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职业道德教育培训范文

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篇1

摘要:在职业培训中,学校应重视,且努力做好职业道德教育,促使他们既掌握所从事职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专业素质,又具备该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为社会输送技术过硬、品质过优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职业培训 职业道德 教育

德国哲学家恩格斯曾说:“每一个阶段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这里的“道德”指的既有社会道德,又有职业道德,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社会道德包含职业道德,而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具体表现。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行为准则、思想情操与道德品质。①因此,在对学生开展职业培训过程中,学校应重视,且努力做好职业道德教育,为社会输送技术过硬、品质过优的专业人才。

一、职业培训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进行职业培训后,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还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需要。鉴于此,其目前情况如下:

1.学校侧重于技能培训,忽视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为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安排教师重点讲授专业理论、技能操作课程,加大专业课的课时数,而对职业道德的教育的重视不够,没有把其放在应有的位置,且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一层不变,未能使学生看到“好处”、成效,不能激发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对职业道德的关注。

2.教师只重视技能培训,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部分学校是直接安排专业课教师顺带上职业道德课;部分学校虽安排思想政治课教师上,但这些教师沿用“老套路”,不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实际进行教学。这些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未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水平,这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亦使他们缺乏提升个人修养的动力。

3.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图眼前境况,却未能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待职业道德。普遍认为只要掌握了职业技能就可以找到好工作,职业道德的好坏与是否有利于自身发展没有多大关系,看不到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否影响将来的发展空间,继而忽视职业道德培养。

二、加强职业培训中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每一行业都有其职业道德,且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因此,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都必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遵守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那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职业道德,做到“道德”与“技能”并重呢?

1.增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首先要从道德意识抓起。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培训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学校要督促教师做好培训工作。一是要根据学生实际,细化,并强化职业道德要求,适时地拓展职业道德知识。二是要结合学生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本职业道德教育。三是要灵活运用培训方法,结合现场观摩法、师生互动法、影片赏析法等教学方法,生动地讲解职业道德。

2.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技能培训中去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学校应积极贯彻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一手抓“技能培训质量”,一手抓“职业素质质量”。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时,在开展专业课过程中,也要视专业、对象的不同而开设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且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技能操作培训中去讲解、示范及运用。职业培训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从基本的道德着手,从基本的职业行为规范开始,再深入地讲解本职业的“行规”,培养学生认识、接受,乃至实践“行规”。通过培训,努力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想认识”,身体力行,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使这些枯燥的理论转化为指导他们具体技能训练的“武器”。

3.改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原有认识

从学生到员工,他们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学校、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学生在接受培训时,一定要改变他们对职业道德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等原有的错误、肤浅认识,要联系实际生活、工作,排除他们心中的疑虑、困惑,让他们在从事本职业活动时,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哪些该做、不该做,在做正确时才能得到认可时,就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样,他们便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开展工作,一心一意地为做好每一件事。此外,也要使学生意识到职业道德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威望、收入等,与自己将来的发展息息相关,这样才能促使他们自觉地、实事求是地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规范言行举止,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三、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但要掌握所从事职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专业素质,而且还要具备该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这样才能完成所从事职业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在职业培训中,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德育教育,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身教重于言教”,教师需密切结合学生专业,丰富教学方式,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从行动上影响学生,做好表率作用,促使学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从业观”;学生需扎实地掌握本行业的规范、准则、礼仪等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为社会提高“德”“能”兼备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宦平主编.德育·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第二版第三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10-11.

篇2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职业教育培训作为一种产业,学校是工厂,学生则是产品。培养的学生能否就业是职业教育培训持续发展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社会有就业需求才能拉动职业教育培训发展;二是就业的趋向决定职业教育培训的专业结构;三是就业需求的市场波动决定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规模变化;四是职业教育能够推动行业成熟,催生新的职业岗位。所以职业教育培训必须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以市场为导向。近年来,社会失业人数剧增,企业用工乏力,社会提供的岗位有限,职业教育培训部分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就业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社会问题,许多人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他们在学校很少受到为工作、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即使学到一点职业方面的知识,也是肤浅而片面的。而一旦离开学校,所获得的综合训练机会就更少了。因此就需要有一定的培训机构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提高他们必须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职业教育也是就业教育。

二、职业教育培训必须依据企业和行业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就业就意味着竞争,在当前就业比较严峻的形势下,职业竞争不亚于产品竞争。人人渴望就业,人人需要就业,靠什么来实现就业,这就需要职业培训来解决职业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在专业设置、培养规格、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实训要求上,面向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向产业结构的调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密切加强与企业合作,满足各类求学者的学习需求。由于技术不断现代化,要求不断更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接受培训和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胜任力,以适应新的需要。职业教育培训不要过于强调理论、教学要符合企业的需求,教师也要深入企业实际了解情况。职业教育中目前还普遍缺乏一个重要内容,即在现代化生产中亟须的工作岗位上独立和自我负责地行动以及参与现代工作过程的能力;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仍然缺乏足够的能力。

三、提高职业教育为终身教育服务的功能

21世纪知识经济对劳动力的要求和终身学习社会对公民的要求,使劳动者形成既有全面的综合知识,又有某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具备在学习型社会继续学习和接受终身教育的能力。职业教育培训不单单是技能培训与谋生教育,实践中常常把职业教育培训设计成单纯的技能培训和知识传授,而弱化职业教育培训对人立业谋生和继续发展的核心素质和能力设计与培养。职业教育培训目的不是“制器”而是育人,因此不能把职业教育培训的着眼点仅放在传授职业所需知识、技能上,而应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培养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加坡的就业培训基本技能中,把“进取心、终身学习、全球意识”作为职业培训的理念。1974年11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巴黎)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特别指出:“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志愿,职业技术教育应该: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2)01-0007-03

职业教育承担就业培训工作既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其服务社会实现公益价值的重要体现。以职业教育为主渠道,推进区域性就业培训体制机制创新对落实国家就业培训工程有着重要意义。

一、职业教育担负就业培训任务是法定义务

(一)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内涵

所谓职业培训,就是对学生或成人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的有组织有目的的培训活动。根据我国《职业教育法》第14条规定,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

所谓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就是指以职业院校或其他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为培训主体,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发展需要,运用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行政管理、企事业员工或社会工作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绩效为目的的培养、教育、训练等活动。

(二)职业教育担负就业培训任务是法定义务

我国《宪法》、《劳动法》、《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等几部法律法规,已经构成了人力资源社会培训与保障的法律规定及其体系的顶层架构。

如《宪法》第42条规定“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劳动法》第3条和《公务员法》的第13条分别规定,“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公务员享有参加培训权利”。《职业教育法》第19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就业促进法》第44条“国家依法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

上述法律法规还就地方政府、用人单位、技术人员、特定岗位、违规措施、培训职责、培训费用、培训要求提出了规定意见,是职业教育开展人力资源培训的根本依据,也是企事业单位员工在培训方面享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保障。但各项培训条款散见于各部法律法规之中,缺乏系统性与内在逻辑性,没有建立相应的培训细则和实施程序等法规体系,各地方政府在员工培训方面的制度建设发展不均衡。从宏观上看,有必要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培训机构的性质、办学指导思想、机构设置、培训范围、培训计划、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学员考核质量评估以及科研、咨询、管理、培训经费、工学矛盾等具体问题,使培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将培训纳入系统化、法制化轨道,切实有效地保障培训顺利的进行。

(三)承担社会培训职能是职业教育实现公益价值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战略高度规定了我国民生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我国职业教育具有公益性,一方面,政府每年以国民预算方式强化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社会公共资源,有着天然的公益性;另一方面,“翻开教育史,职业教育从产生那天起就是主要面向工农群众的一个教育类型。通过扶贫培训、就业创业培训为基层社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是职业教育实现公益价值的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重大政策与重大人才工程中分别提出,要充分发挥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整合现有培训项目,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和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加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引导和重点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社会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紧缺人才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工作或提供服务。

二、国家就业培训工程的落实需要职业教育的积极参与

就业培训是国家强力推进的,是整个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扩大就业、预防失业、促进创业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指出,“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解决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根本措施。

坚持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以培训后就业质量为检验标准。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满足劳动者就业的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突出实用实效,大力推广“订单式”、“定向式”和校企联合培训。以培训补贴为“杠杆”,建立健全培训与培训质量、促进就业等绩效评估制度,加强培训工作的考核监管,提高培训补贴资金使用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解决好培训工学矛盾和补贴标准问题、校企联合培训问题等。

在许多国家,政府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更突出的作用是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就世界范围而言,各国政府现正努力寻求在人力资源培训中扮演新的角色,减少其对商品、服务供应的干预,逐步实现向引导者、监管者的身份转变。”一是帮助那些较早离校的青年人就业,特别关注并增加对这部分青年人的职业培训;二是对年长劳动者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年长劳动者掌握信息技术,有利于对年长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将他们从就业岗位少的部门转移到就业岗位多的部门去,如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让更多的年长劳动者掌握信息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其退休期间的生活质量。

就业培训是公共产品,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培训离不开职业教育的积极参与。一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专业紧贴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根据当地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合理组织引导就业培训工作。二是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地方职业院校为基础,充分利用社会各类培训资源,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各类培训机构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培训。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为民服

务”。三是要加大就业培训资金的投入,制定鼓励城乡各类劳动者参加就业培训的政策措施,探索完善培训补贴的方式。以职业教育为主阵地开展“定点”就业培训,适当提高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三、以职业教育为主阵地,推进区域性就业培训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以政策为导向,落实国家的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根据人社部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共同下发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3号),对今年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做出部署。其总体要求是,以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下大力气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其工作重点是:一是要更加注重突出重点,认真抓好企业在岗农民工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等重点培训任务。二是要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职业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强化企业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做好上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三是要更加注重培训质量。大力提倡和推广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定岗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促使职业培训实现和市场与企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其次,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构建区域人力资源培训信息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政府主导激励作用,职业院校培训主力军作用,建立通畅的区域人力资源培训信息服务平台。一是建立协调机制。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和地方人才工作政策,以职业教育为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主渠道和主阵地,建立工作协调机构和督查机制,以职业培训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促进就业,提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二是加强校企合作。组织职业院校和市内外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建立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推进评价模式的创新。围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师资交流与生产实践、职工培训与技能提升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努力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培训与企业需求之间相对接。进一步推进在市内大中型企业中建立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加快培养紧缺型技能人才,提高技能人才对企业的贡献率。

其三,以深化教改为动力,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培训工作活力。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着力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培训质量,突出职业教育专业特色。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又是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的主阵地。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突出特色,提高职业院校对技能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和培训质量的服务能力。关于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要实质性推进区域职业院校的重点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改革;加强专业设置备案管理,从专业源头上撬动对企业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拓宽人力资源培训对象范围,不仅仅是对在职在岗企事业单位员工,还包括初、高中应届毕业生,企业的保送生、委培生,农村的初、高中肄业生等,采取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促进培训工作活力。

其四,以技能鉴定为抓手,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公信力。近几年,随着鉴定工作的快速发展,鉴定事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要积极开展职业院校技能鉴定工作,在具备条件的普通高等院校设立鉴定所(站)。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组织全国人力资源各项技能统考规模。积极为培训学员提供鉴定服务,根据培训学员需要,组织专场职业技能鉴定。做好特殊群体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鉴定服务工作,进一步向农村乡镇和村组延伸,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鉴定服务工作,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的特点和就业需求,推进农民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建设,加快推进行业企业证书实行备案管理。

其五,落实培训资金,确保培训机构与受训员工的积极性。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lO]36号),城乡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培训合格并通过技能鉴定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就业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费补贴;企业新录用的符合职业培训补贴条件的劳动者,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认定培训机构开展岗前培训的,按规定给予企业一定的培训费补贴。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费补贴的同时,对其中农村学员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员给予一定生活费补贴。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列支。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技工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培训

随着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化,中国的发展正在逐渐摆脱单纯地依靠纯劳动力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十报告指出要转向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创新内驱发展。作为技工学校就是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最基本单位,更肩负着技术技能强国的使命。那么,在新时期如何培养技工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进而提高办学水平成为关键。

一、技工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与职业道德培养必要性分析

技工虽然与其他的学校一样,都是培养人才的单位,然而,由于其目标明确,且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使得其具有其他教育单位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因而,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方面,要注意其特殊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培养工作。

技工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特殊性,源于其学段的特殊性。一是,学生一般处在即将成年的关口。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从年龄上而言,他们正处在走向成年的关键时期。各种由于成长造成的心理、身体等冲突,都会在这个阶段集中爆发,因而,对于教师而言是个较大的考验。所以,相关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有着特殊性的。二是,以培养使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技工学校就是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教师教育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他们的就业、职业发展,甚或人生理想的实现。所以,教师不仅要擅长为学生树立理想,更要能为学生正确认识、面对现实打好思想基础,特别是如何应对挫折与挑战。三是,与社会发展关系最密切。因为是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所以,技工学校就是学生走上社会的无缝跳板,学校不仅是培养技术技能及其他相关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见习与接触社会最佳平台。尤其是,技工学校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设置的。

由此,上述特殊性,也就决定了技工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即要与社会发展结合,与产业行业发展结合,与教育教学的规律结合。

二、技工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内容研究

社会在发展,那么,技工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内容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对于,过去那些积累下来的优秀的内容要保留,新的内容要及时地加入。第一,一般的思想道德教育。这儿的一般,就是我们一直在坚持的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法律法规、的系列内容等等,这些内容都是经过历史的检验积累下来的精粹,因而,要加强学习,且要实现常学常新。特别是当前要和学习党的十精神以及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做到有学习有内容,活动有载体,工作有促进。第二,专业技术道德教育。对于技工学校而言,任何一个专业,在社会上都会有着自己特色的职业道德要求,都会因为其工种的差异有着差异。因而,教师要加强这方面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如医护专业,病人第一。如导游专业,游客至上。怎么才能把做人的基本道理,提升了职业道德的操守,需要教师加强学习,进而去培养学生。第三,技术技能创新教育。十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技工学校,以培养各类产业或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宗旨,通过他们的一线工作进而去实现技术技能的创新,进而实现产业的升级等。因而,技术技能的创新教育应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之一。或许教师本人不能做出什么创新,但是,可以用创新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潜力,如青岛港桥吊队的许振超同志,就是一线技术工人创新的典型。第四,形势政策教育。就是对教师开展相关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形势教育,让教师在深刻了解的情况下,才能结合自身职业发展需要,进而去完善自己,或者转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与时俱进的人。

三、技工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方法探析

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技工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当然,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使得职业道德培养工作更具有灵活性。在结合学校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方式的基础上,作者认为,还应该做出如下改进。首先,定期集中培训学习。这是一种最为传统,也是教育培训效果较好的方式。几乎各种单位都在坚持。其优越性不再赘述。其次,开展长效动态培训。集中的培训的缺点就在于,不能长效化,也就是随着教育时间的推移,教师们会由于工作等等方面的原因,而忘记或忽略教育的内容。因而,开展长效化的动态培训成为一种突破。作者认为,立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展开:一是,开辟校园论坛培训园地。现在信息化的普及,各学校都有了自己的网站,相关的各种论坛也都创建完成,成为广大师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学校要利用这个平台,有计划地定期编制相关的内容,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加强qq群教育功能。qq群以其兴趣一致性或职业相似性等特点具有非常大的凝聚力。学校要通过建立教师qq群,让群主根据情况,每日或每周等,都在群内发起研讨话题,或学习的共享文件,让教师们在闲暇之余就可以得到提高与培训。三是,手机短信培训。学校利用专业的软件,根据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计划,编辑好精炼的职业道德教育观点或言论等,发送到教师的手机上,让他们可以超越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接受到相关的教育。再次,强化教育环境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是学校脸面之一。因而,学校要把该项工作作为与教育教学同等重要的工作来抓。第一,打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文化氛围。学校可以在校内醒目,或者教师经常出入的场所如办公室、办公楼等,开辟专栏,定期更新相关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成良性熏陶氛围。第二,激活教师间比、学、超的动力。利用各种评比活动,有机地加入教师职业道德的指标内容。如利用当前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要求全体教师都参加等。在他们之间通过相互地比较,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再去学习提高自己,最后,相互地赶超,由此一个良性地进取氛围则水到渠成。第三,完善制度,引领提升。就是要完善相关地奖惩制度,通过相对科学的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或细则的执行,让教师之间都能有个比较明确地比较。对于那些表现优秀,则按章奖励,不足的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处分。让广大教师在制度范围内,自觉地遵守,努力。

技工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应该在抓好一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其针对性教育。由此,相关地主管部门或者学校主管科室等,要做到三点:一是,加强相关教育培训教材的编写,特别是校本教材,通过树立校内的典型,引领教师发展。二是,做好相关的计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三是,注意教材内容的更新,特别是紧密结合最新的案例等,加强教育,确保教育的实效性。总之,立足一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抓好技工学校特色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戴春平.提高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水平对策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2-33(1)

[2]王菊.简谈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 (10)

篇5

一、积极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提高职业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有这样的体会:在心情愉快、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工作,感觉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反之会适得其反,效果不佳。作为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时,我们也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用心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能够保持心情愉快,学生才能够打开思维的闸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为以后的职业岗位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二单元中的Listening&Seaking中的offering in the library 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我采用角色扮演口语化训练方式,先由教师扮演图书管理员,由学生扮演前来借书的同学,然后角色互换。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自由训练,也可以自主编排对话内容与对话情节。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限制,这样才能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

二、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创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就是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协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创新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多使用英语开展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英语课堂用语,并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尽可能用英语表述自己的观念,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二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创造英语运用环境。教师可以挖掘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之处,引起兴趣,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多使用英语交流,提高英语水平。最后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例如在课前的几分钟内,让学生用英语讲述生活中的趣事,为同学将小故事或小品等,又可定期举办英语口语大赛、书写大赛、猜谜语大赛等活动,这势必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能够真正做到英语活学活用。

三、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即采用学习方法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一言堂”的模式,教师讲与写、学生听与记的简单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到的都是哑巴英语,缺乏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语言学习离不开实际的运用,只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训练机会,才会活学活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因此教师要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增加自己英语口语训练的机会。此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内的现代化学习资源,例如采用任务驱动式方法,将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所学的内容,给不同的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者是电子阅览室等工具搜集英语资料,整理答案。同时教师对于每组的表现也要进行及时的评价,表扬与奖励表现良好的小组,鼓励与引导表现较差的小组,正确运用批评的方式,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四、创新与完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英语实践教学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创新与完善传统的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践基地的优势资源,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新颖的英语训练情景,使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短短的45分钟时间内,也使枯燥无味的英语学习充满趣味性,促使学生善于学习和乐于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内实训室,如组织学生到语音实训室集体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校外实训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条件,为学生创建校外实践基地。例如教师可以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让其为学生的英语实训提供平台。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联系周边的酒店、旅行社等单位,让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英语实践岗位,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五、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助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传统的教学理念仍旧存在很多高职英语教师的脑海中,在今天的课堂上,仍旧可以发现注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全面发展学生来说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创新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势在必行。通过实践证明,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创新教学的能力。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并定期深入基层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而在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特色,不仅传授学生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让学生能够学活知识,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此外教师也要抓住继续深造的机会,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取翻译、商务师、导游等职业的资格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要求。

篇6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教育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竞争情报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使外部竞争情报职业道德转化为智力的内在品质和行为的有效手段。通过接受培训和自我教育等方式,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树立职业道德信念,使竞争情报职业道德规范深入人心,进而提高竞争情报人员的道德水准。

一、竞争情报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情报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掌握了情报,就等于掌握了机遇,掌握了财富。竞争情报的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的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在特殊的道德要求的范围的一个专业,即专业的竞争情报专业人员,专业化的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风格的行为。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是完善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可以成为人才的标准从事竞争情报行为的基础上,保证竞争情报活动的有序和规范化,也是竞争情报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二、竞争情报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对竞争情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观念教育

道德是一种对与错、善与恶的判断,是一种对良心和心的真正发挥作用的人的一种诉求,而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实践,它是一种道德认同,在活动之外达到的(道德行为)。对竞争情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竞争情报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就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道德这一层面上来说,诚信就是最核心的答案。竞争情报人员的道德要求是对竞争情报活动的特点和其工作人员职业责任的要求的一种体现,它明确地规定了竞争情报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应当怎么样”、“不应当怎么样”。

(二)对竞争情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规范教育

对竞争情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应建立一个内容丰富、具体的竞争情报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竞争情报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是该规范体系中的最高层,它是在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活动范围内,调整和处理竞争情报活动中个职业关系的根本准则和总体要求,它对竞争情报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各种行为指南具有统帅全局意义,对该规范体系中其他层次的内容具有指导作用,使该规范体系的核心和主导。制定竞争情报职业道德指南,是以基本规范为依据,针对竞争情报活动中的行为所提出的具体做法和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对竞争情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警示教育

对于竞争情报活动中各种违法行为,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约束竞争情报人员的行为。美国于1986年率先成立“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SCIP),现已拥有2500多个会员。1990年于欧洲成立了SCIP。之后,相继在法国、英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都成立了SCIP组织。我国也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或者其他涉及到对竞争情报活动与行为的法律法规。

三、实现竞争情报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学历教育提高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道德

竞争情报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是在准备能够在该工作领域的工作人员,他们中的大部分将进入竞争情报工作,从事竞争情报活动。通过学校或培训单位,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责任、职业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积极、规范的职业操守,为竞争情报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二)通过继续教育提高竞争情报人员的职业道德

对于竞争情报人员来说,继续教育是指在竞争情报活动中进行竞争情报活动,接受某种形式的、有组织的、以知识更新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继续教育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竞争情报的有效形式。竞争情报人员继续教育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兴起和全社会的兴起。在许多领域对竞情报和组织工作人员提出的道德问题接受持续教育的要求,提高其竞争情报人员已达到职业道德的目的。竞争情报职业道德教育应始终贯穿于竞争情报人员继续教育始终,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形成良好的竞争情报人才职业道德素质。

四、结束语

让“诚实守信”这一道德规范深深根植于每个竞争情报人员的心中,才会使竞争情报职业道德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富兰.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2]张译中.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J].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3]邹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师素质评价体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4]王超,樊军,尚领军.国内企业竞争情报的发展状况[J].科技资讯,2007(27).

[5]何金整.浅谈情报人员的素质培训[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

[6]赵宇翔.企业竞争情报中人际网络的信息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07(04).

篇7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师资 养成教育 实践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职业学校逐渐被推入教育市场,招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受社会欢迎、拥有一技之长的一专多能的毕业生,是职业学校的职责。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后一般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职业道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自己能否顺利就业,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成为体现职业学校和新时期职业学校学生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技能”,是职教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重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自身素质决定着其教育行为。教师只有掌握了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可以这么说,一个自身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良好道德情感的学生的。教师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道德是有效进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俗话说:“要使学生有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

目前,笔者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还很少,大多数教师是从各类高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在高校时就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还有部分教师是中途改学、改教专业课,并且没有参加过专业的系统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知之甚少。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认识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学生职业道德

教育。

二、坚持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培养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当前,许多职业学校虽然已经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活动而已。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绝不是靠每周一、两次课或者通过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实际上,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职业道德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必须与日常的教育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将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要以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职业道德知识同其他知识一样,不会在学生头脑中自然形成,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予以传授。因此,教师就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来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应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应该根据学生思想特点,以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为出发点,以爱心排除学生的失落感,用沟通来消除学生的烦恼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心、理解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让学生从职业道德认知过渡到道德行为,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根本上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三、注重实践,寓职业道德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活动中受教育,在参与中体验

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有一个过程,仅凭教师简单的灌输和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要重视实践。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倡导一体化教学,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广泛接触社会,要组织学生深入厂矿企业等进行参观、调研、学习,让他们感受新时期不同行业中的职业道德要求,去体会新时期职业道德新的内涵,去体验工作的艰辛和新时期的敬业奉献精神,去感悟生活的不易以及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同时,教师要经常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如开展知识讲座、法制讲座,举办就业形势报告会、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纲要辅导报告会,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展“十星”学生评选和“三好学生”“文明班级”评比,以及举办职业道德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因此,要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工作方法上多创新,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职业道德教育于活动之中。

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系统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意识增强,思维方式发生变化,职业道德教育在范围上应有所拓宽,在内容上应有所深化,在层次上应有所提高。不仅要全面传授、讲解职业道德的内容,而且还要尽可能地使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从而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知识体系之中。另外,思想政治课教师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下功夫,从而切实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在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建设中,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从新生入校到就业的一整套教育体系。一是抓好新生入学教育第一关。新生一入校就对其进行军训和思想道德、校规校纪、时事政治等专项教育,规范其行为。二是日常教育不断线。每周召开班主任例会,周末定时播放学校电视专题片《技校园地》,课外活动时间播放新闻、宣传好人好事,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三是成立各种活动小组。学校团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立篮球队、书法班和音乐班等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的平台。四是定期开展活动。为使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常态化,学校要在不同的时期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定期举办学生奖惩大会、五四表彰大会、春季田径运动会、学生篮球赛、冬季越野赛、元旦文艺晚会等活动,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年不断线,努力形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篇8

(一)不注重学习反省学习教育和思想的反省,会使律师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法律教育,并且能增强能力,抵御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在社会现实中,一方面律师的管理部门忽视对律师的教育培训,即使有培训也流于形式,起不到作用。另一方面是律师本身,有些律师只看重金钱,只注重追求金钱忙于找案源,拉关系,不重视教育培训和忽视自我学习。因为教育培训不及时,自律机制在律师身上还未形成,因此律师职业道德弱化,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律师执业的基本单位是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是律师和执业纪律可依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行业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律师职业道德的建立和发展,主观因素方面,律师内在的自律精神最为重要,,由外在的约束到律师的自我约束是道德建设的归宿。律师职业的自我约束机制最重要是要增强律师的道德良心和对律师的自我道德修养能力培养。管理部门和律师自身从小事一点一点做起。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教育,自觉接受思想教育、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法律教育,才能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随着法制教育的开展,律师依法执业的水准提高,从而提高律师的职业道德。对律师的培训要靠近律师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只有这样才有实际作用。不仅如此还要对典型进行示范引导,积极发挥优秀律师的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律师。

(二)行业规则体系不完善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很多行政机关编制锐减。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律师管理部门人员很少,监督和监管律师职业行为不到位。即使发生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无法对其惩戒,执行力很低,因为根本无法进行调查取证、论证。

二、解决律师缺失职业道德的讨论

我认为加强律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不仅要加强国家制度方面建设,同时也要完善律师职业教育。,我国律师行业发展的关键所是如何构建我国律师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这方面的构想。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教育是关键加强学习教育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从学习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把重点放在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方面。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会让众多的律师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律师职业道德教育也需要大力弘扬形成良好的行业风尚,如,热情服务、诚实守信、尽职尽责、扬善惩恶。积极开展法制教育,依法执业的水平也要提高。

(二)健全行业规则体系,完善产权制度,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没有完善产权的经济是一个没有信用的经济。原因是产权制度让人们有一个稳定的、长期的、预期的制度。法律职业者所建立的事务所一定要建立在完善的产权制度基础上,让律师在一个稳定的、长期的、经济利益促动下执业。这就要求对现行律师法进行相应的修正与改变,从法律上确定律师业的两结合管理体制,加强律师自我管理体制。两结合管理体制,一方面是相关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执业活动的规范;另一个方面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与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相互监督制约的规范。这就是要对全国律协和地方律协的行业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制订和修改;更要对律师事务所内部自律性管理规范。尤为重要的是要对现行律师法进行相应修改,这是从法律上确认律师业的两结合管理体制。司法行政机关为主,扩大律协职权范围,加强律师自我管理体制,通过律师法授权的形式,让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律师事务所的违纪进行处罚,让年检注册、律师事务所登记管理、律师执照领取等微观具体事务纳入律协的职责范围,让律协行业管理由柔性走向刚性,清晰明确律协参与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让执业环境优化,给予律师更多的权利。

三、职业道德的发展事关重大

篇9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建议

【Abstract】Inordertostrengthencontinueofaccountanteducation,exaltationaccountantofwholecharacter,overallexaltationaccountancyworkquality.《Theaccountancyisfromtheindustryqualificationstemporaryway》and《theaccountantcontinueeducationbetemporaryprovision》continueeducationtotheaccountantofimplementandcheckmakeexplicitprovision.But,theaccountantcontinueeducationcurrentlymediumexistenceofsomeproblem,makeeducationofeffectbiggivediscount,underneathisrightnesscurrenttheaccountantcontinueeducationexistenceproblemofanalysisandsuggestion.

【Keywords】Accountant;Continueeducation;Problem;Suggestion

1.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培训内容层次单一,方法单调。

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未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的层次,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培训内容往往相同,缺乏针对性,由老师集中讲解,学生听课,缺乏交流和沟通,这对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影响。课堂效果不理想。而平时的自学,往往各自为政,时间和效果均得不到保证。

1.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

继续教育中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教育比较重视,而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内容较少,并且平时不少单位忽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是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1.3缺乏培训与会计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

对与会计人员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缺乏培训,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日益普及的今天,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对工作有较大影响。

1.4对继续教育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会计从业资格暂行办法》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和检查作了明确规定。但是,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与规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问题:①部分会计人员不重视,只是为了应付会计从业资格年检。②具体培训机构管理不严,甚至简单应付了事。使得培训质量很难得到保证。③考试要求不严。考试走过场;有的甚至不组织考试,发一个证了事。

2.改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建议

2.1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和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首先,财政部门要选择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培训机构来实施培训,并加强对培训实施的监督检查;其次,变集中培训为分散培训,可以分地点、分时间段、分批次进行培训,增强培训的效果。第三,要保证培训的时间,严格按照规定的学时进行培训;第四,严格培训期间的考勤,保证出勤率;第五,严把考试关,对于确实成绩不合格的,应重新参加培训。

2.2有针对性的安排教育内容,实施分层次教学。

培训内容应根据会计改革的变化不断调整,并保证培训的及时性,让会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会计改革的最新内容。对不同层次、岗位、职位的会计人员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例如:对于初级职称会计人员,应把培训重点放在对会计理论和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理解和掌握上,并加强日常会计方法和技巧的交流探讨;对于中级职称会计人员,应重点放在会计制度的难点分析和财务管理等内容;对于高级职称会计人员应主要放在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培养,不仅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还要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等。

2.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采取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重视培训的同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自学积极性,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网络、录象等形式组织学习;充分发挥会计学会或单位的组织作用,通过组织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学习交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专、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学习,提升学历层次,提高综合素质。

2.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近年来,会计人员假账不断,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忽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源之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靠几天的培训不能解决,需要常抓不懈,财政部门、各单位应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树立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强教育,会计人员应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陶冶,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2.5加强与会计业务相关知识的培训。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经济交流的增加,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对于会计人员越来越重要。首先,应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培训,除一些常规计算机操作和知识外,应重点掌握操作系统和财务软件的安装和日常维护,有条件的应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设计方法;其次,要有针对性的掌握一定外语知识,要重点培养一定数量的会计人员,使其掌握一门外语,并能达到一定的书面和对话交流能力;第三、要加强其他相关知识如经济、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2.6加强财政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篇10

关键词:出租车司机;职业道德;思考

职业道德,就是担当不同角色的职工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道德观念、规范、品质及情操。出租车作为城市的形象窗口,就应该为乘客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服务,而近年来出现的出租车司机绕道、拒载、宰客、服务水平差等现象,这种情况急需解决。

1出粗车司机职业道德现状

作为城市的移动形象窗口,出租车司机形象、素质也关系到所在城市的形象。所以,合格的出租车司机不仅要具备娴熟的驾驶技术,而且还要有帮助乘客解决问题的爱心,能够随时为乘客提供热情的服务。目前出租车行业的问题有:①一些司机不按规定超车、会车、让车,故意绕道;②长时间在行车道低速行驶或者占用超车道,扰乱其他车辆正常的行车秩序;③在变更车道时,不给周围车辆任何的信号通知;④在雨雪天气行驶,通过有积水路面时,不顾旁边行人而加速通行,使积水飞溅;⑤缺乏爱心,遇到现场事故,不参与营救,及交通肇事逃逸等问题。由此可见,加强出租车司机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2出租车司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因

(1)出租车司机职业道德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出租车在城市构成体系中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频繁、最直接的行业。如果司机具有非常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就会对每一人乘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使得整座城市更加和谐。

(2)提高出租车司机的职业道德是城市建设的需要。出租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城市的文明窗口,是城市的一张活名片。通过出租车司机的素养,可以感受到城市的文明程度。

(3)提高出租车司机的职业道德是行业发展的需要。出租车主要从事的是营运服务,这个行业要长久地发展,必须要在广大乘客心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出租车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需要每一个司机来体现,所以每一个司机都要把自己的岗位作为推销企业“品牌”的阵地,高水准的服务质量胜过任何广告宣传。

3出租车司机职业道德教育的着手点

(1)出租车司机职业道德的责任教育。对出租车司机职业道德的责任教育非常重要,要让出租车司机了解到自己是社会生产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他们树立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帮助他们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激发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热情。通过开展遵章守法、爱岗敬业、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职业道德教育,来强化与提高司机的整体素质修养,同时也通过企业教育管理及行业自律的方式来约束他们。对于有些不遵守国家法规、行为恶劣的出租车司机,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注销他们的从业资格,将他们永久的加入“黑名单”中,真正地保证乘客的合法权益。督促各家出租车公司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司机业务及职业道德培训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同时监管出租车单位在选拔司机时,要严格把关,对于有违规记录、违章及素质低下的驾驶员拒绝聘用。严把管理关,确保出租车秩序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定期对驾驶员及车容车貌进行检查,对出现的拾金不昧、好人好事的驾驶员要给以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并进行公开表彰。对于出现的乱收费、拼载、拒载等违规及服务态度差的司机,进行严肃地处理。

(2)出租车司机职业道德的规范教育。对出租车司机职业道德的规范教育,使他们在本职业务中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够明白道德的行为与不文明的行为的区别,这样使驾驶员在处理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时,能够改掉以前不好的习惯,做到助人为乐、遵章守法、文明行车。同时,要大力做好宣传典型的工作,帮助出租车司机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批判那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及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让出租车司机心中意识到违背社会道德的人要遭到社会的鄙视与谴责。

(3)出租车司机职业道德的品质教育。出租车司机的职业道德品质教育要借助于道德的评价力量,由于人们对于违主义道德、损公肥私、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非常痛恨,因此生活中,大家都有强烈的批判与谴责这些违反道德的行为。目前这些破坏道德的现象仍然在很多领域蔓延,真正的原因就是之前的谴责及批判不力导致。如果在道德品质上遭到强烈的谴责以外,在法律上能够受到制裁的话,相信这种问题的发生率就会大大地降低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出租车司机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使出租车行业在大众群体中树立崭新的形象,出租车司机的职业道德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也由此被带动起来,变得更加美好,使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进程更向前一步。

参考文献:

[1]李发鑫.出租车:“方圆”路上的升级[J].运输经理世界,2013,(5).

[2]刘东.提高创新意识,开辟出租车客运行业管理新天地[J].法制与社会,2011,(14).

[3]杨德龙.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认识[J].山东社会科学,2015,(S1).

篇11

关键词: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人员教育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只有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才能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只有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只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充分发挥新闻在社会中的引导性作用。

1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负面现象频繁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1.1新闻从业人员迷失了职业道德观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兴媒体不断兴起,进一步推动了新闻传播领域的改革。在市场经济中,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等因素影响并制约着新闻媒体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新闻媒体组织实现商业化运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自身的收视率、发行量等,新闻从业人员迷失了职业道德观念,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

1.2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对于部分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虽然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不具备专业的任职资格,进而难以对职业规范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例如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现象,这些现象直接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以及新闻媒体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甚至个别新闻从业人员忘记了自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借助新闻工作趁机进行非法勾当。

1.3管理机制落后导致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丧失

受管理机制、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丧失职业道德。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个别报纸、广播电台等媒体依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虽然这种管理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但成效不明显。管理机制落后主要变现为:用人机制僵化,市场竞争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现象,使得优秀的年轻新闻从业人员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2提升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措施

2.1对新闻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强化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观念、提升人员素质,需要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首先,借助各种教育培训措施,充分利用新闻观组织新闻从业人员开展新闻实践活动,帮助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培养职业精神。其次,帮助新闻从业人员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科学合理地把握敏感问题、热点问题。最后,对于商业化的媒体来说,需要帮助新闻从业人员权衡经济利益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

2.2提升人员素质,严格管理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提升自身的素质,一方面需要提升职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首先,通过教育培训帮助新闻从业人员强化职业道德,在日常工作中鼓励他们坚守职业道德。其次,帮助新闻从业人员正确看待商业利益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方式加强教育培训。

2.3建立健全奖惩措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建立和完善奖惩措施,鼓励新闻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首先,对于媒体来说,需要建立和完善奖惩措施,对传统的用人机制进行改进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奖惩措施的激励性和约束性,加强自律管理与他律管理,加大内部管理力度,通过全面的管理,用完善的规章制度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引导和约束。其次,在新闻从业人员中树立模范、榜样,在媒体中虽然存在新闻从业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的现象,但是值得欣喜的是大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还是恪守职业道德的。在媒体组织内部,将优秀的新闻从业人员作为标杆,号召大家学习他们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3结论

通常情况下,造成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比较复杂,这时需要我们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只有对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全面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种现象发生。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同时对新闻从业人员加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新闻从业人员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作者:宋晓亮 单位:天山建设报社

参考文献:

[1]马楠.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归因及对策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0.

[2]蒋依辰.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湖南文化产业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2011.

篇12

一、会计岗前培训偏重于实际操作能力

各行各业都对从业道德有所要求,对会计职业者也一样。在我国会计本科教育阶段,会计学专业早就将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一方面,会计学校对这方面没有对学生做出明确的要求,只是随堂讲讲课,并不做实质的考查和审核;另一方面,会计学员对职业道德教育也不太重视。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质层面,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造成这两方面的原因很多,首先表现在会计学员中。他们认为,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这门专业课,纯属多余,根本没给真正的职业要求带来什么作用,只是大致上的说说危险和要做到的方面,就像读一本法律书,太过严肃,对现实的职业活动并不起太多的指导性作用。在另一个层次上,对会计职业人员的选择上,用人机构对会计职业人员的培训比较少,即使培训,也只注重选择实际的处理能力的培养,对会计职业者的职业道德没有过多的进行要求和培养。其次表现在学校这一方。和用人机构一样,会计学校在教育时也只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技巧的培养。由于会计学校过多的对操作进行要求,从而也导致会计职业者的职业道德水平有所缺失。在上面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大部分的会计职业者,甚至都不知道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大体内容,所以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和用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会计相关法规再教育的状况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会计工作是要顺应时代要求的,对于会计职业者来说,更要不停地学习。但是依现状来看,会计工作者在从业后的再教育情况却显得非常不乐观。对会计工作者进行再教育指的是对其相关专业知识的补充,以及对已学知识的归类和总结,最重要的是对新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这些再教育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来完成,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会计职业者的再教育活动显得流于形式。先不说是不是因为节约经费的原因,因为再教育是需要花钱的,我们先来说说我国长期以来对会计职业者的再教育的状况。状况一:再教育的表现形式非常单调,基本都是选择面对面的教育培训形式。状况二:大多依托相关教育学校进行培训或者教育。这些再教育形式,表面看起来都很有效果,但是结合到具体实际,却显得非常不靠谱。在学校进行再教育,这要求被教育者要定点定时的到某一个地方去进行教育,根据实际,由于再教育都是对已经工作了的人所进行的教育,这些会计职业者,或多或少会因为工作的原因而不去受再教育,或者因为路程问题,时间问题,以及其它的影响情况,会计职业者的再教育接受程度将大打折扣。再看看面对面的教育形式,老师在上面拼命地说,却不管学生接受的状态,只关注课程进度,却对实际的教育效果置若罔闻。造成这样的原因,不仅是再教育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也和教学的知识有问题,这些教学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理论性,和实际沾不上边,即使学了,也难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这些都导致了会计职业者的再教育水平受限的原因,也导致再教育的形式流于表面,没有实际效果。

三、加强会计规范管理

(一)优化会计人员结构

会计工作优劣评价的唯一标准是能否很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对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财政部门应当积极引导各高校加强对高学历会计人员的培养,一是适当调整对本科以上学历会计专业学生的招生比例,重视和完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制度,或者积极鼓励会计人员通过自学、学历进修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二是适当提高会计行业的准入门槛。可以适当提高会计从业资格报考条件,从源头控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二)增强会计人员使命感和责任感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和教育是培养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坚定职业信念、自觉职业行为的有效途径和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是可以尝试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有奖征文以及开辟道德论坛等活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大讨论,明确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建立并完善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制度,加大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的考评力度,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全国各级会计管理机构每年都应该评选出一批本地区先进的会计工作集体和会计工作者,发现典型,树立模范,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会计人员自己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同时要重视岗前职业道德教育。它可以帮助准会计人员更为全面地理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从而增强其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改革会计继续教育模式

我国会计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改革会计继续教育模式,对会计人员分行业、分层次、分类别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在具体操作上还可以按不同岗位,分别对财务负责人、主管会计和大型企业助理会计人员、专职财务人员、出纳人员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如对财务负责人注重热点财经问题分析、国际战略思维和宏观经济管理等理念教育;对主管会计和专职财务人员注重企业会计准则、相关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控制等实务教育;对一般的出纳和会计人员,则应注重具体会计核算和会计电算化知识等操作培训。

(四)完善会计执法监督体系

要想解决会计监督的问题,各级会计管理机构首先要推动完善会计监督法律体系。根据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基础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及时修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管理制度,对加强和改进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档案管理等提出新的要求和规定,从而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其次要建立会计监督联动机制。

篇13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建议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continue of accountant education, exaltation accountant of whole character, overall exaltation accountancy work quality.《The accountancy is from the industry qualifications temporary way 》and 《the accountant continue education be temporary provision 》continue education to the accountant of implement and check make explicit provision.But, the accountant continue education currently medium existence of some problem, make education of effect big give discount, underneath is rightness current the accountant continue education existence problem of analysis and suggestion.

【Key words】Accountant;Continue education;Problem;Suggestion

1.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内容层次单一,方法单调。

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未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的层次,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培训内容往往相同,缺乏针对性,由老师集中讲解,学生听课,缺乏交流和沟通,这对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影响。课堂效果不理想。而平时的自学,往往各自为政,时间和效果均得不到保证。

1.2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

继续教育中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教育比较重视,而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内容较少,并且平时不少单位忽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是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缺乏培训与会计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

对与会计人员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缺乏培训,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日益普及的今天,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对工作有较大影响。

篇14

【关键词】工学结合 职业道德 高职 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科a类项目“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a10307s)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7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这一提法,明确职业教育方向并突出职业教育的重点,充分肯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近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日益广泛,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然而,随着工学结合范围的扩大与合作层次的深入,国家层面政策不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健全、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不尽人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鉴于此,本文拟就工学结合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改善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层面

1.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软硬环境建设上不均衡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此高职院校普遍做法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条件,提升职业教育硬环境。但校园文化建设软环境并未相应改善,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职业文化的元素,譬如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未能构建有效的职业文化氛围,以促进学生实训纪律、实训态度、行为习惯养成等良好职业素养形成,其结果是学生在“学做一体”的过程中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但职业纪律、职业态度未能同步提升。

2.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薄弱,措施不力

从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均提出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未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公共课教师在道德与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多只注重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传授,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学生职业道德知识,特别是行业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均缺失,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评判能力、解决职业道德冲突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具体问题时,由于自身的判断能力不足,常导致其行为违背道德规范。

3.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评价主体单一,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考核依然存在以学校为主,忽视企业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评价内容简单,局限于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忽视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评价;评价方式简单,多通过理论考试,注重学生书面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弱化了职业道德对学生的约束力,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成效。

4.少数教师自身师德薄弱对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学生职业道德养成产生不良影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开展,对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理念、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个别教师受利己思想的影响,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教学理念陈旧,习惯于理论教学,教学方法单一,照本宣科,不愿到企业实践,实践教学能力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发表一些消极的观点与看法,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二)企业层面

企业经营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的偏差,制约工学结合的效果,并影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成效。目前国家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相关政策尚不完善,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不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较低。而部分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基于其盈利动机,在合作过程中更多看重的是学校的学生人力资源,而对学校方面人才培养目标缺乏足够重视。因此,许多企业在校企合作的人员安排、合作方式等方面都比较随意,忽视校企合

作规章制度的制订、未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也未形成有效的学生顶岗实习的监督检查、评价保障等相关机制。其结果,弱化了学校的育人目标,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

(三)社会层面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经济转型期,多种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尤其是工学结合中的学生,刚从校园走向企业,其角色从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变,受到的冲击更为强烈。在社会上某些拜金主义、利已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下,有些学生价值观出现模糊甚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当面对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冲突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甚至为了达到一己私利,不惜损害集体利益等等。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提高认识,转变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从领导到一般的教职员工都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深化、教育方式的改革、评价机制的创新等全方位加强对高职生的教育,才能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克服强“能”、弱“德”的现状,真正培养出厚德强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起潜移默化的功效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体现职业文化的内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比如,在人流大的场所,通过开展行业先进人物事迹展、开设职业特色文化墙,制作企业格言与名人名言标牌等,宣扬企业精神、价值观;在实训基地通过设置业务流程、操作流程、工作规范、应用警示等职业知识为内容的展板,营造做中学, 学中做的职业教育情境等。当然,高职院校在引入企业文化元素时也应避免过度职业化,因此适当地引进企业文化、营造职场氛围,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实现培养目标。 (三)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注重职业道德的职业性与行业性

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既具有共性的内容,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团队合作、遵守职业纪律等,又因为其与社会职业分工紧密联系,而各行业的工作性质、服务对象等的不同,所以各行各业都有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但目前高职学生对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除共性的道德规范教育外,还应当与职业的性质、行业的要求相结合,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需围绕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针对未来学生可能的职业岗位群,实施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因此,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引入企业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的道德规范事迹,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强化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是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

(四)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成效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从原来的封闭式教育走向开放式教育,学生受教育环境从原来的学校走向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环境,教育者从原来单一的教师变为教师与企业员工共同组成。一个优秀的企业往往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有较好的教育培训体系与社会责任,是一个优质的教育基地,其理所应当成为高职院校首选的合作办学对象。学校必须加强与这一类企业的合作,增强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在育人环境与育人方式、师资队伍、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首先,在育人环境与育人方式上,学生学习环境吸纳了企业元素。其一,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贯穿于每一位员工;其二,企业的生产规程,员工的行为规范与工作要求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其三,学生从原来的整班建制集体学习转化为个体在具体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学生由原来面向教师转化为面向企业员工,优秀的师傅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企业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学生自然而然具有强大的引导、激励与约束功能。在“做”的过程中感受相应的职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其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一方面,抓好学校教师的“师德”。俗话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师应提高自

的职业素养,规范自身行为,做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达到言传身教的育人效果,尤其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必须深入企业,亲身感受企业文化,才能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有的放矢,提高实效性,同时关心学生,对学生在思想、工作等各方面的困惑予以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由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转变。另一方面,注重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接触最多的就是企业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应积极与企业沟通,选择职业道德优秀、技能水平高的企业员工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广泛邀请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如企业优秀员工、杰出校友等作为校外的职业道德教育团队,通过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讲座、座谈等方式,感染和引导学生。

(五)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仅仅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显然不适应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对职业道德教育评价的要求。为此,要真正发挥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的作用,促使学生在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就必须完善工学结合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具体来说,首先,必须改革评价内容,在课程改革中完善评价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职业道德素质的表现。其次,必须改变评价主体,由校企共同构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作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的主体,企业、企业师傅对学生的评价和学校教师的评价同样重要。最后,转变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和主体的变化要求评价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要加强过程考核,将过程化的评价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

三、结束语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在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的基础上,通过高职学院、合作企业在育人环境、方式、手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熏陶与培养,同时,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后,更要努力工作,才能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自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鲁昕.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进职业院校德育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2(22)24-30.

[3]童学敏.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1(10): 94-96.

[4]江净帆.职业道德教育低效对策的社会学视角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j].2011(1)79-81.

[5]夏洁露.导入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国高教研究[j].2008(4):76-7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