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规划的方法范文

城乡规划的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城乡规划的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城乡规划的方法

篇1

【关键词】设计结合自然 生态规划方法 运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麦克哈格创作出版《设计结合自然》后,别具一格的新型规划理论方法带来了一定规模的影响力,虽然这一理论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在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中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运用空间。

一、设计规划方法概况

(一)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介绍

《设计结合自然》著作中,麦克哈格以美国某地区的园林道路设计方案为具体案例,对于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作了详尽的解释。麦克哈格的设计理念把最佳道路设计定义为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社会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设计。

对于各项控制因素可大体划分为自然生态障碍与社会效益价值两侧面分别展开分析和评价。其中,自然生态障碍中涵盖了坡度、地表排水、土壤排水、基岩地基、土壤基地、易冲蚀程度等在内。另一方面,社会效益价值涵盖了地价、历史价值、潮汐淹没、水文价值、景观价值、休闲价值、人居价值、森林价值、公共事业机构价值等在内。结合以上诸多的评价因素进行数据资料分析,分析结果可以用三等级划分给予评价,以道路建设区域内地面坡度的状况进行划分:地带一,坡度大于等于10%;地带二,坡度处于2.5%至10%;地带三,坡度小于等于2.5%。另外,以道路建设区域内景观价值的状况进行划分:地带一,景观价值丰富;地带二,景观价值较高的空旷地区;地带三,景观价值较少的居住聚集地区。

在对各项控制因素展开分析和评价后,通过绘制图标分类着色的方法进行直观展现。以上文提到的坡度三等级为例,可以将地带一用深棕色,地带二用浅棕色,地带三用白色表示;以上文提到的景观价值三等级为例,可以将地带一用深绿色,地带二用浅绿色,地带三用白色表示。随后对这些着色图层进行叠加,颜色最深的地区即各种因素评价中较高的区域一般是社会效益价值最高、自然生态障碍最小的区域,最有可能花费最少的施工成本,收获最客观的景观回报。

(二)我国道路规划设计的传统方法比较

国内道路进行路线规划设计的传统方法,主要的考虑因素包括当地经济发展预测、道路网络覆盖密度、道路施工时间计划和可用投资数额等,对于环境层面、人文价值层面等重视程度不够,仅作为辅助参考因素。

传统的决策流程为:项目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法对于即将拟建的项目工程尝试可行性的分析,往往仅结算直接的效益,对于其他的间接效益不慎留意。并且,对于成本的预算仅仅计算建设费用、征地、拆迁费用和运营费用等,忽视了社会资源成本统计分析,所以我国道路规划设计的传统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中的可应用点

(一)视角的启发

《设计结合自然》著作中的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给予规划界新的思考视角,这种方法并不非把重点放在设计这一点上或是自然这一点上,而是专注于二者的有效的结合,关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生存哲学。人们往往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如职业、性别、社会地位与角色等等,使得眼界长久局限于固有的阈限内,但是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突破了许多的限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因素、人于世界之间的关系有机结合并进行判断。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引导人们走出原有的分裂割据思考问题的模式,启迪创新精神,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角度解决问题。

(二)理念的引导

人们往往秉持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在生存环境中先入为主的以人为中心,呼喊着“征服大自然”的口号。人们还认为,比人更高一层是神灵,人们十分注重与神灵之前的交流对话,而自然环境仅仅作为生存的辅助工具和环境依托,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创造的。人们大自然缺少敬畏,尤其在工业革命的发展面前对自然的侵犯体现的尤为明显,自工业革命至今,环境问题愈加严峻,包括水源污染、土壤沙漠化、酸雨、沙尘暴、雾霾、全球变暖等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将自己的舒适生活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攫取上,因此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能够够在理念上起到扭转和引导的作用,结合我国自古以来“天人合一”以及“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弥补在自然信仰上的缺失,转变我国过分关注GDP数值的发展成果,回归到关注人文和生态的城乡规划中去,通过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运用促进绿色GDP的发展。

(三)目标的确立

城乡规划应当明确规划对象是谁以及为何规划。在明确了城乡规划的目标后,才能节约建设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等。人们属于并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拥有着一部分管理和维护这个系统的能力和义务。为了给人类自身设置更加优越舒适的生存空间,为了更好的管理、规划和维护这个生态系统,不应当仅从经济角度或者人的角度去进行规划设计。

当下,我国城乡规划设计对西方做法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采纳,但是仍然偏重于维护人的发展和经济权益等。城乡规划是基于社会多元主体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共识展开,在各种社会矛盾参与方之间进行谈判化解的机制,涉及政府部门、投资开发商、居民群体等,城市易陷入各方进行利益争夺点。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可以避免城乡规划工作对于建设初衷的偏离,实现正当的规划涉及目标。

三、总结

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的应用前景是比较广阔的,在道路铺设中、城市公共空旷空间的规划中、城市背景下的土地利用研究等等。城乡居民在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方法的警醒中,要时刻明确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和理解,要想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必须将设计结合自然,合理的应用于城乡规划设计中。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城乡结合带;多核心结构模式;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Abstrac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and rural belt method to the township of the city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ity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great socialist development stage, more and more cause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belt i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patterns in domestic foreign planning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urban and rural belt provides the theory to help.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light; Many core structure mode; The city space structure model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边缘区俗称城乡结合带,是指城市建成区周边、由城市向农村过渡的地带。它从地域上,属城乡结合带;从经济上,具有城乡经济混合发展的特征。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己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在城市边缘地区更加突出。我国正在贯彻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战略方针,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以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为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客观要求加强对城乡结合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城乡结合带的定义及特征

1、城乡结合带的内涵

何为城乡结合部,笔者收集了一些对于城乡结合部所作的学术定义: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郊区、发达的乡镇及交通干线两翼。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的不断外延性扩张促使传统的城乡分隔的二元化格局逐渐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看出,无论城乡结合部的具体定义如何,其发展状况和可持续的发展规划设计方法对乡镇向城市的演化和城市向乡镇的延伸尤为重要。而若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则首先需要从其现有的发展特征上着手。

2、城乡结合带的特征

城乡结合带具有明显的动态性、模糊性、复合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具体如下:

(1)模糊性: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区域,但其范围无法简单地确定,且不具有统一的形态。同时又具有空间范畴的特点,其设计具有区域规划的特点,但又不等同于区域规划。

(2)复合性:城乡结合部并不是一个行政界限,也不是城市与乡村的简单叠加,而是因城市与乡村的内在有机联系而形成的。所以在设计中要做到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的协调一致。

(3)复杂性:城乡结合部的设计会涉及到更多其它领域,如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城市经济、乡村经济、以及资源、基础设施等等。从表面上看城乡结合部的独立性在不断提高,事实上与其它外在因素的联系反而更加紧密。

(4)动态性:城乡结合部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所以设计不当就会产生滞后的不良后果。

可见,正是因为城乡结合部的以上等特点,使其在设计上必须有别与其他的地区或者区域。所以我们在规划设计中不但要解决现有的问题,而且应该作科学地预测,系统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演变和发展前景,以一种先行的手段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促进城乡结合部的健康发展。

二、国外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

针对现有的情况和国外对城乡结合带的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成果,应该从国外的设计方法中提取或者改进,发展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体系。

(1)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现代美国城市模式代表了后工业化城市模式的雏形,是目前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演化的最高级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今后发展的方向。城市第一圈层是中心商务区;第二圈层是中心商务区的边缘地带,分布了批发业和工业部门;第三圈层是内城,主要是低收入者的居住地,有些地段也聚居了中、上层阶层;再外层是城市内郊,是最初郊区化发展的地区,该区居住者属几个不同阶层,有较老的区域性购物中心为其服务,也设立了一些工业园。第五和第六个圈层都是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受高速公路的影响很大,由于郊区化的进一步发展,这里形成了现代化的大型室内购物中心以及工业园和商务区。

中国现代城市基本为工业化城市,但由于工业化发展的特殊性,其模式与国外城市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现代城市内部一般可以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教区和旅游区等。城市边缘分布有近郊工业、新居住区及郊区的蔬菜基地,按规模和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2)埃里森的多核心结构模式

关于城市郊区土地利用演替的研究,埃里克森的多核心结构模式值得借鉴。埃里克森通过对美国14个特大城市1920年以来人口、产业等向外扩散情况的研究、将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划分为3个阶段,即外溢一专业化阶段、分散一多样化阶段、填充一多核化阶段。他认为,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演变,首先是城市各种功能向周围地区的溢出,在郊区农村形成非农的专业化生长点(如单功能的工业区、居住区等);其次,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城市人口与产业扩散不断加剧,使城市郊区土地不断加剧,使城市郊区土地非农开发趋向多样化,各种类型的功能区的数量增加,形成一系列多样化生长点:郊区产业结构中,农业地位相对下降,工业、居住、商业等呈现相互交错结构态势,非农产业占主导地位;最后,在城市郊区引起优势区位(如放射线和环行线道路的交叉点),通过进一步空间的集聚,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活动,使郊区土地非农开发出现了多核化,形成了次一级的中心城市—卫星城或边缘城市。

三、国外规划设计方法应用于中国城乡结合带建设的可行性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和多核心结构模式分别针对社会阶层分布和土地利用而提出的城乡结合带的研究方法。不难看出,前者将上、中、下的阶层分别布置于不同的城乡发展圈,这在中国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先富带动后富”,而这种模式将不同阶层的人分别开来,非常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全民小康建设。但若从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教区和旅游区等区域划分而言,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而将这些区域适当的进行规划。当前社会中,很大的趋势是形成商业区、行政区、文教区、居住区、工业区和旅游区这种由内往外的区域规划,带来的好处是:一、以城市为中心,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二、旅游区的交通开发,可以进一步促进乡镇向城市的转变。再来看第二种多核心发展模式,其实这种土地利用模式与上述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一样的,都是辐射式的发展格局,只不过这种阶段划分将非常有利于政府决策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规划过程。

由此,中国目前的城乡结合带的发展规划设计方法应该基于上述两种模式进行,即能带动各个阶层的交流、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又能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城乡结合带的可持续稳步发展。

四、总结

随着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乡结合带的建设发展日趋受人关注。城乡结合带是个模糊性的地域范畴,其规划既不完全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同时,城乡结合带也是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地域系统,按照传统区域规划的理论,已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带的具体问题。需要冲破现行的行政体制界限,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总体研究解决。本文着重剖析了国外城乡结合带的规划设计方法在国内应用的可能性,将在理论上为政府决策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广晓平,钱勇生,周波,城乡结合部道路交通安全设计研究,交通与安全,2006,131~135

[2]麻俊勇,城乡结合部交通设计研究,交通与安全,2009,124~126

[3]城乡结合带规划管理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李鼎宁,2007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 ;操作规程 ;创新;上海

Abstract: in 2011, Shanghai launched the regulatory new operation rules -- "Shanghai control detailed planning management rule", on the procedures defined the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approval of Shanghai controlled detailed planning stage, procedure, process and time etc.. Through the operation rules of new interpretation, combined with the Shanghai Industrial Park, the control planning case, to explore innovative control detailed planning methods of Shanghai industrial park.

Keywords: Regulatory planing ;Operating procedures ;Innovation ;Shanghai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早在1996年,上海制定了详细规划编制办法,其中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管理明确了一些要求。从2003年,上海开始尝试制定一套控规编制标准,运用管理手段对控规进行管理。到2005年,上海市基本完成了中心城区控规编制单元制定工作,并在当时的形势下,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下一步对控规编制成果的要求。在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以后,为更好的保持控规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上海市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城乡规划法》和《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的要求,通过多年管理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思考,研究建立了以前期准备、规划编制和规划审批三个阶段为核心、由若干环节构成的控规全过程管理规程体系,并制定了《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操作规程”)为上海控规提供更加科学的管理依据。

2新的控规管理操作规程介绍

2.1操作规程主要内容

《操作规程》在形成的过程中,随着不断的研究,除在2009年10月形成了《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试行)(含成果规范)》(白皮书)外,还在2010年6月形成了《成果规范》(试行稿)试行(灰皮书)、2010年12月确定《成果规范》(2011版)基本框架和最终在2011年4月形成的执行《成果规范》(2011版)(绿皮书)。整个《操作规程》的核心内容为:

前期准备阶段

在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申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基础要素底版》。主要包括相关已批规划控制线、地籍资料、地质资料和一些其他要素。主要是利用上海控规统一信息平台的管理,加强对现状基础资料、已批规划要素等的梳理和整合,加强规划研究和规划评估。

规划编制阶段

在编制和审批过程中,进行多方案比选,形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步方案)》。征询各级部门意见,听取公众意见,最后形成《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成果,提交规委会审议。

规划审批

在审批阶段,包括了报审、审核和批复、规划公布、纳入统一平台、成果发放和案卷归档几个操作程序。

2.2操作规程总体框架

《操作规程》通过“三个阶段、九个环节”,详细规定了整个上海市一、二、三类地区的各类型控规的操作内容、责任单位、具体流程和前后衔接以及所有控规编制年度计划的制定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都做了明确规定。

三阶段包括:前期准备阶段、规划编制阶段和规划审批阶段;九环节为:基础准备、规划研究(评估)、《设计任务书》审批、《初步方案》部门和专家征询、《初步方案公示》、《草案》规委会审议、《草案》技术审查、《方案》审批和批后管理九个重要环节。

在实施过程中为力求产业园区控规管理更加合理、高效,产业园区在控规操作规程实施过程中,在程序上简化为“三阶段六环节”,规划研究和评估报告环节可以与规划方案同步展开;初步方案和规划委员会专家审议环节可以合并设置;技术审查的目的主要审查是否满足最后入库要求。具体见下(表1-1)所示。

表1-1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操作规程总体框架一览表

3新的操作规程下工业园区控规编制方法探索

3.1项目案例概况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18单元,位于南桥新城的西北角,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95年批准成立的三大国家重点、九大市级开发区之一。其西起环城西路、东至S4(原A4)高速公路,北起大叶公路,南达环城北路,距上海约32公里,总面积为367.90公顷。

图3-1 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18单元土地使用规划图

3.2目前产业园区控规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控规成果缺乏统一规范要求

对产业园区控规编制缺乏深入研究,在其编制过程中不分地区差异,采用雷同化、无差别的编制手法进行编制,方法教条,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工业园区地块控制指标确定上缺乏一定的弹性,致使规划无法适应企业扩大生产对土地空间的要求。

忽视对项目前期的分析研究

传统控规对现状研究不够,产权、相关信息获取不充足,对现有企业的一些指标控制上缺乏有效认识。此外,对现状保留用地关注度不够,只是按照现有情况予以保留,较少考虑企业未来改造升级的需求。使得产业园企区内现状企业一些土地在土地二次开发时缺乏引导。

城市设计理念薄弱

在整个编制阶段缺乏城市设计引导理念。在城市整体形态和空间构架的规划引导和控制过程中只是粗略的衔接上位规划的控制引导,地块控制指标确定上也缺乏城市设计法定化的方法和途径,导致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控制薄弱。

3.3工业园区控规编制方法创新探索

明确性的对该控制地区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形成符合该地区类型的成果规范。

图3-2 上海控规编制地区划分示意图

主要控制指标的确定

产业园区在控制指标方面,建筑密度、绿地率等不再作为强制性要求控制。避免在项目不明确的条件下,因设置过细的控制要求而导致控规的频繁调整,从而提高园区规划管理效率,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实施弹性控制,容积率为上下限控制。如工业、研发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 8-2.0,建筑高度30米。特殊项目容积率大于2.0(且不大于3.0)、建筑高度大于30米(且不大于60米)的研发等特殊项目,应当经区县政府认定后,在任务书备案中予以注记、明确。

产业园区图则成果调整

图则成果形成普适图则。普适图则分为整单元图则和分幅图则。整单元图则是以单元为单位出图的图纸,分幅图是以街坊为单位出图的图纸。工业园区地块控制指标需表达编制地区类型、街坊编号、地块编号、用地面积、用地性质、容积率、配套设施、规划动态、备注等九项指标普适性控制要素,取消建筑高度、混合用地建筑量比例、住宅套数三项指标。

图3-3 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18单元普适图则

4结语

《操作规程》对上海控规编制和审批管理工作的严格规范性,较传统控规编制来看,是一个重大的改革。上海在整个控规编制管理过程中,顺应时代建设背景,在详细了解和研究后,制定了新一轮的控规操作规程、管理办法、成果规范,这对控规接下来的编制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对产业园区也有针对性的对其编制做出了合理的规范要求,在新的操作规程下,上海控规编制尤其是产业园区的控规编制,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对其编制方法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参考文献: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操作规程[R].2011.6.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R].2011.6.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规范[R].2011.6.

周建非,夏丽萍.标准引领,规划先行,切实推进城市创新转型和发展模式转变——对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制定的认识和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1(6)40-47.

张玉鑫.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历程和发展认识[J].上海城市规划.2011(6)3-7.

李浩.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与适应——控规指标调整的制度建设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篇4

遥感是湖北大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近几年的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实践及学术反馈意见,发现学生对于遥感在本专业的应用认识不足,突出表现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存在困难,无从下手。主要存在如下原因:

1.1 学生基础知识背景不一致

湖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城乡规划专业有悠久历史,但是本科专业招收学生不分文理科,每个学生基础不同,而遥感导论采用的教材是梅安新的《遥感导论》[1],内容以理工为基础设定的,着重于遥感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介绍,文科背景的学生对于遥感原理中涉及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

1.2 其它课程不能有效衔接密切

遥感在多个行业学科中都有较广泛的应用,如地质、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学生提前具备这些相关知识对于了解遥感的应用非常重要。但在很多教学计划中将遥感设置为早期专业基础课,而其它相关课程要么同时开设,要么安排得更晚,这种时间安排上的错位,导致学生无法理解遥感的具体应用,加上对理论知识无法深入领会,导致学习遥感课程缺乏兴趣,教学达不到效果。

1.3 课程实践安排不够多

目前的遥感课程设置仍主要以基本原理理解为主[2,3],教材中对实际应用方面缺乏具体指导,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衔接,从而在实际问题解决上存在困难,难以培养学生对遥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1.4 实践教学无法与专业挂钩

学院专业任课老师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背景,缺乏地理科学实际应用项目的支撑[4],无法从专业角度上给予更加生动丰富的例子进行说明遥感的重要性。从目前教育现状来看,高校遥感老师对各行业的应用知识体系并不完备,要清楚介绍遥感在其它学科中的具体应用,是存在难度的。

1.5 教学方式互动性不足

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配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5],但缺乏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和实际项目的操作,并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导致多数学生认为该专业较难,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从而在衔接研究生课程阶段,无法正常使用遥感、GIS工具,动手能力不强,不足以支撑自主创新性研究,不利于科研人才培养。

2 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与途径

根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遥感和地理科学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法:

2.1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遥感教学体系

遥感原理中大量的数学、物理基础对于文科学生是相当困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所有的数学及物理基础[6],因此针对文理学生兼有情况,简化遥感基础的描述,规避大量数学、物理公式,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上,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会遥感原理。在实践操作中,适时补充说明原理及用途,结合软件教学,说明书中的知识难点。

2.2 构建实践型学习的遥感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重点是对遥感图像进行基本处理,结合书本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前期处理、数据图像处理、影像分类。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规避大量文字及语言、公式的学习过程,能在较短时间让学生理解遥感课程的内容。

2.3 拓展学生思维,增强空间科学相关的理解

地理科学及城乡规划专业是认知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地理概念和地理要素的理解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认知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方式都难以真实、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因而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地理科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机会不多,难以经常性的外出认知真实的地理要素。结合GIS和三维遥感技术[7-8],利用arcgis软件,实现三维,从三维角度,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从现实角度理解遥感和GIS空间科学专业。

2.4 丰富完善互动式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丰富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感兴趣区域,引导学生掌握不同遥感数据类型,查阅资料及掌握网上数据下载方式,如自己的家乡为分析区,从数据理解到处理及应用,逐步完成遥感教学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外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参考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2.5 结合丰富的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笔者所在的资源环境学院能有机会参加自然地理及城乡规划相关项目,因此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分专业进行综合操作:

(1)地理科学专业,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因此实习中侧重对地物的理解,例如植被类型图的制作,水系图的制作等应用。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对遥感图像的前期数据准备、数据几何纠正,影像分类过程有较好理解。

(2)城乡规划专业,更加关注土地利用现状和城市格局变化。因此在实习中,为加强对规划相关内容的理解,如要求其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结合GIS统计各项土地利用情况及现状分析;或者以某项目布局进行设计,结合高分遥感影像和GIS,完成功能布局以及一些统计量,或对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结合遥感高分影像及分析数据进行总结。

3 教改效果分析

近学期年来,通过一系列的遥感实践教学探索,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

(1)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解决一些跟遥感相结合的专业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一部分学生对遥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研究生期间选择以此为研究方向进行继续攻读地理/规划方面的研究生。

篇5

关键词:城市化,田园城市,村镇规划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 R126 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事态发展的规律快速发展。城市也不例外,它就像一个正在长大的孩子,吸食着周围的土地来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变得强壮。但那这些被城市吸食的村镇去哪里了呢?是作为营养,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还是被当成垃圾排出体外?答案似乎不是唯一的,因国家而异,因地方而异,因情况而异。然而可以肯定的一点,村镇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大量出现圈地造城现象,村镇就地发展成城市,大量的农村房屋被拆,农民宅基地收回,建起多层住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住上了,实行“农转非”,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然而农民真的幸福幺?虽然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住上了楼房,可是实质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相继出现,农民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生活得不到保障,从前赖以生存的土地没有了,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像北京大望京村子拆迁一夜暴富的现象,但是那同样出现了问题,农民肆意的挥霍金钱,家庭因为财产的分割变得支离破锁,许多人不再努力奋斗,坐吃山空……当然许多地方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地措施,例如遵义市专为试点乡镇出台了过渡期政策――3至5年,可以继续享受农民的权利;政府鼓励农民进行流转土地,房屋及宅基地折价,与房屋价格相抵补差的方式得到新的住房,同时政府招收农民进行统一生产,有一农民算过这样一笔账,土地流转每年每亩600元,农户在自家的土地上为企业打工,每年每亩收入可达到3000元以上,农民流转土地收益每年每亩可达3600元,这是常规农业收入的3-5倍。虽然这些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先生提出田园城市,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城市形象,“田园城市”既是城市规划的一种理论指导,也是社会改革的创想。这一理论不仅针对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和主张,还设计了一套较完整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制度。其目标在于不断解决大城市畸形发展引起的各种问题,推动城乡平衡发展这一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不但使城市越来越美好,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发展模式能够保护了农民的权益。未来的城乡发展应沿着这一思路发展下去。

“田园”并不是“公园”,首先它应具备产出高品质农产品的功能。保留大量的农田可以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住到楼里农民可以继续拥有土地进行耕种。法国巴黎11963平方公里的都市近郊和远郊土地,农业用地依然占50%,林地占23%,建成区仅占25%。在农业用地中,各类农作物用地占97%,草地、果园和花卉用地占3%;在农作物用地中,谷物类农作物用地占60%,油类占11%,甜菜占7%,土豆和蔬菜类占1.4%,草料占0.4%,休闲农田占7.5%,所以巴黎的郊区为乡村郊区,而不是居住功能的“睡觉郊区”。

其次,具有都市体验和都市休闲功能。大片的农田科技园、果园可以允许城市人进行活动,不仅能够作为市民观光旅游的重要场所,还兼具农业耕作体验和休闲的功能,并可体现农业传统文化及展示农业高新科技,为市民扩展放松身心的生活空间,借此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将田园文明与城市文明融合。

再次,它应具备都市生态和绿色环境功能。大片的田园调节城市的气候,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国外的田园城市建设中,都突出体现了“田园”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如德国的市民农园、英国的森林城市,以及法国巴黎大区的农业,都对整个城市的气候、空气的净化、营造自然景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田园”城乡系统应是多核心,以农田绿化分割区域,同时城乡内部也应插入农田,实现田中有城乡,城乡中有田。这里主要说明田园村镇的建设,其具体的实施措施如下:

一:加强中心镇人口聚居点与生态环境的建设

中心镇是整个村镇体系的核心,是大量人口聚集之地,聚居点的建设使因村镇建设而部分拆迁的居民有房可居,生活得到保障,政府可提供拆迁居民安置费,控制新建居民点房屋价格,以及居民入住后管理方面的调控。加强对已建中心镇的生态环境治理,加强道路绿化以及公园的政治和建设,同时在镇中强化田园风光的建设,在可切入之地形成休闲农场,方便居民随时可进入休闲和参与劳动,体验“田园”乐趣。

二:加强镇的其他方面建设,并放射状深入农村

每个镇应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在满足自身镇的需求基础上,应重点考虑对农村的服务,呈放射状深入农村,直接服务于农村。同时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强化三次产业互动,提高镇的承载力和辐射力,推动经济发展,形成主导产业明确,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

三:加强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以及对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

对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村镇应加以重点保护和恢复,在现代田园风光中展现传统文化特色。对于历史老街区,古建筑和历史风貌区进行保护和恢复,将镇区的传统特色与镇外的风景名胜、田园风光融为整体,扩大古镇及村庄的利用空间。

四:结合土地整理对农民集中居住形态建设

田园式的农村,应该是农业产业特色化、聚居形态多形式、农房建筑多样性、服务功能现代化的新农村。为节约土地,将农村住宅建成集合住宅形式,每户农民依然享有宅基地,但以集合住宅为单元集中存在,每个集中住宅中的农民宅基地统一布置,这样既节约了土地同样没有剥夺农民拥有宅基地的权利,农民的生活依然有所保障。同时严格控制每户居民拥有宅基地的面积。将节约下来的土地用于村镇集中生产,成立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鼓励村内农民参与就业。在农村现有房屋拆迁时,村内统一建设居民安置房,保障居民生活。

五: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了解农村现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缺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加以建设,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重点加强医疗、教育的建设与完善,中国现在农村就医难现象非常严重,同时中国人口正趋于老龄化,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以一定要保障农民的方便就医,使农民能够享有城市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体系。

加强对村内广场和小公园等公共空间的建设,为居民休闲机会提供场所,村内多举办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六:建立快速交通系统,加强村镇与外界的联系

道路是整个体系结构的骨架,建立快速的交通,实现城市向村镇的渗透,使村镇到城市的时间缩短,加强内外之间联系。同时在村镇中建立完善的公交系统,方便居民出行,对于人口较少的村庄,可依实际情况考虑,成立地方式独特交通,并由政府部门加以调控和管制。

七:加强村镇环境整治

完善村镇风貌建设,有条件可建设特色村镇风貌,重点加强村镇环境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实现田园的基础,现在中国农村居住环境较差,大部分都没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站,居民的生活垃圾随意丢放,这一点是造成农村环境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强农村垃圾收集及转运系统的建设,成立专门的机构加以管理和运行,保障农村街道环境美观。村内统一栽种行道树,确立行道树树种,树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形成地方特色。

鼓励农民对集中宅基地的美化建设,村内可举行宅基地评比活动,调动农民的积极参与的热情,并实行奖励措施。

八: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需要农民参与,这就需要农民要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村内成立专门的机构,集中辅导农民学习,为农民讲解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先进文化,辅导农民上岗。同时村镇可以每个月举办两次讲座,请专业人员例如大学教授、理财专家、心理咨询师、企业单位负责人、行政干部等来讲授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

九:远近期结合发展

村镇“田园”式建设要合理规划好远近期任务,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同时使农民在村镇的建设过程中生活得到保障。

篇6

黑川纪章在书中写道,“机械原理”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机械的二元论,非此即彼,是追求“真”的时代。而生命时代,则是多元共生的,是追求关系的“真”的时代。现在在认识论上已经从否定和矛盾的时代,转向了包含有否定和矛盾的时代;从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领域,转向非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领域;整个知识体系都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由“布鲁巴基体系(Bourbaki)转化为非布鲁巴基体系”。

布鲁巴基体系是新科学中经常使用的概念。简言之,就是基于二元论的客观主义、合理主义的概念,将能够证明的和无法证明的事物区分开来的科学实证主义。“布鲁巴基体系”包括:伽利略、牛顿力学、笛卡儿、欧几里得几何学、安托万的化学和达尔文主义等等。与此相对,“非布鲁巴基体系”则包括: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的巴洛克自然科学、戴卫·博姆的内藏秩序、大卫·彼得的共时性、黎曼空间、凯斯特勒的整体协调、曼戴尔布罗特的佛拉塔尔几何学和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论等等。

2.关于共生思想

众所周知,共生思想是黑川纪章哲学理念的主体。它以日本传统文化的唯意识论、三浦梅园的“反观合一”辩证思维、铃木大拙的“即非理论”和大乘佛教与禅宗的“诸行无常”、“万事皆空”等等东方的哲理为本,同时又汲取了西方哲学家凯斯特勒的“子整体结构”、法国哲学家勒泽的生命结构和庞蒂的多价哲学,使共生思想上升为一种哲学理论,并成为超越规划建筑领域的很有影响力的学说。

2.1共生思想的来源

“共生”一词来源于佛教的“共存”。按照黑川纪章的说法,佛教中的共存思想,带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所以很快就放弃了。后来,他又了解到“共棲(共生)”一词也是生物学上的重要概念,并且超跃了佛教理念,于是他便又开始使用“共生”这个词了。共生思想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60年代的新陈代谢和开放结构概念,以面向未来的高技术建筑表现成长和代谢;70年代的变生、中间领域和模糊理论,开创了城市和建筑中的“灰空间”;80年代以后,开始对共生的概念进行补充、完善和发展。尽管共生思想只是黑川纪章哲学理念的现在表达,但是他认为,“共生”在21世纪,将会成为时代的关键词。

2.2共生思想的内容

共生哲学的内容包括:历史与未来的共生、异质文化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理性与感性的共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甚至还包括经济与文化的共生、年青人与老年人的共生、正常人与残疾人的共生等等。共生哲学涵盖了社会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将城市、建筑与生命原理联系起来,它不仅是贯穿黑川纪章城市设计思想和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也是他创作实践中遵循的准则,这在他的城市设计和建筑作品中均得到体现。

3.城市规划以及发展理论引入热力学平衡

3.1概念的城市论

黑川纪章将热力学中的平衡概念引入了城市理论。在热力学中,动态稳定取决于平衡增大,所谓平衡增大就是多样化发展膨胀的结果,其极限状态将是走向“热死”。这是由于过度的多样化,而使其整体变得僵直,平衡增大的可能性亦将丧失。其实,无论是宇宙,还是人类社会,都在逐渐地增大,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如果这样不断地扩大下去,最终都将走向“热死”的状态,而城市的建设也是如此。

城市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一直在不断地向着多样化扩展,城市中各种关系的平衡也在增大,而这种多样化扩展的尽头,是无秩序的城市状态,进而是各种各样的城市构成要素相互对立的状态,在逐渐向着“热死”逼近。例如我们国家的几个大型城市——北京、上海的城市发展,它们在发展上的投入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产出(建成后的使用效果),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建筑师与规划师所做的,原本是想创造秩序,但结果得到的却常常是破坏了平衡。例如在城市规划中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建造了高速公路,但在空间环境上却造成了破坏。所以,以空间平衡的概念来衡量,则是负的投入。而所谓的创造性行为,又几乎都可以被看做是在打破平衡,是负的投入。因此,为了推迟“热死”状态的到来,减少破坏,在城市建设中,就要建立起动态稳定系统和循环系统,使城市的成长、变化平衡发展。

4.城市功能的综合化

在现代的城市规划中,公园、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等,在地域上是被截然分开的,各种功能用地由道路相连。这种源于CIAM的规划设计理念,已成为功能主义的现代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广泛采用的平面功能分色表示方法,就是这种理论的产物。黑川纪章认为这种规划设计理念,是上一个时代“机械原理”的东西。他说:“牛顿解剖了宇宙,达·芬奇解剖了人体,柯布西埃则解剖了城市。”

在强调工业化、机械化的时代背景下,无论什么事都会以分离主义和机械构成的零件来加以说明,即容易理解又十分明了。而且这对打破当时社会上的封闭保守性,也是最理想的思想武器。功能的纯化、广阔的空地、绿化、阳光和新鲜空气这些口号,被当做现代化的形象为人们普通接受,进而成为世界共通的现代化城市的目标。

但是,在生命原理时代,这种合理的功能分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居住区与工作场所和商业区的分离,不仅无谓地增加了人们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造成了交通拥挤,而且也使得办公区到了晚上和节假日,便成了一片寂静的死城。更有甚者,那种按照收入划分居住用地,依据政策把收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福利设施建在郊外的做法,更是严重地违背人情世故。它不但令老年人和残疾人从市中心被分离,而且还从人际关系上被隔离。

5.基于共生思想的从树形结构向根茎与网状系统转换

黑川纪章受《反俄狄浦斯》一书的影响,将生物学中的根茎、链环和网状系统引进城市规划领域,提出了生命时代的城市结构将从树型结构向根茎或是网状结构转换的预言。

过去的城市空间结构多在中心区设置商业中心、市政厅等设施,在城市的几何中心附近建造市中心,并以其为中心呈放射状扩展开去。后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中心的功能便被肢解给外围的副中心。这就是传统的“树形”结构,从树干上分出树枝,再由树枝分出更小的树枝,然后是树叶。这是古典的城市结构,等级严格、主从关系明确。

而黑川纪章提出的“根茎”结构,则是许多异质体相互缠绕、呈交织状态的系统。它们之中没有秩序,也没有中心,一直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城市单元社区没有核心,循环系统设在外围,在外侧拥有中心设施。如果城市的人口增加了,只要添加循环系统就行了。由于中心设施在单元的外侧,所以将添加的部分与原有的设施连接在一起时,也不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如果新添加部分的人口再次增加的话,还可以适当地在外侧再建造中心设施,添加循环系统的环,如同细胞繁殖一样,不会失去原有的平衡。

按照这种革命性的理论建设的城市,是黑川纪章1967年规划的菱野新城。

6.街道空间的意义——中介与活动场所

6.1东方城市街道空间

东西方城市空间的特征有着很大的差异,黑川纪章以敏锐的观察力指出:就传统城市的空间形态而言,“东方的城市没有广场,西方的城市没有街道”。他在对印度、中国和日本古代的城市进行了分析总结之后,得出了东方城市中的公共活动,主要是在街道上进行,街道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活功能的结论。古代的印度和中国都是直线型网格状道路结构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没有广场,公共设施、商业设施和宗教建筑都沿着道路分散布置。印度古想城市的中心是一棵菩提树,而中国古代城市的中心则多是衙署、鼓楼,均不是直接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的城市核心。日本的古代城市也是如此,市中心是城主的住宅,市民都住在城堡四周。在东方城市中街道承担着商业活动、信息交换、人际交往等多种生活功能。到了节日,游行的人群也巡回在街道上,而“街头说法”、“街头叫卖”、“街头表演”和“街谈巷议”等用语,都说明了是街道把人们的生活与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6.2东西方在城市街道空间的差异

西方欧洲的城市,是靠广场上的聚会,将市民生活与城市联结在一起的,广场是提高城市意识的媒介空间。西方的城市空间结构在两方面与东方的城市不同,其一是公共设施多设在城市的中心部,具有公共空间作用的是广场;其二是道路空间结构,即“路”和沿路两侧建筑的空间关系不一样。沿街建筑不像东方那样相互融合,而是被一堵石墙隔开,道路功能单一,只作为交通使用。

因而黑川纪章便以兼容并蓄的多价共生理念,提出在现代的城市设计中除了引进西方的城市规划原理之外,还应该使优秀的东方传统规划思想得到继承发展,在现代的城市中创造富有生气的街道空间。同时,他还认为这种街道空间是典型的中间领域,极具东方魅力,是生命时代应该发扬光大的东西。

7.世界城市与超级城市

在信息社会中,随着交通、信息的不断发展,定义城市的依据也在变化。与人口数量、产业结构相比,信息量、活动量和活动密度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现在人们的生活活动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领域,在区域城市之间不断地流动,城市群的形成就说明了这一现象。黑川纪章以环状结构来解释日本的城市群———都市圈,环状结构的都市圈没有中心,也没有起点和终点,永久运动。他还进一步地借用希腊城市规划师德库佳迪斯的理论,将大都市圈扩大到世界范围。他认为,如果世界上一些大都市之间的联系比其所在国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和各种资源流动更加密切的话,那么这些城市就应该被称作“世界城市”。毫无疑问,“世界城市”成立的时代,就是超越国境活动的“世界人”奠定地球最后文明的时代,当这一文明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主体之时,现在的大都市中就会出现一种所谓的超级城市群。

超级城市群是与“世界人”的居住模式相适应的城市集群,超级城市群也是最大的世界城市网络。如果说城市群是20世纪最大的研究课题,那么世界城市和超级城市群就是21世纪最大的研究课题。如果世界各地的大城市都成了世界城市,那么世界城市体系就不再是权利的体系,而是作为“世界人居住的模式”而存在,那时,将会不断地发生超越国境的人口大流动,全球化的时代便会到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种种迹象均表明这似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

篇7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发展方向;问题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people to protect environment, improve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rising, landscaping industry appeared a hitherto unknown vigorous potential. But the landscape engineering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 the city of our country gardens afforest also did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the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landscape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personal opinion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city landscape; landscape plann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1.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老城区绿地率不高,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不广。近年来的绿化建设使城市绿化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城市绿化面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特别是老城区的中心城区,绿地率低下。而这一区域又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因此提高和完善这一区域的绿化尤其重要。目前城市绿化最大的难题是旧城区缺少绿化土地,而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但屋顶绿化建设屈指可数。

1.2 绿化养护资金缺少,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绿化养护资金是决定养护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出现一部分老居住区的绿化养护仍由政府承担,一部分居住区无物业管理,造成绿化无人养护,一部分居住区有物业管理,但养护费用标准偏低的现象,使得居住区绿化养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甚至出现了一年绿、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因此需逐步培养业主承担养护经费的养护模式。此外,部分地区绿化管理机构设置也存在问题。

1.3 低价中标,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园林建设工程的招标采取无底价竞标法(最低价竞标)、有标底竞标法等形式,几年前大量采用有标底竞标或邀请招标法,都因招标执行过程中存在人为操作过程而告终。目前的招标方法普遍采用最低价竞标法。所谓低价中标,其最根本目的是追求价廉物美,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重要手段,是参照世行贷款项目及国际上通行的低价中标原则的结果,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许多项目均采用“经过评审,选择投标价最低的投标人中标”的方式。这种方法理论上是对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对招标过程中人为操作起到很好的作用,但随之带来的后遗症也很多。

2.发展城市的园林景观规划。

2.1自然环境承受力检测。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首先应当进行自然环境承受力检测。自然环境承受力检测,是指检测人类的规划、措施和行为对每个自然界的元素及其网络体系带来的影响。必须明确这种影响是否很显著,如果影响不是很大,则该规划是“可以承受”的,如果造成的影响很显著,则必须研究如何通过其他方法和措施来减少这种影响。如德国的“对城市规划方案自然环境承受力检测”,第一步是检查建设计划有没有对自然界和景观造成明显的破坏,对环境有明显破坏的方面被详细地记录到“自然环境承受力检查报告”中,该报告包括调查、描写和评价规划和设计所触及的所有对象。第二步,要检测以什么样的方式可以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或者使之最小化。不得已而存在的破坏,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补偿。

2.2在规划中尽量避免对自然界的破坏。

在进行新的规划和设计时,为了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应首先进行环境影响研究,并把研究的结果作为规划设计的条件。科研人员通过对植被调查、地面打孔及对周边环境的调查研究(气候/空气、表面水、动物世界),得出生态方面的重要数据,并提出设计前提条件。例如在气候方面可根据季节和通风情况来约束未来建筑的形状,限制楼层高度,保留新鲜空气通风道。提出对自然生态的要求、物种保护的限制以及区域建设的建议等。明确的生态要求会帮助解决问题,有助于形成可持续性发展方案。

2.3发展城市周边自然景观。

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在核心城市建造众多新居住区,使大量绿地景观空间被侵蚀。城市周边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出现了社区之间的“真空地带”,或者由于原有工厂搬迁所形成的弃置地,使地块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或丧失、土壤养分维持能力和物质循环效率降低。改善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增加城市内动植物物种的丰富性、改变区域小气候和城市景观,对城市空间和市民生活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化是进行城市周边自然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利用自然过程,采取自然演替方法是重要的手段,包括采用乡土物种,恢复植被群落与演替,改善土壤质量,恢复自然河道与水的自然过程等,以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

2.4减少能源需求。

现代社会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消费。预测到2050 年对能源的消费需求量将比现在翻两到三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要求更有效的使用能源,并且充分利用可再生性能源。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的建设,建筑的节能和可再生性的开发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规划和设计,要优先考虑减少能源的需求,并与整体性生态规划相结合。

2.5加强雨水利用。

雨水是城市生态中的重要元素,一方面在许多地区淡水供应紧张,需要长距离输水道来保证城市供水;另一方面在多雨季节洪水泛滥成灾,给人们生活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和损失。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展,土地表层不断硬质化,导致天然降水不能迅速下渗和蒸发,而是通过人工排水管排入河道系统,在多雨的季节大量排入河道的雨水远远超过了河道系统本身的泄洪能力,导致洪水泛滥。另外用长距离输水道供给的城市饮用水,一部分变成城市污水,在经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也被排入河道。这几方面的因素,大大破坏了天然水系的循环过程,使洪水增加。因此要从生态的角度尽可能的保持和恢复天然水体的循环系统

3.发展方向。

3.1城乡生态绿地系统的建设。

我国城镇将聚集大量人口,城市化率将达到80%以上。占城市建设用地30% 的城市生态绿地和城市市域范围内的乡村绿地构成的生态绿地系统,承担了改

善城乡物质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任务,成为全民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3.2防灾避灾体系设立。

虽然人类不可能摆脱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但是,很有必要研究对其防御和减弱的技术,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城市绿地系统将有效构成一套防灾避灾体系。我们甚至要建立跨省的、区域性的生态绿地系统来防灾减灾避灾。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我国有些沿海城市将部分被淹,从而会引发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新城的建设。

3.3风景园林植物材料的培育和生产。

我国拥有丰富的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有待开发利用。通过将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培育技术相结合,许多野生的、乡土的风景园林植物的大量生产,可以满足我国城市绿地中对植物多样性的需求,改善生态环境。

3.景园林的产业化和法制化。

由于当今环境物质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主导行业之一,风景园林迫切需要从科研、教育、策划、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养护、植物材料和土建材料的生产和供应、技术与行政管理等,形成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链状产业形态,从而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各项艰巨的任务。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两级风景园林法规的制定,将从根本上规范整个行业的行为以及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同时与国家和地方的其他法规相衔接。当然,也要制定和实施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从而,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化、现代化的风景园林行业。

篇8

建立城市规划学科的意义

城市规划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为此,总书记曾提出;“城市建设要给后人留下赞叹,不要留下遗憾”。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可以把城市比作人的大脑,而我们所进行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就是为这个大脑里活跃的组织细胞和经络、脉络注入持久的活力和发展的潜力。反之,如果我们的规划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就会导致城市建设和开发进入一个混乱的状态,有时还会导致城市建设的整体失误,导致城市错失了发展的良机,所以说,城市规划工作事关重大,城市规划关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可以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为城市提供基本依据,可以帮助城市发挥出整体功能,保障城市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学科的作用

城市规划学科直接关乎国家的整体发展,关乎国家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能否协调发展。我们发现无论从国外还是从国内看,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可以直接让城市在设计、建设、管理等诸多方面受到普遍的赞誉,因为有了城市规划学科和科学的城市规划做引领,避免了城市建设开局混乱、环境恶化、影响城市功能整体发挥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该学科为城市健康、有序、蓬勃发展也会做出十分卓越的贡献。

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

说到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毋庸置疑的是,该学科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论证其发展方向。

1.更加地位突出的独立性

我们从目前《城市规划学》来看,它仅仅是一门学科,而不是一门学系,城市规划仅仅作为建筑工程学领域的一系列学科中的一门而存在着,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位更高、作用更突出而已。正因为城市规划包含在建筑工程领域范畴之内,有时会影响其自身学术的延伸,尤其是在现代中国、现代城市的建设进程中,因为规划不到位而出现的失误和损失也越来越多,使这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决策者们越来越意识到一点:把城市规划包裹在其他领域中,会直接影响到时代的发展。故此,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更加地位突出的独立性,让城市规划变成一个独立的、新兴的学问体系,其地位也必将会更加独立而且突出。

2.更加系统严密的规范性

城市规划学科就目前作为单一的学科而言,在规划知识方面只是笼统的、泛泛的,尤其是在知识的严密性和拓展性上还远远不够,也远远无法满足时下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一个是说学科范畴的限制,再一个就是没有引起相关学术领域的高度重视。退一步而言,即便不成立城市规划单独的学系,那么就现在的城市规划知识范畴而言也是无法满足时展要求的。故此,笔者认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学科,知识领域必将加细、拓宽,必将建立起更加系统严密的、规范的城市规划知识体系。

3.更加与时俱进的科技性

城市规划学科应该说是一门科技含量较高的学科,该学科里包含着制图、测量、勘测布局等多门类的科学技术手段,知识性强、科技含量也很高,是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也很高的科学技术门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科技含量、原有的科技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需要,随着不断更新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随着航拍等高科技测量勘测手段的融入,对我们的城市规划科目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故此,笔者断言,在城市规划科目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必将又一次大的知识更新,也必将又一次较大的技术革命,一个总的要求就是:需要融入更加与时俱进的科技含量、科技手段。

4.更加干系发展的指导性

在我们改革发展时期,原有的城市建设理念大多都是求新、求变、求高标准、求时代气息,在这个四求之中往往不顾民众的感受、不顾城市的感受、不顾自然环境的感受,出现了很多盲目乱建的现象。如今的城市规划建设更加讲求从实际出发、尽可能保留城市的原貌尤其是古建筑的保留、注意环境的保护和顺从自然的发展规律等等,在国家一再强调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城市规划也要坚持“绿色环保、和谐为民、健康持续”的原则。科学的城市规划干系国家发展和城市发展,只有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城市规划学科及城市规划工作领域,才能把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工作建议

知识是服务于发展的,学科是指导建设的,所以我们重要的、也是最终的工作目标就是要把城市规划工作抓好,笔者提出以下四点不成熟的工作建议,供大家参考。

1.要从建筑学科体系中剥离出来

我们已经知道了城市规划科目的重要性,那么要想让城市规划学科真正地发展起来,并且能有效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就要把该科目从建筑工程领域剥离出来,给它一个独立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才更有利于城市规划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就是要努力建立起城市规划学系,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在高起点上投入到城市规划专研领域中来。

2.要鼓励更多的院校建立规划学系

如果城市规划学系经审批成立后,那么我们还要鼓励更多的大学院校成立城市规划系,或者城市乡镇规划系,乡镇本来是包含在城市的领域之内,但是我们如果在学系的名称上再延伸一下,那么会显得更直观,更利于众多的学子和家长们去直观选择。当然也要有计划的建立学系,四个字叫“宁缺毋滥”,这就需要国家教育部来科学布局,保证在适量的情况下,繁荣城市规划学系。

3.要在国家层面上重视城市规划

如果国家教育部委在建立学系方面做出了决策,那么现在我们要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即国家级层面。笔者建议建设部委、教育部委等部委会同国务院共同把城市规划工作纳上国家级层面去研究,让全国人民、尤其是那些开发建设的决策者们高度清醒地认识到一点,那就是:不科学的规划、错误的规划,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弄得一团糟,而且我们国家无论从财力上、从民力上、还是自然环境上都已经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是到了应该高度重视起来的时候了。

4.要健全和壮大城市规划机构

当城市规划学科在知识层面取得成功后,那么就需要广大的城市规划工作者们把与时俱进的城市规划知识融入到现实的城市建设中去,达到既有规划者又有执行者的有机融合,形成高度统一的执行体系。就目前而言,城市规划部门处于半独立、半融合的状态,既隶属于同级住建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党委管理,又实现了办公及办公业务、经费的独立化,但是工作人员偏少、高素质技术人员短缺已经是目前规划管理部门的现状,所以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地实现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那么就要把我们的城市规划机构健全壮大起来,而且是刻不容缓的、势在必行的。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一个是让规划部门及早地独立起来,在自身的规划业务上有更多的独立性、更多的话语权,便于更好地开展城市规划工作;另一个是健全规划部门的功能,让规划审批这一块业务彻底不受住建部门的干扰,免得出现似是而非的“规划”;再一个就是把人员配齐,把工作人员配齐、技术人员配齐,尤其是要多选派一些高科技、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融入到城市规划工作中去。

总结

总而言之,城市规划要从国家重视的层面抓起,才能达到全民、全社会重视的程度,要想抓城市规划学科必须从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科科技层面、增加规划工作岗位、建立城市规划学系等多方面入手,届时城市规划学科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更多、更科学的贡献。

篇9

关键词: 科学哲学 西方城市规划 思想演变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a sophisticated and comprehensive social and technical process. As one of the domin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volution of ideology, science philosophy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philosophy,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urban planning ideology at the embryonic stage of the urban planning as a subject in ancient Greece and the modern time.

Key words: ideology of science philosophy; Western urban planning; evolution of ideology

一、 引言

科学与哲学,远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分支,科学哲学创立于20世纪初,它的两端连接着科学和哲学,是哲学家和科学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领域。它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研究对象,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的逻辑结构等有关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相类似的,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是19世纪末工业革命对城市产生巨大影响之后才兴起的。而城市规划活动及其理论思想,则是伴随着城市的形成、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城市规划本身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社会与技术过程,主导其思想演变的除却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外,作为哲学一个影响深远的分支,科学哲学也起着不容忽略的作用。

如前所述,科学哲学萌芽于古希腊时期,真正创立于20世纪初,这两个时期也是城市规划思想起源和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与古希腊时期相比,古罗马的哲学和社会思想总体上处于一种全面的庸俗化状态,虽然在技术尤其是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可是在哲学与科学方面取得的建树很少,其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也是为实用主义和歌颂皇权、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服务的。而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对世俗和精神世界全面占领,学者们基本上没有学术自由,经院哲学方法上的基本取向是反经验的,科学没有存在的基础,也没有生存的理由和空间,科学方法论的讨论基本上被忽视了。中世纪时期的思想基本上对哲学与科学贡献并不多,其城市规划思想以体现宗教图景和自然秩序为主。因此,本文试图从科学哲学这一视角,着重分析从古希腊时期和近代在学科的萌芽和起源时期,科学哲学的发展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演变的影响。

二、 古希腊时期哲学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启发

古希腊是科学思想的摇篮,近代科学的各个学科,几乎都能在古希腊的科学里找到其思想源头。科学史上的古希腊,不仅指政治历史意义上的古希腊,而是包括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2世纪,跨越政治历史意义上的古希腊、马其顿帝国、古罗马的近8个世纪的时间[1]。

古希腊人对宇宙万物充满着好奇,其思考的对象已触及世界的起源、理性的作用、方法论等方面。古希腊哲学一方面是一种以理性为取向的自然哲学,承认世界运动是有规律的,整个宇宙万物之间是和谐有序的。其中代表的思想有以泰勒士(Thales)和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所代表的自然实体主义和以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和柏拉图(Plato)所代表的数学形式主义。所谓实体主义是相对于形式主义而言的,它们的共同目标是追问事物的本性。实体主义者把本性问题转换成事物的实体构成问题,形式主义者则把问题转换成事物的构成形式问题。而另一方面,怀疑论者们又认识到知识和理性的相对性和局限性,提倡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这种种的哲学思考和探索,都对古希腊的城市规划思想起着深刻的影响。

(一)《理想国》与泰勒斯和德谟克利特所代表的自然实体主义自然哲学

泰勒斯首先认识到宇宙的和谐性。他提出“万物源于水”的命题,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水,又复归于水,因此世界是统一的。[2]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则提出原子和虚空的概念,认为万物的本原不是自身也会发生变化的水、土、气、火等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自身不变的物质元素,即原子。原子是最小的、不可见的、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而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由于原子的大小、形态、次序、位置不同,原子彼此的碰撞结合成世界万物。[3]

尽管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描述不同,但古希腊的哲学家们都意识到,在多变的经验感觉之下,大自然其实是有着不变的性质和规律的。这种思想被广泛接受,并被运用于对社会事务的有序安排中。他们认为,在家庭、团队、政府、社会等不同层面上,不同的构成单元有不同的角色和位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但同时又相互依赖和协助,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统一、有序的图景。这些理念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提供了思想基础。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著名代表作,书中以对话的形式,叙述了柏拉图对于政治制度和理想城市形态等问题的探索和设想。柏拉图强调这个“理想国(城市)”是用绝对的理性和强制的秩序建立起来的,首先,应该通过劳动分工和社会角色的分类来重整城市秩序;其次,城市居民应分为各个阶层,即哲学家、武士、工匠、农民和奴隶。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完整性和均衡性只存在于整体之中,为了城邦应不惜牺牲市民的生活。[4]这种思想对于古希腊后期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希波丹姆斯模式”与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所代表的数学形式主义自然哲学

形式主义者力求找到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因而更加发展了抽象思维,强调了概念的重要性。毕达哥拉斯最先提出了数的形式主义,认为“数为万物的本质,宇宙的组织在其规定中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体现。”其后,以巴门尼德(Parmenides of Elea)为首的爱利亚学派从逻辑上论证了不变的概念才是事物的本质。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理念论,把形式主义推向极端,同时也高扬了理性的地位,把自然之秩序、规则高悬于感性具体多变的自然事物之上。“万物皆数”的数理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想,不但对天文学、物理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被成功应用到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中。

这种哲学思想同样在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中得到充分诠释。在建筑学中,不仅可以利用数学原理取得工程成就,而且在建筑形式上追寻数学比例可以求得形式美,以直达世界的本质,感受到和谐的宇宙秩序。古希腊建筑的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大多构成和谐的比例关系,直至今日,比例依然是当今建筑师处理建筑形式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希波战争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古希腊法学家希波丹姆斯(Hippodamus)提出了一种显现强烈人工痕迹的城市规划模式,即“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的路网为城市骨架并构筑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得秩序和美”。[5]希波丹姆斯模式被大规模应用于希波战争后城市的建设以及古罗马大量的营寨城中。

(三)雅典卫城与普罗泰哥拉为代表的怀疑论学派

在庞大的古希腊哲学体系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毕达哥拉斯等学者在哲学方向上坚持理性主义,注重客观性,认同认识论上的可知论,表现出一种乐观主义的态度。但同时,有一批学者从批判的角度,坚持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一切,致力于寻找理论中的不足和不完备性,寻求理论自身的有效适用边界,从而从另一个角度大力推动了哲学与科学的发展。[6]这些学者被称之为“怀疑论者”。

怀疑论者的代表人物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提出了其学派最基本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万物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衡量者……在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之间恰好存在着重大差别。那些事物是什么,对于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来说是不同的。” 普罗泰哥拉相信民主体制和个人主义,反对权威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效用和价值的感受和标准,统一标准既没有必要,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7]

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古希腊诸多的城市和建筑群,都突出反映了注重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协调的思想,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平整对称,而是顺应和利用各种复杂地形以构成活泼多变的城市和建筑景观。雅典卫城就是其中的典范代表。“雅典卫城的建筑群布局以自由的、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为原则,既照顾到从卫城四周仰望它时的景观效果,又照顾到人置身其中时的动态视觉美,堪称为西方古典建筑群体组合的最高艺术典范。”[8]

三、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

(一)近代主要自然科学与哲学发展回顾

17~19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是西欧社会结构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起源于法国的理性与科学思想启蒙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自然科学精神。启蒙运动使人们相信人类凭借理性能够完善地认识整个世界。近代的自然科学家们相信,确定的知识必须是精确的、经过数学分析的,事物可以通过精确量化来达到确定性的目的。而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分析几何、牛顿(Sir Isaac Newton)和莱布尼兹(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的微积分等新数学手段的发明,也为研究复杂现象提供了精确的手段。

与此同时,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偏重于逻辑理性推演的唯理性主义成为推动近现代自然科学进步的有力武器。笛卡尔主义者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只要为人类知识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即绝对正确的、不容怀疑的第一原理),然后按照演绎逻辑的规则,就可以推导出一切人类知识。这种认识论后人称之为基础论。笛卡尔的哲学思想还强调,认知事物的基本方法是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解为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地解决的程度为止,然后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9]

另外必须一提的是牛顿力学的机械论自然观,其机械运动观念在几个世纪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对物质世界存在客观规律性的主体思想和信仰,不断鼓舞、推动着人们对自然的无穷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18、19世纪不仅开启了一个科学方法的新时代,也使之成为一个信仰科学的时代。

在近代一系列的科技革命中,一场生物学的革命极大地动摇了之前人们对人与世界的认识,这就是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有关进化论的思想,它指出人类只不过是宇宙中整个生物进化链条中的一环。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摧毁了以人为宇宙中心的传统宇宙观,沉重地打击了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的自我陶醉观念,使人们对世界、对人与人的制度的本质等进行了重新思考,人们开始不再把社会看成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进化过程。”[10]

(二)科学哲学影响下的近代主要城市规划思想简述

上述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发展,对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广泛而深远,包括催生了城市规划学科的诞生。

在17世纪西方建筑、园林和城市的建设中,强调唯理秩序的古典主义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从思想根源上来说,此时的古典主义是唯理主义的直接产物。“它要求在社会生活和一切文化艺术的式样中建立起高贵的体裁和统一的规则,这些规则是不依赖于感性经验的,是理性的、绝对的、唯一的、超时空的,这种文化为较严格地创造自然或人工环境提供了依据。”[11]在唯理主义思想的主导下,西方古典主义园林呈现出一个个完整而有序的景观。而建筑师和规划师们随即从中提取了规整、平直的道路系统和圆形交叉点的美学潜力,并迅速将之运用到整个城市空间体系中。这种古典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为其后西方各国的城市建设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18、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更由于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力,使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急剧城市化使城市产生了大量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生活质量的极度下降使人们深感不安,力图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前述的基础论和唯理性,使人们相信物质世界存在基本原理和客观规律性,不少怀有社会良知的思想家们开始构思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国家和城市形态。摩尔(Thomas More)、圣西门(Henri Saint-Simon)、傅立叶(Charles Fourier)、欧文(Robert Owen)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哲学背景下产生的,而他们所认同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民主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虽然很不成熟,在当时的小范围社会实践中也没有产生实际的影响,但其进步性对其后的城市规划思想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思想。

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全面探索,也促使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全面考察。19世纪90年代,霍华德受伦敦政府的委托,对当时英国的城市进行调查,并提出一整套整治方案。于是,霍华德对各种社会问题如土地所有制、税收、城市贫困、城市膨胀、生活环境恶化等,都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思考。他认为,只要牢牢掌握了简单的事实,社会的剧烈变革就会迅速开始。他倡导一种全面社会改革的思想,对城市的性质定位、社会构成、空间形态、运作机制、管理模式等进行了全面的探索。[12]霍华德的规划思想,充分体现了19世纪末人们对于人与世界之间关系认知的改变,把严峻复杂的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综合考虑,以改良社会为城市规划的目标取向,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霍华德也被誉为近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两位大师之一。

作为一名生物学家,另一位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大师盖迪斯(Patrick Geddes)的规划思想,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烙印更加明显。盖迪斯强调城市规划不仅要注重研究物质环境,更要重视研究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他提出“城市学”的概念,指出“城市改造者必须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复杂统一体,其中的各种行动和思想都是有机联系的”。除了强调城市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盖迪斯还提出了区域协同的综合观,首创了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同时,他还极度重视人文要素与地域要素在城市规划中的基础作用,他的思想体现了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13]盖迪斯对城市问题的认识,在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更飞跃了一个层次,不但为近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

近代各类城市规划思想活跃,与霍华德、盖迪斯等人文主义者不同的,是一些深受唯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影响的工程师和建筑师。他们基于近现代技术提出了各种被后人称之为“机械理性城市思想”的城市规划主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塔(Autoro Soriay Mata)的带形城市模式和戈涅((Tony Garnier)的工业城市模式。这些城市规划思想,深受笛卡尔由分解到综合的机械论思想影响,强调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分布的秩序,对此后的《雅典》的城市功能分区思想奠定了基础。

四、 结语

科学哲学的萌芽、起源和演变,都与同时代的自然科学发展密切相关。同样,西方城市规划

思想的诞生、发展和创新,都具有深远的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科学条件以及哲学基础,每一种思想都有其独特鲜明的智慧特征。本文把这两门学科的发展联系起来,并结合同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强化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研究,拓展其思想空间作一些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林成滔. 科学简史 [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31

[2][3][9]威廉·塞西尔·丹皮尔. 科学史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8,57-62,202-206

[4]柏拉图. 理想国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2-81

[5][8][10][11]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3,12,84,68

篇10

【关键词】城市建设规划;电力规划;关系;处理措施

1 具体问题描述

确定规划范围内城市定位是规划的必要条件,应对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发展定位,收集土地用地现状、电力设施现状布局、规划远景年土地总体规划、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预测和城市发展定位等相关信息。

根据以上收资进行分析规划范围内电网现状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1)变电站数量及变电容量是否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原高压电网廊道及中低压电网廊道与规划道路、设施是否存在矛盾;

3)原电网网架结构能不能满足现代城区供电可靠性要求;

4)电网装备落后能不能满足供电安全性要求。

2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依据国家、行业企业以及基层供电公司制定的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类技术导则和规范,以城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上级电网发展规划为基础,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做到近期、中期与远期相结合、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适度超前,实现配电网规划的前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电力需求,开展《城市电力专项规划》。

具体方法:

(1)遵循电网的发展规律,结合规划区域电网现状,加快负荷发展较快地区和现有薄弱地区的配电网建设,通过增加变电站布点、增容主变、电网切改、更换大截面导线、提高10千伏电网环网率等措施,改善配电网设备的重载、过载情况,逐步消除电网瓶颈,提高供电能力。

(2)积极主动地与各级政府及规划部门沟通对接,取得规划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数据、总体规划及详细控规,据此预测规划期负荷及用电量增长情况。并将本次规划和储备的电网项目涉及的变电站站址、输电走廊通道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保障电网规划和储备项目的顺利实施。

(3)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按照因地制宜、因网制宜的方针,选择最佳路由、最佳站址,确定效益最佳设计方案;积极将节能的新科技、新措施应用到实际中去,努力提升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积极采用大容量变压器、GIS组合电器、大容量导线、同塔双回等先进技术,以达到节约土地、美化环境、节能降耗的目的。

(4)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和电力平衡状况向上级电网提出电源点布局建议,将变电站布点在市辖供电区负荷密集地区,使其能够就近供电,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3 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描述

3.1 规划区域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概况分析

――收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详细说明书及电子版配套图纸

――规划城市的详细电子地图

――各种类型建筑的负荷指标参考资料

――变电站、电缆线路综合造价

3.2 负荷预测

――研究分析规划城市的负荷特点

――选择合适方法对规划城市进行负荷预测

――对规划城市的负荷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3.3 高压网络规划

――根据负荷分布预测的结果,提出多种110千伏变电站规划方案以及35千伏变电站规划方案,并优化规划出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的站点及规模

――根据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的规划结果分别进行相应的220千伏变电站选址及定容,并优化规划出220千伏变电站的站点及规模

――确定220千伏变电站及电网的接线形式

――确定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及电网的接线形式

――分别进行110千伏和35千伏电网方案规划,通过对多种110千伏电网方案的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最优的110千伏电网方案

――通过对110千伏和35千伏电网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确定规划区高压配电网的电压等级

3.4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

――根据规划城市的详细规划资料进行负荷分布预测

――根据负荷分布预测的结果、变电站的规划以及规划城市范围内的用户性质,确定规划城区的供电电压等级

――根据用户性质确定规划城区的电网接线模式

――根据规划城区的电网规划进行电网投资估算

4 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和对效果的评价

4.1 负荷预测方法

对规划城区进行空间负荷分布预测采用两种方法,具体负荷预测思路如下:

采用负荷密度指标法:

根据规划区详细控制规划,参考各行业负荷密度指标调查结果,确行业的饱和负荷密度指标。进行负荷分布预测,并统计总负荷及分类负荷。完成远景负荷预测之后,对负荷预测结果采用人均综合电量、人均生活电量和负荷密度三个指标进行校核。

人均综合电量校核: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确定是否和规划城区发展定位相适应。

负荷密度指标校核:规划城区与可参照区域居住区密度水平对比,结合参考地区的用地性质来看,均以工业、居住、商业为主,通过比较,表明负荷预测结果合理,与规划城区的发展定位相符。

4.2 依据《规划技术原则》确定规划城区高压电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类别

高压配电网是否宜采用双环网结构。

中压配电网是否宜采用电缆双环网、单环网结构,开闭所和环网柜供电方式。

4.3 电网规划

依据负荷预测结果,做电力负荷平衡确定220千伏规划方案(新增布点及所需扩建容量)和110千伏电网规划方案(新增布点及所需扩建容量)

4.4 网络规划

本着经济节约的基本原则,依托市政规划要求,根据规划技术原则,规划逐步简化110kV电网接线,确定电力走廊。新建架空线路应根据城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道路规划要求,尽量沿原有高压走廊位置布置或对原有高压走廊线路进行更新改造,若确实需要新增高压走廊,应沿道路绿化带、河道、铁路防护绿地架设,对于地块中央或道路上的现状架空线路,应逐步改线至道路绿化带架设或进行电缆入地。

4.5 电气计算

(1)潮流计算结果

规划区110kV变电站的110kV侧母线电压偏差计算,110kV电压合格率计算,变电站负载率、线路负载率计算是否满足供电需求和N-1校验。

(2)短路电流计算

根据规划对开环方案和短路电流的计算分析,得到的110kV变电站短路电流在最大运行方式下110kV和10kV侧母线短路电流是否均在40kA、20kA(规划技术原则)以下,变电站断路器是否满足遮断容量的要求。

4.6 变电站建设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用地布局、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城市景观要求。

(2)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便于进出线,交通方便,给排水、施工、运行方便。

(3)避开易燃、易爆及污染严重的设施和地区。

(4)变电站建设型式新建110kV变电站采用户内式、半户外式,220kV变电站采用全户外、半户外型式。

(5)站址用地指标。

4.7 向政府部门建议

(1)建议本规划全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建成区内的变电站用地一次征用,分期建设。

(2)政府应减免城市电网建设施工期间政府所收取的城市建设相关费用,如破路费、占道费、卫生费等。

(3)架空走廊可结合城市绿地适当预留空间;对于电力架空线入地,按照“谁主张、谁投资”的原则进行投资建设。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范围、对象、层次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但两者在程序、基本思路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借鉴传统EIA技术,并对传统EIA中的技术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不足加以改进,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一)核查表法。将可能受规划行为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性质列在一个清单中,然后对核查的环境影响给出定性或半定量的评价。核查表方法使用方便,容易被专业人士及公众接受。在评价早期阶段应用,可保证重大的影响没有被忽略。但建立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核查表是一项繁琐且耗时的工作,且无法清楚地显示影响的过程、影响程度及影响的综合效果。

(二)矩阵法。矩阵法将规划目标、指标以及规划方案(拟议的经济活动)与环境因素作为矩阵的行和列,并在相对应位置填写用以表示行为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符号、数字或文字。

(三)数学模型和模拟。数学模型是用数学公式来描绘事物累积变化的过程(例如,河流污染、土壤侵蚀)。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中采用的环境数学模型同样可运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用于规划影响评价时,将最优化分析与模拟(仿真)模型结合起来,能提供量化因果关系,主要用于选择最佳方案或者否定其他被选方案。

此外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还有加权比较法、环境承载力分析法等。

二,区域环境评价方法

环境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区域环境评价方法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技术方法。其中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技术已经成为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的重要技术工具。

(一)地理信息系统 (GIS)简介。地理信息系统法的应用贯穿规划环评的始终,即筛选识别、现状调查、预测、评价、减缓措施与环境管理这些环节。GIS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之下,以空间数据为基础,储存、检索、处理、显示数据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科学研究和决策服务而建立的计算机系统。GIS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同时又能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有效的连接起来,建立各种地理对象的拓扑关系,实现对区域信息的查询、检索及有效管理,进行空间分析,并产生新的图形或信息。其最大特点在于它能够将自然过程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各种信息与空间位置、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关系通过数字化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几乎全部发生在地球家园这个空间环境中,GIS为描述、分析和预测这些活动及其效应提供了最为有力的工具。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GIS是其他SEA方法的辅助手段。GIS具有编辑、加工和评价长时段、大地理区域数据的能力及卓越的建模和影响预测能力,可以将规划中的各种环境现状和规划成果在GIS中可视地表达,还可进行查询检索,其空间分析功能及其与模型(环境预测模型或决策分析模型)技术的结合可在多方案的环境影响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在它们通常只应用于绘制数据信息地图,但它们也是颇有价值的分析工具。比如说,它们能计算面积;计算距离(直线,有时也有网状的);从一个点识别所关注的区域;在特殊点周边构建缓冲区;在两点之间使用内插值绘制轮廓线;叠加以上的地图生成综合地图等。

GIS可以将属性数据与地图数据相结合。地图数据(空间参考点)实质上是地图上的点或线。属性数据是图形特征的属性,因而,GIS是存储地图数据的计算机绘图系统和存储属性数据的数据管理系统的结合,地图数据和属性数据之间的这种联系,能使属性数据的地图以相应速度和简易程度被展示、结合和分析GIS需要一个专门的计算机系统,编辑或购买地图数据和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分析这些数据,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技能。

具有属性数据的地图,比如缓冲区的设置,环境影响的范围和强度等等。例如,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与环境研究中心在开发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系统时,由于道路交通噪声对于某些生态敏感区和噪声敏感受体,如学校、医院以及路边的居民楼群都有重要影响,可以对根据不同敏感目标的敏感特性和防噪要求,设置缓冲区域,并在系统中对各种不同规划方案进行比较,为决策者在道路选线等问题上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GIS对空间维的透彻分析,拓宽了时空分析范围,效应的累积可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得到分析;以GIS为核心的“3S”技术可以迅速提供高质量的空间数据;可视化;多学科整合优势;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强大的空间建模能力;可以与应用软件的无缝连接;GIS的地图生成功能;能够节省制图的费用;GIS的结果利于公众参与,其结果极易被用于公众参与,有时也可以互动的方式进行。信息容易更新,可以综合考虑过去、现在、未来的影响。

但也有缺点:实施费用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局限于那些具有空间属性的影响;不能对累积的过程进行分析,不能确认和分析累积的因果关系,不能区分累积的作用方式;很难量化影响;耗费时间。

此外,新发展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如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政策评估方法等都是针对规划实施后所带来的大空间范围、大时间尺度、多种行为交叉和累计的环境影响做出令人信服的评价。同时处于战略层次的决策规划理论和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系统优化技术和管理工程技术成为规划环评乃至战略环评分析方法和技术的重要来源,因此,新技术包括系统工程理论和优化技术、政策评估法等。

参考文献:

【1】张志耀,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及技术方法探讨【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2】李明光,环境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方法学探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04.

篇12

关键词:城市特色;规划立意;设计理念;构想表达

1前言

一个有特色的城市会具有许多优点并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它可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它可以为其居民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产生“家”感觉,从而增强凝聚力;它可以为城市带来旅游价值,尤其是文化旅游和多样性的文化体验等等。一个城市形成了其独特的形象特色和相应的城市文化,就具备了多种价值,塑造和保持这种特色,实现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

2大庆城市特色

2.1地域特色―北方寒地城市居住区

由于大庆油田为我国北方城市,其季节性特点显著,季节温差较大,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居住区空间结构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建筑主体的朝向、层数等放面的诸多因素。在建筑的群体组合中,宜采用在西北方向的围合与东南向开敞相结合,使得冬季阻挡西北风的入侵,夏季利于东南风的导入,利用建筑群体组合改善小气候。

2.2油田资源型城市特色―生活功能与生产功能

结合大庆油田作为油田资源型城市特殊的地质条件的限制,许多居住区的选址范围内存在产能设施,为保证石油生产的需要,又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在进行居住区规划时应对现有的油井进行避让,在油井周边结合绿地与广场进行设计。

2.3石油文化―石油之都、铁人精神发源地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谱写了一部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丽史诗,为共和国挺起了坚实的工业脊梁,并成为一个时代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鲜明写照。

3、规划定位

大庆素有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之称,规划城市乡村地块内水体、绿地的重新梳理,将自然、健康、文化融于居民生活的点滴,打造大庆的“居住新模式、生活新内涵、休闲新概念”,激发区域活力,从而建立一个大庆市的“油都新居”。

3.1与寒地特征相和谐

营造与我国北方寒地气候相适应的居住区建筑空间结构,注重对对四季景观,特别是冬季景观的处理,建筑形式以南北通透的板式为主,建筑色彩以暖色调为主,适当配以明快、亮丽的色彩以丰富城市色彩。

3.2新区与老区相和谐

在考虑新区整体规划的同时,还要与周边的乘风、东湖居住区相协调,在道路交通、建筑布局,基础设施的等方面达到共享。碧水青城”(城市乡村地块)位于大庆城市建设用地边缘地带,与油田生产用地交融,因此,规划设计应强调生产与生活,地上与地下的有机协调,既保证生产的正常顺利运行,又保证生活的安全舒适,着力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3.3与石油文化相和谐

营造独特的石油文化、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在各种景观元素、 园林小品的设计上,将绿色油田理念、铁人精神等融入其中。规划设计体现的主要有三大理念:一是石油无处不在,二是石油来之不易,三是石油前景光明。

4、规划立意和规划理念

4.1规划立意

大庆,是一座在湿地上崛起的城市。两江环抱,绿野千里,湖泽密布,芦苇浩荡;湿地探幽、史迹寻踪、草原赛马、湖中冲浪、珍禽观赏、温泉疗养……,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城中湿地--龙凤自然保护区,构成了美丽的湿地旅游景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典范例。

大庆的 “城市乡村”,最初是一片自然景象,春风、夏雨、秋雾、冬雪,色彩是随着四时的更替;百鸟与鱼蛙依照着自然规律繁衍生息,保持着生态的平衡与演变。曾几何时,这里一度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是荒草污泥,建筑垃圾。“二次创业”中,大庆人在这里创造了奇迹,如今这里已经是大庆旅游景点中的名牌景区,这里已经成为农业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游客心理素质与体能训练基地,又是“老平房式的乡村宾馆,蔬菜水果采摘园地,名贵花木种植与观赏胜地,是在城市嘈杂工作人们的休闲之所。

4.2规划理念

水有水的灵动,绿有绿的盎然。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绿的盎然给人以生机。灵动的水与盎然的绿共同幻化出一座油都的“碧水青城”。

新水―― 整理现状水系,营造城中涵水的格局,以水环境打造灵动的新城。

新绿―― 规模不等的楔形绿地,创造新的绿地系统,将绿与城市交织在一起,打造生机勃勃的新城。新生态――新的水环境、新的绿地系统共同构筑了新成的区域生态环境。 通过新水、新绿、新生态共同营建了一个“湖在城中、城在绿中,围湖建城、依水而居”的新城,为大庆提供了一个具有居住新模式、生活新内涵、休闲新概念的油都新居。

5、规划构思

要表达地方特色,同时,如何将整个方案的构思和立意清晰的表达,需要设计师对各种组成特色的要素深入了解,彻底消化,吸收精华,并通过深入的设计思考,发挥于设计构思当中。

在建筑布局上要适应北方冬季寒冷,北风凛冽的气候特点,以及需要大行间距的特点,建筑群体组合上,采取院落与行列相结合的形式,营造区域小气候。

在景观处理上既要体现大庆油田恢弘的气势的大景观,又有细腻亲切、自然的小景观;既有商业区中人工景观,又有水边、绿地中的自然景观。

与周边环境要相互协调与现有的乘风小区相协调,在高度上配合城市天际线的韵律,北侧与现有的东湖小区相呼应,建筑色彩上达到协调,体现城市设计的总体效果。在建筑风格的表达上稍有不同,达到分区明确的效果。

以“日月同辉、众星捧月”形式将城市中心区、绿化带、居住区、休闲区联系在一起,形成“湖在城中、城在绿中,围湖建城、依水而居”的城市格局,从而构筑一座 “碧水青城”。

6结语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和标记。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新一轮“造城”运动正在迅速展开。设计师的工作将一直贯穿于城市发展过程中,不但要涉及到城市形象特色的塑造,还要涉及到建筑形象的体现。作为这个进程领导者的地方政府,必须十分注意抓住历史性的契机,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以多种手段挖掘。弘扬当地人文、地理、经济等特色资源,汲取时代文化精华,构筑城市特色,使之成为时时熏陶、激励市民,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活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霍光.树立新的理念,探索新的模式.世界建筑,2002(11):80~83

篇13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挂钩潜力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0—0094—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1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土地流转的一种新型模式,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1]。

由于我国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意义的探索[2—3]、挂钩运作模式的研究[4]、挂钩政策的由来及挂钩政策落实阻力方面的分析[5]等。规划是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龙头,是落实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的开展还缺少相应的技术规程,关于挂钩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较少,例如周小平、黄蕾[6]等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测算级差区域指数划分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宇德良、汪景宽[7]从项目区实际条件出发,采用特尔斐法选取挂钩选址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加权指数和法计算评价得分,并运用累积曲线分级法对对拆旧地块进行适宜性评价。相关研究为挂钩规划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使指标因子权重的确定过程受主观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引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分别从区域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及生活条件3个方面,构建相应的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该模型以“资源类型”替代因子权重,可以有效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同时,以生态位适宜度评价结果为表征量,构建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具体有效地指导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规划的时空安排,为解决挂钩规划的技术难题提供方法借鉴及参考。

1 挂钩规划原理与方法

1.1 挂钩规划的原理

挂钩规划主要以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加快城乡统筹为目标,其核心任务是确定挂钩的规模及其时空安排[6]。因此,挂钩规划的关键是建立挂钩需求区域与挂钩供给区域之间合理的对应关系。其中,挂钩需求区域是指重点发展城镇建设的地区,而挂钩供给区域是指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提供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区域。

本文尝试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针对挂钩供给区域和挂钩需求区域不同发展要求,构建指标体系,从而测算研究区域挂钩供给和需求的适宜程度。以各个区域的生态位适宜度作为重要指标,划分出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指数的挂钩供给和需求的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和低度适宜区。与此同时,按照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结合《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测算供给和需求区域的挂钩潜力,以此划分出挂钩供给和需求的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和低度适宜区。将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指数的挂钩分区结果与基于挂钩潜力的分区结果做叠加分析,最终确定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挂钩供给适宜区和挂钩需求适宜区。在做挂钩规划时,优先安排挂钩供给高度适宜区和需求高度适宜区的联动,并依次逐级关联,科学指导挂钩工作。

程 龙等: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法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 第10期1.2 研究方法

1.2.1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生态位作为生态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其概念最早由Grinell在1917年定义为:“生物在栖息地所占据的单元”[8—9],Hutchinson将生态位扩展为既包括生物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定位,还包括生物在环境空间的位置,即“超体积生态位”[10]。近年来,生态位理论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11—12]。王筱明在耕地适宜性评价中引入生态位理论,并借助GIS技术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生态位适宜度指数,界定区域内需退耕还林的地块[13]。罗小龙等将生态位及态势理论引入城乡结合部研究中,并具体分析了城乡生态位及其态势对城乡结合部空间扩展的塑造作用[14]。

篇14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环境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环境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因此在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以环境承载力分析为主线,全面评价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论证规划方案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是实现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一、 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内涵

1、环境承载力概念

1.1 承载力概念最早源自生态学,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首次提出承载力的概念: 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 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后来这一术语被应用于环境科学,便形成了“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国内较严格的“环境承载力概念”是中国学者曾维华等在中国科研项目《中国沿海新经济开发区环境的综合研究-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提出的。

1.2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与一定范围内,以及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维持环境系统结构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对象是“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有方向、强度与规模之分,这就决定了环境承载力的矢量特征。此后,环境承载力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彭再德也明确给出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质量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高吉喜指出: 环境承载力是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子系统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经济规模与相应人口数量。《中国大百科全书》明确定义了环境承载力,即在维持环境系统功能与结构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整个地球生物圈或某一区域所能承受的人类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2、环境承载力内涵

环境科学所要研究的是一个及其复杂且不断依靠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维持其自身稳态运动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即环境系统,环境系统结构维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存在阈值。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结构特性的一种抽象表示。在把握环境承载力时,应该掌握它的多向性和多层次性,即环境承载力会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层次、内容不同的发展形式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值。环境承载力具有客观性、变动性、实用性、可控性等几种特点。

2.1 客观性: 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的环境状态下是客观存在的,是环境系统的客观属性,可以衡量和把握的。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结构特征的反映,在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变化前提下,环境承载力依赖这种功能结构而客观存在。

2.2 变动性: 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环境系统在结构上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在环境系统自身的运动变化,另一方面体现在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随着环境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开放系统的环境承载力也随着发生变化。

2.3 实用性: 正如环境承载力概念所表述的环境承载力是在维持环境系统结构、质量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区域环境系统结构和社会经济活动所具有的一种表征,这对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合理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活动具有切实可靠的依据。

2.4 可控性: 环境承载力所具有的变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人类活动加以控制的,人类在掌握环境系统运动变化规律和环境--经济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人类各种活动的实际需要,可以对环境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从而使环境承载力朝着人类预定的目标变化。

二、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是判断区域发展造成的环境压力是否在环境系统提供的支持能力范围内,环境承载式用以衡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该地区环境条件协调程度的,所以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指标都必须是可以度量的。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应包括以下三个指标:

1自然资源类指标: 淡水、土地、矿产、生物等均属此类,可以用种类、数量及开发条件等来表征。

2社会条件类指标: 人口、交通、能源、经济状况、信息等均属此类,它们分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表征。

3污染承载能力指标: 可以用有关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的迁移、扩散、转化能力( 自净能力) 以及它们的含量(本底值)和敏感限值(即相应的环境标准)来表征。

三、园区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分析

为了对园区综合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引入灰色关联度对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满足指标序列可比性、可接近性和极性一致性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系统相关因素变量数据序列( 即评价数列) 和系统特征变量数据序列( 即参考数列) 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优势分析,进而得出评价结果。 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通过比较实际值与参考值,用两者相比较的方法探讨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引入指标参考的标准值,通过灰色关联度进行计算分析,可从外界控制的层面对园区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通过与外界比较分析得出园区承载发展所存在的潜力。将综合环境承载力中环境承载力和园区发展所产生的压力分别无量纲化,比较承载力与压力评价环境承载力。从指标属性可以看出,环境承载力指标全部表现为极大值极性,通过指标因子规范化处理和指标因子序列化处理,灰色关联分析的条件已经满足,可计算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的灰色关联度。

四、规划调控建议

通过富山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变化趋势来看,工业园区规划发展规模总体上尚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到规划末期其综合值伴随着一定趋势的波动下降。尽管园区发展伴随着资源环境等容量消耗,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其对园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由于工业园区工业规模扩大和人口大量迁入,伴随着园区规划末期所出现的状况,对于珠海富山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议如下: 一方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减少工业园经济社会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大节能、降耗与消减污染物的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从工业生活的节水与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的角度,提高水资源的重复使用效率,科学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协调富山工业经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结束语

由于工业园区复杂性和长期规划的不确定性,加之该工业园区规划时期较短,资料尚不齐全,模型较少考虑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保投资增加及其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正反馈作用。在今后研究中,经济增长情况下环保投资的增加幅度、环保投资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清洁生产的环境改善效果等作用关系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罗宏,孟伟,等.生态工业园区- 理论与实践[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HJ /T 130 - 200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常春芝. 环境承载力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 2) : 38 - 4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