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增长范文

区域经济增长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区域经济增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增长

篇1

论文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通过对金融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密切联系的互动关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资源的数量及其配置效率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是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具体化。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愈高,越需要强大的金融做基础,金融的作用就愈强。区域金融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分配资金,其运作机制就是金融活动影响储蓄和投资,储蓄和投资影响资金流量结构,再影响生产要素的区域分配结构,最终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如果是区域金融体系较完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则对本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必然起到促进作用,进而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达到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区域金融理论不是区域与金融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区域与金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分析其产生、发展、运动的规律,探讨的核心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地域上的表现,或者说是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互生共长关系的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本的形成。一个区域若没有足够、持续的资本供给,既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能促使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区域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本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储蓄的规模和资本产出效率决定的。区域金融发展之所以能够增加储蓄规模,原因在于实际利率水平、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资产的多样化程度以及金融部门的效率和融资机制会影响到储蓄率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金融系统越发达、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提供的选择机会就越多,金融服务越便利周到,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欲望就越强,一些非生产性的或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就可以被吸引到生产性用途上来,储蓄率就会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就会加快。同时金融发展和健全的金融制度降低了信息和交易费用,从而影响到了储蓄水平、投资决策、技术创新以及长期经济增长速度,进而提高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在实际中,金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融资方式能将区域内、外企业和居民的盈余资金通过储蓄间接转化为投资或直接转化为投资而形成资本,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这也是金融的基本功能。

2、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资源配置。金融对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资本市场中,企业资产可通过证券化形式,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借助使用权的转让,引导企业资源从一个行业或企业转向利润率更高的行业和企业,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二是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增量资金来源。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增量资金投入,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为主的资本市场,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机制,可以根据资金的趋利性,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更多的投入到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三是拓宽产业结构存量调整空间。增量投入往往会受到资金来源的约束,而改变现有资源在不同产业间分布,能迅速实现存量结构调整。不同企业间的资产重组是存量调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操作方式,借助资本市场的虚拟化资产具有较高流动性的特点,可使资金向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间的流动与组合,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产存量调整所需的资金,可加快存量调整的步伐,拓展调整空间。总之,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并通过它实现资金配置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提高。

3、区域金融发展具有引致其它资源要素流动和聚集的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运行中是联系其它部门的纽带,它通过资金这种特殊资源的流动,起着引导和配置其它资源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流动,从而获得本地区稀缺的资源。例如,由于物随钱走,伴随着资金在区域内的流动,相应就会带来技术、信息等要素。同样劳动力资源要素的流动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哪里有资金有项目,劳动力就往那儿流动。

4、区域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首先,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区域分工是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而引起的产业活动在区域上的差异。金融通过区域性的信贷、区域性的资本市场及引进外资等手段,合理支持地区性优势产业的发展,并使各地区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部门,从而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形成。其次,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合理的区域分工是有效的区域合作的基础,没有区域的分工,就没有区域经济的协作,也就更没有区域间的开放。区域经济的协作要以统一的、开放的金融体系作为基本前提。一个按照经济区设立的中央银行分支行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政府行为对金融系统的直接干预,这样就提高了区域经济有效协作的可能性。随着区域性、全国性的资本市场的形成,资本市场本身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促使区域性主导产业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再次,科学的区域性金融投向能够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区域间“梯度”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它是产业生命周期在空间上的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形式,但“梯度”的差异不能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顺序的人为的出发点。落后地区可以在区域性金融政策的直接支持下,配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口支援等制度,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5、区域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无论是社会生产力体系中诸要素面貌的重大改变,还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抑或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和产品竞争力的迅速增强,均离不开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调查表明,科技投入缺乏是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金融发展过程客观上推动了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进程,从而一方面为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强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帮助科技成果迅速传播、普及,加速向现实生力的转化。

二、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

1、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及其效率。在现代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基本经济状况决定和支配着金融资源的供求及其平衡。国民经济运行对金融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规模扩大,而经济规模的扩大不但会引起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的相应增长,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金融产业的发展。从理论上讲,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在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会改善金融交易者包括金融资源供给者和金融资源需求者的交易地位,使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和融资者的满意程度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从而提高金融效率。同时,区域金融效率还要受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可以引起金融资源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改变融资结构,影响金融效率,而且还可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从而引起金融资源供给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金融效率。

2、区域金融创新环境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源分配规模不断扩大、金融需求不断多样化和金融效率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是金融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金融创新的程度客观上取决于金融创新环境,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环境作为区域创新环境体系中的一部分,必然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3、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影响到金融资源的跨区流动。比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制度安排,很明显,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才能随着货币信用体系的发展独立生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并在经济资源分配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直接造成金融资源的供求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如果是过度的区域差异,必然大大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沈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经济师》2006(4)

篇2

关键词:夜经济 区域经济增长 消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到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整个社会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转变,人们的消费也逐渐由基本生活保障向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发展。

“夜经济”的产生及发展

在城市,由于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白天工作压力不断加重,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舒缓压力的休闲性消费模式。“夜经济”就是在夜间发生的居民消费活动,它是白天经济活动的延续,包括餐饮、购物、娱乐、旅游、休闲、健身等消费内容,以其时尚、轻松的特色成为当今都市最时髦的生活方式之一。

近几年来,“夜经济”在我国的发达城市异军突起,成为最重要的消费形式之一,“夜经济”是伴随城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直观地表现着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并潜在地拉动生产需求。据统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夜间消费已经占到全天消费的50%,并还在逐步上升。以北京为例,2004年北京市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200.4元,其中,外出就餐为1058.6元,服装购买为1062.5元,文化娱乐用品购买及文化娱乐服务为1141.4元。将后面几项数据加总所占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比例为26.74%,而这几项数据属于休闲性消费,正是夜间消费的重要消费形式。可见,夜间消费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消费模式,拉动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并映射出城市的文化与活力。下文以重庆市发展“夜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例作出实证分析。

影响重庆市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区域经济的增长机制

区域经济的增长是指一个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增长相伴出现的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迁移和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就业规模的扩大。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需求、供给、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区际生产要素流动等,其中需求能力取决于投资和消费水平,消费是对现有产品的服务的需求,可以直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

(二)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检验

以重庆市1985~2005年消除价格因素后的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性支出与人均GDP的数据来验证重庆市的人均消费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EVIEWS软件对重庆市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做单位根检验,得出重庆市1985-2005年的人均GDP时间序列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消除价格因素后的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时间序列亦为非平稳的,同时也说明他们至少是一阶单整的,因此再对他们做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滞后期数为2时,重庆市的人均GDP与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互为因果,这表明重庆市的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促进了重庆人均GDP的增长,同时人均GDP的增长也影响了平均每人的消费性支出。当滞后期数分别为1、3时,人均GDP的增长是人均消费性支出变化的原因。

(三)“夜经济”消费成为引导重庆区域经济进入新增长周期

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扩大重庆居民消费是拉动重庆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夜经济” 所带来的消费增长已成为一股新的力量,不仅迎合了重庆的城市文化、人们的消费需求,更体现出了重庆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自2003年以来,重庆平均每人在外出用餐、购物、文化娱乐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已经占到全年消费性支出的20%以上,可见,重庆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由传统的消费方式转变为追求生活品质的休闲性消费,在重庆发展“夜经济”具有良好的现实条件。“夜经济”所带来的娱乐、休闲、健身等消费形式有望成为经济转型时期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使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重庆“夜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重庆“夜经济”的发展现状

“夜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重庆近两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夜经济”的迅速发展。以解放碑、沙坪坝、杨家坪、观音桥为核心的夜市经济正在不断发展成熟。以解放碑为例,作为重庆的CBD,解放碑云集了重庆大部分的外资企业和优势企业,商业氛围浓厚,同时吸引了众多品牌百货的入驻,与本地百货业融合形成了一个档次落差有致的商业购物环境。加之闻名的“八一路”美食街的餐饮业态的有机补充,以解放碑为核心的特色化商圈已初具规模。2004年渝中区人均GDP率先突破3000美元,为解放碑夜市经济的成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成为重庆“夜经济”的领军力量。因此,以购物、餐饮、健身为主题的夜市经济成为解放碑夜间主要的消费内容。

“夜经济”的兴起为重庆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外来百货业态的相继入驻吸收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近两年来,北京华联、银泰百货、美美时代百货、王府井百货等进入重庆,上万失业人员再次就业,一定程度上对重庆社会经济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目前重庆夜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小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开始经营餐饮、服装、小饰品等行业,走上了再就业的道路。

(二)打造重庆特色“夜经济”的途径

首先构建以解放碑中心商圈为核心,以常规餐饮、休闲餐饮与特色餐饮为主要内容的解放碑中心商圈夜市,是启动与拓展重庆“夜经济”的最好选择。首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充分整合解放碑、南滨路、朝天门的餐饮资源。例如,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的地下层有部分空闲,且和第一层的美食经营有一定的脱节,应该一方面开发利用闲置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商机,形成一个整体的经营规模。另一方面调整好吃街里面原有商家的经营业态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起一个适合24小时消费的经营形式,使现有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夜市的形成,在以餐饮业带动“夜经济”发展的同时,购物休闲娱乐成为进一步带动“夜经济”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由餐饮业夜市带动而起在解放碑的夜市中心基础上,扩大夜市的规模和范围,实现夜市空间上的扩展。首先,将朝天门纳入夜市工程,这就需要加强对朝天门休闲娱乐资源的整合,利用江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引进一些时尚的户外娱乐运动,健身运动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群和个性人群。再联合南边的南滨路,将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的长江索道作为整个夜市工程的新亮点,中高消费层次的人群也被纳入到这个经济圈中,不仅使三者间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他们之间产生的巨大联动效应会形成一个更大范围聚集效应以解放碑食品购物夜市为核心的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于一体的大规模夜市,“夜经济”的规模效应也将得以充分显现。

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在进入条件、占地与管理费用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与优惠。比如:改变政府对每个区开放多少露天夜市的数量限制,凡符合规定要求且经营管理规范、卫生达标的餐饮企业都可以申报;减免企业经营露天夜市的占地费、管理费等;取消企业“圈地”经营露天夜市的限制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树春,柳欣.开拓津门夜经济,打造天津经济新的增长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年第7期

2.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篇3

一、技术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然持续高速增长,但中国的部分地区却旧貌依然,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在部分地区高速增长的对照下,显得尤其突出。各界专家,采用目前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最主要方法即将有形与无形增长因素同时加以研究、计算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方法,并结合中国二元经济的特点,在详细描述了中国大部分省级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经济不均衡增长的格局后,分析了地区经济增长差距扩大的原因和后果,弥补了目前国内关于在省级地区层次上进行经济增长间比较研究的空缺:张慧文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西部大开发的需求,研究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地区形象的关系,认为把形象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构筑经济增长的支撑力,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桁林认为经济增长来源于劳动积累、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归根结蒂也来源与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因而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康江峰、白帆认为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增加来推动,而在诸多的生产要素中,投资的增长尤为重要,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吴文丽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以新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对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1978~1998年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率及对GDP的贡献进行分析,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通过研究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要素投入来拉动;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和北京这些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趋于饱和,其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应着重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而西部地区的省市应该是资金首先投向的地方,要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地区的综合生产率。

当前,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技术要素的制度激励已成为技术创新及与经济增长形成互动循环的重要环节。与其他要素不同,技术要素按贡献分配更为复杂,有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周振华从技术要素内涵界定、基本属性及其按贡献分配依据等方面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重点分析了技术要素特性及其对收益分配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概括与归纳了技术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方式类型,阐述了技术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分类原则及机制设计框架。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经济增长可视为一国经济总量扩张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统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束缚了产业结构效率的发挥。孙健、周浩运用产业结构效率约束的理论分析,对这些约束因素做了详尽的阐述,并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低层次、低效率的现状的建议。朱慧明、韩玉启利用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产出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指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增长造成了我国的结构调整;同时,通过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证明了扩大第三产业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我国地区经济的良性增长。而刘伟认为,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第三产业拉动的,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因此只有通过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面对区域间的产业结构扭曲,产业组织的低水平生产过剩,何雄浪、严红认为只有以产业调整为核心,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增强中小企业活力,大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我国国民经济才能克服区域产业结构失调的现象,使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尽快起飞,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异。

三、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沈秀双研究认为,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供给一方转向需求一方,投资成为最积极的需求因素,更肩负起“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拉动经济”的重任。而李忠、任文举通过对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考察,发现这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总特征是投资成了支撑中国经济的决定力量,结果造成了经济的大起大落。李忠、任文举通过理论的探讨发现消费需求才是社会需求中的最终决定力量,并通过消费调节投资需求,进而支撑中国及地区经济的增长。卢嘉瑞、王智刚针对近年来我国通货紧缩、内需不足、市场低迷的情况,对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内需对推动经济稳健增长起决定性作用,投资需求是实现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消费需求是实现经济稳健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扩大内需应坚持投资与消费的“双拉动”。范剑平通过剖析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发现,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呈明显的投资主导型模式,且政府投资拉动略强于社会投资;在消费领域,政府消费率节节上升,居民消费率保持低位,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分析认为,为了进一步增强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应对社会投资实行更大力度的多方面鼓励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由目前的投资主导型向居民消费、社会双拉动型转换。

四、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江晓薇认为我国要防止陷入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经常出现的贫困陷阱之中,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总量拉动增长转向提高生产素质推动的增长,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效应使之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陈浪南研究发现FDI的存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加。FDI除了直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外,还通过技术这一渠道发挥效力。程惠芳利用FDI与开放型内生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1975~1999年FDI对我国的影响,发现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作用,其作用机理是FDI促进我国在资本深化的情况下的自主创新能力,FDI项目的技术溢出和技术转移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熙,唐五湘.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比较[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0,(1).

[2]张慧文.西部地区形象与西部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J].甘肃社会科学,2003,(1).

[3]桁林.是什么因素创造了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J].浙江学刊,2003,(3).

[4]康白峰,白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回归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5]吴文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作用比较[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6]周振华.技术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理论分析[J].学术月刊,2003,(5).

[7]孙健,周浩.我国产业结构低效率因素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3,(1).

[8]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4).

[9]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篇4

关键词:服务业集聚;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就业密度;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9;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2-0095-07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Provincial Panel DataCHEN Li-tai, LIANG Le, ZHANG Zu-niu

(College of Trad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Abstract: In a perspective of spatial economics, the impac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s studied by physical capital agglomeration, human capital agglomeration, employment density and spatial econometric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demonstrates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that the propelling action of service industry physical capital agglomeration level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sents weakening trends, that the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agglomera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changes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however, service industry employment density, economic opening level and so on play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China should emphatically consolidate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neighboring regions for supporting each other in economy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eanwhile, promote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sufficiently let service industry boost the positive ac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physical capital agglomeration; human capital agglomeration; employment density;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spatial lag model; spatial error model

一、引言

伴随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凸显,而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存在使得服务业大有集聚式发展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服务业集聚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业集聚区就在西方许多国家的一些重要大都市出现(陈淑祥 等,2007)。如美国的广告业集中在纽约麦迪森大道,金融业集中在华尔街,IT服务业集中于硅谷,娱乐业集中在拉斯维加斯。当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在寻求竞争优势时,服务业集聚可能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王晓玉,2006)。可见,服务业集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中国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无法回避服务业集聚。

陈立泰,梁 乐,张祖妞: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由于对工业或制造业集聚的研究积淀丰富,使得学者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习惯性地聚焦于工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Krugman(1991)用空间基尼系数测算了美国106个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并用此方法衡量了美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区别,启发了欧洲国家通过提高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构想;Martin等(1999)认为规模经济和集聚外部经济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Richard等(2003)建立了“地理和增长模型”,得出了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强化机制,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导致创新成本的降低,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总的来说,大部分研究得出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也有部分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Brülhart等(2006)对1994―2000年墨西哥32个州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得出了集聚对增长的促进并不显著的结论;Brülhart等(2009)将城市化水平和产业区域集中度作为产业集聚的工具变量,运用横截面OLS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认为国家在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时不需权衡集聚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国内学者,周兵等(2003)、罗勇等(2005)、李胜会等(2008)也从不同了视角论证了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

目前,就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主要有:Faini等(1984)研究发现,生产业发达的地区,存在着服务产品的相对价格低―地区资本收益率相对高―地区资本积累和再投资规模增加―地区经济增长率高的良性循环,暗示了生产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正相关。Combes(2000)研究产业集聚对法国1984―1993年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区分了服务业和制造业,认为对服务业来说,专业化具有负效应,多样化则有正效应。胡霞等(2009)研究了城市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并认为过度的集聚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童馨乐等(2009)基于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考察了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促进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服务业集聚的正向经济增长效应。而陈立泰等(2010)采用区位墒指标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实证研究了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可能与指标选择的单一性有关。另外,米娟(2008)、金荣学等(2010)也对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大多论证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存在,而服务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何种角色,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试图纳入空间因素,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从服务业集聚的视角探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二、变量选择、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为了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被解释变量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用各地区的人均GDP表示(pergdpit)。解释变量取两组,即服务业集聚与控制变量。

综观已有文献,测度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指标主要有γ指数(Elison et al,1997)、空间基尼系数(Krugman,1991)、熵指数(胡霞,2006)。李文秀等(2008)通过利用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系数、γ系数三个指标分别对我国服务业的行业集聚程度、行业内集聚程度以及服务业集聚结构进行了度量;金荣学等(2010)则选择了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和服务业份额三个指标。为了规避单一指标(H指数)无法全面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以及无法反映服务业集聚的内部结构的问题,本文将选择一组变量来反应服务集聚水平,即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

perkit: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度。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由于现阶段并没有资本存量的资料,现有研究多是采取不同的测算方法对资本存量进行估算,而基本方式是Goldsmith(1951)提出的永续盘存法。本文借鉴曹跃群和刘冀娜(2008)曹跃群和刘冀娜的数据仅估计至2007,因此,本文2008―2009年相应数据为作者借鉴其方法估计所得。 的估计结果,将基年确定为1978年,第三产业固定资本形成作为固定资本投资的衡量指标,折旧则指固定资产折旧,缩减指数则采用固定资本缩减指数,估算出服务业固定资本存量,并用人均服务业物质资本拥有量表示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度,单位为亿元。

perhit:人力资本集聚度。用各地区的每万人高校专任教师数表示本文参考范剑勇和张雁(2009)的研究,认为除了少数人口流动性较强的省市(如北京、上海等),各地区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基本都是为了满足本地市场的人才需求,而且考虑到高等学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改革,各地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基本能够反映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水平。同时,因无法区分各产业的人力资本集聚度,此处用各地区总的人力资本集聚度来度量。 ,单位为人。

perlit:服务业就业密度。由于服务业主要植根于城市,因此本研究用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服务业就业人数表示,单位为万人。

控制变量主要选择能够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资源禀赋差异的变量,目的是用来控制其他可能导致地区经济差距的因素,主要有:

pfeit:政府干预水平。用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

exportit:经济开放度。一般使用两个变量来表示地区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程度:一是出口贸易总额占GDP 的比例,代表某地区对外贸易的活跃程度;二是外国直接投资额FDI 占GDP 的比例。本文选择前者近似反映各地区经济开放程度。

限于数据可得性,本文收集了2000―2009年全国29个省、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乏未被纳入;重庆纳入四川,以便与前文分析保持一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0年)以及中国经济信息网等。各变量统计特征如表1。

表1 各变量的统计特征

变量样本数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pergdp(人均GDP)2903.931 9 2.510 2 16.718 2 0.767 9 perk(物质资本集聚度)2905.112 5 3.936 9 25.560 3 0.634 2 perl(就业密度)2900.010 5 0.014 1 0.084 3 0.000 5 perh(人力资本集聚度)2908.043 0 5.734 7 33.426 8 1.927 6 export(经济开放度)2900.175 1 0.206 4 0.905 3 0.014 8 pfe(政府干预水平)2900.162 7 0.064 8 0.450 2 0.069 1

基于前文分析,本文实证研究的一般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pergdpit=b0+b1perkit+b2perlit+b3perhit+

b4exportit+pfeit+εi(1)

三、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1.数据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为了探索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需检验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是否存在空间地理相关性,即空间自相关性。本文采用MoranI指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MoranI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I=ni=1nj=1Wij(Yi-)(Yj-)S2ni=1nj=1Wij

式中Wij为二元空间权值矩阵中的任意元素值,n表示地区总数,xi和xj分别为位置i和位置j上的某一属性值。本文采用4倍距离标准,计算Moran I指数其中,Moran I 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I≤1,若正相关,I的数值就相对较大;若负相关,则I指数相对较小。 。依据空间数据的分布可以计算正态分布I的期望值,一般相邻标准的Wij为:Wij=1 当区域i和区域j相邻;

0 当区域i和区域j不相邻其中,i=1,2,…,n;j=1,2,…,m;m=2或m≠n。根据空间数据分布可以计算正态分布Moran I的期望值和方差:En(I)=-1n-1

VARn (I) = n2w1 + nw2 + 3w20 w20 (n2-1)-E2n (I)其中,w0=ni=1nj=1Wij,w1=12ni=1nj=1(Wij+Wji)2,w2=ni=1(wi.+w.j)2。wi和wj分别表示空间权重矩阵中的i行和j列之和。

为了更加详细地探讨各地区间的局部相关性,引入局部空间统计指标――LISA(Anselin,1995)。LISA的通俗表达式为:Li=f(xi,{xi}),式中xi定义与前文定义相同,一个LISA与全局空间相关性统计指标的关系式为:

iLi=γΛ

其中,Λ为空间相关全局指标,γ为比例因子。

2.空间计量模型设计

空间经济计量的两种基本模型分别是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Anselin(1988)提出的空间计量分析通用模型为:

y=ρW1y+Xβ+ε

ε=λW2ε+u(2)

且满足误差项u~N(0,Ω),误差协方差矩阵Ω对角元素为:Ωij=hi(zα)hi>0。

式中y为被解释变量,X为n×k的外生解释变量矩阵,β为X的相关系数,ρ为W1y的n×1阶空间回归系数,W1y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ε是干扰项,λ是W2ε的n×1阶空间自回归系数,W2ε为干扰项的空间滞后变量,W1、W2分别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自回归过程和干扰项ε的空间自回归过程的空间n×n权值矩阵。

当ρ=0,λ=0,α=0 (p+2个约束),(2)式变为经典线性回归模型(OLS)。

当λ=0,α=0 (p+1个约束),(2)式变为空间滞后模型(SLM),多用于估计是否存在空间相互作用以及空间相互作用强度,以反应可能存在的实质性的空间影响,其表达式为:

y=ρWy+Xβ+ε(3)

当ρ=0,α=0 (p+1个约束),(2)式变为空间误差模型(SEM),主要用于估计干扰项多余的空间相关影响,其表达式为:

y=Xβ+ε

ε=λWε+u(4)

对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如果仍采用最小二乘法,系数估计值会有偏或者无效,需要通过工具变量法、最大似然法或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其他方法进行。按照通常的做法,本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估计。依据研究需要,为了更详细地测量空间依赖性作用条件下的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分别采用空间计量的SLM模型和SEM模型,并设定用于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检验的空间权重矩阵W为4个临近城市的平均距离。

空间滞后模型的估算方法是将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滞后变量引入模型,其经济学含义为某一个省区的经济增长可能潜在地受到周边省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制约。模型(1)转化为:

pergdpit=b0+b1perkit+b2perlit+b3perhit+

空间误差模型的估计方法是通过误差项的变化来表现省际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误差项的方程可以是ARMA(1,1)或者是简单的AR(1)或MA(1)形式。参照已有研究经验,本文选取的误差自相关模型如下:

四、空间计量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1.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统计分析

依据以上基本原理,首先需要检验全国各省区之间是否存在经济发展的空间地理相关性,即空间相互依赖性。利用Moran I指数公式,计算出的全国29个省(市、区)2000―2009 年人均GDP的空间相关性MoranI指数值以及其他检验值(表2)。表2 我国各省市人均GDP的Moran I指数

表2中I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2000―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分布上呈现显著的正自相关性与空间依赖性,即呈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相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相临。而且I值总体上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除了2009年有所下降以外),表明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时引入空间相关因素十分必要。

2.空间计量估计结果及分析

空间相关性统计分析已证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相关性,需要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为进行对比分析,选择2000年和2009年的截面数据,对基本模型进行OLS(最小二乘法)估计(见表3)。

分析表3,2000年,模型拟合优度为83.03%,整体上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人力资本集聚度、物质资本积极度与经济开放度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作用均为正,而其他变量均未通过检验。2009年,模型拟合优度提高到92.85%,整体上也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人力资本集聚度、就业密度与经济开放度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就业密度以及经济开放度的正向促进作用大幅度提升,但物质资本集聚度却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呈弱化之势,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3 OLS估计结果

变量2000年2009年perh(人力资本集聚度)0.147 1**0.162 8*perk(就业密度)-0.000 40.516 2***perl(物质资本集聚度)44.973 0**4.517 7export(经济开放度)4.318 8***7.267 2 ***pfe(政府干预水平)-0.816 3-2.001 9常数项0.894 6*-0.224 4Adj R20.830 30.928 5F28.396 659.693 3LogL-25.192 0-37.642 6AIC62.383 987.285 3SC70.587 795.489 0误差正态性检验(Jarque-Bera)2.224 60.683 0异方差检验(Breusch-Pagan)44.874 8***8.643 5空间依赖性检验(LMLAG)1.094 87.140 8***空间依赖性检验(R-LMLAG)0.564 93.213 2**空间依赖性检验(LMERR)0.606 01.609 9*空间依赖性检验(R-LMERR)0.076 12.109 1* 注:***、**和*分别表示通过1%、5%和10%的显著性检验。

前述的空间统计检验已证明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忽视空间自相关性直接采用OLS建立模型进行估计的分析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表3的BP检验结果证明不存在空间异质性,而拉格朗日乘数误差和滞后及其稳健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2000年,LMLAG、LMERR、R-LMLAG、R-LMERR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需要通过SLM和SEM模型的对数似然函数值LogL、AIC和SC等的数值选择模型;而2009年的估计结果显示,LMLAG、LMERR、R-LMLAG、R-LMERR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依据其结果仍然无法判断SLM与SEM谁更合适。因此,本文同时给出了SLM和SEM的估计结果,见表4。

表4 SLM和SEM估计结果

年 份2000年2009年 变 量SLMSEMSLMSEMρ/λ0.130 70.228 20.302 3***-0.557 7*perh(人力资本集聚度)0.143 0***0.150 6***-0.011 40.002 4perk(就业密度)-0.009 3-0.036 60.523 5***0.508 8***perl(物质资本集聚度)47.973 0***50.967 1***4.082 33.729 1export(经济开放度)4.312 4***4.451 2***7.2103***6.654 1***pfe(政府干预水平)0.483 2-0.333 4-2.455 8-3.047 9常数项0.427 20.878 0**0.017 30.082 2Adj R20.866 10.866 80.928 80.940 6LR1.052 30.902 80.135 7**3.794 0*LogL-24.665 8-24.740 6-37.574 8-38.745 6AIC63.331 661.481 189.149 583.491 3SC72.902 769.684 998.720 691.695 1

比较表3和表4发现,2000年和2009年,SLM模型和SEM的拟合优度检验值均高于OLS模型。进一步比较对数似然值LogL值,2000年SLM的LogL值(-24.665 8)大于SEM和OLS的LogL值(-24.740 6,-25.192 0),2009年SLM的LogL值(-37.5748)大于SEM和OLS的LogL值(-38.745 6,-37.6426)。因此,SLM模型比SEM和OLS估计的模型要好。由此可见,遗漏了空间自相关性,基于OLS法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不够恰当,这也验证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没有关系。关于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若假定地区之间相互独立,可能导致OLS估计结果及其推论不可靠,因此,需要通过引入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对经典的线性模型进行修正。

分析表4,引入地理空间因素后各变量的弹性系数均出现变化,说明忽略空间因素的估计方法存在偏差。表4的SLM估计结果显示:2000年,人力资本集聚度、物质资本集聚度以及经济开放水平均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就业密度却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不显著。2009年,仅就业密度和经济开放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由正转向负,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不显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下降之势。再者,2000年SLM模型中空间自回归系数ρ(0.130 7)为正,但不显著;而2009年空间自回归系数ρ(0.302 3)显著提高,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近邻空间溢出效应逐渐凸显。表5是2001―2008年SLM分析结果:表5 2001―2008年SLM分析结果

分析表5,可以看出,2001―2006年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经济开放水平均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而就业密度在2001―2003年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在2004―2008年作用也均为正,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2000年服务业就业密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不具有代表性。从总体上看,服务业就业密度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将空间因素纳入分析框架,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证明了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建立关于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探讨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空间计量结果显示2000―2009年服务业集聚总体上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其中: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不显著,说明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下降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由正转向负,而就业密度除2000年外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同时,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即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会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曹跃群,刘冀娜.2008.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促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1):72-77.

陈立泰,张祖妞.2010.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9):65-71.

陈淑祥,王博.2007.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34-38.

范剑勇,张雁.2009.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异[J].经济研究(8):73-84.

胡霞,魏作磊.2009.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8):108-114.

金荣学,卢忠宝. 2010.我国服务业集聚的测度、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财政研究(10):41-45.

金荣学,马满.2010.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11):42-45.

李胜会,冯邦彦.2008.地区差距、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理论及来自广东省的证据[J].南方经济(2):3-18.

李文秀,胡继明.2008.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213-219.

罗勇,曹丽莉. 2005.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8):106-116.

米娟.2008.现代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6):15-16.

童馨乐,杨向阳,陈媛.2009.中国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劳动生产率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6):30-37.

王家庭,贾晨蕊.2009.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科学(3):98.

王晓玉.2006.国外生产业集聚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3):92-96.

周兵,蒲勇健.2003.一个基于产业集聚的西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8):143-147.

Brülhart M,SBERGAMI F. 2006. Agglomeration and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R]. ETSG Working Paper.

Brülhart M,SBERGAMI F. 2009. Agglomeration and growth: Cross-country evidence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48-63.

ELLISON G, GLAESER E. 1997.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134-157.

KRUGMAN P R. 1991. 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83-499.

MARTIN P,OTTAVIANO G. 1999. Growing Locations: 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51-72.

PIERRE-PHILIPPE C. 1999. Economic Structure and Local Growth: France, 1984―1993[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3) :329-355.

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研究

中图分类号: F712 文献标识码: A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此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飞跃和发展,而这些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际贸易的投入、进步与成功。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国际对外贸易情况极大地推动了该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立足于全球化得经济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重大的变化,也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随着经济结构来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基于现在已经形成的发展模式来做出相应的更好的调整,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由经验得到,一个国家的对外国际贸易都是以小范围或者大范围的地区对外经济贸易为基础的,一个国家在技术、资源、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增加其区域竞争力。伴随着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我国的国际贸易状况也愈见攀升,通过对外贸易的作用机制,更快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学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当下新的经济市场下,国际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也有了新的相互关系。

首先,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某个地区的自身发展情况特别是经济情况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极大地依赖于这个地区的对外国际贸易状况的,国际贸易能够改变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用来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例如,资源配置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的丰富、高科技的投放等。使那个地区在降低各方面生产成本时,还可以兼顾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都是通过对外国际贸易的经济规模的广泛扩大。另外,若能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创立新型的开放企业管理制度,最优化产业结构,兼顾国际贸易,就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好更快地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其次,区域经济也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反作用于国际对外贸易。区域同大体的国家一样,其对外国际贸易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政策的有力制约,好比如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有着更为开放的国家地区经济政策,外贸政策及其他原因,很大程度上促进及保持着这些地区经济的较快发展,也更大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对外贸易更为发达。由此可以说,国际贸易推动了东部沿海的人均收入和地区总收入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很大地初级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地区经济得以保持较快较高的增长速度。

二、 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两面性的。

一方面,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自从改革开放后至今,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发展较快,直至目前已经跃居与世界进出口贸易大国行列,在发展对外国际贸易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且,国际贸易促进了我国各个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优化的技术和设备,甚至是人才,同时带动相关企业管理技能及体制的创新发展,我国拥有着广袤的国际市场以及本土市场,对外贸易较大地促进了我国产品的结构优化,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另外,都知道国际对外贸易分为两个大的层面:出口贸易及进口贸易。从出口贸易方面来说,其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它即可以引进其他国家的优良技术和设备,并对它们进行改进,利于促进产业技术的进步,也可以刺激地区的产业投资投放,增加资本的积累,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得以获取更大地经济利益,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由此保持该地区经济更快更稳的发展。同样地,进口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进口贸易加速了低效率企业更快地没出市场,体现和实现竞争的超越特性,从进口通道引进了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资金、人才及设备设施,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能够节约我国部分科学及市场研发的费用,更为重要的是,进口贸易刺激了市场新的需求,促进了国内自身新产品的投入及研发,开拓了更为广袤的市场。

还是拿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吧,该地区对于国际贸易的依存度较高,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对外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鞭策作用。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国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其规模,使得其区域经济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增长和带动其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快速升级优化,大大提高人均劳动收入水平。其次,从产业主体结构及国际对外贸易方式上看,该地区中小企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它们都是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为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培养了优秀的技术工人及人才,输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机制,大大推动区域产业调整,扩大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外及国内的市场份额,加大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更好更快地发展区域经济。

由此可以看到,合理的贸易发展战略措施及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得以带动该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国际贸易使得推动区域发展的经济要素变成现实地生产力,提高了要素配置的效率,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国际贸易促进着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积累,提高了发展效率,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也能够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国际贸易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势必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产生消极的影响。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其在世界经济市场上的地位悬殊。我国在区域经济对外贸易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部分发达国家工业技术为主的出口贸易造成发展中国家地区环境的恶化及资源的枯竭,最终影响地区发展。目前看来,消极影响还未引起很大程度上的重视,但也应该有所警觉了。

总的来说,现在国际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是十分重要且极具关联的,应重视对外的国际贸易发展。

三、国际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在现今新的经济市场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促进。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市场和国内市场经济,新的贸易壁垒突显了对外国际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按这个情况下,如果想要持续取得国际领先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对于当前的部分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而且要及时,从而应对新市场的考验。如今,国际贸易对于产品的数量及质量都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区域经济当然也有了更严格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是势在必行的。它要随着对外贸易政策及贸易壁垒的不断调整老优化区域经济的自身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给是的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在新经济在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远。

1、动态利益市场分析

国际贸易的利益可以分为静态利益与动态利益。所谓静态利益就是指开展贸易以后,在这种利益的趋势下都可以获得经济发展,表现形式主要是资源总量的数量不断增加;动态利益就是指自从开展贸易以后,对贸易双方都会产生经济和社会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二者的侧重点不同,静态利益主要是侧重于主要是指通过贸易所产生的消费方面的好处,这种益处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的,而动态利益的范围比较广,是指通过贸易的作用而作用于社会生活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如果将静态利益拟定成为直接的贸易利益,那么动态利益就是指贸易的带动作用,而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带来利益。

2、改善投资结构、优化经济结构

一个国家和地区往往会受到出口产品的惯性应道,所以通过改变资本的投资结构会对产业的资本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增加出口效益,这样就会获得比较广阔的产业领域,进而优化社会经济结构,提高生产力,尤其是对自身比较有优势的产业领域和生产水平有很重要的提升作用。

3、扩大市场

一个国家和企业的出口增加就会需要很大的市场,市场的扩大,就会对规模经济效益起到直接的导向作用,所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不断的扩大国际市场,可以使商品获得更大的市场容量,在这种优势的条件下,必然有利于社会和企业进一步扩展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总而言之,国际贸易在区域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不可撼动的地位,我国在发展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到其消极影响。通过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张可以直接带动外资的不断加入,在外资的作用下可以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这样就能够不断的提升区域自身的经济实力。国际贸易极大地促进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要依据不同的市场经济来调整经济结构,健全外贸政策,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国际贸易大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使得国际贸易真真正正地为区域经济服务,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德章;朱艳丽;现代流通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0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