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范文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村区域经济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村区域经济管理

篇1

关键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构建

社区是社会的组织细胞,也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国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又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战略基点,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表明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及基层组织、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重大转型,从村民自治过渡到社区自治、从行政和生产共同体迈向社会生活共同体,管理方式也逐步从政府主导的单中心治理转变为政社分工与合作共治的多中心治理。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通过集中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并在此过程中让农民主动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从而让农民既不远离土地,又能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

二、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社区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许多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还比较陌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认为农村社区建设是图形式走过场。许多农村社区并没有专业的管理机构,多数还是以村务管理老办法来对待,社区管理不到位。大多数村干部没有受过社区管理的相关培训,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社区管理,容易以老眼光来看待新问题,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2、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有些地方在农村社区运行机制上,村级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弱,没有形成便捷有效的社区建设的参与机制。

3、公共服务薄弱,服务水平不高。城市居民通过城市社区享受到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农村社区还没有纳入市政管理范畴,不能享受城市社区待遇,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上仍显不足,如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以及农民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便民服务资源相对比较薄弱,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乡村管理服务向社区管理服务的转变。

4、社区意识淡薄,居民文明程度不高。社区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管理办法和创新意识,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均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不少地方都配备了大学生助理,对社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但仍不能适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的需要。

5、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城市。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不足。一是政府投入不足。二是村级投入不足。三是社会投入不足。

6、社区文化缺失,业余生活单调。

三、实现农村社区有效管理的创新及路径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以生活方式转变带动生产方式转变,因此,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就在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路径选择。深入推进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

1、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领导机制。要将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将农村社区建设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

2、积极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以村民自治为基础、将村民自治引入社区建设,使村民在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社区建设活动中享有话语权、参与权,这样必然有助于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切实提高农村社区管理水平。

3、培育公民意识和社区文化中有所作为。在社区管理模式上,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管理于自治之中,发展公民意识,培育社区文化;社区一般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文娱、体育、科技、教育服务;社区环境整治。并使志愿服务及社会工作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的服务、文化活动和协调、以促进社区内的公共参与,从而培育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的幸福感。

篇2

[关键词]教育共同体;农村社区教育;农民素质;管理机制;政府主导

加快培养有文化、有责任感、有上进心和公益心的高素质新农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鉴于此,从2008年起,四川省郫县积极转变政府公共治理模式,在发现、开发农村社区教育新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构建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有效整合了农村社区各种教育资源,初步形成了新农民培养的崭新模式。

郫县构建的政府主导型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是对教育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新农民素质培养体系的核心推动力。“教育共同体是区域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模式。”[1]这种关系就是合作。它主张政府放弃垄断或独自包揽教育的传统做法,逐步退出微观办学过程,通过价值引导、资源配置、制度设计、信息服务、平等对话等方式,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已存在于农村社区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会协会以及个体成员等教育力量,构建别具特色的农村社区教育自治组织。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和实践,郫县以政府主导为核心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机制改革和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经验。

一、树立大教育观,发现农村社区教育新资源

这里的“发现”在郫县农村社区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探索中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义。从动机层面分析,它体现了“大教育观”,认可“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冰山一角”,[2]带着对“教育”等于“学校教育”的批判意识才可能去发现农村新教育资源,即一切可被开发利用来实现农村教育价值的社会因素和条件;“发现”又相对于“主办”而言,它是政府主导的核心理念,是放弃垄断和独自包揽农民教育责任的开端,充分体现了有限政府和新公共治理理论的核心理念;从结果层面上分析,发现3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经济基础变化、形成的教育发展新资源和新形式是构建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以及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规律,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农民素质提升政策。

通过对郫县165个村或社区教育状况的调研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积聚了丰富的可供开拓的新教育资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各种村镇组织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每村投资80万~150万元建设文化活动室或中心,仅此项建设全县投资超过2亿元,活动超过100项;二是农村的社会服务体系,如就业保障工作站、便民服务站;三是党政部门的社区教育宣传与社会服务,全年举办活动达170项,如“警校共育”、法制学校、妇女学校等开展的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四是县级群团组织,包括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未保委、老龄委等,积累了丰富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与经验;五是驻农村社区的企事业机构,尤其是驻郫的19所大学与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开展了大量的社区教育活动;六是高校学生志愿者和NGO志愿者密切关注农村社区教育,仅西部大开发“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就有330名志愿者在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服务,同时每年超过6000人次的大学生志愿者与农家和农户开展结对帮扶。新教育资源的发现与大教育观的普遍树立是分不开的,反过来又促进人们对大教育观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基于利益共振,创建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

在对郫县广大农村地区的非学校教育资源和形式的进一步细致分析后,我们发现不同的教育主体有着不同的行为动机与利益诉求。政府部门开展农民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是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例如公安与司法部门开展的“警校共育”生存教育活动以及法制学校开展的普法活动等。NGO及其志愿者,如成都河流协会在安龙村开展的以“绿色学校”为主题的环保教育活动,他们的动力则主要来源于成都河流协会的章程规定和志愿者对环保工作的热情;驻郫县19所高校学生志愿者以轮岗的形式在社区开展各类有利于农民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其内在动力一方面是承担社区服务的职能,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部分有社会责任的盈利企业,如高福记公司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对农民开展卫生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其是基于自身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合格劳动者。村级组织,如中国农家乐发源地郫县农科村,运用村规民俗广泛教育村民,其主要动机是维护和传承地方经济、文化活动模式与准则。

面对不同利益诉求的社区农民教育主体,政府如何有效地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是沿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努力寻求同一,还是另辟蹊径创新履职方式?经过不断地思考与探讨,我们认为,农村社区教育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与形成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合力之间并不冲突。为此,我们有选择地学习、改造了诺瓦克尔医院的倒金字塔型,[3]最终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农村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即政府有效推动农民素质提升的方式。

在创立的郫县政府主导型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模型中,工作运行机制发生了方向性变化:农村社区教育主体成为“老板”、成为社区教育的“发动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诉求来设计并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区教育活动;正式的公共教育机构(主要是学校)不再充当主导或领导的角色,而是强化了其配合和服务功能;政府在该模式中则充当“机长”的角色,只要农村社区教育主体合法、教育目的与内容不违背国家政策与法规,政府一般不干预各教育主体设计和实施的具体教育活动。政府高度信任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对各种社区教育活动不设定系统、刚性的考核指标体系,但重视受教育者的感受与评价,如受教育者有不良反映,则聘用专业评估组织予以客观评估;当社区教育主体提出某种条件要求时,政府才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资源优势予以帮助和扶持。

三、尊重农民意愿,建立社区教育和谐新关系

通过社区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本质是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它也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在教育主体与农村居民之间建立和谐的教育关系。这种关系既可以发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行政权威优势,又能够充分调动社区组织与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农村社区教育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

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分析,要追求农村社区教育关系的和谐与效率,仅仅考虑农村社区教育主体的利益诉求是不够的。因为作为受教育的农村居民对于自己接受什么样教育以及怎样接受教育有无可争议的话语权,他们有权利根据自己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自己的教育需求并得到满足。为此,无论是政府还是社区各教育主体都应当学会尊重农村居民的意愿。在某些情况下,还应当做出某种妥协以换取农村居民的信任与支持。

以成都市河流协会为例,它最初进入郫县农村社区的目的是保护河流并研究城市生态与河流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升农村居民环境意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于是,他们前期开展了系列调查活动,旨在了解村民对于环保教育的需求。但是,调查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村民的一致要求是想学跳舞,而不是任何形式的环保教育。面对这种冲突与差异,河流协会最终选择了尊重与妥协。在政府等各种渠道的帮助下,他们将著名的战旗文工团请到农村社区,让高水平的专业演员给当地村民辅导,随后又举办一系列盛大的文艺汇演,请农民自编、自导、自演……很快,河流协会这种尊重农民意愿的行动给他们带来了“甜头”:通过文艺汇演交流活动,河流协会工作人员取得了当地农民的信任,农民朋友开始主动了解河流协会的组织情况、活动宗旨等,并开始了解河流保护的相关知识。

当然,河流协会等社区教育主体倡导的尊重不等于放纵。在通过满足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他们在无形之中推广了自己的环保主张、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村民的行为,为后期的社区教育活动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日前,郫县农村社区成为成都市河流协会进行环保教育宣传的重要基地,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在县域内开展顺利,初步建成了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培养了一大批讲环保的高素质农民。另外,部分社区农民还走上了国际环保论坛,向世界展现了新世纪中国农民的新形象。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和谐农村社区教育关系的建立。

四、重新界定角色,赋予学校教育农民新职责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社区教育实践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命题下展开,[4]引发的是以学校为主导的社区教育研究路线,表现为家庭、社区对学校教育的配合。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区教育的独立地位在不断强大,而以学校为中心、采取课堂延伸的做法则不断地暴露出诸多弊端,如学校负担过重、出现学校话语霸权、教育活动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脱离等。在政府主导型的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中,我们不赞同以学校为中心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同时我们也不忽略学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教育共同体的关系模式,考虑到学校自身的专业优势,我们支持学校以农村社区教育的“平等”主体角色承担社区农民教育的责任。在实践中,大家亲切而形象地用“侦察员”、“秘书”、“教练”来重新界定学校在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中的角色与作用。

“侦察员”角色,是指学校承担信息枢纽的作用。一方面以专业的视觉挖掘新农民所应具备的理想素质及其教育缺口;另一方面,努力挖掘、发现、寻找社区农民教育的新形式、新资源。

“秘书”角色,是对于教育共同体中的政府作用而言的。这一职能在乡镇一级的社区教育共同体构建最为典型,体现为学校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为乡镇政府制订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如在郫县安德镇,每年都由两路口学校制订整个镇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活动计划,然后经社区教育共同体认可、批准后予以实施,该做法效果良好,得到了社区教育各方的认可与肯定。

“教练”角色,在某些农民社区教育主体有明确教育目标指向,但教育教学能力上有所欠缺的情况下,学校就自觉充当教育技能训练的角色。如在“警校共育”生存教育活动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学校就帮助公安部门设计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的教育形式(如电影观摩等),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农民的法律素养。

五、发挥比较优势,建设农村社区教育系统工程

与正规的公共教育体系相比较,农村社区教育具有主体多元、方式多样、活动丰富、发生在特定社会环境、与具体的社区活动密不可分等特点。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农村社区教育在提升农民素质的过程中,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为使其在新农民培养过程中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克服其偶发性与非系统性等弊端,郫县在建设社区农民教育系统工程上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由于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难以数量化的问题,是一个难以分解为低层次问题的社会经济系统。但运用软系统方法(SSM),把各试点社区构建教育共同体的探索,归纳总结为政府政策而行动,把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实际运作与设想升华为“根定义”模型,以此指导各基层政府教育活动,再以现场会方式达成研究人员与政府的共识后推向全县。通过对相关制度的建研制并固化,达到对农村社区教育全过程监督和约束的目的。

积极推广成熟工作经验。首先,确定试点农村社区。在全县选择10个镇的农村社区作为试点,按照教育共同体总体思路,各自围绕一个主题精心选择活动项目,一边研究活动一边推进工作。其次,从政府各职能部门入手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各试点农村社区现有的党团活动室、文化活动站、老年学校、法制学校、妇女学校以及家庭学校等资源同正规学校结成教育共同体,高校与企业的相关资源也配置到相应社区。教育共同体构建以后,以往政府各职能部门走过场似的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全部转变为依托学校进入农村社区的教育内容,增强了活动的教育意义。最后,以培养现代公民和新农民为重点,设计并开展社区道德素质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建设稳定的社区教育队伍。第一,工作推进队伍,在政府机构内部遴选一批热心教育的同志组成教育共同体工作委员会。第二,专家指导队伍,以教育专家为主建立专家指导队伍。第三,志愿服务队伍,以“一村一大学生”计划的全职志愿者为主体,关工委老同志、驻郫县19所高校学生、河流协会工作人员和企业员工等志愿者通过教育共同体各类活动参与农村社区教育。教育队伍内部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配合,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结构激发了队伍的活力和激情、增强了队伍的创造力和战斗力。稳定的教育队伍是不断深入推进农村社区教育、提升农民素质的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柯玲.农村教育共同体构建――基于成都郫县的探索和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5.

[2]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43.

篇3

关键词:质量评价;区域经济;管理;发展

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探讨是当前解决目标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通过对问题的采集和分析,总结出目标区域当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解决目标地区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质量评价

区域经济评价是区域经济管理的基本环节。我国长期在“摸着石头过河”指导思想下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只注重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工作,没有对经济方案效果进行评估,增加了区域经济理性控制难度,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区域经济系统均为经济评价的对象。区域经济管理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在经济管理中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经济管理系统运作。监控经济管理活动、提升经济管理质量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目的。作为区域经济管理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区域经济管理系统通过上级评价指标与第三方评级指标、根据区域经济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最终反馈,完整反应区域经济管理系统运行情况。

二、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社会中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是缓和社会矛盾、提升社会生产能力的关键。对社会发展来说,质量评价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对社会结构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催生作用下,我国出现一批先富群体,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增加了社会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能帮助决策部门分析当地经济运行情况、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并根据反馈信息完善社会福利、改革税务机制、缩小贫富差距。质量评价是缓和社会矛盾、清晰社会结构的重点内容。

(2)对安全形势的作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是现阶段人民关注的重点。三鹿奶粉事件增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程度,各个地区紧抓食品安全建设和监管力度,并不断取得成果,但层出不穷的毒螃蟹、毒豆芽、毒大米等报道依旧时常见诸报端。交通安全问题、医疗安全问题则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医疗安全问题同样困扰着正常的医疗保健秩序。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能细化安全管理环节、分配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办法,切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建设。通过质量评价,认清现阶段安全管理工作核心问题,提升安全形势管理整体水平。[1]

(3)对环境问题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自然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虽然国家不断推行新的政策,但我国环境问题依然堪忧。水资源污染严重、自然资源过度浪费、土地资源不断缩小,这些问题在不断缩小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在威胁人们的生存空间。通过进一步解析环境问题,剖析造成环境问题的核心原因,并借此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是弥补区域管理不足的关键,建立、完善区域经济管理势在必行。以质量评价为指导的区域经济管理,是提升区域经济管理合理性的重要保证。[2]在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经济管理讨论,则必须要改变传统模式中的“效率”观点,以“科学”指引下一步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效率”、“结果质量”两方面抓起,提升区域经济管理能力。

三、建立完善经济管理检验机制提升质量评价能力

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检验机制是提升质量评价能力的关键。区域经济管理工作重点是统筹各个地区、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经济管理检验机制是决策部门实现与区域实际情况相连接的媒介。对当前社会而言完善经济管理检验机制应该从下述几点入手:

(1)经济结构考察。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导致各地区的经济结构主体产业不同,以山西和云南为例,山西煤矿资源丰富,其主导产业自然是第二产业;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主导产业只能是第三产业。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受我国工业基础、人文环境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影响,各个地区都不可能出现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的情况,各个地区要开展第三产业建设调研,挖掘本地区人文、地理、历史、科学、自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结构优化。[3]因此,在经济结构考察过程中,要以当地环境因素与第三产业发展情况作为重要考察依据,为区域经济管理提供可借鉴的建议。对质量控制工作而言,要妥善分配当地产业结构布局,弥补产业结构失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推动区域经济改造升级。

(2)居民收入考察。居民收入是区域经济管理的重点,如果区域经济管理不能提升居民收入水平,那么整个区域经济管理就毫无意义。质量评价是评价居民收入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居民收入、社会福利制度,为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提出新的指导意见。区域经济管理必须要让社会各个阶层得到切实的利益,特别是现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维护这部分经济群体利益的工作更加艰巨。通过居民收入考察,判断本地居民收入情况,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强医疗保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维护大多数阶层主体的利益。

(3)市场运行方式管理。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诸多不足,与整体市场经济环境相比,区域经济市场运行方式管理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区域内部市场竞争激烈。二是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要严把市场运行方式管理质量控制,针对区域市场运行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区域市场运行性能。[4]政府要实现职能转变,推出市场管理条例,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指导完善市场组织结构,达到降低内部竞争压力、营造良好市场竞争氛围的目的。

四、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经济管理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5]在区域经济管理中,科学发展观能指导经济管理工作,提升质量评价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在区域经济管理中,要围绕服务于人民展开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生活所需问题。维护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利益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可以落实福利制度,使广大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改变传统形势下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局面。要改变传统“唯GDP至上”的思想,统筹环境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加强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卫生安全监管力度,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质量评价体系要紧抓社会服务能力、人民生活水平两方面内容,并以此作为评价区域经济管理的标准,全面分析经济管理工作的得与失,针对其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全面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管理要统筹区域内各经济主体的整体协调发展。在新形势下,协调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区域经济管理要协调区域内各地区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东西部共同发展;协调区域内各经济阶层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避免两极分化;协调区域发展与区域自然环境发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本区域与外区域的发展,实现各地区相互帮助,深化各地区间的交流,实现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双赢。质量评价体系要以上述内容为标准,展开经济管理讨论,为全面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以谋求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为主、深化地区自身经济改革为辅。通过各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本地区经济活力,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生产方式,推动管理方式的变革。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能力、管理制度中存在诸多不足,使市场经济弊端没有得到充分解决。[6]现阶段很多地区都存在产业结构相同、区域间市场竞争压力过大的情况,降低了区域经济质量。在区域经济管理中,首先要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区域内各企业竞争程度;其次要加强政府指引,降低市场经济弊端对本区域投资发展情况的影响。最后,要积极引导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本地产业市场竞争能力。

(3)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中“要效益,不要环境”的错误思想,树立正确观念,将环境考核、资源考核作为考核的重点。要革新生产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需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后,要树立长远发展观念,避免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未来发展的现象。在可持续发展中,区域经济管理的工作更加繁重:首先,区域经济管理要改变旧的管理思想,寻求管理指导方针和管理思想的变革。其次,要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后,要加强管理,实现长远发展。[7]繁重的区域经济管理工作对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质量评价体系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指导实践,以具体要求评价区域经济管理工作,实现区域经济管理方式的突破。

五、结束语

我国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针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增强质量评价体系对区域经济的指导作用,及时发现自身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升经济管理能力。对我国政府而言,要从国际社会上汲取先进管理经验,改革管理措施,实现区域经济管理工作跨越式发展。管理部门要从自身做起,勇于创新、大胆改革推动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从内部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减少工作失误,追求更高层次的跨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红艳,朱鲲鹏,等.基于质量控制的自动综合框架模型[J].测绘通报,2011(21):179-181.

[2] 王滨.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综合质量评价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生论文,2011:45-47.

[3] 刘剑虹,熊和平.区域经济结构与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J].教育研究,2013(10):32-37.

[4] 孔令池.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及其收敛性分析――基于华东地区的经验数据[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12):19-23.

[5] 徐瑛,陈秀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评价区域经济质量[J].教学与研究,2010(11):132-135.

篇4

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企业运转的动力,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人力资源也成为了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的资源,人力资源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能反作用于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不断的成长。在此状况下,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源区域;经济管理;关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经济建设的位置不断的提升,在此背景下,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的质量高低、人数储量以及人员分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对人才的培养和聘用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措施。所以,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力资源的培养。

一、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人口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真正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的人力资源却比较稀少。而且我国的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较为密集,而中西部却相对比较匮乏。这种阶梯性的分布使越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源越丰富,越落后的地区人力资源越匮乏。所以说我国的人力资源从质量、数量以及分布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空间阶层性,空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的东部地区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发展却严重落后。虽然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各区域经济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从整体上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人力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

(三)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间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在科技经济与知识经济并重的时代,人力资源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高知识水平、高技术能力、高素质文化的人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逐渐被企业和政府认识,在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人力资源的抢夺成为了重点的发展措施[1]。各企业在吸纳人才后,还会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对人才进行专业性的培训,促进人才逐渐的成长和进步,这对优化区域人力资源质量具有重大的作用。并且目前在人力资源大力的发展下,人力资源的培养成本逐渐降低,多数企业都有实力支出人力资源的培养成本,这对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区域的发展必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的支持,同时人力资源的成长和进步也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扶持。所以说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但是我国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很多不协调的因素,比如,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而人力资源的发展速度较慢,这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区域经济的控制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只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忽略了人力资源的作用,使得原有的人力资源结构跟不上不断改革的产业结构发展[2]。

(二)人力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

目前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大,但是真正具有高技术的人才较少,所以在技术开发和应用上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现象。而且每个地区人才的分布不均,一些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过剩,虽然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支持,但是也存在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很难吸引到有能力的高端人才,由于长时间的人力资源匮乏,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目前贫富差距大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经济特征,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优化,集中了很多的核心产业,这使得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同时也吸引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相反,落后的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核心产业占有比例小,经济发展落后,很难吸引人才加入,所以落后地区越来越落后。这是经济两级分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协调政策

(一)加强人力资源的专业教育。

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具有促进作用,所以说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校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人才的基础知识教育,同时还要从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教育,为培养全面型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地区企业的专业技术要求,组建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机构,有针对性的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以此来提高区域内的人力资源水平。

(二)制定优惠政策,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存在教育水平低,专业技能匮乏等特点。针对这个情况,我国可以加大力度对农村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使大量的农村人力资源加入到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中[3]。首先可以利用报纸、网络等方式,加大对农村就业信息的宣传,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可以开办农民就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大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国家可以为落后地区的人才引进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高尖端人才参与到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中,从而改善人才分布不均问题。

(三)增强人力资源教育,促进区域间的联系。

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与之相适应。所以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教育力度,培养出全面、高端的人才。教育是全社会的问题,所以社会各界都要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与其它地区进行交流和合作,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的优势,弥补自身经济发展的不足。通过人才的交流还能够促进人才自身的成长,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人力资源进步的支持。所以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间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通过政府、教育部门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定会使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达到平衡发展,共同进步。

作者:张进琛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號]F124

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社会经济控制,维持社会再生产协调状态。区域经济反映了各区域经济水平、状态、规律。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区域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政府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分析。

1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1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促进作用,优化分配,完善生产资源,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国家经济。而想要保证社会市场稳定还需通过市场自发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增加社会就业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调动政府参与主动性,对促进经济体系完善起到间接性作用,使社会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宏观调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风险。宏观经济是以计划指导为目标,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预见,政府根据经济预测展开宏观调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观影响如:决策依据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决策人员专业水平,政府反应要落后市场发展变化,成为宏观调控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对政府行为科学引导保证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1.2 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工作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协调有效方法。首先,社会经济总量稳定。经济总量指的是某个阶段国家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宏观经济活动指标的集中体现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宏观调控短期目标即是维持社会供给与需求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重要途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长远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及时排除经济隐患,促进国民经济进步。区域经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城乡、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要求两者必须保持同步状态。

1.3 宏观调控是稳定区域经济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观调控的基础前提就是计划手段,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短期、长期计划,适应宏观经济管理计划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经济计划。以间接形式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媒介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施加影响,通过市场传导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确保达到宏观经济管理标准。区域经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内容,以宏观调控形式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单位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单位以宏观经济形式综合人力、物力应对宏观经济问题,如利益问题,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控制。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尤其是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特别是长江、珠江、京津冀,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看呈高密集状态。但是,想要通过高经济水平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存在一定限制,进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影响社会总体经济进步。现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与江浙区域农工相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此后,汽车、石油化工、船舶产业迅速兴起,使长三角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通过宏观经济控制保持区域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观经济管理为方法,发挥着横幅作用。综合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问题,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蓝图。相对于个体控制,宏观经济控制更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市场控制,通过扩大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稳定区域经济,有助于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3.1 促进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第三产业。首先,推动区域经济朝市场化发展,开放市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和市场制度、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生产资料等走进来、走出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贸易壁垒,发展多元化、互补性的区域市场。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综合有利产业资源,健全指导机制与产业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产业资源下以财政刺激形式带动企业走向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扶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含各类服务和产品,有助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帮助,为第三产业谋求更多福利优惠政策,并进行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生产效率。

3.2 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应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其中,留下来是将区域高学历、年轻劳动力、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人留下来;引进来则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贸的互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留下来,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其次,为外来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将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开发区,有助于达到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应加大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支持,尽可能缩小与高经济水平区域在卫生、教育、文化、医疗方面的距离。最后,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3 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协调

首先,秉承着产业承接和吸收同步、环保、产业技术适度的原则,选择利用适合的产业和技术加以承接。其次,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协调,创建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重塑沿海开放高地优势。“一带一路”地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全面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国内大环境下实现双向投资协调发展。最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政策为导向使本土产业和转移产业实现融合,避免出现转移产业同质化问题。此外,长三角区域政府推动本土产业转向中西区域,基于宏观经济调控下创建优势互补的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