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德教育的内容范文

道德教育的内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17:50: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道德教育的内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道德教育的内容

篇1

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生态道德教育对21世纪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正如《21世纪议程》所指出的“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生态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生态意识和道德意识以及培养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与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4]。

(一)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物质需求的无限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物灭绝等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从本质上说,生态危机是人类错误的价值观所造成的。因此,人类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首先就需要对全人类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即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改变人类以往错误的生态道德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去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并自觉地承担起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责任。

(二)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生态公民的重大举措生态公民是指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并能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公民的培养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和运转的前提。生态公民具有4个显著特征,即环境人权意识、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世界主义理念以及生态意识[5]。生态道德教育是公民形成生态认知和生态情感、培养生态理性和生态意志、养成生态行为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培养和塑造生态公民的关键。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的生态公民,可以为构建生态文明和生态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生态文明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人类发展史上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了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精神依托和思想源泉。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的实践活动。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以往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所持的错误观念和态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牢固的道德支撑,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简单地说,生态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生态素质和修养。而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生态素质和修养的前提条件,是推动生态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可见,生态和谐社会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存在载体;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目前已基本形成共识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善恶观善与恶是衡量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尺度。生态善恶观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整个生物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具有其不可忽视的内在价值。人们如果能够尊重和热爱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正如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阿尔贝特•史怀泽所指出的“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以发展的生命实现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6]。

(二)生态平等观平等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追求,是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也是分配权利和义务时所必须遵循的价值尺度。生态平等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应该尊重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命,即尊重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因此,生态平等观要求人类决不能将自己摆放在其他生物之上,更不能只顾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其他生命的存在。

(三)生态正义观正义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指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群及阶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其体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从某种意义上讲,正义就是善。生态正义观就是个人和社会集团的行为原则要符合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符合全球意识和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世界生态共同利益[7]。生态正义观要求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生态义务观与权利相对,义务是指人们在政治和法律上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人类之所以要承担生态义务,是因为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无时无刻都在与自然界和其他生物发生着关联。生态义务观认为,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人类应该履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义务。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

生态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明确生态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同时,大力付诸实践。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基本环节。

(一)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认知是指对人与自然的交往实践而产生的道德关系及其原则、规范、理论的观念性等的把握活动[8]。生态道德认知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的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明确善恶标准,进而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能力。在生态道德认知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学量的生态道德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悟,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形成尊重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生态道德观念,并积极主动地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生态道德情感和信念。

(二)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态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内心情感,也可以被认为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感恩和依恋之情。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是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生态道德认知环节可以唤起人们的生态良知,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而生态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能够积极地推动人们生态道德信念的产生和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很难想象,在没有对生态的热爱、尊敬和赞美等情感的情况下,人类与生态之间能够形成一种道德关系。因此,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是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有利于营造人人热爱自然的社会氛围。

(三)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意志就是人们在履行生态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规范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并努力把热爱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转变为具体的环境保护实践。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环境伦理学家彼特.S.温茨所指出的“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而做出转变的意志中,一个必要的部分就是对自然本身的爱与尊重”[9]。生态道德意志教育使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升华到人们内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同时又引导着人们生态道德行为的方向,是生态道德认知和生态道德情感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的中间阶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主动地磨练自己的生态道德意志,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态道德品格和信仰。只有当某种信念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稳固,这种强烈的信念才会成为调节生态行为并使其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10]。

(四)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生态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也就是说,生态道德行为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而进行的具体的实践活动,是生态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意识活动的外在表现。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人们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只有亲自参加环保活动,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和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精神,才能完成生态道德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并在生态保护的实践中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应该引导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注重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和能源,追随绿色时尚,改变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建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和行动指南。总之,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就是通过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认知,陶冶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锻炼人们的生态道德意志,使人们养成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是在一个既定的自然图谱中循序渐进展开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复杂的实践过程中,“知”“情”“意”“行”4个环节缺一不可,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统一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明确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之外,还要寻找到适当的实践路径。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是指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或传播途径,是保证生态道德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一)家庭———生态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是一个人的启蒙地。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堂,是生态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正如苏联生态伦理学者佩德里茨金指出的“小时候没养成对自然界道德态度的人,长大后成为生产者时对他进行的为时已晚的职业道德培养的诸多努力已是无济于事了”[11]。生态道德的家庭教育并不是要求父母对孩子进行生态道德的说教,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孩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因此,生态道德的家庭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品格。例如,要求孩子在吃饭时不浪费一粒粮食;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自觉节水、节能和节电,培养他们适度的和绿色的消费观。

(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学校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对学生的生态理念和实践起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学校既是自然生态的民间世俗教会,又是生态社会的人文精神文化中心;既是年轻人向年长者学习生态知识和自然人格的“象牙塔”,又是保持生态文化品性与生态教育理念的思想前沿地带;也是充满生态活力、生态热情和生态理性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乐园。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增开有关生态道德和生态伦理的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建立生态道德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等措施,促进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传播生态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和信念,推动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三)社会———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社会是公民教育的大课堂,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社会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活动平台,且影响更为广泛,对整个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也就更大。因此,社会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首先应该通过普及生态道德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树立全民族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引导公民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其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公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例如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社会舆论传媒方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生态道德理念和精神、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等。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持续运转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3个方面必须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优势,共同做好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正如苏联生态伦理学者佩德里茨金指出的“道德生态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厌其烦地改造意识。因此,在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里,在整个社会,进行生态道德的培养和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道德地对待自然界的规范一旦变成人的内在需要,它就会在解决生态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10]。

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

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是指为了保证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建立的外部支撑和支持。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生态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与政治、经济、文化范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保障,才能使生态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生态道德教育达到真正的目的和效果。

(一)完善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法律制度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两大行为规范,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持。要搞好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道德的约束是软约束,没有法律手段作后盾,道德的作用常常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力量而显得软弱无力。生态道德对人的规范作用主要靠人的内在良知发挥作用,所以对社会生活中一些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单靠生态道德教育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如果对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进行及时、有力的法律制裁,生态道德意识就难以在社会公众中确立,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社会努力也就会落空。因此,在坚持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强化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将道德的软约束与法律的硬约束结合起来,从而使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12]。

(二)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经济支持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作支撑。目前,导致我国生态道德教育开展不力的部分原因是相关的经费投入不足。因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加大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投入,使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获得基本的物质保障。首先,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环保资金,对与生态环保相关的企业进行免税或给与信贷扶持,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嘉奖对生态保护作出贡献的公民,以全力保障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除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机构和公民个体也应该重视在经济和物质方面对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给与支持。增加生态道德教育的经费投入虽然会在短期内增加政府、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支出,但是从长远来看,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收益将无限放大,所以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千秋事业[10],是值得我们投资的伟大事业。

篇2

关键词:高职生;闲暇道德教育;内容

随着我国休假制度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职生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闲暇生活日益成为高职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闲暇生活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对高职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人格的塑造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为高职生提供了广阔的主动发展的空间,使高职生在闲暇的自由状态中体会自己的道德存在,另一方面也可能使高职生人性中恶的一面充分暴露。高职院校要探索和研究闲暇时间的育人效应,对闲暇生活中的高职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引导。

一、高职生闲暇道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高职生的闲暇生活是指在大学三年这个特定时期,除有计划的课程学习和有组织的活动以及满足必要生理需要的时间外,所享有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的各种自主、自由的身心放松和闲适状态的生活总和,由高职生的闲暇时间和在闲暇时间里的活动及其心理感受构成。

道德教育是培育人性的教育,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它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也存在于人们的闲暇生活中。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这种教育塑造一种性格,不但能从事社会所必需的特定的行为,而且对生长所必需的继续不断地重新适应感到兴趣。对于从生活的一切接触中学习感到兴趣,就是根本的道德兴趣。”

高职生闲暇道德教育,就是高职院校针对高职生闲暇生活而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是通过提高高职生的闲暇道德能力(包括闲暇的理念、价值观、闲暇道德责任等的培育)和高职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造就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它是一种在高职生闲暇生活中进行,不仅包括高职院校大学校园,还包括家庭、社区等一切高职生闲暇活动的公共和非公共场所,以道德修养与实践活动为主要的典型的体验型、自主性道德教育活动。

二、高职生闲暇道德教育的内容

闲暇德育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完善,其真谛是既要给人们以在社会中生存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更要引导他们去认识、理解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不但使人知道“何以为生”,更能使他们懂得“为何而生”,并进而获得生存的价值向度,建立起人们特有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高职生的闲暇德育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其最核心的内容――阐释休闲的自由、创造理念。高职院校的闲暇德育作为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必然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体系。

1.正确的闲暇道德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的生活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闲暇道德价值观会影响学生选择不同的闲暇道德生活方式和闲暇活动内容。从人们在闲暇时间所从事活动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美国学者纳希提出了闲暇层次理论,认为可把闲暇活动划分为六个水平层次:行动型、伤害自我型、消磨时间型、情感投入型、积极参与型和创造性活动型。行动型和伤害自我型,是负价值的违法行为和不道德行为活动。消磨时间型是零价值的纯官能享受性活动,如长期沉湎于电视网络、赌博、酗酒等,这种活动不直接对社会造成危害,但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后三种是正价值。调查发现,高职生所花费的最多时间集中在消磨时间层次上,在情感投入、积极参与和创造性活动层次上所花费的时间则少得可怜。

因此,提高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道德价值观。高职生由于涉世不深,其理想、信念、情绪、性格等方面极易受多元文化的冲击,直接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高职院校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意识,唤醒和激发其在闲暇生活中完善自我道德的内在需要,确认闲暇生活的道德存在性;培养合理的闲暇生活态度,合理安排、设计自己的闲暇活动,把闲暇活动作为促进自己愉悦身心、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及娱乐技巧、提高个人思想品德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2.遵纪守法的健康文明闲暇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闲暇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而是与整个社会、人类、自然密切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应把引导高职生构建遵纪守法、科学、健康、文明的闲暇生活方式纳入闲暇德育的领域。通过宣传和指导,改变师生对闲暇生活的认识,树立和谐生活理念,使学生在闲暇生活方式的选择上能做到关注自然、关注他人、关注自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和规范,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根据调查问卷得知,高职生闲暇生活活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1)自我完善型。这一类型的高职生将闲暇时间主要用于从事各种学习活动,如在闲暇时间从事文化知识学习或专业技术学习;(2)经济创收型。这一类型的高职生将闲暇时间主要用于从事第二职业活动。如在闲暇时间充当经纪人,经营小商品或利用自身特长从事有偿服务活动等,以增加个人收入;(3)兴趣爱好型。这一类型的高职生将闲暇时间主要用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从事各种健康的娱乐活动;(4)反文明型。这一类型的高职生将闲暇时间主要用来从事有害于身心健康或危害他人及社会治安的活动,属于这一类型者为数不多,但危害极大,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而且,毒化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秩序,属于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因此,应引导高职生采取遵纪守法、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各种闲暇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引导高职生闲暇活动健康发展,抓好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高职生阅读文学作品,观看电影、戏剧,欣赏音乐、美术,举行群众性的文化演出,进行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以及游艺游戏、旅游等活动,丰富他们的闲暇生活,培养他们的美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对高职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通过组织学习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组织高职生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竞争、合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3.提升生活质量的闲暇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生人生经历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实践锻炼,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而且其各方面的心理发展很不平衡,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与冲突。社会转型期高职生常见的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比较普遍的社会适应不良、比较严重的学习焦虑状态、比较突出的社会认知偏见、比较强烈的“心理贫困症”和比较典型的“人际冷漠症”。深入了解高职生的心理现状,我们可以发现,高职生众多的不良行为都发生于闲暇时间,内心的心理隐患也多在闲暇时间加重甚至爆发。加强闲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职生的生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教育以提升心理机能、促进心理发展为主旨,其中蕴涵着的基本假设是:相信人的心理机能是可以改变的,承认人有着对人性完美的追求,有着超越自身既定特征的能力,有着诸多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可能性,而发展和改变是有方向的,这就引申出心理教育将使学生的心理发展向何种方向改变的问题。其实质是一个价值内化的过程,反映的是社会文化对人类心理建构的影响。社会文化是人类思想、观念、知识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等的汇集,既有物质载体,可以超越个体精神而存在,又有观念特征,可以同人的内在精神方面进行交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生闲暇德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高职生闲暇德育的重要载体。在高职生的闲暇时间里,要注重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活动,以达到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提升生活质量。

4.开展多种闲暇道德实践活动

道德教育要真正发挥它的功能,除了进行必要的道德灌输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受教育者按照正确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去实践、去行动,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在对高职生实施闲暇德育时,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主渠道,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引导他们能对他人物品和公共财物加以爱护;对他人的安宁予以维护;对校风和社风予以净化。在公共场所形成互帮、互助、互谅、互让等良善友好的风气;熏陶其道德情感,锻炼其道德意志,帮助其树立起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健康、高尚地享受闲暇生活的乐趣,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闲暇行为价值判断能力、审美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制能力,从而为和谐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的基础。

5.立志成才的闲暇生活道德自律

高职生的闲暇生活是自由和自主的。作为学生,高职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高职生由一个“准劳动者”向“正式劳动者”进行角色转化时,不可或缺的是专业、素质和技能。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高职生在闲暇中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绝不能将自己置于无意义的闲玩中,应该立志成才,顺利完成从“准劳动者”向“正式劳动者”的自我提升,使自主的闲暇生活不脱离学习提高的正常轨道。

高职院校应加强高职生闲暇时间里的立志成才道德自律教育,提高和强化他们道德自律意识和能力,通过立志成才的道德自律教育,引导高职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成才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命运相连;激发高职生的道德需要,促使他们以高度自觉和完全自律的方式去履行义务;锻炼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明确自身的责任,能自觉按照在闲暇活动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规则来要求自己,当面临做出选择和决定的权利时,其言行与社会要求应自觉保持一致。

总之,高职院校对高职生实施闲暇道德教育,既要明确闲暇道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又要清楚从闲暇道德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教育、道德实践、道德自律等五方面内容对高职生展开教育,让高职生闲暇道德教育真正体现闲暇性与科学性,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万慧进.高校闲暇德育对大学生闲暇德性的建构[J].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改革,2007,(5):150.

[2] 陈得奎.论大学生闲暇教育[J].江苏高教,2007,(5)

篇3

【关键词】彼得斯 道德教育 规则 原则 美德

理查德·斯坦利·彼得斯(R.S.Peters)(1919~2011)是英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和道德哲学家,他因在教育理论研究中运用哲学的分析方法而成为分析教育哲学流派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之一。彼得斯对道德教育与道德发展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正如凯尔(Carr)和斯蒂特(Steutel)所说的:“在把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转向道德教育的目标方面所做的努力,也许最有影响的就是彼得斯。”①但是长期以来,彼得斯的道德教育思想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培养能自觉遵循规则的具有理性道德的个体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从事道德教育的理论者和实践者所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理论认为道德教育应着眼于对个体美德的培养,而康德认为培养遵循规则的理性个体则更能体现现代契约社会的现实要求。而要清楚这个问题,显然需要了解社会的需要,这样,道德教育的目标问题就转化为美德与规则在社会中的现实需要问题。

在麦金太尔看来,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思想显然没有给予规则以应有的关注,他认为道德哲学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就在于规则应该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他也指出当代道德哲学对规则的过度关注也反映了启蒙以来的错误转向。麦金太尔认为,在任何社会中,美德都需要规则的补充。对规则的承认和遵循,不仅体现了社会的要求,也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起与他人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础。

彼得斯基本上认同麦金太尔的观点,而且,他对美德、规则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又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彼得斯先是明确了品格的含义,认为“品格与对规则的服从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②。接着,他对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品格的三种意义做了区分。品格在第一种意义上,通常被用来表示一个人的品格特征的总和;品格在第二种意义上常用来指一个人具有某一类型的品格;品格在第三种意义上用来指具有品格的人,他们能不受自己情绪和意向的控制,习惯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尤其是在面临诱惑、恐吓或其他社会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始终如一。③

彼得斯认为第一种意义上的品格特征“可能仅仅是社会准则在人身上的印记”④,也就是说,这些品格特征由于是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一旦脱离了那种环境,它们就很可能不复存在甚至向坏的方面转化。在第二种意义上的品格可分为自律型的、无目的型的、传统导向型的、他人导向型的品格等多种类型。在第三种意义上来说,“具备品格的人将发展自己服从规则的独特方式”。尽管品格特征是具有品格的人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品格的人,……无论他展示了什么特征,都将存在一些他在展示它们的方式上的控制与一致性。⑤

在对品格的意义进行澄清的基础上,彼得斯进一步根据不同的品格特征,对美德进行了分类。他指出,归纳起来,第一类:十分特殊的美德,比如守时、整齐也许还有诚实,它们与特殊类型的行为相联系,缺乏任何固有的、说明以一种既定方式行动的理由,不是动机,不像第二类美德,如同情心,也是行为的动机。第三类:更为人为的美德,如正义和忍耐,其中包含了与权利和制度有关的更普遍的原因。最后,第四类:更高层次的美德,如勇敢、正直、坚持不懈等,它们必须在面临相反倾向时得到运用。⑥

彼得斯认为,第一类美德,是可以被称为习惯的美德类型,它们可能缺乏任何内在固有的按规则方式行事的理由。而第二类美德是一种自然的美德,这些美德(比如同情)的价值就在于它们可以“成为行为的内在动机”⑦,能够唤起人们的感情,激起人们与他人情感的共鸣,这种内在的行为气质使得人们遵循着理性正当原则去行动。第三类美德,就是休谟所说的人为的美德,它们不包含内在的动机,但是因为其包含了与权利和制度有关的更普遍的原因,所以就像原则一样对社会生活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而第四类美德,它们的价值在于能够使得人们在面临相反倾向的时候同样能遵循原则。

根据彼得斯的说法,有品格的人基本上具有坚持、决心、一致和勇气,他把这些品质看成是更高一级的美德,在他看来,诚实、礼貌、热情等,这些都是属于低一级的美德,这些美德更多地诉诸于对规则的遵守,或者追求特定的目标或目的。而更高一级的美德则更多地关注于遵循规则或追求目的的方式:持之以恒地、英勇无畏地、不屈不挠地等等。

应该说,彼得斯对美德的分类应该是“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关于美德的阐述”⑧,但对于彼得斯来说,他所做的这些努力显然是为规则和原则服务的,在他看来,美德发展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们能有助于人们更为理性地遵循规则,这也是他被认为是一个理性主义者的原因,而且他自己也声称:“我是一个坚定地支持理智地掌握并且明确地运用道德准则的人”⑨。

正因为如此,他把社会看成是“一个由接受一定规则的个体的人联合起来的整体”,是一个“基础规则的体系”⑩,对基础规则的遵守应该服从更高一级的原则。他对规则与原则做了区分,认为从具体程度方面来说,规则更为具体,而原则更为普遍。“但规则和原则更为重要的不同在于它们在彼得斯所理解的理性道德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即规则是告诉一个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原则使得一个人能够判断规则是否合理”。对于规则来说,光有理由还不够,它们还必须是好的理由,而原则通过展示是否一定的理由有价值来使得一个人区分出好的理由和坏的理由,原则是“使所考虑之得恰当的东西”,“它们规定了什么样的原因可以作为理由”。一个理性的个体,他能够根据更高层次的原则,在变化的环境中对规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他说:“为了坚持一个理性的准则,一个人必须服从一些更高层次的原则,这些原则将使他能够根据环境的相应变化明智地运用规则,并且根据环境以及关于规则运用的条件与结果的经验知识的变化,不断地修正规则”。

而原则或规则一旦内化,就会“被个人化为品格特征”,这就意味着规则不再需要外在的力量而能被自觉地遵守,而一旦我们认识到这种内化的因素,那么“社会是一个由接受一定规则的个体的人联合起来的整体”这种说法也就毫不奇怪了。在彼得斯看来,一个自由的社会,可能不需要太多的在善的理解方面的一致性,但在实践中却需要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凝结起来的对行为规则的认同和一致。

正是着眼于美德和规则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彼得斯把培养“具有理智的、明智地并且十分自觉地引导自己的人”作为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

对基础规则的传递和对原则的灵活运用

个体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要实现成为理性个体的道德教育目标,道德生活就应该凸显原则的地位,而道德生活又是复杂的,要让儿童进入道德生活,必须首先了解道德生活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是那些十分重要的以致必须劳心费时让儿童加入其中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归属于诸如“好的”、“可取的”及“值得的”之类概念之下。这些活动能够给个体提供追求自己的爱好、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的机会。第二,与社会角色相关的义务;第三,则是与一些基本社会规则相关的责任;第四,则是以动机的形式被个人化的广泛的生活目标;第五,则是一些非常普遍的与遵从或追求他们的目的的方式密切相关的品格特征。

在彼得斯看来,对道德生活的复杂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摆脱通常人们简单地把道德教育认为是“‘使儿童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或使他们观察人际关系的规则的看法”。道德生活的这几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让儿童从事有价值的活动,并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旨在抑制他的自私心。而让他履行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在培养其责任意识,而这种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尊重他人等原则密切相关,并随着儿童理解力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道德生活的过程也是原则和规则逐渐在个人思想中内化的过程。彼得斯把个人思想“理解为社会规则以及与这些规则相关的功能的焦点”。在彼得斯看来,儿童最初就有各种各样的包括愿望在内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过程与外界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就转变成为欲望,而这些欲望,“借助于审慎小心和社会适应而得到控制、定型及改造”。这样,“儿童的品格就呈现为他自己发展起来的特殊类型的规则服从。而且也发展了与这些规则有关的其他功能。”也就是说,“不仅存在着调节个人行为的规则,而且也存在着关于这些规则的‘缩小了的’立法的、司法的和行政的功能”。立法功能是依据原则对规则进行修订;司法功能则是学会运用规则,或者发展辨别与判断;而最后的行政功能则是要使儿童发展其服从规则的独特方式,也就是第三种意义上的品格。因此,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原则和规则的内化逐渐在个体思想中建立起对原则和规则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过程,同时也是品格形成的过程。

道德教育的渐进过程也表明了对梯级原则理解的渐进过程。彼得斯认为,原则“它可以而且必须被理解为以一种完全具体的方式构成道德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使它们完全受文化的局限。”而他所说的这些适用于任何文化中的普遍原则,就是在原则的梯级上处于更高层次的、可以成为较低层次的原则的理由的原则。他说:“为了坚持一个理性的原则,一个人必须服从一些更高层次的原则,这些原则将使他能够根据环境的相应变化明智地运用规则,并且根据环境以及关于规则运用的条件与结果的经验知识的变化,不断地修正规则。在我看来,那些能够进行一些理性判断的更高层次的原则,是公正不偏、说真话、自由以及利益考虑”。这些高层次原则要发挥其作用,必须要建立在对基础规则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这样,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首先要引导儿童了解和掌握社会的基础规则。

由此,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一些基础规则的传递。彼得斯认为:“教育者必须决定哪些是基础规则,并且坚定地在儿童的每一个早期年龄阶段传递这些规则。”而儿童的早期年龄阶段,正如彼得斯所说,是“理性苏醒”之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可能会做一些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而这些基础性规则,必须是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必须要遵守的。应该说,对基础规则的传递阶段,也是保证儿童向高一级规则理解阶段即第二级序阶段发展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儿童逐渐了解基础规则以及它们存在的理由,并能对自己的冲动进行控制,然后“发展一种根据这些理由评价规则和创立自己的准则的第二级序的习惯”。这样,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就会逐渐发展到对原则的灵活运用阶段,建立起其自身的行为功能。

培养习惯并发展理性

为了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实施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究竟该采用何种方式,是通过习惯养成的方式,还是通过发展理性的方式?

在彼得斯看来,“亚里士多德试图把两者联合起来,但却陷入了一种关于道德教育的矛盾之中,这源于他同时强调理性与习惯的地位的尝试。”彼得斯所说的亚里士多德在道德教育方式中所遭遇的矛盾无疑具有客观性的一面。因为亚里士多德的确强调了习惯在道德德性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两种: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而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而养成。为了说明道德德性的养成来自于习惯,他还运用了一些类比:“德性的获得,是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这就像技艺的情形一样……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而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而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而成为勇敢的人。”然而,亚里士多德也看到了这种类比在有一些方面会被打破。技艺的产品,其善在于自身。只要具有某种性质,便具有了这种善。但是,合乎德性的行为并不因为它们具有某种性质就是,譬如说,公正的或节制的。除了具有某种性质,一个人还必须是出于某种状态的。也就是说,首先,他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其次,他必须是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那行为自身故而选择它的。最后,他必须是出于一种稳定的品质而那样选择的。也就是说,一个具有美德的人并不只是单纯地、以一种未加思考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而是能够意识到、自觉地选择并且具有稳定的行为倾向。

这样,就出现了彼得斯所说的亚里士多德所陷入的道德教育的矛盾,也就是说,如果道德教育的方式是对儿童进行习惯的养成,而所要达到的结果是培养有理性的、自主的、正直的个体,那么可能在方式与目标之间存在着冲突,这种对儿童进行习惯养成的方式势必会使儿童形成习惯,而习惯又与所希望的结果不相容。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与一些行为分析者的论证也表明了培养习惯与发展理性之间存在的矛盾。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等心理学家着重于从认知的角度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研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发展始于处于道德他律阶段的活动,在这个阶段,由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以及成人与儿童之间的自然的权威关系,儿童表现为对规则的严格遵守和对权威的完全服从,而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逐渐提高,儿童会逐渐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规则,并试图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规则进行修正,这样,学校就应该重视和培养儿童在团体中的合作性,通过让儿童在公平的基础上制定出共同的规则来促进道德发展。而柯尔伯格也认为儿童也是在逐渐的经验积累中形成他们的思考方式的,这些经验积累包含着对一些像正义、权利、平等和人类的福利等概念的理解,他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区分了道德判断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道德教育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并把道德教育看成一个促使儿童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

而对一些行为分析研究者来说,他们认为道德发展主要是由道德行为的获得或习得。在儿童很小的时候,道德教育就已经开始了,父母会通过奖励或惩罚的方式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引导,并且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塑造儿童的行为,使他们逐渐形成关怀、诚实等品质。道德行为也可能是间接地由父母来根据道德准则塑造的,但这种道德训练或习惯养成的道德教育方法在本质上也多是非理性的。由此,儿童的道德教育就在于训练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理性是不参与其中的。那么,在道德教育中,是采用习惯养成的方式,在儿童的道德理性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对他们进行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还是如认识论者所提倡的根据儿童理性的发展逐渐进行,这确实看起来是一个矛盾。

彼得斯试图解决道德教育方式上存在的矛盾,把习惯养成和理性发展统合起来。他认为:理性道德的发展是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这种理性道德不能直接通过诉诸于理性教给孩子们,而只能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习惯形成是主要的方式:孩子们“能够并且必须穿越习惯与传统的后院而登上理性的殿堂”。

在彼得斯看来,对规则进行由低级到高级的分类恰恰体现了儿童认知和理性的逐渐发展的过程,儿童最初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他还不能对规则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只能严格遵循规则,因此,在规则的第一级序的阶段,所进行的对儿童基础规则的传递,是通过行为习惯的训练来进行,“例如:在控制排便训练阶段,儿童也许会染上非常普遍而且常常是笨拙的习惯—如呆板地服从规则,不情愿放弃他们自己的任何东西……因此,我们来到托儿所的门口,这是通向道德教育的入口处。因为,很可能在这里,品格特征的类型和练习它们的方式被确定下来。”而父母对儿童所进行的行为训练,意在教给儿童保持整洁这一较为抽象的原则,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会逐渐理解并灵活地运用这个原则。这样,道德教育中的习惯培养与理性发展的矛盾似乎就消解了,而人们之所以会认为在理性的运用和习惯的形成之间存在矛盾,完全是出于对“出于习惯”的解释的不同。

通常人们对“出于习惯”的解释往往是指这种行为的自动性、刻板性的反映,而不是行为主体出于对行为的关注和自动性。尽管我们通常会错误地认为习惯是以一种未加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得出一种错误的结论,那就是习惯与理性之间并不相容。但彼得斯认为“习惯无需由于习惯的力量而得到运作。”习惯不仅仅表示对之前所做的事情的重复的假设,它还“伴有‘自动’地完成这一行为的能力的假设。”而“自动地”或自发地完成一种行为,在彼得斯看来,是指出于一种乐趣来完成的,这与单纯地“出于习惯”或“出于习惯的力量”所完成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些行为有其内在的动机。而且,自发地或自动地完成一件事情,也有着外在的目标,也正是这些目标,使得这些行为成为明智的行为。这样,彼得斯所说的习惯,不仅是出自内在的乐趣的行为,而且也有着外在目标的行为,也就是说,习惯是伴随着理性的存在的而发生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认为儿童“被训练成或被迫根据规则行事”,与“学会依规则行事”是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

而在道德教育实践中习惯究竟该如何培养?Ryle曾做了一个经典的讨论,他把习惯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单向度气质,另一类具有多向度气质。单向度气质是在特定条件下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的倾向。而多向度气质则是在变化环境中仍然能恰当地遵循相应的规则。单向度的习惯可以被称为是一成不变的习惯或日常活动,它们一旦被获得,这些行为往往是无需要反思的。这些行为的塑造,大体上等同于技能的训练。对这两种类型的习惯的区分并不能排除它们在实践上的连续性,最初,儿童可能被训练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然而这种单向度的习惯在他进一步理解了保持卫生这个原则后可能会成为多向度的习惯,他会逐渐认识到这些原则的例外情况。在这些例外的情况下,这些一成不变的习惯可能被打破。但总体上来说,单向度习惯的获得有助于儿童参与日常生活,被认为是道德发展和教育的条件。

多向度习惯在早期道德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习惯是早期道德品质或品格特征的表现,是正确的行为和恰当的情感的表达。一个小孩子可能被父母训练不要伤害别人,安慰处于困境中的人,归还玩具,适当地表达关怀、遗憾等情感。在这些情境中,父母的训练旨在产生Oakeshott所说的“情感或行为的道德习惯”。这些习惯所遵循的规则和原则都是社会成员所应该遵守的基本的规则和原则(不伤害、尊重财产、遵守诺言等),实际上,儿童最终都能够认识到这些规则的相互关系。

在彼得斯看来,关注他人的痛苦的习惯,并不是美德,但它有助于在一些具体情境中产生怜悯之心,这些习惯,可能被认为是多向度气质:不同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被一种相同的基本原则所支撑。通过这些社会化的彼此牵连的道德习惯,儿童最终能达到我们的道德教育的目标。这样看来,儿童道德教育的方式是通过习惯的培养而逐渐发展理性,获得多向度气质习惯也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关键阶段。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社会科学部,泰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注释】

①⑧Carr, D. and Steutel,J.(eds): Virtue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9, p248, p5.

②③④⑤⑥⑦⑨⑩[德]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邬冬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0页,第21页,第24页,第23页,第100页,第104页,第46页,第28页,第67页,第66页,第28页,第72页,第29页,第51页,第71页,第72页,第27页,第27页,第73页,第28页,第29页,第31页,第43页,第51页,第57~59页,第59页。

Graham Haydon: Reason and Virtue: The Paradox of R.S.Peters on Mor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2010,S1, pp173-188.

Peters.R.S.: Ethics and Education, London: Allen&Unwin, 1966, pp73-74.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廖申白译注,2011年,第36页,第42页。

Ryle,G.: The Concept of Mind, London: Hutchinson, 1963, p43.

篇4

关键词: 高职生 一般职业道德教育 行业道德教育

高职生作为教育部门为社会输送的技能型劳动者,能否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专业知识、人格魅力、适应能力、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要素,其中专业知识为技能要求,其余部分则为职业道德要求。为使每一个高职生都能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学校教育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五年制高职生由于入学年龄较小(初中起点)、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要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两方面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

一、一般职业道德教育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要“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这就是一般职业道德教育,这点在高职校的德育课教学中体现得比较充分,内容比较全面、系统。表现为重在职业道德知识和规范的传授,注重一般职业道德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成人”之本。而许多毕业生轻易地自行解除就业协议、频繁跳槽的现象,使用人单位利益受损。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当前一些高职生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一心想做“白领”,缺乏吃苦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从中可以得出,高职校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教育,先成人,再成事。

诚信教育是养成教育,这需要学校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管理。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把此项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以“六心”教育(孝心、爱心、责任心、诚心、忠心、同情心)为主线“文明伴我每一天”活动,使同学们的文明素养得到较大的提高。此类的活动在各类高职校中均有体现。通过这些活动使传统的说教式教育转化为在活动中受教育,使学生的诚信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2.敬业意识教育

敬业意识教育即事业心的教育。敬业意识主要表现为明确目标选择后,具有忘我投入的意志,认真负责、勤奋工作的态度,对自己选择的职业的高度认同和热爱之心。具有了敬业精神就能够以大局为重,舍小家保大家,为了集体的利益舍弃个人利益,这样的学生肯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教育。

由于高职生在校时间较长,在企业实习的时间不多,因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强化教师爱岗敬业精神是培养学生敬业精神的前提和保证。教师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用自己对职业的热爱,对工作的责任心,对学生的尊重来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老师身上体会到无私奉献、勤奋刻苦、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这种身教胜于言传的方式,必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敬业精神。

3.团队意识的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职业表现出分工精细化、社会化程度高的特点,任何一个劳动者均无法独立完成一项工作,都需要其他人的帮助与支持。而目前的高职生在思想多元化的影响下,多以自我为中心,在个人价值观上提倡个性独立和张扬,喜欢过独来独往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的教育是必要的与可行的。

4.做实事的教育

高职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介于体力型“蓝领”和技能型“灰领”之间的工作,要使学生在毕业初期能够心甘情愿地做平凡普通的工作,就必须进行做实事的教育。而在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开展的一次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愿上台回答问题的6名同学对自己未来十年的职业生涯,有5人选择成为企业老板或成功人士,希望生活富足。只有一名同学选择成为科技明星,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劳动造福人类。学生的职业生涯构想与现实存在巨大的反差,这要求在学校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把拥有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相结合,要求学生把从小事做起放在第一位,做好当前的每一件事情、处理好每一个问题。今天的教育,明天的希望,只有从眼前做起,才能实现抱负,实现个人价值。

5.承受挫折教育

任何人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承受能力强的人,会把挫折当作垫脚石,战胜困难,创造辉煌;承受能力差的人,会把挫折当作绊脚石,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心灰意冷,丢掉未来。现在的高职生大多在顺境中成长,温室里长大,对于挫折的体会不深。而到了工作岗位后,缺少了家长、老师的细致的关心与帮助时,在遭遇挫折、面临困境时压力时,如果没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肯定会逃避矛盾,丢掉未来。

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

一般职业道德教育进行的共性教育,规范教育。但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学的专业都与社会需求有密切关系,具有专业分工的特点,而每个行业其要求是不同的,因此进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是必要的。

1.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

只有职业道德与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在其特定的专业中体会独有的职业道德。注重在专业学科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并由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体现,这比只在德育课上空洞地讲某一行业的具体要求要好得多,对于培养学生的行业专业道德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2.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训相结合

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特点,仅凭专业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灌输还是不够,还需要在实训中加以体会。学生只有在职业实践中去感受、体会与锻炼,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学校一般都是“理实一体化”,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业道德教育,才能使其成为明天的行为准则,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3.职业道德教育与工学交替相结合

职业学校根据社会需求设定不同的专业,从此种意义上说专业的设置要与社会的要求零距离接触。今天的学习,就是明天的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中直接参加社会实践,而仅仅依靠在学校的基地实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许多职业学校都进行了工学交替的尝试。

每一个行业总有自己的规范,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学生在企业中学习行业规范,感受企业文化,对于优化学生的认知,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较好的作用。学生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认清行业职业道德,可以使其工作后,快速地融入企业环境,实现个人价值。

五年制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高职院校的高职生,因此,对五年制高职生不仅要进行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即共性的教育,更要进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能够了解行业特点,快速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韩剑颖.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第8卷,(4).

[2]熊礼杭.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机械职业教育,2007,(7).

[3]张建南.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特色.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篇5

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不良心态及对策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阵地。但由于教师、学生的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了对思想品德课的不良学习心态;具本表现如下:

(1)消极型的学习心态。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态度定势,缺乏信心,心态过分紧张,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动脑筋;没有耐力,其情感、思维、求知欲等心理状态都处于薄弱状态;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低劣。

(2)淡漠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表现为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意志力,思维消极定势,缺乏灵活性;依赖教师支配,其心理状态陷于固定看法,情感淡漠;认识模糊。

(3)消遣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主要特征是兴奋好动。学习中不能认真思考课文中的观点,而是各个环节跳跃,活动过多,激奋冲动,注意短暂,思维无定势,缺乏意志力。

(4)沉闷型的学习心态。这些学生的特点是对学习思品课感到沉重而烦闷,没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对课文观点是似而非;由于感性经验缺乏,学习感到困难,其心理状态处于矛盾之中。

分析以上小学生不良学习心态的原因,主要是:

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

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识活动的规律;

传授知识单性,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缺少情感心理因素;

教师的能力低弱,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动态,不能应急驾驭;

(5)来自学生主观方面的问题,如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语文、教学等学科,而忽视思品学习等原因,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和厌烦学习的心理态。

综上所述,我们采取的对策是: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

【Abstract】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occupational ethics education should stand is raising the high quality worker's altitude,vigorously improves the education content and the form. This article taking office industry moral education contains the content and the education form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Occupational ethics education;Content;Form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09-0084-03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教育与职业连接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在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人毕业后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对一个即将步入劳动社会的年龄尚小的青年人一生来讲,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为保证学生能够胜任工作并得到社会认可,学校一方面要给予学生某种就业技能,为学生的现实就业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还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给他们足够的基础能力,而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的总和。在现代企业中,员工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的信誉、利益、竞争力息息相关,因而重视企业文化塑造、重视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当今众多企业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培养劳动后备军的中等职业学校,站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合格公民的高度,大力加强和改进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有着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于高职学校和普通中学,应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为出发点,以可操作、有实效为原则,在内容上拓宽教育范畴,使之既与就业教育的目标相吻合,又体现其社会适应性强、适合学生未来发展、具有较强时代性的特点;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其他教育形式为辅,力求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1行为规范教育:以学生守则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日常纪律约束、行为管理和专门教育,以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1.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浓缩和提炼,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复杂情况,对学生进行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荣辱观教育,为学生在日常道德生活中明辨是非提供行动指南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1.3职业教育:在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职业意识、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引导学生依据职业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适应职业要求的多种修养,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自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个人修养的员工。

1.4健康教育: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珍惜生命,珍爱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能够把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的人作为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长期追求。

1.5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学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共性的内容以外,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性,将食品、药品、交通、人际交往、网络安全等内容作为教育重点,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1.6法制教育:针对学生认知能力和意志力不足的特点,以法律常识为主要教育载体,从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入手,使学生增强守法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法律价值和法律信仰的理念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自觉守法、护法意识和维权意识。

1.7礼仪教育:以社交礼仪知识为教育内容,使学生做到讲礼貌、懂礼节,在与人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言行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1.7.1行为规范教育

教育目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包含内容: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

实施原则和要求:从小事做起,关注细节守则具象化。

1.7.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教育目的:树立和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念。包含内容:“八荣八耻”。

实施原则和要求:深入挖掘,联系实际,形象通俗,易解易纳。

1.7.3职业教育

教育目的: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爱岗、乐业,追求自我完善。

包含内容:守纪、服从、敬业、诚实、责任、忍耐、珍惜、感谢、节约、环保。

实施原则要求。系统连贯,求实求新,用事实说话,以事例教人。

1.7.4健康教育

教育目的:树立健康意识,懂得自爱、自助,健康自我,有益社会。

包含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与辅导。

实施原则和要求:深入细致,知识传授与训练指导相结合。

17.5安全教育

教育目的:树立安全意识,增强防范观念,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提高鉴别力。

包含内容:食品、药品、交通、人际交往、网络安全知识。

实施原则和要求:切合实际,清晰明了。

1.7.6法制教育

教育目的:增强法制观念和自觉守法意识。

包含内容:法律常识。

实施原则和要求: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生动活泼。

1.7.7礼仪教育

教育目的:掌握社交礼仪相关知识并能够自觉运用。

包含内容:社交礼仪基本知识。

实施原则和要求: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在职业道德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为保证教育实效,还应做到四个“必须”:

2.1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到学校课程计划中,做到科学规范,避免随意性。包括配备各门课程的专兼职教师、做好学制内和各学期课程及课时安排等。

2.2必须有课程教材(或讲义)和教学计划,做到有章可循,避免盲目性。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着力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校本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工作。

2.3教育方式、手段必须要灵活多样,避免空洞说教。课堂教学可采取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专题辅导和系列讲座等多种形式;可以结合教育内容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作为课堂教育的辅助形式。

2.4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和学校的专业教学、文化课教学相结合,和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避免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脱节。

篇7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西方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中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

一、道德、道德教育的目的

众所周知,“道德”这一术语源于拉丁语。起初意味着传统的习惯之意。而“伦理”的源于希腊语,即风俗、习惯、传统型惯例。所谓“道德”可以界定为:“作为某社会对其社会成员或成员相互间的行为的一种约束,为公众所认可的规范的总体。它并不伴有诸如法律那样的外部强制力,而是一种个人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说,构成社会的人们旨在制约行为的一般公认的规范总体,就是“道德”。然而,这不过是道德的一个侧面而已。就是说,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来看,道德是那个时代某集团所承认的行为准则的总体。

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旨在发展“善”,培养“好孩子”、“好公民”。不过,这种“好孩子”、“好公民”是从社会的角度提出来的主张。从个体角度看,尊重个人、实现人格才是它的目的。降生于世的人,为了生存就必须有基本的能力。但教育教育的目标终究是完美人格的实现。每个人必须对自身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正确的思考、判断并能付诸实践。

二、学校的道德教育

在现在的社会中,学校是影响儿童最深的一个地方之一,大部分儿童都是在学校学习到很多知识,并且为以后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儿童在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里的一切都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在人的一生中,不仅仅只有学习知识这一件事情,学会做人比学习知识则显得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有知识,不讲道德,那将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我认为,道德的教育才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

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实际上,居有统摄状态的道德教育又必然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非依赖于独立时空展开的。在此问题上还存有误区,很多人认为,只有安排了单独的时空,道德教育才会有了现实的抓手,这在实际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就表现为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活动在时空设置上的冲突。其实,正如德罗布尼斯基所认为的那样,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侵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道德的表达方式也是多样的。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的,而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

1.西方学校的道德教育(以美国为例)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与美国国家的性质具有很大的关系。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多民族的国家。美国的年轻,体现出它较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注重现实,具有进取奋进的特性。美国的多民族,反映出它的多元性文化共存,具有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特点。因此,美国提倡的总的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全体国民具有这种特性的美国精神。美国又是一个分权制的国家,各州掌管各自的教育事务。因此,很难整体性地描述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这是因为在美国根本就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大纲或计划。然而,通过各州教育改革的文献和对道德教育的规定的及各州学校实施的道德教育方案,也可以大致勾画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较注重爱国家、对国家忠诚的教育。美国并不在学校中大张旗鼓地向学生宣传要爱国、要对国家忠诚,而主要注重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思想意识和基本技能,塑造具有爱国精神或没有精神的一代人。通过学习没有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国家行政体制及功能、多元化、国家决策过程以及比较美国与其他类型国家的差别,是学生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国情。注重通过国际理解、交流等国际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美国在国家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有责任心的公民这一目标,在美国的学校中倒是较为明确提出的,并通过专设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人人都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文件、义务和责任,懂得尊重他人、遵守各种法律规定、履行自己的承诺等,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2.中国学校的道德教育

个人品德是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完善、自觉的和稳定的倾向。个人品德与政治观点等不同,在不同背景的人群中容易产生共同的理解,不易产生明显的分歧。这部分内容即古人“修身”的内容。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个人品德教育,应进行现代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育;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和文明社会应具备的品德教育。其主要内容是:正直、善良,诚实,宽容。这些品质为人们所公认,并容易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把这方面的品质看成是对他人生活的适应,而不是主体人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道德就必然是表面的,注重法律的。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刻苦勤奋,珍惜时间,有责任感,坚持不懈是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责任感、有毅力、自制力这方面的品质虽然被教育者认为是重要的,但学生却并不容易意识到,同时也是最难具备的。这类品德更多地突出了道德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能力,其特点是不易通过短时间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甚至没有特定的道德行为作为其载体。这方面的品德体现出学生对于其个人行为和个人欲望的控制能力,是内在的。

家庭,是学生的安身立命之地;家庭,也是学生的真情爱意之田。社会在进步,人心更重要;家庭在变革,美德值万金。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珍爱家庭、孝敬父母、勤劳俭朴及文明礼貌的教育。人的生活从家庭开始。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家人,尊敬、关心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和指点。无论大中小学生都要参加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学生有条件的可以勤工俭学,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教育学生在生活上力求节俭朴素,不追求奢侈享受。虽然有的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好或很好,但还是提倡勤俭朴素,在生活上不要攀比,不要追求高消费;在生活上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这样家庭才能安宁幸福。

参考文献:

篇8

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内涵广泛,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道德教育现状,对主要的内容要素进行详细分析。

(一)基本道德素养教育

学做人,会做事的指导思想基本贯串于高职道德教育内容的始终。高职院校将教育学生学做人,会做事作为高职生道德教育培养的核心,以基本道德教育内容为主,以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这些基本道德素养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文明礼貌,公民的基本准则。

(二)传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串于道德教育的各个阶段。高职院校教材中也将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期间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爱国主义教育。在道德教育目标上,以期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将学生培养成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在内容安排上通过爱国主义讲座,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等方式向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优越性。

(三)职业素养教育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受现代企业欢迎的“企业人”,所以在高职道德教育中,与本科院校最大的区别在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教育包括就业指导、职业习惯等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还不够系统和完善,没有统一的规范与对策,职业指导的内容也大多由高职院校自行选择与组织。

(四)伦理道德教育

结合高职生的特色及发展需要,在高职道德教育内容中包括婚姻、爱情、家庭方面的伦理道德内容。许多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实际不断开展有关婚姻观、爱情观方面的专题讲座。在教材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还开设专门的婚姻、爱情专题,这一内容虽然不是高职道德教育的重点,但是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

(五)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虽然道德教育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缺少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但各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开设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六)创新能力教育

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素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将其列入道德教育内容,主要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承担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也有专门的专题阐述这一内容。在日常教育中,通过各种活动和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存在的缺陷

高职院校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道德教育。但是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道德教育内容仍存在一些缺陷,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道德教育内容脱离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

现有的高职道德教育内容大多沿用本科院校的体系,缺少高职特色,且在内容上陈旧落后,跟不上高职院校发展需要。这种陈旧的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材内容过于大众化、通俗化,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学生接受度不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新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高校教材实行全国统一,专本科统一的模式。

(二)德育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从高职生的成长历程看,其主要经历4个角色:家庭角色、学校角色、社会角色与职场角色。现有的道德教育内容缺乏贯穿高职生人生经历的系统性,内容零碎,系统性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高职道德教育缺乏独立性,在照搬其他本科院校道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必须强制性的道德教育内容。这种系统性缺失必然影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效果。

(三)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缺乏针对性

在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与辅导员承担着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针对高职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就业方向,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不断研究高职生的特点,创新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内容。但实际情况是现有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缺乏对高职生特点与成长历程的研究,照搬本科道德教育内容,用本科的德育内容与方法来教育高职生,必然会出现针对性不强的情况,其道德教育达不到预期目的。

(四)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重视不够

高职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企业,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这也是高职道德教育的特色之处。但是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虽然高职院校也开设职业指导课,但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传授上。许多职业指导课教师本身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不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与管理模式,不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其讲课内容主要来自于书本和网络,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五)道德教育缺少实训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实施专业课程实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更受企业欢迎。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高职院校缺乏对实训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在教学模式与内容上更多地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师、学生都认为道德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不需要实训项目教学,更不需要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只讲不练的理论课程。

(六)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纳入正式的道德教育范畴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高职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未将心理健康内容列入道德教育的范畴,教材上缺乏关于心理健康内容,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师、学生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是心理学教师的责任,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责任,高职院校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其范畴,利于对高职生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功效。

三、重构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内容

重构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内容的总体思路是围绕高职学生人生历程中的4个角色,即儿女角色、学生角色、公民角色、职员角色设定4个角色相对的道德教育内容。这4个角色的道德教育内容将贯串高职生的一生,其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在家是好儿女,在校是好学生,在社会是好公民,在单位是好职员。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道德教育的现实性与真实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培养学生“在家是好儿女”的素养

人生的第一个角色就是为人子女,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好儿女”,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尽孝学优始终”。教师应教会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会计算自己的成长成本,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养成他们的感恩习惯。

(二)培养学生“在校是好学生”的素养

大学阶段是学生重要的人生经历,所以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显得非常重要。道德教育内容应围绕珍惜时光,遵守诚信,正确处理异性与同学的关系,正确对待网络等内容展开。教育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懂得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学会诚信做人,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面对人生环境。,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正确处理爱情与人生的关系,懂得婚姻家庭法律知识。在对待网络诱惑方面,能正确使用网络,养成网络自律措施,遵守网络中的道德要求。

(三)培养学生“在社会是好公民”的素养

好公民的基本准则是“爱国、守则、诚信”。在大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教育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能理性的处理爱国问题,做一个自豪的中国人。在法制教育方面,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能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很好地执行权利和履行义务,学会依法保护自身的权益。在社会道德教育上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要培养学生知荣辱,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四)培养学生“在单位是好职员”的素养

培养学生做一个“好职员”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内容。在道德教育中必须教会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习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掌握企业的核心文化与用人标准、管理模式,以“责任良知、团队精神、规则意识、绩效理念”等企业核心文化来教育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良知、规则意识、绩效理念。这样,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并成为企业的“好职员”。

篇9

【关键词】孝道;孝道教育

一、孝道教育的缺失现象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价值观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人们越来越崇尚自由和个性,在此环境下,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考验,许多传统的道德规范在当今社会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孝道观念也开始变得淡漠。

近期网上出现一个名为《天堂午餐》的视频,视频中的儿子给去世的妈妈做了一顿妈妈盼望已久的午餐,可是却是只能送往天堂的午餐,视频中儿子迟到的孝心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被当今社会忽略的“孝心”话题瞬间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点击率达到400多万,此视频震撼了许多大学生。它之所以震撼是因为这个仅仅只有6分钟的视频敲击到了他们心灵深处很难面对的一个现实。现在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在“孝道”这个教育问题上,当代大学生并没有过于关注,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大学生各种不孝的行为频频被报道。2004年11月1日下午,南京大学逸夫楼的公告栏上张贴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给大学生儿子的信”,这封特别的信以其极具特色的鲜明代表性和强烈的震撼力被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和转载,引起了国内众多高校大学生的热烈讨论。信的内容大致讲述了一个大学生视父母为“佣人”,“取款机”的种种行为。无独有偶,2005年11月,一个名牌大学的优秀研究生为了应酬而完全忽视家里已经负债累累的事实,频繁的向父母张口要钱。当他要买房子时,家里东拼西借给他凑了30多万元,他竟然还嫌少,对从小把他含辛茹苦养育大却已经年迈的父亲说出“我一脚踩死你”的狠话。面对这样没有良心的不孝儿子,老父亲老泪纵横:“为了保证让孩子好好学习,我们省吃俭用,从来不让孩子端茶送水,帮忙干活。可孩子为什么这么不懂事?我们做错了什么?”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孝依然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最基本的做人原则。这其中最简单的原因就是人性不灭,爱心永存。孔子从人性的本能出发,提出“爱自亲始”,首先要教育自己的子女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然后旁及别人。不爱自亲,何以爱他人?不敬其亲,何以敬他人?人性的培养必须要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在孩子还是幼儿的阶段就培养孩子兼爱天下的一切,否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康的心理,也难以达到期望值。叶澜教授在一次访谈时说过:“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孝道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二、丰富和完善孝道教育的内容

内容是孝道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加强大学生的孝道教育必须进一步明确、丰富和完善孝道教育的内容。

(一)爱心教育

爱是什么?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一种突破把人和其他同伴分离之围墙的能力,爱使人克服了孤独和分离的感觉”。其实,他所讲的爱的主动性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这就是孝道里所讲的敬亲。

爱心是孝道的本质,也是行孝的根源和最为内在的心理动因。养亲,敬亲的行为都是出自于对父母深刻的爱的思想感情。《荀子・君道篇》有言:“请问为人子?曰:敬爱而致恭。”孟子认为“大孝,终身慕父母。”(《孟子・万章上》)孟子认为,大孝的人,是因为它能够始终如一地敬爱父母,所以,孝是出于对父母的爱的行为。其实,很简单,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爱谁,就会无私的为谁付出,不求回报。父母完全不为自己而为儿女们辛苦奔波,也是因为父母对儿女的爱。那么,如果我们对父母也有这种深沉而伟大的爱,那么我们也会自然而然的不为自己,为父母着想。客观上来说,每个人一生下来就会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养育,从而深深的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无形之中就培养起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孟子所说的“孩提之童,无不知其爱父母”就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写照。正是源于这种对父母的爱心,激励着子女对父母行孝。爱是一切道德情感的源头和道德行为的动力,而爱自己的父母则是仁爱、博爱的起点。所以提倡爱心教育要贯穿于大学生孝道教育之中。当我们懂得了爱,学会爱别人了以后,我们就会体谅理解父母。

(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感恩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主要教育内容的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古人云:“为人生在天地之间,有四恩:感天地盖载之恩,日月照临之恩,国王水土之恩,父母养育之恩。”每个人的出生都离不开父母的孕育,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为人子女就应该懂得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只有真正从内心情感上感激父母,才能在行动上践行,时时处处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孔子说,事父母,能竭其力,父母死后,服三年孝。子女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正是子女行孝的最大动力。儒家“孝”的观念和秦汉之后的孝道,都包含有感恩的因素在其中。血缘关系和父母的养育都使这种感恩之情显得更加真诚,自然,强烈,这是人的本性,是子女对父母对其哺育自己生命的人的感情。“父之道,天性也。”“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所以很大程度上,子女对父母的孝心是源于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从这一点上来说,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进行孝道教育的情感基础,我们应该从子女和父母的情感联系为切入点,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养老敬亲教育

所谓养老敬亲教育,包括了养亲教育和敬老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养老教育就是教育大学生首先要对父母进行物质赡养,这是为人子女尽孝的最起码要求。敬亲教育就是教育大学生除了对父母进行物质赡养外,更重要的是对父母进行精神赡养,这是尽孝的高层次要求。在养老敬亲的教育问题上,首先应该使大学生了解,尽孝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养亲。俗话说“积谷防饥,养儿防老”,人在步入老年之后,就会逐渐丧失劳动能力,也会因为身体的衰老,或者是疾病缠身而削弱甚至是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这就要求子女必须对父母尽到赡养的义务。其次,应该使大学生了解孝道中“敬”的重要意义。《论语・为政》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成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孝不仅要以养为基础,更重要的是能敬重父母。《孝经》中也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就说明孝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尊敬父母,给予父母情感和精神上的关怀,而养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在当今社会,“养”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老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都得到了保障,既然“养”的问题已不再突出,那么孝道中的“敬”就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在物质方面可能无法给父母提供太多,那么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就将成为他们尽孝的主体。老人就像孩子一样,需要关心,需要关爱,最重要的是给老人精神的关心,心理的慰藉,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多聆听父母的想法,使老人能够在精神层面上体会到子女的一片孝心。

三、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意义

孝道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的起源,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建设国家,管理国家,播撒精神文明火种,净化社会风气的重任,其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因而其自身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孝道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切入点,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孝道教育,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孝道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高低的标尺。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在当今的社会大潮流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受到不小的冲击。在这个标榜崇尚自由和个性的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在慢慢的淡化,很多学生容易使自己走向极端,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而孝道对于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以及使他们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能够孝敬自己父母的人,就具备了最基本的责任感,能够做到对父母如此,那么旁及别人,同样能够尽到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作为学生,学习是最主要的任务,但是大学生是为国家的未来培养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和谐的人格。和谐的人格不仅仅对个人的健康成长意义非凡,对社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孝是一切道德的起点和基础,每一个有道德的人都是具备孝德的人,有了孝才能够称得上是品德高尚的人,只有具有了高尚的品德才有可能培养真正和谐的人格,所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实基础。

(二)加强孝道教育,促进家庭和谐氛围的形成

人类社会无论经过怎样的发展,也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家作为心灵的避风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珍贵,最富有感情的。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而又充满竞争力的社会,家作为我们的最大的精神支持,它的宁静和安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也出现了变化,传统的大家庭逐渐变为只有一个独生子女的小家庭,全家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的溺爱也到了极点,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宠爱也使家庭成员的地位也渐渐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小敬老”,而现在是“老怕小”。所以家庭成员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主要是取决于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不同的人长期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和冲突,家庭成员也不例外,再加上子女和父母所受的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的年代也有所差异,不同的两代人之间肯定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在如今的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时,父母对子女的妥协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即使如此,有些家庭的子女还是对父母不满意,经常无缘无故的生气或者是无视家庭的实际情况,任性地提一些过分的要求,使得父母小心翼翼,更不要谈和谐的家庭氛围了。相反,如果子女能够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能够体谅和理解父母的艰辛和对我们无私的付出,那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和谐轻松。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样才能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加强孝道教育,有利于推动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建设

孝道是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形成的助推力,在古代封建社会,人际关系主要是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伦理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的,维系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孝道就成为了所有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基础。传统孝道现代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不仅仅要对自己的父母孝顺,还要尊敬长辈,其实就是对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的诠释。加强大学生的孝道教育,不仅能够强化他们对父母的孝顺,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意识。这样,才会形成“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和谐社会文化。而和谐文化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是需要每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来参与建设的,而这些人都是来自于每一个家庭,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家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根源。孝道教育对于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确实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煜.你与亲人的距离有多远[N].浙江日报,20060128(8)

[2]赵志疆.孝“啃老族”亟需“心理断奶”[N].梅州日报,20071015(2)

[3]舒扬.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2):3337

[4]贾晓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张长水,李化树.青少年感恩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6):3538

[6]彭进清,吴虹.论和谐人格[J].伦理学研究,2010(4)

[7]张莉.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8]李忠杰.论建设和谐文化[N].光明日报,20061009

基金项目:

“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2012JG54。

篇10

一、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意义

高校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所以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一直是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因为这既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关系到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和高等院校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大专生自身的发展、成材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开设大专生就业指导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紧扣目标,设置教学内容

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始终围绕以下的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个人愿望服从社会需要应成为学生择业的原则之一。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必须把个人的理想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拼搏奋斗精神融入民族精神、奉献精神之中。

2.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就业心态

进行有关自我价值实现的专题讲授并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们认识到,要实现自我价值,就要做到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勤勤恳恳为社会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用大量的事例,充分的论据,有力的语言,可以扭转毕业生自卑、自弃的心理,树立自尊、自强的信心。

3.帮助学生做好求职前的资料准备

求职前的资料准备包括成绩单、学生处的综合评定、个人简历、求职信函、推荐证明、获奖证书等。特别是个人简历和求职信函能概括地反映毕业生的综合情况、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考核的重点。

4.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

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应把求职技巧作为重点。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环节的相关问题,精心设计面试技巧、简历制作、个人形象设计、笔试辅导等问题,借鉴情境教学的模式,深入细致、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

三、讲求实效,探究教学方法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就业指导课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合作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培养。

1.情景模拟法

通过现场情景模拟,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事件环境,营造一种准、真、实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摆进去,实实在在地体会现场情景,让学生体验一下解决问题的真实感受。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创作表演能力,增强参与意识。

2.个别辅导法

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所以,在开展就业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意面上的、共性的教育活动,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通过个别辅导使学生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择业和就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同时通过挖掘自身的优势,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3.拓展训练法

许多人认为,提高素质的手段,就是通过各种课堂式的培训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其实,知识和技能作为可衡量的资本固然重要,而人的意志和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往往更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不少企业通过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员工坚韧的意志、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就业课程指导过程中,有选择性的引进企业的拓展训练,有利于按企业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它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

总之,就业指导工作要以满足学生成才愿望为最高原则,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提高素质是就业的资本”的观念,紧紧围绕根本目标进行教学,不断探究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成才欲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为顺利就业、高层次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让学引思;道德与法治;法制内容

新课改曾指出: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法制,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在吸收知识方面的策略引导。因此课堂中要有机地应用“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创建一个合理有效的生本课堂。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学生包括道德意识、法制观念等基本素质的养成意义重大,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充分贯彻落实道德教育及法制渗透,让课堂生动泼,进发出智慧的光辉,引领学生成为新时代的主人。本文主要结合“让学引思”教学理念,主要略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制内容的教学及渗透

一、“让学”理念贯穿新教材,开拓新的教学模式

在授课中教师要深入探究政治新素材、教学新模式,摒弃低俗的、传统的、效率低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传统的思想道德考试重在塑造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行为规范,而在“让学”理念的贯彻下,是需要教师侧重于道德与法制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自主地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晦涩无聊的法制知识呢?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多一些沟通。找到学生喜欢的几个法律板块,再进一步渗透法律知识,达到高效的课堂模式。比如在道德与法治中《会变脸的水》一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让学引思”的核心理念,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身体验活动,自由学习“自尊自爱”的本质,如此以来,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双向沟通作用,间接地将法制观念植入学生的头脑之中,加强学生对法律意识的重视程度,可以正确的学法、守法、懂法,从而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正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应用“让学引思”理念,让学生多渠道习得法制内容

馐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学校提升学生素质安全意识的基础课程,教师要严格依据新课程提出的标准,把“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中去,顺应目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快乐成长。目前重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课中都包含一条主线,旨在通过这样的编排设计,让教材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心意,学生可以自如地的与周遭同学和教师沟通,从而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为课堂的高效性打下基础。新的书本中包括“依据你的生活经验”“自主思索与探讨”“知识输入与输出”等步E,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放飞空间。书本中要强调法律的教育,教师要善于灵活应用教材,善于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转述给学生。比如在上《对生命的沉思》这篇文章的授课中,通过文章一系列的人事来流露出生命的伟大与脆弱,从而让学生能够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教师要注意选材,要切合实际地选取身边的一些典型例子,结合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传授,有目的性的一对多形式进行授课,来呼吁学生热爱生命,关爱自然,以此来激发孩童心中的真善美。与此同时,教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由于目前社会浮躁因素太多,充斥着一些不良因素极易影响学生染上不良嗜好,对此教师应该找到突破学生生活中的矛盾为切入点,将道德与法治深刻地烙印在学生头脑中,规范学生的行为与举止。

三、围绕“让学引思”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探究法制内容

《道德与法治》是唯一一本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工具书,旨在整合多领域内容知识来丰富学生的视野,充分地做到为学生的思想做加法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作用。为此相关老师要充分把“让学引思”的理念落实到实处,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来组织学生一起合作学习,在活动中体现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努力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人格健全的人。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只有如此,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初中政治课改曾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公共责任心和全球意识、学会对传统进行革新与发扬,弘扬传统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课堂,协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让学生爱上政治这门课程。

篇12

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不良心态及对策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阵地。但由于教师、学生的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了对思想品德课的不良学习心态;具本表现如下:

(1)消极型的学习心态。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态度定势,缺乏信心,心态过分紧张,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动脑筋;没有耐力,其情感、思维、求知欲等心理状态都处于薄弱状态;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低劣。

(2)淡漠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表现为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意志力,思维消极定势,缺乏灵活性;依赖教师支配,其心理状态陷于固定看法,情感淡漠;认识模糊。

(3)消遣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主要特征是兴奋好动。学习中不能认真思考课文中的观点,而是各个环节跳跃,活动过多,激奋冲动,注意短暂,思维无定势,缺乏意志力。

(4)沉闷型的学习心态。这些学生的特点是对学习思品课感到沉重而烦闷,没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对课文观点是似而非;由于感性经验缺乏,学习感到困难,其心理状态处于矛盾之中。

分析以上小学生不良学习心态的原因,主要是:

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

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识活动的规律;

传授知识单性,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缺少情感心理因素;

教师的能力低弱,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动态,不能应急驾驭;

(5)来自学生主观方面的问题,如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语文、教学等学科,而忽视思品学习等原因,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和厌烦学习的心理态。

综上所述,我们采取的对策是:

篇13

作者:符蕾 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目前我省在校大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普遍不高,与双语教学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于:1.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是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真正把它当做一门工具来学习和掌握;2.受生源地域的影响,我省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外语水平良莠不均,能力参差不齐,为双语教学带来了困难;3.我省外语学习的氛围远不及国内的发达省份和大都市,学生外语学习的欲望不强,兴趣不高,动力不大。双语教材的选择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资源,选择什么样的教材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应该采用西方经典英文原版教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金融学是舶来品,发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我国的金融学是在学习借鉴西方经典金融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的甚至是照搬过来的,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只有直接引入原版英文教材,才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学习和掌握西方经典金融理论真谛,把握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势态,有的放矢地研究解决我国金融业存在的问题。第二,相较改编后的国内英汉对照教材,原版教材的体系更为完整,内容更为丰富,语言流畅,观点清晰,不会给学生造成误解、信息失真和概念混淆。[4]第三,采用原版教材具有一举两得的功效: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同时强化了专业外语,熟悉和掌握金融英文句式的表达思维。事实上,英文原版教材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难以阅读,它使用的语言往往简单易懂,比起国内许多翻译版本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如果采用改编的国内英汉对照双语教材,学生易产生依赖心理,其结果是中文阅读代替了英文阅读,背离了双语教学的初衷。[5]客观地看,目前我省高校中的双语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师与学生都存在诸多不适应,有的甚至名实不符、形同虚设。主要表现:教材主要采用经改编后的中英文对照版本;教师的教案虽为英文,但授课却以中文为主,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积极性不高等。

宏观设计———建设双语教学课程群是长远、根本之策双语教学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宏观把握、系统设计、多课程协同、逐步推进。因此建设双语教学课程群是个明智之举、长期之策。建设双语教学课程群并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叠加,也不是片面求数量赶进度的盲目建设,其设置应该讲究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双语教学并进入双语训练的状态,最终达到既获取金融专业知识又提高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思考、研究能力的教学目的。外语作为一种工具、一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养,因此金融专业的双语教育应该贯穿于一年级到四年级,系统地开设循序渐进式的双语课程。具体来说,首先,每个学期应该至少有一门双语课程,从通识基础课程到金融专业课程。例如,作为双语教学的辅助课程,金融专业英语应当首先在大学一年级展开,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金融专业术语,适应金融学在英语句式上特有的表达思维,并实现由公共英语的语言学习向专业英语的实践应用转变,为往后的双语课程做好前期铺垫工作。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尽量选择最具代表性、最经典的西方金融理论课程,同时充分考虑学习金融专业知识的先后顺序和对外语要求的难易程度,合理排课,做到双语教学课程群之间、双语课程群与其他母语类专业课程之间的相得益彰。金融学双语课程群应当涵盖以下经典理论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学、公司金融、国际金融、金融经济学、金融衍生品等这样一个由浅及深、层层推进的知识结构。最后,合理确定双语课程占总体金融专业课程的比重。鉴于海南高校当前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双语课程的比重不宜一下子定得过高,其标准应低于发达地区省份的重点高校。在建设金融双语课程群的初始阶段,应该选择最基础的专业课(如宏微观课程等)进行双语教学,其比重大致占总体金融专业课程的10%-15%左右。随着金融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改善加强,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内容的逐渐丰富,双语教学课程群的日渐成熟,应逐步加大双语课程的比重以达到国内重点高校的水平。因此,建设海南高校的双语课程群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须宏观整体地把握。微观把握———理清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关系金融专业从传统的母语教学转向双语教学,其目标是双重的,其一是知识目标,即获取金融专业知识;其二是语言目标,即培养和提高运用外语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强的就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是双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决不能混为一谈甚至视为等同。双语教学是采用两种不同的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活动,即以两种语言作为工具向学生传道授业,让学生领会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习并掌握两种语言,最终具备驾驭第二语言的能力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交际。[6]其中掌握专业知识是第一位的,所以不能把双语教学定位为语言教学的强化,这就是说,教师不能将双语教学简单地理解为专业外语,学生不能以外语训练的方式和手段来学习。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都要从思想上正确看待双语课程,它的本质和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去学习西方经典的金融学理论,即英语是手段,而知识是目的。其次,教师与学生双方从行动上都要对教学语言有着充足的准备。作为教师,应当尽量使用简单易懂但绝不脱离专业的词汇,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由少到多地引导学生接触和阅读原版教材,感受原版教材的语言魅力,帮助学生顺利地从中文授课内容过渡到英语授课内容,不断地适应专业英语的思维模式。举例说明,在投资学的双语教学中,教授到专业术语“short”或者“shortselling”时,教师不但要从英语字面上对其进行翻译说明,更重要的是要从金融学的角度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精准把握:在这里并不是字面上所谓的“短的”或者“短的出售”,而是一个很重要的金融术语“卖空”,它是一种高级交易策略,指买家抛售不属于其所有的股票。随后重点用浅显易懂的英语词汇和句式从金融理论层面上向学生具体解释、分析卖空是一种什么样的交易策略,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时候应当采用这一策略等等。

具体措施———三大举措并举1.多管齐下建设双语教师队伍鉴于我省双语教师资源匮乏和教育经费不足,应立足于培养本土专业教师队伍,依靠梯队建设,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龙头,通过传帮带和压担子,不断扩大金融专业双语教师队伍。此外,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通过实施“送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养理念,选派专业基础和外语基础好的中青年教师深造、访学、进修和出国培训;或者甚至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筑巢引凤”的方式吸引高端教师人才、海归金融学博士等学科领头人,提升金融学科的师资力量。2.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针对我省金融专业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我们要按照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因人施教,进行分班授课。这种分层次教学立足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定位,因而有效避免了双语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学科损伤”,既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伤害学生接受金融专业知识的完整性。[7]不同的学生群体可以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可参照如下:(1)英语水平较高、口语较好的学生班级可逐步由“保持性双语教学”模式向“完全浸入式”模式转变,即全英文授课;(2)英语基础稍差的学生班级则采用“过渡式”或者“维持式”模式,即英文教材、英文版书、中文讲解或者中英文混合讲解。3.采用原版教材切忌“拿来主义”虽然笔者主张采纳国外原版教材,但是并不意味着在全程的教学中原版教材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完全可以依据我国乃至我省经济和金融情况的元素来进行教学,这样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又避免了“食洋不化”、“水土不服”。双语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将西方经典理论“本土化”的过程,即在学习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案例,用于解释和解决本土经济金融存在的问题。特别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本土化”不是狭义的,它可以理解为国家层面的,也可以理解为区域层面的。鉴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特殊性,海南的金融学科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立特色双语课程,或者在专业双语课程中结合海南经济金融发展的特点做些案例讨论,特别是岛屿金融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比如离岸金融市场在海南设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探讨等等。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海南金融双语教学必将为输送储备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所需要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14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整合研究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人们思想智慧的结晶,其不仅可以将形体美充分的诠释出来,而且人们还经常将它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是一种有效的情感表达渠道和形式。学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幼儿肢体的协调性,塑造幼儿的独特气质,同时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和舞蹈意识,有利于推动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但是,当前学前舞蹈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舞蹈教学经常会受到艺术专业舞蹈教学内容的影响,过于注重舞蹈技能的锻炼,使得学前舞蹈老师的培养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一、学前教育中幼儿的基本特征

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他们的年龄都相对较小,对一些新事物的认识能力、接受能力、语言水平等都极为有限,在了解幼儿特点的基础上,怎样才能将舞蹈内容更好、更有效地传授给幼儿,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且将其作为培养学前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目标之一。学前教师应该充当幼儿学习的领导者,注重舞蹈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幼儿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学前幼儿的年龄基本上都集中在4—6岁左右,这一时期正是他们身体机能、大脑组织结构等不断发育的重要阶段,通过学习舞蹈不仅可以不断拓展幼儿自身的认知范围、模仿能力和观察力,而且语言水平、事物认知能力、自觉性和稳定性等能力也会逐渐提升。此外,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幼儿的求知欲和自我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在身体发展方面会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并且日渐发展成熟。

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内容的问题

1、舞蹈难度大,无法适应学前教育实际

在学前教育中,由于幼儿受到身体发展和年龄的限制,使得他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为有限,需要针对他们的发展特点合理的设置舞蹈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舞蹈内容要尽可能的科学、简单以及实用,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幼儿发展需求。但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所设置的舞蹈课程内容基本上都过于专业化,而且教学目标越来越朝着专业舞蹈艺术院校的方向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舞蹈内容并没有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不仅过于注重舞蹈技巧的训练,而且舞蹈动作的内容也极难,无法有效适应学前幼儿的身体发展机制,严重超出了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范围,使得舞蹈内容在学前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用性较差。这种脱离幼儿发展实际的舞蹈内容教学,无法适应学前教育的实际,从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2、舞蹈内容的技能性较强,缺乏一定的人文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内容的课程结构安排普遍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形式上是很多老师都容易犯的错误,通常都比较关注舞蹈的表现形式,强调舞蹈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没有将人文精神充分有效的融入到舞蹈教学中去。一般来说,舞蹈精神和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如果将它们分开进行舞蹈教学,那么幼儿学习会严重缺乏全面性。舞蹈学科本身具有着较强的人文性,如果只是掌握了舞蹈技能而缺乏人文性,那么老师在学前教学中就无法培养幼儿的思想品格和文化涵养。

3、各舞蹈内容之间相互独立,融合的紧密性不强

舞蹈作为表现形式,可以让幼儿向他人充分的展现自我、反映自我等,可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学前教育舞蹈教师的重要场所,其在学生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舞蹈教学质量对未来学生开展学前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学前教育专业在编排舞蹈内容时,普遍缺乏着科学性和有效性,每一章节的舞蹈内容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其他艺术之间的渗透性和融合性不是很紧密,这极为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整合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内容的有效策略

1、整合的基本思路

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的舞蹈课程通常包括基础的舞蹈理论、基本训练、幼儿舞蹈、舞蹈作品鉴赏以及民间民族舞蹈等多种内容。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教学中,要想将这些舞蹈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不仅要按照舞蹈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和内容的系统性,坚持科学性、实用性以及教育性等基本原则,同时还要根据专业教学实际情况、专业课程内容、专业学生经验等,对现存的舞蹈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删减以及补充。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舞蹈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并选择相应的舞蹈技能和知识作为每一模块的主线和切入点,与其他板块内容进行有机融合,逐渐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舞蹈教学集合体。此外,这四个模块之间不仅保持一种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关系,同时还要纵横贯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系统性。

2、充分凸显出舞蹈教学的价值

(1)儿童性。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会从事幼儿教师的职业,所以对学生进行儿童舞蹈技能、理论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舞蹈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中,儿童性是其中需要重点强化和突出的要素,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调整,提升幼儿舞蹈所占的比例,不仅要将儿童舞蹈单设成一个模块,同时还要在各个模块中融入儿童舞蹈中的基本元素,将儿童性充分的渗透到舞蹈教学中去。例如,舞蹈技能模块,老师可以将古典舞蹈和芭蕾舞作为训练的基本主线,并且渗入幼儿形体知识内容,方便学生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生理特点,掌握训练幼儿形体的内容和基本方法;民族舞蹈模块,在进行民族舞蹈教学中融入一些民间的幼儿舞蹈内容,方便学生在自娱性和趣味性的舞蹈训练中感受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强学生对幼儿舞蹈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儿童舞蹈模块,这一模块将儿童舞蹈的教学、表演以及编创等集为一体,凸显出学前舞蹈教学的特色;舞蹈鉴赏模块,其主要就是引导学生鉴赏儿童舞蹈作品,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儿童舞蹈的基本特点。(2)人文性。当前,人们对“人文”的理解已经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文化现象,同时从教材内容和教材属性方面来看,舞蹈也被人们看作是人文的一种形式,具有较强的人文特性。舞蹈内容不仅与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同时还涉及了审美情趣内容,学前舞蹈课程所蕴含的人文性正是文化发展大背景下的有效补充。例如,云南白族中的仗鼓舞,它作为民族舞蹈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具有良好的人文性和独特性,其在舞蹈内容上,不仅将舞蹈渊源、道具、光效以及音乐等有机结合到一起,同时还将社会生活现象和思想内涵等通过舞蹈充分的展现出来。(3)师范性。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师人才的重要场所,舞蹈教育是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熟练掌握学前舞蹈方面的教学知识和能力。在传统形式的教学中,往往都比较注重学生对舞蹈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舞蹈的创作。而在舞蹈教学中主要有教与学等内容,其中“教”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巧和能力,学生在掌握基础舞蹈技巧的同时,还要对舞蹈教育思想和动作内容进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幼儿教育水平。此外,在专业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儿童舞蹈的编排,由浅入深的设计出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特点和年龄阶段舞蹈动作,并且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舞蹈音乐,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舞蹈,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塑造幼儿的体型。(4)综合性。在体现舞蹈内容综合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能将这种综合性看作是多种艺术的简单拼凑,而是要在儿童舞蹈模块教学中更多地融入戏剧表演内容。因为我国艺术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它包含着朗诵、表演、唱歌、美工、编导以及器乐等多种视听艺术,通过戏剧表演的融入可以方便幼儿进行综合性的实践和学习。而儿童戏剧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游戏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专业学生应该注重这种尝试,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舞蹈的编创、歌曲演唱、朗诵以及编导、录像、上传等,逐渐构成一种新的艺术美,增强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综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编创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场所,其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教学能力,而且对未来幼儿学习和成长发展也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舞蹈教学中,应该在充分了解幼儿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原有舞蹈内容进行完善和整合,增强舞蹈内容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突出舞蹈教学的儿童性、综合性、人文性以及师范性,提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感和教学能力,为学前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师,通过舞蹈教学塑造幼儿的形体,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颖.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1:124-125.

[2]侯颖.探析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创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7:98-99.

[3]喻力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09:71-73.

[4]杨艳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02:58-61.

[5]陈雯.单一走向复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刍议[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06:66-69.