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治疗呼吸科有效方法范文

治疗呼吸科有效方法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治疗呼吸科有效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治疗呼吸科有效方法

篇1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内科;急诊

呼吸衰竭在医院急诊科是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预后。呼吸衰竭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有时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升高,并出现各种病理生理紊乱[1-2]。目前,临床上对呼吸衰竭患者常采用的急救措施是机械通气方法。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由急诊科收治转入呼吸科治疗的101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通气方式,以比较两种通气方式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由急诊科收治转入呼吸科经检查确诊为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计101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50.3±3.7)岁,呼吸衰竭发生时间(7.1±1.3)h;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9例,平均年龄(52.1±4.3)岁,呼吸衰竭发生时间(6.8±1.5)h。所有患者在就诊30 min内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呼吸衰竭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1.2.1无创机械通气方法 患者行半卧位,保持上气道通畅无阻。将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内部的异物清除干净,选择合适的面/鼻罩置于患者面部并用头带固定好,开启呼吸机。调整呼吸机初始参数为:EPAP 4 cmH2O、IPAP 8~10 cmH20,在20 min内将参数调整增加至合适的水平。根据患者呼吸症状改善情况、呼吸机动用是否减少/消失、患者胸廓起伏情况、呼吸音、呼吸频率和心率以及SPO2和学期指标改善情况判断通气效果是否达标。

1.2.2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方法 操作方法和疗效评判标准同无创机械通气方法,但通气管道选择气管插管。

1.3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患者症状缓解,肺部杂音消失或者减轻,患者能够生活自理,恢复基本的生活能力;无效:患者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肺部杂音未减轻,基本的生活能力未得到恢复,甚至出现下降。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治疗有效例数为45例,占到88.24%,治疗无效例数为6例,占到11.76%;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有效例数为34例,占到68.00%,治疗无效例数为16例,占到32.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出现呼吸性肺炎2例,上呼吸道阻塞1例,肺不张2例,其他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7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呼吸性肺炎4例,上呼吸道阻塞3例,肺不张3例,其他并发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呼吸衰竭一般定义为:在海平面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6.65kPa(50mmHg)。临床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均会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呼吸衰竭患者通常主要表现为肺通气或/和换气功能出现严重障碍,以致患者肺部不能和外部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从而导致缺氧,甚至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出现。目前,临床上诊断呼吸衰竭通常是根据血气分析检查结果来判断的[3]。

临床上,按照动脉血气分析分类,可以将呼吸衰竭分为I型呼吸衰竭和II型呼吸衰竭,按照病程分类则可以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I型呼吸衰竭是指仅表现为缺氧而不存在二氧化碳潴留,或伴二氧化碳降低,在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病例中多见;II型呼吸衰竭是指由于肺通气不足导致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且二者程度是平行的。急性呼吸衰是指突发因素使呼吸功能突然由正常转变为通气功能受损,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呼吸肌麻痹以及ARDS等均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的诱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十分严重的威胁[4];而慢性呼吸衰竭通常是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例如在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患者中较为常见。目前,临床上治疗呼吸衰竭主要是依靠机械通气来进行的,即是在呼吸机的辅助作用下,人为地代替、控制或者改变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为患者输入空气,保持患者气道通畅、改善通气条件,防止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现象。

在本研究中,运用机械通气对我院急诊科收入转呼吸科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任成山,钱桂生.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2011,4(1): 51-62.

[2]谢俊勇.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50-51.

篇2

【关键词】 药师;呼吸科;查房工作;临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554-02

临床药师主要是指以自己丰富的药学知识辅助医院医生一起为患者设计和提供最合理、最安全用药方案的人员,临床药师作为协助医生合理用药的关键,在临床对患者的用药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药师应具备的条件

在呼吸科查房工作中,临床药师需对呼吸科所用药物的性质、药理作用、配伍情况;以及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吸收程度、分布情况、代谢作用、排泄过程等均进行熟悉与了解。并熟悉呼吸科的治疗指南以及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呼吸科查房工作中,临床药师观察与学习专科医生的临床治疗知识,并辩证地吸收医生的用药经验。临床药师还需在对呼吸科患者病情的充分了解下,本着减少不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原则,与专科医生探讨、分析患者的用药方法,并参与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1]。

2 临床药师在呼吸科查房的工作模式

临床药师每日上午跟随专科医生进行呼吸科查房工作,对患者的病情及用药效果进行了解,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上午查房完毕后,针对呼吸科收治的危重病患者,利用先进的仪器等设备对其进行监护。并对患者生化指标、细菌培养、肝肾功能等指标的检验方法、检验资料等进行查询与分析。当发现目前进行的检验方法、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存在缺陷或问题时,则应及时与专科医生、护理人员进行详细探讨,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并调整用药。

3 临床药师参与呼吸科查房的工作内容

3.1 药物配伍及合理使用 在呼吸科查房工作中,药师应该对患者使用药物的配伍情况进行关注,并针对静脉滴注用药的配伍情况加以重视。例如,某患者,男,年龄64岁,临床表现为气促胸闷、咳嗽、寒战、高烧,体温为39.6℃,经检查胸片诊断为肺炎并入院治疗。遵医嘱患者药物配伍为:静脉滴注1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180mg环磷腺苷葡胺,2次/d;静脉滴注90mg盐酸氨嗅索注射液+1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1次/d;静脉滴注100ml左氧氟沙星氯化钠,2次/d。以上药物连用3d后,观察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连用7d后,观察患者的咳嗽、咳痰,发现无明显变化。再对其进行肺CT复查,发现患者肺部无明显好转,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后,怀疑其与单用左氧氟沙星效果不明显有关。

临床药师联同专科医生对患者疾病史、用药史进行询问,得知患者在两年前因急性溶血性贫血住院时,在治疗用药当中出现对丁胺卡那、山莨菪碱过敏的现象,因此在考虑联合用药的时候不建议巴比妥类、山莨菪碱、头孢类药物。临床药师建议加用阿奇霉素来抗感染,医生针对抗菌药与抑菌药不能联合使用为由与之产生分歧。药师通过查询大量实践资料,表明阿奇霉素穿透性强,可破坏细菌生物被膜,并可辅助其他抗菌药物,因此可联用。后医生决定采纳建议,加用阿奇霉素治疗,患者接着治疗7d后,咳嗽现象基本消失,咳痰量显著减少,因此表明阿奇霉素有较好的抗感染效果。临床药师将相关药物的使用说明、配伍说明进行了解与归类,再将一些治疗患者时的药物配伍建议反馈给医生,可促进医生的合理用药。

3.2 特殊药物的使用指导 呼吸科患者大多需要使入吸入剂来进行治疗,基于吸入剂的合理使用直接会影响到药效与患者的病情进展,因此我院的临床药师归纳并整理出吸入剂的用药方法,以便于指导患者合理用药[2]。并针对一些用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对其详细进行用药的说明。如个别的女性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时,担心由于激素会使身体变胖,不愿配合医生的治疗,私自停用此类药物,从而使治疗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临床药师应对患者进行耐心、详细的讲解,使患者能够提高对医生及药师的信任度,积极配合治疗。

3.3 特殊患者的监护 因呼吸科收治患者的个体不同,在药物的选择与使用中也需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而谨慎对待,因此临床药师针对呼吸科所收治的一些特殊患者需对其提高重视程度。如β受体激动剂的使用,为避免患者出现血糖波动、心率加快等现象,一定要针对孕妇,以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患者时谨慎使用。而在使用M胆碱受体拮抗剂时,由于此药物使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少尿的现象,所以针对伴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妊娠早期的患者,详细讲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使患者能够充分的了解药物性质,并配合医生合理用药。通过临床药师对呼吸科所收治患者临床特征的深入了解,从而更好地协助医生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3.4 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临床药师参与呼吸科查房工作时,对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也十分重要。针对患者在用药治疗后可能出现的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现象,应对其提高重视度。临床医师需对呼吸科药品种类、规格、药物禁忌等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并针对一些特殊患者的用药情况,实行住院医师轮转制度,对患者进行实时的监测,以便于及时地发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另外临床药师也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特征等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用药建议,并针对一些药物在使用后可能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便于能更好地配合医生选择治疗药物[3]。

4 讨 论

临床药师参与呼吸科查房工作,除了会对专科医生的用药选择,治疗方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之后,还可对患者的合理用药、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起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本院通过对临床药师参与呼吸科查房工作的工作内容、方法、经验等进行分析后发现,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临床治疗与用药情况的参与,可以协助医生为患者制定出更加有效、合理的用药方案,从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有效的加强患者用药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呼吸科查房工作后,在对患者临床症状充分了解之下,可以协助医生使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安全,从而显著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朴雪梅,等.在呼吸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两份病例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1,11(1):14-15.

篇3

【关键词】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秋冬季节更容易发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衰竭是COPD晚期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往常采用抗炎、祛痰、平喘以及激素等进行常规治疗,该治疗方法的起效较慢,治疗时间较长,效果常不理想,死亡率很高[1]。我科于2007年12月-2009年12月通过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5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为我院呼吸科于2007年12月-2009年12月间收住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于2002年制定的《COPD诊断指南》[1]。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为(64±13.2)岁;在进行治疗前,所有患者的PaCO2> 50 mmHg,,并且PaO2< 60mmHg,均符合Ⅱ型呼吸衰竭的血气分析指标的诊断标准[2]。将该组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病情等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平喘以及祛痰,并且给予呼吸兴奋剂、激素以及低浓度的氧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BiPAPHarmony S/T的无创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进行鼻罩或者面罩的正压通气治疗,通气的模式为S/T模式,呼吸机的设置参数为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氧流量为1~3L/min,吸气压力(IPAP)为8cmH2O~24cmH2O,从低水平逐渐调至高水平;呼气压力(EPAP)为4 cmH2O~8 cmH2O。在30分钟内将参数调定到稳定水平。通气时间为每天12-24小时。

1.3 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指在治疗后患者的神志比较清晰,发绀及气促症状减轻,辅助呼吸肌运动减轻,呼吸频率及心率减慢,肺部肺部干湿性啰音减少80%,SaO2及PaO2增加;无效:指患者意识障碍症状无改善神志加重,发绀及呼吸困难症状加重,呼吸频率及心率加快。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数据均以(x- ±s)表示,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中,有效例数为20例,占76.92%,无效例数为6例,占23.08%;对照组中,有效例数为12例,占46.15%,无效例数为14例,占53.8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2.2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呼吸以及动脉血气变化的比较

结果显示,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心率及其动脉血气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呼吸、心率以及动脉血气的变化

注:治疗组在治疗后3h,24h的呼吸、心率、pH、PaCO2以及PaO2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 COPD)主要病理改变为小气道的不可逆性阻力升高,导致肺泡的弹性纤维功能减退和破坏,使其有效通气量减少,引起肺组织的过度充气,功能残气量升高,进而使肺组织的呼吸做功增大,氧耗量增加,长期可导致呼吸衰竭(动脉血氧分压50mm Hg)的发生[2]。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传统的方法为抗感染、祛痰、平喘以及给予呼吸兴奋剂等的对症治疗以及低流量吸氧疗法,其疗效欠佳。原因可能为COPD的患者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其呼吸机也因此会处于疲劳状态,因此常规的治疗方法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有创机械通气疗法,由于其不可避免的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其经济负担,严重时甚至会使患者难以脱机,因此,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有创通气疗法。

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的避免有创机械通气会引起的损伤,包括肺部感染、气管损伤以及气管分泌物增多等。无创机械通气疗法在患者进行吸气时,呼吸机会同步的吸气正压,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克服阻力,减少患者的呼吸做功,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其通气功能;在患者进行呼气时,呼吸机可以提供较低的呼气正压,减少或者抵消患者的呼吸机的内源性做功,从而可以有力的减轻患者呼吸机的疲劳程度。

相关研究显示,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早期的无创机械通气疗法可以有效降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3]。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6.92%,显著高于对照组(46.15%)(p

(p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9):640-646.

篇4

【关键词】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血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83

我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发地区,据统计,2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达4%左右,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占9~10%。在美国,20~80岁人群中,患有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者占到了7%左右,中度患者也达到了6.5%。美国,每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而花费的医疗金额超过了300多亿美元。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的病变呈不可逆性的发展,使该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大气道功能检查多正常,随着病程的发展,气道阻力增加,气道受限成为不可逆。当病变累及大气道时,机体通气出现明显障碍,最大通气量减少[1],此时机体开始出现缺氧和CO2潴留,最终引起Ⅱ型呼吸衰竭。2009年4月-2011年5月本科分别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和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法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进行治疗和对照分析,比较出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本科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100例,其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65~85岁,平均(76±3.2)岁,患者病龄最短10年,最长25年,平均(16±3)年。100例患者均符合CMA关于COPD诊治指南中断标准[2]且排除对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值有影响的疾病和其他因素。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一般治疗: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吸氧,给氧浓度28%~30%,给予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一定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痰不易咳出者给予祛痰药。无创呼吸机治疗法:采用呼吸机对患者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为压力支持通气模式,设置参数如下:通气模式: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备用呼吸频率16~20次/min,吸气压力(IPAP)自8 cm H2O始逐渐增加,如患者无不适, 上调速度为2 cm H2O/5 min,在30 min内升至14~24 cm H2O;呼气压(EPAP)2~6 cm H2O,FiO2以维持SaO2在90%左右为合适的FiO2,多数情况下

1.2.2 对照组 一般治疗: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吸氧,给氧浓度28%~30%,给予抗生素、支气管舒、一定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痰不易咳出者给予祛痰药。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血液酸碱度、血氧分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呼吸道不良症状均消失,血气恢复正常,能正常生活。有效:患者呼吸道不良症状有所缓解,血气值好转。无效:患者呼吸道不良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血液酸碱度、血氧分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的数据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酸碱度、血氧分压值、二氧化碳分压值的数据结果(x±s)

组别 时间 血液

酸碱度 血氧分压值(mm Hg) 二氧化碳分压值(mm Hg)

实验组 治疗前 7.25±0.03 48±9 63±11

治疗后 7.35±0.04 72±10 48±10

对照组 治疗前 7.28±0.03 49±10 64±11

治疗后 7.34±0.03 64±11 61±12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分别经过常规治疗法与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法后对比可见,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血气改善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数据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显效、有效、无效数据比较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n=50) 16(32) 24(48) 10(20) 40(80)

对照组(n=50) 7(14) 22(44) 21(42) 29(58)

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分别经常规治疗法与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法后对比可见,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法能够有效提高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其效果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病变不可逆性发展的严重肺部慢性疾病,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原因不明,可能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所致[3]。COPD合并Ⅱ型呼衰采用呼吸机对患者行面罩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且运用呼吸机对患者吸入氧浓度和呼吸频率进行个体化调节,减少患者呼吸做功从而能够使患者呼吸肌得到更好的休息与恢复[4]。呼吸机设置为为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模式,氧流量控制在3~6 ml/min,每天使用时间10~20 h、次数2~4次、使用4~6 d、呼吸机呼吸压力均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节,使患者SaO2保持在90%以上,直至患者病情稳定[5]。

本组试验调查显示,采用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治疗显著率达到32%;而单纯的常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其治疗显著率仅为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与单纯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采用常规方法结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临床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源性心脏病[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 顾同进,殷民德,郑松柏.现代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0-134.

篇5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呼吸系统疾病 疗效观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043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病症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1]。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效果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呼吸系统疾病患儿86例,A组53例,男34例,女19名,年龄3.6~9.1岁,病程6~13个月;B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1~8.5岁,病程1.3~2.5年。

研究方法:①A组(治疗组)患者治疗方法: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静滴,>6岁儿童:2次/日,18mg/次。

疗效判断方法:①显效:患者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病情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有效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结 果

对86例患者进行为期9~14个月跟踪随访,患者恢复较好,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经第2次治疗,恢复良好,无复发状况。经统计,A组53例患者,评定为显效37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有效率98.1%,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9%;B组33例患者,评定为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有效率81.8%,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2例,心跳絮乱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1%。见表1。

讨 论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一般为气管或肺部病变所引起,病情较轻患者病症主要为咳嗽、胸闷等,病情较重患者[4],则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危险。在城市的死亡率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盐酸氨溴索是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能有效的清楚呼吸道黏痰,促进分泌物溶解[5],从而使呼吸系统顺畅,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从而起到治疗患儿呼吸系统疾病,促进肺功能和呼吸系统功能恢复的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效果进行研究,并以传统布地奈德药物治疗为对照,患者咳嗽、喘息等病症恢复较快,病情改善效果较好,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有效率98.1%,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生公略.氨溴索止咳化痰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1175.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

3 李为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