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近年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践行“文化梯度育人”理念,在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和有效的机制和举措,成效显著。
分析教育对象的多重社会角色,把思想文化教育的内容分为“学生素养、职业素养、公民素养”三个梯度,分层施教,分段推进。不同梯度的角色,需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载体。培育学生素养是梯度育人的起点,学生素养由思想政治素养、科学人文素养、知识技能素养、法律道德素养、身体心理素养等构成。强化职业素养是梯度育人的重点,职业素养由职业价值观、通用职业素养和专业职业素养三个层次构成。提升公民素养是梯度育人的终点,公民素养由公民意识、公民精神、公民能力、公民品性等要素构成。
分析教育载体的多重功能,把思想文化教育的行为载体分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三个梯度,分地布局,分序提高。培育学生素养的路径包括:开设文史哲类、美育与艺术修养类、社交与伦理类人文艺术课程及专业文化课;广泛开展思想主题教育、人文素养讲座、各类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文体和科技活动;有目的、计划地组织学生及学生社团开展科技文化教育“进社区”、“进农村”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职业素养的路径包括:开展“始业职业认知教育”、“实地职业认知教育”等,在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实施中融入通用职业素养,以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熏陶、培育通用职业素养。提升公民素养的措施包括:扩充、整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介绍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法律基本知识、现代公民意识等,各专业课程注意挖掘和介绍蕴含其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本专业专家学者的先进事迹,以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公民能力,以校园环境塑造学生公民品性。
分析教育实施主体的职责与落实性,将实施主体分为“学校设计为先、二级学院为主、教师为重”三个梯度,分担职责,合力推进。一是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把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学校文化建设项目推进表。二是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文化建设总体方案和项目推进表,制定出本学院的具体实施方案及项目推进表,并与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同步规划与落实。三是引导全体教师深入开展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组织全体专业负责人制订专业课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课改方案,全体教工参与撰写职业素养、师德师风案例;提炼出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师十引导”并编印成册,作为全体教师引导学生、以身示范的基本规范。
“文化梯度育人”理念的要义,在于讲求育人的“梯度”方法及学校自身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讲求梯度,学校有设计、部门有流程、教有抓手,目的是消解文化育人的宏大叙事现象,改变文化育人与技能培养“两张皮”,让文化育人工作贴人气、接地气。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为基本方向,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积极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路径,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结合我校特色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因地制宜,持之以恒,高质量、高品位、富有特色地开展活动,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和谐发展的人民满意学校。
二、工作目标
1.放大“中华诗词进校园”的传统诗教特色效应,全力打造“诗意校园”品牌。
2.以国家鼓励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为契机,努力塑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优秀学校”特色。
3.充分发挥“龙舞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传统文化优势,进一步弘扬舞龙传统文化,扩大影响力,做大做亮“龙舞”特色。
4.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师生人文素质,积极构建“书香校园”特色。
三、校园特色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z
四、主要工作任务
1、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学校特色。完善能体现学校特色目标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到学校的校训、标牌、墙饰、雕塑、三风等体现特色,橱窗、板报等宣传特色,多样化的活动烘托特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特色。做到特色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彰显特色建设。
2、校本教研深入探讨学校特色。加大校本教研色建设的研究力度,建立构建以特色建设为主题的校本教研制度,深入研究学校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发展前景、社会需求及特色建设的具体对策;积极鼓励有利于特色建设的校本教研行为,促进特色建设持续发展;建立以特色建设为指向的校本师资培训体系。
3、全方位育人夯实特色建设基础。注重学生全面而主动、生动而活泼的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特长夯实特色建设的基础,力争班班参与特色建设,人人参与特色活动,注重特色建设的成效。
4、弘扬传统文化积蓄特色建设底蕴。放大“中华诗词进校园”的传统特色效应,充分挖掘民间传统文化底蕴,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各种特色活动为载体,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提升“诗意校园”、“书香校园”、“龙舞校园”的人文魅力。
5、细化工作流程提高特色建设成效。造浓特色建设的舆论氛围,细化特色建设的流程,强化特色项目的管理。努力做到“三落实”,即“练、比、展”落到实处,落实好特色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落实好特色活动的评比与竞赛制度,采取得力措施促进学生参与特色项目的兴趣和提高特色项目的质量;落实好特色项目的展示不断提高特色建设的影响力。
五、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健全组织。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特色建设对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加强对学校特色建设的管理和指导,专门成立学校特色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定期开展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各个项目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以及分阶段实施的步骤。强化指导老师的培养,选拔一批热心学校特色建设的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指导老师的业务能力,注重成效考核,将组织开展特色建设的成效与绩效工资考核、评优、晋升等挂钩。
2、抓好落实,夯实基础。抓实特色项目校本课程的实施管理。为了保证特色建设工作的进程,把特色项目教学纳入教学管理之中,根据课程计划,每周安排一节地方课程为校本特色课程。抓特色建设制度管理。根据“特色项目”实施方案,制订《班级特色建设具体要求》。使班主任和教师围绕要求开展特色活动教学,做到有章可循,教学内容落实。抓质量提高。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学生特长培养力度,确保特长质量,从而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营造氛围,环境育人。营造浓烈的特色建设氛围,提高师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特色建设的积极性。筹划特色建设成果陈列室,将特色活动开展的成绩如获奖证书、学生作品、活动图片等布置陈列出来,常年开放,让师生参观学习,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特色活动的兴趣。
4、确定内容,编撰教材。编好、用好校本教材。结合学校实际,编撰实用的校本教材,用来指导开展特色建设的各类活动。
5、开展活动,提高质量。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推进特色建设进程,激发师生投身特色建设的兴趣,提高活动质量,让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特色建设中来。
6、加强宣传,扩大影响。重视对师生中优秀作品的投稿、整理、汇编结集工作,扩大对全校师生的激励、榜样作用,同时对涌现出来的一些优秀师生事迹进行报道,以期得到家长的认可,扩大社会的影响。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3月)。
主要任务是确立特色项目,制定、上报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特色创建阶段(20xx年4月-20xx年4月)
主要任务是经过各种单项特色的拓展,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风格。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实行规范化管理,积极创造适宜、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不断增强教育文化内涵。
二、工作目标
积极配合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的开展,在教育系统现有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绿化、美化力度。利用一年的时间,县教育局、职业中专、第三实验学校、县一中、县二中创成花园式单位,为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要组织好中小学生认养、管理城区绿化树木的活动;宣传并教育中小学生形成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和习惯。
三、实施步骤
(一)创建准备阶段(3月——4月)
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制定方案,分解任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成立创花园式单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该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大力宣传,呼吁师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
(二)全面实施阶段(5月——9月)
1、各单位根据任务分工方案,全面展开创建工作,积极扩大绿化面积,提高单位绿化率。
2、6月前完成花园式单位的申报材料,上报建设局,并力争通过。
(三)巩固提高阶段(10——11月)
1、对照创建标准,请相关部门的专家现场指导,查缺补漏,全面巩固成果。
2、认真自查,并做好成果的长期保持工作。
(四)迎接验收阶段(12月——4月)
继续查缺补漏,共同迎接省验收组的验收。
四、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
根据县政府《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的安排。具体到各单位,任务分别为:
(一)教育局。继续加强庭院绿化,通过拆墙透绿、破硬还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措施增加绿化覆盖率,使单位绿化面积达到30%。同时,要在6月20日以前将申报花园式单位材料报县建设局。
(二)职业中专。务必于6月中旬完成办公楼附属绿化工程,建设71680.82平方米绿地,单位绿地率达到30%。并于6月底将申报花园式单位材料报县建设局。
(三)第三实验学校。务必于6月上旬完成绿化的完善工作,使单位绿地率达到30%。并于6月20日前将申报花园式单位材料报县建设局。
(四)县一中。继续加强庭院绿化,通过拆墙透绿、破硬还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措施增加绿化覆盖率,使单位绿化面积达到30%。同时,要在6月20日以前将申报花园式单位材料报县建设局。
(五)县二中。继续加强庭院绿化,通过拆墙透绿、破硬还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措施增加绿化覆盖率,使单位绿化面积达到30%。同时,要在6月20日以前将申报花园式单位材料报县建设局。
(六)朝阳小区。必须于12月底前完成建设绿地面积43522平方米,单位绿地率达到30%。
五、组织实施。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该项工作的实施,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建设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校园文化为目标,积极创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特色化、和谐化、多样化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生活公园。
二、建设目标
到2012年,全区80%以上的各级各类学校要达标建设成为人文校园;到2015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达标建设成为人文校园,师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全面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校园人文教育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师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着力建设充满人文气息的“人文课堂”,寓人文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开设系列人文选修课,拓展人文教育领域,实现其健康的意志品格塑造、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把加强学科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人文教育作为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科研和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加大素质教育推进力度,促进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专题教育活动,将人文教育渗透、融合于典礼文化的养成教育中。
(二)加强以“唱读讲传”四位一体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着眼于建设高品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深入推进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唱、读、讲、传”融入课堂教学并作为艺术节、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班团队主题活动、社区实践活动和家校活动的重要内容;组建师生红歌合唱团,每月坚持开展活动;积极为师生订阅《读点经典》,把《格言碑》等本地经典纳入地方教材,建立创建市、区经典诵读实验、示范学校制度和特色文化学校创建制度,开展特色文化学校和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探索经典育人有效模式;继续深化“传箴言”活动,认真开展优秀箴言创作传播活动,推动校园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实现“唱读讲传”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精品化,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的有效载体,成为学校塑魂工程和素质教育创新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活动的号召力、感染力、影响力。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坚持和不断完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艺术的资源与人才优势,开展文艺创作,培育文学精品和文艺品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建设丰富、健康、干净的校园网络文化。
(三)加强艺术、体育教育
开齐、开足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课时。从年春季学期起,在中小学适当增加音乐、美术(书法艺术)课时;年始,在师范学校开设公共艺术课,逐步在其他中职学校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深入实施中小学体育、艺术和科技创新“2+2”项目计划,让每个中小学生具备一项艺术爱好特长。切实加强师资配备和培养工作。根据中小学、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课时增加的实际,逐年适当增加学校专兼职艺术教师。到2012年全区学校艺术教师配备率达到75%以上。加大艺术学科骨干教师市区级培训力度。培训和培养区、校级艺术骨干教师队伍100名,进一步发挥艺术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以文明学校和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巩固和提高文明学校创建水平
从年开始,实现全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评选活动全覆盖,通过抓细胞建设、档案建设、基本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校园文明程度。到2012年,全区100%建成区级以上文明学校。结合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实际,实施校园文明风尚引导工程,以“八荣八耻”为标尺培养师生道德风尚,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心和家庭责任感。着力推进“百万学生文明行动”。要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以“讲礼仪、讲卫生、讲秩序、讲诚信、讲爱心”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学习礼仪知识,争做文明公民”、“人人是形象,师生做表率;文明促发展,基础是教育”、“人人是形象,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小手牵大手,共做文明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家长文明互促”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素质。
四、创建规划
采用边建设边评估、以评估促建设的办法,从到2012年,分四个阶段推进:
(一)规划设计阶段(年1月——年3月)
区教委、各级各类学校分别开展研究和规划设计。
(二)试点示范阶段(年4月——年12月)
区教委选择2所幼儿园、5所普通高中、2所中职学校、8所初级中学及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小学先行一步,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标识文化环境建设实施30所学校。
(三)全面推广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2月)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建设人文校园。对各级各类学校创建工作进行过程督导。52所学校实施标识文化环境建设。
(四)验收评估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50所学校实施标识文化环境建设。按照“考核指标体系”(详见附件),对申报评估的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达标综合评估,即进行达标水平评估和特色评估。力争80%的学校通过评估验收。
五、考评验收
考评验收由一、二级指标、测评标准和测评方式所构成,考评内容包括组织领导、条件保障、人文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音乐体育艺术教育、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创新与人文关怀、人文校园标识环境建设、特色项目、总体效果十个方面,总分值为100分,考评采取打分制,学校得分在7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对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进行分类指导,各有侧重。
六、工作保障
(一)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人文校园建设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学校人人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总牵头,区文广新局、区委外宣办、都市报、区广播电视台、区科委、团区委、区文联全面配合。下设区人文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订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开展检查指导、考核评价等具体工作。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推进。
(二)落实投入保障
建立以区财政投入为主、学校自筹为辅的人文校园建设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人文校园建设专项资金,并逐年提高。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要将人文校园建设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统筹安排,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督导与评价考核
建立人文校园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制度。从年起,将人文校园建设纳入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绩效考核和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内容。加强对人文校园建设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区教委要定期和随机对人文校园建设进行过程性督导、阶段性评估和终结性验收。对特色突出、成效显著的学校,以及有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
【关键词】无形;有形;课程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046-02
“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整合案例研究”是我校(此处指“山东省新泰市天宝镇第一初级中学”,下文同)承担的2016年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KXJY2016A03008)。《岱岳学子讲坛》是我们课题组搜集到的泰安市第六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与其他校本课程不同,这门课程的呈现形式并不是装订成像教科书一样的教材,也不是翻印装潢豪华的讲义材料,而是字数仅仅几百字的实施方案。这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并不多见,它整合的特点有哪些?课题组决定对其展开分析研究。
一、课程展现
以下是《岱岳学子讲坛》的原文呈现:
“岱岳学子讲坛”课程实施方案
1. 课程宗旨
本课程旨在展示岱岳学子的风采和魅力,使其不断增长知识才干、拓宽视野,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一个更具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真正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性互动机制,最终把讲坛办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阵地和人文教育平台。
2. 课程理念:梦想陪伴青春,知识点亮人生
3. 课程适于对象:全校学生
4. 内容与形式
内容:本讲坛将立足以学生为本,紧密围绕学生最关注的学习、兴趣特长、生活实践、立志成才等各方面内容,分为四大版块,分别是:
(1)人文讲坛:传播新文化、新知识、新观点,包括读书(如经典名著、热销新作等)、文艺作品(如影片等)交流报告会等。
(2)励志讲坛:组织励志性内容(如优秀学生的学习之路讲述和人生畅想),激励学生自强、自立,正确面对人生逆境,积极拼搏,锐意进取,脚踏实地地规划人生之路。
(3)时政讲坛:组织时政性内容,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问题展开,增强学生对国内外大事的关注度,激发理国热情,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兴趣类讲坛:针对自己的爱好特长及某一方面的研究,互相交流研究成果。
形式:以展示讲述为主,面对面聊天为辅,交流互动为有益补充。
二、关于呈现形式的研究
《岱岳学子讲坛》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它并没有具体的载体,呈现形式仅仅是一份实施方案,寥寥四五百字的样子,它的载体几乎处于“无形”状态。这种呈现形式是否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需要?课程专家郭允t在其著作《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指出,实际上,许多校本课程不需要学生用教科书……他不主张学校组织人员开展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因为这样就会导致校本课程成为静态的教材编著,脱离学校、师生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而主张整合动态的资源,设置符合学校教育理念的课程与课程群(地位和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与评价等)。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现改为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王景华、杨璐二位教师,为了了解全省校本课程开发的状况,通过调研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认为在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上教师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学校及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只注重教材的编写,忽略了校本课程内在意义的挖掘,从而出现校本课程的“教材化”倾向。
段光来在研究了泰安市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之后,发表《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一文,文章抽取10个学校作为案例,对校本课程的表现形式进行汇总,见下表:
通过以上资料,我们认为,泰安市第六中学真正把握住了校本课程及其表现形式的内涵,他们以闻名遐迩的“东岳”(岱岳)为寄托,大举“岱岳”品牌,开发社区资源,不拘一格,以实施方案的形式开发出校本课程,是极具创造力的。
三、关于整合的研究
1. 目标的整合
(1)关键词:人文素养。释解: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国家颁布的各科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科教学要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但在落实人文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国家课程“统一性”太强,不可能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岱岳学子讲坛》弥补了这一不足,它通过“展示岱岳学子的风采和魅力”,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首要目标。
(2)关键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释解:课程目标不局限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是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岱岳学子多,所讲授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有励志的、有关于时政教育的、有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还有传播创新科学技术的。课程本身不是要求学生去掌握或精通哪一门,重要的是参与与体会,然后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形式的整合
P键词:讲坛。释解:本课程实施的形式是“讲坛”,“讲坛”最初是指集会时作为讲台的平台,后来逐渐引申为泛指演讲讨论的场所。我们认为,泰安市第六中学作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实验基地,它以“讲坛”这一形式去整合岱岳人才资源,挖掘人才潜能,把学校建成具有特色建设项目的人文教育平台,是具有创意和魄力的。我们研究该校文化时发现,该校在谈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时提到“岱岳讲坛”,谈及赏识文化和激励文化时提到“岱岳讲坛”,另外学校的基本理念和文化理念里面都或多或少地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仍然离不开“讲坛”这一形式。也就是说,该校对“讲坛”这一形式的整合是经过论证和实践检验了的,不是一时心血来潮随便说说,也不是局限于形式喊喊口号,而是贯穿于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体现了校本课程所特有的功效。
3. 内容的整合
关键词:人文、励志、时政、兴趣。释解:以上每个关键词代表一类整合的内容,内涵极其丰富。例如人文教育类既包括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古典名著、当前热销的现代新作等读书类,还包括戏曲、电影等文艺作品类,内容丰富,正是“实施方案”这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独特形式赋予了它强大的内涵,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4. 资源的整合
从课程实施方案上看不出任何的资源开发与整合,但正是这种“无形”的表白,字里行间蕴藏著强大的资源整合信息。如人才(人力)资源的整合,“岱岳学子”泛指的对象太多了,包括教师、学生、社区里面的技术专家和艺术家等。再如学校设施、设备等“有形”资源的整合,这些资源如何有计划地去组合、去开发为讲坛服务,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也是一门学问。
四、思考
1. 关于“无形”
“无形”是从呈现方式上看,《岱岳学子讲坛》没有一个固定的载体,如自编教材、学习材料、讲义、校刊等,正是由于这种“无形”,它才赋予校本课程更具有生存的价值、更广阔的效能和多彩多姿的表现形式。课题组在该校调研时,遇到学校聘请泰山皮影戏第六代传人范正安做客“岱岳学子讲坛”,范正安大师携剧团一班人马边讲学边汇报演出,把皮影戏这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演变过程和传承的历史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校引起轰动。
2. 关于“有形”
“有形”是指《岱岳学子讲坛》作为校本课程,是有课程宗旨和课程理念的,它的宗旨就是通过“展示岱岳学子的风采和魅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创造一个更具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性互动机制”。它的理念是通过系列讲坛活动,让学生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有理想、有梦想,即让“梦想陪伴青春”,带着这种理想和梦想去求知,通过求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即“知识点亮人生”。《岱岳学子讲坛》的这种宗旨与理念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的具体体现,把《岱岳学子讲坛》开发为校本课程正是体现了校本课程的独特功效与魅力,无论赋予它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其宗旨和理念是不变的,这一点不能动摇,从某种意义来说它是“有形”的。
为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依据《沙洋县中小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制定了《西湖小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在学校各个岗位推行了以“常规管理精细化”主题的活动。
活动实施分四个阶段进行:(一)全面动员,宣传发动。学习《沙洋县中小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西湖小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营造“深反思、抓细节、促质量”的浓厚氛围。(二)制定细则,完善制度。各科室、各年级、各学科按照学校《方案》,针对学校精细化管理内容、要求,全面梳理,制定《具体实施细则》,落实细节,开展工作。(三)推进实施。从管理流程的启动、分配、监控、评价等细节形成连续的流水线,建立精细化管理责任制。(四)检查验收,考核评价。通过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使学校的教职员工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促进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优化了办学软件,提升了学校的品质和形象。在“管理精细化”主题活动中,西湖小学逐渐完成了跨越式发展,开始走向“精品化”和“特色化”。
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小事做细,细事做精”。这里,侧重汇报我校精细化管理中,在“建美丽校园、建魅力教室”两个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创建美丽校园 营造文化氛围 凸显莲文化特色
为促进学校发展的特色化、精品化,我校在创建美丽校园活动中,紧扣一个“特”字,以“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育人有特长”为策略;以“莲文化”为元素,以“精细”为抓手,对“教室楼道、橱窗报栏、香樟树林、路径路灯、干道墙体”等校园景点进行了重点建设,以此带动了西湖小学校园环境的全面发展、深度发展。
1、翻新“教室楼道”:整个教学楼,从1到4楼,每一层楼道,每一间教室,都以“莲”文化为校园文化,置古诗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安置玻璃宣传牌,主题:是“励志”和“安全”。东西台阶,置6块小标牌——“轻声、慢步、靠右行”,时时提醒学生上下楼梯的礼仪常规。整个教学楼,从楼道到教室到办公室,共同营造出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凸显了我校的书画特色。
2、改造“橱窗报栏”:对 15米的报栏和40米的橱窗从头到脚进行改造和美化,使陈旧的设施焕发新的活力和青春。是师生展示书画成果、彰显个性的园地和窗口。书画作品定期交流展示,兀现了我校的书画特色。写一手好字,画一幅好画,在我校全体师生中蔚然成风。
3、建设“学生成长林”: 杉树树是我们学校的一道风景。怎样让它成为育人的教材,作为学生的成长林。主题为:“杉树林情怀”。在林间置1块不锈钢标牌和两条标语,设置了景观座椅,把这片树林建设成为“学生成长林”,让杉树成为学生寄托情怀的空间。
4、刷新“干道墙体”:在教学楼、学生食堂的南北两端的干道墙体上,置有6块巨幅宣传标牌。根据所在功能区的位置,配以适当的宣传主题。这些文化标牌,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真正体现了“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棵树都育人”的人文环境理念。
三、创建魅力教室 构建高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我校在“创建魅力课堂”活动中,以“高效课堂”为中心,以“少教多学,精讲精练”为策略,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1、常规管理精细化
常规管理做到“六化”——“优化”“细化”、“强化”、“详化”、“明化”、“实化”。
(1)、优化管理制度。(2)、细化领导分工。(3)、强化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实行“四备”、“三定”。“四备”——备教育教学理念、备教学策略和方法、备教育教学过程、备课堂训练设计。“三定”——定时间地点、定教学内容、定中心发言人。(4)、详化备课要求。提倡导学案。体现“少教多学”和“合作学习”的理念。(5)、明化备课检查方式。(6)、“实化”检查督促过程。常规管理重在落实,重在检查。教务处加大教学中的“备、教、辅、批、考、研”等六个环节工作的抽查力度,实行月检查制度。一月一检查,一月一公布,一月一小结,一月一评比。
2、氛围营造精细
(1)、环境标志显魅力。积极营造浓厚的课堂文化。做到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
①、精心制作班级名片、寄语。教室环境布置要体现“三化”——教化、诗化个性化。具体做到:前有国旗、班级格言、班级公约、班级之星等;后有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的黑板报。在图书角、学习园地等板块,设置特色专栏——心愿树、炫我风采、温馨班级日志等。每个板块由师生共同构思、设计、布置。
②、教室、门窗干净整洁,桌凳排列整齐,劳动工具摆放有序。学生卫生习惯好,体貌端庄、衣着得体,无吃零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不良行为。
(2)、制度建设扬魅力
确立班级公约,约束学生言行。在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公约、日常量化管理制度等激励机制,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3、教学质量精品化
在“魅力教室、高效课堂”活动推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飞速发展。2018年六年级统考在沙洋县中心校中获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这凝聚着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师德师风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教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近年来,社会和学生对高校师德师风的总体评价是好的,但也不排除师德师风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不安心本职工作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各类学校针对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了实施方案、工作方案和奖励制度,但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及实施仍存在很多不足,不能将“长效”进行下去,导致师德师风具有瞬时效应和短暂效应,在教师和学生中影响力不够。针对这种现象,2014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就深刻认识新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会成为当下高校内涵建设的常态工作,是引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社会发展与进步需求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备工作。
一、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2014年教育部的“意见”中规定,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促进高校教师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师德为上,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找准与高校教师思想的共鸣点,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贴近性,培育高校教师高尚道德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关注高校教师发展诉求和价值愿望,落实高校教师主体地位,激发高校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改进创新,不断探索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规律特点,善于运用高校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
自“意见”以来,同满宏认为,从师者的内在和外在环境分析后,应从多角度思考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即从招聘、考核与激励、培训等环节,全方位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学校和社会都满意的的高校师德师风氛围。并重点强调,实践层面的重要性、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及激励保障的力度,并最终形成人性化、自律化的师德师风常态效果。牛乐德等结合实证调查的结果分析,提出了深入探讨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强调提高教师待遇、适当激励和完善管理机制是塑造良好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关键。李娜也着重认为,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教育现状,建立长效机制的师德师风,应在完善政策机制,建立强硬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在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方面,真正实现师德师风的常态化。
2013年,李明芳和赵志伟等认为,应注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教育机制、示范机制、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在重点强调培养青年教师时,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包括一线所有教师、教辅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应属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对象。其它研究者认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应注重激励制度和完善制度。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调激励、提高、考评和示范等成为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已成为当下高等学校适应环境发展的必然。在良好、长效的师德师风教育环境下,可以解决诸多的教师教育观念不强问题、责任心不高的工作态度,最主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健康、向上的受教育环境,使教师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二、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
我校2007年制定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农垦校党发〔2007〕18号),2009年制定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年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自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颁布以来,先后涌现了以王永珍和王霞为代表的9名省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和楷模,成为引领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表率。进一步激励我校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事业,增强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我校还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人事处和教务处、二级学院等机构负责,全面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的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
但是,我校还没有实施“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师德师风的建设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奖惩机制不健全,宣传力度不足等方面弊端。这些不足也可能是许多学校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因此,寻求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新模式成为当前教育背景下高校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三、基于“制度+平台”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新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分析我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现状与不足,提出构建“制度+平台”师德师风建设模式,希望实现真正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态势,以期为提高我校内涵建设水平,促进教师整体水平和素质提高,积极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提供指导。
1.“制度+平台”模式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方案
“制度+平台”模式是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的文件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中提到的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六项举措为制度依据,为建立我校常态的师德师风运行体系,构建形成长效的“制度+平台”师德师风运行模式,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
构建“制度+平台” 模式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运行机制,体现制度建设,包括有效的监督和激励,也包含良性与人文的平台建设,将师德师风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生活,既符合教育部“意见”的原则要求和举措要求,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吻合。
2.良性的制度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保障
良性的监督和激励制度建设是执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保障。每所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执行工作组可能不尽相同(见表1),有工会、宣传部、人事处或多部门联合办公,其中,华中农业大学较早的提出《华中农业大学建立健全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校党发〔2014〕51号)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
比较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机制,多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师风与评优、职称和教学紧密相连,使得师德师风成为评价教师好坏的“硬指标”。同时,借助于各学校完善的校、院、学生三级师德师风评级机制,将监督机制浸入到教学单位和课堂,将每位管理人员和学生纳入评选系统。借此评价方法,将良好、人性的监督制度用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即教学活动与评价活动紧密结合,使得监督制度更为有效人性化、具象化和大众化。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阶段成果和榜样的作用,长效机制模式中也应注重完善师德师风激励制度。通过制定师风师德评比、师风师德周等具体形式,评选优秀师德师风标兵和教书育人典范,让榜样的力量引导和辐射至全体教师,建设高素质的育人典范。传统的激励范例是仅利用教师节时间评比先进,不能将激励的原动力置于平时的教学活动。因此,应利用身边的教师师德师风典型事例,按周、月等不等时间内进行评定和宣传,将评比激励具象化和平常化更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态化和长效进行。因此,以“长效”为目标,通过监督和激励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方面的思考,找到这种常态下“长效”机制的运行关键点,并希望最终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升高校教师整体师德师风水平。
3.现代的交流平台可促进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常态化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信息交流平台迅速、快捷而有效。“平台”模式内容是形成以网络和硬件两种形式的宣传平台,将“平台”印在校园网、手机微信、教室、教学区里,宣扬身边的师德师风楷模和事迹,培育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对教师起到长效的促进效果,拉近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距离,并最终提升高校整体育人水平,提高高校知名度和竞争力。
通过这种平台建设,将传统的条幅和版画与现代的网络和微信结合,创新师德师风宣传交流模式,强化榜样和领导的力量,监督组织和学生互动交流,扬长避短、广开言路,宣扬身边的师德师风楷模和事迹,培育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长效方式。
一、明确思路、统筹规划、有效实施学校文化建设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继承与创新发展思路,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群策群力,始终“以精神文化引导人,以环境文化熏陶人,以制度文化约束、激励、规范人,以人文文化培养人、教化人”为学校文化建设思路。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品位和创新,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活动,逐步构建具有棣花中心小学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使学校成为校园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浓厚、文化底蕴丰厚、各项制度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
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打造整洁优美的学校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学校文化的载体。我校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香化,都作为一种文化内涵的表象。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
一是学校成立“五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畅化”工程,使各项硬件设施做到整体规划、分别实施。学校硬化操场,绿化教师生活区,修建花园,构造人文景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加强校舍改造,优化育人环境;三是部室健全,管理规划,提供育人保障,学校不仅对已有的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少先队活动室、会议室等进行改造,增添设施、改造环境、营造氛围。丰富了我校的教育资源。通过物质文化教育和精神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套较为明确、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品位
曾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今天的校园应该是一个专门从事文化传承,积累和创新的地方,是一个理应进行“文化育人”的地方。要走好“文化育人”之路,就需要我们学会在认真做事的同时,用心去做好学校文化,用文化去引领学校的发展。文化是一种积淀,文化是一种灵魂。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学校文化是学校整体发展的命脉,学校文化建设是打造学校品牌,走向明校的必由之路。我校注重文化提升内涵,特色彰显魅力。
一、学校基本情况
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位于黄河路21号,始建于1942年,占地面积为10200平方米,拥有24个教学班。1700多学生。60多位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学校环境优美舒适,办学理念清晰,培养目标明确。拥有两支优秀的团队:一支高素质、团结进取、服务意识强的领导班子;一支师德高、业务精、奋发向上、积极创新的教师团队。
办学理念:构筑幸福学习生活 追求幸福教育人生,
培养目标:全面发展 突出个性
校训:厚德 励志 笃学 善美
校风:创新 共进
教风:博勤 严逸
学风:勤思 乐学
二、文化提升内涵 特色彰显魅力
我校成立“学校文化建设专题项目小组”,组织开展班子成员、教师、学生、家长层面全员性的“学校文化建设调查”活动,收集意见与建议,诊断学校现状,整理学校历史、了解学校传统,联系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做到关注学校文化的传承,切合学校实际,找准学校文化的精神,注重文化建设的细节,突出文化建设的特色,合理把握时间,长短期有机结合、一步一步循序推进。
(一)环境文化-----展现学校风采
在依托学校大的办学理念以及依托学校外部环境整体基调的基础上,学校不断改变办学条件,营造舒适优美的环境。进行塑胶操场的升级改造,安装健身器材,粉刷教楼外墙等,建设两个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理科与数学仪器、体育器材室等,来不断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我们着眼发展,每一步都经过认真的思考与斟酌。从细节入手注重环境文化对师生的启迪熏陶功能。
如:学校大门入口,呈现黄底红字的水晶字:“六年筑基 成就一生”。其内涵之一:教师一生投入教育,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小学六年的基础;其内涵之二:学生通过自己六年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打下坚实的基础,来成就自己的一生。让人一目了然,很清楚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实质。
学校南围墙建设砂岩材质的“主题浮雕励志墙”,并在其中呈现办学理念、学校的校训,形象直观、寓意深刻的画面,激励着学生,徳以立身,学以报国。
在办学理念渗透于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同时,并在校园北教学楼上,醒目的呈现。“构筑幸福学习生活 追求幸福教育人生”的办学理念。诠释着我校一种教育实质的追求,力争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激励教师在教育生涯中追求职业的幸福感;激励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在轻松的学习环境里,拥有幸福的学习生活。
(二)管理文化-----体现人文关怀
管理文化体现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踏实细致的管理作风;催人奋进的管理精神;润物无声的管理方式。主张以沟通为交流方式,达到工作中有章可循,生活中有情可暖,处处体现人文关怀。让教师愉悦,使学生快乐。
(三)教师文化-----营造团结 进取 智慧 共进的团队。
围绕“博勤、严逸”的教风,倡导教师“含爱生情怀 有育人智慧”;倡导教师锤炼优秀的专业素养,有宽广深厚的教师专业知识:广博得普通文化知识;足够的所教学科知识,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知识的沟通与融合。有纯熟的专业技能:熟练地教学技巧;良好的教学能力。有特有的专业情意:专业理想(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专业情操(励志情操“光荣感、使命感”和道德情操“责任感、义务感”);做到团结进取、敬业爱岗、专业博学 、教有特长,注重师德教育,注重素养提升,注重书香陶冶,通过采取专家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实践磨练、自我反思等措施,增强教师内涵。提升教师个人素养,形成专业的教师团队。并尤其关注学校骨干教师以及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通过参与课标解读,专题业务学习,自主研读教育文献,参与扎实的校本教研,课型研磨,自我反思,勤于笔耕等多种形式,努力成长,成为有思想,有内涵的教师。拥有内涵美。教育是一种可以给人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注重教师文化建设,让大家拥有乐观的心态、纯真的爱心、扎实的基本功,会对学生、对同事、对家人、对社会产生积极地正面的影响,人人都成为幸福的创造者,校园也真正成了学生的乐园,教师的家园。一会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教师自己书籍。
(四)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研文化----突出实、活、新实:规范性、实效性;
活:内容活、形式活;
新:新观念、新创造。
我校注重学科能力建设,注重规范课堂常规,注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向每一个四十分钟要质量。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进行课型研讨,开展有效课堂的实验研究,提升教师创造性运用教材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机智。实现学科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凸显学科教学的实效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并以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比如:诵读比赛,蓓蕾杯书法大赛,学数学用数学比赛,英语书写比赛,科技小报,校园歌手大赛,全员参与的体育以及趣味运动会。全员参与的文化周展示等,给予学生很好的展示平台,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构筑幸福的学习生活,追求幸福的教育人生。具体做法:
从规范入手,突出学校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研文化的实效性。
规范学校校本课程:我校校本课程有目前已有五个模块:文学百草园---侧重学生广泛的阅读以及正确的书写,我爱科学---侧重学生做中学理念的培养,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想象与美—侧重儿童创造画的训练,健康成长---侧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快乐英语---侧重学生一二年级英语基础的奠定,为三年级的衔接做好铺垫,这些校本课程的教材来自于我们一线教师的心血,都是大家自己编写的,的确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至六年级的基本目标、实施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几种课型的模式。对于该课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分层次细化、优化途径、落实管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我校强势课程进行推动。
规范常规教研。学校对常规教研活动进行了细化。让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深化,比如在组内教研时包括“读书交流”、“主题研讨”、“近期安排”;在学科大教研活动时包括:“组内教研进展情况交流”、“学科共性特点(或问题)研讨”、“近期重要工作安排”。在常规教研时,做到小教研与大教研相结合,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相结合,课标研读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主题鲜明,时间地点固定,真正形成学校实效性的教研文化。
规范我校“大课间活动”。突出学校体育学科建设特色。加强“大课间”活动的创造性实施,建立了“学校统一领导、年级全力支持、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充分利用音乐的节奏感、感染力,营造活动氛围。用音乐代替指挥口令,融音乐与动作为一体。从下楼、集合、散开、团体操、自编操、结束、上楼,在相得益彰的音乐声中,我校的大课间有条不紊,快而有序。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陶冶了学生情操。如今结合《金水区中小学大课间实施方案》我们又进行创新。一会大家就可以看到。
(五)学生文化-----注重德育教育,突出以爱育德,以礼育德。
在认真贯彻落实“勤学、乐思”的学风,培养学生勤奋刻苦,乐与思考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德育教育是我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已经汇编学校的“爱之链”“星星火炬代代传”“班级特色名片”“黄河路第一小学德育教育手册之礼仪教育篇”等有型成果。在学校走廊、走道内都有德育故事等,时刻促进学生讲文明讲礼仪,学校汇编礼仪歌,如:早起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上课礼仪、家庭礼仪、待客礼仪、少先队礼仪等,让文明礼仪伴随学生的一生。
我校注重文化建设,并有规划、有计划、扎实的实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成效,不仅促进学校文化氛围越来越浓郁,而且真正意义上促进学校发展、提升。使校园更加有生机、有活力、有内涵、有魅力。并且,注重文化建设,促进教师工作生活积极性的提高,充分挖掘师生的潜力,在全体师生以及家长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大力协助下,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单位。郑州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人民满意学校评选先进单位等许多荣誉。
前期学校文化建设中点点滴滴的积淀,已赋予我校较为强大的生命力。在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中,我们还有很好的规划,将会在今后阶段目标中逐一落实,我们会通过潜心努力,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建设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继续有规划,有层次,有深度,脚踏实地进行文化建设,不断营造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持久的特色发展,为师生建设优秀的文化熏陶的场,让他们体会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到幸福的教育人生。也真正意义上让学校文化建设育人的功能淋漓尽致得以发挥。使学校文化升华为一种全方位塑造教育的生命文化,使我们的学生无限快乐健康,使我们的教师无比愉悦幸福,使我们的校园充满生机活力。
文化提升内涵,特色彰显魅力。为培养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个性突出,优秀的黄一人才,我们会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做到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章世虹主编 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手册(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一、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一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把教育事业的发展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健全领导机构,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镇教育发展总体规划》《****镇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的规定》《****镇创建和谐教育园区和百姓满意学校实施方案》《创建校园文化aaa级学校实施方案》《2007年教育工作计划及实施意见》等,确立了党委会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重大问题及时研究制度,领导干部包学校制度,人大政协视察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工作报告制度,并且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实行目标责任制,围绕教育的投入和发展,镇政府与各管区、村委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村镇各级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局面。
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近年来,我镇不断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泰安*中、****二中、中心小学等九处学校的专用教室和内部设施齐全,各类实验仪器,多媒体等电教器材,图书、音体美器材等,均达国家一类标准,其它各校均达国家二类标准,各仪器设备利用率达98%以上。实验教学、电化教学开设率100%,实验考试优秀率99%,各校都建立了校园网,教育工作指导中心建立了教育网站、设立教师博客,各中小学均可及时查看教育工作指导中心的通知,并进行在线交流。
今年,****学生公寓也已经破土动工,预计投入170万元,8月份竣工启用。
在加大投入上硬件的同时,我镇还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根据《校园环境管理评估细则》的标准要求提出了“把学校建成花园式校园”的具体要求,各中小学校园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二中的园林式学校,山阳小学的石刻景点,石楼小学的花园式校园,西****小学的净化管理,突显特色;****还启动了“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校园文化构建工程,建起了民俗文化展室。镇指导中心每学期两次对学校评估,纳入学校的量化考核,有力的促进了各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镇有8处学校被评为市“校园文化建设aaa级单位”,9处学校被评为区“百姓满意学校”。
三、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一)以制度为标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两办《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了《****镇2007年教职工聘任实施方案》,由镇教代会通过并实施。严格落实校长竞聘制、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出台了《****镇教职工队伍管理意见》,确立了《教师向学生宣誓制度》《教师评价方案》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教师队伍,充分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二)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师德作风建设。
1、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总书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落实了“教师行为十不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认真开展师德民主评议活动和百姓满意教师考评活动,建立了科学高效的师德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实行学生评教制度、家长评教制度、教师互评制度等,使广大教师真正树立了“育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各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思想、作风、纪律”三整顿活动,围绕“校荣我荣”展开大讨论,让广大教师明确认识到——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行为就是“为人师表”,教师的伟大在于“关爱学生”,让我镇教师升华自己,有力的加强了全镇教职工思想作风建设。
3、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十佳师德标兵”评选和“第六个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制定了《****镇第六个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校深入开展这项活动,并在去年10月份,由教育工会发起,组成师德报告巡讲团,到全镇各校进行巡回演讲,使广大教师从“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尊重家长”等方面提高了认识,促进了我镇师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4、我们经常开展“参观身边名校,开设校长论坛”活动,组织全体校长,到****、十中、十五中等学校实地参观学习,就“如何加强学校管理,创建和谐校园”做了深入的交流,开阔了校长的管理视野,强化了创建品牌化学校的意识。
5、我们结合全市开展的“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教育活动,组织全镇教师认真学习、查摆问题,为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形成树正气、求上进、干事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以培训为手段,促进师资水平提高。
以上措施的贯彻执行,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建立一支“目标统一、团结一心、一身正气、一股干劲”的干部队伍和一支“敬业爱校、精业爱生、乐业爱岗”的教师队伍,以保证我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四、不断强化安全意识,细化安全管理,为实施素质教育保驾护航
1、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制度,镇教育工作指导中心与各中小学、幼儿园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全镇中小学都完善了安全制度、检查制度、汇报制度,建立了应急预案机制,健全了安全档案,责任明确,落实到人,坚持做到安全工作“细抓、实抓、严抓、常抓”。
2、要求各校配备必要的安全器材,不断检查,及时更换,定期对整个校园进行彻底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限时整改,不留死角。
3、充分利用壁报栏、黑板报、广播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定期进行安全逃生演练和艾滋病“换水游戏实验”,让广大师生牢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古训。
4、07年11月30日,全镇中小学校长、成教中心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指导中心全体成员在省级规范化学校石楼小学召开安全教育现场会,通过学习石楼小学的安全教育创新课题、档案材料管理和安全自救逃生演练,有效的提高了学校领导的安全教育意识。
5、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和镇二中,专门从保安公司聘请保安员,对门卫、校院轮流值班、巡逻,并积极与派出所联系,设立校园警务室,有效的净化了校园环境。
五、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归宿
(一)依法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1、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40条和各级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做到了“五个坚决杜绝”: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坚决杜绝双休日、节假日加班加点补习文化课;坚决杜绝随意增减课程、增减课时;坚决杜绝不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坚决杜绝说做不一,弄虚作假,严重违犯办学规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功利主义思想。
2、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主建设,成立了教育工会,建立健全了学校工会组织,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教代会,镇教育工会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进一步完善了工会网络组织,细化了工会职能,完善了《****镇教育工会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并逐级签定工会工作目标责任书,重大问题由教代会或全体教职工讨论通过。
3、我镇按照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部分课本费,严格落实“一免一补”,严格执行山东省一费制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07年下半年,免除了所有在校生的课本费,贫困学生救助面积达到上级标准,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区教育财务管理中心”管理,确保到户到校,专款专用,分别核算,各学校都及时公布校务、财务状况,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镇教委人员实行包保责任制,专人负责,每学期两次检查学校财务,学校的民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狠抓过程性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镇指导中心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镇中小学评估方案》并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切切实实地抓好教学管理工作。
1、建章立制,确立了《例会制度》《升国旗制度》《学生跑操宣誓制度》等,为规范学校管理提供了统一的尺度。
2、镇教研室每月对各校进行一次教学视导,各校实行“日查周评月汇总”制度。要求各校每周检查一次教案、作业,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总结。要求教师备课要规范,上课求实效;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善于在批改中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认真抓好听课、评课活动。
3、加强教研教改力度,向课堂要质量。我镇中小学成立了教研会,制定了《教研会职责》,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结合教师读书成长计划,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读书学习、设立课题、听课评课、外出考察、撰写论文等各种教研活动,让教师认识到了教改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在教学教研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积极争取了“德育教育学科化”区级实验课题,成功的召开了现场会,市教研室和泰山区教研室的领导对本课题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已正式立项为省级课题;八中开展的“语文主导式教学模式”成效显著;教委制定的“主导、自学、检测式教学模式”已经立项为省级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4、为加强薄弱学科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镇指导中心加大调配力度,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全镇小学在开全音、体、美等课程的基础上,为英语、计算机课配备了专职教师。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认真实施区教研室提出的“十个好”、“五个一”和“兴趣小组”活动,保证无体育课的当天,学生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各校利用“六一”、“十一”、“老人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开展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和德育教育活动,举行家长联谊会,建立了社会、家庭、学校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在去年十月份结束的区校园文化艺术体育节活动中,我镇总评第四名,并获得优秀奖;在区庆“七一”艺术展演中,参赛作品分获一、二等奖;在区拔河比赛中,获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二名;在泰安市中学生第十六届运动会上,高飞、徐杰分获800米和1500米银牌,为****增光添彩。
8、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去年中考升入重点高中349人,升学率为95%。去年高考,我镇有198名同学金榜题名,进入大学深造,其中李运猛、禇昌鹏等60余人考入清华、中国海洋等全国名牌重点大学。这与我镇的义务教育基础是分不开的。
六、抓好幼教,发展成教,做好素质教育的准备和延伸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下,我镇的成教、幼教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2、认真贯彻市区关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镇制定了《****镇关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了《****镇幼儿园督导评估方案》《****镇幼儿园常规管理要求》,每学期两次对幼儿园进行综合督导评估;在全镇范围内公开竞聘园长,狠抓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利用暑假,聘请专家,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业务培训。
总之,我镇教育正朝教育四化的轨道,改革与创新的发展着,不断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规范化学校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渗透新的管理理念,采取制度引导与人文管理相结合,强化内部管理。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锐意改革,广大教师爱岗敬业、默默耕耘,全镇学生心怀理想、勇于进取,全镇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具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丰富内涵,为了创设全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书海中,扩大知识源,亲近母语,提高语文素养。同时通过开展课外阅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学校力争通过书香校园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扎扎实实地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从而也有效推动校风校纪的建设
二、活动目标: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务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行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学校,阅读型家庭的建设。
三、活动主题
全员阅读,领悟方法,同享快乐 ;润泽经典,濡养心灵 ,积淀生命。
四、活动措施:
1.加强组织。
建立以校长为主的阅读组织机构;班级要有阅读组织,班主任、语文老师要负主要责任,同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学生任读书组织委员。
(1)、创建书香校园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2)、创建书香校园实施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员: 各班班主任及全体语文教师
2.营造氛围。
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班级要加强“书画班级”环境建设,要有阅读园地,各类表册制度,黑板报、图书角等符合班级的特点,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3.落实活动。
(1)建设班级图书角。
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以语文教师为主)相互配合,协作建设好自己的图书角,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柜,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很多漫画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严禁各类漫画书进入校园,作文选之类的书也要有选择的入柜)。
(2)保证阅读时间。
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间阅读、托管、双休日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3)明确阅读要求。
要求学生: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有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级摘抄精美词句、名人名言等;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篇、名人名言、警句、歇后语等。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4)开展阅读活动。
设立“校园读书月”。每学期设一个“校园读书月”,本学期设9月份为“校园读书月”,其主题为“书香伴我行”。
开好“班级读书会”。各班每周或间周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开展其他各类读书活动。根据每学期定的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充分发挥宣传效益平台。有效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和校园网的作用,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4.落实评价。
(1)建立学生的“读书成长册”。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栏目设计如:个人小档案,读书计划书、家校联系卡、读书笔记、读书获奖记载等。每学期一本。班主任做到三个一:即,“每周一检查,每月一整理,每学期一装订。
(2)学校每学期要进行“读书明显”、“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学校将把各班“书香校园”建设情况纳入评估项目。同时,不定期开展阶段性的系列交流和评比活动。
5.档案整理。
以班为单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协助教导处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五、时间安排:
“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9月—10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初步改变校园环境,教导处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6月,为重点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是:完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教导处将不定期地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和参加市镇级组织的活动。
第三阶段:2011年7月,为总结评估阶段。
主要任务是:总结本次活动的具体做法(含各班总结),好的经验在全校交流推广,参加镇组织的相关展示、评比、总结和评估活动。
六、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
各班要把读书活动作为推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读书活动的组织实施,成立专门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小组充分调动班干部和学生的积极作用为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2.规范管理。
学校把此项活动纳入常规工作进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各班要有创建计划、相关制度、活动记载、成果汇报等,协助各科组和教导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确保落实。
各班级要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不断创新、长抓不懈”为原则,各个科组,各个班级、各个学生、各位教师全员参与,以班主任广泛发动,辐射家长,力求读书活动收到实效。
附 :活动口号
1、与好书交朋友。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4、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涵养人文精神。
5、我阅读,我快乐!我读书,我成长!
6、让读书成为最美丽的校园风景线!
7、读书--为你的心灵、智慧和品味插上腾飞的翅膀。
8、品读书滋味,悟读书乐趣 。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坚持以提高“五率”为目标,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促发展、以质量检验发展的意识,努力提高教育工作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认真分析我乡教育工作质量现状,进一步理清提升质量的思路,研究提升质量的措施,探索建立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使“提升质量年”活动成为全乡教育质量深入调研的过程,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过程,探索建立教育质量长效机制的过程。
二、主要内容
1、提升学校德育工作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加强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县情乡情教育,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把课堂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重视教学设计检查评定,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加强常态课的管理与监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质量。全乡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有实效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课题去研究,并通过课题成果交流、展示、评比等活动激发研究热情,加快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直接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4、提升信息技术保障质量。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稳步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实施好全省农村中学实验室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强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做好电教经费统筹管理与使用工作,加快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让现代教学手段充分为音、体、美、信息技术、英语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课堂开设提供服务。
5、提升教育教学评价质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人才成长规律,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要在改变百分制、减少考试数量、评语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
6、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质量。培育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建设一批寓意深刻、内涵鲜明的校园文化景观和设施,优化美化亮化校园环境,努力建设绿色生态校园,把教学育人与环境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勤奋、刻苦、自主学习的品质。
7、提升学校后勤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校园后勤管理水平。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后勤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扩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围绕师生需求提供便利、高效、优质服务,提高师生员工对后勤的满意度。
8、提升安全稳定工作质量。学校主要领导要切实承担起学校安全稳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安全稳定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完善工作机构,健全维稳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形势研判,定期排查安全隐患,提高维稳工作的针对性。建立健全制度,畅通师生意见反映渠道,及时化解矛盾,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9、提升班子办学治校质量。学校领导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先进办学理念,掌握先进管理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勤于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努力提升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力。
10、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办法,引导教师聚精会神教书育人。中小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教学互助组、教学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三、实施步骤与方法
“提升质量年”活动从2010年4月开始,年底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阶段(2010年4月1日—4月30日)
1、制度方案。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制定《“提升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各中小学的实施方案,请于2010年4月12日前报中心学校“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组织动员。全乡各中小学要召开“提升质量年”活动动员会,部署活动实施工作。
3、开展学习讨论。采取召开交流会、研讨会、座谈会、专题辅导、专家讲座以及个人自学等形式,围绕“十个提升”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把思想统一到提升质量,提高“五率”,办人民满意教育上来。
(二)实施阶段(2010年5月1日—11月30日)
1、开展五项活动。围绕“十个提升”内容,努力在教育督导迎省检、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特色学校创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发等活动中提升工作质量,检验活动成效。
2、组织调查研究。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征集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分析影响工作质量的原因,提出提升教育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3、提出质量报告。全乡各中小学要写出有价值、有份量的教育质量分析报告,于10月20日前上报中心学校“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4、探索建立提升质量的长效机制。为巩固“提升质量年”活动成效,探索建立提升质量长效机制,中心学校和全乡各中小学要积极参与由局机关相关股室牵头的探索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备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有效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各校要把公用经费最大限度地向提高教育质量倾斜,将公用经费的一定比例用于奖励提升质量。
(三)总结阶段(2010年12月1日—12月30日)
“提升质量年”活动基本结束时,各校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着重总结通过活动查找到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思路,采取了什么措施、建立了什么制度、解决了什么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效,并形成总结报告。全乡各中小学的总结报告请在2010年12月5日前上报中心学校“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中心学校成立“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程节新校长任组长,陈希平、汪恒龙二位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查落实。
全乡各中小学都要成立相应机构,把此项活动纳入年度工作总体目标,确保“提升质量年”活动取得实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绿化理念,大力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大力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大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大力提升城区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形成树有高度、林有厚度、绿有浓度、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城乡一体绿化新体系,进一步彰显“森林谱,花园副中心”特色魅力。
二、创建原则
1、党委、政府组织原则。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全局出发,在区创建领导小组的具体组织下开展工作,以确保创建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2、全民参与原则。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全区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支持、参与创建工作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3、目标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要求,制定我区创建目标和任务。
4、分步实施原则。根据创建的不同阶段、不同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推进,使创建工作合理、高效、有序开展。
5、统筹兼顾原则。创建工作要与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森林城乡、花园”建设紧密结合、统筹推进。
三、创建目标
年启动创建工作,力争通过三年的创建,到年全面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并通过国检验收。主要目标为:
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
2、湖泊、水库等水体沿岸绿化率达到80%以上。
3、道路绿化率达到90%以上,形成与周边环境与人文景观相协调的绿色通道网络。
4、城市森林建设树种丰富,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城市森林自然度不低于0.5。
5、建成区内有多处以各类公园、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城区建有能满足市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的生态旅游休闲场所。
6、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0%以上;广泛开展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继续扩大“三八林”、“友谊林”等各类纪念林基地建设。
7、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对全区的古树名木全面实行普查建档、挂牌保护;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民知晓率达到90%以上,支持率达到80%以上。
四、组织机构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由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城建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同时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实施组、督察组、宣传组、资料组。
(一)综合组职责:主要负责我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整体计划,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方案,申请专项资金。(责任单位:区城建局)
(二)实施组职责: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的要求,提出相关配套工程实施意见,协调各部门落实配套工程和综合整治。(责任单位:区城建局、各街办、镇(园))
(三)督察组职责: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的要求,督促检查有关单位创建工作,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责任单位:区创建办、区监察局)
(四)宣传组职责: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方案,编印各种宣传手册,组织媒体做好宣传工作。(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
(五)资料组职责: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收集整理上报有关创建资料。(责任单位:区城建局、各街办、镇(园))
五、计划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年10月至年12月)
1、在谱辖区内的主要接点路口制作2—3块大型平面宣传广告;在社区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提高全区居民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知晓率。
2、召开全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
(二)具体实施阶段(年1月至年12月)
1、年1月一3月,按照创建目标任务开展创建工作,并对照创建标准认真开展自查。
2、迎接市创建办对我区创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对提出的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到位。
(三)迎检冲刺阶段(年1月至年4月)
1、年1月一2月,迎接市创建办对我区创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2、年2月一3月,全面完成迎接国检各项相关文件资料的整理和我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汇报材料。
3、年3月—4月,迎接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组检查评审。
六、工作重点
以“森林十创”工程为抓手,紧扣我区“文化发展示范区,繁荣城区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将创建与文化相结合,充分挖掘我区的文化资源,继续大力实施以“道路广场造绿、园区厂区扩绿、临街拆违还绿、街巷节点插绿、社区庭院增绿、村村户户参绿”六大工程的“普绿行动”。
(一)道路广场造绿工程。以道路广场绿化出风景为目标,一是在梅湖景区内规划出30亩左右土地,按照“森林公园”的标准,渗透山人的墨色文化,大面积地种植绿梅、红梅、腊梅等梅花品种为主景,用墨竹、刚竹、雷竹、凤尾竹等竹类为装饰,再配以草堂、景石、木凳等,将其打造成市民生态游憩、休闲的旅游胜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负离子的“城市森林绿肺”。二是以打造精品路,提升景观路为理念,通过加种乡土树种,以速生树樟树、栾树、法梧等乔木为主,合理搭配花灌,将南莲路、市场东路、青山湖南大道、南高公路、墅溪路等城区主次干道打造成“常绿和落叶并举、速生与慢生兼顾、林相和季相搭配、平面与立体结合”的都市绿色长廊,做到一条道路一道风景,一个广场一片生态景观。(责任单位:景区管委会、区城建局)
(二)园区厂区扩绿工程。按照“森林园区”的要求,在昌南工业园区、驻区企业厂区进行扩绿。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实施园区主干道两侧、主要路口的植树扩绿和重点绿化景点建设,增加具有造型美、色彩艳、气味香的乔花灌木品种和数量,同时与企业的特点相结合,挖掘企业文化内涵,建设出绿色生态园区和厂区。重点打造和提升昌南工业园内的包家花园广场、省火电、造币厂、都集团公司的绿化品位和文化内涵,达到“绿有浓度、林有厚度、树有高度、株有密度,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生态人文绿化景观效果。(责任单位:昌南工业园、驻区有关单位)
(三)临街拆违还绿工程。通过拆墙透绿的方式,加大对临街单位的绿化力度。引导和鼓励驻区单位、社区居民拆除封闭式的围墙,建设内外通透、造型优雅的外墙,并对围墙内的绿化进行完善,突出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大力种引观花观叶植物,提高绿化质量和品位。重点对都南大道华厦医院南面围墙、城路社区围墙和井冈山大道江铃立交桥日生豆奶厂围墙等处进行拆围后,以邮票绿地和街头小景的方式进行透绿,达到“满院绿色关不住,红花绿景人共享”的效果。(责任单位:区城建局、各街办、镇(园))
(四)街巷节点插绿工程。通过见缝插绿和添花、添景的方式,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加大街头节点、背街小巷的拆违还绿、绿地改造建设力度,完成全区各个街头、小巷、节点的绿化美化工程,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及小区充分利用闲置空地建设街头节点绿化景观。重点围绕徐孺子文化对徐孺子故里周边进行扩充改造后建设成徐孺子文化广场;拆除解放西路客隆店西侧和墅溪路慈母桥头东侧建筑,以休闲生态、绿色森林的主题打造出多处绿地广场,达到“街头节点出亮点,背街小巷现绿彩”的效果。(责任单位:区城建局、各街办、镇(园))
(五)社区庭院增绿工程。在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庭院进行平面绿化、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按照“森林单位”、“森林小区”、“森林校园”的要求,增加和丰富乔灌木品种和数量,进一步提升绿化品位,建设一批园林化单位和社区。重点对江联北社区、南耐社区、三波社区、新丰社区等社区以及对区政府和镇政府等单位庭院进行绿化改造提升,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达到“院院可以观绿、户户可以赏花”的效果。(责任单位:区城建局、区创建办、各街办、镇(园))
(六)村村户户参绿工程。按照“森林村庄”的标准和农村绿化上水平的要求,根据地形地貌和文化特点,结合新农村建设,采用自然式或规则式布局,利用房前屋后空隙地建设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小药园、小竹园和小游园,充分发挥绿化的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全区各乡村内主通道两侧各种植乔木2—3行,注重树种多样化,以乡土树种为主,树下种植1—2米绿化带,村周围建设10—50米宽的围村林,在村庄周围营造围村景观林、果木林或“以圃代林”。重点对黄溪村、城南村、万溪村实施绿化打造,使绿化率达到35%以上,形成“进村一条路、环村一片林、村中有公园、庭院花果香”的绿化格局,达到“村村绿树成荫,户户花果飘香”的效果。(责任单位:谱镇(园)、各村委会)
七、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营造氛围。各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上来,团结一心,奋发有为,按期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宣传部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渠道,在全区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从而最广泛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使生态文明、生态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使创建活动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和推进我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要建立健全创建目标管理责任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对创建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推动工作落实。要将创建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明确任务,统筹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各部门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创建工作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森林城乡、花园”建设,从各自担负的创建工作任务和职责出发,有计划分步骤安排好创建工作,切实做到统一指挥,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有效实施国家课程 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我校在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学什么、怎么学”,通过教材研究、高效课堂研究、综合实践课程研究,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
教材梳理研究。学校组织教师研读教材,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英语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分类梳理,编辑完成了语文、数学知识梳理校本培训教材。教材梳理研究,为教师开通了读懂教材的渠道,实现了理解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统一,为教与学的和谐引航。
高效课堂研究。我校为了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开展了高效课堂的研究。为了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语文、数学针对学科特点确定了五环节教学模式。语文教学模式为:设计预习前测导学解疑交流检测反馈课外延伸;数学教学模式为:前测访谈导学质疑合作交流解疑分层训练课后访谈。高效课堂研究实现了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统一,为教与学的和谐护航。
综合实践课程研究。为了拓宽综合实践课程实施途径,学校结合区域的资源优势自主创建13个课程基地,并编制了《大峪一小综合实践课程基地活动手册》,包含基地简介、课程实施方案、学生评价三部分。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个年级每学年选择两个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把教材中相同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实施方案,使活动有主题、成系列、见成果。
创造性实施地方课程 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
学校结合书香校园建设,努力打造书法特色课程,安排专职教师成立了小书画家协会,并邀请社会各界书画爱好者为协会的顾问,学校也因此成为门头沟区书协的团体会员校。协会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书法作品展览、写春联等活动,给学生、教师、家长中的书画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
门头沟区地方课程中有环保生态教育、素质教育拓展、劳动艺术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主要依托灵溪生态环保教育基地、琉璃渠劳动艺术教育基地、雁翅素质教育拓展训练基地、斋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四个地方课程教育基地完成。学校还确定了 “亲近自然,绿色环保;感受、传承琉璃文化;锻炼意志,体验合作;尊重历史,培养责任”四个活动主题,进行拓展学习。
地方课程的创造性实施,使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效衔接,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特色化实施校本课程 满足师生个性化发展
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办学理念为指导,围绕书香校园建设,开设了“人文素养、健体益智、艺术素养、巧手实践、学科拓展”5大类33门校本课程,实现 “传承文化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健康聪慧、多才多艺温文尔雅、实践体验丰富生活、品诗读书滋养心灵”5个目标。
课程分为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必修课程有古诗文诵读、班本诵读等。选修课程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低、中、高年级段设置。校本课程开课前,学校举行“我逛校本课程超市”活动,组织教师们现场进行课程内容的介绍和演示,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