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区域经济服务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区域经济服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服务

篇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22-02

收稿日期:2011-12-12

作者简介:麦茂生(1969-),男(壮族),广西贺州人,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作保障。广西高校是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应主动承担起为经济区培养和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广西高校在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培养人才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加以研究,找出对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经济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经济区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地方化和服务社会职能日益加强的今天,高校在继承传统高等教育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兼顾人才差异化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再度选择发展方向。

当前广西高校要坚持以北部湾经济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宗旨,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学科专业、创新平台、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加强建设,推进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为石化、能源、钢铁、林浆纸、铝加工、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开发等高科技产业,商贸、保税物流、交通、城建规划、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重点面向北部湾经济区的中、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满足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对人才的需求。

二、从人才需求分析入手,加大“适销对路”人才的培养力度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后发展地区的广西,教育本身整体水平与发展速度偏低,人才培养难以跟上北部湾经济区大开发大发展的步伐,导致目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供给矛盾比较突出。一是人才总量偏少。截至2008年底,广西党政机关、公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等体制内的人才万人含量为238人,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128人,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尤其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物流等领域,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广西发展的需要。二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据统计,最近几年经济区体制内人才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所占比重不足7%,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才所占比例为25%左右[2]。目前,广西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万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 404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仅19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仅50人,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3]。三是产业人才奇缺。当前,广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55%、15%、30%,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41%、27%、32%;广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偏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则偏低[4]。缺乏发展沿海工业急需的石化、钢铁、电力、金融、旅游等产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港口经济急需的规划、建设、物流、海洋产业人才。四是外向型人才紧缺。北部湾经济区对外开放及面向东盟的特点决定了与外贸、涉外旅游、国际海运、会展等相关的产业急需大批外向型人才,但目前经济区外向型人才十分紧缺。为此,广西高校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要依据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要求及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经济区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最终达到广西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区产业人才需求的最大程度的匹配。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特别是面向东盟国家的双向合作,建立跨国教学、实习基地和实践基地,聘请“海外特聘教授”上课,实施跨国联合培养人才,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性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同时,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总体要求下,各市政府要根据自身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相匹配的人才引用政策、人才配置政策、人才保持政策、人才培养与发展政策,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要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大产业中培育建设一批产业人才小高地;要根据经济区发展所缺的人才门类大批引进人才,不能仅针对某些个别岗位引进人才,切实弥补经济区人才“短板”;要积极探索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推进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创建人事制度改革试验区[5]。通过这些建设,大力推进人才集聚工程,引进和培育一批重点发展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三、从学科专业分析入手,加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近年来,广西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新本科院校,原来专科有什么教师和条件就办什么本科专业的现象十分普遍,主动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振兴的需要拓展和建设新专业不够。比如,对照北部湾经济区千亿元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海洋工程及装备、民族医药、食品安全检查、农林牧渔产品加工和包装、保鲜制冷等一大批专业,广西高校还没有或者缺少,人才培养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区发展的需要[5]。导致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特色和主导产业所需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十分短缺。

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的需要。因此,广西高校要主动跟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新形势,紧紧围绕经济区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结合本校的基础和条件,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拓展面向经济区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整合广西高校的教育资源,创建北部湾经济区急需的新专业,同时促进专业建设与学科、学位点建设的进一步融合。在广西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增设一批石化行业急需的能源化工类学科专业、林业和造纸业急需的林产化工和造纸工艺类学科专业,以及钢铁行业和海洋类的相关学科专业。钦州学院则构建以工业、石化、海洋、东盟、北部湾五大品牌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格局,增设海洋科学、轮船工程、航海技术、水产养殖等专业。此外,广西高校还需加强现代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会展、旅游以及文化传媒类学科专业建设,为北部湾经济区产业、行业发展培养高学历、高技能的专门性人才。

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广西高校还要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等,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努力推进学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有效实施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的特色人才培养战略。

四、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

要通过加强基础课、优化专业课、注重实践课、扩大选修课、增加复合课等改革措施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为解决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差问题,广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应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在教学计划制订方面吸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加大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互动。要突破理论教学的局限性,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充分开放校内实践基地给学生以实践平台和机会的同时,还要拓展校外“产、学、研、用”的合作实践教育,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选派应届优秀毕业生及紧缺专业应届毕业生到北部湾经济区专业技术岗位工作锻炼,增加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增强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入经济区产业、行业、科技项目的科研创新活动、科技发明活动、设计大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科技研究、应用、推广、转换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广西是后发展地区,在教育的投入上总体偏少,加上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收费标准偏低,地方财力困难、投入有限,使广西部分高校,特别是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高校在投入上与本身的发展需求差距较大。为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培养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一方面,广西高校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校内建设一批实践实训基地,包括校地、校企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还要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的临海重化工业、海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争取企业资金的支持,在校外建设“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平台和条件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要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切实加大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投入专项经费扶助广西高校重点或新兴学科专业建设,建设多个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业园、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大对北部湾经济区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大对广西高校发展建设及师资培养的经费投入,为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和开发提供经济和条件保障。

篇2

区域经济是指按一定的行政区划,并有共同的经济支撑点和共同的经济环境,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 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趋利避害,有助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使高职院校适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高职院校自身普及化、特色化发展,尤其是为制定正确的区域发展和高职教育教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一、目前高职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高职教育的基本情况表现为:一是学校数量快速增加,规模明显扩大,招生的数量一扩再扩;二是发挥了地方政府、部门、行业系统举办高职的积极性,特别是一批民办学校申办高职成功,初步形成了多元的办学形式的投资渠道;三是市场配置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作用得到了初步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呈现出“买方市场”的特征,初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办学机制;四是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等方面,注重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加强了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初步形成了自已的办学特色。

我们在看到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看到高职教育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着杂、散、平、虚等方面。

所谓杂,主要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快,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家对这种教育类型的前提性问题认识不同,所以在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过程上一定程度的存在着“杂乱”现象。

所谓散,脱离区域社会的需要来开设专业,因人设方向,因人设专业,有的根据社会上的所谓热门一窝风的跟着开设所谓“热门专业”。学科和专业建设都很“散”。

所谓平,主要表现为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没有标志性的成果,对这类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攻关不够,对高职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没有形成有区域经济特色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

所谓虚,表现主要为:一是高职的一些研究成果缺乏应用型的转化,二是高职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力的支撑体系,三是社会上存在着就业歧视,一些高职学生就业难。

二、高职教育如何为区域经济服务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主要取决于如下几个方面: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优寡首先取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吻合度,即吻合的现实性与超前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但最主要的是受经济结构的制约。从现实性来讲,经济结构直接决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的确立、调整与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和改革对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改革与发展影响很大,反过来说,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调整与提升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问题。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问题上,同时我们还要考虑高职办学的超前性,这就要结合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即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性。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结构是由我国的政治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决定的。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构成。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现阶段仍以发展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形成以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体,以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两翼的层次结构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经济发达地区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其主导和支柱产业。因此,这些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应以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按照需求配置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资源,按照需求适度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形式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形式涵盖了高职院校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两部分内容。高职院校教育是一种正规的、长学制的、以人力规划为基础的、以学校为主要基地的学历教育,而职业技术培训则是一种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特点,根据职业岗位和转岗的特定需要而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一般人们习惯称它为非学历教育。根据区域经济的需要高职学校既要发展学校形态的高职教育,又要发展职业技术培训,两者并举,协调发展。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转岗转业教育相互沟通,协调有序的发展道路,在目标定位上既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又要为社会每一个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能满足他们转业、转岗要求的学习机会。重视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以满足不同支付能力的个人需求。从另一个角度说,高职教育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区域内每一个公民全方位开放。只有全方位开放,才能达到全面适应的目的。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只有对区域内的社会界、经济界、文化界全面开放,才能使高职教育与区域内的大系统相适应,区域内的各界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向高职教育提供资源和财源。

4、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高职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经济、人口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高职教育机构主要布局在中等城市,这是由高职教育突出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为生产一线和广大农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所决定的。高职教育在区域内布局时,应遵循下列一些原则:(1)、根据区域内教育资源来配置高职教育的原则。在规划高职教育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利用,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2)、根据社会需求来配置高职教育的原则。高职教育的布局必须以区域内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确保高职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以此作为高职教育布局调整、发展的重要依据,作为省级政府部门审批新建高职教育院校的重要依据。(3)、根据教育资源共享、相互协调来配置高职教育的原则。高职教育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方向发展,这将成为21世纪高职教育发展的目标选择。在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共享,数量、质量、结构、效益要相互协调,同步发展,从而构建区域内科学的、合理的高职教育布局体系,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5、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应迅速的在区域内得到转化,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直接的推动力,促进区域科技转化步伐。此外,高职院校也是人才、科技、文化的策源地,区域引进高职院校可以促进高新技术的产生、推广、应用,还可以提升整个区域的文化品位,提高区域人口文化素质,优化区域环境,从而增加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篇3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必要性

1.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于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特别受到人才这一根本性因素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的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状况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来提供,其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及相应的服务来解决。因此,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地方政府或行业举办的地方性院校,具有服务区域经济的责任,必须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等方式做出相应的回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尽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显示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

2.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既然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属于地方院校,其办学资源基本上由地方政府或行业提供,那么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就不得不受区域经济状况的制约。就某种意义上而言,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各区域高职院校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发展好的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发展慢的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由此表明,高职院校的发展要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就意味着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3.服务区域经济是一项多赢的善举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所需人才和智力、技术支持,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区域企业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区域企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办学要素支持,为教职工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有利的条件,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比如,区域企业能够提供得天独厚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宽阔的毕业生就业平台;又如,高职院校能够得到企业教学设施的支持或办学经费资助,教师可以得到业务的锻炼和提高及经验的积累,从而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再如,学生可以在比较好的实训环境下提高专业技能等。因此,服务区域经济,不仅是一种投入,更是一种产出,于区域、企业和高职院校各方均有利,是一项多赢的善举。总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的职责和功能所在,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服务等独特优势,能够不断提供区域经济发展所亟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和社会服务,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可能性。高职院校只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和积极性与创造性,要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可行的。因此,高职院校既要有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责任感,又要有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信心。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根本点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包含丰富的内容,其根本点在于:

(一)培养区域经济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的人才

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稀缺资源,高职院校的职责和独特优势之一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培养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根本点,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或优化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为改善、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智力支持。由此,高职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认真研究所在区域经济的状况、特点、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趋势,以此为依据,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和适用性,使所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

(二)为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区域经济在建设和发展中,必然遇到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有序性、顺畅性、高效性。因此,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有效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区域经济在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多方面问题,必须依靠多方的力量“齐心协力”来解决,仅依靠区域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目前我国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自己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科研、技术等力量较为薄弱。高职院校积聚着相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比较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环境,能够为解决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起着相对独特的作用,做出特殊的贡献。由此,高职院校还必须把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又一关键点。高职院校应加强产学研的结合,重视技术研究,提高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应搭建为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平台,加强与区域企业的沟通,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区域的企业和社会服务。

三、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与路径

(一)发挥高职院校的独特优势

服务区域经济必须解决“怎么服务”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性质、功能和特点决定其必须通过独特优势为区域经济服务。其优势主要包括培养区域经济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训基层劳动者,提升劳动者素质;提供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咨询决策服务;提供课题攻关、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领域技术服务。高职院校只有发挥这些优势,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需要,实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

(二)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特点开

设相关专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吃透”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深入研究其产业特点、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趋势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向,依此设置相关专业,努力使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对接,使所开设的专业具有适应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使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以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笔者所在的学院根据“要将泉州建成现代化工贸港口旅游城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定位,针对泉州急需大量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状况,开设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为泉州培养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人才;针对泉州支柱产业之一———服装业的发展急需大批服装设计、服装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的实际,开设服装设计多个方向的专业;针对泉州大量印刷企业急需印刷专业人才的状况,开设印刷技术专业;根据泉州商品流通业发达,市场活跃,商务形式不断创新而欠缺大量商务经纪和人才的状况开设商务经纪和人才专业;针对泉州汽车营销的发展趋势,开设汽车营销方向的专业等,使每个专业都符合泉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特点,为泉州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促进泉州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起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依据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加强对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状况和特点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深入调查相关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格要求,分析相关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素质要求和培养方式,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促进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相衔接,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相融通,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能服务于区域经济需要的“适用、好用”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三)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存在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供求不对称的矛盾。供求接口衔接不够到位,一方面是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为输送毕业生而焦虑,影响区域经济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满足度。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之一就是高职院校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笔者所在的学院极为重视向泉州的企业推荐专业人才,成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与企业沟通联系,向企业推荐毕业生等工作;参访企业、邀请企业座谈、媒体宣传、网络沟通、人际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力疏通渠道,每年召开4次大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招聘活动,邀请上百家企业到校设点选才,搭建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既帮助企业选择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受到用人企业的欢迎和肯定,抽样调查满意率达92%以上;也为毕业生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和提高就业岗位提供机遇,每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收到“企业、学院、毕业生三有利”的效果。

(四)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根本上说,区域企业劳动者素质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和提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受培训资源、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区域企业这一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职院校开展业务培训来满足,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区域经济服务。高职院校要发挥培训基层劳动者的优势,主动与区域的劳动主管部门、行业及企业沟通,积极开展多项目、多层级、多形式的业务培训,以弥补企业培训资源的不足,帮助企业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企业提升整体素质和效益。笔者所在的学院针对泉州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营企业第二次创业急需大规模培训企业员工、提高员工素质的状况,与财政部门、劳动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九牧王公司等知名民营企业开展财政直补培训员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有效促进受训的员工提高业务素质、职业适应力和劳动效率,收到“一石多鸟”之效。

(五)开展课题研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

高职院校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建立相应的科技研究机制,提升科技研究能力和水平,注重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开展院校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和企业合作,积极申报区域的科研课题,主动承接横向课题,开展科研、咨询和技术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尽力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遇到的问题,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革新,为企业提高实力和效益而服务。

(六)实行职教集团运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篇4

关键词:区域职业教育;地位作用;规划;服务;区域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然而,现实中的职业教育,由于受传统普通教育培养目标定势的影响,加上“双师型”教师的缺乏,职业教育并没有摆脱普通教育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注重“学术性”,忽视“职业性”,专业设置缺乏市场导向,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错位”,毕业生市场认可率低,就业困难。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教育,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是区域职业教育的根本责任和重要使命。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区域和区域教育的概念。区域是指“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作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域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所组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的经济区域逐步形成,并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区域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形成的有着某种共同特征的教育。区域教育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和发展规律,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区域政府的特殊影响及其对上级政府的对策行为,有着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2.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职业教育的需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明认为:在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任何时候都存在互相竞争。生产要素的流动,只会流向有规模经济、有优势产业群和劳工共用地的地域。要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区域经济选择的是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是以中心城市为带动、基础设施为依托、协作机制为纽带,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如,福建省提出,要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以发展中小城市为基础,加快建设规模结构组合有序、功能定位优势互补、发展布局科学合理、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海峡西岸城市群,不断增强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培育中小城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福建省“十一五”期间,必须在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建设福厦沿线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湄州湾和厦门海沧石化基地,加快发展汽车、造船、飞机维修、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基地,培育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光电、生物、制药、环保、海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发展海洋经济,从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等。我们可以看出,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对全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实行区域规划,它已经对区域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培养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

3.区域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除了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地区的产业集群化、农业集团化等规模经济以外,在进入市场经济后,人力资源就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区域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区域经济建设中所必需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熟练的城乡劳动者。对于各区域经济(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来说,这类人员的需求量要比科学家和工程师大得多。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区域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要适应地方产业结构,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学告诉我们,这一层次的劳动力基本上是一种区域性的生产投入要素,在广阔的地域空间上,这种要素虽然有所流动,但流动面非常有限,绝大部分需“自产自销”,面向劳动力市场,供给行为具有就近供给特点。发达的区域经济离不开发达的区域职业教育,区域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走区域发展道路的必然,区域职业教育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己任。

二、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好区域职业教育

1.按行政区划进行的职业教育规划存在的问题。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发展所做的规划是按省、地区、县和乡镇推进的,这种按行政区划进行的教育规划,尽管各自涉及的范围与呈报的对象有较大差异,但其文本内容大体都包括“现状概述、发展目标和实施途径”三大部分,都需要说明规划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确定这些目标的依据、达到目标应当采取的措施,财政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数量要求,以及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价等。这种规划,主要反映政区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不能完全反映职业教育内部同质性的要求。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不只是一个规划文本,它首先是一个研究现状和发展问题的过程,因此,区域职业教育规划需要做前期调研。具体包括:对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宏观背景和整个职业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问题诊断,发现和挖掘区域内各种职业教育资源,提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建议等。

2.区域职业教育规划要求构建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体现战略性、宏观性、探索性的特点。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规划,必须在系统分析区域教育外部环境、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突破狭隘的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观念,在大区域范围内进行重新规划。构建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统一学校布局,减少专业设置的重复,按经济类型划分农业经济区、能源工业区、原材料工业区、机械和电子工业区、汽车工业区等来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同时还要按区域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考虑职业教育的问题,还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的工业化的发展,区域城市化的进程来考虑职业教育的问题。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社会经济背景的同质性要求。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通常涉及的是中观层面上的地域空间,属于宏观决策研究的范畴。它强调的是“跨行政区域”,必须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教育一体化。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要摆脱“就教育论教育”的桎梏,站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大背景下,进行静态社会研究和动态社会变迁研究,考察教育与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改变过去那种静态、被动的规划和计划方式,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机敏的判断,应对急剧变化的教育现实。

3.区域职业教育规划要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必须转变观念,把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优先予以考虑。为了从区域发展战略高度来谋划区域职业教育的互动,有必要建立由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区域内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规划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共同谋划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还可建立规划咨询审议委员会和区域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论坛,通过协商和论证方式,解决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的各种问题。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需要通过政府推动实现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还必须逐渐转向由区域内各教育主体,通过合作互利和市场机制实现规划目标的实现。政府的职能将从主导和推动,逐步转向主要进行宏观调控和营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协调、服务和牵线搭桥,引导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进行互利合作。

三、区域职业学校要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打造区域职业教育的服务特色

1.树立正确的区域职业教育理念,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我们往往更多地强调政府行为,强调外在环境对职业教育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职业教育自身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力。区域职业学校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就要转变观念,从被动适应向主动服务的观念转变,实现从自我封闭的观念转向全面开放的观念转变。区域职业教育的理念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点上谋求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互动。区域职业学校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就是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各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及可能,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确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具体包含服务面向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办学特色的定位。实际上就是要求各学校明确自己的服务“角色”。

2.选择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职业教育集团是新形势下实现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职教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最突出的优势是体制优势,集团内部运行机制灵活,互补性强,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格局,实现了生源信息、教科研信息、市场需求信息、政府决策信息与师资信息良性互动,从而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职业教育集团可以通过四种办学模式来为区域经济培养人才。一是校校联合型。这是一种组建职业教育航空母舰的联办形式,可以有效地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学校间的强强联合、强弱扶持、优势互补。二是产教集团型。即由学校与企业组建某一领域的职业教育集团。通过这种形式的校企、校际和城乡间的合作,初步探索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产业教育资源,密切产业与教育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学校成立了联合办学指导委员会,由相关行业领导、相关企业厂长经理、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市场、和若干职业学校参加,采取定期举办研讨会,聘请客座教授等形式,实现了多方面、多内容的联合办学。三是国有企办型。在学校的产权性质不变,国家投入学校的教育经费不减(且优先保证)的前提下,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技能等级考核等方面均以企业管理为主,最大限度地按照某国有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这样一来,教育资源盘活了,办学质量效益提高了,学校服务经济的能力增强了,发展的后劲更足了。四是基地辐射型。这是一种以基地为载体,科技含量高,带动农民致富功能强的基地辐射型联合办学的形式,受到了当地农民和师生的充分肯定。以上四种职教集团模式要根据城市、农村区域职业教育的特点予以选择。

3.打造区域职业教育的服务特色。区域职业教育的特色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首先是它有其他类型教育都具有的一般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有其他类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它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行业建设服务的;它是直接为人的就业服务的;它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这些特殊的属性,就确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要办出区域职业教育特色,各职业学校首先要努力追求特色;要发扬优势,形成特色;要勇于创新,创出特色;要持之以恒,提升特色。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黄小晶.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J].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2005.11.9.

[4]叶平.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意义、特点及实现[J].区域与旅游规划空间站.2005.10.28.

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 办学特色 服务区域经济

一、特色化是地方高校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现实选择

(一)特色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高等教育,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就必须从根本上打破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格局,使各高校纷呈特色,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局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相适应。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各地区发展的基础不同,资源状况不同,与外界联系交往的方式及对象不同,在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课题不同,因而对教育的需求方式、层次、规模、侧重点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性。相应地,这些高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对象、方式、层次及途径也会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认真研究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认清自己的任务与职责,以特色适应需要,从特色中找到自己发展、提高的新起点。

(二)特色化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特色化的一个基本功效是大大增强了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机能。如果说对处于高等教育系统塔顶的少数重点高校,其特色化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地位与水平、谋求更大的发展,那么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特色化就应该是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必须做出的选择。因为,无论办学条件、师资和教学科研水平、历史文化传统,还是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等,地方高校都难与为数很少的全国重点大学相提并论。而且如果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和超越,既非明知之举,也非力所能及。对重点高校来说,特色化更多的是其发展之需要与必然;而对地方高校来说,特色化首先是其生存之必需。无疑后者就显得更为迫切,意义也更为重大。在我国,部分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地方高校之所以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主要在于它们选择了一条特色化―――实用型的发展道路。还有一些民办大学,也是通过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特色化办学道路,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而最终以其蓬勃的生命力立于高校之林的。

(三)特色化是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的必然结果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它是社会经济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人的素质差异化的客观反映。不管把高校分为几种类型或几个层次,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任何一类学校都不可能独立承担起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各个层次的高等学校都应该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的办学理念,都必须主动寻找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进行科学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使特色更鲜明、优势更明显,努力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处于更有利地位。而相对在教学、科研、师资、办学条件、社会公信力和知名度等诸方面并不占优势的地方高校,要想在高校群体中不被淘汰,特色化便几乎成为唯一的立校之本和制胜法宝。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工作毕竟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利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社会经济服务工作的迅速扩展和纵深发展。这些问题和因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地方高校自身和区域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是地方高校自身问题。包括:(一)社会服务观念的偏差。表现为:1.与己无关。认为地方大学教师数量少,承担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进行社会服务。2.缺乏条件。认为地方大学办学条件差,缺少社会服务所必需的实验手段和物质基础,没有条件开展社会服务。3.缺乏能力。一些教师对社会需求和市场缺乏了解和研究,缺乏与社会和企业交往的能力。有的教师拥有科研专利或应用技术成果,却无法将成果推向社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专业设置陈旧狭窄。地方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等问题。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比较普遍,资源浪费严重,不能按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由此制约了地方大学社会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三)科学研究实力较差。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科研水平总体上偏低。地方高校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承担为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咨询服务的重任;技术研发能力低,解决工农业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为所在地区工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服务。

其次是社会方面的原因。表现在:(一)办学自受到制约,地方高校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实际,灵活地开展社会服务,就需要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单位设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教学科研人员的聘用等方面,具有更多的自。在专业设置方面,而地方高校恰恰在这方面缺少必要的自,这是妨碍地方高校按照区域社会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区域社会的经济需要灵活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的重要因素。(二)区域政府与地方高校的脱节,由于体制上的制约,地方高校与区域政府之间存在着相对隔裂的现象,这是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高校直接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的障碍。作为地方高校,其专业设置、招生指标、经费来源以及人员编制等都是由学校主管单位决定,没有自,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作为区域政府,注重的是其为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而对地方高校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问题关注不够,加之区域政府往往财力有限,不能给地方高校以充分的经费和物质支持,制约了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另外,有些区域政府大力建设大学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但对如何依靠和利用区域大学的人才、智力、信息、技术和思想来提升与发展本区域的社会经济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则考虑不多;有些区域大讲科教兴市,大讲依靠地方高校的智力优势,但政府的一些重大社会经济决策则很少听取区域大学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三)地方高校与本区域企业相脱节,许多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状态缺乏了解,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态度。尽管有些地方高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提供一些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但有些企业还是舍近求远,寻求域外重点高校、专业院校提供服务。而大型企业一般都建有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力量较强,它们对地方高校科研成果需求相对较少。即使需要社会服务,一般也不会考虑地方高校。

三、地方大学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的途径

地方院校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和与地方政府有着特殊亲缘关系,与地方经济、地方产业界有着天然地缘关系的办学优势。因此,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都应该比其他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通过寻找富有地方色彩的办学定位,全面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区域性办学特色,主动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成为直接拉动地方发展的动力,成为地方领导和人民心目中经常关注的对象,成为地方的亮点和骄傲。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争取最大的支持,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即“以地方特色求得生存与发展”。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地方院校“首先对地方要有贡献,要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对地方的科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①这就对地方院校的三大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丰富区域性内涵,继而形成本校独有的办学特色,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面向地方,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也是办学特色表现最直接的领域。对于地方院校来说,这种特色体现得更为直接和充分。无论学校采取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培养人才,只要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即富有特色。因此,地方院校培养的人才应面向地方,力争成为本地区不可或缺的富有区域特色的人才。以“地方性”为主线,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确立。其次,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才。伯顿?克拉克说过:“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②各类地方院校,应注重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或造就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外,还要根据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来调整定位,找准地方院校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空间和相应发展定位。如果定位盲目攀高,不但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空间,还降低了自己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与竞争力,也就失去了发展的优势与特色。只有找准自身的层次定位,才能走出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以区域经济结构为基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决定着所培养的人才结构。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依托,也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地方院校要在学科专业上形成特色,应该充分利用“地利”营造特色,即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地利”,地方院校可以根据本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学科。同时,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需求,地方院校要适应这种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将“办学有地利,地方有需求”的学科专业,作为特色学科专业,大力发展。

第一,保持与发展传统优势,强化特色学科。一般来说,每个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会因种种原因形成一些传统优势学科,这些传统学科大多是在过去特定的社会需要、科技和经济基础、特定的社会和学校条件下形成的,是因历史、地域、传统所形成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是地方院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继承和强化这些办学传统特色、优势,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同时,还应结合区域社会现实需要和条件,对传统特色学科进行调整重组、改造提升,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强化优势,增强学科的社会适应性和办学活力。

第二,寻求学科与区域社会经济的结合点,发展特色学科。社会需要是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学科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本学科的需要程度。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所创新,才能创出特色。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发展、经济基础各不相同,经济建设各有特色,对地方院校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也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重要产业往往也是特色产业,需要特殊的研究和技术,因而相关学科专业的地域性特征更为显著。因此,从根木上说,地方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就是为了使学校教育适应区域社会发展的某种需要。

第三,依据区域社会发展趋势,打造特色新学科新专业。地方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搜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人才需求预测,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实施错位经营,尽量补充重点高校没有的学科和专业,院校可以通过研究本地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情况,大胆增设一些国家“专业目录”未列入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又急需的新专业,或是在相关专业中先柔性增设新的专业方向,慢慢补充师资与资源,待条件成熟,则独立设立为新专业;还可以通过成立“专业咨询委员会”进行研究和预测,委员会成员应包括区域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专家,让其为学校的专业布局、学科发展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由于“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源广泛,能够较及时准确地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抢占先机。

(三)立足地方,研究区域特色课题

地方院校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获得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机会偏少甚至没有。因此,地方院校应立足地方,找寻自身适宜的发展定位,积极参与涉及当地社会进步和企业科技开发的重大课题研究,实推动学校科研特色建设的开展。

1、利用“亲缘”关系,找寻区域经济发展现实课题。地方院校要充分利用自己与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天然的“亲情”关系,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出发点,找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课题,将高校的人才与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学校赢得区域经济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进而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区域性特色建设。第一,做地方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促进软科学研究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能够通过人员培训、政策研究及技术支援等直接方式支持地方政府,在支持中形成特色。第二,面向区域社会实际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应发挥自身在科研活动上的综合优势,在解决区域社会发展的实际课题中营造特色,院校可以通过编撰地方文献典籍、参与社会科研攻关、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和开展科技咨询等形式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2、利用“地缘”关系,推进产学研合作课题研究。地方院校的产学研将明显地受到所在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特征的影响。院校应审时度势,形成政策导向,鼓励教师走出校门,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直接为经济生产服务的应用型课题研究,将学校的科研拓展到当地的企业一线,争取区域经济社会对学校发展的最大支持,形成自己的区域性科研特色。第一,应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展科研,促进区域性科研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急需从传统封闭的科研模式中走出来,科学整合高校人才设备资源,主动与当地企业联合,直接对口承接科技攻关难题或解决一些技术瓶颈问题,与企业一道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第二,依托当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地方院校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力密集的优势,以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基地,缩短高科技创造加工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增加地方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地方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地方院校科研模式的转变和科研特色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