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青少年道德教育范文

青少年道德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青少年道德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青少年道德教育

篇1

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方面,韩国政府和各级学校普遍把道德的养成看成是人类生活的中心特质,从而道德教育也被视为国家教育的核心内容。韩国中小学校开设了公民道德课和国民伦理课,韩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要使青少年学生学的道德规范,树立基本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与社会意识,要使青少年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育的宗旨是在弘益人间的理念下,协助所有的人完善其个人思想品德,培养公民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资格,从而使其努力为民主国家的建设服务并最终实现全人类繁荣的理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方面,韩国各级学校注重把传统的儒家伦理作为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孔子的“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的思想早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里,成为其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精神能源。在韩国,从小学到大学,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儒家基本伦理思想,例如韩国学校开展的“忠孝观”和”仁义观”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经常组织青少年升国旗、唱国歌,中小学校还经常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历史名人故居遗迹等,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生活教育也是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个部分。此外,韩国学校还非常注重开展学生的日常礼仪教育,主要包括个人生活礼节、家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和国家生活礼节五个方面,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和文明习惯。

二、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韩国学校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总目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

1.课外实践法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韩国学校比较重视开展青少年学生的课外实践体验活动,因为道德的本质就是一种实践精神。据有关资料的统计,韩国的中小学校共有90多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运动、传统艺术教育活动、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自我心理调控训练和各种仪式活动等。正是通过开展日常化和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活动,韩国学校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最终成为懂礼貌和守礼节的好公民。

2.学科渗透法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中韩国学校注重各学科渗透教育的应用,如在国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历史教学来展现韩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山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3.社会服务法学校注重引导学生在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道德意识、增进民族精神和砥砺道德情操。韩国青少年学生经常参加的社会服务活动主要有募集资金、环境治理、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慈善工作等。

4.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拉斯哈明提出来的,主要分为选择、反省和行动三个阶段和七个步骤,非常重视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它强调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判断,教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指导,然后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

三、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

韩国作为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也深深地打上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烙印,并体现了其自身鲜明的教育特色。

1.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韩国非常重视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突出其民族性。韩国各级学校在开展青少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把儒家伦理思想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学校对学生进行忠孝教育、廉耻教育和国民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责任意识。在家庭里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日常生活礼仪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生活习惯。此外,在韩国学校的校园里到处悬挂着本国历史名人的字画和肖像,以此来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道德教育的社会化

韩国政府认为,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调教育必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建立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网。主要做法是:首先,学校召开家长联谊会,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与学生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发挥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建立社会教育网、社会监督站与文明社区等。这些社会机构与学校保持紧密的协作,共同参与到青少年道德教育活动中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3.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韩国道德教育由于深受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影响,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被韩国学校和教育部门发挥到了极致。韩国学校注重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韩国学校把道德教育内容划分为四大部分,即公民的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民主生活。个人生活主要包括尊重生命、诚实守信、平等相待与生活节制等内容;家庭邻里学校生活主要包括尊敬长辈、宽容他人、家庭礼节、学校礼节与热爱自己的家乡等内容;社会生活主要包括公共秩序、民主秩序、帮助他人和维护正义等内容;国家民主生活主要包括爱国家、爱民族、维护统一、促进国际友好和维护世界和平等内容。韩国道德教育生活化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体验道德情感,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

4.道德教育的连贯性

当前,韩国学校道德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德育目标体系和符合青少年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的、循序渐进的德育内容。在小学阶段,主要开设生活课和道德课,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在中学阶段,主要开设国民伦理课和公民法制教育课,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制观。在大学阶段,主要开设国民伦理课和历史文化课,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在当今世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韩国学校道德教育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并形成了其鲜明的教育特色,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

1.大力整合和利用我国优秀的儒家思想文化资源

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儒家伦理思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当前,儒家伦理思想既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又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灵魂。在韩国,儒家伦理思想已经成为维系个人与集体、社会乃至国家关系的黏合剂。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东方大国,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发祥地。我国各级学校在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和利用儒家伦理思想文化资源,要将我国优秀的儒家伦理思想融入中小学的德育教材中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教材建设。各级学校还要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儒家伦理思想教学体系,将优秀的儒家伦理思想切实转化为青少年学生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

2.发挥多学科的渗透教育作用

韩国学校道德教育除了开设专门的'道德课对学生进行日常的养成教育之外,还注重发挥其他各门学科的渗透作用。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基本上是由专门教学部门来完成的,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注重发挥其他学科的渗透作用。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历史和地理课教学中通过讲授我国悠久的历史和辽阔疆域的形成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数学课的教学中通过讲授我国数学家的爱国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因此,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要注重多学科的渗透教育,切实提高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着力构建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和内容

韩国学校注重将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为了生活,必须融入生活。道德教育要引导青少年从当下的现实生活走向未来的可能生活,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一定要引导学生走出沉闷的课堂,走进广阔的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和践行道德,从而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品德。为此,首先学校要制订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制订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导向和以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导的生活化德育目标。其次,学校要大力整合目前的德育教材和教学内容,增加鲜活的能够满足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尤其要着力增加学生参加课外道德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切实增强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力。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早恋、流产、堕胎、性犯罪等现象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多,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不光给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都埋下隐患。产生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很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性道德养成方面的教育缺失或不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针对我国目前青少年性道德的现状,试图对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今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一)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比以前大大改善,再加上外界环境的不良信息的刺激,导致青少年发育提前。据有关专家测定,当代青少年生理发育普遍提前,提早进入了青春期。据有关资料显示,男孩初次遗精的年龄比l960年提早了2年左右。而上海l964年l2—13岁的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的占15%,l985年已达57.9%,15岁女孩已达96.95%。笔者于2004年对徐州某一私立中学初一女生作了调查,女孩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是13.1岁。与此同时,青少年的性心理尤其是性道德发展却严重滞后于生理发展。青少年对与性相关的责任、义务等没有清楚的认识。往往对生理上的变化更多是好奇,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再加上本来这个年龄就缺乏自制力等原因,容易做出一些超出他们年龄应当做的事情。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心理特别是性道德教育,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性道德养成教育是填充性道德领域真空状态的需要。近年来,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们的道德滑坡,特别是人们关于性方面的道德滑坡,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更是明显。造成这种滑坡的原因很多,其中社会公认的性价值标准多元化、实际上缺失化,即所谓的“性道德真空”是其主要原因。在传统经济社会,经济形式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适应这种需要,传统的道德规范尤其是性道德规范也是为这种家族经济服务的。它不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接受,社会还赋予其政治和法律的意义。而商品经济条件下,以家庭为依附关系的经济形式已不复存在,因此传统性道德规范也就自然丧失了其政治和法律的后盾,并且正变得日益不适合社会需要。再加上以往我们对传统道德规范打击、排斥过于强烈,近年来又受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性解放、性自由观念的影响等原因,导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性道德标准多元化以至缺失化。传统性道德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性道德标准又尚未确立,使得目前在性道德领域出现了混乱或多元化状态,即所谓“性道德真空”。而一个健全的社会是需要一种主流价值规范的,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教育,对于建构一个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性道德规范体系有重要意义。

(三)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刑事案件几百万起,其中青少年犯罪就占了大约50%。一项调查表明: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l5—18岁是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9.7%,而其中涉及性犯罪占了很大的比重。况且,伴随性犯罪、婚前、未成年人等问题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计划生育和国民素质问题,性疾病的传播与控制、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其中AIDS的威胁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据WHO报告,绝大多数AIDS病人及感染者处在l8—45岁年龄段。l998年世界新感染HIV人数为580万,其中l5—24岁的青少年占一半。截至l998年6月,全球3400万感染者中50%以上是青少年。我国云南省宏州民族医学院对皮肤科门诊病人为期4年半的血清抗HIV检查,8例阳性病人全部是18—25岁的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和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因此,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是关系社会安定、和谐的一件大事。

二、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所谓性道德,即是人们关于性方面的道德,它的高低是由人们的道德水平决定的。因此,性道德养成教育的根本是加强青少年的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即“修身”。而传统性教育仅仅局限于性知识的教育,涉及性心理和性道德的很少。西方对青少年性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西方社会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性革命”思潮的影响,青少年早恋、婚前、性犯罪、少女流产等问题相当严重,他们针对这种现象向青少年传授性知识,希望消除他们对于性的神秘感。事实证明,这种生理性的性教育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的性问题。因此,他们吸取教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要加强性道德教育,这被认为是治本之举。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据美国《新闻周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表的一项民意调查指出,认为发生婚外是羞耻的占62%;而根据芝加哥大学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性调查,对婚外,美国人多视为例外,而不是常态,有75%的丈夫和85%的妻子都说他们从未有过婚外。中国儒家文化历来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修身”是个人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时代虽然不同了,“修身”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性方面的内容可能有许多不同,但是其中对于性的理性认识是不会变的。人与动物的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对于性是有理性的,它不光是男女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它还具有社会性和伦理性,它是与责任、义务、荣辱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青少年在性问题上,应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严守道德规范,正确认识由于性而带来的伦理责任与义务。在遇到外界不良刺激的时候,能够用理性去分析外界的诱惑,使内心无邪念而归于善。能够做到自尊自爱,坚守,自觉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家庭的稳定。

(二)树立正确的爱情现、婚姻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也是当前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题中之义。伴随性自由观念而来的就是青少年对于爱情观和婚姻观的错误认识,他们视爱情和婚姻为儿戏。现在青少年早恋现象非常严重。北京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2.8%的学生认为高二以后没有异性朋友会被同学瞧不起,另据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最近对广州市青少年的婚恋状况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学时期就谈恋爱的就占19.5%,其中15岁及以下就恋爱的竞有3.7%。有31.1%的学生不仅认为“性解放”、“性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认为“这是人类爱情发展的必然结果”

,有21.9%的学生认为婚前是“可以理解的”,55.9%的学生认为婚前“只要相爱,毋须指责”,甚至有5%的学生认为“只要两人愿意、没有爱情也行”。很显然,这些青少年对于爱情和婚姻没有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至关重要。所谓爱情,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状态下,两性间以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平等地互爱和自愿承担相应义务为前提,以渴求结成终身伴侣为目的,而按一定道德标准自主地结成的一种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特殊社会关系。“’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爱情并非两个人的私事,它是以一定的责任、义务为前提的,以婚姻和组织家庭为目的,是受一定标准约束和规范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关系。有了爱情不意味着就可以有性的行为,必须等到缔结婚姻之后。在缔结婚姻之前,男女双方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对自己和对方负责。就像列宁所说的:“克己自律不是奴隶主义,即使在恋爱上也必须克己自律。”而婚姻是指两性基于当时社会制度或风俗公认的结合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婚姻是家庭的基础,而爱情又是婚姻的基础。因此,婚姻家庭道德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75页)。其次,婚姻应当有公证,在我国目前的合法缔结婚姻的方式就是到民政部门正式登记结婚,其他婚姻形式不承认。再次,夫妻双方必须忠实于婚姻,自觉维护和增殖夫妻双方的爱情,一切婚外情、婚外恋都是违背这一要求的。最后,坚决捍卫一夫一妻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理论和事实都已证明一夫一妻不光适应现在的社会,它也必定是未来社会的婚姻模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它过去那样……我们可以推想:它还能更加完善,直到达到两性间的平等为止。如果由于文明将继续进步,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遥远的将来不再能符合社会需要的话,那就不可能预言它的后继者将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了。”

(三)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观。中国传统社会也提倡和弘扬观念,但那只是片面针对女性的,实质是钳制女性婚姻自由的思想枷锁。女性丝毫没有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权利,她们的婚姻实质是包办买卖的婚姻。传统观显然早已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应该建构一种新的适合时代要求的观。它不光针对女性,同样适用于男性。观在当今社会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在当今这个婚前日益增多和少女怀孕、不安全流产事件的频发,性病、爱滋病肆虐的时代尤其重要。新观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要求他们严肃对待和珍惜自己的童贞。童贞是指不滥用不成熟的感情,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持身心的纯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那些追求,而且在思想上也不想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小伙子是无知的,随意在不负责任的感情的海浪中嬉戏的姑娘也是无知的。”童贞对于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不光能使他们保持良知与身体的纯洁性,保持情感与心理的完美性,还能使他们有发展人格和学业的充分空间。保持性纯洁更能给人以健康,这是人类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就连曾经倡导性自由的美国,也掀起了大规模的性纯洁教育活动(又称禁欲教育)。

三、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最终代表人类进步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不是原子弹和经济指数而是道德指数。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因此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是关系未来社会能否安定、和谐的大事,因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一)学校层面。学校是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校的任务不光是教书,更应该是育人。学校在青少年性道德教育方面应努力做到:首先,应构建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把性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及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学校应从战略上重视青少年的性道德养成教育,配备专业的、优秀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并把该课的考核标准作为青少年平时道德测评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其次,在性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方法。应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集体教育的效果。由于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进去,亲身体会,况且最终的讨论结果是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具有权威性,因此,往往效果较好。对于个别有早恋倾向的学生,教师应找其谈心,做好心灵疏导工作,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替学生保密。再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分层教育。青少年的年龄段一般认为是13—25岁,这其中既有未成年人又有成年青年,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分层教育是很必要的。如对小学高年级男女生进行互尊互爱的教育;对初中生在性生理、心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珍视童贞的教育;对高中生进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婚姻家庭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教育。

(二)家庭层面。家庭的性道德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面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应对性教育问题避而不谈。在主动给孩子讲授性生理知识的同时,应当主要给孩子灌输性道德观念。应给孩子讲自己年轻时遇到的性的困惑,帮助孩子走出疑团。还应给孩子讲授正确处理男女两性问题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应主动关心、体贴孩子,及时发现孩子在性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和老师沟通,配合老师共同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同时,家长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在爱情、婚姻方面要忠贞,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且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社会层面。当今青少年性问题如此严重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不良传媒信息的影响,因此,社会为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应对大众传媒市场加强整顿和指导,使它成为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阵地。善于利用大众传媒的多种形式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提供有益的信息。坚决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其次,社会还应培育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舆论氛围,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以及危害青少年身心和道德健康发展的人和事进行监督和谴责。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一个成熟的社会是需要一种成熟的社会舆论的。

篇3

关键词: 青少年 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教育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态问题愈发关注,生态教育也应运而生。生态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同以往的道德教育只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道德利益关系有所不同,生态道德教育是规范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一种道德教育。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青少年道德品性和人格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理解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生态道德教育属于道德教育范畴,生态道德教育主要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进行道德教育。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加剧,西方的一些学者最早提出生态伦理观念,以法国哲学家施韦泽《文明的哲学:文化伦理学》和美国生态学家莱奥波德《大地伦理学》为标志,主张把道德与生态环境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关注生态教育,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会议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当然,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引起普遍重视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所以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对生态道德教育内涵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学者们大多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现状、内容、界定、特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集中的研究。吴春芳认为:“生态环境伦理是人类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新成果,是人类道德文明的进步和完善。生态环境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靠科技进步,二靠立法,三靠建构生态环境伦理。”刘振亚在《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一文中指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付文杰、何艳玲指出:“生态道德的新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它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条件,三者不可偏废。”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道德教育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生态道德教育的新内涵应当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包括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互利共生的发展。所以,所谓生态道德教育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伦理出发,以培养保护生态平衡的道德责任感为内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基本规范和原则。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能因环境保护而放弃社会发展,也不能因只注重社会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生态观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对自然环境不是被动的依赖,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依赖。人类永远需要同自然界进行能量和物质的交换,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的发展,自然生态的恶化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人与自然必须共同发展,才是人类的唯一选择。

二、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通常解决生态问题,主要是依赖科技、法律法规、道德伦理三个方面。科学技术是解决目前生态问题的必要手段,法律法规可以约束人们的环境行为。但是,实践证明,二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的速度远远快于环境科技的进步速度,生态环境正在一步步的恶化,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再也不能先污染后治理了。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要处理好防治污染,最主要还是靠教育手段,提高大家的生态道德觉悟。产生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人与自然失去生态平衡,所以生态问题与生态道德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使青少年受到生态道德的约束,不去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让青少年积极主动地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积极主动地去建设我们的家园。

(一)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需要不断同自然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统筹发展、和谐相处,就意味着生产落后,生活贫困,整个社会将不能达到和谐状态。所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生态道德觉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青少年生态意识淡薄,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号上。青少年对于生态教育知道有这回事,但是并没有对生态问题作深层次的了解。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决策者,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觉悟和生态观念,对于将来的生态环境改善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自然界健康有序地发展,人类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生态道德素质

过去研究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主要是从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展开,很少考虑到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也是他们的道德成长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具有易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可塑性强等心理特点,并且他们的道德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将长期影响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生态责任感对青少年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将生态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属于道德的范畴,生态道德教育也应当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曾建平在《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中指出:“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一种面向未来、培养抉择能力的教育……谁也不能否认环境道德教育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是人格高尚的一种表征。”李锁华在《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一文中指出:“生态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促进自我人格品性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三、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李睿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中指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包括:提高生态道德意识、陶冶生态道德情感、磨练生态道德意志、强化生态道德信念、遵守生态道德规范、培养生态道德行为。孙宁华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意义、原则及内容》一文中指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意识教育、生态消费观教育、生态美教育和感恩自然教育。无论哪一种划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都应当包括生态环境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应当把道德的教育与生态知识联系在一起。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很广泛,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生态观、科学发展观、生态的消费观。

(一)的生态观

的生态观是我们认识自然、弄清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财富。的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得以存在的物质前提;自然界是人类精神自给的源泉;自然界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人和自然的关系应当和谐。通过对生态自然观的了解我们应当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认识到自然环境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只有弄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青少年才能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才能正确处理好对待自然的行为。

(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中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方面主要包括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可持续发展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本质上都是要求善待自然环境,把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起来。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可持续性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做出合理的生态行为。

(三)生态的消费观

生态消费是一种绿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的特征。生态消费是一种合理性消费,它并不是要求我们不去消费,而是一种可持续性、绿色的消费。青少年时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青少年摒弃一些不良的消费观念以及以后的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财富的积累,消费能力的提高,都导致一系列无节制的消费行为。因此,加强青少年生态消费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四、我国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的探讨应当同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联系起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主要是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主线,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基本上被这三者占据。但是这三者所占据的空间和时间又是不一样的,因此,三者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功能与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又是不一样的,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把这三者协调一致起来,才能较好地发挥生态道德教育的效益。当下,我国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较多,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和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

(一)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重视不足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家长是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优劣,学校又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区分学生的优劣。因此,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引不起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重视。这是当下生态道德教育面临的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

要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还是需要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做好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提出关于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要求,并定期检查教育成效。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门综合型很强的学科,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离不开对青少年生态知识的教育。因此,在平时的其他文化课的测试当中也应当加强关于生态教育方面的内容。

(二)缺乏有效的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通常,我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任务,而忽视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诚然,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系统性、稳定性的特点。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活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上,所以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应当利用这些优势,编制出关于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所需要的专门性教材,有计划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方式上应当注意使生态道德教育生动起来,还应考虑因年级而异开展不同层次的生态道德教育。但是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也决不可忽视。家庭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大作用,是深化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家庭生态道德教育中,家长是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老师。家长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青少年正确的生态道德观的形成。因此,家长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和孩子进行交流。生态问题最终是要依赖全社会共同来面对,共同来解决。社会生态道德教育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宣传和建设。首先,需要完善的生态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动用政府、学校、企业、NGO等进行大力宣传,使人们对目前的生态状况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次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当下,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挑战。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归根结底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念对于将来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春芳.建构生态环境伦理促进可持续发展[J].道德与文明,2000,(2).

[2]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2).

[3]付文杰,何艳玲.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

[4]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李锁华.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1).

篇4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the morals quality actuality of hobbledehoy is worrying. There are various problems exist seriously, such as the hobbledehoy becomes addicted to surf on the internet all the day; there are so many teen-agers abandoned themselves to the computer games; there are still some young people often browse the unhealthy web; and there are also so many young people do some illegal things through internet. As is known that these problems are exist because of the society and system issues, so we should grasp the advantageous and the disadvantageous conditions during our education, we also should deepen the mor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al reform, innovate the method of education; all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y should cooperates with each other to help the hobbledehoy improves their network morals quality.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 道德教育 现状 措施

Key words:hobbledehoy,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 actuality , measure

作者简介:马绪文,男,1985年生,陕西宝鸡人,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08级思想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郑波,男,1985年生,四川内江人,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07级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市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41-02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及原因

网络以其自由、自主、平等、隐蔽的特点,为青少年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社会,青少年在其中肆意驰骋,率性而为,彰显了自己的个性。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的网络行为和道德现象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

第一, 上网成风,聊天成瘾。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现有网民2.98亿人,其中有近八成是青少年,绝大多数的青少年都已接触网络,并且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已把上网当作最重要甚至是首要的休闲方式。网上冲浪,通宵达旦者,不在少数。以至时下青少年见面互相问候竟以“今天,你上网了吗”代替,其对网络的热情可见一斑。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青少年把它作为交流、学习的工具,本无可厚非,但调查显示,上网的青少年大多数都热衷于聊天和电脑游戏,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查阅有关资料,浏览观看有价值的信息和新闻。

第二, 留恋黄站,网络婚恋。青少年的生理普遍达到成熟,性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性观念的影响,正常的性教育滞后,人们谈“性”色变,性对绝大多数青少年来说仍然披着神秘的面纱。这更激起了他们对性的好奇心。另外,近几年,通过互联网传递电子信号来交流双方感情的网络婚恋愈演愈烈,这种与传统婚恋观完全不同的新观念,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和法律问题,理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第三, 网络流氓,黑客偶现。如前所述,某些青少年在网络中不守道德规范,恶语伤人,进行人身攻击,公开他人隐私,无用或虚假信息,乱发垃圾邮件等,被称为网络流氓。另外,某些青少年掌握了较高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却不用于正途,而是充当网络黑客。

第四, 迷恋网游,不能自拔。迷恋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2008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占我国网民总数的62.8%,比2007年增长了3.5个百分点①。其中青少年占大多数,并且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造成的学习成绩下降、退学或心理障碍乃至治安案件的青少年不计其数。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游戏因其场面制作宏大,画面唯美动人,角色选择丰富,个性随意展现等特点,极大的满足了广大青少年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自我认同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青少年在网络中表现出的这些道德问题,其原因与他们自身的特点有关,也有外部的因素使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好奇争胜,寻求刺激。青少年处于求知欲最强的时期,对新事物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血气方刚,争强好胜,喜欢挑战自我,特立独行,寻求自我实现。

第二, 缓解压力,寄托感情。现代社会中,青少年承担着巨大的学业、事业压力,并且常常又不能向家人、朋友、同事倾诉,压力逐渐郁积,会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网络以其间接、虚拟的特点,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是面对面的进行,人们直接面对的是电脑,通过一连串电子符号进行沟通,说者不知听者是谁,听者也不知说者在哪,这就给人一种安全感,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不受约束。

第三, 自律不足,他律滞后。青少年还处于道德品质的发展成熟期,道德意识不够明晰,道德意志不够坚定,道德行为不够稳定,仅仅依靠自律还不能保证其行为的规范性。这样,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就处于自律在一定意义上软弱无力,而他律又相对缺乏的情况之下,人性中恶的一面就表现出来,做出有悖于伦理道德之举,甚至违法犯罪。

青少年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其网络行为又有这么多道德失范现象,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首先,这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并不只是网络虚拟社会的问题,是现实社会问题在网络上的具体体现,并反作用于现实社会。青少年也不是只生活在网络中,他们必须完成自身的社会化,成为社会的人。由于现实社会他律的存在,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的表现常常与在虚拟网络中的判若两人。

其次,这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青少年的充分参与无法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而具有网络道德问题的青少年多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逐渐疏远,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影响家庭的和谐,造成家庭生活的不幸。

再次,这是促进网络健康发展和社会良性运行的必然要求。网络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已经难解难分。青少年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他们也是未来社会的主宰和建设者。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存在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网络道德教育既与传统道德教育有联系,又与之有较大区别。这是由于网络和青少年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造成的,并进而产生了网络道德教育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首先,网络具有开放、自由、隐蔽、平等的特点,其覆盖范围广,信息传递高效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交流方式简洁明快,富有现代气息,因而其德育对象难以明确划定,德育内容与传统德育有所不同,德育方式也需要与网络的特点相适应。一方面,这有助于我们扩大德育受众面,及时更新德育信息,探索新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使传统德育与网络德育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道德体系;另一方面,如果不能适应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要求,德育内容陈旧,方式落后,不仅不能达到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最终还会失去网络这块现代社会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阵地。

其次,青少年具有纯真、正直、善良、好奇、可塑性强的特点,同时也有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辨别判断能力弱,意志不坚定,道德品质不成熟不稳定的缺点。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可以通过强有力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起青少年较高的道德品质,使之能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成为倡导和践行网络道德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如果网络道德教育没有搞好,会使占网民多数的青少年道德素养放任自流,造成网络上道德思想繁芜庞杂,青少年道德品质良莠不齐,最终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良性运行。

最后,网络社会中一方面有许多道德失范现象和违法犯罪问题,另一方面也有许多网民坚持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存在着一个较为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传统的社会舆论对网络道德行为也还有一定的约束力,并且涉世不深青少年还没有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严重的道德问题,受“污染”较轻,这也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的一个有利条件。

三、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措施:

第一, 深化德育体制改革,创新教育形式,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建设。由于现代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德育体制已不能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并与之产生了极大的反差,要构建和谐网络文化,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质,就必须深化德育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青少年的自律能力。而且,网络道德并不是独立于社会道德体系之外的行为规范,它是社会道德规范在网络中的具体体现。青少年在网络中的道德行为也是基于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接受的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尤其是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第二, 主动出击,以网络促德育。网络在现代社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不能也无法阻止其日益融入我们的生活,青少年成为网民的主流也是不争的事实。在网络道德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网络自身的作用:开展网络技术教育,使青少年更了解网络,更能合理利用网络,形成科学的网络本质观;引导青少年进行健康的网络实践,如建立网页,创建网站等,使之远离网络恶习,共同维护网络的纯洁;建立德育网站,力求形式活泼,贴近青少年心理和实际,占领网上德育阵地。

第三, 社会多方协作,构建网络德育系统工程。应统筹政府、学校、家庭职能,确立全方位的协作机制。加强政府政策的引导和管理,进一步在政策层面做出明确规定,确保青少年安全健康上网,教育、工商、宣传、文化等政府部门要齐抓共管,相互协助,紧密配合;学校要发挥青少年网络德育主阵地的作用,改革德育课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培养青少年健康、全面的生活情趣,提高教师的网络素质,建设一支懂网络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家庭要发挥在网络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家长要学习网络知识,要严格控制子女的上网时间,注意其上网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多与子女交流观点和看法,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

第四, 建立健全网络规范,加强网络监控。依靠技术手段对网络进行严格监控,研制更高水平的网络屏蔽、过滤系统,加强网络他律。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建立网络警察队伍,有效打击网络犯罪;从法律上规定网络运营的条件,对从业人员、技术力量、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明确网络日常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网络运营者的义务责任,并规范网民的上网行为;到恰当的时候要制定专门的网络法律文件,使网络行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为青少年上网营造有益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朱银端.网络道德教育.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潘建红.科技伦理教育:道德教育新观点. [J].精神文明导刊,2008,(11):49

[4]络成瘾的原因及其教育对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12.

[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nic.省略/index/0E/71/index.htm.

篇5

为更加充分和具体的了解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以及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现状,本文以绵阳市青少年为调研对象,以网络使用基本情况、网络影响和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情况3个部分共计52个客观选择题为基础问卷,抽样了解绵阳地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本次调查问卷(包括网上问卷调查1000份)共发放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0份,回收率96%。根据调研结果显示71.5%的学生喜欢上网,仅有8%的学生不喜欢上网。上网学生中61%的同学习惯大部分时间使用手机上网,并且90%以上同学有过上课期间使用手机上网的经验。网络已经成为一半以上同学获取信息、新闻和知识的主要途径,手机网络阅读也迅速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让人欣慰的是,绝大部分青少年每周上网的平均时间为20个小时左右,远低于中国网民平均每周40小时的上网时间。这说明在青少年群体中,上课、学习和户外运动还是占据了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但不能排除少数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即时通讯在绵阳地区青少年网络使用内容中占第一的位置,其次是影音播放和获取学习资料,获取新闻资讯、网络游戏和网络购物排名并列第三。鲜少青少年在网络中使用邮件。而在上网的目的方面,获取信息,打发时间和交友聊天都占有相当比例,很少有青少年上网时关注时事政治参与时事评论。虽然交友聊天占据青少年上网的主要时间,但是他们极少有人相信网络世界的朋友是真实的。对事实的认清程度还是很高,84%的同学认为网友是虚拟的只是随便聊聊,仅9%的同学表示由于网友的虚拟性反倒可以真正随心的交流。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认识。从调研结果看,21%的青少年认为上网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65%的同学表示上网后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从结果来看,上网对学习成绩的负面影响是更多的,上网会严重的影响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热情。网络上多元的信息和丰富的内容会降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热情。但部分有自控力的学生则会充分利用网络更多的信息来促进自己学习。部分学生表示上网能使自己精神焕发,但更多的人长时间上网后表现出精神恍惚,甚至出现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科学研究发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简单快速方便,这种方便的信息容易让人产生依赖心理。在被调查者中一半以上同学表示一天没有上网就会觉得很闷,并感觉生活没有滋味。学生对现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和网络上低俗道德思想观念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持有相对乐观的态度,超过一半的同学选择不认同。他们认为大学生还是有自控力和判断力的。同时大部分学生支持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赞成网络信息需要过滤,积极传播有利于社会思想道德文化发展的信息和舆论。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表示现有的网络思想教育情况和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传统的课堂思想道德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需求了。85%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的思想道德教育前景是趋于有利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能自觉过滤,规范的使用网络。但是大家上网的主要目的依然是娱乐,再次过程中会比较严重的接受到部分具有冲击性的言论或者观点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会对其思想道德意识和社会道德观念产生冲击。所以有效的引导和创建更好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平台对青少年健康稳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利“穹顶”之利,避“穹顶”之弊

事实证明,网络亦是一柄双刃剑,其利弊同时存在,它既是宝库,也是垃圾场。最终是吸收精华还是垃圾,主动权往往掌握在网民手里。网络在新时代大大的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青少年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浏览最新的新闻,学习最新的科技,了解最前沿的动态,这给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和乐趣。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诸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和内容,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共享学习资源,不仅可以有力的扩大教育资源,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提高学习成绩。同时网络即时通讯的发展,让青少年有了更宽广的交友平台,可以通过网络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系到一些感兴趣的专家和导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请教。这些网络带给青少年的利可以进一步的开发,让其更加专业化,以期更全面、更快捷的服务于青少年的学习和发展。当然网络也有随着方便快捷而滋生出弊端,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这些弊端有着不可以忽略的影响。青少年网民作为一个特殊群,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发展阶段,极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对网络的不良使用、社会的不良风气和不良的网络舆论导向很可能给青少年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很可能导致其沉迷于虚拟的网络和游戏而脱离社会现实,降低学习兴趣,导致学业荒废;网络中部分不健康的信息会腐蚀青少年思想,影响其身心健康。更有甚者,受网络负面信息影响,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致使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淡泊而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在思想道德方面,网络使用不当必定会导致青少年道德意识下降。据统计网络上无益的信息占30%以上,部分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通过长期浏览不健康网站和信息也会导致其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网络上频发的社会事情和热门讨论也不断的挑战大家的道德底线,给青少年造成不良的示范作用。其次,虚拟的网络会造成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弱化,有一部分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活在虚拟的世界里,脱离社会现实,对家庭和社会完全丧失了责任心。在网络虚拟出的世界久了,容易对真实的世界和身边的人产生怀疑的态度,且心理容易脆弱不堪一击。网络的交际也有虚拟的一面,不知道对方是否真实,这样的情感带入生活会带来人际交往的障碍。网络会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诸多的弊端,但其实很多弊端是可以尽力去避免的。只要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做好引导和监管的工作,增强青少年的价值观建设,提高其判断是非和明辨善恶的能力。让青少年主动吸收网络中精华的信息,自觉的抵制不良诱惑,就能大大提高其思想道德意识。

三、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搭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平台,丰富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不了解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是因为很多学校并没有专业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平台和相关的信息资源。所以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应该是搭建一个网络教育平台,让学生除了教务处、学生处网站外还有其他的网络平台可以学习使用。学校要培养专业的,高素养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团队,在平台上相关思想教育信息和新闻资讯,大力宣传和弘扬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同时成立网络评论员时事及热点问题的评论和分析。同时,出现在网络平台上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丰富多彩,且具有吸引力,让学生有参与感。平台也可以设师生交流专区,让有困惑的学生可以即时与专业的老师进行交流和疏导。甚至可以把网络和课堂联系起来,日常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搭配定期的主题交流活动,以提高青少年的社会道德意识,培养其良好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加强引导和监管

宏观上,国家和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严禁非法信息在网络上肆意传播,大力净化网络文明环境,制定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社会相应部门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制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舆论氛围。只有在良好的社会风气影响下,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才会增强,其道德法律意识也会增强。从微观上,家长和学校应该全力配合,以身作则给青少年示范规范的上网行为,引导他们提高辨识能力,平衡他们的价值取向。

(三)积极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网络的思想教育更多的是倾向思想道德宣传,社会舆论营造以及社会风气的净化。但通过调研发现学生表示最有效、最容易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是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所以除了搭建网络思想教育平台,也要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以及让大家看到思想道德素质总体提高后的成果。让学生更好的参与社会实践,尤其是公益服务类的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意识。

(四)对患有网络依赖症的同学提供特别帮助

针对已有的网络依赖症状的同学,学校可以提供专业的辅导平台,集结最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团队进行耐心的辅导。促使患有网络依赖症的同学逐步摆脱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提升其现实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总结

篇6

《弟子规》又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所著,文中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处世的基本礼仪与规范,教导子弟要养成忠厚的家风与淳朴的民风,因此该文被当时的清代朝廷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幼学教学必读的教材。《弟子规》充分传承了先圣孔子的智慧与美德,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思想修养,其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与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依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弟子规》在现代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弟子规》中讲述了孝、谨、信、泛爱众、而亲仁[1]。道理虽然很浅显,但是实施起来却实为不易。尤其是在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中,成年人都普遍养成了有悖于传统美德的品格与习性,如此怎能在家庭教育中教导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品德?而《弟子规》中有很多的内容都传达了家庭教育的信息,从最基本的孝道开始,在传统社会观念中,家庭是人们最先接触到的人机关系,家是建立血缘与情感基础的桑田,孩子的性格与品行,会随着家庭这个环境慢慢改变。在环境中,孩子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学习手足之爱、母子与父子之爱。很多出现人格障碍的孩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从小在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中长大,孩子在家庭中因为没能感受到爱,使得其丧失了原有的价值观。而《弟子规》中讲述的孝道,对父母,子女以及人格的修养与品行都有较大的警示作用,这些行事规矩都有利于家庭形成“真实”、“诚信”、“孝顺”的品质。并且《弟子规》中倡导的秩序,也是当今家庭教育甚至社会教育中最缺失的,如果从小就让孩子诵读《弟子规》,能够让孩子增强对家庭的认同,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与道德修养,养成勤奋学习、从小懂得尊重人。而从小养成的品德,往往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使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对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处世习惯,使孩子一辈子受益无穷。《弟子规》中还十分讲究教育的方法,比如“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就体现做人做事的先后顺序,教导孩子首先要懂得孝道,然后才有诚心,继而发展为对众人的关爱,将做人、做事与做学问统一起来,随着在实践中相互依存,能够将孩子引入到一个正确发展的道路中。

三、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家庭教育以长期的封建体制与小农自然经济为导向。在古代中国,家庭教育的智能居首位,将家庭视为个人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将家庭成员的道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及最终目的,但是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通过家庭教育虽然能够有效的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但是家庭教育的教学现状却在限制其应用教育职能的发挥,甚至在某些家庭教育中还出现负面效应与职能错位的问题[2]。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家庭的教育观念上,往往一方面承载着“光宗耀祖”、“望子成龙”的价值观念,出现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而另一方面又受现实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各种非原有道德的文化进入到家庭中,使家庭文化有意无意之间受到某些反文化的影响,让家庭道德教育出现教育方向失衡与教育空白的问题,致使家庭成员畸形发展;第二,在家庭的教育职能方面,家庭成员往往不能正确利用大众传媒工具,而其传递大量不必要甚至有害的信息,使得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及道德品质发生变化;第三,由于当前社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约束体系,道德标准经常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家庭教育在伦理道德的培养上往往会陷入一个茫然无措的状态,会严重影响家庭血缘关系以及家庭教育职能的发挥;第四,受当前人才选拔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的智能在不断下降,这增加了家庭成为利用消极态度甚至反文化的态度来尽可能的在孩子面前塑造自我,成为影响孩子心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可见,现存的家庭教育模式无论在教学观念、价值观以及教育职能上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建立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上,借助《弟子规》中所规范的标准与做人原则,进一步剖析古代家庭教育模式,对现阶段青少年家庭伦理道德培养有重要意义。

四、《弟子规》教学思想在当代家庭伦理道德中的实施策略

《弟子规》在我国古代就被积极推广,其中所蕴含的通俗、易懂、易行的特点,正好弥补了孩子生性上理解不足的缺陷,并且内容中蕴含的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以及饮食起居规范,是规范孩子道德与品质的重要参考。当前,在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就可以借助其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作为青少年启蒙教育的重要参考,使之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与教育实践提供帮助。(一)在家庭中灌输蒙以养正、道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在现代的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中,必须充分利用好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青少年能够逐渐养成重视伦理理法的优良品质[3]。另外,家庭教育还应懂得应用之道,因为只重视而不知道如何使用,是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伦理教育环境的。(二)教导孩子养成勤奋严谨、生活有序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其养成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与日积月累的过程。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贯穿于青少年日常生活与待人处世中。在这两种品德中,《弟子规》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应逐步让孩子养成生活有序、讲究个人卫生与珍惜时间的习惯,并且珍惜时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要求孩子“朝起早、晚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弟子规》中也给出了明确的指示“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洗手”,正确的生活习惯,能够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并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性。(三)让孩子多诵读经典,熏陶出良好品德。文学经典是我国先贤与先圣智慧的结晶,这种经典能够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必然有其独到以及价值所在,因此孩子在学习各种知识与才艺之余,家长也应教导其诵读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学。孩子在诵读经典过程中,能够逐渐被其中的文化所熏陶,主动去思索与理解其中的道理以及观点,达到思维锻炼与品德发展的目的。选择文学经典,应选取那些百读不厌,对孩子终身受用的书,比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先贤文学经典,辅助孩子学习,并让孩子的朗诵能力及记忆能力得到提高。(四)教导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在《弟子规》中,反复阐释了“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等道德品质,其中“入则孝”属于感恩教育,“出则悌”属于尊重教育,“泛爱众”是关心教育[4]。孝是道德形成的基础,也是一切教化得以实现的根基,在古代家庭思想中,提倡“百行孝为先”,这不仅是因为孝是一种基本的家庭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在当代家庭,独生子女往往会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关爱,逐渐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很多学生用着父母的钱,却对父母没有一丝的感激,这实则是家庭教育出现畸形,为使孩子养成孝顺父母的良好品质,应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

五、结语

总之,《弟子规》与当代青少年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探索将其转化为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剔除其中的糟粕,取精华,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在孩子心中萌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樊娅苹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贵梅,谭英,李庆风.《弟子规》和现代人际交往规范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1,(04).

[2]樊继轩.儒家“孝悌文化”与大学伦理道德教育———在大学伦理道德教育中融入“孝悌文化”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06).

篇7

青少年 道德教育 教师权威 重构

一、教师权威的内涵

权威是一种极具公众影响力的威望,是一种正当的权力,《现代汉语词典》中权威被定义成“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从哲学的角度被解释为“在实践中形成的最有威望、最有支配作用的力量”。由此可见,权威是一种内在的支配力量,力量来源于威望。从权威的主客体关系可以延伸出权威也可以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正如恩格斯认为的“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我们所必需的”。不可否认教育是需要权威的,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教师是学校权威的集中体现。一般认为,教师权威包括知识权威、道德权威以及制度权威。首先,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上位者”,是社会赋予教师的一种权威和期望,其权威来自于处于知识“下位者”的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尊重。其次,教师的道德权威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的道德方面的力量和威望,它受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影响,受法律保护,而教师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德性是教师真正拥有道德权威的关键”[1]。制度权威则是教师通过制度、规章、法律等保障使学生认同或服从。知识权威和道德权威与教师本人有密切关联,而制度权威则有其外在性。从学校层面来考察道德教育,传统和社会赋予的教师权威是不可或缺的,是学校秩序的重要维护力量。

二、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传统教师权威的反思

1.权威主义道德教育观

权威主义在道德教育中的体现就是对教育者在主客体关系上的霸权地位以及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不加批判的服从。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教师成为道德的权威代言人,并在道德知识、规范、标准上拥有霸权,因此在实践中容易出现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背离。在教育过程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知识的单项传递而非双向传递,即在权威主义的道德教育下,只能是学生向教师学习,缺乏知识的“反向学习”,学生对于教师所教授的道德理论和价值观念没有选择和进行反思批判的自由,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逐渐滑向权威主义教育的困境。

2.教师个人权威与教师权威的混淆

教师权威是一个针对教师群体的概念,如果把教师群体中的个体教师看成是道德规则的来源、解释者,个体教师就是道德权威的代表。教师对道德的判断标准成为学生的判断标准,教师的“人”性和个人价值观被忽略,成为道德的“完人”、“圣人”和学生应该学习的标榜,忽略教师自身的道德知识水平、施教力量、主观意志、个体需要以及教师个人的人格等因素,无形中陷入道德教育的他律状态。在现实中演变为教师认为“善”的就是“善”的,教师的道德准则成为学生的准则,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判就成为代表道德权威的道德评判,学生的道德实践往往以教师的良好评判为目标,泯灭了学生对道德的选择、判断和个人动机,虽然在此过程中强调了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模范和“师表”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3.教师权威与形式权威的混淆

形式权威是国家、社会赋予教师对学生实行管控的一种权力,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实践中,这种权力表现为一种强制力,教师对学生教授的道德知识、规范的权威性是不容质疑的,学生对教师的说教要全盘接受和信服,无形中违背了学生道德的养成规律,道德的批判、情感的共鸣、道德的感召力在这种形式威压下被忽略,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践行道德的动力被压制。从师生关系上看,道德教育中,师生关系演变成为命令与服从、机械说教与被动接受的关系,使道德教育变成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学生的道德逆反行为被看作学生对其教师威严的挑战和不尊重,由此容易产生道德教育中的种种人际关系冲突,教师失去了对学生的感召力和道德榜样,在高压下,导致学生对教师形式权威的畏惧,而非自身的信仰所驱动。

三、当今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教师权威的消解

1.道德教育的知识化

当前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出现了知识化倾向,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普遍接受的是被客体化了的道德知识。在教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感情、体验、逻辑、态度、评判被抽离,被概念化的道德规则、规范、概念所取代,在知识的传输过程中,没有活生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成为道德规则、规范的唯一来源和最终解释者,基于教师权威的存在,学生开始权衡利益去学习道德知识,反过来又维护了这个知识系统的存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出现了学生的知行不一,即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出现巨大反差。当学生遭遇诸如腐败、贿赂、考试作弊、商业欺诈等“反道德”现象时,道德教育就会处于失语状态,其中的子系统包括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规则的权威性以及教师本身的权威性也就处于失语的状态。

2.道德教育遭遇“知识爆炸”

在封建社会,教师和天、地、君、亲相并列,在道德知识体系中处于上位,受到社会的尊重。随着人类从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道德教育无论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教育环境都发生了变迁,教育体系变得更加开放,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科分化日益加速,内容海量剧增,道德教育者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知识储备显然遭到了严峻挑战,在对教师“上位者”、“百科大全书”的传统观念下,教师权威遭到消解客观地发生了。

3.多元道德价值观的冲撞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2],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多元价值观与传统的价值观发生激烈碰撞,传统道德教育中单一的价值观逐渐被打破。青少年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基于多元道德标准、道德准则、道德理念,最终形成多元的道德行为,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功利化、自我为中心等特点。当代青少年一方面面临着道德选择的日渐丰富,另一方面他们的主体性不断增强,通过教师所传授的被社会奉为道德价值正宗的价值观对每一个不同的青少年个体的规劝效用不尽相同,面临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道德直观层面如何找到交集的技术性问题,在此背景下,教师权威遭到消解就无足为奇了。

4.道德教育的边缘化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世界的占有和征服欲让当前的教育异化为将教育者塑造成为工具并不断物化,提升人的品质的德育逐渐被驱逐。学校教育者把绝大多数的资源投入到教会青少年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而实现青少年自身内在品质、完善其素养的德育遭到排挤,这甚至成为一种理想:“‘去道德’成为当代教育的‘潮流’”[3]。美国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民主更多地是依靠国家产品的多少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道德自律”[4]。在科学技术知识成为教育核心的当代,德行教育式微的趋势使得道德教育中教师的权威遭到旁落。

四、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新型教师权威的构建

1.实现道德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跳出来,不能将道德权威看作是握在手中用来让学生无条件服从的绝对权力,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本真应是令学生信服的、向往的精神牵引力。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精神上的引导、心灵上的触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符合自己身份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从知识传授体系中的单向渠道转变为双向渠道,教师不应该仅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也应该成为青少年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合作者,或者是间接传授者和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在这个教育渠道中,学生可以质疑、可以批判、可以提出异议,教师应该在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帮学生答疑解惑,在此过程中学生习得传统道德教育中所缺乏的选择、判断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区别教师个人意志和道德准则,让学生明白教师不是道德准则的制定者,而是教育威权实现的工具。在教育技术上,少些说教,在道德教育中少用“你必须”、“你应该”等指令模式,少些控制、命令,给予学生思考、质疑、评判的空间,通过教师自身的道德权威、行为、师德,激起其心灵的触动,最终激发学生合理正确的道德行为。

2.实现青少年道德分层教育的角色切换

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对教育对象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其显著特征就是教育层次性,包括道德底线教育、道德原则教育和道德理想教育。教师权威应随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层次施以弹性调整。在道德教育的底线教育阶段,要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去约束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制度权威和知识权威的作用,在知识传输过程中让学生聆听教师的教诲;在道德教育的中间层次即道德原则教育,用道德指令或用道德倡议去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应该把教师的道德权威摆在重要位置;在道德教育的理想教育阶段即用道德倡议去激励青少年的高尚道德行为阶段,教师的师德、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理想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3.把握道德教育中教育客体的品德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分以及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或动力机制[5]。道德教育最终要将道德原则、道德知识内化为青少年的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内化程度和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在内化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性的相互关联性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心理结构的建构,教师应把研究学生心理规律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部份。因而,教师要从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深入去研究和掌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结构和运行模式,结合青少年的品德发展规律开展教育,实行“人性化”的教育。多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少些强制,多些引导,结合学生的生活空间、社会角色、现实需要,合理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在教育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合理发挥教师权威的作用,因势利导,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善行,避免出现教师的主管权威泛滥,导致教育活动中的独断和专制。

4.通过提高教师道德修养获得角色尊重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基石,也是学校德育的精神支柱。在青少年的德育中,教师应为青少年学生树立优秀的精神和人格榜样,首先,应以机制和制度的创建引导师德建设,强化德育教师的他律,建立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和学习机制,创建全方位的师德评价机制,发挥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的多位监督作用,将激励作为引导师德的动力机制,创立法律、行政、道德约束机制,实现思想和物质双保障机制。其次,要建立师德的自律机制,社会、公众应多予以德育教师广泛的认同和尊重,共同促使教师将社会美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教育、奖励表彰、监督约束促使师德内化,让教师从满足公众需求到自觉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确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师德规范,把教师职业视野从义务拓宽到良心和公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从对权威的惧怕到对权威的尊重的转变中获得对教师角色的尊重。

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对教育客体实施价值规范的引导活动,教师权威在其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应从教师自身、学校、社会各方面来重塑教师权威的价值,提高教师在青少年德育中的技能和技巧,强化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田红磊.论教师道德权威[J].江苏教育研究,2010(19)

[2] 刘峻杉.探寻道德教育的根性―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J].教育科学研究,2013(9).

[3] 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征[J].教育研究,2005(12).

[4] Hersh.R.Miller.J.Fieldinng.G.ModelsofMoralEducation:anAppraisal.NewYork,Longman,1980.

篇8

关键词:道德建设;教师;青少年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和教师形象不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形象。比如一些教师把青少年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不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做一视同仁。对优生有优待,对后进生没有好脸色,这会给处于青少年带来非常大的心理阴影;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提倡更新教育观念时,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已经成为老师面临的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加强师德建设,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动力和源泉

青少年是道德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对受教育者的未来负责,而不能只看个人眼前的利益和荣誉。教书育人要真正重视于青少年的成长,目光不能短浅,也不能急功近利,要从大处着眼。教师对青少年教育的重点单单停留在应试上,就很容易忽视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爱心,把青少年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考虑到青少年的未来发展。

二、通过加强师德的建设,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感,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中,如果没有真挚的感情,只凭“理智”去履行了应尽的义务,那么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勉强。师德的影响力就很难发挥出来,以至于学生对“善”不能很好地学习,对“恶”也没有恨的心理。所以,注意环境的创设是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感的关键,其中主要就是教师道德情感建设。在教育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式,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和思想进行讨论和批评,强调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还应当克服自身能力的限制,要从正面积极自我客服,从而对青少年树立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道德意志。

三、注重教师的行为训练,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所谓道德习惯,是指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上,自然而然产生的持续的道德行为。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对于教师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规范行为、调节行为和评价行为是极为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把自觉的道德意志转化为实际的良好的行动,并经过日积月累而成为高尚的道德习惯。只有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提上来了,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行为训练。训练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课和社会实践等,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四、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注重师德的建设,对每一位教师都是非常重要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绝对不仅仅只传播专业知识,更要在做人方面,道德方面都为青少年做出模范和表率。教书育人需要端正心态,心中充满爱,才可以更好的影响青少年。工作中,教师要严于律己,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严格要求和管理青少年。只有严于律己才能服众,才能使青少年信服。作为教师过硬的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只有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使自己能够较好青少年的同时,更能是青少年信服。教师不能只凭自己的经验夸夸其谈来给青少年上课。而应该是有丰厚的知识,运用教学的艺术传达给青少年。教师教育的观念、知识内容、教学方式只有跟上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总之,搞教育不能盲目的跟风走,搞形式主义,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就是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都完全一致。素质教育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道德教育,那么道德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做好师德教育的工作。只有有了高尚的教师队伍,学校才能有良好的教风,有了良好的教风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戚万学,主编.道德教育新视野[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肖川,著.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于光远,陈保平,著.教师素养新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青少年;话语模式;道德教育

任何教育方案或策略的有效与否都是基于对受教育者发展状况的全面了解和正确理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也概莫能外。话语作为道德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信息的载体和桥梁,对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因为话语的运用策略往往直接影响到教育关于道德的解释与说服力。但教育的话语策略若缺乏对青少年话语发展特点的充分了解,就极易使教育话语陷于独白而难以与青少年的话语产生共鸣,从而降低道德教育直击青少年心灵的能力。因此,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尤其是处于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深刻变革与发展中的青少年话语模式,不仅对于时代性极强的道德教育非常必要,而且对于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话语模式:人们解释世界的一种简化程序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话语无处不在,甚至成为了社会生活的核心部分,而且,不同的社会群体总是使用不同的话语模式。何为话语?不同的话语定义,就有不同的话语分析方法和不同的关注对象。按照语言学的解释,话语“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却又暗中支配各个群体不同的言语、思想、行为方式的潜在逻辑”[1]。根据结构主义的解释,话语具有特定的实践功能。比如福柯认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2]人们在使用话语时,总是通过内部调整将某种程序与意义赋予某种事物,使话语表现出很强的意识形态功能,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分析话语的主体、目的、方式等来理解说话者的话语所隐含的历史实践蕴涵。综而言之,话语是一种价值化和功能化的特定语句单位,是不同说话实践领域中包含的特定价值的文化意识载荷系统,是价值化、功能化、包含主体命义、社会指向和历史规定性的思想载体。从结构上来讲,“话语是由两个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的,一是话语内容,也就是言语者表达的核心内容或主观意思;二是话语形式,也就是言语者借以表达思想的形式。简言之,话语是语言和意义的结合体。”[3]正因为如此,主体在使用语言表达意义时,往往因主体、语境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为固定的格式或套路。我们把这种包括内容(尤其是独特词汇)和形式在内的话语表达惯式称为话语模式。詹姆斯•保罗•吉(JamesPaulGee)将话语模式解释为一种理论:“话语模式是简化的,而且往往是不自觉的、想当然的关于世界运作方式的理论”,“是我们关于‘典型’或‘正常’事物的‘最初想法’或想当然的设想。”[4]由此可以看出,所谓话语模式,事实上是人们不自觉地用来认识世界、认识他们在世界中的经验的解释框架或程序。这种解释框架之所以是简化的,是因为人们使用它只是试图捕捉一些主要信息和背景细节,或者说是通过强调某些重要信息而舍弃一些细节,以帮助自己理解复杂的现实。所以,话语模式虽然是“理论”(解释),但不需要完整、完美或一致。既然主体的话语过程总是蕴含着其对社会、秩序、他人等的某种合理化的解释程序,那么话语模式就既包括主体针对某种社会内容如何使用话语表达、使用何种话语表达,也包括主体对传递给自己的某种社会信息话语如何反应或如何解释。因此,给予和获取信息就不再是话语的唯一功能。比如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参加不同的社会群体、文化和机构时,话语的使用无处不在,并且话语模式往往与使用者的身份、活动性质、价值倾向等紧密相关。这个过程实际上表现出了话语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功能:支持社会活动的开展和社会身份的确定,维持不同文化、社会群体和机构中人的归属。也正因为如此,话语促进着交流,同时也可能导致不同群体间的交流障碍。

二、话语模式:表征青少年的社会发展

不同的社会群体会用不同的话语程序解释世界。根据詹姆斯•保罗•吉的研究,话语模式和人们的“立场与策略”息息相关,因为“话语模式中嵌入了关于什么是‘适当的’‘典型的’或‘正常的’假定,它们彻彻底底是关于立场与策略的”[5]。也正是这种“立场与策略”表明了话语主体的态度、价值取向、行动指向等。这说明,话语模式与人们的社会心理、行为倾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正是因为如此,话语模式其实已经超越了话语的交际功能而具有特定的发展意义,所以,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必然表征着青少年群体的发展特点。首先,青少年的话语模式总是伴随着其特有的社会心理结构。青少年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从心理角度讲,都有着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异之处,但更为突出的相异是青少年群体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特点。从话语角度而言,他们有着自己的社会文化语境和话语模式,且这种话语模式不仅仅表现在话语范围、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的独特上,更重要的是,它表明青少年对社会、对世界有着自己的解释“理论”或程序,有着自己的“立场与策略”,而这种立场与策略支配着青少年的社会心理发展与行动选择,表现着青少年特有的社会交际活动或过程。根据荷兰语言学家冯•戴伊克的研究,话语模式“既表明人们的理解,又反映人们理解的方式”[6]。这就是说,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实际上也反映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或其理解世界的方式,换言之,青少年在使用其话语模式时其实也总是伴随着青少年特有的社会心理结构和行动方式。因此,话语模式特点可作为青少年发展的重要表征。其次,话语模式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力。有研究者认为,就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来说,任一群体总是归属于某一话语群体,作为某个话语群体中的人们用语言和非语言资源做事情的社会活动过程的惯习,话语模式必定承载着该话语群体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习语和价值标准。所以,不难理解,如果青少年话语群体的成员遵从了这些标准,他的言行就可以被该话语群体接受,这个青少年个体也就具备了在该话语群体中生存的本领。因此,青少年话语模式与这种宏观语境息息相关,这里的宏观语境从另一个角度讲,实际上就是青少年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社会文化语境通过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三个变量体现出来,实现了对语境中人们的话语模式或者说解释程序的规约,由此使进入此语境中的人们有了特定的社会行动、角色关系和语篇的构型方式。而且,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又不仅仅是由文化所给予的,相反,它处于一种动态的建构过程中。正如贝泽曼(Bazerman)所指出的:“话语模式不只是形式,它是生命的形式,存在的方式,是社会活动的框架,是学习的环境,是意义构建的场所。话语模式塑造我们的思想以及我们相互的交际,它是我们创造交际活动熟悉的场所,是我们用来探索陌生领域的指路灯。”[7]因此,青少年的话语模式事实上并非简单的语篇类型,而是一种表征和推动青少年发展的社会交际活动和过程。总之,青少年因其共性而体现出特定的话语文化特征,这对青少年个体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归属和规约功能,同时因其主体性的发挥与创造,也总是保持着自己文化语境的更新,创造着自己的话语模式。

三、话语分析:青少年道德发展研究的独特社会学优势

尽管关于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学等研究成果为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科学依据,但一般性的群体道德发展规律并不能有效地支持特定社会文化时期青少年道德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话语系统建构。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文化更加多元和多样,这体现在话语模式上则是新语境的营造和新话语解释的构建。因此,研究新时期我国青少年的话语模式,理解其隐含的意识形态特征和对世界的特有解释程序,对于我们更为客观、准确地理解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具有独特的理论优势。首先,话语分析已成为社会研究的切入点。西方的话语研究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话语研究开始是对西方传统的语言学特别是句法理论的一种挑战和补充:即语言理论不能不包括语言的使用情况,语言研究必须关注现实中的语言活动。除这种以语言学为背景的话语研究传统之外,西方还有从哲学、历史、文化研究的角度与语言研究进行交叉的传统。今天,这两种不同传统有着相互结合的趋势,形成对西方社会反思和批判的更加广义的话语研究形式。它们从不同的层面揭示话语的特性、特征或规律,包括语言行为理论、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会话分析、礼貌原则、关联理论、社会语言学、民俗交际学、传播学、后殖民话语理论、批评话语分析、话语心理学、论辩话语研究、叙事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等。受西方话语研究学科拓展的影响,自20世纪末期开始,国内在多个领域引入话语研究范式,但总体而言主要集中于语言学领域,如外语教学、媒体语言等。随着国内话语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开始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比如,在2006年、2007年、2009年召开的三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会议就将“话语/语篇(discourse)”理解为“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是“社会实践的形式”,认为话语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内容并且对社会变革产生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话语成为研究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领域、一个主题、一个切入点。这已成为国内学界在话语研究方面的一个共识。其次,话语模式研究必将为揭示青少年的社会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和路径。毋庸置疑,人们的社会实践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而发展变化的,既然“话语不仅仅是人们言说的过程和结果,更是人们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由此可推知,话语是一种有特定目的和结果的社会实践形式……它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8]。那么基于这种共识,将话语作为研究的中心,用以理解和揭示青少年的道德等社会发展问题,必将为我们研究青少年提供一种全新的社会学视角和研究路径,因为青少年话语必然也蕴含着其独特的社会实践和思维特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研究相比,研究青少年话语的独特优势在于,它为我们从文化和社会实践角度更好地了解和理解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路径,同时也为我们解释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角度,从而为我们有效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提供新的切入点和有益的参考。然而,综观国内相关研究,专门针对青少年的话语研究并不多见,2009年出版的一本《青少年汉语口语中话语标记的话语功能研究》算是少见的专门研究青少年话语的著作,但其考察的是青少年自然口语中话语标记的话语功能,属于纯语言学的研究。至于从社会实践角度研究青少年的话语,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状况及其规律,至今尚属空白。最后,话语分析为我们更为清晰地理解不同青少年群体和个体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长期以来,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研究,人们一直依赖于认知和行为研究模式,可测量和可观察性是这一研究模式有效实现的基本前提,因这种研究模式的信度和效度会受到研究对象所处研究情境的影响。所以,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如何更为客观有效地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青少年群体和个体的道德发展情况,急需研究方法的突破。根据笔者的研究,青少年总是因所处生活环境和社会交往的不同而形成自己的语境和话语社团,青少年群体和个体因社会归属需求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执行着特定的话语模式,而话语背后也总是隐含着群体文化对青少年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因此,对青少年的日常话语进行分析,不仅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青少年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道德意识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手段,而且也是我们透视其道德意识之群体文化来源的有力工具。所以,话语分析实际上是为我们研究处于复杂情境中的青少年道德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学探究方法。尽管青少年的道德表现最终体现在行为上,但在青少年付诸行动之前,其道德的发展变化又往往流露于其不同形式的日常话语之中。因此,通过话语分析研究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对于预测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也有其独特的社会学优势。

四、青少年话语模式研究的道德教育意义

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概括而言也就是分析青少年讲什么、怎么讲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客观地了解青少年如何解释道德等社会现象和问题,而且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理解青少年在解释道德观念等价值类的东西时是以何种思维方式展开的、其如何建构自己的道德世界等。毋庸置疑,这对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话语模式研究是青少年道德教育话语系统建构的理论前提。话语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载体和形式,如何组织和建构话语系统不仅关系到道德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关系到教育关于道德等价值问题的解释说服力,关系到道德教育对青少年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影响力。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话语系统建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新方法,对许许多多的东西进行再描述,直至一个新的语言行为格局被创造出来,使正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动心并加以采纳”[9]。然而,道德教育无论想通过话语系统的建构创造何种语言行为格局,被青少年采纳的前提是必须要被青少年了解、理解,进而认可。毋庸置疑,这种语言格局愈是符合青少年解释世界的话语程序,愈能和青少年的社会文化语境相衔接,也就愈能与青少年产生话语上的共鸣,使青少年更容易理解,同时也更愿意接受,由此,教育所要传递的“关于道德的观念”才有可能更顺利地被认同并转化为青少年的“道德观念”。相反,教育的语言格局与青少年的话语程序相去甚远,则必然导致青少年的话语理解困难,难以激发青少年对教育话语所蕴含意义的兴趣。因此,道德教育的话语系统建构必须建立在对青少年话语模式充分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教育语言格局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也就是说,青少年的话语模式研究应该成为道德教育话语研究的有机构成,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话语模式研究对于道德教育的话语系统建构具有前提和基础作用。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道德教育能否在众多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话语源中表现出真正的话语权威和影响力,关键在于教育话语能否最直接、最有效地直击青少年的心灵。深入、系统地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无疑能有效揭示最易使青少年“动心”的那些词汇、修辞、策略以及其“动心”的过程与方式,从而为教育话语的“动心”策略提供最重要的话语编码依据。其次,话语模式研究有助于增强教育者与青少年沟通的有效性。正如前文述及的,话语尽管是交流的工具,但因其具有的社会文化特征也会使主体间由于语境不相融、意义表达方式相去甚远而使话语双方的沟通产生障碍。就道德教育者与青少年的话语沟通而言,概莫能外。其实,教育话语所载的意义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被青少年接受、认同,更遑论内化为自身的观念系统,而是在教育者与青少年进行有效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意义的转化和内化。在众语喧哗的当代,将特定的道德观念强加于人的说教式的道德教育方式已很难奏效,教育话语必须成为教育者与青少年间的一种“回应性互动”,才有可能成为对青少年产生实际影响的话语源。这一点落实到教育实践过程中,表现为教育者与青少年之间必须实现话语上的有效沟通,才能进而实现观念上的迁移;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要求教育者在对话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说服,以促成青少年对道德观念的认同。那么教育者如何才能赢得青少年在话语上的积极回应并进行有效的互动呢?毋庸置疑,教育者只有在了解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并理解青少年话语背后的意义建构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话语策略,与青少年进行语境上的有效衔接。另外,从青少年道德心理结构的自我建构角度讲,教育者的有效引导实际上是根据青少年的话语脚本进行有目的的启发和诱导,帮助青少年通过内心话语格局的改变来实现心理结构的有益建构。因此,深入系统的话语模式研究,可以为教育者提供与青少年进行话语融通的理论和语料根据,使教育者能最直接地找到与青少年的话语共识通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的积极话语互动。其实,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之所以常常陷入独白式的教育话语中,原因就在于不了解青少年的话语模式,致使话语沟通不畅,难以唤起青少年的话语共鸣,致使青少年与教育者之间产生障碍。可见,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已成为改进道德教育者的教育话语技巧的题中应有之义。再次,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可以为开拓其他道德教育载体和教育传播途径提供科学依据。道德教育除了系统的学科式教育教学形式外,其最大化教育影响的实现还依赖于其他各种教育活动形式的开展及其效果的实现,即需要开拓更多的教育话语载体和传播途径。在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需求显得尤为迫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也是话语模式多元化的过程。这也意味着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话语源亦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一不争的事实要求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正视自己面临的严峻挑战,即主流道德教育之于青少年的话语影响力面临被其他话语主体削弱的危险。道德教育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积极拓展话语传播渠道和载体,构建能够对青少年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话语传播格局。毋庸置疑,这种传播格局的有效构建绝不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过程,其中的任何一种方式都必须能够成功进入青少年的语境,对青少年产生话语吸引力,才能对有效教育话语格局的构建有所贡献。因此,各种教育话语载体和途径的研究与设计都离不开对青少年话语发展规律的研究。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文化日趋多元的背景下,青少年的话语发展也反映出明显的时代特点,更加分化的话语社团和文化语境使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等在具有群体共性的同时还有更多和更明显的差异性。只有深入研究和掌握青少年的话语差异性发展,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话语设计更具针对性,更符合青少年的需求和口味,使青少年在教育活动中因体会到话语的归属感和身份感而产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问题话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动向和问题,从而对道德教育策略和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如前所述,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发展与其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发展紧密相连,研究青少年话语模式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揭示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对青少年某些问题话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及时把握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动向和问题,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文化根源或影响因素。这不仅可以帮助道德教育针对青少年道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进行教育策略和内容上的适时调整和补充,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在这些问题上的话语立场与策略的研究,能够为道德教育因势利导地帮助青少年重塑对世界的解释程序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撑。近些年来,青少年在道德发展方面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已引起教育者们的重视,但遗憾的是,目前仍然缺乏针对性强且能收到实效的教育应对策略。究其原因,在于策略的研究主要还是由教育论教育的单向研究,对青少年道德问题话语及其背后的立场与策略的探究明显不足,以致道德教育在进行策略调整引导青少年重塑其解释程序时,针对性不尽如人意,难以通过话语与青少年产生思维方式上的共振,也就产生不了促使青少年积极建构自身道德心理结构的真正推动力。

综之,在话语渠道和话语主体多元化的当今时代,道德教育若要对青少年产生真正的话语影响力,成为影响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真正话语主体,就必须在系统研究和了解青少年话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科学建构教育话语格局。只有在研究青少年话语的基础上真正理解青少年,教育者才能借助话语桥梁进入青少年的世界;只有当教育话语能够成功进入青少年的语境,实现与青少年的无障碍式沟通时,教育才有可能在话语互动中触动青少年的心灵。

作者:刘丙元 单位: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2]王治河:《福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3]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4][5]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杨炳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2-73、86页。

[6]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旭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6页。

[7]Bazerman,Charles.TheLifeofGenre,theLifeintheClassroom.InWendyBishop&HansOstrom(eds.).GenreandWriting.Portsmouth:Boynton/CookPublishers,Inc.,1997,P.19.

篇10

论文摘要:随著全球范围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信息高速会路的建设,一个薪断的时代已呼喻而来一一“网络社会”。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借助电脑的高智能化、信息交换与传播的快捷、跨越时空子优势,时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把社会成员带入了一个度拟的世界,形成了网络对道德的冲击,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如何在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的同时,抵制其消极作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

1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凸显

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幸福、享乐、希翼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忧愁、痛苦、危机和失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饮食、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人性异化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环境中人的生存面临种种尴尬和矛盾。网络正撞击着人类苦苦营造的传统伦理壁垒。对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的冲击尤其严重。由于他们正处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而辨别能力较差,容易被“绚丽多彩”的网络世界所迷惑。大体说来,青少年受网络影响导致的问题主要有道德情感冷漠化;学习方向迷失化;失犯现象严重化。

2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形成原因

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学校教育自身的原因,又有家庭和社会网络环境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2.1学校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

面对网络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诸多难题,许多老师对学生上网采取的不是主动出击、科学引导的做法,而是采取消极防范,盲目禁止的做法。在观念上,片面强调网络的弊端,排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利的一面。一部分教师以“上网荒废学业,日益使人学坏”为由竭力阻止学生“触网”。

2,2家庭原因

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中缺失亲情的抚慰与关心,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地纠正,从而导致孩子缺少安全感而变得压抑、孤僻等。孩子体会不到家的温暖,找不到归宿感,这是问题儿童、不良少年产生的主要原因。

3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

虚拟的网络世界诱惑着少男少女,“沉溺网吧、厌学逃学、夜不归宿”,甚至欺诈、斗殴、抢劫等现象并不少见。青少年“触网”需要引导和帮助。只有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才能让他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青少年主体自我教育的合力作用,多管齐一下,有机协调,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挺立与培塑。

3,1规范网络.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

互联网作为网络时代影响青少年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要担负起净化社会环境的责任。

3.2学校道德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应转变观念,辩证地认识网络之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深入分析青少年迷恋上网的原因,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使用网络、驾驭网络的能力,构建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道德教育模式。学校教育要发挥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就要探索适合网络特征和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教育措施,以回应网络对既有道德教育的挑战。

转变现有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变单向教授为双向互动传授,利用网络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引一导学生辨别信息之良荞,增加思想免疫力。要把传统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把青少年带入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神圣殿堂,让他们阅读有益的书刊,促进其道德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最后,要注重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培养,力求成为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楷模。 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优势,开辟学校虚拟德育阵地。

利用网络媒体,改革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教育方法。将传统的灌输式德育转变为参与式或交互式德育。教师进行教育时,应将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置于平等地位,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促使青少年自觉践行网络道德规范。

强化青少年心理调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校教育要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针对日益凸显的青少年心理向题,进行心理素质的强化训练。要把青少年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将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融人德育之中,改善其个性品质及心理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还要加强有意义的网上思想交流,开设网上咨询热线,利用媒体优势,及时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

3 .3家庭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一育的重要补充

家庭承担着道德示范和道德启蒙教育的任务。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而且通过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人格培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开发亲子互动的活动项目和各类家庭培训项目,发挥在促进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一导、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他们合格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不要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将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未酬理想的人。一味强调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表现为理想目标追求的短期庸俗性,急功进利,忽略了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3.4青少年的自我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的根本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能进行自醒,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只有那些在人类财富中找到自己榜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这个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网络道德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最终必须落实到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发展和自我教育上来,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3.5社会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营造社会文明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人格的重要条件。

篇11

关键词 青少年 家庭 德育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一切有效运行人才必须在年轻一辈中选出,青少年担负着传承优良传统、把我们国家发扬光大的重大任务。可以说没有青少年就等于国家没有未来。而青少年时期又是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但是现今我们青少年的犯罪率之高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2009年年底至2010年上半年,中央综治委办公室、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等部门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摸底排查专项行动”。这次的摸底排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2820万名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又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其中“有不良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115万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达25万人,其中有16万人在18岁至25岁之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闲散青少年、留守青少年等人群,总体上犯罪率和权益受侵害率比较高,特别是在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外来流动青少年犯罪占80%左右。

青少年犯罪率如此之高,除了有学校、社会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的。报告也显示闲散青少年、留守青少年等人群,总体上犯罪率和权益受侵害率比较高。如何加强和改进家庭道德教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父母应首先应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德育

我国历来注重人才的道德品质。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人单位不仅注重人才的专业素质,同时也意识到人才品德的重要性。他们的用人原则是:宁愿用一个品德好、对企业忠诚、有职业道德而能力略低的人才,而不愿冒风险用一个专业才能很高但品德有问题的人。

最近,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人才工作全过程。”他还指出:“教育和引导各类人才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书记这里提出的“融入”、“践行”两个新词,进一步强调了品德这一精神人力资本的极端重要性,也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用人标准的新思维。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良好的道德更是不可缺少的。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宝祥曾做过全国调查,有85%的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对孩子最重要,但在一系列选择性题目中,家长们的回答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都没有德育。家长们最关心和实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分数等智育问题。家长普遍认为道德不用教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懂,而智育是关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关于思想和行动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做过形象而又深刻的阐述:“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①

所以要重视家庭德育首先家长应在思想上认同并重视德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思想上重视道德教育,才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

2 给孩子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所谓和谐家庭,就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是民主平等、学习求知、创业致富、道德高尚、环保节约的理想追求。②

和谐家庭和一个家庭的经济情况没有必要的联系,和谐家庭应该是有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共同价值(下转第186页)(上接第151页)观,一个进取、互信、互爱、团结、和睦的家庭会保持有亲切、友爱、信任、民主、欢乐的家庭氛围。而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孩子在这样一个轻松、温暖的环境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就会得以健康成长。而从小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将更习惯于以争吵或者暴力来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难题。

对监狱中的囚犯做的调查表明,大多数暴力犯罪者都是在具有暴力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一对美国夫妇曾将500名犯罪青少年与500名非犯罪青少年进行比较,发现犯罪青少年大多来自不和睦家庭,而这些非犯罪青少年大多来自和睦家庭。作为父母,应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健康、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3 父母应注重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特别是在孩子早期,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最早。最开始,孩子是以父母的言行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榜样。所以,作为父母,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好的榜样。但是,做孩子的榜样并不是说父母一定要是个完美无缺的人,这世界上没有谁是完美的,“将成为孩子本性的一部分的,是你的整体行为模式,而不是偶尔的失误。”③

一位博学的主教说:“我们带有人类的弱点但仍能够使我们孩子们的好榜样。他们需要看到的不是某个完美无瑕的人,而是不断努力奋进的人。”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必把自己塑造成神,家长是人,是人都会犯错,但犯错了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犯错的后果。

4 鼓励孩子进行道德思考

教育孩子进行道德思考,首先应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就一些时事政治、道德两难问题进行家庭辩论,即使有时候孩子的意见并不合理或者家长不赞同,但是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们的观点,保持孩子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和孩子进行家庭辩论时,还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提前做决定”,可以帮助孩子想象未来可能碰到的一些充满诱惑的很难做决定的状况。由于孩子提前做了决定,当他处于棘手的处境时,能够更轻松自如地正当处理碰到的这些问题。

加利福利亚州对一千名大专院校学生做了一项研究,调查了他们的道德推理能力和早年受到的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在道德推理方面得分较高的学生都来自鼓励对有争议的话题进行开放式讨论的家庭。所以,多和孩子进行家庭辩论,培养孩子多从别人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孩子进行道德思考的能力。

总之,家长应重视对孩子道德教育的培养,如果良好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孩子本性的一部分,那么在面对其他价值观时他会觉得不可思议,当面对一些棘手选择或者外界不好的诱惑时,他能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1.23:202.

篇12

一、新时期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出现的原因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多种因素会造成单亲家庭或问题家庭,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由于单亲家庭或问题家庭的成因不同,以及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的资源不同,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会导致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久而久之变得孤僻、内向、忧郁、自卑,慢慢他们将从其他孩子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这就是不良少年产生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互联网自身的原因。网络的日益普及和飞速发展,使社会逐渐分裂为两种不同的人类生存空间―――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网络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现实空间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方式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与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规范,能够控制。而网络空间,由于不受任何组织机构的控制,网络运行的“数字化”、“虚拟化”特点,使得人们的交往以字符为中介,可以“相逢对面却不相识”,因而非常自由,难以控制,人们之间不仅直接接触减少,而且在自身不能有效节制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现实中不敢做或者不可能做的事情,在现实中不敢显露的,如偷窥探隐欲、凶残好斗、喜恶作剧等不良嗜好表露在无人监督的网络里。给居心不良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作案场所”,因此产生了大量有悖于网络道德的案件,表现出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道德规范不相符合的状况。

再次是学校教育的误区。在面对网络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诸多问题时,学校对学生上网不是进行科学引导,相当一部分教师以“上网荒废学业,容易使人学坏”为由强制阻止学生“上网”,反而激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为德育工作设置了人为障碍,从而将部分少年推向了德育教育的深渊。

二、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而中学生作为网络日益壮大的使用群体,因其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大,且负面影响日渐突出,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领域、新的阵地、新的课题。现我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就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谈谈看法。

(一)加强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它承担着道德示范和道德启蒙教育的重任。父母的道德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身教重于言教,是搞好家庭教育的关键,家长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注意学习,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氛围,同时夫妻间相互关爱,家庭和谐无疑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反之,有可能成为对孩子的污染源。因此,家长不要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反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不利于孩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注重学校德育教育,发展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德育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而校园文化则是学校德育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要将德育教育纳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利用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牌、校旗、校服所体现的学校特色、主题班会和报告会中先进人物事迹对师生的教育和激励。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学习中应该遵守的条例、注意的问题,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高自律水平。同时学校应改变原有单一的教育模式,利用校园网实现师生互动,加强网络心理辅导,把传统教学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校园网应开通网络图书馆,让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有益的书刊,促进其道德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进行社会教育。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之一。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协调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共同构筑青少年网络犯罪防治体系,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对网上不健康的内容及时进行处理,通过审查、监控、自查等方式规范社会网络环境,将不允许青少年进入营业性网吧制度化、法律化。真正做到保证学生能白天正常上课,晚上能按时休息。对逃课上网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形成全社会严管的社会氛围。

(四)引导青少年提高自我意识。

篇13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我国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带来极大的影响,而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问题也日益凸显。但相对应的网络道德教育却在很多方面还是空白,传统的家庭教育还未真正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其中。为此,从家庭教育入手,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培养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方法。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网民数量也急剧增加,其中青少年是主力军。据统计,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6000万。然而,青少年在使用网络、体验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却较少受到网络道德教育,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网络道德教育还很不成熟,从而使青少年受到了许多消极影响,导致诸多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凸显

如今提起电脑黑客,大多数青少年持有一种不辨是非的崇拜心理。2006年的“熊猫烧香”病毒肆虐网络,令几百万电脑用户深恶痛绝,其制作者李某最终被公安机关逮捕。“熊猫烧香”事件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计算机网络的顺畅流通需要一定的网络秩序。就目前来讲,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网络人格缺失问题。“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句话曾流行一时,它形象地说明了互联网的“隐蔽性”。由于目前还无法对网民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借助网络传播的腐朽信息,因其内容广泛、刺激性强,对缺乏分析辨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多重陷阱。“网上聊天”对青少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许多人为了寻找精神寄托和刺激,故意隐去各种真实的背景资料,在网络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地尽情“发泄”,一旦过度放纵,就会丧失最起码的责任感,置道德规范和法律于不顾。

二是网络犯罪问题。有些青少年以“黑客”身份,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修改电脑程序,传播黄色图片,散布一些偏激言论和暴力信息,盗用他人密码,偷看他人信件,暴露他人隐私,甚至实施性质更为恶劣的网络犯罪,比如之前的“网银大盗”、“熊猫烧香”等,都已经触犯了法律。

二、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过分倚重学校教育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一直是教育的主要方式,而社会和家庭仅仅是作为教育的辅助力量。但正是由于对学校教育的过分倚重,其整齐划一的道德教育模式非但无法因材施教,反而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网络的特点正是自由、无拘束,充分尊重个性,为个体提供展示自我(无论是“本我”或“超我”)的平台,这使得青少年们对网络趋之若鹜。本来社会担负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商业经济的大行其道对道德教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普遍看重的是孩子的智力教育,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因此,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不足造成了家长们对子女网络道德教育的疏忽,从而使青少年在网络里没有方向,缺乏正确的引导,在网络世界中自然如脱缪野马。

(二)家庭教育中父母威信的缺失

父母的威信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相互关系。建立这种关系的基础,是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与子女对父母的爱戴。它排斥了训斥与听命、支配与服从的专制式的威信,也排斥了父母为了提高地位而人为制造的权威。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关怀与帮助,对青少年人格的尊重和信赖,能引发孩子内心深处的真诚感激,从而使得父母对子女提出的合理要求能被子女积极、自觉地接受,并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日久天长,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形成自觉并且是亲密的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建立在威望基础上的巨大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力量。在家庭教育中,最让教育者难堪的就是被教育者的逆反情绪,只有建立了正确的威信,家庭网络道德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马卡连柯认为,父母的威信至少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其一,威信如同校风、学风一样,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上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量化的,但在家庭生活中,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生活和活动中,威信又是无处不有、无所不在的。父母对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所给与的每一条指令,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威信无不隐约渗透其中。其二,从父母角度看,威信是一种威望和信誉;从孩子角度看,威信是一种尊重和信从。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尊重和热爱成为一座架设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桥梁。马卡连柯进一步指出:“威信在家庭里是必需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拥有一定的威信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父母在子女面前毫无威望和信誉,子女对父母没有适当的尊敬、信任和听从,那么,合理的网络道德教育就无法得到保证,就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可见,威信是父母对子女有效地进行教育和子女自觉地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马卡连柯指出,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可以建立起威信,但不是每一个作为教育者的家长都可以建立起教育的威信。教育的威信是正确的威信,它具有良好的基础,其产生依赖于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些父母在错误的基础上,运用不正确的方法去建立人为的威信,这是虚假的、错误的“威信”,在现实中,许多家长只凭主观判断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亲子间文化冲突致使网络道德教育困难重重

第一,一元化文化与多元化文化间的冲突。在当今网络发达的时代,文化的广泛交流与渗透使得现实社会环境中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已成事实。而亲代成长于社会相对封闭、稳定的环境,承继了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而子代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总是表现得积极主动、敏感而迅速,他们往往以来者不拒、博采众家的姿态在现代社会文化中定位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例如健康价值观、时间价值观、知识成长价值观、情绪价值观、财富价值观等。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年老一代和年轻一代都在经历着这一转变。相对而言,亲代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一元化文化,对于变化和发展的接受有很大的J隋性,而子代成长于社会日益开放、瞬息变化的转型时期和网络时代,他们能够迅速地接触、认同网络时代新产生的知识与价值,也就更易于接纳有别于传统文化的多元文化。这种多元文化中包含的知识和价值观念与亲代习惯的知识和价值发生碰撞时,亲子间的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和冲突导致了道德教育的矛盾和困难。

第二,教育观念和相处方式的冲突。在传统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社会中成长的家长,他们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对子女进行强行移植,更有甚者对子女进行体罚。这些都是专断管理的表现。这类家长往往采取“权威、灌输型、命令式、单向要求型”的教育方式,试图决定子女的思想和行为。而在网络时代,子代的观念更新、知识获取、眼界开阔程度大大超过亲代,他们形成了自己无定式、无偏见的道德评价体系,因而更不能忍受父母权威专断的管理,两者的文化冲突更加激烈,使得网络道德教育困难重重。

三、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家长应该为青少年多创造社会交往情景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应该特别重视同伴、社会情景的作用,在共同的生活中,儿童逐步认识并且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品德的发展过程。皮亚杰认为,要使儿童从自我中心中解放出来,最重要的途径是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才会把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相比较,才会认识到同伴的行为也许会被别人以不同的方式所理解,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正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开始相互尊重、共同协作、发展了公正感叫;科尔伯格也认为儿童仅仅接受他人的劝告或者作为一个没有相互交流作答的一员,是绝对不会引起道德发展的。伯格同样也认为,只有创造出真诚相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格得到完满的发展并达到自我实现。由以上分析可知,青少年发展应该处在一个真实、复杂的社会关系当中,而网络却使人际关系枯燥、生硬与被动。正是情景的失真,使得沉溺其中的青少年得不到健康的发展,造成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家长应该在孩子空闲时为其安排或陪同孩子参与到复杂的社会情景中去,这样才能够使青少年用更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遇到的各种情景,包括在网络上。

(二)家长应提高网络信息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家庭网络道德教育要收到好的效果,家长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网络信息素养。网络信息素养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人们所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也就是使用和创造网络信息的能力。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只需要有一般的文字识别水平和算术水平就可以胜任一般的家庭教育,然而,正如唐·泰普斯科特所说的那样,随着网络的兴起,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与其父辈相去甚远,如果家长不及时更新观念,依然我行我素地实施教育,那么其效果只能是与家长的初衷南辕北辙。

篇14

关键词:德育;传统文化;青少年

一、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健康问题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博大精深,意境悠远,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

当前的青少年德育从总体上来说,精神世界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较差的心理素质。现在大多数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很多经历都是一帆风顺,他们缺乏挫折感,当他们面对学习、生活的压力,面对极大的信息量和宽广的信息来源,面对挫折时,却一下跌入人生低谷。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容易进入一种自我估价错误的模式,继续下去,对于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

(二)宽容心的缺乏。现在有些孩子缺乏良好的礼仪和高尚的情趣,在家不做家务一切依赖父母。有的中学校园里,有的学生追求高消费,讲排场,穿奇装异服、染发、说脏话、拉帮结派,在人际交往中,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缺乏宽容之心。

(三)无理想、无目标。目前,在中学生中,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不爱学习、不想学习,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考试作弊不感觉到难为情的现象。这些学生没有健康的荣辱观,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做为青少年应有的远大志向。对于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混个毕业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部分学生的道德出现“滑坡”现象。

(四)诚信意识浅薄。有的青少年面对父母和老师的辛勤付出,不懂得感恩图报,而是感到厌烦;对社会日异发展而带来的物质上的极大丰富,不是对国家心存一颗感恩之心,相反总是抱怨太多;还有的办事说话不守信,不诚实,缺乏应有的纯朴,常常给人以一种浮躁感。

基于在青少年中存在上述不足,我认为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势在必得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以经典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作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重要发展路径。用传统文化去建构青少年的品德美,用传统文化去培养青少年的才能美,用传统文化去铸造青少年的行为美。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最终使我们的教育培养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

(一)搞好校园文化,营造教育氛围。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传习和普及要自觉服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并突出符合时代要求和校园精神。而对于传统文化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承受、不知反思地接受,以至于背上了传统文化的包袱,应该培养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中华民族健康的传统文化心态。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一部分,并以之指导实践。

(二)完善课程设置,丰富知识结构。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学校可结合自身实际,自编校本教材,将传统文化课教学引向健康发展轨道。在教材中适当增加传统非物质文化中的民间歌谣、诗词、故事、手工技艺等内容的比重,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力求在这些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把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成细致入微的养成教育,既要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又要在第二课堂和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点滴渗透。定期举行讨论会、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等校园活动,鼓励其交流看法和感受,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