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朱熹道德教育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 名著导读 分析方法
引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对学生阅读起着重要作用,适当的导读会让学生领会名著中的含义,领略文字的魅力,从而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
1. 名著导读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国名著还是外国名著都兼具极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而且包含永恒的主题及人物形象,并且经过岁月的洗礼仍能经久不衰。因此,每一部名著都是值得人们诵读的经典,都能带给人们思想上的碰撞和人生的启迪。尤其是对于初中生,其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很多习惯和兴趣的养成就是在此阶段。如果能将名著加以适当的利用,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就能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充实其文化底蕴,丰富其课余生活,提高其文学与文化素养。总而言之,初中教材中的名著导读部分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目前初中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存在的问题
2.1 导读形式过于单一
初中教材中的名著导读部分基本只是简单地用文字将作品简介等枯燥信息提供给学生,丝毫不能引起学生对于名著的兴趣,更不用说让学生投入其中领略阅读的魅力了。
2.2 只注重应试而忽略名著本身
目前我国初中阶段普遍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人教版教材,早在2001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已经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中要将名著阅读列入学习内容,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然而,近年来的教材却越来越注重应对中考的技巧,将名著简单的导读,甚至让学生囫囵吞枣地将名著死记硬背,名著中的精神、文化、背景学生以一概不知,这样做反而忽略了阅读名著本身的意义。
3. 名著的导读与分析方式
对于初中生,名著的导读方式多种多样,大可不必拘泥于教材本身,利用各种信息与资源将名著导读给学生,往往比教材本身单一的文字更有说服力,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3.1 利用作者信息
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一部作品如何好,如何精彩,学生未必能够理解,当然也不见得能引起其阅读兴趣。拿鲁迅的作品来说,大多政治意味浓厚,学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理解,甚至觉得晦涩难懂,毫无趣味。如果教材中能够多加一些关于鲁迅生活当中的故事加以引导,生动的故事会使作者的形象立刻立体起来,先引起学生对作者的兴趣,进而引起对其作品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意义。
3.2 利用文化背景知识
大部分的名著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环境下造就的,因此在阅读名著本身之前,了解必要的背景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之所以能够像其他经典作品一样广为流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不仅是因为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更是作品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意义。读者通过它认识了当时社会中美好的与丑恶的东西,引起了强烈的爱和憎。《红楼梦》产生在十八世纪的旧中国,正是清朝乾隆时代,中国的封建社会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到这时已经腐朽不堪,冒出了将要灭亡的苗头,特别是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上表现得更加鲜明。因此在名著的导读中应将这些背景知识渗透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本身的同时也能感受作品背后的含义。
3.3 利用精彩情节及人物
众所周知,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恰到好处的描写是一部优秀小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三国演义》可谓是章章精彩,节节引人入胜,比如赤壁之战、三顾茅庐、七擒孟获、空城计等;《水浒传》也是轰轰烈烈,令人振奋,比如武松打虎、三打祝家庄、真假李逵、大闹野猪林、倒拔垂杨柳等。这些都是能捕获读者眼球的法宝。在初中教材中的名著导读可利用名著中的精彩篇章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细细品读其中韵味。
3.4 利用多元化的阅读方式
3.4.1 举办阅读名著活动
在向初中生导读名著的时候,大可不必拘泥于教材本身,因为教材本身的信息是有限的,而学生的思维却是无限的。在初中阶段,学生往往更能接受同龄人的建议。教师可利用课堂让学生互相推荐好书,以及为什么推荐这本书,给学生创造充足的空间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提供给学生互相交流心得体会的平台。
3.4.2 观看电影以激发兴趣
通常,视觉上的感受比文字更有冲击力。目前,大量的国内外优秀名著已被翻拍成电影,这就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名著,感受名著。因此,教师可先利用电影等让学生对名著产生好奇,进而过后主动去阅读名著本身。这样的效果往往要比直接用干巴巴的文字灌输给学生要行之有效。
3.4.3 开展名著知识竞赛
在课余时间,教师还可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以促使学生阅读名著,比如知识竞赛,可以根据不同的名著设计各类问题让学生比赛,答题多且正确者可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做将会刺激学生不满足于课本上的名著知识,自己课后也会找名著来阅读并加以扩展。
结束语
初中教材中名著的导读部分在整个中学阶段,甚至在学生今后的人生当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良好地利用名著导读,不但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将会培养其一生的文学素养,塑造其完美的人格,陶冶其高尚的情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 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启示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毕生讲学不断,也是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教材:《小学》、《四书章句集注》、《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白鹿洞书院揭示》、《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其中影响最为深广的《四书集注》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专用教材,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和“明明德”。“变化气质”即改变人的气质,去弊明善,发挥人的善性。“明明德”的意思是弘扬高尚的品德。并且,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要“明明德”,就应该“复尽天理,革尽人欲”。因此,他告诫诸学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
关于教育的目的,朱熹明确将“明人伦”作为其学校教育的目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与此同时,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认为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忽视了伦理道德教育,过分强调追求名利。他要求改革科举,完善学校教育。
(二)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十分重视小学教育,他认为8岁到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关于小学教育,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其教育内容以“教事” 为主,即“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3]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要把握时机,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让儿童按照《须知》、《学则》的要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朱熹认为,大学教育是在15岁以后。大学教育的内容由“教事”转向“教理”,即着重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在《小学辑说》中阐述:“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又解释说:“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4]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任务是在培养“圣贤坯璞”的基础上,把诸多学子培养成对朝廷的有用之才。在大学教育方法上,朱熹总结了两点:第一,注重自学。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5]第二,主张不同学术之间的交流学习。
(三)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德育思想的归宿,也是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朱熹对“天理”的解释是“浑然天理便是仁”。具体而言,仁、义、礼、智即天理。朱熹还认为“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这种天理是至善的,是人的本性。朱熹认为“人欲”包括不正当的“欲”和正当的“欲”两个组成部分。正当的“欲”是指不能消灭的、应该提倡的人的要求和欲望,不正当的“欲”是违背天理的要求和欲望。针对正当的“欲”和不正当的“欲”,朱熹反对全盘地提倡“灭欲”。
三、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致力于学校的德育建设。提倡以“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反对以科举为考试标准想而选拔人才的学校教育。朱熹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朱熹“明人伦”“明明德”的德育思想,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朱熹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懂得圣贤之道与人伦之理并根据“三纲五常”遵守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从而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在促进社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道德失范的现象层出不穷,即使不少相关政策的出台,但都收效甚微。此种现象就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并避免此现象蔓延高校,助长不良风气。
(二)朱熹知行结合的德育思想,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方法
朱熹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方法,注重“知先行后”、“知行相须”、“行重知轻”,并强调“行”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还是大学阶段的教育朱熹都十分强调德育的“知行合一”,而现如今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把德育作为一门课程来传授,忽视了德育的“行”的重要性。因此,导致现在的德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而且大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有失偏颇。因此,借鉴朱熹知行合一的德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宋】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3]【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关键词:朱熹 德育 明人伦 方法
南宋大儒朱熹是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紫阳朱氏建安谱》附有朱熹著作总目凡41种,400百余卷,著述何止等身!非专业人士恐怕毕其一生精力也只能接触其宏富著作之一二,更不敢枉谈研究,对朱熹思想的发掘须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断的努力。下面就朱熹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说一点浅见,也只是隔靴挠痒,不得要领甚至谬误处,期待读者和专家批评。
一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朱熹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到他整个的学术活动之中,身体力行。1173年,朱熹作《重修尤溪庙学记》,并为尤溪学宫题写《明伦堂》匾额,也体现了他的这一教育思想。朱熹19岁登第后,除了在地方上当官7年(一说9年),在朝任侍讲46天,四十多年都在致力于讲学传道,著书立说。朱熹一生从事教育,教化民众,可谓桃李满天下。据《紫阳朱氏建安谱》记载,朱子门人可考者有蔡元定、真德秀、彭龟年等321名,不仅具名姓,且附列简历。明人伦的教育思想在他本人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佐证。同时,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也是切中时弊的。朱熹提出教育分两个阶段,8至15岁入小学,15岁之后入大学。“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 朱熹主张以小学而言,主要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至于发掘和探究事物之理,则是大学教育之任务。“大学是穷其理”,“小学是事亲事长且直理会那事,大学是就上面委曲详究那理,其所以事亲是如何,所以事长是如何”(《朱子语类》卷七)。故若小学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同上)。朱熹的教育主张,跟他的教育目的论是密不可分的。其教育目的论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为基础,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近思录》卷九注文)同时,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 以修其身”的人才。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 以钓声名利禄而已也。”在《玉山讲义》中又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充分表现了朱熹办学的目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结合当今的九年义务教育来看,许多十五六岁的学生上完初中就失学了,很让人担忧。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学校教育是否有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呢?
二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于此。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就是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他常以孔子所谓“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句话来教育学生,且认为“此是古今学者君子小人之分,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切宜审之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他坚决反对“学圣贤之理,为市井之行”的人。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把做学问看作是中科举,猎取官禄的阶梯和资本,朱熹对此是极为反对的。他提倡所谓“复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以儒家的道德伦理来教育学生,“使之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得朝廷之用”(《濂洛关闽书》卷十六)。朱熹始终把德育放在领先的地位,把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学生以知识,又教他们怎样做人。在他看来,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培根”的工作,故从小向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重要。
朱熹认为,儿童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畏隆师之道”方面的伦理道德皆蕴藏于儒家经典之中。“道之在天下,其实原于天命之性,而行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其文则出于圣人之手,而存于《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孟氏之籍”(《朱文公文集》卷十八《徽州婺源县学藏书阁记》),因此,儒家经典乃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朱熹平生编写的大量著述中,儿童用书占有很大的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都是他亲自编写的儿童读物。特别《小学》和《四书集注》,一直为宋末和元明清三代六七百年间封建统治者作为正统的小学教材。
朱熹编写的这些儿童读物,都把宣扬儒家思想放在首位。如《小学》一书乃博采六经、史传以及孔子后学著作中有关忠君、孝亲、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故事、训诫等编写而成,集中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正如朱熹自己所言:“修身大法,小学备矣”、“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之书”(《朱子语类》卷七),那是做人的样子。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还拟订了许多道德教育规范:“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并强调“学者学此而已”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朱熹又在《德业相劝》中说:“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肃政教,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导人为善,能规人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能解斗争,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上述列举的这些“能”,要是真能做到,那就成为一个尽善尽美的人了。这虽是朱熹写的《增损吕氏乡约》一文中的条文,但也可以说是朱氏的道德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三
至于德育的方法,在朱熹看来,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他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最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可是,“非礼之端不能禁外之不来,而能禁内之不往” (《续近思录》卷十二),是故只要我们把“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只要“先入为主”,就可免“扦格不胜之意矣”。(《小学集注·原序》)朱熹强调婴儿坠地之后,乳母之教,尤为重要。长到6岁,要教以数目、方名等浅易知识。8—15岁为小学阶段。“人生8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章句》)。朱熹主张家长对青少年必须严格管教,切不可使其娇生惯养。如果“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亦凶狠”(《小学·嘉言》)。所以家庭教育不可有丝毫放松。为便于教育从幼年抓起,朱熹亲自为儿童编写了一本《童蒙须知》作为教材之用。
朱熹继承了孔子关于“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看法。他认为只要使青少年日常一言一行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守则和规范去做,日子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长大成人后就能遵守伦理纲常而不违。可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所在。
如何能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呢 ?朱熹认为须从具体的日常事务入手,所谓“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朱子语类辑略》卷二)。为此,他主张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社会伦理具体化和条理化,让青少年遵照履行,为使他们“洒扫应对,入孝出悌,动罔或悖”(《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朱熹在其撰写的《童蒙须知》中,对儿童衣服冠履、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洒扫应对、读书写字等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都按照儒家的标准作了具体规范,比今天的《小学生守则》还要细致,要求青少年遵循不违,诚履笃行,庶几将来“自不失为谨愿之士”,甚而“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童蒙须知》)。
朱熹虽然强调青少年的“行”,但并不等于说不重视“知”。他认为要形成青少年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还必须同时向他们灌输社会伦理道德观念,这正如他所指出:“为学之实,固有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答曹元可》)他形象地以眼睛和脚的关系来比喻行和知二者的关系:“知与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朱子语类》卷九)行与知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四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曰立志。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
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 ?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不立志,则目标不明确,前进就没有动力,“直是无著力处”,他说:“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又说:“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
一曰居敬。朱熹强调“居敬”。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还说:“敬之一字,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以涵养本原,而谨夫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之教。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由此可见,“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一曰存养。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从另一方面来说,“存养”又是为了不使本心丧失。“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同时,从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来说,“存养”是为了收敛人心,将其安顿在义理上。
一曰省察。“省”是反省,“察”是检察。“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在他看来“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倾,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天下之事,不是则非,而无不是不非之处。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因此,为了使人心不“沦于亡”,做事不“陷于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一曰力行。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朱熹的这些见解,已经触及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行动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等这样一些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
朱熹的上述见解,反映了道德教育中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至今仍有可供借鉴之处。
总之,朱熹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认真研究朱熹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不仅是研究宋朝教育的重点,而且也有助于了解元、明、清时期教育的发展。朱熹逝世50多年后,宋理宗为其幼年读书处赐额御题“南溪书院”,悬挂大门上方。元至正年间,中书省理问爱卨题颂“闽中尼山”、“海滨邹鲁”匾额,将朱熹誉为福建的孔夫子。清康熙帝也御赐“文山毓哲”匾额。历代对朱熹的赞誉不胜枚举。说明朱熹的包括教育思想在内的理学是多么的深入人心,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后半期,甚至到了今天还有其积极的意义。
五
教育思想的实施,必须有好的教育方法为依托。朱熹主张学习之法应当“循序渐进”。 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匆忙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见满桌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忘乎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 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 他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此中的旨趣。 除外,还需切已体察。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身”?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
朱熹强调读书要着紧用力。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朱熹认为只要是有价值的书籍,都是能给人以思想、睿智的。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则应倡导创造性的阅读。爱默生说:“当心灵被劳动与创造所激励时,则无论阅读何书,每一页都会变得熠熠闪光,意蕴无穷,每一句话都意义倍增。……我们觉得作者的见识有如天地一般宽广无边。”
一、朱熹主要道德教育思想
在德育目的上,朱熹根据其哲学思想以及古传的划分,把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小学”和“大学”具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小学”强调“成人”的教育目标,而大学的教育目标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得以“成智”[1]。“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2]在朱熹看来,所谓“成人”,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人摆脱原始性、蒙昧性、野蛮性变得有理性、有教养的过程,是一个人经过教育并通过“成人礼”的洗礼,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而“成智”的教育主要是“增长见识”,类似于我们今天所指的“智育”。总之,朱熹在教育的目的上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并且要德育为先,以德统才。
在德育的内容上,朱熹的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到“理”和“利”的关系问题以及礼仪教育的问题。首先,在“理”和“利”的关系问题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虽然朱熹的这一主张成为了今天众多批评者的的矢,但这一提法在当时具有现实针对性。他在《学校贡举私议中》指出:太学“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事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而得隽于场屋者耳”。再让我们联想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样的话,“存天理、灭人欲”这种以理统欲的主张是针对时弊的。至于“礼仪教育”的问题,是整个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载体,这在自宋以后的理学教育体系中也不例外。在德育的方法上,朱熹强调师者的模范表率作用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为了教育学生,朱熹不仅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还特意邀请时贤名流到学校任教,“访求名士,以为表率”。朱熹还特别重视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他说“:学校规矩虽不可无,亦不可专恃,须多得好朋友在其间表率劝导,使之有向慕之意,则教者不劳而学者有益。”[3]同时主张对学生加强伦理教育,改善教学方法,“无牵于章句,无滞于旧闻,要使之知所以正心诚意于饮食起居之间,而由之以入于圣贤之域,不但为举子而己”。
在德育发展的阶段理论上,朱熹主张教育应该有先有后、循序渐进。朱熹认为八到十五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的任务是“教事”,即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具体的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他说“: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去做。”[4]他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和“杂细事宜”五个方面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举止等作了极为详细的规定。十五岁以后是被朱熹称为“大学”教育的阶段。德育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教理”,也就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5]。朱熹还认为,这两个阶段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二者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的,他说“: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以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而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殊。”[5]在教育的管理上,朱熹主张“德主刑辅”。朱熹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不但要有必要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以思想教育为主,他把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行,同德育的教育管理目标结合起来,他说:“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义理之不足以悦其心。”[5]要求教人者能“知其心”,言“中其情”。以德为主,就要切实提高德育的成效,而德育的成效则取决于施教者和受教者能否将心知心,情感交融。
二、朱熹德育思想对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1.做事为主———辅之以理。朱熹认为“小学”教育阶段是人生的8~15岁,并为“小学”制定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在儿童“成人”教育的路上,“小学”德育应侧重于“事”,“大学”才侧重于“理”。朱熹反复说:“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定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朱熹的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生长理论,儿童的认知生长要经过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表征三个阶段。在动作表征阶段,儿童主要靠动作来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动作表征是认识的基础,但却使用终生。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也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根据以上认识,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德育应该以“做事”为主,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从做中学”,这是符合道德发展基本规律的。但是“做事”和“明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发展阶段又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6]。儿童在做事的过程中一直试图在明理———做事的过程即是明理的过程,但是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中小学的德育只能以做事为主、辅之以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特别是教育者一定要为学生树立模范表率的形象,并通过一些现代道德教育活动,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
2.德育引领———四个学会。在朱熹的教育体系中,德育无疑是教育中的首要任务,“成人”的教育要优先于“成才”的教育。“小学”的主要教育任务是“成人”的教育:通过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使儿童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从朱熹的教育主张来看,隐含着这样的逻辑: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做事“是朱熹教育主张的起点,儿童要先掌握正确的做事方法,然后再明其理。学习做事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目的,那就是要学会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在朱熹看来就是要学会如何与君、亲、师打交道;知道了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达到了“乐群”的教育目的。通过学会做事,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之后,射御、书数之文的学习才有坚实的道德土壤,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德才兼备。朱熹这种先学做事、德育引领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中小学教育无疑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小学教育应该德育为先,为培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雕琢好中小学生这块“璞玉”;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他们正确处理自身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的能力,以及独立判断、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知荣明耻、尊敬师长、相互尊重、友善宽容等文明行为,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生存技能。
关键词: 朱熹 教育思想 研究成果 评价与展望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翁,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同时,朱熹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讲学活动约50年,其教育思想影响我国元、明、清三朝600余年,在中国儒家历史上是仅次于孔子的有影响的人物。他上承孔孟的伦常思想,折衷周敦颐、张载、程颐、程灏的理学思想,对其加以综合构成了他的理学体系。而他的教育思想正是在他理学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通过概述近年来学界对朱熹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谈谈一点看法。
一、教育目的思想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古今中外,有所建树的教育家,都明确了教育的目的,强调研究、贯彻教育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朱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整顿伦理纲常,成德成圣。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他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二、教育的阶段和内容
朱熹认为,教育可分为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两个阶段,也就是小学和大学二类学校,“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古人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小学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打“坯模”的初级阶段。教育的内容是以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开始,“小子入学、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诗、书、礼、乐、御、数之文也是也”,将这些伦理的规范及知识技能“必使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此外,从“道之在天下,其实原于天命之性,而行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其文则出于圣人之手,而存于《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孟氏之籍”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儒家经典乃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而大学的高级教育,则不是普及的教育,入学的对象是皇族、卿大夫的子女及少数庶民中的出类拔萃者。朱熹说:“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者,皆入大学,而教之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天子之节,所以分也。”按朱熹的说法,“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定其理也”,有如“忠、孝、信、悌”则为小学阶段懂得一般伦理关系的道理。至于“正心、诚意”高深一层的道德伦理的理论修养则是大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了。“国家建立学校之宫,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目的无疑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治国”人才。
三、道德教育思想
周德昌先生在其文章《朱熹的德育理论和方法》中指出,朱熹主张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朱熹认为:“人言匹夫无可行,便是乱说。凡日用之间,动止语默皆是行处。”主张把“日用之间”“动止语默”都看成是道德实践,把义理渗透到人们的每一个行动中,要求在平凡中见伟大,极高明而道中庸,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展现道德的崇高。他还把有没有道德行动看作是检验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标准。只有有了道德行动(符合义理的行为),才能评判他的道德认识是深刻的,道德情感是真诚的。比如没有善的行为,就不能说他有高尚的道德认识。“善在那里,自家却去行他,行之久则与自家为一,为一则得之在我,未能行,善自善,我自我”。这种用道德行动来加深人们的道德认识,以行动来考察人的道德品质的好坏的观点是可取的,对我们今天的品德教育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他学者普遍赞同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于此。如朱熹曾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就是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这就是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的一大原因。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四、教学方式和读书方法思想
教育思想的实施,必须有好的教育方法为依托。朱熹主张学习之法应当“循序渐进”。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匆忙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见满桌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忘乎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意思是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在教学方式上,朱熹不是采取注入式,而是采取启发式。讲话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己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己去读,道理用你去究索,某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己。而教师“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教师要采取与学生“商量”的平等态度,强调自学为主,除教师的引导外,还要依靠学友辅助、切磋,“为学要自己着力,然亦不可不资朋友之助”。学者相互“学”与“问”是非常重要的。
纵观朱熹的读书法,可以发现它是一种知行并重的学习方法。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沿用,它是朱熹教学经验的精华,它有很多地方类似和符合现代教育心理,我们应当很好地重视、挖掘、继承,以便弃其糟粕,取之精华,为我们今天读书、教学之使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启迪读书兴趣,朱熹的读书方法是一把教育心理闪光的金钥匙,可用来开启、指导读书的效益,推动、激励人们读书的信心,使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永放异彩。
五、朱熹教育思想的评价与展望
1.如何重新诠释、理解与评价朱熹,是当代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从朱熹与康德的比较之中作出了回答,他认为把二者相比较最富有相互的启发性与开拓性。他指出,若从现代本体哲学与纯粹理性眼光来看,朱熹哲学与康德哲学一样,建立了自己哲学的中心典范。但是,二者同为承前启后,方式却又大有不同。康德是用理性批判的方式重建理性的系统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问题,并开辟了人类思考与认识真实的新问题;朱熹则是用“超融”的方式吸收与整合北宋诸子,建立哲学义理体系的。相应于康德,朱熹开辟了一个超融本体论的思考。康德重视经验,朱熹重视体验。但朱熹对理的理解上包含了缺失与其系统的不完备性。最后,成中英教授指出,朱熹哲学具有中国哲学体系化的架式,他能兼分析与综合、主体与客体、知识与道德、部分与全体、体验与诠释、本体与方法为一体,代表了一个走向广阔视域的超融智慧。
2.对朱熹教育心性论思想的解读。
学界关于朱熹心性论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这种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如对其心性思想的来源问题往往一带而过,对其心性思想的内在逻辑层次问题缺乏系统的梳理,对其心性思想的影响与意义问题缺乏全面的了解,等等。心性问题从广义来说,属于存在问题,那么它与现代西方的存在主义有何区别?与方兴未艾的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可否相通?这种追问将有助于研究的深化。另外,对朱熹心性论的研究应着眼于现代阐释与现代转换上。学术研究应该具有时代性,我们研究以往的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精神文明与思想文化建设,从这一点来看,心性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说其古老,是因为其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说其年轻,是因为它又具有时代的活力,对现代人的心性修养有可资借鉴之处,关键是要从新的发展角度,运用新的方法进行自身的现代重构。当然,在研究的方法与范围上都应有所突破,要结合现代心理学、心灵学、精神学、伦理学、认识论进行新的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建光.朱熹德育思想浅论.四川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张怀满.略论朱熹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学术交流,2002.3,(2).
[3]郭齐.论小学在朱熹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4]钱晓勤.略论朱熹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VOL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