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对策范文

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对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对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对策

篇1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困境对策

新时期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严格遵循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认识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推动乡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我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例如粮食生产直补、农产品价格补贴、农业税减免等。对于一些农业经营主体产业,例如畜牧养殖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也出台了政策扶持;对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例如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均提供了贷款优惠;对一些农业领域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例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给予了财政拨款。上述政策方针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在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家庭农场发展较快。截至2018年年底,由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已经上升至60万个,相较于2015年增长了两倍多。同时,以农业企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也迅速崛起。在我国农业农村部2018年公布的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中,共有1095家企业达到监测标准[1]。龙头企业有效整合了农业资源,实现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带动了更多农民脱贫致富。由此可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小农产业“一家独大”的格局,但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困境

2.1土地流转问题

与传统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规模大,土地、人力资源要素配置更合理。土地流转是整合土地资源的主要途径,但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农户虽然对自己名下的土地拥有承包权和经营权,但在具体行使时仍会受到基层行政部门的干预,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混乱,引发土地纠纷问题。同时土地分配方法缺乏创新,仍停留在以往“增人增地,减人减地”的单一分配方式,期间由于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使得土地产权关系较为混乱,阻碍了土地顺利流转[2]。其次,在土地具体流转过程中,缺乏规范有效的合同约束,没有在公证程序见证下进行流转,为后续土地纠纷埋下了隐患。再次,土地流转机构没有很好地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只局限于简单的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没有做好土地流转政策的解释宣传工作,无法有效地解决土地流转纠纷,限制了土地流转的发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了不利影响。

2.2人才匮乏,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首先,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很难吸引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同时农村在户籍、土地、社保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难以留住人才。其次,农业科技、农业保险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缓慢,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需运用多种农业科技,但是一些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由于自身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尚未意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同时农业科技推广效果差强人意,无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良好支持。再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缺乏深刻的认知,推广部门对农业保险的参保资质、保险范围等缺乏有效宣传,再加上我国农业保险险种单一,无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2.3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较大,迫切需要金融业的支持。然而当下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农民获取农业金融贷款的方式比较单一,通常依赖于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由于在农业生产经营时,通常需要面对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投资收益回报时间较长。金融机构在借贷时会存在诸多顾虑,导致农业金融借贷限制条件较多,多是小额贷款且期限短,无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当前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尚未彻底厘清,在实际进行金融借贷时,无法将土地作为贷款抵押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很难获得资金支持,资金周转困难,降低了发展速度。当前农村金融产品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农业金融借贷需求。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策

3.1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加强土地资源整合

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加强土地资源整合,能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能够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实现更好的发展。首先,落实土地确权工作,明确土地经营权、承包权,进一步推动土地资源的整合。其次,完善土地流转程序,结合土地流转实际,简化流转程序,搭建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机构,进一步增强土地流转机构服务能力。进行土地流转时,签订规范、合法的合同,明确合同内容权责,避免后续引起不必要的土地纠纷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创新土地流转服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土地流转服务信息化平台,从而为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捷的土地资源和整合流转服务。再次,尊重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由农民自主选择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流转,禁止基层政府机构干预,更好地保护农民自由流转权利。与此同时,做好土地流转规范化指导,降低后续出现土地纠纷问题的概率。

3.2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产业发展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面对人才缺乏的困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提高认识,打破城市与农村之间户籍、土地和社保等体制性壁垒,鼓励高素质人才向农村流动,完善福利措施,从而更好地引入人才、留住人才。在此基础上,还应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并为其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发展事业中,从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其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应从产业发展、自然生态改善、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层面入手,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将农村建设成生态宜居的家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打破人们对农村固有的落后、破败的印象。再次,在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还应从相关配套产业入手,推动农业科技、涉农保险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深刻认识到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将目光放长远,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引入奖惩机制,加强绩效考核,有效激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的积极性。最后,对于农业金融产业,同样需要加大建设力度。各级政府应立足于基层农村,做好涉农保险的宣传工作,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同涉农保险。政府部门应通过加大涉农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农业保险,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农业保险机构应积极创新农业保险产品,进一步扩大农业参保范围,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

3.3落实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农村多元金融主体建设

首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扩大经营规模时,通常需要进行金融借贷。为有效解决当下农村土地贷款抵押面对的种种问题,除了要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还应明确土地抵押担保方式,确保通过确权后的土地能够获得相应的贷款,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更好的发展。其次,进一步推动农业金融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一些其他资本类的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农业金融贷款方式,解决新型农业主体贷款难的问题。再次,在金融业进入农村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加大把控力度,规范市场准入机制,以免对农村整体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最后,立足于农村金融产品,做好产品创新工作。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同金融借贷需求,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使得农业金融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良好助力。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通过采用补贴、税费减免、政府担保等方式扶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更为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

篇2

关键词:乡村景观;旅游;鄱阳湖流域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31-02

江西省面积的97%属于鄱阳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农业发达,被称为“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耕文化底蕴深厚,逐步形成了在歌谣、节令、习俗、耕技等方面独具地方特色的古村镇。距今为止江西省有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浮梁县瑶里镇、青原区文陂乡陂村、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江湾镇汪口村、思口镇延村、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等2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流域内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具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乡村旅游已成为鄱阳湖流域经济开发和旅游研究的热点[1]。笔者试图对鄱阳湖流域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实现乡村旅游景观的生产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完美统一,让农业发展方式与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相协调,维护鄱阳湖“一湖清水”[2]。

一、研究区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的意义

(一)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

鄱阳湖流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丰富多彩,农耕文化与良风美俗交相辉映;茶文化、稻作文化、鱼俗文化、候鸟文化、陶瓷文化、药文化、酒文化、禅宗文化、傩舞文化、庐陵文化、客家文化异彩纷呈[2]。对乡村景观进行旅游规划,开发中国最美乡村游、梅窖三僚“风水文化第一村”、 “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等乡村旅游,对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

(二)保护环境,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

由于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滑,因此,城市居民对乡村优美环境的向往油然而生。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的亮点及乡村旅游的卖点都是优美的环境,因此,对乡村景观进行旅游规划,通过旅游业的科学管理促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保护环境,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如都昌古塘村、安义古村群、进贤文港、西湖李家、汪山土库、婺源理坑、永修吴城、浮梁瑶里、新余昌坊、龙虎山上清、金溪竹桥、广昌驿前、龙南关西、贵溪樟坪、井冈山菖蒲、乐安流坑、铜鼓大等乡村环境无一不让行人和游客交口称赞[3]。

(三)振兴乡村经济,促进社会和谐

乡村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带动功能大、辐射能力强、倍增效能高等优势。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能拉动居民消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增加乡村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调整和优化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让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4],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二、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困境

(一)开发与保护相矛盾

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经营者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牺牲资源与环境、破坏文化遗产,导致旅游开发与保护相矛盾。如,婺源鸳鸯湖由于水上旅游项目的开发带来的快艇的影响和游客的进入,干扰了来湖栖息越冬的鸳鸯,冬季来婺源栖息的鸳鸯由开发旅游前每年大约4 000对锐减至每年2 000多对[5]。为了经济效益,乡村旅游景区商业气息过重、旅游商品泛滥,严重破坏乡村特质性景观,淡化了乡土文化特色。如婺源不少乡村不少居民为了经营旅社、饭店和小买卖,拆旧房建新房,导致古建筑的破坏和文化遗产的丢失。

(二)缺乏景观资源特质性的认知与保护,导致景观同质化

乡村景观是乡村与其所处的自然、文化、社会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系统与格局[4],不同的乡村文化不同、特征不同。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往往因为眼前利益,头脑发热,照抄照搬他人挣钱的项目,缺乏景观资源特质性的认知与保护,导致景观同质化。

(三)景观类型单一,景点分散

研究区乡村旅游景观类型单一,主要有,一是古村落景观,如安义古村群与2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是研究区乡村旅游主要景观;二是农家乐和采摘园景观,如采梨、采橘、采莲、摘草莓等与品农家菜、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研究区乡村旅游景观不仅类型单一,而且景点分散;不仅研究区2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分布在全省各地,而且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东线、北线、西线各景区景点也很松散,通达度不高。

三、研究区乡村旅游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一)生产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鄱阳湖流域是中国水稻生产主区,在鄱阳湖沿岸鄱阳、余干、万年等乡村构建稻、鱼、鸭共栖农田景观;在郊区或城市周边的乡村构建轮作农田景观、间混套作农田景观;在丘陵地区建立“丘上林草建好塘,河谷滩地果渔粮”立体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如婺源篁岭丘底河谷滩地形成稻-鱼和藕-鱼特色水域区,丘上小于5°的缓坡地带种植特种水果、瓜类及蔬菜,丘上5~25°的陡坡种植桃、梨、桔、橙,大于25°的丘顶形成水保林木区,布局上突出春季赏花、夏季品果、秋冬民俗体验的景观特色[2];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去构建“粮(饲)―猪(牛)―沼―稻(果、棉、茶、油、菜)”农田景观[6]。

(二)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鄱阳湖流域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依托历史文化名村为龙头的古村名镇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依托陶瓷文化的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依托客家文化的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依托道教文化的的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以婺源为龙头的中国最美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三)综合性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

综合性乡村景观旅游规划包括自然景观、生产景观、文化景观、体验景观的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景观的动态性特征、景观的复合性特征及乡村景观资源的整合,并依据乡村旅游的特点、鄱阳湖流域自然景观、资源环境及目标市场与系统内部空间结构相互作用的关系,按坡度、等高线从低到高进行水域和湿地渔俗文化体验与候鸟观光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平原农耕文化体验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丘陵、盆地特色种养休闲农业旅游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和山地景观旅游垂直开发规划设计(包括山底温泉度假享乐景观构建、山腰认知观赏与休闲疗养景观构建、山顶草甸体验休闲景观构建)[2]。

参考文献:

[1] 大江网.江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1个数量列全国第4位[EB/OL].http://.cn/o/2013-02-26/175926365729.shtml,

2013-02-26.

[2] 金姝兰,姚宁萍,潘华华.鄱阳湖流域农业旅游垂直开发模式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5):931-935.

[3] 张香凤,杨光灶,金姝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312-316.

[4] 王娜,鲁峰.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706-708.

篇3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困境与对策;养老转型

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剧增。与其他群体相比,这一群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养老风险更高、养老困难更多。乡村振兴背景下做好农村养老保障成为一个新挑战,本文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以往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弊端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模式,可以保证老年人生活在一种精神愉悦的状态。然而,近年来,大量农村中青年人口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与在农村的年迈父母分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传统孝道文化影响的弱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了严重挑战。家庭养老还需要其他辅助功能来促进其顺利发展。

(二)农村集体养老

这种养老方式要基于当地富裕的经济条件。农村集体养老必须有较为充足的物质和完善的组织管理才能够进行下去,而且子女自身要具备多元化的养老认知,老年人也要有广泛的社会交际。但是,当下农村经济并没有达到农村集体养老模式的标准和要求,而且其所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导致农村集体养老无法大规模地普及。在经济落后的地区,集体养老要么收费较高,要么服务水平较低,并没有成为农村老年人普遍的养老方式。此外,“五保”覆盖面较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服务也不在其范围之内。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在一些地区只有少数人参保,实施效果不佳,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发挥出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旧农村保险”。2009年,中国开始实施“新农村保险”,开设个人账户。“新农村保险”于2010年全面实施,2014年改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此外,我国政府对达到一定年龄标准的老年人给予老年补贴,补贴标准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1]。尽管我国当下农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农民经济收入相对较低,这也影响到了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另外,所设置的财政补贴机制也无法兼顾所有农村人民的实际情况,而且当地的收入水平也会影响到财政补贴的比例,个人所需要承担的缴费比例较高;最后农民自身的参保意识并不强,农村居民保持着“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理念,并不愿意将钱投入农村养老保险之中。甚至相当一部分居民由于对养老保险的理念和概念认知程度不深而拒绝参保。

(四)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制度

从奖励援助的标准来看,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制度奖励援助的数量并不多,调整的频率也相对较低,既跟不上物价的上涨,也跟不上收入水平的变化。

二、大数据时代新型养老方式

(一)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按照当下的技术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是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搭配不同的传感器,老年人能够在各种感知相对清晰的状态下得以生活,能够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安全和精神上的幸福状态给予呵护。这个养老模式的核心是将老年人、养老机构、社区以及护理人员连接在一起,以此来提升老年人的养老水准和生活质量。同时智慧养老模式会对现有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当老年人产生了服务需求时,可以通过该平台请相关的服务人员来解决老年人的需求,并针对该服务进行监督。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智能老年保健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可以看到贫困的老人的实际需要,从而整合供需资源,打开“绿灯”关注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卫生保健等方面,准确、快速满足其养老服务需求[2]。

(二)互助养老

为了保证农村养老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许多专家学者主张在农村实施养老互助[3]。互助养老模式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属于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该养老模式可补充社区养老模式的不足,更要求普通居民之间能够相互提供精神慰藉和物质上的帮扶。互助养老模式通过设置“互助社”这一形式,让部分低龄老年人能够对一些高龄老年人在生活、精神等各方面进行照料,使用互帮互助的方法对城乡社区养老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另外该模式精准分析和评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并根据其需求建立起数据库,链接社会养老组织、社工机构以及爱心服务商等多种社会资源,以此来提高养老水平。另外互助养老的第一要义是帮助老年人自身的生命力和活力得到增强,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在情绪管理、运动和饮食等各个方面制定指导方案,最终让老年人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

三、对于新型智慧养老和互助养老某市农村的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为了解决“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特困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生存问题,大部分农村设立了敬老院和福利院。如今,农村空巢和空心化越来越严重,那些子女离乡的老年人的养老成为难题。本次调查对象275人,56.4%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33.8%的老年人选择智慧养老模式,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二)老年人对不同智慧养老和互助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

老年人对不同智慧养老和互助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如图2所示。

(三)不同类别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产品的态度

不同类别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产品的态度具体如如图3所示。

四、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及养老文化转型现实困境分析

(一)家庭养老日渐式微

在农村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和独生子女是分开的。独生子女家庭很难赡养老人,进城打工独生子女的经济实力往往不足,对父母的赡养能力也有限。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面临经济与独居的双重困境。“养儿防老”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农村老人的心中,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大多数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无法照顾家中老人。

(二)土地养老难以为继,缺乏资金投入

曾几何时,土地起着赡养老人的作用。老年人可以从土地上获得收入,但这是一种可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因人口少,劳动力短缺。这使得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土地收入处于低水平。农村养老需求大,但是由于资金匮乏严重限制了农村养老的发展。

(三)养老生活缺乏多样性,护理场所及人员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生活存在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等问题。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服务忽视了老年人的真实养老意愿,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养老内容过于单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在农村地区,对于养老方面的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当地缺乏相应的养老设施;专业的护理人员短缺。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工资待遇较低,高素质专业的护理人员不愿意投身于农村的养老服务中,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护理水平较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而且,由于资金的短缺,大数据养老所需要的技术、设备以及专业人员等多项资源并不充足,部分老年人对于大数据养老的认可程度也并不高,仍然保持“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理念,不接受大数据养老这类智慧养老模式,使得大数据养老新模式的发展比较困难。

五、农村养老文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老龄化水平高,护理需求大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情况最为严重。2016年10月《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2015年,城乡老人中,有18.3%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需要护理服务的概率为20%,存在较大的养老隐性需求。据调查,农村残疾者和半残疾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病。为了满足农村巨大的养老需求,必须创新养老模式,使养老形式多样化。

(二)人口结构变化,空巢老人涌现

由于农村严格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家庭规模逐步缩小,农村老年人抚养比不断提高,从2000年到2018年,农村老年人抚养比上涨6.9%,农村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不断加重,满足养老需求对于“421”家庭成为难题。

(三)社会保障水平低、作用小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处于低水平状态,但老年人最需要的是这两方面的保障。因此需要借助大数据,引进新的养老模式,提升农村养老水平。

六、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境的解决对策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进行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下,我们应该主动面对困难,积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与其他农村家庭不同,应给予特别重视。

(一)重点关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意愿

在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探索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养老意愿。赡养老人的意向涉及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独生子女一方并不代表独生子女的父母的养老意愿。赡养老人问题的主体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要有效解决养老问题,必须以人为本。因此,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规划,优化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策略。

(二)养老方式供给多样化

在农村对于缺乏经济收入的老年人,可以使他们得到有效的生活照料。而机构养老指的是老人本身经济条件有余,或是子女的经济实力较强。居家养老是指居住在原有社区,在传统家庭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与社区护理相结合。因此可以积极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同时联系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针对特定的区域提供上门养老服务,而且要高薪聘请一些专业的护理人员前往家庭之中提供老年人的护理和照顾服务。其资金应当由家庭和政府共同承担,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既能够让老年人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慰藉,还能有效解决养老问题。老年人不仅可以住在家里,还可以在精神上、生活上、娱乐上得到社区服务。这样,就可以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不脱离熟悉的社区环境的前提下,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

(三)在制度设计上给予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政策倾斜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每人每月150~200元的养老金无法支撑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经济生活。政府和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多元化的保障手段,加强对农村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关注,增强保障效果。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设置有关农村养老的专项账户,可以将现有的资金流动速度加快,避免出现过多繁杂和无意义的办理流程和手续。利用大数据技术抽调数据库中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为其专门设置养老辅助金账户。

(四)实施差异化的保障制度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险应从制度上进行区别对待。一些地区实行了农村计划生育专项养老保险。我们可以将现行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救助制度与养老保险相结合,为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设计一种特殊的养老保险。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各省、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制度。首先,要关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医疗保障权益,根据其家庭成员的实际状况制定报销的比例等级;其次,要统筹和规划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保险参保。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并按照当地经济水平、个人的文化程度和理念适当地调整相关政策。同时当地还要设置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该中心设置农村独生子女养老基金,并对该基金的使用状况和去向进行监督,保障该基金能够朝着正确化和科学化的方向持续增值。

七、结语

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是中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共同关注的问题。推进农村养老文化转型升级,丰富农村养老模式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不妨构建农村养老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智慧养老的监督、护理和预警功能,同时减轻农村养老负担,促进养老文化发展。随着传统养老文化的弱化,新型养老文化必将兴起。

参考文献:

[1]颜悦.我国养老文化的发展及现实意义[J].大众文艺,2020(19):223-224.

[2]卫微微.大数据时代农村养老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9(1):82-83.

[3]杜彦.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精准养老问题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8,39(6):101-102.

篇4

摘 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尽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农村学校教育自身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农村孩子的成长。

关键词:教育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的根本途径。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同志在给清华大学的贺信中曾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尽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然而,在甘肃这一类贫困省份,农村学校教育自身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农村孩子的成长。

一、制约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学校硬件建设不足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虽然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大部分农村学校校园面积狭小,学生没有足够的活动场地,体育课不能正常开设,学生因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日益下降。

(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1.教师数量不足。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教学水平低。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并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

3.管理水平低。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办好一所学校,取决于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农村学校在学校领导的选拔任命过程中受社会腐败现象影响,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没有完全把综合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同志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

4.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能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农村学生家长由于素质差,缺少责任心,教育孩子方法不当,思想上存在误区等原因,大都过分地依赖于学校教育。另外,社会上出现的读书无用论、打工热、内容不健康的书籍和黄色网站等也严重侵蚀着农村学生纯洁的心灵。

二、消除制约农村学校教育发展因素的对策

(一)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由政府出面解决学校建设用地不足的题,扩大校园占地面积,从而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场地,保证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扩大师范院校招生规模,完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落实教师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角色,改变教学方法,更新知识结构。同时,教育人事部门在教师调动过程中应顾全大局,平衡城乡之间教师比例,有效控制农村教师外流。

(三)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推行农村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在学校校长及领导班子任命过程中,重视调查研究,注重民意,严格任用程序,学习先进地区的教育改革经验。校长聘任制应建立在教师公推公选的基础上,真正把德才兼备、年轻有为、懂教育、会管理的干部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

(四)家校合作,齐抓共管

篇5

[关键词]新常态;地勘经济;科学发展;地勘服务

我国地勘行业在新常态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我国全面加强供给侧改革以后,能够较好突破地勘行业环境中存在的一些矛盾,给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与经济创新带来了较好的支持。对于我国地勘行业来说,如果能够在后续时间里紧紧把握这些机遇,就能够面对复杂的行业环境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具有较为丰富的综合成效。但是结合我国地勘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勘企业面对这些机遇,并没有做出合理的战略布局,有必要再结合这些情况进行深入探索与分析。

1地勘经济发展的现状

受国际地勘行业发展趋势影响,我国近几年地勘行业发展环境相对过去来说并不乐观,传统的地勘市场活力较低,且各地地勘行业市场大都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地勘经济发展势头有所放缓,各类地质勘查项目融资愈加困难,大型项目数量逐年减少。为改变现有的地勘经济发展局面,近几年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引导各地区地勘单位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积极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激发市场活力,有意识地培养地勘行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市场竞争,提升国内地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后续地勘行业“走出去”战略发展累计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本。但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外投资环境的影响,我国地勘行业“走出去”战略方针实施成效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改善地勘行业市场疲软、供大于求的局面,国家提出了“巩固主业、发展相关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指导意见,通过提高地勘经济的业务延展性,使得地勘经济与其他相关产业经济发展联系更为紧密,产业结构更加丰富,逐步实现地勘行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新常态下地勘经济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2.1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优质的地质勘查服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几年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何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又能够保证生态、地质环境的平衡协调一直是各行业研究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样,地勘行业也应该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将保护生态环境上升到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原则高度。同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农业生产、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都离不开优质的地质勘查服务。这就给我国地质勘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地质勘查行业的服务范围。

2.2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较多需求

我国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各地区需要进行大量的基建工程开发,而这些基建工程开发都需要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带来的农村农业生产结构改革同样会大量地用到地质勘查技术服务,需要地质勘查行业在环境地质勘查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这在无形中为国内地质勘查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

2.3脱贫攻坚战带来了高效平台

目前,国内的脱贫攻坚工作已发展到了关键时期,针对各贫困地区基建设施困乏的现状,国家进行了路桥工程、能源工程、水利工程的基建工程建设,这些都需要地勘行业从工程地质勘查角度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产业脱贫主要集中在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和新型旅游服务行业这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同样需要地质勘查行业从土地资源开发角度进行地质调查,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4“一带一路”带来了更多发展契机

“一带一路”贯穿了6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基建工程都需要大量的地质勘查服务,这就为国内的地质勘查单位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发展前景。同时,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国际项目合作优惠、扶持政策,这也为国内地勘行业“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

3新常态下地勘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对策

3.1积极转变地勘经济服务理念目前,受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以及市场经济产业结构改革影响,地勘行业也进行了适应性的主营业务方向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地勘行业应该在经营理念上进行与之匹配的适应性调整。例如,为了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我国地勘单位愈加重视对清洁能源、新兴能源的勘查工作,在技术发展方向方面也更加倾向绿色勘查和资源环境并重的技术发展方向。针对这一方面的地勘行业改革,地勘单位同样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目光不仅局限传统的地质找矿、地质探测领域,而是更多地投向民生地质服务、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经济保护、新兴能源探测这些新型领域,努力提升原有的勘查准确度和勘查效率的同时,着重发展对勘查工作服务质量和整体社会效益评估的重视。地勘经济服务理念从原有的追求行业自身发展利益、履行行业职责的经营理念,转变为以实现行业社会价值、社会效益角度、国家经济利益为内在生长动力的服务理念上来,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主要地勘服务业务发展导向,加大对绿色地勘技术的研发实践投入,积极尝试通过技术优势打破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带来的经济发展困境。再比如,针对国外市场开发困境,地勘单位也应该积极了解国际市场环境,同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服务项目拓展和地勘技术创新。

3.2不断扩宽地勘经济服务领域

市场需求是业务拓展的主要方向,地勘行业同样应该依据具体的地勘经济市场需求,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例如针对山西、河北、辽宁等产煤大省可以积极进行煤田地质经济发展方面的服务领域拓展,加大在成矿理论、矿储水平、煤气层等能源开发方面的服务项目上的技术研发投入。再比如,如内蒙古、甘肃等地区的地质勘查服务也应该将地质资源勘查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通过对地质资源、水文地质、气候环境、地质灾害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综合数据的调查评估,为当地政府在大型矿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再比如,兴起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同样也给地勘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地勘单位这时响应时代环境和时代责任的号召,做好自身以民生地质、环境地质、城市规划等服务城市、服务民生的新地质领域拓展和延伸工作,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去,并贡献自己独有的一份力量。

3.3全面贯彻创新驱动战略体系

地勘行业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是地勘经济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技术优势也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针对地勘经济市场活力较低、供大于求的现状,国内地勘单位可以采用技术创新的方式改善各领域地勘行业市场环境,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地勘二级单位应该依据各自领域地勘业务特点,引导基层地勘单位技术研发和新技术实践应用工作。每年都可以设立行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奖项评选活动,对于推动技术创新或技术应用成效显著的优秀技术创新地勘单位基于一定的市场发展机会奖励,刺激基层地勘单位重视技术创新。其次,地勘单位可以通过进一步深入与国内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些学研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地勘技术研发实践基地,从国内著名高校及权威科研机构中聘请高素质地勘技术研发人才,从事地勘技术培训、研发、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国内地勘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创新型技术人才。最后,在巩固当前地勘主业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国内“龙头”地勘产业优势,构建国内的地勘主业技术创新发展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地勘行业相关领域之间的技术交流,加强各领域技术人才之间的流动性,激发技术创新人员的思维活力,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发展。

3.4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

为了解决地勘经济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首先,各级地勘单位要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发展理念,切实依据现阶段的市场发展形势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行业发展指导意见,科学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依据现阶段的市场发展形势制定现阶段的项目经营发展计划;依据科学预测的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未雨绸缪的技术研发和项目拓展。其次,要通过改变地勘主业经营模式来节约劳动力成本。例如通过施工技术创新和勘查设备研发降低项目的劳动力成本,提高项目的整体运作效率,降低国内地勘行业经营成本。最后,加快地勘行业事业单位以及集团企业的去行政化改革转型,使得基层地勘业务单位能够真正地从市场经济发展角度看待国内的地勘经济市场行情,正确评估自身的市场发展优势,积极进行更具有特色的地勘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避免国内地勘行业内部的同质竞争。

3.5大力发展新型低碳经济模式

大力发展新型低碳经济模式是我国地勘经济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地勘行业也应该对此进行一些适应性改革,加大管理层、技术研发层、业务层、经销层对低碳地勘服务项目的重视程度。首先,加大对煤层气等低碳煤田能源的勘探技术研发投入,为国内的煤气能源开发项目提供煤气储量勘查、开发计划设计、大气环境保护、开采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其次,加大对油页岩、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非常规资源开发技术研发。例如可以进行油页岩的化工、医药、建筑、农业、电力能源等方面的应用开发,发掘传统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价值,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地勘单位内部也可以积极发展资源利用最大化、开采效率最大化等低碳经济地质勘查服务项目。改善现有的地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促进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乡村农业经济 实施效果 西部大开发

1 延安经济社会变迁状况

“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包括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绿化荒山荒地,对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等。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人点”。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十多年的封山育林,绿化荒山荒地,以及针对性的措施实施,延安城乡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1.1 生态环境的改善

首先表现为对环境治理,对严重影响城区空气质量的子长煤禁止使用,改用灵武等地的无烟煤。其次表现为植树造林。如今延安城内天空清澈湛蓝,城区山林郁郁葱葱:南泥湾、松树林、宜川的峁头山风景宜人,野生动物时隐时现,黄龙的林子出现了大型动物,狼和狐狸在这里安居、繁衍。

1.2 农业经济发展

以1999年延安市延川县贾家坪乡一个乡村为例,住户69户,369人,耕地3610亩,撂荒地300多亩,坝地120亩。村民以种粮为主,粉条是主要的经济收入。除了少量属于畜力运输外,而肩扛是基本的运力。99年实施大开发后,村民山上植树,种草,当年种草176亩、撂荒地种树100亩。当年由国家分给口粮每亩80公斤,每亩种草补贴200元。2012年底,村里共种草2500亩,栽枣树和苹果树达600多亩。

1.3 基础设施增加

2000年前延安农村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不通电、不通路,无移动通讯设施。不到3年,各乡镇相继通路、通电;家电下乡;居民烧饭使用天然气;居民生活用水改为自来水,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延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出现“空心化”

随着经济发展,广大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延安农村的变化更具特点,国家经济近几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得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在国家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农村民居在人口、文化等方面渐呈“空心化”状态,或者说相比较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农村出现了相对意义上的衰落。这一现象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贫困地区表现得十分突出,作为典型,陕北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更是十分普遍。突出表现在人口、文化方面的空心化。

2.1.1 居民人口的空心化

空心化首先表现为农村人口数量的下降。除了计划生育政策、优生优育观念已深植于人心外,一方面是子女养育、教育费用加大,另外,最具有社会意义的变化是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许多家庭举家外迁,长年客居外乡,留守人员多是老弱病残。结果是农村人口绝对数量迅速减少。人口比例严重失调。整个村庄失去活力。

2.1.2 文化方面的空心化

上世纪90年代,村里小学还有四个年级40多学生,有三位老师,一名公办教师,两名民办教师。至05年村小学只剩3名学生,两名民办教师也不干了,只剩那位公办教师。年底学校彻底关闭了,剩余的3名学生转到50公里外的镇上上学。如今村里中学毕业的村民只有2名,一名是村长,另外一名是书记。80%老人是文盲,青壮年则基本是小学文化程度。就户籍在村的外出务工者,其文化程度也很低,无技术特长,基本在城镇从事体力劳动,勉强维持生活。新农村建设以来,村里的小学翻修一新,还建立了文化站,所谓文化站则是设在村小学一间窑洞里,里面摆放几排书,可门是常年紧锁的,书架上厚厚地落满了尘土。也是,村里年轻人几乎走完了,老年人识字的不多,文化站只不过是个摆设。

2.1.3 居住村庄的空心化

村庄的空心化不仅仅是在延安农村,这几乎存在于众多的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造屋盖房。村庄向四周扩大,而村原中心地带,十室七空。沿着村路新修的院落一直蔓延几公路远,但村中心住户人家稀稀落落,夜晚的灯光孤寂地可怜。

2.2 农业发展动力不足

延安农村,除了少数发展特色农业比较突出的县乡以外,大多数农业发展动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退耕还林出现瓶颈,二是第一产业出现负积累,三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长远发展意识。

2.2.1 退耕还林出现瓶颈

西部大开发实施已经十多年了,延安市作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实施退耕还林最早、实施面积最大的地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前面提到延安近几年来空气质量逐年提高,以往春秋季节的风沙天气已经很少,水土流失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可退耕还林后农业经济发展却成效不高。在退耕还林初期,陕北种植粮食作物收入较低,而种草和种树却有国家补贴,于是农民的积极性很高,几乎是争先恐后,生怕自己的土地没有纳入退耕还林范围,然而,时过境迁国家政策的调整,与退耕还林初期相比,现如今种植农作物经济收入大幅度上涨,并且农作物周期短见效快,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退耕还林对农民的吸引力开始减弱,有些地方甚至有退林还耕的举措。如贾家坪乡白家河1999年至今累计种草面积已达到2500亩,经济林木(主要是红枣和苹果)600亩。已经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70%。可如此庞大的经济林和草地,给农民带来的实际经济收入却很低,除了国家每年有限的粮食补贴和货币补贴外,几乎再无别的收入。种草植树并没有带来直接的明显的经济增长。而现在陕北种洋芋、种各种经济作物却收入可观。目前陕北市场上洋芋每市斤平均1.8元,批发价也在1元左右。红小豆每市斤6元,黄豆每市斤3.5元。村里有几户种洋芋的大户,一年种10亩地,收入相当可观。于是很多农户退耕还林还草只是应付完成政府的任务。何况国家对退耕还林的补贴只发放到2016年。如果以后不再补贴,那么退耕还林还草如何为继?很是令人担心。

2.2.2 第一产业出现负积累

农业的长远发展直接地依赖于本身产业的投资,而目前农业投资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的自身积累和社会积累。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递减,农村集体积累功能萎缩或者说基本消失,而重要的积累者――农民投资兴趣转移,基本用在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农业的投资普遍不足,这是造成农业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我们的农业积累机制不够完善,各级领导重视不够,轻视搞积累的倾向时有发生。农业资金的短缺,已经或正在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整个经济振兴的进程。因此,在目前国家银根紧缩的情况下,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积累机制。

2.2.3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长远发展意识

农业发展,决定因素是农业的生产者。农民作为决定因素的生产者,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其素质低于其它产业人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流失越多,留于农村务农的基本是既无文化也无技术的低素质者或者年老体弱者思想保守的人。这样的低素质劳动者,绝大多数没有长远计划和发展意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他们也有改变困境的愿望,但基于素质的制约,使他们既缺乏技术又缺乏资金更没有魄力敢于创业。在农业发展上,他们只是单纯的等、靠、要。

3 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思路及对策

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陕北能源建设的迅猛发展,延安的财政收入迅速跃居陕西前列。然而延安贫瘠的黄土地、特殊的农业生产环境以及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的生产者,使得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二三产业。退耕还林以来生态环境改善很大,而农业发展效果甚微。要保护陕北脆弱的生态环境又要积极发展农业经济,西部大开发任务还任道重远。

3.1 明确政策,解决发展瓶颈问题。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初见成效,继续发展和调动农民积极性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3.1.1 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应该调整

在退耕还林工作初期,之所以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响应,关键是政策的扶持和兑现,对于农民有很大的吸引力。时过境迁,如今随着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减免农业税、对种粮予以粮食补贴政策出台后,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热情,也增加了种植业的经济收入。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至今国家的补贴不仅没有增加还有减少的趋势,况且有年限限制,按照政策至2016年将逐步取消对退耕还林的政府补贴。相比之下退耕还林的热情锐减,当务之急,我以为国家应该适当提高退耕还林补助,至少使还林土地的综合收入不低于种植业。适当放宽补助年限。

3.1.2 明确国家政策,实施长远规划

如果说解决退耕还林瓶颈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退耕还林的补助标准,那么完善还林制度,明确国家政策则是关键。国家在退耕还林政策上应该有明确的长远规划,以及实施细则。并且大力宣传,坚持不懈努力。改变当前农村中计划年年变,年年不一样的现状。真正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为退耕还林的后续发展长效机制提供政策保证和实施细则。

3.1.3 加大政策扶持,发展后续产业

在退耕还林初现成效的时下,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后续产业和特色农业,引导农民有效利用林地和草地,解决圈养和林地的综合利用的技术、资金问题。指导农民找到新的致富之路,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问题,养殖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减少他们的创业风险。

3.2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目前农业人口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思想意识保守,加之经济收入有限而负担较重。对于创业和发展新型农业、养殖业有畏惧心理。所以政府应该认真贯彻“三下乡”活动。把技术送到农村,手把手教会农民。把文化贯彻到实处,多办一些有针对性的农民培训班,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引进一些切实可行的项目,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在这方面,陕北的洛川县做法很不错,技术员下乡传授果树的培育,修整等知识。组织果农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洛川苹果享誉世界,洛川农民很少外出打工。他们的经济收入也非常可观。

3.3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转变经营方式

土地流转主要有土地入股、土地租赁、土地置换等三种形式。土地入股,就是根据土地的不同性质成股子评估后入股。土地租赁,则由公司向农民租赁土地,每年每亩定个价付租金;土地置换,则是公司与群众置换土地以集中发展规模农业。所有参与土地流转的群众均发给股权证。同时,农民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村民挣工钱。土地流转发展农业,劳动密集型的种养业经营,需要大量劳动力,公司长期雇工或阶段性雇工。村民们忙完自留地上的农活后,就受雇到公司打工,家门口就能挣钱。土地流转后,村民成了股民,村民和公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为了让公司早出效益,让自己多得利益,打工时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而且对怠工、慢工、偷工的现象敢于监督、揭发。村民家门口打工挣工资、入股分红得红利,原来的荒山也会逐步利用起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晶.延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微[J].价值工

程,2012,31.

[2]王进.延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03.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整合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内涵

区域经济整合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欧洲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实际推行过。随着美国和前苏联两大军事对抗的结束、知识的快速流动、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区域经济整合已经成为趋势。过去以国家为单位的单打独斗的贸易发展策略显然行不通,只有通过更积极的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才能强化个别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以及确保国家经济利益。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也正逐步走向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大趋势之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除从理论上做调整外,并引进市场机制,权利发展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经济发展成果已经是全世界都不能忽视,而我国也逐渐将国家安全政策,修订为为以发展经济为主。由于我国在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中国”也随之发酵。因此,我国有必要对国际社会展现出更为友好且负责任的姿态,而维护其周边环境的稳定,并以经济合作与经济睦邻关系的姿态开展自身的影响力,这也成为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工作。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必须有针对性的向外寻求突破。这种发展结合了全球化的浪潮,带来了另一波以中国市场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整合。

二、我国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问题

尽管我国已经走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但自身在全球化过程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与定位,可能并非和预期的一样乐观。“市场”是产业结构改变的幕后推手,政府的干涉应当降至最低水平,并未产业转变提供稳定的环境。我国在经济运作方面,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当前也并非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产业的发展,导致传统的工业与农业、城市及乡村间产生了障碍,进而加深了二元经济之间的冲突。基本看来,目前我国在区域经济整合发展中,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农业部门基础薄弱,劳动生产力偏低

我国农业人口高达总人口的50%以上,但因为经济高速成长,耕地减少、土壤退化及长期投资严重不足,农业经营规模不大,因此经济效益不高。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又迫使农村失去了2000万个工作机会,大批农民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这势必会引发社会问题。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近几年来平均成长率都在20%-30%之间,而内陆地区成长率则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这一现象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同时产生省城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并弱化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于整体经济发展、秩序和效率的维持。尽管自1995年开始,我国政府逐步调整经济资源向东倾斜的现象,鼓励外商对内陆地区投资,逐渐将资源导向中、西部地区,以达到经济平衡发展的目的,但成果仍然有限,多数资源依旧掌握在沿海地区和大都市,内陆地区的开发则需要再加强。

(三)金融体系不够健全

自1983年起,我国财政部门不再资助国有企业,而改由银行采用市场化形式来资助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70%以上,而四大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也高达80%,因此国有企业普遍性的经营不善导致了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巨额的坏账不但使得我国信用压缩,减缓了经济增长,而且有可能导致金融秩序的毁坏,影响社会安定,也危害我国的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三、我国区域经济整合发展问题的解决

(一)农业经济问题的解决

为解决这项问题,我国应加强农业,包括: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方面,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村产品结构,广泛开辟农村就业空间,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措施。一是实施“泛珠三角9+2”计划。广东省于2003年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计划将其经济区域扩大至中国西南各省的范围。“泛珠三角”又称为“9+2”,计划将整个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及贵州等九个省,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二是“振兴东北”计划。该计划与其他计划的不同之处在于,东北三省的开发并不是由中国政府负担全部资金,而是提供政策及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协助地方国有企业转型改制,利用市场经济的机制来改善东北经济困境。三是“长江卫星经济区”开发模式。这一区域具有地理、资源等相近互补的优势。三个经济区域定位和广东及西南各省也有相近似之处,只是长江流域发展差异不如珠江流域大,且经济整合历史较早。

(三)金融体系问题解决

关于金融体系问题,我国政府应当积极整顿不良放款,同时通过金融和证券法规来提高银行业务的透明度,同时开放外商和民营银行的经营范围,通过市场机制刺激国有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从根本进行金融改革。对于日益兴起的股市违约交割和内线交易等金融犯罪,也应该进行积极的审查,杜绝违法现象的发生,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定性。

总体而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发展区域经济,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整合资源,就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优化投资环境,合理动员利用和科学有效配置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资源,增强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使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动态调节,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状态,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的行为过程。

参考文献:

篇8

一、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以工哺农,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调整农村劳动力布局,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但发展农业规模产业,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而兴国因长期的劳务输出,造成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据调查,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不足20%。因此,鼓励一大批接受了城市文明熏陶的优秀青壮年返乡创业,将外出务工掌握的技术和市场信息带回来与家乡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激活农村经济自主增长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2 有利于扬优抑劣,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近年来,兴国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兴国山多地少、道路崎岖、县乡之间交通不便,圩镇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化建设面临内力不够、外力不强的困境,并且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断档和一些老人的晚年生活无人照料,引发了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全县选定一批中心乡镇和中心村建设农民工创业基地,发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进入第二、三产业,带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经济要素向小城镇集聚,发展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使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切实化解政府投入不足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3 有利于示范带动,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兴国县由于受战争的创伤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贫困落后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变。面对现实,要实现农村脱贫致富,不是靠政府救济,而是要培养有自力更生能力的农民。但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农村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老人、妇女成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力军,这些人因为体力和知识上的欠缺,很难担负起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因此,建设好农民工创业基地,鼓励那些经过市场这所“大学”培育出的农民返乡创业,把外力和内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打工時掌握的资源与家乡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基本现状

目前,全县现有劳动力46万人,农村劳动力39.3万人,外出务工农民工达20.9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3.9%;其年龄结构大多在18-50岁之间,每月劳务收入一般为1800左右;集中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主要从事服装生产、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建筑等行业。近年来,受叶落归根的思想、长期漂泊的艰辛和经济形势不景气,导致企业停产或破产等因素影响,陆续有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回流,截止2013年5月,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1000余户,吸纳3000余人就业,主要从事餐饮、建筑、交通运输、服装生产等行业。从目前情况来看,兴国县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呈现出“三缺三差”的特点:

1 缺乏服务,创业环境差。个别部门和乡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小打小闹”,交税少,发展慢,只能解决他们自己就业增收的问题,对县域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作用不大。甚至不相信农民工返乡创业能成功,没有把服务返乡创业摆上位置。造成企业审批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吃、拿、卡、要现象,并且由于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跟不上,大大提高了企业成本,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导致不少返乡农民工“业未创、心先疲”。

2 缺乏知识,经营能力差。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素质参差不齐,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整体发展能力不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早年外出务工,受教育层次不高,在打工过程中,也是从最基层的操作员工做起,基本上是只懂技术,不懂管理,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特别是一些零星分布在潋江镇、长冈乡等乡镇从事服装生产,只有十几个人的小作坊,因缺乏有效经营管理,在市场夹缝中生存。还有的在创业项目选择上,对市场发展程度、产业发展导向、消费习惯及水平不清楚,要么把自己务工从事的产业项目硬性搬回来,要么跟风赶浪重复别人,导致“南橘北枳”或“满天星”的情况。

3 缺乏资金,发展后劲差。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依靠打工积累或者亲友借贷等方式自筹资金,数量和来源都很有限。据调查,近3年来,全县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返乡农民工创业获得过银行贷款,多数回乡创业者全凭在外地务工時挣得的资金,相对创业初期用于租地建厂和设备投资所需资金而言只是“杯水车薪”。部分企业在运转过程中,产品有市场,但因流动资金短缺,无力扩大规模失去了发展机遇。

三、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的对策建议

只有建设返乡创业基地,才能充分发挥农民返乡创业的聚变效应,才能把劳务大军真正变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库”、“资金库”、“项目库”,形成推动发展的巨大动力。为此,围绕如何建设好农民工创业基地,笔者认为重点抓好“三个三”:

1 做好“三篇文章”,培育创业主体,形成千帆竞发的创业态势

一是做好氛围营造文章。注重宣传引导,利用节假日在外务工人员集中返乡期间,充分运用电视、报刊、专栏等宣传手段,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士返乡创业典型的宣传,激发在外乡想返乡创业的热情。加大情感联络,在粤、闽、浙等在外务工人员集中地区,充分发挥商会和驻外办事处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乡贤恳谈会、老乡联谊会,介绍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资创业,做到“人回乡、厂回迁、钱回流”。

二是做好规划选址文章。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基地的集聚效应,实现“一人创业,影响一乡,致富一方”的目标,科学规划是关键。充分考虑资源、交通、人口等要素,结合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布局,选定高兴镇、古龙岗镇、良村镇和长冈乡、埠头乡等中心乡镇及县城周边乡镇,整合现有存量非农建设用地(包括闲置土地、村镇边角地),由政府免费或低价租赁方式提供创业场地。并与农村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区、移民扶贫搬迁区相结合,完善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农民工创业一条街”等创业基地。

三是做好项目选择文章。根据贯彻《若干意见》的产业政策、市场发展前景,结合县资源优势、农民工自身技能特点和项目支持重点,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返乡创业项目库。支持返乡人员投资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产业、乡村旅游业和服务业。坚持靠大联强,围绕县主攻建设机电产业园的方向,鼓励在外从事机械制造产业的乡贤返乡创业。结合和谐秀美乡村建设,鼓励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苗木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2 狠抓“三个平台”,提供创业动力,形成凝心聚智的创业合力

一是狠抓政策扶持平台。从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出发,结合《若干意见》及系列配套政策,出台专项文件“量身定做”扶持政策,在项目选择、立项审批、证照办理、市场准入、税费减免、创业用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特别是金融信贷和财政支持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企业信用和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贷款担保。鼓励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农民工创业提供融资服务,放宽贷款额度、还贷時间及抵押贷款物范围。

二是狠抓能力培养平台。积极实施农民创业培训工程,以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为导向,进行创业观念、创业准备、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培训,激发其自主创业的信心和激情。组织优秀返乡创业农民工到河南、四川等地区的返乡创业典型企业进行实地学习考察,提高管理水平和创业能力。同時,充分利用好“雨露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将农民工返乡创业招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就业培训计划,对其无偿进行技能培训,并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三是狠抓市场开拓平台。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市场反应慢等情况,政府主动靠前服务,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建立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印发信息简报,为企业提供多方位市场信息;实行干部一对一帮扶企业制度,发挥相关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拓展产品销路,对相关农副产品,建立农超对接机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企业利润空间。

3 构建“三项机制”,强化创业保障,形成强劲有力的创业后盾

一是构建组织服务机制。加强对返乡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级层面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管理,分解好工作任务,明确好相关部门职责,形成扶持农民工创业的工作合力。实行县乡联动的“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服务机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落实有关政策,优化创业外部环境。

篇9

【关键词】 金融危机;旅游业;灾后重建;扩大内需

一、金融危机造成的我国旅游业外部经济环境:深化抑或触底

从次贷危机转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美国2009年10月失业率更跳升至10.2%,达到26年多来最高水平。英国2009年8月份3.25万人失业,总计失业人数达172万人,比例高达5.5%。2009年1月,中国对外贸易下降29%,一季度下降25%,预计到2009年年底,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下降幅度将缩小到16.5%。上半年,中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中国东南沿海制造业企业大批倒闭,2000万制造业工人面临失业。世界各国进行拯救本国经济的同时,2008年10月8日,中国央行决定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10月21日,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刺激农村消费;11月5日,中国政府包括4万亿巨大投资计划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出台,不仅把财政赤字从0.8%一举提高到3%,而且首次使用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

随后,美国2009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了3.5%,欧元区及欧盟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日本内阁府2009年9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日本经济环比增长0.6%。中国2009年GDP增幅将超过8%,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金融危机在基本面上的表现是剧烈冲击暂时缓和,世界经济透露出逐渐回暖的迹象,因而,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旅游业的负面作用也将有所弱化。

二、金融危机作用于我国旅游业的一般机制:直接抑或间接

1.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消费的影响。经济的不景气使旅游消费支出削减,消费者信心的丧失,根据万事达卡亚太区消费者信心指数,2008年第2季度的亚太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6.0,而去年同期为69.3。

2.金融危机对我国入境游的影响。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300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6%。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使我国旅游产品价格竞争力减弱,使我国入境旅游市场雪上加霜。

3.金融危机对我国国内游的影响。按照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收入预期下降,持久收入减少,个体更倾向于储蓄。目前,从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比较来看,相对比较稳定,也要考虑经济危机波及我国旅游市场的滞后效应。

4.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主要行业的影响。酒店业、旅行社和国际航空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国航、南航、东航等几大航空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亏损了50.5亿元;2008年前3季度,三亚各酒店接待境外游客量为34.7万人次,同比减少了7.39%,仅完成了全年计划的55.43%;目前不少中小型旅行社处于歇业状态,员工或被终止合同,或被遣散回家待岗。

三、金融危机形势与我国旅游业的相关性:正向抑或反向

一般认为,旅游产品不是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旅游产品需求与消费者收入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化的规律。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旅游产品需求就会相应增加;相反,如果消费者收入减少,旅游产品需求必然会降低。对此笔者认为,往往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走向相反的情况时常发生,我国旅游业与金融危机的基本走势不一定必然成正向或反向关系,金融危机对经济基本面有巨大的消极作用,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对旅游的需求必然相应增加,这都将极大的促进文化休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四、金融危机中我国旅游业的现实发展:萎缩抑或成长

2008年1~9月份累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3439.18万人次,同比增长14.80%。这就说明我国旅游市场并不是一味的萎缩。2009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日经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汇总,全国共接待旅游者2.28亿人次,比2008年增长28.5%;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2008年增长26.4%。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119个旅游景区(点)共接待2100万人次,门票收入9.19亿元。2009年1~11月,四川全省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308.9亿元,同比增长42.7%。2010年1月4日,记者从四川省旅游局获悉,元旦小长假3天,四川省共接待游客440.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总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21.6%。由此可见,我国旅游市场前景及其潜力依然非常巨大。

五、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严峻课题:困境抑或机遇

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整体经济环境不佳,消费者信心不足,三大支柱业受到打压,投资融资困难等等问题。鉴于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重要作用,六部委共同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政府将会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给旅游产业的提升和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出巨资带动铁路、公路、支线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中国旅游业同样迎来了海外扩展的契机,金融危机导致大批发达国家货币出现大幅贬值,这些国家的旅游企业也是经营惨淡,这将是中国旅游企业进行国际化拓展的良机。

六、重振我国旅游业的政策措施

1.树立信心,重整旅游业战略规划。在“5・12”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在《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明确“把旅游业作为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优先安排恢复重建基金和鼓励各类投资基金等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企业的恢复重建,尽快全面恢复旅游业的发展”。四川省为旅游业先后推出了27项工作政策措施,确定了“一个工程、五大行动”的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今年1~9月,四川省已经实现旅游收入1137.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47.1%,四川省旅游市场已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这些就是正确的旅游战略指导下取得的积极成果。

2.内外并举,立足扩大内需并放眼海外。中国旅游业历来不乏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核准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一期占地达150公顷,建设投入资金约244.8亿元,预计游客达1000万级规模。另外,中、日、韩三国已经成为彼此之间最重要的客源市场和目的地国,大家应当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赢。中国应当主动提出“以市场换市场”的合作方案,鼓励中国人到日本和韩国旅游。同时,海峡两岸以及香港、澳门也应当举办类似的青年交流活动,增强了解,联络感情,实现旅游发展的双赢。对于四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来说,要充分利用地震全球对四川的关注度,加大海内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尽量保持其对四川关注和关心,大力推出爱心之旅,感恩之旅等活动。还要抓住全球对灾区援助和支持的动力,争取在我省举办国际性会议和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四川知名度,为灾后重建全面恢复四川旅游奠定基础。

3.因地制宜,构建多层次立体旅游产业。我国幅员辽阔,自然风光丰富多样,历史文化光辉灿烂。对于四川来说,相关景点市区内拥有杜甫草堂、武侯祠、金沙遗址等,近郊有三星堆遗址、熊猫基地、都江堰、青城山等,再往外走就是峨眉山、四姑娘山、九寨沟等,旅游品牌丰富而响亮,再加上周边的“农家乐”旅游休闲项目,就基本上构筑了比较好的多层次立体旅游产业。对于灾后重建来说四川省旅游局加大了对“富民安康”项目的支持力度,落实了估算投资额高达80820万元的灾后重建项目35个,完成了《甘孜州康南片区旅游线路产品规划》,不断完善甘孜藏族自治州环贡嘎山两小时经济圈、稻城亚丁香格里拉景区、泸定海螺沟景区、康定木格措景区等精品旅游线路,并以更大的力度实现“以旅助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截至2009三季度末,四川省共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8家,乡村旅游经营户1.68万家,农业旅游经营点接待游客2.08亿人次,初步统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312.87亿元,吸纳就业人数达到24.84万人。这些措施已经收到实效,值得继续坚持、发扬和进一步推进。

4.与时俱进,积极开拓绿色生态旅游市场。2009年四川省以九寨、黄龙、卧龙、峨眉山、蜀南竹海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好基础设施的精品森林旅游景区,举办了森林观光、红叶彩林观赏、野生动物和野生花卉观赏等森林生态旅游文化节。北川是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猫儿石村依照自身环境优势,精心打造生态概念和羌文化品牌,努力建设北川南大门的第一羌寨――吉娜羌寨。北川县只是四川省旅游业灾后重建的一个缩影,阿坝、甘孜、凉山等地也都在恢复重建别强调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再一次彰显绿色生态旅游市场的勃勃生机。

5.资源整合,搭建全方位旅游合作对话平台。现在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合作共赢是主旋律。2009年9月举行的“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灾后恢复重建旅游产业紧密合作协议》,从产业培育、线路统筹、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加强协调合作。12月26日举办的“中国?成都首届森林文化旅游节――森林文化与生态旅游发展论坛”上,国内生态旅游知名学者、全国各省市林业系统专家代表云集一堂,就“森林文化与生态旅游发展”展开专题研讨。以上的案例和相关措施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于我国旅游业恢复增长,重振四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意义重大。

6.政府主导,进一步完善振兴旅游业配套措施。要振兴旅游业,国家政府必须在基础设施、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方面加大力度,旅游业本身相关的配套措施也要进一步完善。无论是我国的汶川地震,还是在旅游目的地出现的车祸等事故,旅游保险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酝酿3年之久的旅行社责任保险全国统保计划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实施。游客跟团旅游,如果发生食物中毒、交通事故、飞机航班延误等事故,都将通过最新的旅行社责任险获得合理赔偿,其中,个人最高赔付额度高达80万元。这都将有力调动我国旅游者的热情,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恢复并蓬勃发展,配套措施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也更加全面完善,对我国旅游业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珏,何君陆.人民币升值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J].旅游管理.2008(7)

[2]于成国.欧美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8(10)

[3]杜富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南方经济.2009(5)

篇10

关键词:合作社;趋势;冰山现象;追风现象;责任分散

一、引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又离不开小农户的组织化,因此,以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为标志,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已成为多方共识。随后,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到217万个。特别是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势在必行,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成败恰恰是实现此目的的关键。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近十年来成果颇丰。众多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喜忧参半,喜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激增,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忧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重重,前途未卜。在合作社法实施初期,张晓山[1]认为,多样化、混合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和经营形态在中国农村将长期存在,作为其重要载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将长期呈现异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大户领办和控制的合作社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合作社的主要形式。有关合作社绩效问题的研究表明,合作社为社员和自身创造收益能力较差,合作社的发展潜力不强,社会影响力不高[2-3],对农民的带动能力大打折扣[4]。那么,我国有没有真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质属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真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非常少[5-6],通过与日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比,发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弱者联合”的可能性非常低,农户所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困难重重[7]。综上所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表现出良莠不齐的局面[8]。一方面是合作社数量快速增加,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一片繁荣景象;另一方面是其发展质量堪忧,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一副衰落态势[9]。截然相反的两面和共存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问题重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得以迅速发展,数量不断壮大,且成为农经领域的研究热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何去何从?分析以往研究很难找到准确答案,且发现以往文献存在以下局限:一是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仅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缺乏对合作社的深入比较研究;二是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多基于个案数据分析,以纵向数据为依据分析不同类型合作社发展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基于对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七年来发展数据,对其发展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冰山现象”,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尝试探讨与回应上述问题,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实证与理论参考。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冰山现象”

冰山现象是指人类在观察事物时,有时只能发现该事物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未能观测到,有如海水中的冰山,其大部分被淹没在海水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各项数据看来蓬勃发展,一片繁荣景象,但深入合作社内部,发现注册资金额度“水分”较大,“假合作社”“死合作社”和“空壳合作社”等泛滥,本文称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冰山现象”。(一)“冰山”水上部分。1.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发展呈不断加速态势,其覆盖面、种类、规模等不断加大。来自山东省农业厅经管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全省数量已由2010年的4.44万家发展到2016年的16.10万家(见图1),同时其带动成员数由631.34万人增加到1295.33万人,其中合作社成员数由257.36万人增加到654.88万人,非合作社成员数由373.98万人增加到640.45万人。合作社种类繁多,营业执照注册经营范围由单一经营逐步变为多种经营;合作社经营规模不断壮大,注册资金由几十万增长到几百万。2.与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省级和县市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提升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可分为经济绩效、社员收入绩效、交易绩效和社会绩效四种类型[10],通过对山东省291户不同级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发现,由于其固定资产、利好政策、人员素质等不断提高,其经济绩效和交易绩效总额提升明显,2010-2017年,利润由2010年的4.65%提高到2017年的9.12%,而社员收入绩效和社会绩效提升缓慢。但去除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后,四种类型绩效均有较大提升,分别为15.82%、21.33%、12.56%、10.94%。因此,合作社的发展应以省级和县市级规模为主,其更适应现阶段的农村生产关系。3.政策法规趋于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施行以来,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随后山东省也出台《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意见》,而且2017年年底,国家又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都有力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以上政策法规首先使合作社成员身份更加鲜明,更有利于社会精英加入;其次是组织机构更加巩固,行使职权中不仅要听取理事长或者理事会的报告,而且要对成员的入社、除名等做出决议;再次是财务管理更加趋于完善,主要是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最后是扶持措施更加广泛,不仅加大对合作社的财政金融扶持,而且鼓励保险机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服务[11-12]。4.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10年快速发展,不断创新多种发展模式[13]。一是积极与其他农村组织制度创新对接,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民通过股权分红获得土地长期收益,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转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而且将带有股份合作制色彩的合作社组织形态应用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二是积极探索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将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类组织及功能有机融合,进一步增强在生产、供销和金融方面为农服务的综合功能,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进一步呈现合作社联合或联盟的趋势,而且以联合社或联合会为载体的区域性联合购销平台、联合加工平台、联合物流仓储平台、信用评估平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等将逐步出现。(二)“冰山”水下部分。1.不合格占比高,运营质量差。本文援引山东省2017年国家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监测结果,发现在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国家级示范社有425个,不合格示范社108个,占比25.41%;省级示范社有704个,不合格示范社220个,占比31.25%(见表1)。监控较为严格的国家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合格率尚且如此之高,监控相对松散的市级以下合作社不合格率就会更高,由此可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质量普遍较差。2.规范合作社占比逐年下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趋于弱化。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成立较为容易、监管缺乏、政策鼓励等原因,目前形成了较多空转合作社。虽然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巨大,但被农业主管部门认定为规范化管理的数量不大,2010年仅为6988个,占注册比例为15.73%,2016年为14591个,占注册比例下降为9.06%,由图2中可以看出,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占比较少,而且呈不断下降趋势。3.各行业发展不均衡。种植业占比稳步上升,畜牧业占比逐年下降。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从事的行业不同,可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服务业和其他。由图3可以看出,七年来山东省合作社变化较为明显,从行业占比来看,种植业合作社占比上升趋势明显,由2010年的52.33%增长到2016年的60.59%,增长幅度为8.26%;畜牧业合作社下降趋势明显,由2010年的29.62%下降为2016年的17.81%,下降幅度为11.81%;林业和服务业合作社占比略有上升,但幅度不大;渔业和其他合作社占比变化不大,相对较为稳定。4.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不高。2017年7月至8月间笔者团队随机从山东省抽取并调研100家国家级合作社、100家省级合作社和100家县市级合作社,结果与大家的期许相反,许多国家级合作社整体绩效不高(见表2)。一是组织绩效不高,组织绩效是发展规模与速度、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结合,但目前其年度盈余总额、经营收入增长速度、合作社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等等均不尽人意。二是合作社为社员创收能力较弱,农民合作社应能综合体现社员利益,尤其是社员收入方面,但现实中许多社员加入合作社前后收入并无明显增加,社员对合作社的满意度也有待提高。三是合作社社会绩效不高,主要是其带动作用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许多合作社对当地农业影响不大。5.融资难问题突出。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且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资金需求难以获得满足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由于资金实力较弱,没有合适的抵押物,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只能从内部融资或向亲戚朋友借款,甚至以个人名义向高利贷借款;二是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不管是正规金融机构还是非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农业行业的弱质性,整体行业利润较低,其融资成本远远高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承受范围;三是金融产品与其需求不相符,目前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的银行以农村商业银行为主,其金融产品单一,贷款周期不合理,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需求不匹配;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问题颇多,目前其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内部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不规范、财务指标不符合信贷要求等问题比较突出,与农商行放贷要求(产权明晰、管理规范、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等)相差较大。6.社员参与度不高。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较多,但对合作社参与度并不高,社员在参与角色上往往偏离惠顾者、所有者与管理者合一的经典范式,进而影响合作社绩效。一是合作社社员多为农民,其在对合作社认知方面存在诸多偏差,以为加入合作社组织就是“合伙干”,更有甚者以为是回到“大集体”时代,进而担心丧失生产经营自,因此普通社员参与度和紧密度不够,合作社形成一种非常松散的组织。二是“一人合作社”现象突出,少数管理层精英对合作社拥有绝对控制权,一些合作社发起人对合作社理解不深,缺乏合作意识,偏离立社初衷,许多社员并未进行资本参与,甚至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家庭成员入社,合作社的运作与利润分配由一人决策,成为“一人合作社”。7.政府支持有待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但政府支持的服务性、方向性和规范化有偏差,在以下四个方面亟待完善。一是政府职能不清而导致服务缺位,各级农村工作办公室、工商局、税务局等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管理职责,但没有统一和明确的主管部门,对其发展思路不清晰,缺乏合理发展规划,而且重视程度不够,在指导、扶持和服务方面缺乏力度。二是合作社征地较难,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建设用地,由于多数农业项目相对于工业项目利润较低,致使地方政府将有限的建设用地多用于工业和房地产项目。三是合作社税费减免困难,税费减免政策在不少地方执行不到位,税费减免手续复杂,许多优惠政策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合作社补助混乱,政府对合作社的补助力度逐年都在增加,但获得政策补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良莠不齐,甚至一些假大空合作社获得的补助更多。

三、存在“冰山现象”的原因剖析

(一)“冰山”水上部分原因剖析。1.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释放出大量农村劳动力,与此同时,城镇化又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两者的双重作用使广大农村成为“弱者”聚集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能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矛盾,更能解决农户粗放式、分散式家庭经营与专业化、集约化市场之间的矛盾。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合作社是应运而生,符合当下农业农村实际生产劳动关系。正因如此,合作社一出现就蓬勃发展,数量激增。2.省级和县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更符合乡村社会关系。本文研究发现,省级和县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相对较高。深入剖析原因发现,各级合作社管理人员多是建立在血缘和亲情的基础之上,社员间有千丝万缕联系,在以熟人社会为主的乡村,这种联系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保障,保障社员的高参与度和高合作度。同时由于广大农民原有生活方式是以血缘亲疏决定自己劳动参与度,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感情很淡,参与度也会很低,自然导致合作社绩效较低,合作社的相对规模越大,管理人员和社员的血缘和亲情越疏远,参与度和合作度越难把控,绩效则相对较低,因此省级和县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对国家级绩效更高,更符合乡村社会关系。3.政府大力支持促进相关法规趋于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大势所趋,它既能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年轻劳动力不足问题,又能推进农业现代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为更好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稳步发展,政府陆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一是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二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三是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四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4.多方合力促使发展模式不断创新。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其发展模式不断创新。首先在政策引导下,合作社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并得到规范,其次是合作社发展由量变逐渐转向质变,市场环境要求其发展模式必须不断创新,再次是能人带动促使合作社发展模式得到不断探索,最后是部分绩效较好的合作社开始形成良性循环,社员共同参与度提升促进其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二)“冰山”水下部分原因剖析。1.“追风”现象导致不合格率攀升。许多合作社发起人在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对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和意义一片茫然,但对个人私利却精于计算,他们成立合作社初衷不是为了农业规模经营和长远发展,而且为了政策补贴,或为了圈地套现。加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条件和监管条件均较为宽松。因此,许多发起人借机钻政策漏洞,名义上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在生产经营方面对其投入少之又少,造成大量“空壳社”“伪合作社”和“空转社”等现象。且大家相互效仿,如法炮制此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追风”现象,不合格农民专业合作社率也不断攀升。2.人才短缺导致合作社规范化较差,绩效不高。人才是组织高效运行的关键,是合作社成败的命脉。农业经营主体中人才原本比较匮乏,在合作社运营团队中,更是一将难求。由于合作社缺乏精通管理人才,加之组织不健全,利益分配机制缺失,导致合作社的章程和管理制度成为“摆设”,“规范化”成为口号,管理效果可想而知,且农业本身就是弱质产业,松散的合作社绩效难以高效运转。3.银行贷款政策“滞后”性和合作社不成熟性导致融资困境。银行贷款政策“滞后”性是导致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农商行为主的商业银行,在承担社会责任与实现商业化经营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二是在未建立健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之前,商业化经营的银行难以向高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三是在贷款担保方式方面,银行一直停留在房产或建设用地抵押等传统模式上。合作社的不成熟性是导致融资困难的又一主要原因。目前合作社多数不仅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现象,而且责、权、利不清晰,财务制度不完善,其资产认证较难,无有效抵押物或抵押物较难处置,现行推广的农村“两权”抵押物并不被银行普遍认可。4.“责任分散”效应导致社员参与度不高。“责任分散”效应指对某件事情,由个体独自完成其责任感会很强,且会做出积极反应,如若由一个群体共同完成,由于个体承担责任不明确而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容易退缩。“责任分散”其本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明确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非常普遍,多数普通社员认为:合作社又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别人不着急,我也可静观其变,甚至出现搭便车现象。他们普遍未将合作社利益与自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参与度很低,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社的管理、决策、谋划和监督。5.缺乏对口服务部门导致难以获得政府有效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服务和指导,目前合作社管理服务部门较多,主要有工商局、农委、农业局、供销社和农经中心,看似有多个政府服务部门参与管理,实则处于“无政府”状态,政府管理上也表现出“责任分散效应”。由于没有专门的服务和指导部门,直接导致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获得政府有效扶持,既缺资金,又缺人才,无序发展,最终形成“假大空”合作社。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十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突飞猛进,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振兴战略高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无论是数量、质量、绩效、创新等都发生较大变化,总体向好趋势明显。但由于合作社发展较快,其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严重的“冰山现象”,表面繁华,内在问题重重,主要集中在发展不规范、绩效不高、融资困难、社员参与度不高和政策扶持不准确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追风”现象导致不合格率攀升,二是人才短缺导致合作社规范化较差,绩效不高,三是银行贷款政策“滞后”性和合作社不成熟性导致融资困境,四是“责任分散”效应导致社员参与度不高,五是缺乏对口服务部门导致难以获得政府有效扶持。同时本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冰山现象”及成因提醒我们,要审慎认识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只有不断深入研究合作社发展不规范、绩效不高、融资难、社员不愿参与、政策支持有待完善等问题,才能有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实现“所有者与惠顾者同一”。(二)建议。1.针对“冰山”水上部分建议。一是要根据农民的特点进行合理引导和规制,避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重数量而轻质量,以亲缘关系为纽带创立发展省级和县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不仅要在宏观政策和法规上给予支持和引导,更要在具体支持政策上(如税收、金融支持和政府补贴等)狠抓落实,并向省级和县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不断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建设;三是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创新其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发展不同模式的合作社,绩效优先,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2.针对“冰山”水下部分建议。一是遵循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规定的五项基本原则,制定完善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二是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三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支持政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担保公司的扶持力度,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融资条件;四是加强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宣传和培训,鼓励合作社向普通社员开放股金认购,强力实施合作社基于法律要求而应给予社员的返利,引导社员积极参与合作社正式与非正式管理;五是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专业服务机构,协调分管合作社的主要部门,加强扶持资金的使用及监督,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力度,鼓励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完善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颖娴.当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困境与发展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13,339(3):89-96.

[2]刘滨,陈池波,杜辉.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度量的实证分析:来自江西省22个样本合作社的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09(2):90-95.

[3]胡联,卢杨,张小雨,等.新形势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监管完善的必要性[J].农业经济问题,2020(3):71-81.

[4]潘劲.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J].中国农村观察,2011(6):2-11.

[5]邓衡山,王文烂.合作社的本质规定与现实检视: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农民合作社?[J].中国农村经济,2014(7):15-26.

[6]邓衡山,徐志刚,应瑞瑶,等.真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何在中国难寻?一个框架性解释与经验事实[J].中国农村观察,2016(4):72-83.

[7]于菊兰.借鉴日本农协经验完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对策[J].南方农村,2012,28(8):60-64.

[8]赵晓峰.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演变中的“会员制”困境及其超越[J].农业经济问题,2015(2):27-33,110.

[9]于战平.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10年:困境与解析:基于与欧美国家比较的反思[J].世界农业,2017(11):218-222.

[10]崔宝玉,简鹏,刘丽珍.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决定与“悖论”:基于AHP-QR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7(1):109-123.

[11]孔祥智,周振.分配理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原则[J].东岳论丛,2014,238(4):79-85.

[12]李二超,张晓山.修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注意几个问题[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5(4):8-11.

篇11

关键词:县域;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体育意识

先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快速进程中,经济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渐变大,农村的经济、教育、基础条件等多方面都滞后于城市。并且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部分学校只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使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与城市相比相差巨大。当前县域环境下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仍未完善达到相关政策方针的要求,短板问题依然严峻,与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教育体系背道而驰。本文先对县域条件下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定义:指在县级行政区域内通过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和完备的功能配置催生农村学校体育向好发展。文章中对县域环境下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性与重要性的探讨分析,并指出了一定可行性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以期对目前县域环境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一些解决路径。

1、基本概念界定

1.1、“县域”

“县域”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大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所谓“县域”是以县级行政区域划分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基本导向进行合理空间资源配置与优化,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完备的功能配置。

1.2、农村学校体育

鲁丽、裴东景等学者在《多维视角下的农村体育研究》中论述道,农村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农村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作者对本文中的农村学校体育的定义总结为:农村学校体育泛在农村学校体育环境下以农村体育教育为主运用身体运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群体性体育教育活动。

2、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偏颇的表现

2.1、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育体系质量不高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教育资源受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教育经费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也是制约着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和实现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方面,2007年国家出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学校在核定的范围内对体育设施配备一定的比例,小学阶段18个班级以下必须配备200m田径场一块、篮球场一块、排球场一块、器械体操和游戏区要达到200m2;初级中学校18个班级以下必须配备300m环形田径场一块、篮球场两块、排球场一块、器械体操区需要达到100m2。作者通过走访部分乡镇农村学校调查发现村级农村学校基础体育设施不完善,农村中小学400m跑道的标准运动场相当缺乏甚至没有,非标准运动场也破烂不堪。运动场地和在校学生人数配备比例与现行标准下国家文件中所提到的农村学校体育场地与班级配备比例相差甚远,农村学校体育在基础设施方面与城镇学校相比较其功能与设备完善远未能达到城镇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农村学校体育基础设施资源的配备不足和与之相关的体育功能配置尚未达到完善程度,这严重制约并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人力资源方面,教育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是实现教育发展均衡的首要条件,教师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在师资匮乏的现实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待遇差、教学观念落后、专业水平较低、工作量大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着农村体育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农村体育教师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的不合理。其中,年龄结构区间相差较大,部分城乡学校体育教师多以年轻、高学历或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为主,而恰恰相反的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多以退休或者退休返聘老师为主。学历结构不合理。就目前形势来看,一线大城市主城区中小学任教老师学历均需要本科及以上,研究生学历也占多数,在农村地区只需专科学历通过考核合格后就可以任教,这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形成巨大差异。男女性别结构方面失调,由于师范性质体现在男女结构差异上,男女教师性别结构明显失调,大多数呈现出女多男少的现象;在学科上却恰恰相反,体育女老师相对较少甚至一些学校基本没有体育女老师。因此,教育人力资源的趋于合理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减少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保障。教育经费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势头突飞猛进,但也出现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农村地区,原教育拨款总量相当少,即使增长幅度很大,教育投入也并未满足实际需求。研究发现,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拨款为主,即使投入同等额的教育资金来援助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但因受各教育资源因素的制约与牵制等问题,教育经费通过层层下拨,在下达到地方学校时,教育经费所发挥的功能性效果显著不大,很难最大程度达到直接下发于农村学校所产生的效益明显。

2.2、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是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体育教育质量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国家教育改革计划中明确指出了有关提高教育质量的方针与政策。在国家教育改革计划的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依然受到一些潜在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人”。人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的关键,比如说,农村学校校长或者教学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力度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其次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高低有可能带动或直接影响同学们的运动兴趣,高程度专业化教学有利于创新教学方式,甚至带动整个学校的体育教学向好发展;(2)“物”。物质保障是整个教育事业运行的基础,农村学校体育的基础设施器材是保证学校体育开展的关键。就运动场地与器材种类而言,相比于城镇化中学,农村学校运动场地有些还是砂砾地等;器材种类方面,农村学校一般以三大球为主,但在三大球中也很少涉及到足球的教学,同时在农村学校一些体育教学器材数量远不能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所要求的基本数额。因此,从多方面的结果来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相比于城镇而言,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因素要多得多,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空间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

3、农村学校体育现实问题

3.1、农村学校体育认知定位存在偏颇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既没有发扬先进教育思想观念,也没有吸收城镇先进的认知理念,反而部分农村学校中优秀体育教育理念模式也有所丢失,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学校体育认知定位有偏颇。研究发现,农村学校体育认知偏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思想观念的认知偏颇。农村地区一些家长普遍认为“体育”是一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有“搞好体育,步入田地”的想法。这种“重智轻体”的固有思维在农村家长中早已经根深蒂固,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传播观念误差,使得一些家长对体育科目产生偏激想法,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指标,也忽视了素质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2)乡村教师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偏颇。相比主科,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农村学校体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娱乐课程,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不重视。近几年,部分省市出台了相关政策意见,随着体育科目入中考与其他语数外主要科目同样比重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家长与部分农村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科目的重视程度;(3)由于农村地缘条件恶劣的影响和思想观念认知定位的不足,严重妨碍了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无法更好吸收外来城镇先进体育理念。因此,基于以上三方面分析,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主要还是对于体育认知观念与思想认知水平低劣,导致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停滞不前,为此需要切实解决思想理念这个重要源头问题。

3.2、现有空间教育资源不足

优质的空间教育资源是推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重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力量的缺乏,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足,在新课标体系中无法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充分问题会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出现结构性的缺编,出现与体育教师所教非所学的严重现象。在国家教育改革进程中,教育逐渐出现均衡化以改善此类问题,同时也通过“支持计划”“对口支援”“特岗计划”等政策措施使农村体育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充并趋于合理,但现实情况下也并未满足实际需求;(2)体育器材是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媒介,在绝大部分乡村学校中无论是体育器材种类还是数量都是相当缺乏的;(3)教育的基础固然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县级政府与教育局二元化政策使教育经费开支相互牵制,经费使用观点不一,这样一来就使得农村学校教育经费不足,同时无法满足正常教育开支,也加大城乡教育差距。

3.3、体育意识淡化,轻视体育课程

2016年5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27号)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完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体育在思想上几乎没有确立创新性的指导思想,都是按照当前所谓的“常规锻炼”和“日常惯例”等方式来运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摆脱固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羊式”的水课体系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同时课程体系内学生潜力未能得到更好发掘。体育意识与课程体系意识淡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形势下,不少人认为体育课仍然属于副科,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使得农村体育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成果没有期望,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与功能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肯定与理解,与主科教师相比农村体育教师没有什么突出的福利来鼓励驱动农村体育教师内生动力发展,长时间的问题积累几乎导致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出现“怠课”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体育意识的淡化以及体育教师轻视体育课程重要性,是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最主要现实问题。

4、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创新路径思考

4.1、思想上改变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观念

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当前部分农村学校普遍对学校体育的认知地位产生偏颇的教育观念,同时传统的固有思想左右着农村学校学生家长的想法,封固先进教育思想理念,这使得农村地区对体育教育认知产生严重偏差。因此,在农村首先需要改变其思想观念,一方面转传统体育教育观念为先进素质教育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与重要性认识,改变家长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认识和功能性认识。

4.2、优化空间教育资源配置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在教育资源极缺的农村地区,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成为了棘手的问题。在当前农村学校体育的基数大、分布广、规模小等一系列特征下,需要从政府到地方学校各个层面都应以农村学校体育的具体需求进行定位,做到教育资源的精准供给,提升体育资源配置效率,转化由传统的“量”到“质”资源配置,此外还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路径。首先,从师资上采取引进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在职老师,政府也可通过鼓励政策和适当编制份额以及补偿工资、福利政策等方式吸引优秀教师和优秀高校毕业生扎根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此外还可通过对现有的体育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以提高教育师资的教学质量保障社会进程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其次,在体育基础设施上借鉴城镇体育设施,实施体育设施共享,积极动用社会多方面渠道的投入用于加强学校的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教育资金上,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加大教育资金的扶持以备基础教育资金管理和消费,另外还可以通过红十字会募捐、对口支援捐赠等方式提高教育资金力度。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是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短板,我们需要有效规避,以实现多方参与供给、协同治理、合理布局应用农村体育资源,实现多元途径供给和多元治理体系,优化空间鉴于资源配置以达到农村学校体育路径创新。

4.3、建立健全体育课程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机制是一种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察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对于教育教学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合理必要的评价机制在教学中十分关键。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小学体育课程有着错误的认识,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开展以后体育课程评价机制的关键在于创立科学规范的校本体系,校本体系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内容的考察。学习成果上依照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作为评价标准,其中教学过程以教师课程整体性效果和学生的正向评判为依据,教学内容上严格按照新课标的标准体系来进行规范评判。因此,建立健全体育课程评价机制是势在必行的,通过各种体育课程的综合评价指标来衡量体育课程的整体水平,在考核学校体育工作成效时,应将学生的满意度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程度,以及学生内在参与运动的驱动作为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指标。这样不仅优化了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还促使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职业规划的需求与内生驱动因子的提升,同时也为体育课程向着健康创新的方向迈进。

5、结语

当前是在“十四五”规划的新开局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关系着整个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现阶段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还颇显不足,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充分,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等原因依然是阻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最突出的因素。提升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其任务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机,把握学校体育发展新机遇,采取有利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举措,把握新时期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新思路,这样才能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创新路径,从而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庆山,曹际玮.农村学校体育的生态困境及其治理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4).

[2]吴剑明,揭光泽,石真玉等.粤西沿海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13,20(2).

[3]王祥全,姜勇,仪俊希.体育课程一体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选择与架构设计[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09).

[4]赖宗明,于易,吴飘.基于空间正义理论下农村学校体育“贫困”治理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20,39(4).

[5]江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探索[J].体育视野,2020(10).

篇12

关键词:河北省 贫困山区 新型城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总理多次强调城镇化建设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这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道路指明了方向,为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国人民带来了福音。河北省贫困山区属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承德地区、张家口地区和保定太行山区。这些山区贫困县24个,占全省贫困县的52.2%,这些贫困县城镇化水平不仅低于全国水平,而且低于全省水平。如早在2001年承德市城镇化水平仅为25%,比当时河北省城镇化率的26.08%还要低,比全国平均水平37.66%低10多个百分点。时值十三年后的今日,这种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全国城镇化52.57%,河北省城镇化46.8%,承德市城镇化率仅达到42%。

一、传统城市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这是一个首要问题――城镇建设目标、定位和方式的理念和指导思想问题。

城市的涵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城市的本质,法国著名地理学家潘什梅尔说:“城市现象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的说,也可以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城市有五个基本特征:(1)从事非农生产的人口为主;(2)人口聚居规模大于乡村;(3)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高于乡村;(4)有现对较好的公共设施;(5)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但是长期以来,传统城市化走的是重物轻人、高代价、粗放型的城市化发展路子,各地推进城市化的“化”――即建设内容与过程,过多地注重了实现上述五项的后三者,热衷于传统的城市版图与形象和规模扩张,铺大摊子、盖大高楼、建大广场,人为地“化”在城市的硬件上;许多地方的城镇化被异化为“大拆大建大变样,高楼大厦平地起,各类园区扎堆聚,CBP扮靓GDP”。经济底子薄的欠发达贫困山区这样建设城市更是欲速则不达、雪上加霜,使得城镇化发展不仅滞后于工业化和全国城镇化进程,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也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以至于很多地区相当程度上出现: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样的“城市化”模式贫困山区“化”不起,也不是人为照搬能解决问题的;承德市城小乡大、城弱乡贫的矛盾长期未有效缓解。

那么,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如何出“新”?河北省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6.8%,承德市城镇化率达到42%,尽管仍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但发展形势和势头好;且标志着城镇化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即将进入由向规模和质量并重发展的新的阶段。而且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农村人口规模庞大、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城乡发展落差凸显、劳动就业压力加大、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城市病”大量涌现等重大风险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沿袭传统城镇化老路,我省现代化进程面临“中断”的风险,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城镇化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走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城镇化工作的表述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这是总的战略意图。下一步的城镇化绝对不能走以前城市化老路,一是要从物的城镇化转化到人的城镇化,二是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要从外延扩张、粗放发展转向内涵为主、通过结构优化实现集约发展。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贫困山区,新型城镇化的定位应该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全面升级所带动的城镇化,对于以农为主的贫困山区的城镇化无异于一场新的农业革命。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动力是农业经济产业升级所涉及的各类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现代农业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是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的归宿目标是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农民生活市民化。

二、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的关系

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没有质量就等于没有速度。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尝试对该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其中省会石家庄市排名第92位,唐山市排名最高为第50位,欠发达的承德市排名最低,为275位。

有关专家指出,从本质内涵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从构成要素看,城镇化质量又可分为经济城镇化质量、社会城镇化质量和空间城镇化质量。因此,城镇化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城镇化各构成要素和所涉及领域质量的集合。

1、城镇化的速度要和经济发展的阶段、工业化的程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吸纳人口就业的能力必须相适应,否则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过去的35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2年的52.57%,城镇化率已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城镇人口历史性地超越了农村人口,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然而 “52.57%”只是基于城镇常住人口的统计,在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户籍城镇化率是27.7%。这说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已大大落后于城镇化速度。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涉及到:市民化的程度,城镇的形成质量、速度,城市的科学定位、功能自我完善与可持续性发展等诸多方面。

2、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以适应城镇化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对于贫困山区,科学地认识和解决速度与质量问题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城镇化的速度更应切合市情和发展实际,城镇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开始时,甚至较长时间内,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还不能立即取消,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和权利不平等还会继续存在。与二元制并存的是,还面临未城镇化先老的问题,15~64岁人口绝对量在50%的城镇化率之际就下降。

3、城镇化融入能力直接取决于此时市民的受教育程度。目前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的水平,接下来的城镇化要推动初中学历以下的人口城镇化,之中60%的人在农村,他们主要从事体力劳动,这部分人的城镇化则必须靠经济的规模化扩大,难度非常大。

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在过去的工业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率并没有大幅提升,在未来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高级化将难以快速吸收他们就业,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而教育决定的城镇化速度将放缓。

3、城镇化的方向是对的,但需要科学确定迈步的节奏。还需要制度变革。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应该更强调资源分配,对提升国内需求总量、改善需求结构的内涵,应推进的政策改革建议:户籍制度改革,放松落户条件;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征地补偿、降低土地供给垄断;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除城镇内部二元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城乡协调发展。

因此,对于承德市的城镇化质量而言,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六大要素比单纯追求城镇化率上升更重要。就2008年分析,承德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为113.7,综合发展水平比上年提高13.7%,按可比综合发展指数计算,虽然仍在全省11个地市居后,位列第八位;但评价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六大要素全面提高,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提高26.4%,社会发展水平提高0.4%,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36.9%,城镇聚集水平提高3.1%,城市建设水平提高2.3%,生态环境水平提高13.0%。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提高的贡献突出,贡献率达78.8%,其他要素贡献率为21.2%。 城镇化率5年提高8.64个百分点。

参考资料:

[1] 季良纲.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 邱俊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J]. 理论探索. 2013, 4:82-86.

[3] 朱建华;周彦伶;刘卫柏.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4:9-12.

作者信息:万树兴,男,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系教师,工程师,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开发区大学园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篇13

关键词: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之一。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1 山东省部分试点城市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山东省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部分试点城市或地区如青岛市城阳区、寿光市、青州市张南楼村等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探寻适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1 城阳模式

为振兴城市中心区,解决郊区化,合理利用土地、公共轨道交通优先等问题,青岛市城阳区因地制宜,坚定不移地实施了农村工业化战略,以旧村改造为重点,加快农村城市化。按照“三个基础稳固、六个清楚到位”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旧村改造,对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要求,做到改出一片新社区、一片新环境、一片新产业。目前,全区实施了56个社区的旧村改造,腾出土地4万余亩,全部发展二、三产业,从根本上重构了农村城市化功能,使周边的农民享受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水平,还将分散的农村集镇汇集起来,节约居住资源,实现小城镇建设。

1.2 寿光模式

寿光模式又称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寿光市是我国冬暖式大棚的发祥地,蔬菜种植达80多万亩,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全国蔬菜集散中心。寿光市依据自身在蔬菜市场领域的发展传统和产业优势,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实现农村生产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目标,按照“因村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进行了立足农村持续全面科学发展的规划。按照“五通五化两改一有”的硬件建设标准,实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镇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1.3 诸城模式

诸城市是位于潍坊市东南端的一个县级市。农民居住比较分散,资源、交通和区位等方面无明显优势。但其经济发达,有民营企业3600多家,在汽车、食品、服装和纺织等行业创出了一些名牌企业。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及中心村具有发展潜力”的原则,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设立公共服务机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208个社区。每个社区一般包括5—6个村,选择一个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作为中心村,作为社区服务中心所在地,其他几个村一般距中心村在2公里半径范围内,共约1000—2000家农户。在资金保障方面,建立了以市、镇财政投入为主体、以部门和单位帮扶为辅助、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距离较远的村民主动集中到中心村居住。对因集中闲置不用的原有住宅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用于招商引资或上新项目。诸城中心村模式既有利于改变单一、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又有利于发挥中心村镇的城市化功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1.4 南张楼村模式

青州市南张楼村模式又称“城乡等值化模式”。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实现“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南张楼村,1989年作为山东省和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合作项目,进行“巴伐利亚经验”移植,即“城乡等值化”试验。内容包括片区规划、土地整合、机械化耕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发展教育等很多项措施。到目前,用在南张楼的投资已经有8000多万元人民币,各级政府投资了3000多万,村集体投资了3500万元,基金会投资了450万元。试验兴建了80多个企业;农民工作模式发生改变,农业生产成为副业,而企业生产成为正式职业;居民生活方式改善,基础生活设施脱离了农村氛围,人们生活在包括厂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等准城市化规划的大范围内。尽管现在的南张楼不是德国专家理想中的中国新农村的范本,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2 山东新农村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农业发展方面

主要有三个表现。一是盲目跟风。有些地区一提到特色农业的发展就是压粮种棉,压粮上菜,压粮改果,却忘记了应该先从搞市场调查入手,核算投入产出比,分析市场现状,预算投资风险,导致盲目“跟风种地”、“跟风特色”的怪圈。二是强制推行特色。出于种种原因“官逼民富”,不管农民有没有知识、有没有技术就强迫农民进行特色种植,强行命令村民,发展什么,如何发展,这样势必事与愿违,事倍功半。三是配套设施跟不上。一些基层政府部门服务观念不强,配套基础设施不利,极大的影响了发展农业特色化的进程。

2.2 发展农村经济方面

主要有四个表现。第一,农作物产品的科技含量偏低,农民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的基础尚不牢固。第三,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有待提高,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未形成非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第四、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风险使农户难以承担。

2.3 乡镇职能转变方面

主要有三个表现。第一,部分基层政府为了提高政绩,制定了不合理的目标和任务下派给下级组织,对其进行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奖惩。第二,财政困境。农业税取消后,绝大多数乡镇税源都很缺少,甚至有的乡镇工业税收几乎是空白。第三,干部队伍素质较低。法律、经济、管理、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匮乏。第四,管理不足。县乡条块关系不协调,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拖泥带水等现象。

2.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

主要有五个表现。第一,思想观念落后,社区管理体制不完善。第二,管理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不完善,尚未建立城乡一体化社区的建设机制。第三,新型农村社区的服务体系与城市公共服务差距甚大。多数农村社区服务还滞留在传统性、邻里性和救的程度上,服务规模不大且分散不集中,水平偏低,没有从根本上完成乡村管理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的转变。第四,缺乏管理新型农村社区的人才。第五,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3 对策及建议

针对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动以农业合作制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制定惠民为民政策,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进程,发展多种特色农业合作经营模式。

3.2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以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作用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高惠农利农资金作用效率;健立健全城镇化、工业化的反哺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进一步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3.3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和谐行政生态环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财政制度;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基层公务员素质水平;建立健全行政组织法,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3.4 科学制定规划社区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组织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发展非农产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文化文明建设。

篇14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社会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1-0020-04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实现。如何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al ecosystems theory)认为,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总是基于一定的环境系统,环境系统可细化为宏系统、外层系统、中间系统和微系统四个层次。基于该理论,本文从宏观政策层面、中观学校层面、微观教学层面和外部社会支持层面梳理了世界范围内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所采取的策略,以寻求推动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宏观政策层面奠定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基石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政府责任和政府行为,其实质是政府作为控制社会运行的中枢与公共资源分配的主体对区域内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一)出台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律法规

教育政策工具是各国政府实现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美国,从1965年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案》到2001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些政策显示出美国政府历来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教育发展不均问题。在教育史上以“双轨制”著称的英国,区域与学校间教育质量历来参差不齐。为此,从1997年工党政府的《追求卓越的学校教育》白皮书到2009年布朗政府的《机遇:未来机会均等》白皮书,其基本主题都是改进学生学业表现不良的薄弱地区教育和薄弱学校。日本则于1954年制定了《偏僻地方教育振兴法》,为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的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一些发展中大国也出台了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在俄罗斯。2004年修订的《联邦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农村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巴西为解决入学率低与地区发展不均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实施了专门针对东北部贫困地区的“东北地区基础教育计划”。

(二)建立有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基本资助拨款主要投向贫困学区。在英国,尽管教育经费拨款多年停滞,但其农村教育投入却一直保持增长。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了促进乡村地区计划的顺利开展,在2001年设立了乡村地区计划基金,每年对乡村地区计划的拨款都超过2200万美元。

一些发展中大国也采取了相关措施。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支持农村地区小型学校发展,对农村边远地区家庭提供校车和住宿等优惠。巴西从完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入手,制定了各州每名学生年均经费的最低标准,解决了东北部地区的基础教育普及问题。南非政府对贫困地区的学校实行倾斜拨款政策,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及学生家长的收入状况,把学校分为五个层次,对越穷的学校拨款越多,对越好的学校拨款越少。

(三)搭建协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体系

为保证城乡统筹和农村教育发展政策的有效实施,一些国家设立了以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为职责的机构,建立起立体化的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管理体系。美国在薄弱学校改进的组织管理方面,主要由州、教育服务中心、学区和学校四方共同承担,各司其职。英国政府也从管理层面着手,在各“教育行动区”均设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团体――行动论坛,行动论坛的成员包括政府官员、学校代表和社区代表,专门负责本行动区薄弱学校的改进问题。

在瑞典,除了国家教育署这一专门的中央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外,该国还于2003年成立了国家教育改进司,帮助遇到困难的儿童保育机构、学校以及成人教育组织,使不同地区的学校达到国家教育标准。为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与高效管理,巴西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基础教育维持与发展及教学促进基金会,以推动教育合作者共同参与,解决教育财政中存在的问题。

(四)实施面向农村地区与弱势群体的资助项目

英国政府在1997年推出“教育行动区”计划后,又先后实施了“追求卓越的城市教育”计划和“信托学校”计划。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美国政府在继续实施“先行计划”和“跃进学校”项目的同时,于2000年底启动了“农村教育成就项目”。澳大利亚从1977年起实施了“贫困乡村地区计划”,此举使澳大利亚的六个州和北部地区的部分乡村学校受益。

为使贫困家庭儿童留在学校读书,巴西于1995年启动了“助学补助金计划”,并于2003年连同其他三个联邦项目合并成“家庭补助金计划”。南非政府则先后实施了“重建与发展计划”“教室中的公平”项目、“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项目等,目标直指区域、种族、性别、人群间的教育平等。在印度,政府也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发展计划和项目,保证普通民众的受教育权利,扩大教育覆盖面,减少因出身带来的教育不公等问题。

二、中观学校层面把握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

学校是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学校层面的改革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从政策走向落实的中介,居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系统的中间。

(一)稳妥推进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布局调整

学校布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学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结构,直接关系着该国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后劲。作为一个地域广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大国,美国各州制定了全面、灵活的农村学校合并标准,采取了强制、鼓励、自愿等多种学校合并方式。在俄罗斯,为解决学校分布过于分散、资金短缺、硬件陈旧、优质师资不足等问题,俄罗斯联邦政府于2001年12月颁布了《俄罗斯农村学校结构调整构想》,制定了普通教育学校的整合改革办法。

其他一些国家也制定了稳妥的农村学校合并政策。例如,印度政府决定,6-14岁的儿童必须就近入学,学校与家庭住所的距离在初小阶段保持在步行1公里以内,在高小阶段保持在步行3公里以内。目埃及政府在边远农村地区广泛开设乡村学校、单班学校,并对在这类学校读书的学生实行全部免费。

(二)围绕标准化校园建设,改造城乡薄弱学校

薄弱学校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联邦教育经费拨出专款用于“补偿教育计划”,其中40亿美元用于奖励先进学校和扶持薄弱学校。美国2001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明确要求各州建立起针对薄弱学校的扶助和改进机制。在英国,政府则根据考试成绩、辍学率、义务教育结束时的升学率、学校设备等指标,将评估结果落后于全国平均标准的学校定义为薄弱学校,并将之列入整改学校名单。

日本主要通过改善教育资源分配来解决薄弱学校问题,该国规定所有学校都必须满足基本的办学条件,教师工资只有级别差,没有校际差和城乡差。韩国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平准化教育”政策,撤销一批名门学校,推进学校办学条件均衡化。柬埔寨、孟加拉、菲律宾等亚太国家长期奉行的也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管理都比较差,落实农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标准成为这些国家的优先事项。

(三)建立学校间发展联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建立学校间发展联盟,共享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实验室、师资等资源,不仅可以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益,为优质学校找到新的发展点和突破口,还能带动农村偏远学校及城市薄弱学校走出困境。英国政府在2009年度教育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教育当局可以将薄弱学校的控制权交给由儿童、学校和家庭部认可的学校联盟,实施“连锁学校”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就是共享最好的教师、管理人员和设施,以此提高教育质量并节约资金。

美国各学校也通过共享教育工作人员、资金、设备等方式缩小学校间差距,促进学校共同发展。俄罗斯在新世纪启动了农村普通教育学校网络结构改革,推行农村学校网络结构整合模式。各地区首先评选出本地区的示范性学校,各学校再以示范学校为中心建立教育机构联合体,通过共享教育资源、自由交流观点、合作办学等举措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

(四)拓宽互联网应用渠道,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

欧美国家在推进偏远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方面走在了前列,其实施的主要策略包括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学校与社区合作等。1997年,美国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教育折扣项目” (Education Rate,简称E-rate),由“E-rate”基金为学校购买信息化设备提供从20%到90%不等的折扣,以此提升贫穷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英国则主要通过建立国家学习中心网络来促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1998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建设国家学习网络,要求学校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支持教学,以此改进学校管理的效率。

俄罗斯在新一轮教育现代化改革进程中,专门制定了教育体系信息化建设目标与实施阶段。2001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决议,实施教育信息化计划。2005年12月,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又制定了2006-2010年新的联邦教育发展规划,致力于充实教育因特网资源和使学生与教师在线获得资源,形成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教育空间。

三、微观教学层面夯实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落脚点

教学是学校所有活动的中心,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教师、课程、教学手段影响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

(一)综合人事与工资等手段,促进城乡师资均衡

师资力量不均是导致城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成为一些国家平衡地区和学校间师资差距的重要举措。这当中,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最为成熟,其对教师的流动对象、流动频率、实施程序、政策支持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韩国政府也引入了校长和教师定期流动制,规定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每四年流动一次,以此促进城乡间、校际间师资力量的均衡。

对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发放额外津贴和向农村地区定向培养师资也是平衡城乡师资的重要方式。美国在总体改善教师待遇的同时,还对那些任教于城市薄弱学校和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师提供优惠政策和特别补助。为补充农村教师队伍,联邦政府还拨专款实施“转行当教师计划”,资助地方招募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法国政府制定专门政策,鼓励教师到“教育优先区”薄弱学校任教,并给这里的教师发放特别津贴。

(二)适度增加涉农内容,强化课程设置的实际效用

一些国家往往在普通中小学开设农业技术课程,对少年儿童进行农业知识普及教育。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有3万多所普通中学开设了农业技术课程,参加该类课程学习的中学生约50万人。在韩国,为配合“新村运动”的进行,韩国政府组织编写了农民训练课程、生活改善课程和开发指导课程等,包括作物栽培、农业机械化等涉农内容,并提供教育实习、设备设施、奖学金以及培养农业经营者等方面的经费。

澳大利亚各州则根据地方特色开发了一系列适合乡村特点的课程,强调乡村教育课程要突出多样性、实用性与灵活性等特点。1993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规定,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各地区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不违背基础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制订各地区的教学计划,鼓励编写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教科书。

(三)革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增进学校教学实效

对农村及偏远地区学校而言,在教学设施、师资条件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改观的情况下,革新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便利途径。英国政府在2009年的教育白皮书中提出,要引入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此提高处境不利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从2010年开始,政府将每年投入16亿英镑用于个性化学习,内容之一就是为低学业水平学生安排一个专门的指导教师。美国联邦政府主导的补偿教育计划中,引入了挑战性课程、个别化教学、目标导向型管理、家长参与等有效教学方式,提高了薄弱学校的教学效果。

为提高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习成绩,芬兰设立了班级教师、教师助理、特别需要教师和多学科综合工作小组组成的教师团队,对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辅导。在越南、老挝、泰国等亚太发展中国家,由于偏远地区学生分散、教师缺乏等原因,各国纷纷引入复式教学,以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四、家庭与社区等外部力量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以此构成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外层支持系统。

(一)吸纳民间资金投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事业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广泛吸纳民间资金,以弥补政府力量在此方面的不足。英国“教育行动区”的实质就是引进校外力量,将地方当局、学校、家长、企业组织、宗教团体和社区组成有机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一个多方参与的组织及运行机制。美国的教育彩票也很有特色,全美多个州发行教育彩票,彩票收入中相当部分被用于各级公立教育系统,以帮助农村地区学校及城市薄弱学校发展。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吸纳民间资金参与城乡教育

均衡发展上也很有特色。古巴政府经常动员全社会参与办教育。以2001-2002学年的“大建校舍运动”为例,参加者就达数千人,仅哈瓦那地区就改扩建了779所中小学校舍。韩国义务教育经费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非政府渠道,非政府投入占初等和中等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在孟加拉国,政府为调动基层办学积极性,规定如果社区自己筹集资金办学,政府就给予同等配套。

(二)鼓励家庭与学校间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政府为主举办教育,并不排斥社会和公民个人对教育的贡献,家庭的参与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的一个重要经验便是调动家长、社会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将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加以开发。美国教育界也重视家庭对于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意义,1993年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明确将“家长参与”列入目标之一。在韩国,

“新村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农民教育,借助农民素质的提升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进而缩小城乡间包括教育在内的诸多差距。

(三)促进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

强调农村学校和社区之间的相互支持是美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主线之一,美国国内以“4H俱乐部”为代表的组织除举办青年农民班和成年农民班外,还广泛开展多种教育活动。俄罗斯在规划和实施农村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将农村教育改革看作一项系统工程,重视教育现代化对农村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积极发挥农村学校对农村地区的文化辐射功能和教化功能。

韩国政府发动的“新村教育”是促进教育事业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典型。为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韩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起了“新村运动”,农村各级学校被赋予农村区域社会文化中心、物质资源活用及体育中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增加所得的事业中心三大职能,学校为此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包括地区社会开发教育、意识革新教育、经营革新教育、市民教养教育等。总体上看,“新村教育”大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推动了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形成。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议题,各国在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也是不遗余力,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差距等问题。尽管各国历史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存在差异,各国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表现形式、内容呈现并不一致,采取的应对策略也形式多样,但仍呈现出一些共同趋势,把握这些趋势对推进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荣黎霞,发展中国家如何致力于更加公平的教育:以印度和南非为例,比较教育研究,2007(2):1-5

[2]王定华,亚太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经验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9(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