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建设新农村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涉及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等五个方面,五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统一体。这五者都与土地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土地与农民、农村的联系,进一步分析土地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关于土地的主要政策与法规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农用地要转为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的农民会全部或部分地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建设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妥善解决好这部分农民的生计和社会保障问题,在政策和法规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严格保护耕地政策。主要表现在所有农村耕地转为城市工业建设用地的过程中,只有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才有权力,而且基本农田必须由中央政府来审批。
(二)土地承包经营制不动摇,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基础。
(三)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改革征地制度,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农地转用制度和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公正补偿机制。
(五)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建立以城带乡的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
(六)调整土地收益的取得、分配和使用格局,建立和完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
(七)开展农用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八)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因地制宜地推进村庄治理。
(九)强化对城乡土地用途的统一管制,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
(十)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有序转移就业的社会安全保障机制。
二、土地对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影响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劳动对象和经营基础,在农业中,土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农业生产首先要表现为一种土地规模,即在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地空间上进行。其次,土地规模是其他生产要素规模的基础,即只有在一定的土地规模上,才能决定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规模,其规模的大小最终取决于土地规模的受容力。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土地对农民的影响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合理利用土地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安排农村劳动就业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粮食安全、支持城镇化的必要条件。我国人多地少,需要养活的人口数量大,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人口数量还会继续缓慢增长,而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是建立在土地基础之上的。只有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效益,才能为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土地及土地制度对新农村建设的间接影响
(一)土地征用制度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集体用地被征用为国家建设用地,但由于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基本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不适应性和滞后性日益彰显,在现实中表现出一系列制度绩效低下的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改革这种不合理的征地制度。当然,由于征地制度改革涉及耕地保护、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农民权益、政府利益等诸多方面,因此只能渐进推进。但是新农村建设中首先必须修改完善征地补偿的有关法律法规条款和征地补偿费的确定办法,切实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从中长期看,理顺农地转用中的经济关系,实现土地征收中的公正补偿,需要进一步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缩小征地范围,将土地征收严格限定在公共目的,并在发展农用地内部流转市场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同时,适度开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经营性农地转用市场,形成的土地市场价格体系为公共目的的土地征收补偿提供客观的市场参照,从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区分公共目的和私人目的、公益性用地和私人性用地的新型农地转用制度和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公正补偿机制。土地征用制度一直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土地所有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我国以国家和集体二元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与城乡企业、居民的身份相挂钩,依赖城乡分割管理的路径形成了城乡建设用地使用制度上的双轨制和城乡分割的建设用地市场,包括乡镇企业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等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化流转长期受到限制,直接阻滞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和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加快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开通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才能吸引城镇企业和居民投资农村、实现以城带乡式发展,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赋予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奠定了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基础;同时,我国农民家庭经营的承包地,是农民重要的基本生活保障来源,因此土地所有制、土地承包经营制也是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制度基础。因而要在完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培育、发展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市场的基础上,开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市场,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调整土地收益的取得、分配和使用格局,建立和完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之一。在我国现行土地价、税、费体系下,政府土地收益在农地转用和土地供应环节取得的多、在土地保有环节取得的少,以土地出让价款和费的形式取得的多、以税收形取得的少;在分配上,绝大部分土地收益集中在市、县级财政,中央、省和乡村两头得到的少;在使用上,投向城市地区的多、投向农村地区的少,投向经济建设的多、投向社会事业的少。这种格局加剧了城乡发展差距和征地引起的矛盾冲突,同时也驱使地方政府盲目扩张建设用地。
新农村建设,要对这种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提高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标准,加大力度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制定和完善全国性的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以及使用、转移和监督管理办法,保障对占用耕地的有效补偿;在明确界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细分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对于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在法律上可比照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创设集体出让土地使用权,并允许其与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具有同等效力地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对于农村公益性用地和农民无偿取得的宅基地,可比照国有划拨土地设立集体划拨土地使用权,在交易许可管制下对其进行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具体标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一)发展集约用地、规模用地,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建设新农村应当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目标,以提高土地效益为根本宗旨。将住宅分散、容积率低的住点,集中到一起,挖掘土地存量优势。变外延性扩张为内涵挖潜方式,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在经济比较发达和交通便捷的地方,进行科学的城镇规划,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聚。鼓励土地置换,对按规划向城镇迁建的农村居民点,做好退宅还耕。
(二)注重农用地整理
农用地整理是精细化、集约化、节约化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国土整治、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方式。通过规整农田灌溉渠系,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改良土壤,能够提高土、水、肥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平田整地、归并零散地块、修筑梯田,能够促进土地集中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创造条件;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条件;通过合理安排田、水、路、林、村,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农用地整理,无疑将是未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新农村建设;教育问题;老人赡养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88-03
由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三农”问题的一个分支,它的成败关乎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率、土地资源利用率等问题,从而对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
1.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建设中,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重中之重。事实上,近些年来农民的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逐渐增加,而工资性收入主要就来自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新农村建设积累资金。此外,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一定条件,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使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得以显著提高,从而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推进的作用。
2.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也是劳动者的素质逐步得到提高的过程。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镇用人单位吸收劳动力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机制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要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了适应市场竞争,这就迫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工作、学习和生活,不但掌握了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影响,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人力资本的存量:第一,获得非农就业机会,为农民能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这意味着他们的家庭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投入;第二,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受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洗礼,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获得了职业锻炼机会,这种边干边学的方式,可以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使普通人力资本转变为专业人力资本及企业家人力资本。
3.优化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有计划、有组织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它的意义在于不仅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而且在于能够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而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宏观环境。目前农民的资本积累还没有完成,单纯地依靠农村自身发展来改变落后面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民限制比较多,服务很少,公共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比较大,对农村投入过低,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1]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二、三产业发展,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和生态压力,也可减少闲置人员造成的社会不安定的隐患。这些作用和效益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可以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沿海发达地区带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有效方式。
4.为工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开拓消费市场。在“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从而导致消费不足,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当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部门时,农业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特性就难以突破,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都难以提高;只有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现代工业才有更广泛和更加稳固的农村市场。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开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采取一系列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开拓消费市场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长期流动性,决定了这部分人群的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对我国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措施的实施无疑会产生不利影响。[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造成农业发展的瓶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大多从事非农产业,工作重心的转移导致这部分群体对农业本身失去了原有的热情。对农作物的种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使用化肥数量的增加,灌溉、除草、杀虫等的次数减少,逐渐造成农产品质量不高,数量下降的问题,甚至还出现土地抛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另外,大部分转移的劳动力,为了力求稳定或者降低生活成本,并不愿放弃对土地的承包权。他们宁愿自己种植粮食而不愿意出去购买,而且他们视土地为失业后的保障,更不愿意转让土地承包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不利于组织体系的建设。
2.影响农村的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级领导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具体要求,比如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对农村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建设以及法制建设等等。但是作为农村劳动主力军的青年劳动力,通过劳动转移已经转化为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很多已移居外地,这无疑造成了农村建设的主体性缺失,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有效进行。
3.教育问题及老人赡养问题的凸显。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欲将其子女带在身边与其他城市儿童一样接受同等教育的想法几乎是很难实现的。迫于各种压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得不将子女交给已年老的父母抚养。留在农村的老年农民,平均要照看1~2个孩子,最多要照看4个孩子。[3]众所周知,老年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加上年老体弱,若要让孩子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是何等困难。有些孩子缺乏父母的管教与督导,常常参加打架斗殴、网吧游戏等不良活动,早早就辍学在家。不仅儿童的教育问题难以解决,而且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是困扰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不断健全。
4.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村主力的缺失给一些不法分子制造了偷、抢、骗的机会。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中央综治委2006年第2次全体会议上说,目前我国农村犯罪案件日趋突出,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尤其是盗窃、抢劫等侵财犯罪多发。[4]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不得不引起政府的重视,只有稳定才是能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到乡风文明,和谐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将两者分开,新农村的建设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并为农村发展注入资金,同时农村劳动力从城市带回来的技术和观念,会大大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自身也需要高素质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一旦农业这个基础产业削弱了,社会稳定的系数便会随之降低,农村社会的稳定必然会受到威胁,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没有农民就没有农业生产,也就没有社会意义上的农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因此,我们既不能人为地限制农村劳动力必要的、合理的流动,也不能放任自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进一步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认真解决。一方面,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性措施加以消解,以把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牛有成.加大城乡统筹力度[J].求是,2006,(2).
[2]刘国炳,黄大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6,(12).
[3]王兴仓.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农村变革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年的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的村庄还没有通电,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到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年代共需支出元,年代需支出约元,到××年则需支出约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年招标采购总计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关系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工作。杨凌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1997年示范区成立以来,多年来在全国引领全国“三农”发展方面做了许多深入与有意义的探索,其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上探索与实践,对全国其他的地方都有一定的引领和借鉴意义。
示范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概述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陕西省中部的关中平原,是一座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市,这里有两所农业高等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被称为成为21世纪中国的“农业硅谷”。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以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文化建设也有了较大发展,对示范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党的为繁荣农村文化,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要,各级政府都在机构改革、经费投入、特色文化建设、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和农民日常文化生活等方面正进行着积极探索。杨凌示范区在这方面也做了深入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作为一个内陆不发达地区的小城市,杨凌虽有4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但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善加利用。笔者在有些参考文献上看到,在10年前,杨凌示范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还相当落后。首先,农村文化活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政府对本地农村文化经费不够充足,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认识上存在偏差,没有充分意识到文化建设对于杨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其次,当时农村农民的业余生活还比较单调贫乏。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形式陈旧单一,对群众缺乏吸引力。农民对群众参与程度低。再次广大农村干部大多认为“物质文明先于精神文明,只有经济发展搞上去了才能搞文化建设”。在文化没有充分的10来年间,杨凌示范区的经济社会虽有发展,但距离农民群众的愿望还有很大差距。
党的十,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杨凌示范区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出台了系列措施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出台了《全面提高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实施方案》,打出系列组合拳。一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示范区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形成关中一天水经济带城市文化区。二是加快村镇(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三是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遗址保护力度。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四是开展了开展“文体惠民舞动杨凌”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体惠民舞动杨凌”活动之中。五是建立健全送文化下乡长效机制,把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向送文化、科技、卫生、计生、法律、廉政文化“六下乡”拓展延伸。七是开展惠民演出活动。积极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八是加强“农家书屋”的管理,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鼓励文化单位、区内大专院校、入区企业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流动服务、联网服务。加大农村(社区)文化室专(兼)职文体辅导员培训力度,提高文化服务水平。通过组合拳的实施,彻底改变了示范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面貌,文化对于示范区经济发展的发作用正在进一步显现。正如新闻媒体上说的:在外地人眼中,生活在农科新城的人是幸福的。一年内,几乎每个村、社区都会迎来一场大型的“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文艺汇演活动。一场场丰富的文化活动,一段段动情的戏曲……在杨凌,文化惠民活动,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如今的杨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处于陕西省前列,农民人均收入在全省名列前茅。以文化改革构筑农城人幸福生活图景,让杨凌软实力“硬”起来,正在从目标一步步向现实迈进。
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杨凌示范区的发展的历程我们,新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关乎新农村农民和素质和幸福感,对于新农村发展和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我国传统文化有其先进的一面,但也有植根于传统文化基因中的一些糟粕,即所谓的“三纲五常”“四大绳索”,以及保守、落后,不愿意变革传统,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这也是许多贫困地区长期落后的原因。大力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让农民走出传统的文化圈子,摒弃自私自利的小农意识,增强与他人的交流和集体意识,关注集体的核心利益。激发他们一起建设新农村,进行新农村文化和经济建设,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活力,从而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发动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农民自身意识的转变,把旧式的传统农民转变为“通晓现代农业知识,具有相当文化”脱离旧式传统农业思维“职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在不断输入新型人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激发农村现有人才的活力和激情,提升他们的素质,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地进行学习,并引导下一代学习,这样才能为农村的全面发展积蓄力量。杨凌示范区正是依托两所高校,长期对农民进行培训,才涌现出一批批的新型农民致富带头人,不断提升农业的科技水平和农村的现代化水平。
通过农村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提升农民的幸福感,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现在农村的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的物质生活提升很快,但精神文化追求没有提升,农村现在的离婚率、犯罪率有所上升。农村学生个人素养下降很快,广大农民虽然有钱了。但幸福感没有提升。通过持之以恒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不断提升农民的基本素质,使之更快融入现代生活,加快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水平,就可能在国家较少投入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社会生活满意度。
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和启不
做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规划当中实施,才能确保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多渠道筹集经费,并改善投资渠道经费的筹集和使用。不仅要在资金上扶持、更要在人才上扶持。除了采取中短期培训的形式,分批对现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培养。更要在高等院校选拔立志“村官”事业的学生进行农村文化素质教育。杨凌示范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依托了区内有两所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输出。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路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简介]华启和(1975―),男,江西临川人,硕士,东华理工学院政法系讲师。(江西抚州34400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思考。但是,笔者认为,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从生态的角度,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生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容回避的问题
人们谈到污染,更多关注的是工业领域。实际上,近几年,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非常严重,有关环境事故不断出现,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1、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根本上侵蚀了农业耕作的物质基础,致使农业生产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第一,农村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严重污染,许多河流出现了“60年代饮水淘米,7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的现象。我国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饮水卫生准则的比例为66%,还有34%的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准则的要求。[1]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非常大,可导致农业减产、减收,降低农产品质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
第二,耕地污染严重,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加快。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多达2000万公顷以上,受农药和其他化学品污染的农田约6000多万公顷。[2]农膜及各种塑料制品废弃物,由于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对耕地的污染非常大。耕地污染使其转换为财富的能力下降,加快了土地退化和沙化,削弱了土地的产出能力并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后代农业生产的成本,直接损害后代人提高收入的能力。
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农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在20世纪末,农民因环境污染所导致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十万分之95.02上升到2000年的十万分之112.57,提高了33.4%。况且,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并不仅仅是恶性肿瘤,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病、皮肤病、胎儿畸形和死胎等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25%的疾病和死亡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3/4是由于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3]另外,农产品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农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
第二,农民的生活质量下降。据统计,1995年全国农业污染损失至少为819亿元,相当于当年5196万农民的纯收入。1993年、1995年的全国农业税分别为125.7亿元和278亿元,而环境污染造成的农业损失分别为当年度农业税的3.5倍和2.9倍,最终演变成沉重的生态负担,成为生态灾难。[4]与此同时,对于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来说,因环境污染致病是一个天灾人祸,且不说长期的病痛所带来的痛苦,仅仅医疗费就会使人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3、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诱发农村的不稳定
第一,生态破坏导致生态移民的出现,影响农村稳定。据世界环境监测中心报告,自20世纪80年代起,腾格里沙漠先后吞噬了数万亩农田、近百个村庄,当地群众成了“生态难民”。将在未来10年内被迫生态移民20万,山西省将在未来5年内被迫生态移民40万。[5]大量的生态移民严重扰乱了农村正常秩序,也给接受移民地区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我国污染防治不公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矛盾。我国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农民的生存权利受到严重威胁,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第二,环境污染诱发并加剧社会矛盾。近年来,各类环境纠纷日益增多,环境问题投诉以年平均30%的速度增加,2004年达到60多万件,群众上访达8.6万批次以上,“两会”期间提交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超过1.3万件,一些地方由环境问题引发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如2005年4月,浙江东阳市画水镇因竹溪工业区污染导致严重冲突,造成30多人受伤,数十辆汽车被砸,学校停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6]
二、生态路径: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效,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以生态为突破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路径。
1、生态路径的价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领“三农”工作的突破口,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要素的制约性作用,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生态路径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生产量、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导致了严重的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对食用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农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国农业只有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才能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第二,生态路径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我国农村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农村的发展基础受到严重的损害,这也是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耕地的梯减难以逆转,人多资源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对农村生态环境资源形成了巨大压力,也扩大了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乘数效应。如果考虑到农民相对落后的粗放经营、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三,生态路径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民问题最关键的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贫困的诉求,成为农民谋求发展的最直接动力。由于受资本缺乏以及发展途径的制约,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差的农民无力顾及对生态环境污染控制,走上资源消耗型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实际上是掠夺式发展,以非持续的方式残暴地从环境中索取的发展,从而直接造成土地退还和沙化、森林破坏、河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因此,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能够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让“生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机会。
农村生态环境的危机昭示了生态要素的重要性,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历史的必然。正如有些学者指出:“有远见的政治家已认识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比解决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政党与政党之间的矛盾问题更为根本。”
2、生态路径的选择
当前,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来指导。如何在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路径为突破口,全面、立体探索农村生态化发展的模式,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以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通过实施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开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工程的推广适用,逐步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的目标。当前,主要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生态农业旅游,把它们的发展都纳入到生态的轨道上来。
第二,加大政府投入,制定生态法规。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公正和公平问题。在我国环保工作中明显存在着重城轻乡的现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把投入重点放在大城市,投入结构放在大工业和大工程上,农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但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环境状况决定着全国的环境状况,并对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城乡环保投入平等。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生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基础实施和医疗卫生事业。
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生态法规的建设。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必须走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从目前的环境现状看,应该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税法》等绿色税法,开征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环境税既可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减少污染,又可以为国家公共财政筹集资金,从而扶持农村的环境保护事业;生态补偿税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税收制度,这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解决好农村问题。
第三,提高人的素质,培育生态农民。
我们现在很多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还缺乏生态环境和生态消费方面的知识,需要加强生态道德的教育。我们要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逐步落实到教育体系和教育计划之中,落实到地区的社会发展计划之中。特别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绿色生态教育,新闻媒体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宣传重点,强化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使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7]
当前,关键是要引导建立农村民间环保组织,以保证农民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和参与不仅可以约束、监督企业和政府,而且还可以将社情民意全面真实地反馈给政府,便于真正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这种农村民间组织还可以通过农民的参与,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解决好农民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选择生态路径,就是选择一条绿色的道路来建设新农村,这在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3][4]李锦顺.城乡社会断裂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5,(1).
[2]李佩.农业污染:食品和生态安全的隐蔽杀手 [J].生态经济,2005,(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农村商业银行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其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未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表现在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突出,其中农村金融较为薄弱。因此,在实践与科学发展时期,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协调城乡金融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
我国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其薄弱方面是农村金融。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机构在改革和发展中竞争力不断增强,经营活力日渐提升,金融服务进一步改进。
1、资金需求缺口大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5万亿元左右,在未来15年内,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为3500元至10000元,如果按8亿农民计算,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33600―109200亿元之间。可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缺口较大。同时在市场经济下,商业银行网点大量从农村撤出,覆盖率低。金融机构网点总数大幅减少,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退出力度加大。比如2007年至2008年,重庆市国有银行县以下机构就减少1507个。同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邮政储蓄分流和农村信用社资金运用“非农化”形成三大“抽水机”,引致农村资金外流。
2、金融结构不合理
现有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是存款与信贷,缺少保险、投资、担保、租赁、信托等;正规金融机构占主导地位,缺少中小商业银行、区域性银行和互助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市场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商业。而其他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则不受政府政策上的保护,农村信用社就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唯一正规金融组织,其他金融组织并不对农村信用社产生竞争,农村信用社之间也缺乏竞争的空间和条件,这种组织结构上的缺陷,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虽然现在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多种形式金融组织,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3、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
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功能弱化,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功能上的缺陷,导致了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了空间,而民间金融的活跃却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保护,民间金融的存在,是农村金融机构失衡、金融二元性的重要表现。功能缺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功能错位,金融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政府干预将资金带给效率低的企业而形成大量呆账,可能出现私人金融物品对公共金融物品的排挤,农产品收购资金将被挤占,严重制约农村金融的发展。
4、农业企业贷款难
当前有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贷款仅占农村资金需求的25%,仍有大部分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只能通过民间金融渠道,农户借贷行为约60%是通过民间借贷发生的,而农户放款行为的90%都是在亲朋好友之间进行的。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数量减少,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供给越来越少。另外,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分散化规模的贷款成本要高于其收益,大部分农村非公有经济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增长不足,农村信用社独自难当支农重任。
二、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
1、思想因素
当前我国本身的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忽视农村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城市较为薄弱,相伴而生的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落后,落后的思想观念减弱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动力,限制了农村金融资源在本区域内的有效转化。正是由于思想认识的错位,导致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城乡金融发展差距逐年加大的恶果。
2、区位因素
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年平均收入之比为3.9:1。我们知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直接影响金融交易成本。金融企业从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角度出发,更愿意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高的城市。农村企业主要依托当地资源,一般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收益稳定性差。农村金融体制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县域经济以中小企业、农户为主,点多面广和竞争性强是县域经济的突出特点,但从县域金融组织结构看,组织形式单一、网点少、服务面缩窄是其突出特点。由此产生金融产品价格扭曲,金融创新不足,经营管理方式滞后,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不高。因此,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下,低收入决定了农民的金融意识薄弱,造成储蓄率、投资率低下,进而影响了本地区的金融总体水平的发展。
3、制度因素
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内部管理制度安排看,商业银行县支行除存单质押和一个人消费贷款外,没有贷款审批权,需逐级上报地市分行、省分行审批,有的贷款项目甚至报总行审批。在资金配置政策上向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倾斜,对县域机构贷款营销的激励不够,控制过度,加剧了县域金融供给的不足。从外部管理制度安排看,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尤其是缺乏引导金融企业和业务进人农村的配套政策措施。对民间融资重视不够,缺乏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的政策和法律依据。致使融资成本普偏高,民间借贷活跃。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一些企业和个人转向民间融资市场,承担了更高的利息成本。
4、政策因素
关于农村贷款抵押的政策落实不够。由于农村和农业投资项目变化较大,为规避政策风险,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项目更加谨慎,对于其贷款抵押要求严格,其农民的房屋不作为抵押贷款范围之内,因此很多农户因没有抵押物而无法取得贷款。再加上财政和金融部门沟通不够,也没有创新的融资平台,很多投资项目因为资金不到位难以发挥效用。对农村企业财务制度管理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很多农村企业没有完整的账表,使银行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价贷款申请和发放贷款。农村企业、个人信用信息还未纳入征信管理体系。农村企业信息分散在人行、工商、税务、银监、环保、经贸等多个部门,且各自为政,封闭运行,缺乏必要的信用资源整合。由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难以对信贷交易对象做出准确的判断,致使农村金融机构不愿贷、也不敢贷款。
三、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1、总体思路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改善城乡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支持开展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
2、措施
(1)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的目标是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农民的存款和贷款及汇兑等方面的金融需求,这是解决农民贷款难、打击农村高利贷问题的关键。在农村商业银行方面,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吸储能力,深入农村动员和吸收储蓄存款,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体系,使之成为为“三农”服务的银行,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比如由原重庆市信用联社和39个区县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组建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了股份制银行的治理结构。该次的资产重组,吸收了近150亿的不良资产。
(2)加强农村金融机制建设
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农户和中小企业,依法治理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形成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扶持农村金融的长效机制的目的在于为商业金融降低成本和风险,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吸引它们从事农村金融。形成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建议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一个家庭或若干个家庭组合担当主体;将市场机制引入土地承包制,推行社会化竞争承包制,加速农业规模化进程,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以土地作为资本入股,取得其应有的股权和红利收入。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和服务,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为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提供积极的信贷支持,在农村的融资担保平台应把参与规模经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纳入服务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规模经营主体利用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方式直接融资。加强农村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应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化解现有金融风险。
(3)构建城乡统筹银行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的专门银行,统筹城乡发展领域存在金融空白点,特别是解决统筹城乡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高技术产业中无形资产融资、创意产业金融支持、农村农民和城镇居民个体创业和中小企业、微型企业资本支持。城乡统筹发展银行是为缩小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专为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议创立的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主要功能设计为向农村、农民、农业“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也是为城乡土地流转、开发、利用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又称为“土地银行”。
(4)完善金融所有制结构
通过前面分析,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缺口较大,因此在我国要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网点,其最终目的是加快资金回流,把农村地区的资金主要留在农村,把农村以外的资金吸引到农村。具体措施是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县域吸收的存款,应有75%的资金运用于县域经济,其他存款类银行机构在县域吸收的存款,应有60%的资金运用于县域经济。利用邮政的网络资源,支持邮政储蓄参与农村商品流通的资金结算,为农村商品流通提供资金“绿色通道”。
总之,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现在需要是探索创造符合农民需求、适合现阶段农村发展水平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审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4).
[2] 李刚: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5(4).
[3] 邓莉、冉光和: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8).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现代化建设;作用
新农村建设为广大的大学生村官提高了一个提升自己的平台,不但可以让他们把在学校几年的科学文化知识学有所用,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农村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可以说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智力和人才保证,他们是真正的开拓者,领头羊,不仅仅是全国的希望,也是全国各级政府深化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可以优化农村干部的结构
就目前我国的农村形势而言,大部分基层干部不仅文化水平比较低,而且年龄偏大,他们在很多方面思想上还比较陈旧,选拔优秀大学生去农村的基层工作,正好可以弥补现在有农村干部的不足之处,为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不但可以优化农村的干部结构,还可以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组织的战斗力。
2.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所长,推进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锻炼学习都具有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他们可以依靠自己活跃的思维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特点,通过网络,远程教育的方式向广大农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让先进的思想深入农村,用科技致富这一手段改变农村的现有生活,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开展科学调研,加快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从而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3.大学生村官可以让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步伐加快
大学生是现代农民中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当代农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村官通过自己的言行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高素质的文化熏陶,让农民逐步树立起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的思想,从而建设农村成为一个文明,健康的新型小康社会。
二、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
1.大学生村官很多理想与现实有所差距
每一名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心里都有很多的理想,都有着自己的报复和远大目标,他们被分配到农村基层是去锻炼自己,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距,大学生村官要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就需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敢于艰苦奋斗的准备,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农村的面貌。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给予足够的支持,因为毕竟农村的生活是很艰苦的,虽然这些大学生有着强大的闯劲,但是热情和信心与现实很多时候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完全依靠大学生的力量太单薄了,这也就是大学生村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2.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的建设所能发挥的空间有限
很多大学生初到农村工作时,他们并没有被赋予实际权力,不能完全的参与到村委会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中,即便有作用也不大,很多大学生的工作都是从农村生活的琐事做起,很多农村的基层干部也都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认识,大学生在农村干不长,早晚要离开农村的工作,不会长期在这里驻留。另外一方面,很多农村干部心胸狭窄,他们都认为大学生村官有学识,和现有的农村干部比起来,早晚会显出它们的优越性,让现在的农村基层干部存在危机感,担心自己被淘汰,所以很多现在的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不支持,不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
3.大学生村官的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大学生村官在学校的几年生活积累了很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他们刚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尤其是刚刚深入农村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对工作环境还有工作内容都不熟悉,先关的工作经验也不足,面对农村这样的复杂工作环境,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他们一方面需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还要学会改好人际沟通能力,拉近大学生和农民的思想水平差距。
三、大学生在新农建设中的未来工作方向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建设推动的主力军,他们需要在农村的这篇广阔天地上不断的磨炼自己,把自己打造成国家需要的人才,成为党的后备干部。如何才能让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吧村官工作做好,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建设推动作用?在未来的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解决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各种实际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部门要大力新兴对农村有利的建设项目,从林业,交通,水利,民政多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大学生村官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农村实际情况考察调研,上报未来的发展方向,争取利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大对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投入到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至于这样,才可以圆满的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重大使命。
2.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要勇于承担具体的工作内容
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村官选举都是政府部门参与换届完成,在农村的村民中往往引起很多纠纷,大学生村官的加入何以弥补选举工作方面的不足,也可以让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工作中,大学生村官要勇于承担具体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处理事事物能力,从而树立起基层工作的信心。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可以再具体的工作中得到运用,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项目,积极指导农村的具体工作,也坚定了自己的工作信心,为农村的经济建设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3.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能力
大学生村官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和熟练的农村工作方法,应该树立学习意识,向乡镇干部、村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了解村情、民情,在新农村建设中理论联系实际,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去认真感悟、细心体会,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提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能力。
四、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在平凡岗位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大学生村官。只要国家、社会、农村基层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健全各种保障制度、激励措施,做好各项配套改革,大学生村官一定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佳,卞颖桃,邵晶晶.我国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17)
[2] 李泽凤.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J].商场现代化.2010(25)
关键词:土地整理 原则 作用 注意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是建设现代农业与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工程。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必将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买现。
一、土地整理的含义
土地整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通过采用社会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对原有土地利用现状重新进行合理组织利用的过程。它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三项内容。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活动;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林、路、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工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
二、土地整理遵循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
由于区域的地形地貌、水利条件、土壤土质、耕作制度的不同,整理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不同。
(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土地整理应立足长远,做到经济上有效、生态上平衡、社会上可接受,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和最大化。
(三)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原则
土地整理要通过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建设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外部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四)与相关部门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土地整理涉及到土地、农业、交通、水利、林业等多个部门,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时,应认真与相关部门搞好协调,统规划。
三、土地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土地整理是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土地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耕地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视粮食生产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土地整理已成为节地挖潜,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途径。农村土地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数量和利用效率的潜力很大。实行土地整理,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是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主要措施之。
2.土地整理是改善农村基础实施建设的重要措施。土地整理资金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土地出让收入中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通过土地整理的方式直接用于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整理不仅可以改变中低产田的面貌,还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建设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的现代化农业园区的目标。土地整理是解决农村基础实施投入不足的突破口和有效措施。
3.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农业综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土地整理项目结合发展特色农业进行科学设计,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出发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引导农民建设高效、特色、生态农业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土地产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村传统生产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4.土地整理是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土地整理增加了耕地的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为规模经营奠定基础。更好地引导各地区特色农产品向产区集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高效经济产物,构建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5.土地整理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把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土地整理的最重要的目标。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村庄外延式扩张,形成“空心村”,进行村庄整理,使村庄向中心村集中,可以节约土地,调整出耕地。可以改善居住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全面发展。
6.土地整理是改变乡村旧貌、建设整洁新农村的主要载体。土地整理对原有村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从而形成“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村集中”的农村新景象。
四、土地整理应注意的问题
1.土地整理涉及面广,作用重大,组织实施十分复杂,必须采取动员各方面力量,协调配合的方针。在组织实施中必须与相关管理部门和利益团体充分协商,密切配合,统筹策划,才能顺利实施,事半功倍。
2.土地整理是一个长期性事业,土地整理的实施和土地整理结果发挥是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已长远的眼光,战略性的思考组织土地整理实施,保护土地整理的成果,并根据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才能避免重复整理,保证土地整理持续发挥效益。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市化;人文内涵;意义
一、前言
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城市文化与城市形态的产物,彰显着城市的文明与进步,既是一个城市外在的表现形式又是内在文化涵养的体现。是独立而又特定的外部空间中为城市创作的具有普遍大众审美与艺术魅力的城市视觉导视媒介,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新农村建设,抛弃了传统城市孤立冰冷的高贵冷漠气质,创作更加要求“接地气”,追求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可的公共性,不仅通过艺术达到观者情感的共鸣,还有更高层次体验的魅力。达到视觉,触觉,听觉多种形式的统一与契合。更能体现出设计带来的城市人文性体验。
1、因地制宜要求
绿色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管是那种新农村建设其对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在使用新农村建设开展城市环境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生存标准。所以,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时候,一定要依照自身环境情况,依照农村建设的特征和对自然的要求来规划。让农村建设符合自身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环境相符合。这就需要有关人员在规划的时候充分重视该地的环境要素(比如气温、湿度、光线等),还要对上述要素进行缜密的检测以及整体研究。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可以制定出完美的新农村建设方案。在公共环境种植规划方案需要很好的展现生态农村的环境特征以及地区特征。不可以无目的引进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而是要选择以及使用该地新农村建设。
2、生活性和艺术性相融合标准
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需要展现出生活气息,站在公众角度思考设计方案,尽量大道社会公众的要求。另外,新农村建设的运用还需要依照美学理论,展现新农村建设个体和群体的魅力,另外在公众观赏的时候还需要重视整体艺术美。依照艺术性标准,不只要注重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景观,还需要关注到新农村建设的时节变化。此外,有关人员还需要提前设计好各类新农村建设的形状、颜色、线条和配备比值。另外,关注新农村建设间的互相关联和搭配,尽量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安逸的氛围,达到大众观赏的标准。整体艺术布局要符合城市设计的标准和要求。新农村建设的组合一般使用对植、行植等标准,另外在自然式城市绿化设计中,就使用不对称的组合方式,尽量展现新农村建设原料的原有形态。不论是哪种环境都要使用各种不一样的种植方式,比如在建筑物周边一般使用规则式种植,但是在自然环境不好的建筑周边,就可以使用自然式种植,这时需要充分关注空间整体韵律感,尽量营造一种整体协调的感觉。
3、文化要求
城市绿化是维持以及营造城市风情、文脉以及特征的核心部分,需要将自然环境以及本地新农村建设当做根基,把各种民俗、优秀习俗、信仰、历史等加入到新农村建设设计中,让城市绿地体系展现地域性以及文化性特点,突出特点以及个性。依照人和自然整体协调的要求,重视人的感受,依照生态要求,从视觉感受、生态氛围、公众举动等部分来思考,营造一种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的氛围。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全面思考新农村建设本身观赏特点,全面利用其特征提升景观可欣赏性。更好的提升整体观赏效果,提升可看性。
4、生物多元化要求
上述要求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绿地自然化的前提,其是提升绿地整体系统作用的基础。因此,新农村建设绿化需要充分关注恢复以及建设生物多元性。第一,需要全面维护地区自然遗产以及新农村建设,为生物创造更适合他们生存的环境。第二,提升种类意识,关注不同种类新农村建设的综合使用,另外还要充分重视对变种的选择和同化。营造极具地区特点以及新农村建设个性的景观;第三,提升绿地的适应水平,严格制定绿地中各个物种所占的比值等。第四,依照地带性群落的物种分布、组成特征以及规律,正确挑选合适的建设方案。新农村建设搭配一定要突出重点,按照设计要求,使用具有不同特点的新农村建设,尽量在同一个地区使用多种新农村建设或者是两种新农村建设。
二、对未来城市景观发展定位
新农村建设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向前发展的必将结果。城市作为比乡村、城镇更高级的聚落,更发达的所在,汇聚了尖端的科技与工业文明,前沿的信息与精神文明,汇聚了素质更高的人口群体,更先进、便捷的基础设施与生活、服务设施。在这个崭新的信息时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后工业化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速度也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展现着人类城市化进程的辉煌成就。但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过度拥挤的人口密度、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生态失衡等;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抑乏味的城市环境空间,让人们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的建设,找到拥抱自然,拥抱艺术的新生活;人们渴望着更美好的生态绿色家园,渴望受到精神上的抚慰,希望压力的舒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新农村建设呼唤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享受,呼唤更舒适悦目的城市化空间。
三、结论
现代城市建设走向公共领域,成为优秀的公共艺术,在艺术创作上应创造出与自然环境,人文气质相吻合又赋予城市地域个性,充分体现艺术和大众无限亲和的作品。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我们已然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陶瑞峰 朱芳玉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新校区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水利建设;战略意义;问题;
原因;保障措施
一、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的战略意义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村水利更是农业的命脉。经过多年努力,全市农村水利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人多地少,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衡,各地农田经常受到水旱灾害的威胁,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战胜灾害、建设高产稳定田,一直被看作农业发展的命脉。为此,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水利,更多地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相应的水利建设主要是以蓄水、引水、提水、灌溉、抗旱排涝设施为主要内容的水库、沟渠、排灌站、水井建设及小流域治理等。
首先,从农业生产看,农村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坚实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目前我国灌区以占全国4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80%的商品粮、90%以上的经济作物。随着人口的增多,粮食增产任务越来越重。近些年江苏、浙江、上海等建设了高标准农田水利的地方,都是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地方。
其次,从农民生活看,农村水利建设是保障农民饮水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坚实基础。水利是民生之本,加快水利建设,保证饮水安全和防洪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第三,从农村生态看,农村水利建设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社会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当前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这些问题的背后或多或少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程度不同有密切的关系。做好水利工作,调节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用水公平,营造稳定的用水秩序,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将水资源与粮食、石油并列为战略资源。有的还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将水短缺列为危及世界粮食安全,危及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的严重问题。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来重新认识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的战略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调整发展思路,走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新路子。
二、如何看待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农村人饮解困取得历史性成就,2000年至2005年解决了7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农村水利建设仍存在不少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是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薄弱。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半数以上的耕地没有灌排设施,产量低而不稳,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近40%的水库病险问题严重,近40%的灌溉设施已经损坏,近80%的灌溉耕地只能抗御一般性干旱灾害。农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严峻。由于水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且治理不易,目前我国农村仍有近3亿人饮水不安全,高氟、高砷、苦咸等水质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全国4万多个乡镇中有1/3缺乏符合标准的供水设施。
三是防御水旱灾害能力偏低。总的来看,我国防御水旱灾害工程标准和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每年水旱灾害造成的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居高不下,表明我国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仍然偏低。
四是水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同时又存在着严重的用水浪费和水体污染问题。对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导致不少地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等一系列问题。
三、如何完善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建设的保障措施体系
(一)规划保障。水利规划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要在进一步查清区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农村水利规划,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规划一旦形成,要严格组织实施,通过落实规划,逐步解决当前地表水利用不足、地下水过度开采、客水流失量大及水污染等问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资金保障。农村水利建设朝着新农村建设方向发展,涉及的范围扩大了,囊括的内容增多了,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三)组织保障。村水利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是项目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四)民主管理保障
1.加强宣传,提高对水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战略地位的认识。
2.加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
3.构建管理新主体水利协会。水利协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的“业主”。
(五)科技保障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市化;生态化;循环经济
我国是农业大国,新农村建设始终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大连市农村面积占全市面积的80%,农村人口290万,约占大连市人口的1/2。因此,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就谈不上大连的现代化。目前,大连市新农村建设成果斐然,全市已确定了16个乡镇和104个村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乡村。但是,大连市农村各地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农村现状差别较大,基于此,我们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就加快大连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彻底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农村城市化决不是将农村建成城市,它应当保留着传统农村的自然面貌。农村城市化就是要让农村的经济城市化、农民的生活水准城市化。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村推动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农村推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农业科技化,农村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和农贸信息化。
1.农业科技化
几十年来,每家每户的农民总是在自己的田地里重复着上辈人的种植品种。近年来,大连市虽然基本完成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但还有许多地方停滞不前。科技化程度低下成为当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只有优良品种的更新才能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大连市政府决定推广普及符合农业生产实际的10项农业增产实用技术,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注入科技动力源。市政府推广普及的10项技术为测土配方施肥、脱毒薯类覆膜两茬生产、新型大豆种衣剂、黄瓜定型定量保护盒和海参健康养殖技术等。为鼓励农民使用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大连市财政除了每年安排 2000 万元补助金外,各区市县也将根据当地推广10项技术的实际安排配套资金,此举切实让广大农民受益。必须积极引导农民使用现代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发展精品和高附加值农业,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
2.农村工业化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粮食就是解决吃饭问题,生产环节单一。要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就得跳出农业,用工业化的思维来解决农业问题、谋划农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围绕市场转[1]。吉林省将玉米作为工业生产链条的一部分,形成了“玉米头、化工身、轻工尾”的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的工业化思维值得借鉴。实践证明工业化不仅没有伤及农业,还实现了兴工强农,以工促农的双赢。因此,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创办一大批带动型龙头企业和农民资源联合的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是增强乡镇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
3.农民知识化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是农民知识化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大传播覆盖面,分别从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等方面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从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农贸信息化
准确快捷的信息是农产品销售畅通的保证,信息化也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网络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大连市农村整体信息网络还未建成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推进信息网络延伸,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创新信息服务模式。特别是建立专家咨询、分析预测等信息应用系统,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指导。积极引导农民应用电脑网络,以信息化带动农村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加速农村生态化建设
加速农村生态化建设,是农民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落后于城市,不仅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上,还集中体现在人居环境上。虽然改革开放后农村落后面貌正在改变,但多种因素长期积累导致农村人居环境普遍较差。比如,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强度的加剧,生产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大量增加,超出农村生态环境自我平衡能力;村庄规划和管理缺位,长期以来缺乏规划引导,村内道路、供水设施、排水设施、垃圾集中清运设施、住房与畜禽圈舍混杂;大连市地处丘陵地带,干旱少雨,“饮水难”一直困扰着农民。2005 年大连市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大大低于城市,约 60%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极易发生水污染事故,对农民的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需要,进行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切实解决环境“脏、乱、差”的现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内容。因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要求。
经过对大连市农村环境及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立足于已有基础,应优先整治供水、道路、排水、垃圾、废弃宅基地、公共活动场所、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项目。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改厕工程、垃圾收集与处理工程,这是改变农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确保农民饮水安全,已被列为大连市“十一五”水务工作的首要任务。从今年开始,大连将工作重心从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向解决饮水安全转变,市政府计划投资 1.3 亿元,开工建设 100 项供水工程,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如今在大连农村,老式旱厕也逐渐被清洁环保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取代。大连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现已达79.76%,累计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 2.4 万余座,今年还将筹建 7200 个无害化卫生厕所,通过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既避免了过去旱厕对生活水源的污染、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又切断了相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意义深远。为此建议加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力度,扎实有效地推广到每家每户。目前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不足,农民自建房屋、村路、水坝、小桥等设施一般来源于募集捐助,村集体没有能力投入,社会资金、政府公共财政很少投入,使村庄设施欠账严重。当前重点是制定和实施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参照政府的指导性目录,充分考虑后续的村庄规划与管理需要,突出乡村特色和可持续发展。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确定整治项目的空间布局与技术要求,明确整治项目的主要指标。以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生态化建设。
三、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影响新农村建设最直接的问题。现今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是建立和谐农村的一大障碍。农民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并不考虑环境代价,致使一些有机物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比如,我国每年农业秸秆资源大约有6亿吨,居世界首位。除少部分秸秆被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和造纸原料外,大部份秸秆资源被集中在大田焚烧掉。其实,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上,秸秆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利用的途径主要集中在能源、饲料和肥料三个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然开展了秸秆的开发利用,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还比较低,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水平落后,秸秆利用研究与推广脱节,大量宝贵的秸秆资源沉睡、废弃和流失。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生物链之间的作用来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一生产模式将损坏环境的废弃物加以利用,使其转化为经济产品。沼气的利用,可以使茅厕入屋,室内洗手间的下水直通沼气池,可以使农户在冬季采用暖气取暖,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把火炉搬进房间。农户可以直接把粪便回收入沼气池,既洁净了生活环境,又促进了沼气的生产,这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现代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利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可以有效解决。
循环经济目前最值得推广的是“四位一体”生产模式,这是辽宁省首创的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综合工程[2]。该工程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有机组合,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取得能流、物流和社会诸方面的综合效益。近几年来,“四位一体”以其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农产品无污染、无公害,能够节水、节能等特点,在大连农村发展庭院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们的基本规律是将自然界光合作用生产的植被(包括秸秆、谷物、草原、林果等),先在生物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消耗、转换,形成符合人类多种需要的农、牧、渔、副产品。再将在转换过程中或转换后剩余的废弃物,送进沼气池进行生物发酵,转化为沼气、沼液和沼渣。用作能源、肥料和饲料,形成良性的自然生态经济循环。普兰店市花儿山村农民张彦成从2001年起,利用“四位一体”即蔬菜大棚、猪舍、厕所及沼气池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工程,开始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发展家庭养猪项目。沼气池上建大棚,大棚里种蔬菜、建猪舍、厕所。沼气用来做饭,沼渣用来给大棚蔬菜当肥料,能源综合利用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链条。
据统计,“十五”期间,大连市已发展“四位一体”等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农户18508户。按照《大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纲要》要求,到2010年,大连市农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农户可达到10%以上。可见,循环经济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加快发展,促进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开辟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张晓庆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徐鹏春 大连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发展现代农业是关键
传统的农耕时代,已经是遥远的过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发展现代农业则显得格外重要。而现代农业就是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改造中低产田,加快农业标准化种植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健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推行农业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所共知,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和重要的生活保障。因此,稳定并完善土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的必须选择。
但是在农民人均耕地面积1.45亩的关中地区,要依靠这点儿土地发家致富是不可能的,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要破解这道难题就必须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依法加快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也就是说每个家庭所分得的承包土地经营权,名义上仍然属于这个家庭,这个家庭可以将这个经营权进行流转,从而获得流转经营权带来的相应收益。流转后的土地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集中连片种植,从而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承包流转后的集中连片土地的农户可以靠此实现生活宽裕。这样既稳定了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确保了流转土地经营权农户的基本生活,维护了农村稳定,也为这些农户离开土地从事其他产业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实施现代农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依法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首先是进行土地规划(主要用于现代农业)。按照土地自然形成的条块,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由自然形成的整片土地的各村民小组共同协商,对该片土地整包规划,整包开发利用。规划利用要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和对该地区的整体规划。其次要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推进。整包规划的土地,其承包经营权在相关农户,要引导、宣传农户自愿参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对自愿参与流转农户的土地要按照其亩数和土地品质及近几年来土地收成情况,合理估测全年粮食产量。在此基础上,协商每年有偿的粮食数量或按每年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折合的现金数量。并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合同中除了有偿流转的条款外,还要加上如果需要帮工优先从流转农户中选用的条款。对不愿意参与流转的农户可在其他地块与愿意的农户对调土地。再次对流转土地进行招拍。按照该片土地的规划,公开对流转土地承包开发权进行拍转,拍转对象不限定在该片土地所属的村民小组内,但是在同等拍价的情况下,流转土地的农户具有优先权,其次是村民小组内的农户,然后是行政村内的农户,最后是行政村外的农户或其他自然人。拍转期限以10年为宜,最少5年,这便于竞拍者作长期投资,作长远打算。
同时,要着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此,首先要科技包扶。各地县政府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为整包开发的农户提供全程的科技支持,明确专人包扶,免费检测土壤成分,根据土壤成分提出粮种配方,同时根据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施肥配方、施药配方等,使整包开发的土地能够按照农业标准化种植,确保粮食生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其次要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关中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数农民是靠天吃饭,能够灌溉的土地有限,而灌溉多采用大水漫灌形式,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政府要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整包开发农户,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兴建集雨水窖设施和采用节水灌溉设备,把整包开发的土地变成旱涝保收的粮仓。其次,要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减少务农人员的比重。要切实兑现国家农机补贴政策,鼓励整包开发的农户积极购买农业机械,提高农业作业速度和水平,减轻农业劳作的强度,为深度开发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也为逐步减少农业人口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这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民增收是目的
党的农村政策只有一个:就是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陕西省出台的一系列劳务输出配套政策,积极组织实施劳务输出工作,特别是对流转了土地使用权的农户要认真进行登记,要根据性别、年龄、特长和劳务输出愿望等进行分类造册、登记在案,同时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以便有组织地实施劳务输出工作,确保每户流转了土地使用权的农户有一至两名劳动力转移输出出去。这里要注意:年轻人劳务输出的去处重点在外省、在沿海地区,年纪较大的人劳务输出的去处重点应该放在就近的关中城镇。因此,关中地区的各级政府要出台有关政策,即本辖区的各单位在劳动用工上要优先使用本地区的劳动力,特别是适合农民工的岗位要优先安置流转了土地使用权的农户。这对确保农村的成功和未来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要积极开发公益型岗位,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关中地区有中心城市8座,建制镇405个,城镇化水平达到40%,这为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从关中城镇群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城镇存在脏、乱、差的状况(尤其是背街小巷),绿化覆盖率较低,城镇管理水平较差,人居环境亟须改变,这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因此,各级政府要建立目标,健全机制,确定专人,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才能取得长期效果。那么这里面可开发的公益型岗位一定不少,除了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外,应该主要用来解决农村愿意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农户的就业问题。城镇道路的养护、绿地林木的种养护,也都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安置流转出来的农户。同时城镇里面的大商场、大饭店、大宾馆也有农民工可干的工作,有关部门不妨有组织地进行开发用来安置这些农户。
另外,围绕关中城镇群,开展“一村一品”工程。“一村一品”工程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狠抓农村经济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关中农村要立足关中城镇群,树立配套城镇、服务城镇和城镇人的思想,开展“一村一品”工程。首先政府有关部门既要掌握城镇群需要什么配套、需要什么服务、城镇人需要什么服务,还要掌握农村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文化民俗资源等情况,取长补短,引导、开发、培植、服务于城镇群的“一村一品”工程。比如:根据城镇人的饮食需要,培植种养业,养猪、养鸡、养肉牛奶牛、养兔子鸽子、养鱼蟹虾青蛙等,种植杂粮、豆子、蔬菜、水果等,当然培植种养业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这样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一村一品”工程才能发展壮大形成规模,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渠道。还可根据城镇人对改善环境的需要,培植花卉苗木业,用花卉盆景装点装饰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根据城镇人的文化旅游需要,培植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生态农业游、瓜果采摘游、农耕体验游、民俗文化游等,并配套以品尝农家饭菜,使城镇人节假日有个好去处,农民有个好收入。当然,也可根据城镇产业发展的需要、基础建设的需要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开发培植“一村一品”工程。总之,要下大力气、想方设法开发“一村一品”项目,使之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整治村容乡貌建设生态家园
农民生活质量如何,与农村卫生环境不无关系。因此首先应重视做好村庄的远景规划。建议关中各地的县政府,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帮助村庄制定高起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远景规划。这是村庄建设的目标和蓝图,是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因此,也应该成为全体村民共同的念想。这是建设整洁美好家园的前提。
其次要抓好村庄道路的硬化。农村道路大多是土路,一遇下雨下雪就泥滑不堪,不仅影响老百姓的出行,进而影响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也直接影响村容村貌。因此,硬化村庄道路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首选。目前,政府出台了农村道路建设资金补贴政策,但对某些农村而言,自筹部分仍然有困难。这就需要村干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以资源换资金解决这些难题,推进农村道路建设,为建设整洁家园奠定硬件条件。
同时重视抓好沼气池建设。沼气池建设对解决农村生活用能、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治理畜禽粪便造成的面源污染、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五”期间,陕西省户用沼气池建设总数达到37.5万口,占到全省农户总数的5.3%,2006年又新建户用沼气池15万口,累计总数达到52.5万口。2007年全省户用沼气池建设的任务是20万口,比前几年建设总数的1/3还强。但是,仅靠户用沼气池还不能完全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粪便污染和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等问题。还应该建设规模更大、众多农户共用的沼气池,这样的沼气池不仅可以处理人畜粪便,还可以处理庄稼秸秆、落叶、瓜果蔬菜等生活垃圾。这样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供生活用能,还可以为生态农业提供有机肥料,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有关部门不妨就此加以研究,进行示范试点。
另外要积极开展绿色家园建设。目前陕西省围绕新农村建设实施的以庭院、村庄、路渠绿化和村周一片林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工程已经启动,102个试点村的作业设计方案全部完成。关中地区未纳入试点村的村庄,应该参照试点村的作业设计方案,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制定“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工程方案。庭院林木应以果木为主,配以花草等观赏性植物。村庄应以观赏性林木为主,并点缀必要的花草植物。路渠和村周应以用材林木为主,即可获得经济效益,又可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绿化所需的种苗应统一供应,管护可实行村庄绿化与路渠、村周林木捆绑式责任制,林木收益与管护效果挂钩的办法。
当然,结合陕西省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的现状,关中还要加强集雨池塘的建设。这对村庄绿化和农作物灌溉都有好处,这样的集雨池塘还具有湿地作用,对调解局部小气候有很好的作用。建议大的村庄(800户以上)应设计两处集雨池塘,小的村庄(500户以下)有一处即可。下雨时,能使全村的雨水都流入集雨池塘;下雪时,可成为全村堆放积雪的场所。
摘要:
90年代初,青州市南张楼村“巴伐利亚试验”为探索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提供了参考。本文简要介绍了“城乡等值化”概念和“巴伐利亚试验”的实际操作过程,立足于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和面板数据回归等经济计量方法,对“巴伐利亚试验”的效果和意义进行了简要评析,并进一步阐明了“城乡等值化”模式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巴伐利亚试验;城乡等值化试验;Logistic回归
中图分类号:F30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500830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的模式已经明显地从单一的集体农业经济模式转换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这一点在村庄发展层面上表现得尤为突出。1990年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在德国赛德尔基金会的帮助下,开始进行德国式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巴伐利亚试验”,也称“城乡等值化试验”。赛德尔基金会所倡导的“等值化”理念是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实现“在农村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的目的,使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缓解农村人口向大城市的盲目涌入。这一计划自50年前在巴伐利亚开始实施后,已经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城乡等值化”的建设理念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来说意义非凡。这是因为,“城乡等值化”的建设理念是将建设的基点立足于农村,追求的是农村的发展,并不是要将农村城市化;追求的是与城市不同的、更符合农民需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就为以有限的财力物力给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供了可能。
一、“城乡等值化试验”的背景
1.“城乡等值化试验”在德国的实施
巴伐利亚州位于德国的东南部,面积7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 200万,是德国最大的农牧区,60%的人生活在农村。2003年巴伐利亚州的社会生产总值达3 709亿欧元,超过欧盟25国中的19个国家,其中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年产值为320亿欧元(其中农业净产值60亿欧元),是仅次于汽车和机器制造业的第三大产业,农产品的出口额也明显高于德国和欧盟的平均水平。巴伐利亚州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城乡差距,主要得益于其在农业和农村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承的“城乡等值化”理念。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在农村实施土地整理和村庄改造,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并逐步消除农村在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与城市的差异。根据联邦德国《土地整理法》的规定,土地整理分为常规性土地整理、简化的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快速土地合并和自愿土地交换5种类型。其中以常规性土地整理最为常见,其目标是改善农林业经济的生产条件,并促进土壤改良和土地开发。常规性土地整理项目由上级土地整理机关批准立项,其涉及范围可以只包括一个村或乡镇,也可以横跨几个村或乡镇。这种土地整理通过重新安排不动产、修建道路网、兴修水利等措施实现整理目标。土地整理工作由土地整理局负责,统一协调涉及土地整理的各方利益。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政府还十分注重对历史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立法、规划及措施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努力做到互为保障、紧密结合。德国巴伐利亚州通过土地整理和乡村革新等措施,使农业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高,被许多国家视为现代化农村建设的典范。
2.“城乡等值化试验”在南张楼村的实施
南张楼村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西北部,处于寿光、光乐、青州、临淄四县(区)交界处,距离青州市区20多千米,2006年全村人口总数4 260人,耕地面积421公顷亩。由于南张楼村具有典型的北方农村的特征(地理位置并不优越,资源禀赋相对较差),1988年山东省政府和德国巴伐利亚州以及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同把南张楼村确定为“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合作试验区”。该试验主要包括片区规划、土地整合、机械化耕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发展教育等多项措施。“试验”科学地设计村庄发展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明确了村庄的功能分区。具体而言,村南边是工业区,村东边是大田区,村北边是文化教育区,村中心地带则是生活区。通过土地整理,南张楼村400多公顷农田被规划成了若干个23公顷的大田,田间道路全部硬化。在进行房屋改造时,按照德国方面的要求只要不是太破旧的房子就不要拆掉。村庄改造不追求形式主义和表面繁荣,把有限的资金进行集约利用,切实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此外,“试验”也十分重视村庄的教育投资,赛德尔基金会为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分批对老师进行培训,并在村民中开展文化培训,提高村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在南张楼村,目前取得农业技术“绿色证书”、会计资格和其他职称的村民达到280人,800多人接受了中等教育。通过技术培训,村里很多青年去西欧、韩国和日本进行研修和务工,回国后这些年轻人纷纷在村里进行投资建厂或者到城里做生意,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和新观念的传播者。借助该试验,南张楼村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居住区道路路面全部硬化,对上下水管道进行统一整理,完善自来水供水系统。同时,村政府还在文化教育区建立了学校和休闲广场、文化博物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调研问卷分析
城乡等值化实施的16年来,南张楼村人均收入平均年增长316.25元,2005年人均收入达到6 080元,高于同期青州市和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分别为4 630元和3 931元)。那么南张楼村村民对实施了近16年的“城乡等值化试验”是否满意,满意程度有多高?城乡等值化试验又是否具有普适性呢?为调查南张楼村巴伐利亚“城乡等值化试验”的进展情况,并分析该试验给该村带来的影响,本调研组于2006年8月5日―8月13日,赴青州市南张楼村、青州市区、寿光市区,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交流、村民走访等方式对该村村民和村领导、邻近地区城市居民进行了实地调研,意欲总结出此模式发展建设的可借鉴之处,并据此进一步探讨具有普适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1.调查对象描述
调查资料来自于对青州市南张楼村和其周边的青州市市区、寿光市市区2006年8月的实地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随机取样入户调查和街道调查相结合,共发放问卷198份(农村问卷128份,城市问卷70份),获得192分有效调查问卷(问卷有效率达96.97%)。调查项目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和新农村建设相关问题两部分,共51题。问题以封闭式提问为主,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个别问题采用开放式问答。通过数据整理和剔除无效样本,本研究实际采用的样本192个,其中男性占67.1%,女性占32.9%;小学文化占6.25%,初中文化占31.8%,高中和中专文化占42.7%,大学文化占18.2%;农村人口占64.1%,城市人口占35.9%;农村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占34.9%,从事农业的占65.1%。年龄18岁以下占1.5%,18―30岁占36.5%,30―40岁占32.3%,40―50岁占16.1%,50―60岁占8.9%,60岁以上占4.7%。
2.研究方法与变量描述
对于二值响应变量问题,通常使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来研究离散二值响应变量和一组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二值响应变量中,响应变量的取值有两种可能,为方便起见计为1和0,假定X是一个自变量向量,ρ是要建模的响应概率,线性Logistic回归形式可以表示为下列公式:
回归方程中的因变量可以通过不同的问题设计来反映,在满意度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因变量分别为青州市南张楼村村民对他们现实生活的满意度和对“城乡等值化试验”(以下简称“试验”)的满意度。由于总体满意度是一个四分类的因变量,为了减少因变量过多引起的空单元问题,对于因变量的处理我们采用聚类分析法(使用欧式距离作为距离的测度,使用Ward方法进行聚类)对所有的样本总体满意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聚类为两类时效果最佳。因此,我们根据聚类的结果,把总体满意度转换成一个新的二分类的反应变量,当因变量值为1时表示满意,为0时表示不满意。
对于自变量的选取,本文主要考虑收入水平、村民受教育水平、村民工作性质和村内民主化程度对各因变量的影响,并加入性别、年龄和家庭规模等控制变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遗漏变量导致的虚假回归问题。在处理自变量时,需要对性别等多个变量赋值,对各个解释变量的定义见表1。
3.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村民满意度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结果(表1),可以做出如下判断:
(1) 收入水平与满意度正相关
收入水平越高的村民和收入增加的村民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和该试验的满意度也越高。考虑到南张楼村所具有的“北方农村”典型性的特征和数据的可获性,我们利用历年《潍坊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作进一步分析。在回归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对于自变量的选择,我们用年末乡村实有劳动力与乡村总人口的比值表示农村劳动力丰裕程度,用机播面积与农业总播种面积的比例表示农业机械化水平,用农作物单产表示农业生产效率,用政府支援农业基本建设资金表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性并克服异方差问题,各个变量均采取对数形式。此外,我们通过设立城市行政级别虚拟变量,来反映行政级别差异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根据统计年鉴已有的相关指标,我们分别利用截面数据回归和面板数据回归得到方程(1)―(4)(表2)。近年来南张楼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建、土地整理项目的开展和周边市区城市化水平提高所产生的辐射作用,这与我们回归方程的估计基本相符,这也证明了南张楼村所具有的北方农村的典型特征。
(2) 村民从事的职业不同,满意度也不同
相对比从事农业的村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村民对现实生活感到更加满意,然而他们对于试验的满意度却比从事农业的村民低。南张楼村的机械厂和纺织厂的职工年平均工资接近10 000元,这远远高于从事农业村民的平均收入。在南张楼村,从事这些非农产业的村民往往成为村民羡慕的对象,他们从事的行业可以用村民所描述的“比较体面”一词来形容。可以说,较高的收入水平和认可度是他们对当前生活水平满意的主要原因。那么缘何他们对试验的满意度相比从事农业的村民却相对较低呢?
南张楼村自从试验实施以来,农村劳动力从业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从事农业劳动。近年来多数家庭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单纯从事农业劳动的家庭收入相对较低、波动性较大。第二,从事非农产业。主要是在村内纺织厂、机械厂和塑料厂等从事技术性较低的工作。他们的收入相对较高,农村企业所特有的“白天进厂,下班种地,农闲上班,农忙下田”工作模式也是吸引他们留在本村企业工作的重要原因。第三,国际劳务输出。南张楼村的多数家庭都有一到两名家庭成员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做短期劳务输出,这部分村民不但在国外开拓了眼界,也学到了技能。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回国后会选择进城工作,以期望获得更高的劳动回报。对于在村内从事非农产业的村民而言,虽然他们的工作相对稳定,但由于受所从事岗位技术水平和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工资水平提升的空间有限。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通过利用“国际试验”这样一个无形资产争取到的发展非农产业和进城、出国的机会才是该试验成功的要旨面,自己却并非是试验实施过程中的最大受益者。这一点在问卷中也得到了体现,从图1可以看出近70%从事非农产业的村民认为试验的实施让他们学到了更多的技术,但多数村民认为在“试验”的实施过程中,其工作条件、工作的稳定性等方面没有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我国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倒U型”关系,即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禀赋的农村劳动力优先选择
的不是异地转移,而是选择在农村的非农产业就业,其转折点是初中文化程度[1]。根据对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在南张楼村81.3%的从事非农产业村民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而且77.3%的村民认为近几年来农民工进城找工作已经变得更加容易,那么为何南张楼村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现象呢?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南张楼村村民认为农民工进城工作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仍然是就业问题,结合表3我们进一步发现对于村民选择工作而言,他们更加看重可以获得的学习技术的机会和工资水平。Stark将农村人口流动解释为农户家庭生存能力的一种扩大[2],即用范围经济替代了有限保险能力的规模经济,从而使农户家庭可以面对不同的市场分担成本和分享收益。对于南张楼村的村民而言,他们离开土地进城是为了得到他们在农村得不到的资源,即以等量但不等质的劳动获得更高的报酬以及享受城市生活。然而,受体制的制约,他们主要在非正规部门从事着一些城市居民所不愿从事的工作。一方面,这些非正规部门很少会给他们提供技术培训的机会,收入稳定性较差,从而减少了村民进城务工的收入预期。另一方面,南张楼村已经“规模化”的国际劳务输出也扩大了他们的选择空间。事实上,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与其说是一个劳动市场不均衡的函数,不如说是一个资本和保险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函数,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对那些面临资本约束和农业风险的南张楼村农户家庭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济或资金的中介。
从图2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大多数村民认为户口问题已经不是制约农民工进城工作的主要障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推进,依赖国际市场和依靠城市自身积累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逐步取代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潍坊市土地有偿使用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也使得城市运行成本和各种“暗补”市场化,城乡间的土地级差已经成为城市通过市场手段抑制“盲流”的新手段,户籍制度等制度约束由于近年来市场化的发展已经大大弱化。调查显示,虽然南张楼村非农产业已非常发达,绝大多数农户对农业的依赖也已经逐渐弱化,但我们发现农地对农户的传统束缚依然很强。农地流转仍然处在偶然的、私下的小规模流入流出阶段。由于农地不能有效地变现,农民缺少实现迁移和身份转移(非职业转换)的启动成本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健全农业用地的流转市场,有利于农地通过市场向生产效率高的农户集中,并优化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
纵观南张楼村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没有非农产业的稳定发展,农户分化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在选择工作时都非常看重企业所提供的学习技术机会(问卷中91%的村民愿意在现有工作条件和收入条件下接受各类职业培训),不太看重工作是否体面。此外,农村村民择业时对就业单位给予的工资水平非常看重,城市居民择业则更加看重企业提供的社会保障水平。因此,农村非农产业在改进其自身管理水平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为实现企业产品升级和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创造条件。
从回归结果的多数估计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年龄对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该项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176和0.076,且在1%的显著水平上统计显著。这表明,村民对生活和试验的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年轻的村民相对年长的村民在观念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新生代”他们有更少的务农经历。尽管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不高,但他们当中却有更多的人希望留在城市而不愿意返回农村[3]。相比年长的村民,年轻的村民对试验的评价往往会更加苛刻。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年轻村民的这些特征也表现在他们的移民倾向上,即他们比年长的村民往往有更强烈的移民愿望。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村民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也越高,从1985―2005年南张楼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由10.2%提高到60.6%,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基本上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较高学历群体也
恰恰是村内高收入群体。此外,村内民主程度的增加也是村民对现实生活和试验满意度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结语
“城乡等值化”模式对于建设一个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可能预示着某种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即不通过耕地变厂房、农村变城市的方式使农村在生产、生活质量上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农村可以通过城镇化把农民留在土地上。南张楼村的发展模式是一次由国外组织与机构支持的村庄发展模式的“试验”,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德国经验与中国现实互相作用又相互协调的一个结合体。尽管现在的南张楼村不是德国专家理想中的中国新农村的范本,但它也显著区别于中国农村大批农民进城打工的常态。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中国农村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环境与农村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是与二战后德国的情况不一样的。南张楼村更多的是通过兴办非农产业实现了把农民留在村里,这是有悖于“巴伐利亚试验”初衷的。此外,改造村民居住环境、改善村内企业的生产条件、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固然重要,但从目前中国村庄发展的现实来看,形成好的发展机制、建立好的村庄治理结构、营造好的制度环境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加根本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2).
[2]Stark, Oded.The Migration of Labor[M].Oxford and Cambridge, Mass.B.Blackwell,1991.
关键词:新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体制;商业银行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7-0052-03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同时也给农村金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的农村金融并做好下一步的金融支农工作,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较多问题,其整体功能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当在对现存问题清醒认识、认真检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一、农村金融的现实状况及其问题
按照目前的金融机构布局,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一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除中国农业银行外,其他几家国有商业银行或者撤销机构,或者很少发放贷款,将吸收的资金转到城市。农业银行在农村的资金投放也逐渐减少。邮政储蓄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只吸收存款,资金转给人民银行,自己不发放贷款。银行和邮政储蓄都导致了农村资金城市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根据职能定位,只发放粮棉油收购和储备贷款;随着粮食企业的改制,政策性贷款全部收回。由于农村农业龙头企业少,粮食加工企业规模达不到规定标准,农业发展银行贷款难以投放,政策性金融服务缺乏连续性。这样,金融支农的重任全部落到了农村信用社身上。农村信用社服务于辖区的特点,决定了它吸收农村资金,对农村发放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金的农村内部循环。但是农村信用社每年通过缴存存款准备金、转存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等方式,也有大量转移农村资金的现象。同时,农村信用社由于资产质量差、自营资金有限,可用资金紧张。
农业是风险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相对于这个最需要金融支持的领域,县以下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意识明显欠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大都为质押贷款,而且都是本行存单质押。信贷支农创新不足,缺乏整体合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由于其资金流失、服务缺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效益,也影响了农民增收的速度。目前的状况是,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却减少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资金却流失了;农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兴起了,融资却更难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对称,供求矛盾突出。
二、农村地区丰富的金融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多方面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既有传统的金融需求,也有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需求。
(一)农产的金融需求。我国农户既是独立的生产主体,又是基本的消费单位;既是农村资金的主要供应者,又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对象。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农村中传统的金融需求,也是目前农村金融需求的基本构成部分。随着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农业对资本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广大农户进行生产、流通所需的大量资金,需要大量外部资金的注入和支持,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二)乡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乡村中小企业,是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企业组织。它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资金融出、结算和资金融入,以资金融入的需求为主。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基本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存款服务和结算服务,但由于资金规模、贷款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对企业的贷款需求满足程度较低。由于乡村中小企业是在1970年代后期,适应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金短缺的特点,以劳动密集型的社队企业起步,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这就决定了这类企业自有资金占比极小,特别需要金融信贷的支持。当正规金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时,企业就转向非正规金融寻求资金,从而刺激了民间金融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动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一是由生产性需求向生产需求与消费需求并举的方向转变;二是由种养业需求向多元化需求转变。传统种养业信贷市场份额下降,规模化种养业、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个体私营经济等新的贷款需求逐步增长;三是由分散小额借款向集中大额借款转变。农村经济正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各类经营实体需要征用土地、购建厂房、开发产品、扩大营销,资金投入额度不断加大。
总起来看,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农村金融需求在数量上日益增长,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对“三农”的支持方向不断拓宽。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种植、养殖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城镇化和农民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环保和特色资源开发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需求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存放汇业务,银行卡、保险等中间业务将快速增长。
然而,农村金融的现状导致农村金融需求没有得到有效地满足。农村信用社的反映是,农户联保贷款和小额农户贷款基本能够得到满足,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求满足程度低一些。对于后者,农村信用社的解释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抗风险能力低,信用意识淡薄。而笔者接触到的许多农户和农村企业则反映,他们与农村信用社打交道很难,很多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一些典型调查也证明了农村经济主体金融需求满足率低的事实。同时,农村信贷供给与农村信贷需求的结构矛盾突出。一是贷款期限短。农业生产周期长、收效慢,特别是一些生态农业,周期更长,一般需要三至五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般需要三年左右,而农村信用社受信贷管理体制制约,贷款最长期限为一年,信贷支农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相适应。二是贷款额度小。农村信用社为规避风险,大量发放小额贷款,对大额贷款控制较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三是投入领域窄。在贷款投放的产业结构上,注重了种植业和生产资金需求,忽视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在贷款的用途结构上,注重了农业生产环节,忽视了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民生活。农村金融服务供求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困难之一。
三、农村金融需求不能有效满足的原因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是由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造成的。上文提及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残缺与网点撤退、金融机构权限上收、农业的风险低效性、农村资金流失都是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地区信用缺失和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相互作用,形成农村金融供给的瓶颈。一是部分农户受传统观念影响,信用观念淡薄,短贷长用,甚至出现有钱不还的现象,造成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差,贷款质量低。金融机构由于遭受损失而产生不愿贷款的倾向。加之近年来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断加强,受贷款责任终身制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农村资金供给方面更加慎之又慎,逐渐形成了资金供给的瓶颈。二是农村金融需求缺乏必要的信用工具,如担保、抵押等,使其需求难以实现。
(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总体水平偏高,造成农户贷款利息负担过重。农村信用社在制定贷款利率上,没有考虑借款人信誉、贷款风险程度等借款人的特征信息,没有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利率,而是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简单地套用政策规定,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给农户造成沉重的利息负担。过高的利率水平,抑制了农村经济主体的贷款需求,使得农业这一国民经济最弱质的产业和农民这一社会阶层中最弱势的群体,无法享受金融发展带来的便利。
(三)为三农提供的保险服务不足,既不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也不利于金融服务的整体推进。目前在农村开办农业保险的机构较少,开办机构所办农业保险的险种也少,农业保险业务逐年萎缩,对农业的保障作用减弱,不能覆盖农业生产风险。农业生产一旦遇险,农民收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其结果一是增加农民偿债的困难,降低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二是通过降低农民收入水平来抑制农村金融需求的发展。农业保险与其他种类的金融服务之间存在一种联动和补充的关系。
保险机构承保农业风险积极性不高,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集中而承保成本大。目前农业保险险种大多亏损,这与保险公司商业化经营的目标是背离的。应当说,各类金融服务在农村的困境有着基本相同的原因,应当针对这些原因,站在政策性支农的角度,一揽子解决现存问题。
四、构建新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
(一)涉农金融机构要切实强化对服务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调整信贷政策,改善经营思路,整合金融资源,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力度。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转折点,在营造新农村金融的局面中有所作为。
(二)调整政策性金融职能,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经济发展不能完全靠市场,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和推动。为此,应当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通过补偿性支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缓解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应当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适当扩大其业务范围,允许开办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贷款等,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等纳入支持范围,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
(三)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商业性金融支农。通过设立农业担保基金、对金融机构支农贷款进行贴息来撬动商业性金融对农业的投入,通过税收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县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拿出一定比例的新增贷款支持农村,其上级行要给予基层行信贷权,使基层行能够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加灵活的金融服务。
(四)重新确立农业银行的支农主体地位,把其经营策略定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框架之内。应立足县域实际,着眼三农,从“小”做起,特别是对农村粮食深加工、农业产业化经营及涉农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对那些扶持一下就能上去的个体、小型企业,要给予积极支持。因地制宜,因情而定,灵活运用资金,重新找回服务农业、以农生存的阵地。
(五)农村信用社要真正发挥服务三农主力军的作用,加大信贷投放。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在努力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适应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和农民的实际需要,不断创新支农服务方式。
(六)继续理顺邮政储蓄转存款机制并引导部分邮储资金回流农村,可用当年新增邮政储蓄存款的一定比例通过农信社投向农村。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组织,规范、引导民间借贷。
(七)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制定辖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指导意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突出信贷支农重点,努力为农民和涉农企业提供更有力的信贷支持,疏通货币政策在农村的传导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