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战略范文

新农村建设战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新农村建设战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新农村建设战略

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02.020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这与我国的各项产业的进步分不开,同时也是城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体现。因此,要求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农村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而从农村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利用的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此文以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为例,对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剖析。

1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的问题

1.1政策引用方面的失误

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农产品、粮食的生产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然而吉林省的一些农村土地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协调、统筹规划的发展理念,使得农村土地的利用出现了浪费现象。仅仅追求GDP增长,对于土地本身的利用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1.2土地投入减少

部分农民因过度使用化肥使得土地养分降低,为追求高产重度利用而轻于养护,导致土壤的质量逐年下降,耕地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非常不平衡。

1.3耕地非农化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兴建各类产业。虽然国家会征用耕地占用税,但是并不指对非农化产业对农用耕地起到相应的利益负担,进而造成了不少耕地转型成非农产业,再加上农村干部不具备长远的思维,造成农村耕地减少。

1.4土地利用的违法现象

在部分农村出现未批先用,少批多用及农村宅基地扩建等现象,虽然国家各部门共同配合,齐心整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诸多用地是在出现问题后进行补办手续来逃避问题的,这也反映出土地管理部门中存在一些工作疏漏问题。

2针对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2.1加强耕地的保护工作

一方面要求在农村耕地方面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从而确保耕地总量不会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进而保护农民对于土地的经营权和承包权。对于耕地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由大改小,保证田地的水供应同时提高耕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实施科学积极的农业标准,使得在节约土地、节约水源、节约肥料、节约药物、节约种子方面做到最优,实现节约型农业;对于化肥的使用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一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于土壤的养分进行科学调动;另一方面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从节约土地资源的角度对农村的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节约、经济的角度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农民合理建设家园。另外,从现有住房的基础上进行设施和房屋的改造,从而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农村建设的需要及农民生活提高的需求。对于农村产业用地尽量设在荒地、山坡地带,尽量减少此类用地对于耕地的占用。

2.2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的进度

农村土地市场化是通过市场作用达成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能够使农村闲置土地及其他类型土地更好的得到利用,结合土地承包制度及土地承包永久化以推动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移买卖,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效应。同时也能够稳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各个方面,对于吉林省的发展现状而言,这样的方式对于诸多出外务工而家中闲置的土地来讲就有了更多提供他人利用和改变的机会,进而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带来利好效果。

2.3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和整理,对于一些零星的散地、道路、田地、沟塘等进行重新整理和布局,以使得农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更加分明,农村的土地利用率也就更高,吉林省农村大多在冬季有大量的闲置未用土地,也存在多种土地浪费的现象,再如铁路栅栏圈掉原为耕种土地的现象,从这个层面能够发现,土地整理问题势在必行,而且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

2.4建立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存在多重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土地质量评估体系,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不单纯的只是土地的养分及矿物质含量评估,同时也包括土地的使用质量,利用一套科学合理的农用地质量评估方案制约农村用地的弊病和缺陷,从而实现农村用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可用性和科学性,为完善我国经济发展提前做好规范化准备。同时结合质量评估体系对于农用地的各类补偿和处罚也有了明确的章程,才能真正的落实政策,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布局。

2.5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农业土地综合效益

在完善土地划分和布局的情况下,结合农村农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对地块地势能够有效利用,结合土地投入的大小顺序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从专业化的角度和方向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土地利用的最优。

3结语

结合吉林省部分农村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农村的土地利用情况仍存在各类问题,这也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通过不断的调查和总结对于农村土地的利用情况作出实际的考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结合以上建议和对策,希望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新农村建设在土地利用方面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

参考文献

[1]张玉华,刘东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篇2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这与我国的各项产业的进步分不开,同时也是城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体现。因此,要求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农村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而从农村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利用的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此文以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为例,对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剖析。

1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的问题

1.1 政策引用方面的失误

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农产品、粮食的生产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然而吉林省的一些农村土地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协调、统筹规划的发展理念,使得农村土地的利用出现了浪费现象。仅仅追求GDP增长,对于土地本身的利用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1.2 土地投入减少

部分农民因过度使用化肥使得土地养分降低,为追求高产重度利用而轻于养护,导致土壤的质量逐年下降,耕地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非常不平衡。

1.3 耕地非农化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兴建各类产业。虽然国家会征用耕地占用税,但是并不指对非农化产业对农用耕地起到相应的利益负担,进而造成了不少耕地转型成非农产业,再加上农村干部不具备长远的思维,造成农村耕地减少。

1.4 土地利用的违法现象

在部分农村出现未批先用,少批多用及农村宅基地扩建等现象,虽然国家各部门共同配合,齐心整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诸多用地是在出现问题后进行补办手续来逃避问题的,这也反映出土地管理部门中存在一些工作疏漏问题。

2 针对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耕地的保护工作

一方面要求在农村耕地方面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从而确保耕地总量不会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进而保护农民对于土地的经营权和承包权。对于耕地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由大改小,保证田地的水供应同时提高耕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实施科学积极的农业标准,使得在节约土地、节约水源、节约肥料、节约药物、节约种子方面做到最优,实现节约型农业;对于化肥的使用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一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于土壤的养分进行科学调动;另一方面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从节约土地资源的角度对农村的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节约、经济的角度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农民合理建设家园。另外,从现有住房的基础上进行设施和房屋的改造,从而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农村建设的需要及农民生活提高的需求。对于农村产业用地尽量设在荒地、山坡地带,尽量减少此类用地对于耕地的占用。

2.2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的进度

农村土地市场化是通过市场作用达成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能够使农村闲置土地及其他类型土地更好的得到利用,结合土地承包制度及土地承包永久化以推动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移买卖,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效应。同时也能够稳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各个方面,对于吉林省的发展现状而言,这样的方式对于诸多出外务工而家中闲置的土地来讲就有了更多提供他人利用和改变的机会,进而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带来利好效果。

2.3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和整理,对于一些零星的散地、道路、田地、沟塘等进行重新整理和布局,以使得农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更加分明,农村的土地利用率也就更高,吉林省农村大多在冬季有大量的闲置未用土地,也存在多种土地浪费的现象,再如铁路栅栏圈掉原为耕种土地的现象,从这个层面能够发现,土地整理问题势在必行,而且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

2.4 建立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存在多重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土地质量评估体系,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不单纯的只是土地的养分及矿物质含量评估,同时也包括土地的使用质量,利用一套科学合理的农用地质量评估方案制约农村用地的弊病和缺陷,从而实现农村用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可用性和科学性,为完善我国经济发展提前做好规范化准备。同时结合质量评估体系对于农用地的各类补偿和处罚也有了明确的章程,才能真正的落实政策,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布局。

2.5 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农业土地综合效益

在完善土地划分和布局的情况下,结合农村农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对地块地势能够有效利用,结合土地投入的大小顺序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从专业化的角度和方向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土地利用的最优。

篇3

关键词:农村地区 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战略思考 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为治理“三农问题”而提出的着眼长远、统揽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推进器。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我国要有效推进其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健康发展,就需要基于战略的高度从理论上来加以思考和认识。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经理性分析,提出若干理性思考,以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是在新形势下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化,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因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工作—农村干部的事、农民自己的事及农业部门的事。事实上,农村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部分工作,农村和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地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洪流之中,“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行各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促使城市经济的有效发展,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之一就是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农村城市社会发展失调。因而,新农村建设是基于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夯实城乡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与农村是人类社会的不同表现形态,二者互为市场,相辅相成—农村发展好了,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原辅资料,为城市发展输送更多的建设者(如农民工等),而且可以成为城市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城市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各种服务,而且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而且是实现城乡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农村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就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生态环境及其建设放在基础地位,把经济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和最终体现,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一致的目标,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根本目标。

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模式

基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的差异,各农村地区在具体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就应在有效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时)制宜、统筹兼顾”,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同中求异”。因此,各农村地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其不同地方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和现实状况(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当地客观状况和农民意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允许农村地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基于其“起点差异、进程快慢、水平高低、方式各异、模式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农村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农业经济

调查表明,一些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首要地位,不仅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合理引导城乡产业布局及其发展,这本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却误把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从而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事实上,农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农村经济除了第一产业的农业外,第二、第三产业也应涵盖其中,只是从整体上讲“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来建立现代农业,而且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得到有效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与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就显得甚为必要和迫切,这不仅是农村社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是加快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的重要保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教育不仅仅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技能培训)在目前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内容(农业使用技能及第二、三产业技能),农村教育要“三教”有机结合,以实现“三教的有机统一”,这是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从而造就“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当然,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指农民自身,还应包括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及技术人员,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完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决策,给“三农问题”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治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调查表明:目前的三农问题“不只是农业经济和农民负担问题,还是与集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农村社会组织的解体”(周建明,《建立发展的社会纬度》,2007),这一点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建立并完善与集体经济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义务教育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中介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势在必行。同时,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足够的、适合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篇4

1.规划构思针对现状建筑呆板,采空区面积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和绿地不成系统等问题,规划立足现实,形成以下规划构思.1)以老槐树为中心,结合周边现有历史建筑,形成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不仅使古树和历史建筑得到保护与利用,更为“花鼓锣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活动空间.2)根据国家相关规范,依据《山东省莱芜市颜庄镇滨河小区工程物探勘查报告》(2006.4)及现状实际,对采空区进行详细分类与统计,对不适合建设的区域划定禁止建设范围.3)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在景观塑造中,充分利用与保护现存的历史遗留物,将其作为景观小品,充分体现颜庄的历史文化内涵.4)规划建筑充分尊重原有建筑肌理,将绿地和广场统一考虑,沿居住区道路设置绿化环,并结合地形和现状条件局部放大,丰富景观层次,通过引入水系,通过点、线、面的形式将汶河景观渗透入居住区中.

2.规划立意设计秉承自然、历史、人文三者完美融合的理念,极力营造“山、水、文、人”吉祥合一的城镇片区.为优化城镇面貌,营造优美、舒适并赋有文化底蕴及传统特色的居住区,规划以“汶水、祥园”为设计立意.1)汶水.小区的步行系统和绿化组织以突出的曲线形为主要设计手法,以此来寓意流水的景象;将水的灵活自如融入到建筑的平面布局之中.规划结构组织以写意的曲线展开,汶河文化同样也得到了传承.将河水引入本区,并在局部放大,构成几处大水面,在居住区内营造水的景观特色.2)祥园.“葫芦”有吉祥的含义,与本次规划极力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营造吉祥家园的居住理念吻合;借用多种设计手法,渲染“山、水、文、人”皆吉祥的和谐寓意:通过贯穿小区南北的景观轴将葫芦山景观渗入到小区内部,与小区内环形景观系统浑然一体,体现“山”;将汶河引入小区内部,优化小区景观质量,体现“水”;以多种手法保留部分老建筑和老槐树,保护历史地段,维持本区文脉,体现“文”;在营造自然美的同时融入人文气息,体现“人”.

二、规划布局

1.历史地段在老槐树以南地区进行历史地段保护,历史地段内设置纪念馆、传统生活方式展览、名人故居、手工艺品作坊、精品销售和高档餐饮等使用功能(见图2).街区南入口设置一段绿化步行街,结合植草砖铺地、花坛和树阵,中部设置一处牌坊,提高可识别性.对现状住宅建筑立面加以改造,安装坡屋顶和仿古窗框,以迎合古典气息.历史地段内部设置两处绿地,绿地中间保留一处碾磨作为小品.建议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规定,将该历史地段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

2.镇公共绿地镇公共绿地主要是指横穿本区的沿河公园,园内以水面为主,将原三角子洼拓宽局部形成大水面,结合水面布置水景建筑及滨水平台等游憩设施.将三角子洼重新命名为祥河.

3.居住用地布局1)组团布局.保留原有已建成的32栋多层住宅,形成成组成团的住宅布局.居住用地整体上由小区级道路及绿化轴划分成居住组团.组团之间由绿化环串联起来.在组团组织上强调空间塑造,通过住宅的错落和围合,住宅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形成向内围合的院落空间,创造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形成错落有致、收放有序的居住组团.2)住宅布局.由于地下采空区的限制,规划住宅层数以4层为主.考虑到绿意渗透和沿街景观的效果,在非采空区的局部点缀11层的点式住宅.南部非采空区的区域设置部分6层住宅.在历史地段东侧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设置2层和3层的住宅.住宅布局尽量围合成组,通过单元个数的差异和部分错接的手法营造庭院家园的空间感觉,结合宅间绿地和组团绿地,提升宜居的自然气息.

4.广场与绿地本区规划中设置3处广场分别为铺园广场和沿汶河的两处滨水广场.铺园由圆形广场铺地和半圆形绿化花坛组成葫芦形,周边环绕户型树阵,广场内局部设置植草砖铺地.广场中部设置花鼓锣子造型雕塑,满足居民休憩观览的需要.中心绿地位于棉花市街与宝葫芦街交汇处,配以景石、亭廊,构成生动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具有人情氛围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在联系铺园广场的位置设置古典步行廊道,作为景观空间的延伸和过渡,将两者有机联系于一体.

三、历史地段保护规划

1.保护区范围老槐树是规划区内村民世代活动和集会的场所,在村民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规划中,依托老槐树和周边历史建筑物,本着最大程度上保护老槐树及周边历史建筑物的原则,同时考虑到保护老槐树及历史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将老槐树往西64m、往东48m和往南85m的范围设为历史地段保护区范围.

2.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范围保护区范围外延50m范围设为建设控制地带.保持原有的街巷格局、走向、宽度及空间尺度、建筑风貌和街巷环境,建设活动以维修、整治、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控制建筑为二层.环境协调区为宝葫芦街以西,镇武路以北、镇政府以东的范围.区内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允许对区内现存废墟及质量较差、风貌较差的建筑按照规划进行适度的改建、扩建及新建活动.

3.保护措施规划将老槐树加以防腐处理原地保留为一处景点.原颜庄街东西侧沿街建筑以保留修缮为主、部分加建偏房组成院落.部分建筑为保留原肌理的重建.规划考虑将老槐树南侧60m处保存最完整的老建筑原地保留,将其它两处老建筑分别重建于老槐树往南15m和30m颜庄街西侧沿街处.

4.颜庄阁恢复颜庄阁(类似于土地庙)是颜庄历史上重要的建筑,是人们祭祀、求雨等活动的场所,因为历史原因,现已不复存在.规划中在小区北端和南端各设置一处颜庄阁(原名镇武阁)仿古建筑.建筑形式以颜庄镇志记载和高龄老人的忆述为参考基础.以城阁、楼梯、钟楼等组合而成.南北分别命名为南城阁、北城阁.在规划中紧扣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这一主题,在满足小区居民日常的生活空间与环境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居住区内水系的设计,将汶水引入居住区内,形成北区组团水系、南区组团水系、镇文化中心南侧水系三个水景景观区.通过南北城阁的设立,既丰富了小区的景观,又将镇武阁的历史展现出来,通过铺园广场的布置,老槐树历史地段保护区的设立,使颜庄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四、结语

篇5

一、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商标意识

××市工商局在工作实践中,一是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多次在××市电台、电视台和《××日报》、《××*报》等报刊上以及省局组织的《品牌之窗》栏目中宣传报道“商标兴农”“商标富农”的作用和典型事例,着力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程度,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化程度;二是加大了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品,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和自觉运用商标开拓市场意识,共发放商标宣传图册*多份,举办商标培训班*期,参加培训人员达*多人次;三是深入农村和涉农企业广泛开展咨询服务活动,送法上门,引导企业和经营者利用各种形式扩大对自身商标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扩大影响力,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加大指导力度,引导商标注册

近年来,在郊区、县政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环保农业和特色农业优惠政策的背景下,××市工商局立足于商标服务职能,通过指导、培训、特别是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用商标兴农、富农的成功事例教育、帮助、指导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围绕四个方面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一是围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申请商标注册,抢抓注册主动权;二是引导已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市场潜力大,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时注册商标,用品牌带动发展;三是围绕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积极扶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商标申请认定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例如××冷冻制品有限公司在企业投产的同时,派人到当地工商局咨询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的事宜,并在当地工商局的帮助下,企业迅速办妥了申报“××”鱼肉干、腌制品注册商标的相关手续。用企业老板的话说,注册商标要抢抓先机,早培植品牌,早抢占市场。××粮油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米、面条虽然已被市场认可,但由于未注册商标,几年来企业发展不快。得知这一情况后,××市工商局多次前往该企业“把脉”,动员、鼓励企业为其生产的大米、面粉申报注册商标,运用品牌抢占市场,并为农产品注册商标提供法律咨询,为其商标标识设计献计谋划,在××市工商局的帮助下,该企业接连申报注册了“××”、“××”两件农产品商标。

三、加大服务力度,重点扶优创牌

近年来,××市工商局把实施品牌兴农,创建驰名、著名商标作为工商部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把工作重点放在引导涉农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扶优创牌”上,着重指导农村经济组织和涉农企业运用商标战略,创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利用品牌效应开拓占领市场。将市场销路好、发展后劲强、经济效益好的商品商标,列入重点扶持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培育农产品省、市著名商标乃至驰名商标。例如螃蟹养殖在××县有悠久的历史,境内有××、××两大湖泊,水面可供养殖面积达*万亩,且水质清新无污染,饵料资源丰富,水乡养殖条件得天独厚,但初始养殖面积规模小,螃蟹产量2800吨。在加上没有自己的品牌, 市场占有率低,消费者认知度低. 农民增产不增收。几年来,××市和××县工商局多次上门指导,对“××”螃蟹商标注册和品牌发展给予了倾力服务。自“××”螃蟹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之后,螃蟹销路畅,螃蟹价高一筹,农民得到了实惠,也充分调动了农民养蟹的积极性,随着螃蟹养殖面积规模的不断扩大,20xx年,“××”螃蟹实现了“*”的产业目标,即总产量超过*万斤、销售收入达到*亿元、帮助全县农民人均增收××元。全县从事螃蟹养殖人员已达××万余人。占全县劳动力的*%。“××”螃蟹不仅在××地区,而且在××、××等国内大中城市以及*、*等周边部分国家和地区产生一定影响,螃蟹经济成为××农民受益最大、回报最高的现代农业产业。养殖业成为××县农民的支柱产业,更可喜的是“××”螃蟹商标在20xx年被国 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四、加大保护力度,维护商标权益

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既离不开创精品品牌,更离不开扶持保护品牌。加大农产品商标保护力度是实施商标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有力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市工商局认真履行商标监管职能,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尤其是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商标的保护力度,为创建农产品品牌保驾护航。

一是采取专项整治方式,加大对品牌的保护。先后开展了“涉农商标专项整治”、“驰著名商标专项整治”等专项活动,重点查处假冒侵权农产品商标的违法行为,对农产品驰、著名商标企业定期进行回访,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和企业共同制订保护计划,一旦发现假冒侵权行为,及时进行严厉查处,维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农产品商标。

篇6

一、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的重任。亿万新型农民的培育造就,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目标的实现与否。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反之,在一个缺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地方,是难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整体还偏低。据统计,在全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以上的只占1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如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素养、较高技能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农村基础教育要为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服务。农村学校课程设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深化“农科教相结合”,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并与农业科技推广等结合。农村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在作好教育教学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和知识技能培训的任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阵地。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特别是要加快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训。致富是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农村基础教育要以农民致富为主要价值取向。农村基础教育要千方百计地了解与满足农民需要,使教育跟着农民致富方法走。这就需要农村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充分利用农村基础教育资源,要确立面向新农村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立足为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农业集约化经营、乡镇企业管理、营销方面的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电气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实用技术人才。从一定程度来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与成败。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的独特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一定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确立强大的思想保证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保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日益凸显。一些农村地区非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有所滋长,腐朽落后文化有所抬头,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出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有的农村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严重;有的农村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坑害消费者利益等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泛滥,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有的农村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损害群众利益情况时有发生。所有这些现象,成为农村社会落后和不稳定的因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不谐音。解决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既要靠政策、靠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通过教育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安定、和谐、健康地发展,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农村基础教育是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中重要的阵地,学校要坚持从农村和农民实际出发,坚持不懈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农民群众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发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增强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打破以往“大锅饭,养懒汉”和向国家与政府“等、靠、要”的局面,使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创业蔚然成风。推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风尚。进行先进健康文化教育,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充实农民的生活。同时防止文化糟粕的入侵,引导农民摒弃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质言之,农村学校是养育农村现代精神文明的摇篮,必须充分发挥它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职能与效应,才能使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整个农村阵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立强大的思想保证。

三、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篇7

关键词:衡阳市;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036-02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要实现由分散向集中、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性转变,客观上离不开小城镇这个载体的带动和引导。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新世纪的战略工程。它关系到新世纪衡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件大事。衡阳市近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十分迅速,建制镇已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0%以上,已初步形成了全市农村多层次的小城镇网络。但衡阳市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衡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规模不大,特色不明显,质量不高。相对于全市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小城镇发展明显滞后,许多城镇建设缺乏发展特色,地方性优势不突出,产业结构严重的雷同化,经济效益普遍低下。

2.发展不平衡。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财政收入多者上亿元,少者仅3 000余万元;从常住人口看,多者上5万,少者不足3 000人。

3.规模不适度。目前衡阳市的县城的平均规模为3.9万人,建制镇镇区常住人口5 800余人。规模过小,使小城镇的经济职能、公建配置、工业企业的专业化和协作等方面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力发展小城镇,实现农村城镇化就成为加快衡阳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4.管理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传统体制下的利益机制和政府管理职能不完善,使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缺乏来源,大部分城镇没有自来水和污水排放管道,供电设施差,邮电通信比较落后,有的交逼极为不便,路面铺装极少,路状差,运距远,物资流转困难。此外环境保护不好,卫生绿化极差,文教、福利事业的总体水平偏低。加上一些政策上的不配套引起的矛盾,如土地流转问题、机械的城乡界限、过时的“身份观念”、传统的户籍制度以及建设资金政策等都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衡阳市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1.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衡阳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市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农村经济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要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而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头戏就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更多农业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人口集聚的过程,更有助于促进生产力要素集聚,产生规模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就衡阳产业结构而言,长期以来第二产业畸重,第三产业比重不足的超重型产业结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尽管近年来我们一直注重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收效不大。而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不仅会带动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邮电、旅游等传统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科技、教育、卫生、信息服务和社区职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衡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比重明显偏低的问题。

2.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小城镇是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转移的聚集地,依托小城镇吸纳人、财、物的功能,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规模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市场成本,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高效经济发展,提高农业企业化和集约化水平,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带动农业产业化向外向型经济发展,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3.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现实途径。当前,衡阳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农产品出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滞后,城市化水平不高有着直接关系。衡阳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目前全市还有90万左右剩余劳动力要寻找出路。只有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发展了,第三产业的服务领域拓宽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富余人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只有改善农民收入结构,农民的收入偏低问题也随之得到逐步解决。

4.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节约农村非农业用地,优化农村自然环境。农民进镇不仅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将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能很好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一些小城镇的实践表明,在相等面积的土地上,经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小城镇与一般村庄相比,可以多出70%以上的使用面积。同样重要的是农民集中居住到小城镇,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必将增强,加上小城镇防污排污系统的逐步建立和完着,将会明显改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三、加快衡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

1.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带动农村发展的方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立足点要按照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以城镇体系建设为核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合理布局密切结合,加快农村产业化步伐,引导乡镇企业依托小城镇适度集中发展,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产业、地域转移,扩张小城镇人口产业规模,以节约用地,实现集聚规模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始终把小城镇经济实力和其经济辐射功能放在首位,要在“特”字上做文章,以优势产品和主导产品为龙头,推进和带动特色经济发展。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要妥善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必须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相衔接。要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以市场经济为准则,使全市小城镇的发展处在合理科学的规划指导下。小城镇总体规划中要突出特色。根据自己所处的经济地理、历史文化以及生产力布局的环境,弘扬自身特色。根据衡阳各地发展历史、社会分工和政治因素等,小城镇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要依托本地的农业、渔业、矿产,技工等资源优势,建立以加工或高新技术为主的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兴工强镇”。第二种是要依托本地资源交通优势,发展商业、服务业莉加工业,以贸易带动而得到发展,实现“兴商强镇”;第三种是要依托旅游资源优势,通过与整体开发相结合,发展为游客服务的各类商业、文化、交通、通讯、服务等设施,“兴旅强镇”。如南岳注重从实际出发,构建了“因地制宜、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小城镇发展格局,依托优势资源确立了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向。

3.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体制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体制政策是关键。长期形成体制障碍是造成衡阳小城镇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应尽快出台符合市场化取向的创新体制,首先是投融资体制创新。积极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企业、外商、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要以开放的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明确小城镇以个体相私人投资为主的发展动力机制,鼓励农民带资金进镇。二是用地管理创新。推进土地开发商品化、市场化,对小城镇的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采用拍卖、招标或协议方式出让。可以说,没有体制的创新,就不可能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发展。此外,制约小城镇发展的还有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体制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逐一扫除造成城乡分割的种种体制障碍、政策障碍,建立有利于人口、产业向城镇集聚、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新机制,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创造条件。

4.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实现农村现代化,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加快城镇化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城乡协调发展。要把乡村和城市共同置放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框架之中,从城乡一体化角度考虑小城镇的发展,考虑小城镇在全市城镇进程中的基础作用。衡阳市小城镇的发展目前仍处在集中发展阶段,必须树立集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点,提倡集聚的地域组织方式,鼓励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的集中。衡阳市地理环境复杂、多山地多丘陵,特别是南部地区山多陡坡,人口密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异地开发扶贫,促进山区人口城镇聚居,减轻环境生态压力,改善山区人民生活。

5.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全力抓好“三规合一”。规划是发展的蓝本,是建设的先导和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推进新型城镇化,给出了重大政策改革方向,为此,衡阳市政府要充分发挥土地规划的总领作用,实现“三规合一”。长期以来,不少地方一直存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规不合一”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这三个规划分别由发改委、住建部门和国土部门制定,但依据和重点各有不同,这也是城乡规划变动较大、科学性和严肃性都不足的重要原因。建设地方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协调三大规划,建立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主、其他两个规划为辅的衡阳新型城镇规划,严格按不同的土地用途制定新型城市建设规划,重点抓紧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合理确定规模、产业方向和功能分区。

参考文献:

篇8

1.做强做优特色农业,打造特色支柱产业,夯实县域经济基础

坚持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依靠丰富的农业资源,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形成了以粘玉米、绿色水稻、大豆、蓝莓为主体的种植业和以生猪、蛋鸡、肉鸡、大鹅为主体的养殖业,展现了九台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全市粘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成为东北最大的粘玉米生产基地。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达到 8万亩。蓝莓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被命名为全省首家“蓝莓”种植基地示范市。生猪达到220万头、蛋鸡达到500万只、肉鸡达到5000万只、大鹅达到160万只。以“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培植发展了以金锣集团、天景集团、雨田米业、鹅业加工等为代表的“农”字号龙头企业55家,带动生产基地50万亩,形成了粘玉米、绿色水稻、大豆、蓝莓、瓜果、无公害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年产值突破了35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28%以上,已成为九台市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2.突出发展加工业,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立足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经济。按照“企业上规模、产业创特色、园区做载体、招商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全力实施“项目拉动、产业升级”战略,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做大做好主导产业。由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建设的30万吨营养鲜玉米项目,该项目年可生产各类产品30万吨,其中鲜玉米汁饮料20万吨,鲜玉米果穗食品4.7万吨,鲜玉米膳食纤维食品5万吨,鲜玉米保健食品3000吨,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6亿元,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3.6亿元。30万吨营养鲜玉米开发项目建成后,所需原材料全部采取订单方式,每年可落实种植面积32万亩,可带动农户6.4万户,可安排农村劳动力5000多人就业,每年可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8000万元以上;长春金锣肉制品项目总投资10.9亿元,该项目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现已建成生猪、肉鸡屠宰及肉制品生产加工线,年可屠宰生猪300万头、肉鸡4500万只,年可分割加工冷鲜肉10万吨,加工高温火腿肠10万吨、低温火腿3万吨,炼油2万吨,加工骨素5000吨,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利税4亿元,年可转化粮食150万吨、精饲料30万吨,创造就业岗位6000个,直接安置当地3000多人就业,发展养殖户5万户,间接增加就业6万人,同时可带动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九台市最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抓好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继续坚持扶优扶强原则,培育壮大了米业加工、食品加工、酿酒、制药等支柱产业,成立了雨田米业有限公司、龙华酱菜公司、九台酿酒有限公司、亚泰制药等优势骨干企业;狠抓新上项目,增强工业活力。在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产业的基础上,还建成一批粮食加工、饲料加工、面粉加工、水果加工等一批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农业发展。

3.发挥资源优势招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大力宣传推介九台农业的优势资源,主动寻求与发达地区强势资本的有效对接。明确招商主体,灵活运用招商模式,围绕农业上项目,切实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并制订完善优惠政策措施。制定落实了《关于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关于改善外来投资环境的若干规定》等文件,重点从财政奖励、基础设施建设、收费减免等方面吸引外来投资者。强化招商引资手段,近年来共引进投资额500万以上的项目304个,其中千万以上的219个,亿元以上的24个,总投资291亿元。在引进资金、规模、总量和境外资金利用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县域经济发展平台

篇9

[关键词] 辽宁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战略分析

近年来,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种类,延伸了旅游产业链,而且成为城里人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农村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其口号:“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开发乡村旅游既适应旅游消费多样化,更满足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而且,发展乡村旅游正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可见两者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面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文明素质,以及提升村政的民主管理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目标上完全一致。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这种联合开发、综合利用、统筹协调、整体优化求发展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开发。

辽宁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发展空间余地较大。根据辽宁省省旅游局制定的规划,“十一五”时期,辽宁省农业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116亿元。在此期间,全省农业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带动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累计人均增加收入350元;每年新增农民旅游就业3万人,累计增加农民旅游就业15万人,间接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民达到60万人以上。面对新世纪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机遇,辽宁乡村旅游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一、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省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迅速的发展,辽宁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到目前为止,辽宁对外开放的主要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类型多样,涵盖了“农业生态观光型”、“参与体验型”、“成郊观光型”和“农业科技型”等。据2007年五一黄金周不完全统计。沈阳、大连、鞍山等主要城市周边的生态旅游成为游人的首选。丹东的天桥沟、五龙山、凤凰山等旅游区(点)接待大批游人。尤以“吃农家饭、赏农家景、睡农家炕、做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旅游备受城里人欢迎。抚顺各大休闲山庄、旅游农庄和渔塘垂钓场所,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大连长海县的“渔家风情游、环岛垂钓游”、甘井子区的“农家乐”吸引大量来自北京、河北的游客。鞍山农家旅游接待6.59万人次。本溪的“农家乐”旅游,黄金周期间接待游人8万多人次,收入800多万元。辽阳的瓦子沟“农家乐”旅游也吸引众多旅游者。

总体来看,辽宁乡村旅游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整体发展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从规模、产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等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会议奖励等市场需求。

2.辽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自辽宁开发观光农业旅游以来,确实己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1)发展乡村旅游缺乏前期规划,产业规模狭小

据国外研究表明:观光农业的半径为29.5公里,才能发挥最佳效益,但由于受短期利益的支配,辽宁观光农业规模狭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高科技含量小,产出效益模式不明显,整体观赏性不强。

(2)旅游基础设施滞后,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比较偏僻的农村或乡镇,这就要求在开发农业旅游项目时,必须考虑基础设施的问题,要适应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又追求环境质量的需求,加快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

(3)对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农业旅游产品单一

辽宁目前开发的农业旅游资源仅局限于观光型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旅游行为的层次较低,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参与型的农业旅游产品,使得游客的滞留天数少,重游率低,对农业旅游市场的扩大构成极大威胁。

(4)对市场和品牌营销缺乏概念研究

对发展乡村旅游还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因而指导和引导不力;乡村旅游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缺乏管理的市场;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往往造成盲目开发,特色不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品牌,吸引力不强,效益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没有充分考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辽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机遇

1.发展优势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使农业经济成长迅速,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意识改变,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为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1)旅游资源优势显著

辽宁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区, 习惯上称为“辽西走廊”,是中国东北地区沟通华北地区的主要路上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辽宁地势地貌复杂,东部和北部是山区,中部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辽宁省主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南部和西部是沿海,独特的地形、地貌使自然风光丰富多彩,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种植业,养殖业,农、林、牧、副、渔品种齐全,果树资源丰富,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落叶果树栽培区中分别居第3位和第2位。而且辽宁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是满族之乡,根据辽宁优越的农业旅游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特征,可以发展农业科技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等,辽宁乡村旅游的客源将会非常充足。

(2)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

辽宁与其他省市相比,交通便捷。一是省内各城市之间通高速公路,而且村村通柏油路;二是省内铁路干支线稠密,居全国之首;三是全省的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众多;四是境内拥有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大东港、鲅鱼圈港和金州港等良好的大口,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了方便的旅游服务,陆海空立体交通网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3)经济基础坚实,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

2006年,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达8009亿元,(吉林3620.1亿元、黑龙江55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983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8元,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增长11.6%。辽宁经济发展处于东北地区之首。由于城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国处于前列,容易形成城市周边旅游,加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东北地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使辽宁的乡村旅游市场优势显著。

2.发展机遇

(1)发展农村旅游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2007]44号)提出主要任务:“创建旅游强县,实施农业旅游百千万工程,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据2006年初步统计,全省建成、在建和规划建设的乡村旅游景区已达181个,总规划建设面积245.21万亩,已经建设面积130.26万亩,占规划面积的53.12%;计划建设总投资225.39亿元,已经投资81.7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6.28%。计划年总产值187.64亿元,已经实现年总产值60.69亿元,占计划的32.44%;计划吸纳劳动力35.31万人,已经吸纳劳动力17.92万人,占计划的50.75%。乡村旅游业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项农业新兴产业。

(2)新农村建设促进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

2006年辽宁省首批推选出的32个特色乡镇,为辽宁省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国家旅游局提出,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让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农民。必须遵照农村的实情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确保乡村旅游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相关政策,其中有些举措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新农村建设下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1.科学规划 正确引导 有序发展

辽宁省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办事,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针对需求编制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反映本地区乡村特色,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使乡村旅游朝着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

2.突出重点,合理布局

辽宁省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存在差异,因此在发展中,一定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区位条件好, 交通便利, 例如:大连、沈阳、鞍山等城市周边、易于吸引城市游客的地区,可以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在资源丰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可以采取稳步发展的措施,集中精力,开发一个、建设一个、成功一个, 把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3.建设生态新农村,追求和谐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任务就是培育新农民、拓宽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展示新风貌与建设新文明。乡村生态旅游就是新农村的新产业与新经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心态和谐、农村人际和谐、城乡区域和谐、农村产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战略选择。

(1)注重原生态新农村建设

辽宁乡村旅游应该重视本地区原生态形象,追求真实,提倡先生活后生产,从生活本身出发,以生态资源要素(如景观、环境、科技、文化、产业、产品、服务、消费等)为内涵,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施以生态经济和生态智慧的优化系统开发与管理,寓教于游憩,通过生态旅游的生态、经济、社会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旅游产业和事业。

(2)走绿色新农村建设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但是村民住房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新农村的环境要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在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无害处理上要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重点民生工程的投入。包括完成新建农村饮水工程等,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和可再生能源。目前辽宁省大连市农业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历史阶段。

(3)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

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举办一系列的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素有“辽东第一村”的美誉的辽宁凤城市大梨树村,该村以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被批准为全国文明村后,该村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抓住了“三农”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大梨树村的经验具有典范作用和推广价值,辽宁省有条件的乡村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根据本地区域特点、经济特色和社会现实选择发展模式。

4.发展乡村旅游强势品牌,培育特色新农村

辽宁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必须走本土化、特色化道路, 深挖内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精品, 培育有竞争力的富有本地特色的产品。要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高起点,大手笔,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辽宁省乡村旅游精品。深入挖掘和包装乡村中最本质、最亮丽、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元素,重点包装提升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突出本旅游地与其他旅游地的差异性,通过差异产生吸引力。辽宁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带动战略先期的做法是:

(1)以辽宁省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差异型农业观光带

利用城市周边乡村的特殊区位,推广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农业旅游项目。辽宁省观光农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中部、西部的差异;国道(丹大公路-201国道)及高速公路两侧(沈山高速公路、沈丹高速公路);大中城市(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的周边郊区发展起来的观光农业具有明显的差异,应努力完善城郊旅游设施和功能,形成东北地区有特色的城郊旅游线。

(2)深入开发大梨树村等生态旅游

辽宁可以借助旅游景区的市场性,着力打造盘锦大洼县赵圈河乡的红海滩湿地、大连安波镇冰雪温泉、潮阳北票长皋乡的田园风光游、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的山水风光游、辽阳弓长岭区的冷热奇观游等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产品,深入调研分析,对其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品”给游客。

(3)凝练清河农庄度假区品牌

深入清河旅游度假区,总结影视剧《刘老根》带来轰动效应的原因,利用影视剧品牌扩大农庄的知名度,同时挖掘满族民俗文化精髓,提高文化品位,突出企业庄园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形成的度假、休闲、观光等功能。

(4)发挥绿色水果生产大省的独特优势,富裕区域新农村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是辽宁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辽宁省的绿色农业规模居全国之首,而绿色食品与旅游活动有着天然的缘分。辽宁省是我国水果生产大省,辽宁省水果栽培总面积已达1005.6万亩,水果总产量385万吨,水果总产值71亿元。可依托以上城市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果园等旅游产品,培育青少年科普教育实验基地。

(5)延伸产业链条

辽宁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必须从系统化、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考虑,乡村旅游可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挖掘辽宁乡村旅游内涵,找到辽宁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延伸品牌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发展中,运用乡村旅游树立农村品牌,进行经济运作,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7]44号)[EB/OL].heep://liaoningtour.省略.2007~7~30

[2]辽宁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3~26

[3]张彩霞:关于发展辽宁省农业旅游的思考[J].区域经济,2006(9):126~128

[4]新农村新风貌建设[EB/OL].辽宁旅游信息网heep://lntour.省略2007~2~23

篇10

一、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经济工作十分重视,而对农村成人教育却认识不足,他们摆不正农村成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三农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意识到由于忽视农民的继续教育而对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跟上不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由于农村的文化、交通、通讯、信息、科技等相对落后,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农民作为受教育者,由于思想观念落后,大多数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小农意识比较强,不愿花钱学习,认识不到科学知识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这种陈旧观念严重制约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没有配套制度作保证。长期以来,由于以普教为中心的格局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普教和城市成人教育,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无论是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统筹协调、机构的设置、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设都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致使国家规定的许多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大多数农村成人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差,教学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制约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3.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目前农村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同程度地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教学内容陈旧,没有很好地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没有很好地将农村实用技术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相结合,多数以传统的扫盲教育和推广农业技术为主,缺乏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现代农业技术及外出务工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很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经营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在教学方法上,多数以满堂灌、填鸭式理念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成人教育的作用

首先,农村成人教育应该是为“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服务的成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农民的工作环境将从田间地头转到车间工厂,新农业对农民文化素质的要求将从文盲或半文盲提高到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村人口角色转变要求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开发新农村需要的人力资源。“生活宽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生存能力,使他们会计划、能致富、善消费,这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其次,农村成人教育应该是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服务的成人教育。新农村“乡风文明”要求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遵纪守法、辛勤劳动。新农村“村容整洁”要求科学规划布局,保持生态平衡,整饰村容舍貌,美化生存环境。众所周知,要提高农民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教育无疑是最好的办法。最后,农村成人教育应该是为“管理民主”服务的成人教育。新农村“管理民主”要求基层政权组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务公开、服务民众,而教育在提高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

第一,要转变各级党政领导的思想观念。政府部门在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时,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成人教育对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起的重要作用。农村成人教育不仅是解决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而且是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让农民接受不同层面的成人教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员,既是他们自身的事,也是政府的事。所以,政府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有力保障,为农村成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要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想尽快改变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尤其要重视农村成人教育要注意转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其走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误区,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好风尚。

2.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队伍建设

目前,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的数量还比较少,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无法担负起农村成人教育应担负的责任;同时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不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信誉。实际上,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是做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拓宽农村成人教育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挖掘乡土创新人才,将农村的行家里手变成农村成人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与农村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合作,并优化师资配置;通过开展远程教育,解决分散教学的师资问题;通过委托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师资培训,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3.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篇11

一、发挥优势、保持强势、转化弱势,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一定要从我区的实际出发,以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去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发挥优势,保持强势,转化弱势是建设内蒙古新农村、新牧区正确的方略选择。

发挥优势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过程中对我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多重政策优势加以充分利用,通过全区整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加强,为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奠定日益坚实的基础。

保持强势就是保持内蒙古在“十五”期间取得的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五”期间,全区经济在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拉动下实现了高速增长,生产总值翻1番,年均速度16.6%,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900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二产业提升10个百分点;城镇化速度不断提升,全区城镇化率47.2%,比全国高出4.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78.1%和46.7%。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毕竟是较低水平上的跃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主体经济如果能以“十一五”规划确定的13%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无疑将为自治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转化弱势就是面对内蒙古诸如生态环境脆弱、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力欠发达、经济外向度差;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弱、增长方式较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等弱势,在发挥优势,保持强势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态度将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对可能产生正面效应的因素给予政策上的引导以使其积极作用能够发挥到极致。如既有生态因素又有经济因素,应取生态为发展方向,生态成为优势的同时实现了人口转移;同产业中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的方向靠拢,缩减低收入群体的同时优化了产业结构。如此举措坚持下去,弱势将会逐渐减弱,强势必将更强,随之诸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大等因果性的现状将有明显的改变。

二、抓主要矛盾,持之以恒地构筑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产业支撑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物质文明建设,也有精神文明建设。在百业待兴的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面面俱到、齐头并进就难免流于形式。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是城乡差别,其核心就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要破除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建立起一个富裕、文明的和谐社会。2005年内蒙古城市居民生活费支出6939元,是农牧民收入的2.32倍,意味着农民1年的收入只能支持少半年的城镇居民生活支出。“十一五”规划中确定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应达到4400元,这一目标如实现,将比2005年增长47.2%,但即便城镇居民生活费不再增加,即便国家的投入、社会的参与完成了新农村、新牧区的硬件建设,即便消费物价指数不再提高,那时的农牧民收入也只能承负目前城镇消费水平的63%。况且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还要逐步提高,农牧民还要有必要的投入,物价也要有所变化。可见,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中非常严峻的限制因素。

目前,在农牧民增收问题上,政策、价格的利用空间已经不大,依然要从我区的实际出发,通过发挥优势,放大强势,着力寻求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途径。要立足我区的资源条件,借助近年来具有良好市场效应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势头,将农牧业产业化作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去扩展。近年农牧业产业化中参与的农户达40%,为农牧民收入曾加做出了34%的贡献,这是一条切合内蒙古实际的增收路径。因此我区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应有更明确更倾斜的政策,将其作为新农村、新牧区的产业支撑。这样做,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就有比较可靠的源头。经济的整体推进增一块,部分劳动力转移后由于人均资源量的提高而增一块,结构调整增一块,农牧业产业规模扩大再增一大块,农牧民收入多元化的局面就可能出现。持之以恒发展下去,农牧民收入水平达到新农村、新牧区的基本要求是极有希望的。

三、把握建设中的时和度,实现资源与劳动的最大效能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过程中,所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如果没有科学的计划安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但难以见到实效,甚至还会导致资源和劳动的巨大浪费。所以必须运用正确的时空观,适时把握发展方向和各类建设的轻重缓急,力争取得最佳的建设效果。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每个步骤每个方面都很重要,但先期的谋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事后的效果。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具有历史性,必须采取积极而慎重的态度。产业支撑,规划先行,夯实基础,有序推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运作规程是较为稳妥的。它的实际意义是:在主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把农牧业产业化做强做大,这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过程中恒定的主题。规划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关键环节。一定要先行并力求体现系统、可行性。根据我区地广人稀的特点,产业发展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重点应分别放到大中城市和县级镇,这样便于产业的集中和人口的聚集。并能有效地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县级镇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扩充功能、提升层级,为后续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整合力量,重点突破,保证各项建设成效的最大化

目前我国虽已进人工业化的中期,有条件进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但这种能力毕竟还是有限的。2006年国家拿出了3397亿元的支农资金,看来是很大的数目,但分摊到基层,钱、事相比就极不对称了。因此,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投入时切忌雨打沙滩万点坑,劳民伤财无效益。一定要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不唯大、不唯全、不唯快,只唯成,保证各项建设成效的最大化。

内蒙古经济欠发达,财力更有限,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绝不可四面出击,要整合力量,重点突破,争取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各个方面都要采取整合政策措施、整合资源配置、整合工作载体的方法去卓有成效地解决问题。

篇12

(一)林业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综合功能,在保证粮食生产方面的屏障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对耕地的利用已基本实现了精耕细作,基本解决了全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对于山地、林地、沙地、湿地的利用水平还很低。因此,发展现代林业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二)林业是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措施

实现新农村“村容整洁”的手段和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其中要想使乡村达到绿化、美化、香化的效果,建设成为花园式和园林式的生态文明乡村,必须植树、栽花、种草,布置绿色景观,增加绿地面积。目前,在黔南农村已涌现出一批绿化和美化效果好,把村庄装扮成花园式、园林式的生态文明村,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存质量,而且成为了广大中外游人喜欢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的风景区,也大大提高了乡村知名度。

(三)林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绿水青山是实现农村致富的金山银山。广大农村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在人口逐渐增多、人均耕地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农村发展符合市场需要,有当地特色的优势林业产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山区、没有工矿企业的农村,发展林业产业就成为农民致富的首选产业项目。目前,中国农村发展林业产业项目非常多,如大力发展优质果品基地、珍稀特种用材林、林木种苗和花卉基地、食用菌、中药材、林下家禽养殖、山野菜基地、森林旅游服务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业等项目。这些林业产业项目的发展可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带动农民致富,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加强新农村林业发展建设的重要措施

(一)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的知识与技能

要发展现代林业、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某些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就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科教兴农兴林,要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向生态化转型,就需要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发挥林业站、果树站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社会、媒体的力量,通过各种传媒信息或通过观摩、体验、示范和接受培训,使农民提高各项技能。让广大农民了解林业的普通栽培抚育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科普知识和专业化扩展的相关知识,让部分农民专业户了解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功能知识,才能使农民肩负起责任,担当起发展现代林业应担当的重任,使知识从书本走向新农村建设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林业建设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新农村林业建设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也就涉及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问题。微观视角对于农民或乡村组织来说,在抚林和发展林业事业中,需要有培育、保护、经营和开发等科技知识的支撑,林业专业户还需要有接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能力。宏观层面对于一个乡一个县或更大的区域,所面对的就不仅是产权分散的个体林块,而是要视其为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营建。使其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全面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要实现本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荣,就需要宏观层面的相关人员掌握运用林业高科技知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林业的建设发展。对本区域林业系统有宏观调控和把握,不断弥补本区域已有森林系统的不足。用林业科技知识和相关政策分地区、分特色、分环境指导林业发展。既要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科学技术,做到作为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有了不同类型的林业建设定位和发展模式,才能在具体实施中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生态知识,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三)培育特色林业为城镇居民服务

篇13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 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战略任务更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得人心,顺乎民意的一项德政工程。这次会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很多工作与之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从搞好农村用地规划管理,保护耕地,积极推进土地管理、征地足额补偿等方面,切实将工作做到实处,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建设新农村的思路

建设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开展先进生产进农家,幸福生活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美化整洁进农家,和谐民主进农家的“五进农家”实践活动,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上求突破,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土地管理就是要根据新农村建设既定的发展目标,着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问题,切实保障国家和粮食安全,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提供用地,把好土地审批关,指导土地整理工作,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新农村建设的土地管理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项战略安排,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在用地保障、土地规划、资金配套等方面积极出谋划策,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依法管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严格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用地

新农村建设要以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以现代乡村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县可持续发展,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扩大建设用地比例,扩大中心镇建设用地规模,实事求是地确定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等,使规划适应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用地需要,认真做好规划,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留足用地空间,从而使新农村居住和产业发展用地得到保障,并引导农村和农民节约集约用地,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居住条件的目的。

2.2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复垦,推动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主体是农民,战场在农村,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宅基地复垦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契机,一是宅基地复垦新增的耕地指标首先用于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得到有效保证;二是拆迁户的集中搬迁有利于新农村的集聚;三是“政府补一点、集体贴一点”的模式减轻了广大农民向新农村点集聚的经济压力,也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2.3建立和完善农村发展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

在我国现行土地税、费体系下,政府土地收益在农用地转用和土地供应环节取得的多、在土地保有环节取得的少。在使用上,投向城市地区的多、投向农村地区的少,投向经济建设的多、投向社会事业的少。这种格局加剧了城乡发展差距和征地引起的矛盾冲突,同时也使地方政府盲目扩张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要对这种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提高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标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综合开发;制定和完善全国性的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以及使用、转移和监督管理办法,保障对占用耕地的有效补偿;严格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管理,建立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标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4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和迁移,一些农村的住房和宅基地随之废弃或闲置,出现了空心村等现象,而与此同时,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居民要求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在村镇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尊重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因地制宜地开展土地规整以及废弃闲置地的开发利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减少农村居民用地的无序发展,确保农村居民点用地,不侵占城镇用地规划指标,使农村用地向中心镇集中,用地指标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3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求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经济建设,进而实现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变。而其中涉及到的土地管理问题需要进一步深思和探索,要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职责。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主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篇14

(一)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有国家层面提供政策保障国家政策是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政策,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这些政策一方面为高职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支持与保障,引导高职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做更多贡献;另一方面也大力扶持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新农村不断发展,从而使新农村对人才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必将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这些都将为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政策保障。(二)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有学校层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模高职教育无论是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上,还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均围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理论知识来展开。同时,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还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设立农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或开设一些涉农专业,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因此,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急需人才。随着高职院校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也迅速增长。面对新农村建设初期需要大量高质量人才的现状,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才供给规模,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数量的要求。(三)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有市场层面驱动人才发展的空间选择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推动农村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不仅如此,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必将强力促进新农村和新农业的发展。这将给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培养出的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很多具有农村背景的大学生也将更加认识到在新农村大有可为。面对城市的高房价、高消费、高成本,理性的大学生一方面面对新农村的低生活成本、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面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急需一批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现状,那么在新农村就业和发展就成为市场条件下人才发展的最优空间选择。

二、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虽然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性歧视和制度性安排造成“非对接”性阻碍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相当多的人对高职教育的看法始终没有改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一方面,高职院校招生录取中的制度性安排导致生源质量较差且来源不足,因此,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对高职院校持有一种歧视的态度;另一方面,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而与脑力劳动者相比,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是低等的、不受重视的。这种对高职教育存在思想性歧视的传统观念以及录取生源的制度性安排,是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非对接”性阻碍。(二)财政投入不足产生“非对接”性制约虽然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高职教育,并从资金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得到的支持少很多,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实训基地、购买贵重实训设备等,教育成本比较高,这就与部分地方政府较低的财政投入形成了一定的矛盾,使得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质量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存在财政投入不足的“非对接”性制约。(三)传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求之间不相匹配长期以来,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传统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上都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是在办学定位上的失衡。新农村建设要求人才具有实用性技能,并且愿意为新农村服务。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几乎是“一刀切”地为城镇经济服务,没有考虑到农村发展的需要,具有农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数量过少。二是传统专业设置基本上忽略了农村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一味地追求热门专业,没有形成自身院校的专业特色,即便是一些设置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也偏少。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存在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理论学习时间过长,实践课程较少,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低,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四)师资队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之间存在落差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重视构建“三农”专家型师资队伍。现阶段来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首先,在师资队伍构成上,“三农”专家型教师过少,造成师资队伍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上存在短板;其次,部分专职教师没有足够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导致纯理论研究过多而实战性研究严重不足;最后,有的高职院校本身没有足够的资金对新农村建设师资队伍进行培养,无法进行相应的培训,也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用来鼓励教师自我发展。

三、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着力解决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是高职教育配合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舆论导向上树立观念转变的“对接”实现以对接新农村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加强舆论宣传,形成有利的舆论导向,从而改变传统高职教育观念和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为高职院校输送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优质生源,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政府层面,要充分利用宣传舆论阵地引导全社会改变观念,深刻认识到高职教育在地区发展中的贡献,从各方面提高高职教育的地位。首先,充分利用网络、社交软件、电视等现代化宣传渠道,加强国家有关高职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鼓励政策及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紧缺现状的宣传力度,从而引导高职院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采取树先进典型的“以点带面”的宣传策略,对先进高职院校、优秀高职毕业生进行表彰奖励,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认知地位,从而引导人们逐渐改变对高职教育的看法。在学校层面,要明确高职院校自身在本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的角色,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培养更多对接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方面,从思想观念上,高职院校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号召,重视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随时为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输送、技能培训、资源整合等各方面的支持。(二)外部保障上进行资金政策的“对接”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必须构建完善的全方位保障体系。1.在制度方面加强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加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保障新农村建设与高职教育对接的政策法规。在政策法规的制定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立法层面要保证相关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要能够切实有效地指导新农村建设与高职教育发展,并根据新农村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法律法规的细则。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招生录取制度上要进行改革,吸引优秀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在学费减免、奖学金和生活费补贴政策等方面不断优化现有的一些制度,并在毕业就业制度上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新农村工作岗位提供保障。三是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指导。完善相关监督机制,指导高职院校修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保证高职院校培养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在财政方面完善资金投入体系。新农村建设需要在各方面进行资源投入,而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之一。政府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通过各种渠道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资金需要,进而保障高职教育成为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基地。一方面,着力打造以农业为特色的重点高职院校,并在财政政策上给予倾斜。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规划不同特色的高职院校,尤其是农林大省要打造以农业为特色的重点高职院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财政倾斜政策,加大对相关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实验室,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双管齐下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对企业,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投入资金参与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对社会,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奖励性政策或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等,吸引各界人士、民营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等积极为高职教育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捐献资金、捐资助学、设立定向奖学金。3.在激励机制方面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政府与高职院校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一方面,在基础性激励措施上,建立具有吸引力的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人才的福利待遇政策。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人才的基本工资水平,同时根据各个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额外给予生活补贴;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另一方面,在特殊性激励措施上,设立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对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高职院校、重点专业、优秀人才进行专项资金安排,除用于科研应用外,也对物资采购、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资助;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政府以其为模范进行大力宣传,进而激励更多的人才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三)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上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科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衔接的重要保障。1.科学设置相应专业,培养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为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实际设置符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向的专业。在设置专业前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1)调研工作。相关教育部门及高职院校要委派专门人员深入调研,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需求,并整理出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现状及人才需求的报告,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借鉴;(2)评估工作。要组织相关人员对专业设置进行合理评估,参考领导、专家等的意见,保证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满足社会需要。(3)论证工作。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明确专业定位。组织相关专家对专业进行二级学科的细分,根据院校实际和区域特色,科学论证专业方向。2.在实践中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新农村是不断发展的,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党的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要有新发展,需要有创新型人才做支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调整专业教育管理设置,保证专业的前瞻性和前沿性,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新农村未来发展的要求。3.改革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改革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匹配度。对于理论课程体系,应以新农村建设目标、课程设计理论为依据,构建互动共促的课程生成机制和分层模块的课程设计形式(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应用课程模块三种形式),设置体现区域新农村发展需要的理论课程;对于实践课程体系,应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和相关选修实践课程,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改善实践课程的硬软件条件,保证实践设备的完备。另一方面,在“外延”建设上下功夫,构建政府、高职院校、农业科研机构、新农村四方合作平台,多方参与优化课程体系。政府、农业科研机构、新农村所掌握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动态资源是高职院校难以企及的,因此,构建四方合作平台,有利于高职院校针对理论或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在课程体系上做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师资队伍上打造专职教师与兼职专家的“对接”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及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党的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明了人才培养方向,更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专兼职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吸引知名企业、农业科研机构懂农业的专家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建设一支专兼职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同时,制定相关奖励政策,激励懂农业的专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2.提升师资队伍技能,健全培训学习机制。“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支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师资队伍,自身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也必须加强研究。因此,要健全培训学习机制,通过继续教育、专家讲座、在线交流、实践调研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促进师资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3.强化师资队伍的使命感、事业心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有激情、有动力投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中,并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形成示范效应。党的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新的契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不但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政策保障、培养质量和规模、人才发展空间选择等方面也是可行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促使高职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许世建,张丹,温玲玲.社会主义新农村下我国农村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6(24).

[2]柏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5).

[3]刘凤娟,郭胜大,王建.面向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11).

[4]王富平.陕西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评论,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