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道德教育的作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自我对话既是内在我与外在我的对话,也是目标我与现实我的对话,还可以是内心自我与他人的对话。任何对话,最终都要回归到受教育者的自我对话上来。对话道德教育,最终往往要落实到自我对话上来,以提升个人素质,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不断引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对话,以此来稳固道德教育的成果。受教育者自我对话是道德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经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尽管不同的学者在其表述中各有侧重,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他们都关注了教育对象即受教育者道德素质的提升。在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自身发展变化的情况,无疑地成为衡量道德教育实效的最好的标准,也只有通过受教育者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在道德教育中,自我是对话的自我。自我对话既有自我前后的比较,又有自我与他人的比较。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各种道德教育手段,促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对话,使受教育者认识和感悟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而发挥自身的内在动力。没有受教育者的自我对话,仅仅只从外部简单地将道德原理、道德规范灌输给受教育者,这只能是一种粗糙的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对话,才能使受教育者彻底通过内心的斗争,明辨是非,感知善恶,从而实现其自身认识和行动的质的改变,以使其从内心深处要求督促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展示给受教育者时,会将受教育者带入一个深深的思考和体验之中,促使其不断地对比和质问自身,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选择。这就是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自我对话的基本过程。没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受教育者不可能形成稳固的思想,产生坚毅的行为。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对话,才逐渐形成了受教育者自身独立的道德认知体系。离开这样的过程,道德教育对于受教育者只能产生暂时而轻微的触动,其影响力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而越来越弱,难以形成受教育者独立的道德品质。所以,道德教育中的自我对话,是受教育者实现其道德成长的必经阶段。教育者自我对话是道德教育更好地进行的有力保障。教育者的自我对话,就是教育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面对复杂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变化了的具体环境,为了实施更好的道德教育,而进行的自我调整,自我拷问,自我改变的反思性的心理活动过程。教育本身就是双向的,教育者在教育他人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教育者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教育对象,才能使教育活动获得良好的效果。受教育者在一批批地更换,时代在不停地发展,这就要求道德教育也要不断地更新其内容和形式。作为道德教育的执行者和主导力量,教育者的自我对话,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和发展,毫无疑问地在道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主导着道德教育的方向。在每一个具体的道德教育案例和实践过程中,教育者的自我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通过自我对话,不仅仅要不断地去适应变化了的道德教育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我对话,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平和教育能力。教育者如果做不到自我发展,而是坚持运用旧的理论及方法来面对变化发展了的道德教育现实,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教育者自身也要坚持自我对话,坚持理论创新,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为道德教育的良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道德教育实践中自我对话的实施
教育者自我对话的实施。首先,每个教育者要树立自我对话的意识。道德教育本身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过程。每个教育者只有树立自我对话的意识,并以此指导其道德教育实践,道德教育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自我对话意识,必将决定教育者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基调去面对受教育者。教育者在面对每一个道德教育的场景和问题时,要主动地进行自我对话,主动地联系自身和受教育者的实际,进行对话设计和思考。其次,教育者要做到真正的自我对话,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教育理论水平,做一个智慧的道德教育者。一个高水平的道德教育者,必定是熟稔道德教育理论的。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仅仅依靠自己或个别人的狭隘的经验来支撑道德教育实践,是行不通的。在道德教育中,自我对话作为一个全新的话题,需要我们强化自己的理论基础。离开强大的道德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者就很难认清道德教育问题和自身现状,就谈不上自我对话。最后,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应当不断地对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加以批判性考察,要始终将拷问自身的道德教育方法和分析受教育者的道德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德性与德行的统一。教育者必须经常性地接地气,以了解受教育者的实际道德需求,而能否真正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道德需求,则是检验教育者道德教育方法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受教育者自我对话的实现。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对话,通过各种能够触及他们心灵,紧密联系他们生活实际的实践性案例或作业,引导受教育者针对道德教育素材进行深度思考。在积极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对话时,教育者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受教育者自我对话的关键,是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对话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是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更好地养成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就要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对话的态度和习惯。“对话之心是对话之‘本’。”受教育者只有通过自身内在矛盾的不断化解,才能不断提高其道德素质。然而,受教育者自我对话习惯的培养和引导,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需要教育者通过一系列实践性活动的巧妙安排,促使受教育者渐渐养成自我对话的习惯。第二,道德教育的切入点要准。好的切入点,会促进受教育者的思考,因此,教育者应该时刻意识到,决不能简单地寻找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来开启道德教育的大门,否则只会引发受教育者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育的效果。教育者要认真寻求能引起受教育者关注的话题,在激发受教育者共鸣的同时,悄然引导受教育者自我对话。第三,在道德教育中,要不断创设一定的情境,促进受教育者自我对话。情景式体验,是道德教育中常用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教育方法。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每个人都会触景生情。受教育者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会自然地进行自我对话,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情景式体验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发掘真正关涉受教育者生活的事例,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只有扎根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直面受教育者生活中的问题和困境,才能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引发其自我反思,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文作者:牛晓琴工作单位:晋中学院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觉接受道德教育。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传情、说理作用,以教材为依据通过动人的讲述,以艺术形象的高尚情操熏陶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情感。首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在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中对道德规范理解的基础上,教育学生要尊重、理解、帮助他人,报效祖国,完善自我。如,在学习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等先进事迹后,了解他们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为实现独立、自主研发中国核武器,不计个人得失,坚持国家利益。让学生懂得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其次,培养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平时的养成教育上多引导,他们在整个的求学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形成好习惯。但也有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身上的毛病不少,我行我素,他们的缺点被不断放大,一直遭受教师、家长的批评、指责和同学们的冷眼,其实他们也非常渴望教师的关怀和赏识。针对这些状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加强“励志教育”。在教学中多讲一些励志故事,如《凿壁借光》《铁杵磨成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鼓励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和成长经历,想想二者有什么不同,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挫折是如何面对的?通过讨论学习,不少学生觉得自己心理比较脆弱,一旦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回避、经不起磨难,他们表示今后一定要坚强,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坦然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在困难面前学会坚强、执着。2.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实施道德教育。语文教材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逐步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在《游子吟》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文本情怀,呼吁学生去读诗、品诗、悟诗。并在学习后展开讨论,为什么孟郊的《游子吟》能成为千古绝唱?学生的回答令人耳目一新:因为诗中歌颂的“慈母”已不是单纯的狭义的母爱,而是蕴涵着对纯真人性的眷恋与向往。还有学生说,读唐诗能对人产生陶冶情操、教化的作用。教师紧紧抓住机会,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这些唐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传承的精华,并且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对美好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让学生在读书品诗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
二、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懂得感恩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几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叶圣陶告诫教师说:“身教最可贵,行知不可分。”作为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要特别注意,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与学生交流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本人首先要做到,而且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行教育和感化学生。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切不可采用教条说教、强加于人的方法。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讲解,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唤起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在互相理解、互相依赖、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将正确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学会珍爱自己、关爱他人。此外,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在“爱的活动”中形成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学会感恩,做到感恩,从而塑造良好的品格,进而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展现出来,同时也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传统道德思想;大学生;道德教育;积极作用
我国传统道德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传统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的阶级性和时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传统道德思想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至今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其中“修身”、“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等内容,如果剔除其消极的功利糟粕,保留其精华,对培养当今大学生基本道德准则、培养遵守日常社会规范行为,无疑是有益的。
传统道德思想对中华民族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传统道德思想的作用和局限,看不到传统道德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
总括起来,传统道德思想侧重于政治伦理教育。它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的,它的核心是“有道”。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劝告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天性的“善”的境地,使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那么社会自然就安宁了。所谓“有道”,就是所有的人都按照封建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行其事,不允许越轨。如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孝敬赡养父母,各自遵守基本社会伦理规范和生活规范,讲究礼节礼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意识等。这些观点,在今天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仍然是必不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可以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教育大学生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回报父母,推而广之,教育大学生感恩报德,回报社会,关爱他人;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大学生学会谦让、诚实、关爱亲友,培养亲情友情,这样就把传统的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灌输给了学生。当然这种灌输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要重视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形象性。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运用电影、电视、录音、录象、网络以及其他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名胜古迹、考察、旅行等,这样更适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满足其好奇心,增加生动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要将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就应挑选既懂得传统道德思想又热心德育工作的老师担当专职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利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大学生活,扩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意志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将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应该注意层次性。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控制,养成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在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多。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不懂亲情友情。对他们进行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索精神,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学历人群,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把大学生置于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对他们进行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再就是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大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态度。参照传统道德思想要求,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从小处着手,优化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抽烟酗酒,不嚼槟榔口香糖,不乱扔纸屑;谈恋爱讲文明,交往注意自己的仪表,待人诚实、守信;穿着适合自己的身份,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道德品质。
在德育教育中对大学生灌输传统道德思想,还须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因为传统道德思想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大学生面对的是开放的世界,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不分良莠冲击着传统道德,企图摆脱传统道德的影响,去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不打破僵硬、封闭的体制,还是“涛声依旧”,就难以为大学生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形成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那种简单粗暴、“重专业轻德育”、“重管理轻教育”的方法,只会增加大学生的反感抵触情绪,削弱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父母没有充分认识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他们要么对孩子过于溺爱,只重视物质生活,不重视基本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放任自流;要么一味拒绝、压制,长时间不能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因而造成孩子的压抑感,性格扭曲,到了大学仍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告诫家长,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
当然,我国传统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虽然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所裨益,但毕竟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广大德育工作者要明确大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绝不能把传统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当作或等同于大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本末倒置。大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围绕这个目标,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总之,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改变当前大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大学生思想实际、呆板生硬倾向。提倡创新思维,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依据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实际需要、民族特有的风格和性格,既要承接历史遗留下来的财富,又要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事业的发展,批判地吸取借鉴优秀传统道德思想观念,充实和丰富大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把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推广开来,使之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性。 [科]
【参考文献】
[1]韩东屏.追求和谐[J].道德与文明,2005,(1):11.
[2]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
[3]王守实,等.高效德育学与教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李铮.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李玉环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若干问题研究,2008,4.
[6]臧知非注说.论语,2008,3.
一、用教师的爱树立起学生的自信,促其健康成长
当前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对孩子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造成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中不少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感到渺茫,沉浸于虚拟世界中,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泡在网吧、游戏机室、台球室等营业性场所,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有学生逃课、旷课现象,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用爱心、耐心感化学生,关注学生。以学生自成教育为平台,对学生自信心培养,对学生道德心灵呵护。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同学习同生活,谈心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积极响应区教育局提出的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进行针对性的家访。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可塑性强,所以在学生自信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也非常关键。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完美其性格等。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主要焦点集中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忽视了与每个中学生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压抑、自卑、嫉妒、自私等心理疾病困扰着学生成长。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学生自信教育应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视学生为己出,积极发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细节,因材施教。育人不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一定要学会苦口婆心,不能急功近利。人的塑造绝非一日之功,树立起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用国情教育强化学生自强意识,促其树立远大的理想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她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又培育了为世人称道的道德风尚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在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再接再励,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痛苦摸索,从多次失败中取得了成功。我们要教育学生应当珍惜民族的团结,祖国的富强来之不易,少年强则国强,只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才能强国富民。要同学生讲清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和前途的无限光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学生了解到了我国的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之时,从而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远大的理想,自强意识,将来自觉地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时我们还要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的生产仍然比较落后。经济不很发达,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国情,教育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还要广大青少年学生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努力学习,意志坚强、以便将来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当今,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已经陷入一个困境,传统的道德灌输严重阻碍了学生的道德发展,随着国内外对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发现,情绪智力和道德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这为解决中小学德育困境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情绪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学校德育应对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加以重视。
一、情绪智力的内涵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尔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他们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个人掌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号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5年,美国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商》一书,在这本书中,戈尔曼将情绪智力分为五个方面:知觉、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识别、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根据戈尔曼的理论,在本文中笔者将情绪智力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对于自身来说,包括感知、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和调控自身情绪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他人来说,包括感知、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和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情商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使人具有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情绪、能移情理解他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道德的内涵
在我国古代,“道”和“德”原是两个含义不同的名词。“道”是指在人类交往过程中普遍认同并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具有普遍性。“德”指的是不同个体自身认同并按其行动的一套规则体系,具有特殊性。道德的本质就是“化道成德”,即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心理规范。另外,从道德的起源来看,原始社会中人类共同劳动,建立起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人们出于本能都会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避免个体之间利益的冲突,就必然要求有道德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由此看出,道德侧重的是人际关系的调节,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内化为人的道德认知,促进人道德成长,使人具有能合理调节人与人关系的美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情商教育和德育之间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情商”内涵中包括的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的感知能力、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调整人际关系的能力,都是道德形成的心理基础。笔者认为,以情绪智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三、中小学情绪智力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的情商教育并不乐观。有关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对情绪行智力的提高是有部分作用的,但效果不明显。这样看来,中国目前的教育还过多关注认知性智力,而对孩子们情绪智力的增长贡献不大”。在中小学德育课堂中,教师往往注重的也只是枯燥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很少涉及有关学生情绪情感的内容,情商的培养在中小学阶段的德育过程中几乎是一个空白。
当下,中小学生道德问题日益突出,新闻曾多次报道,几名学生在学校里由于一点矛盾就动起手来,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弱小同学,有的学生因为不服教师管教而与教师发生争吵甚至动手。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学校对情商教育的忽视有直接关系,学生在遇到有关道德问题时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懂得如何移情理解他人。戈尔曼认为,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情绪智力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其中,幼年和青少年时期是情绪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小学德育要抓住这一关键期,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
四、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前文提到,情绪智力注重的是人对情绪的知觉和调节。通常情况下,良好的情绪能直接激发或促进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学习。而痛苦、消极、无兴趣的情绪可能导致学生对道德知识学习的厌烦、抵触。当前,中小学德育课堂中仍以道德知识的传播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到枯燥,不感兴趣,产生不良的情绪,一节德育课下来,学生的道德认知很少得到提升。此外,道德教育需要在特定的道德情境中进行,由于“人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因此,这些道德教育情境中通常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知冲突,当学生在课堂中面临道德冲突时,会伴随着产生相应的特定情绪,如果学生不能在这些冲突中积极调控自己的情绪,必然影响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二)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知”的基础上,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情绪反应和倾向,是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中介。道德情感往往来源于道德情境中主体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当一个人具有较高情商时,他一定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具有敏感的知觉和深刻的理解,对所处情境有很好的掌控能力,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这些都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一个人的情商较低时,就不容易对外界的情境引起关注,也无法敏感地察觉到他人情绪的变化。因此,在道德情境中他的道德情感一定是薄弱的。人们通常将情绪和情感理解为同一概念,情绪的反应必定伴随着情感的发生,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三)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意志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个关节点,一个人是否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和他对自身情绪的调控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中小学,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外界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面对外界的种种不良现象,他们能否以坚定地道德意志抵住诱惑,排除不良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合理的控制和释放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的过程,是人心理上发生变化的一个过程,而“意志是人的心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因此,在调节情绪的过程中,道德意志也会同时得到发展,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道德意志发展的动力,不良情绪也可以成为其发展的阻力。
(四)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行为是德育的关键,它体现着一个人真实的道德发展水平。“情绪的产生经常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有机体遇事,情绪总先被触发;有机体做事,首先要受情绪的监察”。这就是说,当个体面对一种道德情境在准备采取道德行为之前会先产生一种情绪,对这种情绪的感知将最终决定采取何种道德行为,以及采取的道德行为是否恰当。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好心办错事的现象,这是由于虽然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相应的情绪智力的发展还没跟上,无法在道德情境中准确把握和调控他人的情绪,好心做出的行为并非对方所需。因此,想要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就需要我们准确的把握他人的情绪。
五、道德教育中提升情绪智力的对策
(一)开展活动课程提升情绪智力
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手段,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锻炼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达到培养情商的目的。其主要形式有游戏、劳动、各种社会服务、公益性活动等。教师可以在平时组织学生参加心理游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每个学生在游戏中面临不同的道德问题时会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情绪情感,这时,教师要敏感地察觉到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做出引导,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此外,教师也可定期带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上的不同人群,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增强共情、移情能力。
(二)促进学生同伴交往提升情绪智力
学校的生活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每个学生的成长必然离不开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在协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基于互利、互惠基础上的协作和交往是相互尊重、相互协调以及推己及人、由人及我的“移情”式理解能力发展的真正前提”。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团体道德实践活动,在团体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情绪变化有一个深刻的感知,同时可以观察到其他同学在团体活动里发挥的作用,进而形成一定的评价。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的自我感受,提高了他们识别和影响同伴情绪的能力。
(三)提高德育教师自身情绪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