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服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22-02
收稿日期:2011-12-12
作者简介:麦茂生(1969-),男(壮族),广西贺州人,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作保障。广西高校是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应主动承担起为经济区培养和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广西高校在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培养人才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加以研究,找出对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经济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经济区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地方化和服务社会职能日益加强的今天,高校在继承传统高等教育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兼顾人才差异化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再度选择发展方向。
当前广西高校要坚持以北部湾经济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宗旨,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学科专业、创新平台、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加强建设,推进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为石化、能源、钢铁、林浆纸、铝加工、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开发等高科技产业,商贸、保税物流、交通、城建规划、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重点面向北部湾经济区的中、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满足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对人才的需求。
二、从人才需求分析入手,加大“适销对路”人才的培养力度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后发展地区的广西,教育本身整体水平与发展速度偏低,人才培养难以跟上北部湾经济区大开发大发展的步伐,导致目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供给矛盾比较突出。一是人才总量偏少。截至2008年底,广西党政机关、公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等体制内的人才万人含量为238人,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128人,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尤其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物流等领域,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广西发展的需要。二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据统计,最近几年经济区体制内人才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所占比重不足7%,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才所占比例为25%左右[2]。目前,广西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万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 404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仅19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仅50人,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3]。三是产业人才奇缺。当前,广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55%、15%、30%,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41%、27%、32%;广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偏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则偏低[4]。缺乏发展沿海工业急需的石化、钢铁、电力、金融、旅游等产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港口经济急需的规划、建设、物流、海洋产业人才。四是外向型人才紧缺。北部湾经济区对外开放及面向东盟的特点决定了与外贸、涉外旅游、国际海运、会展等相关的产业急需大批外向型人才,但目前经济区外向型人才十分紧缺。为此,广西高校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要依据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要求及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经济区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最终达到广西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区产业人才需求的最大程度的匹配。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特别是面向东盟国家的双向合作,建立跨国教学、实习基地和实践基地,聘请“海外特聘教授”上课,实施跨国联合培养人才,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性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同时,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总体要求下,各市政府要根据自身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相匹配的人才引用政策、人才配置政策、人才保持政策、人才培养与发展政策,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要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大产业中培育建设一批产业人才小高地;要根据经济区发展所缺的人才门类大批引进人才,不能仅针对某些个别岗位引进人才,切实弥补经济区人才“短板”;要积极探索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推进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创建人事制度改革试验区[5]。通过这些建设,大力推进人才集聚工程,引进和培育一批重点发展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三、从学科专业分析入手,加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近年来,广西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新本科院校,原来专科有什么教师和条件就办什么本科专业的现象十分普遍,主动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振兴的需要拓展和建设新专业不够。比如,对照北部湾经济区千亿元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海洋工程及装备、民族医药、食品安全检查、农林牧渔产品加工和包装、保鲜制冷等一大批专业,广西高校还没有或者缺少,人才培养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区发展的需要[5]。导致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特色和主导产业所需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十分短缺。
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的需要。因此,广西高校要主动跟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新形势,紧紧围绕经济区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结合本校的基础和条件,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拓展面向经济区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整合广西高校的教育资源,创建北部湾经济区急需的新专业,同时促进专业建设与学科、学位点建设的进一步融合。在广西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增设一批石化行业急需的能源化工类学科专业、林业和造纸业急需的林产化工和造纸工艺类学科专业,以及钢铁行业和海洋类的相关学科专业。钦州学院则构建以工业、石化、海洋、东盟、北部湾五大品牌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格局,增设海洋科学、轮船工程、航海技术、水产养殖等专业。此外,广西高校还需加强现代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会展、旅游以及文化传媒类学科专业建设,为北部湾经济区产业、行业发展培养高学历、高技能的专门性人才。
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广西高校还要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等,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努力推进学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有效实施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的特色人才培养战略。
四、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
要通过加强基础课、优化专业课、注重实践课、扩大选修课、增加复合课等改革措施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为解决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差问题,广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应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在教学计划制订方面吸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加大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互动。要突破理论教学的局限性,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充分开放校内实践基地给学生以实践平台和机会的同时,还要拓展校外“产、学、研、用”的合作实践教育,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选派应届优秀毕业生及紧缺专业应届毕业生到北部湾经济区专业技术岗位工作锻炼,增加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增强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入经济区产业、行业、科技项目的科研创新活动、科技发明活动、设计大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科技研究、应用、推广、转换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广西是后发展地区,在教育的投入上总体偏少,加上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收费标准偏低,地方财力困难、投入有限,使广西部分高校,特别是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高校在投入上与本身的发展需求差距较大。为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培养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一方面,广西高校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校内建设一批实践实训基地,包括校地、校企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还要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的临海重化工业、海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争取企业资金的支持,在校外建设“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平台和条件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要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切实加大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投入专项经费扶助广西高校重点或新兴学科专业建设,建设多个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业园、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大对北部湾经济区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大对广西高校发展建设及师资培养的经费投入,为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和开发提供经济和条件保障。
区域经济是指按一定的行政区划,并有共同的经济支撑点和共同的经济环境,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 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趋利避害,有助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使高职院校适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高职院校自身普及化、特色化发展,尤其是为制定正确的区域发展和高职教育教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一、目前高职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高职教育的基本情况表现为:一是学校数量快速增加,规模明显扩大,招生的数量一扩再扩;二是发挥了地方政府、部门、行业系统举办高职的积极性,特别是一批民办学校申办高职成功,初步形成了多元的办学形式的投资渠道;三是市场配置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作用得到了初步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呈现出“买方市场”的特征,初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办学机制;四是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等方面,注重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加强了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初步形成了自已的办学特色。
我们在看到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看到高职教育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着杂、散、平、虚等方面。
所谓杂,主要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快,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家对这种教育类型的前提性问题认识不同,所以在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过程上一定程度的存在着“杂乱”现象。
所谓散,脱离区域社会的需要来开设专业,因人设方向,因人设专业,有的根据社会上的所谓热门一窝风的跟着开设所谓“热门专业”。学科和专业建设都很“散”。
所谓平,主要表现为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没有标志性的成果,对这类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攻关不够,对高职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没有形成有区域经济特色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
所谓虚,表现主要为:一是高职的一些研究成果缺乏应用型的转化,二是高职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力的支撑体系,三是社会上存在着就业歧视,一些高职学生就业难。
二、高职教育如何为区域经济服务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主要取决于如下几个方面: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优寡首先取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吻合度,即吻合的现实性与超前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但最主要的是受经济结构的制约。从现实性来讲,经济结构直接决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的确立、调整与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和改革对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改革与发展影响很大,反过来说,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调整与提升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问题。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问题上,同时我们还要考虑高职办学的超前性,这就要结合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即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性。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结构是由我国的政治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决定的。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构成。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现阶段仍以发展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形成以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体,以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两翼的层次结构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经济发达地区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其主导和支柱产业。因此,这些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应以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按照需求配置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资源,按照需求适度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形式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形式涵盖了高职院校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两部分内容。高职院校教育是一种正规的、长学制的、以人力规划为基础的、以学校为主要基地的学历教育,而职业技术培训则是一种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特点,根据职业岗位和转岗的特定需要而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一般人们习惯称它为非学历教育。根据区域经济的需要高职学校既要发展学校形态的高职教育,又要发展职业技术培训,两者并举,协调发展。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转岗转业教育相互沟通,协调有序的发展道路,在目标定位上既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又要为社会每一个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能满足他们转业、转岗要求的学习机会。重视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以满足不同支付能力的个人需求。从另一个角度说,高职教育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区域内每一个公民全方位开放。只有全方位开放,才能达到全面适应的目的。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只有对区域内的社会界、经济界、文化界全面开放,才能使高职教育与区域内的大系统相适应,区域内的各界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向高职教育提供资源和财源。
4、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高职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经济、人口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高职教育机构主要布局在中等城市,这是由高职教育突出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为生产一线和广大农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所决定的。高职教育在区域内布局时,应遵循下列一些原则:(1)、根据区域内教育资源来配置高职教育的原则。在规划高职教育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利用,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2)、根据社会需求来配置高职教育的原则。高职教育的布局必须以区域内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确保高职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以此作为高职教育布局调整、发展的重要依据,作为省级政府部门审批新建高职教育院校的重要依据。(3)、根据教育资源共享、相互协调来配置高职教育的原则。高职教育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方向发展,这将成为21世纪高职教育发展的目标选择。在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共享,数量、质量、结构、效益要相互协调,同步发展,从而构建区域内科学的、合理的高职教育布局体系,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5、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应迅速的在区域内得到转化,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直接的推动力,促进区域科技转化步伐。此外,高职院校也是人才、科技、文化的策源地,区域引进高职院校可以促进高新技术的产生、推广、应用,还可以提升整个区域的文化品位,提高区域人口文化素质,优化区域环境,从而增加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必要性
1.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于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特别受到人才这一根本性因素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的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状况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来提供,其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及相应的服务来解决。因此,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地方政府或行业举办的地方性院校,具有服务区域经济的责任,必须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等方式做出相应的回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尽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显示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
2.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既然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属于地方院校,其办学资源基本上由地方政府或行业提供,那么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就不得不受区域经济状况的制约。就某种意义上而言,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各区域高职院校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发展好的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发展慢的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由此表明,高职院校的发展要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就意味着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3.服务区域经济是一项多赢的善举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所需人才和智力、技术支持,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区域企业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区域企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办学要素支持,为教职工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有利的条件,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比如,区域企业能够提供得天独厚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宽阔的毕业生就业平台;又如,高职院校能够得到企业教学设施的支持或办学经费资助,教师可以得到业务的锻炼和提高及经验的积累,从而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再如,学生可以在比较好的实训环境下提高专业技能等。因此,服务区域经济,不仅是一种投入,更是一种产出,于区域、企业和高职院校各方均有利,是一项多赢的善举。总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的职责和功能所在,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服务等独特优势,能够不断提供区域经济发展所亟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和社会服务,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可能性。高职院校只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和积极性与创造性,要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可行的。因此,高职院校既要有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责任感,又要有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信心。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根本点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包含丰富的内容,其根本点在于:
(一)培养区域经济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的人才
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稀缺资源,高职院校的职责和独特优势之一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培养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根本点,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或优化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为改善、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智力支持。由此,高职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认真研究所在区域经济的状况、特点、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趋势,以此为依据,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和适用性,使所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
(二)为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区域经济在建设和发展中,必然遇到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有序性、顺畅性、高效性。因此,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有效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区域经济在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多方面问题,必须依靠多方的力量“齐心协力”来解决,仅依靠区域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目前我国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自己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科研、技术等力量较为薄弱。高职院校积聚着相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比较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环境,能够为解决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起着相对独特的作用,做出特殊的贡献。由此,高职院校还必须把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又一关键点。高职院校应加强产学研的结合,重视技术研究,提高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应搭建为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平台,加强与区域企业的沟通,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区域的企业和社会服务。
三、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与路径
(一)发挥高职院校的独特优势
服务区域经济必须解决“怎么服务”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性质、功能和特点决定其必须通过独特优势为区域经济服务。其优势主要包括培养区域经济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训基层劳动者,提升劳动者素质;提供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咨询决策服务;提供课题攻关、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领域技术服务。高职院校只有发挥这些优势,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需要,实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
(二)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特点开
设相关专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吃透”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深入研究其产业特点、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趋势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向,依此设置相关专业,努力使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对接,使所开设的专业具有适应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使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以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笔者所在的学院根据“要将泉州建成现代化工贸港口旅游城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定位,针对泉州急需大量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状况,开设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为泉州培养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人才;针对泉州支柱产业之一———服装业的发展急需大批服装设计、服装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的实际,开设服装设计多个方向的专业;针对泉州大量印刷企业急需印刷专业人才的状况,开设印刷技术专业;根据泉州商品流通业发达,市场活跃,商务形式不断创新而欠缺大量商务经纪和人才的状况开设商务经纪和人才专业;针对泉州汽车营销的发展趋势,开设汽车营销方向的专业等,使每个专业都符合泉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特点,为泉州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促进泉州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起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依据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加强对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状况和特点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深入调查相关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格要求,分析相关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素质要求和培养方式,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促进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相衔接,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相融通,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能服务于区域经济需要的“适用、好用”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三)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存在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供求不对称的矛盾。供求接口衔接不够到位,一方面是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为输送毕业生而焦虑,影响区域经济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满足度。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之一就是高职院校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笔者所在的学院极为重视向泉州的企业推荐专业人才,成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与企业沟通联系,向企业推荐毕业生等工作;参访企业、邀请企业座谈、媒体宣传、网络沟通、人际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力疏通渠道,每年召开4次大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招聘活动,邀请上百家企业到校设点选才,搭建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既帮助企业选择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受到用人企业的欢迎和肯定,抽样调查满意率达92%以上;也为毕业生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和提高就业岗位提供机遇,每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收到“企业、学院、毕业生三有利”的效果。
(四)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根本上说,区域企业劳动者素质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和提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受培训资源、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区域企业这一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职院校开展业务培训来满足,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区域经济服务。高职院校要发挥培训基层劳动者的优势,主动与区域的劳动主管部门、行业及企业沟通,积极开展多项目、多层级、多形式的业务培训,以弥补企业培训资源的不足,帮助企业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企业提升整体素质和效益。笔者所在的学院针对泉州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营企业第二次创业急需大规模培训企业员工、提高员工素质的状况,与财政部门、劳动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九牧王公司等知名民营企业开展财政直补培训员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有效促进受训的员工提高业务素质、职业适应力和劳动效率,收到“一石多鸟”之效。
(五)开展课题研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
高职院校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建立相应的科技研究机制,提升科技研究能力和水平,注重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开展院校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和企业合作,积极申报区域的科研课题,主动承接横向课题,开展科研、咨询和技术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尽力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遇到的问题,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革新,为企业提高实力和效益而服务。
(六)实行职教集团运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关键词:区域职业教育;地位作用;规划;服务;区域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然而,现实中的职业教育,由于受传统普通教育培养目标定势的影响,加上“双师型”教师的缺乏,职业教育并没有摆脱普通教育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注重“学术性”,忽视“职业性”,专业设置缺乏市场导向,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错位”,毕业生市场认可率低,就业困难。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教育,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是区域职业教育的根本责任和重要使命。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区域和区域教育的概念。区域是指“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作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域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所组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的经济区域逐步形成,并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区域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形成的有着某种共同特征的教育。区域教育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和发展规律,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区域政府的特殊影响及其对上级政府的对策行为,有着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2.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职业教育的需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明认为:在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任何时候都存在互相竞争。生产要素的流动,只会流向有规模经济、有优势产业群和劳工共用地的地域。要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区域经济选择的是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是以中心城市为带动、基础设施为依托、协作机制为纽带,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如,福建省提出,要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以发展中小城市为基础,加快建设规模结构组合有序、功能定位优势互补、发展布局科学合理、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海峡西岸城市群,不断增强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培育中小城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福建省“十一五”期间,必须在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建设福厦沿线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湄州湾和厦门海沧石化基地,加快发展汽车、造船、飞机维修、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基地,培育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光电、生物、制药、环保、海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发展海洋经济,从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等。我们可以看出,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对全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实行区域规划,它已经对区域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培养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
3.区域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除了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地区的产业集群化、农业集团化等规模经济以外,在进入市场经济后,人力资源就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区域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区域经济建设中所必需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熟练的城乡劳动者。对于各区域经济(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来说,这类人员的需求量要比科学家和工程师大得多。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区域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要适应地方产业结构,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学告诉我们,这一层次的劳动力基本上是一种区域性的生产投入要素,在广阔的地域空间上,这种要素虽然有所流动,但流动面非常有限,绝大部分需“自产自销”,面向劳动力市场,供给行为具有就近供给特点。发达的区域经济离不开发达的区域职业教育,区域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走区域发展道路的必然,区域职业教育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己任。
二、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好区域职业教育
1.按行政区划进行的职业教育规划存在的问题。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发展所做的规划是按省、地区、县和乡镇推进的,这种按行政区划进行的教育规划,尽管各自涉及的范围与呈报的对象有较大差异,但其文本内容大体都包括“现状概述、发展目标和实施途径”三大部分,都需要说明规划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确定这些目标的依据、达到目标应当采取的措施,财政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数量要求,以及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价等。这种规划,主要反映政区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不能完全反映职业教育内部同质性的要求。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不只是一个规划文本,它首先是一个研究现状和发展问题的过程,因此,区域职业教育规划需要做前期调研。具体包括:对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宏观背景和整个职业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问题诊断,发现和挖掘区域内各种职业教育资源,提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建议等。
2.区域职业教育规划要求构建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体现战略性、宏观性、探索性的特点。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规划,必须在系统分析区域教育外部环境、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突破狭隘的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观念,在大区域范围内进行重新规划。构建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统一学校布局,减少专业设置的重复,按经济类型划分农业经济区、能源工业区、原材料工业区、机械和电子工业区、汽车工业区等来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同时还要按区域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考虑职业教育的问题,还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的工业化的发展,区域城市化的进程来考虑职业教育的问题。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社会经济背景的同质性要求。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通常涉及的是中观层面上的地域空间,属于宏观决策研究的范畴。它强调的是“跨行政区域”,必须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教育一体化。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要摆脱“就教育论教育”的桎梏,站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大背景下,进行静态社会研究和动态社会变迁研究,考察教育与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改变过去那种静态、被动的规划和计划方式,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机敏的判断,应对急剧变化的教育现实。
3.区域职业教育规划要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必须转变观念,把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优先予以考虑。为了从区域发展战略高度来谋划区域职业教育的互动,有必要建立由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区域内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规划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共同谋划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还可建立规划咨询审议委员会和区域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论坛,通过协商和论证方式,解决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的各种问题。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需要通过政府推动实现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还必须逐渐转向由区域内各教育主体,通过合作互利和市场机制实现规划目标的实现。政府的职能将从主导和推动,逐步转向主要进行宏观调控和营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协调、服务和牵线搭桥,引导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进行互利合作。
三、区域职业学校要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打造区域职业教育的服务特色
1.树立正确的区域职业教育理念,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我们往往更多地强调政府行为,强调外在环境对职业教育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职业教育自身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力。区域职业学校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就要转变观念,从被动适应向主动服务的观念转变,实现从自我封闭的观念转向全面开放的观念转变。区域职业教育的理念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点上谋求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互动。区域职业学校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就是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各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及可能,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确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具体包含服务面向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办学特色的定位。实际上就是要求各学校明确自己的服务“角色”。
2.选择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职业教育集团是新形势下实现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职教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最突出的优势是体制优势,集团内部运行机制灵活,互补性强,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格局,实现了生源信息、教科研信息、市场需求信息、政府决策信息与师资信息良性互动,从而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职业教育集团可以通过四种办学模式来为区域经济培养人才。一是校校联合型。这是一种组建职业教育航空母舰的联办形式,可以有效地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学校间的强强联合、强弱扶持、优势互补。二是产教集团型。即由学校与企业组建某一领域的职业教育集团。通过这种形式的校企、校际和城乡间的合作,初步探索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产业教育资源,密切产业与教育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学校成立了联合办学指导委员会,由相关行业领导、相关企业厂长经理、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市场、和若干职业学校参加,采取定期举办研讨会,聘请客座教授等形式,实现了多方面、多内容的联合办学。三是国有企办型。在学校的产权性质不变,国家投入学校的教育经费不减(且优先保证)的前提下,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技能等级考核等方面均以企业管理为主,最大限度地按照某国有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这样一来,教育资源盘活了,办学质量效益提高了,学校服务经济的能力增强了,发展的后劲更足了。四是基地辐射型。这是一种以基地为载体,科技含量高,带动农民致富功能强的基地辐射型联合办学的形式,受到了当地农民和师生的充分肯定。以上四种职教集团模式要根据城市、农村区域职业教育的特点予以选择。
3.打造区域职业教育的服务特色。区域职业教育的特色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首先是它有其他类型教育都具有的一般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有其他类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它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行业建设服务的;它是直接为人的就业服务的;它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这些特殊的属性,就确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要办出区域职业教育特色,各职业学校首先要努力追求特色;要发扬优势,形成特色;要勇于创新,创出特色;要持之以恒,提升特色。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黄小晶.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J].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2005.11.9.
[4]叶平.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意义、特点及实现[J].区域与旅游规划空间站.2005.10.28.
关键词:地方高校 办学特色 服务区域经济
一、特色化是地方高校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现实选择
(一)特色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高等教育,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就必须从根本上打破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格局,使各高校纷呈特色,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化局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相适应。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各地区发展的基础不同,资源状况不同,与外界联系交往的方式及对象不同,在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课题不同,因而对教育的需求方式、层次、规模、侧重点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性。相应地,这些高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对象、方式、层次及途径也会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认真研究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认清自己的任务与职责,以特色适应需要,从特色中找到自己发展、提高的新起点。
(二)特色化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特色化的一个基本功效是大大增强了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机能。如果说对处于高等教育系统塔顶的少数重点高校,其特色化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地位与水平、谋求更大的发展,那么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特色化就应该是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必须做出的选择。因为,无论办学条件、师资和教学科研水平、历史文化传统,还是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等,地方高校都难与为数很少的全国重点大学相提并论。而且如果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和超越,既非明知之举,也非力所能及。对重点高校来说,特色化更多的是其发展之需要与必然;而对地方高校来说,特色化首先是其生存之必需。无疑后者就显得更为迫切,意义也更为重大。在我国,部分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地方高校之所以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主要在于它们选择了一条特色化―――实用型的发展道路。还有一些民办大学,也是通过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特色化办学道路,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而最终以其蓬勃的生命力立于高校之林的。
(三)特色化是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的必然结果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它是社会经济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人的素质差异化的客观反映。不管把高校分为几种类型或几个层次,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任何一类学校都不可能独立承担起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各个层次的高等学校都应该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的办学理念,都必须主动寻找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进行科学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使特色更鲜明、优势更明显,努力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处于更有利地位。而相对在教学、科研、师资、办学条件、社会公信力和知名度等诸方面并不占优势的地方高校,要想在高校群体中不被淘汰,特色化便几乎成为唯一的立校之本和制胜法宝。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工作毕竟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利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社会经济服务工作的迅速扩展和纵深发展。这些问题和因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地方高校自身和区域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是地方高校自身问题。包括:(一)社会服务观念的偏差。表现为:1.与己无关。认为地方大学教师数量少,承担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进行社会服务。2.缺乏条件。认为地方大学办学条件差,缺少社会服务所必需的实验手段和物质基础,没有条件开展社会服务。3.缺乏能力。一些教师对社会需求和市场缺乏了解和研究,缺乏与社会和企业交往的能力。有的教师拥有科研专利或应用技术成果,却无法将成果推向社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专业设置陈旧狭窄。地方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等问题。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比较普遍,资源浪费严重,不能按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由此制约了地方大学社会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三)科学研究实力较差。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科研水平总体上偏低。地方高校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承担为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咨询服务的重任;技术研发能力低,解决工农业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为所在地区工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服务。
其次是社会方面的原因。表现在:(一)办学自受到制约,地方高校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实际,灵活地开展社会服务,就需要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单位设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教学科研人员的聘用等方面,具有更多的自。在专业设置方面,而地方高校恰恰在这方面缺少必要的自,这是妨碍地方高校按照区域社会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区域社会的经济需要灵活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的重要因素。(二)区域政府与地方高校的脱节,由于体制上的制约,地方高校与区域政府之间存在着相对隔裂的现象,这是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高校直接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的障碍。作为地方高校,其专业设置、招生指标、经费来源以及人员编制等都是由学校主管单位决定,没有自,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作为区域政府,注重的是其为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而对地方高校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问题关注不够,加之区域政府往往财力有限,不能给地方高校以充分的经费和物质支持,制约了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另外,有些区域政府大力建设大学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但对如何依靠和利用区域大学的人才、智力、信息、技术和思想来提升与发展本区域的社会经济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则考虑不多;有些区域大讲科教兴市,大讲依靠地方高校的智力优势,但政府的一些重大社会经济决策则很少听取区域大学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三)地方高校与本区域企业相脱节,许多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状态缺乏了解,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态度。尽管有些地方高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提供一些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但有些企业还是舍近求远,寻求域外重点高校、专业院校提供服务。而大型企业一般都建有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力量较强,它们对地方高校科研成果需求相对较少。即使需要社会服务,一般也不会考虑地方高校。
三、地方大学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的途径
地方院校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和与地方政府有着特殊亲缘关系,与地方经济、地方产业界有着天然地缘关系的办学优势。因此,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都应该比其他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地方,通过寻找富有地方色彩的办学定位,全面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区域性办学特色,主动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成为直接拉动地方发展的动力,成为地方领导和人民心目中经常关注的对象,成为地方的亮点和骄傲。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争取最大的支持,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即“以地方特色求得生存与发展”。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地方院校“首先对地方要有贡献,要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对地方的科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①这就对地方院校的三大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丰富区域性内涵,继而形成本校独有的办学特色,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面向地方,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也是办学特色表现最直接的领域。对于地方院校来说,这种特色体现得更为直接和充分。无论学校采取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培养人才,只要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即富有特色。因此,地方院校培养的人才应面向地方,力争成为本地区不可或缺的富有区域特色的人才。以“地方性”为主线,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确立。其次,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才。伯顿?克拉克说过:“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②各类地方院校,应注重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或造就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外,还要根据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来调整定位,找准地方院校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空间和相应发展定位。如果定位盲目攀高,不但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空间,还降低了自己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与竞争力,也就失去了发展的优势与特色。只有找准自身的层次定位,才能走出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以区域经济结构为基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决定着所培养的人才结构。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依托,也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地方院校要在学科专业上形成特色,应该充分利用“地利”营造特色,即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地利”,地方院校可以根据本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学科。同时,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需求,地方院校要适应这种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将“办学有地利,地方有需求”的学科专业,作为特色学科专业,大力发展。
第一,保持与发展传统优势,强化特色学科。一般来说,每个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会因种种原因形成一些传统优势学科,这些传统学科大多是在过去特定的社会需要、科技和经济基础、特定的社会和学校条件下形成的,是因历史、地域、传统所形成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是地方院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继承和强化这些办学传统特色、优势,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同时,还应结合区域社会现实需要和条件,对传统特色学科进行调整重组、改造提升,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强化优势,增强学科的社会适应性和办学活力。
第二,寻求学科与区域社会经济的结合点,发展特色学科。社会需要是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学科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本学科的需要程度。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所创新,才能创出特色。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发展、经济基础各不相同,经济建设各有特色,对地方院校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也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重要产业往往也是特色产业,需要特殊的研究和技术,因而相关学科专业的地域性特征更为显著。因此,从根木上说,地方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就是为了使学校教育适应区域社会发展的某种需要。
第三,依据区域社会发展趋势,打造特色新学科新专业。地方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搜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人才需求预测,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实施错位经营,尽量补充重点高校没有的学科和专业,院校可以通过研究本地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情况,大胆增设一些国家“专业目录”未列入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又急需的新专业,或是在相关专业中先柔性增设新的专业方向,慢慢补充师资与资源,待条件成熟,则独立设立为新专业;还可以通过成立“专业咨询委员会”进行研究和预测,委员会成员应包括区域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专家,让其为学校的专业布局、学科发展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由于“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源广泛,能够较及时准确地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抢占先机。
(三)立足地方,研究区域特色课题
地方院校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获得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机会偏少甚至没有。因此,地方院校应立足地方,找寻自身适宜的发展定位,积极参与涉及当地社会进步和企业科技开发的重大课题研究,实推动学校科研特色建设的开展。
1、利用“亲缘”关系,找寻区域经济发展现实课题。地方院校要充分利用自己与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天然的“亲情”关系,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出发点,找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课题,将高校的人才与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学校赢得区域经济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进而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区域性特色建设。第一,做地方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促进软科学研究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能够通过人员培训、政策研究及技术支援等直接方式支持地方政府,在支持中形成特色。第二,面向区域社会实际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区域性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应发挥自身在科研活动上的综合优势,在解决区域社会发展的实际课题中营造特色,院校可以通过编撰地方文献典籍、参与社会科研攻关、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和开展科技咨询等形式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2、利用“地缘”关系,推进产学研合作课题研究。地方院校的产学研将明显地受到所在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特征的影响。院校应审时度势,形成政策导向,鼓励教师走出校门,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直接为经济生产服务的应用型课题研究,将学校的科研拓展到当地的企业一线,争取区域经济社会对学校发展的最大支持,形成自己的区域性科研特色。第一,应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展科研,促进区域性科研特色的形成。地方院校急需从传统封闭的科研模式中走出来,科学整合高校人才设备资源,主动与当地企业联合,直接对口承接科技攻关难题或解决一些技术瓶颈问题,与企业一道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第二,依托当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地方院校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力密集的优势,以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基地,缩短高科技创造加工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增加地方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地方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地方院校科研模式的转变和科研特色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对江苏这样一个经济、科技文化大省,我们关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关系,如何使教育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经济优势,进而使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关心各个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职业教育在各个地区之间的优化配置。笔者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江苏13个市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江苏的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以及如何使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良性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江苏省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分析
为了了解江苏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江苏经济发展的关系,分别选取了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的2008年至2012年的教育与经济数据来对比,说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于取得有关职业教育的数据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又由于目前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着交叉与重叠,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包含在高等教育中,而且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明显出现职业化的特征,因此,数据的选取概括为中等以上教育(包括高等教育)。
(一)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关系
下页表1为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GDP与相关教育指标情况。
在上述指标中,反映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应该是GDP指标(从总量上看),而反映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情况的应是相关规模指标,这些指标具体表现为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总数(所)、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毕业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招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中等以上专业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以及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相关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内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情况。其中,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数量、学生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等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为密切,具有极强的配比性。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按2012年各省辖市的GDP发展情况看,前几位的排列顺序为: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徐州、常州、盐城、扬州、泰州、镇江等;与之对应的,从各省辖市的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总数量上来看,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如果剔除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因素以及每个省辖市人口、面积等因素,可以说二者的排序基本一致。特别是从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来看,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是非常强的。如苏州2012年GDP为12 011.65亿元,排在第一位,其教育状况无论是学校数、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教师人数以及成人教育方面,都与其经济发展相对应,呈现一种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绩效是非常明显的。
(二)江苏省各省辖市从业人员产业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从江苏省各省辖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结构分布中的占比来看,苏州最高,分别为61.52%和34.84%,两者合计为96.36%,在江苏省排在第一位;无锡二、三产业合计为95.32%,排在第二位;以下分别为常州和南京(详见表2)。作为二、三产业来说,其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从各地区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分布可以看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三)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城镇化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教育发展也促进了区域加速迈向城镇化。仍以江苏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来看,除了省会南京以外,在江苏的省辖市中,无锡、苏州的城镇化率最高(见下页表3),分别达到72.9%和72.3%,这些地区的城镇化率水平与GDP发展情况是一致的;而同期排在GDP后几位的连云港及宿迁市的GDP分别为1 603.4亿元和1 522.0亿元,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教师总数为0.34万人和0.36万人,城镇化率也基本排在最后,分别为54.4%和51%。
(四)江苏省各省辖市教育与居民收入的关系
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还是以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来加以说明。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通过对江苏各省辖市教育发展对比分析可知,以苏南特别是苏、锡、常等地教育程度最为发达,特别是苏州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数量(除省会南京外)、教师人数还是在校学生等都居于前列。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直接体现在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面,具体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苏南的教育发达,生产效率也最高,苏州、无锡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86 208元和161 361元,折合成美元也达到近3万美元,就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 079元和35 663元,折合成美元为5 000美元左右,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教育程度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不论是人均生产总值还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苏南地区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是苏北较为发达的徐州与苏南不是最为发达的镇江相比,从人均生产总值上来看,也仅仅能达到其一半左右。
综上分析可知,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苏南的职业教育能够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建立了符合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从对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分析中不难看出,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重大。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就必须面向就业市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建立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第一,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 经济发展规划,提升职业教育统筹水平。一些职教界人士认为,应鼓励各地以产业园区、职业园区为依托,将技术创新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统筹,以高技能人才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升级,以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转型。
第二,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建设。尽快完成《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着手部署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工作,推动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地方性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的创新与探索,总结有益经验,为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法规提供支撑。尤其是要通过政策制度的构建,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动员和鼓励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
第三,提升行业企业参与能力,以行业标准引领职业教育发展。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行业组织自身能力的建设,明确行业组织责任,优化行业企业参与的机制与渠道,提升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话语权和主导能力。
第四,树立面向市场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尊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生相伴的发展规律,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和机制,积极探索与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建立校企合作基金,提升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由于相关体制机制的原因,目前职业教育相应的资金筹集和分配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阻碍。因此,应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等多途径筹集资金,在国家和地方分别设立校企合作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本建设,弥补校企合作经费不足。基金还应具有激励功能,通过树先进、立典型,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建立,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六,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内容的衔接,实质是课程的组织问题,这方面可借鉴英国的经验。英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从职业分析到职业标准,二是从职业标准到学习单元,三是从学习单元到资格课程。由于其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从而保证了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也就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在此基础上,以资格制度中的不同能力级别要求为依据,对课程要素进行组织,从而实现课程衔接。
我国中高职课程不衔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衔接的科学依据。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课程要素依然来自具体学科,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另外,由于管理体制问题,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也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沟通。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课程要素,需要有科学的衔接依据。
参考文献:
[1]戴勇,承剑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通讯,2003(9).
[2]张士军,刘春林,韩玉芳.民办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及模式安排——以青岛民办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研究综述
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其宗旨和生命力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比较重视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为国内职教界的热点论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杨虹认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杜祥培认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他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存在价值之所在;二是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发展动力之所在;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标志之所在。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与内容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学者们对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功能定位。廖惠卿认为,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为:学校对接社会的纽带,教师水平提升的途径,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高维峰从高职院校与社会有效互动的角度,认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可分为实现基于资源互补的社会服务、扩展至校外教学的社会服务、推动人才养成的社会服务。(2)服务区域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张效民认为,普通高职院校的服务区域,或只为本地区服务,或最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兼顾全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区域则要广泛得多,大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还面向全国。(3)服务层次定位。以技术服务为例,在低层次技术、中间技术、高新技术三个层次技术中,普通高职院校通常以提供中间技术服务和较低层次的技术服务为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可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工作。(4)服务形式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张效民认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除了成为上述“三个中心”之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阐述得非常明确:“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学界据此进行了更广泛却也更具体的多元性阐释,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观点:(1)三元说。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服务,二是技术服务,三是科研服务。杨光宇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二是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三是满足周边院校、中西部院校的发展需求,以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交流、服务,达到资源共享。(2)四元说。吴一鸣、哈满林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促进地方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张琼、桑雷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责任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企业发展;二是服务社区建设;三是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四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仇雅莉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开展职业培训,为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开展技术服务,为行业和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四是对口支援与交流,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3)五元说。苏文锦认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责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技术传播;三是技术推广;四是技术培训;五是技术服务。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应该突出“五个重点”:一是专业服务,以调整学院专业结构,重组专业体系为重点;二是科技服务,以参与行业、企业的课题研发为重点;三是培训服务,以具有突出优势的岗位培训为重点;四是志愿服务,以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行业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五是文化服务,以参与所在社区、区域的文化建设活动为重点。
三、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刘志范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七种:一是明确服务理念;二是调整专业结构;三是丰富办学模式;四是拓展服务内容;五是理顺运行机制;六是参与高新技术攻关;七是提供送教下乡服务。王一群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一是高职院校要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共识;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区域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四是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五是服务区域经济,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社会共享。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刘锡奇、崔承刚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主要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模式、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模式、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联合研发模式。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范式主要有:一是基地式服务型,就是以基地共建为平台,着眼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与共建行业或企业的合作,实现服务社会之目的;二是项目式服务型,这是依据行业或企业的生产、研发之需要,学校发挥学科和专业人才的优势所开展的互助活动;三是教育集团式服务型,这是社会教育资源和高校教育资源高度整合并优化重组机制下的服务模式;四是活动式服务型,这是动态化、高灵活性的一种借助“活动”完成的服务方式。黄生文、张文波、张小平认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运作可采用:一是跨越式发展模式;二是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模式;三是企业办学或企业管理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特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五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模式。 转贴于
四、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课程内容陈旧、科技含量低、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没有突出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叶华认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二是高职院校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三是高职院校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在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工作不够主动;三是联系不够紧密;四是服务不成系统。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几年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周世青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原因一是认识上的不到位,二是能力上的不适应,三是机制上的不完善。
五、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与途径研究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方美君认为,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主要有四条:一是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二是明确服务定位,突出服务特点,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三是加强内涵建设,培育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争取政府、企业支持,强化服务的规范性。祖天明认为,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办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二是构建科学的课程和培训体系,打造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环境;三是进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为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四是进一步完善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为社会服务的基地。顾丹霞从六个方面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行了阐释:一是主动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增强专业办学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二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零距离对接;三是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广大教师在科研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五是牢记社会责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六是构建辐射网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研究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贺修炎、欧阳培城总结和阐释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对口支援社会服务的“贵州模式”、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和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学生社会服务模式等。
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陈建新等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探讨了高职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四个适应”即办学方向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变化需求、专业设置适应区域发展需求、教学改革适应就业转型需求,“三个联动”即学院发展与区域发展联动、学院发展与城市建设联动、学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联动,“两个承接”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重任,实现“一个打造”即打造高水平示范院校促进地方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廖惠卿等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阐释了高职院校要走颇具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文中总结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社会的实践经验和办学思想,“主动更新观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为社会服务的保障能力”“建立服务机制,营造为社会服务的内部环境”“拓宽服务内容,构建为社会服务的开放模式”,科学构建了“一依托三适应”即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政府的开放办学模式,探索和实践了“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闯出了一条从订单培养到“教学工厂”颇有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
高校办学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的科研成果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最有效的最直接的“生产力”,科研成果诞生的过程也就是科研档案产生的过程。因此,怎样开发利用科研档案资源,并推广这些档案信息,最终带来的效益如何,是所有档案信息工作人员值得思索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没有文化信息的发展就不会有经济的发展。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科技大学的优良传统。河南科技大学地处古都洛阳,是河洛文化发源地、国家重工业基地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优势明显。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对接,建设了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如“中国锥齿轮第一人”梁桂铭教授;创建了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齿轮、轴承等装备基础件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一批国家重大科研奖励;拥有多个国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农业机械研究具有传统优势,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动力机械研究成效显著,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旱作栽培与育种、预防兽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明显特色。
立足中原,服务基层。作为洛阳“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实施主体之一,学校长期与地方和企业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多年来,河南科技大学以不断满足中原地区对人才、科技和智力服务等方面需求,与企业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切实帮助地方企业摆脱困境,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带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2 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举措
2.1 发挥区域优势,增强特色馆藏的建设。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供丰富翔实的档案信息。而丰富馆藏是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前提。有地方特色的特色馆藏要围绕地方需求,特别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引领所表现出来的需求,拓展社会化服务内容。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特色馆藏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地方经济服务”。
河南科技大学创建于1952年,坐落在千年、牡丹花城洛阳市,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工业基础,占有明显区域优势。洛阳是国家重工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河洛文化发源地。工业经济和文化经济研究是河南科技大学广大师生科学研究的重点。因此,河南科技大学档案馆从加强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特色专业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入手,努力丰富科研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和不同的方式收集第一手科研档案资料,最大限度地扩大科研档案的存贮量。这是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先决条件,也是开发利用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必备基础。如,居国际先进水平的齿轮、轴承等装备基础研究资料;取得重要成果的大型装备数字化设计及控制技术研究资料;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业机械研究资料;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研究资料;成效显著的动力机械研究资料;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资料;旱作栽培与育种研究资料;牡丹产业发展研究资料、龙门石窟文化研究资料;河洛文化研究资料,等等。通过丰富馆藏、完善馆藏档案结构及特色馆藏的建设,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最原始、最有力、最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做到准确、快捷地为利用者提供相关的档案信息,特别是对本校师生员工的教学和科研提供真实有效的历史凭证。
作为科技档案工作人员,要了解和熟悉科技档案的数量、内容、成分、价值等基本情况,以便能够准确及时地解答利用者的问题,推动档案服务利用工作的高效开展。调查分析利用者对科技档案需求的倾向和意愿,及时把握科技档案利用需求的趋势。以采取积极有效的对应措施,满足利用者不同的利用需求,提高科技档案利用效率,实现科技档案的社会价值。
2.2 开展用户需求的深层次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科技档案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做好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意义重大。科技档案编研是开发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是科技档案内容承载的潜在科技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需要。科技档案潜在的价值不能自发地实现,只有通过编研才能为利用者提供更加系统、完善、精练的档案信息,而编研成果质量必然影响科技档案信息价值的体现。
目前,河南科技大学档案馆的编研状况是编多研少,编研力度不够,编研成果基本是汇编、选编之类的初级产品,大多是原始档案的集合和翻版,一次性编研成果多,深层次编研成果少。因此,要加大编研力度,要做好编研工作。
一是要科学选题。选题既是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起点,也是关键。选题是否得当,不仅决定编研成果的质量及其利用价值,也关系到编研工作能否顺利有效地进行。科学选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服务为本,立足馆藏。利用是科技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因此,选题的着眼点应是“利用”二字。从利用者的需求和当前科研、生产及其管理工作的客观实际出发,编制一些实用性强的编研成果。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本馆馆藏,立足自己的信息优势选题,不仅可以扬长避短,也会使编研材料有源头,科技成果有特色,编研工作有活力,有助于保证编研成果的质量,并能充分体现自有档案的资源价值。
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编研应根据档案馆的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确定选题,遵循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长短结合的原则。编研选题要结合客观实际的需要,这是档案编研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这当中既包括当前的客观实际需要,也要考虑长远的客观实际需要。因此,可以先编制一些实用价值较大、开发时间短、针对性强、出成品快的编研成果。同时,也要选有前瞻性、预测性的项目,服务并指导未来。值得注意的是,选题时如果缺乏对社会需求准确的、科学的预测,其成果就有可能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前瞻性选题要从市场发展变化的动向中来预测,以满足利用者对科技档案编研成果的时效性和超前服务性的迫切需求。
二是认真做好“编”与“研”。科技档案编研是以信息研究和编辑为要点,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性质。“编”与“研”完成后便解散。动态的联盟作为高校间的网络化系统,可提高高校资源使用效率,还可节约高校在可获得资源方面的投入,从而提高高校的战略灵活性。
针对区域经济,根据用户不同需要,探讨科研档案内容与形式。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本馆馆藏,立足于信息优势选题,编出有特色,高质量,能充分体现自有档案信息的资源价值。
2.3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高校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时展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要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主要有两方面工作需要完成:第一,有关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完善。统一的标准是档案工作依据,有利于档案标准化工作开展和信息化工作推进;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能为科技档案的工作展开提供法律依据,也能够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提供解决依据,有利于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二,对科技档案本身推进数字化建设,对基础设施推进网络化建设。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单位档案资源的收藏情况及有关用户的需求情况建立相关的数据库系统,为科技档案资源的网上储备、传输、利用打下基础;推进网络化建设,为科技资源的网上利用提供条件。有利于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把握科技档案变化情况,有利于科技档案的充分利用。
建立科技档案数据库,要反映学校学科特征,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收集、整理、编制资料,展示学科的发展历程、最新成果、学术造诣、知名学者等并提供检索服务,保持与学校科研工作发展同步。通过建立专题档案资源共享平台等形式,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2.4 利用科研档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技产业化需要研究课题和项目开发的促进和带动,而研究课题和项目开发正是高校的优势。长期以来,河南科技大学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学校始终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服务社会”的学术导向,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227项。其中,“863”、“973”、“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研究项目155项,国防科研项目97项,“产学研”合作项目545项;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506项。
一、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关联性分析
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s。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和开展,需要经济条件这一物质保障的支持,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健康且快速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水平一定程度决定高职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最终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的成效来衡量。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想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条件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力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是高职教育出现和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发展空间。第一,是区域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进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第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在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所需的人才。
(三)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经济作为物质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好坏。高职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高职教育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教育规模、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数量等各项指标,若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若能与区域经济需求相符合,就能高效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反之,则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三明市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三明区域经济意识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因区域经济发展而存在,但是,我国许多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生产和发展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依托,没有将区域内用人单位作为自己服务对象,没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目前,三明辖区的两所高职院校在三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参与度不够,在人才培养模式、方向及专业设置上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结合度不够,三明本地人力资源出现匮乏现象,三明区域经济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不足,无法带动三明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促进三明区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发挥作用不大。
(二)三明本地化就业率不高
三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三明本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配套,在服务三明区域产业发展上发挥作用不大,没有充分意识到高职教育的本地就业率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对服务三明区域经济的重要性,三明高职院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高,但三明本地化就业率偏低,无法满足三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存在“三明培养、异地使用”,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现象,三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三明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的促进作用不大。
(三)与三明产业对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三明高职院校与三明产业对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省级和三明地方政府促进高职院校与三明产业对接的政策法规与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使得高职院校在探索与区域产业对接上缺乏相关政策法规支撑,造成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对接不够深入、不够稳定。(2)高职院校自我调适机制不健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办学活力上与三明区域经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不匹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方面的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无法实现校企深度融合。(3)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长效体制机制不完善。目前,三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只停留在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层面上,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实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企业几乎零参与,虽然达成校企合作,但企业在参与课程开发、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弱。
三、三明市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对策研究
(一)实施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
教育的发展与地方区域社会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与三明高职教育相关的各界,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履行教育职能的同时,对高职教育在政策扶持、经费投入、办学条件、资源配置、舆论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树立服务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实施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将职业教育纳入三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近年来,三明市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三明高职教育要及时抓住三明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在对三明行业企业人才情况和需求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三明支柱产业群现状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确定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形成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解决了三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难题,不断开创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二)提高三明本地化就业率
“本地化就业率”直观地反应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好坏。三明的高职院校要服务三明经济大局,将三明的发展视为学校的发展,提高三明本地就业率,为三明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保障。三明市政府应充分发挥对高职教育的指导作用,建立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激励机制,按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来支持学校发展,积极鼓励高职院校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三明本地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相适应,为三明区域经??服务。
(三)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将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是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借鉴度极高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形式,将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渗透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根据自身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订单的形式,与高职院校共同协商制定符合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到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的形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和技能。二是建设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师团队。高职院校应注重兼职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构建合理的“双师”教师团队,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为服务区域经济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完善奖励机制。高职院校可通过发放实习补贴、提升科研经费、提高项目补贴等奖励机制,留住“双师”教师,以保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服务区域经济的作用。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山东高职教育;服务
引言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高技能人才。目前,山东省高职在校生80万,占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52.5%,占据山东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山东省“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布局是以蓝、黄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为重点,实施区域带动战略。新时期的布局势必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催生一些新生行业。例如济南市“十二五”规划中对产业布局的优化,将重点加强发展信息服务、金融商务、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和物流等第三产业;同时大力发展东部、西部、北部跨黄河的第二产业,形成以汽车制造、纺织、化工、电子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核心的产业群;在工业集聚圈(包括历城、长清区,平阴、济阳县和章丘市)已初步完成工业化进程的产业集群区,进一步增强规模优势效应,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以第三产业主导转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日照、青岛等沿海城市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这种发展将会带来企业对高级技师、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企业管理、社会保安、信息安全维护、海洋经济产业等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但是,山东省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学校战略定位不明确、教育教学模式不适合、教育思想、理念传递不及时、专业设置无特色等一系列的问题,所培养的人才明显不能适应规划中经济发展的需要。山东高职院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确与山东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在生源急剧紧张的情况下,山东高职院校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持续和谐发展已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定义和类型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
二、山东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高职教育在在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有关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战略发展定位不明确
凭借国家大力倡导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东风,山东高职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已经处于提高内涵建设的阶段。但是,大部分院校在战略发展定位,发展方向的选择方面,没有结合自己资源优势及特点,缺乏创新、雷同现象明显,甚至有些院校只顾眼前经济收益,根本不考量持续的发展,严重缺乏长远性考量、整体性的谋划。最终导致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的要求。从而使得社会对学校失去信心,导致学校不能长期持续的发展,在竞争中被淘汰。
(二)不能结合自身优势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形成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1.不顾自身资源优势,盲目选择教育教学模式。随着我国近30年的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研究,很多高职院校大量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完整的体系和格局特点的教学模式,创建了很多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学模式,像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实施都有它的前提条件,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山东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模式及体系建设上基本采用“拿来主义”,更多的是一种赶时髦的盲从,某一阶段哪那种模式讨论研究比较多,很多院校就采用哪种模式。结果是各种模式都学都用,却什么模式都没真正用好。山东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只有十几年时间,在办学实力和实践经验方面还处于弱势,各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参差不齐。例如,很多学校采用工学结合模式,但是因为学院自身的条件,很难突破与企业合作的瓶颈,获得企业的支持;或者很难有效的调整自己学校的教学计划适应企业对淡旺季生产运营的调整等,最后只肤浅的停留在,2+X的实践形式,并不能达到让学生获得所应掌握的高级技能,最后蒙上一层利益交换的面纱。
2.教育教学模式的选择脱离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部分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但是笔者通过走访发现,一方面所谓实施工学结合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实施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上,基本都停留在人才订单培养及2+X顶岗实习形式,这些学校的合作单位都仅限于海尔、海信、皇明等几家大企业。另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成形的教学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根据山东“十二五规划”对三次产业调整比例为:7:48:45,经济布局在不同的区域呈现不同的发展重点,例如:济南市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规划;日照、青岛等沿海城市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在“调结构,转方式”背景下,“一刀切”的搞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所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三)教育理念机械传统
在教育思想和理念方面相对机械、传统,不能准确、及时的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技能人才的准确定位理念传达到教师和学生。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仍按照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教学,重理论轻实验实训,一方面学校设施设备陈旧,缺乏与市场就业相吻合的实验实训设施;另一方面学生因为怕苦怕累,不愿意接受顶岗实训安排。
(四)专业设置趋同化
山东高职院校各专业大类的专业布点数为2095个,其中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土建、文化教育5个大类专业布点占66%,占据了专业的绝大部分,而像农林牧渔、生化药品、资源开发、材料能源、法律等专业布点只占34%。部分院校专业设置不是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是盲目照搬,别人有什么专业自己就建什么专业,社会上那个专业热门,自己就开设什么专业,形成你有我有全都有的趋同化现象。
(五)“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极其薄弱
高职院校要为社会输出高技能的人才,需要专任教师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尤其对操作性比较强的核心基础课程,更需要任教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实操经验。就教师队伍而言,高职院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学历、职称结构及实践能力偏低的问题;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与过于年轻并存,导致知识老化、技能滞后和基本无实践经历现象普遍,使新的知识难以推广,新的技能难以应用;教师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注重教师理论学习和知识培训,但对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不够,所以实践指导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的比重更是偏低。
(六)课程设置重复
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重复性,因为不能建立合理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根据企业对相应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有清楚的认识,因而没办法进行学科的建设,调整课程。致使很多课程中内容重复,或者课程相近。例如有的院校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设置的课程中有《组织行为学》,同时又有《管理心理学》。
(七)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鄙薄思想仍然存在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也强调要大力提升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使得高职院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鄙薄思想仍然存在于不同层面:很多学生尽管选择了高职院校,但是却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认识不到选择所学专业的目的;家长赞同选择高职院校,普遍的心理就是能够找份工作,好挣钱,好毕业;企业、政府对高职院校是既希望其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级人才,又不愿过多的投入资金和资源;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学生看低、看轻,在工资待遇、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存在明显差异等。
(八)经费来源单一严重影响高职教育发展
“十一五期间”为了改善办学环境,提高学校综合影响力,山东各地高职院校纷纷进行改扩建,资金成为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大问题。目前省政府财政拨款和学生收费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渠道;有些民办的高职院校,经费来源就只有学生收费。近几年由于高职院校收费标准提高,很多学校出现了学生欠费现象,对高职院校获取有限的经费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资金进行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提升教师培训等内涵建设。单一的经费渠道,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山东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用企业经营的理念去规划学院的整体发展
成功的企业眼睛始终盯着市场,以顾客为中心,市场为导向。高职院校要想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期持续和谐发展,就要像企业经营一样,通过对内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明确自己的优势、劣势,看清机遇和风险,确认自己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使命,进行战略的目标化管理。
(二)结合自身优势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形成自身特色的“多层次教育教学模式”
1.以服务山东经济发展为指导原则,进行教育教学模式建设和改进。通过对国内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成功案例的研究,不难发现,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诞生、发展到深化都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始终围绕着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山东高职院校要创建教育教学模式必须和山东的区域经济规划和产业集群紧密联系。
2.在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基础上根据资源优势创建适合自身院校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目前,我国在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国际劳工组织开发出的MES等欧美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等一些教育教学模式,这些模式都有它们可行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学科特点等条件,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例如科研优势比较突出的或农林等专业可以采用“产学研”模式,对于一些机械加工类专业可以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样逐渐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多层次教育教学模式”。
3.深化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已经采用的模式进一步深化,面对山东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专业调整,创新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与中小型企业的合作。以人才培养为主题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
(三)突显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普及高职教育的宣传
高职院校要经常开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教师像“双师型”人才过渡,按照学校规划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计及学科建设,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另外,政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等措施确保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与企业进行合作,提高社会各界对高职人才的认识,给予公平的社会待遇。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立双师型教师持续发展的培训机制
1.良好的师资是输出合格人才的基础,山东各地区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或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快提升“双师型”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例如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的不同,改进专业设置,同时引进有相关企业经验的高学历人才,作为专任教师;或者可以通过派一些年轻骨干教师假期到企业顶岗实习获得相关专业知识,从而转变为“双师型”教师。
2.各院校应该建立教师定期培训或到企业实习的相应机制,确保双师型教师能够掌握最新技术和技能,并及时传输给学生。
(五)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在筹集资金途径上,可以建立“主、辅、补”模式的投入机制,即以政府支持资金投入为主,以学费收入、学校创收为辅,引入社会资金支持为补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一是学校切实转变观念,以自身的教育优势,主动营造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使企业树立一种“投资职教,必有回报”的投资理念,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联合办学的“双赢”效果;二是采用借资、垫资方式,把资金的重点用于图书、计算机、实验实训设备、教学场地的投资和建设上,使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得到根本性改善,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义达.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与证券展业建设探索[J].中国证券期货,2011,3.
[2]胡颖哲.山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1,8.
[3]张花.转方式调结构背景下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对策浅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
[4]天青正.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0,8.
[5]郭康.从大学理念的视角解读高等职业教育[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6]刘成民.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
[7]薛建平,苟安经,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突破与文化建构[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
[8]朱绍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德国高等专业学院综述和借鉴[J].外国教育资料,2000(3):P36-37.
[9]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
一、校企合作“速卖通”平台发展情况
在2013年年底,我专业通过宣传,报名选拔了10名同学来做我们首批的“速卖通”学员,这些学员在阿里巴巴速卖通平台上注册开店,上传产品,写关键词,进行产品描述等,我们通过企业和货代公司为学生提供途径发货,在近4个月的经营中,这10位同学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每个同学都出了单,出单最少的学员也有3个单。出单多的同学可达27单。这10位同学总共出单金额达到$2843.38美金,主要出口到俄罗斯,巴西,美国,以色列,瑞典等国家。主要产品是中国特色的礼品(比如文房四宝、中国结、兵马俑、扇子等)、日用生活小商品(比如袜子、厨房用品等)、衣服、性感内衣等。受邮政小包的限制,在速卖通平台上所售产品必须是起重不超过2KG的,所以在选择产品时非常重要。通过这几个月的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实践,我们认为在高职院校在为区域经济服务方面一定要紧跟市场行情,与企业同步,以企业所需来为出发点来寻找途径。
二、浙江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现状分析
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有很多种形式,每个学院也都以自己的方式和途径来操作。从目前我们了解情况来下,高职社会服务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1.单一的社会服务对象
通过近几年了解我院以及浙江省主要高职院校情况,我们可以知道目前高职院校主要社会服务对象是企业单位,例如教师的横向课题、技术服务、培训指导等,而对服务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民间团体的则主要通过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服务次数也相对较少。对于社会下岗职工或者闲散人员再培训的工作也做的不是很好,所以整体来看,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单一,以企业为主。
2.校企合作面大层次较浅
高职院校现在校企合作都做的如火如荼,非常火热,几乎每个院校每个专业都与企业再合作,合作面非常广,但是大都停留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请企业人士到学校开讲座的层面上,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以我院国际贸易专业为例,我专业从2009年到2014年共与1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其中真正有深入贸易部合作的有4家,并且非别在合作1年或者2年以后就停止合作了,接受我系学生实习或者实践的企业这5年有6家,但也不是连续性的,有的合作一年也就中止了。由此可见,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当然不乏有深入的合作,但是大部分的校企合作都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达到学院社会服务的职能,也没有满足企业的需求。
3.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较小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社会对其认可度却并不高,觉得高职教育档次比较低,学生素质差,教师质量也不高,所以高职院校在寻找企业来进行合作时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好的公司认为和高职院校合作会降低他们的企业形象,也认为高职院校的同学不如本科生质量,他们也并不招聘高职的学生来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大多是一些符合其就业岗位的中小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当然也并没有大企业那么大,社会宣传力度也不大,合作意识额不高,所以也导致了高职社会服务的社会影响力也较低。
4.机构不完善
据我们了解,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专门从事服务社会工作的职能部门,有关这方面的工作一般是由专任老师兼职来做。而这随即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老师认为这方面的工作并不纳人最终的工作量考核,做这一方面工作相当于“额外免费工作”,因此会有很多老师不并是非常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甚至敷衍了事,找个单位盖章就好。即使是纳入教师的考核工作,但是对如何考核以及考核的合理性也并没有具体方案,所以导致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流于表面。
三、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和探讨
从上面我们分析的情况来看,有很多原因导致。
1.政府在高职社会服务的管理体制方面职能缺失
虽然一方面政府强调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但是政府并高校的责任义务并没有上升到立法层次,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的工作并没有完善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上的支持。比如社区教育这类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社会服务工作,到底是否应该收费以及收费多少都是高职院校考虑的,如果做的不好反而引起不好的影响,于是很多高职院校就放弃了这项工作。
2.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服务的需求不明确
浙江省本身就是以中小型公司为主的省份,大部分高职院校同学毕业了也是进入这样的单位,很多公司为了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纷纷与高校成立了订单班,这也成为高职院校体现学校品质的一个保障。比如我院在2012年成立的高铁和城轨订单班就是抓住浙江经济的发展机遇,及时申报了新专业,这让我院在该专业的招生上分数也高,学生质量也非常高。但同时这种订单班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毕业即可立即上岗使用的,而对学生来说,他的发展不仅仅是只会做眼前的工作,而是需要有一个长远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在学生培养周期方面与企业人才需求时间也不是一致的,在企业需求和学生课堂设置方面也有很多问题,企业要学生拿来就用,但是知识也很快就过时,而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有一个滞后期,甚至很多企业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如何与学校对接。
3.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的定位不准确以及服务能力不足
虽然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搞的很火热,但是很多教师并不清楚社会服务都有哪些,对社会服务职能还存在认识误区。很多教师对高职社会服务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社会服务层次上,我们认为高的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的程度都代表了社会服务能力好,但是事实上,社会服务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培养上,还体现在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上,很多教师觉得高职院校水平比较低,办学条件又差,师资力量更没有办法和本科学校相比,平常主要的教学任务很繁重,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开展社会服务,或者缺少和企业的交流机会,不去调研企业的需求,也就没有途径为企业服务。
四、优化浙江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若干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职能,统筹协调高职社会服务
在高职开展社会服务中,因为政府起到关键性的统领作用,所以我们认为,政府应该筹备建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及用法律的框架来保障,这样一方面可以明确高职院校的责任与义务,加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权,出现相应问题也可以诉求法律方面的帮助和协调;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强制要求企业必须参与高职的社会服务活动中来,体现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塑造企业主体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平等对待,构成良性竞争。当然也可以出台有利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参与积极行的一些措施,例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鼓励高职院校通过社会服务创收,鼓励企业联系对口的高职院校进行技术开发、员工培训、业务指导等社会服务,行程好的良性循环政策导向。
2.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主体能力
除了有好的政策指导以外,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主体必须有能力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所以我们的教师最先要做的就是从自身出发,转变观念,不要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局限在校内,不要只关注教学或者学术研究,要适应社会的市场变化,优化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适应浙江省经济发展要求,根据市场行情优化专业设置和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统筹配置资源,发挥办学特点,确定各个学校不同的专业特色,不同的社会服务主攻方向。通过调查研究行业企业,确定各学院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建设方向,优化师资力量,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可以及时征求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一线职员或者社区人员等的有效反馈,对这些反馈进行分析,发现现行的专业设置有什么缺陷,随即可以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内容改革、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改革,确保校内课程满足社会需求。
3.加强企业协同职能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地方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开放、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本文拟以钦州学院图书馆为例,谈谈广西北部湾(以下简称“北部湾”)高校图书馆为本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必要性
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已成为巨大的财富,不仅政府施政需要了解社会信息,企业营销需要市场信息,科技进步需要信息,就是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也离不开信息,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必需的要素之一[1]。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个地区知识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地调整服务理念,改变学校独享资源的传统观念,转而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北部湾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必须跟上时代步伐,面向北部湾开放服务,促进北部湾经济建设发展。
1.2 北部湾经济建设需要
北部湾经济区是2008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经济开发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快行业信息化应用,建设包括商务投资、金融、港口航运、产品质量检验检疫、旅游、劳动力、科技、文化等综合性和专业性信息在内的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信息交流中心”,“以信息化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这些决策说明了加强北部湾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发展规划》的实施,钦州港又被批准成为国内第六个保税港区,于是,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大海粮油公司、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等大批企业陆续落户钦州、北海、防城港,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北部湾的各企业为了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洞悉国内外市场行情,必然会搜集大量所需的信息,而仅仅依靠本身的力量是无法满足的。那么,北部湾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优势,为北部湾经济建设服务,便成为北部湾经济建设的迫切要求。
1.3 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国际上通行的教育理念中,育人、科研、服务社会是大学三个必备功能[2],地方高校也不例外。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地方院校“首先对地方要有贡献,要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对地方的科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3]。然而,大多数地方高校既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也没有雄厚的办学实力,经费来源渠道主要靠财政拨款和学生交费,而这两项收费又都非常有限,如钦州学院近3年来,平均每年经费收入仅5千万元左右,这仅仅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因此,学校只有立足于本区域,积极主动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通过自身发挥的作用和所作的贡献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重视、支持和合作,促进办学条件的改善,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4]。为此,钦州学院确立了面向北部湾、服务北部湾的办学宗旨,围绕北部湾对人才的需求,努力调整专业结构,打造自己的办学品牌,为北部湾经济区,特别为钦州、北海、防城港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学院的办学宗旨决定了图书馆办馆的方向,也就是说,钦州学院图书馆也必须树立为北部湾服务的思想,在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面向北部湾,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优势,为北部湾建设提供有效服务。通过服务赢得社会的信赖和支持,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1.4 图书馆履行职责和自身发展需要
高校图书馆是重要的学术性机构和社会信息中心,其职能和任务之一是服务社会。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有义务承担起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高校图书馆在完成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应利用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区域经济服务,参与到区域经济建设中,馆员更应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钦州学院是广西沿海唯一的一所公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图书馆面向北部湾开放服务,促进北部湾发展,也是本身职责所在。
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信息的需求在形式、内容、结构和种类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信息服务机构应运而生,这必然给高校图书馆带来冲击与危机,面对这种形势,高校图书馆该如何生存和发展?面向社会,投身于市场经济, 在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中求生存、求发展、求提高,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5]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给广西高校图书馆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发展机遇。[6]
2 可行性
北部湾高校图书馆服务北部湾经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1 政策支持
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定义:“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这就是说: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的利用者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校内师生员工,而应扩展到本校以外的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甚至扩展到全社会范围的普通市民。教育部的这一规定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把社会性纳入高校图书馆定位的范畴,无疑将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办馆效益,为建立和谐的社会做出更有成效的贡献,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证。[4]
2.2 地域优势
位于我国西南沿海的北部湾经济区,有以南宁市为中心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沿海城市群。这一区域所属的高等院校有30多所,这些高校源源不断地为北部湾地区输送合格人才。目前,在北部湾各行业的高层管理、重要技术岗位的人员中,有不少毕业于南、钦、北、防的各高校,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利于建立校友关系网络和搭建“校企合作”友谊平台。钦州学院位于地处广西沿海中心地带的钦州市,是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唯一的一所公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据不完全统计,仅近3年来,就有3 000多人奔赴北部湾各行各业。基于这一区域优势 ,2007年,在自治区教育厅的高校服务区域划分中,钦州学院与广西大学等5所院校被列为直接为北部湾经济区服务的大学[7],这也拓宽了钦州学院立足北部湾、面向北部湾的服务空间。
2.3学校发展优势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北部湾高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批专科学校陆续升格为本科院校,钦州学院就是其中之一。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创造学校发展的新优势,学院围绕钦州市及北部湾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努力寻求适合自己快速发展的道路,决心用3~5年时间,把学院建设成富有沿海特色、综合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并在钦州学院的基础上创建北部湾大学。
几年来,学校“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学校校园面积由“专升本”前的27公顷扩大到现在的约54公顷(含东西两校区),学生人数由升本前的62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人(含留学生)。目前,学院拥有15个系、部、二级学院。普通本科专业19个(41个专业方向),专科专业35个(46个专业方向),其口物流、轮机工程、海洋科学、海产品储运与加工、航海技术等5个涉海类专业,填补了广西高校中海洋类专业的历史空白,开创了学科研究的新领域。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在岗教职工661人,其中专职教师451人,在专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28人,博士、硕士168人,外聘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1人,兼职教授25人,人才优势日益凸显。同时,学院充分发挥本校优势,积极开展校政、校企合作,与钦州市政府及各县市、企事业单位展开洽谈合作,开展面向北部湾经济的科学研究,一些系、部在学校服务社会的思想引领下,开始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实施“校企合作”。到目前为止,学院已经与北部湾企业钦州港口(集团)、广西力顺有限公司及东北大学等单位签订科研合作项目4项,合同总金额将近500万元。钦州学院的科研成果开始在企业得到转化,将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毫无疑问,钦州学院服务北部湾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良好的发展优势,为图书馆服务北部湾开通了道路,也为图书馆向北部湾开放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同时,这些“校企合作”为开展本区域的“图企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8]
2.4 信息资源优势
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向北部湾开放的现实基础,北部湾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据不完全统计,北部湾地区30多所高校拥有藏书总量大约2500万册,并随着高校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如钦州学院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图书馆馆藏丰富、门类齐全,主要收藏有中、英文等文种的专业文献,基本覆盖了全校各学科、专业,已形成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兼容、多学科并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同时,还搜集了大量的方志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古籍,如《嘉之靖钦州志》《丛书集成初编》《四库全书荟要》等。另外,“北部湾海洋文库”正在建设中,这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增添了海洋特色。图书馆还加强了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收藏有《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并与广西大学合作,实行馆际互借,更加丰富了馆藏资源。
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设置逐年增多,馆藏文献的数量和种类也迅速增加,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截至目前,钦州学院图书馆拥有藏书79.6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52.13万册、电子图书27.5万册、中外文报刊4000多种。因此,无论是传统型文献还是电子信息资源,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都为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5 自动化设备及技术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及网络化的技术设备在高校图书馆得到普遍的应用。高校图书馆局域网的建立以及与校园网、Internet的连通,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全新的网络环境和强大的服务平台,使高校图书馆不仅能迅速获取文献信息资料,而且能直接参与社会信息系统的循环,为信息用户提供快速、准确、有效、高密度的信息资源起到了保障作用。
调查获悉,目前,北部湾高校图书馆普遍拥有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基本开通了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并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建立了电子阅览室、馆藏书目数据库、馆藏信息资源网上查询联机数据库等。不少高校图书馆还积极引进和发展电子载体文献、数据库、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及计算机网络资源等。钦州学院图书馆采用深圳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图书采访、编目、流通、检索等工作的计算机管理,全面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计算机管理。学院图书馆还建立了自己的服务器和具有自身特色的图书馆主页,并已通过本馆主页向读者提供网上公共目录查询等。此外,还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开放阅览室等。所有这些,都为学院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北部湾经济建设提供了硬件及技术上的保障。此外,北部湾高校图书馆还具有人才优势、环境优势、形象优势等,诸多优势说明北部湾高校图书馆服务本区域经济建设是可行的。
总之,北部湾地区有很大的信息需求市场,北部湾高校图书馆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而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图书馆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拓展自己的服务空间,服务本区域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目前,在全国有许多高校图书馆已捷足先登,在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实践中探索出了新路,我们可借鉴他们的经验,为北部湾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推动北部湾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惠娜.高校图书馆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0):58—59.
[2] 陈明芳.架起地方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桥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4):56—57.
[3] 樊彩萍.地方院校发展策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1—12.
[4] 叶华青.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策略研究—以TZ学院图书馆为例[D/OL].[2009-10-20].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2007016368.nh&dbname=CMFD2007.
[5] 宁 锐.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论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178—179.
[6] 康淑芳.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为社会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3(5):45—46.
[论文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产学结合;高素质农业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秉承“为时养器,器为时用”的办学宗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途径,创新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采取多种形式,主动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一、牵头组建职教集团,探索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
2008年初,经省农业厅、教育厅批准,同意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历时半年,学院承担了大量筹建工作,起草了筹建方案、集团章程和系列校企合作协议等文字材料;为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院先后与湖南省十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进行洽谈;并举办了“湖南省农业厅敬聘袁隆平院士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暨学院专业对接农业产业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举办了集团成立大会;组织召开了集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集团宗旨,明确了集团初步运行机制;设立了集团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和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机业四个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理事长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担任,秘书处设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集团成立后,完成了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是组织了湖南农技人才现状及农业职业院校办学困境调研。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湖南农技人才及农业职业院校办学现状,2008年10月,集团组织三个调研小组,分别对湖南省农业职业技术人才现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湖南省农业职业教育虽然发展迅速,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整体功能发挥不充分,社会地位不高,招生困难,农业人才流失严重,发展条件相对落后等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优化农业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形成《湖南农技人才现状及农业职业院校办学困境的调研报告》,并对调研数据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集团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有关领导、省教育厅、省农业厅有关领导及部分湖南“两会”代表递交了《建议免费培养高等农业职业技术人才的报告》。《报告》提出了三条建议:(1)实行免费培养高等农业职业技术人才政策,建议省政府借鉴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学生学费全免,中央将逐步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费教育的政策,由省财政出钱,每年安排高等职业院校纯农业专业免费培养计划5000人。(2)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对高职院校纯农专业实行单独招生,以改变湖南省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类专业招生困难,办学规模小,与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极不相适应的现状。建议省财政设立农业职业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加强农业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发挥政府统筹作用,整合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建议由省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对全省农业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农业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推动湖南省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启动了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项目。2009年8月,学院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次洽谈后,决定联合实施“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项目。2009年9月,双方各派一名专职人员和若干兼职人员,正式成立“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项目部,项目部设于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秘书处,由秘书处负责运作。该项目拟在3年内培养1000名农业领域人才,打造国家援外农业技术人员和高端农业国际化实用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国家l4个援非中心及相关农业企业储备和输送高素质农业按术人才。目前,项目部已经完成了签订合作协议、管理制度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等系列工作。并从集团内部的湘西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和相关企业员工中选拔学员,拟挑选30—40人进行培训。
二、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一体化
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和提供技术设备,在校园里建设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2008年9月3日,都市花乡有限公司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合作,正式成立“都市花乡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将花卉生产基地搬进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花卉生产。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院抓住契机,从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两个专业着手,启动项目承包教学方案,教师带领学生生产水仙花1.5万盆。这一举措,不仅帮助都市花乡有限公司完成生产任务,及时把花卉产品投放春节市场,同时又锻炼了教师,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2008年11月3—6日,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帮助策划都市花乡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一长沙花艺国际交流会”在长沙成功举办,来自日本、韩国、荷兰、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花艺大师出席了会议。在大会组织的插花大赛中,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向竹君、王鉴、朱娇荣获一、二、三等奖。2009年学院再次与深圳百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协议,该公司拟投资400万元,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生产实习工厂,作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同时学院还把自办产业实体基本都剥离出来与专业系捆绑,建立系企一体化运行机制,每个专业系至少负责一个产业实体的经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教学效益双重目标。
(二)专业创造性地对接产业
各专业系与合作企业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专业+产业+职业”的三业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十几个订单培养班级的教学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企业文化,学生前两年半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阶段学习,最后一个学期在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形成了“专业+产业+职业”的三业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二是“2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植科系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以“专业+公司(基地)+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为平台,创立了“2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突出。即以长沙小康园艺园林有限公司(基地)、产学研示范场和校外园艺企业为依托,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全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段,2个学期在校内进行专业基本素质培养,3个学期在系办公司、实训基地和学院示范场进行职业技能训练,1个学期在校外园艺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打破了常规的教学实训方法,采取“师傅带徒弟”、“项目经理带员工”的实训方法,使学生完全融人生产实践中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为实现“零距离”上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5+3+2”任务驱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动科系按照畜牧兽医工作任务领域,课程教学计划按模块安排,专业课程分专门技术和专业方向两大模块,其中专门技术叉分为种畜、营养、畜牧管理、动物疾病防治、兽药和畜牧环境与畜场规划六个小模块,专业方向分繁育、养殖、兽医、检疫、营销5个方向,创立了“5+3+2”任务驱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五天课堂教学,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在校内企业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周末两天集中进行生产性实践。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强技能、能管理、会服务、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畜牧兽医人才。
三、建设农民扶贫培训工程。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2003年l0月,学院主动与省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联系并签订了协议,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3期农民科技骨干培训班,每期培训学员150—200人,培训时间两个月,为全省每个贫困村培训2—3名有一定种养规模和经验的科技骨干。学院党委和行政非常重视农民培训班工作,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选派了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教师们经过广泛调查,周密制订了教学计划,并根据培训班的要求和农民学员的具体情况,精心组织编写了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两套培训教材,共计80多万字。目前培训班已成功地举办了15期,培训学员3000余人。2006年以来,学院举办为贫困地区搭建科技平台,“养殖业”“食品加工”“种植业”科技兴村项目创业培训班10余期,培训学员600余人,举办草食动物品改员培训班14期,培训草食动物品改员1000人。学员们通过培训,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乡,致富一家带动一方,发挥了科技带头人的作用。
四、产、学、研、推相结合.致力振兴农村经济
(一)积极推广科研成果
近几年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有10个科研项目和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进入直接服务农村经济的主战场。动科系欧阳叙向教授自2002年开始研究推广湘东黑山羊生产技术,该技术先后在浏阳、醴陵等四县推广,初步估算可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植科系肖君泽教授主持的“外源DNA导入水稻育种研究”科研课题,成功地选育了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长晚籼1号”和高蛋白水稻新品种“长早籼9号”两个水稻新品种,两年来通过学院“长沙小康园林园艺有限公司”这个桥梁,在湖南省长沙、益阳、株洲、湘潭、岳阳等10多个县市推广,推广面积达150多万亩,为广大农民带来了极大实惠。
(二)送科技下乡,帮农民致富
为了贯彻落实湖南省“科教兴村富民工程计划”和“扶贫支教工程计划”,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派出30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下乡扶贫支教。2001—2005年,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持长沙县黄兴镇新冲子村。学院派出了9位教师组成的专家智囊团,指导该村制订村级发展规划,举办种养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户科技骨干,指导调整该村产业结构,一年半时间,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增至4260元,比专家组进村前人均年增纯收入1500多元。2008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长沙市科技局和市委组织部要求,向望城县靖港渔业合作社派遣科技特派员董益生老师。两年来,董益生老师与渔业合作社农民打成一片,重点帮助渔业社解决了淡水鱼深加工问题,使该渔业合作社共获得了100多万元的收益增值。2001年以来,按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后选派了13位青年骨干教师到湘西自治州9个市县的乡镇开展扶贫支教工作,深受当地村民欢迎。
(三)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
1 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
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要想让欠发达地区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其根本。因此,必须重视培育人力资源、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措施。同时,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作为既定的外生变量,而在新增长理论中,则把技术进步因素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生产函数之中,因此,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利用科技手段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2 地方高校应满足区域经济之急需、为区域经济培养和输送必需的应用型人才
从区域经济的结构性来看,不同地区的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开发方向等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所需要的岗位结构是不一致的;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来看,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所需要的能力结构应不一样。地方高校只有培养出能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科技和工艺等方面要求的合格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
2.1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某地区三十个行业协会对抑制本行业发展因素的判断中,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分别是“专业人才缺乏”(86%)和“技术瓶颈难以突破”(60%)。调查同时表明: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地方高校中难以找到对应的优势学科专业,企业认为该地区地方高校现有的多数专业未能跟上行业发展水平。事实上,这些现象在我国地方高校中普遍存在。要解决以上问题,地方高校应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学科专业建设导向,以区域为中心,以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为主题,有针对性地教学、服务。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应建立在充分的社会调查基础上,以本区域近期、长期需要及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就业趋势为依据;专业、学科的建设必须改变以往跟踪重点大学的作法,转向自主创新,创办真正符合地区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与学科;专业和学科应以应用型为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重点专业与学科应建设成为区域支柱产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创新源泉;同时,必须建立起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长效、平稳地将市场新动态、新发展输入高校的教学过程中。
2.2 着力打造一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地方高校引进师资的主要渠道是“从高校到高校”,追求高学历,师资队伍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因此而缺乏应具备的实际能力。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
2.2.1 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兼职教师的聘用比例,以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地方高校的兼职教师比例较高。如1995年,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为61%,至2001年,公立社区学院兼职教师比例已增加到66.7%。正因为有着大量的兼职教师,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因此,应拓宽引进师资的途径,打破“从高校到高校”的唯一渠道,从社会、行业、企业引进一定的技术人才,缓解我国地方高校技能型教师短缺的问题。
2.2.2 不断创造条件使高校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企业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开通教师实践渠道,让教师深入工厂、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及工程技术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利用教师带队下厂实习、带领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以及实验室建设机会等,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定期安排专业课教师顶岗工作,使其掌握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方法;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对既有教师资格又有职业资格的教师优薪优酬。
2.2.3 改革教学模式,实施“能力本位”型教育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多数还处于“知识本位”型模式,需要向“能力本位”型转化。“能力本位型”以满足企业需要为主,以实际能力培养为主,其核心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某一职业的实际能力,能适应行业性的广泛要求。目前国内比较科学、系统、具有创新性的“五阶段周期循环教学模式”就是“能力本位型”教学模式在我国应用的一个例子。它将教学模式分为“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五个阶段,设计开发出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特点的能力本位型教学模式。
3 急地方所急、关注和解决地方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进入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科技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尤其在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三十个行业中,各行业对抑制本行业发展因素的判断,“技术瓶颈难以突破”仅次于“专业人才缺乏”排于第二位,各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各不相同,但这些难题在地方高校每年的科研项目中难觅踪影。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倾向于与国内名校、科研院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或通过中外合资,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而地方高校在地方企业界的知名度不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甚至有些地方高校并不了解或认为不能帮助地方企业的技术难题。这种情况在地方高校中相当普遍。
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地方高校首先要深入了解、及时掌握企业的科研需求动态,了解诸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科研成果”等有用信息,从而指导学校的科研活动。其次,地方高校与企业联合成立研究中心,或共同开发某个项目,双方共同组织研究人员,企业提供研究经费,学校提供科研人员,研究成果共享或企业优先利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成立大学科研园区,以大学为依托,开办高科技公司,开展科技研究和产品开发,从而将大学的新发现和新思想推广到社会,使之商业化并成为社会的财富。成功的例子如美国斯坦福大学于1951年建立的斯坦福工业园区,此举使加州南部聚集了一批技术型公司,形成举世闻名的“硅谷”,斯坦福大学也因此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总而言之,地方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人才及提供科技服务。地方高校是否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因此,有必要组织起地方高校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使之与地方经济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对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倪小敏,任柏强,嵇小怡.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中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基于对温州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调查.浙江社会科学.2006,11..198-212.
[2] 谭安萍.高职教学模式控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20-21.
[3] 舒琴,徐兴田.高等学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3.24-26.
[4] 蒋云尔.美国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5.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