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师者之所以为师,是因为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形成美好的品德,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传播。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仍然秉持片面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知识,而忽略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在学科教学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分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评价观念占主导位置。
21世纪,是我国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而教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人物。然而,现状是教师有意改变当前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教学体系,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整体的社会评价观念仍然是以知识为主,以智力培养为主,家长的评价也主要在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考试成绩,这都使得学科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变得势单力薄,力不从心。这种社会评价观念也压抑了学科教师的道德教育责任。
(二)教师观念的落后。
在旧有的教育观念下,学科教师(语文教师、数学教师、物理教师等)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教知识,由此而形成了一种以知识为中心而不以个人为中心的知识教育模式[1]。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学科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者。这种角色的变化使学科教师在旧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难免会产生冲突,从而导致其无法把握好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之间的关系。许多教师仍然秉持旧有观念,认为道德教育是道德教师的责任,对于学科教师而言,教师教好本学科的文化知识就是尽到了教师应尽的责任。
(三)教师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学科教师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取舍中,总是会先抛开道德教育。因为知识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最直接方法。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教学的高效率会直接影响本门学科知识产品的效益。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会直接促进学科教师的个人利益和个人声望的提高。因此,单从这个方面看,知识教学带来的效益是最直接、最显著的,而品德教育只能成为学科教学中锦上添花的点缀,因为相对知识教学而言,品德教育无法带来太多实际利益。
综上所述,社会评价的保守、教师观念的落后及教师自身的利益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分离。
二、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实施以来,我国的整体教育目标已经由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知识教育不再是唯一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就是学生的品德素质。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学科知识,还要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
(一)在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可以避免道德知识的灌输。
专门的品德课程往往比较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倾向于进行知识化、概念化的品德教育,教育方式效果不佳,违背了品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束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建构[2]。拉斯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同时,价值观是不能也不应该被传授和灌输给某个人的。而在学科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品德知识的灌输,避免正面说教引发的学生的逆反心理。通过各个学科展开的道德教育,学生在轻松、愉快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情境中内化教育者提出的品德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无意识地融入道德教育,其所产生的德育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潜移默化的德育往往比知识教育更能深入人心,更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3]。正如政治社会学家莫里斯迪韦尔所说:思想意识的传播不能采取直线的方式,只反复灌输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方案,这些方案决定着人们必须按照一时的方向行动。[4]可见在学科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可以避免德育课程的专门化和学科化。
道德教育一旦专门化,其他学科教师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达到知识教学的高效率,可能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完全忽视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工作完全让给专门的德育教师和德育课程。这种转让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德育的专门化和学科化地位。同时道德教育的专门化成为其他学科教师推脱道德责任的最好借口,这无形中也助推了应试教育的气焰。但是,道德教育并不是专属于某一学科领域,它需要学校中所有教师、所有学科共同参与,通过平时的知识教学,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身份的回归,学科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工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教师,道德教育成为每一个学科教师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德育是向每一个学科教师开放的,这不仅使道德教育摆脱专门化、课程化、知识化的局限性,同时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积极性。
(三)在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中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的优良教育传统,而各科本身就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在各个学科中,虽然这些道德因素都是隐性的,但是它们所发挥出来的德育影响是巨大的,如语文课,可以通过对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的介绍分析,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历史课可以通过讲述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树立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即使像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纯粹的客观知识的学科,也可以通过数学上正负数的教学,物理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教学,化学上化合与分解的教学,使学生建立起最初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音乐、美术课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等好品质[5]。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即学科教学不仅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而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些道德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四)在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有利于实现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专门的德育课程往往把道德教育限定在固定的课堂上,德育似乎只与德育课堂、德育教学有关,而一旦走出课堂、走出教室,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变得很微弱。学校生活占据了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的学校生活又由各个学科教学组成,那么仅仅凭借一两节专门的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远远不够的。在德育课堂外,学生接受着来自生活的各种信息,他们更容易被生活中无意识的道德信息影响,课堂内的德育内容只会被学生当做应试必备的知识。如果道德教育抛开学生的生活不顾,那么德育只能被窄化为短短的一个课堂、几个道德概念、几点道德知识,而无法真正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在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可以实现德育影响在学生学校生活中的全面覆盖。因为学校中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学科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都会进行道德教育,使德育的影响弥漫整个校园,而这样的德育影响是全面的、开放的、影响深远的。
三、知识教育与道教育融合的策略建构
如前所述,在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打破传统德育知识的灌输方式,避免德育课程的专门化,实现道德教育的全面覆盖。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在各个学科中实现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呢?这需要考虑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特殊性及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各学科教师应端正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要实现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学科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教育观念,端正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也特别强调了教学的教育性,即教学不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品德[6]。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也坚持认为,各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之间有紧密联系,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7]。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杜威与赫尔巴特的观点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也同样有价值,因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智力人才,还是兼具品德的人才。其次,学校应设法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自觉性,让每一个学科教师都积极地参与到道德的教学与工作中。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并且制定奖惩制度,比如对于那些积极参与德育工作的教育给予适当表扬和奖励,反之则给予批评和惩罚,使学科教师慢慢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各个学科教师要摆脱旧有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不能只关注本学科的知识传授,还应该关注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基本导向。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在学校生活中变得充实、稳固,并且发挥深远的道德教育影响。
(二)学科教师应当重视并挖掘本学科中的德育因素。
实现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学科教师需要把学科内容及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因素转化给学生,形成学生的思想品德[8]。这种转化与纯粹的道德灌输是有本质区别的。当然,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并不意味着学科教师必须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将与道德教育有关的内容单独列出来,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这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学科教师应该把学科知识中隐含的德育因素通过间接的、隐性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学生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比如语文老师不必在语文课上扮演德育教师的角色,大谈道德品质,可以通过对文章中的英雄人物和先进的事迹的介绍分析,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历史教师也不必在历史课上对各种道德概念、道德知识进行解释说明,他们只需要讲述一个充满道德智慧的故事、事件或者描述一个高尚品德的历史人物形象,学生的品德发展自然而然就会受到感染。而一些学识渊博,人格高尚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活教材。这些潜在的、隐性的道德影响往往比单纯的道德说教的效果要来得显著、持久。
(三)各学科教师要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渗透德育。
【关 键 词】日本/道德教育/道德教学/结构化方式理论
【作者简介】饶从满,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 130024)
“虽然多年从事道德教学,并且开展道德教学研究活动,但是,道德教学实在令人乏味。一看到孩子们也感到索然无味的表情,心中常常就产生为什么必须要上这门课的疑问。”[1]这是一位日本小学教师写给金井肇先生信中的一段话。虽然这段话反映的是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但听起来却如此耳熟,仿佛在诉说我们的困扰。因此,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中日两国教育界多年来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中日两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基于不同的国情和学术视野,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思路与方案。原日本文部省课程调查官、视学官,前大妻女子大学教授金井肇博士提出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即是其中之一。
一、问题意识:枯燥乏味、缺乏实效的道德教育之成因及其改善路径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是金井肇博士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构想的,在其1984年出版的《初中道德教育的基本课题》中初见雏形,并在其1996年出版的《道德教学的基本结构理论》中大致完成。[2]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形成发展的时期正是日本教育处于严重危机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校园暴力、欺侮、拒绝上学等被称做“教育荒废”、“心灵荒废”和“学校崩溃”的所谓教育病理现象在日本频繁出现,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3]在此背景下,道德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病理的归因上还是在教育病理的解决对策方面,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被寄予了高度的期待,加强和改革道德教育的社会和政治氛围由此形成。正是在此氛围中,自80年代起掀起了战后日本道德教育教学理论兴起的第二个。[4]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就是在这个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的提出,还与金井肇本人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金井肇博士192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从东京教育大学(现为筑波大学)文学部伦理学专业毕业后,先后担任东京都公立初中、高中的教师和东京都千代田区教育委员会、东京都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主事(类似于中国的教研员)。自1976年起,历任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课程调查官(负责道德教育)、国立冲绳青年之家所长和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视学官。自1988年起,又先后担任大妻女子大学教授和日本教育文化研究所所长。此外,他还兼任过“日本教育改革”有识之士恳谈会第一分会会长、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公民(伦理)科”编制委员会副主任、“文部省出路指导指南”编制委员会委员长、东京都教育委员会“道德教育振兴恳谈会”主任、日本银行储蓄宣传中央委员会的“金钱教育研究会”的会长等社会职务。正是这样的经历为其建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提供了学术视野和实践基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是:“按照伦理学的视点,从以道德教学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中导出重要的要素而开发出的培养道德性的原理。学习过伦理学,在高中从事过伦理科目的教学,是非常有益的”[5]。
建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主要源于一个问题意识:如何才能创建愉快有效的道德教学,而这一问题意识又源于其对日本道德教育现实的深刻体认。战后日本的中小学道德教育自1958年全面修订《学习指导要领》以来,基本上就是在以道德课为中心的特设道德教育体制下展开的。一方面坚持通过学校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又设立专门的道德课(小学和初中每周1课时),对学校全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教育进行补充、深化和整合。道德教育实践和研究实际上主要是以道德教学为中心展开的。[6]而据2000年12月日本文部省发表的《道德教育推进状况调查报告书》,日本的中小学虽然在课程表上安排了道德课,但是真正按照《学习指导要领》的规定每年实施35课时道德教学的小学只有67.9%,初中只有41.0%,道德课的时间很多被挪作其他课程或教育活动之用。因学生对道德课的反应不佳,而且觉得道德课有意思或有用的学生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下降(小学低年级为45%,中年级22.4%,高年级为14.2%;初中一年级为8.2%,二年级为5.1%,三年级为4.9%)。因此,教师都不愿意上道德课。[7]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道德课枯燥乏味、缺乏成效的呢?金井认为问题出在对道德教学目标的把握上。他指出,在日本许多中小学的道德教学中,长期以来普遍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呈现给学生的资料让学生面对这样一些问题:在遇到与资料(教材)中同样或类似的情况时,“应该如何行动”,“应该如何思考”,“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等。他认为,这种教学实际上给学生的感觉是:“在这种场合下,就应该这么做”。[8]但是,金井指出:“问题是,怎么样做才能使儿童有正确的行为?在低年级,直接着眼于行动化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确立正确行为的作用。到了中高年级,就很难通过着眼于实践化的教学来确立正确的行为。”[9]因为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和他的整体人格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应该如何生活?”这一人生最大选择是由这个人的整体人格所决定的,即使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选择都是由这个人的整体人格而非具体的道德价值所决定的。因此,如果进行诸如在遇到与资料同样或类似的场合中“应该如何行动”、“应该如何思考”这样的教学,就会被理解为是在左右、支配学生的整体人格,学生表现拒斥反应也是理所当然之事。金井指出,问题的根本不在教学方法本身,而在于道德教学目标的错位,即在于教师是基于让学生践行良好品行而非培养“植根于内部的道德性”这一目标来进行教学之缘故。[10]
基于如上对于日本道德教学问题的诊断,金井认为,要创建愉快有效的道德教学,就要从根本上重新审视道德教学,首先要明确道德教学即培养道德性的基本原理,同时辅之以教学方法的研究。[11]因此,与战后大多数道德教育理论停留于技术论、方法论层面有所不同,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所阐述的“并非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需的教学原理或程序”。[12]这一原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道德性的原理,二是加深道德价值自觉的原理,金井也分别称之为原理1和原理2。
二、原理1:要培养道德性,只需形成学生的道德价值自觉即可
金井认为,决定道德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13]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分别在总则和第二章中对道德教育的目标进行了规定。总则中规定:“道德教育,基于《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的根本精神,为培育能够将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念活用于家庭、学校及其他社会具体生活中,致力于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发展民主的社会和国家,并主动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具有开拓未来的主体性的日本人,以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为目标”,“在开展道德教育时,必须在加深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之同时,考虑谋求与家庭和社区的协作,通过志愿活动、自然体验活动等丰富的体验来培养植根于学生内部的道德性”。[14]在第二章中规定:“道德教育的目标,正如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一项所规定的那样,是通过学校全部教育活动来培养道德情感、判断力、实践意愿和态度等道德性的。道德课中,基于如上的道德教育目标,在谋求与各学科、特别活动及综合学习实践中的道德教育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通过有计划、发展性的指导,来对其进行补充、深化和整合,以加深道德价值的自觉,培养道德实践能力。”[15]金井认为,“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和“植根于学生内部的道德性”这两个表述已经充分说明了道德教育的目标所着眼的不是具体的行为,而是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是在学生内心中培育起来的“植根于内部的道德性”。不清楚这一点的话,教学的基本方向就有错误之虞。
关于道德性,金井援引了《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书》的解释:“所谓道德性,就是使人为追求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和更好的生存方式而践行道德行为成为可能的人格特性,是构成人格之基础。而且它也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优点,是各种道德价值在每个人内心中经过整合之产物。”[16]“接受的道德价值,在心中并非杂乱无章地混杂在一起,而是统一为一个整体,成为有条理之物,这就是道德性。”[17]“其本体就是具有前述的‘各种道德价值的统一体’之结构的东西。”[18]概言之,道德性或道德性的本体就是每个人所接受的各种道德价值经过其内心整合之后形成的统一体,这个道德价值统一体就是价值观。
日本的道德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将道德情感、判断力、实践意愿和态度等视为道德性的表现形态。现行的《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书》也是作此解释的。金井也支持这种解释,并且特别提醒人们道德情感等虽然是“构成道德性的各种表现形态”,但千万不能将其视为像构成产品的部件那样的构成要素。所谓表现形态,就像人高兴时的高兴表情、悲伤时的悲伤表情一样,属于内部存在之物的外显形态。[19]
金井认为,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意愿和态度等也可以被视为道德性的作用或功能,它们实际上是从三个方面体现了道德性的作用或功能。关于道德教育目标规定中提到的道德实践能力,他认为也属于道德性的作用或功能之一。在他看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意愿和态度等分别表现了道德性的情感、判断等不同维度,而道德实践能力则涵盖道德性的所有表现形态,从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而言,道德性就是道德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道德实践能力,也只有通过培养道德性才能实现。[20]
金井强调指出,具有作用、功能之事物,必有发挥这一作用或功能的本体。比如人是无法单纯制造荧光灯所发出的光的,只有先制造出荧光灯本体然后通上电,才可能制造出荧光灯的光。照此类推,道德性的本体与表现形态或功能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以往很多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弄清这种关系,道德教育产生混乱的原因亦在于此。[21]金井认为,仅仅理解了道德性的表现形态,就采取运用所谓的“情感教材”来加深道德情感,运用“判断教材”来提高道德判断力这样的形式还不足以培养道德性。[22]要培养道德性,必须形成道德性的本体即道德价值统一体。[23]
金井指出,要建构一个事物的本体,就必须首先明确这个本体的结构。培养道德性也是一样。要培养道德性,就必须明确道德性的本体即价值观的结构,明确了价值观的结构,道德教学的原理也就一目了然了。在金井看来,一个人的道德性或价值观由两方面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一是人的自然性,即感觉、感情、欲望等;二是价值意识,即追求美、善、正当等的意识。前者为先天的,后者为后天的。金井将道德性的结构形象地比作由上下两层构成的日式年糕(见图1)。不过,金井也指出,因为每个人的内心并非杂乱无章地接受道德价值,每个道德价值在每个人内心中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价值只能有一个,并被置于最高位置,然后是次重要的价值,以此类推,构成一个序列和体系。随着序列的下降,道德价值的数量也增加。上层的价值意识的内容实际上是每个人内心中形成的价值体系。因此,以三角形来表示价值意识可能更为恰当(见图2)。
图1 道德性结构的形象图
注:上层在人出生时为零,是通过广义的教育而发展起来的;下层随着人的成长而分化并逐步强大;上层的内容是由每个人个性化地形成的;它构成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
资料来源:金井肇:《道徳授業の基本構造理論》明治図書1996年版。
图2 价值体系的模型
注:价值序列化的方式和体认深度因人而异;C尚未成熟,判断力还停留在不成熟的阶段,儿童一般属于这一阶段;A和B一般属于成人阶段。
资料来源:金井肇:《こぅすれば心が育つ》,小学馆2003年版。
金井认为,人的道德性或价值观是在下层的自然性和上层的价值意识这两个要素相互作用并实现均衡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相互渗透。但是在进行教学时,还是将二者明确地予以区分更好,这样道德教学的原理就浮出水面了,即为了培养道德性,只要培养了上层的价值意识即可。原因是下层非常强大,具有充分的潜力,随着身体的发育、发展而逐渐分化、强大起来,无需再对其进行强化。因此,只要发展上层,从而使上下之间保持平衡即可。[24]“在教育上,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直接去触及下层,只能通过发展上层来控制下层。”[25]
金井还以价值体系与问题行为的关系为例对形成价值意识的重要性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说,人的行为多是由下层的欲望、感情和感觉等自然性所引发的。当人的自然性要促发行为时,如果人的价值体系已经发展起来的话,就会经过价值意识这一关口表现为行为。这样,好的行为就被允许通过,不好的行为就被阻止。所以,不会产生所谓的问题行为。相反,如果上层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或者发展不充分的话,下层的自然欲望就会直接地表现为行为。由于先天的自然性多为自我中心的,因此,所引发的行为就会成为随心所欲的、为社会所不能容忍的问题行为。[26]
金井认为,每个人的价值体系是通过内心接受道德价值,日积月累而逐步构建起来的。接受的道德价值在每个人的内心里因人而异地结构化,从而形成每个人个性化的价值体系。金井还将上层的价值意识比作人的心灵面貌,并指出,正如人的身体面貌虽然因人而异,但构成面貌的材料(水分和蛋白质等)却是相同的一样,人的心灵面貌的构成材料也是相同的,接受这些价值的学生将其作为材料构建自己的心灵面貌。也就是说,虽然建构的心灵面貌(价值体系)是个性化的,但作为材料的道德价值则是普遍性价值。这样,就可以培养出本人能够接受、社会也能够承认的价值观。[27]
金井还就价值意识或价值体系与道德实践的关系作了解释。他认为,只要人的价值体系建立起来,道德实践也就水到渠成。[28]金井坚信:“强力可靠的实践源自价值的积累。”[29]因此,他强烈反对每开展一个道德价值项目(德目)的教育之后就匆忙谋求该道德价值的实践化。
正是基于对价值自觉的如此认识,金井提出,在开展道德教学时,首先应将道德课上要学习的每个道德价值与行为区别开来,只是力求使学生内心深刻地理解和接受道德价值本身即可。这样,学生接受的诸多价值在其心中日积月累和结构化,形成每个人固有的价值体系,从而形成道德性。他将这一原理称之为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原理1。由于每个人的价值体系通过积累而形成的,故而可被称做“积累方式”。但由于所接受的各种道德价值在学生的心中因人而异地结构化,从而形成个性化的道德性之缘故,而且为了与其他方式相区别,使其特质更明确,金井将之命名为“结构化方式”。[30]
三、原理2:以人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加深价值自觉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原理1的基本逻辑就是:道德教育虽然不能强制学生采取某种特定的行为,但是却必须而且只有加深学生的道德价值的自觉,亦即使学生内心真正深刻地接受道德价值,才能够培育出每个人的道德性。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内心真正接受道德价值,即所谓加深对道德价值的自觉呢?这正是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原理2所要回答的问题。
金井指出,要实现加深价值自觉的目标,首先必须明确道德价值与学生心灵衔接的机制,也就是要弄清楚道德价值如何才能深入人心。金井指出,人类的学习通常是通过知性、感性和体验这三条路径实现的,道德学习也不例外。而且他更看重的是感性的路径。他指出,“在道德教育中,对于道德价值,不能停留于知性理解,必须加深为自觉。由于自觉是内心中深刻地体认到该价值对自身真正重要,所以是情感上予以接受的东西。诉诸感性,才能够加深自觉。因此,要加深自觉,利用感性的路径极其重要。”[31]
金井提出要以儿童的自然性(学生的现实)为出发点,加深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自觉。金井反复提醒人们,虽然为了培养道德性无须去发展自然性,但却不能忽视或轻视自然性的重要性。人的自然性具有多维性,与道德价值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关联的性质和方式不同,加深价值自觉的方式也应不同。如果无视这一点来谋求价值自觉,就好比不带地图登山一样。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某一道德价值的自觉,首先要弄清该道德价值在此场合下与人的自然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关联,并且要以人的自然性为基础或出发点,在明确各价值与心灵结合的机制之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的话,道德价值就能深入学生的心灵。[32]
为了教学上的方便,金井将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的关联方式从五个侧面进行把握。[33]
1.与人的软弱、丑陋性相关的价值自觉
买东西找回的钱多了的时候想据为己有,这是人的自然性中不愿示人的软弱和丑陋的一面,是与生俱来的有违道德价值的一面。金井认为,在道德教学中最难的就是谋求与自然性中软弱、丑陋的一面相关的价值自觉。要使道德价值在学生的内心中战胜自然性中的弱点,首先要从学生的现实出发,让学生基于自身的现实(自然性),使其意识到要学习的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中软弱、丑陋的一面之间的冲突,并在此基础上为道德价值一方寻找战胜自然性的力量。金井指出,人具有软弱、丑陋的一面,同时也具有要克服和超越这一面、成为自己能够接受的人的愿望,具有要成为拥有骄傲的自我的愿望,这些愿望就可以成为道德价值一方的强大力量。他确信将自己所具有的软弱和丑陋性与这些愿望结合起来思考的话,应该就会战胜软弱和丑陋的一面。[34]
2.与人的高尚相关的价值自觉
金井指出,“价值自觉在很多情况下是内心接受外在于自身的道德价值这一意义上的价值自觉,但是与人的高尚性相关的价值自觉,则是使之认识到自身存在但未曾意识到的道德价值这一意义上的价值自觉。”[35]“重新意识到原本具有但过去没有注意到的高尚性,也是一种自觉。这是一种不自觉地拥有的东西被自觉化意义上的自觉。”[36]金井认为,如此开展道德教学的话,就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有这样的闪光点,从而增添自身的希望和勇气。
3.与人追求道德相关的价值自觉
作为人,都希望有相互信赖的好朋友,都希望自身的存在获得自身的肯定并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人所具有的这类愿望可以说是直接追求道德价值的一面。按照结构化方式教学的基本原理,道德教学不宜急功近利地追求实践化,而只要做到让学生内心接受道德价值即可。因为,在学生价值体系尚未发展完善起来的情况下,要匆忙谋求道德价值的实践化,学生会有拒斥反应。但是金井指出,与追求道德价值侧面相关的价值自觉不同于其他维度的价值自觉,必须着眼于道德价值的实践化。这是因为,这些价值原本就是学生本人所希望和追求的,对其重要性大体上从一开始就已知晓。在此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愿望,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学生的价值自觉。[37]
4.与人的有限性相关的价值自觉
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而且人可知和可为也都是有限的。金井指出,道德价值中“存在着正因为人是有限的存在而被要求掌握的价值”。[38]比如“宽容”和“尊重他人的立场”之类的价值就是因为人的可知、可为是有限的才被作为道德价值而要求的价值。要加深对这些价值的自觉,就必须从充分理解人是有限的存在这一现实出发来开展道德教学。“如果人能够意识到人的有限性,就会竭尽全力实现对于人来说是可能范围内的事,而且对于可能范围外的事也会根据事物的性质选择恰当的生活方式。意识到了人的有限性,就会产生竭尽全力、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39]意识到人的有限性,就会形成对许多道德价值的自觉。
5.与人的感动相关的价值自觉
金井指出,作为人,都有为高雅、高尚的事物所感动的一面,而且道德教学就是要谋求学生从内心中接受道德价值,因此,利用感性、通过加深感动来开展道德教学非常重要。金井认为,利用感动一方面可以加深已有但还不够深入的价值自觉,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价值自觉的范围,比如受高尚的友情所感动,可能会将爱扩展到周围的其他人。当然,金井也指出,感动具有很多特质:他人无论觉得有多么令人感动,如果自己不觉得好的话不会产生感动;如果不是实现了超越日常性的高层次价值,也不会产生感动;如果人觉得是脱离现实的话,就不会产生感动。[40]这些都是在道德教学中选择资料(教材)时需要注意的事情。
四、总结与评价
金井肇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和逻辑归纳起来就是:道德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内在的道德性而非道德行为;要培养道德性,只需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即可;而要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就应该以学生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在明确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关联方式的基础上,加深学生的价值自觉;学生接受的道德价值日积月累,并因人而异地结构化,就会形成各自个性化的道德性。在金井看来,基于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道德教学,可以培育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个性,没有左右学生行为和思想之虞,不仅教师开展起来简单,而且会带来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41]
从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将感性、情感置于核心地位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归为情感主义道德教育论。在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主情主义文化的影响痕迹。尽管对于情感主义道德教育论的优劣,在日本也有各种议论,而且也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的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极具启发意义。
1.道德教育的目标
道德教育中的知行不统一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道德教育。在提高德育实效、促进知行合一的诉求推动下,很多教师在进行道德教学时经常要求学生回答“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意在促进学生将本堂课学习的道德价值立即付诸道德行为。金井肇称,这种试图在某个具体的道德价值与行为之间直接建立联系的思想和实践为德目主义。他强烈反对这种急功近利地谋求道德价值实践化的德目主义,理由是道德实践无法脱离人的整体人格;要使学生表现出所期望的道德行为,必须首先培育学生的道德性,使其建立起完整的道德人格。“道德教育不能只盯着儿童的行为。它在根本上是培养道德性的。通过培养道德性,才能够培养每个儿童自我实现的能力;通过培养能够生动活泼地生存的儿童,才能够培养出在行动上能够践行所期望的行为的儿童。”[42]金井的这一提醒也同样适用于我国的道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2.品德的内涵与结构
中日两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虽然都将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上(日本所说的道德性相当于我国的品德),但是对于品德的内涵和结构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我国的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通常是将品德理解为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并且一般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视为品德的构成要素,而金井则将道德性理解为支撑道德行为的内在素质和基础——“道德价值的统一体”,把价值意识和自然性视为道德性的构成要素,而把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实践意愿和态度等视为道德性的外在表现形态或功能。二者对品德内涵和结构的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可以以前者主要基于心理学视角、后者主要基于伦理学视角获得一定程度的解释,但是对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到底应该被视做品德的内部构成要素还是外在的表现形态或功能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而且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对于品德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差异带来的是品德培养路向的不同:中国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在思考如何通过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促进道德行为等来培养品德,而金井等日本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则思考如何通过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性。路向问题关涉道德教育的成败,不容忽视。
3.如何对待人的本性
人的自然性或本性是多侧面的,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但是,由于人的本性中有很多方面与道德价值的关系是相冲突的,因此,常常被不加分析地予以否定,其结果使得本应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变得日趋“高尚”而枯燥乏味,也使得要传授的道德价值不可能真正被学生接受,不可能真正深入人心,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实效。金井关于人的自然性、自然性与道德价值之间的关联以及基于人的自然性加深学生价值自觉的分析,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可以说,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如果不能有所突破,不管我们的道德教育方式多么生动活泼,方法多么灵活多样,道德教育将永远走不出困境。
【参考文献】
[1][5][13][22][24][30][31][32][36][37][38][39][40]金井肇.道徳授業の基本構造理論[M].東京:明治図書,1996.7、1、8、25、28、31、45—48、52—54、45—48、100—113、113、117、134—155.
[2][9][28][33][41][42]金井肇.明るく楽しぃ構造化方式の道德授業(小学校·高学年編)[M].東京:明治図書,1996.10、6、7、13、10—20、6—7.
[3]饶从满.道德教育与日本的教育病理[J].中国教育学刊,2006,(5).
[4][8][10][11]饶从满.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本体论基础考察[J].外国教育研究,2000,(5).
[6]饶从满,宋海春.战后日本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嬗变[J].外国教育研究,1996,(1).
[7]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小学校课.道德教育推进状况调查结果(概要).平成12年5月[EB/OL].mext.go.jp/b_menu/houdou/12/05/gaiyo.pdf.2005-08-10.
[12][27][29]金井肇.生き生きした構造化方式の道徳授業(中学校)[M].東京:明治図書,1998.10、7—8、7.
[14][15]科学文部省.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EB/OL].mext/go/jp/b_menu/shuppan/sonota/990301b/990301a.htm.2008-09-10.
关健词: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学基础 结合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了多年,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在全面素质结构中占有首要地位,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德育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会计学基础是整个职业教育会计课程的基础,而教师在教学时,却容易忽视在专业技能的教育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日益增多,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将越来越严格,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造假行为被曝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时代呼吁诚信,作为会计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会计学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材编制的结构。职业教育的会计学基础有很多的教材如《会计学原理》、《会计学概论》、《基础会计学》、《初级会计学》等,但总体结构基本都是围绕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即会计的初级阶段――簿记展开。这些教材无一例外地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的方法,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账户的分类,凭证、账簿、报表,会计核算形式等内容。这种教材结构在历史上对培养会计人才的作用是显著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会计已不再仅仅只包含会计核算,会计的基础知识并不完全等同于会计的初级阶段所包含的内容,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已更加清楚,会计的内涵已大大扩展。会计教材的编写不能停留在会计核算层面上,必须立足于会计学发展才能符合当今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
2.传统的授课形式。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会计学基础的授课形式大同小异,几乎都是从第一章总论开始到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结束,重点精力放在会计核算的相关内容上,大量的灌输,使得学生从头到尾都陷入了会计技术方法的“大海”,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仅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会计产生了恐惧感,同时更忽略了让学生学会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二、“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1.立足会计本质,进行教学定位。会计学基础作为专业课在职业学校中是学生普遍欢迎的学科,如能抓住这块阵地,进行德育教学,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的德育与专门的德育课程有着重大区别。它的重点是专业和技能的教学,教师必须在课程上按照教学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容许教师在此之外占用太多的时间单独讲德育理论。它必须是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我校一年级的《基础会计》学科教学中,通常以“道德:最基本的会计原理”为开场白,增加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使学生一开始学习会计就接触职业道德,感受到浓重的道德氛围。一些法律知识教育,如《会计法》也纳入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把自觉遵纪守法意识贯穿在每个教学环节里,使学生在从业前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职业道德,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在会计实务的操作练习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外,也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珠算教学第一章,就将珠算同我们悠久的文化渊源结合起来,在珠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浓浓地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耐力和毅力。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生物化学实验课;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21-03
医学院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对社会有用、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学人才,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服务。在社会和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较为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普遍淡漠了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1]。不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课程,实验教学都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操作中获得的理论知识二次习得,才能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在实验课中,学生的基础医学技能操作也得到很好锻炼。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它连接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具备直观性和客观性,有助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理解理论课程中的抽象繁复的知识点及复杂的结构,是生物化学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性地结合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判断力,甚至于初步影响他们未来的医德,这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一项创新,并影响了实验课内容、方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环境的变迁导致个人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人主义、多元主义的价值观念被推崇到越来越高的地位,新的价值观念以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为核心[2],而且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原有的就业政策、分配政策等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导致目前个别学生因个人利益和道德感缺失而发生社会惨剧,让人惋惜的同时也为造成的严重后果痛心。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制定的医学本科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将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7方面的要求,确定为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3]。这7个最低要求,可以分为两类,其中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属于职业道德类别;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维和研究属于专业知识和能力类别。IIME的规则说明,只有道德和专业的结合,才能培养出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学人才[4]。
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教育,主要是理论课、实验课及临床实习结合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涉及道德伦理的教育仅依靠一门《医学伦理学》理论课程来完成,在实验课及临床实习课中,道德教育却鲜有提及。这使得临床专业学生对职业道德范畴的知识严重缺乏认识,长期以往将会使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IIME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道德和专业素质的养成教育,不仅要体现在理论课教学中,更需要融入到实验课教学中,利用开放、师生对等的实验环境,共同完成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技能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生物化学实验课的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往往充满向往和好奇,他们渴望尽早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尽受医院临床一线的气氛,同时却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素质和技能懵懂无知。在这个时候,他们接触到的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连接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医学课程,它既为学生学习临床检验分析推开了大门,也为他们将来医学研究打下了基础,所以此时对学生进行系统严谨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的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能为他们建立起最初的临床认识和医德素质。
1.实验课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从书本上学会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道德教育,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模范示范作用才能实现,在课堂中适时合情地融入道德教育内容,能在学生操作实验和沟通交流中自然地实现道德教育。例如,在学生依次使用仪器和试剂时,提醒他们使用完毕物归原位,便于下一位使用者使用,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的习惯;在涉及有关核酸性质的知识点时,会提到沃森和克里克共同在实验室辛勤工作和互相支持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合作、互助和团结的重要性;在实验涉及到有毒试剂时,向学生反复强调使用方法及禁忌,并引入近期发生的试剂投毒事件,利用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给学生敲响警钟;在实验中必须使用实验动物时,给学生讲解动物福利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并建立起尊重生命的概念。在实验课的内容上,为学生详细讲解实验目的方法和设计思路;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操作顺序和细节,使学生认识到不论是思路还是操作,都必须经过认真科学的思考和细心的操作,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态度和操作的严谨性,进而树立起他们在今后工作中的严谨态度,也为他们将来的科学思维打下基础。学生在实验课开放、师生对等的环境下听课,能快速掌握知识,积极参加讨论交流,主动地认同道德教育、接受道德教育。我们的生物化学实验课,不仅讲授了生化实验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在避免传统说教的老套形式下,传递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这两项共同构成了道德教育的两个核心。
2.实验课安全教育。除了实验课中穿插的道德教育,安全教育也是实验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生实验操作不当引发的危险事故频发,不规范操作和欠缺安全意识都是事故原因。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实验安全教育。在第一堂生物化学实验课上,我们向学生仔细讲解了实验室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室守则等规定,对实验试剂和药品的使用特别做出说明,并强调实验试剂和药品严禁带出实验室、严禁用于除实验外的用途等规定。当课程中使用有毒试剂时,每次都反复强调安全操作的知识。课程中涉及的特殊仪器(如高压灭菌锅、水浴锅等),在首次教授示范使用时都规范操作,为学生仔细讲解使用程序和养护要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使用操作规范,避免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
三、实验教材的准备和创新
实验教材是实验课程的重点。本教研室认真研究国内外优秀教材,借鉴其经验,同时结合本学院学生的临床需求,精心编写自己的教材,建设与生物化学基础课程配套的实验系列教材;同时也精心准备合适课程的道德教育素材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实验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精心挑选的实验,主要包括实验原理与方法技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即将要操作的实验的基本原理。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通过实验教材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并将经典的实验设计原理和思维在课堂中侧重地介绍给学生,使其初步获得实验的概念及目的。例如,我们使用医院生化化验单的幻灯片来引入碱性磷酸酶的生化和临床意义,即病例引导型教学[5](Case Based Study,CBS),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想象自己已是医生,进入到看到化验单要进行诊断的角色中,在营造出生动的虚拟氛围后,开始讲解碱性磷酸酶比活性测定的实验。在这样一个引导过程中,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好奇感伴随探究欲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强烈的成就感,继而升华为身为医生的自豪感,从而明确了学生自身的职业定位。再例如,我们采用p53野生型小鼠和p53突变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s,MEF)作为实验材料,让学生对这两种不同来源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的实验。从这个实验中,学生能够直接在镜下观察正常细胞与癌化细胞的形态,并通过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操作来观察不同细胞的衰老程度。实验结果是,p53野生型小鼠的细胞在体外培养7代后,衰老染色有明显的阳性现象;而p53突变型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在同样的7代时,经过衰老染色却没有出现明显的阳性现象。观察到实验结果,并结合染色原理分析结果,可使学生对正常细胞核肿瘤细胞的特性上有直观的认识,在基础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提前接触到临床相关的肿瘤知识,极大地提起了学生的兴趣。第二部分为基本实验操作,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扎实的基本操作技能。在训练基本实验操作中,涉及到仪器使用方法步骤和个人动手操作锻炼,这些基础知识在学习的时候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连续几次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仪器和操作要点的讲解上,要尤为耐心和细致,在第一次,即树立良好正确的操作规范,预估到学生易犯的错误并提前告知并讲解,降低实际操作训练中的犯错率,让学生练习几次即可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克服学习中的枯燥感和失败带来的厌烦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灌输仪器药品使用完毕放回原位、贵重仪器细心操作及共享物品正确使用等为他人考虑的实验素质;另外,在操作训练过程中,强调并重复性地为学生树立实验室药品正确使用的观念。第三部分为设计性问题。就实验原理、实验材料或实验思路等方面提出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课堂上观察到的现象、收集到的结果等有用的实验记录,结合简明的语言和图解在实验报告中进行解答,训练学生正规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同时,我们要求实验报告尽量不要和实验教材已有的内容相重复,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例如画流程图等形式)重新讲述实验原理及流程,促使学生自己能把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吃透,将学到的理论、技术与实际操作融会贯通。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因而道德是可以教授和传播的;但同时,道德还是一种情感、意志或行动。”我们创新性地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融入道德教育的内容,为学生传授了团结合作、尊重生命等道德知识,希望这些知识内化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意识和行动,使他们具备道德自觉的能力[1],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形成完备的医德,成长为医学道德和专业精神兼具的优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平昭,李云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思想状况与道德教育模式转变的调查[J].中国病案,2010,11(5):8-10.
[2]沈雁霞,刘奇.浅论新时期医学院校道德教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39-40.
[3]四川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 感恩教育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评价
一般认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信誉等具有重要意义”[1]。
高校应当如何有效地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呢?在没有设置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将感恩教育渗透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可以达到相辅相成、一举两得的教育效果,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也是恰逢其时,对于他们顺利、愉快地度过大学四年将有很大帮助。
一、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渗透感恩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法律观教育等很多方面。可以说,引导大学生树德和做人,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重要目的和意义所在,而这一点也正是感恩教育所追求的。
在现代社会,感恩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忠诚,对社会和人民的包容与奉献;对组织的信任和感激,对工作的勤奋和尽责;对他人的友善和尊重,对家人的理解和眷念;对生命的敬仰和珍惜,对自然的亲近和呵护[2]。可以说,感恩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和责任观,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是完全可以而且十分合适的。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内容和感恩有直接联系。比如在关于人生观的教学内容中,如果单纯从个人的角度谈人生观和人生价值的实现,眼界是比较狭隘的,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来谈人生观的问题,则会有更宽的眼界,而且可以很自然地联系到感恩问题,也就将感恩教育与教材内容融合到了一起,使学生更容易对人生观有较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从谈个人的人生观,联系到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与父母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等,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的人和事存在着客观的联系,所以,要感恩与自身生命相联系的每一个对象。从谈人生价值的实现,联系到祖国和人民与自身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和人民所提供给自己的一切,感恩自身从社会所得到的恩情,明确只有感恩社会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这样,通过恰当的结合,潜移默化地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本身,又将感恩教育落到了实处,并且二者相辅相成,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上渗透感恩教育
除了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渗透感恩教育外,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渗透感恩教育。“因为道德现象与人的需要、情感紧密相连,真正的道德规范应是道德主体对之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果仅仅以道德规范、原则的传授,以认知能力的培养为目的,而没有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参与其中的话,则此种道德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3]。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让这种传递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就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学习遵守道德规范的内容时,可以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让学生谈谈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或者周围发生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启发学生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每个人不断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个人道德修养的加强,实际上恰恰是个人感恩于社会、感恩于他人的自然结果,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感恩意识的必要性和感恩品质的重要性,认识到懂得感恩是一个社会人的基本素质。
如果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则正好是开展辩论的好机会。真理不辩不明,开展辩论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关于老人跌倒该不该扶之类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充分辩论。通过辩论,大家往往更容易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辩论诸如此类的道德问题,学生也可以领悟到感恩不仅是要感激帮助过我们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感激之情转化为一种乐于助人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个体所必需的,而且是社会所必须的,作为大学生应当有这种社会责任感,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学生写信、演讲、歌舞、小品、绘画、观看影片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引导大学生课堂联系生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原本抽象的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感性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实践,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三、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渗透感恩教育
坚持教育培养与考核评价的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大学生将自律与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是以书面考试为主,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为考核重点。这种考核评价体系,虽然对学生掌握知识性的内容很有帮助,但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因此,在考核评价体系中,除了考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外,还要考查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大学生真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同时必然有助于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和感恩习惯的养成。
首先,学校应当密切与大学生家庭的联系,畅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在家庭中建立教育监督反馈机制,并且将大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因为大学生的身份不仅仅是学生,更是一名家庭成员,在家庭里的表现优秀,才真正称得上是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且,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往往在家庭生活中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通过考察大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实际上也给了大学生一个机会,可以使他们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家庭的密切联系和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促进大学生将感恩情感转化为感恩行动。
其次,学校要组织相关活动,比如组织大学生在校内义务劳动、深入社区扶贫助困、到敬老院搞志愿活动等,将大学生参加这类活动的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大学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和各学院会经常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正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机会。“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本身就是很强调实践性的课程,让大学生广泛参加此类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感恩品质。而且,这些活动被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更能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广泛性和积极性,久而久之,必然可以实现感恩教育的内化与外化。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主动深入社会实践,比如参加义务献血、担当义务交通协管员、义务帮助中小学生辅导作业等,将参加这些义务活动的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其实,生活就是个大课堂,它会教给我们每个人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也都要回归到生活大课堂去检验和应用。年轻有为的大学生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他们随时随地都在实践着在书本上学到的各种知识和道理,其中许多优秀的大学生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应当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将感恩意识、感恩情感转化为感恩行动、感恩品质。相信在这些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大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关爱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这些生动愉快的体验,会悄悄地沉淀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感恩品质。
懂得感恩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中,是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渗透感恩教育,可以使感恩教育和课程教学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达到事半功倍、一举两得的效果。
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年来一系列暴露感恩意识缺乏事件的发生,冷酷地说明感恩教育的缺失依然如旧。我们不能只有在某些事件发生时,才想起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才想到要加强感恩教育,事情过去了,又什么都不做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在我们需要立刻行动起来,让感恩代替冷漠,让善良代替邪念,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政治科学,2004(04).
[2]肖池平,万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倡导感恩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7-09-28.
【关键词】研究生 科学道德 学风教育 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8-02
我国高校在其办学宗旨的建立上严格按照学风和学术要求对学校教育理念创建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属于高校科研型教育内容,在其教育深入改革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学生科研技能方面培养,还必须切实实现对学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方面的教育,实现规范型、道德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一、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礼记・中庸》中将学风一词引用到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明确指出学风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此外,《道德经》中指出“德”是德行、品行和王道的意思。其在现实社会中是正面价值取向的作用,是判断人们行为正当与否的关键性因素[1]。因此,道德和学风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强化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生所面向的工作社会是科研机构或者国家专业的机构,其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借助团体科研的力量才能够实现科研成果的创新。因此,研究人与集体关系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关系到研究生未来的发展及社会的建设。利用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从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化和约束研究生的心理动机和生理动机,实现研究生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价值和科研价值。
第二,明确研究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是人类生存之根本,也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关系的直接影响因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带动社会的发展,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腐败价值,影响社会的发展。而科研人员在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过程中一旦产生错误性,会导致背离社会道德基准,影响科研的正确性和价值性发展。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具有明确研究生自身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作用[2]。
第三,强化研究生的学习态度。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学习内容表现出一种动态总结和处理的内在反应倾向,被称之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利用教育活动和活动内容对研究生的内在反应倾向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研究生学生态度再构建。因此,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具有强化研究生自身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二、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宣讲效果不理想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实现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开展宣讲活动,对研究生进行再教育。但是,该种教育方式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根据新华日报中对北京几所大型研究生教育机构进行教育宣讲效果调查,发现只有10%的研究生通过教育宣讲更新了自身的科学道德意识,甚至有50%的研究生并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宣讲活动[3]。由此能够看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实施教育宣讲上并没有收获理想的宣讲效果,严重制约了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二)教育力度不够
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和导师的支持,才能够实现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改革和创新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育力度明显不足。具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实施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院校不足20%,学校在其自身教育改革过程中对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以制约研究生自身道德的建设和改进[4]。
(三)研究生自身参与性不强
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系到活动开展效果和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研究生在其道德和学风建设中明显存在自身参与性不强的弊端。针对研究生开展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宣讲课程中所宣讲的内容一般是研究生并未涉及的科学领域[5]。因此,部分研究生认为该部分内容与自身的关系不大,缺乏兴趣。此外,对于刚刚入校的研究生未采取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监督机制。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对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开展一般是采取选修课程的形式实现教育改革和教育实施。该种教育方式无法强制学生参与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中,最终导致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效果不理想,无法发挥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新途径
(一)利用宣传教育,提高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思想认识
我国作为具有辉煌教育历史的国家,在其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意识的构建的过程中必须从教室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利用宣传教育方式提高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的思想认识。
第一,完善教育宣传设计规范。针对研究生科研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目标建立符合研究生心理需求的教育宣传方案,制定教育宣传设计系统,将设计好的教育方案输入系统内,进行系统实践评估,满足评估标准后,投入到教育宣讲工作中,从而以提高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思想认为为目标,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
第二,构建联合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平台,实现全国开展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扩大宣传效果,提高思想认识。例如,建立省与省之间的研究生学风建设网络交流大会,利用互联网宣传提高提高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思想认识。
第三,建立校内研究生学风奖励机制,以促进研究生对学风建设关注度的提升,强化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思想认知性。在学风建立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引发研究生之间的竞争心理,强化研究生对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结合社会需求,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革,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结合社会需求,这样才能够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研究生的道德素质,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学风建设工作水平和效果[6]。
第一,创建多元需求培养方案。学风建设是构建校园文化、实现和谐校园建立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重大的意义。良好的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的综合反应。因此,未来在对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等方面综合性创建多元需求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研究生的个人兴趣和需求,结合研究生的发展方向,巩固科学与道德之间的壁垒,实现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完善。
第二,创建差别教育和评价标准。为进一步提升对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力度,加强研究生的参与力度,可以通过建立差别教育和评价标准的方式实现对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的培养途径。例如,针对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对其进行体系评价,实现差异性道德和学风教育。此外,在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评价标准途径创新的过程中建立个性化、怀柔化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学术报告评估体系,实现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与研究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相结合,提升研究生自身的参与力度,发挥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7]。
第三,强化导师责任教育,发挥导师示范作用。完善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新途径的过程中从导师入手,发挥导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教育效果。首先,必须强化研究生师资力量,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示范作用。其次,建立正确的教育引导政策,利用政策引导作用强化导师在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8]。最终,实现强化导师责任教育,发挥导师示范作用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四、总结
当前我国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中存在教育宣讲效果不理想、教育力度明显不足和研究生自身参与性不足的三点共性问题。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改革的首要内容。为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改革和完善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从思想认识和人才培养模式途径入手,创新、完善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方式和内容,实现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的重要性,为培养规范型、道德型科研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江,潘屹鸣.刍议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之构建[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6(01):77-79.
[2]张艳萍,康永刚.探索完善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以吉林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03(05):98-101.
[3]曹国永.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1(04):9-11.
[4]黄磊,王英国,闫亮亮.以宣讲教育推动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4,06(03):48-50.
[5]胡海峰.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视域下高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05:94-97.
[6]郑卫荣.“首要责任人”视角下的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2(01):45-51.
[7]刘卓.以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引领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20(07):81-82.
[8]唐立军.加强、引导完善机制――切实做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J].北京教育(德育),2012,09(02):114-116.
关键词:历史教学 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祖先对炎黄子孙的德育教育从未停歇。身为一名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帮助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德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代的青少年呈现出与他们的父辈迥然不同的精神面貌。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信息能力强,拥有更加优越的生存发展条件。但是与此同时,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继续滑坡,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我中心的意识太强。一些青少年缺乏关爱意识,不理解别人的付出,在习以为常中变得麻木,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对家人、班级、学校、社会,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在社会交往中过多地看重个人的得失,把自我欲望的满足放在第一位。
2.民族意识薄弱,对民族英雄缺少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偶像明星成为青少年的精神食粮,网络是他们的业余爱好。据调查,72%的青少年认为网络、报纸、影视等大众媒体对他们的发展有影响。有一部分青少年极度缺乏理想和信念,对社会以及人生持有不正确的认识,表现为缺失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情感淡薄。
3.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青少年信仰失落,成为青少年极端自私行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形成的现实根源。
4.心理承受能力差。经问卷调查得出,20%的青少年认为“面对失败,我不能保持冷静不气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他们经受不住考验,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能让他们心灰意懒,他们常常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对人生没有信心,感到前途渺茫,很容易悲观失望。在这种思想状态下,他们往往不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激行为,有时甚至会自杀,或伤害其他人,或损坏国家和他人的财产;懒惰、任性、自私,在生活中随心所欲,稍不顺心,就会抵制反抗学校和家长的正常教育,或者离家出走,逃避现实;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
5.历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事实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德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学习中国历史,能使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好的教材。
2.可以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经济高速发展,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基是他们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
3.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让他们成为创新型的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发现身边的事物,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创新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德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重要方法
1.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的目的性,科学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历史的教学大纲精心设计德育目标,针对不同的章节有效地安排德育计划,把历史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认识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选择有效、恰当的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通过表演短剧、进行演讲、举行演唱红色歌曲大型歌会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课堂上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
4.树立历史人物的榜样形象,深化榜样的力量。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5.人格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渗透的核心。教师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建立完善人格的重要的手段与方法。自信心的培养,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材料,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从思想、情感、意志、毅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平等着待学生,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当代中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上的开放和追求人格的平等。他们不满足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与此同时,他们渴望老师理解自己,平等待人,尽管学生之间的智力有高低之分,但他们却反对教师的偏爱,要求师生间的平等,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老师中肯的评价并能够对老师和同学产生影响。在学习中,要求优秀生和后进生能够互相帮助,都有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平等竞争,互相促进。封闭式的教学则满足不了学生思想上开放和 人格方面平等的要求,它把学生的视野禁锢在教材和课堂的范围内,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完全沿着教师设计好的逻辑轨道,教学方法以注入式为主,虽然也讲究讲和练的结合,但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甚至在升学考试中获得高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甚至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和因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造成学生心理的严重不平衡。因此,我们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在课 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会加速其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当前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最可珍贵的是他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要使他们接受马列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必须触及和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虑,使其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成长道路前进。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生为升学而学、教师为抓分数而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升学教育模式必须彻底打破。 当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升学考试又是选拔人才的必要方式,升学教育模式的存在有其合 理性。但是,有一点是再清楚不过的了,那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需要高层次人才,更需要多层次人才。我们面临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只有整个民族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从升学教育的轨道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对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教学要求,而是提高了教学要求,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了解学生,改进教法,把教材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三、以教材为基础,开拓学生的视野
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思想敏锐的一代,视野的触角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广阔世界,尤其是对国内外的热点问题怀有莫大的兴趣。而且,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在老师面前处于被动地位,讲什么听什么,老师怎样说都是对的。在思维方面,他们开始进入抽象思维的境界,凡事先问个为什么,学了理论就与现实相对照,有的甚至对教材里某些知识产生怀疑,对老师的讲课评头论足,大胆质疑。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状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讲解热点问题,可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有效方法。当然,学生渴望了解的热点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与教材有关联,有的则没有关联;更有理论与 现实碰撞在学生思想上引起强烈反差的。对此,仅仅凭借思想政治课的有限的课时是不可能得到完全解决的,但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又必须解决不可。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将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归类,采取多种形式加以解决。对于与教材有关联的热点问题,可以结合教材进行讲解。对于与教材无关的热点问题,则可开设的时事专题讲座。对于因缺乏阅历和生活经验 以及正确的世界观指导而产生的思想疑虑和错误认识,可以采取辩论会的形式,让对垒的双方各抒己见,逐渐辨明是非;亦可采取黑板报的形式,给予正面的科学的回答。只要教师能够准确地捕捉住学生思想方面的热点问题,巧妙地质疑解惑,学生就会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较好地掌握科学的理论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述种种现象表明,我校的1+1高效课堂在有些教师身上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合作、优质高效的1+1高效课堂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导学案的运用、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和运用。
一、导学案的编印和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工作是“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和依托,导学案的编写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我们学校虽然提出了导学案的编写要通过全组人的共同研讨,集全组人的智慧于一课,但真正操作起来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不说教师本身对此项工作不理解,单说如何让每一位教师都把自己的好的想法体现到每一节课的导学案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是要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认真,多付出心血,集体备课时大家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尽可能地让我们的导学案能在使用中产生好的效果。如果我们能集中一些优秀的教师队伍,提前做好导学案的编写工作,使用时再由教研组研讨,这样的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对于导学案的使用,我认为尤其是初一低年级,要把使用的程序和方法向学生讲清楚,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规范地使用我们的导学案。“学什么”部分如何通过自学来完成,“怎么学”部分学生应怎样去看和理解。“学怎样”部分教师更是要精心设计,认真选题,使用时还要有时间保证和科学的策略安排。对于学怎样部分中暴露出来的知识方面、学生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教师更要重视并认真地解决,不留知识上漏洞,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二、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是1+1高效课堂模式的又一重要载体,合作学习小组的使用质量直接关系到1+1高效课堂模式的效果和质量。我们认为,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策略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评价和奖励等。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习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班级的缩影,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小组组建好以后,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三件事:
1.选一名得力的大组长和学科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大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必定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之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对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入手,对“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该门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自律意识较差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按人均教育成本收取学费的政策,这使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费远远高于普通高校。一般来说,就读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家长的娇宠和呵护使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缺少自我约束的锻炼。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便陷入生活无规律、起居无定时、学习无目标、花钱无节制的混乱境地。
(二)综合素质较高,文化基础薄弱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一般家境较好,不少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受到较好的引导。学生见多识广,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特别是在文体、书画、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但相对于母体高校学生而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绩多数为中等或中等偏下,生源质量不高,入学起点偏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
(三)自我意识较强,自信心不足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求新、求异意识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非常关心自身的权利,强调个人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张扬个性,勇于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关注。但由于高考成绩的差距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特别是降分录取的学生,更是感到“底气不足”,常常迷惘、困惑、怀疑自己。因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
(四)学习目标远大,意志力不强
多数学生都满怀信心来到学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一雪“前耻”,有着远大的事业抱负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入学后,他们什么都想学,什么事都想做。但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行为等方面也存在着失误与不足,使得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及行为往往因经受不住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束手无策。一旦考试成绩不合格,就会思想迷惘、生活懒散、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继而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或中途退学等现象。
二、增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基础”课教学实效的对策新思路
“基础”课是针对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必修课程,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教育,又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既需要理论灌输,更需要实践参与。这些特殊性要求中外合作办学的“基础”课必须面对大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基础课”是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入门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主渠道,因此,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基础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各院校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基础课”教学,并确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各院校各部门的领导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基础课”是一门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入门课程,又要在具体行动上落实到位,即在人、财、物的安排上,保证“基础课”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
“基础课”是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课程,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法律、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惑,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对未来的信心,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应该是育人。为此,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增强责任意识。为了确实做到上课具有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上课前不仅要专研教材,熟悉教材,更为重要的应是了解、熟悉教学对象(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及实际困难、实际需要,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同时“针对新生适应能力差、依赖性较强这一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教会学生确立:独立生活;虚心求教,细心观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等意识”。只有熟悉教材,钻研学生,了解学生,切切实实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材施教,才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感化学生,从而使他们感觉到教师人格的温暖和伟大,然后才能自然而然的融入新的环境,融入大学的新生活,适应大学的新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教师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提高个人的理论业务素质。时代的变化发展,要求“基础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新事物、了解新情况,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潜心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理论,系统地学习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使自己适应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视野。
其次,教师要提高个人的人格素质。人格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基础课“教师的人格素质作为人格健全的个体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直接关系到“基础课”教师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基础课”是否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中国古代先哲曾言“其身正,不令而行”;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代表人物罗杰斯说过:“当促进者是一个真实的人,坦诚无遗,同学生建(上接第96页)立关系时没有一种装腔作势或者一种假面具,这个时候,他总是能富有成效的。”
三、以“一充二改二加强”促进“基础”课教学改革
(一)充实教学环节,以“实”强化学生学习效果在坚持“基础”课指导思想的
同时,“基础”课教学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在教学环节的“实”字上下功夫,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第一,强调以情感人,寻求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如课堂案例讲演、小组辩论、热点问题讨论等活动,加强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体验。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校庆、社团等活动,促进学生提高交往、协作、口头表达和活动组织的实际能力。第三,充分利用地方的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和追忆烈士们的人生道路,提高自我道德风范和人格标准。第四,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公开审判。使学校与社会、课堂与法庭、理论知识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活生生的法制教育,亲身体验法庭和法律的尊严,从而达到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五,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参加社区公益服务、到工厂企业学习参观、到养老院开展关爱老人的活动等,使学生从多方面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改进教学方法,以“活”增强教育互动性
“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增强灵活性和科学性,用活泼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安排,可教师独立开课,可多人专题式教;可上大课,可上小课;可教师讲授,可学生讨论;可课堂教学,见习实习;可撰写报告,可口头演讲;特别要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第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的特点特长,善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和网络式教学,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课件、图片影像资料、Web课件等不仅有利于教师讲深讲透,加强师生的交流,而且延伸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思维更加活跃,对理论的理解更容易深入,摆脱过去空洞、抽象、枯燥无味的局面,增加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加强“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扭转其学科化的偏向,充分保障“基础”课德育功能的实现。
(三)改革考试方法,以“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制度和办法对“基础”课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恰当的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为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基础”课的考核不能“唯分数论”,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现实表现。第二,在考核环节中,构建综合考核体系,强化“学习过程”的考试,将“知识记忆”的考核改为“知识应用和学以致用”的考核。把考试改为开卷考试和小论文、心得体会等相结合,同时增大平常学习态度和课堂、生活表现的考核分值,按百分比计入“基础”课的成绩,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四)加强教学研究,以“真”促进课程建设“基础”课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门课程,切合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需求以及大学生活实际,必须加强课程建设,真正开展起务实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第一,教学主管部门必须加强课程管理,整合教师团队,强化教学组织,安排教学过程,切实调动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教师必须教好,学生必须学好,领导必须管好。第二,开展教研活动,围绕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以及课程的难点、重点进行讨论,使教学内容得到贯彻实施。建立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观摩及评价等制度,为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完善知识结构提供平台。第三,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引导热点,增强教学的感染力。选择一些具有实用性,富有时代感的案例、影视素材,以拓展学生视野,熏陶学生情操。
(五)加强教师情感投入,以“深”促使教师教好书育好人
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和谐一致、感情上交流融合、互相尊重信任,才能把“基础”课的理与情有机结合,也才能使“基础”课入耳、入脑、入心。教师要对学生投入更深的情和爱,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既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第一,教师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知识结构,注重自我发展和自身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艺术,在教学中自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美学等知识,成为“基础”课的“经师”。第二,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对待教学工作,热爱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工作,用自己正确的职业取向和个人魅力,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热爱学生、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教书又育人,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当前,“基础”课教学面临着一个新的起点,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把教育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把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使“基础”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求提高“基础”教学效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增强“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万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7):175.
[2]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34.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课题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修订版):2.
[4]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的编写过程以及对广大任课教师的几点希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24.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76.
[6]卡尔.罗杰斯.促进学习中的人际关系[A].转引自:方展画: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评述[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151.
[7]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76.
[8]郭湛.人活动的效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5.
[9]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35.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青年项目基金(课题编号:2012KYQN65)。
作者简介: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中和之道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中国教育关注更多的是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学科专业的教育被日益强化,智商的开发与利用受到顶礼膜拜。而教育的本质是关于“人”的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如仁爱之心、公民素质等涉及人的精神与灵魂的情商的开发与养成,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种 “机器人”式的教育,把人视为工具,强调人知识习得和专业训练即片面发展,忽略了人的身心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致使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却出现有不少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素质低下、诚信丧失、名利至上等不良社会表征。毒奶粉、地沟油、冰毒等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制假贩假、毒害生命的社会问题即是具体例证。渴望人生幸福体验的人们不禁会反思:片面专注向人类传输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否是科学的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人”的本体教育即“人文”教育是否是科学的教育?由此,引出本文探讨的问题:科学与人文的必然理路究竟为何?是否需要对二者进行人为整合?
2 科学与人文解读
探讨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前提是对科学与人文有比较清晰的理解。从科学与人文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是认识科学与人文的有效路径。
2.1 科学的内涵及特征
“‘科学’这个概念严格说是在1842年才产生的,在这之前没有‘science’这个概念”,①此概念于1842年由法国实证主义学者孔哲提出,并阐明科学产生的前提是实物永恒性、自然一致性和因果性。那么该如何理解科学呢?《辞海》里科学的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②另外,有学者认为对科学的理解应持动态发展的观点,将科学看作是人类获取知识、探索自然的认识活动,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科学的内涵包括“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以及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③由此可见,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过程,以实验为基础探求世界真理,其目的在于求真,理性是科学的思想基石。科学的特征在于:可重复性,即科学实验的结果可以多次重复求证获得;确定性,即科学研究过程和结果是确定的,可计量且唯一,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客观性,则充分体现在科学研究的问题的界定、科学假设的提出、科学验证的过程以及科学结论的呈现上。
2.2 人文的内涵与特征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人文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辞海》对人文的阐释为 “旧指诗书礼乐等,《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④可见,这里的人文指与文化相关的人类活动和各种社会现象,包括人的情感、文化、教养、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人的感情、欲望、理念、动机、心理、野心等一系列主观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文的进程。人文经常使用在人文知识、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中,从而区别于自然科学、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人文的特征主要由其实质决定,人文或者说人文精神首先是指向于人的,脱离了人就无从说起人文和人文精神,因此人文是基于人并指向于人或人的精神的。其次,人文是外显性和内隐性的统一,外显性主要是相对于各种人文现象、人文事物、人文活动而言的,通过物质形态的人文载体,人们能够感性或初步接触人文。内隐性是指各种物化人文载体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人文意义,即具体物质性载体所隐含着的作者思维、价值追求和精神状况。这种人文精神需要主体的体察、经验、思考才能感受到的,属于精神层面的体验。再次,人文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人文不管是其物化载体还是内隐精神,往往体现的都是一种主观再造,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关涉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因而人文往往需要情境性的解读和生成性的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人文理解为:人类文化中先进的核心成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规范,强调的是,关注人、爱护人、重视人、发展人;一句话,人文即重视并弘扬人的先进文化。
从科学与人文的内涵解读和特征的理解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科学与人文各有其独特内涵和特征,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其自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科学与人文本身不存在冲突,冲突是由人造成的,究其因是人的欲望以及对欲望的无限追逐。因此,简单的整合并不能消除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及危机。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审思
3.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广义而言,伴随着人类的产生,人文就开始呈现,人类的活动体现着人文并创造着人文,人类也因此得以开化,文明也愈发进步。早在15世纪,自然科学尚未分化、成熟,“人文科学”就有了较准确和专门的定义,人文教育早于科学教育而专业化并在大学里占据了主导地位。人文思想在于培养智慧之人、自然之人,“它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甚至不排除神学教育,表现出兼容并包的气度”。⑤人文及以此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做好直接准备。尽管人文、人文思想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受到了科学、科学思想乃至科学主义的冲击,但人文教育始终向前发展。从古希腊先哲关于世界本源的思考(原子说、理念说等)到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抗衡,再到实证主义以及后来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在整个过程中,人文教育都贯穿始终,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同而已。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西方,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文艺复兴使科学得以大放光彩,文艺复兴颠覆宗教神学的主要手段就是宣扬科学,通过科学教育反对神学主义,把人们从神学宗教的枷锁下解放出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教育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使人们为之惊叹,随之而来的几次工业革命充分体现和证明了科学教育的巨大潜力。因此,人们开始崇拜科学,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科学教育运动,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直至19世纪后半叶,对科学的崇拜已发展成为对科学极端迷信的泛科学主义,科学以其不可阻挡的功利效应为工具理性的泛滥提供了依据,从而导致对价值理性的淹没。人、人的主体精神已经不再存在,人已经沦为科学的奴隶和仆从。因此,一大批学者极力呼吁关注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如: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主张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个体事件,找寻人的意义;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注人的存在、生命的意义、精神世界等,一直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等都要求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去中心化,关注人,关注主体的意义。
3.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审思
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各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背景,基于此形成了各自的品性特征。因而,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解读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而应当区别对待,方可真正把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实质。
可以得出,简单地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人为整合是没有合理依据的,因为二者的存在和发展机制是不一样的。并且,也无法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简单整合,只能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当去除人为因素作用,回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都是主体对对象物认识或作用的结果,都蕴含着人的理性与情感,都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著名学者萨顿认为:“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们试图使它尽可能地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观察来解释一切的。……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无论我们是研究人的历史还是研究自然的历史,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人”。⑥基于人的发展来考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最终都是指向于人并实现人的发展,正如有学者认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⑦也就是说,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共同作用,使人成为具有真善美品性的人,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实现完满的人、幸福的人服务的。因此,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故而不存在整合之说。
从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最终走向科学主义并使科学泛滥,从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使人们精神之源走向干涸,使丰富多彩的生活走向无聊单调,这并非科学本性使然,而是人,是人自己为自己设计的陷阱,无意中人自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从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正是人对无限欲望的穷极,对无限利益的追逐,而导致滥用科学,滥用科技,使科学成为实现自己欲望的工具,与此同时,自己也不由地成为了科学的附庸和奴隶。工具理性的高扬,征服欲望的实现使价值理性不断势微,由此激发人文学者的觉醒,高呼人的存在和价值。于是上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争。因此,需要整合的是人,是人的欲望和贪婪,而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身。
4 中和之道: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为何?有学者主张通过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机制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也有学者主张通过教化实现科学与人的理性发展。我们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路必须基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身的特点,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上。因此,“中和”之道,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中和”思想源于《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⑧由此可见,“中”是万物的最大根本;“和”是万物共行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各得其所繁衍生息。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路必须是通过“中”、“和”之路实现“中和”之境地,以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达到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相育相生的境地。
4.1 “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独立之路
《甲骨文字典》里“中”的解释是:“本为氏族社会之徽帜,古时有大事,聚众于广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赶赴,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⑨可见,这里“中”有旗帜之意,立中即立旗,立中以聚众,又可观测风向;中间,相对于左右上下而言。此外,还有中用、中听之意。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中”之路,就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根据其自身的背景、特点、环境实现其自身发展,这种发展不会造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悖,正如“喜怒哀乐之未发”,当然这也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起源时期的形态,他们各自在自身的范围内,在自己的场域中独自发展而互不相碍。正是经过“中'之路的发展,才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自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逻辑体系、表达体系和运行机制。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走“中”的道路,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自身不断实现新生和创新的必由之路。
4.2 “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话之路
“和”有和谐、协调之意。“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对“和”的理解需要基于唯物辩证法中矛盾论来分析。“和”即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是一个不断变化、动态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和”之路就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相互冲突、碰撞中实现对话,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丧失了一方,另一方也不复存在。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历史背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所处的主流位置不同,所受到的关注就不同。尽管近代科学的发展在反对宗教神性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其后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使科学走向了科学主义以致造成科学的一度泛滥,这从反面说明了科学的发展不能够脱离人文的发展,脱离人文的科学的发展注定是迷失方向的、单向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教育出来的人必定是单向度的人,丧失人文精神的人。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走“和”之路,必然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应“发而皆中节”。尽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是在二者的不断冲突、冲突中超越、新的冲突形成这样一个螺旋式过程里实现的,但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自身的发展中要适度、协调,在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而不能否定对方的存在和发展。
4.3 “中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生共谐共存之道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对话、发展,实现 “中和”,从而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境地,即人类与自然的相融共生。此时,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实现精神的无限自由、思想的无限畅想;科学不再是奴役人们的工具,而是为人类谋福利的必要手段。人文不再与科学对抗,而是为科学导航,指明方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携手并进实现共生共存。此时,人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不再是万物的主宰。相反,人是自然朴实的一员,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容相存的个体,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享受,而是追求思想的超越、精神的升华。因此,“中和”之道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是对二者实质的充分理解,是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 劳凯声.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教育研究,2004(4).
②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919,1399.
③ 陈琴,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④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399.
⑤ 林杰.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教育思潮评析.江苏高教,2002(3).
⑥ 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8.
⑦ 杨叔子.时代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中国高教研究,2004(8).
关键词:英语导游词;课堂教学;实用;实践;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18-02
导游服务主要包括向导、讲解服务及生活服务三项。其中,导游讲解是导游服务的核心内容。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主要靠导游的讲解来认识和了解目的国的风土人情。通过导游对景区景观形象的阐述,使游客们欣赏景区的景观和人文特点,使景区的美景与游客的感受相融合、统一。因此,既能真实反映景区美景,又符合外国游客语言习惯(这里主要指来自说英语国家的游客),文字通畅优美,又充满导游人员个性特征的英语导游词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在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中,英语导游词课程是其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培养提高学生现场讲解能力以及英语听、说、读、写全面能力的主干课程。英语导游词的撰写不同于一般的英语说明文、议论文写作。它是让导游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向游客们介绍景区景点,因此写作中应多采用描述性语言,用词口语化,语句流畅,语言节奏朗朗上口,语篇易于游客理解。
笔者从目前新疆地区使用较多的英语导游词教程中发现:有些教材只注重新疆景区的介绍,但仅仅是将景区的汉语导游讲解词译成英文,缺乏对英文写作基本知识的讲解,也没有针对某种写作技巧进行专门的训练,这种教材只能让学生训练英文阅读能力。另外,一些教材是强调写作技巧的英文课本,它们将英文写作中所有文体的写作方法一一详述而忽略景区景点的介绍,而且这些教材都普遍倾向于本科层次的学生,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不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
由于没有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大都采用传统的翻译法,上课时只是将景区的英文介绍逐句翻译成汉语,目的只是让学生了解景区内容,课后要求学生强行记忆英文导游词,因此,课堂中学生自主性得不到体现,学习兴趣不浓,从而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笔者从以往学生创作的英文导游词中了解到,学生受英语水平、汉语水平、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影响,在他们创作的英语导游词中突出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困扰:首先,在导游词写作过程中最易出现死错误,包括单词词形、词性错误,连词使用错误,句法错误等。例如,单数第三人称在一般现在时中的运用,由于英语导游词的写作是对景点的真实描述,很多时候都采取一般现在时,但学生往往忽视了主谓一致,容易犯错。其次,学生欠缺基本的谋篇布局能力,由于英汉存在差异,汉语注重“意合”,英语强调“形合”。汉语是通过意义衔接,注重逻辑顺序,文章中即使不使用任何连接词,行文依然流畅。然而,英语要求通过连接词或短语,将文章有机联系在一起,听者需要抓住语篇中的连接词才能正确解读文章的内容,才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联系。中国学生习惯了汉语的思维方式,反映在写作中,不注重连词的使用,造成句子之间缺少联系和照应,所以文章意义不连贯,听者不知所云。再次,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因此,造成大多数学生知识面狭窄,对本国的民俗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在创作导游词时,语句简单,描述性内容少而不准确,景点表达平淡,乏味,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从而影响导游服务的整体质量。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导游词写作能力,提高英语导游服务质量,首先要提高英语导游词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果,锻炼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就应该做到教学内容重实用,教学方法重实践,教学评价有特色。
首先,教学内容实用化。笔者认为,要做到教学内容实用化,教师应根据各地所要求掌握的景区内容以及本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自行选取教学内容。以新疆地区旅游英语专业为例,新疆地区旅游局规定该专业学生在参加英语导游证考试时,需掌握10个主要景点的英文讲解,教师就应将这些景区仔细分析,确定其写作文体的侧重点,如天池景区和喀纳斯景区,它们都是以自然风光而闻名,对于景区四季的不同美景,导游要用语言加以描述,所以在导游词中,文体应主要以描述性语言为主;要观光沙漠绿洲吐鲁番时,少不了介绍其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但坎儿井不是秀丽的风光,它只是由一些竖井、暗渠、明渠、涝坝构成的土质工程,在教学中,应侧重于说明文体的写作和练习,创作的导游词应具体说明坎儿井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至于克孜尔千佛洞,则一定要介绍佛教在新疆的发展,所以应根据时间顺序采用传记文体,将佛教在新疆历史各个阶段的主要事件加以阐述,以方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看懂景区内的佛教壁画,更好地了解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另外,由于本校学生英语水平不高,许多学生根本不知如何进行写作,更不用说创作有特色的导游词,因此,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应在考虑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将写作基本知识和相关文体的写作技巧与景区实际内容相结合进行授课。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应实践化。英语导游词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对实景进行现场英文讲解,因此,教师应以此为目标,将课程设置为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即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导游讲解实景,将教学内容细化为各项任务,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熟悉工作场景。除此以外,在以实践为基础的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景区景点内容的记忆,也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创作出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英语导游词。而且学生通过在小组活动中承担各项任务,可学会查找资料,制作PPT,锻炼与人沟通、交流等写作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
再次,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时,应做到特色化。以往的评价主要是以期末试卷评价课程学习效果,有的教师也做出相应改革,如将测试分为口试和笔试,但口试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对所学导游词进行背诵,教师检查其语音语调的准确度和背诵的流利程度,这些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
经实践,在我院的英语导游词课程中,笔者设置了一套较完善的评价体制。首先,我们采用了翻译理论中的“信、达、雅”标准来总体评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所谓“信”,要求导游词忠实于景点的实际,忌有欺骗游客或过度夸张的内容;“达”是考查的核心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即考查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同义词、英语上下义词、反义词等方法来扩充其旅游专业的词汇量,是否能书写完整的英文句子,并且能将句组合成篇。“达”要求写出的导游词用词准确,语句通畅,语篇融合统一;“雅”考查文章是否优美流畅,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学生讲解时语音、语调是否准确优美及综合整体表现。其次,在考试形式上采用口试和笔试。笔试只是负责考查学生对景区景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形式比较固定。口试则测试学生的综合导游能力,分为模拟导游讲解和现场提问两个环节。在进行模拟导游讲解之前的一周,让学生明确评分细则,根据评分细则,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要进行讲解的景点,提前准备讲解的相关资料,创作导游词。待学生讲解完毕后,评委充当游客向学生提出2~3个关于景区的问题,以考察学生英语语言自由运用能力和学生对该景区的熟悉程度。最后由教师、外教、学生三方评委就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同时,评委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模拟导游环节中的优缺点,以便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总之,英语导游词是一门既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扩展学生旅游专业知识,又锻炼学生语言独立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协调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课程。实践证明,教师通过适当选取教学内容,模拟实景讲解,采用小组活动以及教学评价多样化等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英语导游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志忠.旅游专业学生在英语导游词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2]张勤.浅析导游讲解在导游服务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1(23).
[3]张海玲.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4]刘文静.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
[5]廖莎莎,冯娜.任务学习法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的实证研究[J].教育界,2011(11).
[6]魏梅.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课堂实践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S1).
[7]杨忠桥,李欣,阎泗军.新疆旅游导游辞[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一、 提高认识,确立观念,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念具有指导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和定向实践行为的作用。只有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践行,才能使教师的新价值观与新教学行为联系、共创、互动起来,并贯穿于改革的始终。如果学校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而屈服于“目中无人”的“以升学率论英雄”的畸形教育,那么学校发展所积淀下来的就只有单调的升学人数和考试分数,就不可能形成丰厚的学校文化。因此,学校应当逐步探索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引导教师从纯粹的抓教学质量的“应试教育”向抓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转变。
课堂教学中,要确立“每节课都是德育阵地”的意识。无论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是德育活动,都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强调学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同时,抓提高认识,注重制度、网络建设,保证使课堂教学发挥德育功能并转向规范化、科学化。
二、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让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体系,充分挖掘教材中明显的思想资源、教材暗含的价值取向、学科知识及其背景,还有其中蕴涵的思想和方法及其背后的动人故事和学科发展中所形成的学科文化。把德育渗透到具体学科内容中,使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德育融注于知识载体之中,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里。不同学科渗透德育有其共性:都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知识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但由于中学各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也就有自身特点。这要求我们根据学科个性,发挥优势,把握重点,分清主次,准确发掘教材内蕴含的德育因素,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讲究渗透艺术,使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的形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要贴近教材。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课堂上的德育应依据教材内容去进行,绝不能牵强附会,“为德育而德育”。教师应切实使学科德育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而不能使之成为“两张皮”。对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自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蹲下来,以真诚、热情、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努力建构学生喜爱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体贴关怀学生,在课堂上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有自己的理解,不以权威的角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要降低教师的控制欲,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空间;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让课堂变为“一言堂”。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强行灌输、机械训练,要在尊重学生与积极引导上寻找结合点,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师生不断的交互活动中重新认识学生和自己,在看到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看到自身教育的力量,看到自己的教育素养也在提升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和情感的交融。这种交融对进行德育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情明理,达到内化的实效。
四、运用电教,研究教法,增强德育效果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与学;转变;兴趣;思维能力
【Abstract】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reform, the core issue is how teachers teach and students learn, impart knowledge, stimulate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organic combination.
【Key words】Physic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ange; interest;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50-01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学生入门教育
物理课对中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 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
二、展示物理课程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三、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
四、坚持强化训练
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五、引导物理阅读理解
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
六、发展物理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就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七、注重学习与生活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