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区域经济竞争力,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综合分析
一、引言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发展,各国政府都更加注重如何提高自身对国际资源的吸引力及区域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指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把提升区域竞争力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国家或政府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和措施前所要考核的重要因素。由于安徽省位于中国的东南部,长江下游,居全国华东腹地,是中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过渡地带,安徽又是中国的大省之一,安徽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
二、文献综述
关于区域经济竞争力概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竞争力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定义:吴玉鸣等(2004)认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区域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各个地区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经济发展与增长不断提高的能力;夏智伦(2006)认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更广泛的市场上创造财富的能力;王纤纤认为(2013)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一种相对性综合能力,表现为该区域在市场上创造财富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把区域经济竞争力界定为是支撑一个区域持久发展的力量,是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吸引、拥有、控制和高效利用资源的能力,是经济指标的综合体现。
徐绮阳(2013)运用因子分析对安徽17个地级市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影响区域经济竞争力增长趋势和幅度的主要因素,为安徽省提升经济实力和区域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价值。周涛涛(2012)从经济总量、人均经济量等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将安徽省17个市分成四类,对促进安徽省区域经济良好发展提出了对策。叶丽丽(2007)采用主成分分析将安徽省的78个县分为五大类,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在不降低经济效率的条件下加快落后地区发展,把区域经济差异控制在一定水平之内,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学者们研究区域经济竞争力大都对省内市域、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研究,较少与周围的省份进行比较分析。本文选取浙江、江苏、湖南、河北作为安徽省比较分析的对象。一方面,这些省份与安徽省毗邻,处于相似的环境和邻近的地理位置,便于比较分析;另一方面,浙江省、江苏省、湖南省、河北省在某些方面比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借鉴性较强。本文依据相关的经济竞争力指标及指标值,运用对比分析与综合分析,对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竞争力进行分析,为安徽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
三、安徽省经济竞争力的比较情况
本文以2014年国家及这五省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进行整理得表1。
由表1可知:安徽省与其毗邻的四个省份相比,在第二产业增加值,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这二个指标上取值较大;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处于中间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就业率,批发和零售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餐饮和住宿增加值,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这些指标值相对较低。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安徽省与其毗邻的省份相比在一些经济竞争力指标上较低,经济竞争力较弱。地区生产总值与其毗邻的省份相比处于最低的水平,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城镇人口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批发和零售增加额及居民受教育水平这些指标是相互影响的;第三产业,餐饮和住宿业,交通运输业等也是相互作用的。通过比较、综合分析,得出下列结论:
第一,与其毗邻的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即服务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扩大就业以及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安徽省城镇人口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批发和零售增加额均处于较低的水平或者较低的规模,说明了安徽省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消费能力不足。这些经济竞争力指标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就业率能够缓解社会压力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
第三,安徽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低,固定资产投资额能够折射出一个区域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度,基础设施越完善越能拉动经济的增长,安徽省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较小,说明了安徽省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第四,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说明了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情况,对外贸易能够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利互惠,调剂稀缺与过剩,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安徽省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额处于五省中的中间水平,说明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不足,对外贸易经济市场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第五,工业增加值能够说明该区域的工业发展水平,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安徽省的工业增加值相对较低,说明了工业不够发达。
第六,技术市场是科技与经济之间的桥梁,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提高科技事业的发展能力、加快科技的传播与科技人才的流动、发展商品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安徽省技术市场成交额处于中间水平,说明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安徽省的教育普及度较低与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给国家提供多专多能的人才,创造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和人类发展,因此教育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很重要。
五、对策及建议
安徽省的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要继续保持;第一产业、对外经济贸易、技术市场发展处于中间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而在其他经济指标发展水平较低,可以借鉴毗邻省份具有优势的发展模式,同时发挥本省的优势与特色。
第一,安徽省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可以借鉴浙江省以提高旅游综合竞争力为中心,在旅游收益、投资规划、人才培养和区域旅游合作等方面积极努力,在旅游产品上发挥本地区旅游特色,提高国际旅游竞争力。安徽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如合肥、黄山、池州等市有着许多5A级4A级风景区,应充分利用本身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旅游交通建设,实现由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综合型旅游转变的发展模式。
第二,对于城镇人口就业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低的情况,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采取相关的政策,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再者发挥本省的特色,利用本地剩余劳动力和丰富自然资源引进企业;其次,拓宽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销售量的增长带动了产量的增加,提供了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就业机会,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此外,安徽省社会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较低,应向江苏学习加大零售业资产投资,提高增长力水平;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者素质等策略提升本省零售业竞争力。
第三,安徽省的固定资产投资较低,应借鉴江苏省优化调整政府投资重点,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三次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力度,完善对口帮扶机制,加快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等发展策略。
第四,安徽省进出口贸易水平与浙江省、江苏省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应学习浙江外贸转型应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发展传统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挖掘新的竞争优势;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鼓励内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方面;努力提高外贸竞争优势,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不断增长有效机制的形成。
第五,安徽省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学习江苏省的工业转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促进工业的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发展产业集群应依据区域经济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建设专业化开发园区为突破口,着力于制定规划、开拓国际化经营、提升技术水平;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以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为重点,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培育特色产业。
第六,安徽省各行业的发展水平都折射出人才的短缺,与教育普及度及受教育程度较低也相对应。首先应该学习毗邻省份吸收机制,提供人才支撑。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提高薪资水平及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以吸引优秀毕业生与发达地区人才,以培养具有优势的经济竞争力。其次应向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通过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培养并积累了人才。再者政府应扩大县乡教育规模和增加义务教育投资,保障乡村居民受到基础教育。
最后,安徽省应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与沟通,学习借鉴外省有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本省可与周边省份互相免费开放旅游景点,可以刺激消费,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业等的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的增长;将本省和邻省的原材料或其他资源进行捆绑销售给有需要的第三方,销售时再给予折扣,这种方式给第三方提供了更加便利及优惠的价格,从而提高了对外销售的竞争力;定期去周边省市实地考察一些发展好的企业、工厂等,借鉴其具有优势的经营模式、策略等。
参考文献:
[1]万蓉蓉.江苏省城市经济竞争力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3.
[2]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联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4(01).
[3]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
[4]王纤纤.基于区域竞争力的新疆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5]周涛涛.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6]徐绮阳.安徽省区域间经济竞争力评价[D].兰州商学院,2013.
[关键词]琼粤区域合作;区域经济竞争力;资源互补;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018-03
海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在旅游业、热带农业和油气资源开发产业方面竞争优势突出。自1989年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积极融入世界竞争与合作,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实现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重大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型工业省雏形日益形成,热带高效农业基地不断壮大。生态省建设成效显著,已成为国内旅游度假胜地,并着力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型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直至2010年全省GDP总量由1989年的91.32亿元跃升至1052.43亿元(数据为剔除通货膨胀率后的GDP平减指数),约是建省初期的11.5倍,经济与社会发展迅猛。
广东省是我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区之一。毗邻香港、澳门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自从经济特区设立以来,广东省在金融财政事务、对外贸易投资、商业流通、物资调配、劳动制度和价格等方面拥有更广泛的自,在产出和外汇收入上,也比其他省份占有更大份额;各项体制的率先改革使得作为经济特区的广东在金融投资、价格、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体制得到不断完善,教、科、文、卫事业得到明显促进。高速的经济增长也让广东经济尤其是工业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2012广东省全省GDP总量达57067.92万亿元,总量继续居全国首位,具有明显优势地位。
从两省悬殊的GDP看来,较之广东,海南仍是“欠发达地区”。比较二者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发现,两地的较大差距主要由两省资源禀赋、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初期对发展工业的类型重视程度、经济定位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的较大不同所致。
1 两省资源禀赋不同
海南省土地面积35354平方千米,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人均土地约0.47公顷。地处热带边缘,热带季风气候使得海南冬季温暖,升温快,全年无霜冻,水稻一年三熟,是发展热带农业的理想基地。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是海南的三大河流,集水面积均超过3000平方千米,水库面积5.6万公顷。海南省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主要包括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等。另外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有山丘有热带原始森林,有颇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具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除物质资源外,人力资源以及文化政策方面两省也有所不同。截至2010年,海南省人口数量为867万。拥有普通中学100多所,高校数量15所。海南省还积极推出五项政策着力培养符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在海南举办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大型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文化产业,优先保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用地。而广东省全省面积17.98万平方千米,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内陆,南邻南海、珠江三角洲,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全省已找到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以及水汽矿产共148种。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夏秋易洪涝,冬春常干旱。不少河流中下游河段由于城市污水排入,水质性缺水威胁加剧。广东是大陆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动植物种类繁多,并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此外广东还积极开展对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除以上自然资源外,广东还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省内有高校121所,科研机构众多,是各类型人才的聚集地。因此结合两省GDP数据和以上对两省的资源对比可以看出,广东资本利用率高,市场体系相对发达,市场引导下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体系良好,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良好的弥补作用。
2 改革开放初期,两省经济运行机制不同
广东省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党的后启动的,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僵化体制造成的长期落后的经济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广东省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随着广东继续扩大对外开放,1989年起工业已开始成为广东的支柱产业。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协定后,更加扩大了广东在海外市场发展的机遇,新兴的经济体制不断取代着原本落后陈旧的经济体制,广东省积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协定的新机遇,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发展,使得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境外加工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进一步拓展。与港澳台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其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抗危机性也在不断加强。截至2006年,广东省人均GDP翻了一番,广东省已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同时,网络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12月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利润总额达365.2亿元。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成就显著,但同时诸如对外依赖程度加深之类的问题也日益明显,2008年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130%,调整不合理的生产结构促使广东率先进入工业转型期。而海南自1988年建省以来,过度依赖旅游业发展经济,忽略工业发展,造成工业发展短板。加之20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经济”以及接踵而至的金融信用危机等使海南经济陷入困境之中,但是缺乏产业支撑和最终消费需求的房地产热使得海南经济增长率跌入全国倒数。1996年海南提出“一省两地”发展战略,即: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新兴工业省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海南经济由此开始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大,第一产业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劳动力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较大,说明海南不仅产业格局还处于较低的阶段而且经济受劳动力因素影响仍然较大。相对全国而言,海南省是人才欠发达的地区,人才资源匮乏、创新能力低,也是造成海南科技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第一产业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低,与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产业布局不相适应,支柱产业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制约着海南工业结构的调整。
3 经济发展初期,对发展工业的类型重视程度不同
海南建省较晚,经济总量低,工业基础薄弱。建省初期,海南更加着眼于生态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短期消费产业的发展使得投资纷纷涌入,短期经济迅速繁荣,长期来看造成了海南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外来投资力度大大降低。但随着一些工业省份的迅速崛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现,海南在发展消耗少量资源的绿色工业方面具备一定条件。而广东积极发展“三来一补”和轻工业,同时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重工业项目的投资和布局力度,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广东将刺激经济的资金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化工业、民生工程,日益突出了工业程度适度重型。近年来,广东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收效甚好。这也为广东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 两省对外向型经济定位不同
海南省在旅游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但由于开辟为特区时间较短,发展外向型经济起点低,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存在较大障碍。近几年虽有所努力,对外贸易发展缓慢的局面有所改善,但外资企业数量仍然较少,对外资的利用力度仍显不够,对外贸易发展依旧缓慢,海南经济进步陷入困境。与海南相比,广东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积极发挥自身各方面优势,深化粗加工贸易,并把对外开放区域由经济特区逐渐向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及山区推进,形成多层次开放格局。外贸主体以外资企业为主力军,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外贸出口连续十多年来一直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3以上。
5 两省产业结构不同
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比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高是海南非常独特的产业结构。从海南的自然条件看,作为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变化,趋向于产业高级化,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而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第二、第三产业在调整中快速发展。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促进了广东经济显著增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持续降低,在第二、第三产业持续上升。随着耕地的减少,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其从业人员比重直线下降,从农业中退出的劳动力大部分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而且不同经济所有制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2004年年末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共236530个,占全部投资主体的54.4%,广东的产业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纷纷在广东投资、发展。直至目前,制造业仍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基础,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广东经济支柱,民营经济在广东产业结构优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就广东省目前的情形来看,首先产业结构比重仍是“二三一”,仍处于工业化中期。为适应广东飞速发展的经济,必须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达到“三二一”比重分布;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大多从事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产品附加值低,支柱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低端。
从更大的区域来看,实现琼粤融合发展,对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1 优势资源互补
分析对比之后不难看出,琼粤两区域间虽然存在诸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但经济互补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通过区域间的协作,大力实施两地人才互补战略。拓宽人才渠道,促进人才流动,鼓励企业、团体等积极对外交流、办学培养人才,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加快人才市场培育和信息流通,适时储备人才。加强两地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工业化步伐,提升两地整体竞争力以实现两地共同繁荣,最终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海南省劳动力充裕,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远离内陆省份,虽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其优势不够突出,旅游业尚待大力开发,促使其形成支柱型产业。广东具有临近海南,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市场广阔,政策优惠,外向型的经济道路使得其贸易环境不断优化,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较强,加之本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需要,两区域在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既有利于广东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也有利于海南第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5.2 建立琼粤两地共同发展协作机制
建立健全两地协同发展机制,相互协作由点到线到面完善各方面政策法规,尽快建立琼粤两地共同协作发展机制,关乎琼粤两地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范行政体制,形成统一协调的行政意志,至关重要。广东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应用收益的主体,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和机制。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琼粤合作奠定良好的保障。加快海南与广东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方面的流动,促进两地共同发展。
5.3 核心技术
大力巩固核心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广东省工业转型和工业结构升级,加快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内地转移;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琼粤协作。发展绿色生态的国际旅游岛与低污染低消耗的清洁工业并非对立关系,二者是可以做到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因此,海南应积极创新发展清洁工业,减少物料消耗,同时实现废物减料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推进两地共同发展。
5.4 加快两地融合速度,着力培养特色产业
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配套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突出特色产业,树立品牌效应,促进与其他产业,如旅游业的融合,最终实现利益联动。
但从新罗区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看,总体上品牌数量还比较少,高档次品牌的比例不大,企业品牌意识不强,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重内力,轻外力,创品牌意识不强。不少企业谋求发展,重心往往放在挖潜企业内力促进发展壮大,对品牌的促动作用重视不够。企业资金的投入投在添设备、上项目、搞技改的多,投在争创、宣传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上的比例偏少。
二是重数量,轻结构,创品牌潜力不足。从数量上看,新罗区品牌在全市比重较大,但主要集中在建材产业,机械、化工产业品牌较少,一些优势企业没有注意按照国家评价标准加强品牌培育,够创品牌条件的产品和企业为数不多,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影响了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发展后劲,导致争创品牌的市场潜力不足。
三是重表象,轻实质,创品牌不重内涵。一些企业对品牌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具体表现为:把金牌等同名牌,把博览会上颁发的“金奖”、“银奖”等同名牌;把高质量等同名牌,把高科技混同名牌,把高档产品等同名牌。一些企业产品经过权威机构检测符合某一标准,甚至达到国际标准,便认为创出了名牌,忽视名牌的重要特征是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众多消费者的认同度。
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要求;品牌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品牌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的影响力,它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成正比,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成正比。因此,推进新罗区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鼓励和支持产品质量好、信誉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以形成新罗区经济的整体品牌,并依托品牌效应提升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如何实施品牌战略,从新罗区实际看,必须做到以下六点:
一、规划先行。实施品牌战略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近期目标。实践证明,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准确、适时,决定了一个区域发展经济力量的集中方向和经济发展的导向。要通过创立一批名牌产品,形成一批支柱产业,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以名牌带动新罗区经济快速发展。新罗区工业经济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新罗区提出“品牌兴区”新战略,有利于引导全区优势和特色企业关注品牌,争创品牌,力争3~5年内以机械环保、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为主体培育出3~5个国家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8~10件,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20~30件,市内有实力知名品牌达50件以上。以此来推动全区企业优化升级,扩大品牌效应,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全区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市场占有量,实现规模经济与品牌经济的互相促进。
二、政策推动。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与调控职能,把创品牌和保品牌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服务职能。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和奖励、优惠政策,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拟每年从区财政安排一定资金,建立品牌发展专项经费,给予有关企业一定的奖励。对培育发展品牌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的,优先列入区技改计划,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对培育对象,实行分类指导,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培育、扶持和规范,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在培育国家名牌、省名牌上下功夫。要加大“品牌兴区”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界的品牌意识。
三、重点培育。对已有的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及企业进行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进行培育,是现阶段新罗区实施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要突出扶持和培育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具有新罗区经济“优势”的行业,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环保机械等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二是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将花生、茶叶、肉制品深加工等已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的农产品,作为扶持和培育对象,争创福建省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三是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省级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促其升级为国家级品牌。
四、强化服务。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对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工作的引领与服务,使各有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加快推进品牌战略工作。一是向企业宣传各类品牌的国家标准和申报程序,帮助企业制定短、中、长期创品牌战略。二是引导和帮助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这方面,部门既要依法规范,更要扶持、指导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加强生产技术和营销管理。三是加大新罗民营科技园区张白土、雁石、小池等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力度,构筑产业集聚平台,深化完善产业分工,拉长扩粗产业链。四是支持名牌企业以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优势明显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大企业集团。五是引导一批成长型企业组建规范股份公司,帮助企业培育上市,促进企业技术、品牌与资金的有机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激活主体。品牌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创建、成长、壮大的,最终是由市场、消费者来决定的。培育创建名牌,要以市场占有率为核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广告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制定品牌战略实施方案,规范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行为,始终把创造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员工要自觉地、持之以恒地用一流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来创品牌、保品牌。为创名牌、保名牌,企业必须增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新的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引导企业重视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创新发展的灵魂,不断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要不断开发同一品牌的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要突出重点,避免分散品牌资源,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要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培育品牌信誉,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当前世界产业发展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产业集群已成为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如何发展产业集群,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一个地区产业综合竞争优势,集中反映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发展壮大一个地区产业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纺织、建材、林竹等产业已有相当的规模,也具备产业集群的一些特征,但如何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加快纺织、建材、林竹等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征 产业集群的内涵,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新产业的企业,在相对狭小的地理位置上的集中。集群的对象,包括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研究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以及配套的其它中介组织。产业集群并非大量企业的简单聚集,是在一个相对狭小区域内,通过某个附加值的生产链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企业网络。国内外产业集群现象大量存在,如在广东东莞聚集了一批计算机生产加工企业,计算机整机所需的95%以上零部件均可在方圆5公里范围内的生产企业获得。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具有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协同环境。集群内的单个企业没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但所有的企业都按专业化原则构建核心竞争力,将这些核心竞争力进行整合后,就形成了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特有的协同环境。二是企业间关联性高。集群区内企业,包括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它们不是简单的集中,而是以某种附加值的生产链关联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共同体。三是区域竞争力强。集群内的企业既分工又协作,既竞争又合作,分工与合作互为条件,促进了整个区域内的服务能力、基础设施、信息交换、创新精神、市场机制、交通运输、信用等级等竞争力的提高。四是生产要素流动快。产业化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因为具备“超流动性”特征。集群区内要素快速流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聚集并组合起来,使产业化的效率随时按照市场的需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五是中小企业密集。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是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重要发展模式。中小企业具有需求波动适应性和经营战略灵活性的特点,比大企业更依赖于这种创新和分散的环境,从而在集群区内形成了中小企业密集现象。六是供应渠道畅通。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快速物色到符合自己意图的雇员;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市场信息;容易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达到行业信息、买者意向和配套机构与设施的相对集中。 二、我市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依托资源求发展、依托城市求发展、依托大企业求发展的“三个依托”,实现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联动、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联动、地方经济与驻永企业联动的“三个联动”,壮大纺织、林竹、旅游“三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使我市的纺织、林竹、建材三大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据统计,2003年全市共有纺织、建材、林竹企业21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一半以上。纺织、建材、林竹三大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0.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2%。 ——纺织业。2003年全市纺织业实现产值12.7亿元,比增33.6%;年产纱23100吨、布3468万米,分别比增34.4%和28.5%。目前,全市各类纺织企业达70家,从业人员6767人,年纱锭生产能力达20万锭,居全省第五位,各种织布机2247台,针织机37台。主要产品有棉纱、涤棉纱、涤纶纱、无纺布、涤纶布、PU革、牛仔布、梭织布及针织布等。拥有福建化纤纺织集团、升汇公司、宝华林公司、兴发公司、方圆公司、田龙工贸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的纺织企业;京朋纺织、中珂纺织、英汉纺织、锦辉纺织、川龙纺织等一批纺织企业正在筹建之中,预计到2008年全市纺织业产值将超过3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林竹业。2003年全市林竹业实现产值15.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8亿元,比增16.1%;年产强化木地板150万平方米、中纤板12万立方米、木胶合板3万立方米、竹地板44万平方米、竹胶板4万立方米。目前,全市各类林竹企业106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拥有永林股份公司、吉通公司、亨雅公司、永欣公司等一批上规模的林竹加工企业,其中永林股份公司为全国首家以森工资源为主的上市公司。今后随着我市的“两个百万亩”(百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和百万亩毛竹林基地)和“两个中心”(全省的木材人造板生产中心和竹材高效利用生产中心)的建设,预计到2008年全市林竹总产值将超过30亿元,年产中纤板50万立方米、强化木地板500万平方米、竹地板150万平方米。 ——建材业。2003年全市建材工业实现产值8.7亿元,比增12.3%;年产水泥336万吨,商品熟料62万吨。目前,我市建材工业主要以水泥生产企业为主,共有水泥企业38家,其中建福水泥股份公司为上市公司,水泥企业从业人员6630人。去年来,我市按照上大挤小,整合提升水泥工业水平的思路,加大旋窑水泥建设力度。两个年产100万吨水泥的谋诚旋窑水泥和金银湖新旋窑水泥已相继动工兴建,年产150万吨水泥的柯埔水泥磨粉厂和年产200万吨安砂旋窑水泥正在做前期工作,预计到2008年全市旋窑水泥生产能力将超过500万吨,建材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 由于我市产业集群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在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许多乡镇在创办企业时遵循的仍然是“就地办厂”、“离土不离乡”的布局原则,使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处于离散状态。如我市纺织产业只有20多家纺织企业布局在尼葛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周围,其它大量的纺织企业都分布于各乡镇。二是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由于各企业间的专业协作差,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均,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情况。如地处我市的福建化纤纺织集团生产的纺织原料不能为我市的纺纱企业所用,主要销往江渐和我省的沿海地区,而我市的纺纱企业却从江渐一带购买原料;三是各产业的产业链太短。我市各企业的产品基本都是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产品,终端产品少。四是园区规模太小。我市最大的尼葛园已开发的面积尚不足1000亩,其它园区可想而知,这样就难以做到企业的大规模聚集。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较差。一是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企业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以纺纱企业为例,我市企业税收约为4元/锭·月,而沿海企业仅为2元/锭·月。过高的税赋,既制约企业进一步积累做大,又阻碍民间资本再投入。二是中介机构等职能发育不全。我市纺织、建材、林竹等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但是这些行业协会由于行政色彩过浓,所起的作用不大。三是中小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我市在包装、仓储、物流、信息、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服务企业还相当少,而且服务能力很有限,如我市仅有的一家担保公司注册资金只有362万元,仅能提供总额为1810万元的担保额度。四是市场服务体系不配套。 (三)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一是能够牵动整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本薄弱、人才缺乏、经营粗放、抗风险能力低。二是技术装备水平低。许多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大部分为中低档设备或已近淘汰的设备,如整个水泥行业目前只有一条日产1600吨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其它皆为已近淘汰的立窑或半干法旋窑生产线。三是企业产品比较单一、档次低。虽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但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优势而言。四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大多数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应用、市场开拓、市场预测等方面工作比较薄弱,只求产量而忽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大路货多、仿制品多;五是品牌意识不强。全市只有“双轮”牌聚乙烯醇、“双轮”牌短纤、“双轮”版绦纶长丝、“宝华林”牌无纺布,“永林蓝豹”强化复合地板、“企鹅”牌木质胶合板、“建福”牌水泥、“一支花”尿素等9个省级名牌产品。 三、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和建议 1.与时俱进,整合资源,调整好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没有与时俱进的规划,就不可能有产业的持续发展。要正确估价##在全省经济乃至全国经济价值链中的作用,要以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根据##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调整好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并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有利于”:一是要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利于构筑本区域的产业体系;二是要改善投资环境,通过企业聚集,带动技术、产品和服务等的配套,有利于形成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产业链;三是要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四是要有利于形成比较优势明显、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与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态势。尼葛高新技术园区等##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纺织工业,曹远、大湖乡镇工业小区等##西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建材工业,吉山和洪田乡镇工业小区等##西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林产工业,桃源洞、天宝岩、安贞堡等##东部地带着重发展旅游产业。要加快速度做大我市各类园区特别是尼葛高新工业园区的规模,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专业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 2.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改善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要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策干预力度,制止产业发展资源的进一步分散化趋势,以非均衡的市场化手段为主推动产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通过筛选和规划,确定一批高成长性的项目,从资金、用地、政策和服务等多方面重点扶持,创造产业链上下配套的产业环境。我市纺织业目前已经具备产业链条化的条件,要积极开发纺织后续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力争突破服装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和各类产业集群。强化市场运作力度,产业集群是环境的造化和市场的产物,并不是人为造成的,它还需要利用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3.围绕大企业进行配套,加快中小企业向集聚式方向发展。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往往依赖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围绕大公司配套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要鼓励大企业将关联的中小企业纳入整体发展体系中。大企业要对为其配套的小企业给予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网络等支持,使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竞争中得到稳定发展。我市纺织工业要充分发挥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升汇公司、宝华林公司、田龙工贸公司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建材工业要以福建水泥股份公司为龙头,林产工业要以永林股份为龙头,机械工业要围绕##机械厂、##轴承公司作好配套工作。
4.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改善产业集群环境。从企业集群到产业集群的过程,就是从资源投入的增加转向对现有的资源运用能力进行整合的过程。要想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协同效应,需要与产业集群活动相关的各种中介自律机构,特别的行业协会的服务和协调。为适应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通过纺织、建材、林竹等行业协会,统一规范、统一价格,反对不正当竞争等,不断解决自身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改善产业集群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集群竞争能力。 5.加快融资步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发展产业集群需要大量的资金。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要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实现融资多元化,特别要利用好永林股份上市公司资源,加快发展林竹产业集群。要放宽眼界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好沿海企业、转移上下游产业的机会,围绕主导产业,选好项目,“重拳”出击,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本地,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新优势。 作者为##市人民政府市长
大力培育产业集群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国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在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现代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对现代物流的促进作用,进而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机理。
关键词:现代物流 区域经济 竞争力
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内涵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特点
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建立在现代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基础之上,突破了传统物流的技术边界,不再是以运力作为发展的唯一凭借,而是具有现代特征,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诸多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一条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为相关企业或客户提供综合性、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从现代物流的含义可以看出,现代物流的特点集中表现在综合化、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柔性化、自动智能化、快速化、电子化、专业规模化、网络集成化等方面。
(二)区域经济和区域竞争力
区域经济主要是依托地理位置、自然资源、风俗文化、交通运输、经济基础和人才技术条件等各种因素而自然形成的生产、流通、贸易、消费等经济要素的综合,是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和。区域经济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开放性等方面的特征。
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地区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其创造的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优势,即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该区域所拥有的在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对资源的吸引力、市场的争夺力、周边辐射度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从区域经济的内涵出发,可以把其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基础竞争力,即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科学技术等基础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指区域内的产业在本区域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政策条件下, 所具有的综合发展实力及其未来发展潜力;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的集聚能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
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发展现代物流, 可以促进企业专业分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节省经济费用,改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的辐射和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
(一)促进企业专业分工并提高企业经济效率
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亚当·斯密认为,专业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然而,当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内部结构过于复杂,分工层次过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难以抵消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致使企业的经济效率降低或停滞不前。现代物流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出现,增加了市场分工层次,减少了企业内部分工,从而大大减轻了非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压力,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此外,现代物流的发展使这些企业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有限的资源和人力,开发具有自身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向行业的“高、精、尖”发展方向跃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绩效和行业竞争力。
(二)降低经济成本并节约交易费用
首先,从集约化的角度看,现代物流的发展使得物流资源不断集中,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不断专业化,通过合理有效的物流资源规划和配置,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大大降低采购、运输、装卸、仓储、整理、配送等方面的成本,其成本可远远低于以前单个企业或单位自行组织物流活动产生的成本;其次,从交易过程来看,区域内物流服务经常化、稳定化,一方面使得物流服务双方通过经常沟通和合作,交易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另一方面使得双方相互之间的互信关系更为稳定,承诺和合约的有效性得到良好保证,各种履约风险大大减少,经济纠纷和交易摩擦更加容易解决,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再次,从交易主体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将促进合作伙伴间的“组织学习”,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认识能力,从而减少盲目交易,提高交易决策的正确性,降低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
(三)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基础设施是指在供应链的整体服务功能上和供应链的某些环节上,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的、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统称。物流基础设施的内容涵盖范围很广,其外延可以延伸到交通、通讯、建筑、信息等各方面,仅从供应链的构成来看,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仓储设施,即为物流服务提供仓储的设施总和,主要是公共仓库、私有仓库、营业仓库、保税仓库以及保税堆货物等;运输设施,包括装卸搬运机械和运输机械;计算机和通讯设施,主要是指电话、电报、电子商务、无线电装置等。
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作业平台,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物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率提出了更高的层次要求,其发展必然会促进仓储、运输、通讯等方面的设施完善,从而带来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我国现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物流业从本质上说属于服务的范畴,现代物流的发展可以有力促进服务业在经济总体中的比重,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现代物流的发展进一步带来了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区域内的集聚,促进了商贸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是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样大大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五)增强区域聚集和辐射能力
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是均衡增长,而是首先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增长极,然后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能吸引大量的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的汇集,这些“汇集点”是最容易形成“增长极”的地区。这些资源在“汇集点”形成强大的增长力量,起到先导和示范作用,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此外,现代物流使得部分核心企业掌握关键的物流与信息,其他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协作,这种“主导—协作”模式可以促进企业群的形成,进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系统。因此,现代物流的发展增强了区域的聚集和辐射能力, 增强了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 从而提升区域的主导竞争能力。
区域经济竞争力对现代物流发展的作用
现代物流的兴起和发展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间经济一体化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竞争力的增强产生了对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的需要,为其提供基础平台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撑。同时,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现实要求也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如表1所示。
(一)经济发展产生对现代物流的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放性,随着本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传统的物流业已经无法满足商品、人员、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需求,物流需求得不到满足是现代物流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物流资源的短缺情况都十分严重,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物流过程消耗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国外水平相比都比较落后。因此,各区域亟须发展现代物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二)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设施、信息和技术支撑
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现代物流发展水平越高。这是因为一方面,海港、空港、高速公路、铁路以及仓储、装卸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本,只有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能力为现代物流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另一方面,现代物流是一个综合体系,它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是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物流信息系统作为基本动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包括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域内信息、科技方面的进步可以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条件,从而可以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区域内非物流企业为了增强自身在本行业内部或销售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将自身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少数几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业务上来,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业务,而非核心业务就会进行转包,由专业的企业来承做这些业务。这些非核心业务大多数属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范畴,这就为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机。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相互作用机制
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现代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促进区域内企业的专业分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节省经济成本、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增强区域的聚集和辐射能力来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同时, 区域经济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载体和推动器, 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现代物流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从信息、技术上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
因此,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是紧密联系的,一方的发展会带动另一方的发展变化,现代物流发展的加快能加强各区域间联系,促进科学分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会增加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两者构成多环正反馈系统,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环节功能的发展都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促进它的功能增强, 如此逐次传递,形成了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关系网,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田源,徐寿波,宋伯慧等.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
2.詹国华.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企业经济,2004(10)
3.孟宪玲.物流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J].中国城市经济,2002(4)
4.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02(1)
5.王焰.一体化的供应链:战略、设计与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6.卢仁山,赵海峰.现代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J].北方经贸,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