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学科培训心得范文

初中物理学科培训心得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物理学科培训心得,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物理学科培训心得

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非所学 教师培训 课程设置 分析研究

初中物理“教非所学”教师,是指正在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但在职前和职后教育中学习的却是非物理专业的教师。从目前我国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师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初中物理“教非所学”教师所占据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虽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国家有关规定,但是由于“教非所学”,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先天性不足问题还是存在的,影响着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研究“教非所学”教师培训原则,探讨“教非所学”教师培训策略,提高“教非所学”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

一、初中物理“教非所学”教师培训原则

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非所学”教师培训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初中物理“教非所学”教师培训质量。第一,教材为基,课本为本。在“教非所学”教师培训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教材为基、课本为本,只有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才可以游刃有余的进行学习。第二,问题为核心。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可以使得教师在“教非所学”教师培训中充满好奇心,从而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要有针对性。“教非所学”教师培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不同水平与能力的教师进行教学,为教师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与材料。第四,开放性。开放性也是初中物理“教非所学”教师培训的重要原则之一,培训不仅要求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要对物理学科的历史和学科前沿领域知识进行介绍,又要密切联系教师的教学实践。

二、“教非所学”教师培训课程内容及教学建议

1.初中物理学科知识。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讲,他们不仅需要对基本的初中物理知识进行掌握,不仅需要对其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贯通,而且还要对初中物理前沿知识以及更高层次的知识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初中物理教师掌握教学的基本尺度,尽量减少初中物理教学的科学性错误。初中物理学科知识课程包括知识体系、思想方法以及重点概念的把握。首先,初中物理知识体系。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师讲述物理学的基本知识,理清初中物理基本脉络,使教师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深入的了解。其次,物理教学指导思想与方法。通过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概念以及观念,加强初中物理教师的认识。同时与物理实践相联系,使教师对初中物理学科的了解与认知不再空洞。最后,重点物理概念以及规律的认知。对初中物理基本知识概念,包括能、功、温度、热量、场、质量等概念,必须要有深入的了解,研究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以及进一步的发展,这样可以为教师的进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2.初中物理教学研究。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课程设置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心理学、教育学、教材等基本知识内容在实际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提高教师对心理学、教育学、教材的实践运用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为教师的初中物理教学提供理论基础,而且还可以为教师实践教学提供反思途径。首先,初中物理教材研读。在初中物理教材研读过程中,教师先可以进行准备性工作,准备好之后再将所学心得通过教学的形式演讲出来,从而增强自身对初中物理教材的理解,通过集中讨论交流,提升物理教师的知识获取以及运用能力。其次,初中物理常见知识梳理。在初中物理常见知识梳理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梳理出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教师通过对物理知识的解答,进而引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升自身物理教学水平。

3.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模块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知识运用提升自身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运用能力。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模块主要包括三大类型:教学观摩、说课评课、典型案例分析。作为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实践模块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物理知识,实践运用知识脉络,提升物理知识实践运用水平。在物理知识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在不断的实践指导与督促下,教师通过积极反思,可以使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知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充实。

综上所述,在对初中物理“教非所学”教师的培训中,通过学习新课标和解读教材,可以拓展相关学科背景知识并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通过教学设计,连接相关教学和学习理论,可以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及其应用能力;通过教学实践、说课、评课活动,可以提升学员的教学水平。“教非所学”教师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性部分,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培训,通过培训弥补“教非所学”教师的先天性不足,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笔者写这篇文章,希望为“教非所学”物理教师教学培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2

终于和曾老师约定了访谈的时间。访谈那天,细雨霏霏,三帆中学的校园精巧雅致,雨中的校园十分清新。来到学校北楼的物理教研组,一位女教师从里面走出来:“你们是来采访的吧?”温和的语气中带着客气的味道。等我作了自我介绍后,曾老师说:“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34年,可谈的内容太多了。我们就谈谈物理教学方面的内容吧。”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曾路:前段时间,学校开了一个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启动会。我在会上作了一个演讲,题目是《终身备好一堂课》。

王永红:这个题目不错。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一位历史教师,他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人印象深刻,影响深远。不知您用这个题目演讲的时候,是如何阐释的?

曾路:虽然,“备好一堂课,上好一节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还是觉得很有话说。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多方面的,而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要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升学需求”。在我看来,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所以,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值得你为它付出终生。

王永红:那您讲的“终身备好一堂课”,具体意义是什么?

曾路:在我看来,终身备好一堂课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终身”不是指用一生的时间备一堂课,而是指用一生的时间积累、学习,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备好一堂课”是一个备好课、上好课、辅导好学生的完整过程,不能片面理解为只要提前备好课就能上好课。在上述过程中,备课是前提,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搜集素材,思考在你所教的学生身上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随着教学年限的增加,积累的资源也会越来越丰富。

王永红: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读书。他认为教师可以每天不间断地读书,通过读书来为备好每一节课作准备。您这里说的“积累”,也主要指读书这条途径吗?

曾路:不仅如此。根据个人的经验,我总结了四条,即“坚持学习、不停追求、潜心研究、勇于创新”。

在我看来,学习贵在坚持,要采取多种方式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需求的变化,教师必然要在教育观念和知识方面进行更新,因此,要不断学习。譬如我自己,从1978年至1988年,多次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学习物理专业知识。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后,在2004年到2007年期间,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多次参加骨干教师的培训、听专家讲座等,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素养。

王永红:近年来,有关部门组织的针对教师的培训非常多,令一些教师对培训产生了消极情绪。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曾路:我认为,明确学习的目的非常关键。如果一个教师认为自己教初中生只要掌握好初中课本的知识内容就行了、教物理只要知道物理方面的知识就行了,那么,这样的教师对不断学习就失去了兴趣。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知识,还要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例如,教初中知识,你要把握初中和高中之间知识如何衔接,对于同样的物理概念,你要知道初中和高中各自要求到什么程度。初中知识受到限制,概念给出受到限制时,必须讲明概念或定律的条件。上课时你要组织教学,学生水平各不相同,你如何把握课堂?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你怎么办?总之,学生的头脑总是在不断思考不同的问题,你能帮助解决吗?教师不学习怎么行?

当然,学习的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除了听专家讲座,还应该和同教研组的教师和外校的同行互相切磋,提高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能力。通过听课、评课,与一线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研成果。

另外,教师要不断反思,要有敏锐的目光,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例如,2003年,我们教研组就和北师大物理系郭玉英教授及研究生合作进行课题研究。他们在科研和跟踪国际教育前沿方面非常有优势,经常给我们提供一些国外先进的教材和教育方面的新理念;同时,研究生通过听我们的课,和我们一起探究教法、学法,从而共同提高。总之,坚持学习就是要经常保持一种不满足的状态。

王永红:那您一生“不停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曾路: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我非常希望看到我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有理想、有追求、高素质的人才。我认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尽管2003年以后,学校安排我担任了教科室主任等职务,但是我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在我看来,离开了教学岗位和学生,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我在学校工作有三十多年了。在每一个阶段,我都有很明确的奋斗目标。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人们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对各种各样的竞赛和考试成绩都很看重。学生们一门心思学习,目标就是考出好分数,考上好大学。我的目标就是把课教好,让我教的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我不断向老教师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1994年被破格评为高级教师之后,我又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争取在教法上有所创新,并且在班级中形成物理学习的优秀生团队。20世纪90年代,物理竞赛比较火。学校搞了一个数学实验班,其中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好,对物理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我就坚持给他们进行物理竞赛方面的训练。连续十几年,学生在物理竞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我所教的学生有几十人次在全国物理知识竞赛、北京市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003年,我校实施课改以来,我又和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共同和北师大物理系研究生及教授合作,在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科学素养,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为自己制订了目标,向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的方向努力。

王永红:明确的目标让您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成绩也很显著。能不能说说您这些年研究的一些问题和取得的成果?

曾路:因为物理概念的建立是在实验和探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物理就是百听不如动手做。在怎么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科学实验、得出结论方面我进行了多次实践探索。从1996年至2000年,我和西城区物理教研组的同行及教研员共同研究课堂教法和学法,突破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把观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学生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入课堂,并坚持进行课题研究和上公开课。

在2003年,我校物理组和北师大物理系合作,提前进入课程改革探索阶段,并设立了课题研究,如“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索”“学生前概念对认知的影响” “学生问题对教学方案设计的影响”“在物理学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在教法上,勇于创新,及时反思,改进提高。我们把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进一步结合,用数据检测学生在上课前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教案和学案。课后,研究生又和我们共同反思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下一次的教学设计。

和北师大的课题合作一直坚持至今,学生收益很大,教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1990年至今,我几乎每年都撰写论文,有几十篇在区、市、全国获奖,还多次获北京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奖。2006年获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2009年2月,我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材习题的改编工作。2008年10月,我参加了人教社在宁波组织的全国课改研讨大会,在大会上代表北京市作了“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发言,相应的论文被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评为全国中学物理优秀论文一等奖。

面向学生,扎根课堂

王永红:在学校里,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每一堂课上好是教师的责任。请问曾老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

曾路:在学校演讲的时候,我曾引用了朱棣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的一段话:“我想,好的教育应该是让你自由寻找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人脑当成一个容器,往里填东西。”

在我看来,判断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主要看三个方面:一、你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三、是否使学生取得了好成绩,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王永红:这要是落实到课堂上该怎么做呢?

曾路:课堂上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注意要突出学科特色,像物理、化学、生物要突出实验教学。例如在“大气压”的教学中,在测定大气压大小时我有个设计,利用大气压能托住管子中的水柱这个现象,先让学生自己体验:大气压可以托住量筒中的水柱。然后观察:大气压可以托住50cm长管子中的水柱。继而提出问题:大气压能托住1m高的水柱吗?再问:到底大气压可以托住多高的水柱?然后给学生展示三帆中学的教师用10m长的管子抽真空的实验录像。然后再带着问题看录像:如果换用水银做实验,大气压能拖住多高的水银柱?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兴趣浓厚,问题不断。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时,我利用了小汽车和积木搭建的建筑物来创设情境。在分析“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知识时,我就唱了一段,增加了气氛,活跃了课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穿插讲些小故事,讲到“惯性”知识的时候,我会给他们讲了个公交车上的笑话:一个刹车,一位男同志踩了一位女同志的脚,然后女同志说,“瞧你这德性”。男同志马上回应“我这不是德性,是惯性”。

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我从教三十几年,可以说教过的学生各不相同。我总是多看学生的优点,朝积极方面看。不管什么样的学生,成绩落后的还是优秀的,我都能平等地去看待,不会去讽刺学生或拿学生的问题向家长告状。

2006年,我教过一个学生,他的自学能力比较强,课本上的东西很快就能掌握。初三下学期,面临中考复习。如果仅让他复习课本知识,也许他的中考成绩会更突出,但是会花费不必要的学习时间。这时,我就借给他一些高中物理的小册子让他自学,还聘请了高中的一位物理特级教师提前给他辅导物理实验。我的父亲是1980年的资深院士,当时写了一本科普书叫《探索地球的奥秘》。我也借给这个学生看,他看了就会提一些问题,我不懂时,就让父亲给他解答。这位同学刚上高一就参加了高三的物理竞赛,还在全国竞赛中拿了二等奖的第一名。最后他被保送上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

王永红:这些心得体会凝聚了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思考。对年轻教师来说,要领会其中的深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您能不能就如何备好、上好一堂课给年轻教师提点具体建议?

曾路:首先是基本功要过硬。这些基本功主要包括讲、写、问(练)、演。

其次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譬如我自己的教学,就非常重视科普与物理课堂的结合、生活与物理的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人性化的反馈和评价;关注对物理学习兴致高的学生,组织他们形成一个学习团队;做实验讲究趣味性;教学语言追求轻松幽默等。

年轻教师要多上公开课,增加实践和学习的机会。通过上课、反馈、反思,达到提高的目的。上课的时候还要注意细节。比如板书字体的大小、演示实验的清晰度、按时下课不拖堂等。

青年教师备课时不应只写PPT,因为PPT侧重知识的要点,缺乏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忽视教学环节的过渡与衔接。青年教师如果只准备PPT,是不能备好一节课的。除了准备PPT,还要写出每个环节的链接,写出教学难点、重点的解决方法,要关注学生,精心设计提问。

王永红:作为一名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多次教学改革的老教师,您对物理教学的一些变化肯定感受很深。最后,能不能请您谈谈物理教学上发生的一些变化?

曾路:首先是教材的变化。物理课本图片多了,知识讲解少了,不强调系统性了。课本的变化迫使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转变。因为学生看课本不能马上把知识学懂,必须要通过听讲、查资料、独立思考才能学习。

物理实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实验器材全了,多媒体手段多了,不少演示实验可以改为学生实验,而实验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实验都是在课本上写好实验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做完把数一填就行了。现在呢,在一个题目之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步骤。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验的能力有利。

篇3

一、强化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促进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1、认真进行科学发展观和学科教学新理念、新要求学习,作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体会。按时参加局里组织的每一次集体学习和科室讨论。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大量阅读业务书籍,浏览各级教学网站,更新教学理念,获取最新的教学信息,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2、经常向领导、老教研员请教学习,虚心听评课,用心体会记录、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并及时、认真撰写学习笔记,为顺利完成各项教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强化科研,努力提升物理教研工作质量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作为教研员必须有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在过去的半年工作中,不管到哪里去,我都带着目标、想法,办法去,并带回体会。到基层学校引导教师确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引导学校教研活动服务“新课改”和教学质量。指导教师进行实效性教学和实用性教研。督促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变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育现实,这样就发挥了教研员在“新课改”中的创新作用。具体工作如下:

1、深挖教师潜力,挑战新课程----推精品、抓骨干、树典型、以推动我市物理教学稳步发展。

并年来,走遍了全市所有初中,推门进课堂,听课、评课30多节。靠着这种执着的精神,本着抓一个是一个的想法,来打造我市的品牌教师。重塑了全市物理教研的良好形象,同时,更进一步的增强了教研的凝聚力和教研的指导能力。

2、立足网络平台,逐步推广以校为本教研、网络虚拟教研。

与时俱进,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这一无限的空间资源,及时对有条件的部分学校的部分教师进行了新型的网络即时教研技能培训。为下一步更为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研奠定了基础。为了能更好的促进教研工作,我建立了安国市物理网络教研的博客:agwuli.blog.163.com/ ,鼓励、培训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进行无纸化教研活动。

3、协同配合,团队共赢,顺利过检。

参与了省督导评估筹备、检查工作。我包校的庞各庄中学各项工作都顺利的通过了省专家的检查验收,并受到了好评。指导的实验中学化学示范课,伍仁桥中学物理组主题教研活动,都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4、命制了期中、期末调研考试、模拟考试试卷,参加了各项考试工作,并进行了阅卷和相关的数据统计。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以少出错,尽量不出错为前提,本着为社会、为学校、为家长、为学生负责的原则,在试卷命题上狠下功夫,增加了更为人性化的命题风格,试卷内容紧紧帖近学生的生活,帖近学生的特点,图文并茂,内容适度开放,评价标准相应适度开放的特点,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5、参加了会考、高考、中考考试工作,组织参加了中考理科综合阅卷及数据分析工作。

6、认真完成教研室、教育局交给的其他各项工作。

三、下学期工作打算。

1、结合课堂教学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师的备课、上课及相应评价的研究工作,继续进行并要有实效性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并逐步推行网络集体备课方案和网络集体教研方案。

2、新学期的物理教研,重心放在薄弱的农村学校,研究一下适合薄弱校和农村实际的新课改的具体策略及方法,缩小城乡之间、强校与弱校之间的差距。提升这些学校的教研积极性。

3、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骨干教师带动整个教研组的集体进步。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半年来,在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在单位主要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和领导们的期望还相差甚远,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虚心学习,以取得更大地成绩,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理论型、研究型、学者型教研人员。

2010年上半年物理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篇4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虽然从理论上讲小组合作学习,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小组热闹一阵子后,常常却解决不了讨论的问题;有的小组成员互相埋怨,渐渐地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冷漠;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合作过程中往往被优秀学生“垄断”;有些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时间当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时间,出现课堂过于喧哗的现象。更有甚者有好的思路,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探究。

针对上面的现象,更深入思考、探究,还会发现许多问题:

(1)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合作探究时学生各自的任务不明白;

(3)教师的角色把握,有些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穿流各组,做做样子。

因此,合作探究学习处于低效的学习程度。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合当今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我们提出了《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上世纪初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就开始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研究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杜威所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柏克赫斯特实施的道尔顿计划的三个原则其中之一就是是小组合作。到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学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领域的研究已非常普遍。我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如山东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江苏省的“合作教学操作初探”、浙大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上海市的“分组教学的构想和实践”等众多有关合作学习的课题,出现一些具有建设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这一时期有关合作学习的一些理论专著也开始大量出现,如《合作学习导论》与《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施》等。而本世纪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新的思路。

三、课题的提出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旨在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学习收获。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已经两年多了,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依据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

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

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意义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减少差异,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五、研究对象

初三、四全体学生

六、研究的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旨在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学习收获。

(二)、研究内容

研究课上学生合作学习新内容如何实现高效的策略。

研究课后学生学习如何实现合作,巩固学习效果的策略。

研究如何通过评价来衡量和检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物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物理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物理探究实验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

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四)、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七、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初三、四学生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

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八、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2月

1、我们从新目标教材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性着手进行分析,认为新教材倡导合作探究。提偿在活动中学,由此得出结论合作学习更适合新课改的要求。

2、确定课题

依据烟台差异教育课题,我们确定了《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旨在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学生互教优势全面提高探究、表达、交流技能及合作精神。

3、成立了课题实施小组

确立了xx为物理课题负责人。并确立研究对象为全体初三、四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成员具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

4、大量查阅了有关合作学习方面的书籍并积极参加课题培训。

(二)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7月)

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并详细给出小组合作评价,进行起步阶段的具体操作:

(一)进行小组合作分组,选拔组长及成员分工

(二)课上实施

(1)小组会话,互帮互助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2)资源共享,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全班共享与互教。

(3)知识点互考,小卷互批,作业互相监督,形成组内互相制约,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

(4)课堂评价策略的有效运用为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自觉性,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习题随堂跟踪测评,取数次成绩之平均为其平时成绩,同时进行小组的捆绑评价。

(三)总结阶段(2013年9月)

1、在总结前阶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调整实施方案,并按新的方案继续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2、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老师学习借鉴。

3、总结经验,形成论文向各级刊物推广。

九、课题组成员

组长:xx

组员:刘晓棠、王绍荣、张学波

十、保障措施

1、关于本课题,在这之前许多的报刊杂志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阐述,这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2、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上可收集到很多的信息,查阅到很多的资料,既快捷又方便。

3、课题主持人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获得多次优质课,在省市发表过多篇教学设计和论文。

4、我校有较浓厚的科研氛围。

篇5

【关键词】多媒体 教育理念 推动作用 优势 素材积累

随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增大,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多媒体设备也逐渐的从城市中小学进入到农村的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给农村的初中物理教学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少物理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意识跟不上,认为使用麻烦效果还不好,二是虽然意识能够转变过来,但是素材太少,自己的制作能力还非常有限。下面,就如何在农村物理教育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1 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多媒体制作的技能。

在平常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习惯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打天下",认为传统的教学来得更直接、更实用、更省时省力,平日课堂教学难以问津多媒体技术,只有在公开课时才忙于制作课件,这样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成了观摩课、评优课的专利,成了"作秀"。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要提升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对课堂的巨大推动作用,再者要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这样才能让教师主动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益。

1.1 聘请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有深刻认识,能结合教学课堂实例的教研员或者教师,举办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讲座,将教师从传统的"教书匠"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教学理念。

1.2 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例证激励教师。组织教师观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秀录相课、示范课、研讨课,让教师不但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各种潜能都有得到刺激和开发的可能,而且还感觉自己身边的老师都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掌握,让老师们充满了自信。

1.3 积极参加各种上级组织的培训,不断地提高教师对多媒体的驾驭能力和制作水平,并且每周学校还专门组织电教中心的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应的软件学习,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成果展示、交流等。

2 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仔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可以有效促进课堂的教学效果,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有效激发教师积极主动的探索并运用的意识。

2.1 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 "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在进行"人眼看不见的光"这一节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用红外夜视仪拍摄下来的夜晚的景物的视频,让学生去观察视频中在夜视仪下物体的不同部位的颜色一样不一样,思考为什么人眼看看不见的夜视仪能够看见,它是怎么看到的?从而使学生带着急于想探索原因的心情,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2 优化教学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调动学生的方式就是提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例如例如电流的形成、电磁感应、浮力的产生等内容是教学的难点,对于这些内容许多学生学过之后还是似懂非懂,但是我们通过栩栩如生的课件动画演示,显示出物理现象全过程的不同画面,使学生对所学物理现象和理论的理解也就不感到困惑了,使本来难以接受的知识,从感性上也得到了认可,从而化解了教学难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3 优化实验过程,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许多物理实验仪器体积较小,刻度也小,可见度差,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给教学造成了困难,成为不应有的教学难点。例如,在进行电磁继电器的教学时,由于电磁继电器的构造比较小,如果用画图的方法在黑板上板画其原理构造工作过程的话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这部分教学时应用了Flash课件演示,由模拟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在电磁铁没有通电的情况下,电磁铁没有磁性,衔铁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被拉起,动触点与上方的静触点相连,接通电路1,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有磁性,衔铁被电磁铁吸下,动触点与下方的静触点相连,接通电路2,结构清晰过程明了。

2.4 应用信息技术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把信息传达到学生,多数采用"粉笔加黑板"的简陋手段。因为技术的落后限制了信息传递的容量。而采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地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更加有条件扩大课堂的容量。比如光学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透镜的成像等;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杠杆、滑轮等内容;电磁学中很多的电路、磁场等,用课件上课就能大大地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而且板书和图形完整、规范、清晰。

3 利用多种渠道,积累素材,节约制作时间并能提升课件质量。

3.1 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积累素材。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并且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因此,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http://.cn )教育资源库物理学科、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 )资源中心物理学科、中国物理教育网(http:// )等可谓是一间完整的中小学数字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下载这些课件和素材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具有自己风格的课件来,适应自己的教学需要。这样既解决了教师自己独立制作课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困难,也解决了自制课件的水平可能不高的问题。

3.2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积累素材。

近年来,每年学校都会购买一定数量的教学光盘或者软件,并且数量还相当多,如《先进新课标题库-智能组卷》、《百分精品软件-新课标同步示范教案库》、《百分精品软件-新课标同步试题大全》、《百分精品软件-新课标同步电子备课系统》等,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多媒体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使CAI在课堂上的运用走出低谷,朝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这一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

3.3 增进学习交流、获取他人帮助。

篇6

【关键词】 初中 物理教学 引入 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 主动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新课的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甚至引起浓厚的兴趣,那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嘛。而要能达到以上目的,利用物理的学科特点,可以有多种方法,在这里,我把研究的引入方法向大家做一介绍:

一、故事引入法

故事是容易吸引人的,如果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更能吊足人的胃口。比如,在讲《阿基米原理》一节时,我是这样引入的:“传说阿基米德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天,皇帝做了一个皇冠,但他怀疑里边掺了其他金属,于是召来阿基米德,给他三天时间想办法检验皇冠是否是纯金的,很快两天过去了,第三天晚上他愁眉苦脸的准备洗最后一次澡,当他慢慢浸入盛满水的浴缸中时,灵光一闪,他大喊‘我有办法了’,于是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就奔向了皇宫,解决了问题。那么,他是如何检测的呢?”在故事的引导下,学生很快设定了探究目的,并兴趣十足地完成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最后由他们自己得出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样一节课,学生乐学、乐探索,自己得出的结论印象会特别深刻。

二、魔术引入发

其实,物理学科中会揭示很多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奥秘,凡是相关的课堂就可以以此为引入点,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比如,在讲解《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节时,我做了个“百宝箱”,其实就是用了一块平面镜,使其与水平面成45度斜放在正方形纸箱中,然后把镜子后边的位置放上糖果、小饰品等,从前边看,箱子是空的,然后在音乐中我模仿魔术师们的表演逐渐从“空”箱子中取出物品,学生看的非常兴奋,纷纷要求亲自完成魔术,在做完实验后表示其实很简单,我趁热打铁地说:“其实,魔术皆科技,你们有兴趣完成这次探究吗”,在揭秘“刘谦”的呼声中,我们完成实验、得出结论,高效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再比如,我在讲《磁场》一节时,做了一个小道具,我把一个纸盒用红布蒙起来,在上边放了一个漂亮的小兔子,在它脚下边粘了一块磁体,在箱子里边也放了一块磁体,上课时,我说我有魔力,想让小兔子去哪它就去哪,在我神秘的表演中,同学们对探索充满兴趣和期待,自发的上台“揭秘”我,探索的欲望就这样被挑起了。

三、实验引入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获得知识的手段,其实趣味实验也可用于教学的引入。

比如,我在讲《组装电路》一节时,考虑到本节是重要的实验课,如果让他们看到实验现象,应该会更有效果。于是,我做了个电路板,用四串彩灯做了“组装电路”四个字,并用不同的开关控制。在上课开始时,我快速地转换开关,让四个字一个一个地发光,最后再让四个字共同发光。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去自己组装一个同样的电路,进而得到用电器两种连接方式的不同。

另外,还可以以学生实验引入。如我在讲《凸透镜的作用》一节时,上课前就发给了学生每人一个凸透镜,然后带领大家一起到室外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自己完成实验会分外用心,在轻松的环境下,大家完成了探索。

四、提问法引入

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体和身边的事物会分外感兴趣,不妨利用这一点,创设一个合适的问题。如在讲《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我一上课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用身体的哪个部分发音,它发音时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我紧接着问道:“你看到它振动了吗?你能验证吗?”在一个孩子说打开喉咙看而引发的笑声中,孩子们摸着喉头得到了正确的答案。

五、创设情境引入

由要讲解的知识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景,再由情景巧妙的进入正式课程,有趣、有意、有深度。创设情境,可以是一个小品,可以是一段歌声,也可以是一首诗、一段散文。

如我在讲解《惯性》一节时,先培训了三个同学演一段小品,具体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同学演司机,另外两个同学演站着的乘客。司机一边做开车的动作一边喊:“车起步,请注意扶好坐好”,同时看到前边的男生向后倒,碰了一下后边的女生,后边的女生不高兴的说:“德行”,只见前边的男同学扶了一下眼镜,操着一口四川话说:“同学,这不是德行,是惯性!”在大家的笑声中,我们拉开了《惯性》的序幕。

篇7

一、耳濡目染,让富有哲理的《论语》名言增长智慧

《论语》中的德育名言是儒家教育智慧的结晶,它们是使青少年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瑰宝,它们能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塑造自己的心灵。

班级日常管理中由值日班长(每天一人,依学号轮流)主持每日夕会,要求值日班长通过讲名言的方式对班级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针对性教育,这样既避免了往日班主任的唠叨,又提高了教育的实效。针对有的同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值日班长小陆引用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让同学认识到立志是人生的基石,有志的人生才有奋斗的方向,才不会蹉跎平庸。针对部分同学喜欢盲从的特点,有时附和他人为同学取不雅绰号,有时交流作业答案甚至抄袭,玩网络游戏等,值日班长小朱引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加以教育,阐明了明辨是非,谨言慎行的重要性。针对有的小组长自身要求不严,小组发展不好,值日班长小倪引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阐明班干部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针对有的组长囿于片面友谊观,不敢检举好朋友违纪行为的现象,值日班长引用孔子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句话,阐述正确的友谊观,明确了一个优秀的班干部的职责。

二、诵咏致用,让富有营养的《论语》名言成为语言习惯

《论语》微言大义,因此仅仅靠浅表性阅读也很难真正走进文本,吸收思想智慧。对于初一学生来讲,经典诵读就显得十分重要,背诵是积累的重要方式,可以为日后反刍思考、吸收提供前提。不过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那也只能是文字的填塞,不会有智慧的生成。所以我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使表面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化为一盘学生喜爱的快餐,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主动地背诵。如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变化多端的成果展示、与其他学科及生活、游戏的融合等等。总之,在不增加学生心理负担的前提下,诵读数量多多益善,让“诵咏精华,学以致用”成为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目标。

一年来,我利用早晚读时间一直坚持诵读,不少同学已经能把整部《论语》熟背,大多数同学能背出其中的重要章节,其中的许多警句经常成为学生习作中的亮点,成为孩子们的语言习惯。

三、设计活动,让《论语》故事走进学生的思想深处

初中生处于青春逆反期,若老师和家长面对学生的不足或错误仍旧一味地批评指责,一味地讲大道理,就会刺激学生极敏感的神经,从而导致对批评与说教的反感与逆反,使其思想与行为不但未得以纠正,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时讲故事不失为思想教育的好办法。《论语》虽只有二十篇,但拥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很多德育思想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故事中。我们根据一周班级常规和学习情况,要求班干部根据需要在班会课上精心挑选德育故事娓娓讲述,展开讨论,从各抒己见到统一认识,从搁置争议到下周再议,在思想的碰撞中,在用心的思考中,孩子们的思想不断成熟,人格不断完善,对孔子的伟大人格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一年来,同学们讲了近40个《论语》故事,如《夫子言志》《子路强辩》《瑚琏之器》等等。通过一年的实践我欣喜地发现,这些原本陌生后来熟悉了的故事浸染了学生的心灵,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在师生互动中不但避免了直接的心理对抗,相反很好地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班集体真的就像一家人般的温馨和谐,令人依恋。

四、凝固升华,让文字来回报《论语》的滋养

写作是思想的升华和沉淀,是思想的固化和深化。所以我在学生读背讲议的基础上以月为单位组织学生写一次心得,并且组织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开展小组竞赛,全班推荐的文章我再推荐到校报上。下面摘录几位同学的读书心得片段与大家分享。

学生小李说:“我非常赞同孔子的道德修养观。孔子‘仁’的道德修养论对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有很大影响,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以‘仁’为本,提出了孝、悌、礼、知、信等道德规范,并指出‘内省’‘慎独’是实现道德完善的重要途径,其思想观点对于我们21世纪青年学生仍有着深远影响。现代社会,关于道德修养,我们缺失得太多了,幸亏我们还有《论语》!”

学生小倪说:“我非常佩服孔子有如此坚定的理想信念。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与几个弟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被困于匡地,生命安全遇到严重威胁。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丝毫不见面临危难的惶恐焦虑,有的却是乐天知命的从容自信。他坚信‘天之未丧斯文’,个人的生死已与‘斯文’的存亡紧密相连,维持和延续‘斯文’,已成为他生命价值的全部。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布道精神是我们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指南。”

试想有了这种精神储备的孩子在自我约束上、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上一定会表现出更大的定力,将来的事业幸福一定会有更多的保障!

篇8

课堂教学实习是教育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往往决定于实习生备课质量的高低,有关教育实习的工作计划怎么写。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实习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锦集,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实习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一、实习目的

通过到中学实习,深入学习如何当好一名科任老师以及如何胜任班主任工作,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胜任现代教师岗位上的工作,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习单位

___

三、实习时间

____年__月__日――____年__月__日

四、实习目标

1、上好实习课︰作为一名老师,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业务水平了,而教育实习就是一个锻炼和提升自己这方面能力的绝佳机会。

首当其冲的是讲课的水平如何,因此,在实习的时间里要认真上好每一节实习课,做到认真备课、讲课以及总结。不论是新课还是重复课都要认真对待,而且要虚心向原科任老师学习,每次备课都应该给原科任老师过目,听取其提的意见。每次上完课之后也应该主动咨询老师以及队友的意见,虚心接受他们的批评指正,以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2、做好班主任工作︰实习期间,我们每个人都要充当班主任的角色,而这又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虽然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学习了不少关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理论,但是真正的班级情况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不能有教条主义,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平常应该多到班里了解情况,多向原班主任学习管理心得,多总结经验。

3、适应实习生活︰教育实习为期两个月,而且是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与陌生的队友一起度过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两个月时间,能否适应实习队的生活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实习质量,因此,融入实习队的大家庭,适应实习生活尤显重要。

一是要与队友相处融洽,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二是要尽自己的能力为集体服务。

五、实习内容

教育实习主要分成三大板块: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以及教育调查。具体内容如何:

1、教学实习

1)听课︰通过听原班主任的课,大体了解教学的情况,进而使自己对这些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另外,听队中相同专业同学的课,学习他们处理教材的手法;听队中其它专业同学的课,学习他们的讲课技巧。

2)备好每一节课︰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我们认真把每一节要上的课都提前准备好,搜集相关的资料,理好教学思路、写好教案、做好PPT,并让原班主任查阅,这样我们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3)教学技能方面︰技能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左右着整个课堂的进程。只有我们在教学技能方面下工夫,课堂才会变得活跃生动,学生才不会昏昏欲睡,教学质量自然会上去。

4)教学后勤工作方面︰这也是整个教学实习的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紧张而活跃的教学后,要严密监管学生的课后作业情况,让学生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5)做好实习日记︰记录实习期间的主要活动(如听讲座、授课、组织开展的具体活动和各种实习心得、总结等),并写明活动时间、地点、对象,活动评价(成效)、指导老师意见等,并请指导老师签署意见。

2、班主任实习

1)做好熟悉新生的工作,查看学生手册等资料,争取多到班里走动,了解班级情况以及熟落学生。

2)抓好班级的常规规范,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抓好自修课纪律,提高学习效率。

3)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向学生介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

4)开展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教会学生劳逸,学习、娱乐两不误,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努力创建班级文化,通过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组

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6)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7)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3、教育调查

1)认真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定好调研题目,搜集相关资料,与队友共同商量,编写一份有质量的调查问卷。

2)注意了解实习学校的情况,做好调查问卷的印制、派发、统计等工作。队员之间注意工作分配的合理性,尽量做到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3)定期开会汇报调查的进度,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疑问,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如何执行等问题。

4)认真撰写调查报告,不抄袭他人作品。初稿完成后可以拿给老师和队友过目,听取他们的修改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调查报告。

5)如果所调研的题目与实习学校相关,调查结束后应该及时向实习学校反馈调查所得的情况,并感谢实习学校的大力配合以及支持。

六、实习措施

1、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认真备课,做好上实习课的准备,并且虚心听取原科任老师的指导。

2、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的工作,对于作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要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错误要个别指正,对于学生提出学习、生活、感情上的疑难问题要耐心解答,不能置之不理。

3、争取多上实习课,特别是多上新课,每次课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另外,要争取多听课,原科任老师的课、其它相同专业老师的课、队友的课等,并且做好听课记录,从中取长补短,汲取别人的可取之处,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4、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并通过与原班主任以及其它任课老师交谈,看学生手册,学籍登记表,学生姓名表,座位表,与学生聊天等方式了解和熟悉学生,掌握班级学生情况,建立学生档案,同时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

5、开展班主任日常工作,监督升旗、课间操、眼保健操,指导出黑板报、开展文体活动、团队活动,检查批改周记、检查作业等工作。进行早读、晚修、轮班的值班工作,以及按时参加教工例会。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6、主持一到两次主题班会,最起码独立主持一次班活动(包括班会课、团课、班干部会议、班团活动),可邀请其它实习队员出席,其它实习队员应积极参与准备工作,发扬团结互助精神。

7、服从学校和学校的指导老师及队长的领导,并严格遵守实习的各项制度,实行坐班制。

8、自觉服从领导,虚心请教实习学校领导、有关任课老师、班主任,服从实习学校工作安排,严格遵守请示汇报制度。

对实习学校的教师职工要有礼貌,不许在中学生面前批评议论实习学校的领导、教师和职工,如对实习学校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或生活上有什么建议,应由队长集中向学校领导反映解决。

9、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思想、仪表、言行均为学生的表率。

节约用水、用电、粮食、文具和实验用品。衣着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发型。

10、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表决时少数服从多数。

七﹑后期总结:

在实习的后期阶段,要争取时间写工作总结、个人鉴定和撰写调研报告,写好教育调查报告或教育科研论文,回校后三天内将调查报告和个人总结或专题总结、《教育实习学生工作本》、班主任工作计划、班或团课讲稿交给教学法教师。

实习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一、听课情况

1、在内容上,一堂课必须是饱满充实的,能真正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

老师课下进行充分全面的准备很重要。首先把思路理清,抓住重点,抓住整体线索;再把知识流程理顺,想想如何跟学生讲解重点难点,怎样讲有助他们理解;最后进行试讲,有问题则进行修改。老师日常积累的经验也很重要,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学生理解。

2、在形式上,老师们的课行云流水,逻辑性强,这样子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如肖老师在创设物理情景时注重创新,让人眼前一亮;鲍老师在讲解时有易到难,循序渐进;韦老师注重知识的联系,深化运用。

3、在情感方面,老师的激情对学生学习激情影响大,而学生的配合也对老师有影响。

所以在课上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最本质的原因是教师对职业的热爱。

二、备课情况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

必修一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共同必修模块。在必修一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和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必修一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要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学生将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学生学习运动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两年物理,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本学科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面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处于发展期间,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如不好好引导,将会导致学生降低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安排】

国庆回来后开始新的一章: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我由该章开始讲课,以下是我的备课情况。

内容

课时

重、难点

教学流程

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难点: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所受重力无关

【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知识

【导入新课】纸币下落

【实验】探究物体下落快慢与物重关系

【伽利略】讲述伽利略的科学推理过程

【牛顿管】空气阻力影响物体下落快慢

【自由落体运动】讲解概念

【练习】练习并安排下节课内容

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

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难点:规律的运用。

【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轨迹。

【猜想】自由落体是什么运动?

【验证】运用公式发,分为知道起点位置和不知起点位置两方面。计算及作图。

【规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应用】

【习题课】

第三节从自由落体运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

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的推导;2、会适当选用公式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

难点:对公式的运用。

【复习】自由落体运动

【推广】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时间公式】运用

【位移时间公式】运用

【位移速度公式】运用

【综合运用】

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速度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导入】复习

【例一】

【例二】

章末复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运用

【复习】

【教学方法积累】

1、生活例子的灵活运用,化抽象为具体。

2、提问方式经常变换,增加与学生互动。

3、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

三、具体计划

周数

日期

实习具体计划

预期效果

9-17~9-18

1、17日下午与学校领导老师见面,与学生见面。

2、18日开始听课。

进入侨中,进入班级,开始了实习老师的生活。

9-19~9-25

1、听课十节以上,认真做记录,听完课与老师交流。

2、多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学习物理状况。

3、做完名师面对面第一章。

4、夜修时为学生讲解疑惑。

对物理教学有个全面的认识,并针对自己不足,为自己充电。与老师探讨教学教法。

9-26~10-2

1、全力备课,并常常请教老师。

2、每天坚持听课2到3节,认真做记录,听完课与老师交流。

3、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

4、坚持做练习及下班解疑。

10-3~10-9

国庆放假

网上阅读相关教学教法资料进行学习。

写好详细的教案,并进行试讲,进行反思及改正。

把第二章课备完并进行试讲2次。

7~10

10-10~11-6

1、尽量找时间听课。

2、备课。

3、开始上课,充分与老师沟通。

4、坚持做练习及下班解疑。

5、每天进步一点点。

能让讲课思路清晰,易于学生理解。

能主动反思自我,不断改进。

能较好的掌控课堂。

10~11

11-7~11-14

继续日常工作

整理思路,反思总结

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与优点,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师素养。

实习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3在新的一年里,我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计划如下:

一、学习外贸知识、产品知识

对一名刚从英语系毕业一年半的外贸新手来说,我的外贸知识还有待于加强,需要在往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积累。此外,刚刚接触__这个行业,对产品的认知我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学习是我新年计划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任务。我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虚心向领导及各位同事请教。在我的个人观念里,态度决定成败,希望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二、学习缮制单据

在熟悉整套外贸流程理论知识之余,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因为此前一年多的工作经验都只是局限于业务方面,重点在与客户的沟通上。单据的制作以及出口流程中跟银行、商检、海关、贸促会等相关部门的接触,都是我面临的新的工作。由此,我也体会到自己以前掌握的工作环节并不全面、完整。现在能从最基本的出口单证做起,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三、接触客户

如有机会接触公司业务,我希望能尽快熟悉自己跟的每一个客户,总结并分析他们的新特点,以一颗热忱的心为客户服务,为公司创利!

四、积极开拓新业务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公司寻找目标客户。及时更新我司在阿里巴巴等相关网站上的供求信息,并持之以恒地跟踪,相信长久的付出总会有一定的成效。

五、做好展会准备工作

协助领导及同事做好两届__展会及其它国外展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展会结束后,协助参展人员做好后续的客户跟踪服务,以此巩固展会成果。

另有几条小小的建议:

1、因经理在业务洽谈方面会经常与客户进行电话沟通。

为此提议是否可在电脑上安装Skype软件,申请一个Skype帐号,并向客户积极推荐这一网上及时沟通工具。其通话质量与手机差不多,还可节省双方的国际长途电话费用。

2、部门内部多开展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3、对新人多开设外贸知识及业务知识的内部培训课程。

最后,再次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相信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我将受益不少。同时,我也期待自身的不断完善能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实习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4一、班级基本情况

初二(19)班是曲江初级中学初二年级的普通班,全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男、女生分别26人,外宿生3人。班上男生较为活跃,大部分女生较为安静,有个别学生比较调皮,但个性善良,都是纯真纯朴的孩子。

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勤奋好学,并且愿意互相学习,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有偏科现象,英语、数学较差。课堂气氛据部分科任老师反映比较沉闷,个别学生都比较聪明,但是玩心太重,班风良好。班干部工作积极主动,大部分班干部能以身作则,很好地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

二班主任计划细则

鉴于我对上述情况的了解,所以我的班主任工作主要分三主要方面来进行,第一是德育工作,第二是学法指导,第三是班级整体建设。

德育工作:

用爱的教育,鼓励的教育来对待我的学生,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思想状况进行德育干预,实现改良学生品性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有下面的几点:1做好自己,充分体现教师表率的作用。

(1)每天准时到达课室,监督早读晚读情况以及迟到情况。

(2)对工作应该保持积极热情,充满爱心。

(3)对学生的提问,解答做到有细心,耐心,恒心。

2关注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价值。

(1)善于发现问题,对于普遍现象,在班上指出改正,对于个别现象,需要及时进行个性的思想辅导。

(2)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心理特点与状况,与其谈心,用爱去鼓励他们,让他们发现学习的意义,自我的价值。

(3)分析学生的阶段性成绩变化或者情绪变化,尽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学法指导:

用严谨的治学态度来指导学生学习,认真教授学生学法,指导学生学习。

(1)认真做好早读,晚修的巡视坐堂任务,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习态度与行为。

(2)抽查学生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做好学习激励工作,提高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认真观察学生学习过程,提供合理的学习建议。

班级整体建设:

以建立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纪律严明的班风为目标,去引导学生意识到纪律的重要性以及同学间的和谐相处。

(1)加强日常班级纪律检查,做好违纪学生的思想工作。

(2)利用班会课,引导他们发现爱,懂得爱,学会爱。

(3)以鼓励为主,激发他们的热情和信心。

(4)与班干部做好沟通,给予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5)与其他科任老师做好沟通,发挥科任老师的积极性。

三、日常工作

6:40内宿生晨练出操

7:40-7:55巡视早读(周一升旗仪式)

9:40督促学生到操场进行课间操

10:55-11:05督促学生做眼保健操

12:20午休,控制纪律,缺席情况

16:20-16:30督促学生做眼保健操

16:30-17:15周一班会,总结上周班级情况以及布置本周任务

周二、三、四自习,维持纪律,辅导学生学习

19:00-21:30指导晚自修,维持纪律。

篇9

“近几年,我们株洲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下了大工夫的。围绕建设教育强市,我们全面提质高中阶段教师培训工作,于2011年初启动了高中学科基地建设,政府大手笔投入3000万‘注资’这个工程。这个工程的纵深推进,是我们全市教师高端培训的新起点与里程碑,也是我们多年来致力于创造性师训的生动写照。”教育局局长钟燕充满激情地对记者说道。

钟燕局长的激情是有底气的:围绕师训工作,从2007年开始,株洲市每年都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先进单位。“高端培训”“全民培训”“本土化培训”所构建的培训网络,覆盖到了全市所有教师群体,给2万多名教师搭建了一个继续教育畅通无阻的信息“立交桥”。

高端化的精英培训,让“先富起来”的老师身先士卒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骨干教师的引领与示范意义很明显。对于师训工作而言,先富带动后富、最后一起提高的实践与探索也很有针对性。”曾为攸县师范校长、现为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主任的吴金辉眼界很宽广,他站在全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提出了高端化精英培训的理念。近几年,以“四名”工作室建设、名优校长“造星工程”、农村骨干教师“孵化工程”等为标志的高端培训进行得有声有色,株洲市的师训工作在全省率先进入高端培训轨道。

“到2011年9月,全市共建立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名教研员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即‘四名’工作室23个,各个工作室的主持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上接高校专家,下连学科培训基地,全方位辐射。”说话间,吴金辉带我们来到了位于株洲市十八中的刘立红名师工作室。刘立红告诉记者,她带“徒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能“现学现卖”。“对‘徒弟们’的培训,我采取的形式是顾问、成员和学员互动,即顾问讲座提供理论指导,成员上示范课,学员跟班上课提升实战经验,课后经验丰富的顾问老师对每节课进行精彩点评。‘徒弟们’在学习中感觉‘近而真’,培训有实效,并能带回本校予以效法实施,操作性很强。”刘立红说,尽管教育局安排的“徒弟”只有6位,但她深刻意识到,名师工作室除了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和指导作用之外,还应该肩负搭建交流平台、共建资源、资源共享的作用。所以,她的工作室在第一期“跟岗学习”培训期间,大胆扩充学习队伍,邀请城乡高中骨干物理教师参加大型学术研讨与交流课,积极搭建校校交流平台,力促全市物理教师专业成长。“魅力课堂、厚重讲座,多角度的精彩点评,只有少部分人听,那是浪费资源!”刘立红的做法赢得了全市其他工作室主持人的一致认同。

“刘立红老师的尝试值得大力推介,但是,名师工作室也好,名校长工作室也好,因为受到时空、经费等诸多限制,能直接参与、全程参与的毕竟是少数,只有通过各个工作室培育骨干,通过项目推动,带动各自领域内的老师共同成长,才能先富带动后富,打造老师继续教育专业化成长的共同体。”作为株洲市特级教师研究会会长、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顾问,黄国雄对各个工作室特别是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提出了三条必须履行的准则:必须申报课题,通过课题带动老师参与;必须上示范课,让老师们“现学现卖”;必须带“徒弟”出考试题、上公开课、做专题报告甚至出专著,让每个工作室的学员都成为专家型教师。

这两年来,株洲市的“四名”工作室高效运转所取得的成绩是无法用数据来统计的,但是当我们深入八达小学刘影名校长工作室采访时,工作室所着力进行的“高端孵化”的效果是能在数据中触摸到的。“‘四名’工作室的发展速度很快,2009年首批启动的时候,只有3个,短短一年就发展到了23个。这说明工作室是广受欢迎的。作为首批工作室之一,我带了10个小学校长做‘徒弟’,短短一年下来,就有3个高徒‘自立门户’成为名师工作室或名校长工作室的主持人了,今年,这其中肯定又有好几个要‘出师’了,这是好事。这批‘出师’了,我又要在全市范围内广收‘徒弟’了!”言语间,眼前这位株洲市小学校长专业理事会理事长、特级教师、株洲市十佳校长刘影显得颇为自豪,她接着告诉我们带“徒弟”的心得体会:每个学期为校长们各自确定一个自我发展的主题,每月集中一次培训,为“徒弟们”量体裁衣制订成长规划,提供个性化服务,分阶段实施,通过深入考察、研讨、沙龙、座谈会等多种途径与形式,分批次打造名校长。

确实,狠抓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起龙头作用的还是校长队伍培训,这一点,株洲市始终把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株洲市名校长工程的打造,除了上述我们所描述的名校长工作室作为高端孵化器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送校长们外出“镀金”。

市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刘中德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09年、2010年株洲市政府共安排专项经费上百万,组织高中、初中、小学骨干校长共计50人赴新加坡学习、培训22天;2009年、2011年市教育局安排初中、小学骨干校长共计74名分别赴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学校跟班学习,每期学习时间为1个月;2010年、2011年株洲市初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安排学员赴北京、上海学习,时间为1至2周,共培训中小学校长178名。

“这两年全市的校长培训工程,无论从质量还是规模上说,都达到了株洲市历史上的一个沸点。”曾经多次外出学习取经的枫叶中学校长倪太辉,是校长培训热潮中受益的典型代表。“作为厂矿子弟学校改制、组合成的初中,我们学校原先底子薄,起点低,生源差,口碑欠佳。校长培训特别是外出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我这个老校长也萌发了办校新念头。这几年来,我找准学校的发展基点即科技创新,大打特色牌,一举促使学校的质量翻了身。现在学校已经成了株洲市初中领域的名牌学校。”与倪太辉的感触一样,采访中许多校长都由衷表示:外出取经之旅使他们既领略到了教育先行者的风范,开阔了教育管理的思路,又了解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理论水平与专业素养。

先富带动后富,城区带动农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株洲市师训的另一个创新之举便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城区优质学校跟班学习。这两年来,共有80多名农村骨干教师深入市区8所优质中小学校,进行一对一的跟班学习。农村教师进城培训学习的所有费用,全部由市教师培训中心埋单。

“为期半个月的跟班,使我获得了一次彻底的思想与精神的洗礼,城乡教育为什么不均衡,差距为什么那么大,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学习,我感悟到,我们农村教师差的不仅仅是素质与水平,更重要的是理念与教育思想。”来自茶陵县潞水学校的邓思远被派至景炎学校,两周实践性跟班学习之后,他对记者直言有“脱胎换骨”之感。“学员们普遍反映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增进了认识,对新时期教育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感受,获益匪浅。根据我们的跟踪调查,绝大多数学员回去后充分发挥所学,纷纷改变了本校的教育教学面貌。”牵头此项工程的程检红主任如是介绍。

全民化的远程培训,让全体老师进入信息化的“网络时代”

“目前师训正在向传统的授课式、面对面讲解手段提出挑战,信息化的时代,海量的内容,让老师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世界。大力开拓远程培训,正成为株洲市师训工作的另一张名片。”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培训教育科科长曾友立告诉记者,2005年以前,株洲市教师培训全靠集中培训,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培训大多安排在寒暑假,每年寒暑假市教师培训中心都要租借很多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很多教师不得不放弃休假来参加培训。

一方面是简陋的学习条件、单一的讲座方式和有限的教学资源难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学员满意度不高;另一方面是培训成本高、容量小,无法完成全市2万多名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任务。工学矛盾、时空矛盾、培训成本、培训学位、培训资源等问题都对传统的培训方式提出了挑战。培训中心的领导班子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05年他们获知教育部开展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试点工作的信息后,立即开展学习与研究,认真拟定试点方案,积极提交申请,2005年6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批准株洲市为湖南第一个试点单位开始试点工作。

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共享优质资源,丰富的课程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很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培训成本问题和培训学位问题,远程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成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将远程教育引入教师培训是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方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远程培训毕竟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方式,开展远程培训试点工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培训中心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

曾友立清楚地记得,2006年8月4日,全市远程教育最先在炎陵县教师进修学校启动试点工作,打响了株洲市远程培训的第一枪。“由于一线教师、学校领导和县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远程培训都不了解,7名工作人员忙乎了两天只注册了46名学员,试点工作举步维艰。”他们没有气馁,在认真总结炎陵县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送教到县的方式分县区举办中小学校远程培训管理干部培训班,积极宣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和远程培训的优势,反复讲解远程培训学习过程和管理办法,让县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认识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积极开发远程培训入学教育课程,采取“送培到校”的方式统一组织学员入学教育,在指导学员注册的同时让学员掌握上网学习的方法、明确学习要求。2006年10月19日远程培训再次在醴陵启动,注册学员达到了超乎意料的573人,随后,城市四区、市直中学、茶陵、攸县相继启动。

几年来,株洲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点到面逐步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方式。记者从市教育局教师科了解到,2009年株洲市教育局正式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的意见》的通知,株洲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由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要求全市中小学教师2009~2013年必须参加不少于200学时(2年,每年100学时)的远程培训,2009年注册学员8272人,约占全市中小学教师的33.2%。

黄国雄一直是株洲市开展中小学远程培训工作的特聘专家和辅导教师,他告诉记者,“构建资源超市,订制菜单课程,促进专业发展”已经成为编制株洲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课程计划的基本理念。中心积极依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从1500多门优质课程中精选了近600门课程,构建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资源超市”。根据学科特点分学科制订课程计划,设置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提升。这种“菜单式”的课程较好地满足了学员个性化学习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南方中学副校长陈其北对此满口称赞,网上有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有专家讲学,还有优秀课例评析,课程资源丰富、质量很高,值得认真学习,远程培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是一种适应现代教师成长的科学培训方式。

为确保培训实效,株洲市还积极探索建立一支市、县两级辅导教师和班主任队伍,每个班配有一名班主任、一名辅导教师和一名技术员。他们在网上解答中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实际问题,引导教师们讨论交流及推荐文章,每个学科的讨论专区天天热闹非凡,无论是辅导教师和班主任,还是一线教师,几乎每一天都处于新奇、激动、兴奋、累并快乐的状态之中。共建共享的学习型组织正在形成。同时,中心组织专门力量对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与监控,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定期学情通报等方式,让教师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以注重教师培训过程为根本,在线考试为抓手,让每位学员都清楚自己在整个学习队伍中的位置;此外还创造性地设立质量标准,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课程学习不足规定学时50%的不能参加结业考试,抄袭作业或论坛灌水者成绩记零分。“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在株洲远程培训质量评价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前认为远程学习也就走个形式,没想到抓得这么严,我每天都要上网关注学情通报,生怕自己落后了!”来自炎陵县水口镇学校的王肖璐老师表示。

“通过几年的实践与努力,以‘注重入学教育、构建资源超市、重视过程管理和采用科学评价标准’为核心举措的株洲市远程教育,已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模式。”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远程教育经验交流大会并作典型发言的吴金辉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本土化特色培训,让每位老师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挖掘”

“在城乡有别,尤其是各县县情、教师整体素质有别、经费有别、信息化普及程度有别的前提下,如何创新培训模式与手段,让城区教师更优秀,更适应新课改的需求,优势互补,智慧互补,经验互补;让农村偏远地区的老师们不掉队,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这是一向以务实、进取著称的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晓芳反复强调的问题。近几年,株洲市各县市区在本土化、特色化、创造性培训上动足了脑筋,进行了深入实践与探索。

“我们的师训特色就是广建基地,现学现卖,现场感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接受新课改的洗礼。”天元区教育局局长董运喜对记者介绍,为了让全区教师拓宽视野,更新理念,学习他人的先进教育经验,区教育局分别在山东杜郎口中学、成都锦江区、上海浦东区和虹口区等名优学校及教育发达地区建立“天元区教师培训基地”。同时,以城乡学校结盟、联合教研的方式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全区各中小学遴选了一批优秀教师组成“活力课堂”人才库,到各中小学进行课堂巡回视导,推进新课改全面实施。

作为全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基地,先后两次承办全省校本教研制度现场会的芦淞区,近年来通过名学科建设促使全区教师专业化培训、专业化成长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区创造性地探索出教师继续教育新途径,那就是花大力气实施名学科建设。名学科建设紧紧围绕‘团队互助,资源共享,项目共研,专业共进’十六字方针,打破校际限制,跨校,跨科,跨片,串点连线,通过结对帮扶,城乡联盟,打造一批研学一体化的名学科,从而带动全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芦淞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付德告诉记者,首批名学科已经建成14个,在强大的品牌、特色浓郁的教研文化的吸引下,每个名学科都“滚动”吸纳了众多老师参加,在组本研修、课程开发、合作交流的专业发展氛围中,每位成员都得到了专业再发展。

石峰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当前体制下,影响教师培训成效的关键问题不是课程资源,而是教师的学习热情。只有有效的激励手段才能催生高效的学习行为。2010年3月区教育局决定在全区开展中小学教职工“三考”(业务知识考试、业务技能考核、业务工作考评)工作。“三考”结果作为评优、评先、评职称、评学科带头人和绩效工资分配的依据,达到以考促培、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管的目的,引导全体教师自觉进行业务学习,努力在全区教育系统形成讲学习、练内功、提能力的良好氛围。

醴陵市在职中小学教师约7000人,自醴陵市教师进修学校与醴陵市职业中专合并以后,教师培训的实力相对减弱,运用传统的集中培训模式已经无法完成7000名教师的全员培训任务。2006年醴陵主动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试点工作,成为株洲市远程教育的示范窗口。“我们构建了由学籍专干和市、县、校三级班主任组成的教学管理团队,具体负责学习过程管理;构建了由教务专干和辅导教师组成的教学辅导团队,为学员提供学习指导和学术;构建了由技术专干和县、校二级技术员组成的技术支持团队,为学员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并提供技术。各团队工作人员都是从全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择优聘任的。在加强队伍建设上,他们一手抓业务培训,一手抓教育科研,全市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大幅提升。”醴陵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唐宏伟如是说。

攸县教育局颜荣华局长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成立了师训管理站,把教师培训工作列为各学校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设立了师训工作单项奖。该县居两省四市交汇之所,信息化水平不高,大多不具备参加远程培训的条件,小学教师全员岗位培训一直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难题。为此,县教育局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采取“自学”与“送教下乡”相结合的形式,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乡村教师培训的实际问题。整个培训从2011年4月开始,用两年时间,将教师分成10个片,分学科分区域集中进行面授。为了确保这项培训顺利进行,首先在师资上确保质量,由小学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参加过省级培训或国家级培训的骨干教师担任授课和指导教师,每学期授课教师集中一次研讨,共同反馈教师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现场教学、说课、点评、讲座的形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经费上确保充足,本次培训具体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上课教师津贴、差旅、教材、资料由进修学校承担,分片集中培训学员由各学校组织,伙食费由教育局承担,培训教师不需负担一分钱费用;最后在培训质量上确保高效,整个培训由局教师培训管理站进行管理,培训的组织、学员的考勤、考试的组织都高标准、严要求,并直接与各单位的年终考核挂钩。

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县域经济相对较弱。但穷县却有大培训的勇气与魄力,该县县委、县政府高调提出了“大培训带动大提升”的口号。副局长龙永红告诉我们,从2008年开始,县教育局安排1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提出了“用五年的时间,实现零收费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轮训2次的目标”。2010年以来,县教育局精心打造了“暑期集中大培训”“国、省、市培计划”“教师脱产送培”三大“套餐”,突出骨干引领和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当前培训和跟进服务相结合三大特点,对全县教师分层次、分时段、分内容进行大培训,以大培训带动大提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强劲的后续发展“动力”,对全县教师培训实现了全覆盖。

篇10

1.1建设问题结构库

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教学资源的积累,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有其系统、完善、独特且不断更新的教学资源,积累和掌握第一手教学资源,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首先,教师应当博览群书,精心选编、搜集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有结构的,应能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开发利用.例如,教学初期为了减负,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应明确哪些习题能突出重点,哪些知识能突破难点.实践证明,我们积累的问题结构式教学资源库,选题典型,难易适中,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易错点,具有代表性、全面性、针对性,这些易错习题库在具体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应用,能有效储存在学生大脑中,达到了减负增效的要求.其次,资源库的建设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思维水平,特别是注重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挖掘和拓展、习题的演变规律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优化研究等等.如,通过习题的条件变换、因果变换等方式,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有新意的新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应变性,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一题多变”的效果;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并能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优选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求异创新的发散性思维水平;在习题教学中通过辨析真伪,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意识;在探索问题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发现意识,发掘隐性的物理规律等等.

1.2完善科学素养库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崇高的道德品质,对人类崇高的责任感,这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作为物理教师,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教辅书籍、科普读物,搜集名人轶事、趣闻物理、自然奇观、尖端科学技术、生活中的物理等素材,并灵活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唤起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意识,树立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伦理和情感等,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动手做实验或播放一些有趣的实验影像资料,如“被吸进瓶内的气球”、“能点着火的玻璃”、“土豆电池”、“水下的音乐门铃”、“不怕烧的手套”、“静电电动机”等等;再如,在《现代科技的噪声利用》中,可以介绍噪声除尘、噪声诊病、噪声制冷、噪声发电、噪声武器、以噪治噪、利用噪声追击飞行中的飞机等;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介绍先辈们逆境奋斗、不怕失败、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经历,做到教书育人,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关联,学生可以从内心确立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3探索学法指导库

未来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成为“学习方法的导师”或“教育的诊断专家”.因此,课堂教学要凸现学法指导,应当教会学生怎样观察、怎样学习、怎样概括与总结,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渗透或明示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圈点标注的方法、实验方案的改进思路等等,为其终身学习从方法上给予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发展学生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因此,课堂教学要把主要目的定位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要将能力培养贯穿始终.研究和总结学科的解题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如,“实验推理法”、“等效法”、“类比法”、“叠加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对同类知识模块,更要重视综合研究.如,有关滑动变阻器的综合解法、有关密度的解题方法、物理试卷压轴题的解题策略、电路识别的方法、物理图线题的处理方法、学生几种思维意识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实验改进与评价方法等等.

1.4积累相关理论库

教师应当夯实相应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理论的基础,并能辩证看待,借鉴、应用.如,以教为主的“五环节”教学法,以学为主的“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双主教学方法”等等.既不能邯郸学步,又不能固步自封,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改进、超越和优化,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备”、“说”、“听”、“议”、“辅”必备的相关教学资源,资源库的建设不能忽视教材的二次开发、挖掘、补充、整合.这样,资源库的建设才更系统、更完备.

2优化“教”与“学”方式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如果说资源积累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优化“教”、“学”方式则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核心.前者是好比建筑材料,后者好比依据图纸实施的过程.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到“课程改革”,只要是“改”,一线教师总是锁定在思考、探索、研究,容易操作的、普遍使用的、有规律的教学模式上,以期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之目的,总认为新生的事物一定好,殊不知形形、林林总总的教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条件,并非尽善尽美,要分析每种模式使用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思考如何借鉴,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绝不能脱离实际,以偏概全,盲目地推行、仿效.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实效、有效、高效与创新,以学生的“学”与“发展”为前提.不论是什么学科,什么课型,教育者要处理好“教”与“学”、“主导”与“主体”、“传统”与“创新”、“问题效度”与“思维转变”、“数量”与“质量”、“形式化”与“实效性”等关系.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思想,为此,应当结合实际,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灵活的借鉴、整合教学模式,取长补短,辩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育必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应当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传授学生的创新技法,倡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从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程度、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反馈的信息去衡量课堂教学最终效果.

3名师引领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推动学校均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指出:义务教育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因此,培养和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迫在眉睫、任重道远,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必要措施.要实现这个目标,“名师引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通过“名师引领”,培养教师个体从事教师职业所要具备的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道德素养,即让教师个体具备完善的知识系统,各种教学技能和良好的道德素养,为从事这一职业打下基础.进而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校本科研,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3.1整合资源加强集体备课强化教学效果学校整体品位的提高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名师引领,离不开教育科研,离不开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别要重视名师的引领作用,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形成个体化的教学设计方案,逐步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教师在集体备课中,要遵循教育科学规律以及学生发展规律,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补充、整合,规划教学设计方案,发挥群体智慧,优质教案领先,个性教案补充,形成符合教育理论、具有独特风格、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师还要关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设计应用:课堂教学问题怎样设置?资源如何整合、展示?课堂每一环节、步骤选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最有效果?怎样做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使学生思维创新独到?怎样利用现代科技使课堂更为生动有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3.2积累经验借鉴相关理论提升科研能力

积累是教师成长的阶梯,是提高教学素质的保障.在日常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学习与业务交流中反思和积累教学经验,既要持之以恒,又要敢于创新,把直接获得的教育经验运用于研究中,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同时,在实践中总结反思相关理论,为教育教学提供指导.如,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等,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发挥其长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当针对不同的课型,面临不同的学生,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另外,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落实好说课、观课、议课3种基本教研能力,也是积累经验、提升教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教科研活动更要重视以老促新,群策群力,实行资源共享,研究好每一节课,每一道习题,每一章测试,开展“青蓝工程”,搞好“传帮带”,既可以师傅引领上课,也可以徒弟上课、集体指导与改进.

3.3剖析案例优化教学行为强化实践意识

从教改到课改,有许多成功的典型,也不乏失败的案例.很多学校或教师面对成功的经验,只是照搬照抄,机械模仿,邯郸学步,拿来即用.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不考虑是否适合自身,不加改进,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甚至质量严重滑坡.因此,在面对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时,应借助名师的力量,深刻细致地剖析教学、课改案例,注重从实践中积累或汲取营养,结合本地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融合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成功案例:开始上课时,教师首先介绍了光具座,提问了物距、像距、焦距,交代了注意事项,然后让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动手操作并观察.由于没有固定的实验方案,没有严格的限制,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教师穿梭在各组之间,发现实验中存在许多问题:物距、像距、焦距分不清;对于物距等于像距不能观察成像,错把光斑当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不会观察等.就在教师一边发现问题,一边矫正时,学生在那里吵吵嚷嚷,一惊一呼地喊“老师,老师,请过来看,我们看到像了”.教师走过去,他们指着凸透镜表面:“你看,有两个像”.教师顺着所指方向一看,果然看到了一个正立的像和一个倒立的像,这是过去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上都未要求和出现过的,平时教师也没有过多注意和认真思考过,现在学生提出来,教师感到十分惊喜.对于这一新发现,教师及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扬他们观察细心,发现了别人没有注意的现象,但教师没有马上给他们解答,而是对全班同学通报了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并说:“我原来也没注意过,现请大家想想,他们是虚像还是实像?是怎么形成的?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像在什么位置?”一石激起千层浪,思维由此向更广更深处展开.

4教学反思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提升专业水平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对教师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再实践的探索过程.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是找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失误或缺漏地方,进行自我批评,自我修正,使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这种自觉的、深刻的反思,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实践进行的反省与审视.教师在反思中取长补短,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不断成长.

4.1教学叙事或教学

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谓叙事,主要是对教学事件的回忆和陈述,并不要求具有系统性的分析和概要式的总结,也无需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其形式灵活,不受字数及格式的限制,年轻教师易于把握,这也是积累教学经验、发酵教学思想的必经之路.例如,有一次上课时,教室里总有同学在嘀咕着什么,好一片热闹的景象.笔者正在纳闷,平时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呢?原想,这个时候发火,训他们,学生们肯定会安静下来.转念沉静一下再注视着学生们,他们也没有什么反应.当回头看了看黑板上的课表时,原来上一节是体育课.笔者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对学生们说:“老师知道你们上一节是体育课,神经还处于兴奋状态中,那咱们来考虑一下兴奋是怎样传导的吧”.学生慢慢地静了下来,课堂得以继续……物理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念.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尊重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在砂砾中发现金子.教师如果简单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不信任.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思维和发言,甚至导致学生性格上的障碍.

4.2专题研究

在长期的教学和教研实践中,教师在学科知识体系、教材编排体系、学生习得能力、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和疑惑会逐渐凸现出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单纯的教学叙事已经不能满足教学专业水平的提升,这必然要求开展专题性的研究活动.这种形式的反思要求以学科组为单位,突出整体协作,具有针对性地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实践与研究,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必要时还需要借助名师、相关科研单位或人员的力量.需要注意的是问题切忌过大,不切实际.如,针对“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如何减轻”的问题,可以以学科组为单位,首先构建初中物理中力学、光学、热学、声学、电学等各部分的问题结构,选择典型习题,使学生练对路、思到位,提高解题效率;选择有针对性的习题,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某一章节,较系统地组织例题和习题来安排教学,帮助学生寻找和澄清错误的根源;选择具有创新性的习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质疑、猜想、创新等科学素质.

4.3课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跨学科;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专业自由;整体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1-0038-05

课程改革如何把国家意志、专家思想和顶层设计最终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中,是确保课改成功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对教师,尤其是名优教师在课改中的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各地、各校都花大力气,把全力打造名优教师队伍当作一个新的课题来研究、实践。

针对区域实际,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跨学科名师工作室,开展区域跨学科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跨学科骨干教师共同体体现出鲜明的“破壁”功能,[1]它的开放性如同普照大地的太阳一样给了我们无穷力量:它打通了学科、学段、学校之间的文化界限,有助于教师深度交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在教师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专业自由中实现整体性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跨学科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引领每一位成员进入一片片新的天地,帮助大家从一个相对单一的专业领域走出来,走进一片更为高远和广阔的天地。

一、倾听式研修:突破学科发展的瓶颈

(一)读书,唤醒一双智慧的耳朵

1.跨学科阅读,探寻梦想融会贯通

工作室成立之初,我们就提倡跨学科阅读教育教学的著作和论文。当阅读突破功利、跨越学科之后,阅读的数量不仅仅是增加存量,它直接影响着阅读者的专业视野。跨学科阅读如同一座桥梁,沟通了所有的学科,却又能跳出学科的框限,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学科中发现独特的思维模式,并进行联想结合,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2.跨学科分享,传递温暖丰富人生

从畅谈“同读一本书”的体会,到“我读我荐”,工作室阅读活动注重的是合作和分享。大家在跨学科的阅读中寻找共同的教育节点,借助多种方式,如读书会、博客、微信、QQ群等平台进行跨学科的分享。多样的表达方式、多角度的交流丰富着每个共同体成员的阅读视角。大家共享读书之乐,自我教育,也互相教育着;自我提升,也共同提升着。

(二)课堂,发现一束生长的光亮

1.跨学科视野,于无声中渗透

工作室主动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用跨学科的视野,努力把教育理念贯穿、渗透、结合在自己所任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寻找学科与教育的结合点,渗透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和能力,发掘学科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2.跨学段相生,寓教育于多彩活动

这个别样的共同体,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一手”,将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将学段之间的教学进行巧妙的设计。如小学邀请幼儿园教师杨蓉给他们讲有趣的绘本故事,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又如任教高中化学的赖军老师,在高中组织了环保社团,开展丰富的环保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还受邀到开发区的初中和小学开展“我是小小科学家”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神秘的科学世界,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生根。参与的老师也从中接受了他所倡导的环保理念,并能联系生活,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3.跨学科眼光,发掘学生无限潜能

作为教师,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从沙粒里发现金子,能将钻石精心雕琢放射出光芒?工作室成员相互交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现并引导有潜能的学生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如原本教过中学体育,现在又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仇小进老师,利用他的专业眼光,在不同学段分别开展社团活动,在幼儿园开办“我游戏,我快乐”社团;在小学组织“与球交个朋友”的社团;在中学举办“让武术精神放光彩”的社团。不同年段的不同社团,让他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培养出了有特长的学生。

(三)活动,练就一对隐形的翅膀

为促进工作室成员了解彼此特点,优势互补,并以工作室成员为核心,激发全区教师共生共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师德演讲:爱的光芒播撒心田

我们面对的学生,蓬勃着朝气和希望、充满着暖意与爱意,与他们相处的日子是多么美好,有许多值得回味的瞬间。如何能挽住这匆匆流逝的岁月,让美好不再尘封于自己的记忆,或者消散于风中呢?最好的方式就是撰写教育随笔并以演讲的方式激情表达。工作室在全区开展了“牵起学生的手一起走”“我愿是学生的幸运星”等演讲活动,掀起了一股师爱的旋风,让许多一线教师体会到教育人生的价值,更让一线老师们从这一个个熠熠闪光的小故事中体会到爱的智慧、领略到爱的艺术。

2.沙龙研讨:教书育人的才情碰撞

著名现代物理学家海森堡认为:科学根源于交谈。教师成长也需要交谈。“跨学科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社区,鼓励各种意见和看法的自由表达。

我们定期围绕某个主题举办成长沙龙。因为一个共同的话题我们坐在一起,侃侃而谈,教育的智慧就这样不经意地流淌出来。有时一个人很久才能想明白的道理,通过沙龙活动,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在沙龙研讨活动中,大家既增进了感情,又增长了知识。

3.讲座引领:实现个体间的有效融合

在开发区这样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开放的区域环境中,每个教师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体烙印,对教育工作的个体理解隐藏在内心深处,常常会带来沟通的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工作室每个成员个体能量的放大,带动全区教师在教育方面实实在在地快速成长,讲座引领无疑是一种有效方式。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专家引领。或观看专家的讲座录像,如由广东省教育学院李季教授主讲的《叙事教育——拨动“情弦”的教育艺术》、南师大教授高德胜主讲的《道德教育的二十个细节》等;或聘请省市著名专家、学者、区教研员等作专题报告;工作室主持人季春华开设了《今天我们怎样开发自己》的专题讲座。

二是同伴互助。工作室成员中谁的思考成熟了,就会不定期地举办理论讲座。如成员李小琴和严亚雄两位老师就面向全区开设专题讲座,参加活动的不仅有来自区内各中小学的骨干教师,还有慕名而来的开发区其他七个名师工作室的成员。

二、聚焦式发展:寻找个人成长的生发点

(一)个人自评报告,认清自己高点定位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不断积累的过程,而自我认识和分析是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工作室邀请南通市名师导师团为每个成员一一“把脉会诊”,拥有了专业成长的生命自觉,正确剖析了自身优劣,每个成员更加清楚了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用更高的目标来引领和调整自己,教育人生再次拥有了更远大的努力航标,大家在规划中放飞着自己的梦想。

(二)论文互评互批,携手进步共同前行

工作室成员借助自身的跨学科特点,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来反观他人的文字,真正体现了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活动中,我们将论文初稿上传至QQ群空间,每次安排好主评和辅评人,大家围桌而坐,针对各自论文展开了轻松、自由、热烈的研讨,其间有论点的纷争,有思维的碰撞,更有经验的分享。在点评过程中,组员们针对论文特点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点评,既肯定成功之处,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互批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时是主持人对每个人的文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提出修改意见。有时成员中一人批多人的文章,有时是多人批一人的文章,有时是一人批一人的文章。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有效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我们的育人理念。

(三)博客研讨交流,群体互动沟通无限

博客交流平台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让沟通无限,大家在这里相互交流、共享智慧,有效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升了自己的心灵感触和自我生命质量。

工作室成立初期,我们倡导每个老师都能建立自己的博客,为共同成长提供另一个研究交流的场所。在这个丰富多彩的环境中,我们将每天上课、读书、管理班级的心得、收获及时上传,我们一起探讨交流教育思想和方法,大家在这种敞开的方式中交流自己的看法和心得,相互促进着、提高着。如李小琴老师撰写的博文《孩子,你们是我眼中的奇迹》、严亚雄老师撰写的《就这样把他们丢下》等博文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四)精品课例打造,潜心课堂播撒希望

只有潜心课堂研究,将自己的爱与激情、坚持和聪颖投入到课堂中,才能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品课堂。根据工作室的工作重点,我们通过课堂研讨、主题观摩、有重点地议课等形式,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评价等方面潜心研磨和打造每个成员的精品课例。集体智慧的聚拢,让大家在融合中历练着、提高着。到目前为止,每位成员都整理出了1—2节有着鲜明特色的精品课例。

三、整体性反思,形成团队建设的核聚变反应

大家知道,同样的碳分子,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可能会形成两种价值天差地别的物质,即坚硬闪亮的钻石或柔软漆黑的石墨。团队建设,也是如此。

(一)头脑风暴:转变思考方式

想起拿破仑曾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但从长远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之下。”是啊,居高才能望远,为了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变得聪明起来、温馨起来,我们聆听,我们交流,我们碰撞,我们集思广益,我们相互启迪,在这种“头脑风暴”式的集体反思中,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性格慢慢得到改变,教育理念就这样慢慢走向正确的方向,融合在彼此的言行中,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考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变。

如我们就“为什么上课时间总是不够用”进行集体反思时,大家最终一致认为是我们对孩子的不放心导致。而这样的“不放心”将会培养出一批只会听讲不会思考的人,于是我们共同反思,从不同角度寻求改变的策略;针对开发区外来务工子女多的问题,我们开展头脑风暴式的集体反思,大家或介绍自己的处理经验,或提出讨论话题,大家群策群力进行教育商讨,最终达成共识:要付出更多关爱,要给予更多赏识,要积极指导家庭教育。再比如针对近几年中学、大学在校生自杀事件频频,我们认真反思,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我们已经教会了他们什么……一次次反思讨论中,带来了思考方式的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因此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我们明白了,所有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柔性碰撞:提升团队品质

一个团队的品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它却可以决定团队的发展方向,当我们的视角从硬性规定转向柔性碰撞,当信息化触角延伸到共同体建设的各个领域,我们看到大家的交流正从单向走向多维,工作室成员的交流正在从静态走向动态、从随性走向透明和可控。[2]

工作室确立了共同愿景:太阳比灯照得远——在专业自由中实现整体性发展。我们还明确了个人发展目标,认为卓越的教师应该是:区域学生发展的责任者、区域教师发展的同行者、区域教育科研的领跑者、区域教育发展的促进者、教育幸福人生的创造者。同时,我们还确立了团队发展目标,认为优秀的团队应该是:优秀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全体成员经验分享的组织、教师发展连续支撑的系统、团队成员知识再生的土壤、催生孵化名优教师的摇篮。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共同体的文化应该是:共享、共融、共生,共同体应有民主的氛围、倾听的姿态、合作的情怀,共同体得倾听他者声音,促进自我发展,应答学生成长。

如今,聆听窗外声音、袒露彼此心声、柔流碰撞已成为工作室成员之间群体学习的一种自然状态,也成了跨学科教研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家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相互启迪、互相融合,不断超越原有的思想,团队品质得以更好地提升;与此同时,优秀的团队品质,也唤醒了工作室成员的生命潜能,成就了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大家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前进着。

(三)深度融合:凸显课程意识

“跨学科”的特殊就在于其鲜明的动词形态“跨”。“跨”意味着一种交流、对话和融合,我们在探寻学科本质的同时更要充分理解学科的内涵,进行学科与学科的立体交叉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学科间的资源共享,有效凸显课程意识。[3]

我们认识到,所有的知识其实都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任何学科的知识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必然与其他学科知识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需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多种知识的支撑。因此,工作室提出要突破学科本位,以知识和能力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努力促进知识的交融与渗透,从而向跨学科能力过渡。

工作室着眼于知识的综合化,将大家带入一个全新的境地。我们认识到,必须要在夯实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打破学科和学科之间的壁垒,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不过分强调自己所属学科的特殊性,在遵循学科和专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努力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四、多层次辐射:让太阳的光亮照得更远

(一)保持前瞻目光,倾心打造第一梯队

工作室第一梯队成员都是来自本区各个学校最优秀的教师,成员最低荣誉称号为“区骨干教师”。我们认为名师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较长的培养过程。三年来,大家通力合作,致力于工作室的发展,为自身发展和全区教师发展而努力着。我们以工作室为主要依托,每两周进行一次在场活动,同时,我们还建立工作室博客小组,不仅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还定期开展在线交流、研讨,使不同学校的教师有定期交流的固定平台,为全区教师解疑释难,引领全区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有效地发挥了第一梯队的辐射作用。此外,工作室教学、教研成果还以论文、专著、研讨会、报告会、论坛、公开教学、专题讲座、拍摄专题片、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全区各中小学校辐射、示范,引领全区课堂教学。

其实,早在成立之初我们就把“辐射全区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全体第一梯队成员的共识,同时制定了梯队建设的具体方法,要求梯队成员要对照自己的职责认真履行。每学年,工作室会根据考核目标,要求成员提交相关材料,接受考核。到目前为止,工作室第一梯队10名成员已发展4名大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教坛新秀,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

(二)鼓励自我超越,着力培养第二梯队

第二梯队成员多为各学校青年骨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流砥柱,我们积极鼓励其参加不同层次的文化业务进修,创造学习机会、条件,使他们快速成长。在工作室第二梯队培养工程中,我们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台子、铺路子,营造青年教师间“比学赶帮”的氛围,创新培养方式,以考核带培训,以培训促成长。我们将课堂研究和专业知识考核作为考核内容,并将考核内容进行分解,每一项考核由专人具体负责。

第二梯队的成长历程都是充盈智慧、润泽生命、涌动激情的过程。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强调接受考核的准备过程,紧紧围绕工作室管理方案,实行骨干教师帮带工程,而不以考核为最终目的。在工作实践中的锻炼,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带头、引领及辐射作用。几年中,他们积累了更丰厚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成员中有老师参加南通市信息技术比赛或市级一等奖,有老师获得市级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在他们的带动下,开发区教师的精神风貌,业务素质都不断地提升。至今为止,梯队培养工程初见成效,第二梯队成员中已有5人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

(三)改善心智模式,精心培育子团队

根据工作室的规划,每一位第一梯队的成员都必须组建自己的团队,团队组建的要求与第一梯队相同:一必须跨学科,二必须跨学校,三是每一团队至少5人。这样工作室第一梯队的10名成员在全区各学校组建了10个子团队,共59人。工作室对子团队的成员有发展规划,对团队负责人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从而使工作室向全区辐射有了发展之根。

为了让这批年轻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力量,我们重点关注课堂教学研究,重视开课前的“磨”课和开课后的交流和反思,每次开展的子团队研讨课,不但使上课人受益,也使听课老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等产生了实实在在 的碰撞,形成了许多基于新基础教育背景下的共识,老师们得到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目前,师徒共同上课、共同评课、互批论文等等已成为开发区教育的一大特色。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名师工作室将和每位成员一起经历研究的全过程,发挥“太阳比灯照得远”的团队效应,最终形成工作室的集体成果和教师的个人成果,打造工作室群体的行动智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30.

[2]郑其绪.柔性管理[M].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92.

[3]燕校龙.高中化学新课程跨学科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Practice of and Reflection on Learn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ross-Disciplinary Leading Teachers

JI Chun-hua & YAN Ya-xio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Nant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Nantong 226009, China)

篇12

从普通教师、中层主任,到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再到教体局副局长,又到学校校长,三十多年过去了,贾国涛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他深深扎根于教育这片沃土,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教育是他人生无悔的选择。

立足教学一线,呕心沥血

贾国涛长期耕耘在教育教学一线,连续担任班主任长达十六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他善于从实际出发,探索课堂教学的突破。积极组织并参与教研活动,带头进行教学改革。他常说,专业的东西万万不能丢,打铁先要自身硬,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个校长,如果离开了自己的专业,离开了教学一线,就接不上地气,很容易成为空头理论家,变得浮躁,甚至华而不实。

为了将工作做实,做到位,贾国涛不辞辛劳,巡行于全校60多个班级,或者亲力亲为,为各科教师上示范课;或者跟班听课,观察师生的互动;或者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他日复一日穿梭在三个年级的各个办公室,与各科教师交流,针对听课发现的问题及时探讨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他总是用信任的目光、亲切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常常与年轻教师一道探讨一个个问题。他就这样始终坚持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为了让学生们掌握好课堂知识,保证听课效率,贾国涛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立体的“知识网络”,让学生们领会和掌握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他循循善诱,按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去设计教学情境,像一个熟练的导游,把学生一步步引入胜境。

“他是一个对教学工作有激情的人。学生是他的天,课堂是他的地,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校长,他从教学中不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他在课堂上诠释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一位全省知名教育专家对贾国涛的中肯评价。

热衷数学研究,硕果累累

数学是贾国涛的专业,数学是贾国涛的挚友,数学更是贾国涛的酷爱。从大学研修数学专业到现在,他一天没有离开过数学。即使是在当教体局副局长的几年,只要闲暇,他总是钻在数学中。他研究数学的内涵,他研究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他研究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他探索出了并继续探索着数学的奥妙。

贾国涛的课之所以吸引学生,是因为他有自己独特的讲课方法,他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问题不同的见解。在课堂上,他会让学生主动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一一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贾国涛形成了自己“立足基础,强化技能,注重创新”的教学风格,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他用涂油漆的方法将导数分析得活灵活现;他用“推耙”的例子将三垂线定理阐述得形象无比,“推耙定理”成了他研究数学的标签。

他常常站在哲学的角度去研究数学,教给学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他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从而指出,“变”与“不变”的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中的定理、公理、物理学中的定律都是总结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东西,也就是“变”与“不变”的联系。

他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地理问题,将地理中很难理解的地球运动的概念和计算进行了简化。纬度是线面角,经度是面面角,从这个角度出发,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经度、纬度的概念。每到冬至、春分、夏至、秋分这些特别的节气,他总是带领数学、地理教研组的科任教师以及学生,去实地测量太阳的正午高度角,加深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的文章《数学与地理的联系之美》在定西日报发表,反响强烈。

他研究了数学和物理的联系,如数学和力学、数学和电学、数学和光学的联系。他研究数学中三角形的重心时,运用力的平衡杠杆原理,使学生领略了数学之美。他将微积分学基本定理、概率中的数学期望的求法、费尔马点、三角形的欧拉线、阿基米德三角形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写出了十分有价值的文章。多篇数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专著《感悟数学的魅力》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

老师难教,学生不听,是数学教学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贾国涛认为,要学好数学,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兴趣,没有兴趣点的教学方法等于“对牛弹琴、拉牛上树”。在备课的时候,贾国涛非常注意从电视报纸中摘录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现实生活热点事件、热点话题,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枯燥乏味的课堂变成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贾国涛经常向学生讲述这样一个观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读书不一定就是为了做科学家、当官,也可以回家种田、做生意发财,但是种田做生意也离不开数学。比如说买车还是供车、买房还是租房合算,做生意怎样才能赚钱,进货多少钱、卖出多少钱才是真正的赚钱,通过数学计算,可以找到最优的解决办法。特别是数学的学习能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了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爱听,感受深刻,效果也明显。

谈及贾国涛,一名学生说:“贾老师的数学课,改变了传统授课的枯燥、计算的繁琐、证明的死板,他的课堂充满了探索情趣。因此,班上的学生在上课时,非常有积极性,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甘肃省特级教师、西北师大附中蒋永鸿老师这样评价贾国涛:“他是一个对数学研究很痴情的人。他能够沉下去,持之以恒,从细处着眼,在深处挖掘,向新处突破。他在探索着数学的奥妙,他在享受着并传播着数学的魅力。”

潜心教学改革,引领示范

有了思想的高度,不一定能够走得远,一定要有行动的高度的配合,才能一路走远。在教学实践中,贾国涛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在朋友的赏识与鼓励中,他尝到了做一名思考着的行者的乐趣。

近年来,他先后应邀在四川宜宾、上海和省内的高校,如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河西学院、定西师专及一些高中学校作过数学研究报告,每场报告都十分精彩,听众常常被他渊博的知识和人格的魅力所打动,在省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被推选担任甘肃省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并担任该学会高中委员会负责人。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创新是推陈出新的过程,创新离不开研究。贾国涛潜心于教学研究,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他走进课堂,走进师生,立足于课堂实践,立足于学校实际。不仅不断地从自己的教学中总结经验,还善于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他先后前往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广文中学、浙江昆铜中学、南京竹山中学学习,并与著名教育家改革家邱学华教授、北京储瑞年、马成瑞老师进行深度交流。他担任甘肃省数学教师专业与发展研究会第一副理事长、西北师大《数学教学研究》杂志编委,曾担任甘肃省高中数学新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优秀课例展示大赛评委。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他经常应邀到兄弟学校上示范课,并承担全县“五环节”课堂教学示范课。许多人说他的课是三声课堂,除了笑声、掌声,就是鸦雀无声。他的课总是从初中甚至小学的某个知识点开始,讲到高中所学的内容,再将高中的内容彼此联系,相互交融,授课过程中适时的动作、经典的台词相互搭配,深入浅出、纵横联系、妙语连珠。

他认为,我们所上的每一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一堂好课,不应追求讲授技巧的滴水不漏、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细枝末节上的精雕细刻,而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用结合,着眼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他立足本校实际,吸收先进理念,提出并推行“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精彩展示、点评巩固”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他的带领下全校教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教育教学成绩突出,高考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多次在全市领先。

倘若用心读一读贾国涛的读书心得、备课笔记,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有心人在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上作出的努力,对自己每节课的精雕细琢,反复推敲,使他课堂教学的水平达到了较高的境界。这一切,缘于他的勤奋,缘于他的不懈追求!

他倡导让学生参与教学,他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提高能力。他主张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模糊的概念具体化。他提倡单元教学设计,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注重学科内部知识间的联系: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一条主线纵向把握教材,从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等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横向把握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贾国涛一直追求着这样的一种境界:在他所带的班级里,让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里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他像保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关爱着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对一些表现不太好的学生,更是倾注了关爱和心血。一旦发现他们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他总是及时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耐心地做他们的工作,互相配合,使每一位学生健康地成长。

陇原名师、兰州大学附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谢立亚如此评价:贾国涛的课,丰富多彩,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他用知识甘露浇开学生理想的花朵,用心灵清泉润育学生情操的美果。他满怀希夷,是基础教育战线的一个追梦人。

2013级学生张苗苗在作文中写道:“今天听校长上课,我很激动,也很兴奋。校长带领大家来到实验楼前面,给我们两个班的学生讲题。每个细节讲得都很清晰,甚至把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也给我们梳理了一遍。因为我数学基础非常薄弱,学起来也很吃力,反应可能笨的缘故吧,我学起数学总是比别人慢许多,别人课上能解决的问题,我下课还得看,看了也不一定理解。今天的一节课,那道例题,经过校长、老师、同学的讲解,我会了,我真懂了。我打心底里高兴,那是一种学数学以来前所未有的喜悦。能听校长上课,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心系教师发展,尽心尽力

教师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就是学生的楷模。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他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迁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理想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生力军。应把教师当兄妹一样,把学生当子女一样去对待。”贾国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作为一名校长,可以想象工作的紧张和忙碌。但是每年的寒暑假期,为了学生,为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了他所钟情的数学教育事业,他还是选择了常常忙碌于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活动。

在担任校长期间,他情系师生。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他都为师生倾注了无尽的爱。贾国涛特别重视教师的成长。他重视师德的培养,言传身教,教育教师真心投入学生,真情投入教学。他重视师能培养。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引领教师钻研业务,让每位教师成为骨干,让每位教师成为名师,让每位教师成为专家。他坚信开展校际交流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于是先后带领教师前往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张掖市民乐一中、天水市武山三中、陇南一中、舟曲中学、陇西县通安中学等学校学习交流,并先后邀请天水市武山三中、天水市甘谷二中、通渭县教育考察团、陇西一中、陇西县文峰中学、首阳中学等学校优秀教师来学校示范,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给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在他的努力下,学校被确定为西北师范大学“数学实验基地实验学校”。

凡是与贾国涛相处过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他“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治学的专业精神,影响和激励着同事一路前行,一起成长。他常说:“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要一群人一起走。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我们要发挥大家的智慧,团结就是力量。”

在贾国涛的带领与支持下,近年来,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研究,每年都有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三年来有两项教育科研课题通过省级鉴定。

发展是硬道理。贾国涛一贯注重自身的发展,重视教师的发展,致力于学校的发展。这是一位全省知名教育专家对贾国涛的评价。

致力学校发展,任劳任怨

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贾国涛不仅是一名十分优秀的教师,也是一位出色的校长。他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也没有教育。如果把爱看作是教育的灵魂的话,教师的专业水平、敬业精神、人格魅力就是教育的脊梁。”

作为校长,他遵循 “统一步调,分级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的管理思路。坚持民主管理、人文管理、科学管理。自己身先垂范,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每位教师,人人乐于干事,人人努力干事。

“把学习当生命去追求;把发展当梦想去实现;把团结和谐当眼睛去爱护;把质量当使命去担当;把教研当快乐去实践;把教师当功臣去尊敬;把学生当子女去呵护;把服务当天职去履行。”贾国涛通过爱感化师生,他把爱倾注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他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管乐队阵容庞大,舞蹈队、体育训练队、美术训练队各显其能,校报《二中月报》《山》、校刊《二中校园文化》无不彰显陇西二中个性化办学特色。学校成了师生学习、生活、成长的乐园。

在贾国涛的带领下,陇西二中学风、教风、校风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高考成绩连年攀升。学校连续被上级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西北师范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主编、博士生导师王仲春教授如是评价:贾国涛是用三驾马车干活的人,教学、科研、管理是他教育人生的三个支点。

作为一名教师,贾国涛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潜心研究教材,不断探索教法,深入了解学情。每节课都能结合教材、学生及自身的特点,创设出最大限度发挥教者水平,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的情境。教学功底深厚,教学风格独特,课堂驾驭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教学成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