如统一税收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政策,防止各地区为了自身利益,出台特殊优惠政策,避免恶性竞争,使得各区域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都有权分享区域协作带来的收益;二是完善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分配机制。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各区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合理确定要素在各个区域的价格,同时,合理确定各区域协作收益的分配比例与方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三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在利益兼顾、适当补偿的原则指导下,对因参与区域协作分工而暂时蒙受损失的一方,或因自身发展能力相对较弱而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和相应的补偿。
3、健全和完善区域协作机制。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由于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使得这些区域有进行分工的动机以提高收益和效率,在区域分工中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关系。而有分工就必然会产生合作,将能更有效地整合各区域的优势,实现整体利益的最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都拥有自己的城市群、经济中心、出海口和相应的纵深内陆腹地,在发展上具有许多相似性,但在资源、要素、产业等各方面又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同时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比如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独特的对台优势、侨乡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文化旅游优势,长三角经济区具有金融优势、科技优势,珠三角经济区具有加工贸易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它们的互补性比较强,通过完善区域协作机制,调整和优化区域内的生产结构,规范分工合作,有利于实现三个地区间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形成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可以说,健全和完善区域协作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
健全和完善区域协作机制就是要从三大区域的共同目标和整体利益诉求出发,以“区域统筹、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合作共赢、协调发展”为原则,采取统筹规划、高层协商、政策文件交换、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召开区域协调会、论坛等各种运作方式,达成各种必要的区域性法规、协议等,并将之固态化、常态化,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这样可以使三大区域结合成紧密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合作区,使各区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整合各方面的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在优势整合中提高整体的素质和竞争力。同时,在各区域内部,可以根据本区域自身的特色、优势,在与其他区域协商对话的基础上,在发展规划上
实施错位发展,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并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本区域的龙头带动作用,负责组织、协调本区域内经济、社会的整体运作和发展。
4、健全和完善政府调控机制。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协调发展是通过协调来实现效率和利益最优化的,而协调的手段一是市场调节,二是政府调控。通过市场的自动调节,资源、要素可以在区域市场内自由流动,实现最优配置。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政府对整个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下,才能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最优。特别是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政府还充当规范市场竞争机制的职责,可以说,政府既是规范市场竞争机制的主要责任者和引导者,又是完善区域协作机制的主导者和协调者,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
作为规范市场竞争机制的主要责任者和引导者,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建立和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区域间资源和要素在市场上的流动;同时,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市场调节功能,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提高调控效率。
作为完善区域协作机制的主导者和协调者,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通过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服务功能,研究制定规划、协议,出台相关政策,构建协作平台,主导区域协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同时,协调各区域开展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的合作,积极处理合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协调中责任者和引导者、主导者和协调者的作用,需要健全和完善政府调控机制。完善的政府调控机制就是要将区域管理协调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在制度、机构建设、管理等方面予以创新和完善。首先,建立和完善规范区域竞争、协作、交流和管理的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其次,组建跨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由该机构统一对区域发展进行规划、实施、管理、协调,特别要监督和约束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期行为。最后,在政府的管理方式、方法、手段上予以创新,
5、健全和完善区域互助机制。区域互助机制是区域互动协调机制的重要补充。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在经济发展上领先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并且与海西紧密相邻,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海西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许多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和经验,也可以有效帮助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浙江省 创业资本
一、引言
在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中,创新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当今发达国家实践表明,创新决定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增长有着任何其他因素难以比拟的优势。而创新的很大程度依赖于创业投资。浙江省的目前共有34家左右创投机构,注册资本总额为28亿元,管理资本超过53亿。创投在浙江省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诸如政策法规的问题。
二、浙江省在创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创业投资起源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现已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然而,在浙江省创业投资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世界各国政府为了扶植本国科技企业发展,都积极采取了法律、政策方面的措施。如美国1958年就通过了“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随后又通过了“参与证券计划”。又如以色列,2001年政府规定对进入本国的风险投资公司转让获得的资本税率实行豁免。这些举措大大地促进了本土的创投发展。
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大多是按照《公司法》采取公司制建成。在所得税上,税率为33%而在高科技园区一般是15%。因此税率太高,不利于创投事业发展。不仅如此,还存在着双重纳税的情况。再加上浙江省已出台文件中提到的一些优惠措施,由于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些都挫伤了风险投资机构的积极性,因而需要政府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
2.创业资本来源渠道不够广泛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创业投资架构能否真正建立起来与渠道的来源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在欧洲创业资本来源有政府、个人、公司、外资、退休基金、保险基金及学术团体等等。目前,虽然浙江省的创业资本来源渠道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但明显低于发达地区。例如:金融机构在欧洲所占的比重高达33.7%,而浙江省只有12.92%,这当然与目前中国尚未放开保险基金和退休基金进入创业资本市场有关。所以今后如何逐步放开基金进入创投市场是政府的一个工作重点。
3.创业投资信用环境不理想
创业投资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而且需要诸如法律、政策、信用等软环境。2002年提出打造信用浙江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整体状况不容乐观。2004年12月,浙江省工商局宣布262家企业“信用破产”。几天后,杭州市也公布了8000余家“信用破产”的企业名单。一个欠完善的信用环境客观上阻碍了创投事业的发展,容易引发了很多问题。如投资方承诺投资多少,但是实际最后的资金却不足,甚至抽走资金;技术方把技术许诺好几个“婆家”等等。因此,改善信用环境已成了当前刻不容缓任务。
三、提升浙江省创业投资的对策建议
由于目前浙江省创业投资发展存在政策、行业、市场、企业等诸多方面的不利条件,阻碍了创业投资事业的正常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一国的创投发达与否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针对目前我国财税体制尚不健全,一个税收法律的出台要考虑诸多因素,难以短时间内对创业投资机构起到促进的作用。浙江省可以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可以为投资机构的每项投资配上一定比例的政府出资,但盈利归投资机构所有。也可以用财政补贴企业部分纳税支出。通过这一财政措施可以部分解决双重征税问题,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此外,也可以有意识的把采购政策向创投企业投资的科技企业倾斜,侧面支持创投事业。
2.优化资金来源聚道
目前,浙江省创业资本中,国内企业及社会资金占42.59%,外资占23.86%,金融机构的资金占12.92%,政府资金占9.3%。因此,一方面可以考虑让一些社会基金如养老金、保险金等进入创投市场。另一方面应该拓宽个人出资渠道。浙江省是民间资本高度发达的省份,有很多富有的个人。这从全国富豪排行榜可以看出,前500名有105名是浙江人,占富豪榜总数的20.71%。如此多的个人资产。可以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以适当的方式募集富余资金,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3.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关键词]区域经济 核心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一、引言
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对一个区域各种经济变量的有机组合及动态合力下该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的概括。IMD(1980s)的早期模型认为,竞争力由八个因素决定:企业管理、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国民素质、政府管理、国际化程度、基础设施和金融体系。在这个模型中,由于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所以把企业管理剔除。这样可以把影响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因素归结为六个:基础设施、金融环境、政府管理、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创新因素。
本文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建立了市地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初步分析了四川省各市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并按竞争力指数的大小对四川全省17个地级市进行了排序。
二、区域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综合波特和IMD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特点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由三大主要竞争力因素 (产业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支撑它们的三大竞争力因素(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创新资源竞争力)两个层次组成的。
在这一模型中,中间层的产业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主动关系,它们共同构成区域核心竞争力。下层的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创新竞争力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为产业竞争力、政府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依托。其中,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更体现近期的支撑性竞争力,而创新竞争力更体现长期的支撑性竞争力。
在设计指标评价体系时,参考了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地区的特点,依照上述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在构造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确立一个统驾整个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然后再设立反映核心竞争力各方面的具体指标。
三、四川省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
1.因子分析
表1 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得分及排序
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就是用某种准则将多维空间上靠近的点归集为一类而不同类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大。本文运用SPSS 17.0聚类分析中WARD聚类法对综合因子得分进行分类,将四川的21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分为四类。表2。
四、结论及建议
1.成都作为省会城市,在四川省区域经济中充当了一马当先的领跑者
2.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作为工业较发达城市,有着较为发达的工业经济
3.自贡市、资阳市、內江市、遂宁市、达州市、眉山市异军突起,开始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4.四川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由于地理因素两极分化现象依然严重,川西地区的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龚发金.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12-l3
[2]张斌,梁山.区域竞争力初探[J].经济师,2005,(11).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创新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在于培育和发展能在未来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才是一个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佳方式。为实现中原经济区经济快速加快发展,提升其在我国经济竞争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必须培育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
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指一个区域在长期发展中通过实现可支配核心资源的有效优化配置,形成自我发展机制和自组织能力,创建并保持长期、持久、独特、稳定竞争优势,带来超额利润和创造区域财富、支撑和保持区域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一种独特能力。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竞争力。竞争力具有不同于一般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本质特征。是指区域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他地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其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或程度不及的,在竞争中能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具有充分的经济和市场价值,能够极大地满足经济和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就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能为区域经济带来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潜在基础
通常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原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源于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比较优势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主要在于是形成了某种差异性,如资源成本方面的差异,形成特色产品等,这种差异性能使区域在竞争中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竞争优势和资源的利用有关,是区域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区域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能否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并能持续地保持和发展这种生产力,而不仅仅是依赖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中原经济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特的区位优势。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腹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全国区域格局中具有枢纽地位。它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重要基地之一,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它的物产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巨大的购买力市场,对东部沿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处于我国由东向西的技术梯度和由西向东的资源梯度交汇区,对我国东西部发展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增长潜力较大、成长力较强。
2、显著的人口优势。
河南省拥有约1亿人口,占全国的十三分之一,再加上周边地区,中原经济区大概有1.6亿人口,甚至会达到两亿人口。人力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这一种负担,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把人口大区变成人才大区,是实现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
3、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原经济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底蕴深厚。中原是“甲骨文”的故乡,是《周易》的诞生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安阳、聊城、鹤壁的浚县。同时,中原经济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山河壮丽的太行风光、巧夺天工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等。发挥中原的文化旅游优势,培育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对于增强海内外同胞的向心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众多的产业集聚区。
经过近年的发展与提升,中原经济区已经形成约180个产业集聚区,例如,临颍县的休闲食品产业集聚区、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洛阳伊滨产业集聚区、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等。产业集聚区建设不仅具备相当基础,而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业集聚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可以说,产业集聚区已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三、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
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中原经济区的比较优势赋予区域经济竞争力及其发展以独特性,并影响着区域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竞争优势相对于比较优势更为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趋势,突出了区域内生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应该以比较优势的独特性为基础,以竞争优势为主导,实现两者有机结合。同时,要突出地区的品牌特色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提升特色产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具体路径是:
1、增强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产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和重点,对要素功能的整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体现在整体效应形成的竞争优势。培育和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应加强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创新型、开放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等产业集聚区创建。
积极推进经开区和高新区、巩义市产业集聚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争取更多的产业集聚区进入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进郑州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城、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型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千亿级食品工业基地等重大产业基地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力产业支撑。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强与中原集聚区其他城市的产业对接与合作。发挥郑州在中原经济区“米”字型重点开发带中心的区位优势,推进郑(州 )汴(开封)一体化发展,加快郑汴新区发展,建设郑(州)洛(阳)工业走廊,加强郑州与洛阳、新乡、许昌、焦作等毗邻城市的产业对接和融合发展 ,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带动能力。
2、构建区域创新分层发展模式。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区域创新模式是区域创新因素相互作用进而推动区域发展的过程。培育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需要构建区域创新分层发展模式,即“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科技人才为创新依托,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功能。”
(1)完善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有价值的资本。科技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在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中,科学技术是核心,科技人才是关键,而其他生产性资源都要受到科技人才的支配,这一特征在当今社会经济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人才的竞争。
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实施科技人才强区战略。实施科技人才开发战略,关键是要培养、吸引和用好科技人才,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海外留学人才来豫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河南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形成完善的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包括育才机制、引才机制、用才机制、激励机制、开发机制与市场配置机制等。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选择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作为培育对象,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工程,鼓励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业发展能力;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创新;鼓励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积极面向市场需求、面向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引导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针对产业需求的应用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着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引导社会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集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示范企业,通过示范企业的引领和带动,激发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3)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功能。
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和服务设施,强化其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引导产业集聚区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功能,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真正成为区域创新的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积极发展创业孵化基地,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愿远猿 软件孵化园、中部软件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等为依托,积极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和大学生等个体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帮助中小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
3、塑造和弘扬区域品牌
经济发展只有根植于文化的沃土,区域经济才能不断创新,才有竞争力,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加强中原经济区的文化竞争力,应塑造和弘扬区域品牌。
(1)打造产业集聚品牌。
以“依托特色产业,培育名牌产品,明确区域定位,做响区域品牌,抓好质量工程,维护区域彤象”为思路,提出科学的品牌战略推进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拟定合理的实施步骤、明确区域经济内各行业、各领域品牌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最终形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多层次品牌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要打造品牌企业和品牌集群,提高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优势和竞争力。优势产业集聚要靠品牌效应扩大影响,没有品牌的影响力也就没有产业的凝聚力,也就很难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竞争能力。中原经济区应当充分发挥制造业人才、科研和生产优势,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集群,聚合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品牌经济。
(2)打造“中原文化”品牌。
以旅游地为载体的区域品牌管理正成为世界的一种潮流。中原经济区应建立独特、鲜明、有招徕力的旅游形象,依靠旅游形象来形成和强化区域品牌。科学的品牌定位是实现品牌优势的前提,结合旅游资源特点和市场优势,中原经济区应以“太极文化”、“殷墟文化”、“根文化”、“姓氏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依托,主打“中原文化”品牌,应该创新思路,深挖文化内涵,发展创意文化旅游,打造旅游产业链,把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中原经济区品牌建设和经济发展。
4、明确转型升级主攻方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大力发展汽车、装备制造 业 、电子信息等战略支撑产业发展。汽车产业重点发展轿车、大中型客车、中重型卡车和各类专用汽车,建设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着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及配套系统设备、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重点发展信息安全、嵌入式软件和信息服务,设千亿级郑州电子电器城。二是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及医药、新材料、新能、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 。三是加快改造提升铝及铝加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延伸铝及铝加工、纺织服装、食品 、能源等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吴玉鸣.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1)
[2]史占勇.加快郑州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1(23)
[3]陈柳钦.区域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路径分析[J].开放导报,2010(5)
关键词:区域经济 综合竞争力 评价 对策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它区域相对比所具有的当前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以及凝聚各种经济要素,在未来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实现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的总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包涵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环境和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
在借鉴波特模型和IMD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多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想,本文提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模型。用公式表示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协调发展水平。
(一)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发展水平三大核心。本文参考各地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经综合整理后细化得出表1指标评价体系。
本文评价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指数法,首先应用频度统计法和相关统计分析法构建和筛选评价指标,其次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再次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运用综合加权法计算综合总指数。
(二)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步骤
第一,具体计算步骤为:
第一步: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首先是给系统中的每个指标规定两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最大值),另一个是不允许值(最小值);然后计算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再依据单项功效系数,用加权平均法得到平均数,公式如下:
Yi={[xi-x(s)i]/x(h)i-x(s)i}×40+60
式中,xi是统计指标的实际观测值,Yi是对应于xi的评价分数值,x(s)i为第i个指标的不允许值(最小值),x(h)i为第i个指标的满意值(最大值)。第二步:对各层指标赋权。第三步:逆向逐层汇总,计算评价要素层和最高层的得分值。 第四步:根据计算结果,按分值对区域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 第五步:计算结果评价。
第二,标准化处理公式的确定。上述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Yi={[xi-x(s)i]/x(h)i-x(s)i}×40+60
是将指标数据转化为取值范围在60至100之间的无纲量数据的计算公式。60表示将有量纲数据转化为无量纲数据后的最小评价值,40表示经过无量纲处理后评价值之间的最大差异值。最小评价值和最大评价差异值之和为100,如果确定的最小评价值越大,最大评价差异值就会越小。
第三,评价指标赋权。根据层次分析法(AHP)作为评价指标赋权的方法得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各层指标的权重,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权重为42%,可持续发展潜力权重为43%,协调发展水平权重为15%。
我国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
(一)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价
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特色比较明显。近几年,东部10省市GDP总量均达约50%左右。本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其他地区中排名第一,综合评价分值高达81.05分,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农业总体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工业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在工农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得以健康发展,近几年GDP约占全国的18%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为73.56分。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近几年GDP总量达15%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仅为71.45分。
4.东北地区。在国家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近几年GDP占全国的9%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为77.72分。
(二)各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评价
1.东部地区。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利用型工业行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高科技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现代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信息咨询等行业也将成为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域、交通、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因此,原材料精深加工、装备制造产业将是中部未来发展的优势和方向。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弱于东部地区,在未来发展中,西部地区将走上一条充分开发利用地方资源、提高劳动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发展道路。同时,将借助自身独特的人文历史、自然风景,打造出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行业。
4.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凭借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优势,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调整和转型进一步深入,现代工业、现代生产业加速发展,东北地区未来发展后劲十足。
(三)各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优势及劣势
根据上述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各个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区位特征、政策体制、资源状况等原因形成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其中优势表现在:基础设施条件好,产业结构优化,支柱产业发展较好,政策导向有利等。劣势表现在:区域经济总量小,产业集群化水平不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弱,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能力有待加强。
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推进经济发展的核心。一方面,把一些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优势丧失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从本地产业发展的基础出发,吸引发达地区转移出的本地重点发展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以带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
(二)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升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第一,从外部经济效益看,集群可以带来劳动市场和公共设施的共享,有助于产生专业化;第二,就产业集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而言,生产替代产品的企业即同行企业集聚在一起,实现规模最大化;第三,生产具有互补性的企业即上下游企业集群,企业间提供了相互的市场,降低成本;第四,产业集群促进分工与协作,创造了良好的竞争与创新环境。
(三)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并实现由点到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是提高I类发达地区、重点城市区域首位度。集中力量加大重点城市,如省会、资源城市等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其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步伐,提高其要素聚集与产业融合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其真正成长为具有强大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二是推进II类综合经济较好的城市地区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发展、吸引人口、支撑城市网络体系的重要功能。努力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是将III类综合经济欠发达区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结构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规划建设,发挥本区域的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
(四)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创新一是要高度重视教育投入,特别是专业性强的高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教育;二是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三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从教育、管理、法律和技术等方面共同推进,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五)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抢抓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综合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内部各经济区域之间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地区振兴等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国内产业转移加快。一是西部加强与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方面的有关合作与交流,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二是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因时因地制定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规划;三是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制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加强对产业转移中的相关企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发挥政策优势,促进综合竞争力协同提升进一步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在各地协调发展中形成重要的一极。
(六)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是对西部地区而言,从东部甚至国外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二是加强与周边相对发达省份的经济协作。充分利用地缘关系、人文联系,延长企业生产链;三是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加强其与国际企业集团的合作;四是大力加强宣传推广;五是提升区域产业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合作比例,强化项目带动与对接。
回顾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之间横向对比虽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纵向对比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要按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快速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强区域间的协作,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丽霞,楚永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经济纵横,2005(10)
2.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4(19)
3.王梦奎,李善同.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0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沈阳 县域经济 产业集群
一、核心竞争力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即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比较优势上形成竞争优势,各类要素在区域的特定空间聚集、相互作用,形成区域竞争优势,进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企业、产业和政府对要素的整合能力形成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沈阳市的区域比较优势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区域体制创新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比较优势与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沈阳经济区在被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围绕新型工业化主题,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沈阳经济区的区域产业一体化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沈阳经济区五条城际连接带开发和产业布局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市域比较优势,即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实施各市域产业差别化错位发展,区域产业一体化已经收到显著效果。中心城市沈阳调整结构的重点是:以增强沈阳辐射力和带动力,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为基本战略取向,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城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沈阳经济区现在已经实现了交通一体化,经济区实现了一小时交通圈,将来还要实现半小时经济圈。而在获批的方案中明确确定了“一座核心城市、五条城际连接带、十大产业集群”和38个新城新市镇的建设蓝图,这就使得沈阳经济区要加快在产业布局、人力资源调整和城乡统筹等众多领域的关键环节显现全国新型工业化典型的示范效应。按照此进程发展,沈阳经济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努力使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涵盖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城市。这一经济区资源丰富、城市密集、科技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备,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发展基地之一,是国家能源、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国防战略产业基地,也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和辽宁省经济核心地带。
沈阳经济区是随着近代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而渐成规模的,必然会成长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全面振兴的龙头区域和辽宁省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部分。
政策优势。在省域层面,辽宁省政府也在积极地推进城市间的协调与合作。省政府为增进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了平台,优先发展区域性的交通设施,环经济区高速公路以及城际铁路的建设,为各城市的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城市层面,八城市在注重自身功能强化与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在主动走向区域。
产业优势。沈阳经济区三大支柱产业,即装备工业、钢铁工业和石油化工重现发展生机。石油化工结构调整加速,正在改变石油化工产品单一产业链条对地区发展牵动力弱的结构缺陷,百万吨乙烯和百万吨以上的芳烃及深加工,拉长了石油化工产业链条。新兴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环保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力发展以信息、金融、物流、旅游为重点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已经作为中心城市沈阳和经济区内各市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沈阳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础初步形成。
资源和交通优势。从地质学角度看,沈阳经济区地处东北、华北地区北缘环太平洋成矿地带,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与环境。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储量巨大,这为沈阳经济区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提供了有力保证。虽然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已面临枯竭,但从现实看,部分地区仍存在可挖掘的潜力。
沈阳经济区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国家正在积极建设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两大铁路干线。它们的全线开通将进一步提升沈阳经济区的交通优势,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交通运输保障。沈阳经济区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在成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外资后,沈阳经济区应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和带动作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沈阳经济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其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
沈阳市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八方来客,推动辽宁省经济快速发展。经过努力完全有可能把沈阳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三、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在参与国际与国内竞争中所具有的能力,为提升沈阳市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地发展优势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着重抓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发展优势产业
沈阳经济区发展应积极实施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倾斜的新战略。发展优势产业是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产业支撑城市难以发展。沈阳经济区正在采取同城化、珠链式和组团式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做大区域经济规模,带动沈阳经济区加快建设,提升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而沈阳也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经济总量,增强对经济区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2、发挥优势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沈阳经济区发展应积极实施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倾斜的新战略。发展优势产业是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产业支撑城市难以发展。沈阳经济区正在采取同城化、珠链式和组团式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做大区域经济规模,带动沈阳经济区加快建设,提升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而沈阳也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经济总量,增强对经济区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沈阳经济区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在成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外资后,沈阳经济区应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和带动作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沈阳经济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其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使沈阳经济区的现代产业成为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长久生命力的国际化产业。
总之,利用地区已有的优势条件,作为增长极,引导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整个区域要素禀赋的目的。
关键词:山东省;区域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如何发挥区位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强区域对资源的吸引能力,成为各地方政府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课题。在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研究省、市层次的区域竞争力状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是一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甚至存在逐渐拉大的趋势。因此,对山东各地级市的区域竞争力进行评价,有助于各地级市区域竞争力的合理定位,了解各地级市发展的优劣势,为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一、区域竞争力评价方法及算法步骤
本文以山东省17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的思路是:先求出原始p个指标的q个主成分,然后选取少数几个主成分代替原始指标,再将所选取的主成分进行综合,就得到综合评价指标,然后依据综合评价指标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比较。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区域竞争力的步骤为:
(一)构建指标体系矩阵。设n为样本,m为指标数,有:
X=x11x12x13…x1mx12x22x23…x2m………………………xn1xn2xn3…xnm
其中,xij为第j个变量在第i个样本的观察值,(i=1,2,…n;j=1,2,…m)。
(二)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各项指标数据的量纲不统一,为消除变量之间量纲上的不同,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若指标体系中有逆指标要转化为正指标,本文采用Xik**=的方法将逆指标转化为正指标,采用的标准化公式:Xik**=(Xik-)/SK,其中Xik**为Xik的倒数,Xik*为Xk中第i个观察值Xik的标准值;为变量Xk中观察值的平均值;SK为变量Xk的标准差;i为第i时期;k为第k个变量。
(三)计算各变量数值之间的相关矩阵R。
R=(rjk)m×m
式中,xij与Xik*分别为变量j、k的观察值;rjk为变量j、k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矩阵反映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四)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 R-?姿I、特征向量矩阵U=(uij)m×m,计算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完成原指标到各成分的转换,把原指标合成为各成分,再合成为总评价的权数。
(五)构造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将q个主成分转化为一个综合指数Zt,反映该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水平。
Zt=w1F1+w2F2+…+wqFq
Fi(i=1,2,…q)代表了该区域在某方面的竞争力水平,wi(i=1,2,…q)是这q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即某个主成分构成该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Zt的权重。
二、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09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区域竞争力。数据来源于2006~2009年山东统计信息网、山东统计年鉴等,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具体分析过程为:
(一)分析出主成分。对变量为44,样本容量为17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和累计方差贡献率>85%的原则,选取6个主要成分,它们解释了总方差的91.888%(累积方差贡献率)。在旋转前因子载荷矩阵中,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产值利税率等因子含义不明确。从原始变量载荷矩阵中不能很好的用6个主成分代表44个变量,因此需要利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进行处理,消除因子含义不明确的现象。
(二)各主因子的含义。因子分析是为了了解每个主因子所代表的含义,对分析结果做出解释。对于公因子F1反映2009年各个地级市经济总量发展水平的个指标具有较大载荷,包括地区GDP、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对于公因子F2人均GDP、人均地区财政收入等变量有较大的载荷。在公因子F3上,变量近3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率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具有较大载荷。对于公因子F4变量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税率等具有较大载荷,反映了各地级市的企业效益状况。在公因子F5上变量产品销售率和经济外贸依存度具有较大的载荷。在公因子F6上反映山东省各地级市近三年存贷款余额的平均增长率的变量具有较大载荷。 转贴于
三、实证结果
(一)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出因子得分。计算出山东省17个地市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主成分得分,见表1。(表1)
(二)山东各地级市综合竞争力得分Zj,可计算得山东各地级市的区域竞争力得分,见表1。由表1得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的竞争力指数有部分值为负值,如枣庄(-0.39484)、泰安(-0.23489)、威海(-0.15899)等,负值只说明该地级市在山东省17个地市中的相对地位处在平均水平之下;得分为正值,说明在17个地级市中,被评估地市的综合竞争力位于平均水平之上。
四、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表1可得,各地级市6个主成分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排名。(表2)从表2可知:在山东省各地级市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青岛、济南、烟台,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莱芜、滨州、菏泽。青岛市和莱芜市的区域竞争力得分差距为2.159。可见,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区域竞争力差异较大。
(一)区域综合竞争力第一的青岛市在反映各地级市经济总量的主成分F1和反映居民存贷款余额增长率的F6上具有较大优势。但青岛市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相对较低,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
(二)区域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二的济南市的经济总量竞争力在17个地市中居第三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方面在17个地市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表明济南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旺盛,第三产业发展良好。但在区域综合竞争力中,济南市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增长率也比较低。
(三)区域竞争力综合排名处于第三位的烟台市,其经济总量竞争力仅次于青岛市,在17个地市中处于第二位,但烟台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存贷款余额增长率等在17个地市中处于比较弱的位置。
(四)排名处于区域综合竞争力最后三位的分别是莱芜、滨州和菏泽。莱芜市仅仅在人均平均量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滨州市居民近三年存贷款余额增长率相对较高;对于菏泽市而言,企业效益状况相对于其他主成分而言要好。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修卫.区域竞争力基础的多元化及其思考.中国软科学,2003.12.
[2]黄善明.论区域核心竞争力演变的生产力基础.云南社会科学,2004.4.
[3]严于龙.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1998.4.
[4]潘丽柳.我国区域竞争力评价.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2.
关键词:集群式创新;区域竞争力;耦合
作者简介:孙中叶(1966―),女,河南淇县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经济学理论与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5-0068―03
收稿日期:2006―06―18
集群现象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的研究焦点。马歇尔(1890)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外部经济。韦伯(1909)提出区位理论,通过定量研究方法,把集群动因归结为集聚因素。波特(1998)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集群开放式的良性竞争是促进产业集群成长和升级的主要动力。以克鲁格曼(1991)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流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符正平(2002)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概括为聚集网络外部化。国内外实践证明,区域竞争力越来越体在那些富有活力、产业集聚、技术密集的地区,这些集群犹如“平滑空间上的黏点”(Makusen,1996)。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号公路、德国的巴伐利亚硅谷、英国的苏格兰硅谷、日本的九州硅岛、中国台湾的新竹、印度的班加罗尔、北京的中关村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所带动的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果,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阳光地带”。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更多侧重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本文拟从基于集群创新优势的这一全新的角度,探讨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耦合态势,揭示出集群式创新和建立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互动关系。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类似地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竞争力两个系统也可以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相互影响,使该区域形成一种集群式的自组织力和自生成力。江、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成功的区域与成功的企业一样,往往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产业群上,也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这是其它区域难以模仿的。
一、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的耦合态势
区域经济竞争力通常是指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与同一类型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分割市场和资源的能力,或者是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它可以通过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外贸出口增长,贸易顺差和财政盈余,专利和产品创新等指标反映出来。由于富有经济竞争力的区域获得的战略资源更多,配置的有效性与效率更高,因此其经济发展就更快。从资源禀赋的角度看,企业集群就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多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和一处资源配置方式。大批产业相关的企业聚集在相对集中的空间区域,既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又可能产业相互学习的效应,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成为创新优势,大大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进而成为推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从现实的发展来看,硅谷的创新正是由以企业的衍生为载体而不断产生和扩散的。在硅谷的70家半导体企业中,有近50%的企业是最早建立的费尔柴尔德公司的后裔,在这些后裔中,诞生了诸如英特尔、国民半导体公司等世界电子信息工业产业的先导。正是这种永无止境的技术和产业的自我激励的发展过程,促进了硅谷的发展和集群竞争力的提高。因为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集体效率,能聚集并释放出区域经济内部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可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时,应该尽量搞特色产业,引导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聚集在一起,实行分工协作,减少交易费用,发挥集群效应。对于产业集群的类型,既可以是高新技术方面的,也可以是传统产业的,可以是农业,也可以是工业,小到钮扣,大到活动房,只要是人类需要,只要能够创造财富,都可以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来获得区域竞争力。大多数经济学家在研究产业集群时,都对这种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关系达成了共识,认为产业集群提高了本地区产业与其他地区产业相比的竞争力,有的甚至认为产业集群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波特等人还把这种竞争力应用到国家范围,认为产业群是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原因。产业集聚区内自发形成的这种经济资源与企业效益的良性运作,增强了企业适应外界变化和竞争的能力,使得产业集聚具有其他产业布局不可比拟的柔韧性和整体竞争优势,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自增强机制的特征。
(一)集群式创新同区域专业市场运行效率的耦合
企业的集群迅猛发展,为区域专业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从而丰富了区域专业市场的内涵,提升了市场品味,使其更具生机与活力。同时在专业市场的推动下,不仅使块状经济区域内的大量的中小企业能够共享到的外部生产要素、信息资源汇聚到整个网络层次上,使得中小企业充分发展其决策灵活、反应快速的特点,而且由于区域专业市场拓展了其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快了企业资金流动速度,以及由规模经济带来的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产业集群区,无论是主产品的生产,还是附属行业的配套服务,都天然形成严格而精细的分工,因而降低了因转换生产加工环节而必须付出的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空间集聚,经济活动竞争性增强,市场变得日益发达和完善,市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产业集群内部的高度竞争性也足以使该产业能保持较高的产业效率和竞争力,市场运行的效率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之源。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集群的耦合
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伴随着产业组织的再造,企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表达形式,在今天的各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越来越引入注目,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为它是一种能够对外部交易条件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自我适应调节的经济系统。它的主要成分和组织结构可以根据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灵活地和不间断地进行重新组合和自我适应调整,也就是说,这种产业组织具有很强的韧性和生存能力。这种地理上相对集中的企业集群,缩短了相互之间沟通的渠道,能够快速地相互学习,不断进行创新和观念交流,并不断扩大着其专业人才队伍和专业研究力量,形成了集群内部的一种自加
强机制,这种集群如果参与国际竞争并在国际竞争中形成,则其形成的竞争优势是难以被其它地区的企业超越,因此是具有持续竞争力的。
(三)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经济溢出效应的耦合
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局部所要增加的额外投资,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实现同类企业整体规模增大而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通过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协作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外部经济具有正反馈机制,即一旦产业集聚在某些地区,外部经济就会成为新的企业选择这一区位的推动力,这一自增强机制促进集聚体进一步产生更大的外部经济。同时,也有利于专业化深度发展。递增报酬是专业化分工的经济网络的基本特征,规模经济只有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企业之间专业化程度高,也就意味着企业间交易频率增加和协作关系的密切。企业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使得企业专精属性更加明显,专注于自身的优势领域而能在区域内得到其它企业的领域的支持,这一动态共同体的协调发展显然能较大幅度地提升区域生产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四)集群式创新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耦合
工业化与城市化和集群式创新是密不可分的。从宏观层面看,工业化是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不断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从微观层面看,工业化推动了企业群的发展,增强了区域经济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城市的自然形成,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工业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必须以相应合适产业的出现为前提条件,随着我国多元化经济的不断成长,加上在市场竞争和产业融合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合理产业集聚群体的出现,将逐步缓解我国长期就业的难题,加速推进我国长期存在且能难度极大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型。
(五)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
企业集群催生了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了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更高层次消费品的需求。产业集聚促进了更多参与者进入和开辟市场,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同时,从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间整合所导致的成本节约,使大批企业极大地增值了其价值,这最终会通过收入的增加和价格的下降促进消费。同时,产业集聚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显著的双重经济效应,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助推器,人力资本投资本身就是一个享有好劳动力市场前景的高级人才生产过程,本身可以带动就业增加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消费作为一种经济运行的最终拉动力量,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能极大地带动生产增长。
(六)集群式创新与区域优势的耦合
集群通过企业集聚的形式出现,对内通过前向、后向的垂直联系,形成类似于大企业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过程,而通过水平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有利于提高整体效率和竞争力,不仅在成本、价格、营销上有一定的优势,而且类似产品系列的企业集聚,在产品差异化和功能多样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促进品牌建设。同时,集群对外形成产业壁垒,维持了市场竞争地位;对内促进专业市场建设,规范集群内企业竞争合作关系,推动区域内产业发展。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正是靠集群式创新取得了经济上的极大成功。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浙江的产业集群在轻纺、电器、小五金、日用小商品等诸多行业都取得了竞争优势。浙江的许多产品已经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上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浙江经济的奇迹应归结为浙江的产业群系统。区域品牌效应,一方面使每个企业都受益;另一方面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更直接,是众多品牌子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久的晶牌效应。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源泉。具有产业特性的区域企业集群,能更好地发挥高度社会分工、专业化协作的功能,市场反应灵敏,促进了创新,对增强区域经济的凝聚力的竞争力,发挥区域的整体规模经济优势起了重要作用。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培育发展那些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企业集群。通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加强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组织地区的经济网络,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利用聚集经济优势,造就各地的区域规模经济,以区域的企业集群力弥补单个企业力量的不足,从而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二、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的耦合基础与原因
集群式创新是指以专业化和分工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形成长期稳定的创新合作关系而产生创新聚集,进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平等开放的创新的网络组织形式。从其构成来看,这个网络包含有一系列的创新网络结点。这些结点往往与某一产业相关,包括了各类企业,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者,生产上有互补性的企业,下游的渠道和顾客,以及在知识、技能、技术上相关的企业,还有各种机构,如提供教育、培训、相关信息以及研究和技术支持的大学、职业培训机构、标准制订机构、咨询和评估机构等社会机构,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机构等。在发展较成熟的产业集群中,这些企业或机构间已建立了持久的联系,形成了良性的互动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定区域内由于企业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可以从三个方面影响区域经济竞争力:一是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区内所有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区内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企业竞争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的整体实力,因此能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意义重大。而产业集群通过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或规模经济形成专业化产业区,使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以生产经营性企业为主,同时包括关联类、依附类、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通过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力的提升。二是指明了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创建区域经济竞争力必须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既可以表现为以更高的效率生产同类产品,也可以表现为创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差异性产品的能力,因此创新对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十分重要。创新是区域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创新还能产生多样化,增强区域自我调节与发展的能力,是区域保持特色化的主要途径。由于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没有任何一种优势能够永远维持,只有不断创新,产生新的竞争优势,区域才能在经济的波浪式发展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活力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这种创新活力来源于地方文化中蕴涵的企业家精神,以及有利于地方创新主体竞争与合作的制度和社会结构,产业集群作为创新的催化剂推动了创新的产生和实现。集群区域内发达的企业网络为交易和合作过程中的知识流动的创新提供了很多捷径。同时,集群降低了创新的成本和风险特别是区域内部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更有利于隐含经验类的知识和关键信息的传递与扩散。三是集群强调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在发展形式上不仅强调大企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甚至认为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不易发生区位移植,更具有“根植性”,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四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加大和加强集群本身,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的竞争能力。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经济特征是聚集性,聚集带来了规模效益,规模效益反过来增强了企业和区域的经济实力,并吸引新一轮的企业加入,如此循环下去,区域的竞争力必将不断提升。五是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内收入再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在产业范畴上,产业集群的范围比专业化更广,如与批发和零售有关的销售业,与金融支持有关的金融业,与研究和职业培训有关的教育产业,甚至客户也参与引导产业的发展,这样有利于收入在区域内的再分配,避免过去专业化区域中不同职业的员工出现收入差异很大的现象,有利于社会公平,这一点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实践都表明,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促进和发展集群的能力,其核心是集群式创新网络的发展。企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在其发展过程中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离开了企业集群的支撑,区域竞争优势就成了无源之水;离开强大区域竞争优势的牵引,企业集群的发展就会步履蹒跚,举步维艰。协调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使之良性互动,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