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城市发展动力机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城市物流 动力机制
城市物流发展需要考虑的动力机制很多,为了清晰地把握思路和原则,需要对这些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综合,以取得最佳效果。
按照“推―拉”模式(Push―Pull Model),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物流空间发展的驱动机制(经济利益);其二是物流空间发展的拉动机制(社会需求)。同时,要实现物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以上两个内因以外,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它们包括物流空间发展的创新机制(技术进步)和物流空间发展的保障机制(政府支持)。如下图所示:
图例 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机制
Pety-Clrk理论认为:劳动力伴随经济的发展而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并伴随国民收入的提高,逐渐转移至第三产业中去,其主要体现在传统行业向现代产业的转移及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方面;空间方面转移则由分散到集中转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弱性产业不仅加剧了其在市场与制度方面的风险存在,更还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弱质效应。
物流的前提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也是物流实现的手段及物质保障,综观世界,只有在经济利益集中的区域才可能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物流中心,因而经济贸易的繁荣状况是物流中心形成且积聚规模的重要成因。物流中心以城市作为依托,以一定范围的经济区域为背景,形成了沟通城市及城乡之间的完备商品流通网络,从而带动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实现和保障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二、社会需求的拉动机制
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的社会产业结构已经从农、工、服务业到信息业及知识产业方面变动,伴随着新时期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一些产业迅速地形成和发展,而另一些产业的发展则相对缓慢、收缩、甚至滞后,消费需求变化拉动着产业结构的变动[1]。
另外,物流中心空间结构的发展与成长同社会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联系密切。空间可达性方面因素制约并引导着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等要素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多种交通方式交汇的区域通枢纽则是各要素流空间聚集中心,而布局在交通枢纽的城市则成为物流中心理想的区位选择。因此,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特别是铁路及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物流中心空间结构的发展影响深远。物流中心必须依托高度发达的交通、通信和广阔的市场与腹地才能具备开展物流业务的条件与资质,而交通线路的拓展则意味着更多潜在市场与腹地的拓展。
三、政府支持的保障机制
政府的经济政策不仅影响着物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基础设施配置、结构调整与升级,更影响着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为着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国家常常对欠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投入巨大的财政力量以扶植地方产业的发展。部分具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产业由此获得率先发展的机会,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方面,都优先考虑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一批物流园区和港口保税区也纷纷建立[3]。此外国家为着提升我国当前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产业结构方面的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致使物流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一大批颇具规模的物流企业迅速崛起。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城市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了经济利益的驱动机制、社会需求的拉动机制、政府支持的保障机制几大方面。城市物流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只有清晰地把握以上几大发展思路和原则及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综合,才能取得城市物流发展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启兰等.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2)
[2]丁波.交通运输业在现代物流中的发展对策[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4)
关键词:动力机制 发展模式 城市化 影响因素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乡间二元结构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发展的不足,贯彻和谐理念,在我国城市的发展中,还需要不断的探讨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从而寻找到一条科学高效的城市发展之路,来推动我国城市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城市化发展的含义
由于城市化研究的角度不同,在加上城市本身发展具有复杂性,所以对于城市化发展含义的界定有着多种不同的解读,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一般来说,城市化也被称为城镇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及其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使得居住在城市、城镇地区的人口占人口总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二是社会发展由主要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农村型社会逐步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现代城市型社会发展的过程;三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城市化发展的本质归根到底来说,是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经济结构转换与重组,及城市发展要素与城市经济关系不断被创造与扩散的过程。
(二)城市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发展间不平衡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其他的经济现象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地区间的城市化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东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与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根据中国的城市发展报告来看,从改革开放到2008年,我国东部地区新增的城市有215个,西部新增城市只有85个,而东西部之间的城市个数比例为1:0.4,人口比例为1:0.27,东部的城市化率是54.6%,西部是35.7%,单单城市化率来说,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5倍。这些数据深刻的表明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地区差异十分的明显,区域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2、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同步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经济内涵,而城市化则是工业化发展的空间表现,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新常态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面临转型时期,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大力的推进工业化,促进专业的转型,各个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迅速上升,这反映了我国的工业化逐渐的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与高新技术产业型转变,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的下降。而就目前来说,我国劳动力还是十分的充足,这就造成部分劳动力面临失业的形势,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对城市发展来说,劳动力的素质与质量不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会阻碍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
二、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经济现象,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在不同的时期,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也有所不同。下面分别从经济、科技、基础设施与投资等因素入手来介绍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经济因素
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从农业角度说,虽然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发展的一个重点就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业在整体产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但是,农业产业的发展仍然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发展。首先,农业的发展能够为城市提供丰富的食品与工业原料的物质,满足城市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其次,农业的发展,来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推动了城市生产力的发展。再次,能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而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从工业角度来说,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动工业的发展,拓展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大力的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二)科技因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速经济的增长,进而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发展。据资料统计,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中,科技因素对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资本与劳动力因素所带来的贡献,从上个世纪初的5%―20%到末期上升为60%―80%,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新常态下,我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出台各项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外,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从沿海到内陆,建立不同的经济特区,积极引进各项高新技术与外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城市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一个城市投资水平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经济发展对城市的需求程度,也是城市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反映了市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也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运营,不仅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能够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环境,维护城市的稳定发展。在新常态下,在我国城市的发展支出中,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显著的提高,完善了城市发展的投资环境与居住环境,不仅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的发展水平。
(四)投资
在经济的发展中,投资、消费、出口可以说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三辆马车。在新常态下,投资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了产业集聚与升级。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投资这个重要因素,对城市发展来说,通过投资所形成的物质产品数量与质量带来的改变,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经济发展的水平,并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投资一直是一个重要因素,从90年代末的4517亿到2003年的55119亿,增长的幅度之分的大。伴随投资总量的加大,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在不断的提高,从二者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城市发展的模式
(一)典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以东部地区城市发展为例
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靠近沿海,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从社会经济条件来说,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城市辐射作用强,人才集聚等等,成为城市发展的有利因素。东部地区城市的发展模式主要构建城市群的方式为主,其中包括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极大的推动的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以长江三角洲为例,以上海为中心,涵盖了16个大大小小的城市。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长江三角洲主要走的是以农村带动城镇发展、城镇带动城市发展、城市带动大城市发展,最后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的模式,取得的较好的成效。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又出现了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这样大力的推动了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许多的就业机会,有效的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的发展水平。
(二)我国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城乡一体化一次是由城市融合含义演变而来的,在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下,我国学者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概念。通常来说,城乡一体化的含义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在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促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相互结合。从江浙城市发展的模式来说,江浙城市仅仅的抓住了改革开放这一好时机,在考虑实际情况后,敢于突破传统的“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发展模式,而是大力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农村的发展和改革步伐快于城市,从而创造了城乡工业一体化发展,促进城市、农村以及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模式。
在新常态下,急需要改革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这些因素的改变,将大大的影响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步伐与城市模式的选择。总的来说,要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需要善于利用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分析每座城市发展适合的模式,这样才有利于推动城市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与转型。
参考文献:
[1]王曙光.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孙振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效应[D].东北财经大学,2014
[3]李俊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转换路径与优化方向[J].现代经济探讨,2015(02):10―15
[4]侯为民,李林鹏.新常态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与路径选择[J]. 经济纵横,2015(4):11―16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向标,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源泉,是我国全面促进建成小康社会和转变成为经济大国、政治强国必不可少的条件.城乡一体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宿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并重点对城镇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而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宿州市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86-03
基金项目: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96)
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1.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要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有必要弄清“城镇化”和“城市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少数情况下,这两个概念容易被混淆和误读.“城镇化”是城市化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发展过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化的总体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特殊阶段,它主要侧重于建制市与建制镇,相比较而言,“城市化”的侧重点在于建制市,包括大、中、小城市.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城镇化阶段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城乡一体化又是城镇化的最高阶段.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城乡一体化概念含义,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城乡一样化”,同时也不代表“转乡为城”.它是针对我国城乡之间的地域差异、交通条件、资源分布、人口结构、劳动力状况、社会经济、医疗保障、教育模式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等方面而提出的.其目的主要在于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完善城乡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配比融合机制.从现阶段看,城乡一体化需要进一步把农民从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目前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面进行剖析与实施,它不是在农业和农村的层面上解决农民问题,而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范围内实现系统规划和完善,统筹农业、农村、农民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矛盾与不相适应的地方.
1.2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从历史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城乡一体化不仅仅是一个政府引导与自身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目标.这是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需要合理考虑和统筹各个发展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部分,同时也要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明确各个因素的作用及对总体发展规划所产生的影响.在这个过程当中,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地域社会经济不断地朝着区域内城乡要素优化组合方向迈进.这是一个不断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改变自身发展轨迹的动态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内在要求;这种轨迹或许有章可循,但必须要始终注重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避免照搬照抄异域的发展模式.就当前看来,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的最理想的发展目标.
2 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分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其动力机制是维持和改善城乡之间相互联系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是由内外动力共同构成的作用有机体.以下从三个角度分别论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动力机制.
2.1 地域角度
我国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以定性分析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专家是结合特定的城、镇进行定量分析.在定量分析中,有学者采取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其主要观点是:经济水平发展程度、工业化水平和社会人口动力状况是城乡一体化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模式下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城乡融合程度的主要力量[1].
不同学者一致认为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化这些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地域特征与阶段特性,使得各地域之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程度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也就反映了各地域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相关联的前提下带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但毫无争议的是: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城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2.2 主体角度
城、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两大主体,有学者[2]将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机制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自下而上型、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型.现结合学者三种模式并根据当前情势对此作进一步的阐述.“自下而上”的动力,首先重点分析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继而说明小城镇在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并提出要加强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以实现由小城镇聚集发展以促进城市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发展历程,这种模式充分肯定了小城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自上而下”的动力强调以“城”为主体,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心城市所固有的向心力和聚集作用,可以吸引周边小城镇向中心城市聚拢,具有引导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与重新配置的功能,此外,中心城市相对基础设施和科学视角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态势,两者在地域上具有紧密的联系,可根据中心城市的发展需求选择周边小城镇所能提供的资源,如土地、原料、劳动力、技术等,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最大程度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双向互赢”的科学发展模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模式主要涉及的是城、乡在众多领域可以相互结合的发展模式.其实际意义即把前两个模式加以综合汇总,也就是对前两种模式的概括与总结.在实际过程中,三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交集的,可以归结为“以城为主,辅之以乡,审时度势,以优治劣,协调发展”.
2.3 动力角度
2.3.1 内外部动力因素
内部动力因素主要指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内部能够根据自身已有条件因素,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推动和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因为区域内部本身就有发展的需求和要求,所以区域内部就会产生一定的内部动力,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市劳动力的来源、城市工业企业的发展竞争需求、农村对城镇化进程的期望等等.来自不同主体的需求使得各个相互独立的因素不约而同的产生共同利益诉求,从而形成了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伴随着各种因素的深入和发展,这种内部动力愈加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各方面因素互取、互补不可阻挡的共同倾向.在这些因素中,乡村城市化的发展是首要因素,因为其发展的过程和最终成果是历史的必然性,只是时间先后不同而已.此外,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居民已经深入认识到这一点,明确现代化、机械化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改变过去以人力为主的农业生产风貌,代之以机械化大生产,这正好顺应了国家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与此同时,被解放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恰好可以填补城市劳动力需求的缝隙,形成理论上的完美结合.
2.3.2 外部动力因素
外部动力因素是指相对于内部动力因素的来自区域外部能够推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影响因素.例如:外资的引进、资本的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政府部门的强制干预与指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等,它们能够相互作用而产生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外部推动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果能够提高地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可以拉动地域外部的资源,对区域内的乡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外资的引进与资本的流动是解决城乡一体化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全国闻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典范,它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政府的指导与财政帮助,使得美国GLG产业成功入驻,为小岗村的后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 宿州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实例分析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素有安徽“北大门”之称,与苏、鲁、豫三省十一个县接壤,北邻江苏徐州市和山东菏泽市,西接河南永城市,东连江苏淮阴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发达.宿州地近沿海,北倚中原,是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为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交汇点,具有比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宿州市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多种方式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铁路有京沪、陇海两大干线纵横全境,符夹线在市内腹地迂回,沟通京沪、陇海、京九铁路,并拥有数条煤炭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纵横贯穿我市.
3.1 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及目标
总体战略:利用宿州市原有的区位优势,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依据科学发展观,紧跟时代潮流,又好有快发展.
总体目标:全市国内GDP由2002年的196亿元到2020年700亿元;2007常住人口617万,预计在2020把人口稳定在690万以内,其中城镇人口将达到300万.
3.2 城乡发展一体化体系
城镇一体化水平预测:据相关资料统计2005年22%,2010年28-30%,预计在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0-45%.
3.3 城乡发展一体化空间结构
依据城乡动力机制中的地域角度的分析原理,宿州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正逐步由集聚-扩散过渡,已基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一体化格局.以宿州市为中心,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县城为次中心,扩散至各县城周围的乡镇,充分运用各乡镇之间的发展优势来促进宿州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而实现“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形成“南部老城区-中部新城区-北部符离集区”的空间结构形态.
3.4 城镇发展的新动力
结合我国其他地域城镇一体化发展的先例及经验分析表明,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将来源于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小城镇联动机制的形成.20世纪末以来,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协调运转与高速发展,就农业领域而言,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出现了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的局面.全市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数量大大提高,其中,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工业的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发展相辅相成,自成体系.
3.5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突破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追求的最终目标.城乡一体化随着经济总体水平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新世纪的道路发展.而发展必将和原来条件产生冲突,如何科学、合理地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就宿州市现状而言,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政府的政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和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这就要求宿州市政府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根据宿州市的发展状况制定出城乡发展战略,实事求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
(2)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加快,在这个阶段当中农村人口较以往会稍大规模的涌向城镇,而这必将导致住房、治安、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对此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引导、协调各方,统筹发展.
(3)以宿州市五大中心城市为中心的扩散效应、乡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发展是目前宿州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源泉,在扩散中会产生相应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及时解决.
(4)空间地域的合理规划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和要求,宿州市要根据各行各业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用地规划做科学的分析,进而进行决策,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宿州市经济又好有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果,任平,周介铭,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06):35-37.
〔2〕胡金林.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30-33.
〔3〕李同升,厍向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256-260.
〔4〕李长坡,李青雨.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067-9069+9323.
〔5〕王彩红.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与路径选择[J].吉林农业,2011(7):280-281.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科技素质 城乡和谐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的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严重制约了经济进一步增长,并不利于城乡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与城乡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的现状
1、农村劳动力整体科技素质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基本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普遍提高,但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占7.5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0.63%,初中程度的占49.33%,高中程度的占9.81%,中专程度的占2.09%,大专以上的仅占0.56%。而且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西部地区以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33.10%,文盲、半文盲率超过16%。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科学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提高农民素质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我国8亿多农村人口、4.8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农村劳动力的94%以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这种状况必然会影响着现代农业建设,影响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2、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较科技素质较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长,已逐渐成为许多农村家庭提高收入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和保障。
目前在城市和沿海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约有8000万,这些人以青壮年为主,除约1500万人是带家属在城市居住以外,还有约6500万人仅以有限的收入维持生活。虽然,他们中绝大多数上过学,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文化科学教育,但与城市劳动力相比较,无论从整体素质还是科技素质上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就业状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科学素质和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度将越来越大。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往往只能从事一些偏体力劳动和科技含量要求不高的工作,其收入状况也就较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科技素质低的现状。也正因为这些因素,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生存发展往往遭遇各种困境。
3、目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低素质特点明显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虽然在城市的竞争与发展中处于劣势。但应该说,无论从科技素质还是综合素质而言,他们都是农村劳动力中较高的。他们的流失使农村整体劳动力素质处于更低的水平。
在很多农村地区,青年人除了个别生病残疾的只好在家外,其他或是上学、当兵、经商、学手艺,或是出外打工挣钱。真正务农的青年寥若晨星。在干农活的几乎是中老年人,青年人在农忙时回来帮一下,就非常不容易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年老的父母和半成年的子女是农业生产的半劳动力,就是由这些半劳动力来耕作不多的田地,收获不多的粮食,维持日常温饱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既表现在科技文化素质上,也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上。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只有通过农村经济的自我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同时由于现有从事农业劳动力的现状,使新的农业科技技能无法推广,大多数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
二、劳动力科技素质对缩小城乡差距的影响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现代农业建设,影响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至于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偏低已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与城市差距的缩小。
1、无法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劳动效率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意识淡薄,没有真正意识到只有通过科技的发展,才能提高劳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现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低素质状况,使许多现有的科技手段和成果无法运用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而只能沿用以往的落后生产方式,这既难于提高劳动效率,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成本的提高。因此,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迄今还明显落后于农业先进国家。
2、无法利用新科技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
当前许多农村还在沿用千百年来的一些传统模式,其中一些内容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环境。比如,一些效率较低的耕作方式;只管生产不重视流通渠道;生产发展与市场脱节等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运用新科技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目前农村劳动力较低的科技素质很难完成这种转变,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目前,在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还存在着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技投资总体偏少,农业科研单位分工不明确导致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备、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撑能力的充分发挥。
3、缺乏科技意识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科技意识的提高,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方面是有些科技成果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效益,影响了农民们对科技发展重要性认识。另一方面,有些农民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是科技工作者的事情,与己无关。同时一些传统观念甚至使他们对科技还有一定的抵触。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对生产方式、精神文化方式的转变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同时制约了农村整体民主意识的提高。
三、通过科技素质的提高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科技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提高农民素质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通过科技素质的提高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1、建全农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认真解决农村青壮年文盲和青少年失学现象;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文化教育。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富有特色的农村教育体系。
(1)着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目前,可以通过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巡回服务团和服务小分队、开通服务热线等形式,大力推动科技人员下乡入户,增强其科技致富能力;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针对农民不同层次的需要,广泛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扶贫性、创业性教育。
(2)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等培训工程的实施规模,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3)继续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业转岗培训,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进入城市后的竞争力。
城乡和谐进程中,农村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保障。通过提高进城打工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综合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收入空间,改善生活状况。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以青年人为主,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也不大可能都进城里打工。正是这些每年新增几百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生力军,主力部队。他们绝大多数人上过学,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文化科学教育,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关键是要落实在这些的青年人身上,他们的言行就可以直接影响其家里的人或身边的人。他们是土地的新主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所在。这也就是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所说的,就是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新型农民早日掌握、运用科技致富,让致富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2、运用科技手段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城乡和谐发展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及与城市化的相互协调来实现。而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关键就是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在内的现代农民素质。只有建设一支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才能快速抢占当今世界农业技术应用的制高点,顺利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我们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因此,如何尽快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体系,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科学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特别是自主创新步伐,使农业科技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力,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并急需解决的课题。
实现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然会使城乡之间步入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城乡差距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最终实现城乡和谐。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城市生态建设逐渐为人们接受并推广,生态景观已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城市景观植被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城市景观植被建设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1引言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也实现了稳步提高。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的经济的提高是在牺牲环境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的,走的是一条“优先发展经济,先污染后治理,以环境换经济利益”的经济发展道路。长此下来,我国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已严重限制或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并且在此种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十分薄弱,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加剧了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生态发展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同,所谓生态发展,就是指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并协调环境、社会和经济共同发展。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和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生态景观已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景观是指风景、山水、地形、地貌等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所构成的自然和人为活动综合体,景观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园林,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仅仅局限于公共绿化的初级概念,它是一个综合的、宽泛的概念[1]。下面,我将单从景观植被(城市绿地)的角度分析景观生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指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各种植物的集合体,包括天然植物和人工栽植植物,是城市绿地的基础、城市绿化的主要用材,对于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的价值是巨大的,具有消费使用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等直接价值,非消费性价值(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选择价值、存在价值、科研价值等间接价值;此外,植物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气层成分、地表温湿度以及PH值等调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多样性还有益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以及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2]...城市景观植被对于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区济南市概况
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117度00分,地势南高北低。济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较清爽,冬季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14.3℃,最高40.5℃,最低零下14.9℃,年平均降水量660.7毫米。济南市植物构成多样,构成济南植被的区系植物总计有1175种和变种,分属于149科,其中蕨类植物12科,18种;裸子植物7科,21种;双子叶植物106科,870种;单子叶植物24科,266种。野生植物382种,占植物种类的33%;人工栽培植物793种,占植物种类的67%。
3景观植被对济南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济南市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济南市依据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确立荷花为市花、柳树为市树,这不仅提升了市民的城市自豪感和凝聚力,为城市建设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激发了市民种荷植柳的热情,有利于城市绿化和城市景观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同时,也树立了济南市的形象,有利于济南市对外招商引资以及对外经济贸易交流,尤其是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之后,“东荷”“西柳”令济南形象上升了一个新台阶,对于济南市今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济南城市绿化景观植被是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2001年底,济南市的绿化率达到33.3%,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15平方米;2004年,在城区栽植乔、灌木160万株,新建绿地160万平方米,栽植垂直绿化植物10万株,到年底使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9.1%、32.9%和8.6平方米;从05年下半年开始,济南市对52条道路共300多万平方米绿地展开了绿化整治工作,截至06年4月底,共整治道路绿地271.04万平方米,整治绿地广场、小游园10处28.06万平方米。济南市城市绿化景观植被对于济南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绿化景观植被有净化空气、降低污染、调节气温等功能,能够为人们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大工厂以及公路周边的绿化隔离带,既有利于美化环境、降低噪声和污染,为人民生活造福,又有利于缓解工人和司机的视觉疲劳,减少意外的发生,保证城市建设工作的持续进行,还能使道路和建筑等避免夏季烈日的直接暴晒,保护道路和建筑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城市绿化景观植被美化城市环境,可以为城市提供良好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拉动城市经济发展。济南市南部山区存有大面积的天然林以及人工植被,在济南市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南部山区大量的景观植被为济南市涵养了充足的水源,保证了济南市的生活生产用水和泉水的地下补给水,是保证济南市泉文化的基础;并且,济南市南部山区的森林系统还具有培肥土壤、生产有机物质、提供生活生产原料、调节风速、调节空气温湿度、调节降水量、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许多重要功能[3]。这对济南市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济南市拥有大量农用耕地,全市现有耕地374270公顷,主要由旱田和水田两种地类构成:旱田面积36524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97.6%;水田面积903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4%。这些农用耕地可为城市提供大量食物和工业原料,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经济建设的基础,大面积的农作物在生长期还为降低市区污染、净化城市空气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为济南市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交流创造良好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同时,济南市农用耕地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改善,如农作物秸秆问题: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成分,是一种可以综合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农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农作物秸秆传统利用的价值和地位大不如从前,大量农作物秸秆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造成大量浪费和污染[4]。如秸秆焚烧,不但作物秸秆得不到利用,而且焚烧产生的浓烟不仅污染了空气,还给城市交通和生活生产造成不便,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如果能很好的解决农作物秸秆问题,不仅能极大的改善农村和城市的环境,还有利于养殖业、造纸工业以及生物制造业等多种经济模式的发展,推动济南市城市经济的长远发展。
4结论和讨论
景观植被对于城市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大力保护和改善城市现有的景观植被,发展城市景观植被建设,并且在做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时把城市景观植被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充分发挥景观植被对城市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做城市景观植被规划时,要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做好规划先期准备工作,多方法、多手段、多渠道的明确城市植被现状和需求,根据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规划设计城市景观植被的类型、位置、规模范围等,保证规划的景观植被符合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同时,城市景观植被设计还应避免单一规划,应多种绿地类型(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多种植被类型(乔木、灌木、草等)、多种植物物种(柳树、荷花等)相结合,促使城市景观植被功能最大化。此外,在做城市景观植被规划时,还应考虑到城市景观植被的长远利用,避免规划浪费,例如:2009年上半年,规划寿命50年的南京城西干道10年后重修;2008年,规划寿命50年的上海市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11年后拆除;2008年底武汉的“搭积木”风波等等,这些规划浪费现象不但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造成了社会上不必要的纷扰,还给政府和城市形象带来了深远的负面效应[5]。因此,在做城市景观植被规划时,必须考虑景观植被的时间性,杜绝规划浪费,并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留下足够的空间,保证城市景观植被在规划期内乃至未来规划中充分发挥其功能,推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城市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人民的认可,城市景观植被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景观植被的优劣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在发展城市经济时,必须考虑城市景观植被的影响,充分发挥景观植被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 丁圆.景观设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侯碧清,等.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 10.
[3] 王应刚.生态失调机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23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